流行病学范文

时间:2023-04-06 04:55:0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流行病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流行病学病原菌

研究VAP的流行病学与危险因素对于临床提高机械通气应用水平,降低死亡率,降低医疗成本,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分析我院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重症监护病房患者VAP的发生率以及病原菌分布特点,探讨VAP的危险因素。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本院患者,分析用人工气道进行机械通气治疗>48h的患者258例,并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96例,96例中男68例,女28例。年龄16~96岁,平均(52.3±10.5)岁。>60岁老年患者49例(占51.04%)。原发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26例,外伤17例,术后26例,脑血管意外12例,肺栓塞2例,格林-巴利综合征3例,ARDS3例,肺癌4例,支气管哮喘3例。插管方式:气管插管改切开32例,保留插管26例,直接气管切开38例。机械通气时间2~46天,平均16天。96例患者均接受过侵入性操作(留置导尿管、留置胃管、深静脉置管)。

1.2诊断标准符合1999年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制定的《医院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中的VAP诊断标准[1]。

1.3方法按照诊断标准分VAP组和非VAP组,所有病例在住院期间均采用一次性无菌吸痰管从下呼吸道采集痰液标本,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培养分离菌种,用法国梅里埃公司生产的VITEK32型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进行细菌鉴定及按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规定方法进行药敏试验。分别记录VAP组和非VAP组以下临床情况:年龄、性别、上机天数、上机前血糖水平、激素应用情况、休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创伤、手术、昏迷、使用制酸剂、留置胃管、痰培养和药敏试验等,并行统计学分析。

1.4数据分析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患者的临床相关因素进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本院重症监护室VAP发生率37.20%(96/258),VAP组病死率30.12%(29/96),从插管到发生VAP的时间为5~14d,平均(7.5±3.3)d。早发性VAP患者(机械通气≤4d)23例(占23.96%),迟发性VAP患者(机械通气>4d)73例(占76.04%)。非VAP组16.05%(26/162)。感染菌株种类/分布共检出病原菌150株,其中G-菌70.12%,G+球菌10.31%,真菌19.57%。以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氏菌为主,分别占22.1%、15.2%、12.3%、9.82%;G-菌耐药率较高;G+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5%)和溶血葡萄球菌(3%)都为耐苯唑西林葡萄球菌,未发现耐万古霉素葡萄球菌,同时或先后检出2种细菌合并感染34例。

2.2危险因素

在本研究VAP患者中,患者的临床相关因素分析表明,VAP的发生与机械通气时间、高龄、慢性基础疾病COPD、昏迷、使用抑酸剂、留置胃管等因素密切相关等作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提示有统计学意义。3讨论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是指应用机械通气治疗48小时后和停用机械通气拔除人工气道48小时内发生的肺实质的感染性炎症,机械通气的主要并发症,可造成通气时间延长或抢救失败。文献报道[2],VAP发病率为9~70%,病死率可高达30~50%。本研究显示,本组VAP的发生率为37.20%,病死率30.12%;分析本文资料,以下为VAP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机械通气时间长、高龄、慢性基础疾病COPD、昏迷、使用抑酸剂、留置胃管等因素,VAP产生的危险因素分析。

3.1机械通气时间机械通气时由于人工气道的建立破坏了患者鼻咽腔的正常生理防御屏障加之气管导管气囊周围的分泌物易于淤积和下漏,细菌很容易进入支气管组织引起感染。这些机制均可增加VAP的发生率,通气时间每增加1天,其患病率就增加1%~3%[3]本文结果表明,机械通气>4天,发病73例(发病率占76.04%),明显高于非VAP组,所以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对降低VAP发生有重要意义.Craven等[4]研究认为,机械通气时间延长是VAP发生和病死的主要原因。

3.2与使用抑酸剂如H2受体阻断剂的使用、留置胃管的关系。抑酸剂如H2受体阻断剂可改变胃内酸性环境,使肠道病原菌要胃内过度生长繁殖,并通过胃食管反流途径进入下呼吸道而引起VAP发病。Cook等[5]的研究显示,胃液pH与VAP的发生率密切相关,当PH<3.2时,VAP的发生率为37%;而PH>5时,VAP的发生率则升至66%。机械通气患者常需要留置胃管来提供营养、药物及处理分泌物等。留置胃管可减弱食道下段括约肌功能,致口咽部分泌物滞留及导致胃食管反流,提供了细菌迁移至口咽部的通路,胃内细菌通过胃食管至咽喉部误吸人下呼吸道。

3.3与高龄老年人由于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呼吸道分泌型IgA水平下降,纤毛-粘液清除功能减弱,容易造成痰液淤积,细菌不能及时排出。患者年龄越大,VAP发生率越高。本研究中,>60岁老年患者49例,占51.04%。

3.4与基础疾病,在各种基础疾病中,COPD被认为是最主要的危险因素。由于COPD患者的气管和支气管上皮完整性丧失,粘液清除能力下降,使得铜绿假单胞菌等易于寄植,同时气管插管或切开则更为寄植菌接种于肺和增殖提供了条件。

3.5与昏迷患者,由于咳嗽、吞咽等保护性反射减弱或消失,容易发生胃液反流,致误吸和影响呼吸道内分泌物的排出。细菌容易生长和在肺部引起感染。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呼吸学会.医院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草案)[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1999,22(4):201~202.

[2]BontenMJ,KollefMH,HallJB.Riskfactorsforventilator-associatedpneumonia:fromepidemiologytopatientmanagement[J].ClinInfectDis,2004,38(8):114~1149.

[3]KollefMH,SilveRrP,MurphyDM,eta1.theefectoflateonsetventilator-associatedpneumoniaindeteminingpatientmortatity[J].Chest,1995,108(6):1652~1665.

[4]CravenDE,KunchesLM,KlinskiV,etal.RiskfactorsofpneumoniaacquiredinintensivecareunitUntensiveCareMed.1993,19;256~264.

[5]CookDJ,ReeveBK,GuyattGH,eta1.Stressulcerprophylaxisincriticalinpatients:resolvingdiscordantmetaanalyses[J].JA-MA,1996,275(4):308.

篇2

药源性过敏性休克19例分析 寻国杰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中文文献分析 王波

头孢拉定不良反应综述 祝衡永

抗菌药物所致的心律失常 张谨福

茵栀黄注射液致过敏反应 陈师群

某教学医院急诊科抗感染药使用情况分析 许青,郑艳彬,吕迁洲

某部队医院军人门诊用药情况抽查分析 余爱荣,仲明远,蒋兆健,朱敏

近年国外药物流行病学研究的特点 王大猷

药源性血液病 方世平,查仲玲

因特网上的医药学信息资源简介 揭盛华

静滴曲克芦丁致过敏性休克1例 马英杰

复方地芬诺酯致婴幼儿中毒5例 吴庆红

口服克林霉素致心律失常1例 王忠鑫,隋玉萍

口服阿莫西林引起血压升高2例 赵炜

奥美拉唑致口腔溃疡2例 唐烽

肌注常量山茛菪碱致谵妄1例 陈春田

阿莫西林致双眼睑水肿1例 叶晗

泛影葡胺致过敏性休克死亡1例 梁蓉梅

口服利巴韦林含片致药疹1例 刘新华,廖智慧,廖静秋

干扰素引起血清病2例 徐道明,高兰,刘兴菊,赵建宇

左氧氟沙星致过敏反应1例 董淳强,董泽民

静滴青霉素诱发癫痫病发作1例 王虎军,孙艳林

噻吗洛尔点眼致严重心动过缓1例 马爱平,谢惠云

柳氮磺吡啶致复发性严重口腔溃疡1例 叶绿萍,陈金月,邓廷飞

普鲁卡因致严重过敏反应1例 李华荣

异丙嗪引起精神亢奋2例 霍宗红,许邦文

酚磺乙胺、氨甲苯酸静滴致流感样综合征2例 赵亚玲,夏令

丙硫氧嘧啶促发严重肝脏损害及持续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薛焕俊,杨维淮

皮肤病排毒丸致落叶型天疱疮复发加重1例 施秀广

常量环磷酰胺治疗成人Still病致心肌损害1例 袁姗,李邻峰,陈学荣

奥美拉唑致Ⅰ型变态反应1例 郝志明

口服常量雷尼替丁胶囊致左乳腺增生 张卓容

利多卡因致呼吸心跳骤停抢救成功1例 刘国姣

头孢唑啉钠致异常 祝衡永

双氯芬酸钠致手术伤口出血 郑萍

甲氧氯普胺引起痛性急性肌张力障碍1例 叶金朝

环丙沙星片剂致急性荨麻疹1例 胡伟,贾业贵

氟罗沙星致失眠2例 沈才宏

布洛芬缓释胶囊致嘴唇水肿 罗琳,杨学新

吲哚美辛胶囊致血压升高1例 耿红梅,孙雪

口服路盖克致意识障碍抽搐1例 罗秀丽,骆向阳

阿司咪唑致麻疹样皮炎1例 刘军,魏仲举,周伟阁,魏云杰

苯丙醇胺致过敏性休克1例 蒋亚琴

氯米帕明引起药疹1例 刘安平

注射蒿甲醚引起急性肝损伤1例 徐莉

双黄连粉针致皮疹1例 赵银安,董青燕

鱼腥草注射液致过敏反应1例 郑敏

接种乙肝疫苗致小儿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解备卿,郝清梅

丙硫氧嘧啶片致皮疹 何伟珍,吕于新

β-干扰素治疗多发性硬化致严重雷诺现象 赵敢森

辛伐他汀与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赵敢森

β-内酰胺类抗生素药敏结果及应用分析 郑克衍,林辉龙

口服降糖药应用分析 林辉龙,郑克衍,谢耀奎,黄凯英

某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 卢先进,刘经森

患者的依从性与药物利用 张玉,王凯平

人群归因危险度百分比及其在药物流行病学中的应用 施侣元

药源性肝脏疾病 方世平,查仲玲

小儿误服复方地芬诺酯中毒1例救治体会 刘云芳,刘海燕,刘晓梅

静滴氧氟沙星致头痛6例 陆德安

酚麻美敏片致严重过敏反应1例 周幸福,任国强,汤迎春

环丙沙星致肝细胞严重损害1例 朱秀华,肖韵,秦震宇

静滴地塞米松致高血压1例 周幸福,汤迎春

头孢哌酮致鼻塞、鼻腔红肿1例 叶晗

白蛋白致喉头水肿1例 王玉梅,李华荣

静滴培他啶致过敏性休克1例 程丽霞,陈春田

静滴辅酶A致严重过敏性腹痛1例 陈常先,王建意

静滴三磷酸腺苷致过敏性休克1例 赵雅兰

静滴穿琥宁致眼睑水肿3例 李春凤,邓航,王惠菊

静滴参麦注射液致过敏反应1例 仲跻明,李宏,周海洋

静滴头孢拉定致血尿7例分析 姚鲁也,王金龙

静滴银杏叶提取物致全身瘙庠1例 刘晓梅

羚羊感冒片致皮疹1例 刘海燕,张海燕,刘晓梅

α-干扰素致血小板减少1例 杨静,郝继亭

主要英文循证医学知识性网站的搜集和简介 唐家雯,傅鹰

中药的变态反应 李世荫,周劲松

药源性肾病 方世平,查仲玲

法莫替丁致精神异常1例 陈可

海洛因致低钾血症2例 散先明,谈国忠,蔡香凤

利福平和左氧氟沙星二重药物过敏致严重药物热和药疹1例 朱飞燕,杨凌,江中勇

头孢氨苄致过敏性休克1例 张晓冰,李明

萘普生栓致严重过敏反应1例 陈社带

肾移植术前应用霉酚酸酯致过敏反应1例 李坚勇,杨志豪,张钊

依替米星致神经肌肉阻断1例 唐志华,丁洁卫

环丙沙星注射液致严重过敏反应1例 张玮,段效勇,吕素芹

篇3

HFMD是婴幼儿常见的传染病,由肠道病毒引起,临床上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皮疹、溃疡等表现为主,个别患者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炎等并发症,严重者可导致死亡。

发病史及暴发流行情况

手足口病是全球性传染病,最早于1957年由新西兰Seddon加以描述,1958年加拿大Robinson从患者中分离出柯萨奇病毒,1959年提出HFMD的命名。近几十年来多次发生HFMD,遍及各大洲,成为世界性的疾病,约20个国家已有记载。

我国于1981年在上海首次报道HFMD,以后北京、河北、天津、福建、吉林、山东、湖北、西宁、广东等十几个省市均有报导。1983年天津发生CoxAl6引起的HFMD暴发流行, 5~10月间发生了7000余病例。1995年武汉病毒研究所从HFMD人中分离出EV71病毒,一1998年深圳市卫生防疫站也从HFMD患者中分离出2株EV71病毒。其后,1998年在我国台湾省,2000年在山东省、江苏省,2001年在北京昌平区又发现多起病例。

病原学

引发HFMD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均属微小核糖核酸病毒科、人肠道病毒属,型别有CoxA5、10、16、19型及EV71型和新肠道病毒,最常见为CoxAr16及BY71型,有报道ECHO及CoxA组某些型也可引起,有待进一步证实。早期发现的HFMD的病原体主要为CoxAl8型,HFMD与EV71感染有关的报道则,始自20世纪70年代初,1974年美国学者从1例脑炎病人的标本中分离出BY71肠道病毒后,HFMD与EV71感染的关系得到广泛的重视。此后,EV71感染与CoxAl6感染交替出现。成为HFMD的主要病原体。由于HFMD常常由多种EV共同引起,而EV71和CoxAl6往往是HFMD暴发流行的最主要病原,二者在遗传学上密切相关。通常情况下,EV71与CoxA16引起的HFMD在临床症状上难以区别,但EV71、感染除了引起HFMD以外,还能引起无菌性脑膜炎、脑干脑炎和脊髓灰质炎样麻痹,易致严重的神经系统疾病,甚至危及生命,因而具有更大的危害性。目前世界上几起严重的HFMD暴发流行均由EV71引起,而CoxA16则极少导致HFMD的大规模暴发流行。在当前安徽省阜阳市HFMD的暴发流行中,已经分离出肠道病毒EV71型病毒株,确定为EV71感染。

传染源

该病的潜伏期为2~7天,人是本病的传染源,包括患者及健康带毒者。流行期间,患者是主要传染源。在急性期,病人粪便排毒3~5周,咽部排毒1~2周。疱疹液中含大量病毒,破溃时病毒即溢出。健康带毒者和轻型散发病例是流行间歇和流行期的主要传染源。

传播途径

该病传播方式多样,主要通过人群密切接触传播。病毒可通过疱疹液、粪便等传播;也可通过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引起间接接触传播;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飞沫传播;如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水源,亦可经水感染,门诊交叉感染和口腔器械消毒不合格亦是造成传播的原因之一。

易感人群

人群对引起HFMD的肠道病毒普遍易感,各年龄组均可感染发病,但以婴幼儿最为易感,≤3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4岁以内占发病数85%~95%。据国外文献报道,本病每隔2~3年流行1次的规律出现,主要是非流行期间新生儿出世,易感者逐渐积累,达到一定数量时,便为新的流行提供先决条件。

篇4

        1 职业流行病学发展史

        职业流行病学是流行病学与劳动卫生学、职业医学相互渗透的一门边缘学科。作为一门学科,其确切起源尚无记载,系统的运用流行病学方法研究职业因素对职业人群的危害是近半世纪才兴起的;国内采用职业流行病学技术开展调查研究在50年代就已开始;70年代后期,才开始比较系统的运用职业流行病学方法进行调查研究[1]。近年来,国内外运用职业流行病学的方法进行的研究逐渐增多。

        2 职业流行病学的研究设计类型

        横断面研究,即通过对特定时间的职业人群内有关变量与疾病或健康状况关系的描述,掌握职业人群中疾病或健康状况的分布,提供病因线索[2]。在职业医学历史中,用横断面调查进行过大规模研究,能做出实际价值的科学结论,而且也对职业病的防治管理起了重要作用。但是横断面研究只能得出病因线索,做出病因推断,但不能得到具有普遍意义的科学结论。

        病例对照研究是从是否患病入手,研究引起疾病的可能暴露因素。病例对照研究是职业流行病学评价和筛选职业性病因的重要方法和手段。病例对照研究通常局限于一种疾病或状态的研究,难以满足实际工作中对职业因素危害进行全面评价的要求。

        队列研究从人群的暴露有无入手,研究该人群发病或死亡率的差别,从而评价暴露引起疾病的情况;队列研究更符合职业流行病学的目的要求,适用于对某职业人群健康状况的评价。队列研究中,较多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尽管回顾性队列研究存在一定的偏倚,但仍是目前国内外研究职业危害因素致病作用的切实可行的方法。 

        3 职业流行病学调查的要求

        ①明确调查目的,根据调查目的决定研究内容;

        ②对照人群的选择,职业人群存在健康工人效应,即职业人群本身是经过体检筛选,不患有重大疾病的人群,他们的健康状况要好于一般人群,因此在对照的选择上也应注意这一点;

        ③确定接触和疾病的含义,接触暴露的剂量应该有一个明确的定量标准,对疾病也应有明确的疾病定义;

        ④表格的设计,要根据调查目的设计调查表,调查表应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

        4 职业流行病学方法相对其他一般流行病学方法存在的优势 

        ①职业流行病学调查的人群一般为有组织的人群,有统一的管理,其生活方式、饮食习惯较为一致;

       ②管理规范的工作场所一般都有较为完整可靠的历史资料,这些资料都可以直接利用。另外,进行职业流行病学调查的样本量容易取得,调查人群容易集中,节省人力物力,前瞻性研究的随访相对一般人群容易;

        ③职业流行病调查可以与职业卫生日常检测工作结合起来,节省时间;

        ④开展职业流行病学研究主要是在厂矿、机关团体,也可在社区一般人群中把职业作为一项独立变量来分析研究。

        5 职业流行病学目前存在的问题 

        ①职业流行病学调查不可避免的会存在应答者偏倚,工人在得知调查目的后,会放大职业危害对自身的影响。

        ②无论是取得职业环境检测资质的环境评估公司和职业病防治所,目前对职业场所的检测都是盈利性质的,都会收取一定费用,这就不可避免的在出台检测报告的时候会照顾到被检测企业的利益。

        6 职业流行病学研究亟待解决的问题

        ①多种职业危害因素联合作用。

        ②新化学物质对职工的损害。

        ③化学反应的中间产物对机体的影响。

        ④职业流行病学的研究达到分子水平的仍然较少。

        ⑤在职业流行病学的研究中,职业人群也不能仅仅被理解为厂矿工人。

        总之,在2003年非典之后卫生系统重新改组后,职业病防治所并入到疾控中心改名为职业病防治科之后,职防所“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的局面被打破,不再承担监督的职能,只承担出台职业环境检测和评估报告的任务。这样检测机构和监督机构就可以相互监督相互制约,对于检测数据的准确性和真实性的提高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职业病防治法的修订,将要求用人单位自己举证质证,这就促使用人单位自己主动检测,主动发现职业危害因素从而改进职业环境,预防职业危害的产生。这些都为职业流行病学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同时,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私营和外商投资企业的出现,劳动用工制度的变化、新兴产业的发展和技术引进,职业卫生工作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各种新职业病危害因素大量出现。经济活动越频繁、经济增长越快速,职业病危害的分布就越来越广;传统的职业病危害尚未完全消除, 新的职业病危害又不断产生。这些对于职业流行病学的发展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参 考 文 献

篇5

【关键词】围产期;肛肠疾病;流行病学

基金项目:广州市白云区科技项目(项目编号:2011KZ17)

作者单位:510545广州市白云区红十字会医院为了解地区性围产期肛肠疾病流行病学特点,2011年6月由白云区红十字会医院妇产科和外科组织,对在我院围产期保健就诊患者进行为18个月前瞻性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组织管理2011年广州市白云区红十字会医院妇产科和外科共同制定了“围产期肛肠疾病流行病学调查表”,同时制订相关规章制度,由相关专家培训调查人员,决定从2011年6月至2012年11月31日24时为止,开展为期18 个月的区域性围产期肛肠疾病现状流行病学调查。

1.2材料搜集与质量控制所有病例均来自2011年6月至2012年11月我院妇产科围产期保健,住院分娩的产妇,由经治医师严格统一标准填写“围产期肛肠疾病流行病学调查表”,包括一般资料;发病时间;疾病名称;产期;孕产次数;治疗情况等。对汇总后的病例进行质量控制,人工剔除不合格病例,专人复审和建立数据库。

1.3数据的采集和数据库的建立按“围产期肛肠疾病流行病学调查表”格式制作电子版调查表,数据库采用SQL SERVER 2000,获得的数据在SPSS 13.0的状态下通过筛选命令(筛选项目:姓名年龄身份证号码/联系电话/地址)对重复的数据进行剔除。

1.4统计分析对数据库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

2.1调查病例范围我院位于广州市白云区,所有病例资料均为我院围产期保健妇女,围产期妇女保健率99%左右,常住人员68.5%,暂住人员31.5%。

2.2围产期肛肠疾病人群分布概况①年龄分布特点:6528例患者年龄在18~40岁之间,中位年龄在25.6岁。②发病情况:初产妇4165例,占63.8%,经产妇2463例,占36.2%,孕前确诊的肛肠疾病有2209例,占33.84%,围产期确诊的肛肠疾病3167例,占48.51%。产前发病的肛肠疾病有2796例,占52.0%,产时发病的肛肠疾病663例,占12.3%,产后发生的肛肠疾病为1917例,占35.7%。初产妇发生围产期肛肠疾病3037例,发病率72.92%,经产妇发生肛肠疾病2039例,发病率82.79%。69.5%围产期肛肠疾病发现于妊娠中晚期,孕中期发生率明显增多,经产妇比初产妇发病率高。

篇6

流行环节23起暴发疫情中,2009年大浪和石岩街道、2010年石岩街道分别有一起的暴发疫情传染源尚不清楚,大浪街道另有一起传染源为隐性感染者,其余19起的传染源均为首发病例(占82.60%)。2008年沙井有一起暴发疫情的传播途径为直接接触和飞沫传播,2009年大浪有一起暴发疫情的传播途径为粪-口传播。其余均为日常的接触性传播(占91.30%),其中有6起为同源日常接触性传播。23起暴发中对11起进行采样,由于回家隔离治疗的患者未采样,所以只能对部分现患病例进行采样。人群对型肠道病毒普遍易感,受到感染后可获得免疫力,各年龄组均可发病,易感性随年龄增高而降低,但以隐性感染为主,病毒隐性感染与显性感染之比为100:1。23起暴发疫情采样结果有10起阳性,1起阴性。阳性中有6起为EV71阳性(占60.00%),4起为CoxA16阳性(占40.00%),有19名患者被检验出EV71阳性,11名患者被检验出CoxA16阳性。流行持续时间最少1天,最多20天,超过最长潜伏期的有6起。3起原因为家长怕患儿在家隔离时间太久影响学习,在患儿未痊愈的情况下提前返园,2起为传染源没有及时隔离,参加公共活动造成传播,1起原因为居住环境通风不良造成。

危险因素分析手足口病在我国已经流行了较长时间,但危险因素研究却相对较少,我国台湾对其做过一定研究,通过病例对照研究发现,手足口病与小年龄、上托幼机构、与病例接触、家里孩子数量较多。以上数据从一定程度上为控制手足口病提供一定的依据和线索。

控制措施及效果2006———2010年手足口病回家隔离治疗的有104人(占66.67%),在医院隔离治疗的有52人(占33.33%)。根据《传染病防治法》和现场调查的具体情况,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相关部门采取隔离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的方式来控制疫情的蔓延。控制传染源:对有症状病人采取隔离治疗,隔离至痊愈后才能返园,阻止其进入公共场所或参加社交活动,同时对同园未患病的幼儿采取密切观察。切断传播途径:用1000ml/L含氯消毒剂对全园的餐具、玩具、水龙头、门把手、课桌面等物体表面和空气进行消毒,一日两次,持续一周;保持教室良好的通风环境;患儿粪便及排泄物用3%漂白粉澄清液浸泡;手足口病现已纳入丙类法定传染病管理,实行疫情信息网络直报,疾控部门可据此制定预防与控制策略,建立完善的HFMD流行监测系统,开展疫情分析,掌握流行规律,进而预测手足口病流行发展趋势。医疗单位在疾病流行期间要实行预分诊,规范诊疗流程,建立独立感染性疾病科,强化全员培训教育,严格消毒隔离制度,降低医院交叉感染风险,防止医源性传播。保护易感人群:锻炼身体提高自身抵抗力;加强宣传教育,增强公众的自我保护意识;指导幼儿养成正确洗手的习惯;加强晨检制度,密切留意幼儿的健康状况,如发现类似症状立即嘱其到医疗机构就诊,并与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联系。23起暴发疫情最终都得到了控制,未发现续发病例,说明控制措施有效。

中国也是手足口病多发国家。从历年疫情资料看,我国手足口病多发于4-9月,6-8月份达到高峰,婴幼儿最为易感。宝安区2006———2010年手足口病暴发逐渐增多,这与2008卫生部将手足口病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丙类传染病进行管理,各地加强对手足口病的监测和报告有关。发病时间高峰集中在每年4月至6月,手足口病春夏高发,与邹城市报道的2005———2007两年病例均集中在5-9月份,山东省报道的疫情主要发生于5-7月,上海浦东报道的6月份为发病高峰,7月份下降的情况有差异,这可能与深圳市地处亚热带,进入夏季较早有关。新安街道为发病例数最多的区域,由于新安街道地处宝安区中心地带,人口密度大,感染机会比其他街道大。其中兴华幼儿园由于对首发病例隔离治疗不彻底导致五年间发生3起暴发疫情。2006———2010年3岁组托幼儿童发病相对集中,与该年龄段儿童学习生活集中在托幼机构有关。男女发病比例为1.52:1,可能与男孩喜好活动,接触密切频繁,相互传染的机会大有关,与相关文献报道一致。根据资料分析暴发的影响因素为首先首发病例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消毒隔离工作没有做好,其次该年龄段儿童没有养成良好的洗手习惯,同伴幼儿一起就餐、玩耍、生活密切接触多。还有部分家长怕小孩在家影响学习,在小孩未痊愈的情况下要求提前返园,导致传染源隔离不彻底。该病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复杂,流行强度大,传播快,迄今尚无疫苗和特效的抗病毒药物,因此早发现、早隔离是预防和控制疾病的关键。加强对托幼机构、学校等重点地方和人群的疫情监测和管理,适时适量对环境、室内常用用品及托幼机构玩具进行消毒,室内通风,勤晒被褥,培养儿童良好的卫生习惯等都是预防的重点;另外,对儿童家长、教师也要进行手足口病防治知识教育,使其意识到预防的重要性。搞好环境卫生以及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篇7

[关键词] 手足口病; EV71感染; 流行病学; 预防控制

[中图分类号] R373.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11-366-01

当春回大地,伴随着暖气的回升则浊气也开始上扬, 就引发了婴幼儿手足口病的不断增高的发病率。这实质属于正常的疫情发展现象,传染病在春季比较流行,尤其严重的是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HFMD)。只有深入了解和分析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征,才能够更好的治疗预防手足口病,疫情的发生进行最大限度地控制。本文探讨了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其防范措施。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 2010年4月-2011年4月,接收的64例手足口病患者,其中有2例重症病例,2例死亡。2例死亡病例经实验室检测均为EV71核酸阳性[1]。上述患者以5岁以下的托幼儿童或散居儿童为多,35例经过门诊治疗,29例住院治疗。

1.2 方法 从发病季节、年龄、体温、皮疹等等方面对29例手足口病患者的具体探讨。

2 结果

2.1 全面的任何季节都可能发生该病 以在春季到夏季之间为最,4-6月份是该病的主要发生期。发热、手、足及口腔黏膜等部位突发疱疹[2]为手足口病的主要症状, 并发症能够在一些患者身上发生,患者病情严重时死亡的发生就不可避免。以患者主要症状及其表现为依据,可把手足口病划分为两例:普通与重症病例。在本次病历里,有33例为发热患者1,患者起热时间一般都在起疹前的1-2d,高热为大部分患者的主要症状,并一般在退热前要持续2-3d后退热。此外,还有13例皮疹患者,发散的或平或凸的红色斑丘疹及水疱疹可见于这些患者的双手,足部,在其周围会产生红晕,疱疹大都米粒大小,呈或圆或扁形状,里面液体是浑浊的。本次的所有患者的皮疹既没结痂,也没有疼痛和瘙痒。

2.2 并发症 心肌炎、肺炎、脑炎均为手足口病患者的并发症。对于症状轻的患者服用银黄颗粒后再回家隔离;对于那些已经在医院隔离的重症患者,全部以利巴韦林抗病毒进行治疗,以抗生素治疗那些病发细菌感染的患者。全部患儿都得到治愈,而那些7d左右痊愈的属于症状轻的患者。

3 讨论

3.1 流行病学特征 手足口病这种急性传染病是由肠道病毒所引起的[3],其多发群体大都是学龄前儿童,而发病率更高的是5岁以下的儿童。消化道、呼吸道等途径是传染源对患者和隐性感染者的传播渠道。虽然导致手足口病的发生的病毒很多,但主要的病毒是肠道小RNA病毒属的Cox病毒、埃可病毒和新型EV等,流行病毒主要有CoxA组的16、4、5、7、9、10型和B组的2、5型以及EV71病毒等。手足口病灾某一地区突然性爆发的主要原因在于EV71毒株分3个基因型(A、B和C型)和11个基因亚型(BrCr、B1-B5和C1-C5亚型),EV71基因型别的变化与易感宿主的累积所造成。38℃左右的发热症状一般在患儿发病时会出现,在此过程中,会有皮疹出现在其口腔、手足、臀等部位。

3.2 预防措施 目前,还没有手足口的防疫疫苗,治愈该病也没有立即见效的特殊的药物。但可以采取科学的预防控制手段。

3.2.1 及时进行日常监测与报告 手足口病的检测工作要加强,要分析疫情并将防御手段及时制定出来。要检测出EV71病毒流行病原的型别,把病毒基因、致命性的主要关系的主要关系区分清楚,掌握手足口病的预防手段。要根据《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的要求,对其网络报道要在24h以内做好。若爆发流行疾病,应依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和其他相关要求,向全社会及时发出信息报告。

3.2.2 加强各项预防措施的落实 要通过卫生教育工作,教育患儿与家长把良好的卫生习惯养成好,要勤洗手,生活环境卫生要保证,经常进行室内的通风,衣被要勤晒。患儿使用过的物品需要老师和家长进行消毒。若一旦发现患儿人数存在断上升趋势的现象,作为当地医疗机构必须在上报卫生管理部门同时,进行及时预防。医疗机构在流行期间要按照《消毒技术规范》把消毒防疫工作及时做好,以免造成院内感染问题。

3.2.3 采取控制措施 首先必须做到早发现和早治疗手足病。手足口流行病的爆况一旦报到疾控中心,社会调查工作就必须及时开展,并对采集的标本实施实验室检测,分型确定好病原。其次,通常要对手足口患者治疗7-10d,还要检测与这些患儿亲密接触的儿童,并及时治疗已经感染的患儿。第三,要把病家和疫点消毒工作做好,尤其要消毒室内的常用器、接送车辆,对咽喉、鼻腔的分泌物进行清理。另外,要重视健康教育和身体锻炼,还要保证患病期间人与人之间的接触尽量减少。要对疫情的发展进行及时控制,让该病的发病率尽量减少。

参考文献

[1] 蔡皓东.手足口病预防之计在于春[J].健康报,2009,2:23.

篇8

案例 某县C村共有64户,351人。某年6月1日至7月5日共发生腹泻病人252例,罹患率高达71.79%,年龄最大的80岁,最小为2个月,15岁以上的罹患率为68.12%,15岁以下为78.69%。主要症状为腹泻、腹痛、恶心、呕吐等。病程短暂,一般3~4天即恢复健康。经调查全村351人均饮用井水,全村有7口井,多数人饮用1号与2号井水,饮用者罹患率为77.81%;而饮用其他井水者为25%,两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x2=48.8、P<0.01 )。病前有饮冷水习惯者罹患率为81.45%;无此习惯者仅为39.5%,两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x2=50.9、P<0.01)。于发病后10天采水样,从水源中分离到1株大肠杆菌。

你认为这次大肠杆菌引起的腹泻流行面貌呈现什么型?它的传播途径是什么?如何进行病因学调查?怎样控制及消灭这类腹泻病?(摘自中华流行病学杂志1991,12(5):319)

第一节 传染病流行病学

传染病(infectious disease)在人群中的发生,必须具备三个相互连接的条件,即传染源、传染途径和对传染病易感人群。这三个条件统称传染病流行过程三个环节,当三个条件同时存在并相互作用时就造成传染病的发生与蔓延。掌握传染病的流行过程的基本条件与影响因素,有助于制订正确的防制措施,控制传染病的发生和蔓延。

一、传染源(source of infection)

传染源泉指体内有病原体生长、繁殖并能排出病原体的人和动物。患传染病的病人、病原体携带者、受感染的动物等均为传染源。

(一)人作为传染源

1.病人(patient) 病人是一个重要的传染源,因病人体内存在着大量有毒力的病原体且病人的某些症状亦有利于病原体从体内排出。例如麻疹等呼吸道传染病患者的咳嗽,细菌性痢疾等肠道传染病患者的腹泻。病原体污染外界环境,增加易感者感染机会。

各种传染病的病程长短不一,按病程的发展过程可分为潜伏期、临床症状期、恢复及持续时间的长短。各期病人作为传染意义的不同,主要取决于他是否排出病原体,排出数量与频度及持续时间的长短。

(1)潜伏期(incubation period):自病原体侵入机体至最早出现临床症状这段时间称潜伏期,潜伏期的长短因病而异,短的仅有2~4小时(如葡萄球菌引起的食物中毒),长的可达数月、甚至数年(如麻风病)。同一种疾病不同病例潜伏期亦有长短,但在一定范围内变动。有些传染病在潜伏期末可排出病原体,此时病人已有传染性,例如麻疹、甲型病毒性肝炎等。

潜伏期的流行病学意义及用途:①潜伏期长短影响疾病的流行过程,潜伏期短的疾病流行趋势往往十分迅猛,很快即达高峰;而潜伏期长的疾病其流行波持续较久。②根据潜伏期可判断有受感染的时间,从而追溯传染源和确定传播途径。③根据潜伏期,确定对接触者的留验、检疫或医学观察的期限。一般按常见潜伏期加1~2天(附表6-1)。④根据潜伏期确定免疫接种的时间,例如在麻疹潜伏期最初5天内进行被动免疫其效果最佳。⑤根据潜伏期可评价某项预防措施的效果。

(2)临床症状期(clinical stage):为出现该病特异性症状和体征的时间。在该时间内病原体在体内繁殖最多,有些症状又有利于并于病原体排出,故传染性最强。有些疾病在此期可有多种途径排出病原体。例如乙型病毒性肝炎除血液外,唾液、汗腺、乳汁等均可排出病原体,增加污染外界环境的机会而使易感者获得感染。

轻型或非典型病人往往未进行隔离与治疗,作为传染原的意义较大。个别病例如从事饮食工作则可导致该疾病的爆发或流行。慢性临床过程的病人,由于排出病原体的时间长,作为传染源的作用不可忽视。

(3)恢复期(convalescent stage):在此期病人因病而引起的功能紊乱开始恢复,临床症状消失,机体产生免疫力,体内的病原体被消除,不再起传染源的作用,例如麻疹。但有些传染病,如细菌性痢疾、乙型病毒性肝炎等在恢复期内仍能排出病原体,可继续作为传染源。有些疾病排出病原体的时间更长,甚至可终身作为传染源,例如伤寒慢性带菌者。

传染期(infection period)指病人能排出病原体的整个时间。传染期的长短因病而异,传染期短的疾病其续发病例呈簇状出现,每簇病例之间的间隔相当于该病的潜伏期。传染期长的疾病,续发病例常陆续出现,持续时间较长。传染期是决定病人隔离期限的重要依据。

2.病原携带者(carrier)指外表无症状但携带并排出病原体的人。病原携带者是一个统称,因其所带的病原体不同而相应的称带菌(细菌)者、带(病毒)者、带虫(原由开蠕虫)者。病原携带者排出病原体数量比病人少,但携带者因缺乏症状而不易被发现,且能自由活动,有时可成为重要的传染源,甚至引起疾病的爆发,一般可分为潜伏期、恢复期及健康病原携带者三种。

(1)潜伏期病原携带者(incubative carrier):指感染后至临床症状出现前已能排出病原体的人,有人认为是传染病的前驱期。例如白喉、伤寒、甲型病毒性肝炎等。

(2)恢复期病原携带者(convalescent carrier):指临床症状消失后仍能排出病原体的人。例如白喉、伤寒、乙型病毒性肝炎等。多数传染病人在恢复期病原携带状态持续时间较短,但少数传染病的病人持续时间较长,个别病例可终身携带。凡病原携带者持续三个月以内,称暂时病原携带者(transitory carrier)。超过三个月称慢性病原携带者(chronic carrier)。

(3)健康病原携带者(healthy carrier):指过去从未患过某种传染病而能排出某病病原体的人,多为隐性感染的结果,一般只能用实验方法证实,但隐性感染不一定均能成为健康病原携带者。此型携带者一般排出病原体量较少,持续时间短。

病原携带者作为传染源的意义,取决于排出病原体的多少,持续时间的长短,个人职业及个人卫生习惯等。

(二)受感染的动物作为传染源

人感染以动物作为传染源的疾病称人畜共患病,目前已证实约有200余种,对人有得要意义的约90种。

1.人畜共患疾病按病原储存宿主性质可分四类:

(1)以动物为主的人畜共患病:病原体主要在动物中保持延续,在一定条件下能传给人,人与人之间一般不引起传播,例如钩端螺旋体病、森林脑炎等。

(2)以人为主的人畜共患病:疾病一般在人群中传播,动物感染是偶然的,例如人型结核。

(3)人畜并重的人畜共患病:人畜均可作业传染源,例如血吸虫病。

(4)真正人畜共患病:病原体必须以人和动物分别作为终宿主和中间宿主,例如牛、猪肉绦虫病等。

2.作为传染源的动物 家畜、野生哺乳动物、家禽及野禽均可传播一些疾病

动物作为传染源的流行病学意义,主要取决于人与动物的接触机会与密切程度,且与动物的种类和密度有关。

二、传播途径(mode of transmission)

病原体为了维持其生物种的存在,需不断地更换宿主。病原体由传染源排出后再侵入另一个易感机体,它在外界环境中所经历的途径称传播途径。病原体在外界环境中必须依附于各种生物或非生物媒介,例如空气、水、食物、手、蝇及日常生活用品等,参与病原体传播的媒介物称传播因素。

(一)经空气传播(airborne transmission)

呼吸道传染病的病原体存在于呼吸道粘膜的粘液或纤毛上皮细胞的碎片中,当病人大声说话、咳嗽或打喷嚏时,其粘液或渗出物随气流经口、鼻喷出至传染源周围一定范围的空气中。根据颗粒的大小又可分类飞沫、飞沫核和尘埃三种形式传播。较小的飞沫在空气中飘浮,被易感者直接吸入而引起感染,例如麻疹。在空气中悬浮的飞沫,当外层水分被蒸发时形成有传染性的飞沫核,它在空气中能飘浮一定时间,即使传染源已离开,易感者亦可因吸入飞沫核而感染,例如白喉、结核病等。含有病原体的较大飞沫干燥后落在衣服、床单或地面上,当人们在整理衣服或清扫地面时,带有病原体尘埃又飞扬,可造成呼吸道传播,例如结核杆菌、炭疽芽胞等。

空气传播的发生取决于多种条件,其中人口密度、卫生条件、易感者在人群中的比例起决定性作用。

经空气传播传染病的流行特征:

1.患者多为儿童,且多为传染源周围的易感人群。

2.多呈周期性并伴有季节性高峰,以冬春季多见。

3.流行强度与人口密度、居住条件及易感人口的比重有关。

(二)经水传播(water-borne transmission)

许多肠道传染病,若干人畜共患疾病以及某些寄生虫病均可经水传播。

1.经饮水传播 因饮水被污染而引起疾病的水型流行早年十分猖獗,随着城市公共供水系统建立及水质的卫生管理,因饮水被污染而引起爆发在城市已很少见,但在广大农村仍是一个重要问题。经饮水传播疾病历史上已有多次记载,如1854年英国伦敦发生霍乱流行。流行强度取决于污染水源类型、供水范围、水受污染的强度和频度、病原体在水中的抵抗力、饮水卫生管理等。

经饮水传播传染病的流行特征:

(1)病例的分布与供水范围分布一致。

(2)除婴儿外,各年龄、性别、职业的人均可发病。

(3)停用被污染的水或水经净化后,爆发即可平息。

2.经疫水传播 当人们接触疫水时可经皮肤或粘膜感染血吸虫病、钩端螺旋体病等。其危险性取决于人体接触疫水的面积大小、次数及接触时间的长短。

经接触疫水传播传染病的流物特征:

(1)病人有接触疫水史。

(2)呈现地方性或季节性。

(3)接触方式以游泳、洗澡、捕鱼及收割等多见。

(三)经食物传播(food-borne transmission)

所有肠道传染病、某些寄生虫病、个别呼吸道传染病(白喉、结核病)及少数人畜共患病(炭疽病)均可经食物传播。经食物传播可分两类:

1.食物本身含有病原体 感染绦虫的牛、猪、患炭疽的牛、羊,其肉类含有病原体。患结核病的乳牛所分泌的乳汁可含有结核杆菌。感染沙门菌家畜的肉及家禽的蛋可含有沙门菌。当人们食用后可被感染。

2.食物在各种条件下被病原体污染 食物在生产、加工、运输、贮存与销售的各个环节均可被污染。水果、蔬菜等只是机械地携带病原体,其数量不再增多。在另一些食品,如牛奶、肉馅等在适宜的温度下病原体可大量繁殖,人们食用后可感染而发病。

经食物传播传染病病的流行特征:

(1)病人有食用某种污染食品史,不食者不发病。

(2)易形成爆发,累及为数与食用污染食品的人数有关。

(3)多发生于夏秋季,一般不形成慢性流行。

(4)停止供应污染食品爆发即平息。

(四)接触传播(contact transmission)

接触传播包括两类传播方式:

1.直接接触传播(direct contact transmission)在没有任何外界因素参与下,传染源与易感者直接接触而引起疾病的传播,例如性病、狂犬病等。

2.间接接触传播(indirect contact transmission)易感者因接触被传染源排泄物或分泌物所污染的某些无生命的物体而引起感染造成疾病传播,又称日常生活接触传播。多种肠道传染病、某些呼吸道传染病、人畜共患病、皮肤传染病等均可经此途径传播。被污染的手在间接传播中起特别重要的作用。

间接传播的流行病学意义,与病原体在外环境中的抵抗力、日常消毒制度是否完善、人们的卫生知识水平及卫生习惯等有关。

经接触传播传染病的流行特征:

(1)病例多呈散发,可形成家庭或同室内成员间的传播。

(2)无明显的季节性。

(3)流行过程缓慢。

(4)卫生条件差、卫生习惯不良的情况下病例较多。

(五)媒介节肢动物传播(arthropod-borne transmission)

作为传染病传播媒介的节肢动物甚多,有昆虫纲的蚊、蝇、蚤、虱等。蜘蛛纲的蜱和螨。由于传播疾病的种类和方式不同又可分为两大类:

1.机械性传播 节肢动物接触或吞食病原体后,病原体在它的体表或体内均不繁殖,一般能存活2~5天。当它们再次觅食时,通过接触、反吐或随同它们的粪便将病原体排出体外而污染食品等,当人们食用这类食品后被感染。例如苍蝇能通过这种方式传播伤寒、细菌性痢疾等肠道传染病。

2.生物性传播 吸血节肢动物呆咬处于菌血症、立克次体血症或病毒血症时的宿主,使病原体随着宿主的血液进入节肢动物的肠腔,使肠细胞或其他器官造成感染,病原体在节肢动物体内进行繁殖,然后再通过节肢动物的唾液、呕吐物或粪便进入易感机体。病原体在吸血节肢动物体内增殖或完成生活周期中某些阶段后始具有传染性,其所需要时间称外潜伏期(extrinsic incubation period)。外潜伏期长短常受气温等自然因素的影响。

经吸血节肢动物传播的疾病为数极多,例如鼠疫、斑疹伤寒、疟疾、绦虫病等。还包括大约200种以上的虫媒病毒性疾病。

吸血节肢动物传播传染病的流行特征:

(1)有一定地区性,病例分布与媒介昆虫的分布一致。

(2)有明显的季节性,病例季节性升高与媒介昆虫繁殖活动的季节一致或稍后。

(3)某些传染病具有职业特点,如森林脑炎多见于伐木工人及野外作业的工人。

(4)发病有年龄特点,老疫区病例多见于儿童,新疫区病例无年龄差异。

(5)人与人之间一般不直接传播。

(六)经土壤传播(soil-borne transmission)

土壤可因种种原因而被污染,传染源的排泄物或分泌物以直接或间接方式使土壤污染。因传染病死亡的人、畜尸体,由于埋葬不妥而污染土壤。有些肠道寄生虫病的生活史中有一段时间必须在土壤中发育至一定阶段才能感染人,例如蛔虫卵、钩虫卵等。某些细菌的芽胞可在土壤中长期生存,例如破伤风杆菌、炭疽杆菌等。这些被污染的土壤经过破损的皮肤使人们获得感染。

经土壤传播病原体的意义,取决于病原体在土壤中的存活力,人与土壤接触的机会与频度、个人卫生习惯等。

(七)垂直传播(vertical transmission)

孕妇在产前将其体内的病原体传给好的胎儿垂直传播,亦称母婴传播。从广义来看,可分为下列几种:

1.经胎盘传播 受感染孕妇体内的病原体可经胎盘血液使胎儿遭受感染,但并非所有感染的孕妇均可引起胎儿感染。可使胎儿感染的病毒有:风疹病毒、水痘病毒、麻疹病毒、肝炎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柯萨奇B族病毒、腮腺炎及巨细胞病毒等。

2.上行性传播 病原体经孕妇阴道通过宫颈口到达绒毛膜或胎盘引起胎儿感染,例如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杆菌、白色念珠菌等。

3.分娩引起传播 胎儿从无菌的羊膜腔内产出而暴露于母亲严重污染的产道内,胎儿的皮肤、粘膜、呼吸道、肠道均可遭受病原体感染,例如淋球菌、疱疹病毒等。

(八)医源性传播(iatrogenic transmission)

医源性传播指在医疗及预防工作中人为地引起某种传染病传播,一般分两类:

1.易感者在接受治疗、预防及各种检测试验时,由污染的器械、针筒、针头、导尿管等而感染某些传染病。

2.生物制品单位或药厂生产的生物制品或药品受污染而引起疾病传播。

各种传染病流行时其传播途径是十分复杂的,一种传染病可同时通过几种途径传播。例如细菌性痢疾可经水、食物、媒介节肢动物及接触等多种途径传播。因此当某种传染病在人群中蔓延时,必须进行深入的流行病学调查才能了解其真正的传播途径,从而采取有针对性防制措施。

三、人群易感性(herd susceptibility)

人群作为一个整体对传染病易感的程度称人群易感性。人群易感性以人群中非免疫人口占全部人口的百分比表示。判断某一人群对某种传染病易感水平的高低,可从该病以往在人群中流行情况,该病的预防接种情况及对人群进行该病抗体水平检测结果而定。

(一)影响人群易感性升高的主要原因

1.新生儿的增加 出生后6个月以上未经人工免疫的婴儿,对许多传染病都易感,由于他们体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

2.易感人口的迁入 某些地方病或自然疫源性疾病的流行区,当地居民病后或隐性感染而获得对该病的免疫力。当非流行区居民迁入使流行区的人群易感性增高。

3.免疫人口的死亡使人群易感性相对升高。

4.免疫人口免疫力自然消退 有些传染病如天花、麻疹等病后有长期免疫力,有的能维持终身。一般传染病病后或人工免疫后,其免疫力逐渐下降,最后又成为易感者,使人群易感性增高。

(二)影响人群易感性下降的主要原因

1.预防接种 对易感人群施行人工免疫是降低人群易感性最积极的方法。人工免疫所获得免疫力不能维持终身,故对易感人群必须有计划地进行免疫接种。

2.流行后免疫人口增加 经过一次流行后,大部分易感者因感染而获得免疫,但不能依靠这种方式来降低发病率,因流行后传染源数量增多,有时反而可促进该病传播。转贴于

3.隐性感染后免疫人口增加 隐性感染者虽无症状但也是传染源,不可能期望它的增加来制止疾病传播。

(三)人群易感性与疾病流行关系

易感者大量减少能抑制疾病的流行,甚至使流行终止。但也不能认为易感者上升至某种水平就一定能发生疾病流行,因疾病的发生必须有传染源的输入。

四、疫源地与流行过程(infectious focus and epidemic process)

(一)疫源地

指传染源向周围排出病原体所能波及的范围、每个传染源可单独构成一个疫源地,但一个疫源地内可同时存在一个以上的传染源。一般把范围较小的疫源地或单个传染源所构成的疫源地称疫点。范围较大的疫源地或若干疫源地连成一片称疫区。

1.疫源地范围

取决于三个因素,即传染源活动范围、传播途径的特点和周围人群的免疫状态。例如疟疾的疫源地范围,一般以传染源为核心、以按蚊飞行距离为半径的范围。麻疹的疫源地则为传染源周围较小的范围。不同传染病的疫源地大小不一,同一种传染病有不同条件下,其疫源地范围也不相同。

2.疫源地消灭的条件

(1)传染源已被迁走(住院、治愈或死亡)。

(2)通过各种措施消灭传染源排至外环境中的病原体。

(3)所有易感的接触已度过该病的最长潜伏期而未发病或感染。

(二)流行过程(epidemic process)

每个疫源地均由它前一个疫源地引起的,而它又是发生新疫源地的基础。一系列相互联系、相继发生的疫源地构成传染病的流行过程。疫源地被消灭,流行过程也就中断。

1.流行强度(epidemic process)

(1)散发(sporadic):某病在一定地区或国家其发病率维持在历年水平。一般多用于区、县以上的范围。各个病例在时间和空间上常无联系。

(2)流行(epidemic):某地区某病的发病率显著超过历年发病率的水平。

(3)大流行(pandemic):某病发病率远远超过流行时的发病率水平。它的特点是传播迅速,大流行可超越国界而波及许多国家。

2.影响流行过程的因素

传染病在人群中流行既是生物学现象又是社会现象。流行过程又受自然因素与社会因素的影响。

(1)自然因素的影响:自然因素通过对传染源、传播途径及易感人群起作用。自然因素包括气候、地理、土壤、动植物等因素。其中以气候与地理因素尤为重要。自然因素可直接作用于传染源,对以野生动物为传染源的疾病、虫媒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的影响更大。例如疟疾、乙型脑炎的流行常受气温、雨量和湿度等影响。疟疾病例多在春夏季复发,其时如按蚊密度高,复发病例作为传染源的作用就大。自然因素对传播途径的作用亦大,夏、秋季因暴雨可引起洪水泛滥,如当地猪或鼠类中流行钩端螺旋体病,它们的尿可污染水体,当人们接触污染的水体后可导致钩端螺旋体病爆发。自然因素对易感人群亦有一定作用,寒冷季节,人群室内活动多,接触密切,常出现呼吸道疾病的季节性高峰。

(2)社会因素的影响:社会因素包括社会制度、生产劳动及居住生活条件、风俗习惯、卫生设施、医疗条件、文化水平、防疫工作、经济、宗教等人类活动所形成的一切条件。社会因素作用于三个环节而影响流行过程。社会因素对流行过程既有促进作用亦有阻碍作用。

篇9

关键词: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点;预防措施手足口病是一种非常流行的常见传染病,致病原因为肠道病毒。现流行的病毒约有20型,尤以柯萨奇A16病毒与EV71肠道病毒为常见类型。该病的高发季节为春季,高发人群为5岁以下的婴幼儿,发病时会在手足口部位出现疱疹与溃疡症状,由于春季是众多疾病的高发时期,因而个别严重患者会诱发心肌炎、脑膜炎与肺水肿等并发症状。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择取我院于2013年3月-2014年4月收治的手足口病患儿120例,其中男61例,女59例,年龄均在5岁以下,平均年龄(3±1.4)岁。经过检查发现,全部女童

1.2方法

针对120例手足口病患儿行以细心的临床观察,按照病症轻重程度的变化记录患儿的性别、年龄等基本信息,借助于现代化的分析手段,依托于计算式辅助处理数据方法,将患儿的信息进行汇总整理,以便分析出手足口疾病的流行病学特点。

1.3统计学方法

本次实验数据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包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采用X2检验。

2结果

观察一周后发现,重症病例有2例,年龄均在2岁左右,死亡病例为0。

表1 临床观察结果

3预防

目前,对于该病的治疗尚缺乏针对性的疫苗,因此只能采取一定的防治措施,对手足口病的传播进行遏止[1]。

3.1培养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一个人的生活环境是否整洁卫生,关系到这个人的身体健康状况。整洁舒适的生活环境不仅仅能令人心情愉快,也可以提高免疫能力,降低疾病的感染率。因此,为了防止手足口病的发生,要保持生活环境与自身的整洁卫生。如:

(1) 定期打扫房间。

(2) 喷洒空气清洗剂。

(3) 在室内摆放仙人掌、兰花等绿色植物花卉,即利用植物的光合作用保证了室内的氧气充足也提升了室内的空气清新度。

(4) 定期打理个人卫生,经常洗澡理发,换洗衣服。

(5)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饭后洗手,杜绝手口传播。

(6) 规律作息,合理膳食,保证营养的均衡摄入。

3.2避开高发场所

手足口病的高发时期是春季,因此在这一时期,要注意让儿童避开疾病高发场所,如大型商场、客运站点、人员流动性大的旅馆还有该病高发的幼儿园等。若进入这些高发场所,要注意尽量不要接触那些可能携带病毒的公共感染源,如香皂、毛巾等,以免病毒通过手口进行传播。

3.3监测与调查

对于人员流动性非常大的车站、商场、旅馆等场所,要定期进行病情监测;对于幼儿园和学校这类高发地点,要定期安排专人进行调查,通过咨询身体状况来发现感染病例。一旦发现疑似病例,要立刻上报相关部们,进行及时的救治。

3.4知识宣传与科普讲座

根据相关管理部门的领导,由社区或卫生站出面,组织手足口病的知识宣传讲座,通过向市民介绍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点与发病症状以及防治措施,提高市民对该病的认知度。

3.5控制措施

由相关的管理部门颁布针对性措施,在人口流动性大的公众场所搞好卫生工作,对于幼儿园的玩具和生活用品等进行定期消毒。

4讨论

4.1流行病学的三间分布

(1)时间:春季是手足口病的高发时期,这一季节正值浊气上升时期,空气中悬浮微粒的数量会比其他季节高出许多,再加上春季的多风特性,加快了手足口病毒在人与人之间的传递。

(2)人群:五岁以下的幼童是手足口病的高发人群,这一年龄段的儿童年龄幼小,身体功能发育不完全,免疫能力较低,对疾病的抵抗能力很弱,极易感染手足口病的病毒。

(3)地点:幼儿园、学校等儿童密集区域,人流量大的车站或商场。高发地区为欧美国家和亚洲地区。

4.2传染源

手足口病的主要病毒为肠道病毒,这是一种只存在于人体之内的病毒,因此手足口病的传染源不仅是罹患该病的患者,一些身体健康的携带者也是该病的传染源,此外,手足口病病毒的隐性感染者也是传染源的一部分。

4.3途径

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为呼吸道传播,病毒隐藏于患者说话时产生的唾沫之中,通过空气或粪口途径传播。

4.4鉴别

皮肤科疾病中,水痘、丘疹性荨麻疹和风疹的发病现象与手足口病的普通病症非常相似,在诊断方面易被混淆,因此,在诊断时,需要观察发疹的部位与时间,以及淋巴结是否肿大来进行简单辨别,或利用病原学与血清学[2]进行检测。

4.5临床特征与症状

该病的潜伏期非常短,通常只有半周到一周的时间,发病的速度非常快,一经感染,就可以很快确诊。由于发病快速,不及时治疗将会威胁到患儿的生命安全,因此需要进行及时的治疗,以免留下后遗症。该病的临床特点为高发于患儿的手、足、口、臀四个部位。回顾痊愈患儿的临床表现,患儿在手足口等部位出现明显的红色的斑丘疹,出现时间不超过2天,随着时间推移,1天之后会有部分患儿的红色斑丘疹发展为卵圆形直径在5mm以下的疱疹。这些疱疹并不会带来痛痒的感觉,也不会轻易破裂,通常半周后结出黑褐色的痂,脱落后无疤痕。部分病例的疱疹会出现在口腔附近,分散在两颊粘膜、唇舌或软腭上[3],此处的疱疹比较特殊,由于该处经常运动摩擦,疱疹的破裂的可能非常大,将会影响到患儿的正常饮食。

观察2例重症病例,可以发现重症患儿临床上常被诱发出一些并发症,2岁以下的儿童在神经系统方面可能出现嗜睡、谵妄、精力不足、头痛、呕吐、惊厥等现象,肢体痉挛,眼球运动不灵活。呼吸系统方面并发肺水肿症状,呼吸急促、口唇发绀、泡沫样咳痰异色痰液,近听时可发现肺部有湿罗音与痰鸣音。另外,重症患儿还会出现循环系统的并发症,如心肌炎,表现为面色苍白暗淡、皮肤出现花纹、全身冷汗、四肢冰凉、肢体末端发绀,甚至心律不齐、脉搏浅淡消失、血压波动明显。

4.6分析总结

通过对120例手足口病的患儿进行为期一周的临床观察,发现经过一周的出疱、结痂,有118例患儿恢复健康,仅有2例3岁以下患儿症状加重,没有患儿死亡。观察患儿的年龄,可以得出该病的发病群体集中于学龄前5岁以下幼儿的结论。这部分人群的身体素质较弱,生理功能的发育程度不够充分,免疫力较为低下,难以抵抗病毒与细菌对身体健康的侵蚀。该病与大多数疾病一样流行于浊气上升、空气悬浮微粒增多的春季,其发病症状主要为集中于手足口部分的斑丘疹皮疹在几天内迅速发展为疱疹与溃疡再于一周内消失。该病多伴有发热、咳嗽、涕泪变多、厌食和咽喉痛等症状,少数重症患者会并发心肌炎、脑膜炎或肺水肿等严重病症。因此,该病的治疗要坚持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原则。

手足口病的高发月份为4-6月的春季,这个时期多风、湿度高,非常利于病毒的繁衍和传播。因此需要对该病采取积极主动的防治措施。从诊断和治疗还有防治等多角度,进行全面完善的处理,避免轻症患者恶化,重者患者死亡。

参考文献:

[1]黄汉先,温素琴.手足口病死亡病例的流行病学特点和临床特点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3(02):128-129.

篇10

性别差异有独特性尽管大多数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且动物实验表明,NOD大鼠发病具有雌性倾向,但是女孩和男孩1型糖尿病的受累程度相近;青春期后,女性发病减少然而男性发病不减少。研究表明,欧洲及奥地利后裔中低发区的女性患者较多,而高发区的男性患者较多;成人患者中,男性明显多于女性,尤其在>25岁的发病人群中表现更为明显。

危险因素研究进展

HLAII类基因与1型糖尿病的关系已经很明确,近年来随着生物分子技术的发展,一些非HLA基因也被发现与1型糖尿病关联,提示这些基因可能与获得性及适应性免疫诱导的β细胞凋亡相关。尽管1型糖尿病有较明确的遗传危险因素,然而超过85%的患者的一级亲属并没有发病。今后,基因-基因、基因-环境交互作用以及表观遗传研究的深入将为1型糖尿病的早期诊断及预防提供依据。

1环境因素研究进展移民流行病学的研究结果发现,遗传性状稳定的群体发病率上升;双生子研究的结果表明生命早期的某些环境因素暴露可以导致具有遗传易感性的个体发病。但是,具体的环境危险因素还没有明确的学说。考虑到1型糖尿病好发于儿童及青少年且近年来1型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疾病的增长不能被遗传因素完全解释,胎儿期、新生儿期以及儿童期的环境暴露是环境因素研究的热点。

这些因素包括高出生体重、早期快速生长发育以及早期的喂养模式:如牛乳喂养。柯萨奇病毒及其他肠道病毒可能诱导免疫反应或加速β细胞凋亡,此外,有证据表明,疾病发病的季节性趋势与肠道病毒的季节性感染相一致,也有报道称在1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细胞中发现人类肠道病毒,认为是病毒与疾病之间的直接证据。但对病毒暴露的不充分也可能是增加患病风险的原因,因为这可能不利于免疫系统的发育成熟。也有学者认为环境毒素(如N-亚硝酸衍生物)可能会进一步促进疾病进程。

SEARCH研究中的9737名1型糖尿病患者中,4~7月出生者所占比例大于11~2月出生者,但这种趋势仅在高纬度地区出现,在低纬度地区则没有发现这种趋势。类似的季节性趋势报告在乌克兰x及欧洲其他地区的研究中都有体现,但在部分欧洲研究,东亚地区及古巴的研究中没有观察到这种趋势。其余的因素,如心理压力、气候影响也可能会加速疾病进展。维生素D、温度及人口密度可能影响1型糖尿病的地区分布,然而,是否这些因素也会引起发病率的增加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2遗传因素研究进展不同国家之间,1型糖尿病的家族聚集性差异很大,生态学研究的结果表明一级亲属患病率与1型糖尿病的发病有正向关联,同时,移民流行病学的研究表明,移民一代仍旧保持原有的发病率。研究者普遍认为,DRB1*0301、DQA1*0501-DQB1*0201、DRB1*0401,0402,0404,0405以及DQA1*0301-DQB1*0302是疾病的易感基因,DRB1*15,DQB1*06以及DRB1*14,DQB1*05为疾病的保护基因;但不同国家、地区间存在差异:欧洲北部人群中DR4是主效基因,然而在欧洲南部人群中,DR3是主效基因;在非洲人群中,则两者均是;日本人群中,DR4(DRB1*0405DQB1*0401)以及DR9是主要致病单体型;亚洲其他人群中,DR3/DR9及DR9/DR9是高风险致病基因型。在非裔美国中,HLA-DR3与1型糖尿病无关联。

30%的非裔美国人DR3、DR4均缺失。1型糖尿病发病风险与家族史及基因型关系,见表2。在1型糖尿病候选基因研究(type1diabetesge-neticsconsortium’scandidategenestudy,T1DGC)中,共有分布在21个候选基因上的382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nucleotidepolymorphism,SNP)被检测。

GWAS结果证实了1型糖尿病与INS、PTPN22、IL2RA、IFIH1以及CLTA4相关联。部分DRB1-DQA1-DQB1单体型阳性结果,见表3。同时究者通过运用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rotein-pro-teininteraction,PPI)信息找到了新的候选基因,这种方法学上的改进可能会带来更准确的基因定位。表观遗传机制可以通过调节淋巴细胞的成熟以及细胞因子基因的表达来发挥作用,如Th细胞亚型的分化过程则受表观遗传的调控,而血糖水平及胰岛素也是影响细胞内甲基化过程的重要物质。CpG二核苷酸在DNA及蛋白组织中的甲基化依赖细胞甲基组织的代谢,而这种代谢过程受多种营养因素,如叶酸的影响。动物实验以及人群研究证实这种食物与表观遗传机制之间的联系在生育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同时该机制也可能影响新生儿的胰腺发育。

3社会及其它因素研究进展马里兰大学的研究成果表明,社会经济地位与疾病的发病有正向关联关系;而匹兹堡大学的研究结果则说明,低社会地位患者群体的标化死亡比在升高。近几年,有人提出1型糖尿病患者的增加与儿童、青少年肥胖比例的增加相关,因为肥胖可以加重胰腺负担。有研究筛检出10%的具有典型2型糖尿病表现的儿童及青少年也表现出β细胞自身免疫,Pozzilli和Buzzetti表示这是糖尿病分型上的难题,这种“双重糖尿病”现象发生于肥胖儿童或青少年。

预防措施

1型糖尿病的三级预防内容如下:①一级预防:鉴别高危人群同时预防高危人群发生胰岛β细胞的自身免疫;②二级预防:在胰岛β细胞发生严重大量凋亡之前诊断并治疗疾病,在高血糖症状出现之前阻止自身免疫的进一步发展;③三级预防:针对已出现临床高血糖症状的个体积极进行治疗,阻止β细胞的持续凋亡并尽量维护残存胰岛分泌功能。

1国际预防策略国际上1型糖尿病的预防策略主要有:①避免环境诱因,如牛乳、谷物等,同时,注意补充n-3脂肪酸或维生素D;②采用针对特异性抗体的疫苗,如胰岛素,胰岛素原或者胰岛素类似物等,以及GAD65或者HSP60,目的在于诱导免疫耐受;③不针对特异性抗原的系统性免疫疗法,如BCG疫苗,免疫抑制剂以及细胞疗法等;④代谢性调整,如减肥,坚持体育锻炼等。2012年,Sosen-ko等人提出运用1型糖尿病风险评分识别临床前期的1型糖尿病患者,研究发现,运用该评分系统得分9.00为截断值对疾病有很好的预测作用。

21型糖尿病对我国人群的危害我国<14岁的儿童1型糖尿病发病率仅约0.6/10万人年,是全球发病率最低的国家之一。但考虑到我国约9240万的庞大糖尿病患者人群,以及我国糖尿病总体人群中1型糖尿病的比例大约占5%,我国1型糖尿病患者绝对数可能并不少,且由于该病的死亡率高于青少年时其他慢性病的7~11倍,1型糖尿病对我国儿童及青少年的危害不容忽视。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在1型糖尿病领域的流行病学研究相当滞后,现有的大规模1型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仅有针对儿童1型糖尿病患者的DIAMOND项目的中国部分,造成对该病的中国人群的基本信息,如好发人群、危险因素、血糖控制、并发症现况和治疗管理情况等均不清楚。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的结果表明,中国青少年的糖尿病患病率高于美国、台湾地区及韩国,但成人的患病率则低于这些地区;同时,7~17岁年龄组糖尿病的患病率为0.9%,糖尿病前期为14.9%。研究者估计中国有170万的<18岁的糖尿病患者,2770万的<18岁儿童及青少年处于糖尿病前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