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翻译范文
时间:2023-04-11 09:20:1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英汉翻译,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叙述角度的转换
由于认识事物的角度不同,有的句子或词语在英语中表达顺利,但同样的叙述方法在汉语中却不顺利或不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因而需要转换叙述角度。
1.因为语言习惯的不同,有些词语的表达方式不同,如At this his heart missed a beat and he became pale.(听到这些,他心里咯噔一下,吓得面无血色)/But you never know what’s in store for you.(但你永远不会知道你会遇到什么事情)/He made believe he was innocent.(他装作一副无辜的样子)。
上面几个例子中,his heart missed a beat 原意是“他的心停跳了一下”是比较具体的描写,而汉语说“他心里咯噔一下”视角在于“他”的感觉,描写比较口语化。he became pale如直译为“他变得苍白”,不太顺口,翻译时把“吓得”和“面”的意义补充出来句子更通顺。what’s in store for you原意是“什么事情在等着你”翻译成“你会遇到什么事情”更符合汉语习惯。make believe字面意思是“使人相信”,译为“装作”更通顺。
2.在某些并列结构中,英语和汉语表达相同的意思时,表达顺序却不同。如:old and new新和旧;iron and steel钢铁;northeast东北;southeast东南;northwest西北;southwest西南。
3.有些固定的表达方式英语和汉语的用词不同,如:black tea红茶;black coffee浓咖啡(不加糖或牛奶);black eyes挨打或撞成的青肿的眼睛;dark eyes黑眼睛;brown sugar红糖;blue movie色影片;in the black有盈余,有节余;in the red亏损,有赤字;white lie善意的谎言。
二、抽象与具体的转换
在英语和汉语中都有大量的比喻用法,用具体动作或形象的描述来表示抽象的意义,同时也都有用抽象的概念来表示具体意义的表达方式,但是由于思维方式和语言表达习惯的不同等原因,往往出现两种语言表达方式不同的情况,有些情况下英语用抽象的表达,汉语用具体的表达,有时情况正好相反。
1.由抽象到具体的转换,如A real good friend should be one offering timely help.(真正的好朋友应该是雪中送炭)/But there had been too much publicity about my case.(但是我的事已经是满城风雨,人人皆知了)/No one is satisfied with his favoritism in his work.(对他在工作中表现出来的徇私作风谁都感到不满意)上例中,offering timely help,是一种比较抽象的说法,而汉语中译为“雪中送炭”,成为一种具体描述,使语言生动形象,增强表达效果。too much publicity译成“满城风雨,人人皆知”抽象的概念译成了具体的描述。如果译成“过于公开了”,会使语言显得苍白无力。
2.由具体到抽象的转换。如I was practically on my knees but he still refused.(我几乎是苦苦哀求,但他依然拒绝)/The matter was finally settled under the table.(事情终于私下解决了)。该例子中的practically on my knees翻译时把原句中的具体形象的描述去掉了,将其抽象为“几乎是苦苦哀求”,这是为了适应汉语的习惯,使句子表达流畅,避免句子的生硬。under the table翻译成“私下”,如果直接译成“在桌子下面”显然是不符合汉语习惯的。
三、正与反的转换
有些句子在表达同样的内容时,英语中从正面表达可能更好,而汉语则从反面表达可能更合适,有的句子英语中从反面表达更好,汉语从正面表达更恰当。所谓正面与反面,很多情况下表现为肯定与否定。如:True,reading is far from the only source of knowledge.(的确,阅读远非知识的唯一来源)/It was beyond his power to sign such a contract.(他无权签订这种合同)/But that’s very extraordinary. It seems against nature.(不过这件事不同寻常。似乎不符合自然规律)。例子中的far from翻译成“远非”,意思一样,形式不同,far from不含否定词,可看作肯定形式。“远非”中的“非”属于否定词,此句属于正反表达。beyond his power译成“无权”;extraordinary译成“不同寻常”,against nature译成“不符合自然规律”都属于正反表达。
四、文化意象的转换
言是特定文化的产物,每个民族所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其生活方式、都会直接反映在其语言中。英汉两种语言都具有大量习语,其中有非常相似的,如:Falure is the mother of success.失败是成功之母。to add fuel to the flames火上浇油等。但也有意思相似而其中所用意象却不同者,这时候就需要转换文化意象,以使译文更符合汉语习惯,这种情况在习语翻译中有着比较集中的体现,如:She read them Shakespeare,but it was casting pearls before swine.(她给他们读莎士比亚的作品,然而这样做等于对牛弹琴)/The children were full of beans as they got ready for a picnic.(孩子们想到要去野餐了,个个兴致勃勃)/It was obvious that this was merely a case of robbing Peter to pay Paul./ There was no real clearing up of the debt.(很明显,这只是拆东墙补西墙。彻底还清这笔债是不可能的)。例子中的习语cast pearls before swine原意象是“在猪面前撒珍珠”如果按原意象翻译显然不符合汉语习惯,翻译成汉语中的同义成语“对牛弹琴”既简练又流畅。full of beans原指马健壮,转而指人精力充沛,精神饱满,兴致勃勃。翻译中用其转义“兴致勃勃”,略去了原习语的意象。rob Peter to pay Paul原意象是“抢了彼得去还保罗”,转译为汉语的“拆东墙补西墙”。这些习语的翻译有的改变了原习语的意象,有的略去了原意象,改用汉语成语常用的意象,使之更符合汉语的习惯。
篇2
关键词:翻译,语境,语境分析
翻译是一种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行为。语境与翻译有着密切的关系。
语境(context),就是指语言文字一经使用后所处的言语环境。英国社会人类学家、功能学派创始人之一马林诺斯基(Bronislaw Kaspar Malinowski,1884-1942)最早提出语境的概念,并指出语境是决定语义的唯一因素,舍此别无意义可言。
英国语言学家、伦敦学派的创始人弗斯(John Rupert Firth)继承并发展了这一观点,认为意义就是语言成分在语境中的功能。弗斯把马林诺斯基的语言环境概念加以扩展,指出除了语言本身的上下文以外,除了在语言出现的环境中人们所从事的活动之外,整个社会环境、文化、信仰、参加者的身份和历史、参加者的关系等,都构成语言环境的一部分。
英汉翻译时,语言语境是首先要考虑的语境因素。本文就英汉翻译过程中的语境分析与翻译进行探讨。
1.词义语境
在我们英语学习当中一词多义的现象非常普遍,如果脱离了语句及语境就很难确定这些词的词义。在具体的句子中,经常发生对词语本意理解不透彻,造成翻译失误。这时,就需要跟据上下文选定多义词的具体意义,排除同形异义词的干扰,挖掘该词在特定的上下文中的真正意义。
context一词最早用来指某一特定词、前后的词句,即词、短语、语段的前后关系。左右邻词对词义的影响是最常见的一种现象,它决定词的意义及翻译选词。如英语中“head”一词有好几个词义:
From head tofoot(从头到脚)
A head ofstate(国家元首)
One hundredhead of sheep(一百头羊)
王海芸(1979—),女,汉族,河南新乡人,讲师,主要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
Use your head(动动脑筋)
Two headsare better than one(两人智慧胜一人)
从语用学角度来看,语用用意分两类:暗含的和明说的。前者指言下之意(语用意义),后者指字面意义(符号意义)。语义核的“头”就是“head”的符号意义(字面意义),但这一符号意义并不等于语用意义(语境意义)。如果翻译时不考虑该词与左右邻词的关联,即句子,所译出的句子就会生硬、呆板。只能说是形似,而不能达到神似的完美境界。
2.句子语境
在实际翻译中,译者须经常从句子语境来推出词语的含义。人人都知道like是“喜欢”的意思。请看下面的一组句子:
(1)He likes maths more thanphysics.
他喜欢数学甚于喜欢物理学。
(2) Like charges repel, unlikecharges attract.
相同的电荷相斥,不同的电荷相吸.
(3) In the sun beam passing through the window there are finegrains of dust shining like gold.
在射入窗内的阳光里,细微的尘埃像金子一般在闪闪发光。免费论文,语境。
(4) Like knows like.
英雄识英雄。
这四个句子中的同一符号like由于它所处的语境不同,因而它的意义也各不一样。根据其所处的语境应分别译为: “喜欢”、““相同的”、“像”、“英雄”。可见,离开了具体的句子语境,死死记住like就是“喜欢”,“喜欢”即是like,是很难理解翻译上述各句的。
3语篇语境
在实际翻译中,有时从一个句子中很难确定一个词的确切含义,往往需要从整个段落或整篇文章中获取其含义。篇章段落通常是一个有机整体,语言连贯语句关联,实际上就是一个语境,翻译的时候必须在语境中理解把握全文。免费论文,语境。
Last week I went to thetheatre, I had a very good seat. The play was very interesting I didn’t enjoyit. A young man and a young woman were sitting behind me. They were talking loudly.上星期我去剧院看戏。我的座位很好。这台戏也很有趣。可我没有得到乐趣。一对青年男女坐我的后面,他们高声交谈。
上例是《新概念英语》第二册中的一个故事,内容与文字都非常简炼。但是,翻译时如果不着眼于整个篇章,不考虑作者的意向和语篇情境,则完全可以将“I didn’t enjoy it”。译成“我并不欣赏此剧”。但这样翻译就完全背离了原作的本意,因为作者并非不喜欢该剧,而是被身后的两个年轻人搅得无法去欣赏。
4. 情景语境
情景语境指说话、语言、言语事件的时间地点。免费论文,语境。世界上的一切社会活动都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中进行的。语言这个社会活动也不例外,每一话语行为都是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进行的。
一个词的词义和话语意义常常不仅仅是由其语言因素来确定,而是由词汇和话语所出现的情景来确定的。在“we looked for a long time before we found a spring”.句子中。“spring”在不同的情景中就有不同的意思:在安装弹簧床时,指的是弹簧。在修表时,指的是发条。免费论文,语境。如果几位旅行者在沙漠中终于找到点水喝时说了这句话,指的则是泉水。其“spring”所指的意思与前两种情况又大不一样。
任何语言活动都不可能脱离具体的语言环境。语言活动发生的时间、地点,交际活动的主题内容,参与者的相互关系等情景语境因素决定话语的真正意义。例如:美国前总统里根((Ronald Reagan)获悉撒切尔夫人下野后,回忆两人间融洽关系时说了一句话:“It was clear to me that we were soul- mates when it came toreducing government and expanding economic opportunity ”.此句中,“soa1-mates”有“性情相投的人”、“挚友”;“情人”、“情侣”两个含义。里根在此表示对老朋友下野的慰藉,结合当时情景,毫无疑问,前者为本句意义,全句可译为:“显而易见,涉及到减少政府干预和扩大经济机会这一问题上,我俩是心有灵犀一点通的”。
5.文化语境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土壤。翻译涉及两种文化的交流沟通和移植。文化语境指的是源语和译入语所依附的文化、历史、社会背景。也就是指某一言语社团特定的社会规范和习俗。免费论文,语境。由于各民族区域生态环境、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历史背景、风俗习惯、价值观念及行为模式等的不同而形成了各自独特的文化特性,在跨文化的翻译中时常会遇到诸如误解原文、译文词汇空缺等情况。由于复杂的文化难以用翻译技巧加以弥补,处理此类翻译必须要对源语和译入语的文化有全面、透彻的认识和了解。将一种语言译成另一种语言,必须了解两种语言的文化语境。如红楼梦中:
原文: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第五回)。
译文:For husbandshe will have a mountain wolf. His object gained he ruthlessly beratesher。
此处语境在寓言中。“中山狼”出自明朝马中锡的《山狼传》讲的是中山上的一只狼中箭后,欲食救命恩人东郭先生的故事,它的语用隐含是:孙绍组恩将仇报,虐待相濡以沫的妻子。英国汉学家霍克斯(Hawkes)先生,借用了汉语拼音将“中山狼”译为“the Zhongshan wolf”。在无脚注的情况下,西方读者很可能不得要领,感到满腹疑惑:“Zhongshan”是狼的品种还是产地,这种狼有什么特别的吗?而我国翻译家杨宪益先生采用了增译手法,作了些变通,将“中山狼”译为“mountain wolf”。明示夫妻关系,突出“忘恩负义”的特别意义,基本上实现了原作的语用意图。如不十分了解中国的文化背景,其翻译的译文语义偏离了原文的背景是不正确的。因此译者在翻译中一定要考虑译文的文化语境,才能在跨文化交际中少犯错误或不犯错误。
再看下面容易误译的句子:
He has no mercury in him.他没有精神或毫无活力。
如果按照“mercury”最基本的意思,这句话就会译成“他体内没有水银”实际上,西方古代哲学家将“mercury”(水银)视为大地万物的元气,故“mercury”一词今仍可用来指活力或精神。免费论文,语境。只有正确了解了“mercury”这层意思之后,我们才会翻译出正确的句子来。
6.结语
综上所述,在英汉翻译的过程中对语境进行分析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为语境制约翻译,而翻译又依赖于语境。我们在英汉翻译的过程中要清楚语言中字句的组合是临时的,它们产生的意义具有相对临时性,在脱离语境的情况下是不确定的,是潜在的。因此,在翻译时,不能只是局限于对孤立的词语或句子本身来进行逐字逐句的翻译,而是应把它们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来进行。所以翻译的过程中只有对语境进行分析,把握好特定的语言语境,对文章既做宏观的掌握又做微观的分析,字斟句酌,反复推敲,翻译才能做到准确无误、优美得体。
参考文献:
[1]Firth, J. R .Papers in Linguistics [ C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57.
[2]裴文现代英语语境学[[M}安徽大学出版社,2000.
[3]王建华语境层级与语义阐释[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1996.(2)
[4]曾绪语境分析与英汉翻译[J] 上海科技翻译 2004. (2)
[5]杨宪益,戴乃迭.A Dream of Red Mansion [ M ].北京:外文出版社,1994.
[6]方祝根浅谈语境与翻译[J]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2. (1)
篇3
摘 要: 要准确实现英汉两种语言之间的转换,就有必要进行具体语境分析。本文以胡壮麟先生的语境理论为基础,主要从语言语境、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角度对英汉翻译展开详细探讨,使译文不仅在意思上而且在情感上贴近原文。
关键词: 语境分析 英汉翻译 语境理论
一、引言
清代学者袁仁林曾说:“然其虚字活用,必亦有上下文知之;单字独出,则无从见矣。”(周方珠,2004:84)这里的上下文实际上指的就是语境。可,很久以前人们就意识到语境对于理解语义的重要性。多年来,中外学者就语境展开了广泛的分析和探讨,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中国著名语言学家胡壮麟先生,他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把语境概括为三类:语言语境、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基于此,本文主要从胡壮麟先生语境理论角度对英汉翻译实践进行具体分析,旨在使译文不仅在意思上更在情感上贴近原文。
二、影响翻译的语言语境
语言语境,即上下文,指语篇内部环境。一个词、一个短语在不同句子中意思是不一样的,这就要求译者在翻译时充分重视语言语境的作用,认真揣摩,力求忠实。
例1arrive:(1)The wedding day finally arrived. (2)The baby arrived early.
在这两句话中arrive的本意都是到达。如用直译法,第一句可译为:婚礼这一天终于到来;第二句:婴儿早早地来到这个世上。虽然第二句译文我们都能够理解,但不符合平常的用词习惯。根据语境,这里改为出生更合适,即“婴儿早早地出生了”。
例2exclude:(1)Women are still excluded from some London clubs.(2)Concern is growing over the number of children excluded from school.
第一句意思:在伦敦有些俱乐部仍然拒绝女性。Exclude原意“把……排除在外”,若翻译成:俱乐部把女性排除在外,就会有点拗口。结合语境,有些俱乐部还是歧视女性,不准其参加活动,所以用“拒绝”一词。而第二句可译为:人们对遭学校开除的儿童人数之众越来越关心。这句话真正要表达的是:学校不让学生上学,用“开除”一词显然更为合适。
Make的意思有很多,其中最常见的是“制作”、“做成”。(1)Wine is made from grapes. 葡萄酒是用葡萄做成的。(2) She made coffee for us all。如果译为“她给我们大家做了咖啡”,就不太符合我们平时的表达习惯,若是改为“冲了咖啡”就通顺多了。
三、影响翻译的情景语境
情景语境,指语篇产生时的环境,事件的特征、性质和谈话的主题、时间、地点、方式等。情景语境对理解原文同样重要,脱离对具体情景的分析和把握,翻译就会有失偏颇。
莎士比亚《哈姆雷特》中有一句经典独白:To be or not to be, this is the question.当时的情景语境是:哈姆雷特的父亲原本是丹麦国王,被他叔叔克劳狄斯毒害夺取王位,并且娶了他的母亲,哈姆雷特内心极为矛盾、彷徨。他想为父亲报仇,但因为自己势单力薄而犹豫不决,所以较合适的翻译是:“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个问题。”但是如果语境改变了,对句子的翻译就要做出一定的调整。比如:“The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is coming. The time is not much. Although we work hard the result is the same. To be or not to be, this is the question.”因为这里主要是讲高考已经来临,所剩时间不多。尽管我们努力学习,但结果还是相同。这里翻译成“坚持还是放弃,这是个问题”更合适。
再举一个例子:Stupid is as stupid does. 如果要表示对一个人的排斥,可以译为:蠢人做蠢事。如果情景语境发生变化,表达的只是对他的无奈却没有厌恶之情时,就应将它翻译成:傻人有傻福。
四、影响翻译的文化语境
文化语境是翻译的难点之一,指的是语篇涉及的社会、文化、经济、宗教和政治背景。这就要求翻译时不能只着眼于两种语言的转换,还要了解语言表层背后深层的历史文化内涵及宗教和政治因素。
(一)社会历史
每个国家的历史进程是不一样的,结果是:一个词在不同国家历史演变过程中可能代表不同的含义。了解其被赋予的历史文化内涵,对于我们抓住语境,准确翻译大有帮助。
Peasant在中文里的意思是农民,但是在英美国家却有着不同的含义。在莎士比亚时代,其更多的是被赋予一种贬义:土包子、没教养的人,而不是单纯意义上的农民。农民的英文单词是farmer,指拥有或经营农场的人。
Cowboy为牛仔的意思。人们往往容易将“He runs a business as a cowboy”译为:他像牛仔一样经营企业。实际上,cowboy是美国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它在美国人心目中的真正形象是“独来独往、无拘无束”。因此这句话应译为:他办企业态度散漫,既缺乏经验技术,工作上又随随便便。
(二)
是一种意识形态,被人们用来指导和规范自己的言行,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了解一个民族的,有利于理解作者的真正意图。
Cross这个词与耶稣有关,本意是十字架。因为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所以西方人更多地把这个词看作苦难的意思。同时,它还被赋予重生的意义,因为在被钉死在十字架三天后,耶稣又复活了,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医院的标志就是红色的十字架。
再举一例:eat no fish and play the game. John can be relied on ,he eats no fish and plays the game.不了解英国宗教文化的人容易译为:约翰是可以信赖的,他不吃鱼还玩游戏。但是如此译文让人不知所云,其实就是因为不了解英国宗教历史。原来在英国历史中,宗教间斗争激烈非常,旧教规定在斋日教徒可以吃鱼;新教徒旧教后,拒绝教徒在斋日吃鱼以示其忠于新教。所以这里eat no fish是忠诚的意思,play the game是守规矩,而这句话可译为:约翰值得信赖,忠诚又正直。
(三)文化差异
有些词或短语在不同文化语境中代表的意思大相径庭,如果不了解双方文化差异,就会带来沟通障碍,有时甚至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在中国white是白色的意思,是在喜庆场合非常忌讳的颜色,而且被赋予不吉利的含义。在英美文化中,“白色”常寓意纯洁和幸福,因而西方婚礼上新娘大多穿白色的礼服,以示喜庆,与白色相关的词语或短语多包含积极的意义。如“white hands”表示“公正廉洁”;“white lie”则寓意“善意的谎言”。
白象在中国代表的就是其字面意思,在泰国则被奉为圣物,但在西方文化中它却是一个贬义词。例如:白象牌的电池因不了解文化语境差异直译成White Elephant,结果销路不好,因为在西方指“大而无用的东西”。
(四)社会价值观
所谓价值观就是人们对于不同事物的立场、看法、态度和选择。不同社会有着不同的社会价值观,了解单词背后价值观的差异,能更好地实现语言转换的目标。
在中国,称呼年龄或辈分比自己大的人,我们习惯用“老”这个词,也就是英文中的“old”,但是这种尊称并不为英国人所接受。因为西方文化比较推崇个人主义及自我价值的实现,在他们看来,“old”是不中用的代名词。因此老人不是翻译成“old man”,而是“the elderly”。
Individualism这个词通常被翻译为“个人主义”,在中国具有强烈个人主义倾向的人通常被认为是自私自利的人,带有贬义性。但是在西方价值观里,“个人主义”作为一种社会哲学和政治哲学,强调个人的独立性、创造性,强调不受或少受社会、政治势力的限制。
五、结语
英国语言学家弗斯(Firth)曾说:每个词在一个新的语境中便产生新的词义。换句话说,一个词或短语如果脱离具体的语境就只是一个符号而已。因此,重视语境,全面深入地掌握语境的各种内涵,能让我们更加准确地理解原文,使译文在意义和情感上贴近原文。
⒖嘉南祝
[1]胡壮麟.语篇的衔接与连贯[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4.
[2]王金娟.语境――翻译中确定词义的最佳途径[J].上海科技翻译,2003(2).
[3]周方珠.翻译多元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4.
[4]汤静芳.商务英语翻译[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2.
篇4
生态学是研究物质与周围环境关系的一门科学,其发轫之初很长时间里被用于自然科学研究。而随着生态学的发展和交叉、跨学科研究日趋成熟,社会科学的研究者们发现了生态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相容性,认为人文社会领域和自然一样,事物与事物、事物与环境间都发生着联系,没有独立于环境之外的事物和现象,故而认为生态学研究的理论、方法同样适用于社会科学研究。生态学研究与社会科学研究遂真正结合起来。20世纪50年代以来,人们对文本的认识由仅仅关注认识文本内部自足性问题发展到研究文本内外部关联问题,研究的视野也随之由微观文字向宏观文化转向,人们对文本的认识,已无法将文本语言与该语言所蕴含或显现的某国或某民族的文化相割断。对于成功的翻译者来说,他不仅要作为两种语言的专家,还要是两种语言各自代表的文化的熟知者。对于英汉翻译的研究者来说,他们需要不断探寻着解释原文本与译文本之间形成文化差异的依据———这些依据就是社会各层面因素影响文本文字的关系。生态学强调事物与其环境协调、互动、互相促进。在英汉翻译领域,一个成功或优秀的译作应当是不仅内部自足和谐发展,而且内部与外部互惠互利、共生共栖的文本。其动态性体现在这种交互作用是永无止息、不断旋螺式发展的,而非一成不变或者无意义的重复。用生态学视角看待英汉翻译,为的是建立一种整体性思维。有学者为“整体性”的意义进行了阐释:“整体性是生命的基本属性,整体性不是部分的简单累加,也不是由外力推动而形成的原子集合体,它有着超越部分之和的更为丰富的内涵和属性。”对翻译及其研究工作来说,把握“整体性”是关键。翻译活动涵盖原文本和译文本,涉及原文作者、译者、译文读者3方,包括语言和文化2个层面,同时受到政治环境、经济环境、主流意识形态等的影响。梳理和廓清这些形成翻译活动的要素的动态平衡发展,有助于建构英汉翻译研究的生态学视域。
二、原文本与译文本的交互解读
原文本一经生成,不是一成不变,而是在各种读者解读下成为“一百个读者有一百个哈姆雷特”的消费品。如果没有读者的阅读,则文本只是完成了生产过程,惟有读者的阅读才能使文本的意义得以生成,使文本价值得以实现。译文本的产生就是原文本蕴涵得到复活的一个过程,译文本的产生同时是对原文本的“消费”,促成原文本价值的重新生成和意义再现。译文本对原文本的意义即在于此:扩大或者新生成原文本意义。译者与原文作者的生活背景、个人知识、经验、思维方式等都有很大差异,译者对原文本的意义进行解读的过程中有译者的前结构参与,这种前结构大大影响了原文本意义的重现:原文作者将生活的客观信息内化于文本,译者在翻译之前先作为原文本的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以自己的前结构对原文本进行内化,但这次内化的主体是译者而非原文作者,由此不同主体所作的“内化”经由不同文本载体产生出不同的文本接受。原文本意义和译者根据前结构而解读出来的意义不同,所以可以说,译者通过内化能扩大原文本的意义,使原文本意义更加多样。接受美学和读者反应批评两种理论都强调读者阅读对文本的意义,认为读者也是促成文本意义产生的主体之一。译者作为原文本的一种特殊的读者,他的阅读并不是被动地阅读,他是原文本意义产生的主体之一。生态学视域下的译者已经不是“戴着镣铐跳舞”的对原文本亦步亦趋的“传声筒”,而是担任协调者、统筹者的角色。多样化的意义被译者融注于笔端,形成了译文本,多样化的意义由此再传递给译文读者。由上文所述可见,译文本不是对原文本文字表达简单地“复述”,而是积极地参与了原文本的意义生成。但原文本对译文本的决定意义又不言而喻,因为译者对原文本无论如何创新解读,都须坚持一个原则———不能颠覆原文本的根本主旨。“生态观认为,生物圈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各种要素之间进行着有序的能量、信息和物质交换。”在翻译这项工作中,原文本和译文本成为两个和谐共生、交互解读的文本圈。尤其经典的作品是如此,原文本、译文本共同服务于这部作品的题旨、指向,使经典作品传世;原文本、译文本形成作品的两个共生共存的表现载体,相互间发挥最佳协调效果,共同服务于作品价值的生成和阅读消费。
三、译者与译文本环境的互动
生态学认为,自然界具有适者生存的原理。只有符合该法则而存活下来的事物才称得上有较强的生命力,在遇到各种生存困境时才能够延续生命,这个原理在人类的进化和发展史上已成无可辩驳的规律。英汉翻译受到各种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其中包括政治因素、经济因素、科技因素、人文因素等,适应这些因素的翻译活动才能较好适应译文本文化环境,成为广为接受的文本,进而吸引更多的大众读者,亦即拥有广大的受众。受众对译文本的消费是译文本价值的体现。如果一个译文本无法赢得受众青睐,则译文本的价值就是有限的。如今,进行英汉翻译前,译者选择要译的作品的思想内容必须符合本国政治环境的要求,否则译文本无法通过相关部门的审查,也就无法顺利出版。在我国,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译者选择的作品可以更加多样化。比如,我国改革开放前,译者翻译的多数是苏联的作品,而且多数是关于社会主义思想教育的作品,这符合当时“将一切政治化”的社会环境,也是当时的主流意识形态所需;到了改革开放后,特别是随着全球化社会来临以及价值观多元化,翻译所选择的作品样式、作品主题呈多样化,翻译不再仅限于从社会主义国家引进作品,而是面向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优秀作品。因为,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体制改革的深入,出版行业也由政府部门主管、财政支持发展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所以文化市场上读者的需求是译文本得以产生和畅销的一个因素———如果不是因为读者喜爱,作品很难找到出版商。除此之外,经济社会的发展促成了各学科门类及生活实用的大量文本的翻译,翻译人才的数量大大超过过去以文学作品翻译为主的翻译人才数量。“现代生态学已不仅仅是一门研究生物与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而是已成为指导人类行为准则的综合性学科,是研究生物存在条件、生物及其群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及其规律的科学。”可见,政治、经济、文化、主流价值观等因素共同组成译文本“生态环境”,这环境中的各种因子共同作用,促成翻译的顺利进行和历史发展。只有适应这些因子,译文本才能最终实现价值。
四、名家译作对原文本和译文本环境适应举隅
译者在翻译之前,对原文本进行解读,进而通过译文本再现原文本风采,体现了对原文本的适应及对译文本所在的由政治、经济、主流价值观等组成的生态环境的适应。然而,这两种适应很多时候是互相矛盾的。生态学视域下的翻译能够很好解决这个问题。在生态学视角运用于翻译之前,人们普遍对翻译的归化和异化各执一词,莫衷一是,无法达成公论。生态学视域下翻译观可以很大程度地扩展翻译的视野,使得翻译不再拘泥于归化异化之争,而是以适应性为基础,赋予译者以协调者、操纵者的角色,译者在原文本和译文本两个文本圈间取得平衡,认为只要能达成平衡,则归化异化皆可行。这种主张是合理的,因为根据心理学上的格式塔理论,读者阅读的时候虽然会欣赏作品的字词句,但又不是拘泥于字词句,而是以整体感觉来欣赏作品,即不是从文字形式的叠加得出印象,而是在各个部分间协调、纵横、兼顾、整体认知。整体,不等于部分之和,而是要优于各个部分的简单相加。翻译过程中必须持有整体观念,而不能局限在字词句方面对原文本死译、硬译。死译、硬译后的作品,虽然字词句之间适应原文本,然整体效果要么无法适应译文本语言环境,要么无法适应译文本文化环境。如,对英语长句硬译,其结果是汉语译文不堪卒读。这是翻译没有适应译文本语言环境的不协调翻译行为。如,英语文学对《圣经》典故的使用相当普遍,而且经常不需要加以注释,因为原文本的读者对西方宗教文化相当熟悉,毋需作者赘述,而在对《圣经》文化普遍陌生的中国读者看来,这些典故犹如天外来客,中国读者不明就里。这就是翻译没有适应译文本文化环境的不协调的翻译行为。从格式塔心理效应来看,译文本的读者需要的是对译文本整体价值观、信息等宏观了解,译者只要在这些宏观方面能够保持与原文本一致,则不必拘泥于该如何忠实于原文本的遣词造句。即是说,译者更大的责任在于将不熟悉原文本语言环境和文化环境的译文本读者所需要的所指信息显化,使之前景化,而不是仍将其作为隐含信息而让译文本读者解读困难。所以,刘士聪先生说:“将译文作为一个独立文本加以审视,审视其整体的审美效果,看其内容是否与原文相符,看其叙事语气与行文风格是否与原文一致,这一点很重要。”译者必须权衡利弊,了解两种文化的特点和两个民族文化心理特点,了解原文本哪些语言、文化信息是译文本读者可以无障碍地接受并且不会误读的,保留这些信息的风貌,而原文本当中对译文本读者产生障碍的信息,则需要进行明晰化处理,恰当采用释义、套用、注释等手法,这样从整体去达到忠实原文本的效果。只有这样的整体协调,才是对两种语言的“生态系统”的最佳适应,与原文本取得真正的平衡。严复在翻译赫胥黎的《天演论》时,采用了变译的策略,许多人并不认同。然而,如果借生态学的视角来加以解释,则可发现,严复的翻译策略选择是相当理性的,其译文本体现出生态学意义的平衡观和协调观。严复的翻译是为了适应当时中国特殊的社会环境,开启民智,号召人民群众反抗不公平的社会制度,于是遵循原文本“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基本思路,在原文本基础上添加了大量的信息,这些信息主要是关于中国国情及号召人民起来斗争的信息,使得译文本语篇更加恢弘、气势磅礴。严复的翻译,将原文本的信息型文本转化为译文本的呼吁型文本,将原文本内涵的对自然的生态选择转化为译文本内涵的对社会的生态选择。可见,严复对《天演论》的翻译,没有违背原文本的基本思想与内涵,甚至提升了原文本的内涵与意义,而且又适应译文本所在的政治环境,达到开启民智的目的。因为,当时在译文本所在的环境———中国土地上,人民群众迫切希望国家独立、政局稳定,在时局动荡、民族存亡之际,普及原文本的科学知识实在意义不大,而经过严复的翻译及译文本传播,原文本的价值得到超越性实现。严复的译文本不仅适应了原文本,而且适应了译语的环境的各种因子,译文本即是在英汉两种语言及其承载的文化之间取得最佳协调关系的成果。有学者因此评论,“虽然严译《天演论》在有的方面没有很好地忠实于原作,对内容和语气都作了修改,但我们不应该脱离当时的翻译生态环境孤立地对其做出评价,这样的评价是有失公允的。严译《天演论》很好地适应了当时的翻译生态环境,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后人对其不应过于苛求,应有更公正的评价。”傅东华在翻译玛格丽特的小说GoneWiththeWind(傅译的书名《飘》)时,将语言大量作了中国本土化,包括在对原文本人名的翻译上,也去掉英语人名汉译经常采用的音译法,而是用典型的汉语人名二字格式或者三字格式给人物重新命名。这使得译文本读来给人恍如在读汉语原著之感,似乎不带英语著作的痕迹。当然,该译文本在翻译界引起的争议丝毫不亚于严复翻译《天演论》所引起的争议。但是不可否认,傅东华译作一直是最广为接受、广为流传的GoneWiththeWind汉译本。探究起来,不难发现,傅东华译作广受欢迎的原因正在于其适应了译语读者的阅读需求,适应了译语的生态环境,而对原文本的风采却毫无影响———因为翻译上局部的归化异化无损于原文本的思想,同时又能为译语环境所接受。王佐良翻译培根的《论读书》,影响极大。译文本无论在文采还是在思想上,都不逊色于原文本。而在具体的细节上,又可以看出译者并非惟原文本马首是瞻。例如,培根《论读书》原文本中,“Studiesservefordelight,forornament,andforability.Theirchiefusefordelight,isinprivatenessandretiring;forornament,isindiscourse;andforability,isinthejudgmentanddispositionofbusiness.”王佐良将其译为:“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其怡情也,最见于独处幽居之时;其傅彩也,最见于高谈阔论之中;其长才也,最见于处世判事之际。”原文用简单的词汇和句型,以及大量省略句,而译文则文采斐然,句式整饬,超乎原文。如果仅遵从原文省略句式和平实的措辞特点,则译文会如白开水,很难在一向推崇文采的汉语文化环境下产生大的影响。王佐良在尊重保留原文本思想的基础上,适应汉语文化环境里论说散文重文采和汉语句式喜好排比和四字格的特点,使译文形式整饬,朗朗上口,广为传诵,成为经典。可以说,培根的这篇论说文《论读书》之所以能在中国产生很大影响,一定程度要归功于王佐良的翻译。这样对译语环境和原文本风姿的双重适应和选择,即是适合了生态学的平衡、和谐理念和整体、关联思维。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的《红楼梦》充满的中国各种传统文化信息,是汉译英上的难点。《红楼梦》英译本以杨宪益译作和霍克斯译作两个译文本最广为流传。前者以直译为主,将各种文化信息直接按照字面意思翻译过去。这种直译法会令熟悉汉语文化的人们读来如同读原文本,较为轻松,而对于英语国家中更多的普通读者来说,则会障碍重重,因为他们的文化背景中缺少汉语文化,故而无法理解文本当中蕴涵的中国传统文化信息。后者以意译为主,将对英语民族来说很生疏或者会造成误解的信息以英语文化中可与之构成联想、意义相似的形象代替,使得鸿篇巨著的《红楼梦》不会因为太多陌生的异域文化信息的出现而阻碍英语读者对名著的理解。从生态学角度看,霍克斯很好地适应了译语主要的阅读环境,使得译语与读者之间产生了较为和谐的互动,其译作属上佳;而杨宪益的译文会使得汉语文化空缺的外国读者云里雾里,译文和译语读者之间难以形成和谐流畅的传播接受关系,也就难以产生平衡、和谐的生态学的关系。
五、结束语
篇5
关键词:英译汉;词类转换
英汉遣词造句的习惯不同,英汉互译时,原文的某些词在译文中要转换词类。
比如名词转为动词或形容词,形容词转为名词或副词,动词转为名词等。词类转
换是英汉互译时最常用的一种变通手法,通过词类的转换可以突破原文的句式,
引起句法的转换,如"Rockets have found application for the exploration of
the universe."可译为火箭已经用来探索宇宙。.原文中的"application和
exploration"是名词,而译文根据上下文的需要,灵活地把名词转换成动词。词
类转换也是避免"中式英语" (Chinese English) 或"英式汉语" (Anglicized Chinese )
的重要手段。译者应根据上下文灵活处理,以求译文符合目的语的表达习惯。
1. 英语名词转换为汉语的动词
英语中具有动作意义或动词转化来的名词,在翻译中往往需要转换成动
词,而修饰该名词的形容词便可相应地转化为副词。此外,如果这类词后面
跟着起引导作用的短语,这前后两个名词往往属于动宾关系,可翻译为汉语
的动宾短语。有时,这种句型可以翻译成主谓结构。例如:
原文:1. In China, there is a lot of emphasis on politeness.
2. A careful study of the original text will give you a better translation.
3. The sight and sound of our jet planes filled me with special longing.
译文:
1.在中国,人们非常注重讲礼貌。
2.仔细研究原文,你会翻译得更好。
3.看到我们的喷气式飞机,听见隆隆的机声,令我特别神往。
此外,很多英语名词都是从动词变化而来,表达动态的意义,其形态变
化相对简单。所以,英译汉时需要把名词,特别是抽象名词转化成对应的动词。
例如:
原文:But we also view how that performance is achieved in a broader context: the
health, safety and opportunities for workers, the impact of our operations on the
environment and communities, our interaction with governments and regulatory
agencies around the world, and our compliance with legal and accounting rules.
译文:但是我们对业绩的理解包含更广泛的内容,例如工人的健康、安全和发展
机会,我们的运作对环境和社区所造成的影响,我们与世界各国政府和监督部门
的互动,以及我们遵守法律和会计准则的情况。
2. 英语介词转化成汉语动词
英语中名词的大量使用,也必然使得介词的使用增多,名词优势造成介词
优势。介词后面的名词如果是如下四类:动词派生的名词、名词化动名词、动名
词或与动词兼类的名词,他们需要译成动词的可能性就比较高。即使后面的名词
并非这四类,而当介词具有动态意义时,也可依介词的意义译成动词短语,变静
态为动态。因而在英译汉中,常常把介词转换为汉语的动词。例如:
原文:The company became the prime source of value for the Samsung Group,
and when the Group founder Byung Chull Lee retired, he handed control over to the
current chairman, (his son) Kun Hee Lee.
译文:三星电子公司终于成为三星集团最主要的产值来源,集团创始人李
秉哲退休后,将所有管理权交给了现任的老总,也就是他的儿子李健熙。
3. 英语形副词转化成汉语动词
英语在表达动词的意义时,常用动词的同源形容词与弱化动词相结合的方
式。如: doubt-- -doubtful,support-- -supportive.英语也常常用表示心
理和生理的形容词及其他形容词与弱式动词构成系表结构,表达相当于动词的意
义。
英语中有一些副词的构成过程是先由动词构成分词或形容词,再由分词、
形容词 ly构成副词,这样其本身便具有某种动态性,所以在汉译时可以转换成
动词,虽然有些副词不是由动词,也不是由形容词构成而来的,但在英译汉时也
常译成动词,如: up,down,in,out等。例如:
原文:He has to be very cautious.
译文:他必须小心谨慎。
此外,英语用已表示知觉,感情和欲望等心理状态的形容词与联系动词构
成复合谓语时,汉语一般总是转化为动词,常见的这类形容词有:afraid害怕,
content 满足,anxious,渴望等。
4. 英语形容词转译成名词
英语中有些形容词加上定冠词表示某一类的人,汉译时常译成名词。
We must respect the old and love the young .
我们应该敬老爱幼。
The two compounds are both acids, the former is strong, the latter weak.
这两种化合物都是酸,前者是强酸,后者是弱酸。
英语某些表示事物特征的形容词作表语时可转译成名词,其后往往加上
"性"、"度"、"体"等。
This workpiece is not more elastic than that one.
这两个工件都没有弹性。
Glass is much more soluble than quartz.
玻璃的可溶性比石英大得多。
此外,根据实际情况,有些形容词也可以译成名词。
Stevenson was eloquent and elegant -- but soft.
史蒂文森有口才、有风度,但很软弱 。
5. 英语形容词转译为汉语副词
修饰名词的形容词,由于名词转成动词,因而相应地转译成副词。
All of this proves that we must have a profound study of properties of metals.
所有这一切证明我们必须深入地研究金属的特性。
Only when we study their properties can we make better use of the materials.
只有研究这些材料的特性才能更好地利用他们。
有时为了使译文符合汉语表达习惯,也要把英语形容词转译为汉语副词。
The same principles of low internal resistance also apply to milliammeters.
低内阻原理也同样适用于毫安表。
6.形容词与副词的互相转译
原文: We must make full use of existing technical equipment.
This is sheer nonsense.
This film impressed him deeply.
The President had prepared meticulously for his journey.
译文:我们必须充分利用现有的技术设备。
这完全是胡说/比较:这是一派胡言。
这部电影给了他深刻的 印象。
总统为这次出访作了十分周密的准备。
总之,英汉互译时词类转换的情况很多,几乎没有限制,译者必须通过大量实
践,积累经验,方可灵活掌握。
参考文献:
Eugene A.Nida. Language and Culture:Contexts in Translation .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1:28-40.
Saeed John I .Semantics .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0.
李宝荣. 英语静态优势与汉语动态特征在翻译中的体现 .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5,19
(2):22-24.
刘文军. 从中西思维语言差异看英汉互译.宜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6,28(3):
篇6
关键词: 翻译教学 英汉思维模式差异 语言 体现
1.引言
语言与思维存在着辩证统一的关系。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思维是语言的内核。英语和汉语的产生背景有很大的差异,这种差异也反映了中西文化及其思维方式的差异。因此,要掌握好两种语言并在其间进行译介,就必须对两个民族思维方式的异同有深刻的了解。笔者认为,在了解了英汉思维差异的前提下,翻译课的教学者应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如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结合的能力,逆向思维与顺向思维转变的能力,主体思维与客体思维融合的能力,以及运用哲学思维、交际思维、模糊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为翻译活动打好基础,进一步推进翻译教学的发展。
2.英汉思维的差异在语言中的体现
(1)英语重意合,汉语重形合。
英语民族的思维方式的特点是注重形式逻辑,但也不排斥逻辑思维。与英语民族相比而言,汉民族更加注重直观思维方式。汉语是表意语言,具有多维的空间性特征,其符号是出于对自然界客观事物的模仿。汉语是依靠词语和词语之间所含意义的逻辑联系来实现它们的连接,所以汉语组句的自由性大,语法规范强制性相对较小。而英语就有严格的主谓结构,句子层次分明,语法规范要求教强,弹性较小。描述事物发展时,在时序的先后、事理的因果、空间的大小等方面英语和汉语表达都有很大的差异。
(2)英语的抽象性、客观性;汉语的具体性、主体性。
英语民族注重客观事物对认识的影响,西方哲学崇尚的就是一种理性的对科学和自然的研究。因此,他们对主、客体有着严格的区分。而汉语民族注重“人”的影响,强调人对客观事物的影响力,因此,对思维的主客体的区分没有英语民族那么清晰。这种思维方式的差异反映到语言上表现为:汉语中多用有生命的名词作主语,而且常用人称表达法,当人称不言自明时还经常省略人称表达;而英语则多用无生命的名词作主语。在句式的使用上,汉语中多习惯用主动句,而表达相同的意思时英语中则很多时候用被动式。如:车修好了。(The car has been repaired.)
(3)整体和个体――“散点思维”和“焦点思维”。
中国人偏好综合,导致思维上整体优先。中国传统哲学习惯从整体上把握对象,因而要准确认识事物,就必须从多角度去观察事物,从而对事物的描述上就会带有某种程度的模糊性和多义性。反映在语言上,汉语描述一个事物时,常常有不自觉的思维重心的转移,也就是中西比较语法学家们所说的“散点透视”,即描述时多层次,慢慢铺开。与之对应的“焦点透视”,是说西方思维在描述某一事物时往往从某一特定角度对其进行客观细致的描述。
(4)句子结构和篇章结构的差异。
英汉思维方式的差异使得两种语言在表达上产生了不同的习惯。如西方人喜欢开门见山的表达方式,直截了当。而中国人则喜欢铺垫,渲染,层层推进,最后才说出中心意思。也就是说,一般英语句子重心在前,而汉语句子重心在后。在行文风格上,英语更为简练、客观,而汉语则比英语更多地运用重复和拟人等修辞手法。在谋篇布局上,中国人写文章往往表现出把思想发散再收拢回来的模式,是一种螺旋式思维方式。
3.英汉翻译中可运用的思维方法
特定的思维方式决定着特定的语言结构,而思维上的变化又会影响和反映到语言上来。基于以上对中西思维差异的大体归纳,中外大量学者总结出了许多思维方法运用于英汉翻译实践。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上,笔者总结出以下一些思维方式以用于翻译教学中。在教学中,教学者若能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对学生翻译能力的提高将大有裨益。
(1)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的结合。
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英语对语法形式的要求很严格,这就要求在汉译英时要注重语言的组织性和逻辑性,增强形式逻辑观念,在汉译英时更多地运用意合法,在透彻理解原文的基础上,尽力实现“形似”和“神似”的统一。
如:学得有趣,效率就高;学得很苦,效率就低。若按汉语的思维,这句话就可能翻译成:Learning with fun,efficiency will high;learning very drudgingly,the efficiency will low.而按照英语的思维习惯和行文方式则应翻译成:Learning is more efficient when it is fun;less efficient when it is drudgery.
(2)主体思维与客体思维的融合。
汉语不需要把动作的主体与对象在语言形式上分析得一清二楚,在施动者不言而喻的情况之下施动者经常在句子中被省略。在翻译成英语的时候,就必须突出主体的明确身份。由于思维模式的偏差,在翻译的过程中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之间的转换很有必要。如:
①应该重视保护环境。
应译成:Great attention should be given to environment protection.
②你的病会治好的。
应译成:Your disease will be cured.
③He is engaged in letter writing.
则应译成:他正在写信。
在否定问句和反意疑问句的问答上也体现出了英汉语主客体的侧重倾向,这一点是很多英语学习者和翻译者容易弄混的,在教学中应对学生强调其差别。如:
――Doesn’t he like to eat?
――①Yes,he does.(不,他喜欢吃。)②No,he doesn’t.(对,他不喜欢吃。)
――She wasn’t here last night,was she?
――①Yes,she was.(不,她在这。)②No,she wasn’t.(是,她不在这。)
这两种问句的回答反映出英语民族注重自己对客观事物的看法,而汉语民族则是注重和另一交际方的呼应。在翻译中就应十分注意,适时地作一些思维角度的转换,将主客体思维相融合,灵活地运用,才能使译文自然、传神。
(3)逆向思维与顺向思维的转变。
逆向思维是指源语与译入语从截然不同或完全相反的角度来传达相同的信息。不同的民族在表达和描述一个事物时所采取的角度及其思维方向有时是很不同的,有时甚至是完全相反的。比如在时间先后的表达上,英美人和中国人的表达就是截然相反的。英语中back指过去的时间,而forward则指未来的时间;而汉语里面“前”指过去的时间,“后”指未来的时间。如不注意就会造成误译。如“我们已经讲到故事的后面去了”一句中“故事的后面”按英语的习惯不能翻成behind the story,而应该是ahead of the story。另外,英语的叙述顺序一般是从小到大,从个体到整体,从一般到特殊,而汉语则完全相反。英语的顺序是日,月,年,而汉语是年,月,日。再例如在写信封时,中国人的习惯是先写国家,省份,城市,街道,门牌号,再写收件人,而英美人则完全相反。在翻译教学中,学生最容易着眼于局部意义而忽视总体意义,侧重语言因素而轻视非语言因素。所以,在翻译到一定阶段时,必须引导学生进行调整,使翻译尽可能贴近原作者要表达的意思。
4.总结
英汉互译中,引起交际受阻的往往是英汉两种语言有较大差异和出入的地方,这种差异不是在用词上,而是两种语言中无法建立对应认知语境的词汇层面以上的东西。本文强调在翻译教学中培养学生对中西两种思维方式的异同的比较认识,帮助学生有意识地习得英汉两种语言在各个层面上的差异,有利于他们克服母语的负迁移,培养他们运用正确的思维方式来灵活运用语言的能力,从而提高他们翻译的能力,这是更好地达到翻译教学的目标的基础和重中之重。
参考文献:
[1]罗山川.形象思维与信达雅[J].中国翻译,1998,(5).
[2]王寅.英汉语言宏观结构的区别特征[M].外国语,1992,(5).
[3]张美芳.中国英汉翻译教材研究[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4]刘宓庆.当代翻译理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9.
篇7
关键词:卡特福德;翻译转换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21-0104-02
一、引言
1965年英国著名语言学及翻译理论家约翰·坎尼森·卡特福德在其代表作《翻译的语言学理论》中提出了翻译的转换理论,指出“意义是可以跨语言传送的,而转换就是从源语到目标语过程发生了形式对应的偏离”。在源语到目标语的转换中,译者不可避免地会对源语词概念意义的理解产生偏差,造成译文和原文无法做到完全对等。因此只能通过译者在目标语中找到与源语语境对等的词,以求最大程度的对应。根茨勒也认为这种转换方式不是误译,不是违反等值翻译的规则,而就是规则本身。基于韩礼德系统功能语法,卡特福德这种翻译现象分为层次转换和范畴转化。
二、层次转换翻译理论
韩礼德将“阶”定义为语法单位层次的排列。基于此,卡特福德将语言划分为语法、词汇、形态和语音四种可能层次。层次转换就是“处于一种语言层次上的源语单位具有处于不同语言层次上的译语翻译等值成分”。卡特福德的理论体系认为句子是分析的最高级阶,因此“层次转换”即为源语在转换为目标语的过程中源语中的上述四种层次与目标语中的这四种层次平行或交叉转换的现象。
层次转换中,词汇层与语法层互换现象在英汉互译时尤为常见。汉语主要依靠形态来表达诸如数、时态、体及性等范畴,而英语则通过语法手段来表达。
例:千金剑,万言策,两蹉跎。
...and strategies of ten-thousand words...
原文词汇层上的“万”在译文中体现在数词“ten-thousand”及“word”一词的后缀“s”上。源语的词汇层与目标语的与语法层进行了转换。
例:虽然有一次登上了吉祥大戏院的大舞台……(杨绛《精彩的表演》)
Though I was once on the grand stage of the Fortune Theatre...
源语词汇层“有一次”被转译为目标语语法层“was once”。即用目标语的语法层代替了源语的词汇层,符合了目标语在表达时态时所遵守的语言体系规则。
三、范畴转换翻译理论
韩礼德认为“级阶”在语法体系里代表词素、词、群、子句和句子这五个语言单位层次。卡特福德的范畴转移即为在这些不同级阶之间的自由转移。
卡特福德还提出了无受限翻译和级阶受限翻译。区分二者即看译者是否有意将目标语和源语限制在特定的语言单位层次。卡特福德的范畴转换翻译方法为无受限翻译,适用于大多数情况。
(一)结构转换
结构转换为将源语译为目标语时,改变源语结构使之符合目标语表达结构。这是最常见的范畴转换,适用于各种级阶。
例:The splitting of the uranium or plutonium nucleus is accompanied by the release of very considerable amounts of energy.
铀或钚的核裂变伴有极其巨大的能量释放。
原句的被动语态结构被转换为主动态结构。这是结构转换在句子这一级阶的体现。若译文也用被动结构表示,既不符合汉语少被动的表达习惯,读起来也不通顺。
例:Boiling point is defined as the temperature at which the vapor pressure is equal to that of the atmosphere.
沸点的定义是:水蒸汽的汽压等于大气压时的温度。
原句中temperature由which引导的定语从句修饰,而后被转译为形容词加名词的修饰结构。这是结构转换在词一级阶转换的体现。既符合汉语中定语通常置于名词前的表达习惯,又使译文读起来明了易懂。
(二)词汇转换
词汇转换大多是以词汇为翻译单位的词性转换。词汇转换多发生于两个不用的语言系统,翻译时为了符合目标语的表达习惯而对源语进行词性转换。
例:今年拟安排财政赤字8000亿元,赤字率下降到1.5%左右。
A deficit of 800 billion yuan is projected, a decrease to around 1.5 percent of GDP.
原文中动词“下降”转译成了名词“decrease”。译文后一个分句省略主语并将动词名词化,使得译文与原文均显得正式而又简洁。
(三)单位转换
单位转换指在翻译过程中若源语中的某个级阶无法在目标语中找到同级阶的等值对应,译者可在目标语中的其它四个级阶中寻找能达到最大程度与之对应的级阶,实现符合目的语习惯的对应。英汉翻译中单位转换常见于句子以下的级阶。
例:政府要努力实现城乡居民收入实际增长和经济增长保持同步。
The government will make effort to ensure that both urban and rural residents'' real incomes increase in line with economic growth.
原文“同步”一词转换为短语“in line with”。如不采用这种转换,通常情况下“increase”后面还得接一个谓语和宾语,导致句子过长,结构偏复杂。用短语代替句子则很好地化解了这一问题。
例:He had still a small house in Highbury, where most of his leisure days were spent; and between useful occupation and the pleasures of society, the nest eighteen or twenty years of his life passed cheerfully away.
他在海伯里还有一栋小房子,闲暇时间大多在这里度过。随后的十八年、二十年中,他一面做点有益的事情,一面享受交友的乐趣,过得倒也挺快活。
原文一句被拆译为两个独立句。使得译文符合汉语意合而形散的表达方式,不会因为句型冗长和结构复杂使读者理解困难。
(四)内部系统转换
内部系统转换一般发生在两种具有相似性的语言系统内,目标语中有多个体系作为源语的翻译等值成分,最终选择一个与之对应的术语。因此,内部系统转换很少出现在系统不相似的英汉互译中。
四、结语
虽然卡特福德的翻译转换理论仅适用于句子层级以下,未考虑到段落、篇章等更大文本规模,也未顾及认知、文化等因素对翻译的影响。但由以上例证可以看出,该理论在文学和非文学的句子翻译中都得到了较好的应用,使得译文一方面尽可能做到了与原文在概念和意义上的对等,一方面也符合了目标语的语言体系和表达习惯。
参考文献:
[1] Catford. A Linguistics Theory of Translation [M].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65.
篇8
关键词: 电影片名 英汉翻译 替换
1.电影片名的英汉翻译现状与其翻译标准
目前电影片名翻译存在的突出问题有两个,一是一部影片有多个译名,以影片Ghost为例,它被译为《幽灵》、《人鬼情未了》和《第六感生死恋》,另外,影片Sound of Music也被译为三个译名,分别是《音乐之声》、《真善美》、《仙乐飘飘处处闻》。诸如此类的翻译不胜枚举,观众由此感到迷惑。二是为了吸引观众的眼球,过于追求商业化,过分追求票房从而导致影片内容与片名不符。如香港把海明威的名作The Sun Also Rises翻译为《妾是朝阳又照君》,远远偏离了作品的内容和初衷。
电影是文学的一种特殊形式,所以电影应为观众所创作,并以观众的接纳、欣赏和评判为生存的依据和标准。同时电影也是一种商品,是商业运作的产物。而影片名是一部电影的标题,是一个符号,是包装的一部分,它处于十分醒目的位置,直接起着“导视”的作用。好的片名画龙点睛,吸引观众,耐人寻味。因此在翻译电影片名时应在充分考虑到影视观众的广泛性、欣赏层次的多样性,特别是文化背景的差异性的基础上,使英语影片片名的翻译为观众所接纳。以色列学者吉迪恩・图里在其著作《描述翻译学及其他》一书的第二章中提到了翻译规范论,该理论认为翻译规范共有三个层级:元初规范、初始规范和操作规范。在操作规范中,图里提到了替换的观点,即在原文的一处删减而在另外一处增添造成了替换。那么在英语电影片名的翻译过程中也同样存在着替换。依据电影片名翻译的标准,本文从欧化汉语替换和本族语替换这两种对英语电影片名的翻译进行讨论。
2.影片名英汉翻译中的替换
大多数关于影片名翻译的研究大多集中在直译与意译、归化与异化、关联理论和目的论等。图里在上世纪80年代提出了翻译规范论,它的出现有力地推动了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他以大量个案研究为基础,为翻译研究建构起一个多维度的框架,把目的语文化对翻译行为及翻译产品的影响作为研究的中心。图里把翻译规范分为三个层级:元初规范、初始规范和操作规范。图里的这种描述性研究能从一个更广、更客观的角度来看待翻译行为。图里在其中的操作规范里提到了“替换”的观点,在一个位置上减词,在另外一个位置上增词即是一种替换。那么在英汉翻译的过程中,替换的形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用欧化汉语来替换,另一种是用本族语言(native language)来替换。所以针对影片名的翻译,是否也会出现这两种替换的问题?本文从替换的两种形式的角度,通过分析经典英美影片名的翻译来讨论英美影片名翻译的两种替换形式。
(1)欧化汉语替换
首先,根据汉语词典上的解释,“欧化”一词的意思是模仿欧洲的风俗、习惯、制度等。我国第一位精心研究汉语欧化现象的语言学家王力在20世纪40年代初所著的《中国现代语法》中,用相当大的篇幅从六个方面对以后汉语的欧化表现进行了一系列讨论。他对“欧化”有着深刻的认识:“所谓欧化,大致就是英化,因为中国人懂英语的比懂法德意西等语的人多得多。”近年来,何自然、吴冬英、谢耀基、石定羽等不少学者也发表有关文章和著作,列举了近年来香港报纸中汉语句子在句法层面上的一系列变化,并认为这些变化是受了英语的影响。而本文欧化汉语的定义为在英汉翻译中受英语影响而产生的词语和句法结构。下面就看一些影片名翻译过程中用欧化汉语替换的例子。对于译语观众所熟悉的民族文化特征性很强的人名、地名或历史事件为片名的电影,在翻译过程中将源语的字面、语音形式替换为译语的字面、语音形式,语序结构与源语一模一样,能使片名的文化信息得到最大化的保留,同时有利于各民族间的文化交流与各民族语言之间的相互丰富与共同发展,充分体现文化多样性,促进中西文化交流。电影Schindler’s List,Titanic,Pearl Harbor,Casablanca,Pianist,Jane Eyre,Shakespeare in love,Romeo and Juliet等均被直接翻译为《辛德勒的名单》、《泰坦尼克号》、《珍珠港》、《卡萨布兰卡》、《钢琴师》、《简・爱》、《恋爱中的莎士比亚》、《罗密欧与朱丽叶》。
(2)本族语替换
在翻译过程中将源语的语言形式、习惯和文化传统的处理以本族语为归宿,也就是用符合本族语的语言习惯和文化传统的“最切近自然对等”概念进行替换,也就是用本族语进行替换。在英美影片名翻译的过程中,由于中西文化在地理位置、自然环境、、风俗习惯等的差异,各国人民对事物的认知角度、审美情趣等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差异,这就注定了一部分影片名的翻译不可能在字面、语序形式、语音形式上与源语完全一致,而要考虑到本土观众的文化背景与影片本身的票房问题,用本族语来进行替换。
美国影片Forest Gump是以人名为片名,该片以一个智商不足70的“甘”的视野来看待美国20世纪50至90年代的社会变革,片中不乏幽默嘲讽之处。片名被译为《阿甘正传》,既传达了影片的切入视角和真实意图,又顾及了受众的审美情趣和接受能力。该片以甘为线索,讲述了美国三四十年的历史变迁,中国文化习惯将之称为“某某正传”。汉语中“阿”字通常用在人名前,以表示亲近称呼,在江浙、闽南、粤南、港澳台至今仍保留这种用法。“阿甘”二字合在一起,一个非常熟悉的、就在你我身边的典型的普通百姓形象一跃而印入脑海。四字连在一起,使人想到鲁迅的《阿Q正传》。用人们熟悉的本族语来进行替换,使人一目了然,对影片的大概内容有所了解。
3.结语
随着经济与文化的全球化,电影片名的翻译越发显得重要,根据图里翻译规范论里提到的翻译过程中的替换,我们在翻译英美影片名可以采取两种替换方式:欧化汉语替换和本族语替换。本文中的欧化汉语是指受英语影响而产生的汉语。那么就影片名的翻译而言,对于译语观众所熟悉的人名、地名和历史事件等使用欧化汉语来替换可以达到语言文化交流的目的,对观众也较有吸引力,更能得到预期的效果。否则,就应充分考虑到观众的文化背景和接受能力,使用本族语来替换,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参考文献:
[1]Gideon,Toury.Descriptive translation studies and beyond.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
篇9
为了提高英汉翻译水平,有必要开展英汉两种语言的对比研究。这种研究的作用,从微观上来说,有利于在进行双语转换时,判断哪些是对应信息和非对应信息,并选择适当的转换模式;从宏观上说.可以树立这样一种观念,即英汉语言之间的相同是相对的,而相异则是绝对的,以免造成翻译中文化信息传递的误差。
汉语和英语属于两个不同的语系.汉语属于汉藏语系,英语属于印欧语系。可以想象,英语和汉语的区别是非常大的。不了解两种语言的特点和区别,准确的翻译则无从谈起,自然也就无法进行英汉文化信息传递。下面就从英汉两种语言在词汇和语法两个方面的特点和区别来说说英汉翻译要注意哪些方面。
在词汇方面,英汉翻译要特别注意以下两点:
(一)在一种语言里的有些词在另一种语言里并没有对应词。如:汉语中的“饺子”、“功夫”、“气功”、“三伏”等,在英语中就没有这些概念;而英语中的‘`coffee","radar","bingo”等,以前在中国也没有这些对应的词汇。怎样在翻译中处理这些词呢?我们可以采取音译和意译的办法。如把汉语中的“饺子”、“功夫”、“气功”等分别音译成“jiaozi"}"kungfu","chigong",把“coffee","radar”音译成汉语“咖啡”、“雷达”;而汉语中的“三伏”则可意译为“thehottestdaysinsummer",英语中的"bingo”可意译为汉语“一种类似玩彩票的游戏’,。
(二)在两种语言里,某些词语表面L似乎指同一事物或概念,其实指的是另一回事。如英语中restroom休息室,busboy公共汽车上的售票员;汉语中“农民”尹farmer,“爱人”并lover等。在翻译中,我们不能随意“对号人座”,而要根据其词汇的实际意思进行翻译。如:英语中的restmom指的是大建筑中的一间房子,里面设有厕所,洗漱设备等,我们可根据语言环境翻译成“厕所”或“洗浴间”等;busboy在英语中指是餐馆中收拾碗蝶、擦桌子的杂工,我们可根据语言环境翻译成“店小二”、“餐馆服务员”等;汉语中的“农民”最好译成“peas-ant",因为英语中的‘`farmer”指的是“农场主”,与汉语中的“农民”大有区别;汉语中的“爱人”最好译成“wife”或"husband",因为“lover”在英语中是“情人”的意思,与汉语中“爱人”的意思大相径庭。
在语法方面.英汉翻译中要注意两种语言在语法上有以下不同:
(一)汉语里很少用被动语态,而英语则常用被动语态。如汉语中的“家庭作业已经完成”,翻译成英语则是"Thehomeworkhasbeenfinished".而不能译成:"Thehomeworkhasfinished
(二)汉语中常省略句子中的动词,而英语中动词则一般不省略(口语除外),如汉语中的“这公园很漂亮”没有谓语动词,翻译成英语则是:"Theparkisverybeau-tiful",谓语动词“is”一般不能省略。
(三)汉语中只有时间状语的区别,没有谓语动词时态的变化,而英语中时间状语不同,句中谓语动词时态也必定不同。如汉语中的“学生昨天植树”和“学生明天植树”,虽然时间状语“昨天”和“明天”不同,但谓语都是“植树”。但翻译成英语谓语就不同了,“学生昨天植树”译成“Thestudentsplantedtreesyesterday.",“学生明天植树,,则译为“Thestudentswillplanttreestomorrow.",谓语分别是“planted”和“willplant"。
(四)汉语的句式结构是“叠加式”,句子结构像“糖葫芦串”,一个单词一个单词或一个句子一个句子地叠加。而英语的句式结构是“树权式”,主、谓、宾和主句是主干,定、状、补和分句等是树权,并有一定的顺序。如汉语中的“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是两个单句,翻译成英语则译为“Eventhedogswaggerswhenitsmasterwinfa-vor",“一人得道”变成了从句,而“鸡犬升天”则是主句。英汉两种语言的差异还有其它很多方面的区别,这里不再一一列举。我们在进行英汉翻译时,要符合两种语言的不同特点,英译汉则要把英语译成地道的汉语,而不是“英式汉语”;汉译英则要把汉语译成地道的英语,而不是“中式英语”(Chingliah)。
二、英汉文化信息传递与英汉文化差异
英语和汉语是两种不同文化的语言。语言作为文化的一部分,不同语言的差异实际上来源于其语言所代表的文化差异,因而加深对英汉文化差异的了解,是在英汉翻译中准确地传递文化信息的关键。英汉两种文化的差异是多方面的,包括语言交际、生活方式、衣着打扮、举止行为、饮食习惯等。但在英汉翻译中,主要涉及的是英汉语言交际上的差异,因此本篇只围绕英汉语言交际方面进行探讨。英汉文化差异在语言交际中的表现主要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日常谈话中的文化差异
英汉日常谈话的文化差异主要体现在打招呼、告别、称呼、祝贺和赞扬等方面。如果你是一名口译者,就要特别注意这些差异。例如,在打招呼方面,中国人都喜欢用“你吃了吗?”和“你到哪儿去?”这类的问句。如果把这两句说成“Haveyoueatenyet?”和“Whereareyougoing?”,很容易引起以英语为本族语的人的误解。因为他们会认为这是一个问句,而且是询问他们隐私的问句,这样会使他们感到不愉快,而且即使回答的话,也会与中国人所期待的大相径庭。也许回答是"It’snoneofyourbusiness!”(不关你的事!),那就会使谈话双方都处于尴尬的境地。所以,如果你了解这点文化差异的话,你最好按英语文化打招呼的习惯说成"Hello”或“Gladtoseeyou!”就行了。再如在称呼方面,英语国家的人一般都直呼其名,再客气一点也除非在名字或姓名前加上Mr或Mis、等,如MrSmith,Misssmith等。但中国人都喜欢在姓名或姓前加上职务、辈份等以示尊敬,如“黄局长”、“林老师”、“李大伯”等。我们翻译的时候,就要注意这方面的差异,把“黄局长”、“林老师”、“李大伯”通通按英语习惯翻译成‘`Mr/MissHuang","Mr/Misslin","Mr1i"。再如:中国人和说英语国家的人在对祝贺和赞扬方面的反应也大不相同,前者则一般用“哪里哪里!”、“过奖了!”之类的话表示受之有愧,而后者一般用“Thankyou”之类表示感谢的话表示接受赞扬、祝贺。我们在翻译的时候,这类句子不能直译,而应根据双方的文化习惯稍加调整。
(二)成语、谚语和格言方面的差异
成语、谚语和格言的英汉互译一直是英汉翻译中的一个难点.难的原因在于它们非常集中地体现了英汉文化差异。在英语和汉语中,完全对应的成语、谚语和格言是很少的,绝大部分不同。因而我们在翻译这类内容时,不能直译,我们可以把这些句子翻译成与对方语言相似意思的成语、谚语和格言。如英语中的”Liveandlearn"要译成”活到老学到老”,而不是直译成”生活和学”。但如果找不到对方语言中对应的成语、谚语和格言时,我们最好先按原文的语言风格直译,然后再加画龙点睛的解释语,如把汉语中的”挂羊头,卖狗肉”译成”Hangupasheep’sheadandselldog’smeat-trytopalmoffsthinferiortowhatitpurportstobe",前部分直译保持了原文风格,后部分解释语用了地道的英语说法,效果就很好了。
(三)比喻和联想的差异
所有的语言中都有比喻和联想,同样,英语和汉语中的比喻和联想也很丰富。虽有少数比喻和联想在两种语言中都有对等的表达,如’’asslyasfox"像狐狸一样狡猾)"Youass”(你这头笨驴!)。但大部分比喻和联想在英汉两种语言中是大不相同的,如:英语中的”aswiseasanowl"(非常聪明),不能直译成”像猫头鹰一样聪明”,因为在中国人的印象中,猫头鹰并不是”聪明”的象征,而是”厄运”的象征。同样”You,aluckydog(你是幸运儿)”,也不能直译成”你是一只幸运的狗”,因为中国人一般不会把”狗”与”幸运”联系到一起,倒是常常会想到令人厌恶的东西,如”狗腿子”、”狗东西”等。这种在英汉文化中对同一种动物产生不同比喻和联想的情况是很多的,因此我们在英汉翻译要注意英汉文化在比喻和联想方面的差异,切不可死搬硬套,望文生义。
篇10
【关键词】A级考试;英汉翻译;兴趣;词汇;长句翻译
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Practical English Test for Colleges),简称PRETCO。其目的是考核考生的语言知识、语言技能和使用英语处理有关一般业务和涉外交际的基本能力。考试方式为笔试,其中翻译部分占总分的20%,考试时间却只有25分钟。翻译这种题型对于词汇量、语法和句法的要求较高,在平时,多数高职学生就很难做好。在PRETCO考试中,这部分的得分率也往往偏低。根据近4年我院大一学生考试成绩数据分析,在该题型中,平均分最高的是2012年6月的考试,为9.33分,还没达到该题型总分的一半。因此,高职生英语翻译能力的提高迫在眉睫。那么如何提高这部分的得分呢?我认为,最重要是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加强对高职生翻译能力的培养。在我看来,应当主要通过以下几种途径来提高学生的英汉翻译能力。
一、提高学习兴趣,通过英美社会文化等材料,通过影音、文本等方式训练学生的翻译能力
高职学生大多数英语底子薄,学习兴趣并不大。根据近期对大一新生做过的一个调查问卷,其中对于英语这门课程,喜欢的只有29.80%。而厌恶的占4.40%。如果教师不采取任何措施,本来就对英语学习存在消极情感因素的高职生,在遇到紧接而来的词汇、语法学习,就更加无法投入精力,学习效果可想而知。可见,学习兴趣会对学习效果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兴趣的提高,对于学习有着直接的促进作用。因此,教师需要经过正确的引导,从而提高高职生对于英语学科的兴趣。而学生学习兴趣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得到提高:
1. 设计符合学生实际水平的学习任务。
根据维果斯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的思想,教学必须要考虑受教育者已达到的水平,并要走在他们的前面。因此,教师每次课都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设计一些学生通过资料或他人的启发、帮助可以解决的学习任务。通过不断的获得成果以及肯定,学生的自信心会逐渐增强。与此同时,对于英语这门课程的学习也就会逐步提高。
2. 把教学内容和学生该兴趣的话题联系起来,通过讨论法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如今,传统的讲授法已经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了。因此一定要采用多种教学手法,而讨论法是实际操作性强又最有效果的一种。在学习课文之前,就相关话题展开讨论,不但加深了学生对学习内容背景的了解,也能让学生对即将学习的内容产生好奇和兴趣。
3.采用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
在平常的教学中,应当充分利用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为学生补充丰富的背景常识,帮助学生更加容易理解教学内容。更重要的是,要经常为学生播放一些英美社会文化、旅行、影视、时尚等的影音、文本资料。这样一方面能加深学生对学习英语的渴求。另一方面,也能在不知不觉中提高学生的英语语感,增加词汇量。
二、增加词汇量,注重积累
严复提出翻译应当遵循“信达雅”三原则。而最基本的原则则是“信”,即翻译的内容应当忠实于原文。而A级考试考察的是学生对英语的实际应用能力,因此,忠于原文是最根本的原则。这也就决定了学生要准确把握翻译题中关键单词和词组的含义。而A级考试着重考察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因此,平时的教学中应当为学生补充一些社会常用的专业术语和短语。
例如,As silk blouses are in great demand, we do not usually grant any discount unless you place an order for more than 1,000 pieces.(2011.6真题)
A.丝绸服装生产量大,即使你们的订购量不足1000件,我们也会适当给予折扣。
B.由于女式丝绸衬衣供不应求,我们一般不给折扣,除非你预付1000件的定金。
C.市场上丝绸服装很多,虽然你们订购量超过了1000件,我们也不给任何折扣。
D.由于女式丝绸衬衣需求量很大,我们通常不给折扣,除非订购量超过1000件。
本题就是关于商贸类的应用性文字。通过in great demand和place an order为关键词组。根据这两个词组的含义,前者意为“需求量大”,后者是“下订单、订购”之意。由此可以选择出正确答案为D选项。
词汇的积累可以通过以下两种途径:
1.词汇分类法
根据不同的专业领域,向学生传授如外贸、法律、产品说明、银行等的社会常见领域相关的一些短语和专业术语。尤其要着重积累商贸经济类的词汇。
2. 阅读法
为学生提供丰富的阅读资料,通过语境来记忆词汇。在平时的教学中,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如外贸文件、法律文件、产品说明书等的文字材料作为学习材料,让学生通过大量的学习实践,加深对常见应用性文字的理解和积累。
三、掌握对长句、难句的处理技巧
英翻翻译部分考察的重点是长句、难句的翻译。这也是让很多学生最此题型无法入手的难点。这种类型的句子主要有这样的特点:通常为复杂句子包括定语从句、状语从句等从属结构,导致句子看起来结构复杂,学生没有耐心弄懂其意思。
A级考试翻译部分的特点也就决定了我们英语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应该训练学生掌握对长句、难句的处理技巧。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当特别留意一些课文里的长句和难句,提醒学生注意句中关键词和新词的理解,引导学生对句子的结构进行分析,必要时给予详细的解释,以帮助学生彻底理解。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对这些长句和难句进行翻译,然后对学生所犯的典型错误进行修整和对比讲评,同时向他们传授相应的翻译技巧。例如准确地选词造句、词类转译、词序调整、增译减译、省略重复、意译等。再辅以相应的练习,加以概括总结,这样学生才能真正掌握这些翻译技巧。
在教学中,主要可以通过以下三种方式让学生掌握处理长句、难句的技巧:
1.要使学生能够迅速找出句子主干,准确分析句子结构。
例如:“…We, therefore, look forward to receiving from you a detailed report on the situation and suggestions, so that we may help in pushing your sales up to the former level as soon as possible.” (2012.6真题)
本题的解题思路应该从确定主句出发。So that很明显是用来引导状语从句的,那么解题先把主句主干,即主谓宾确定。主语为we, 谓语为look forward to, 宾语的核心词组是receiving a report。那么主干翻译为“我们期待收到一份报告。”接下来,把主语的其他修饰成分逐一添加上去。注意:detailed和on the situation and suggestions都是修饰宾语“报告”的。那么主句翻译为“因此,我们期待收到一份你们对有关情况分析和相关建议的详尽报告”。最后把状语从句也按同样的方法翻译出来。“以便我们能够帮助你们尽快把销售量提高到原有水平。”这样这句长句就准确的翻译出来了。
通过例题可知,教师应在教学中经常训练学生对于长句的处理。教会学生先确定句子主干,即找出主谓宾,再把修饰成分添加到句中的适当位置。
2.使学生能够判断出主从句的逻辑关系,能准确判断应使用的连词。
例如:To get you familiar with the new products we deal in, we are sending you, by airmail, a full set of pamphlets for your reference (2011.6真题)
A.如果你们想了解我们生产的新产品,我们会快递整套产品目录供你们选择。
B.由于你们想订购我们生产的新产品,现航空邮寄一套产品说明资料供参考。
C.为了让你们熟悉我们经营的新产品,现航空邮寄全套产品说明资料供参考。
D.在你们订购我们的新产品之前,我们将通过电子邮件的方式发去产品说明。
本题的不定式为句子目的状语,应翻译为“为了”而A“如果”表条件,B“由于”表原因,D“在…之前”表时间,都不符合不定式的含义。所以很迅速可做出正选答案为C选项。
可见,教师应当让学生熟练掌握常用连词的含义和用法。比如表示表示原因的有because, as, since, for。表示结果的是so, so that, so…that, such…that.表示目的的有so that, in order that。表示让步含义,翻译为“即使”的有though, although, even if。
3.应当让学生了解中英文语言逻辑上主要的不同之处。尤其体现在语序上。例如,中文会先说时间地点等状语,而英文中正好相反,尤其是比较长的状语一般都放在句末。又如,英文的句子重心在后,不会出现“头重脚轻”的句型结构,而中文却并非如此。
例如,“…it is important that you let us know as soon as possible.…”(2010.12真题)
这句话的结构很简单,主语是it,谓语是is,表语是important。That引导的是主语从句。但翻译的时候却不能一字一字的直译。而是应当考虑到中英文逻辑的不同,而正确把握出that从句才是句子的真实主语。从而翻译为 “…尽快告诉我们很重要。”
所以,在英文教学中,教师还应当要求学生同时提高中文造诣,了解中英文两种语言逻辑上的不同点。这样才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
总之,翻译是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集中体现。每一位英语教师都应该重视英汉翻译的教学,并把翻译的各种技巧传授给学生。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和训练学生的英汉翻译能力,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还可以为提前为学生将来走上工作岗位时能够利用英语这一交际工具获取专业所需信息做好充分的准备。
参考文献:
[1] 胡壮麟.语言学教程(修订版中译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2]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5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6(试行)[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