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农民培育范文

时间:2023-03-22 11:41:3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职业农民培育,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职业农民培育

篇1

关键词:选好学员;定好专业;教学培训;科学管理;扶持

新型职业农民是指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在农村经济呈现多样化、融合化、集约化、规模化、专业化态势下,而出现的具备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掌握现代农业生产技能、具备一定经营管理能力、法律素质,以农业生产、经营或服务作为主要职业,以农业收入作为主要生活来源,居住在农村或集镇的农业从业人员。 但是,我国农民素质现状与新型农民的素质要求还具有一定的差距,具体表现在受教育程度低、科学素养差、接受技能培训少、思想观念落后等方面。我们要认真研究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养模式,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以当地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为平台,充分发挥农广校在农村人才培训中的作用,是有效解决以上问题的有效途径,也是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养的一个重要模式。

一、要认真选好新型职业农民学员

选好学员是办好培训班的基础,它决定培训的成败。如果学员选的好,选的是有主导产业的职业农民,他们要学习、想学习,我们的培训班就能办好;如果学员没有选好,他们的心思不在学习上,硬让他们学习,我们的教学班就没有办法办下去。选定学员要用如下方法进行。

1.加大宣传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力度 。充分利用电视、短信、横幅、科技赶集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在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宣传农村致富带头人和优秀技能型人才在现代化建设中做出的贡献,通过宣传引导,进一步激发广大农民学知识、学技能的积极性。营造加强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良好氛围,吸引更多的农民参加培训;大力宣传党和政府关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方针政策,调动农民学习技能,创业增收的积极性,让农民自愿参加教育培训。

2.制定新型职业农民申报条件。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新型职业农民申报条件,采取个人自愿报名、行政村推荐、乡镇政府认可、县新型职业农民领导小组办公室确认的程序,在全县范围内选出符合条件的学员,并进行张榜公示,通过审查后建立学员培训档案。

二、根据各乡镇主导产业的发展需要灵活地开设专业

为了开设好专业,我们要深入农户调查摸底,摸清各乡镇主导产业是什么,并要广泛征询基层干部和农民对培训的意见和建议。

夏邑县紧紧围绕农业主导产业发展开展新型农民培训工作,选择粮食、蔬菜和食用菌三个主导产业作为培训专业。

三、统编培训教材

为确保教材规范,提高培训质量,应该从省农广校统一订购统编教材,保证学员人手一套规范教材,同时,又要组织专人结合本县实际编写一套乡土教材,大大满足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需要。

四、不惜余力加强条件建设

按照“教学有设备、下乡有工具、学习有场所、实习有基地”的要求建立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中心,并配套现代化多媒体。对村级教学班,要按照五个一的标准(一部电话、一根网线、一台多媒体投影仪、一份农民日报、一部数字摄像头),完善各个教学点教学设施配置。

五、认真组织开展培训

1.培训办法 针对新型职业农民能力素质要求,围绕产前、产中和产后发展关键环节研究教育培训内容,设置教学培训课程,每班每年根据农时季节培训累计不少于15天;培训以专题讲座为主,根据不同岗位和不同产业,按照专业化、技能化、标准化的要求确定培训内容。通过集中培训、现场指导、技术服务三位一体措施,使受训农民掌握从事主导产业所需的1~2门生产技术及其相关知识,不断提高生产技能,保证职业农民人均纯收入高于当地务工收入,成为掌握农业高科技知识和技能的农村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者,成为当地农业生产的技术骨干和农村脱贫致富的带头人。在培训时间安排上,结合职业农民的产业特点灵活安排教学时间,确保学习、生产两不误。 采取县城集中培训、进村集中培训与入户指导相结合,系统性培训与季节性培训相结合、传统教学与现代媒体教学相结合、农业专家培训与种田能手示范相结合等培训模式,有力增强农民教育培训工作的实效性。

2.加强生产实践练习,提高培训适用性 培训期间安排时间组织学员到附近有关产业基地、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标准农业园等地进行学习考察,让学员动手操作。

3.教师还要帮助学员引进新品种、推广新技术、应用新模式,使学员在学中干、干中学,使学员学有教师,看有样板,干有技术。

六、考试考核

通过集中培训和生产实践后,对学员进行考试考核。认定条件包括知识技能水平、产业发展规模、生产经营效益等内容,符合以上条件的专业农民经过培训后,由各培训机构统一组织考试,考试内容包括专业知识、职业道德、农产品质量安全等,并结合自己的产业设计发展规划。组织有关专家进行评定,对评定合格的农民颁发新型职业农民证书。

七、科学管理

每个教学点安排专人负责,每个教学班由班主任负责,严格落实考勤制度,保证上课时间。规范档案管理,建立有专人负责档案管理室,按照档案管理规范要求,每个培训农民档案资料齐全,每年教学活动有记录。

八、严格开展训后跟踪管理

要认真按照省、市要求,依据培训机构上报的台账资料,从学员基本信息、受训时间、培训学时、受训效果等方面,对学员进行了百分之百的回访。对培训机构上报的台账中出现缺漏项、手机错号、手机停机的学员和电话回访中回答不准确、受训学时不够等学员,一律视为不合格学员,要求培训机构整改,整改后还不合格的,就予以删除,为确保学员的真实性打下了基础。

九、扶持新型职业农民

1.做好服务 主要是技术服务和信息服务,要充分发挥好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培训机构、农业科研机构、农技推广机构、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各类机构的作用,协调合作共同为培育和发展新型职业农民服好务。

2.项目支持 各级各部门应该通力合作,在各类农业项目的规划安排上充分考虑职业农民的需要,资金上、技术上、规划上通盘考虑,真正让新型职业农民的成长有更加肥沃的土壤。

篇2

一、统筹现代农业谋全局,积极作为夯基础

2005年延长县被陕西省政府认定为优质苹果生产基地县。2016年全县果业总面积32.25万亩,产量23.2万吨,产值8.1亿元,农民人均果业收入达到7400元。以建设有机农特产品基地县为目标,现代果业提质增效成绩频现:建成现代农业示范园区7个,“3681”标准化苹果示范园56个,省级认定“一乡一业”示范乡镇2个,“一村一品”示范村73个。培育省市级农业龙头企业14家,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385家。2015年,红富士苹果被农业部认证为名特优新农产品,延长县被国家标准化委员会认定为无公害瓜菜生产示范基地县。

但从业人员老龄化、兼业化、低文化和农业产业后继乏人的现实,直指 “谁来种地”“谁能种好地”这一突出问题。2012年以来,以培育职业农民工作为抓手,培育、认定、帮扶指导“三位一体”的工作机制初步形成。全县从组织机构和工作部署上积极作为,夯实基础。

(一)成立机构,出台扶持政策

领导重视和组织协调,是推动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的根本保障。2013年10月县政府成立了以主管县长任组长,农业和财政局长为副组长,人社、畜牧、科技、果业、蔬菜、农广校等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延长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领导小组。同时,县政府、农业局先后出台《延长县新型职业农民扶持奖励办法》《延长县新型职业农民结对帮扶指导实施意见》《延长县职业农民认定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文件。提出获得职业农民证书的农民给予每人200元奖励,县“十佳职业农民”给予2000元奖励,对获得省以上驰名商标和产品质量认证的职业农民领办的合作社、家庭农场给予3000~5000元奖励。

(二)壮大培育机构实力

农业局大力支持培育工作,积极向县委和政府汇报培育工作并取得认可,先后将农广校编制从7人调整为10人;单位由副科升格为正科建制;2016年8月,将多年从事农民科教的教学骨干任命为副校长;还为农广校改建成可容纳100人的职业农民培训教室一处;投资12万元配置了投影、音响、桌椅等设备。做到工作有机构,干事有人员,培训有场地。

(三)多部门联动,助力培育开展

职业农民培育工作领导小组,先后多次召开有组织部、妇联、团委、人事局人才办、农广校、县电商办等相关单位参加的培育工作联席会议。大家各显优势,协同给力:将各单位掌握的符合职业农民培育的对象一并选入职业农民培育库,由县农广校分类管理分批培育;职业农民中的优秀代表,则被分别推荐给相关单位承担项目或开展相关业务。如延长县高级职业农民孙萌,现已成为县妇联和团委、扶贫等各个行业的典型,为全县各行业工作频频添彩增光。安沟镇北阳职业农民李战强,建立起首个职业农民农产品网店,将延长县所产苹果、小米等农产品推送到淘宝等多个线上平台销售,3个月时间销售额达90多万元,成为县电商办、农广校和组织部门的创业典型。

二、围绕产业升级补短板,综合能力得提升

以产业大户为主体的学员群体,普遍存在整体管理标准化和经营组织化水平低、观念守旧的问题,为此延长县制定了“围绕产业升级补技术、经营和观念三方短板”的培育思路。

(一)补技术短板,提升苹果标准化管理水平

一是持续抓好春季石硫合剂熬制培训和服务。从2014年起至今,农广校购置大口径铁锅115口,免费给四批职业农民学员所在村,提供硫磺粉49000斤、生石灰29500斤、波美比重计490支给490名学员。送料到村,设立熬制教学点40多个,组织指导老师到村现场培训石硫合剂熬制,指导稀释喷施;发放熬制 “明白纸”1000余份给学员和到场的果农。培训后继续跟踪了解石硫合剂情况,引导学员观察防治效果,用疗效体现培训实效。全程服务,现场教学,确保学员达到“三会一懂”。

二是重点推广焦成宏优质稳产管理技术。职业农民焦成宏总结的优质高效管理技术,亩效益在10000元以上,极具推广价值。在培训中,请他为指导老师,以示范园为课堂,组织学员在冬季修剪、夏季管理、秋季着色等季节入园学习交流,教学效果明显。

三是夏季重点培训拉枝技术。现场示范,要求学员严格时间、规范操作,多拉少剪,及时精细拉枝,改善光照,培养枝组。

(二)补经营短板,改变学员市场意识

学员重生产轻经营不算成本的问题尤为突出和普遍,是最大的短板。农广校多次组织学员到现代农业园区,请果品营销企业负责人分析果业市场变化规律,了解不同城市消费喜好、果品分级包装和及时入库对价格的影响等销售经验,鼓励学员与果品营销企业建立联系;推广果品采后及时入库,冷藏后增值销售模式,改变其传统等客上门经营方式。

(三)补观念短板,树立学员终身学习意识

改变传统落后的小农意识,树立市场意识,是实现增产增收的必然要求。一是通过外出学习参观、参加省校远程视频教学,树立学习意识,提升对现代农业的认识。

二是建立学员微信群和职业农民公共平台,引导学员提出问题,互动交流,解决问题,分享心得,树立合作意识。

三是坚持视频教学开眼界。开设《新型职业农民创新创业指导实务》课程补学员观念短板。利用农闲季节,带投影仪到村组播放“致富经”“科技苑”等各类经典视频,用案例教学。其中“走进日本果业”专题片中,国外先进的果园管理技术和营销模式,对学员触动很大。

三、培育模式求创新,全面服务现成效

(一)学用结合,把作业在果园中完成

每次培训和参观,都要给学员留下作业。将培训中的理论和实用技术转化成个人的认识,落实到笔记上、果园内。如在焦成宏示范园整形修剪培训和参观后,作业就是推广他的修剪方法:多留背上枝、去掉大侧枝和细弱枝等。坚持在课后(参观时)留20分钟对所授(看)内容重点提问,答对的学员奖励拉枝绳一捆或《西北园艺》一本。培训后,组织指导老师进入学员的果园内,查看所教技术是否落实到位。

(二)“土专家”走上前台展风采

县农广校聘农民专家焦成宏为指导老师,以他的果园为课堂,现场分享自己的管理体会和技术措施。他用农民话语说出自己对技术的认识,用具体的拉枝、修剪示范,说明技术的方法和要点、技术反应等。这种用农民自己的体会分享技术的讲课方式,能抓住重点,用效果反证技术,每句话都是干货,征服了学员,成为大家追捧的技术“明星”。

(三)礼仪教学贯穿在教学全过程

素质教学以礼仪常识为主,均体现在每次培训和实践教学的纪律要求中:课堂和公共场合不能吸烟、禁用手机、见面问候老师和鼓掌感谢老师等等。在参观和用餐时要求守秩序、注意安全等。坚持对学员正面引导、善意提醒、潜移默化的教学,逐步改变学员的诸多不良习惯。

(四)发挥田间课堂的核心平台作用

几年来,延长县在学员所在中心村,利用村党员活动室建成职业农民“田间课堂”8处,并为其配齐桌椅、投影仪等教学设备。“田间课堂”的设立,既方便学员就近培训,又可作为学员集中座谈和交流的中心场所。

(五)坚持上门帮扶指导,提供个套餐

在帮扶指导中,根据学员年龄和文化不同,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对文化程度低、年龄大的学员,以实用技术的规范和提高为主;对年轻有闯劲的学员,以电商营销指导为主,支持他们规范运行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联合起来运用现代网络手段采购农资,推销农产品。在指导中,将学员好的经验进行总结,成为生动的教学案例,通过课堂和网络宣传出去,供更多的学员分享。

四、宣传形式多样化,培育结果显成效

延长县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取得各方支持,形成合力,得到各级的支持和认可,与重视宣传工作密不可分。

(一)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宣传

充分利用有线电视、报刊、网络等各种传媒,大力宣传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现实意义、政策和举措,介绍培育途径和方法。延安日报宣传报道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十多次,陕西农业信息网、市县农业网、县有线电视台等媒体宣传报道23次。《职业农民培育“延长模式”浅析》一文在《陕西农业》2015年第8期刊发报道。

2016年,中央电视台七套《科技苑》、杨凌农科卫视等多次报道延长县职业农民焦成宏的管理验。高级职业农民孙萌的创业、扶贫事迹也在陕西日报、延安日报和省市县等各级农业信息网上多次报道。

(二)发放各种资料宣传

职业农民对广大农民来说是全新的概念。在遴选学员、现场培训、广场科技月活动中,不忘向村民发放新型职业农民读本。每次培训都发放含有培训重点内容的“明白纸”。

(三)以田间课堂培训教室为主阵地开展宣传

几年来共建成省市县各级职业农民实训基地12处、田间课堂培训点8处。每一处培训室内外,设有职业农民培训基地和教室牌匾,有宣传标语和喷绘,成为宣传和展示职业农民培育的主阵地。

延长县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实现了由短期技术培训向长期素质培育的转型;实现了认定管理、跟踪服务、政策扶持等环节的同步;形成了“系统理论培训提素质,帮扶指导现效益,加强宣传扩影响”的培育模式。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责任重大。延长县农广校将继续努力,创新工作,让职业农民担当起现代农业产业发展使命,过上幸福富裕的生活!

篇3

2015年,洪泽县立足早谋划、早动员、早培训、早鉴定,农民培训工作在新的起点上又掀开新的一页。这一年,全县开展省级新型农民培训20期、培训农民2787人,超额完成省级下达的2500人的培训任务;全年开展部级新型职业农民培育4期,培训新型职业农民450人,超额完成部级培训指标34人;组织开展农民职业技能鉴定261人,鉴定人数比例达10.4%,培训农民满意度接近95%。洪泽县“四早”培训举措,为洪泽新型职业农民培训领跑全省奠定了坚实基础。

1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进度领跑全少

2015年全县省级农民培训任务为2700人,至11月底全县已开展省级农民培训20期、培训农民2787人,圆满完成全年省级培训目标任务。其中:农业职业技能培训班18期,培训农民2593人,占目标任务2520人的102.9%;农产品电子商务培训2期,培训农民194人,占目标任务180人的107.8%;全年完成农业职业技能鉴定261人,占目标数2520人的10.4%。

与此同时,我县2015年部级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任务为416人,未进12月全县已培训农民450人,圆满完成全年部级目标任务。其中举办生产经营型培训班1期,培育家庭农场主163人;举办示范班2期,培育专业技能型和专业服务型农民231人,合计394人,占全年目标任务360人的109.4%。组织6名青年农场主到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参加培训;组织渔业类培训班1期,培育职业渔民50名,占全年目标任务50人的100%。

2015年全县完成省级农民培训2787人,部级农民培训450人,县委农工部扶贫培训300人,县妇联妇女技能培训300人,县农机奖补获证数116人,涉农中专县农广校336人,职中87人,技校1125人,合计持证人数为5501人。全县2014年农业从业人员6.162万人,全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度新增达8.93%,累计达32.19%。

2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方式领导同行

2.1 研读实施方案,培训目标更加准确。

根据省、市级文件要求,充分领会文件精神,梳理培训思路,定位好培训专业和内容,合理制定培训方案和培训计划。对培训课程、时间、地点、参训对象、师资等做好合理安排。全年的培训方案经县农委确认并上报上级业务主管部门,方便社会监督和省市管理机构实地检查。县农委与培训单位签订培训合同,明确职责,为圆满完成全年培训任务提供保证。

2.2 服务区域发展,培训内容更加实用。

一是以稻麦为主的粮食高产技术。我县是以稻麦生产为主的农业大县,稻麦也是我县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培训中以稻麦高产创建为重点,内容包括稻麦高产高效栽培、超级稻超高产精确栽培、稻茬小麦抗逆高产稳产栽培技术、水稻机插秧育苗技术及小麦田间管理技术、小麦高产稳产栽培技术、农药减量使用与绿色植保、秸秆综合利用等重大技术。

二是以水产、畜禽养殖为主体的生态养殖技术。我县位于洪泽湖东畔,肩挑两湖(洪泽湖、白马湖),四面环水,素有“淮上明珠”、“鱼米之乡”的美称,全县总面积1394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占55%,我县是江苏省首批无公害农产品、水产品产地整体认定县,30个水产品、7个畜产品获得有机、绿色、无公害产品认证。在农民培训中我县以生态、环保的养殖理念为中心,内容包括水生动物疫病防控技术、池塘工程化生态养殖技术及以龙虾生态养殖技术和大闸蟹健康养殖技术、畜禽养殖等以地方品种为主的主导品种养殖技术。

三是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围绕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进一步提升洪泽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将农产品质量安全与标准化知识、稻麦和蔬菜无公害生产、秸秆还田、生态养殖等内容作为农民培训的重点。

四是更新农民市场意识,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为进一步加快农产品商品化速度,更新农民生产经营观念,增强市场意识,加速城乡一体化建设,培训中以农产品经纪为重点,内容包括: 农产品经纪人基础知识和实务、农产品市场营销、农产品电子商务、新型职业农民创业能力建设等。

2.3 融入农村实际,培训方式更接地气。

一是集中授课与跟踪指导相结合。培训班除做好课堂理论授课外,还组织洪泽县农技部门的专家对所培训的学员进行跟踪指导服务。由于今年11月下旬突遭冷空气袭击形成霜雪冰冻天气,田里的稻子虽已成熟却无法按时收割,农户焦虑之余,担心会造成小麦无法正常播种甚至减产。针对这一特殊情况,跟踪指导的农技专家们对农户提出了合理化建议,针对今年的特殊天气,在如何选择小麦的品种、播种方式、播种量及施肥计划上做了指导安排,农户在与专家们的交流中学习到不少知识,深深体会到在县强大的农技技术团队人员的指导下,象吃了一颗“定心丸”,对下一季的小麦种植充满信心和希望。

二是情景教学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组织培训班学员到县农业园区、市农委、省农科院参观学习,学习其他县市农业先进的设施和种养技术,由被参观基地的具体负责人介绍基地基本情况,内容包括:创业经验、项目前景、人员组成、管理方法、经营理念等,通过实施情景教学手把手、面对面地讲解、示范,使学员耳目一新,提高了理论教学的效果,指导了学员的生产,同时增强了学员想自我创业的信心。

在今年的9月23--24日,我县组织了约160名学员代表到江苏省农科院进行参观学习。两天的时间里,学员参观了南京汤山翠谷现代农业示范区、省农科院水稻试验及新品种展示基地、国家级桃资源圃、六合高效农业示范点及种植基地、循环农业养猪场、养羊基地等。

南京汤山现代农业示范园,园区建设依托"汤山温泉"的知名品牌,将温泉与园区产业有机结合,通过引进国内外高科技农业项目,打造出一个集高科技农业、休闲疗养度假于一体,独具特色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参观学员在两天的学习过程中深深感受到要发展家乡洪泽的经济,一定要多努力学习省内外乃至国内外的先进理念和经验,除了发展好本土的农业种植和养殖的两大优势以外,还要不断发展第三产业,打造出一个集高科技现代农业和旅游观光业的现代文明县。

三是专家授课与现身说法相结合。聘请名家名师登台培训是我县农民培训的一贯做法,多年以来我县坚持聘请省、市级相关部门及院校、研究所的专家教授到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班上授课,此举获得农户的一致好评。2015年我县先后邀请了省农科院、省淡水所、淮安市农工部、淮安市商务局等职业技术学校等多位专家教授为参训农民讲授螃蟹高效生态养殖、龙虾健康养殖、设施蔬菜栽培、葡萄栽培、蔬菜保鲜技术、设施蔬菜水旱轮作技术、养猪生产及猪病防治、农产品电子商务和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等知识;同时还邀请学员代表与培训学员一起分享了自己的生产心得体会。各位专家授课图文并茂,种养能手现身说法,受训农民全神贯注,培训现场鸦雀无声。参训学员在培训期间与各位专家的互动取得了良好效果,表示此类农民培训给农户带来的实惠,是国家农业、农村政策最好的诠释和体现。

2.4 严格过程管理,项目实施更加规范。

一是实行项目合同制。根据省农委、省财政厅《关于下达2015年农业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任务与资金计划的通知》(苏农计[2015]52号) 和2015年省级农民培训工程实施方案要求,县农委与县农广校签订《2015年江苏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生产经营型培训合同书》、《2015年江苏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专业技能型与专业服务型培训合同书》和《2015年洪泽县农民培训工程项目合同书》,明确了各自职责,为规范完成全年部省级农民培训目标任务打好基础。

二是实行网上申报制。每期培训班开班前一周,及时在江苏农民教育培训网上申报培训计划;培训结束后,将培训班的教师、学员及培训班活动等相关信息及时到网上,便于省、市开展监管。

三是实行督查检查制。2015年7月16日,省校陈光亚副校长来洪参加我县部级生产经营型职业农民培训班开班典礼,对培训单位和参训学员提出具体要求;2015年10月12-16日,省校陈光亚副校长到我县岔河镇开展“三解三促”现场调研活动,同时到我县部级专业技能型培训班和专业服务型培训班现场,检查指导我县农民培训工作。陈校长一行还深入农村田间、地头、塘口,先后随机走访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及种养大户、农资营销户及普通农户代表,询问他们的农业生产经营情况及参训情况。2015年10月16日,省校蒋平科长和王汉林研究员来我县检查指导农民培训工作;2015年7月19日、10月17日,市农广校邢国文校长来洪,分别到生产经营型职业农民培训班、高良涧街道专业服务型培训班现场,督查农民培训工作。每次办班我县都主动向县财政局汇报,接受财政部门的检查;县农委在每期培训班开班后都派督查人员到培训现场就培训情况进行核查。

四是是实行资金报账制。2015年省级农业职业技能培训经费151.2万元,实际支出111.2万元,余额40万元正在报账中;部级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经费60万元,实际支出33.8万元,余额26.2万元正在报账中。

3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绩效领先全市

3.1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任务完成率100%,合格率90%以上。2015年全县省级农民培训任务为2700人,已开展省级农民培训20期、培训农民2787人,圆满完成全年省级培训目标任务;部级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任务为416人,目前,全县已培训农民450人,圆满完成全年部级目标任务。培训任务完成率100%,培训学员合格率达100%。

3.2主管部门与实施单位合同签订率100%以上。县农委与县农广校签订《2015年江苏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生产经营型培训合同书》、《2015年江苏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专业技能型与专业服务型培训合同书》和《2015年洪泽县农民培训工程项目合同书》,确保我县2015年部省级农民培训项目顺利实施。

3.3 10%以上的农业职业技能培训学员参加技能鉴定。组织开展农业职业技能培训:农艺工121人、农产品经纪人140人,累计261人,达全年省级培训人数2520人的10.4%,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篇4

关键词:新型农民;职业农民;培养方向;支持体系

中图分类号: F323.6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7.10.003

我国农村劳动力越来越多的向工业和服务业转移,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离开农村去城市中工作,新生代农民对土地的陌生感越来越强,目前传统意义的农村农业人群数量下降、农民素质不高、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也开始暴露出来,对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便显得刻不容缓,一方面,解决“谁来种地”的现实问题,另一方面,解决“怎样种地”的深层问题。

我国现有的职业农民培养体系,存在专业化分工不足、市场化不够充分的问题,同时现行培养政策体系不够完善,具体执行内容相对空洞,针对性差。只有认清这一现状,同时结合我国国情进行职业农民培养,并研究更有针对性的培养支持体系。

1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方向

1.1 有文化

新型职业农民区别于传统农民的最重要标准就是受过专业的知识培养,具有科普知识、地理知识、生物知识和农业基础知识。例如,平原地区的地理特征、交通运输能力、能源O备、水利设施等,这些专业的知识有助于他们有效开展生产,并对农业耕作过程中进行重点指导等。

1.2 懂技术

新型职业农民不应该只读书,也不应该只懂得出“蛮力”,而应该学以致用,更好地将学到的知识来指导实践,将经验和知识进行结合,实现农业创新。例如,对农民进行技能培训,鼓励他们学习并取得相应的证书,鼓励大中专院校开展相应的农业技能培训课,吸引更多的有志之士加入职业农民发展大军。

1.3 会经营、能组织

新型职业农民是需要符合市场发展趋势,具备市场意识,适应市场变化,满足市场需求,获取较大利润。例如,提高新型职业农民的抗风险意识与应对风险能力。

2 新型职业农民支持体系

2.1 现代农业产业支持体系

产业布局作为农业发展的重点,需要充分考虑地理因素,如自然资源、降水条件、气候条件等,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同时,应该统筹兼顾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畜牧业等,使农业产业链均衡发展。保证生态、休闲、能源农业三者协调发展。扩充农产品的附加产业链,扩大涉农经济组织的技术指导和必要的财政扶持。提供更多的农业型就业岗位,提高新型职业农民的软实力,扩大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土壤。

2.2 城乡一体化制度支持体系

构建城乡一体化制度支持,一方面有助于农业的规模化生产降低成本投入,使农业投资和产出水平获得平衡,吸引越来越多的农民投身于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另一方面,农村人口的自由迁徙、城市化进程的深入,使得农村剩余劳动力日益降低,城乡之间的边缘日益模糊,提高城乡一体化制度扶持,有助于农村公共设施和服务水平的提升,推动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进程。如进一步改革户籍制度,缩小城乡福利差距,并且加快对县级城市的建设,进一步帮助农村剩余劳动力有效转移;同时,为农民提供全面的社会保障服务,例如,村内的交通建设、供水供电供网设施建设、丰富文化娱乐活动,留住农村现有劳动力。

2.3 农业经济组织支持体系

对农业经济组织的支持体系搭建,即整合现有农业资源,从产、供、销的不同着眼点,根据各村的不同情况,设计合理的发展方向,实现职业农民组织化发展,根据不同的农场、农业、农民或农村合作情况,制定不同的组织化发展策略,评选优秀龙头农业企业、农民企业家、优秀技术人才等,进一步推动农业生产经营的发展;加快农民、农村合作的步伐,扩充资金、企业和设备,使新型职业农民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服务观念,进一步创造规模效益,推动农业经济发展。

3 结语

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方向,需要具备专业的农业知识和技能,在市场宏观政策的导向下,真正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能组织”的职业化农民,提高农民的社会地位、自我认同和职业化发展。

参考文献

[1]沈红梅,霍有光,张国献.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机制研究

――基于农业现代化视阈[J].现代经济探讨,2014,(01).

[2]朱启臻.新型职业农民特征、地位与存在形式[J].农民科技培训,2013,(11).

[3]李俏,李辉.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理念、机制与路径[J].理论导刊,2013,(09).

[4]许浩.培育新型职业农民:路径与举措[J].中国远程教育,2012,(11).

篇5

关键词:职业农民;培育;问题;建议

中图分类号:F320.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432168

随着新农村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农村现代化建设和农业产业化发展要求的不断提高,对农民的各项要求也在提高,同时,对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有着更高的要求。然而,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一个庞大而艰巨的工程,需要相关职能部门合作,共同来完成。在整个工作中,必须找准目前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添措施,努力实现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的突破。

1 长宁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现状

近年来,全县各级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高度重视农民培训工作,严格按照“科教兴农、人才强农、新型职业农民固农”的战略,积极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助推县域经济发展,积极探索建立教育培训、认定管理、政策扶持“三位一体”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制度。通过两年的努力,共举办新型职业培训12期,在农村农业各领域培育新型职业农民668人,使之成为农村产业发展的带头人、致富带头人、科技带头人,促进劳动者从传统向现代化的转变。

2 长宁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存在的问题

目前,农村实际在家人员主要是老、妇、幼,有一定文化素质、相对有点经济头脑的人都选择外出务工挣钱,不愿意选择在家从事风险高、效益低、劳动强度大的农业生产,达不到新型职业农民高素质的要求。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要求同一个培训对象不能在3a内重复参加培训,哪怕是不同科目不同类别的培训,否则在新型职业农民系统平台无法录入,导致农民参与培训和掌握技能的单一性。对新型职业农民及其从事的产业发展的扶持力度不大,申报难度大,激励机制不健全,不能有效提高新型职业农民对农业产业发展的积极性。所有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名额和经费由国家农业部、省农业厅统一下达和配给,地方政府投入能力有限,导致培训的面不广,跟不上发展的需要。新型职业农民培训除了理论知识以外,也很注重现场教学和实际操作,因此种植业培训时间基本选择在生产季节,这样可以让学员更能开阔眼界、增长见识,但学员又不愿意在这期间参加培训,因为正是生产上需要管理和劳动力的时候,一旦离开会给自己的生产经营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失,所以组织培训有难度。

3 长宁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建议

3.1 建立新型职业农民选拔机制

确定高学历回乡创业人员、大学生村官、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殖大户进行先培训先引导,形成领军队伍,引领新型职业农民队伍不断发展壮大。有意识的引导有一定文化程度和农业生产管理技能的人员加入职业农民队伍。

3.2 建立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机制

充分发挥县农业局、农广校以及其他培训机构的作用,统筹协调好与农业职业院校、农技推广服务机构、农业科研院所等公益性教育培训资源的合作,采取理论培训与实践操作相结合、县内培训与外出考察相结合、集中培训与分产业培训相配套的方式,对纳入培训计划的人员实行“分段式、重实训、参与式”培育,选择部分优秀新型职业农民到农业高校和先进产业基地实地学习培训,提升培养质量。

3.3 建立系统化的培训机制

“联合辐射”。即联合农业、畜牧、林业等涉农部门建立互通平台,实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充分利用县内规模农业产业基地,对新型职业农民进行培训。 “校村互建”即培训机构与产业集中发展村联合成立生产实训基地,带动学员理论水平和实践操作能力提升。 “中心依托”即成立农业科技专家服务团,以培训基地、示范基地为中心平台,将培训内容制作成电子教育课程,实现新型职业农民跨时间、跨地域培育。 “跟踪问效”即开展后期跟踪走访,检验学习效果,及时跟进技术指导,搜集合理化建议意见,总结存在问题和不足,不断改进薄弱环节,完善培育方式方法。整合培训资源,加大培训资金的投入,整合培训资源,加大培训资金的投入,建设培训基地,配备相应的设备、设施;在上级下达的培训资金基础上地方政府配套一定的产业发展资金,列入财政专项和农业发展基金项目,并逐年增长。

3.4 建立健全政策扶持机制

对新型职业农民从事规模种养产业,且参加政策性农业保险的,采取“先缴后补、减免补助”的方式给予一定额度的补贴资金。对高校毕业生新办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家庭农场牧场1年以上的给予一次性奖励。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职业农民养老保险办法,对积极参与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新型职业农民给予一定标准的补贴,以鼓励新型职业农民在农业经营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篇6

现状

现阶段濮阳市政府特别是农业部门对农民培训及农业技术宣传推广做了大量工作,以市农业局为主导,为农民群众送去了农业科技知识、种粮技术、养殖技术、免费农资用品、技能培训,开展了万名科技人员包万村项目,进行了农村农田基础设施建设,修建水利工程改善灌溉条件,制定了农业生产优惠政策,保障了粮食增产、农民增收。但对于广阔的农村和庞大的农业人口而言,这些还不全面,没有做到每位农民都参与培训,政府惠农政策的覆盖面还不够广。

新型农村劳动力结构 新时期濮阳市农业经营者结构由单一的家庭承包制发展为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种粮大户、农业企业等多种农业经营者结构。农民通过土地流转将土地集中起来,形成规模经营,统一管理,聘请农业技术员进行全程指导,提高了生产效率和机械化操作水平。但这些新兴农业经营者都是在自己探索发展路子,没有经过系统科学的经营管理运作等培训,导致其具有盲目性。虽是以农业为职业的农民,但大部分还是没有接受培训。他们在经营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包括技术、经营及管理等方面,亟需接受切实可用具有针对性的培训。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与现代农业 发展现代农业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在于农民问题,鼓励农民创业,土地流转,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进而增加农民收入。从事农业行业也将演变为一种职业,需要具有一定职业技能和专业知识的从业者,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在新时期下尤为重要。由于农民群体的特殊性,只有通过培训,才能使其掌握新型职业农民所要求的农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是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推手和有效途径。

培训

2013年濮阳县作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国家级试点县,由濮阳县农广校承担了100人的试点培训任务。主要做法有,招收学员对象为家庭农场、种养殖大户以及农业专业合作社等机构的负责人和专业技术人员;采取集中学习、统一食宿的管理方式;制定有关管理制度和方案;主要学习国家有关政策法规、管理经营知识、农业专业技术知识等相关课程,并组织学员参观山东寿光市有关企业和设施农业经营管理情况,学习管理经验和专业技术。结业时有统一考试,测试学员们学习情况,并颁发结业证书。

学员们对试点培训均反映良好,表示既学到了知识、技能和管理经验,又结识了同行业从业者,培训为其今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奠定了基础。学员们还有针对性地提出意见和建议,为今后更好的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提供了依据。濮阳县农广校在试点培训中探索了培训模式、加强了管理力度、拓展了思维,为今后全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积累了经验。

建议

加强领导和指导 由相关职能部门组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领导小组,负责本地域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全面工作,强化领导职能,指导和监管本区域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日常管理工作,设置办公室为领导小组办公机构,抽调专业人员专门负责,并应有专项办公经费。加强调研,结合本区域农业从业者结构、特色产业、培训需求等制定实施方案和管理措施,确保培训有针对性和实效性。举办培训会、交流会,指导培训机构工作,使培训工作有序开展。

严格机构认定与培训效果认定 对申请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任务的机构,要严格认定其办学资质、教师资源、硬件设施、人员配置、培训能力及以往培训经验等,做到优秀机构鼓励参与、劣质机构予以淘汰。培训结束还要对各机构培训效果进行认定,结合培训内容和参加培训人员反馈情况对培训机构进行综合考评,不合格者下年度可取消培训资格。对参加培训人员按照专业进行职业技能鉴定,合格者发放工种级别证书,使之持证上岗并参加再培训。

加强监管,保障实施 领导小组应对各培训机构进行全程严格监管,要求严格执行培训程序,严格监管资金使用,保障培训按照计划有序进行,确保每期每次培训高质量高标准进行,做到有问题及时提出并改正,使培训真实有效、资金使用合规合法。

以农广校为依托、全面加强体系建设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一项长期而繁重的历史任务,是一项跨行业、跨部门、涉及众多相关影响因素的系统工程,要持续开展职业农民培育需有专门机构和专业队伍作为支撑。农广校系统在农民科技培训和农村实用技术人才培养等领域发挥着主渠道和主力军的作用,经验丰富、渠道广泛、教学模式多样是农广校系统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中的独有的优势,有条件成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主力依托。加强体系建设应进一步完善办学体系、强化公益性职能定位、着力改善办学条件、加强办学师资队伍建设,使农广校系统更好地发挥职能,为进一步做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奠定基础。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亦可与农广校承担的中等农业职业教育相结合,形成学历教育和职业技能教育相结合,相互促进,相互补充,使新型职业农民既有理论水平,又有职业技能。

做好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工作,对于现代农业发展、新农村建设、改变农村面貌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我们农业科技工作者和农民科技教育单位责无旁贷,都应积极参与到这一利国利民的伟大事业中去,为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促进农业高效可持续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奉献自己的力量。

篇7

一、为什么要聚焦外出打工回乡的青壮年农民?

35岁到50岁回乡青壮年农民,这一群体具有以下特点。

见多识广、观念新。农村是个相对封闭的社会,长期在农村生活最缺乏的不是金钱、也不是教育,是见识、新观念、市场化意识和组织化理念。中央提出,以工业化和市场化的理念和组织化的手段发展农业。工业化、市场化的理念和组织化的手段,经历过、体验过才能深刻理解和体会。35岁到50岁这部分打工回乡的青壮年农民,通常经过多年城市或发达地区打工的浸润,工业化、市场化、组织化理念已经深入骨髓,观念具有了颠覆性改变,回到农村已不再甘心做一亩三分地、自给自足的传统农业,发展现代农业的追求十分迫切。

突破了从业生活的“围城”期。一代文学巨匠钱钟书形象地说明了人们从业生活的“围城现象”:“围在城里的人想逃出去,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对婚姻也罢,职业也罢,人生的愿望大都如此。”刚刚从学校毕业的农村年轻人,抛开经济收入之外,对城市特别是大城市的工作生活具有无限的向往,一定要到大城市感受一下;个体的感受和追求经过舆论的共振和从众行为的渲染,在当前农村已经形成了强大的舆论压力,成年的孩子窝在家里不到城市打工是没有出息的,所以成年的孩子是一定要到城市闯一闯的。到了35岁以上的年龄,对城市的早起晚归、高强度工作和蜗居的艰苦生活已经有了亲身感受,反而愿意回到农村。这种状况不仅我国如此,西方发达国家年轻人也少有从学校毕业后直接务农的,也要先到城市闯一闯,等在外闯荡一段时间以后,再子承父业开始务农。

有家有口,责任感强。35岁以上年龄,已经承担起家庭的重责,人在职业选择上逐渐务实,看重的不再只是职业外表的光鲜,而是职业的收入、对子女老人的照顾和各种各样实实在在的东西。在性格上,也已经成熟,不再追求生活上的热热闹闹,相互攀比的动机减少,能够耐得住寂寞。农业作为与土地紧密联系、需要单独作业的产业,更适合这个年龄段的人。晋代文学巨匠陶渊明年过四十辞官务农后写下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千古名句,充满了对田园生活和农业劳动的无限爱意,这是喜爱热闹和刺激的年轻人无法感受到的。

有了一定的资金积累。资金是困扰农业发展的一大难题,经过在城市多年的打拼,35岁以上回乡的青壮年农民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资金,这些资金可以用于有效的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创办家庭农场或经营其它产业。

熟悉农业农村,有较长时期服务农业。回乡青年熟悉农业农村,与当地农民和政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相比外来人口务农更宜于水土相符。在熟人社会的农村,这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另外,从事农业没有法定退休年龄,只要身体好、素质高就一样能当好职业农民,大名鼎鼎的褚时健76岁开始农业创业,生产出的褚橙成了众人仰慕的“励志橙”。外出打工农民即使50岁回乡,也可以在农业领域再干20年。

外出打工青年回流农村已经初步显现。如贵州省毕节市是典型的山区、民族地区、欠发达地区,已经有约5%的外出打工青年农民回乡创业就业,约3%领办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创办了农业小微企业。

回乡青壮年农民必然担当职业农民主力军,还因为目前可能务农的其他群体都难以担当职业农民的重任。

当前农村,务农队伍的主体是老人妇女甚至孩子,这部分人总体体质弱、科技和文化素质低,难以担当职业农民的重任。实际上,正是基于“386199部队”务农的现实,才使中央和社会各界忧心“谁来种地”的问题,才提出了建设职业农民队伍的要求。

刚毕业的农村初高中毕业生。这一群体精力充沛,对新技术、新知识、新理念接受快,一张白纸可以画最新最美的图画,把他们培养成职业农民岂不更好?但在基层工作越久,越发感到把刚从学校毕业的小青年作为职业农民培养不切实际。一是上面提到的“围城现象”,在农村生长的年轻人对大城市、对外界世界的好奇心和体验欲,是不甘心一开始就在农村搞农业的;二是“见识问题”。即使有足够的社会资源对他们开展农业职业教育,传授他们农业知识和技能,但是很难让他们牢固树立市场意识、合作意识和现代生活意识。教育学规律告诉我们,技能培训较易,观念、意识和行为方式的改变更难。即使有最好的老师可以传授他们先进的理念和习惯,但是学生来源区域的单一性,观念、习俗的一致性,同学之间的相互影响和家庭的熏陶,从众行为的放大,会让试图改变他们既有意识和习惯行为的效果大打折扣。改变观念、习俗和行为方式最好的方式,就是把个体放入既定的环境、同既定的人群相处。从这方面讲,农村青年外出打工等于进入了社会大学,打工世界的工业化生产、市场化运作、社会化组织、艰苦工作和生活的磨砺培养了他们的市场意识、合作意识,改变落后习惯、增长了见识,这是任何职业学校教育都无法达到的。三是资本问题。创业要资本,赤手空拳难以开展农业创业。他们可能会在未来成为优秀的职业农民,但首先应当鼓励他们走出去,接受工业文明和城市文明的洗礼,经受工商业生产经营的磨砺, 在接受社会大学历练之后,可以更好适应乡村生活的寂寞和农业生产的劳累,创新性的发展农业。

大学生村官和大学毕业生。近年,由于党和政府的强力推动,各地普遍选拔大学生村官到农村去。大学生村官在农村经历了很好的基层锻炼,群体中也出现了一些带动农民致富、发展现代农业的典型,但是由于整体上缺乏社会阅历和能力,真正能够安心务农的不多,能够成为职业农民的更是凤毛麟角。部分大学生满腔热情到农村去做新农人,对农业的创新起到了推动作用,真正能够坚持下去的也不多。其中原因除经济收入外,社会习惯、文化氛围甚至婚恋都是问题。举个极端的例子,一家山区生猪养殖企业高薪聘请了一位兽医学博士来工作,博士开始非常高兴地来到山腰上的企业,婚恋却成了大问题,好不容易有人在城里给介绍了对象,搞了几个都吹了。姑娘的理由很简单:离家太远,身上有猪臭味。小伙子很憋气,最后辞掉工作改行到城市去了。

务农的工商资本。务农的工商资本搞农业,核心管理和技术人员主要来自企业,但在农业生产第一线仍然是以妇女老人为主的当地农民。

二、为什么部分青壮年农民选择回乡?

现在的农村,几乎全部青壮年农民打工外出与小部分回流并存,人力资源和人口的双向流动已经显现。理论界对这一现象有着过多的分析,笔者仅从人情常理上进行解读。有时候,人情常理背后包含着深刻的真理,远比抽象的理论分析更可靠。

常理说,人往高处走,水向低处流。农民一窝蜂进城打工,根本在于城市是经济、文化的“高处”,城市特别是大城市经济发达、就业机会多,挣钱容易;城市文化发达,灯红酒绿、有各种各样的西洋景,可以满足人们各种各样的感官和精神追求。但是,大家都往“高处”走,“高处”的人多了,环境就拥挤,人多、车多、房价高,生活就不那么方便了,劳动力需要赡养的人口如老人孩子进来就更不易,高处不胜寒了。相对处于“低处”的农村,由于大量人口流向城市,村庄空心了,人口减少了,空气清新了。物以稀为贵,劳动力价格上来了,“低处”也显得不那么低了,自然有人就想回来了。

年轻人家庭没负担,了无牵挂,充满了对繁华世界的憧憬、创业致富的追求、实现人生价值的理想,城市的就业机遇、经济文化、政治的繁荣,自然是希望的高处,是人生的首选。到了35岁以上的年龄,上有老、下有小,家庭负担加重;性格已趋于成熟,对职业和居所的选择已渐务实,对高处的看法也在改变,当然因个体情况不同有差别。小部分在城市已经打下了一片天地,有房有车有事业,自然愿意在城市继续干下去;一部分仍然在城市彷徨和求索,寻找新的致富机会;也有一部分厌倦了城市环境拥挤、居无定所、骨肉分离甚至遭人白眼的生活,看到农村农业的新机遇,愿意回到农村寻找新的事业。

过去农民离乡进城,主要因为农村人口众多,土地规模小,经营农业效益低,农民收入上不去。现在情况有了很大变化,大批农民转移进城,为集中流转土地、扩大经营规模留下了空间;农业政策扶持力度大,减少了经营成本,提升了农业效益,回乡青年农民适度经营农业完全可能得到体面的收入。

只要城乡的大门打开着,只要城乡统筹的方略保持不变,农民仍会大批进城,也仍然会有少量回乡务农。

三、怎样培育回乡青壮年农民成为职业农民?

从大的方面讲,一是要有职业农民成长壮大的环境;二是要有回乡青壮年农民接受教育、提高技能的条件。

营造职业农民队伍成长壮大的环境,从根本上讲,就是要让职业农民这一群体有稳定的、与外出打工基本相当的收入。如果农民在家门口就能获得与外出打工基本相当的收入,少数农民就不愿意离乡背井、蜗居城市,谁来种地就不会成问题。至于谁去做职业农民,交给市场、交给农民自己去选择。农民为什么不能取得与外出打工基本相当的收益?核心是农业的经营规模小,农业劳动力不能得到充分利用。所以培育职业农民在配套政策上,必须从三个方面着力。

首先是完善的土地流转政策,解决农业经营规模小的问题。职业农民要获得相当的收入,必须具有一定的土地经营规模。土地流转仅仅停留在农民自发的层面还不够,供求信息不对称,流入户、流出户之间谈判成本高,必须有政策和项目支持。通过土地登记、确权、颁证,让外出打工农民感觉到把土地流转出去更合算,安心把土地流转出去。在县乡建立土地流转交易平台,鼓励农民在公开市场按照自愿、公平、公开的原则流转土地,减少土地流转的交易成本。

二是合理的农业扶持政策。有了完善的土地流转政策仍然不能有效解决职业农民的稳定收益问题,因为流转土地要付费,而且近几年土地流转费用一直看涨。现行的种粮补贴政策,实际上是对承包权的补贴,对拥有土地承包权农民的刚性收益补助,土地的实际经营者没有得到。除去支付土地流转费用,还要支付对细碎化土地的田坝平整、农田整理等费用,职业农民从规模收益上取得超额收益,已经所剩无几甚至入不敷出。在农业扶持政策的设计上,要加大针对农业经营权的补贴,实现谁种地、谁受益;还要加大对土地整理和农田水利建设的支持,减少职业农民的前期投入。通过政策性的有增有减,使职业农民有望得到与外出打工基本相当的收入。

三是金融扶持政策。资金是职业农民经营创业的瓶颈,可以通过政策性担保、农房抵押、流转土地抵押等手段鼓励金融机构向农民贷款,帮助职业农民完成农业创业的第一桶金。

把外出务工回乡的青壮年农民培养成职业农民,还需要提供接受教育、提升技能的基础条件和相应的支助政策。作为以农为业、以农为生、有家有业的社会群体,职业农民在教育培训的要求上已经不同于兼业的普通农民和刚刚离校的初高中毕业生,具有更强的系统性、实践性、弹性学习和政策支助要求。

系统性要求。职业农民不仅要知道农业技术和经营怎么做、还要知道为什么这样做。“既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的系统性学习和训练,有助于职业农民应对农业生产和经营过程中的各种变化,举一反三,总结规律,成为农业生产经营的行家里手。既往那种一技一培的应急式培训已难以满足职业农民的要求。

实践性要求。职业农民要能动手,善操作。农业作为培育和采集生物生长果实的产业,气候、环境对农业生产的操作有着较大的影响,教学的实践性要求高,仅仅讲解理论、黑板教学远远不够,要通过在园区、企业、基地办班的方式,聘请在农业生产经营第一线、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人员来授课,结合实地观摩,现场指导,才能真正取得效果。

弹性学习要求。成年农民要养家糊口,不可能像初高中毕业生那样接受全日制学习。必须实行弹性学制、半农半学、工学结合,逐步形成因人因地、宽时限、重实践、结总账的教学考核体系。

篇8

关键词: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成长环境

中图分类号:F323.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0432122

1 新型职业农民的特征

1.1 从职业意义看

新型职业农民首先是农民,具备传统农民的基本条件,是在农村长期居住,以农业生产、管理、经营为职业的新一代农业劳动者,要符合占有或者长期使用一定量的生产性耕地,终身以农业为职业,主要以农业生产、经营、服务为收入来源,同时要长期定居在农村,这些基本条件都是符合农民的特征的。

1.2 从社会地位上看

新型职业农民除了具备传统农民的一些基本特征外,与传统农民、兼业农民还有些不同,新型职业农民是市场的主体,其生产、经营、服务等行为都与市场紧密相联,通过满足市场需求而进行农业行为,尽可能使收入最大化,所以一般收入都较高,摆脱农民是贫穷的代名词;新型职业农民具有高度稳定性,基本都以农民为终身职业,由于收入高而且相对稳定,所以能促使新生代农民也以职业农民为选择目标,使农业生产后继有人;新型职业农民的社会地位不断上升,是受人尊重的职业,不再代表贫穷和落后。

1.3 从基本素质上看

新型职业农民不同于传统农民,是一群具有较高文化素质,懂技术、会经营、能管理的具备现代知识的新型农民队伍。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现代感,具备现代思维,其所从事的农业生产行为,对生态、环境、社会和后人都有责任担当。

2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环境

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工程是一项长期的任务,需要社会各方面通力合作才能够有效完成,必须具备良好的社会环境,要在政策、制度、资金、人力、物力等多方面营造利于新型职业农民成长的环境。

2.1 确立土地流转和稳定的土地使用权制度

长期以来我国实行的是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农业生产基本上是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的,土地分散经营,这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相对于集体生产无疑是比较先进行生产方式,大大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提高了生产效率,也促进了我国农业的进步和发展,但随着时代的变化,市场经济的不断推进,农业生产中大型先进农机具的推广,这种分散经营的模式越来越不适应未来现代农业的发展需要,成为规模化、集约化生产的制约,一些大型农机具无法普及,在能耗、环保及农业标准化实施等方面都表现了一些弊端。所以国家要在土地承包制度上加以完善,确定土地承包关系,合理流通,实行土地流转,这样才能进行适度规模经营。为职业农民提供存在和发展的环境。

2.2 充分的社会尊重

我国是个农业大国,长期以来都是以农业生产为主,但农民的地位却始终处于低位,特别是近年来我国实行城乡二元管理体制,更加剧了贫富的差距,农民收入少、文化低,在社会上农民长期是贫穷和落后的代名词,也常常成为被歧视的对象,尽管近些年国家实行惠民政策,农民的日子比过去大有好转,但仍然难以彻底改变农民贫穷的形象,虽然人口流动给农民带来了进城的机会,但多数农民在城市所从事的都是脏累的工作,为城市建设贡献了青春和汗水,但社会对农民的尊重度并没有提高。这对于新型农民的成长十分不利。

2.3 系统的学习条件

新型职业农民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形成的,要逐步培育才能完成这项长期的任务,需要政府的扶持和专门的教育培养。国家要通过政策明确、制度设定、方案规划确定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实施,从青少年抓起,进行全面的农业教育,强化系统的学习,并不是简单片面的学习农业知识。这需要专门的培训机构来完成实施,培训机构要根据职业农民的需求及市场的需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为职业农民的素质及技术的提高提供有效的培训和教育。

2.4 城乡一体化要素流动的环境

篇9

关键词 农业信息化;新型职业农民;内涵;培训途径

中图分类号 G7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7)01-0043-06

一、引言

农业信息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制高点,不断推进信息技术与农业农村的深度融合,发展智慧农业,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繁荣农村经济和推动脱贫攻坚中的作用,促进农业转型升级,实现农民收入持续增长是我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内容。2005年以来的中央1号文件都对农业信息化建设提出了工作要求,2016年中央1号文件也明确提出,大力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应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推动农业全产业链改造升级,目的就是为了通过“互联网+”信息技术与农业的深度融合,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

农业信息化包括农业生产经营过程信息化、市场流通管理信息化、资源环境管理信息化以及农业服务体系信息化,见图1。农业生产经营过程信息化主要是农作物栽培或畜禽饲养过程的数字化管理、精准作业,以及与农业经营相关的固定资产、资金等的信息化管理,目的是通过信息采集、自动化控制等提高农产品生产效率,降低劳动成本,扩大农业生产效益。农业资源环境管理信息化为生产经营过程信息化提供各种资源服务,通过物联网、大数据技术实时监测与农业生产经营有关的资源和环境信息,实现风险管理和灾害预警。农业市场流通管理信息化主要是农业生产资料购买以及农产品销售过程的网络化,通过二维码、电子商务和移动互联网等信息化技术提高物流效率、降低流通成本。农业服务体系信息化包括新型农民的培育培训、科学技术、政策机制、专项资金、信息以及行政办公等所有农业服务的信息化,能够利用信息技术随时随地为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保障服务。农业服务体系信息化为农业信息化的其他组成部分服务。

农业信息化能够改善劳动条件、提高农产品生产质量和生产效益、降低劳动成本、提升流通效率、保护生态环境,符合农业现代化发展趋势。但是农业和工业不同,农业虽然是立国之本,同时又是弱质产业,一方面,生产周期长,生产过程复杂,需要在一个广阔的地域空间分散作业,很难通过精细化分工提高生产效率[1],因而农业信息化对农民的要求比工业信息化对工人的要求高很多;另一方面,农产品是自然再生产和资源再生产的结合体,受市场风险和自然风险双重影响,很容易出现丰产不丰收的现象[2],造成对农业信息化投入意愿低、短期回报难等问题,信息技术对农业发展的推动作用并没有得到很好体现。政府、企业以及社会资本对农业信息化的长期投入严重不足,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农业信息化的发展还需要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

人是农业现代化的第一要素,是信息技术系统建设和应用的主体,农业信息化的关键是要有信息化素质的新型职业农民,而当前最大的问题是不断发展的农业信息化要求与传统职业农民信息技术素养缺乏之间的矛盾长期存在,而且有扩大趋势。农业信息化发展不仅对农民个人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培育培训的内容和方式也提出了新的挑战,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的培育培训途径与策略,积极培育培训大批新型职业农民是推动农业信息化、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根本保证。

二、农业信息化背景下新型职业农民的内涵

(一)新型职业农民的内涵

2012年中央1文件首次提出“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2013年农业部专门下发《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工作指导意见》,2014年和2015年中央1号文件都强调通过“积极发展现代农业职业教育,建立公益性农民培养培训制度,大力培养新型职业农民”。2016年中央1号文件进一步明确提出:“将职业农民培育纳入国家教育培训发展规划,基本形成职业农民教育培训体系,把职业农民培养成建设现代农业的主导力量”。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已经成为国家农业发展顶层设计的重要内容,是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核心和基础。

新型职业农民和传统农民的内涵有本质的区别,见图2,总的来说包括个人基本素质属性、职业价值属性以及生产经营模式选择属性等三方面差别[3]。

个人基本素质属性。传统的农民主要是简单重复体力劳动的从事者,而新型职业农民则具有相应的学历,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和现代农业生产技能,同时又有经营管理能力、金融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综合素质高,善于接受新事物和新技术,有一定的创新创业意识。

职业价值属性。传统的“农民”是一种身份的界定,而新型职业农民是现代农业产业化进程中产生的新职业类型,有自己稳定的职业特征和职业技能,突出强调职业性属性,社会认同度高;自身认可职业农民身份,长期以农业生产、经营或者服务作为职业;希望通过新型职业农民的身份获得较高的经济收入,实现自我价值;具备职业道德,有一定的社会责任感。

生产经营模式选择属性。新型职业农民符合农业的产业化、规模化和效益化发展趋势,具备一定的农业生产技能,有利用新技术替代传统的、落后的生产工艺的能力;有较强的经营管理能力,市场化意识和风险管理意识强,能够通过市场化运作实现农业生产经营利益最大化。

(二)信息化背景下新型职业农民的新要求

随着农业信息化的不断推进,对新型职业农民的内涵有了新的要求,主要是在原有的个人基本素质属性、职业价值属性以及生产经营模式选择属性中融入相关的信息素养要求。在个人基本素质属性上,必须要有获取、评价和使用信息资源的能力,拥有信息化意识、信息化知识与能力和信息化手段等三方面的信息化素质[4]。基本素质要求善于接受各种信息产品和信息技术,并愿意主动了解和运用,包括能使用电脑或者智能手机等智能终端为农业生产经营服务。职业价值属性方面表现为能够利用信息技术宣传自身的新型职业农民身份,并获取社会认同感,同时能够通过信息系统与平台的应用提升职业价值。生产经营模式选择属性方面能够利用信息技术以及自动控制技术等降低劳动成本,提高劳动效率和农产品质量,能够利用电子商务平台促进农产品的流通,实现市场化运作,并追求利益最大化。

农业现代化对传统农民提出了更高要求,而农业信息化对新型职业农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型职业农民的内涵发展必须符合农业现代化和信息化发展趋势的要求。当前我国农业经营主体还是以传统农民为主,老龄化、兼业化现象严重,整体素质偏低,能够主动获取和利用信息技术资源的比例很少,对信息技术的重要性缺乏认知,信息意识淡薄。“十三五”期间,通过持续的培育培训增加新型职业农民比例,提高新型职业农民的信息化素质已经迫在眉睫。

三、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培训途径

(一)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途径

培育和培训是两种不同的手段,培育是指把潜在的对象培养教育成信息职业农民,实现劳动力的转移,而培训则注重培养训练,通过培训促进传统农民实现素质和能力的提升,使其能够满足新环境的发展要求。培育讲究目的性和长期性,而培训则注重手段性和短期性,把培育和培训相结合才是壮大新型职业农民队伍的根本途径。

在培育途径分析之前,必须要明确新型职业农民潜在的培育对象,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潜在的培育对象主要是年龄45岁以下、初中学历以上的农村青年、返乡农民工、大中专院校毕业生、退伍军人、企业主以及农技推广人员等愿意将农业生产经营作为长期职业,并具有一定的农业产业基础和现代农业经营意识的人群[5]。针对该类人群的相应培育途径包括:

第一,帮助新型职业农民建立职业认可。加强制度和政策建设,打破城乡二元制结构和现有的户籍制度,在子女入学、购房优惠、人才认定、职称评定、养老等多方面提供保障措施[6],让新型职业农民获得社会的认可。加强典型宣传,改变以往落后观念,新型职业农民不是代表贫穷落后、社会地位低下的传统农民身份的延续,而是一种新型的能够充分实现自我价值的职业。

第二,帮助新型职业农民获得收益。通过土地流转、财政支农项目和惠农优惠政策为新型职业农民生产经营给予扶持,同时在税收、金融信贷、农业保险等方面为新型职业农民降低生产经营风险提供保障。让新型职业农民的收益和其他高端职业收入有可比性,同时体现智力劳动的特点。

第三,根据新型职业农民特点创新培育培训模式。根据现代化农业生产经营、农民生活学习特点和教育规律,长期提供相关素质和技术教育培训。一方面,通过教师下乡,就地就近开展教育培训,让农民能够方便快捷接受教育培训;另一方面,通过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素质教育和技能教育相结合,在田间地头、合作社和农业企业等联合实践基地开展多种形式培训。还可以“半农半读”进入农业中高等院校学习并获得相应的资格认定。

第四,提供长期发展平台和载体。注重符合本地特色以及农业现代化发展趋势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让每个新型职业农民都有一个成长的平台。加强新型职业农民的认定与考核,实行职业准入,通过认定的职业农民在相关农业项目立项、成果审定、技术培训等方面可享受基层农技推广机构科技人员同等待遇。

(二)信息化背景下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训途径

信息化背景下,信息化素质的提升是新型职业农民新的发展要求,同时基于信息系统的在线课堂、远程教育、互动教育等新的培训模式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提供了新的教学途径。培训是短期提升能力的最佳途径,持续多样化、贯穿工作过程的培训形式能够大幅提升培训对象的能力。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训对象包括潜在的培育对象以及原有的种养大户、家庭农场主、合作社带头人等。

如图3所示,农业信息化背景下,新型职业农民的能力建设包括个人信息化素质的提升、信息技术与平台的应用建设能力、信息化生产经营能力以及信息化职业技能与发展能力。新型业农民的能力建设需要依托农村信息化建设、基于信息系统的综合素质培训体系建设以及基于信息系统的技能体系与实践培训基地建设。

第一,农村信息化建设是信息化背景下新型职业农民能力建设的基础。农村信息化建设主要是通过信息基础设施以及信息系统平台和资源的建设,实现农村管理的信息化、农村社会服务的信息化、农村农业经济发展的信息化以及农村文化的信息化[7]。农村信息化建设一方面能够通过改善农村的信息化环境和获取信息的途径,提高农民的信息化意识和能力,为信息技术与平台的应用建设、信息化生产经营提供硬件条件。

第二,基于信息系统的综合素质培训体系建设注重于新型职业农民综合素质的提高。新型职业农民的综合素质包括科学文化知识水平、学历水平、道德水平、信息化素质、创新意识、“工匠精神”以及自我管理与发展能力等。基于信息系统的综合素质培训体系建设要求建设培训的信息系统平台以及涵盖各方面的资源体系。资源内容建设必须以本地需求为导向,既能满足新型职业农民综合素质提升的要求,又有本地特色,通俗易懂、寓教于乐,符合本地农民教育学习方式。

第三,基于信息系统的技能体系与实践培训基地建设注重于新型职业农民技能的提高。新型职业农民技能的要求包括生产经营技能、信息技术与平台应用技能以及职业技能与发展能力。基于信息系统的技能体系与实践培训基地建设要求在传统课堂听课、实践基地技能练习、生产企业观摩参观的基础上,能够通过信息系统为新型职业农民提供随时随地的技能学习与实践环境,并且能够为实际生产经营中的问题提供远程支持。

通过基于信息系统的综合素质培训体系建设以及技能体系与实践培训基地建设,构建基于云计算、大数据、虚拟现实以及移动互联网技术等信息技术的虚拟网络教学环境,通过基于智能终端的远程课堂、在线课堂、互动课堂以及跟踪服务,促进新型农民随时随地的综合素质提升以及技能培训,实现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移动化、智能化和终身化。

农村信息化建设、基于信息系统的综合素质培训体系建设以及基于信息系统的技能体系与实践培训基地建设都离不开持续的资金和政策保障。各级政府都需要优化财政支农资金的使用,把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培训与在职教育和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相结合,经费纳入各级财政预算,根据需要持续增加投入,并划拨农业信息化建设所需专项资金,加强农村信息化的建设、用于培训的信息系统平台建设以及特色培训信息资源的开发。建立健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培训扶持政策,对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经营以及农民培育培训的应用给予政策支持。

四、信息化背景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培训中的几个关键问题

(一)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培训中各部分的定位

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作为职业教育的一种,纳入国家教育培训发展整体规划,并重点加以支持,形成职业农民完善的教育培训体系。依托已有的高等教育、中等职业教育以及农村基础教育资源,利用农业生产的间隙,鼓励农民通过“半农半读”等方式就地就近接受职业教育。

农业信息化背景下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培训是教育信息化的一种应用场景。各级政府是培训工作开展的主体,通过统一的信息系统建设,整合区域资源,充分发挥规模效应和集约效益,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与当地农业生产企业、合作社建立联合培训基地,并建设基于信息系统的远程课堂和在线课堂,支持电脑、平板以及智能手机等多终端接入,让农民能够随时随地接受培训,也能够得到专家远程的视频诊断[8]。与高校、农业科研院所、农技推广服务机构以及其他农业发展相关社会组织合作打造一支高质量的农业职业培训师资队伍,同时将本地专业技术人员、农业技术骨干、土专家吸收进师资队伍,鼓励他们积极从自身技能出发,制作培育培训资源并在信息平台共享。

(二)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培训所需信息化环境的建设途径与原则

依托农村信息化建设、基于信息系统的综合素质培训体系建设以及基于信息系统的技能体系与实践培训基地建设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培训,都必须以信息系统为中心的信息化环境建设为载体。依靠地方教育局、农业局与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等政府部门通力合作,将农民培训所用的信息系统建设与现有农村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相结合,整合资源、统筹规划、共建共享,提高资源利用率。信息化环境的建设途径包括准备阶段、基础设施建设阶段、应用与持续改进阶段。

准备阶段。管理者、建设者应充分认识到信息技术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培训中的重要性,并积极通过调研完成建设规划和顶层设计,通过上级政府部门、企业以及社会组织等多渠道筹措资金,开展相关人员的能力培训,为信息化环境的建设提供资源保证和思想保障。建设规划方案注重符合本地需求原则,追求资源效益最大化,不片面追求系统的“高大上、大而全”,对应用场景充分认证的基础上再开展相应的基础设施建设。

基础设施建设阶段。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基于信息系统的综合素质培训体系建设以及技能体系与实践培训基地建设,构建基于云计算、大数据、虚拟现实以及移动互联网技术等信息技术的虚拟网络教学环境。把握从本地新型职业农民实际需求出发的原则,注重本地特色应用和资源建设,并根据农民学习和使用信息终端的特点,开发适用于本地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信息系统和虚拟化学习环境。

应用与持续创新阶段。要实现所建设系统在日常培育培训中的应用,形成常规性应用工程,并完成本地培育培训所需的优质特色资源的生成与共享、模式优化与创新之后形成基于信息系统的区域特色以及区域示范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培训工程建设。通过常规性应用与持续发展创新相结合的原则,实现信息技术与农民培训不断融合,最终形成一个促进新型职业农民全面自由发展的、服务终身教育、突破时空限制的智慧型教育教学环境[9]。

(三)适应农业信息化发展趋势改进培育培训模式

在注重培训的同时必须加强日常农民综合素质的提高,通过电视、网络等宣传媒介,促进农民现代科技意识、信息化意识的形成,刺激新型职业农民对信息技术和资源的需求,然后再重点开展包括信息化素质的综合素质培训,最后再进行信息系统和技术建设应用能力培训。新型职业农民有了基本的信息化素质之后,信息技术与平台的应用建设能力以及信息化生产经营能力的培训更容易取得实际效果。同时必须要形成规模化经营主体,能够让基于信息技术的生产经营有更大的应用载体,通过规模化经营主体的示范带动,小型的经营主体模仿跟进,最终发挥信息化农业生产经营的规模效应。采用“线上线下”“参与―分享”相结合的培训模式,既能够通过培训信息平台在线学习,又有地方性的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或者村一级设置基层学习中心站点作为农民线下集体学习的场所[10]。农民往往更加注重实践技能的学习,本地的特色农业园区、农业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技能实践基地,形成一个基于虚拟网络和现实的开放性学习环境,保证农民终身学习,促进农民职业能力的持续发展。

篇10

关键词: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必要性;对策

我国《十三五规划》建议中提出要“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农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的基础。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发挥其在现代农业建设中的引领作用。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推动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结合、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如何实现农业现代化,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是重中之重。如东县作为一个农业大县目前面临着人口急剧减少,农村劳动力出现紧缺现象,从1997年就开始人口负增长,三次普查数据分别为111.6万、108.5万和99.6万人,人口规模不断缩小。同时,良好的教育,还促使如东每年输出大量优质生源三四千人,但学成回乡的不足20%。

据如东县民政局统计,截至2014年底,如东县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达29.6%,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达19.6%,两项指标都远远超过国家平均水平,社会老龄化程度为全省最高。人口老龄化在农业生产、居民养老、人才培养等方面给如东带来不少问题,也成为制约如东发展活力的瓶颈。作为一个正在“老去”的农业大县,全县耕地面积10.31万公顷,随着人口“老龄化”及总人口“负增长”,今后“谁来种地”成为一个重大而紧迫的课题。要确保农业发展“后继有人”,关键是要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发展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一、新型职业农民的概念

新型职业农民是指具有科学文化素质、掌握现代农业生产技能、具备一定经营管理能力,以农业生产、经营或服务作为主要职业,以农业收入作为主要生活来源,居住在农村或集镇的农业从业人员。

新型职业农民是职业化的新型农民,主要体现在“两新一高”上。首先是新的身份,是农民由身份称谓到职业称谓的转变,标志着农民由文化低、地位低、收入低、劳动强度高的传统身份农民转变成体面的职业农民。其次是新的作用,新型职业农民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主体,能够适应现代农业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生产要求,具有一定生产经营规模和较高收入水平,具有示范带动作用,是保障粮食安全和农产品供给的主体力量,代表了现代农业发展方向。第三是高素质,新型职业农民应当接受过系统性农业教育培训,具备较高综合素质、生产技能和市场意识,能熟练运用现代物质装备和新品种新技术,长期稳定在一定区域从事农业生产经营。

从概念中可以看出,未来的职业农民,农民不再是他们的身份象征,而是职业标志;农业不再是没有素质要求,谁都可以从事的行当;农民不再是以打工为主、种地为辅的兼业者,而是专业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者。简单的说,就是要“爱农、懂农、务农”。

新型职业农民大体分为三类:一是生产型职业农民。他们是掌握一定的农业生产技术,有较丰富的农业生产经验,直接从事园艺、鲜活食品、经济作物、创汇农业等附加值较高的农业生产的群体。二是服务型职业农民。他们是掌握一定农业服务技能,并服务于农业产前、产中和产后的群体。三是经营型职业农民。他们是有资金或技术,掌握农业生产技术,有较强的农业生产经营管理经验,主要从事农业生产的经营管理工作的群体。

二、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必要性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我国农业发展到新阶段的客观要求,是建设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体系的战略选择,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有效途径,而对如东来说,又显得更为必要。

(一)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保证农业发展后继有人的根本措施。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劳动力持续大量转移,“人走村空”问题愈演愈烈,2014年我国农民工数量达到2.74亿,且每年以900万~1000万的规模增长。据统计,江苏务农农民平均年龄已达57 岁,小学、初中文化程度占70%以上。在如东,连续17年的人口负增长,使得如东人口规模不断缩小,持续辉煌的如东高考成绩,促使如东每年输出大量优质生源,这就使得如东农村劳动力的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由于农村里的年轻人打工的打工,上学的上学,大多进了城,只有上了年纪的人在家里种田,“50后”农民成为目前如东农业生产中挑大梁的角色。农村务农劳动力文化水平偏低,农业生产老龄化现象严重,使得“谁来种地”问题日益突出,培育新型农村经营主体、创新农业经营体系日益迫切。今后中国农业的从业主体,从组织形态看就是龙头企业、家庭农场、合作社等,从个体形态看就是新型职业农民。因此,加快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建设,从环境、制度、政策等层面引导和扶持新型职业农民发展,可以吸引和留下一批爱农、懂农、务农的农业后继者,实现农业、农村的可持续发展。

(二)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重要保障。解决13亿人的吃饭问题,始终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虽然2004―2013年,我国粮食生产实现历史性的“十连增”,但主要农产品供求仍然处于“总量基本平衡、结构性紧缺”的状况。随着人口总量增加、城镇人口比重上升、居民消费水平提高、农产品工业用途拓展,我国农产品需求呈刚性增长,粮食的缺口也呈现出逐步扩大的趋势。强调,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任何时候这根弦都不能松,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我们的饭碗应该主要装中国粮。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让十几亿中国人吃饱吃好、吃得安全放心,最根本的还得依靠农民,特别是要依靠高素质的新型职业农民。如东是传统粮食生产大县,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人均粮食占有量和贡献量等多项指标一直处于全国前列。但由于如今在家种地的老的比少的多,女的比男的多,整体劳动能力和素质都偏低,导致种粮劳力不足、农业生产技术推广困难、生产管理粗放,影响了农业生产效益和粮食产量。只有加快培养一代新型职业农民,调动其生产积极性,农民队伍的整体素质才能得到提升,农业问题才能得到很好解决,粮食安全才能得到有效保障。

(三)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有效途径。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造传统农业、发展现代农业的关键时期。农业生产经营方式正从单一农户、种养为主、手工劳动为主,向主体多元、领域拓宽、广泛采用农业机械和现代科技转变,现代农业已发展成为一二三产业高度融合的产业体系。要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关键是农民素质的转变,核心是培养高素质的新型农民。没有农民的现代化,就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如东是传统的农业大县,普通农户“小而全、小而散”的问题比较严重,经营方式粗放的问题比较突出,农民科技文化水平不高,许多农民不会运用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生产工具,接受新技术新知识的能力不强。职业农民,是具有新理念、新技能的新型农民。通过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可以造就一大批懂技术、会经营的以农业为职业的新型人才,并由他们带动我国现代农业发展,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三、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对策建议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是一项长期工作、系统工程,涉及到政策制定和制度安排等方方面面,必须上下重视,齐心协力。只有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关心农民、关注农业,形成支持农业和尊重农民的社会氛围与合力,才能创造出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成长的环境。

(一)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氛围

虽然如东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已经启动,但部分农民由于受文化基础、家庭经济和年龄状况等因素的制约,对培训学习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参与的主动性、积极性不高。因此,要充分利用县内“两台一报”和网络等多种途径,进行广泛宣传,让广大干部群众充分认识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对于发展现代农业的重大意义,解决部分干部群众认识上的误区。要充分挖掘新型职业农民在发展现代农业、推广农业科技、提高生产经营能力、带领群众致富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典型事迹,在全社会营造关心支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良好氛围。要积极宣传国家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扶持政策,调动广大农民参与培训的积极性。要培养造就一大批新型职业农民,树立以农为业,以农创业,务农光荣,务农富裕,务农也能现代化的社会风尚。

(二)制定扶持政策、鼓励农民返乡

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进城务工,实质上还是因为种地赚不到钱。为了鼓励“五有”―有点技能、有点资金、有点营销意识、有点办厂能力和对农村有感情的农民返乡创业,为发展现代农业、建设新农村打造一支用得着、留得住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必须在土地流转、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金融信贷、农业补贴、农业保险、社会保障等方面制定扶持新型职业农民发展的政策措施,要将现有的特别是新增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向新型职业农民倾斜,形成清晰完整的扶持政策体系。

(三)紧扣农民需求、提高培训质量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就是培育未来农业生产经营主体。要整合各种资源,由县农委牵头,以县农广校为具体实施单位,面向有关农业教育、农技推广等部门和单位公开选聘业务精、水平高、责任心强、热心农民培训的专家及乡土人才组建如东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讲师团,将关键农时、关键生产环节的关键技术集成化、简单化,送进千家万户、送到田间地头。在培训方式上,要根据农民特点和生产特点,既沾地气又灵活变通,综合运用现场培训、集中办班、入户指导、田间咨询等多种方式,针对农业生产和农民科技文化需求,以农业实用技术为重点,广泛开展大众化普及性培训,提高参与性、互动性和实效性。对有一定产业基础、文化水平较高、有创业愿望的农民开展创业培训,并通过系统技术指导、政策扶持和跟踪服务,帮助他们增强创业意识、掌握创业技巧、提高创业能力,不断发展壮大新型职业农民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