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信息范文
时间:2023-04-03 19:53:5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图书馆信息,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优化图书信息管理对于图书馆的应用发展非常重要,是现代化发展的必然需求。以图书信息管理为切入点,深度分析优化现代图书馆图书信息管理的必要性,切实探讨图书信息管理的优化方式。
关键词:
现代图书馆;图书信息管理;必要性;优化方式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愈加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与人们素质水平的提升,而图书馆作为辅助教育事业的重要部分,对个人素质水平的提升与社会的文明发展有着较大的贡献,为了充分发挥图书馆应有的作用,就要切实做好图书管理工作。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各行各业的结合也愈加紧密,图书管理也不例外,信息化技术的融入也促使图书馆图书管理实现突破性发展,如何优化图书馆图书信息管理就变得非常重要。本文着重探讨如何优化现代图书馆图书信息管理。
1优化现代图书馆图书信息管理的必要性分析
通常来讲,图书馆馆藏非常之大,涉及的领域较多,所陈列的书籍经过重重筛选,含金量较高,因而图书馆已经成为了人们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随着人们对图书馆认知越来越充分,图书馆分布也越来越广泛,为了促进图书馆的应用发展,为了切实符合现代化的发展需求不断的更新书目,图书量不断增大,这就需要针对这些图书做好管理工作。现阶段的图书馆图书管理与信息化技术有机结合,以计算机网络为载体,相关信息技术为支持开展一系列的图书管理工作。图书管理信息化对于图书馆而言是必要的。其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优化图书信息管理是现代化发展的必然需求,同时也是发展的必然趋势。信息时代背景下的传统图书管理逐渐暴露弊端,无法适应现代化的发展需求,为了推动图书馆的正常应用发展,必须融入时代元素,紧跟时代变化,迎合大众需求,加速融入信息化技术,不断优化图书管理模式,真正意义上实现信息化管理,服务于大众,充分发挥出图书馆应有的作用。故而图书馆方向,由传统的图书管理向现代的图书信息管理的转变是图书馆图书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正是这种发展趋势,促使了图书管理实现快速发展;第二、优化图书信息管理是深化信息服务的需要。在当今社会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和信息量的快速膨胀环境下,现代图书馆的专业化程度和社会化程度与日俱增。所以,现代图书馆信息管理方式的优化成为现代图书馆能够切实实现各种信息的共同使用,加快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客观趋势。信息管理的优化将从整体上改善传统图书馆的工作,能够更好的实现搜集、整理、存储和传播文献信息,为读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进而促进了全民素养的提高。最后,现代信息技术已成为现代图书馆图书信息管理优化的发展趋势。目前,在信息化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的是数字化信息,而占据人际交流平台的将是虚拟空间。因此,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的日益增加,图书馆引入信息管理是现代图书馆发展的必然趋势。当今,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已不单单是依靠书本,而主要信息来源则是依靠快捷、方便和全面的网络资源。网络资源的依靠以计算机为基础,以网络传播为核心的技术的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因此,现代图书馆通过信息管理的优化,能够清晰的把握读者的需求,进而提高了图书馆服务读者、服务社会的能力,有利于图书馆的优化发展。
2探讨现代图书馆图书信息管理的优化方式
前文已述,现代图书馆图书信息管理优化十分必要,对于图书馆的应用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故而要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加速图书信息管理的实现,优化信息管理效果,更好的服务大众。以下是对现代图书馆图书信息管理优化方式的具体探讨。
2.1改变图书馆传统的管理模式
在信息时代来临之前,图书馆管理模式较为传统,一方面管理工作量较大,需要投入较多的人力资源开展管理工作,另一方面不能充分体现图书馆开放化及信息共享的特点,人们借阅图书的过程较为麻烦。故而在优化图书信息管理过程中要摒弃固有的管理观念,大力解放思想,积极开拓新型信息化管理模式。在信息管理优化方式下,更需要强化信息服务意识,重新树立信息化、竞争、创新、资源共享等服务理念。现代图书馆要转变传统的管理与服务模式,在传统的管理模式中,融汇信息化环境下的先进的管理和服务模式。从而能够为读者更好更快地提供优质服务。
2.2强化信息服务意识
若要实现图书信息管理上的优化,就要强化工作人员的信息服务意识。要切实从读者的角度考虑问题,解决在图书借阅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为读者提供良好的便利条件,以服务读者为宗旨开展信息管理工作。一方面要与读者做好沟通工作,以读者的切身需求与期望为导向,完善信息管理措施;另一方面要健全信息资源共享机制,设立一个相对开放化的信息平台,为读者提供借阅便利的同时帮助读者更好的掌握图书信息,进而为读者提供更为优质的信息服务。
2.3增加硬件与软件投入
现代图书馆信息管理的信息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这个系统工程中的技术设备、人力资源、业务流程重组等其他方面,都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现代图书馆信息管理的优化,一方面加快了图书馆的网络化进程和服务现代化的发展,以及使图书馆传统业务技术手段得以改变,改变了传统图书馆信息资源的现状,使图书馆信息资源得以深度开发和普遍共享,信息服务能力和文献保障水平得以提高。另一方面要不断为现代图书馆添置专业性的设备,在开发为读者提供特殊服务方面独辟蹊径,加强现代图书馆网络导航服务。综上所述,图书馆在硬件和软件方面应不断增加经费的投入,进而能为读者提供形式多样的服务,促使现代图书馆图书信息管理优化中的网络信息之间互动的形成和信息资源保障制度的创建,进而能够在实现网络化上提供软、硬件的保障。
2.4加强图书馆管理与服务的信息化与数字化
现代图书馆信息管理的优化不只是信息资源的数字化,还是图书馆管理与服务的信息化和数字化。在信息社会发展的今天,电子产品的快速普及,图书馆的功能已不是仅仅为公众提供文献资源,这就要求现代图书馆的重要资源要制作传播快捷,内容生动形象。因此,在信息管理优化中,要把图书馆的电子信息资源建设作为重点建设之一。
结束语
综上浅述,信息时代背景下的图书管理不断朝着信息化方向发展,既符合大众需求,又促使图书馆自身进一步发展,优化现代图书馆图书信息管理非常必要。本文主要从改变图书馆传统的管理模式、强化信息服务意识、增加硬件与软件投入、加强图书馆管理与服务的信息化与数字化四个方面探讨图书信息管理优化方式,为图书馆的发展进步贡献一份力量。
作者:范滨多 单位:黑龙江省冰上训练中心
参考文献
篇2
Abstract:Traditional library and digital library integrated into one organic, the establishment of compound libraries, which will be conducive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ntire library and adapt to the needs of the information age. In this paper, a combination of library service quality, hardware and software aspects of building an analysis of compound libraries need to exist, the information age will be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the library.
关键词:复合型图书馆 信息化时代 发展方向
Key words:Compound libraries; the information age; direction
【中图分类号】G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069(2009)-06-0130-01
当今社会是一个以计算机技术、数字技术、网络通讯技术为代表的信息化时代,信息化将对既有的社会生活、社会管理体制和管理方式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由于图书馆处于社会知识信息搜集、储存、传播的中心地位,既最受到时代进步的步伐,又将直接面临信息化带来的巨大压力和挑战。现代的数字化信息载体与传统的纸质信息载体的有机结合,将催生出一个全新的图书馆模式,这就是“复合型图书馆”。复合图书馆是在印刷文献与电子文献或虚拟文献共存互补的复合环境下,传统图书馆与数字图书馆共存互补,有机结合于一体。也就是物理实体的图书馆与虚拟的信息空间结合于一体。它的各个组成部分不论是信息资源、服务范围,还是服务对象、服务手段以及技术方法等方面,都是是复合式的。
(1)实现传统图书馆与数字图书馆的有机结合,可使图书馆的整体功能与作用放大。
传统图书馆与数字图书馆各有各的优势和劣势,也就是说都有局限性,这说明二者都不是十全十美的,但若二者遵循图书馆的发展规律,充分利用二者的内在联系,有机组合于一起,建立复合图书馆,而不是各自为政,自立门户,更不是人为设隔离区,就会使二者既可实现优势互补、互助互动、共存共荣,使其功能与作用放大。世界是一个大系统,大系统之下又分为各个层次的小系统,大系统与小系统之间,小系统内部各组成要素之间都是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绝不是孤立的。图书馆是一个系统,下属诸多子系统,若各个子系统能相互联系起来,就能发挥系统的属性与功能的放大作用。也就是说传统图书馆与数字图书馆若各自独立,不成为整体,它的功能与作用只能是1+1=2。若两者组合成一个整体,实现优势互补,消除局限性,它的功能与作用就不只是1+1=2,而是要大于2。
(2)极大地提高图书馆的服务质量,方便读者。
图书馆的终极目的,就是运用信息知识服务于社会,满足读者的需求,一切为读者着想,读者第一,读者是上帝。因此怎样方便读者,怎样提高为读者服务的质量,是图书馆首先要考虑的问题。传统图书馆与数字图书馆在满足读者需求,服务读者方面,各有自己的优势与不足。若两者人为分离,不能整合于一体,就可能使读者对获得的服务不十分满意。传统图书馆与数字图书馆有机结合于一体,建立复合图书馆,就可实现虚实结合,存取一体化,传统服务与网络服务一条龙。这样,读者即可以使用传统文献,也可以使用数字化文献;既可亲自到馆查阅,长时间在馆内从事研究,或把书借回家阅读,也可以不去图书馆,在单位或家里通过网络利用图书馆;图书馆既可实行限时限量服务,也可实行不限时不限量服务。
(3)实现统一管理,统一规划,充分发挥人、财、物的作用。
传统图书馆与数字图书馆分立,既不便于统一管理、统一规划,还要造成重复和浪费。当前的状况是,各级政府和有关主管部门对数字图书馆建设都愿意大量投入,而且经费非常宽松。由于缺乏统一管理与规划,不少地方出现无序的重复建设,浪费极大,而对大量存在的仍起主要作用的传统图书馆却投入不多,不少基层图书馆多年不买一本新书,使传统图书馆的发展、改革深受影响,从而造成一边繁荣热闹,一边冷清尴尬。若把传统图书馆与数字图书馆结合起来,建立复合图书馆,就可统一管理、统一规划,合理使用和配置人、财、物,避免浪费,就能实现互助互动、共存共荣,促使整个图书馆事业健康有序地发展。
(4)实现传统图书馆深入改革发展的需要。
传统图书馆虽有漫长的历史,但必须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改革,才能适应需要。在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时代的今日,传统图书馆要适应社会需要,要生存,要发展,就要加强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建设,如果在这方面大量投入又必然与数字图书馆建设重复,造成浪费;若二者结合,建立复合图书馆,既发展了数字图书馆,又改造了传统图书馆,适应了信息化社会的需要,还将节约资金,加速图书馆事业整体发展。
(5)做到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协调统一。
篇3
关键词:复合图书馆;馆藏建设;信息资源配置
1需求导向原则
我们知道,图书馆信息资源配置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的信息需求。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使得信息和知识成为科学研究、教学活动、组织管理、实际工作、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资源,现代信息网络的发展使信息获取变得十分便捷,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使信息资源的直观性和趣味性增强。复合图书馆的读者通常分为三种类型:现场型读者、网络型读者和双重型用户。现场型读者是指到图书馆来利用信息资源的读者,为现场型读者服务体现了图书馆传统文献服务和责任的延续。网络型读者是指不来图书馆而利用网络利用图书馆信息资源的读者,这类读者的存在决定了图书馆要建立虚拟馆藏,通过网络提供信息服务。双重型读者既到图书馆又通过网络利用图书馆的信息资源,这类读者综合了前两类读者的特点。读者信息需求的内容扩展到科学技术、经济管理、政策法规、求职求学、房产物价、股市利率、娱乐消遣、医疗保健、旅游观光乃至日常生活等多方面,用户所需信息的形式由原来单纯的文字信息需求扩展到文字、图像、声音等多种形式的信息需求。
2虚实结合原则
依据信息资源是否收藏在本图书馆中,可将图书馆馆藏信息资源划分为实体馆藏信息资源和虚拟馆藏信息资源两种形态。实体馆藏信息资源是指图书馆购买、拥有并存储在图书馆中,可供读者利用的出版物,包括本馆馆藏中所有以纸为介质的信息,存于馆内的单机版电子文献信息(如CD-ROM,VCD,机读磁带和软盘等),还包括馆藏中已数字化的文献信息。虚拟馆藏是指本馆以外的馆藏,即数据存于图书馆之外的其他地方,如网络数据库和Internet信息资源等。虚拟馆藏以电子信息资源为主,包括从网上通过一定的协议连续稳定获取的专业数据库上的信息资源和有针对性地搜索并组织成有序的可提供用户使用的网络信息资源。已经数字化并在网上运行的馆藏信息资源既是本馆的现实馆藏,也是它馆的虚拟馆藏。虚拟馆藏使图书馆的馆藏范围在地理上和空间上得到了极大的扩展和延伸。
传统图书馆的馆藏主要是实体馆藏。这种馆藏信息资源配置方式虽然要耗费大量的资金,并难以全面满足读者的信息需求,但是,在以纸质文献为信息资源主体、高速信息网络尚未形成、信息资源共享程度很低的情况下,图书馆信息资源配置也只能采用这种方式。复合图书馆馆藏包括实体馆藏和虚拟馆藏。这种馆藏信息资源配置方式既能节约经费,又能更好地满足读者的需求,但对技术环境和社会环境的要求较高。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使信息资源虚拟配置成为可能。
复合图书馆信息资源配置应坚持虚实结合的原则,将信息资源的实体配置与虚拟配置结合起来,根据信息内容和使用方式以及复合图书馆的性质、任务和读者需求等,确定馆藏信息资源实体馆藏与虚拟馆藏的主次。从信息内容和使用方式来看,利用率较高且一般是系统阅读的一次和三次信息资源,如内容新颖的学术论著、教学参考资料、文学艺术作品等,宜采用实体馆藏配置方式,并以印刷型为主。知识教育、文化娱乐类知识及文摘、索引等二次信息资源,可采用实体馆藏配置方式,但以光盘型为主,也可以采用虚拟馆藏配置方式。现实性、时效性强的市场行情、求职求学、房产物价、股市利率、医疗保健、旅游观光等信息资源应以虚拟馆藏配置方式为主。对于能满足用户基本需求而必备的基础数据库需购置光盘或设立镜像站进行本地化建设,以方便用户就地获取;而非基础数据库则采用网上包库等方式进行远程在线检索,以减少设备投入。
3协调共享原则
图书馆信息资源配置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并非单个信息服务机构的独立活动。无论到什么时代,任何一个图书馆的资源都是有限的。有限的资源与用户无限的需求之间的矛盾,决定了图书馆必须将资源的共建共享作为其发展的重要基础。然而,以前我国图书馆信息资源配置中普遍存在着“大而全”、“小而全”的思想,上级主管部门把收藏文献信息的数量作为衡量图书馆工作好坏和服务能力强弱的主要标志,图书馆重文献的种册数、轻信息量,重信息的拥有权、轻信息的使用权,并将馆藏信息资源视为私有财产,很少提供给外单位的读者使用。之所以出现这种局面,除了我国长期以来所形成的传统思想观念的束缚和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管理体制的制约外,还受到技术条件的限制。由于信息技术手段的落后,印刷型文献信息传递比较困难,所以信息资源难以实现大范围的共享,自然也就影响到信息资源配置的分工协作。在复合图书馆中,文献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问题显得更为重要,复合图书馆也能够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信息的远距离传递和大范围协调共享。复合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共建共享工作主要是协调采购印本资源、集团采购电子资源、联合编目、共建特色数据库、文献传递等。目前急需解决的主要问题就是改革图书馆事业管理体制,转变思想观念。在我国,应建立全国统一的图书馆事业管理体系,克服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现象,对图书馆信息资源配置进行宏观调控,实现图书馆信息资源配置的协调;各复合图书馆应克服“大而全”、“小而全”的旧思想,树立信息资源协调共享的新观念;变“重视文献种册数”为“重视可供利用的信息量”。
4动态发展原则
信息技术是发展的,读者信息需求是变化的。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的发展,现代信息技术会进一步发展,这就使得光盘型、网络型信息资源的数量不断增加,信息传递网络进一步扩大,网络的功能进一步完善,作为现代信息处理和利用设备的计算机的普及程度进一步提高,读者的信息需求会出现新的内容,读者获取和利用信息也会出现新的方式。因此,复合图书馆信息资源配置应坚持动态发展的原则,在信息资源配置中,立足当前,兼顾未来,合理规划,分步到位。
复合图书馆所配置的信息资源,其内容不仅要满足读者当前的需求,而且要考虑到读者将来的需要。在信息资源配置过程中,一方面要从现在和过去着眼,讲求针对性、积累性;另一方面从将来着眼,讲究预见性、发展性。有些虽然目前需求不大或不便于利用但在将来会有较大的需求且便于利用的信息,也应适当收藏,以免到时候因绝版而无法购置;对于一段时间内需求量较大但时效性很强的信息,可采用虚拟配置方式来解决,不必要每个图书馆都花大量经费重复购置。信息资源的形式不仅要与现有的信息技术条件相适应,而且要考虑到信息技术发展所带来的新变化。当前,由于现代信息技术装备与技术人才的限制,新型电子信息资源的配置不能强求一步到位,复合图书馆所配置的信息资源的形式在目前还不可能以电子出版物为主,印刷型信息资源应占重要地位。今后,可逐步扩大光盘型信息资源和网络型信息资源在信息资源体系中所占的比例。复合图书馆信息资源配置要有长远规划和短期计划,不同时期应有不同的配置目标和重点,应根据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读者需求的变化及时地对信息资源配置目标和已形成的信息资源体系进行调整。
参考文献
[1]张和芬.当前复合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J].河南图书馆学刊,2004,(6):4-6.
篇4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书目信息服务,调查与分析
书目信息是信息资源的知识和效用信息的集合,可有效地解决信息资源与用户需求之间的矛盾。书目信息服务是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充分开发文献资源,为教学研究和生产建设服务的一项具有较高科学意义和实际意义的工作,是读者服务工作向广度和深度发展的重要环节。,调查与分析。作为高校图书馆的书目信息服务活动,就是要通过各种方法和手段,为高校师生的教学、科研、创新、自主学习等任务及时地提供相应的高质量的书目信息,以节省他们的时间和提高效率。笔者通过对部分高校图书馆主页及 CALIS服务项目的调查分析, 了解到高校图书馆的书目信息服务在经过十几年的不断探索和努力后,无论是其服务内容、服务能力、服务质量都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但也存在不少有待改进的地方。
1高校图书馆书目信息服务的现状
书目信息服务的最初形式只有目录一种,随着社会的发展,现在的书目信息服务已经包括了书目、索引、文摘等工具。书目信息活动的实质和核心是知识组织。,调查与分析。书目信息服务是指图书馆利用书目、索引、文摘等工具,为读者和用户提供文献信息,以节省他们的时间和精力,提高文献查找的速度和效率。网络环境下,除了以上的几种类型外,还包括各种书目数据库、全文数据库、电子报纸、电子期刊、会议产品、广告等动态信息,如何有效地开展书目信息服务满足教学科研的信息需求具有重大意义。
目前,高校图书馆大部分都实现了书目信息的计算机化,可以为读者提供方便、快捷的文献信息检索服务。不过,很多图书馆的书目信息服务都缺乏有针对性的读者服务。为此,本人根据高校图书馆书目信息服务的现状,为图书馆更好地服务读者提供参考文献信息服务的对策。,调查与分析。
由于一些学校对图书馆的投入不够,在人力和物力上配备不足,图书馆对自身的宣传不重视;有些图书馆还停留在传统的手工操作阶段,没有建立馆藏书目数据库,再加上图书馆没有主页,所以根本不可能有联机公共检索目录。从调查情况来看,没有联机公共检索目录和图书馆主页的图书馆,基本上是公立专科学校和私立学校。
有不少图书馆没有开设文献信息检索课和新生入学教育课。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信息时代,文献信息量剧增,信息的有效组织和传递交流成为时代迫切的需要,文献信息检索是信息社会人才个人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文献信息检索课的开设在高校中尤为重要。没有开设文检课,学生无法快捷地掌握信息检索的基本技能。而新生入学教育课的开设,是对图书馆自身宣传的一个有效途径。
2 不足与分析
2.1 书目数据资源共建共享程度不够,书目数据质量有待提高
高校图书馆缺少一个权威的机构对书目数据库建设进行统一规划、协调,各个图书馆书目数据库建设基本上是各做各的,造成各馆书目数据库建库标准不一致,著录格式不一致,数据标引深度不一致,著录项目选择不一致,重复录入等问题'虽然大多数图书馆的中、西文著录格式都采用MARC格式,无论是CNMARC还是USMARC格式,这些格式在框架上都有一定的关联,却在具体内容上不尽相同,给书目信息服务带来了不少的障碍,严重影响书目数据库的质量以及书目资源共享的进程。联机编目能够提高书目质量,利于本地区文献资源的合理布局,促进文献编目工作规范化,为国内外不同图书馆之间交换书目信息提供了可靠保证。“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体系(CALIS)”作为国内图书馆界的一个权威机构,其书目数据库的数据质量是比较规范的。
2.2 图书馆自身宣传不力,导致读者对图书馆的服务项目、服务内容和方式、馆藏范围和特色、馆员的工作范围等情况不甚了解
高校图书馆与中学图书馆比存在很大的差距,新生利用图书馆的能力还没有培养,而且低年级学生由于没有科研意识,多侧重阅读消遣性书刊,阅读上存在盲目性,加上对图书馆各项业务不熟悉,很少人使用图书的公共检索目录检索图书。另外,图书馆提供给读者使用的公共目录检索终端机有限,无法让读者方便自如地使用。中小型图书馆都没有很好地利用新生入学教育这个机会,介绍图书馆的各种功能、服务项目、服务内容、服务范围等等。
2.3 不同类型的图书馆之间书目信息服务质量上存在很大的差距
据调查,开展网上书目信息服务的图书馆中,公立大学图书馆的比例大大高于私立大学图书馆,而公立大学图书馆开展书目信息服务的数量与质量也存在明显差距,综合性大学图书馆的书目信息服务无论从数量上还是从质量上都优于专科院校图书馆。,调查与分析。从调查的结果看,公立本科院校图书馆基本上都有自己的主页,能提供联机公共检索目录(OPAC)、网络数据库、开设文检课、专题数据库、专职参考咨询人员,有的还建立了学科导航,开展在线参考咨询服务。而公立专科院校和私立学校图书馆大部分都没有主页,不能提供联机公共检索目录(OPAC),没有网络数据库、专题数据库等等。
2.4 缺乏对网络信息资源的深度加工,各馆的书目信息产品不多
与传统文献相比,网络信息资源具有载体多样、数量变化快、容易复制、内容和形式特征难以描述等特点。从调查情况看,目前,大部分图书馆对网络信息资源的整合只停留在某一专题的网站链接或学科导航上,缺乏对网站的学科内容进一步的揭示,'面对浩如烟海的网络信息,读者很难找到所需信息',图书馆并没有利用自我优势,揭示网站的学科信息,从而形成自己的书目、文献指南、综述等。
3高校图书馆的共性问题及解决方案
3.1馆藏书目 库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所有211院校图书馆的馆藏书目数据库量越来越多,书目的规范性著录标准也越来越高,但也存在种种问题,影响读者对OPAC检索的信心,他们大多数更愿去书库中浏览。这些问题关键词的连接关系,因此,不管书目记录著录的如何规范,对读者而言都无法起作用;五是各图书馆之间的OPAC不能整合到一起进行统一检索,读者必须进入到各个图书馆的OPAC检索系统中才能进行跨库检索。联合目录亦存在同样的问题。针对上述问题,笔者认为图书馆除了要加强书目记录质量建设和提高OPAC检索功能外,还应注意如下二方面的工作:
1.加深对书目资源本身的进一步揭示。传统的MARC著录的是书目的外部特征及内容特征,但在出版业相当发达的今天,同内容的图书越来越多,MARC记录中的这些信息已无法让读者准确把握书的内容。囚此,将来通过OPAC提供给读者的书目记录,除了MARC记录原有的著录内容,还应为读者提供书的内容简介或目次,以方便读者的选择和判断。
2.加强规范文档包括著者规范及主题词表在OPAC检索中的运用。目前的MARC记录,越来越注意著录规范,但对读者而言却不可能知道这些规范词语,他们希望的是,检索时只要输入关键词,系统能自动将检索词及其相关词语的书目信息一起检索出来。因此,应加强主题词表的电子化工作,并将其嵌入到OPAC检索系统中。
3.加强OPAC书目检索的整合应用。首先要将图书馆各种类型的馆藏资源统一整合在OPAC系统内。,调查与分析。其次,要加强图书馆OPAC系统的整合,使读者能了解到更多的书目信息。,调查与分析。
3.2网络数据库资源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数量有限;二是数据库重复建设较严重,几乎所有的图书馆都引进CNK工或维普,而外文数据库中,2003年仅SpringerLink全国就有496家高校图书馆在引进,在清华、北大、武大图书馆引进的外文库中有的重复率;三是数据库资源总体利用率有限。四是同学科的信息分散在不同的数据库中,数据库间重复收录,同样的期刊但收录范围又不完全相同,读者很难把握;五是数据库利用很不方便,信息孤立问题比较突出,不同的数据库,有不同的检索平台,检索时也只能在不同的数据库之间进行切换。针对上述问题,许多高校图书馆都已经开始了对这些数字资源的整合服务。
3.2.1加强数据库资源的整合力度。如上所述,虽然有不少高校图书馆为读者提供各种资源的整合服务,但整合层次和力度都相当有限,部分跨库检索只支持最多2个数据库同时检索的能力,而清华大学图书馆的学术信息资源之间最多也只能提供25个数据库同时检索的能力。因此,高校图书馆可在充分分析读者需求的基础上,加强合作、联合攻关,共同开发便于读者利用的跨库检索功能或一站式检索平台。
3.2.2加强对资源中知识的组织、揭示及关联。一个好的语义知识网对读者的书目信息利用将是一个很好的工具。CNK工数据库中提供的相似词、相似文献、相关文献作者、文献分类学航等功能,亦将文献知识之间的关联进行揭示,以扩大读者对书目信息的把握能力。
3.3服务的主动性问题
首先表现在大部分图书馆员还是习惯坐等读者上门咨询,而不是主动将书目信息及时地、主动地送到教学科研当中去;其次,在现有的主动中,由于缺少对读者详细的书目信息潜在需求的分析,个性化服务的针对性也不强;第三,主动服务的层次较浅,书目、文摘、述评类的信息服务较少;第四,忽略了不习惯利用图书馆主页的部分读者的书目信息需求。要解决上述问题,笔者认为:
3.3.1采用各种手段,加强书目信息的主动服务效果。不仅要将这些有效的书目信息推送到图书馆主页中,而且要将这些有效信息推送到读者的邮箱中,甚至可采用手机短信方式或派发宣传资料方式。
3.3.2采用各种技术,挖掘读者的书目信息需求,加强个性化的主动信息服务。如通过专家数据库方式,或根据读者登录WEB的行为分析,挖掘出读者专业信息或阅读倾向,或通过图书馆与读者之间的沟通平台,如短消息平台系统,掌握其潜在的书目信息需求,从而为其主动提供与其所需文献最相关的书目信息。
3.3.3主动参与到高校的教学科研当中,了解科研动态,真心为师生员工提供最及时有效的书目信息。
3.3.4加强书目信息对高校管理部门的决策支持力度,主动收集管理部门所需的书目信息,并通过各种方式主动、及时地提供给管理者以供参考。
3.3.5组织人力物力,加人对书评、文摘、综述、动态、进展报告、专题研究报告等二、二次书目信息产品的加工力度,提高主动服务的水平。
3.3.6加强信息培训的力度。应积极地通过新生入馆教育、文献检索课程、数据库专题讲座和各种信息咨询等,以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和信息检索及利用的能力,帮助读者有效使用图书馆及文献信息资源。
参考文献:
1.CALIS网站:calis.edu.cn/
2.江苏汇文软件有限公司:libsys.com.cn/
3.国内部分高校图书馆网站:lib.wust.edu.cn/libonline/dh.htm
篇5
关键词:体验经济、需求、个性化服务
【分类号】G251.6
1时代背景
靠天吃饭的农业经济早已远去,随着工业经济和服务经济交叉占据市场主体的姿态随着产品过度炒作和金融泡沫开始走向疲软,目前的经济状态被称作“体验经济”。这一名称成名于约瑟夫・派恩与詹姆斯・吉尔摩合著的《体验经济》一书。前三个经济阶段共有的产业特性到第四阶段转变为追求消费和生产的个性化。
体验经济的主流形式是要以个性化服务满足需求市场,进而以最符合市场体验的产品触及人们的感官和心理,实现市场和品牌忠诚度的确立。信息时代,人们接触信息的途径多、成本低,基本雷同的产品信息已经无法打动他们,人们希望接触到最真实的产品,了解甚至渗入到产品的制作流程中(可口可乐汽水瓶定制就是一个例子)。要凸显自身价值,就必须抓住市场的这一需求变化。现代意义的图书馆历经了工业经济、服务经济时代接近三个世纪的变迁,进入体验经济时代,只有发扬自身特色,挖掘独特优势,才能立足于众多竞争者之间。
2图书馆变革
2.1竞争者
图书馆的始建极具公益性质即实现信息与知识的保留和普及。在其发展过程中,原先对读者的社会责任逐渐演变成图书馆对读者用户提供的一种可选择。这源于读者获取信息的渠道扩张,也即图书馆的竞争形态的涉入。伴随着计算机与互联网的发展,读者可以在万维网和现实空间中选择自己喜爱的信息利用方式,图书馆作为其中一个信息与知识的服务空间,必须了解自己的定位,准确把握读者的喜好,才能更好的实现其价值。这就是在市场环境下传统图书馆的定位。
现代图书馆从读者群体上讲主要包括公共图书馆与大学图书馆,从存在形态上分传统意义图书馆(图书+馆)与数字图书馆。以上两种分类中图书馆基本价值是统一的:保存和传递文献信息,保证读者自由、平等地利用信息和知识。即图书馆的价值体现就是满足读者的信息需求。多少年来,以提供廉价阅读环境为主旨的图书馆与读者这个词息息相关。而今,读者除了图书馆,还能在其他地方获得同类的服务,长期占领阅读市场的图书馆不再一家独大,各种竞争者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进入市场。
首先是计算机中心和网络中心,这一类竞争者由于存在图书馆内,对读者分流没有直接的影响,但分散了投给图书馆的建设资金。
其次是信息娱乐业(网络传媒)、网上书店、信息服务商、搜索引擎等盈利性机构,它们是伴随信息技术和信息经济成长起来的,信奉信息和知识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通过对信息资源的开发、控制、管理,转化为企业资本,并作为商品进行市场赢利。无论是从用户群体还是价值观上,他们都是传统图书馆的一大竞争者。比起远在某处的图书馆,读者更愿意足不出户就能了解世界,或者比起阅读时想象,他们更偏好于电子图书绚丽的交互。
再次,书刊出版发行商、数据库服务商、系统服务商共同构成了图书馆的上游行业,也对图书馆的生存提供了挑战。当前信息服务行业普遍呈现出两个特征: 一是文献量激增、信息价格和人工成本持续上涨,其中数字资源的涨幅更大,这相应增加了图书馆的运营成本和竞争负担;二是书刊出版发行商、数据库服务商和系统服务商已逐渐形成将文献的收藏、检索、传递等全面信息服务包揽,并直接提供给最终用户的发展趋势。图书馆依靠资源、地理、行政地位、技术与系统复杂性等特性建立的竞争优势随之弱化。
上述三类竞争者的渐入,引起了传统图书馆用户阅读习惯的改变。当图书收藏、制作、检索、宣传一条龙服务与互联网这个已基本普及的信息渠道结合,用户去图书馆注册,每次去图书馆借还书,这些过程就显得冗余。因此资源丰富、廉价等不能再是图书馆的标语,图书馆要继续创造存在的理由,就必须在目前多元化的市场中为读者提供令其难忘的个性化定制服务。
2.2措施
(1)利用图书馆公益性特质,发挥管理资源优势
公益性是从图书馆诞生就具有的独特性质,要充分利用这一点。现阶段虽然有关其公益性的争论仍然存在,但对于经济环境下图书馆有效运作的讨论与研究具有现实意义。
市场环境遵循优胜劣汰规则,竞争与资源配置的最终决定者是读者。而图书馆因其特有的公益性质,虽在很大程度上受读者偏好影响,其资源配置的最终决定者是管理者,弱势的图书馆甚至可以得到管理者的扶持和指导,基于社会服务的不同地域间的图书馆之间或图书馆与各文化行业间的合作也更加便捷。因此,充分利用管理资源,实现自我特色宣传是图书馆在竞争环境中需要发挥的优势之一。
(2)构建主题性数字资源库。
数字化图书馆是指利用计算机技术、数字化技术、存储技术和网络技术等形成的一种跨区域、国家的信息系统,以数字化的方式将信息知识等资源都存储在一个拥有海量存储力的系统中,并通过计算机网络将这些信息资源传递给位于不同地域的各个用户,从而实现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的信息、资源的共享。谷歌数字图书馆和欧洲数字图书馆正是以地域无局限和海量资源共享为噱头。传统图书馆在转型中也应逐渐形成自己的馆内网络,以自有馆藏特色为主题,继续实现自己的价值。比如,除了最基本的读者注册、图书在馆和借出信息、图书信息查询等功能,还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实现以下功能:①创建类似于豆瓣阅读中关于某一主题的书单,这个书单涵盖这个主题从入门到精通的一些经典书籍,这样减少了读者寻找书籍的时间。②借助于推荐算法实现图书推荐系统,可以在读者借某本书籍时,给出与这本书相关联的的书籍,给读者更多的选择。③设定书籍评分,读者读完某本书籍之后,可给这本书打分以及评论,收集这些数据以供后来的读者参考。④可以依靠RFID等技术实现智能借还书籍,不必在借还中心排队等候,携书籍直接走出借还装置即可完成借还书籍。⑤可以建立信息推送系统,凭借读者注册的手机或者邮箱信息,适时推送借书时间、所借书籍名称以及还书日期等关键信息,甚至馆内新入书籍也可以推送给读者,实现传统图书馆与图书馆信息的结合。
以上这些技术的应用能够减少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服务质量和响应速度,其最终目的是让工作人员有更多的时间从事增值。国外一些图书馆已经开始提供拥有个人主页的“我的图书馆”服务、“一站式”服务、实时解答服务、首问负责制等。个性化服务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使图书馆更多地关注读者的需求,提高针对性的服务。许多研究型图书馆也开始探索由基于资源的信息服务转变至为教学科研所服务的信息与知识服务。这种服务方向的改变体现在服务内容与馆藏资源两个方面。国外高校的一些学科图书馆内没有图书、期刊或者工具书,只有学科馆员、计算机、群组工作的讨论室和针对个人服务的咨询座位,图书馆员主要进行培训、咨询、帮助读者群组分析和检索信息,也负责组织专题性质的“数字图书馆”,学生可以在馆内进行交互式学习和研究。
(3) 优化环境,凸显馆舍优势。
国外高校图书馆相关人士认为:当你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都可以接触信息时,信息和知R就不再是你走进图书馆的主要原因。即当服务内容一致时,引导选择的将是服务态度和环境。
对于世界上拥有移动通讯设备最多的中国人,获取信息可以通过移动客户端的搜索引擎,也可以通过阅读APP,非常便捷。但就像备考的学生总惦记着提前在图书馆占位,许多人也会在需要安静地撰写论文或者进行某些研究时选择图书馆。也可以说,目前图书馆存在的价值是为读者创造一种交互空间、主题服务、信息技术三者融合的体验,使读者接触多种媒介和技术,帮助读者创造、结合、提炼和分享知识,而不仅仅是寻找信息与知识。
不同地域的图书馆在建筑形体与风格、空间布局与陈设方面虽具有自己特色,但其建设和维护从始至终还将是围绕着储藏和阅览图书这个主要特性的,这一点是居家环境和工作环境所不能比拟的。
传统图书馆的环境理念比较简单:安静、方便。现代社会的生活节奏太快,每日奔走在家庭和单位之间,这样两点一线的生活使人们疲惫不堪。图书馆为读者提供一个位于家庭以及单位的第三场所。这里安静平和且环境优雅,这里有真实的书籍――而不是现代社会碎片时间所阅读的琐碎信息,这里也可以遇到志同道合的读书爱好者,可以缓解现代生活压力所带来的负面情绪。目前,国内许多图书馆也将这个特性充分延伸,甚至在馆内开辟空间,放置舒适的沙发和圆桌,提供咖啡等饮料。相对独立而又能够开放交流的空间环境会适当延长读者使用图书馆的时间,增加图书馆的服务次数,图书馆价值也得以展现。
结语
在时代的更迭中,图书馆即要守住已有的优势,又需借助于现代信息技术,抓住体验经济中市场需求,为读者提供个性化的信息服务,才能在信息化浪潮中乘风破浪。
参考资料:
1岳占仁.体验经济的未来
2杨广锋.核心竞争力研究的基础: 图书馆竞争分析.图书馆杂志.2007(3)
篇6
(一)图书馆用户新需求的要求
信息技术环境下,图书馆用户呈现出多元化、层次化及个性化的特征,对图书馆信息技术服务的要求变得更高。与此同时,传统的图书馆信息技术服务方式在新时期凸显出较为明显的缺陷,主要表现在图书馆馆藏资源陈旧及有限,图书馆资源利用效率不高,相关图书馆从业人员服务观念不强且人员素质不一,在图书馆组织架构及业务开展上不尽合理。
(二)图书馆用户面临分化流失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市场中涌现出一批信息服务机构,一定程度上对图书馆信息服务构成冲击。为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信息需求,市场发行商、出版商、网络信息提供商及信息检索服务商等致力于构建新型的信息服务系统,图书馆具备的信息检索、文献收藏及信息传递等服务内容在新时期面临着市场重组。商业信息服务机构依托自身有利资源及技术,通过提供信息增值的细化服务,使图书馆用户呈现出分化流失的态势。
二、图书馆信息技术服务发展现状
图书馆信息技术服务除了传统的文献检索、信息咨询、信息指导等服务内容外,还根据新形势发展要求,初步建立了图书馆网络信息服务系统,涵盖了以下几方面的服务内容。
(一)信息资料检索
信息资料检索,在服务方式上有资料数据库检索、OPAC及信息推送这几种类型。资料数据库检索,又分为图书馆自建数据库检索及在线数据库检索两种方式;OPAC主要侧重指在线信息查询;信息推送主要借助各种信息推送方式,向读者提供信息定制服务。
(二)信息资料借阅及深度报道
现阶段各个类型图书馆基本都已建立起网上借阅系统,开辟了图书馆网站,同步上传了一定数量的电子书。而在信息资料的报道上,能够囊括传统的书目摘要、书目索引等内容,而采用现代化信息技术,还能够对资料报道进一步加深,可提供文章述评及结题报告等内容,从而充分满足用户的信息需求。
(三)信息咨询指导
信息咨询指导服务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也呈现出新变化。传统的图书馆信息咨询服务是通过读者面对图书馆咨询人员寻求信息解答指导,一方面能够实时解决读者问题,另一方面也受到时空限制。伴随信息技术而推行的网络咨询服务,可以突破这一局限,读者借助网站进行网络交流,可以实时在线获取相关信息资料。
三、图书馆信息技术服务凸显出的问题
(一)信息资源尚不完善
图书馆信息资源在管理中不尽完善,突出表现在信息资源质量、管理及信息共享等方面。电子信息资源虽具备了丰富、灵活等特点,为读者使用提供了便利,但在管理上与纸质资源相比,又存在一定的复杂性,管理不善会滋生网络信息垃圾,也更易受网络病毒侵扰,给图书馆信息技术服务的开展造成影响。
(二)信息系统利用率不高
图书馆信息系统利用率不高,主要指读者群体,一方面由于自身信息技术掌握不及时,面对信息搜索及信息检索工具时,无从下手,另一方面图书馆在建立数据库时,如过于繁琐,也影响到读者群体的高效使用。
(三)图书馆资金人员制约
图书馆在筹备完整系统的信息技术服务方面,受到资金掣肘,往往难以全面实施,只是实现了初步的信息化。另外,图书馆服务人员素质不一,专业化信息技术服务人才短缺,对图书馆信息技术服务创新形成制约。
四、图书馆信息技术创新的有效途径
(一)深化图书馆信息技术服务理念
首先,建立科学的信息管理及服务观念。随着信息化加快,图书馆在管理上要实现自动化、信息化,建立起信息服务理念,在事务管理及相关决策制定上,要参考借助丰富的信息数据。例如在图书馆业务拓展上,要紧密结合市场需求变化,寻求图书馆公共服务属性与市场属性的有机结合,通过延伸服务项目内容,紧跟信息发展大势。在日常管理中,规范馆员工作流程,建立激励机制及竞争机制,深化服务理念。第二,树立以合作求发展的理念,扩大图书馆信息共享区间。网络环境下,即使图书馆馆藏再丰富,信息化程度再高,也无法满足所有用户的信息需求。因此,图书馆要树立合作发展的理念,着力扩大各类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建立信息含量丰富多样的云图书馆,加以实时更新扩展,优化图书馆检索数据库,从而提高信息市场的竞争力。第三,充分依托信息机构,强化市场营销意识。各类信息机构,如企业、工厂、科研院所,都具备自身独特优势,图书馆可以有效联合这些机构,推出相应的实体产品或信息服务,不断满足用户的信息需求。
(二)实现图书馆信息服务模式的优化创新
图书馆服务模式上,传统的方式遵循读者到馆,提供服务这一思路,服务形态上围绕图书馆这一实体展开,而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图书馆的馆藏文献在形态上出现了变化,数字式电子文献开始显现,一方面给图书馆传统服务模式带来了冲击,另一方面也为图书馆信息技术服务创新创造了条件。多数图书馆开始着力实现服务模式的优化创新,为用户提供网络信息咨询及图书文献的远程传送服务,从而突破了时空限制,为图书馆信息技术创新服务探索出了有效途径。此外,在信息管理流程上,通过将书卡换成高科技磁卡,能够极大优化图书借阅环节,促进图书馆服务效率的提高。
(三)开展图书馆信息个性化服务
网络技术,特别是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发展,使图书馆文献信息管理系统得到了普遍应用,图书馆服务人员工作内容不再简单局限于文献资料的整理分类,借助图书馆文献信息管理系统,在处理信息检索任务的同时,还可以深化信息服务层次,开展用户专题服务及用户个性化服务等内容。在开展图书馆信息个性化服务的过程中,可以联合相关分类网站及搜索引擎共同参与,实现优势互补,研发图书馆数字化服务新平台。在平台成立后,图书馆根据自身的属性定位,加强与“同方”、“万方”等方面的合作,为读者个性化需求提供畅通的解决渠道。
(四)丰富信息技术服务手段,提高图书馆服务人员素质
借助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图书馆在信息技术服务手段上要加以丰富,建立网上预约、在线检索、网上续借等多种方式,实现图书馆信息技术服务的实时、连续。在图书馆服务人员的素质能力上,图书馆要加以强化,通过开展相关培训,使其掌握计算机文献信息管理的方法步骤,提高图书馆信息化服务,特别是个性化服务能力,从而优化图书馆信息服务质量,在满足人们日益多元的信息需求的同时,增加图书馆社会认知度,提高图书馆信息市场竞争力。
五、结语
篇7
关键词:图书馆;信息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G25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2年6月9日
知识的有效传播是知识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桥梁。目前,高校图书馆都普遍注重如何收集、存储知识信息,而对如何有效地传播和利用知识信息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在数字信息时代,如何有效地传递信息和获取有效的知识显得尤为重要。高职院校图书馆应该在培养高职人才方面,采用新型更有效的方法主动传播知识信息,培养学生不但具有专业高技能,还要具有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技能。
一、网络时代图书馆的特征
(一)因特网交流平台拓展了图书馆服务空间。传统图书馆由于受地理位置限制,只能为一定空间内的读者服务,读者也主要利用就近的图书馆。因特网交流平台的出现,打破了图书馆服务的局限性,使图书馆可以通过网络为世界各地的用户提供服务。网络信息服务商众多,如何能将人们的注意力集中到图书馆服务上来,优质图书馆将起到引导效应,因为优质会吸引最大限度的消费力和需求量,还会引导甚至创造需求和消费。
(二)网络信息杂、乱、滥使用户迫切需要名牌图书馆的优质服务。因特网上充斥着大量信息,由于各种信息混杂,人们在查找所需信息时往往不知从何下手,加上对信息资源组织机构不熟悉,结果是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却没有找到急需的资料。网络信息的泛滥使用户迫切需要有人能做自己的信息助手,在自己最需要的时候提供及时、准确、全面的信息服务。图书馆应占领这块阵地,通过提供优质信息服务塑造良好的图书馆形象。
二、图书馆信息化建设方法
(一)新时期图书馆馆员应具备的信息素质。美国图书馆学会认为,所谓信息素质,“是未来信息社会生活必备的基本能力”。信息素质就是人获取信息、利用信息的一种基本技巧。信息素质既是一种能力素质,又是一种基础素质,它是适应新时期图书馆事业发展所需要的现代图书馆员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信息素质由信息道德素质、信息意识素质、信息能力素质构成,信息意识是先导,能力是核心,道德是保证,三者结成有机的整体。信息道德素质是人们在整个信息活动中应当遵守的道德规范,要求馆员在收集、选择、下载和使用信息活动中,应遵循国际、国家的各种信息系统的信息传播和信息使用的有关法律和法规,自觉抵制各种违法的、黄色的、危害国家和人民的有害信息垃圾;信息意识素质是指人们在信息活动中的敏锐心理反应,包括对信息正确的认识和对信息需要的准确度的把握。当今时代称为信息爆炸的社会,要在如此巨大的信息中选择和利用有用的信息,要求高校图书馆员有强烈的信息意识,否则将影响信息的传递速度和使用时效;信息能力素质是指人们在获取、分析、利用信息的潜在能力,具有较强的信息应用能力及其评价、鉴定能力和较娴熟的应用信息处理图书馆工作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较高信息素质的图书馆员对网络信息应有识别能力,有选择地筛选、加工适用于读者的信息,成为读者使用信息资源的导航员。
(二)进行读者调查。为优化资源配置,了解读者心理,图书馆经常会对读者进行问卷调查。成立读书协会,组织会员发放问卷调查表,收集并汇总调查信息,提高图书馆工作效率,使图书馆顺利完成调查任务,获得大量的读者需求信息和读者反馈意见,为图书馆规范管理、提高服务水平提供十分重要的参考依据。
(三)标准与法规的制定和实施。在进行数字图书馆研究和建设数字资源库的过程中,应借鉴发达国家数字图书馆建设的经验教训,尽早制定统一的适合中国数字图书馆建设的资源描述﹑标识﹑查询﹑交换和使用的标准规范及法规;尽量使用国际标准,对那些不是按标准格式进行组织的资源库,也必须考虑数字项的充分描述,并要有灵活的接口,以保证日后对数据的转换与衔接;同时在进行资源库的加工过程中要考虑对版权问题的处理,以做到充分的尊重知识﹑尊重智慧,使我国数字图书馆在建设伊始,便遵循标准化、规范化、法制化管理的发展道路。
(四)各类数字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数字图书馆建设必须以建立丰富的数字资源库为基础,否则要实现数字图书馆就是一句空话。各类型图书馆应针对本馆实际情况,将本馆馆藏资源数据化,建立具有本馆特色的数据资源库。数字资源库中包括中文数字资源群、引进国外的专题数据等。
(五)构建和谐管理文化。构建和谐管理文化必须体现“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把人当作管理的核心对象,重视人的本体价值以及激发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形成尊重人、信任人、善用人的和谐氛围。图书馆管理中“以人为本”的“人”,既包括图书馆员,也包括读者。因此,图书馆以人为本的管理,既要强调“以读者为中心”的服务宗旨,又要树立“以馆员为本”的管理意识。“以读者为中心”,就是要树立“读者第一,服务育人”的观念,把方便读者、满足读者需要作为图书馆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以馆员为本”,就是要树立创新服务的观念,尊重、爱护馆员,充分调动和发挥馆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以求真务实的态度、科学严谨的方法,积极开展图书馆的各项工作,努力克服不和谐的因素,营造良好的氛围,从而实现书香人和的和谐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篇8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类信息量呈几何数字增长,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处理技术的推广与应用更加剧了这一趋势,我们已迎来了信息爆炸的时代。在以人为本、张扬个性的现代信息社会,个性化倍受人们的关注与青睐。为了适应网络信息时代用户对高度集成和更加个性化的信息需求,作为信息服务提供者的图书馆,应能够根据用户提出的明确要求,主动向用户提供其所需的信息和服务,有的放矢地为用户创造符合个性需求的信息服务环境,将其感兴趣的信息推荐给用户,以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
人类信息需求一直存在着个性特色,个性化信息需求的决定因素在于个性特征,具体表现为职业、受教育程度、兴趣爱好以及研究方向等,同时,信息的增长与分布、现代信息环境等外部因素也直接影响着个体对知识或信息的鉴别与选择。随着网络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信息爆炸式增长,用户的信息需求日益个性化,不同兴趣爱好、专业、职业、学历层次的个人有着不同的信息需求,而同一专业、研究课题的用户群体也有着共同的信息需求。个性化信息服务是基于信息用户的信息使用行为、习惯、偏好、特点及用户特定的需求,来向用户提供满足其个性化需求的信息内容和系统功能的一种服务。它是一种全新的图书馆信息服务方式,它的互动性、自主性强,相关度高,正日益受到信息服务业和全社会的关注。个性化信息服务可以为数字图书馆用户提供简化的、直接的用户界面及专深的信息内容,极大地改善了用户的信息检索环境。
个性化服务作为一种服务理念在信息服务领域的提出并不是偶然的,它是随着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处理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遍布世界各地的各级信息网络,构成了各种浩瀚无际的信息资源库,形成了全社会保障的文献资源共享服务体系。个性化信息服务既是一种个性化服务,又是一种信息服务。首先,个性化信息服务是能够满足用户的个体信息需求的一种服务,即根据用户提出的明确要求提供信息服务。个性的丰富程度与其占有的信息量成正比,个性化需求不断增强,要求及时获取内容新颖、准确、系统的多类型信息。其次,个性化信息服务是展现信息服务业个性的服务,只有充分显示出自己的个性,方能吸引用户,为用户定制满意的个性化信息服务。
个性化信息服务也成为数字图书馆了解用户信息需求和资源使用情况的窗口。它通过智能可以自动跟踪用户在利用数字图书馆中的某些规律,即时地捕捉用户信息需求的变化,从而改进数字图书馆的服务。目前,国内一些期刊或数据库应经在人性化信息方面取得了不俗的成绩,有的期刊网可以根据客户设置的关键词来进行文献搜索,帮助客户找到需要的资源,能够一对一地满足用户特定信息需求。有的数据库可以根据客户阅览的习惯和关注的特点问题进行备份记忆,一旦有新的文献资料出现会第一时间发E-mail到用户邮箱,这对提高效率非常有帮助。由此可见,图书馆个性化服务不仅仅是图书馆自身建设的问题,也是整个信息产业需要思考的课题。
2.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的对策
2.1 加强对用户信息需求行为的研究
信息需求是图书馆服务工作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对用户信息需求行为的研究和分析既是图书馆信息资源管理的起点,又是终点。没有用户的信息需求就没有图书馆的信息服务。因此用户的需求行为直接影响图书馆的服务内容。只有加强用户信息需求行为特点的研究,才能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为满足用户的信息需求和开展优质高效的个性化信息服务提供依据。
2.2 贯彻以用户中心的理念
以用户为中心”要求图书馆将信息服务的重心切实转移到用户的需求上来。这里包含两层含义:一是图书馆各项服务功能与设施,要以用户的需求为导向进行设计和安排;二是要创建个性化的信息环境,按用户或用户群的特点来组织信息资源,提供多样化的信息服务。在提供个性化信息服务时要确保这种服务不是流于形式,而是切实从用户的实际的需求出发,用户能从中获取较大的便利,而不是麻烦。同时,要尊重用户。一方面要确保其数据的安全以及个人隐私不被滥用,另一方面,要尊重用户的选择,如果要自动跟踪用户的需求以建立动态需求模型,一定要征得用户的同意,不要擅自进行。
2.3 建立用户信息库
每一个个体用户都具有个人的、组织的、社会的多方面特征需求,而每一个特征需求都能够激发相应的信息需求,如果条件允许,人们会将每一个特征所激发的信息需求都转化为实际的知识行为。社会和个体发展的需要,使用户的信息需求呈现出多元化、多样化、多层次的特点,对以知识单元为基础进行知识组织和控制的需求日趋迫切。通过对用户信息库的分析,可以获得用户的需求爱好、使用习惯等非常细节化、具体化的结果,从而准确把握用户的个性和需求,及时调整服务的角度和内容。
2.4 借鉴国外个性化信息服务的前沿成果
个性化信息服务是提高高校图书馆服务质量和信息资源使用效率的重要手段,信息技术的发展为高校图书馆全面实现个性化信息服务提供了良好契机,其应用前景极为广阔。因此,应关注国外图书馆用户服务发展动态,借鉴发达国家个性化信息服务网络的成功经验和前沿成果,及时开发、利用个性化信息服务的功能,为用户提供灵活多样、增值性强的信息服务,以多种形式满足用户的需求,保证用户利用信息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2.5 加强个性化信息服务人员的素质培养
图书馆个性化服务的水平高低,主要是由工作人员素质决定的。高校图书馆要激励馆员的工作热情,使他们自觉地、全身心地投人到个性化服务工作中去,并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目前,高校图书馆资深学者是个性化信息服务研究和发展的主体力量,但是他们的图书馆专业能力和信息技术水平往往脱节,影响到个性化服务的发展水平。个性化信息服务人员的工作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后台工作,主要是对馆内及网络资源进行收集、整理和过滤,提供个性化信息服务得以开展的资源集合;另一部分是作为参考馆员或是学科馆员为用户解答各种疑问。这就要求他们必须掌握全面综合的知识,并在某一学科有所专长,这也是个性化信息服务得以有效开展的重要保障。
3.结束语
总之,传统的服务方式已不能很好的满足用户个性化的需求,用户呼唤着更加多元化、个性化的信息服务方式的出现。对当代图书馆人性化服务提出了更高的挑战。目前,由于各种条件的制约,个性化信息服务在图书馆领域还处于初步的探索和发展阶段,还需要我们在今后进一步探索和研究。当然,要求每个图书馆个性化服务人员都成为图书情报专业的技术专家,样样都精通,这是不现实的。但个性化需求者所要求的服务却又有很强的专业性。为此,图书馆应充分利用高校的智力资源优势,建立有效的专家顾问保障体系,利用方便、快捷的信息传输和处理技术,开展面对面咨询,在线咨询,电话、传真、电子邮件等咨询服务,为用户和专家之间建立起良好的信息交流渠道,借用外脑弥补图书馆智力资源的不足,尽最大的能力提高服务水平,以满足用户的需求。
参考文献:
[1]林凌,鄢百其.利用网络资源加强文献保障[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10):24-25.
[2]谭梅.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创新研究[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1(15):93-95.
篇9
论文摘要:从数字图书馆信息营销的主体、客体和内容几个方面分析了数字图书馆信息营销的特点,指出充分认识数字图书馆信息营销的特点对数字图书馆发展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随着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和互联网的急剧发展,信息检索的手段和方式都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图书馆不再是人们获取信息和知识的唯一途径,各种营利性或非营利性的信息服务机构快速发展,图书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面对这场变革,图书馆只有适时地调整自身的发展策略,才能够巩固其已有的地位。也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图书馆界引人了市场营销的理念。
1信息营销与数字图书馆信息营销
信息营销是市场营销中的一个概念和方法。针对信息营销有两种不同的解释,一种解释是“信息营销是指了解、激励和创造特定的信息用户,并利用信息资源,向合适的用户提供所需信息服务,从而获得利益回报的经营活动。另一种解释是“信息营销是指企业在经营活动中,以信息为重要资源,综合运用各种现代化信息技术,获取、处理、组织、利用各种有效的信息来制定营销策略,并协调和管理营销工作,从而比竞争对手更快、更准确地识别、预测并满足顾客需要的一种营销方式”。第一种解释是指信息服务业的产品(服务)营销策略。第二种是指信息化社会中企业的营销方式。概而言之,所谓信息营销,就是信息服务机构对其信息产品与服务进行分析、调研、计划、组织、促销、分销,实现与信息用户的价值交换,满足信息用户信息需要的一系列过程。这一过程开始于信息机构对潜在信息消费需求的市场调查、分析,终止于最后满足于目标用户(现实用户)的具体信息需求,完成与他们的价值交换。这种价值交换过程,对于信息机构来说,是充分实现信息资源的内在价值;对于信息接受者来说,是获得信息资源的使用价值,即获得信息资源的有用性。
数字图书馆信息营销是在融合了信息营销学和图书馆学的一些理论知识以及综合目前图书馆的工作实际而形成的一个新概念,它是指图书馆对其信息产品与服务进行分析、调研、计划、组织、促销、分销,实现与信息用户的价值交换,满足信息用户需求的一系列过程。其核心和本质就是发现信息用户,挖掘信息需求,它强调以信息用户为中心以及服务至上的工作理念。数字图书馆信息营销内容包括信息产品的营销和信息服务的营销。通过信息营销,缩短了图书馆、信息用户与社会之间的距离,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图书馆信息资源的作用。
2数字图书馆信息营销的重要性
数字图书馆实行信息营销,适应了时代环境的变化。数字图书馆是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市场经济已经非常发达。因此,数字图书馆从诞生之日起就一直按照市场经济的竞争行为进行经营和发展,其市场行为性非常强。在知识经济时代,数字图书馆应该成为整个国民教育的重要部分,成为获取信息、加工信息、配置信息资源的重要部门。数字图书馆产生和发展的社会环境,使数字图书馆发展的理念也发生了变化,这就是要以增强市场竞争能力的理念来指导自身的经营和发展。
数字图书馆实行信息营销,有利于自身生存与发展。市场经济条件下,知识经济兴起,信息产业蓬勃发展,数以万计的信息咨询公司、服务中心、检索中心成立,彻底摧毁了“田园式”的传统图书馆模式,图书馆的生存和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也出现新的发展契机。我国已加人WTO,国外的信息服务业也相继进人我国,各类信息机构纷纷登台,相互角逐,传统的图书馆不改革创新主动出击,仍然故步自封,将丧失竞争力,其生存空间必然受到挤压。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的加深,数字图书馆要想在信息社会和电子信息网络中生存并发展,就必须强化信息职能。因此数字图书馆必须对自身的观念与管理策略做出相应的调整,特别是要适应市场化和信息化,实行信息营销,增强造血功能。
数字图书馆实行信息营销,保障了用户的信息需求。图书馆学是强调服务的科学,服务观念成为图书馆学思想的重要因素,离开了服务,图书馆事业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一方面,在数字化网络化时代成长起来的数字图书馆仍然是信息服务业,其目的是利用网络信息技术,方便快捷地为人们提供知识与信息服务;另一方面,在商品经济的全面作用下,有市场就有竞争,有竞争就要有营销,营销已成为各产业领域组织发展的必要手段,对数字图书馆也是如此。信息营销是数字图书馆开展服务的重要手段和方式,其目的就是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及图书情报专业的技术方法,针对用户的信息需求特点,开发信息产品并推向市场,提高用户的满意程度。
3数字图书馆信息营销的特点
3.1数字图书馆营销主体的特殊性
数字图书馆营销主体的特殊性体现在其运作方式上。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数字图书馆的发展模式形成了以下两类。
3.1.1国家与单位投入的运营模式
为了推进信息产业的发展,国家对此投人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重要的几个国家支持项目如下:
(1)中国试验型数字图书馆。中国试验型数字图书馆(CPDL)的是1997年度由原国家计委批准立项的国家重点科技项目,总体目标是建立相互协作、互为补充、联合一致的中国试验型数字图书馆。他的实施包括两大部分:首先是研制初步成型的数字图书馆实现技术,其次是逐步建立一个规范化的分布式数字式资源库。目前,该系统已经建设了千家诗、北京故宫、海洋世界、宇宙的结构和中国古代建筑5个多媒体资源库,信息量约5GB。
(2)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体系(CALIS)。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体系是一个网络环境下的图书馆资源共享系统,是国务院批准的我国高等教育“211工程”总体建设规划中两个公共服务体系之一,其总体目标是在“九五”期间建成以中国教育与科研计算机网为依托的网上信息资源共享系统。
(3)全国党校系统数字图书馆工程建设项目。它的总体目标是5年一8年内建设安全宽带基础网络体系和超大规模的数据交换及服务中心,与50个社会机构实现网络连接和资源共享,建立面向社会的中心网站和若干各具特色的子网站,形成全球最大的教育和传播网站,建设全国性的、分布式的大型知识库群,总体技术达到与国际接轨的水平。
3.1.2企业投入及市场化运营
随着国外电子图书市场的持续升温,国内市场也逐渐活跃。除了政府直接支持的项目以外,国家也在大力发展企业的数字图书馆,比如超星、书生、北大方正等,也都在这个领域里寻求发展。
(1)超星公司。北京世纪超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长期致力于纸张图文资料数字化技术及其相关技术的应用推广,开发了易用经济的Pig图书格式,为国内外图书馆、档案馆和出版社数字化提供了成熟的整体解决方案。
(2)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CNK1)。这是由清华同方光盘股份公司组织实施的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旨在提高国家知识和技术的创新能力,增强国际竞争力。它引进国内外重要的数字化资源,开发期刊、会议论文集、博颜士论文、报纸、教科书等数字化资源,创建网络研究院。
(3)中国数字图书馆工程。中国数字图书馆工程是运用现代高新技术所支持的国家级数字资源系统工程,涉及信息资源加工、存储、检索、传输和利用的全过程,是国家信息化建设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是知识经济的重要载体。
3.2数字图书馆营销客体的特殊性
数字图书馆营销客体的特殊性体现在其目标市场分为界限分明的两部分。数字图书馆的目标市场分为组织消费者和个体消费者两部分。组织消费者包括大型图书馆、高校图书馆、科研教育机构以及企事业单位的图书馆。个体消费者主要是指其他直接从数字图书馆获取信息资源已满足需要的需求个体。这两部分消费者具有不同的购买动机,需求特点也不同,从数字图书馆获取信息资源的方式也不同,从消费者特征角度可以对两者进行明确的划分。
组织消费者对数字图书馆资源的购买,主要是以较低成本来增加自己的库存资源,丰富资源的表现形式和检索方式,以便用更多的信息资源吸引读者,更好地为公众和社会服务。它并不是数字图书资源的最终消费者,它要面对个体消费者,个体消费者是数字图书资源的最终消费者;个体消费者对数字图书资源的购买则主要是出于自己对信息资源的使用需求。因此,从购买动机看,两者具有不同的购买出发点。其中的组织消费者有些像其他行业的经销商,但是由于数字图书馆提供的是数字图书资源,具有俱乐部产品的特殊性,因此,组织消费者又不完全等同于一般意义的经销商。
组织消费者对数字图书馆所提供的信息资源的需求是批次性海量购买,购买的资源范围广泛,对资源的详细内容不作更明确的要求;而个体消费者对数字图书馆所提供的信息资源的需求是持续性微量购买,购买的资源范围一般比较狭窄,限定在某一领域之内,同时对资源的详细内容要求明确。从这里可以看出,组织消费者和个体消费者对数字图书馆所提供的信息资源的需求特点具有明显的差异。
3.3数字图书馆营销内容的特殊性
数字图书馆营销对象的特殊性体现为提供的数字资源作为一种社会商品,是一种办公用品,具有俱乐部产品的性质,具体体现在:
(l)非竞争性:单个俱乐部成员对俱乐部产品的消费不会降低和减少其他成员消费该产品的质量和数量。也就是说,任何单个的个体消费者对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的消费不会降低和减少其他消费者对该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消费的质量和数量。
篇10
关键词:网络环境;信息技术;图书馆
中图分类号:G25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2年4月10日
一、信息技术的定义及图书馆信息系统
信息技术是指在计算机和通信技术支持下,用以获取、加工、存储、传播和使用各类信息,包括提供设备和提供信息服务两大方面的方法和设备的总称。
对信息技术的认识:(1)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结合,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和效率,促使人类社会跨入信息社会;(2)信息、物资、能源成为支撑社会的三大资源;(3)信息素质成为现代人才发展的必备条件。掌握信息应用技能,充分汲取人类优秀文化资源和文明成果,已成为社会发展的要求。
图书馆信息服务系统是以计算机为主体,与其他图书馆信息技术相结合,对图书馆工作的各个环节实行程序控制下的自动化管理,对各类型信息进行快速搜集、整理,为社会提供快捷方便的信息服务平台,实现信息资源共享的全过程。图书馆信息工作的任务:图书馆是信息社会最大的信息仓储和知识库。图书馆的任务是借助于现代信息技术,开发文献信息资源,为社会提供高水平信息服务。图书馆员的任务是对信息进行有效组织,促进信息的交流和传播,成为信息咨询专家。
二、信息技术对图书馆的影响
(一)信息技术使图书馆读者服务向深层次转变。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不仅改变了图书馆信息资源的结构和获取信息的方式及效率,同时也促进图书馆功能模式向开放式、网络式的信息服务模式转变,由单一功能向多功能转变,改变了服务理念。图书馆对读者服务手段日趋多样化,服务范围日趋全球化。引进以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是加快信息服务进程的重要一环。
图书馆的读者服务从被动、单一服务向主动、多元、多层次服务转变。信息技术使读者服务工作的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1)读者服务的模式——从以藏书为轴心向以读者为轴心转化;(2)读者服务的对象——从高校图书馆读者向社会读者延伸;(3)读者服务的内容——从传统馆藏提供向电子信息资源存取拓展;(4)读者服务的重点——从一般借阅咨询服务向电子信息咨询服务转化。
且在读者服务的广度和深度上也有变化,具体表现服务时间、空间等方面:(1)在读者服务手段上,计算机检索查询更快、更准,计算机使每位读者借书更方便、快捷准确;(2)在服务时间上,在网络技术的支持下,有些图书馆对读者提供了全天候24小时的服务,读者可以随时在网上利用图书馆的资源,而不受图书馆开放时间的制约;(3)在服务空间上,已突破了地域的限制,在网络技术的支持下,图书馆将会出现不同地区、国界图书馆的馆际互借与资源共享。
现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图书馆的信息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随着网上资源越来越丰富和网上参考咨询工作、网上教育的开展,读者对信息的需求也使图书馆的用户教育在时代的潮流中显示出其重要性。读者利用图书馆资源水平不断提高,反过来对图书馆用户教育和参考咨询服务要求也更高,这样形成良性互动,进一步促进图书馆资源的深层次开发利用和用户教育、服务水平的提高。另外,图书馆开始有针对性地开展信息导航服务、网上咨询、文献传递等服务。例如,在图书馆的主页上建立“医海导航”栏目,对医学资源网站和医学信息资源建立链接,并提供网上电子期刊的网址;用E-mail、留言板等形式接受参考咨询,传输检索结果,解答有关图书馆馆藏和服务的问题;提供下载申请查新的表格;向读者推荐使用新购买的数据库;征集读者对图书馆的建议或意见;图书馆的新闻和通知,等等。近期,参考咨询部又向读者提供在线咨询服务,实时解答读者的疑难问题。
(二)信息技术促进图书馆工作实现自动化管理。21世纪,数字化、网络化的信息革命从根本上推动了图书馆的发展进程,计算机日益成为图书馆的主要设备,图书馆采用了各种自动化集成系统建立自己的内部网络环境,信息技术使图书馆工作管理自动化。我馆在1995年使用重庆图腾的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完成了大部分馆藏书籍和期刊回溯数据的建库工作,实现了采购、编目、流通、期刊等的自动化管理,读者可以通过计算机迅速查到所需的书刊资料的存放位置和借阅情况,同时工作人员也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本校读者可以在网上查寻两个校区的图书馆资源,图书通借通还。图书馆自动化管理部分代替手工操作,提高管理效率。规范业务工作流程,提高管理水平。实现书目数据标准化,为联机编目和联机检索创造条件。作为业务基础,推动图书馆数字化、网络化的发展进程。与传统的手工操作相比,信息技术的使用促进完善了图书馆的管理工作。
(三)信息技术要求图书馆工作人员提高素质
1、改变观念,增强信息素质。图书馆管理人员在信息技术日益发展的环境下,要明确图书馆的使命并没有改变,信息技术并非取代图书馆管理人员;相反,图书馆管理人员作为桥梁、导航的作用将变得更为重要。要改变观念,增强信息素质。信息素质是指人所具有的对信息进行识别、加工、利用、创新、管理的知识、能力与情操等各方面基本品质的总和,是人的一种基本生存素质。信息素质是利用大量信息工具及信息资源使问题得到解决的技术和能力。它既是一种能力,又是一种基础素质,是信息环境下图书馆员综合素质结构的瓶颈,也是图书馆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图书馆员的信息素质是图书馆信息服务工作有效开展的保证,是促进图书馆向现代化、信息化方向迅速发展的关键。信息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信息意识教育、信息道德教育和信息能力教育。图书馆员只有具备较高的信息素质,才能为图书馆向现代化、信息化方向迅速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2、更新知识,提高业务素质。信息技术使图书馆工作变得更加便利和高效,使资源共享更容易实现,只有传统的方式与现代的信息技术相结合,人与机器相协调,才能为读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才能提高学校的科研和教学水平。因此,在网络环境下,馆员要更新知识,图书馆要做好对员工关于自动化管理知识的培训,加强员工岗位培训和业务学习,特别是加强员工现代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和图书情报等相关知识的培训,提高馆员的业务素质。对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工作技能和工作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加强对自身的学习完善,必须具备精深的图书馆专业知识;必要的网络及信息技术知识;必要的计算机应用知识和外语知识,才可担任起“信息导航员”、“网络咨询员”等新角色。对馆员进行继续教育是图书馆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馆员可通过在职进修、报读学位、学术研讨会议、讲座、短期培训等多种形式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努力使自己成为高层次、全方位﹑复合型的图书馆管理人才。只有拥有这样一批既具有深厚的专业知识、熟练的网络技能,又具有良好的文化修养,同时还具备获取、组织、传播信息能力的新型图书馆员,图书馆事业才可持续发展。
随着数字化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对图书馆服务、管理及其馆员的影响是越来越深远的,图书馆将成为高度发达的信息集散地,发展以图书馆为中心的社会化资源协作网络和知识网络,深化资源共享。加强图书馆资源建设的精品特色和深度信息挖掘,提高资源质量。图书馆必然将朝着“数字化图书馆”的方向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魏滨.网络环境下信息服务工作的变革.图书馆学刊,2002.6.
[2]张春香.现代信息技术对图书馆的影响[J].信息技术,20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