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美术教学范文
时间:2023-03-21 00:07:5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中美术教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
1999年,我国国务院和教育行政部门提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道德、智力、体能、美育、劳动技术教育的全面综合性发展,美育成为中小学教育的重要课题,是促进学生人格和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因此,基础教育教学中,必须深入贯彻落实教学的美育功能。而高中美术教学本身就是以审美活动为核心的教学科目,自然成为开展审美教学的主要阵地。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总结,认为高中美术的审美教学可以从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三个方面入手,促进在审美方面的发展。
一、组织丰富多彩的美术教学活动,让学生感受美
以往应试教育体制下,过于关注学生的学科知识教学和成绩,忽视美术的育美功能,美术教学课时少,形式单一,上课仅仅围绕教材进行知识的学习,忽视学生感受美的需要和强烈动机,导致美术教学不仅僵硬封闭而且丧失趣味和美感,学生课上态度消极,学习效果差。因此,教师要开展审美教学就必须先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创新美术课堂形式,使学生在学习美术知识的过程中获得美的感受,提高审美感受能力,使学生善于发现美和体验美。
(一)感受美的图片和事物,开展直观教学
美术是一种视觉化很强的教学科目,而教师要结合高中时期学生形象性思维能力高度发达的特征,对学生进行直观的教学,通过为学生呈现多样化的丰富图片,使学生对美的事物形成完整的表象知觉,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园艺设计的时候,教师可以提前做好教学设计,为学生搜集我国古代园林建筑和西方园艺设计的图片,通过展示真实的形象生动的图片,使学生切实感受美的园林气息,对知识形成直观的表征,产生美的体验。教师还可以进行实物教学,这是一种更加真实的直观手段,教师要善于利用学校的教育资源和自身的教育潜能。例如,教师可以为学生展示学校的雕塑和一些学生的美术作品,通过实际艺术创作结晶丰富学生感受美的途径,使学习活动更加真实。
(二)在感受美的事物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感受美的品质和人格,形成美的观点和意识
美术的审美教学不仅要求学生感受美的事物和图片,而且要在感受自然与社会现象的基础上,感受这些事物和现象蕴含的价值和品质意义,使学生对人格和情感进行美的体验,树立审美的自觉意识。对学生进行美育的最终旨归是建设美的个体,具备美的品格。教师善于挖掘教材中美的含义,丰富美的内容,引导学生在感受美的层次上不断深化,自觉陶冶美的情感,健全审美情操。比如,在学习西方人文主义雕塑的时候,关于米开朗基罗的《大卫》,高中时期学生难以深入理解大卫所代表的人文主义理念,教师要逐步启发学生在对大卫人体美的感受基础上,结合中世纪时期一些保守压抑人性的宗教雕塑比较分析,感受大卫所代表的张扬人的价值的人文主义理念,从而深化学生感受美的素养,形成健康全面的人性观点,对学生人格健全发展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审美教学要培养学生鉴赏美的能力,使美术学习过程成为学生能力发展的过程
高中美术教学,不仅要创造教学条件,使学生感受美的事物和理念,而且要培养学生鉴赏美的能力,使学生养成正确、科学、完整的美的判断能力,在评价美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审美情感,实现其整体人文素养的提高。鉴赏美是一种实践活动,也是一种主体参与的自我内化过程,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感受,教会学生鉴赏的技巧和方法,引导学生使用语言来表达自我的鉴赏感受,培养有序的鉴赏能力。
(一)组织美术的审美鉴赏课,培养学生规范的鉴赏美之意识与能力
鉴赏美必须有专门的鉴赏活动课作为有效的支撑,鉴赏活动要组织的有效和规范,学生才能在活动中,得到能力的发展和鉴赏技能的学习,实现鉴赏能力的发展。一方面,审美鉴赏课要以学生的兴趣为中心,教师结合课程标准和教学重点,设计多样化的鉴赏内容,以供学生挑选,然后组织学生分小组,课下进行素材的收集和鉴赏任务的落实,课上,教师把主动权交给学生,小组代表到课堂上为大家进行专题鉴赏,教师作为旁观者和指导者对学生的鉴赏进行评价和反馈,能够有效规范学生的鉴赏行为,使鉴赏活动有序进行,学生真正获得鉴赏能力的提高。另一方面,教师要引导学生把鉴赏的过程和语言进行记录与汇总,对每一次鉴赏报告和活动进行总结与讨论,最后在反思中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学生在相互交流中也不断得到新的启发和想法,提出新的鉴赏课题等,促进鉴赏活动深入发展。
(二)教师组织学生开展美术鉴赏的课外兴趣小组,创新鉴赏活动形式
美术鉴赏活动并不局限于课堂教学,而是可以和学生的课余活动结合起来,以新的形式吸引学生的积极参与,为学生提供更加开阔的鉴赏平台与空间,使学生得到更加自主的发展。例如,教师可以在课外活动中为学生开展美术鉴赏的讲座和报告会等,使学生小组的兴趣得到教师的支持和引导,还可以开展鉴赏的汇报展览等,充分发挥鉴赏活动的自由灵活性,使学生鉴赏能力有发挥的空间。
三、审美教学需要启发学生开展创造美的活动,在实践中发挥美的创造能力
审美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使学生具备创造美的能力,美术教学不能停留在理论和感受鉴赏的层面,而是要结合学生的实践活动,开展创造性应用活动,使学生有机会表现自己的审美需求,把审美情感和能力得以外化,提高美育素养。
(一)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教育意义,激发学生的创造需求
美术教师自身的创造能力,直接对学生的创造活动产生影响,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做好示范者角色,多进行创造性活动,绘制作品或者进行艺术创造等,对学生进行熏陶与陶冶,使审美创造活动成为学生学习与生活的常态,激发学生的创造需要。
(二)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檠生提供创造行为实施的条件
篇2
关键词:教师素质;学生兴趣;实践活动
作为美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中美术欣赏课中如何激发起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教学质量是摆在高中美术教师面前的重要问题。
一、教师要提高自身素质
首先,教师自身素质的高低,决定着教学质量的好坏。高中美术教师所应具备的不仅仅是扎实的专业技术,还要灵活地运用教学仪器。高中美术重在欣赏,欣赏美术作品的精彩之处。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多媒体技术应运而生。熟练地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制作大量质量上乘、数量多、色彩鲜艳并且还带有音乐的图片,为美术欣赏教学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其次,学生对其他学科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欣赏并分析美术作品,不仅仅是准确地描绘出它的精彩之处,还要对它的创作背景有全面的了解。特别是那些创作出具有里程碑式的美术珍品的美术家们,如达・芬奇的作品,作为一位多才多艺的美术大师,他的研究非常广泛,涉及力学、医学等诸多领域,因此,他的作品就如同大海一样深奥。只有全面地、深层次地分析,才能体会到美术作品的价值所在。
最后,作为一名教师要善于组织教学。教学质量的好坏,关键是看教师会不会组织教学。好的教学方法,往往可以事半功倍,取得理想的成绩。如在写生教学中,可以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法,有目的地进行活动,在课上以习作知识为主,课下以实践写生为辅的方法,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相结合,让学生自己去感受自然的美。
二、激发学生的兴趣
首先,要转变学生对美术的传统认识。现在的一部分学生对美术课不感兴趣,而一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是应付了事,使得学生感到单调枯燥,这是非常危险的信号。因此,要科学地安排学习活动内容,力求做到讲理论时学生听得懂,做示范时学生看得懂,让学生认识到美术本身也是蕴藏着很多知识的。
其次,将互动带到课堂上来。在教学中提出问题,不要急于让学生回答或演示,而要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在与同桌交流想法,对问题有更深更独特的想法后,再让学生回答或演示。努力在班级中创设互帮互助的学习气氛,这些措施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动手能力和思考能力,大大活跃了课堂气氛。
最后,培养学科带头人。重点培养一些具有美术特长的学生,通过他们的示范作用,带动其他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提高课堂的学习气氛,让他们在快乐中掌握美术知识和技法。
三、积极开展实践活动
篇3
关键词:造型;结构 个性;创新;因材施教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6-036-01
目前我们高中美术课素描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为进入高等艺术院校进行深造的学生打下一定的基础,同时也是当今高考美术专业中最根本的科目。其要解决的基本问题是将所见到的客观物象在符合造型规律的前提下表现作者的主观感受。
素描造型艺术是创造不同类型的形体艺术,是研究主观世界一切物象造型规律的学科,在美术常规教学实践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是一切绘画的基础,同时它也被看作一门独立的艺术,因为一件好的素描作品本身就是一件优秀的艺术品。它要求学生对客观事物进行艺术的再创造,而这种“再创造”就是艺术。艺考生培训担负着为高等艺术院校培养学员的任务,学生的专业辅导课就是我们的阵地。在三年的学习中,教师对整个教学过程的安排和实施,就显得非常重要了。因为学习绘画,提高学生的造型水平并不是凭空创造,而是要学生能将自然形体转变为艺术形体,这种本质和美感的表现就是素描造型艺术的主要特征─―形体的特征。而要表现这一特征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表现、整理与概括的能力。
对学生的训练应有层次、循序渐进、由浅入深,不可操之过急,只有打好艺术造型的基础,才能实现培养学生较好的观察能力、造型能力以及良好的审美能力与创新意识的育人目标。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方法
整体的观察事物,初学者最易犯的毛病是从局部入手,以致造成包括比例、结构、明暗、空间、透视等方面的错误。所以教师要及时引导他们学习方法,善于总结经验避免学生少走弯路。系统、科学的培养学生的素描认知力、观察方法,明确素描表现的具体法度。正确的观察方法,体现了一个画者的艺术修养,也是画好一张素描的首要前提,它甚至决定了一个从事造型艺术家的未来。正确的观察方法,首先要解决透视问题,用透视的眼光观察物体,掌握透视的变化规律,以及物体固有联结─―结构问题。在教学中更要遵循由简到繁、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先可摆较简洁、对象较少的静物训练学生的观察力、认知力,让学生在单纯中发现丰富的内在变化:如何构图,处理画面上的空间关系,把握画面的细节特征等;而后逐渐过渡到复杂的组合体、多角度地训练学生正确的观察方法,加强画面的组织能力,对画面中体现美感的东西进行重点描绘,集中感受对象鲜明的特征,对无关紧要的细节加以舍弃,避免学生见啥画啥,重点不突出的弊病,让学生较顺利地走入美术的殿堂。
二、深入研究结构素描与明暗素描的造型规律,培养学习兴趣
结构素描是以研究和表现形体的结构为宗旨,主要以线的形式来表现形体的穿插及构成关系,而明暗素描主要采用明暗法,依靠空间透视原理(近实远虚、近大远小)来表现形体在空间中的诸多因素,主要特征是以明暗调子来控制形体的结构关系、透视关系和空间关系,这两种素描没有本质的区别。素描规则告诉我们,没有不讲结构的造型艺术,也没有不注重结构的素描,结构是各种体系素描的命脉,点、线、面、质感、量感是素描的要素。我们从事的高中美术教育针对的是高等艺术教育的目标,一般遵循一套既定的程式。从内容上分有:静物几何形体石膏分面像石膏人像真人肖像的练习;从教学手段上分有写生、临摹和默写等方法上的训练,来锻炼学生手、眼、脑的协调性,从而形成一个正确的观察方法和表现方法,达到基本绘画技法与美学观念的统一。
三、注重学生个性化发展,培养创新意识
个性是作者对生活的独特感受和对艺术的领悟,是独特地运用美学法则的表现,但个性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独创性的作品,对干初学者在学习素描时,临摹某某的作品,甚至像中国传统绘画中的摹写,可以说这是正常现象。但在其今后的学习发展过程中,不可一味地摹仿,要勇于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古人所说的“似我者死”就是这个道理,因此在绘画作品中“不可无我”即是在作画时不可无情。
高中美术生的教学是走“写实”的道路。三年里,在教师平常的示范教学中,学生或多或少地学习了教师的作画风格,这易造成全班学生的画一个样,这也许间接地扼杀了许多学生的艺术灵气。齐白石老人不是曾告诫自己的弟子:“学画学我者生,似我者死”,个中意味不言而喻。教师应更多的重视学生自我价值的表现,注意培养学生个性化的表达思维方式,因材施教,在掌握基本的造型规律后,根据学生的喜好引导其自由发展,力争在班上形成百花齐放的艺术氛围。这样才能对学生在高中阶段乃至未来的发展产生更加积极的影响。
要注意的是学生的作画个性是不能强制产生的,是其内在成长起来的,是其自我的必然反映,我们在教学中应融会贯通,灵活教学,因材施放,只有这样才能在一块肥沃的土壤中生长出不同的花木来,使艺术界更加绚丽多彩。
要始终强调独立思考,发挥自己的想象,不可被动地刻画对象,人云亦云,同时在素描训练中寻求简练合情合理地表现见到的物体或人物,以达到形神兼备,丰富而又洗炼,严谨而又生动。在教学内容和形式上应采取长期作业与短期作业齐头并进、各光源前提下作业相互结合;并且要在其间安排构图作业,培养学生的记忆力和想象力,使学生懂得画面的构成,培养其表现整个画面形的能力。
篇4
素描造型艺术是创造不同类型的形体艺术,是研究主观世界一切物象造型规律的学科,在美术常规教学实践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是一切绘画的基础,同时它也被看作一门独立的艺术,因为一件好的素描作品本身就是一件优秀的艺术品。它要求学生对客观事物进行艺术的再创造,而这种“再创造”就是艺术。艺考生培训担负着为高等艺术院校培养学员的任务,学生的专业辅导课就是我们的阵地。在三年的学习中,教师对整个教学过程的安排和实施就显得非常重要了。因为学习绘画,提高学生的造型水平并不是凭空创造,而是要学生能将自然形体转变为艺术形体,这种本质和美感的表现就是素描造型艺术的主要特征─―形体的特征。而要表现这一特征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表现、整理与概括的能力。
对学生的训练应有层次、循序渐进、由浅入深,不可操之过急,只有打好艺术造型的基础,才能实现培养学生较好的观察能力、造型能力以及良好的审美能力与创新意识的育人目标。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方法
初学者最易犯的毛病是从局部入手,以致造成包括比例、结构、明暗、空间、透视等方面的错误。所以教师要及时引导他们学习方法,系统、科学地培养学生的素描认知力、观察方法,明确素描表现的具体法度。正确的观察方法体现了一个画者的艺术修养,也是画好一张素描的首要前提,它甚至决定了一个从事造型的艺术家的未来。正确的观察方法,首先要解决透视问题,用透视的眼光观察物体,掌握透视的变化规律,以及物体固有联结─―结构问题。在教学中更要遵循由简到繁、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先可摆较简洁、对象较少的静物训练学生的观察力、认知力,让学生在单纯中发现丰富的内在变化:如何构图,处理画面上的空间关系,把握画面的细节特征等。而后逐渐过渡到复杂的组合体、多角度地训练学生正确的观察方法,加强画面的组织能力,对画面中体现美感的东西进行重点描绘,集中感受对象鲜明的特征,对无关紧要的细节加以舍弃,避免学生见啥画啥,重点不突出的弊病,让学生顺利地走入美术的殿堂。
二、深入研究结构素描与明暗素描的造型规律,培养学习兴趣
结构素描是以研究和表现形体的结构为宗旨,主要以线的形式来表现形体的穿插及构成关系,而明暗素描主要采用明暗法,依靠空间透视原理(近实远虚、近大远小)来表现形体在空间中的诸多因素,主要特征是以明暗调子来控制形体的结构关系、透视关系和空间关系,这两种素描没有本质的区别。素描规则告诉我们,没有不讲结构的造型艺术,也没有不注重结构的素描,结构是各种体系素描的命脉,点、线、面、质感、量感是素描的要素。我们从事的高中美术教育针对的是高等艺术教育,一般遵循一套既定的程式。从内容上分有:静物几何形体石膏分面像石膏人像真人肖像的练习,从教学手段上分有写生、临摹和默写等方法上的训练,来锻炼学生手、眼、脑的协调性,从而形成一个正确的观察方法和表现方法,达到基本绘画技法与美学观念的统一。
三、注重学生个性化发展,培养创新意识
个性是作者对生活的独特感受和对艺术的领悟,是独特地运用美学法则的表现,但个性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独创性的作品。初学者在学习素描时,临摹某某的作品,甚至像中国传统绘画中的摹写,可以说这是正常现象。但在其今后的学习发展过程中,不可一味地模仿,要勇于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古人所说的“似我者死”就是这个道理。因此,在绘画作品中“不可无我”即是在作画时不可无情。
高中美术生的教学是走“写实”的道路。三年里,在教师平常的示范教学中,学生或多或少地学习了教师的作画风格,这易造成全班学生的画一个样,这也许间接地扼杀了许多学生的艺术灵气。教师应更多地重视学生自我价值的表现,注意培养学生个性化的表达思维方式,因材施教,在掌握基本的造型规律后,根据学生的喜好引导其自由发展,力争在班上形成百花齐放的艺术氛围。这样才能对学生在高中阶段乃至未来的发展产生更加积极的影响。
篇5
关键词:高中美术;民间美术;融合
新课程改革提出以来,高中阶段的美术教学内容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扩展,从单纯的美术技能的学习转变为人文精神的培养,传统艺术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发展,这对于提高学生美术学习兴趣以及发展民间艺术都有很大帮助,那么,究竟如何才能将民间艺术渗透在高中美术教学过程中呢?
一、从课堂走向民间
美术教学的场所不仅在于课堂,民间艺术所代表的艺术内涵也不是仅仅通过课堂的讲述就可以传达的,这就要求高中美术教师将学生从课堂上带入民间,通过实地观察、了解来发现其中的艺术内涵。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进民间艺术博物馆、民间历史文化故居等,同时也可以邀请民间的艺术家走进学校为学生授课。
二、整编教材,明确任务
教师可以将工艺美术整编成学习教材,比如,可以形成关于本地民间工艺美术画册或者民间美术艺术指南等,将民间的工艺美术与高中美术教学课程进行有效结合,便于传承的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学习。教师要明确美术课程的教学任务,选取民间艺术中最适合的艺术案例进行讲解,增强课程的丰富性,使美术课堂更加具有吸引力。
三、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
美术是一门特别的艺术,仅仅靠教师口头的讲授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至于很难收到教学效果,这种情况下,教师需要通过多媒体技术来让学生了解民间艺术的艺术性,比如,传统艺术中的剪纸、刺绣、泥塑等,如果能够实际操作或者利用多媒体技术、网络资源等进行过程演示,学生就能够更好地了解工艺美术的价值。
四、搜集素材,提升审美
美术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通过网络、实地采访等搜集民间艺术素材,并将资料进行有效整合,制作课件,与同学进行相互交流,这样学生对不同的民间艺术会有更加深刻的了解。相对比较简单的年画、剪纸等,学生也可以自己动手,在课堂中进行展示交流,这样可以使得学生实际体验提升审美素养。
参考文献:
[1]陈启鹃.谈谈黔东南民族民间美术走进美育课堂.企业家天地:理论版,2009(6).
篇6
关键词:现代美术;网络美工;职业规划
一、传统美术与科技美术
传统美术从广义上说,是指利用传统的美术工具,在实物上进行美术创作。最显而易见的就像国画、素描、油画等,更广泛一点还包括壁画、篆刻、陶艺等。笼统地说,传统美术就是指除去需要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之外的在历史演变过程中所有原先存在的美术形式,种类很多很宽泛。这类美术往往需要很强的天分并且要付出很大的努力,创作的艺术感比较强。
科技美术是指运用现代科学技术进行创作的一切美术形式。最常见的有动画技术、广告技术、网页设计、摄影摄像等。在数码仪器盛行的今天,各种依托数码产品的美术作品日益凸显其优势,这类创作往往需要较短的创作周期,对大部分创作者的艺术天赋要求并不高,只需要短时间熟练操作即可进行初步创作,但是对科技含量和信息量、理解力等要求较高。相比而言,科技美术在我们这一代的眼中看来更贴近生活,更接地气,更受欢迎。
二、在美术鉴赏中学会享受生活
高中美术鉴赏教学的目的并不是在教学中让学生对专业有多深刻的理解,更多的是带领他们去欣赏美术,学会一种享受生活,感悟美丽的方式。美术让人们原本枯燥的生活充满舒适与欢乐,尤其在网络中,各个页面、软件都离不开美术的修饰,让每一个操作都流露出优雅动人的魅力。而网络审美更是每一个人都会在意的一个能力,小到个人主页,大到网站建设,处处都有其功用。
总之,在高中美术鉴赏的课程中加入互联网案例,利用网络美工、动漫技术等专业知识吸引学生兴趣,诱发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对美术艺术的普及有很大的意义,也达到了提升全体艺术素质和综合能力的目的,给高中生的未来人生做出多一份的建议,使他们能有更好的职业
规划。
参考文献:
[1]王燕.高中美术教学中的地方资源开发与教学设计[D].首都师范大学,2013.
篇7
关键词:高中美术;教学创新;现状;意义
一、高中美术教学的目的及意义
美术是一种视觉艺术,通过美术教育,学生能够体验美术与生活的关系,提高对美术作品内容、风格多样性的认识,既能使学生掌握美术基础知识与技能,又能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操,提高生活质量,还有助于学生未来的职业规划。在提倡素质教学的今天,美术教育对于锻炼学生的审美能力、想象力、思维能力、形象感受力以及创造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都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高中美术教学现状
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学生、家长常常忽视美术教育的重要性,他们认为美术不作为高考内容,对于学生成绩的提高没有帮助,那些学习美术的专业生也是因为不务正业的学生,有些学校甚至还取消了美术课程的教学。另外,由于对美术教育的不重视,学校用于美术教学的设备也不够完善,缺少美术教学专用的活动室,老师的教学观念也比较落后,教学模式简单化,使学生对美术学习缺少兴趣。
三、探索高中美术教学创新的方法和途径
1.高中美术教学创新的价值
如今我国大力提倡素质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致力于实现学生德智体美等综合素质的发展。党的十七大报告也指出必须注重培养创新人才,建设创新型国家。培养创新型人才,深化教育改革成为新时代教育研究的重点课题。
2.高中美术教学创新的方法及发展途径
在高中美术教学中,不管是图文欣赏课还是造型设计课,美术教师都应该积极创新。不仅如此,作为新课程的教师还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树立正确、先进的教学观念,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通过创新教学的实践,由“工匠型教师”向“专家型教师”转变,具体可采取的教学策略有很多,例如丰富教学手段,展示具有特色的艺术作品,形成多元化的美术鉴赏教学;让学生积极参与到美术鉴赏的评述活动中;利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在网络中鉴赏美术等。
四、高中美术教学在信息化环境下实施的迫切性
随着时代的发展,美术学科的内容也越来越丰富,在高中开设美术欣赏课对于素质教育的加强有着重要作用,能够开阔学生的文化视野,发展学生的个性,健全学生的人格,陶冶学生高尚的情操。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与推进,高中美术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美术教师如何使美术学科的魅力得到发挥发展,如何把握契机通过教学创新提高教学质量,成为当下所有美术教学需要重视的课题。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信息技术 高中美术 研究型教学 创新
当今的社会是一个开放的社会,也是一个竞争日趋激烈的社会。这个世界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竞争关键是有无培养人才好的土壤和环境。在各种人才培养的环节中高中是不可缺失的一环,也可以说高中教育是人才培养的中坚环节,没有高中三年的教育,人才就不可能成长壮大,后劲十足。现在各国的高中教育都处在转型时期,都在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既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需要,也是提高国民素质的路径和方法。
当今的世界也是一个多元化的世界,多种文化交融,多种思想交流,多种观点碰撞,而这一切的表达常用的工具就是美术。美术语言是通向知识殿堂的桥梁,是各国艺术外交常用语言,是开启世界之门的钥匙。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美术的教育,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是教好高中美术的重要前提。随着多媒体技术进入课堂教学,它以声像俱佳,动静皆宜,图文并茂的表现形式,大大的优化了整个教学过程。
篇9
1.教师应与时俱进,主动融入学生集体中去。
由于年龄等因素,教师与学生的观念及看法存在着一些出入,导致有时候课堂的气氛比较枯燥。为了活跃上课时的气氛,帮助学生更好的融入到高中美术欣赏课的课堂讲解中去,教师可以通过迎合学生的爱好来引起学生的共鸣,或者在课堂上具体描述作者的故事,或是分享自己平时生活中的艺术创作和旅游时的有趣经历,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升温与同学们之间的感情。
2.教师应不断丰富自身知识,提升自身实力。
在高中美术欣赏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本身实力不够硬,学生在学习这门科目过程中也会一知半解,似懂非懂,最终导致上课的效率大打折扣。为了达到高效教学的目的,教师首先应自身拥有强大的知识库,方便实际教学中随机应变,尽心为学生解答疑惑,容易在同学们的心中树立榜样,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
3.在课堂上适当添加实践环节,增加课堂的趣味性。
教师可以通过定期组织学生到户外写生,通过绘画表现大自然的美丽,培养和提高学生对艺术美的欣赏能力。长期的纯理论的课堂式讲解美术欣赏知识容易脱离实际,不利于学生掌握如何去欣赏美术作品。只有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定期让学生参与到艺术创作中去,锻炼学生的创作能力,培养学生美的欣赏能力,让学生主动对高中美术欣赏课产生浓厚的兴趣,最终达到在课堂上高效教学的目的。
二、多多开展课外活动,培养学生兴趣
1.通过创办兴趣班,吸引学生注意力。
高中美术欣赏课涵盖了各个不同层次的领域,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偏好开设陶土、刻画、素描、油画、国画、书法等各种形式的兴趣小组,将学生聚集在一起创作,在此过程中陶冶艺术情操和培养对美术的欣赏能力,同时也可以让同学们相互交换创作过程中的心得和看法,增进大家之间的感情,于无形之中吸引了学生对高中美术欣赏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所以,只有基于一定的兴趣上,学生们才能更好地对课堂产生兴趣。
2.通过开设比赛等形式鼓励学生主动学习高中美术欣赏课。
教师可以通过开设服装彩绘,手绘风筝等创意比赛吸引学生参加,促使学生提高自身美术欣赏能力,积极参与到美术欣赏课课堂上。研究表明,如果一个人抱着具体的目的去从事活动,其结果将会事半功倍。同样通过开设比赛让学生主动参与到美术欣赏课中去也是这样,学生产生了兴趣,刺激其想要主动了解和掌握有关美术欣赏方面的知识,最终促使其积极参与到高中美术欣赏课中,达到教师高效教学的目的。
3.定期举办画展欣赏,培养学生课外兴趣。
短期的高中美术欣赏课并不能有效将学生充分带动到课堂中去,只有经过长期的对学生的艺术陶冶和培养,才能逐渐提高他们对美的理解和欣赏能力。从长远看,定期举办画展是最能稳定的发展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的,能培养学生对艺术的独立的见解,便于学生在美术欣赏课上主动提出个人看法。
三、结语
篇10
关键词:高中美术;情感教育;审美教学
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日益深入,高中教育也已经逐渐转向素质教育。在高中美术教学中融入对学生的情感教育,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创造力,激发学生无限潜能和自主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促使学生在美术学习中产生情感效应。
1高中美术教学中融入情感教育的必要性
第一,在高中美术教学中融入情感教育可以激发课堂功能的无限发挥。学生进行学习的主要动力之一就是兴趣,学习兴趣是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积极性的先决条件。所以,在高中美术中进行情感策略的融入不仅可以充分发挥美术教学的情感效应,更可以帮助学生进行体验式美术教学的实施,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浓厚兴趣,从而最终实现提高高中美术课堂教学的效果。第二,在高中美术教学中融入情感教育有助于激发和营造课堂课和谐气氛。根据新课程标准可知,高中美术教学中,教师改变以往传统传统满堂灌的授课方式为和谐互动的沟通式教学,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感,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进行情感因素融入,充分发挥美术教学的情感效应和学生的学习主体性,以一种全新的方式让学生在轻松、自由、主动的学习状态中进行主动学习。第三,在高中美术教学中融入情感教育可以激发学生是发现并创造美的途径。所以,在高中美术教学中,情感教育荣誉融入其中就会推动学生用美术语言来表达美术作品中的艺术,让学生能够感受生活的美,以激发学生创造美的激情和主动性,从而实现高中美术情感教育的目的,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2高中美术教学中融入情感教育的策略
第一,以情感教育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在高中美术教学中融入情感教育可以加深学生对于美术作品以及美术家的认识感悟,激发学生情感效应的发挥和学习兴趣的提高。为此,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来以情感教育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性:首先,高中美术教师需要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将教学内容丰富化,充分发挥高中美术课及课堂的感染了和吸引力,让学生自然进入到美术课堂上的情感教育之中,主动进行参与和共鸣。其次,高中美术的目标在于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并引导学生进行创做,而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在美术学习中对美术作品进行想象的方式来让学生去感悟、比较、思考这些美术作品,加强学生对于美术的独特见解和深刻认识,并以此来激发他们对于美术学习的兴趣感。再次,高中美术教学中可以进行写生等活动来引导学生进行生活接触和联系,体验到大自然中的美,为其进行创作提供源泉,在胜过发现美和创造美,激发学生们的美术学习兴趣。第二,以情感教育营造和谐教学氛围。和谐良好的教学氛围有助于教学效果的提高,因此,在高中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对于教学气氛的营造对于实现情感教学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提升教育教学的实际效果。在高中美术教学中,营造和谐教学氛围的前提是构建和谐良好的师生关系,为此,教师需要首先提升自身的教学专业素养和综合素养,通过其自身的人格魅力和良好的修养去构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优化的教学气氛,让学生可以自由、民主、公平的、地进行互动式学习,实现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民主平等关系。再者,教师要构建与学生之间的平等对话,改变以往传统教学过程中学生缺乏主体性的模式,改变以往传统教学过程中缺乏师生互动流的模式,改变以往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一言堂式的教学模式,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学生主动学习性和参与性,提升课堂实际效果。在高中美术教学中,教师以情感教育来营造和谐教学,有助于教学内容的自然开展和课堂活动的有效进行,为此,教师需要多对学生进行引导式思考和自主性思考。再次,教师要尽可能地对教学时间进行合理安排,根据教学内容难易度和重难点进行科学配置和安排,让学生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感受到美术教学的感染力和吸引力,在此基础上加深对于美术教学的影响感。第三,以情感教育提升学生审美能力。高中美术教学的目标之一就是要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素质,因此,在高中美术教学中,要以此为重点来开展相应的教育教学实施。而在高中美术教学中融入情感教育确实可以达到提升学生审美能力的效果,教师对教学内容的合理科学有效的安排确实可以提升学习效果。为此,在美术教学中,首先教师应该尽可能地让学生用内心感受美。例如,当高中美术教师在进行几何体绘画教学内容的时候就可以将绘画和自然物体结合,让学生对绘画理念的认识具体化和加深化;而学生通过对美事物的仔细观察和体验就会增加起对美的事物的感知性和理解性,长久以往就会自然形成一种美感和观察的良好习惯,其自身的感受能力随之得以提高。其次,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尽可能各学生提供机会来让他们用内心欣赏美。教师可以应用多媒体等多样化的教学手段,给学生展示一些具有感官直接性冲击的碰撞性美术作品,激发学生对于美术的兴趣感和欣赏感,引导学生对美的事物的欣赏。再者,在高中美术教学中,教师应该尽可能地让学生用内心创造美。那么,教师可以通过组织诸如户外写生、画报展览、漫画比赛等各种美术活动来激发学的表现力,提高学生在美术学习中进行实际应用的创造性。第四,以情感教育丰富学生想象力。在高中美术教学过程中融入情感教育,就需要进行学生想象力的充分激发,丰富其想象的源泉,在此过程中才能有效实施情感教育。而要想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教师就要建立学生和美术作品之间的情感联系,通过遮掩的方式来加深和激发学生对于美术作品的更加真切和深刻的理解,具体做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即:首先,以情感教育来激发学生对美术作品的想象力,无限现象美术作品背后的故事和所蕴含的深刻内涵;其次,对学生实施发散思维的拓展训练,让学生的个性思维得以充分激发,在实际的应用中得以发展和能力提升;再次,对学生开展多样化的美术实践活动,让他们充分感受到美术的实用性和应用性;最后,在课堂教学中,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尊重学生的差异性,注重对其进行个性化发展培养,并通过多元有效评价来激发学生的丰富想象力好和创造了。总之,在高中美术教学中融入情感教育具有极强的必要性,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美术的效果和其自身美术综合素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姜玉亮.高中美术教学中融入情感教育的策略研究[J].学周刊,2014(2).
[2]吴洪英.高中美术教学中融入情感教育的策略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