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教学范文

时间:2023-04-10 21:48:3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文化教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文化教学

篇1

对外汉语的教学,离开文化的讲解是不完整的。语言学习和文化理解,相辅相成。经朋友介绍,得到一本好书《教汉语,教文化》。作者柯雪润教授是波特兰州立大学中国人类文化学与国际研究的知名学者。柯教授在中国的多个不同地区不同环境生活过。40多年硪恢贝邮潞河锲胀话教学和客家话的研究。2004年至2006年,在富布赖特基金的支持下,柯教授对7个K-8汉语普通话项目中进行了中国文化教学法的研究。《教汉语,教文化》这本书主要讲解美国幼儿园到八年级汉语教学以及文化课程设计的内容。通过一年的美国教学观察,我对汉语教学也有一些自己的思考和疑惑。带着这样的一些疑惑,我希望能在书中得到答案,得到更快的成长。

从柯教授的书中我们可以看到,文化教学是学习语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也是汉语教学中不易形成学体系的教学部分。文化教学会因教师的专业素养不同,而产生不同教学效果。在柯教授走访调查的中国和北美各处的学校中,他发现目前各地的文化教学有三个共同的特点:(1)设有专门的文化课程,有具体的教学纲领。柯教授的调查显示各地的汉语教学都相当重视文化的教学和渗透,有具体的教学纲领。大部分学校都将文化课程的内容设定在历史,艺术和传统方面,每个年级都有指定的话题和内容。语言教学的老师都是绞尽脑汁的设计各种文化活动或以深入浅出的方式,引领学生了解中国文化。但这些课程大多处于初级阶段,课程开发和教材资源的开发还不完善。针对低幼的语言文化教材是相当匮乏的(2)通过语言课来进行文化内容的教学与练习。我个人也有同感,目前的文化教学都主要渗透于语言教学中。通过语言的学习了解文化,深刻并掌握语言知识。但学生的年级不同,对汉语听说读写各方面能力的要求也不同。(3)以汉语为母语的老师将其自身的文化视角引入课堂。但各地的文化教学效果会因地域的不同而不同,老师们的文化背景不同,对文化知识见解不同,教学的方式和视角也有所不同。所以文化教学就没有一个客观的统一的标准去衡量和考察。所以教师将自身文化视角引入汉语课堂,文化知识的学习又是个无法考量的部分。

文化教学是语言教学的核心。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在柯教授的书中了解到,学生往往对中国文化课很感兴趣。部分原因是在这些课程中有很多活动是要求学生动手参与的活动,课堂气氛比较轻松。作为我们汉语教学的老师,对语言和文化的关系要有足够的认识。让学生在不同的文化情景中使用汉语,要着重考虑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选择与学生年龄相当的文化材料和资源。端正他们的学习态度,让文化自然而然的融入他们的观念。让学生在交流中意识到并自觉地比较文化差异,从而进行文化转换。

语言是用来交流的。语言学得越多,需要的相应文化知识也越多,否则就会像机器人,可以说话,但不能理解对方所说的内容。因为我们是在用情感的交流与人打交道。所以我们的汉语老师要引导学生学习了解中国文化,并对中西方文化的不同进行比较,这样才能够在交流的时候转换到对应的语言和文化元素。正如柯教授重点强调文化教学的重要性,文化教学是语言教学中核心和最重要不可或缺的部分。语言教学如果没有融入文化元素,会显得枯燥乏味不生动,没有依据。了解并掌握一种语言就必须深入了解和懂得该门语言的文化。这样才能在运用语言的同时理解对方的心情和交流的背景。我们的学生在什么样的文化背景中学习汉语,我们就必须选用他们最感兴趣的文化内容去引导他们的学习。柯教授提到另一种文化常识和技能是,学生要学会听取语言中潜在的社会和文化信息。例如很多外国朋友都很感兴趣的“意思”一词。在不同的语境里,该词便有不同的意思。在文化内容方面,学生要对中国的历史,地理和文化背景有基本的了解。

在幼儿园到八年级的汉语教学指导性提纲中,我们都可以发现柯教授在每一章的开始,都认真探究这一阶段儿童的生理及心理特征,遵从儿童认知的发展规律。根据儿童不同阶段的特征来制定和设置学习的文化内容,文化活动。让孩子们在参与文化活动的同时潜移默化理解中国文化,学会中国的思维方式。低龄儿童在教室里集中精力注意并跟随老师教学的时间较短,但是孩子们较成人来说会更大胆的运用语言。所以柯教授提到的文化教学的第三个共同特点相当重要。教师的个人专业素养在汉语教学中起了很重要的作用。一个好的老师不仅要知识丰富,能够同情,理解学生,还要懂得与学生一起协作配合,善于分享观点也善于听取学生的想法。柯老师确定了每个年龄段应该达到怎样的语言及文化理解水平,然后逐步确立每个年级的教学内容,以帮助学生达到这个水平。柯老师强调孩子的文化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熏陶。所以老师们在教授低年级的孩子时一定要保持一颗童心,从孩子的视角去感受他们的情感,挫折或是挑战。柯教授把三种文化类型生动的融入到行为文化当中,在这个过程中作为一个阅读者,我都能感受到课堂设计的趣味和引人入胜。例如对低年级的孩子进行教学,柯教授让孩子们多动嘴,通过教室里的图片和挂图让孩子看图进行口语练习,产生印象记忆。然后让孩子们动手,锻炼手眼脑的协调,刺激眼睛和脑部的记忆。教师可以组织各种活动让学生走进中国城,感受中餐,学会用筷子,学会包饺子。可以让家长一起参与到活动中。 喝一碗家长们提供的食材,做的蘑菇汤;一起揉揉捏捏面团学做饺子;一起围着小碗用筷子夹豆子……这样的活动能让孩子和家长们体会一个鲜活的中国文化。例如书中提到的教师节。

回顾本文,大量笔墨笔者为我们理清教学思路,为我们如何将信息文化,行为文化融入文化教学,提供了很多的指导和范例,还列举出中国各种大小节庆的活动表,以及幼儿园到八年级的主题教育内容。这位我们每一个汉语教学的老师提供了非常有用的教学参考,我们在这样的一个思路引导下,可以再融入自己的思考和教学方式。这是汉语教学的一个接力活动。相信在这样的基础和启发下我们对汉语教学有更多地思考。

篇2

显性的数学教学文化浓郁厚重,比较直观、直接,容易使学生振奋;隐性的数学教学文化淡雅,讲究委婉、逐渐渗入,能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这两种数学教学文化相辅相成,变换运用则能使得数学教学文化有内容、有内涵,从而达到理想的效果。如在教学《勾股定理》一课时,可以利用显性文化,给学生讲解勾股定理的发展历史,让学生从中品味其厚重而悠久的历史传承与发展:从中国周代商高的“勾广三,股修四,径隅五”到古希腊毕达哥拉斯的“勾股树”;从三国时代赵爽的“勾股弦方图”到西方欧几里得的演绎推理;从清代的梅文鼎证明到美国总统加菲尔德的“构造法”证明,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一幅勾股定理发生、发展及不断丰富的历史文化图景,使其深深感受到其中浓郁而厚重的数学文化气息。又如在教学“一次函数图形平移”这一知识点时,先重点教授学生以坐标轴为参照系平移直线图像,然后把原来的参照系移动,让学生思考直线函数关系的变化。在动与不动的矛盾中,学生发现:图像向左(右)移相当于y轴向右(左)平移,图像向上(下)平移相当于x轴向下(上)移,实际上它们的相对位置并没有改变。这进一步巩固了学生对“运动的相对性”的理解,加深了其对“辩证意识”“数形结合”等思想的认知。这种认识文化的培养是隐性的,润物无声般浸润着学生的心灵。这样循序渐进、日积月累的持续渗透,对学生数学素养的形成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二、培养通透的数学教学文化感悟,让学生体验其美

数学是理性思维和想象的结合,其本身就是一种美的体现,体现在对称性、简洁性等诸多方面。如在研究三角形、函数时,会更加关注等腰三角形、二次函数的轴对称性,这体现了轴对称的美;在研究四边形时,会更加关注平行四边形的中心对称性,这体现了中心对称之美;对于最完美的图形———圆来说,我们则更加关注垂径定理……这种对称之美让学生感受到学数学不再是抽象的、枯燥的,而是一种美的享受和体验。数学的简洁美最直接地表现在数学符号上,它是全世界的通用语言,每个人都能从简单的表达式中读出其确切的含义。比如一些常见的数学符号及公式定理:圆周率π,三角函数sin,三角形的面积公式S=12ah,勾股定理a2+b2=c2等。这些符号公式言简意赅,学生可以从简洁的符号语言中明白其中的道理,体验到数学的简洁之美。数学之美包罗万象,不同的问题从不同的角度体现出一定的数学之美。比如列方程解决问题,要从复杂的问题中抽象出一个简单的等式,这既有抽象之美,又有简洁之美,还有逻辑之美。教师应着重引导学生去体验和感受这些美。

三、孕育严谨的数学教学文化精神,让学生改革其新

数学教学文化具有理性思考、客观认知、不断追求的精神,而这种精神的孕育就是在课堂上、在师生双边的教学活动中。在教学《三角形的内角和》一课时,笔者先设计了“量一量”这个环节:让学生利用量角器测量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度数。通过测量学生发现,三角形三个内角之和大致在180°左右,这使得学生初步认识到三角形的内角和可能是一个定值,但是还难以达成一致。笔者接着让学生进行“拼一拼”:将三角形的三个内角按照顺序拼在一起。学生经过“拼一拼”就会发现三个内角组成一个平角,这使得学生在活动中巩固了对“三角形内角和为180°”的认识。但这样同样具有局限性,于是,笔者顺势引导学生进行推理证明:过一个顶点做对边的平行线,利用内错角互补的原理,将另外两个内角等量转换出来,使得三个内角成为一个平角。“拼一拼”“量一量”的教学环节目的是让学生初步感受到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同时也让学生对此操作的局限性有一定的认识:操作的粗糙性,测量和拼图总会存在一定的误差,严密性不足;操作的特殊性,测量和拼出某一个三角形的内角和180°这一结论难以推至其他三角形,普遍性不足。因此,适时恰当的推理证明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改革创新的精神及思维的严谨性,并使这些逐步内化为学生的能力和习惯。

四、提高数学文化的素养,使学生内化于心

篇3

一、 语文教学是文化的对话

1. 教材文本是文化的载体

学生的语文学习过程,是在文本以及教师的引领下与文化对话的过程,而教材文本是最主要的凭借,都经过编者的精心选择、打磨,从内容到形式,都蕴含着许多文化。学生感悟文本就是在与课文进行着对话,也与文化直接、间接地对话着。比如,教《春联》一课,让学生在“读春联、写春联、赏春联”等系列学习活动中,对春联这种中国特色文化形态的特点、意蕴有所体悟,进而感受中国的传统文化。即使是学习汉字的工具——拼音,也不乏具有文化的影子。比如《zh、ch、sh、r》一课的语境歌:“一轮红日上山头,狮子想来吃小猴。树上同伴有办法,伸下树枝来搭救。”把拼音融入生动有趣的场景中,学生在诵读之中受到同伴之间应关心互助,团结一致才能战胜敌人的教育。这不也是文化的体现吗?对学生学习做人大有益处。而教材中选录、设计的成语歌、民谚、儿童诗歌、古诗、格言警句等都极有文化气息,学生在诵读积累的同时,也在接受文化的熏陶。

2. 教师备课是对文化的解读与开发

教师备课是对文本的深入解读,并根据学生与教学的需要进行有效开发。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断与教材文本所展现的文化进行沟通,对学生所拥有的文化水平进行把握,对教学设计的文化性进行构建,用新理念来审视和驾驭教材,对教材中的文化富矿进行挖掘,让教学内容散发出无穷的文化魅力。高明的老师还善于在教材的编排上寻找内在文化,进行有意识地渗透和开发,这样,学生就能与文化做多角度碰撞。

3. 师生对话是文化的碰撞和引领

语文教学离不开师生对话,其实,这也是一种很好的文化碰撞。比如学习《林冲棒打洪教头》一课,可以让学生找一找:“林冲与洪教头打起来了,文章中用了哪一个词?”学生很快便找到——“交手”。老师再提问:“这里的‘交手’是不是应该换作‘交战’?”学生把两词放入课文进行比较、推敲,发现:“交战”尽管也是打起来的意思,但多用作很多人或两个集团、两个国家进行大规模的战斗;而课文中林冲与洪教头单打独斗,用“交手”更确切。一个词的运用,立刻看出了作者遣词造句的准确、传神,也让学生们体会到了汉语言的细腻变化和无穷魅力。教师在教学中,通过对话,引导学生去读、去体味,把汉语言的魅力展示出来,这就显示了文化性。

光注重语言文字还不够,还要透过文字看到文章内在的精神。因为语文课还是学生精神发育的摇篮。当然,必须是人文内涵的有序渗透,透过文字的描写去体味人物的内心世界,进而探究其深层的品质,给自己留下震撼和陶冶。比如教学《海伦·凯勒》一课,可先让学生通过模拟盲人生活,走进海伦的内心,感受到了海伦的痛苦。然后,让学生再读课文,找找海伦在这样的痛苦中,又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通过阅读、思考,海伦的形象在学生们的脑中越来越清晰,越来越立体,她那不甘屈服命运、敢于向困难挑战的精神给学生留下了深刻印象。这就不仅仅是学语言文字了,更是做人的引领,是一种文化的熏陶。

二、 语文教学是学用文化

1. 识文断句是文化知识的学习

汉字是民族文化的积淀,是前人智慧的结晶,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其独特的形体本身就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文化资源。比如“看”字,像手搭在眼睛上方远望;“燕”字,就是一幅燕子在空中展翅飞翔的图画;“雷”“雪”“霜”三个字都含有“雨字头”,都与“雨水”有关……这些奇妙组合,让学生真切体会到:每个字都是一幅画,都有着不同的神奇。而识字教学更是根据汉字特点进行生动的演绎:象形识字、会意识字、转盘识字、词串识字……每种识字都把这类文字特点进行了形象性创新,这就是一种文化的渲染!学生识字读句,既增长了知识,又受到了文化的熏陶。可以说,不仅在学习文化知识,也是在积累文化。

2. 感悟积累是文化素养的提升

语文文本已经把文化内化其中,语文教学就是引导学生通过感悟、体验、探究,把文本的文化因子挖掘出来,把课上到学生的心里去。比如教学《泊船瓜洲》中“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一句,教师引导学生用“ 又 江南岸”句式,说说自己仿佛看到的画面和听到的声音。随后,紧扣“绿”字,讲述人们津津乐道的推敲故事,来感受作者用词的精当。接着,让学生也来推敲一下“又”字,看看“又”字里面包含着怎样的思想感情。为帮助他们感悟,教师借“明月何时照我还”一句来引导学生,通过对“诗人在家乡的生活情境”的想象,来深入体会“又”字的感受。通过感悟、推敲,“又”字立了起来,学生体会到了诗人无限的乡愁。当学生再读这首诗,积累的不仅仅是几句诗,更是一种勇于推敲、深入学习的思维品质。这样的学习远比简单的告诉来得强,它让学生读出了文本的内涵,感受到了文化的魅力,而这一过程也使得学生的自身文化素养得到了提升。

3. 生活语文是文化拓展的运用

如果说“识文断句”“感悟积累”还主要是在课堂学习文化的话,那么,生活中学语文更体现了主动去学用文化了。比如教学《春联》一课,我们就可以根据春联的特性展开教学,进行文化拓展。

(1) 说过年,道春联。教师事先准备一些过年时影像资料营造气氛,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为下面的学习创设一个生活化的学习情境和氛围,这时再道春联则顺理成章。

(2) 贴春联,评贴法。让学生到课文中去找春联,再来贴一贴。(教师事先在红纸上写好课文中相应的春联内容)就如做游戏似的,学生自然会积极投入。于是,“评贴法”环节应时而生。“怎么贴法”既是一个知识点,又是一个文化点。学生在“贴法”评析中懂得了古代是竖写体样式,增加了文化积累。

(3) 读春联,诵春联。一副副春联贴好,也拉开了吟诵春联的活动序幕,在教师鼓动性语言激励下,学生激情吟诵,用身心感知春联,理解春联,体味春联。

(4) 说发现,议特点。当学生读到尽兴时,教师引导学生说说在吟诵中的发现,如,“春联里的词语都是相对的”“春联里的上下联字数都是相等的”“读春联就像读诗一样,很有味”“春联读起来声调有高有低,节奏有急有缓,很有趣”“春联都很有感情”……顺着学生的发现,教师让学生与课文中的介绍对照,用情感建构起自己对每一副春联的理解。

(5) 写春联,赏春联。在对春联有了较深认识后,进行拼接春联、书写春联、赏读春联等活动,让学生学习春联的热情延续到课外去,延伸到生活中去,成为学生学习生活的一个崭新内容。

小小的春联,把课文与文化结合了起来,把语文与生活结合了起来。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与文化做着交流,学用着文化,提升着素养。

三、 语文教学本身是一种文化

语文教学是在教文化、用文化,其实,语文教学本身何尝不是一种文化呢?在感受、体味文化的同时,也能体会到语文教学本身的文化现象——读书、说话、写字、习作等语文活动也是文化的一种体现,应该赋予其较高的文化定位。

1. 教学情境的创设是文化的演绎

语文教学需要创设情境,而创设的情境大都具有文化倾向,是对文化的一种演绎。比如教《我叫足球》,教师可把生活中的足球带进教室——

师:小朋友,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新朋友,想知道它是谁吗?

生:(兴致勃勃)想!

师:瞧!它来了!(出示足球实物)哈哈!它的名字叫——

生:(齐答)足球!

师:足球先生看到小朋友喜欢它,要让大家来摸摸。不过足球先生说了,摸完后得说说你的感觉。

生:足球身体鼓鼓的,里面有气呢!

生:足球身体圆圆的,有黑、白两种颜色。

师:(投影显示“足球先生的口述”)小朋友,你们太棒了!看来你们已经喜欢上我了!那我就送给你们一首儿歌吧!“身体圆滚滚,爱穿黑白衣,年纪一大把,专门被人踢。”你们别看我个儿不大,但历史悠久!想知道我的过去吗?那就来读一读文章,你一定会有更多发现的!

以上教学片段,教师创设了与“足球先生”对话的教学情境。新颖的形式牵住了学生的心,学生在摸一摸、说一说、听一听的过程中,亲近了文本对象——“足球”,有了生动的感受,产生了强烈的阅读期待。其实,文化隐藏在每一个细节中,教师要做的就是通过对话,把文化激发出来,让课堂流淌着文化气息。

2. 阅读材料的选取是文化的组合

“教学内容”与“教材内容”并不是完全等同的,教学内容往往要大于教材内容。例如一位老师执教《海伦·凯勒》一课时,为帮助学生感悟“不分昼夜”“如饥似渴”的深刻内涵,设置了这样的环节——让学生闭上眼睛,在音乐声中听老师描述:“也许这是一个早晨,……早过了吃午饭的时候……夜很深了……人们在……但海伦呢?她在做什么?同学们,你好像还看到了些什么?请选择你刚才‘看’到的

语林人与书

一个画面,用文字写下来。”在学生交流后,教师归纳:“是的,海伦就是这样,在早晨、中午、傍晚、深夜……”这样创造性的铺垫,让学生在想象中将材料进行有机组合,加深了对“不分昼夜”“如饥似渴”的理解,海伦·凯勒的形象丰满了。课文学习结束,老师布置了这样的课后拓展性作业:“同学们读了课文,对海伦有了较深的认识,如果想进一步了解海伦,就去读一读海伦写的文章和书,你一定会有更大的收获。这里,老师为大家推荐几本——《海伦·凯勒自传》《我生活的故事》《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给大家读几个片段,看几幅图,相信一定会引起你的兴趣。”这样的布置课外阅读,不是泛泛的一般推荐,既指出书名,又展示图片,真切可感,而三部作品也从不同角度反映了海伦·凯勒不平凡的一生,给人多样的启迪。这就有一定的指向性,是一个文化大餐,能引领学生在文化的长河中徜徉,打好文化的底色。

3. 教师的教学风格与学生的学习习惯是文化的风景线

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的教学个性,其教学语言、教学样式、教学智慧无不带有文化的痕迹,当教师有意识地去注意,并发挥所长,就形成了明晰的教学风格。当然,课堂文化的形成与学生这一主体的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是分不开的,当学生养成静涵默诵、体味创新的思维方式,其语文学习就有了特色,也带上了文化的色彩。可以说,语文课是教师、学生共同演绎的文化风景线。在这里,师生共同关注文化、学习文化、感悟文化、创新文化,本身也是一个个“文化人”,成为了一种“文化”。

四、 语文教学能促进儿童心灵文化的构建

1. 什么是心灵文化

教育是建构人类精神世界的事业。就个体而言,精神世界的根基是心灵文化。所谓心灵文化,是人以遗传的文化基因为基础,所接受的社会文化与人生体验锻造成“合金”,是人一切言谈、举止、认知、情感、思维、做事等的底色。个体心灵文化的建构离不开语言,通过语言表达来揣摩人的内心世界,捕捉一个人心灵文化的大体轮廓和特征。语文教学让学生在一次次的语文学习活动中,逐步完成心灵文化的建构,发展儿童的语言,丰盈儿童的心灵。

2. 让语文学习真正塑造学生的心灵文化

长期以来,语文教学一直关注文本语言的学习,忽视了儿童的语言存在和身后的美妙世界,特别是儿童语言的丰富性。尽管我们强调“备课既要备教材,也要备学生”,而事实上教师花在研读文本的时间和精力远大于对儿童的了解,造成了儿童语言与文化发展的落差。所以,教师必须走出既有模式,走进学生心灵,根据儿童的思维、情感、技能等需求来选择、整合文本内容,让语文课成为儿童的“亲亲课堂”。此外,还必须善于激发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连线自己的生活,谈自己的理解和体验,实现心灵的飞跃。我们来看《》的教学片段:

师:读了这两段,你想说点什么?

生:我想说,像一面镜子,照出了外国侵略者的丑恶嘴脸,他们真是太可恶了!

生:我要说,我们中华民族是不可辱的。

生:我要感谢林则徐,是他让人们擦亮了眼睛。

师:是啊!这一伟大壮举,粉碎了外国侵略者的美梦,唤醒了沉睡中的人们。鸦片的罪恶实在是太大了!回忆过去,看看今天,你还想说点什么?

生:一份份催生了无数座坟墓。

生:造毒者害人也害己,请不要再制造悲剧了!

师:同学们说得对,就像洪水猛兽,摧残着人的身体,腐蚀着人的精神,全世界都应该联合起来,铲除,还世界一份幸福和安宁!

学生对鸦片等是没有感性认识的,很多仅停留在禁毒宣传广告上。教师通过谈“”,让学生在大长志气的同时,认识到的危害,从心底发出“全世界都应该联合起来,铲除,还世界一份幸福和安宁”!从一个历史事件延伸到了现实社会,激发对的抵制心理,这也是一种心灵文化的构建。

总之,教师要让语文教学站在广阔的文化背景下,以自己的文化积淀和对教材的独到理解去唤醒学生,引领学生徜徉在民族文化的家园之中,获取语言技能,感受传统文化,探寻民族精神。那么,我们的语文教学就会丰盈起来,语文作为一种文化传承也会发挥得淋漓尽致。

篇4

关键词:文言文 传统文化 教学方法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9(b)-0059-02

文言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涵盖丰厚的人文精神,鲜明地体现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习惯,对于我国人民的文化心态塑造,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所以,要弘扬民族精神和传统文化,文言文是最佳载体之一。在现今新课标和素质教育的要求下,我国的中职教育正逐步加重对文言文学习的比重,让学生从文言文中领略到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并得以良好的熏陶,同时也加深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

1 文言文的教学价值

文言文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汉语的根基。在素质教育的前提下,为使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和读懂历史,可加强文言文的阅读和学习,来促进我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文言文教学作为文化宣传的重要方式,对于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

文言文是一种历史文化现象,有着两千多年的历史,文言文作品中积累了丰厚的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起到巨大的作用。文言文是一种定式的书面语言,集合了从先秦到明清的思想精髓。文言文的文化涵盖面很广,蕴含着无尽的历史文化资源,是我国人文价值研究的一座瑰宝。对于我国的传统文化,由于其悠久的历史和具有鲜明的特色价值,在世界文化中一直保持强大的生命力并延续至今。而且,文言文作品作为我国古代的精英文化,大多出自古代的优秀才子之手,成为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精髓,为我国的辉煌历史和为人处事提供了众多的指导。文言文作为文化的一部分,具有中国文化的重要价值。以文言文教学的方式能使学生加深对古代优秀文化的了解和传统文化的积淀,提升文化素养。

同时,文言文教学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必要途径。对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首先需要加强学生的写字、阅读以及交际的能力的培养;其次要加强对学生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的培养,促进学生健全的人格和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在新课程的语文素养中指出:个人发挥自己的语文言语活动的能力,需要知识、思维、情感以及深厚的文化积淀做保障。而文言文作为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文言文的积累,可以提高语言运用的能力,可以陶冶学生的文学情操和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基于文言文学习的不可或缺的作用,需要加强文言文的教学,充分发挥文言文的教学价值。

2 文言文的文化教学思路

对于文言文的文化教学,旨在从文言文的学习角度来加强对传统文化的解读,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在文言文的学习中,需要理清教学的思路,坚持科学的教学理念和原则,选准文学的切入点,从而把握好对文言文的教学。

文言文的学习,作为一种文本语言的学习,具有其内在的生命价值。在文学教育中,任何文学研究都需要一定的思想指导,要明确文言文教学的目的和价值。在叶圣陶的文学观念中,语文是一种应付生活的工具,这种思想的最直接体现就是现在的应试教育。过分地以考试的要求压迫学生学习文言文,而不是引导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这种现象视为现在的文言文学习难点。一般而言,语文是一种学习工具,不能陷入被动适应学习的误区。因为语文的学习,不仅为了应对物质生活的需要,更要讲求对人的内在精神的培养,加强对学生的精神世界的塑造。在教学中教师需要加强对文言文的个性解读,尽可能地与学生交流经验和情绪,进行平等的对话交流。

对于文言的解说,需要体会其中的民族精神和内涵,充分吸取其中的民族智慧。所以,在文言文教学中,要还原文言文的应有价值,解密文言文的文化精华,促进当下个体的精神世界的塑造和发展。将文和言进行融合,将两者放置于同一平台进行研究。所以,只有把握好文言文学习的切入点,才能加强对文言文教材的解读。对于不同时期的文学,需要结合相应的时代背景进行理解。在不断的拓展学习中,扩大学生的文学视野,从而提高学生的全方法思维能力,将传统文化的认识形成一个系统的过程。一般来讲,文言文总体包括两个方面,以诗歌和散文为主,在学习文言文时进行分类解读,有助于教学方法的突破。

例如,对于《秋水》的文化解读,教学目标就是进行多层次的解读,重点把握教学难点:理解寓言中的河伯形象,从而深入理解庄子的思想。在教学过程中,将孔子和庄子的思想进行对比,让学生自己查找资料介绍庄子相关的信息,老师引导学生分析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深远影响。在《秋水》教学中,教师可以重点讲解“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的思想,从而使学生接受良好的思想熏陶。

3 文言文的教学方法探究

在现代社会,由于竞争的加大,人们普遍处于一种焦躁和压力之下,精神空虚成为一种社会通病。因而,人们急切的呼唤人文教育,提高自身的人文精神,所以对语文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文言文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其丰富的人文精神正是时代所需要的,因而加强文言文教具有必然性。

3.1 基础性教学法

在文言文的学习中,需要从阅读短小精炼的古代文学作品入手。由于文言文不同白话文,其中涵盖的实词、虚词以及文言句式不易理解,需要一定的阅读量的积累。可以让学生先阅读一些具有趣味性的神话传说和短片文言小说等,从这些作品中获得一些精神愉悦,从而提高对文言文学习的兴趣。但文言文的短小精炼也存在词句拗口的难题,这就需要从朗读开始学习,通过对文言文的熟读和背诵,提升学生学习文言文的语感和感知,加强情感熏陶。同时,在文言文学习中,通过正确的诵读,加强文言文音乐美的把握,尽可能地把握文章的文势,处理文言文的长短句和音节的抑扬,使学生在朗读中享受古诗词的优美意境,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在进行文言文的阅读和朗读中,可以适当地采用读演的方式,根据一定的情景在朗诵中进行表演。也可以让学生自己理解,在讲台上进行表演。通过情景设计和表演,加强学生对文言文内容的细节理解,体会文章的思想情感,这样不仅活跃了课堂的气氛,同时,也促进学生对文章的整体理解。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成语的学习多来自一些文学典故,因而将成语的学习和文言文教学相结合,也可以很好地促进学生的文言文学习。在成语的学习中,教师指导学生查阅相关的工具书,熟悉成语的出处,当积累了一定的文言文知识的同时,也增长了相关的历史人文知识。而且,在学习成语的来龙去脉中,还可以加深对文言文的准确理解和翻译。

在文言文的教学中,可以尝试引导学生进行文言文写作。通过朗读,在深入理解文言文含义的基础上,进行文言文的写作也是加强文言文学习的一个重要方式。有些简短的问题,通过对文言文的写作或是将白话文翻译成文言文,可以加深学生对古文的特殊语法的理解,加深对实虚词的理解,体会写作中的言简意赅的意义。

3.2 师生角色互换教学法

在素质教育的要求下,我国教学体系中应该树立学生主体的观念。在进行文言文教学时,师生需要进行换位思考,将课堂交付给学生,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的开发,吸引学生的课堂兴趣。在进行角色互换中,教师应遵循基本的教学规则,首先要创设一定的情境,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将文章、作者的多个方面的信息进行搜集,解读文言文的写作背景,激发学生的认识情感;其次,要充分利用多种教学工具进行知识结构的构建,利用古汉语字词典自主进行文言文中的生字词的理解,形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同时,在反复的文言文朗读中,不断地发现问题,提出自己感兴趣的话题进行探讨,借助工具书和网络资源进行问题的解答。

最后,通过文言文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延展思维。学生延展思维的挖掘,需要进行自主评析,在实际的生活中加以应用。而且,语言的学习是将读和写相结合的。在文言文的学习中渗透“写”的训练,激发学生的再创造性思维,进行再度创作。例如,描写文章的意境、写文章的解说词、评论以及读后感等。可以适当地设计一个写作专题,引导学生对文章的赏析。

总之,师生角色换位的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同时也提升学生自主学习文言文的能力。

4 结语

在我国的教育领域,文言文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其意义非常深远。文言文的学习不仅可以加强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而且还可以加强对民族精神和传统文化的宣传。文言文的教学价值很丰厚,其丰富的人文精神可以指导现代人的思想文化建设,对于提高现代人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具有巨大的作用。所以,加强文言文教学是现代语文教育的重要内容,可促进现代教学的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 高永艳.高职文言文教学方法探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2013(2):106-107.

篇5

文化史教学长期以来是中学历史教学的不足,不少历史教师对文化史教学不够重视,对文化史所涉及的知识缺乏深入全面的了解,授课时由于底蕴不足,大多只能照本宣科,教学方法和手段陈旧落后。受应试教育模式操纵,大多数教师在讲授文化史时只是采取“三点一示”式(画重点、讲难点、突出考点和典型示范),满堂灌,目的就是力求与中考或高考的方向和要求接轨,鲜活的历史教学几乎因此而窒息。这种做法表现在文化史教学中最典型的就是图表教学法,一个历史时期的文化发展状况和成就,被浓缩在一张小小的“文化成就一览表”,学生只要机械地把图表上的知识要点记牢就行,而无需关注这些成就的文化内涵。

在应试教育模式下,鲜活的历史往往被人为地变成机械枯燥的应试能力训练,学生在历史课堂上学到的大多是一些零碎的片面的历史知识,很难有一个比较完整的概念和体系;而文化史教学也往往没有个性、灵性,没有了审美情趣和生活气息,更没有了人文精神。首都师大的赵亚夫教授批评道:“讲屈原只知〈离骚〉名,不知〈离骚〉事……说到司马迁,只有一部书,一句话的印象。”这样的文化史教学,不要说熏陶和陶冶情操,就是其试图追求的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也难以达成。正如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学生往往不太容易去死记一些不能理解的东西”,由于教育中人文精神的缺失,“他们丧失了对真理的热爱与渴求,学习变成了一种负担,而不像应该有的精神解放。”

二、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视适应新课改需要

随着新历史课程标准的出台,历史的人文性与历史课程的人文素质教育得到了回归和前所未有的重视。所谓人文素质教育,就是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使之内化为人格、气质、修养,成为人的相对稳定的内在的品格。其目的就是教育学生“如何做人”和“如何做事”,具体来说,也就是如何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人自身的理性、情感、意志等方面的问题。

在人文素质教育的新理念下,中学历史课程中文化史的教学基于其教学内容自身所具有的特点,无论是在学生文化修养的提升,还是在学生健康人格的养成方面都占据重要的地位。在此背景下,中学历史教师要更加重视文化史的教学,以不断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为此,中学历史教师应具备丰富的人文知识和深厚的人文精神。

三、文化史教学应对策略

首先,教师要从我做起。加强教师自身的学习和修养,使其自身的文化修为能适应教育教学发展的需要。文化史教学与教师自身的文化素养和知识结构密切相关。要重视文化史教学,提高教师文化素养是当务之急。长期以来,中学文化史教学之所以成为历史教学的“软肋”,除了认识的问题,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教师自身文化史素养不够,难以游刃有余地驾御教材。在教育发展的今天,中学历史教师不仅要有比较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理论水平,还需要具备比较广博的知识才能适应现代教育。文化史涉及科技、文学、艺术、宗教、哲学等很多领域,如果我们没有这些方面的知识储备,就很难将学生引领到这一殿堂,去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和心灵的净化;这些文化内容所蕴涵的丰富、博大深远的人文精神也很难真正进入学生的精神世界从而完成教育塑造学生人格的任务。

其次,教师观念要更新。重视文化史教学还要转变教师观念,包括教学观、质量观、人才观和价值观。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切忌就知识讲知识。人文知识如果不是与真正的人文精神联系在一起,只是死背教条,脱离实际的感性生活,就会使学生把知识的因素全部接受了,但人性的因素却越来越隐蔽了。德国教育家普朗格说:“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知识,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中学历史教师在新的教学理念之下,不仅要有丰富的人文知识,而且要有深厚的人文精神。要善于挖掘教学内容所蕴涵的尊重生命、珍惜真情、弘扬个性、积极进取等人文价值,这既包括教材知识本身的人文价值,也包括这种教材知识形成过程中体现出来的人文价值。

篇6

关键词:传统文化;语文教学;渗透

在一般人的意识中,往往主观臆断地认为在语文学科中只有文化知识,但是那些只是表现的文化知识。传统文化知识隐藏在语文的文化知识当中,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如何渗透传统文化呢?本文将对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传统文化进行简要分析。

1传统文化的定义

传统文化是指在之前,在一定的社会历史的氛围中形成的物质和精神结果。它不仅影响着每个时代人们的生活,同时它在一脉相承的过程中,在每个历史时期有各具特色。中国的传统文化分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大方面,我们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主要学习的是精神层面的传统文化,在作家的作品中必然渗透着传统文化的色彩。

2语文教材中的传统文化

2.1礼仪教育:《出师表》中诸葛亮的忠君思想令人动容,整篇文章感人至深。在语文课本中有程门立雪的故事,这个故事体现的就是对老师的尊敬。《陈情表》更是中国孝道的集中体现。语文教材中包含着很多礼仪教育。这些都是我们需要掌握的精神财富。2.2道德修养:在道德修养方面,最为有名当属孔孟之道。孔子的《论语》与孟子的《孟子》中提及了很多道德修养方面的知识。例如:孔子提出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克己复礼为仁”“仁者爱人”,以及孟子的人应有是非之心、羞恶之心、恻隐之心、辞让之心。在《鱼我所欲也》中强调人要重义轻利,舍生取义,尤为重视尊老爱幼,善养浩然正气,给人挺拔轩昂的印象。这些都是道德方面的具体体现。[1]2.3诗文中的忧国忧民的爱国主义精神:想要从语文教材中感受忧国忧民的爱国主义精神,我们就得从古诗文下手。如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陆游的《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中“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等等很多。2.4积极进取的奋发精神:语文教材中的名人名言,鼓励着一代又一代人奋发向上。例如:屈原的“亦余心之善兮,虽僻远亦何伤!”中高喊出从不妥协,从不气馁,生命不熄战斗不止的奋发精神。2.5纳谏、用人以及取信于民的治国之道:爱民,清正廉洁,勤俭的为官之道;以史为鉴,眀乎得失,严明法纪,依法治国的法制传统。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大量的传统文化知识蕴藏在语文课本中,现在需要做的就是语文教师如何把这些传统文化渗透给学生们。

3传统文化的渗透方法:

3.1在教材中深挖传统文化因素: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微缩品的语文教材。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道德文化一直贯穿其中,形成了独特的群体意识,华夏子孙在其滋养下奋发前进。因此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语文教师应当在教材中挖掘这些隐藏的传统文化因素。因为只有在优秀的传统文化的熏陶下,才能教育出具有高尚品格的优秀人才。例如:在文天祥身上,我们可以学到“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豪迈气概;谭嗣同的经邦济世的人生追求;杜甫的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这些构成了中华民族向前的动力,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也筑成了中国人的精神风貌。而这些传统文化需要语文教师通过查阅资料、探讨研究等手段得来,最后采用不同的方式在课堂上传授给学生。常见方式有分析作家作品、欣赏影视作品以及情景带入等。教师只有认真仔细的研究教材,才能挖掘出更多的传统文化因素。3.2利用阅读课及课外时间,阅读经典:在课堂上学习的时间毕竟是有限的,同时语文课上应试知识的教学才是现代语文的主要任务。因此,在语文课堂上完成传统文化的教育完全是天方夜谭的事。所以,语文教师必须利用阅读课及课外活动时间来读经典。在阅读课上,可以让学生在笔记本中抄录一些阅读中的成语,对于不懂的成语,孩子回家可以通过查阅工具书理解这些成语的大概含义,并在学习中尝试运用这些成语。而在课外生活中,可以鼓励学生多阅读一些成语故事,因为这样既了解了一些精彩的人物故事,同时也可以掌握更多的成语。只有成语的积累量达到一定的程度,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才能得到稳步提高。唯有阅读本民族的经典,我们才有可能记住自己的血脉,守住自己的精神家园,经典是我们灵魂的依托。3.3纠正观念:语文教师要想提高语文教学效果,纠正观念是前提条件。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并不是简单的把教材中的内容传授给学生,教师需要在文化背景的基础上,找到课本内容中包含的传统文化。同时语文不只是教字、词、句等语文基础知识。更需要道德文化、哲学文化以及伦理文化的滋养,依靠传统文化的渗透,语文教学才会有好的结果。因此,教师应在教学中紧紧抓住文化渗透这把刻刀,刻出教材中作品的风貌,刻出学生的阅读、欣赏能力。但这些事情的前提是教师纠正观念。

4结语

总而言之,传统文化的传承离不来语文老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的渗透。只有坚持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渗透传统文化,中国的精神文明才会源远流长。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母语;母语文化;外语教学;作用

近年来,在外语教学中,由于对传统语法翻译法的全盘否定和受直接法、听说法等流派的片面影响,外语教学界在研究母语及母语文化的作用时,过分夸大母语和母语文化的负迁移作用,忽视了它的正迁移作用的存在。很多研究者认为,外语教学的主要目标是提高目的语的熟练程度,增加对目的语文化的了解,母语和母语文化在教学中可有可无,在外语教学中盲目排斥母语和母语文化的积极作用。这种观念的推行直接导致了外语学习者的母语文化素养的降低,而且每况愈下。史国强、王宇通过对沈阳师范学院的130余名考生的翻译试卷的分析指出,“英语专业学生身上文化素养的欠缺已经到了令人担心的程度……中国学生竟然不知道抗战是和谁打仗”[1]。他们还分析了学生中国文化素养欠缺的原因,主张学生应加强中国文化知识的学习。陆魁秋也对汕头大学英语专业三年级学生的母语文化知识进行了调查,结果也发现学生的中国文化常识非常匮乏。他指出,主体文化(即母语文化)同目的语文化一样也是交际能力形成的重要因素,主张在课程设置尤其是在低年级的课程设置中增加中国文化课,减少专业主修课[2]。另外,任海棠、从丛、韩红都提到了这种中国文化知识欠缺的现象——中国文化失语症。学习者中国文化知识匮乏会直接影响外语语言知识和文化的学习,影响综合能力的提高。因此,正确理解和对待母语文化在外语学习中的作用是我们搞好外语教学工作的一个关键性环节。我们认为,母语和母语文化在外语学习中的积极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母语和母语文化的正迁移作用

对外语学习的研究表明,在外语学习中存在迁移现象。所谓迁移(transfer)是指在学习新知识时,学习者将以前所掌握的知识和经验迁移、运用于新知识的学习、掌握的一种过程。迁移又可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两种。如果旧知识的迁移对新知识的学习起帮助、促进作用,它就是正迁移;如果旧的知识、经验的迁移妨碍了新知识的获得,它就是负迁移,即干扰。以往研究者在探究母语的影响时,往往侧重于研究母语和母语文化的负迁移作用。其实,对语言文化的大量研究还表明,母语文化在外国语言文化的学习中会发生正迁移作用,即深厚的母语文化功底会对外国语言文化的学习起帮助和促进作用。束定芳、庄智象曾指出:“具有良好的母语交际能力的外语学习者,其外语交际能力的获得相对容易些。同样,如果学生的母语与目的语语言结构上越相近,文化背景越相似,交际能力的正迁移发生的概率和规模就越大。”[3]92高一虹根据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弗洛姆(BrichFromm)的“生产性人格”理论,通过对52名中国外语教师和研究人员的实验提出了“生产性外语学习”的概念,即“在目的语学习的过程中,目的语与母语水平的提高相得益彰;目的语文化与母语文化的鉴赏能力相互促进;学习者自身的潜能得以充分发挥。在生产性外语学习中,母语和母语文化起着积极的作用”[4]。许多英语界泰斗如傅雷、钱钟书、季羡林、许渊冲、王佐良、许国璋、王宗炎等也都是学通古今、在母语和母语文化方面有极高的造诣的。因此,在外语语言与文化学习中,我们要正确利用母语和母语文化,使其发挥更大的正迁移作用。

二、进行文化对比需要以母语文化为参照

由于成人外语学习者的大脑不可能是一无所有的白板,只要有机会他们就会无意识地在头脑中把所学外语与母语进行对比。我们的教学应充分利用这一自然现象,而不应阻止其产生。因为文化对比可以促进外国语言文化的学习。恩格斯曾说过,“只有将母语同其他语言对比时,你才能真正懂得所学的语言”。关于在第二语言(L2)学习中第一语言(L1)的参照作用,Stern也进行了很好的描述:“让我们从早已熟知的关于L1的知识出发,从不可避免的迁移和干扰现象出发,把这些迁移和干扰的存在看做是外语学习的一种前提。毋庸否认,学习者(在学习外语时)是把L1作为参照物的;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向学习者指出两种语言的相似及不同之处,帮助他们逐渐形成一个新的L2系统。在跨语言的学习策略上,我们因为首先承认了迁移/干扰作用,所以要有意识地在L1和L2之间移动,比较两种语言之间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的异同,逐渐而又有意识地完成从L1向L2系统的转换,帮助学习者建立新的L2语言体系。”[5]看来第二语言与文化的学习是在两种语言与文化的对比中进行的。而要进行文化对比首先需要学习者深刻理解母语文化。学生从出生到大学一直处于母语文化的氛围之中,对中国的历史、文学、风土人情、政治制度、教育体系都有所了解,但和英美文化比较起来,中国文化有什么总的特点,他们还不甚了解,他们还没有把所积累的零散的、感性的文化现象上升到一个系统的、理论性的认识高度,这就需要老师在语言材料明显涉及英美文化特征时适时地和中国文化加以对比,以帮助学生形成对两种文化的总体印象,找出其中的共性和差异。比如在涉及美国的个人主义价值取向时,就应该对中国的集体主义价值取向加以介绍,对比两者的差异。这样才可以帮助学生理解一些具体的交际规则,比如英美人为什么有那么多隐私、他们为什么不能理解中国人的谦虚等,从而指导学习者的具体交际,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有时一种英语文化现象,费了好大劲也解释不明白,如果用一个相似的汉语文化现象作参照,问题就很容易说清楚。因此,刘润清先生在其专著《论大学英语教学》中认为,“学习外语时,完全脱离母语是不可能的,语言之间有些普遍现象,不参考母语,不与母语对比会造成莫大损失”。由此可见,外语学习者具有较高的母语和母语文化素养也是必需的。

三、较高的母语和母语文化素养是进行跨文化交际的需要

一般情况下,我们对跨文化交际的理解是,掌握足够的目的语文化知识,在跨文化交际中遵从目的语人士的交际规约,从而避免产生交际冲突和误解。但是,在跨文化交际中是应当承认差异并容许差异存在的,如果一味拿一方的(一般是强势文化)文化做标准去消除差异,这有可能会降低交际的难度,但这是以牺牲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为代价的。世界文化是需要多样性的。汤一介认为,当今人类社会各民族、各国家大都能从其文化传统中找到某些贡献于人类社会的资源,不过都只能在某些方面做出贡献,而不可能解决人类社会存在的一切问题。人类文化在哲学、宗教、医学等方面都是具有互补性的[6]。“有众多学者认为,今天人类文化所表现的特色,强烈呈显工具性的及手段性的理性,缺少目的性的关怀,而东方文化在目的性关怀方面,自有其独特的价值”[7]。因此,在交际中应使双方都保持自己的文化身份,既拿来又送去,互相学习,共同享受各民族创造的精神财富,保护各民族的优秀文化,“使交际双方能够充分发出属于自己的文化的声音,又能够最大限度地相互接近和理解”[8]。我们要保有自己的文化身份,继承和发扬本民族的优秀文化,具备较高的母语和母语文化素养是必不可少的条件。

四、具有较高的母语和母语文化素养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

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人才,英语教育的目的也是如此,而构成人才的基本要素可以概括为知识、能力和素质,三者相辅相成,互为唇齿。汪榕培先生认为,素质教育应强调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学会做人,使学生具有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质,确定正确的价值标准;二是学会学习,能够终生积极、主动而且有效地接受新知识,并努力创造新知识;三是学会生存,既能掌握一般生存技能,又能掌握特殊专业技能,能够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应付自如;四是具有较强的国际理解力[9]。外语教学作为外语专业学生接受教育的一条主要渠道,应成为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一个主要途径,即通过外语教学,不但要传授给学生语言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人文素养。我国1998年颁发的《关于外语专业面向21世纪本科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对我国新世纪外语人才的培养规格、本科教育存在的问题等进行了系统的论述。在“问题”中提出了5个不适应,在“知识结构”、“能力”和“素质”的不适应中指出:“学生往往缺乏相关学科的知识。在语言技能训练中往往强调模仿记忆却忽略了学生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分析问题和独立提出见解能力的培养。”《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2000)对我国高等学校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和规格的要求是:高等学校英语专业的人才“应具有扎实的基本功、宽广的知识面、一定的相关专业知识、较强的能力和较高的素质”。在教学原则中也明确规定:“专业课程教学是实施全面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专业课程教学不但要提高学生的业务素质,而且要培养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应注重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宽容性以及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在文化素养方面应“注重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训练学生批判地吸收世界文化精髓和弘扬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能力”。这些都说明大纲把对学生素质的要求提到了相当高的位置。而要提高外语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母语尤其是母语文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素质提高的基础。有了深厚的母语和母语文化功底,学生才会具有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质和正确的价值标准;才能够主动而且有效地接受新知识,并努力创造新知识;才能够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应付自如并且具有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才会具有较强的国际理解力,并且能够批判地吸收世界文化精髓和弘扬中国优秀文化传统,形成对两种文化的正确态度,既不会成为盲目崇洋、鄙视母语文化的民族虚无主义者,也不会成为盲目自大、拒绝一切外来的丰富多彩的文化信息的民族中心主义者。总之,学习者母语和母语文化水平提高了,才会有综合素质的提高,才能促进其外国语言知识和文化的学习,进而促进其跨文化的交际能力的形成。

母语文化在外语教学中的作用不可忽视。如果把两者的关系处理好了,目的语的学习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随着对外语人才要求的不断变化,未来社会所需要的外语人才不仅要具有丰富的外语知识、较高的外语技能和外语交际能力,而且还必须有较高的个人素质和强烈的民族自尊心,这是仅靠目的语和目的语文化的学习难以达到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史国强,王宇.新《大纲》与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7).

[2]陆魁秋.主体文化与交际能力[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9(5).

[3]束定芳,庄智象.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与方法[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

[4]高一虹.生产性双语现象考察[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4(1).

[5]Stern.IssuesandOptionsinLanguageTeaching.[M]Oxford:OxfordUniversityPress,1992:284.

[6]汤一介.新轴心时代与中华文化定位[C]//乐黛云,李比雄.跨文化对话(6).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1.

[7]章礼霞.性相近,习相远——对中外跨文化对话与跨文化交流的思索[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7).

篇8

【关键词】 对外汉语教学;文化教学;语言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4128(2010)10-0098-02

在我国汉语教学中开始提出介绍文化的问题是在70年代末,近几年来,在实践上有一定得进展,但总的说,还处于起步阶段。

1 文化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地位、作用及现状

汉语教学中文化教学是为语言教学服务的,是帮助学生克服在掌握教材内容时遇到的困难,为“吃透”教材而服务的,也是为了帮助学生扫除汉语交际中的障碍。它的目的决定了其地位相对于语言教学来说只能是从属地位,是服务于语言教学的。语言教学包含了文化教学,文化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语言教学中起到拓展语言实践视野,提高汉语运用层次的作用。

关于文化教学问题的宏观讨论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初;第二阶段是上世纪90年代初期到中期。程棠(2002)对两个阶段讨论的成果进行了概括,认为第一阶段的成果是:明确了进行文化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出了“结构―功能―文化相结合”的教学原则。第二阶段确定了文化教学的性质和对外汉语教学学科的性质。而关于文化教学的内容与分类各家学者依据不同的标准有不同的看法。这一成果颇丰,在此不再论述。

2 文化教学的方法、手段与原则问题

上个世纪90年代,对外汉语教学界的一个研究热点就是关于文化因素教学的方法与原则问题。围绕这个问题影响比较大的观点是“文化导入说”和“文化揭示说”。赵贤州先生最先提出“文化导入说”,认为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进行文化知识的同步导入时要遵循“阶段性、适度性、规范性和科学性”的原则。此后,卞觉非(1992)、陈光磊(1992)、张英(1994)等人对此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陈光磊提出文化导入有四种方法,即“直接阐释法、交互融合法、交际实践法和异同比较法”。张英则认为“文化教学的比重在整个预科教育阶段是个‘变量’,它的规律是:由少到多,逐步增加”。“文化揭示说”的主要倡导者是张占一和吕必松等学者,其核心理论是“交际文化”,即主张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揭示那些隐含在语言系统中的能反映一个民族的价值观念、社会习俗、心理状态、思维方式等的文化因素。

目前对在语言教学中进行中国文化教学已达成了共识,但就文化教学的内容、量及方法等问题还没有形成有力度的理论和实践规范。如何进行文化教学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本人认为,在文化教学中同时考虑到中国文化的层次和留学生本身的层次是解决好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的关键问题。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进行文化教学,其目的是避免出现语言学习中的“文化休克”现象,从而扩大语言习得中“正迁移”,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因此,在对外汉语文化教学中应首先将重点放在“交际文化”上。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还应把文化背景知识教学寓于语言课教学和实践课教学之中。

3 文化教学的教材问题

教材中如何处理文化因素?语言教学与文化介绍相结合,教材必须先行。随着对外汉语教学界对文化因素教学的重视和研究的深入,部分学者开始关注文化教学大纲的构建与教材编写问题。目前现状:

3.1 所谓对外汉语文化教材,指的是专为开设文化课程而编写的课本或教科书,依托文化而编写的汉语精读教材、汉语口语、汉语阅读教材等,都不是本文研究的范围。依据这一标准,本文对能够收集到的文化教材进行分析,大体上能够反映出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对外汉语文化教材发展的基本面貌,总体特点如下:种类和数量逐年增加,但是缺少经典性教材;教材使用对象的涵盖面比较宽,但缺少定位准确的教材;教材的内容相当宽泛,但缺少科学、规范和系统;教材体例自由多样,但文化教学的目标却并不十分清楚。

3.2 问题产生的原因:对“文化”和“文化教材”界定不清;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与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相混淆;“文化”的范围和“文化教材”的体例缺乏共识;

3.3 解决问题的办法:制定对外汉语文化教学大纲;制定“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等级大纲”的原则;对外汉语文化教材的等级标准;文化教材的体例和教学形式。

厦大卢伟老师(2009)认为从狭义与广义的教材观念、通用教学大纲与教材的本土化、教材编写的创新与现代化三个方面,就信息时代汉语国际推广新形势下对外汉语教材研发的几个问题进行的思考,指出必须更新教材观念和编写理念,在需求分析与中外合作的基础上实施本土化教材的编写,应用高新技术实现教材研发过程与结果的创新与现代化。

4 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研究的不足

4.1 偏重语言课中的文化因素教学研究,专门的文化课教学研究不够。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研究包括:一是体现在语言课中的文化因素教学,二是专门的文化课教学。前者以分散的形式隐含在语言的各个子系统中,称为“分散式文化教学”;后者以集中的形式体现在专门的文化课教学中,称为“集中式文化教学”。 前者在教学的初、中级阶段占主导地位,但学生得到的文化知识是零碎的、不成体系的。随着学生汉语水平的提高,他们必然对这种文化获取方式产生不满足感,这时就应该适时地开设专门的文化课,集中系统地向他们传授中国文化知识;不但要向学生传授表层的物质文化,还要传授深层的精神文化。但目前关于语言课中的文化因素教学的研究成果颇丰,对专门的文化课教学的研究则相对比较薄弱。今后应加强专门的文化课教学的内容、方法、途径等方面的研究。

4.2 偏重语言交际文化研究,非语言交际文化研究不够。

“语言交际文化”与“非语言交际文化”是吕必松(1992)先生给“交际文化”所做出的下位分类。从现有的研究成果看,语言交际文化的研究成果所占比重很大,而非语言交际文化的研究成果尚不够丰富。对“非语言交际文化”给予较多关注的是毕继万先生,他的《中国和英语国家非语言交际对比》等文章及《跨文化非语言交际》一书都对“非语言交际文化”进行了专门而深入的研究。

4.3 偏重文化差异研究,文化共性研究不够

人们普遍认为,克服不同文化之间交际障碍与文化冲突的最好办法是进行文化对比,对比的重点是差异和冲突,目的是遏止负迁移。不错,研究不同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差异对第二语言和文化的习得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但不同民族文化之间尽管存在显著的个性差异,但肯定也会存在一些共性的因素,即“文化偶合现象”。它在第二语言和文化习得过程中将起到“正迁移”的积极作用,对指导对外汉语教学实践同样十分重要。遗憾的是该问题尚未引起学界的应有重视。

4.4 偏重主体文化研究,亚文化研究不够

主体文化指那些最能代表和体现一个国家文化特色的主流文化,亚文化包括由地域、民族等原因造成的各种地方文化、都市文化等。对于有些国家来说,其主体文化和亚文化的区别不太明显,因而在第二语言教学中不必过多关注亚文化对第二语言习得造成的影响,而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历史悠久、地域辽阔、民族众多且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国家来说,有时会出现“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的巨大文化差异,所以在教学中不能忽视亚文化的存在及它对汉语习得所造成的影响。重视并研究地方文化对对外汉语教学的影响,发掘地方文化对留学生习得汉语和中国文化的积极因素,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具有重要意义。而从我国目前现状来看,这一领域的研究几乎还是空白。

5 对外汉语文化教学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及建议

5.1 选择文化教学内容要慎重,内容和学习者汉语水平相适应,并且要有代表性。基础阶段介绍中国文化有两个侧重点:侧重介绍当代中国社会生活中那些“活”的文化习俗;侧重介绍那些具有普遍意义的,有一定文化教养的中国人身上反应的文化习俗。

5.2 把文化知识转化为语言技能。

5.3 注意区分表层文化和深层文化,在深层文化教学中区分学生的文化圈,对“汉文化圈”和“非汉文化圈”的学生要有不同的文化教学方法。

5.4 对外汉语教师要提高自身素质,加强语言知识、文化知识的学习和外语技能的培训。

5.5 积极使用现代化教育技术,发挥各类电教媒体的优势,实现最佳课堂教学效果。

5.6 充分利用目的语文化环境,为外国留学生增加社会实践的机会,将课堂教学与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结合起来,实行一种寓教于乐的开放式文化教学。

参考文献

[1] 卞觉非,论“汉语?文化圈”跟对外汉语教学的基本策略[J]. 语言文字应用,1992(2)

[2] 陈光磊.语言教学中的文化导入[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2(3)

[3] 林国立,周思源.对外汉语教学与文化[M].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9年3月

[4] 卢伟.关于对外汉语教材研发几个问题的思考[J].海外华文教育,2009(2)

篇9

众所周知,语言和文化相辅相成,不可分割,即: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同时,语言又是文化的载体,文化要依赖语言保存、传播和继承。因此,文化离不开语言,语言也离不开文化的共识成为语言教学的理论基点。美国著名的语言学大师Sapir指出,文化可以解释为社会所作的和所想的,而语言则是思想的具体表达方式。语言是一个民族文化的表现和载体,不了解这一点就无法真正学好这门语言。进行语言教学时,除了讲授语言知识,培养语言技能之外,进行文化教学也必不可少。美国著名人类学家怀特L.A.White曾说,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每个民族的文化在其语言中表现得最为全面和完美。语言总是在文化发展的各个阶段完整地、协调地反映文化,并将其巩固下来,世代相传,成为民族变化与知识的载体和集体经验的储藏器。语言与文化之间的这种关系决定了文化教学绝对不是一门独立的课程,而是语言教学的组成部分。综上所述,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是相辅相成的互补关系。文化教学是为了进一步夯实语言基础,提高语言交际能力服务,是为了帮助习得者更准确地理解和更得体地运用外语而采取的一种辅助手段;文化教学旨在加强而不是削弱语言教学,是弥补语言教学的不足,而不是取代语言教学。因而,文化教学是语言教学的内容、手段和方法,文化教学补充、渗透并融合在语言教学中。

然而,我国的外语教学现状是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相割裂,无法形成外语教学的有机整体。

二、目前我国外语教学的现状

目前我国外语教学的效果表明:相当多外语成绩优异和语言基本技能过硬的语言习得者在实际的跨文化交际中频频出现语用失误、交际不当和误解的现象;大多数外语教育者仍在教学中注重语言基础知识的学习和语言技能的训练,关注语言的使用是否规范、是否流畅等,而很少侧重或涉及目的语国家文化知识的传授和讲解,从而影响了习得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和提高。究其原因,首先,传统教学法重语法,轻交际、重语言知识传授,轻文化内容讲授的固定的思维定式和教学模式所致,将文化看作是可以和语言剥离开来的知识,从而割裂了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的一致性;其次,是外语教育者忽视外语教学的跨文化特性,忽视了文化本身的复杂性和宽泛性,缺乏系统的、行之有效的文化教学大纲的制定和实施,从而无法进行文化教学;最后,则是目前国内外语习得者的语言基础和技能的薄弱,外语教育者即使意识到了文化教学的重要性,也只能零散、有限地进行文化导入,将跨文化能力的培养附着于听说读写四种基本语言技能之后。这种附加式的文化导入教学本质上仍然是语言文化分离的教学模式,效果如同隔靴搔痒。

既然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密不可分,将两者分开教学,只能是顾此失彼,因此,更有必要实施融合式的语言文化教学,从文化的角度习得语言,在语言的习得中感受文化,既有利于习得者第二语言的习得和第二语言文化的认知,也培养了他们的跨文化意识。

三、外语教学中实施文化教学的注意事项

1.在传统外语教学法的基础上融入文化教学

语音、语法、词汇是构成语言体系的三大要素,它们在语言中的地位决定了文化教学只能辅助语言教学。因此,传统的外语教学法围绕着语音、语法和词汇展开语言教学,教学目的是培养习得者熟练掌握语言,重视语言运用的准确性,这一点无可厚非。但在此基础上,还应该清楚地意识到:外语教学不仅仅是将外语作为知识和技能进行传授,强调语法条目和词汇的讲解,片面地将语言分割成孤立的语言点。外语教育者还要注重语言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因为语言不仅仅表现为语言形式,还有语言的意义和功能。只有融入文化教学的语言教学,才能生动有趣。通过目的语国家的文化传统、风俗习惯和文学历史的讲授、对比与体验,才能激发习得者进行跨文化交际的动力和兴趣;通过导入文化背景知识与宗教典故,通过解读具有文化特征的形象标志等,才能进一步激励语言习得者的跨文化交流意识和理解意识,提高文化敏感度和文化宽容性;通过母语文化和目的语文化的对比反思,才能在语言应用中懂得语言文化规约,促进语言的应用能力提升,减少语言使用中的失误以及语言表述上的文化误解。

2.认真贯彻文化教学的原则

由于文化始终包含着语言,语言是文化的反映,因此,外语教学中应从文化角度教授语言,而非从语言角度讲授文化。外语教学界提出了四大文化教学原则:对目的语文化的相关知识有所了解的认知原则、将目的语文化中的有用有益的部分本土化的吸收原则、将本土文化和目的语文化进行比较对照,从而发现差异的对比原则以及摒弃文化歧视的宽容原则。将这四大原则运用到外语教学中,就是要培养习得者的文化宽容性以及跨文化交流意识和理解意识,从而提升习得者在保留自己文化身份的同时,了解和认知目的语文化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在这四种文化教学原则中,认知和吸收原则属于文化附加式的教学;对比原则和宽容原则可以通过东西方价值观的比照,拓展语言教学的深度和广度,有效提高理解力和语言教学的质量。在外语教学中贯彻文化教学的四个基本原则,就是要求外语习得者避免外国化,真正通过外语语言文化的学习这种跨文化对话方式,理解目标语文化和母语文化不同的价值观,具备基于文化敏感和文化反思所形成的对于本民族文化,乃至世界各国优秀文化的认同感及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最终追求目的语文化和母语文化的相互促进及以此为基础的人格完善。对于外语教育者而言,应充分意识到文化教学的长期性、系统性和过程性,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拓宽知识面,努力提高语言文化素养,具备敏锐的跨文化意识,从而在教学中多角度、多渠道地应用目的语和母语两种语言,有意识地在语言知识讲授中提示影响语言交际的文化因素,并对两种文化差异有能力做出分析和解释,帮助习得者避免跨文化交际中出现的语用失误,发展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3.语言文化教学的课堂实施

既然不能为教语言而进行语言教学,也不能只强调文化的重要性而忽视语言教学,因此,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尽可能多地选择好教学素材来满足学习者的需求,使其既积累了语言知识,又具备了一定的文化理解力。目前国内大多数教材均以兼顾语言学习的规律和文化主题的方式来安排,设有语音注释、单词习读、短语列表、句法详解、段落释义或翻译规则说明等条目,辅助学生学习和掌握语言知识,做到循序渐进地进行语言习得;同时教材里也加入了有关目的语社会的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的教学内容或文化注释,教师可以通过课堂情境操练或文化提醒,使学习者在语言学习的同时掌握并了解进行问候、致谢、赞扬、道歉、告别等时的语言表达方式和注意事项;教师安排“角色扮演”活动,使学习者通过进行求职面试、电话预约、客户接待、租房、存钱、购物等场景的模拟,不仅学习到了言谈规范,也掌握了使用语言的文化规约;教师对语言知识点进行文化旁白,使学习者能在本族文化的氛围中,通过讨论和反思,加深对目的语文化的理解,也强化了语言准确性的表述和记忆。教材内容中也不断更新和丰富了涉及人文、地理、历史、科技、娱乐、体育等相关性的、有强烈时代性的、流行性、趣味性的话题和篇章,来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满足学习者语言学习和文化认知的需求。为此,教师可以对整篇课文化背景的概括介绍,可以解释有别于母语的词语、习惯用语、句子等的文化含义,并进行同类表述的归纳引申,横向和纵向拓展,触类旁通。针对容易引起误解的文化内容,教师可以适当安排简短的文化主题讲座,通过文化差异对比,异国文化感悟交流,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与学习者讨论,发现问题,进而辨明正误,避免文化冲突或文化误解在语言交际中的出现。

此外,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室,为学习者搭建一个进行文化实践和文化交际的平台。教师根据教材内容,设置单元主题,规划一个相关性的文化框架,罗列出相应的语言――文化研究小项目,并对每个项目进行资料扩充说明。可以说,这种技术应用,改进了以往教师满堂灌的局面,充分发挥了学习者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同时通过主题文化项目的专题方式,既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主动获取文化信息的能力,也培养了学习者在语言学习中重视文化沟通的意识。

四、外语教学中实施文化教学的意义

外语教学中不进行目的语国家的文化教学是不完整的语言教学,只有将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合二为一,寓文化教学于语言教学中,才是现代意义上的完整的教学。脱离文化教学的语言教学违背外语教学的规律,培养的只是习得者的语言能力,而难以具备真正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只有将语言知识的传授与文化知识的积累有机结合,才能真正做到既确保习得者具有扎实的语言基础知识,又具备良好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文化素养。

参考文献

[1] 朱家科.论文化教学在语言教学中的运用.中国成人教育,2008(20).

篇10

【关键词】基础法语 文化教学

随着世界各国交往的日益频繁,人们对语言的理解也已经不再局限于“交流工具”这一狭隘的概念了。学习一门外语,除了要掌握语言知识和技能以外,还应该了解这门语言所反映的异国文化,以便能跨越文化障碍,得体有效地同外国人交流信息和传情达意。法国是世界文化大国,在法语教学中,我们应重视文化教学,积极对学生进行跨文化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获得丰富的文化知识,真正实现沟通的“零障碍”。

一、加强文化教学的必要性

(一) 从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来看文化教学的必要性

社会学家认为,语言是文化的基石――没有语言,就没有文化;同时,语言又受文化的影响,反映文化。因此,学习一门外语不仅要掌握语音、语法、词汇和习语,而且要了解他们是如何用语言来反映他们社会的思想、习惯、行为;要懂得他们的“心灵之语言”,即了解他们社会的文化。理解语言必须了解文化,理解文化必须了解语言。

(二)从基础法语教学现状来看文化教学的必要性

众所周知,法语在全世界享誉“四最”:最优美、最快、最严谨、最高贵,它是联合国六种工作语言之一,被广泛地在国际性的社交和外交活动中使用。但当前国内开设专业法语系或二外法语的高校,其法语教学基本限于培养单一的语言生,其后果就是:出现大量的“法语哑巴”,即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差。而导致差的主要原因则是学习者对法国文化的不了解。文化语言学研究表明,语言是一种民族文化的表现与承载形式,不了解这个民族的文化,也就无法真正学好该民族的语言。法语教学不仅要介绍法语语言知识,更应该把这种学习与训练放到文化教学的大背景中进行,最终使学生具有用语能力,也就是让我们从“无话可说”到能“侃侃而谈”。法语虽然相对于其他语言来说是比较难学的一门外语,但真正使学生感到困难的不是如何发准音或拼写正确,而是在实际交际中如何恰当地去运用它。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结合文化因素来进行语言教授,这样才能使语言知识“活”起来。

(三)从加强文化教学的作用来看文化教学的必要性

1. 提高学生学习法语的兴趣

法国灿烂辉煌的历史文化是人类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很多法语学习者都是怀着对浪漫法国的向往和憧憬以及对其历史文化的好奇和喜爱而选择法语的。俗话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教授基础法语的教师一定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自己身上肩负着引领学生进入法国这个缤纷世界的重任。设想一下,如果教师仅仅只局限于单词句法的教授和语法结构的解析,而忽略对相关法国文化的介绍和讲解,这种枯燥无味的学习肯定会使学生对“复杂难学”的法语更加“望而生畏”、“兴味索然”。相反,教师如果能在讲课中善于抓住中法文化的差异,注重相关文化背景知识的导入,比如在教学中不失时机地介绍一些法国的风土人情、社会习俗等,学生学起来就会兴致盎然且印象深刻。

2. 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学习一门外语的最终目的是能够用它来进行畅快自如的交际。 许多语言学家都普遍认为:要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尤其是跨文化交际能力,除了要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语言技能之外,更需要培养他们的文化能力。不同文化在生活方式、思维习惯、价值取向等很多方面都存在着差异,人们的举手投足,一言一行都印有文化的烙印,人们所使用的语言也只有在一定的社会文化的语境中才能被理解。例如:我们中国人习惯用“Avez-vous mangé?”( 你吃过饭了吗?) “Où allez-vous?” (你干什么去?)来打招呼。如果我们也这样跟法国人打招呼,他们会产生误解,以为是邀请自己吃饭,或者是想干涉他们的自由。乱套用文化模式就会出现沟通障碍,产生错误的理解。因此,我们的语言教学工作绝不能停留在字、词、句表面的准确教授上,还应当把相关文化背景知识恰当地、灵活地运用于语言教学中,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地运用所学语言,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

二、 文化教学所应具备的条件

(一)教师自身的文化水平

教师的水平不能简单地停留在听、说、读、写、译的层面上,同时也要充分了解和熟悉学生们感兴趣的法兰西文化:文学、民主、时装、香水、音乐、美食……目前,国内法语教师基本上都是通用法语教师,大部分老师自身没有接受过专业的法国文化的学习,在课堂上很难详细地给学生们去解说。因此,为了在非常有限的课堂时间里实现寓文化于教学,教师首先就应当不断提升自身的文化水平,深入了解和钻研法国历史文化,这样才能在教学中胸有成竹、绘声绘色地带领学生遨游法国文化的殿堂。

(二)合适的教材

目前国内很多初学者学的教材是以语法为主线进行选编的,在生动活泼、实用性方面欠缺,也不利于文化因素的导入。当然也有不少法国的原版教材,如《Reflet》、《Nouveau sans Frontière》《Panorama》等,这些教材是由法国专家编写的,其内容设计新颖、有趣,原汁原味地展现了法国社会生活的风貌。因此,选择合适的教材教学也非常重要。

(三)学习主体的配合

作为学习的主体,学习者在学习法语时的目的要清晰明确,不应该只是单纯为了过一个语言水平等级考试。我们应该清楚的认识到:学习一门语言最重要的是为了能提高自己的交际能力,要注重对这门语言所成长起来的相关社会文化背景知识的摄取,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今后的交际中应对自如、畅所欲言。

三、 文化教学的方法和手段

(一) 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教学在法国已经普遍应用于法语教学中,特别是文化教学中。比如我们在电视新闻上可能经常会听到法国的罢工消息,我们可能不理解,在这样一个高福利的国家,老百姓怎么喜欢动不动就罢工呢。其实罢工只是法国人喜欢的一种聚会方式而已,他们的罢工游行是为了表达自己的诉求,相互交流,顺便结识新朋友,看看热闹,或者展示一下自己的“搞怪表现欲”,绝不是我们头脑中严肃愤怒甚至暴力的游行示威活动。为了形象地感受法国人喜剧浪漫式的罢工,教师可提前搜集一些罢工场景,利用多媒体的教学手段,让学生们在课堂上身临其境地感受法国人的罢工文化。

(二) 对比教学法

中国和法国都是以其自身辉煌灿烂的文化而著称于世的。因此在文化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完全可以采取对比教学法来进行相关文化的传授。比如说:中国人和法国人对人生的感慨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比如“Les meilleurs choses ont une fin”,意思是“再好的故事也会有一个结尾”,这不正是中国人所说的“没有不散的宴席”吗?又比如在俗语上,也有惊人的相似:“C'est un vieux renard”,“他狡猾得像只老狐狸”。因此,教师如果善于抓住两国文化的异同进行对比教学,学生们在兴趣之余也会收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三) 情境教学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根据教学需求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氛围,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以求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具体的形式有很多种,比如教师可以挑选一些学生感兴趣的话题,组织一些课堂讨论或辩论,内容可涉及法国社会文化的方方面面。此外,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模拟一些生活或社交场景进行对话表演、排练小品,这些方式不仅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又能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了解和感受法国文化。

当然,为了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我们应充分发挥学习主体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学生进行课外自主学习。目前,国内面向基础法语学习者的网站也越来越多,其内容和知识覆盖面也很广,鼓励学生在空闲时间多多浏览一下这些网站,这对他们学习法语、了解法国、感受法国多姿多彩的社会文化肯定是大有帮助的。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