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精神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24 09:25:3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大学精神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大学精神论文

篇1

(一)理想信念与责任心的缺失

受各种价值观的冲击与网络不良信息的影响,当前许多大学生的功利意识浓厚而理想信念不明确。许多大学生对自己的未来缺乏有效的规划,没有明确的理想信念,抱有过好每一天、享受每一天这样的思想。此外,当前许多大学生将自我价值的实现作为其努力的核心与目标,缺乏社会责任感,他们只关注眼前的利益而忽略了长远利益,只关注个人利益而忽略了集体利益与社会利益。据调查与了解,近年来,我国“啃老族”的数量不断扩大,大学生在毕业之后难以正常就业,给社会的发展造成了非常大的隐患。

(二)文化素养和心理素质较低

在当前的高中教学中,许多教师、学生以及家长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过分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忽略了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导致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较差,且在应试教育模式下,学生的学习活动具有很大的被动性与强制性,自学能力非常差。到了大学阶段,学校的学习环境较为宽松自由,在这种环境氛围之下,那些自制力较差且不具备自主学习能力的学生就很容易变得消极懈怠,长此以往,他们的文化素养就会降低。此外,当前的大学生普遍存在心理素质较差的问题。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大力推行,当前许多大学生都是家里的独生子女,家庭经济条件较好,且从小被溺爱,以至于他们常常以自我为中心,缺乏一定的沟通能力,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容易产生矛盾。当前社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面对越来越严峻的就业形势和越来越大的就业压力,学生的心理素质较低,很容易产生迷茫、失落等不良情绪,进而导致心理问题的产生。

(三)个人主义和物质主义较为严重

当代大学生存在着严重的个人主义问题,这与其家庭和学校教育以及社会环境等密切相关。当代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得到了学校、家庭甚至社会的过分关心,导致其过分注重自身感受与荣辱得失而忽略了集体协作的重要性。在班级活动、学校活动与社会活动中缺乏集体意识,我行我素,无法顾及到自身行为所产生的影响。此外,据了解,许多大学生都存在着过分追求物质生活而忽略自身的精神生活的现象。例如,许多大一的新生在入学之初就要求父母为其配备笔记本电脑、新型智能手机等设备,给家里造成了很大的经济负担;许多学生去名牌店高价购买服装或者名牌包包,不依据自身的实际支付能力来进行购买,不符合理性消费的理念;部分学生拿父母辛苦赚来的钱吃喝玩乐等。

二、音乐人文精神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一)音乐人文精神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思想道德素质是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教育的宗旨在于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高素质的公民。大学教育不仅应当注意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使其懂礼仪,知廉耻。音乐人文精神体现了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体现了人们对于美好未来的憧憬,它是求真与想象的完美结合,是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自己、国家以及世界的有效途径。音乐人文精神的培育可以陶冶大学生的情操,增加大学生的人生经验和人生哲理,增强大学生的责任感,使其心灵得到升华,人格更加健全。

(二)音乐人文精神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养

文化素养是构成大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包括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两个方面。将音乐人文精神融入教学活动中,使其与教学活动相结合,与科学技术相联系,可以有效缓解高科技对于人性发展的负面影响,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在价值观方面,高科技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造成了人们价值观的扭曲,音乐人文精神的培育,可以降低大学生对高科技的依赖,改变其价值观。

(三)音乐人文精神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专业素养

良好的专业素养是大学生综合素质构成必不可少的部分,音乐人文精神有利于帮助大学生明确其学习方法与学习方向,促使其治学态度更为严谨。学习方向反映了大学生的鉴别能力,学习方法反映了大学生的学习过程,而治学态度则体现了大学生的价值观,音乐人文精神从这三个方面对大学生产生影响,从而促进大学生专业素养的提高与综合素质的有效提高。

(四)音乐人文精神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学科分化与学科扩张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学问普遍存在功利化的倾向,人文学科的地位越来越低,领地越来越窄。教育体制导致了科学与人文的隔绝,许多科学家都缺乏人文关怀的精神。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大学生的心理素质较差,无法很好地适应社会。音乐人文精神可以对大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完善其人格,帮助大学生找到其理想中的精神家园,提高其审美情趣,促进其综合素质的提高。

三、结语

篇2

放眼世界,每一个民族不论大小、强弱,都有自己的民族文化精神。这种民族文化精神,决定了这个民族的价值理念和生活方式,也决定了他们在多元文化碰撞和融合的过程中会选择怎样的道路。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发展进程中形成了崇高的民族精神,优秀的民族性格,高尚的民族情感,良好的民族礼仪。在中国古代史上,中华民族文化中的许多精神理念如儒家仁义道德、法家法制精神等都在国家建设和社会秩序维护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样,这些民族文化精神在民众民族精神教育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民族文化精神具有一定的教育价值,它与语文、政治、哲学、艺术等学科结合起来,可以为个体民族心理培养、民族品格养成提供丰富的养料。这也是我国教育界一直提倡在大学语文教育中加强民族文化精神培养的根本原因。

2在大学语文教育培养民族文化精神的必要性

2.1培养学生民族文化精神的需要

我国大学语文教育至今已经走过了三十多年的发展历程,它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在发展中却始终存在课程目标模糊、教学定位失准等问题。近年来,我国大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提出“发挥大学语文在民族文化精神培养中的积极作用,以培养大学生文化素养和个人品质”的要求。这就要求我国高校在语文教学中要改变过去那种过多的强调语文学科工具性和基础性的做法,进一步强化语文教学的开放性、语文知识的时代性和人文价值,发挥语文教育在在学生人文精神培养、民族文化精神传承中的作用,将民族文化精神根植于学生心中。

2.2时展的需要

在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经济、文化实现了快速发展。与此同时,外来文化的侵入,网络文化的兴起,使社会文化导向和思想意识愈加混乱,这些都给大学生带来了一定的影响。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视享乐、炫富、叛逆为时尚,更多的人在物欲思想和现实主义理念的影响下,养成了行为不检点、自私自利、眼高手低的坏毛病,有关大学生炫富、傍大款、情杀的负面新闻也是层出不穷。面对这种让人痛心的现象,我国教育界一致提出“以语文、思想政治课堂为阵地,开展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人文精神教育”的口号。大学语文教育作为培养学生士人精神、塑造学生完美人格的重要手段,而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

3如何在大学语文教育中培养学生的民族文化精神

3.1明确语文的学科地位,推进语文教学改革

在大学语文教学日趋边缘化的情况下,高校首先要确定语文的基础学科地位,并大力推进大学语文教学改革。具体来说,高校首先要更新语文教学内容,创编大学语文新教材,力求大学语文教材内容与学生兴趣、民族文化精神培养需求结合起来,使大学语文教材兼具人文性和时代性。其次,重新设置教学大纲,严格明确语文教学目标和教学宗旨,摈弃过去那种以学生语文基础知识培养、语文能力训练为主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人文精神、文化素养培养为目标,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使学生从更高的层次上去认识英勇无畏、舍生忘死、百折不挠、前赴后继的民族斗争精神,去学习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时代精神。其次,高校要适当增加语文课时,加强语文教学设施建设,在语文教学中国文学精华为主开展民族文化精神教育,让学生领略祖国灿烂的文化,吸收更多的民族文化精神养分。

3.2提高教师语文素养,丰富语文教学手段

教师是教学的主导者和参与者,语文教师的素质和能力,直接关系到语文教学质量。严格来说,一个合格大学语文教师不但要具有高尚的人文素养和道德情操,还要具有渊博的知识和较高的信息素养。为了实现大学语文民族文化精神培养目标,大学语文教师有必要加强语文知识学习,以提高自身语文素养和语文教学能力。这就要求大学语文教师通过教学实践、自主学习、各类图书涉猎以不断充实民族文化知识,加强专业理论修养,满足大学语文教学需求。其次,大学语文教师要在优化原有知识结构的同时,还要学习网络、多媒体新知识,完善自身信息素养,以学习更多的传统文化知识,更好地运用多媒体教学、互联网资料加大民族文化精神教学的魅力。

3.3完善语文教学考核机制

篇3

关键词: 大学人文精神 以人为本 人文素质

大学精神乃大学之灵魂,而大学人文精神乃大学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所大学根据其独有的办学特色与发展风格日积月累形成的人文精神,对激发学生美好情感与创造力、增强高校的凝聚力和竞争力,意义重大而深远。

一、大学人文精神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大学人文精神作为全社会人文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衰落有着复杂的深层次原因。随着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市场经济日益发展繁荣,大学人文精神建设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诸多问题越来越显露出来,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教学实用化。不少大学明显充斥着重视经济效益的提高,轻视文化传统的积淀和道德思想形成的现象。具传统价值观的人文精神正遭遇功利化的冲击,大学教育精神贫血等现象已成为不可回避的现实。不少成绩优秀的大学生具备良好的理论功底和实践能力,在人文素养上却非常欠缺,不会与人相处,不懂明辨是非。

2.盲目扩建下的膨胀。物欲横流的社会意识形态下,大学变得浮躁与膨胀起来,从本世纪初的扩招热,到大学的升格风,再到圈地建设大学城,似乎盈利成了大学教育的目的之一。

3.办学宗旨功利化。当前教育产业化思想相当严重,不少大学急功近利,忙于参加各种评选与排名。在各种评选与排名中,大学决策者为了争取更高的排名,一味在“硬件”下工夫,直接导致人文精神培养被轻视甚至忽略。

二、大学人文精神建设的基本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大学人文精神建设,应该把育人作为教育的中心,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最终目标,最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这就要求大学管理者纠正以往看重知识、分数及以提高技能为主的错误倾向,将大学生培养成为既有高科学素养又有厚重人文修养的专业人才。

2.重视儒学的地位和作用。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历史发展中,儒学(教)发挥了“正人心,齐风俗”的重要作用。加强大学人文精神建设,首先需要透彻了解儒家传统的精神价值;在大学办学理念中,把儒家(教)信仰置于与知识传授同等的地位,剔除或改革其中不合理的部分,在反思的基础上重建。

三、大学人文精神建设的途径

20世纪以来,我国高等教育领域一直在呼唤人文教育、大学素质教育,充分表明人文精神建设成为我国大学加强自身建设的重要内容并受到重视。要加强大学人文精神建设,就必须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转变理念,强化大学教育功能。一流的理念和文化是一所大学成为一流的关键。现代大学应尽快调整、提升与更新教育理念,纠正以实用理性为导向的片面的教育理念,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改革教育管理体制,建立自己的教管模式,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2.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建设大学人文精神是学校发展的需要,也是当代大学生自身健康成长的需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高校管理者要充分认清大学的地位和作用,认识到大学是传播与创造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大学生是大学教育的对象也是主体,“以学生为本”体现在学生身上,就是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在知识与技术的传授之外,更注重学生做人的教育。

3.在教育方式改革中体现人文精神的价值。在专业课程教学中,进行人文教育不仅是可行的,而且是必行的。在专业知识教育中渗透德育教育,通过课堂上营造互动、融洽的氛围,达到学生自我感悟的目的,以促进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

确立人文教育的地位,增加人文课程的设置是十分必要的。与美国大学丰富的通识课程相比,我国大学人文课程的设置少之又少,且门类贫乏,大学有必要在第一、二学年开设一些有关传统文化、道德伦理、历史、文化艺术、外国文化等领域的课程并面向所有年级学生开设人文选修课,定期举办人文系列讲座,培养学生开阔的眼界,提高其人文素养。

建设大学人文精神,有必要促进大学生人生精神的内化,注重其自我修养的锻炼。大学要多开设些内容丰富、学生喜闻乐见的课程,举办一些人文报告、讲座、人文活动等,成立一些人文社团,以优越的学习、生活条件来满足大学生的要求。大学生要多参加校外社会实践活动,在充实自己的同时,使自己得到锻炼与提高。

4.优化外部环境。通过加强立法、执法等,优化社会的外部环境,与此同时,优化博物馆、科技馆等社会德育基地建设,强化宣传主导价值观的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媒介,为当代大学生的人文精神培养提供一个健康、协调发展的精神空间。在物质建设层面上,通过建设广场花园、绿化环境等陶冶情操;在精神建设层面上,通过修建文化广场,建立报刊栏、文化栏来丰富大学生的精神世界。

5.加强校园人文环境建设。人文精神是文化长期发展的产物,是理性的也是感性的,建设大学人文精神,要给学生以自由宽松的思想环境及与之相对应的教育机制。高校要重视校园文化建设,通过开展多形式的校园文化活动,充分发挥其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功能。曾有人这么说:“听一场学术讲座远胜于听课的收获。”校园环境蕴含丰富的人文气息,无言的建筑和无形的氛围,都能变的东西,给生活在其中的莘莘学子以精神上的鼓舞和激励。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人文精神;人文教育;大学英语;中医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3)03—0015—03

“人的教育”模式是上个世纪80年代由英美发达国家提出的,缘由是这些国家意识到高等教育中科技与人文教育比例的失衡。“人的教育”模式是根据学生心理特点具有的知、情、意三大维度的特点而设置课程,注重学生知识结构系统化和综合化的同时,也重视情感教育和健康积极的学生心理品质的塑造。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普遍采用“通才教育”,所以在人文素质失衡这一问题上,中国面临着更加严峻的问题。90年代初期至今,国内关于研究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面越来越广,但大多数学者的研究兴趣都集中在贯彻教育方针层面这些比较空泛的议题上,从人文教育的内涵、外延、意义、措施和具体如何实践等一系列根本问题上有独特见识成果的不多。我国人文素质教育及大学生人文精神的理论和培养水平,总体上没有实质性和突破性的改观。

一、人文主义教育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重大意义

英国思想家纽曼在《大学辩》(Idea of University)一书中指出一个悖论:知识越专,离知识越远。也就是说过分集中的观点,过分专注的眼光是有局限性的。因为所见只是局部而不是整体,看问题的角度也是单个而非多样化的。人文教育是一种通识教育,而英语教学中的人文教育可以把我们中医院校的学生从单一的专业教育中解放出来,使他们拥有比较广博的知识背景和人文情怀,从而更好地传播中医药知识,完善自我。因为人文教育是最为广泛的通识教育,它包括乍看起来互不相关的学科:从古典语言到逻辑、艺术、音乐到文史哲等等 (而这些恰恰是大学英语教材所涉及到的领域)。恰恰是这些宽、泛、广、博的不同领域给中医药专业的学生以触类旁通,杂交互补的优势。再者,人文教育可以给人的自由精神和批判意识,对于超越传统规范,以新的视野发展中医,开创新的中医药理论体系和阐释框架是至关重要的。

大学的教育似乎已经不是培养具有批评和启蒙精神的社会精英,而是各行各业需要的技能型人才。“批判、思辨”越来越向“培养、训练人才”妥协,而只有“后现代“时代才有的追求实用性的状况在中国这个正在进行“现代化”建设的国度大行其道。而这种现象与大学管理者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近年来有些大学把原来两年的大学英语课程设置都改成了一年,并且在师资、政策和财政的支持方面都是不够的。而有些学校甚至规定学生只要过了四级,就可以申请免修英语课程。在管理者的眼里,英语仅仅是一门语言而已,而它的人文性、社会性、以及跨文化交际功能都被消解。大学的管理者们应该克服功利主义思想,多一点理想主义元素,这样才能把大学办好,给大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以生存空间。

大学英语应该是一门工具性和人文性和谐发展的课程,为教语言而只教语言的忽视人文性的教学必须改革。通过研究人文教育的重大意义、人文教育与大学英语教学的关系,以及如何在英语教学中更好地实施人文教育,来更好地对英语教学进行改革,使我们的中医药大学的学生不再是知识单一的“技工”,而是综合素质全面发展、具有很高人文素养的人才。

传统意义上大家对于英语学习更多的强调的是它的功利性和实用性。“重技能,轻人文”仍旧在大学英语的教学中大行其道。然而有人认为从根本意义上讲英语是一种技能,一种载体,只有当语言与被载体深度结合才能产生更加深远的意义。而此处英语的被载体是什么?是文化、传统、历史、人文思想、文学、绘画、音乐等。英语里大量的俚语、谚语、俗语和惯用语与西方文明的两大来源——古希腊罗马神话和基督教文化,如《圣经》,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斯图尔特·霍尔在《表征——文化意象与意指实践》一书中指出“语言不可能是个人的事情,因为我们不能为我们自己由个人创造各种语言的规则。它们来源于社会,来源于文化,来源于我们共享的文化信码,来源于语言系统,而不是来源于自然或单个主体”。的确,我们生于一种语言,及其各种信码和意义之中,跨文化交际中,语言的社会性才是我们学习外语的最终目的。而这些就是人文教育的内涵所在。当我们对他者文化和信码一无所知抑或一知半解的时候,真正意义上的交流就变成空谈,而英语作为交流工具的实际功能被消解,它只是一个空壳,毫无内涵而言。

对于具有中医医学专业知识的学生而言,人文课程寥寥无几(以福建中医药大学学生课表为根据),学生的知识结构必然是医重文轻。同时人文教育的缺失会使我们与西方社会无法深度交流,从而就无法真正意义上把中医介绍给世界。或者我们会面临一种尴尬:我们的中医医学会被西方媒体或者学者言说,更甚者“妖魔化”,中医仍然很难摆脱“巫术”之说,对于中医的推广我们在还没有“发声”(speak)之前就已经“被消声”(being silenced)或者“被言说”(being spoken)。当韩国中医和日本中医在国际社会宣称他们才是中医的正宗,当他们要求把中医(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的“中”字去掉变成“传统医学”(Traditional Medicine)的时候,我们的愤怒和不满的声音该怎样发出? 知己知彼,方可百战不殆。而知彼的一个重要途径——即西方文化和西方语言,这些常常被我们草率地小看成一个工具而已。先生《文明之消化》一文里说道:“消化者,吸收外界适当之食料而制炼之,使类化为本身之分子,以助其发达……人类之消化作用,不惟在物质界,亦在精神界,一人然,民族亦然。”面对西方语言和文化我们唯有类化为我身之分子,才能助我发达。而不懂得别国文化、传统和人文思想的交流将会是十分被动的, 在大学英语的教学过程中,西方文化和知识的必要性和作用必须发挥出来,一方面作为通识教育的一个模块,大学英语是为数不多的可以担当起传授西方文化和人文思想角色的课程之一。特别是在中医院校这样学科比较专业化的院校,英语教学的人文功能切不可忽视。

二、挖掘英语教材深层次的教学意义——人文教育因素

善于发掘素材的人文精神,拓宽人文视野,注重情感陶冶,培养学生的道德感。外语教学发展的趋势就是“从语言技能教学转向内容教学”,“语言之灵魂在于内容”。Rivers 指出“语言不能与文化分割开来,因为它深深地扎根于文化之中”。 我们目前使用的大学英语教材,在选材上注重趣味性、信息性、思想性、艺术性和前瞻性。而教材中的课文承载着丰富的人文教育资源,汇聚着英语国家许多名篇佳作,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人文主义,人道主义,爱国主义,奉献精神,自由精神,坚韧精神和人生追求。以我们正在学习的《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二册第五单元Weeping for My Smoking Daughter为例。文章简述的是一位母亲为自己吸烟的青少年女儿的担忧,而由此想到自己的父亲因烟而死,许多穷人和第三世界国家的人因为吸烟遭受着身体和精神的折磨,她对香烟制造商发出了呐喊:适可而止!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对文章许多主题进行挖掘:代沟问题、中美的烟草政策和烟草包装差异、抽烟的群体是谁、吸烟的危害等等。文章里还提到了American inner cities and reservations 的概念,我们知道美国的中心城区跟中国的市中心有着很大的差别,在American inner cities 里住着的往往是收入低下、没有受过高等教育、吸毒者、罪犯和黑帮。老师要进一步解释reservation (居留地、居住地或保留地)的含义是什么。Reservations 指的是:联邦美国政府划定的并强迫印第安人居住在那里的区域,约有二百多个,主要集中在美国的西部地区,有将近百分之七十的印第安人被迫生活在居留地里。居留地实际上是变相的集中营,居民未经特许不得擅自离开居留地,他们的一举一动都受到为他们制定的法律的约束和限制,他们的生活环境十分恶劣。通过这样的学习,这篇英文的跨文化交际功能和人文教育功能大大超越了其语言功能。

这样学生通过学习以英语语言知识为框架、人文教育和跨文化交际为内涵的课文,可以领会、思考、辨析以及批判这些人文内涵,从中得到感染、暗示、引导、激励的力量。久而久之,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他们的阅历,陶冶了他们的性情。

三、深化改革大学英语教学方法和方式——引入人文教育元素

(一)英语教学中深入人文精神是英语教改的基点。英语的教学对象是人,人是鲜活的,有感情的,富于变化的。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转变教学观念。要尊重学生的情感和个性需求,强调学生在教学中的中心地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他们的潜能,展示他们的自我个性,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和道德感。因为学生的程度参差不齐,所以教师的教学计划和设计也应该有所变化和有所针对。而这往往是一个难点,教师在这个时候可以设计不同的作业给程度不一的学生,对学生的评价应以其原有基础为依据,动态地给予适当评价。老师与学生的交流也不能止于课堂,借助现代信息科技和网络技术老师和学生的距离可以更近,更亲密。

(二)实际教学中利用多媒体、网络等多种形式把文字、声音、图像和动画等承载的语言文化内容多元化、多维度地展现出来,这样他们的语言能力和人文素养会在调动他们的通感的情况下得到提升。例如当学习到课文Legal and Moral Implication of Cloning 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对克隆技术是否应该推广,以及克隆技术对人类道德感和尊严感提出的严重挑战等话题展开深入的讨论,在讨论中学生对生命的思考可以更加的深刻。组织学生观看相关英文影片,如电影The Cloning of a Man 或者The Island 。这样平面知识与立体素材的结合,让难懂的专业术语和专业背景在生动、活泼的环境下被学生掌握。

(三)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大学精神,中医药大学更不例外,“(大学精神)它不仅彰显着大学人所认同的价值观,更积淀着学校一脉相承的人文传统,具有行为导向、价值规范、凝聚人心和氛围感染的重要作用。”所以大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是不可分割的,怎样发挥英语语言的人文精神从而使我们的大学精神发扬光大是值得我们好好想想的。师生们应采用多种形式,营造良好的校园人文环境。组织各种社团和兴趣小组,例如英语角、英语话剧团、英语俱乐部、英语演讲比赛、英语辩论赛等等。这不仅仅是一时兴起而为,要形成一种传统、常态活动和一种精神来浸润、丰富我们中医药院校的大学精神。校园文化是“隐形文化”,这种文化的教育是感化性的、非强制性的和非权力性的,但也是最有力量的。

(四)树立发展性评价标准,注重个体语言能力和个人素养的全面、真正的发展。为防止学生对于英语学习产生错误的认识,而忽略语言实际应用能力和文化素养的提高,教师和学校要革新对于学生的评价观。以往有些学校教务处会对四级通过的学生给予免修英语课的特权,这些学生只要提出申请就可以不再来上英语课。这种做法助长了学生的功利心,歪曲了教育的真正目的。我们要拒绝总结性评价,注重表现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教师要对以往的传统评价标准持怀疑、批判的态度:书面考试能否考察一个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以往知识点的考察点是否太过单一?能不能引入跨文化交际和人文素质方面的考察?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去思考和探索的。

四、结语

教育原本是对人的教育,但是在这个喧嚣、文化快餐消费的时代,不知不觉中我们发现它却放弃了育“人”的责任、消解了自己的本质,人的教育被忽略,单纯知识的教育、专业的教育却被放大。正如雅斯贝尔斯认为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积。在专业院校中,能够承担起人文教育功能的英语课程应该被重视起来。教师也要改变教学理念,大学英语的教与学不应简单地围绕着听、说、读、写、译进行。我们要极大地发挥大学英语的人文教育功能,只有这样我们的受教育者才能提升他们的人性境界、塑造理想的人格以及完成个人与社会价值。

[参考文献]

[1]斯图尔特·霍尔.表征——文化意象与意指实践[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2].文明之消化[N/OL].国际航空报(转载).http:///imerl/article/20061211/1586_1.shtml,2006-12-11.

[3] Rivers W.M. Teaching Foreign Language Skills Chicago and London[M].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1.

篇5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人文精神;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6-12-11

一、当前大学生人文精神培养中的重点和难点

1.人文精神培养的重点是以人为本

人文精神是一种精神观念,是对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的总的看法与理解。高校在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精神之前,首先应该清楚人文精神的实质与内涵是以人为本,就是重视人的主体作用,增强个人在社会中的主体价值。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培养,一方面是对传统人文精神的继承与发扬;另一方面是现代人文精神的发展与完善。

2.人文精神要与具体实践相结合

要真正形成并l展人文精神,只是在课堂上宣扬人文精神是不可取的,这样并不能让大学生真正理解人文精神的内涵。帮助大学生真正体会并理解人文精神,一方面教师需要对人文知识有正确的认知;另一方面则需要开展具体实践活动。大学生只有参加了相应的社会活动,才能切身感悟到人文精神,才能升华这种精神,这才是对大学生进行培养的最终目的。总之,实践活动是人文精神培养的重中之重。

3.人文精神的培养还需要与专业知识相结合

很多高校人文精神的培养方式为增加人文课程及组建人文社团,虽然这种做法的成效比较快,但并不是治本之策,长时间开设人文课程,学生很容易失去热情,学习的积极性下降。各种有意义的活动及课程都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人文气质及人文情怀。因此,逐渐将人文精神教育渗透到各个学科的学习中去,要比专业的人文教育课程教学更有意义。学校教师应该加强专业知识与人文精神的结合,全面开展人文精神培养。

二、人文精神的培育方法和措施

1.向大学生普及常识性的人文知识

大学生掌握一定的人文知识,对人文精神有个整体上的认知,是形精神、人文气质的前提。但是,由于我国的教育现状是长时间的文理分科,这种分科教育的后果就是使得文科生和理科生都存在人文认知上的缺陷。具体表现为,文科生对自然知识很陌生;而理科生则缺少一定的人文情怀,对传统人文知识更是知之甚少。总之,大学生在人文认知上的缺失,使得人文精神的培养比较困难,存在巨大阻碍。

古人熟读四书五经,对人文知识的了解比较全面。现代的分科教学,使得人文精神的培养变得困难。现代高校的专业划分明确,为各个行业培养了所需要的专业人才,但是功利性比较明显。对比古代和现代教学,并不是让我们恢复古代学习四书五经的教学方式,而是要更多地借鉴古代教学在培养人文精神方面的优势,特别是高校需要更多关注教育主体,对学生加强素质方面的培养。

2.培养大学生的公德意识和法制观念

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人们更多地关注经济利益,社会上出现了一种浮躁之气。特别是在公共环境当中,由于人们不需要支付费用,一些不良行为凸显,说明人们公德意识存在缺失。然而,在整个学校教育当中,相关各方并没有重视公德教育。公德意识可以体现一个人的素养,是人文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需要对学生加强社会公德意识方面的教育。

法治社会需要人人知法守法,人民知法守法是一个现代民主国家的重要标志。要做到人人是守法的好公民,就需要规范人们的日常行为,捍卫公民的人格尊严。现代社会培养人文精神离不开法制观念的培养。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在培养大学生人文精神方面承担着重要责任,高校需要全面利用教学资源,不断创新人文精神培养模式,加大力度对当代大学生进行综合素质方面的培育,为国家输送更多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姚国臣.以人文精神为载体,构建大学生思政工作新模式[J].学园,2011(1):33-35.

篇6

关键词:高等院校 感恩教育 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27-0295-02

一、要把握感恩的本质

“感恩”,狭义来说,主要指对他人所给的帮助表示感激。从广义来讲,内心心存感激或采取行动表示感激的心理和行为都应该属于“感恩”的范畴。“感恩”教育,就是要让受教育者通过教育途径,自然地形成“感恩”的心理和行为习惯。

在美国和加拿大,感恩节是一个重要的节日。它的功能有点像中国的春节,用于家庭团聚,热热闹闹,吃吃喝喝。至于它本身的感恩教育的意义由主要通过书籍、媒体和仪式对节日进行阐释。西方人对感恩节的释义多数人认为是感谢上天赐予的好收成。据说这是欧洲白人到来之前,印第安人本来的感恩节寓意。后来基督徒则演化为感谢上帝赐予世间一切。到现代,美国人用感恩节来对新移民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让他们记住先辈们的勇敢、孤寂和坚忍,才能实现美国梦。这一点与中国感恩活动组织者的意愿并不相符。中国的感恩活动,主要是指接受帮助的人对援助者表达感激之情,即受惠的弱者被要求感谢施恩的强者,底层人民感恩上层权势集团。而在西方,信教的底层民众虽然也是常怀感恩之心,但感恩的对象是彼岸世界的上帝,而不是此岸世界中某个更强势的集团,更不会是掌握着资源配置权的政府。“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一个人的确应该常怀感激之心。无论是强者还是弱者,只要帮助过我们,我们都应该懂得感恩。正是这个原因,尽管感恩节和圣诞节都是西方比较重要的节日,但在中国的抵制圣诞节的人多,而抵制西方的感恩节的人甚少。显然西方的感恩节虽然是从宗教仪式演变而来,但至今为人们所重视,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它能教化人们学会感恩,有利于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保持协调,祥和的心灵氛围。

在中国,没有关于“感恩”的专门节日,却有着深厚的“感恩”思想和文化底蕴。古人说: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从古人的思想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的“感恩”思想传统是古已有之的,它是我们民族源远流长的传统美德,也是人们推崇、向往的道德品质。然而,在中国现行大学德育体制中,对于学生“感恩”意识的培养,基本还是一个盲区。突出表现在:没有关于培养学生“感恩”意识的目标导向;没有关于培养学生“感恩”意识的理论基础;没有培养学生“感恩”意识的教育方法。虽然随着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的评定工作的广泛开展,以此为切入点率先设立了“感恩”教育目标,但是其目标内涵、理论基础、培养途径等内容的定位显然是比较模糊的。

从上面的论述来看,尽管“感恩”的概念和本质在不同的国界没有差异,但无须回避的是中、西方的“感恩”认知度和形成模式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西方的宗教教义(基督教)感化着大部分的信教者;西方的社会观念也会感染社会个体“感恩”意识的形成;西方国家每年必至的盛大节日更会激发人们“感恩”思想的升华。而在中国,当代关于“感恩”的教育苍白无力,社会关于“感恩”的氛围平平淡淡,人们对“感恩”的信从意识也日益降低。中、西方存在的这些差异,是历史积淀形成的,也是不同的社会基础形成的,更是不同的文化价值观形成的。

二、着力“感恩”意识与心理健康的和谐互动

健全人格指各种良好人格特征在个体身上的集中体现,国内外学者关于健全人格都做了相应论述。国内外学者都对健全人格做了研究。Havingurst(1952)综合许多心理学家的意见,认为个体具有以下九种有价值的心理特质即为心理健康:(1)幸福感,这是最有价值的特质;(2)和谐,包括内在和谐及与环境的和谐;(3)自尊感;(4)个人的成长,即潜能的发挥;(5)个人的成熟;(6)人格的统整;(7)与环境保持良好接触;(8)在环境中保持有效的适应;(9)在环境中保持相对独立。中国学者高玉祥认为,健全人格的特点有:1)内部心理和谐发展;2)人格健全者能够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发展友谊;3)人格健全者能把自己的智慧和能力有效地运用到能获得成功的工作和事业上。

我们认为,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人格特点应该包括七个方面:一是心理健康的大学生能自我悦纳,也能接纳他人;能给予爱,也能接受爱。人格健全的学生能够积极的开放自我,正确地认识自己,坦率地接受自己的囿限并对生活持乐观向上的态度。二是人际关系和谐而稳妥,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既承认、悦纳自己,又尊重别人,体谅他人的痛苦。人格健全者心胸开阔,善解人意,宽容他人,尊重自己也尊重他人,对不同的人际交往对象表现出合适的态度,既不狂妄自大,也不妄自菲薄,在人际关系中具有吸引人,深受大家的喜欢。三是独立自尊。人格健全者人生态度乐观向上,生活态度积极热情,有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能够用理性分析生活事件,头脑中非理性观念较少。人格独立,自信自尊。四是能够发挥自己的潜能。人格健全的大学生具有自我发展、自我塑造与自我完善的能力。能够充分开发自身的创造力,创造性地生活,发现生命的意义并选择有意义的生活。五是心理健康的大学生能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行为。六是心理健康的大学生不安于稳定,而是渴望生活的挑战。七是心理健康的大学生有独处和自由的需要。

三、强调高校社会感恩长期性和全面性

1.进行深入而广泛的理论和实践调研。这是把“感恩”教育引入大学德育教育的首要环节。教育行政部门人员、教师和教育理论工作者应该是调研的先锋;广泛的社会力量应该是调研的主角;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现状与时展要求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应该是调研的切入点。鼓励更多的专家名流进行务实高效的理论研究。理论研究是寻求基本规律的必经之路,由于我们对于“感恩”教育的概念、内涵、特征、形成过程以及其他因素对“感恩”教育的动态影响程度等规律还没有形成科学的、统一的认识,因此,必须有大量的走在教育科研前列的优秀科研工作者,在广泛的调查研究基础上,寻求规律、发现规律,形成一套符合中国国情的“感恩”教育理论,作为指导开展“感恩”教育的理论依据。

2.广泛开展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感恩实践活动可在校园内进行,也可以在校园外,特别是要利用大学在校外建立的德育实践基地、红色教育基地进行开展,要让大学生在亲历亲为中回归现实,回归生活,增长知识,开阔眼界,活跃思想,陶冶情操,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教育,使其知、情、意、行在情理交融中实现自我完善,最终回报生活。主题教育实践活动,还要充分利用重大节日的感召力量,开展节日主题教育活动。如母亲节来临,开展对父母长辈的感激之情,结合清明节缅怀革命先烈,感恩幸福生活,结合教师节,感激老师的培育之恩,结合国庆节,感激祖国之恩,结合学雷锋活动,感恩社会,感恩他人,在主题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

3.积极构建感恩实践校园环境。高校要将知恩图报的道德取向融入学生教育的全过程和文化活动中,让学生在活动的参与和欣赏中潜移默化。首先,应从校园布置着手,围绕“感恩”主题精心设置,如悬挂感恩标语,树立感恩人物塑像等。其次,充分利用班会、宣传橱窗、楼道标语、黑板报、校报、主题雕塑等进行感恩氛围渲染,营造浓厚的舆论气氛。最后,利用丰富多彩的感恩文化创设良好的情境,开展感恩主题活动,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学会关怀,学会感恩,让爱的旋律在心中唱响,让感恩氛围融入校园。通过感恩实践环境的建设,大学生生活在感恩的氛围里,行走在感恩的包围中,亲自体验感恩,接受感恩,认同感恩,实施感恩。

4.努力构建感恩实践教学氛围。在感恩教学上,高校老师要针对当前大学生的感恩现实,形成问题,及时点拨学生,形成感恩教育课堂实践教育氛围。感恩教育的课堂问题设置非常重要,问题是进行交流、沟通的发端,有问题才会有自主、创造、发现、体念和感悟。老师的问题要设置合理,要触及学生的心灵深处,要引起学生感情共鸣,要触发大学生感恩末梢,在问题之中让同学们自己的心灵在充满着感恩的气氛中接受洗礼。如可设置层层递进的三个问题,人为什么要感恩、我们该对谁感恩、我们该怎样感恩,让同学们充分发表意见,并相互讨论,及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又提出新问题,问题的一环套一环,让学生在观察问题中学,向他人学,向社会学,让感恩在大学生心中潜移默化。

参考文献:

[1]麻艳香.大学生的人格完善问题[J].社科纵横,2005,(3).

[2]詹磊.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机制的探索[J].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

[3]周爱平,计颖.当代大学生和谐人格结构探析[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9,(3).

[4]庞玲玲,.引入心理健康教育强化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滁州学院学报,2010,(1).

[5]赖斌,胡西民,刘佳,王晓先.当前大学生心理问题分析[J].青年文学家,2010,(15).

[6]李殿录.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与“亚健康状态”的克服[J].鸡西大学学报,2008,(6).

[7]江峰.关于新时期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思考[J].前沿,2007,(1).

[8]杨正英.刍议大学生心理健康辅导[J].大学教育科学,2010,(2).

[9]杨雪梅.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教育对策[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

篇7

关键词:节目主持人,人文关怀意识

 

本文通过浅谈节目主持人的人文关怀意识,提出一种可持续、协调发展的人文关怀意识—即“绿色人文关怀”。,人文关怀意识。。

人文关怀,我们一直在倡导。作为一名节目主持人,体现人文关怀意识,关注人的命运,关注人的生存状况,关注人与周遭事物的一切关系,更是责无旁贷。,人文关怀意识。。那么,具体该如何体现和延伸这一意识呢,让我们来谈一谈。,人文关怀意识。。

一、节目主持人人文关怀意识的表现形式:

1、节目主持人应力求在栏目定位中对人文关怀意识做出最好的展现。

《鲁豫有约》自开播以来,一直是一档王牌栏目,仔细分析它的成功之处,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始终坚持和贯彻了以人为本、关爱人类、营造和谐、坚守真善美的栏目定位方针。在《东方时空》的几个栏目中,以“讲述老百姓的故事”为版本的《生活空间》是最能形成观众共同情绪,引起感情共鸣的栏目。《生活空间》有着自己明确的定位:“体现对每一个人的尊重。”节目中,主持人在栏目定位的基础上,本着接近事实,尊重人性的人文关怀意识,把目光始终放在平凡、渺小甚至是卑微人物的身上,描述他们平淡的、琐碎的、甚至是庸碌的日常生活状态。

2、从百姓视角切入,以普通百姓的价值取向和平易近人的心态平视社会生活。

节目主持人要体现人文关怀意识,就需要对时代、对生活、对受众体现出一种真正的尊重,放下俯视众生、居高临下的架式,将视点下移,提倡平民视角,揣摸普通百姓的所思所想,关心他们的生存境遇,理解他们的行为方式和生活理念。要将自己融于平民,汇入百姓,尽量贴近人物,与受众达到心灵深处的交融,在关注公众人物的同时,节目主持人要更加关注普通百姓。要有强烈的“百姓情结”,坚持反映人民的呼声和愿望,大力报道群众关心的热点焦点,以一种普通百姓的价值取向和平视社会生活的视角来观察和思考问题,以平等的姿态去体察和叙述平民百姓的日常生活。

3、用朴素可亲的语言与受众达到心灵深处的共鸣。

节目主持人的语言与日常生活的语言相比有着显著的不同,它是节目主持人在特殊语境中的特殊语言。主持人与受众之间是面对面的交流,为了更好地体现人文关怀意识,主持人所采用的语体应该是谈话体、说话体而不是命令式、宣播式的。主持人的语言应该更多地考虑受众的需求和接受心理、接受习惯,少用空话、套话、假话,选取生动活泼、实实在在、贴近受众的群众语言。但是,对口语的追求并不表明是要主持人照搬生活中未经锤炼和加工的语言,更不能把我们所说的节目中生动朴实、通俗易懂的语言简单地与口语划等号。

二、节目主持人人文关怀意识领域中尚存的问题、原因以及解决的途径

传媒作为文明的载体,理应体现人性的关怀,有着自己善良的立场。成功的节目主持人多以令人动情的角度,激活人类的情感。,人文关怀意识。。一些节目主持人已经意识到树立人文关怀意识的重要性,但是却在实际工作中或多或少地表现出了这种意识的缺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对不同阶层、地域、群体的歧视;(2)对受难人群的冷漠;(3)歪曲真实形态,缺乏人格尊重。我们遵循宣传工作的“贴近性”,但是这种贴近并不等同于一种表面上的迎合,一种空洞的说教和一种低级的媚俗。那么,造成以上诸多问题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归结起来,除去一些客观因素,主要还是在于主观方面的原因。,人文关怀意识。。一些节目主持人往往把握不住个性特征的本质,为了增加“噱头”和所谓的看点而过于曲解个性特征,从而盲目地走向了极端。另外,缺乏道德水准和正确的评判标准,法律意识淡薄,功利心过重,也是主持人人文关怀意识不能正确展现的弊病所在。应该如何解决上述问题呢?简明概括起来,我的观点是这样的:首先,研究受众,用服务实现人文关怀,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大服务观”。其次,更新观念,使人文关怀意识体现时代精神。着眼大处,盯住难处,触及深处,使人文关怀意识实现解疑释惑。另外,还要格外注重和强调通联工作的进行。,人文关怀意识。。

三.节目主持人在新发展观下的“绿色人文关怀”意识

“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这一全新发展观,明确把“以人为本”作为发展的最高价值取向。这种科学的发展观,向我们彰显的是一种人性之美,表现的是一种更为深层次的人文关怀意识。它肯定人对幸福与尊严的追求,它是人类理性的思考。因而,这种科学新发展观意义下的人文关怀是一种更为持续、协调发展的人文关怀,即“绿色人文关怀”。作为节目主持人,应该始终坚守“绿色人文关怀”意识的理念,在受众信任的目光中,创新严谨,自由和谐,民主平等,从节目传达的观念、内容、形式、方法以及传播手段等方面贯彻“以人为本”的精神。

展望未来,人们正辛勤地耕植于人类希望的田野上。这片茫茫的大地,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用心去构建人性的崇高和美好。携手并进,虽然会有困顿和阻隔,但是我们终将会在人文关怀的温暖和爱意中享受到生命的精彩!

【参考文献】

1.许苏民:《人文精神论》,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武汉。

2.王维林:《初识主持人》,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3年第1版,北京。

3.李敬一:《节目主持概论》,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4年9月第1版,武汉。

篇8

关键词:马克思;科学创新精神; 现代大学文化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717(2014)04-0008-04

收稿日期:2014-05-21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马克思的创新思想及其当代价值”(12YJC710039)。

作者简介:刘红玉(1972-),湖南娄底人,法学博士,湖南大学学院教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创新理论与实践、产业创新与发展研究。

大学的本真是科学创新,即追求真理,探究自然界、人类社会、人自身的发展及其规律,以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大学文化的实质就是创新文化。在现代大学躯壳与创新文化传统日渐裂变的今天,用马克思的科学创新精神引领中国现代大学创新文化的重建既重要又迫切。

一、现代大学躯壳与创新文化传统的裂变

文化是一个体系,包括群体共同拥有的规范、行为、表达方式和价值观,以及这个群体创造的、能显示自身特色的制度、建筑物、艺术品等[1]。大学文化是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它以创新为根本,旨在激发大学人的创新热情和创新意识、开发创新潜能与塑造创新人格,培养创新型人才。

一般认为,1809年德国柏林大学的创办是西方现代意义上的大学诞生的标志,被誉为“现代大学之母”。创办者威廉・冯・洪堡对现代大学创新文化传统的形成作出了奠基性的贡献。洪堡认为,大学是知识的传承者、创新者,大学的第一要务是科学知识的创新,“大学是为追求知识进步而生存”,“大学的一个独特特征是:它们把科学和学问设想为处理最终无穷无尽的任务……,教师和学生都应当共同探究知识。”[2](P19)因此,追求知识的进步和创新是大学应该秉持的理念。洪堡指出,大学的目的在于促进人的力量的个性特点的最充分发展,“每一个人的最高和最终目的就是对其力量的个性特点进行最高的和最均匀的培养,而实现这一目的的必要条件就是行动的自由和环境的多姿多彩。”[3]围绕大学的创新理念和目标,洪堡开启了现代大学创新文化建设之旅:强调大学自治,提倡教学自由、学习自由、研究自由;实行“教授聘用终身制”,让教师无忧无压地开展教学科研创新活动;实施“seminar”教学法,鼓励学生创造性地积极参与到教学研究活动中,在“seminar”里,“创造性的研究方法被阐明,有创造能力的人员被训练,科学独立的精神被灌输。”[2](P20-54)洪堡教育思想的践行,逐渐形成了西方现代大学从理念到制度、从精神到行为互动的大学创新文化传统。

我国的“现代大学”发端于20世纪初,起草《大学令》到执掌北大改革为我国现代大学制度和创新文化建设奠定了基础[4]。曾留学柏林的,深受柏林大学办学理念和创新文化的影响。他认为大学的本质是传承、研究、创新高深知识。为强化人们对大学研究本位、创新本位的科学认知,多次在不同场合强调:“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5](P8),“大学为纯粹研究学问之机关,不可视为养成资格之所,亦不可视为贩卖知识之所。”[5](P382)认为大学的目标在于培养具有完全人格、诸育和谐的国民。为树立新的大学理念和目标,坚持“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原则,指出“尚自然”与“守成法”、“展个性”与“求划一”是新旧教育的分水岭,强调用启发式教学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研究和创新能力;建立以“教授治校”为要旨的规章制度体系,组建作为学校立法机关的大学评议会,采取纳贤裁庸、优胜劣汰的用人举措提升师资力量,开设专家名流讲座,创办各学科研究所,成立各种社团和研究会,支持创办学术刊物,从而形成了浓郁的大学创新文化氛围,开启了中国大学的现代化发展历程。

遗憾的是,历经近百年,先生的改革没能在大学传承,今天中国的大学躯壳已同这种创新文化传统裂变。大学科学创新的本真逐渐沦丧,实用主义、功利主义、之风盛行。大学的目标不再是促进人的力量的个性特点的最充分发展或培养完全人格、诸育和谐的国民,取而代之的是“创世界一流、创名牌大学”等集体标号,所有规章制度的设定仅仅是为了学校“升格上档次”、“升级上水平”,目标沦为手段、主体沦为工具。在大学校园面积不断扩大、楼宇愈益宽敞明亮、师生规模日益庞大、政治经济文化资本联姻辉映的同时,大学的创新精神日渐消失,粗制滥造、弄虚作假、抄袭剽窃、投机取巧、拘守旧论、人云亦云、掠人之美、沽名钓誉等现象风行,精神为器物所蔽,高尚坠于粗俗。

是弘扬还是抛弃?是随波逐流还是开拓创新?许多有识之士在深刻反思之后醒悟,当代中国大学的办学理念、价值取向必须重新审视,大学文化必须朝着创新的本真方向予以重建。

二、马克思科学创新精神与现代大学文化重建的内在逻辑

马克思曾于1836~1841年在柏林大学学习,长期徜徉在“现代大学之母”的创新文化氛围里,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和感染,形成了对大学文化的“灵魂”――创新价值取向和创新精神的独特见解。

马克思强调人是目的,科学创新的终极价值目标是为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6]。在马克思看来,科学创新的本质是在创新实践过程中,不断深化对自然界、人类社会以及人自身发展规律的认识,并按照这些客观规律能动地改造主客观世界,实现人同自然的和解以及人类本身的和解;这就要求创新主体具备认知规律、尊重规律、运用规律逐步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身和谐的求真精神。马克思指出,科学创新是极其艰苦的劳动,需要创新主体具备不怕艰难、不畏劳苦、不惧风险的品质和意志,“在科学的入口处,正象在地狱的入口处一样,必须提出这样的要求:‘这里必须根绝一切犹豫;这里任何怯懦都无济于事’”[7] 。马克思认为,科学创新既是纯粹探索真理的活动,又是服务人类的价值活动,人们在从事科学创新活动时,应当乐于奉献。“有幸能够致力于科学研究的人,应该明白科学绝不是一种自私自利的享乐,并拿自己的学识为人类服务”[8]。马克思强调,科学创新的实质是批判,是开拓创新,“一切已死的先辈们的传统,象梦魔一样纠缠着活人的头脑”[9](P585),“使人的头脑局限在极小的范围内,成为迷信驯服的工具,成为传统规则的奴隶,表现不出任何伟大和任何历史首创精神”[9](P765),要求创新主体敢于突破传统,用批判怀疑的眼光对人们习以为常或深信不疑的结论进行全新的思考和探索。马克思指出,站在前人肩膀上的团结协作对于科学创新活动取得成功至关重要,“一般劳动是一切科学工作,一切发现,一切发明,这种劳动部分以今人的协作为条件,部分地又以前人劳动的利用为条件。”[10]

马克思论述了环境对于发挥热情激情、展示天性本质力量的重要意义。马克思说:“人是一个有激情的存在物,激情、热情是人强烈追求自己的对象的本质力量。”[11]“既然人天生就是社会动物,那他就只有在社会中才能发展自己的真正天性,而对于他天性的力量判断,也不应当以单个人的力量为准绳,而应当以整个社会的力量为准绳。”[12]

马克思的科学创新精神是对大学创新文化传统的发展和升华。洪堡规定了大学的理念和价值取向――知识创新是为了促进人的力量的个性特点的最充分发展,但洪堡没有对大学创新文化的灵魂――创新精神作详尽的论述。马克思发展了洪堡的思想,将科学创新的终极目标确定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弥补了洪堡的不足,充实和完善了科学创新精神的内涵,凸显出了创新文化的真、善、美。

马克思科学创新精神同今天大学创新文化的重建具有内在逻辑的一致性。其一,科学创新精神是大学创新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时刻熏染着师生的道德情感、思维方式、行为模式。马克思科学创新精神所倡导的求真、奉献、批判、协作同大学的知识生产、创新所需要的精神是内在契合的。其二,马克思科学创新精神与大学创新文化的价值观高度一致。马克思认为,人是目的,一切创新活动都是为了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今天,构建大学创新文化,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实现富强、和谐、美丽中国梦,其核心要义就是以丰富的物质生活条件、和谐美丽的社会生态环境促进个人全面发展其才能、展示其个性、突显其价值。

马克思关于环境对激发创新热情、展现天性力量的论述,切中了当前我国大学缺乏一个能使创新激情充分迸发、创造活力喷薄涌流的制度环境这一现实弊病,为大学文化的重建指明了方向。

三、马克思科学创新精神对现代大学文化重建的启示

第一,守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永葆创新理念之光的导引。从现代意义上的大学创新文化的形成,到马克思的科学创新精神论,再到的践行,创新的本质和人本理念虽外在表述不同,而内涵仍熠熠闪光、历久弥新。在大学日渐远离创新、价值目标手段化、价值主体工具化的今天,我们有必要通过对大学创新文化传统的普及、掌握和理解,使大学人统一认同并守持大学的创新本真和以人为本的价值目标,通力合作,摆脱粗俗实用主义、短视工具理性主义和庸俗拜物主义的困扰。

第二,弘扬求真求善求美精神,不断拓展创新文化之源。马克思从求真、批判、协作、奉献的科学精神和对人类生存意义普遍关怀的人文精神两个层面对科学创新精神作出了精辟概括。这种原生精神是大学创新文化的根基和生命之源。在大学创新使命被遗忘、创新精神被迷失的当下,在面对校园的浮华喧嚣而不知所措时,回到原生的精神宝库中寻求应对之策,是大学人荡涤世俗污垢,重塑高雅文明的明智之举。

第三,改善物质基础条件,培育创新文化土壤。随着以学生为主体的学术论坛、模拟和实验、角色扮演、案例研究、讲座等教学法的交相应用,课堂结构应作出相应调整,授课设施、互动工具也应及时完善。互联网的普及,使大学人的学习沟通方式发生了重大改变,建设功能完备的校园“线上”、“线下”沟通交互平台十分必要。图书馆、实验室是传承知识和创新知识的重要场所,丰富的图书资料、先进的仪器设备及其内含的“一切为了人自由全面发展”的创新氛围,更能激起大学人的探索欲。充足的科研经费是大学人顺利获取图书情报和信息资源、进行科学实验、参加学术交流、开展创新探究的基础,应予以保障。应营造教师自由讲授、学生敢于怀疑批判的课堂氛围,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创造性;组织各种学术沙龙、讲论会、茶话会等活动,增强学生探讨学术问题的兴趣,创造师生之间文化交流、共同探索的机会,形成合作互动的伙伴式师生关系;大力支持师生组建各类社团,开展各种创新拓展训练和调查实践等活动,形成个性飞扬的社团文化,促进新思想、新观点、新学派的形成。

第四,以壮士断腕的勇气除旧革新,建立科学的制度体系,形成创新气场。“聚则成形,散则化气”。一方面,成熟的制度保障体系是创新制度文化的重要表现;另一方面,这种制度文化润物无声,是理念、精神和行为、物质的转换器。重建大学文化,必须发现和清除障碍,形成创新的风气和氛围。

众所周知,对大学创新文化影响最为严重的当属官本位。大学俨然是权力角逐的学府衙门,学术研究屈从于行政权力,甚至出现外行领导、评价内行的乱象,这些都窒息着大学创造力,腐蚀了大学创新精神。虽然“官本位”被社会诟病多年,大学却仍在“官本位”的泥潭中难以自拔。解决这一问题,必须通过顶层设计,实行法治框架中的政府购买大学服务的运营模式,打破大学与政府的行政隶属关系,取消各类行政级别。在大学内部则实行教师、学生代表平等自主地参与决策、制度审订的共享治理方式。

大学创新文化重建的另一个障碍是政治资本、经济资本对文化圣地的侵蚀。大学批量生产在职硕士、博士的同时蜕变为权贵的文化贴金所,其高贵圣洁的外衣被严重玷污。重建大学创新文化,不但要有“刮骨疗毒”的决心,而且要寻找保证大学教学科研经费来源和保持大学独立性之间的制度张力,探索在实践中解决大学独立与经费来源矛盾的可行路径。

大学创新文化重建的第三个障碍是理工科思维的管理模式。其特点是用管物的方式来管人,把人当作机械式的机器,当作可随意支配的工具,忽视了人的社会性本质及其复杂性、情感性、多样性与自由主体性,强调服从指令,漠视沟通对话,沿用简单线性的标准化、程序化、数量化管理方式。教学统一规定大纲、教材和教参,评估共用一套指标体系,推广使用所谓的精品课程与课件,这种标准化建设把教学框在同一个模式里,无法展示特色;用同一个模具培养出来的学生也就丧失了个性和创造力。管理层级化、程序化,从校领导到普通教职工,管理层级众多,本应为教学科研服务的行政后勤机构,变成高高在上的权威者、食利者,垄断了用人、分配、考核、审批等话语权,各式表格、各种例会、各样报批浪费了师生大量可从事创新活动的时间,挫伤了他们的创新积极性。科研考核评价以论文、课题、专利、奖项论英雄,这种重形式、轻内容,重成果、轻积累,重程序、轻创新的量化考评制度污化了创新空气,尽管这些早已成为众矢之的,但时至今天,仍然没有哪个部门、哪个高校有魄力彻底铲除这一毒瘤。因此,必须以壮士断腕的勇气破除这种标准化、程序化、数量化的理工科思维管理模式,确立以弘扬个性、展示特色的教学评估方式,以知识创新为标准的考核评价体系,以服务教学科研为宗旨的扁平式管理制度,有效形成激励创新、崇尚创新的气场,推进大学文化重建。

参考文献

[1] [德]柏林科学技术研究院.文化VS技术创新:德美日创新经济的文化比较与策略建议[M].吴金希译.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6:36.

[2] [美]伯顿・克拉克.探究的场所[M].王承绪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

[3] [美]威廉・冯・洪堡.论国家的作用[M].林荣远,冯兴元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30.

[4] 刘赞英. 论现代大学制度肇始的精神传统[J]. 大学教育科学,2013(1):16-22.

[5] 全集(第3卷)[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

[6] 刘红玉,彭福扬.马克思的创新价值向度论[J].哲学研究,2012(5):28-31.

[7]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5.

[8] 胡尧之,兰德毅,等.回忆马克思恩格斯[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68.

[9]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0]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378.

[11]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107.

[1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167.

Leading the Reconstruction of Culture in Modern University with the Spirit of Marx's Scientific Innovation

LIU Hong-y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