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思想范文

时间:2023-03-26 14:42:5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儒家思想,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儒家思想

篇1

為了凸出這本書的獨特貢獻,在這里,我有需要說明歷史的書寫,包括思想(當然也包括哲學思想)的解讀和書寫本身的問題。首先,所謂客觀歷史是可疑的,也就是說,絕對不受主觀意欲左右的歷史是不存在的,不但歷史的整體性、客觀性無法確定,甚至在一個完全可以掌握的歷史事件和資料里,歷史的書寫還是受牽制於書寫者個人的歷史哲學,用HaydenWhite的話來說,在歷史的書寫過程中,起碼有三種限制:意識形態的限制、道德觀念的限制和美學策略的限制。所有的歷史書寫都有落入片面書寫的危險,因為在書寫的過程中,許多具體獨特的細節,往往因為順應一種意識形態或政治理念而被犧牲了。中國近代史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同樣的歷史事件,在中國和臺灣的書寫便成了兩個(有時是各說各話的)版本。另一個例子是匈奴的歷史,我們只有漢人對匈奴的歷史看法,沒有匈奴自己看自己的的歷史,這些歷史的差距與『斷裂使人懷疑歷史的可靠性和真實性的可能。宋先生的書寫當然也會受到HaydenWhite所說的三種限制,他怎樣突圍而出而達致一種『有效的歷史意識,而能一步步扎實地引領讀者重新印認、感受儒家式社會在不同歷史時段中活潑潑、活生生的運作潛力及其無可避免的局限甚至最終可能無可避免的崩潰呢?這里我打算借用詩人龐德的兩段話來引發。在其討論『學問的新方法時提到所謂『明澈的細節(LuminousDetail)和『神髓(Virtu),關於前者,他說:

任何事實從某種意義上說,都是重要的。任何事實都可能是朕兆的,但某些事實卻能為人們觀察周圍環境,前因後果,序次與規律,提供一種出人意料的洞識力……我們在文化或文學發展史上,便接觸到這種具有啟發性的細節。數十個這種性質的細節可以使我們獲得關於一個時代的信息——這些信息是積聚浩繁的普通事實所得不到的。("IGathertheLimbsofOsiris",theNewage,Dec.7,1911,pp.130-1)

關於『神髓,他有獨特的說法:

每個人的靈魂是由靈魂世界裏全部的質素所混成,但在每個靈魂裏有這麼一個支配性的質素,獨特而強烈,是屬于每個個人的特質或神髓,這種是沒有兩個靈魂會重複的特質。(TheNewAgeJan.4,1912,p.224)

宋先生重寫的儒家思想和儒家式社會,一面要重見/重建孔子/儒家思想的『神隨,一面要找出一把『明澈的(歷史的)細節,使我們獲得關於整個儒家式社會的信息——那些積聚浩繁的普通事實所得不到的信息。這里不是說宋先生讀過這兩段話,而是說,在他的選組方法上有近似的策略並達到相似的效果——歷史思想書寫所需的『有效的歷史意識。這里我還需談談『哲學書寫的一些情況,才可以瞭解在他選組過程中哲學和歷史所激發的效應。

嚴格來說,所有思想(包括哲學)的議程是無法脫離更大的社會政治歷史的網絡來討論的,所有思想的生成(包括書寫時所需的美學表現策略的生成)是落腳於、包涵於二者之間的辯證轉化過程,它們的構成,有時以擁護潛藏在思想、歷史背後的社會、政治議程的論述方式出現,有時以批評這些議程的反論述出現,至于這些議程與論述之間的相互的、因應的變化更加需要回到它們動變中的整個過程去探測,不可以在其定形的形式中去找尋。以『儒家思想為例,近代哲學、歷史的討論中,太多人只把過往相傳下來的定論作某種“教義”的擇要、簡化的覆述,仿佛這思想三千年來未嘗變化!我們必需找出每一個歷史時段、每一個地方攝取儒家思想時特有的歷史因素和相關的複雜的心理環境以至當時歷史事件所激發其選取材料和解讀方式的根本緣由在那里。這樣理出來的『神隨可以協助書寫者在浩繁紛紜的歷史事件中找到使我們獲得關於一個時代的信息的『明澈的細節。同樣,把思想的生發盡量放入可掌握的整體歷史的運作中也可以協助書寫者不陷入固化的意念。

宋先生要重見/重建孔子/儒家思想,一開始就不是從抽離歷史的經典中取義,而是回到促使孔子思想生發的歷史原點去考量,也就是Sartre所說的situatedness(所處的環境、形勢、狀態),包括孔子面對其歷史變化時的心理反應和抉擇。宋先生從同時期的《左傳》、《國語》等歷史材料中說明孔子的出現,是在周朝以氏族宗法制度為榦的家長式封建主支配系統開始動搖慢慢面臨崩潰之時,整個變化,有其歷史的必然性,經過600年後,因為各封建諸侯國經濟、軍事發展程度的差異,引發武力合并,吞滅了弱小的諸侯國,大部分世襲貴族逐漸沒落,同時一部分農民和商人因相對集中了經濟財富而變為新興地主,形成新的生產階層的勢力集體。原來是從事生產的『小人突然因為生產力的高漲而擺脫被支配的名位而試圖進入傳統中屬于『君子的支配階級,在孔子的眼中,周的名制下的秩序的崩潰,粘合的力量盡失,社會就無法維持。孔子是在這種危機感中提出他的『維新君子、『德治理念、『復禮以仁、『和(大同)等觀念。從這個歷史的切入點,宋先生一面具實而精到地突顯儒家思想的精髓,一面指出其局限。

我們當然無法因為危機的迫切原諒孔子的『吾從周而為名制說辭和求復禮,雖然在他的維新君子的議程中提出的往往是他追求的理想的『名(正名)和合乎『仁的『禮,但無可否認的,他『復禮『正名的提出無意中為後來的執政者鞏固了支配『小人的權力架構也是不爭的事實。然而我們亦不能否認他在提出『維新君子、『德治理念、『復禮以仁、『和(大同)等觀念的論述中,確確實實建立了一個影響深遠的、用現代話來說,積健為雄的,或者應該說積德為雄的改革者角色的維新君子。在孔子的論述的領域里,認定整個『和的崩潰,錯在君子(往往是統治者)道德修養的缺乏,要克服當時的危機,必需從人的道德意識出發,宋先生這樣說:

『最終看來,孔子把社會問題看成君子,即承擔統治職責的知識分子們倫理的努力問題……尤其是(他們的)道德意識即仁的作用。因此他強調在解決社會問題中人和道德的重要性……強調"人"的"仁"、即人本主義思想和現世的社會表現出強烈的關心與實踐的意志。

宋先生特別拈出孔子的『人能弘道,非道弘人的話闡明『人(主體)是道、即客觀的理性的主人...也就是說,人是自然的主人。這個『士(知識分子)的塑像,不但是三千年來『儒家式社會的社會改革推動的主力,即在反孔的現代知識分子中(包括李大釗、毛澤東)都有潛在的影響力。(見其第三部)。最大的反諷是:孔子是歷史事件逼使他追尋理想的人際支配系統,但他沒有看見社會客觀條件變化的必然性。『孔子只是根據自己的信念,將周禮抽象為萬世不變的根本的社會秩序,因此表現出極其保守的傾向,認為任何社會"即使百世(三千年)以後"也可以根據周禮的"加減變通"事先知道其社會內容,即只用禮來看待歷史的錯誤觀念。

我個人認為本書最深厚、最精彩的是第二部。為了指出影響近代中國研究極深的馬克思的『亞細亞生產方式的巨大錯誤,他深讀古代社會歷史資料凡四年,然後精選細說『儒家式社會,讓讀者既知且感地認印秦漢至明清古代社會多層活動力激蕩下複雜而豐滿的運作方式和記錄,反映出馬克思這個模式的虛構性和誤導性。馬克思認為,亞細亞的生產方式,是處于人類歷史發展的最初階段,即半野蠻半文明階段,沒有土地私有所有權,只有部落的共同所有和東方的專制主義式的大地國有制,即萬人服從于專制君主一人(或國家)的奴隸狀態。這個迷思的前提,是以所謂灌溉假說為根據的,根據這一學說,大型公共事業(建設堤壩、運河等)是使東方的農耕變為可能的基礎,為了管理這種大型的事業,專制君主的絕對權力是必需的。宋先生耐心分條鏤述儒家式社會實質的權力運作——中央官僚—地主集權政治多元的結構——和大量的資料輕易的把這迷思完全爆破。

宋先生的陳述有幾個特點:

(1)宋先生熟讀馬克思經典,所抽出的引文,不但把馬克思的議程作出明澈的呈示,而且讓人在了解了馬克思精神走向的重要性以後看出其對亞洲歷史結論之盲點;

(2)他用了完全屬于正統馬克思的方法——歷史事件的物質基礎——來否定馬克思由市民社會出發發展出來的文化階段論的局限與偏頗;

(3)他應用了大量的表解(北部中心區、南部週邊地區群數、人口數。耕作面積表;1904—33年間總耕地面積中的灌溉面積表;中國治水活動的歷史發展與地區分配統計表——由春秋戰國到清;長江以南人口變化表;人工灌溉設施的內容表;儒家式社會中的人口變動表——由西漢到清;漢代人口與耕地面積表等。來源包括漢書,後漢書,地理志,晉書地理志,三國志,元食貨志,魏書地制度等);

(4)政治結構、經濟系統的運作、農民革命的實際情況的細論,都明顯地反映出馬克思“想當然”的結論所帶動威特伏格,麥德扎、托奇等一大堆學者的問題重重。

宋先生選組部署的資料,清楚地顯示自春秋戰國以來,專制君主的實質權力早已被中央官僚——地主集權政治多元的結構的支配系統和土地私有制邊緣化,事實上,儒家式社會的特征是土地私有制的生產方式,社會經濟的基本單位不是牧歌式的村社共同體,而是自家經營的小農,農民層沒有把國家的經濟職能看作是自己生存中本質的東西,水利設施的建設是有關地區社會的利益團體,有時是王室,有時是豪族私人的課題。國家的統治往往操縱在官僚地主的手上。現在讓我們看看宋先生對馬克思亞細亞生產方式的精彩的批判:

“他們的理論不過是歐洲中心主義思考的變形。托奇將中國社會看作『亞細亞生產方式的典型範例完全違背了中國的實際情況……(他們)錯誤的解釋不但源于對中國社會的無知,而且還起因于包含這18世紀以來在資產階級思想家意識形態中濃縮的、歐洲中心式思考。在歐洲中心主義看來,所謂『東方社會,即在地理是屬于非歐洲地區的亞洲、中南美洲和非洲社會,不顧他們的文化與社會差異,全都看作是區別于『文明的歐州的『野蠻社會……在政治上由殘暴的『東方式專制主義『一成不變地統治了數千年時間,在經濟上由于缺少私有財產,因此停留在『人類文化原始階段的『氏族共同體狀態中;在文化上支配東方社會的是棣屬于『自然的『被動精神,即與人道主義背道而馳的、崇拜自然的順從恭順的風土人情。作者以為,儒家式社會不能用這種歐洲中心的世界觀進行解釋。儒家式社會是直接先行于資本主義社會的。換句話說,它在前資本主義的社會結構中是最進步的社會……歷史唯物論所規定的人類歷史階段即原始共同體。奴隸制、封建制、資本主義、社會主義社會——決不是人類歷史的普遍發展,那麼儒家式社會從其發展水平來看應該放在封建制與資本主義的生產方式之間。從所有關係的觀點來看,儒家式社會與資本主義生產關係有著密切的關係。但從生產方式和社會分工的觀點來看,按照托奇的話,這個社會不屬于奴隸制、封建制、資本主義社會中的任何一個。”

宋先生不只是批判了馬克思的觀點而已,他的批判事實上給所有比較文化研究的學者作出最重要的警告。這與我這麼多年來在東西比較文學方法上所提出的警告不謀而合(見我的《比較詩學)《歷史、傳釋與美學)和《DiffusionofDistances:DialoguesbetweenChineseandWesternPoetics))宋先生的書除了他精到的見解使讀者對儒家思想,儒家式社會有耕深的了解之外,還可以跳出單一文化思想的盲點。他這里的結論事實上還提供了尋找中國社會文化真質思維的一個重要的起點,一個可以幫忙我們在建立中國現代性和後現代社會思索的重要的起點。事實上,宋先生就是在這個起點上在第三部里對現代中國知識分子的形成和中國現代革命的成功作出了嶄新的塑像。

從宋先生對儒家思想、儒家式社會透寫的長景再出發看五四以來的知識分子,從『新民的梁啟超到『新民主主義的毛澤東,或從陳獨秀、胡適到魯迅、李大釗,以至其他的作家,我們都看到一個背負著沉重的使命、為塑造新中國鞠躬盡瘁的改革者的鮮明的形象,一個以主體意志力道德力迎接和試圖克服停滯的運作系統來重建自由平等新中國的形象。在打倒孔家店的背後是一個除卻欽定的對生產階級(所謂“小人”)的支配、重生的活潑潑的『維新君子,在中國因外侮面臨生死存亡之際,努力尋求破除儒家式社會中停滯的基本元素(簡約為反封建,其實是中央官僚地主集權系統中統治階級(約占10%)不合理的昂高的地租與稅征和生活經常無以為繼的生產階級的農民(約佔90%)整個不平等的社會的弊端)以期達到一種新的和諧。宋先生在這個地方,特別針對潛藏在他們原有古典教育里深層的儒家理想甚至道家境界著墨,比如李大釗,在鼓動社會主義革命的吶喊的同時,特別提出孔子現世世界人本主義的自我信賴:『孔子說道,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為者亦若是。孔子以此曾經強調人的"自我信賴"。孟子說,當今之世,舍我其誰?通過這點孟子也想強調人的自我信賴。想學習孔孟並將他們的思想加以實踐的人們的確應該學習他們的自我信賴和自立精神。他們應該以自主的行動來自立。而他最後爭取的自由是歸根在無待無礙的莊子思想。宋先生從眾多的證據里得到如下的結論:『李大釗為了否定正統儒家思想家長式的獨裁社會秩序,一開始就非常重視道家的開放思想家。他想擺脫個別存在的所有人的束縛而宣揚無限自由的莊子傳統的民彝概念(人的自然秩序)發展出現代政治的意義。同樣,毛澤東在『矛盾論也借用了道家的反者道之動的說法發揮他的無限矛盾無限實踐的哲學。

假如宋先生通過儒家式社會獨特物質基礎的具體陳述否定了馬克思從單一文化以市民社會為基礎而得出來的亞細亞生產方式,則毛澤東也透過中國非市民社會特有的民族歷史環境拒絕了馬克思史太林圖形化的革命路線,而為現代中國推出了成功的革命。(在此,作者集中在20、40年代思想上的變革,本書題旨不便涉及毛澤東後期各種政治運動以至發起的悲劇情況。)毛澤東說:

篇2

我们相当多的企业在进行企业文化建设和培育时,强调对西方企业文化的学习和引进,但往往只能是仿其“形”却不能传其“神”,造成诸多企业现实困境的重要根源,其中比较普遍和突出的问题有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过分强调物质刺激和制度约束,严重损害了职工的奉献精神。不少企业在管理过程中忽视人的情感需求,过分强调物质刺激,于是责任分解、制度上墙、重奖重罚、将物质收益与工作成效挂钩等等,诸于此类的改革措施被视为金科玉律相继出台,再加各种传媒推波助澜使其影响不断扩大。结果企业的制度成本和资金成本不断增加,产品成本中工资比例不断增大,职工收入明显增多,同时也形成了以“钱”为中心、一切向“钱”看的不良倾向。当一切行动皆为“钱图”时,奉献精神就荡然无存。

其二,劳动关系契约化使职工主人翁地位动摇,忠诚品质消减,责任感丧失。我国企业借鉴的西方企业管理中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与社会主义公有制下职工的主人翁地位、与“爱厂(企业)如家”的传统观念严重冲突。劳动关系契约化使职工原有的主人翁地位动摇,忠诚品质消减,责任感丧失,归属感淡化,焦虑和不安全感时刻困扰着他们,企业的凝集力大大减弱。此时,如果其他企业有相当的物质诱惑就可能使能者“择木而栖”。市场化条件下企业为招揽人才,提供的经济待遇经常是“这山更比那山高”,这是跳槽现象有增无减的根本原因,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也因此陷入恶性循环。

其三,追捧“胡萝卜加大棒”理论,物化职工的使用和管理,严重损害了职工的身体健康。不少企业尤其是私营企业简单采取“胡萝卜加大棒”的强制劳动方法,以超过职工身体机能的强度“透支”使用劳动力,严重损害了他们的身体健康。这种方法是西方30年代盛行的泰勒科学管理和理论,而今在国外也因其非人道性早就被唾弃。这种无视职工的健康甚至生命,把职工当作机器使用的物化做法无异于杀鸡取卵,也使企业管理水平退回到产业革命初期。

二、儒家思想在现代企业文化建设中的实证分析

儒家思想作为一个系统的主流意识形态的虽然不存在了,但是,不管我们承不承认、自不自觉,作为一种生活方式、人生态度、行为准则的儒家思想却牢牢地扎根我们的思想中,与我们的灵与肉结为一体,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我们如果能够进行创造性运用,儒家思想将会成为培育现代企业文化的沃土。

儒家思想,在行为方式上,主张推己及人、由亲及疏、齐家治国,顺乎伦理贴近人情;在生活态度上,主张顺天因时,积极入世;在处事准则上,强调和谐,追求中庸,“过犹不及”。这些特质表明儒家思想具有很强的现实操作性,可以作为行动的指南。正因为如此,许多企业家不断地从儒家思想中得到启发,成功创办企业的同时,也培育了优秀的企业文化。本世纪二三十年代,老一辈企业家荣德生先生就在企业中提倡和实行中国传统文化精义,将儒家的一些思想观点成功地转化为企业的信念。荣德生先生说:“古之圣贤,其言行不外《大学》之明德,《中庸》之明诚、正心、修身、终至国治天下平,亦犹是也,必先正心诚意,实事求是,庶几有成。”他认为要提高生产效率,除增添新设备,改进生产技术外,还要从人事出发,改善管理。在经营工厂时“所请人非专家,以有诚心,管人不严,以德服人。顾其对家对子女,使其对工作不生心存意外,即算有效。”这种“以德服人”、“顾其对家对子女”管理思想充分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培养了他们的忠诚品质、协调了劳动关系、造就了团结的生产群体,为企业创造了良好的业绩。其效果绝对不是单纯的物质刺激、契约化管理所能比拟的。制药企业同仁堂在经营中始终遵循儒家“见得思义”、“义然后取”的思想,本着“同修仁德,济世养生”的精神,教育员工“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在产品质量和服务上精益求精,对病患者“童叟无欺,一视同仁”,以至历经300年而不衰,成为誉满全球的老字号。被称为“日本近代工业之父”,一生参与创办了500多家企业的涩泽荣一先生,就以儒家经典《论语》作为培训工业企业管理人员的教材,他在回顾自己的创业生涯时说:“我的经营中虽包含辛苦和惨淡,但常遵孔子之教,据《论语》之旨,故使经营获得成功。”

实践表明:儒家思想在建设现代企业文化过程中的智慧价值是实实在在的,只要善于对儒家思想进行创造性运用,就能够创造出适合中国民族特点、充满生机活力的企业文化。

三、儒家思想在现代企业文化建设中的智慧性启发

在建设现代企业文化过程中,我们应该在对儒家思想的智慧充分了解、掌握和消化之后,适应时代的需要进行创造性地转化,用于指导现代企业文化的建设。

(一)借鉴儒家“义然后取”的义利观,树立正确的财富观念

儒家“见利思义”的义利观包含这样几层意思:第一,追求正当利益,鄙视不当之利。“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第二,主张以正当的方式追求正当利益,反对不择手段。“义然后取,人不厌其取”,“放于利而行,多怨”;第三,义利不可兼得时,舍利求义。“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儒家义利观启发我们,虽然最大限度地追求利润是企业的天职,但是应该“见利思义”、“义然后取”,绝不能惟利是图。在经营中,企业应该全面考虑自己作为产品生产者与原料供应者、产品销售者和消费者等有关各方的利益分配,使他们能够根据各自投入的大小取得合理的回报,才能不断赢得合作伙伴和广大顾客,占领并拓展产品市场,立于不败之地。在分配时,企业应该全面考虑国家、资本所有者、职工、企业之间的利益关系,依法纳税,缴足国家;按照约定计利,回报资本所有者;按劳计酬,足额支付职工,剩下的才是企业的利润。如此才会为企业营造一个稳定、宽松、和谐的内外环境,保证企业地可持续发展。相反,如果企业见利忘义,或假冒伪劣或坑蒙拐骗或偷漏欠税,败露之后不仅要赔偿损失,还要受到法律的制裁,使企业失去信誉甚至走向破产,所求之利也只能成为泡影,此所谓“放于利而行,多怨”。

(二)借鉴儒家“仁者爱人”思想,正确处理企业与职工的关系

儒家主张“仁者爱人”,“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并认为关爱与苛酷效果截然不同,“思仁恕则树德,加严暴则树怨”。“仁者爱人”就企业而言,就要考虑职工作为人的多层次的需要尤其的情感的需要,不要过分强调物质刺激和契约化劳动关系,“透支”使用劳动力,而要充分尊重职工的基本权利,维护他们的合法利益,“顾其对家对子女,使其对工作不生心存意外”,甚至实行劳动关系“终身制”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劳动契约化不是唯一的也不是最佳的选择),鼓励职工参与民主管理。那么,职工就会爱厂(企业)如家,回报企业以忠诚,承担起家庭成员的义务与责任。果真如此,企业就会成为一个团结的集体,不仅大大节约管理成本,还会产生倍加的劳动效率。

(三)借鉴儒家举贤才思想,形成科学的用人机制

儒家一向主张“为政在人”、“举贤才”。儒家的人才观有以下几层意思:其

一、强调人才的重要作用。“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故为政在人”;其二,运用正确的方法识别和选拔人才。“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而应该“听其言而观其行”。选拔人才时不计仇嫌亲疏只考虑其才能高下、称职与否,“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其三,善待人才,不求全才。“赦小过”,“既往不咎”,“无求备于一人”。儒家这类用人思想对于建设现代企业文化显然有很强的借鉴意义。企业间的竞争说到底是科技的竞争、人才的竞争,如果企业不能建立一套科学的用人机制,不能很好地发现、识别、选拔、培养、使用人才,就不可能在竞争中获胜,更谈不上发展壮大。

(四)借鉴儒家“日新”思想,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儒家强调居安思危和不断进步。“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矣国家可保”。“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停滞就意味着死亡,能否“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实现“日日新”关乎企业的成败。那么,如何才能“日日新,又日新”,保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呢?第一,要进行教育。“有教无类”。成功的现代企业普遍重视对职工的教育培训;第二,要努力学习,善于学习。“学如不及,犹恐失之”,即要有紧迫感,惟恐落后而加强学习。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更新周期加快,只有学习型企业才不会被市场淘汰;第三,要不断接受先进的思想,改革落后的制度。“易之为书也不可远,为道也屡迁,变动不居,周流六虚,上下无常,刚柔相济,不可为典要,唯变所适。”企业要敢于改革、善于改革,不可拘泥于形式、拘束于规则,而应因时、因地、因人、因势制宜。

篇3

2、主要是维护封建建统治的需要;

3、具有民本思想;

4、维护道德伦理;

5、有男尊女卑的偏见;

篇4

儒家思想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将中国古代儒家思想发展史归入其中,并明确规定本专题的基础要求是学生通过学习掌握中国古代各时期儒家典型代表人物的主要思想,而较高的能力要求则是教师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和方式使学生理解儒家文化在继承中不断发展,并进而认识和接受人类文化、文明的继承与发展关系。

基于课标要求,各种版本的《高中历史必修三・思想文化史》开篇即讲述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发展史。作为一线中学教师,研究多位历史教师的课堂教学之后,笔者发现大家更多的是被课本所束缚,注重单纯地根据课本孤立地讲解中国古代各时期儒家代表及各自的主要思想,忽视了其在历史长河中继承和发展关系的分析,导致学生了解的只是一部没有深度的、被割裂的儒家思想发展史,更说不上对人类文化、文明继承与发展关系的认识。换而言之,教师更多的只是完成了课标关于此专题教学的最基础要求部分,没有较好地完成较高要求部分。

二、解决问题的建议

儒家思想发展史专题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已经发现了,那么高中教师如何设计此专题的教学才能解决这些问题呢?以春秋战国儒家思想形成时期为例,笔者对自己教学课堂的实践进行总结,设计了一个由浅入深地解决问题的教学方案,这或许能为大家的教学提供一定的借鉴。

第一步,基于培养学生阅读和理解能力以及高考历史科的考题模式,教师提供简短的材料,以供学生研读,教师对少部分较深文字进行解读。

因为本文以儒家思想形成为例,根据课标要求,笔者提供了三组材料,涉及孔子、孟子和荀子这三位儒家代表,材料均为文言文。

第一组材料(均出自《论语》)

材料一 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材料二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材料三 子曰:“苛政猛于虎也!”

材料四 子曰:“有教无类。”(注释:不因为贫富、贵贱、智愚、善恶等原因把一些人排除在教育对象之外,任何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

第二组材料(均出自《孟子》)

材料一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材料二 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

材料三 孟子对曰:“……故曰:‘仁者无敌。’王请勿疑!”

材料四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第三组材料(均出自《荀子》)

材料一 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不事而自然谓之性……人之生也固小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材料二 礼起于何也?曰: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

材料三 故有社稷者而不能爱民,不能利民,而求民之亲爱己,不可得也。

材料四 传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此之谓也。

材料五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制天命而用之。

第二步,教师提供下面的表格,组织学生根据材料讨论并自主完成表格相关内容。

对于中学生来说,比较异同点类的问题解决起来相对困难,难点主要在于学生不知如何确定比较项。为逐渐提高学生在此方面的能力,教师可帮助选定比较项,并列出表格。

孔子、孟子、荀子思想主张异同比较表:

第三步,在学生充分讨论后由学生展示讨论成果(可由每个学习小组选派代表完成表格相关内容的填写),教师进行一定的评价和必要的修正。

第四步,在完成以上各项教学工作后,教师对本堂课的学习进行最后的归纳总结,以明确包括儒家思想在内的各种思想文化、文明等在历史长河中的继承与发展关系:

篇5

一、道德完善,行为规范

作为一个君子,孔子要求心中必须具备“仁”的理想,也就是必须拥有追求道德完善的理想,在行动上要用礼来规范自己,内仁外礼,文质彬彬,这才是教育培养的人才的最高标准。如何追求道德的完善呢?孔子给出了这样的方法:《论语•里仁》中,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曾子一语点出了孔子学说中的关键词,那就是从“忠”和“恕”两个方面来达到“仁”的理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自己希望达到的也要帮助别人达到,尽心竭力为人,这是“忠”的体现。在行为处事和人际交往中,要求的就是正心、诚意和积极性,这也应该是个体的一种责任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自己不想做的不要强加给别人。推己及人,这是“恕”的体现。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这也是对道德自律的强调。当然这是一种完美的状态,而人都是有弱点的动物,总是被各种私心杂念所干扰,要达到此种道德的高度自觉自律,相当困难,但孔子仍然希望每个人“不同程度地去实现‘仁’”,并且也认为“每个人在一定程度上都体现着仁”。所以孔子又说:“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述而》)。要实现“仁”,除了道德的自觉,还必须要有外在的约束力,这就是“礼”。孔子说:“不知礼,无以立。”(《论语•尧曰》)不知道行事为人的准则,你就无法与他人交往,无法在社会上立足。每个体现着独立价值的个体,也还是一个社会关系中的人,他必然要面对各种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在这种情况下,个体应采取的态度就是积极的面对,那么他就应当学习社会上约定俗成的各种礼仪规范,并将之转化为内心的自觉要求。“仁”的概念很抽象,它需要借助“礼”来作具体地呈现,当你始终要求自己遵礼守礼的时候,意味着你一步步地成为一个君子,不断地向“仁”的理想靠近了。孔子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作为社会中的人,一定要有所修饰,或者说是约束,既不能任内在的观念或者想法肆意地爆发出来,又不能成为一个道貌岸然的人,内在和外在一定要和谐统一,这样才能成为一个君子。这种中庸之道,其实也体现了孔子所寻求的人的个体性和社会性之间的平衡。按杜维明的说法,就是“仁”和“礼”之间的张力,“成圣之道应是介于精神的个体性及伦理的社会性之间的‘狭窄山脊’”。当谈及通过礼对人的约束而使个体更具有社会性,使之成为一个君子的时候,就必然要面临一个问题,那就是铺天盖地的“礼”是否扼杀了人的创造性?这是儒学在当下面临的困境,也是我们重提儒学必然引起的深思。在二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儒家对礼的强调到后来确实演变成礼教的传统,相当多的民众被限定在自己的等级上,安份守礼,甚至是到了麻木的状态,主体性严重失落,没有了自我意识。当“礼”发展为“礼教”的时候,就已经逐步丧失了原来的意义。而当我们把眼光重新聚焦到原始儒家身上的时候,我们相信,这并非孔孟儒者的本意。人性始终存在着私心、惰性等弱点,不加以限制,就很容易被放大。就是作为理想主义者的孟子,也承认人性容易受到客观环境的影响,如果自己没有主观努力去求“放心”,仍然会堕落变为恶人。所以这就需要“礼”,用礼来成为衡量君子行为的一个标准,并成为内心的一把杠秤,但它不是僵死的,正如前面所说的,要找到的是一个平衡点,就是在“我”和“我们”之间找到一个动态的平衡,既要融入社会,成为集体中的一员,又要守护住自己一片独立的精神天地。

二、关爱社会,修养自身

《中庸》里面说道:“仁者,人也,亲亲为大。”首先,“仁”是人本身应具备的一种道德禀性,它又必须在人与人的交往过程中体现出来。“仁者爱人”,用自己的心推想别人的心,将爱传递出去,如果每个人都能自觉如此,那大同世界也就不远了。其次,儒家的“仁爱”是有等级差别的,所以说“亲亲为大”。人在这个世界上不可能对所有人的爱都一样,必然有亲疏远近的不同,必然是先爱你的家人,再向外推广,爱你周围的人。孟子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这种推而广之的爱首先是建立在自己对亲人的爱这个基础上的。假如对自己的亲人很冷漠却做出一副关爱社会的样子,那只能是欺世盗名;假如只知爱自己的亲人而忽视对社会的关怀,那又是自私的表现了。所以个体必然背负着关爱家人的责任和关怀社会的使命,这才能促使家庭和社会达到和谐的状态。孟子相信每个人只要有向善的主观愿望并不断凝聚自身的浩然之气,最后都能成为圣人,也就是最终都能实现“仁”的理想,因为每个人的人性深处都有善端,人皆有恻隐之心,这是人与生俱来的。在恻隐之心的基础上,孟子又进一步把“仁”具体到“内圣外王”的路子上去了。在内,要进行自我修养,使善的萌芽不断生长,要有“仁心”;在外,要将恻隐之心推而广之,作为君王来讲,就是要行“仁政”。孟子的观念看似在为统治者治理国家出谋献策,但其实孟子是站在民众的基础上来与君王对话的,应该说孟子是古代一位伟大的民本主义者,他希望有朝一日能实现他心目中的社会理想,那就是老百姓都有田可耕、有肉可吃,社会上尊老爱幼、其乐融融。假如这个君主罔顾老百姓的利益,那么他将不再是君主而是一个“独夫”,百姓自然可以将他取而代之,“君有大过则谏,反覆之而不听,则易位”(《孟子•万章下》)。君臣之间都必须守礼,臣子并不是只处于被动的地位,“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孟子•离娄下》)。君如不守君道,臣也不必守臣道了,彼此之间是一种双向互动的关系,和历史上很多“愚忠”现象恰恰相反。这也说明了孟子倡导的是一种理想的政治,和后来封建社会等级制度下君臣之间紧张森严的关系截然不同。孟子希望所有踏入仕途的仁人志士都要有政治的自觉意识,坚持自己的立场和主张,不做政治的傀儡。正如孔子认为人应该守礼但又不能完全拘泥于礼一样,孟子提倡的也是作为一个有志向的人应该融入政治,又要脱离政治,既要有“兼济天下”的理想,又不能丧失了自我的人格,不能忘记还要“独善其身”。这其实也是在参与政治和修养自身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也是中庸之道。如果说“孔子的思想体现了对人的反思”,那么“孟子则是对士大夫也就是知识分子的自觉”。孟子强调的就是知识分子的良知和操守的问题。

三、心智成熟,人格健全

篇6

孟子有云:“夫天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这不就是我们常说的“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吗?学校作为培养人才的圣地,德育工作在众多工作中具有统帅地位,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是学校德育工作的核心。而德育工作的首要目标就是教会学生 “学会做人”,即要教育学生“学会做一个能为人民大众谋利益、能效忠于社会主义祖国的人”。而这种“以天下为己任、关心社会、奋发有为”的思想正是儒家思想的精华。

在当今市场经济日益发展的新形势下,由于人们过分追求个人利益,这难免对我们的青少年学生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在我们的学生中,只知报酬和索取,而不顾回报与奉献的不良倾向时有发生。说谎、欺骗家长、欺骗老师的“诚信”危机也在不断加强,这些事实无不证明应试教育带来了悲哀。针对这一现状学校又如何增强对学生价值观的教育实效呢?历史经验和许多国家的成功事例告诉我们,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工作的过程中,采取和风细雨般的寓情于理、以情动人教育方式和态度,用儒家“仓廪实然后知荣辱,衣食足然后礼义兴”的义利观去教育学生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让学生明白在当今市场经济下把追求利益与服务社会结合起来,强化儒家正确的“义利观”教育,对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具有很好的促进和帮助作用,对扫除社会上的不良风气也大有裨益。

没有良好道德品质的人必然对社会没有爱心、没有责任心,所以教育绝不能只看智育而必须强调以德育为基础,要把德育放在首要地位。儒家既强调制度管理,又强调伦理道德的重要,主张培育人的美德和良好的社会风尚,使人们高兴地按照道德准则去做他们应当做的事,显然与我们当代教育的主张是吻合的,也与我们今天进行的素质教育在某些目标上是完全一致的。我们不妨可用孟子提出:“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的修身方式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生存教育;用其“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理论对学生进行洁身自好和健全人格教育;用儒家的“自省”“克己”和“慎独”的修养要求来加强对学生进行修身养性的教育;用儒家“忠恕”理论教育学生学会尊重他人,与他人和睦相处。总之,只要我们学校正确运用儒家的道德观去教育学生、感染学生,就能促进学生不断朝着“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生活”的方向发展,从而更好地完成我们的德育工作任务。

在儒家思想里,“礼”是治国的根据。荀子说:“礼者,政之挽也。为政不以礼,政不行矣。人无礼不生,事无礼不成,国无礼不宁。”可见,重“礼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特色,也是使中国成为闻名于世的礼仪之邦的源泉。目前我们许多年轻父母不知如何“教儿育女”,只是一昧的溺爱子女,特别是祖辈对孙辈的溺爱早已成为普遍现象,从而导致娇生惯养、独尊傲慢、任性骄纵的所谓“小皇帝”“小公主”随处可见,学生道德水准不断滑坡。因此,加强对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教育应当成为目前我们学校德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我们的现代教育同样需要建立自己的“礼”,如,建立良好的学校人际关系、精神风貌、行为准则等,这些对学生的行为养成教育显得尤为重要。而借重民族文化优势,发扬中华民族重“礼”的思想,深入挖掘其合理内涵,引导学生遵守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和行为准则,这对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遵纪守法,切实做到讲文明、讲礼貌,帮助他们更好地做人、更好地生活,争做文明公民必将起到积极作用。

学校德育工作需要儒家思想“润物细无声”的影响,学校管理者的运营同样需要儒家思想“锦上添花”的助力。

孔子曰:“百姓有过,在予一人”,市场经济时代的校长,应该准确称为“学校经营家”,首先应当是教育战略家,具有独特的办学思路;其次应有组织和协调能力;第三要求既要能把握学校全部复杂工作,又要能超脱对外,大胆放手给教职员工施展才华的机会,当出现问题或者风险时,领导者要敢于承担责任。学校领导要得到教师拥护必须“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凡要求教师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凡禁止教师做的,自己首先不做,以实实在在的行动给教师树立榜样。

儒学的思想家们把任用贤能之士看作是治国之首要任务,使 “贤者在职,能者在位”。“贤”,主要是指人的道德品质,修养境界;“能”,主要是指人解决问题、完成任务的本领。在学校管理者选拔和提升人才也要任人唯贤。在任人时,要注重从个人能力、修养、个性、责任心等诸多方面考虑和考察,其中最重要的是考虑任用者的能力和水平,使他们能在适宜的位置上充分地发挥作用。管理者在起用教师时,一定要辨证分析,合理开发,把他们放在最佳位置,才能作到“任其所长,不任其所短,故事无不成,而功无不立”。

篇7

1、儒家思想文化的精华是在历史传承中磨练、积淀,是全民族的智慧、精神和美德,具有人类共性的永久价值。

2、儒家提出一系列道德范畴、命题、思想丰富了中国传统道德宝库。

3、儒家思想中“天人合一”的生态伦理为我们建设生态文明提供了广阔的思想文化基础。

消极影响:

1、儒家思想中的等级观念压抑了人的个性和创造性。

2、儒家思想过分注重人际关系,轻视对自然界的探索和改造。

篇8

关键词:儒家思想 坚强个性 服务意识 宽厚待人 修身践行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11-0085-02

中国的儒家思想是中国文化之瑰宝,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之中闪烁智慧的光芒。她的影响在整个民族的文化氛围中占有重要地位,儒家思想渗透到每一个普通百姓的心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当代中学生思想,中华民族的伟大是因为在每个炎黄子孙的心里都传承着这种美,这种儒家思想的美丽在中学教材中集中体现,她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对当代中学生的个性的形成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1 儒家思想对学生坚强性格的影响

中华民族坚强不屈的精神创造了优美灿烂的中华文化,这种精神是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闪烁着不尽的光辉。在《唐雎不辱使命》中唐雎面对秦王的欺诈和骄横狂暴,表现机智勇敢、不畏的大无畏英雄气概。唐雎的儒家思想彰显了我们民族典型性,坚强性、韧性、智慧性,学生通过学习《唐雎不辱使命》潜移默化的受到这种儒家思想的影响和熏陶,自然就形成了我们的民族性格。文天祥在《过伶仃洋》中写道:“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坚贞不屈的高尚品格,视死如归的英雄品质对当代中学个性的形成起到很强的影响力,作为教师除了引导学生赏析诗歌的美景之外,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深入诗歌内涵,挖掘出诗歌具有人性光辉的一面,让文天祥这种坚强的个性在我们当代中学生中传承下去,发扬光大。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中写道:“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手自笔录,计日以还。”表现幼年求学的艰苦;以“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表现成年求学之难;以“行深谷,穷冬烈风……四支不能动”表现求学的艰苦,教师教授此文时,以此培养学生刻苦学习,坚忍不拔的个性,学生的性格就在这些儒家思想的影响下逐渐形成起坚强的个性。正是这些中华文化的瑰宝在传承中积淀下来的丰厚的文化底蕴影响着我们民族性格的优秀的一面,逐步使我们的学生形成坚强的性格,以坚强的性格开启我们民族复兴的大门。

2 儒家思想对学生服务意识个性的影响

儒家思想强调天下为公,大公无私,提倡无私奉献的精神。服务民众,热心为民是一条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无数优秀人物的伟大精神汇成的永不停息的生命之河,从遥远的亘古一直绵延到今天。范仲淹在《岳阳楼记》提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服务意识,表明范仲淹把为民而想的思想发扬光大,他这种矢志不移的性格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中学生的价值取向,通过教授“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培养学生积极向上、天下为公,服务大众的个性。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诗人发出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襟怀,这种儒家思想影响下所产生的忧国忧民的宽广胸怀,对后人产生极大的影响,因此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成为流传千古的佳句,他的儒家思想对后人的发扬和传承儒家思想起到积极的作用,在当今的物欲横流的市场经济时代对初中学生思想个性的形成具有很强的感染作用,很多学生以此作为自己座右铭,作为自己人生奋斗的目标。龚自珍的《已亥杂诗》中的千古名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展示了诗人不畏挫折、不甘沉沦始终要为国家效力的坚强性格和无私奉献的精神,许多学生以此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涌现出众多的青年志愿者,在初中学生这幼小的心灵中耳闻目染了儒家思想的熏陶,促成学生道德品格的形成。李商隐的《无题》中传唱千古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表现受儒家思想影响的爱情观是坚贞不渝,同时也展示古人对事业尽心尽责的高尚情怀,以此教育学生要有天下为公,服务社会的大局意思,对事业尽心尽责的公心意识。语文教学之中始终坚持了这种儒家思想为导向的思想原则,为学生个性的形成创造了良好的文化氛围。

3 儒家思想的宽仁待人,厚德载物对学生个性的影响

厚德载物意思是人的德性也应像大地一样宽广,力量也应

同大地一样深厚,这要以仁、义、诚、信为基本内容。仁者爱人,尊敬长辈、诚信待人,就是人的高尚品德,又是与人相处的基本原则。在《论语》中就有“已所不欲,勿施于人”佳句,指自己讨厌的事情,不要强加于人,这种儒家经典的待人接物的思想对当代中学生以自我为中心的个人主义具有积极的鞭策作用,对学生“厚德”积累增添底蕴,最后达到“载物”之力,使之成为国家和社会建设的坚强支柱。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有“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以此可以看出刘备的宽厚仁爱之心,惜才和爱才之心若渴,正因为刘备的宽以待人感动了诸葛亮,以至于诸葛亮为之奔走效劳二十一年。诸葛亮的厚德成就了蜀汉几十年的江山社稷,《出师表》不仅展示了诸葛亮的厚德的儒家思想,更让这种儒家思想得到了进一步的发扬和深化。刘备、诸葛亮是儒家思想影响下的杰出人物,也是传承儒家思想的典型代表,通过教授《出师表》,使当代中学生更好地接受儒家思想熏陶,培养学生宽厚待人,厚德载物的民族个性。在《醉翁亭记》中“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也”展现了欧阳修与民同乐的思想,同时也集中体现了欧阳修宽厚待人的儒家品格,在那个官本位的封建社会里,能够走民布衣已经非常不容易了,欧阳修的儒家思想对当今复杂的社会现实,特别对于现代中学思想的影响有很好的激进作用,对现代中学生以自我为中心,鄙视贫穷落后,盲目攀比的行为起到很好的熏陶作用。让学生在学习欧阳修的作品中,学会宽厚待人,厚德载物的思想。几千年来的儒家思想积淀丰厚的文化底蕴,在漫长的历史征途中经历无数风雨的洗礼,儒家思想愈发变得灿烂无比。

4 儒家思想对学生修身、践行个性的影响

在现代中国人的生活经验中,需要懂得与人相处,懂得谦让别人、谅解别人、欣赏别人。也就是儒家思想中关于做人的学说。在《论语》中有“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表现出儒家思想把与人交往当做是一件快乐的事。“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阐明修身养性的重要性。“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

篇9

关键词 儒家思想 韩国饮食 文化

中图分类号:B222 文献标识码:A

中国和韩国隔海相望,互为近邻,四季分明,气候相似,文化渊源深厚。因此,不管是在传统文化上还是在日常生活中都有很多相似之处。但由于自然环境、地理位置和社会背景的不同,相异之处也显而易见。特别是韩国人的饮食虽然形成了很强的民族特色,但由于中国历史文化的博大精深,它也受到了儒家思想的深刻影响。本文重点讨论儒家思想在韩国的传播,及其对韩国饮食所产生的深刻影响。

1儒家思想的发展

儒家思想也成儒教或儒学,由春秋时期思想家孔子创立。儒家思想体系的核心是“仁”,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节与和谐人际关系。到了战国时期,经过孟子和荀子的改造,儒学成为诸子百家中的蔚然大宗。秦朝时,由于“焚书坑儒”,儒学遭到沉重打击。汉代董仲舒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并以儒家思想为基础,以阴阳五行为框架,兼采诸于百家,形成新的儒学体系。儒家思想从此成为封建正统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魏晋南北朝时,儒学发展受到佛教、道教的影响,到隋唐时期出现了“三教合一”的局面。北宋时,儒学者展开了复兴儒学、抨击佛道的活动,同时又融合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家义理,形成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理学”,也称“程朱理学”,代表人物有程颐、程颢、朱熹,朱熹是程朱理学的集大成者。南宋时期,理学家陆九渊把“心”作为宇宙万物的本原,提出“心”就是“理”的主张,认为天地万物都在心中。明朝中期以后,封建专制统治陷入危机。王阳明成为心学的集大成者,提出“致良知”和“知行合一”学说。明朝中期以后,陆王心学得到广泛传播。宋明理学历经几百年的发展,对中国社会政治、文化教育以及伦理道德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明末清初,社会内在矛盾空前尖锐,儒家中以正统自居的理学家,把儒家经典鼓吹成神圣不可侵犯的经典理论。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三大进步思想家则对传统儒学进行批判,促使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了生机,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儒家文化持续发展到满清政权时期,仍然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一直影响到现在。儒家思想在产生和发展过程中,不仅对中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对周边国家和地区也有深远影响,尤其在韩国和日本。

2儒家思想在韩国的传播过程

儒家文化在韩国的传播已有两千多年,最早传入的是以孔孟为代表的先秦儒家思想。三国时期,统治阶级非常重视儒学,把它视为维护秩序、加强王权的思想武器。高句丽于372年设立太学,传授儒家学说。百济于4世纪建立儒学教育制度。儒学在新罗传播,大约在6世纪。新罗统一后,在中央设立国学,置博士、助教,招收贵族子弟传授儒家经典。同时还大量派遣留学生到唐朝学习儒学,出现了很多著名儒学者。高丽王朝建立后,在首都开城设立国家最高学府国子监,在地方十二州设立乡校,广泛推行儒学教育。958年,高丽开始举行科举,把儒家经典列为主要考试科目,从而推动了儒学迅速发展,并且出现了私学。武臣集权时期虽然儒学发展萎缩,但高丽末期随着程朱理学的传入,经过郑梦舟、郑道传、李w、权近等儒学者之后,则开始了朝鲜时期儒学的大发展。朝鲜时代推崇尊儒抑佛政策,确立了程朱理学的统治地位。朝鲜时期在中央设立国家最高学府成均馆,地方各道和邑设乡校。还通过科举选拔人才,任用官吏。朝鲜社会程朱理学发展到了鼎盛时期,出现了以李辍⒗疃为代表的性理学学派,他们根据本国国情和独到见解形成了韩国儒学,被称为韩国“朱子学”。所以整个朝鲜王朝在儒家思想的主导下呈现稳定发展的态势。

3儒家思想对韩国饮食文化的影响

3.1“天人合一”思想

汉儒董仲舒提出:“天人之际,合而为一。”成为两千年来儒家思想的一个重要观点。“天人合一”有两层意思:一是天人一致。宇宙自然是大天地,人则是一个小天地。二是天人相应,或天人相通。是说人和自然在本质上是相通的,故一切人事均应顺乎自然规律,达到人与自然和谐。所以人们的饮食也要融入到大自然中,遵循“天人合一”的思想。

受儒家思想影响的韩国,饮食习惯也顺应“天人合一”的思想。天人相应是指人体的饮食应与自己所处的自然环境相适应。所以不同地区的饮食习惯常与所处的地理位置有关。韩国三面环海,空气湿度大,多潮湿寒冷,为了祛除寒湿,韩国人常会在饮食中适量地加入一些辛辣食物,增强机体御寒能力,这就是韩国饮食多用辣椒的原因。天人合一思想还强调人作为小宇宙要和天地这个大宇宙协调统一,如果顺应自然环境的变化,人体抵抗力就会增强,反之则人体抵抗力就会减弱。夏天天气炎热,人体温度要顺应大自然温度增高的变化,就要相应地进食一些热食物,所以韩国人在夏天多喝参鸡汤。冬天天气寒冷,人体温度要顺应大自然温度降低的变化,就要相应地进食一些冷食物,所以韩国人在冬天多吃冷面。另外,“身土不二”理念也是体现天人合一思想的典型表述。“身土不二”最早的出处是大乘经,韩国医学家许浚在1610年完成的医学名著《东医宝鉴》中也提出过,“人身和土是不能分离的,人生活在土地上食用土地上长出的东西,如果适应环境就会身体健康”,与“天人合一”思想一脉相承,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受这种思想的影响,韩国人在饮食用料上多购买本地农产品,强调吃本土食品。虽然韩国进口食品比较便宜,正宗的国产食品价格很高,但韩国人仍对本国食品趋之若鹜。例如国产牛肉价格是进口的澳大利亚牛肉的双倍,可韩国人还是爱吃“韩牛”,理由是外国牛肉“不适合烤着吃”。这些都是天人合一思想在韩国饮食中的体现。

3.2饮食尊卑观念

孝,指对父母要孝顺、服从;悌,指对兄长要敬重、顺从。“孝悌”讲的是长幼有序,和人性博爱。孝悌所要求的子弟敬重父兄,晚辈善事长辈,作为一种社会道德风尚,自古来就受到人们的重视,这些道德规范已经成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一部分。

韩国崇尚儒家思想,尊敬长老,有着长幼尊卑、男女差别的等级观念。在同一餐桌就餐时,入座应按照等级来坐。先迎接长辈坐上座,长辈就座后再按照长幼依次入座,男女都应席地而坐,坐姿要端正。用餐时首先要等长辈动筷后晚辈才能动筷。吃饭前后晚辈要向长辈问好示礼,经常会说“我要开始吃饭了”“我会好好吃的”之类的话。用餐过程中,长辈给晚辈添菜,以示关心,晚辈无论是否爱吃,都不能用手挡住碗拒绝,长辈给晚辈添菜时,晚辈一定要起身但不用站起来,以深深点头示意鞠躬答谢。晚辈不能在长辈吃完之前先放下筷子,要配合长辈的用餐速度。用餐完毕后要等长辈把餐具放下后自己才能放下,并放在用餐前的位置上,保持原样。同样也要向长辈问候表示感激之情。例如“我吃完了”“我吃得很好”等。长辈离席后自己方可离席。

3.3饮食礼仪规范

自古以来中国就被称为“礼仪之邦”,非常注重礼仪和礼仪教育。《礼记・冠义》:“凡人之所以为人,礼义也。礼义之始,在于正容体,齐颜色,顺辞令。容体正,颜色齐,辞令顺,而后礼义备。以正君臣,亲父子,和长幼。君臣正,父子亲,长幼和,而后礼义立。”儒家认为,一个人必须知礼义,懂礼仪,礼仪教育的作用在于使人知道如何端正仪容身态,表情适当,言辞恭顺,只有做到这些,才能使君臣名分确立,父子关系亲密,长幼上下和睦。“礼”是修身做人的基本准则,是国家政治制度、人伦道德秩序的基础。所以人们要学礼、知礼、懂礼、行礼、尊礼、好礼。

礼仪是文化的表现,不同时代有不同的文化特质,不同的活动方式和行为准则,故有不同的礼仪规范。韩国受中国儒文化影响颇深,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能找到儒文化的痕迹,韩国的饮食文化也不例外。韩国人在饮食上有很多的礼仪规范。韩国人一般都是席地盘腿坐在矮腿方桌周围,入座后切勿用手摸脚、伸直双腿或是双腿叉开。就餐前不要摆弄筷子,弄出声响或随便走动。就餐时不要同时把汤匙和筷子拿在手里,韩国人的就餐顺序一般都是先用右手拿起勺子,盛上一口汤喝完,再用勺子吃一口米饭,然后再喝一口汤、再吃一口饭后,便可以随意吃任何东西了。韩国人吃饭喝汤要使用勺子,夹菜时要使用筷子。不夹菜时,两根筷子拢齐放在右手方向的桌子上,三分之二在桌上,三分之一在桌外,便于拿起再用。另外,共享的食物要夹到各自的餐碟上才能享用。就餐过程中不要把筷子和勺子搭放在碗上。不要端起碗吃饭喝汤,也不要用筷子捞汤里的菜。不要用嘴直接触碰饭碗,也不要让勺子和筷子碰到碗而发出声音。若遇有不能咽的骨头或鱼刺,应该悄悄吐进纸巾内包裹,而不要胡乱吐在餐桌上。用餐时不要随便发出声响,咀嚼声尽量要小;不大声说话,尽量不谈商业话题。吃饭时不要随便发出声响,更不许高谈阔论。打喷嚏或咳嗽时需转身用手绢或纸巾掩嘴,不能打扰别人用餐。用餐后要保持勺子、筷子和碗的洁净,不能粘着食物,勺子和筷子放在开餐时的位置摆好,用过的餐巾要叠好放在桌子上。

4结语

儒家思想在产生和发展过程中,不仅对中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对周边国家和地区也有深远影响。受儒家文化影响颇深的韩国,结合本国的自然环境、地理环境和社会背景形成独具特色的饮食文化。熟悉并了解韩国的饮食文化特点,有助于加强中韩两国间的文化交流,促进中韩两国间的经济发展, 对于新时期中国传统文化的再构建和扩大国际影响,也能产生一定的助益,具有较强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 刘辰.论儒学在韩国的发展[J].学理论,2014(3).

[2] 廖新竹.浅析韩国饮食文化[J].科学中国人,2014(2).

[3] 郭海燕.浅谈韩国饮食文化[J].中国校外教育,2012(6).

[4] 王书明.中国传统饮食文化对韩国饮食文化的影响[J].科技信息,2011(7).

[5] 朴英爱.浅谈韩国饮食文化[J].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6).

[6] 李d平.论韩国儒学的特性[J].孔子研究,2008(1).

篇10

摘 要 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儒家思想一直占统治地位,研究和学习优秀的儒家思想在当今的社会中,对大学生完善个人的人格,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有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儒家思想 现代大学生 教育 价值观

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儒家思想一直占统治地位。儒家思想经过两千多年的传承和发展,其中的糟粕固然应该完全抛弃,但其中不乏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儒家思想对我们当下建设和谐社会、和谐校园仍有着不可忽视的价值。研究和学习优秀的儒家思想在当今的社会中,对大学生完善个人的人格,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现代大学生学习儒家思想有助于人格的自身的完善

儒家思想的出发点是追求个体人格的完善。而孔子心中的理想人格是“圣人”和“君子”。所谓的圣人是具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论语•雍也》)的人。但是,“圣人”的标准远非常人所能企及,“君子”却是人人都可追求的一种品格。《论语》中指出,所谓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论语•里仁》)。在孔子的心中,道德教育的目标是成为君子。现代的大学生学习儒家思想,要追求高尚的气节、凛然的正气,要像君子一样,做到“修己”,“安人”。君子以仁为根本,首先必须有崇高的道德修养。其次要有坚强的道德意志和多种才能。那么大学生在实现君子的途径中要反身内求,注重自身修养。“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有不得,皆反求诸己”。凡事要严于律己,时时反思,如此“人皆可以为尧舜”。现代大学生要注意意志力的磨练在完善自我人格中的意义。做到任重而道远,士不可不弘毅”,“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泛其身”。

二、学习儒家思想有助于大学生理想的实现

孔子非常重视立志的作用。“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君子谋道不谋食……优道不优贫”。孟子与孔子一样重视立志。他认为首先应“尚志”,就是要“居仁由义”,“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孟子在强调立志的同时,还进一步阐述了他的“养气”说:“夫志,气之帅也;气,体之充也。……持其志,无暴其气。……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把“志”与“气”结合在一起,以立志为基础,养成大丈夫“浩然之气”。宋代朱熹认为“问为学功夫,以何为先?日:亦不过如前所说,专在人自立志”,王守仁亦称“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都充分注意到立志在强化个人修养心性的动机上的作用。作为道德教育的原则和方法,强调立志乐道的重要性,关键在于正确处理义利、生死等问题。作为君子,当个人利益与道德要求发生冲突时,为了保持仁的道德价值,实现仁德,他会自觉地牺牲一切。传统儒家道德教育强调立志乐道,对于我国市场经济下的道德建设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三、学习儒家思想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自律意识

儒家认为,人应该有一种对自己负责的精神,要做到“仁者爱人”,这种道德的具体体现就是君子、仁人。而仁又是孔子儒家思想的核心。仁的主要含义是指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包括了“仁者亲亲”,指父母兄弟之间的血缘关系; “仁者爱人”,指血缘以外的社会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传统的儒家思想认为只有建立在血缘基础上的亲情之爱,才能进一步把这种爱传达给社会上的人,推己及人,去爱别人,把仁由血缘亲情之爱转化成人与人的一般关系的准则。另外,儒家的“中和”观,倡导“尚中贵和”理念,“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人们在社会交往中自觉化解社会矛盾,促进人际关系和谐有序发展。孔子从“泛爱众”的仁爱思想出发,爱父母亲人到爱别人,进一步延伸到爱万事万物,不仅关注人与人的和谐关系,同时也将目光投向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道德的关心从人的领域扩展到生命和自然,实现他的“天下归仁”,形成合理的天人观。“仁者爱人”,是中华民族人道主义或曰人文精神的集中体现,它看到了人的价值,强调对人的关爱。现代的大学生学习仁爱思想又助于协调人际关系。现代大学生野应该学习传统道德中的中庸“以和为贵”的原则,来缓解日后竞争中出现的人际关系的紧张。另外还有助于现代大学生正确处理个人与自然,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从而建构和谐社会。要想成为有道德的人,不光要知仁,更要好仁、乐仁,要把仁作为自已的人生观,以行仁为乐。传统儒学主张“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无论进退穷达,人都不应该丧失求善之心,尤其身处逆境,更应该保持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要有充实的精神生活。这与资本主义社会中刻意追求物质享受的人生态度是截然不同的。与爱人和修身紧密相联的是人对家庭和社会的责任。在传统儒学看来,人首先应该作为家庭和社会的人而存在,故不能以自己的私利为满足,个人的利益应符合家庭的利益,服从社会的利益。它提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口号,修身、齐家是对个人的基本道德要求,而作为一个有道德理想的人还应该以“治国、平天下”为己任。修身的结果就是培养“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我们中华民族在几午年的历史长何中不断发展、进步,就是因为拥有这样一批又一批的志士、仁人。广大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是我国现代化事业的接班人,在他们的人生观尚未形成之时,要加强对他们进行思想教育,不仅要对他们进行仁爱思想的教育(仁爱思想在处理人际关系等方面具有超时空性),更应该对他们进行乌克思主义人生观教育和职业道德、民族道德等方面的教育,提高他们的内在精神素质,使他们真正成为跨世纪人才,以便能担负起四化建设的重担。

四、通过学习儒家思想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儒学有很强的入世精神,主张积极参与社会,关心社会,把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德之不修,学之不柑,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优也”,以国家社会的命运为自己忧虑的事,具有强烈的忧患意识。孔子追求“天下归仁”的理想,把“仁”上升到一个理想的精神境界,“杀身成仁”,为了追求美好的社会理想,愿意以生命来换取。后来儒家学者进一步把孔子的人世精神,追求个人人格的完善和服务于现实、社会联系在一起,概括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把家和国、个人与集体、个人和国家紧密联系在一起,传达了中华民族千年深蕴的民族自豪感和高度的责任感。传统儒家道德教育的优秀成果与我们力图达到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目的是一致的、兼容的。传统儒家道德教育,长期以来,影响中国人民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行为取向,它在一定程度上是中国人民彼此认同的思想文化纽带,它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爱国主义情感。

五、儒家思想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社交能力

儒家思想中孔子提出的“和为贵”的人和理念,有助于现代的大学生协调个人和他人、个人和社会的矛盾,化解踏入社会后遇到的危机“和为贵”、“和而不同”、“和则多力”的和谐思想指要协调好各种主体之间的相互关系,提倡个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国家之间、民族之间要和谐共处。“和”何以可能?孔子说:“仁者,爱人”。即孔子主张仁爱论,要求“泛爱众”。这种普遍的仁爱能使我们现代得大学生以平和的心态对待他人,做到人和人之间能“和”。孔子说:“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孔子指导人们要向君子学习,严以律己,宽以待人,才能与人和处。中记载子贡问孔子:“‘有一言可以终身行之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与人。’”孔子把“恕”看成是与人善处、保持人际间和立共存的基础。“忠恕违道不远,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与人”。可见,恕道是平等待人,推己及人,是济人济物之德,是人际间和立共存。孔子主张的“和而不同”是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的一种态度,该思想意味着相互差别的事物可以共生、和处。和处并不抹杀个体特性,有差别也并不意味着非要斗个你死我活。这正是伦理道德层面上的“和谐”观念的基本要求,即主要表现为对社会成员保存普遍的尊重和敬爱,实现人际关系温馨协调的伦理环境和道德氛围。人际和谐团结不是没有意见分歧和思想交锋的一团和气,而是通过不同意见的交流、对话、切磋、讨论,从而达到互相理解、互相容忍、协调统一、和谐互动。这就是所谓“以斗争求团结则团结存,以退让求团结则团结亡”。和谐不是静止的,而是动态的;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相互差别的事物在共处中吸收有利于自己的因素而达到和谐。即使有矛盾,矛盾双方经过冲突和斗争,最终必定以“和”的方式解决矛盾。正如张载所说:“有象斯有对,对必反其为;有反斯有仇,仇必和而解。”《中庸》讲“道并行而不相悖”也是这个道理。

总之,大学生肩负着祖国和民族的未来,加强大学课堂中的儒学教育,充分发挥儒家思想优秀文化遗产的积极作用,对大学生完善个人的人格,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乌恩溥.四书译注.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0.

[2]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北京:中华书局.1983.

[3]潘光旦.中和位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4]高长山.荀子译注.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

[5]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