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思想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19 14:14:2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主题思想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独立人格,自主意识。孔子十分重视培养其学生的独立人格和自主意识。
曾赞扬伯夷、叔齐是人格伟大的人,认为他们能做到“不降其志,不辱其身”,具有独立意志自主意识,不为任何外部压力所屈服。并强调这种人格能够做到识礼、知人,是非分明,意志坚强。识礼,就是能认识和掌握社会规范;知人,就是能正确认识别人,也能正确认识自己。在此基础上然后“能好人,能恶人”,即是非分明,能坚持正确信念,与邪恶势力斗争。
2、理想如命,志坚如钢。孔子要求他学生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这就是仁,即“仁以为己任”,这样才能力行仁道,力拒恶道;并要求学生义无反顾地去追求仁,他说:“欲仁而得仁”、“求仁而得仁”;还要求学生“志于仁”,时时刻刻不离开仁,“苟志于仁,无恶也”,“君子无终食之间述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要求学生在关键时刻以生命捍卫仁,“志士仁人,无求人以害人,有杀生而成仁”。同时认为作为积极的道德主体,必须有如钢的坚强意志,“临大节而不可夺其志”;强调坚持精神,“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复一篑,进,吾往也”;还强调要能经得住艰难的考验,“磨而不磷,涅而不缁”。
3、爱人宽人,立人达人。孔子十分注意行为主体自觉性的培养。他努力培养学生的仁爱精神,使之成为学生的人生原则和理想。仁爱精神今天理解就是一种利他精神,包括利群、利社会、利国家,即为仁,就是能宽厚待人。他对学生子张说:“能行五者(恭、宽、信、敏、惠)于天下为仁矣”。利他精神体现在与人交往中,就是要“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4、笃实躬行,重义轻利。孔子重实重行,不仅说的要符合仁,而且要付诸实践,做到笃实躬行。在处理言与行的关系上,他向学生提出“言必行,行必果”;少说多做,要“讷于言而敏于行”,“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先做后说,要“先行,其言而后从之”;做不到的不说,“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在行的过程中,?要重道义而轻私利。他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还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若浮云”。长期以来,人们以为孔子只追求道义而排斥功利,其实这是误会。孔子认为,作为社会的积极道德主体,为维护有益于公众的大义而排斥害义的一己私利,这是与西方以极端个人主义为基础的人本主义的区别所在。
篇2
(一)古希腊哲学中以本体论为基础的实体主体论
从哲学上说,主体和客体是对人与世界本质关系的普遍概括。一般都认为主体是人,客体是人的实践和认识的对象。在这种观念下人似乎天然就是主体,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将主体、主体性与人联系起来则是近代哲学的事。在西方的古代哲学中,人与主体是相分离的,无所谓人的主体地位和主体性。
在古希腊哲学中,第一个使用“主体”这一范畴的是亚里士多德。在亚里士多德的哲学中,主体并不是一个专属于人的哲学范畴,而是一种同属性相对应的东西。亚里士多德是在本体论的意义上来理解主体的,他认为主体是一个贯穿在事物和变化之中的对事物起着支撑作用的不变的“存在者”,是万事万物的终极原因和本体。所以,在亚里士多德那里,本体、实体、主体在本质上并没有区别,甚至可以互相替代。因此,对亚里士多德来说,不仅人是一个“主体”,一只小狗、一块石头对亚里士多德来说也可以成为一个“主体”。从这个意义上说,在古希腊并无真正意义上的主体概念,也没有突出人的创造性的主体性思想。
古希腊哲学大体上只是处于人类思想发展的幼年时期,这时的哲学思维还未将人类的主体与客体、对象与自我加以区分,主体与客体、人与世界处于原始的统一状态之中。古希腊哲学家们对“人是什么”以及人在世界中的地位和作用的哲学探讨,也只是局限于从本体论的角度对世界本原作不懈的追问。当处在追求终极根源本体论思维方式之中时,主体作为一个表达中心的概念,必然不涉及人,本体论的思维方式是造成主体与人相分离的理论原因。
(二)近代西方哲学中以认识论为基础的认知主体论
随着近代工业文明的发展,人在对自然和社会的关系上也发生了变化,人逐渐成为了世界的主体,主体概念开始同人统一起来,人也成为哲学研究的中心。但是近代哲学将人的主体性归于理性,认为只有理性才能使人成为主体,人只有作为理性的人才能认识自然的规律,发展科学,获得自身的幸福。于是近代哲学就发生了从本体论向认识论的转向,将对主体性的理解囿于认识论范畴。
笛卡儿的“我思故我在”这一哲学命题开创了认知主体哲学的先河,开创了对主体、主体性的研究。在这一命题中,“我思”是思想的第一原则,它具有不容置疑的可靠性。因为在笛卡儿看来,一切都是可以怀疑的,唯独“我思”是不能怀疑的,它是其他一切确实可靠的知识来源,具有不容置疑的可靠性。在笛卡儿这里,“我”即“思”,“思”即“我”,思维的主体和主体的思维被当作是一回事,这样,先验的逻辑理性就成为人类主体性的化身,形成了绝对的权威。尽管笛卡儿突出了主体的自由、能动的特点,但是他是以认识的形式来表达人的主体性特征,因此,这种主体性是经验的,而这种自我意识的主体哲学也必然导致主客二分。
面对这种困境,康德认识到自我主体不可能通过经验或有限的个体理性来保证,于是康德用无限的先验意识取代了笛卡儿的有限的自我意识,用共同性的普遍理性取代了个体理性,大大地弘扬了人的主体性。康德把人的本质即理性归于主体的先验构造,通过先验统觉来说明自我意识,完成了自我意识向先验意识的转化,使认知主体哲学得到真正的确立。
人的主体性原则到后来的黑格尔那里则被推到了极端,黑格尔通过“实体即主体”这一命题,把主体性提升到本体论的层面,从而把人的主体性“绝对化、本体化为绝对精神的自我运动”[1]。这样“绝对理念”就成为了创造宇宙万物的主体,而自我作为一种执行认识功能的先验的理性精神也就获得了绝对性和至上性。尽管黑格尔通过在本体论上把世界精神化,解决了主客二元分裂的矛盾,但是他把主体完全绝对化了,这也就意味着理性主义面临着危机。
(三)现代西方人本主义哲学中以人的生存为基础的生命主体论
近代哲学家们将“人的理性”变为“理性的人”,将人唯一化、单向度化为抽象的观念人,这引起了以叔本华为首的现代西方人本主义哲学家们的猛烈攻击。他们以体验的非理性主义的新维度去重新诠释人的主体性,重新恢复人的现实存在,使哲学回归于人的生存的价值领域。叔本华首先提出“世界是我的表象”,“世界是我的意志”[2]。在叔本华看来,生存比认知更根本,生存才是人的本真存在,而理性认知只不过是生存的手段。他提出了“生存意志”这一概念,用以说明人的存在、活动、认知的内在目的和原因,使哲学对主体和人的研究从认知层面转向了生存的价值、目的层面,开创了现代人本主义生命主体性研究的先河。
尼采批判理性对生命的压抑,弘扬主体的创造性和生命力,赋予主体以激情、冲动、永不停息的扩张的生命品格。尼采用“上帝已死”的呐喊和“重估一切价值”的主张,展开了对理性哲学的批判。在尼采看来,生命的本质不是生存,而是生命力的发挥,即权力意志。权力意志指的是人的充盈的生命力,是原始本能的释放,是充满激情的永不停息的创造,是人的自主、自觉的自我实现。现代主体哲学理解的主体都是过程和历史发展,而并非固定不变的实体,从这个角度说,尼采哲学奠定了现代主体哲学的根基。人是历史的产物,因此在不同的历史境遇中,哲学家赋予了人的主体性不同的内涵。无论是古代哲学中对主体性的超验的理解、近代哲学将人的主体性抽象的发展,还是现代哲学仍以意识为基础从生命的活动来理解人的主体性,都将主体性理论陷入了理论困境。马克思正是在扬弃前人思想的基础上,以实践为基础对主体性理论进行了生成性的变革,科学地阐明了主体性的内涵。
二、马克思的实践主体性思想——对西方主体性理论的扬弃与变革
主体性原则作为西方传统哲学的一个基本原则,在哲学理论上的杰出贡献在于高扬了人能动的本质,认识到人具有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能力。最大的缺陷在于对主体范畴作了抽象的规定和理解。使得主体性原则、人的能动性在唯心主义的基础上被抽象地发展了。马克思在批判继承西方传统主体性理论的基础上,以实践为基础的生成性对主体性理论进行了变革。
首先,马克思以实践为基础对主体进行了科学的规定。主体性问题的关键在于回答主体是什么。随着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虽然主体与人统一起来,但是以黑格尔为代表的德国古典哲学对主体作出了先验的、抽象的理解,对人的主体性的认识和理解也仅仅局限在认识论领域。马克思批判了以黑格尔为代表的唯心主义把人归结或等同于“自我意识”的神秘主义观点,在科学实践观的基础上建立了科学的主体人的理论。马克思指出:“主体是人,客体是物。”[3]同时马克思认为,人首先无疑“直接的是自然存在物”,是“有意识的存在物”,但又不仅仅是如此,更重要的是人还是“对象性的存在物”。人是对象性的存在物,意味着人是实际活动和实践创造着的现实主体。正是在对象性的活动和关系中,才能现实地确立人与周围世界的统一性,才能现实地确立人对感性世界的主体地位,才能揭示人作为自然存在物、有意识的存在物、类——社会存在物在对象性的实践活动中的有机统一。所以,人的主体性正是在从事对象性的实践活动的历史过程中确立和发展起来的。由此可见,马克思所理解的作为主体的人不是口头说的、思考出来的、设想出来的人,而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客观存在的、能动的人。这样,作为主体的人是有生命的、自然的、具有物质的本质力量的存在物。
其次,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体性学说的基石,也是人的主体性生成的现实依据。马克思认为主体性作为人的特性,其根源、实质应到人的本质中去寻找。劳动、实践是人的类特征、类本质,因此劳动、实践造就了人的主体性。人的主体性并非“天赋之物”,它是在实践中生成的。以劳动实践概念为核心的唯物史观表明,随着劳动实践的发展,人的自我意识形成并不断发展和提高,从而使人的主体性得以辩证发展。主体性的存在是以主体的存在作为前提的,如果离开了主客体关系也就无所谓人的主体性,而实践是主客体关系形成的前提,因此,实践就成了主体性存在的依据。实践不仅是主客体分化的标志,也是其统一的基础。马克思指出:“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过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是自然界对人说来的生成过程。”[4]人与自然界原本是浑然一体的,正是由于以生产劳动为主要表现形式的实践活动才使人从与周围环境的原本统一中分化出来,提升成为现实的、自为的主体;与此相对应,自然物也就成了现实的客体。因此,有了实践,才有主体,主体性才有了依托和载体。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实践是主体性生成的现实根据是十分贴切的。
最后,马克思将“历史”维度引入主体性思想之中,强调了主体性的社会性和历史性。马克思在批判费尔巴哈的直观性时说:“他周围的感性世界绝不是某种开天辟地以来就已存在的、始终如一的东西,而是工业和社会状况的产物,是历史的产物,是世世代代活动的结果。”[5]马克思认为人是一种历史性存在,人的实践活动虽然表面上看来是逗留于“现在”,但它必定要源于“过去”并着眼于“未来”。换言之,“现在”、“过去”、“未来”同时并存而把实践活动迎面带给人,由此彰显人生存的历史性维度,因此必须把人的主体性置于历史的发展中来加以考察。主体性的生成以历史为载体,得以世代延续,不断创新,不断地“成为其所是”。同时在历史条件的制约下,由于各种因素的全面影响,主体性的生成也获得了历史的相对确定性和保障,从而在能动与受动、继承与创造、确定性与非确定性的统一中实现和发展。
三、结语
就马克思的主体性思想来看,由于他把实践作为考察人的主体性的前提和基础,使自己的主体性思想具有下述特征:他的主体是感性的个人主体,关心的是现实人的生活世界,强调的是主体的社会性和历史性;他既把人看作自然、社会的主体,又把人看作自己的主体;既注重人类的主体性,又注重个体的主体性;既强调主客二分意义上的主体性,又注重主体实际意义上的主体性。马克思在唯物主义的基础上高扬了主体的能动性,从对象性的实践活动出发去把握作为哲学研究对象的感性世界和现实的人以及人与世界的关系,建立了一种以主体人的实践为内在灵魂和本质特征的实践唯物主义哲学,不仅实现了主体性理论的根本性变革,而且在唯物主义思想发展史上实现了一场思维方式的变革。因此,马克思的实践主体性思想实际上开启和引导了当代西方哲学的发展方向。
摘要:人是一个历史的发展过程,人的主体性的澄明也是一个历史的过程。在不同的历史境遇中,哲学家赋予它不同的内涵。马克思在继承前人思想的基础上,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思维来理解主体和人的主体性,科学地揭示和说明了人的主体性,实现了主体性理论的根本变革。
关键词:主体;主体性;实践
参考文献:
[1]张志伟,欧阳谦.西方哲学智慧[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87.
[2]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27.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
篇3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生存与发展环境问题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团队建设依托的课程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其生存和发展状况直接影响教学团队建设的状况。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高校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大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教育的主阵地,是引导学生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途径,也能够为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精神支柱。高校必须大力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管理和改革,维护其重要的地位,从各个方面确保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顺利开展,使其真正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终生受益的课程。
然而,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生存环境的实际情况看却参差不齐,总体上综合性院校最好,文科类学校为其次,理工类学校的大部分状态有待提高。
1.行政机构建制。教社科[2008]5号文件明确要求,各高等院校应当建立独立的、直属学校领导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二级机构。该机构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门和理论研究机构,又是理论学科点的依托单位。为贯彻教育部文件精神,部分高校已经按照文件要求,设立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的二级机构。但是,考虑到各种情况相当一部分高校,尤其是理工类高校依然持观望态度,没有实质行动,依然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部门维持在教研室的级别,有的学校虽然也建立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部,但都是所谓“两块牌子、一套人马”,为应付教育主管部门检查而已。当然,有的理工类院校也非常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如南昌航空大学,由于其学校领导了解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学校发展、对学生培养的重要性,因此他们不仅建立了学院,而且在建设经费方面也能够满足需要。可以说,只要行政建制一天不真正解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地位就不可能得到维护和提高。为进一步落实教社科[2008]5号文件精神,各省出台了相应的实施意见,并且要求没有按照教社科[2008]5号文件精神办事的高校,务必于2009年秋季开学前建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独立二级机构。
2.学时保障。按照教育部2005年思想政治理论课新方案规定,高校必须按照各门课程的学分开设,不得随意变动,具体学时依据各高校的标准确定。大部分高校在学时保障方面还是能够按照教育部的要求开设,但也有相当一部分高校,尤其是理工类高校在学分和学时方面严重不足。有的学校表面上学时和学分都有保障,但却随意增加实践教学学分和学时,导致理论教学学时变相减少,这明显违背了教社科[2008]5号文件规定本科院校的实践教学学分为2学分文件精神,这种学时安排使教师在进行课程教学过程中明显感觉学时不足,只能够蜻蜓点水地抓住一些主要问题进行讲述,很难系统讲述。
3.同工同酬。按照教育部文件精神,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待遇应该不低于其他教师,甚至可以向其倾斜。大部分学校是能够实现同工同酬,甚至也的确有部分高校进行了适当倾斜。但是,有些高校,包括理工类高校,在计算教学工作量时总是不能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其他课程教学放在平等的位置上,没有体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与其他教师的同工同酬,更不可能有所谓倾斜。
面对这种生存环境,要真正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团队建设创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必须通过各种途径引起高校党委和行政的进一步重视,在高校党委和行政的相关政策的扶持中,开创思想政治理论课更好的生存及发展环境,确保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发展,为高校的科学发展和和谐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二、教学团队的差异性问题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团队的建立必须经过正常的程序,按照学校的整体部署进行,与其他教学团队共同竞争,并经专门机构最终认定。按照教高[2007]1号文件的精神,对教学团队进行培育、遴选和建设,对于不符合建设要求的教学团队,必须终止建设。
1.遴选过程中的基础差异问题。理工类高校是以理科工科专业为重点、特色和代表的学校。一般来说,理工类高校中发展水平高、发展历史长、学科层次多和实力强的专业都是理科和工科专业,文科类专业则都呈现出学科点少、层次低、办学时间短和实力弱等特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虽然时间也很长,但是,由于理工类高校一般没有本科专业做依托,其发展水平与其他综合性院校相比,存在明显的差距。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团队如何在相对较低的基础上谋生存求发展,关系到教学团队目标的实现,更关系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标的实现。在教学团队遴选过程中,如果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团队与其他强势学科的教学团队在同样条件下竞争,将很难获得学校相关部门的扶持和资助。因次,高校依据思想政治理论课发展的基础科学分组,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团队进行适当扶持非常重要。
2.运行中的扶持力度问题。教学团队通过遴选后,将在遴选部门的政策和资金的扶持下着手进行建设。国家级和省级教学团队不仅教育部和各省教育厅会进行资助,团队所在学校也需要进行配套资助,校级教学团队则由学校直接进行资助。在确定资助的过程中,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团队是否需要进行倾斜、如何倾斜,关系到教学团队的发展。
3.考核标准的差异问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团队在建设过程中能够得到相关方面的政策和资金扶持,也必须接受主管部门的定期考核。由于身处理工类高校,教学团队的发展基础和发展速度与其他高校相比,都有一定差距。如何依据这些差距确定科学合理的考核标准,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团队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从考核的实践看,这个差异应该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标准的高低问题。由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团队依托的课程发展基础及速度与其他课程相比有差距,这是客观的现实,教学团队的考核部门必须正视这种现实,在制定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团队的考核标准时不能太高,而必须低一些,以确保经过努力建设的教学团队能够继续获得资助,促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标的实现。二是标准的内容问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体现形式与其他课程存在一些明显的差异。这种差异要求考核部门在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团队确定考核指标时不仅标准要低,而且要不一样。考核部门必须实事求是,因课程而宜,体现课程本身的特殊性,不能与其他课程标准一样,搞“一刀切”。
三、专职教师与兼职教师的融合问题
兼职教师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行以专任为主、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建设原则,符合教社科2008[5]号文件的精神,是缓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师资队伍紧缺的重要途径。思想政治理论课兼职教师在任何一个高校都普遍存在,只是理工类高校表现得更加突出。出现这种情况主要原因是理工类高校文科专业少,相当一部分文科基础的行政人员由于在职称评聘中需要完成一定的教学工作,所以他们就以兼职教师身份参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团队建设过程中,解决好专兼职教师的融合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兼职教师能否加入团队的问题。按照一些高校目前的做法,教学团队的教师一般是专职教师。但是,由于目前教学团队建设处于初期阶段,一般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团队也不会超出2个。随着团队建设的深入发展,如果需要拓展新的团队,而专职教师又很难满足团队建设的要求,则吸收一些教学质量高、学生反映好、工作责任心强的兼职教师,不仅是可能的,而且也是必须的。
篇4
博士论文摘要一般多少字
中文论文字数在400以内即可,英文论文会与中文稍有区别,还有分不分段落的问题上也有不少争论,严格来说,博士论文摘要分段是有必要的,也是不可或缺的,论文写作在字数上要有一定把控,字数过于少不足于支撑其论文的架构。
博士论文摘要结构于内容
摘要数字的巧用,是一个论文点睛,引开论文的开头,带领读者快速进入论文。
博士论文研究背景及主题,这个是很多同学很难把握,主题要有创新,热点时事。
内容陈述鲜明,主题思想清晰。不可文不对题,东拼西凑。这样会是一个糟糕的论文,没有营养,缺可读性。
博士论文摘要具备什么特点
论文主题要具有独特性
论文逻辑思路是创新性
论文摘要是内容引爆点
论文摘要必须是论文中心思想的开端。
篇5
关于《藤野先生》的主题思想,在教学和研究中一直是一个争论比较热烈的话题。有说主要是以作者思想感情的演变为线索,爱国主义好比一条红线贯穿全篇,主题不在写藤野先生;有说主题思想即是藤野先生的优秀品质,表现作者的爱国主义精神是次要的;有的将此二者等同一律,认为主题思想既是歌颂藤野,又是记叙自己的爱国主义思想历程的。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我也谈谈我的看法:
任何作品的主题,都是和题材紧密联系在一起,并且寓于一定的题材之中的。《藤野先生》的题材,总起来说,就是作者留学仙台期间的生活片断,包括:初到仙台的生活状况;与藤野先生相识和先生帮助自己修改讲义的情形;学习期间两件难忘的事:试卷风波和“电影”事件,还有“惜别”等等。结论得从对作品的具体分析中引出来。且让我们沿着作者的思路,看看文章写了什么和怎样写的吧。
“东京也无非是这样”:樱花烂漫的上野公园里,看到的是一群胸无救国之志、反以标志着民族压迫和封建统治的“辫子”为荣、浑浑噩噩的“大清”牌纨绔子弟的丑恶表演,留学生会馆的门房,本来值得去买几本书的,却也被他们弄得一团糟!鲁迅抱着“我以我血荐轩辕”的志向渡海而来,没料到东京竟也像南京那样乌烟瘴气。失望、痛苦、厌恶、忿怼和急切地要求学到本领以报效祖国的强烈愿望,种种萃于一身的复杂心绪,都包容在这感触良多的一句话里面了。远大的抱负与灰色的环境之间形成了尖锐的矛盾,不得不离此他去了。所以,“待到在东京的预备学校毕业,我已经决意要学医了”。跟令人生厌的东京告别,一到仙台,颇受了“优待”:不但学校不收学费,还有教职员为食宿操心;当然,更使他高兴的,是从此“听到许多新鲜的讲义”了。就在这时,鲁迅认识了解剖学教授藤野严九郎先生。
以上,写的是与藤野相识之前,自己的生活环境与思想状况。接着,便转入记叙的重点:直接写藤野了。
作者通过初见时藤野的相貌、穿着、声调,尤其是为“我”添改笔记、修正血管画图和鼓励“我”大胆解剖尸体等真切感人的细节描写,正面赞颂了藤野先生朴实厚道、待人以诚、忠于学术、潜心研究等优秀品质和个性特征。藤野对“我”的关怀,表现出一位治学严谨的学者和循循善诱的教师的特点,与前面所写的以“物以希为贵”为出发点的职员们,形成一种对照。这之后,具体地叙写了仙台经历中两件终生难忘的事件:试卷的风波和电影的教训。这两件事可以说是“穿插”的;但绝非与写藤野“无关”。这里用受了狭隘民族主义、军国主义毒害和嫉妒心很重的部分日本青年,来反衬藤野先生的正直无私、心胸广阔的品德,通过对比,藤野的形象显得更高大了。时事影片事件的侮辱和刺激,从此“我的意见却变化了”:毅然决然弃医从文,这样自然只好与藤野先生“惜别”了。“惜别”这个细节,写得格外婉切动人,学生的“慰安他的谎话”和先生的凄然的叹息,以及接受邀约,赠送相片与临别叮嘱等等,有限的文辞之中蕴含着无限的深情!离开仙台之后,仍然没有离开写藤野先生,不过改变了角度;写先生对“我”的影响,写“我”对先生的眷念,写“我”从先生身上得到的启示和汲取的“勇气”和力量。——总之,写了埋藏在“我”心中的“永久的纪念”。
可见,全文实如标题所示,自始至终是写藤野先生的。歌颂和怀念藤野先生的优秀品质是全篇的中心内容。全文依照与藤野相交的经过记叙,自然地形成三大部分:结识藤野之前的情况,结识藤野之后的种种,与藤野惜别以后的怀念。文章是顺着到仙台之前、到仙台之后、离别仙台之后的时间次序记叙的。
然而,这篇作品在思想的容量上,比上面说的要丰富得多,它的主题思想也不止于对藤野个人的赞颂和怀念。如果我们进一步思索一下:藤野先生为什么能如此关怀爱护一个中国学生?是什么力量决定了鲁迅与藤野之间如此深厚的情谊?形成这种情谊的根基是什么?为什么鲁迅对藤野先生特别感激在心?我以为这是作品所告诉我们的更为深刻的内容,是作品的主题开掘得更深之所在,自然也就成为我们理解作品的主题思想更需探究的地方。
作者在严谨的结构和精练的文字里,偶或直接点明,更多是委婉透露:藤野对鲁迅这个异域学生的特殊关怀和精心培育,是基于对他的爱国主义精神的同情和尊重,或者不妨说,是鲁迅的救国救民的抱负吸引了、感动了藤野先生。这在文章直接记叙藤野的那些细节里虽未大事铺陈,可是,这个唯一的中国留学生发愤图强的精神,表现在学习上的不用说了,就是生活上,比如睡觉不畏蚊虫叮咬、吃饭能喝下难以下咽的芋梗汤的艰苦生活,作为老师的藤野,即便未曾目睹,也不会从不耳闻。事实上,鲁迅逝世之后,藤野回忆起当年的学生时,就有这样的印象:尽管他身在异乡,却不以为苦。可见他是看到了这个青年为了使国家复兴,不惜艰苦奋斗的志气的。透过一些细节的含蓄的描写,我们不是可以窥见藤野的思想了么?文章在记叙了与藤野的交往以后,更有一段明白地写出了藤野先生的思想动机的话,便是:“他的对于我的热心的希望,不倦的教诲,小而言之,是为中国,就是希望中国有新的医学;大而言之,是为学术,就是希望新的医学传到中国去。”这段精彩的议论是全篇的画龙点睛之笔。作品的主题思想当然是通过全篇的叙述、描写和议论各个方面表现出来的,并不仅仅表现在这段议论里;但是这里的议论却是主题的升华,它将前面对于藤野先生品德的赞颂,作了更深入的开掘。作为学者的藤野,他的目光望着世界范围内的医学,自己希望能为新医学的发展贡献力量(故说“大而言之”)。“为学术”是他的全部思想行为的准则。他是从“为学术”的总目标出发来“为中国”的——“希望中国有新的医学”。在他身上,“为中国”与“为学术”是一致的。这正是一个对来自“弱国”的学生抱着同情与尊重而又矢志于医学事业的正直学者的伟大“性格”的最集中的表现。而鲁迅去仙台学医,想用医学来“为中国”图富强,所以,“为中国”与“为学术”也是一致的。总之,“为中国”与“为学术”,既是藤野爱护鲁迅的出发点,也是他们师生之间产生友谊的基础。这六个字实在把藤野的思想品德和性格特点上升到更高的境界了。藤野先生“最使我感激”的,说到底,正是感激他的“为中国”“为学术”的崇高思想和品德。尽管先生善良的愿望只是出于科学救国论,而鲁迅所持有的这种救国论在仙台已经被无情的现实所击碎,因而弃医从文,他的爱国主义和革命民主主义思想有了新的发展;尽管藤野对于鲁迅中途辍学改变志愿并不很理解,但是,对于一位善良正直的日本学者来说,能如此同情和尊重一个“弱国”学生的抱负,并且持着同情的态度,实在是非常可贵的了。
篇6
A篇文章文体为应用文,关于网上学习,篇幅与去年差不多,一个小标题下面配几行文字说明。文中没有超纲词汇,长难句个数不多,基本是短句,与去年一样仍然设置了两道题,难度一般,集中为推理判断题。两道题都可以根据定位词,回到原文找出题处,对比选项加排除就可以解题。
B篇文章文体为说明文,文章主要通过实验,对比黑猩猩与人类的主观能动性。文章篇幅对比去年390词的电子垃圾文章较少,难度也较低。文中并未出现很多超纲词汇及长难句。题目的难度较低,设置了三道题,它们是两道推理判断题和一道主旨大意题。
C篇文章文体为科普文。文章主要是关于厄尔尼诺现象的介绍及危害等相关情况,这是与今年所谓的史上可能面对的最严重的厄尔尼诺自然现象的社会时事相关联的,贴近社会主题。文章难度一般,和去年相比,长度差不多,但科普文会提及自然现象等专业术语,所以文中专业词汇及长难句的理解对于本文的解答有重要影响。考查的四道题分别为细节理解题共2题、推理判断题以及目的意图题,基于文章重要部分的细节及上下文的理解成为本文解答的关键。
D篇文章文体为记叙文,是关于人物介绍的文章,讲了牙买加一名短跑女运动员ShellyAnn FraserPryce的成功励志故事。篇幅对比去年的Freedom and Responsibility(自由与责任)的说明文略微减少,难度下降。文中几乎没有超纲词汇。共设置了六道题,题目难度对比去年的D篇题目难度也有所下降。集中为推理判断题共4题和标题概括题。
一、细节理解题解法
事实细节是用来支撑、阐述和解释主题的具体信息。抓住文段中的事实和细节是做好该题型的关键,也是做好其他类型问题的基础。这类题型的题干常为:
(1) When / Where did the story happen?
(2) Which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is (not) correct?
(3) Which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is (not) mentioned in the text?
(4) Which is the right order of the events given in the text?
(5) What can we learn about... in Paragraph...?
(6) All the statements are true except .
【应试技巧】 不必通篇细看原文,而应采取“带着问题找答案”的方法,先从问题中抓住关键性词语,然后以此为线索,运用略读和查读的方法快速在文章中寻找与此问题相关的段落、语句,仔细品味,对照比较,确定答案。直接细节理解题答案与原文挂钩,在文中可直接找到答案,但往往与原文中的语句并非一模一样,而是用不同的词语或句型结构表达相同的意思。间接细节理解题需要通过有关词语和句子的转换,利用主要事实、图表、图形来获取信息,然后利用因果、类比、时间、空间等关系将零碎的细节经过一系列加工、整理,方能做出正确的判断,此类试题在高考中占大多数。今年江苏卷中61题和62题属于细节理解题。示例:2016年江苏卷C篇
61. What can we learn about El Nino in Paragraph 1?
A. It is named after a South American fisherman.
B. It takes place almost every year all over the world.
C. It forces fishermen to stop catching fish around Christmas.
D. It sees the changes of water flow direction in the ocean.
【解析】 D 细节理解题。根据第一段最后一句El Nifio sees warm water, collected over several years in the western Pacific, flow back eastwards when winds that normally blow westwards weaken, or sometimes the other way round.可知D正确。
二、主旨大意题解法
主旨题,即要求找出文章的中心思想或段落大意。大多数文章的主题思想是通过一个句子来表达的,这个句子就是主题句。演绎性的文章的主题句通常在句首,而归纳性的文章的主题句通常在句末,主题句在中间时,文中往往有一个转折词引起读者对主题句的注意。一般将文章所有段落的主题句归纳起来,就可找出主题思想。主旨大意题的提问方式主要有:
(1) What is the writer trying to tell us?
(2) The purpose of the passage is ?
(3) The passage is mainly about ?
(4) From the passage we know that ?
(5)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the best title for the passage?
(6) Which of the following best describes the main point of the passage?
【应试技巧】 在回答词类问题时,要找出文章的主题句,这些主题句通常在文章的开头、中间或结尾处。错误的答案有的太笼统,有的则太具体,不能恰当地反映短文的整体思想,因此,答此类题时一般来说应做到:
1) 分析篇章结构,找到文章主题
在阅读说明文和议论文时,根据其篇章特点我们可以通过仔细阅读短文的第一句或第二句,即文章的主题句来归纳出文章的主题。若短文由若干段组成,除仔细阅读第一段的首句外,还须仔细阅读每一段的第一句,即段落中心。还有些文章中心句在全文的最后。此类文章往往以列举事实开头,通过论证最后阐述核心观点。因此,仔细阅读这类文章或段落的首尾句是关键。
2) 全面分析细节,准确概括大意
在阅读中一定要对文章中提供的信息进行全面的分析。既不能片面行事,亦不可随意扩大。在解题时一定要仔细分析文章的细节,找到共同点,然后才能做出准确的判断。尤其是有些记叙文,主题思想不是通过一两句话就可以表达的。需要通过阅读全文,抓住关键字或主要论题来归纳中心思想。示例:2016年江苏卷B篇
60. The passage is mainly about .
A. the helping behaviors of young children
B. ways to train childrens shared intentionality
C. cooperation as a distinctive human nature
D. the development of intelligence in children
【解析】 C 主旨大意题。本文属于科普说明文,作者从猩猩的自私行为导入到人类无私帮助他人的本能,分析了人类愿意帮助他人、愿意与他人合作的本能天性的原因。ABD都属于文章的部分内容,并非中心思想。故C项正确。
三、推理判断题解法
这类题属于主观题,是层次较高的设题方式。它包括判断和推理题。这两类题常常相互依存,推理是为了得出正确的判断,正确的判断又依赖于合乎逻辑的推理。
此类题型常见的题干有:
(1) The writer implies ?
(2) What do we learn from the text?
(3) It can be inferred from the passage that...?
(4) We can conclude that ?
(5) Which of the following can be inferred from the passage?
(6) When the writer talks about..., what he really means is that .
【应试技巧】 考生做题时要整体理解语篇内容,在语篇的表面意义与隐含意义、已知信息与未知信息间架起桥梁,透过字里行间去把握作者的“弦外之音”。
1) 考生在阅读时,要抓住文章的主题和细节,分析文章结构,根据上下文的内在联系,挖掘文章的深层含义。在推理时一定要仔细阅读短文,千万不可脱离原文仅凭个人的看法主观臆断。
2) 对于暗含在文章中的人物的行为动机、事件中的因果关系及作者未言明的倾向、意图、态度、观点等要作合乎逻辑的判断、推理、分析,增强理解,抓住材料中实质性的东西。
3) 在解答推理性问题时,应清楚所要解答的问题需要针对某个细节进行推断,还要针对主题思想、作者的意图进行推断。针对细节的推断可运用scanning的方法,迅速在材料中确定推理依据的位置或范围,然后再进行判断。针对主题思想作推断时,其解题的主要依据是文章的核心内容,再分析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区分观点与例证(opinion and fact)、原因和结果(cause and effect)、主观点和次观点(main idea and supporting idea)。今年江苏卷中56、57、58、59、63、65、66、67、68和69题属于推理判断题。示例:2016年江苏卷A篇
57. What do students need to do before completing elearning courses?
A. To lear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online.
B. To do their assignments independently.
C. To update their mobile devices regularly.
D. To talk face to face with their teachers.
【解析】 B 推理判断题。根据Is eLearning for you? 部分Students who are successful in online course are usually capable of working independently in a responsible and honest manner可知B项正确。
四、标题概括题解法
标题位于文章之首,用来高度概括文章内容,点明文章主题。它是段落中心思想的最精炼的表达形式。它的特点是:短小精炼,多为一个短语;涵盖性强,一般要求能覆盖全文,其确定的范围要恰当,既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精确性强,不能随意改变语言表达的程度和色彩。它可以是单词,短语,也可以是句子。标题可帮助读者迅速推断出整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抓住文章讨论的中心,把握作者的观点和意图。
【应试技巧】 1) 有些文章,比如记叙文,主题思想不是通过一两句话就可以表达的。这时就需要阅读全文,抓住关键字眼或主要论题来归纳文章主题。要恰当地选好标题,还需要了解标题的基本拟定方法。一般来说,标题的拟定方法是:以话题为核心,与控制性的概念词按一定的语法浓缩为概括句意或中心思想的词组。
2) 要在阅读原文的基础上,仔细考虑这句话或短语与文章主题是否有密切的联系;再看它对文章的概括性或覆盖面如何;然后要注意题目是否过大或过小,要避免以下三种错误:概括不够(多表现为部分代整体,从而导致范围太小);过度概括(多表现为人为扩大范围);以事实、细节替代抽象的大意。2016年江苏卷中考查该题型共1题,也就是第70题。
70. What is the best title for the passage?
A. The Making of a Great Athlete.
B. The Dream for Championship.
C. The Key to High Performance.
D. The Power of Full Responsibility.
【解析】 A标题概括题。本文介绍了牙买加著名女飞人ShellyAnn从不被人看好到成为奥运冠军,再到最后成为世界上跑得最快的女性。激励我们要想成功必须要经过艰苦的努力。故A项正确。BCD三项的范围有点过大,与文章不贴切。
篇7
关键词:细节;中心主旨;词汇;推理;阅读习惯;略读法;寻读法;学习能力
一、题型分类及特点
二、做题方法
1.细节事实题
用略读的方法通读阅读材料,对原文有一个大概的了解,掌握主旨。按文章的体裁,按段落的组织模式阅读,把主要精力放在寻找所需要的细节上。快速通篇跳读,眼睛自上而下呈Z形扫视,直至找到所需要的部分。当找到所需要的部分时,可放慢速度,细读要查找的内容。
2.中心主旨题
在阅读中,应尽量利用有关信息词确定主题句的位置。
先彻底弄懂主题句的句意,有些段落有明显的引出细节的信息词。然后阅读A、B、C和D四个选项,选择与主题句句意相吻合的答案,如主题句的再现、主题句句意的复述或推论等,排除与主题句无关的答案,如支撑细节和文章中未曾阐述的事实等。
3.词汇题
注意单词所在的上下文,尤其是上下句。要根据上下文得出其在特定场合更深刻的意思,不要只考虑其字面意思。
猜测词义的方法:(1)构词法:根据词根、词缀判断词义;(2)词性加搭配:先判断生词在文章中的词性,再看它与哪些词语可以搭配,最后根据自己的常识推测;(3)找同义词、同义解释、反义词、反义解释:在上下文中找出生词的其他表示方法,由此推断其含义;(4)找同位词:上下文中有可能有类似生词出现的句子的平行结构,找出其中和生词处于同一位置的词去推测。
4.推理题
要求考生在阅读时,要抓住文章的主题和细节,分析文章结构,根据上下文的内在联系,挖掘文章的深层含义。在进行推理时,考生一定要仔细阅读短文,千万不可脱离原文而仅凭个人的看法进行主观臆断。对于暗含在文章中的人物的行为动机、事件的因果关系及作者未言明的倾向、意图、态度、观点等要进行合乎逻辑的判断、推理、分析,进一步增强理解能力,抓住材料实质性的东西。在解答推理性问题时,应清楚所要解答的问题是针对某个细节进行推断,还是针对主题思想、作者的意图进行推断。
三、培养良好阅读习惯
1.勤于阅读
勤背诵。积极记忆高中课本中出现的生词及词组,理解其用法,并适当运用一些正、反义词对比,相似词对比等方式加强记忆。勤朗读。通过朗读可以熟悉单词及其用法,体会英语的语气、语境,增强语感。每天只需半小时左右,但需持之以恒。勤练习。只有在不断的练习、体会中,英语水平及应试能力才会不断提高。勤总结。英语的知识点相当零碎,一定要在平时的收集、整理、总结上下功夫,以备以后复习时用。
2.量达则质变
多看。从高一开始就应尽可能地扩大阅读面,广泛阅读,以求开阔视野,并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自己的英文水平。多听。培养敏锐的语感将有助于增强辨析力和判断力,是英语学习过程中十分重要的一环。多说。多说可以增强口语能力,加深记忆,使学过的知识清晰地映在脑海里,不容易被忘记。多练。通过做大量的习题,可以增强实践经验,不至于临阵发慌,而且,熟能生巧,做题也能做出规律,做出语感来。
3.巧用阅读法
首先要先通读全文,使用略读法。在通读全文时抓住文章的主题思想、关键性词语、主题句或是结论性的句子。有选择地阅读,可跳过某些细节,以求抓住文章的大意。也可以以一般阅读速度,阅读文章开头的一、二段,力求抓住文章大意;阅读段落的段首和段尾。抓住主题句就掌握了段落大意,然后略去细节不读。如果遇到不明白的句子或是生词,用笔划出来即可,可暂时不管。第二遍阅读在读题后,可以选用寻读法。针对题干中的关键词有针对性的细读,迅速查找某一项具体事实或某一项特定信息。对文章的生词要善于通过上下文的意思和某些句子的语法结构进行分析,猜出其生词的含义。
4.默读好习惯
养成默读习惯,克服指读、回视、重读等不良习惯,要善于抓住句子中的核心词,从一个句子快速地扫视到另一个句子,进行连贯性理解。
四、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我们要把英语阅读看作是一个需要不断完善的系统,要养成每天阅读英语的习惯,通过反复实践,掌握英语篇章构成的特点与相应的阅读策略,不断提高阅读能力,丰富语言知识,提高运用能力。相信在潜移默化中,你会感觉到你的阅读能力又有了进一步的完善与提高。
参考文献:
1.顾小京.提高学生在阅读中的推理和归纳能力[J].中小学外语教,2005(5).
2.《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郭凌云.基于提高英语阅读课教学实效性的模式研究[期刊论文]-中学教学参考.2010(28).
篇8
【关键词】国内;狄金森;研究述评
引 言
艾米莉・狄金森(Emily Dickinson,1830―1886)是美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女诗人。她被誉为“公元前七世纪古希腊萨福以来西方最杰出的女诗人”。她影响了20世纪的庞德、艾米・罗威尔、威廉斯、桑德堡、斯蒂文斯、弗罗斯特、艾略特等一大批诗人,架起了通向现代主义的桥梁。但这么一位死后声名鹊起的女诗人在生前却默默无闻,发表的诗作寥寥无几。上个世纪30年代,狄金森的经典地位才最终确立。随后,狄金森的翻译与研究形成一股难以退烧的热潮。我国的狄金森研究起步较晚,直到20世纪80年代,国内的学者才开始对其研究。21世纪以来,我国对狄金森研究在前人基础上取得了较大成就。
一、狄金森作品的译介
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狄金森的译本相继出现,如1984年湖南人民出版社的江枫译《狄金森诗选》,1986年四川文艺出版社的张云译《狄金森诗钞》等,这些译作都给狄金森的研究创造了基本条件,同时也为新世纪的译本的出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有2001年作家出版社的《我们无法猜出的谜―狄金森选集》,2004年上海外语出版社《艾米莉・狄金森》,2008年江枫(译)人民文学出版社《暴风雨夜,暴风雨夜》这是在上个世纪的译作基础上翻译的。2010年北岳文艺出版社《狄更生诗歌精选》,2010年蒲隆(译)译林出版社《狄金森诗歌与书信选集》,这个版本可与江枫译本并驾齐驱。2011年周建新(译)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艾米莉・狄金森诗选》,2012年江枫译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狄金森诗选》,2013年康燕彬(译)漓江出版社《不是玫瑰,如花盛开》等。
二、狄金森作品的具体研究
新世纪以来,关于狄金森作品(包括诗歌和书信)的研究取得了较为可观的成就。2012年,北大出版社《狄金森与后浪漫主义诗学研究》,刘晓晖在这本书中详细地论述了狄金森在后浪漫主义中起的作用。2006年,在上海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的《狄金森研究》刘守兰对狄金森生平、诗歌等作了较为宏观的论述。在思想层面对狄金森进行较为深入的研究的是王金娥《孤寂的风景:论艾米莉・狄金森诗歌中的孤独意识》。研究著作无论是质量和数量都远远超过上个世纪。
上文笔者已列出了部分研究狄金森作品的专门著作,除此之外,据笔者不完整统计,以狄金森为其研究对象的硕士、博士论文有数十篇,这在数量上远远超过前人。而同样可观的是发表在报纸期刊的论文有近千篇,核心期刊的有近百篇。这无疑说明中国学者对狄金森作品的研究有所加热。
研究狄金森作品的主要成果是论文,这些论文聚焦于主题思想、艺术风格以及狄金森与其他作家、文化思想的关系方面。
(一)狄金森诗歌主题有思想方面:范春香《美国诗人狄金森创作主题新论》一反“常态”,论述了狄金森诗歌与外面社会发展的紧密联系。在此指出达尔文进化论思想、科学技术及南北战争对其诗歌有着重大影响,并且都对其诗歌有着不可磨灭的体现。朱莉在《对艾米莉・狄金森生死心理的现代阐释》中论述了狄金森对死亡的态度:她诗意化死亡的到来,意象化死亡的体验;追真求美追述死亡的意义。狄金森面对的最后时刻,“所做的是让出她在人世间所拥有的一切。”杨甸虹在《爱情・死亡・永恒――艾米莉・狄金森诗歌解谜》一文中指不能简单的将她的诗歌分类,因为诗歌与诗歌之间内容是紧密相联的。傅柳在《神秘瑰丽的大自然的歌手――艾米莉・狄金森自然诗作初探》则剖析了造就狄金森矛盾的自然观的原因。从诗中可获知狄金森认为自然对人类时而慈善友好,时而敌对仇恨,既带给人类愉悦与和谐,又给人类以巨大伤害。而傅柳从社会经济、超验主义思想的渗透、文学的思潮以及宗教文化意识四个方面对狄金森在自然主义诗歌矛盾的自然观进行探索。发表于2009年《外国语文学(季刊)》作者是向玲玲的《论狄金森死亡主题诗歌中的时间观》提供了狄金森死亡主题诗歌研究的一条新思路,具有较大的开拓意义。论文中提到狄诗往往存在着线性时间和循环时间的双维度,并得出结论:狄金森突破了人类时间(线性时间)与自然时间(循环时间)的二分法,且更青睐自主的循环时间。对于狄金森宗教观研究一直是狄金森研究的一个争论点,有的人认为狄金森信仰基督教,还有的人认为狄氏是宗教的反叛者。而顾晓辉在《上帝与世人――试论美国女诗人艾米莉・狄金森的宗教观》中论证了狄金森独特的宗教观――她弃绝了宗教仪式,而以自己的方式保持着。另外,薛春霞《艾米莉・狄金森的女性个体主义》提出狄金森诗歌“反崇高主题”特征,并且推测原因是“因她视传统自然为男性化的产物”。
(二)狄金森诗歌艺术研究:在诗歌艺术这一方面,成果远不及诗歌主题方面的研究,但还是有些许亮点。最值得一提的是刘晓晖这个学者,他的《文体越界与意义空白:解读艾米莉・狄金森的书信》非常翔实地论述了狄金森书信文体越界情况。刘晓晖认为狄金森的书信世纪成了虚构作品,并且指出狄金森“有意隐去相关背景,避免直接挂涉具体人和事。”在《从比喻手法看狄金森的认识论思想》中,刘晓晖论证了狄金森比喻手法与狄金森认识论思想的关系。李玲的《论艾米莉・狄金森的隐晦艺术》以狄金森的隐晦诗学理论为切入点,对她诗中的意象、不规则的语法和韵律、含糊的影射和特殊的修辞风格等隐晦艺术进行了梳理。
三、狄金森研究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的方向
新世纪以来,狄金森研究取得了新的成果,但也存在很多不足,而这些不足又是其他研究大问题的恶性种子。
首先,原著的引进和著作的译介存在着致命伤。狄金森诗歌和书信全集早于上世纪三十年代在美国风行。但是直到今天,狄金森诗歌全集还没在出现在中华大地上,中文翻译的诗作还是少数,全集更是空缺。
其次,研究狄金森的方法和手段落后于国外。原因可能是研究者与作家地域文化差异较大导致的。未来关于狄金森研究,可以加大国内外研究交流,拓展国内研究的视野,学习国外最新的研究方法和手段。
最后,狄金森研究的资料过于陈旧。纵观国内十多年的研究不难发现国内学者采用的材料绝大部分还是上个世纪的,并且非常局限。未来同样可以加强国内外交流,国内互联网数据库第一时间更新最新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范春香.美国诗人狄金森创作主题新论[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02).
[2]朱莉.对艾米莉・狄金森生死心理的现代阐释[J].国外社会科学,2009(05).
[3]杨甸虹.爱情・死亡・永恒―艾米莉・狄金森诗歌解谜[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1(03).
[4]傅柳.神秘瑰丽的大自然的歌手―艾米莉・狄金森自然诗作初探[J].南京师大报(社会科学报),2000(4).
[5]向玲玲.论狄金森死亡主题诗歌中的时间观[J].外国语文学(季刊),2009(4).
篇9
识;修改习惯
〔中图分类号〕 G633.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1)
09(B)―0073―01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是一种理想的写作境界。但对中小学生而言,写作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薄弱环节,需要长期训练,才能达到理想境界。
长期以来,人们对作文的修改存在认识上的偏差,认为“学生写,教师改”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于是,教师承包了作文的批改任务,学生在修改方面无所作为,这样做,忽略了学生修改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写作水平的提高。从新课标的基本要求来看,从小学到中学,都强调修改能力的培养。作文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乐于表达、有创意表达的能力,还要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不仅要考察学生修改作文的情况,还要关注学生修改作文的态度、过程和方法。为此,我们要采取科学合理的方式方法,循序渐进,综合培养提高学生的修改能力。
修改能力是写作的基本能力之一,修改是写作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道工序,常言道“文不厌改”。养成良好的修改习惯,具备修改能力,不仅仅是在中小学阶段去培养,去实施、运用,它还将伴随着一个人的一生!而对广大中学生而言,修改习作,应从哪些方面着手呢?下面,笔者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第一,应有修改意识,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写作教学长期以来存在着一个误区:只有教师的积极性,而学生常常处于被动应付的地位,缺乏主动性。因此,在修改作文之前,教师就应让学生自己先进行修改,即在打草稿的过程中做几次全面细致的修改,直到自己满意为止。
第二,要综合考虑下列几方面的因素。①立意要正确。立意,就是确定文章要表达什么样的思想情感,表达什么样的观点或见解,它们是否符合题意,是否正确等。立意有偏差,思想情感不健康,如同开车走错了方向,再好的语言、结构也只能是陪葬品;“意”是文章的统帅,不允许出现偏差。②选材是否恰当、得体。材料是文章的血肉,如同盖房要运用砖瓦等材料一样。要围绕主题思想选材,所选材料能表现主题,材料与主题有内在联系,水融,切忌风马牛不相及。另外,选材也要依据文体特征而定,学生作文中常出现的“四不像”类作文,就是由于把记叙文、议论文等杂糅在一起,因而选用材料混乱,导致文体特征不突出。③是否存在详略不当问题。“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占有材料,还要懂得取舍,如同制作衣裳,要精心裁剪,有助于表达主题思想的要详,与主题联系不密切的要略写。写记叙文,写读后感,学生常犯的毛病就是整篇或大段引用,而不明白取舍,不会概述,以叙代评。④检查有无病句、用词不当、错别字、标点误用等现象。语言学家张志公先生认为,“学字,学句,学篇章,这就是写文章的基本功。基本功练好了,就为写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基本功练不好,肯定写不出好文章来。所以,字、句、篇章可以说是学写文章的三道关口。”这是修改过程中的常规修改,每个人在这些方面或多或少都存在问题,因此,要重视最基本的修改,细心检查,及时纠正。为了节省时间,要学会运用修改符号辅助修改。
第三,在合作交流中提高修改能力。修改作文,也需要合作。学生通过阅读其他同学的作文,可增强思维的发散性;通过评定别人文章的优劣,可以供自己以后作文借鉴;同时通过写评语,既增加了练笔量,又练习了不同文体的作文,可谓是一举三得。最为重要的是经常进行作文合作修改,学生就会于无形中养成检查修改作文的习惯,从而在自己作文后能反复斟酌推敲,以提高作文质量。这样,审美能力、阅读能力、自我纠错能力便得到了同步发展,也进而对写作能力的提高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篇10
被告:刘凯旋,男,大学讲师
案由:着作权侵权纠纷
原告胡计海和被告刘凯旋是大学建筑系的同事,胡为副教授,刘为讲师。2001年初,为参加下半年在京举行的国际建筑师大会,胡计海撰写了几篇专业论文,正准备寄给大会组委会时,刘凯旋觉得论文写得不错,要求胡计海将其中两篇论文给他,胡计海一想两人同事多年关系不错,于是爽快地答应了。刘凯旋为报答胡计海的劳动愿意支付给其报酬人民币8000元整,同时为防日后不测,刘凯旋要求与胡计海签一份转让协议,约定该二篇论文自刘凯旋支付8000元报酬之日起,其一切权利全部转让给刘凯旋,即买断,胡计海认可并不得反悔。2001年2月10日,胡计海收到刘凯旋8000元报酬,将二篇论文稿交给刘凯旋,双方在转让协议上签字。几天后,刘凯旋将署名为自己的该二篇论文寄给了国际建筑师大会组委会。
2001年底,参加国际建筑师大会的刘凯旋因为上述两篇参会论文学术价值高而得到两万元人民币的奖励,次年又被学校破格晋升为正教授。胡计海知道后,心理不平衡,一气之下向人民法院状告刘凯旋侵犯其着作权,要求法院判决转让协议无效;论文署名作者为原告胡计海;刘凯旋返还论文给胡计海,胡将8000元返还给刘;刘赔偿胡经济损失50000元;撤销刘的正教授职称;诉讼费用由刘负担。
原告胡计海诉称,两篇获奖论文系他所写,被告刘凯旋没参与论文的创作,作者应为原告,所获物质和精神奖励均应归原告所有。被告刘凯旋辩称,他与原告间有转让协议,双方都知道该二篇论文的转让是买断性质,他支付报酬后取得论文的一切权利合情合理合法,所获奖励和荣誉应归被告所有。
[法院审判]
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原告胡计海和被告刘凯旋签定的论文转让协议系双方真实意思的表示,协议中一切权利全部转让(买断)依法应理解为着作权中人身权和财产权的买断。依照我国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人身权是不能转让的,着作权中的财产权亦不例外,故转让协议中关于财产权的部分有效,关于人身权的部分无效,人身权仍应归作者即原告所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着作权法》第九条、第十条、第十一条之规定,判决如下:(一)转让协议部分有效,部分无效,即协议中关于财产权的部分有效,关于人身权的部分无效;(二)论文的署名权归原告,被告不得在论文上署名;(三)被告赔偿原告经济和精神损失人民币一万元;(四)驳回原告的其他诉讼请求。
[解评]
本案涉及的是着作权能否买断的问题。
关于“买断”,一般包含如下含义:(1)买卖双方意思表示真实,目标一致;(2)是一种有偿的买卖行为,买者支付价款获得卖品,卖者交付卖品获取报酬;(3)买卖标的不仅仅是作为物的作品,还包括作品的着作权;(4)买断指卖者将所有权利全部卖掉,不作任何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