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道思想范文

时间:2023-03-15 08:22:3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儒道思想,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儒道思想

篇1

[关键词]内圣外王儒道异同渊源

一、引言

一直以来,“内圣外王”作为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中的最为重要的观念之一,内圣是就修养的成就而言,外王是就所成就的事功而言,这是“内圣外王”的基本内涵。但是在“内”与“外”,“圣”与“王”的具体内涵,以及如何达到“内圣”,如何从“内圣”开出“外王”之道,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儒家的“内圣外王”思想主要见于《大学》的修齐治平论,它占据了中国思想史上“内圣外王”思想之主流。但是追根溯源,“内圣外王”的真正出处是来自于道家经典《庄子・天下》,下面我们就来探讨儒道“内圣外王”思想的异同。

二、“内圣外王”思想的渊源

历史上,先秦儒家虽然有“内圣外王”的观念,但并没有“内圣外王”这一术语。而“内圣外王”最早却是由道家的代表作之一的《庄子・天下》提出来,后被后世儒家袭用而成为儒家的主流思想。

“是故内圣外王之道,暗而不明,郁而不发。天下之人各为其所欲焉,以自为方。悲夫,百家往而不返,必不合矣。后世之学者,不幸不见天地之纯,古人之大体,道术将为天下裂。”(《庄子・天下》第二段)

大概意思是:由于诸子百家的大部分士人都抛弃泰道,转向否术,所以“内圣外王”之道暗而不明,郁而不发”。“百家往而不返,必不合矣”“道术将为天下裂”。这个“道”,专指道家的泰道。这就是“内圣外王”之道”的出处。而《庄子・天下》认为庄子之道是“内圣外王”之道”,专指庄子亲撰的内七篇所言之道。

三、儒道的“内圣外王”思想异同

(一)“内圣”思想异同

第一,儒道两家均主张通过谦下,慈俭,清心寡欲,安命乐天等途径,以求人格提升。不同点在于:儒家要求内外双修,既要克己慎独,自我反省,又要成己成物、积极入世;而道家主张从内向外修行,即通过“坐忘”、“心斋”、“含德”等内在工夫来与世俗融合。

第二,儒道两家关于人的本性的思想的异同。儒家强调以善恶定人性,注重的是道德人格;道家强调以淳朴定人性,注重的是自然人格。两者相通之处在于:因为儒家把性善或性恶认定为人先天具有的自然本性,因此其强调的道德人格中当然包含了自然人格的成份;因为道家所强调的人的淳朴性,虽不能直接用道德来规范,但却是至善的,因此其注重的自然人格当然包含了道德人格的成份,。

第三,儒道两家在真善美的三者关系上异同。儒家侧重于美与善的关系,一个人只有品德高尚才能称得上美,美的东西必须是善的东西;道家侧重于真与美的关系,真的东西才可能称得上美,即以虚静无为的态度去观照自然,摆脱仁义道德的束缚,这样才能够更自由、真实地欣赏事物之美

(二)“外王”思想异同

第一,儒道两家对于君臣在外王上的作为的异同。儒家要求君臣上下都能积极有为,倡导有为政治;道家要求君顺天道,臣顺人道,倡导无为而治。

第二,儒道两家在人与自然关系上的异同。儒家虽然也强调人要遵循自然客观规律,但是它更特别强调发挥主观能动性,以求改变现实,实现理想。而道家则更注重人必须顺应自然和客观规律。

第三,儒道两家都倡导理想社会的异同。儒家强调的是天下为公,人际关系和谐,由道德维系的理想社会;道家提倡的的是“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人顺应自然的理想社会,。

(三)从“内圣”开出“外王”之道的异同

1、二者相同之处

儒家从“内圣”开出“外王”的思想,笔者认为梁启超的阐释最为准确:做修己的功夫,做到极处,就是内圣;做安人的功夫,做到极处,就是外王;人格锻炼到精纯,便是内圣;人格扩大到普遍,便是外王。而道家也强调从内圣开出外王。它是用“无为而无不为”可以高度概括的。即通过“无为”的个体心性修养、人格境界转变,这种“内圣”,达到“无不为”的治国平天下的实践事功,即“外王”。

2、二者相异之处

但是,道家从“内圣”开出“外王”之道的具体内容与表现方式与儒家的不同。儒家的从“内圣”开出“外王”之道,是建立在人与社会的血缘纽结的道德主义基础上的,而道家则是建立在人与自然的朴素和谐的自然主义基础上。

(四)儒道两家”内圣外王”之道的融合

总体上说,儒道两家“内圣外王”之道,是相互融合的关系,即既有共同点,又有不同点;;既相互对立,又相互补充。我们进一步分析可以看出,人们在不同的境遇下对人生道路的抉择时,二者刚好可以相容互补。即人在顺境或治世时,适宜选择儒家由修自身德行、品行而更容易积极入世、谋求功名;人在逆境或乱世时,人更适宜选择道家自我修行,追求个性自由,从而达到超脱现实,保持自身淳朴本性,不与乱世的世俗同流合污,为乱世之后即将到来的治世更好地施展个人才华和抱负作最好的准备,从而也能够达到“外王”的事功效果。

真正明白和掌握这两种不同的“内圣外王”之道,人们就能够在人生各种境况下更好地能屈能伸,可仕可隐,可进可退,可行可止,无往而不适,即人们在任何情况下都能找到自己的安身立命之所。

四、结论

中国传统文化的最为重要的社会功用,是对个体生命的价值追问,从而更好安顿心灵。而儒道两家倡导的“内圣外王”之道,都是中国传统哲学思想追求的理想人格。它们能够很好地激发起个人自身悲天悯人的博大情怀和敢于担当社会责任的自觉,追求个人主体道德生命的完善,升华为“内圣”的品格,同时也通过对客体完善的追求,达到“外王”的效果。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司马迁;儒道思想;思想

在学术界,关于司马迁思想体系有两种说法。部分人认为,司马迁的思想以儒学为主,另一部分人则坚持认为道家思想在司马迁思想体系中更为重要。通过学界的多方研究认为,司马迁的思想将道儒两家思想进行了融合与发展,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思想体系。

一、司马迁与儒家思想

作为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孔子的思想是儒家思想的精髓与根源。《史记》中,司马迁对孔子学说的重视非常明显,不仅应用独特的孔子思想理解方式,更将孔子设为世家之列,详细记述了孔子的思想变迁与身世背景,言辞之间不乏赞赏之意。相比之下,我国古代其他思想家均未被司马迁以如此大的篇幅展开描述记载,可见司马迁对孔子思想的赞叹与认可。在《史记》正文中,司马迁不仅将孔子称为“至圣贤人”,更称自己“心向往之”,可见其对孔子的尊崇。在司马迁思想体系中,儒家思想对其的影响多见于对历史人物的评判方面。在进行任务是非功过的叙述中,司马迁多次采纳孔子对该人物的评判,并将其引用至《史记》正文中。

然而,对于儒家思想中的部分叙述,司马迁也有自己的看法。例如,对于孔子的著作《春秋》,司马迁就给出了“忌讳之辞”的评价,并批评了孔子的公正性与客观性。不仅如此,《史记》中曾出现的“愚儒”、“腐儒”、“小人之儒”等特定词语,也表现了司马迁对于儒家的批判与不满。

二、司马迁与道家思想

据史学家考证,司马迁之父对道家思想一直保持赞许态度,这也影响了司马迁对道家思想的态度。在《史记》中,司马迁对道家思想也不乏赞许之意,曾对道家思想做出“使人精神专一,动合无形,…制约而易操,事少而功多”的高度评价,多次明确反对汉武帝“多欲”的思想,并赞赏道家所提倡的“无为”之论。

同时,司马迁在叙述汉文帝、汉景帝、吕后等历史人物时,多次赞赏其执政期间所采用的“无为而治”等道家治国策略。尽管吕后的残暴恶毒令人发指,司马迁仍旧对其采用的黄老思想做出“黎民得离战国之苦,天下安然”的评语,可见其对道家思想的拥趸。在司马迁看来,汉文帝采用道家思想体系中所提倡的“无为而治”,从而开启经济繁荣昌盛、人民安居乐业的良好局面,更成为汉朝首个经济发展大。在《孝文本纪》与《孝景本纪》中,司马迁多次明确表示道家思想对治国的贡献,道家思想对司马迁思想体系的影响可见一斑。

与儒家思想相同,司马迁对道家思想也存在一定程度的批判态度。司马迁认为,道家思想所提倡的小国寡民理念无助于一个国家的正常发展,必将封闭隔绝经济互通与人文交流。司马迁认为,物质生产进步是社会与历史不断前进的动力,道家思想中部分论述有违历史发展规律。如,老子更加向往理想的王国,他认为,可以将五味、五音、五色等影响人的外物去掉,对于此,司马迁持不同的态度,他认为,如果按照老子的理论,社会必然会变得封闭、隔绝,影响着经济的正常发展,这种思想是无法实现的。此外,司马迁也提出,人对于物质的追求属于人之常情,“富者,人之情性,所不学而俱欲者也”,物质生产的发展是社会前进的根本动力,而清心寡欲、小国寡民则是涂民耳目,不符合历史发展的规律。笔者认为,司马迁的这种思想是非常值得推崇的。

三、结语

由于司马迁早年经历,对于“建功立业、报效国家”,司马迁一直有自己的抱负与期许。然而,在人生后半段,司马迁遭遇了悲惨的“宫刑”这导致其对于君王统治有着独特而犀利的见解,逐渐将思想体系向道家倾斜,在《史记》中对道家思想有着很高的评价,也更向往道家思想中所倡导的生活景象。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司马迁的思想体系中结合了道儒两家的精髓思想,但同时也提出了对两家思想的批判与改良。通过对《史记》的分析可以得出,司马迁并没有完完全全、原原本本的承袭任何一家的思想体系,而是有所选择的吸收道儒两家思想体制中的精髓部分,并对糟粕部分进行批判。在司马迁对历史人物与历史事件的论述评判中也可以看出其公正不阿的辩证主义思维方式,兼收并蓄、不偏不倚,不以成败论英雄,拒绝全盘否定或全盘肯定,客观真实的记叙历史,跳脱出道儒两家激烈斗争、互相辩论的复杂历史背景,展现出作为一个历史学家与思想家的长远目光。

参考文献:

[1]李初红,欧阳江琳. 司马迁《史记・滑稽列传》优人取舍之探因[J]. 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学报. 2015(02) .

篇3

【关键词】儒道释;美与善;道与技;禅与境

琴棋书画是中国的艺术门类,中国画是艺术的一个分支,它用色用墨注重主观感受,强调抒情达意,追求意境美。而中中国画的美学思想又深受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画学之所以把人们追求的最高道德境界与理想的审美境界合而为一,也正是由于中国哲学体系的固有特征对中国画艺术深刻影响的结果。尤其儒道释哲学中的美学思想,影响至为深远。具体如下:

一:儒家的美学思想―美与善的统一、仁与乐的统一、为人生而艺术

儒家美学的创始者和重要代表是孔子。他的美学思想建立在他的“仁”学的基础上。孔子从他的“仁”学出发,总结、概括和发展了前人关于“五味”、“五色”、“五声”的美和美与善的关系问题的论断,第一次深刻地解释了美与善的关系、审美与艺术的社会作用等问题。“仁”在道德境界追求上等同于“善”,但它也有形而上的意义--“仁”的精神本质是等同于宇宙精神的。“仁”所包涵的宇宙精神以其宗教意义为母体而得以孕育,以“礼”的途径加以实现。礼是周初人们祭神时形成的一种仪式,在以后的发展中,形成了以“仁”为标准的道德规范。礼在实现的过程中,是规范性与艺术性的统一。“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他把外在形式的美称之为“文”,把内在道德的善称之为“质”。外在形式的美可以给人感官愉悦,内在道德美给人以精神的愉悦,两者的统一才具有真正的价值意义。“文质彬彬”正说明儒家把道德规范性与艺术的表现性的和谐统一作为礼的基本性格,体现了“美”与“善”的统一。

美与善的统一,在儒家孔子看来,最早体现在仁与乐的统一上。仁,儒家提倡的一种高尚的道德规范,乐是儒家表现善的一种艺术方式。儒家之所以把艺术的尽美与道德的尽善融合在一起是源于他们的本质有自然相同之处。乐的正常的本质可以用一个“和”字作总结,如“大乐与天地同和”“乐之中和也”“乐言是其和也”“乐者天下之大齐”,大齐就是完全的统一;《礼记-儒行篇》中说“歌乐者仁之和也”,仁者必和,和中含有仁的意味。孟子也说“仁者爱人”极其量是“天下归仁(即万物一体)”,“浑然与物同体”。可以说“乐合同”的境界与仁的境界有其自然而然的会通统一之点。乐与仁的会通统一,即是艺术与道德在其最深的根底中,同时也是在其最高的境界(下转第51页)中,会得到自然而然的融合统一,因而道德充实了艺术的内容,艺术助长,安定了道德的力量。

儒家把艺术的作用概括为“兴”、“观”、“群”、“怨”四个方面。“可以兴”即艺术可以感发人的意志,此处的意志不仅仅是一般所谓的情感,而由作者纯净真挚的感情感染读者,使读者一方面从精神的麻痹中苏醒,而且也随苏醒而得到心灵的澄汰。这样一来,读者的感情自然荡漾着道德,而与之和而为一。“可以观”即可以观风俗之盛衰,可以考见得失,可以透明生活的广度与深度,可以有作品照亮人生的本质与究竟,可以使读者“见透了作品所要表现出的感情活动,因而进入感情活动的真正的性质与本质之中”。至于“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鸟兽草木之名”是附带的知识意义,说明艺术通过情感感染所产生的特殊的社会效果,如可以结交朋友,可以怨恨不平,可以近可以侍奉父母等。指出了审美与艺术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提到“夫画者,成教化,助人伦”的论断,成教化,则说明艺术在教育上的功用;助人伦,说明艺术在群体中的功用。出了审美与艺术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地指位和作用。

艺术是人生的修养手段之一,而艺术最高境界的达到,却有待于人格自身的不断完成,对儒家而言,是由“下学而上达”的无限向上的人生修养透入到无限的艺术修养中,才可以做到。

孟子也宣扬了儒家所提倡的人格精神的美,并且在有关个人道德修养方面 “养吾浩然之气”的说法中,也涉及了艺术创造中个体的情感和意志作用等问题。荀子则提出了“无伪则性不能自美”的说法,涉及到主体能动活动同美的关系,并且在《乐论》中集中地和具体地阐述了艺术的社会功能。

儒家为人生而艺术的精神,唐以前是通过《诗经》的系统而发展,自唐起,更通过韩愈们所奠基的古文运动的系统而发展。同时,为人生而艺术及为艺术而艺术,只是相对的便宜性的分别。真正伟大的为艺术而艺术的作品,对人生社会必能提供某一方面得贡献。而为人生而艺术的极究,亦必自然会归于纯艺术之上,将艺术从内容方面向前推进。最后应当指出的是,孔子通过音乐所呈现出的为人生而艺术的最高境界,即是善(仁)与美的彻底和谐统一的最高境界,对于目前的艺术风气而言,诚有“犹河汉而无极也”之感;但就人类艺术正常发展的前途而言,它将像天体中的一颗恒星一样,永远会保持其光辉于不坠。

二:道家的美学思想―美与真的统一、技与道的统一、为艺术而艺术

老庄的哲学思想是“道”,如“悟道”、“观道”和“体道”,同时它们也融入到中国画得创作中,并且成为中国画创作的最高宗旨。“道”的观念又是怎样在中国画的发展过程中成为中国画创作的最高宗旨呢?

我们先对道的观念加以说明。“道”原本由我国先秦时代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提出,后由庄子得以继承与发展,后又经过名家的补充与丰富,最终形成了完整的一套富含丰富的美学思想的道家理论体系!“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万物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在老子看来,道是产生万物又管驶万物天地万物都由道而生,可以说是道是先天地而生的世界万物的本原,是无形无声,独立于整个自然界之外又永远不变的绝对精神,即“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其过程如“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生万物后,又作为天地万物的根本而蕴涵于天地万物自身当中,它普遍存在,无间不入,无所不包。老子认为,道虽然存在于天地万物之中,但它不同于可感觉的具体事物,故“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像;恍兮惚悉,其中有物”。同时,也说明道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搏之不得,是不能用靠感官去体验,也难于用普通字眼来表示的那种构成天地万物共同本质的东西。

再者,老子关于“道法自然”的认识。在《老子》中这样论述:“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又说:“万物莫不遵道而贵德。道之遵,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也。”道法自然,也就是道性自然,道体自然。庄子在《齐物论》中继承和发扬了老子的“道法自然”的思想,提出了以“天籁”比喻自然之“道”的另一种表述,“天籁”就是说万物皆自然而生,无意而鸣动,无目的,无主宰。这样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叫做“道”。正是从这点出发,老庄以自然之美为核心的美学思想得以生发,并成为中国山水画发生发展的精神本体。

庄子以“道”的意蕴向人们表达了一种“自热之美”的意蕴。庄子所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他主张“天而不人”,以自然为美,越是自然,越是少人为的成份,也就越合乎美。因天地自然最合乎于此美,故他们认为整个宇宙生命的本来是完美和谐的,而这种美的和谐又是自然而然形成的。这自然天成,可以说是宇宙生命的本真。“自然之美”可以理解为两层意思:一是指天地万物自然界的美;二是指美的自然朴素、率真天成的风格。这两者都以“道法自然”的哲学思想为基础,在总的指向上取得统一。同时,道家标举自然之美为美的最高境界,而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的感受在中国画中能深深体会到。

从自然之美中体悟道的境界。中国历代书画家以自然之美为美,并以大自然造化为师的传统无不与老庄的美学思想相契合。在自然之美的第二层含义中,庄子认为自然、天真、朴素是美的本质,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在社会生活中的人们也应该保持自然天性,保持自然状态。人品也以自然率真、朴素恬淡为美。所以庄子认为“淡然无极,而众美从之”。人们把“自然”作为中国画的品评标准中的最高目标也是渊源由此。受道家的影响,画品之美,美在自然。中国画的最高标准是“逸”品,而“逸”的标志在于“得之自然”。明董其昌在《画禅室随笔》中也说:“画家以神品为宗极,又有以逸品加于神品之上者,曰出于自然而后神也。”就是对认为的艺术,庄子也认为朴素自然为最高境界。他提出“既雕既拙,复归于朴”,“朴素而天下莫之争美”的观点。就是说,他并不是反对人为的艺术加工,但加工的目的还是要达到重返朴素自然的境界,这也是人与自然高度统一的境界,即“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从而进入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老庄所谓的道,本质上是最高的艺术精神,首先引起疑问的是,艺术精神不能离开美,不能离开乐(给人的一种),而艺术品的创造也离不开“巧”?进一步去探寻,就不难发现,老庄因矫当时由贵族文化的腐烂而来的虚伪、奢侈、巧饰之弊,因而否定世俗浮薄之美,否定世俗纯感官性的乐,轻视世俗矜心着意之巧;同时他们也提出了“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的“大美”的主张,去追求一种纯朴淡泊的人生;要从矜心着意的小巧,更一步追求“惊若鬼神”的、与造化同工的大巧。老子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猎令人心发狂。”老子之所以否定世俗美,是因为这只是刺激感官之美,是容易破灭之美。在反对世俗美的同时,老子也要求有不会破灭的、本质的、根源的、绝对的大美。老子所追求的“致虚极,守静笃”而来的还纯返朴的人生,也为尝不可以理解为本质的美、根源的美?

在道家看来,真正的美不是世俗人们所追求的感官声色的愉快享受或权势欲望的恣意满足,也不是儒家虚伪的仁义道德的实现,而是一种同自然无为的“道”合为一体、超越人世的利害得失、在精神上不为任何外物所奴役的绝对自由的境界。在绝对自由的境界的追求上,老庄与许多西方的美学家,却有着共同的见地。如海德梅格尔认为“心境愈自由,愈能得到美的享受”;卡西勒也认为“艺术是给我们以用其他方法所不能达到的内面的自由”;黑格尔的《美学讲义》中,指明美或艺术,作为可以从压迫、危机中回复人的生命力的东西,并作为主体的自由的希求,是非常重要的。

老庄哲学的精神的自由解放,可以用一个“游”字加以象征。老子的这个“游”( 可以“游乎四海之外”,“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所指的并非具体的游戏,而是有取于具体游戏在所呈现出的自由活动,因而把它升华上去,以作为精神状态得到自由解放的象征。康德在其所著《判断力批判》中也有类似的论述“美的判断不是认识判断,而是趣味判断。趣味判断的特征,乃是“纯粹无关心的满足”。艺术精神的境界中,游是一种圆满具足又与宇宙相同感、相调和的状态,所以庄子便用“不食五谷,吸风饮露”来加以形容。在此状态,精神是大超脱、大自由,所以便用“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来形容。

他们说“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淡然无极而众美从之”,都表明美在于超功利的自然无为。道家把个体生命的价值、个体与他人的互不相争的自由发展放在最高的位置,主张对人世的利害、得失、是非、荣辱、祸福采取一种听其自然,不容于心的超越态度,认为这样就可以从人世的苦难中获得解脱,始终保持精神上的自由,达到美的境界。

三:佛家的美学思想--美与禅的统一、心与境的统一

佛家的思想主要是禅宗思想,禅宗思想是在印度禅学的基础上产生并与中国老庄思想、魏晋玄学相结合而形成的一个既有精致的世界观,又有与世界观相契合的解脱方式和认识方法的宗教流派。中国禅宗的世界观理论是“梵我和一”,即我心即佛,佛即我心。

禅宗美学思想即 “闲”、“达”、“静”、“远”诸体于心的统一。禅宗美学的要新思潮,在追求对人世的利害得失的超越而达到精神自由这一点上,禅宗和道家的思想是相通的。但禅宗不是以道家所谓的自然无为的“道”,而是以主体的“心”作为求得解脱的根据。禅宗缺乏道家那种与无限的大自然合一的明朗欢快的态度和宏伟气魄。由于退回到主体的内心世界中,经常给自然染上了凄清、孤寂、空幻的色彩。禅宗又极大地提高了主体心灵能动性的地位,把主体内心的自觉自由放到审美和艺术的最高位置。一切外在的事物、现象,只有作为主体的这种内心生活的表现,才具有真正的美的意义。这是中国古代美学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大变化,它隐含着中国古代美学从古典主义到明清浪漫主义的转变。

画家张b所谓“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即造化是指大自然,而心源指作者内心的真实感悟)的理论。也同禅宗强调“心”的作用有联系。古诗中"野兔眠岸有闲意,老树着花无丑枝。"通过景的描写野凫眠岸”和“老树著花”,及情的表达(“有闲意”“无丑枝”),让人们在大自然中感受到的闲情逸趣和对优美自然景色的赞美。这也是也是能体现“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禅意。

苏轼在论唐代大诗人兼画家王维的《蓝田烟雨图》时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这说明王维的画和追求一种轻松自在的内心感受,探寻着一种淡薄空灵的心理状态,是“内心澄净”和“自然适意”柔和一起,是一种心灵的虚明、澄清的自我娱乐和解脱。这代表了中国文人的人生哲学和生活情趣。实质上也是他们人生观和生活情趣的反映。诗与画的境界是诗中有画和画中有诗的揉和,是一种物我两忘的最高境界!

晚唐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更为集中和鲜明地表现了禅宗的深刻影响,更为成功地把禅宗的思想倾向化为一种审美的理想和境界,标志着晚唐美学的重大转变。此外五代山水画家荆浩的《笔法记》推崇王维、张b的创作“真思卓然,不贵五彩”,也表现了禅宗在美学中造成的影响。

宋代美学的重要特点是,既不向往神仙或宗教的狂热境界,也不渴慕治国平天下的事功业绩,它面向现实的人生,高度重视生活情趣,纯任情感自然的流露和表现,推崇平淡天然的美,鄙视宫廷艺术的富丽堂皇、雕琢伪饰。反映在文艺批评上,中唐的皎然在论到诗体时已把“逸”置于第二位,之后朱景玄在《唐朝名画录》中又在“神”、“妙”、“能”三品之外增加了“逸”品。到宋初,黄休复在《益州名画录》中进一步把“逸格”提到“神”、“妙”、“能”诸格之上,认为画中“逸格”最高,其特征是“拙规矩于方圆,鄙精研于彩绘,笔简形具,得之自然,莫可楷模,出于意表”。这正是和宫廷艺术不同的士大夫文人艺术的特征,是中唐以来强调直觉、灵感、意境,在平淡中见隽永的禅宗美学倾向的表现。

结束语

中国古代哲学塑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性格特点,也深深地影响着中国画艺术的审美意象。如儒家哲学追求真善美的统一,仁与乐的同一,它们追求人格美,最终实现为人生而艺术;道家哲学追求真与美的同一,道与技的同一,他们追求自然美,最终实现为艺术而人生。佛家哲学追求美与禅的统一、心与境的统一。儒道释哲学的美学思想,虽然他们在哲学观念和意识上存在不少分歧,但是它们在探求中国画的审美意象时,又结合在了一起,共同塑造了艺术家的性格!

参考文献

[1]邱振亮 著.多鱼斋画谈[M].济南:黄河出版社,2008.3

篇4

关键词:儒家思想;道家思想;史记;汉书;循吏

中图分类号:K20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08-0128-01

梁玉绳《史记志疑》:“史公传‘循吏’无汉以下,传‘酷吏’无秦以前”,然读《汉书・循吏传》,循吏吴公、文翁皆文景时人,且董仲舒、公孙弘、嚎恚亦武帝时人,又“居官可纪”,为何在司马迁《循吏列传》中不提一字?究其原因,概因司马迁倾心道家思想,班固“贵圣人之至论,顺天性而断谊”,推崇儒家思想。两种不同的指导思想,引起两位史学家关于循吏标准的不同所致。

《史记・循吏列传》:

太史公曰:法令所以导民也,刑罚所以禁奸也。文武不备,良民惧然身修者,官未曾乱也。奉职循理,亦可以为治,何必威严哉?

《史记・太史公自序》:

奉法循理之吏,不伐功矜能,百姓无称,亦无过行。作《循吏列传》。

据以上材料,可知司马迁的循吏标准主要有两条:一、奉职循理;二、不伐功矜能。“奉职循理”就是遵照章程或法律条文办事,无需有所更改。此标准和以黄老术治国的汉相曹参所提倡的“法令既明,遵而勿失”政治思想是一致的。司马谈《论六家要指》:“道家无为,又曰无不为,其实易行,其辞难知。其术以虚无为本,以因循为用。”《史记正义》曰:“无为者:守清净也。以因循为用:任自然也。”道家思想表现在政治上,就是强调为官要因循无为、不变不革。“不伐功矜能,百姓无称,亦无过行”,就是要求为官不要务声名。《老子》云:“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又说:“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可见,司马迁关于循吏的标准具有浓厚的黄老思想色彩。从其列传人物事迹中,亦可看出:《史记・循吏列传》:

楚民俗好庳车,王以为庳车不便马,欲下令使高之。相(孙叔敖)曰:“令数下,民不知所从,不可……”

孙叔敖反对制定新的法令,以防扰民,正是“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黄老思想的体现。《老子》曰:“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民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新语・无为》说:“事逾烦天下逾乱。”道家认为:人民的各种行为,皆有天道存于其间,为自然的一种法则,不要人为的进行干涉。如果过多的通过颁布法令、制定政策来治理人民,则是与天道相违背,与自然不合。所以只有无为、因民而治,才能不教而民自化。

公仪休者……奉法循理,无所变更,百官自正。

客有遗相(公仪休)鱼者,相不受。客曰:“闻君嗜鱼,遗君鱼,何故不受也?”相曰:“以嗜鱼,故不受也。今为相,能自给鱼;今受鱼而免,谁复给我鱼者?吾故不受也。”

公仪休拒赠鱼事,取自《韩诗外传》,此书在叙述完此事后,引用《老子》的话说:“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乎,故能成其私。”司马迁选取此事,所要表达的黄老思想,明矣。

根据司马迁的循吏标准,汲黯可为循吏。《史记・汲郑列传》:

黯学黄老之言,治官理民,好清静,择丞史而任之。其治,责大指而已,不苛小……治务在无为而已,弘大体,不拘文法。

汲黯尚无为之化,所治郡皆大治,被武帝称为“社稷之臣”。叶梦得《习学记言》:“《循吏传》后即次汲黯,其以黯列于循吏乎!”此说极是。

以上可知,《史记》中的循吏,为政崇尚无为之治,反对教化,“善者因之,其次利道之,其次教诲之”,重在“以无事取天下”。对制定的法律制度,要求举事无所变更,他们都恪守“治道贵清静而民自定”的道家政治思想。

关于班固《汉书》中的循吏标准,我们先分析《汉书・循吏传》中循吏的事迹:

文翁……通《春秋》……为蜀郡守,仁爱好教化。见蜀地辟陋有蛮夷风,文翁欲诱进之,乃选郡县小吏开敏有材者张叔等十余人亲自饬厉,遣诣京师,受业博士,或学律令。……又修起学官于成都市中,招下县子弟以为学官弟子,为除更徭,高者以补郡县吏,次为孝弟力田。常选学官僮子,使在便坐受事。每出行县,益从学官诸生明经饬行者与俱,使传教令……由是大化,蜀地学于京师者比齐鲁焉……至今巴蜀好文雅,文翁之化也。

黄霸……从(夏侯)胜受《尚书》狱中……(为颍川太守)使邮亭乡官皆畜鸡豚,以赡鳏寡贫穷者。然后为条教,置父老师帅伍长,班行之于民间,劝以为善防奸之意,及务耕桑,节用殖财,种树畜养,去食谷马……霸力行教化而后诛罚。

龚遂……以明经为官……(为渤海太守)至渤海界,郡闻新太守至,发兵以迎,遂皆遣还,移书敕属县悉罢逐捕盗贼吏。诸持锄钩田器者皆为良民,吏无得问,持兵者乃为盗贼。……渤海又多劫略相随,闻遂教令,即时解散……遂见齐俗奢侈,好末技,不田作,乃躬率以俭约,劝民务农桑,令口种一树榆,百本薤、五十本葱、一畦韭,家二母彘、五鸡。……劳来循行,郡中皆有蓄积,吏民皆富实。狱讼止息。

文翁、黄霸、龚遂,三人皆儒者,在为官的过程中都在自觉的实践儒家的政治思想:文翁在蜀,选吏受业博士、修学官、设教令、化蜀蛮夷风:黄霸在颍川,为条教,行教化;龚遂变齐奢侈之风俗。在儒家政治思想中,重教化、以移风易俗是最重要内容之一。《论语・子路》:“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 ‘既富矣,又何加焉?’曰: ‘教之。’”《论语・为政》:“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孟子・滕文公上》:“后稷教民稼穑。树艺五谷,五谷熟而民人育。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圣人有忧之,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应劭《风俗通义》:“然文帝本修黄、老之言,不甚好儒术,其治尚清净无为,以故礼乐庠序未修,民俗未能大化,苟温饱完结。”可知,在儒家的政治思想中,只有行教化,才能移风易俗,才能实现理想中的政治统治状态。所以,以“旁贯五经,上下洽通”为宗旨的《汉书》中的循吏是儒家化的,它要求官员不仅仅是维持政治统治秩序、奉行朝廷法令的“政府之吏”,更应该是一位以仁爱化民,传播儒家文化的“教化之师”。儒家化的循吏是“吏”与“师”的统一体。《汉书・叙传》:“谁毁谁誉,誉其有试。泯泯群黎,化成良吏。淑人君子,时同功异。没世遗爱,民有余思。”察风俗,设教令,行教化,移风易俗,是班固《汉书》中循吏的标准。

按班固的循吏标准,韩延寿应为循吏。韩延寿虽不在《汉书・循吏传》中,但其为官所为,所行措施影响之大,确为汉代儒家化循吏之典范。《汉书・韩延寿传》:

韩延寿……少为郡文学……颍川多豪强,难治……先是,赵广汉为太守,患其俗多朋党,故构会吏民,令相告讦,一切以为聪明,颍川由是以为俗,民多怨仇。延寿欲更改之,教以礼让,恐百姓不从,乃历召郡中长老为乡里所信向者数十人,设酒具食,亲与相对,接以礼意,人人问以谣俗,民所疾苦,为陈和睦亲爱、销除怨咎之路。长老皆以为便,可施行,因与议定嫁娶、丧祭仪品,略依古礼,不得过法。延寿于是令文学校官诸生皮弁执俎豆,为吏民行丧嫁娶礼。百姓遵用其教……延寿为吏,上礼义,好古教化,所至必聘其贤士,以礼待用,广谋议,纳谏争;举行丧让财,表孝弟有行;修治学官,春秋乡射,陈钟鼓管弦,盛升降揖让,及都试讲武,设斧铖旌旗,习射御之事,治城郭,收赋租,先明布告其日,以期会为大事,吏民敬畏趋乡之。又置正、五长,相率以孝弟,不得舍奸人。

韩延寿为太守,尊儒学、行教化、教民以礼仪规范,故能移风易俗,治绩斐然。《汉书地理志》:“颍川,韩都。士有申子、韩非,刻害余烈,高仕宦,好文法,民以贪遴争讼生分为失。韩延寿为太守,先之以敬让;黄霸继之,教化大行,狱或八年亡重罪囚……颍川好争讼分异,黄、韩化以笃厚。”又“宣帝时韩延寿为东郡太守,承圣恩,崇礼义,尊谏争,至今东郡号善为吏,延寿之化也。”

综上,《史记》和《汉书》都作循吏传,但同名而实质异:司马迁强调道家清静无为,班固重视儒家奋发有为,此二者之最大不同点。

参考文献:

[1]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2.

[2]朱谦之. 老子校释[M].北京:中华书局,1984.

[3]班固. 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2.

[4]刘宝楠.论语正义[M].北京:中华书局,1990.

篇5

一、儒、道、佛心性道德思想的异同与融通

1.儒家:孝悌人伦、仁义为教、道德创性(仁)

儒家强调“孝悌人伦”,“孝”其实是对于我们生命根源的一个崇敬;而所谓“悌”,其实是顺着那个同样生命根源而来的一个横面展开。在华人文化传统,儒家讲“孝悌”,通过“孝、悌”而讲“仁、义”。仁,在孟子书里面讲:“仁者,事亲是也;义者,敬长是也。”仁义其实是从孝悌转过来的。当我们讲“孝悌”的时候,是落在一个“血缘性的自然联结”里,这血缘的自然联结的方式,也就是父母子女之间的关系。而通过孝悌讲“仁义”的时候,就由“血缘性的自然联结”转到了“人格性的道德联结”。“仁”强调的是“人跟人之间”的一种真实的互动感通;而这种真实的互动感通从哪里来呢?是从家庭中对于自己生命根源的一种崇敬所引发出来的。“义”指的是在这社会上的一个客观的形式法则,而这客观的法则从哪里来呢?是从家庭中由“敬长”学来的。

“仁”和“义”就道德来讲,他的概念就比“孝”和“悌”更高一层,“孝”、“悌”可以把他当成一个道德的德目,而“仁”、“义”则从这个道德德目提到一个更高的层次,他可以一直往上升,升到最后是一个对于善的追求。顺着孝悌人伦关系所形成的一种客观的法则,就是我们一般所说的“义”。所以从孝悌到仁义,是放在一个人最自然的亲情脉络里头,一步一步展开——由家庭进而跨入到社会。

儒家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地方,就是要回溯到那个宇宙造化之源,所以他进一步谈“道德的创生”,“天地之大德曰生”,这里所说宇宙造化的源头,是一个价值的源头,就儒学而言,宇宙论、道德哲学,两者是连在一块说的。

儒家认为,人活在这世间,家庭是他最基本的生活场域。从家庭里头开始伸展,人活着,他不是一个“个人”,人活着就是放在家庭的脉络里,自然而然地去理解、诠释与体会,在这过程中参与促成,别人帮助你,你也帮助别人。在整个华人文化传统提这个问题时,一定是不离家庭的。我认为,最重要的教育就在家庭,我们现在的教育之所以不好,家庭教育是一个最严重的问题。我常提“教育三要素”,好像植物成长三要素“阳光、空气、水”,“阳光”是家庭教育,“空气”是社会教育,“水”是学校教育。没有阳光,没有空气,猛灌水,根就烂了,这里的问题是比较严重的。儒家强调家庭这个脉络,“人”的概念是放在一个网络里面,是放在一个可以yīn@②yūn@③调节生长的脉络下来看待你自己。“自我”的概念不能与外在事物分离开来,不能先把自己孤立起来作为一个认知主体去认识这个世界;而是人和家所形成的一种情感互动的关联,生命的互动关联。我从这样的一个场域来说明自我,可见华人的“自我”概念,与西方特别是近现代以来的“自我”概念有很大不同。

这就牵涉到当我们展开心理辅导的时候,自我如何安顿的问题。通过一个什么样的方式来安顿自己,就儒学来讲,有几个层次来安顿自己,从家庭的脉络,亲情的脉络,跨出去在社会里头,仁跟义,人跟人,社会跟社会之间的互动感通。社会上人跟人之间的一种忠诚与信义的关系,这样形成一种新的朋友群。除此之外,还有非常重要的是,儒家认为人跟天地造化亦有一种冥契的关系。所谓“默契道妙”,就是宇宙造化之源,跟我们内在的心性,两者有一种同一性,所以只要我们做深刻的内省活动,就可以企及那个宇宙造化之奥妙。

因此,儒学由几个层次来安顿自己:从家庭到社会,到宇宙造化之源。当然,儒学还有一个“生命资源”是来自于整个历史记载所形成的典型。所谓“古道照颜色,典型在夙昔”,而这些典型通过一大套的语言文字符号系统,成为一整套文化教养,成为我们这个族群生命中最重要的一个资产。儒家将之落实,而形成一套统系,把宇宙造化之源的那个价值本性跟整个人的传递连在一块,名其为“道统”。

“道统说”对于儒学来讲,是一个历史的根源性力量。至于溯及到宇宙造化之源,谈到天理,谈到天道,谈到天命,那是一个宇宙造化之源的奥秘,是一个神秘的力量。另外回溯到自己内在的良知本心,以良知本心来说,这是内在心灵的力量,从而在心灵的力量,到历史道统的力量,到宇宙造化之源的力量。“天道论”、“道统论”、“良知学”,这三者是儒学所不能或缺的三个面向,它们构成一个非常重要的整体。认为人活着,是活在世间的实存脉络之中。当他们谈到自己时,一定放在这样三个脉络里面,要问是否对得起天理、良心、古圣先哲;并且把古圣先哲连着自己的列祖列宗说,还有整个历史哲学的一个道统,这种思维向度会促使个体在思考问题时更为深思熟虑,人生在世,就要担当社会责任,如此才能获得生命的意义。当然,如果没处理好,也可能会被层层罗网束缚。

2.道家:尊道贵德、兹俭虚静、自然无为(慈)

道家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跟儒学显然不太一样。儒家将人放在血缘性的纵贯轴里,一谈就谈五伦,后来又在帝王专制时代谈三纲。道家认为儒家太繁文缛节,故认为要回溯到真正的源头,这个源头就是宇宙造化之源,就是大自然。道家认为人应该回溯到这个源头。回溯到整个自然的场域里,把人在那里放开,人不必被太多语言文字符合系统所形成的文明所限制,因为文明造成另外新的遮蔽,造成文蔽,所以应该把文蔽解开,放在大自然里。大自然里反而有一个“自然之明”存在。所以人的问题常常是因为人文这个“文”太过而造成的麻烦,所以必须把这个文饰所造成的异化、疏离、遮蔽解开,让人回返到原先自然无为的状态,一个自发的、和谐的秩序。

道家认为,天地人我万物所形成的这个场域本身就拥有一个自发和谐的次序,人不应去破坏这个次序,而应该去参与促成这个自发和谐的次序。我们从《庄子·逍遥游》中许由与尧的对话可以看出,道家强调作为一个人,最重要的不是在世间建构什么伟大,而应该是放到这个自然里头去求,去跟自然浑而为一,很真实诚恳地活着。

老子强调“尊道而贵德”,这里所强调的“道德”其实就是“自然的生长”。“道生之,德畜之”,“道”就是总体的根源;“德”就是内在的本性。道是总体,而回溯到自然上谈,也就是自然大道、自然的总体。“道德”就是天真的本性回到自然的大道,而且人人都有天真的本性,如果我们的整体根源调理得良好,那么每个人内在的本性就自然获得良好生长。

儒家非常强调“自觉”的重要性,而道家则强调自然和谐所隐含的一个调节性力量。举个例子,儒家可能一直强调你必须要反躬自省,你要做一个具有自由意识的自律人;而道家则言,你如果活在一个场域之中,这个场域是隐含着一个自发的和谐秩序,恰当地面对这个秩序,与之浑而为一,你的生命就在这个自然而然的过程里得以安顿。道家着重的是人的生命的真实生长,是从整个场域去思考的,认为万物的存在都是人们经由一个话语系统去制定以后所形成的存在。任何存在都经由人们话语系统的介入,经由一种主体的对象化活动之后,使得对象成为决定的一个定象。在这过程之前,对象都应该跟我们的生命浑而为一,都是无分别的,归本于无的状态。道家认为,人间的美丑善恶是非等一切价值判断,都是人们通过一套话语系统去论定,而在还没有论定以前,通通可以把他解开,还归到一种存在的真实。

道家强调把那个名取消掉,回溯到地个真实,而儒家是要审定那个名到底是怎么回事,然后经由正名的活动去求那个实,即“正名以求实”;而道家是“去名以就实”,去除名而回溯到实本身。道家认为最真实具体的东西来自于我们生命内在,而不是一种外在符号系统介入的论定,所以道家强调场域的思考。

所以道家思考问题用negative的思考,否定性思考、负面的思考,回答问题、思考问题,道家不一定是vertical,而是horizontal,是平面的,水平性的思考,他很清楚你所给出的问题只是一个向度,而关联的问题可以有不同的向度,所以道可能不被你给出的问题所限制。这一智慧非常重要,若运用在我们日常生活上是很受用的。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为别人所给的问题限制住了,但道家就不这样,他从另外一个角度去思考这个问题,而不会被现实既有话语系统所形成的那个价值论断限制住,他跨出去了。道家认为,惟有正视最真实的存在状况,从这里作为整个生命起点,这叫做“认命”的哲学。在道家思考里面,认命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认命才能够再造新命”。认命不是消极,认命是比抗命还来得积极。华人几千年来受了许多苦难,但有道家这样的一个思考,就能给人以精神慰藉,保存实力,从自己真实的存在状况出发来处世,才能更好地开启新生,获得人生的意义,实现人生的价值。

道家启示人们不要用一种单线式的方式来思考问题,而必须放在一个场域之中,放在天地人我万物通而为一的“圆环性的思考”(circular thinking)里面。这不同于任何一个话语系统最常有的单线性思考的价值论定,而是通过圆环式的思考方法,将这端的A(善)和那端的非A(恶)所形成的矛盾两端拉在一块,发现原来善和恶是同一个点。因此,对于恶,要用善心、慈心去对待,“善不善,是之谓德善”。对于不善,你以善对待之,才是真正的善,因为“善”跟“不善”,只是一个圆环的同一点拉开做成两端。所以他常用这样的思考来把很多问题消解掉。他把人间事情很多的苦乐,把很多的是非、美丑、善恶、相生相待的状态一一讲明解开。

篇6

【关键词】医院文化;儒、道核心思想

美同一些经济学家通过对日本企业管理实践研究,发现以往的管理理论只注重企业中存在的人员、资金、技术设备和组织结构等要素,却没有注意到企业文化要素的存在,于是提出了企业文化理论。其中倡导企业管理不仅是一门科学,而且是一种文化。随着人们对医院管理本质认识不断深化,医院文化作为一种崭新的管理文化成为我们的共识。实施科学的医院形象管理,需要医院文化的支撑;医院形象管理的成果又会凝结成医院文化,融化在员工的思想中,支配着员工的行为。医院文化建设是名牌之魂,是医院面临的共同课题。医院资产规模的大小已经不能简单地靠同定资产和流动资金的多少来衡量了。世界许多著名公司非常注重用优质的无形资产来装备自己,并靠其占领市场,取得巨额利润。这是知识经济时代对医院管理创新提小的客观要求。面对着这样的要求,对于我国的新时代医院管理,如果能利用我国上下五工年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作为积淀,重塑管理文化的话,我们就能借着这样的潮流一路乘风破浪创出我们自己的优秀名牌,创出我们中华民族独有的医院文化。

中国古代文化中最鲜明的特点就是儒道互补,儒家为我们确立了价值取向,而道家则为我们提供了为人处世的哲学与智慧。在我们通达时要采用儒家的思想兼济天下;在我们在穷困时,要采用道家的哲学先独善其身以期日后的兼济天下。这样的文化使人们不管在顺境还是逆境都可以以平常心看待问题,都可以保持对社会对人生的积极态度,这样的文化不正是医院所需要的么?在商海浮沉兴衰荣辱都是转瞬的事,面临危机可以怡然自得,从容不迫;在长久发展的过程中有要一张一弛树立危及意识。儒家的思想核心可用“仁、和、忠、信”四字来概括,以下

从这四个方面说明儒家思想在医院文化中的价值取向定位的作用。仁:仁的学说有以下几点:“克己复礼,天下归仁”;“已所不欲,勿施于人”;“仁者,爱人”。仁,也就是维系人际关系的道理。仁的本意就是把人放在第一的地位,尊重人、爱人。处理好人际关系,解决好人生的最难、最复杂的问题。仁也告诫人们在追求自己利益的同时要注意其它人的利益,顾及到社会整体利益,只有整体环境发展了,自己才能有良好的生存条件。一个讲究“仁”的医院,必将是一个积极发展的医院,一个与社会共荣的,而非只注重自己利益而排斥社会的医院。

和:《伦语》中说:“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和”强调团结一致、和睦相处。医院内部团结一致、同心同德,上下级之间、同行之间亲密合作,齐心协力,那么医院就一定会兴旺发达。在商业经营中,如果能够做到面日和善,态度和蔼,语气平和,充分在服务态度上表现出“和”的精神,这样就会缩短患者和医院之间的距离,使患者愿意到医院就医,这就是俗语中“和气生财”的道理。

忠:“君事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君事臣以犬马,臣事君以寇仇”。职工对医院的忠诚,与医院同舟共济,荣辱与共。从生产过程看,它培养了职工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兢兢业业的生产热情,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和服务质量。其次,从管理方面看,它凋动了职工的参与意识和创造精神。是医院有着前所未有的凝聚力。

信:“道千乘之围,敬事而信,”;“民无信不立”。儒家强调信,强调言必信,行必果。这正是中国现代医院所缺乏的,也是树立医院品牌,树立良好的医院文化所必需的。在迈人信用社会的新世纪。没有诚信寸步难行,医院要发展必须把“信”作为医院文化的核心思想。在医院内部,员工对自己的合约、工作要守诚信,负责,而医院的领导者也应当对自己说过的话做过的承诺负责。这样以诚信建立起来的上下级关系才是最稳同,最和谐的。儒家思想为中国几工-年的发展确立了道德取向,树立了做人的基本原则,而在医院文化中也需要这样的基本原则。如果效益最大化是医院的根本日标,那么,在医院文化中所确立的原则就应当是与效益大相径庭的做人的标准。因为一个医院的文化是一个医院的形象,是一个医院处世的态度,是规范其员工思想行为的基本标准。现在的管理思想中人已经从“经济人”、简单的“情感人”转向“复杂人”、“文化人”。这就需要医院有良好的道德规范重塑员工的思想行为。在文化中采用儒家思想,必须深刻的将之内化为每个员工思想中的道德标准,这样才能发挥最大的效用,才能使医院表现出勃勃的生机。

如果说儒家的思想核心奠定了医院文化的道德基础与价值取向,那么道家的核心思想中的“清”、“虚”、“卑”、“弱”便奠定了医院文化中的管理风格与方法。

清:“清静为天下正”,道家主张的清静,在于跳出利害关系,从旁观者的角度看问题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在医院的管理中,管理者也要能学会从医院外部观察评估医院的绩效,这样所得…的结果才更可观,更有价值。这样才能使医院这个系统保持开放性,才能使之拥有长久的生命力。

虚:道家认为人只有虚怀若谷才能有所得,能够接受别人的长处,使自己从中受益;也能容纳别人的不足,以宽泛,平等的精神对待不如自己的人。在医院中,管理者既要知人善用,又不嫉贤妒能;还要允许新的员工有励炼和成熟的过程,不恃才放旷,居功自傲。这样才能培养良好的团队精神,创造…良好的医院形象。

卑:“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夫唯不争,天下不敢与之争”。“卑”是指一种善于处下的精神,就像道路虽在人们的脚下,但所有人都离不开道路。医院领导也要有“卑”的精神,成为所有员工的依托,让员工觉得医院是自己事业腾飞的平台,这样才能调动所有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就像某知名企业的企业座右铭“我们提供的不止是工作,我们为您提供的是您一生为之奋斗的事业”。不仅医院的管理者要以上善若水为座右铭。就医院本身的品牌形象而言,越是贴心的服务,越是精良的品质与人性化的设计;越是让患者感到医院文化中渗透…一种谦卑与诚信,医院不仅仅是员工自我展现的舞台,还是以患者为上帝的忠实仆从。只要这样的医院形象才能赢得社会持久的尊重。

弱:“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道家认为外表看起来很柔弱的事物,往往有着强大的力量。比如小草,看起来柔弱,但却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围之利器不可示人”。医院在运作的过程中,要懂得示弱,不能暴露的全部实力,这样才能在整个社会大系统中求得共生的发展。这是做人的哲学亦是医院管理的哲学。

篇7

典型报道就是树立完美模型对之进行报道。然而树立典型向他学习之本意,在我国早已有之,从孔子开创儒学开始,儒学各流派都是先依本派理论树立一个典型形象,即各自的理想人格,并号召人们向他学习。本文认为,这和典型报道的思维模式是一致的。

传统儒学对道德人格的塑造

儒者以“为王者师”自居,他们所要解决的一个核心问题就是寻找“内圣外王”之道,孔子的圣人是既具有崇高德行又有最高政治地位的人,他们既是道德楷模(内圣),又能平治天下(外王)。在孔子眼里只有尧舜禹是圣人,这无疑是给居王位的人树立的典型。

在孔子还在世的时候,“圣”字含义中的地位因素就已逐渐淡化,而道德的因素逐渐突出,因为孔子的高尚人格在当时非常典型,所以虽然他没有王位,但他的学生及某些时人已有将孔子圣化的倾向。在其身后这个倾向成为事实,先秦时期最突出的代表是孟子。对于孔子的圣人观,孟子有所继承,也承认圣人是道德与事功并重的,即内圣加外王。另一方面,孟子又有所发展,他将事功方面的要求放宽,认为只要有德,兼有一定的施济之事,不管有没有王位,都是圣人。在众多圣人中孟子最赞赏孔子,认为孔子是古代圣人中最识时务,最能把握进退之度的集智、圣于一身的集大成的圣人,即至圣。孟子的圣人已是为广大世人树立的典型了。

两汉时期可说是儒学发展的第二个时期,汉代儒学大不同于先秦儒学,它为了适应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政体和宗法血缘社会的需要,逐步将儒学经学化、宗教化、政治化,此时的孔子更具有神圣性,但道德领域的善依然是他最本质的特性。宋明儒学也是如此,宋明时期是儒学发展的第三个时期,最具代表性的是理学,理学家塑造的孔子俨然是一个道德自律的楷模,他洞晓天理,并完全依天理处世,没有犯过任何错误,因此他是圣人。

在两千多年间,传统儒学的任何一个发展阶段儒者都着力改造着孔子,使其适应本学派的观点,成为本学派的理想人格。树立这样的典型,举着“孔子之道”的大旗,有着为本学派争得正统地位争得发展机会的意思,也有着给世人一个榜样,让大家向他学习的意思。

传统儒学注重对道德人格的追求

传统儒学一向都将积极引导世人追求理想人格作为自己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号召学做圣人是世人最要紧的事,成圣成贤是儒者的最高目标。

孔子非常强调“好学”,当然,他所谓“好学”,主要不是指学习外在的知识,而是指内在道德修养的积极主动精神。儒学把提高道德修养看作解决个人的思想问题和现实的社会问题的最好方法,所以大凡儒者都要提倡孔子所说的“好学”。孟子的性善论与荀子的性恶论看似矛盾,实则一致。孟子主张人性本善,是为了说明人生而具有向善的可能性,只要经过后天的道德学习,这种可能性就能变成现实性。如果常人好学,那么“人皆可以为尧舜”,人人都可以做像尧舜那样的圣人,这个世界也就是大同世界了。通过学习,人人都可以做圣人的思想是孟子圣人论的核心,对后世影响非常大。荀子坚持人性本恶是为了强调后天教化的重要性,人只有通过学习接受了伦理道德规范,才能抑制人的恶的自然本能,社会才能井然有序,可见道德学习是多么重要的事。

圣人可学而至的思想在宋明理学那里发挥得最好。他们通常认为有“生而知之”的圣人,如尧舜;也有“学而知之”的圣人,如孔子。其圣人观以孔子为中心,说孔子是“学而知之”的圣人,为的是证明常人通过学是可以提高道德水平而成圣人的。而且儒者也应该以圣人为追求目标,否则的话就不能达到做人的最高境界。周敦颐不但告诉人们圣可学,还总结了学习要领,就是保持心的纯一无欲,若能持之以恒,就可以完善自己的道德而成圣。

将典型报道放在文化的大背景中,将它看作一种思维模式,扣住中国人思想发展的脉络,得出的结论是:传统儒学圣人观与典型报道的思维模式有着惊人的一致性。且不说树立一个榜样号召大家向他学习这样的外在形式的一致,更重要的是其学习内容,都是以提高为他人为社会谋利益的道德觉悟为中心。总结所有的典型报道,其重点无一例外的是在讲主人公的道德奉献。而鼓励道德奉献是我国文化早已有之的主题,传统儒学通过树立圣人孔子的形象来作为其理想人格的典范,鼓励人们将圣人作为一个追求目标,不断加强人的道德自觉,提升人的精神境界,以期解决人的价值问题和社会的和谐问题。在漫长的一代又一代的文化积淀中,中国人已经接受了这样一种思维模式。本文认为这是典型报道的生命力在中国的一个重要原因。

我们认识到传统儒学的圣人观与现代传播中的典型报道的内在联系,还应该以史为鉴,立足于典型报道,分析我国传统文化中这一现象的优点与不足,将其经验运用到典型报道的发展中,使其发挥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威:《典型报道:渊源与命运》,《新闻与传播研究》,2002(2)。

2.陈力丹:《典型报道之我见》,《新闻学刊》,1987(1)。

3.李良荣:《关于典型和典型报道》,《新闻战线》,1981(3)。

4.吴廷竣、顾建明:《典型报道理论与新闻思想》,《新闻与传播学研究》,2001(3)。

篇8

关键词 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多媒体 思想品德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3-0125-02

新课导入是教学设计的第一步,是课堂教学的导语和开端,是教学乐章的前奏。导入环节设计的好,会为整堂课的成功奠定良好的基础,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些教师不重视导入环节,经常是以“上课,今天我们这节课要讲的是……”来导入新课。这样的导入环节让学生感到索然无味,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会使接下来的整堂课死气沉沉,更不要说提高学习效率了。通过多年的教学和观摩优质课,我对“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总结了以下几种方法:

一、借助故事创设教学情境导入新课

学生都爱听故事,利用故事导入新课,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进一步活跃课堂学习气氛。

在讲《扬起自信的风帆》这一课,导入时我讲了一个故事。罗妮是个总爱低着头的小女孩,她一直觉得自己长得不够漂亮。有一天,她到饰物店去买了只绿色蝴蝶结,店主不断赞美她戴上蝴蝶结挺漂亮,罗妮虽不信,但是挺高兴,不由昂起了头,急于让大家看看,出门与人撞了一下都没在意。罗妮走进教室,迎面碰上了她的老师,“罗妮,你昂起头来真美!”老师地拍拍她的肩说。那一天,她得到了许多人的赞美。她想一定是蝴蝶结的功劳,可往镜前一照,头上根本就没有蝴蝶结,一定是出饰物店时与人一碰弄丢了。讲完这个故事,我问学生:“故事中,老师夸讲罗妮真美,是蝴蝶结的功劳吧?”学生都积极地讨论起来。通过讨论大家都能认识到是有了自信才使罗妮变得美丽,从而使学生更乐于去探究本课的知识。

二、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精美、形象的图片、视频,动听的音乐,一下子就能把学生从课间的游玩状态拉进到课堂中,使学生身临其境,觉得上课生动有趣,这样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收到良好的效果。我在讲《维护民族团结》一课,首先利用多媒体播放视频、歌曲《爱我中华》。学生通过观看更能深刻地理解中华民族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56个民族团结起来才能更好地建设祖国。维护民族团结有利于国家统一,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另外,课堂是一个动态的、充满变化的环境,用多媒体组织导入时,教师要具有机智性,善于根据课堂的即时状态,随时调整我们的导入方式;用多媒体创设的导入情境还要力求有情趣、有新意,有一定艺术魅力,能引人入胜,让人倾心向往,从而产生探究的欲望和认知的兴趣。在讲民族精神中的“爱国主义精神”时,我给学生播放了电影《林则徐》片断:林则徐不畏西方列强,捍卫自己国家的尊严,深深震撼了每一个学生。这样一个教学情景的设置,不仅有力地激发了同学们的爱国之情,而且使同学们领悟到:落后就要挨打,我们要奋发图强,绝不能让历史重蹈覆辙。在这样的情景下再来引导同学们思考在今天的和平年代,我们该如何来爱国?这样学生对这些在平时看来所谓的大道理的接受认可,此刻就能水到渠成。

三、把时政热点设计成新闻导入新课

把将要学习内容与当前关注程度高的时政热点联系起来,并把时政热点设计成新闻,巧妙而大胆地引入课堂,通过学生的讨论,以启迪学生的心灵,启发他们探求新知识的主动性。2008年北京举办的奥运会,汶川地震、“嫦娥奔月”工程、南水北调工程成功等很多时政热点都被我设计成新闻,在上课导入环节时向学生播报。在讲述《可持续发展战略》时,首先通过多媒体设备播放一段介绍我国大气状况的录像,紧接着向同学们展示一组拍摄污染大气现象的录像。当看到录像中一些工厂违规将浓烟直接排放到大气中,一些农民焚烧桔杆,个人垃站焚烧垃圾,呛人有毒的黑色烟气四起,北京PM2.5一度爆表时,同学们受到的触动非常大,对这些污染大气的行为,同学们纷纷表达了谴责,有的反省了自己平时做的不够的地方。进而我提出要求同学们分组共同拟定保护大气,保护环境从我做起的文明公约,达成了较好的知行统一的效果。

篇9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学导入设计;导入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6)31-0097-02

教学导入通常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之初,为提高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结合教学内容,有目的、有计划设计的教学活动环节。其主要作用包括有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唤起学习动机,激发学习兴趣,明确学习方向,初步建立新旧知识联系,从而进入新知识的学习。正所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学导入作为课堂教学的开始,教师应当予以高度关注。

一、思想政治学科教学导入设计基本环节的思考

1.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从中学生的心理特点来看,他们的自制力较差,上课时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不能完全集中注意力;从中学思想政治教学现状来看,现行教材中的内容较枯燥,学生认为考试之前背诵一下考点就可以了。而课堂导入第一环节的任务就是要在课堂教学中起到凝聚学生心神、集中学生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的作用。例如,在“世界因生命而精彩”教学导入环节设计中,笔者就通过播放一段森林中虫鸣鸟叫的录音,配上一些动植物的图片,创设了“生机勃勃”的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其学习兴趣,进而引导他们进入最佳学习状态。

2.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教学导入设计的第二步就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教师可充分利用中学生较强的好奇心与求知欲,通过师生互动的形式,以“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为原则,让学生在好奇心的驱动下产生解决问题的强大动力,使学生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学习热情,从而保证教学目标的落实。例如,在“世界因生命而精彩”教学导入环节中,笔者通过巧妙地提问引导:“同学们,在这段录音里听到了哪几种声音呢?”“有没有同学还记得刚才老师配上了哪几种动植物的图片?”由此,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引导学生思考,将他们逐渐带入“生命”这一主题的学习中。

3.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教学导入设计的第三步就是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在课堂上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并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也即是导入的“入”,入到学习上。例如,在“世界因生命而精彩”教学导入环节设计中,教师就可在上课之前让学生将自己认为是生命的东西带入课堂,让他们自己感知生活中身边存在的生命,并主动参与到学习中,从而充分将课堂与生活联系在一起。

二、思想政治学科教学导入设计基本方法的思考

教学内容不同,课型不同,教师的素质和个性不同,所以导入的方法也可能各不相同。因此,教师在教学导入设计中要把握各种不同的导入方式,并加以灵活运用。笔者将思想政治学科常用的导入方法总结如下:

1. 事例类导入法

(1)经典案例导入。早在几千年前,古人就以实践的形式对许多哲学知识做出了生动、形象的解释,这些解释经得住千百年实践的考验,运用到现代教学中就是一种经典的案例教学。例如,在教学“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时,以“三日”吕蒙为例,就可以更直白地表现出世界是永恒发展的,人也是不断变化的,既能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印象,又能鼓励学生通过努力取得收获。

(2)时政热点导入。当前,学生已不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当有意将时政热点同教学内容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关注国家大事,培养学生运用立场、观点及方法分析热点问题的能力,从正面积极引导他们看待社会热点问题,做一名有智慧、不盲从的理智青年。

(3)生活实例导入。生活实例既可以是教师的亲身体验,也可以是学生经历过或正在经历的事件。教学中,教师可将生活中的真实事例与所授课题的相关内容建立联系,并以此为契机,引导学生进入新知识的学习。

2. 启发类导入法

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不仅是知识、能力的教授过程,更重要的是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提升,这些都是要学生自己探寻,主动获得的,而不是教师直接灌输的。启发类导入法主要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开始时通过现场提问或提前设置问题,引导学生开动脑筋,启发学生思考。

(1)设问启发导入。即是在课堂上教师现场连环提问,能一步一步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有层次地进入学习的中心。这种方法应注意问题设置的难度要由浅入深。

(2)讨论启发导入。通常是小组讨论形式,既可以是教师提前布置的问题,课上只需要学生代表发言总结小组的观点,这样可以节省课堂时间,也可以现场提问,组织小组展开讨论,这样可以充分活跃课堂气氛。运用这种方法时需注意,学生的思维是开放、活跃的,讨论中可能会出现教师不曾想到的小组结论,因此,此方法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教学经验和知识积累。

3. 活动类导入法

(1)小品导入。是指通过剧本角色扮演(生生合作扮演、师生合作扮演等)方式,以亲身体验来感悟新课内容,激发学生的热情,活跃课堂氛围,引导学生进入新课学习的一种方法。

(2)游戏导入。是指教师在导入环节中,运用游戏活动调动学生思想、语言、行为等各方面的积极因素,让他们在快乐的情绪状态下进入学习的一种导入方法。

4. 复习类导入法

是指在教学开始时,教师通过提问旧知识或布置习题的形式,启发学生进一步思考,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从而降低学习新知识的难度。这里的旧知识既可以是学生上一节课学习的知识,也可以是更早学过的知识,甚至可以借用交叉学科的知识。

5. 多媒体类导入法

即是运用现代多媒体设备,将外面丰富多彩的世界移到课堂上来,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集中精力与注意力在所学内容上,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使他们产生身心愉悦之感,使其对学习产生强烈的参与意识与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自主性与创造性。运用此法要注意,多媒体的使用只是教学工具的改变,它的使用是为了更高效地教学,教师在备课中不能过于关注多媒体课件的华丽,而应专注于教学内容的精彩。

6. 应变类导入法

主要是指教师对课堂中的突发事件做出机智的反应,将突发事件巧妙地与教学内容相结合,使学生的思绪瞬间被拉回教学中的紧急法。这种情况既可能出现在教学伊始,也可能出现在教学中途,都是对教师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的考验。运用此法需注意,教师在化解突发事件时应尽量以轻松的形式,让学生在良好的教学氛围中学习。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同样,导入也没有固定的模式可循,长期单调、重复的导入法会让学生感到枯燥,对学习产生反感和厌学情绪,不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也不利于学生兴趣的激发与培养。因此,教师应灵活地运用导入方法,巧妙地组合导入法与教学法,为学生创设一个活力与智慧并存的课堂。因此,只要是适合学生的、与教学内容紧密相连的、有利于实现教学目标的导入就是好的导入法,就可以大胆地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来。

参考文献:

篇10

课堂导入是教学手段,是为开展课堂教学服务,是老师在组织课堂教学的第一环节。他主要是通过利用各种媒体,创设学习情景,激发学习兴趣,启迪学生思维,使其主动学习新知的一种教学行为。可见一个优秀的品德课堂导入,不仅要能吸引学生的注意,还要考虑如何唤起学生的真实生活经验,从而引导他们更好的认识生活、学会生活。我们从发挥导入的激励功能和铺垫功能这两个角度出发,设计品德课堂导入,让课堂教学有效接轨生活。

一、发挥导入的激励功能

发挥导入的激励功能就是,要求我们在设计品德课堂导入时,要根据教材呈现的不同情景,结合学生的实际,设计灵活多样的导入方法,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参与学习的欲望,保持对学习主题的高度关注,积极主动学习。

1 以“趣”入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学生对学习主题产生兴趣,就会产生探索知识的迫切愿望,并积极主动地,心情愉快地投入学习。品德课程中许多主题是指导学生热爱生活,学会基本的生活技能,这些内容,学生都有一定的亲身经历,非常感兴趣。这类课堂的导入,设计时采用精心的裁剪的生活情景,凸现潜在的教育导向意义,以“趣”入境,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让他们自然的对教育主题感兴趣。

2 以“思”入境

“学而不思则罔”,从反面说明了思在学习中的作用。在导入时,结合内容,创设情景,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使学生处于“心愤口悱”的积极思考的学习状态。这是一种非常理想的导入设计。提高认识,引导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是现行品德课程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这类课堂导入时,应更多的考虑,在导入环节中以“思”入境引发学生对课堂教育主题的做一定的思考,便于把课堂主题教育进行的更为深刻。

3 以“情”入境

情感在教学中,对教师和学生的行为或活动具有支配、指导作用,学生强烈的内心体验,能使教学主题的要求较为容易的转化为学生的学习需要,以“情”入境,即要用语言、情节感染学生,引起情感共鸣。如果课堂品德教育主题,主要是通过激发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在道德情感的体验中受到教育,那么在导入时,就要先行孕育道德情感。

二、发挥导入的铺垫功能

1 为突破重点作好服务

有些品德教育主题可能离学生的生活经验、感受有一定的距离。如果,在课堂学习开始时没有解决这个问题。那么,要想在课堂上让学生真正领会课程教育意图则有困难,从而影响整堂课的教学效果。鉴与这样的考虑,我们要在课堂导入环节把问题解决好。

(1)事实说话导入补认识

用事实说话:就是采用社会上出现的事例,自然界存在的现象,来安排课堂导入。由于它的真实性,具有很强的说服力。这类课堂导入的设计对与那些学生感性认识上不足或者模糊的品德教学主题特别合适。

(2)情景再现导入温经历

现在的孩子生活幸福,在家里无时不刻都享受着亲人的关爱,有一种“以我为中心”的意识。许多孩子忽视了生活经历中许多值得珍惜的东西。品德课程中,许多主题安排的目的就是引导学生认识自我,深刻理解生活。这类课堂的导入时,要把曾经的生活情景重新再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有意识的温习、再新认识生活,这对与课堂的学习显得尤为重要。

(3)亲身体验导入强感受

由于年龄的原因,生活状况不同的原因,我们的孩子对他人的心理,生活不可能有切身的体会。如何引导学生和他人交往,学会与人相处是品德课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这类品德课程教育,在导入时要让学生设身处地的为他人着想,最好的办法是设计活动让学生去亲身体验体验,这样对马上进行的课堂教学非常有利。

2 为解决难点做好服务

有些品德课的教育主题尽管与学生的生活经验非常的贴近,学生理解起来难度不是很大,但是这一教育主题中可能会涉及到一些易混淆的概念,较抽象的道理,认知上有困惑的现象。这些我们在课堂上必须需要处理的问题,可以考虑在课堂导入的时候来先行解决,从而为课堂学习打好一定的伏笔,促进学生对课堂主题有更深刻的理解,为提高课堂的学习质量奠定基础。

(1)形象感知导入释概念

现行的好多品德课的主题涉及到概念,这是老师在课堂教学时遇到的最令人头疼的问题。对概念进行解释吧,学生听不懂,再说对小学生讲概念也没有这个必要;不解释吧,课堂上出现这样那样的混淆,弄不明白。对与这类主题的教学,在课堂的导入时,可以把概念的外延一一具体摆出来,学生在大量的具体形象面前就自然理解可这个概念。

(2)类比感悟导入渗道理

品德课程中涉及到一些比较抽象的道理,这是我们在课堂教学时所遇到的难题。我们可以在导入时,用比较形象的、例子进行类比,让学生对抽象的道理有个较为感性的认识。

(3)情境体悟导入揭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