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教学范文
时间:2023-03-30 23:45:1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散文教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重视朗读 感知课文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读,是语文教学的基础,是语文教学最常用的基本方法。教师不仅要自己声情并茂的示范朗读,还要引导学生绘声绘色的朗读,教给学生朗读技巧,可以采取个体读、集体读、小组读、分角色读、比赛读、表演读等形式使学生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达到感知和理解课文内容,精彩而准确的朗读在语文教学中起着事半功倍的作用。
二、各抒己见 展示个性
在熟读散文的基础上,教师要引导学生初读感知课文。在学生谈论自己的看法之前,教师切忌灌输教参书上的或教师自己的理解,要为学生提供展示的平台,让学生在课堂上自由地思考,充分展示个性和智慧,让每个学生就自己感兴趣的某一方面对文本进行品读、分析,让每个学生都有话说,都能感受文本,读出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比如鼓励学生针对文章的语言、修辞、结构、写作手法、表达方式、思想情感等方面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这样的课堂,每个学生都有事情做,都有动力做,忙着思考,忙着倾听,忙着表达。整个课堂以一种师生平等和谐的对话的方式,让学生在心灵深处产生震颤,进而迸发个性阅读的火花。
三、抓住线索 理清思路
散文在结构上多种多样,材料头绪纷繁,看似很散,但作者在组织材料时,总有一定的线索将其贯穿起来,从各个侧面来反映主题,只有把握了散文的线索,才能理清脉络和思路,进而深刻理解文章主旨。那么如何寻找文章的线索呢?我引导学生从这三个方面入手:一要注意文章标题;二要注意文中反复出现的词句;三是散文中的“情”通常是文章组织材料的重要线索。散文的线索一般有:①事物线索;②人物线索;③情节线索(事件线索);④情感线索;⑤事理线索;⑥空间线索;⑦时间线索。
四、品味语言 赏析词句
散文的语言或简洁明快、或绚丽激情、或质朴典雅、或清丽婉约、或含蓄凝重……表现出作者不同的艺术情趣和艺术追求。品读散文的语言风格,重在品读字、词、句,研究散文语言表达的特点,细致体会文、意、情的妙处。《背影》,写父子亲情,事多话少,平淡质朴,写父亲“背影”在自己内心所激起的幽深微澜,味之潸然,自有一番动人心弦的情致;《安塞腰鼓》运用排比、比喻,夸张、反复等修辞使文章气势恢宏,节奏明快,每个词语都简洁有力,每个句子都激越豪壮,增强了文章感人力量,写出了安塞腰鼓壮阔、豪放、火烈的特点。对学生的语言鉴赏能力要慢慢培养,使学生感悟到文字所表达的整齐之美、参差之美、回环之美、形象之美、色彩之美和声音之美等诸多方面,多方面结合体味文章其中的深刻内涵。
五、分析意境 把握主旨
意,情思也;境,形象也,意境是文学艺术作品中通过形象描写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正如王昌龄先生所说,文章有三境:物镜,情境,意境,其中最高的要求就是意境。学习散文要在领悟散文的意境上下功夫,散文的思想一般不直接表露,常常是寓于“物”或“景”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从情景的和谐统一中,理解景中所寓之情和物中所托之志。
篇2
【关键词】散文 教学 引导 揣摩
散文,是一种自由灵活、文情并茂的文学题材。题材广泛,可以写真人真事,也可虚拟加工。行文自由,任意挥洒,如行云流水;结构布局,不拘一格,分合自如。注重文采,或质朴清新,或斑斓绚丽,给人以艺术的美感。散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一个难点。那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怎样才能教学好散文呢?
一、教师要精心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散文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散文时,教师要精心创设情境,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那么,语文教师该采用怎样的方法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呢?在散文教学中,教师的激情导入,一幅优美的图片,一个有悬念的问题都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利用音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音乐可以陶冶学生的心灵,给学生以美的享受。在课前播放与课文有关的音乐,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如教学朱志清的《背影》时教师可以这样导入,我们爱用优美的文字来歌颂伟大的母爱,写父爱的文章大都是严厉,那么,在朱自清先生的父爱又是怎样的呢?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背影》。这样的导入,不仅很自然的进入文本,还可以极大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把握散文的线索,理清文章的思路
散文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形散而神不散”,所谓 “形散 ”,主要指散文的取材十分广泛自由,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形散还指它的表现方法不拘一格。组织材料,结构成篇也比较自由。所谓“ 神不散 ”,主要是说其要表述的中心思想明确而集中。散文“形散而神不散”,放笔纵情,东西南北,古今中外,精神的,物质的,现实的,幻想的,都可以信手拈来。但这些材料都是为一个中心服务的。这个中心就是神,就是线索。通过它把零散的材料连串起来。线索是散文的脉络,散文中的线索,为我们掌握和理清散文的情感脉络提供了依据。例如老舍先生的《济南的冬天》一文,作者描绘了一幅秀美的济南城冬天的图画,老舍先生描绘了济南的天空,济南的大地,济南的山,济南的,绘制了一幅完整的济南冬天的图画。全文写冬天,不着眼于“寒”,而着眼于“暖”,不着眼“壮”而着眼于“秀”。贯穿全文的线索是“济南的冬天是温暖的”。作者在寒冷的冬季里所见的是山的秀美,水的碧绿,突出一个“暖”字,这是本文的最大特点。再如萧乾先生的《枣核》一文,“索枣核——用途蹊跷,见枣核——如获至宝 寄托切切思乡之意,说枣核——为解乡愁 表达深深爱国之情,议枣核——民族之情”,以枣核为线索,深深体现了海外华人对故土的思念,对民族的热爱。在课堂上,教师要重点点拨,启发学生找出能体现文章线索的文字,这样教学散文,学生会很好掌握散文的特点,了解散文的线索,理清文章的思路。
三、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对散文中关键词句的理解
教学散文时,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抓住文章的关键词,关键词句是散文教学的核心。如教学《济南的冬天》这一课时,可以让学生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然后说出喜欢它的原因。“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有的学生找了这一句,因为“顶”“看护妇”写出了济南的秀气。“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对,这是张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写出了济南的古典美,启发学生想象水墨画的样子。这样教学会更好的帮助学生理解作者岁济南冬天的喜爱之情。
四、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揣摩语言,学习写作技巧
教师在教学散文时要善于教会学生揣摩语言,散文的语言精美、凝练、清新、淡雅。散文的精妙或体现在其思想情感的含蓄深邃,或体现在其谋篇布局的匠心独运,或体现在表现手法的多姿多彩,或体现在遣词造句的精炼生动,在教学时要灵活,机智的分析揣摩。如教学朱自清先生的散文《绿》,梅雨潭闪闪的绿色招引(吸引)着我们;——“招引”紧扣“闪闪的绿”,似乎它本身用闪闪的绿光在主动招呼诱引游人,动态感强。这正是“惊诧”的原因之一。反衬了“我”急于赏绿的迫切心情。“吸引”则显得一般。我们开始追捉(追逐)她那离合的神光了。
——“追捉”含有欲捕捉那“闪闪的绿”的意思,点点闪光如星星萤火虫,似伸手可捉。“追逐”则没有这层含义。揪着草,攀着乱石,小心探身(弯)下去。
——“探身”与“小心”相呼应,准确的描写了向下走时脚试探性的朝下伸的样子。
篇3
【关键词】中职语文 散文教学 研究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1-0053-01
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散文类教材量较大,学生的阅读兴趣也相对较高,散文教学注重鉴赏,以美读和研讨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更加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在品味散文语言魅力的同时领悟散文带来的美感,并基于教师的帮助提高学生的散文鉴赏能力。散文着重于表现作者的生活感受,具有选材、构思的灵活性和较强的抒情性,语言不受韵律的约束,表达方式多种多样,能将叙事、抒情、议论融于一炉。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这种重在抒情的文体,我们如何教给学生们呢?从中职学生认知的角度看,他们已有的知识积累非常单薄,更少有在阅读过程中精神愉悦的经历。这就决定了中职语文散文教学需要一种新的特殊的阅读方式或策略,主要的任务就是教给他们如何品与悟。
一、品悟语言
散文教学要引导学生亲自去品悟其中的美。美味佳肴,味虽美,“不亲尝不甘也”,同理,“文字之佳胜,正贵读者之自得”。
叶圣陶先生说:“文字是一道桥梁。这边的桥堍站着读者,那边的桥堍站着作者。通过了这一道桥梁,读者才和作者会面。不但会面,并且了解作者的心情,和作者的心情相契合。”他形象地道出了阅读作品尤其是文学作品时品的重要意义。
品味,不只是得到干巴巴的词语解释,而应得到鲜活的语感。夏尊先生说:“赤”不但解作了红色,“夜”不但解作了昼的反面,“田园”不但解作种菜的地方,”“春雨”不但解作春天的雨。见了“新绿”二字,就会感到希望、自然的化工,少年的气概等等说不尽的旨趣,见了“落叶”二字,就会感到无常、寂寥等等说不尽的意味。(《我在国文科教授上最近的一个信念――传授语感于学生》)
品味,还要注意比较、咀嚼、揣摩,领会其耐人寻味之处。如老舍先生的《我的母亲》中,除夕,“我”请了两个小时的假回到“清炉冷灶的家中”,母亲“笑了”。只一个“笑”字,就将母亲见到儿子的那种喜出望外的心态和抑制不住的激动之情表现的淋漓尽致。当听说“我”还要回校时,她先是“愣住了”,然后是半天才“叹出一口气来”。这一“愣”一“叹”里包含了丰富的心理活动,反复咀嚼,令人感叹。临走时,母亲递给“我”一些花生,说了声“去吧。小子!”母亲这句话听起来极普通,仔细品味,却别有深情,这里有母亲的理解,母亲的奉献,母亲对儿子全部的爱,令人潸然泪下。
品味,从一个个方块字的组合看出一幅画面,一片场景,甚至是一段段人生悲欢。如《我的空中楼阁》,“山如眉黛,小屋恰似眉梢的痣一点。”前一句给这一幅美丽的风景画刷上底色,为小屋的出现布置一处美妙的大环境。后一句精美的描画中巧妙地突出了小屋的位置和小屋之小,并暗示了它的点缀作用。作者的独具匠心,我们唯有在品味时调动各路感官能领会到这潇洒而飘逸,新奇而美丽的文字魅力。
所以,我们教学散文,唯有带着学生潜入文字背后,走进作者心灵,含英咀华,方能体会个中滋味。
二、品悟情感
我们在学习散文时,要顾及到学生的实际感受和现实背景,有时情真意切的散文,并不一定会引起学生的共鸣。那么,我们在教学时,应把学生带到文章特定的情感氛围中,如果单纯地只是教几个生字词,概念化地介绍背景,概括主题,再说点写作特色,那么学生没有受到情感陶冶,觉得不感人也就不奇怪了。
在阅读时把自己摆进去,通过阅读文本联系到自己相似的情感,自己熟悉的生活,自己所处的社会或自己正经历的时代,进而与作者产生心灵的共鸣。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汉姆雷特,就是同一个读者随着人生经历,个人境遇的不同,对文章也会有不同的解读,这就是悟。“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悟的多少可由学生自己来领悟,比如《红楼梦》里香菱读到“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中,立刻在她脑海中浮现出昔日见到的场景,给她一种旷远、荒凉、静寂之感,感受到一种寂寥、苍茫、雄浑之美。又如同一个人年轻时看莎士比亚的名著《罗密欧与朱丽叶》,为这对年轻的情侣为爱殉情而落泪,可是等到自己为人父母再来品读,可能又为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父母伤心了。
“文学即人学。”语文教学应该关注人的情感,散文教学尤其如此。如果不走进作者的情感深处,就不能真正理解作者,没有理解作者的情感,也就放弃了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情感资源。这样,学生的精神发展,人格健全,也就势必残缺。
三、品悟意境
散文教学中,意境的品味不可或缺。意境,原是指“文艺作品中所描写的生活图景和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辞海》)它的作用,不仅在于使读者对于作者笔下形象描述得以获得“宛然在目”“身临其境”的真切感受,还能激发他们的联想或想像力,从而领略到作者在字面上并没有直接写出来的东西。从总体上说,意境是生成,并不是客观事物自然形象的显示,是作者的胸襟或审美感受酿成。
如《我的空中楼阁》,作者主要以客观的笔调展示了小屋之美。其美如何?我们看到,它虽是一座玲珑的小屋,但更像是一幅精美的画,一首清丽的诗。湛蓝的天空之下,柔和的山脊之上,阳光明媚而和美,绿树婆娑而轻舞,多么丰富协调的底色,何等诗情画意的背景!何等巧夺天工的匠意!何等清水芙蓉的本色!如果,远观近看中的小屋有形有体,那么从它的形体之中已经显现出几分含蓄和风度,飘逸出几分轻灵和自由。其实,这又何尝不是作者心灵的折光,情感的外化?何尝不是作者为之梦牵魂绕的一方心灵的净土,一隅精神的天宫?
这些主观的思想感情能以含而不露,溢而不流的形式自然、有机地渗透在具体生动的形象描述之中。在教学中,要咀嚼其中耐人寻味的情趣。
意境的领悟要能够虚实结合,有的意境只能意会不可言传,我们应该充分发挥想象,用自己的体验去补充它,感悟它,这样才能真正走进作者的心灵,达到欣赏的目的。在教学中,教师有高度的审美素养,才能带领学生走进审美艺术的殿堂,让学生受到美的教化。
散文教学,只要品悟到语言、情感、意境的美,才真正让学生领略到了散文之美。
参考文献:
[1]叶圣陶《文艺作品之鉴赏》上海教育出版社
[2]叶圣陶《教育与人生――叶圣陶教育论文著选读》上海教育出版社
篇4
一、引导学生把握散文的形式美
散文具有“形散神不散”的特点,教师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阅读,来认真揣摩作者的思路,把握散文内在的行文线索和情感主线,让学生感悟到散文的结构特色和行文之理,从而在大体上把握住散文的形式特点。例如,苏教版九年级下册的《藤野先生》,从结构上来看这篇散文感觉似乎很“散”,从开头写清国留学生看樱花、学跳舞,再写了“我”从东京到仙台学医得到了“物以稀为贵”的礼遇,再写到与藤野先生相识、相处与离别,写到日本教员、日本“爱国青年”的表现,时间跨越20年,写到大小的事情10多件,人物也比较多。但是从文章的内在行文线索上看是按照时间的顺序,以自己的情感经历为线索将繁多的事件和人物串联起来,这既表现出藤野先生没有民族偏见、关心“我”的可贵精神,也凸现出鲁迅先生到日本求学是为了寻求救国救民的革命真理,表现了他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特别是文章开头的两个自然段描写“清国留学生”颓废庸俗生活的内容,表面上看起来好像是游离在主题之外,实际上紧扣主题,充分体现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点。
二、引导学生欣赏散文的语言美
尽管散文的风格众多,在语言上也各有特色,但是都具有精致的美感。在初中语文散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抓住课文中的精彩词句,加以分析讲解,引导学生对词语和句子的选用进行深入地分析,体会到作者语言运用的精妙之处,从而欣赏散文的语言美,帮助学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初中语文教材中有很多精美的散文,也有很多精美的语言值得学习借鉴。例如,苏教版八年级下册的《紫藤萝瀑布》,作者宗璞写紫藤花“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用了“挨”“接”“推”“挤”四个动词,把紫藤萝花开时茂盛、繁华的景象以拟人的手法进行了生动描绘,带给人生动、活泼、欣喜的感觉,让紫藤萝瀑布的美景犹在眼前。又如苏教版七年级上册课文《春》,作者了大量的叠字:“偷偷的”“嫩嫩的”“绿绿的”等,不仅从形象上表现出了春天里小草嫩绿柔软的特点,音韵上也具有很强的美感。在散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重视朗读教学,“吟哦讽诵而后得之”。引导学生对散文的语言进行反复地朗读,读得正确、流畅、沉浸其中,才能读出文章的味道来,欣赏到其中的美感,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引导学生体验散文的情感美
情感真挚是散文的一大特点,也是散文的内在魅力。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阅读,体验散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不仅能够让学生更好地进行散文的学习,综合提高语言运用能力,也能够通过散文展现的不同情感对学生加以感染,提高学生的思想感情,培养其热爱祖国、热爱生活、善良宽厚等美好情感。例如苏教版八年级上册《背影》,文中所描绘的父亲的背影感动过许许多多的读者。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对课文的教学,让学生了解父亲在母亲去世,自己又赋闲在家,但仍坚持为“我”送行的事件,通过对父亲为“我”买橘子的场景描写,和“我”四次流泪所蕴含的思想感情,深切体会到父亲在家国两茫茫的时候送子远行的复杂感情和“我”对父亲的深情,并通过对课文的反复诵读,体会到父子间浓浓的亲情。
除了叙事之外,写景和抒情也是散文的主要形式。很多优美的散文都是情景相生,由景生情,由情而悟。例如《白杨礼赞》《月迹》等优美的抒情散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对文中的景物描写、名句和中心句、情感变化线索等的把握,体会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而很多写景散文也会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例如《济南的冬天》,“最妙的还是下点小雪呀!”通过对雪景的描写,可以看出作者对济南冬天的喜爱。
四、引导学生感悟散文的哲思美
篇5
关键词: 文言文 散文 文眼
一、教学背景剖析
张岱《湖心亭看雪》是文言文散文中的佳作,其文意境美、语言美,但作为叙事性散文,其思想情感与作者情操并没有直接流露,故而学生在认知上有一定阻碍。
在理解了“文眼”意蕴所在的基础上,这一难点就迎刃而解了。何谓“文眼”?清人刘熙载的“眼乃神光所聚”就形象地表明了“文眼”的地位,全文精神核心、行文线索均是围绕“文眼”展开。以张岱《湖心亭看雪》为例,文末最后一句“莫道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中的一个“痴”字就是全文文眼所在。就叙事而言,张岱在三天大雪之后的清晨,去西湖湖心亭看雪,与不期而遇的另一位湖中人开怀对饮。人迹几绝之时于寒冷的时间去看雪,不为看人、无意见人,其行为不就是舟子的一个“痴”字的体现吗?就表情而言,他做出这些痴行的背后就是他心中的痴意,作为遗民,在故国破亡后,他绝仕途而流连山水,看似是对山水的痴迷,其实是心中“人世变易,江山不改”的故国之思。同样,他在文首就交代“余独往湖心亭看雪”,后面又说“舟中人两三粒”,看似前后矛盾,其实是在表达自己内心孤独、无人理解的情感,进而才有了与偶遇之人开怀畅饮的“痴”行,这就是他的“孤高”之痴。
相对于深层次的情感归纳,“文眼”是可以在文本的内容梳理这一浅层教学过程中整理出来的,但联结起了深层的情感归纳,先理清文章内容,再以文章内容归纳“文眼”,进而通过对“文眼”的剖析反推作者的思想感情,在教学过程中逐渐深入,可使学生在归纳感情时有中心可循有抓手可用。
二、实际教学设计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湖心亭看雪》的字词梳理、全文通读、内容归纳是基础教学内容。本教学设计在该部分基础教学已完成的前提下展开,主要目标是引导学生发现“文眼”,并结合“文眼”正确把握全文思想感情。
文眼的发现方式有多种:
一是基于形式的位置定位:一般“文眼”容易出现在文首以总领全文、文章中心句贯穿通篇、文尾卒章显志抑或文首文尾前后呼应强调凸显。
二是基于句式的句型定位:议论或抒情句将情感态度明确化,常有表达作者为文目的的作用,所以“文眼”出现在这些句式中的可能性大。
三是基于内容的主旨定位:前文说到“文眼”是全文线索与中心所在,同理当然可以对全文每一部分进行归纳,再将其整合为全文中心,这便是“文眼”所在。
根据《湖心亭看雪》的文本特点,其“文眼”的发现过程可将这三种方式综合。
整体教学设计以教师引导、鼓励学生自主发现为主,注重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激发其兴趣,提高其参与度。
1.归纳内容,引导发现。要求学生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归纳全文内容,按以下两类对文中所叙进行分类:作者看景、对人态度。
2.提出问题,分类归纳。作者看景活动的特点是什么?(独)对人态度是怎样的?(忽视舟子、与亭中人对饮)。
3.深入分析,自由发挥。作者“独”看景说明了他对景物的什么态度?(喜爱、欣喜等)作者对舟子与亭中人为什么有不同态度?(相似行为、共同情趣、理解)
4.回归文本,发现文眼。作者的这些态度应该如何评价?文中有没有对此的评价?(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5.回溯文本,印证“文眼”。张岱的行为与情感是不是痴?
在以上引导过程完成后,学生已经能够认识到《湖心亭看雪》一文的“文眼”是痴,此时便可以发挥“文眼”的作用,在认识“文眼”的基础上整理思想感情。
过程大致是前文的“痴”的原因总结,教师应在此时再次强调作者生平,引入作者相关文章,使学生加深明清换代之时作者的“遗民情愫”,将“痴”具体归因到作者的经历,如前文所说,无人理解方“痴”于与陌生知己的痛饮,故国破碎才“痴”于比王朝恒久、比人稳固、寄托着作者故国记忆的江山景色。
三、教学意义归纳
结合语文教学的目的所在,将“文眼”作为抓手的教学方法有以下两点意义。
从情感维度与心理认知上,此教学方法着眼点是作者思想感情的内敛给学生造成的认知困难,结合中学生的认知特点,有具体的切入点,对于他们理解抽象情感的作用就如同一把钥匙,掌握钥匙方能直接打开与作者沟通的大门。只有以适合中学生认知特点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才能使他们最快地接受文本、教师所要传递的情感取向,才能激发他们的主观探寻意识,才能加深他们的理解,使他们自主地受到熏陶,达到语文教学的情感维度目的。同样用适合学生而不是适合教师的方法,才最有利于教学的开展,使教学活动更加简洁、高效。
从语文教学的技能性目的来说,在散文教学中强调“文眼”、突出“文眼”,将“文眼”作为连接内容和情感的桥梁,对于学生理解散文本质、进行散文写作非常有帮助。散文“形散意不散”的特点在其有“文眼”这样一个内嵌联系上体现得淋漓尽致,作者以“文眼”为线索展开全文、以“文眼”为中心构建全文,对于学生修正自己的写作,克服文章中心不突出的问题大有裨益。同时该方法的引入,对于学生自身阅读方法的积累、阅读能力的提升很有意义。在教学过程中的反复强调并不是无意义的,而恰恰是基于这一目标的潜移默化的加深。
参考文献:
[1]成艳.文眼,学生阅读理解文本的抓手.泰州市大冯中心小学.江苏教师.
篇6
【关键词】散文;教学设计;文本研读
关于散文的界定,在文学、文章学、语言学学界各有说法。刘锡庆教授曾对散文这样界定:“用第一人称的手法,以真实、自由的笔墨,主要用来表现个性,抒发感情,描绘心态的艺术短文,即谓之散文。”由此观之,散文应该具有个性化、自由化、情感化等特点。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韩向东教授认为:语文教学将“形散而神不散”奉为散文的唯一特征并反复强化,但真正的散文经典往往是主题多元、情感复杂、结构开放、形式多样、叙述角度多变的,这是封闭的“神”所无法囊括的。
一、人教版中学语文教材散文概览
散文,作为一种文学体裁,古而有之,或骈赋碑铭,或序跋笺疏,或奏议策论,或题款尺牍,皆洋洋洒洒,读来朗朗如洪,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可谓蔚为壮观。较之古代散文,近现代散文作为教学“例子”出现在中学语文教材之中的比重还偏大些。
从入选中学语文课本的散文篇目来看,语文教材中选入的文学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时代的气息,如毕淑敏、余秋雨、张抗抗等具有浓厚的当代气息的作家作品出现在语文教材中。另外,人教版语文教材中,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等,朱自清的《春》、《背影》等,教材虽几经修订却仍被作为保留篇目,可见其价值并没有褪色。由于中学生知识积累有限,对文本的理解能力不强,选文也考虑了学生这方面的特点,选入的散文作品相对而言通俗易懂,文质兼美,有很强的可读性,同时可以进行审美熏陶和情感陶冶。
二、什么是教学设计
什么是教学设计?怎样的教学设计才是真正的教学设计呢?我们应先将目光聚焦在教学设计理论上来。R.M.加涅认为教学设计是“计划教学系统和系统过程”,乌美娜教授认为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和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试行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对方案进行修改的过程。”
自1987年钟启泉等教育学界人士相继引进和介绍了国外的教学设计以来,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教学设计上的理论与实践实践也相应丰富起来,其中,建构主义理论在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领域影响深远。建构主义认为学生学习的四大要素是:学习情境、会话、协作和意义建构。教学设计的过程应该在学生习得性经验基础上进行意义构建,那种教师侧重于将自己在课堂上“如何讲” 和“讲什么”作为中心的经验式备课( 计划) 活动, 不能算作真正意义上的教学设计, 或者说是最边缘层次的设计活动。
三、文本研读是散文教学设计的关键
语文课程标准在阅读教学建议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教师应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
散文,是真实生活感受的艺术性表达,有着思维的广度与阔度,对文字的使用相对灵活自由,值得我们对其文本进行仔细咀嚼,故而我们在散文教学设计时应该兼顾散文多元化的特点进行文本探讨。
(一)亲近作者及其与众不同的写作背景和创作意图
《文心雕龙》中关于情随事迁的说法:“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如是必显。”文本是作者与读者的闲谈的桥梁,走进作者及其相关的创作背景是品读鉴赏散文的第一步。散文在创作之初已经融入了作者的感情经历和心路历程,在笔端流淌出来的是作者与读者如朋友般闲谈的结果,鲁迅、周作人等文学大家将散文比喻为与朋友的闲谈、漫步,倒也是恰如其分。读宗璞的《紫藤萝瀑布》,如果不了解宗璞和她的家人在中受到的不公待遇,不了解她与小弟的感情,又怎么能感受作者看到紫藤萝花花开花败的心境?读朱自清的《背影》,读到父亲的来信那一段:“我身体尚好,唯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大去之期不远矣”的痛楚是什么?1947年,朱自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谈起22年前写的《背影》:“我写《背影》,就因为文中所引的父亲的来信里那句话。当时读了父亲的信,真的泪如泉涌。我父亲待我的许多好处,特别是《背影》里所叙述的那一回,想起来跟在眼前一般无二。”通过引入相关的背景资料加以解读,也就明白了作者的创作动机。鲁迅写《风筝》,文章中写“精神的虐杀”一事是否有资料佐证,这些都需要回归作者的时空,去感受作者当时的心境。
这些散文写真人、记真事、抒发真情实感,在作品当中留露出的情感具有个体性,表达的是作者或憎或爱、所思所想,或慨叹命运,或追问和反思生命的价值与意义,体现出对自我价值的发掘和对生命意义的寻思,让读者回味无穷,这种个体情怀性可以直击学生心灵深处,引起内心的共鸣。
(二)个性表达,品味多元形式
散文的创作形式多样、百花齐放,作者的个性化表达体现在其结构的精妙。如对“蜜蜂”的塑造,作者在第一段道出“蜜蜂是画家的爱物,我却总不大喜欢。”但奇怪的是,参观了荔枝林里的养蜂场之后,作者对蜜蜂的态度就来了个一百八十度转弯,在文章最后,作者写到“这黑夜,我做了个奇怪的梦,梦见自己变成一只小蜜蜂。”杨朔用的欲扬先抑的手法将蜜蜂赋予其人格化,让我们从中也感受到了不一样的蜜蜂精神。
在朱自清的《背影》中,文章以“背影”为题,开头点出了父亲的背影: “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 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但作者却没有直接写父亲送别儿子的背影,而是先从徐州、扬州、南京开始,写祖母去世、父亲赋闲、变卖典籍、还了亏空等等悲凉之事,时间由远及近,且多次蕴酿悲凉的气氛,由此铺垫出父亲在车站为“我”买橘子时的背影和离别时的背影,细腻的笔触里,作者对父亲的真情实感呼之欲出。文章四次写背影,特别是后两处将父爱子,子惜父的深情写得淋漓尽致,其写作结构可谓浑然一体,无懈可击。
(三)自由抒发,咀嚼语言的不寻常味道
散文的语言是闲散悠闲、灵活自由的,细细咀嚼,会有不同寻常的味道。如《散步》中开篇即写了一家四口在田野里散步:“我们一家在田野里散步,我和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儿子。”在这里,作者并不是在每个人的后面加顿号,而使用的是逗号,这是怎样的情感抒发?我们知道,每个逗号都是一个分句,其主语是要分开的,用逗号就更能突出了每一个家庭成员在作者心中的重要地位,这也显现了人见中年,责任重大,这也为后文“走大路、走小路”的分歧作下伏笔。就这么细微的地方都能看出作者的用意。
还有《背影》中的语言也是值得玩味的,“我把他给我做的紫毛大衣铺在座位上。”作者为什么要突出“他给我做的”?
《济南的冬天》是写景的大作,老舍可以把生命气息不浓的场景写得轻盈而欢快,充满了灵动的气息。“古老的济南,……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的房顶上卧着点雪,对,这是张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一个“卧”字将济南雪景图写“活”了。
(四)情感倾泄,感悟境中情
散文作品里蕴含着“人、事、景、物、情、理”,使得其文本传递给我们的是“景中有情,情寓景中,境中有情,情由境生”的绵绵情感。散文教学设计应该从散文的情与境出发,让学生仔细品读其中情感。但现在有不少的散文教学设计往往乐于借助于课文中的语句作教学延伸,品读作者的感情,这种“走到作者之外”,“走到了课文之外”,“走到了语文之外”,“走到了人文之外”,于是“把语文上成了非语文”的方式是要避免的。
当然,不同类型的散文也有不同的解读方式:记叙类散文,要把握文章叙述时间、地点的转换及其串连的线索;抒情类散文,要把握文章优美意境的书写,从文字中品读作者的喜怒哀乐,吟诵涵咏就应该出现在教学设计当中;哲思类散文,要把握作者的情与理的表达。正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当代文学理论关注接受主体对文学作品的意义构建,强调读者的个性化创造。散文的阅读与欣赏,并不是单纯对散文本身或作者意图的传递,而是对散文个性化表达的再创造。对散文文本的探讨从散文的结构、语言、情感等方面进行探讨是不够的,还需要根据特定的散文进行文本解读,期待来日再述。
参考文献:
[1]韩向东.找回失落的文体个性――不同文体文学作品的教学思路[J]语文建设,2008.1
[2]乌美娜. 教学设计模式简述[ J] . 外语电化教学, 1987, ( 2) .
[3]钟启泉. 从现代教学论看教学设计的原理与课题[ J ] . 教育研究, 1987, ( 7) .
[4]裴新宁. 谁是教学设计者? [ J] . 全球教育展望, 2003, ( 5) :69- 74.
篇7
关键词:整体感知;散文;方法
散文,是四大文学样式之一。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学体裁,在中职语文教材中占有较大的比重,能体现中职现代文阅读能力考查的诸多要素。但是,散文又具有区别于其他文体的一个重要特点“形散而神不散”,即取材十分广泛,行文自由,表现手法不拘一格,但是所要表达的主题却明确而集中。所以,对于阅读能力相对较弱的中职生来说,通读文章而不知所云,就成为一种很普遍的现象,也是我们散文教学的一个难点。所以,如何在散文教学中,贯彻中职语文教学大纲整体感知课文的要求,提高学生现代文阅读能力,就成为我们中职语文教师教研的一个重要的课题。
整体感知,既符合阅读的基本规律,又是深入理解课文的前提。下面,笔者试通过一些实例,在指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上从以下几方面来做一些粗浅的探索。
一、注重解题
散文的题目可比喻为散文意境的门窗。从其作用来讲,有的是点明写作对象及其特点,有的是表达作者的主观感情和态度,有的是揭示文章的主旨,有的提示了文章的线索和结构思路;从用语特点来讲,有朴素的、平淡的、有新奇的、有含蓄的、有赋有诗意的等等。解题可使学生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甚至可渐渐进入散文优美的意境之中。特别是那些兼有多重作用,且既新奇又含蓄的散文题目。
例如,毕淑敏的《离太阳最近的树》,要指导学生理解这个题目的三层含义:一是红柳生长的环境是海拔最高的高原,“冰峰林立,雪原寂寥”,让人都觉得“不可思议”;二是红柳“离太阳最近”,从太阳那里吸收了光和热,蕴涵着伟大的力量,能“对着高原的酷寒和缺氧微笑”,显示出极强的生命力;三是暗示了红柳是高原上唯一的绿色,曾经为人类做出了固沙防风的贡献。通过解题,学生即可初步把握作者的情感和小中见大的写法。
类似的还有李乐薇的《我的空中楼阁》。题目具有一语双关之妙。它既指“我”居住的“小屋”建在山脊上,在烟雾迷蒙中,凌空而起,轻灵而自由的姿态,犹如耸入天际的楼阁,又指幻境中的“空中楼阁”,喻指作者理想中“独立”“安静”的生活环境。这样便于学生了解作者由实入虚,将现实的自然景观,融入迷离朦胧的诗一般的意境,引人入胜,耐人寻味的写作特色,理解作者正是通过虚实相生的写法,表现了大自然的美好、小屋的可爱,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独立人格的向往。
再如,曾宏燕的《情人节的玫瑰绽开在教室里》。题目不仅暗示了文章的主题和线索,并且运用了设疑激趣的手法。如果能提示学生,作者为何把教室与红玫瑰、情人节与教师和学生这些很难关联的人、时、物交织在一起,在学生心中造成疑问,引起猜测、期待、疑虑等心理情绪,再通过欣赏文中有关场面描写和人物的神态描写、心理描写,那么这个发人深省的故事所蕴含的教育意义,学生就易于接受,而且能取得引人入胜的效果。
二、注重理清线索和结构
线索是文章的脉络,结构是文章的骨架。抓住散文中的线索,理清其层次结构,就能整体把握其思路和内容,有助于透过散文的“形散”的表象领略其内在的神髓,分析文章的立意。散文构思的线索,一般常见的有:以情为线索,以理为线索,以物(或人)为线索,以空间(或时间)为线索等。有的文章不但有明线,还有暗线。读散文能抓住线索,就便于理清作者思路,准确把握文章的立意。
例如,老舍的《我的母亲》,写了母亲平凡、孤苦而伟大的一生。作者以时间的先后顺序组织材料,从母亲的出生、出嫁、生“我”,一直写到去世。脉络很清楚,阅读时只要提示学生找出文中表现时间顺序的语句,就能初步整体把握课文的思路和内容。但是,母亲这样漫长的一生,可写的事情很多,作者为什么重点写了母亲对“我”的六次影响?作者为什么这样选择材料,又是如何组织这些材料的呢?所以说,能找出表现母亲勤俭朴实、善良宽厚、为人热情和坚韧刚强的品质及“我”对母亲的感激、怀念和赞颂之情这条贯穿全文的暗线,就基本上把握了课文的主题。
再如,吴冠中的《画里阴晴》,篇幅短小,完全可以直接从理清全文的结构和思路入手,来欣赏其主题。这篇散文共四个自然段,结构上采用了起、承、转、合的传统技法:第一段由路过故乡的感受起笔,引出作者对“湿”的独特感悟;第二段承上赞美湿的景色“格外有韵味”;第三段转而说明“喜欢画阴天和微雨天的景色”的缘由,为推出中心做好了铺垫;第四段综上所述,借用“鱼和熊掌可以兼得”作比,说明阴和晴两种审美趣味可以并行不悖。这篇散文阐述的是艺术创作的重大原则问题,却先从小处切入,再层层铺垫,最后水到渠成,篇末揭示中心。
三、注重把握“文眼”
文章中最能显示作者创作意图、揭示主旨、涵盖内容的词句叫“文眼”,它在文中起画龙点睛、提纲挈领的作用。它或在篇首,或在篇中,或在篇末。抓住“文眼”可以举纲张目,有效地提高阅读效率。
例如,林清玄的《好雪片片》,以“好雪片片”为题,又以“好雪片片,不落别处”收束全文,作者把美好心灵和人与人之间的温暖,看作是“灌溉了我们的心田”的“生活中的好雪、明净之雪”,起到点题的作用。如果能结合老人的形象,感受蕴涵其中的情感和含义,也就把握了该文的中心。
再如,张抗抗的《窗前的树》中,结尾“这段漫长又真实的日子,槐树与我无声的对话,便构成一种神秘的默契”,总括了前文对洋槐四时形态美的描述,并且揭示了作者笔笔写洋槐,处处写的是自己的心声的写作意图,使我们领会了作者热爱自然、享受自然、体验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趣的主旨,实为点题之笔、升华之笔。
篇8
表现一:教师要求学生全文搜寻,说出中心,将“以文悟意”变成“以意析文”。
如在教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时,教师导入课文、疏通字词后,便要求学生快速浏览全文,找到文章主旨所在――喜爱并留念百草园的生活,对内容艰深的三味书屋生活的厌恶,批判了封建教育制度对儿童天性的束缚。然后由中心衍生出三个具体的问题:一、作者为什么喜欢百草园的生活?二、文章是如何写三味书屋生活的?三、全文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情感?
这种“以意析文”式的散文教学思路在如今的课堂里屡见不鲜,甚至成为一种范例。因为这种阅读教学思路在中考和高考中有加快阅读速度、提高阅读理解题“命中率”的功能,对付应试教育尤为管用。然而它却在文本和读者之间构筑起一堵无形的高墙,堵塞了双方情感交流的通道:文本的感染力、震撼力无法激荡读者,读者的生命体验无法与文本碰撞。这样的阅读剥夺了学生披文入情、亲近文本的机会,再美的散文在学生心目中呈现的也只能是骨肉分离、支离破碎的形象。
教师要避免“以意析文”带来的阅读缺陷,必须重视“以文悟意”的过程。“以文悟意”和“以意析文”是散文阅读不可分割的两个环节,“以文悟意”是基础,“以意析文”是深化。只有深入文本,从字里行间感悟文意,才能实现物我交融,才能调动审美联想,引发创造激情,才能进入高层次的审美鉴赏和评价。
表现二:学生未动,帮扶在前,脱离文本,层层暗示。
如学习散文《往事依依》,在新课初始阶段的背景知识介绍中,教师出示了具有明确提示性和指向性的材料:全国特级教师于漪应河南《中学生阅读》编辑部的邀请,撰写了本文,突出强调了热爱自然、热爱祖国,多读书、读好书、明做人之理的重要性。有了这几乎明朗化的暗示,“聪明”的学生很快懂得了教师的良苦用心。在体会景中之情时,学生马上对号入座,根据以上提示解决问题,一路畅通无阻,即使作者品读《水浒》图像的想象再怎么奇特,自然风光描写再怎么充满诗情画意,文中诗句再怎么优美、空灵、旷远、奇特,学生也难以深入文本,因为他们的阅读思维早已被暗示和铺垫所左右,不需理解就可以“懂得文本”。于是,文本成了聋子的耳朵――摆设。这种做法有其深层次的原因,随着对教师综合素质考核要求的提高,上公开课成了不可缺少的一环,为了追求课堂结构的完整,不影响课堂进程,顺利完成教学任务,不少教师便采用如此方式顺利求得一个合乎教参的标准答案。这种急功近利的“聪明”做法剥夺了阅读者的独立思考的权利和提升阅读能力的机会,违背了散文阅读的规律,使阅读失去了意义。
如何回归正道?最好的办法是不借助其他文本,不借助他人的指导,学生以独立的姿态开始阅读,凭借自己的力量,独立地阅读文章,让阅读回归本真的状态。在遇到阅读困难的时候,教师再作适当的引导和启发,慎重选择作为“脚手架”的材料,切不可束缚学生的思维,干扰阅读的进程。
表现三:着眼于应试教育,阅读过程成为知识和方法的运用过程。
如学习《幽径悲剧》一文,先回忆相关的散文知识:记叙描写是议论抒情的基础,议论抒情是记叙描写的升华。然后提炼与知识点对应的记叙描写的内容,划出议论和抒情的关键句。思考两者的关系,得出结论:先叙写古藤萝前后的不同境遇,这是议论的基础;后议论抒情,这是记叙描写的升华。这种散文教学思路常常被美其名曰重视学法指导,关注新旧知识的联系,加快课堂节奏,突出教学重点,提高课堂效率。但这种以知识引路的教学,遏止了学生的感性渴望,限制了学生的阅读探究之路,泯灭了学生的阅读个性,将教学纳入机械、程式化的轨道,将经典文章降格为训练知识的工具,这种实用功利的阅读只能塑造平庸愚蠢的阅读者。
篇9
在李老师这个课例的第一课时,他用了绝大部分的时间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在他看来,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不一样,他(她)们朗读的抑扬顿挫、轻重缓急也不一样。以下是这堂课中的一个极小片段:
学生读了一遍后,我开始抽学生起来单独读。我先抽一位男生:“请你从第一段读起。希望你能通过你的朗读,让我和同学们看到你对课文的初步理解。”“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这位男生开始读,“今天晚上,哦不,是今晚上,在院子里坐着,乘凉,突然想起……”他读得结结巴巴,掉字换字不少,而且读得很快。“同学们,他读得怎么样?”我问。大家摇头。我问胡迪:“你具体说说。”胡迪说:“他读得太快了。而且还读错了一些地方。”“嗯,对。是读得太快了。”我说,“给人的感觉,朱自清不是在散步,而是在跑步。”学生们轰然大笑。我对胡迪说:“你觉得该怎么读,给同学们示范一下,好吗?”胡迪同学的朗读,吐字清晰,很有感情。“不过,还是有点儿小跑的味道。”我一句玩笑话,指出了她的不足。我决定不急着让学生往下朗读,因为既然问题暴露出来了,就应该及时有针对性地解决。我对大家说:“这篇文章的话语方式是自言自语。因此,同学们在读的时候,要把这种语气读出来。怎么才能读出这种语气呢?关键是把自己当作朱自清,进入他的内心,把文章的语言变成自己的心声自然地流淌出来。
以上教学片段,揭示了朗读对于文章理解的重要意义。老师让学生用角色扮演、模仿朱自清的口吻朗读的方法,展现的是一种多层次的阅读。
在第二课时中,李老师先让学生找出自己感兴趣的词句,品味这些词句的妙处,逐步推敲,深度揣摩。大致流程如下:找经典——针对难句逐步分析——深度讨论《采莲赋》的增删对文章美感的影响——老师分享自己的阅读体验——整合鉴赏方法。在这一课时,学生和老师都成了鉴赏主体,老师分别用了朗读、找关键字、仿写、自由讨论等方法来达到鉴赏的目的。
纵观《荷塘月色》的30多个课例,李镇西的这篇课堂实录是少数能够真正关注到抒情散文“读法”的课例,可以说是课例中的“另类”。这篇课例把教“读法”、教鉴赏作为教学重点,在教学内容的设定上是比较到位的,然而问题依然存在。
首先,这堂课把多层次阅读和语感教学划上了等号。第一课时中的多层次阅读触及了语文教学中一个不可回避的话题——语感。关于语感,学术界给出了不同的解释。尽管说法林立,但关于如何找到语感和语文教学的契合点仍然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难题。在这篇课例中,老师试图通过变换形式的反复阅读来体现语感在教学中的重要地位,然而却并未把语感转化成为具体的教学内容,教学尝试仍然只是停留在感性层面,这与传统教学中的“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熟能生巧”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
其次,在教“读法”的过程中,老师试图用自己的阅读经验来代替学生的阅读经验。在这篇课例的结尾处,老师在还有不少问题没有得到解决的情况下直接搬出了自己的阅读经验,并以此引领学生完成对课文的整体鉴赏。很显然,这种做法有灌输的嫌疑,如此一来,老师的阅读经验变成了教学内容,学生想学的“读法”变成了对老师阅读经验的模仿。不但教学目标未能达成,教学内容也出现了偏离。
篇10
一、领略语言美
散文用词灵活、生动、形象,体现一种传神美。从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进行审美,可以抓住重点词语步步深入,让学生在视觉与情感的强烈震撼中感受语言的美。如《拉萨的天空》从头至尾都在描述拉萨天空的“蓝”, 蓝是全篇的关键点,是散文构思的凝聚点。教学中,我首先在板书课题的时候,用蓝色粉笔写 “天空”。 对于学生来说拉萨充满神秘,显得陌生而遥远,接着利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拉萨的蓝天,在低回的音乐背景下朗诵,把学生引领进一个如仙境般的天地。读完,我要求学生用一个字形容拉萨的天空,他们不约而同地喊出了“蓝” !再让他们找找文中有哪些“蓝”。学生们毫不费劲地全部找了出来。抓住文本中的蓝进行归纳:“ 湛蓝”、“蓝晶晶”写出了拉萨天空蓝得纯粹;“纯净”、“明洁”、“透亮”写出了拉萨天空蓝得明净。我还告诉学生在拉丁语中,蓝宝石就是折射天空的蓝。
文中运用了不同的蓝,学生在寻找这些深蓝浅蓝中,拉近了与文本的距离,深刻体会到语言的美已经不仅仅是色彩的震撼与视觉的冲击,更是语言本身的魔力。
散文中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展现一种生动美。《西湖》中运用了大量比喻,诠释了西湖的秀美典雅。用“犹如一面硕大的银镜”,描绘出了西湖平静柔美的姿态;用“孤山东边的白堤和西南的苏堤,就像两条绿色的绸带,轻柔地漂浮在碧水之上”使西湖的动态美跃然纸上。从这一静一动的勾勒中,学生眼前仿佛呈现出一幅隐隐远山,湖水盈盈的仙境。如《北大荒的秋天》还将几种修辞手法融在一起,“小河清澈见底,如同一条透明的蓝绸子,静静地躺在大地的怀抱里”比喻与拟人并用为文本增色。
美的句式,美的修辞,带来赏心悦目。学生体会了这些修辞手法的妙用后,就会情不自禁地“情动而言形”。语文学习中,“读”字当头, 在反复朗读中用心灵去拥抱语言,揣摩修辞方法在表达上的丰富内涵,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美的熏陶。
二、品味情感美
余光中说过:“散文在一切文学的类别之中最难作假。”散文是最真实、最直白的,是作者内心情感最自然的寄托。在进行散文教学时,一定要引领学生关注作者在字里行间中的情感。深入文本发挥想象,换位思索是品味散文情感美的有效途径,以“境中之情”去拨动学生“胸中之情”,在对情感的理解认同和反复体会中品味和提升。
如教学《桂花雨》,我引导学生进行换位思考把自己当作小琦君,从“帮着在桂花树下铺竹席,帮着抱桂花树使劲地摇”入手,因势利导地问:“你一会儿做这个,一会儿做那个,不觉得累吗?”学生纷纷表示这是小琦君无比渴望的乐事,终于盼到了真是激动万分。摇桂花的情节引起了学生的共鸣,表现出真实的情感毫不做作。特别是学生在扮演小琦君,大声地喊出:“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他们忘记了这是课堂,忘记了自己,完全融入了文本,真情流露,再次进入了角色。因为文本不仅浸润了作者的情感,也是学生真情实感的“发生源”。
这样,学生在感受文本浓浓情感的同时,对领悟作者的情感自然就水到渠成。与文本充分的对话中,揣摩作者真挚的情感,在无形中接受情感体验,真是“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三、鉴赏意境美
“一切景语皆情语”,情感可以推动文思,辞以情发。当学生的情感达到一定程度,他们就会有喷吐的愿望。所以需要充分挖掘文本的内涵,创设浓厚的教学情境,才能够诱发学生的真切体验,引领他们进入课文所创设的境界。如教学《荷花》“闻着花香,看着美丽的荷花,我忽然觉得自己就是那其中的一朵”,我利用多媒体画面与语言的渲染,让学生展开充分想象自己就是一朵荷花,进行大胆表演。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尽情展现荷叶的形态美、色彩美、茂盛美。学生走进文本,走进了美的意境,走进作者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