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全球化范文
时间:2023-04-02 23:34:5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科技全球化,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全球化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世界范围日益凸现的新现象,是当今时代的基本特征、从物质形态看,全球化是指货物与资本的越境流动,经历了跨国化、局部的国际化以及全球化这几个发展阶段。货物与资本的跨国流动是全球化的最初形态。在此过程中,出现了相应的地区性、国际性的经济管理组织与经济实体,以及文化、生活方式、价值观念、意识形态等精神力量的跨国交流、碰撞、冲突与融合。总的来看,全球化是一个以经济全球化为核心、包含各国各民族各地区在政治、文化、科技、军事、安全、意识形态、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多层次、多领域的相互联系、影响、制约的多元概念。“全球化”可概括为科技、经济、政治、法治、管理、组织、文化、思想观念、人际交往、国际关系十个方面的全球化。
按英国学者戴维. 赫尔德的说法:“全球化是一个体现社会关系和交易的空间组织变革的过程,此过程可以根据其广度、强度、速度以及影响来衡量,并产生了跨大陆或区域间的流动与活动、交往与权力实施的网络。
推动“全球化”进程的,从面上看起来是经济活动的作用;但就其根本却是科技进步。“全球化”作为人的社会关系和社会交往的“世界化”,其实是在互联网建立后才真正确立的,这种“世界化”程度的提升也是互联网不断创新、发展的产物。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人的“网络化生存”就是“全球化进程”的当下写照。因此,正视“全球化进程”就意味着必须正视科技进步对人类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和深刻影响。
如果把文化视为“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那么科技进步是人类在当下社会实践中最重要的“文化创造”;而如果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界定的“文化是一种生活方式和生存方式”,那么当今人类的生活和生存方式显然具有极高的科技含量甚至有由科技进步来主导的趋势。科技进步已成为“全球化”的原动力,交通和通讯技术的进步变为全球化的依托。交通的进步促进人员和物质产品的全球化,通讯的进步促进精神产品的全球化。当然,两类技术的作用经常分不开。互联网能调动资本,轮船也能传播精神。目前的全球化主要是通讯技术的飞速进步引起的。伴着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知识经济方兴未艾,信息时代又接踵而至。随着商业竞争的加剧,企业产品创新速度的快慢和科技含量的大小决定了企业的盛衰成败。科学、技术、生产之间以及各门科学和各项技术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空前加快,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20世纪70年代初,在西方发达国家,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0%,现在已达到80%。
篇2
1全球化语境下科技与价值分化的概念与现状解读
(一)科技异化概念
科技异化,源自马克思劳动异化理论,是“劳动异化”的概念引申。它强调劳动主体“人”与科技之间异化关系。人创造科技,然而科技突飞猛进的发展逐步脱离了人的掌控范围,人被科学抛弃,成为了被迫适应科技发展要求的工具。例如,工业文明造成的生态问题、能源问题、道德缺失等等。简而言之,科技带来了文明,促进了社会进步与经济繁荣,也引发了巨大的价值危机。
(二)全球化语境下的科技与价值分化的根源
万物皆有源。长期以来,著名的专家学者对全球语境下科技与价值分化都进行了深刻的反思。科技作为一种实践的工具,其价值本身是中立的,因此,我们不能将科技与价值分化的责任推到科学本身,而是应该辩证的来对待。经过对专家学者论述的分析,找到了以下两个根源:
(一)科技发展对伦理价值的忽视。
居里夫人曾说:科技是无罪的,罪在于滥用科学。科技作为一种工具,具有两面性,是否产生有益的效果取决于应用科技的主体。然而,许多科技的创造者为了获得更大的利益,忽视了社会伦理,引发了战争等一系列的危机;
(二)科技与人文分离。
科技具有社会性,然而在社会发展中,科技的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使科技的发展脱离了人文精神的引导,造成了科技异化。
2全球化语境下科技与价值分化的风险危机
(一)科技与价值分化带来的全球化危机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人类逐步步入了全球化,全球化与科技共生的观念受到了社会的普遍认同。随着二者的共同发展,科技与价值分化现象跨越了国家与体制的壁垒在世界范围内蔓延。首先,资本社会对利益的追逐,使科技无节制的被开发利用,自然变成了纯粹的消费对象,环境问题与资源问题加剧;其次,全球化背景下,利益至上的观念导致了世界范围生产的无序性,最显著的特征是近年来金融危机的频频爆发;接下来,科学技术成为了第一生产力,但是各国之间科技发展的不平衡导致科技大国逐步占据竞争的核心地位,造成了全球化的不公平现象,引发一系列危机;最后,因为信息技术的渗透性伴随着信息技术漏洞的普遍性,黑客与技术攻击在全球范围蔓延。这些都是全球化语境下所带来的价值与分化问题。
(二)下的风险与危机解读
著名的哲学家马克思认为,资本逐利本性致使技术的胜利是由价值的败坏作为代价换来的。人们为了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加剧了对科技的开发与滥用。与此同时,马克思还提出资本社会科技已归人格化资本所有。科技成为了支配社会的一种手段,造成了人文价值观的缺失。他强调只有把科技从资本主义制中解放出来才能最终消除科技的异化现象。
3全球化语境下科技与价值分化的强化
超越目前科技与价值的分化严重困扰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如何最大限度的解决这一问题变得尤为重要。
(一)以人文精神作为价值导向
科技是实现价值的重要手段,因此正确的科技价值观是科技能够稳定健康发展的指明灯。随着全球化发展的深入,科技与价值分化跨越了国家与制度壁垒。但是,科技离不开人性,将“以人为本”作为科技发展的价值导向,能够一定程度上抑制个体的私欲,将不同国家利益放在同样的道德标准下,使科技服务于全人类。
(二)推动全球化合理化发展
在国际社会发展中,我们常提到“共同利益”的概念,它是指一个组织、一个国家甚至整个社会共有的利益。追求“共同利益”有助于达成社会化的共识。全球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构建公平的、公正的、合理的全球化是缓解科技与价值分化,实现人类共同利益的重要手段。理性的引导全球化发展,需要各个国家的共同努力。就目前世界大势看,推动全球化合理发展仍有很长的道路要走。
4结语
篇3
2017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在提到实施《中国制造2025》时,已明确指出“把发展智能制造作为主攻方向”。这种提法,给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未来之路真正指明了方向。
近年来,作为中国制造业的典型代表,美的集团正在稳步推进以“智慧家居”和“智能制造”的“双智战略”。
这一战略,是中国企业供给侧改革的一个优良的产业样本。“智慧家居”是传统家电使用体验的一次革命,通过供给侧的技术进步,创造新的消费需求。
“智能制造”则是“智慧家居”的技术基础,从小处说,它关乎产品的品质和产业的效率。从大处说,它是国家技术进步的重要产业推动力。
实际上,在所有制造业巨头都高呼“智能制造”的今天,很多人不过是还停留在口号上。而美的真正地把“智能制造”放在了企业转型升级的核心位置,尤其是通过对库卡、高创这两家世界领先的技术巨头的并购,美的再次站在了中国家电行业的最前端。
“最强大脑”会让人脑休息
观察人类历史的演进,有着很多“有趣的”维度,比如交通工具,它让人类移动得更快;比如医疗技术,让人类活得更长,等等。
人类的居住体验,同样是重要的维度,从最初的冷热不均的穴居,到后来有了电扇和空调的现代家居。住得舒适,曾一度提升了人类的寿命,最终提升了生产力。
现在,人类的居住体验开始有了一场革命。“智慧家居”就是这场革命的起始点,它通过对人类大脑的解放,将居住的舒适度提升到新的台阶。
这不是概念,而是正在发生的现实。
2016年12月9日,美的空调联合江苏卫视、远景影视在南京举行“空调中的最强大脑―美的智能王空调‘最强体验官’战略会”。
会现场,“名角”云集。他们有《最强大脑》主持人蒋昌建、《最强大脑》名人堂队员“王昱珩(鬼才之眼)、鲍(迷宫行者)、贾立平(魔方狂人)、王峰(归来王者)、王鹰豪(魔方隐士)、刘健(空间游侠)、郑才千(超级找茬王)、申一帆(光影控梦师)、孙亦廷(辨音神童)、李威(超级辨脸王)”等人。
这些人将成为美的智能王空调的首批“最强体验官”。此外,不是“名角”,也有机会,因为美的还会在全国范围内,征集美的智能王空调“最强体验官”。
空调和一个电视节目走到一起,表面上,会给人带来不少“意外”。但如果你有能力洞察家电的未来变局,那么,这场会的“意外”就不难理解了。
美的家用空调事业部副总经理兼国内营销公司总经理刘涛的话,回应了这种“意外”。他谈到:美的空调联手江苏卫视《最强大脑》节目,不仅看中的是《最强大脑》节目热度和用户口碑,更重要的是,《最强大脑》的精神与美的‘智能空调领导者’方向高度吻合。
业内人士认为,作为一档兼具“烧脑+猎奇”特质的科学类真人秀,《最强大脑》吸引的受众,多数是文化水平较高或思想更前卫的观众。这类人对生活品质要求较高,智能化家居产品接受度更高。因此,无论是节目气质还是受众群体,《最强大脑》都和美的智能王空调十分契合。
那么,美的空调的“最强大脑”到底“强”在什么地方,能够和这些“名角”相提并论呢?
首先,本着对消费者负责的态度,谈论任何一个产品,都必须要设定一个具体的场景,这样才能让消费者好理解,一清二楚,而不是故意玩概念,让他们云山雾罩。
场景是这样的:普通消费者对于家居的要求,其实可以简单地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是安全的要求,第二层是健康的要求,第三层才是舒适的要求。传统的家用电器实际上只能满足第三层层次的要求,而且只是部分地满足。
但随着技术的进步,家居系统真正的“最强大脑”,是可以逐渐满足这三个层次的要求的。美的智能王YB200就是一个典型。
先从第三层的“舒适要求”说起,美的智能王YB200的有一个独特的智能识人技术,可以实现手势控制空调。比如,当你回到家,你已经累得快散架,那么回家进门一抬手,空调就会自动开启。
一般来说,普通人总会把家当成一个用来放松的身心,恢复体力和精力的鏊,让使用者更“轻松”―让使用者的大脑能够好好休息,这是家居的“终极价值”之一。
平时乱放遥控板,这是“人之常情”,而智能识人技术真正可以理解这种“人之常情”,让消费者摆脱遥控器的“束缚”。此外,消费者还可以通过手势,实现空调定向送风和跟随送风的模式,“风随心而动。
实际上,以上这个“让人脑休息”的休息智能识人场景,不过是美的智能王YB200“最强大脑”的功能之一。
家居为什么一定要智能化?
“让人脑休息”的舒适需求,美的智能王非同凡响。而在第一、第二层次的居住需求中,美的“最强大脑”则正颠覆着家电行业“智能家居”的原有框架。
第二个层次是健康。雾霾问题,越来越让那些初为人父人母的中国消费者揪心。“自己吃点霾就算了,孩子呢?”美的智能王YB200搭载着目前全球领先的IFD高效集尘技术,去除空气中的PM2.5这方面,在竞争对手中位居前列。
家居,最重要的层次其实是安全,而且这个层次的重要性似乎越来越高。某种意义上讲,随着中国社会的“分层”现象正在逐渐成为现实,家居的安全的重要性,怎么强调也不过分。
比如,美的智能王YB200有一种独特的“天使眼”智能图像识别技术,它具有“入侵保护”与“入侵推送”的功能,可以让消费者实时看护自己的家。
通过这些技术,如果家里有“不速之客”,那么智能王YB200便会自动将入侵提醒信息,甚至录像发送到消费者的移动终端。消费者可随时查看录像,如果确认是盗窃,还可以保留视频证据,以便破案或将违法者绳之以法。
一位家电行业的知名专家曾有一个观点:未来的智能家居,它应该不让人感到家电的存在,但却可以对消费者体贴入微,提供那些关键时刻的“必须功能”。在这个意义上讲,美的是“基于现实,却面向未来”的。
不过,当下的家电行业,似乎越来越多的人都在谈论智能家居,在某种意义上讲,谈论智能家居似乎成为了一种“时尚”和“潮流”,不谈就落伍了。但对于制造业而言,“智能家居”产品的制造、只能系统的构建,它们全都是需要产业基础的,而不是空谈概念。
目前,美的是整个空调行业“智能产品线最完整、智能制造水平最高”的企业,在“智能家居”领域,基础强大。比如,在智能产品方面,美的“智能王”空调推出的“冷热感应、语音控制、手势控制”等技术,均处于行业领先水平,为用户提供更加便捷、更加个性化的智能服务。
近年来,美的集团的“双智战略”正在不断推进,这是一个一体两翼的战略,一是“智能家居”,全面升级“美的i+智能空调产品线”,二是“智能制造”,改造“美的空调智能化工厂”。
领先的技术和产品,其基础都是强大的研发和先进的制造。因为,当“智能家居”没有“智能制造”作为“物质基础”,那么任何消费者体验都将是无源之水。相反,最强大、最领先的“智能制造”又会反过来会让“智能家居”的体验更完美。
“智能制造”是转型的基础
谈论“智能制造”,必须要向谈论一个市场被人们忽视的产业规律:为什么很多领域内,世界上最好的产品,一定是龙头企业制造?
这个问题似乎不言自明,有人认为,因为产品好,所以企业获得消费者认可,自然成长为了龙头。其实,这种回答只对了一半。
产品好,企业做大;而唯有企业做大,才有更多的研发投入可以“砸下去”,从而创造出更好的产品,获得更多的消费者认可。从而,企业进入不断做大做强,成为龙头的“良性循环”模式。美的就是这种技术创新“良性循环”模式的代表。
美的在家电行业有着很多“第一”,比如,它是中国家电行业的第一家世界五百强。但这些“第一”已经代表着过去。现在,美的成为了中国第一家宣布转型为全球化科技集团的家电企业。
2017年3月8日,“智启未来”2017美的战略会在上海浦东举行,包括库卡(KUKA)、高创(SERVOTRONIX)等来自全球的合作伙伴、媒体与经销商千余人出席,共同见证美的转型与蜕变。
“美的智能工厂”给活动带来了一种最强烈的震撼。活动现场,借助远程连线展现了一座“智能工厂”的真实场景。在C2M(Consumer to Manufacturer)即反向定制的制造模式下,客户从下订单到收货,12天完成,并可全程订单跟踪。这是对传统制造业的一种“颠覆”。
“设备自动化、生产透明化、物流智能化、管理移动化、决策数据化。”美的家用空调事业部副总经理乌守保从以上五个维度,概括了美的智能制造的精髓。
不过,要真正成长为一个全球化的科技集团,智能工厂只是众多环节之一。美的真正着眼未来的,是打造智能制造的全球产业链。未来,美的即要成为“智能制造”的翘楚,也成为这条产业链的掌控者。
在这方面,美的稳扎稳打。2016年12月,美的宣布完成对KUKA(库卡)的要约收购,总占KUKA股份94.55%。2017年2月,美的收购Servotronix(高创)超过50%的股份。德国公司库卡是全球领先的机器人制造商,而高创则是全球领先的以色列运动控制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
此前,由安川控股51%工业机器人公司以及由美的控股60.1%服务机器人公司双双投入运营。这两家公司都是日本机器人巨头安川和美的的合作结晶,双方将联合进一步深耕中国市场的3C行业自动化应用,以及服务机器人领域的研发。
“从安川到库卡再到高创,美的这把牌会如何打?”过去几个月,这个问题始终萦绕在许多行内人士的心头。在活动现场,美的集团副总裁顾炎民博士,带领首次亮相美的舞台的库卡CEO Till Reuter博士与高创CEO Ilan Cohen博士,对这个问题给出了首次的系统回应。
据Till Reuter表述,o论在管理端还是技术端,美的给予了库卡充分的尊重,确保了库卡在企业运营上的独立性。库卡则将帮助美的在机器人本体生产、工业自动化方案、系统集成、以及智能物流等领域全面布局。“库卡将以德国的高精尖技术为依托,领导全球产业发展,占据工业4.0的制高点。”
Ilan Cohen则表示,高创将成为美的完善机器人及工业自动化产业链布局的有力一环。未来,将帮助美的充实在运动控制和伺服电机等专业领域上的技术储备和产品储备。
“抓住了新产业内的制高点,然后不断通过合作并购完善分支布局,美的的全产业链布局就会更加完整。这一步应该说走得很漂亮。”一位行业人士如是说。
顾炎民表示,美的有很成熟的产业链整合经验,对机器人产业有着多年的亲身参与和全面考察,市场与技术能完美结合,将产生巨大的协同效应。“库卡和高创是美的在新跑道上的起跑信号。”
篇4
新科技革命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全球化,促进了市场竞争和生产效率提高,降低了生产成本和产品价格,激发了科技开发和知识普及丰富市场供给的多样化,促进了世界生活方式的接近,但以全球化,信息化,自由化为标志的全球经济发展,也带来新的矛盾。
(一) 新经济所带来的大部分好处为发达国家所获得。
市场经济理论家们理想中的“中产阶级”没有得到发展,反而出现了20:80的两极分化。
所谓“胜者通吃”,“喂奶经济”,都是形容两极分化的形象说法。经济增长局限于一部分国家,1980---1996年,只有33个国家,达到3%的人均年增长,59个国家的人均增长皆下跌,他们主要是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国家,以及前东欧集团和前苏联国家。
1999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发表的<人类发展报告>指出:全球贫富差距越来越大。最富裕的国家20%的人口控制了全球国内生产总值的86%,全球出口总额的68%;世界上最富有的200人在1994---1998年使自己的资产增加了1.2倍,总收入占全球人口收入的41%。9年来,世界最富的20%人口和最穷的20%人口收入之比,从30:1上升到74:1。
信息革命集中于发达国家,高科技加大了贫富不均。专利,富裕工业国家持有世界97%的专利。联合国1999年度人文发展报告指出,虽然能直接上网的电脑已经从1988年的10万部增加至1998年的3600万部,大多数人仍旧无法接触电脑互联网之类的新科技。在美国,一般人只需付出一个月的薪酬,便能购得一部电脑,在孟加拉,一部电脑的价钱等於当地居民8年的收入。美国电脑数目比世界其他各地的总数还要多,南亚地区虽然占全球人囗23%,网络使用者只有0.04%,非洲及阿拉伯不足0.5%。目前的网站有八成以英文写成,但会说英语的人只占全球人囗的一成,进一步阻碍了非英语地区人士接触电脑世界。
两极分化加剧了社会动荡,黑社会,有组织犯罪集团也全球化了,每年总收入达15000亿美元。1995年的贸易总值估计为4000亿美元,约为世界贸易额的8%,较钢铁和汽车的股份总值还要高,差不多相等於纺织、煤气和石油的股份总值。
新经济虽然提高了生产效率和总量,但如果使用其他标准,例如增加公共财富、保护所有人的生存权和维护他们的公民权平等、发扬团结与合作的精神等,我们就会发现,全球化与信息技术之间的联合会产生不利的后果:
第一,是对人类共同财富的合法化占有。是合法化了的世界技术社会“种族隔离”。
对人类共同财富合法化的掠夺不仅仅是表现在传统方式上,例如,世界资本对各贫穷国家的廉价劳动力的剥削等。众所周知,1997年,世界舆论曾强烈谴责美国的耐克公司支付给劳动者的工资过低。同年,耐克公司付给迈克尔·乔丹的广告报酬,要比2·2万个亚洲劳动者的工资总数还多。现在,掠夺是以各种生物化学、药物学和农业食品方面的跨国企业私人占有生物资源的形式进行的,而专利权正是使这种占有合法化了。现在唯一真正的“世界权利”是“知识产权”。这可以使私人资本变成世界资源的主人。
第二,使大多数人更加依赖资本而生存。
新经济把人变为“人力资源”,其生存权只能依赖于资本的效率。“人力资源”的权利被禁锢在全球化和技术之间。由于其他地方有着更廉价、更有效率的“人力资源”,全球化(尤其是劳务市场的全球化)也就剥夺了其他“人力资源”的劳动权利;而无论“人力资源”是否替代人力劳动,技术都在决定着“人力资源”的就业水平。为尖端技术和“智能”技术提供的资金越多,人的发言权就越少。因此,资本在利益的重新分配中能够占有大比例的剩余价值,而“人力资源”则没有任何“自然”的权利,只有证明自己工作的义务。
发达国家出现了把所有货物和服务都商业化的趋势。一切都变成了商品,都被置于市场“规律”之下。在空运、电话、保险、银行、铁路和邮政等方面是如此,在医疗卫生、社会保障、退休金、就业、教育、电力、煤气甚至水等方面也是如此。“共有财富”越来越少,“私人财富”越来越多。调节“共同生活”的原则是而且越来越是个人的利益、金融效益、生产率、收入等等。公民的权利是按比例分配的,只是以消费者的权利和股东的权利等形式存在的。如果一个人不是有支付能力的消费者,也不是较重要的股东,就没有多少发言权,更没有什么影响力。
第三,被合法化了的世界技术社会“种族隔离”。
从理论上讲,各种信息和通信新技术可以成为民主化以及发展个人创造力和文化多样性的一种强大而有效的工具。实际上出现了世界范围的技术“种族隔离”,即善于和有条件获得新知识经济的人与不善于和没有条件的人之间的隔离。这种“种族隔离”是各种社会鸿沟越来越深的结果:受过教育的人与文盲、男人与女人、富人与穷人、老板与工人、年轻人与老年人、白人与有色人种、城里人与乡下人等等。因特网首先是为受过教育的人、白人、领导、讲英语的人、年轻人和城里人建立的。新“种族隔离”的合法化是建立于教育和知识不平等的基础之上的。
在美国,有5000万人变成“功能性文盲”,无法上网,社会地位越低,上网率越低。低社会阶层的上网率为53%,高社会阶层为83%。上网者可以得到更多的信息和教育机会,并提升能力。
(二)宏观经济特别是金融市场不稳定
经济全球化特别是金融全球化,使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作为一个整体的依存性的空前提高,经济、金融波动和危机的传导性急剧增长。没有一个民族国家与经济体可以在闭关锁国的条件下孤立地单独生存与发展,也没有任何一个民族国家或经济体可以采取某种措施,单独损害别人而不同时损害自己。它们之间的整体依存性不可能是均衡对等的,发达国家比发展中国家占有优势。
各民族国家经济的不稳定性增强,金融安全成为国家安全的重要部分。东南亚金融危机突出地暴露出在新形势下金融的极其脆弱性。金融是强大的,只要人们对它心,只要它能正常不断地运转,它确实强大无比。然而,一旦人们对它丧失信心,不再去存款反而大批取款,或企业只借款、不还款,金融体系立刻就会瘫痪。所以,对金融脆弱性的认识,必须在经济全球化与金融一体化形势下变成各民族国家的共同意识,这是维护经济金融安全与主权的社会基础与根本保证。必须警惕某些超级大国联合运用金融手段、政治外交手段与军事手段给一国安全造成的致命性打击。
经济金融活动的全球化与金融监管国别化的矛盾日益加强。产生许多无序的金融活动和金融资源的过度开发,形成许多监控的盲点和误区,特别加剧了各种投机性、避税性、洗钱性金融活动的负效应。以趋利性和流动性为特征的国际游资唯利是图的大规模炒作和以搞垮某一经济体经济、金融社会秩序为目的的恶意攻击性炒作,更形成了金融危机爆发和迅速扩散的策源地。一个国家的宏观经济如果长期失去平衡,就难免受到国际金融资本的冲击,如亚洲国家在金融危机前都存在:
1。贸易条件恶化和经常帐户出现赤字的程度。1995年东亚5国出口增长速度迅速下
跌,到1996年,印尼经常帐户赤字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3%左右,韩国为5%左右,马来西亚为6%左右,泰国为9%左右。而受到危机影响相对轻微的经济,如新加坡、台湾和中国大陆,经常帐户支付余额都比较充足。
2。经济增长对全球资本市场的依赖程度。
3.短期债务对外汇储备的比率。需要寻求国际援助的三个国家,不仅外债多,而且短期
外债对外汇储备的比率高,1999年泰、韩、印尼高达100%,203%,和176%,而其他经济则在50%以下。
4.对金融部门监管不当,裙带资本主义盛行。
5。企业自有资金少,发展依靠高水平杠杆融资。1996年泰、韩、印尼企业的债权对股权之比分别为185%,325%,和183%,其他经济一般在100%以下。
6。受影响较大的经济,房地产和股市的泡沫较大。
在经济全球化和金融一体化的条件下,金融在急剧地提升了其对一个经济体的资源配置能力与效率的同时,也迅速地提升与累积了它自身的系统性风险。风险可转嫁给所有经济体、经济人,供给者只承担其中极小的一部分,与它的收益远不成比例,利益少数人得,风险所有人分担。这种不对称性使金融泡沫化具有十足的内在利益驱动和不可遏制的势头。在这一金融博弈中,发达国家占有明显的利益与优势。
(三)美国经济与全球经济的关系失衡
美国经济的高增长,低物价,全球化,同时孕育内在矛盾,金融风险在积累。
篇5
2011年对于全球化学工业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先扬后抑的总体趋向,加之充满变化与危机的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多種因素混杂在一起构成了世界化学工业发展的整体格局,同时也为2012年的发展前景埋下了伏笔。
在欧债危机尚未解决,美国经济依然疲软的情况下,世界化学工业在2012年的发展走向并不乐观。
美国化工理事会首席经济学家凯文?斯威夫特做出预测,相比2011年全球化学品4.8%增长的预计,2012年全球化学品产量增长将继续走低,为3.6%。而这个增速预测的前提是欧债危机进一步好转和中国经济持续稳健增长(不发生硬着陆),然而除以上因素外,叙利亚与伊朗形势的不确定性因素,也将直接影响全球原油供应局面,进而导致化学品市场的不稳定和不确定。在经过2010年阶段性反弹后,2011年主要发达国家化工行业增速开始处于相对平稳且回落的状态,预计2012年增速将降至年均2%。
在全球经济发展不景气的情况下,2012年化工行业的发展前景充满了变数,在未来如何保持相对稳定的增长和在疲软形势下寻找发展的突破口,严峻形势不言而喻。
在国际化工协会理事会公布的2012年世界化工行业发展总体纲要中,对国际化工业前景持谨慎而乐观的态度,指出全球化工行业发展必须实现自身产品供应链条的持续稳定,在此基础上形成良性循环。
2012年虽然面对诸多挑战,然而新兴市场化学品需求依旧旺盛。2011年,新兴市场需求总体增速为5.4%,而2012年其增速将会继续提高,成为低迷市场中的亮点。美国化工协会理事会数据预测显示,2012年新兴市场化学品需求将增长6.2%,其中专业化学品增速将继续扩大。
近期,sri咨询公司公布的最新数据中,按市场价值计算,到2014年全球专用化学品市场年均增速约为4%,中国将以年均7.3%的增速独领。在世界地区划分中,亚洲其他地区(不包括日本)的增速为5%;中东和非洲地区增速为4.3%;中南美洲增速为4.2%;中东欧地区的增速为4.1%。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世界主要经济体的增速将放慢,日本增速为3.3%,北美增速为2%,西欧地区增速为1.3%。新兴市场化学品需求快速增长在全球经济走低的大背景下,不失为一股强劲的助推力量。
国际化工协会理事会在的对于2012年里约热内卢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的目标建议中,明确指出了化学工业发展的方向与建议。首先,形成可持续、安全的化工循环发展链条。其次,步入具有相对弹性、客户化
转贴于
的绿色经济发展道路。再次,化学工业的技术与科技创新是绿色经济的前提,国家政策的有效引导和鼓励是支持创新产品与技术的保障,而注重经济、社会和环境发展的政府是创造绿色经济发展和提高绿色增长的必要条件。在这样的发展背景下,全球化学工业发展趋向将进一步向着可持续、创新、绿色及注重效率的时代挺进。
虽然新兴市场的需求增长良好,处于相对优势的发展状态,但在化学工业的科学发展创新上仍旧落后于世界发达国家,创新发展的不平衡性在2012年将继续扩大。这主要体现在对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方面,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将通过高效的节能技术大幅削减碳排放量,以及通过巨大的创新投资发展新型技术。
今年1月19日,在日本举行的以“支持现在,创造未来”为主题的化工研讨会上,日本提出了集中力量关注材料创新,将产品竞争转化为材料竞争的宏观策略,并将加大能源、资源的节约,创造可持续发展与保护环境的回馈社会型模式。对于世界新兴市场来说,在高速增长的同时如何实现产业的升级改造,由单纯注重规模转化为以效率先导的发展模型上,为未来发展奠定基础,同样也是2012年全球化工行业发展大势所趋。
篇6
一、课标要求
1.概述世界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趋向。
2.理解世界各国相互依存、相互竞争的复杂性。
二、教材分析
本课依据课标(实验稿)要求进行编写。
1.从宏观角度来说――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
2.从微观角度来说――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如何驾驭全球化浪潮以谋求更好更快的发展,是当今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
三、学情分析
九年级学生从知识的积累到身心的发展都具有较强烈的探究世界的动机,他们分析解决问题能力较低年级有所增强,但还未形成学习的系统性。
四、教学目标
1.识记与理解:记住经济全球化趋向出现的时间,列举表现,初步认识当今世界经济格局的特点,分析经济全球化趋势形成的原因和影响。
2.能力与方法:列举生活实例认识经济全球化趋向和当今世界经济格局的特点,学习全面、辩证地分析历史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世界各国相互依存、相互竞争的复杂性。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趋向的形成.
难点:正确面对经济全球化趋势给发展中国家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六、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自主、合作、问题探究等方法。
七、教学过程
1.教学内容:(1)浪潮汹涌―经济全球化趋向的形成。(2)福祸相依―经济全球化的机遇与挑战。
2.教学环节:第一,情境导入;第二,共同学习;第三,小结回顾;第四,体验成功;第五,快乐心得。
3.设计思路:创设情境神入历史―共同学习感知历史―问题探究感悟历史―快乐心得的情感体验。
第一,情境导入(3分钟)
观看图片“中国手机发展典型里程碑”,辅助问题探究,神入历史。
第二,共同学习(30分钟)
教学内容的两部分共同学习经济全球化趋向的形成。
第一部分:浪潮汹涌――经济全球化趋向的形成
首先,展示“手机发展简史”图片和材料《经济全球化趋势及其应对策略》,结合教材。
活动:七嘴八舌话手机,故事:第三个苹果。
原因:概述世界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趋向是课标要求,而教材的文字表述和学生运用材料及图片所进行的商讨式共同学习,学生的体验会更加深刻。
其次,发言。学生概述世界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趋向、原因、表现及主角。
原因:让学生在相互交流中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为后面情感的形成进行铺垫。
第二部分:福祸相依――经济全球化机遇与挑战
首先,本环节三个活动,在课前调查手机资料基础上,让学生讲述富士康手机工厂故事;发现手机的污染;波导二十年的沉浮。结合教材,感悟经济全球化特点及影响,中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原因:课标要求理解世界各国相互依存、相互竞争的复杂性。创设多种学习情境,以点盖面地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去理解和感悟。
其次,发言。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感悟现实、中国,谈体会。 原因:通过师生对话,及时抓住生成问题。感悟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认识对外开放、参与国际合作与国际竞争的必要性,形成创新是生命力的情感体验。
第三,小结回顾
师生根据学习目标共同把本课内容串联起来,完成知识小结的同时,反刍一些教学中的重要概念,加深印象。
第四,体验成功
主要是课堂测评,围绕教学的重难点问题和常见的考点设计了4个简答题,随机抽取既让每个学生都产生适度的紧张感,又让他们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
第五,快乐心得(2分钟)
结合师生交流学习心得,谈谈感悟,写出疑问,对本课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作一个小结。
篇7
关键词:全球变化;通识课程;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6-0195-03
近些年,由于时代的发展、科学的进步、社会的需要,全球变化已经成为一门全人类共同关注的世界前沿科学[1]。全球变化具有多学科交叉的特点,是一门具有很强生命力和新生长点的科学,也是许多国家政府首脑甚至全人类共同关注的问题。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旨在使学生了解在全球尺度上,由于自然和人为原因造成的环境变化问题的实质以及人类如何应对全球环境变化问题,帮助学生从时间维认识地理环境的过程、区域特征的形成以及人地关系等问题,使学生建立起地理科学是时空耦合的综合科学的观念,增强学生关注地球、关注环境和从整个地球系统认识环境变化的意识。因此,学习全球变化科学的知识对现代大学生来说既是必需的也是非常必要的。
通识教育就是要为学生提供一些基础的知识,这些知识既是人文教育的标志又是学生进行学习的基础[2-3]。我们知道,大学生本身具有相当大的可塑性,很少人狭隘到只能在一门学科专业里出入,因此,大学施以通识教育,可以使毕业生具有高度自我调整的能力,以适应快速变迁的社会,无论就业、转换职业或继续深造,都有伸缩、取舍的空间[4]。简易言之,如果说专业教育旨在培养学生在某一知识领域的专业技能和谋生手段,那么通识课程则要通过知识的基础性、整体性、综合性、广博性,使学生拓宽视野、避免偏狭,培养独立思考与判断能力、社会责任感和健全人格,也就是教化他们学会做人[2,5]。
全球变化课程是我校通识教育环境类核心课程之一,由于全球变化涉及内容较为广泛,以及作为全校选修课程使其授课对象的知识背景参差不一,再加上学生人数众多,教学难度较大,为此,笔者自2009年承担该门课程以来,不断从全球变化教育、教学内容、教授方式、教师角色的转变及考核形式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和研究,希望能为该门课程及相关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一、全球变化教育现状
全球经济迅速发展,并且人口急剧增长,与此同时全球变化问题接踵而来。解决全球变化问题的根本措施就是加强全球变化教育。大学生正处于对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和发展阶段,全球变化教育渗透于地理教材中的各个章节,这样有利于全球变化知识的传授。全球变化教育使学生了解人类所处环境的特点,增长环境知识,最终通过提高学生的全球变化意识,改善全球变化行为态度,树立正确的环境观,从而节约资源,改善环境,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此前一项研究通过问卷调查方式了解学生全球变化教育现状,调查结果显示:老师及地理教师的全球变化意识素养水平和全球变化教育的状况都不容乐观。目前在全球变化教育方面的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如学生的部分全球变化知识掌握情况不很理想,环保意识较差,以致有些破坏环境的行为。教师渗透全球变化教育的意志和态度不坚定,全球变化意识较浅薄等。所以,现阶段大学生全球变化教育急需改善。
二、教学内容的选择
通识课程最大的特点是它面向的对象复杂化。来自全校不同院系、不同学科或不同专业的学生共同选择一门并不熟悉且无该课程的相关知识背景的通识课程,这无论对学生还是老师来说都是一种挑战。要想做到老师讲得下去、学生听得进去,绝非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为此,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至关重要。“全球变化”广义的定义即“以全球变暖为主要特征的全球环境变化”。众所周知,“环境”一词所涉及范围极其广泛,既包括以大气、水、土壤、植物、动物、微生物等为内容的物质因素即自然环境,也包括以观念、制度、行为准则等为内容的非物质因素即人文环境。基于学生知识背景的复杂化及目前环境问题的多样化和严重化,笔者自2009年开设《全球变化》通识课程以来,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以全球气候变化为主线,结合现实中或身边发生的环境问题,同时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在每学期的第一次课首先是入学教育课,笔者都会极力倡导大学生注重情商和智商的教育。同时,引导学生去关注我们生活环境的变化,并思考为什么会发生这些变化?由于人类活动,全球变化的趋势在相当长时间持续下去,那么能否回到平衡?人类如何适应?这些都是关乎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问题。
在第一次课,笔者经常会给学生提出一个问题,你们知道我们这个地球能养活多少人?关于这个问题,好多学生都答不出来,但这个问题显然引起了他们的兴趣。笔者提示学生,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统计,在不考虑能源衰竭等问题前提下,我们这个地球最多能养活75亿人,然而按目前人口增长的速度,到2050年世界人口将要达到100亿,所以问题来了,算下我们现在距离2050年还剩下多少年?多出来的人怎么办?怎么解决吃、住、行等能源问题?抛出这个问题后,不少学生陷入沉思,他们知道了“我们要开始关注我们生活的地球,关注我们的环境了!”笔者开设这门通识课每学期的课件都不同,没有固定的教学内容,多选择近期发生的一些环境或气候问题,比如今年的“雾霾”问题。笔者一般会在每次课选一则新闻事件,让学生讨论并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如此做法,学生上课玩手机的现象少了,上课的积极性也提高了,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因此,笔者认为在通识课程的内容选择上应注重新颖性和实用性,让学生感受不同学科的魅力,紧密联系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实际,给学生以有益的启迪或引导。
三、多样化的教授方式
在教授方式的选择上,除了上面提到的“设问式”的教授方式,将互动式教学方法运用到通识课程的教学实践中去,显得尤为重要[3]。因为,由于学生的专业水平和知识背景具有明显差异,如果老师在课堂上喋喋不休只顾自己讲课,不关心下面的反应,教学效果很难保证。观察到学生注意力不够集中时,适时讲述些生活中有趣的事情或人物,一方面引导学生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学生的情商和智商,一举多得。另外,为加强学生对环境和气候变化问题的思考和关注,每学期的课笔者会安排学生按自由组合的方式,上讲台进行专题报告的讲述,只有能讲得出来才表明你真正理解了某一个问题,同时对于学生也是一个很好的锻炼口才、胆量和交际能力的机会。每一个专题讲完是自由提问,学生或老师都参与问题的提出,由做专题同学或同组其他同学回答,将专题报告的成绩列入学生期末成绩中。这样,学生可以根据自己不同的知识背景,选择自己拿手或感兴趣的、与环境或气候变化相关的问题,选题范围广泛,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大大提高。另外,选择不同的视频形式结合主要的环境或气候问题来播放,比如《2012》、《后天》和《未来的地球》等,在这些视频中有地球进入冰期的科幻故事,有全球变暖将会引发地球空前灾难等景象。例如,在《后天》这部电影中,你能看到纽约市被淹的镜头:慌乱的人群、飞起的汽车、破碎的玻璃,后面是楼一样高的巨浪……你能看到发生在夏威夷度假海边胜地受到飓风侵袭的场面。通过这些场景,告诫学生,这就是破坏大自然的后果,这就是对人类的惩罚。此举有效地触动了学生的环保意识,也调动了他们学习这门课的积极性,并有效地提高了学习效果。
四、教师角色的转变
对于习惯了传统教学中以“教”为主要模式的教师来说,通识教育的教学方法是一种全新的挑战。在以互动式和挑战性讨论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普遍会感到不适应,甚至可能会无所适从并感到困难重重。因此,笔者认为担任通识课程教师既要精通自己的专业领域,同时要重视学生思维方法的训练,传授给学生的不仅仅是死板的知识与技能,而是正确的哲学观和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方式,提升学生的历史视野和人文素质修养,使学生具有强烈的探索精神。可以说,通识课程教学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授课教师。平庸的、学究式的、术语化的、过时的、刻板毫无吸引力的教学是学生对通识课不感兴趣和没有热情的主要原因。基于此,通识课教师要不断加强自身的敬业精神、人格修养和人格魅力。其实,教学过程本身就是一个教学相长的过程。在鼓励学生发言或做专题报告的过程中,有些学生表现非常出色,很有人格魅力,对这些学生多加鼓励,不仅可以给其他学生树立一个学习的榜样,而且作为老师也能从学生身上学到不少东西。诚然,学会欣赏每个学生的老师,也会逐渐获得学生的好感和认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学效果不断提高的好的促进剂。
五、考核形式多样化
为切实提高通识课教学的效果和质量,在考核形式上考虑到学生的不同知识背景,多采用考查的形式,同时,增加平时成绩的比重,采用考勤、课堂讨论、专题报告以及论文撰写等多种考核形式。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平时的学习积极性,综合评价学生的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并最终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此外,我们知道综合性大学所培养的学生应具备能力强、素质高、基础厚、专业面宽的特点,具有创新品质和可发展能力。现代大学教育应给予学生充分的选择机会,让他们接触不同的事物,使他们能对不同的学科、文化和不同的思维模式保持高度的兴趣和尊重,同时不断增进对自身、社会、自然及其相互关系的了解,使其能对自己未来的生活做出明智的选择[3]。承担通识课程的老师要有广博的知识面,在教学工作中一定要与时俱进,通过各种途径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勇于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朱诚,谢志仁,李枫等.全球变化科学导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
[2]万露.高校通识教育课程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江苏高教,2007,(5):74-75.
[3]王洪新,涂蜜,华小梅.通识课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09,(151):89-91.
[4]庞海芍.通识教育课程:问题与对策[J].大学(学术版),2011,(5):15-22.
[5]陈小红.通识教育课程模式的探讨[J].复旦教育论坛,2010,8(5):40-44.
[6]冯惠敏.我国内地高校推进通识教育发展的瓶颈及对策[J].复旦教育论坛,2007,(05).
[7]蒋莱,王颖.研讨型课程:大学通识教育的有效途径[J].中国大学教学,2007,(09).
[8]苗文利.中国大学通识教育二十年的发展现状及理性省察[J].大学教育科学,2007,(04).
[9]王燕华.大学教学与通识教育述论――美国萨吉诺州立大学通识课程设置的启示[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04).
篇8
Abstract: Marx's theory as too much emphasis on the export of capital exploitation and oppression of the current wave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are tough challenges.Therefore, the need to return to the current output of Marx's theory of capital and oppressive exploitation, science to enhance the export of capital role in promoting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order to adapt to the times of "peace and development" theme of the times and the objective trend of global economic integration.
关键词:资本输出 经济全球化
Key word: Export of capital economic globalization
资本输出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其目标是更广阔的范围内从事实生产经营活动,以获取最大限度的利润。二战后,绝大多数的民族和地区实现了民族独立,在努力发展本国经济的过程中,绝大多数国家都把积极引进外国资本作为促进本国经济发展的一项长期政策加以坚持。按照马克思的资本输出理论,资本输出是资本主义国家对广大落后国家的进行剥削的重要手段,其后果是南北差距的日益扩大。既然如此,独立后的广大发展中国家为何还要积极引进外资,接受发达资本主义的“剥削”呢?
一、对马克思资本输出理论的分析
马克思资本输出理论揭示的是资本主义社会下资本的运动规律。他指出,资本积累必然会产生“剩余资本”,这是资本输出的前提条件。他认为:“如果资本输往国外,那么,这种情况之所以发生,是因为它在国外能够按更高的利润率来使用。”[1]这揭示了追求高额利润率和获得高额利润是资本输出的根本目的,因此它要求资本以“不断过大产品销路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 。 [2]以追求利润的最大化。资本主义国家正是通过资本输出和不等价交换,在“竞争”中使资本输入国成为其原料产地和销售市场。通过这些手段,“资产阶级……正像它使乡村从属于城市一样,使未开化和半开化的国家从属于文明的国家,使农民的民族从属于资产阶级的民族,使东方从属于西方。” [4]与此同时,马克思指出了资本输出的过程也是其生产关系扩张的过程,在客观上不自觉的促进了当地旧生产关系的瓦解和资本主义新生产关系的确立 [3]
由此可见,马克思在资本输出理论上是坚持两重性的,但他把资本输出造成的对落后国家的剥削和控制的作用放在首位,而把对当地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降到次要地位。当今,各国各地区都在努力吸引外资为本国经济发展服务。从现实而论,再用马克思传统的资本输出理论来分析当今各国积极引进外资的现象时显然力不从心。因此在对待马克思资本输出理论时,我们也应该坚持发展的观点,以科学解释当前的经济问题和经济现象。
二、对马克思资本输出理论的发展及其原因分析
在对待马克思列宁的资本输出理论时,首先我们应当坚持马克思关于资本输出的二重性原理,一方面认可资本输出产生的直接后果就是南北差距的日益扩大,另一方面承认资本输出也是与其先进生产关系的输出相同步的,对瓦解当地落后的生产关系,在促进社会进步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其次要充分突显资本输出对输入国国民经济的促进作用,强化外资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正面影响。这是因为:
第一、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时代的深刻变革,使世界各国的联系空前紧密。更重要的是,二战后,广大发展中国家大都实现了民族解放和独立,政治上的独立使他们能够依据趋利避害的原则主动地引资,这与二战前的大多数落后国家在沦丧的前提下被动接受帝国主义国家的资本输出,从而造成政治和经济利益的严重损害大相径庭。
第二、资本输出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体,资本的输出不仅代表着资金在国际间的流动,更是资金、技术和管理技能的国际转移,会对资本输入国的经济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表现为:①为资本输入国的投资提供来源。②当今资本输出大多以跨国公司为媒介,凭借覆盖全球的销售网络,可以显著提高资本输入国的对外贸易。③外资的引进可以增加就业机会和国家的财政收入。
三、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对待资本输出的态度
经济全球化密切了各国之间的联系,但并没有消除国家之间的竞争与矛盾。资本输出也一样,它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与广大发展中国家相互博弈的过程。发达国家的跨国资本以金融和实业为跳板对发展中国家进行资本输出,使资本输入国按自己的经济需要建立经济体系,而资本输入国就要在抵制这种企图的同时,尽可能的合理利用外资,为本国经济建设服务。例如日本、韩国、新加坡等。相反,拉美和非洲的一些国家则在和外资的博弈的过程中至今没有建立起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
改革开放至今,中国也吸引了大量的外资。作为资本输入国,中国也不可避免的也要面临这种博弈,并在这种持续的博弈中,最大化的实现对外资的合理利用,使它们为我国的经济建设服务。
参考文献:
[1]《资本论》第三卷[M];人民出版社;2004版,第285页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卷[M];人民出版社;1975版,第469页
篇9
[摘 要] 探讨全球科技出版领域呈现的数据密集型出版、语义出版、可视化出版与互动出版等趋势。指出数据密集型出版从宏观层面构建海量数据的框架蓝图,为科学范式的转变提供基础环境;语义出版通过对各种文献进行标引关联,从微观层面铺设结构化数据的基础设施,解决数据和信息的机器理解问题;可视化出版作为重要的直观表达工具,从文献组成部分、文献架构、文献网络三个层面最大限度地提升科研人员获取信息的效率和效果;互动出版目前以学术维基出版物和全新的同行评议为主要特色,既是“无形学院”在网络环境下的延伸,也渗透于正式科学交流中,从读者和用户层面打破科学信息开放、共享、交流的主要障碍。
[关键词] 数据密集 语义出版 可视化 互动
[中图分类号] G2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5853(2012) 04-0073-08
1990年代末以来,数字化技术潮流急剧地影响并改变着全球科技出版的整体面貌。跨国科技出版集团纷纷完成了纸质期刊和图书的数字化,并实现了较好的营收。其中斯普林格出版集团1996年启动旗下期刊的数字化转档工作,2004年完成包括过刊在内所有纸质期刊的数字化工作。2011年,约翰·威利出版公司数字化的学术类产品与服务收入达9.99亿美元,占学术类出版总收入的59%[1]。然而,这一波科技出版和科学交流的发展植根于科学研究本身的范式转换[2],因此其表现不限于数字技术推动的载体迁移与升级,而是朝着增强型科学出版和交流的方向发展,并集中体现在数据密集型出版、语义出版、可视化出版和互动出版等方面。从科学出版和交流的内容来看,新增海量数据将转化为有效的结构型数据,并向着语义和智能出版方向发展;从科学出版和交流的工具来看,科技文献将普遍采用3D图像、视频、动画、虚拟现实等多种媒介呈现方式和技术;从科研成果的组织方式来看,科学信息和内容将根据用户需求从线性向非线性组织方式发展,并表现出更强的交互性特征。
1 数据密集型出版
历史上每一次重大变革都源于需求与现实的可能性,数据密集型科学的诞生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一方面,科学领域的数据量呈爆炸性增长态势。到2020年,全球以数字形态存在的数据总量将是2009年时的44倍,达到35泽字节(zettabytes)[3]。以生物医学文献为例,其增长率每20年翻一番,截至2008年该领域编目在册的文献已达1800万篇,其中当年新产生的文献80多万篇。研究显示,在目前的知识接收方式和状况下,若想在流行病学领域保持领先地位,研究者平均每天大约要花21小时进行阅读。正如东尼·海(Tony Hey)在《第四范式:下一次科技革命》中所言:专家们正在被大量数据淹没。另一方面,借能更加强大的计算机,对海量数据进行计算和挖掘已成为可能。因此,如何帮助科研人员突破纷繁数据的遮蔽,发现隐藏在海量数据之中的重要规律,成为数据密集型科学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而数据的出版、存储、解析、交换和再利用成为解决科学问题的关键。
篇10
“金融不稳定性假说”
与大多主流经济学家的观点相反,海曼・明斯基认为金融危机对于资本主义经济来说是内生的(即本质固有的),而并非是由于“外部”对其体系的冲击而产生的。他认为,在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内经过一个长周期,金融压力往往就会出现。这些压力也许会通过中央银行的成功干预被暂时“缓解”,通过成功实施货币政策也会防止流动性危机的蔓延。然而,有时在一定的条件下,例如1929―1933年,传统的货币政策也可能无效。在不断出现的危机以及应对危机的措施的基础上积累起来的压力,从长期来看在某一点上也许就不容易得到遏制。结果就会发生像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大萧条那样的事件。
明斯基认为,遏制金融危机的可能性依赖于经济中投机性投资的程度和所占的相对比重。他提出,就根本上不同的现金流对债务的关系而言,金融制度有三种基本形式。第一种他称为“对冲融资”(hedge finan―cing)(无论如何不能与对冲基金[hedgefund]相混淆)。对冲融资是投资项目的简单的传统融资方式,在这种方式中,同投资相关的负债最终用来自投资的未来现金流清偿。第二种他称为“投机性融资”(specula―tive financing)。在这种方式中,债务的利息可以从现金流中得到支付,但本金清偿不了。支付的短缺最终导致需要发行新的债务,以对旧本金进行再融资。第三种金融类型被称为“庞氏融资” (ponzi financing),名字取自20世纪20年代初著名的投资人Ponzi,他实际上是将金字塔计划销售给不知情的投资者。根据明斯基的看法,庞氏金融的特点是没有意图通过现金流偿付本金或者利息。在庞氏金融中,意图是通过举借新债或者出售资产来进行支付。
明斯基指出,投机性投资制度和庞氏投资制度都不能从投资内部产生足够的现金流以支付全部的本金和利息。因此,它们采取其他的方案以从根本上绕过这些支付。投机性投资和庞氏投资同样也代表了较长时期内未清偿债务的累积。因此,与传统的对冲融资相比,它们的趋势不仅会产生相对较低的现金流,而且还产生相对较多的累积债务。当资产价格大幅下降时,对于投机一庞氏制度和融资单位来说,总的收入负债比率将进一步恶化。这两种投资因其本质而从投资中产生极少的内部现金流,唯一的办法是强制清算、强行平仓。
明斯基认为,如果对冲融资主导了经济,那么金融危机就不会存在,或者相对比较温和,没那么频繁,并能很好地由中央银行的政策控制住。“相比之下,投机金融和庞氏金融所占比重越大,经济就越有可能成为一个偏差放大系统。”
明斯基反复指出金融结构和金融关系随时间而改变。他认为,经过长时间的良好时期,资本主义经济倾向于从一个由对冲融资单位占主导地位的金融结构,转向投机金融和庞氏金融权重越来越大的结构。在资产价格膨胀的条件下,趋势是投机性金融转变成庞氏金融的形式。并且在通货膨胀的情况下,庞氏金融的机构倾向于丧失净值和蒸发,“因此,现金流不足的机构将被迫设法通过出售头寸来维持头寸。这可能导致资产价值的崩溃”。
因此,明斯基的观点是,资本主义金融系统有如下内在的长期趋势:投机性投资和超级投机性(庞氏)投资会占据越来越大的比重,由此会导致资产价格大幅上升,并最终产生资产价格收缩和萧条。
如果任其发展,金融结构和关系走向投机性投资的趋势将最终占据上风,从而造成更频繁和严重的资产价格繁荣一萧条周期。明斯基认为,内部的制约因素也许可以阻挡这种趋势,因此投机活动激增造成资产价格爆炸的情形可能不会发生。另一方面,在投机性一庞氏金融占有重大份额、从而出现现金流的不足和债务对现金流的高比率情形的环境和经济中,上述遏制因素有可能被打破,“以致累积的相互作用的债务通货紧缩就会发生”。在这种情况下,明斯基认为,金融结构将会从“强健的”演变成“脆弱的”。
因此,在控制和遏制金融系统中发生流动性危机和偿付能力危机的趋势这个方面,明斯基赋予政策和制度因素以相当重要的作用。当约束和政策干预有效时,“内生性过程停止,并且重新启动反映约束和干预的初始条件”。但是,若是制度和政策没有及时更新和调整以适应新的结构和关系,那么曾经在一时一地有效的制度,也许在以后的时间和地点无效。言外之意,明斯基似乎认为像联邦储备、储蓄保险之类的制度也许一时会成功和够用,但是随着金融结构和关系的改变,制度和结构也必须要改变,以保证政策能有效防止系统内部发生的朝向金融不稳定性的固有演变。
当然,当明斯基写作的时候,他不可能预见到曾经用来遏制内在趋势的制度和结构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已经在多大程度上被“解除管制”,并被有效废除了。如果他亲眼目睹了当前金融解除管制的彻底程度,他将毫不迟疑地断定这将会导致一个权重更大的投机一庞氏活动并会显著增加金融的“脆弱性”。在涉及制约系统内朝向资产价格繁荣和萧条、金融脆弱性和金融危机的发展趋势时,制度和政策是很重要的。然而长期以来,随着金融结构的演变,近几十年来美国的实际做法不是不断发展和加强制度和政策,而是废除这些政策,或削弱这些制度。
当制度和政策约束强大时,金融周期和危机就会只以“不完全的或萎缩的形式”发生,而且制度和政策“可能可以遏制和抵消造成金融恐慌和大萧条的力量”。但是,一旦那些限制政策被取消或削弱,就可能发生相反的情形,朝向金融恐慌和大萧条周期的趋势就会增强。
以上论述当然没有穷尽明斯基金融不稳定性假说的全部内容。尽管如此,有关这一点的关键意见还是适当的。
首先,我们认为明斯基没有充分解释为什么金融结构和关系随着时间的推移愈加趋向投机性。而且他也没有充分说明不断增长的金融脆弱性和追求利润率的动力之间的关系,尽管他明确宣布金融趋于脆弱性是“追求利润活动的预期结果”。
为什么投资会朝着一个更加“脆弱的”结构发展?答案肯定在于投机性投资的巨大的短期利润率。本文的第一部分试着开始对此进行解释。明斯基在现金流的产生和负债率的意义上论述利润率,但也仅此而已。而且,对于投机性一庞氏投资来说,由于事实上几乎没有现金流,因此认为巨大的利润率是支撑转向投机性投资的主要诱因,似乎是个悖论。但是,如果投机性一庞氏投资在现金流的意义上不如对冲性投资有利可图,那么我们就需要对如此强烈的朝向投机性投资形式的趋势作出解释。也就是说,推动转向更多的投机性投资的主要诱因和驱动力是什么?如果是利润,是怎么驱动的?如果不是利润,那又是什么?
如果假定投资者转向更加投机的形式同利润没有任何关系而是同其他东西相关,那么这种假定不仅是反直觉的,而且是荒谬
的。投机性投资之所以具有较大的利润率,其原因应当至少部分在此:同发生在实体的实物资产上的投资通常具有较高的商品成本和销售成本相比,投机性投资几乎不存在商品成本和销售核算结构成本,这是它具有较大利润率的一个主要因素。除此之外,投机性投资的“电子性”和全球性意味着它比实物资产的对冲投资能够更迅捷地获得更有潜力的市场。
以解除管制的形式来消除障碍,为投机性投资又提供了一个巨大动力。有人怀疑,其他刺激投机性投资的因素可以在最近几十年来的各种税收和贸易政策中找到,这些政策为进行投机性投资提供了显著的直接诱因。最后,技术和其他生产力因素也应当属于支持更大的投机性投资趋势的各种因素。今天这个时代,如果没有数字技术、计算能力、软技术(金融建模方案)和互联网,很难设想各种形式的衍生品的传播。
其次,既然制度和政策在阻止和允许金融向脆弱性发展方面具有重要性,那么应该对于那些制度和政策进行更深层次的分析。什么样的制度和政策有可能有效防止正在发生的深度的、不稳定的金融危机?当然,明斯基没能回答这个具体问题,因为他写作和生活的时期是20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中期。因此,他关于金融危机和周期的制度和政策的分析看起来有必要进一步深化。
再次,在明斯基的分析中,对冲融资形式和更具投机一庞氏形式的融资之间,或者说实物资产领域的投资和金融资产领域的投资之间,几乎没有显示出相互关联性。在明斯基那里,两者明显是相互排斥的。另一方面,在现实生活中三种投资市场之间的利润率必然以重要的方式相互依存,即使没有其他原因,也必须在既定时间点争夺相同的可以得到的信贷。
最后,明斯基的分析强烈暗示金融周期和实体经济周期并不必然重叠,金融周期比实际的经济周期可能要长,但两个有时会在某种程度上趋同,并在更大程度上趋同,这会造成两者比未趋同时更严重的危机。然而,明斯基没有循此路线对周期趋同和重叠的可能性作任何细节性的分析。在某种程度上,不论用数学形式还是用图表形式从理论上对金融周期和实体周期之间的关系加以分析,都是非常重要的。
抛开前面对明斯基的观点所作的极为温和的批评不说,明斯基的分析对深入理解金融结构、关系和周期的性质和演化作出了巨大贡献。尤其应当指出的是,关于这种周期和相关的危机是体系内生的、固有的观点,对金融结构和关系的不断演变的重视,对朝向投机形式的内部趋势的确认,对投机性形式和资产负债通缩之间的关系的论述,以及有关长时段内阻止或允许发生金融危机和大萧条的政策和制度的相对有效性、无效性的论点,都是明斯基著作中值得进一步加以考虑的方面。
第三部分:运用
范畴分析金融危机
在各种的范畴和概念中,最为根本的是“生产力”概念。这一概念(以及事实)跨越时空,不仅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概念,也是所有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的基本概念。“生产力”概念也位于马克思高一级的、派生的概念的中心,这些概念有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资本的有机构成(以下称OCK)、利润率的趋势(以下称TRP)――所有这些都是马克思解释经济危机和经济周期的根本。
在经济学中,对于资本有机构成的观念很重要的是关于技术的普遍观念,技术被看作决定资本有机构成的生产力。正是技术及其相关的力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不变资本对可变资本的比率,资本有机构成和利润率趋势就是以这一比率为基础的。当然,下面将谈到,生产力概念――特别是作为生产力的技术――在分析金融资本时也起到重要作用。
为人熟知的资本有机构成公式为C/(C+V)。当加进有关剩余价值S的想法时,该公式就成为表达利润率P的基本公式,用整合后的公式表示就是P=S/(C+V)。后一个公式可简明地写作P=S'(1-Q),其中Q表示资本有机构成,也就是C/(C+V)。
现在我们把这些著名的范畴和简单的公式记在心上,就可以暂时转移到以当机形式出现的金融资本上。我们以后将回到经典的范畴上,解释这两种事物――经典范畴(资本有机构成、利润率趋势)和表达金融资本形式的新概念――如何能够被整合进一套能够对21世纪的以金融为主导的资本主义经济关系进行解释的新的概念和公式里。
从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到货币商品形式
指出下面这一点很重要:马克思在《资本论》第1卷中阐述的关于资本有机构成的概念,反映的是实体资产形式或者说资本的实物形式之间的关系,而不是资本的货币形式之间的关系。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不是资本的商品货币形式(CMF)。它们是实物资本形式;就是说,是实体资产和产品。在本文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曾反复提到资本的商品货币形式。人们认为这种形式现在在21世纪,在金融资本主导的经济关系、周期和危机中,起到中心作用。在明斯基那里,CMF可能被看作存在于对冲投资、投机性投资和庞氏投资中的商品货币的形式。然而,CMF并没有在上述基本的表示资本有机构成和利润率趋势(它们决定实体部门的周期和危机)的范畴和公式中充分表现出来,尽管CMF在21世纪的资本主义经济中具有日益重要的作用,并且在周期和危机中具有显而易见的日益重要的作用。
各种金融工具,诸如衍生品、担保债务证券、信用债务掉期和其他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明”的数量庞大的金融证券作为资本主义最近的金融和证券化革命的一部分,表现了CMF即商品货币形式。(这些形式也包括同这些工具相联系的新的金融机构,如结构投资工具、对冲基金等等。)这些形式表现了作为商品的货币的演进的高级阶段,它们已经大大超越以金的形式出现的简单货币、纸币等等。
简单货币的历史作用是使得资本能够从实物资产转化为货币,然后再转化为另一种包含有更大价值的实物资产。用的公式表示就是C―M―C,或者其反思的形式M―C―M’。有关简单货币的思想为马克思和很多19世纪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家所共有。货币职能最早是作为交易手段和交换中介。简单货币形式并非直接生产利润的商品。简单货币促进资本流通,但是在既定的时间点上并不给经济中的利润总量增加直接利润或交换价值。简单货币也不影响金融资本的总体构成。与此相反,CMF代表能够直接影响利润总量的产生和金融资本的数量,从而最终影响实体部门和金融部门的总体利润和利润率的货币。
如果在21世纪的资本主义经济中,货币不再只作为促进一般资本流通的简单交易手段起作用,而是日益成为能够影响总体利润和利润率的复杂形式的货币资本,那么它就应当在基本的范畴中具有同它影响经济的周期和危机的重要性和影响力相
当的表达形式。
金融资本形式,CMF,并不在马克思的资本有机构成中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代表价值(或剩余价值)的意义上代表价值(或剩余价值)。但是CMF最终建立在马克思的资本有机构成予以考虑的实体资产之上。CMF中有可能存在实在价值。但是反映利润的市场交换价值可以在CMF中的实在资产的“价值”之外存在。例如,次级抵押可以包含以实物资产住宅为基础的实在价值成分。但是担保债务证券、CDO衍生品(其中可以在其总发售中包括次级抵押),也提供一种附加的投机性“加价”。CDO在市场上以高于它们当中可能包含的实体资产的价值的价格(交换价值)出售。在学说中,赚取利润的能力同价值和剩余价值不一定同一;实际上,马克思自己就多次清楚地说明,利润是同价值和剩余价值极不相同的范畴。
因此,投机性的货币的商品形式(corn―modity forms of money)即使不创造附加的“价值”,也可以创造利润。同样重要的是,它们通过将投资从实体资产(从而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以及资本有机构成)转移到投机性投资,实际上可以减少实体资产部门的投资水平。这种转移反过来对于整个经济来说,不仅会影响资本有机构成,而且会影响利润率的趋势。如果从历史的角度表达这种思想,那么过去10年当中美国发生的转向投机性形式的投资的做法,可能要为实体资产领域投资的相对降低以及与实体资产投资相联系的利润率的相对降低负责。实际上,在2000年以来投机性投资、庞氏投资加速增长和美国实体资产投资率低迷之间,存在相互关联。而且,正如作为新的CMF形式层出不穷的结果而发生的向投机性投资的转移可能导致实体的、非投机资产部门的投资减少(从而影响资本有机构成和利润率趋势)一样,实体资产部门投资的相对减少也可能反过来刺激出现更大的投机性投资。这些假设只有通过经验分析才能检验。
比较实体部门和金融部门的有机构成
这里的论点是,明斯基评估投机性投资的分析方法提供了考察投机性投资转移对资本有机构成和利润率趋势所产生的影响的起点。但是为了这么做,首先可能是应当给金融资本建构一个同资本有机构成等价的东西――金融的资本有机构成,OCF,也就是“金融资本的有机构成”。
的资本有机构成和利润率趋势范畴同实体资产相联系,因而等价的金融资本有机构成就可以考虑用来解释来自金融资本的不同商品货币形式的利润。资本有机构成同金融资本有机构成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它们对利润率下降所产生的各自的和联合的影响,尚需进一步在概念上加以探讨。实体资本(不变的和可变的实体资产)对金融资本(投机性的金融资产形式)的相对构成应当予以考虑――可能要创造一个“相对利润率”(relative rate of profit)的概念,这个概念不仅针对有关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构成的变化,而且针对投机性资产投资对实在资产投资的构成的变化。
沿着这一方面作一些原初性的探索大致如下:
如果马克思的资本有机构成OCK的概念表示为:
C/(C+V),以下定义为=Q,
在给上述OCK引入剩余价值s的概念后,我们得到:
P=S/(C+V),其中P等于利润率。
然后把这两个等式简化为:
P=S’(1一Q),其中S’=S/V,即利润率。
这是马克思关于资本有机构成和利润率趋势的标准公式。随着生产力的变化,特别是技术的改进,不变资本对可变资本的构成提高,最终导致利润率下降的压力。
从本文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论述可以看到,在金融资本那里显然也发生了类似的事情。技术的改变――即生产力――正在创造新的CMF形式。没有诸如数字化、计算机化、软件、定量模型和全球互联网,金融部门发生的证券化革命、衍生品等等将不可能出现――或者至少不会以它们今天的规模出现。技术作为生产力不仅使得转向更多形式的投机性投资(在明斯基的含义上)成为可能,而且刺激了这种转向,同时提高了投机性投资对非投机性投资的比重。随着投机形式的金融资本的利润率的升高,非投机形式的实体资产投资(例如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利润率落在后面。于是某种“构成”变动就可能在金融资本部门和实体资产投资部门发生,这种情况又会使金融资本和实在的实物资本之间的关系发生改变。
若运用明斯基的概念,我们可以将投机性资产投资确定为明斯基的“投机性”投资和“庞氏”投资,或者称作“F”;而将非投机性投资确定为明斯基的“对冲”投资,写作“1-F”。
那么,“金融资本有机构成”,或者说OCF,就变成:
F/[F+(1-F)],我们称之为M,也就是=OCF。
如果将马克思的资本有机构成OCK或者说Q,同上述OCF或者说M的概念整合起来,那么就得到一个可能的表达:
M/(M+Q)
在Q和M的两个场合,假定由于不变资本对于可变资本的增加和投机性投资对于其他金融投资的增加,实体部门和金融部门的利润均有下降趋势。在后一个场合,另一个主要的假定,就是用明斯基的术语将金融资本利润界定为例如现金流率或者说现金流对债务水平的比率。
这些就是关于这一点的主要假设。尚需要在概念上和数量上作进一步的分析,考察OCF中的构成关系是否同OCK中的相似,并且是否同样有效。
通向相对利润率理论
指出如下内容更加重要:上文的表达M/(M+Q)只表示两种“有机构成”概念的整合,即OCK和OCF的整合。这一表达并不反映投机性资产投资同包括整个金融资本在内的利润率下降趋势之间的关系。这一表达对投机性投资的趋势同金融资本、实体资本的联合利润率之间更为复杂的关系也没有提供任何说明。这是更加令人感兴趣的比例关系。然而从直觉来看,鉴于今日金融领域的各种衍生品和证券化革命,看来投机性投资的变动和趋势将以某种重要的方式对实体资产投资以及实体资产(可能也对合在一起的实体一金融资产)利润率下降的趋势产生影响。
但是要表现实体部门、金融部门的资本有机构成同实体部门、金融部门的利润率趋势之间的关系,还需要制定一整套同时出现的等式。但这一任务已经超出了本文考察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