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资本主义范文
时间:2023-03-16 15:10:2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当代资本主义,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资本主义作为一种社会制度,从产生到现在已有360多年的历史。20世纪以来,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繁荣发展,在新科技革命、全球化浪潮的推动下,进入一个生产力迅速发展,经济持续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的“黄金时期”。资本主义在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等方面都出现了令人瞩目的新变化。
一、当代资本主义发展阶段
资本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从产生至今已有几百年的历史,它的产生、发展和灭亡是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辩证运动的必然结果。它的发展主要有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资本的原始积累期,这个时期经历的时间较长,或者称工场手工业时期。第二个阶段是自由竞争时期,这个时期,商品生产者的自由竞争、资本的竞争已经非常普遍,到了20世纪90年代,由于信息科技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资本主义逐步向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第三个阶段是垄断资本主义,资本主义从20世纪初开始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过渡,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繁荣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从而完成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过渡。
二、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内容
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是指自二战结束以来以西方发达国家为代表的资本主义国家的方方面面的变化。
(一)生产力方面的变化
从战后到70年代,西方国家发生了以原子和电子技术为主要标志的新科技革命,把人类带入了原子和电子时代。在以信息技术为中心的科技革命的有力推动下,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社会和国际关系不仅没有停滞,反而发生了深刻变化,集中表现为传统的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转变,在经济领域表现得尤为明显。新技术革命,不仅大大提高了原有生产部门的技术水平,而且催生了高分子合成工业等许多新的生产部门。
首先,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资本主义国家的产业结构出现了向信息化、服务化和高科技化转变的趋势。社会生产力加速发展,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国民财富迅猛增长,虽有短期的动荡和危机出现,但经济保持了较长时期的相对稳定发展,出现了新的质的飞跃。第一、第二产业的比重大幅度下降。第一产业即农业比重不断缩小,就业人数不断减少。从第二产业中崛起了新兴的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高科技产业群,并逐步成为主导性产业。第三产业的就业人数在不断地增加。工人阶级科技文化水平的提高,直接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提高。
其次,在就业结构中,体力劳动人数锐减,工业劳动人数增长缓慢,甚至有所下降,从事服务业的人数大增,脑力劳动者比例攀升,素质显著提高,蓝领工人不断减少,以脑力劳动为主的白领工人增加。劳动工具由于电的发明和电力的广泛应用,蒸汽机由内燃机、电动机替代。劳动手段自动化程度提高。工业社会,劳动的一般手段是机器,机器是人体力的延伸和扩大,信息社会,在原有的机器体系即动力机、传动机和工具机之外增加了一个新的控制机,不仅代替了人的体力,而且成为人的脑力的充分延伸的扩展,人类劳动的能力和范围得到大大提高。劳动对象不断扩大,主要是由于人工合成材料的问世,新能源和新材料不断的开发利用,从根本上改变了劳动对象的物质范围。
(二)生产关系方面的变化
首先,在所有制关系上,“有形之手”即政府调剂和干预微观经济和宏观经济的作用越来越大,出现了所谓资本社会化的趋势,建立和发展一定比重的国有经济,企业股权分散化,鼓励职工购买本公司的股票或把股票直接以奖金的形式发给职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资本私人占有对生产力发展的制约。
其次,劳资关系有所缓和,采取多种形式改善劳资关系,缓和阶级矛盾,比如:允许部分工人参加企业管理,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劳动者的某些利益,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劳资双方的对立,推动了劳资双方的合作。
最后,在分配关系上,在按资分配的前提下对收入分配政策进行调整。推行雇员持股计划,实行社会福利政策,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包括失业救济、老年退休金、医疗补助、劳动保护、残废津贴、儿童福利等多项内容,加大了国民收入再分配的比例。
(三)上层建筑方面的变化
第一,在社会管理领域,国家法制比较完备,管理机制比较成熟。实现了政治制度与法制的有效结合。政治权力集中化的趋势加强,国家通过宪法和法律,使国家权力的构成、权力结构中各权力主体的关系和活动,官员的任免、提升、奖励和监督等都纳入法制化的轨道。第二,国家管理经济和社会的职能增强。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需求,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社会等各方面矛盾的调节作用也越发突出,普遍建立了宏观经济调节机制,建立社会性保障体系。采用财政调节、税收调节和货币政策等手段对社会经济生活进行调节。第三,资产阶级的民主形式进一步扩大。公民通过个人的政治行为对国家政治产生影响。
(四)阶级结构和阶级关系的变化
20世纪下半叶以来,由于新科技革命的推动、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变化,以及生产力水平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阶级结构与阶级关系都发生了很多新的变化。
1.当代资产阶级的变化。资产阶级仍然是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阶级和统治阶级。工业时期的资本家,以个人或家族资本家为代表,拥有巨大的生产性或非生产性资产,形成的是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在当代资本主义社会,这样传统的家族资本家也还有,但已日趋缩小。经理资本家及以巨额股息、利息为生的食利者阶层等几个新的阶层人数增加、作用上升。家族资本家对企业控制方式的变化,逐渐由直接控制过渡到间接控制。由于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股份制公司和企业规模的扩大,企业的所有权和管理权的分离势在必行且日趋扩大,大部分资本家通过雇用经理和专家来管理企业,促进了经理阶层出现。
2.当代无产阶级的变化。变化主要表现在:工人阶级构成日趋复杂化、多层次化。战后工人阶级的人数在不断增加,工人绝对数量增加迅速。工人阶级的内部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工人阶级的科学文化素质大大提高,劳动者队伍出现了知识化、脑力化、白领化、多层次化的新趋势。第三产业工人已占主体地位;白领工人超过蓝领工人。工资收入增加,生活明显改善;劳动时间缩短;不少人成为股票的拥有者;劳动者通过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服务等途径获得帮助。
3.中间阶级的变化。中间阶级是指在当代资本主义社会中处于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之间的社会集团,他们不拥有传统意义上的资本、财产,却以股票等形式占有少量生产资料,以知识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剩余价值的生产,以付出自己劳动而获取较丰富的收入。二战以后,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第三产业的兴起,当代资本主义社会产生了一个新的庞大的中间阶级,如中小经理、科学研究人员、高级工程师、投资银行家等,他们虽然与经理阶层不同,没有大量的股票和丰厚收入,但是他们有少量的股票、财产,收入较丰厚,所得远远高出工人阶级。
三、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及实质
(一)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
由于分析的视角和侧重点不同,强调的方面不同,大致上可分为三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生产力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社会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它总是不断地向前发展。二战以后特别是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后,以信息技术、航天技术、新能源技术为核心的信息产业飞速发展,人类开始进入信息化时代,西方发达国家社会生产力发生了质的飞跃。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产业结构更加现代化和高级化。他们认为,这次科技革命极大地促进了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整体经济实力的增强来调整生产关系和社会矛盾。第二种观点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通过“国家干预”,对资本主义延缓衰老起了关键性作用。他们认为,资本主义发展到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也就是采用国家干预和市场调节机制两者并用的阶段,国家调整生产关系,调节宏观经济,在这种机制运行过程中,国家对生产和经济的干预在相当程度上推动并决定着其他变化的性质,而且这种结合扩大了资产阶级国家的社会管理职能,有利于资本主义的社会稳定;另外在经济领域,国家的干预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的基本矛盾;在分配领域,通过税收制度、福利制度和社会保障机制,一定程度上调节了收入分配不公,缓解了社会阶级矛盾。在政治领域,通过发展资产阶级政治民主制,使社会不满在平时有所发泄,不至于积攒到矛盾总爆发的程度,实际上起到了政治“减压阀”的作用。第三种观点是资本主义自我调节。这种观点认为资本主义在发展生产力的时候仍然具有很强大的生命力,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性和发展潜能,这才是资本主义世界出现新变化的内在动因。在资本主义的统治下,阶级矛盾和社会矛盾也有一定的缓和,尽管矛盾重重,改革和高新技术发展使其仍有很强的生命力和发展潜力。
(二)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实质
虽然可以从不同方面提示资本主义新变化的种种原因,但是只有用科学的方法才能正确认识资本主义,科学地分析当前我们容易迷惑的新问题。
1.当代资本主主义新变化没有改变资本主义本质。二战之后,资本主义进行了新的调节,作为资本主义自行扬弃的过程,它为社会结构的产生准备了更加成熟的物质条件,但只是在其制度范围内的调整,它没有也不能改变资本主义的本质,没有也不能消除资本主义存在的固有矛盾,因此也就不能改变资本主义最终为社会主义所替代的历史命运。
2.要正确看待资本主义所有制的变化。在所有制关系上,出现了所谓资本社会化也就是私人资本向社会资本转化,即股份资本、国有资本和国际资本。鼓励职工购买本公司的股票或把股票直接以奖金的形式发给职工等形式,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资本私人占有对生产力发展的制约。事实上,普遍的职工持股数量比较少,所以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性质,也绝没有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资本家。它只是成为资本主义约束、麻痹工人阶级的一种手段。所以,股权的分散化不但没有改变私有制的性质,反而强化了私有制。可见,生产资料的社会化占有,只不过是资本主义的一种更隐蔽、更巧妙的剥削和统治方法。
3.社会福利制度没有改变工人受剥削的地位。二战结束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出现的福利制度与工人参与企业管理的措施,是为防止阶级矛盾的激化而做出的妥协和让步,它不可能消除资本主义社会的劳资对立,也没有改变工人阶级被剥削和奴役的雇佣地位。福利制度是防止社会低收者因社会分配不公而对资产阶级长远利益的破坏提出的,并不是把富人的收入转移给穷人,只是劳动者剩余价值一部分的转化形式,也就是“羊毛出在羊身上”,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社会分配不均的情况,特别是使广大劳动人民生活得到了基本的保障,但它同样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性质,当然谈不上剥削制度的改变。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徐崇温.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4.
[3]李琮.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发展[J].中国社会科学,1998.1.
篇2
关键词:科技革命;当代资本主义;历史命运
中图分类号:F1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02-0067-02
一、科技革命概述
科技革命是指由科学的新发现和崭新的科学基本概念与理论的确立而导致的科学知识体系的根本变革。它是人类认识领域的革命,是科学理论的根本改造和科学思维方式的变革,从而把科学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并提出了种种新兴认识客观世界的原则。科技革命往往是社会变革的先驱,推动着社会的进步。
到目前为止,人类历史上共发生了四次科技革命。18世纪70年代至19世纪中叶,在欧洲首先是英国发生了以蒸汽机的广泛应用为标志的第一次科技革命,人类从手工时代进入了蒸汽时代,实现了生产机械化,亦称“蒸汽革命”。第一次科技革命的产生使资本主义社会完成了工厂手工业向自有资本主义的过渡,实现了资本主义的“第一次飞跃”。19世纪末,以德国、美国为中心发生了以电力技术的广泛应用为标志的第二次科技革命,人类从蒸汽时代进入了电气时代,实现了生产的电气化,又称“电气革命”。20世纪40―50年代,始于美国的以电子技术的广泛应用为标志的第三次科技革命,使人类从电气时代进入了电子时代,生产实现了自动化又称“电子革命”。20世纪70年代以来,开始了以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为标志的第四次科技革命,又称“信息革命”,它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延续,目前还处于兴起阶段。而后这三次科技革命完成了资本主义由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的转变,让资本主义实现了它的“两次飞跃”。并且由于科技革命的影响,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力水平和社会经济结构都产生了重大变化,生产关系有了重大调整,从而推动资本主义不断发展。
二、科技革命对当代资本主义的深远影响
(一)科技革命促进了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资本主义在几百年的发展进程中,曾经历过一个较长的准备时期,即资本的原始积累时期,接着才过渡到自由竞争阶段。直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进入垄断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又进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期。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出现,标志着资本的社会化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总的来看,从20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以来的半个多世纪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过程中,尽管经济发展不是曲折的,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的高速增长是空前的,科技革命是推动生产力迅速发展的重要因素。与前两次科技革命相比,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更为广泛也更为深刻,它使整个世界的经济、社会、政治生活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在20世界80年代末之后,高科技和信息化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当代世界经济的发展开始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以信息技术为中心的第四次科技革命使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生产力构成和产业结构发生了极大的变化。这突出表现为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并且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不断上升,而第一、二产业的产值虽也在不断增长,但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却呈下降的趋势。在工业总产值中,传统工业部门的产值所占比重下降,新兴工业部门的产值所占比重上升,尤其是高技术产业的产值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迅速增加。
(二)科技革命促进当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新变化
科技革命所带来的科学技术进步不仅促进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同样也促进了生产关系的变革。由于科技革命的影响,出现了国际垄断资本主义、垄断资本国际化、中产阶级队伍扩大、劳资关系缓和等一系列新现象。西方国家一步步由一般的垄断资本主义转变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并且进一步向国际垄断资本主义发展。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条件下,垄断资本通过参与和宏观调控等多种形式,加强对国家经济和政治事务的控制,并且随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国际垄断同盟的发展,垄断资本更加国际化;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股份公司的发展以及管理机构的科技化阶层化,中产阶层的队伍在扩大,并且日益成为发展和稳定资本主义经济和社会的重要力量;现代科技革命的发展导致了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劳动保险和社会福利的进一步改善,缓和了劳资关系和社会矛盾。在此期间资本主义国家推行了一系列相关政策,例如,资本主义国家通过推行“福利国家”的政策,缓和了社会各方矛盾,保证了发展经济所需的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利用“凯恩斯主义”的膨胀性财政政策,增加社会公共开支,加速了经济的增长;通过经济预测和计划以及相应的政策措施,调节了经济运行过程,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经济的周期性波动。这些政策不仅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也使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发生了新变化。
(三)科技革命使当代资本主义的阶级结构更加多元化和复杂化
在当代资本主义国家中,传统意义上的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还存在,阶级对抗也仍然存在,但阶级对话与合作已成为社会生活中的常见现象。自80年代以来,资本主义国家企业开始注意改善劳资关系,开始实行劳资合作。例如,美国近些年来,有些企业吸收职工进入董事会,参与企业管理,鼓励工人参与管理企业事务;而西欧国家劳资之间实行劳资谈判,签订劳资协定和劳资合同等。可以看到资本主义国家中,劳资之间的关系并不表现为对立,而是通过协商、谈判和合作的形式表现出来。
受到科技革命的影响,工人阶级内部发生了变化,非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者增加,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者相对减少;新兴工业的劳动者增加,传统工业的劳动者减少,脑力劳动者增加;体力劳动者减少,工人阶级的科学文化素质也有明显提高。而传统的家族资本家虽仍继续存在但比重降低,不再是资产阶级中的单一组成部分或占绝对优势的组成部分。在新科技革命的影响下,生产的社会化程度提高,经营管理的自动化、信息化、电子化,使董事长、经理、经纪人这类职务的职业的高级管理人员大量涌现。他们掌握着大公司的决策权和经营管理权,出任政府高级职位,影响国家政策的制定等,在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种多元化趋势是当代资本主义阶级结构的重要特点。
三、科技革命不能改变资本主义走向灭亡的历史命运
(一)科技革命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本质
资本主义私有制是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的根本原因,也是支撑整个资本主义根基,决定着资本主义的本质。从目的上来看,资本主义科技革命的发生是资本主义推动自身巩固和发展的一种手段,而其所推动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调整也仅限于在资本主义制度的内部,不可能消除资本主义私有制。一方面,资本主义科技革命的开展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快速发展,但另一方面,资本作为资本家发财的工具和剥削无产阶级的手段本性仍未改变。生产资料仍掌握在资本家的手中,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仍处于没有或者极少生产资料的现状仍未转变,而且从未改变过。财富作为生产资料的主要来源,也是资本的物质基础和表现形式,在资本主义制度中财富的占有情况就可以清晰地反映出生产资料和资本的占有情况。虽然,有些资本主义国家形式上采取了允许工人参与企业管理、增加社会福利等缓和阶级矛盾的举措,但是实质上社会生产资料仍掌握在资本家的手中,作为被剥削者的无产阶级仍然没有真正受益。资本主义私有制继续存在,也这就决定了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并未消除。同时,经济危机作为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激化的直接产物,自从1825年资本主义社会第一次爆发以来至今仍以每隔8至10年的频率出现。而且爆发周期也在不断缩短,破坏性也越来越大,波及范围也越来越大,涉及到了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所以科技革命的开展并未消灭这种带有剥削性,对抗性的私有制,也并未改变工人阶级终结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体现了资本主义终将走向灭亡的趋势。
(二)科技革命的开展不仅拉大国内贫富差距,也加剧了世界范围内的两极分化
资本主义两极分化根本来看是由于资本主义私有制造成的,生产资料掌握在资本家手中,不仅是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物质根源,也是贫富两极分化的最终原因。随着科技革命的不断开展,资本主义本身具有的剥削性和不平等性也得以快速拉大,两极分化在科技革命的作用下显得尤为突出。当前,两极分化这主要表现在多个方面,而收入差别则表现最甚。虽然劳动者的实际生活状况较以往来说有了显著的提高,但是比起资本家收入水平来讲,其收入仍然相差巨大。同时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资本主义贫富两极分化仍在不断扩大,并成为资本主义国家最为突出的社会问题之一。资本主义不断地将本国的价值观,商品及生产向全球扩展的同时,也把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带向全球,造成全球两极分化更加严重的趋势。无论国际还是国内两极分化的不断加剧,都推动了两大阶级之间的斗争的快速升级,毫无疑问,科技革命的开展也推动着资本主义走向终结。
(三)科技革命使得生态环境更加恶化,推动着资本主义走向灭亡
资本主义科技革命的发展在使资本主义现代工业创造巨大生产力的同时,也造成了人类与生态环境关系的恶化。生态危机已成为资本主义谋求发展的巨大难题。这不仅反映着人与自然之间矛盾的激化,同时也动摇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制度基础。显然,生态问题的产生与资本主义那种以损害环境为代价的生产方式分不开的。资本家为了赚取最大的剩余价值,一方面在生产环节,资本家不惜破坏自然界的生态平衡,通过各种手段肆意向自然界掠夺资源,造成土地荒漠化和物种锐减等恶果,而在生产中又排放出大量的有工业废物严重危害环境。另一方面,在商品流通环节,资本家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或者最大限度地获取利润,往往不断扩大自身生产规模,而忽略群众需求和其消费能力的有限性,造成生产的无限扩大与群众有效需求不足之间的矛盾,从而导致生产相对过剩,造成资源浪费,由于供过于求,大量商品的销毁严重危及环境和生态安全,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可以说,科技革命在当代推动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为目的的调整和变革,推动了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延缓资本主义灭亡的周期,但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造成的生态和环境危机不断恶化,也必将成为资本主义走向灭亡的动力。
参考文献:
〔1〕庄福龄.简明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2〕贺敬垒.论科技革命与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逻辑[J].前沿,2013,(3).
〔3〕罗文东.新科技革命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J].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2006,(7).
〔4〕吴攀龙.新科技革命与资本主义新变化[J].社会主义研究,2005,(6).
篇3
关键词:模块化生产网络;网络经济;资本主义生产组织方式
模块化生产网络是继跨国公司内部网络(企业集团)、虚拟企业(项目小组)、战略联盟、中小企业网络(企业集群)等网络组织之后,新近引起广泛关注的网络化生产组织方式。纵观历史,从手工工场到机器大工业,从福特制到精益生产,资本主义生产组织方式的每一次变迁都有其背后深刻的社会经济背景。新的生产组织方式都是资本为了适应经济环境的变化,继续追求利润最大化,促进资本积累所塑造的。模块化生产网络也不例外。它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产生的?它如何能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中有利于资本追逐利润,从而成为新型资本主义生产组织方式?本文试图从当代资本主义的生产特征和生产方式的演变视角对以上问题作一简要分析。
一、网络经济——资本主义经济的新形态
资本主义生产经历了工场手工业、机器大工业和福特制之后,逐渐步入工业时代与后工业时代的交界区。以信息通讯技术(ICT)为中心的技术革命,正在加速再构造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孕育着一种崭新的资本主义经济形态——网络经济。网络经济诞生之前的福特制资本主义积累体系,作为一种社会、经济和技术体系的资本积累过程,是基于以下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以生产机械化、自动化和标准化形成的流水线作业及其相应的工作组织,通过大规模生产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劳资之间由集体谈判所形成的工资增长与生产率联系机制诱发了大规模消费,促进了大规模生产的进一步发展。资本家之间的垄断竞争使生产建立在对未来计划的基础之上。凯恩斯主义国家干预政策与福利国家制度,不断熨平经济周期和维持有效需求,调节着大规模生产与大规模消费的良性循环。美国支配下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和关贸总协定,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积累的顺利进行创造了一个稳定的国际环境。
然而,在酝酿着“大转变”的20世纪70年代,福特主义和凯恩斯主义越来越没有能力遏制资本主义固有的各种矛盾了。西欧和日本的国内市场已经饱和,为它们的剩余产品寻找去向的历程不得不开始;以美元为中心的固定汇率货币体系的崩溃裹挟着两次石油危机,造成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全面滞胀的困窘。20世纪70年代是信息科技诞生的时期,同时也是资本主义演进的分水岭,各国公司纷纷采取措施以应对滞胀时期利润率的下降。其增加利润的主要方法包括:降低生产成本(从降低劳动力成本开始)、提高生产力、拓展市场、加速资本周转。ICT不仅顺应了资本压缩时空、拓展市场的需要,而且也是其它三种增加利润的方法的技术支撑。
按照划分经济形态的二重依据,从生产的角度看,ICT为改变生产要素的结合方式提供了技术基础。劳动力成本较高的发达国家企业比较多地利用数控技术、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造,与少量的多技能工人结合来实行定制生产。同时,发达国家企业还广泛借助信息技术下的分包供应商网络来处理大量非核心业务。企业内部生产链条的模块化分解与重组导致生产过程的片断化以及这些片断在全球尺度空间再配置。产品生产过程的不同工序和区段,被拆散到不同国家进行,形成以产品系统的工序、区段、模块为对象的国际分工体系。一系列企业围绕一种最终产品系统而建立起生产过程的组织间网络。
从交换的角度看,经济网络与计算机网络的对接使交换的深度和广度呈指数增强。恩格斯把生产和交换视作经济曲线的横坐标与纵坐标,横坐标与纵坐标通俗地讲就是“一横一竖一点”,若干个“一横一竖一点”、经纬交错便形成了经济网络。计算机网络是自主计算机(autonomous computer)的互联集合,自主计算机的概念排除了主从关系,如果一台计算机可以强制地启动、停止或控制另一台计算机,这些计算机就不是自主的。一台主控机和多台从属机的系统不能称为网络。自主计算机与经济活动主体的活性相呼应,计算机网络十分契合经济网络的本质。计算机网络和经济网络对接之后,经济主体之间的交互开始前所未有地深化和广化,这反过来又促进网络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导致光纤技术(使信息传播速度达到每秒钟30万公里)、数字化技术(信息压缩和解压)的突飞猛进,形成以微电子技术为基础、以PC机为终端、以光纤光缆为主干、以数字化技术为载体的技术网络。技术网络与经济网络就这样螺旋式地相互推进,因此,“网络”既是支撑“市场关系”(从而整个交换关系)的技术基础,又是市场关系(从而整个交换关系)的崭新形式。
网络结构所内含的网络效应和多态均衡、路径依赖和锁定导致当代经济系统高度的速变和不确定性,消费模式向多样化的转变增加了跨国公司固定资本投资的折旧风险,建立在标准化产品、长周期生产基础上的生产模式不再具有优势。资本主义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走向灵活积累体制,灵活积累从市场、消费、生产等多个方面重塑资本主义经济图景。企业调动一切能够引致需求的技巧,从事差异化、多样性的小批量生产,从产品种类的“长尾”中挖掘新的市场。全球产业结构的垂直分工体系则逐渐从全功能的刚性结构向“外包”代工的网状结构演变。世界电子工业的垄断组织及其全球管理体制是这种资本国际积累新形式的典型,它的兴起在技术上得益于垂直一体化分工体系中工艺过程数字编码的模块化生产,在经济上取决于国家及国际组织对知识产权和专利使用权保护下非股权控制的有效性。
篇4
一、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社会性和私人占有性的矛盾在全球展开和深化
早期资本主义生产的全球分布,着重表现在以自然资源为基础的国际分工。现在跨国公司把生产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组织和配置起来,实行国际生产分工和协作。而现代交通、通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跨国公司利用全球资源和在全球范围内组织生产,几乎和在一个国家内一样方便和可行。从资源的配置、使用到生产的组织和销售,一个以大跨国公司为载体的全球性生产网络正在形成。以世界为工厂,以国家为车间,这在许多具有较大程度高新技术含量的产品生产领域,正成为一种越来越普遍的现象。可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在更深层次上向全球拓展,使生产的社会化变为全球化的了。
社会化大生产的深度全球性拓展必然推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生变化。一方面如许多人已经指出的,在发达国家内部出现了资本关系社会化的趋势,另一方面更应当看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更大的变化发生在国际范围之内。由于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成为全球经济的主宰,是现代国际垄断资本的代表,跨国公司的全球扩张同时也就意味着一个完整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体系在全球范围内的生成。跨国公司这种占有形式也造成了许多前所未有的新矛盾,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在阶级关系上和经济关系上的对立正在全球层面展开,并且日趋尖锐和复杂。
二、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外化为多种形式
就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一国来看,基本上不再具有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的特征,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推行经济计划化,对于国家宏观发展战略及部门发展速度和数量指标,作出计划指导,进行协调平衡。这种宏观调控贯穿于社会再生产的全过程,并且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越来越得到加强。同时随着国家垄断资本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在更深层次上全球拓展,把生产变为全球性的社会化。而跨国公司成为全球社会化生产的组织者,成为国际间的商品、技术和资本流动的主要参与和载体。生产的国际化改变了传统的生产要素受国家地域限制的前提,由此冲击到了传统的国家调控机制:资本的流动和跨国公司的生产活动超越了传统国家政府的控制范围,因此政府越来越难以控制这此生产因素。其活动基本处在场所基本处在无政府状态的世界市场,以追求全球范围内最高利润为最终目的。其结果必然在全球范围导致生产发展的盲目性,而由于跨国公司有着强大的经济实力和高度的内部组织性,所以其生产能力和生产规模的扩张十分迅猛,一旦产品在市场上过剩,其影响往往波及一系列的国家和地区,引发严重的世界性经济动荡或危机。
资本全球化的发展必然造成资本生产无限扩大与有限的世界市场之间的矛盾。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资本增值关系全球化,资本的生产必然具有无限扩大的趋势。然而资本生产的扩张却受到不同生产部门的比例和社会消费力的制约。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世界市场的消费力既不取决于世界各国绝对的生产力,也不取决于世界各国绝对的消费力,而是取决于世界范围内以不平等的分配关系为基础的消费力。世界范围内的不平等分配关系,一方面使世界绝大多数人口的消费力受到资本积累和扩大资本生产规模的限制。
资本主义发展所带来的另一新的矛盾是无限追逐利润与人类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之间的矛盾,从而导致生态环境日益荒漠化。在全球化过程中,西方发达国家把这种发展模式以及消费主义的生活方式扩展到全球范围。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危及全球的环境污染具有畸形性、片面性。它带来了资源的严重浪费、环境的污染等文明效应,破坏了人与自然间的和谐平衡。同时全球温室效应、酸雨和臭氧层的扩大化,环境恶化和生态平衡的破坏,人炸、资源短缺、粮食危机等全球性问题的日益严重,由此造成的生态文明危机,已经严重危及人类文明的根基乃至人类自身的生存。发展与环境之间的突出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又一个新的矛盾形式。
三、在阶级关系!:表现为国内资本与劳工之间的矛盾更加尖锐化和资本主义阶级矛盾向全球扩展。
就国内来看,经济全球化进一步破坏了战后建立起来的劳资关系中的平衡和妥协,加强了垄断资产阶级的权力,劳动者在劳资关系中处于弱势的地位,造成了社会结构层面上日益明显的强资本弱劳工的格局。资本跨国流动能力愈来愈强,它不仅能够摆脱国家的原有支持,而且在与国家的谈判关系中具有更强的讨价还价能力,国家不得不屈从于全球化中资本的压力。资本要挟能力的提高迫使国家为了留住资本而降低税率,取消管制,改革福利制度,减少成本,出台优惠政策。经济的不平衡必然导致政治上的冲突。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政治领域里的矛盾主要表现为向世界强制性推行强权政治的民主文明与争取世界实现真正民主化的矛盾和斗争。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大国力图用自己的政治模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去改造发展中国家,对于俯首听命的国家施以经济援助子以鼓励,对于不服从他们意志的施加政治压力和经济制裁。
篇5
关键词:;金融危机;虚拟经济;实体经济
2008年9月以来,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风暴席卷全球,全世界经历了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最严重的金融危机。这场全球性金融危机已引发了不同程度的世界性经济社会危机,我们不得不深入思考,爆发此次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能否用基本观点来对此次金融危机作出科学的分析和阐释?
在当代,要证明的科学性,根本上要从理论上科学阐释两大现实问题:一是资本主义的发展现实和趋势是否验证了马克思所揭示的规律;二是社会主义的发展现实和趋势是否符合的基本理论。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之间的矛盾。这一基本矛盾的发展,将产生两方面的矛盾:一是资本的本性决定了生产规模的无限扩大与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不足之间的矛盾,从而使总供给大于总需求的现象成为社会经济运行的一种常态,这一矛盾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爆发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二是资本主义由市场自发调节的运行方式与社会经济按比例发展要求之间的矛盾,会引起社会生产宏观上的比例失调,这一矛盾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造成因经济不能正常运行而爆发经济危机。
首先,运用理论分析当前金融危机要回答的第一个问题是金融危机的实质是什么?金融危机的实质是否就是马克思所分析的生产过剩?答案是肯定的。从根本上说,正是生产过剩这一实质才是金融危机爆发的深层原因。从现象上看,导致这次金融危机爆发的导火索是美国的次贷危机。次贷危机是金融领域中的危机,其实质是实体经济中的生产过剩。次贷危机是指没有购房能力而且信用程度又很低的穷人,在通过贷款买房以后无力偿还抵押贷款而引发的一种金融问题。为什么这种次级贷款最终会引发金融危机呢?这是因为次级贷款的对象是穷人,穷人是买不起住房的,要使穷人也能够买得起住房,就必须给他们贷款,有了贷款就能买房,就会对住房产生巨大的需求,从而刺激经济的发展。如果问题只是到此为止,也不至于引发全球性的金融危机。问题在于金融机构又把这种贷款通过一种金融衍生品,即“住宅抵押贷款支持证券”在金融市场上交易,也就是把住房抵押贷款权证券化,由此形成了难以控制的金融交易。这样,一旦在第一个环节出了问题,就会引起链锁反映,造成整个金融链条的断裂而引发金融危机。
在现代经济中,以股票、债卷和各种金融衍生品为主要载体的虚拟资本获得了极大的发展空间。虚拟资本的发展一方面满足了资本不断逐利的本性;另一方面又导致了由此而带来的虚拟经济活动成倍扩大和虚假繁荣。由于虚拟资本不是现实资本,从而虚拟经济的发展与实体经济的发展严重脱节。这种脱节具体表现为由虚拟经济所产生的巨大虚假需求对实体经济发展造成的假象,即由虚拟经济制造出来的需求假象诱导实体经济盲目发展。当社会信用链条在某一环节发生断裂,首先爆发的就是金融危机或信用危机。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资本主义生产相对过剩的经济危机是以货币危机或信用危机为先导的。当前金融危机的爆发及其实质,与所揭示的虚拟经济过度发展必然与实体经济发展造成严重脱节,并不可避免导致经济危机发生的客观规律是完全吻合的。一方面是由虚拟经济发展而产生的巨大需求的假象使实体经济盲目扩张;另一方面,社会有支付能力的需求又远跟不上实体经济的发展速度,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由此而爆发。只不过生产过剩经济危机的实质,在现代金融高度发达的条件下,其表现不是生产出来的住房卖不掉,而是通过贷款已经得到住房的穷人无力现实地支付房款,即得到住房的穷人是通过信用方式来支付房款。因此,尽管从现象上看,生产出来的住房已经卖掉了,但实际上在实体经济领域中的生产过剩已经存在。当这种信用方式一旦发生了问题,其隐含的总供给大于总需求的矛盾就显现为经济运行的现实矛盾,其实质仍然是生产过剩。当前资本主义发展的事实说明,尽管由于现代金融的发展和各种金融工具的运用,使经济危机更多的是以金融危机的形式首先表现出来,但作为经济危机先兆的金融危机,并不是经济危机的原因,相反,它是生产过剩的结果和危机的表现形式。现象上看是虚拟资本、虚拟经济的繁荣发展,以及由此造成的巨大经济泡沫、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严重脱节,但根本的原因就是马克思所揭示的生产过剩。
其次,运用理论分析当前金融危机要回答的第二个问题是,金融危机的发生是不是由于整个经济运行产生了比例失调,从而使经济不能正常运行?答案也是肯定的。当前金融危机的爆发说明,马克思所分析的资本主义由市场自发调节的运行方式必然会引起社会生产宏观上比例失调的结论得到了进一步证实,自由市场经济已经不能保证经济的正常运行。市场自发调节的盲目性已无法适应高度社会化生产的计划性要求,尤其是市场解决不了宏观经济协调运行的问题,以及实现经济发展所必须要解决好的社会问题。高度社会化的生产使经济活动越来越细化,这也使各种经济关系越来越复杂化,整个经济的运行是一个庞大的系统。要保证这一系统在运行过程中不出现问题,决不是市场能够做到的。更何况这一系统由于信用和金融关系的渗入,以及信用关系和金融衍生品的市场化而变得更为复杂,现在进入市场流通的不仅是有形的物质商品,而且有无形的以金融衍生品为载体的信用关系,这又极大地加大了经济运行的风险性。当这一系统在其运行过程中,由于某一个环节,特别是金融环节上出现重大的问题,就会波及到整个系统不能正常运行,从而出现全局性的问题而产生经济危机。
在现代经济中,由于经济活动的高度货币化、金融化,使原来主要表现为实体经济领域中的比例失调,现在更多地表现为金融领域中的比例失调,实体经济领域中的比例失调与金融领域中的比例失调形成一种相互影响的机制。实体经济中的生产过剩,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通过金融领域的活动得到缓解,即信用和债务关系可以通过创造需求来缓解实体经济的生产过剩。但金融领域的活动在缓解实体经济领域比例失调的同时,又把这种比例失调转化为金融领域的问题,特别是当金融领域的活动出现失控的时候,不仅使金融领域的矛盾不断突出,而且又会加剧实体经济领域的比例失调。即信用和债务创造的需求不是有支付能力的现实需求,而是把未来几十年的需求变为当前需求,并以这种未来需求为基点进一步扩大现实供给,这就使生产过剩的矛盾更加严重。原来实体经济领域出现的比例失调,现在发展为实体经济领域和金融领域都出现比例失调。所以,源自于实体经济领域的生产过剩,在通过金融领域的活动得到缓解过程中,隐含着使这种生产过剩进一步深化的隐患。在现象上表现为金融活动的失控,实质是实体经济领域的生产过剩,金融活动的失控和实体经济领域的生产过剩相互交织是当代资本主义经济运行出现危机的一个新的特征。
当代全球金融危机充分说明,尽管资本主义社会发生了重大变化,但是,仍然是我们观察和研究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锐利武器,同时,也是我们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理论指南。
参考文献
[1]徐明棋.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及我们的对策[J].新金融,2008,(11).
篇6
关键词:全球化;金融垄断资本主义新阶段;双重性质
《资本论》是学说特别是经济学说的宏篇巨著。《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即《帝国主义论》是列宁对经济学说继承丰富和发展的集中体现。经典经济学家在全球化的历史嬗变中构筑的伟大学说,不仅给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和方法论启迪,而且为后来的全球化研究者和实践者带来了丰富的思想财富。随着全球化浪潮的加速推进,全球化内涵的不断丰富,当代资本主义产生许多重大的不同于马克思时代、也不同于列宁时代的新变化。在这个阶段发展起来的,也将产生多种极不相同的与全球化的关系。正如许多学者认为的,对理论的严重挑战,并非仅仅来自某些社会主义国家的骤然剧变,还来自全球资本主义的最新发展。因此,以的全球化思想和方法论原则为理论工具对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发展进行深入思考,是时代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
一、全球化进程中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马克思对于资本主义研究的核心是对资本主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变动规律的研究,即研究资本主义的经济制度。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研究是有顺序的:“资本、土地所有制、雇佣劳动;国家、对外贸易、世界市场”,按照这一方法论及逻辑的要求,马克思对全球化的研究与他对资本主义发展过程的研究是一致的,体现出的基本思路是:资本的扩张性是全球化的根源,对外贸易是全球化的起点,世界市场的形成为全球化提供了载体。
马克思在1867年出版的《资本论》第一卷中,从垄断资本的进一步发展来论证资本主义制度灭亡的必然性,他认为,随着资本主义制度日益具有国际性质,资本的垄断成了与这种垄断一起并在这种垄断下繁盛起来的生产方式的桎梏,资本主义的丧钟就要响了。实际上私人垄断资本在19世纪下半叶又得到较大较新发展。恩格斯于1880年进而讲到,资本主义的发展已经出现这样的新形式,即“国内同一工业部门的大生产者联合为一个‘托拉斯’,即一个以调节生产为目的的联盟;他们规定应该生产的总产量,在彼此之间分配产量,并且强制实行预先规定的出售价格。”[1]在“托拉斯中自由竞争转为垄断。”[2]
列宁根据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托拉斯、辛迪加、卡特尔等垄断资本新形式的新发展,提出了帝国主义论。列宁帝国主义理论是对资本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
战后,全球化进程明显加快、不断加深,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化的发展已经有了许多新的表现内容和表现形态,并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经济全球化与知识经济,尤其是与信息技术相适应的;经济全球化以多元的行为主体来构成世界经济和国际关系;经济全球化是依靠市场体系和市场经济体制来沟通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的;经济全球化是由资本主义发达国家主导的;经济全球化与经济区域化和经济集团化并存等。具体表现为贸易全球化、产品全球化、资本的全球化,跨国公司的发展以及国家经济联盟或协调组织的发展等。
按照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全球化运动作为“结果”一旦形成,就反转过来而成为“原因”,对世界各国的发展普遍地起着作用。伴随着这一进程,当代资本主义在发展中出现了重大的变化,不仅在二战中发了横财的美国经济发展迅速,就是战败国日本、前联邦德国也都出现了所谓的“经济奇迹”。概括地说主要是:从社会生产力层面看,当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科学技术和生产力不仅没有停滞,反而有很大发展。从生产关系层面看,当达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已在资本主义制度允许的范围内进行了重大调整,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得以缓解。从阶级状况层面看,产业结构、阶级结构以及劳资关系都出现了新变化,劳资矛盾在继续深化中趋向总体缓和,社会在多重危机的挑战中呈现出全局性相对稳定。从上层建筑层面看,当达资本主义已是趋向成熟的资本主义,资产阶级多党议会民主制相当稳定,一般能按法律规定遵守“游戏规则”,定期通过选举平稳地轮流执政。从社会管理层面看,当代资产阶级提出了较完整的“社会安全”,“社会机制”理论,普遍建立了比较系统、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资产阶级理论家提出的“社会机制”理论,认为一个社会要平衡地发展,既需要“动力机制”,也需要“平衡机制”,二者的有机统一有效地维系了资本主义地稳定运作。从国际层面看,新的科学技术革命创造了大量新产品、新技术和劳动服务,拓展了贸易空间,导致了生产经营和资本流动的国际化,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如果说马克思列宁经历了早期的自由竞争资本主义、中期的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那么处在全球化进程中的当代资本主义即世界资本主义体系逐渐进入一个以经济增长、生活水平提高和各种联系合作普遍发展为标志的“相对稳定发展状态”,已经呈现出不同于以往的现代资本主义形态。正如德里克所指出的:“随着东欧社会主义模式的失败和中国这样社会主义国家对资本主义的开放,除了几个微不足道的例外,今天的地球上几乎没有一个角落资本活动不曾渗透到。”[3]
试想当年列宁如果固守着马克思的《资本论》,不去分析资本主义的新特征,就无法发展理论,今天的资本主义和列宁时代相比更是发生了诸多重大变化,甚至“某种质的变化”。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化的发展已经有了许多新的表现内容和表现形态,突出表现就是,当代资本主义不仅从垄断资本主义那里继承了垄断性、垂死性和腐朽性,而且还具有相当强的修复力、生命力、竞争力和调节力。因此从时展的高度分析,我们认为,一方面,马克思列宁主义经典经济学家的思想,特别是从《资本论》到《帝国主义论》贯穿着的关于全球化的起源、本质、过程、特征以及发展前景的思想,关于资本主义发展与全球化的一致性即全球化历史进程与资本主义阶段同步发展等思想仍然具有深刻的历史穿透力;另一方面,新的时代和新的实践要求当代的者不能囿于旧说,而要解放思想,在回应时代的挑战中进一步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
二、全球化进程中资本主义发展的新阶段
从全球化的视角来看,对于资本主义的研究不能以一个或几个发展阶段为限,而应当包括资本主义经历的各个阶段,尤其是马克思、列宁逝世以后的那些阶段。
马克思和恩格斯侧重从生产关系角度来考察经济全球化问题。他们抓住了资本的本质——不断扩张以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并科学地把经济全球化划分为三个阶段:商业资本全球化、借贷资本全球化与产业资本全球化。因此,他们不但预见了分工、资本与市场全球化的趋势,而且还从商品经济和资本运动的规律性角度揭示了经济全球化的根源。但由于历史的局限性,使他们无法提出有关经济全球化具体方式的见解,对经济全球化的积极作用也分析较少。对于马克思所说的“资本主义社会是历史上最发达和最复杂的组织”这一提法,也应当根据新的情况加以研究。
列宁关于资本主义划分为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和垄断资本主义的界说在理论界是很有权威的。列宁根据20世纪初垄断资本全球扩张的新特点指出:金融资本的形成是垄断资本主义的一个基本特征。但是,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最后阶段,还是最新阶段?即垄断阶段资本主义的历史定位问题,在学术界是有争论的,也是国内外众多学者、理论家都在探寻答案的问题。比较多的学者认为:列宁把帝国主义定义为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并对此作详细的论证。他认为帝国主义是过度成熟的资本主义,在此之后毫无疑问是无产阶级革命时代。因此,帝国主义是腐朽的、垂死的资本主义。这种乐观主义的估计可以说是许多革命家所共有的。马克思、恩格斯早在19世纪就曾宣告资本主义的丧钟已经敲响。列宁的著作是以《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为书名的。
研究中有的学者考证,[4]在列宁生前1917年出版的此书书名是《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新阶段》,这个版本有列宁写于1917年4月26日的序言。直到列宁逝世10年以后,本书才以《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为书名出版。不知道1917年的版本出于何种考虑不用“最高阶段”而用“最新阶段”的提法。在俄文第1、2、3版的《列宁全集》中书名用的也是“最新阶段”。从提法本身看,“最高阶段”是到了顶的阶段,在帝国主义阶段之后资本主义不可能再有新的阶段出现,而“最新阶段”则意味上不封顶,此后还可能有更新的阶段出现。1935年的版本大概是根据1916年的手稿标题改回去的,但是这种改动是否注意到列宁1917年改书名的考虑?这是列宁思想史研究中有待查明的问题,同时也留给我们思考的空间。
不言而喻,作为当今学术研究的对象,人们最为关注的依然是同世人关系最为密切和直接的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发展。资本主义的这个新的历史阶段以其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社会生产力的质的飞跃、社会结构的深层变动为世人所瞩目。与此相联系,资本主义世界特别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政治、社会等诸多方面出现了某些不可否认的新现象和新变革。早在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国际学术界就以“资本主义改变了吗?”为题展开了一场热烈的大讨论。就目前看来,国内外学术界对当代资本主义发展阶段的认识和界说,尽管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概括起来大体上可有如下观点:一是“发达资本主义论”,这是以生产力的发展为视角的;二是“成熟的资本主义论”,这是从资产阶级的管理经验、能力及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变化考察的角度;三是“国家资本主义论”,这是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重大调整的角度作出的概括,认为当代资本主义的最重大变化在于一般垄断转变为国家垄断;四是晚期资本主义论,这是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出现了某些质的变化的角度;五是“社会资本主义论”,它着重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种种迹象加以分析;六是“人民资本主义论”、“福利国家论”、“可调节的资本主义论”、“法人资本主义论”等。还有“经济成长阶段论”、“后工业社会论”、“后工业社会”、“信息社会”、“知识社会”或“第三次浪潮”、“科学社会”、“后资本主义论”、“没有劳动的资本主义论”等,以纯技术的观点看待当代资本主义。[5]上述观点的划分是十分粗略的,每一种观点中又由于视角和侧重点的不同而存在着很多差别。这些观点的共同之处是承认现代资本主义在战后发生了一系列重要的变化。但以什么样的尺度和标准来衡量这样的变化,是否存在从量到质的飞跃,则由于立场、方法、视角,以及政治、社会、经济、历史背景的不同导致了分歧和差异。
这些观点对于认识当代资本主义具有各自不同的重要参考价值,从不同的方面揭示了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的时代特征和运行规律。如果从本质上、从全球化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统一且动态变化中,来进一步考察和把握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的特点的话。我们认为,从发展趋势上看,当代资本主义正逐渐向金融垄断资本主义阶段演进。那么,金融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能否回答当代资本主义发生了“部分质变”的问题呢?对此,有人认为:“金融资本”这个概念在列宁那个时代就已使用,现在仍然使用原概念,用金融垄断资本主义来表述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的新阶段不足以表达资本主义发展的最新变化。
西方左翼学者对这个问题也高度关注,他们在分析全球化背景下当代资本主义的种种新变化,如信息革命条件下产业结构的变化、国际分工体系的变化、劳动就业结构的变化、社会阶级结构的变化等等。最近,他们强调全球化的核心是资本在当代的新变化。在2001年巴黎国际大会上,法国学者让·克罗特·德罗奈认为,“80年代以来,资本主义经济最深刻的变化发生在金融领域。继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之后,资本主义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即金融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这就是说,金融垄断资本主义首先是作为当代资本主义最深刻的经济变化而出现的。我们认为,如果进一步从政治和国际综合治理的角度看,金融垄断资本主义对于当代资本主义的意义在于把金融运行机制融入国际机构、国家调控之中。毫无疑问,金融垄断资本主义的根本目的仍然是维护资产阶级总体利益的。也就是说当代资本主义的政治生活也资本化了,更何况当代资本主义国家职能国际金融机构的职能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因此,分析当代资本主义不能离开上层建筑,同时也应该看到,划分不同性质生产方式的基本依据是由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性质,划分一定生产方式的不同发展阶段时,也应以生产力的发展是否引起生产关系在自身范围内的“部分质变”为依据。而“金融垄断资本主义”的提法,正是首先从全球资本生产关系重大变化的经济学分析出发,即以经济为基础,从经济、政治、文化等多元视角集中反映当代资本主义的最新变化的综合性范畴,揭示了当代资本主义不同于列宁时代的重大特征,反映出当代资本主义明显不同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一般垄断资本主义转变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重大的质的变化。进一步的分析将会使我们在比较中更深刻地了解当代资本主义的金融垄断资本主义的时代特征。
全球化的内涵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的变化和丰富。经济全球化是全球化的核心内容,其特征是,商品、服务、技术及资金的大规模跨境流动;各国经济相互渗透、相互依存的关系加强。正如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一样,金融全球化既是经济全球化的核心,也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当然,作为经济全球化核心和重要组成部分的金融全球化一旦形成,必然有其自身运动规律和丰富的内容。当代经济全球化正是以金融为主要手段,而现代资本主义的主要推动力正是金融资本,它决定资本的流向、流动量及企业的利润率,甚至也是整个经济和政治的决定力量。它不受任何权力控制,也没有边界。从金融本身的发展规律来看,推动金融全球化的主要动因是西方国家80年代以来金融自由化、信息技术、融资证券化和金融创新等的发展。即20世纪70年代,国家资本主义陷入了深刻的危机之中,这场危机的结果没有导致革命,而是伴随着集中表现为金融全球化的新一轮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到来,使垄断资本主义进入了金融资本急剧膨胀的新阶段,也就是说真正打破国家垄断时代的是1978年以来美英两国率先实施了金融自由化和放宽了金融市场管制政策,各国货币体系和金融市场从此建立了日益紧密的联系,从而出现了金融全球化。经济全球化的新发展把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推进到一个新阶段,即金融国际垄断资本主义新阶段。或者说在一定意义上说,国家垄断正是通过金融垄断实现的。
战后金融资本之所以得到迅速发展、形成金融全球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为金融资本的活动提供了舞台。其次是金融自由化促使金融资本发生新的国际化变化。再次是各发达国家的政府除推行放松金融管制、有利于金融资本发展的政策外,还直接参与支持金融资本的活动,国际金融组织机构对金融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起了关键性作用。
总之,当代资本主义进入全球金融垄断资本主义阶段是以一系列客观经济社会条件为依据的,反映了全球化进程的深刻变化和本质内容,揭示了由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和一般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演进到金融垄断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和运行轨迹。当然,全球金融垄断资本主义目前还仅仅是一个发展趋势,其实现尚须经历一个长期的过程。
三、金融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新发展
全球化是一个全球性的价值、规范和利益趋向统一的过程,在全球化中,各个利益不同、法律不同、关税不同的地区,逐渐形成共同的利益,统一的法律和统一的关税。这种统一,是在全球化的过程中自然形成的。马克思认为,这种统一在全球化的条件下,通过世界市场会转化为一种与个人、国家相对的异己力量,意即在全球化的条件下,全球的经济融为一体,每个个人乃至每个国家的活动都越来越受到世界市场和世界金融的控制,这种控制力量凌驾于个人和国家之上,通过经济关系来统治全世界,它有时会造成严重的经济危机,给一些地区乃至全球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那么,如何认识金融全球化的背景下金融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的历史地位和发展呢?或者说金融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当代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新的表现形态怎样呢?
当代的金融垄断资本主义已不是简单的、传统意义上的“寄生的”、“腐朽的”资本主义。像经济全球化一样,全球金融垄断资本主义也具有双重性质定位,产生双重效应。让·克洛特·德罗奈认为,当代全球金融垄断资本具有双重性质。一方面,它不是经典意义上的“食利资本”。在金融垄断资本主义条件下,经典意义上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所有制关系并没有改变,但是资本的增殖形式却发生了变化,资本的价值形式演变成货币资本和金融资本的二元结构。由于金融资本的发展,直接金融取代了中介金融而成为资本价值的最主要形式。由于金融及其衍生产品的发展,金融资本在时间和空间上,对资本使用价值的生产实现了全面的、不间断的、有效的控制,从而实现了资本的增殖,即资本利润的最大化。当代金融资本并非置身于生产变革过程之外,它是发展信息和服务业的载体,甚至金融产品本身就是特殊的信息产品。金融资本特别是风险资本的发展为促进新技术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从这个意义上说,金融垄断资本具有进步作用。但是,另一方面,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条件下,金融垄断资本又建立了金融专制统治,成为加强和扩大国内国际剥削的工具。今天,金融已发展成相对独立的领域,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分离的现象日趋严重。金融投机造成了金融和经济的不稳定并频频引发危机。金融资本的跨国流动使剥削过程趋向世界化。从这个意义上说,金融垄断资本对经济发展又具有破坏作用。
尽管金融垄断资本主义作为资本主义发展的新阶段,全球金融垄断的跨国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适应了生产社会化发展的客观规律,创造了更先进、更高效的生产力,给资本主义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延长了资本主义的生命周期,甚至在一定意义上说使资本主义进入了新的发展进程。但由于现实的全球化本质上是资本主义经济关系在世界范围的扩展,因此全球化并没有也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的固有矛盾,没有改变垄断资本主义的本质。相反,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迅猛推进,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将以复杂且多变的形式表现出来。列宁当年提出的帝国主义阶段的三大矛盾,在当代以“核心国家之间、核心国家与边缘国家之间、核心国家内部的矛盾”三重关系重新展现出来,具体呈现出以下特点:
世界贫富差距越来越大,财富越来越集中在少数人手中。全球化进程把一国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扩展到世界范围,即在促进世界经济发展和社会财富不断增加的同时,扩大了世界范围的贫富差距,使一些国家和一部分人走向贫穷化。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而言,由于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安排生产和分工,实行最低成本战略,大量劳动密集型的产业纷纷流向拥有廉价劳动力的广大发展中国家,失业成为这些国家当前最严重的社会问题。对发展中国家而言,缺乏资金和技术使其面临着越来越严酷的剥削和掠夺。
实物经济与虚拟经济相脱节,金融投机抑制经济正常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政府对金融管制的解除,股票、债券市场在资本主义经济中占据了前所未有的地位,期货市场和期权市场也得到很大发展。以美国为例,1994—1999年全部公司平均利润年增长率约为8.9%,而股市的价格却以23.6%的速度增长。在利益的驱使下,企业也成为了现金流动器,随着市场的波动而波动,因而不时受到难以预测的股市投机风暴的威胁。据统计,目前全世界的金融交易量大约是商品(服务)交易量的25倍;在巨额的国际资本流动中,只有10%与实质经济的运动(实质交易和投资)有关(费尔南德斯·德科西奥:《经济全球化——进步的因素》,载〔墨西哥〕《至上报》,1998-5-31)。越来越多的资本流动属于没有实物经济基础的投机行为。它们不仅无助于反而有悖于实质交易和投资的运动,并往往成为实质经济的不稳定和破坏性因素。
生产无政府状态扩展到全球市场,全球性生产过剩的危机日趋临近。全球化在把市场经济优化资源配置和带来较高效益的功能扩展到世界范围的同时,也把市场经济自身的盲目性、自发性、滞后性等消极功能扩展到世界范围,造成了资本主义所固有的周期波动和经济危机爆发的世界性。巴西著名的经济学家多斯桑托斯在他的名著《帝国主义与依附》一书中指出,“资本主义必须发展生产力,而生产力的发展必然形成一种国际经济体系,但这种体系所依靠的私人企业和各民族国家基地同生产力发展的世界性趋势是矛盾的,这必将导致产生一种世界范围内的新无政府状态。”[6]正如费利克斯·罗哈汀所认为的:“目前金融市场的一体化程度正在引起人们对系统性崩溃的关注。即一家公司的倒闭可能会引发全球其他公司的倒闭。许多金融市场可能不是全球性的,但它们之间一定存在着相互联通的关系。1984年,伊利诺斯州大陆银行(TheContinentalBankofIllinois)的倒闭是因为日本的基金管理人员在处理一份日本新闻报告时错误地翻译了美国一份有关大陆银行遭遇困境的新闻报告(“rumor"一词被翻译为“disclosure")从而让人们错误地理解为这家银行已经无力偿还债务,并已抽调出这家银行在欧洲的储备。这位日本基金管理人员一个错误的翻译就可以导致美国第十七大银行的倒闭,看来,有些小事确实可以改变世界。而美国政府公开批评德国保持过高的利率导致了1987年10月美国股价的崩溃。”[7]因为当资本主义进入金融跨国垄断阶段以后,随着国家管制的解除将产生双重效应,它既为资本的全球逐利活动铺平了道路,也为更大的全球性生产过剩的危机埋下了种子。特别是随着跨国兼并与收购事件的增多、跨国公司规模的扩大,越来越现实的问题提上了日程,即哪个政府来管理、规范和协调其全球商业运作?谁来调控全球市场上生产和需求的平衡?跨国公司内部生产的高度组织性和整个全球市场上的生产无政府状态日益形成鲜明的对照。因此金融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必然要求一个强有力的国际组织对跨国公司的生产实行有效的宏观调控,否则,全球性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以及各种结构性危机将不可避免。
全球化使人类可持续发展受到严峻挑战,带来生态灾难。随着跨国公司实力的急剧膨胀,在涉及到环保、税收、医疗保健等公共利益的问题上,跨国公司为降低成本,追逐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会竭尽全力左右各国政府的政策。政府若屈从于垄断资本的势力,丧失维护公共利益的能力,人类的未来则不容乐观。目前威胁人类可持续发展的环境危机已经充分暴露了这一矛盾的发展趋势。
从以上的分析中可以看出,资本主义发展到金融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资本主义反对资本主义”已不再仅仅是学者在书斋里作出的推论,而是在日益广泛、深刻的层面上成为广大民众能够切身感受到的客观现实,这既是全球化发展到金融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深化的当代表现,也是反全球化运动兴起的主要原因。可以预见,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金融垄断资本主义对全球资本垄断的程度将会越来越高,其基本矛盾将日趋尖锐化,资本主义的发展正在昭示着一个新的未来。
参考文献:
[1][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51、572
[3][美]阿里夫·德里克世界体系分析和全球资本主义:对现代化理论的一种检讨[J]战略与管理,1993,(1)
[4]郑异凡世界历史[J]1995,(6):34-41
[5]李琮,季正矩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J]1997,(2):14-20
篇7
关键词:社会主义;资本主义;全球化;趋势
一、当代资本主义的新情况、新变化、发展阶段以及发展趋势
在对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关系的研究中,国内许多学者从资本主义新变化的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研究,在认清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同时对其发展阶段进行了划分,对其发展的趋势作出了预测。
有学者认为,当代资本主义在生产力方面的变化主要是:在以信息技术为中心的科技革命的有力推动下,西方发达国家的社会发生深刻变化,集中表现为传统的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转变。随着生产发展和整体经济实力的增强,西方国家的社会面貌和国民生活水平也获得了改善和提高,进入了以高消费为突出特征的所谓“富裕社会”。当达资本主义国家都经历了第三次科技革命。和第一、第二次科技革命相比,第三次科技革命具有如下特点:第一,规模宏大,范围广泛。即这次科技革命涉及各门科学和技术领域。第二,智力革命。电子计算机能部分代替人脑的工作。第三,高速化,网络化,信息化。第四,科研、技术、生产一体化。现代科技进步改造、丰富和优化了生产力的基本要素。生产力基本要素包括劳动工具、劳动对象和劳动者。在劳动工具方面,出现了一系列划时代的新型的先进的生产工具,如电子计算机、机器人、核能、人造卫星等等;在劳动对象方面,新型材料的不断涌现,扩大了劳动对象的范围,提高了劳动对象的质量,加快了劳动对象的生产,从而推动着新兴产业和原有产业的迅猛发展;在劳动者方面,由于现代科技日新月异,劳动者的文化和技术素质及应变能力有了很大提高,脑力劳动日益成为社会劳动的主体。新的科学技术推动国民经济的全面现代化。改变着整个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面貌,加速着资本主义物质文明的进程。但是,在物质文明不断加强的同时,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依然存在,金融危机周期性的不断发生,尤其是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给资本主义社会极大的打击,证明西方国家一再鼓吹的新自由主义是彻底失败的。
在生产关系方面,资本主义的变化主要是所有制的变化:其一,资本主义个人所有权的制度形式日益多样。资本主义个人所有权越来越依赖个人所有制以外的制度形式来实现自己。此外,国有制、合作制等非个人所有制形式的发展,使当代西方国家的所有制形式呈现多样化发展趋势。个人所有权的制度形式在多样化过程中增强了灵活性、适应性和组合协调性。其二,资本主义个人所有制在所有制结构中的地位下降。资本主义个人所有制在当代西方国家仍然是资本主义所有制的基本形式之一。当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所有制是一种以股份制和法人所有制为主,配之以个人所有制、国有制和合作制等其他所有制多种形式并存的结构。其三,资本主义所有制的社会属性增强。在股份制、法人制、国有制和合作制等所有制形式下,资本由分散而至集中,在此过程中,资本的社会属性则得到相应强化。这表明,在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本质不变的情况下,其形式是可以多变的,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张力,因此,对资本主义历史发展过程的长期性要有充分的估计,不能简单化。
篇8
关键词:信息时代;当代资本主义;社会转型;智能化社会;现代人类文明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信息时代当代资本主义社会转型研究”(15BKS072)
中图分类号:D0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54X(2017)05-0047-06
从上世纪70―80年代开始,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出现了以电子计算机的应用为主要标志的数字化革命,以电子计算机技术和光纤通信技术紧密结合为核心的信息技术领域的革命,以超文本传输协定(HTTP)、通用资源识别码(URL)和万维网(WWW)问世为标志的网络化革命。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革命推动当代资本主义社会乃至人类社会进入信息时代。工业革命以能源为动力,改变的是世界的物质结构,信息革命则以计算机和互联网为核心,重构出一个崭新的信息空间。工业革命利用机器延伸和扩大了人的手脚功能,强化了人的体力;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则扩大和延伸了人的思维、神经和感官的功能,取代了人的部分脑力劳动,它使人们可以用更多精力进行知识创新,从事更富有创造性的劳动。
信息时代的来临,必然引发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重大转变。正如美国学者斯图尔特・L・哈特所说:“资本主义确实处在了一个十字路口。工业时代的旧的发展战略已经丧失了生命力,当今时代正在酝酿一种全新的、更具包容性的商业模式,一种能够惠及整个人类大家庭而又不破坏自然美丽山河原貌的模式。”① 伴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以及由信息技术的发展所决定,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实现了社会的转型。
一、当代资本主义推动机械化、自动化社会转向智能化社会
资本主义社会是以机器大工业为基础的、商品经济充分发展的社会。与以往的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相比,资本主义建立在先进的生产力――机器大工业和发达的商品经济基础之上。同时,它也借助商品经济的活力和机器大工业的优越性能,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使资本主义社会迎来了鼎盛的工业社会。其生产制造能力,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能力以及开发物质产品的能力均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机械化和自动化社会的优势得以充分显现。
在机械化和自动化社会充分发展的基础上,资本主义迎来了新的科技革命。在新的科技革命影响下,当代资本主义开始了社会转型,重构出一个崭新的信息空间和社会空间,资本主义工业化社会开始被一个新的社会发展阶段所取代。西方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赋予这一新的发展阶段以不同的称谓,诸如“后工业社会”、“超工业社会”、“新工业社会”、“丰裕社会”、“技术电子社会”、“网络社会”、“知识经济社会”、“智能社会”、“信息社会”等等。这些称谓一致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在新的科技革命和社会生产力变革的推动下,实现了进一步的知识更新和科技创新,使人类社会进入了一个新的文明发展阶段。在这一发展阶段中,出现了一些传统工业文明所不具备的新的文明特征:集数字化、网络化和信息化于一身的智能化内容正在融入当今资本主义社会,人们开始进入到一个智能化的世界之中。
其一,智能化取代自动化和机械化成为工业、农业生产发展的主要技术载体和手段。在推动生产力全面机械化、自动化、大型化、社会化的基础上,资本主义工业化社会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发达程度,同时也为其社会转型预备了有利条件。正是在这一背景下,资本主义社会推动了以电子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创新与发展。信息技术的实质,是知识、智能与互联网的高度集成和整合运用。高度智能化的电子计算机和高度信息化的互联网决定性地影响了社会生产的发展,使社会劳动方式和社会生产力均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社会生产力实现了由机械自动化向智能自动化、由局部自动化向大系统管理和控制自动化的转变;社会劳动方式实现了从机械化、自动化向智能化的转变。智能型仪表或传感器已大量嵌入到各类生产设备、工具、器具乃至零部件之中。它们与计算机连接,能系统性地解构、处理各种数据,迅捷作出精确反应,从而使分布在社会生产方方面面的各种设备具有较高的人工智能。智能机器人、黑灯车间、软式制造、定制生产、三D打印等智能化生产形式或智能化a品迅速普及。
智能机器人、数控机床以及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是生产智能化的集中表现。目前,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机床数控率已经高达生产产值的70%以上,其智能机器人的使用密度,2014年分别达到每万名工人拥有323台和282台。② 这些智能机器人装有各类传感器和高性能电脑,可以敏锐而准确地辨识不同声音、不同图像并迅捷作出有针对性的话语和动作反应。其中,日本FANUC公司的“真空袋装药剂整列”机器人系统,在袋装药剂时,视觉定位,准确抓取,高效完成包装、装配、搬运、拣选等整列工序,其生产柔性化、智能化是传统工业生产线所无法比拟的。由于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应用,意大利菲亚特公司的轿车可以同时在13个国家的流水线上制造,一台设在都灵的电子计算机通过人造卫星对整个物质生产流程进行集中管理,对小汽车的组装进行遥控。③ 众多美国企业由于有了电子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武装实行了软式制造,其装配线可以同时生产几种不同的产品,企业可以根据客户的需求,调整产品的规格和功能,并在较短的时间内向客户供货。IBM公司设在北卡罗莱纳州夏洛特的一家工厂,其装配线可同时生产12种不同的产品。宾夕法尼亚的一家铁路机车制造厂由于实行软式制造,定做和制造一辆机车的时间由两年缩短到6个月,产量提高两倍以上。
智能化生产在种植业领域同样得以实现。目前,美国、英国、荷兰、日本等发达国家,普遍使用温室计算机自动控制系统,运用温室控制软件,按照不同作物的特点进行自动控制,从而满足作物生长发育的最适要求。美国大约有40%的农地运用电子通信和卫星导航智能系统、农田遥感监测系统、农田地理信息系统、环境监测系统、智能化农机系统等,对不同地块、不同作物进行精准的自适应喷水、施肥、撒药。④ 同时有82%的温室运用温室计算机控制与管理系统、电脑和遥感遥测等高新技术,根据温室作物的特点和要求,对温室内光照、温度、水、气、肥等诸多因子进行自动调控,对花卉、果蔬等产品的开花和成熟期进行智能化控制。荷兰建有1.2万公顷现代化自动控制温室,室内温度、光照、湿度、作物生长情况、环境等全部由计算机智能调控监控。⑤ 工业化生产样式已经转向智能化生产样式。
需要强调的是,2010年以来,西方发达国家全面推行物联网,通过射频识别、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把物体与互联网连接,实现对物体的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物联网的出现强化了生产过程的智能化。
其二,智能化取代自动化和机械化成为人们社会生活的主要技术载体和手段。伴随数字化革命和网络化革命,电脑、电子微处理器、电子传感器、智能手机等智能化电子产品在当代资本主义社会迅速普及,并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电子计算机几乎占领了办公室、工厂、学校、医院、社区及人们的整个社会生活。智能手机、智能手表、智能汽车、智能卫星导航仪、无人飞机等已经广泛应用,而智能衣帽、智能鞋、智能眼镜等智能穿戴设备正在推广。谷歌眼镜“集智能手机、GPS、相机于一身,用户只要眨眨眼就能拍照上传,甚至直接拍摄视频上传”⑥。据调查统计,美国12岁以上孩子使用平板电脑的比例达到70%,77%的孩子会在平板上玩游戏、下载APP。英国3至12岁孩子中有44%拥有平板电脑,11岁后拥有智能手机的比例高达46%。⑦ 无线射频芯片等具有“电子神经”的感知设备已经遍布在人们的周围,不受时间限制地感测着人们的工作、购物、交往和生活的各项动态,进而作出智能化处理。
电子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为人类生活与发展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空间,正在影响着、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交往方式、学习方式、消费方式、通讯方式、交通方式与新闻传播方式。在人们刷卡购物、刷卡乘车、刷卡充值、刷卡理财、刷卡查阅文献资料、刷卡就餐、刷卡开门等“一卡通”的背后,是智能化技术的支撑。而在智能化与网络化的支撑下,网上购物、网上授课、网上娱乐、网上理财、W上交友、网上订购机票和酒店、网上学术交流、网上政治参与已是人们基本的社会生活样式。同时,智能化技术也极大地增强了人们获取知识的能力。现代信息技术为人们提供了处理、存储、传递和交流信息的便捷手段,给人们吸收新知识,密切人际交往增添了便利。电子图书馆、网络翻译、网络搜索获取知识已经进入现代人们的日常生活,从而使更新、充实知识,传递、交换信息成为现代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
由于智能传感器的广泛运用,智能社区、智慧城市等正在发达国家中涌现。在智慧城市的交通运输方面,卫星导航系统、智能交通指挥系统、铁路运输智能管理系统、民用航空智能调控系统等都已全面实施。瑞典斯德哥尔摩市实施智能交通系统,使交通拥挤状况减轻了18%。该市在每一辆车上都安装了应答器标签,标签与城区18个路边控制站的收发器进行通信,收发器自动识别每天过往的车辆,并根据不同时段自动征收道路使用费,从而分流了市区的车辆。在智能社区方面,智能电网管理系统、家庭电器智能管理系统、智能社区医疗服务系统、智能家政服务管理系统、智能警务系统等得到广泛应用。社区生活与管理呈现全新的“智慧”状态。
上述新特征表明,资本主义的社会转型,实质上是从机械化、自动化社会转向智能化社会。
二、当代资本主义推动工业经济社会转向知识经济社会
从18世纪末的产业革命开始,资本主义进入了工业经济时代。在工业社会一百多年的历史中,资本主义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创造了巨大的社会生产力和惊人的物质财富。然而,资本主义工业经济时代的经济奇迹是建立在无节制地开发、消耗自然资源和毫无顾忌地破环、污染生态环境的基础上的。历史证明,工业经济的发展主要依赖三种资源:资本、劳动力和自然资源。其中,几乎不计成本地利用和消耗自然资源是资本主义工业经济高速发展的重要动因。工业经济时代的主要经济支柱是钢铁、煤炭、石油、矿产等产业。而“上帝”似乎很眷顾人类,让人类生存在其中的地球蕴藏着极为丰富的铁矿石、煤炭、石油等自然资源,为工业经济繁荣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廉价而丰富的自然资源所激发的巨大的经济利益诱惑,致使西方各国资本沉浸于利用自然资源推动工业经济发展,攫取剩余价值的冲动之中。科技创新、投资融资、产业政策均围绕自然资源开发而展开。于是,钢铁、煤炭、石油、矿产等产业以及建立在自然资源开发和消费基础上的机械、汽车、火力发电等产业异军突起、迅猛发展,成为工业经济时代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中东和北美的石油、非洲的矿产、欧美大陆的煤炭、澳洲的铁矿均遭到史无前例的开采。
建立在主要依靠自然资源开发和消耗基础上的工业经济的发展导致了两个后果:一是为人类创造了巨量的物质财富,二是自然资源日益枯竭和生态环境严重破环的问题凸显,严重威胁到人类的可持续生存和发展。
幸运的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现代科技革命的推动下,当代资本主义实现了社会转型。转型的内容之一就是从工业经济社会转向知识经济社会。在工业经济时代,资本主义各国也十分重视知识创新和科学技术的应用,但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还是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而在知识经济时代,虽然经济发展依然离不开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但其主要推动力已经变为知识创新和科学技术的应用。人们通过全面推动知识创新和科技进步,可以在尽量减少自然资源开发和消耗的基础上实现经济的较大发展。“在这个社会中,基本经济资源不再是资本、自然资源或劳动力。它现在是且将来也是知识。创造财富的中心活动是技术创新,将知识应用于工作。”⑧ 正如美国学者德鲁克所说,当代资本主义转向知识经济社会的重要特征是充分运用知识创新和科技进步推动经济发展。
其一,通过知识创新和科技进步,推动人类社会进入文明发展的新阶段。自美国1990年代出现“新经济”以来,当代资本主义运用知识创新和科技革命推动信息产业的迅猛发展,并将信息技术全面应用于社会生产和生活,使社会生产和生活由自动化、电讯化阶段迅速发展到智能化、信息化阶段。在这个阶段,新知识、新科技迅速发展和传播。据统计,一个普通的美国上班族每年大约产生180万兆字节的数据。而社交媒体平台和搜索引擎的出现,又使人们以便捷的方式交换、共享知识和信息;云计算、大数据分析的使用则大幅度提升了知识与信息的价值和作用。新知识、新科技的发展和传播大大改变了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比例,使劳动力的知识与科技含量大幅度提高。所有这些都极大地加快了知识更新的速度,使人类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的能力借助知识与科技无限放大,进而推动社会生产力迅猛发展。在信息技术革命的大背景下,知识产品在生产发展中的作用日益突出,产品设计、工程支持、技术研发、信息技术支持、资讯服务、广告宣传、新闻传播等知识产业已占各国国内生产总值的较大比重。
其二,通过知识创新与科技进步,大幅度提高自然资源利用率,科学、合理地使用物质资源。在科技革命的推动下,当代资本主义各国充分利用新知识和新技术,优化资源的利用,减少自然资源的消耗,从而实现了经济发展与资源保护的统一。例如用高新复合材料代替钢铁,用复合材料代替木材。还通过知识创新和科技进步优化生产环节,运用数控机床和智能机器人实现精度生产,提高产品的制造质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最大限度地降低了废品率和物质材料的损耗率,减少了原材料的用量和物质资源的消耗。通过知识创新和科技进步,实现物质产品生产中的最优设计,合理利用资源,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
同时,运用知识创新和科技进步,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大力发展节能经济,通过科技手段发展太阳能发电、风能发电、地热发电,充分开发可再生能源;大力发展非物质化经济,通过知识和科技创新推动经济发展。通过知识创新,发展精准农业,研发无土栽培技术、滴灌技术、智能温室种植技术、现代生物培育技术等,在节约土地资源和水资源的条件下实现种植业的发展。通过知识创新和科技进步,优化产业链,减少环境负荷,通过计算机技术和物联网技术,实现产、供、销一条龙和供需无缝对接,最大限度地降低了库存、运输环节的物质损耗。
其三,通过知识创新与科技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从而可以提高劳动者运用有限资源增强物质生产的能力。美国学者菲尔・西蒙(Phil Simon)曾指出:“IT消费开辟了一个全新的以技术为核心的时代。我们都已经变成技术控和数据达人。”⑨ 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与普及及信息产业的迅猛发展,既使科技、信息、大数据等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凸显,也使人们(甚至门外汉)能比以往更容易、更便捷地获取信息、数据和知识,并借助@些信息、数据和知识在节约资源的基础上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推动社会进步。
所有这些,意味着人类进入了一个新的文明发展阶段,即主要通过知识创新和科技进步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阶段。这一文明发展阶段的来临,似乎使人类看到了可持续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及实现生态文明相统一的出路。这就是放弃主要依靠自然资源的开发和消耗来推动经济发展的模式,转而主要依靠知识创新和科技进步来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正如法国学者米歇尔・波德所说:“当前本质的现象是以重金投资物质设备和大量使用能源的工业资本主义相对衰退,而让位于一种‘后工业资本主义’――持续动员科学和技术进步及潜能,以创造未来的需求和消费作为研究和发展的导向,简而言之,也就是‘科技资本主义’。”⑩
三、当代资本主义推动物质主义社会转向后物质主义社会
“资本主义意味着生产资料私人所有,以及利用市场来配置资源和分配收入。企业自身利润最大化和消费者满意度最大化是资本主义的发展动力。”{11}在利润最大化的驱动之下,欧美资本主义经济快速增长,物质财富极大涌流。钢铁、电力、电子、汽车、飞机、轮船等物质产品花样翻新,层出不穷。资本主义各国迎来了工业社会的鼎盛时期。由资本主义性质决定,工业经济时代的资本主义社会是一种唯利是图的物质主义社会。人们尽情享受并热衷于追求工业社会所带来的物质利益、物质占有和物质满足,物质主义成为社会生活的主流。
在价值理念上,人们奉行人类中心主义,坚持对自然的“帝国主义态度”,自然界被视为“为我之物”,成为肆意掠夺和任意践踏的对象。在社会生产领域,各国都热衷于经济高增长和经济规模的迅速扩张。产值、产量成了各国追逐的基本经济指标,经济规模、市场占有和利润成了企业经营的唯一法则。在社会生活领域,人们追求赚更多的钱,过更奢侈的生活,沉湎于“炫耀性消费”和“后满足型消费”,为满足虚荣心的“无用处消费”或一时兴起的“过剩性消费”充斥着整个资本主义工业社会。{12} 物质价值成为人们的基本价值追求,物欲无度成为人们的基本生活态度。
伴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当代资本主义开始从物质主义社会向后物质主义社会转变。人们的生活价值观念由崇拜物质价值转变为崇拜精神文化价值,主流社会更加重视后物质价值和生态文明问题。{13} 西方社会民众从热衷于经济增长和聚敛物质财富等物质价值转向对生态环境、生活质量、人权与公民自由等后物质价值的关注。当代资本主义各国开始修正以往基于资源浪费和挥霍的物质主义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采取更节约也更和谐,更人性化也更符合生态文明的新发展模式。当代资本主义社会转型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一次从物质主义社会转向后物质主义社会的过程。
首先,人们开始放弃物质主义社会的人类中心主义观念,反对把人类视为自然界的主宰,反对肆无忌惮地开发自然、破坏生态的做法。人们开始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后物质主义理念。进入后物质主义社会,绝大多数社会民众接受了这样的主张:人类与自然是平等的,人类不是自然的奴隶,也不是自然的主宰;自然界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人的有机身体”,不存在独立于人类影响之外的所谓“自然”。因而,人们对自然要有敬畏之心、感恩之情、报恩之意,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通过共同的、根本的政治选择改变我们的消费方式。正如美国生态主义学者达利等人所说:“所谓敬畏自然,就是让我们放弃人类中心主义的自大与傲慢,怀有一颗谦卑的心去倾听自然的需求,考量自然的福祉,把它们作为想象的对话伙伴,充满对自然的关心。”{14} 为此,人类应顺应自然界的客观规律,按照自然界的客观规律推动经济发展。与物质主义发展理念相比,后物质主义发展理念最大的进步在于强调人类应当承担呵护自然、回报自然、保护自然的重要责任,维护好人类永续生存与发展的基本条件。为此,后物质主义发展理念强调把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控制在自然能够承受的限度内,反对消费主义的暴殄天物和不计生态后果的高速经济增长。
其次,人们开始抛弃单纯对物质富裕、经济增长和产值的迷恋,转而追求环保、节能、洁净、效益等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后物质主义的价值理念对西欧各国的生产方式产生了重要影响。节能、环保已成为企业经营必须遵循的准则,通过科技进步将经济增长同环境保护有机结合起来已成为各国正在实现的目标。在当今世界,西方各国在发展生态经济方面已经取得明显成效。循环经济、节能经济、非物质经济快速发展。雨水回收循环利用系统、中水处理和循环利用系统、节水灌溉系统、太阳能发电、风能发电、生物质能发电、电动汽车、环保住宅等发展经济与保护生态相统一的形式正在普及,利用知识创新推动经济增长正在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动力。环境保护、经济发展、高质量的生活三者和谐统一在这里基本成为现实。
再次,人们开始反思沉溺于物欲的行为,从关注身外的财产转而关注生活的质量,选择更健康、更自然也更正常的生活方式。只求足够、不求更多的生活理念,物质享受合理化的生活理念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自觉抵制奢侈性、炫耀性、铺张性的物质享受,转而接受质朴、简约、合理的物质生活。贪慕虚荣、奢侈的人越来越少,接受生态消费观、追求生活本真的人越来越多。大多数社会民众认识到,工业社会的炫耀性物质消费是一种社会生活本质的异化。在工业社会异化的消费模式中,“人们从来不消费物的本身(使用价值)――人们总是把物用来当作突出你的符号”,“或参考一个地位更高的团体来摆脱本团体”。{15} 基于对这种异化消费模式的否定,人们开始追求本真的生活。越来越多的欧美民众开始选择骑自行车出行或参与“汽车共享”;选择简单的饮食和朴素的着装;选择物质资源的循环利用与合理利用,如合租住房、写字楼等。人们关注的焦点不再是聚敛更多的物质财富,而是生活质量的提高、人的全面发展和自我价值的实现。鄙视过度贪恋物质财富,鄙视奢侈的物质享受,关注身心健康,关注生活质量,关注人生价值的实现已经成为大多数欧美民众的价值选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追求公平正义,追求生态文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爱社会,关爱他人,注重人的价值的实现,自愿为建设更人性化的社会作贡献。
显而易见,从物质主义社会向后物质主义社会的转型是现代人类文明的一次跨越,也是现代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走向。从物质主义社会转向后物质主义社会,意味着人类找到了摆脱资本主义工业社会造成的生态危机的办法,找到了实现现代人类文明可持续发展的道路。长期以来,人类社会奉行的发展模式是完全依赖自然资源的开发和自然界对人类废弃物的自然降解与净化。在工业化时期,人类面临两难课题:要加快经济发展,就要消耗不可再生的物质资源,导致环境破坏和生态危机;要保护生态环境,就会影响社会经济发展。从物质主义社会向后物质主义社会的转型,为人类社会发展探索出解决上述难题的文明之路。这无疑是现代人类文明的重要进步。
四、结语
资本主义社会是一个极度矛盾的社会,也是一个二元分裂的社会。在这个社会中,人们会看到两个迥然不同的世界。
一方面,资本主义社会以生产资料资本家私人占有制为基础,存在着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之间的尖锐矛盾。资本主义社会以资本的统治为核心,以资本家剥削工人阶级,攫取剩余价值和社会财富为目的,以资本家集团的利益为至上利益。因而,资本主义社会必然造成以贫富两极分化日益加深为特征的人道主义危机和以生态环境恶化为标志的生态危机,从而激起劳动民众的激烈反抗,使各种社会矛盾不断加深和激化。
然而,资本主义社会还有另一个方面。它是现代人类文明的重要发展阶段和推进现代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载体。资本主义社会建立在发达的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机制之上,以现代大工业和现代科学技术为其物质技术基础。它借助现代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力自身发展的规律及惯性,借助推动科技进步的创新能力和现代市场机制的适应性依然能够进行自我调整,从而继续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此次资本主义的社会转型实际上就是资本主义的一次推动生产力进步的自我调整。
当代资本主义的社会转型意味着科学技术的飞跃性进步,意味着人的全面发展程度的大幅度提升,意味着人类经济发展范式的根本性变革。智能化、信息化取代工业化和自动化成为现代社会生产和生活的技术载w和手段,知识经济取代工业经济成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动能,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重大跨越。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历程,是人类逐步从自然力的束缚下获得解放的过程,也是人类逐步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的过程。从工业化社会转向智能化社会、工业经济社会转向知识经济社会、物质主义社会转向后物质主义社会是人类经济文化活动和社会生活的重要变革。信息技术和知识创新的巨大作用,正在快速地、史无前例地改变着社会经济、文化、教育、科学、政治、民生等各个领域,使人类活动的时空限制得到突破。它大幅度提升了人类摆脱自然力束缚的能力,彻底改变了物质生产劳动的范式。它标志着人类社会已经从工业文明阶段进入到信息化文明阶段,显示着现代人类文明的发展与进步。
当代资本主义的社会转型,虽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社会性质,但它客观上推进了现代人类文明的发展,验证了当代资本主义的二元分裂性质。
注释:
① [美]斯图尔特・L・哈特:《十字路口的资本主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35―36页。
② 任宇:《中国与主要发达国家智能制造的比较研究》,《工业经济论坛》2015年第2期。
③ 张世鹏等:《全球化时代的资本主义》,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第78页。
④ James Lowenberg-DeBoer, The Precision Agriculture Revolution Making the Modern Farmer, Foreign Affairs, 2015, 94(3), pp.105-112.
⑤ 姚於康:《发达国家设施农业智能化发展现状、趋向和启示》,《世界农业》2010年第10期。
⑥⑦ 洪鼎芝:《信息时代:正在变革的世界》,世界知识出版社2015年版,第18、23页。
⑧ [美]彼得・F・德鲁克:《后资本主义社会》,东方出版社2009年版,第8页。
⑨ [美]Phil Simon:《大数据可视化:重构智慧社会》,人民邮电出版社2015年版,第49页。
⑩ [法]米歇尔・波德:《资本主义的历史》,上海辞书出版社2011年版,第338页。
{11}{14} [美]赫尔曼・E・达利等:《21世纪生态经济学》,中央编译出版社2015年版,第13、5页。
{12} [德]海因兹・迪德里齐等:《全球资本主义的终结:新的历史蓝图》,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36页。
{13} 谢永亮等:《生存危机:新地缘资源》,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203页。
篇9
一、认识世界经济的整体性视角
资本主义经济从一开始就具有世界性质,随着生产力不断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日益国际化,帝国主义就是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高度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历史性产物。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理论体系是布哈林的帝国主义理论的出发点。他把资本主义经济形态放在世界范围内,作为一个统一的完整的经济体系加以考察。他指出:“研究帝国主义问题,研究帝国主义的经济特征及其未来,归根到底是要分析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分析世界结构可能发生的变化。”[1]1-2布哈林分析了19世纪70年代以后几十年内科学技术的巨大发展,以及由此造成的社会生产的迅速发展和生产力的极大提高。与科技进步和生产力迅猛发展相伴随的是世界市场的迅速扩展、世界各部分在经济上的结合更紧密。国际商品流通的日益频繁,国际市场形成了;国际间的劳动人口流动日益频繁,国际劳动力市场形成了。在国际“劳动力移动”的同时,资本也在世界范围内流动,形成了世界范围内的平均利润率,资本国际化了。所有这一切,都是资本主义经济的一些普遍规律在世界范围内发生作用的表现。国际经济联系的发展,促成了世界范围的生产关系体系的发展。经济的国际化过程日愈广阔和深入,各国经济上相互依赖关系已经形成。“一个极易互受影响的世界资本主义经济结构成长起来,它的所有各个部分都是相互依赖的,如果一部分发生极微小的变化,就会影响到全体。”[1]18布哈林认识世界经济的整体性视角构建了其独特的帝国主义理论体系与重要范畴,形成了不同于希法亭、卢森堡与考茨基等第二国际理论家的思路与逻辑。他克服了当时研究者不重视资本主义关系变化的倾向,研究了帝国主义产生的经济基础,指出了现代资本主义是一个世界经济体系,世界经济由世界规模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的体系所组成。先于当时的研究者把世界经济作为独立的经济范畴研究,“把帝国主义、垄断资本主义、金融资本主义理论从发达国家现象转变为世界经济体系,一种先进国家(工业国家)殖民化统治落后(东方国家)的不平衡理论。把金融资本与垄断资本理论拓展为一个遍及全球的世界经济体系”[2]233。
二、独特的危机视角
在对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体系作一般性分析的基础上,布哈林还着力对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体系崩溃和破产进行分析。布哈林重新阐释了马克思的生产方式与再生产概念,提出了用以研究资本主义危机与崩溃的“消极扩大再生产”理论。布哈林在对资本主义危机的研究过程中,仍然坚持世界经济的整体性视角,他指出:“对于危机,不应当从单独一个国家的角度去研究,而应当从所有国家的普遍联系中,从整个世界经济范围中去研究。”[3]378而研究的方法则是“先把危机抽象掉,然后再对危机进行必要的研究”[3]301。布哈林认为,马克思的社会生产与再生产理论是研究一切社会经济形态的科学方法论,对于研究发展的危机时代则更是双倍必须的。在此方法论基础上,布哈林以分析资本主义体系的矛盾为出发点,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进行研究。布哈林认为,再生产理论是研究重复生产循环的条件,也就是研究社会体系动态平衡的条件。消费资料的生产和生产资料的生产都提供成为再生产过程的必要条件的产品,没有这种条件,再生产过程就不能进行。帝国主义战争使得生产力重新分配,军事工业的产品不会变成新的生产循环的要素,也不创造劳动力,是一个纯粹消极的量。“战争使得再生产过程具有一种歪曲的、倒退的、消极的性质,实在的生产基础随着每一次的生产循环而愈来愈薄弱:发展不是按照日益扩大的,而是按照不断缩小的螺旋线进行。”[4]30因此,社会生产的现实基础随着社会资本的每次周转而变得更加狭小了。布哈林将这种日益增长的生产不足过程称作消极的扩大再生产。布哈林还敏锐地看到,在“国家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主义收入的形式具有转化变为以公债券支付利息的倾向。这些纸券在很大程度上是对未来的实在价值的权利,同时它们可以流通,甚至可以大量的积累。但是大量积累起来的纸券的价值,是在未来才能得到实现的。它们一方面取决于资本主义再生产的条件,另一方面取决于资本主义体系本身的存在。“各种形式的纸券价值的大大泛滥,是同现实的劳动过程绝对不能比较的,这在资本主义结构的条件下将成为这种结构崩溃的一种标志。消极的扩大再生产就这样同纸券价值的累积平行发生。”[4]311907—1908年美国银行危机爆发之前,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主要表现为工业危机,但自1907年美国银行业危机起,1929—1933年世界大萧条,1987年纽约股市崩盘,1990年日本股市和房产泡沫破灭,1994—1995年拉美债务危机,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以及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等,直接表现为银行业危机或者金融危机。布哈林当时已敏锐地注意到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由工业危机转变为金融危机的趋势,并作出了科学的分析和预测。布哈林对世界经济的现代特征进行了高度概括,指出世界经济是结构上高度的无政府状态,而世界资本主义无政府状态的结果表现在两个事实上:一方面是世界性工业危机,另一方面是战争。布哈林反对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消除了自由竞争、以资本主义的垄断代替竞争就能够消灭工业危机”的理论,认为只要世界经济的无政府状态的结果依然存在,危机也将依然存在。在帝国主义阶段,资本主义商品生产者的竞争和资本主义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不仅保存了下来,而且通过在世界经济范围内自身的再生产而深化了。布哈林对帝国主义的政治、经济本质进行了分析,认为资本主义的全部发展过程,不过是资本主义的各种矛盾在愈来愈扩大的基础上继续不断的再生产过程。并指出只有社会主义有计划地组织经济活动才能克服资本主义的根本矛盾。世界经济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资本主义发展中的各种矛盾,正如马克思所分析的,已经明显地暴露出来。生产力的增长与分配的对抗形式相冲突,与资本主义生产各部分之间的不均衡相冲突,因此造成了资本的扩张。另一方面,社会化的劳动与私有的企业资本的组织相矛盾。其表现是之间的竞争。社会机制各部分没有均衡、没有协调的发展,比任何时候都更严重,因此发生深重的危机和急剧的变化”[1]64。“至于世界经济的未来,只要它还是资本主义经济,就不会克服它内在的不适应性。相反,它将在愈来愈大规模的基础上继续再生产这种不适应性。这些矛盾将在社会有机体的另一种生产结构中,通过社会主义有计划地组织经济活动,得到真正的解决。”[1]113布哈林关于危机的观点,是以当时的经济条件为依据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新兴帝国主义国家美国、德国的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力都得到迅速发展,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英国和法国也体现出与战前不同的特性,得到新的发展。但布哈林认为,资本主义危机并未消失,虽然危机的形式有所不同,但资本主义总危机仍在继续,而且在发展。直接的革命形式已经转移到东方和整个殖民地区,美国与力图摆脱美国霸权的欧洲之间所谓不平衡现象,都意味着世界经济体系中的结构变化。资本主义国家国内市场的缩小,殖民地的凋敝和赤贫化也以另一种方式提出了生产与消费相互关系的问题。“资本主义自身的一切经常不断的矛盾的发展:争夺市场、生产机构的发展超过购买力的增长以及其他我们所熟知的矛盾。这就意味着整个资本主义体系内部矛盾正在尖锐化。”[3]377而这些变化必然会千百倍地加剧资本主义体系的一切矛盾,而最终导致资本主义体系的灭亡。
三、丰富的经济全球化思想
经济全球化下的世界经济关系是一个历史范畴,经济全球化的本质蕴含在资本主义扩张的历史进程中。布哈林关于世界经济与帝国主义的理论体系对世界经济和帝国主义形成过程中资本“国际化”和“民族化”两种趋势进行了分析,从整体上概括出帝国主义的全球特征和发展趋势,蕴含着丰富的全球化及其应对的思想。布哈林的全球化思想是对全球化理论的继承、丰富和发展。19世纪70年代以前,资本主义属于自由竞争阶段,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的发展进入了垄断阶段即帝国主义阶段。伴随着资本主义由自由竞争向垄断阶段的过渡,社会经济关系发生了一系列深刻变化,经济全球化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布哈林并未明确提出经济全球化的概念,但提出了“资本国际化”这一与经济全球化相对应的概念,他对“资本国际化”发展过程的分析实质就是对全球化进程的分析,对帝国主义体系基本特征的全面揭示,也从整体上概括出了帝国主义的全球特征。布哈林指出,国际经济联系的发展,促进了世界范围的生产关系体系在深度和广度上的发展;科学技术取得的巨大进步,使得世界资本主义的生产力得到空前的提高;交通运输业取得巨大发展,几个大洲的经济有机体的结合成为可能,从而使世界商品流通以惊人的速度扩张起来;电话网同运输工具一样,以飞快的速度发展着,使商品价格和股票、债券价格的国际均等化得以依靠电讯完成。国际商品流通促进世界市场的形成,表现为国际贸易的蓬勃发展和世界市场的范围持续扩大,国际人口移动形成世界劳动力市场,实现了世界经济范围内的劳动力再分配。劳动力的移动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一极,与此相对的另一极是资本的移动。以资本输出为主要形式的国际资本移动是促使经济生活国际化的最重要因素之一,也是促使世界资本主义成长起来的最重要因素之一。以生产力发展为基础的世界经济的发展,不仅使各国的生产关系进一步紧密结合起来,而且产生新的经济组织———资本主义发展历史中从未有过的新的经济组织。世界经济领域里资本主义发展的集中倾向更明显地表现出采用组织垄断性企业的办法,以限制自由竞争趋势。通过交换过程,存在着经常性的市场联系,整个世界的社会劳动划分在各个国家中,各国的劳动通过国际范围的交换而成为全世界社会劳动的一个部分,成为受一定规律支配的社会经济生活的一种过程。由于交换而形成的各国相互依赖的关系,也成为社会继续发展的一个必要条件。每个资本主义国家都囊括在世界经济体系之中,成为世界经济的构成部分,使直到目前还是“民族的”和经济上隔绝的地区彼此接近,并且为新的、更高的、非资本主义形态的世界生产建立愈益扩大的基础。因此,“‘国民经济有机体’早以不是一个与世隔绝的单位,恰恰相反,它们只是一个广阔得多的领域,即世界经济的一个构成部分。”[1]1布哈林所描述的这一形式极其复杂的过程,便是经济生活国际化的过程,是使地理上隔离的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彼此进一步接近的过程,也是资本主义关系均等化的过程。但是经济生活的国际化,决不等同于资本家利益的国际化。经济生活的国际化会加剧,而且正在加剧各“民族的”资产阶级集团之间的利害冲突,使这个冲突极度尖锐起来。国际商品交换关系的扩展,不能增进各交换集团间的“团结”,与之俱来的是日益发展的各交换集团间的极其激烈的竞争,是生死攸关的大搏斗。资本家利益的国际化只不过是表现经济生活国际化的一个方面,它的另一个方面是资本家利益的民族化过程。“这个过程最明显地表现出在世界经济领域里资本主义竞争的无政府状态。它造成最剧烈的震荡和最深重的灾难,造成人类精力的极大浪费。”[4]41布哈林从资本主义的世界性与民族性的矛盾发展过程入手,比较透彻地分析了经济全球化和与之相伴的资本利益民族化进程,深刻分析了经济全球化的本质。
四、布哈林世界经济思想的当代价值
布哈林世界经济思想的当代价值和意义,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布哈林在考察世界经济时都强调其资本主义的特性,将资本主义与世界经济历史地统一起来,从一个更加明确的分析框架来观察世界经济和国际体系的静态结构和动态进程。将资本主义经济的研究对象“从国家限定的经济空间转移到世界经济的空间”。市场不再被视为局限于每一民族国家内部的独立经济空间,世界经济也不再被理解为连接独立国家经济空间的国家间经济。“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统治着全世界,并且用牢固的经济联系把我们这个星球上的各个部分连结在一起。在我们这个时代,世界经济是社会经济的具体表现。世界经济是一个现实地存在的统一体。”[4]2布哈林从世界经济的形成来论述资本主义新的发展阶段即帝国主义阶段,把对资本主义的分析,置于“世界经济”的宏观背景中的研究方法,是我们分析和认识世界经济与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科学方法。
第二,2008年的世界金融危机与布哈林时代的危机相比,具有许多更为复杂的新特点,但其根源仍然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所固有的基本社会矛盾发展的产物。布哈林指出:“资本主义制度的世界矛盾、国际冲突、帝国主义战争等问题,在现代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中是具有深远根源的。现代资本主义经济的无政府主义性质正在转入国际经济关系的主要方面。市场问题、价格问题、竞争问题和危机问题,正在日益变成世界经济问题。”[3]417在全球化背景下,世界各国之间在贸易、投资和金融方面联系的广度和深度愈益增强,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发生危机都会使相关国家和地区陷入困境。布哈林已经敏锐地注意到全球资本的扩张、世界市场对未来世界的影响和资本主义危机由工业危机向金融危机转变的趋势,并对此作出了科学的分析。布哈林关于世界经济发展的未来趋势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不可避免性理论,对研究当前资本主义金融危机、探寻金融危机爆发及其蔓延的深层原因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理论范式,对我国现阶段如何正确认识和分析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篇10
论文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得到飞速发展,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但这一切相对于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历程来看还很短。因此,不断研究和学习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尤其是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生产力发展的经验教训,就显得尤为重要。同时,这些研究和学习对于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艰巨性和必然性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从资本主义生产力发展的外部原因和内部原因两方面思考并进行论述。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1945年以后),短短几十年,资本主义生产力取得巨大发展。这种发展不论是速度还是规模都前所未有,影响巨大。这些对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生产力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和研究价值。那么,战后资本主义生产力到底取得了哪些发展呢?下面就对资本主义生产力发展状况进行初步的认识。
一、对资本主义生产力发展的认识
首先,经济方面。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经济发展中处于制约地位,世界经济中最大的一块是发达国家经济。世界经济展的速度与规模仍在相当程度上受发达国家的制约,并且在国际经济事务中处于支配地位。今天的世界经济是由包括各种类型经济的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参与的全球经济,不是也不能受哪一部分国家的完全支配。但是,诸如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贸易组织之类的国际经济机构的活动,诸如国际价格、利率、汇率之类的国际经济要素的变动,还在一定程度上受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支配。
同时在这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五十多年的历程中,也并非都是一帆风顺,它也经历了各种坎坷和波折,呈现出螺旋式发展的特点。
其次,科学技术方面。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科技发展中处于先进地位。从总体上看,代表当今世界科技水平的主要是西方发达国家。例如,诺贝尔科学奖的95%以上被发达国家的科学家获得,世界主要科研活动的80%以上掌握在发达国家手中,世界科技和国际技术专利申请的70%以上出自于发达国家,作为第一生产力的科学技术,其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在发达国家高达50%-70%。
最后,劳动者素质方面。在世界劳动者教育素质中处于高层地位。劳动力是生产力发展诸要素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发达国家的劳动者教育素质在世界上是最高的。其人均受教育年限在13年以上,比发展中国家高一倍多;适龄人口大学入学率,发达国家高达51%,而发展中国家仅为8%;科学家和工程技术人员占本国人口的比重,发达国家为3.6‰,而发展中国家仅为0.2‰左右。
那么,促使战后资本主义迅猛发展的动力到底是什么呢?总体看来,促成战后资本主义生产力发展的原因,主要有外部原因和内部原因两大类。
二、战后资本主义生产力发展的原因
(一)外部原因。
首先,科学技术革命对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影响。科学技术不是生产力的独立因素,而是一个渗透因素,在促进生产力发展方面起巨大而全面的推动作用。随着以原子能的开发与利用,微电子技术等为代表的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知识经济的到来对资本主义生产力发展起了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对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对资源利用率的提高,对消费生活的刺激等方面。
二战结束后,世界进入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新科技革命使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产业结构发生历史性变化。伴随着科技革命的第一次,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产业结构进入了一个大变化和大调整时期,这主要表现在三大产业比重的分配上。据统计,在1965---1987年中,全部发达国家第一产业的比重从5%下降为3%,第二产业下降为35%,第三产业上升为61%。目前,美国第三产业已达到72%。
8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又一次发生新的变化,产业结构调整向服务化、高科技化和信息化转变,第三产业和信息产业迅速发展,以信息产业为主的高科技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性产业。以美国为例,目前美国高科技产业的产值在国民生产总值中已占50%以上,其中信息产业就占到30%以上,它表明信息技术产业已超过美国的支柱产业之一的汽车业,成为最大的产业部门。
其次,全球化对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影响。经济全球化的本质是资本的全球化。资本的国际运动是资本主义生存和发展的条件。资本主义从19世纪80年代以来的120年的历史进程,是以垄断的发展为主线的。整个20世纪,资本主义经历了从私人垄断到国家垄断、由国家垄断再到国际垄断的发展过程。垄断资本的核心是金融资本。当代资本主义经济最深刻的变化发生在金融领域,而金融全球化则是这一变化的集中表现。金融全球化是资本全球化的枢纽和杠杆。它标志着资本主义发展进人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金融垄断资本主义。
金融垄断资本主义是资本对人类社会生产的最高统治。它把生产的社会化又向前推进了一步。金融垄断资本主义进一步拓展资本主义生存和发展的空间,从而缓和了资本主义经济矛盾和危机。
最后,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跨国公司对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影响。跨国公司作为当今世界经济的主体,大多以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跨国公司为主,跨国公司的经济活动是全球经济活动的核心。跨国公司的生产社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使全球经济活动中国际生产资本的跨国流动得以延伸。
(二)内部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战后资本主义国家财政,金融政策的调整,加大了国家宏观调控的力度,增加了宏观调控的手段,放松了对金融市场的管制。从而尽量减轻和延缓经济危机的发生。
其次,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私有制对,生产力发展的束缚,使阶级矛盾,社会矛盾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缓解,为生产力发展提供了一定空间。如实行工会制,建立高工资,高消费和高社会保障,高福利的制度。
最后,在理论研究方面。近年,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对经济伦理的研究越来越重视。并不断用新的理论成果指导资本主义改革实践,从而从理论高度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三、基于以上分析,我们对战后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要有以下几点认识。
第一、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是不全面不平衡的。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主要集中在20多个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并不是所有的资本主义国家生产力都得到迅猛发展。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只对生产力有阻碍或推动作用,所以,要正确认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辩证关系,不能认为只要是资本主义就都能发展生产力,只有资本主义才能发展生产力,把资本主义制度当作生产力发展的万能法宝是错误的。
第二、在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科学技术的发展对生产力发展的促进作用正在不断放大。我国在科学技术发展上,相对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还有相当的差距。因此,要特别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要重视科学技术向生产力的转化。
第三、重视经济伦理方面的研究,用以反思当今的经济问题,为经济发展提供科学理论指导和依据。
第四、从发展趋势看,随着生产力自身发展规律的作用(特别是科技进步、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局部调整,随着市场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活力的继续发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力将会继续发展,并在未来相当长的一个历史时期内保有世界最发达的生产力水平。
第五、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一个螺旋式上升发展的过程。资本主义不会自动退出历史舞台,他也在不断调整自己,以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因此,资本主义的消亡还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过程。
参考文献:
[1]《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结构》,李俊,海南大学学报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马克思、恩格斯,1975年版
[3]《国际经济的成长》,阿•肯伍德,经济科学出版社,199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