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制度范文
时间:2023-03-24 23:03:1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考试制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成人教育考试制度面临生源不足的挑战
在20世纪80年代初,由于国家给予成人高校的毕业生在就业上的许多优惠政策,吸引了不少考生报考,当时成人高校生源十分充足,学校竞争意识较强,通过严格的教育考试制度培养了一大批人才,其毕业生质量较高。但是,自从大众化教育时代到来,由民办、官办、行业办、系统办的各种类型、各种形式的成人高校不断涌现,正规高等教育招生规模也在不断扩大,造成了成人高校生源出现严重不足的问题。许多成人高校为了获得充足生源,展开了互拉生源的竞争。并且成人教育生源自身总数也在不断减少,其主要原因有以下两点:第一,在经过体制改革以后,企业对职工的在职培训支持力度减少,特别是职工参加在职学习与职工的工资、奖金脱钩了,降低了职工参加成人教育的积极性;第二,由于国家经过多年的人才培养,其人才需求得以满足,因此国家对于成人教育的优惠政策做了调整,造成成人教育的吸引力在不断下降。
2.成人教育考试意识的淡化
当今,社会上对于成人教育考试,无论是在认识上,还是在重视程度以及所采取的相关措施方面,都远不及20世纪8O年代、90年代初,人们对于成人教育考试的意识出现了淡化问题。20世纪70年代,成人高校对于学生的入学考试及人学后的课程考试等相关考试环节都十分重视,学生和高校对于考试的态度也是十分认真的,可以说竞争是十分激烈的。但是,到了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各校自主招生考试制度的实施,以及新生入学人数的不断下降,国家教育部门为加强对成人教育考试的管理,规定国家实施统一招生考试,严把新生质量关。但是,在统考制度下,成人教育院校考试责任感逐渐丧失,对于学生考试严格性方面在不断下降,逐渐放松了教学管理工作,在考试方面出现应付和依赖的心理,学校考试意识也在逐渐淡化,出现了成人教育学生质量逐年下降的问题。在实施统一招生考试以前,85%的成人高校在新生人学以后都实行了严格的课程淘汰制度,如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违反了成绩管理规定的话,一律予以退学,在这种考试管理制度下,学生的淘汰率保持在20%左右,切实保障了成人教育质量。但是,在实施新的考试制度以后,学生的淘汰率降到了2%~4%之间,许多成人高校除了实施自然淘汰以外,就没有实施其他的淘汰制度,实际上造成了成人高校对于统招考试的依赖,无形中降低了成人教育的考试标准。
3.外部环境对于成人教育考试制度产生明显影响
目前,社会上存在着形式多样的考试,在成人考试方面就存在各类合格证考试、资格认证考试、晋级考试、招工考试等,在这些考试中,有的组织较为严密,对于成人教育考试产生一定的推动作用,但是也有一些考试实质上是在搞形式、走过场,其结果对于成人教育考试产生了阻碍作用。
4.成人教育考试的考风考纪较差
由于一些成人高校在缺少行之有效的教育考试管理制度的情况下,对于考试的考风考纪产生了不利影响,引起了社会较大的舆论反响。在教育界,一批有识之士为整治成人教育考试的考风考纪而进行了不懈努力,与的行为做着坚决斗争,对于考试不正之风产生了抵制作用。但是,对于如何根治这些考试不正之风,仍然缺乏行之有效的措施。
二、成人教育考试制度完善对策
针对我国成人教育考试制度在现实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对其进行改革和完善是必然要求。对成人教育考试制度的完善和改革,并不是说要废除这种考试制度,而是要对其具体形式进行创新;不是要取消这种考试形式,而是要对考试中存在的错误做法予以取消.防止因为这种不公正考试制度影响成人教育整体教育质量的提高。对成人教育考试制度的完善,主要是从考试机制和考试措施两个方面进行创新。
1.建立多种成人教育考试考核机制
对于成人教育考试制度而言,要对其进行完善,就需要把它建立在更真实全面反映学生综合素质的基点上。从表面上来看,素质教育和考试是相互矛盾的,似乎不考试就难以达成公平目标,但是考试并不是为了对学生进行淘汰,而是对其知识能力进行考察,考察学生是否真正掌握了所学的知识。成人教育:考试制度的完善,首先,要制定一个更为灵活、科学的考试制度。不同课程、不同专业、不同学科的考试,在制度的限定上都是不同的,允许他们根据各自学科特点,采用不同的考试,要能够在制度上给教师和学生更多的灵活性和自由度,要能够通过制度,引导学生和教师向注重能力培养、以传授知识为手段、勇于创新、积极主动的方向发展。其次,要能够选择更为合适的考试手段和方式。要能够将考试给学生带来的焦虑和压抑的负担转变成为一种愉悦、轻松的乐趣。
具体而言,在成人教育考试中,可以采用以下几种考试方式:一是借鉴普通高;皎中的一页纸考试的开卷考试方式,增加能力测试题分值,增加试题题量,采用开卷考试的形式,尽量压缩和减少应试考试中的闭卷记忆型考试内容在整体试卷中的分值比例,加论述题和案例分析题,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为主,也就是说采用开卷考试形式。二是要推行学分制。学分制是采用灵活的教学过程管理方式和多样教育规格,以学分来衡量学生学习量的一种计算单位,主要是以学生取得所选专业课程总学分来作为他们是否可以毕业的标准。当然,学分制也可以和自主选修制、弹性学籍制、灵活考绩制结合起来使用。三是可以增加补考和考试次数。要能够根据成人工作性质和学习状况,采用弹性学习制度,适当放宽成人学生的学习时间限制,帮助学生在更为宽松的时间内去完成学习任务。弹性学制主要是在实行学分制的基础上,有条件地允许学生在修满规定学分前提下提前毕业,也可以允许学生采用延期毕业或者休学的一种更为灵活的教学管理制度。弹性学分制的最大特点在于它能够适应不同成人学生学习的需要,体现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从而把学习、考试自交给了学生,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在这样的考试制度下,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学习情况,对学习方法、学习进度、学习内容进行调整,根据工作需要对自己的知识结构进行优化,体现出成人教育特色。四是学生可以参加多种鉴定性的考试,适当打破成人高校垄断全部考试的局面。凡是在国家认可的考试机构,如资格考试机构、自学考试机构等取得了单科合格证以后,都可以折算成课程成绩,进一步鼓励成人开展各种形式的自学。五是对考试方法进行改进,可以采用成果鉴定性的考试,例如采用答辩式考试、论文式大作业、能力测试、现场决策等考试形式。。
2.对成人教育教学考核方法进行完善的措施
首先,要采取有力措施严肃考场纪律,以此保障考试的真实客观性。要使学生充分认识到考场的严肃性,不断加大平时考试成绩在总体考核中的比重。一般情况下,成人教育学生的平时成绩主要包括课堂提问回答情况、出勤率、实验报告情况、作业成绩、测试成绩,特别是要加大出勤率在成人教育学生总体考核中的比重。其次,在考试成绩的评分上,要注重加大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力度,要在笔试内容中加大主观试题比重,答案是开放性的,知识呈现方式是再现型,以此检验学生对高层次知识的认知能力。
篇2
【关键词】书院 考试制度 高考制度 启示
中国最早形成较完备的考试选拔制度应始于西汉的察举制,后来魏晋南北朝改行九品中正制,到隋唐以后采用科举制,一直沿用到清末。至近代,废除了科举制度,新学堂和新学制系统得以确立,施行所谓的“新教育”,但教育考试方面仍仿照科举形式。自1952年建制至今,普通高考经历了一个创立―反复―废除―恢复与改革的曲折过程。现今高考制度也面临着不少的困境,书院考试制度虽对于现今的高考制度有一些启示作用,但是考试制度也仍存在一些社会制约性。
一、 中国书院考试制度的确立及演变
书院是中国士人的文化组织,是一个公众活动的场所。我国关于考试起源的理论有“山顶洞人说”、“尧舜说”、“西周说”、“汉代说”、“隋唐说”等多种观点。我们认为,考试作为一种独特的社会现象,和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都有密切的联系。考试体现着社会对其成员资格的要求和认定,大规模的社会考试还昭示出社会所需“贤才”的标准,进而成为人才选拔和推进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一)汉代时期的考试制度
据《诗》《书》记载,自距今三千多年的西周时起,中国已经有学校出现汉代设科射策和太学课试等多元考试方式的推行。察举制是由地方官察访人才并举荐给朝廷的一种人才选拔制度。孝廉是两汉察举中最重要的常行科目,然而并不考试,而是由郡国以“孝悌”、“廉正”的标准察访推荐。
(二)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考试制度
东汉末年的腐败政治,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在这样的形势下,九级差额评选制度――九品中正制应运而生,它是一种铨选方法而非贡举方法。隋代出现的科举制度并不是废除九品中正制而创建的,而是继承汉隋间的察举制而发展来的。
(三)唐朝时期的考试制度
唐朝科举制漫长的发展历程中,唐朝对完善科举制所做的贡献不可小觑。唐科举科目分为常科和制科。常科主要有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书、明算六科,最为重要的还是明经、进士两科。制科是为“待非常之才”而设。唐科举还盛行“通榜”和“公荐”,为了得到达官贵人的赏识并向知贡举官推荐,许多士子要向他们呈送行卷,这有利于全面综合考察士子们的水平,不至于“一考定终身”,但也造成了唐末科场的,请托之风盛行。
(四)宋朝时期的考试制度
宋代书院在形成为一种制度的过程中,考试制度也逐步得以建立。宋代的考试制度可分为三类:第一为“制举”,由天子直接考选;第二为“常贡”,由各州县贡入礼部考选;第三为“学选”,由太学三舍中送选。宋代的科举考试“重目的,轻方法”。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学家欧阳修曾这样评价科举制:“窃以国家取士之制,比于前世,最号至公……其无情如造化,至公若权衡,祖宗以来不可易之制也。”
(五)元代的考试制度
元代对于科举制度,并不重视。至太宗九年,始以三科取士,分经义、词赋、论三科考试。到至元元年,诏罢科举,六年,又复科举取士。明代对科举比较前代更为重视,因此科举制度较为完备。
(六)明代的考试制度
明代书院随王、湛之学的兴起而兴盛,各地联讲会,搞会讲,考课亦受冷落。考课的目的在于发现自身的缺点,明白自己进德修业所达到的“次第”,以便“鞭策”自己在“修业上着力”自励,而不是与别人争名次,比胜负。提倡的是传统的“为己之学”,即学习考试都是为了自身的修养。
二、 书院考试的类型
书院考试根据其考试内容、主考者身份、考试时间的不同,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首先,从考试的内容来看,书院考试就可以分为德行考核与学业考课两大类型。德行考核是对学生一贯的道德品性、日常的行为举止进行检查,看它是否符合既定的标准。学业考课则主要是对属于智育方面的学业水平的测试与考试。书院学业考课依其考试内容又可分为经古课、诗课、字课、小课、散课、正课等名目。
三、我国高考制度现状分析
现行考试制度,大致可分为报考资格、考试形式、考试内容三个部分,其基本特征是全国统一考试。从考试形式来看,考试时间于2003年规定在6月,考试基本是文化测试,采取统一笔试形式;全国绝大多数考生均参加全国统一考试,艺术、体育类考生在参加统一考试的基础上,另参加高校单独组织的专业考试,部分实施自主招生的高职院校实行完全的单独考试。从考试内容来看,考试总体分为文理两类,考试科目主要有“3+X”、“3+X+l”、“3+l”、“3+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测评”几种,“3”即在语文、数学、外语,“X”为自选科目,己备不同高校选用。现行招生录取制度,大致可以分为招生方式、录取标准、录取方式和招生机构四个部分,其主要特征是集中录取。从招生方式来看,主要有全国统一招生,高校自主招生,保送生三种方式。
四、书院考试制度对高考的启示
回顾科举制发展历程,我们不难发现,科举制从唐朝的开放多样到明清的科举“永制”,一步步的走向严格化、规范化的同时,也走向了封闭僵化与落后灭亡。特别是明清时期,明代将八股文作为一种固定的考试文体,独重进士科,贡院也在此时制度化。而科举内容也千年不变,《四书》、《五经》等儒家经典被统治者拿来作为钳制读书人思想的工具。所考内容空疏无用,只注重文辞,“进士以声律为学,多昧古今;明经以帖诵为功,罕穷旨趣”。以致“所习非所用,所用非所习”漠不关心新知识、新技术,目光短浅、狭窄,跟不上时展的步伐,与近代科学的发展背道而驰,以致遭遇淘汰厄运。
参考文献:
贾非.中国古代考试与学校教育[M].吉林教育出版社,2001.04.
刘海峰.中国考试发展史[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武汉.华中师范出版社,2002.
篇3
目前,在普及义务教育的地区,尤其在小学升初中考试制度改革后,要逐步建立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习质量评估的基本标准和监测网络,定期进行监测。国家教委已开始着手进行这一工作,并将在有基础的地区先行试点,取得经验后逐步推广。
考试制度、升学办法的改革,关系到“两全”方针能否落实,素质教育能否真正实施。各地应在继续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继续研究和完善中考招生改革,加大改革力度,缓解中考对义务教育造成的升学压力。
今年3月,国家教委了《小学管理规程》,《初级中学管理规程》正在制定。各地要在落实的基础上,完善中小学各项具体管理制度,总结成功经验。
-----------引自《全国“普九”工作汇报会纪要》
摘要:传统的教育制度、教学管理和师生关系,已经成为青少年个性发展和创造性培养的障碍。世纪之交中国教育的改革主要是对“应试教育”的改革,尤其是基础教育的考试制度的改革。本文拟就如何改革现在的中考考试制度,建立未来的考核评价制度做一定的探讨。
关键词: 评价制度 创造能力 竞争意识
教育是一种改变学习者的过程和手段,考试是教育过程的一个环节,教育制度决定考试制度的存在,并制约着考试制度的发展;考试制度是教育制度的组成部分,产生并服务于教育制度。考试成为学校教育的导向,采用什么样的考试模式就会有什么样的教学方法,这就是我们通常说的"考试指挥棒"效应。那么,发展、建立合适的教育考试体系,究竟从何着手呢?作为一个初中教育工作者,站在我的角度,我个人认为应从考试体制着手,改革旧的考试体系,建立新的评价制度,下面是我对这种评价制度中大体廓括的一个设想:
第一、评价制度的目标
众所周知,我们实行义务教育的目的,不仅是让适龄儿童少年入学,而且要让所有学生学有所获,促进他们潜能的开发和品质的发展,使教育真正达到预期效果,而这种评价制度就是为了真实地考察出学生通过在校学习,所具有的创造能力和竞争意识。
第二、评价制度的程序
首先,学生每学期或某一阶段结束时,做自我鉴定,认真地总结,真实地记录自己本学期或这一阶段的学习收获和感悟。
其次,由班级评审委员会根据自我鉴定和平时表现评定每个学生所具有的创造能力和竞争意识。而班级评审委员会由教导主任、班主任及各科任课老师、学生代表和家长代表组成,其中家长代表和学生代表分别由全体学生及家长们自己自由投票选举产生。
第三、评价制度的内容和重点
首先是道德素质方面的评价:
这种评价不是打分,而是本着更有利于学生个人发展的原则,遵循改造学生个人思想的目的,委员们通过共同讨论,达成对某个学生道德素质的共同认识,用一两句话,准确地描述出学生的品质特点,既可以有优点,又可以有缺点,总之,简单概括,清晰明了即可,为以后的道德教育指明了重点,打下了基础。
需要指出的是:第一、这一两句话绝不能是类似"素质低"、"素质高"等这样野蛮粗暴式的语句,毕竟是成长过程中的青少年朋友,我们要为他们的未来负责,不能不允许他们犯错误,更不能因为一次犯错误而一棍子打死的;第二、这里的道德素质评价的范畴要比现在政治课考核的范畴大得多,现在的政治课考核出来的高分不一定高能,它的功能达不到很好的改造人的效果,考查不出个人道德品质如何,它只不过是德育教育的渠道之一而已。
其次是专业课方面的评价:
在这方面,各位评审委员不是审议每个学生的每科分数——因为根本没有什么分数,而是审议关于每个学生学科能力的评语,这个评语是各位任课老师遵循客观、公正的原则,对于完成一个阶段学习任务后的学生所做出的关于学习本科课程能力的鉴定。
各位评审委员只需通过审查学生的各科老师的评语,形成综合鉴定,发掘每个学生在学习专业课方面的能力和潜力,鼓励他们继续发展,深入研究;同时,也要指出他们的缺点和不足,帮助他们全面、客观地认识自己,希望他们“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总之,这样的专业课评价方式充分体现了“育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坚持以人才培养为根本出发点,真正做到把促进学生各项基本素质全面发展而又有特色地发展放在了教育教学的中心位置;同时也为高中或其他院校的继续教育提供了重要依据,他们在掌握每一个新生的基本情况和特点后,就可以更加轻松便利地组织教育教学工作了,尤其是针对性极强的分层次教学工作。
再次是其他方面的评价:
例如创造发明能力方面 。为了让初中学生更适应未来的教学与升学,让初中教育更适应学生的发展和需要,使学生在实践中综合运用各科知识,我们可以设立发挥学生创造发明能力的学科,学生根据个人学习兴趣,选择指导老师提供的课题方案,组成小组,在教师指导下对学科已有成果进行批判性研究,激发学生的批判精神、创新能力、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再如组织活动的能力方面、参与学校活动和社会活动的能力方面、考勤方面等等。
第四、评价制度的结果
根据评价内容和重点,按照学生个体的差异,可以把他们大体分为四类:
第一类为德才兼备的一部分,他们具有较强的学习天赋和短期内掌握大量不同知识的能力,未来,他们完全可以掌握某一专业知识,成为该领域的专家,并为该领域的进步作出突出贡献。因此,要鼓励他们继续深造,继续学习,为社会培养创造能力和竞争意识强的高精尖人才;
第二类为德高才低的大多数,他们虽然学习能力或竞争意识较弱,但是品质高尚,对学习勤奋好强,努力上进,对工作吃苦耐劳,兢兢业业,所以我们要善于发现他们某一方面的优点或特长,充分发挥他们在这一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社会培养专业素质高深的人才;
第三类为德低才高的一小部分,要送入类似工读学校式的学校,强制劳动,改造思想;
第四类为德低才低者,对于初中教育来说,应该是极其稀少的,因为在一株小幼苗还未发育之前,谁也不敢断定它能否成长为一棵苍天大树;即使存在极少数个别分子,我们也要本着对每一个孩子负责的态度,尽心竭力挽救每一个孩子。
另外,我想补充几点:
第一、改革后的评价制度,虽然不再以一张试卷、一次考试决定一个学生的命运了,但是同时产生了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这种评价制度的可信度问题。如果评价结果根本不被社会所承认,那么此次改革也就意味着失败了,所以我们必须相应地建立一整套管理严密、行之有效的质量控制系统,专门复审各学校评审委员会的评价结果,遏止学校恶意抬高本校学生分数的可能,使学生的学习成绩更加公正、公平、公开。总之,学生等级只能凭借本人的学习成就,而不受其他任何因素的影响,更具科学性。
第二、改革过程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一点一点地量变,切不可急躁,我们应当看到任何事物的变化发展都需要一个过程,素质教育也不例外。
篇4
关键词: 市场营销专业 人才培养 考试制度改革
考试制度与人才培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考试对人才培养起着导向作用,即所谓的“指挥棒”作用,它决定了人才培养的方向、途径、具体方法及主要内容。科学合理、鼓励创新、提倡不断学习的考试制度有助于学习型创新人才的培养,而刻板僵化、过多条条框框的考试制度则会扼杀学习者的创造力,导致“高分低能”现象,甚至是投机等不良现象的产生。因此,不同的人才培养要求,应有不同的考试制度与之相适应,否则不利于甚至会阻碍合格人才的培养。在高校的教育教学体制中,要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各方面人才,就要改革考试制度,打破整齐划一的考试模式,各专业制定出具有专业特色、有利于培养专业人才的考试制度。
1 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
关于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1998年,教育部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中规定:市场营销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市场营销及工商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营销方法与技巧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分析和解决营销问题的基本能力”。很明显,这个规定只是一个方向上的指导。在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今天,营销的理念已渗入到各行各业,各类社会组织都需要具有本行业专长的市场营销人员;同时,由于社会的日益信息化、社会分工的精细化和协作化,以及知识更新的短周期化等,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也应与时俱进,其培养模式要从传统的“大营销”专业培养模式向多样化、复合化方向转变,要注重综合能力尤其是学习能力的培养。
2 营销专业考试制度存在的问题
从当今社会对市场营销专业人才的要求来看,目前市场营销专业的考试制度存在许多问题,主要有:
2.1 没有建立具有专业特色、有层次的考试制度。
长期以来,我国大多高等院校基本上实行统一无差别的考试制度,没有考虑到各专业人才培养的差异性,更没有顾及专业能力培养体系的层次性以及专业内各门课程的学科特性。市场营销专业以注重能力为特色,许多主干课程都是综合性应用型学科,如市场营销、电子商务、消费者心理与行为、企业形象策划、公共关系、广告学等,学生实际运用知识的能力应该作为考查的重点。采用与其他专业同样模式尤其是以笔试为主的考试制度会误导“教”与“学”的重心。此外,从其专业的能力体系来看,商务谈判、市场调研和策划是核心能力,语言、计算机、消费心理与行为等方面的应用能力是重点能力,管理、沟通、礼仪及亲和力等是基本素质,采用统一的考试制度不能适应这种能力培养的层次性。
2.2 缺乏灵活性。
营销专业考试方式缺乏灵活性,主要体现在:
2.2.1考试形式和方式的单一。从形式上看,目前大多高校的营销专业与其他专业一样,课程考试尤其是必修课的考试基本采用期末考试,学生成绩的优劣主要取决于期末考试成绩的高低。这种形式的考核容易造成学生囫囵吞枣,死记硬背,与营销专业的能力培养要求相去甚远。另一方面是具体考试方法的单一。考试大多采用笔试,这种单一的考试方法不适合市场营销专业注重能力培养的专业特征。
2.2.2 教师没有足够的自,无法贯彻营销专业的创新性。营销专业的许多课程都涉及策划,如广告策划、营销策划、企业形象策划等,策划的核心是创新,而创新能力无法仅仅通过一次考试考查出来,需要多次、多角度考查。但全校统一的考试制度使教师没有足够的自采取多样的考核方法。作为以创新能力为生命力的专业,采取同一僵化的考试制度无疑会阻碍它的发展。
2.3 评价主体单一化。
目前高校学生所有科目的评价主体基本上都是教师,学生没有参与。这种评价主体的单一化实际是传统的“填鸭式被动教学”的产物,不适合现代的参与式教学。随着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市场营销专业开始广泛采取一些新的参与式教学方法,如分小组进行讨论、做作业及策划等,有很多东西需要学生在课外分工协作完成,教师很难监督单个学生的完成情况。这样往往会出现 “搭便车”现象,一部分学生不参与集体作业却坐享其成,分享小组分数。而作为唯一评价主体的教师由于很难分辨出这一部分学生,造成“吃大锅饭”现象,损害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2.4考查范围的片面性。
一是不全面,尤其是不能有效考查学生的能力。由于营销专业的专业特色,“一纸笔墨”根本无法有效考查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因而无法实现其有效的导向功能。
二是考试内容有局限。受大纲限制,考试内容大多局限于教材,但营销专业许多课程都属于新兴学科,知识更新快,局限于教材的考题不利于促进教师讲授新理论和新观点,也不利于引导学生关注学科的新发展。此外,某些高校存在的一些不成文规矩,如任课教师考前复习“圈范围”、“划重点”等,易使学生养成投机心理。
3 市场营销专业考试制度改革的思路
要培养适应市场需要的营销人才,必须改革现有考试制度,建立与人才培养方案配套的考试制度。
3.1 建立能体现课程特色和能力层次的考试制度。
要建立能体现课程特色和能力层次的考试制度,关键要充分发挥任课教师的作用。学校可适当放权,对考试提出总体要求,并建立严格的管理和监督机制,而把考试具体方法和手段的决定权交给专业任课教师。目前我校采取的任课教师可以申请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的百分比的办法,应该说是向这种灵活的、有活力的考试制度迈进了一步。营销专业的一些教师就充分利用了这种灵活性,制定出了适合自己课程特色的、有一定层次的考试方法。如在消费者行为学、公共关系等课程中,把学生个人的课堂参与和小组活动的参与、个人作业、小组讨论、小组作业(包括书面作业和课堂演示)等纳入考查范围,对学生进行较全面的评价,连学生参加小组讨论的次数、所提建议情况、沟通合作情况等都考虑在内。这样,既考虑了课程的特色,又通过设置不同权重函数,把各种能力的层次性体现了出来。
3.2 采取形成性的考试机制。
为避免学生投机以及考查的片面,营销专业宜采取形成性考试机制。形成性考试机制注重综合考查学生学习的全过程,很适合营销专业的课程性质和教学特征。因此,营销专业各课程要逐渐建立起一套科学有效的形成性考试机制与监督机制。如以上讨论的“消费者行为学”课程的考查方法就是一种较有效的形成性考核,它灵活,考查范围广,且贯穿于整学期的上课过程,避免了学生临时抱佛脚的侥幸和投机心理。
3.3 把学生纳入评价主体。
由于营销专业的课程大多宜采取参与式教学,并宜采取形成性的评价机制,这样,教师就不应是唯一的评价主体,因为存在监督的部分缺位现象。而且,学生作为参与式教学的主体,应拥有参与评价的权力。把学生纳入评价主体,一方面可最大限度地保证评价的公平性和客观性(因为形成性考试机制中,闭卷考试不再是唯一的评价依据,若缺失了学生的相互监督和评价,教师由于监督的部分缺位,其主观判断很难客观公允),也可尽量避免小组作业中的“吃大锅饭”现象。另一方面可以鼓励学生参与教学,更好地实现“教”与“学”的双向互动。学生参与评价的方法可以有多种多样,可以采取小组互相评议、小组内部评议、小组组长评定等。
3.4 建立题型多样的题库,并适时更新。
建立题型多样的题库,以避免“划重点”、“圈范围”现象,杜绝学生的投机心理。题库的建设一方面要注意考试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保持考查能力题型的比重,知识的更新等,另一方面要注意能使学生灵活答题,尽量少设标准答案,给学生充分发挥创新能力的余地。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 高职招生考试制度 问题 改革构想
一、高职招生考试中出现的问题
近年来的调查数据显示,我国高职招生的人数每年都在上升,高职教育已经逐渐发展成为了我国高等教育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对提高我国国民平均受教育的年限,落实高等教育普及化起到了很大的助推作用。但是,伴随着我国高职招生的快速发展,招生考试中存在的问题也逐渐暴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一)考试制度中存在的问题
之所以出现这个问题,主要是因为我们目前并没有将高职招生考试作为一个特殊类别,而是单纯地将其看作普通高等教育中的专科,按照普通高等教育的招生考试准则进行选材和录取,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高职招生考试与职业教育目标的脱轨,与原来的教学内容目标背离,进而导致中职教育一味注重升学率,兴办综合高中,完全偏离了原本的办学方向。
(二)考试方式中存在的问题
高职招生的途径有两条:高考和高职对口中职招生考试。表面上来看,高职院校似乎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招收到更多优秀的学生,其实远非如此。因为高考过后,高职的录取批次要排在重点、普通和民办院校之后,其生源只能是一些低分学生,在如今各普通高校广泛扩招的情况下,高职院校的招生源更加紧张。而高职对口中职招生考试虽然能充分体现高职教育的特色,但由于中等职业院校的学生文化基础普遍较弱,很多学生根本没有办法考进高职。
(三)考试标准中存在的问题
高职院校的生源主要可分成中职院校和普通高中两个体系,中职院校又分为职高、技校和中专三种教育类型。现今这三种学校在教学目标、课程设置和教学计划等方面存在着不小的差异,其毕业生很难在升入高等教育时达到同一起点。但招生考试中,所有中等教育考生都使用统一的试卷,中职学校升入高职院校采用统一的试卷,结果造成高中毕业生认为进入高职是失败,而中职则为了升学率采用各种手段吸引生源,根据升学考试内容组织教学,完全与职业教育脱轨。
二、高职招生考试制度改革构想
(一)改革高职招生制度
增强高职招生制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是对高职招生制度进行改革的目的。首先,可以允许高中第二学年的学生报考高职院校,同时扩大对口中职招生的规模,以此来扩招学生,保证生源质量。对中职教育来说,高职招生考试不只是选拔人才,还引导着其教育发展的方向。高职和中职实行3+2对口,不仅可以保证高职生源的质量,还可以带动中职的稳定发展。其次,应该将招生自还给高职院校。我们现今实行的高职招生办法是省招生办划定分数线,学生按比例向各招生院校投档,这种方式严重影响了高职生源的数量,质量也没有保证。所以,要使高职院校获得发展,必须改革招生办法,让高职院校拥有招生自。
(二)改革高职招生考试内容
我国职业教育的本质是能力本位。高职院校的招生考试应该是综合测评考生的职业能力和自我发展的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技能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以达到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目的。其考试标准应该与普通高考区分开来,具备职业教育的特征,着重突出对职业技能的考核,内容与难度应该参照对口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学能力。由此看来,高职院校招生考试的内容改革目前应着重解决文化专业基础课基础性的问题和专业课综合性的问题。
1.基础性的问题。具备高中文化基础和相关职业技术基础是目前高等职业招生考试基础性的两个方面,主要目的是保证高等职业院校的生源质量和培养目标。文化基础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要以运用为目标,以必需为度。应该让学生掌握学习科学技术所必需的专业基础,剔除深奥的理论。与此相对应的,文化知识考试所占比例和难度不应该过高,应以奠定高职学习的基础为准。
2.综合性的问题。高职招生考试改革的重点是对专业课的考试范围和内容进行改革。首先要改变多门专业课程拼盘的综合,其次要加强对高等职业招生考试题型的研究。
(三)改革高职招生考试的方式
1.多样化考试层次。高等教育普及化的必然走向就是高考层次化的改革,即将高考区分为大学录取考试与高专高职录取考试。其依据是这两类院校无论是办学层次还是培养目标都是有很大不同的,大学高考侧重评估考生的学术能力发展,高职考试则注重评估考生理解运用技能,将两者区分开来,有助于高职选拔学生,促进高职教育持续发展。
2.增加高考次数。这有两个内涵,一是指统考次数增加,二是指打破统考模式,发展多元化考试模式。统考模式缺少对考生综合素质与个性发展的测评,因此可以改成统考加单考,在统考后,高职可以依据各自的专业特征再进行单独考试,将两种考试成绩综合起来录取。
3.多元化考试方式。借鉴国外的经验,高等职业考试的方式可以逐渐试行单科制度,也就是把高考考试科目进行单科测评,每一科颁发证书,考生以多个单科成绩进行大学申请,单科考试的时间可以采用滚动式,一年内设置多次考试。
4.保障实施多次高考。要真正做到保障多次高考的实施,最重要的是对高职教学管理制度进行改革,我国现今的教学管理制度已经进行了部分改革,但核心内容并没有完全摆脱学年制,学生还是统一入学、上课、毕业。实践证明必须采取学分制和弹性学制等多元化的教学管理制度,并配合网络化的管理,才能解决多次高考造成的学生入学时间差异带来的教学管理问题。
参考文献:
[1]张敏强.实施“高考制+申请制”并行运作的高考招生改革构想[J].中国考试(研究版),2008,(02).
[2]明凤.浅谈如何完善高校自主招生改革[J].中国成人教育,2007,(21).
篇6
【关键词】地方院校;应用型;考试;制度;改革
一、引言
提高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质量,就要采用科学的评价体系对培养质量进行把控,重点是使考试制度与培养内涵相适应。应用型本科人才的评价指标不仅要体现出国家对于本科人才的培养要求,而且要以应用为导向,以社会需求为目标,建立灵活开放的考试体制。
二、考试制度改革研究现状
当前,地方本科院校对现有考试制度也在不断探索与修订,诸多管理人员与研究人员也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孙东杰等(2013)分析了当前高校考试改革的现状和面临的挑战,并具体讨论了文史管理类、理工类和艺术类等不同学生的考试改革方案,给出了科学的评分体系和激励机制。葛冰等(2014)针对国内高校现行考试制度缺乏科学性的弊端,提出了建立相关激励机制来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真正达到教、学、考三者和谐统一。聂英(2014)对学分制下的高校考试改革提出了正确认识考试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与地位、培养建设高素质的考试管理队伍、增加考试机会、重视平时考试等建议。刘天华(2016)运用现代化的新技术,为高校考试改革开展有效的自适应机制、实现深层次的过程性评价、实施情境化的综合实践考核、建立个性化的质量预警与反馈机制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等。
三、地方本科院校考试制度存在的问题
笔者基于十多年高校考试工作经验,认为目前高校现行考试制度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内涵不甚适应,存在一些不利于培养目标实现的弊端,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考试目的缺乏深刻认识。作为教学过程中的关键环节,考试扮演着检验教师的教学工作、评价学生学习成果、调动老师教学与同学学习积极性的重要角色。然而,当前考试制度下,老师和学生都没有正确认识到考试的重要目的,老师把试卷成绩作为评价的主要依据;而学生则只看重分数,为毕业证、奖学金和荣誉而临时突击取得高分。由此可见,无论是学校还是学生,都没有认清考试的目的,考试没能真正做到对教与学的检验,更不用说提高的教学质量、改进课程体系和对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考试形式拘泥于传统。多样的考试形式是高等教育有别于中学教学工作的重要特征之一,高校教师应对课程特点加以区分,进行合理选择。而当前多数课程考试的形式都局限在一张试卷上,题目类型也多是死板老套的选择、计算、简答等。一张标准化的试卷既难以全面客观地检验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也限制了学生发挥创造性的空间,使之形成追求标准化答案的思维定式。
(三)命题呆板缺乏新意。当前的课程考试内容偏重于概念和理论,这仅是对低层次记识的考察,而对于知识的深度理解、灵活应用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等较高层次能力的考核则没有在考试中体现出来。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中,应该更加注重和突出对应用能力的考核。摒弃突击的方法,简单将知识临时储存在大脑,再“搬运”到试卷上。这极大地违背了课程考试的初衷,抹煞了学生主动学习探索的兴趣,难以达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要求。
(四)成绩体系单一不系统。科学的成绩评定有利于学生认识自我,在学习中自我督促,提升自主学习的能力,也帮助老师找出教学中的纰漏,合理调整教学方法。一些高校依然采用传统的评分制度,即卷面成绩就是一切,仅凭一个分数就给学生的学习情况下了定论,实在有失科学公正;还有一些学校采用的评价方法是考试卷面成绩和平时成绩相结合的方式,然而所谓“平时成绩”大多是考勤情况,这不能真正体现学生日常学习的努力程度。
(五)忽视考试结果的反馈。分数不是考试的终点,一些学校规定考试后要做试卷分析和成绩分析,目的是让老师分析试题设置是否有不合理,总结这门课程的教学情况。然而,对于有的教师来说,试卷和成绩分析都流于形式,没有发挥对接下来的教学工作的指导作用,也没有让学生得到反馈信息。而学生只关心考试是否通过,而不在意自己学到了什么知识,只看到自己的分数,而不知道为什么被扣分。考试的最终目的不是评价,是为了提升。
四、推进考试制度改革的途径
(一)树立科学观念,认清考试目的。高校要实现提升应用型本科人才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目标,首先就要树立起科学的素质教育观、人才质量观、课程考试观。应用型人才的考核,不仅要检验其专业知识储备,更要注重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传统的教育思想观念下的应试教育与这样的培养需求和考试目标相脱节,课程考试改革势在必行。考试是培养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它具有检验评价、反馈调控、教学导向等重要作用,考试的目的就是使这些作用能够最大化地发挥。改革的第一步必须是思想的转变、观念的更新,只有从根本上认清了考试的目的,才能保障考试效用的最大化,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二)拓展考试形式,模式灵活多样。对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高校的课程考试可采用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一般有如下几种。1、闭卷考试。特点:应注意题目的全面性和基础性,以考察学生对于所学课程是否有基本知识结构。2、开卷考试。特点:而是强调对知识的理解应用。3、操作实践。特点:考察学生动手能力、科研能力的重要方式。4、小组作业。加强同学之间的沟通交流,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5、成果性考试。例如课程论文、调研设计、实验报告等,通过这样的考试形式使学生对所学课程有整体性的认识,锻炼其信息处理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教师要根据课程性质、教学目的、学生学习情况等灵活选择和设计考试形式,多角度地、全面地检测学生掌握情况和应用能力。
(三)丰富考试内容,重创新重应用。以就业为导向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在培养过程中的考核内容应符合社会需求,否则就容易导致高分低能的现象,要改善这样的现状,就要不断丰富考试内容,加大对实践能力、应用能力、创新能力的考核。考试命题是教学和考试的重要环节,它体现着人才培养目标,关系到考试的信度,要突破对书本的机械记忆和对教师所讲授知识的掌握,设计出注重分析、理解、应用的考试命题,开放性的试题可使学生充分展现自己的创造力。此外,考试内容要与时俱进,知识是不断更新变化的,考试内容也需要不断丰富创新。
(四)完善评价机制,过程化多元化。成绩评定直接体现考试的公正性,对考试的诊断与评价功能有着重大影响。要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就要打破仅凭期末一次静态成绩决定一切的分数制度,将评价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教师要根据自己的教学内容和进度,适当采取课堂测验、课后作业、专题调研、课程设计等方式开展阶段性考核,并提高相应的成绩在期末总评中所占的比例,这样可以加大对学生日常学习态度的考察,防止出现部分学生平时不努力,期末应付过关的现象。当前高校通常采用百分制的评分方式,这种计分方式忽视了学生智能结构的差异性,以及学习行为的复杂性,极易导致把教学引入片面追究分数等误区。
(五)重视考评结果,设立反馈机制。课程考试不应该止于期末考试和分数,考试的反馈功能要充分发挥。就教师而言,除了对考试成绩、及格率的统计和对试题质量的分析之外,还要对统计分析的信息进行深层次的剖析,题目设置能否起到检测作用,成绩所反映的结果是否符合预期,教学目标达成与否等等。综上所述,在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考试是重要的教学活动之一,它是评价教师教学质量、反映学生学习成果的重要工具,也是改进教学工作、调动学习积极性的主要手段。随着社会对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标准的不断提高,考试制度也要进行相应地创新和改革。考试制度改革是一项系统的、综合的工程,不是表面的、形式的改动,要真正落实到思想观念上,才能实现后续的考试模式的科学配置、考核内容的不断丰富、评价体系的继续完善和反馈机制的逐步设立。
【参考文献】
[1]孙东杰,丛义忠,赵福亮.高校考试改革方案探析[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
[2]葛冰,刘志明,毛靓.高校考试方式改革探索[J].教育探索,2014(8)
[3]聂英.学分制下高校考试改革探索[J].教育探索,2014(10)
篇7
【关键词】校企合作; 考试制度; 改革; 研究
高等职业教育考试的目的是检验学生学习的成效,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使每个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素质、认识和实践能力得到充分和谐的发展。但是作为检查评价学生学习效果的考试制度,在我国高职院校中还普遍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如考试观念落后陈旧,与高职高专人才观和质量观不相适应;考试方法简单,不能根据课程的性质和特点、学生的个性与差异来进行;考试指向偏离了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的正确方向,侧重考核学生对传授知识的掌握程度,学生的实践能力未能得到真正评价等。因此,我们需要研究高职教育的特点,探索新型的、更适合高职教育培养对象特点的考试制度。
一、校企合作的含义
广义地说,“校企合作”是指学校与社会上相关企业、事业单位及其他各种工作部门之间的合作关系。而具体地说,校企合作的含义可以从学校与企业两个角度进行分析。
(一)从学校角度分析
校企合作是指学校通过积极与企业建立契约式的紧密合作,和企业签订合作办学协议,按照企业需求调整专业设置,对口培养人才,并与企业共同解决职业院校的培养目标定位、教学改革、实习实训、毕业生就业、实习指导教师不足等问题的合作方式。
(二)从企业角度分析
校企合作是指企业通过自己举办职业院校、培训机构,或者根据自己的意愿及合作情况与职业院校建立紧密的合作办学关系,并根据本企业实际和人才发展需求,参与院校的专业建设、实训基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学以致用”、“适销对路”地解决职业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安置和企业员工培训问题的合作方式。
二、校企合作环境下高职院校考试制度的改革内容
(一)理论考核和实践考核相结合的考核制度
我国职业院校通过与企业共同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改革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企业要与学校共同组织好学生的相关专业理论教学和技能实训工作。因此,学生的考试成绩应由理论考核成绩和实践考核成绩两部分组成,理论考核与评价由学校组织,注重考核学生专业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实践考核与评价由企业组织,注重考核学生的技能、品质等全面素养,可包括工作态度、工作质量、工作速度、专业知识、社会行为等方面。由企业、学校、教育厅、行会等共同组成专门的“考试委员会”,学生必须在理论考核和实践考核两方面都合格,才能获得相关的职业资格和学校的毕业证书。
(二)突出职教特点的考试方法
职业教育的特点是社会性、职业性和社会性,结合这些特点,校企合作中的考试方法可有以下创新:
1.由企业提供考试标准和客观考试条件(实践性)
校企合作教学评价制度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为了更好地检验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的实际掌握能力和灵活运用能力,学校的考试也可由企业提供考试标准和客观考试条件,一方面企业提供的考试标准中可将企业文化、职业素养注入考试内容,使学生一开始就把企业精神贯穿到学习中去,使诚信、勤奋、吃苦耐劳的企业人品质一开始就在学生脑海里生根;另一方面,企业提供的客观考试条件能够使学生在校期间就掌握企业人才所需要的专业知识,从而使学生进入企业就可以马上胜任企业的工作需求。
2.以考证取代考试(职业性)
这里所指考取的资格证书不只是指国家统一的各种资格证书,还包括合作企业内部要求的各种资格证书。我院英语课程和一些计算机课程已经尝试以考取国家公共英语A、B级证和全国计算机等级证代替原来的校内的出题考试,其他专业也推出将学生的毕业证与考取相关的资格证书相挂钩的制度。而在校企合作的环境下,我们对一些专业课程可以将考核成绩直接与能否通过企业要求的内部资格证书挂钩,从而一方面检验了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另一方面也适应了企业的用人需求,使学生进入企业后能够迅速上岗。
3.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大赛(社会性)
相对于各种考证来说,通过使学生参加各种大赛来考核学生的相关专业知识和能力也不失一种可行的操作方法,大赛的产生来源于现在整个社会对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使大学参与社会、服务社会的功能得以不断拓展。
三、校企合作环境下新型考试制度实施时应注意的问题
(一)校企合作内容上的延伸
学校与企业较浅层面上的合作主要体现为合作建立实训基地、联合培养企业员工等,但如果希望在校企合作环境下进行考试制度的改革和创新,则需要将校企合作向深层次、紧密型方向发展,这也是校企合作能够得以长远发展的关键。一是由企业、学校专家共同组成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本着互惠互利、实现双赢的原则,由校企合作双方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合作改革现有人才培养模式;二是校企联合进行教学计划的制定,教学计划在相关职业分析的基础上,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制订并实施与管理,使必要的文化理论知识教学应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生产实践在教学计划中占有合理的比例,并作为学生成绩考核评定的重要部分。
(二)校企合作教学评价制度的建立
教学评价是整个教学工作的灵魂。科学、准确地教学评价,有利于进一步促进教学的实施,加强教学的管理,进而有利于校企合作的健康发展。?校企合作教学评价制度既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通过对不同阶段学生的实习、实训情况做出评价,得到反馈信息,从而对教学也做出相应的评价,以及时修正教学行为。
(三)“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培养
篇8
关键词:考试制度;考试改革;创新人才 转贴于
(一)树立科学的考试观念,为培养新型人才提供良好的思想环境
更新考试观念是考试制度改革的前提,科学的考试观是从“人”出发的,着重强调的是人的素质的全面协调发展,考试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让学生掌握所学的知识,而且更强调通过考试让学生学会学习,增强学生掌握知识的能力。同时,科学的考试观要求考试增加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考查,其目的是促进学生在掌握知识技能的同时,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充分体现考试的教育功能。两种考试观的出发点和归宿点都不一样,但都以考试为手段来实现各自不同的目的。显然,在当今社会,知识创新的速度不断加快,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学会学习、终身学习已成为趋势。因此,必须树立科学的考试观,为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造良好的思想环境。
1.树立考试不是为了获得学期成绩,而是作为前期学习效果的总结的观念。学生在一个阶段学习后,通过考试进行自我衡量、自我提高,对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尚未掌握的部分及时补课,为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并作为下一阶段学习的起跑线。
2.树立考试不是一门课程的教学结束,而是师生对课程教学的一种互动方式的观念。通过考试,教师了解自己的教学效果,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发现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疏忽和缺陷,并且通过与学生的交流,指出学生在前期学习中的不足,鼓励他们积极思考,指导他们进行深入探索。
3.建立考试后的信息反馈机制。考试管理部门要对试卷中反映出来的情况和问题加以研究,并将有关的信息反馈给教师和学生,促进以后教学活动的发展,同时在制度上制定相应的政策,积极鼓励教师开展考后的试卷分析,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的知识。
(二)明确考试目标,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和谐的发展
考试目标的制定应本着促进全体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相结合的原则,以达到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和谐发展的目的。
1.考试目标应体现出对人的价值的重视。要想人才多样化,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最根本的是要尊重人的个性。理想的考试应对每一位学生都设计考试标准和模式,适应每位学生素质的发展。这样,不仅避免了学生缺乏个性,千人一面,而且还可以促进学生努力寻求适合自己的发展模式。
2.考试目标要与教学目标相一致。考试目标应以教学目标所规定的知识和能力的要求为出发点和归宿,在教学活动中,它对教学过程进行质量控制,通过考试诊断教学问题,反馈教学信息,检测教学效果,从而调节教学双方向教学目标迈进。
(三)针对课程特点,丰富考试形式
目前我们的考试还主要是单一的书面考试,在考试的评价上过分依赖考试成绩,尽管现在尝试将形成性考核与终结性考试结合起来,但由于缺乏科学严格的形成性考核办法,形成性考核的信度有待提高,因而不能够全面考查学生的真实水平和实际能力,不能够全面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要解决好这一问题必须从改革考试形式和考试评价标准入手。
1.要按照课程内容的特点,选择合理的、科学的考试方式。大学课程考试基本测试形式通常可采用以下六种:(1)闭卷考试,具有适合多人同时考试,效率高,测试环境比较容易控制,题型多、覆盖面大等特点;(2)开卷考试,重点不在考核被试者对知识的记忆,而在于考核被试者对知识的理解和综合应用能力,也包括学习能力和查阅资料的能力;(3)口试,最大特点是应试者在提问范围和所创设的考试环境中,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自由抒发见解,可充分展现自己的才能,口试对应试者学识的广度与深度、口头表达能力、思辨能力、反应能力、想像能力、环境适应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以及心理素质、仪表风度和个性特征等,均能进行比较全面深入的观察和检测;(4)成果性考试,如综合文献调研报告、设计项目训练、作品展示等,能够较好地激发学生兴趣,培养科研能力,同时能有效考查学生查阅资料及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5)操作合作考试,能够较好地考核学生涉及动作技能领域的实践能力与素质,增进学生间的相互配合与分工协作,促进学生的团队精神,是比较有效的一种测试手段;(6)计算机及网上考试,不但可以用于对学生认知领域的考核,还可以考核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在信息化社会、开放教育的今天,应大力开发和利用这种考试方法。
2.改进考试评价标准,使考试与学习全过程有机地联系起来。从实践上来看,目前关键是要进一步完善形成性考核的制度建设,增强形成性考核的科学性、有效性,严格形成性考核的控制与监督,充分发挥形成性考核的导向作用,最终实现考核目标多元化、考核内容多样化、考核方式灵活化、考核评价个性化的改革目的。
3.改变期末一次性考试方式,将课程考试分阶段进行,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教学是一个动态的持续过程,考试作为教学质量的评价手段,要达到客观评价的目的,其评价活动应该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在课程教学中,根据教学大纲,可以在每个章节结束后布置思考题,要求学生在一定时间内以小论文的形式完成。在课程结束后,教师再出若干个综合题,由学生自主选择,以开卷的形式考试。教师在学生完成章节小论文之后,安排论文回顾,总结学生答题情况,对学生在论文中反映出的问题作解答或在学生中开展讨论,鼓励创新,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综合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可通过写小论文的形式厘清概念,逐步消化所学知识,学会查阅资料,增强实际写作能力,同时不再以一次性考试决定成绩,减轻了学生考试压力,最终将考试变成实现自我价值、体现自我价值的体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不同阶段的教学要求,可以通过作业、课堂讨论、课堂提问、课堂测验等方式了解学生的掌握程度,以此获取教学信息,引导学生的学习向能力培养方向发展。
(四)紧扣时代脉搏,更新考试内容
根据当前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在考试内容的选择上应坚持以发展能力为主,培养和考察创新精神、综合素质。鼓励老师在考试命题和评分标准方面进行新的尝试,力求开放性和人性化。
1.命题要突出能力考核,要有利于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激发个人思考。大学教育是一种开放性的教育,应该为学生提供寻求教育的相当大的自由度和自主权,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与能动性。
2.命题要体现开放性。考试的命题要着重从培养目标的全局出发,要反映出课程教学的目的,而不是课堂教过的和教材中存在的内容。其开放性体现在:(1)试题的内容开放,教师主要是构建好问题情境,根据培养要求提出问题,要求学生进行综合分析,考查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试题答案开放,无标准答案,学生可根据试题的要求,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解答;(3)答题方法的开放,允许学生采取各种有效的答题方法,鼓励创造性思维。开放性、个性化的考试设计对教师的教学会有更高的要求,一方面教师要对课程有熟练的掌握并有深入研究,另一方面教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还要把握清楚,做到既“因材施教”,又“因材施考”。
篇9
关键词: 学分制 高校考试制度 存在的弊端 改革建议
一、问题的提出
据不完全统计,截止到1986年,我国实行学分制的高校达200余所,占当时全国高校总量的1/5左右;1996年底比例接近1/3;目前已高达80%以上。[1]学分制的广泛实行必然要求教学管理体制进行整体配套改革,而作为教学管理体制重中之重的考试制度改革必将处于教学管理体制改革的关键和先导地位。2005年11名内地高考“状元”在面试环节被香港大学拒之门外,港大提出的理由是不想录取“书呆子”。很显然,应试教育造成我国大批学生“高分低能”,这已是不争的事实。那么随着学分制在越来越多的高校实行,高校的考试制度是否符合学分制的要求呢?是否已真正挣脱应试教育的藩篱?目前高校的考试制度又存在哪些弊端呢?
有鉴于此,我们基于大样本的问卷调查,以及对部分教师的深度访谈,剖析目前我国高校考试制度中存在的弊端,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为高校考试制度改革提供有益的参考。此次调查的对象分为高校教师和学生,调查范围为全国的部分高校,调查方法是随机的抽样调查。教师问卷实发60份,回收50份,有效回收率为83.33%,其中男女比例为3∶2;学生问卷实发160份,回收155份,有效回收率为96.88%。
二、高校考试制度的问卷调查和分析
本次调查从高校考试的考试形式、考试内容、考试题型、成绩构成比例、考试质量等几个方面考查高校考试制度的现状,从中发现目前高校考试制度主要存在以下几大弊端。
(一)考试形式单一,题型死板,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
在调查不同大学生所在专业的考试形式有哪些时,论文占62.58%,答辩占20%,实际操作占47.74%,而试卷则占了98.71%。
在高校试卷考试的题型中,选择题占94.84%,填空题占85.16%,名词解释占78.06%,判断题占80%,解答题占80.65%,论述题占77.42%,比较之下开放式试题仅占53.55%。这表明考试试题多侧重于客观题部分,而需要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思考的主观性试题则很少。
综上所述,在各个不同的专业中考试的形式非常单一,以闭卷的试卷考试为主,而实际操作、口头表达等方式的形式则很少,这样的考试形式主要突出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抑制了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在试题设置上,客观试题占据绝对的地位,这样的题型设置侧重于简单判断和静态的考核,抑制了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批判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考试内容教材化,重识记轻能力。
在调查考试内容时,有45.81%的学生选择都是教科书上的内容;有50.32%的学生选择大部分是教科书上的内容,仅仅少量课外内容;只有3.87%的学生选择教科书内容占少部分。
可以看出,目前高校的考试内容主要为教科书内容,即教师上课讲过的内容,而在考前,有69.03%的学生选择老师会划重点和考试范围,要求学生按照标准答案背书,教师改卷时也是按着标准答案采点给分。可见,这样的考试目的着重考查学生的记忆能力,即对课本知识的记忆,而忽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只会依赖老师期末划重点,死记硬背书本知识,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答案的唯一性也限制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学生更多的是像复印机一样将课本的内容完全复制到试卷上。这样的考试内容决定了学生的学习内容、考试导向错位,培养出来的学生规格单一,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三)考试注重结果,忽视对试卷的分析。
调查发现,在考试结束后有49.03%的学生完全不知道自己答题的错误之处,有49.03%的学生知道一些,仅有1.94%的学生清楚地知道。仅有12.26%的学生选择考试完后老师会评讲试卷,有87.74%的学生选择不会评讲试卷。在对教师的调查中,仅有14%的老师认为没有必要评讲试卷,有28%的老师认为很有必要在考试后评讲试卷,有58%的老师选择依课程性质来定是否评讲试卷。
可以看出,绝大部分学生对自己的错误之处不甚清楚,由于考试后又缺乏对试卷的评讲,学生在考试后得到的只是一个分数,其考试中存在的错误会一直存在。不仅是不评讲试卷,期末考试后大部分学校和老师更注重批改试卷的效率,要求试卷分数尽快出炉,而忽视分析试卷所反映出来的问题。因此,不管是对学生还是对学校和老师来说,他们在考试中得到的只是一个分数。但一个简单的分数是不能实现学分制下考试的功能和实现考试的作用的,更多体现的一种应试教育的要求。
(四)考试评价分数化,考试目的功利化。
篇10
[关键词] 新加坡大学招生考试制度;我国大学招生考试制改革;启示
[中图分类号] G64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004X(2012)04-052-04
自从1977年恢复高考后,我国的高考改革一直都在进行。今年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再次将“完善高等学校考试招生制度”作为重要改革内容之一,并强调要逐步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制度。由此可见,我国政府对于高考改革的高度重视,但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我国高考改革已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新加坡大学入学考试制度以多元化为取向,通过多样化的考试内容、考试时间、考试组织形式和弹性化的评价标准,将不同能力和特长的学生选拔到适合其能力发展的高校进行培养等,值得参考借鉴。
一、新加坡大学招生考试制度概况
新加坡的教育制度是在原英国教育体系的基础上逐步发展与完善的,没有专设大学入学考试,而是以GCE“A”成绩作为大学入学的主要条件。GCE“A”是由新加坡教育部和英国剑桥大学考试局共同主办的统一考试,也是新加坡的高中学生在2年或3年高中教育结束后参加的统一考试。其功能一是资格认定,凡通过考试均为合格高中毕业生;二是大学招生考试(相当于我国的高考)。GCE“A”的考试课程分A级、AO级和选择课程三级,每门课程成绩分若干等,按等级和比例转换成大学入学分数。
从1975年起,报考者都必须通过GCE“A”水平考试,然后再参加由各院校举行的入学测试,通过测试后方可被所申请的院校录取。由此,新加坡初步形成了以GCE等级考试成绩为基础,高校按不同类型结合自主招生的特点,并兼顾申请人的志愿和招生限额择优录取的大学入学考试制度。
二、新加坡大学招生考试改革及特点
新加坡十分重视高考在选拔人才中的作用,一直不断致力于高考制度的改革,以期探索出符合本国国情的、科学合理的高考制度。下面从新加坡GCE“A”水平课程改革和大学招生制度改革两个方面进行介绍。
(一)新加坡GCE“A”水平课程改革
新加坡按照从人的发展需要出发,以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潜能的发挥;为学科发展考虑,确保大学招收到最适合在某一领域学习的优秀人才;以社会需要为导向,使学生具有宽泛的知识基础和一定的社会交际能力的三原则,对GCE“A”水平课程进行了改革,并于2006年开始实施。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GCE“A”水平考试科目随之变化。相应今后的考试将出现如下变化:
1.考试内容多样化。随着新课程的实施,原来的三级课程A级、AO级和选择课程,将由新的三级课程:H1(Higher)级、H2级、H3级来代替。H1级课程重点检测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和技能;H2级课程与原来的A级课程难度相当;H3级课程则是考查学生的潜能和兴趣。
根据学生能力的不同发展水平,学校提供了灵活而富有弹性的课程标准,必修课、选修课和活动课程相互配合。依据考试课程与学生所修课程相一致原则,三类课程都要进行考试,必修课程有三门:综合课程、母语和专项研究;另外从学校所提供的多门课程中选修三门H2级课程和一门H1级课程,并要求这四门课程中有一门是相对专业的。即GCE“A”水平考试成绩主要由综合课程、专项研究、三门H2级课程和一门H1级课程构成。
考试课程的内容在原来的基础上削减了10%~15%的基础知识,以空出更多时间让学生参加课外合作活动、社区服务项目,以提高学生的社会生活实践能力。必修课程、选修课程和活动课程并重,文理科目兼修,使考试课程的构成给予学生选择的自由,让他们充分发挥兴趣特长。
2.考试时间灵活化。一般在初级学院和高级中学学生修完两年或三年大学预科(相当于我国的高中)课程后,学期末参加由国家统一组织的GCE“A”水平考试(每年11月份),既作为毕业会考又作为大学入学考试。
但在统一的考试时间下,又赋予学生一定的选择自由。根据不同课程教学完成的时间不同,学生可以在初级学院一年级末和高级中学二年级末,参加专项研究、一门H1级课程和母语课程的考试。如果学生愿意,毕业时可以再考一次母语,其他两门课程则不再给予考试机会。这样,学生可以根据自身能力来确定适宜的考试时间,分散考试科目,又为准备其他学科考试提供了时间,缓解压力;考过的科目不得重考,又维护了其他考生的公平。
(二)新加坡招生制度改革
新加坡政府从1998年2月,开始对大学招生制度进行改革,当年成立了由国立大学副校长施春风教授领导的“大学入学标准检讨委员会”,并于1999年6月公布了委员会的修订案――《让毕业生为知识经济做好准备――新加坡大学招生制度》。2003年4月,新加坡教育部成立了由新加坡国立大学副校长丛奇泰教授担任主席的大学入学委员会,再次对大学招生制度进行改革。经过二次改革后,新加坡大学入学考试制度基本趋于成熟,并呈现出以下特点:按高校类型将入学考试分类、入学考试评价标准多元化、拥有大学招生自和考试组织形式多样化。
1.扩大招生自。从2004学年起,NUS(国立大学)和NTU(南洋理工大学)可以组织自己的入学考试(以前是联合招生),并用10%的名额进行自主招生。因此,大学可以通过考试分数以外的其他标准来自主选拔优秀学生,真正做到不拘一格降人才。如参加国际奥林匹克竞赛者,国家科学天才奖的优胜者,积极参与社区服务项目者,体育、艺术方面的天才等,凭资格证书都可以向大学申请。这种灵活性将是今后大学入学标准迈向完全自治的第一步。
2.入学考试评价标准多元化。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新加坡建立了新的大学入学考试评价体系,由原来的单纯依赖A水准考试成绩转向一套综合评价方法。即大学分数由相关考试成绩和共同课程活动成绩组成。对高中毕业生来说,大学分数构成为95%“A”级考试成绩和5%的合作课程活动CCA成绩组成。从新的评价内容可以看出,对学生的评价不再以学科知识的考分作为惟一标准,学生课外社会参与能力受到重视;并改变以前CCA“可有可无”的情况,确定了学生平时课程表现的重要性,体现了其建立多元评价体系和追求科学考试模式的倾向。
3.考试组织形式的多样化。在满足最低入学要求后,委员会建议实行大学统一考试和各院系单独设考的双层入学体系,即在大学分数之上,每一院系都可以确定院系分数(占综合分数的1/3)和制定补充入学准则,作为院系附加的招生标准。这些准则可包括以下的一项或几项:面试;学习的某些专门领域(包括新的新加坡――剑桥“A”级课程、研究体系下的H3学科);作业公事包表现;性向测验;在非学术领域的优异表现。
录取分数由大学分数和院系分数共同组成。大学分数的作用在于保证对申请者的选择基于同一标准,保持公平性;而院系分数则给予院系在候选人的录取中更大的灵活性,保证了对有特定专业发展潜力学生的择优录取;并且可以弥补考生在前一次考试中的不足和失误,使考生的入学标准更加宽泛。
4.入学申请标准评价的个性化。在新加坡除了参加GCE“A”水平考试的学生外,大学还有着广泛的生源:理工学院毕业生、超龄申请者(超龄申请者是指年龄在25周岁以上,工作满4年的人)以及国外申请者。不同类别的生源因为自身能力发展的不同取向,大学入学申请标准就各有差异:
理工学院的考生的评价标准是:“O”水准考试成绩占60%,推理测验成绩占25%,理工学院成绩占15%,另外还有课外活动作为额外积分。
超龄申请者取得A资格证书或理工学院学位证书的也具有申请资格,其评价标准主要由三部分成绩构成:推理能力占50%;内容掌握能力占25%;工作经验和自发性占25%。这里的推理能力将通过推理测验来衡量;内容掌握能力主要包括申请者以前的学术资格和其他合适的入学测验;而工作经验和自发性评价将主要通过面试、雇主评价和工作成绩的综合评定。
海外申请者的评价标准是:由学生在他们国内的考试成绩和推理测验或其他入学测验成绩决定。如果申请人第一语言不是英语,就需要证明自己的英语水平,或者参加大学举行的考试,或凭证书如托福成绩或其他的英语资格证书。
对于不同类型的申请者制定不同的入学标准,提出不同的要求,充分体现了新加坡人才选拔标准的多样化。同时,广泛的生源,也满足了大学对人才多样化的需求。
三、新加坡招生考试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我国的高考制度已实行了几十年,虽然符合我国的国情,有利于全国高等学校共同发展、确保考生质量,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高等教育大众化和国际化的推进,我国高等教育市场将加速形成。为适应市场的多样化需要,我国的高等教育必然会出现多种形式并存的局面,因此,我国应形成一种更富弹性和开放性的招生考试机制,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评价标准多样化,录取方式多元化。我国的高考评价体系除了文理科有明显的区别以外,学校与学校之间在录取标准上就只有分数上的要求不同,对考生素质和能力的要求并不明显。虽然在高考报名时,考生也必须有会考成绩和平时活动成绩的记录,但在高考的综合分数中没有任何体现,在大学招生中也基本不起作用。新加坡则必修课程、选修课程和活动课程并重,文理科目兼修,尤其把共同课程活动纳入大学入学分数,凸显了学生平时课程表现的重要性,体现全面发展的人才观。
在教育日益以人为本的今天,也要求考试能对考生综合素质、个人特长进行选拔,因此,我国要不断完善保送生、特长生及自主招生等选拔录取方式,并在此基础上将综合评价引入高校的选拔中来,探索建立在文化考试基础上高等学校多元化评价和择优录取制度。
2.课程设置科学化,考试内容多样化。我国高中课程虽然有选修和必修之分,但各高中实质上并没有开设特色的选修课程,而是按照高考的考试科目设置“必修”课程,学生没有选修课。另外,学生又过早地划分文理科,对非本专业的课程置于不顾。这不仅有悖于通识人才培养的目标,更不利于大学的学习与深造。新加坡新A级课程拓宽了课程内容,使学生更灵活地选择适合自己能力和兴趣的学习内容;相应新的GCE考试在单纯依赖GCE水准考试的基础上,引进推理测验、专题作业以及课外活动的额外积分等评价指标,考试内容由单一走向多元。
我国高中应创造条件开设丰富多彩的选修课,提高课程的选择性,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并积极开展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加强学生的探究能力、实践能力。同时,要逐步完善“3+X”高考科目设置方案,如拓宽“X”的范围,扩大考生选择考试科目的权力,不同层次的考生根据自己的实际选择考试科目,不但真正体现了考生的个性,而且可以使高校选拔更具有针对性,同时也减轻了考生的负担。
3.考试组织形式多样化。“一考定终身的一次性评价”是我国现行高考的严重弊端,新加坡形成了大学分数和院系分数的双层评价标准。大学院系通过第二次考试,既可以挑选自己满意的考生,又给予在统一考试中发挥不好的学生第二次机会,使严肃公正的考试更加人性化。鉴于此,我国可采取全国统考与各高校特定院系的自主考试相配合进行的方式,以有效解决考生机会过少的问题,使高考更具人性化、合理化、科学性。
新加坡高等教育入学考试制度最大的特色就是按学校类别举行分类考,按新加坡大学和理工学院分开收生的做法,我国可将本科和高职高专分开考试,本科实行全国统考,专科的高考下放到省里进行。高职高专院校和大学培养的目标不一样,其选拔性考试也应有层次性。把具有不同能力和特长的学生分流到适合其发展的学校进行学习,为各种能力和天赋的学生提供适合的课程,并提出恰当的要求,充分体现了因材施教的特征,更为全体学生真正学有所成提供了可能。
4.扩大大学招生自。健全的招生自既包括拥有决定本校各专业(院系)招生名额的权利,也包括拥有自行设计实施入学考试的权利。新加坡下放大学招生自,并提倡大学自行设计实施入学考试,给了学校很大的招生自。招生自的扩大有利于学校根据自身专业设置和硬、软件资源等情况招收到有特殊才能的学生,从长远看它还有利于学校自身的发展和社会人力资源的开发。
这种形式在我国,可以主要面向目前的全国重点名牌高校,这些学校担负着培养我国各行各业精英的重任,也是我国政府目前重点发展的对象。为了招收最优秀的人才,这类大学应在全国统考的基础上,自主组织必要的考核,进一步考察报考者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中新两国大学招生考试制度存在着一定的非兼容性。因此,我们不去照抄照搬其模式,但其科学而弹性化的评价标准、多元化的理念对我国大学招生考试制度改革可以说具有较高的借鉴价值和普遍的启迪意义。
[参考文献]
[1]李木洲.中国与新加坡大学入学考试制度比较[J].教育测量与评价,2004,(12).
[2]秦素芬.多元化取向的新加坡大学招生制度[J].湖北招生考试(理论研究),2005,(12).
[3]陈国平.浅谈新加坡大学入学考试与招生制度[J].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学报,2007,(2).
[4]王建梁,皇甫晓宇.新加坡大学入学考试最新改革述[J].湖北招生考试(理论研究),2004,(4).
[5]徐永.新加坡大学招生制度改革[J].外国教育资料,1999,(6).
[6]徐艳平,张宝昆.新加坡高等教育入学考试制度及其启示[J].教育与考试,2007,(2).
The university admission and examination system of Singapore and its Implications
Lu Fei-fei
(General Education Department, Qingdao, Qingdao, Shandong 266023,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