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理论范文
时间:2023-03-26 16:24:1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社会主义理论,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有利于多样化教学方法的革新
当前高校该课程教学方法单一,多数以灌输式教育的模式来开展,很少有此方面的教师积极尝试去进行教学方法的创新,由此使得教学模式固化,教学质量一直处于较低的状态。为了能够改变这样的现状,教育部积极建立统一的学科教学大纲,并且实现全国教材统编,这就需要学科教师积极参与到教学方法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中去,以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程有效性得以保证。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可以保证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益的提升。
2.有利于政治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学生学习概论课程的关键在于,通过对于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知识的了解,实现理论认知到理论认同的转变,进而积极将其运用到生活实践中去,以切实的发挥相关政治理论的效能。简单来讲,实现该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可以促进政治理论和实践的相互融合,这对于脱离灌输教育模式困境,促进学生对于政治理论知识的理解程度,积极将正确的政治理论运用到引导自身实践中去,都是有很大帮助的。
3.有利于大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
通过对于当前大学生参与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实际情况来看,缺勤率高,对于思想政治理论不感兴趣,课堂积极性不高,多数都是在做其他的事情。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教学内容的枯燥性,教学方法的单一性,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地位的薄弱性等。要想改变这样的局面,就应该积极促进教学方法的调整和改善,使得大学生渐渐主动的参与到实际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去,由此实现实际课程教学质量和效益的不断提升。比如以播放历史性的纪录片,文献资料等方式,可以使得大学生更加积极的融入课堂。
4.有利于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该课程培养的是大学生正确的政治素养,而政治素养是大学生综合素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促进该课程教学方法变革的方式,使得大学生综合素质得以提升,也是很合理的。比如在开展大学生概论课程的时候,积极将其与高校的社团活动融合起来,实现与青年志愿者协会的合作,鼓励大学生参与到养老院实践活动中去,以做义工的方式实现政治理论在生活实践中的渗透,在此过程中大学生综合素质自然还得以不断提高,而这将可能影响到大学生未来的人生。在理论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长期占据课程主导地位,教师确定课程内容,教师引导教学程序,教师确定教学评价规则,教师选择对应教学方法,这种被动的环境下,会使得大学生渐渐失去了学习主体地位,进而消极参与到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去,等待教师给与答案,难以积极发挥思维效能,由此使得实际的教学质量处于较低的状态。而课程教学方法的革新,能够使得这样的局面被以改善,使得学生重新成为政治理论课堂教学的主人,并且积极投身于相关政治理论学习和实践探索中去。一旦学生意识到自身是课堂主导的话,就会积极去探究,去询问,去解答,而在这样的过程中,理论课程教学方法改革将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5.结束语
篇2
一、高职院校学生对《概论》课厌学行为的特点及表现
1. 高职院校学生对《概论》课的厌学行为特点
所谓的高职院校学生对《概论》课厌学行为指的是高职学生在接受思想政治课程教学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对课程学习的消极、对立、不配合等情绪,从而出现一种背离教育者期望目标的反向行为。这些行为具有鲜明的特点,归纳起来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消极性。这种特点体现在高职生行为上,表现为他们面对教育时在行为意向上具有与教育者意图相异的消极倾向,呈现出被动、消极应对《概论》课教育的行为特点。
第二,反向性,指的是高职学生思想和价值观表现出与《概论》教育期目标相背离的现象。其表现是高职生淡化了对、社会主义等主导意识形态的认同感,对传统社会价值持怀疑、甚至否定的态度;同时对非价值观却逐渐接纳和认同,在价值取向上则从单一趋向多元化,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对主导意识形态的反向的离心倾向。
2. 高职院校学生对《概论》课厌学行为表现
高职院校学生对《概论》课厌学行为表现指的是高职学生在这门课程学习对此门课程持厌学情绪所表现出来的一系列课堂表现,出现频率较高的主要有集中在听课出勤率低、听课抬头率低、前排就坐率低三个方面。
第一,听课出勤率低。从小学、初中、高中乃至高职,思想政治课开设内容大致无二,很多道理或理论于文科学生来说已经烂熟于胸。所以,很多学生开始质疑高职开设这门课程的必要性和实际有效性。再加上,尽管高校在开展这门课程的时候已经说明是公共课,由此,出现了学生到课率和出勤率低,甚至有的学生长期不到课堂上课的现状。
第二,听课抬头率低。可以说,很多高职生在刚入学之后,特别是在参加完军训之后,都有较高的纪律性,各门课程的学习也能够准时到,很少有缺课的情况,课堂上也能遵守纪律。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纪律性慢慢地降低,很多学生也开始有选择性地挑选自己感兴趣的课程,或者是在课堂学习中挑选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比如爱情方面的、社会一些焦点等)进行听讲。尽管我尽量根据时政与学生进行探讨,也安排了多次实践课的内容,但学生兴趣度不高,更多的时间会在课堂上做其他的事情。
二、出现上述问题及想象的原因分析
1.学生方面
相对一般的本科院校的学生,就高职院校学生而言,他们有务实性质强、生源文化知识基础薄弱、学习目标不明、学习意志力薄弱等问题。务实性强导致他们只会对就业有帮助的学科进行有选择的学习,而《概论》课作为一门“副科”,多被学生列为无用课程。不少学生认为上《概论》课纯粹是浪费时间,不如多看看专业课方面的书,或者多看看外语和计算机,多考几个对自己以后找工作有帮助的“证书”。从而导致这部分学生在上课的时候不认真听讲,只专心做自己的事情。由此,不切实地了解学生内心世界,有针对的进行思想品德课教学改革,难会收到有效的教学成效。另一方面,高职生生源文化知识基础也比较薄弱,也就是说教师如果不针对这个问题进行有针对地课程内容调整,设计符合学生学习水平的教学大纲,势必会导致其学习效率低下。同时,由于其基础薄弱,也会导致学生对自我的评价普遍偏低,更缺乏远大的理想和坚强的意志,在学习上容易放松要求,缺乏进取精神,导致意志力比较薄弱。
2.教师方面
《概论》课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社会科学,教师必须要有足够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吃透教材、切实结合学生学习实际,这样才能真真切切去驾驭它。但是,在现实中,思想政治政课教师队伍中多混有非本专业人员的加入,这样教学效率必然大大折扣。另一方面,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中,一贯的“灌输式”理论讲授照样存在。虽然,不少老师有针对性地加入了多媒体技术教学、增加了师生互动等等,但是也存在简单化、绝对化的问题,使学生依然认为思想品德课地教学“假、大、空”而不愿意去学。
三、针对原因分析提出的相关解决办法
1.整改教学内容
目前,高职院校思想品德课的内容选择与本科院校教材规定的内容大致相同,相关的针对性比较差。所以,任课教师要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出发,有针对性的整合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内容。
2.加大思想品德课专业师资力量建设
对于在职教师,要加大在职教师出去的培训、考察力度,注重任课教师师风、师德建设,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水平。如:现有很多教师都是闭门造车,缺乏与时俱进的教学能力。对于师资数量,要积极扩充,改变过去那种什么学科教师都能上思想政治课的现状,让专业性强的教师对口教育。
3.改革现有教学方法
对于思想政治课,每个学校要有针对性地扩展使用多媒体教学的力度,尽可能多的使用先进的教学工具。但是,值得注意的就是防止现代化教具的滥用,仅把多媒体作为教学的一种辅助工具。在课件的制作上,不可花哨,更不能上课只对着多媒体“目空一切”,忽视学生的反应和感受,否则同样会引起学生反感而达不到教学效果。此外,要积极拓展将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延伸到课外的思路,充分开发课堂之外的教学途径来实现思想品德课教学的目标。
篇3
一、我国行政体制改革取得重大进展和成就
改革开放30多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紧紧围绕转变政府职能、努力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这个中心,迈出了坚实步伐,取得了重大进展和成就。主要表现在:一是政府职能转变取得重要进展。通过大力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进一步增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宏观调控体系逐步健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明显加强。二是政府组织结构不断优化。初步建立了以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部门为主体的政府组织框架,职能配置和权责体系趋于合理。三是行政层级改革深入探索。通过省直接管理县和扩大县级政府社会管理权限试点,逐步优化行政层级,提高地方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四是依法行政全面推进。行政执法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执法程序不断完善,执法行为不断规范,公务员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显着增强。五是阳光政府建设持续深入。通过强化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政务公开和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呈现全面推进的良好态势。六是责任政府建设进展明显。以行政首长为重点的行政问责制度逐步健全,问责力度逐步加大,政府绩效管理制度正在建立。七是应急管理体系基本建立。全国应急预案体系初步形成,分类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稳步推进,应急管理机制基本形成,政府处置突发事件、保障公共安全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八是公务员制度不断完善。通过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公务员选拔、管理、培训走上科学化和法制化轨道,公务员队伍结构不断优化,素质和能力明显提升。
我国行政体制改革取得重要进步的主要经验是: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正确改革方向;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不断改进公共治理方式,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坚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初步建立了有中国特色的公共行政体制;坚持科学规划、统筹推进的改革策略,长远目标和近期目标相结合,全面推进和重点突破相结合,实现改革力度、发展速度与各方面的承受程度相统一,积极稳妥、循序推进;坚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积极研究借鉴世界各国公共治理的经验和做法,与时俱进,不断创新。这些宝贵经验,也是今后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应当坚持的原则。
二、积极贯彻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战略部署
党的十明确了行政体制改革总体目标和重点任务,对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作出了战略部署。
进一步明确了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战略定位。行政体制改革是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以及其他体制改革的结合点,涉及行政权力关系的调整和政府组织结构的变动,涉及中央与地方、政府与社会、政府与企业、整体利益和局部利益等一系列重大关系。“行政体制改革是推动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必然要求”,这是十报告对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必然性和必要性的深刻阐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基础发生了深刻变化。在生产力方面,经济持续快速增长,2011年,中国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二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5432美元,占世界经济的份额提高到10%左右,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年平均超过20%。在生产关系方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并逐步完善,所有制结构深刻变化,经济结构深度调整,分配关系呈现多样化态势。与此同时,社会结构加速转型。这些新变化新任务都呼唤着行政体制改革的加快,呼唤着行政体制改革的深化,以此适应和促进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伟大变革。
进一步明确了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战略目标。十报告明确要求:“要按照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体制目标,深入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社分开,建设职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这一论述明确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服务型政府以及如何建设服务型政府等重大问题,为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明确了战略目标,同时也明确了深化改革的路径。这是中国服务型政府建设理论的新发展,必将指导中国服务型政府建设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进一步明确了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战略重点。十报告明确提出了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战略重点,并从政府职能、组织结构、行政层级、行政区划、管理方式、机构编制、事业单位、协调机制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重大部署。这些新形势下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基本要求,抓住了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为到2020年建成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体制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努力完成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重点任务
为完成党的十对行政体制改革的战略部署,要重点在以下八个方面采取措施、积极推进。
着力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核心是推动政府职能向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转变。为此,要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继续简政放权,加快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社分开,切实减少对微观经济活动的干预,在更大程度上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要严格遵循市场规律,处理好政府与市场关系,不断完善宏观调控体系和制度,加强宏观调控目标和政策手段机制化建设,着力提高宏观调控和管理水平;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市场监管,健全现代市场体系,创造良好市场环境,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要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社会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加快健全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
优化政府组织结构。合理的政府组织结构是行政权力高效运行的基础。在科学划分、合理界定政府部门职能的基础上,明确部门责任,确保权责一致,进一步理顺部门关系,健全部门间协调配合机制。要稳步推进大部门制改革,对职能相近、管理分散的机构进行合并;对职责交叉重复、相互扯皮、长期难以协调解决的机构进行调整;对职能范围过宽、权力过分集中的机构进行适当分设,逐步建成科学合理、顺畅高效的大部门制行政机构体系。
推进行政层级改革。科学的行政层级是行政权力顺畅运行的前提。一要优化行政层级,有条件的地方继续探索实行省直管县(市)体制。合理确定中央与地方政府的职责权限,合理界定省以下不同层级地方政府职能与权责关系,健全各级政府财权与事权相匹配、权责统一的财税体制。二要优化行政区划设置。要适应经济体制转轨、政府职能转变及城镇化发展等对行政区划提出的新要求,加强对行政区划的战略研究,通过优化行政区划设置,合理配置行政资源。三要深化乡镇体制改革。要按照精简、统一、效能原则,优化乡镇机构设置,建立精干高效的乡镇行政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创新行政管理方式。一要推进政务公开。“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要完善政务公开和政府信息公开制度,扩大政务公开范围。要稳步推进行政权力公开,公开行政职权依据,公开权力运行,保证公开内容真实可信、过程有据可查、结果公平公正、监督及时有效,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二要加强政府绩效管理,加快完善政府绩效管理制度,加快建设效能政府。要建立健全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的机制和程序,强化行政责任。三要建立决策问责和纠错制度,加快完善责任追究制度,加大行政问责力度,不断提高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
努力降低行政成本。精干高效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内在要求。要严格控制机构编制总量,减少领导职数。加强和创新机构编制管理,加快推进机构编制和人员管理科学化、法制化、规范化。要不断优化行政程序,创新公共服务供给方式,完善行政流程,使行政管理方式更加科学规范、公开透明、便民高效,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能。
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事业单位改革是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基本要求。要遵循“分类指导、分业推进、分级组织、分步实施”的方针,科学划分事业单位类别,逐步建立起功能明确、治理完善、运行高效、监督有力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形成基本服务优先、供给水平适度、布局结构合理、服务公平公正的中国特色公益服务体系。
篇4
关键词:民主,民主伦理观,道德
民主不仅是一种包括民主国体性质和民主政体形式的政治制度,而且是一种文化形态。民主文化具有民主制度本身所无法具有的然而又是民主制度建设所必需的功能和作用:民主制度的诞生,离不开民主文化的启蒙作用和舆论准备;一种民主制度要想充满活力、巩固发展又必须借助于文化的力量来不断地反思自己,提升素质,革故除弊,开拓前进。因此,仅仅有了民主的形式是不够的,真正的民主必须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这个内容就是使民主内化为人的心理定势,变成一种道德的力量和伦理的观念。然而,在现代社会中,这种伦理观念的民主却往往被人们忽视。因此,对民主的伦理意蕴进行探讨就显得非常必要。
一、民主的政治学涵义
在谈民主伦理观之前,我们应先对民主的政治学涵义作一了解。一般认为,“民主”是一个政治概念。民主在它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经历了由一种行为方式、一种观念到一种理论再到一种制度的发展过程。民主作为人类社会的活动,首先是从行为方式开始的。原始社会的民主行为方式被恩格斯称之为“古代自然长成的”民主。(1)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民主制则一直受到冷落,直到19世纪,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教育的普及,社会等级观念的淡化以及公民选举权的扩大,民主才得到了真正开发的机会,在欧美发达国家资本主义民主制度日趋完善。20世纪,民主化则成为一种世界性的进程,形成了资本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两种不同类型的国家制度。资本主义民主政治作为剥削阶级社会最发达、最完备的民主政治,在反封建专制方面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但是,由于它是建立在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基础上的政治制度,因此,它代表和维护的是资产阶级的利益,它的民主政治具有一定的虚伪性。而社会主义民主则是一种高于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的新型民主政治,它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基础上,代表广大劳动人民的利益,是最广泛、全面、真实的民主。
在社会主义社会中,民主是一个含义很广的概念,常用以表示具有平等、自由性质和特征的状态、现象。广义的民主,不仅是一种国家制度,而且还是一种价值,是人们在评价某种制度和行为时的价值尺度和价值标准。另外,民主还是一种精神状态,具体表现为个体的民主意识(即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人们对于民主的内在结构形成的观念。完整的民主意识包括人们对于民主的一切认识和看法,涉及到国家、社会、个人权利、法律、经济、政治结构、社会一般文化氛围等多方面的内容)和民主精神(即社会成员以一种独立的人格,自主地参与社会活动的品格)。虽然广义的民主拓展了人们对“民主”的认识,但它仍仅限于对“民主”作政治学的分析。正确分析民主的方法应当是“把民主广义地理解为各种各样的生活领域中自由而平等的关系的原理。”(2)“应当把民主主义理解为涉及从日常生活到生产、分配、政治、教育、文化的广泛的社会一切范围的东西。”(3)只要有社会关系存在的地方,就存在着民主问题。非政治领域民主问题的存在,表明把民主仅仅看作政治范畴是不够的。由此看来,民主不仅是一个政治范畴,同时也是一个道德范畴。
二、社会主义民主伦理观的内涵
对于广义民主的政治学分析,也涉及到了民主的某些道德属性。“民主作为一种价值,作为一种精神状态,就已具备了一定的道德意义。”(4)每一种制度的形成,都是一种观念、思想的外化。只有当民主的观念、思想和意识渗透于人们的现实社会生活之中,并形成一定的社会道德关系时,才能为规范、制度的产生提供基础。而具有道德内涵的民主,也理应成为道德体系中的一部分,并使之成为人们行为规范的一种准则。笔者认为“社会主义民主伦理观”的涵义应当是:在现实社会的民主生活中,人们在尊重人格与权利自主的基础上,为了实现人们对自己事务的自主决定,依靠人的善恶观念、心理、传统习惯和道德舆论来维系的处理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一种行为规范和道德观念,它是民主内化为人的一种心理定势(即内心信念、羞耻心、责任感和荣誉感等)的结果。
从社会主义民主伦理观的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到,这种意义上的民主的实质、精髓或基本精神是尊重人格与权利自主即人的主体自主。人的主体自主包涵了两方面的内容,就是使人“成为一个人”和“尊敬他人为人”。首先,“使人成为一个人”就是指具有独立人格的人,即做人的资格和尊严;其次,是“尊敬他人为人”即对他人自的尊重。使人“成为一个人”是“尊敬他人为人”的前提和基础;而“尊敬他人为人”则是“使人成为一个人”的必要条件。二者是互相依存,不可分割的。但是,作为道德意义上的民主则更侧重于对他人自的尊重。
既然在社会主义民主伦理观中,民主的实质是主体自主,那么由此可以引申出社会主义民主伦理观应包括的一些道德内容。首先,主体自主反映出的是道德意志的自由。人的道德意志自由是人的基本权利。只有思想自由才能为实现选择的自由提供前提条件。而选择的意义就在于没有强迫的条件下选取自己所偏爱的行动方案。没有强迫,一个人的行为才能保持完整,实现意志和行为的统一;没有强迫,才会产生责任。
其次,主体自主还反映了尊重他人的人格和权利平等。民主把平等待人作为处理人与人关系的基本原则。社会主义民主伦理观内在地包含着对他人人格和权利的尊重以及对一切不损害他人权利的信念和行为的平等的尊重。只有在别人的自主选择与自己的意愿不一致时仍然予以尊重,才是民主意义的真正所在。
再次,主体自主还反映了权利自主。权利自主体现在两个层次上。在个人层次上,权利自主表现为个人有独立地处理属于自己事务的权利。在社会层次上,权利自主表现为公民有参与社会管理的权利,即政治参与权。这种权利不仅使社会成员变成合法享有一定的权利并相应承担一定义务的个人,同时,也使每个人成为国家和社会的主人,即公民。
最后,社会主义民主伦理观中还隐含着对道德公正的确认和肯定。道德公正是指在道德上公平地对待每一个人,每一个人都在道德上处于平等的地位。而要想公平地对待每一个人,就应在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对待中均衡考虑双方的利益。这种均衡考虑可以从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理解。从积极方面看,每个人都应当把自己的利益同他人的利益视为一共同体,主动积极地去为他人谋利益,甚至为他人利益而牺牲自己的利益,这是较高层次的道德价值。从消极方面看,每个人都应当把另外任何一个人的利益看成同自己的利益同等重要,同时不应当以任何借口擅自侵犯和损害他人的利益,这其中最基本的一条还在于不侵犯他人之作为人的人格尊严的权利。正义的核心就是公民的自由权利的平等性和不可侵犯性。这也正是社会主义民主伦理观所蕴含的一种理念。
三、把握社会主义民主伦理观应注意的问题
明确了作为道德范畴的民主内涵,可以澄清我们对民主的一些模糊认识。首先,民主不是对个人的否定,而是对个人的弘扬。民主的最初含义是“人民的统治”,这就意味着每个个体在公共事务中必须服从“人民”这个集体或整体。但是服从这个整体并不等于忽视个人在集体中的价值与意义。因为人民是由每一个具体的个人组成的,每个个人都有基本的自由权利,可以自由地支配自己的身体和精神,自由地决定自己的事务;同时,每个个体之间的权利也是平等的,不允许存在任何特权。如果否定了个人的这些权利也就否定了整体的权利,民主也就不复存在。在真正民主的社会里,任何权力的合法性都是建立在承认人的尊严和人权的基础上的,是建立在每个个体拥有基本的自由权利,每个个体之间的权利是平等的基础上的。因此,民主不是对个人的否定,而是对个人人格与权利的尊重与高扬。
其次,民主不是多数群体任意压制少数群体,而是既尊重多数又尊重少数。民主的原意就是“多数人的统治”,即民主遵循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但是,这并不能得出多数可以任意压制少数人的结论。因为少数服从多数是与多数尊重少数相统一的,而不是相分离的。多数裁决的效力只能约束、规范人们的行动,而不能限制、妨碍思想的自由。真正的民主允许少数人与多数人一样拥有陈述自己的观点的权利和机会,多数人应保护仍然坚持自己观点的少数人,允许他们保留意见,并不歧视他们,不打击迫害他们。用伏尔泰的话说,就是“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誓死捍卫你坚持自己观点的权利。”这正体现了对人的尊重。客观世界是不断变化的,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也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多数人的意见不一定总是最正确的,少数人的意见也不一定任何时候都是错误的。今天只有少数人赞成的观点,明天就可能成为多数人的观点。当少数人的权利被剥夺之后,也就不可能保证其他多数人的权利不会再被剥夺。因此,民主不仅是“多数人的统治”,也要求对少数人的权利加以尊重和保护。
最后,民主不是只讲权利,而是也讲义务。民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这就意味着人民享有当家作主的权利。但是,在享有权利的同时,还应承担一定的义务,这正是民主社会中,国家与公民之间内在关系的一种体现。权利与义务是统一的,割裂二者,必将导致一种非民主状态的产生,使社会退回到阶级对立的“臣民”社会中去。因此,在讲权利的同时更应该讲义务。
明确了民主伦理观的内涵,可以使我们进一步理解政治民主实现所依赖的民主的法律化、制度化还必须有作为道德化的民主给予支持,才能使其得到巩固和加强并促其实现。民主政治的实现是建设和谐社会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内容,因此,了解民主伦理观,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注释: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00.
篇5
关键词 新农村 建设 土地管理
中图分类号:F321.4 文献标识码:A
0前言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仅是战略任务更是实现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基础。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作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决定,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深得人心,顺乎民意的一项德政工程。这次会议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全局出发,明确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任务,坚持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建设农村和谐社会,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作为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很多工作与之紧密相连,息息相关。这就要求国土资源部门努力提高管理水平,维护农民切身利益,从搞好农村用地规划管理,保护耕地,积极推进土地管理、征地足额补偿等方面,切实将工作做到实处,从而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1建设新农村的思路
建设新农村,必须认真贯彻党在农村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坚持多予、少取、放活和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以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开展先进生产进农家,幸福生活进农家,文明新风进农家,美化整洁进农家,和谐民主进农家的“五进农家”实践活动,在促进农业产业化、改善农村基础设施、促进农村和谐稳定上求突破,促进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协调发展。而土地管理就是要根据新农村建设既定的发展目标,着实解决农民生产、生活中最迫切的耕地保护和节约集约用地问题,切实保障国家和粮食安全,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依法提供用地,把好土地审批关,指导土地整理工作,使新农村建设带给农民实惠,受到农民拥护,扎实稳步的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新农村建设的土地管理措施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是我国发展进程中的一项战略安排,是一项重大而又艰巨的历史任务。在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我们要大胆实践、勇于创新。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职能部门,要加强国土资源管理,在用地保障、土地规划、资金配套等方面积极出谋划策,努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坚持依法管理、贯彻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和严格保护、合理利用资源的方针,落实严格的管理制度,整顿土地市场秩序,大力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1科学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用规划指导新农村建设用地
新农村建设要以村镇建设整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为依据,以现代乡村理念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科学合理地确定土地利用战略目标,做好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我县可持续发展,健康协调发展的重要保证。通过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进一步扩大建设用地比例,扩大中心镇建设用地规模,实事求是地确定耕地保有量、基本农田保护区面积等,使规划适应发展的需要。特别是要处理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用地需要,认真做好规划,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留足用地空间,从而使新农村居住和产业发展用地得到保障,并引导农村和农民节约集约用地,达到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农村基础设施和农民生活居住条件的目的。
2.2积极推进农村宅基地复垦,推动新农村建设
建设新农村,主体是农民,战场在农村,要千方百计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农村宅基地复垦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一个契机,一是宅基地复垦新增的耕地指标首先用于新农村建设,用地指标得到有效保证;二是拆迁户的集中搬迁有利于新农村的集聚;三是“政府补一点、集体贴一点”的模式减轻了广大农民向新农村点集聚的经济压力,也更为广大群众所接受。
2.3建立和完善农村发展的土地收益分配体系
在我国现行土地税、费体系下,政府土地收益在农用地转用和土地供应环节取得的多、在土地保有环节取得的少。在使用上,投向城市地区的多、投向农村地区的少,投向经济建设的多、投向社会事业的少。这种格局加剧了城乡发展差距和征地引起的矛盾冲突,同时也使地方政府盲目扩张建设用地。新农村建设,要对这种格局进行必要的调整。比如,提高耕地占用税的征收标准,加大力度支持农村综合开发;制定和完善全国性的耕地开垦费征收标准以及使用、转移和监督管理办法,保障对占用耕地的有效补偿;严格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的征收管理,建立土地收益基金专项管理制度,严格规范土地出让收益用于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农村建设用地整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具体标准,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2.4开展农村建设用地整理,改善农村生活环境
近年来,随着农村人口不断外流和迁移,一些农村的住房和宅基地随之废弃或闲置,出现了空心村等现象,而与此同时,大多数生活在农村的居民要求改善生活居住环境的愿望越来越强。在新农村建设中,要在村镇规划的统一指导下,尊重并引导农民积极参与,因地制宜地开展土地规整以及废弃闲置地的开发利用等多种形式的农村建设用地整理。减少农村居民用地的无序发展,确保农村居民点用地,不侵占城镇用地规划指标,使农村用地向中心镇集中,用地指标向工业化、城镇化发展。
3结语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求实创新的态度,全面推进农村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经济建设,进而实现由传统农村向现代农村的转变。而其中涉及到的土地管理问题需要进一步深思和探索,要切实履行保护资源、保障发展、维护权益、服务社会的职责。严格保护耕地,合理利用土地资源,落实严格的管理制度,及时研究解决新农村建设中出现的新问题,积极主动地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 市场经济 伦理基础 社会主义
中图分类号:F014 文献标识码:A
1 我国市场经济伦理道德缺失的原因
纵观我国经济体制的发展,导致我国市场经济伦理道德缺失的原因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方面,我国现处于经济体制转型期,旧的计划经济的平均主义价值观念已经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特点。另一方面,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的经济伦理基础尚未建立。首先,计划经济的伦理基础是在熟人社会的基础上孕育产生的,讲究的是人情面子。而随着市场的转型,社会流动性增大,商品经济中的交易主体多为陌生人,市场经济行为无法通过传统的计划经济伦理基础得到有效的约束。其次,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劳动力结构、生产任务、利益分配都是计划的,是受政府严格控制的。而市场经济中,交易主体享有独立的地位,利益分配与效率挂钩,政府仅实施宏观调控。即传统经济结构的控制与被控制的垂直关系转变成了一种平等、独立的水平关系。显然,旧的计划经济伦理基础已无法有效约束市场经济行为。
2 构建市场经济新伦理基础的必要性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亟需新的伦理基础完善其约束机制。首先,交易主体对“经济人”理论理解片面,忽视了自身“道德人”的身份,导致其无节制的追求利益最大化。甚至形成了利己主义,拜金主义等病态现象。其次,依据“有限理性”理论,当人以为做出了最佳利益抉择时,由于人的理性的有限性和信息不对称性,所做的决策可能实际上并不是完全符合理性决策。“囚徒困境”就是有利的例证。所以,市场经济的现实状况需要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和谐两者平衡发展的新的约束规则对市场经济行为加以规范和指导。而约束规则有硬性规则和软性规则。硬性规则主要是指法律、法规等外在强制性规则,软性规则主要是指内在的伦理道德准则。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需要法律和伦理共同维持。原因是:(1)法律、法规的制定、遵守和维护不仅需要法律责任作为保障,也需要交易主体在道德伦理上的认知、自律和实施。①(2)制度的实施和监督使交易成本增加,通过伦理内化产生的自我约束,能够节约交易成本和监督成本。(3)法律规定的有限性和滞后性,决定了法律约束力的有限性。伦理是法律最好的补充。(4)从伦理学的角度,任何外在的强制手段都是治标不治本的,而伦理可以通过价值内化形成一种内在的约束力,②使交易主体在计算成本和收益时,自觉地考虑伦理。再者,构建市场经济伦理基础符合可持续发展的需要。随着技术的进步,人类通过资源、物质财富的高消耗和自身体能的低消耗的方式发展经济,导致资源紧缺、环境破坏等“病态”和自身生命力的下降,③为了改变这一困境,我们提出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可持续发展旨在追求经济和环境的共同发展,并要求当代人在追求自身利益时,考虑后代人的发展需要。由此可见,符合规律的社会发展需要以人为尺度的价值评价和伦理规范。
3 构建市场经济新伦理基础
以经济学与伦理学相协调,“经济人”与“道德人”相统一,集体主义与个人精神相结合为基本原则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伦理基础。
(1)自利性与他利性相统一。市场经济体制下,对利益的追求是人们参与经济活动的原动力。并且,交易主体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中,也达到了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效果。所以自利性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我们应该肯定其合理性。但,自利性并不是毫无约束的,应当以不损害他人利益为前提。以交换为目的的商品经济的实质是实现商品价值。这要求我们在追求自身利益时,也要考虑对方利益能否得到满足。否则,商品交换将无法顺利进行,交易各方利益都无法实现。以自利为目的,以他利为手段,最终达到互利,这也符合“经济人”与“道德人”相统一的市场经济基本原则。
(2)自主性和责任相统一。随着市场经济的转型,人们从垂直关系中解放出来,成为了独立的交易主体。这种自主性充分体现在生产、分配、消费等各个市场运行环节中。自主性有利于促进经济主体的积极性。但,当自主性畸形发展时,则会导致偷税漏税、短期行为等个人主义产生。市场经济主体,应当正确认识到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树立正确的成就观。首先,自主的交易行为应当遵守市场规则,市场规则是在反复的交易过程中提炼的共同约定,能够维护市场秩序。所以,交易主体有必要也有责任遵守市场规则。其次,人的成就不应当简单地以货币财富来衡量,还应当结合个人所承担的社会责任来评价。如前文所述,在商品交易过程中,自身利益的实现离不开他人利益的实现。在繁多的交易过程中,人与人之间形成了相互交错的利益关系网,从而会产生公共利益。而人是生活在社会中的人,人不能脱离集体而独立存在。所以,我们个人利益的实现应以公共利益的维护为前提,坚持个人精神与集体主义相结合的基本原则。
(3)公平效率相统一。 公平主要包括竞争公平和分配公平。而效率是指高效、合理地利用有限的资源。效率承认收益对等性,激励经济主体发挥能动性和创造力。竞争公平是分配公平的前提,是提高效率的手段。而效率是分配公平的保障。个人与集体的统一性,自利与他利的一致性要求经济主体通过提高管理水平,改进技术等公平竞争手段提高效率。同时,经济效率代表着社会经济利益的生产创造和其第一次市场分配。然而,完全依靠市场分配社会经济利益会导致两极分化现象的产生。为了使少受益方获得补偿利益,由政府主持的第二次利益分配更加注重公平。④这种分配公平是在公平竞争的条件下对收入分配的协调,并且需要以经济利益的产出和收益增加为保障。而三者的协调统一,是推动社会经济增长和社会和谐的动力所在。
(4)诚实守信和契约精神。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人们通过契约的方式避免交换行为在时间上和空间上或时空间的分离所带了的交易风险。契约是达成合意的承诺。而交易主体对自己能获得应得利益的确信主要来自对法律效力的信任和对交易他方的信任。⑤但,法律的监督范围和效力是有限的,要实现自身利益最根本的前提是诚实守信。诚实守信能够最大限度地降低交易风险和交易成本,在实现交易各方利益的过程中,促进社会经济的有序发展和繁荣。
注释
①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经济伦理问题研究.黑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4.
② 杨光飞,梅锦萍.市场转型与经济伦理重塑——对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的伦理反思.伦理学研究,2011.11(6).
篇7
1.人力资本理论不能作为社会主义体育经济学的理论基础
人力资本理论是西方体育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我们不能不加分析地把这一理论引进社会主义体育经济学,更不能把它作为社会主义体育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对这一理论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吸取其中合理的因素,摒弃其中非科学的成分,对于建立体育经济学是十分必要的。
按照西奥多舒尔茨等西方经济学家解释,人力资本是“以较大的工艺、知识等形态体现于一个人身上而不是体现于一台机器之上的资本,人力资本是通过人力投资,主要是用于教育、卫生保健、体育等支出的费用形成的;也就是说,人力资本是为提高人的能力进行投资而形成的资本,是对人的知识、技能、健康等过去投资的现行价值。人力资本不仅表现于劳动力的数量,而且表现于劳动力的质量,包括劳动者的工作能力、技术水平、知识积累量、劳动熟练程度、身体素质等。舒尔茨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国民经济的增长,只有20%是由于物质资本投资的结果,其余80%是由于教育与科学技术的作用,即来自人力资本投资的结果。他以此为根据强调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有很大作用:当代高收入国家的财富是由什么构成的?主要是人的能力。他认为形成人力资本的教育、卫生保健等投资能给社会和个人带来经济上的利益,所以这些投资应视为生产性投资。他高度评价人力资本的作用,主张重视人力投资,并提出了一套人力资本收益的计算方法。西方的体育经济学正是以这种人力资本理论为基础的。
人力资本理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及其矛盾发展的产物。人力资本理论竭力鼓吹人力资本的作用,主张由政府和劳动者增加人力投资,负担大大增长了的劳动力培养费用。西方经济学提出的人力资本理论是出于资产阶级自身利益的需要,但也作一些切合实际的研究;因此,其内容中也有一些科学成分可供我们借鉴和参考。例如,关于重视人力投资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的观点;关于教育、卫生保健等投资是生产性投资的观点;关于强调重视提高人的素质,提高劳动力质量的观点;关于教育政策是一国经济发展政策重要组成部分的观点;关于重视人力投资经济效益的观点。这些观点对于发展我国经济和实现现代化目标是有参考价值的。
人力资本理论尽管有其合理的成分,但它是当代资产阶级经济学的一部分,许多内容与政治经济学存在着严重冲突,而政治经济学是我们建立社会主义体育经济学的理论基础。例如,人力资本理论认为,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一样都可以产生一定的收入,都是利润的源泉,抹煞劳动创造价值,否认在资本主义制度下雇佣工人的劳动创造剩余价值的事实,把工资说成是为劳动者付出的“教育成本’带来的合理后果,是其‘教育成本”的收益。经典理论认为,资本主义工资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是工人创造的价值的一部分,并不是工人创造的全部价值,其中并不包括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现在,工资被说成是“教育成本”的收益,而不再视为工人创造的价值的一部分。既然工人创造的价值都作为‘教育成本的收益”而被工人获得,那么资本家哪里还有剥削呢?可见,人力资本理论是一种掩盖资本主义剥削实质,为资本主义制度辩护的理论。
由此可见,在建立社会主义体育经济学时,应当借鉴和吸取人力资本理论中科学的、有用的成分,这是因为我国的国情不同,社会制度不同,也是由人力资本理论的阶级本质所决定的。
2.准确界定体育产业内涵是制定体育产业政策的重要前提
关于体育产业的定义及内涵目前在学术界和体育部门中对此理解很不一致。学者们对体育产业概念的讨论不但不妨碍发展体育产业的新举措的出台,而且有助于深化对体育产业的认识,有利于体育产业的发展。
欧美学者认为,“体育产业是以满足消费者和其他行业对体育需求的生产经营和社会服务等部门的总和,其领域涵盖一切与体育运动有关的生产经营活动”。目前体育部门的相关领导和部分学者将我国的体育产业分成三大类别:第一为体育主体产业,指发挥体育自身的经济功能和价值的体育经营活动内容,如体育竞赛表演、训练、健身娱乐、咨询、培训等方面的经营;第二是为体育活动提供服务的体育相关产业,如体育器械、体育服装等体育用品的生产经营等;第三类是体育部门开展的旨在补助体育事业发展的其他各类产业经营活动。按照对体育产业的这一界定去研究和制定产业政策,容易产生以下几个问题:第一,“体育相关产业”和体育部门办的“第三产业”究竟包括哪些?边界十分模糊,有人说除了运动服装、运动器材夕卜,还包括运动营养食品、体育书籍报刊、体育场馆建设、体育广告等。至于体育系统为创收而兴办的第三产业更是种类繁多。可见,如此定义的“体育产业’是一个跨多种经济部门、多种产业的大杂烩,内容十分庞杂。面对这样一个“大杂烩”,怎么能制定出一个有效的“体育产业政策”呢?第二,运动服装属于服装业,体育器材属于文化用品工业,运动食品饮料属食品工业,体育报刊、书籍属新闻出版业,体育场馆建设属建筑业。作为国务院主管体育工作的部门,有职责和权利为这些部门研究和制定产业政策吗?第三,制定产业政策不是一项简单的工作。产业政策是指一个国家的政府根据产业发展规律的客观要求,综合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以及必要的行政手段,调整产业组织结构、产业结构、产业分布结构,以实现社会资源的最优配置,推动产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政策体系。作为主管体育工作的行政部门,显然无力承担也不应该承担制定跨部门,跨行业的“体育产业”政策。
出现这些问题的关键就在于上述对体育产业包涵内容的界定,违背了经济学关于产业的原理和产业分类的原则,把体育产业界定为一个不切实际的横跨多种产业的超级产业。这种“大而全”的产业结构的缺陷,主要表现在主体产业发展不够大,没有形成支柱性优势。体育产业的支柱产业应该定位于竞赛表演业、健身娱乐业和无形资产开发经营业,这三大支柱性本体产业有巨大的市场潜力,但目前规模有限,其市场运作也不够规范。另外体育产业的缺陷还表现在有缺位的本体产业市场,如体育劳务市场和体育技术市场,虽然目前也存在一些交换交易,但真正意义上的体育劳务市场和体育技术市场并未形成,少有的一些市场行为,如运动员转会也不够十分规范。由于对体育产业的概念和构成范围在国内学术界存在明显的分歧,徐本力对此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将上述三类产业简单地组合在一起,统称为“体育产业’的观点,支持率仅为47.4%,而反对率却为526%;将发挥体育自身功能,为全社会提供服务性、非实物性形态的体育本体产业才是真正的体育产业的观点获得543%的支持率;专家们普遍认为,作为体育产业的一个重要条件是它必须是体育部门经营管理或由体育事业牵动的产业。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体育产业的定义如下:体育产业是以体育运动自身生产和提供财富的产业;是以生产、提供和运动直接相关的财富和服务为工作内容的产业”。体育产业是一个以健身娱乐市场、竞赛表演市场、体育无形资产市场和体育人才市场、体育咨询市场为本体的市场。重点应该是加快引导健身娱乐市场的扩张,把健身娱乐、竞赛表演两类市场作为龙头,体育部门根据体育市场发展的现状,当务之急是要加快高层次的立法,建立健全体育市场管理的相关法规。首先建立体育市场服务标准是体育市场依法管理的前提;同时建立公平、公正、公开的市场经营秩序;在此基础上健全相关的配套法规,形成体育市场运行的游戏规则,使体育产业和体育市场的发展真正有法可依。
3.体育无形资产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是薄弱环节
体育无形资产是指不具备实物形态但能为体育部门和体育组织使用,具有使用价值并带来经济效益的资产和资源。体育无形资产是体育产业经营和开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广泛及合理地开发体育无形资产,用好和管理好无形资产,关键是制定科学的政策,这对于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近几年来,体育无形资产的开发和经营主要为以下几个方面:1)体育比赛、活动和体育组织冠名权的开发;2)体育比赛、组织的标志、专利以及使用权的开发;3)体育赛事转播权的转让;4)体育组织和运动员名誉肖像权的投资经营和广告活动。
3.1 体育无形资产的特点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体育无形资产具备提供体育服务和体育劳务的必需条件,体育无形资产的供求关系受市场经济规律的调节。体育无形资产的作用在于可以促进体育服务的实现,产生经济效益。体育无形资产价值可以用货币计量,这是因为进入市场的体育无形资产属于可交易的商品,而商品的价值就是通过货币数量来表现的。体育无形资产的形成具有不确定性,供给的有限性,占有和使用上的时效性,因此体育无形资产是一种稀缺的体育经济资源。
3.2 体育无形资产的种类
体育无形资产是相对于有形资产而言的,是指没有实物形态的资产或者经济资源。体育无形资产可以分为4类。第一类为知识产权,主要包括专利权、商标权、冠名权、体育品牌、体育倶乐部名称和体育团队标志等;第二类为技术秘密,指体育经营活动中使用的、未公开的且未申请专利的知识和技巧。它包括各种体育技术资料、图纸、数据、体育训练规范、方法和作业流程、体育营养配方、体育食品制作方法等;第三类为经营秘密,指体育部门或企业所掌握,不为公众所知晓的信息和资料,能为拥有者在同行业的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带来的收益能超过本行业一般收益水平;第四类为特许经营权,一种是由政府或国际体育组织授于特许经营权,另一种是由企业授予的特许经营权,包括体育项目经营权、体育场地使用权、体育运动空间和区域管辖权及使用权等。应该特别指出的是运动技战术和管理、训练方法和手段是重要且易被忽视的体育无形资产。体育运动技术是一种特别重要的体育无形资产,这种特殊的体育资源的获得要有大量的经济性或非经济性投入。因此运动员的转会的实质就是运动技术这种稀缺的体育经济资源的交易,是运动技术的所有权和使用权的转移,而不应该被认为是体育人力资本的经营。在我国,优秀运动员都是由国家出资培养而成的,因此在无形资产的产权问题上与国外运动员不同,既有运动员个人的成分,又有国家的成分。因此在运动员无形资产的经营过程中,既要合理合法地保护国有和集体的权益,又要合理合法地保护个人权益。
4.结束语
篇8
首先,认同具有社会性价值。它不仅仅表现为一种学说,一种重视发展人的思想适应功能的学说,还表现为一种分析评价社会现象的方法论。其次,认同具有可塑性价值。它不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而是充分遵循社会演变规律,不断调整自身去达到最理想平衡的状态。最后,认同具有共存性价值。它的产生一方面依赖于客观社会物质存在,另一方面也对客观物质社会起着能动的推动作用。它既是个体意识作用的结果,也依赖客观社会存在的一些条件,是互为影响、相辅相成的。
二、“认同理论”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意义
1.“认同理论”促使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更具方向性。
“认同理论”可以改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过程中出现的方向迷失等状况,同时让大学生自然地将个体社会角色内化并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外界诸多评价基础上逐渐深刻体会个体的社会位阶,获得个体对自我角色的另一层次的立足于新的社会层面意义上的认同感。
2.“认同理论”可以提升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理论深度。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需要较为深入的理论支撑,不能仅仅停留在字面意思的机械记忆,还要深入了解其产生的背景,文字内涵,以及整个体系构成。“认同理论”使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更加关注整体性和全局性,充分考虑培育过程中各种影响因子的作用,科学理性的制定培育方案,更好的推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走向成熟、完善。
3.“认同理论”可以增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实践能力。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较高层面就是将理论转化为实践,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对实践进行指导,实现认识领域的一次质的飞跃。“认同理论”始终立足于当下实际,不断进行实践体验,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并形成个体独具特色的自我感悟,更好的让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三、大学生认同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状调查及分析
1.调查设计。
以浙江省部分高校大学生为对象,科学抽取样本,进行实证研究,结合“认同理论”的特点,调查当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方面存在的问题,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000份,回收有效问卷920份。
2.问卷设计。
结合“认同理论”研究的需要,在参阅了大量相关研究报告的基础上设计了调查问卷。问卷的设计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界定为国家与社会层面的政治思想认同和个人层面的道德文化认同两个维度。调查问卷的题型为单选和多选的形式,简单易答。
3.问卷信度和效度讨论。
本文调查问卷采用Cronbacha系数作为问卷信度的检验指标。本问卷的a系数为0.688,各个因素的Q系数均在0.8左右,符合可信度常模的区间值。
4.数据统计结果分析。
高校大学生政治思想认同平均数超过4,标准差超过1,说明他们对国家和社会的政治思想认同度较高;同时,大学生道德文化认同平均数低于4,标准差小于1,说明他们对自身的道德文化认同度较低;比较大学生对国家和社会的政治思想认同与自身道德文化认同的数据结果,不难看出,大学生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过程中自身道德文化层面存在着一些问题,而道德文化层面的问题都可以反映在知、情、意、行四个方面,具体而言:一是情感认知不足。情感认知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先决条件,情感认知不到位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效果。二是理性认知缺乏。理性认知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重要条件,是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支撑。三是意志信念薄弱。意志信念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必备条件,是能否长久持续的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动力。四是知行结合不牢。知行结合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终极目标,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过程中理论结合实际的必经阶段。
四、“认同理论”视角下进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
(一)“认同理论”视角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
问卷调查中的问题应从以下三个方面破解:一是要在找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理论依据上,科学规划社会导引体系。二是要深入探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内化机理,准确把握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辩证统一关系。三是要探索和寻求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动力机制和外化途径,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校园、进课堂、进头脑,实现人的全面和谐发展。(“认同理论”视角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模型)
(二)具体措施
1.进一步加强情感疏导。
列宁曾经说过“:缺失‘人的情感’,从来也不会有对于真理的不懈追求。”心理学的相关研究也表明:情感因素的积极有效的参与使价值规范的社会导向比思想意识形态的价值规范的社会导向更有影响力。解决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过程中出现的知、情、意、行不协调的问题需要大力弥补情感认知的不足,以不断适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舆论环境,激发自身在价值观塑造过程中的愉悦体验和情感共鸣。
2.进一步重视志愿服务工作。
志愿服务是解决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过程中出现的知、情、意、行不协调问题的重要手段。正如同志指出的:“青年志愿服务行动,是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体现,是中华民族一项无比高尚的事业,彰显了中华民族乐于助人和救危扶弱的优良传统,是光辉荣耀的事业。认真开展好这些活动,有助于在全社会树立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时代风貌。”大学生通过志愿服务建立了互相关爱的人际关系网,培育了良好的社会公德心,同时,也获得了对周围世界较为客观的理性认识,进一步坚定了自身的理想信念。此外,大学生在做好自愿服务活动的同时,也把温暖和关爱带给了社会,影响着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了志愿服务这个美丽的大家庭,让文明和爱得到了传播。
3.进一步落实社会调研工作。
篇9
关键词:法学理论课程;多媒体教学;教学改革
传统的法学理论课程过于重视理论知识的讲解,并且将灌输式教学作为重点,不利于学生综合学习能力的能力的培养,极大限制了学生对法学理论相关知识的深入学习和探索。所以新时期背景下,十分有必要积极探索多媒体教学模式在法学理论课程教学改革中的应用,以期可以在教学活动中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实现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实践中,完成学习目标和学习任务,为学生未来职业发展提供相应的保障。
1多媒体教学模式应用于法学理论课程教学中的优势
对大学理论课程教学改革中多媒体教学模式的实践应用进行分析和研究,发现借助对新媒体教学模式的应用,法学理论课程教学逐渐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整体教学质量也有所提高,为学生法学专业素养的培养创造了良好的条件。首先,合理应用多媒体教学模式能够促进学生主体在参与教学实践活动中主观能动性的激发,让学生以积极的学习态度投身于学习活动中,取得理想的学习成绩,有效增强学生法学理论专业素养的培养,为学生的专业发展奠定基础。具体来说,借助对多媒体教学模式的应用,教学趣味性明显增强,并且学生在直观教学活动的引导下,参与学习探索的积极性也会得到适当的调动,教师也能够灵活的结合学生的变化对教学活动进行适当的调整,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系统性,保证学生的整体学习效果[1]。其次,结合对多媒体教学模式的应用,法学理论教师能够借助多媒体教学的辅助引入多种不同的教学方法,如情境创设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实践探索教学法等,保证学生在科学教学方法的指导下能够取得理想的学习成绩。例如在《刑法学》相关理论的学习过程中,借助对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就可以引入《今日说法》视频教学案例,让学生能够结合当事人现身说法的教学案例进行分析,从多角度探索所学知识的应用,增强学生的理论理解和应用能力。最后,多媒体教学的科学应用能够丰富教学内容,突出教学科学性,全面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生对法学理论课程内容的系统学习,让学生能够逐渐感受到法学理论课程学习的乐趣,进而积极配合教师组织的教学活动,与教师和其他学生进行良好的互动交流,切实提高教学效果。
2在法学理论课程教学中创造性应用多媒体教学模式的措施
从当前多媒体教学模式在我国教学改革中的广泛应用能够明显看出,多媒体教学模式自身存在的教学优势优势能够极大的弥补传统法学理论课程教学中的缺陷,实现对法学理论课程的全面创新,在丰富教学内容、引入多元化教学方式的基础上为法学理论课程改革提供相应的理论指导,促进法学理论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为高校法学理论教育的系统深化创造条件[2]。具体来说,在法学理论课程中创造性的应用多媒体教学模式,应该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2.1在应用多媒体教学模式的过程中突出教学内容的全面性
在积极探索合理应用多媒体技术对法学理论课程进行改革创新的过程中,应该认识到多媒体技术作为一种特殊的教育形式,其能夠实现对多种不同类型信息的传输,并且实现对法学理论课程中涉及到的各类型要素加以覆盖,突出教学活动的全面性和形象性,实现对学生专业素质的培养,为学生未来职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3]。同时,基于教学全面性的要求和约束,在教师的教育改革实践中,应该针对不同的教育内容和教学要素对教学方法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并尝试对法学理论课程教学环境加以模拟,让学生在特定的模拟场景中能够感受到法学理论知识的实践应用,进而掌握实践技能,为学生专业技能的强化创造良好的条件。如借助对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应用,教师可以将校园课堂教学活动与模拟法庭实践活动进行有机结合,融入特定的法庭案例,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结合自身所学知识对问题进行分析,增强教学互动性和开放性,在畅所欲言中实现对学生专业素质的培养,为学生未来全面系统的发展提供相应的支持和保障。
2.2对多媒体教学背景下法学理论教育内容进行全面革新
现阶段,随着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我国多媒体技术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已经开始呈现出全面性和多样化的发展态势,并且多媒体教学辅助软件(CAI)的开发和利用极大推进了我国多媒体教学进程,在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方面发挥着重要的辅作用。所以应该结合当前多媒体教育发展背景对教学内容进行创新,精心选择不同的课件形式对学生实施针对性教育指导,突出多媒体法学理论课程的交互性、实践性特征,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4]。同时,学校也应该全面认识到组织开展多媒体辅助教学的重要性,进而结合多媒体教学需求加大对硬件设施的引入,为多媒体教学活动的全面优化开展提供有效的支撑。
2.3引入多元化教学改革措施来提出教学优势
在教师应用多媒体软件对多媒体教学活动进行改革创新的过程中,要想促进多媒体教学作用的发挥,还应该对高校法学理论课程教学改革实际情况进行统筹分析,进而引入多元化的教学改革方法,为教学改革的顺利推进提供相应的辅助[5]。首先,应该加大硬件教学设备投入,为多媒体教学提供有效的教育支撑。其次,应高度重视对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开发和实践应用,增强教学针对性和科学性,如结合法学理论课程教学的具体需求开发个别授导类CIA、课堂教学类CIA、情境模拟类CIA、课外活动类CIA、远程教学类CIA、合作学习类CIA、等等,为教学改革提供相应的指导。最后,加强对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对教学内容进行拓展延伸,突出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教育指导作用,为学生深入学习法学理论方面的相关课程做出正确的指引。例如针对“民主与法制”方面的教学内容,教师可以在对网络上教育资源进行挖掘的基础上,将理论内容细化为多个板块,并在不同的板块中链接经典的案例,在教学指导中能让学生对这部分知识形成直观形象的认识,并结合教学案例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只有这样,多媒体教学活动优势才能够得到有效凸显,法学理论课程教学改革创新也会取得新的发展成效,能促进学生法学专业素养的培养。
3结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社会背景下,将多媒体信息技术引入到教育教学改革实践探索中已经成为必然发展趋势,所以法学理论课程在探索教学改革创新的过程中,也应该加强对多媒体教学的重视,结合法学理论课程教学的实际需求对教学活动进行改革创新,以期可以促进教学现状的改善和教学质量的提高,为学生系统学习法学理论相关知识提供相应的保障。
作者:虞惠明
参考文献
[1]王斐.多媒体教学和双语教学模式在法学教学中的应用--基于三本院校法学教学实践分析[J].时代报告,2016(28):34-36.
[2]刘荣,冯淑兰.多媒体教学及网络平台在刺法灸法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和评价[J].教育教学论坛,2016(27):257-258.
[3]莫全娜.护理学基础教学中多媒体项目教学法的应用研究[J].医学信息,2015(9):314-315.
篇10
当前,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活动中,尤其在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的过程中,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要组织领导干部深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真正掌握贯穿于理论体系之中的思想精髓,使之成为各级领导干部的最突出、最显明的思维品格,最终提高领导干部的思维能力。唯有这样,才能使解放思想真正成为各级领导干部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开拓新局面的强大思想武器,才能进一步推进跨越式发展。
所谓提高思维能力,就是从世界观和方法论上解决问题,就是努力学习和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一般地说,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会有什么样的方法论,从而构成一定的思维方式。历史和现实一再证明,在同样的历史条件下,不同主体之间其认识能力、思维能力不仅有差异,而且可能相差甚远。而这种差异正是不同主体认识、实践结果差异的重要原因。就我们目前的情况而言,我国改革开放已经经历了30年的发展历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观念以及科学发展的理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观念等已经成为共识。但相当多的人,其中包括一些领导干部,还没有完成思维方式的转换,仍然习惯于用传统思维方式来思考和处理科学发展的问题,以老办法、旧思路来指挥改革和发展。比如,我们讲要推进宁夏跨越式发展,是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之下探索和走出一条符合本地区本单位实际的新路来,还是照搬东部发展的模式,就突显出思维方式、思想方法的极端重要性。因此,如何在历史允许的条件下提高主体的思维能力,尤其在干部队伍中确立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相适应的科学思维方式,就不仅仅是一个重大理论问题,而且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艰巨而紧迫的现实问题。
这就要求我们把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头脑的过程,变为一个有机的理解、消化、生长形成自己的理论思维的过程,理论转化为自己的认识武器、思想武器的过程。而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首先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在现实工作中,我们一些同志对这个问题总解决不好,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没有抓住科学理论转变成思维方式和思想方法这个重要的环节。其结果,不仅没有做到真正联系实际解决问题,反而滑向了教条主义、形式主义,同时也损害了科学理论本身。所以,注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精髓的学习和掌握,使其变成我们的思维方式和思想方法,是实现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方法和必不可少的步骤,也是各级干部紧密结合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实际,深入调查研究,提高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增强领导工作预见性、针对性和创造性的根本举措。
学习科学理论可以提高人的思维能力,同时,科学理论的学习恰恰需要学习者有科学的思维体系。从我们理论学习的实际看,一些同志还没有形成科学的思维体系,还在以过去所形成的传统的观念体系、思维定式和概念框架来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方针政策,这必然产生思想错位和理论变形。他们或断章取义,各取所需;或恣意解释,为我所用。对这些同志来说,不转变思维定式和概念框架,就难以正确理解和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也就谈不上用它更好地指导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因此,对我们所有学习者来说,学习理论与转变思维方式、提高思维能力是相辅相成、共生共长的过程。我们要在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过程中,把掌握其理论精髓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学习和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精髓,使之成为我们全党乃至全民族最突出最显明的思维品格。唯有这样,我们才能不断适应历史条件变化和实践发展的要求,善于以科学的思维方式指导一切实践活动,善于根据实践的要求进行理论创新,不断丰富和发展理论,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在宁夏推向前进,真正实现宁夏的跨越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