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文化论文范文

时间:2023-04-10 19:47:1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传媒文化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传媒文化论文

篇1

文化研究之于传媒的意义

首先,必须指出,本文中所提到的"文化研究"是从西方文化学术界引进的一种文化学理论,若将它用于转型时期的中国文化现象分析就必须对之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和把握。文化研究出自战后的英国文学理论界和文化批评界,开始时仅仅局限于狭窄的经典文学研究领域,后来逐步发展演变,广纳百川汇集成流,目前已成为当今北美文化学术界自后现代主义和后殖民主义理论讨论之后的又一个热门话题。这样导致的一个后果正如英国学者特里·伊格尔顿所指出的,"当今为什么所有的人都在谈论文化?因为就此有重要的论题可谈。一切都变得与文化有关……它也像经济主义、生物主义、实在主义或任何别的什么’主义’那样,本身就有还原性,于是针对这些主义,便出现了一种颇为令人惊慌失措的过度反应。"①但是与传统的文化研究不同的是,本文所讨论的"文化研究"(CulturalStudies)指的是当代非精英文化,其定位并非传统意义上的经典文化,而是大众文化、甚至包括以影视和广告业等消费文化为主体的大众传播媒介。因此,从这一视角人手来分析电视这一极为普及的媒体,我认为是再合适不过的了。其主要的代表人物为新批评理论家F.R.利维斯。由于早先的文化研究一开始便致力于文学的文化批评,因而范围依然比较狭窄,而且带有强烈的精英意识,早先的文化研究者试图通过对他们所开列的经典文学作品的弘扬来达到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之同的,其现代主义的启蒙意识是十分明显的。后来由于几位出身工人阶级家庭的理论象,例如雷豪德·威廉斯(RaymondWilliams)、理套德·霍加特(RichardHoggart)和斯图亚特·霍尔(StuartHall)等的努力,同时在一些边缘话语力量的冲击下,文化研究者内部也发生了多元价值取向,其中的一支逐步走出早先的经典文学研究领地,引人了对社区文化生活的研究内容,甚至逐渐把对大众传播媒介、当代社区文化和消费文化的研究也包括了进来,进而逐步汇入对当代文化的研究大潮中。在当今的西方文化学术语境下,文化研究的对象一般包括这样三大类:以远离中心?quot;非主流"(subaltern)文化为对象的区域研究(areastudy),以多元文化社会中的"移民社群"(Diaspora)为对象的种族研究(ethnicstudy),和以长期处于边缘地位、其声音十分微弱的女性为对象的性别研究(genderstudy)。但是既然文化研究所涉及的对象主要是当代社会出现的各种文化现象,而且更确切地说是非精英文化现象,也即文化研究更关注通俗文化和一切大众传播媒介,那么它就不应当把影视研究排斥在外,尤其是电视,因为作为当今后工业社会辐射面极广的一种媒体,电视的作用和影响确实是无法估量的。就其基本的定义和研究对象而言,文化研究在当今的全球化语境下,还涉及下列理论课题:(1)后工业社会和后现代文化的消费问题;(2)后殖民语境下的第三世界写作和批评话语;(3)女性写作话语和女性研究;(4)文化相对主义和文化的价值判断问题;(5)多元文化主义和文化身份;(6)影视制作和大众传媒研究。②由此可见,在文化研究的大语境下来考察现代传媒在当今中国文化界和知识生活中的作用和影响,完全可以拓宽我们的思路,开阔我们的视野,使我们得以站在一个文化研究和文化批判的制高点上来考察一些具体的文化现象,同时通过对这些现象的分析而丰富我们的文化理论建设。下面就尝试着对一个具体的现象进行剖析。

"田歌现象"及其《荧屏连着我和你》

最近,在中国当代影视传媒领域,人们谈论较多的莫过于这样一些现象:"王朔现象"③,"张艺谋现象"④和"倪萍现象"⑤。毫无疑问,由于这些现象本身所处于的人们注意的中心之地位(当然王朔是一个例外)以及其之于当代中国人文化生活的客观影响,从文化研究的视角对其进行理论分析自然是必要的。而我则认为,研究者们往往忽视了另一个虽不居于"中心"但却对"中心"有着有力的冲击和消解作用的现象,即以北京电视台导演兼主持人田歌为代表的一个现象,或?quot;田歌现象"。因为田歌的工作单位并不在居于中心地位的中央电视台;而且面对中心的巨大阴影,一些居于边缘处的闪光之星倒有可能被遮住,这就是不少地方台(包括北京台)导、演和主持人们经常感到困惑的一个原因所在。而田歌则从一个来自部队基层单位的话剧和电影演员而一步步地向中心迈进,并在一个较短的时间内,不仅进入了中国文化的中心,而且还在向着国际文化的中心欧美前进。我们完全可以从下列事实见出这种征兆:1996年9月,她和她的剧组应挪威外交部邀请前往奥斯陆采访国际易卜生戏剧节,配合易卜生的《人民公敌》在中国的上演而掀起了一?quot;易卜生热";1997年5月应弗罗伦萨歌剧院邀请前往意大利采访由祖宾·梅达和张艺谋共同执导的歌剧《图兰朵》;1997年6月应邀再度赴意大利采访第八届国际易卜生研讨会;1997年7-8月应美国新闻文化署邀请赴美考察电视艺术,等等。这一系列本应当由居于"中心"地位的人所独有的机会几乎全被来自边缘的田歌拥有了,这不能不引起人们的猜测、羡慕或关注。但是单单从这些表面现象来看并不能说明问题的实质,我们还应该透过现象究其本质,也即从分析她主持编导的精品栏目《荧屏连着我和你》入手。当然,在这个栏目周围聚集了一批与田歌有着大致共同的志向和兴趣并能精诚合作的年轻人,因此它并不是一个孤立的现象,而作为一个集体,"田歌现象"则体现了以田歌为代表的一批人所共有的特征。我以为这正是中国当代传媒领域内一个可以从文化研究的视角切人分析的现象。[page_break]

1.文化研究的一个首要任务就是要通过参与普通读者或观众的社区生活来实现对他们启蒙(或后启蒙)的理想。也就是说,在当今这个具有后工业和后现代特征的社会,大众传播媒介的异军突起,强有力地冲击着高雅的文学艺术创作甚至电影制作,栏目的编导者却别出心裁地通过这些艺术大师"知心时刻"阐述"个人看法"之手段,使得著名艺术家与普通观众的距离一下子缩小甚至消解了,通过这种直接的交流和对话,不仅去掉了套在经典艺术家头上的神圣"光环",同时也使普通大众与艺术更接近了。又比如,在民族音乐和京剧不甚景气的今天,栏目的编导者并没有冷落它们,反而调动传媒的力量来实现普及和振兴民族音乐和京剧之目的,这样所得到的对电观观众和文艺爱好者的"后启蒙"之效果是其他媒体很难达到的。

2.文化研究反对人为的等级制度,尤其对某种话语霸权极为反感,主张各种人在一个多元价值取向的社会找到自己活动的公共空间,每一种话语力量都有自己的特色,任何话语力量都无法主宰他种话语,只有各种力量的共存和共处才是造成文化艺术繁荣的惟一途径。在这方面,北京电视台处在北京,显然有着得天独厚的人才优势,它可以集中北京地区和周边地区的各行各业的优秀人才,向广大电视观众展示一些平凡但却了不起的人的风采。但另一方面,它又面临着中央电视台这样一个硕大的阴影和强有力的竞争对手,因此如果拿不出自己的绝招来不仅无法面向全国的观众,更无法走向世界了,甚至都有可能失去北京地区的电视观众。因此,编导者们面临的挑战是严峻的,他们必须走自己的道路,即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甚至做别人没有做或者暂时无法做到的事。在这方面,栏目的编导者和主持人下了很大的功夫。可以说,他们以独特的构思、丰富的想象力再加上忘我的劳动,才达到今天这个地步的。比如说,电影导演访谈,国际易卜生戏剧节采访,大学校长访谈以及最近即将和广大观众见面的意大利欧剧《图兰朵》的排练和上演等节目,就耗费了他们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通过这一系列的沟通和对话,观众不仅对属于传媒范畴的电影拍摄和制作艺术及工艺有了更为感性的了解,同时也对导演们的辛勤劳动有了更深的理解。易卜生这位早逝于本世纪初的经典文学大师,也许在不少人看来已经过时,但由于易剧本身所蕴含的多重文化代码却使其仍可打动后现代社会的观众。受之启发,栏目的编导者不惜组织力量,远涉万里跟踪采访,不仅达到了普及经典艺术之目的,同时也在实际上起到了促进中国和挪威的文化艺术交流乃至两国人民的民间交流之作用。最近即将出现在荧屏上的关于意大利歌剧《图兰朵》的演出实况报道也一定能起到这样的作用,它将不仅向中国的广大电视观众展示有着浓厚的"东方主义"色彩的西方人眼中的东方形象,同时也将披露隐藏在舞台背后的一些故事。因此不加分析就一味把电视艺术置于与经典艺术相对立的位置实在是缺乏远见的。3.文化研究者所主张的是一种"后启蒙",即文化研究者首先将自己置身于普通人民大众之中,通过与他们的同呼吸共命运来达到向他们传授知识的目的。栏目的编导者和大部分请来的嘉宾们应该说都是有着相当品味的文化人,但是如果摆出一副居高临下教训人的桑子则显然是行不通的。因此在有限的50分钟节目内,如何尽其所能向广大电视观众传授知识,做到寓教于乐,使大家在轻松的气氛中接受书本上和课堂上得不到的知识,在这方面,编导者认为,正如贺拉斯所言,要想让自己写出的作品感动读者(观众),首先自己也应被打动。他们事前事后都做了大量的采访工作和知识装备工作,有些书"请人代读"(培根语),而对被采访人的身世和专业则了解得越清楚越好,这样我们在电视上所看到的简单的问答实际上体现了编导者的集体思想和智慧。应该说,该栏目在知识方面出现的破绽远比另一些栏目少得多。比如说,指挥家、体育评论员的仍谈等节目就是这样一些成功的例子,在这些以谈话为主要形式的访谈中,嘉宾同时扮演着两种角色:既是本行业的专家,有着本专业的丰富知识和实践经验,同时也是人民大众的一分子,因此他们的训诫和启蒙就丝毫未与大众拉开距离,倒是通过首先置身于大众之中进行直接的沟通来达到启蒙的效果。当然,这种以谈话为主体的节目既要达到寓教于乐,同时又要具有一定的文化品味,因此把握适当的"度"是至关重要的,如把握不当则会使人产生聆听教诲之感而对之反感。我们也可以从这个栏目的少数几次不成功的节目见出端倪,但从广大观众目前对这个栏日的反应来看,正面的效应显然大大甚于负面效应。这就需要我们文化研究者从这一现象中抽象出其中的带有普遍规律性的东西并加以理论化,最终达到丰富文化理论(包括传媒理论)之目的。毫无疑问,对于一个在地方台(北京台)坚持了七年仍不被"大树"遮盖或被时间淘汰的文艺生活类节目确实是难得的,这正是我们可据以从理论视角对之进行文化分析的价值所在。在这方面,"田歌现象"也许会给我们的地方电视台文化生活栏目的编导者和主持人某种有益的启示吧。[page_break]

走向世纪末的中国电视:悲观与乐观

通过上述个案分析,我们大概可以对走向世纪末的中国电视之前途作出初略的预测了。毫无疑问,文化研究的触角已经伸向了当今出现的文化"全球化"(globalization)的大趋势,按照美国的理论家詹姆逊的看法,造成文化全球化的因素主要有这样三个:跨国资本的运作,世界的资本化以及电脑时代的来临。⑥我认为还应再加上大众传媒的作用,因为从近10多年来中国电视的普及来看,确实令世人惊讶,因而难怪日本和西欧的大跨国公司都不约而同地把中国当成一个巨大的传媒市场。因此中国的电视制作业首先面临着信息时代的各种挑战。其次,电视的普及和无所不在也给文学艺术构成了挑战,特别是三维动画和多媒体的制作作用更是使得传统的精心雕琢的高雅艺术成了不合时宜之物,因此久而入之,我们的后工业信息时代就会成为一个缺乏审美的时代:一切都被淹没在消遣娱乐电视节目之中,一切又只能在荧屏上成为转瞬即逝的东西。那么人们不禁要问,从长远的观点来看,我们的国家和民族还要不要发展文化艺术?回答自然是肯定的。因此面对这种情形,我们不得不同时既感到乐观又难免不带有几丝悲观和危机之感,但悲观显然是无济于事的。在此我谨以一个普通电视观众和人文科学知识分子的身份对居于中心和边缘之特殊地位的北京电视台提一点建议:在当今电视节目多如牛毛且往往流于浅薄和重复的情况下,努力走自己的道路,集中北京地区信息快和多、人才密集、传播手段先进、对外交流便利等优势,推出自己的电视节目精品,是在较短的时间内脐身国际大台和名台之行列的一个必然途径。在这方面?quot;田歇现象"不仅给同行的电视编导者和主持人以某种启示,同时也更使人们对电视业面临的自身的挑战保持一种清醒但却乐观的态度。此外,为了及时总结经验,从理论上来发展我国的传播学,使之尽早地与国际传播学接轨,我们仍有着更长的路要走。注释:

(1)见特里·伊格尔顿,《后现代主义的矛盾性》,中译文载《国外文学》1995年第2期第3页。

(2)关于这六个方面的详细阐述,参见拙作,《文化研究:西方与中国》,载《国外文学》,1996年第2期第33~35页。

(3)关于"王朔现象"的文化分析,参见拙作《后现代性和中国当代大众文化的挑战》,载《中国文化研究》1997年第3期,第36~38页。

(4)对"张艺谋现象"的批判性分析,尤其可见王干、张颐武、王一川等批评家发表在近几年的《文汇报》、《钟山》和《文艺争鸣》上的文章。

篇2

所有行业都是一种社会分工结构,而技术是这个行业结构中的一个“内容”①,决定着行业的合法性来源。我国传统文化行业体系形成于建国初期,是计划体制下的一种文化生产制度安排,表面看是专业型行政组织系统和资源配置系统,深层次看却是基于类型技术的社会分工结构。这种社会分工结构依赖于科技发展进程对于文化生活方式的自然界定,使文化领域有别于经济、政治和社会领域而形成相对独立的范畴和话语体系;传统的类型技术包括的表演、广播、电影、电视、出版、文物保护等界定了文化领域的基本范围,并为文化行业制度即技术管理模式提供了“制度合法性”。由于类型技术能够为不同的文化行业提供明晰的技术边界,进而为文化行业的设计提供明确的制度性边界,因此在各个文化行业之间形成了明显的界限和壁垒。类型技术构成了文化行业分工的先天规定性。从历史纵向来考察,农耕社会以人的身体技能为基础产生了绘画、雕刻、戏剧、民间工艺等行业,逐步演进并定型为现代意义上的文化艺术行业的基础。近代第一次技术革命使造纸术和印刷术得到改进和提升,催生出分工细化、规模生产的近代出版业,开启了纸质传媒时代。19世纪中叶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将人类社会带入电气时代,促进了近代音乐及广播电影电视行业的形成。20世纪90年代,以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为主体的第三次技术革命将人类社会的发展带入了信息时代,促进了数字电影、数字电视、数字出版、网络游戏和动漫产业等现代数字文化行业的兴起。传统文化行业架构的确立,得益于类型技术的标识功能。文化领域的类型技术与其他技术一样,其标识功能源于技术本身的工具价值。作为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制造工具和使用工具既是人类存在方式的核心内涵,同时也使工具成为人们认识社会和标识事物的标尺。人们根据工具来划分旧石器、新石器、青铜器、铁器等不同时代,也会利用舞台表演技术、声像技术、造纸技术、印刷技术、修复技术等作为工具标尺来标识演艺行业、广播电影电视行业、出版行业、文物博物馆行业等。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看待文化行业的时候,大多把它看成组织系统而不是技术系统。究其原因,制度本质上是一种显性规定,容易让人看到制度边界,而技术则是一种隐性规定,具有自隐特征。因此,外部观察者很难直接感受到隐藏在行业组织内的技术边界,久之则形成了“内容是本质、技术是手段”的集体无意识状态。技术类型所固有的技术范式构成了传统文化行业的合法性基础。通过技术的类型特征对文化组织进行标识和分类,形成了文化行业系统进行自我认同的物质基础和观念基础,也形成了行业制度意识形态的重要来源。在由技术范式划定的社会领域,人们在产品生产、交换、消费过程中内生出一种共同的利益取向和价值认同,进而形成一整套维护其地位和利益的独特话语系统,并逐渐凝结为一种团体和社会共识,即行业制度意识形态。由此,传统文化行业制度被赋予合法性。获得这种行业意识形态支持的文化行业体制形成了我国独特的超稳定社会结构。

二、类型技术与平台技术是性质不同的技术体系,对技术管理结构和生产关系模式

具有不同的要求类型技术是指某一类性质相同、功能互补的专业技术集合,是解决某一类生产和消费问题的技术模式。它能支持建立一个完整的产品生产过程或产业链,如演艺产业、出版产业、新闻产业、广播电视产业等。类型技术具有技术轨道的特性,能够沿着既定的技术方向和路线不断自我强化。类型技术具有由技术范式性质决定的明晰的外部边界,因而具有强烈的排他性特征。基于这种技术范式边界建立的文化行业系统,必须遵循技术轨道发展的方向,在这个意义上,传统文化行业系统结构具有自我强化的动力和功能。平台技术则是指基于数字技术与信息技术的一整套技术解决方案。平台技术是一种通用技术资源,体现的是技术资源互补和对现有技术资源的统合,是对类型技术的集成创新。②平台技术具有开放性和通用性特征,可以为任何开发者的创建应用提供基础服务。与类型技术不同的是,平台技术能够同时为众多产品生产线或产业链提供技术支持,同时能够为类型技术提供信息平台、数字平台和网络平台支持。从这一意义上说,平台技术构成了所有类型技术的“母体”。目前在文化行业领域,由云计算为核心的各种云平台构成的平台技术,从根本上改变了类型技术的存在方式和存在环境。平台技术能够为类型技术提供通用性基础,因而具有包容性特征。从技术类型与制度结构的关系看,类型技术对应专业型管理结构,它与科层官僚体制有着良好的匹配性。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来,科层官僚体制的日益普及和强化伴随着类型技术的日益精细化进程。平台技术对应网络型管理结构,它与扁平化管理体制有着较好的匹配性。20世纪80年代以来,借助于数字信息技术,管理系统业已不需要叠床架屋的管理层级,管理结构的扁平化趋势日渐明显。区分类型技术和平台技术的意义在于,不同技术类型的创新进程对制度创新的作用不同。类型技术的渐进创新难以对传统文化行业制度的变革产生决定性影响,相反,它按照自身固有技术轨道的发展甚至可能强化传统行业制度。平台技术的发展则会对文化行业的根本性制度产生重大的影响。著名经济学家道格拉斯•诺思认为,制度体系本身是一种包含基础性制度安排与第二层制度安排的层次结构。③行业制度不仅是一种资源配置机制,更关涉所有制与产权制度,因此是一种基础制度。技术创新(如云计算、大数据技术)与基础制度创新(文化体制改革)之间既有区别又存在紧密联系。类型技术的渐进变迁一般难以推动行业制度的根本性变革,而平台技术的发展创新将会对文化行业制度的整体性变迁提供强大动力。

三、平台技术抹平了类型技术的轨道特征,消解了传统文化行业分工的合法性

在技术与制度关系框架下,平台技术与类型技术对管理系统创新的影响和作用不同。类型技术的发展在创新层次上主要属于第一个层级的渐进性创新,而平台技术则属于第二个层级的质变性创新。渐进性创新体现为技术系统的积累式变革,一般不会伴生技术—经济范式和社会观念的重大变革,其影响也不会超出由技术范式划定的行业范围。质变性创新则是基于信息技术的综合性和系统性变革,不仅有观念上的突破,而且伴有产品创新和组织创新的连锁反应,并引发产业结构和技术—经济范式的变化,其影响范围将远远超出行业本身,渗入到所有行业(包括文化行业)和社会生活。因此,平台技术的创新不仅影响类型技术的发展方向,而且会影响到行业意识形态的演变。信息技术和数字技术将重建类型技术的范式并改变其技术轨道。信息技术与现代数字技术的发展,改变了类型技术的单向发展轨迹,使电信、广播电视和出版三大产业从各自的专用技术平台转向非专用平台,从窄带要求转向宽带要求,实现了在互联网信息平台基础上的产业融合。④同时,数字技术对表演、广播、电影、电视、出版及文物保护等传统技术进行冲击并融合而成数字表演、数字广播、数字电影、数字电视、数字出版、数字文物遗产保护等技术,逐步向以信息技术和互联网为基础,具有兼容性和通用性的方向发展,构建了新型的内容产业,从根本属性上抹平了传统文化行业分工的技术类型特征。美国斯坦福大学罗兰德•格林(RolandGreene)教授通过对全球诗歌现状的调查发现,数字化已经改变了诗歌的定义:“诗歌的媒介载体早已不是印刷物或舞台表演,而是建构在数字化王国中的媒介手段”⑤。因此,从这一意义上说,信息技术和数字技术的出现及创新发展本身不仅仅是一场技术革命,更是一场社会革命。信息技术和数字技术在重建类型技术范式的过程中,逐步消减了类型技术的阶梯性特征。在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身体表演技能、造纸和印刷技术、电子成像技术、数字信息技术形成了人类社会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四个递进阶梯。不同的技术类型具有不同的生产和传播效率,形成不同的文化行业或文化市场结构的“势能位差”。这种技术类型之间阶梯递进的特征,在文化消费上即体现为审美替代效应,即高一级技术产品对低一级技术产品的消费具有替代性。如电影对戏剧、电视对电影、数字音乐对模拟音乐、电子书对纸质书、网络音视频产品对传统音视频产品、移动终端对互联网终端,高技术产品对于低一层级产品具有天然的效率优势,因而也具有明显的市场优势。如果没有外力介入,高技术行业逐步替代和覆盖低技术行业将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信息技术和数字技术改变了类型技术的自然逻辑进程,它赋予类型技术新的技术范式,为技术相对落后的文化行业超越类型技术的阶梯性特征提供了可能性。如,加拿大太阳马戏团是一家经营演艺产品的公司,在技术谱系中本身没有先天的技术优势,但它借助于信息技术建立了全球资源配置系统和演出营销系统,这使它发展成为了全球最大的演艺公司。据《纽约时报》报道,漫画出版业在苦苦挣扎多年后,终于找到了自己的救命稻草———进军移动终端。在1960年代和1970年代,漫画书通常在报刊亭和书店销售,随后逐渐向专营店转移,此后陷入近30年的萧条期。2009年,出版商comiXology公司借数字革命(平板电脑和电子阅读器)的东风吹开了长期笼罩在头顶上的阴云。从2009年至2013年6月,通过comiXology平台下载的漫画数量已达1.8亿,其中最近6个月的下载量达8000万次。comiXology的成功是数字漫画市场爆发的一个缩影,该领域的交易额已从2011年的2500万美元攀升至2012年的7000万美元。数字技术大大改变了漫画出版业的发展轨道。⑥信息技术和数字技术能够突破行业壁垒,形成一体化的市场形态要求。信息技术的平台效应模糊了传统文化行业系统的边界,数字信息技术与戏剧表演、音乐、广播电视电影、出版、文物博物馆等实现行业间的深度融合,产生了诸多交叉性、互渗性的“蓝海”行业或领域,传统文化行业之间不再是行业边界清晰、技术属性专一、区别性产品竞争的状态,边界模糊、技术互渗、产品互补的新业态将使传统文化行业边界分割的技术壁垒逐步消减。文化行业体制下的文化市场存在“物理隔绝”,但在虚拟世界中行业壁垒则被打破。数字信息技术世界能够为各个行业提供共存的“母体”,推动文化市场一体化进程。尽管道格拉斯•诺思认为制度创新决定了技术进步的步伐,但他也承认,技术创新能通过提高市场潜在利润空间、降低信息成本和组织成本为制度变迁提供动力。数字技术与信息技术所具有的跨越体制鸿沟的力量,使传统的文化市场管理和企业管理方式失去效率优势,从而从根本上动摇和消解行业管理制度的合法性,为突破现在的行业壁垒提供体制外渠道。

四、互联网和大数据时代奠定大文化传媒行业的技术基础,构建大文化传媒行业体现了生产关系对文化生产力的能动性

一般认为,现实的科技结构影响甚至决定国家上层建筑的结构方式,不同的技术基础会对应不同的制度化表达方式。⑦从文化领域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的发展历程看,基于数字和信息的技术创新对于文化行业、文化市场和文化管理模式的影响超越历史上任何技术创新,表现为一种质变过程。数字技术与信息技术的平台技术特征,借助文化生产力的自然发展进程对文化市场的一体化进程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并提供了整合市场进而整合行业的基础条件。这种文化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体现在生产关系领域,即突破小文化行业的管理方式、重建大文化行业的制度合法性的基础,推动文化行业的融合创新进程。数字信息技术对演艺、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文物等类型技术的重建,不仅要求进一步完善行业架构技术创新的原有制度安排,而且要求确定一种全新的有利于平台技术创新的制度结构,这种新型技术管理结构即是超越小文化行业体制的大文化传媒体制。大文化传媒体制能够适应政府与市场关系变化的趋势。⑧数字技术与信息技术使基于行政性垄断所形成的障碍逐步瓦解,引起政府与市场之间边界的移动和淡化。市场一体化力量的扩张与政府管理职能的缩减,瓦解了文化部与文化艺术行业、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与新闻出版广电行业、国家文物局与文物博物馆行业之间的逻辑关系。如国外市场上的“自出版”行为即是明证。“自出版”突破了政府设置的出版体制壁垒,创造出作者直接面对消费者的“P2C”(ServiceProvidertoCon-sumer)模式。统计数字显示,在电子书阅读器Kindle上排行前100名的畅销书中,有28种是作家“自出版”图书,排名前50名的图书中,“自出版”图书也达到11种。⑨“自出版”现象事实上已经超出传统的行业管理范围。大文化传媒体制应当是一种生产效率型体制。西方发达国家的文化管理经验可供借鉴。通过东西方比较不难发现,中国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区别在于,西方社会的“行业”实行以生产主体—市场主体独立性为基础的“果型”或“果树型”联结方式,中国则实行以行政管理为骨架、直属文化单位内化于国家行政系统的“树型”或“树果型”联结方式。⑩大文化传媒行业体制以呼唤大部制为基础,以生产效率为导向设计管理流程。建立大文化传媒体制,首先需要将业务相近、管理重叠的多部门合并,建立管理结构上的大文化部制,并用具有大文化观念的“文化传媒”话语代替传统的“文化、广电、出版、文物”话语。同时按照决策、执行、评价监督三分离的原则,形成有利于资源开放性配置、社会化大系统循环的职能管理流程,规避传统行政职能分工中常见的“帕金森现象”和“孤岛行为”輯訛輥,使政务流转从繁杂的纵向管理与横向联系中优化为深度的内部有机衔接。

五、简要结论

篇3

[关键词]影视传媒;艺术;文化娱乐;互动;互补

在中国人均GDP突破1000美元大关的今天,在人们的精神需求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而高涨的时代,和谐文化已成为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特征,也是实现社会和谐的文化源泉和精神动力。无论是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还是人与人的团结和睦,乃至人自身的心理和谐,都离不开和谐文化的支撑。

影视作品是人学,是人类传播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反映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传播是一种社会互动行为,人们通过传播活动保持着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关系。著名女性主义理论家劳拉・穆尔维曾经指出,“电影提供若干可能的,其一就是“观看噼”。在有些情况下,看本身就是的源泉,正如相反的形态,被看也是一种。”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新技术迅猛发展,卫星及相关科技设施将世界连为一体,出现市场全球化、生产全球化、财政的全球化和传播的全球化等诸多相互联系的现象,其间信息和传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起着神经网络中枢的作用。影视作为一种重要的传播内容,影视作品作为一种最常见的传播文本,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全球化对我们的娱乐生活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这主要体现在当代高科技的飞速发展所导致的传播媒体的更新以及全球化时代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等方面,这样一来,相对于文学曾经有过自己黄金时代的电影所受到的挑战就不足为奇了。电影的诞生把一种集阅读、观赏和获得审美为一体的综合艺术带到现代人的面前,使一部分非文学专业的读者、观众只需花上一二个小时的时间就读、看完了一部浓缩了的长达数百页的文学名著,并且能获得感官和视觉上的巨大享受。这无疑对文学市场是一个冲击。但我们切不能忘记另一个不可忽视的事实:一部电影的成功有时也可带来文学原著的畅销。五六十年代的中外电影《牛虻》、《暴风骤雨》、《林海雪原》、《红与黑》、《苔丝》等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也促进了文学原著的走红。八九十年代根据王朔、苏童、余华和刘恒的小说改编的电影《顽主》、《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阳光灿烂的日子》、《大红灯笼高高挂》、《活着》和《菊豆》等的走红或获奖也促销了他们所创作的文学原著,并迅速地使他们成为近乎家喻户晓的公众人物。

电视业的崛起以及其在80年代中国的迅速普及曾一度对中国的电影产生过一定的冲击,但相当一部分观众并不屑于仅在电视荧屏上来欣赏电影,他们仍愿花钱去电影院静心地欣赏影片。如果该影片的故事情节始自文学原著,他们照样去书店买来原著仔细通读。前几年出现的“《围城》热”以及近几年出现的“三国热”、“水浒热”也使得这些文学经典走出了文学的象牙塔,来到普通读者、观众中,从而在某种程度达到了原作者所始料不及的“后启蒙”效果。这些现象的出现无疑为当代文化研究者提供了难得的“社会文本”,同时,这也说明,传播媒介的不同并不能代替人们欣赏艺术的习惯和多种选择。大众传媒并非一定要与经典文化艺术作品形成二元对立。可以说,中国的电影业始终是在风风雨雨中走过了自己的100多年,这其中既有政治风云的变幻,也不乏经济杠杆的作用,此外还有其它媒体的挤压因素。直到现在这个全球化的时代,它仍然顽强地存活了下来,并在人们的物质和精神文化生活中发挥着其它媒体所无法代替的作用。

中国电影诞生一百多年后的今天,将面临的一个问题:中国电影在世纪之交将向何处发展?从近年电影界既引进西方大片,同时又推出自己的大片这一事实来看,前景并不悲观。“面对世界性的后殖民主义大潮的冲击,中国电影能否实现必要的自我调整,从而走出这暂时的低谷?对此不少人持怀疑的态度,其理由是商业大潮的冲击使得一批颇有实力的优秀编导不惜为取悦商界而丢弃艺术家的良知……”在当时的情况下,全球化的进程并没有波及到中国,中国电影工业所受到的冲击主要来自西方的电影以及有着更多观众和更大市场的电视。但毕竟,全球化的步伐是令人难以预计的,而且这一步伐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而愈加紧凑。曾几何时,在大众传媒业独领的电视已经感觉到了全球化时代网络的影响,更何况需要更为精湛的艺术创造、更多的资金投入和更大制作的电影了。因此我们现在面临的一个新问题便是:随着全球化进程的逼近,电影将发挥何种功能?它能够在网络的覆盖和电视的普及之双重压迫下仍然求得一席之地吗?有人曾就全球化时代的网络霸权作出这样的估计,“在网络时代里,由于人人都可以上网,每个人既是接受者也是传播者,传统媒介里的传播者与接受者的对立将不复存在……在媒介方面包括两种预测,一是传统媒介在文化层面上的消失,即网络里的社会信息文化对传统媒介里的大众文化的代替,网络里的双向沟通对于传统媒介里的单向传播的代替,这是一种实质的消失。二是传统媒介在物质层面的消失,即现存的报纸、杂志、书籍、电影、广播、电视等都将基本消失。”这种担心虽不无道理,但却未免夸大其词了。如果情况果真如此的话,首当其冲的恐怕并不是报纸和杂志,因为在网上浏览新闻信息还可以令电脑操作者承受,但若要在网上阅读篇幅较大的文章或学术论文,恐怕就令人难以承受了,人们要么就下载这些资料,要么干脆坐在舒适的沙发上阅读刊登在制作精美的杂志上的书面文本。而观赏电影则不同,对于只想知道故事情节或浏览风景画面的普通观众来说,在电视上观看电影或在网上观看也许更为有趣和简便,稍稍不满意就可无情地按下遥控器的键或移动鼠标。这样看来,“电视所受到的冲击也许更为直接。既然全球化已经对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那么它引起人们的研究兴趣也就是自然的。”人们既可以否定、攻击全球化,也可以为它欢呼,但是无论人们如何评价全球化,涉及的都是这样一种强势理论:以领土来界定的时代形象,曾在长达两个世纪的时间里,在各个方面吸引并鼓舞了政治、社会和科学的想象力,如今这种时代形象正在走向解体。伴随全球资本主义的是一种文化与政治的全球化过程,它导致人们熟悉的自我形象和世界图景所依据的领土社会化和文化知识的制度原则瓦解。如果这样来理解和诠释全球化,那么全球化不仅意味着经济的国际化、集约化、跨国交融和网络化,它也在更大的程度上开辟了一种社会空间的所谓“三维的”社会图景,这种社会图景不以地区、民族国家和领土来界定。至于精神文化产品的生产、全球化现象的出现也不限于某一特定的传播媒体,因为每一种媒体都有着其它媒体所无法取代的特殊功能,因此对中国电影之未来前景持悲观的态度至少是短视的。全球化虽然已经直接地影响到了中国的经济,并或多或少地波及到我们的文化生活,但正如它不能取代各国的民族经济一样,它也更无法取代我们的文化娱乐生活。

世界是多彩多姿的,人们对艺术欣赏的要求也是多元的。后现代社会使人们对自己的生活方式有多种选择,同样,对审美方式和娱乐也有自己的选择。电影、电视和网络虽然都属于传播媒介,但它们各自的功能有所不同,它们各自只能满足观众、网民某一方面的需要,却不能彼此取而代之。因此在相当一段时间内,这三种媒体之间的关系并非全然对立,而是互动和互补。如果就其覆盖面和影响而言,首先应数网络,其次是电视,最后才是电影;但就其艺术等级而言,则首先是电影,其次是电视,最后才能数到网络,因为未经审查和筛选的网上艺术充满了文化垃圾和低级趣味的东西,它永远无法登上艺术的殿堂,倒是其中的一些有可能被影视埋没但确有价值的艺术品将被影视导演和制片人“发现”进而加工成艺术品。

可以肯定,在全球化的时代,电影艺术也和它的同伴――作为语言艺术的文学――一样,不但不会消亡,反而会同时具有更多的高科技制作技术含量和贴近自然的人文精神。

[参考文献]

[1] 劳拉・穆尔维.《视觉与叙事性电影》.周传译,李恒基,杨远婴主编.《外国电影理论文坛》.上海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

[2] 王宁.《后现代主义之后》[M].北京:中国文学出版社,1998.147.

[3] 朱光烈.《传统媒体,你别无选择》[N].北京:中华读书报,2000-08-16(16).

篇4

关键词:网络传媒;网络文化;影响

中图分类号:G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0)13-0109-01

自从网络出现,网络文化即开始出现。最初的网络文化是将网络作为文化信息的载体,传播网络外的其他文化。而当网民通过网络的使用,传播建立各种网上关系,这些关系在很多方面不同于网外关系,从而形成一个不同于网外社会的网络社会时,网络文化才以一种单一的文化存在。

一、网络文化的积极影响

网络文化改变了人们的教育和学习方式,开阔了人们的视野,极大地激发了人们的认知和创新潜力,与传统的教育模式相比,网络拓宽了人们学习的手段和渠道。

网络文化拓宽了人们的交往空间,越来越多的人们热衷于进入网络世界,同自己有着相同志趣、爱好的人结成一个亲密的社区,甚至与远在地球另一端的好友交谈,就像隔壁邻居一样亲近。

网络文化缓解了人们的精神压力,当今社会竞争不断加剧,生活节奏不断加快,带给了人们越来越大的压力。网络文化为人们提供了很多新颖、便捷的网上娱乐的途径。上网休闲成了人们缓解压力的渠道,人们在工作之余玩玩网络游戏、看看网络小说、读读国内外新闻等,对于放松心情,缓解工作和生活压力起到了明显的作用。

二、网络文化的负面影响

网络文化中西方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的渗透,易导致人们政治信念和价值观念的偏移网络为西方文化渗透与意识形态入侵提供了便捷手段。

网络文化带给人们“自由”和“民主”的同时,带来更多的是无政府主义的“放任”,不少人缺乏“慎独”的道德自律,道德观念渐渐淡化。

网络泡沫文化的泛滥造成了人们的价值观的危机.使人们的人生观和道德观紊乱,丧失了辨别是非的能力。

网络黄色文化、网络暴力文化的肆虐造成了青少年的人性危机。在西方的性解放、性自由思想的侵蚀下,形成了一些人的不健康的性观念和扭曲的心理。

以“黑客”行为为乐的网络“黑客”文化的侵袭造成了社会的信任危机。

三、网络文化的这些积极影响和负面影响形成原因分析

网络文化的这些积极影响和负面影响是由网络媒体的特点所形成的。

首先,网络媒体具有很好的开放性以及很高的信息共享度。它面对的是一个信息的海洋,普通的网络使用者都可以为互联网络提供信息,它承载信息的扩充性是无限的。网络媒体可以依靠这些宝贵的资源,用“超链接”的方式将各方面的信息在允许的范围内收为己用,这种信息共享无疑大大丰富了网络媒体的信息量,信息的深度和广度上都大大增强。这是传统媒体无法做到的,随着网络媒体专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这种优势体现得也就越明显。

其次,网络媒体具有便捷检索性和互动性,人们在浏览互联网查阅信息时,最直接的好处就是根据自己的需要去主动的查找信息资料,各取所需。

第三,互联网打破地域的界限,具有极为广泛的传播面。“网上无国界”,与互联网连接的主机都是平等的,无论你来自哪个国家,只要你知道ip地址或域名,都可以访问任何与互联网相连的计算机,尽管它在地球的另一半。网络媒体这种跨地域性是其他媒体无法比拟的优势。

第四,网络媒体兼具信息传播的同步性与异步性。网络媒体的信息者将信息到网络服务器上则完成了他的工作,受众在此后随时可以上网查询该项信息,信息的发送与接受过程不需同时进行,这就是所谓的异步性。

第五,网络媒体还具有的极强的时效性。由于网页制作的过程相比与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大为简化,既不像电视要经过编辑播出(直播节目除外)也不像报纸需要排版印刷,只需更新网页内容即可。而且网页内容一更新,网页的访问者立即可以看到,这中间几乎没有时间差。因此,很多大的新闻事件,反应最快的常常是网络媒体。

第六,网络媒体是多种信息形式融合在一起的综合信息传播方式。依靠先进的计算机技术,web网页可以包含文字、图片、声音、影像视频数据等多种信息形式,特别是流媒体技术的出现,使边下载边收听、收看的实时传播成为可能,可以大大节省网络用户下载时间,而且使得网络媒体互动、实时、整合的特征真正在音频、视频文件的使用中得到体现。

篇5

近年来,人们的价值取向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导致家长对子女成才的愿望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现实生活中,家长望子成龙,希望孩子将来能上名牌大学,穿名牌衣着,开豪车,住豪华别墅,这就导致了很多学生有奢望之心,而民族文化中的优良美德不见了。公交车上的让座反而成了一种奢望,这是传统文化的缺失,也是我们传统文化教育的不足所致。对于传统文化教育,美术教师要时刻有这种意识,发挥其特有的优势。在漫画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去创作反映社会不良现象的漫画。如:在公交车上,站着一个弯背弓腰、摇摇晃晃的老年人,旁边坐着几个青年学生,他们谈笑风生。这样一老一少,一站一坐,形成鲜明的对比。通过对此画的讲评,引导学生尊老爱幼,弘扬传统美德。在《装饰设计》教学中,鼓励学生变废为宝,利用废旧的光盘、报纸、草帽以及破旧的毛衣,发挥学生们的想象力,制作成各样的小装饰品,提高同学们保护环境和勤俭节约的意识。在课下,组织课外活动,成立书法和中国画活动小组,定期举办书画讲座、书画大赛。把这些活动真正落到实处,不应付,不走过场。

2.践行传统文化,感受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

在民族传统文化中,书法、中国画、中国结和陶瓷艺术是最有代表性的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动手和制作能力非常重要,他们可以非常直观的融入其中,感受民族文化博大精深。就拿中国画来讲,首先要懂得欣赏中国画。在教学中,利用作品的创作背景、反映的内容来教育学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如:徐悲鸿1937年创作的《风雨鸡鸣图》,画面表现了一只站在岩石上的雄鸡,激昂地高声鸣叫,画家喻意唤起人民赶快觉醒,加入抗日救亡的洪流之中,表达了画家对祖国的深情、对正义的伸张、对光明的向往。其次,要有条理地进行笔墨练习。中国画墨色的干、湿、浓、淡构成水墨淋漓的情趣世界,使学生在这种变化中得到无穷的乐趣,这对学生是一种美的启迪、情操的陶冶。学生开始练习时,用毛笔沾水、沾墨、沾色,使水、墨、色在宣纸上自然交融,再用长短粗细不同的笔触,产生奇特的韵味,使学生在无意之中学到中国画的笔墨技法。践行传统文化,还要潜移默化去引导学生。如:假期组织学生去游览遍布中华大地的人文古迹;去陶瓷之都体验陶瓷制作的神奇和各式艺术品的精妙等。

3.寻找生活中民族传统文化的元素,树立坚定的民族审美信心

随着伟大祖国日益强盛,我们以更包容的姿态去容纳各国的文化,以更大的胸怀去迎接世界宾客的到来,而中国的形象和中国的元素更是现在人们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传统文化之美体现在诸多方面,如:长城、故宫、唐装等。如何让我们的民族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发扬,传播世界,这是我们每一个中华儿女义不容辞的责任。作为美术教育工作者,走在教育第一线更是责无旁贷。我们要在生活中寻找民族传统文化元素,将其融入教材,拉进课堂,通过生动立体的教学形式,让每一个学生树立坚定的民族审美信心。如在《民族风服装设计》的教学中,如何将中国元素巧妙运用到服装设计上,如面料选取丝绸、锦缎、麻、蓝印花棉布等;款式选取中山装、旗袍、立领、斜襟、对襟等;图案选取牡丹花、团花、缠枝花、龙凤和汉字等装饰纹样;颜色选取大红、大绿、明黄、蓝等色彩艳丽的民族色彩;工艺选取镶、嵌、滚、盘、绣等中式工艺。将这些中国元素,哪怕一点点元素巧妙地结合在现代的服饰中,形成最炫民族风。

4.结语

篇6

论文摘要:从孔子为代表的儒家美学思想的伦理性特点、“比德”理论、伦理判断影响审美判断三方面入手简析了中国传统审美文化的伦理性特点,并指出中国社会长期处于宗法社会以及儒家思想的促进作用是形成中国传统审美文化伦理性特点的原因。

一、中国传统审美文化的伦理性特点

中国的传统文化发展到今天已经有了几千年的历史,悠久博大的文化传承至今没有出现中断,这在世界几大文明古国中是唯一的奇迹。在这深厚的历史积淀中,中国传统文化的伦理学特点是非常值得注意的一点,而审美文化也就不可避免地表现出这一特征。

(一)以孔予为代表的儒家美学思想的伦理性

这一点在艺术还没有完全自觉的时代表现得很突出,尤其是强调伦理纲常的儒家学说更是如此,它既是这一特征的表现,也是推动传统审美伦理性特点形成的思想动力。《论语》中孔子关于美的看法就很有代表性。

在“美”与“善”的关系上,孔子曾说:“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颜渊篇》)可见在孔子之时,“美”与“善”还存在着互换使用的现象,又如子张问孑L子“何谓五美”,孔子答日:“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谈,泰而不骄,威而不猛。”(《论语·尧日篇》)直陈出五种德行。但这并非意味着孔子对“美”和“善”的使用是没有分别的,比如孔子评论《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评论《武》“尽美矣,未尽善也”(论语·八佾篇),足见二者不同。然而这也不能说明孔子已经具有了独立自觉的美学标准,《韶》或《武》都是古乐舞,以艺术自觉的眼光来看,这当然是属于艺术表演,但在那个艺术没有独立和自觉的时代,同样的欣赏活动就不纯然是审美活动了。故而孔子在对乐舞进行鉴赏评论时,在总体把握上就不会采取单纯的美学尺度。对《韶》、《武》的评价来看,孔子无疑是认为《韶》要优于《武》的,原因就在于“尽善”与否。舜有德,尧把位置禅让给他,《韶》乐和赞美舜有关,而《武》所赞美的武王,是以武力取得了政权,孔子对于这一点不甚认可,认为其“未尽善”,可见伦理标准在孔子对乐舞欣赏的判断中起了多大作用!

在类似于“形式”与“内容”关系的“文”“质”关系和“言”“德”关系上,孔子认为“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篇》),虽然看起来是将“文”“质”同等看待了,但“文质彬彬”所成就的是“君子”,仍然是从伦理学着眼的。又如“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论语·宪问篇》),在这一句中,孔子把德行和一个人的言辞用必然关系相联系,结合他“巧言令色,鲜矣仁”、“恶利口之覆家邦者”等等其他语录可以看得出,他真正看重的还是德行。

而在对待《诗》和“乐”上,孔子首先着眼的是它们的道德教化作用。“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篇》)、“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论语·阳货篇》)都体现了这一点。《阳货篇》有言:“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可见孔子认为“乐”不仅仅只是敲敲钟鼓弄出乐音这么一个简单的形式,而是因为它蕴含的思想能给人熏陶,能陶冶人心,净化风俗。所以孔子说:“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论语·宪问篇》)

(二)将物比人的“比德”思想

将自然万物的美与人的美德相联系,也是传统审美文化的一大伦理性特点。在《诗经》中已有体现,比如《小雅·白驹》:“皎皎白驹,在彼空谷。生刍一束,其人如玉。”以“皎皎白驹”比拟隐逸林中的高洁之士。《秦风·小戎》:“言念君子,温其如玉。”以玉的温润比拟君子品格宽和。在《论语·雍也》中则有“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将山之稳重不迁比仁者宽厚的胸怀安静的性情,将水之灵动不拘比智者敏捷的思维好动的性情。屈原的《离骚》以佩饰香草比喻个人的美德和多才多艺:“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以草木凋零、美人将暮比拟报国的衷情和焦虑:“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而他的《桔颂》则以桔树比拟其高洁的情怀和独立不羁的精神,“后皇嘉树,桔徕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固深难徙,更壹志兮……苏世独立,横而不流兮。闭心自慎,终不失过兮。秉德无私,参天地兮”。如此发展下去,后世把梅兰竹菊称为“四君子”,成为历代文人墨客吟哦赋诗、挥洒作画的经典对象。宋代周敦颐的《爱莲说》是“比德”影响创作的极好例证:“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三)伦理判断影响审美判断

传统审美文化的伦理性特点还表现在对艺术作品进行审美判断的时候,往往会受到伦理判断的影响,甚至伦理判断还会起到第一位的决定作用。

典型的例子就是“因人废字”。司马光《治通鉴》有言: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很多人认为把人品低下的书家的书法作品收藏家中,等于收藏了邪恶之气,不仅玷污了家风,也有损于自己的人品。因此,奸臣蔡京、秦桧、严蒿等虽堪称书法大家,但他们的书法作品留传下来的却极少。书法史上有“苏黄米蔡”的“宋四家”之说,前三位均无疑问,唯独“蔡”,有人认为是蔡襄,有人认为是蔡京。最早对宋四家进行解释的应当是明初的王绂,他在《书画传习录》中提到宋四家的“蔡”是指蔡京,而后人因为蔡京是宋徽宗一朝的奸臣,遂以蔡襄代之。

宋徽宗的“瘦金体”,从艺术上来看,横画收笔带钩,竖画收笔带点,撇如匕首,捺如切刀,每笔的尾钩都异常锐利、力透纸背,体现出宋徽宗极高的艺术天赋,然而因为徽宗朝奸相辅政,宦官掌兵,徽宗本人又贪恋女色等等原因,竟使得“瘦金体”落有“柔媚轻浮”、“锋芒毕露”的评语。

二.传统审美文化伦理性特点的成因

如果将“美”字进行字源考察,就会发现中国传统审美文化从萌芽时期就与实用性有着关联,不论是“羊大为美”还是“羊人为美”,都有着很强的实用性意味。《说文解字》云:“美,甘也。从羊,从大。羊在六畜主给膳也。美与善同意。”宋代徐铉补注《说文》日:“羊大则美,故从大。”也就是说羊的体肥毛密不仅体现着旺盛的生命力,而且在味觉上给人以肥美味甘的味觉感受。而在甲骨文和金文中“美”字都是由上边的“羊”和下边的“人”组成,在甲骨文中,“大”训“人”,汉字的造字是有比类取象原则的,在羊的下部画上“大”象,有一种促进羊繁殖生长的巫术意味。审美最初与实用相联系并不难理解,但中国传统审美文化又是因何逐步表现出伦理性特点的呢?笔者分析可能与以下两点原因有关:超级秘书网

(一)长期处于宗法社会

人类社会的发展轨迹,大体上都是由氏族血缘政治向文明地缘政治进化。

(二)儒家伦理思想的熏陶

前边已经提到,一种思想既是其文化土壤特征的反映,又在相当程度上推动文化特征的发展。儒家思想诞生于宗法制的文化背景下,而且又是主张维护这种文化秩序的。由于学说本身的强大生命力,在统治者的扶植下,儒家思想“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伦常主张,“三纲五常”的秩序规则,一步步地形成深厚的文化积淀,最终形成了家国同构的社会现实和忠孝一体的伦理观念。

篇7

【关键词】传媒;话语;生产;控制

按照斯诺的观点,公众往往接受媒体所呈现的社会现实,因此当代文化实际上就成了传媒文化,而传媒文化可以说是通过传媒话语生产与控制而形成的。传媒话语生产与控制作为文化生产的一种重要形式,它与其他形式的话语如政治、经济、法律、道德、宗教、科学、文学艺术等有密切关系,同时又具有不同于其他话语生产方式的特征。

一、关于话语

话语是目前文化与传媒研究中出现频率甚高的一个词。传统上,话语研究的主要领域是修辞学和诗学,主要研究演讲和文学艺术,古希腊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人的典范性研究具有深远的历史影响。随着印刷媒介和电子媒介的传播方式超越人际交流,话语概念及含义有了很大变化,其表现在,一是超越了对话语的工具性认知;二是研究角度的多元化取向。新修辞学代表人物美国人肯尼斯·博克认为人是象征性地对环境做出反应,语言不仅导致行动而且建构我们的现实。这种话语观,使“新修辞学将视角从传统的政治生活投向一切以言语为主的象征流活动,推动了修辞学向现代传播学的演变,这一演变过程与西方后现代主义思潮相呼应。”这里所谓西方后现代思潮表现在包括上世纪中叶以来在哲学、政治学、社会学、美学、文学艺术等诸多文化领域。

在对话语的认识上,西方及其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理论(以意识形态批评为中心),索绪尔、罗兰·巴特的符号学(以语言、文本为中心)以及后现代各种文化理论形成汇流,使话语成为当代文化与传媒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话语理论为当代文化研究和社会科学研究提供了后现代的视角。西方者葛兰西较早从意识形态斗争的角度涉及话语及话语权的问题,他认为,“社会集团的领导作用表现在两种形式中——在统治的形式中和‘精神和道德领导’的形式中。”前一形式表现为上层建筑的国家机器,后一种形式则体现为文化领导权或曰话语权。突破了基础——上层建筑二元结构的意识形态奠定了文化研究的基础。罗兰·巴特则认为在符号学的跨语言研究领域,其研究材料将时而是神话、叙事、报刊文章,时而是我们的文明产物,只要它们被言说出来,如新闻报道、说明书、采访谈话,甚至属于幻想类型的内心语言。后现代思想家福柯进一步指出,人类的一切知识都是通过“话语”而获得的,任何脱离“话语”的事物都不存在,人与世界的关系是一种话语关系,“话语意味着一个社会团体依据某些成规将其意义传播于社会之中,以此确立其社会地位,并为其他团体所认识的过程。”葛兰西的“领导权”、福柯的“权力话语”、哈贝马斯的“合法化”、罗兰·巴特的“泛符号化”、鲍德里亚“仿像”等思想极大地丰富了话语理论,为研究媒介话语提供了理论基础。

二、传媒话语生产

波林·罗斯诺在《后现代主义与社会科学》一书中给“话语”下的定义是“所有被书写、被言说的东西,所有引起对话或交谈的东西。”RonScollon在《MediatedDiscourseAsSocioalinteraction》一书中谈到媒介话语术语使用的三个层面:一是指大众传媒话语即报纸、杂志、期刊、电视、电影话语;二是指以电脑为媒介的网络话语;三是指最为广泛意义上的公共和日常话语,其媒介如信件、笔记、备忘录,以及更多技术媒介如话筒、电话、电脑甚至英语、汉语,或说写和符号语言传播模式。本文将在第一层概念上讨论传媒话语。

传媒作用于受众的一切都是通过话语形式进行的,无论其文本形式是文字或图像,各种新闻、电影、电视剧、广告、脱口秀等话语方式组成了一个几乎无所不包的话语世界。其中存有两重话语关系,即传媒和现实的话语关系,体现为生产、共谋与替代;传媒与受众的话语关系,体现为消费或使用与满足。

1.传媒话语与文化生产

斯图亚特·霍尔指出信息传播应该通过生产、流通、分配/消费、再生产这一“主导的复杂结构”来考察信息传播过程,其传播实践对象乃是以特殊方式组织起来并以符号载体的形式出现的各种意义和信息,它们像任何形式的传播或语言一样,在一种话语的语义链范围之内通过符码的运作而组织起来,其产品以“话语”形式流通。虽然他的主要研究对象是电视话语生产,但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传媒话语生产的普遍意义。

约翰·费斯克提出的文化经济概念认为,文化经济的流通是意义和的传播而非货币的周转,“在这种文化经济中,原来的商品(无论是电视节目还是牛仔裤)变成了一个文本,一种具有潜在意义和的话语结构,这一话语结构形成了大众文化的重要资源。”

传媒营造了一个巨大的话语场(布尔迪厄所谓的“新闻场”,或话语生产平台,它容纳并呈现政治、经济、科学、宗教、道德、文学、艺术以及日常生活等各种话语形式,根据自己的意图与模式给予改造,通过转换、移植、膨化、过滤等方式对这些话语进行再组织。在这个话语生产场中,市场与商业需要构成了生产的巨大动力,消费主义成为一种新的意识形态,其运行机制则是由政治、经济及文化等规范结构所决定的。今天,世界上大多数传媒声称自己代表正义、公开、公正、传播真理。然而,这一陈述本身被看作是一套话语也许更为切实。传媒热衷于在一切领域发言并施加影响,只要它认为有这种必要。传媒话语生产建构了一个大众文化疆域,这一文化疆域突破或某种程度上突破了传统的国家、政治地理范畴以及社会范畴。汤林森指出,“大众媒介正以平稳而快速的步调扩张其技术能力,在西方社会当中,它们对于公私领域的生活、夹其渗透、报道及再现的能力,已经具备非凡的影响效果”,这里所说的能力就是话语生产能力。

2.话语和话语方式

话语和话语方式的关系实质上就是说什么和怎么说的问题。按后现代主义的文本中心论,“一切事物,包括一次生活经历,一场战争,一次革命,一次政党集会选举,人际关系,度假、理发、购车、谋职等等,都是一个文本,甚至演说也具文本地位(一个口头文本)。”因此,某种程度上传媒话语就是对各种文本的解读和阐释,其解读和阐释方式决定了话语方式。以“新式新闻”(theNewNews)的出现为例,作为一种新的新闻话语方式,它产生于1992年美国总统选举,从形式上看“是一个速配的混合物,它部分是好莱坞电影和电视电影,部分是流行音乐和流行艺术,它将流行文化和名人杂志混和起来,使小报式的电视节目、有线电视和家庭录像互相结合”,具有明显的后现代特征。当代传媒话语和话语方式表明:(1)传媒话语生产由现代性背景下的“生产性”转向后现代背景下的“消费性”,消费主义成为资本主义文化条件下的意识形态,支配着传媒话语生产;(2)传媒话语需要对其他非传媒话语形式进行再组织以符合大众传播的模式和意图;(3)传媒话语生产作为意义生产,隐含着复杂的社会关系,没有绝对的任意性;(4)媒体拥有话语生产的巨大资源与权力,公众通过顺从或抵制对话语生产的权力关系产生影响。根据约翰·费斯克的观点,大众可“权且利用”(makingdo)其话语形式,创造性的、有识别力地使用资本主义提供的资源,从而使大众文化成为自己的文化。

3.“话题”与话语开放

在消费主义支配下,传媒乐此不疲地寻找话题,把大众吸引到传媒营造的话语圈里。在电视可能是街头采访,或主持人组织的名人与普通人共同参与谈话节目;在报纸,则是大众被邀请在已设计好的话题下讨论,或者以热线笔录的形式,或者以笔谈等形式进行。这似乎是通过话题策划与公众参与促进话语民主。但是,把政治、司法、科学、文学、艺术等领域的专家人物(布尔迪厄把适应这种话语活动的人称为“fast-thinkers”)邀请入新闻场共同进行话语生产,这种方式更多出自商业目的而非民主目的,换言之就是为了促进公众的话语消费。由此产生的大批媒介人物既是媒介“产品”又是媒介话语的生产者,扮演着双重角色。

针对这一现象,布尔迪厄指出,一个文化生产者越自主,专业资本越雄厚,只投身于除了竞争对手就没有别的顾客的市场,那他就越倾向于抵抗;与之相反,越把自己的产品投向大生产的市场(如随笔作家记者、循规蹈矩的小说家等)就越倾向于与外部权力,如国家、教会,党派和今天的新闻业及电视等合作,屈从于它们的要求或指挥。⑿用他的话说,这些“电视‘快思手’,记者史学家,辞典编纂家或靠录音机对当代思想进行总结的人,都毫无顾忌地利用社会学——或他们理解的社会学——以在知识场四处出击,发动独特意义的‘’”,他们的目的不是生产而是再生产。布尔迪厄揭示了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紧张关系,揭示了传媒话语生产的内部矛盾。

话题与话语开放表明:(1)话题与话语开放是传媒话语生产的重要形式,话题与话语开放极大地促进了话语生产;(2)话题与话语开放的主要目的之一是促进话语消费,增加收视率或发行率;(3)话题与话语开放促进了传媒对日常生活的影响与渗透,形成以消费主义为语境的话语狂欢。例如,“纳米技术”本是科学场的话语,但一经被传媒话语化后,就制造了令公众神往的幻象。在科学界宣称破解了人类基因密码后,传媒就又借此大做关于人类寿命极限的文章,推论说(或曰想象)人可以活到1200岁。大到世界政治、经济、战争、外交,小至日常生活的健康、时尚、消费等,传媒不停地设计、调整栏目,版面,不停地寻找、发掘话题。面对这一切,人们常常六神无主。比如关于“健康”,传媒给我们许多忠告,但很多是矛盾、混乱的,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人们永远关注这个话题。在这种话语世界中,大众接触到的是零散、矛盾的现实。

4.作为一种话语形式的“广告”

加拿大学者加汉姆认为,“应该首先将大众媒体视为实体,它具有两重性:一是通过媒介商品的生产与交换,直接发挥生产剩余经济的作用;二是通过广告,在其他商品生产部门中间接发挥创造剩余价值的作用”⒁。广告使消费主义无所不在,是传媒的又一重要的话语形式。(1)广告话语具有功能和文化意义,所谓功能是指其促进销售的作用,所谓意义是指它是通过态度、情感、心理等方式影响公众;(2)广告话语的文化意义使广告在空间和时间上得以迁延并影响着日常生活方式。(3)广告的功能往往在其话语意义的掩护与隐藏下完成。布尔迪厄指出,新闻场机制是按市场要求,通过记者对司法场、文学场、艺术场、科学场等各种文化生产领域施加影响。这决定了传媒话语可能的泛广告化语境。如电视开辟了“读书时间”,但这个“时间”很可能是由出版商控制的,仅由“排行榜”、“读者最喜欢”等话语就可明白,这个话语场可供出售。其真正目的很可能是广告而非知识。电视或报纸开设汽车、时装、保健、家居生活等栏目、版面,充满诱惑的图像和说服性文本使生活审美化,其真实目的则是消费,新闻、广告、艺术、文化等混合在一起,我们很难通过话语形式把它们分别开,惟一的区别就是看这些文本或图像的刊载、播出是否收费。尽管一般来说,有关法律如广告法,试图限制新闻性话语与广告性话语的混合,但操作上却较困难。广告主也乐意利用记者的权威或新闻性话语的信任,当你阅读了一段很有吸引力的文章,它充满了对于健康的关怀和严肃的科学理论,但最后进入你眼帘的却是药品推销商、医院或健身器材销售商的地址。不管公众是否乐意,他们只得接受这种话语和话语方式,抵制与反抗是十分困难的。传媒自身也需要这种广告性话语形式,比如,它定期向公众收视率、“发行量”等信息,或评选观众、读者最喜欢的节目与栏目,或公布读者来信,表扬或者批评等,是推销自己。国内一家报纸就曾以“一个城市和城市的思想”为自己作广告,声称自己是“深受管理层和收入较高层读者喜爱的报纸”来推销自己。

三、传媒话语生产的控制

在媒介社会,似乎传媒具有空前的话语生产的权力和自主性,但实际上,传媒话语生产中的主体仅具有非完全的自主性。福柯的话语理论认为,话语是受内在控制、外在控制以及主体控制的,其理论也适用于对传媒话语生产的认识。传媒话语生产具有明显的外在控制特征,它也通过“排除原则”中的“禁止”、“区别和拒斥”以及真与假的对立而体现出来,暗合了所谓说什么、怎样说、为什么说。比如极权社会中的政治、保守文化中的性等话语都有严格的禁忌范围,传媒可以用“新闻价值”等标准对话语进行“区别和拒斥”,无新闻价值的话题往往被排出在传媒之外,至于“求真意志”,本是人类文化史或文明史创造的一种信念标准,在传媒话语生产中,这个标准可以理解为“真实”、“事实”,其中自然也包含“追求真理”的含义。从这个意义上讲,现代或前现代的革命家都十分重视传媒,很多人亲身投入传媒话语生产工作,以此作为启发民智、宣传革命或改良社会的重要手段。

传媒话语与具有严格学科性话语的区别在于,前者是生产出来,后者是建构出现的(比如哲学、科学、文学、艺术等话语)。另一个区别在于传媒话语对所有人开放,任何人都可以对各类报道或节目发表自己的看法。而学科性话语只对部分人开放。

传媒话语生产的外部控制因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法律因素:美国是所谓世界上最自由的国家,十分强调言论自由,但这种言论自由包括传媒的话语生产自由,也得受“明显而即刻危险”的法律原则限制。世界上几乎所有国家都有关于言论自由包括传媒话语生产自由的法律和规范。

2.政治因素:政治因素对传媒话语的生产与操纵是明显甚至直接的,因为传媒本身在现代社会里就是一种政治力量(有些独立,有些不独立)。在西方国家,传媒号称三权之外的“第四权力”。各种政治力量都力求通过传媒话语来显示自己的存在并施加影响。因此,我们看到,政治人物成为传媒的常客,他们频频在电视上亮相并发表演讲,以求获得公众的好感和支持。传媒的某些“提法”也往往受到政府的密切关注甚至控制。

3.社会因素:存在于一定社会中的各类组织,包括宗教组织、工会组织、女权组织、少数族裔组织以及其他大量的民间社团都试图利用各种方式对传媒话语生产施加影响,有的甚至通过自己主办杂志、电台、报纸、电视台等来维护自己的话语权。

4.文化因素:文化因素是话语控制的一个复杂因素,它包括宗教观念,道德、伦理、审美、及风俗习惯等。譬如在前阿富汗,拒绝电视机、收录机等传播工具,声称《古兰经》是他们惟一的法律,宗教话语占有绝对地位和控制权。道德因素则主要通过公众的态度、情感及舆论起作用。值得注意的是,传媒在传播文化的同时又对地方文化和边缘文化进行消解,反应出传媒话语生产的文化矛盾。因此,通过传媒话语场可以发现,各种话语或文化形式间进行着影响、渗透、控制与反控制,以至于在某种程度上出现了传媒话语生产的危机。

5.专业因素:这里所谓专业因素,是指传媒用自己的一套话语生产标准来进行话语控制,比如新闻传播观念、价值理念等,当然也包括传媒话语吸引力、冲击力等这类打动读者观众的策略要求。一个高水平的学科话语建构者,不一定适合传媒话语的生产,凡不符合专业或职业标准的传媒话语生产者,都要通过实践训练来达到要求。

结语

中国自进入改革开放时期以来,传媒话语逐渐摆脱了泛政治化倾向。在强调政治和意识形态原则的同时,随着经济的市场化,传媒话语也反映了“消费性”特征。一方面,经济全球化和传媒新技术的发展导致世界文化交流进一步扩大和加强,中国的传媒话语生产在各领域也不同程度地反映出全球化倾向,话语交流(尽管不平衡)的频度进一步增加。受西方社会影响的大众文化的迅速发展,也导致了一定程度的话语生产的不平衡,有关大众文化的报道或话语形式受消费主义影响,出现了过度膨胀的态势。另一方面,发展主义的思想,仍然是传媒话语生产的主流,GDP、人均收入,城市、地区建设以及各类有关数据不断见之传媒,对发达、富裕,民主、理性社会的向往,使传媒话语生产成为现代观念的镜像。在国内地区及城市发展竞争中,也出现了通过对媒介事件的控制,如争取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重大活动的主办权等,力图赢得话语强势的现象,诸如“全国第一”、“西部最大”、“制高点”“最先进”等话语成为传媒热点,由此产生的传媒话语竞争甚至成为地区矛盾的微妙因素之一。总之,从话语生产角度审视传媒话语或新闻场,把握传媒话语的生产与控制的特征及规律,具有一定启发意义,有助于我们深化对传媒文化的研究。

参考文献:

⑴戴安娜·克兰:《文化生产:传媒与都市艺术》,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第4页。

⑵常昌富:《二十世纪修辞学概述》,《当代西方话语修辞学:演讲与话语批评》,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0页。

⑶葛兰西:《狱中杂记》,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316页。

篇8

家庭教育是家庭建设的基础工程。时下,家庭教育的功利性倾向导致一些父母唯分数论,把孩子能否进重点中学、重点大学作为主要甚至唯一的教育目的,教出了只会学习但不会“做人”的孩子。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失德案件,如重庆女童摔婴、复旦投毒案等折射出家庭道德教育的不足与缺失,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加强青少年人格与品德教育必须成为家庭教育的重点。一个国家不能没有核心价值观,一个家庭也不能没有核心道德观。那么,用什么作为家庭的核心道德观,培塑我们的下一代?中华民族几千年文化传承孕育出的传统美德,是国人处理人际关系、人与社会关系、人与自然关系的智慧结晶。传统美德不仅具有普适性的价值,同时也是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比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仁、义、礼、智、信、忠、孝、节、勇、和”等等,至今都仍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理应成为我们家庭教育的根基,成为我们教育下一代有力的思想武器。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传统美德无所不包,如何继承优良传统,又赋予新的时展内涵,是我们要思考的问题。仅就家庭建设来看,《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将传统家庭美德与现代家庭建设理念相融合后,提出的家庭美德五个准则是一个较为简洁可行的范本,可是家长对此的知晓程度并不高。据笔者所在单位2014年在福建省开展的全省家庭美德建设调查数据显示,只有44%的被调查者了解“家庭美德”建设的内容,可见,如何在全社会,特别是在家长中普及与推广核心价值观、传统家庭美德,让其更接地气更具操作性,从而成为家庭教育正确的价值引领是当务之急。

二、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家长应率先垂范

1.孝老爱亲,知行合一。中华传统美德最注重孝文化。孝作为“众善之始”,存在一个由内及外、由亲及疏、由近及远、由小及大的推行过程。推行到最后,几乎是无所不包,无所不在。在家庭中孝道伦理的本质应是责任和义务,被视为国人的基本品德。当下不少家庭“孝亲”观念淡薄,尊老不足爱幼有余,啃老现象严重。在福建省家庭美德建设调查中,被问及对“啃老”现象的看法时,有46.3%的人认为“很不应该”,有43.8%的人认为“事出有因,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另有9%的人甚至认为“可以理解”。民众对“啃老”的宽容固然有一定社会原因,但从另一方面也表明大家“尊老敬老”的意识与能力均不足。只有家长们将“孝老爱亲”上升到家庭核心道德的高度来予以对待,处处知礼、守礼、重礼,做到知行合一,家庭教育才能真正成为传统美德传承的一个重要场所,从而发挥传统美德的现实价值。

2.言传身教,以身作则。言传身教,身教重于言教,是中国家庭教育的优良传统。“言传”即家长先要深入理解传统美德内涵,然后通过阅读、讲解、游戏等多种形式向子女传授美德知识。“身教”是要求家长做好表率,以“遵纪守法,爱岗敬业,诚信友善”等美德规范自己的行为。但是,能做到“以身作则”的家长并不多,比如在福建省家庭美德建设调查中,只有30%的被调查者认为自己“对孩子的承诺都能兑现,在诚实守信上为孩子做好榜样”。家庭教育应是做人的教育。“人而无信,百事皆虚”(《增广贤文》),“修身以求进,行道以利世”(《颜氏家训》),承载传统家庭美德的古代家训,也是处处体现为人处事的教诲,而少讲读书学习。这些经典告诉我们,家庭教育应重品行培育,通过家长言传身教建立“家规”,形成良好“家风”。

三、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家长应讲究方法

1.立成于幼,潜移默化。中国古代家教非常重视少儿早期品行教育,讲究立成于幼。《颜氏家训》说:“当及婴稚,识人颜色,知人喜怒,便加以教诲,使为则为,使止则止。比及数岁,可省笞罚。”传统家教强调只要坚持从小实行道德启蒙,就能在少儿的心中培养起道德伦理情感,并在不断地砥砺之后,习惯成自然地践履道德。近代婴幼儿生理学、心理学和教育学等方面的研究说明,早期教育在个人的身心发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孩子幼年时期对其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美德教育,能培养起孩子道德良知和优秀品质,并伴随其成长越发牢固。

篇9

关键词 历史文化资源 传媒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美国哈佛大学企业管理学院的教授科里斯和蒙哥马利提出了影响深远的“资源竞争论”。即企业的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是决定企业制胜的关键,企业主管的根本任务之一就是认识、保护和提升这些资源,以超越市场上的竞争者,企业是这样,作为提供同类产品和服务的企业集合的产业也必然是如此。从历史上看,任何一个产业的的崛起和发展,都与资源的开发密切相关,因此,一地文化产业的崛起同样离不开一地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与提升。

中国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以河北为例,其文化资源开发潜力巨大,利用前景广阔,这表现为:悠远的文化渊源、独特的文化传统和深厚的文化积淀。既有泥河湾文化、磁山文化、特别是人文三祖文化、燕赵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我们祖先留下的一份极其丰厚和珍贵的文化瑰宝,还有独特的京畿文化、西柏坡红色文化等。据统计,我省有世界文化遗产3处;拥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68处,居全国第三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39个,位列全国第四;2007年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16人;“中国民问艺术之乡”24个,传统的、新兴的艺术品种70余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670处,居全国第一位;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3476处,令人叹为观止。

如何将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是一地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性问题,而找寻其突破口又是其重中之重。从影响幅度、发展潜力、关联广泛出发,非传媒内容莫属。对历史文化资源的传媒内容开发就是用文字、音乐、语言、图像等手段生产音像、影视、图书等作品,再现有形与无形的风景名胜、历史文化、习俗风情、音乐舞蹈、地方戏曲等。这种开发一方面可以使文化更尽善尽美,永久保存。另一方面,也是尤为重要的是,当历史文化资源进行了传媒内容的开发,它常常成为“展示一个地区形象和品牌的窗口。人们对某个地区的了解和认识,往往是从该地区的文化特色、文化名人开始的”,不仅如此,它也能成为推动其他文化产业的开发,如旅游业、艺术表演业等。一支风靡全国的歌曲,正是郑绪岚在1983年春节晚会上的《太阳岛上》引发了的对哈尔滨一个一片原始的江滩,一片蛮荒的野地的太阳岛名声鹊起;一首传之久远的诗同,正是张继的《枫桥夜泊》使苏州一个荒村小寺寒山寺、江南小桥枫桥成为千秋名胜;一部上座的大片,正是张艺谋的《大红灯笼高高挂》的拍摄,使乔家大院名闻遐迩;也正是1982年电影《少林寺》的轰动一时,才把深山名刹少林寺和少林功夫推向世界;一部万人空巷的电视剧,正是以《大长今》为代表的韩剧直接带动了产业链下游的旅游业发展,并间接带动了餐饮业、商贸零售业、美容业、时装业,甚至膳食和医药产品等相互关联产业的“韩流”热潮;一个备受瞩目的节目,正是2006年春节联欢晚会上获得了观众最喜爱的节目歌舞类一等奖的皮影舞蹈《俏夕阳》,使广大民众对皮影艺术增添了或多或少的认识,而且推动这种艺术形态的商业开发。这种事例,不胜枚举。

同时,在如今日益同质化的传媒竞争中,在传媒营收渠道单一的现状下,如何开发内容资源,如何开拓盈利路径成为构筑传媒业竞争优势和持续发展的重要策略,“越是民族的就越是国际的”,西方的传媒跨国公司也在经营中得出必须“全球化思考,本土化运作”的结论。开发本土的历史文化资源打造独特的传媒内容,不但能在品牌攀附、传播影响、优质客户开发、主营业务延伸上都占得先机,而且有可能通过开发。建立传媒产业链,引发盈利的乘数效应。这样,不仅能凸显其的特色,打造核心竞争力,而且能开发新的盈收渠道和盈利模式。总之,历史文化资源的传媒内容开发不但会实现传媒内容的开拓,获得新的盈利渠道,而且会成为推动一地文化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主要助力。

历史文化资源的传媒内容开发可以从以下开发的思路中得到启示:

文化历史资源的影视内容的开发

从立体的、系统的角度,历史文化资源中具有的文化可分为二个层面:物质层、思想制度层、文化心理层,影视剧页是多种文化要素的综合体。因此,文化历史资源可以为影视剧综合利用。成功的影视剧能使文化历史资源实现效益最大化。

其一可在新的创意之下,将历史文化资源用影视的方式呈现出来。如1999年Hollywood安布林娱乐公司从网上获得了中国云南禄丰的侏罗纪恐龙化石,以及轰动世界的河南西峡恐龙蛋的资料和图像,受到极大启发,摄制出科幻巨片《侏罗纪公同》,获得巨大的社会反响和商业利润,上演31个星期后国内票房收入达3.4亿美元而海外票房更达破记录的5.3亿美元。又如,数年来,传媒界投入巨资,陆续将《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等古典文学名著拍摄成电视连续剧和电影等,获得成功,深受观众好评,不少国家向我国购买版权,不仅获得丰厚的经济效益,而且向全世界介绍宣传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由楚雄州和深圳市联合摄制的41集大型人文风情丛片《火之舞――告诉你一个楚雄》,用电视这种科技手段抢救和开发了民族文化,以百科全书式的大展示以及与国际影视接轨的艺术手法,举起了文化传承的火炬,展示了一个地区的民族文化景观,将“博物馆”办到了电视荧屏上。它在我国宣传文化界引起强烈反响,也是利用科技力提升历史文化资源的一个成功的尝试。

其二是利用电视的影响力度大,受众数量多、启动成本低、传播速度快的特点,依托电视平台成功把历史文化资源与市场开发结合起来。例如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就是以《论语》、《庄子》为资源,借助《论语心得》、《庄子心得》这些大众化的解读为策略,不仅创造出令人羡慕的收视率,获得很好的广告效应,打响栏目品牌。又如南京在文化历史资源的旅游业开发时,积极把文化历史资源开发与电视业内容的开发相结合,形成了一种历史文化资源与电视业密不可分的资源共享、互利共赢模式,可算做另一种方式。如南京市旅游局与南京市电视合开办了全市第一个电视专题旅游栏目“边走边唱”;与南京电视台新闻中心联合在南京早新闻中开播《南京旅游频道》。

二、文化历史资源的出版内容开发

尽管当前大多数地区对于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还主要停留在旅游业和工艺品生产方面,但人们已经意识到,出版内容对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远比旅游和艺术表演广阔,它使千里之外的人们直观、形象、真实地了解客体,可以表达较深刻的思想和体验。所以对历史文化资源进行出版内容开发可以延长其开发的产业链,增加其附加值。

其一,图书出版内容。文史哲名著、文物、民俗图册、画册、字帖等图书,常常是图书市场的“长销书”,销量稳定、持久。毋庸置疑,这是一种历史文化资源图书出版内容开发是可以考虑的路子。但更难能可贵的、更值得推崇的是蔡

志忠运用自己的创意和绘画技艺的结合对中国古代先哲思想的开发。

孔子、孟子、庄子、佛陀以及中国古代的许多哲学家,是古代文明留给今天的一笔灿烂财富。它们大多以文字印刷在纸张上,流传了千百年。由于内容艰深博大,而且古代人的书面语言和今天人所采用的语言也发生了极大的差异,所以现代社会中只有少数人可以直接阅读。20世纪80年代,中国台湾漫画家蔡志忠采用现代漫画的形式,创造性地解释了古代孔子、孟子、庄子等思想家的思想,让今人与古代哲人在精神上对话。他把中国古代绘画的朴实大方与现代漫画的浪漫调侃结合起来,用现代人都能理解的绘画语言,深入浅出,幽默风趣地表达了古代东方哲人的深刻思想 蔡志忠的漫画作品使当代年轻人能避开艰深隐晦的文字,在轻松愉悦中了解中国古老文化。他的漫画集以19种不同文字出版,至1999年底总销售量达3400万册,被称为亚洲艺术家中最富有和最成功的漫画家之一。

其二,音像出版内容。文化历史资源的音像出版内容开发,市场广阔。音像制品《中华泰山》、《云南风光》、《纳西族古乐》、红色经典《红太阳》、黄梅戏《女驸马》、《天仙配》、小提琴协奏曲《梁祝》、钢琴协奏曲《黄河》等均受到不同层面消费者的欢迎。

不仅可以单项开发,也可以成系列推出。如华风气象影视集团公司制作的10集文化系列片《徽州》,其以人性化的视角,第一次真实而诗化地再现了徽州美丽的山水和精细雅致的人文景观,全方位地诠释了这方华夏名区的村落、民居、祠堂、牌坊、老桥、书院、戏曲、绘画、医学、工艺、商帮、市井民俗、人文思想等,这些富有特定生命意味的精神符号,这些极具感染力的视觉形象,不仅呈现了中国传统社会尤其是明清时期社会经济文化生活的一斑,展现了古徽州人的生活方式和伦理准则,同时还揭示了这些文化遗存背后蕴涵的内在文化精神,2004年2月27日至3月7日在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走遍中国》播出后,获得了较高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被称为“笑话王国”的山西万荣县,在政府的支持下,敛力于开发万荣笑话音像内容产品的案例尤为突出,值得借鉴。如县委宣传部、广播电视局联合录制的万荣笑话光髓,选用本县笑话大王柴振刚、王克勤、解孟虎等人担当演员,选择县内农家院落、打麦场或田野为外景地进行拍摄,地方特色浓,笑料百出,十分畅销。相声大师侯耀文主讲万荣笑话的专辑,倾倒全国亿万观众,”2001年其笑话产品“销售额高达500万元,获利325万元。”

三、文化历史资源的新媒体内容开发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新媒体日益走进千家万户,文化历史资源的新媒体开发不但为文化历史资源提供了新的展示平台,而且能实现其新的价值。例如,南京市将南京的文化历史资源搬上网络,创建了金陵旅游网等网络宣传平台。2007年,“网上游南京”网络虚拟旅游平台也通过了专家评审。

篇10

论文摘要:文人画是一种综合型艺术,集文学、书法、绘画、篆刻艺术为一体,是画家文化素养多方面的集中体现。它崇尚“意似”贬斥“形似”,追求笔墨意蕴,讲究诗书画印结合,并要求画者的学养深厚方能言之有物,画面格调才能高雅。传统文人书画以不同于院体画的另一种典范意义对后世文人画的发展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对文人画及中国传统文人书画教育中的审美倾向进行正确研究和批判的继承仍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传统“文人画”是中国画里的一类,也称为“士夫画”,泛指中国封建社会时文人、士大夫们的书画。随着时代和艺术的发展,我国现论家、画家陈师曾指出:文人画是带有一定文人情趣,其中流露着文人思想的绘画作品。在传统绘画中,文人画强调以形传,讲究诗、书、画、印的结合,它与工匠画与院体画风格都有所区别,独树一帜。文人画是中国绘画史上一个不容忽视的艺术发展阶段,它独特的审美追求和表现风格一度成为我国后世书画教育中长期追逐的方向。

一、传统文人画的发展

文人画的发展可追溯至汉代,张衡、蔡邕皆有画名。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国家设立有专门的机构来培养能工巧匠,那时的一些画家就已经有了文人自娱的心态,如姚最认为“不学为人,自娱而已”,王徽的“画乃吾自画”等思想,这些都可称是文人画的雏形。唐代诗歌盛行,其中大诗人王维以诗入画,他的艺术观念和审美情趣更加具了文人书画的特色,后人尊称王维是“文人画的鼻祖”。

南北宋时期,中国建立了制度明确的画院,用来专门的培养画家。wWW.133229.COm一些具有较高文化修养的画家首次提出了一些关于文人画的看法,苏轼第一个比较全面的阐明了文人画理论,他提出的“士人画”概念使文人书画更加趋向于成熟。此后,文人画开始正式从院体画之中分离出来。文人画的鼎盛时期是在元代,由于当时社会动荡,许多的文人士大夫产生了厌世和遁世的心理,绘画成为了抒发个人精神与情绪的自我调节手段。以黄公望、王蒙、倪瓒、吴镇为代表的四大家,又把文人画的创作推向了新的艺术高峰。他们以一种“出世”的态度去表达士大夫阶层的孤傲、清高和空虚的情感,追求和主张“逸笔草草”、“不求形似”、“聊写胸中逸气”的意象表达。至明代,文人画已上升为画坛的主导地位。画家董其昌倡作画者必须“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以加强修养,追求文人画的“士气”。这种思想直接影响到了清代绘画的基本格局和审美取向,朱耷、石涛、及扬州八怪突破四王的束缚,开创了新局面,形成了我国独具民族特色的绘画体系。

二、文人画中重“意”的审美倾向

中国的绘画从远古开始,对“写实”的技巧和“形式”的孜孜追求一直是占主流地位的。在隋唐之后,追求雅逸风格的水墨画迅速地发展起来,“以形传神”、“以形达意”文人画精神逐步形成与完善。当时许多画家都不满院派画专尚“形似”的偏向,又鄙视“只取鞭策皮毛,槽枥刍秣,无一点俊发,看数尺许便倦”的画工画,在题材的选择和意境的把握等方面都特别表现出其重“意”、重“简”的独特的审美倾向,还提出了意在笔先、神在法外的许多创作方法。苏轼曾在~首诗中写道:“论画以形似,见于儿童邻。赋诗必此诗,定非知诗人。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其意首先是贬低“形似”,其次就要求绘画要有“诗意”。文人画中一再强调“象外”,也就是指明在绘画创作中,艺术的真正“内容”必须求诸所描摹自然物的“形象”之外。在不断的发展中,谢赫提出“六法论”,求气韵、贯通、意韵、意会,在此审美标准下,绘画技法不用遵循焦点透视,不重光线、明暗、色彩,以环境感染情绪,给人来带广阔的想象空间,这成为了之后中国绘画创作不懈的追求。之后顾恺提出要“以形写神”,强调画人物要在形似的基础上追求神似,体现了传统儒道两家重精神、轻物质的哲学观。明末,董其昌等人提出绘画“南北宗论”:崇尚率真意趣,轻视基本功力;崇尚士气,排斥画工;重视笔墨韵味,轻视形体结构;主张主观表现,贬低写实风格。

由此可见,重“意”轻“形”是文人画家最为推崇的绘画精神,艺术创作中反对过分拘泥于形似的外部描摹,在表现上力求能够洗去铅华而趋于平淡素雅,倡导天真清新的艺术风格。上重写意轻写形,重神似轻形似的审美倾向,使绘画艺术成为了画家更主观的艺术表达手段,成为了中国传统文人画的一个重要审美特征。

三、诗、书、画、印的独特审美情趣

文人画极其重视文学和书法修养,画面中的诗跋、书法和印章和绘画对象互相补充,成为有机统一的艺术整体,许多作品在这一方面部达到了很高的成就。诗、书、画、印相结合的这种特殊的艺术表现形式也标志着文人画的进一步完善。

唐代科举尚辞赋,士大夫皆以诗词歌赋为务,这是文人画家要具有较高的诗词修养的重要背。北宋文人苏轼、米芾、黄庭坚等都极力提倡“诗画一律”,宋徽宗设立的国子监画学,还以古人诗句命题考试。文人画要“如骚人赋诗,吟咏性情”,由此才能够一步抒发作者的主观精神情感。至元代,题画诗达到了空前繁荣,产生了许多如黄公望、倪瓒、王蒙、吴镇等有影响力的名家。逐渐的,在画上题诗已不仅是形式和构图需要,而且被视为品评画家艺术修养、学识和作品格调高低的依据,“画中有诗”就成为了文人画的基本要求。文人画又重书,张延远在《历代名画记》中就记到“夫骨气形似节本于立意而归乎用笔,故能书者皆能画”。北宋的黄庭坚以书法家的眼睛看到了;“东坡墨戏,水活石润,与余草书三昧,所谓闭户造车,出门合辙。”在就这里点出了画中的书法因素。文人画中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印章的使用。中国书画中印章有着悠久的历史,宋元之后,印章在制作形制、用材、章法布局和印文篆刻上都有了显著的发展与变化。许多文人、画家也在刻印行列之中,当时出现了斋馆阁印、诗词印和鉴藏印等所谓的闲章,以用来抒发书画家的个人性情,表达自身的艺术观念等。明清之后,研磨石印在文人之中更是蔚然成风,几乎成为了文人书画家必备之能事。印章的多样性使其在画面中与书、画艺术相得益彰,是中国文人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

四、学养深厚、修人修德是文人画的重要内容

文人画非常注重其画者的自身学识修养以及个人的品格。封建士大夫都是经科举制度层层选拔上来的,大部分文人画家都是饱学博雅之士,文才学识是必须具备的基础,这对画作格调的赏析与品位有极大的影响。明代董其昌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言简意赅的表明了饱读诗书是文人教育的重要内容。画家高尚的人品在文人画中也很受重视和强调,很多人看画品的优劣与否就在于看其人品之高下。郭若虚有“人品既已高矣,气韵不得不高;气韵既已高矣,生动不得不至,所谓神之又神而能精焉”的精论,这就突出地显现了对修养品德的看重,它可以直接和画品气韵的高低相联系,若人品不高则用墨无法,所以画作的品位也一定高不了。郭熙说:“以林泉之心临之则价高,以骄侈之目临之则价低。”文人画中将画家的品德与精神强调到如此重要的地位,几乎成了其作品成败、优劣的关键。另一方面文人画家又总是表现出追求虚静淡泊的精神境界和高沽的人品。他们总是以画为寄托,以画为乐,无论自己身在庙堂还是心在老庄,其创作的最终目的是为了畅神、写意。如扬州八怪中的郑燮因宦途失意,不能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通过画作状物言志,选择了“四君子”题材来表达个人思想、表现品格,寄托“用世之志”。这也从侧面表现出当士大夫无法解决当时社会中存在有的现实问题,但又不愿与统治阶级的一些势力趋同的时候,就借由此表现出遁世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