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鉴赏教学范文

时间:2023-04-03 03:02:1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音乐鉴赏教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音乐鉴赏教学

篇1

关键词:音乐鉴赏文明素质 情感形象思维

音乐以其独特的表现方式激发人的情感,在培养人的高尚情操和审美情趣方面,具有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功能。它能对学生的品德、智力、情感、兴趣等方面产生深刻的影响。中职生年龄在15至18岁之间,在生理和心理上都处于人生关键而又特殊的时期。一方面在心理上,他们处于青春发育时期,这一时期最大特点是生理的蓬勃成长、急剧变化。特别是处于外形剧变、机能增强和性成熟的“三大巨变”中。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进入高中后,理解能力和想象力大大得到发展,社会经验和感知音乐的能力也得到提高;另一方面,青少年的心理发展也颇具特色,他们的智力迅速发展,突出表现在逻辑思维的发展上。他们的情绪情感比较强烈,常有明显的两极性,易冲动,很容易“动感情”;他们的自我意识迅速增强,从青少年身心变化所集中表现出的过渡性(从幼稚过渡到成熟)、闭锁性、社会性和动荡性的四个特点中,不难了解在现实中反映―听流行乐、做追星族、抗拒传统的自我表现。所以实施音乐教育应该顺应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审美需求寻找他们能接纳、不抗拒的事物,并从共同的话题入手,多寻找音乐、艺术和其他事物之间的联系,最终使我们的学生能接受艺术的熏陶,从而提高个人的素质和修养。因此,音乐欣赏是中职学校音乐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下,就我个人在音乐欣赏教学中的一些思考和做法的体会与大家交流。

一、正视学生的音乐基础,激发中职学生的音乐兴趣

兴趣,是一个人对事物或活动所表现出来的热情和肯定态度,并由此产生去认识、掌握和参与的心理倾向。学生音乐兴趣的培养是推动学校音乐活动的动力,也是提高音乐教学质量的前提。一年级新生入学后,我和几位同事对学生们的音乐兴趣、音乐基本知识以及学习乐器等情况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在兴趣爱好一项中,百分之百的学生喜爱通俗音乐、流行歌曲。在音乐基本知识一项中,我选了七首大家较为熟悉的中国歌(乐)曲进行听辨测试,让学生辨别曲名及作者,结果5个专业七个班的学生竟无一人全部答对。其中答对三首曲目的仅占学生总人数的8%;学生中学过乐器的人数占总人数的l%。兴趣调查告诉我们,当今中职学生对通俗音乐、流行歌曲情有独钟。对此我没有采取禁止、遏制等简单做法,而是因势利导,让学生们利用每堂音乐鉴赏课最后的五至十分钟,推荐一首他们喜爱的、内容健康、积极向上的通俗歌曲播放给大家听,并让学生对歌曲进行简要的介绍,说出喜欢这首歌曲的原因。我和学生们一起听,一起分析。随后,又让学生把通俗歌曲与课本中的经典名曲进行对比分析,通过分析使学生们进一步理解经典名曲的经典所在,引导学生把握音乐审美的尺度,对音乐作品中的良莠现象、通俗与庸俗品格具有鉴别能力。此外,还注重在音乐教学实践中,让学生发现美,感受美,并充分利用各种感知通道,对音乐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认识、探究、理解和体验,使他们在音乐实践中,积极主动地参与听、看、想、唱、念、写、画、评的立体化音乐特色教学,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结合专业特点,从感性体验入手,认识音乐要素

中职学生处于自我意识迅速增强的时期,情绪情感比较强烈,常有明显的两极性,很容易“动感情”。音乐作为一种艺术,它不仅具有音乐、音响的外部形式,而且还有人类社会生活和思想感情的丰富内涵。欣赏者通过听觉从音乐中直接接触到的是音乐的表层,还必须透过这个表层深入到音乐的里层,进一步感受与理解音乐的感情内容和思想意境,这才是音乐欣赏的正确途径。因此,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充分发挥中职学生年龄特点,引导学生通过对音乐的表层的感知,进入对音乐里层的情感体验,发挥他们形象思维的想象与联想优势,从而引导他们对音乐作品的理解与认识。

在教学中,为了使学生有效地感知音乐,我让学生从音乐欣赏入手,经过情感体验,认识、了解音乐要素在音乐作品中的存在和作用,让学生去感受音响中的节奏、旋律、和声、调式、调性等诸多要素,培养他们对音响的感受能力。例如,我在引导美术专业的学生欣赏我国古曲《春江花月夜》时,改变传统教学中先讲后听的欣赏教学模式,让他们在欣赏与感受音乐美的同时,充分发挥想象与联想,把对作品的感受与理解用绘画形式表达出来。我把作品的十个段落标题用电脑课件展示出来后,让学生们边欣赏乐曲,边绘画。当作业收上来之后,我发现学生们对音乐的感受程度及形象思维的能力,令我惊叹。他们从不同视觉角度,再现了美丽动人的月夜:那一叶叶小舟,满载而归的渔翁,以及那月夜下的钟鼓楼,静谧的渔家村落都跃然纸上。而文秘专业的同一堂课,我针对他们文笔较好的特点,要求在欣赏与感受音乐美的同时,用文章(不限文体),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我统计了一下,优秀作业占学生总人数的一半以上,这种效果在中职学校教学中是较少见的。这些音乐欣赏中的实践活动,充分调动和发展了中职学生的专业特点,给学生们带来的是音乐审美的广阔天空,它使学生们在音乐学习的兴趣上得到了激发,情感上得到了陶冶,个性上得到发展,素质上得到了提高。

三、注意情境渲染,发展音乐感受与情感体验,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感情,是伴随人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活动和意志行为而出现的心理体验。音乐是一种善于表现和激感的艺术。在音乐欣赏中,情感体验占有突出重要的地位,因为音乐欣赏的过程就是情感体验的过程。它既是欣赏者对音乐情感的内涵进行体验的过程,同时也是欣赏者自己的情感和音乐中表现的感情相互交融,发生共鸣的过程。中职学生由于学业上多数不太成功,在情感方面则比普高学生更为敏感,体验入微。而作为青春期的少男少女,对于真挚感情的需要更为强烈,而音乐欣赏正是要求欣赏者通过音乐的外部形式与内部情感的沟通,达到情感的共鸣与升华,音乐鉴赏恰恰可以满足提高他们的审美需要。因此,培养学生高层次的鉴赏能力,关键是要使学生具有鉴别音乐格调高低好坏的能力,使学生具有划清真善美与假恶丑的界限的能力,掌握分辨是非的标准,使学生有能力判断音乐作品的社会价值及艺术价值。

音乐教学中,欣赏艺术歌曲《我住江之头》时,我先从课件中播出李之仪《卜算子》的配乐朗诵。质朴而近乎口语化的词句在古韵悠扬的古筝伴奏下愈发显得清新隽永。其中,“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的深情道白,使学生对古人忠贞的爱情观有进一步的了解,对于导入歌曲的欣赏大有裨益。欣赏《十面埋伏》时,我在情境氛围的塑造上强化了阳刚之气的渲染,提示“垓下之战”中涉及的“四面楚歌”、“霸王别姬”、“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等成语和名句,又结合项羽的“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和刘邦的“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等气吞山河的诗句,使学生能在第一声“银瓶乍破”的琵琶扫拂声中带着丰厚凝重的历史联想进入楚汉两军惊天动地的厮杀战场……。在引导学生欣赏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时,首先介绍作者与时代背景,通过多媒体播放《》、《八路军》、《亮剑》等著名电影、电视剧名片的片断之后再让学生们复听全曲,并在课堂上布置了作品段落分析及听后感。由于学生们在感受的基础上理解了音乐,因此他们均能用音乐要素准确分析作品的八个段落,同时又能结合音乐欣赏的心理要素,从音响感知、感情体验、想象联想,到对作品的理性认识,对作品感情的深刻抒发和音乐形象的逻辑发展,表达深刻的哲理思想,同时对作品进行评价性的理解和认识。结果全班同学无不心潮澎湃,热血沸腾!特别是到了后人加入的一段《东方红》时,不少女生泪流满面,有的男生抑制不住地站起身,在教室里走动,甚至发出吼叫。是啊,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中国人民不屈不挠永远压不跨打不倒的象征。《黄河大合唱》是中国人民的勇气与顽强的一声怒吼!听《黄河大合唱》不仅对学生进行了一次音乐技能与内涵的洗礼,真切地激荡着中职学生们的爱国热情,更激发起他们面对现实的自尊与勇气。

四、结论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音乐教育,不是培养音乐家,而是培养人。对中职学生们进行艺术鉴赏课的音乐学习,引导他们从感性的音乐欣赏逐步过渡到音乐语言要素的情绪与意境的分析判断,并逐渐走向理性欣赏的音乐之门。在欣赏、演唱、演奏音乐作品的同时,让学生们得到学习、参与、理解音乐的快乐和心理满足,从音乐中既能得到美的享受,又能认识到音乐美的由来,在鉴赏能力提高的同时,获得心灵的净化,不仅能最大限度地开发中职学生的潜能,更可以提高他们的文明素养,培养全面发展,学有所长的现代社会需要的综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张小云.音乐情感教学的途径和方法.中小学音乐教育,2005(6).

[2]布克(P.C.Buck).音乐家心理学.

[3]李泽厚.美学三书――美的历程.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

篇2

初中音乐乐感及音乐鉴赏教学是我国美育教学中的重要一环。同时也是陶冶学生情操的手段之一,更是提高学生个人综合素质的重要方面。本文从培养初中生音乐乐感以音乐鉴赏能力的教学原则出发,探讨了培养学生乐感以及音乐鉴赏力的具体教学措施,旨在交流更多更好的教学方法,促进教育系统的整体进步。

一、培养学生乐感以及音乐鉴赏力的原则

音乐教学具有其自身的独特性,与语言类学科相比,音乐学科更重视学生的个人兴趣。同时,它还需要学生投入更多的实践以及长久的训练。首先,音乐学科通过更加直白且明确的方法表达个人情感。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需要置身于不同音乐曲目所提供的场景之中,真实感受其所表达的感情。只有这样学生才可以更深刻的体会音乐的魅力。这种方式只是学生个人的感官感受,非专业音乐欣赏者亦可以做到。然而音乐教学则是通过理论教授学生怎样更好的体会音乐的美妙,以及怎样从一个专业的角度评价不同音乐。由此可见,理论教学在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性。与此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可忽视的是学生的相关实践。音乐教学的实践性极强,学生只有通过实践才可以更深刻的体会相关情感。学生通过自主创作以及练习相关音乐技巧,从而可以更好的体会乐曲炫技之处。

二、培养学生乐感以及音乐鉴赏力的具体教学措施

1.合理导入教学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而音乐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对学生个人的投入度有着一定的要求,这就更突出了音乐教学中教学导入的重要性。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更加注重张扬个性,对于音乐、美术等学科的兴趣更大,然而理论教学毕竟存在一定的枯燥性。因而出现了众多学生对音乐非常感兴趣却不愿意上音乐课的现象。初中学生由于学业的压力等原因,在音乐课上的积极性远不及小学生来得浓厚。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注重运用有吸引力的手段进行教学。因此,教师如何引导学生正确的上音乐课,以及在教学过程中保持学生的注意力都是十分重要的。合理导入教学就是指教师利用学生的兴趣点引导学生更快的进入教学情境之中。

首先,可以利用传统的教学导入方式,例如讲故事以及成语典故等方式。故事有一定的曲折性,好的故事对学生有着重要的吸引力。学生可以跟随音乐故事的情节,走入故事中感受故事主人公的心情,从而更好地对相关音乐更加感兴趣。而成语典故则包含了一定的故事性以及相关传说等,更是传达了先人为人处世的道理等。向学生讲述成语故事对学生的长远发展也有着不可言喻的重要作用。同时,很多成语故事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常见常听的,教师讲述其中的典故更加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其次,教师还可以运用游戏教学法导入引领学生更好地进入音乐课堂。初中生毕竟具有一半儿童爱玩的天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应该视之如猛虎,而应该正视它。只有这样才可以看到其本质,并进行合理利用。

2.运用对比教学

对比教学是教师培养学生音乐鉴赏力的一种重要手段。所谓对比

转贴于

教学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将两件事物进行一定程度上的区分。这种方法很好的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及表达个人见解的能力。音乐的对比教学法则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多种手法教授学生从各种对比因素分析音乐。不同音乐在音乐家的创作、演奏以及相关技巧方面也存在极大的不同。因此教师应该合理运用音乐对比教学法帮助学生全面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首先,可以将同一音乐作品的不同演绎形式进行对比。尤其是经典作品常常会被后人进行改编或者运用不同的乐器予以演绎。然而,为什么要这样改编,改编之后的作品与前人的作品相比有什么有点与不足。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这些不同的方面以及各种角度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新的结论。

其次,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将不同的作品进行对比。不同主题不同类型的作品在演奏过程中的要求必然存在不同。一些炫技性的作品与注重情感宣泄的作品在表面看来是极为不一样的,但是其实质却有着本质的相同。而这些需要学生经过实际对比、思考才会真正总结出来的。《野蜂飞舞》与《春江花月夜》在很多方面有着不同。它们的主题、传达的情感已经以及演奏方式等都存在着极大的区别,然而就本质而言,它们都传达了作者内在的情绪。说到底,这两部作品在抒发作者情感这一作用上起到了殊途同归的效果。这种效果是怎样渲染出来的,学生必须通过自己的深刻思考才可以得出。不容置疑,学生这种对比性思维模式则需要教师的引导。

3.运用多媒体教学

随着计算机多媒体的不断发展,网络技术已经深入到人们社会生活的点点滴滴之中,在教育界尤甚。音乐教师应该合理利用这一资源进行音乐教学,以便更好的帮助学生培养音乐乐感以及相关音乐鉴赏能力。互联网将世界联系成一个整体,从某一种程度上来说实现了世界资源的共享。这就很大程度上方便了教师对这些资源的收集利用以及创作型改编。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合理利用相关资源,利用创造性思维帮助学生,必然可以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当教师进行教学前,应该教会学生演唱相关作品,只有熟悉了相关旋律之后,教师才可以更好的带领学生领会其中的乐感并进行一定程度上的鉴赏。学生通过亲生感受可以从感性上体会相关情感,把握其中的主题。随后,教师则通过理论知识加以分析,使学生从理性上更深刻的认识相关音乐主题。

篇3

在音乐鉴赏单元的教学中,也要利用单元的启始课,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来感受和体验作品的情感。如湘版的高中一年级音乐鉴赏第四单元“音乐与时代”中第一节《华夏音乐之光》,是古代音乐的竞选,旨在通过聆听和分析这些作品,了解中国古代音乐的辉煌与成就,虽然本课内容非常好听,但学生也会对本节内容会有点不喜欢,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加以正确的引导目标不能定的太高,重点就是师生的共同参与,让学生更多的了解并熟悉中国古代音乐作品,并对它产生兴趣。涉及到欣赏的音乐专业术语较多,要真正的理解音乐、说出作品在节奏、调式、和声等方面特点还有一点的难度,势必会影响高一新生系统学习音乐的兴趣。所以在教学中可以选取《八音和鸣》《酒狂》《阳关三叠》《黄莺吟》等作品进行鉴赏教学。

二、体验校园音乐文化,提升学生音乐鉴赏的品位

在通俗歌曲泛滥成灾,学生鉴赏能力和选择能力还有待提高的今天,学校应支持良性的发展导向,充分利用校园广播,构建绿色音乐生活氛围,渗透中国民族音乐和经典的西洋音乐,提高学生音乐欣赏的品位。如中国作品《茉莉花》《小白菜》《春江花月夜》《十面埋伏》《江河水》《梁祝》《二泉映月》,西洋作品《命运》《邀舞》《梦幻曲》《卡门序曲》《饮洒歌》《1812序曲》《水中倒影》《故乡的亲人》《我的太阳》等等。坚持良好的校园音乐文化导向,帮助学生树立健康的审美情趣,引导他们追求高层次的精神生活,使他们具有分辨美丑良莠的鉴赏能力。“以美辅德”,在高尚的音乐艺术中潜移墨化地善化青少年学生的道德情操,美化其行为、语言、仪表,用音乐陶冶心灵。良好的校园音乐氛围,促使学生在课堂上更加认真学习,课堂上所学曲目在课外也能再次听赏,使其产生内外共鸣。

三、搭建校园音乐践平台,实现课堂内外联动

篇4

关键词:音乐鉴赏;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31-146-01

音乐鉴赏是音乐教学的基础领域,既是一种复杂的审美心理活动过程,又是赏析者综合运用其所具备的音乐知识与人文知识的过程,它可以丰富学生的情感,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对学生的审美及身心健康起着重要的作用,它给人启示,发人深思,给学生插上理想的翅膀,带他们遨游世界,让学生可以更完美地认识世界、理解世界。

一、音乐鉴赏的内涵

音乐鉴赏即人们通过特定媒介对音乐作品进行鉴别和欣赏的精神活动,音乐鉴赏是欣赏者对音乐作品的审美活动,是一种创造性的精神活动。就是要让学生在音乐中通过感知、联想、想像与情感的激发,再以赏析、比较、认同等理的参与为手段,进而获得审美体验,通过一系列从低到高,从感官到情感,从感性到理智的心理活动过程,使学生在感觉上逐步升华为感受、感知与感情体验,音乐鉴赏教学是学生接触音乐、学习音乐最直接的途径,是高中音乐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

二、高中音乐鉴赏教学的作用

1、启迪智慧,陶冶情操,培养审美情趣

音乐学科除了教学生学习和掌握基本的音乐知识和技能外,还要通过聆听音乐、表现音乐和创造音乐,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在鉴赏中审美,在审美中陶冶,使学生充分体验音乐音响形式中蕴含的美和丰富的感情,为音乐所表达的真、善、美的理想境界所吸引、所陶醉,与之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在潜移默化、无意识中净化其心灵、陶冶情操、启迪智慧,让其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2、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中国音乐是人类历史上起源最早的音乐之一,在几千年的文明发展过程中,中华民族创造了大量内涵深刻、内容丰富的优秀的民族音乐作品,中国的民族音乐艺术独具特色,日臻成熟,形成了以五声调式为基础,内容丰富的音乐体系,成为世界音乐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聆听、理解我国各民族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可激发学生热爱祖国音乐艺术的感情和民族自豪感、自信心。

3、产生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动力,树立起美好的理想

作曲家创作出音乐作品,演奏家把它变成实际的音乐音响,欣赏者通过倾听音乐音响而接受音乐作品,这就是音乐实践活动的几个基本环节。欣赏者聆听动听的音乐作品,心理得到满足,内心世界产生变化,注意力和思维趋向作曲家预定的创作目的,从而启发欣赏者的智慧,丰富欣赏者的精神生活,净化心灵,欣赏者与作品表达的思想情感产生共鸣,从而接受作品的思想观点,提高其精神境界,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进而可产生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动力,树立起美好的理想。

三、高中音乐鉴赏教学方法探析

1、引导学生深入体会音乐所表现的特定情感

音乐是一种善于表现和激发感情的艺术。古今中外的许多优秀的音乐作品,往往都表现了作曲家在一定的社会生活影响下而产生的不同感情体验。然而音乐作品不像文学作品那样,用具有明确概念的文字直接地表现现实生活的具体形象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它只能通过高低、强弱、节奏不同的音乐音响来进行概括性的表现。

因此,我们在欣赏音乐时就需要凭借自己的生活体验,密切结合 对作品感情的体会,通过想像和联想来补充音乐所不能直接表达的方面,切身的感受作品,就能更深地、更强烈地体会作品的感情内容。

2、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文化

我国改革开放和加入世贸组织后,经济和文化格局发生了很大变化,多元文化进入我国,并对本土文化产生冲击,音乐是一个世界现象,在多元文化视角下,音乐教育引导学生学习、理解、尊重各国不同的音乐,平等看待文化多元现象,培养学生的多元文化理解能力,推动音乐教育和民族文化的发展,已经成为我们的共识,高中音乐鉴赏模块设置充分展示了这一理念,音乐鉴赏教学模块涉及了我国的古典音乐、现代音乐,国外不同区域、不同时代的代表性音乐,丰富的教学内容对于培养学生热爱与弘扬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尊重与理解国外音乐文化等音乐意识具有重要作用,教师应当培养学生热爱本民族音乐文化,继承本民族音乐文化,注重多元文化与本土文化相结合,学习、理解其他民族文化。

3、培养良好的音乐记忆力

音乐是时间的艺术,乐音转瞬即逝,因此音乐记忆在音乐欣赏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作者往往用重复、变化或对比、并置等等手法将同一音乐素材的音乐进一步加工。人类的记忆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 有了记忆,人们才有可能使先后的知识、经验联系起来,使自己的先后心理活动成为一个发展、统一的过程。如果欣赏者的记忆中储存了较多的音乐素材,那么他在欣赏一首新的乐曲时通过对各种不同风格、不同类别、不同音乐主题等的比较,可以感受、理解这个新的作品,获得整体的音乐印象,进而更好地把握乐曲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总之,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我国的音乐教育会步入世界音乐教育的先进行列,也定将在整个国民教育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作为新时代的年轻音乐教师,我们一定要更新教学观念,一切从实际出发,研究音乐鉴赏教学开展的情况,结合新课标的要求,选择适当教学方式,更好地服务学生,服务教学。让学生在音乐鉴赏这一审美实践活动中逐步培养敏锐的审美感知力和理解力,不断丰富积累自己的音乐欣赏的实践经验,愉快步入音乐殿堂,去探寻音乐的奥秘,从而获得最大的审美享受。

参考文献:

[1] 朱慕菊.走进新课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 吴跃跃.新版音乐教学论[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5.

[3] 冯季清.高中音乐新课程理念与实施[S].海口:海南出版社,2004.

篇5

【关键词】音乐乐感; 音乐鉴赏; 教学导入; 对比教学

1.培养学生乐感以及音乐鉴赏力的原则

音乐教学具有其自身的独特性,与语言类学科相比,音乐学科更重视学生的个人兴趣。同时,它还需要学生投入更多的实践以及长久的训练。首先,音乐学科通过更加直白且明确的方法表达个人情感。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需要置身于不同音乐曲目所提供的场景之中,真实感受其所表达的感情。只有这样学生才可以更深刻的体会音乐的魅力。这种方式只是学生个人的感官感受,非专业音乐欣赏者亦可以做到。然而音乐教学则是通过理论教授学生怎样更好的体会音乐的美妙,以及怎样从一个专业的角度评价不同音乐。由此可见,理论教学在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性。与此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可忽视的是学生的相关实践。音乐教学的实践性极强,学生只有通过实践才可以更深刻的体会相关情感。学生通过自主创作以及练习相关音乐技巧,从而可以更好的体会乐曲炫技之处。

2.初中学生音乐乐感的培养方法分析

打好基础,重视对学生进行视唱训练;音乐的发展历史悠久,故其内容也较丰富。对学生的音乐乐感进行培养,应以理论知识为基础,再逐步深入学习,这种教学方法主要包含两种方式:听觉训练、视唱训练。听觉训练应从日常抓起,注意引导学生用心去感受音乐,使其对音乐形成较好的感知能力。在此基础上,将视唱与听觉训练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逐步深入学习。比如,在对一首歌曲进行演唱时,教师先引导学生进行视唱,理解了音乐旋律后再唱出歌词。

提供多种类型的音乐作品,实现对学生乐感的培养;音乐属于一种声乐艺术,是由乐音高低、长短、强弱及音色变化等组织而成,且需经过人的听觉感官体验[2]。所以,这就要求音乐教师能够灵活选择音乐形式,以丰富学生的体验,从而有利于其对审美形成一个较稳固的标准,并能正确辨别出音乐的表现形式与所用的手法。在学生聆听音乐的过程中,音乐教师应对学生进行乐感培养。学生大多喜欢听流行音乐,教师可尽量选择一些与学生兴趣爱好相近的音乐作品,有利于其对作品的理解,并促进其自身乐感的提高。比如,在听完齐秦的《北方的狼》后,教师先引导学生感悟歌曲描述的情感内容,在了解了歌曲的感情之后,再让学生聆听其他类型的作品,使其能够根据自身体验和感知对作品内涵有正确的理解。

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演唱,以提高自身乐感;培养学生的音乐乐感,主要是为了提高其综合音乐素养。所以,不仅要重视对学生音乐欣赏能力的培养,也要注重引导其进行自主演唱。在引导学生对音乐作品进行理解时,教师可采取从整体至局部的方式。比如,在引导学生欣赏与理解《青藏高原》该首歌曲时,应先让学生从曲名、歌手整体把握歌曲的思想情感,再对每句歌词表达的情感进行分析,并能细细体会其中的深刻内涵。

3.培养学生乐感以及音乐鉴赏力的具体教学措施

合理导入教学;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而音乐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对学生个人的投入度有着一定的要求,这就更突出了音乐教学中教学导入的重要性。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更加注重张扬个性,对于音乐、美术等学科的兴趣更大,然而理论教学毕竟存在一定的枯燥性。因而出现了众多学生对音乐非常感兴趣却不愿意上音乐课的现象。初中学生由于学业的压力等原因,在音乐课上的积极性远不及小学生来得浓厚。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注重运用有吸引力的手段进行教学。因此,教师如何引导学生正确的上音乐课,以及在教学过程中保持学生的注意力都是十分重要的。合理导入教学就是指教师利用学生的兴趣点引导学生更快的进入教学情境之中。

首先,可以利用传统的教学导入方式,例如讲故事以及成语典故等方式。故事有一定的曲折性,好的故事对学生有着重要的吸引力。学生可以跟随音乐故事的情节,走入故事中感受故事主人公的心情,从而更好地对相关音乐更加感兴趣。而成语典故则包含了一定的故事性以及相关传说等,更是传达了先人为人处世的道理等。向学生讲述成语故事对学生的长远发展也有着不可言喻的重要作用。同时,很多成语故事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常见常听的,教师讲述其中的典故更加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其次,教师还可以运用游戏教学法导入引领学生更好地进入音乐课堂。初中生毕竟具有一半儿童爱玩的天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应该视之如猛虎,而应该正视它。只有这样才可以看到其本质,并进行合理利用。教师可以利用一些音乐小游戏培养学生的乐感,增加学生对音乐课的兴趣,这样学生就可以更加主动的进行音乐学习。同时教师更应该与时俱进,积极利用当前的先进技术进行导入教学。

运用对比教学;对比教学是教师培养学生音乐鉴赏力的一种重要手段。所谓对比教学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将两件事物进行一定程度上的区分。这种方法很好的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及表达个人见解的能力。音乐的对比教学法则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多种手法教授学生从各种对比因素分析音乐。不同音乐在音乐家的创作、演奏以及相关技巧方面也存在极大的不同。因此教师应该合理运用音乐对比教学法帮助学生全面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首先,可以将同一音乐作品的不同演绎形式进行对比。尤其是经典作品常常会被后人进行改编或者运用不同的乐器予以演绎。然而,为什么要这样改编,改编之后的作品与前人的作品相比有什么有点与不足。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这些不同的方面以及各种角度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新的结论。

其次,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将不同的作品进行对比。不同主题不同类型的作品在演奏过程中的要求必然存在不同。一些炫技性的作品与注重情感宣泄的作品在表面看来是极为不一样的,但是其实质却有着本质的相同。而这些需要学生经过实际对比、思考才会真正总结出来的。《野蜂飞舞》与《春江花月夜》在很多方面有着不同。它们的主题、传达的情感已经以及演奏方式等都存在着极大的区别,然而就本质而言,它们都传达了作者内在的情绪。说到底,这两部作品在抒发作者情感这一作用上起到了殊途同归的效果。这种效果是怎样渲染出来的,学生必须通过自己的深刻思考才可以得出。不容置疑,学生这种对比性思维模式则需要教师的引导。

运用多媒体教学;随着计算机多媒体的不断发展,网络技术已经深入到人们社会生活的点点滴滴之中,在教育界尤甚。音乐教师应该合理利用这一资源进行音乐教学,以便更好的帮助学生培养音乐乐感以及相关音乐鉴赏能力。互联网将世界联系成一个整体,从某一种程度上来说实现了世界资源的共享。这就很大程度上方便了教师对这些资源的收集利用以及创作型改编。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合理利用相关资源,利用创造性思维帮助学生,必然可以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当教师进行教学前,应该教会学生演唱相关作品,只有熟悉了相关旋律之后,教师才可以更好的带领学生领会其中的乐感并进行一定程度上的鉴赏。学生通过亲生感受可以从感性上体会相关情感,把握其中的主题。随后,教师则通过理论知识加以分析,使学生从理性上更深刻的认识相关音乐主题。

篇6

【关键词】音乐鉴赏;课堂;教学;实践

高中音乐鉴赏教学是高中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学生在高中阶段学习音乐鉴赏课,对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影响。它为青少年智力的全面发展,心灵的净化,人格的完善,文化思想素质素养的普遍提高,但是想上好高中音乐欣赏课也会有一定的难度。

一、要提高教师的音乐教育素质修养。

高中音乐教师,不一定要有多高深音乐方面的特殊人才,但是,必须全面掌握专业知识,有熟练的技能技巧。只有这样,才能灵活驾驭课堂,开展其它音乐课外活动。音乐教师除对本专业的歌唱、演奏、舞蹈、指挥等技能,还有作曲知识、中外音乐史及重要音乐作品、作家等方面的音乐理论知识必须掌握外,音乐教师只有博学多才,教学时才能运用自如,才能改变那种迂腐陈旧、形式呆滞的课堂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开启学生的自身智慧,陶冶学生的高尚情操。我们只有不懈地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修养,高中音乐鉴赏课教学工作才会做得更好。

二、熟练掌握音乐教育教学艺术。

高中音乐鉴赏课内容繁多,古今中外各种各样的音乐作品,学生不可能对这些内容都很感兴趣。他们往往是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喜欢的就感兴趣欣赏,不喜欢的,就显现出厌烦情绪,甚至会出现消极的态度来学习,课堂上不够认真听课,不愿意开动脑筋。为了能够改变学生的学习太度,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随着音乐乐曲的流动,调动学生听觉的动、视觉的动、手动、脚动、脑动、全身动、让学生在动中感受到了音乐,在动中找到了情趣,在动中发展了想象,在动中愉悦身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每个学生成为活动的主人。

生活化的音乐教学让学生放松、主动、投入,最大限度的发挥其想象力和创造力,逐步获得感受与鉴赏音乐的能力,实现让音乐课堂教学充满生命活力的目标,提高学生音乐素质,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了音乐教育艺术。

三、高中音乐作品鉴赏的多样化。

音乐鉴赏不能只停留在兴趣阶段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进一步深刻理解音乐作品的内涵,充分体验作品所反映的情感,才能达到欣赏的目的。不同的教学方法所适用的情况和取得的效果是不同的,为了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就必须以现代的教学思想为指导、从实际情况出发,根据各种教学方法的特征,选择多种教学方法,多种教学手段,综合加以运用。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师用生动、形象、富有表情的讲解和范唱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欣赏、演唱、讨论和创作。多媒体辅助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使学生更直观、更形象地感受、体验音乐的情感,从而达到愉悦快乐的教学目的。也就是鉴赏音乐更要多样化。

对于音乐的鉴赏:一般可以借助音乐较直观地理解内容,达到欣赏的目的。对一些内涵较深或者寓意较朦胧的作品进行鉴赏,要求要有一定的文学及文化素养。而对于一些古代的、其他民族的、外国的艺术音乐、歌剧、咏叹调等作品的鉴赏,除了必须具有一定的音乐素质之外,还要对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创作动机、民族习俗、作曲家的个人风格等有充分的了解,才能更好的理解作品的内容。对于器乐曲的欣赏:对一些近代的、单一形象的轻音乐乐曲,可以根据标题的启示,通过自己的联想,去体会乐曲的内容和情绪。

四、高中音乐鉴赏多采用新的音乐教学手段。

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最好经常在多媒体教室上课,充分利用有关图片、幻灯、录像、电脑进行教学,但必须强调“以听为主,以看为辅”,以加深学生对作品内容的理解。在教学中还要注意将音乐知识讲解与乐曲欣赏相结合。 没有一定的音乐知识,就不能很好地理解音乐所表现的内容,而孤立地讲授音乐知识,学生会觉得枯燥无味,不容易记。因此,在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鉴赏音乐的同时应结合音乐知识的讲解,才能够使学生收获到更多的知识,才会有更好的教学效果。

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任重而道远。作为一名音乐教育工作者必须努力探求,在课堂教法上不断创新,为高中音乐鉴赏教学开创新的局面。总之,真正实施有效教学,还需要教师积极研究和探讨,只有教师有效思考、有效设计、有效组织,才能真正实现音乐课堂的有效教学。教师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不断转化学生的学习方式,有效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激发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也会使高中音乐鉴赏课更好的开展。

参考文献:

[1]、《新世纪教师应具备的教育新理念》龚明玉

篇7

1 针对年龄特点,激发学习兴趣

初中阶段,从11、12岁至14、15岁,属少年期或学龄中期。这一时期,学生的心理发展由具体的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他们已不满足于小学阶段的活泼、快乐,描写小动物和描写人生活的音乐,他们对世界已经有了自己的思考,开始逐渐将兴趣转向能满足其多方面感情需要的音乐作品,例如:“优美、活泼的”、“开朗、奔放的”、“兴奋、激昂的”、“悲惨、哀怨的”等等。对音乐的感受和鉴赏可以不仅仅局限于教材所选取的内容。应该有针对性的将中外一些优秀的经典音乐作品介绍给他们,让他们广泛地接受各种音乐信息,扩大音乐视野,提高对音乐的兴趣和喜爱。

2 利用多媒体进行直观欣赏

在运用电教设备、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今天,影视欣赏作为一种感染力很强的欣赏,以其直观性和娱乐性,非常适合青少年心理要求。把影视欣赏结合到音乐教学之中,将会使学生更容易体会到音乐的美,对教学有很大的帮助。如中国戏曲剧种及其唱腔对于大多数中学生来说是陌生的,如果仅凭教师的讲解和聆听几首作品,教法死板,将无法激活课堂的学习氛围,不能产生好的效果。于是,我让学生们观看了中央三台的戏曲票友大赛实况录像,舞台上演员声情并茂的表演,白燕升通俗的讲解,专家们独到的点评,让学生结合视觉和听觉,感受中国戏曲不同剧种的特性和风格。精彩的讲解与演唱交替进行,使学生看得真切,听得入神,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领略了艺术家们的风采,体会到了中国戏曲艺术的独特魅力。

此外,影视欣赏还不仅是用于课堂教学的,在课外活动中,可经常为学生们播放一些音乐故事片,如《音乐之声》等一些高质量的电影作品。这对扩大学生的艺术视野,丰富听觉感受,加强审美情趣都大有好处。

3 将流行音乐引入音乐课堂

课前,先播放一段周杰伦的歌曲,此举立即燃起了学生们的兴奋点,很多人跟着唱了起来。歌曲结束,教师提问:“周杰伦的歌曲属于哪种风格?”“R&B”、“Hip-Hop”、“Rap”,学生们马上说出了这些词。紧接着又问:“它们究竟都是什么意思?”这个问题让学生们陷入了思考。于是我将这些音乐术语一一进行解释,并展示出它们的旋律节奏特点。然后再听歌曲时,学生归结出了周杰伦音乐中的R&B风格特点。随后我又放了一首“后街男孩”的歌曲,让学生对比欣赏,找出中美两种R&B歌曲的异同点。最后学生们总结出:因为R&B音乐源自美国,所以其歌曲风格更加浓郁、鲜明,而周杰伦的中文流行歌曲借鉴了美国的R&B曲风,没有全部照搬,而是融入了一些中国音乐的元素,更适合中国人的欣赏口味。因此,周杰伦等人的歌曲可以称为“有中国特色”的R&B风格歌曲。

以周杰伦歌曲为切入点,使学生了解、感受源自美国的R&B音乐风格。同时,引导学生对自己喜欢的东西有所了解,在了解的基础上对音乐进行客观的评价。这样的课是非常受中学生欢迎的。由此可见,流行音乐的鉴赏是非常有必要的,这类课不仅能使学生欣赏到喜闻乐见的作品,传授相关的音乐知识,更重要的是能引导学生进行有益的鉴赏,培养了他们健康积极的审美情趣,面对纷繁的流行音乐世界,能够作出属于自己的客观理性的评价。在整个初中音乐鉴赏学习中,流行音乐的专题鉴赏可大约占到1/4左右。部分课题内容可以根据流行实际随时进行调整更新,这样既吻合流行音乐的时代特性,同时也能够满足不同时期学生的兴趣和关注点。

除了专题鉴赏以外,在其它内容的音乐欣赏教学中,也可以选择符合课堂主题、优秀经典的流行音乐作品作为补充,一方面加深了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的印象,另一方面也拓宽了他们的欣赏视野,使其从不同角度感受欣赏内容,同时调节了课堂气氛。

在鉴赏中国戏曲音乐的教学中,穿插欣赏信乐团的《北京一夜》或是李玉刚演唱的《新贵妃醉酒》,都会产生很好的教学效果和作用。

篇8

一、坚持以音乐为本,避免盲目延伸

音乐新课标提出,应当提倡学科综合发展。其不仅体现了现代音乐教学的整体发展趋势,同时也是文化融合回归的要求。但是就目前的音乐鉴赏课来看,教师在课堂上过多地为学生延伸了歌曲中所设计的文化、历史、语言等,使课堂上的一半时间都在进行延伸内容的介绍,如在鉴赏《辽阔的草原》这个曲目时,教师大量地与学生讨论草原民族的服装、节日、习俗、文化、情怀等,不仅占用了大部分的时间,还缺乏一定的音乐性。

面对这样的现状,教师在课堂上必须以音乐性为前提,坚持音乐为本的原则,通过适当的教学方法不断丰富音乐多彩的表现形式,在课堂上掌握有效的内容延伸时间,避免盲目地延伸占用过多的课堂时间。同时,教师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展现音乐的魅力,为学生呈现更多的音乐鉴赏功能,呼应“学科综合”的基本要求,使学生在掌握基本音乐鉴赏能力的基础上,为学生呈现更多音乐相关知识。

二、适当引导教学,避免“填??式”教学

音乐与其他学科有着不同的教学方式,在鉴赏课程中,主要采用的是体验式教学。由此可见,音乐鉴赏的过程实际上是学生感受音乐、感悟音乐的过程。因此,教师要在这个过程中做好知识的引导者,适当引导学生理解美妙的音乐,而不是代替学生去理解音乐。就目前的音乐鉴赏课现状来说,很多教师都试图通过自身对音乐的理解,使学生明白音乐的内在含义,但实际上这样的做法并不是可取的,学生并不能够通过教师的讲解来了解音乐传达的境界,无法真正融入音乐中亲身体验。教师需要知道,学生所经历的人生不一样,从音乐中感受到的人生哲理也是不一样的,教师若是过多地对音乐进行主观诠释,则对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开发无益。

由上可见,教师在鉴赏课中要根据学生的理解,找到学生在音乐鉴赏中的闪光处,不能以同样的标准答案来要求和限制学生的想象能力。对于学生不同的理解,教师要给予肯定,但是在学生的理解中可能会出现理解偏差的现象,此时教师应从作曲家意图出发,通过作曲家来侧面否定学生偏差的思维,这样不仅利于学生接受,同时也能让课堂更加和谐。如在欣赏歌剧《卡门》时,由于《卡门》创作的背景情节较为复杂,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非常容易出现不同的见解。无论是从哪个方面进行理解,教师都要给予

肯定。

三、多媒体辅助教学

多媒体技术是现阶段较为常见的教学辅助工具,其使用不仅扩大了教学内容的容量,同时也让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变得丰富。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来提高学生音乐鉴赏课的兴趣和参与度,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但是在实际情况中,部分教师过多地依赖多媒体技术,觉得音乐鉴赏课堂必须使用多媒体,导致教师在准备课件的过程中,将注意力过多地放在了课件呈现方式的多样化上,而忽略了对教材的钻研和教学方法的设计等。这样的方式对学生来说非常不利,虽然课堂上呈现了更加丰富的教学内容,但是有很多都是与课堂无关紧要的内容,教师没有必要将这些融入课堂。

篇9

关键词:中职学校 音乐鉴赏 教学

音乐教育是中等职业学校开展美育教育的一项重要手段。音乐鉴赏作为中职音乐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能够很好地培养中职生的审美意识,锻炼其审美能力,不断提高其审美素质。通过近年来的教学实践,笔者深深地体会到了要想取得最佳教学成效,就一定要认真设计课堂教学,深入理解音乐作品之内涵,结合中职生实际,选用合理的教学方法与组织方式,才能使音乐鉴赏教学达到教学的目的。[1]

一、科学选择中职音乐鉴赏教学的内容

音乐鉴赏需要有相当的音乐知识以及文化素养。一般情况下,文化素质之高低与音乐鉴赏的深浅成正比关系。文化素质比较高的人更加易于理解音乐所表达出来的内涵。例如,对于天文学具有兴趣的人较为容易理解《行星组曲》,喜爱外国文学的学生更易于接受柴可夫斯基创作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幻想曲。对于一般中职学生而言,要想理解音乐的内涵,就一定要深入理解音乐的表现手法,尤其是对文化素质以及音乐基础比较差的学生,不但要深入掌握音乐欣赏的手段与方法,而且还应当注重于对音乐内容进行选择。对于这类学生,音乐教师应当选择一部分歌词较为直观、内容更易于理解的曲目。例如,《祖国啊!我永远热爱你》就具有歌词优美、情感真挚的特点,表达出对祖国的赞美之情。鉴赏此类作品不需进行过多地深入探究,也不需运用更多资料。因此,在音乐鉴赏教学中一定要区分出不一样的教学对象,科学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来实施教学。[2]

二、实施形式多元化的音乐鉴赏新课导入法

设计出新颖而又具有感召力的新课导入法,对于音乐鉴赏教学而言显得十分重要。它要求音乐教师的语言不仅要准确而生动,而且还应当幽默而发人深省,而且富有新鲜感与吸引力。一是情境导入式教学法。要运用和音乐有关的诗歌、故事与图画,或者由教师运用自身生活体验,自然而然地将学生引入到预设的音乐环境当中。二是兴趣激发式教学法。兴趣始终是学生最好的老师。运用简明扼要的语言,能够更好地调动起中职生们的求知欲望,激发出学学习者强烈的学习积极性。比如,在“音乐能告诉我们什么”教学中,教师可向学生们提出如下问题:在人们日常生活当中有什么事情需要音乐来进行辅助完成?学生们积极回答,有回答升国旗时的,有回答颁奖时的,也有回答运动会入场仪式时的,还有回答婚礼仪式时的。由此,教师可顺利地导入新课,看来音乐对于大家的生活的确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已成为我们生活当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音乐一直伴随着我们成长,而且丰富了人们生活之内涵,随后再导入新课学习。又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可谓是举世瞩目,教师可以将开幕式背景音乐进行一番介绍,并对不同的音乐情绪进行对比,这样不仅能够提升中职生们的民族自豪感,而且还会对音乐课的学习内容产生更为浓厚之兴趣。三是情感交流式教学法。运用和学生之间深入交流来进行新课导入,不但有利于更好地激发出学生对于音乐所具有的求知欲望,同时还能调节学生们的紧张情绪,形成轻松而积极的教学环境。比如,在国庆期间,中职学校可以组织多种类型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从而陶冶学生们的爱国主义思想,这就为学生们下一步鉴赏《祖国颂》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并且教育学生们认真学习,为建设祖国美好山河而努力拼搏。

三、强化中职生音乐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如今,国家实力完全取决于其具有多少创新型人才。教师要更多地鼓励学生们产生创新思维,引导其更加大胆地投入创造和实践。音乐鉴赏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科目,应当在教学中更好地激发出学生们所具有的创新意识,比如,要让学生们通过演唱或者演奏来感受到音乐所具有真、善、美。同时,还应开展各类音乐鉴赏课外活动,把学生们学到的音乐知识运用于实践之中。比如,可以让学生们成立广播站,由其自编内容来宣传音乐方面的知识、故事,鉴赏中外名曲等,从而更好地拓展中职生们的视野,提升其实践能力与鉴赏水平。

四、积极营造良好的音乐鉴赏情境

美好的语言在音乐鉴赏教学中能够生动地展现出欣赏的内容,从而描绘出音乐所具有的意境,而且还能联系其切身生活体验,将其带入到令人向往的音乐境界之中,得到更好的体验。因此,音乐教师应当成为音乐作品的鉴赏者,深入理解与准确把握音乐中所蕴涵的思想,更好地组织与应用语言。比如,在鉴赏名曲《春江花月夜》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朗诵式语调,细致地描绘出春、江、花、月、夜等相互结合之美妙情境,让学习者置身其中,从而领略到音乐所带来的美妙感觉。再如,在鉴赏圣桑的名曲《天鹅》时,应当以感情为线加以切入,引领学生们深入鉴赏。教师那极具感染力的语调能够描绘出一幅动人心弦的画面:美妙的月光、平静的湖面、一只优雅但又将面对死亡的伤感天鹅,在月光下慢慢地和生命告别。在这一幽雅的氛围之中,伤感的音乐与教师艺术化的语言就能够为中职生们带去美的享受。美妙的语言就如同诗一样。中职音乐教师在音乐鉴赏教学中要具备诗人的审美气质以及良好的语言组织能力,在课堂中积极释放情感,做到以情带情,创设出引领学生们进行音乐鉴赏的美好意境,从而实现音乐鉴赏之目的。[3]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中等职业学校音乐鉴赏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当巧妙地应用各类教学手段,深入挖掘音乐作品所具有的内涵,时时处处为广大学生着想,从而让学生们能够真正地体会到音乐之美。广大中职音乐教师应当想方设法,让学生们尽情地去领略到音乐之美,让学生们在美好的音乐氛围中快乐地成长,以期实现中职音乐教育所具有的育人目标。

参考文献:

[1]王树萍. 浅析学生音乐欣赏的心理因素[J]. 中国音乐教育,2002(6).

篇10

传统音乐教学只是停留在对基础音乐如乐谱的学习、乐器的认知以及个别乐曲的学唱上,而很少注重培养学生对音乐的鉴赏能力。经过初中音乐的学习后,学生只是学会了一些简单的乐谱、乐器和乐曲的认知和学唱,对于鉴赏音乐的能力根本没有得到培养。学生对音乐的鉴赏是有差异性的,所以,对于乐曲的学习不能仅仅局限于老师所教学的乐曲上,不能要求学生对音乐的欣赏完全一样。有些学生喜欢布鲁斯,有些学生喜欢摇滚,还有些同学喜欢传统的京剧,老师对这些学生的统一要求不仅不能达到老师所预期的效果,而且会导致学生对所喜欢的音乐类型的鉴赏能力得不到提高。虽然学生和老师都在努力但还是会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初中生正是兴趣培养的关键时期,此时不仅有着孩童一样的好奇心与探索欲望,而且还具备了学习知识与技能的头脑与身心。传统音乐教学只是教授一些对乐器的认知而不是对乐器的演奏,学生对于乐器无法亲自感受,导致学生对学习音乐的兴趣下降,无法达到音乐教学对学生音乐鉴赏能力培养的目的。

二、如何完善初中音乐教学

1.鼓励学生进行音乐鉴赏

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对于乐曲的欣赏鉴别都会有所不同,老师应该鼓励学生培养自己音乐鉴赏的能力。老师给予指导,而并不是强制要求每一个学生都去欣赏同一首乐曲。这样学生不仅对不同音乐的鉴赏能力得到提升,而且老师也培养了一批批对不同音乐有些独特见解与欣赏能力的学生,有着“事半功倍”的

效果。

2.积极地让学生进行音乐实践

初中音乐教学不能单纯地只是教授乐器的认知,应该让学生与乐器多接触,才能感受音乐的美妙与神奇,音乐的基础教学在实践中得到应用,不知不觉间学生对于音乐的鉴赏能力就会得到培养。实践出真知,学生对乐器的亲自接触与对音乐的亲自体会比单纯地学习音乐知识对于学生音乐素养的提升效果要好很多。音乐,是跨越时空的桥梁,通过对于音乐的欣赏,我们除了单纯地感受音乐旋律的美,更是感受音乐内涵之美,它既是心情,又是作曲家的时代的缩影。在这门课的学习中不但一定程度上了解了这个时代的音乐,更是在这些艺术家的身上学到了追求理想的不放弃精神和为实现目标不断奋斗的高尚品格。

3.提高学生对音乐的认识与感悟

音乐是一种独特的传播方式,它可以把人们的喜怒哀乐集于一起,对人的情感产生一种共鸣;在生活,学习之中,我们离不开音乐,时刻都在想着它,让它陪伴我们度过每一个时刻。音乐是在实践过程中展示的诉诸听觉的一门艺术,它的基本手段是有组织的乐音构成有特定精神内涵的印象结构形式,音域很难对客观现实进行再现和描述,但是极善于抒发感情和情绪。声音是它存在的形式,它具有运动性、流逝性、连贯性、差异性与听悟性。

综上所述,每个学生都是国家的未来,音乐是发现世界美的窗口,提高初中生的音乐素养是给未来一双美丽的翅膀。

4.培养学生个人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