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鉴赏教学范文
时间:2023-03-16 22:51:5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美术鉴赏教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美术鉴赏是一种由后天专门训练而获得的特殊能力,美术教学应鼓励学生直率地描述直观感受。在教学中,部分学生对民间美术这一艺术认识不足,认为它俗气、土气,是乡野艺术,不能与高雅的学院艺术相提并论。针对这些学生的这些认识,在鉴赏教学中,我们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帮助学生理解和把握美的规律、体验和欣赏美。我们要从以下几方面解决问题,认识民间美术。
一、民俗与民间美术的血肉关系
民俗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它的产生是人类对社会生活的一种理解。民间美术就是一种民俗现象,包含着丰富的民俗文化价值,民间美术的产生、发生与社会历史文化密不可分的。许多民间美术的造型直接来源于日常民俗活动,比如以前旧的结婚礼俗活动,产生了轿帘刺绣、盖头等刺绣艺术品,产生了各种制作精美的面花艺术品,过春节、正月十五闹花灯这种传统的民俗活动也产生了年画、剪纸、面具、大头娃娃、舞狮等艺术作品,可见没有民俗活动,就不会有与之相关的民间美术。民间美术是一种带有原发性的美术形式,它在传承的过程中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相关,自诞生之日起就融合在人们生活的点点滴滴之中。民俗在整个历史过程中,是民间美术品用来承载民间文化精神等观念形态的媒介,是民间美术的载体,没有民俗活动就没有民间美术。
二、民间艺术的情与美
民间美术的情与美的流露,是民间美术的灵魂。许多民间美术都渗透着母亲的真挚情感,比如在陕西农村,有种娃娃睡觉用的耳枕,会做成各种孩子喜爱的精美动物造型,中间还留有一个洞,这样,孩子睡觉时就不会压着耳朵,泪水也不会湿了枕头,平时也可以当做玩具。又如孩子戴的帽子、穿的鞋子,都会做成老虎的形状,虎帽、虎鞋把孩子打扮得“虎头虎脑”,也蕴含着母亲深深的祝福,愿自己的孩子像老虎一样,百病不生、百毒不侵,勇敢、健壮、健康地成长。虎鞋已经够漂亮的了,细心的母亲还会在后面加上一条上翘的尾巴,成了便于提鞋的鞋拔子,这无一不是母爱的结晶,这真诚无私的爱心是人世间最美好的艺术。作为素质教育的绘画艺术鉴赏教育,其不是为培养专职鉴赏家,而是通过美育,培养学生对美术文化的理解力,学会欣赏周围生活中的一切视觉形式,进而使审美接受不是视觉接受,也不是大脑接受,而是整个身心的接受。
民间美术的发展具有传承性,民间美术从古到今,世代相传,它在传承的基础上吸收、改造和发展,并且留有每个时代的烙印,在劳动人民的生产生活和社会所需中不断进行创作。就剪纸这一民间美术表现形式来说,它是一家族的女长者自娱自乐的一种民间美术行为,是一种土生土长的文化现象,并且在农闲时传给下一代。她传授的不仅是民间剪纸、表现技巧、造型特点,更多的是这一较悠久深远的传统文化的内涵和当地生活中的风俗时令、人生礼仪。所有这些民间美术作品都已成为中华民族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在民众中代代传承。可以说民间美术不仅仅是一种民俗文化,它还真实而又形象生动地记载着民间习俗,展示、维系和丰富着民俗文化,为民俗文化活动增添亮丽的色彩。
三、对生命的渴望与礼赞
篇2
关键词:美术鉴赏;油画鉴赏;教学
1进行油画鉴赏教学的重要作用
油画有着悠久的历史,其构图方法、空间的表达形式、色彩的搭配运用、光影的变换都有着其独到之处。加强油画鉴赏教学可以令高校学生将视觉感受与艺术鉴赏能力相结合,不仅能够加强学生对于文化艺术的审美、鉴赏能力,还能够优化健全学生的性格。[1]进行油画鉴赏教学,培养高校学生的审美能力,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要联系想象、进行评价,还要完善自己的观察力、分析能力和情感感受能力,塑造一个完整而强大的精神世界。在开展油画鉴赏课程的过程中,我们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不能只向学生教授关于优化的内容知识,还要引导学生对油画中所包含的情感进行深入分析,理解油画中所表达的精神。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对艺术的鉴赏能力,锻炼他们形成一个良好的鉴赏思维。
2现阶段高校美术鉴赏课程中油画鉴赏教学存在的弊端
现阶段,高校对于油画鉴赏反面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和不足之处。教学的目标不够明确,加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单一的教学方式,令教学质量下降,教学效果不是特别明显。而且美术鉴赏课程大多是选修课程,对非美术专业的高校学生来说,枯燥单一的教学方式和内容容易令其丧失对油画鉴赏课程的兴趣,成为他们学习的压力,就无法达到高校为学生开设该课程的目的。[2]
2.1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对精神层面重视不足,片面教授知识内容
教师在油画鉴赏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过于重视油画的知识内容,让学生在课堂中学习油画的创作背景、作者的生平简介、油画的色彩搭配、构图形式以及创作风格、创作手法和技巧等等。这些知识内容对于广大的非美术专业学生来说,晦涩枯燥,对专业的要求过高,一般同学学习起来很困难,这就使得学生对油画学习望而生畏,丧失了对油画鉴赏的学习兴趣。其实增设美术鉴赏课程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可是教师在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忽视了艺术感悟和精神的探索,没有将油画中的精神气息向学生们展示出来,没有将油画鉴赏同精神教育结合起来。
2.2油画鉴赏课程中的教学目标不够清晰
我国高校设置美术鉴赏课程的教学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提高鉴赏能力,培养审美情趣,增强学生的文学水平以及艺术欣赏水平,适应社会发展对于文化艺术层面的需求。美术鉴赏课程中的油画鉴赏的教学任务尤为重要,因为通过学生对油画进行鉴赏,能够扩宽学生对于知识内涵层面的理解,充分了解世界文化的异同,提高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现阶段许多高校教师在油画鉴赏的教学活动过程中使用大量的专业名词及术语,一些没有美术基础的同学对于类似构图形式、理论技巧、色彩搭配等专业知识接受起来非常困难。他们会觉得枯燥无趣、晦涩难懂,失去了学习的兴趣,也不能让学生感受到进行油画鉴赏的真正意义所在。这是因为教师对于油画鉴赏的目标还不够明确,油画鉴赏的首要教学目标是引导学生能够体会油画作品中所表达的精神内涵及情感流露,这才能够实现教学真正的鉴赏效果,达到美育的教学目标。[3]
2.3在油画鉴赏的教学过程中不够重视油画的文化性
油画最早在欧洲产生,写实风格较强。随着东西方文化的交流融合,油画进入了中国,早期中国的油画是以模仿西方为主。中国地域辽阔、历史悠久,艺术家以此为基础,在模仿的基础上推陈出新,将特定的民族文化、鲜明的时代背景、独特的地域风格、个人的生活经历融入其中,这就使得油画作品饱含文化价值。但在油画鉴赏的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注重对油画技巧的讲解,忽视了油画作品中包含的文化价值,不能让学生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作者的生活经历;没有引导学生对油画作品所包含的文化价值进行深入分析,就不能使学生对油画作品进行感悟和理解。[4]
3针对现阶段高校油画鉴赏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的合理措施
3.1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重视学生在油画鉴赏中的精神感悟
教师在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不能只向学生教授油画的构图方式、创作风格、理论技巧、色彩搭配等美术专业知识,从而忽视了油画作品中所包含的精神内涵。我们首先要将专业知识的名词进行转化和简化,让非美术专业的学生能够很容易地接受,激发他们对油画鉴赏课程的积极性。其次我们要在油画鉴赏的教学过程中,加强引导学生对油画作品精神层次的探索、对情感方面的感受以及对艺术方面的感悟。将美术教育与油画鉴赏紧密地联合起来,促使学生能够体会到油画作品中所包含的价值和思想内涵,增强自身的审美情趣、观察能力以及鉴赏能力。
3.2在油画鉴赏的教学中要明确教学目标高校在进行油画鉴赏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应该将增强学生的审美情趣、鉴赏能力作为教学目标,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与艺术素养,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我们可以在油画鉴赏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以欣赏中西方的经典油画作品为出发点,增强学生对中西方油画的差异、中国油画独特特点的了解和认识,进而扩宽他们的知识层面,提升他们的鉴赏能力。我们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介绍作品的创作背景、风格、技巧形式,还要锻炼他们对油画精神的感受能力和欣赏水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5]
3.3在油画鉴赏的教学过程中重视油画的文化性
在油画鉴赏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引导学生对油画中包含的特定的民族文化、鲜明的时代背景、个人的生活经历、独特的地域风格进行正确的把握,重视油画中包含的巨大的文化价值。我们要让学生充分了解油画作品的创作背景、作者的生活经历,让学生能够感受到油画作品中展现出来的人文关怀以及文学和美学价值。对油画作品的文化价值进行深入分析,令学生对作品进行更加深刻的理解和感悟,让学生在鉴赏的过程中感受到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文化的传承与发扬,培养他们对发扬民族文化的责任感。
3.4在油画鉴赏教学中要注重油画语言的表达方式
油画内在情感的主要表达方式就是色彩,色彩在油画的发展过程中占据重要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引导学生对油画的色彩语言进行重视,感受色彩对于油画作品注入的魅力和灵魂;还要加强学生对于油画肌理语言的重视,通过油画的肌理语言把握作品的思想情感。
篇3
关键词:高中美术;鉴赏教学;激发兴趣;创造氛围;美术语言。
鉴赏,是高中美术教育阶段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是对初中阶段美术欣赏和评述的一个飞跃和拓展,是对学生观察能力和品鉴能力的一次全面考验。高中阶段的美术鉴赏,主要是引导学生运用感官感知、经验和相应的知识,对美术作品进行体验、联想、分析判断的一系列过程。事实上,鉴赏高于一般的“欣赏”,欣赏只是表面的感知,而鉴赏则是要求学生从专业的角度,用心去体验美术作品,在感受美术“美”的同时,也形成对民族文化艺术、对世界文化艺术的热爱之情。一般来说,鉴赏包括对形象、色彩、创作风格等艺术因素的审美,同时也包括对其中所蕴含的社会历史文化、性格心理、人文情怀等因素的鉴赏和体验。由此可见,高中美术课程中的鉴赏,其实是一系列较为复杂和深刻的情感和心理体验,对高中学生有较好的要求,这就意味着教师需要在教学中,从激发学生的兴趣、从创造美术氛围、从美术语言的运用等方面指导学生进行鉴赏。
一、激发学生的兴趣,实现快乐鉴赏
在新课改下,高中美术教育对学生的鉴赏能力提出了较为明确的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遵循相关的纲要,在实践中实现教学目标。但关键的问题是,教师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达成这些标准,是值得教学共同探讨的问题。笔者认为,提高鉴赏能力的第一步,就要激发学生学习美术鉴赏的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美术鉴赏活动。因为,学生只有对美术鉴赏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积极主动的参与课堂学习,才能不断地提高审美能力。因此,教师首先要具备广阔的知识和深厚专业知识,并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化和分解,提炼出教学核心要点,其次,要充分的运用自身的教学能力,用富有个性的教学方法,以感染力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比如说,学生在鉴赏美术作品的过程中,对作品的色彩关系是很难辨别的,尤其是具体到色相关系、明度关系、纯度关系,还有冷暖关系以及它们的整体对比关系时,学生理解起来具有一定的难度。但在鉴赏学习的过程中,对色彩关系的辨别,却又是最为核心的一个内容,学生必须要掌握,这样才能了解作品。所以,如果学生没有兴趣去辨别色彩,只是以完成任务的心态去面对,那很难收到好的效果。所以,笔者别出心裁,挑选几个衣服颜色各异的同学,在课堂上进行排队,让他们代表一种颜色由同学们进行观察,并且不断变换位置,形象地展示了色彩之间的对比和次序。通过这种方式来让同学们认识色彩。学生也在这样的活动中,产生了较为浓厚的学习兴趣,并能够在学习中掌握色彩关系的变化规律,对学生在鉴赏中的色彩分辨极为有利。
二、营造鉴赏氛围,渲染课堂教学
美术,本就绚丽多彩。这就意味着课堂教学也应该是绚丽多彩的。如果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采用的教学方法和模式过于单调,那不仅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热情,也会影响美术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特别是在鉴赏教学中,如果教师所展示的美术作品过于单一,展示的方式过于单调,那就很难形成良好的课堂气氛,也就很难达到课堂教学的效果。
因此,笔者认为在鉴赏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要注意加强课堂教学氛围的渲染,改平面教学为立体教学,让学生在多视觉的角度中,完成鉴赏之旅。比如说,在人物肖像画的鉴赏系列教学中,笔者就采用了影音与画面结合的方式。如在鉴赏《蒙娜丽莎》这一世界名作的过程中,笔者就以“蒙娜丽莎的微笑”为主题,在课堂上观看一系列的“世界微笑”视频资料,让学生在沉积在“笑脸”中,慢慢地回到蒙娜丽莎本身,从不同的“微笑”进行对比,感受蒙娜丽莎那令全世界着迷的微笑,并能够深化到情感深处,体验这一笑脸所代表的文化意蕴,或是意大利式的微笑,或是整个欧洲式的微笑,或是达・芬奇自己内心的浅笑,无论是何种结论,都是学生鉴赏的升华。
三、让学生用美术的语言看美术
对高中学生而言,学会运用美术的语言,去鉴赏美术,是最基本的任务之一。美术的基本语言元素主要有点、线、面、色。但是,在不同的文化环境和意识形态的影响下,各个民族又产生了较为独特的美术语言,比如中国绘画中讲求笔墨、意趣、虚实、章法等,西方绘画中的透视、质感、空间、色彩等。因此,教师应该让学生学会用不同的语言,看不同的美术作品。当然,因为学生知识结构、生活经历、个性等存在一定的差别,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还应该引导学生对作品进行再创造。
四、结语
篇4
关键词:中学美术 鉴赏 教学
美术鉴赏成为普通中学的一门必修课,虽然课时量不是很大,但它也是美术教育教学的一项重大决策,与其他学科体系相比,还有许多值得完善的地方。而且现阶段美术鉴赏和其他基础教学一样,存在着严重的重视基础而忽视其它教育功能的作用,与生活严重脱离,再加上其教学内容的特殊,所以在教学实践中有许多值得我们教师探索的地方。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中学美术鉴赏教学的方法和策略。
一、利用传统文化进行有效地美术鉴赏教育
社会的发展引起了人们在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方面的深刻变化,当代文化环境下的中学生在他们的审美观念上也表现出强烈的时代特征。这表现在潜意识里,民族传统的审美文化对当代青少年心理的深刻烙印。在美术鉴赏教学中可以采取如下适当的方法:
在文化情境中实施美术鉴赏。如在教学中强化学生鉴赏美术作品中的传统精神的能力。例如,可以从中国美术作品中的语言入手,引领学生结合中国书法来赏析绘画中的“线”的功力、情感、个性、格调,以及与中国书法的关系,还可以从传统审美观念对“意境”的追求出发,来赏析传统绘画中的“无我之境”与“有我之境”、道风与意境的关系通过这些方式,来帮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美术中所体现的人文精神,也可以说在民族文化情境中学会鉴赏。
使用更多的教学形式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他们对传统美术作品的兴趣和鉴赏能力。首先,可以用鉴赏原作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兴趣。比如带学生进入美术馆、博物馆。其次,可以利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系统,从声音、图像、视频等多角度刺激学生,使其接受更多的传统美术信息,提供更好的展示氛围。
二、利用网络进行有效的美术鉴赏教学
随着网络文化的普及,课程资源变得越来越丰富,学生们不仅可以通过网络自主寻找教学所需资源,还可以以网络为平台进行观点的交流。
变学生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为师生互动。在计算机与网络普及之前,传统的教学方式往往是单一性:由教师传授给学生。这种教学方式带来的后果是:学生的学习变成了被动的接受。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方式影响了学习结果,单纯的行为参与方式并不能促进学生高层次思维能力的发展,只有以积极的情感体验和深层次的认知参与为核心的学习方式,才能促进学生包括高层次在内的全面素质的提高。电脑网络社会提倡的是人机互动,甚至是人与网络上的其他人的互动。
实施美术鉴赏教学的媒体手段获得了拓展。自从在多媒体教室上过美术鉴赏课后,学生们都反映希望多在那里上课。无疑,良好的教学设备是美术鉴赏学习的必要保证,学生们在这样的条件下可以获得更美的审美体验。特别是网络教学兴起之后,学生们可以在网络教室里直接通过点击鼠标、敲动键盘来任意选择、放大美术作品,并在网络上实现与教师、同学交流鉴赏体会,这样的学习方式大大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使得美术鉴赏教学更具有成效。
三、利用“百家论坛”在鉴赏中培养学生创造思维
在实际授课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只有主动参与欣赏和鉴赏各种艺术作品,才能真正理解和尊重世界多元文化艺术价值,形成自己宽容的开放性的审美心态。美术鉴赏中,学生的真实体验最为宝贵,我们应在理性的分析与理解作品价值的基础上,允许学生有自己的情感取向,因此,要敢于设置“百家论坛”,开展“百家”争“鸣”,倡导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让学生形成积极向上又富有个性特征的审美观念和审美态度。例如:鉴赏《蒙娜丽莎》那永久的微笑,有人从微笑中看出他的庄重、娴雅;有人从表情中看到她的是神秘莫测,心事重重;有人看出她体验了新兴资产阶级的乐观自信:悲观的人觉得她的微笑带点伤感;快乐的人觉得她的微笑中带有甜蜜。通过交流,让学生意识到作者巧妙的留下了一个空间,让观众用想象去填补,形成精神上的愉悦。
四、利用比较教学方法增强中学美术鉴赏教学效果
在美术鉴赏教学中,侧重于比较学的鉴赏方法也是常用的鉴赏方法之一。可以是纵向的比较,也可以是横向的比较,可以是同类比较,也可以是异类作品之间的比较。在确定了比较的对象之后,可以选择各种方法进行具体鉴赏。例如,选择比较鉴赏的对象为:《宝座上的圣母和圣婴》和《大公爵圣母》。《宝座上的圣母和圣婴》这幅画显得比较呆板,完全看不到古希腊艺术引以为荣、古罗马时代固守不变的那种表现人物动作和表情的绝技。按文艺复兴时艺术家们的观点,这件作品缺乏“人性”的。而在中世纪时期的肖像画大都如此。如果把《大公爵圣母》这件作品同《宝座上的圣母和圣婴》相比较,就会发现拉斐尔笔下的作品中洋溢着生命。圣母面部的造型和隐没在阴影中的方式,温柔的母亲怀抱着可爱的圣婴的和谐,充满着人间的温情,是那么的真实、可信。通过上述比较,可以清楚地了解中世纪绘画和文艺复兴时期绘画的区别之所在。同时,这些方法也可以借用到中国美术的鉴赏上来。此外,在对中国美术作品进行分析时,还可以依据中国文化中的“审美观念”原则来进行解读。以此给予学生更多的审美体验,从而增强他们的美术鉴赏能力。
以上是我对中学美术教育中提出的一些看法。目的是让“美术世界”与学生的生活世界相沟通.从而使学生在真正意义上获得对他们终身发展有益的美术鉴赏能力,从而达到人格的完善。让我们携手为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素质而共同努力。
“本文为2011年度广西教育厅课题立项项目,项目编号(201106LX511)”
参考文献:
[1]钱初熹.美术教学理论与方法[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篇5
关键词:中学;美术鉴赏;教学内容;方法
一、培养学生对于民间艺术的鉴赏能力
美术课程是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及审美能力的重要教学阵地,在中学美术鉴赏教学中,除了要让学生对于课本的知识有很好的理解与吸收外,从生活中以及从我们的文化中挖掘好的教学素材也是很有必要的。我国是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民族,随着时间的沉淀以及岁月的积累,很多好的民间艺术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的,这些内容都可以成为中学美术鉴赏教学的教学素材。以杭州这个城市为例,杭州作为一个古都有着悠久的传统文化艺术,流传千古的民间故事《白蛇传》、《梁祝》,独具魅力的西湖山水,南宋古街的原貌展现,古越文化的璀璨夺目……作为要将古今中外一切经典性的文化艺术遗产自然地溶入到课堂教学中,并使之成为学生成长的养分的中学美术课程的教学过程而言,无疑承载着发展与传承这种地方文化艺术的重任,这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更是人才成长的需要,地方艺术文化正好能够为这种需求提供良好的土壤与空间,让美术课程的教学更有韵味。
二、培养学生对于地方传统艺术的鉴赏能力
地方传统艺术也是很有美学价值的中学美术教学素材,地方传统艺术中不仅有着丰富的美术元素,这其中更是有着很深的文化底蕴需要学生去用心感知。地方传统艺术也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地方历史文化的见证。比如:南宋河坊街的仿古一条街,将南宋时期繁荣的生活景象进行了真实的展现,仿古的飞檐建筑造型,喧闹的吆喝声,传统的糕点,旧日店铺依稀可辨,为我们勾勒出一幅繁荣的古代水乡市集景象。又如:丝绸仿古一条街,再现了丝绸之路的繁华和传统文化,那一块块绚丽如水的丝织品在传统图案和现代元素的结合下绽放着别样的光芒,这些独具特色的地方文化艺术遗产不仅揭示了当时人们的审美观、娱乐方式和生活方式,这样难得的地方传统文化艺术更是中学美术课程的良好素材,它们将会极大的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丰富他们的知识,拓展他们的视野,并且也让地方传统文化艺术得到了传承与纪念。
三、拓宽美术课程的教学范畴
时常会听到教师说美术课程教学资源匮乏,如果我们能够把艺术课程的资源加以扩展,更多的尝试挖掘和利用各类有价值的美术鉴赏教学素材,并且开展更多的丰富多彩的艺术教学活动,这不仅能够让学生在接受精致的艺术文化熏陶教育的同时也增加艺术教育与生活的联系,进而提升学生的审美格调和思想内涵。在尝试拓宽美术课程的教学范畴的过程中,教师应当积极进行地方文化艺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应当充分的将地方文化资源与其特定的自然环境和特殊的人文环境相结合,这样才能够更真实的折射出当地人们的生活状态、生存方式和审美趣味,从而揭示当地人的价值观、审美观及人生观,这不仅能够让学生对于地方传统文化艺术有更为深入的认识,这对于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也是很有帮助的。
结语:在展开中学美术鉴赏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应当让学生接触到更多更为鲜活的教学素材,应当让学生对于我们悠久的传统文化以及其中涵盖的有价值的艺术元素有更好的理解与认知,这不仅能够很好的提升中学美术鉴赏课程的教学效率,这对于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及审美能力都有着很好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初中美术鉴赏课;教学;现状;策略
一直以来,学校和家长不重视音乐、美术等学科,认为中考中的学科才是第一位的,音乐、美术更多的是辅学科,不是主课,甚至有些学校为了充分利用时间,将美术课改为文化课教学,考试前将音乐、美术等上课时间让学生进行考前复习,这明显是对美术等课教学的不重视。因此,这类问题是素质教育推行过程中急需解决的问题。在美术鉴赏课的教学上,教师没有创新教学形式,没有结合学生的实际特点。此外,美术教师的教学能力水平不高也是突出问题,需要引起学校、教育部门等有关方面的重视。
初中美术鉴赏课对于培养学生的素质能力非常重要,对学生的今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广大一线美术教学工作者应该根据现在的初中美术鉴赏课的教学现状,扬长补缺,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
一、初中美术鉴赏课教学的现状
在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推动下,初中美术鉴赏课的教学有了很大的提高,如运用多媒体设备辅助教学,在课堂上播放一些美术作品的欣赏视频等,能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但是还存在一些问题。下面就初中美术鉴赏课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具体的分析。
1.美术教师的教学水平不高
要上好课,首先要求教师具有较强的专业知识。在乡村中学,一些美术教师甚至由其他学科的教师代上,上课内容就只是让学生看一些美术作品,这样的美术鉴赏课肯定收不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2.初中美术鉴赏课的教学形式没有创新
创新教学形式是当前教育背景下的基本要求。许多美术不是文化课的认识,许多美术鉴赏课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重视创新教学形式,而只是为了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对于学生来说,因为是“鉴赏课”,不用学生自己作画上,美术鉴赏课就意味着不用认真听,甚至可以干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如看小说等。这种现象导致初中美术鉴赏课的教学效果不理想,没有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
3.不注重美术鉴赏课的课外课后的教学
初中美术鉴赏课是一门生活中的学科,不仅生活中处处可以发现美,发现一些具有“美术意义上”的物品,这就需要注重将美术鉴赏课的教学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结合起来。一方面,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有目的地列举生活中的例子,引起学生讨论,以此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与兴趣;另一方面,教师要注重学生的课外课后的教学,如可以教给学生鉴赏生活中的建筑、物品造型等方法,让学生在生活中进行自我鉴赏。
二、应对当前初中美术鉴赏课现状的策略
1.加强对初中美术鉴赏课的教学教师队伍的建设
加强对初中美术鉴赏课的教学教师队伍的建设,是教育发展的内在要求。只有先建设好教师队伍,才能进一步提高当前的教育水平。对于初中美术鉴赏课来说,首先,学校、教师和家长要充分认识美术鉴赏课教学的重要意义。其次,学校要定期组织对教师的培训,并认真对待培训计划。最后,教师聘任要严控把关,聘任有真正专业知识、教学水平高的教师。
2.通过小组合作、课外探究的形式,提高美术鉴赏课的教学有效性
与其他的文化课教学一样,美术鉴赏课可以采取小组合作、课外探究的教学形式,既有利于加强师生间的沟通,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促进美术鉴赏课教学有效性的提高。因为,任何教学都需要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这样的教学才是成功的。
参考文献:
[1]魏萍.初中美术鉴赏课教学的现状与对策探讨[J].中学课程资源,2014(7).
[2]周楷.关注快速发展的美术欣赏教学――从小学到大学美术欣赏教学几个问题的思考[J].中国美术教育,1996(3).
篇7
一、传统中学美术鉴赏教学方法的局限性
(一)教学方式缺乏趣味性新课改提倡提高学生对课程的兴趣,鼓励学生主动学习,这正是传统教学方法所缺少的一点。在传统学美术鉴赏教学中,教师主要就是通过让学生进行美术作品欣赏、讲解作品的特点和取得的主要成就,这样就算完成了对一幅美术作品的鉴赏。然而这种方法对学生来说是非常无趣的。中学生还没有比较多的美术知识,对于那些专业的鉴赏术语也不能完全理解,在这种情况下,只是向他们讲解大师们的鉴赏结果是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的。如果学生不能产生兴趣,就会失去学习积极性,这将对课程教学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
(二)鉴赏方式缺乏多样性在传统的初中美术鉴赏教学中,教师通常只依赖于课本向学生教授鉴赏方法,学生只能了解比较单一的鉴赏方法,没有充分利用新课改下丰富的教学资源。同时,教师也会将一些大师的鉴赏结果作为一种标准答案,使学生用一种方法进行鉴赏,学生不能多角度、多方面地对一幅美术作品进行鉴赏,也无法表达自己的观点,这不仅会限制学生鉴赏能力的发展,更会扼杀学生的创造力和自信心,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新课改下初中美术鉴赏教学方法
(一)用多种方式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和理解美术鉴赏能力主要就是考查学生对一幅美术作品的感受和理解,学习用科学的方法对作品进行理解,表达自己的感受。在传统教学中,学生对作品的理解主要来自教师的讲解,然而在新课改背景下,学生有丰富的教学资源可以利用,在对作品进行理解鉴赏时,不应该局限于书本的知识和教师的讲解。教师在教学中,应该鼓励学生用描述、表演等多种方式来表达自己对作品的感受。鼓励学生使用图书馆资料或在互联网上查找资料,全面了解一幅美术作品的背景、作者、影响等信息,以帮助学生理解作品内涵;组织学生开展课外活动。例如,去美术展馆进行观赏,或者组织调查活动等,不仅能开拓学生眼界,也能帮助他们了解更多作品的背景。鼓励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积极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并且多与同学教师交流想法,开阔学生的鉴赏思路。
(二)教学方法要因材施教新课改提倡因材施教,避免学生学习超过其承受范围的知识。初中的美术鉴赏教学也要注意因材施教。美术鉴赏能力不易培养,这与学生的教育环境是有较大关联的,而且对于初中学生来说,他们根本没有形成一个正确的美术鉴赏的概念,还不能理解艺术鉴赏的魅力和内涵。因此,在对初中学生传授美术鉴赏知识时,不要使用太多他们不能理解的专业术语,教学重点应该是在培养学生对美术鉴赏的兴趣上,适当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对于一些比较有天赋的学生或者对美术鉴赏比较敏感的学生,教师可以适当加强鉴赏能力的培养,但是对于一些没有太大兴趣的学生,教师的教学应该是首先要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逐渐体会到美术鉴赏的美,并学习到初步的鉴赏方法。教师也可以让鉴赏能力相对较强的学生多与其他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激起其他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能提高所有学生对作品的理解。不管学生的能力如何,教师都应该鼓励他们勇敢说出自己的想法,对学生的想法要加以鼓励和纠正,逐步使学生掌握正确的鉴赏方法。
(三)全面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力新课改提出,学生学习的目的不仅是为了掌握知识,更是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初中美术鉴赏教学的目的最终也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艺术素养。美术鉴赏作为初中的一门基础艺术课程,目的正是在这个学生开始培养自己各方面的综合能力的时期,引导学生感受艺术的美丽,学会对艺术作品的鉴赏方法。这是一门使学生真正接触到系统的艺术鉴赏学科的基础课程,对于学生艺术鉴赏力地培养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教师在美术鉴赏教学中应该加强对学生艺术鉴赏力的培养,使学生在生活中用鉴赏的目光欣赏生活,感受艺术。要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力,需要学生从多角度对艺术作品进行理解,尤其是要对艺术作品的背景和作者的个人经历和情感变化进行深入研究和理解,教师也应该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分享自己的鉴赏方法,全面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体会到美术作品的美丽和蕴含的深刻道理。
篇8
一、构建美术鉴赏自主课堂的重要性
美术鉴赏课程是高中美术教育的关键组成部分,也是美术教育课程的进一步拓展和补充,它将具有创造性的思想活动和实践活动有机结合,让学生在对美术作品进行鉴赏、评价过程中,不断的提升自身的审美意识,深刻感受到本民族的文化精神和魅力,并且能给予西方文化足够的理解和尊重。新课标也在不断强调,教师要多开展与美术鉴赏课程相关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其中,进行独立的思考和鉴赏,并且能够对鉴赏内容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究和评价,从而获得不同层面的启发和感受[1]。另外,美术鉴赏课程的开展,也能够帮助学生不断巩固所学到的美术知识和鉴赏技能,在欣赏美术作品过程中,也能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形成积极的个人情感和价值观。自主课堂的主要学习形式,就是组织学生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对美术作品进行自觉主动的探究学习,从而让学生在轻松、自由、愉快的学习环境中学习和积累美术知识。
二、高中美术鉴赏自主课堂的实施策略
1、提高课堂氛围,激发学生鉴赏兴趣和积极性
兴趣是学生学习美术知识,参与鉴赏活动的关键动力,也是实施自主课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鉴赏能力的重要前提。在高中美术教学中,教师应该及时的更新教学理念,根据教学内容和要要求,开展不同形式的自主课堂,让学生成为鉴赏课堂真正的主人,使学生在鉴赏、评价过程中感受到艺术作品的魅力,从而促进学生自觉主动的参与到鉴赏活动中[2]。例如:在带领学生鉴赏印象派作品时,传统教学方式一般都是先由教师为学生讲解作品是艺术境界和创作手法,以及创作者的思想感情,然后在引导学生对作品进行进一步的欣赏。这样的方式虽然能够让学生积累到丰富的写作手法,但单一鉴赏方式不免会让学生觉得过于枯燥。在开展自主鉴赏课堂时,教师可以提前让学生搜集关于印象派代表人物的背景资料和生平事迹,让学生对作品的创作背景有充分的了解和掌握,然后再让学生在课堂上对于作品内容进行自主的鉴赏和评价,之后再给予每位学生固定的时间,让学生发表自己了解作品背景和鉴赏过后的感受和启发,最后再由教师做最终的指导和补充,以及对学生的自主鉴赏结果和方法,给予客观的评价和指导。这样的方式能够让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和求知欲,对艺术作品进行鉴赏,从而对作品有更深层次的了解和启发。另外,也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开展自主鉴赏课堂,调动学生的鉴赏积极性。例如:在引导学生对陶瓷作品进行鉴赏时,学生对陶瓷的了解都比较少,教师的讲解也无法让学生透彻的理解。在自主课堂上,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人鬼情未了》中男女主角制作陶瓷作品的片段,使学生通过观看视频对陶瓷产生感性的认识,从而能够带着浓厚的求知欲去进行陶瓷作品的鉴赏,也能够深刻感受到作者想要传达的历史文化,以及艺术情感。这样能够使学生的鉴赏积极性被充分的调动起来,从而在今后的鉴赏学习中,能够更加主动的参与到鉴赏活动中。也让学生在自主鉴赏、分析、体会过程中,不断拓宽自身艺术视野,自主观察、分析、感知能够也得到不断的提升。
2、开展合作学习,提升自主鉴赏课堂的学习效果
在开展自主鉴赏课程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不断更新学习方式,从而营造出轻松、和谐高校的自主鉴赏课堂。合作学习法是开展自主鉴赏课堂,以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谈及能力的关键方式。教师可以将学生划分成几个小组,引导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开展合作鉴赏学习,使学生通过互相配合、帮助,去共同发现和解决在鉴赏过程中遇到的难题,运用团队的力量为本小组赢得荣誉,从而提高学生参与合作鉴赏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以及沟通和创新能力[3]。例如:在讲解“图像与眼睛”一课时,可以给个小组分发不同的图像案例,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对图像案例进行分析、对比,并总结出具象、意象和抽象的含义、特征和区别。小组讨论结束后还要引导学生将讨论结果在班级内部进行共享,在学生陈述结论过程中,教师还要给予适当的指导和评价,使学生能够对本小组的结论进行不断的完善,对鉴赏内容也有更深刻的认识和印象,从而不断提升自主鉴赏课堂的学习效果。
3、开展课外活动,拓展课堂鉴赏知识
艺术源于生活,高中美术鉴赏课堂的开展紧靠书本上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因此美术自主鉴课堂的构建不能局限于学校,还要适当的拓展到学生的实际生活中去,不断为学生延伸课外知识,使学生能够不断的发现生活中的美,受到艺术的熏陶,引导学生自觉主动的去欣赏和感受生活中的美,从而构建出生活中的自主鉴赏课堂。例如:在带领学生鉴赏《清明上河图》时,就可以引导学生去搜集和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以及风俗习惯,并结合我们现代的实际生活习惯进行鉴赏;在鉴赏《蒙娜丽莎》时,可以为学生播放相关的影视作品,从而使学生对作品有更直观的感受。这样使美术鉴赏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生活中的一部分,也使学生的鉴赏、观察、创新能力得到不断的提升。
三、结语
篇9
关键词:高中美术;优化;鉴赏教学
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1)教师应当进行正确的自身定位,也就是说,教师应当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从课堂的主体转变为课堂教学引导者。因而,教师在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应当充分的担任一个引导者以及组织者的角色,当学生学习出现困难时施以援手,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2)教师应当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同学间的关系,学生间应当相互帮助共同进步,例如,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可以相互纠正其鉴赏观点以及出现的问题,共同进步,从而形成良好的竞争态势。当然,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仍存在相关的不利于高中美术鉴赏教学的情况出现。如,学生课堂违纪或者作业抄袭、课堂不思考等现象。此时,教师应当及时发展,及时更正,从而提升其高中美术鉴赏教学质量。
二、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
课堂是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的主阵地,因而教师应当努力构建良好的课堂气氛,而良好的课堂气氛一定程度上保障了高中美术鉴赏教学的教学质量。而积极愉悦的课堂气氛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及求知欲。同时,它也反映出师生间、学生间的关系程度。在积极愉悦课堂气氛下,学生普遍会积极的主动参与到高中美术鉴赏教学过程中。此时,学生的学习成绩普遍会有所上升,而如果课堂学习氛围较为紧张压抑,那么学生在重压情况下,学生的学习成绩便会普遍下降。为此,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中应当充分的采取相关的措施来调控课堂教学氛围,使课堂教学氛围更加愉悦轻松。
综上所述,教师在进行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应当注重对学生的兴趣的培养,建立良好的师生间的关系,为学生进行学习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提升高中美术鉴赏教学的教学质量。
篇10
关键词:美术鉴赏、审美素养、能力、教学、美术作品
引言:根据《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的精神,安徽省自2006年秋季实行了新的课程改革,新课标美术教材共设置5个系列9个学习模块,具体是:(1)、美术鉴赏;(2)、绘画、雕塑;(3)、设计、工艺;(4)、书法、篆刻;(5)、现代媒体艺术(电脑绘画/电脑设计)。鉴于“美术鉴赏”对于高中学生形成美术鉴赏能力、提高审美素养具有主导和基础性作用,因此,美术鉴赏课就成为“选修”中的“必修”。那么,如何使学生通过美术鉴赏课的学习,提高自身的美术鉴赏能力、达到新课标提出的成就标准,具体来说,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改变被动传授式教学,让学生积极参与美术鉴赏活动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每天都能见到许多人物、景物或者各种图象。有时我们会被动地接受;有时又会根据自己的喜好或兴趣有目的的取舍,这是一种主动的接受方式。当我们翻开美术鉴赏这本书的时候,往往我们会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审美取向,对某些作品产生兴趣。比如,很多学生都比较喜欢那些内容表现经典的故事情节、圣经上的故事、古希腊神话或者对作者的生平故事感兴趣,例如,很多学生喜欢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这件作品,因为作品表现了在晚餐过程中,耶稣说出了:你们中间有一个人要出卖我这句话之后,十二个门徒内心和动作上不同的反映。再如,法国画家达维特的《贺拉斯兄弟的宣誓》、意大利画家米开朗基罗的《大卫》,都是这类题材的作品。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把握学生的这些兴趣点,采用角色表演的方式,改变以往只有教师个人表述的教学方法。当然,美术作品出了具象作品之外,还有抽象和意象的作品,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让学生理解不能以“好与不好”、“象与不象”评价作品的好坏,这些作品都是作者主观情感的表达。高中学生随着生理和心理的逐渐成熟,历史文化知识的不断积累,对生活中美的感受和判断也会渐渐成熟起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美术鉴赏活动中去,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教师应该改变过去被动式传授的教学方法,以一个引导者的身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给学生更大的空间,主动、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
二、增加美术鉴赏的基础知识的讲述,让学生学会基本的美术鉴赏的方法
俗话说:“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面对一件美术作品,要想看出其中的“门道”,就必须掌握美术鉴赏的基础知识,这里,最基本的基础知识包括:
1、美术语言:点、线、面、体、色彩、明暗、构图、透视、肌理、空间等。点在美术作品中式最小、最基本、最活跃的元素,一个笔触、一块色彩,都能把它当做一个基本的“点”。“线”式由无数的“点”排列而成,线有长短、曲直、横竖之分,不同的线条给人不同的审美感受。比如,曲线给人柔软、优美之感;直线给人刚毅、挺拔之感。无数线条的排列就构成了“面”,“面”又组合成“体”,“体”具有明暗关系、透视变化和空间感、质感。色彩是美术作品的又一重要艺术语言,荷兰画家梵高的《向日葵》、《自画像》、《阿尔诗人的花园》色彩强烈、自由、奔放;法国画家米勒的《拾穗》、《晚钟》等作品色彩朴素、庄重。
2、艺术美和形式美:语言元素、语言手段、语言规则(变化和统一、对比和和谐、对称和均衡、比例和尺度、节奏和韵律)。
在美术鉴赏活动中,除了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之外,还需要懂得一些美术鉴赏的基本方法。如果欣赏美术作品时不懂得鉴赏的基本方法,只注重作品的外在形式,而忽略作品的内容,既不能从作品中领悟到美的因素,更没有产生审美体验,激起审美情感,那么就不可能对美术作品做出审美评价,也不会得到审美享受。
三、尽可能多地接触不同类型、风格的作品,尤其是古今中外经典的美术作品
“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任何一件艺术作品,无论什么样的艺术家,艺术创作都离不开现实生活。比如齐白石画虾,徐悲鸿画马,都建立在对现实生活中真虾、真马的无数次观察、描摹,才能完成完美的作品。当然,美术作品不是等同于现实生活,它是经过艺术家头脑的提炼、取舍、加工,在美术鉴赏活动中,既要看到作品的外在形式,更要看到作品的内容,还应该理解任何一件作品都经过了艺术家的再创作。在课堂教学中,由于教学资源的限制,学生不可能欣赏到太多的美术作品,这就要求一方面教师应收集大量的教学图片;另一方面,鼓励学生自己从画册或者网上收集美术作品。通过欣赏更多的不同类型、不同风格的作品,开阔自己的视野,积累自身的审美感受,逐步转化为审美经验,所谓“见多而识广”,学会分析、理解、评判美术作品的内容和形式,以及艺术家的创作意图,达到鉴赏的目的。
四、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独特魅力
在高中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实现图文并茂、信息交流、师生共进 步等教学目的。具体来说,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课堂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查找有关资料,培养其自主探究能力。比如在欣赏《伏尔加河上的纤夫》这一作品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学校网络链接相关美术网站进行浏览,同时提醒学生注意作者生平、作品相关评论等方面的了解。这样不仅拓宽了教学空间和范围,而且激起了学生渴求知识的热情。
总之,美术是一种视觉艺术,美术鉴赏就是用我们的眼睛去欣赏美术作品,我们只有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美术鉴赏活动中,学会用专业的眼光去欣赏大量的美术作品,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的鉴赏能力,从而达到新的课程标准所提出的成就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