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系统设计范文
时间:2023-03-23 05:21:5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信息系统设计,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煤矿 信息系统 设计
一、总体需求分析
A煤矿现有ERP―SAP系统、用友NC系统、工资管理系统、全面经营管理控制系统、后勤管理系统、煤质发运管理系统和考勤管理系统等,这些系统基本是由各个业务部门主导开发或者使用,系统繁杂,系统之间不能无缝衔接,不利于于经营管控、决策支持。为提升企业管理绩效,达到快捷反馈、敏锐管控的目标,对A煤矿信息系统需求分析如下:
二、系统设计的目标
(一)实现矿井经营指标的管控
1、经营指标分解落实
能够将全矿经营指标,包括产量(掘进进尺)、销量、材料、设备维修、人工、费用等等进行层层分解,落实到区队(部门)、班组或者个人。
2、经营指标过程管控
能够对产量(掘进进尺)、销量等实时监控,能够对材料消耗、设备维修进度、职工劳动量等等进行过程控制,对各项费用消耗情况进行控制。
3、经营指标考核兑现
能够将经营指标的状况、完成情况进行实时监控,不断进行分析,提出改进措施,并对指标执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考核兑现。
(二)集成矿井信息化资源
1、进行系统集成
对全矿在用系统进行分析,并与原系统开发人员进行沟通,开发系统接口,进行系统集成。
2、消除信息孤岛
明确各个职能部门信息输入功能,实现谁产生数据谁输入,并通过系统进行传递,确保信息来源唯一、传递不落地。
3、实现信息共享
合理布置各个职能部门的系统管理权限,确保在信息传递过程中,各个职能部门都能够合理、有效获取经营管理过程的数据,实现信息共享。
(三)构建矿井决策支持系统
1、设备维修管理
通过对矿井在用设备使用地点、环境和状况进行实时监控,并对设备维修或者更换进行测算,确保最大限度发挥设备性能。
2、工作面设计
根据生命管理周期理论,将成本控制的着手点、关键点端口前移,在工作面设计时统筹考虑人工使用、工作量情况、材料消耗、材料复用情况等,设备维修、设备更换情况等,最大限度的降低矿井综合成本。
3、物资采购管理
合理构建加工件、修复件数据库,能够综合平衡加工件、修复件与外购件之间的关系,在满足矿井正常生产过程,合理使用修复物资,构建循环经济体系。
三、信息系统设计方案
在对A煤矿实际生产经营管理情况、各个在用系统和各种管理手段进行充分调研的基础上,采取流程再造、系统集成的方式不断对其管理需求进行分析、挖掘、总结、提炼、升华,构建“133”模式的管理控制信息系统。
(一)总体架构
A煤矿信息管控系统总体架构为:“133”模式的信息共享、敏捷管控、决策支持的信息化系统,即:借助一个信息化平台,依靠三大定额体系,优化经营管理三大系统。
借助信息化平台:利用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在对流程进行价值分析、优化组合的基础上,开发信息管控系统,将在用的各个部门信息系统进行无缝连接、系统集成。
依靠三大定额体系:根据矿井生产实际情况、借助最新的管理理论、管理手段和管理经验,分析材料管理、工资定额和综合经费管理优点以及需要改进的方面,修订完善材料定额、工资定额和费用定额体系,并在其基础上作为经营管理的基础。
优化三个信息系统:对全面预算管理、全面标杆管理、内部市场管理、成本管控、费用考核等经营管理模式、方式等进行集成优化,流程再造,基于经营管理的事前、事中和事后管控的要求,分别重组为全面预算系统、成本控制系统和考核管理系统。
(二)功能模块
1、系统设置
(1)单位管理
能够对单位进行管理,具备单位的增加、删除、修改、封存、继承、分立、合并等相关功能。
(2)权限管理
能够进行用户管理和角色管理,以实现按照不同用户不同权限进行系统相关业务的处理。
(3)模板管理
能够对模型中显示模板、打印模板等进行管理。
(4)信息平台
能够对客户化信息进行批量处理;能够其他相关软件进行良好无缝对接等,以实现跨平台的任务。
四、信息管控系统
(一)全面预算模块
全面预算是企业加强内部控制、实现发展战略的重要工具和手段。企业全面预算业务的基本流程一般包括预算编制、预算执行和预算考核3个阶段。其中,预算编制阶段包括预算编制、预算审批、预算下达等具体环节;预算执行阶段涉及预算指标分解和责任落实、预算执行控制、预算分析、预算调整等具体环节。这些业务环节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相互衔接,并周而复始地循环,从而实现对企业全面经济活动的控制。
(二)成本控制模块
在企业全面预算的基础上,以保现金流为目标、以成本控制为手段,通过强化物料管理、薪酬管理、设备维修、租赁管理、能源消耗和经费控制,实现企业成本最小化、效益最大化。
下面以物料管理为例,简要说明:
物料管理系统能够实现物资计划编制、审批、消耗、考核、仓库管理等。
1、计划管理
(1)物资编码
按照物资管理分类规则,全矿物资分为32类、用11位编码表述;同时,将机厂加工件划归为第33类、修旧利废物资为第34类。机厂加工件、修旧利废物资的编码规则设为11位,前两位分别为33、34,后面根据物料性质可以参照32类小类编码设置。
(2)各个单位(成本中心)在信息管控系统中编制物料需求计划,报经分管领导(主管领导)审核,经内部市场办公室复核,结合机加工件、修旧利废物资以及矿(各单位)仓库库存情况平衡后,报送物资供应中心采购。需求计划分为月度材料申请计划表和单项工程材料申请计划表。
(3)注意事项
由于ERP-SAP中各类钢材按照吨、公斤,木材按照立方计量,而目前编制的物资计划一般按照根、米、个、件等计量,注意两者之间的换算关系;由于目前编制的物料计划是手工的,土名、俗名很多,与ERP-SAP中11类物料学名有时很难对应,需要做好两者之间的对应关系。系统设置相应帮助信息,由内部市场办公室进行维护。
2、比价采购
按照比价管理原则,由物供中心负责采购。
3、领料管理
物资计划报送后,由物供应中心协调采购,到货后由其通知各个单位领料。
各个单位到物资供应中心打印领料单,经内部市场办公室审批后到物资供应中心仓库领料,物资供应中心将领料信息传递至信息管控系统中。
4、消耗管理
各个单位领料后,进行物料的仓储、消耗管理,物料分为三个虚拟仓库,一是物料还没有运输至施工地点,在信息管控系统中表现为各个地面仓库;二是施工现场地点,在信息管控系统中表现为各个现场仓库;三是生产消耗,在信息管控系统中表现为消耗仓库,消耗仓库要素:生产班组、工作面(头)或者工作岗位。
上述工作由各个单位材料员处理,内部市场办公室监督。
监督内容:地面仓库、现场仓库需要进行月度盘点,作为制定物料需求计划的参考,并考虑物料是否积压、是否闲置;消耗仓库的物料与物料定额进行比对,作为物料管理过程控制和考核管理的参考。
5、废料回收
内部市场管理办公室按照废料管理原则,对各个废料回收单位进行管理,确保能够回收的物料快捷的回收到位、交接入库。对能够利用的,委托修复,验收入库,进入使用循环;对没有修复价值的,进行报废处理。
6、考核管理
每月25日,物供应中心将各个单位(成本中心)的物料消耗明细由ERP-SAP自动导入信息管控系统中。
通过信息管控系统,各个单位(成本中心)查询本单位物料消耗明细;比对物料计划提报情况,对物资计划的准确率、到货情况以及领料情况等进行管理,并作为下一月底计划的基础;可以作为对班组物料情况的考核的依据。
(三)考核管理系统
各个职能部门对各个费用项目,按照职责进行全过程管控,每月25日-26日,将各个单位成本消耗情况对照考核标准进行分项考核,于每月27日前送内部考核部门,由其汇总并召开会议经领导批示后送薪酬管理部门兑现。
参考文献:
篇2
数字校园的移动化使得校园的数字化建设从一个静态体系逐步转变为动静态结合的智能网络平台。基于Android平台,结合数字校园发展规划,设计了数字校园信息系统,实现了校园新闻、课程表在线、校园地图、便捷电话、印象校园等功能。
关键词:
Android;数字校园;信息系统
数字校园发展迅速[1-3],学生的生活学习越来越离不开校园网,智能平台上的数字校园APP成了关注焦点。智能手机提供了非常方便的平台,能自由获取想要的校园信息。Android平台作为一款开源平台,极大降低了校园信息系统的开发成本。本文基于Android平台进行了校园信息系统设计,实现了多项功能。
1Android平台结构
Android是谷歌公司推出的完全免费和开放性智能手机操作系统,是一种专为移动电话、平板电脑等设计的操作系统,其内核精简、运行速率快并且成熟稳定。系统架构分为4层,分别是:应用程序、应用程序框架、中间件、Linux内核[4],如图1所示。(1)Linux内核(LinuxKernel)。Android平台运行在Linux2.6之上,相当于手机软件层和硬件层之间的一个抽象层。Android内核提供显示驱动、摄像头驱动、存储驱动、键盘驱动、Wi-Fi驱动、音频驱动和电源管理等功能。(2)中间件(Middleware)。中间件包括两部分:核心库(Libraries)和Android运行时环境(AndroidRuntime)。其中,核心库包含了C/C++库,由系统不同的组件使用,同时提供最核心的功能管理。显示系统管理(SurfaceManager)负责手机屏幕图像信息。媒体框架(MediaFramework)负责控制多媒体文件,包括多种音频、视频和静态图片文件。SQLite数据库提供了一个轻量级关系型数据库,WebKit为嵌入式Web浏览器引擎。此外,还有许多库发挥各自作用,保证了Android核心功能完美实现。基本运行环境由DalvikJava虚拟机和基础Java类库组成。(3)应用程序框架(ApplicantionFramework)。Appli-cantionFramework提供了与Android系统开发人员直接相关的接口。Activity管理器(ActivityManager)用来处理应用程序各个Activity生命周期,提供常用的导航回退功能。内容提供者(ContentProvider)使得应用程序可以访问数据(如联系人数据库)或者共享数据库。视图系统(ViewSystem)用于建立应用程序视图,如本地字符串、图片或布局文件等。信息管理器(NotificationManager)负责在状态栏中显示各个应用程序的提示信息。(4)应用程序(Application)。Android系统将一些核心并且常用的应用程序安装在系统中,包括联系人、浏览器、电话、Home视图等等。这些应用程序和用户自己编写的应用程序是完全平行的,也是Java语言。用户能根据需要更换系统自带的应用程序,或者增添应用程序。
2系统总体设计
(1)新闻模块:学校新闻网上有多个新闻模块,本系统主要精选了4个模块的新闻加入显示中,包括工大新闻、综合新闻、团学新闻以及科技之光。(2)课程表模块:课程表可以在学校教务处网站查到,本模块设置了下拉菜单,可选项有院系、专业、年级、学期以及班级,全部选好后点击查询就能得到查询结果。(3)校园地图:本系统的校园地图应用百度地图SDK,利用手机自带的定位系统,定位到手机所处的位置,并将原来的定位图标更改为带方向的图标,它能够随着手机的方向转动,向用户面朝的方向以达到明确指路的目的。地图还添加了跟随模式以及罗盘模式,切换不同的模式可以达到准确指路的目的,即使不在校园,该地图仍然可以定位、指路。(4)便捷电话:为方便校园通讯设置此模块,可称之为校园通讯录。校园通讯录内置各种联系电话,从各学院学生办公室电话到校园环保车电话以及部分周边饭店、商家电话。在通讯录页面,点击电话条目即可转到手机系统自带的拨号页面拨出。(5)印象工大:这一模块从各个角度介绍了工大,包括学校简介、校园风光欣赏、校园文化介绍,可帮助学生快速了解校园融入校园。
3系统UI设计
本系统使用5个用户界面来完成需要的功能,同时使用几个界面用于衔接各个功能。主界面需要准确传达系统用途以及所包含的模块及功能,上部分的imageview展现学校标志性风景,下半部分用几个简洁明快的图标显示其功能,见图2。新闻列表界面下方使用tabhost来选择不同板块,点选之后上部分itemlist会显示该部分新闻标题、来源以及时间。校园地图使用了百度地图的SDK包,加入了普通地图以及卫星地图,并且提供罗盘模式、跟随模式和普通模式,以满足学生的地图使用需求,见图4。印象工大模块分设5模块,学校简介、校园文化、校园风光以及交通路线,素材取自校园网首页,界面见图5。
4系统实现
4.1模块实现技术新闻内容来源于校园新闻网,实现中用GET请求到JSON格式的新闻数据之后进行解析,再添加到数据集合中显示。
4.2地图实现技术(1)地图比例尺修改,初始地图显示以2km为比例,为方便查看修改为500m。(2)引入定位功能,结合方向传感器实现方向定位,自定义带箭头的定位图标并引入方向传感器。
5结语
本文基于Android设计了校园信息系统,系统界面友好易于使用,所包含的内容能够帮助学生快速了解校园生活,融入校园生活。下一步,结合具体数字校园应用,进行拓展开发,使这款应用在功能上更加完善,用户操作界面更加美观灵活,实现个性化服务。
参考文献:
[1]张维国.大数据时代数字化校园建设的研究[J].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2015(9):70-72.
[2]万里鹏,陈雅,郑建明.中国高校数字化校园建设与思考[J].情报科学,2004,22(3):356-362.
[3]曾勍炜,徐鹰,徐知海,等.关于数字化校园建设的研究[J].计算机与现代化,2004(7):88-91.
篇3
关键词:被征地农民;信息管理系统;社会保障;养老保险
为了维护被征地农民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合法权益,保障被征地农民的生活,需要将被征地农民纳入城乡社会保障体系,依法对被征地农民、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给予补偿,安排资金保障被征地农民的合法权益[1]。在对被征地农民的管理上,由于政策变动频繁、账户资金管理复杂、涉及人员范围大及数据量庞大等,仅依靠传统手工管理模式难以实现被征地农民个人账户的高效管理和监督。因此,徐州市社保部门会同财政部门、国土部门、银行以及被征地农民进行了深入的了解、沟通、调研,开发了被征地农民管理信息系统,能够为广大被征地农民个人银行账户的精细化管理提供精准的保障。人社部门安排专职人员具体负责被征地农民社会养老保险金的代缴和发放,并建立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管理系统和台账管理制度。系统平稳上线后,受到广大被征地农民的赞扬和拥护,保障了社会的稳定和发展[2]。下面以徐州市被征地农民管理信息系统设计和建设为背景,探讨被征地农民信息管理系统整体技术实现方案。
1被征地农民信息系统概述
被征地农民信息系统建设依托现有的金保工程信息系统,能够检索出已经参加职工养老保险的人员参保信息。被征地农民信息系统采用基于互联网的三层B/S架构,使用Java作为软件开发语言。在被征地农民信息系统中,只需要确保设备浏览器能够登录金保工程业务专网即可,不需要另外安装客户端程序。信息系统通过后台服务器进行部署,用户可以使用浏览器通过的URL访问Web服务器,Web服务器再将服务请求发送至数据服务器上,数据服务器根据用户请求处理数据,将获得的结果用HTML标记和CSS的方式展现给用户。在这种架构模式中,大量的数据处理过程交由服务器处理。当信息系统需要升级时,只需要在服务器端更新应用程序,用户就可以在浏览器端使用更新后的应用程序,不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系统架构采用软件构件化的开发方式使系统业务与实现分离,使用统一的服务接口规范,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可扩充性[3-4]。由于使用被征地农民信息系统的人数众多,需要服务器能够及时、准确地对信息数据进行加工和处理,因此采用目前较流行的Oracle11g数据库作为数据存储器[5]。Oracle11g数据库的分区特性使得数据库能够高效地处理海量数据。同时,该数据库拥有AdvanceCompression组件,全面支持普通表压缩、非结构化数据压缩等各类压缩技术,能够节约更多的存储空间,保证了信息数据处理的速度。
2被征地农民信息系统的功能
被征地农民信息管理系统按照操作权限分为市级用户、县区级用户、街道级用户及社区用户。不同级别的用户拥有不同的权限,不同级别的用户只能操作及查询本管辖范围内的人员。为配套完成这些业务,系统提供了系统管理、公共业务管理、待遇管理和查询统计等功能,如图1所示。
2.1系统管理
系统管理包含组织机构管理、用户管理、权限管理及系统参数维护,按照市、区(县)、社区、办事处分为4层组织机构。计息利率、代缴养老保险的档次和标准在年初根据政策在系统参数中进行维护。
2.2公共业务管理
公共业务管理包含被征地项目管理、人员管理和个人保障资金专户的缴费管理。被征地项目以征地补偿安置方案批准之日为界限,应当在系统中及时建立项目档案信息。项目建立后需要将该项目下的人员信息录入在册,同时与国土部门、财政部门、银行部门沟通协调,确保项目补助资金足额发放到被征地农民的个人保障资金专户[6]。
2.3待遇管理
待遇管理是针对16岁以上人群设定的模块,16~60岁的人群按照个人参加的养老保险类别可代缴养老保险。60岁以上的人群可按不低于当地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1.1倍按月领取养老补助金,涉及的业务模块有待遇审批、核定、发放。此外,针对特殊情况建立了待遇补退、终止等业务。
2.4查询统计
为帮助业务人员快速、准确地了解系统内的人员和待遇情况,设计了查询统计模块,包括查询项目信息、人员信息、账户信息、代缴人员和待遇发放人员。
3被征地农民信息系统的具体设计流程
3.1项目登记
项目登记主要用于登记项目的基本信息,包括项目序号、项目名称、征地编号、征地面积、涉及人口数、联系人、联系电话、项目建立时间、安置方案批准时间、所属区、所属街道及所属社区。项目所属行政区划不同,每个操作员只能看到本管辖范围内的信息。在登记过项目的基本信息后,根据项目中的人数计算出需要多少项目补助金。
3.2人员参保登记
录入的个人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出生日期、身份证号、所属区、所属街道、所属社区、待遇发放银行、银行账及项目序号等。人员信息要遵循市金保工程人员基本信息一体化的规则,如果该人员在公共库中已经存在,可以直接使用已有信息。为防止录入的信息出现错误,需要将人员信息做暂存处理,暂存的信息可以进行打印核对,确认无误后再正式提交到公共库和基本信息库,确保人员基本信息的一致性、完整性和准确性。
3.3参保缴费
参保缴费的具体流程:第一,根据项目人员的具体情况计算出该项目需要划入的资金;第二,通过Socket接口实时获取系统中的征缴核定数据。银行缴费成功后,被征地农民信息系统账户会实时到账,到账的同时系统会给对应的人员建立个人分账户。
3.4待遇管理
在被征地农民信息管理系统中,待遇管理包括养老待遇和代缴养老保险。养老保险费可直接通过与金保系统的一体化获取应缴信息,并通过银行进行缴费。
3.5待遇核定
每月定期核定待遇,统一使用金保工程系统中的结算期。一方面,根据金保工程信息系统生成的人员缴费信息,利用被征地农民信息系统计算出劳动年龄段的人员缴费明细,代缴个人养老费用。另一方面,根据居民养老系统的人员参保信息,核定参加居民养老人员的缴费信息,并核定该月的养老金金额。
3.6待遇发放
核定待遇后,根据每个人的不同情况对当月的待遇信息进行分类。对于领取养老金的人员,随社保卡发放,待遇将发放到社保卡的金融账户中;对于养老代缴人员,则将人员的基本信息和应缴金额发给银行,通过银行完成代缴;对于其他的参保形式,比如参加职工养老保险的人员,将采用补发的方式。
3.7账户计息
项目费用到账时给项目内的每个人建立个人账户,每年需要给个人账户进行计息处理,计息规则与职工养老保险账户的计息规则相同。
3.8综合查询
目前,系统实现的综合查询有代缴人员查询统计、待遇发放情况统计、人员信息查询、项目信息查询、缴费情况统计及账户情况统计。随着信息系统的进一步使用,根据工作需要增加了一些综合查询选项。
4系统测试及安全部署
4.1系统测试
根据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制定测试计划和测试用例,按照开发流程依次进行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及验收测试。单元测试在功能模块编写完成后采用白盒测试进行,当系统的功能模块测试完成后,进行系统的集成测试。集成测试通过后,将系统的软硬件、外设等进行联合测试。系统通过一段时间的验收测试,整体通过了测试,但也发现了一些需要进一步优化的功能,比如系统没有定制打印功能,会给业务人员带来很多不便,将在后续的系统功能优化中进一步实现。
4.2系统安全部署
被征地农民信息系统使用市人社现有机房和金保工程业务专网实现信息系统的部署和实施。服务器采用磁盘阵列同步以及数据库复制相结合的容灾技术,通过磁盘阵列同步技术满足容灾数据实时同步要求,通过数据库复制技术保障在主数据库发生损坏和人工误操作时得以用备用库进行恢复。数据安全采用“电脑+人工多级审核”保障业务数据的准确性。
5结语
被征地农民信息管理系统是在深入了解被征地农民业务需求的基础上,通过需求分析、详细设计、系统实现、系统测试实现的一套业务系统。目前,被征地农民信息管理系统已经上线使用,借助该系统为广大被征地农民账户的精细化管理提供了技术保障,受到广大被征地农民的赞扬和拥护。
参考文献
[1]于洋.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哈尔滨:黑龙江大学,2014:12.
[2]潘光辉.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和就业问题研究问题研究[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9:67-69.
[3]江苏省人民政府.江苏省征地补偿和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办法[EB/OL].(2013-09-10)[2021-12-27].
[4]赵俊峰,姜宁,焦学理.JavaWeb应用开发案例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73.
[5]明日科技.Oracle11g从入门到精通[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7:93.
篇4
【关键词】电厂;管理信息系统;设计
中图分类号: S611 文献标识码: A
一、前言
作为能够优化电厂管理的一项重要工具,电厂管理信息系统在近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研究电厂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能够更好地提升其实际工作效果,优化电厂管理是最终水平。本文从概述管理信息系统着手本课题的研究。
二、管理信息系统概述
管理信息系统的创始人,高登・戴维斯给出的管理信息系统的定义是:“它是一个利用计算机硬件和软件,手工作业,分析、计划、控制和决策模型,以及数据库的用户一机器系统。它能提供信息,支持企业或组织的运行、管理和决策。”这个定义说明了管理信息系统的组成要素:计算机硬件、软件、数据库、模型库和用户,说明管理信息系统的目标、功能,即管理信息系统是在高、中、低三个层次上支持管理活动。
管理信息系统一词在中国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人们逐渐认识到:认为管理信息系统就是计算机应用是一种误区,管理信息系统强调管理的功能和性质,计算机只是一种工具。由于管理信息系统是一门正在发展的新兴边缘学科,关于管理信息系统的定义也同样在逐渐发展和成熟。
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由人、机(计算机)组成的能进行管理信息的收集、传递、存储、加工、维护和演用的系统,它能实测企业的各种运行情况,利用过去的数据预测未来,从全局出发辅助进行决策,利用信息控制企业行为,帮助其实现长远的规划目标。简言之,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以计算机为工具,具有数据处理、预测、控制和辅助决策功能的信息系统。
三、管理信息系统设计的组成部分
1.资产管理系统:即用计算机系统辅助企业管理好有形资产,使之物尽其用,能安全运行,同时最大限度地维护效益、降低维修成本。资产管理系统应是一个集成的企业资产维护与管理系统,以资产、设备台帐为基础,以工作单的提交、审批、执行为主线,按照故障处理、计划检修、预防性维护几种可能模式,从被动性维护进入预防性维护,跟踪、管理资产寿命的全过程,将采购管理、库存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集成在一个数据充分共享的管理信息系统中,以提高维修效率、降低总体维护成本,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2.生产管理系统
该系统包括四大模块:运行管理、安全管理、技术监督管理、生产实时。产管理系统主要根据提供采集生产现场数据,接受电网运行中发电调度任务,指挥全厂发电生产,进行电源质量和运行经济指标管理,发电运行调度有关信息管理以及发电生产等功能。
3.办公自动化系统(OA)
通过科学手段处理大量流动的公文、信息、档案等,在保证信息的一致性、保密性、及时性的基础上,最终达到以计算机网络为平台,以信息共享与传递、智能化决策为目的,用计算机取代大量重复性手工劳动,使办公逐步走向无纸化、规范化的阶段。同时符合现有办公业务流程,功能齐全,操作简洁,建成针对各部门办公应用的通用管理系统。提高管理效率,规范工作流程。
4.人力资源管理子系统
做好人力资源录用、分配、考核、奖惩等六大模块管理。制定公司的劳动人事管理制度,编制人力资源计划、定员定编方案,拟订并执行劳动报酬制度,对公司员工进行教育培训工作。
5.档案管理子系统
档案资料种类繁多且数据大。根据工作任务,档案资料还需要随时准备出借传阅、发放和归还回收,其工作量大,有时还会一时找不到所需文档、资料而影响工作。因此,必须采用计算机来管理文档资料,以提高对文档资料的管理效率,并保证公司各部门工作的正常进行。
四、管理信息系统设计应考虑的主要功能
运行管理:实现了机组运行、水库大坝、水库调度、物资仓库等值班工作的交接班、值班记事、设备状态、生产动态计算机网络化管理。
缺陷管理:实现基于厂信息网平台的设备缺陷管理系统,使得包括缺陷发现、处理、验收、备品采购在内的整个设备缺陷处理过程都一目了然,实现了设备缺陷的闭环管理。
工作票:实现工作票办理、工作票审核统计、工作票查询、工作票流程监测、工作票打印、工作票超级管理、工作票人员管理等功能。
设备巡检:提供厂房设备、通信设备、信息中心、水工建筑物等设备巡检记录。
关键指标查询:提供生产日报、月报、年报等集成水情信息、负荷、发电量、用电量等关键指标的报表查询功能。
设计思想是将原来手工完成、纸质记录的工作实现计算机化管理,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存储、查询方便,处理快捷,资源共享等特点,提高工作效率,实现一定的辅助决策功能。多数功能模块均是业务部门主动提出并充分参与方案设计,信息部门根据用户使用过程中的意见和建议进行持续改进和完善,因此,系统符合用户工作习惯,非常实用。
五、电厂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方案
1.电厂管理信息系统的平台设计
电厂管理信息系统平台指支持开发、运行以及维护电厂管理信息系统应用软件的软硬件环境和开发环境的总和。电厂管理信息系统平台的组成模式主要有主机、文件服务器、浏览器/服务器和客户机/服务器四种。对于一个电厂管理信息系统,设计系统平台的第一步应该是进行总体需求分析。采用功能结构层次划分的方法,电厂管理信息系统平台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层次:网络层、软件系统层、计算机系统层、数据库管理层、开发工具层。在这些理念的指导下,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电厂管理信息系统体系结构。
2.电厂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库设计
数据库是一种可以在计算机上运行的有结构的数据集合,能够在一个或多个企业中为多个用户服务。与传统的面向单个程序的数据文件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是面向整个应用的程序。作为一种先进的信息资源管理工具和核心信息处理技术,数据库在整个电厂管理信息系统中起着关键作用。在进行电厂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过程中必须要改进数据的标准性、完整性和安全性。数据库是通过利用数据模型来模拟电厂管理活动的一种数据集合,目前在电厂管理信息系统中广泛采用三种数据库模型:网状数据模型、关系数据模型和层次数据模型。由于电厂内部特殊的机构设置和业务设置,其数据结构比较复杂,而且随着改革开放,电力部门本身的体制正在发生变化,因此,电厂管理信息系统的数据库应该采用关系型数据库模型。
3.电厂管理信息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一)查询统计分析模块。该模块主要实现用户对数据库的通用查询、统计,并依据查询结果进行图表分析。用户可以通过该模块新建一个查询,也可打开一个保存过的历史查询。
(二)电厂信息查询与管理模块。该模块主要通过空间查找和属性查找来实现电厂信息的搜索查询,同时对电厂的数据库进行维护和更新,包括新增投产或者删除电厂、电厂信息的修改、地图维护、数据库维护等功能。
(三)用户管理模块。该模块可以实现让当前登录用户修改自身密码,管理员还可以对电厂信息管理系统中所有的用户进行管理。
六、结束语
通过对电厂管理信息系统设计的相关研究,我们可以发现,该项系统的设计要包括诸多方面的功能要素,有关人员应该从电厂需求的客观实际出发,充分比对其功能要求,研究制定最为优化合理的管理信息系统设计方案。
参考文献:
[1] 李宝安.基于效益驱动的电厂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10(04):88-89.
[2] 龚文强.电厂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施[J].能源技术.2012(09):102-103.
[3] 范海红.电厂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J].电力学报.2011(08):11-13.
篇5
随着信息技术的大力发展,信息系统设计项目在企业或单位中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因此,如何建设和完善信息系统设计项目已成为当前企业或单位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但是,因信息系统设计项目具有范围界定困难、运行环境复杂以及项目变更频繁等特点而导致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易出现风险问题。故而,对信息系统设计项目中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根据相关的文献研究资料并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可知,信息系统设计项目的风险因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需求风险,其主要包括功能需求、可靠性需求、环境需求、用户界面需求、安全保密需求以及资源使用需求等;二是,技术风险,其来源于信息系统设计项目在技术上是否可行、合适以及成熟,或相应的技术是否满足信息系统设计项目目标;三是,集成风险,其来源主要是如何将数据库技术、开发技术以及网络技术糅合在一起;等等。
2加强信息系统设计项目中风险管理的策略
风险管理是信息系统设计项目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风险管理在信息系统设计项目中的合理运行能够减少风险的发生,从而有利于实现效益最大化的目的。同时,由于信息系统设计项目运行的环境较为复杂,导致在实际运行的过程中易出现风险问题。因此,企业或单位应采取行之有效的策略来不断加强信息系统设计项目中的风险管理,以此来尽可能地降低风险的发生概率。针对上文所述风险因素,本文根据相关的文献研究资料并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共总结出以下几点策略。其具体内容如下:
2.1制定科学、合理的风险管理计划
在信息系统设计项目的风险管理中,风险管理计划是其关键环节。同时,风险管理计划也是信息系统设计项目中风险管理得以顺利开展的重要依据。因此,要加强信息系统设计项目的风险管理,企业或单位应根据具体的实际情况来制定科学、合理的风险管理计划。要做好这一点,首先,企业或单位应充分认识到风险管理计划的重要性。其次,相关人员应根据本企业或单位的具体实际情况,并结合相关的法律、法规来对风险管理的计划进行制定,以此来确保其计划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再次,为了增强风险管理计划的有效性和实用性,企业或单位还应及时地对其作出相应的修改和调整。最后,企业或单位还应根据风险来对信息系统设计项目中风险管理的成本、质量以及进度进行平衡。
2.2提高风险识别的能力
一般而言,“风险识别”是指将不确定性风险转变为明确性风险的陈述过程。同时,风险识别不仅是开展风险管理的第一步,而且存在于信息系统设计项目建设的后续过程之中。因此,要加强信息系统设计项目的风险管理,企业或单位还应采取行之有效的策略来提高风险识别的能力。要做好这一点,首先,企业或单位可以根据相关的文献研究资料,并结合相关方法(例如,问询法、项目分解法等)来对风险进行识别。其次,为了确定风险识别的全面性,企业或单位还应征求各方面的意见。通过分析相关的文献研究资料可知,信息系统设计项目中常见的风险主要包括人员职业素质不高、项目频繁变更以及使用过时技术等。最后,企业或单位应针对性地制定出相应的风险防范措施,以此来确保风险管理的有效进行。
2.3做好风险监督与控制方面的工作
所谓“风险监控”是指,在信息系统设计项目具体实施的过程中,控制风险发生的情况和监督风险管理的过程。对于风险管理而言,至关重要。换言之,做好风险监督与控制方面的工作是能够有效控制风险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要加强信息系统设计项目的风险管理,企业或单位还应重视并做好风险监督与控制方面的工作。要做好这一点,首先,企业或单位应不断更新风险监督与控制的技术。一般而言,风险监督与控制的技术主要包括预留管理、差异和趋势分析、技术绩效评估以及风险审计等。其次,企业或单位还应明确风险监督与控制的内容。通过分析相关的文献研究资料并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可知,风险监督与控制的内容主要包括监视残余风险、跟踪已识别的风险、评估某些计划对降低风险的有效性以及不断对新的风险进行识别等。
2.4组建一支高素质的风险管理人员队伍
在一定程度上,风险管理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了风险管理的水平。因此,要加强信息系统设计项目的风险管理,企业或单位还应采取行之有效的策略来组建一支高素质的风险管理人员队伍。要做好这一点,首先,企业或单位应根据的实际情况来建立相应的人才选拔制度和考核制度,以此来确保风险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处在一个较高的水平。其次,企业或单位还应定期对风险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和再教育,以此来不断提高其专业素质。再次,企业或单位还应完善激励机制和奖惩制度,以此来稳定风险管理人员队伍和提高其工作的积极性。最后,企业或单位还应建立并健全相关的监督机制,以此来规范风险管理人员的职业行为。
2.5对项目需求范围进行明确
要加强信息系统设计项目的风险管理,企业或单位还应对项目需求范围进行明确。要做好这一点,首先,在信息系统设计项目的前期调研过程中,企业或单位应充分对客户现有的相关情况进行了解。同时,还可以采用原型法配合调研表格的形式来进行相关的调研活动。值得注意的是,应重点考虑到信息系统设计项目干系人的需求。其次,企业或单位还应引导用户将信息系统设计项目的基本目标描述出来。同时,还应策略性地提醒因功能实现导致的各种情况,如成本增加、技术复杂、进度变长以及质量的难以把控等。最后,企业或单位应在前期调研结果的基础上,通过双方的沟通确认来将信息系统设计项目的实施范围确定下来。除此之外,加强信息系统设计项目中风险管理的策略还包括严格控制项目的变更、定期举行项目报告和会议、制定应急策略以及制定风险防护措施等。
3结语
篇6
[关键词]配电管理;地理信息系统;设计;实现
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和农业的迅速发展,电力用户也在不断地增加,从而推进了配电网规模的扩大。在现行的电网系统下,其结构呈现日益复杂的状态,传统的管理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化电力系统的需求,因此,必须要通过计算机系统的应用,将地理信息与电网数据进行有机融合,为配电网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1.地理信息系统
1.1地理信息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主要是以计算机软、硬件系统为支撑,处理相关的空间实体信息及其属性,并且通过属性数据以及空间数据的有效连接,加强对地理信息的管理,为供电企业提供重要的参考数据。与其他的管理信息系统相比,地理信息系统具有无可比拟的优点。地理信息系统简称GIS,其是一种以采集、存储、管理、分析和描述地球表面与地理分布有关数据的空间信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由数据输入设备、数据输出设备、数据传输设备、数据存储设备等方面组成。
1.2地理信息系统的工作过程
地理信息系统的工作过程主要有:信息源、数据处理、数据库、空间分析、表达等,其通过对地理数据的输入和存储、地理数据的操作和分析、地理信息输出来完成整个工作过程。通常情况下,常见的纸质地图、文字以及非数字形式的资料,都必须转换为数字形式,才能为计算机存储、识别和处理。实现从图形到数字的转换过程,称为数字化。在当前,遥感数据是GIS的重要数据来源。此外,采用GPS技术可以准确、快速地定位地球表面的任何地点,采集原始的地理空间数据。在地理信息系统中,采用“分层”技术,即将地图中的不同要素,存储在不同的“层”中。将不同的“层”要素进行重叠,就形成不同主题的地图,最终将地理信息输出。其中,对于不同图层构成的地理信息是不同的,有社会因素、植物分布、工程地质、土地利用现状、基本情况,在实现应用的过程,要对构成的全部状况进行研究。
1.3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
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领域:资源调查、环境评估、灾害预测、国土管理、城市规划、邮电通信、交通运输、公安、水利、公共设施、商业金融等。
用于查询空间信息、时间信息、车流信息、路面质量、沿路环境、居民分布等
地理信息系统在城市管理中的应用已得到推广,不同类型的地理空间信息储存在不同的图层上,叠加不同的图层可以分析不同要素间相互关系。
2.配电管理地理信息系统设计
首先,关于地理信息系统的总体设计思想。在进行系统设计时,要以配电网管理工作的方便性为基础,不仅要保证系统输入数据的直观化,而且还要保证数据来源的可靠性,以合理、有效、实用的输出方式,促进系统稳定运行。所以,在设计系统时,一方面要考虑到系统功能的丰富性,另一方面,还要考虑到配电网系统的复杂性、多变性,结合其工作节点又多又分散的特点,着重考虑系统设计的可靠性以及稳定性,从某种角度上讲,这是在进行系统设计时所要考虑的首要问题。
另外,在进行系统设计时,还要从长远利益出发,加强对现代新技术、新设备的应用,顺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满足业务管理和扩展的需求。因此,在实际实施中,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在设计时,要考虑到系统的可扩展性以及先进性,这是系统设计所要考虑的首要问题。第二,加强对系统安全性和维护性的考虑,确保系统不被破坏,并以此为原则,提高系统的实用性,延长系统的生命周期,将系统开发和应用成本控制到最低。
3.配电管理地理信息系统的体系结构
通常情况下,配电管理地理信息系统包括三大集成部分,分别是前台客户端、SCADA以及后台服务器端,在系统中,主要以分布形式的体系,呈现出整体结构。(如图1所示)
首先,前台客户端,其可以为用户提供良好的用户界面,这样,就方便于每个用户,通过计算机系统,进行登陆,从而进入配电管理系统。其次,对于SCADA数据,其主要是用来促进地理信息系统与SCADA系统的一体化运行,从而为用户提供有效方便的实时信息。还有,后台服务器端主是为了完成属性数据以及空间数据的有效连接,这是因为应用程序和地理图层文件都建立在这个服务端。
4.配电管理地理信息系统的实现
首先,关于GIS平台选择。在系统运行的过程中,其涉及到的技术多,而且复杂,如:数据库、图形处理技术等等,所以要加强对现代先进技术以及实用商品的应用,加强对系统的开发和利用,促进其功能的实现。当前,我国大多数地区所采用的是地理信息桌面平台,这个系统平台,简单来讲,就是一个工具型桌面开发软件,主要是通过数据与地图的结合,以数据的形式,达到思维的可视化,从而针对具体的情况提供一种对应的决策支持方式。与其他的地理信息管理系统的平台相比,其最大的优点就在于灵活、简单、精致,对硬件环境没有过高的要求。另外,通过地理信息平台,一方面,可以在不同的网络环境下和数据管理系统中运行,便于对各种格式的数据进行访问,另一方面,还可以其与现有硬件的连接,借助于相应的开发语言,将地图作为处理对象,进行合理调用。
其次,关于数据库的设计实现。对于系统来讲,数据库对其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要想保证系统建设的成本和速度,就需要加强对数据库的应用和实现,并且进行及时的更新和维护,所以,整个系统功能作用的充分发挥必须要以设计的数据库为基础,但是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其数据种类繁多,且复杂,必须要加强对这些数据的合理组织,通过分析整合,使之成为有效信息,这也是当前系统设计所关注的主要问题。
第三,关于属性数据库中的数据表的管理。所谓属性数据,简单来讲,就是对空间实体特征进行简单描述的数据信息,如:数量、名称、说明以及编号等等,通过这些数据的分析,可以有效地实现系统的分析和查询功能。
第四,关于对空间数据库的图层处理。在配电信息系统中,要针对数据不同的特点和特征进行全面有效的管理,并且通过点面形式进行分层处理,结合配电网的相关信息,以实际应用为导向,建立适合于本系统的图层信息空间。然后,将各个地理图层叠加,形成完善的配电网信息图。
第五,关于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的连接。在连接属性数据和空间数据时,要利用特殊程序,把空间实体进行数字化处理,然后将其与属性数据进行有效的连接,结合关键字的对应,对图形对象作为媒介,进行信息的交互管理。
篇7
大数据给企业带来了海量的、高增长率和多样化的信息资产,为管理会计信息化提供了更加良好的数据基础,同时也对管理会计信息的搜集、存储、分析和利用提出了新的挑战。企业在推进管理会计信息化的过程中,需要以大数据为基础,同时也要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应对大数据带来的困难与挑战。管理会计从20世纪诞生以来,其理论、技术和实践在不断发展,管理会计工具也日益丰富和专业化,其研究大多倾向于单个管理会计工具的研究,而对于管理会计信息系统应用研究较少;实践中多样化的管理会计工具应用于企业管理活动中,往往只强调自身的应用而缺乏系统性,鲜有企业建立较为完备的管理会计信息系统。鉴于此,本文在大数据背景下,从战略的视角,以平衡计分卡为基础来构建管理会计信息系统,为企业有效推进管理会计信息化提供参考和借鉴。
二、管理会计信息系统框架设计
(一)管理会计信息系统设计思路
管理会计信息系统的规划和设计应具有前瞻性和灵活性,不仅需要充分结合企业当前状况,也要考虑企业未来的发展和变化。需要以战略为导向,利用平衡记分卡将企业战略、业务流程、财务紧密结合起来,让全面预算管理、成本管理、业绩管理等管理会计职能充分支撑战略目标的实现。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所提供的数据量、数据结构和数据处理方式正好满足了管理会计信息系统的需要,使管理会计信息系统能够利用准确、全面的企业整体数据(包括财务数据和非财务数据)进行决策分析,有效提升管理会计的预测力、决策力以及流程优化能力。基于此,本文设计了建立在云平台上的基于平衡记分卡的管理会计信息系统框架,如下图所示。统以平衡记分卡为基础管理工具,系统性地融合了全面预算管理、成本管理、业绩评价等子系统而形成。平衡计分卡历经二十几年的丰富与完善,由最初的绩效管理工具逐步发展为企业战略的管理系统,但其战略管理功能必须与全面预算、作业成本管理等管理会计工具有效结合才能真正发挥作用。利用战略地图将企业战略目标分解为财务、客户管理、内部流程、学习与成长方面的主题,并寻找各个主题的关键成功因素(KSF)和相应的关键绩效指标(KPI),从而形成各层级的平衡计分卡。在建立平衡计分卡的过程中,经济增加值(EVA)作为其财务层面的指标纳入平衡计分卡的框架中。EVA从股东财富最大化的角度出发的企业价值评价指标,可以有效的驱动企业价值的增加。1.全面预算管理子系统。通过战略地图和平衡记分卡将战略转化为具体的业绩目标和可执行的行动计划,以作业为基础,根据作业和作业量来确定资源需求,并以此为基础配置资源编制预算。包括:①战略预算。主要用于创新经营模式、开发新产品、开拓新市场、发展新能力等,面向企业长远发展战略行动方案所需资源的预算,依据平衡记分卡确定的直接支持战略的行动计划,以作业为基础,确定相应地资源需求来编制战略预算;②经营预算。主要是对维持企业生存的现有产品、业务和客户的预算,它以作业分析和动因模型所反映的管理会计信息系统框架图
(二)基于平衡记分卡的管理会计信息系统设计
系统以平衡记分卡为基础管理工具,系统性地融合了全面预算管理、成本管理、业绩评价等子系统而形成。平衡计分卡由最初的绩效管理工具逐步发展为企业战略管理系统,但其战略管理功能必须与全面预算、作业成本管理等管理会计工具有效结合才能真正发挥作用。利用战略地图将企业战略目标分解为财务、客户管理、内部流程、学习与成长的主题,并寻找各个主题的关键成功因素(KSF)和相应的关键绩效指标(KPI),从而形成各层级的平衡计分卡。在建立平衡计分卡的过程中,经济增加值(EVA)作为财务层面的指标纳入平衡计分卡的框架中。EVA从股东财富最大化角度出发的企业价值评价指标,可以有效驱动企业价值的增加。1.全面预算管理子系统。通过战略地图和平衡记分卡将战略转化为具体的业绩目标和可执行的行动计划,以此作业为基础,根据作业项目和作业量来确定资源需求,并以此为基础配置资源、编制预算。包括:(1)战略预算。主要用于创新经营模式、开发新产品、开拓新市场、发展新能力等。面向企业长远发展战略行动方案所需资源的预算,依据平衡记分卡确定的直接支持战略的行动计划,以作业为基础,确定相应地资源需求来编制战略预算。(2)经营预算。主要是维持企业生存的现有产品、业务和客户的预算,以作业分析和动因模型所反映的动因、作业、资源及财务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为基础,分配资源并编制经营预算。(3)财务预算,根据战略预算与经营预算有关数据进行编制。在分级平衡计分卡的框架下,建立分级预算控制体系,利用平衡计分卡的战略管理系统,对预算执行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将预算执行情况真实、完整的记录录入到预算管理系统,使每一项业务的发生都与相应的预算项目联系起来,严格控制预算的执行,定期对执行结果进行总结、分析与评价。2.成本管理子系统。在分级平衡记分卡体系下,企业成本战略转换为具体的成本指标和行动计划,提供了成本管理的核心框架,并有效融合目标成本法和作业成本法,构建一种向上与企业成本战略相适应、向下深入到价值链各个作业过程的成本管理系统。首先,在成本管理核心框架指导下,利用价值链分析和作业成本法核算预期成本,通过流程重构、技术改造等方式确定当前最优价值链,然后采用目标成本法的原理确定目标成本,从而制定出符合企业成本定位的目标成本体系,主要包括新产品目标成本体系、原产品成本体系和按作业流程分解的责任成本体系。其次,在产品制造过程中,以作业成本核算为基础,按照目标成本计划来控制作业成本,实时监控作业成本数据,超过目标成本计划时系统自动产生预警信息,提交有关人员进行分析和决策。最后,利用作业成本管理分析有效地辨别价值链中增值作业、非增值作业,进而确定需要改善的流程和优先顺序,实施价值链的优化,并以此修正目标成本计划,进行持续改进,使目标成本管理与作业成本管理形成一个闭环系统。3.业绩评价子系统。以财务层面融入经济增加值(EVA)的平衡计分卡框架为主体来构建业绩评价子系统,既可以保持企业经营不偏离战略轨道,又可以有效驱动企业价值的增加。其构建步骤如下:一是根据平衡记分卡框架确认的关键绩效指标构建业绩评价指标体系,以预算系统为基础,结合行业标准、历史水平等形成业绩评价标准体系;二是从企业整体、部门、个人角度,根据系统搜集的反映战略执行的有关数据,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层次分析法(AHP),对各自责任中心的战略执行情况进行综合评价;三是定期生成业绩评价报告,对各责任中心的经济活动业绩进行考核与分析,进而为短期决策、激励以及实施战略反馈与调整提供依据。此外,为了适应不同用户对各责任中心评价的不同要求,该子系统应提供定义业绩评价报告、生成业绩评价报告及输出业绩评价报告等功能。
(三)构建企业内部云平台
企业内部云平台是整个系统的数据集成平台,在云计算模式下提供基础公共服务和数据服务,如数据存储、数据交换、数据处理等,具有 “资源共享、快速交付、按需服务”等显著特征。不仅能够实现对大数据的高效集成与实时共享,也能满足企业对海量结构化、半结构化乃至非结构化数据深度挖掘的分析需求,是管理会计信息系统与业务运营系统整合的关键。通过企业内部云平台,一方面管理会计信息系统可以与财务管理系统、ERP系统、供应商关系管理系统(SRM)、客户关系管理系统(CRM)、NCR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等业务运营支持系统进行有效对接,高效、精准地获取管理会计所需的业务信息,并实施反馈控制。另一方面,管理会计信息系统通过外部云获取市场、经营环境、竞争对手等方面的外部数据,在全面数据上进行客观分析和科学决策。此外,企业内部云平台具有动态、稳定和可扩展的特征,无论是在企业云平台新接入系统还是原有系统优化升级,该平台始终发挥稳定器作用,使得整个系统的动态调整平滑而有序,更加有利于管理会计信息系统与其他企业信息化应用系统的全面对接与深度融合,有效促进管理会计职能的充分发挥。
三、结语
篇8
本文主要对地籍与土地的登记等相关业务流程进行分析,对系统关键技术做了具体阐述,对系统体系结构、功能板块和数据库的设计方面,对应的给出了典型功能板块。系统化设计已经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对地籍的发展和现代化进程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嵌入式GIS;地籍管理;信息系统开发
地籍管理在我国的国土管理中占据重要位置。随着经济化进程的完善,地籍管理的模式也不断进行转变。最近几年,国土地籍管理已经建立了地籍管理信息服务系统,但是在地籍管理的开发、架构和数据库选择方面依然存在欠缺。有的地籍管理信息系统,只能将土地登记功能实现,还不能让数据在网上实现运转,不能促进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的有机结合,不能实现图属的一致性。研发GIS的主要目的就是实现地籍管理的信息系统设计和开发。
1地籍管理的相关性系统分析
国家为了获得地籍资料,进行土地所有权、自然经济状况研究而采用的地籍调查方式称为地籍管理。地籍管理主要实现土地统计和土地登记划分等基本内容。地籍管理的核心是实现土地所有权归属。地籍进展的主要内容是:进行地籍调查、土地统计、土地登记、地籍档案管理。地籍数据是土地登记和调查的主要业务。在进行地籍调查的时候,主要以相关的法律程序为基本原则,对土地和土地附着物权属、数量、位置、质量和使用的现状进行分析和调查。由于地籍调查具有空间特征、失调特征、属性特征,地籍调查可以为土地登记提供资料,在数据更新和维护的时候必须将此项因素充分考虑,保证地籍数据的完整性和局势性。
2系统采用的关键技术
2.1COMGIS简单介绍COMGIS即组件GIS,是一种规范性的架构模型和应用接口的模块。在注册和管理的时候,主要由COM管理操作运行,供所有的应用者使用,借助接口机制与外部程序相连接,实现外部程序与接口信息的调节、获取,最终达成组件功能的应用。
2.2ArcSDE简介ArcSDE是以关系型数据库为基础的一种地理数据服务器。它在大型数据库中应用运行,例如,Oracle、Server等,与数据库连成三重体系结构,加强服务器的操作运行。ArcSDE可以在多层体系结构基础上,实现数据通道,内部有一个开放型接口,为用户提供共享数据。通常情况下,数据存储和一般性操作都是由ArcGIS的应用层提供,用户可以利用ArcSDE实现高速存储、索引及访问数据库中的各种数据。
2.3工作流技术所谓工作流技术,即依照一定规则,文档、信息、任务在组织和机构中,使参与者之间实现业务目标自动化。工作流技术主要根据特定流程特点的业务,实现自动化的模型。
2.4基于工作流的MIS、GIS、OA一体化将工作流的MIS、GIS、OA整合于同一个系统、在同一个数据库内存储起来,提供用户使用。将C/S和B/S结构相结合形成的一体化应用环境,让用户的操作更加方便,快捷。
3地籍管理信息系统设计
3.1系统设计原则
3.1.1实用性系统在设计的时候不能过于复杂,要实现简单操作、界面友好等容易使用原则。
3.1.2开放性系统应该选择开放性体系进行构架,让数据实现交换。
3.1.3可拓展性系统要根据实际的需求进行扩展和调整。
3.1.4现势性系统必须实现及时的数据更新,保证数据库现势性。
3.1.5安全性安全是系统进行的基础保证,系统在运行的时候保证资料不会进行篡改和丢失,系统还要具备一定的数据备份功能。
3.2系统体系结构设计空间数据与土地登记业务在数据处理上具有不同的处理方法,系统在设计时,基于C/S架构和B/S架构进行系统图像数据的输入、图属挂接、土地登记、编辑和图属互查等业务办理。如图1所示。
3.3系统的主要功能
3.3.1地籍调查系统主要由地籍图形处理和权属调查两大板块组成地籍图形处理主要实现图形坐标转换、拓扑关系建立和编辑,主要包含数据输入、输出和处理。数据输入主要由外业采集宗地图形数据通过接口输入系统;数据处理主要包括不同格式数据转换、坐标转换、图形数据编辑成完整的宗地图;数据输出主要将不同格式的数据、输出宗地图与界址坐标表示。权属调查主要将宗地外业调查的数据编辑成调查表格,让调查表格和宗地界址形成可以与图形保持一致的界址表。
3.3.2土地登记办理、缮证表单输出、查询和统计三个板块是土地登记子系统的主要内容土地登记主要对土地办理业务中需要书面展示的内容进行办理,让相关流程形成流程形表单,经签署等环节进行审查办理。查询和统计板块主要根据用户需求对各种数据实现查询,对业务办理中的登记状态和历史档案信息进行统计。对办理完成的审批表、统计数据表和土地证书等进行输出是缮证表单的功能。
3.3.3工作流程、用户权限设置、数据字典和数据备份组成了系统维护子系统设置用户权限主要目的是保障用户使用安全,实现土地登记的保密性,可以维护他人的合法权益,保护地籍数据的严密性和权威性。该模块主要根据用户使用的各个环节设置,用户可以进行权限修改。工作流程根据土地登记的类型设置,可以运用到审查运用中。数据字典不仅可以实现自定义数据,还能对原始数据进行编码设置。数据备份主要进行实时备份与人工备份两个功能,除了进行网络安全和防御性措施,还能保证登记发证材料的安全。
3.4系统数据库设计保障系统正常运行是地籍管理信息系统最基本的功能。系统在设计的时候,主要由图形数据库、属性数据库和系统管理数据库构成。如表1所示。
4系统模块实现
4.1宗地更改宗地变更可以按照用户种类,实现对宗地实现编辑、注销和新增等功能操作。系统可以为用户提供健全的工具箱,帮助用户进行操作,给用户编辑带来了便捷。
4.2历史数据查询土地宗地在变更之后,可以将历史数据实现保存。历史查询功能可以利用更改链接表的方式实现数据查询。在查询的时候,通过输入历史地籍号,查出上一次变更所参与的地籍号。然后继续向上回溯,直到查找到初始入库。
4.3工作流基础上的GIS、MIS及一体化实现土地登记系统可以在工作流基础上,实现MIS、GIS集成,让宗地图形和相关属性形成连接,实现图属一致和图形之间的互相查询,还能实现在土地登记子系统中的宗地界址等图形类的数据查询,具体的自定义工作流程,如图3所示。
4.4实现土地登记系统土地登记系统可以实现土地办理中的各种事务办理,将土地办理中的业务变得简单,按照不同类型土地的需求,实现土地的查询,还可以按照土地的实际情况,实现各种图书类证书的办理。
5结束语
本文主要对基于嵌入式GIS的地籍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进行分析,根据地籍数据的特点和类型,实现了MIS、GIS、OA的结合,将土地登记系统与图形处理C/S架构和B/S架构结合,让土地管理方便进展,让地籍管理各种功实现。让地籍管理信息系统可以实现储存、分析、查询、输入换热输出等功能,让程序开发的效率得到提升,实现了界面开发程序友好进展,让功能不断完善,是开放嵌入式GIS地籍管理信息软件的有效方法,希望可以促进嵌入式GIS的地籍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
参考文献
[1]任印国,魏永强,潘俊成.基于GIS的地籍管理信息系统设计[J].河北理工学院学报,2013(05).
[2]王智红.基于GIS的地籍管理信息系统业务功能设计与研究[J].科技资讯,2014(02).
[3]张国庆,陈彦军,田明中.基于GIS的抚州地籍管理信息系统设计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2014(07).
篇9
高速公路是我国重要的交通运输方式之一,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随着我国交通运输行业的健康快速发展,高速公路中机电维护管理变得越来越重要,因此,加强对高速公路机电维护管理中信息系统设计的探讨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高速公路;机电维护;信息系统
社会经济不断的发展,我国越来越重视基础设施的建设问题。高速公路在我国的交通事业建设中的地位有如泰山。所以,对于高速公路的各项工作都要有所提高,那么不得不提出最重要的一点信息通信技术。高速公路中各项数据检测传递需要GIS技术,各个路段的运营状况的传递也需要GIS技术。通过这种传递方式使得各项工作人员能准确的、快速的接收和发送所需要的信息,假设高速公路的某一路段发生严重的事故,通过高速公路信息通信技术能及时的将信息发送到相关的救援队手中,能最快速的展开相应的救援行动,对于我国高速公路的运行和管理起着不可小看的促进作用。
1高速公路建设的概述
从我国近三十年高速公路发展历程来看,复杂的工程建设管理过程曾激发了信息化管理软件的大量需求,一些科研机构适时开发并推出了计算机管理系统软件。这些管理系统软件虽然用户界面不同,但总体设计架构相仿,在我国高速公路信息化管理建设的初期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这些管理系统大多数是相互独立的,在业务管理系统之间存在功能交叉却没有进行集成统一。这对于管理者来说,每一个阶段或每一个专业方面将需选用不同的软件系统来解决所处阶段的实际问题,某些功能还是借鉴于电子报表、分项系统管理等传统手段,花费人力、财力较多,且已与当前高速公路建设管理信息化的总要求不相适应。究其主要原因,一是公路工程实施周期长,工程数据分散且多样化。由于数据具有分散、时变等复杂特陕,导致在建设管理过程中易造成各部分信息数据的相互独立,信息内容不能及时相融,形成“孤岛效应”;二是工程建设中存在大量变更,施工监控数据处理不及时,可视性不强,设计资料与实际管理数据难以一致;三是数据信息量大,易出错,设计文件图中的图形数据与工程管理数据没有直接对应关系,仅靠工程师从大量的图纸与工程单元中查找所需要的数据,核对工作量大,易出现错误或冗余数据等;同时,建设过程积累的海量数据难以与后期养护管理相衔接等。
2高速公路管理信息系统设计
2.1现代需要以及相关功能解析
对于现代高速公路的系统管理是根据其自身的复杂性所完成的,由于高速公路系统设备的种类多,类别复杂,所以在设备的日常维修上对于维修人员的技术是一种考验,有较大的难度,所以相关的检验和维修人员在管理设备时应该参考有关的文件,在一些问题上也应该询问厂家或者制造商,在一组传统的系统组成是由很多的设备组合而成的,所以这些专业设备的生产也不能是由一家生产商生产的,供应商家也是不同的,因为生产厂家和供应商的不同,给日常的维修和生产也带来很大的麻烦,在维修的效率上也是很低的。所以想要提高维修设备的维修速率,方便维修工人的日常维修,就要改变传统的系统设备,开展新的高速公路设备系统,高速公路设备系统是非常有效率的系统,在系统出现问题的时候,高速公路设备系统可以使维修人员快速有效的找到问题所在,以及知道并了解相应的厂家和供应商的相关信息,对维修人员的工作提出快速的帮助,不仅如此,高速公路设备系统还可以规范日常的管理,可以根据实情对工作进行总结,全方面的方便维护工作。高速公路设备系统可以对高速公路道路信息,机电设备信息,零件等对这些进行日常管理,可以对系统的日常维护,进行准确的定位,从根本上保证高速公路设备系统的实施,确保高速公路管理的正常进行。
2.2细节设置与设计
高速公路信息设备系统包括三方面,基本信息,维护评价以及系统的日常维护。基本信息系统的作用是为用户提供机构,仓库和一些基础的信息,对这些基础的信息录入以及修改等,该系统彰显了现代化信息技术与管理相结合的功能,仓库信息系统是对仓库的信息进行显示以及修改等。而各机构对于起点距离的信息是通过机构距离信息系统实现的,该系统可以为供其他系统或模块进行基础的信息查询,一些基本的信息数据保存是通过设备基本信息系统保存的,这些数据的保存是为了使数据不重复进行录入,收费站机房等各种办公场所,是通过设备信息管理系统进行管理的,通过将这些办工场所的基本信息完整的录入系统,系统可以对其进行详细全方位的管理,维护评估管理是对设备的日常维修信息,定期检查信息,检查数据等总结成报告录入系统中,方便数据的管理和查询。点检管理是对设备的专业检测点进行检测后的数据录入的系统。系统的日常管理以及故障检测管理,高速公路是方便人民的快速通道,所以只有安全良好的系统运作才能保障高速公路的安全,所以对高速公路设备的日常电路设备,信号设备,线路设备的检测都是非常重要的,对一些的基本参数和数据要天天检测,保障设备的稳定运行,比如在检查高速公路管理设备线路时,要对破损的线路记录损坏情况,以便以后对线路定期检查有数据可参,也有些线路会出现漏电情况,可以通过接头接尾检测器漏电情况。高速公路的机电工程损坏时发生最多次的,按照其故障情况可以分为四种情况,一等故障,二等故障,三等故障,四等故障,随着等级的增加,故障情况依次严重。
3结束语
在进行高速公路机电设备管理维护信息系统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要结合高速公路机电设备的实际状况,不断对设计方案作出优化,只有不断的跟紧时代的发展,才能可以更好的让信息系统运用到高速公路机电维护管理中来。
参考文献:
[1]杨培红,叶生春.浅谈高速公路的机电系统设备管理[J].青海科技,2015
篇10
【关键词】 合蚌客专 旅客服务 设计总结
合蚌客专信息系统包括票务系统、旅客服务信息系统、办公信息系统和公安管理信息系统,其中旅客服务信息系统包括旅客服务信息系统集成管理平台、综合显示系统、客运广播系统、视频监控与入侵报警系统、时钟系统、查询系统和安检系统。
一、票务系统
售票采用人工、自动相结合的售票方式,售票室设人工磁制售票机,补票室设人工补票机,售票厅内设置自动售票机。检票采用自动检票方式,候车厅内设置自动进站检票机,出站口设置自动出站检票机。每组检票机须设置一组宽通道检票口。根据初步设计审查意见,水家湖站不设自动出站检票机。
二、旅客服务信息系统
旅客服务信息系统包括旅客服务信息系统集成管理平台、综合显示系统、客运广播系统、视频监控系统、时钟系统等系统。
(1)旅客服务信息系统集成管理平台。旅客服务系统以旅客服务信息系统集成管理平台(下简称“集成管理平台”)为核心,集成综合显示、客运广播、视频监控、时钟等系统,预留接入火灾报警(FAS)和楼宇自控(BAS)等外部系统接口。集成管理平台按运营需要制作业务模版,根据列车到发、检票等相关业务信息,自动生成广播计划和综合显示计划,完成对子系统设备的集中监控、报警和业务管理,实现信息共享和功能联动。蚌埠站、淮南东站和水家湖站新设集成管理平台,在客运信息机房内设置数据处理主机、接口控制器、应急处理设备、业务维护工作站、IT维护工作站、网管终端等设备。蚌埠站集成平台设备的处理能力和存储能力仅考虑满足本站要求,淮南东站和水家湖站集成管理平台采取“大集中”管理模式,接入上海铁路局旅服调度台。
(2)客运广播系统。蚌埠站、淮南东站和水家湖站新设客运广播系统,采用模拟式自动广播系统,主要完成对旅客购票、候车、引导以及公共宣传等音频信息,组织客运作业,疏导客流,保证行车安全及有效地进行客运管理与服务。系统具备自动广播、人工广播、应急广播等各种广播模式。火灾时,消防广播系统能够根据需要将客运广播声场部分(广播线路与扬声器)按照消防分区强切至消防广播控制状态下,由消防广播系统独立完成消防广播。广播系统能够模拟电铃声音。
(3)综合显示系统。淮南东站和水家湖站设综合显示系统,为旅客提供车票导购、进出站指示、乘车候车引导、公告宣传、综合显示服务等视频信息,由票额信息屏、到发信息屏和引导屏组成。票额屏为同步屏,采用1台控制器,通过光纤接入;到发屏和引导屏均为异步屏集中采用1台控制器,采用RS485接口以双绞线接入。各类控制器均接入旅客服务信息系统集成平台。
(4)视频监控与入侵报警系统。淮南东站和水家湖站新设视频监控终端纳入综合视频监控系统中,视频服务器、存储及编码设备等由通信专业考虑,本专业仅考虑前端设备(摄像机)和后台显示及其控制设备。售检票室和安检区摄像机接入安检系统硬盘录像机,实现本地存储。站台各设置室外快球摄像机,利用角度设置覆盖整个站台范围。站台设置室外快球摄像机,利用角度设置覆盖整个站台范围,原则上一个站台设置4台摄像机,2个咽喉区各设置1台摄像机。
(5)时钟系统。蚌埠站、淮南东站和水家湖站设时钟系统,采用子母钟方案,设置母钟设备、NTP服务器和子钟设备。时钟系统时钟源取自车站通信机械室通信时钟与同步系统,采用RS422接口。备用时钟源采用GPS时钟信号。雨棚范围内新设双面子钟,与到发信息屏结合安装。
(6)安检系统。淮南东站设置2台安全检查仪,同时配置1台硬盘录像机及4台定焦摄像机;水家湖站设置1台安全检查仪,同时配置1台硬盘录像机及2台定焦摄像机。视频图像单独存储,不纳入综合视频监控系统中。
(7)查询系统。淮南东站设置查询系统,在候车厅和售票厅设置自助查询终端。
三、办公信息系统
根据初步设计审批意见,淮南东站和水家湖站新设办公信息系统,但不设置服务器,主要新增设备包括维护管理终端、办公微机、打印机、扫描仪以及相应的网络设备。系统通过通信专业提供的1个2M专用通道接入上海局办公自动化信息网络。
四、公安管理信息系统
根据初步设计审批意见,淮南东站和水家湖站新设公安管理信息系统,不设置服务器及存储设备,主要新增设备包括维护管理终端、办公微机、打印机、扫描仪及相应的网络设备。系统通过通信专业提供的2个2M专用通道接入上海铁路局公安管理信息网络。
参 考 文 献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4信息简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