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管制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26 14:57:1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社会管制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社会管理在我们国家包含着若干复杂的价值判断,例如在政治学体系中社会管理所包含的价值判断就是在社会系统中进行合理的权力分配,进行适当的利益平衡。而用社会学的眼光来观察,社会管理则是要实现国家对社会过程的有效统治、国家对社会关系的有效处理,国家对社会角色的有效分配等。在行政管理学中,社会管理的基本价值则是强化行政对社会的干预和控制,强化政府行政职能在行政管理中的体现等。也许社会管理的诸种价值判断和理念是可取的,但是我们认为在现代法治国家社会管理的理念必须回归到法治中来。我们允许学术上有关社会管理理念的多元化存在,但是我们不能够容忍在社会治理过程中同样赋予社会管理理念不确定的元素。也就是说我们应当用行政法强化社会管理的理念,通过提炼和强化使社会管理理念与行政法治理念相融合,使现代行政法治理念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社会管理理念。
2以行政执法重塑社会管理的意识
从概念上来讲,社会管理是一个涵盖内容较大的系统,在某种层次上讲还包含了文化的因素,其中所包含的事项众多,需要管理的内容比较繁杂。但是对于社会管理的意识来讲,从内涵的角度来讲,却有着与之较大的差别,相对来讲范围较窄。社会管理意识是一种主观上的认知行为,是一种意识领域的执行思维,主要表现在社会公职人员以及行政主体在进行社会管理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思维认知。社会管理的过程具有公众性,公职人员在执行的过程中,需要秉承公平、公正、公开的态度,从理性的角度出发,严格按照国家所赋予的权利来参与社会管理,但是很多时候恰恰出现了相反的现象,破坏了这种和谐,过多的将自己的情感片面的带入工作中,为我国社会管理的意识造成了不良影响。这种行为的出现,对于社会公众参与社会管理的意识造成了一定的打击,大大的降低了参与的积极性,制约了社会公众权利实现的职能,所以可以认为,这是一种公权对私权压制的行为。因此,我们必须以行政法意识构造社会管理意识,我们必须树立一种科学的社会管理意识,我们必须用行政法意识来统摄社会管理意识,我们必须对我国行政法意识中的陈旧部分进行更新甚至创新。这样便使行政法意识与社会管理意识予以统一。
3以行政执法设计和实现社会管理的秩序
篇2
我们所讨论的学风特指狭义的学风,主要包括学习基础、学习态度、学习状况、学习心理。民族院校学生大多是来自少数民族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少数民族学生,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相对不高,教育教学能力相对薄弱,受到文化习俗、语言历史、生活习惯、民族心理特点等方面的影响,民族院校学风呈现出一定的特点。学习基础相对薄弱。当前,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国比例不到10%,而少数民族聚居区的贫困人口比例却占全国总数的40%1.社会经济发展条件和家庭经济条件直接制约了民族地区的教育教学质量和家庭教育经费支出,这就直接导致了来自中西部和民族聚居地区的学生学习基础相对薄弱,“当地的教育教学水平和中东部地区存在着一定的差异”2,进入大学之后,在一些科目的学习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接受慢”、“听不懂”等情况。学习态度有待提升。学习态度大体上稳定,但是一部分学生由于学习基础薄弱、家庭经济条件较差等原因影响,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左右,在社会活动和学习时间的分配上,在未来职业规划上会出现迷茫与困惑,在学习的目的上,部分同学是为了个人更好地发展,呈现出“拜金主义”“个人主义”,个别学生甚至没有制定职业发展规划,急功近利。学习积极性不足。部分学生不了解或不喜欢所学专业,这就导致了厌学情绪的产生。一方面在部分学生在选择专业时,父母家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自己的想法不被重视,或者是以未来就业为取向,对所选专业没有兴趣。另一方面,大学的专业与自己的设想有很大不同,这直接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部分同学被迫学习,被动接受知识,“依赖心理严重,创新精神不足”3.学习状况有待加强。大多数学生能够按时上课,但是一小部分学生自控能力较差,会出现逃课、玩手机等情况,课堂学习效率有待加强。课后复习情况有待提升,大多集中在期末考试前“临阵磨枪”。调适能力不足。个别学生由于以上原因会产生消极的心理情绪,应付老师、应付家长、应付考试、甚至做出“考试作弊”、“独往独行”等行为,如果不及时加以干预,便会出现恶性循环。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学风建设中的作用
充分挖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内涵,特别是其中的“个人”层面,把“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观教育和学风建设相结合,促进学生的成长成才。丰富发展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形式,提升学习态度的崇高性,把“求功求利”的学习目的转化为爱祖国,爱家乡,引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树立远大的理想目标,坚定学好本领的理想信念,把热爱伟大祖国,发奋学习,建设美好家园作为学习生活中的动力源泉。挖掘“敬业”的本质意义,加强学生的“责任教育”和“职业教育”,一方面,加强学生的责任教育,帮助学生在社会、家庭、自身三个维度明确所肩负责任,做好一名学生的本质工作。另一方面,在入学之初进一步加强专业教育,帮助学生制定切实可行的、符合自身情况的学习、职业发展规划,为各层次的学生搭建适合自身的发展平台。加强对学生的诚信教育,特别是在考核考试中,引导学生正确看待考核考试,严肃考风考纪,增强学生的自律能力,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学习科研方式。一方面,引导学生重在平时,在点滴中积累,严禁抄袭作业。另一方面,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养成诚信品质,提升学生的个人品德。培育学生团结友善,互帮互助的学习生活氛围,“积极营造多民族和谐团结的校园文化,形成学生快乐学习氛围”4,作为学风建设的载体,为学生发展培育良好的外部环境,增强学生的“融入感”,加强对学生的情感支撑,为学生的学习生活提供保证。另一方面,进一步丰富学习互助小组的实践形式,教师和学生结对子,学生和学生结对子,在学习和生活上相互关心、相互帮助。
三、结语
篇3
[论文关键词]制度文化养成教育对策文化心理
制度是一种规范性文化,“社会规范和制度对人们行为指出一定的方法,形成一定的样式”。①高校制度文化实际是人们对“制度的态度、价值观和认同感等”。②高校制度文化是大学存在与大学所必须遵循的规范体系及文化心理调适制度,其本质是行为问题及影响人行为的思想观念、习俗习惯和文化心理等文化范畴。高校制度文化建设既是大学养成教育发展的要求,也是其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
一、高校制度文化与大学生养成教育的互动功能
高校制度文化是指高校的组织形式(结构)和存在于高校中现实的正式、非正式制度(规范)的总和以及大学人对大学制度的设计、执行、监督以及变革制度的内在价值取向、理性原则和认可程度等观念体系的总和,包括各种成文和不成文的制度以及人们对制度的态度、价值观和认同感等。它既包括学校长期形成的道德规范、师生之间惯常的互尊互爱礼仪习惯,也包括成文或约定俗成的规章制度等,既是高校发展中长期的积累与沉淀的结果,也是学校为适应教学管理由专门部门经过特定程序制定的,是高校发展的内在支撑,是调节高校社会关系的稳定器。
高校制度文化与大学生养成教育二者之间存在着天然的内在联系。陶行知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习惯。”养成教育是学校针对学生的思想品德、道德情操、心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实施的行为规范和严格的管理与教育实施过程。高校制度文化既是养成教育的外壳支撑,也是内在价值保障,二者协调发展,能产生良好的互动功能。
1.制度规范是养成教育的初始阶段。养成教育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良好的育人环境对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文明行为的形成具有极大的熏陶作用,尤其是高校制度文化对养成教育效果的扩张具有重大影响。从心理学上讲,人类有归属感、受暗示性、无意识等心理特征。在归属感的驱使下,个体会渴求归属和被集体所接纳,以便成为集体中的一员。大学生作为大学校园一分子,自然会受到各种各样的暗示和感染,这些影响会有意无意地影响学生品德结构的形成,以及思想品德、个性特征和行为模式的形成。一所高校的制度性文化氛围,会对大学生的言行形成影响,符合道德的言行会受到鼓励、支持和肯定;不符合道德的会受到谴责与惩罚。这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当事人改正和转化,这种转化就是高校良好制度文化下学生自觉调控的结果,而非他人强制的结果。因而,制度规范是养成教育的初始阶段。不过,当学生的道德素质和水平达到了更高的阶段之后,制度规则的作用就不那么明显了,但我们并不能因此否定其在养成教育的早期所起的重要作用。
2.制度文化是德育养成目标合理定位的基础。所谓德育就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的影响,把一定的社会思想和道德转化为个体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教育”。③德育目标的定位必须合理,必须与养成教育的目标一致,而且不能与学校、学生的特有文化习性相差太大,如果德育目标的定位太过于保守,大大落后于学校和学生的现实情况,那就根本起不到教育学生的目的,反而会妨碍到学生道德品质的发展。“制度文化的一大特征就是制度本身的科学性。这是制度的规范性特征在制度文化中的体现。它指的是制度的形式是公正的,同时制度的具体内容也是公正合理的。只有当制度具有科学性才能满足教育管理的需要,才能实现教育管理的预期目标”。④
3.制度文化是探索高校养成教育规律的结果。高校大学生的养成教育有其独特的发展规律,而制度文化的形成正是这种规律探索的结晶。我们探索高校制度化的发展规律,终极目标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大学生的养成教育,而大学生的养成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需要有一种机制能够保证养成教育持久而有效地进行。这种机制应当是按照公正的原则,由严密的体系和行之有效的手段组成。这种机制应当不仅能够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更重要的是能够使学生形成自我约束的习惯,形成公平、公正的价值观,形成客观看待事物的宽广眼界、审视客观世界的批判精神与开拓品质,这些恰恰是高校制度文化建设的宗旨和终极关怀。
二、我国高校制度文化缺陷对养成教育正功能的弱化与泛化
制度性文化是人类文明的最高体现。完善的高校制度化建设是管理成熟的标志。传统的制度文化是一种约束性文化,它用“不准”“严禁”之类的话语形态把人的行为和精神圈定起来。这种制度文化常常以管理为标榜,在管理之中,又常常是只“管”不“理”或重“管”轻“理”。这种制度文化在对人进行约束的同时,纵容制度的扩张,导致“泛制度化”,严重削弱了对养成教育的正向功能。
1.规章制度缺乏系统性与延展性弱化了养成教育的功能。高校各项规章制度作为制度文化的外壳和依托,对学生养成教育具有直接导向作用。由于高校制度文化具有多层次性、多样性特征,具体规章制度形成了多头管理、政出多门的局面,缺乏完整的系统性,甚至出现制度与制度之间相互抵触、同现行法律法规相冲突的局面,极大地弱化了制度文化的养成教育功能。由于没有统一的规划,制度之间的指导思想差异很大,有的比较灵活,有的充满刚性,有的体现对大学生的引导,有的强调大学生对纪律的遵守。由于制度之间缺乏统一性、协调性和连贯性,造成了大学生养成教育缺乏延续性,从而延缓了其整体建设的进程。
2.制度文化培育参与机制的匮乏淡化了民主意识的形成。目前,高校制度文化多数是管理者考虑到管理的需要自上而下制定的,很少征求广大师生的意见。它忽视了作为被管理者和受教育者的大学生的参与权,从而导致大学生在制度制定过程中主体性的缺失,造成广大师生对制度缺乏认同感与信任感,因为“意向制度要获得完全的效力,就必须使人们相信制度是他们自己的”⑤。高校大学生对制度文化形成过程的缺位与匮乏直接导致学生缺乏民主意识,缺少参与精神,并使他们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严重削弱,对我们培育具有现代民主精神和公民意识的大学人文教育目标十分不利。
3.制度文化建设的功利化倾向削弱了公平和自由价值观的形成。任何规章制度都具有公平价值、自由价值等秩序价值,当前许多高校热衷于搞校园经济,追求经济效益,而在校园制度文化建设方面也侧重于维护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关系,忽视了与全体师生之间的协作关系,也忽视了规章制度应有的公平价值。在高校,“官本位”思想突出,学术隶属于行政的现象直接压制了学术自由,对大学生追求真理和学术自由思想养成造成摧毁性的后果。在校园文化的塑造中,学术团体应当成为主要塑造者,因为只有学术的力量才能够真正体现大学精神与大学价值。⑥以行政来引领校园制度文化建设的结果就容易滋生“制造学术”现象,制造学术泡沫,导致学术腐败,扰乱学术氛围。大学生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中难免会沾染急功近利的学习风气,甚至有的学生养成弄虚作假的学术习气,不能静心于踏实的研究与探索。
4.制度文化缺乏人性化关怀降低了文化心理的认同。高校制度文化具有刚性,校内各级人员,基于制度本身的约束力以及对各种制度的认可,其行为自由必须接受制度文化的约束,否则就会受到相应的制裁或谴责。但目前高校制度文化的价值取向上,惩罚居多,校园规章制度严酷,缺少人性化关怀。在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由于大学生群体受到的压力空前,人性化关怀就显得更为珍贵。在大学所有的教育资源中,“以人为本”是现代大学最重要的办学和管理理念。高校制度文化建设只有以“以人为本”为基础,尊重人权,满足人的需要,才能使学生产生心理认同,才会主动参与到制度文化的形成中去,才能使他们形成良好的主人翁意识与社会责任感和守纪精神。
三、发挥高校制度文化建设对养成教育功能的路径设计
1.优化与融通制度文化,推进大学生制度化建设。加强高校制度文化与非制度文化、制度文化之间的整合与融通,增强高校制度文化的系统性与传承性。大学制度文化既是对规章制度硬性规定的认同与遵守,也是对价值体系、文化形态等文化心理的培育。所谓的大学生制度化建设,就是指大学生自觉地把校园制度文化建设的内容当做自己发展和修养的目标,把存在于外部的制度规章内化成自己内心世界中的道德原则信仰,并自觉加以实施的过程。首先,要完善大学生对高校制度文化的参与机制。要使全校师生拥有学校发展决策制定的参与权和对重大事件的质询权,使他们能参与到校园管理制度尤其是学生管理制度的制定中来,提高他们对校园制度文化的认同与敬畏感。其次,整合校园制度文化与非制度文化,提高其合法性、权威性与可操作性。需要对高校校园制度文化进行梳理和整合,绝不能出现相互抵触、甚至违反法律的情况,要制定切实可行的高校规章制度,紧密结合学生实际,培养学生的认同感,最大限度降低执行的阻力。再次,加大高校制度文化改革,坚持以人文本,把以德治校与依法治校结合起来。高校在制度的取舍中,应当从“人之好奖不好罚”的本性出发,多采用奖励性规范,尽量避免惩罚性规范,把人文关怀与纪律要求结合起来,重点培育学生的纪律意识与社会责任感。
篇4
一、社会救助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
对于社会救助的内容,每个国家和不同地区都有着各自的出发点和划分依据,因此在规定上也不尽相同,就我国而言,已经建立的社会救助管理制度主要包括了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农村五保户供养制度、农村特困户救助管理制度、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制度、自然灾害救助管理制度以及其他的一些社会救济等等。其他的救济主要包括维权服务、生活扶助、灾害救助等等。
维权服务是指特殊人群或是低收入家庭在遇到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可得到法律上的和精神上的帮助。从定义上可以看出,维权服务主要包括司法援助以及精神援助。其中的私服援助,是指在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需要利用法律的途径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时,可以减免、诉讼等一些相关费用的权利。精神抚慰则是需要从精神上帮助的特色人群或是低收入家庭在进行相关心理辅导时,可以减免相关的费用。
生活扶助则主要还是以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主,其中包括教育、住房、就业、医疗、生育、等方面的扶助,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主要是针对一些收入低于当地的最低生活保障的贫困人口,他们可以领取一定是生活补助。这个制度包括了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制度、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农村特困户救助管理制度、农村五保户供养制度。教育扶助是针对一些家庭收入低于当地生活标准的家庭子女的提供的帮助,可以进行教材费、学校伙食费、上学交通费等一些方面的费用进行减免或是补助。住房扶助是由政府向特殊人群或是低收入家庭提供房屋租金补贴、房屋修理费用的补贴或是以低廉的租金配租的方式向他们提供住房。就业扶助是要求受救济者自立的一项帮助,在这项扶助中,政府可以向他们提供政策、物资、资金、信息以及技术的方面的帮助,从而让受救济者能够逐渐摆脱贫困。医疗扶助是指一些特殊人群或是贫困家庭在生病和受伤后,在政府制定的医疗机构就医时,或是因为治病而造成这些人的收入低于了当地的生活标准是,就享受医疗费用减免的帮助。生育扶助指的是特殊人群和低收入家庭在符合计划生育的情况下,生育时可享受政府为他们提供的育婴补贴和分娩补贴。
灾害救助是公民在受到水、旱、火、地震、风雹或是其他的一些自然灾害的侵袭时,如果损害重大,造成了生活困难,可由政府以及社会提供物质和资金的帮助,帮助他们度过灾害期。才外,社会救助还包括了互济互助等一些群众性等组织所从事的活动。
二、社会救助管理制度的作用
社会救助作为一项最为基础的社会保障制度,有着多方面的作用。首先,社会救助让宪法规定的公民生存权利的得到了保障,实现了人们生存权利的最基本条件。在我国的宪法中有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宪法是中国的根本大法,宪法的规定必然要落到实处。而这项制度的落实离不开社会救济制度的作用,因为在社会救济实施的条件是在个人或是家庭不具体生存条件时而受到社会或国家提供的帮助。
其次社会救助能够有效的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定义是在不影响后代的情况下,满足当代人的生活需求,就是要保证在社会的发展进程中资源和福利在当代人和后代的公平分配,社会救助管理制度实现了不具备生存能力的人个人和家庭的最低生活保证,对个人和家庭摆脱或是减轻贫困状况有着积极的作用。折现功能的发挥,不但能够减少社会发展的不利因素,还能够更好的实现资源的合理分配。
再次,社会救助是构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的一个重要条件。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中有民主法治、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公平正义、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要想让这些基本特征得以实现,肯定离不开社会救助管理制度的作用。其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社会救助在公平和效率之间寻找到平衡点,在某种程度上平衡了社会各方面的利益,缩小了社会成员在竞争时存在的起点上的差距,从而体现了正义和公平。二是社会救助一定意义上减小了社会分配的差距,让发展成果的分配能够更加公平,让人们在发展中的抵触情绪得到缓解,让社会诚信友爱、安定有序、充满活力。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可见,社会救助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三、现阶段我国社会救助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国的现存的社会救助管理制度在运行上发挥了一些重要的作用,比如说保障了就我国现存在社会救助管理制度而言低收入家庭和特殊人群基本生活,对社会的未定和促进和谐方面,但是不得不承认,在现存的社会救助管理制度中还存在着一些不得不解决的问题。
(一)社会救助的价值观念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较大,中华民族在扶危济困方面有着自己的传统,而这些传统的社会救助观念中,有着较为浓烈的施恩色彩,这种观念在实践中严重影响到了社会救助活动的进行,同样也影响了立法活动的开展。
(二)社会救助方面的立方有着严重的滞后。迄今为止,我国还没有一部由立法机关颁布而实行的有关社会救助方面的法律,目前用来规范社会救助行为的仅仅是国务院等一些部门颁布的规则和一些相关的政策,这样的结果就导致了社会救助的程度没有法律来统一规制,从而造成救助标准的不统一,各级政府在面对大量需要救助的人群时也难有统一的救助标准,从而只好采取临时而特殊的方法。同时因为救助方面的法律制定的滞后,导致了就组过程中的许多环节都没有法律依据,在很多的制度上也存在了很多的漏洞,从而产生了应该救助的人群却没有得到救助,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社会救助作用的发挥程度。
(三)社会救助的项目还比较单一,救助的标准还偏低。因为我国的社会救助主要是立足在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上,在教育、住房、医疗等一些方面的救助手段还有着诸多的不足。就最低生活保障来讲,救助没有统一的标准,由各级政府来根据当地的生活水准来进行自行的确定。这样一来,除了各地没有统一的标准外,还存在着过分强调最低生活水平的问题,就导致了需要救助的人群实际上并没有得到多少的救助,还只是处于一个能够勉强维持生产的状态,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四)社会救助资金投入不够。社会救助资金的增长还没有和国民经济的增长同步,在中央和地方的各级政府都有着社会救助资金投入不够的情况,各级的财政分担比例也存在着一些不合理的地方,先行的社会救助管理制度在某些方面来说还过于强调地方政府的责任。比如在重庆市2010年城市低保保障对象2307.8万人,标准为人均月收入240元,农村低保保障对象5179.6万人,月人均补助水平62元,这样对于一些家庭来说,只能让她们勉强保持生存状态。而在医疗救助方面支出85.8亿元,救助5937万人次,人均144.5元。对于困难人群来说,这样的医疗补助如果遇到什么大病,根本就起不来作用。
(五)社会救助缺乏统筹管理,没有形成有效的社会救助系统工程。因为我国现在还没有专门的社会救济方面的法律,各项社会救助管理制度基本上都在在实践中形成的,这就导致了社会救助方面的管理不能统一。除了缺乏统一的社会救助管理部门外,现存的各级管理部门之间还存在这个钟条块分割,这样就发挥不了社会救助的功效,满足不了需要救助的人群的需要。此外,政府不能有效的进行组织和动员社会自身的力量来参与到社会救助工作中,社会救助现在还只是停留在了政府的层面。从实质来讲,社会救助应该是全社会的工程,单靠政府的力量还有所不足,需要进行民间组织、社会福利团体以及慈善团体的动员,让她们也参与到社会救助中来,这样才能让社会救助更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四、解决我国社会救助问题的思路
目前我国正是社会转型的重要时期,短时间要想消除贫困,肯定是不现实的。而未了适应如今的社会经济发展的学期,推动社会救助工作的全面开展,就必须让我国的社会救助管理制度得到完善,让社会救助管理制度能够适应我国的经济发展。可以从以下的几个方面来进行我国社会救助管理制度的完善:
(一)制定完善的社会救助法律制度
法律能够有效的规范人类的行为,保证人类的权利。对于社会救助管理制度作为一项社会保障的基本制度,要想规范社会救助的行为,保证社会救助的公正、公平、公开,同样需要有着完善的法律,这样才能让社会救助管理制度早日得以完善,才能从根本上消除现在的社会救助管理制度中存在的主观随意性。在今年的4月7日,在重庆就有一位马姓男子,利用救助站,从救助站骗取火车票,然后通过涂改和填补等手段蒙骗车站售票人员,骗取退票费。据他交代他在各地流窜,已经多次用这种手段来骗取退票费,但是在这件事的处理上,因为社会救助方面的法律中存在的很多缺失,只能按照《治安管理处罚法》相关规定,警方给予马某行政拘留5日处罚,收缴火车票6张。但是这种处理是否能够达到好的效果呢?恐怕效果不会很好吧。
就目前而言,中国中央一级的社会救助法律有1994年的《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1999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2000年的《就在捐赠管理暂行办法》,2003年的《法律援助条例》、《城镇最低收入家庭廉租住房管理办法》、《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实施细则》、《民政部、卫生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农村医疗救助的意见》等等。但是在这些法律中关于住房救助、司法救助、失业救助等体系还有着很多的不完善的地方。所有,完善社会就组法制体系是大势所趋。
(二)做好社会人群的思想观念的转变
在完善社会救助管理制度的过程中,要做好社会人群的思想观念的转变和调整,让他们能够正确的认识到社会救助。首先要做的转变的就是社会人群对穷人的看法和态度,在现代很多人的心中,他们都把贫穷认为是个人原因造成的,这个观念必须要转变,因为有很多原因可能导致人的贫穷。其次,在很多人的心中,把救助穷人单纯的看做了是为社会和政府增加了负担,而不是认识这是社会和政府一个应尽的责任,是对公民权利的一种最基本保障。还有很多人把现在的社会救助和以前的救济思想混合了在一起,不能了解以前的救济和现在的社会救助之间的差别,这就一定要深入到社会救助的活动中去,才能深入的领会到社会救助的内涵。最后要正确的看待社会救助对如今的社会保障体系的作用和位置,对社会救助给予高度的重视,甚至要以社会救助管理制度作为核心,来认真思考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体系。
(三)利用多种措施,扩大救助渠道
目前我国社会救助还没有形成政府、社会加上个人的“三位一体”的救助体制,救助的主题依然还是依靠政府有限的投入,救助的渠道单一。这就要求政府进一步加大资金的投入力度,并采取有效措施对社会力量进行动员,要克服现在的这种政府单一出资的社会救助现象,倡导个体工商业和私人也积极的参与到社会救助中来,加快慈善机构的建设,为需要救助的人群筹集更多的社会救助资金,把救助渠道进行拓宽,让救助的水平和标准得以提高,从而促进社会的和谐。
(四)大力培养非政府社会公益组织
在社会救助领域,在进行国家要作为社会救助主体力量来履行社会救助职责的同时,国家还要使用大量的力气来进行非政府社会公益组织的培养,让个多的社会力量能够参与到社会救助的使用中来,让社会的福利向着以政府为主导,但更加多元化的模式来进行转变。在这个过程更中,政府要积极主动的进行对社会公益组织发展的扶持,为他们的生产和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法律和政策上面的优惠,以及良好的社会环境。同时要大力的发展社会救助志愿者队员,完善各种社会救助的公共服务网络,开展社会互助活动,为困难人群和特殊人群提供更多的援助和关怀。同时要充分发挥妇联、工会、残联、共青团等各种社会团体的作用,利用多种途径,各种手段来保障特殊人群和困难人群生活。
(五)加强城乡社会救助一体化的建设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的不断加速,近几年来,中国的城乡差距越来越明显,农民的收入从表面上看,得到了一定的增长,但是从整体来看,由于这几年物价的飞涨,农民收入的增长速度和通货膨胀的速度比起来却明显不如。从2008年的贫困人口调查中显示,中国有2300万贫困人口,这些人群大部分都集中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和中国西部的农村地区,农村的贫困问题已经成为我国解决贫困问题的一个焦点和重点,加强农村的社会救助管理制度的建设,实现城乡社会救助一体化,是从根本上解决农村贫困问题的有效措施。
(六)在经济条件允许下,适当提高社会救助的水准
随着近几年我国的经济的快速发展,已经超越了日本,成为了世界的第二大经济主体,这就让提高社会救助标准成为必要,也是可能的。对于进行社会救助水平的提升应当遵循一个原则:就是社会救助的水平要能够随着物价增长指数,已经其他人群收入的提高而进行相应的提高,让这些贫困人群和特殊人群的生活不至于因为物价的增长而受到大的影响,让他们也能够享受到社会进步以及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成果。
(七)社会救助统一管理,确保资金的长期稳定
社会救助管理制度需要一个统一的社会救助管理机构,让资金能够得到统一管理和利用,这样能够有效促进社会救助基金的保值和增值。在建立统一的社会救助管理机构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专业的社会救助管理人员的培养,才能让管理更加合理,让社会救助工作得到有效的运行。在资金的来源方面,我们可以学习西方国家的做法,按一定的比例进行社会救助税的设置,从而保证有一个长期、稳定、可靠的社会救助资金的来源。社会救助税的设立不仅有保证社会救助资金来源的功能,同时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中国社会存在的贫富差距,体现出社会的公平性,为创建和谐社会出一份力。
(八)激发困难人群的发展需求
因为贫困人口和困难人群长期除以低收入的状态,他们的业余生活也非常的贫乏,感觉到生活的压力大,对生活和未来没有信息,心情比较消极。另外,有一部分低保困难人员,他们受惰性的影响,缺乏了摆脱贫困的积极心态,不愿意去主动脱贫,一直安于这种拿吃救济、拿低保的生活。对于这些人,就要从意识上下手,采取各种措施,积极的引导,从意识上强化他们的脱贫意识,改变那种依赖政府的观念,让他们拥有足够的自立意识,逐渐的克服那种消极的价值取向,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再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主动进行学习,争取能够学到一技之长,从而从低层次的生活状态中解脱出来,改变自身的贫困状况。同时还要加强对这些人口的教育,特别是要进行对他们的法律知识的普及,让他们能够充分的认识到时候救助,让他们在遇到救助方面的合法权益,或是其他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能够很好的利用法律的手段为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
篇5
爱国是每一位公民对祖国的真挚情愫。在岁月长河里,爱国主义薪火相传,漫长的历史锤炼使爱国主义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品格中,积淀为可贵的民族精神的一部分。我们所说的爱国不是转瞬即逝的热情,不只是一腔热血,更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能够落在真处、行在实处的坚定与执着。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缔造出灿烂的文化并绵延至今,之所以能够洗刷耻辱而实现民族独立,之所以能够愈来愈接近民族复兴,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爱国主义成为了民族精神的核心。敬业表现为人们在某种特定的职业生活中对待劳动、工作、事业的敬畏态度和负责任的精神,包括尊重和认同自己的职业,热爱并珍惜自己的工作。“实干兴邦、空谈误国”不仅是优良的作风,也是一种正确的态度。它内在要求我们每个人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对待自身的工作能始终认真、全身心投入,追求精益求精的可贵品质。诚信是一诺千金的品德。在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诚信不仅是一个基本的伦理概念,更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根基。诚信是无形的财富,不仅意味着较好的信誉,也意味着更高的竞争优势。在社会转型时期,一些领域诚信缺失比较严重,一些人坑蒙拐骗、造假成瘾,以至于出现某种程度的信任危机。在全社会呼唤诚信价值的回归,夯实不同主体成员之间的道德操守,建构社会诚信体系迫在眉睫。友善在现代公民的社会交往中往往发挥着剂的作用。友善既是高尚的美德,也是良好的道德情操,是社会成员在相互联系和交往中应有的姿态。怀着一颗善良的心,做到待人诚恳真切是友善的前提。善心是拉近彼此距离、化解矛盾、跨越沟壑的纽带。如果大家能够彼此友善、平等和睦地相处,就能为进一步深化交往、增进认同创造良好条件。
二、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筑牢全面深化改革的精神根基
(一)凝聚共识
要想最大程度地在全体成员中发挥出将个人价值追求寓于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作用,更好地凝聚共识,就要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人们的头脑和心灵中生根发芽,形成一种合理的价值取向和共同的文化自觉,用思想的合力去引领社会思潮。经过高度凝练和概括表达而形成的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各种认知的集中表达,只有达成共识,才能形成广泛的社会认同。思想共识与社会认同是推进一切事业顺利前进的前提条件,有了思想上的统一才会有行动的一致。一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彰显出的生命力就在于能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精神支撑,同时重视来自不同层面的群体诉求,社会个体成员也能自觉认同和遵循,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积极地转化为追求美好生活的生动实践;另一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得到人们最大程度的响应,除了运用常规的宣讲宣传、传播真理的魅力之外,还应积极回应社会关切,尊重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注重以文化人,用深入浅出的语言把道理讲清,增强人们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加强宣传和教育可以使主流思想在时代的交融交锋中更加凸显精神价值,利于社会普遍接受,从而冲破思想迷雾,辨清改革性质。
(二)汇聚力量
在世界形势风云变幻的时期,各种不确定性因素明显增强。我国作为一个快速发展的国家,尤其需要共同的理想信念来统一思想、汇聚力量。核心价值观鲜明地体现出构成我们这个社会所追求的主导性价值准则,是理想、导向与准则的统一,包含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应蕴含的基本精义,联结了个体、集体、整体的利益追求。全面深化改革是一项长期的事业和艰苦的过程,前进的道路势必面临着未知的困难和挑战,此时还需要尽可能地汇聚各利益相关主体,激励其为实现理想接连持续地付出辛勤劳动。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推动全面深化改革离不开坚实的思想保证和强大的精神支柱。可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多元的思想意识进行有效整合,能够很好地激发各族人民群众主动投身改革事业的热情,更加明确来自不同社会阶层、群体、个体的价值目标,同时对个体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这就可以为消除隔阂、化解矛盾、增进互信等架起一座桥梁,对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也能起到保障作用。
(三)弘扬精神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改革开放事业过程中积累的新鲜经验进行的总结和升华,并以指导实践作为根本指向和最终归宿。在全社会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要让这一理念深入人心,成为凝聚大家精神的旗帜。在现代社会的利益分化面前,一些人在思想上观念错位、内心纠结、信念迷失、理想动摇等,行动上变得冷漠自私、精神迷惘、失去动力等。在此情况下,我们的社会需要紧扣时代脉搏,需要走在时代浪尖上的榜样,更需要转型时期宝贵的精神土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其独有的理论魅力聚合了社会正能量,在改革的实践中引导人们树立勇于创新的精神、拼搏进取的目标、昂扬向上的斗志。历史和现实都向世人反复证明,没有核心价值观作支撑,一个社会的良好运转将难以维系,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提升就会受限制,一个民族振兴所需的向心力会因此而动摇。所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有机结合,贯穿于社会活动的全过程,使其更好地发挥引领风尚的规范作用。
三、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寓于全面深化改革之中
(一)全面深化改革客观需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引领
其一,社会转型时期的矛盾就在于多元背景之下各种不同的文化交融交锋,多种社会思潮纷繁复杂,不同利益群体由于社会地位和需求存在差异,秉持不同的价值观念滋生了部分消极颓废的情绪,一些人在困惑中迷失了信仰,一些领域出现了道德失范,这些都在客观上加剧了公众价值标准的模糊。为了避免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出现急剧动荡的局面,就需要一种标准能让绝大多数社会成员接受和认同,使之统领人们的思想行为,引导人们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定前行。其二,社会经济结构的转换引起了利益格局关系的深刻调整,从而使社会心理、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发生一系列变化,尤其是人们的自主选择性日益增强,这就需要调动来自不同社会阶层成员的力量,使不同人群在主流价值方面达成共识、形成认同,协调各方冲突。不论是改革面临的任务还是发展遇到的问题必将繁重复杂,前进的道路必然会遇到各种艰难困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我们行动的向导,犹如一座明亮的灯塔,在遇到险阻时定能为我们指明方向。
(二)提升国家治理能力内在要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支撑
当前,我国的发展进入了改革的攻坚期和深水区,全面深化改革需要最大限度集中全党全社会的智慧,冲破思想观念的束缚,“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加快构建充分反映中国特色、民族特性、时代特征的价值体系”[4]。作为思想引擎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推动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吸收了优秀文化因子,与时展的要求相契合,是我们党在坚持道路自信中取得的重要理论创新成果。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可以看出,实现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目标,就是要在国家层面体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在社会层面体现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在个人层面体现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进步的社会主义,它既需要不断探索完善社会物质生活的具体制度,也需要对未来精神追求作出质的规定性。核心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理想,是支撑国家核心要素的精神支柱和文化纽带。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深入回答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提供根本的依托。
(三)营造良好有序的改革环境必然要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保障
篇6
所谓全能政府就是指政府全面掌控社会经济发展、各种资源等,在各个领域范围内渗透政治权力对一切社会活动的影响力,使整个社会在发展过程中都打上政治化和行政化的印记。在全能政府的干预下,社会发展将更加合理、有序,不会出现大方向的偏差,但是这也将导致整个社会,不论是团体还是个人都过于依赖政府,严重缺乏自主性及创新性,一旦离开政府的引导,则无法独立生存。而从另一方面来讲,地方政府对一个地方的管理也并不总是完美的,就目前来说,政府越位、错位、缺位管理的事件频现,过多地干涉一些管不了、不该管也管不好的事情,而在一些需要政府发挥公共服务职能的地方却又无法满足社会的需求,导致地方政府公信力严重下降。而现代治理模式所要求的有限政府则是指政府将自身的干预范围缩小,将部分权力放至市场、社会甚至是个人手中。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政府放权给老百姓”的管理理念逐渐兴起,“有限政府”这一名词从中衍生出来,得到了大众的广泛认可,但是在我国的行政管理实践过程中却仍未成为现实,全能型政府仍然作为主要的力量,在阻挡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在这样的形势下,若要促进区域发展,地方政府就必须顺应现代治理模式的要求,从全能向有限转变,为社会管理打造全新的平台。
2合理设置控制与服务的比重
受我国传统的行政理念和计划经济体制影响,长期以来,各地地方政府都在治理上形成了一种缺乏科学性的认知,认为对地方的治理就意味着全面的控制,地方只有在政府的管控下才能实现有序的运作,所以服务意识薄弱。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根源在于我国政府人员受官本位的思想影响严重,普遍认为政府地位更高,政府与企业、社会之间的地位并不是相对平等的,所以致使社会力量长期处于弱势状态。自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政府对市场的控制力度有所减小,但是地方政府将管辖范围视为“领地”的现象也较为严重,各部门之间缺乏合作的意识,因此也就没有形成深刻的服务意识。改变目前现状的最好的办法就是顺应现代治理模式的要求,合理设置地方政府控制与服务的比重,减少对社会的管控,更多地服务于社会,由管制向协调转变,而协调就更加考验地方政府的管理技巧,所以政府首先需对自身形成准确的定位,才能更好地发挥职能。
3地方政府充分尊重民众意见
地方政府在拥有足够的资源和绝对的权力的情况下,通常会习惯于为人民作出决策,但是由于政府在收集决策信息的过程中缺乏准确性和对信息的敏感性,而民众又无法获得表达自己意见的机会,所以地方政府所作出的决策往往质量不高,甚至导致各种遗留问题出现,影响社会发展。随着时代的发展,互联网普及,民众参与决策的途径扩大,参与决策的欲望也大大增加,所以,地方政府社会管理在改革过程中必须摒弃以往关门决策的作风,充分尊重民众的意见,增加决策的合理性,使政府的管理更有利于民。
4实现制度创新,促进社会组织发展
社会组织作为社会的底盘,对国家政治建设、文化建设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社会组织拥有足够的力量,才能有效抑制权力的肆意扩张。社会组织发展意味着民众可以更加方便地表达自己的利益,这样就能减少民众对社会制度的怨气,增强国家凝聚力,政府的高效运转也能拥有更大的支持力量。只有当政府与社会组织之间实现良性的互动时,社会管理才能体现出更好的效果。但是就目前来说,影响社会组织发展的最主要因素在于地方政府所设置的各类门槛,涉及资金、政治等方面,严重影响社会的管理效率。因此,实现制度改革创新,通过行之有效的制度来促进社会组织的发展具有一定必要性,这也是在现代治理模式下加强地方政府社会管理的有效途径。
5促进管理主体单一向多元的转变
从我国计划经济体制形成以后,政府的治理主体逐渐单一化,权力主要集中于唯一的权力机构,而社会、市场以及个人在单一的治理主体制度下,发展空间受到严重的制约,缺乏积极性,因此国家经济缺少活力。利用现代治理模式,首先要求治理主体必须变单一为多元,形成多中心治理的社会格局,集聚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共同促进社会的发展。
6结语
篇7
党和国家提出了要改革和创新社会管理体制,并明确了在社会管理创新中“法治保障”要求。那么,社会管理创新需要从以下两个方面推进,首要方面是理念的更新,另一个是方式方法上的转变。当前社会管理的方式存在一个显著的矛盾性发展,即管理设备与技术越来越先进,然而管理手段却依然像过去那样粗放与粗暴,暴力执法经常被人们所诟病。究其原因是,虽然社会管理设备的性能是提高了,但我们在社会管理理念上却没有与时俱进,作相应的调整与转变。如,我们早就提出了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但是有些管理者和执法者缺乏严格依法办事的精神,把法律当作管理老百姓的工具,某法律对自己的管理工作有利则要依法执行,如果对己不利则放置一边。他们仍然没有从最为根本的观念上进行转变,对社会管理法治理念存在诸多误区。中央已提出要用法治思维武装领导干部和管理者的头脑,要用法治方法化解社会矛盾,但由于法治理念未及时更新,尚未来得及对社会管理法治的支撑要素做出相应的调整。而社会管理法治理念的及时更新,则为社会管理创新提供动力与引导,促成社会管理创新内外部动力的一种及时回应,这种回应反过来又会促进社会管理创新稳步推进。
二、法治理念更新是社会管理创新的先导
前已述及,我国现阶段社会管理创新需要理念的更新及社会管理方法与方式的转变。理念的更新是首要的,这是因为理念更新是行动创新的先导,人们的思想和眼光决定人们的行为选择。一个没有法治思维的领导干部,很难想象他在解决所遭遇的社会管理问题时会想到用法律解决问题;人们具有不同的法治理念,就会对社会管理中的问题与做法有不同的认识,就会形成不同的法治实践效果。在目前社会管理创新不断推进的进程中,我们必须树立与之相适应的现代法治理念,以全新的思维与眼光来体察社会,认识自己,以避免在社会管理创新过程中发生重大偏差,把社会管理创新引向歧途。实现民主和善治是社会管理创新的目标,为此,我们必须要严格依法办事,依照法律和制度管理社会;而这需要一种全新的社会管理法治理念的指引。哈耶克指出,“法治的意思就是指政府在一切行动中都受到事前规定并宣布的规则的约束”。①换句话说,政府必须要法律的框架内活动,其社会管理的权限和职责必须由法律授予,在社会管理过程既不能越权、也不能滥用权力、更不能怠行职责;要形成“权为民所授”、“权为民所用”,以及权力的行使由人民进行监督的意识与氛围。如果在社会管理创新中还固守原来的理念,如“权大于法”、“把法律作为管理和控制社会的国家”、“不严格依法办事”等,将会把社会管理创新引向歧途,无法达到社会管理创新的目的。
三、法治理念更新是规范和保障社会管理权力的需要
社会管理政策的决定者和执行者均具有一定的权力,因而存在着社会管理权力侵害相对人权利的可能性,这已被现实中大量实例所证明。因此需要对社会管理权力进行必要的规制,其实规制也是一种保障。为达到规范和保障社会管理权力的目的,需要进行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对社会管理人员进行法治理念教育,用正确的法治理念能够武装其头脑,使社会管理者树立依法行使权力和注重保障相对人权利等正确的社会管理的法治观,远离与排斥超越职责范围行使权力、滥用权力、侵害相对人权益的行为。二是将正确的法治理念具化于具体的社会管理制度和机制中,使社会管理的各项制度与决策能够体现现代法治观的要求,能真正保障公民权利。对社会管理相对人而言,具备正确的法治理念也非常重要。社会管理创新必须要保护相对人合法权益,这当然要求管理人员在进行管理活动时依法而为和自我克制,也需要相对人对法治理念的接受与理解,才能在权益被侵害时具有依法维权的意识,能采用合法方式维权,这样才有利于社会和谐与稳定。
四、市民社会的良性成长需要全新的法治理念
在我国改革开放以前,政府是社会管理的唯一主体,包括人们的衣食住行等在内的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均由政府统一安排和管理。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我国的经济与社会均发生了深刻变化,经济发展是日新月异,社会结构日益多元,人们的诉求更加多样,利益格局日趋复杂。传统的“全能型政府”、由政府大包大揽的管理模式的弊端日益凸显,已越来越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社会管理模式进行变革和创新是呼之欲出。于是,国家权力逐渐从一些领域退出,逐步构建起职能范围适度、组织规模适中的政府,在管理中是提供引导、指导与服务。
五、政府职能转变及法治政府的建立需要更新法治理念
我国传统的治理模式是以行政机关为主体,采用强制命令等行政手段进行社会管理。一方面政府大包大揽,包打天下,另一方面政府应负责的公共职能却长期履行不到位;一方面政府承担一些不该管也管不好的社会事务,另一方面应该由政府履行的一些社会管理职能却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这说明倚重行政手段的传统社会管理模式是弊端丛生。经济市场化、利益格局的多元化、市民社会的生成与发展等社会结构的变化促使政府要转变职能,要求变革传统的“一元化”的自上而下的管理模式,打破政府发号施令、群众被动接受的单向管理方式;我们要顺应社会结构发生的新变化重新为政府定位,形成多元多维、社会协同的社会管理新格局;形成公民人人参与管理,服从管理,并从中受益的格局。这需要全新的法治理念,建立法治政府,政府需依法治理,不能越权、不能滥权、更不能怠行职责。公民需要依法参与管理活动,依法享有权利履行义务,最终,在社会管理中充分体现民主,使社会管理成为政府与公民之间双向的互动的活动,政府与公民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合作。
六、结语
篇8
关键词:政治发展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
政治可持续发展落实到实践层面就是要通过政治文明建设来推动政治发展。而我国政治发展的主题就是要通过改革逐步实现政治系统运行的民主化和法制化。政治发展本身的复杂性、我国所特有的政治文化、现实国情及所面临的激烈竞争的国际环境,决定了我国政治及经济体制改革必然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政治体制改革能否成功,取决于能否抓住其中的关键问题,并采取正确的改革策略与改革模式,将政治发展逐步引向深入。
政治发展是政治民主化和制度化的过程
任何政治体系都不是静止的,而是处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政治发展是政治关系的调整和变革。随着社会生产力和经济关系的发展,在特定经济关系和社会关系的基础上形成的利益之间的矛盾运动会不断发生和发展,从而导致政治权力和政治权利的变革和调整,这种变革和调整的过程就是政治发展的过程。这是一个以经济革命为基础的复杂系统,其最终目标是政治民主化,此过程也就是政治制度化的过程。而以民主政治为代表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直接反映了社会发展的制度化水平,并对社会和谐发展起到保障作用,因此,政治发展应具有以下特性:
政治组织和秩序的制度化。政治制度化是指建立健全政治制度的运行程序。美国当代著名的国际政治理论家亨廷顿认为,一个国家政治发展程度的高低,取决于这个国家的政治制度化水平,一个国家只有不断提高政治制度化水平,才能实现政治发展的目标。在现在社会的发展过程中,普遍面临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建立法律的权威性,强化公民的法治意识,实行政治制度化。通过政治制度化,加强各个集团、组织和部门间的相互制约,从而保证社会处在一种有序的运行状态之中,保证社会统治的稳定。
政治的适时性。政治发展就是在社会、经济发展环境中,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一系列相互关联的政治体系。政治体系是由政治结构组成的一个严密系统。一个国家的政治体系和政治发展方向,受制于各种因素,服从于总的社会发展规律和发展趋势。亨廷顿坚持从发展中国家的实际出发,使政治发展沿着现实道路前进。而对于许多发展中国家而言,政治发展与经济发展是两难的选择。许多发展中国家选择政治稳定,促进经济发展,而后再进行政治民主进程。因此,政治在其发展的过程中,要合理地调整其功能,实现其结构的专门化、系统化和一体化,只有这样,才能整合出高效、高质的政治体系,实现整个社会政治结构的最佳配置。
政治变革的能动性。社会的发展变化不断向政治体系提出新的要求。政治在完成其职能和取得发展方面,既需要稳定性和连续性,也需要适应性和探索性,在现代迅速发展的社会环境中,唯有经常的调整和变革才能保持政治自身的一体化。从一定意义上讲,变革是稳定的基础,也是政治发展的动力。所以政治体系要保持其活力和适应性,就必须能主动地变革其政治结构,完善政治功能以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
政治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体现
全面的政治发展。政治发展理论的集大成者阿尔蒙德和派伊认为,具体到当代中国,政治发展要适应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也必须做到“全面发展”。既要加强党内民主建设,也要加强人民民主建设;既要与时俱进地着力构建政治制度,完善政治体制,也要调整政治机构的功能,同时加强思想建设,培育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政治文化,“使科学发展观成为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前进的强大思想武器”;既要加强领导干部的思想建设,也要加强人民群众的思想建设等等。以上各个方面,尽管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可能有所侧重,但是总体上看,当代中国民主政治建设是一个“全面发展”的宏大工程,只有在结构、功能以及文化等各方面都得到了推进,才能为科学发展观的落实和贯彻提供强大的政治动力和智力支持。
协调的政治发展。协调主要指经济与政治的协调、渐进性与紧迫性的协调。协调发展,就是要在发展中实现速度与效益、数量与质量的有机结合。必须切实把经济工作的重点放在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放在注重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上来。必须在实现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同时,使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必须辩证地看待经济发展与政治发展之间的协调,“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并不意味着政治发展总是被动的,也不说明二者在时间上必然有固定的先后之分,即只有经济发展了政治发展才会跟进;而且人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有预见性地主动做出某些调整,清除经济发展可能遭遇的体制。
可持续的政治发展。经过近30年的变革,我国的民主化、现代化已经有了明确的方向和正确的战略,在这样的前提下,政治发展的关键就是把握路径、过程和节奏。一个可持续的政治发展是中国实现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前提,也是政治文明的基本形式。可见可持续发展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经济发展问题,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政治问题。只有选择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模式,才能实现经济与社会的共同发展与进步,才能实现政治系统的持续稳定。所以要确保我国政治的稳定,必须全面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支持系统。
政治发展是实现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
首先,政治改革是政治发展的基本途径。从根本上说,政治发展是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引起的,因此,它是一个客观的有规律的过程。只有当社会基本矛盾引起利益关系和力量对比的变化,并转化为进步阶级、阶层或集团变革旧秩序的政治实践时,政治发展才能得以实现。从主体与客体的交互作用来看,政治革命是政治关系的质变过程,导致政治制度的新旧更替;政治改革是政治关系的量变或部分质变过程,促成政治体制的改革与完善。总之,政治发展就是政治系统丧失稳定再重获稳定的过程。因此,政治改革并没有严格的逻辑可以遵循,而是要根据政治发展的具体情况来应对。
民主政治是政治发展的基本目标。不同的社会经济基础、利益关系和政治统治是政治民主的经济和政治基础,决定着政治民主的性质。为了平等实现统治阶级成员的政治权利,并协调其内部利益关系,还必须完善必要的政治形式,这种政治形式的完善过程,就是政治民主的发展过程。随着人们利益诉求、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的日益多样化,唯有通过政治发展,才能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从这个意义是说,民主政治不仅是实现和谐社会的根本保障,也是建构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切实把握好政治发展与政治稳定的关系是实现和谐社会的根本保证。政治发展与政治稳定不仅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现路径,而且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目标。二者既相互排斥,又相互补充。由于现代社会的政治稳定是动态的、发展的,所以政治稳定的实现与维持都离不开政治发展的推动。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已经确立起来的市场经济不仅提高了人民生活的水平,而且改变了人民的价值观念和政治生活。当然,毋庸讳言,与经济发展的速度相比,我国政治发展的速度比较缓慢。目前,在社会处于“黄金发展期”与“矛盾凸显期”并存的复杂局面里,我国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发展目标,这一发展目标必将对我国政治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因此,把握好政治发展与政治稳定的关系,对和谐社会的建构具有非同寻常的历史意义。根据发展中国家政治发展的经验,今后我国政治发展既不能不顾社会发展的历史,完全照搬西方发达国家政治发展的模式,也不能不顾社会发展的现实,走激进式的政治发展进程,而是应该紧密结合我国和谐社会的建构进程和实际,通过渐进的政治发展实践,走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发展道路,真正实现在政治稳定中推进政治发展,在政治发展中巩固政治稳定。
参考文献:
篇9
服装设计效果图不仅要对服装进行完美呈现,对于人体美的表达也是相当重要的。人体的美在近代经济发展中拥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记载于 1930 年 10 月 9 日上海的美亚绸厂为庆祝建厂十周年的活动中出现了中国的第一次服装真人走秀身影[1],世界时装之父英国设计师查理•沃斯(CHARLESWORTH)让迷人的女营业员披上披巾进行促销,足以证明了人体美与服装之间有着密切关系。女性人体的美作为“美女”,在 1914 年 11 月 4 日的纽约服装节上的时装表演拉开了服装“美女经济”的帷幕。当今,媒体作为发展迅速最快的消费品,这就导致了大众传媒在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时期之后产生了已有新型经济,即“美女经济”。所以,中国在“十二五”规划确定了“扩大内需”和“让低收入阶层有能力消费”,居民收入水平的持续提高将为服饰消费行业的发展提供很大的支撑。服装作为“美女经济”的忠实的拥护者,将其围绕这这一模式总是创造着属于它的权利。服装美的表达需要更加清晰的理论支撑这就迫使服装设计效果图与之进一步的完善和发展。服装产业不断的发展和与之关联的行业也飞速前进。在浩瀚的知识海洋之中,我们如何去选择、如何进行科学的了解就成为我们学习的捷径与关键所在。
二、人体形态美的科学表达
服装设计效果图是作为一种媒介,应用规范的绘制方式使其在不同服装生产部门之间产品信息得到准确、细致的传达。服装设计师要理性的探究如何客观表现详细的服装信息[2]。
首先,服装设计效果图的作用是让人体形态美的科学表达达到共识的美,亦称“科学美”。科学的美是认识事物的真实本质的重要依据。服装设计效果图之所以最后能让参与设计的人员达到共识就是因为其表达出了科学的美。关于科学美的论述,我们也许可以在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学派找到一些研究[3]。因为他们是认为美决定了数的关系。亚里士多德指出“那些认为数理学完全不涉及美或善的人是错误的。”美主要形式“匀称、秩序与明确”在匀称之中[4],才寻找一种秩序的研究与探讨并且与之有相应的数据进行呈现。
开尔文勋爵[3]在讲到科学家如何进行保持清晰精准的研究中说到“只有当你能够测量并且用数字表示所描述的东西时,才算真正得了解它,反之你的知识将是不完整的。”[1]
用数字作画就好象给予的其生命,艺术与科学之间共有的量化是其艺术的表现的灵魂。人体的美有数据的支撑。人类总是在设法创造美,同时还应科学的应用美、挖掘美。如图 1 为马夸特研究人体面部时候的发现(见图 1)。被公认为漂亮脸型的它各部分之间的比例都是进行黄金分割的(见图 2)。在马夸特网站里我们可以更加直观的看到面部黄金分割的动态演示。
在人体中,我们可以找到四手指作为一掌,四掌长为脚的长度,四腕尺为人的身高等相关数据证明了人体数据存在着科学性。在科学的数据中也同样拥有黄金比例的存在(见图 3)。从图 3 中可以看到:10.5: 16.0≈ 0.618:12.5: 3.9≈ 0.618:14.0: 6.5≈ 0.618:16.4: 10.5≈ 0.618:110.3:16.0 ≈ 0.618:12.5 : 4.0 ≈ 0.618:1(依据图 3,数字次序为 1.2.3...)在应用相关人体数据时,熟悉各种人体比例部位是塑造完美人体所必须得因素。
在做设计效果图的时候,人台的绘制是为了把握人体之间的关系将其转化为公共的识别数据,让所有参与设计的人员达到统一的评判标准。美在意象,科学的进行研究才能将我表达的信息达到最为理想的状态[3]。因此,在做设计效果时,要重视人体的美,重视一种类型的科学方法方能展示属于服装的美、人类的美。
三、设计效果图中理想模特的选择
(一)人体曲线美的表达的重要性
曲线的美最早是由英国画家荷伽兹提出来的。他在《美的分析》[5]里提出:一切由波浪的线组成的物体,都给人以变化无常的追逐,从而产生乐趣。法国雕塑大师罗丹更加崇拜人体的曲线美,并视为生命的奇迹。人体的曲线由身体的不同围度进行展现,其中总是将肩、胸、腰、臀的大曲线最为重要。动态幅度越大,人体曲线的对比越为强烈,其更加展示出人体美、服饰美(见图 4)。
在服装相关众多网站上收集到关于世界各地时尚流行服饰的图片。发现摄影师总是尽全力的在拍摄着模特在走猫步换脚的那个瞬间。在这一瞬间是行走是身体动态幅度最大的,在这一动态中可以将我们设计出平面的服装将其展示出 更加立体美的效果。其中,模特走猫步也是因为在走路的时候加强人体动态的幅度。人体动态的表现,拥有着以下程式化规律,牢记这些规律,可以帮助分析掌握服装设计效果图的人体动态[6]:
(1)肩线与腰线的关系是“﹤”或“﹥”(符号不封口)。
(2)人体中心线位置的偏移朝向是是“﹤”或“﹥”符号缩小的方向(符号不封口)。
(3)人体躯干随人体中心线偏移。
(4)支撑落脚点靠近或落在中心线上(见图 5)。
(二)人体比例的准确把握
在模特中对于形体的美是至高无上的追求。它将人的整体的合理指数与科学的人体比例以及人体解剖结构进行结合形成一种审定美的标准。在模特的上下身的比例中,女性模特的身高一般为 175cm-182cm[7],体重控制在 50kg-55kg。利用“神圣比例”法则我们将髋骨上缘作为上下比例的界点,上身∶下身=1∶0.618 作为人体美的无尚追求。在文艺复习时期的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之一的列奥纳多•达•芬奇所运用自然科学与解剖实验得出的形体客观标准中:人的头长是身高的 1/8;肩宽为身高的 1/4,女性模特的肩宽应不超过 40cm;双臂伸平直等于身长,两腋宽等于臀宽;大腿正面的宽度等于脸宽。
三围曲线是构成女性美的重要因素。三围的曲线能使服装造型产生一种很强的起伏感和韵律感。胸腰差为22cm-24cm,臀围与胸围相等或大 2cm-4cm 最为理想。因此在绘制模特人体时我们要深入研究其本质的表达。将其数据进行理性的整理,由头长和宽进行比例的测量。如果进行夸张的表达人体建议在模特的大腿以下进行,因为人体的上身比例相互之间的关系越是接近黄金比例越显优美。
四、从理性到感性的应用分析
在人体动态的绘制中,每一部位的尺寸要进行理性的整理,并进行反复的练习。不同动态之间的转换也因注意相关数据的变化。在研究中,发现以下数据仅供参考:
(1)人体身高四分之一数据:两肩最大宽,到头顶,到大腿根部,大腿根到膝下,脚后跟到膝下;
(2)肩宽=臀围的宽度;
(3)头长:腰围宽度,手长,脚长,肚脐到大腿根部(见图 6)。在关于动态中,掌握相关程式化规律比如符号“﹤”或“﹥”(符号不封口)。这些规律将以熟悉的应用。就可以将人体准确的予以描述。首先,对于人体动态进行认真临摹绘制分析,根据模特的不同姿态进行动态以及中心和各个部位之间大小比例的熟悉与了解。其次,对于某一人体进行姿势不同转化的研究绘制。最后,根据实际的图片进行转化成为属于服装设计设计效果图的动态雏形(见图 7、图 8)。
篇10
随着社会形式的不断发展和变化,政工干部一定要跟得上时代的步伐,努力完善自身的思想政治觉悟,努力发现在新的历史时期内思想政治工作的特点,让思想政治工作符合社会形式。政工干部的思想政治工作要深入学习理论知识,了解社会发展变化,在社会管理框架的统领下,进行思想建设,不断解放自身思想,运用新时代的眼光去看待问题,继续运用以人为本的理论去处理与群众的关系。政工干部要在学生思想政治知识的前提下,使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升华,将思想政治知识与具体的社会热点统一起来,通过运用思想政治知识,了解民情,通过思想政治知识来解决社会上的热点问题。政工人员一定要完善有关思想政治工作的知识结构,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科学的工作,在进行政工干部进行思想政治工作时,要以科学的态度,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思想完善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扩大思想政治工作领域,运用科学的知识来武装政工干部的头脑,运用科学舆论来领导政工干部,政工干部只有不断完善科学的知识体系,才能更好地为人民和社会服务。政工人员在进行思想政治建设的时候,要将理论知识转化成普通大众可以看懂的语言,将思想政治理论知识结合到社会实事热点中,不断解决社会矛盾,对社会矛盾进行分析和缓解。政工干部应该定期对问题进行挑檐,解决问题,把相关的问题遏制在初始阶段。
二、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主,提高自身服务力
在社会分工不平等,社会矛盾日益激化的今天,政工干部要充分了解社会热点,缓解激化的社会矛盾,了解不同阶级的群众心理,把握不同阶层群众的动向。在进行政工干部的思想政治工作时,要在社会管理的框架下,用蓬勃向上的精神感染人,通过开展各项活动,提升政工干部的思想政治觉悟,潜移默化地影响政工干部的行为,让他们自觉地投入到思想政治工作中来。
三、创新工作形式,不断完善思想政治工作效果
政工干部的思想政治工作受社会各方面的影响,其内容、形式、环境等都发生了变化,这就要求政工干部的思想政治工作要在社会管理的框架下进行,基于社会管理框架,不断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实现思想政治工作在内容上的创新,要不断地解放思想,使政工干部的观念创新,在正确的意识形态的指引下,结合社会管理的新形势,落实思想政治工作,运用当代文化带动政工干部的思想政治工作,政工干部要管理文化,运用社会文化不断丰富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营造丰富多彩的思想政治环境。政工干部的思想政治工作要实现形式上的创新,运用政工干部喜欢的方式,在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的时候,不用拘泥于形式,要采用多元化的形式,在生活中实现事项政治建设,避免说教形式的思想政治工作,使政工干部的思想政治工作更加吸引人,起到良好的效果。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