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管线管理范文

时间:2023-04-01 17:18:3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地下管线管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地下管线管理

篇1

关键词:地下管线,档案管理,问题,方法

城市地下管线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挥城市功能、确保社会经济和城市建设健康、协调发展的重要保障。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地下管线的重要性日益显现,城市给排水、燃气、热力、强电、弱电等地下管线,就像人体内的“血管”和“经络”,为城市发展提供强有力地保障,被称为城市的“生命线”。地下管线一旦损坏,就会危及城市的“生命”。

随着我县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步伐的加快,挖断管线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事例也时常发生,如:县文化广场在开发建设中几次挖断给水管,造成停水;白岩公园南路在挖路基与排水沟时把国防光缆挖断,造成百万元的损失;兴田路改建项目在K0+660处设一临时排水沟,开挖时碰到东南网的光缆,造成大面积电视失去信号,经过一天的抢修才恢复电视信号等等。因此,搞好城市地下管线档案管理是城市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地下管线档案是地下管线工程的重要组成,它真实反映了地下管线的空间位置及其属性,是铺设新的管线、改造旧的管线的依据,是保护好城市地下管线、避免挖断管线事故、保障安全运行不可缺少的重要资料,是城市防灾、抗灾、应付突发事件的基础资料。为了减少、避免事故的再次发生,搞好地下管线档案的管理已势在必行。

1.地下管线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1.1档案管理意识淡薄,重视不够

1).在我国普遍存在着地下管线档案收集不全,建设、施工单位“重建设、轻档案”的现象就更加突出。

2).由于投资体制与管理体制上的原因,造成了地下管线在管理上各自为政的局面,没有向城建档案馆报送地下管线档案。

3).地下管线档案的利用意识淡薄。建设单位在工程设计时,很少到城建档案馆查找地下管线现状资料,作为设计的依据。

1.2地下管线档案的管理尚未步入法制化轨道

目前,城建档案的法规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城市建设档案管理规定》、《城市管线工程档案管理办法》、《城市地下管线工程档案管理办法》等,一些省、市也先后制定“管理办法”,为地下管线档案的管理提供了法律保障。但由于地下管线档案管理的混乱局面由来已久,许多地方、部门没有认真贯彻执行这些法规,依法管理档案的意识不强、水平不高,使城建档案管理工作在标准化、制度化、规范化方面大打折扣。

1.3地下管线工程建设没有真正纳入城市建设集中统一管理

地下管线档案管理失控的首要原因,就是没有将地下管线工程建设真正纳入城市建设集中统一规划管理的轨道上来,实行工程招投标制的项目不多,且大多数没有签订《建设工程档案建档及报送服务合同书》,使城建档案馆不能获得管线工程项目开、竣工时间、工程进度等信息,从而无法对管线工程的档案工作进行跟踪指导管理。有的建设单位只顾眼前的利益,缺乏全局观念,管线工程未办理规划、施工许可证就进行施工,经常见一些道路被“开肠破肚”,挖了填,填了挖,又没有及时形成有关的档案材料。既影响市容整洁,又增加了城市安全的隐患。

1.4地下管线档案保管分散无法实现资源共享

就我县的城建档案馆来看,所收集到的地下管线档案主要是本系统的部门在建设过程中形成的,而强电、弱电等部门所形成的管线档案则基本上都由自己管理,档案多头保管的现象比较普遍,由于部门利益,地下管线产权单位各自为政,这种分散保管不能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的共享,遇事无档可查。

1.5档案管理手段落后不能满足工作需要

首先是城市城建档案部门办公设备陈旧落后,无法提供高效的服务;其次是管理资金不足与专业性人才紧缺;再次动态管理滞后的问题仍然存在。

2.解决问题的措施和建议

2.1加强宣传,提高认识,强化城建档案管理意识

搞好地下管线档案管理要解决认识问题,要在宣传上狠下功夫,大力宣传城建档案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中的重要作用,从而使各个部门自觉采取行动,重视和支持城建档案工作。

加强地下管线档案编制和报送的质量意识,城建档案部门在项目立项之初就应介入,全程跟踪档案资料的中间检查、初验、验收过程,特别关注资料编制和报送的质量情况。主要看所编制的档案资料是否及时、真实、准确和可靠。加强地下管线档案的利用意识,做好地下管线档案鉴定、编研工作。归档是手段,利用才是目的。

2.2进一步建立健全法规制度,加大依法治档力度

由于当前地方法规不尽完善,没有一套完整、系统的地下管线档案管理法规体系,因此出现了有法不依,有法难依的局面。鉴于此,我县应根据部、省管理办法精神制定地下管线档案管理办法,同时各建设单位也应制定相应的地下管线管理制度、措施。使地下管线档案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建设、施工单位也能做到职责明确,奖罚有据,从而保障地下管线档案管理工作逐步迈入法制化轨道。发挥法律手段的作用,依法治档、依法兴档。加大执法监督力度,从根本上杜绝有法不依、有章不循的现象,为实现地下管线档案的法制化、规范化、标准化管理创造条件。

2.3强化管理,理顺档案接收渠道

在城市建设中规划管理是龙头,要彻底改变管线档案管理不善的局面,首先就要从规划管理做起。根据《城市规划法》第三十二条之规定,城建档案馆可以在建设单位办理规划审批手续时与建设单位签订管线工程档案移交责任书,明确建设单位档案编报责任及违约责任,为工程竣工后能接收到齐全、完整的地下管线档案提供了保障。《城市管线工程档案管理办法》第八条之规定,管线工程竣工验收须有城建档案管理部门参加。因此,档案管理部门要主动介入验收阶段的工作,审查管线档案是否符合验收要求并及时提出整改、完善意见,建设单位在验收前必须向城建档案馆提供齐全、完整的档案材料,方可组织验收。涉及地下管网的各行业、各部门要加大档案资料交换和集中管理力度,加快城建档案信息化建设步伐,把城建档案馆建设成为城市建设的重要数据库和地下管线工程的查询平台,更好地实现信息资源社会共享。

2.4开展地下管线普查工作,加强动态管理。

地下管线普查普测,是一个城市为解决地下管线资源现状问题开展的地下管线情况调查、管线探测、管线综合图编绘和资料汇集工作,是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唯一手段。这是一项综合性的城市管理工作,需要相关部门共同参与。城市在发展,管线必然要延伸,有的管线将被改造或废弃,要加强动态管理,及时编制和报送完整、准确的竣工档案。由于管线普查只是一种补救措施,它不可能一劳永逸。

2.5采用现代化手段,加强地下管线档案的管理

篇2

[关键词]市政道路 地下管线 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TU99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9-0288-01

一、前言

当前随着城市建设力度的不断加大,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出现高速发展的同时,城市地下管线的建设也突飞猛进,市政道路各地下专业管线也得到迅猛发展。常州城市地下管线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一般仅包括给水、排水两大类。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和城市规模的扩大,加上现代化、信息化的高速发展,地下管线的种类已大大增加,诸如煤气、电信、电力、热力、有线电视、网络等专业管线应运而生。因此,优化地下管线的管理,合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已成为城市市政工程设施建设单位的一项迫切任务。本文对市政地下管线的管理试作浅述。

二、市政道路地下管线的特点和用途

2.1 城市地下管线管理的特点

市地下管线种类复杂、涉及范围广,在城市运行中的地位重要,地下管线的管理也具有其自身的特点。一是专营性。各个种类的地下管线隶属各个不同的行业和单位,它的管理带有行业性和专营性。二是隐蔽性。由于各种地下管线都深埋地下,有的在快车道路基下,有的在慢车道路基下,也有的在人行道路基下,甚至也有的铺设在绿化带的下面,较为隐蔽安全。仅有部分地下管线会在路面上作一些标志,如埋设煤气管道的路面上粘贴有“煤气管道”白色瓷片作标志。三是共建性。由于地下管线埋在地下,一般是在道路工程建设设计过程中统一设计,如地下管廊等,施工时统一安排作业,带有很强的共建性。四是安全性。各种管线分层、分位铺设在地面路基下0.5米―6米的地下空间,并有坚实的砼路面或沥青砼路面覆盖,安全性能很好。

2.2 城市地下管线的作用

城市地下管线承担着城市的信息传输、能量输送和废物的排除及饮用水的供给等工作,它犹如人体的“血管”、“神经”。从一定程度上讲,城市地下管线是城市的生命线、城市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对城市居民生活水平起到重大保障作用,为城市建设和发展起到巨大的促进和推动作用。

三、市政道路地下管线的现状

城市地下管线建设管理出现了良好的发展态势。一是认识提高。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建设管理部门统一了认识,地下管线是城市现代化的“生命线”,加大了建设管理的规划研究,明确了各部门的职责,使建设管理工作得以有效落实。二是制订政策。各级政府的建设和管理部门,逐渐制订了城市地下管线、地下管廊的管理制度、规范、标准和相关法律法规,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三是超前介入。在加快城市化进程中,各级政府部门把城市地下管线、管廊建设列入城市规划的优先发展项目,尽可能做到超前规划、超前设计,在城市道路拓宽造改时,同步建设、同步施工、同步竣工,并有条件的地方着力推进地下综合管廊建设,使得地下管线建设进入跨越式发展阶段。

常州在2006年完成了对地下管线的普查,基本搞清了常州在实施城市发展战略中,各种地下管线的拥有量、完好状态和运营状况,分门别类地建立了地下管线专业管理档案,在城市基础设施的城图上详细绘画管线走向地图。随着电脑的普及,在城市地下管线普查的基础上,城市的规划设计部门、勘察测绘部门和市政基础设施管理部门相继引进和开发了建立地形图和地下管线档案数据库的GIS(地理信息综合管理系统),初步形成了城市地下管线动态管理格局,为城市规划、工程设计、工程建设、管线维护、生产调度、安全运行及时、准确地提供了有关数据和技术资料,也为加快建立城市地理信息系统和城市现代化管理夯实了基础。

四、市政道路地下管线存在的问题

城市地下管线的发展历史长、管线种类由少到多,规格由小到大,质量由低到高。城市中地下管线的新管线和老管线并存,埋设深度、质量标准存在很大的差异,给城市建设和管理带来很多困难,尽管普查以后城市地下管线的管理工作得到明显改善,然而存在的问题仍不容忽视。

4.1 施工管理稍有疏忽,使地下管线中断损失重大

在城市道路拓宽改造中,施工单位一方面由于对地下管线的敷设资料缺乏详细的了解,施工时,工程管理人员又往往不在现场严格监管;另一方面由于采用机械化施工,挖掘机操作手视线难以达到沟槽底部,因而时有出现挖断自来水、雨水、污水、通讯以及煤气管道现象,给周边的居民和生产企业的生活和生产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同时也会可能造成较大经济损失。

4.2 由于地下管线归属多元化,致使地下管线规范管理难以实施

以往对地下管线的规划、建设、施工缺乏严格的审批程序,加上各个管线归属各个职能部门或企事业单位,建设施工随意性较大,作为城市建设管理部门无法进行统一有序的管理。随着城市地下管线的蓬勃发展,地下管线管理工作也得到相当重视,建设部和各省、市建设管理部门出台了城市地下管线管理规定,强调地下管线管理,应严格遵循统一的“规划、设计、审图、审批、施工、竣工、验收、归档、绘图”的规范程序。然而执行过程中,即使地下管线普查之后,仍有少数的地下管线拥有部门,不经审批就擅自施工。施工竣工后,也不经检测验线,管线资料也不进档案,增加了规范管理的难度。

五、市政道路地下管线的管理措施

提升城市地下管线的科学化管理水平,不能一蹴而就,它涉及到全社会认识水平的提高、科学管理手段的使用以及依法行使监督。

5.1 建立市政道路地下管线科学管理的网络体系

加强城市地下管线管理,是对城市地下空间资源的充分整合利用。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地下空间资源也将成为宝贵的稀缺资源。必须由政府实施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开发、统一利用,形成一个科学的、合理的、高效的地下空间管理体系。并由政府职能部门负责建立一个地下管线专业管理经营机构,这专业机构除完成普查地下管线建档绘图外,并负责贯彻有关地下管线的法规或规定,并制订必要的相匹配的管理规章和管理制度,组织巡查,加强日常检查监督力度,从根本上解决由分散管理到集中管理、由兼管到专管、由单纯管理到经营管理的复杂社会问题和政策问题。

5.2 强化对市政道路地下管线施工及改造的监管工作

城市市政工程建设,必须预先报告城市地下管线管理部门,指定专人负责地下管线的保护监管工作,并递交道路路基开挖施工方案,经同意后方准施工。在城市地下管线的设计、施工、勘察、普查、维护、维修等项目的承包中,实行公开、公正、公平竞争,通过招标方式确定承包单位。

六、结束语

由于城市地下管线现代化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随着城市的跨越式发展,旧的管线要更新,新的管线要敷设,运行的管线要维修。所以,地下管线档案绐终处于变化的状态。因此,管理单位必须定期收集地下管线变化的信息,及时综合体现在管网和专业管网图或系统中,使之成为城市地下管线建设管理的依据。随着常州城市的发展,地下管线的种类还将不断增加,我们将探索计算机综合管理、地下综合管廊等新管理手段,为城市的经济发展和社会事业的进步及市民生活质量的提升,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篇3

【关键词】ArcGIS Server Flex;RIA;FluorineFx;Web GIS;地下管线管理信息系统

一、引言

随着计算机技术及Internet的发展,WebGIS已逐步成为GIS应用的主流。Web GIS实现技术主要分为瘦客户端和胖客户端两种方案,它们各有优缺点[1],富互联网应用程序RIA(Rich Internet Application)结合了以上两者的优点,把传统网络应用程序和桌面程序结合起来,既提供了丰富的客户端体验,又能通过网络轻易部署,尤其是基于Flex的RIA技术,只需在客户端安装FlashPlayer即可。据Adobe官方调查显示,目前95%以上的计算机都安装了FlashPlayer。ArcGIS Server是一个企业级GIS应用程序的综合平台,同时提供基于Flex的富客户端应用开发API-ArcGIS API for Flex。因此,采用基于Flex技术的RIA客户端开发方案,既能给用户提供丰富的客户端体验和交互能力,又无需担心客户端的插件问题。本文通过某石化企业网络版地下管线管理系统的建立,详细论述如何基于ArcGIS Server平台涉及、开发、建立Web GIS应用系统。

二、研究内容

针对目前石化企业有关部门数据存储现状、数据共享程度及利用现状,本文的研究目标和工作内容为:

(1)实现地下管线数据的格式统一、数据内容准确、规范化存储及管理。只有地下管线数据内容准确、符合规范,呈现给用户的信息才是有意义的。

(2)增强数据的符号化表达。石化企业地下管线种类多,不同类型的管线节点其附属物属性是不同的,如电缆管点和排水管点附属物属性是不同的,通过附属物的符号化表达来提高数据的表达。

(3)提高数据的定位、浏览速度和查询效率。根据数据使用特点及实际应用需求的不同,采取不同类型的地图。

(4)提供管线空间分析功能(管线流向分析、横剖面分析、纵剖面分析等),为企业规划、设计、建设、生产、管理等工作提供辅助决策支持。

三、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1.系统总体设计

从用户的角度考虑,用户使用地下管线管理信息系统是否便捷和实用,决定了系统部署后的生命周期及能否得到市场的认可。因此,在系统设计兼顾用户体验和业务功能实用性、健壮性及可扩展性。

系统的总体框架采用层次化设计思想,以实现不同层次间的相互独立性,保障系统的高度稳定性、实用型和可扩展性。系统采用B/S开发模式,总体架构如图1所示:

(1)表现层:系统交互界面是系统使用者与应用软件之间的人机接口。具体功能包括控制应用软件运行、运行控制参数的输入和运行结果的表达等。系统的开发除了建立各种业务分析模型外,系统交互界面的设计和开发是其主要内容。表现层总体设计原则是采用直观的图形用户界面技术,信息的表达要形象、直观、简洁明了。

(2)业务层:主要包括数据控制、数据输出、图形定位、图形查询、地图量测和标注、管线分析(横剖面分析、纵剖面分析、管线流向分析)等功能模块。

(3)数据服务层:地图服务采取动态服务与静态服务相结合的方式,动态服务通过动态获取数据库图形及属性信息实时展示地图数据;静态服务以地图切片的形式进行展示,使用Compact紧凑型存储格式存储缓存切片,提升了网络传输与处理速度,大大缩短了服务器的响应时间,给用户更加高效的交互体验。

(4)数据访问层:业务层与数据层之间的通信,采用统一的数据访问接口。空间数据通过ArcSDE进行图形数据及其属性数据的访问,其他业务数据通过FluorineFx网关来实现对Flex前台业务层与.NET后台之间的通信,其通信协议采用AMF协议。

(5)数据层:数据是系统运行的基础和管理的核心。包括由建构筑物、等高线、高程与控制点、图幅接图表、油罐、装置、道路等组成的地形应用图、厂区地下管网数据及支撑系统应用的业务数据。

2.系统功能模块

该系统平台功能结构图如图2所示:

(1)数据管理模块

数据管理模块主要包括图形数据的浏览、图层控制、快速定位以及数据更新。数据更新指的是地图服务的更新,通过ArcGSIS Server更新地图服务后,系统可重新设定地图服务的地址。

(2)数据查询模块

数据查询模块主要包括属性位置搜索、管点查询、管线查询。属性位置搜索是根据数据属性信息查询数据的空间位置,管点、管线查询是通过空间位置范围查询管点、管线的属性信息。查询结果能够在地图上进行动态闪烁定位。

(3)管线分析模块

管线分析模块包括管线流向分析、纵剖面分析、横剖面分析及管点、管线统计。管线流向分析提供图形标识指定管线的流向。横剖面是指垂直于管线位置的一个截面,在该载面中可以直观地了解相邻管线的空间位置关系、管径及埋深等信息,如图3所示。纵剖面是指沿管线方向的一个截面,在该截面中,可以直观的了解管线的走向、坡度及埋深情况,如图4所示。

(4)系统工具模块

系统工具模块包括地图标注、地图书签、地图打印及地图量测等功能。地图标注能够让用户在地图上标注一些辅助文字信息;地图书签能够辅助用户管理用户关心的地图视图,可以快捷的实现视图定位。地图打印实现当前地图的打印输出。地图量测实现地图的长度测量和面积测量。

(5)系统维护模块

考虑系统使用的安全性,设计了系统维护模块,包括用户管理、权限管理、角色管理及系统日志。通知模块方便管理员给各用户通知、公告等信息。

3.系统实现

基于ArcGIS Server,通过ArcGIS API for Flex建立富互联网应用(RIA)。并能够通过使用ArcGIS Server资源(如地图服务、地址服务、要素服务以及Flex的组件),创建具有交互良好和体验丰富的WebGIS应用,包括图形浏览、属性与空间组合查询、空间位置叠加分析、空间拓扑分析等空间操作,基于这些空间操作能够实现地下管线空间专业分析功能(如管线流向分析、横剖分析、纵剖分析等)。

对于其它非空间业务功能,系统通过Web-Service、HTTPService、URLLoader以及Fiel-Reference等组件或类来完成Flex与.NET服务端的通信,对于大量的数据传输或是实现不同对象的序列化传输,则采用开源项目Fluor-ineFx,它是专门针对.NET平台与Flex通信提供的AMF(ActionScript Message Format)协议通信网关,能够稳定、安全、高效地实现与.NET的通信协议。

结合上述两种通信方式,并利用Flex Bui-lder及Visual Studio 2008提供的面向对象的集成开发环境,基于面向对象和组件技术开发地下管线管理信息系统平台。

四、结束语

管线是石化企业规划、建设和管理的重要基础资料。各专业管线单位往往只对本专业的管线状况很了解,而没有其它单位管线的数据资料,数据共享程度低。基于ArcGIS Server平台开发的地下管线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为石化企业地下管线规划、建设、管理、决策服务的应用平台,实现了基于企业内网的地下管线数据的网络共享及管线查询、分析和统计等功能。在规划、设计、施工、维护等等工作时,管理者通过该平台能直观了解其它管线的相对位置、埋深、距离、类型、管径等数据情况,防止发生挖断、损坏其它管线的事故,避免给单位造成更大的损失,从而达到为石化企业规划、管理提供技术决策支持。

参考文献

篇4

第一条 为贯彻落实《XX市地下管线建设管理办法》(20__年市政府令第89号)和《<XX市地下管线建设管理办法>实施细则》(X政办发〔20__〕84号)的具体要求,根据国家、省、市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区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区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负责全区地下管线建设综合管理工作。区城建档案和地下管线管理机构具体承担地下管线建设管理工作,监督相关行业管理部门抓好地下管线施工过程中的质量、安全管理工作。

第三条 在建设单位办理地下管线工程施工许可手续时,城建档案和地下管线管理机构应当将工程竣工后需移交的工程档案内容和要求告知建设单位。

第四条 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负责对地下管线权属单位、管理单位安全生产工作实施综合监督管理。

区经济和信息化局负责电力企业、通讯企业、电信工程施工企业和施工现场的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工作,负责事故应急救援的通讯保障工作。

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负责城市雨、污水工程施工及设施的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工作,负责制定雨、污水管线事故的抢险救援预案并组织实施;负责城市燃气、供热企业及相关工程、施工现场的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工作,负责制定燃气、供热事故的抢险救援预案并组织实施;负责本区行政区域内输送石油、天然气管道的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工作,负责制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组织实施。

区水务局负责水利工程、城市供水工程施工及设施的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工作,负责制定供水管线事故的抢险救援预案并组织实施。

区质量技术监督分局负责工业压力管道的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工作,负责制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组织实施。

第五条 地下管线行业管理部门应当查验地下管线建设单位(以下简称建设单位)建设手续,核查建设单位、施工单位质量安全保证体系,加强地下管线建设过程中的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消除质量安全事故隐患。

城建档案和地下管线管理机构应当建立健全监督稽查制度。监督相关行业管理部门做好地下管线施工过程中的质量、安全管理工作,对地下管线工程建设项目的各方主体行为进行稽查。

第六条 地下管线建设管理实行联席会议制度。联席会议每季度召开一次,主要任务是部署地下管线建设的各阶段工作,协调解决地下管线建设管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指导、督促、检查地下管线建设管理相关工作,区城建档案和地下管线管理办公室承担联席会议办公室的具体工作。

第七条 建设单位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专业审查机构进行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施工图设计文件未经审查或审查不合格的,不得使用。

第八条 地下管线建设工程实行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制度。

风险抵押金是企业用于生产安全事故的抢险、救灾和善后处理的专项资金,企业已按规定缴纳风险抵押金的,不再重复缴纳。

第九条 地下管线建设工程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制度,由区住房和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会同相关部门另行制定。

第十条 地下管线建设工程实行联合会签制度。会签时,各地下管线权属、管理单位提交《**区地下管线建设工程联合会签表》、《**区地下管线建设工程监护交底卡》,建设单位出具《**区地下管线建设工程安全保护承诺书》。

第十一条 施工单位应当建立质量安全责任制,编制专项质量安全施工组织设计,按照工程设计图纸和施工技术标准施工,不得擅自修改工程设计。

施工单位必须建立健全施工质量检验制度,严格工序管理,做好隐蔽工程的质量检查和记录。隐蔽工程在隐蔽前,施工单位应当通知建设单位、行业主管部门和质量安全监督机构。

第十二条 工程监理单位应当依照法律、法规以及有关技术标准、设计文件和建设工程承包合同,选派具备相应资格的总监理工程师和监理工程师进驻施工现场,对施工质量安全实施监理,并承担监理责任。

第十三条 建设单位在建设过程中对其它地下管线或者道路、绿化、建(构)筑物等设施造成影响和损坏的,应当立即停止施工,采取应急保护措施,及时通知相关单位进行处置或抢修,并依法承担相应赔偿责任。

第十四条 建设单位在地下管线建设过程中应当进行声像资料制作。主要包括:施工前原貌、施工中关键部位和主要工序、竣工后相关标示的声像记录素材等。

采用顶管、定向钻等隐蔽方式施工的地下管线,每节管道顶进结束,必须进行复测,绘制管道顶进轨迹图(含管道高程、方向、顶进力曲线等),并由项目经理和监理人员检查复核。对难以确保对地面建筑物、道路交通和地下管线的正常使用造成影响的,建设单位要会同有关部门制定有效的技术措施进行监测和保护。探测和测量形成的数据文件上报城建档案和地下管线管理机构。

第十五条 建设单位在办理竣工验收备案手续时,应提交以下材料:

1. 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2. 施工许可证;

3. 相关部门出具的认可文件或者准许使用文件;

4. 地下管线工程质量综合验收文件:

(1)勘察单位工程质量检查报告

(2)设计单位工程质量检查报告

(3)施工单位工程质量竣工报告

(4)监理单位工程质量评估报告;

5.建设工程档案预验收意见书;

6.竣工验收报告表;

7.竣工验收备案表;

8.施工单位工程质量保修书。

第十六条 地下管线出现故障、险情等突发事件时,管线权属、管理单位应当及时组织抢修,同时报告行业主管部门及城建/!/档案和地下管线管理机构,并依法补办有关手续。

地下管线因紧急抢修后管位发生变化或者管线迁移的,管线权属、管理单位应当在工程完成后15日内将有关地下管线信息资料按照要求向行业 主管部门及城建档案和地下管线管理机构报送。

第十七条 地下管线需要废弃的,管线权属单位应当报行业主管部门,并采取安全技术措施,消除安全隐患,予以拆除;不便拆除的,由管线权属单位对管道及其检查井等设施进行安全处置,并报行业主管部门及城建档案和地下管线管理机构备案。

篇5

【关键词】地下管线;规划;合理管理

在城市的建设过程中,难免出现二次开挖等不合理的想象,既浪费了资源,又造成城市运转的混乱,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城市的规划,城市地下空间的合理运用,和地下管线的合理规划和铺设管理做好必要的讨论。这些问题也一直困扰着城市的管理者和规划者。

一、城市地下管线的规划与管理通常存在的问题

(一)城市道路建设和管线的一致建设,以及尽量规避二次开挖的问题

城市的建设应该实行先建设好地下再建设地上的原则,首先得把地下的管线规划铺设完备,然后进行地面的建设。当然,这只是个理想的状况,在实际的城市建设中和道路的铺设上,除了城市的地下排水管不得不先路面建设施行,能达到先地下再地上的原则。至于其他的管线的设置,则很难实现先建好地下再建设地上的需要。这样的建设步骤和操作方式,给城市的二次开挖问题的出现埋下了不可消灭的隐患。

城市道路建设之所以会出现我二次开挖的现象,主要是由于管线建设方面的意愿是先建设好管线,再进行道路的建设,而道路施工方的想法和行动和管线铺设方正好相反。这就导致地下管线的建设需要反复的开挖城市已经建成的道路的问题。这既浪费了材料资源,又浪费了城市的财政和人力资源。

(二)管线的设计不当的问题

城市地下管道的设置中出现的问题,包含许多方面。规划的综合,设计施工的综合,以及动态的管理等基础的环节。这些环节共同构建了一个交互、回环的闭环系统。在这几个环节之中,管线的规划和设计这两个环节是主要的环节,管线规划和设计的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城市的建设,也是衡量一个城市规划建设好坏的一个标准。现今的地下管线的设置和规划还存在许多的瓶颈。由于对底线管线的实际铺设情况的了解不是很深入,这极其容易导致规划和设计的不合理,还极有可能造成对原有已建成的底线管线的破坏,这个牵涉到多个部门多个领域的综合问题和有效合作,现有的软硬件设施还不能跟上管线底线状况资料建立发展的要求。

(三)管线之间的间距控制不合理问题

新建道路和道路的重新改造都是政府主导的大工程。一般是一边设计,一边建设,一边审批,而道路和管线建设的顺序时常不能协调,这就导致管线的规划和实际的操作常出现问题,管线的建设要么不能跟上道路建设的步伐,要么管线之间的建立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由于道路施工的不合理和程序的不合格,给地下管线的铺设带来极大的麻烦,最大的就是管线之间的间距不好控制。容易造成已建成的管线与现有的管线之间距离的交错和混乱,出现一些影响整个城市运转的情况。

二、城市地下管线的规划与管理的目的和意义

近几十年来,城市建设的步伐越来越快,许多城市对道路建设的管理和底线管线的管理显得特别滞后,由于管理单位的分工不够明确和细化,导致管理的分散和不合理。由于底线管线的铺设不合理给人民的生活带来极大的威胁,而要考察一个城市的建设工作,地下管线应该首当其冲。城市管线的设计和施工过程中,由于以往传统方式的不够高效,没有及早的建成相关的地下管线的资料库,导致施工时的不便和重大的损失。地下管线的图纸设计和城市的规划建设是城市基础建设的重要部分。我国的各大城市的地下管线的管理十分混乱,这成了制约许多城市发展的阻碍。

采用高效的管理方法,建立详细的资料数据库,使地下管线的铺设合理,系统起来,显得十分迫切。这些地下管线的分布情况是市政决策的重要依据,特别是在城市的道路建设和桥梁的铺设方面,地下管线的分布,成为施工有效、及时、准确的前提条件。只有做好城市地下管线的优质管理,把地上和地下的管理配合、协调起来,遵循科学的建设步骤,并对地下管线的铺设做必要的摸底,构建必要的数据库和资料,作为以后城市道路建设的资料,才能促进城市的建设步伐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好。

三、改进通常存在问题的举措

(一)综合管沟的建设

吸取国内外这方面的管理经验。综合管沟的建设显得特别重要,只有设置好管沟,才能对城市的各管线的长期施工建设以及日常的修复变得比较方便。对于新道路的建设,应该严格的遵循校地下再地上的原则,不可违规操作。先把地下的管线铺设好了,然后再进行路面的施工建设。在道路施工前做好相应的管线综合,召开相应的会议,把道路建设的安排公布出来,要求个管线单位的施工根据道路的情况而定。逐步的建立地下管线的统一管理的机制。《城乡规划法》里面,里面有严格的规定,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和利用,必须适应不断发展的经济和科技水平。要严格的遵照统一安排,协调开发和合理的运用的原则规定。要考虑到防灾减灾以及人民需要的防空和通信的需要。并及时有效加强地下管线的日常管理。完善相应的制度和措施。遵照理想模式的步骤施行。让城市的管线真正的为了人民的生活到来方便,而不是阻碍交通和应急,影响城市发展的步伐。

要做好上下级有关部门工作的协调和落实,做好细致的工作安排和部署,对道路建设的审批和管线铺设的审批要遵循科学的顺序,并尽量一次成型,合理的管线构建,尽量规避二次开挖对城市建设的阻扰。规划是首要的和必要的,在施行的过程中,也得做好必要的修改,根据实际的现场情况做好相应的修改和提高,做到管线的建设真正快捷有效的为人民生活谋福祉,成为人民生活安定和谐运行的有效保障。

(二)构建三维空间

我们从信息建模的这个角度来看看,基于二维的设计环境存在着与三维表达不同的障碍,在地下管线的规划设计的时侯不利于准确及时有效地对这个设计的过程进行准确的评估,比如管线布局是否达到合理水平、以及有没有干涉相关问题的发生等。由此,加强管线设计规划平台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要改善二维的设计环境,巩固图形实体的三维信息表述力。把二维图形实体实现三维表达的可靠的方法就是变更二维实体的制模方法,譬如,运用更新的数据的模型再现虚拟陈述二维管线实体,采用包围盒里面的有关数据结构的虚拟描述的三维空间,这样就能使得二维环境里面的图形实体极具可能的带有比较完善的空间几何相关的信息与拓扑的信息,从而能够进一步的对可以运用的图形处理一系列的技术实现与众不同的三维表达的功效。

对管线的设计,要在前期做好相关的资料收集和数据分析,构建良好的模型,以便作为地下管线设计的可靠依据。注重对已近建成管线的了解和对新建管线的合理布置,才能实现管线规划管理的合理。

(三)地下管线数字系统构建

城市地下管线的信息拥有隐藏性、复杂多变性、能动动态性以及信息储存量的庞大性这些特点。我们在修建地下管线之前对使管线的地下信息进行充分的了解,迫切和必须的方法是创建城市地下管线完整的信息系统。建设地下管线的数字系统,让上面提到的设计和二次施工问题得到有效的扼制,方便施工单位进行某区域的地下管线的准确及时查询,从而实现有效的城市地下管线的规划和管理。

通过对城市地下管道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实施管道规划建设的目的探讨,从而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改善这些问题的举措,对于城市地下管线的合理规划和管理显得十分必要。

参考文献

[1]杨桂芬.城市地下管线工程档案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J].城建档案,2011(3)

[2]高红玲.杨军市政管线的综合管理[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1(22)

[3]葛如冰.丘广新.王清泉广州市的地下管线普查工作及其最新进展[A],2011

篇6

目前,我国城市的地下管线基本上由各管线权属单位分别管理。条块分割,成果数据相互封锁,管理混乱,“马路拉链现象”时常发生,施工挖爆管线、停水停电等事故屡屡发生,经济损失巨大。原因如下:

1.1 管线权属管理分属不同部门。由于我国各类地下管线大多属各权属单位自己管理,地下管线档案处于分散管理状态,导致管线的布设、施工管理缺乏科学性。管线权属单位无大局意识,怕“机密”外泄,不愿向城建档案馆移交资料,难以统一规划协调。同条道路,因各类管线权属单位施工不同步,重复开挖。

1.2 地下空间缺乏合理的规划管理。因各管线权属单位对城市地下空间都有使用权,加之缺乏统一规划管理,城市道路下面闲置的空间不能得到有效使用。

1.3 地下管线资料不齐全,档案资源整合、共享度低。绝大多数地下管线权属单位的档案未移交进市城建档案馆。新、续建的地下管线工程也未及时补充。

1.4 管线工程不进行竣工测量,竣工图失准。

1.5 行政制约手段不够,管线工程档案收集进馆难。

2 城市地下管线工程档案管理的注意事项

2.1 工程档案资料要达到规范要求。地下管线工程档案资料中不能缺少设备、材料进场检验及复验的阶段性报告,技术交底记录不能只是简单抄写规范等,应体现出该工程质量目标的要求及具体施工方法。

2.2 工程档案资料要全面反映整个工程建设的真实情况。质量检验记录中的主控项目、一般项目实测点偏差值应按工程质量实际情况和相关技术规范等规定填写,工程材料应有合格证原件和进货检验单等。

2.3 工程档案资料填写要达到规定标准。施工组织设计应有质量目标分解、施工方案、施工顺序、工艺要求,应结合该项工程的实际进行布局,材料、设备使用要求应有针对性。施工记录、施工试验记录等项目的填写不能简单或漏项,真实记录检验过程。

2.4 工程档案资料的签认和审批要严格把关。各种工程资料只有经过相应人员的签认和审批才是有效的。其责任人必须是亲笔签字,不能代签。

2.5 工程档案资料要坚持预验收制度。凡列入市城建档案馆接收范围的工程档案,建设单位在组织竣工验收前,应提请市城建档案馆对工程档案资料进行预验收,凡未取得验收认可的不得组织工程竣工验收。

3 城市地下管线工程档案管理的对策

3.1 严格管理程序,坚持用科学手段提升地下管线档案管理水平。

3.1.1 对现有地下管线进行普查,以现场踏勘或查阅图纸的方式尽快搞清地下管线的现状。未建档的管线,应责令地下管线权属单位补测补绘。

3.1.2 坚持“三同步”的档案管理原则。坚持工程开工与建档同步,工程一开始就同步建档,坚持工程施工与档案收集整理同步,坚持工程竣工时应提交一套合格的档案材料,提请档案预验收。

3.1.3 执行统一的地下管线档案管理程序。《城市地下管线工程档案管理办法》提供了科学、规范的管理程序:办理施工许可证手续时,城建档案管理机构应当将工程竣工后需移交的工程档案内容和要求告知建设单位;竣工验收前,工程建设施工单位应当提请城建档案管理机构对地下管线工程档案进行专项验收;竣工验收备案前,应按要求移交档案资料。

3.1.4 采用科学的管理手段,建立城市地下管线信息系统。地下管线竣工测量及普查、补测、补绘成果信息应及时、准确地进入城市地下管线数据库,实时动态更新、维护,确保地下管线的现实性和完整性。

3.2 统一管理,实行地下管线档案的动态管理

3.2.1 成立专门的城市地下管线管理机构,统一管理城市地下管线。在市城建档案馆设立地下管线档案管理办公室,协调各管线权属单位之间的矛盾,负责地下管线全过程的集中统一管理,加大跟踪指导力度。

3.2.2 加强地下管线工程档案管理人员的配备和培训,培养适应城市建设发展的档案管理人才。

3.2.3 建立现代化的地下管线档案管理体制,实现动态管理。充分利用现代化科学技术(先进的GPS测量技术和计算机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建立地下管网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地下管线信息的动态管理。

3.2.4 将地下管线档案管理纳入备案制。建设单位组织工程竣工验收,应当具备工程档案认可文件。

3.3 落实责任,加大依法管理档案的力度。

3.3.1 层层签订协议、责任书。地下管线工程申请报建时,城建档案管理机构与管线权属单位签订协议,管线权属单位再与施工、监理等单位签订协议、合同。

篇7

一、地下管线工程及管线档案管理状况

为彻底查清城市地下管线状况,1995年开始中山市政府用两年的时间对中心城区及其公路干线范围内的地下管线进行了普查,建立了地下管线数据库。为了巩固普查成果,市政府了一系列文件,如《关于加强中山市中心城区管线动态管理的通知》等,对规范全市的地下管线规划管理、工程建设、竣工测量、信息动态管理以及工程档案管理作出了具体规定。但在实施过程中由于监管不足等原因还是有很多地下管线工程建设没有按照规定进行,造成了地下管线数据的缺失,致使建立起来的数据库不能准确反映地下管线的现状。

二、依靠制度和机制管理地下管线工程档案

1、健全的管理制度是开展地下管线工程档案管理工作的保障

《办法》颁布实施后,地下管线工程档案管理得到了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仅在2005年6月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就发出了三个针对地下管线工程管理的文件,如《贯彻建设部通知》等,重申了严格执行全市管线工程报建审批、竣工测量、规划验收、工程档案归档等各项管理制度,主要内容有:

(1)所有地下管线工程(供水、燃气、电力、路灯、通信等)建设单位领取《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后,须在施工现场挂牌施工,接受城管执法局的监督检查,

(2)所有新建、扩建、改建的地下管线工程必须进行竣工测量,竣工测量成果须经过市规划局验收,同时建设单位须按要求办理管线工程的规划验收,取得规划验收合格证;

(3)管线工程竣工后,建设单位必须按照《办法》第十条的相关规定,向市城建档案馆移交管线工程档案。在工程竣工验收前,建设单位必须提前通知市城建档案馆对管线工程档案进行预验收,

(4)加强对地下管线违章行为的查处。地下管线工程部办理规划报建、不进行竣工测量、不办理规划验收、不按规定报送工程档案的,由市城建档案馆提供违章管线建设单位名单同时报规划局和市城管执法局进行处理;

(5)加强管线数据信息动态管理。各管线专业单位限期向市城建档案馆报送本专业管网综合图(包括电子文件),同时每年要向市城建档案馆报送专业管线图,用于修改补充地下管线数据库信息。

2、长效的协调管理机制是完善地下管线工程档案管理的基础

《办法》的颁布实施虽然使地下管线工程档案的管理工作有了法规保障和依据,但是各类地下管线的管理分属不同的单位和权属部门,在管理上有一定难度。《办法》的贯彻落实不只是城建档案馆一个部门的事,而是涉及地下管线工程报建、验线、规划验收、档案归档、管线数据库数据采集更新等多项规划管理的业务工作,涉及规划管理的各个部门和环节,只有将地下管线工作纳入规划管理环节进行综合管理,各部门共同配合,才能彻底管好地下管线工程。

市城建档案馆积极配合,代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整理起草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地下管线工程规划管理通知》的文件并下发,除重申落实已的文件精神的事项和时限外,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加大了地下管线工程规划批后管理的力度,完善了地下管线工程的验线、竣工测量和规划验收工作,并规定所有建设工程在办理规划验收前,必须先办理相关的地下管线工程档案的预验收和规划验收工作,地下管线规划验收是工程规划验收的前提和必备条件之一。

由于地下管线的权属单位较多,在管理上存在一定的难度,为了建立长效的地下管线工程管理机制,市城建档案馆建议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和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两个部门建立地下管线工程规划管理联动机制,通过共同协作,完善地下管线工程建设的监督与管理,保障地下管线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积极响应,多次与规划管理部门召开协调会,研究地下管线工程管理工作中的协作衔接和沟通,全力支持规划主管部门的管理措施。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还专门制定和下发了《关于做好地下管线建设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各执法分局加大地下管线工程的巡查执法力度,还特别强调施工现场凡未能出示《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挖掘城市道路许可证》《临时占用城市道路许可证》的管线工程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核实情况后将进行处罚。地下管线工程不办理规划报建、逾期不进行竣工测量、不办理规划验收、不按规定报送工程档案的,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则按照《城乡规划法》《城市地下管线工程档案管理办法》等进行处罚,配合规划主管部门加强地下管线工程的监督和执法。

为遏制地下管线工程的违规行为,做到令行禁止,市城建档案馆根据相关文件的精神提供信息,市规划行政管理部门将不按规定要求办理地下管线工程竣工测量、规划验收、档案归档的管线建设单位违规材料移送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进行处理,要求违规单位限期整改。这一举措对管线建设单位触动很大,如一家燃气管道公司在接到整改通知后,在一个月的限期内完成了22项管线工程的验收和档案移交工作。

三、积极协助工作,贯彻落实《办法》及相关管理制度和措施

做好地下管线工程档案管理的具体工作是城建档案馆的职责。工作中我们认真履行工作职责,主动配合,协助规划主管部门开展地下管线工程档案的管理工作。

1、协助规划管理部门制定落实《办

法》的管理规定和措施

《办法》的颁布实施为地下管线工程档案的管理提供了依据和保障。市城建档案馆掌握时机,主动协助规划主管部门起草制定贯彻落实《办法》的管理文件,并认真实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由于地下管线管理涉及多个单位和部门,为加强地下管线工程监督管理和执法力度,市城建档案馆建议市规划建设主管部门与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建立地下管线工程规划管理联动机制;为及时解决历史遗留管线工程的建设、验收、档案移交等问题,市城建档案馆还连同规划行政管理部门一起走访管线建设单位,以座谈的形式向他们宣传有关政策法规,了解他们实际工作中的困难,指导工程档案的整理,现场解决一些问题。本着为管线单位服务、顺利完成管线工程规划验收和档案移交工作的双赢理念,我们的工作得到了管线建设单位的响应,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2、建立地下管线工程的跟踪管理机制

为保证《办法》及相关管理措施的贯彻落实,市城建档案馆建立了地下管线工程实时跟踪机制,主动承担地下管线工程的跟踪任务。市城建档案馆根据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的地下管线工程信息,对在建的管线工程档案管理进行业务指导及管线竣工测量成果等工程档案进行预验收,同时也参加大型管线建设项目的规划验收,并将管线工程规划报建、验线、竣工测量、规划验收、工程档案移交等信息进行分类、汇总,每月定期在规划网站上进行公布更新。同时,督促管线建设单位完善工程的竣工测量、规划验收及工程档案移交工作。

3、实施地下管线信息数据实时管理

篇8

[关键词]地下传输管线;综合管理;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TU99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21-0064-01

1.现有地下传输管线的综合管理模式

主要有四种方式:一是由政府部门统一组织实施,实现地下管线综合管理,资源共享;二是各管线权属单位完全对本部门管线的普查和管理负责,主管部门统一建档;三是各管线权属单位各自完成本部门管线的普查;四是地下管线综合管理商业化统一管理。

2.传统的地下传输管线的管理所面临的问题

2.1地下传输管线体制不全面、混乱,缺少综合管理体制及规范

地下传输管线随着城市的发展,错综复杂的分布着,但是城市地下传输管理体制并不全面,多头管理现象日趋严重,条块分割,各自为政,造成了混乱的局面。管理体制的不全,法律法规,条例条文对各个管理部门的职责规范不明确,各个部门不能合理的协调合作,总的来说是没有一个综合的专业的管理机构来负责这方面的问题。相关法律法规的不完善,就使得地下传输管道的建设管理失去了约束,从而造成了现在这种混乱的情况。

2.2信息资料的不全面,导致事故安全隐患

复杂的地下传输管道的分布环境,致使人力不能及时、准确的完全了解相关的分布排列信息,在这样缺乏基础信息的情况下,就导致施工时,事故问题时有发生,根据2000年《中国建设报》的报道,“八五”期间,我国每年发生的管线和电缆破坏事故平均逾万起,直接经济损失年均7亿多元。

2.3管理手段落后,信息更新赶不上变化

现在大部分城市还没有使用信息化的地下传输管道管理方法,还是依靠人力以及相关的并不完全的制度去管理;并且管理部门各自为政,不能统筹协调工作,信息资源不能即时共享,这就导致了地下传输管线的档案信息不全面,信息动态更新不及时。

3.信息化的地下传输管线管理有哪些优势

3.1提高了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

改变了传统的以人工管理的模式,利用信息化技术可以更加全面,及时,准确 的了解地下传输管道的信息,改善了资料不完整的情况,采用电子计算机的数据录入方式,节省了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3.2能提前预知安全隐患,做到防患于未然

根据准确的地下传输管道的布局信息以及对传输管道的质量检测反馈,可以预知人力肉眼所不能了解的安全问题,可以与相关部门合作,制定及时有效的应急预案,保证城市地下传输管线的安全运行。

4.应用于地下传输管线的技术有哪些

4.1 GIS地理信息系统

4.1.1什么是地理信息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或 Geo-Information system,GIS)有时又称为“地学信息系统”。它是一种特定的十分重要的空间信息系统。它是在计算机硬、软件系统支持下,对整个或部分地球表层(包括大气层)空间中的有关地理分布数据进行采集、储存、管理、运算、分析、显示和描述的技术系统,简而言之,是对地球上存在的现象和发生的事件进行成图和分析。

4.1.2地理信息系统在地下传输管线管理的实用性

地理信息系统是一种特定的空间信息系统,可以对数据信息进行采集、整理和分析,这种特点就可以解决庞大的地下传输管线所带来的困扰。

4.2 管线三维可视化技术

4.2.1什么是管线三维可视化技术

三维可视化既是一种解释工具,也是一种成果表达工具。与传统剖面解释方法完全不同,常规的三维解释是通过对每一条地震剖面上的每个层位、每条断层拾取后,再通过三维空间的组合来完成的。三维体可视化解释是通过对来自于地下界面的地震反射率数据体采用各种不同的透明度参数在三维空间内直接解释地层的构造、岩性及沉积特点。这种三维立体扫描和追踪技术可使解释人员快速选定目标,结合精细的钻井标定,可帮助解释人员准确快速的描述各种复杂的地质现象。

4.2.2管线三维可视化技术在地下传输管线的实用性

由于三维直观性强,可以从不同方位再现物体,具有较强的立体感、逼真感,通过三维可视化可以直观地看到城市地下纵横交错的实际管线,可以更直观的了解城市地下传输管道的情况。

4.2.3管线三维可视化技术应用于地下传输管线管理的意义

利用管线三维技术,有利于全面反映地下管网的分布状况,方便对管线的管理及维护,实现管线信息的有序管理,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结合在一起,可以起到资源信息共享的作用,为城市地下管道的建设提供了准确的基础信息依据。

4.3 激光雷达探测技术

4.3.1什么是激光雷达探测技术

激光雷达是以发射激光束探测目标的位置、速度等特征量的雷达系统。从工作原理上讲,与微波雷达没有根本的区别:向目标发射探测信号(激光束),然后将接收到的从目标反射回来的信号(目标回波)与发射信号进行比较,作适当处理后,就可获得目标的有关信息,如目标距离、方位、高度、速度、姿态、甚至形状等参数。

4.3.2激光雷达探测技术在地下传输管线管理中的实用性

我国复杂的地理环境,山地、丘陵、平原、高原等各种地形地貌,管线的建设布局方式也多有不同,因此需要不同的探测技术一起合作完成,以便更好地掌握需要的信息。激光雷达是激光技术与现代光电探测技术结合的先进探测方式。可以更方便我们的工作。

4.4 数据库建设技术

4.4.1什么是数据库技术

数据库技术是通过研究数据库的结构、存储、设计、管理以及应用的基本理论和实现方法,并利用这些理论来实现对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和理解的技术。

4.4.2数据库技术在地下传输管线管理系统中的实用性

数据库技术研究的对象是数据,在地下传输管线的管理上通过对GIS以及激光雷达探测所反馈回来的数据处理,能提高数据的共享性,减少数据的冗余,以提高数据的一致性和完整性。

5.信息化地下传输管理系统的特点

5.1 及时性

综合以上所述的三项技术(GIS、管线三维立体技术、激光雷达探测技术),可以大大缩减以人力查探城市地下管线情况的时间;对于地下传输管线发生的事故也能及时反映,可以更好地避免造成更大的人员经济损失。

5.2 准确性

信息化地下传输管理系统,通过对信息的及时更新处理,对地下传输管线的数量、分类、布局都能更准确的了解,有了及时准确的信息做基础,能减少施工时因信息不明确而造成的事故、失误、赶工期的情况。

6.总结

地下管线信息是城市基础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随着城市的发展,传统的以人力为主的地下传输管线管理方法已经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就需要寻找一种更加快速的、便捷的解决这种问题方法,信息化的地下传输管线管理系统应运而生。

参考文献

[1] 王学海.城市地下管线探测的高新技术应用[J].测绘工程,2004(1).

篇9

1 重视地下管线档案信息收集,积极探索更新方式

地下管线普查后,其档案信息只是代表普查时的管线状况,后续的准确、实时和全面的管线信息需通过不断的更新来实现,这也是地下管线信息管理的难点,在工作中可通过以下方式对地下管线进行实时更新。

1.1 对地下管线工程实施覆土前竣工测量。开展地下管线工程实施覆土前竣工测量需要在制度上将地下管线工程纳入正常建设工程管理之中,明确地下管线工程项目在办理工程规划许可时应调取该区域的地下管线现状图,保证开挖的安全性。同时地下管线管理部门应积极介入,加强业务指导,告知地下管线竣工测量需要注意事项以及最后的数据提交要求。建设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应根据规范要求对管线进行测量,测量要素包括管线点的坐标、埋深、管径、管材和特征等。工程竣工后在管理部门对移交测量的数据经过审查符合入库要求后,在CAD平台或GIS平台上完成管线的接边和更新操作,需要注意的是管线数据库内的点编号需要具有唯一性,与原系统内的管线点号进行区分。

1.2 接收和处理地下管线权属和建设单位提交的管线数据

1.2.1 地下管线权属单位提供的符合标准的更新数据。部分管线权属单位配备有专业管线测量队伍,其管线数据属性信息可以满足地下管线管理系统更新的要求,可以从专业管线系统里面导出数据,但也需要进行管线的数据表检查和处理,包括重复点删除,不明确管线点的确认,管线点的重新编码。综合通过多种方式进行数据的检查,如成图检查、现场查看、咨询权属单位等,经过检查无误后便可以将整体现状数据更新录入管线管理系统。需要注意的就是原管线系统内的管线数据需要清除,对于权属单位提交的某个时间节点的管线数据需要进行大量的与原数据库的接边操作,所以,建议地下管线信息管理部门每次接收权属单位的完整管线数据,方便入库。

1.2.2 权属单位提供非标准格式的地下管线更新数据。有的管线权属单位由于没有专业的管线探测队伍,其管线数据由图解法生成,管线的相关属性信息缺失严重,如果将此部分管线入系统,将导致分析过程中该部分管线无法出结果,干扰分析的准确性和精度,同时会影响管线系统的稳定性。这里就可以无需将此部分管线入库,可以在管线GIS系统加载管线图进行查看。有些管线权属单位也拥有自己的管线管理系统,但由于重视其保密性,其数据库文件非通用格式,还需开发软件的单位进行转换,对地下管线信息管理部门来说对接收的更新数据每次都要与软件开发单位联系进行转换。这就要求管线权属单位在开发管线管理系统时,事先要与城市地下管线信息管理机构进行沟通对接,系统设计时要求导出的数据具有通用性,不能一家一个标准,形成一个个的信息孤岛,这是信息化建设活动的一个规避点。

1.2.3 部分权属和建设单位移交管线点经纬度坐标。这些单位对于管线的位置精度要求不是很高,他们在铺设管线的时候用手持GPS进行管线信息的采集,数据信息实时上传到数据库,如果通讯光缆出了问题,系统可以进行GPS定位,通知现场工作人员进行管线的维护和保修,这种管线的动态管理方式是目前很多弱电单位采用的,具有快捷方便智能的优点。但是采集的管线数据和管线管理系统的数据有很大差别。首先是精度,地下管线规程要求“地下管线点的测量精度平面中误差不得大于±5cm,高程中误差不得大于±3cm”,而一般手持GPS的平面精度都在1m之外。再者坐标系不一样,管线系统一般采用的是城市坐标系,而经纬度是WGS-84坐标。这些数据也具有价值,可通过参数转换将其转换到城市坐标系,与地形图叠加便可以作为管线图,可用于管线的定位参考。

1.3 有计划实施补测。针对地下管线工程建设中管理的漏洞,城市地下管线管理部门收集全市地下管线建设情况,做好新增管线的统计工作,对于建设过程中未测或漏测的地下管线工程,根据统计的详细情况,每年安排一定的资金有针对性地进行管线补测,完善城市地下管线信息,保证地下管线更新的准确性和完整性。由于城市地下管线档案信息的变动性和管理的滞后性,使地下管线补测具有一定的常态性,作为管理部门主要责任之一就是使管线补测越来越少,实现地下管线档案信息管理的良性发展。

1.4 建设专网,实现地下管线档案信息的实时更新。探索建立城市地下管线专网,通过网络将集中管理的地下管线系统分享给有关的管线权属和管理单位,采用光缆专线连接,数据同步更新,地下管线信息和建设工程档案信息实时更新机制,确保了系统信息的可用性和各种数据的现时性。特别是利用专网可实现所有管线档案使用单位的地形图的实时更新,解决了基础地形图不能为管线数据提供服务、地形图数据信息需要花费较高费用购买、地形图多套坐标系统的问题。各相关单位通过使用系统,将自身的管线信息及时输入系统,经过地下管线信息管理部门的验证和核实,对全市整体的地下管线数据库进行更新。这样可以通过多部门联动,实现共建共享的目的,这是地下管线动态更新的发展趋势。

2 切实加强利用服务,充分发挥管线档案作用

地下管线档案发挥作用是通过其利用来实现的,在确保信息使用的保密管理基础上,应尽量鼓励使用数据,作为已建成的空间地理信息,方便管线权属单位的长期无偿使用及各施工建设单位的合理调用,通过利用促进动态更新。地下管线档案的利用一般来说可分为实体利用和电子信息档案利用两种。

2.1 利用地下管线档案实体。一般主要方式有查询和复制。查询主要是利用者带上有关身份证明,办理查阅手续,直接查阅原始地下管线档案。管线档案的复制主要是根据利用者查阅目的,为其提供档案复制件,如管线竣工纵、横断面图,节点坐标、高程、走向、埋深等方面管线资料。

通过地下管线信息管理系统提供按图幅打印的彩色管线图纸,也是实体利用的方式之一。管线图最终的成图都是按照图幅进行,彩色图纸可以区分开不同管线,同时管线图纸上面进行详细的标注和扯旗,可以很清楚地看到管线的相关信息,对于一般的建设单位来说,这样的管线图足以满足其施工需要。如果有需要还可以在作图过程中进行标注相关管线点的坐标信息,满足在现场进行现场定点位的需要。

2.2 利用电子档案信息。就是通过提供电子数据实现利用的方式,主要形式有:

2.2.1 提供电子版不含地形的管线数据。其中包括成果表、管线图。由于涉及地形数据的保密问题,建设单位需要调取电子管线数据,可以将地形数据删除,同时管线数据的成果表可以一并提供,以起到图库联动的作用。

2.2.2 提供不带属性的图形文件。通过管理系统截取图形数据,以图形的形式提供给使用单位,方便使用的同时,又能注重保密要求。

2.2.3 在管线信息共享平台上调取管线GIS数据。对于管线系统来说,最好的共享方式,应该就是通过统一管线平台,各管线权属单位均可以管理自己的管线,通过权限设计开展管线信息的利用。

2.2.4 提供小区域的全要素地下管线电子地形图文件。有些部门因为特殊需要须使用电子版的全要素的地下管线数据,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要加强监管,并按程序办理有关保密手续,严格审批,确保信息的安全。

3 把握关键,促进地下管线档案更新与利用

3.1 加强制度和管理体制建设,完善地下管线档案管理体制。各级政府应加强地下管线管理,明确专门部门,统一管理地下管线工程及档案信息。加强对建设单位、管线权属单位、职能管理部门和档案信息保管单位的协调,推动建立统一的信息管理平台,加强专网建设,以实现地下管线档案集中统一管理下的信息共享机制。同时要加强地下管线政策法规的制定,各城市应该根据自身的特点,制定出适合自身情况的配套规章,建立健全地下管线建设、信息更新和利用制度,加大行政执法监督力度,对违法部门和单位依法处罚。

3.2 加强管线数据的标准化建设。由于很多地下管线的权属单位在建设和测量中均采用自己的标准,没有建立统一标准,其管理系统和数据标准都是从行业和部门需求出发,自成体系,造成管线数据无法统一使用。所以我们要加强地下管线数据的标准化建设,在执行国家相关规范的基础上,还要制定符合地方实际的通用的地下管线测量、信息管理的相关规范和数据标准,只有在统一管线数据标准的基础上,才能科学有效地实现管线的数据共享和利用。

3.3 处理好利用与保密的关系,加强数据安全保护。城市管线信息利用的同时要处理好管线信息的安全保密工作。地下管线信息属于国家秘密,在利用过程中需要按流程进行查询登记审批,签订相关的保密协议。要注意数据的安全,预防数据丢失和数据泄露,可以采用实时保护和备份,防止病毒和外部恶意入侵,并将数据实时地进行本地和异地双备份,确保数据丢失后能安全找回。同时对历史数据及时归档,形成不同的历史数据版本,并定期转移至异地存放,提高数据的容灾性。

4 结束语

篇10

关键词:地下管线;探测;数据采集

Abstract: for a variety of reasons, many pipeline material incomplete not updating, lose processing.along and use value, to the region development brought many unfavorable factors,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urban underground pipeline scientific management, this article with MAPGIS software as a platform to build a district underground pipeline of comprehensive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for example, we built the process of library, to point the way for the urban pipeline with the digital management information, provide reliable and effective method.

Keywords: underground pipeline; Detection; Data acquisition

中图分类号: [TU279.7+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城市基础设施中地下综合管线主要包括如燃气、电力、电信、有线、供水、排水等等,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随着我国经济建设迅速发展,城市信息化的步伐加快,给城市地下综合管线设施的规划、 建设和管理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但城市发展的沿革中,由于历史和现实的种种原因,很多管线的图纸和档案不完备,更新不及时,特别是城市中数据采集不能跟上城市的发展进程,使管线资料失去现势性和利用价值,给地区发展带来了很多不利因素,对城市的建设直接和间接的造成经济损失。本文用MAPGIS软件为平台,以建立某小区的地下综合管线地理信息系统为例,通过以点带面的方式为城市管网的信息化、数字化管理提供了可靠有效的手段。

1 技术参数

执行《1∶500、1∶1000、1∶2000,地形图要素分类与代码》(GB14804-93)、《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图式》(GB/T7929-1995)、《地下管线探测技术手册》(CJJ 61-95)、《城市地下管线探测技术规程》(CJJ61-94)等技术标准。

坐标系统采用小区独立坐标系,高程基准为1985国家高程基准,数据利用城市一级基本控制标准测量成果,利用已有的1:1000数字化地形图作为管线数据库的底图数据,顾及道路及两侧建筑物的变化,对提供的DWG地形图数据要进行预处理,对道路及第一排建筑物进行了测量,保证其现势性,使其符合综合管网的数据建库要求。

2 管线的普查与测量

在各管线单位提供的资料基础上,进行了仪器探查和实地调查,管线测量时利用全站仪来观测管线点点位坐标。具体明显管线点调查及管线探测技术方法是:使用电磁感应类的金属管线探测仪根据管线种类、地电条件不同等选择适宜的探测方法和发射频率。遵循由已知到未知,由简单到复杂,由点到线,到面的顺序等原则对排水、给水、热力、电力等的明显点打开井盖,用特制的探杆直接量测管线,详细记录管线的埋深、材质、管径及与相连管线点的链接关系。明显管线点调查的具体项目、量测精度按《技术规程》的有关规定执行。

3 平台选择及软硬件的要求

3.1 平台选择

地下综合管线地理信息系统采用MAPGIS平台作为基础平台, MAPGIS是由武汉中地信息工程有限公司出品的优秀桌面地理信息平台, 相对于国内外其它产品,它是优秀的国产GIS平台,作为综合管网信息系统的开发平台,具有功能强大、数据模型合理、二次开发手段丰富和性价比高等优势,是一个集当代最先进的图形、图像、地质、地理、遥感、测绘、人工智能、计算机科学于一体的大型智能软件系统,是集数字制图、数据管理及空间分析为一体的空间信息系统。

3.2 软件环境

Windows XP,MAPGIS 6.0;应用软件:数据转换软件;辅助工具:Microsoft office 2000,AutoCAD等。

3.3 硬件环境

客户机:Pentium IV CPU,主存512M,硬盘160G;工程扫描仪:CONTEX,A0幅面,800DPI;喷墨绘图仪:HP750;数字化仪:A0幅面;打印机:针式、激光或喷墨打印机。

4 地下管线建库概述

本次地下管线建库的管类有:给水、雨水、燃气、热力、电力、路灯、电信(网通、联通、移动)、有线电视类。主要查明它们的平面位置、走向、埋深、材质、性质、规格、埋设年代和权属单位等内容。通过测绘外业作业,并用计算机对上述地下管线相关信息进行内业编辑和处理,建立地下管线信息管理系统,为城市的规划、建设和管理服务。

5 地下管线信息系统的建立

以MAPGIS为开发平台,在Windows XP环境下,采用Visual Basic 6.0及SQL语言开发而成。它是利用计算机强大的存储、计算、分析及管理功能构建的专业信息管理系统,可以对整个城区内的地形信息及管线信息进行综合管理。该系统的建成及使用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实现了城区地下管线管理的现代化。

5.1 地形信息入库

地形图是管线的背景图,为此要对地形信息进行数据入库。

5.1.1 地形图(底图)数据处理

地下综合管线网GIS的建设利用已有的1:1000数字化地形图作为管线数据库的底图数据,对提供的DWG地形图数据进行预处理,使其符合综合管网的数据建库要求。通过AUTOCAD软件,输入房屋建筑及注记、道路及道路注记、植被(绿化带)及注记、水系及注记、其他地形,如沟、坎、围墙、栏杆等具体地形图入库的内容后,利用MAPGIS的转换工具,进行图形转换。

5.1.2 图形数据入库

图形转换并进行底图经拼接后可以将上述图层自动转入为对应MAPGIS点表、线表文件,并自动赋予地物的各种属性值。数据检查无误后,将底图数据保存为DBS文件,使用网络数据库管理模块,进行图形数据的入库。

5.2 管线信息入库

管线图是在综合管网信息系统下生成并编辑,形成的数据文件格式已经基本符合信息系统的要求,然后再做适当的处理。数据库的设计与建立是系统建设的一项最基本和最重要的任务。根据系统设计的目标和要求,该数据库设计包括数据分类、数据录入等。

5.2.1 数据分类

建立系统所需的数据类型有两大类: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空间数据主要包括图件资料,如地形图、建筑物位置分布图、道路干线图、专业管线图、管线管辖单位分布图等。属性数据主要为各图件的属性文本资料,如管线的类型、材质、长度、管径、埋设日期、阀门数等信息资料。数据的来源主要是管线的探测资料。

5.2.2 管网数据的输入

数据输入时建立系统是最重要的也是最艰巨的工作。该系统的数据有三大类,这三大类数据分别为:背景地图数据、管线管点的空间位置数据、管线管点的属性数据。

5.2.2.1 背景地图数据的输入

为了使背景地图准确、完整,要选用本小区的1:1000分幅地形图AutoCAD2004的DXF数据文件,再用AutoCAD对图形进行编辑,尤其要对管线、管线点、管线附属物仔细检查。最后将编辑、检查、整饰后的DXF数据转换为MAPGIS数据文件,从而获得全区完整的地图数据。

5.2.2.2 管线、管点空间数据的输入

任何管线都要由三种要素组成,即管点、管段、管线。所以管线数据的输入主要包括管点位置坐标的输入以及由相关管点联为管段、相同型管段联成管线的问题。该数据的输入主要以根据原有管线图用数字化仪跟踪数字化输入为主,也可以直接用键盘输入管点探测所得的坐标数据等方式输入计算机。由于在探明地下管线空间位置时就已经探明了管线材质、管线埋深和管线直径等属性,在常规作业测量时,把各测点三维坐标、埋深和专业属性在笔记本电脑上实时输入进数据库,同时输入该测点是否和其他测点连接,和谁连接,此点是起始点或中间点或结束点等。

5.2.2.3 管线管点属性数据的输入

管线属性包括管点属性、管段属性和管线属性。它们的输入必须与所属管线点、管线段、管线严格一一对应,输入的方法有键盘输入和数据库转入,用键盘直接输入时在空间数据输入的同时进行的,如输入一个管点的同时输入其属性,由数据库转入时应注意所利用的数据库结构定义与该系统属性库的结构定义完全一致,属性输入完后,应与对应的管点、管段、管和线作正确符合检查。

6 系统建设意义

在信息高度发达、经济、社会日益全球化的今天,城市信息化对于城市的健康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城市地下管线普查,进行城市基础数据的采集收集,在数据采集、自动化入库、动态更新数据库一整套有效措施和手段的基础上,建立集空间异质、结构复杂、三维标度和海量数据的城市基础设施中地下综合管线地理信息系统,不但对于城市地下管线的科学化管理,保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有着现实和深远的意义,而且对于城市规划信息系统科学的完善和发展,也无疑具有深刻的学术价值、理论价值和应用示范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范冲等. 城市地下管线数据的质量控制探讨[J].中南大学,2005年8月.

[2] 王波等.利用WebGIS 建立城市地下管线管理系统[J].水文工程地质,2005,7.

[3] 吉绪发等.城市地下管线数字化一体化探测方案[J].中国城市出版社,2004,4.

[4] 李世平,武文波.基于MapGIS小区综合管网信息系统的建立[J].矿山测量,20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