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化学专业范文
时间:2023-03-18 04:50:0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非化学专业,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大学化学是我校大部分非化学工科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大学化学作为基础科学学科之一,在各个领域都显示出它的重要性及不可替代性,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我们已经注意到,目前我国面临的挑战性问题有健康问题、能源问题、环境问题、资源与可持续发展问题等,而这些问题都直接或间接地与化学有关[1],所以通过化学知识的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的素质教育,提升学生对不同领域相关问题的思考,为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用化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打下基础。另外,我校作为一所以工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石油天然气优势突出和特色鲜明的大学,化学知识对学生专业本身也具有非常重要作用,学生在后期无论是专业知识的学习,还是工作中都可能直接或间接与化学问题打交道。所以,通过大学化学的学习,可以让学生知道哪些问题是化学问题;能查阅相关文献解决简单化学问题;能将问题描述给专业化学工作者,并与其沟通解决相关问题。因此,大学化学对本校学生尤为重要,本文针对大学化学课程特点,结合教师的授课经验,浅谈几点体会。
1绪论的重要性及相关授课内容
绪论课是大学化学课堂教学的第一课,在整个教学中起着提纲挈领、纲举目张的作用[2]。在绪论课上应该让学生获得以下相关知识。(1)为什么要学学化学。这部分内容主要是让学生知道这门课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学化学属于基础课,但它又与大学英文、高等数学等基础课不同,因为同学们进入大学后很难感受到这门课的重要性,无论是学院、专业课老师的专业介绍还是与师兄师姐的交谈,在基础课这一块强调得较多的大多都是大学英文、高等数学等课程,因此,需要授课老师来补充这部分内容,让学生知道该专业为什么要学习该课程,该课程对该专业的作用是什么,能为学生解决后期的专业问题提供什么帮助;该门课对学生后期学习、工作、生活有什么样的影响。在讲授过程中可以结合相关专业的专业问题和生活中的实例进行分析,如:在油田所用到钻井液为什么可以将地层几千米的钻屑悬浮至地面,这就要依靠钻井液中所加入的化学外加剂;在日常生活中,为什么加一点洗洁精可以很容易将含油的物质清洗干净等问题进行分析,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习效果。(2)本课程的主要内容。由于不同专业学生在后期可能用到的化学知识有所不同,所以不同专业学生所学内容也有所不同,学时差别也较大;另外该门课程中的有些知识点,在高中已经学习过,部分学生容易大意,觉得简单,最后造成不好的学习效果。因此,在绪论中应给学生讲明他们所学课程的主要内容,每部分内容需要的学时,该部分内容的作用是什么,这些内容及知识点与高中化学的不同是什么,在现在的学习中应更加注意什么,这可使学生在后期学习过程中能更加有效学习,做到有的放矢。大学化学除了有理论课外还有实验内容,为了便于学生在后期能提前预习实验,了解实验内容,需将学生所要完成的实验内容进行分析与说明。(3)学习过程的要求及考核方法。由于不同的老师有不同的教学方法和风格,对学生的管理方法和模式也有差别,所以授课教师可以结合自身特点进行说明,同时也可结合学生的特点进行沟通与探讨,做到最大程度的互动式教学与学习。不同的课程具有不同的考核方式,同时也是学生较关心的问题,在该部分内容中应进行详细阐述,使学生明确该门课程的考核方法,为后期学习打下基础。
2突出理解、杜绝死记
在大学化学中包含了很多公式,并且在后期的解题、实际应用中都需要用这些公式来解决相关问题。为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学生学学化学的难度,在授课过程中应尽量将化学知识简单化,公式简单化,让学生能通过已经掌握的化学知识去理解并推导出相关公式,也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能用化学的知识去思考化学问题,最后解决化学问题。如:在物质的聚集状态这章的道尔顿气体分压定律这部分内容的授课过程中,可以先通过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nRT和物质的量分数(摩尔分数)yi=ni/n推导出道尔顿气体分压定律,这不但可以将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和物质的量分数进行再次回顾,也可以展现该公式的应用情况,同时可以使学生很容易记住道尔顿气体分压定律,并能实现分压定律的灵活应用,通过这种方式完全是让学生理解了道尔顿气体分压定律,其意义和公式将能非常容易记住,也能提高学生用该公式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案例教学,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由于大学化学课程涵盖的内容即包含了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和分析化学,也涉及量子化学、环境化学和材料化学等内容,其授课知识点多、知识面广[3-4]。在授课过程中应根据各章节授课知识点选择不同的教学案例,这既能有效地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基本理论知识对案例进行分析,也有助于课堂形成良好的师生互动氛围,极大地激发学生对大学化学这门基础课的学习兴趣[4],同时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引导、启发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4-5],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在大学化学授课过程中很多章节可以通过实例进行分析,如:在物质的聚集状态这章溶液与液体中凝固点下降问题的讨论与分析时,可以通过现有油田实例进行分析,在油田的天然气集输过程中,由于在高压低温状态下,天然气很容易与水形成天然气水合物,所形成的水合物会堵塞管道,降低管道的集输能力,达到一定程度还会使管道报废,所以在天然气集输过程中通常需要加入抑制剂,而这些抑制剂通常是一些醇类(乙二醇、甲醇等),它们能起作用的原因之一就是由于醇的加入可以降低水的凝点,使天然气水合物不易形成,让同学们通过实际例子理解凝固点的降低问题。在溶液的离子平衡问题中弱电解质溶液中的电离平衡授课过程中,可将油田增产措施中的酸化技术提出,让学生通过现有知识进行分析,由于该部分内容中的弱酸可以用来提高酸液的缓速效果,通过这种方法使学生能将所学知识用来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电化学基础这章的授课过程中,可将油田目前存在的腐蚀问题(盐、二氧化碳、硫化氢等腐蚀),正在使用的缓蚀技术(阴极保护、涂层、缓蚀剂等)结合讨论,使学生知道所学的化学知识对他们后期的学习、工作等方面有很大帮助,提高他们用化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结语
大学化学虽是一门公共基础课,但是现在无论是日常生活还是学生在后期的学习、工作中都可能随时遇到化学问题,并需要用化学知识去解决相关问题,所以应提高学生的化学知识,培养学生在遇到化学问题时,能用所学知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而作为教师就应该在实际教学工作中不断探索,寻找更好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学习中能轻松,快速的掌握相关化学知识。
参考文献
[1]金秋,苏同福,郑先福,等.大学化学教学新方法研究[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2,31(11):56-57.
[2]王淑涛.上好绪论课,培养大学化学的学习兴趣[J].广州化工,2010,38(4):247-248.
[3]余红伟,魏徴,李瑜,等.大学化学课堂教学中的案例教学[J].化工高等教育,2012(3):92-94.
[4]李美蓉,王芳,戴昉纳,等.设计案例教学,提升大学化学课堂教学效果[J].广州化工,2016,44(13):227-228.
篇2
关键词:普通化学;教学改革;绿色化学
中图分类号:O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3)01-0127-01
普通化学主要内容是以包括化学热力学和化学动力学的化学反应基本规律和物质的微观结构理论为主线,其理论性强、概念抽象,也使得学生缺乏学习兴趣以及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这也增大了普通化学教学的难度。
一、增加体现化学与不同专业间的交叉性内容
在了解学生专业背景的基础上,针对具体专业特点,授课过程中在教学内容基本相同的前提下,应该对不同的专业区分对待。教学过程中既要注重对化学基础知识的讲解,又要不断引进一些与学生所学专业相关且与化学相关的科学技术发展成果,关注交叉学科的前沿、热点知识,让学生们感觉到化学实际上在他们未来从事的行业中有着重要地位和强大生命力。这样不但开阔了学生的眼界,同时提高了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也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比如给材料专业学生授课时,在沉淀—溶解平衡一章中,可以介绍用沉淀法制备纳米粉体的知识,使学生感觉到纳米材料的制备并不是遥不可及的。
二、增加与日常生活相联系的具体实例
将化学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引入一些典型生动的具体实例;增加一些图片性、视频性的现实、热点、典型的内容。通过形象、生动、直观的日常生活中的实例和图片、短片等形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使学生在思想上产生共鸣,有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便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比如讲解沉淀-溶解平衡时讲一下三聚氰胺毒奶粉事件:三聚氰胺促进沉淀形成,即增加肾结石的危险,尤其对于婴幼儿,每天饮食基本就以奶粉为主,含有三聚氰胺的奶粉加剧了肾结石的形成。
三、增加与中学化学衔接内容
目前中学课程进行了改革,为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中学化学增加了许多内容,有部分内容与大学的普通化学有重复的部分,但是又不完全相同,但是在授课的过程中,有些学生听到这部分内容时,觉得自己中学阶段已经学习过了,不重视,也不能认真听讲,这样即使是不同部分也没有引起学生的重视。因此增加中学化学与大学化学衔接的内容,便于学生能够很快的进入大学普通化学的学习系统中来,同时也能区别好大学化学与中学化学的不同点,不会产生大学化学是对中学化学简单重复性学习的观点。要特别注意化学基本概念的层层递进和铺垫过程。而对于教材中为体现知识体系的完整性而与中学教材重复的内容,教师只需交待概念, 让学生通过一定的练习或自学来进一步了解,这就首先要求普通化学授课教师了解中学化学的教学现状。比如在讲反应速率时,高中阶段用单位时间内物质的量变化表示反应速率,又进一步引申为单位时间内物质的量浓度变化,但都是用平均速率来定义的;而大学的普通化学中则主要是以瞬时速率来表示,考虑了反应进度的概念。
四、引入化学史料、化学前沿知识
借助化学史、化学重要发现、化学家故事内容,化学前沿的生动实例来说明化学在现实世界中的广泛应用,避免枯燥地讲授化学的理论知识,以减轻知识记忆方面的教与学的负担。一是让学生学起来有趣,二是让学生觉得学过之后有用,这样才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也有利于科学态度、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良好习惯的培养。同时也可以讲一些关于我国的化学成就,使学生在求知中升华爱国主义情操。在普通化学的内容中,适当地延伸出一些现代化学的前沿领域、重大发现或目前的科研难题,让学生开阔眼界、启迪思维、激发兴趣。比如在化学动力学的教学中,可以介绍华裔科学家李远哲的分子束(离子束)碰撞器和埃及科学家泽维尔创立的飞秒化学,飞秒化学对过渡态理论有推进的作用。
五、引入绿色化学内容
绿色化学是更高层次的化学,体现了化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是化学科学高度发展及社会对化学科学发展的作用产物。它的主要特点是原子经济性,即在获取新物质的化学过程中充分利用每个原料原子,实现零排放,既充分利用资源,又不产生污染。绿色化学的根本目的是从节约资源和防止污染的观点来重新审视和改革传统化学,从而使对环境的治理从治标转向治本。绿色化学教育是化学教育的前沿,又是化学教育发展的必然,如果要成为全面发展并具备高综合素质的大学生,就必须接受绿色化学的教育,培养绿色化学意识。在进行基础课教学时,对教学内容涉及有关绿色化学知识的方面,进行及时的、适当的知识加深与更新及思维的拓展。比如说在原电池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向学生介绍一节纽扣电池弃入大自然可以污染六十万升水,相当于一个人一生的用水,而中国每年要消耗这样的电池四十二亿只;一节5 号电池可以使一万立方米的土壤遭到污染。让学生知道绿色化学的重要性。
以上这几点内容可以融入到每一章节的理论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有机结合起来,也可以单独进行1~2节专题讲座课,使学生较为详细的了解一些先进的科学知识,还可以增加课堂讨论环节,先让学生自己去查阅相关资料然后自己来做一个简短的报告,大家再共同讨论。通过这些内容改革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学习普通化学的兴趣和积极性。
参考文献:
[1] 翟林峰,杭国培,王华林.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内容与方法改革研究[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8 22(1): 94-96.
[2] 汪朝阳,李景宁.大学化学教学中绿色化学教育的渗透[J].大学化学,2001,16(2):19-24.
篇3
【关键词】大学生 英美文化 学习情况 实证研究
1引言
对于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早在20世纪20年代,美国语言学家萨丕尔(E.Sapir)在他的《语言》一书中就指出:语言有一个环境,语言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1] 在1999年,《大学英语教学大纲(文理本科用)》中提出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一定的听的能力、初步的写和说的能力,使学生能以英语为工具获取专业所需的信息。”[2] 这里主要强调了听、说、读、写四种语言能力,并没有提到语言中另一种不可缺少的能力――社会文化能力。实际上文化背景知识在语言教学中的重要性,已被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所认识。在2004年,教育部宣布,正式启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制定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取代了过去沿用多年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提出了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以此为目标的大学英语是“以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学习策略和跨文化交际为主要内容,以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并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为一体的教学体系。”[3]《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的正式启动,标志着中国大学英语教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跨文化交际成为大学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三年以后,推动了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提高了大学英语教学质量。为全面实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满足新时期国家和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要,教育部组织有关专家,根据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目标要求,结合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实践,对《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进行了修订和完善,修订后的大学英语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的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流,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大学英语课程不仅是一门语言基础课程,也是拓宽知识、了解世界文化的素质教育课程,兼有工具性和人文性。[4]因此,设计大学英语课程时也应当充分考虑对学生的文化素质培养和国际文化知识的传授。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作为指导性文件,既对大学英语教学提出了要求,又为大学英语教学指明了方向。王斌华也说,“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学习一门外语就意味着适应和习得这门外语赖以存在的文化,也就是说,语言习得的过程必然伴随着文化习得的过程”。[5]近年来,国内许多学者对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和跨文化交际展开了广泛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相关研究成果以“一般论述和思辨性文章居多”[6]“从总体上来说,我国学者在定性研究上比较成熟,研究成果带有显著的‘内省’特征,而缺乏基于大量数据的定量分析和实证研究”。[7]刘丽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调查大学生英语文化知识的学习情况。对重庆市长江师范学院183 名非英语专业学生进行了英语文化学习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受试整体的跨文化交际知识非常欠缺。造成上述现象的深层次原因有:受试学习英语主要是出于现实生活的需要,没有充分认识到英语作为文化交流工具的基本作用;受试跨文化交际的经历普遍较少;大学英语老师在课堂上讲授的英语文化知识的量不够多等。建议英语教师更加重视英语文化的教学,在日常英语教学中增加学生英语文化知识的输入量,加大对英语文化知识的教学力度。[8]胡超对大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与跨文化交际能力作了调查,结果显示:中国高校学生深层的跨文化交际意识普遍薄弱;跨文化交际课程可以有效地提高“跨越”层的交际水平;跨文化交际中的失误主要在于文化“负迁移”现象的影响。[9]在文化意识没有被充分唤醒的情况下, 对“文化特征”的过分强调可能会使学习者误以为这些“特征”便是事实本身, 从而在交际过程中生搬硬套, 忽略具体的交际情境和个体。这样, 以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为目的的教学, 所建起的不是沟通文化之间的“桥” , 而是阻碍文化交流的墙。[10]老师们对于文化的教学与研究已经由来已久,那学生方面是一个什么情况呢?笔者就学生对英美文化学习重要性的认识、课堂学习、 课外学习以及课后实践活动几个方面进行了调查。
2研究方案设计
2.1 研究对象
本次调查从普洱学院的专科和本科的一年级和二年级的学生中分别抽取了30人,总共120人。发放问卷120份,收回问卷120份,去除一份无效问卷,有效问卷总共119份。
2.2 问卷调查内容
对大学生英美文化学习情况调查的内容包括15个题目,问卷采用李克特五点量表,要求学生从所给的五个答案中选择其中一个最适合自己的答案,选一的是1分,选二的是2分,选三的3分,选四的4分,选五的5分。从不符合自己的情况到最符合依次升高等级。将问卷中的15个题目按英美文化学习的重要性认识(对应q11、q12 、q15)、课堂学习(对应q3、 q4 、q6、 q7)、课后学习(对应 q5、q8 、q9、 q10、 q13)、交际实践(对应 q1、q2、q14)进行分类,再将每个类别作为1个因素,总共4个因素。通过SPSS因素分析表明:4个因素的特征值都远大于1.0,说明本问卷具有良好的结构效度,且四个因素的分类是比较合理的。
2.3 研究工具
采用SPSS17.0,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
3问卷调查数据与结果分析
3.1 研究数据的分析
将每个学生的性别、年级、专科、本科、户口及选项输入SPSS 17.0 后作数据分析处理:第一步,预研究; 第二步, 信度分析;第三步,对本研究的有效性作数据分析。
(1)预研究。
预研究中从做问卷调查的学生群体中,抽了40个人的数据来做分析, 把数据录入SPSS 17.0中,测得Cronbach's Alpha系数为0.663,大于0.60,在可接受的信度值以上,说明问卷的信度可以进行大样本研究分析。
(2)对问卷进行信度分析。
问卷的Cronbach alpha 系数分布于0.00-1.00,其值越接近1.00,表明问卷的信度越高。对119人的问卷进行分析,总的系数为0.752,表明问卷的信度较高。
(3)对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美文化学习情况调查的有效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3.2 结果分析:
(1)学生对英美文化学习的重要性的认识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所调查的119个学生中,有103人来自农村,16人来自于城市。从所做的独立样本T检验得出的平均分来看(见表一,由于表格太多,省去了独立样本T检验的表格)一年级和二年级、男生和女生、专科和本科、农村户口学生与城市户口学生对英美文化学习的重要性认识虽然平均分不同,但不存在显著差异。总的来说,有8%的学生对英美文化学习的重要性认识不明确,46% 的学生不太明确。只有24%的学生认识明确,5%的学生认识非常明确(见表二)。这说明文化意识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获得与所受教育时间的长短和深浅关系不是太大。这印证了高一虹的有关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超越”理念。也就是说,外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很难在短期内真正获得跨文化意识,要到达跨文化交际中的深层,及“超越”层面,获得更高层次的认知与共情能力,还有待于长期广泛地与目的语文化的接触。[11]
[11]
(2)老师们较充分地把英美文化的教学融入了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
有70%的学生认为老师的教法和引导对他们学习英美文化有帮助,8%的学生认为很有帮助。而且65%的学生对教师课堂上补充的英美文化感兴趣,8%的学生非常感兴趣(见表二)。从另一方面也表明学生对老师有一定的依赖性。
(3)部分学生能在课外通过听、看、阅读来进行英美文化的学习。
听VOA、BBC的学生占30%,经常听的占5%。偶尔看英美电影、剧集、动画或纪录片的占38%,经常看的占36%. 从网络、书籍上偶尔查阅的占17%,查阅英美文化知识的占36%,经常查阅的占4%(见表二)。大部分学生喜欢通过看电影来学习英美文化知识,因为电影是一个注重画面的动态的东西,爱看电影对他们的学习确实可以起到一个积极向上的作用,但是通过电影来学习文化,它只是一个引入的渠道,真正内涵的东西还是非常小,把握不住。而且学生选择电影的时候也不是能正确选择。如果想要真正地了解英美文化,还是要有一个系统的阅读。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课后进行系统的阅读,真正把握英美文化的内涵。
(4)英美文化学习“输入与输出”严重失衡。
学生参加英语角、英语沙龙、英语文化讲座的占3%, 经常参加的只占1%。参加使用英语的社会实践活动的学生占6%,经常参加的学生占2%(见表二)。
(5) 要加强学生对英美文化学习的重要性的认识,必须平衡 “输入”与 “输出”的关系。
著名的加拿大第二语言教育专家Merrill Swain 教授在1995年提出了与二语习得者的语言产出相关的假说――语言“输出假说”。学习者可以通过从交流对象那里得到的反馈来判断他们的语言是否被理解以及是否使用了正确的语言形式。语言输出能够唤醒学习者的意识,使他们对自己使用的语言形式做出反思。[12] 从调查可以看出,英美文化的输入与输出严重失衡。由于普洱市目前只有少量外国人在此旅游、工作或定居,因此,学生接触外国人的机会较少。另一方面,学校里有英语角,英语角有外教和留学生参加、英语文化讲座等,但只有3%~4%的学生参加,所以学生对英美文化学习的重要性的认识根据调查只有24%的人感到明确,5%的人非常明确。皮尔逊 γ相关结果显示(见表三),对英美文化学习的重要性认识和跨文化交际实践活动、课外学习和课堂学习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γ对英美文化学习的重要性认识- 交际实践活动=0.305,P < 0.05; γ对英美文化学习的重要性认识- 课外学习= 0.432, P < 0.05;γ对英美文化学习的重要性认识- 课堂学习= 0.387, P < 0.05;γ交际实践活动- 课外学习= 0.392, P < 0.05;而表二所显示的“输出”即学生的交际实践活动正是学生所缺乏的。所以要提高学生对英美文化学习重要性的认识,除了教师的教、学生的学、交际实践活动也是重中之重。
4结语
对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是一项长期的实践性很强的任务,老师们除了加强在课堂上的引导和讲授,培养学生课后的自主学习能力,还应该重点抓好学生的跨文化交际实践活动,利用好课堂的每一个交际环境,利用学校提供的一切资源,充分调动学生参与交际实践的积极性,唤醒学生的意识,促进学生对英美文化学习的重要性的认识,最终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1]爱德华・萨丕尔(Edward Sapir) [美] 著. 陆卓元译.1985.语言论:言语研究导论[M].北京: 商务印书馆.
[2]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修订工作组. 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修订本)[D].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3]教育部高等教育司.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
[4]教育部高等教育司.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 .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5]王斌华. “第二文化习得”理论与跨文化的外语教学观[J].山东外语教学,2006(6).
[6]胡文仲.论跨文化交际的实证研究[J]. 外语教学与研究,2005(5).
[7]李炯英.中国跨文化交际学研究20 年述评[J]. 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6).
[8]刘丽. 大学生英语文化学习情况实证研究[J].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0 (4).
[9]胡超. 大学生跨文化意识与跨文化交际能力调查报告[J]. 中国外语, 2005 (5).
[10]高一虹. “文化定型” 与“ 跨文化交际悖论”[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5(2).
篇4
关键词:大学生;跨文化敏感度;跨文化交际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3-0088-02
在经济、社会和文化迅速全球化发展的背景下,跨文化交际能力引起了专家和学者日益深刻的关注。跨文化交际领域重要的研究课题一般包括跨文化意识、跨文化敏感度和跨文化交际技巧。对其他文化在了解、意识和接受等诸多方面的敏感是决定跨文化交际能否成功的首要条件。
一、查方法
本次调查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本调查研究采用陈国明和Starosta设计的Intercultural Sensitivity Scale(ISS)(跨文化敏感度量表)对被调查对象进行测试,并运用SPSS对测试结果即跨文化敏感度情况进行总体分析。Fritz和Mollenberg已经对ISS的有效性和可靠性进行了验证,并证明了其跨文化的适用性。这些验证和证明保证了ISS的信度和效度。ISS有5个变量构成,共覆盖24个封闭式问题。这5个变量分别是交际参与度、差异认同感、交际信心、交际愉悦感和交际专注度。所涉及内容全面,可以集中反映被测试对象的跨文化敏感水平。在测试中,受试者需要在选项1~5中打勾选择:1表示非常不同意,2表示不同意,3表示不确定,4表示同意,5表示非常同意。交际参与度指交际参与倾向和参与程度,涵盖的问卷问题包括题1、11、13、21、22、23和24,其中第22题为反向计分项;差异认同感指对文化差异的意识和认同程度,涵盖的问卷问题包括题2、7、8、16、18和20,其中2、7、18、20题为反向计分项;交际信心指对参与交际的信心,涵盖的问卷问题包括题3、4、5、6和10,其中第4题为反向计分项;交际愉悦感指参与交际获得的满足和快乐,涵盖的问卷问题包括题9、12和15,此三题都为反向计分项;交际专注度指交际参与过程中交际主体的专注意愿和专注程度,涵盖的问卷问题包括题14、17和19。
二、查对象
本研究调查对象为三亚学院在校本科生,涉及酒店管理、广告、法学、国际贸易、文秘、工商管理、营销、软件、测控和土木10个专业200名涵盖不同年级的学生。
三、查结果与分析
1.文化敏感度现状,问卷发放份数为200份,收回有效问卷197份。本调查研究首先对跨文化敏感度的5个变量进行标准差以及平均值的比较分析。
由表1的数据可以看出,所有被调查对象的差异认同感平均值为3.8652,其平均水平最高;而交际参与度平均值为1.5637,其平均水平远远低于其他4个变量的平均值。由该项数据可以得出结论:随着世界经济、社会和文化迅速全球化的发展,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普遍对外来文化的认同感越来越高,但是由于文化和语言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交际信心略低,进而影响交际愉悦感。同时,更进一步导致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跨文化参与程度。
2.文化敏感度差异分析,本调查问卷总量为197份,其中文科样本为98份,涉及酒店管理、广告、法学、国际贸易和文秘5个专业。理工科样本为99份,涉及工商管理、营销、软件、测控和土木5个专业。对不同学科之间的标准差以及平均值进行比较分析。
比较数据显示:理工科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跨文化敏感度明显低于文科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理工科学生在跨文化敏感度的5个变量中的表现明显差于文科学生,尤其在“差异认同感”和“交际参与度”两个变量中相差显著。由此可见,学科差异是影响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跨文化敏感度的一个显著因素。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文科学生在社会和人文知识、以及文化知识和文化素养方面普遍比理工科学生丰富,这使得文科学生能在理解不同文化差异时更加全面更加深刻,更加能认同非本族文化,也相对来说更加乐意参与跨文化交际。
四、结与建议
问卷调查的结果显示,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对外来文化的认同感普遍较高,但是由于受到文化和语言的差异的影响,使学生的交际信心降低,跨文化参与程度不高。并且,学科不同,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跨文化敏感度呈现明显差别。因此,为了提高跨文化交际效果,建议分别从大学英语教师、学生及教材和课程设置三个方面来提高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跨文化敏感度。
1.英语教师在课堂中应改变以往过度注重语言知识的授课方式,培养学生的多元文化主义态度,尽量多地为学生提供跨文化交际真实的活动和自然的环境,激发学生对跨文化交际的兴趣和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在学习中注意文化差异的细节信息。
2.学生应该提高跨文化交际参与度,把外国文化学习和语言学习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上。尊重不同文化的差异,大量阅读有关的文化或宗教书籍,进而提高跨文化交际信心和愉悦感,因此改善或提高跨文化交际效果。
3.英语教材的课文及补充阅读材料均应取材于现实生活,教材中摘用的小说或剧本也应是包含大量丰富文化内容的篇章。在课程设置上,作为对大学英语的补充,学校应开设能真正提高学生跨文化敏感度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公共选修课程,如英美文学概况或选读、英美概况、英美影视文化欣赏以及英美社会文化等。
另外,本调查研究还发现非英语专业大学生接触外国文化的方式多样化,学校和教师应尽量多地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信息渠道,并针对学生不同的跨文化交际动机进行有效地引导,使他们能在最大程度上提高跨文化敏感度,进而提高参与真实跨文化交际活动的能力。
参考文献:
[1]Chen G M & Starosta W J. The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the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sensitivity scale [J].Human Communication,2000,(3):1-15.
[2]Fritz W,Graf A,Hentze J,Mollenberg A & Chen G M. An examination of Chen and Starosta’s model of inter-cultural sensitivity in Germany and the United States[J].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Studies,2005,IV(1):53-65.
篇5
(1)多数同学认为有必要开设“会计学”课程,并对学习“会计学”有兴趣。但之前不了解“会计学”,对“会计学”与本专业之间的关系也不清楚(表1)。因此,向学生介绍“会计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使他们正确理解“会计学”课程重要性和认识“会计学”对专业学习的意义,非常必要。(2)学生对“会计学”理论和实训教学内容满意度一般。一些学生认为教学内容专业性太强、复杂、难懂,感觉会计核算与日后工作联系不大等(表2)。调查结果表明,目前“会计学”理论教学过于专业,实训教学方式太单一,过分强调会计核算,无法满足非会计专业学生的需求。“会计学”教材的选择应注重适用性问题。(3)对现行授课方式非常满意15%,一般满意55%,说不好20%,不满意6%,非常不满意4%;感兴趣授课方式:案例教学78%,互动教学10%,现代化教学8%,其他4%。教学方式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目前,板书式单一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教学需求,需要创新,引进案例教学和小组讨论式教学以及启发式教学等多种先进的教学方式方法。
2存在的问题
2.1教学与学生培养目标不匹配
经济管理类非会计专业学生培养目标是未来成为企业的经营管理者。通过“会计学”课程学习,学生应掌握利用会计信息为企业管理提供服务的技能,成为未来会计信息的使用者,而非生产者。因此,其教学目标应与会计专业教学目标严格区别。但目前从事非会计专业“会计学”教学的教师多数对培养目标不明确,授课内容和方式及手段上都与会计专业的教育雷同,不采用差别教育。授课重点错误地放在要求学生对会计基本概念和原理理解及会计业务处理的掌握上,而非对会计信息的理解和应用。这样的教学模式导致学生无法真正理解本专业与会计学科之间的关系,无法正确认识学习“会计学”的必要性,因而会削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无法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2.2教学内容缺乏针对性
教学目标模糊必然导致教学内容安排的不科学。目前非会计专业“会计学”的教学采用传统的会计专业的授课体系,在介绍会计假设和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和方法后,以会计要素为线索安排教学内容,最后是会计报表的内容和编制。这种授课体系实质是会计专业课的基础会计和财务会计的简单结合,主要强调会计核算,即重点讲授如何将经济信息转化为会计信息,怎样记账和算账。教学应充分考虑各个专业的专业特点,教学内容的安排应与非会计学生对会计知识的需求相符合,与经济管理活动联系在一起,在兼顾会计基本原理基础上,重点培养学生使用会计信息的技能。
2.3教学方式呆板
为保证“会计学”知识体系的完整性,传统“会计学”课程设置的教学内容大而全,学时相对较少,信息量大,授课时间短,主要采用课堂讲授、布置作业、期末考试的以“教”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教师是主体,通常采取“填鸭式”教学,在有限的学时内讲授会计基本理论,重点是会计核算,较少采用案例教学、团队教学、研讨教学等方式;学生被动学习,普遍认为“会计学”专业性太强,枯燥难懂,与本专业不相容,无法体会在经济管理中会计的具体作用,更无从谈起如何分析和使用会计信息。
2.4考核方式不科学
目前,“会计学”课程常见的考核方式有两种:一种是“一纸定终身”,依靠期末试卷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这种方式不注重过程管理,缺乏对学生学习和应用能力的考核;另一种是采用结构分考核,成绩由平时、实践和期末试卷三部分构成,比前一种有所改进,将学生平时学习态度和动手能力纳入考核之中。但是,课程的教学目标和内容与会计专业无实质性差异;在试卷命题中侧重于对经济业务处理能力的测评,实践环节重点放在对学生填制凭证和登记账簿以及编制报表的记账算账,即会计信息生成技能的培养上,虽然增加了过程管理,但忽略了对非会计专业学生分析和利用会计信息为预测和决策服务能力的考评,因此也不科学。
3提升教学质量的措施
3.1合理定位教学目标
非会计专业“会计学”的教学目标要与本专业学生培养目标一致,且与会计专业不同。因此,非会计专业“会计学”的教学目标应该是通过课程学习了解会计信息产生的过程,理解会计学基本原理及会计业务处理的方法,重点掌握通过会计报表进行财务分析及利用会计信息开展管理活动的方法和技能。
3.2多种教学方式综合运用
在兼顾“会计学”教学体系完整的基础上,结合非会计专业教学特点,将教学内容分为4个部分,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综合运用案例教学、研讨教学、小组讨论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1)会计发展史介绍。学生通过会计发展史的学习理解会计本质,了解会计起源及发展过程,明确会计与经济管理的联系。这部分采取研讨方式教学,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主要讲解会计发展史框架及内涵,布置相关思考题,学生查阅资料并以讨论方式相互交流,加深对会计体系的认识。
(2)会计报表阅读。这部分讲授会计报表涵义、种类、项目构成,以及阅读会计报表的方法和技巧。教学侧重财务报告阅读与分析,所以,改变以往的会计核算方法作为重点内容的模式,以会计报表为主线,讲授会计基本原理与会计核算的方法。
(3)会计报表分析。企业管理者在生产经营中需要做出很多决策,如定价、生产、采购等,这些决策的制定离不开会计信息的支持。作为未来的经营管理者,经管类非会计专业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财务分析的能力,“会计学”课程应满足对这种能力培养的要求。会计报表分析主要讲授财务指标的种类和涵义及使用这些指标分析企业的偿债、盈利、发展及营运能力的方法。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学生初步具备根据决策内容选取相应的会计信息以及运用财务指标分析和评价企业的技能。会计报表分析应采用案例教学,课堂上结合企业具体财务报表讲解财务分析方法及应用原理,课后布置案例,分组讨论,让学生充分体会报表分析思路和方法以及会计信息与决策的相关性,锻炼财务分析技能。
(4)实践环节教学。基于非会计专业与会计专业学生培养目标的差异,实践教学环节内容的安排除包括少量会计核算为主的会计业务处理模拟操作外,加入案例教学,选择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安排学生借助财务分析软件对企业的经营及财务状况进行分析和评价,找出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此外,借助ERP沙盘模拟企业经营,让学生体会会计信息在企业生产、销售和采购决策中的作用。
3.3推进“会计学”教材建设
非会计专业“会计学”教材内容应轻“核算”重“管理”,且要理论结合实际。业务处理占较大篇幅和突出会计信息生成过程的教材不适用。轻“核算”重“管理”是指减少会计核算篇幅,强调会计的本质是管理的理念。教材可采取会计报表导入式倒叙的结构编写,内容安排始终要贯彻会计信息为经济决策服务的指导思想。教材内容重点是会计报表阅读和分析的方法与技巧的介绍,同时教材内容要丰富和完整,具体包括:会计基本原理,财务报告分析与利用,成本管理和税收基本知识;各个内容安排详细程度应不同,并结合非会计学专业的特点安排适当的专题。此外,“会计学”教材要穿插案例的分析与阅读,增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感性认识,化抽象为具体。
4结语
篇6
关键词:非会计专业会计学教学改革
目前,多数高等院校的经济管理类本科教学大纲都把会计学课程设为必修课。会计学对于,经济管理相关专业知识体系完整建立的重要性,逐渐被大家所认同。但在教学实践中,一些相关问题也随之出现,特别是授课内容如何确定,引发了相当多的讨论。如权英淑(2003)、陈亚民和王天东(2003)、刘勇(2003)、王耕、金铭和李志雄(2005)等普遍认为,传统的对非会计专业会计教学采用简化会计专业教学内容的做法,不能较好地满足非会计专业学生的需要,如何调整非会计专业会计教学的内容,以便较好地适应非会计专业的特点是争论的一个焦点。本文对学生和社会进行了本科会计学教学需求的调查,调查结果为解决在会计教学内容安排上存在的问题,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和参照。本文在对调查结果分析的基础上,还提出了改进教学方案的一些措施。
一、调查数据分析
(一)学生需求调查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进行,接受调查的本科学生覆盖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所有专业,包括管理和经济两大学科类别。其中,管理类包括工商管理、管理信息系统、工业工程专业;经济类包括国际贸易、金融、保险专业。样本包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004年秋季学期和2005年春季学期正在主修会计学课程的两届学生。共发出问卷417份,收回有效问卷346份,回收率为83%。其中大学一年级和大学三年级样本分别占47%和53%,包含企业管理、管理信息系统、工业工程管理类专业的样本,比率分别为21%、18%、18%,占全体总样本的57%;金融、国际贸易和保险等经济类专业样本比率分别为16%、15%和12%,占全部总样本的43%。调查采用问卷调查为主,个别访谈为辅的调查方法。经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从中发现:首先,学生在会计知识的学习目的上存在较大差异。我们为会计学课程学习的目的设置了不同选项,要求学生对各个选项按“非常重要”、“重要”、“比较重要”和“不重要”不同重要性程度进行选择,结果各选项几乎没有选“不重要”的。将各个选项在前三项重要性程度的选择频数分别乘以“5、3、1”求和,得出各选项总得分;将各选项总得分再分别除以各选项总得分之和得出各选项重要性程度,最后结果如(表1)所示。发现学生对学习目的的认识比较分散,差异较大,除去频数过低的一项“其他”,剩余各项的得分尽管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差异(如对从事管理工作有用得分最高,为将来从事会计研究得分最低),但总的来讲对那些得分较低选项的需求空间还是很大。由此我们得出结论:非会计专业本科学生在会计学课程学习目的上,存在明显的多样性,主要是为了辅助其他课程的学习或者辅助以后的管理决策工作。其次,学生对会计知识的需求是多样化的。随着学习目的的多样化,本科学生对会计知识的需求内容也呈现多样化。我们列出了如下会计类课程:财务会计、管理会计、成本会计、税法、财务报表分析、审计和会计信息系统,要求学生按重要性程度选择教学中应该安排的内容。统计出的各项课程的总得分和重要性程度如(表2)所示。从(表2)的结果可以发现,与学习目的类似,所有课程的总得分都不低,没有出现某门课程被提及比例过低的情况。在对不同专业的数据进行独立的分析后发现,不管哪个专业,这种多样性是存在的。学生对会计领域所涉及的不同教学内容的需求,总体呈现出一种多样化的态势。最后,希望会计学课程的教学能够结合自身的专业需要。值得格外引起我们注意的是,在问卷的主观意见部分,相当多的同学提出会计学课程教学还应结合其自身的专业特征,进行一些特殊的调整,能够对会计与其自身专业的交叉领域进行介绍,以扩大专业视野。如管理信息系统专业的学生希望更具体地了解会计各子系统的特点及各子系统间的联系;了解会计数据的传递过程。又如国际贸易专业很多学生较关心国际会计准则和国外财务报表分析、外币业务的处理等;金融专业很多学生则要求强化财务报表分析等方面的内容。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认为,对财务流程的管理是企业管理当中的重要环节,还有很多学生关心企业财务制度如何建设与完善。可见,经济管理类本科学生对会计学课程学习需求的一个总体特征,即学习或教学需求的多样化,这种需求多样化的来源正是学习目的多样化。
(二)社会需求为了进一步了解本科学生学习会计学课程的需求特点,我们还相应地进行了本科会计学教学社会需求的调查。调查的样本选取的是一批北京航空航天大学MBA学员。这些学员要求具有三年以上工作经验,所处管理职位,且许多来自当今新兴的行业领域,他们的观点可能预示了未来本科学生就业要求的信息。调查采用了问卷调查的形式。从调查结果,得出结论:一是,非会计专业的学生掌握会计知识相当重要。被调查者普遍认为,在非会计专业本科教学计划中,加入会计学知识相当重要。在会计学知识是否对企业中的非会计岗位有作用的问题上,大部分被访者认为会计学知识对于企业中的非会计岗位,有着重要或非常重要的作用;认为有着一般重要作用的或不重要的仅占少数。二是,对会计知识的需求有明显的实用性和多样性特征。问卷中我们提供了7项教学内容,要求被访者在其中选出其认为最重要的三项。结果发现,财务会计被选的次数最高,达到25次,重视率达到0.83(此处重视率等于各选项被选次数/样本总容量30);财务报表分析和管理会计也有不小的重视率,分别为0.70和0.63。成本会计和电算化的重视程度也不低,为0.37;税务会计和审计,被关注的程度相对低一些,均为0.20,具体如(表3)。这些结果表明,社会和企业对本科会计学知识的教学需求与我们所调查的经济管理类本科学生具有很大的一致性,也具有多样化的特点。三是,前本科生会计教学中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比较严重。众多被访者对学校教育中的“重理论、轻实践”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不满。30位被调查者中有5位特别在“目前本科会计教育存在的不足”这一主观问题中提出对这一现象的不满。反映的问题主要是教学内容的落伍和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
(三)调查综合结论不管出于何种学习目的和使用需求,学生和社会对会计知识都有着比较旺盛的需求,而且这些需求都具有多样化的特征,在这种需求多样化的背景下,非会计专业本科会计教学中,传统的单纯依据财务会计知识体系建立的会计学教学方案,已经不能很好地满足学生和社会的需求。学校是学生与社会需求相联接的桥梁,应该对学生将来的就业和未来发展起到良好的导向与对接作用。因此,如何针对学生和社会的多样化需求特征,对非会计专业的会计学教学方案进行相应的调整,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要,是非常具有现实意义的教学研究课题。
二、对现有非会计专业会计教学改革方案的讨论
非会计专业的会计教学改革是近年来会计教育界讨论的热点问题之一,许多学者也或多或少地意识到要满足学生和社会的需求多样化的问题。大家普遍认为,目前的教学方案存在诸多不合理之处,很多人也提出相应的改革建议。如权英淑(2003)提出对非会计专业,教学内容要进行较大的调整,仅讲授原理是不够的,还须加入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等方面的内容,并着重强调会计报表结构、报表构成要素、报表分析和应用。陈亚民、王天东(2003)从MBA的角度探讨了非会计专业会计教学问题,认为传统的会计学教学并不适合MBA学员,对MBA的会计教学方法应当是以案例教学为主,课程相互融合,师生互动,注重管理能力的培养。认为应从通修课程和方向课程两个角度对会计教学课程体系进行设计,并对会计学主干课程财务会计的课程结构进行再造,建议放弃常用的先介绍要素确认、计量,后介绍报表编制的顺序,采用按业务循环来讲授会计核算和会计管理的方法,同时增加内部控制内容。刘勇(2003)认为,目前的非会计专业会计教学存在教学目的不明确、内容设置不合理、不能体现专业特色等问题。提出应在会计信息数据来源及会计信息数据分析两个角度上重新设计课程教学方案。并提出应根据不同专业的需要,专门设置相关章节确定不同专业的教学侧重点。王耕、金铭、李志雄(2005)对非会计专业中的会计教学进行了重新思考和定位,认为课程教学目标是:让学员了解会计的基本职能;把握会计工作组织、会计信息获取、会计信息使用环节;提高运用会计信息进行科学管理和决策的能力。研究者认为应该摒弃传统的简化会计系版本的教学方法,按照上述目标重新构建课程内容。具体措施包括加入“内部控制”相关内容,从资源优化分配的高度讲授财务会计,注重案例教学等。在上述的相关文献中,尽管没有直接提出保障教学内容的多样性,但改革的焦点大都集中在如何改革教学以满足社会需求的问题。方法上不管是权英淑提出的增加课程模块,刘勇提出的专门设置章节,还是王耕等人提出的重新构建课程内容,几乎所有都提出以教学内容丰富化来应对需求多样化,最终形成学生需求――教师教学――社会需求三者同步的局面。
笔者认为,表面看来,这些解决方法符合逻辑,似乎行之有效,事实上以上大部分文献也并未给出具体的可行性分析,因为,这些方案缺乏必要的可操作性:首先,对于大多数非会计专业来讲,学生的课程负担都比较大,可供会计学相关课程安排的教学资源仍相对匮乏,尤其是课时安排,分配给会计学的课程一般在50个课时左右,完成现有的教学计划仍略显紧张,更不用谈对教学内容进行丰富扩充。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前两年的教学安排为例,会计学授课占用54个课时。以平均每周3个课时计算,教学周期长达17周之久,已成为本科学生所有课程当中授课时间最长的一门,客观上已经没有再进行扩充的可能。其次,有学者提出非会计专业培养的只是需要“懂会计”的人才,并不需要对传统会计有深入的了解,可以降低传统教学计划中很多内容的深度与要求,甚至删除掉部分内容,以腾出资源进行内容的扩充。这种观点笔者并不认同,一方面会计学科是个完整的体系,有其独特的学科基础,如基础会计、财务会计、管理会计;也有学科的具体应用,如财务报表分析、审计;还有学科的一些辅助体系,如会计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等。这些知识体系相互依存,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会计知识体系。其中,被众多非会计专业会计教学方案所包含的基础会计、财务会计、管理会计都是学科的基础,也是进行其他会计类课程学习的先决条件。如果对学科的基础无根据地删减,对无知识准备的内容随意添加,简单拼凑得出教学方案,不符合“系统教学”的原则,通过这种教学计划给学生建立的知识体系也不坚固。另一方面,高等教育培养的是高素质,能力全面的高层次人才,尽管社会对学校培养的人才有着多样化的要求,但作为高等院校特别是本科院校,教学上如何夯实学生的知识基础,为将来他们进一步的学习进行良好的知识储备、打下比较坚实的学科基础是首要考虑的问题。毫无特点地与市场接轨,完全按照市场的需求进行人才的培养是专科教育。最后,从前面的调查结果也可以看出,不管学生还是社会,对会计领域中各门课程知识都有比较旺盛的需求,而且伴随着经济的发展与环境的变化、职务的细化,需求可能会越来越分散,需求的变化也可能变的越来越频繁。一方面“计划赶不上变化”,教师主导的教学内容的多样化如何紧跟需求变化;另一方面“众口难调”,教师主导的内容多样化如何满足所有学生的多样化需求等问题这不管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都难以克服的障碍。
三、非会计专业会计教学改革思路及实践
(一)改革思路如何解决需求多样化与有限教学资源间的矛盾以及满足学生及社会的需求是教育体制改革的目标,但完全以学生、社会的需求作为教育体制改革的导向也是不合理的。基于以上的分析并结合考虑各个方面的因素,我们提出了一些教学改革方案,并在学生中进行了初步的实践,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第一,授课仍以会计循环、财务会计为主体,教学主体方案不进行大幅度变动。大部分院校在教学上选择的是会计基础、财务会计两门课,或直接将两者合而为一称为会计学,这是整个会计学知识体系的基础,是进行其他会计类课程学习的预备课程,能使学生比较系统的熟悉会计语言、理解会计原理、熟悉会计流程和一般的会计处理,不管学生将来从事哪一方面的工作,这部分内容都是将他们本职工作与会计工作联系的“纽带“。另外,对于从未接触过会计的非会计专业学生来讲,这部分课程虽然本身内容难度不大,但入门过程却是比较困难的。很多问题如复式记账的思想、权责发生制的思想,学生都需要通过大量的讲解、练习和分析才能够理解。再者,我们的调查结果也发现,不管需求是怎样的多样化,对财务会计部分内容的偏好仍然是最强的,学生自身也对其极为重视。因此,笔者认为对这部分内容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案是可以接受的。第二,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研究。我们将为满足多样化的教学内容的学习交由学生进行,让学生完成某一扩展方向上某种形式的自主学习研究。授课教师根据学生对会计学知识的需求情况,为学生提供选题建议,学生再根据自身的喜好自由选题。学生在授课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研究方案的设计,并开展研究。研究的形式不作限制,学生可以灵活掌握,既可以是理论分析,也可以是案例研究,还可以是实际操作。如学生可以对某家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进行分析评价;也可以选择对某家企业外币业务处理流程进行演练,也可以对最新内部控制手段进行研究评价,还可以涉及会计理论或实际应用的各个领域,只要学生对这个研究感兴趣,并且其选题具有一定的价值即可。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让学生在个体上完成了某一方向知识的扩展,总体上还达到学习内容扩展多样化的目标。学生多样化的需求通过学生多样化的自主学习得到了充分的满足,更重要的是将满足庞大的多样化需求目标分配到每个学生自身,可有效的克服教学资源客观限制的障碍。我们在一项针对学生学习成绩考核方式的调查中发现,在期末考试、独立报告、课堂表现、作业、期中考试等选项中,独立分析报告这种考核形式的支持率极高,排在第二位,仅次于期末考试。说明自主性学习和研究方式可能是很受学生欢迎的,也是可行的。第三,丰富考核方式,配合多样化学习。对课上所授的会计学基础和原理内容,期末考试能够引导学生进行系统深入的学习,且能给大多数学生带来比较现实的学习动力,是比较合适的考核方式。过分的强调期末考试,会让学生将更多的精力集中在应试内容,影响自主学习的效果,降低多样化教学改革目标的实现效果。所以,期末考试可以适当地降低难度,并减少考试得分在最终成绩中的比例,引导学生在实践、研究环节多投入精力。对本科学生而言,其对问题的研究能力还是相对较低的,因此,实践环节应着重考察其在过程中的学习收获,相对弱化对实践、研究结果的考察。这些目的,在学生进行实践活动之前就说明,以取得良好的导向作用。
篇7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就业;非本专业化;原因;对策
就业市场供求双方的信息具有不对称性,高校因自身体制限制而对行业发展变化和市场要求的反应迟缓,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大学生就业的难度和压力,从而“专业不对口”现象随之凸现出来。本文旨在通过调查人才市场、各企事业单位以及高校大学生来了解高校大学生就业非本专业化的现状和企事业单位对于现毕业大学生非本专业化的招聘录取情况以及面对就业,高校毕业生在本专业就业难度大的情况下,怎样规避原有专业限制寻求就业突破口,以达到增强人才的社会适应性。
一、高校大学生就业非本专业化现状调研结果
(一)企事业单位考虑用人成本,倾向综合能力素质强的学生
1、应届毕业生供过于求,工作经验,优先考虑
有工作经验者成为了各大企业优先考虑的对象,这样不仅可以节省员工正式上岗的时间,也节省了企业对于新员工培训的预算。据调查数据显示,94.12%用人单位都是比较注重应聘者是否具备专业的工作经验,用人单位认为应届毕业生不具备符合企业要求的职业能力,缺乏工作经验,没有竞争力。
2、各单位注重综合能力,提供工作前培训
调查显示,相对于坚持专业对口的要求,用人单位更愿意接纳综合能力强的应聘者,有76.47%的用人单位支持此观点,只有23.53%的企业坚持专业对口的要求。在他们认为,综合能力强的人,学习能力强,可塑性强,更容易适应企业里的工作调配等有关任务。
(二)严峻就业形势下,大学生面临多种矛盾
1、大多数大学生表明,当今社会的就业形势令人担忧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的大学生认为现今的社会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其中24.49%的大学生认为现在就业困难大,57.14%的大学生并不看好就业形势会朝向良性发展,仅有18.37%的人对目前的就业形势报以良好的态度。
2、大学生就业信息的了解途径少
从调查中发现,大多数的大学生更愿意通过招聘会来了解就业信息,所占比例竟高达63.27%,而希望由学校就业指导中心提供就业信息的人数占31.43%,其余也有希望通过求职网站等途径了解就业信息的人。而另一方面,大学生对本校的学校就业指导中心信心不高,有44.90%的人认为学校就业指导中心所提供的就业信息作用不大,直接影响了大学生对社会就业信息的掌握效率。
3、专注专业知识的培养和提升综合能力的矛盾性
调查发现,有61.22%的大学生认为专业技能是成功取得工作的最有利武器,因此,在培养专业技能这一方面注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29.43%的大学生认为在注重自身专业技能修养的同时,更应该注重综合能力的提升; 9.35%的大学生认为现如今就业更取决于家庭背景,无关乎什么样的专业和自身综合能力的提高。
二、高校大学生就业非本专业化现状调研分析
(一)注重综合能力,提供工作前培训
调查显示,相对于坚持专业对口的要求,用人单位更愿意接纳综合能力强的应聘者。除却有工作经验者,大多数的企业都要进行上岗培训,培训的内容以工作流程、业务技能为主,因此,大多数企业认为选拔综合素质好的新员工,能够更好的掌握工作有关内容。但是,长此以往,由于人才的就业分配出现问题,导致于大学生就业“专业不到对口”。
(二)高校毕业生逐年递增,就业形势愈发严峻
高校毕业生存量越来越多,2011年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660万,较于10年增加了近30万人,呈逐年递增形势。随着大学生扩招,大学生数量激增,使大学生面临的就业压力逐年增加。
(三)就业信息渠道过于狭窄,积极搭建更多吸引大学生就业平台
大学生普遍认为,招聘会聚集了多方企业,更能提供较为全面的就业信息,同时也更能直接反应出社会对于不同方面人才的需求,有助于大学生更直接快速的了解企业信息,同时也更有机会得到好的工作岗位。但是,由于招聘会受时间以及地点的限制,大学生对于就业信息的接收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四)过于注重专业知识的培养,忽视了综合能力的提升
空有理论知识,缺乏相关的实践工作经验,直接导致了大学生在求职路上战斗力的下降。这也是当今大学生就业观束缚于传统观念的一种体现。从另一方面剖析,一部分大学生由于受传统的教育观念影响,过分强调专业知识的重要性,降低了综合能力所占的比重。而且认为只有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才能有利于自身发展。这种不正确的心态也是当代大学生较普遍的一个心理误区。也正是因为这种心理误区,以及许多大学生“高不成,低不就”的心理状态,导致社会人才错位,形成了严重的“专业不对口”现象。
(五)自我认识能力不足,自我评估存在错误
目前许多的大学生对自我的认识不足,自我评估存在错误,这主要表现在大学生对于就业的期望值过高,不愿意接受低于“内心标准”的工作。许多大学生刚出校门就认为自己高人一等,从而对一些企业的相对较低的薪水不屑一顾,因此出现了大学生眼高手低的这一普遍现象,直接影响了社会工作岗位的分配和安排。
三、促进大学生就业,解决“专业不对口”问题的对策
(一)用人单位应立足于高校,科学选用人才
1、树立正确的人才观
用人单位是吸收毕业生的主要渠道,大学生在这里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技能,实现自我价值,所以作为提供专业舞台的用人单位,必须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制定合理的选拔标准,改变对专业对口的固执坚持,从多方面考虑大学生的才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聘用合适的人才。此外,用人单位应该认识到,大学生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全面的综合能力,只要通过对工作内容的短期培训和实践即可正式工作,这样科学选用人才才是企业招聘的基本原则。
2、加强与高校的交流
用人单位作为人才的吸收方,高校作为人才的输送方,两者不仅是合作关系,同时也是相互依存的,因此,应该加强两者的联系。如今,就业市场供求双方的信息具有不对称性,而高校因自身体制限制而对行业和市场要求的反应迟缓,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大学生就业的难度和压力。因此,可以让用人单位加入到办学中来,吸引更多的社会力量办学。互通空缺岗位信息,合作办学、联合开展社会紧缺专业人才培养,在就业上也可以实行“先乘车后买票”,即先通过学生毕业前的实习,让一部分应届毕业生捷足先登,找到对口的岗位,这样可以从一定程度上减缓专业不对口的压力。
(二)高校建立科学培养模式,立足于就业市场需求输送人才
1、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
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自从打破了用人单位仅仅以文凭作为选拔人才的依据这种传统的用人方式后,现今,企业需要的不仅是知识广博的理论性人才,更需要有一定技术水平,各方面能力综合发展的综合性人才。所以高校应改革培养人才的策略。在努力学习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加大对大学生素质的提高以及各种能力的培养,比如组织、管理以及实践能力等等,这样才能适应当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适应时代的发展。
2、根据社会需求,调整专业结构
高校作为为社会输送高等人才的基地,在大学生就业市场化的今天,专业的设置不仅仅是对兴趣的培养,主要是根据社会需求,提供社会有用的人才。因此,高校应充分调查和研究就业形势,以市场为导向,及时迅速的调整专业的设置和培养方向,这样才能做到真正为社会培养有用人才的目的。再者,高校要根据自身资源以及社会需求,不可盲目扩大招生规模,以防热门专业供过于求而专业性要求较高的专业供不应求。同时,以我国依附型产业结构的需求为依据,减少趋同专业,加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此外,政府也应给予支持,通过大力发展经济,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建立高新技术产业等措施创造更多与毕业生专业相匹配的就业机会。
(三)大学生应认清就业形势,转变观念,一专多长
1、培养能力,加强实践
要努力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优化人才培养结构。尤其要注意个人能力的培养,如组织管理、处理人际关系、学习实践、创新思维等多方面能力的培养,通过展示各种才能来吸引对方的“眼球”。同时,大学生还须加强实践,抓住一切机会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积累实践经验,以丰富的工作经验来征服对方。
2、摆正心态,正确认识自我
在严峻的就业形势面前,大学生择业首先要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性格、能力、兴趣、特长等情况,给自己一个恰当的认知和定位,明确自己的职业价值观,从而确定大致的选择方向和范围。只有弄清楚了自己的择业标准,才能避免择业时的盲目。再者,一些大学生应当及时转变对于低薪工作的看法,改变大学生“高不成,低不就”的现象,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定位。
篇8
[论文关键词】跨文化交际能力 跨文化敏感度 跨文化意识 大学英语教学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信息无处不在,人们正经历者前所未有的广泛的深入的交流与合作。而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才无疑成为最急需的人才之一。外语学习的目的恰恰是为了掌握一个阅读交际的工具,了解目的语国家的科技、经济、社会、政治、习俗等各个方面,并与该目的语国家的人们进行商务,外交文化交流。(张红玲,2003)越来越多的外语教学研究者、外语教师都认识到大学英语教学应该涉及文化教学,并且应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为终极目标。
一、首先.什么是跨文化交际能力?
跨文化交际(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s或cross—cul—turalcommunication)是指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从事交际的过程。(胡文仲,1999)而跨文化交际能力指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进行交往,使得交际目的得以成功实现的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评判标准通常为“有效”(“effectiveness”)和“恰当”(“appropriateness”)。“有效”指的是经过一定努力,在一定的时间内,成功实现既定目标,得到应有回报。“恰当”指在交际过程中双方认为重要的准则和规范,以及对他们之间关系的期望没有受到严重侵犯(Spitzberg,1991)。Wiseman(2002)指出,跨文化交际能力是指与来自于不同文化的人有效交流所需要的知识,动机和技能。知识方面既包括文化知识(本民族和外国的),也包括交际过程本身涉及的知识,还包括语言运用的相关知识。动机也可指代态度情感,指对待与自己文化背景不同的人采取的态度。偏见、成见以及民族中心论都是其表现。技能或行为层面往往指在交际语境中能够进行有效恰当的实际行为。陈国明(2007)认为交际技能力指的是能够使我们有效的与别人交流的语言行为和非语言行为。一位跨文化交际能力比较强的人应该具有一定的调适能力,懂得如何在不同的交际环境下,运用各种不同的行为策略,己达到交流的目的。
二、那么如何来提高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笔者认为,应该从知识,动机和技能三个层面全方位的着手。
1、了解掌握跨文化交际所需要的各种知识
知识层面包括很多内容具体来讲,首先,英语教师应该让学生了解并积累文化知识。在跨文化交际中,文化是个至关重要的问题(胡文仲,1999)要想进行跨文化交流看,无论是本民族文化还是其他文化知识,我们都应该有所了解。文化是一个极其宽泛的概念,渗透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信仰,道德,法律,艺术,习俗,信念,价值观念都是文化所涉及的范畴。而其中价值观念是文化的核心(胡文仲,1999),是解读世界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人们文化行为的一把钥匙。Nostrand(1985)认为文化的中心密码在于人类主要的价值观念,思维习惯,以及对人性,社会的普遍的看法其次,掌握相应的外语和语言学知识。在英语学习中,对英语语言相关知识要有所了解。词汇、句法都是成功的跨问化交流的前提。毕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提高是以外语运用能力为前提。除此之外,学生对交际的语境知识也应有一定的了解。
2、培养学生跨文化敏感度和跨文化意识
然而,仅仅向学生介绍文化事实不可能达到跨文化交际和跨文化理解的目的(Kramsch,1993)。还要积极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敏感度和跨文化意识。跨文化敏感度描述个人对待具有不同文化人们文化上和观点上的差异的反映(Bhawuk&BriSlin,l992)。M.J.Bennett(1999)提出跨文化名感性发展模式(A Deve1opmental Mode1 of Intercultural Sensitivity.DMIS)。这一模式将跨文化敏感性发展过程分为2个阶段:民族中心主义阶段(The EthnoCen—tric Stage),和民族相对主义阶段(The Ethnore1ative Stage)。学习者从最初的否认文化差异的存在渐渐发展到接受文化差异,调整适应文化差异,到最后的完全融入各种文化,即从民族中心主义阶段到民族相对主义阶段。民族中心主义对跨文化交际影响很大,是造成不能达到成功跨文化交流的主要障碍。
wil1imaGrahmaus(1940)曾对这一概念作过比较详尽的解释。他认为民族中心主义是指某个民族把自己当作世界的中心,把本民族的文化当作对待其他民族文化的参照系,以本民族的文化标准来衡量其他民族的行为,把本民族文化与其他文化隔离开来。那么教师应怎样培养学生积极的态度?首先,教师应认识到这种民族中心主义思想是普遍存在的,在培养学生对不同文化的好奇心的同时还应注意培养他们的宽容接纳的态度。其次,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培养学生分析文化差异的能力来树立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充分运用对比比较的方法从最初表面的文化现象上的差异(如习俗)渐渐深入到本质的文化(如价值观)差异比较。
篇9
论文摘要:随着跨文化交际学研究的不断深入,跨文化交际对英语专业学生的影响显而易见。然而,对于非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他们的跨文化交际意识也不容忽视。因此,如何提高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是目前教育工作者们理应密切关注的问题。本文旨在通过对跨文化交际的作用及其课堂教学反馈说明跨文化交际对非英语专业学生的重要作用。
一、引言
经济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使得来自世界各地人们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不断增加的文化间的交流要求涉外人员不仅具各娴熟的外语语言知识,还要熟悉对象国的风俗习惯、思维模式及日常禁忌。因此,跨文化交际己成为对外交往中所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因为它关系到交往的成败,甚至会导致民族间的误解或隔阂。过去人们一贯认为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对外语专业的学生的来说十分重要,因为他们是中外交流的桥梁。然而,随着中国的进一步对外开放,非英语专业毕业生直接参与涉外活动的频率大大增加,本文主要就跨文化交际对非英语专业学生的作用进行探讨。
二、跨文化交际的作用
跨文化交际(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是指来自不同文化背景和语言符号系统、不共享同一交际能力的人们之间进行的互动交往(Samo-var,2004)。尽管它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跨文化交际已成为外语学科研究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从1951年发展至今,跨文化交际己有近60年的历史了。如今,跨文化交际已经建立了属于自己的科学体系,正逐渐成为一门成熟完整的学科。在国外,跨文化交际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尤其是在美国,现在己有多所大学开设了跨文化交际这一课程。然而,在我国,虽然跨文化交际的发展也有20多年的历史了,但是,跨文化交际课程的开设并不十分广泛。在我国,现阶段跨文化交际课程的开设对象主要集中在英语专业本科学生,而对非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他们对跨文化交际的知识了解甚少,然而毕业后他们在工作岗位上直接接触不同国家人士的机会却在与日俱增,某种程度上来说,甚至超过了外语专业毕业生。因此,如何提高非英语专业本科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值得当前教育工作者们密切关注的问题。
由于所处的生态、物质、社会等环境不同,不同的人就会形成不同的文化,这就使得中国和其他众多国家在文化交际方面必然存在着差异。英语学习过程中,注重对文化差异的对比研究,尤其要注重交际过程中两种语言之间文化差异的对比研究,不仅能够避免交际过程中的言语障碍,达到交际的目的,同时还会使语言学习充满了新奇与挑战,提高学习动力。如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由于所处的环境不同,人们的思维方式会各不相同,因此他们会使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中国人遵循一贯谦虚谨慎的作风,倾向谦虚的思维方式,常用”不行,差远了”来回应别人的恭维;西方人则喜欢实话实说,他们会欣然接受别人的赞扬,认为只有这样才能进行进一步的交流。中国人比较关心细节,关注周围的一切事物,常使用劝告的表达方式,会告诉他人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而西方人倾向自由,喜欢独立自主的生活方式,对于这种中国式的关切有时不但不领情,还会产生反感造成交流障碍。再如,打招呼时,中国人一般比较关注对方的处境或动向,会问”去哪儿?”,”吃过了吗”,‘,您是上班还是下班?”等等(可译为Where are you going? Have you eaten?),而西方人则认为这完全是个人隐私,所以会感到困惑、茫然,甚至会引起误解。因此他们见面打招呼时会说一些不会涉及实质性内容的话语,如”Hello/hi", "Good morning/afternoon/evening/night!", "How are you!", "How do youdo?", "It’s a lovely day, isn’t it?”等等,纯属客套的lb]候语。因为”Have youeaten?"对方可能会认为这不仅是一种问候,同时也是一种邀请。"Whereare you,going?"更可能会引起对方的不快或反感,他们会想"It’s none ofyour business."同时,汉语里的寒暄有时还表示对对方的关心,如”你今天气色不好,病了吗?,好久不见,你又长胖了。”,中国人为此并不生气,会认为这是一种关心,而西方人听到’’You are fat, You are so thin’,则会感到尴尬,认为很不礼貌。所以说,语言与文化在社会环境中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底座。二者相互依靠,密不可分((Fraise,2000)。因此,在语言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入文化的概念和思维方式,即引入跨文化交际意识与知识,不但有益于学生的外语综合知识的习得,而且也会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培养他们开放包容、积极乐观、独立自主的性格,从而全面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根据我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07年7月颁发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修订),”大学英语是以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以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跨文化交际和学习策略为主要内容,并集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为一体的教学体系。”教学要求中明确指出,跨文化交际己成为英语学习的主要内容,跨文化交际知识在我们的语言学习过程中必不可少,同时也说明各高校开设跨文化交际课程的必要性。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先进通讯方式的普及,跨文化交际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频繁。从仁世纪80年代起,以可口可乐公司、美国花旗银行、商业联盟保险公司、IBM公司、雀巢奶品公司等为代表的全球大型跨国公司相继设立了专门的跨文化交际培训机构,将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作为公司高层管理人员的必修课。同时,在外交官、跨国工作人员、和平组织志愿者的培训中,跨文化交际能力课程也是重要的一部分(庄恩平,2006)。由此可见,跨文化交际己经深入到社会的方方面面,跨文化交际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不可或缺的技能之一。 三、跨文化交际的课堂教学与反馈
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使得跨文化交际日益频繁,英语基础知识和跨文化交际知识已日趋重要,这不仅对英语专业的学生如此,非英语专业的学生更是不容忽视。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在毕业后更多地选择了在公司或企业就职,他们有的从事技术工作,有的从事研发工作,有的搞营销,有的搞人事管理等等。工作性质各有不同,然而不管哪项工作,都离不开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一定的英语知识已经不足以满足日后工作的需要,显示其优势。因为就职于公司或企业的人,不仅要掌握先进的技术,还要有很好的交际能力。交际能力的高低会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着自己的职业发展与前景。随着经济一体化和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的交往越来越密切,这就意味着中国人将不可避免的要扩大与世界其他国家的人交往,在这个交往过程中,每个专业的同学在发挥自己专业特长的同时也要注意各国的文化特色和一定的交际原则。假如你是位技术工作者,你就不可避免地会与拥有这项先进技术的国外工作者进行交流,或参加某项活动,那么此时你就应遵循一定的交际原则,如怎样问好,如何友好地进行交流,采用何种方式进行交流,交流过程中要注意哪些细节、哪些礼仪等等,交流的顺畅与否会直接影响日后的合作。因为不同国家的人会有不同的习俗和文化,如何避免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文化交际的差异是当代大学生必不可少的技能,也是社会对当代大学生的提出的新要求。
目前,为了提高本校学生的竞争实力和综合能力以满足社会对跨文化交际人才的需要,我校特对非英语专业本科二年级学生开设了《跨文化交际课程》
起初,同学们对这门课程的积极性并不很高,期望值不大。在他们看来,自己现在己经通过了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这就足以证明自己己经掌握了足够的英语语言知识,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检验的就是大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能通过测试的同学,说明其英语水平相当不错,综合能力也很强,对于一般的交流不成问题。所以,他们认为这门课程对他们英语能力的提升空间并不大,选读《跨文化交际课程》纯粹是为了几个学分。然而,随着课程学习的循序渐进,学生不断地发现自身在外语交流与沟通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听说读写方面竟然都出现瓶颈。例如: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除讲解一些交际知识和外国文化知识外,还会结合社会实际案例组织学生课堂讨论,无论是课堂上口头表达,还是课后是书面论述,都让学生看到了不足之处和学习方向。他们的外语学习欲得到了激发。过去所表现出来的自满厌学情绪现在完全被渴望求知所取代。第一次做书面作业时,有的学生不以为然,有的自我感觉良好,认为自己所写的文章不错,传达了自己所要表达的意思。可是,经过老师课堂上从跨文化角度对中英写作特点进行比对分析后,他们翻然醒悟。自己的文章原来是破绽百出一立意不清、组织不严、结构有误、用词不当,语句不顺,逻辑性差。不仅不足以传达所要表达的意思,而且很容易产生歧义,造成误解。对照所学内容,分析病因,他们发现自己所写的英语文章之所以不地道是因为自己在语篇的组织过程中没有形成英语思维习惯,从而文章不够连贯,篇章结构散乱,整篇文章缺乏洋味。通过这样的对比,学生们逐步意识到自己能力的不足,感觉到英语知识的无限和自己英语能力、尤其是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有限,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跨文化交际课程已深得人心,深受学生们的喜爱。他们强烈要求1)提前开设《跨文化交际课程》;2)延长该课程的学时,以此来帮助更多的学生更早地接受跨文化交际知识,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四结语
随着世界经济的渐渐复苏,我国对外交往的幅度也会不断增强,这就要求当代大学生不仅要有广博的知识,也要有超强的能力。因此,跨文化交际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跨文化交际课程》是一门理论加实践的综合课程,是训练实际应用能力的课程。理论的学习有助于学生改善自己的思维模式,培养自己的英语思维能力;实践的训练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而且通过有趣的课堂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锻炼其主动参与意识,从而提高他们的社交能力。《跨文化交际课程》还培养了学生礼貌待客、文明出行、尊敬他人、规范礼仪。
篇10
非英语专业本科生英语学习动机现状
本文作者所在的课题组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基于文秋芳等人编制的英语学习动机调查表,结合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了“非英语专业本科生英语学习动机调查问卷”。问卷调查的对象是非英语专业本科二年级的182名学生。为了尽量避免问卷调查出现偏颇,使调查结果能够真实地反映我校非英语专业本科生英语学习动机的现状,受调查的学生分布于学校11个院系,19个专业,涵盖面广。
调查问卷中所设计的问题包括了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具体来讲分成10个项目,主要包括:应试动机,升学动机,求职动机,交际动机,文化动机,学习情景动机,内在兴趣动机等。回答设计为“同意”“不同意”“不是主要原因”三种。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圈选一项,双选或不选者视为作废。调查统计结果显示:
(一)非英语专业本科生英语学习的内部动机不强烈
从英语学习的内部动机调查结果来看,最强内部动机是“为了与说英语的外国人交谈”,80人选择此项,占45.5%;从其他的内部动机子项目来看,持有较强内部动机的学生比例普遍较低,占1/3左右,其中“英语比其他课有趣”一项最低,仅占16%;持有一般内部动机的学生基本上占受测学生的1/3左右。总的来说,非英语专业二年级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内部动机较弱,第一兴趣不高。合计各子选项中选择“同意”与“不是主要原因”的人数百分率,我们会发现,二者之和大都在70%-80%之间,说明学生不是没有内部学习动机,只是不如外部动机强烈,不是主要动机。
同时调查结果也表明,非英语专业的学生与外国人交际的动机较强,学校、外语系和教师三个方面应重视非专业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关注他们的交际需要。
(二)非英语专业本科生英语学习的外部动机非常强烈
从调查中看出,学生的应试动机比例较高,其中较强的占49%左右,相当一部分学生有考研的英语学习动机,其中较强和一般的共134人占76%。这说明,相当一部分学生有深造的愿望,而且也明白英语是他们未来深造的必过之桥。学生的谋职学习动机最强烈,对“为了找一份好工作”“因为将来的工作可能需要英语”两项选择“同意”的人数分别占78%与89%,这说明英语在学生的求职应聘、事业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调查还表明,教师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外语学习,但不是他们的主要学习动力的来源。
综合统计数据表明,非英语专业学生学习英语内部动机不强烈,在四个选项中最高占45%;外部动机非常强烈,在六个选项中最高占89%,外部学习动机对非英语专业本科生英语学习的作用强度远远高于内部学习动机,占绝对优势。
非英语专业本科生英语学习动机现状的文化因素分析
非英语专业本科生身上之所以反映出如此情况,原因有主观的因素,也有客观的文化、教学理念等因素的左右。其中,文化因素对于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的作用是不可小视的。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文化具有社会性,为社会成员所共享。中国高校生是有着相似文化背景的群体,我们可以把这个群体整体作为一个研究对象来研究。文化背景不同的人们,思维方式、价值取向、行为方式都有相当大的差异。中国的高校学生,有其特定的文化背景,有不同于英美人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于是他们学习英语的动机会由于文化背景的影响而呈现出中国特色的英语学习动机。找到中国学生英语学习动机背后的文化因素不但是可行的,而且具有相当的实际意义。这里将从文化的角度来分析非英语专业本科生英语学习动机的现状。
(一)强烈的就业动机与文化因素
非英语专业本科生英语学习具有强烈的就业动机。首先,由于我国当今社会就业体制所限,英语成为就业的“硬指标”与“敲门砖”,这种就业压力成为大学生英语学习的主要动机。其次,中国学生强烈的就业动机反映了“学而优则仕”等传统思想。“中国从历史到现在都未跨出文凭社会”(何虹2006),文凭在我国是获得理想工作、职位晋升、评级等的重要依据。在校生获取各种证书的热情高涨,归根结底也是为谋职做准备。第三,中国学生受到西方文化思想的影响,崇尚实用主义,英语学习更多从个人的实际需要出发,为了更有效地解决个人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二)较强的考试动机与文化因素
中国传统的教育理念对学生英语学习动机存在着负面影响,导致学生较强的考试动机。“中国的传统科举制度的影响延续至今,它的影响力波及各项考试,比如中考、高考、四六级、考研等,可以说中国人人生重要的升学、择业等大事都是由一次考试决定的”(何虹2006)。于是学生不得不跟随这些考试的指挥棒来安排自己的学习,那么48.8%的学生以通过考试为英语学习的主要动机就一点儿也不奇怪了。
(三)被动性学习动机与中国传统文化
1.中国传统的集体主义观念,一定程度上导致学生被动的学习态度。虽然人们的观念在不断更新,但是中国社会主流的人生观仍然是集体主义。人们在采取行动时最基本的倾向是与外部期待或社会规范相一致,它的负面效直之一是:人们形成了依赖心理,习惯听从被动的指挥行事。学生主动学习精神不足,倾向于依照就业市场的行情、考试、课程规定、教师意图、教材来学习。
2.中国传统的等级观念也左右着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中国人向来讲究长幼尊卑、礼让有序,人们遵守社会秩序,摆正自己的社会地位。学生对教师绝对尊敬,唯命是从,至少在面子上要做到这一点。于是养成了许多学生被动的学习
风格,听命于教师的调遣,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学、学什么,受教师的影响过深,往往对一门课感兴趣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大学教师对于学生的管理、监督、引导程度比中学阶段有所降低,于是许多学生无所适从,无法自己承担起自己的学习责任。
非英语专业本科生英语学习动机的教学干预
学生英语学习外部动机强于内部动机的被动性对英语学习弊大于利。外部动机对学习可能作用强烈,但是持续时间较短,后续动力不足。外部动机强烈导致学生英语学习的“针对性”“功利性”过强。因此,对于非英语专业本科生英语学习动机进行教学干预是非常必要的。教学干预的宗旨就是要疏导学生的学习动机、把外部动机转化为内部动机。
(一)实施自主学习新模式
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过程意识到学习是自己的事情,学习英语不仅仅是为了完成任务、通过考试等。这些任务、考试等只是学习生涯中小小的里程碑,是一种标志而已。学习的道路是要贯穿人一生的,只有树立正确长远的学习目标、学习动机,培养自己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才能真正体验学习的真实乐趣,也才能学有所成。
(二)采用目的语文化吸引策略,提升内部学习动机的强度
当今各种媒体方便而快捷,学生完全可以接触到最真实的目的语文化。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打开视野,广泛阅读、浏览、欣赏,激发学生对于目的语文化的兴趣,提高目的语对学生的吸引力,使学生的关注点从外部动机转移到内部动机上来。
(三)利用学生的外部动机引导学生英语学习
其实,笔者认为学生的外部动机较强,也并非绝对坏事,只要引导得法,也可以加以利用。既然学生受考试、择业、教师的影响如此之大,那么我们只要使考试更合理化,英语学习内容更实用,更利于他们择业,教师调整好自己的角色(从课堂的主人变成课堂的主导,让学生成为课程的主角),我们一样可以通过这些外部因素激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之向持久性学习动机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