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歌论文范文

时间:2023-04-06 16:17:4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古典诗歌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古典诗歌论文

篇1

一、抓住诗歌的题目

一首诗的题目往往就是这首诗的核心,一般都能体现诗歌的写作缘由,概括了诗的主要内容,体现了诗人的情感。如:韦应易的《赋得暮雨送李胄》题中“送李胄:且在暮雨中,很明显这首诗表现了作者送别友人时依依不舍的心情。再如读唐人朱庆余的诗“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吧低眉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单看这首诗的内容好像是写一个新媳妇准备第一次见公婆时精心打扮的心理状态的,只有看了题目——《近试上张水部》,才知道是作者朱庆余以公婆比喻主考官,以新郎比喻自己的好友张水部,表现自己在试前内心不安的心情的。再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思”字正是作者要表达的情感。

二、了解写作诗歌的背景

诗人在诗里所寄寓的情感往往是诗作者内心的外露,真情的表白。诗的主旨思想与诗人的经历有着密切关系,在不同的时期和不同的背景下,作者所表达的情感也不同。如;杜甫是我国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但是他在35岁以前是接触到的是我国无比丰富的文化遗产和壮丽河山,这一时期的诗歌含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望岳》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35岁以后,由于诗人亲自经历了唐王朝由盛到衰的整个过程,以及自身受到的生活的折磨,诗人被砺炼成了一个忧国忧民的爱国诗人,用杜甫自己的话就是“穷年忧黎元”“三吏三别”是他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宋代著名的女词人李清照,前期在作品中多是流露出对爱情生活的向往和对大自然的喜爱,如《[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等等。从靖康元年起,李清照连续遭到国破、家亡、夫死的苦难,而导致这一词时期的词主要表达她个人的不幸遭遇和国破家亡的悲哀,情绪比较消沉,写出的诗也比较凄婉,如《菩萨蛮》《含奴娇》《声声慢》等。

三、准确把握“诗眼”

诗眼乃是诗词中表现力最强和最能开拓意旨的关键词句。抓住诗眼便可知诗歌的情感脉络。如:

《过香积寺》《送李端》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故关衰草遍,离别自堪悲。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少孤为客甲,多难识君迟。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掩泪空相向,风尘何处其。

《过香积寺》的诗眼是“咽”与“冷”,山中的流泉由于岩石的阻拦,发出低吟,仿佛鸣咽之声。照在青松上的月色,由于山林的幽暗,似乎显得阴冷。两字绘声绘色,精炼传神地显示出山中幽静孤寂的景象,把作者无烦扰的寂静的心境淋漓尽致的表现了出来。

《送李端》诗,诗眼是“悲”这一悲贯穿了全篇,统领了全诗,全诗围绕“悲”展开写了身世之悲,又写了动乱社会漂泊这苦,给人以悲凉之感。

四、通晓“典故”

用典是古典诗词中很常见的一种表达方式,有着特殊的表情达意功能,其特点有两方面:一是以古说今,言在古、义在今。二是以少代多,下语简、含义丰。依据掌握典故的寓意有助于我们理解诗的思想。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这里“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是用典《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载“廉颇免职后,跑到魏国。赵王想再用他,派人去看他的身体情况,赵使还报曰:‘廉将军虽老,尚善饭;然与臣坐,顷之三透矢(屎)矣,’赵王以为老,遂不用”。辛弃疾这是用此典,委婉地表达自己主动请缨想为国效力的愿望。

骆宾王《在狱咏蝉》:“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句中用“南冠”指代囚徒。语见《五传•成公九年》:“晋侯观守军,见钟仪,问之曰:“南冠而絷者谁也?”有司对曰:“郑人所献楚囚也。”骆宾王因上疏忤武后,遭到诬陷,以贪赃罪下狱,内心充满冤屈,明显此诗借“南冠”表达了自己凄恻的感情。

五、把握意象

诗歌创作十分讲究含蓄、委婉、凝练,诗人的抒情往往不是情感的直接流露,说理也不是思想的直接灌输,而是言在此而意在彼,写景则借景抒情,咏物则托物言志。这里的所写之“景”,所咏之“物”,即为客观之“象”;借景所抒之“情”,咏物所言之“志”,即为主观之“意”:“象”与“意”的完美结合就是“意象”它既是现实生活的写照,又是诗人审美创造的结晶和情感的载体。所以我们只有领悟诗歌的意象,才能把握诗歌的思想内容。有些意象在古诗中反复的被使用,已经约定俗成成了某种情感的固定载体。如一提到,往往表达“不畏权贵,追求淡泊”的情感;一提到“杨柳”,往往指朋友依依惜别之情;一提到“鸿雁”,往往抒发羁旅伤愁或者思念亲人的情感等等。

再如:杜甫《登高》中,“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秋”就寄寓了作者沦落他乡,年老多病,生出的无限悲愁之绪。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作者借孤舟表现了漂泊无依,孤独寂寞之感。“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借月光表达了作者的浓浓的乡思。通过意象的把握就可透析到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六、掌握诗歌所属的流派

篇2

    论文摘要:伴随我国新课改脚步的不断的加快,我国的中学生的古典诗歌教学工作也取得而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虽说其取得的不斐成绩是不容人所忽视的,但其仍具有众多的问题是亟需人民去解决的。本文主要对近几十年来我国的中学古典诗歌教学的现状及对策的相关性问题进行了探讨与分析,并为其日后的发展提供了相关性的解决对策。 

    众所周知:我国的古典诗歌教育是从我国的诗歌开始之初就存在的。我国的儒学大家孔子曾说过这么一段话“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学、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虽说我国的儒家教育与思想的传播大多数仍以诗歌教育为主,但是从我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河流中我们也不难看出我国的古典诗歌仍是传播我国传统古典文化的重要方式与手段之一。因此,现今的国文教育要想彻底的继承传统的古典诗歌教学,就必须在教学中适当的引入古典诗歌,借以最大限度的为我国的教学事业传承文化。 

    一、现今我国中学古典诗歌教学的现状探析 

    面对现今高速发展的教学思想而言,如若我国的中学古典诗歌教学不对自身诗歌的教学现状进行系统性的分析与研究,势必会严重影响整个中学诗歌教学的未来发展现状。为此,笔者在这里对我国中学古典诗歌教学的现状进行了总结分析探讨,发现了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中学古典诗歌教学的指导思想仍处于不明确的发展阶段 

    自从我国在1976年文化革命结束之后,我国的中学教育就开始不断的中学的语文课本中不断引入中国的古典诗歌文学,借以来不断让中学生能够更为顺利的继承古典文化。但是由于其每年的中学大纲都会发生不同变化,使得我国的中学古典诗歌教学的内容与课程一时陷入了僵局。再加上,我们的中学古典文学的大纲对诗歌的指导思想又不明确使得我国的中学古典诗歌的教学一时陷入了僵局。例如:在2000年的教学大纲中对我国中学古典诗歌的教学要求如下:“诵读古代诗歌和浅易文言文,能借助工具书理解内容,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这种模糊不清、指导思想不明确的,使得我国中学古典四个教学陷入了僵局。 

    2.中学古典诗歌教学中的教学定位问题 

    对于该问题而言,其主要的产生由于是由于现今的中学古典诗歌教学往往都是一些无据可依的文章,虽说其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但是由于现今的中学古典诗歌在教学中的大多数文章都是没有特有的思想文化背景与现实的历史年代的性,这就在一定的程度上势必会造就中学的古典诗歌在教学的过程中具有很大成都府的随意性。这种存在的随意性,就会使得中学古典诗歌在教学的过程中国出现教学定位困难以及会产生教育误区的情况发生。例如:在中学我们学《论语》的过程中,只是在教学中简单的解释了论语的每一句意思之后,就学生进行背诵,这种降低古典文学素养的古典诗歌学习不仅仅不能为学生增加任何的思想提升,还会让学生对其产生深深的延误。这种教学目的与目标的简单化,使得许多学生认为学习古文的目的只是简单性的增加一些文学底蕴,让学生只能感觉到现今的学习的古典诗歌教学只是为了应付当今的应试教育,天天背背诵诵就可以了,完全没有把诗歌的意境学到心中,如李商隐的《无题》中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真正意境,降低了诗歌的欣赏性。另外,再加上现今世人对古诗育人要求狭隘地理解为政治思想教育,更加使得我国的中学古典诗歌教学长期以来语文承担思想道德教育功能之一,这种单一性的传播方式,使得诗歌教学带上太多政治负荷,窒息学生美感体验。

    3.现今古典诗歌的教学方法仍有欠心意 

    该问题主要是由于现今的教学方式仍是以老师言而身教为主,使得整个中学古典诗歌教学的方式过于陈旧,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觉得整个文学课堂私企沉沉,没有任何的的气氛。这种叫法单一、死气沉沉以及学生没有任何主体性的教学方式,使得整个中学古典诗歌的教学方法与理念方式了严重的分离,从而在本质上影响了中学古典诗歌的教学。 

    二、提高我国中学古典诗歌教学的解决对策探析 

    面对如此的现状的我国的中学古典诗歌教学现状,我国的教育管理者以及大纲的编写者势必要对其进行适当的调整与改变,让我的古典诗歌可易得到顺利的传承。因此,笔者在这里为提高我国中学古典诗歌教学提出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改进措施,以期在最大程度上提高我国的中学古典诗歌教学。 

    1.国家政府要最大限度的提高我国中学教学的综合素质水平 

    对于现今中学的古典诗歌教学而言,中学教师必须具有优厚的古典教学底蕴,不能让没有交过古典教学的教师去传授古典诗歌的思想,从而使得整个中学古典诗歌教学存在漏洞与不足。因此,教师要尽自己最大努力做到以下几点:首先,教师本身要对我国的古典诗歌教学要有浓厚的兴趣,如若自身都没有任何的兴趣,势必会导致整个课堂会死气沉沉,影响了教学的质量;其次,教师还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古典文学素养,借以来断降低教学中出现的不足错误的发生;再次,教师要具有比较先进的教学理念与方式,从而使得真个比较沉闷的教学课堂变得“灵活”起来;最后,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还要不断的要与学生进行沟通,来不断的增加整个中学古典诗歌课堂的气氛。 

    2.教材大纲的不断完善 

    该措施主要是针对现今中学教学大纲的模糊不清而言,只有不断的完善了中学的教学教纲,才能在本质上彻底的为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提供了真正的启明灯的作用,才能最大程度的让教师抓住教学的重点以及让学生能充分的了解古典诗歌的真正意义。 

    3.教师在上课古典教学课的时候要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 

    对于现今教学中教师的方法而言,其不仅仅是影响学生完成教学目标以及成绩的重要因素之一,还是实现教学目的的重要手段之一。尤其是对于相对比较难于理解、比较沉闷的中学古典教学而言,一个优秀良好的教学方法不仅仅可以能够更好的提高教学质量,还能够更好的改善课堂的教学氛围。因此,教学可以采取以下几中教学方法,来增加中学古典诗歌教学质量。 

    第一,巧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对于该方法而言,其是充分利用了学生的好奇心,来增加课堂的氛围,从而让学生爱上古典诗歌课堂的方法之一。 

    第二,扩展课文内容,开阔学生视野。对于该方法而言,主要是利用课文的文章的历史背景,让枯燥乏味的古典课堂能够具有更高的故事性,从而来不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以期做到提高学生学习效益的作用。 

    第三,注重迁移,立足于今。对于这个方法而言,其主要是通过现今的与古代互相联系的方法,让学生能够充分理解文章的意义,让学生觉得古典诗歌离我们并不是很远。 

    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于我国现今的中学古典诗歌的教学而言,只有不不断的教学方法与教学理念上做到真正的改革与变化,才能在中学的教育中彻底的改变现今教学现状,让中国的古典诗歌文学得以顺利的传承。另外,中学的语文教师也要不断的对课本中的教材进行系统的分析,要让学生能够在诗中找到真正的古人思想意境,让学生可以在古典诗歌中学到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让学生可以得到真正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薛广峰.古典诗歌课堂教学的四个“侧重”[J]. 

    [2] 李小华.古典诗歌教学意境营造法探讨[J]. 

    [3] 黄国华.古典诗歌教学应“读占鳌头”[J]. 

篇3

2、指导思想。

依据学校教学教研工作计划,结合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以提高学生综合语文素质,取得明年中考优异成绩及个人教学教研的质量和水平为目的。

学生情况分析根据平时对班级学生语文学习品质特点的了解,尤其是通过对上学期期末考试成绩及暑假作业完成情况的分析,发现学生在语文学习上还存在一些问题:学生身上良好的学习习惯(课堂听讲,记笔记,发言提问)还不是很理想,总觉得他们学习浮躁、被动,懒于记笔记、忽视书写、作文能力较差。

3、教材分析:本学期要学完九年级上册和下册部分内容,上册教材共分为六个单元,共25课。主要以文学作品(包括古代白话小说)和议论性文章为主,仍以专题、文体为内容安排,以单元形式进行阅读教学,并另有文言文单元,集中学习文言文。

在九年级,文学作品作为单独的内容形式出现,不再像以往那样混杂在记叙文和说明文的文体之内,以培养学生初步的文学欣赏能力。上册教材分编有诗歌、小说、古代白话小说三个单元,诗歌单元以大自然的颂歌为主题,小说单元以少年生活为主题,古代白话小说单元主要以古典名著为主。议论性文章作为本册教材的重点,编有两个单元。一个是演讲和书信单元,以思想风采为主题,也兼顾议论的方法;一个是纯粹的议论文单元,是本套教材惟一按议论文文体安排的单元。以求知为主题,学习立论和驳论的特点和方法。文言文单元以史传为主题,进行文言文阅读教学,并承接以前的教材安排,编有一定数量的古代诗歌。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是诗歌单元,让学生感悟人生,第二单元、第三单元关于人与自然。第四单元关于民俗文化,第五单元、第六单元古文阅读。下册主要包括爱国思乡之情的诗歌单元、社会生活的小说单元,生命主题的散文单元、戏剧单元。另外两个文言文单元预计在九年级下半年完成。

4、工作重点:要认真完成常规教学工作,尤其要强化集体备课。

5、要继续学习“有效教学”相关理论,反思自己,真正实现课堂有效。

6、注重语文基础知识的积累与运用。重点培养学生在生活中运用语文的能力,使学生发挥语言的交际功能;还要培养学生文学欣赏的能力。

篇4

关键词:文学空间;现代汉诗;文体学;共时性

中图分类号:I207.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6721101(2014)01004504

收稿日期:2013-09-18

基金项目:2013年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当代诗学空间批评理论研究”(13Q08)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黄雪敏(1978-),女,广东潮州人,副教授,文艺学博士,研究方向为文艺学与现当代文学。

The turn of “literary space”: theoretical chance

of the study on modern Chinese poetry

HUANG Xue-min

(School of City Culture, 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Foshan, Guangdong 528225, China)

Abstract:Literary space is a kind of artistic world constructed by the artists in their aesthetical conceptions as well as a platform where the writer and the reader make dialogues about their literature and thoughts. Synchronic literary criticism theory based on literary space, namely “the poetics of space”, is not only a new kind of literary criticism theory, but also a supplement and perfection of diachronic literary criticism and especially a construction of the theoretical system of contemporary poetics at a deeper and broader level. Thus, to conduct a dialogue on poetic stylistics by means of space is a thoroughfare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the commonality and fusion between ancient and contemporary poetics.

Key words:literary space; modern Chinese poetry; stylistics; synchronicity

空间是有形与无形事物存在的根本载体,“文学空间”同样包含着文学生产、文学传播和文学消费的全过程。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空间问题己经逐渐成为当代社会理论的一大热点,西方学术界也发生了所谓的“空间转向”,“空间理论”成为文化研究的主要认知范式之一。在“空间转向”的学术背景之下,从空间的维度出发对文学活动进行重新诠释,无疑是当下文学研究的一个新的途径。尽管时间和空间都是构成文学作品的基本要素,但在传统的文学研究中,人们都只对时间倾注了过多的热情,而有意无意地忽视了空间。将“空间批评”作为解读诗歌的理论角度,一方面意味着承认现代汉诗对于古典诗歌的全方位突破,如文字的、题材的、价值的、情感的、形式的、风格的等方面的空间创新;另一方面也将从文体自身或比较文学的角度,探析个体与公共、乡土与都市、精英与民间、心理与现实等诗歌空间的内在关联,进行全新的以空间为坐标的诗歌文体理论体系探索。

一、诗学空间反思与探索

20世纪文学的研究,一直以来学者们习惯于采用时间线性研究或派别、思潮的历时性研究途径,这两种研究途径虽然描述起来简便易懂,但也容易遮蔽汉诗的整体风貌。进入20世纪后期,文艺研究在经历“语言论”、“认识论”、“人类学”等转向后,呈现出“空间转向”的新面貌,学者们纷纷将以前给予时间、历史、社会的青睐转向空间上来。空间研究在当代知识和政治发展中日益呈显学之势。在多元交织、互相渗透的后现代动态语境中以空间理论深入文学学术研究无疑是一个重要新维度。因此,“文学不再是观照世界的一面镜子,任何一种个别的叙述,都难分难解地涉及到其他的叙述空间。文学空间不再是对某种固定空间之中时间演绎(事件或情感)的模仿、再现或表现,文学文本必然投身于空间之中,文学空间固然来自于现实空间,但同时,更重要的是文学本身就成为社会现实空间建构的重要组成。”[1]

目前,从“文学空间”视野出发去研究文学的做法,己经取得了不少成果。就目前能见到的资料来说,国外最早可以追溯到俄国的文艺理论家巴赫金,他成稿于1937年的著作《小说的时间形式和时空体形式――历史诗学概述》,首次把哲学层面的时空体用于文学意义上的转义。法国的雷蒙德・威廉斯1973年发表的《乡村与城市》一书考察了有关“城市”和“乡村”空间关系不断变化着的“情感结构”,从16世纪的田园诗一直延伸到当今的全球文学。其后,克里斯丁・罗斯1988年的《社会空间的兴起:兰波和巴黎公社》,考察了兰波的诗歌道路,以及其他很多文化生产;另外,迈克・克朗在1988年出版的《文化地理学》中以“文学景观”为题,辟专章讨论了文学中空间的含义,认为文学,诸如小说、诗歌、戏剧、传奇等,都体现了以不同方式进行的对空间进行阐释的努力,文学景观是“文学和景观的两相结合。”

在国内,对于空间理论的研究相对来说尚处在起步阶段,主要是一些学者对外国理论家的相关论述的译介。著作方面,主要有包亚明主编的《后现代性与地理学的政治》和《现代性与空间的生产》、王文斌译的《后现代地理学》等著作,主要是从社会学角度对空间理论进行翻译和介绍。而运用空间理论对文学进行研究的工作目前在我国还比较少,主要有阎嘉主编的《文学理论精粹读本》,其中专门介绍了“空间批评”;朱立元主编的《当代西方文艺理论》2005年的增补版也增加了由陆扬所写的《空间理论》一章。可以说,空间理论作为一种新的理论范式正在逐渐被我国学术界接受,对社会学理论、城市研究、文化研究以及文学研究等都产生了影响。进入新世纪,传媒诗学与文化传播模式嬗变问题日益引起国内学者的兴趣和关注,国内知名学者如王岳川、欧阳友权、金元浦、黄鸣奋等人侧重对传媒与消费社会、公共空间、文化及权力话语、全球一体化的文化意识编码、媒体的狂欢等做了多维度、多层面的探讨,但专门针对现当代汉语诗歌采用“空间视域”进行研究的著作不多,姜涛《“新诗集与中国新诗的发生》、张桃洲《现代汉语的诗性空间――新诗话语研究》部分采用了现代汉诗的“空间性”理论进行研究,是这方面具有代表意义的创新之作。

从目前在“中国期刊网”能检索到的论文来看,当前已有的涉及汉诗及其文体的空间化研究的一般性论文约190篇和15篇硕博毕业论文,如杨有庆《空间诗学――对后现代文学活动的空间化研究》、卢桢《现代中国诗歌的城市抒写》等。专题论文还有:周云鹏《新诗诗性空间的开拓(1917-1937年)》、敬文东《二十世纪后半叶中国文学的“空间主题”》、沈天鸿《时间、空间与诗》等,还包括《江西社会科学》的学术专栏“文学地理学:文学研究向空间维度延展”等。这些作品或理论研究,一方面承认了“文学空间”的合理性,对研究对象进行历时性的空间研究或者是对某一类型的文学体裁进行空间研究,但另一方面,缺乏将现代汉诗看作一个整体系统进行共时性空间思考和阐释,也没有对其多维审美空间的研究和观照。因此,本课题基于后现代文学活动的空间化,力图从“文学空间”的维度,即从与时间的历史性向度相对的一种共时性的视角出发,对一直以来以时间、流派为尺度建立起来的那种文学观念进行“空间还原”。具体地说,就是把研究的重心从以往的历时研究转移到现在的共时研究上来,以一种横向超越的方式对后现代语境中的现代汉诗的基本问题进行思考。

二、文学空间的多元化构建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研究一直存在着“理论缺失焦灼症”,而“空间批评”作为当代学术的一种新颖的理论尺度和方法论,有必要引入文学研究尤其是诗学研究。空间理论以空间区域(有形和无形)为模块,补充或者改变传统上以时间、派别、思潮为轴心的诗歌史研究,提供一种新颖的理论视野和批评方法,更全面、更细致地理解现代汉诗,因为“空间批评”理论蕴含着哲学思维范式的嬗变与诗歌美学理论概念的焦点转移,为中国诗学特别是二十世纪文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观照可能和问题框架。

构建文学空间的理论,探索“空间诗学”,所要进行的工作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确立“文学空间”理论及其“空间视域”的内涵和外延。

“空间理论”的内涵在于,“文学作品不只是简单地对地理景观进行深情的描写,也提供了认识世界的不同方法,揭示了一个包含地理意义、地理经历和地理知识的广泛领域。将文学评价成主观的恰恰遗漏了这个关健问题。文学是社会的产物,事实上,反过来看,它又是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社会发展过程。”[2]而进入文学场域后,“空间理论”进入文学研究而形成的“文学空间”理论即“空间诗学”,就从外在表现上被学者界定为三个彼此联系并逐层递进的“文学空间”层次,即以“文学地理学”为中心的现实关系层次,以“文学场”为中心的文本空间层次和以“文本互文性”为中心的审美文化层次。

其次是具体分析“空间诗学”所采用的具体批评手法,从更实际的意义上说,就是普遍的“空间诗学”如何应用于特殊的现代汉诗研究,如“文学空间”三要素(背景、场景、场面)、三类型(意象型、幻象型、意境型)原理在诗歌创作论和鉴赏论中的审美和批评价值,以及“空间视域”在诗歌文体批评方面的独特性应用优势。

再次,以现代汉诗为基础,追溯古典诗学的艺术空间理论,打通古代诗学话语和现代诗学理论之间的藩篱。古代诗学的空间意识,不仅在“言――象――意”三者之间展开,也在从“意象――意境――境界”三者之间展开,构建了我国诗歌审美空间的经纬。古典诗歌的“养气说”、“胸中有丘壑”说、“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说,以及郑板桥的“眼前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理论,都不同程度地从创作主体、创作技巧、作品构成或艺术鉴赏等角度,涉及了文学艺术的审美空间的创造方式。这也是我们审视20世纪诗学与古代诗歌之间脉络发展问题的一个主要途径。

最后,在空间批评理论的指导下,通过细致的文本阅读、比较与举证,分别探析现代汉诗在语言、题材、情感、意象、意境、哲理等六个层面对于古典诗歌以及西方现代诗歌的继承、突破和创新。20世纪现代汉诗这种文体在这六个方面开拓了新的诗歌书写空间。

三、诗学空间的艺术探索

20世纪中国文学,尤其是伴随着“白话文运动”而蓬勃兴盛的现代白话诗歌,始终伴随着政治和革命的车轮,从一开始,就烙印上了民族、民主和民生的痕迹,在神州大地上进行了无数次的思考、探索和斗争。因而,从内容层面看,诗学空间探索如果以20世纪诗歌,即现代汉诗为研究对象,那么就必须具体解决一下这些诗学及相关文体问题。

第一,现代汉诗的地域空间论。这是空间诗学最直接的、最本源的问题所在。因而,所要讨论的对象,一是包括乡土诗歌与都市文学中的空间话语异同,如黄礼孩等主编的《出生地:广东本土青年诗人作品》和《异乡人:外省青年诗人作品》诗集影响深远而广泛。二是“西部文学”(于坚等人提出)及“西部诗歌”对于文学空间的拓展,其中纠缠着诸多地域主义、民族主义等复杂情怀。三是“诗分南北”观念从古代到当代的发展脉络。从颜之推《颜氏家训》中的“诗分南北”一说提出后,这种观念一直在古代文学中颇有流传,南方婉约而北方刚健的诗风的认识得到了认可,在“京派”、“海派”文学的对比与研究中也有一定呈现。四是在20世纪末期,“打工诗歌”在当代诗坛中的独树一帜,开辟了“当代诗史”(杨克语)。五是港台诗歌的审美空间拓展,尤其是台湾诗歌中的乡土情怀的抒发。六是“文学空间”理论视域观照下的古典诗歌研究取得了新突破,并以新面貌呈现在现代学术版图的“坐标”中(如“唐诗地理”、“地域文化与唐代诗歌”的研究等)。这种“诗歌地理学”的理论范式也反映在现代汉诗的“版图”研究中。

第二,现代汉诗的个体与公众空间论。个体空间是作家和读者个人的、私隐的空间,是艺术的、生活的、情感的自我空间。而公众空间是群体的、国家的、政治的空间,是泛化的、开放的、革命的广场空间。因为20世纪中国的独特历史阶段,因而个体空间与公众空间存在着契合、疏离、矛盾和对抗。因而,涉及的具体问题包括:一是分析现代汉诗对于“个体空间”(私人的、隐秘的、艺术的空间)的尊重,强调和突出个体情感在诗歌抒情中的“在场”,以及20世纪诗歌中个体抒情对于传统诗美的继承和发扬;二是分析现代汉诗对于“公众空间”(大众的、革命的、政治的空间)的参与,通过文本细读来展示现代汉诗在20世纪中国革命进程各个阶段的历史性使命(“启蒙”、“救亡”、“革命”、“自由”等);三是分析现代汉诗在个体和公众空间中的游走、对抗、妥协等,反思现代汉语诗歌的“公众空间”对于“个体空间”的侵蚀、干涉和占领,以及现代汉诗的先天不足和艺术缺失。

第三,现代汉诗的传播空间论。传播空间是诗歌或文学赖以存在、发展的物质通道,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诗歌的生命力。因而,必须着力于探讨民刊、选本、诗集、论坛等传播空间的内在逻辑以及建构作用。这个方面,大约需要深入挖掘的问题有六个方向:一是文学期刊和杂志、报纸等传统媒体中的汉诗传播(如《星星诗刊》、《羊城晚报》“花地”副刊等);二是个人诗集和诗群诗集的传播(如艾青《归来者的歌》、黄礼孩《一个人的好天气》及《东莞青年诗人30家》等);三是诗歌民刊的传播(如黄礼孩主编的《诗歌与人》及《大象诗志》《九月诗刊》等刑物);四是诗歌选本传播(如杨克主编的《中国新诗年鉴》、王光明主编的《年度最佳诗选》等);五是诗歌论坛的传播(如“诗江湖”、“诗生活”网站等);六是理论专刊中的汉诗传播(如黄礼孩《诗歌与人》的“完整性写作”专刊等)。这六种播途径共同构建了现代汉诗的物质化存在和传播空间。

第四,现代汉诗的接受空间论。按照陈文忠先生的意见,人们对经典文本的接受可区分为相互联系的三个维度:作为普通读者的纯审美的阅读欣赏(效果史)、作为评论者的理性的阐释批评(阐释史)、作为创作者的摹仿借用(影响史)[3]。现代汉诗的接受空间就由欣赏审美空间、阐释批评空间和影响创新空间组成。除此之外,我们还要探讨现代汉诗在港澳台地区和海外空间的接受问题。因为现代汉诗在中欧、中印、中美等文化交流中的具有“空间互涉”的能力,即由于现代汉诗在域外文学空间中的传播和接受而引发的多种诗学问题。

由此可见,在“文学空间”理论视域中,采用不同于时间、派别的空间视野(也会比照思潮和流派),审视现代汉诗在体式、题材、风格、传播、接受等空间领域所进行的突破,我们会发现它对于20世纪中国文学,对于中国现代文明的进程所起到的极其重大的作用,并作出了(几乎超越自身的)美学的、思想的、政治的巨大贡献。

综上,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研究已经获得了较大成就,但是历时性的阐述模式过于机械,缺乏空间性、逻辑性,也存在着诸多的争议与缺陷。因为文学的创作并非完全按照因果律进行,而是充满着“天才式”、灵感型和偶然性的创作。文学的研究,必须在传统的历时性思潮、流派等研究基础上,引入新的“空间批评”理论。近百年来,我国文学的形式、题材、形象及其所处的文化、社会、时代环境等等都出现了的空间上的巨大迁移和变化,因而以“空间批评”理论重构二十世纪文艺学的理论体系是值得尝试的学术探险。

参考文献:

[1]刘进.“空间转向”与文学研究的新观念[M].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5(3):42-45.

篇5

(1)流行音乐。流行音乐有多种定义。威廉斯认为流行音乐“1)意味着为多数人所喜闻乐见的。2)处在高级文化与通俗文化的比较之中。3)用于描述一种人们自身自定的文化。4)意味着大众媒介通过商业利益对人们的强力”。《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卷》认为流行音乐的形式在于“通俗易懂、轻松活泼、易于流传、拥有广大听众”,“有别于严肃音乐、古典音乐和传统的民间音乐”。综合以上界定,我们认为流行音乐,专指那些在我们当今生活中广泛流传、内容通俗、贴近生活,主要为青年人所喜欢,且伴有较强商业目的的音乐作品。(2)具有古典美的流行音乐歌词。具有古典美的流行音乐歌词指的是吸收、借鉴和利用了古典文学、古典文化元素,具有意境美、语言美特点,高雅含蓄的流行音乐歌词。

2新时期具有古典美的流行音乐歌词

(1)具有古典美的流行音乐歌词的产生与发展。古典美歌词是伴随着流行歌曲的发展而不断完善的,经过了长期的积累和沉淀。新时期出现了大量的优秀音乐作品,较早的有20世纪80年代邓丽君的个人专辑《淡淡幽情》(1983),收录的12首歌曲的歌词全部选自中国古典文学唐诗宋词里的名作。此外,还有香港的词作家黄霑的作品《沧海一声笑》和《梁祝》等。20世纪90年代有陈小奇的《涛声依旧》《白云深处》《巴山夜雨》和黄安作的词作《新鸳鸯蝴蝶梦》等。随着流行音乐的不断发展,21世纪的词作家方文山、陶喆、王力宏等新一代音乐人也创作了大量的具有古典美的歌词,如《千里之外》《东风破》《青花瓷》等。最近又出现了霍尊的《卷珠帘》,被刘欢誉为“具备大家闺秀风范的中国风”。(2)具有古典美的流行音乐歌词的特点。具有古典美的流行音乐歌词,汲取了古典文化的长处,语言考究化、意象精致化、意境整体化、人文精神大众化,给人带来独特的美感享受。与很多流行音乐的歌词毫无意义,创作低俗、浮躁、无病、没有逻辑、无聊烦琐,意义表达模糊、感情表达直白低下,缺乏意境美形成鲜明对比。(3)流行音乐歌词与古典文学、古典文化元素的融合形式。在流行音乐歌词的创作中,不少词作者尝试着将古典文学、古典文化运用于歌词的创作中,不仅提高了歌曲的艺术欣赏价值,也从侧面间接地传播了中国的传统文化。流行音乐歌词与古典文学、古典文化元素的融合有以下三种形式:1)直接运用古典文学诗词。这类形式以邓丽君为代表,如《但愿人长久》的歌词出自苏轼的《水调歌头》,《独上西楼》的歌词出自《相见欢》等。在这之后,又陆陆续续出现了很多这样的歌曲,如根据白居易的《长恨歌》、李清照的《一剪梅》等诗词谱写的歌曲。这些具有古典美的流行音乐歌词,散发着浓厚的古典文学的清雅意境,最终成为经典歌曲而广为流传。2)化用古典文学诗句。作词家在创作中,将古典文学中的美词妙句穿插其中,使得歌曲意境优美,更符合时代特点。例如,陈小奇的《涛声依旧》,借用了唐代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黄安的《新鸳鸯蝴蝶梦》化用了李白的《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3)采用古典文学的形式或意境。词作家直接采用古典文学的形式意境进行创作,把中国文学含蓄、委婉的特点,巧妙地用于现代的白话文中,增加了歌曲的意境美。例如,由黄霑作词的《沧海一声笑》《上海滩》等,都模仿了古典文学的形式与意境;此外如以方文山为代表的“中国风”歌词,《发如雪》《千里之外》《台》《青花瓷》《东风破》等。这类歌词通过词中的意境或情境,体现了流行音乐歌词与古典文学的关联所在。

3具有古典美的流行音乐歌词研究现状

根据掌握的文献,具有古典美的流行音乐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邓丽君的歌曲和以方文山为代表的“中国风”歌曲上。由于研究点处于文学和音乐的交叉领域,研究者们有从音乐学角度出发,有从文学角度出发,还有从文化学或社会学角度出发来研究的。而对于具有古典美的流行音乐歌词的研究,研究者们大多从文学角度来加以研究。对从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检索到的文章分类后,可以得到关于具有古典美的流行音乐歌曲的研究现状。对于邓丽君歌曲的研究,大致分为两类:一是音乐方面的研究,如杨艳丽《从城市民族音乐学视角看“邓丽君现象”——关于邓丽君歌曲在大陆、台湾和日本的流行原因研究》,黄金蝉、揭冰《邓丽君音乐形象的建构与塑造探析——以古典专辑<淡淡幽情>为例》、陈奕虹《邓丽君音乐中的美学研究》、彭英姿的硕士论文《邓丽君音乐对中国内地流行乐坛的影响研究》等。二是文学方面的研究,如陈湘辉《淡淡幽情声律兼美——邓丽君与张晓农古典诗词歌曲专辑演唱风格之比较研究》、庄宏道《一缕芬芳,几丝情愁——聆听<邓丽君歌曲精选80首>的随想》等。具有古典美的“中国风”歌曲的研究性论文,有以下几类:(1)音乐学研究。例如,潘存奎《“中国风”——传统音乐与流行音乐的相遇》和李娜娜《“流行歌坛中国风”歌曲的民族化研究》。(2)文学研究。例如,宋秋敏《试论周杰伦专辑中歌词意象的古典化倾向》、赵澜涛《日月潭洗青瓷——浅析周杰伦歌词对古典诗歌的传承》、罗涵的《从文学与语言的角度分析周杰伦成功的原因》、段丽的《方文山“中国风”歌词的艺术质感》等文章从古典诗词出发,阐释中国古典诗词对以“中国风”为代表的现代流行音乐歌词创作的影响,以及“中国风”歌词如何继承古典诗词和在此基础上的创新。(3)文化学研究。例如,黄彩萍《返回古典与文化乡愁——方文山歌词的文化阐释》、曹军英《论方文山歌词中的文化意蕴》等论文认为方文山创作“中国风”歌曲是一种文化上的“寻根”。(4)社会学研究。例如,马珺的《“中国风”流行歌曲的文化研究》、赵[专业提供写作论文和 论文写作服务,欢迎您的光临dylw.net]朴的《从“西北风”到“中国风”——社会文化环境对流行音乐影响刍议》等论文,主要从社会文化经济和文化环境、传媒、明星影响力、听众的审美趣味、创作者的观念以及音乐方面分析“中国风”产生和流行的原因。

综合以上,从文学角度对具有古典美的流行音乐歌词的研究文献还很缺乏,尚存在较多的研究空间。参考文献:

雷蒙·威廉斯.文化社会的词汇山.刘建基,译.北京:三联书店,2005:356.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编辑部.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卷仁.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9.

蔡音颖.略论流行音乐歌词创作中的古典文学元素.艺术评论,2007(7).

晨枫.中国当代歌词史.桂林:漓江出版社,2002.

刘芳智.方文山“中国风”歌词研究.湘潭大学,2011.

篇6

论文关键词:创作,朗诵,诗歌,教学法

 

诗歌教学如何实现课程标准提出的“培养和强化学员的人文精神,提高学员的审美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初步掌握文学作品鉴赏的步骤和方法,领悟千百年来形成的民族文化精髓,自觉地接受人文精神的熏陶,以提高学员的综合素质”等培养目标?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探索了“创作性朗诵”教学法。该教学法引导学员对诗歌进行口语、态势语技巧等方面的艺术处理,不仅能使学员更深刻地把握诗歌作品的内涵,还能提升美感、涵养语感、培养战斗精神,提高学员的口语表达能力及人文素养。

一、概念诠释

“创作性朗诵”教学法,即师生依据自身对诗歌作品的认识和理解,对诗歌作品进行口语、态势语技巧方面的艺术加工处理之后的朗诵,即再创造式的诵读练习的方法。

二、教学目的

使学员全方位理解把握诗歌的内涵、情感、结构特点,深入体验诗歌作品的语言美、节奏美、情感美、意蕴美,全面提高学员的口语表达能力,并达素质的培育和滋养。

三、教学过程

第一步:引导学员在初步领会诗歌作品内容的基础上,悉心揣摩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再根据自身的认识、理解,对诗歌作品进行口语技巧的处理和标注,即将个人选择的情感基调、语音的轻重、语速的快慢、语调的抑扬顿挫、语气的明暗、虚实、连断等标注在诗文当中,然后反复练习,使学员读出节奏,读出语气语文教学论文,读出情感。这一步是创作性朗诵的初级阶段,学员已初步融入了自身的理解、思想和情感。

第二步:对诗文进行态势语技巧方面的处理,即对重点词、句所需要运用的眼神、面部表情、手势动作等进行设计。比如:朗诵“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这句诗时,视线是长、是短、还是中等距离,是虚的,还是实的;面部表情是刚强、坚毅,还是豪爽、豪迈;手势是用掌还是用拳,是用双手还是单手;劈刺的动作是在上区、中区还是下区,是横劈、直劈还是斜劈等,然后反复练习,为下一阶段上台表演做准备。这一步是创作性朗诵的中级阶段,学员在作品中更深地融入了自己的理解、思想和情感。

第三步:上台表演。即以登台表演的方式,将经过自己二度创作,亦即经过艺术加工处理后的诗歌朗诵,以舞台表演的形式向全体学员进行展示。这一步,是创作性朗诵的高级阶段。这时学员对作品的理解感悟、情感抒发和各种口语、态势语表达技巧已浑然一体,学员与作者或作品中的人物已物我合一,从而创造出我“这一个”的诗歌朗诵作品。

四、优势特点

㈠可更深刻地把握诗歌作品内涵。读,是诗歌教学之魂龙源期刊。[1]由于朗读是脑、眼、口、耳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是入于眼,出于口、闻于耳、记于脑、化于心,使纸上的诗变为学员心中的诗的过程,是把诉诸视觉的文学语言转化为诉诸听觉的有声语言的活动,因而作品丰厚的内涵是在朗诵的过程中逐渐体会、品味出来的。朗读的遍数越多,与作者交流就越深,理解课文的内容就更透彻。[2] “创作性朗诵”教学法就是通过牵引学员的眼、口、耳、心,在有声语言再造文学语言中的艺术形象的过程中,激发学员全部的注意力与创造力,使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一次次地建立起情感的互动、沟通和共鸣,让学员走进文本、靠近作者,在与文本、作者零距离的接触中,达成对文学作品独特而深刻的理解和把握。

㈡提升美感。文学作品为学员提供了审美对象,而美感的产生还需要学员在实践中获得。创作性朗诵这一实践活动是对精神产品的再生产活动,是人文与个性结合的再创造过程。由于诗歌音调和谐,注重押韵,本来就富有音乐感,[3]而“读”使诗歌的精华润物无声地渗入到学生的心灵中,使学生变得“多情”、变得“爱美”、变得“乐善”,[4] 所以正是在这种“创作性朗诵”的过程中,学员不知不觉进入到诗歌的意境中,进入作者的情感世界,感受到他的情感和思想,体会到作品不同风格的美语文教学论文,进而感受到诗的美,使审美能力得到提高。[5]

㈢涵养语感。培养语感、训练语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是提高语文素质的重要手段之一,[6] 而训练语感的一个重要方法就是感情朗读。“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有感情的朗读有唤起形象、表达感情、加强理解、训练思维等多种功能,即通过有声语言再现作品的艺术形象,使学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从而激起内心感情的共鸣,这对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7]古人就是通过诵读培养语感的。“创作性朗诵”教学法即很好地传承了这一做法,使培养学员语感之目的得以完成。

㈣培育战斗精神。“创作性朗诵”强调进入、交融、共鸣,强调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强调再创造。因而,当学员双眼放射着豪迈的光芒,口吟“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挥手做出抽刀取剑、劈刺的动作时,当他们伴着“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的诗句,将右手高高举过头顶,做出由外向内归拢的手势时,当他们双手抱拳,目光炯炯,仰视苍天,高诵“待重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的诗句时,学员与作者已融为一体,“我”就是渴望戍边杀敌、建功立业的李白,“我”就是胸怀大志的曹操,“我”就是气壮山河的岳飞,……学员的战斗精神即在这一过程中得以体现。

㈤提高学员的综合能力素质。陈丹老师说:“朗诵是把文字作品转化为有声语言的创作活动,它具有很强的表演性。”[8]正是这样,学员在把握诗歌的思想内涵、情感基调、语音轻重、语速快慢、语调的抑扬顿挫、语气的明暗、虚实、连断等口语表达技巧和眼神、面部表情、手势动作等态势语言技巧的过程中受到了全方位的锻炼。在这一过程中,学员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作品思想内涵及情感态度,并将自身认识和情感体验融入作品,在物我交融的过程中进行创造,从而提高解读、建构作品的能力和审美能力;在登台表演的过程中又很好地锻炼了心理素质、形象气质等,从多方面培养了学员的能力素质。

五、注意事项

㈠从理念上要舍得花时间让学员读。学诗当然要从读诗开始,作为语文教员务必要传承这一理念、重视这一环节。其道理在于,“在诗歌教学中,熟读成诵是基于汉语的特点而形成的我国传统的语文学习方法,数千年一以贯之语文教学论文,自有其独到的价值。宋学家朱熹指出:“学者观书,先须读得正文,记得注解,成诵精读,注中训释之意、事物名义、发明经指相穿纽处,一一认得,如自己做出来的一般,方能玩味反复,向上有透处。”诗歌教学尤其是这样,只有熟读背诵,才能仔细品味诗句的意蕴,体悟作者的情感与操行,继而咀嚼其中的语文味道。[9]还在于:“诗歌作品的精华都在字句之中,字句之中有声情、有气韵、有见识、有抱负。不读,这些精华是不会自动显露出来,而只能是缎子上的文字符号,那是“死”的,要把“死”的变成“活”的,只有通过读,而且要出声地多读、细读,才能让它在你的嘴里“活”起来,然后才能在你的心里活起来,最终起到举一反三的效果。[10]

㈡教员须加以指导。教员应通过各种方式、手段对学员加以教导、提示。“可用体态语进行提示,用目光激发学生诵读的情绪,用面部表情表达喜怒哀乐的情感,用手势表示诵读声音的高低、语意的轻重、节奏的快慢……以此来激发学员的诵读情绪,引导学员产生相应的情感体验。”[11]只有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龙源期刊。

㈢采用多种形式进行训练。在运用“创作性朗诵”教学法时,可穿插采取教员范读、学员领读;按班次、座次,或排、列轮读;单读,齐读,接龙读,分角色读;小声读、大声读、轻声读、喊着读,快速读、缓慢地读;模仿播音、录音、录像朗读;配上音乐、画面朗读,欣赏(录音、录像)性朗读等方法,“让学生观其画、吟其词、入其境、悟其情,教学效果就会事半而功倍。”[12] 这样的训练可使学员始终保持高昂的情绪和兴趣。

㈣大力倡导吟唱古诗词。教学实践证明,“音乐更容易让学生进入诗境”。[13]彭士强先生认为,吟唱古诗词对提高学生传统文化传承的自觉性,熏陶情操,健全人格,升华艺术趣味都是有积极影响的。[14]以曲配词诵读,既符合词的特点,又能引发学生朗读的兴趣。让学生融在其中,乐在其中。彭先生说:“曼吟、轻诵、放歌诗词语文教学论文,有助于充分发挥民族语言的魅力,有助于学生兴味盎然地投入古诗词的怀抱,有助于人文底蕴的增厚、精神的升华!何乐而不为?”[15]我们可以选用彭士强先生编著的《古诗词吟诵唱鉴赏》教材,也可选用劳在鸣先生编著的《古典诗词吟唱曲谱》[16],还可选用叶至善先生编撰的《古诗词新唱》增订本(开明出版社1998版)。这本古诗词歌曲集创意极为新奇,是由150首由中外经典名曲与我国经典古诗词配合而成。其经典+经典的配合,使演唱者收获的是双份经典,双份享受。这里热心推荐邵燕祥在文汇报上“跟叶至善一起唱古诗词”的文章,[17]读后,《古诗词新唱》的精妙之处就了然于心了。

㈤进行有针对性的评价。朗读之后要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评议,而且评价要言之有物,好在哪里教师或学员要进行归纳、提炼、升华,错在何处,教师或学员应针对性指出,并提出订正建议,使学员获得朗读方法的正确导向。[18]

“创作性朗诵”教学法的效果如何?在对本院2006级44名学员的调查问卷中(有效问卷41份),认为本教学方法不好的无,一般的4人,较好的11人,很好的26人,达63.4%。认为该方法所产生的效果达到20%的1人,40%的1人,60%的6人,80%的24人,100%的9人,其中认为效果达到80%以上的学员达到80.5%。

参考文献:

[1]龙泉明.读——诗歌教学之魂[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1(9):4.

[2]马素娟.语文教学应重视朗读和背诵[J].文学教育,2006,(4,上):48.

[3]魏建主编.文学教育[M].山东: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2007,30、31.

[4]冯晨辰.古诗阅读教学方法趣谈[J].文学教育,2006,(4,上):44.

[5]江亚平.美读学古诗[J].文学教育,2008,(7,上):45.

[6]李丽萍.通过有效朗读培养学生语感[J].文学教育,2007,(11,下):126.

[7]龙平.语感培养的途径[J].文学教育,2009,(1,下):52.

[8]陈丹.古体诗的朗诵技巧[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5,(10):71.

[9]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教学文摘,《诗歌教学需重视“读”》,(粤教版高二必修)2009-06-08

[10]刘荣.阅读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文学教育,2008,(11,上):36.

[11]黄群芳.诵读法在文言文教学中的运用[J]文学教育,2009,(3,下):85.

[12]王跃琳.例谈诗歌的诵读教学法[J]文学教育,2006,(4,上):39.

[13]张守敏.古诗词教学的一些尝试[J]文学教育,2007,(5,上):31.

[14]何郁.且吟且唱学语文——彭士强先生访谈录[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5,(9):54.

[15]何郁.且吟且唱学语文——彭士强先生访谈录[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5,(9):54.

[16]劳在鸣.古典诗词吟唱曲谱[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

[17]邵燕祥.跟叶至善一起唱古诗词[N].文汇报,2009-7-6,11.

[18]丁志珍.新课改中的朗读教学[J].文学教育,2008,(9,下):119.

篇7

【关键词】汉字;诗性;庞德;《华夏集》;《诗章》

作为20世纪的美国诗人,庞德以意象派诗歌创作而家喻户晓,而庞德也是20世纪对中国诗最热情的诗人,同样对于汉字的痴迷造就了庞德的诗作《华夏集》和《诗章》,这两本著作也成为后世西方学者研究中国文化的必读之作。在品读这两部著作时我们可以从庞德的译作中看到他在诗歌的创作中借鉴了大量的中国汉字,不仅借鉴了汉字,更重要的是从翻译中我们深入了解到了汉字的诗性思维。

一、庞德的汉字情结

庞德的汉字情结与厄尔斯特·费诺罗萨有着密切的关系。1908年,厄尔斯特·费诺罗萨去世,他的妻子为了能将费诺罗萨的中国诗笔记出版,于是她便试图找到一个合适的诗人能将他丈夫的笔记翻译出来,这个人就是庞德。虽然庞德很早前就接触过汉字,但他真正开始认真地研究汉字是这个时候,从整理费诺罗萨笔记的过程中开始的。庞德不认识汉字,但却根据费诺罗萨笔记手稿(每首诗都有汉文,并用日语标注读音,还有义译和讲解),全身心的投入到翻译中来,于1914年出版中国诗集《华夏集》。1921年,庞德整理出版了费诺罗萨生前撰写的论文《作为诗歌媒介的中国汉字》(The Chinese Character as a Medium for Poetry)正是这篇论文引起了庞德对汉字和中国文化极大的兴趣,正是从这篇文章中他陷入了对汉字深深的痴迷中,费诺罗萨的这篇论文也让庞德得知汉字是诗化的语言,从而阐发了诗歌创作的美学原则。1917年,《诗章》首篇创作,后来庞德不断为其增添翻译作品,这部长达120篇的《诗章》是庞德的毕生之作。

在对费诺罗萨笔记的整理翻译过程中,庞德认为“一个汉字往往就是一个意象”,一个表意汉字是往往由几个不同的表意部分组成的,而这几个部分本身便是一个很好的诗歌符号。汉字在庞德眼中是一种表义图形文字,而一个表意汉字不是图像的表达,如“旦”字所呈现的正如太阳升起到地平线之上的图像,就是意念的表达;“信”字由“人”和“言”组成,表达出的意念是一个人对自己说出的话忠实。这就是“表意汉字学”,庞德自己也声明:“如果我对文学批评有任何贡献的话,那就是我介绍了表意文字体系” ①。

二、汉字诗性思维的表现

1.汉字的表象性

众所周知,文字是记录语言的视觉符号系统, 这是一切文字的根本属性,。汉字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表意文字,字形构造是它的本体,它用形象具体的形式表达抽象一般的内容。著名的文字学家唐兰对汉字的这一特质曾有过精辟的论述:“文字用它自己的形体来表达人的思想、活动、认识活动”。②汉字的六书说,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与转注,根据庞德的“表意汉字学”,我们就可以看出,庞德对汉语的兴趣主要在于汉字中的象形字、会意字,特别是合意型汉字, 即合体会意字。为什么庞德的汉字兴趣只局限于这两种构字形式呢?只要我们稍加分析就可以得知,象形字、会意字充满了诗性因素——意象性。在庞德眼中,一个汉字不再只是一个字,而更像是一幅画。费诺罗萨也认为:“最初的汉字是自然界中物品和动作的图形表现” ③。比如一个短句:人見馬。“人”字宛如人的形体,好似由人的双腿支撑;“見”字上方是个“目”字,就像眼睛的图像;“馬”字如四条腿正呈奔腾之状,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三个汉字组成的意象并置呈现出自然过程中的三个动态间相互顺序,给人时间上连续感和强烈的空间感,形成一种栩栩如生的图画式的意象。汉字的优点就在于,即“汉字充满动感,……,接近自然”。从汉字中,庞德发现汉字具有简洁、生动、形象、具体、意义深远的特点,而这些特点也正是对诗歌语言的基本要求,“用图达意”的汉字使得其在很大程度上具有了诗性的思维特征,就如庞德著名的“意象说”:“一个意象是在瞬息间呈现出的一个理性和感情的复合体。”④ 汉字自身具有的特殊意象性质与庞德寻找的意象的特点不谋而合,因为汉字既表达意象,又表达观念;既清晰生动,又传情达意,汉字的这些优点在庞德的诗歌翻译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篇8

古代诗歌散文的鉴赏注重情感和审美的体验,重点培养学生的文学审美能力;写作则是审美体验与内在情感的外化。将两者有机结合,注意古诗文教学与写作教学的渗透,既有利于古诗文鉴赏的延伸,又有利于写作能力的提高。以下是我在语文选修课程"诗歌与散文欣赏"教学中的几点尝试。

1.选择性积累典故和词句

作者的人生经历和他们的作品世界,本身就是一部光辉灿烂的历史,因而可以倡导学生重视积累运用,将丰富的文化宝藏运用到写作中去。为了便于学生理解,教师可以补充一些背景知识,比如苏家的一些情况等。这不仅是学生深入理解文本的需要,也是积累作文素材的需要。

几千年丰厚的文化积淀是滋长语言的沃野,借经典诗词,吸传统精华,抒自我胸臆,会使语言机智中不乏冷静,活泼中不乏典雅,多一份古典之美。如一位学生在《雨中读古诗》写道:

"老杜春夜咏哦,小杜清明问路,陆放翁卧听夜阑,僧志南杖过桥东;易安居士叹绿肥 红瘦,诚斋主人赏荷心呈珠;张志和泛舟垂钓不须归,坡淡妆浓抹拟西湖。"

作者将杜甫等八位诗人及其经典作品巧妙串联,字里行间弥散出雨天读古诗的古典气息,语言明丽雅隽。

2.针对性模仿语言和构思

模仿有高下之分,古人谓:"浅者偷其字、中者偷其意、高者偷其气。""偷"即模仿,"偷意"、"偷气"为模仿中的创新。回顾我们的写作史,古今中外,从"模仿"到"创造",写出有新意的作品的例子举不胜举。名垂千古的《膝王阁序》的作者王勃,模仿北朝庾信的《马射赋》中的"落花与芝盖齐飞,杨柳共春旗一色",写出了"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绝句,传颂至今。

就写作构思来说,可模仿的有:议论文的论证结构和论证方法;记叙文的叙述描写和抒情方式;散文的"形散神聚"和语言的抒情性… …

议论文性散文可尝试学写《六国论》和《伶官传序》的框架结构和论证过程。这些文章在行文结构方面带有范式性,体现了议论文论证严谨的特点。如文中的总分式结构,对比、假设、举例等论证方法,其论证周密、说理清晰的逻辑性和文中从开头一直贯注到结尾的沉痛激切的抒情文气完美融合,对那些不会写议论文的学生来说,定会在温故知新中提升。抒情性散文可尝试学写《祭十二郎文》和《文与可画谷偃竹记》的抒情线索。如《祭十二郎文》以情感领起全篇,以骨肉至情贯串始终的写法。记叙性散文可整合第三单元《过小孤山大孤山》(叙事)《项羽之死》(写人)的写法。

3.创造性拟定练习和试题

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提供各类古文句段或古诗词,让学生按要求进行扩展、缩写、仿写、续写、改写、转述、文学评论……如:对王维的《积雨辋川庄作》进行扩展。

学生习作示例:

……一望无际的原野是最广阔的舞台。绿油油的麦稞就是这场舞剧的主角。微风是伴奏,白鹭作衬托,一切的一切如此浑然天成。轻风拂来,柔嫩的纤腰便曲了下来,摇曳起来,于是这片瀚海便涌起洪波,卷起大浪,霎时间传到了另一边际,消失在了眼帘之外。这是波浪的制高点,更是曲线的最完美的表现。白鹭为何如此匆忙,是否为追寻这美丽的瞬间?人都会被此景陶醉,更何况是一只鸟呢?

悠扬的啼声擢破了夏日的沉寂。是什么精美的乐器,发出如此美妙的旋律?穿越千丛万木,终于找到了这位隐逸的天才。高大的树木能遮挡住黄鹂鸟的身影,却永远无法埋没人间绝响。夏日似乎在这啼声中变得清爽,变得清凉,变得清新,变得清丽。……

又如试题:以下是李商隐《无题》中的一二联,请你仔细阅读,然后根据说明写作。(6分)"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学生改写示例:

冲破了障碍,排除了阻挡,好不容易我们才能见面。相聚,对我们来说,是多么不容易呀!正因为如此,即使是短暂的片刻,我们也格外珍惜。而当面临离别之时,我内心痛楚哀伤,就像东风不再,原本受春气滋养的花朵顿时凋零一般。

还记得蚕总是不断吐丝,就像我对你的眷恋,直到生命步上尽头才会终止;此时此刻,对你思念不尽,又像案上燃烧的蜡烛,我以不停的泪水耗尽生,直到烧成灰烬才无泪可流。

在这兵荒马乱的年代中,我们不能相伴相守,只好独自愁苦,让思念如利针刺进心坎,时时牵扯,时时挣扎。我希望你知道,虽然我的身远在天涯,但我的心永伴你身边。

篇9

论文摘要:解读古典诗歌应遵循其本身的风格选点切人,把词语和意象作为解读或欣赏的切人点。选择词语切人,体察其情境意义,把某一词语所传达的客观形象放到与之相联结的特定时空范围及与之联系的一切“关系形象”中去综合考察。选择意象切人,分析其表达方式的特点,结合古代诗人“神会于物”的特点,把会于物的神发掘出来。两点切人,纵深发掘,再现古典诗歌中的意、志、趣、艺。

    古代诗人很早懂得诗歌是抒情的语言艺术,为了发挥诗的抒情功能,多方面探索,特别是把抒情同写景结合起来,形成了源远流长的优秀传统。为了抒情的需要,古代诗人精心锤炼语言,使语言精炼而富有表现力。当诗人要表达某种情感时,他不直抒胸臆,而是借助于形象来传达,意象是诗人表情达意的最基本的艺术手段。古典诗歌本身的这一特点,就为我们明示出解读的方法:选点切人,纵深发掘。即把语言和意象作为切人点,向纵深发掘出古典诗歌中的意、志、趣、艺。

一、词语切入

    古典诗歌一向是以精于炼字著称,诗人在选择、铸造语言的时候,总是竭力追求言简意赅、辞约义丰,追求含义无穷或意在言外的效果。因此,分析诗歌的语言,实际上是探求古代诗人“精于炼字”的苦心过程。探求诗人“精于炼字”的苦心,必须把诗人选择、铸造的语言放到具体的语境中去理解,即理解词语的情境意义。情景意义的理解需要通过语境体察的过程深切领会普普通通的词语在特定语言环境里焕发出来的艺术光彩。

    要品味一个词语的情境意义,必须多角度、多方位地伸展思维的触角,把某一词语所传达出来的客观形象放到与之相联结的特定时空范围及与之相联系的一切“关系形象”中去作综合考察。

    《琵琶行》的开头:“得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白氏长庆集》)枫叶、荻花,字面意义枫之叶、荻之花而已。要领会其情景意义,就必须把它们放到特定的时空范围—得阳江头和秋之月夜去琢磨:秋天枫叶流火,荻花吐白,在月光的笼罩下,自然红得黯淡,白得凄迷。得阳江头由枫叶、荻花点缀,便越发显得凄清、宁静,为全诗奠定了情感基调。再从“关系形象”的角度深人钻研:与“枫叶”、“荻花”相关联的形象除月光外,一是瑟瑟秋风,一是感知主体,即诗人自我形象。红得黯淡的枫叶,白得凄迷的荻花在瑟瑟秋风中苦苦挣扎,前者从整体上强化了萧瑟、凄冷的氛围,后者使这一词语的全部情感意义找到了归宿—诗人滴居江州的郁闷心情。

    古典诗歌词语的时空关系考察把握并不十分困难,而对“关系形象”的探究则往往存在一定难度。“关系形象”正是词语的情境意义体现得最充分、最有魅力的所在,因此,对“关系形象”的研究越发显得重要。古典诗歌中用语涉及到诸多方面的“关系形象”,我们只有扩散思维的指向,找足找满与某一词语所传达出来的客观形象有联系的关系形象,词语的情境意义才能得到最充分的体现。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首段:“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昌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杜少陵集详注》)诗中连用号、卷、飞洒、挂、昌、飘转、沉八个动词。这八个动词共同涉及的“关系形象”主要有三方面:风、茅屋和诗人自我。狂风之大,屋破之惨,再现了大风破屋的情景,这一层比较明显,不难发现。而风中目睹破屋情景的诗人自我这一方面的深层形象却难以顾及,那么我们就看不到一个衣衫破旧,在大风中焦灼不堪、愁苦无奈的诗人形象。

    《兵车行》:“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杜少陵集详注》)其中的“走”字,从诗句表面看仅涉及动作的发出者—耶娘妻子;其实不然,还涉及动作的趋向者—行人;动作的目击者—道旁过者,即诗人自我;动作的施动者—唐朝官兵。从四方面的“关系形象”人手,深人研讨,就不难发现,一个普普通通表示“跑”的意义的“走”字,在这里既写出了行人眷属们一路追奔呼号的形象,表现了他们与亲人生离死别之际内心极度的悲枪、绝望,还透露出“行人”出征的仓促,又刻划出官吏的穷凶极恶、驱赶“行人”的形象,更传达出诗人寄寓其中的满腔悲愤。

二、意象切入

    所谓诗人的意象,是指主体(诗人)审美思想与审美情感的“意”同作为审美客体的景象、事物和场景的“象”,在文学语言中的融和和契合。换言之,它是诗人“为了表现自己的内心世界,把客观的物象经过选择、提炼重新组合后而产生的一种含有特定意义的语言形象”。说得再简洁些,就是“灌注了生气的形象”。

    诗歌是形象的艺术,形象是诗人表情达意的最基本的艺术手段,它总是漫染着诗人浓烈的主观感情,寄寓着诗人曲折深幽的情趣意志。王夫子说:“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神于诗者,妙合无垠。巧者则情中景,景中情。”(《鲁斋诗话》)这是对古代诗词情景交融艺术的总结和概括。读古典诗歌要学会对形象的分析,结合古代诗人“神会于物”的特点,把会于物的神发掘出来,才能从层见错出的具体形象里发掘融合于其中的情感。

    一般地说,意象按其表达方式可分为四种:

    1、描述性意象。就是通过描述具体形象,使情思具体化。这类意象几乎都是以自然景物的客观状态出现,暗中渗透了诗人的情感、意志和审美情感。对于这样的意象,读者应体会景物所组成的画面色彩,通过对景物色彩的寻味体会出诗人的情感。

    一般来说,诗人笔下的景物色彩总是与诗人的心境相吻合,景“忧”情忧,景“喜”情喜。《涉江》:“人淑浦余擅徊兮,迷不知吾所如。深林杳以冥冥兮,乃猿犷之所居;山峻高而蔽日兮,下幽晦以多雨;蔽雪纷其无垠兮,云霏霏而承宇。”(《楚辞·九章》)这段描写了淑浦山地景色:深林冥冥、猿犷出没、山高蔽日、幽晦多雨、镶雪无垠、乌云袭击。诸多景物交织出一个肃杀冷漠、扼杀人的生机与活动的原生状态的荒蛮的深林境界,其色调大致可用两个词概括:荒寒、冷峻。身处这一恶劣环境中被无罪放逐的诗人心境,即由此可见:荒寒一凄苦、寂寞、愁绪满怀(哀吾生之无乐);冷峻升孤傲、倔强(不变心以从俗)。

    杜甫《绝句》:“两个黄鹏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昊万里船。”(《杜少陵集详注》)这首诗统篇写景,景物的色调和人物心境的关系也密不可分:朝气蓬勃,情趣盎然升热爱和赞美大自然及春天。

    有些诗中,画面色彩和诗人心境并不是简单的对应关系,而是一种蕴藉的关系。这就需要于进一步对画面色彩进行调色。《滁州西涧》:“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鹏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韦苏州集》)这首诗描写了这样一幅画面:涧连幽草,深树鸟鸣,野渡自横,晚来潮急。其色调是荒僻、孤寂,如果把这种画面色彩简单地和诗人心境对应起来,那就歪曲了诗的本意,“独怜”一语道破天机,原来诗人对此景独有情钟,这样,就给画面涂上一层“喜”色,自然流露出恬静趣味的隐士心情,高雅志趣。

    2、比喻性意象。就是通过喻体形象,使情思具体化。这种意象在诗中有的比较明显,一眼就可以看出,有的比较含蓄,明写景物,暗写人事,需要细心领会。后者注意从分析喻体形象人手,然后找出与之对应的关系—本体形象,最后点明喻体形象和本体形象的“相似点”。

    杜甫《江汉》:“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杜少陵集详注》)此处,诗人采用了许多比喻性意象。喻体形象“片云”·—一片浮云,在天空中愈飘愈远,和月亮在深夜里相对,共享孤独。本体形象(诗人)—飘泊不定,思归不能,孤独寂寞。这里诗人自比“片云”,生动贴切,加强了诗歌的感染力,鲜明地表达出孤独寂寞之感,抒发了强烈的思归之情。同样诗人用老马自比:老马能识途—老人仍可用,表达诗人壮心不已、希望皇上重用的愿望。

    孟浩然《临洞庭》:“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揖,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孟浩然集》)这首诗是孟浩然写给曾任宰相的张九龄的。前四句写景,诗人面对湖水生出渡湖的意思,从而自然引出后四句,即上书张垂相的内容,也是诗的主旨所在。喻体形象“欲济无舟揖”—想渡过湖水苦于没有船和浆,本体形象—诗人想出仕苦于没有引荐自己的人。以“欲济”比喻想出仕,“无舟揖”比喻没有引荐之人,含蓄地表达出诗人的愿望—希望别人引荐自己。最后两句用“垂钓者”比喻执政者(本诗中指张九龄),“羡鱼情”比喻诗人出仕的愿望,更委婉地表述了诗人对张九龄的希望和自己积极出仕的心情。诗人虽有求于人,却无乞求之相,无吹捧之辞,含而不露而又用意分明,全借助于比喻性意象。

    3、拟人性意象。就是通过拟人体形象,使情思具体化。这种意象,诗人赋予以生命和情感,和诗人自我之间形成情感对流。“物犹如此,人何以堪”,物之情感即诗人情感。

    辛弃疾《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稼轩长短句》)上闽景物描写的中心是:“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看见稻花,闻到稻香,可知年成。但在稻花香里说好年成的却是蛙不是人,蛙也为丰年欢唱,无知之物尚且如此,付出辛勤劳动的人,在丰收在望时的兴奋心情及诗人对丰收喜悦的感情,就不言而喻了。

    李白《独坐敬亭山》:“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李太白全集》)诗人赋予山以生命和情感,将山人格化,山跟人彼此相看不厌,说明诗人和山互不厌弃,相依为伴。山喜爱诗人,因为诗人也是孤傲、高洁;诗人喜爱山,因为山也孤傲、高洁,不象人世间那样肮脏。这样不仅增加了诗的情趣,而且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抑郁、孤独和嫉世愤俗的心情。

    4、象征性意象。指通过象征体形象,使情思具体化。这种意象常常作为写实的景或物出现于诗中,但绝非仅仅是实景和实物,而是诗人抒情言志的借托之物,具有特定的象征意义。这种意象的分析,读者应借助必要的背景材料,否则难以体会出象征意义。

    李贺《马诗》:“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李长吉歌诗》)如果不了解李贺所处的安史之乱后,国家元气大伤,统治者奢侈,宦官专权,藩政割据,外族侵扰的时代;如果不了解青春年少的李贺,一腔热血,不忘驰骋疆场一展雄才,却始终得不到当权者的器重这样的思想,那么,就很难看出诗中骏马的境遇和期望正是诗人自己的生活和理想的写照,马只不过是诗人抒情言志的借托之物。诗的一二句先勾勒出骏马活动的背景,这壮阔的场面、辽阔的地域,是骏马思之若渴、施展才能的最好天地,又何尝不是诗人实现抱负的理想之处?三四句正面写骏马,真可以说“此马非凡马”,它有抱负,有才能,勇武神骏,英气勃勃。这匹膘肥力足,跃跃欲试的骏马,不正是渴望为国建功立业的诗人吗?“何当”二字,明写骏马的愿望和豪情,暗写骏马现实处境的悲哀,可悲的是,骏马的愿望终究不过是一种难以实现的梦想而已,“何当”是询问,也是感慨,诗人怀才不遇的愤慈情绪全灌于此。

篇10

诗歌和我们有着怎样血肉相连的关系!有人说过,我们的文学艺术开始于诗歌,也将终止于诗歌。也有人说过,一个人如果不能欣赏诗歌,他对其他类型的文学作品的欣赏,终究是隔膜的,他的艺术趣味必定是低下的。

中国是诗的国度,我们从遥远的《诗经》里走来,从唐诗、宋词里走来。孔子说,不读《诗》,无以言。可是,这是一个礼崩乐坏的时代,因此人们认为在这个时诗,已是不可能,是故作姿态的事。当然,这是极端态度。阿多诺说过,奥斯维辛以后,写诗是野蛮的。奥斯维辛之后,还有人在写,而且,他把《死亡赋格》,在德国写得家喻户晓。这个人叫保罗・策兰,他这样写纳粹对犹太人的第一次大屠杀:“你目睹了那些烟,来自明天”。他的父母和舅舅都死在纳粹的集中营……他是继里尔克之后,最有影响的德语诗人。什么样的时代都是可以写诗的。

阿多诺后来收回了他的那句名言,他说,长期受苦难更有权表达,就像受折磨者要叫喊。因此,关于奥斯维辛后不能写诗的说法或许是错的。

――是我们还没有力量与诗歌较量,而不能说,这个时代,不适合写诗。不能说这个时代,不适合诗,诗适合于任何时代。

没有人读诗,这却是事实。几年前,我还能找到一些诗刊杂志,这两年,大街小巷,找不到了。诗歌的荒芜,原因肯定是多方面的。我们容易看到的问题是,在读者方面,没有受到过好的引导、教育和启发,艺术欣赏的趣味普遍低下;诗歌本身,被翻译、介绍的作品不多,国内写诗的寥寥,好作品不多。真正好的诗,跟人也是不会隔膜的,是不排斥读者的。这二者是造成如今诗歌荒芜不容忽视的原因。我们却是诗的古国,不缺乏诗的因子与细胞。

朱光潜在《谈读诗与趣味的培养》一文里,很详细地谈了,如何不读诗的人就艺术趣味低下了。我在这里就不作引用了。虽然他举的例子,都是传统诗,但他也提到了新诗,如波德莱尔的《恶之花》等。在欣赏诗歌上,新诗、旧诗,道理是相通的。

说到高中语文教科书上来。现当代诗歌在我们现行的教材中,力量相当薄弱,基本上算是个空白。就算有几首,也大多严重落后于我们这个时代的现实,情感、心理、特征,严重地肤浅于现实人生,艺术表现粗简、单一。

记得有舒婷的一首诗《致橡树》,在那个时代,能够这样理解爱情,这样表达爱情,是有过让人耳目一新的作用的,她的《神女峰》也是这样。但这样的诗,在现在这个时代,对情感的理解也好,表现手法的运用也好,就显得格外地单薄。那样写法,说不好,也许只能用来练习写散文,练习排比的修辞格。

诗之所以成为诗,不是散文,不是议论文,仅仅只有排比句是不够的。在现代诗那里,抒情甚至是被排斥的。里尔克回答过,“现代诗需要经验不需要感情,感情我们有的够多了”。现代诗对诗人要求严格,想象力,张力,隐喻,暗示,等等。古体诗和近体诗是表达感情,现代诗是用意象罗列暗示情感。好的散文和小说靠近诗,而不是诗靠近散文和小说。

古典诗以“思无邪”的诗观,表达温柔敦厚、哀而不怨。现代诗强调直率的陈述,严酷地解剖现实。古典诗是画笔,现代诗是手术刀。现代诗庞杂,纷繁,含混,于是,现代诗更加地不好言说。――“只有‘距离’能使我的读者理解我,往往抓住的只是我们之间的栏杆”(保罗・策兰),现代诗需要这个“距离”。它需要有大的情感跨度和想象跨度。在我所能够想到的事物中,现代诗跟梦比较接近,它会经常违背情理,违背事理,违背逻辑。“你目睹了那些烟,来自明天”。它灵光一现。它的震颤像闪电,从你头顶上走,让你措手不及。痉挛和痛苦像死亡。它的吐露像枯枝的排泄。“诗的语言将获得突然的和精确的亮度”,“他将奇迹般地发现足够的想象之岛,从岛上将飘出歌声”(杜尔斯・格林拜恩)。

现代诗的意象需要是新颖的、独特的。

高中课本上穆旦的诗《赞美》和《春》,是我喜欢的。意象纷繁、独特,表达的精准度和深度,都有。何其芳的《预言》,也不错。洛夫的《边界望乡》,艾青的《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梁小斌的《雪白的墙》等,是典范作品,但是情感、思想、手法单一了,属于现当代诗的童年时代。

再有,中学教材中,诗歌的数量太少。整个高中,我们现在使用的这套教材,只有二十几首诗,每首都不长。对于培养文学趣味而言,这几首诗,就是首首精粹,这个数量也是远远不够的。读唐诗还要读三百首呢。

新诗和新小说一样,并不是我们的传统剧目,传入我国的历史也并不长。可以这么说,对于新诗,现当代诗,现代派诗,最优秀的诗人和最优秀的诗歌作品,都不在我们这里。不仅我们是后来者,不仅我们又经历文化浩劫,而且,更为严重的是,我们扪心自问,浩荡的民族,现在有几人在诚恳地倾听诗,守卫诗?

这里我是要说,我们的高中语文课本,一首外国诗歌都没有选进来,这是个巨大的空白,空洞,是个玩笑。

我不能从哪个诗人如波德莱尔开始列举,列举哪些人、哪些经典之作,应该列入我们的教材,世界这么大,他们灿若群星。但他们应该有一个相当的数量,存在于我们的教材里,这是肯定的。

还记得里尔克的《严重的时刻》,当初是如何让我对诗发生兴趣的。以下想介绍博尔赫斯的诗――他是一个最不像现代派诗人的现代派诗人――《失眠》。引用这整首诗,也让我们看一看现当代诗的脾气、性格,看它们到底跟人、跟时代有没有隔膜。

夜晚,

夜晚准是巨大的弯曲钢梁构成,

才没有被我目不暇给的纷纭事物,

那些充斥其中的不和谐事物,

把它撑破,使它脱底。

在漫长的铁路旅途,

在人们相互厌烦的宴会,

在败落的郊区,

在塑像湿润的燠热庄园,

在人马拥挤的夜晚,

海拔、气温和光线使我的躯体厌倦。

今晚的宇宙具有遗忘的浩渺

和狂热的精确。

我徒劳地想摆脱自己的躯体,

摆脱不眠的镜子(它不停地反映窥视),

摆脱庭院重复的房屋,

摆脱那个泥泞的地方,

那里的小巷风吹都有气无力,

再前去便是支离破碎的郊区。

我徒劳地期待

入梦之前的象征和分崩离析。

宇宙的历史仍在继续:

龋齿死亡的细微方向,

我血液的循环和星球的运行。

(我曾憎恨池塘的死水,我曾厌烦傍晚的鸟鸣。)

南部郊区几里不断的累人的路程,

几里遍地垃圾的潘帕草原,几里的诅咒,

在记忆中拂拭不去,

经常受涝的地块,像狗一样扎堆的牧场,

恶臭的池塘:

我是这些静止的东西的讨厌的守卫。

铁丝、土台、废纸、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垃圾。

今晚我感到了可怕的静止:

没有一个男人和女人在时间中死去,

因为这个不可避免的铁和泥土的现实

必须穿越所有入睡或死去的人的冷漠

――即使他们躲藏在败坏和世纪之中――

并且使他们遭到可怕的失眠的折磨。

酒渣色的云使天空显得粗俗:

为我紧闭的眼帘带来黎明。

这是一个不祥的、令人不安的钢梁构成的世界,败落,拥挤,泥泞,无限重复,有气无力,支离破碎。垃圾,恶臭,铁丝,废纸……人们躲藏在败坏和世纪中,可怕的静止,铁和泥土的现实,遭受可怕的失眠的折磨,连死亡都不被允许通过。

这是一首著名的诗,从这首诗里,我们可以看到,诗歌就是这样被允许赤脚在地上走,诗歌是这样引着我们在地上走的。它是口号、是空头支票的时代早已一去不复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