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保险基金范文

时间:2023-04-08 00:07:1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社会保险基金,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社会保险基金

篇1

【摘要】审计机关如何确保作为社会保障体系主体的社会保险基金的安全与完整是一个社会广泛关注的核心问题。为了全面保证社保基金的安全完整,需要加大对社保基金的审计监督力量,实施有效的控制手段。文章主要探讨社会保险基金审计的重点。

【关键词】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险基金;社会保险基金审计;社会保险基金管理

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关键时期,如何确保作为社会保障体系主体的社会保险基金的安全与完整是一个社会广泛关注的核心问题。

一、社会保险基金审计的必要性

作为一个转型中的国家,我国在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同时,尚存在着社会结构性矛盾、利益冲突、收入差距、失业率、老龄化等问题,为了确保社会经济稳定、健康和协调发展,迫切需要建立起一套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社会保障制度。

社会保险基金是国家通过立法形式建立的,由缴费单位和个人分别按照缴费基数的一定比例缴纳以及通过其他合法方式筹集的,用于解决社会成员因退休、医疗、伤残等而提供物质帮助的专项基金,包括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失业保险基金、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工伤保险基金、生育保险基金五种。

社会保险基金一向被老百姓称为“保命钱”,它是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基础,是维护社会安定团结的有力保证,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强大后盾。然而,山西、海南、河北、上海、云南、浙江……近年来,多起涉案金额巨大的社保基金违法违规使用案件的曝光,使得公共基金管理问题屡次成为舆论焦点。统计显示,在1986年至1997年间,全国有上百亿元社会保险基金被违规动用。据不完全统计,1998年以来,全国清理回收挤占挪用基金160多亿元。至2006年底,还有数十亿元没有回收入账。截至“十五”期间,劳动和社保障部接到挤占挪用基金举报案件96件。近期,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社保基金审计结果也表明,社会保险基金在运行管理中存在内控机制不严密、业务处理不规范、基金受到侵害等严重问题。

造成社保基金的违法违规使用,其原因是多方面的,管理体制的“泛行政化”、内部管理和控制不力、外部监督缺位等等,致使社保基金很难建立起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规范的会计审计制度、信息披露制度和风险防范机制。

为了全面保证社保基金的安全完整,各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必须着力加强内部管理,加大对社保基金的审计监督,借助外部监督的力量,施行有效的控制,以确保社保基金的安全,防止社保基金流失。

在目前社保基金管理体制暂时难以改变的情况下,各级审计部门依法对社会保险基金的预决算、基金收支、基金运营管理的合法性、真实性、有效性的监督检查,能够维护社会保险基金管理政策的贯彻执行,保障社会保险基金的正常运行,防范基金管理的各种风险,发挥社会保障基金审计的“免疫系统”功能。通过审计监督,能够有效地制止和纠正社会保险基金管理过程中的违法、违规行为,在增强社会保险基金管理机构自我约束力的同时,进一步促进社会保障事业的健康发展。国家审计署多次表示,今后审计部门将把老百姓关心的医疗、养老保险作为审计的重点。

二、社会保险基金审计的重点

社会保险基金审计属于国家审计的范畴,具有强制性、互济性和普遍性等特征。笔者认为,为了确保社会保险基金的安全与完整,审计部门在对社会保险基金进行审计时,应当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审查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编制及执行情况

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是指经办机构根据社会保险制度的实施计划和任务编制的、经规定程序审批的年度基金财务收支计划。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要严格按批准的预算执行,认真分析基金的收支情况,定期向同级财政和劳动保障部门报告预算执行情况。

审计部门应对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编制和执行情况进行审计,其审计内容和审计重点是:

1.基金预算编制是否坚持政策性、全面性、真实性、合理性的原则;

2.经批准的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是否被严格执行,有无超出预算的问题;

3.预算的调整是否按照法定的程序报经批准,年度预算和决算是否报经财政部门或上级主管部门审批。

(二)审查社会保险基金的筹集

社会保险基金应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按时、足额地进行征收。征收机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可以由税务机关征收,也可以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按照国务院规定设立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征收。社会保险基金筹集范围包括国有企业、城镇集体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城镇私营企业、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及灵活就业人员。构成社会保险基金组成内容的,包括社会保险费收入、利息收入、财政补贴收入、转移收入、上级补贴收入、下级上解收入和其他收入。

对社会保险基金筹集的审计内容和重点是:

1.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是否按法定的项目和标准,及时、足额征收社会保险基金、是否存在擅自扩大基金征收范围、任意提高或降低基金征收比例,是否存在对企业实行减收免收社会保险费的现象。

2.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是否将基金的增值收入纳入社会保险基金收入,有无坐支、截留、转移或隐瞒资金收入,私设“小金库”的问题。

3.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有无不按规定收取滞纳金,或未将滞纳金列入收入的情况。

4.社保经办机构是否建立完整的基础数据,是否对参保人群进行有效监督,对在征管过程中发生的漏缴、少缴社会保险费的现象是否进行有效遏制。

5.社会保险基金登记、申报、征缴是否脱节。

6.经办机构征缴的社会保险费是否及时足额缴入收入户,有无不入账,搞“体外循环”或被挤占挪用。

(三)审查社会保险基金的使用

社会保险基金应按社会保险的筹资范围、国家规定的项目和标准支出。社会保险基金的支出项目主要包括社会保险费待遇支出、转移支出、补助下级支出、上解上级支出和其他支出。

对社会保险基金使用进行审计的内容和重点是:

1.社会保险基金管理部门及社保经办机构是否依法及时、足额支付社会保险基金,有无拖欠、截留和任意扩大或缩小开支范围的情况,如拒绝支付应由社会保险基金支付的项目,或承担不属于社会保险基金开支的项目等问题。

2.社会保险基金支出是否按规定编制预算、计划,有无超预算、超计划用款。调剂资金的分配、使用是否做到专款专用、合理合法,资金的调度和用款计划是否按规定的程序报批。

3.社会保险基金管理部门及社保经办机构有无违规支付、虚列支出、转移资金和挤占挪用等损害侵蚀社会保险基金的情况。

4.受益人是否存在虚报、冒领和骗取社会保险基金的行为,经办机构是否定期对离退休人员进行必要的生存调查。

5.经办机构是否对参保单位或参保人员提供的相关资料进行严密的审核,如丧葬抚恤费的支取是否提供火化发票及死亡证明。

6.社会保险基金管理部门及社保经办机构对重大资金的支付是否实行集体决策,在社会保险基金支付环节是否设置审核和监督岗位。

7.社会保险基金支付是否严格遵循统筹范围内支付原则、专款专用原则、统一性原则、适度性原则。

(四)审查社会保险基金的管理

根据《社会保险基金财务制度》的有关规定,社会保险基金必须存入财政部门和劳动保障部门共同认定的国有商业银行开设的社会保险基金收入户、支出户及财政专户,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任何部门、单位和个人均不得挤占挪用,也不得用于平衡财政预算。基金根据国家的要求统一管理,按险种分别建账,分账核算,专款专用,自求平衡,不得相互挤占和调节。基金结余,除根据财政和劳动保障部门商定的、最高不得超过规定预留的支付费用外,应全部购买国家发行的特种定向债券和其他种类的国家债券,任何地区、部门、单位和个人不得动用保险基金投入其他金融和经营性事业。

对社保基金管理情况的审查,是整个社保基金审计的重点所在。其审计的内容和重点为:

1.社会保险基金经办机构的内控制度是否健全、有效,如财务和内部审计机构是否健全,能否发挥核算监督和控制的作用。

2.社会保险基金是否安全、完整,其保值增值是否合法、合规。各级政府、财政部门、社保管理部门、社保经办机构和其他单位、个人有无以各种形式将社会保险基金用于对外投资、经商、办企业,为企业贷款担保、抵押、弥补行政经费和平衡财政预算等情况,是否存在贪污、私分基金等违法行为,是否存在长期挂账,以前挤占挪用基金是否回收。

篇2

1.信息披露内容不够全面

就看目前来看,我国的社会保障基金管理机构的财务信息仍然只向特定的对象提供,且财务信息内容和格式也较为单一。基金收支表和基金资产负债表是目前现有的两种会计财务报表,报表形式的单一化不能很好的满足使用者多样化的财务信息使用需求。实际的财务信息管理涉及的面较广,对会计信息要求的涉及面也较广,不仅要对社会保险基金自身的财务运行状况进行分析,还需对基金的净资产变动情况、基金预算执行情况等信息进行分析。但目前普遍存在财务信息报表形式及披露面狭窄问题,对信息披露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2.披露内容的透明度较低

就目前来看,我国的社会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体系是由政府主导建立起来的,是一种完全的政府主导型管理体系。在这种管理模式下,导致了机构管理人员职责不明、权责界定困难、政事不分等问题,市场化的监督管理机制缺乏,因而想要实现信息披露透明的提升比较困难。

3.披露内容可靠性较差

由于我国基金财务报表编制后缺少必要的审核过程,因而其可靠性较差。而通常情况下,财政部门往往重视对保险基金的收入、预算、支出等情况是否符合财经相关法律规定,对社会保险基金运行是否符合《社会保障基金财务制度》等规定涉及较少,因而对资金的真实运行情况的掌控力度较小,这就造成财务信息披露内容可靠性较差问题的出现。

二、完善信息披露体系的有效途径

1.规范财务信息公开披露制度

首先,社会保险基金管理机构,应根据相关的财务信息披露要求,使基金财务信息披露能够更为充分。其次,财务信息不能只向特定对象提供,财务报告除了要向仅仅宏观管理部门提供之外,还应向广大投保人员提供。最后是我国采用个人账户与社会统筹相结合的保险方式,账户资金变动会对个人利益产生密切的利益联系,因而社会保险机构应根据投保人员的需求,强化自身服务意识,向社会公开个人账户的有关财务信息,逐步提升相关人员的专业素质和社会公众的保险安全意识,以此来做好社会监督工作。

2.完善信息披露制度,提高披露透明度

在进行社会保险基金财务信息管理过程中,建立和完善信息披露制度是确保披露质量的重要保证,信息披露制度是在国内外各种基金监管的成功管理经验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自国家首次社会保险基金基本情况的报告以来,我国各地将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制度逐渐建立起来,但由于管理制度还不完善,因而只涉及和披露部分典型违规事件,很少对社会保险基金的各种日常运行信息情况进行披露。因此,想要建立一个完善的财务信息披露制度,应以保值增值、完整安全为主要原则,对财务信息进行多角度、多方面(如财务状况、基金覆盖面、基金规模、运行成果等)考虑,并详细披露保险基金的各项管理信息,采取多种方式(传统书面方式、互联网)定期(月、季、年)对外披露公布社会保险基金整体以及个体的财务发展运行状况,对社会保险基金的收支、亏空、结余、财务指标预警等情况进行揭示,使社会保险基金财务信息能够全面、系统、方便、及时等先社会以及个人准确传达,整个实现对社会保险基金运行状况、资金状况的及时反馈和监督。

3.重视财务信息披露的审计工作

外部独立审计是确保财务信息准确性、真实性、可靠性的重要手段,通过评价、监督、鉴证等一系列方法实现对财务信息的有效监督。该项工作的重点是对各类核算数据进行核查,以检验其是否能够真实反映基金的运行状况、财务状况业绩以及是否符合国家制定的相关财务制度等。就目前来看,我国大部分企业已建立了外部独立审计鉴证制度,实现了财务报告信息的有效管理和控制。近年来,我国的社会保险机构也开始实行外部独立审计制度,我国自颁布《审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准则》以来,独立审计工作被逐渐重视起来,其在财务信息管理中的实行,极大的提高了财务信息的可靠性,使财务信息管理披露工作获得了更好的发展。

三、结语

篇3

目前有两种对立的观点:一是社会保险计划应由劳动保障部门“封闭式”管理,社会保险基金由劳动保障部门一家自收、自支、自管;二是社会保险计划应由多部门协同共管,实行“税务收、财政管、劳动支、审计查”的管理模式。上述第一种观点的主要依据是《劳动法》第七十四条,即“社会保险基金经办机构依照法律规定收支、管理和运营社会保险基金,并负有使社会保险基金保值增值的责任”。而第二种观点主要是基于社会保险基金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考虑,主张通过多部门的相互监督和制约以确保社会保险基金这笔“养命钱”万无一失。权衡两种方案利弊得失,笔者更倾向于第二种观点,理由是:

一、社会保险基金多部门共管有利于确保社会保险基金的安全性

现代政府组织理论和规制经济学理论都主张对一种经济活动要由多个政府部门进行管理,认为这种管理模式有利于抑制腐败行为的发生。法国著名经济学家拉丰(Jean-JacquesLaffont)在他的“分散规制者以对付共谋行为”一文中就指出:“我们认为,分散规制者可以起到防范规制俘获(regulatorycapture)威胁的作用”。这里所谓的“规制俘获”,通俗地讲就是管理者被拉下水,成为金钱和诱惑的俘虏。拉丰还说,防止规制者和被规制的利益集团结成联盟,这是分权理论的基础。分权理论的假设前提是政府的管理部门中存在着一些不能洁身自好者,他们可能会利用手中的权力来追求个人利益,从而损坏公众的利益;而如果将一项事业的管理部门分散化,不同的部门或不同的规制者只能获得其中的部分信息,那么就会减小各个部门或规制者的权力,从而有利于抑制,使社会福利最大化。

笔者认为上述分权理论对制定我国社会保险基金的管理模式是有启发意义的。2006年11月22日国务院就社保基金安全性问题召开了常务会议,会议指出,“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的安全网和稳定器,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社会保险基金必须切实管好用好,确保安全完整、保值增值,这是政府的重要责任。社会保险基金是‘高压线’,任何人都不得侵占挪用”。可见,党和国家对社会保险基金的安全性问题是十分重视的。但如何才能保证社保基金不被侵占挪用?显然,根据现代管理的分权理论,社会保险基金还是应当由多部门共管,形成一个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的制度模式。由于社会保险基金的管理涉及社会保险缴费的征收、社保资金的使用以及社保基金的保值增值等问题,所以社保基金多部门共管就是要让社会保险的经办机构(劳动保障部门)与财政、税务、审计等部门各司其职,相互配合,形成“税务收、财政管、劳动支、审计查”的部门分工格局。这是当前提高社保基金安全性的一个比较好的制度选择。

二、社会保险费由税务部门征收有其内在的合理性

从世界各国的情况来看,社会保险费的征收机构不尽一致。在大国中,美、英等国由税务部门征收,而法、德等国则由社会保障主管部门或独立机构负责征收。各国的选择都是基于本国的国情和历史因素所做出的,所以我国在这个问题上也必须结合自己的国情来进行抉择。笔者认为,我国在考虑社会保险费的征收机构时应当有两个出发点:一是要有利于确保征收;二是要有利于节约征收费用,提高征收管理的效率。而由税务部门征收社会保险费恰恰有这两个方面的优势。

首先,税务部门负责征收社会保险费在制度和技术上是有绝对优势的。因为社会保险费是对企业工资总额按一定比例课征的,而税务部门在课征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的过程中都需要掌握企业的工资发放情况,这样由税务部门负责征收社会保险费就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例如:企业所得税法规定,企业发放的工资、薪金可以在税前扣除,这样,企业在纳税申报时就要向税务机关如实申报当年的工资发放情况,如果企业为少缴社会保险费而瞒报职工工资总额,那么这种行为就很容易被税务部门所发现。另外,个人所得税法也要求企业、单位在向职工发放工资时为其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并负有向税务机关全员、全额申报职工收入的义务,这也要求税务部门全面、准确地掌握企业和单位的工资、薪金发放情况,从而有利于税务部门征收社会保险费。

其次,税务机关拥有一支专业的征收队伍(包括征收和稽查人员),其规模和素质足以胜任社会保险费的征收任务。特别是近年来国家实施了金税工程,大大提高了税务部门的信息化水平。而如果将社会保险费全部交给社保经办机构负责征收,后者势必要“另起炉灶”,再去组建一支庞大的征收队伍,从国家的角度看这显然会加大社保费的征收成本。而且,许多地区的社保经办机构目前并没有先进的信息化征收管理系统,如果它承担了征收社保费的重任,必然要再建一套信息化的征管系统,这种重复建设必然会造成巨大的浪费。事实上,一些国家政府所有税费都交给一个部门负责征收的不在少数。在这些国家,税务局都不叫“税务局”,而是叫“收入局”。如美国叫“国内收入局”(InternalRevenueService),加拿大叫“加拿大收入局”(CanadaRevenueAgency),英国叫“皇家收入与关税局”(HMRevenue&Customs)。这种制度安排完全是从机构设置和征收效率角度考虑的。笔者认为这种制度安排值得我们借鉴。实际上,目前我国的税务部门也承担着一定的收费职能,如教育费附加、城市建设费、文化事业费等都是由税务部门征收的。这种安排是十分合理的,因为没有必要教育费附加由教育部门负责征收,文化事业费由文化部门负责征收。从长远看,我国的税务局也应当向国家收入局的方向发展。如果这样考虑问题,将社会保险费交给税务部门征收也是顺理成章的。

三、社会保险与财政关系决定财政必须参与社会保险费制度设计

社会保险是政府按保险原则举办的一种社会保障计划,虽然它有独立的收入来源(社会保险缴费),但它与政府财政密不可分。实质上,社会保险计划的收支应纳入政府财政的视野通盘考虑,原因是:

第一,社会保险计划的收支缺口往往要由政府一般财政预算收入弥补。由于社会保险计划由政府承担,所以一旦出现收不抵支,政府都要用一般预算收入(如增值税、所得税收入)对其进行补贴,以保证社会保险津贴的按时足额发放。可以说,财政是社会保险计划最终的资金担保人。从发达国家的实践来看,除了美国的社会保险计划财务收支是完全的自求平衡外,其他国家要么财政给予社会保险计划一定比例或定额补贴(如日本、德国、英国、意大利等),要么财政用一般预算收入弥补社会保险计划赤字(如法国、丹麦、荷兰、卢森堡、比利时等)。我国情况也是如此,绝大多数地区社会保险基金(主要是其中的基本养老保险基金)需要财政(包括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给予补助。2006年各级财政对基本养老保险计划的补助为1035.12亿元,其中中央财政的补助多达774亿元。从这个角度看,如果社会保险费的征收完全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负责,财政只充当“补窟窿”角色,那么财政的权利和义务就不对称,而且在这种“不可控”的局面下,今后这种“补窟窿”的义务很可能成为财政的沉重负担。

篇4

摘 要:自从我国实行养老保险社会统筹以来,养老保险体制在保障离退休人员基本生活、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社会保障发展的脚步远远赶不上人口老龄化到来的步伐,社会保障与人口发展这一对矛盾体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资金的筹集和使用问题,笔者尝试从社会保险基金缺口的现状,未来的发展趋势,及如何进行社会保险基金,开源和节流三个方面来阐述社会保险基金的缺口现状及发展趋势。

关键词 :社会保险基金 缺口 养老保险

自从我国实行养老保险社会统筹以来,养老保险体制在保障离退休人员基本生活、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养老保险逐步向社会保险乃至社会保障的各个层面扩展。到目前为止,已基本形成了养老保险为龙头,工伤保险和医疗保险为两翼,生育保险和失业保险为重要补充的社会保障体系雏形。

但是,社会保障发展的脚步远远赶不上人口老龄化到来的步伐,社会保障与人口发展这一对矛盾体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资金的筹集和使用问题,笔者尝试从社会保险基金缺口的现状,未来的发展趋势,及如何进行社会保险基金,开源和节流三个方面来阐述社会保险基金的缺口现状及发展趋势。

一、目前社会保险基金是否存在缺口?缺口多大?

社会保险基金缺口需要辩证地看:近日,财政部公布了2013年全国社保基金决算的报告,2013年,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基金收入是20790亿元,比上年增长了14%,支出是16699亿元,比上年增长了20%,有专家预测职工养老保险如此运行下去,年底将出现收不抵支的情况。不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新闻发言人李忠却认为:“虽然基金支出的增幅大于收入的增幅,但养老基金的总收入仍然是大于总支出的,能够确保当期养老金的发放和支付。”他还强调,造成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支出的增幅大于收入增幅的主要原因是这些年国家加大了对民生的投入,养老保险受益人群的范围更广了,同时保障水平也更高了,比如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已经连续十年上调,这些因素都会造成养老金支出明显增长。而这一运行轨迹似乎有沿袭的态势,据报道,2014年前三季度,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是16310亿元,增幅是12.6%,支出是14635亿元,增幅是19.6%,同时,根据今年四月份财政部公布的2014年全国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显示,2014年企业职工养老金收入21489亿元,其中,保险费收入17554亿元,财政补贴收入3083亿元,支出19117亿元,也就是说,在剔除了巨额财政补贴和少量利息收入的因素后,当期保险费收入与支出相减,约亏空1500亿元左右,就笔者所在的连山区来看,今年的养老金收入为1.5亿元,支出为2.7亿元,净缺口达1.2亿元,从目前全国来看,新型工业企业,外资企业,社会保险基金有一定结余,而老工业基地则存在较大的缺口,综上所述,总的来看,目前全国社保基金还是有所结余,但发展趋势不容乐观,老工业基地社保基金缺口严重,已经给当地财政带来了沉重负担。

二、造成社会保险基金缺口的主要原因

(一)历史的欠账埋下了基金缺口的隐患

1993年以前,辽宁省乃至全国社会保险工作还没有全面铺开,部分开展养老保险工作的省市还是现收现付制的系统统筹,基金基本上没有积累,更谈不上保值增值。这一时期及之前的积累空白为后续的持续大量的支出埋下了隐患,减弱了社会保险基金抵抗风险的能力。

(二)人口的过快老龄化,加快了基金缺口到来的时间

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特点被总结为:基数大,速度快,底子薄,负担重,是未富先老,称为跑步进入老龄化,当前,中国的人口老龄化形势十分严峻,是世界上唯一老年人口超过一亿的国家。

(三)一些地方政府的短期行为造成基金缺口的历史包袱

《社会保险法》宜粗不宜细的立法宗旨给社会保险的执行带来了很大的随意性,其中最明显的就是权力大于法律的一些地方政府的短期行为。例如,一些地方政府为了解决眼前问题和追求任期内的政绩,随意出台扩面政策和优惠措施,看上去好像稳定了社会,解决了一部分人的养老问题,缓解了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基金紧张的问题,但是,从长远和深层次看,这种做法是对全体劳动者的不公平和对历史的不负责任,后果将造成基金缺口的历史包袱。

(四)统筹层次过低,社保基金负担畸轻畸重的现实也造成社保基金的相对缺口

应该承认,目前全国大部分统筹城市还停留在县区一级,国家出台多年的提高统筹层次的文件,到了地方就成为了一纸空文,被地方政府以各种理由和当地情况特殊加以拒绝,现有的几个省级统筹和市级统筹多数也是形势上的,不是真正意义的省级和市级统筹,这就势必造成了基金管理的分散,加大了基金运行的风险,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造成社保基金的巨大缺口。

三、社保基金面临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面临的问题

1.制度上的问题,相对落后的管理制度与社会快速发展的需求之间的矛盾。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对生活观念的改变,广大职工已经不仅仅局限在一个地区一个城市,人口的流动成为常态,现实要求我们不仅要建立和健全社会保险的转移和接续的制度,而且要树立起服务经济紧跟形势发展大局的责任意识,打破城市之间和地域之间社会保险的壁垒,发挥社会保险的保障作用,成为经济发展的剂而不是绊脚石,具体来说,一是建立全国统一的管理制度,增强工作的透明度;二是加强信息化建设,提高办事效率;三是大力加强社保工作人员队伍的培训,提高社保队伍的整体素质;四是建立干部交流制度使干部成为多专多能,能上能下,互相监督,在制度上杜绝腐败的产生。

2.社保基金的保值增值问题,银行存款的低利率和通货膨胀的矛盾日益突出。

目前,我国社保基金90%以上存在国有银行,而其中近60%又是活期存款,这势必造成基金的巨大贬值,在通货膨胀如此巨大的今天,社保基金如何保值增值的问题显得尤为突出,我认为,社保基金可以投入国有大银行的贷款业务,找出高于定期存款利率和低于定期贷款利率之间的平衡点,在社保和银行双赢的基础上。保证基金的平稳运行,根据基金的使用额度,确定贷款期限,把基金梯次分配,也可以在统筹地区成立社保银行,建立社保法庭,以最大限度的发挥社保基金的作用,保证社保基金的安全。

(二)未来的发展趋势

1.财政负担的程度逐年加大,不远的将来,社保基金将成为财政的主要支出。

随着我国快速进入老龄化社会,人口的预期寿命逐年延长,退休养老金的支出将逐年加大,主要表现在,一是追求中国梦理念的提出,代表了广大人民群众向往美好生活的强烈愿望,国家已连续10年调整基本养老金,今后将极有可能建立企业退休职工工资增长机制。

2.广大职工和城镇居民的参保意识逐渐增强,随着城镇居民和农村养老保险的不断发展,社会保险将进一步深入人心,得到普及,社会保险的死角将不复存在。

3.世界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各国养老金支出的快速膨胀将进一步推动社保体系的改革,纵观世界局势,从短期来看,扩大债务规模,借新还旧,稀释货币购买力是便捷的办法,而从长期来看,削减福利将成为唯一选项。

四、如何面对社会保险基金的开源和节流

(一)尽快提高统筹层次,增加抵抗基金缺口风险的能力,平衡基金收支畸轻畸重的矛盾,由于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实施较晚,这就势必造成老企业负担较重,而一些新兴企业负担较轻,形成了基金紧张和相对闲置的矛盾,为了解决养老基金收支平衡的问题,不仅国家要承担一部分历史欠账,还必须提高统筹层次,充分发挥大数法则的优势,养老保险收支政策全国统一制定,政策应相对稳定,如确需调整,应征得广大民众意见,由国务院统一,各省之间在一定时期内允许存在差别费率。

(二)从现收现付制向部分积累制过渡,硬性积累一部分基金。现收现付制是过去一段时期社会保险的必然选择,目前,到了向部分积累制过渡的时候了,因此,有必要逐年提取一定的统筹基金进行部分积累,以创造高的收益。

(三)建立基金预警机制,成立基金评估委员会。养老基金数额庞大,影响面广,牵扯到广大职工群众的根本利益,建立预警机制,事先做出预见性的评估和判断,规避风险,纠正萌芽状态上的错误很有必要。

(四)严格控制企业提前退休退职现象加强对企业经济运行的管理力度,缩小企业法人和高管与普通工人的工资差别,让企业的发展成果和经济效益更加均衡的分配给每一个员工,加大公益性岗位的设置和设立科学的进出制度,让所有下岗失业人员知道从事公益性岗位的条件,同时增加公益性岗位的工资,对从事公益性岗位的人员张榜公布,接受群众的监督。

(五)鼓励经济效益好的企业适当推迟退休年龄。国家应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在职工自愿的基础上适当的延长工作年限,掌握好安排就业和离岗退休的平衡点,在资金和政策上扶持企业开展工作,承认延迟退休时间的工龄,延长的时间可以乘以1.1倍以上的倍数来计入缴费年限,双方签订延期退休合同,合同文本装入本人档案。

(六)加强参保人员的档案管理,重点管好职工的年龄,参加工作时间,退休时间等原始资料的认证工作,进一步加大生存认证工作,对退休职工实行全方位管理,不留死角。

养老保险肩负稳定社会和保障人民生活的双重职责,是广大离退休人员的生活保障,也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核心。只有认真解决好养老保险基金缺口问题,才能确保离退休人员养老金的按时足额发放,才有利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韩良成、焦凯平.中国人事出版社.《企业养老保险制度统一与实施》.

[2]刘庆唐.科学出版社.《劳动合同制手册》.

[3]胡乃军 刘录勤.中国社会保障.2014年第九期《发展中国家社会保障发展思索》《经办服务要接地气》.

作者简介:

篇5

关键词:社保基金;预算实践;编制

《关于试行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的意见》决定在全国建立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制度,单独编报社会保险基金预算,这一制度的提出与执行,是社会保险基金管理的重要里程碑,对于进一步规范和加强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增强基金收支法律约束力,明确各级政府投入责任,促进社会保险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制度的重要性

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现阶段主要由企业职工基本养老、城镇职工基本医疗、工伤、生育等五项保险组成。加强社会保险基金预算与社保基金收支管理,是国家发展,人们安居乐业的重要保障,具有无可取代的重要意义。

(一)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离不开社会保障基础预算的不断完善

在县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不断建立与完善的大背景下,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等国家法定的险种在我县相继建立,基金收支规模持续增长,2014年基金当年征缴收入15617万元,各险种待遇支出12487万元,基金累计结余13247万元。2015年度社保基金预算已编制完毕,各险种基金收支比上年预算又有了较大幅度提高,基金当年预算征缴收入13169万元,预算各险种待遇支出14878万元,基金收支规模占财政收支的比重越来越大,筹集好,使用好,管理好这部分社会保险基金,直接关系到相关社会保险制度在我县的有效实施,关系到全县财政预算收支的完成。

(二)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制度是增强社会保险基金计划性和约束力的重要保障

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社会保险的单位缴费需要财政预算安排,特别是近年新开展的险种,由于我县参保企业少,不少企业经营困难,正常缴费的均是机关事业单位,而机关事业单位的各项社会保险费支出都需财政做出预算安排。比如2014年度,失业保险预算收入521万,需财政安排的单位缴费260万,占基金当年征缴收入的50%,城镇职工医疗保险预算收入3226万元,需财政安排的单位缴费1871万元,占基金当年征缴收入的58%;二是部分险种个人缴费后,需财政配套。比如2014年度,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预算收入3596万,需各级财政配套1755万元,点当年预算收入的49%,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和新农合)保险预算收入5072万,需各级财政配套4066万元,点当年预算收入的80%,为明确各级政府的财政补助责任,迫切需要建立预算制度,增强社会保险基金收支的计划性和约束力,提升社会保险管理层次。

(三)社会保险基金是社会保险制度执行力度以及人们利益得以维护的基石

要更高效的实现社会保障基金管理,离不开相关制度政策的不断完善,与此同时,对基金管理实施有效的监督制约也是不可或缺的关键因素。只有对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执行、决算制度进行不断完善与优化,使基金运行处于有序的框架之内,通过预算收支科目的明细列示,使社会保险基金收支的活动更加公开、透明,来能更好更高效的推动监督工作的有效实施。

二、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的实践分析

自2010年以来,社保基金预算试编项目逐渐落实,我县社保基金预算工作,在上级业务部门指导下,按照“基金收支平衡,适当留有结余”的原则,初步形成了“财政牵头,部门配合,沟通协商,共同推进”的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工作机制,社保基金预算编制工作都得到上领导和上级业务部门的认可。主要做法:

(一)加强领导,精心布置

每年省上社保基金预算安排会后,积极向分管领导汇报,成立由财政、人社、卫生相关领导参加的预算编制工作领导小组,以加强组织领导,提高重视程度,并召开预算编制专题会,明确预算编制要求,整理基础数据,邀请相关险种经办人员对近三年各项社会保险基金参保人数、缴费基数以及收缴率等增减变动因素进行详细分析,在分析的基础上组织工作人员认真编写社会保险基金预算说明,收支分开合理测算,确保了预算编制的准确性。

(二)扩大编报范围

在社会保险制度不断健全与完善的大背景之下,我县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编制范围改变了原来的五项社会保险基金编报,而将生育保险基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等9类社会保险基金全部纳入编制范围之中,从而有效的实现了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可以全面、完整地反映社会保险基金收支运行的全貌。

(三)规范编制方法

建立由财政部门牵头,人社、卫生等部门配合,沟通协商,共同推进机制,为预决算工作提供组织保障;财政部门管理组织社会保险基金预决算的各项工作,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对于人社、卫生、社保部门工作职责进行细致分工,落实到细节部分。同时,关注各个部门之间的协合,协调,更好的保障预决算编报质量;规范了工作程序,从预决算的组织布置,到编制、审核、上报等各个环节都高效有序进行。

(四)强化监管,抓好执行

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是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执行工作参考依据。开展社会保险基础调整预算工作过程当中,在科学合理的进行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协调基础之上,要关注其透明度,确保其公正性与公平性受到社会各界的监督与建议,使我县社会保险基金管理走向“阳光”和“透明”之路。

三、社保基金预算问题分析

社保基金预算试编3年后,自2013年开始纳入人社系统目标考核体系,我县社保基金预算在圆满完成目标任务的前题下,受到了上级业务部门的好评,但在具体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工作机制需要完善

基金预算是一个系统工程,其编制涉及多个部门和单位,加上目前部分险种基金以县为统筹单位,部门之间的横向协调、上下级的纵向沟通有待进一步加强。

(二)工作基础不够实

前几年,为完成上级业务部门对参保人数、基金征缴年度考核的要求,随意调整参保人数,延压基金收入,造成部分险种年报基础数据不.实,而编制社保基金预算又严格以以前3年年报数为基数,直接影响社保基金预算的编制质量。

(三)增长目标有待考量

自2010年试编预算以来,省上对各险种基金征缴收入的综合增长率均在15%以上,且为必须完成的硬性指标。据此推算,5年来机关事业单位人员人均工资增长应在80%以上,部分险种按此增长率测算后形成的预算无法完成,只能人为调整。有些险种支出无法准确预算,如工伤保险上死亡人员无法预计,2014年死亡人员比预算的多了3人,基金支付多了近180万元,就造成了基金大幅度超支。

四、社保基金预算优化措施

(一)各司其职,强化交流

基金预算编制各相关部门要积极发挥职能作用,为更好的完成预算的编制、汇总、审核、报送等工作齐心协力、相互配合,持续努力。

(二)稳固基础,逐步提升

强化社保基金日常管理,推进预算项目标准体系建设,做好对历史数据的测算分析。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险基金预算软件设计,设计统一的预算编制工作格式,明确相关预算指标填报口径,提高预算编制质量。

(三)明确职责,严格执行

在具体实践中,对各市、县(市)编制的社保基金预算给予充分尊重,认清省、市、县责任分配。建立全省预算编制“一盘棋”,不折不扣执行相关制度。

作者:高廷兵 单位:高台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参考文献:

[1]贾美艳.完善我国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制度的思考[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2012

[2]辛晓宁.新形势下全面提高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管理水平的思考[J].现代经济信息,2014

篇6

一、建立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社会保险基金绩效评价首先要建立健全指标体系。社会保险基金绩效指标体系设置在实践中应采用“4E”(“Economy”“Efficiency”“Effective-ness”“Equity”)标准,即要考虑社会保险基金的经济性、效率性、效益性和公平性。政府参与社会保险基金运作过程,但是由于其中的不确定因素较多,因此很难制定出统一的绩效评价标准。一般而言,社会保险基金产生的社会效益要比经济效益高,可是又很难找到可以量化的标准来评价社会效益。举例来说,公众感受等评价指标的主观色彩很强,因此很难针对这些指标确定相应的评价标准。另外,社会保险基金绩效评价标准在制定的过程中,不管采用哪一种程序以及方法,都不可避免地会带上主观色彩。所以,社会保险基金政府审计标准体系并不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因此必须根据特定的经济条件,制定有效的绩效标准体系。本文设定了四大类的22个指标,合计100分。

(一)经济性评价指标。此类指标2个,共10分,分别为管理成本率和公共财政投入率。社会保险基金绩效评价的经济性指标是考核实现预期经济活动时的成本投入。该类指标主要考虑收支过程经济合理、内生交易费用降低等目标。管理成本率是指在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和运作过程中发生的运营成本与此类工作最低成本的比率,如社保经办机构的日常人员及办公经费等,该指标比例越低,经济性越好。公共财政投入率是指财政补助占公共财政支出的比率。

(二)效率性评价指标。此类指标8个,共40分,分别为缴费率、征缴率、基金结余率、社会保险基金投资收益率、社会保险基金收支比、社会保险基金收入增长率、社会保险基金支出增长率和抚养比。效率性指标是评价产出与投入之间的关系,它表示在产出一定时如何以最小的投入取得该产出,或者是在投入一定时如何获得产出的最大化,其核心就是资源的最优配置。社会保险基金绩效评价的效率性指标主要考察社会保险基金的管理情况、收支平衡以及社会保险基金保值增值等方面。

(三)效益性评价指标。此类指标8个,共40分,分别为医疗保险补偿比例、养老保险替代比率、群众满意度和养老、医疗等五个险种的参保率。效益性是指政府行为的最终效果。社会保险基金在使用过程中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产生的社会效益是否达到当地政府的要求,社会公众对社会保险基金的运用是否满意等。本文采用了医保补偿、养老金替代率、参保率和满意度等作为社会效益的评价指标,重点考察社会保险基金在分配过程中是否实现了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的预期目标。

(四)公平性评价指标。此类指标4个,共16分,分别为城乡覆盖率、各种人群待遇差距、文件公开程度和投资运营公开程度。公平性指标反映公民平等享用社会资源的情况。当城乡覆盖率越来越高、各种人群待遇水平差距越来越小,公民的知情率越高时,社会才会越来越公平。本文根据4E的标准和原则,设计了社会保险基金绩效指标评价表。绩效评价表首先按照实际值和评分标准进行打分,经过权重计算后,得出最后得分。本表需要使用者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评分标准,假设满分和权重,输入打分情况后,即可自动计算最后得分。需要说明的是,所打分数不可超过满分;得分标准要按实际情况或评价小组事先商定;权重可按评价小组集体商定的数字确定,也可按照层次分析法(AnalyticHierarchyProcess)等赋值方法确定。

二、加强绩效信息披露

首先,要建立社会保险基金绩效外部审计制度。我国的很多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都建立了外部审计制度,然而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的还没有建立绩效评估的外部审计制度。目前,我国审计部门,如审计署、财政部监察办和地方审计部门对社会保险基金预算进行审计,但是一般只对社会保险基金是否符合国家政策进行审核,缺乏对各个指标全面的绩效评估,通常也不向社会。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如果拥有独立的外部绩效评估体系,将有利于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实施和执行,也有利于提高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编制的规范性和有效性。社会保险基金预算覆盖人群广、影响面大,因此很有必要建立社会保险基金绩效评价的外部审计制度。其次,要公开披露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绩效评价结果。《社会保险法》规定社保经办机构应当定期向社会公布社会保险基金的收入、支出、结余和收益情况。各级政府要监督各级保险经办机构按要求披露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绩效评价的有关结果。只有将社会保险基金编制、执行和投资运行等报表和其绩效评价向社会和有关部门公布,参保人员才能及时获得社会保险基金绩效信息。在公开绩效评价的同时,也要向社会公开披露社会保险基金资产负债表、社会保险基金收支表、其他资料表、精算情况等。美国对社会保险基金绩效信息披露的非常详尽,将精算方法、对未来假设和采取的措施都在社会保险基金绩效信息报告中予以反映,这一点应该值得我们借鉴。

三、及时运用绩效评价结果

篇7

第二条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受理和办理社会保险基金监督举报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公民、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有权对养老保险基金、医疗保险基金、失业保险基金、工伤保险基金、生育保险基金收支、管理方面的违法违纪行为进行检举、控告。

公民、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就本条前款所列行为进行的检举、控告,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受理。

第四条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负责社会保险基金监督的机构(以下简称监督机构)具体承办举报受理和办理工作。

负责受理、办理举报案件的工作人员必须忠于职守、廉洁奉公、保守秘密。

第五条社会保险基金监督举报应当接受社会监督。举报人的合法权益依法受到保护。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借口阻拦、压制或打击报复举报人。

第六条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开设社会保险基金监督电话,向社会公布监督电话号码、传真号码、通讯地址、邮政编码和受理举报的范围,并为举报人提供其他便利条件。

第七条监督机构受理当面举报,应当指定专人接待,做好笔录,必要时可以录音。笔录应由举报人签名或者盖章,但举报人可以不留姓名或拒绝录音。

受理电话举报,应当如实记录,在征得举报人同意后,可以录音。

受理电报、传真、信函和其他书面方式的举报,应当指定专人拆阅、登记。对内容不详的署名举报,应当及时约请举报人面谈或通过其他方式索取补充材料。

第八条对涉及重大问题和紧急事项的举报,监督机构应当立即向有关领导报告,并在职责范围内依法采取必要措施。

第九条对不属于本办法受理范围的举报,监督机构应当告知举报人向有处理权的单位反映,或者将举报材料及时移送有处理权的单位。

第十条凡符合本办法受理范围的举报,监督机构应当自受理之日起30日内办结。情况复杂的可以适当延长,但最长不得超过60日。

第十一条下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对上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交办的举报案件,应当及时办理,并向交办单位书面报告调查处理意见。

第十二条上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发现下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对举报案件的处理确有错误的,应当责成下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重新处理,必要时也可以直接处理。

第十三条举报人要求答复本人所举报案件办理结果的,监督机构应当负责将办理结果告知举报人。

第十四条监督机构应当严格管理直接办理的举报材料和交办处理的举报材料,逐件登记举报人和被举报人、举报案件的主要内容和办理结果。

第十五条举报材料和记录应当按国家保密规定列入密件管理。办结的举报案件,应当立卷归档。

第十六条监督机构对举报案件应当每季度进行一次汇总分析,并于每季度结束后15日内将汇总情况报告上级监督机构。上级监督机构要求专门报告的,下级监督机构应当及时按照要求报告有关情况。

第十七条监督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受理、办理举报案件时,应当遵守以下保密规定:

(一)不得私自摘抄、复制、扣押、销毁举报材料;

(二)严禁泄露举报人的姓名、单位、住址等情况;

(三)不得向被调查单位和被调查人出示举报材料;

(四)对匿名的举报材料不得鉴定笔迹;

(五)宣传报道和奖励举报有功人员,除征得举报人的同意外,不得公开举报人的姓名和单位等内容。

篇8

关键词:社会保险基金 运营管理 问题

一、我国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与运营现状

1.我国社会保险基金的筹集。我国社会保险基金的筹集主要表现为以下形式:用于支付制度建立前的退休人员退休金和支付制度的保险主要运用现收现付的筹集方式;对于个人账户的养老基金则实现完全的积累制度模式;医疗保险基金和失业保险基金则采取现收现付并稍有结余的筹资模式。我国社会保险资金实施的主要原则是国家、单位和个人三方共同负担,资金的主要来源是国家财政补贴和单位与个人的社会保险费。不同的保险项目的保险费的缴纳基数和比例有很大的不同。同时,由于我国地域广阔因而存在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并且地区经济差异比较大,各地的社会保险基金缴纳情况也存在不同,在总体上呈现出地域差异性。

2.我国社会保险基金的运营方式与收益状况。我国的社会保险还是处于起步阶段,很多市场环境还不成熟。所以,政府应该更多地为基金的安全运行考虑,必须限制保险基金的投资取向。当然政府所强调的安全性是建立在牺牲效率基础上的,单纯依靠银行来买国债的基金运行模式显然不能实现社会保险基金增值的目的。

3.我国社会保险基金的管理机构。首先,我国的社会保险基金已经从过去的多部门管理转变为现在的统一管理,主要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负责。在运行中根据行政区划而设置不同级别的管理机构。在各省市县分别设置各级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专门负责本地区的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其次,按照社会保险的管理要求应该实行政企分开的管理原则,我国从中央到地方都以社会保障事业管理为核心负责社会保险基金的运行管理。主要职责是为保证保险对象的基金安全来开展相应的财务、会计和审计稽核工作,委托金融机构实行保险金公开发放,按照国家的有关政策对保险基金进行运行监控等。再次,我国各级政府都设立由本级政府分别牵头的“劳保”、“财政”、“审计”等部门的社会保险管理委员会,从而对社会保险基金的各个环节进行监管,确保基金运行的安全和高效。

二、我国社会保险基金运营中存在的问题

1.转制和人口老龄化引发的资金缺口问题。我国社会保险基金筹资模式正在由传统的现收现付向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方向发展,这样就会造成较大的资金缺口,在养老保险领域资金缺口较为严重。在体制转变的过程中,已经到退休年龄的老人在新体制中没有履行缴费义务,而要享受养老金的福利;已经达到中年的职工在制度建立之前也没有履行缴费义务,从而就形成了隐形的债务。并且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已经十分明显,所以社会保险的基金缺口将越来越严重。

2.法制不健全。社会保险基金的运营直接决定着我国体制改革的重大问题,它的成功管理离不开完善的法律基础。但是我国目前没有形成统一的社会保险法律体系,这就给社会保险的运营带来的很多不便。

3.社会保险基金被挪用。社会保险基金的运行很大部分分散在地方政府,全国没有统一的监管渠道。所以就出现了各部门不仅负责政策制定同时负责运营,这就导致社会保险的监管被架空,频繁出现社会保险基金被挪用的现象。

三、我国社会保险基金可采取的运营模式分析

1.两种不同性质的基金分开管理。我国可以将两种不同性质的保险基金分开管理,保证各自的有效管理。社会统筹部分管理的重点是要实现资金及时、足额的收付,只有在满足了支付需要后才可以将基金用作长远投资。个人账户资金管理的重点就是运营,在保证资金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获取更大的收益。所以要求管理个人账户基金的机构应该是专业的基金管理公司,从业人员具有敏锐的市场洞察力。

2.个人账户积累资金由商业性的公司经营。个人账户的结余基金可以交由商业性的基金管理公司运营,但是必须保证他们的运营在相应的法律法规的约束下。这样可以减少地方政府的负担同时避免基金被挪作他用。在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模式下,个人账户的积累基金将以合法的投资者的身份参与市场运作。

3.加快社会保险基金的市场化运作步伐。首先,可以专业托管。我国可以先由政府按照专业的指标从实力雄厚的投资公司、证券公司或保险公司中选出具有实力的机构委托其保管社会保险基金。其次,发起开放式基金。中央社会保险管理部门和金融管理部门可以设立上市的用于专业投资的开放养老基金,这样保证专款专用。

参考文献

[1]李绍光.养老基金的投资及管理[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1(1)

篇9

关键词:社保基金;监管;国际比较;模式选择

社会保险作为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和不断完善,其社会作用越来越大。社会保险属于社会公共产品,具有强制性、保障性、福利性和社会性,是社会的“安全网”,构建和谐社会离不开健全完善的社会保险制度。因此,社保基金的监管就成为了重要的环节,加强和完善社会保险基金的监管对我国社会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我国社会保险基金监管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997年,为了改变基金管理的混乱状况,国务院决定将社会保险基金纳入财政专户,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1998年,国务院在组建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时,建立了社会保险基金监督司,计划经过各级政府机构改革,自上而下建立起社会保险基金行政监管体系。目前,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以劳动保障部门行政监管为主,专门监督、内部控制、法律监督以及社会监督有机配合的社会保险基金监管体系,各部门配合共同实施社会保险基金监督工作。

据国家审计署的对29个省区市、5个计划单列市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和失业保险基金的审计结果。审计的3项保险基金2006年收入3128.46亿元、支出2203.14亿元,分别占全国当年基金收支总额的50.7%、46.5%。截至2006年底,3项保险基金累计结余2918亿元。审计结果表明,3项社会保险基金管理情况良好,但部分资金的安全存在一定的风险;一些地方未能严格执行国务院有关规定,管理不规范的问题比较突出。审计共发现违规资金71亿元,包括扩大3项保险基金开支范围用于弥补“补充医保基金”及借给企业等;用于委托金融机构贷款、对外投资;用于购建办公房及弥补行政经费等。近些年来,国家加大对社会保险基金的监管力度,逐步完善管理制度。但是,牵动大量人力、付出高昂行政成本组织了这些检查和审计,可一些严重违规和犯罪问题仍然屡禁不止。

二、社会保险基金监管国际比较研究

(一)典型国家社会保险基金监管简介

1、美国。美国实施的是审慎性的社会保险基金监管模式。在美国,社会保险的覆盖面比较广泛,参保是强制的。最主要的社会保险项目是老年、遗属和伤残保险,同时有雇员补偿、失业保险、暂时伤残保险、铁路雇员退休计划等。美国社会保障的基本目标是向被保险人及其家庭成员提供适当的经济保障。对于社会保险基金的监管,美国政府强调“事前监管”以杜绝资金被挪用的危险。美国联邦社保基金的各个账户开设在财政部内并由财政部专项管理,征缴的款项相应存入各个基金。

2、德国。德国堪称高度发达的福利型国家,它的社会保障系统基本以保险形式体现,几乎涵盖了所有德国公民。德国社会保险共有5大分支:养老保险、疾病保险、工伤事故保险、失业保险、护理保险,其中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被称为社会保障体系的3大支柱。德国包括医疗、意外伤害和养老在内的各类社会保险机构实行法律上的独立自我管理,并且由保险金的缴纳者,即投保人和雇主共同参与决策。养老保险是德国最大的社会保障系统。德国养老金不用于投资,而是由专门德国养老金保险机构来管理,全民参与监督。

3、智利。智利模式是以个人资本为基础,实行完全的个人账户制,将个人工资的10%存入个人账户并进行积累,交由私营机构进行投资管理,最终个人账户中积累的储蓄及增值收益作为个人养老金的资金来源,保险费完全由个人承担,雇主不承担缴费义务。养老保险制度的基本结构主要是以个人资本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即完全由个人缴费,实行个人账户。养老保险基金由私人机构进行管理,参保职工根据自己的原则可以选择任何一家基金管理公司建立法定的资本积累账户。智利模式中政府实行间接式的监管,通过法律法规对公司进入和退出市场、投资项目和所占比例等方面进行监控,以确保其具有足够的偿付能力。

4、新加坡。新加坡是一个几乎没有社会福利的国家,他没有任何社会福利意义上的收入再分配制度,其养老保险制度以个人账户为基础,强制储蓄,集中管理,养老保险费用由雇主和雇员共同缴纳。新加坡社会保障制度的核心是中央公积金制度。中央公积金由政府的中央公积金局直接进行全面的管理和管制。雇员和雇主每月按雇员工资一定的比例缴费。国家通过中央公积金局依法对基金实施管理,中央公积金局既负责养老保险基金的日常支付,又负责实施基金管理和投资运营。

(二)四国社会保险管理模式的分析比较

1、从法制体系上看,各国社会保险模式都有严密的法律体系。例如德国是世界上最早实行社会保险立法的国家,现今已在社会保险的5个方面分别制定了完整的法律和条例。美国于1935年通过了社会保障法案,有关社会保障的基本法律由联邦政府制定,州政府在不违背联邦法律的情况下,可以制定本州社会保障方面的法律和条例。

2、从资金筹集方面看,都是多渠道筹资,筹资形式主要有税收和缴费两种。目前世界上实行社会保障制度的国家,社保基金的来源都是多渠道,有劳动者个人、企业雇主、基金营运增值、社会捐赠、政府预算补贴等等。其中约有60%的国家采取社会保障税的筹资形式。开征社会保障税使资金筹集从形式上更具法律强制性,同时社会保障收支成为政府预算的直接组成部分。 3、在社会保险基金的运作方面,有由政府行政机关运作、事业单位运作和面向市场运作3种不同的方式。美国的社会保障税和失业保险税全部记入财政信托基金账户。除失业保险由联邦劳工局管理外,德国的社会保险都是划分不同的职业和行业以及险种分别独立管理的。智利的经济改革创造了单一资金来源的、私人管理的退休金制度。政府对私人养老金市场的各项活动,通过各种法律、法令和退休养老基金管理局,进行严格的监督和管理。新加坡的公积金运作,全部由中央公积金局负责。内部设有会员服务部、雇主服务部、人事部、内部审计部等。公积金局由劳工部管辖,内设董事会,为最高管理机构,负责重要的政策制定。比较重大的计划制定,要经劳工部。

三、我国的社会保险基金监管模式的选择

(一)社会保险基金监管中政府的作用

篇10

一、基本情况

××农场位于小兴安岭南麓,现有耕地24万亩,总数人口7000人,职工总数2116人,参保职工1922人,离退休人员476人。社保分局共有工作人员5人,负责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大额医疗及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工作。中心工作紧紧围绕总局、分局社保局当年下达社会保险基金收缴计划及操作规程中的工作目标,为实现“两个确保”,以抓收缴、保发放、强内控、重服务为重点。几年来,××社保分局在上级领导的关心和农场的支持下,经过全体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较好的完成各项工作任务,每年都能全额完成总局、分局下达的企业及个人社会保险基金收缴计划;超额完成扩面任务;真正实现了医药费支付、离退休费等发放不欠一天,不差一人,不欠一分的工作目标。

二、自查自纠情况

××社保严格按照社会保险基金专项治理实施方案的要求,对养老保险基金;失业保险基金;医疗保险基金;工伤保险基金;生育保险基金和大额医疗保险基金进行了认真、细致的自查,通过自查没有发现基金征缴、支付和管理等违规问题。

(一)、依法核定社会保险缴费基数,及时征缴,缴费基数完全按照农垦总局的规定执行;每天做到收入及时入账,业务收缴与财务收缴必须一致;认真执行程序中规定的征缴政策,在各种审批、发放和管理上我们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和财务规章制度执行,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确保足额收缴。

(二)、认真执行社会保险基金支付政策,离退休费发放、医药费报销等严格按规定的标准执行;按照规定及时足额支付社会保险待遇,加强管理,保障职工群众利益不受损失;及时结算医疗费用;没有截留、挤占、欺诈、套取、骗取等社保基金问题。

(三)、按照规定开设银行账户、认真进行资金和会计核算,经常与银行开户的各项基金进行核对,核对结果社保与银行数据一致,这样即起到了相互监督又相互制约的作用,认真进行个人账户的分配,个人账户记录准确、及时、完整,做到不差一分。

(四)、每天收到的社保基金都能按规定送存银行,保障基金安全,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社会保险基金利率政策,按照程序进行操作,没有用社保基金进行违规及投资等现象,没有历史遗留的挤占、挪用基金,按照上级社保对基金管理的要求,各项基金实行专户管理,没有相互之间进行串户、挪用现象,并对各项社保基金、基金收入、支出和专户进行详细的检查,各项基金统计报表和财务决算完全一致,增强社保基金安全意识。

三、下部工作打算

(一)、提高认识,统一思想。社会保险基金是关乎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一项民心工程,是减轻家庭及子女的负担、维护社会稳定的大事。为了更好的维护基金安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纠正和查处违规违纪问题,完善基金管理监督政策,规范基础管理,健全监督机制为重点,切实解决工作中的突出问题,确保社会保障功能真正惠及人民群众。

(二)、加强领导,狠抓落实。认真执行国家的法律、法规,落实总局、分局制定的财务管理制度和社会保险基金操作规程,促进社会保险基金经办机构更好的履行职责,严格依法办事,进一步强化基金征缴,规范内部管理,防止欺诈骗保,严禁挤占挪用,加强监督检查,做到社会保险基金管理要常抓不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