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城市建设范文
时间:2023-04-09 19:17:0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生态城市建设,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西方有位诗人曾说过:“上帝创造了村庄,而人类建造了城市。”城市既然是由人创造的,那什么是城市呢?城市的内涵十分丰富。古时,城市是“城”与“市”的组合词,“城”指都邑四周用作防御的墙,《管子·度地》说“内为之城,内为之阔”。“市”古时指集中做买卖交易的地方。现今,不同的学科对城市概念的界定也各不相同。而从哲学的角度来看,城市是人类客观活动的结果,是人类各种活动的痕迹,且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人类意志和文化理想的人工环境。城市是一种人类为了满足自身生存和发展需求,而创造出来的人居环境。它是以自然环境为基础,不断追求人文环境,尝试塑造集聚人类理想的空间和氛围。人文主义技术哲学的开山鼻祖-芒福德从城市发展的历史过程来认识城市,他认为城市是大地的产物,是时间的产物。生态城市的概念第一次被提出的时间可以一直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前苏联学者扬斯基认为,生态城市是一种适合人类居住,且人与自然能和谐相处的最理想的城市模式。在这种模式中,物质、能量、信息被充分高效利用,技术与自然、人与自然能充分融合,人们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使得人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社会生产力都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与此同时,人们的身心健康和环境质量也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生态发展处于一种良性循环的模式。我国著名学者董宪军教授在总结人们对“生态城市”理解的基础上,将其归纳为3种类型,分别是:(1)环境说。这种观点只是简单地将生态城市理解为自然环境优美、城市绿化建设较好的都市花园城市。该观点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时候占据了主导地位。目前我国仍有一些部门比较推崇这一观点,如城市管理部门;(2)理想说。这种观点认为生态城市只是人们的一种理想,是不可能被实现的,因此不具有实践性和可操作性,该观点将“生态城市”的概念过于绝对化和理想化。(3)系统说。这种观点从城市生态系统的角度进行分析,认为生态城市是只要自然系统、经济系统和社会系统等各个方面能良性运行的城市。系统说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就被越来越多的人们认可接受。众多理论中,马世骏等学者提出的“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理论是对系统说最简练和直接的表达。根据这一理论,生态城市应该是社会、经济和自然共同和谐发展的城市。
二、生态城市建设
(一)过去城市建设中出现问题的原因
现代的城市总是和稠密的人口、高度集中的工业和错综复杂的交通设施分不开的。人们创造了现代化城市,也给自己的城市生活环境带来了许多意想不到的后果。我国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展,工业污染、空气污染以及噪声污染,使城市的生态环境不断恶化。总结我国过去几十年的城市发展模式出现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粗放型经济模式的长期存在。马克思认为,资源的利用效率是由劳动生存率所决定的。资源的高效利用促进生产技术的不断进步,而生产技术的进步又使得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由于生产技术水平较低,为了实现高产值的目标,需要采取主要依靠增加劳动力、物力、资金等多种生产要素的投入的方式,这是粗放型经济模式长期存在的主要原因。这种粗放型经济模式在促进工业发展的同时也使得城市的生活环境受到破坏。人们长期生活在这样的自然环境中,身体健康也会遭受损害。政策措施体系不完善。近年来,随着“生态化”、“生态文明”、“生态城市”等概念的提出,世界各国都在积极追赶建设生态城市的潮流。我国生态城市的发展和建设起步较晚,生态观念滞后,法规政策体系不健全。分析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我们可以发现要想实现建设生态城市的目标必须依赖于健全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并要有很强的生态理念。而我国目前制定的政策不能得到有效的实施和保障,大多数企业只做“表面文章”,惩罚力度不够,导致相关企业“毫不顾忌、为所欲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落后。传统的计划经济模式下,过度注重重工业(煤炭业、钢铁业)的发展,而忽视其他产业的发展。即便是在改革开放以来,重工业仍旧占据我国工业发展的大比重。随着城市建设的推进,城市人口迅速增加,而原有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根本无法满足需求。城市人口过度集中,交通拥挤,建筑稠密,缺乏空地、阳光、绿地,居住环境恶劣,医疗通讯等公共服务设施无法满足城市居民的日常需求,因此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既影响了人民生活水平和幸福指数的提高,又对生态城市建设的发展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二)生态城市建设的必要性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说:“人们来到城市,是为了生活;人们居住在城市,是为了生活得更好。”而建设生态城市是人们生活得更好的必然选择和最佳选择。从城市的发展脉络来看,随着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和第三次工业革命的相继到来,评价城市的标准发生了巨大的改变,相比较原来只注重工业、技术和现代建筑,新的标准更关注文化、绿野、自然和人类之间的和谐度。这样的改变也展示了城市发展的生态化趋向。生态城市建设符合生态观的要求。马克思说:“对人类来说,孤立的、被固定的、与人类分离的自然界是不存在的。”建设生态城市是从客观上实现人与自然的统一。生态城市建设有利于促进经济转型。传统经济是资源型经济,是一种消耗资源过多、环境污染严重且经济效益低下的经济体制。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要形成一种新型工业化模式,具有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物力等资源都能被充分发挥等特点。而建设生态城市正是在科学发展观的引导下走出的新型工业化道路。生态城市建设有利于和谐社会的生成。我国目前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正处于经济结构转型的重要时期,城市化建设是推动我国经济结构改革的重要举措。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建设生态城市有利于节约资源,改善生活环境,提高人们的生态意识,促进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从而促进和谐社会的生成。生态观相关理论的生态经济理论是由经济、社会、生态等发展理论构成的。建设生态城市是生态观在21世纪的完美阐释和实践,是深化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和谐社会生成的重要保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生态城市建设的路径探索
城市的生态系统是生态城市的建设核心。这是一个多层次、多功能、多目标的动态复合系统,且内部规模庞大、关系错综复杂。它也可以划分为自然、经济和社会三个子系统。在这个生态系统中,自然系统是前提,经济系统是基础,社会系统是目标,这三个子系统相互影响,并各自承担着不同的职责,都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缺一不可。
(一)以人为本,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生态危机的日益严重,生态哲学作为一种新的哲学范式应运而生。生态哲学强调用整体论和生态学的观点观察自然、人类,解释现实世界,理解并解决实际问题。人类应在对自然规律的探索和认识中,正确把握生态规律与城市发展的结合。因此,要大力弘扬“天人合一”的思想,建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以人为本,促进人和自然的和谐统一发展,推动生态城市建设的积极开展。
(二)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马克思从自然、社会及人自身这三者改造要统一的角度上论述生产力,他认为生产力是社会力量和自然力量的结合,并非只是单一的某种力量,并且只有使这种结合达到最和谐的状态,才能使生产力得到长久的发展。在过去的经济模式下,我们片面注重提高经济效益,却忽视维护生态效益,使得生态环境恶化,资源严重浪费。新时期下,我们必须结合生态观和中国国情,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追求人和自然的和谐发展,促进和谐社会的生成。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缓解生态环境压力,推动经济增长方式根本转变,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积极发展循环型经济,坚持生态优先原则,加快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提高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四、结语
篇2
关键词:城市生态人居建设特征
前言
随着国民经济的迅猛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市化率成倍增长,各大中小城市由于人口的急剧膨胀,给城市的交通、环境、居住条件、卫生及城市规划带来了不少负面影响,尤其是缺乏远景规划及土地储备的大、中型城市。工业化之路的卓越成效也给生态环境带来了必然的破坏。诸如:城市空气的污染,水质的恶化,植被的破坏等,这些实际也殃及到了农业生产,如酸雨,酸碱含量高的水导致可耕土地的减少等等。我们既要促进城市的发展,又要遏制城市的恶性膨胀,如何较好地解决城市在迅猛发展中遇到的这些棘手的矛盾,是我们的当务之急。由此规划建设城市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战略,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一大趋势。
现如今面对世界人口向城市集聚(城市化)与城市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的矛盾,以及工业化追求的经济效益与提高人居环境质量的矛盾,探求更加理想的城市发展模式和人类聚居形式,建设一个高效、健康、平等的城市社会,创造宜人的人居环境,正成为世界各国、国际机构和学术团体越来越重视的课题。城市生态人居建设当初是出于保护地球,保护人类生存环境而提出的,但它的内涵不断得到发展和完善,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发展,生态人居在社会经济自然文化等方面的具体指标会随之变化,从这个意义上说生态人居是一个进化的定义。
城市生态人居建设的重点包括生态人居建设中的生态指标体系控制、生态人居建设的现状分析和研究、生态人居建设的基本原则和实施技术等。
城市生态人居建设有以下九个主要显著特征:
一、土地利用与土地资源的恢复
规划设计中要有合理的布局,充分发挥土地效益,尤其是在丘陵和坡地上应更加注重竖向的标高设计和布局的合理性。另一方面在道路设计和结构设计中加大科技投入,尽量的减少毁田的“建设”行为,这样既保护了环境的原始风貌,又避免开挖带来的沙土流失和建设成本的加大。
二、城市绿化和城市生态的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生物多样性包含了所有自然世界的资源。包括植物、动物、昆虫、微生物和它们生存的生态系统;同样包括构造出生命的重要基石―染色体、基因和脱氧核糖核酸。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保护生物多样性是当今世界环境保护的热点之一,它有利于全球环境的保护和生物资源的持续利用。
城市生态人居建设不要求城市景观的可观赏性,而是强调城市景观的功能性和生物多样性,要摒弃以往只注重表面形象而忽视整个生态系统甚至为了所谓的景观大量引进外来物种而破坏当地原有的自然生态的做法。
三、水资源的循环利用体系
我国虽然是一个水资源大国,水资源总量位居世界第6位。2002年,我国淡水资源总量为2.83万亿立方米左右,但人均淡水资源量只有2200立方米,是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目前有1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低于国际公认的1700立方米用水紧张线,其中有10个低于500立方米严重缺水线。据测算,到2005年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若达到60%,可节水60亿立方米左右;到2010年灌溉水利用系数若由目前的0.4-0.45提高到0.5以上,可节水185―370亿立方米。
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包括水资源的节约和中水循环利用,城市雨水回收、地下水补充、污水处理等。尤为强调的是,水在城市景观中的使用一定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要减少水景在运行维护过程中所消耗的能源和费用。
四、能源的可持续利用
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城市建筑本身的节能、城市市政系统的节能。
五、垃圾无害化处理和回收利用
城市垃圾分类回收利用、城市垃圾减量化处理、城市建筑垃圾的回收在利用、城市建筑材料的可持续利用、城市二氧化碳减排等。
六、城市交通的生态化
交通问题不仅是路与车、通与达的物理问题或经济问题,而是一个由车、路、土地、能源、环境和人组成的复合生态系统问题。交通问题是交通流量在局部空间和时间上的堵塞,交通网络在系统结构和功能上的失衡,交通对象在行为方式和价值取向上的错位。中心城区向心力过大,轨道交通过少,主交通动脉不健全。上下班过分依赖汽车交通,且峰值同相,生产、生活园区及道路网络间匹配及布局不合理,交通管理的手段和方法落后和部分市民低下的生态意识等都是交通堵塞的基本原因。
生态交通是指按自然生态、人文生态和经济生态原理规划、建设和管理的由交通网络、交通工具、交通对象与交通环境组成的生态型复合交通系统,其衡量标准是:资源高效型(道路使用率高,工具共享公用,投资回报率高);能源清洁型(可更新能源利用率高,化石能源的清洁利用,不超过能源可供给能力);环境友好型(生物多样性保育,野生动物廊道,无污染、低噪音);生态健康型(车内外、路内外环境的健康、舒适、安全);行为文明型(互利互助、能启迪知识、陶冶情操)和景观美化型(怡神悦目、美观和谐、生机勃勃)。要通过研究与开发、规划与管理、监督与服务,从时、空、量、构、序等方面优化交通系统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
七、建筑材料的本地化和生态化利用
在城市建设中确定建造方案和选择建筑材料时,尽可能利用可再生、可更新的原材料,采用可循环使用的产品,以减少材料用量,减少污染。
八、城市的生态化经营
“城市经营”思想的理论框架中,城市现有资源、产品、吸引力等要素统一在以提高城市竞争力为目标的运作过程中,并逐步衍生出城市生态经营、旅游经营、文化经营等诸多分支,城市设计作为城市研究学科中的一个领域,也将与其产生较大的交叉和融合。
由于我国正处于经济高速发展时期,城市设计需要以更多的实践来完成自己的使命,在此过程中,城市决策者与专业工作者的矛盾时有发生,一方面是决策者们费尽心机地寻找城市形象的闪光点,另一方面则是专业人员对一些急功近利做法的不屑与无奈。城市经营思想的产生,为二者的结合提供了纽带,纽带的基础是通过“培育环境”、“培育城市竞争力”,使城市走上可持续发展轨道。
城市设计理论的讨论和实践中,始终存在着“俗”与“雅”的矛盾。比如在对城市历史环境的保护上,从点式保护到今天对整体环境或全城的保护,人们的认识已提升到足够的高度,但在某些局部地段,涉及经济与社会效益的冲突时,对环境的标志性、开发方式、公共空间处理、形象设计等方面,专业工作者与非专业人员(领导、群众或业主等)的争议时有发生。城市经营思想的提出,为我们在城市设计分析中,对相关要素在经营性与非经营性、阶段性与终极性、主体性与非主体性等的分类提供了依据,为相关讨论建立了平台。
加州城市规划与景观建筑系教授索斯沃斯在对美国1974年以后近200个城市设计案例的总结中,曾发现现代城市设计越来越表现出对经济问题的关注。城市经营的相关讨论中也有“经营城市”的提法,围绕“经济运营”来思考和反馈城市设计成果,是城市设计需要引入的因子之一。
九、城市的生态管理
城市的生态管理是城市生态人居建设中最容易被忽视的问题。生态管理的主要内容是:促进传统技能型管理向可持续的科学管理转型,以生态资产和生态服务功能建设为契机促进生态支持体系的能力创新;在法规、机构、科技发展能力、人力资源、政策体系、生态监测、生态信息管理、教育与公众参与、区域与国际合作等方面形成成熟的生态经济能力、生态健康能力和生态文明能力的综合能力网络体系。
总而言之,城市生态人居建设的概念和内涵,从生态哲学角度看,城市生态实质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这是生态城市价值取向所在,只有人的社会关系和文化意识达到一定水平才能实现; 从生态经济学角度看,城市生态的经济增长方式是一种循环经济,即用生态学原理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将清洁生产和废物利用融为一体,实行废物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的循环经济模式。从生态社会学角度看,生态城市的教育、科技、文化、道德、法律、制度等都将“生态化”;从城市生态学角度看,生态城市的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结构合理、功能稳定,达到动态平衡状态。总之,自然生态化是基础,经济生态化是条件,社会生态化是目的,复合生态化是前提。
篇3
关键词: 唐山市;生态城市;思路;措施
一 生态城市的概念及其特点
1 生态城市的概念
生态城市是一个崭新的概念,是一个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生态保护三者保持高度和谐、技术和自然达到充分融合、城乡环境清洁、优美、舒适,从而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类的创造力、生产力,并促使城镇文明程度不断提高的稳定、协调与永续发展的自然和人工环境复合系统。
2 生态城市的特点
目前,生态城市理论研究已从最初的在城市中运用生态原理,发展到包括城市自然生态观、城市经济生态观、城市社会生态观和复合生态观等的综合城市生态理论,生态城市的特点也在研究和实践中日益深化。就目前的总体认识水平,概况起来说,生态城市与传统城市相比,主要有以下几大特点:
(1)高效益的转换系统
在自然物质——经济物质——废气物的转换过程中,必须是自然物质投入少,经济物质产出多,废弃物排泄少。该系统的有效运行在产业结构方面的表现为第三产业大于第二产业大于第一产业的倒金字塔结构。
(2)高效率的流转系统
以现代化的城市基础设施为支撑骨架,为物流,能源流,信息流,价值流和人流的运动创造必要的条件,从而在加速各种流动的有序运动中,减少经济损耗和对城市生态的污染。
(3)整体性和前瞻性
生态城市不是单单追求环境优美,或自身的繁荣,而是在整体协调的新秩序下寻求发展。规划,建设,管理城市时,不仅兼顾社会,经济,环境三者的整体利益,协调发展,而且还要满足不同地区,社会,后代的发展需求。不仅重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协调,更注重人类生活质量的提高,也不会因眼前利益而用“掠夺”其他地区的方式换取自身暂时的“繁荣”,或牺牲后代的利益来保持目前的发展。
(4)高质量的社会人文环境
发达的教育体系和较高的人口素质是可持续发展生态城市的基础和智力条件之一,还应该具有良好的医疗条件和相合的社区环境。
(5)环境质量指标国际化
生活环境优美,管理水平先进,城市的大气污染,水污染,噪音污染等环境质量指标达到国际水平。城市的绿化覆盖率,人均绿地面积等指标也达到国际要求。同时对城市人口控制,资源的利用,社会的服务,劳动就业,城市建设等实施高效率的管理,以保证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
(6)人与自然和人与人的和谐性
生态城市的和谐性,不仅反映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自然、人共生,人回归自然、贴近自然,自然融于城市,更重要的是在人与人关系上。现在人类活动促进了经济增长,却没能实现人类自身的同步发展,生态城市是营造满足人类自身进化需求的环境,充满人情味,文化气息浓郁,拥有强有力的互帮互助的群体,富有生机与活力,生态城市不是一个用自然绿色点缀而僵死的人居环境,而是关心人、陶冶人的“爱的器官”,文化是生态城市最重要的功能,文化个性和文化魅力是生态城市的灵魂。这种和谐性是生态城市的核心内容。
(7)区域统一性
生态城市作为城乡统一体,其本身即为一区域概念,是建立区域平衡基础之上的,而且城市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只有平衡协调的区域才有平衡协调的生态城市。生态城市是以人—自然和谐为价值取向的,就广义而言,要实现这一目标,全球必须加强合作,共享技术与资源,形成互惠共生的网络系统,建立全球生态平衡。广义的区域观念就是全球观念。
二 唐山市生态城市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1 是遏制我市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的迫切需要
目前,唐山市生态环境形势十分严峻,环境污染严重。由于治理速度赶不上破坏的速度,生态破坏程度在不断加剧,资源衰竭与浪费相当严重,迫切需要城市的生态建设。
2 是解决我市环境与发展间潜在矛盾的内在要求
唐山市是重工业城市,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必然引发环境问题。一方面经济发展需要环境,资源的支持,另一方面又必然对环境,资源带来更多的压力,因此需要通过发展生态城市来缓解二者之间的冲突,实现环境与经济的和谐统一。
3 是我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
可持续发展要求按照生态的持续性,经济的持续性,社会的持续性的原则来规范人类与环境的一切行为。作为可持续发展重要内容的生态城市建设,要求人们的生产,生活等活动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
三 唐山市生态城市建设应遵循的原则
1 可持续发展原则
可持续发展强调降低不可再生资源的耗竭速度,减少对大气质量,水环境和其他自然因素造成影响和破坏的程度,协调人口的发展与生态系统的生产潜力,切实做到人口,资源,环境,管理决策四位一体的高度综合。
2 循环再生原则
建设生态城市就是要用生态学原理和循环经济的理论来规划、设计和建设城市,解决城市建设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生态的破坏、资源浪费的问题,使人们在优美的生态环境中工作和生活,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3 整体有序的原则
在生态城市建设过程中,把生态城市建设视为一个完整的生态,经济,社会有机结合的循环再生的复合生态经济系统,既要研究制约城市发展的各种社会经济因素,按客观经济规律办事,又要研究城市发展的各种生态环境因素,按自然规律办事。结合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从全局和长远利益出发,采取综合的措施和对策,实现生态城市的建设。
此外建设循环经济生态城市要遵循的原则还有优先减量原则,再利用原则,再循环原则。所谓减量,也就是减少进入生产和消费的物质量;再利用目的是延长产品和服务的时间强度;再循环则是通过把废弃物重新变成资源后再次循环利用。
四 唐山市生态城市建设的具体思路和措施
根据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在保持经济不断持续快速发展的同时,我们要不断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在建设生态型城市的过程中,逐步将以往的传统粗放式“单向型”、“线性型”城镇发展模式过渡到可持续的“闭环型”、“效益型”发展模式,并通过三大体系,五项设计,保证生态城市建设的顺利进行。
1 建设生态城市的三大体系
(1)城镇基础设施体系建设
重点是水系统、能源系统、交通系统和建筑系统。
(a)水系统。随着城市水供需矛盾不断加剧,水越来越成为城市发展制约因素,单纯依靠“开源”已经无法满足城市水的需求,节约用水的强化管理也难以继续有效发挥作用,城市节水管理必须从传统的管理模式转变为循环经济的科学管理模式,尽可能增加城市可供水量,不断提高水的利用效率,降低需求量的科学管理阶段。在这个阶段,更多的依靠技术进步进行低质水(城市污水、雨雪水等)开发利用,充分发挥经济杠杆的作用,由被动节水管理转变为主动科学管理。这种管理模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管理模式的根本变革。它以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是遵循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符合循环经济的基本理念。
(b)能源系统。能源是一个城镇生产生活正常运行的动力和重要基础,要大力开展节能降耗工作,推行再生能源。发展沼气不仅是户用沼气,还要发展集体用户沼气,充分运用太阳能,在建设房屋时,要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在山区要大力发展小水电。在有地热的地方,要发展地热能。在沿海区域要发展潮汐能。在有风力资源的地方,要发展风能。
(c)交通系统。交通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要以城市远期发展的人口规模和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从保证城市交通运输安全、畅通、舒适、节能、无污染、节约用地出发,在充分考虑城市整体景观的基础上,设计城市道路的布局网络。在建设生态城市时,还要注意把公路建成生态大道,做到“六个好”:把路修好,把树栽好,把房子盖好,把田种好,把清洁生产抓好,把安全文明卫生搞好。
(d)建筑系统。要采用新型环保建材、新的建筑工艺技术,妥善处理好建筑垃圾。建筑风格要体现地方特色,要与周边自然环境相协调。建筑还要充分考虑与水系统、能源系统、交通系统相适应,做到整体性、协调性、适应性。
(2)生态环保体系建设
(a)城市绿化建设。城市绿化建设中要注重建立完善的绿地生态系统。不仅注重提高绿地指标,如绿地覆盖率、人均绿地面积和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在前期建设中还应注重布局合理,如植物群落的配置,采取乔、灌、草综合的立体绿化方式。注重将绿地联成网络,如以几个公园园林为绿化斑块,交通道路沿线为绿化廊道,新建成的小区为绿化点,点线面结合。即在绿化规划中明确哪些是营口市绿化斑块,哪些是绿化廊道,哪些是绿化点。
(b)环境污染治理。生态型城市要搞雨污分流,对污水的处理要走“大中小微”结合的路子。小城镇不可能都建污水处理厂,要在“小、微”上做文章,可大力发展沼气,采取厌氧发酵的办法处理污水,成本低,效果好。经沼气池厌氧发酵处理后的污水,可达二类水,完全可以作为中水回用。同时,人畜禽粪便经过厌氧发酵后,其沼液、沼渣、沼肥可代替化肥、农药,是开发安全优质农产品的重要条件。要高度重视城市的生活垃圾处理问题,将城镇生活垃圾管理置于整个社会、经济、环境大系统中,通过对垃圾产生源到最终处置各环节的全过程集成管理,逐步实现
生活垃圾处理对环境无害、对资源回馈、对经济不增加过度负担。
(3)社会事业体系建设
要加强生态文化和社会公德教育。不少国家把维护生态、保护环境作为对后代应承担的道德责任,倡导对全人类的环境责任感。如新加坡规定,随地吐痰罚款200新元,随地扔一个烟头罚款1000新元,后者相当于一般人的一个月收入。在香港,随地吐痰者罚款300港元,上海市规定随地吐痰可罚款200元人民币。要结合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向公民传授生态文化和社会公德知识,提高公民生态文化意识,养成公民良好的生态文化道德行为习惯,敢于同不道德的行为作斗争。
城市政治文化有与生态城市发展要求相适应的教育、科技、文化、观念、伦理、道德、法制、管理等协同共生的完备的软件系统,生态城市以经济社会法则与自然生态法则相和谐为基本特征,但实现这种和谐需要以社会自身的和谐为基础。
上述每一个体系都要按循环经济的理念来建设,三个体系之间又可形成一个整体的循环圈。这个循环圈又可与周边的农村形成循环,还可与邻近的城市形成循环。
2 做好生态城市的五项设计
(1)规划设计
城市的概念规划设计上,要做到以下几点:(a)要根据不同的区域、地形、地貌、资源、气候、民俗风情、文化传统、建筑风格、生产生活上的差异,体现不同的风格特色;(b)要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基础条件出发搞设计;(c)要做到六个结合、六个注重,即眼前与长远、局部与全面、经济功能与社会生态功能、实用价值与观赏价值、外国经验与民族传统、现有能力水平与改革开放潜能的有机结合,注重历史、注重传统、注重文化、注重特色、注重生态、注重环保;第四,要确定城市的功能定位。发展什么产业?靠什么来保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一个生态型城市必须有吸收外来要素的功能,有开放式的结构,能聚集人气和市气。同时城市自身各种功能区的建设也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
(2)环境设计
这里主要是指城市的生态环境设计。其主要思路是结合城市的规模、产业结构和布局,构建和优化城市的生态环境系统,包括林业、农业、水利等方面的建设,以提高城市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保障和促进城市的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3)住区设计
应用生态建筑原理对住区进行科学的生态规划设计,形成由生态型建筑和基础设施组成的人工环境以及包括文化、道德、法律和人的精神状况在内的社会生态系统。要利用节能、低耗、无污染的新型建筑材料,避免使用造成化学污染、危害身体健康的产品;要减少家庭能耗及废物排放,提高排放物的回收利用率;要应用循环经济理念、生态技术,实现对天然资源的完全利用和循环利用;要提高绿化率,优化住区环境布局。
(4)产业设计
城市是自然资源的主要消费者,是污染和废物的主要产生者。因此,如果城市能设计成少消费资源和少产生污染,就可在很大程度上接近生态化的目标。生态型城市的产业设计,应该有利于物质循环的完整性。从这点看,城市产业结构应该充分地多样化,围绕资源的充分利用形成产业链。当位于产业物质循环回路某一环节的企业难以获得正常回报时,为保障循环的进行,政府要给予补贴或其他形式的帮助。当然,这种循环可以发生在不同层面,如企业内部,企业之间,工业小区内部,在更大范围上,甚至可以考虑若干城镇或与大城市之间,围绕区域范围内各地资源(包括废弃物)的综合平衡、充分利用,实现分工合作。
按照建设生态城市的标准和要求来布置新产业,建立生态化的示范产业园区,构建由生态型科教产业、绿色产业、生态农业、生态旅游及相应的服务业组成的城镇生态经济体系。生态化的产业主要包括:生态农业、安全优质农产品深加工、生态工业、生态建材、可再生能源、生物医药、微生物、信息工程、软件开发、人才培训、文化娱乐、生态旅游与休闲等产业,以及科研基地、示范基地等。要把推行ISO14000认证作为生态型城镇建设与管理中的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
(5)景观设计
生态型城市的景观设计要与生态型城市的总体规划同时设计,不能把两者割裂开来,各搞各的。要把观赏价值与充分发挥生态功能效益结合起来,要与农村的田园风光、自然生态环境相协调,要把以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各类动植物为主的自然景观和以建筑、园林等为主的人文景观有机结合起来。
3 推进循环经济模式的示范点建设
(1)企业内部循环示范点建设
以唐山市重点工业产业的大型企业为示范点进行研究,探讨不同产业的企业实行循环经济的规律,通过流程再造,技术改造,管理现代化等有效途径,把这些大型企业建设成为各个产业样板,并对其经验进行推广,推动行业的循环经济的发展。
(2)工业生态园示范点建设
工业生态园建设是实现循环经济最重要的运作模式。工业生态园的示范点建设有两种形式,一是新建工业区,二是已有工业区。用循环经济的理论指导整体规划和设计工业生态园,包括生态产业链的设计,实现能流物流良性循环;区内生态环境设计,实现污染物零排放。对已有的工业区的主要任务是进行生态化的改造重建。
(3)矿区生态重建的示范点建设
按照循环经济以及生态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主要针对其地理特点,以建立矿区开采以及生态重建为一体,从生态,社会,经济三者效益的统一的角度规划设计生态重建示范点。
(4)农业生态园(村)的示范点建设
生态农业的建设是一种多层次,多结构,多功能集约经营的综合农业生产系统。它是林,牧,副,渔,加工等多产业的建设,并且是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如松生态学的新纪元——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实践[J].转型期城市生态学前沿研究进展,2000
[2] 张俊君,许学强,魏清泉国外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研究[J].地理研究,2005,(2)
[3] )周红路,郗洪波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生态化建设[J].大连大学学报,2002,(4)
篇4
关键词:生态城市;主成分分析;综合评价
“生态城市”是20世纪7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人与生物圈(MAB)”计划首先提出了“生态城市”这一概念。随着人口的迅速增长,工业化的深入发展,诸如城市的大气污染、水污染、垃圾污染、地面沉降、噪音污染;城市的基础设施落后、水资源短缺、能源紧张;城市的人口膨胀、交通拥挤、住宅短缺、土地紧张,以及城市的风景旅游资源被污染、名城特色被破坏等一系列问题日益突出。如何实现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的协调统一,就成为国内外城市建设共同面临的一个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因此,建设生态城市已成为城市之间竞争的焦点,许多城市纷纷加快了城市转型发展的步伐,把建设“生态城市”、“花园城市”、“山水城市”、“绿色城市”作为奋斗目标和发展模式。近年来,关于生态城市建设的研究成为国内外的热点话题。曾芳芳介绍了国内外“生态城市”的研究背景以及中外学者对其内涵的认识,重点阐述了国内外学者对其的研究理论,并提出生态城市建设的理论研究在生态城市评估方面的不足,为后期的生态城市发展理论研究起着重要的作用;李文君等以西安市为例,对西安市生态城市建设进行分析,为以后具体的生态城市的建设研究提供了借鉴等。商洛作为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主要水源地之一,加强对商洛生态环境的保护,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商洛市为研究对象,结合商洛市城市建设实际,构建商洛生态城市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等方法,深入探讨商洛市生态城市发展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为打造中国西部最美的山水园林城市规划提供建设性的意见。
一、生态城市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评价方法
(一)生态城市综合评价指标的选取本文指标选取主要是通过频度统计方法,参考关于生态城市评价的相关研究论文中的指标体系,结合商洛城市建设的实际,坚持科学合理、针对性强,反映生态城市发展本质的指标作为商洛市生态城市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进行科学评价,具体指标体系构建详见表1。(二)数据来源及评价方法指标体系所用原始数据来源于《商洛市统计年鉴》(2007-2016),城市环境质量报告书、统计公报、政府部门的调研数据等资料和相关文献资料、书籍、学术论文、研究报告等。本文拟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通过对城市经济、社会和环境3个子系统39个指标进行分析确定权重,综合评价商洛市生态城市发展水平。
二、商洛市生态城市建设水平的实证分析
生态城市建设的主要目标就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是一项涉及到经济、社会、人口、科技、资源与环境等子系统组成的时空尺度高度耦合的复杂动态开放巨系统的系统工程。因此,在生态城市建设过程当中,要以生态学理论为指导,充分考虑生态城市的自身特点,不仅关注生态城市的整体发展,还要关注城市社会、经济、环境子系统在“关系”上的协调。文章从经济、社会与环境三个子系统方面入手,通过SPSS19.0对这39个指标10年来的各具体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提取影响生态城市发展的因子,更好地为商洛生态城市建设规划提供参考。
(一)经济子系统生态化建设水平的影响因素
对经济子系统的12个指标通过主成分分析,确定两个主成分F1、F2,由表2分析可以看出各指标与各主成分之间的相关程度。第一主成分与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人均纯收入、人均GDP、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固定资产投资占GDP比重等指标相关程度较高,均达75%以上,且都是衡量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主要反映了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F1中尤其是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人均纯收入、人均GDP、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的相关程度高达97%以上,说明这几个指标在反映商洛经济发展水平上,对其影响更大。第二主成分主要与GDP增长率、一般财政预算收入增长率、旅游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等指标有一定的相关性,这些指标相比第一主成分指标,相关程度所占百分比较低,但是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又不可忽视。经济被视为一个城市、区域、乃至国家发展的“硬实力”,其发展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决定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因此,在建设生态城市的同时,要统筹好影响经济发展的基础指标和潜在影响力指标因子,才能为生态城市的建设提供更好的发展基础和动力。
(二)社会子系统生态化建设水平的影响因素
通过对社会子系统15个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确定三个主成分F1、F2、F3,由表3可以看出:第一主成分(F1)与人均保险费、在校大学生人数、城市化水平、卫生技术人员、医院床位数等指标相关程度较高,其相关程度都在90%以上,这些指标既是对城市功能建设、社会保障、教育医疗等基础设施方面的成绩的反映,同时也是影响社会生态化发展的主要因素。因此,商洛市生态城市建设中社会子系统生态化的发展要对上述指标不断优化和升级,有利于商洛生态城市的总体建设。与第二主成分(F2)相关程度较高的指标有:城镇恩格尔系数、农村恩格尔系数、人均城市道路面积等指标,主要反映了商洛人民生活质量和城市社保障水平,这是对第一主成分的有力补充,其发展程度必然对社会生态化产生重要影响。第三主成分(F3)主要是常住人口、人均生活用水量、授权专利数指标,其中关于人口的发展又是对经济、社会和生态发展等方面都起着巨大的影响。较多的人口可以为区域的发展提供充足的劳动力和消费市场;但是过多的人口也会对资源、环境保护等方面产生巨大的压力。所以,可以将第三主成分解释为人口质量与数量对商洛生态城市建设的影响因素。
(三)环境子系统生态化建设水平的影响因素
由表4可以看出,第一主成分(F1)与废气治理设施处置能力、城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工业废水排放量、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处置量、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等指标其相关程度达到75%以上,这些指标主要说明工业三废的处理水平及环境质量状况。同时说明在生态城市的建设中对生态环境的改善应重点放在工业三废的处理方面,不断提高生态环境质量。第二主成分(F2)与污水处理率、工业固体废物利用率、人均水资源量等指标有较大的相关性,说明商洛在生态城市建设过程中对水资源的保护及固体废弃物的利用程度。第三主成分(F3)与全年城市空气质量达标率等指标有关,主要反映了城市环境治理后的天气状况。通过分析说明,商洛生态化城市建设中对环境的保护不仅要注重工业三废的处理,同时还要兼顾水环境污染和空气污染保护防治,进而使商洛环境质量整体水平得到有效提高。
三、结论
生态城市建设的主要目标就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本文通过经济、社会与环境系统的实证分析结果来看,生态城市建设涉及到各个方面,商洛市生态城市建设不仅要注重整体发展水平,还要重视经济、社会、环境各子系统之间的协调发展,共同促进商洛市生态城市建设的步伐,促进商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通过经济子系统12个指标主成分分析得出:在生态城市建设过程中,经济生态化要把重点放在与第一主成分相关程度较高的指标(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人均纯收入、人均GDP、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固定资产投资占GDP比重)方面,主要反映在经济发展水平方面。但由于商洛地处秦岭腹地,自然环境复杂,基础薄弱,经济发展水平低。因此在生态城市化建设中应不断加强对外交流学习,借鉴成功经验,大力发展特色区域经济,不断提高经济发展水平,促进商洛经济生态化建设步伐。但与第二主成分相关的指标也不容忽视。通过对社会子系统的15个指标主成分分析得出:在生态城市建设过程中,社会生态化的重点放在与第一主成分(F1)相关程度较高的指标(人均保险费、在校大学生人数、城市化水平、卫生技术人员、医院床位数)等方面,不断完善城市功能、社会保障、教育医疗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促进商洛市社会生态化进程。通过对社会子系统的12个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得出:环境生态化重点要放在与第一主成分相关程度高的指标(废气治理设施处置能力、城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工业废水排放量、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处置量、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等方面。生态环境是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前提,随着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多,工业化发展的不断深入,商洛市环境生态化要不断提高对工业三废的处理及利用水平,合理开发利用各种资源,防治水污染和空气污染,优化生态环境,不断提高环境质量,确保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促进商洛市生态城市建设整体水平的提高。
作者:王高建 单位:商洛学院
参考文献:
[1]曾芳芳.国内外生态城市建设的理论研究[J].科技广场,2011(10)
[2]李文君;田巧娣.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生态城市建设综合评价———以陕西省西安市为例.经济视角(上旬刊),2015(1)
[3]周晓唯,王拓.陕西省生态城市建设评价指标体系[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9(6)
[4]赵维良,纪晓岚,柳中权.主成分分析在城市生态安全评价中的应用——以上海为例[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3)
篇5
【关键词】生态城市;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
一、淮安市生态城市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经济增长与环境压力矛盾突出
近几年,随着苏北地区的加快崛起,淮安市也进入了加速发展时期,但从实际情况来看,目前全市经济发展方式仍处于比较粗放的状态,经济增长还是以量的扩张为主,经济发展高投入、高消耗特征比较明显。传统工业在地区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仍然较大,资源消耗型企业数量多且分散,绝大多数企业处于产业链低端,结构性污染突出。
(二)基础设施建设与环境治理滞后
一是由于淮安市经济基础设施薄弱,加之个别县区领导干部认识不到位,全市不少地区相关配套设施缺位、资金技术人员缺乏,一些已建成的乡镇污水处理厂、垃圾中转站、医疗废水处理设施不能正常运转,无法达到设计处理能力要求。二是对于已经存在的污染情况,生态恢复缓慢。例如,目前洪泽湖总体水质劣于Ⅴ类,富营养化区域比较严重;清安河生物多样性指数显示为极贫乏,底质中无底栖动物生存,水质污染严重;市区环境空气优良率下降了2.8个百分点,且沙尘暴等不利天气对环境空气影响的天数增多;涟水、洪泽两县优良天数达标率有所下降;全市197家工业固废产生企业产生固体废弃物373.64万吨,工业固废综合利用量目前无法达到100%。这些都在增加环境压力的同时,使得淮安市整个生态承载力不断降低,值得引起足够的重视。
(三)生态投入相对不足
对照国家生态市的创建要求,淮安市还需要建设大量的环境基础设施项目,特别对于污水处理、垃圾处置和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等,需要巨额资金投入。而各级财政收支矛盾都比较突出,市场化运作空间不大,投入机制不够健全,这也是当前生态建设主要瓶颈。
(四)农村资源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冲突明显
淮安拥有广大的农村地区,拥有丰富的待开发区域和资源。随着苏北地区的不断崛起,经济建设的速度在进一步加快,农村建设活动自发无序情况加剧,土地开发污染、工业废弃物污染、城市生活垃圾转移污染、土地利用粗放等现象频发,使广大农村地区生态环境资源的保护与综合利用问题日显突出。
(五)公众环境保护意识比较薄弱
目前区域内一些企业随意排放工业废水,河道污染较严重。由于人们对水环境保护的观念淡薄,一些陈规陋习导致村镇生活环境的脏、乱、差现象较为突出。由于农村住房临河而建较多,尤其在城乡结合部,人口密度较高,河道成了一些人心目中“天然的垃圾箱”,导致河道淤塞、河水污染。二是区建设规划布局不合理,商住混杂,餐饮业、洗浴业、娱乐业扰民成为近年居民环境投诉的热点。三是农村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农药化肥对水环境的污染,还没有有效的控制办法;畜禽养殖污染仍十分突出,治理设施不配套,治理达不到要求。
二、淮安市生态城市建设存在问题的的原因分析
(一)经济因素
在苏北经济功能布局中,淮安市目前化工、钢铁、电子加工、印染等产业规模较大,加之近几年经济跨越与赶超发展的需要,资源的消耗和污染物排放持续猛增,即便企业均达标排放,污染物排放总量仍较大。同时,化工对水、空气的污染,电子加工对于空气、土地的污染,以及钢铁、印染等对于水、空气、土地的污染叠加,使得整个生态环境现状十分不容乐观。
(二)社会因素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镇人口增多,生活污水排放量增加,污水处理厂尚未投入运行,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外排,是影响区域水环境质量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城市建设力度的加大,旧城改造和新区建设过程中造成的地面扬尘,也是影响城市空气质量的重要因素。私家车辆的剧增,机动车尾气污染成上升趋势,在影响城市空气质量的同时,也导致区域声环境质量有所下降。
(三)周围发展环境影响
2000年之后,上海、浙东、苏南向苏中、苏北等纺织、化工、钢铁、冶金、制造等劳动密集型的传统产业加快向外转移。不少项目和企业因为苏北地区生产要素“洼地”不断涌入宿迁、淮安、连云港等地,这些产业在快速推动当地经济增长的同时,也使苏北各城市面临着污染同时加重的问题,周围环境集体趋向不良的形势。
(四)体制和政策的束缚
目前,我国现有的行政考核体系中, GDP、工业增加值、工业销售收入、实际利用外资、进出口总额等主要经济指标仍然是考核的重点,而污染防治、绿化率等指标则只是作为考核体系中无关紧要的一点出现。同时,加之今年宏观经济形势趋紧,为了保证经济增长,不少地区甚至要求严格检测用电量,想法设法增加工业用电,与节能减排和转型升级相违背。
(五)原有建设基础薄弱
淮安市生态化建设起步并不算早,传统产业发展已经在全市烙上了深深的印记,过去的许多项目、许多工程、许多措施都在不同程度上阻碍了生态城市的建设。但是,就目前的经济、技术实力而言,怎样才能把这种阻碍作用降到最小,甚至使之成为生态城市的有机部分,对于实现最终的生态化意义重大。
三、淮安市生态城市建设的主要举措与成效
淮安作为苏北重要的中心城市,有很好的生态资源优势,生态环境指数一直位居全省前列,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连续 5 年位居全省三甲。2010 年,淮安市成为全国第一个以新指标体系获得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命名的地级市,也是苏北唯一创成的城市,这也为生态城市建设打下良好的创建基础。淮安市“十二五”规划中再次强调未来五年四大目标之一――“建成生态市”,并相继采取一系列措施,生态城市建设得以全面展开。
(一)思想上高度重视,目标责任进一步明确
一是及时制定、颁布了《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实施意见》〔淮安(2011)41号〕和《生态市建设五年行动方案》,并在全市召开生态建设专题学习会。同时,专门成立了生态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和指挥部,主要领导任组长、各县区及24个市直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指挥部下设综合组、督查组、宣传组和专家组四个工作组,抽调市县相关人员10多人集中办公。各县(区)、各创建乡镇也都相应成立了生态创建组织领导机构。二是深入督查指导。各级政府签订生态市建设目标责任状,并逐县区逐乡镇调研督办。
(二)强化重点工程,推进生态基础设施建设
生态市建设是自下而上的系统工程,重点在县区,难点在镇村。一是以乡镇污水处理厂建设为重点的“碧水工程”取得突破。集中式有动力污水处理厂是创建生态乡镇“一票否决”内容。二是以生活垃圾处置体系建设为重点的 “洁净工程”扎实推进。洪泽县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一期工程已竣工运行,涟水县和盱眙县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已选定生活垃圾处置方式,涟水县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项目初步设计已通过了专家评审,淮安工业园区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已开工建设。三是以火电、钢铁、化工等行业为监控重点的“蓝天工程”稳步推进。出台了《关于实施蓝天工程改善大气环境的实施意见》,成立联席会议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加强机动车尾气、扬尘污染、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工作,建成了淮安市蓝盾机动车检测服务中心和金湖县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
(三)强化污染防治,保障生态环境安全
一是严把准入关。明确化工、印染、电镀、酿造等“两高一资”项目环境准入条件,严格控制钢铁、水泥、煤化工、铅蓄电池等产能过剩重点行业及涉及重金属行业建设项目,环评率达100%。推进专项规划环评、省级开发区回顾性评价以及乡镇工业集中区规划环评工作,全市8个省级以上开发区、5个化工园区全部完成区域环评工作。二是切实保护饮用水源。制定了《典型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划分方案》,在全市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设置一级保护区、二级保护区和准保护区。三是狠抓环境污染治理。积极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对20家重点企业进行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工业产值比重突破20%,工业企业基本实现环保规范化管理。
(四)发展循环经济,夯实生态发展基础
发展循环经济不仅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又能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从而减轻或消除了对群众健康和环境的危害。为配合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创建,淮安市就开展了全市范围内争创清洁生产企业的活动,进一步出台了《淮安市循环经济建设规划》。根据《规划》所提出的发展思路和重点工程,淮安市按照资源高效利用、废物循环利用的要求,大力开展循环经济试点,着力培育循环经济典型,以点带面推动全市循环经济的发展。同时,积极倡导绿色招商,发展清洁产业,实施“补链”工程,构筑面向共生的循环经济链。,对不符合地毯标准的项目与企业实行“一票否决制”,坚决不引进、不发展。而对符合投资方向、满足低碳要求的项目,开辟“绿色通道”,切实做好服务,从根本上减少碳和污染物的排放总量。
(五)强化环境整治,改善城乡环境
近年来,全市结合生态县、生态乡镇创建,大力开展农贸市场、河塘、集镇和村庄、道路、绿化、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等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全市城乡环境面貌有较大提升。全市累计投入8000多万元,对各创建乡镇农贸市场进行规范化整治;完成疏浚县乡河道366条1178公里,对344个村的1587个村庄河塘进行整治;完成造林面积5.2万亩,107个绿色示范村通过省级验收,清浦区、涟水县绿化整体县顺利通过省级验收;创建国家级畜禽标准化示范场6个,省级生态健康养殖示范基地106个,累计建成市级以上生态健康养殖示范基地220个;推广测土配方施肥510万亩,推广商品有机肥15万亩,化学农药使用量比上年同期降低3%以上;开展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全市已获“三品”标志588个,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种植面积占全市耕地总面积的70%以上。6.强化环保宣传,树立生态理念
通过开设各种专版、专栏、专题等,不断加大宣传力度,为生态市建设营造了强大的舆论声势。《淮安日报》开设“碧水蓝天、生态家园”等专栏,坚持舆论宣传,扩大生态建设影响。淮安广电总台组织开设《生态城市?美丽淮安》专栏,市、县生态办编发生态市(县)创建工作简报。组织开展了市级机关党员干部“奉献“十二五”、建设生态市”、企业帮扶镇村生态创建的“千企助千村 共建生态市”、“生态家园 你我共建 淮海晚报志愿者清洁里运河”、淮安区“建设绿色家园,共创生态楚州”绿色系列创建等一系列相关活动。
参考文献:
[1] 淮安市环保局网站.http:///.
[2] 齐芳燕.江苏省生态城市建设的指标体系构建与评价[J].工业技术经济,2010,(12).
[3] 王会文.生态城市的理论与实践思考[J].太原科技,20 0 3, (5 ) .
篇6
【关键词】生态城市;规划;设计;问题;要点
一、前言
当前,城市的环境问题已经成为阻碍城市进步的严重问题。居民的生活环境不断恶化,生态严重失衡,城市发展面临着极其严重的形势。
二、生态城市的相关背景
城市,是指人类通过已有的自然环境基础,进行以其为核心的建设,最终形成的人工生态系统。城市既是人类生活的主要场所,也是人类发展生产的主要场地。而生态城市则是指人类通过总结人与自然的关系,在探索的过程中提出的关于城市发展模式的最优状态。
当前,全球气候急剧变化,环境污染与能源危机并重,为了保障人类的长期发展,建设生态城市已经成为了世界和我国城市发展的最终途径。建设生态城市既是关乎人类发展的目标,也是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最终方式。一般来说,要想建设出生态城市,就需要根据城市基础,依据城市现阶段的发展情况,来订制有针对性的生态规划与管理制度。但就我国城市目前的发展来看,城市在规划时对于环境保护考虑存在短板,城市规划与落实执行存在很大落差,相关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并未得到完善与落实。这些都直接导致了我国生态城市建设的落后。同时,从我国的生态城市建设与国外的生态城市建设进行对比看出,我国在生态城市建设方面主要强调于城市规划,强调城市中生态功能区与生态用地结构的完善。
三、生态城市规划的表现形式
1、环境生态化
现代化的城市规划设计应该以保护自然环境为重点,平衡好环境影响要素与城市快速发展二者之间的矛盾,争取最大限度的保证城市绿色生态环境的前提下,谋求城市的协调发展。在城市规划时,应充分考虑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系统的相互融合,通过对土地资源的合理化配置,优化绿色生态系统结构,提高城市绿化覆盖率,从而有效治理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大气污染等环境问题,同时加大对固体废弃物的回收和再利用,创造人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
2、社会生态化
现代化的城市规划设计应加强对广大民众环境保护意识的培养,通过对生活环境的绿色生态建设,引导人们正确的生产生活方式,潜移默化的将环保意识和生态意识变成人们的自觉行为。同时,建立健全城市服务保障体系,提高现代城市的服务质量,缩小城乡差距,打造自然、和谐的人类生态环境,推进整个社会的生态建设。
3、经济生态化
城市生态规划设计不仅可以保证经济的生态化,还可以保证经济的稳步增长,提高经济发展水平,从而实现各种社会资源和自然资源的重复利用。同时,经济的生态化还可以加快绿色生态农业的发展,推进清洁能源的使用效率,从而有效减少工业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优化能源生产结构,使得可再生能源逐步替代现有的不可再生资源,推进经济生态化的快速发展。
四、城市规划设计中生态城市规划面临的诸多问题
1、首先,就是大气污染。我们知道,近几年来,我国各地都或多或少的出现过雾霾天气,尤其是工业相对集中的城市,雾霾天气已经严重影响到了人们正常的生产生活甚至危害到了人们的身体健康。因此,大气污染问题成为城市规划设计所面临的重大挑战与难题之一。
2、噪音污染.城市现代化建设和发展中,各种机械设备的创造和使用,特别是各类交通运输工具的使用,成为城市噪音污染的主要噪声源,对人、动物、仪器仪表以及建筑物等均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生态城市规划建设过程中,应通过有效措施,最大限度降低噪音污染对城市居民带来的危害。
3、水污染。我国虽然水资源丰富,但是由于人口基数大,又成为一个水资源短缺国家,同时水灾害频发发生,水资源水环境恶化研究,尤其是在我国人口不断增加、工农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对水资源环境造成了大量的污染,同时还得不到科学、合理的治理。所以,水资源污染问题也是生态城市规划所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
五、生态化城市规划设计要点分析
城市的管理者在进行城市的规划时,要精心做好城市生态的方方面面。真正实现城市的生态化目标,需要对城市文化、城市形象以及城市的独特风格等多方面进行优化设计。在生态城市规划中主要有三种基本设计,分别是:城市住区设计、城市产业设计以及城市景观设计。
1、城市住区设计
生态化城市规划方面城市住区的设计要包含四个基本原则,分别是:保障绿化率、提高生态技术应用水平、节能环保、合理布局。
(1)保障绿化率。在城市规划的实行过程中要注意保障绿化率,积极推广绿色植被的栽植,同时,加大对人工湖的建设力度,在居住区增加绿地面积,对居住区的房顶与墙壁实习绿化。在居住区内必须指定公共绿地的面积标准,敦促各单位坚决实行。
(2)提高生态技术应用水平。政府应鼓励生态技术的发明创造,对发明生态技术并有着良好效果的或者个人进行物质上的奖励,对相关科研单位进行补贴,加大对科研工作的资金投入。同时,在城市全面推广生态技术的使用,对起模范带头作用的企业或者个人进行奖励,建立相应的奖励制度。
(3)节能环保。对建筑材料的使用要严加规范,敦促建筑企业使用低耗材、无污染的建筑材料,坚决查处使用有毒建材。同时,应避免使用能够造成水污染、光污染以及化学污染的建筑材料,另外对放射性建材严加控制,避免在市场上进行流通。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规范,对建筑企业严加管理。
(4)合理布局。居住区要充分考虑到居住区的地理环境,对区域内的水资源、空气等多方面进行详细的调查研究,从长远目标出发,对住宅区的选择要进行科学的选址,避免住宅区处于工业化污染地区。
2、城市的景观设计
城市的景观设计要结合建筑与园林进行综合设计。城市自然生态系统具有自然性与科学性的特点,进行城市景观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到景观与建筑的有机结合。对空间天际轮廓进行详细设计,这是建筑景观设计的重要工作。在城市中进行街道景观的设计工作,对于整个城市人文素质的提高有着重要作用。高层建筑景观设计工作同样也非常重要,要进行应地适宜的设计工作。对于底层建筑景观要做好统一的规划,与街道所在商户进行协商解决。做好园林设计的重点在于是否具有符合城市特点的园林,充分利用好周围的水源。对园林公园要充分尊重民意,了解民意,促进人工园林与环境的融合。将城市的历史文化与现念充分结合,与园林融合共通,从而提升园林的艺术氛围与生态效益。也必须注意,园林设计之外要进行基础设施的建设。
3、城市产业设计
作为城市经济发展的发动机,产业的布局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城市的长远发展。城市产业应该建设成为具有先进生产力与先进生态文明的“排头兵”。城市的管理者要充分认识到本城市的工业发展状况,对本城市的产业结构有着深刻的了解,同时着眼于全国的工业发展情况,对本地区的产业发展进行统筹安排。在生态化城市建设中要以高科技、无污染、环保型企业的发展作为主力,支持与鼓励服务型企业的发展,大力促进教育、旅游等产业的发展。同时政府要对高污染企业进行治理,对于危害生态环境的企业要坚决进行关闭处理。
六、结束语
总之,我们要加强对生态城市的认识,在城市规划设计时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并将生态城市的理念注入到城市发展的主题思想中去。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生态性城市;建设规划;绿化;简析
1 生态性城市建设概述
生态城市是建立在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更深刻认识基础上的新的文化观,是按照生态学原则建立起来的社会、经济、自然协调发展的新型社会关系,是有效的利用环境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新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生态城市这一概念是在20世纪7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人与生物圈(MAB)”计划研究过程中提出来的,这一崭新的城市概念和发展模式一经提出,就得到了全球的广泛关注和响应。标志着人类社会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型的开始。“生态城市”概念以反对环境污染、追求优美的自然环境为起点,随着社会和科技的进步与发展,其概念与内涵也在不断扩展。生态文明城市不仅涉及城市的自然生态系统,如空气、水体、土地、绿化、森林、动植物、能源和其他矿产资源等,也涉及城市的人工环境系统、经济系统和社会文化系统。它是一个以人的行为为主导、自然环境系统为依托、资源流动为命脉、社会体制为经络的"社会-经济-文化-自然"的复合系统。从城市经济系统来看,既要能保证经济的持续增长,更要保证经济增长的质量,即要有合理的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和生产布局,使城市的经济系统和生态系统协调发展。生态城市要满足居民的基本需求。这不仅指足够的粮食和良好的营养,也包括住房、供水、卫生、能源消费等在内的舒适方便的生活环境。城市规模要同城市地域空间的自然生态环境和资源的供给条件相适应。生态文化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摒弃了人类自我中心思想,按照尊重自然、人与自然相和谐的要求赋予文化以生态建设的含义。一切文化活动包括指导我们进行生态环境创造的一切思想、方法、组织、规划等意识和行为都必须符合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生态文明城市具有和谐性,不仅反映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人回归自然、贴近自然,自然融于城市,更重要的是在人与人关系上。现在人类活动促进了经济增长,却没能实现人类自身的同步发展,生态城市是营造满足人类自身进化需求的环境,充满人情味,文化气息浓郁,拥有强有力的互帮互助的群体,富有生机与活力,生态文明城市不是一个用自然绿色点缀而僵死的人居环境,而是关心人、陶冶人的"爱的器官",文化是生态城市最重要的功能,文化个性和文化魅力是生态城市的灵魂。
2 生态性城市建设中的规划与绿化简析
2.1生态性城市规划简析
城市生态系统的生存与发展取决于其生命支持系统的活力,包括区域生态基础设施(光、热、水、气候、土壤、生物等)的承载力、生态服务功能的强弱、物质代谢链的闭合与滞竭程度,以及景观生态的时、空、量等的整合性。 生态性城市规划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水资源利用。在城市的市区需开发各种节水技术节约用水;雨、污水分流,建设储蓄雨水的设施,路面采用不含锌的材料,下水道口采取隔油措施等。并通过湿地等进行自然净化。郊区中需保护农田灌溉水;控制农业面源污染,禽畜牧场污染,在饮用水源地退耕还林;集中居民用地以更有效地建设、利用水处理设施。(2)能源规划。城市建设中需节约能源,建筑物充分利用阳光,开发密封性能好的材料,使用节能电器等;开发永续能源和再生能源,充分利用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制气。能源利用的最终方式是电和氢,气使污染达到最小。(3)合理的交通规划和发展。发展电车和氢气车,使用电力或清洁燃料;市中心和居民区限制燃油汽车通行;保留特种车辆的紧急通道。通过集中城市化、提高货运费用、发展耐用物品来减少交通需求;提高交通用地的利用效率;发展船运和铁路运输等。(4)绿地系统。打破城郊界限,扩大城市生态系统的范围,努力增加绿化量,提高城市绿地率、覆盖率和人均绿地面积,调控好公共绿地均匀度,充分考虑绿地系统规划对城市生态环境和绿地游憩的影响;通过合理布局绿地以减少汽车尾气、烟尘等环境污染;考虑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为生物栖境和迁移通道预留空间。(5)人居环境。城市的表现形式是社区的格局、形态,人作为复合生态系统的主体,其日常活动对城市生态系统的好坏起着重要作用。因此生态城市规划中强调社区建设,创造和谐优美的人居环境。(6)生态建筑。开发各种节水、节能生态建筑技术,建筑设计中开发利用太阳能,采用自然通风,使用无污染材料,增加居住环境的健康性和舒适性;减少建筑对自然环境的不利影响,广泛利用屋顶、墙面、广场等立体植被,增加城市氧气产生量;区内广场、道路采用生态化的“绿色道路”,如用带孔隙的地砖铺地,孔隙内种植绿草,增加地面透水性,降低地表径流。强调历史文化的延续,突出多样性的人文景观。(7)生态产业规划。生态产业是按生态经济原理和知识经济规律组织起来的基于生态系统承载能力,具有高效的经济过程及和谐的生态功能的网络型、进化型产业。它通过2个或2 个以上的生产体系之间的系统耦合,使物质、能量能多级利用、高效产出,资源、环境能系统开发、持续利用。生态产业注重改变生产工艺,合理选择生产模式。循环生产模式能使生产过程中向环境排放的物质减少到最低程度,实现资源、能源的综合利用。
2.2 生态性城市绿化简析
生态性城市绿化是城市建设科学化主要标志,在绿化规划和建设中需要根据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依法建立绿化经济体系。 由于城市绿化经济的三重性,要保证其健康发展,根据市场经济体制和城市绿化事业发展的新阶段,增加“依法治绿”的迫切性,必须依照国家和地方有关的法律法规建立园林经济体系。如文物法、规划法、绿化条例、风景管理条例、第三产业政策等,以及地方园林保护条例、绿化条例、古树名木保护办法等,以确保园林绿化的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2)城市绿化发展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城市绿化作为一种重要的环境旅游资源,对社会资本充满了吸引力。在城市园林工程建设上政府可建立园林建设保证金制度,进一步开放银行信贷政策,提供更加优惠的金融措施,加速城市园林景区的开发建设。政府财政可与银行联手建立城市园林建设的绿色通道和园林建设单位的信用档案,加强对园林专项资金投放使用的监管和宏观调控。政府的财政性投入可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环境保护等方面,而游乐项目及部分景区建设可引入社会资本、民间资本或利用外资进行投资建设。(3)绿化经济建设的特色化。城市园林建设要走特色化道路,有特色才会有生命力;有特色,才能确保城市园林的长效发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城市园林必须积极投入竞争之列,各园林单位要做大做强,应对城市园林的新发展与新挑战。
结语: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居住和生活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化发展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在城市建设中需要注重生态性城市规划和绿化,保证人们能够安居乐业。
参考文献
[1] 胡连海. 浅谈城市园林绿化经济管理趋势[J]. 当代生态农业, 2009
[2] 王茁. 风景园林与城市经济[J]. 中国西部科技, 2010
篇8
关键词:生态城市。建设;误区
现在我国各大中小城市在发展建设过程中,都打出“生态城市”这张牌,以扩大城市知名度。但在生态城市建设的实践中仍存在一些认识和建设上的误区,如果不排除这些误区,生态城市建设必然受到挫折,甚至有可能影响城市的正常建设和发展。这些误区主要表现在:
一、对生态城市概念理解的误区
许多城市政府进行城市规划与建设所追求的目标包括“花园城市”、“森林城市”、“园林城市”、“环境优美的城市”,有的甚至将这些城市形态简单地等同于生态城市,这些提法是单纯追求自然环境的美化,仅从自然环境角度考虑生态城市建设的片面观点。生态城市内涵模糊不清。
为此,我们要充分和深入地理解和认识生态城市,尤其要加强对内涵的理解,保证生态城市建设不偏离其本质。生态城市是不仅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还要在此基础上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而真正意义上的生态城市,其核心是人与自然的高度和谐,它有着综合性的内涵。
二、对生态城市建设区域的误区
我国某些生态城市建设忽视城市与区域密切相关的整体观念和城市周边生态环境系统的保护,追求的是小系统范围内的高效、经济和低污染,这种思维模式与生态城市建设的整体观念格格不入,属于局部的思维模式。体现在生态城市建设实践中就是更多注重城市区域,轻视农村区域。基础设施建设、公共财政的投入、社会保障重点在城市。而在城市的农村区域,在这些方面相当缺乏。对建设区域的误区,会导致生态城市建设的城乡发展不平衡。
国外生态城市建设的实践提醒我们,生态城市概念中的“城市”,不仅指城市化地区,还包括城市所有的乡村。既包括城市规划区的生态环境建设,也包括市域内农村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应强调城市与其周围地域之间动态的统一性。
因此,建议生态城市建设要城乡结合,统筹规划,重视城市间、区域间的合作。城市的发展需要乡村提供物质基础,如农产品、林木等,而乡村的发展则需要城市提供市场,所以城市与乡村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必须统筹规划,要强调城市间、区域间的分工协作、协调发展。
三、对生态城市建设内容上的误区
有人认为,生态城市建设的核心是“生态化”,认为要想生态,就必须回归自然,即克隆自然,加大城市绿化。城市绿地面积越大越好,广场越大越好。道路越宽越好,城市越大越好,楼房越高越好,将城市的生物多样性简单地等同于植物种类的多而杂,认为生态住宅区的标志就是高绿化率等等。这是对生态城市建设内容上的误区。生态城市建设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环境优异,宜于人类居住,但单纯的环境保护并不是生态城市建设的全部。
生态城市建设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涉及城市建设的工业、农业、能源、交通、建筑、绿化、通讯、环保等方面。生态城市建设要求城市发展必须与城市生态平衡相协调,要自然、社会、经济复合系统的和谐,尤其是要建立生态产业,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四、对生态城市建设模式的误区
在我国的生态城市建设实践中,有的地方不顾自己的实际情况,而是简单地照抄照搬有些地方的建设经验,结果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这是对生态城市建设模式的错误认识。
我们要清楚地认识到,在探索建立生态文明的进程中,各城市资源状况不同,社会进步程度不同,产业基础不同,也就决定了各自选择的发展方式和途径不尽相同。也就是说,建设生态城市并没有固定的模式可循,必须在符合生态城市的指标要素内,按照科学规律,根据城市发展特点及生态特点,确定生态建设的内容,只有这样,生态城市建设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生态,城市也才能宜居,也才具有了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无论采取什么模式,生态城市建设都必须以实用性和可操作为前提,而且对本城市要有明确的可操作性目标。
五、对生态城市建设机制的误区
篇9
深圳市毗邻香港,两地不仅经济、社会合作密切,政府间互动交流也很频繁。面对环境污染问题,深圳市积极学习、借鉴香港地区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先进理念、技术和污染控制经验,同时结合自身实际,推进治理创新,构建了一系列环境保护制度和考核评价体系,强化正向激励和反向约束,引导多元力量参与生态城市建设,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
生态城市建设也要借鉴其他地区的成功做法,总结自身的经验教训,推进生态治理创新,开发新的治理工具和手段,提升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成效。生态建设具有显著的正外部效应,必须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政府主Р⒉灰馕蹲乓簧令下就可建成环境友好型生态城市。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都很重视环境保护,然而,雾霾天气、水体污染、垃圾围城却仍是很多城市挥之不去的政策议题。严峻的现实表明,推进生态城市建设,改进城市环境,离不开治理创新,离不开有效的政策手段和行动路径。
首先,生态城市建设需要科学分析城市发展面临的资源和环境短板,合理规划布局重要基础设施和重大建设项目。生态城市建设涉及到经济、社会、人口、资源与环境等多个子系统,要求彼此之间高度耦合、协调发展。其中,重要基础设施和重大项目建设对城市发展具有导向和路径依赖作用,一旦决策失误、导致发展失衡,城市将不得不付出巨大代价。深圳市在十年前提出了“生态立市”战略,在城乡发展规划中,注重研判资源和环境的短板,守住生态底线,保护生态环境,合理布局重要基础设施和重大项目,留住青山碧水,打造美丽海湾海岸带,建设宜居生态城市。
其次,生态城市建设需要明确重点发力点,选择优先行动领域,确保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生态城市建设涉及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牵涉到方方面面,在规划时应突出重点,明确优先行动领域,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城市生态建设。不同城市的地理区位、资源禀赋、发展阶段存在差异性,建设生态城市需结合自身特点,选择合宜的行动领域。深圳市以大气质量提升、水质提升、公园绿地建设为重点,实施大气环境、水环境、绿化美化三大提升行动,通过控制污染物排放、全面禁行黄标车、扶持新能源汽车、健全区域大气环境质量检测污染预警体系、完善污水处理厂布局、推进公园绿地与生态绿廊贯通等一系列举措,促进城市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力求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双赢”。
最后,生态城市建设需要发挥多方行动主体的作用,构建多方参与、合作治理格局,从而形成合力。传统行政管理将政府视为唯一的责任主体,凡事由政府包办。随着公共事务的复杂化,单纯依靠政府力量已经难以有效应对各类公共问题和挑战。提升公共治理能力,改进公共服务供给,需要动员企业和社会的力量,构建跨界运作机制,发展合作和伙伴关系。深圳市在这方面进行了积极实践。一方面,积极宣传绿色发展理念,倡导低碳生活方式,引导整个社会增强环保意识,营造支持生态城市建设的良好氛围;另一方面,市政府提供政策优惠和财政支持,引导企业加大技改力度,支持低碳节能产业发展,依托社区组织开展各类环保志愿活动,引导市民从自身做起,参与环境保护和低碳生活,为生态城市建设添砖加瓦。
总之,生态城市建设是城市治理的持续过程,它没有终点,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建设生态城市既要利用新技术,也要推进政府治理创新,既要确立阶段性的目标任务,也要创新治理手段和工具,提升执行力,确保政策措施落到实处,让老百姓能够看到改进、看见成效。
篇10
关键词:生态经济城市;对策
中图分类号:F062.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16-000-02
吉林省是我国继海南省之后第二个生态省建设试点省份。在建设生态省的过程中,从全省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出发,吉林省提出在全省范围内建设生态经济城市,把建设生态经济城市作为加快城市发展和推进城市化进程的具体模式。
松原市是吉林生态省规划建设的几座大型的生态经济城市之一,其生态经济城市建设不仅关系吉林生态省建设的全面实现,同时作为松花江沿岸大城市之一,对松花江生态环境建设,对下游城市与区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松原市距长春、哈尔滨等大都市较近,建设生态城区和生态农业可提供绿色食品和服务,因此,松原市生态经济城市建设对带动辐射吉林西部经济发展生态建设也具有重要作用。
一、松原市发展概况
松原市是1992年6月6日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的地级市,处吉林省中西部,松嫩平原南部,坐落在松花江畔。辖扶余县、前郭县、长岭县、乾安县和宁江区。全市幅员面积2.2万km2,占吉林省面积的12%。其中市区1239km2,建成区面积32.0km2,全市人口273.53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69.4万人,市区人口50.45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30.96万人。松原市石油资源丰富,是我国油田之一,年产石油400万t。农牧业资源、旅游资源在吉林省占有重要的地位。已基本形成石油、石化工业主导的包括电力工业、农产品加工业等产业群。
2013年GDP1650.48亿元,占全省比重为8.0%,在全省8个地市中居3位,人均GDP56500元,居全省第4位。经济总量较小,综合实力弱,发展经济任重道远。
二、自然生态系统现状分析
1.气候与水文特征
松原市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降水量在400mm至500mm之间,全年多风,年平均风速3.4m/s。市境内江河纵横,以松花江、嫩江、第二松花江、拉林河、查干湖、大布苏泡闻名,第二松花江穿过市区,最大流量6750m3/s,最小流量63.3m3/s,最高水位134.96m,最低水位129.93m。
2.城市用地与绿化建设
松原市区以松花江为界,分成南区、北区两部分,南区滨江行政中心面貌已初步形成,由于近几年城市建设的重点投入在南区,南区的基础设施条件相对较好。南区、北区城市面貌差异较大。松花江近2km宽的河滩对南区和北区的沟通造成障碍,目前只有一桥连通南北,而且第二松花江在城区岸线多处于原始自然状态。
城市用地中,居住用地、工业用地和公共设施用地分别占49.49%、16.78%、16.41%。由于石油化工城市的性质,油田的采油设施如输油管线、储油罐以及高压电力线在城区布局混乱,工业用地与城市其他用地混杂,对周围环境有一定污染,影响了城市整体景观风貌。
建市以来,城市绿化得到初步发展。目前城区绿地60.4hm2,仅占城市用地的1.92%,人均绿地1.54 m2,建有森林公园、滨江公园,但园景质量均较低,对游人的吸引力不强。
3.环境质量状况
总的看来,环境质量总体上保持稳定,局部地区和个别环境指标有所恶化。
水环境质量得到改善。第二松花江流经市区,流域污染得到初步控制,城区江段水质控制在国家四类标准以内,出境水控制在三类以内。嫩江、拉林河、查干湖水质好于三类水体标准。地下水基本符合国家地下水标准。
市区空气质量有较大改善,全年大部分时间保持在国家二级标准以内。总悬浮颗粒物(TSP)、降尘,NOX 和SO2等指标都在合理范围。大气降水PH年均值在中性范围内,还未出现酸雨现象。
城区声污染基本得到控制。目前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和交通干线噪声平均值控制在59分贝和69分贝以下。
4.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
总的看来,目前,松原市的生态环境问题主要在于园林绿化水平低、城市环境污染、“二松”松原段综合污染和生态破坏四个方面。
(1)园林绿化水平低。主要表现在:城市人均公共绿地少,绿地分布不均匀,不成系统,城区绿地建设未能与城市同步、协调发展,滞后于城市化进程,城市的园林化困难,城市的绿地和生态环境出现严重不平衡。其次市区防护绿地实施缓慢,基本没有形成防护绿地,工业区与生活区之间及铁路两侧没有隔离带,对城市的环境影响较大。
(2)城市环境污染仍较突出。取暖期大气煤烟型污染仍比较严重,而且随着机动车数量的增加,机动车尾气污染急剧上升。噪声扰民事件时有发生,城市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得不到有效处理,生活垃圾以填埋为主,污染比较严重。
(3)生态环境仍在恶化。水土流失严重,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使土壤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少数乡镇企业给农村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局部地区生态环境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
(4)“二松”松原江段水域受到综合污染。上游来水污染较重,畜牧场对照面石油类、六价铬、非离子氨、高锰酸盐指数等指标时有超标。市区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污染“二松”水质,特别是近两年“二松”流量下降,排放的污染物在短期内不能显著消减,加之环境基础设施滞后,给城区江段水质造成的污染难以控制。
三、城市社会经济系统现状分析
1.城市社会子系统
城市社会子系统的持续发展以及与城市生态、经济系统协调发展是生态经济城市发展重要内容。由于城市建设时间短,目前松原城市社会子系统呈现出与城市持续发展仍不协调。
目前全市的城市化水平为24.9%,市区50.45万人中,仍有近20万的农业人口,占市区人口的39.6%。总的看来,城市化水平低,城区就业程度不高,失业、下岗人数比例较大,农村有大量的剩余劳动力。由于产业结构调整和市场经济不断深入发展,企业下岗人员增多,登记失业率超过5%,还有大量的隐性或半失业人员,就业和与失业的矛盾突出。市域范围内还存在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急需向非农业产业转移。
城市居民环境意识不强。城市生活垃圾、污水随处倒放现象经常发生。人们对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认识仍需很大提高。传统思想对生态文明建设起到一定的消极作用。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非主流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在某种程度制约着城市可持续发展。
2.城市经济子系统
城市经济子系统是城市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目前松原市经济总量仅占全省的8%,城市经济总量不大,经济运行以粗放型为主,节约型、环保行经济及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仍建立起来,严重制约了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013年松原市区GDP为1650亿元,三次产业产业结构比为7:72:21。重工业比例高达99%,城市经济结构单一,主要以石油和天然气开采、石油加工及炼焦业为主。主导产业中,石化工业以外的产业部门比重低,石油和石化产业链条较短,企业科技含量不高,附加值低,品种少,与其他关联程度较低,地方工业企业规模偏小。在所有制结构中,国有经济占绝对优势,个体私营经济比重低。第三产业在规模、设施上缺乏层次性,新兴第三产业,如:金融服务、科技咨询、生态旅游、房地产业等水平较低,地方特色不明显,产品吸引力和竞争力不强。
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意识薄弱,产业开发活动造成的生态资本损害带有普遍性,石油开采、石化工业、农牧业发展和环境保护及生态恢复与重建矛盾突出。城市经济与所属县镇经济联系不密切,尚未形成与松原市域农、畜牧业产业开发基地相联系的龙头加工企业,致使全市农牧业产业化水平不高,城市工业经济欠发达。
四、生态经济城市建设的对策与管理措施
1.发挥政府的主体作用
将生态经济城市建设和管理纳入法制轨道。实行城市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建设,以优化城市发展软环境为目标,把生态经济城市建设纳入法制轨道,并制定相应的生态产业、生态文化与生态环境建设法规和相关政策,建立健全政策法规体系。加强组织领导,加大执法监管力度,严格执法队伍建设,完善执法和执法监督机制,保证生态经济城市的目标实现。
2.制定生态产业开发政策,建立生态产业开发的技术支撑体系
鼓励新兴生态产业、生态文化事业及生态环境保护项目在拟建的工业园区落户。制定生态产业项目优惠政策,同时建立生态技术推广中心,负责提供技术咨询、人员培训,生态与环保产业开发技术信息,推广生态开发技术,提供良种、有机复合肥料及生物农药的产品信息等。
3.实行“环境影响评价”、“三同时”管理
对新建的生产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严格要求主体工程和防治污染设施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避免在城市发展的同时,产生新的污染 。
4.加强城市环境绿化,建立城市绿地系统
生态经济城市首先要是绿化水平很高即具有“生态美”的城市。提高全市绿色化水平,注重城市公园、森林、绿色社区建设。
5.加强与周边地区合作,改善城市外部生态环境
区域生态环境的改善是生态经济城市建设的必要保证。松原处于吉林西部农牧交错带,生态脆弱,应积极加强与周边城市协作,营造良好的区域大环境。
6.制定有效的人口集聚政策
按照人口向城市集中、工业向产业园集中、土地向种田能手中集中的“三集中”原则,通过政策手段,加快城市化进程,利用城区集散功能强的优势,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加快土地流转制度改革,促进土地向种田能手中集中,实现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集中。
参考文献:
[1]扬小波,吴庆书.城市生态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2]黄光宇,陈勇.生态城市概念及其规划设计方法研究[J].城市规划,1997(6):17-20.
[3]石山.运用生态经济思想建设新型城市[J].呼和浩特科技,1994(2):7-9.
[4]朱铁臻.“生态经济市”:未来城市的理想模式[J].经济工作导刊,2000(3):14-16.
[5]王祥荣.生态与环境―城市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环境调控新论[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
[6]黄肇义.国内外生态城市理论研究综述[J].城市规划,2001(1):5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