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价值观范文
时间:2023-03-15 01:58:5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社会价值观,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儒家哲学是中国传统哲学的主流,对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影响极为深远。而价值论思想是中国传统哲学的核心。那么儒家道德价值论可以说是中国传统哲学的核心之主导,而孔子的思想却是儒家思想之原典、源头所在。孔子的思想经孟子、荀子继承和发展,董仲舒等弘扬和尊独,宋明理学各派的阐释和复兴。孔子的思想一直被统治者奉为正宗学派,作为统治思想,孔子本人也被推崇为“大成至圣先师”。
孔子所生活的时代是一个“礼崩乐坏”、诸侯混战的时代,所处的社会是一个“天下征战自诸侯出”、“八佾舞于庭”(《论语•季氏》)的环境。而孔子又是一个博学多才、畅怀大志的“弘道”之人,面对乱世,他主张道德、经济、政治等价值相结合,以达到复礼的地步。而他在社会价值观上一系列的观点思想影响是深远的,其提出的仁义道德对于治理国家、巩固政权、统治人民的价值功能思想;提出关于仁义道德是维持人类社会的根据,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根本条件。以道德作为社会的支撑、以正名作为社会的原则、以“庶、富、教”作为社会的条件、以“修己安人”作为社会的宗旨。这一系统的社会价值观在当时虽没有被统治者所充分利用,但其思想价值却是深远而重大,这一思想也被后世一直继承发展并推崇。其其中的意蕴很值得我们反思。
一道德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最根本的支撑
一个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是需要内在的动因和外在的动力的结合并促动支撑的。而其社会的发展无外乎需要四个基础:经济基础、社会制度、军事力量以及精神文化。正是这四个方面构成了一个社会的存在发展的支承点。离开这四个支承点,一个社会很难得以维持和发展。
在中国传统思想中,一个始终存在的理念就是把道德与政治相结合,以道德来指导社会生活和国家政治的贯彻。孔子在这点上是这一思想的发创也表现尤为突出。在孔子的思想里,社会存在发展必然需要经济、军事、制度以及的道德的支撑,并认为道德是最重要最根本的支承点,也是核心和主导。
《论语•颜渊》“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在孔子看来,任何人的生存、任何社会的维持、任何国家的存在,是需要先具备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生活资料的,“足食”是满足最基本的生存需要;但同时作为一个国家尤其是在战乱纷争的时代,要想不被欺凌和侵略还必须拥有强大的军事力量,“足兵”是维持最基本的存在;再加上拥有一套完善的社会制度,“使民以时”,在中国这样的以农立国的农业大国,其国家经济就是农业经济,而其发展的条件是必须要具备一个完善的制度来保证“使民以时”的,从而促使人民安定生产而粮食充足。
但在孔子心目中,认为一个社会、国家光具有丰富的经济基础、强大的军事力量、完备的社会制度仍然不够,而最根本最重要的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核心、主导是“信”,是“仁”之贯彻,即是仁义道德要在社会生活得以贯彻、得以普遍。只有这个核心之支撑才能让一个社会、国家真正得以生存与发展。
孔子认为只有道德才能够做到“尚贤”,只有统治者具有仁义道德才能表率、感召人民,才能更好的统治,才能“子欲善而民善之”,“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上好礼则民易使也”。只有道德作为社会的原则才能治国平天下,“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论语•为政》)只有道德才能使“民信之”,只有道德原则的贯彻,才能够是整个社会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社会才能安定、稳定。
在孔子的社会价值坐标中,仁义道德是高于其他社会支承点的,高于一切价值。道德高于生产、经济、利益、军事、艺术、宗教等等。早整个价值体系里,仁义道德是处于最高的层次,居于最上的地位。
孔子身怀救世之情怀,一方面为社会的存在发展寻求到其支承点的所在,认为社会的存在发展是建立在经济基础、军事力量、社会制度以及道德精神之上的,而且在另一方面还同时把道德做为社会的最根本的支承点。这一思想具有着很重要的意义,也是以后的统治者当作统治国家的思想发扬广大。
二正名主义是社会存在发展的最基本的原则
孔子所处的时代和社会环境让孔子感到一个社会的存在发展需要有支承点之外,还需要正名定分,认为“政者,正也”。他目睹当时各种制度的崩坏且人伦失常,他认为当时各国之所以出现“子弑父、臣弑君”、“天下征战之诸侯出”的状态,是因为名分不正、人伦不常,而解决这个问题的途径就是要“正名”,要“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论语•颜渊》)。
《论语•季氏》中记载“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认为如果“名不正则言不顺”情况继续发展下去,就会导致一个社会的崩溃。所以应该要“克己复礼”以正名。
一个社会的正常发展应该需要一个明确贯穿于整个社会领域的原则,孔子面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就是认为这个原则就是“正名”。子路曰:“卫君待子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论语•子路》)在孔子看来,只有正名,才能挽救秩序的崩溃,促进周礼的复兴;也只有正名,才能恰当的运用刑罚,制止邪说暴行的产生和流行;只有正名,才能使得一个社会得以正常的发展。
在孔子的理想中,一个美好的社会应该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人伦有常的,应该是“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论语•公冶长》)的社会,而贯彻这样的社会的最重要的原则就应该是“正名”。通过正名字、定名分、寓褒贬来使得整个社会处于“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男女有别,长幼有序”的状态,使得每个社会成员能够各司其职、各安其分、各敬其事,做到“在其位谋其政”。
孔子这一思想也是给后世之影响深远且重大,后来被董仲舒等发扬广大,且一直被后世的统治者作为治世的重要原则。另这一思想对于人们的正常人伦也有着重要的意义,给人伦的正位提供重要的原则。
三“庶、富、教”是社会存在发展的最重要的条件
在中国传统思想里面,一个社会的良好模式莫过于人口众多、生活富裕、道德文化发达。而这把人口众多、人民生活富裕、人们道德高尚三者并重是孔子。
在春秋时代,儒墨道法等都在寻求着一个社会的良好发展模式,而其中大多都认为人口是十分重要的资源,因为在当时,无论是作为生产力最重要的主体还是作为军事力量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人都是不可缺少的因素。可是在当时的情况,人口众多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强盛的标志之一。孔子也看到这一点,并认为社会存在和发展、国家兴盛和强大,首先应该要惠政于民以发展人口。而在当时发展人口有两条途径:一是使本国人民安居乐业,生儿育女,从而繁殖人口,另一个就是通过本国的各项惠民政策使得其他地方民众来到自己的邦国以增加力量。而在孔子看来对于发展人口的具体举措就是《论语•子路》中记载:叶公问政。子曰:“近者悦,远者来。”近者悦是因为国力强盛,人民安居乐业,生活蒸蒸日上;远者来是因为声名远扬,吸引外地人才。朱熹说得好:“被其泽则悦,闻其风则来。然必近者悦,而后远者来也。”(《论语集注)卷七)所以,首先是要为人民谋幸福,增强国力,使“近者悦”。使得本国的人口得以安居乐业。其次就是广开言路,知人善用以“尚贤”,使得外地人才闻风而至。
孔子在看到人口因素的重要性外,还主张应该惠民爱人,使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得到改善、富裕起来,因为在孔子思想里一个社会真正的兴盛不是作为君王和官员的富裕,而应该是百姓人民之富裕。《论语•颜渊》:“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此是孔子弟子有若答鲁哀公所问“年饥,用不足。如之何”时所言。也即是发挥孔子“政在使民富”(《说苑政理》)的儒家思想。孔子认为,民富在于薄税敛“诗云:‘恺悌君子,民之父母’,未见‘其子富而父母贫者也”(同上)。孔子认为一个社会要想长足发展必须要“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择其可劳而劳之”、“因民之所利而利之”。要仁民、富民,主张限制对人民的剥削、压迫,应该使人民在一定程度上富裕起来,这样一个社会才真正谓之发展,一个国家才得以有强大的民众基础。
在注重人口因素和人民生活的问题上孔子还看到了精神文明和教育的重要性。物质生活的丰富固然能够带来精神文化的进步,“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管子•牧民》);但同时在另一方面物质生活的丰富往往也伴随着道德的沦丧,“饱暖思欲”,随着物质财富、享受欲望在不断积累和增加,“者富,多信者显”,贪婪,自私狡诈,阴险毒辣等现象也随着增多。孔子正是看到这一点,所以提出在“富”的基础上发展精神文化的建设和对人民的“教之”。在这一点上,孔子可以说极其睿智、眼光长远的,极大地超出了当时各家学派有识之士的思想。孔子一生从事教育事业,培养出众多之人才,他深深的看到了精神文化的塑造、教育对于人民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子张问于孔子曰:“何如斯可以从政矣?”子曰:“尊五美,屏四恶,斯可以从政矣。”子张曰:“何谓五美?”子曰:“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子张曰:“何谓惠而不费?”子日:“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择劳而劳之,又谁怨?欲仁而得仁,又焉贪?君子无众寡,无小大,无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骄乎?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子张曰:“何谓四恶?”子曰:“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论语•尧曰》),认为作为统治者应该要加强精神道德的塑造,要进行对人民教育宣传,要使得“民信之”。
而且孔子把“德”与“礼”作为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认为对人民要“道之以德,齐之以礼”,要做到以“礼“统摄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切,“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可以说孔子是有机地把社会发展的三个基本条件:人口因素、生活水平和精神信仰结合统一起来。他看到了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往往会伴随着道德沦丧的现象,这就需要进行道德文化建设。这一思想也值得我们今天所借鉴。
四修己安人是社会存在发展的最主要的宗旨
孔子一生中以君子具有“仁“之品德是为“成人”。而“仁”的内容却包含多重,但无论是“克己复礼为仁”、“仁者爱人”还是“忠恕”之道,映射到社会领域那就是“修己安人”的价值观。
《论语•*宪问》: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
孔子怀着“修己安百姓”的终极情怀,而落实这“修己安人”的社会宗旨。在他看来,通过”修己“而达到“安人”的目的,进而起到改变社会的作用。“安人”是经世之道、治世之道。可以说安人之道体现了孔子的强烈社会历史责任感。
在孔子的思想中,济世救民的社会最高宗旨是子贡所提出的:子贡曰:“如有博施於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於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论语•雍也》)在孔子看来,“博施於民而能济众”是最高的社会宗旨,是达到“仁”的最高境界“圣”了。在孔子肯定“博施於民而能济众”为圣境的同时并认为其落实到社会生活层面上就是“修己安人”。而“修己安人”这一社会宗旨是通过“为仁由己”从而“能近取譬”般推己及人,由“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忠恕之道落实的。
孔子认为“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述而》)十分重视主体的作用,通过自我修养,“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自律的方法,来大到”仁“的境界。然“为仁”、“修己”的内省、自律截是为“立人”、“达人”进而到“安人”的目的。孔子带着“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舍生成仁之信念,怀着“博施於民而能济众”的终极情怀,把“修己安人”作为社会存在发展的最主要的宗旨,并认为通过“内省”自律达到“修己”进而“立人”、“达人”、“安人”,实现“老者安之,友者信之,少者怀之”的价值理想。
孔子这一思想后来在《大学》中被进一步发展为“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条目的思想。也说明了孔子这一社会价值观对后世影响深远并被后世发扬成重要的社会宗旨。
五孔子社会价值观的当代意义
孔子的思想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源头活脉,礼乐文明的重要依据,价值观念的是非标准,伦理道德的规范所依,构成了中华民族的基本精神价值。而孔子一生对社会进行了全方位的探索,其社会价值观为后世治国治世提供了重要标准和规范,也是值得我们现在探索和寻思的。
一个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必然离不开其系统的社会支承点结构;也离不开社会本身各项条件的存在;另作为人与人所结成的社会必然要有重要的原则和主要的宗旨,而人与人关系的调整一方面需要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个体发展,另一方面又同时要注重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互助,而这就需要既要明确人伦,使得各得其位,还要人际关系是互利双赢,从而使得一个社会得以正常健康有序的发展。
而目前的中国社会正处于经济转型、社会转轨的时期。一方面社会发展迅速并取得一定的成绩,经济取得巨大发展,物质资料得到极大丰富,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提高,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也取得一定的成就;但另一方面,目前社会问题还比较众多,矛盾还比较突出,金钱至上、信仰缺乏、精神空虚、职责不分、权责不清等等一系列现象尚存在严重,而这些都严重的影响了社会的正常健康有序的运行和发展。这也就需要我们既要从现实状况寻找原因,同时还要充分寻求传统文化中的积极因素尤其孔子的社会价值观来匡正人心的迷失、精神的迷乱、信仰的缺失,要充分发扬其中的理念和经验来为我们社会的发展所提供理论上的指导。
【参考书目】
1赵馥洁著:《中国传统哲学价值论》,陕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2赵馥洁著:《中华智慧的价值意蕴》,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3赵馥洁著:《价值的历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4张岱年著:《中国伦理思想研究》,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5匡亚明著:《孔子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6钱穆著:《孔子传》,三联书店2005年第2版
7王恩来著:《人性的寻找—孔子思想研究》,中华书局2005年版
8李中华主编:《中国人学思想史》,北京出版社2005年版
9齐冲天等编译:《论语》,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0年版
10【美】•顾立雅著高专诚译:《孔子与中国之道》,大象出版社2000年版
【注释】
赵馥洁著:《中国传统哲学价值论》,陕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9页,第2页
道德高于一切价值问题详见赵馥洁教授所著的《中国传统哲学价值论》一书中关于儒家道德价值论的阐述。
(朱熹注为:“民富,则君不至独贫;民贫,则君不能贫。有若深言君民一体之意,以止公之厚敛,为人上者,所宜深念也。”(《论语集注》))
篇2
论文关键词:DV 新媒体 大众信息传播 社会价值观
电视传播学从上世纪中叶到上世纪末相继走过了“魔弹论”、“有限效果论”和“受众上帝论”。本世纪初,以诸多新媒体与大众结缘为标志,传统集约型媒体将终端用户作为传播概念上的“受众”时代已告结束。伴随而来的是,越来越多的“受众”在占有一定新媒体资源后,俨然也可以成为信息传播的“信源”。这种大众信息传播从新的角度看,更富广域性、交互性、综合性和社会价值性。因此,我们将它看作媒体传播的信源论时代。
DV是网络、多媒体、手机、移动电视等一系列新媒体家族中的一员。从功能特性上说,DV与诸多新媒体一样,明显地具有个体性、广泛性和交互性,因而,它也就拥有了信息传播的信源性。
一、DV的社会化普及
DV原本只是数码视频摄像机(DigitalVideo)的英文缩写,是数字新技术的代名词。在它与大众媒体融合的过程中,因机身轻巧、操作简洁、携带方便、性价优廉而倍受人们的青睐,逐渐由专业设备变为家用产品,进而在社会发展中形成一种特殊的潮流需求。
DV的普及与DV作品的问世,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起初,DV作者只是把“活动影像”用于家庭生活或小众传播,出现了信源广大、信道狭窄和信宿缺失的现象。此外,其绝大多数作品是对生活原态接近真实的记录,所以,DV从被引进到使用都与大众生活的土壤密不可分。随着DV普及率的提高,部分DV作者基于对文化的诉求、新闻的热爱以及艺术的兴趣,试探性地将创作视角延伸至一些社会问题中,以拓展DV的传播范围和发展走向。
DV的盛行与作品的草根性,使它的源发根基从一开始就未建立在某种理论或某种概念之上,导致DV的发展基本上是漫流的,取向目标是多元化的。
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主流媒体的介入使DV的社会化普及受到了广泛关注。电视媒体开始大胆试播DV作品、增设DV专栏、引入竞赛机制,为DV的传播开辟了一个主流传播渠道。诚然,电视媒体的这种做法并非全部认可DV的低质量信号和低制作水平,其最大的契机莫过于人们对社会生活的贴近以及DV持有人总体信源的广度。
二、DV及其作品的特性
上文中提到DV创作没有理论和形式规则在先,但任何一种传播媒体都有其自身的规律与特点,DV也不例外。
(一)数字性
DV最为大众认可的是它所记录的数字特性。DV的数字化,彻底消除了原作与复制品的界限,方便了DV文本的修改与补充。DV与宽带网的数字结合,使它可以摆脱传统媒体的推广渠道,另辟蹊径以构筑自我话语壁垒。
(二)大众性
作为一种新兴的数字影像形式,DV没有媒体单位的归属,其轻便灵活的性能使之可以进入专业媒体所无法顾及的角落,极具亲和力地深入百姓生活当中,多角度地捕捉最真实的画面。
(三)社会性
DV爱好者来自社会各个阶层,分属于各个行业。他们用DV记录着周遭的环境和事态,用画面语言传达着所视所悟,又因社会身份的不同,在DV创作中或多或少地体现出职业特征。
(四)个体性
DV设备私人化的特点,决定了DV创作可以不拘一格、以个人意志为转变,这一点完全有别于电视媒体从业者的集体创作。
(五)随意性
多数DV作品事先都没有创作任务和程序规划,一切内容皆是随机的或仅凭兴致获得的,这使DV作者成了摄制者与导演者的综合体。
(六)无文化界域性
DV活动对DV人不做任何条件的限制,但凡有创作欲望的群众都可以手持DV进行创作。
(七)无传播取向性
DV作品在整个创作流程中并没有专门设定传播范围和目的,许多影像绝对为个人所有,表现的也仅仅是某一时间某人的心路历程。
(八)模糊的功利性
DV使用者以普通民众居多,他们从事DV创作的活动既无社会价值诉求,也不含质效观念。
三、DV的大众传播理念
DV传播大致可划分为两条较清晰的脉络:在专业与非专业界线继续模糊的条件下,DV传播可以是个人化的人际传播,它更倾向于个人表现,更强调自我体验,更关注个人视觉中的独特发现;在得到主流媒体肯定的条件下,DV传播可以是社会化的大众传播,它不拘泥于形式,重在纪实以表现出对身边熟悉题材的普遍关注,形成节目并借助于媒体平台进行大众传播以寻求广泛的社会认同。
依传播学的逻辑来说,DV不是目标,个性化的DV作品才是真正目标。个性化让DV变得成熟,个性化DV作品的传播能够赢得大众的广泛关注,甚至产生一定程度的传播意义,在传播过程中造就巨大的社会价值。
另外,得到主流媒体肯定的DV想获得发展,就必须遵循进人主流媒体传播的若干规则。
(一)选题的价值判断
选题是一部作品的立命之本,它关系到形式、内容、材料、方法的综合运用。DV作品要在多大范围传播,取决于选题服务大众、取悦大众之能力所及。其次,依托主流媒体进行传播,DV作品中所要表现的“平民视点”应尽量做到“不另类”、“不边缘”,最大程度地接近社会主流生活,最大维度地呈现时展进程,最大范围地反映广大群体的精神面貌。只有这样,才能保证DV传播的取向是社会大众,才能凸显媒体传播的宣教功能。
(二)主题与内容的把握
主题的鲜明性和内容的向心力是一部作品的支撑,主题统帅着内容,内容服务于主题。同时,二者需要借读电视理论,担负受众的责任,这也是形成社会传播链条的一个不可缺失的环节。因此,DV作品的创作要尽量符合大众视觉的审美要求,具备较高的叙事语言能力,熟知大众传播的普遍规律,把握好作品创作的节奏与风格。
(三)摄制技术的跟进
虚焦、晃动、偏色等一系列因拍摄技术所引起的视觉不适,以及因丢帧、跳轴、画面截取不当所造成的视听障碍,在给自己观看的DV作品中也许可以原谅,但将个人作品放置在主流媒体传播的范畴里,诸多的技术失误和拙劣的制作手法就不为大众媒体所取,更无法吸引广大受众进行欣赏。毋庸置疑,技术是一部作品成败的保障,技术含量的高低决定着作品的社会传播质效。DV作品早期根植于民间,其社会传播较少受制于专业媒体的要求,当它被定位在专业级别时,就必须主动契合主流媒体的制播特性,对原有技术指标进行革新与提高。
以上三点都与电视要求相联系,从某种意义上说,DV发展的先锋面即电视。因为,电视可以为DV传播提供最权威的渠道,为DV传播制定最有效的方案,为DV传播吸引最广大的受众;而且,电视能够承担重任,为DV作品确立文化品味,为DV作品培养思辨能力,为DV作品构建审美意识。除此之外,在大众传播理念的支持下,电视可以和DV形成一种稳定的数字支源关系,将DV传播从单一的人际传播推向广域的大众传播。
相对于传统媒体,新媒体的强势出击则为DV传播注人了新的力量。网络是面向大众的开放式信息平台,它对信息的海量需求使其包容一切信息资源,DV作品当然也是它涉猎的对象,甚至有人在网络上自建站点,打造个人的“影像家园”。这种被称为“没有执照的电视台”为DV爱好者和他们的作品提供了自由表达与交流的空间。手机作为通讯工具,也是以新媒体的身份参与大众传播的。相关统计数据显示,不论是手机生产量、还是手机用户拥有量都呈井喷式增长,必然带动了社会信息的交互发展,产生了与之对应的信息传递量,从而为DV大众传播赢得了无限广阔的交流空间。
但是,随着DV传播渠道的增多,一些良莠不齐的影像信息也伺机闯人大众视线。如果不加重视,任由负面信息在大众传播中滋生,那后果是不堪设象的。社会需要文明的信息,大众需要健康的信息,这表明,DV作者必须要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DV的独立自由绝不能以破坏社会大环境为前提。
四、关于DV发展的谬论
DV社会化传播所带来的DV话语,权必然地使它成为一种媒体,而这种强力表达的存在直接作用于社会,左右着DV爱好者的认知,如不立即加以纠正,必然会影响DV的社会化发展。
(一)民间不等同于非专业
有舆论认为“DV是一种民间影像,DV是一种非专业的影像制作群”,这仅仅看到了DV的广度,却没有看到它的深度。的确,DV作者中包含了大量业余和非专业人士,但不能认为民间就是不专业。事实上,多数已知的优秀民间作品背后都有着专业人士的参与和支持,民间本身就囊括了大量的专业人士,他们无可争议地成为DV制作的中坚力量。承认民间拥有大量的DV爱好者和参与者,这是一种正确的态度,但决不能说民间没有实力。
(二)DV不能被吹嘘成时尚
DV不是作秀的工具,也不是某些别有用意、沽名钓誉的人手中的时尚标志。DV作为一种新生事物,我们需要承认它是一种工具、是一种手段,是DV爱好者手中有力的武器,是向大众展示个人艺术追求的窗口。
(三)DV不是“潘多拉魔盒”
DV的确在某种意义上为怀有电影梦的人们带来了福音,他们中的一部分人也的确是用DV这块敲门砖打开了通向影像艺术的大门,但并不代表拥有了DV就拥有了一切DV创作的特质,就可以制作出具有水准的影像作品。所有热衷DV创作的人都必须经过系统的学习,才能掌握这种画面语言的语法规则,并将其贯穿到DV创作中。更重要的是,DV创作必须向高雅艺术靠拢,提倡精神文明建设,为DV发展营造良性的社会环境。
篇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中华传统文化主要由儒、佛、道三家文化为主流组成。传统文化不仅思想深邃圆融,内容广博;更重要的是,儒家、佛家、道家三家文化,高扬道德,为国人提供了立身处世的行为规范,以及最终的精神归宿。
中华传统文化的范围广泛,文字、语言、书法、音乐、武术、曲艺、棋类、节日、民俗等都属于传统文化的范畴。传统文化是我们生活中息息相关的,融入我们生活的,我们享受它而不自知的东西。
具体地讲,中华传统文化以节日、古文、古诗、词语、乐曲、赋、民族音乐、民族戏剧、曲艺、国画、书法等为载体。
比如正月初一春节、五月初五端午节、八月十五中秋节等节日和各种民俗活动以及传统历法在内的中国古代自然科学以及生活在中国的各地区的传统文化等等,都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
(来源:文章屋网 )
篇4
论文摘要:运用文献资料法,通过对我国建国以来的社会价值观及生活方式与体育社会运行之间的相互影响,揭示社会价值观及生活方式与体育社会运行之间的关系及其规律。通过对这一规律的揭示,从而促进体育社会的良性运行。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体育越来越呈现出它的多种属性和功能,并在人们生活中发挥愈来愈重要的作用。2l世纪的今天,体育已逐渐成为人们现代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不仅和经济、政治等密切相关,同样与人们的思想和生活也有着紧密的联系。人们对体育的认识,尤其是人们的社会价值观和生活方式,随着社会的转型与变迁而变化。社会价值观及生活方式作为社会构成的组成部分,是影响体育社会运行状态的关键因素之一。所以,对社会价值观及生活方式与体育社会运行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对促进体育社会良性运行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
1社会价值观、生活方式和体育社会运行概念阐述
1.1社会价值观的定义
社会价值观是指社会中大多数人对社会价值的根本看法,也是对社会根本价值的看法,反映着统治阶级的意志。社会价值观亦可表述为以社会系统为客体,以主体的需要满足程度为内在机制的目标和尺度的总和。它是人们根据长期社会实践和反复社会情感体验,对社会的价值属性、主客体之间的社会价值关系以及一定形式之间的价值创造活动,逐渐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心理和行为取向或心理和行为定势。
1.2生活方式的定义
生活方式是指人们生活活动的方式,是同一定的社会生活条件相适应的、人们生活活动的典型途径特征的总和。生活活动是指人们的行为,即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中,为达到一定的目的、利用可以取得的物质条件和社会条件而采取的种种行动。它包括人们的劳动生产方式、日常生活方式、精神生活方式、物质生活方式等各方面,而且它们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其中劳动生产方式起基础性和决定性的作用。
1.3体育社会运行的定义
体育社会是指以体育活动为基础,以体育文化为核心的相互联系的人们的有机总体。体育社会运行是指体育社会有机体自身的运动、变化和发展,表现为体育社会多种要素和多层次子系统之间的交互作用以及它们多方面功能的发挥。体育社会运行大体上包括纵向运行和横向运行两个方面。其社会运行的状态分为:良性运行与协调发展、中性运行与模糊发展以及恶性运行与畸形发展。体育社会内部是由学校体育、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构成。
2社会价值观及生活方式对体育社会运行的影响
2.1社会价值观对体育社会运行的影响
(1)社会价值观属于意识形态领域的概念,它带有很强的主体性色彩。在体育社会中,社会价值观体现着主体的体育需求和利益,体现着主体发展自己、完善自己的自觉的不自觉的体育意识和体育要求,蕴涵着主体的体育情感、体育追求的方向。因此,社会价值观中对体育的需求和利益是主体参与、欣赏和评价体育活动的出发点。人们只有认识到了体育的价值,才有可能主动地选择它、利用它,以满足自身的体育需要。一个人只有具有了很强的健美体育价值观,才有可能为了达到健美的体育目标,主动选择各种各样的能促进健美的体育运动手段去进行实践运动。一个以减肥为目标的人与一般性为了健康进行锻炼的人,虽然同样认真地做同样一个动作,由于他们具有不同的体育价值观念,所以,他们所期望的以及可能实际获得的结果也大不相同。
(2)社会价值观是相对稳定的,它是主体具有的一种相对持久的信念,这种较稳定的信念可使主体的行为长时间一致地朝向某一目标,并为这一目标的实现努力。这种稳定为社会主体长期坚持参加、欣赏和关注体育提供了可能。
(3)社会价值观在不同时期、不同的历史阶段有着不同的表现。在不同的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下形成的社会价值观是截然不同的。由古自今,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对体育的功能、属性的认识逐渐提高,体育的新的功能逐渐被人们发掘、认识和接受,人们也会对体育提出新的需要。古代的王公贵族不可能体验到现代世界杯带来的欢乐,也不会有花钱买健康的体育消费观;同样,古代也不会有“假球”、“黑哨”、“兴奋剂”等社会价值观失衡与迷茫带给人们的痛苦与不幸。
社会价值观的历史发展过程,说到底就是新的社会价值观不断取代旧的社会价值观的过程。在这个过程里,人们对体育的认识和体育实践能力的发展,对体育功能属性层次不断上升,作为价值客体的体育的功能属性也由单一的健身功能向娱乐、休闲、竞技、时尚等多元化功能的方向发展。这必然会引起人们对体育需要的质和量的不断提高和增长,反过来又进一步地推动和利用体育,建立和拓宽新的体育领域。
2.2生活方式对体育社会运行的影响
(1)生活方式的内涵与外延不仅是一个综合性概念,而且在不同的时代,生活方式所包含的内容有不断发生变化的基本规律和基本特征。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写道:“在社会生产的每一个时代,都有与之相适应的个人生活方式和一定的活动方式。”例如,在建国初期到改革开放前,我国人民的生活方式还是以上班在单位、下班后在家为主。在大多数人的生活方式中体育活动所占的比重很小,即使有也大多局限在跑步、散步、三大球、乒乓球、武术等传统的、不怎么需要开销的项目。在现代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随着人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意识的加强,余暇时间的增多,体育已经成为很多社会成员生活方式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成为当代人类社会中的一种普遍的文化现象,越来越多的人已将体育视为生活方式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参加的体育活动的项目也多样化。像网球、健美操、体育舞蹈等新兴的体育项目越来越受人们的喜爱,人们的参与也越来越踊跃。由此可以看出,现代生活方式与现代生产劳动方式有直接关系,不同社会历史阶段的生产劳动方式决定不同社会的生活方式。
(2)生活方式的主要内容受不同社会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物质生产的发达程度的制约。现代人类社会生活中的大量事实充分表明:经济越发达的国家,人们参与体育运动就越普遍。经济发达的国家和社会可以提供更多的公共体育基础设施和从事体育运动所必要的物质条件,对发展体育事业可以给予较多的经济支持。越是经济发达国家和社会的社会成员,就越有更多的闲暇时间可以用来进行体育运动和其他娱乐休闲活动。这些社会基础条件的变化为人们从事体育锻炼和体育运动提供了物质支持和时间上的保证,使人类社会开展较大规模的体育活动,蓬勃发展体育运动提供了现实的客观可能性,为体育运动成为现代社会人们生活方式中的重要内容奠定了坚实的社会物质基础。在欧美经济发达国家,体育在人们的生活方式中占有十分重要地位,“花钱买健康”的现代体育消费观念早已形成,而且相当的普及;而这些在我国还只是刚刚起步,处于发展阶段,主要还是受到较低经济水平的制约。
(3)随着个人收入的提高,闲暇时间的增多,带动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显著变化。都市化和生活的便利化等现代生活环境的变化使身体活动的机会减少,同时,由于精神压力的增大,也对人们的身心造成了很大影响。据统计,从20世纪70年代起,中国城市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已从呼吸系统疾病、传染病和肺结核转变成脑血管、心血管和恶性肿瘤,其原因是由于生活方式发生了变化,产生新疾病的根源不仅有生理方面的原因,还包括了心理和社会方面的原因。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的医疗手段不能很有效地解决问题。经常参加体育运动被看作一种促进健康、防止疾病的重要手段,已为人们所广泛接受。这种变化有利于推动体育活动在人们生活中的开展,促进良好生活方式的形成。
(4)在新的社会生活方式形态下,体育活动逐渐成为现代人生活的“必需品”。因为体育不仅能给人们带来、成就感、满足感以及精神充足感,同时还有助于人们保持和增进身心健康、增强体力。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在人生的各个时期都应主动亲近体育运动,主动寻找适合不同体力和年龄段的体育运动,可以从体育运动中创造有意义的生活和充满活力的社会环境。随着人们对体育这种精神产品在社会中重要地位认识的日益加深,体育消费的扩大也就成为必然。体育消费需求的扩大引导体育市场的形成与完善,加快体育产业化进程。同时,体育边际消费倾向也在加大。据推算,居民的体育健身消费每年增加1亿元,可带动2亿多元的体育场馆建材、设备器材的销售,同时带动上亿元的运动服装、运动鞋袜和运动饮料、食品的销售,并且带动了相关企业经济发展。这些新的生活方式的形成,为体育社会的发展提供物质基础,有利于推动体育社会的发展。
(5)生活方式与所处的自然环境和自然条件有很大关联。自然环境和条件制约着生活方式的形成与发展,同样也制约着运动项目的发展。像滑雪就须借助雪山,帆船运动就须借助海洋,游泳就须借助江河湖海,冰球只能开展于气温低的寒冷地带。在北欧的挪威、瑞典和中欧的阿尔卑斯山区盛行滑雪运动,冲浪运动在澳大利亚和美国的夏威夷最为流行,冰球则在加拿大风行。再如我国传统体育运动项目繁多,历史悠久,其起源和发展具有明显的地域性。
3体育社会运行对社会价值观及生活方式的影响
篇5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学生有效性
高校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有效性的主要表现是高校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化后的外化程度。我们认为在当前条件下,提高高校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有效性,可着力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挖掘内因,引导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目标由社会规定变为自我设定
当前理论界在分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价值实现时,多注重外部因素对大学生的影响,这无疑是有重要意义的。但如果仅此而已,忽视了个体自我教育的根本作用,那么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价值实现上就会存在困难,在解释力度上也会有所欠缺。因此,我们应该注重引导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目标由社会规定变为自我设定。
1.自我分析,实现映像自我对本体自我的观照
马克思指出,“人同自身的关系只有通过他同他人的关系,才成为对他说来实对象性的、现实的关系。”就是说,主体总是生活在一个现实的社会环境中,社会环境就像一面面镜子,主体是照镜子的人,这样主体在一面面的社会镜子中就形成了一个个自己的映像,从而产生本体自我与映像自我的二重化。本体自我是真实的主体,而映像自我是主体在环境中投影而形成的映像。主体正是通过观察自我在环境中的映像,来更加全面地认识和看待自己并以此为依据来教育和改造自己。这就促使我们可以从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氛围建设人手,大力宣传在现实生活中涌现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忠实践行者,实际地证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现实性、可行性、普遍性,促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最大程度上深入到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之中,让他们以此价值准则作为分析和判断自己的重要参照系,并通过自我反省或与别人的比较,观察和审视自己的言行举止是否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相背离,从而对自己的价值标准和实践行为作出评价,力求使自我变得更加完善,更加能够适应外部环境的挑战。
2.自我调控,实现理性自我对感性自我的驾驭
当大学生作为自我教育主体站在理性应然的角度来审视自身时,就产生了理性自我和感性自我的二重化。理性自我对感性自我一方面具有约束和规范作用,即控制、削弱和扭转不合理的感性需求,引导和发展健康的感性需求,从而确保感性自我合理、健康地发展;另一方面,理性自我还能够对感性自我进行肯定和调整,即对感性自我做出具体分析和整体性评价,对合乎人类发展进步的历史规律、有益于个人与社会生存和发展的部分予以肯定并提供实现的条件,确保感性自我的合理需求分步骤、分层次地得到满足。这启示我们,在世界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的碰撞、交融与冲突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激烈的今天,大学生作为自我教育的主体,要自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为标准,对自我不道德的思想和行为积极地开展斗争,以理导欲,解决理欲矛盾。当然这并不是说要抹杀、消灭大学生的感性需求,而是要让他们超越感性自我的局限,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设定的目标,站在更高的层次上对自我有一个理性和客观性的把握,以理性自我合理调节和控制感性自我,使感性自我得到升华和超越,进而实现自我从“自然人”向“道德人”的转化。
3.自我发展,实现理想自我对现实自我的引导
当个体站在未来视角上,按照一定标准对自己的未来做出设计时,就产生了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人正是按照这种理想自我的尺度来教育和改造自己的。所以,大学生应该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设定为理想自我的标准,这样才不至于在个人发展中产生偏差。这是因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对大学生来说是一种既定的存在,代表着社会共同体的普遍态度和价值导向性,体现着社会对个体的要求和规范性,所以大学生应该自觉将其内化于心中并形成理想自我的目标,以此对现实自我进行引导和规范,从而使现实自我不断呈现出新的面貌,达到新的境界。在提高认识、增强实力后,大学生还要自觉进行道德实践,积极参与和谐校园、文明社区、文明家庭、爱心奉献等种多种形式的道德实践活动,从身边的事情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践行道德规范,增强道德意识,养成良好习惯,培养高尚品质,真正做到知行统一。
二、重视外因,构建高校各种力量的联动机制,形成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道德风尚
协同论认为,在整个环境中,各个系统间存在着相互影响而又相互合作的关系,各子系统的系统行为能产生出超越各要素自身的单独作用,从而形成整个系统的统一作用和联合作用。因此,我们应着力构建高校各种力量的联动机制,力争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过程中,做到协调配合、功能互补,形成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格局,充分发挥教育的合力作用。
1.要充分发挥各门课程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中的育人作用。
首先,要切实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思想政治理论课、形势与政策课、哲学社会科学等课程的教学之中,组织相关教师认真学习中央关于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一系列精神,落实教育部、教育厅的相关要求,通过集体备课,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神融入到教学实践中去。其次,要积极探索运用多媒体教学、课堂讨论、小组辩论、网络论坛、指导课外阅读等方式,改进教学方法,创新育人模式,加强理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说服力、感召力,让大学生通过喜闻乐见的方法得到潜移默化的教益。最后,要发挥各门课程的育人功能,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机地融入教师备课、教学、答疑和考试的各个环节以及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各个环节,渗透到教学、科研、生活的各个方面,从而使学生在专业学习和日常生活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和循序渐进地接受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
2.要充分发挥校内各类媒体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中的引领作用。
网络、电视、广播、报刊、杂志、橱窗等学校各类媒体要在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的同时,针对大学生的特点,着力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的亲和力和吸引力。大学生作为一个冲突与稳定相依、个性与归属同在的青年群体,他们一方面追求新奇的变化和挑战以及个性释放,希望自己成为有独特风格的人;另一方面,对周围事物有着强烈的关注,尊重社会美德和公益,希望并主动与群体保持一致,并以这种一致获得群体的认同。因此,这些媒体要因材施教,紧密联系大学生学习、生活实际和生理、心理发展的实际,有分别、分层次地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宣传教育,注重增强宣传教育的亲和力,尽量减少居高临下的说教方式,努力使大学生感到亲切,从而自觉自愿地接受教育。必须要注意的是,只要大学生的人生价值取向是积极健康、合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所要求的,那么无论他们在具体的思想、道路、职业和生活上做何选择,都应当受到媒体的肯定和尊重。
3.要充分发挥教师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中的表率作用。
孔子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可见价值示范的导向作用比价值规范的导向作用更有说服力,教化效果更明显。我们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不仅是规则建设,更重要的是行为建设。在高校里,就是要通过教师的身体力行,使价值示范与价值规范相吻合,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出表率,为大学生的价值行为作出榜样。否则,教师说一套、做一套,学生就不会相信教师所宣讲的道理,就会削弱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信任。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要深人学习和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实质,从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提高思想认识,加强实践锻炼,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实际行动,树立自身的良好形象。其次,要清醒地认识到自身肩负的使命,坚持教书与育人相结合,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在传授专业知识过程中肩负起对学生的道德品质培养的引导责任,成为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再次,要不断更新和拓展自己的专业知识和能力结构,了解、掌握本专业领域的当今前沿技术,熟悉相关学科知识,努力提高综合素质,用自己的学识魅力教育人、塑造人,做到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增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有效性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学校、社会和家庭共同关注,多方协调,齐抓共管。目前,必须突出重点,找准着力点,注重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使之内化为大学生的个体道德素质,外化为个体的行为习惯和自觉行动,才能在真正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内化分析
大学生的价值取向既是当今社会价值取向的“晴雨表”,又是未来社会价值取向的“风向标”。在全面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环境中,必须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和其他教育因素的持续作用,使大学生在对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内含充分理解、认同和接受的基础上树立高度的理论自信,并将核心价值观转化为自身的价值取向和自觉行为,最终成为担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任务的“梦之队”。这一过程便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的过程。内化是外化的前提基础,是在整个转化过程中起到决定性作用的环节。分析研判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的演变过程,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高度的理论自信是内化的首要前提
理论自信是指将某种理论作为至死不渝的思想遵循,高度的理论自信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的首要前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全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后,所做出的重大理论创新。就其理论来源来说,至少包括:价值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和一切人类文明有益成果等。在思想内涵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涵盖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梦想的国家层面的价值追求,又有顺应世界发展大势和中国发展需要的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还有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规范个人思想道德行为的公民层面的价值准则,理论本身“致广大而尽精微”,蕴含着极为丰富的思想内容。在时代高度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了传统与现代的统一、继承与升华的统一、民族特色和时代价值的统一,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时代高度。
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涉及国家、社会、公民的价值要求融为一体,既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吸收了世界文明有益成果,体现了时代精神。”[1]大学生应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抱有坚定的思想遵循,如果对社会主义价值观的科学内含缺少高度的理论自信,就丧失了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的思想基础,更不会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化。
二、个人价值观的建立是内化的关键阶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否固化为个人的价值观,既取决于其是否具有能够被大学生广泛接受的理论科学性,又取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大学生自身价值需求的现实契合性。这种现实契合性在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否符合大学生真实的价值诉求,能否引领大学生价值观变化的趋势。当代大学生成长于社会转型期,在内生外来多种因素的作用下,其价值目标逐步从理想主义转变到关注现实,其价值手段由顺从隐忍转变到开拓勇进,其价值评价从集体主义转变到关注个人。所以,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价值倡导为根本准绳,把大学生群体的价值取向、价值手段、价值评价等关于价值的基本观点,事实上统一到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范畴中,生成符合大学生群体特定年龄阶段道德养成规律、契合行为习惯特点、包容个体性差异的价值观念,逐步将核心价值观转化为其“日用而不知”的价值观。
三、将核心价值观外化为自觉行为是落脚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质上是一种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从本质上看是一种道德修炼的过程。思想道德的真正形成需要实现两个转化:一是社会思想、社会道德内化为受教育者的思想观点和道德信念;二是受教育者的思想道德观念和信念外化为行为实践。[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外化是内化的落脚点,是整个“化”的过程的终结。当大学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个人的价值遵循后,个体的价值诉求就与社会乃至国家的整体价值追求趋于一致;当国家和社会的价值目标的实现,能够满足大学生个体的价值需要,该群体的行为必然自觉地趋向社会和国家的总体价值目标,即将核心价值观外化为自身正面行为的正能量,形成事实上的道德公约。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中华民族弥久而新的价值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曲直是非的价值准绳,昭示着一个公民修齐治平的价值路径,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最为根本的价值源泉。从这个角度而言,当大学生自觉选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个人价值观,再将其当作终身奉行的价值遵循和行为准则后,他们就能够把追逐梦想的节奏融入社会发展的主旋律之中,就能把追求个人事业的成就与应当担负的历史责任结合起来,在实现国家社会总体价值目标的征程中,实现自身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文汇报,2014-05-05.
篇7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集国家、社会与个人价值目标于一体,融合了十二个核心价值内容,层次分明,紧密相连,具有理论的彻底性,能够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众化提供基础。正如马克思所说“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笔者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个自成体系的价值系统,内蕴着主体群、价值目标群和内容层次链,共同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众化提供了扎实的主体基础、客体基础和认识基础。其中,主体群包含着群体主体(国家、社会)和个体主体(个人);价值目标群则包含着国家价值目标、社会价值目标和个人价值目标;内容层次链则涵盖着三个层级的核心价值内容,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居于最高层次,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居中层次,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则处于基础层次。
(一)价值主体的广泛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集中反映了不同主体所应当追求的价值观念与价值目标,具有非常广泛的主体范围,形成了涵盖了国家、社会与个人三个层面的主体群,其中,国家与社会是人的有机集合体,属于群体主体;个人在这里主要指公民个人,属于个体主体。国家与社会作为群体主体,与作为个体主体的个人一样,同样具有自身的价值目标与行为准则,“一个群体的主体行为是以自觉的价值目标为导向的,群体的组织方式和活动方式都要以实现主体的目的为转移。”[1]三类主体一方面具有各自的主体特征与行为规律,另一方面又具有紧密的联系,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国家由社会与个人组成,社会属于国家的有机组成部分,又是由个人而组成,个人是社会与国家最基础的组成部分。三类主体所具有的广泛性,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众化提供了坚实的主体基础,在一定程度上而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众化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不同主体化,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农村化、城市化、青少年化、农民化等。
(二)价值目标的针对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个价值系统,是主体所追求的价值目标与所倡导的价值观念的集合,包含着国家价值目标、社会价值目标和个人价值目标。三类价值目标源于三类不同主体的内在需求,也反映着三类不同主体的迫切诉求,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其中,国家价值目标在于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价值目标在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个人价值目标在于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三类价值目标作为客体而存在,具有不同的侧重点,旨在满足三类主体不同的利益需要,富强、民主、文明与和谐体现了一个国家的奋斗目标,自由、平等、公正与法治是一个社会所应遵循的基本准则,爱国、敬业、诚信与友善则是每个个体应当努力养成的道德品行。三类价值目标凝练清晰,针对性强,具有很强的现实作用,将成为国家、社会和个人所共同倡导的主导价值,这就为大众化的推动提供厚实的客体基础。
(三)主体价值的系统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基础不仅在于其所具有的主体群和价值目标群,而且更在于其所具有的内容具有层次链,即国家价值目标居于最高层次、社会价值目标居中层次以及个人价值目标处于基础层次。同时,三个价值目标的内容层次链是自成一体的有机系统,不仅层内的价值内容具有着紧密联系性,而且层与层之间的价值内容同样具有着藕断丝连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而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主体与价值目标有机融合,形成了主体价值的有机系统,一方面凸显了价值目标的主体,另一方面也体现了主体的价值目标,清晰地勾勒出主体价值的系统内容,这将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为广大群众有效认识核心价值观提供保障,从而也就能够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众化提供认识基础。毕竟一方面认识是大众化的前提,只有获得群众的普遍认识,核心价值观才能深入群众;另一方面认识是实践的基础,群众只有有效认识核心价值观,才能更好地予以践行。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目标———“为何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种价值系统,内蕴着精神,凝聚着力量,饱含着夙愿,一方面来源于国家、社会与个人的共同需要,另一方面又需要为国家、社会与个人带来一定的利益,这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基本目标,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何要大众化的主要理由,笔者将其概括为:推动国家的发展、促进社会的发展与实现人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而言,三个方面是紧密相连的,彼此互为基础,相辅相成,有机统一。
(一)推动国家的发展
从国家层面而言,富强、民主、文明与和谐是国家所追求的价值目标,体现着国家需要。同时,富强、民主、文明与和谐也是衡量一个国家自身发展程度的标尺,决定着国家发展。正如马克思所说“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2]基于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能否得以实现以及实现的程度如何,首先在于国家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否需要以及需要的程度如何,尤其是大众能否自觉践行富强、民主、文明与和谐的价值内容以及践行的程度如何。在一定程度上而言,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众化,首要目标即在于能够推动国家的全方位发展,主要包括经济发展、政治发展、文化发展、社会发展与生态发展等五个方面的同步发展,从而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强大的保障。
(二)促进社会的发展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众化,从社会层面而言,就是让大众普遍掌握社会所追求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与法治,从而也就能够为促进社会的发展提供支持与保障。这主要在于,一方面,自由、平等、公正与法治作为社会的基本准则,能够营造出良好的社会发展环境,激发社会的发展活力,凝聚社会发展的合力,从而就能够为社会的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与科学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另一方面,自由、平等、公正与法治一旦成为大众的自觉追求,就能够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有效整合大众资源,共同致力于社会的发展事业,共同维护社会的公共利益,努力提升社会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等方面的建设水平,从而有助于促进社会的大繁荣大发展。
(三)实现个人的发展
爱国、敬业、诚信与友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个人层面上的体现,是个人所应努力形成的价值观念以及所应养成的理想信念与道德品质,集中反映着个人的民族精神、工作事业心、社会责任感与为人处世态度等,个人层面的价值追求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着国家层面与社会层面的价值目标,其中,爱国作为传统优良品德,直接体现着个人与国家的关系;敬业要求着个人应当对所从事的社会事业与工作职业要有责任心,体现着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诚信是个人行为处事的道德品质,体现着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之间的共同关系;友善是个人为人处世的态度,体现着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关系。同时,国家价值目标与社会价值目标的实现,一方面有助于个人价值目标的更好实现,另一方面也最终是为了实现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促使个人的主体作用得以充分发挥。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困境———“有何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大众化的主体基础、客体基础和认识基础,也具有大众化的具体目标,为理论掌握群众与群众掌握理论的双向互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在推动社会主义价值观大众化的实际过程中,仍存在着诸多困难,面临着一定的困境,主要可以集中体现于:大众的需要程度、大众的接受程度、大众的践行程度共同决定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进度,其中,大众的需要程度影响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广度,大众的接受程度影响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深度,大众的践行程度影响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力度。
(一)大众的需要程度影响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广度
价值目标的形成、认同与实现均来源于主体的自我需要,基于此,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众化能否得以推动,首先在于大众是否有需要、有多少大众需要以及需要到什么程度,这也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首要困境。解决大众的需要程度问题,将能够有利于提升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广度。从实际来看,大众的需要,主要取决于其自身的利益,正如马克思所说“人们为之奋斗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3]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主体具有多元化,其主体利益具有多样化,从而会造成大众的需要具有复杂化,主要涉及核心价值观与其他价值之间的关系、核心价值观与大众自身利益的关系,尤其是核心价值观能否给大众带来一定的利益,将直接影响到大众对核心价值观是否需要以及需要的程度如何。
(二)大众的接受程度影响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深度
如果说大众的需要,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众化提供了可能性,那么大众的接受,则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众化提供了现实性。毕竟需要是一种心理诉求,注重由内及外的过程;接受则是一种心理认同,注重由外及内的过程。一般而言,大众先有自身的需要,才会有接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言,一方面大众化源起于大众的需要,大众化的广度取决于大众的需要程度;另一方面大众化的推动依赖于大众的接受,大众化的深度取决于大众的接受程度。在很大程度上而言,大众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接受程度,主要取决于自身原有的价值观念、知识体系、认知水平以及思维习惯等。
(三)大众的践行程度影响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力度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众化一方面在于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这可以通过提高大众的需要程度和接受程度来予以实现;另一方面在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这主要通过大众的积极弘扬来予以完成。在一定程度上而言,大众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是以大众有诉求、能接受为前提与基础,只有积极引导并满足大众的心理诉求,并努力提高大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心理认同,才能促使大众自觉地将核心价值观转化为自身内在的价值观念,将学习与弘扬核心价值观的行为转变为自觉追求与自主行为。同时,大众对于核心价值观的践行也取决于大众化的载体与途径,只有依赖于有效的途径,依托于丰富的载体,大众才能更好地学习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很大程度上,大众对于核心价值观的践行程度将直接影响着大众化的力度,决定着大众化的实际成效[4]。
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实现途径———“如何做”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众化,是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应有之义与基本要求,两者互为手段与结果,它既需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为手段,又是以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结果。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目标,就是要让最广大的群众自觉主动地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然而,对于大众化的实现,需要以一系列的具体措施作为保障,笔者将大众化的实现途径归纳为:完善全程式一体化的教育机制、开展全民参与互动的实践活动、搭建网上网下联动的宣传平台等三个方面。
(一)完善全程式一体化的教育机制
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各个阶段、各个方面的教育中,形成并完善全程式一体化的教育机制。所谓全程式的教育,即从个人的成长时间出发,形成涵盖小学教育、中学教育、大学教育和成人教育等各个阶段的教育,使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能够无时不有。同时,全程式教育机制的完善,需要找好教学教育载体,注重教学育人、管理育人与服务育人并行,强化思想道德水平,提升思想政治素养,形成第一课堂、第二课堂和第三课堂相互联动的教学教育模式。所谓一体化的教育,即从个人所处的空间出发,形成涵盖家庭、学校与社会等各个方面的教育,使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能够无处不在。其中,家庭教育是基础,学校教育是保障,社会教育是强化,应当形成三者有机融合的教育循环系统。完善全程式一体化的教育机制,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与践行的基本途径,能够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众化提供厚实的基础。
(二)开展全民参与互动的实践活动
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于各行各业、各个领域、各个区域的实践活动中,形成全民参与互动的实践活动格局。实践活动一方面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试金石,另一方面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助推器。通过实践活动,不仅能够有助于大众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与认同,而且更能够有助于大众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践行。要努力拓宽实践活动的范围、拓展实践活动的内容、丰富实践活动的方法,积极开展各类主题明确、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志愿服务活动、道德实践活动、文明创建活动等,增强大众的民族精神,提高大众的爱国主义热情和社会责任感,形成人人和谐相处的局面。开展全民参与互动的实践活动,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与践行的必要途径,能够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众化提供坚实的保障。
(三)搭建网上网下联动的宣传平台
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于现实社会与网络社会中,形成网上网下联动的宣传平台。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众化,不仅得益于教育机制的基础与实践活动的保障,而且也需要基于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与宣传,包括对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以及各类实践活动的宣传。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要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声音主动飘进大众的心里,就是在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众化,从其实质意义上来看,旨在积极弘扬社会主旋律,发出社会好声音,传递社会正能量。基于此,应当积极搭建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平台,注重现实社会与网络社会的双向互动、上下联动,大力发挥传统媒体的宣传优势,创新发挥新兴媒体的传播优势,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时效与宣传实效。搭建网上网下联动的宣传平台,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与践行的舆论途径,能够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众化提供可靠的支持。
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活力来源———“青少年何作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众化首先应当是青少年化,毕竟青少年是国家的希望和社会的未来,是我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应当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如所强调的“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种子在少年儿童心中生根发芽、真正培育起来。”同时,他还指出了“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充分发挥青少年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过程中的积极作用,促使青少年积极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是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重要任务,而且也是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活力来源。基于此,笔者认为青少年应当努力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追求者、践行者和传播者,自觉发挥好感染作用、感化作用与感召作用,其中,感染在于情绪,感化在于内心,感召在于行动。
(一)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追求者,发挥感染人的作用
青少年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重要主体,首先应当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追求者,要能够主动学习、强化认知,要能够自觉接受、形成认同。青少年正处于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处于确立人生理想信念的关键时期,要努力形成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我需要与基本诉求,在人生成长的各个阶段,都应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个人的目标追求。要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共同作用,有效引导好青少年的价值追求,积极提升青少年的自觉意识,激活青少年的学习热情,激发青少年的学习潜力,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予以内化,促使青少年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力军。青少年要能够给社会、给他人带来情绪上的共鸣,情感上的互动,能够通过自己的学习,积极影响与感染身边的人,能够彼此分享与传递正确的价值观念、高尚的理想信念,形成互学互染的局面。
(二)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发挥感化人的作用
青少年要在学中做,要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认知、达到认同的基础上,积极予以践行;要在情绪共鸣的基础上,形成心与心的交流;要在不断追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同时,努力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青少年要通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志愿服务活动等实践途径,将认识与实践相联系,将理想信念与实际行为相联系,将价值观念与国家、社会、他人的利益相联系,做到与祖国共命运,与社会同呼吸,与他人共分享,真正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予以外化,要通过自身的言行感化身边的人。基于此,青少年在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要时刻规范自身的一言一行,为社会、为他人传递正能量,发出自身的好声音,要能够通过心与心的交流来感化身边的人,达成理性的共识,形成广泛的认同;要能够通过理性的行为来带动身边的人,扩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者的队伍。
(三)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者,发挥感召人的作用
篇8
【关键词】社会转型 价值观 冲突
价值观念因何而冲突
利益格局的调整使价值观念的转变在所难免。唯物史观认为,思想活动不是简单的社会意识的表现,其背后一定隐藏着物质性的动机。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物质利益关系决定了人的价值取向和价值观念。对社会发展进行分析发现,人们对物质利益的追求,必然会通过一定观念反映、折射出来,经济关系的改变必然导致价值观念的变革。中国的改革就是从调整利益关系开始的,改革每向前推进一步,都会以调整经济利益为出发点,随之会引起不同阶层、不同社会组织在价值观念上的分歧和对立。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更加重视通过市场调节来满足人的需要,实现人的价值,这种市场化引起了价值多元化。人们都希望在市场竞争中,占有主导地位,取得主动权,在社会实践中实现自身的价值选择,达到有利于自身发展和完善的目的。
制度的改进、规范的调整和秩序的建立是实现社会转型的基本要求。在社会进步的过程中,制度的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新规范的建立是社会完善的手段,新秩序的形成促进社会稳定和谐。改革的深化就是对现有制度、规范和秩序进行调整,深化改革就是有意识地对社会制度规范进行调整,防止社会矛盾的激化。
改革开放促进了经济的繁荣、观念的更新和社会的发展。在改革开放过程中,西方的价值观念随着国际交往的增多逐渐渗透进来,西方的生活方式影响着一些人的行为规范,特别是一些年轻人推崇西方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中西文化交流总是伴随着价值观冲突,有时甚至是尖锐的意识形态斗争,在一定程度上,东西方价值观念的冲突呈现出不断加剧的趋势,对社会转型提出了新的挑战。
价值观冲突多样性的表现
从纵向上看,集中表现为传统意识与现代观念的冲突。几千年形成的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其传统的价值观至今仍深深地影响着我们的思想和行为,但是在现代化建设中,某些传统的价值观念和现代的价值观念形成了尖锐、全面而深刻的分歧。比如,民主平等与特权等级的对立,法治精神与人治理念的较量,个性的全面发展与群体至上的冲突等。在价值观冲突中,中华传统文化中许多优秀的价值观念被遗忘,出现了较为普遍的道德失范现象。与此同时,传统文化中腐朽的价值观念仍然存在,直接影响着社会改革进程,制约着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可以说改革开放使社会的整体价值体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从横向上看,表现为东西方价值观念的冲突。价值观是在长期实践中形成并通过人的认知、思维方式及行为表现出来,与一定历史时期的经济、政治等密切相关,同时也是民族文化核心精神的体现。作为当今世界两种不同文明的代表,中国传统价值观念同西方价值观念有着天然的区别,在交往过程中自然会产生矛盾和冲突。以对人的认识来说,西方强调世界的矛盾性,希望通过外在的超越实现自身的价值,强调个体的作用,主张通过个人的努力实现人生的目标和理想,推崇个人自由,把自由看成是价值追求的最高境界。而中国传统强调世界的和谐统一,突出道德规则的重要性,个人的价值在于不断提升道德和精神境界,而对个人自由、个性解放提倡甚少。可以说,西方价值观是以个人主义为其思想基础的,基本价值取向是重利轻义。中国则以集体主义为其思想基础,基本价值取向是重义轻利。
此外,价值观念的构成内含着矛盾和冲突。价值观念是由价值目标和价值选择组成。价值目标冲突主要表现在功利性与非功利性的矛盾。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很多人的行为讲求效用和实惠,十分注重物质利益,讲究功利性和实效性;而社会主义主流价值倡导非功利性,强调人的精神追求、人的奉献精神和高尚的情操,突出对真善美的诉求。这种对立和冲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表现得尤为突出。在社会转型期,价值观念冲突的根源在于价值标准的选择。改革开放前,我们的价值追求基本上是单一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倡导集体主义原则和奉献精神,价值观是一元的。而随着改革开放的全面发展,社会的改革程度不断加深,社会的开放程度不断加大,人的交往日益密切,社会的包容和宽容程度前所未有,价值多元化的局面基本形成。
价值观冲突的影响深远
中国社会转型期价值观念的冲突具有广泛性。价值观的冲突表现在社会很多方面,如果说以前的观念冲突主要局限于思想和道德的范围,现在则已经扩展到经济、政治和文化等社会的诸多领域,呈现出整体性的特征。社会转型期也是矛盾冲突多发期,不仅有外在的如经济收入、改革红利获得多少等实实在在的差别,也包括不同群体人的精神、观念等内在价值的不同选择和追求。价值观的冲突不仅表现在行为层面,而且表现在思想、观念层面,甚至涉及到了理想、信念和信仰。多元化的社会自然产生了多元化价值观念。在促进社会转型的同时,价值冲突必然会普遍地存在,呈现出复杂性、社会性和历史性的特点。
对价值观念冲突也要采取一分为二的态度,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价值观念的冲突是不能回避的社会现象,是难以抗拒的历史进程。用发展的眼光看,社会的发展内含着价值观念的变化,社会在快速发展中观念更应该先行,这样才能实现经济发展与观念变革的同步。我国在改革开放进程中,首先就需要改变依附在传统社会名义下的旧观念,通过不断地解放思想实现观念更新。我们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而市场经济的发展也为新观念最终确立奠定了基础。所以一定的价值观念冲突,有助于提高人的认识能力,有助于提升人的价值判断,有助于促进人的主体地位的确立。
美国学者科瑟尔深入研究了齐美尔“冲突是一种社会结合形式”的命题,对社会冲突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指出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社会冲突难以避免,适当的社会冲突,能够起到保持社会稳定性和连续性的作用,从而减少严重对立产生的可能,同时冲突还能够起到防止社会僵化,增进交流,增强组织适应性的功能,通过促进社会整合,形成正能量。这样看来,冲突绝不只是一种破坏社会稳定与整合,只会单纯引起社会变迁的破坏性因素,相反冲突对于社会的团结、一致、稳定、整合同样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关键在于正确发挥冲突正能量的效用,构建利益均衡的社会机制。他提出的“安全阀”理论也影响很大,认为敌对的思想、情绪并不可怕,如果社会建立合适的途径让情绪发泄,就不会形成大的社会冲突,就像锅炉里的蒸汽如果通过安全阀适时排出就肯定不会发生爆炸。所以适当的社会冲突不可怕,往往能够起到优化社会结构的作用,达到实现社会的良性互动、协调发展的目标。有助于社会的整合、和谐和稳定,能促进新制度和新规范的建立。
价值观念的多元与冲突也会对社会的发展带来负面效应。多元价值观在一定程度上会带来思想混乱,行为失范。价值观念的冲突会让人处在困境之中,表现为外在功利和内在精神的分裂,价值理想与现实利益的矛盾,个体与社会集体之间利益的冲突等,说到底就是价值定位的困惑。利益多元是社会转型的前提,价值观的冲突是对多元利益的反映。现实中许多丑恶的现象,例如有些人不顾社会公德从事坑蒙拐骗、走私贩毒等违法犯罪活动,有些官员不严格要求自己,、贪污受贿等,产生这样丑恶和腐败现象的原因,除了制度的弊端外,也是价值观扭曲的结果。现在我们推行全方位的开放政策,价值观念错综复杂,有时甚至相互冲突,多元价值观念同时并存,相互交融、碰撞,势必影响核心价值观的贯彻和实施。当前改革进入深水区,各种社会矛盾纷繁复杂,社会各种声音不绝于耳,其中包括很多噪音、杂音,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维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导地位,使社会转型有序协调的进行。
我们应该全面认识价值观念的冲突。社会要发展,矛盾难以避免,辩证法认为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正确的方法是要善于认识、分析、利用和解决矛盾,这在社会转型期尤其重要。社会转型期价值观念的矛盾和冲突普遍存在,其作用可概括为两种:一种是人们的社会价值观冲突加剧,社会矛盾尖锐而任其发展,社会就潜在着危机,这时的矛盾就起着消极的破坏作用;另一种情况是人们的社会价值观虽然存在着矛盾和冲突,但是通过深化改革和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可以使矛盾得以化解,社会逐步走向稳定和谐,这时的矛盾就起着积极的建设性作用。因此,我们既要看到价值观念变化中的主流,又要看到其支流,自觉地弘扬其主流的一面,充分发挥矛盾的积极作用,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社会转型期的价值观念冲突进行合理有效的引导和调适。
篇9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校园文化的建设性
(一)校园文化建设的导向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校园文化的核心,当代我国校园文化建设承载了强国梦复兴梦的重任,基于此,大学就需要重视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作用。校园文化是教育发展的载体,同时具备完整的体系,因而在学校建设的各个方面,以及校规和学校建设精神风貌上,可以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实现相互和谐的统一发展。高校文化大体分为几个方面: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这些文化反映了学校精神风貌、文化意蕴、校内外部的凝聚力、教育规章规范,人才价值追求的一个由外表到里层的文化渗透的过程,这些行为文化,支撑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校园建设。使得学生在校园能够受到文化建设的更好熏陶,才能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学校坚定的意识形态,
(二)校园文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在统一
校园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是统一辩证的发展关系,校园文化在文化建设上、思想观念上都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信念和精神内在统一,校园文化的建设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领导,这对校园文化的思想政治、全面发展都有重要的引导作用。只有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引领,才能建造积极和谐向上的校园文化气氛,在引导师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上都有伟大的榜样作用,只有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才能实现校园文化高素质人才的培养目标。校园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互呼应,可以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起到引导作用,也可以让校园文化起到建设的支持作用。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滋养校园文化的要务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中心推动校园文化建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实践要从校园文化的教育方针抓起,坚持“育人为本、育德为先”的教育任务,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到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中,让广大学子形成爱学习、学劳动、爱祖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培养德智美全面发展的祖国未来接班人,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发展氛围,从而使其在思想政治课上发挥渠道作用,培育健康的教学文化。在启迪学生的教育观念中,深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落实到学生的日常作风上,可以培养学生坚定的民族自信心和自尊心,使其成为社会主义合格的、可靠的接班人。把建设和谐社会和谐校园融为一体,在学生的创新和活力问题上以改革创新为核心,可以激发自主创新的文化氛围。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校园文化建设的具体实践
在校园文化建设上,明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念,把这一价值体系发展成为具有包容性、开放性的价值观念。学校在日常中可以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术研究,增强其影响力,把这一观念渗透在学校建设的每个领域,把内化理论上、实践理论、系统化理论、传播理论作为校园文化发展的中坚力量,整合日常的校园文化作风,营造出勤奋严谨求实的优良好学风,在日常中深入的健康的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作用,让校园文化的建设更加的开拓创新,从而,让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更加的和谐富强。
三、结束语
篇10
Abstract: The assessment of social value of libraries is the need of cultural values of society. when establish libraries evaluation system social values,we must adhere to the principle of estimation,approximation principle,the principle of independence,the development of principles,the principle of time,alternative principles,operational principle of combining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principles. The assessment of various indicators should in accordance with economic criteria,efficiency standards,performance criteria and quality standards.
关键词:图书馆评估;图书馆社会价值评估;图书馆价值;图书馆评估指标;价值评估
Key words: library assessment;library social value assessment;library value;library evaluation;valuation
中图分类号:G2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21-0187-01
1图书馆社会价值评估的理论依据
首先,从哲学角度讲,图书馆社会价值就其活动的性质,以及其活动展开的层面而言,它并不是一个基本的价值形态,而是物质的价值、信息的价值、精神价值的综合。其次,从经济学角度讲,图书馆作为“一个不断生长的有机体”,要在当今信息资讯产业崛起,竞争日趋激烈的环境里求生存、求发展,必须摒弃过去的陈腐观念,树立正确价值观,追求投入与产出的最大效益,通过社会价值评估,不断提升向社会输出的服务效益。其三,从管理学角度讲,图书馆系统主要由信息资源人、财、物的合理使用和各子系统的有机结合。图书馆社会价值评估就是从系统输出端――效益着眼,通过确定的衡量标准和指标,全面测评投入与产出中各方系统的基本情况,以达到低耗、优质、高效的目标。其四,从图书馆学理论上讲,就是评价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和创新能力。
2图书馆社会价值评估指标的构建目的
图书馆社会价值评估必须把图书馆放置在社会本体存在与运动之中考察,以图书馆绩效评估和图书馆成效评估为基础,建立以“全息共享测度”为核心、“社会贡献测度”为目标的、含多价值维度指标的全新的评估指标体系,在整体上证明图书馆客观效应对于满足社会本体存在与运动需求的综合贡献。图书馆社会价值评估指标的建立是进行评估的前提条件,建立当代图书馆社会价值评估指标体系,目的是为了能够客观衡量图书馆社会价值。
3建立图书馆社会价值评估指标体系的原则
3.1 估计原则。主要是指由于图书馆在运行活动中内在不确定因素的影响,某些评估项目不能够精确地计量,而只能根据最近可得到的资料和信息加以估计的核算方法。估计原则在图书馆社会价值评估中的存在具有必然性,数据估计的恰当与否直接影响到社会价值评估的质量。
3.2 近似原则。图书馆的投入与收入的近似原则,是从结果上检验公平分配与否的一个重要的标准。在公平的分配机制和平等的竞争条件下,图书馆投入与收入比值是近似相等的。如果同一个地方长期出现图书馆的投入与收入比值过分的悬殊,必然会导致两级分化。从侧面反映了地方对图书馆的投入存在着不公平分配,必然出现图书馆社会价值的不同。
3.3 独立性原则。独立性原则是指指标的设置应尽可能选择具有相对独立性,以具有纵向、横向可比性的相对指标为主,以增加评价的准确性和科学性。选取的各个评估指标的含义应当明确,不能用多个指标来表达相同或相似的内容,即要保证同一层次评估指标之间具有相互独立性,避免指标之间的包含关系,以消除评估结果因指标间的相关关系而产生倾向性,才能最大限度地保证评估结果尽可能的真实。
3.4 发展性原则。发展性原则主要是指在制定图书馆社会价值评估指标时,要充分考虑变化与发展性因素,如指标是否能依环境及组织、个体的变化发展性因素而做调整,以及调整的幅度及范围等。在评估过程中,要对图书馆过去和现在作全面分析,根据他们过去的基础和现实的表现,预测性地揭示图书馆未来发展的目标,激励他们通过发展,缩小与未来目标的差距。
3.5 时段性原则。时段性原则主要是指在进行构建图书馆社会价值评估时,要充分考虑图书馆所处的不同发展阶段,并有目的、有步骤、有计划地调整和安排各个不同阶段的社会价值评估指标。
3.6 替代原则。具有相同使用价值和质量的商品,具有不同的交换价值或价格,买者会选择价格较低者。在图书馆社会价值评估中确实存在着评估数据、评估方法等合理替代的问题,正确运用替代原则是公正进行图书馆社会价值评估的重要保证。
3.7 可操作性原则。评估指标的测定必须有良好的可操作性,这样才能使评估工作顺利进行。要尽量选择一些操作性较好的指标来取代那些难以操作的评估指标,以确保评估对象的实用性。
3.8 定量定性相结合原则。评估指标体系的设计应满足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原则,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对指标进行量化处理,使指标能够更为客观地反映图书馆社会价值评估体系的某方面的特征,具有较好的可度量性,有利于进行准确、科学、合理的评价;对于难以获取数据或者缺少数据的用以描述抽象性因素的指标则可用专家打分的方法实现指标值的量化。
4指标体系的评估标准
其一,经济标准。经济是指用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所需的最丰富的资源。该标准用于衡量图书馆服务的总支出(输入指标)是否降至最低,每笔开支是否合理,并取得尽可能多的成效。它能使图书馆树立起成本意识,又能给读者提供所需信息服务。其二,效率标准。效率指政府投资图书馆建设,包括人员、业务经费、建筑、制度等投入与产出包括知识资源服务,设备设施服务,社会活动服务的关系。图书馆更多要考虑的是如何使用已有的成本资源获得最大的服务产出,给读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其三,效果标准。效果是对图书馆的工作或服务对读者及社会产生的影响,它是对产出价值的衡量,体现产出和结果之间的关系。其四,质量标准。图书馆的服务是否推动用户对知识的转化,促进了用户的水平的提高并到达了很好的效果。可以从消遣娱乐悦读价值、任务解决价值、科研价值等多方面进行衡量。高质量的服务,才能使读者满意,也才是图书馆建设发展的根本目的。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