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责任营销范文
时间:2023-03-22 19:41:5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社会责任营销,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社会责任是一个很难把握的概念,人们对社会福利有不同的看法,更重要的是许多问题对与错之间的界限十分模糊。著名的管理大师哈罗德•孔茨认为:企业的社会责任就是认真地考虑公司的一举一动对社会的影响。而营销大师菲利普.科特勒把企业营销的社会责任问题定义为:组织的任务是确定诸目标市场的需要、欲望、利益,并以保护或者提高消费者和社会福利的方式,比竞争这个更有效、更有利地向目标市场提供所期待的满足。
企业的社会责任和企业营销的社会责任两者是不同的概念,二者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企业的社会责任是企业整体对社会应负的责任,而企业营销中的社会责任既是企业对外社会责任的一部分,又包含营销部门对企业作为一个整体所应负的责任。所以笔者认为,企业营销中的社会责任应定义为:营销人员一定要使自己所做的决策和所采取的措施,不仅有利于组织的福利和利益,还要有利于社会的福利和利益。
二、企业营销的社会责任主要类型
(一)对顾客应承担的社会责任
1、对顾客诚信
保护顾客的权利和利益则是诚信基础上对顾客负责的最基本体现。企业要为广大消费者提供花色品种多样、优质的产品与服务,以满足其不同的需求。为此,要求企业要树立起以顾客为导向的经营哲学,并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不断调整自己的市场营销策略。为了保护社会及广大消费者的利益,西方国家的消费者自发地掀起了保护消费者权益的运动。我国则是在全国各级消费者协会的领导下,有组织地开展保护消费者权益的运动。
2、善待不盈利客户
企业营销者对待暂时不盈利的客户,不能一刀切,而是关注与其合作的潜在价值。主要关注顾客的四个指标:最近交易、交易频率、交易金额和人口统计。与交易金额小但交易频率高的客户合作,可以降低交易风险和交易成本;那些认可外购价值,拥有进取精神并乐意分担风险的客户,可以带动供应商的产品同步进步;有市场影响力的客户,可以提升供应商的美誉度。总之,对待一个客户,要进行综合方面的评价,而不应总从利润出发,善待客户。
(二)企业营销对公众应承担的社会责任
1、绿色营销
科学家们让我们意识到了人类生存环境息息相关的一系列棘手而又紧迫的问题,如全球气候变暖、变酸、地球臭氧层遭到破坏、温室气体数量增加、耕地沙漠化、对重要自然资源的过快掠夺、雨林的消失以及物种灭绝等,营销应该在改善环境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
(1)通过绿色营销满足消费者的绿色消费,提高消费者的生活质量。所谓绿色消费,指消费者要求企业生产和销售对环境冲击最小的绿色产品,以减少伤害环境的消费。绿色营销是满足消费者绿色消费,保证消费者身心健康,提高消费者生活质量的根本途径,亦是企业营销的主要社会责任。
(2)通过绿色营销实施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要求企业将营销活动同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发展相联系,使企业营销活动有利于环境的良性循环发展,使企业从微观方面保证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2、维护公众利益
作为社会的一分子,企业营销少不了进行社会责任的决策。保护社会利益及社会发展是企业营销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企业营销从事经营活动,一方面为社会带来日益丰富的物质财富,另一方面,企业营销为国家及各级政府提供一定的税收。此外,企业营销还应当对社会公益事业进行支持和捐赠,帮助教育、娱乐、社会贫困地区的发展,这是近年来企业营销社会责任的延伸。
另一方面,企业营销履行社会责任会面临诸多困难。诸如由于社会存在各种不同的团体,各个团体具有不同的利益。例如企业营销在环保及保护野生动植物、生存环境需要支出大量费用,从而使产品成本及价格提高,并将成本的提高转嫁到消费者身上,而消费者则要求低价高质产品。因此,企业营销需要权衡各种利益,作出最佳的社会责任决策。
(三)企业营销对企业整体应负的社会责任
营销部门在整个企业中的特殊地位决定了营销部门是整个企业在外界的形象代表,而对企业,营销部门人员却是信息反馈员,能带回市场、竞争者、经销商、供应商的信息。所以,营销部门作为企业和顾客的桥梁,应该承担以下一些社会责任:如向企业提供真实的市场信息,以便管理层对市场反馈做出战略性决策或战术性决策,防止营销人员行为与企业管理脱节。
(四)营销内部的社会责任
1、营销经理对销售人员的社会责任
在企业中,只有销售人员深入市场基层进行市场开拓、市场调研、业务处理等,他们是不折不扣的一线人员,堪称企业的散兵游勇。然而,大部分销售人员得不到总部的重视,甚至得不到销售经理的重视。他们往往没有保障,没有保险,底薪很低,完全靠业绩获收入,压力大而缺乏激励机制。因此,营销经理应该注重:
(1)对销售人员进行培训。许多公司的销售人员刚雇佣便被派到实地工作。公司向他们提供样品、订货单、区域情况介绍。然而这类业务员的工作大都做得不够理想,所以销售经理有责任对销售人员进行培训。
(2)对销售人员的业绩进行合理的评价。销售经理对销售人员的考评是对计划的有效性及执行质量进行评价。使管理更富有效率,以便企业销售目标的完成,考评也是给予销售人员报酬和晋升的依据。
2、销售人员对销售经理的责任。
由于销售人员长期在外面跑业务,工作要求的弹性比较大,工作进程完全靠自己来把握,所以,销售人员要从公司的利益出发,来规范自己的行为。
销售人员需把握的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销售预算,销售人员的预算在满足自己需要的基础上,尽量降低销售费用,尤其是不必要的费用。另一个方面是要替公司保守商业秘密,这也是诚信的一个最基本要求。
三、企业营销履行社会责任的原则
(一)保护消费者利益的原则
企业按照法律的要求保护消费者及其利益,不能欺骗消费者,为消费者提供真实、有效的产品信息,对待每一顾客都一视同仁,并使他们享受应有的权利。
(二)保护环境原则
近年来,绿色营销、绿色消费、绿色产品成为一种趋势,环境营销导向是一些企业对于目前社会和自然环境的迅速变化做出的反应。也是为了形成自己独特的竞争优势。
(三)承担份内责任原则
一个机构在自己特殊目的和特殊使命以外的影响,尤其是不利的影响,无论对机构内部的影响,还是对社会环境或物质环境的影响,都是愈少愈好,愈少愈能成为一个受欢迎的公民、好邻居和贡献者。不是必不可少的影响应保持在最低限度,最好予以消除。倘若企业营销已经造成的影响,无论是有意还是无意造成的,营销人员无疑要对他们的组织所造成的社会影响负责,这是营销的份内责任。
(四)化问题为机会原则
社会问题是社会的机能失调引起的。社会问题是一些弊病,但对于企业来说,也是一种机遇和挑战。因为,企业的职能就在于通过把一项社会问题转化为企业的一种机会来满足一项社会需要。如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美国劳工处于极不稳定的年代,工人生活困苦但离职率很高。技术工人每小时工资可能低至15美分。福特公司正是在这种社会问题的背景中,于1913年末宣布保证付给其每一个职工5美元一天的工资,这是当时标准的2到3倍。在实行新工资以后,离职率几乎趋于零。因离职率低所节约下来的金额是如此之大,以致在以后几年中,虽然所有的材料成本都急剧上升,福特公司还是能以较低的价格销售T型汽车并获得更多利润,从而占据了市场统治地位。
(六)力所能及原则
营销人员必须仔细考虑他所在的企业承受能力,以决定承担社会责任的限度。尤其重要的是,营销人员必须知道企业为了弥补风险和承担起未来的责任而需要的最低限度利润率。如果忽略经济上的实力,承担了无力支持的社会责任,企业很快就会陷入困境。营销人员仔细考虑,哪些部分适合自己营销机构的能力,哪些部分可以用具体的目标和成绩来予以规定。否则,如果勉强承担了,只会对社会和本企业造成损害,而不会取得成就,因而也就不是真正负责任。
四、企业营销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的途径
(一)树立正确的企业价值观和社会市场营销观念
企业价值观是企业职工拥有共同性的价值观念。它是在企业经营哲学指导下构成企业文化的基础核心,它决定企业的经营目标、企业的管理风格及企业的行为规范。因而它是决定营销决策是否符合道德规范的关键。例如,当企业价值观是“实现利润最大化”时,企业营销决策往往会忽略,甚至无视消费者及社会的利益。反之,如果企业价值观是“为用户提供最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时,企业营销策略就会以消费者利益为立足点。
(二)提高公众对企业营销承担社会责任的认识
以前,当公众还没有认识到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性时,企业的营销部门大都是为了利润使劲地卖产品,似乎产品是消费者唯一需要的东西,生产出来就卖得掉,后来,随着一些社会问题日益突出,人们开始关注企业的道德性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得到公众心里认可的企业才会具备一定的市场竞争力。于是,企业开始迎合消费者的这种需求,承担起社会责任,以提升企业的公众形象。由此可见,企业营销的社会责任的承担与消费者的这种意识是紧密相连的,提高公众对企业营销承担社会责任的意识,就会有更多的企业作出这一举动。
(三)企业加强对营销人员的培训
对员工的培训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人力资源的新发展,销售人员的销售技能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后天形成的,通过培训,提升营销人员的自信心和能力,同时,还要使营销人员认同企业的价值观。众所周知,企业的营销人员一般在市场一线作战,在某种程度上与企业整体运作存在脱节的可能性,其行动具有很大的自主性,如果营销人员不具有社会营销的观念,就会在营销活动中做出有违社会责任的活动,所以,对企业的营销人员进行有关社会性责任观念的培训也是企业培训的重要内容。
(四)加强营销人员上岗的资格认证、劳动鉴定
篇2
在这样的品牌宗旨下,宝洁一直是社会责任营销的佼佼者。宝洁Downy衣物柔顺剂作为公益项目 “Touch of Comfort”(抚慰之手),从消费者的每次购买中捐出5美分给Quilts for Kids组织,该组织征集义务缝被的志愿者为医院里的孩子们缝制和分发自制的棉被。
这样的公益手法今天已遍地开花,当我们登陆淘宝,会看到很多淘宝小店的商品被打上了“公益宝贝”的标签,商家承诺每笔成交将为爱心包裹贫困儿童关爱行动捐赠一定金额的善款,当你看到这样的承诺时是否会更愿意购买它呢?
当然并不是所有人都认同这种社会责任价值。1776年,亚当・斯密(Adam Smith)就写道:“我从来不知道那些声称为了公众利益而从商的人当中,有谁真正为社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传奇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宣称企业参与社会事业“在本质上是颠覆性的”,因为他认为那偏离了上市公司的逐利目标,浪费了股民的钱。当然这些批评者只是少数,更多的人相信,使顾客、员工和其他利益相关者感到满意的企业社会责任行为与其商业成功有着紧密的联系。
在整个社会氛围中,有越来越多的力量正在驱使企业去实践更高水平的企业社会责任,例如逐渐增长的顾客期望、演变中的员工目标和野心、更严格的政府法规和压力、在社会价值标准审视下的投资者利益、媒体监督,以及不断变化的企业采购实践。许多大企业都已经将社会责任明确作为其战略的一部分,几乎所有公司都希望在社会责任中扮演一个更积极的角色,它们小心地审视其信仰以及应该如何对待顾客、员工、竞争对手、社区和环境。那么企业应该如何做好这个社会责任,并让它产生营销价值?
“现代营销学之父”菲利普・科特勒在其著作《营销管理》一书中认为,提升社会责任营销的水平需要从合适的法律行为、伦理道德行为和社会责任行为三方面入手。
首先公司必须确保每一个员工知道并遵守相关法律。例如,销售人员不能向消费者说谎或者误导消费者因为某一优点而购买产品;不能向采购商或其他影响企业销售的人进行贿赂;言辞必须与广告宣传一致;当然他们也不能通过暗示不真实的事情来诽谤竞争对手及其产品。
篇3
【Abstract】The modern enterprise is no longer having an eye on the profit only,the social responsibility has become a new topic for enterprises. This article through the literature research, summarizes the whole process about the concept of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developing into the process of strategic marketing, finds out the cause-related marketing and share value two marking new concepts, which can effectively enhance the brand value, enhance the core competitiveness of enterprises.
【关键词】企业社会责任营销;共享价值;善因营销
【Keywords】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marketing; shared value; cause-related marketing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17)03-0128-02
1 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
金融危机和奶制品三聚氰胺事件使得中国社会开始关注企业责任问题,此后又经历三星、苹果等品牌手机爆炸伤人、饿了么网站黑作坊食品安全隐患、毒疫苗等事件,原因之一就是企业对“责任”理解的偏差或主观忽视。在过去,利润最大化是主流经济学强调的重点,米尔顿・弗里德曼就认为“企业唯一的社会责任就是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追逐利润,这个过程会自然带来产品和服务、消费和税收”。但长期的实践和争论之后我们发现,企业社会责任应该是一种常B,而不是高不可攀或者可攀可不攀的。一个卓越的企业领导必须对企业存在的经济性、合法性和合义性进行思考[1]。
经历了漫长的过程,社会责任的理念逐渐得到完善。从无意识到有意识;从塑造表面形象,到将社会责任融入企业长期战略;从认为造福社会就要牺牲企业利益,到以共享价值构建和谐社会。论文将企业社会责任理念的转变过程分为企业社会责任理念、社会责任营销理念、善因营销理念、战略型社会责任模式和共享价值五个阶段。这五个阶段又可归纳为战术性和战略性两种层面。
2 早期战术层面的企业社会责任
2.1 企业社会责任理念
企业社会责任CSR(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的概念早已存在,比如春秋时期有关“义与利”的争论。1924年Oliver Sheldon首次对CSR下了定义,认为企业社会责任就是最大限度地增加各类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但实际上,仅仅把企业社会责任等同于对利益相关者负责是一种狭隘的理解,1997年Carroll提出的层次责任理论更好地诠释了CSR,即CSR是由经济责任、法律责任、伦理责任和自行裁量(如慈善)组成的金字塔形(后来的学者将其完善为交互圆模式和同心轴模式)。[2]
2.2 社会责任营销理念
这一阶段把社会责任的概念融入企业使命中,是前一阶段的进步,在实施方式和动因上也有很大不同。实践表明,仅仅以义务和高尚来要求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是不合理的,并且效果甚微,要让企业自觉承担社会责任必须转变经营观念。社会责任营销不是新的营销手段,而是新的营销观念。它不是短期的营销工具,也不仅是单纯的慈善捐款,而是一种商业模式和长期品牌战略[3]。菲利普・科特勒(2010)指出市场营销理论已经从产品为中心、顾客为中心,转变为以“让世界变得更好”的人文精神导向[4]。中国学者李炳毅更是早在1998年就完整探讨了企业该如何有效地把社会责任融入公司战略中。
2.3 善因营销理念
1981年,美国运通公司与艾丽斯岛基金合作开创善因营销(Cause Related Marketing),通过将信用卡的使用与公司捐赠结合起来筹集款项用于修复自由女神像。善因营销也称社会营销、慈善营销、公益事业相关联营销,包括了社会责任中伦理和慈善两个层次[5]。狭义的善因营销是指企业承诺将产品销售额与某项特定公益事业捐款相联系;广义的善因营销包括一切与公益事业相关的促销、公共关系和赞助活动,是营利与非营利领域的合作,达到企业、慈善团体和消费者三赢的局面。研究表明,大部分消费者受“移情”影响对善的企业有高度认同感,因此通常来说,善因营销能提升企业形象和品牌知名度、增加品牌联想度、形成品牌忠诚、提高销售量。但是,善因营销常常会失效,总结起原因如下:
①善因只是掩盖企业真实动机的工具;
②善因行为与消费者道德偏好错位;
③合作伙伴选择错误或与品牌匹配度较低;
④慈善并不能替代企业最基本的社会责任,如保证质量。
3 现代战略层面的企业社会责任
实践表明,早期战术性、一次性的慈善活动并不能给企业带来长期收益,于是战略性的企业社会责任理念应运而生。
3.1 战略型社会责任模式
战略型CSR是从长远的角度思考,从创造核心竞争力的角度出发选择适合企业的社会责任。该模式由“竞争战略之父”迈克尔・波特(2000)提出,波特认为泛泛的谈论社会问题意义不大,没有一个企业能解决所有社会问题,它们必须解决与主营业务有关系的社会问题,选取的标准也不是看某项事业是否崇高,而是既有益于社会,也有益于企业。
3.2 共享价值的概念
在战略型CSR提出之后,波特给出了共享价值(Shared Value)的概念,这一概念是市场营销和企业战略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波特在2006年和2011年两次探讨这一概念,并给出明确定义和实现方式。波特认为,共享价值并不等同于企业社会责任,甚至也不是可持续发展,它是一条创造经济辉煌的全新之路。它并不是分享企业已有的价值,而是从价值链出发,做大整个经济的蛋糕。而企业解决社会问题,未必就会增加成本,因为它还是可以通过技术和管理创新来提高生产率[6]。科特勒也指出,未来的营销概念应该包括产品管理上的协同创新、顾客管理上的社区化和品牌管理上的特性塑造。
4 结语
综上所述,企业社会责任、社会责任营销、善因营销、战略性社会责任模式和共享价值五个阶段是企业社会责任逐渐演变和完善的过程,在定义和内涵上各有不同,却又互相渗透、循序渐进、层层递进,是商业伦理和市场营销观念可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炳毅,李东红.企业社会责任论[J].经济问题,1998(8):34-36.
【2】王伟芳.论企业领导的基本道德品性[J].兰州学刊,2007(4):71-73.
【3】赵曙明.企业社会责任的要素、模式与战略最新研究述评[J].外国经济与管理, 2009(1):2-8+49.
【4】菲利普・科特勒,何麻温・卡塔加雅,伊万・塞蒂亚万.毕崇毅(译).营销革命3.0:从产品到顾客,再到人文精神[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篇4
关键词:政治营销;企业社会责任;趋势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09)08-0094-02
1 政治营销及企业社会责任
本文定义的政治营销并非传统意义上的“政治营销学”。本文定义政治营销为企业将顾客放至第一位,重视顾客的情感,并对整个社会肩负起责任,是一切超过了经济利益的营销的归宿。重视政治营销的结果是进行政治与经济的打包,带来营销利润和社会责任,从而造成经济本质上的向好。
企业社会责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CSR)是企业社会责任研究领域最基础应用最广泛的概念,它的界定争议颇多。本文对“企业社会责任”界定为:“社会责任指组织通过透明和道德的行为为其活动和决策给社会和环境造成的影响所承担的责任。”
2 金融危机下CSR的变化趋势
2.1 CSR各种内容的社会重视程度发生变化
2.1.1 劳工保护问题
劳工保护问题主要包括拖欠工资、逃发工资、工人待遇等问题。由于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一些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加剧。部分企业停产倒闭,导致拖欠职工工资甚至欠薪逃匿事件发生。这些都是CSR缺失的表现。而另有一些企业,把自身种种侵权行为归罪于全球性金融危机,克扣拖欠工资,不发加班工资,以及拒不执行“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等。这些更是CSR严重缺失的表现。
2.1.2 裁员问题
国外主要企业进行大幅裁员,金融危机给金融机构造成的巨额损失,导致金融机构不得不收缩信贷,同时也对消费与投资信心造成了严重打击。而对资金困乏和业绩下降的状况,大多企业都在酝酿裁员计划,以度过危机。目前,从华尔街掀起的裁员潮已经蔓延到全球范围,危机也从金融行业扩展到其他多个行业。
我国部分地区出现了企业裁员和农民工返乡现象,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我国部分地区的企业也因为亏损而进行裁员,TCL电脑、久游网、悠视网、富士康等企业都缩减了员工数量。由于一些出口导向的中小企业倒闭、裁员,导致部分农民工提前返乡。
2.2 企业在CSR方面的投入或重视程度可能会弱化
在“全球性经济寒潮”的侵袭下,不少企业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而这种冲击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和推进。随着全球经济日益陷入低迷,很多企业的一些CSR项目被搁置一旁,待到财政问题得到解决后才能重见天日。同时,企业2009年的CSR项目面临着预算削减。“不少企业恐怕会考虑削减在慈善和公益事业上的投入。”中国社科院经济学部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中心主任钟宏武认为。从大的方面讲,金融危机对企业的“经济责任”带来了很大的影响,金融危机会冲击到企业的“资金链”从而造成企业资金紧缺,不少企业现在面临的最重要的任务是过冬想办法生存下来,削减在慈善和公益事业上的投入也就成了许多企业和企业家的选择。
2.3 社会对CSR的要求和监督力度相应弱化
很多企业可能因为经济困难的原因忽略了企业社会责任,由经营困难或竞争激烈导致的企业社会责任缺失的案件集中爆发。而社会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对一些企业违反企业社会责任的现象予以被迫接受或是进行更大的宽容和理解。
3 金融危机期间促进企业承担CSR的建议
3.1 企业自身自觉承担CSR
作为承担企业社会责任的主体,在金融危机期间,企业要努力在不减员的基础上创造增效的经营策略,尽量避免把人员推向社会而加大就业压力。危机时刻,企业不能仅仅想着裁员。而应通过紧缩不必要开支、压缩生产成本、提高产品竞争力等措施来应对困境。我国中小企业众多,部分中小企业认为社会责任是大企业的专利,小企业无须承担,实际上是把社会责任看做一种功利行为,没有从企业自身的发展来考虑这一问题。诚然,企业规模的不同决定了他们承担社会责任的能力不同。作为企业高层及企业员工要有回报社会的理念,将企业的社会责任内在于企业的发展之中。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向社会尽责任,首先要把自己企业经营好,然后根据自身情况去推动公益。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并不只是捐赠,做好身边的一些“小事”,也是承担社会责任的一种方式。
3.2 员工给予支持
当企业经营出现危机时,在要求企业保障员工利益承担社会责任的同时,员工也应主动承担起对企业的责任,给予企业帮助与支持。在企业濒临破产时;员工应理解企业停止某个生产线或让员工放假的行为。企业与员工之间的尊重和信任是相互的,企业善待员工,维护员工的基本权益,就能增加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在企业而临困难时,会愿意与企业共度时艰,相应的,企业也会更好的履行社会责任,以留住这些优秀的员工。
3.3 政府要采取措施来鼓励企业承担社会责任
首先,政府应建立规范企业社会责任的法律、法规和制度,并强化执法力度。特别是针对当前的实际形势制定相应的政策制度来鼓励企业减少裁员,如提倡困难企业先减薪再裁员、规定企业裁员人数达到定数额须报批、对不裁员的企业进行奖励等。为应对新挑战,2008年下半年以来,中央已紧急出台一系列促进就业的政策措施,从限制裁员人数、鼓励企业有所担当,到出台政策措施扶持大学生、农民工等就业群体,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保就业”的举措。这些措施都可以使企业减少裁员,承担其应有的社会责任。其次,政府要积极研究相关的扶持企业的政策措施,以减轻企业负担和支持企业度过难关,为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给予支持鼓励。2008年11月,人保部暂缓调整企业最低工资标准,以帮助企业度过难关。而在2009年1月底,人保部新闻发言人表示,2009年将继续调整最低工资标准。这些都为扶持企业提供了帮助。最后,政府要刺激经济,拉动内需,稳定就业形势,做好毕业生与失业人员的就业工作,以创业带动就业,落实社会保障和对农民工的服务工作,维持社会稳定,为企业承担社会责任营造良好的环境。
3.4 社会公众要对企业承担社会责任进行监督
社会责任建设并非只是企业自己的事,外部监督也很重要。公众和社会组织是企业运营质量的外部监管者,对企业的社会责任履行情况负有重要的监管任务。社会公众要充分发挥监督作用,形成多层次、多渠道的监督体系和制度安排,对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情况加强监督,以促成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社会环境。特别是媒体舆论的民主监督力量,有利于企业社会责任的透明化和理智性。加强媒体舆论的民主监督力量对提升企业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具有非常强大的推动意义。
篇5
关键词:市场营销人才;社会责任意识;企业需求
1引言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现代企业不仅要应对国内同行同业的激烈竞争,而且要接受外来企业的强烈冲击。而企业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尤其是买方市场主导日益强盛的市场环境中,高素质的市场营销专业人才更是企业人才竞争的核心。但是尽管很多企业都在不断地大量寻求得心应手的市场营销人才,而且高校也不断地大批量地“生产”市场营销人才,可是却产生了一个令人费解的现象:一边是高等学校大量市场营销专业毕业的学生找不到工作,而另一边很多企业却在大叫缺乏市场营销专业的人才。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主要的原因之一是,作为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和输出机构的高等学校,在其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着不少传统教育模式遗留下来的问题。一方面企业人事部门进行招聘的时候发现现有的市场营销大学生有着很多的缺陷,其中一个严重的缺陷是现有的市场营销大学生在社会公共生活中,自我意识浓重,公德意识缺乏。[1]另一方面现有的教育方式过于重视课本知识的教育导致了市场营销大学生本应该承担的基本责任被无视,造成了“大事做不了,小事不想做”的社会责任的真空状态。[2]就此可以看出社会责任意识的建设在市场营销专业的教育过程中是缺失的,这成为企业放弃一些市场营销人才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是传统教育模式遗留问题之一。但是现有的研究成果都将目光关注在如何提升市场营销专业人才的动手能力和营销经验等才能方面,却无视了社会责任意识在市场营销专业教育过程中的重要性。因此文章基于这样的背景,借鉴国外经验,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不仅掌握管理学、经济学和市场营销、物流管理等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有分析和解决市场营销实际问题能力,而且还拥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的综合性人才,以适应时代变迁之需求。
2.市场营销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市场营销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也是应用最为广泛的学科。每一个企业或者行业的成功都是对营销能力的一次印证,因为营销是无处不在的,我们周围的人或者组织从事的所有活动都可以正式或非正式地被算作营销,同时良好的营销日益成为企业成功的重要因素。营销之父菲利普•科特勒将营销定义为“营销既是一种组织职能,也是一种创造、传播、传递顾客价值的思维方式”,从这个定义来看,营销不仅仅是一种商业职能,更是一种整体思维方式。然而在这个价值多元化、利益主体多元化的时代里,却造成了市场营销大学生无视社会责任的现象与趋势,这个现象导致了市场营销大学生缺失了社会、企业所需要的才能。这就造成了当市场营销人才进入社会的时候,过分地关注个人利益,使得整个社会体系出现了一些前所未有的重大社会问题。例如,企业安全事故频发、食品安全问题严重、社会诚信体系缺失、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在某种意义上,经济发展与社会利益的关系表现出一种紧张的状态),因此中国市场营销专才的社会责任的建设刻不容缓。
3市场营销人才社会责任意识缺失的原因
3.1市场营销教学内容过于落后
市场营销学人才必须拥有活跃的思维、强大的组织策划能力、踊跃的创新精神,同时还要掌握各种宣传与推广的方式。也就是说市场营销大学生必须能够全面分析社会环境和捕捉市场机遇、及时预测和测量市场需求以及了解营销市场的演变历程,即营销围绕中心从最古老的“产品价值”变为“顾客价值”,再到现在以社会价值为中心,现代的市场营销大学生并没有完全理解社会责任意识的深层次的含义。但是学校相关教育还停留在讲解如何创造消费者喜爱的产品上面,这与市场的变化严重脱节。除此之外市场营销的教学体系缺乏系统性和整体性,所有课程之间有所交叉重复,没有统一协调。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感觉每一门课程内容都好似知道,但又都不能深入了解与掌握。
3.2市场营销教育缺乏社会责任意识培养的机制
关于市场营销的教学过程与其他学科是一样的,都是过多地关注营销专业知识的说教,缺乏对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在市场营销教学的过程中一方面过多地关注市场营销知识的讲解,一直强调学好专业知识的重要性,形成了只要学好专业知识就是成才的错误意识,培养出了很多在“考试达人”、“社会”。而关于营销专业的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却还停留在形式上;另一方面营销教学过程中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一刀切”的教育模式,对大学生的独立人格和个性发展重视不足,因此导致营销人才的社会责任意识觉醒程度差异较大。
3.3市场营销教育内容与社会实践脱节
市场营销教学内容局限于课本知识,虽然营销老师会带领营销学生进行一些企业调研,但是这些营销学生却没有获取真正的营销工作的经验,同时也没有真正去考察过市场,这使得市场营销知识与社会需要之间的联系不够紧密,理论和实践脱节。那么本来营销人才可以在实践过程中慢慢摸索出自己的社会角色,认识到自己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进而增强营销人才的社会责任意识,可是现在的营销人才绝大多数都迷失在理论知识的学习中,造成了营销专业人才无法全面地认识社会,没有办法形成完整的社会责任意识。
4加强市场营销教学中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
根据目前社会对市场营销人才的要求,我们认为,市场营销的学生应当是:[3]以“厚基础、宽口径”为原则,以“知识复合、能力培养”为重点,培养熟悉我国法律和相关政策,适应21世纪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基础扎实、知识面宽,既系统掌握市场营销及管理、经济、法律方面的知识,又具备相当的实践操作能力,综合素质健全、富有创新精神的,能在国家相关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从事市场营销的实际管理工作,或教学、科研方面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4.1理论与实践结合,实践中巩固营销人才的社会责任意识
新时代的复合型经营人才应体现为市场营销的特色教育。为此,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加强营销职业道德和商业伦理教育、培养知识经济时代的营销人才。社会责任是指个人对国家和民族、对家庭和社会,对他人的生存和发展承担的职责和使命,以及未承担职责所应承受的后果。在实践过程中,营销老师引导营销人才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开展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性、自主性或创造性等为主要特征的各种活动,使得营销人才能够在实践中体验和感悟社会实际,培养道德情操和社会责任感,提高生存与发展能力。同时要在实践中必须坚持课内与课外相结合、集中与分散相结合,坚持假期实践活动与日常实践活动相结合,坚持专业实践与一般服务相结合,实现社会实践的最大成效。例如产学研相结合的社会实践开展模式以市场营销学科涉及领域为实践拓展空间,由企业和学校共同监督和管理,让营销人才在实践中掌握实际应用能力,让营销人才在这些实践项目中切身体验从身边小事做起,对他人和社会负责的感受。
4.2对营销人才进行自律意识教育,提高承担社会责任的自觉性
市场营销的人才培养不仅仅只是告诉学生什么是市场营销,同时还要让营销人才知道社会的需求。现在中国社会责任出现了很严重缺失,那么在市场营销的教学中要加强对营销人才的社会责任的培养。当然培养营销人才的社会责任意识,仅仅依靠学校和社会外在的道德教育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营销人才具备自律意识和开展自我教育。在对营销人才进行理论教学的前提下,增加营销人才在社会实践的机会,丰富营销人才对社会、文化、自然和他人的认识,使得营销人才能够把握社会发展的规律和时代脉搏,客观地评价自我,找准自己的社会位置,认识到自己的社会责任,提高承担社会责任的自觉性。
4.3加强企业实践,注重社会责任的培养
在营销课堂教学理论学习过程中,要有计划、有步骤的组织学生进行企业实践与考察,使学生将所学的营销理论融会贯通,学会全面理解问题与思考问题,能够根据不同企业性质做出市场环境分析报告书。只有教学加企业的实践教学模式,才能使市场营销的学生能够适应社会和市场的需求,才能够真正成为在各级工商企业、管理部门和各类营销岗位上从事市场营销、市场管理、市场策划、市场开拓的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高层次专门人才。营销人才在各行各业实践中,不仅获得了丰富的职业能力,也在各行各业的企业实践中,亲身体验生活,深刻感受到贫富差距,使得营销人才的思想得到升华。也在企业实践中,更加深刻和客观地理解和认识很多社会现象,也能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从而能够培养营销人才良好的社会责任意识。
作者:宋谦 单位:沈阳工业大学
参考文献:
[1]刘小新,当代大学生主导价值观研究[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篇6
[关键词] 企业社会责任 财务绩效 影响 路径
一、研究企业社会责任的意义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全球范围的“企业社会责任运动”对我国产生的深刻影响以及和谐社会建设的实践,我国越来越多的企业家着实认识到一个优秀的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性。比如,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对“2006年中国企业经营者问卷跟踪调查”的结果显示,企业经营者普遍认同“优秀企业家一定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高度认同履行经济、法律、伦理、公益四个方面社会责任的重要意义 。
再者,自从企业社会责任思想问世以来,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对于企业是否应履行社会责任的难题一直没有解决。企业社会责任思想支持者曾从十个方面雄辩地阐述其履行社会责任的观点:(1)企业履行社会责任顺应了民意,满足了公众期望。公众的意见支持企业同时追逐经济的和社会的目标。(2)长期利润。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公司趋向取得更稳固的长期利润。(3)道德义务。企业应当承担社会责任,因为负责任的行为才是所要做的正确的事情。(4)公众形象。公司通过追求社会目标可以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5)更好的环境。企业的参与有利于解决社会难题。(6)减少政府管制。企业社会责任感的加强会导致较少的政府管制。(7)责任与权力平衡。企业拥有大量的权力,这就要求相应的责任来加以平衡。(8)股东利益。从长期来看,具有社会责任感将提高企业的股票价格。(9)资源占有。企业拥有支持公共项目和慈善事业的资源。(10)预防胜于治疗。企业应在社会问题变得十分严重之前采取措施,以免付出更大的补救代价 。
与此同时,企业社会责任思想的反对者们更不示弱,则将追求利润最大化视为企业惟一的社会责任。米尔顿?弗里德曼就是这种思想坚定的代表人物。他认为,公司是股东的公司,管理者是股东的人,因而公司的目标是利润最大化 。针对反对者观点,如果我们能够论证公司履行社会责任不会导致公司绩效的降低甚至有所提升,那么社会责任的反对者就有可能转变立场,由反对者变为公司社会责任的支持者与践行者。若是如此,企业与社会的和谐关系就一定能够形成,企业组织一定能够成为和谐社会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本文拟以企业社会责任影响公司绩效的路径为着力点予以分析,欲为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提供途径。
二、企业社会责任对财务绩效影响的路径
1.企业社会责任影响财务绩效的路径
企业对投资者责任可以称为投资者的权益,是一种剩余权益或留剩权益,我们可以用财务绩效来表示。财务绩效按时间来划分有长期绩效和短期绩效。按能否量化分为定量绩效和定性绩效。那么,履行社会责任对企业什么绩效产生影响呢?实证分析表明,履行社会责任对企业短期绩效和长期绩效均有影响 ,而对企业长期绩效的影响存在正相关现象。履行社会责任一般是通过对定性绩效的影响最终实现对定量绩效的影响的。这种影响的正确路径是什么?社会责任影响企业目标的定位,通过企业目标的定位影响企业战略制订,再通过企业战略的实施影响企业的经营行为,最后通过企业的行为影响企业的财务绩效的。这种影响的路径可以图示为:社会责任企业目标企业战略企业经营行为企业财务绩效。可见,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并不是随心所欲,而是要遵循一定的路径,必须将要履行的社会责任纳入企业的目标,在一个合理的责任范围内履行责任。这个合理的责任范围就是企业的能力限度。如果不顾企业自身能力限度超越了相关者责任范围履行社会责任,那是一种盲目的冲动,对企业有百害而无一利,不仅不能提升企业的财务绩效反而影响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是我们要坚决反对的。
2.企业社会责任影响企业目标的定位
企业的目标是生存、发展与获利。企业对投资者的责任就是实现投资者期望的目标,投资者期望的目标什么时点才能实现呢?在满足了所有利益相关者的责任后才能履行对投资者的责任。所以,现在要实现投资者权益最大,有两条途径。一是实现整个企业的收益最大。当整个企业的收益最大化时候,用整个企业最大化的收益扣减履行利益相关者的责任后,可以实现投资者的净收益最大化。另一条途径是在整个企业收益一定的前提下,通过减低履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责任,达到投资者净收益最大。两条途径都能够实现企业对投资者的责任最大,但是实现的途径在本质上是不同的。前者是通过履行企业的社会责任,将企业这块“蛋糕”做大的办法来实现目的的,反映在企业的目标上就是企业价值最大化;而后者是在不履行或少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前提下,在“蛋糕”一定的情况下,通过对“蛋糕”的分割来达到目的,反映在企业目标上就是股东收益最大化或利润最大化。至此,我们不难理解企业目标定位的重要性,更能够从深层次理解企业理财目标从股东收益最大化向企业价值最大化转变的道理。
3.企业社会责任影响企业经营战略的制定
企业的目标是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必须通过企业战略的制定与实施来实现。企业制定战略时务必要充分考虑社会责任的影响,考虑企业的经营活动可能对社会产生正面与负面的影响。如果企业制定战略不考虑企业经营活动的影响,拒绝为社会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那么社会就可能通过相应的手段(法律手段、行政手段,或者是磨洋工等其他手段)来迫使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因此,企业在制定战略时应将保护消费者正当权益、保护投资者和债权人的合法权益、承担起生态与环境的保护义务、向社会提供平等的就业机会、保障与提高员工的生活与工作质量并为其提供事业发展的机遇、促进所处社区的稳定与繁荣的社会责任纳入到企业战略管理的范畴中。
4.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落实于企业经营行为的实施
企业战略决定企业的经营行为,企业的经营行为要围绕企业的战略来实施。既然将企业应履行的社会责任纳入企业战略体系,所以对于企业社会责任的内容,哪些必须履行和怎样履行都必须体现企业战略的目标,有目的有步骤地具体落实到企业的经营活动的行为中去。也就是说,企业经营行为的实施要体现企业社会责任,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要反映在企业的经营行为中。综上分析, 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反映于企业目标,体现于企业战略,落实于企业行为,将企业社会责任、企业目标、企业战略与企业行为有机地融为一体。所以,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过程就是实现目标、落实战略、实施行为的过程,有计划、有步骤、有目标地履行企业社会责任不仅不会导致企业绩效的减少反而有助于企业绩效的提升。
5.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对企业财务绩效的影响
企业的资本从广义上来看是个泛资本的范畴。泛资本由财务资本(债务资本、权益资本)、人力资本(经营管理型人力资本、技术型人力资本、普通型人力资本)、结构资本(内部组织资本、外部包括政府、供应商与客户的社会资本)、生态资本(自然资源拥有者的政府持有)组成。企业的价值取决于泛资本“合力”的贡献,而泛资本能否作出最大限度的贡献,取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泛资本对企业价值贡献率,从而影响到企业财务绩效和企业价值。(1)企业履行对人力资本的社会责任,能够激发人力资本对企业的责任感、归属感与忠诚度,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节约意识,挖掘意识,降低成本意识,提升绩效。(2)企业履行对结构资本的社会责任,比如履行对顾客的社会责任,就能够促使企业与客户的信任、合作的关系性资源形成, 一能降低成本(客户参与产品的研发生产,就能够降低研发生产成本;顾客对企业信任,就能降低营销成本),二能增加收入(客户的忠诚度能够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降低市场价格波动对收入的影响),三能降低风险(客户的信任与合作,可以增加企业未来的现金流量,加快资金周转,降低现金流量的不确定性)。所有这些均有利于企业绩效提升。(3)企业履行公益事业的社会责任,尽管付出了成本,但同时能够得到社会的认可,向社会展示自己雄厚的经济实力,对于吸引资金、招揽人才大有裨益,能够为企业未来的发展积蓄能量,赢得竞争优势作好铺垫。(4)企业履行环保的社会责任,孕育商机与绩效,一朝投入,长期受益。(5)企业履行对政府的社会责任,理顺了企业与政府的关系,使得企业获得政府在政策上的倾斜与支持,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企业绩效的提升。
总之,创造收益和履行责任是企业健康运行的两个轮子,是企业长盛不衰的根本所在。企业遵循一定的路径履行社会责任有利于企业绩效的提升,而良好的企业绩效更有利于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所以,企业应在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指导下,正确处理好企业发展、追求绩效与履行社会责任关系,实现又快又好的企业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企业家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认识与评价.管理世界,2007,6, P75
篇7
关键词:燃气具;社会责任;绩效评价
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识码:A
一、企业社会责任的界定
企业社会责任概念起源于美国,最早于1924年由美国的谢尔顿提出。美国企业社会责任专家阿尔奇・卡罗尔认为,企业社会责任是社会寄望于企业履行之义务,完整的企业社会责任是企业经济责任、法律责任、伦理责任和慈善责任之和。我国的一些学者将企业社会责任定义为“企业为所处社会的全面和长远利益而必须关心,全力履行的责任和义务,表现为企业对社会的适应和发展的参与。企业社会责任的内容极为丰富,既有强制的法律责任,也有自觉的道义责任”。
二、我国燃气具企业社会责任现状
燃气具产业是新兴而又竞争激烈的行业,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许多燃气具已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日用消费品,整个行业也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这也决定了燃气具企业应当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
但是,由于我国气源和气种的复杂性,行业起步又较晚,加上质量与技术的同质化、竞争的无序化现象,燃气具行业一直存在着“优不胜、劣难汰”的怪圈,导致燃气具企业存在着质量安全、环境污染、员工福利保障等方面的问题。2008年第一季度,郑州市工商局对当地流通领域销售的部分燃气具产品进行了质量监测,随机抽取家用燃气具样品19台,经检测,有6个样品被判定为不合格,1个品牌的样品中部分检验项目不符合国家标准。
随着行业的发展,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和ISO14000环保认证逐渐得到越来越多经营者的重视,他们也认识到履行社会责任能够为企业产生利润效应、竞争力效应,甚至是成长效应。尽早采取有效措施,促使燃气具企业履行相关的社会责任,并对其社会责任绩效进行科学合理的考评,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十分迫切的。
三、我国燃气具企业社会责任绩效评价模型构建
企业社会责任具有“开放性”,其本身处于不断发展之中,为了更好地衡量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绩效,我国很多学者在探索构建一套符合我国国情的社会责任绩效评价指标。就燃气具产业而言,评价企业社会责任程度涉及众多方面,为了能够明晰指标的选择,本文在对每项指标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燃气业行业特点和我国国情,着重参考了SA8000指标体系,构建我国燃气具企业社会责任绩效评价模型。
1、燃气具企业社会责任绩效评价模型构建的原则
(1)科学性原则。指标体系结构的拟定,指标的取舍,公式的推导等都要有科学的依据。只有坚持科学性的原则,获取的信息才具有可靠性和客观性,评价的结果才具有可信性。
(2)系统性原则。指标体系要包括社会责任所涉及到的众多方面,使其成为一个系统,体现在具有层次性和整体性上。层次性指指标体系要形成阶层性的功能群,层次之间要相互适应并具有一致性;整体性指不仅要注意指标体系整体的内在联系,而且要注意整体的功能和目标。
(3)代表性原则。所谓代表性指的是指标既要反映当前国际上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共同要求,又要能继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贴近我国燃气具企业现实。指标的选择要全面,但应该区别主次、轻重,要突出当前带全局性而又极为关键的问题。
2、燃气具企业社会责任绩效评价模型的构建。根据燃气具企业社会责任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和实际调研情况,为评价模型设计了一套3层共计39项指标体系。本指标体系共分劳工权益、人权保障、社会责任管理、商业道德、社会公益行为五类评价因素。劳工权益、人权保障、社会责任管理三类评价因素下,又分为童工、劳动补偿报酬、安全卫生、工作时间、集体谈判权利、禁止强制劳动、禁止歧视、劳动纪律、管理系统九项子因素。商业道德和社会公益行为两类评价因素,秉承了我国文化结构中对企业社会责任的传统价值观念,符合燃气具企业的实际情况,分为消费者权益、债权人权益、公众权益和主要公益活动四项子因素。13项子因素下,共设计了39个三级指标。
3、燃气具企业社会责任绩效评价体系权重的确定。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企业社会责任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中各指标的权重,AHP方法主要包括四个步骤:构造层次;计算每一层中要素的权重;一致性检验;计算方案的综合权重。
本文邀请了来自企业、政府、研究机构的9名专家对同层次所有指标进行两两比较,按标度方法判断它们的相对重要程度,并将判断结果量化,构成判断矩阵。计算完毕后,对判断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一致性检验通过后,确定各因素的权重。
在燃气具企业社会责任绩效评价体系中的5类一级指标中,劳工权益、人权保障所占权重居前两位,分别是54.74%和23.73%。后三位是商业道德11.61%、社会责任管理5.22%、社会公益行为4.71%。将社会责任满分设为100分,各项因素的分数如下:
童工:是否使用童工2.8分、未成年工占职工雇员比例0.7分;
劳动补偿报酬:是否执行当地政府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5.9分、是否按时发放雇员工资和津贴3.6分、是否额外按时发放雇员加班工资或奖金1.7分、雇员劳动保险费用支付率1.4分、是否清楚告诉雇员劳动报酬构成1.1分;
安全卫生:重大安全事故发生率6.3分、重大生产事故死亡率6分、职业病发生率5.2分、饮水安全及食物存放雇员餐食设施1.7分、生产场地内厕所等卫生设施2.3分、工人雇员宿舍条件5.4分、雇员应急和医疗服务4.4分;
工作时间:周平均最多工作小时数3分、周平均最少休息日数2.2分、周平均最长加班小时数1.1分;
集体谈判权利:职工参与对于工会组织率的参与度0.6分、集体劳动争议支持率1分;
禁止强制劳动:雇员是否按时上下班自由1.2分、雇员有无辞职自由3.6分、雇员有无拒绝到危险岗位工作的自由权利2.8分、雇员有无拒扣“押金”与证件的自由权利1.8分;
禁止歧视:雇员雇佣中有无性别歧视1.5分、有无性骚扰犯及其投诉情况0.4分、是否提供自由便利1.5分;
劳动纪律:规章制度公开化程度2分、是否对雇员禁止使用体罚4.7分、雇员劳动合同签约率2.6分;
管理系统:社会责任管理履行记录是否完整3.8分、是否公开年度社会责任报告1.4分;
消费者权益:产品质量与使用安全3.5分、有无营销与广告欺诈骗的行为1.3分;
债权人权益:商业信用等级1.6分、产品使用者与客户评价0.6分;
公众权益:环境污染与保护的记录3.8分、纳税额和有无偷漏税记录0.8分;
主要公益活动:直接公益活动的参与度和投入3.4分、慈善捐款的频次与额度1.3分。
四、我国燃气具企业的社会责任实践(以R公司为例)
R公司是一家由国有企业经转制而成的专业燃用具生产企业,公司占地150亩,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拥有员
工300余人。公司拥有国家批准的自营进出口权,产品的销量连年攀升,2008年销售额达3.8亿元。公司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占员工总数的30%,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占员工总数的10%,拥有强大的新产品研发能力。
本文设计了“企业社会责任调研问卷”,对公司的社会责任履行现状进行的测评。问卷分为管理人员、普通员工两部分,按照上述的评价模型设计了42道问题。其中,主观性问题9道,客观性问题29道,观测性指标4项。在赴公司进行实地调研后,收回问卷65份,有效问卷64份,得到数据如下:
该企业在劳工权益方面得分为44.7分(满分为54.8分),得分率81.6%。这说明,企业在劳工权益方面做得较好。除了在工人雇员宿舍条件一项得分率为59%和雇员应急和医疗服务得分率在61%以外,其他得分率均在76%以上;人权保障方面得分为19.5分,得分率82.3%。其中,职工对于工会组织的参与度和集体劳动争议支持率得分率较低,均为53%。这说明,企业在工会组织制度上要应加强;商业道德方面,该企业得分率为92.3%,该企业连续获得34项专利技术和2项发明专利,先后获得国家节能产品认证和国家环保认证,实行的是全面质量管理(TQM),通过GB/T19001:2000质量管理认证,与经销商和原材料供应商建立战略伙伴关系,拥有良好的商业信誉和口碑,被当地税务部门列为纳税A类企业,可以看出这是企业在快速成长阶段的工作重点;在社会责任管理和社会公益行为方面,企业的得分几乎为零,这说明社会责任管理履行记录、公开年度社会责任报告、直接公益活动的参与度和投入、慈善捐款的频次与额度几项指标并为得到该企业的重视。综上所述,企业在快速成长阶段,已经从自身发展的角度较好地履行社会责任,但是关于社会责任的监督机制尚未建立,企业还需在社会责任管理系统和公益行为方面有所加强。
(作者单位:北京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刘立燕.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社会责任管理[J].经济与管理,2004.12.
[2]李立清,李燕凌.企业社会责任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篇8
中小民营企业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价值,中小民营企业占我国企业总数的99%,创造了GDP总量的70%以上,工业比重占60%,75%的就业机会、70%的技术创新、65%的国内发明专利,以及80%以上的新产品均来自中小民营企业。因此,中小民营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对于我国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具有极其显著的影响。但是,近年来一系列的国际反倾销、绿色壁垒、SA8000社会责任认证标准等对我国中小民营企业构成了严重的生存威胁,“颠覆在即”或许不是危言耸听。据商务部统计,自1979年至2004年9月,34个国家和地区发起了665起针对或涉及中国产品的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及特保措施调查案件,其中反倾销案件达594起,涉及4000多种商品,影响了约191亿美元的出口贸易。加入WTO后,上述案件数量、涉及金额均呈上涨趋势,仅2004年,就有18个国家和地区对我国出口商品进行了60起反倾销、反补贴和保障措施调查,涉案金额近10亿美元。我国已连续9年成为全球遭受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尤其是近两年来,个别国家还出现了针对中国商品和商人的严重暴力事件。导致这些厄运频发的原因固然很多,但就从我国中小民营企业自身角度而言,与我国大部分中小民营企业缺乏社会责任有密切的关系。
一、社会责任缺失的表现
1.肆虐生态环境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和“吃子孙饭”是我国相当一部分中小民营企业生产现象的真实写照,自然资源的无序、无度开采导致了生态环境的严重恶化,个别中小民营企业对资源和环境的破坏甚至可以比喻为“肆无忌惮、穷凶极恶”恐不为过。地陷频发、山秃(甚至是已经“无山”)接踵、荒漠扩大、沙尘弥漫、河流干涸、水质污染,……有的地方由于自然资源严重匮乏、环境严重恶化已经迫使百姓“背井离乡”,远走他乡。根据国家统计局和环保总局2005年11月的调查,在我国2900多万家中小企业中,80%以上的工业生产存在严重的污染问题,占我国污染源的60%。由此可以说我国相当一部分中小民营企业是以彻底牺牲环境和资源为代价获取不适当的价格竞争优势的。
2.侵犯员工权益
超负荷劳动强度、工作条件恶劣、缺乏安全保障、拖欠克扣薪水、降低工资标准、随意加班加点、非法雇佣员工(尤其是童工)、辱骂体罚员工、限制人身自由、性别歧视、性骚扰和犯、不提供法定福利待遇和社会保障等等现象在中小民营企业屡见不鲜,频频见诸报端。《中国纺织服装行业企业社会责任年度报告2006》显示,100%的被调查企业都存在超时工作现象,部分企业员工每天工作达13个小时,晚上加班4-5个小时,每周工作时间达83-90个小时,有的企业的员工3个月内仅能休息1天,4个月内仅有3天休息;全国总工会2005年的调查则显示,2002年~2004年职工工资低于当地社会平均工资的人数占81.8%,还有12.7%的职工工资低于当地工资标准。港澳台企业年平均效益增长33%,但是职工工资增长为零;另据《中国经济周刊》,2005年以前31省区制定的工资标准没有一个达到国际认可的占社会平均工资40%-60%的水平。北京达到24%,深圳达到18%。关于最低工资标准,据河北省总工会2005年对1021家调查,达标的企业仅占58%,达标的职工仅占59%。这种侵犯甚至践踏员工权益的不法行为,不啻是在贩卖着员工的血汗。这就难怪国外媒体经常将我国企业称之为“血汗工厂”了。近年来,我国沿海地区持续出现的“民工荒”、“技工荒”、“招工难”等现象即是民工权益受到侵犯进而对当地劳工环境深度失望导致的结果,已经造成了不少企业生产经营难以维系,严重地削弱了企业的履约能力,许多企业不得不放弃订单。
3.盛行假冒伪劣
造假是当代中国经济中非常普遍的现象。假烟、假酒、假药、假鞋、假广告、假奶粉、假名牌、假服装、假棉花、假虾米、假鸡蛋、假鸭蛋、假种子、假工程(豆腐渣工程)……,无假不造,除了飞机大炮轮船等实在造不出的以外,任何可以牟取暴利的都有假货,这些假货严重地威胁着消费者的衣食住行和生命安全,而中小民营企业是假货的主要来源。据有关部门对部分省市2000多户中小企业质量调查统计,产品质量基本合格的企业占74%,产品质量不合格及伪劣的企业占26%。如果说,假服装、假名牌等尚可忍受的话,其他诸如假药、假食品、假工程的制造者,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故意杀人犯”。
4.缺乏公益爱心
据新华网报道,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所流通与消费研究室主任陈新年称,国内工商注册登记的企业超过1000万家,有过捐赠记录的不超过10万家,就是说99%的企业从来就没有参与过社会慈善捐赠。由此可见,我国绝大部分中小民营企业在社区贡献、关爱特殊群体、关注社会公益事业等高层次社会责任方面还有很大的距离。
二、社会责任体系的建构
企业发展的实践证明,具有社会责任感是决定企业能否在全球化运作中获得成功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因此,针对我国中小民营企业而言,迫切需要建立社会责任体系,规范企业行为,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否则,春蚕作茧必自害。
1.企业自身要自尊、自爱、自省、自律
中小企业自觉主动地承担自己应承担的社会责任,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实际上企业社会责任是企业起码的道德底线和法律底线。这就犹如一个人,不能利己而损人,更不能故意去伤害人。据欧美国家最近的一项调查结果表明,70%的消费者认为“企业对社会的承诺是他们购买产品或服务时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超过50%的消费者表示他们会对没有社会责任的企业采取负面行动,20%的消费者则表示他们过去已经采取过惩罚这类企业的行动。瑞典一个消费者组织于2004年拍摄了一部关于中国9个玩具企业劳工状况的电视记录片,反映了中国企业劳动条件、工时等方面的问题,节目播出后引起了瑞典全社会的极大反响,消费者纷纷提出抵制中国玩具和出售中国玩具的企业。由此可见,即便是为了企业自己的利益,也应该使我们的中小民营企业觉醒了,缺乏社会责任将是死路一条,并且还将受到有关法律的追究,承担经济责任甚至刑事责任。
中小企业要自觉地遵守国家有关法律,认真审核劳动力成本,依法发放员工的各类工作薪水,并不断提高员工的工资水平,提高企业生产成本,合理、合法、合情地规避外国征收反倾销税,既不授人于柄,更有益于企业员工,可谓一举两得。
2.健全法律法规,公正执法、违法严究
经济行为者之间互动发生的行为性约束(包括以行为习惯和惯例形式出现的非正式约束,以及由国家强制执法的法律形式出现的正式约束),主要是依靠社会制度(包括政治制度、法律制度和经济制度)而产生的。对于中小民营企业而言,法律制度约束具有很强的刚性作用。如果企业违反了法律,就给予严惩,极大地提高企业的违约成本,甚至依法取缔(强制没收),并且对企业法人实施人格否认制度,这样即使企业缺少履行社会责任的内在动力,也不得不在“可置信威胁”下履行社会责任。
推进企业立法工作,完善对消费者、利益相关者的保护职责,以及相关救济措施,包括强制企业对受害人给予经济赔偿,直至对企业法人予以刑事拘留、判刑等。深圳市就曾刑事拘留了8名欠薪企业主,在社会引起了广泛的反响。同时,还要进一步细化相应法律法规条款,增强法律法规的可操作性。除此以外,还应该对企业应该履行的某些道德义务实施法律化管理,取消某些不利于中小民营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规定。例如,按现行规定,企业捐赠款物的金额如果超过当年税前利润的3%,超额部分仍需缴纳企业所得税。这就意味着企业捐赠越多,纳税就越多,显然是不合理的,势必会打击企业捐赠的积极性。
3.完善政府激励约束机制
依靠企业自律难以避免中小民营企业的道德风险和机会主义行为,法律强制性约束并不是目的,为了促进中小民营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政府还应该采取积极的扶持政策,全力支持中小民营企业的发展,鼓励企业承担社会责任。诸如优先解决社会责任意识强、信誉良好的中小民营企业的贷款、融资问题;金融、保险、工商、质检、海关、法院,以及担保机构等,共同为中小民营企业的发展提供一站式优质服务;政府、非政府组织设立发展基金,以及建立中介服务组织提供服务。
在完善政府激励约束机制方面,关键是形成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行政官员、地方官员的业绩评估体系,既要严厉打击地方保护主义,更要减少那些具有审批权、监管权的行政官员的公权使用范围,降低其自由裁量权限,采取问责制和追责制,凡是因为审批把关不严和监管不严等行政不作为等,造成经济损失、环境污染、工程质量等问题不仅严惩企业和企业法人,也要严惩其审批官员。
4.建立企业社会责任会计制度
建立健全企业社会责任会计计量和报告体系,严格规定企业应揭示的社会责任的基本内容、计量方法和对外报送形式等,迫使企业向社会披露社会责任会计信息,进而使企业自觉遵法、守法。
5.加强舆论和社会监督
篇9
实证分析
(一)因子分析在本文的研究中,主要考虑到企业社会责任的六个维度之间的相关性以及企业绩效的两个维度之间的相关性。为避免实证分析中解释变量和被解释变量各自的影响因素存在共线性问题,先对各影响因素做因子分析,通过因子分析可以剔除有重复意义的变量,即可以通过较少的变量综合表示存在于各个变量中的各类信息,而各综合指标之间互不相关,代表的信息也不重叠。因子分析本质上是一种对变量之间内部结构的分析方法,其主要作用是寻求隐含在各变量之间的关系,为后文的实证研究排除干扰因素。1.A股上市公司企业社会责任六个维度的因子分析在对被测量企业社会责任的工具做因子分析之前,先必须检验它们是否适合做因子分析,即先要对测量工具进行KMO样本测度和Bartlett(巴利特)球体检验。对社会责任指标进行KMO样本测度和Bart-lett球体检验,结果见表2。表中数据显示,KMO值0.937,巴利特统计量的显著性概率是0.0009,远小于0.01,以上数值表明,测量上市公司社会责任履行情况的指标非常适合做因子分析。因子分析是基于相关软件的分析,因为对社会责任的因子分析并不是本研究的重点,笔者通过验证因子分析结果,发现因子分析的结果并不影响本文主体部分的研究,故在此处省略因子分析过程。2.A股上市公司企业绩效指标的因子分析在对633家上市公司的企业绩效指标进行因子分析之前,也像对社会责任指标做因子分析一样,先必须检验它们是否适合做因子分析,对企业绩效指标进行了KMO样本测度和Bartlett球体检验,结果表明,KMO值为0.947,Bartlett统计量的显著概率是0.00099,其值也远小于临界值0.01,以上数值表明,测量上市公司绩效的指标非常适合做因子分析。此处同样省略企业绩效指标两个维度的因子分析过程,理由同上,不再赘述。(二)样本描述性统计分析CP值最高是10.67322,最低是1.728496,说明上市公司的绩效差异显著,行业之间的绩效表现也有差异;633家上市公司中资产回报率最高的94.3011%,远远高于平均水平,最低的仅为0.9%,此组数据表明企业之间的营利能力有明显差距,同时企业对股东负责的程度也各异;上市公司用于研发产品和改善服务的开支占总支出比重最大的达到了48.982%,最小的仅占总支出的0.302%,说明公司对消费者的重视程度有很大差异;上市公司流动比率最高的达到了33.2333,低的只有0.28122,633家上市公司的平均流动比率是1.59809,这也反映出较大的问题,因为一般企业的流动比率需要保持在合适的水平,过高意味着企业资金使用效率较低,企业不善于利用杠杆原理或举债经营,太过保守;过低更危险,过低的流动比率意味着企业的变现能力和短期还债能力不强,影响企业绩效;上市公司所支付的各项税费占总成本的比重最高为48.982%,最低为0.302%,差别明显,说明公司的纳税意识有较大差异;样本公司中并不是所有企业都有公益事业开支,有接近20家基本没有公益事业开支,102家公司公益事业开支低于100万元,说明我国上市公司积极投身慈善事业的意识还相当薄弱。(三)回归分析多元回归方程回归结果如表5所示。(1)ZCHB符号显著为正,表明企业经营管理者越是注重利润的创造,注重对投资者的回报,履行企业对股东的责任,企业绩效就越好。同时表明,经营管理者在董事会的授权下,勤勤恳恳,不为自己牟取私利,大公无私地为企业做贡献,提升公司业绩,创造更多的利润并分配给股东,这样履行对股东的责任,企业绩效必然大幅度提升。(2)YFFY符号显著为正,表明企业承担对消费者的责任,即重视对研发的投入,对消费者服务的改善有助于企业绩效的提高。企业不断迎合市场的需求,针对各类消费者研发出个性化的产品,直击客户市场,客户青睐企业,企业的销售额和利润便会扶摇直上;企业改善服务,改进企业与顾客的关系,为顾客送上贴心的服务,顾客就会选择企业产品。故可知企业在改善产品和服务方面的支出占总成本的比重越大,企业绩效就会越好。(3)LDBL符号显著为正,表明企业对债权人等合作伙伴积极承担责任,促进了企业绩效提高。企业资金的流动比率越高,企业按时偿债的能力就越强,企业的信誉度越高,同时企业筹措资金变得相对容易,能够较好地应对资金紧缺的问题,这些无疑都能提高企业绩效。(4)SFBL符号显著为正,表明上市公司的纳税意识等负责行为能给企业绩效加分。当公司能够按时保量地缴纳各种税费时,可以使公司和政府保持一种良好关系,获得政府政策和资金的支持,无论是政策支持还是资金支持都能让企业绩效上升一个台阶。(5)GYSY符号显著为正,表明公益事业对企业绩效有正面影响。当公司从事慈善、进行捐赠时,例如建立希望小学、资助贫困学生、帮助问题青年、从事艾滋病防治研究等,可能引起社会上某些群体以及媒体的关注,为企业带来源源不断的客户,从而提高企业的价值。
研究结论与启示
篇10
关键词:企业社会责任;财务绩效;利益相关者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428(2017)02-29 -03
一、企业社会责任研究进展
(一)企业社会责任内涵的研究
现代企I社会责任最早开始于西方国家,由于在机械化生产的条件下,劳资冲突愈来愈剧烈,企业在工人和政府部门的双重压力下开始重视企业的社会责任,但是早期的学者们对于企业是否应当履行社会责任存在争议。
部分经济学家认为企业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他们要么将企业社会责任当成实现利润最大化的一个途径,要么不赞同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哈佛大学教授Levitt(1958)坚持认为社会问题应该由当局政府解决,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是一种越权行为,企业主动承担社会责任不利于企业的成长,甚至对企业是有危害的;Friedman(1970)赞同企业应当以经济绩效为目的,而非社会绩效。他认为企业负有的且唯一的责任就是充分利用其所能控制的资源,尽可能地为股东谋取利润。
部分专家学者则赞同企业承担社会责任。Sheldon在1924年最早提出了“企业社会责任”这个概念,他认为企业不仅仅是一个盈利组织,应该把道德因素包含在企业社会责任之中;Bowen(1953)在《企业家的社会责任》一书中强调企业社会责任是商人以相关政策为准则,以服务社会为目标采取的具体行动;Steniner(1971)指出企业规模的扩大会使企业获取更多的利润,因此规模越大的企业应该对社会做更大的贡献。这些学者都超越了以往以经济绩效为企业目的的观点,强调企业应当回报社会,承担社会责任应当成为企业的一种自愿行为。
学者们对于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进行了深入研究。Carroll(1971)整合了经济和社会两个侧面,将企业社会责任分为经济责任、法律责任,伦理责任与自觉责任4种,在1991年将自觉责任正式确定为慈善责任;Elkinton(1997)提出企业社会责任可以分为经济底线、社会底线和环境底线;殷格非和崔怡(2005)认为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的实施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是建立完善的社会责任管理体系,其二是研究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社会责任;沈洪涛(2005)认为我国的企业社会责任应该是在特定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不仅实现自身的经济绩效,而且促进社会的和谐与可持续发展。
(二)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研究
利益相关者理论指出公司在治理中应该对不同利益相关者履行社会责任。利益相关者理论丰富了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促进了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的进一步发展。
Berle(1962)提出企业承担社会责任能够让利益相关者对企业产生信任,这对企业是有好处的;Ansoff(1965)在其所写的书中提出企业要实现其目标,应该平衡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与冲突;陈宏辉,贾生华(2002)认为只有充分考虑并满足其利益相关者的需求,才能实现企业的目标;World Business Council(2005)认为企业社会责任是企业做出的承诺,要和员工、员工家庭、当地社区和全社会一道,促进可持续的经济发展并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易开刚(2009)巧妙地运用博弈论构建企业社会责任系统化的理论模型,最终得出实现企业社会责任是各个利益相关者共同博弈的结果。
二、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的关系研究
将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之间的关系分为企业社会责任对财务绩效起积极作用、企业社会责任对财务绩效起负面作用、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无直接关系和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相互促进四个方面,并对相关文献进行总结。
(一)企业社会责任对财务绩效起积极作用
大部分学者赞同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可以促进财务绩效。Moskowitz(1972),Preston & 0`Bannon(1997),分别以大公司的数据为样本,验证得出企业社会责任对财务绩效是正相关;Simpson & Ko-hers(2002),Ahmed(2012)等通对金融企业进行研究,认为社会责任绩效能够促进企业财务绩效;Oeyono,Samy & Bampton (2011)通过对印尼公司的研究,发现企业社会责任对企业是有益的;唐芹和郑少锋(2013)通过对金融业分析得出企业对员工、股东、社区和政府履行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是正相关;Mishra & Suar(2013)发现环境责任是重要的,企业如果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关注和保护环境,对于提高财务绩效是有帮助的。
(二)企业社会责任对财务绩效起负面作用
一些学者认为企业社会责任是不利于财务绩效的。Ingram & Frazler(1980)通过对40家企业有关环境方面的年度报告进行研究,得出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是负相关;温素彬和方苑(2008)通过对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构建CSR利益相关者满意机制,发现企业社会责任会降低企业的财务绩效;高敏(2013)认为企业应当对利益相关者履行社会责任,通过对食品行业进行实证研究,发现企业对员工、顾客和政府的社会责任不利于财务绩效;Amran(2014)对尼日利亚股票上市的68家公司的年度报告中提取企业社会责任和财务数据进行分析,也得出相同的结论。
(三)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无直接关系
由于影响企业社会责任的因素很多,企业面对不同的利益相关者也会采取不一样的行为,一些学者通过多因素综合考虑,提出企业社会责任和财务绩效是互不影响的。Ullman(1985)认为由于两者关系中存在很多中介影响因素,因此很难找到一种合适的理论对两者的关系进行解释,所以他认为两者之间是没有影响的; Van der Laan(2008)指出因为利益相关者本身存在异质性,而且他们的感知反应不同,因此企业社会责任行为与企业财务绩效关系是不明显的;Ilhan-Nas,Koparan & Okan(2014)通过分析63家上市公司在土耳其境内的子公司发现企业社会责任和财务绩效是不相关的。
(四)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相互促进
由于大部分学者只是单方面地研究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之间的单向关系,为了更好地探索两者之间存在的关系,一些学者通过实证分析,选取特定行业的数据对企业社会责任和财务绩效的双向关系进行研究。
施佳(2008)选择了制药、化工品等几个板块在上海、深圳交易所挂牌交易的多家上市公司2006的年报数据进行分析,认为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绩效是双赢的,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会提高商誉和形象,从而促进财务绩效的提高,同时好的财务绩效也会使企业更多地负担起社会责任;李连华和陈钰(2012)通过对杭州市化工企业社会责任表现和财务绩效进行分析表明,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和其财务绩效之间是互为因果;朱兰兰(2015)通过选取沪深两市2012-2013年农业和食品业(包括农副食品加工业和食品制造业)的A股上市公司作为样本进行分析,认为我国农业和食品业企业积极履行当期CSR对于提升当期企业绩效有一定的帮助,同时,根据实证检验结果可知,企业同样必须注重CFP的提升,这对企业履行CSR也有帮助。
三、结论与研究建议
对企业社会责任内涵的研究中,我们可以发现越来越多的企业愿意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并且将企业社会责任纳入到企业的战略规划当中。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仍然在不断丰富中,可能还受到文化差别、地域差异等因素的影响(David,2002;李双龙,2005)。因此,有关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学者们还没有一个统一的结论。
当前,企业社会责任对企业财务绩效的影响是学者和业界关注的热点。部分研究表明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能够促进财务绩效的提高,但也有不少学者通过实证研究得出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无直接影响,甚至对财务绩效具有负面影响。近年来的研究则进一步发现,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的关系不一定是线性的,可能呈现一种U型关系(Barnett & Salomm,2002)。研究还发现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之间可能会出现动态影响,企业很好地履行社会责任可以提高财务绩效,同时财务绩效的提高也促进了企业更加热衷于承社会责任。
通过对现有文献的回顾与总结,我们提出如下建议:
1. 通过时间序列的角度去研究两者之间的动态关系。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之间的相互影响并非是静止的,需要考虑时间上的延展性。由于行为与绩效的关系受到时间的影响,因此,我们不仅要研究当期的关系,更要通过多期数据去发现这种连续的滞后的关系。
2. 通过对不同行业之间或者不同性质的企业的对比来分析企业社会责任和财务绩效的关系。由于行业和企业性质的不同,企业的运营模式和盈利效果也不同,因此,如果能够从横向去对比企业社会责任在不同行业或不同性质企业之间的财务绩效影响,这对政府部门规范和引导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3. 通过考虑文化情境,研究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的关系。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不同国家的文化和社会背景会影响企业文化和战略制定,从而影响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因此,今后的研究可以考虑文化因素的调节作用,通过跨国的研究更能够发现企业社会责任在全球的差异和共同点,这对企业进行全球化发展也有一定的帮助。
参考文献:
[1]Ansoff L. Corporate Strategy[M].New York :MeGraw Hill,1965.
[2]Azlan Amran & Mehran Nejati.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Perception Among Developing Country SMEs: An Exploratory Study[M].2014.
[3]Barnett, M.L. & Salomon, R.M.. Throwing a curve at socially responsible investing research: a new pitch at an old anization and Environment,2002,16:381-389.
[4]Basu, K. & Palazzo, G..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A Process Modelof Sense making.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2008,33(1):122-136.
[5]Bowen, H.R. Social Responsibility of the Business [M].New York:Harper,1953.
[6]Carroll. A. Three-Dimensional Conceptual Model of Corporate Performance.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979,(4):497-505.
[7]Francisca van Dijken.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market regulation and the evidence.Managerial Law,2007,49(4):141-184.
[8]Frederick. Gluck global Competition in the 1980s.Journal of Business Strategy,1983,3(4): 22-27.
[9]Friedman. The Social Responsibility of Business is to increase its Profits.The New York Times Magazine,1970(13):4.
[10]James J- Brummer. Corporate Responsibility and Legitimacy[M].Greenwood Press,1991.
[11]Juanita Oeyono & Martin Samy, Roberta Bampton. An examination of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financial performance: A study of the top 50 Indonesian listed corporations.Journal of Global Responsibility,2011,2(1):100-112.
[12]Moskowitz,M.R. Choosing Socially Responsible Stocks.Business & Society Review,1972:71-76.
[13]Preston LE,O`Bannon D P. The Corporate Social Financial Performance Relationship,A Typology and Analysis.Business and Society,1997,36(12):419-429.
[14]Sarwar Uddin Ahmed, Md.Zahidul Islam & Ikramul Hasan.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Financial Performance Linkage Evidence from the Banking Sector of Bangladesh.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Management,2012.
[15]R.Bauer, K. Koedijk, R. Otten. International evidence on ethical mutual fund performance and investment style.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 2005,(29):1751-1767.
[16]Sheldon O. The Philosophy of Management [M]. Minnesota:west,1924.
[17]Simpson,W.G.& Kohers,T. The Link Between Corporate Social and Financial Performanc Steiner. Business, Government and society[M].New York: Random House, 1980:99.
[18]Supriti Mishra & Damodar Suar. Salience and corporate responsibility towards natural environment and financial performance of Indian manufacturing firms.Journal of Global Responsibility, 2013,4(1):44-61.
[19]Lois Mahoney& Robin W. Roberts. Corporate social performance, financial performance and institutional ownership in Canadian firms.Accounting Forum,2007,31(3):233-253.
[20]Tülay Ilhan-Nas, Emrah Koparan & Tarhan Okan . The effects of the CSR isomorphism on both CSP and CFP.Journal of Asia Business Studies,2015,9(3):251-272.
[21]Ullmann A. A Data in Search of a Theory:A Critical Examination of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Social Disclosure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 of US Firms.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985,10(3);540-557.
[22]高敏.企I社会责任对公司绩效影响的研究[D].辽宁:辽宁大学,2013.
[23]李正.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价值的相关性研―来自沪市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J].中国工业经济2006,(02):77-83.
[24]李双龙.试析企业社会责任的影响因素[J].经济体制改革,2005,(04).
[25]沈洪涛.公司社会责任与公司财务业绩关系研究―基于相关利益者理论的分析[D].厦门:厦门大学管理学院,2005.
[26]施 佳.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绩效的相关性实证研究[D].上海:同济大学,2008.
[27]唐雪梅.企业社会责任发展与实践[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5.
[28]温素彬,方苑.中国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财务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8,(10):150-160.
[29]殷格非,崔怡.摆脱困惑与诱惑间的徘徊―寻求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实施路径[J].WTO经济导刊,2005,(09).
[30]朱兰兰.农业和食品业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绩效的关系研究[D].武汉:武汉轻工大学,2015.
[31]唐 芹,郑少锋.商业银行社会责任对财务绩效影响研究[J].会计之友,2013:2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