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理论范文
时间:2023-04-06 19:44:4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审计理论,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审计动因就是审计产生、存在、发展的原因以及动力。研究审计动因的目的是为了弄清为什么产生审计,为什么需要审计和为什么审计需要存在和发展。审计是一种社会现象,它是为满足需要而产生和发展的。
审计动因的主要理论是目前最流行的受托责任论以及理论、多因素决定论、信息论、经济监督论、公司管理论及职业化需求论。
下面就几种主要理论进行论述。
一、审计动因理论及缺陷
1.受托责任论。受托责任论主要观点是:受托责任关系是资源占有人实现对资源有效管理与使用的必要手段和保证机制。当受托经济责任关系确立后,客观上就存在于委托者对受托者实行经济监督的需要。而审计恰好独立于受托责任关系双方的当事人,且具备相应的专业技能,于是审计便成为受托责任关系能够实现的必要手段和保护机制,从而得出受托经济责任关系是审计产生的客观基础和根本动因的结论。
实际上,“受托经济责任”只是审计产生的重要前提,并不能说明审计产生的必要性。它无法诠释审计的职能及社会作用;无法解释审计的独立性。
2.理论。理论主要观点是:企业存在契约关系,而契约条款的实施必须通过监督,否则就不起作用。审计就是这种监督方式。在这种理论中,审计的本质在于促进股东和管理者利益最大化。
但理论的不足之处:无法解释企业接受审计需求强制进行这一事实,无法解释理论认为审计是促进股东和企业管理人员的利益最大化与审计人员面临的“诉讼爆炸”和“深口袋理论”的经济现象是互相矛盾这一现实。
3.多因素决定论。在美国会计学会基本审计概念委员会的《基本审计概念公告》中,明确阐述审计动因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利益冲突产生对公正第三方的需求。(2)当利益冲突达到一定程度后对冲突对方产生的防范需求。(3)处理技术上的复杂性使得普通人无法胜任,从而产生对专门人才从事这一工作的需要。(4)空间的距离使得经济业务与利益关系人发生分离,从而产生对特定人士提供帮助的需要。
这种理论有一定的合理之处,但也存在缺陷:(1)审计产生发展的多种动因中,应该有一种最主要的动因。(2)它只是从不同角度对审计动因进行概述,并不具备经济学理论基础,也不利于审计理论学科的发展。
二、衡量审计动因理论的标准
上述各种审计动因理论,大都从某个角度出发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衡量一种理论是否能更好地解释审计动因,并指导审计工作、完善审计服务,应当结合审计理论结构进行研究。本文以历史性、逻辑性、系统性为原则,以对审计本质的理解为切入点提出5点判断审计动因理论的标准:
1.由理论可以导出审计本质及审计职能的目的。审计动因理论的宗旨是要解释审计产生、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和动因。因而,审计动因理论是审计理论体系的基础理论,通过审计动因理论的确立应能导出审计本质以及审计职能、审计社会作用的发展原因。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审计行业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着。这就要求一种合理的审计动因理论应该能够准确、全面地解释审计职能的发展以及审计的社会作用。
2.由理论能回答审计源于并满足了何种社会需求。审计作为一种经济活动,它的存在必是源于一定的社会需求,审计动因理论应该不仅仅能解释某一种类型、某一个特殊群体的需求,还应该能解释任何类型的审计及其满足任何群体对审计需求的发展动因。
3.由理论能解释对审计进行监管的合理性。随着审计活动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重要性不断增强,无论从横向来看当今国际上审计业务,还是纵向来看审计的发展历史,审计一直是一个法定的工作。各国政府都对各种类型的审计进行着不同程度的要求和监管。
4.由理论能解释审计为什么需要保持独立性。审计的独立性是审计最基本的特征,是审计得以存在的根本。审计的独立性要求审计人员在审计时保持客观、公正的立场,这也是不同使用者对审计人员的共同要求。审计动因理论应该能够对审计的独立性这一根本特性做出合理解释。
5.由理论能解释不同时期、不同国家审计发展水平存在差异的原因。审计动因理论应当将审计活动产生、发展过程中的影响因素解释清楚,或者进行抽象性的概括,并以这一抽象性的概括为标准,解释统一本质的审计活动在不同时期、不同国家的发展水平存在差异的原因。
三、审计动因———基于经济学的观点
根据上文提到的衡量审计动因的标准,本文认为,信息的非对称性是审计产生和发展的根本动因。审计的本质在于提高财务信息的使用价值,推动资本高效活动。所谓非对称性是指某些参与人拥有而另外一些参与人不拥有的信息。审计财务信息可以潜在降低信息非对称。
1.信息的非对称性是审计产生和发展的根本动因。经济学的研究表明,在现实的经济生活中,各当事人所掌握的信息不仅是不完全的而且是非对称性的。所谓信息不完全性是由于人的有限理性,人们所掌握的信息不可能遇见一切;由于外在环境的复杂性、不正确性,人们所掌握的信息不可能无所不包。所谓信息非对称性是指一方持有与交易行为相关的信息而另一方不知道,而且不知情的一方对于他方信息的验证由于成本昂贵而放弃。
会计是一个信息系统,向内部和外界提供财务信息以影响投资者决策。由人的趋利动机以及信息的不完全性和非对称性,就产生了一种社会需求,即需要具有专业技术和方法的会计师对企业管理部门编制的反映其经济业务的财务报表进行审计和判断,作出鉴定证明,以降低信息的非对称性,确保其真实公允地反应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并向利益相关者报告。这样通过审计可能提高财务信息的可信度,从而提高财务信息的价值。若站在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在现代审计假设理论体系中,关于审计产生原因的假设,如“信息不对称假设”、“信息不确定假设”等等,实际上丰富了信息非对称性是审计产生和发展的根本动因这一论证。通过降低信息不对称,可以满足任何需求者对于提高财务信息可信度的需求。
2.信息非对称性导致道德风险对审计监督职能和独立性的解释。在经济学中,道德风险界定:订立契约的双方中一方未能掌握足够的信息以监督另一方的行为,从而后者可能据此在追求自身效用最大化的同时侵蚀前者利益。用经济学道德风险模型可以很好地解释为什么受托责任认为审计的本质是一种经济监督活动,这实际上从委托关系的角度反应审计产生的原因。正是由于委托关系的存在,才导致道德风险问题的存在。在道德风险模型下,委托人就应该设计一种激励监督合同以诱使人从自身利益出发选择对委托人最有利的行动。在信息不对称道德风险潜在发生的情况下,需要一个机构来解决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让人不偷懒、说真话的问题。于是审计的产生就成为一种必然。在这种情形下,审计被要求具有独立性的特征。审计独立性在这里得到了很好的解释。
3.信息非对称性导致逆向选择是对审计存在必然性的真实解释。在经济学中,逆向选择来自于保险市场的理论研究。是由阿克劳夫运用旧车市场模型开创的。其问题来自于买者和卖者间关于车的质量信息的不对称。经过一系列恶性循环,最终导致只有质量低的车能成交甚至可能导致市场萎缩。
由于信息的不对称,会计信息市场上会计信息提供者知道的信息总是比信息需求者多。出于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动机,他可能提供一种不完全信息或虚假信息的倾向。在这种会计信息市场上,一些绩劣公司通过提供虚假信息来满足自身利益。信息需求者或者因不具备条件或者不愿付出高额的成本代价来鉴别这些信息的真伪,盲从跟从这种信息,就会导致有限资源流向绩劣公司,而真实披露会计信息的公司将退出市场或也采取披露虚假信息的措施。这就是会计信息市场上的逆向选择。会计信息可能由此而萎缩。因此,就需要具有独立性的审计对会计信息进行鉴别,提高财务信息的真实可靠性。从而提高财务信息的价值,即对利益相关者决策的正确程度。由此可见,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审计可以导出审计的本质在于提高财务信息的可信度。
4.信息非对称性对审计期望差距存在的合理性的解释。审计期望差距指公众对审计的需求与公众对目前审计执业的认识之间存在的差距。它既包括由于审计能力不足而形成的差距,也包括了由于公众的认识错误偏差而形成的差距,正是信息固有的非对称性导致社会公众对审计的需求,同时,又由于信息的非对称性是绝对的所以审计只能在某种程度上降低信息的非对称性,而不可能使之完全消除。于是,在公众需求和审计之间就必然存在着一定的期望差距。信息的非对称性很好地解释了审计期望差距存在的必然性。
信息非对称性是绝对的,但是信息非对称性的程度在不同环境下是不同的。信息非对称性的程度取决于资本市场的有效性、相关法律制度的完善性以及审计自身内部环境发达与否等因素。所以,随着审计对信息非对称改变程度的不同,审计工作期望差距在不同时期、不同环境中而有所差异。这也就很好解释了不同时期、不同国家审计发展水平存在差异的原因。
四、基于经济学的角度,完善审计工作、建设审计理论体系
从本质上讲,审计过程也是一个信息系统。审计委托人与审计人之间、审计机构与被审计单位之间、审计机构与社会有关各界之间存在着双向信息交流关系。审计通过降低信息的非对称性,将经过审计了的、增殖的财务信息提供给信息的需求者。运用经济学知识可以从根本上对审计本质进行解释,从而解释为什么需要审计,审计如何能更好地发展,以及审计的目标、职能、质量特征等。人们在规范、建设审计理论体系的时候,就能遵循经济规律,顺应社会发展趋势。新晨
综上所述,可以得知基于经济学的角度解释审计动因,对于指导审计实务、完善审计工作、提高审计服务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方面,审计活动就是站在独立第三方的角度通过审计来增加信息的价值,这样,审计实践的发展方向和运行规范甚至连最起码的职业道德标准都得到了规范;另一方面,审计工作从降低信息不对称着手,有助于改善审计内、外部环境,促进资本市场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杨时展。世界审计史[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1996
篇2
一、审计理论基础的概念界定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理论作为一种系统化了的理性认识,是人们由实践概括出来的关于自然界和社会知识的有系统的结论。由此,我们是否可以认为,审计实践活动就等同于审计理论基础呢?审计理论基础与审计理论结构的逻辑起点。审计基础理论之间又存在一种怎样的关系呢?笔者认为,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尤其是对某一事物的概念的界定,通过与其相关事物的比较,在差异中寻找本质的区别,就更能体现该事物质的规定性。
1.审计理论基础与审计实践。根据辩证唯物主义
认识论,我们可得出,审计实践活动是审计理论的基础和来源,正是审计实践的不断丰富推动着审计理论的不断发展。然而,理论的形成并不是实践的简单堆砌,而更需要一种理性的思维去引导实践,并发现和提炼实践中存在着的有规律的东西,只有完成了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升华,理论才得以最终形成。因此,审计理论基础更多地表现为一种思想,它体现了审计的本质,并不断地引导和推动审计实践活动的发展,促成审计理论的形成,从而为整个审计理论体系的构建提供了一个支撑点。
2.审计理论基础与审计理论结构的逻辑起点。审计理论结构,即审计理论系统内各组成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方式或程序,是一个按一定逻辑关系组成的有机整体。其逻辑起点应是构成这一有机整体的最基础的部分,是理论思维的初始点,起着统驭全局的作用。加拿大审计学家安德森于1977年提出的审计目标起点论认为:任何领域的研究都要确定其研究的界限和目标,审计理论结构研究应以审计目标为逻辑起点,由其层层演绎出整个体系,其他审计要素都应围绕审计目标而展开。由此可知,审计理论基础与审计理论结构的逻辑起点是两个根本不同的概念。如果将审计理论体系比喻为一座建筑物,那么其基础部分就是审计理论基础。
3.审计理论基础与审计基础理论。审计基础理论是指可以通用于任何独立审计活动、具有普遍指导性的审计理论(如审计本质、审计职能等)。审计基础理论与审计应用理论是根据理性化程度对审计理论的一种划分,二者构成了完整的审计理论体系。因此,审计理论基础是理论体系的根基和起点,而审计基础理论则是审计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是支撑与被支撑的关系。如果把审计理论基础比作是建筑物深埋于地下的部分,它支撑着整座建筑物,审计基础理论则是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由梁、柱等构成的建筑物的基本框架。
综上所述,审计理论基础是在一定的时空中,支撑着审计理论形成并不断发展的根基与起点,是其他学科向审计理论转化的“关节点”。
二、审计理论基础的基本特征
由定义出发,审计理论基础的基本特征如下:
1.交叉性。作为其他学科向审计理论转化的“关节点”,审计理论基础本身就是诸多相关学科相互渗透的结果。在相关学科理论中,与审计存在本质相关性的部分构成审计理论基础,而该基础或其中一部分又同时构成其他相近学科的理论基础。可见,同一学科理论中可能包含着几个不同分支学科的理论基础,而某一学科的理论基础又是多个相关学科相互渗透的结果,审计理论基础就具有明显的交叉性特征。
2.抽象性。审计理论基础并不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体,它属于一种意识,是人们辨别审计实践,并从中提炼出某些规律性的一种思维凝结。同时,审计理论基础的抽象性特征并不能否定其客观存在性。
3.独立性。审汁理论基础虽然支撑着审计理论体系,但它并不像审计基础理论那样属于审计理论体系的组成部分;它虽然是审计理论的根基和起点,但并不等同于审计理论结构体系的逻辑起点。审计理论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审计理论基础,但作为理论支撑,审计理论基础在整个审计理论体系中处于相对独立的位置,其发展并不受制于审计理论的现状。
4.动态性。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环境的变化,审计理论基础也在不断地发展。每一个新学科的诞生,都丰富了这个“关节点”的内容。审计理论基础的动态性特征,决定了审计理论处于不断地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中。审计理论基础的发展为审计理论提供了充分的营养,并成为其发展的动力。
三、审计理论基础的具体内容
根据与审计理论的相关性程度,可以从内涵和外延两个角度对审计理论基础的内容进行界定。根据对审计初始性理论起点的考察与分析,审计理论基础的内涵有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1.哲学基础。审计本质是决定审计区别于其他客观事物的根本同性,也正因为如此,罗伯特·莫茨和侯赛因·夏拉夫在其《审计理论结构》中,在考察哲学性探索本质的基础上探讨审计本质。而作为应社会需求出现的一种经济管理活动,审计最基本的职能就是监督。因此,从审计职能抽象出来的审计本质蕴涵了深刻的监督思想。监督思想最深的根源来自于哲学中关于人性的认识。“性本恶”论认为由于人的内在动力不足以使其自觉地履行义务、遵守规则,因此主张通过法制等外力来约束人的行为,而监督恰是一种有效的对人进行约束和管制的手段。西方的监控制度正是基于对人性恶的认识,才得到了今天的发展。此外,哲学作为反映事物普遍发展规律的科学,其对各学科都具有普遍的理论指导意义,也为审计理论提供了辨证的、唯物的思维方法。
2.管理学基础。在学科的划分上,会计学本身是管理学的一个分支,而审计学又是从会计学中分立出来的一门学科,因此审计学也同于管理学科,管理学的某些思想和理论理应构成审计理论的基础。尤其是管理心理学的出现,它集心理学、行为学、社会学以及人类学等学科为一体,在现今的管理中得到越来越多的认识和应用。而管理审计学科的诞生及制度基础审计理论的提出,无不体现了管理学对审计理论发展的深远影响。
3.法学基础。法学对审计理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审计范围和审计责任等基础理论的构建上。正如迈克尔·查菲尔德所说:“审计的范围和审计人员的责任通过法庭对一系列划时代事件的判决而得到了明确。”此外,各国《公司法》、《证券法》等也对审计理论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法学作为审计理论基础的内涵,为建立协调审计主体、委托人与被审计单位三者关系的审计理论提供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4.经济学基础。作为,门古老的科学,经济学在经历了几次划时代的变革之后、其理论体系日臻完善,不仅使本学科得到了迅速发展,还为审计理论的构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尤其是经济学中理论的提出,为我们认识审计本质及审计职能开辟了新的思路。根据经济学中的“理性人”假设,委托人和人都是最大效用的追求者,而各自利益目标的不一致:导致了行为上的偏差。委托人为了使人朝着自身利益的方向努力需付出成本,监督则是能够降低成本、维系关系的有效手段。此外,监督也体现了审计最根本的思想,成为审计最基本的职能。另外,产权经济学、制度经济学等,都极大丰富了审计理论基础的内容,为审计理论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篇3
[关键词] 审计理论体系 逻辑起点
审计理论本身是自成系统的,在这个系统中理应存在一个内在的结构,这个结构就是审计理论体系。要探讨审计理论体系的问题,首先要解决审计理论体系逻辑起点的问题,关于这一问题学术界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以审计环境为起点、以审计本质为起点、以审计职能为起点、以审计动因为起点等。本文将在分析审计理论研究诸观点的基础上,从审计的产生和发展历史角度探讨审计理论逻辑起点这一问题,并最终构建审计理论体系。
一、审计理论体系逻辑起点诸观点的适当性分析
1.审计环境
审计环境是与审计产生、发展密切相关的客观历史条件和特殊情况。我们不能认为审计环境是审计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因为审计环境只是由一些影响审计的因素组成,这些因素不可能对审计的本质、职能和目标起决定作用。
2.审计本质和审计职能
审计本质是决定审计之所以有别于其他客观事物的根本属性,因此,许多学者认为审计本质是决定和解释其他审计概念的依据。审计职能即审计本身内在的固有的功能,是审计最本质的体现,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审计到底具有怎样的本质和职能,这是一个值得我们作出不懈努力予以探讨的问题。以审计本质作为审计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使审计理论与社会经济环境相脱节,不能正确反映审计理论对审计实践的指导作用。以审计职能为逻辑起点不符合研究事物的客观规律,研究一种现象应首先研究其原因,再研究其功能,因此审计动因的研究要在审计职能之前。
3.审计目标
以审计目标作为审计理论研究的起点是当前最为流行的一种观点,持该观点的人认为,审计目标是指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审计主体通过审计实践活动所期望达到的结果、境地。审计目标只能是指导审计实务的出发点,如果作为引导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就可能造成审计理论体系的不完整和有失偏颇。
二、从审计的产生和发展角度看将审计动因作为审计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是适当的
1.受托经济责任关系是审计产生与存续的前提
审计是在受托管理、受托经营所形成的受托经济责任关系下基于经济监督需要而产生的,并随着审查评价受托经济责任的扩展而向前发展的。政府审计、民间审计和组织内部审计的产生和发展都与受托管理、受托经营所形成的受托经济责任关系不可分割。审计与受托经济责任之间是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受托经济责任关系的产生和发展必然导致审计的产生和发展,其是审计产生的动因。
2.以审计动因作为审计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
受托经济责任关系是审计产生的根本动因,以审计动因作为审计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是适当的,因为:
(1)审计动因决定了审计的本质和基本职能。由于受托管理、受托经营关系的出现,审计应运而生,其必然是要为解决该种经济和社会关系中的矛盾服务的,因此其本质和职能在产生时便于生俱来。
(2)审计动因是稳定的且是惟一的。一方面,审计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贯穿于审计理论研究的始终,不因时间、地点、条件的改变而改变,这就决定了作为审计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也必然具有稳定性的特征。另一方面,审计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只有一个,而且只能是一个。进行审计研究工作,需要有一个切入点,即逻辑起点,同时,只有从这个逻辑起点出发,才能减少研究的盲目性,达到对审计的本质性认识,恰当地构建出审计理论体系。
(3)审计动因既与审计理论相联系也与社会经济环境相联系,使审计理论和审计实践有机结合。审计活动中完成从理论到实践,从实践到理论的反复过程,必然要以审计逻辑起点为中介,这就要求审计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具有联系性,成为可以沟通理论和实践的桥梁。
(4)审计动因的客观性。促进审计发展的矛盾――审计动因是客观的,审计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也应是客观的。在促进审计发展的诸多矛盾中,必有一种起主导作用的矛盾。这一矛盾是客观存在的。因此,审计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就其内容来讲是客观的。
三、审计理论体系结构的重构
根据以上研究的结论,我们可将审计理论体系构建如下图:
审计理论包括审计基本理论和审计应用理论,关与本表的解释:
1.审计动因是审计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从这点出发,研究审计的其他相关问题,达到对审计的深入性认识,形成审计理论,进而指导审计实践,并构建出审计理论体系。
2.审计动因决定了审计的本质和审计的基本职能,审计职能是审计本质的具体化。
3.审计假设是审计人员面对复杂的审计环境,对某些无法正面论证的事项和现象所作出的合理推断。
4.审计原则是在以审计目标和审计假设为基础而形成的审计基本概念的基础上制定的一般原则,审计准则是审计原则的具体化。
参考文献:
[1]蔡春:《审计理论结构研究》.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李若山:审计理论结构探讨.审计研究,1995 年第3期
[3]刘明辉:独立审计准则研究(第一版).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7
篇4
关键词:碳审计;审计主体;大唐发电
二十一世纪,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发展趋势,经济虽然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可是就在经济发展的同时,环境问题也越来越严重,气候变化给人类系统和自然系统造成各种风险,其中,二氧化碳的排放对环境造成的影响最为明显。所以,充分分析碳审计系统不仅对审计工作有启示、有提升,还有利于为环境保护建言献策。目前,只有部分城市实行了碳审计的试点工作,要不断的推广碳审计,就得对它加以系统和完善的研究。
一、碳审计的基本理论
(一)碳审计的概念。碳审计,从其联系上来讲,其实是碳会计核算的延伸,没有碳会计的核算,碳审计无从下手。所以说,对于碳,你无法衡量它,你就无法管理,这只是从它与会计的联系来阐述它的表面意思的。对碳审计的概念,更深入的理解便是:碳审计作为环境审计的一部分,是企业的各方利益相关者委托具有资质的社会审计机构依据一定的审计准则,运用一系列审计方法,对企业的碳排放以及社会环境责任的履行情况提供一定的鉴证,并出具公允的、合理的审计报告。
(二)碳审计的目标。碳审计的目标一方面体现在环境的保护上,另一方面,碳审计更多的强调通过外部审计机构的审计,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以及运用低碳技术的提高。在运用市场手段机制来处理企业与政府的关系时,就必须要第三方机构的监督鉴证作用。接下来就具体阐述一下碳审计的目标:①为政府低碳政策的建立和推行提供依据。为了应对气候变化所带来的影响,政府已经着手展开了一系列市场手段来抵御这种变化的风险并在7个省市开展了交易试点的活动,但是这并没有形成科学的规章制度。所以,政府要想制定合理的政策和实施办法,就离不开第三方机构提供的审计报告。②为企业中的利益相关者提供最大的利益。企业进行碳审计就是为了知道其日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中,低碳政策的执行情况,看企业是否存在浪费,是否真正的节能减排,是否能降低成本、实现盈余,使各方的利益最大化。
(三)碳审计的主体、客体和内容。(1)碳审计的主体。目前,行业中存在的一些碳审计主体主要包括具有专业知识和技能并有执业资质的第三方审计机构、政府审计部门、企业内部独立的审计部门。首先,我们称第三方审计机构为社会审计,它是以社会为主体的审计机构,例如环境交易所、会计师事务所等。社会审计能利用其自身的经验和专业优势进行社会监督,提高效率;其次,政府审计部门大都是接受公众的监督来对企业进行审计的,虽然它具有权威性,但是由于政府扮演的多重角色会导致低效率,审计成本较高。最后,企业内的独立审计部门主要是对内部低碳政策的执行情况和各活动环节监督,确保其不偏离企业的发展目标,能在社会上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2)碳审计的客体。碳审计的客体应该是企业在经营活动中的碳排放量、资源耗费以及形成的碳排放信息报告。在碳审计活动中,编制碳排放信息报告是企业的责任和义务,也是企业进入碳排放交易市场的前提条件,企业应该无条件的向审计机构提供碳排放工作的相关记录,并对记录的真实性负责。要是企业不提供,审计机构就无法审计,会给工作的开展造成很大的障碍。(3)碳审计的内容。碳审计,不同于其他审计项目是对资金活动的审计,其审计的方面主要是低碳政策执行的效率效果、节能减排的责任落实情况以及低碳产品的交易等。首先,低碳政策效率效果的审计主要是审查企业的政策制定是否科学合理,执行是否到位,有无违背低碳经济的目标,然后向企业的相关部门反馈审查的结果;其次,节能减排的责任落实情况审查主要是关注节能产品是否合理,排放量是否达标。最后,低碳产品交易的审查主要是看交易活动是否符合国家政策的规定,交易的核算是否合理、公允。
二、关于碳审计的案例研究
众所周知,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是跟市场中的行业相关的,各色各样的行业中其碳排放量是不同的,所以,在我们研究企业的碳排放管理工作时,应该最先从行业入手,找到其中的某一个企业进行具体研究。电力资源一直是我们生活中的重要资源,其产生也会耗费很多资源,所以,本文从电力行业入手,选取大唐国际来进行碳排放的研究,从而来介绍碳审计的基本结构。
(一)案例的基本情况及背景介绍。近年来,随着企业发展扩大步伐的加快,大唐国际不断开拓风电资源点和太阳能资源等清洁能源,各项工作全面推进并取得进展。加快发展风电、水电、太阳能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从源头上可以减少二氧化碳及污染物排放总量。在2013年,集团公司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同比增长4.07%,完成679.68亿千瓦时。与等量燃煤机组相比,相当于节约标准煤220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5600万吨,减排二氧化硫及氮氧化物18万吨、16万吨。从以上的数据可以看出,大唐发电正在为节能减排工作不断地努力着,集团不断地加大对项目改造的投入,降低成本,从而来确保其收益的增加。集团的治理理念就是:加大环保设施建设和综合治理力度,突出环保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应用。基于上述案例背景,本文选取了大唐发电09年―13年的碳排放量情况和改造收入投入情况:
表一:大唐国际历年环保改造投入
表二:大唐国际历年排放指标变化
(二)分析案例。根据案例,可得知,碳审计的主体是外部的第三方审计机构和企业内部的审计部门,客体是企业的碳排放量。基于以上的数据显示,通过逐年对比分析研究,首先2009年至2013年,大唐国际的环保改造投入数是在逐年递增的,其中2012年的投入增加迅猛,甚至是前一年的一倍,2013年达到了49.84万元。其次,大唐国际历年的碳排放及污染物排放的指标呈逐年递减的趋势,截止至2013年,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达到0.3,废水排放率达到0.17,二氧化硫排放率到达1.57,氮氧化物的排放率达到2.41,在有的年份,甚至成倍的递减。最后,通过两张表的对比发现,项目改造投入量与污染物的排放量是呈正相关的,说明大额的投入不是没有效果的。虽然投入大,但是收益却远远胜过投入,不仅能为企业创造收益,而且还能为企业赢得良好的社会认可度。在外部审计机构出具审计意见后,企业就可以对外公布审计报告了,有利于社会责任的履行和企业形象的建立。
(三)案例中有哪些地方是值得我们借鉴的。经过对案例的简单描述和分析,我们了解到,大唐国际的这些环保举措是值得我们借鉴的。(1)披露的碳排放数据较全面,准确度高。大唐发电在它的年度社会责任报告中都公布了碳排放情况,说明碳排放的日常记录工作做得好,这就为碳审计工作扫清了障碍,使审计人员能比较容易的获得所需的数据。而有的企业却完全没有意识到这一点的重要性,认为不披露也不会对生产经营将活动产生较大的影响,没有必要披露。(2)在政府的引导下积极配合。正是在政府的宣传和号召下,企业积极组织执行相关工作,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严格按照政府的发展路线去走,提供政府要求的碳审计报告,这就为以后的工作提供了现实的经验和依据。(3)在企业内部培养了“复合型人才”。企业设立了内部的碳审计部门,这不是一般的员工可以胜任的工作,需要企业加强对碳审计人才的培训,熟练掌握相关的知识,这也是有效执行低碳经济的手段之一。这下有利方面的结合,能使企业具有较强的综合实力,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我们应该学习。
三、通过以上案例,我国的碳审计应该做出哪些改进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我国碳审计需要改进的地方。(1)对国家推行的这一举措了解不够,对碳审计的认识不足。因为我国的碳审计工作起步较晚,到目前为止,只有相当少的一部分了解什么叫做碳审计。这就导致了社会大众对它的认知度较低,执行的意识不强烈,这就很难形成规范的碳审计系统。(2)未建立专门的碳审计机构来实施审计工作。现在,一些大企业虽然执行了碳审计规定的要求,但是最后它的审计工作都是交由外国的会计师事务所来审计的,例如交给国际四大来审计,这不利于我国碳审计工作经验的形成,业务水平得不到提高,限制了信息的交流。使得我国的审计人员在接了审计的工作任务后,有推卸逃避责任的可能性。(3)碳审计的审计内容单一,执行效率效果没有科学的评估标准。碳审计工作已经在不少的国家实施了,但是实施的安慰特别狭窄,只有在少数几个行业中实施了碳审计,例如房地产行业、电力行业、汽车制造业。而且,对于它的排放、检验及生成的核算报告都没有的一个统一的标准去衡量。
(二)我国碳审计未来的发展方向和趋势。总的来说,虽然现阶段,碳审计的发展还不成熟,当前也还存在诸多的困难和阻碍,但是经过法律法规的不断规划和完善、政府的推动、经验的积累,碳审计工作一定会上升到一个新的阶段来维持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互联网的发展也会推动碳审计的进步,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可以建立碳审计的网络信息系统用来规范和控制碳审计工作的进行,这样可以节省成本,提高工作效率,有利于信息的交流与沟通。
参考文献:
[1] 郑立桥.低碳经济背景下国内企业碳审计制度框架研究[C]2013,12
[2] 欧阳弘毅,付敏,白睿洁.论我国碳审计[J].商业文化.2011,7
篇5
关键词:鉴证内容 财务信息 非财务信息 经济制度 经济行为
一、引言
民间审计机构的业务类型区分为鉴证业务和咨询业务,那么,鉴证业务能对什么进行鉴证呢?从何种角度鉴证?对于这些问题的不同界定,民间审计机构就会有不同的鉴证业务类型。所以,鉴证内容或鉴证业务类型是民间审计制度建构的重要内容。
从现实鉴证实践来说,民间审计机构通过审计业务、审核业务和确认业务,其鉴证内容已经超越财务信息,走向更加广泛的领域;从理论分析来看,基本认同随着受托责任的发展,民间审计机构的鉴证内容也会发展。然而,总体来说,关于民间审计机构的鉴证内容还是缺乏一个系统理论框架,本文拟提出这个理论框架。随后的内容安排如下:首先是一个简要的文献综述,梳理民间审计机构鉴证业务类型相关文献;在此基础上,从鉴证主题、鉴证基础、保证程度三个维度,构建民间审计鉴证内容的理论框架;最后是结论和启示。
二、文献综述
民间审计机构鉴证业务类型是审计内容的主要体现,现有文献分为两类,一是民间审计机构鉴证业务类型现状的相关文献,二是民间审计机构鉴证业务类型理论分析的相关文献。
关于前者,民间审计机构的鉴证业务区分为审计、审核和确认(Arens、Elder& Beasley,2015),具体的确认业务类型,职业组织的权威规范有规定,一些研究性文献也有描述。从职业组织的权威规范来看,AICPA的《鉴证准则说明书》(Statement on Attestation Standards)规定了三种形式的确认业务:检查、复核及商定程序(王光远,1994)。IAASB颁布的ISAE 100及随后而代之的ISAE 3000,将确认业务主题区分为财务信息、非财务信息、流程及制度、行为(IAASB,2013)。我国的《中国注册会计师鉴证业务基本准则》(2006)规定,鉴证业务包括历史财务信息审计业务、历史财务信息审阅业务和其他鉴证业务。一些研究性文献对民间审计业务类型也有描述,不少的文献指出,民间审计的主要鉴证业务是企业财务报告审计(杨正良,1993;弓中岩,1994;来明敏,1996;王向东,1997);还有些文献指出,民间审计通过审计业务外包的方式对公共组织进行审计,此时,除了关注财务报告是否公允外,还要关注内部控制是否存在缺陷、是否遵守相关法律法规(Roberts、Glezen、Jones,1990;Raman、Wlison,1992;Thorne etal,2000;蔡昌,2000;许汉友,2004;张小秋,2005;车嘉丽,2008);还有不少的文献调查了民间审计机构的确认业务类型,发现确认的主题很广泛,涉及到财务信息、非财务信息、流程及制度、行为,已经从传统的财务审计向效益审计、经营管理审计、社会责任审计方向发展(Muysken,1998;Bennet,1998;Grant,1998;Wolosky,1998;Pace,1999;Beets、Souther,1999; English,1999;Hughes,1999;See、Mock,1999;Dassen、Schelleman,2001;Hasan etal,2005)。
关于民间审计机构鉴证业务类型的理论分析文献不多,但是,共识程度较高,认为随着受托责任的发展,民间审计内容也会发展,随着受托责任从财务责任走向管理责任,民间审计内容也从财务鉴证走向管理鉴证,鉴证对象及鉴证对象信息都得以扩大(Clarke,1968;王光远,1994;王光远,1994;曹建勇、杨俊凯,1996;房巧玲、李雪、刘学华,2001;王光远,2004;Arens、Elder、Beasley,2015)。
上述文献综述显示,民间审计机构通过审计业务、审核业务和确认业务,其鉴证内容已经超越财务信息,走向更加广泛的领域,但是,总体来说,关于民间审计鉴证内容,还是缺乏一个系统的理论框架。本文拟提出这个理论框架。
三、理论框架
民g审计机构的鉴证业务类型涉及三个问题,一是能对什么进行鉴证,这主要涉及鉴证主题,一般区分为财务信息、非财务信息、经济制度、经济行为四个方面;二是在什么基础上进行鉴证,一般区分为基于责任方认定业务和直接报告业务;三是以什么保证程度进行鉴证,一般区分为有限保证和合理保证。综合上述三个维度,民间审计机构的鉴证业务类型就呈现多样化,如图1所示,这也是本文的研究框架(图1实线部分)。无论何种鉴证业务,都是源于鉴证需求,这涉及的内容较多,本文不展开分析(图1虚线部分)。
(一)民间审计的鉴证主题
《中国注册会计师鉴证业务基本准则》规定,鉴证业务是指审计师对鉴证对象信息提出结论,以增强除责任方之外的预期使用者对鉴证对象信息信任程度的业务。鉴证主题是审计师提出结论、发表意见的特定事项(subject matter),所以,鉴证主题类型信赖于鉴证对象信息类型。那么,有哪些类型呢?
一些职业组织的权威规范有界定。《中国注册会计师鉴证业务基本准则》规定,鉴证对象与鉴证对象信息具有多种形式,主要包括:(1)当鉴证对象为财务业绩或状况时(如历史或预测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鉴证对象信息是财务报表;(2)当鉴证对象为非财务业绩或状况时(如企业的运营情况),鉴证对象信息可能是反映效率或效果的关键指标;(3)当鉴证对象为物理特征时(如设备的生产能力),鉴证对象信息可能是有关鉴证对象物理特征的说明文件;(4)当鉴证对象为某种系统和过程时(如企业的内部控制或信息技术系统),鉴证对象信息可能是关于其有效性的认定;(5)当鉴证对象为一种行为时(如遵守法律法规的情况),鉴证对象信息可能是对法律法规遵守情况或执行效果的声明。IAASB颁布的ISAE 100及随后而代之的ISAE 3000,将确认业务主题区分为财务信息、非财务信息、流程及制度、行为(IAASB,2013)。
一些文献对民间审计机构的鉴证实践进行了较为广泛的调查,调查发现,其鉴证内容已经超越财务信息,走向更加广泛的领域,但是,总体来说,区分为财务信息、非财务信息、流程及制度、行为(Muysken,1998;Bennet,1998;Grant,1998;Wolosky,1998;Pace,1999;Beets、Souther,1999;English,1999;Hughes,1999;See、Mock,1999;Dassen、Schelleman,2001;Hasan etal,2005)。
C合职业组织权威文献的界定以及各类调查文献反映的鉴证实践,民间审计机构的鉴证主题大致如表1所示。
(二)鉴证基础与鉴证业务类型
根据ISAE 3000(IAASB,2013)和《中国注册会计师鉴证业务基本准则》(2006),以及鉴证业务基础,鉴证业务分为基于责任方认定的业务和直接报告业务。
在基于责任方认定的业务中,责任方对鉴证对象进行评价或计量,鉴证对象信息以责任方认定的形式为预期使用者获取。如在财务报表审计中,被审计单位管理层(责任方)对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鉴证对象)进行确认、计量和列报(评价或计量)而形成的财务报表(鉴证对象信息)即为责任方的认定,该财务报表可为预期报表使用者获取,审计师针对财务报表出具审计报告。在直接报告业务中,审计师直接对鉴证对象进行评价或计量,或者从责任方获取对鉴证对象评价或计量的认定,而该认定无法为预期使用者获取,预期使用者只能通过阅读鉴证报告获取鉴证对象信息。如在内部控制鉴证业务中,审计师直接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鉴证对象)进行评价并出具鉴证报告,预期使用者通过阅读该鉴证报告获得内部控制有效性的信息(鉴证对象信息),这种业务属于直接报告业务。
各种鉴证主题都可能在不同的基础上进行鉴证,从而形成不同基础的鉴证业务,基本情况如表2所示。当然,为什么会有不同基础的鉴证业务,这与鉴证需求相关,例如,内部控制鉴证可以是基于责任方认定业务,也可以是直接报告业务,最终选择了直接报告业务,这是源于一些需求因素(刘明辉,2010)。
(三)鉴证保证程度与鉴证业务类型
根据ISAE 3000(IAASB,2013)和《中国注册会计师鉴证业务基本准则》(2006),鉴证业务保证程度分为合理保证和有限保证。
合理保证的鉴证业务的目标是审计师将鉴证业务风险降至该业务环境下可接受的低水平,以此作为以积极方式提出结论的基础。如在历史财务信息审计中,要求审计师将审计风险降至可接受的低水平,对审计后的历史财务信息提供高水平保证(合理保证),在审计报告中对历史财务信息采用积极方式提出结论。这种业务属于合理保证的鉴证业务。有限保证的鉴证业务的目标是审计师将鉴证业务风险降至该业务环境下可接受的水平,以此作为以消极方式提出结论的基础。如在历史财务信息审阅中,要求审计师将审阅风险降至该业务环境下可接受的水平(高于历史财务信息审计中可接受的低水平),对审阅后的历史财务信息提供低于高水平的保证(有限保证),在审阅报告中对历史财务信息采用消极方式提出结论。这种业务属于有限保证的鉴证业务。一些非财务信息鉴证业务也属于有限保证,对于经济制度鉴证,可以是有限保证,也可以是合理保证。
根据调查,现实生活中,不同的鉴证主题都存在合理保证和有限保证的选择,所以,鉴证业务类型呈现多样化,基本情况如表3所示。当然,不同的鉴证保证程度,也是受到鉴证需求的重要影响,正是由于鉴证需求不同,才可能出现不同保证程度的鉴证业务(鲁桂华,2000;刘明辉、徐正刚,2006)。
四、结论和启示
民间审计机构的鉴证业务能对什么进行鉴证呢?以何种基础进行鉴证?从何种角度鉴证?对于这些问题的不同界定,民间审计机构就会有不同的鉴证业务类型。本文从鉴证主题、鉴证基础、保证程度三个维度,构建民间审计鉴证内容的理论框架。
民间审计机构的鉴证业务是指审计师对鉴证对象信息提出结论的业务,这里的鉴证对象信息就是鉴证主题,包括财务信息、非财务信息、经济制度和经济行为;对于上述这些鉴证主题,按鉴证基础不同,形成基于责任方认定业务和直接报告业务;按鉴证保证程度不同,形成有限保证业务和合理保证业务。由于鉴证主题不同、鉴证基础不同、鉴证保证程度不同,民间审计机构的鉴证业务呈现多样化。
本文的研究启示我们,随着审计环境的变化,审计需求在变化,随着这种审计需求的变化,民间审计的鉴证业务类型也在发展变化,并且,从发展总趋势来看,民间审计、政府审计、内部审计,其鉴证的主题、鉴证保证程度、鉴证基础,越来越呈现趋同化倾向,这种倾向,为一个国家有效地整合各类审计资源奠定了基础。如果国家的相关管理当局,不能正视这种趋势,可能浪费审计资源。X
参考文献:
[1]Arens A A,Elder R J,Beasley M S.Auditing and Assurance Services-an Intergration Approach,fourteen edition[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
[2]王光远.民间审计发展的总趋势:从财务鉴证到管理鉴证(上)[J].中国注册会计师,1994,(10):22-27.
[3]IAASB(international auditing and assurance standards board),ISAE 3000,Assurance Engagements Other than Audits or Reviews of Historical Financial Information(Effective for assurance reports dated on or after December 15,2015),2013.
[4]财政部.关于印发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的通知[S].2006.
[5]杨正良.日本的民间审计制度[J].现代日本经济,1993,(6):38-39.
[6]弓中岩.英国的社会审计[J].中国审计,1994,(3):25-26.
[7]来明敏.对我国社会审计的几点认R[J].现代财经,1996,(2):39-41.
[8]王向东.德国的政府审计、社会审计和内部审计[J].中国审计信息与方法,1997,(9):42-43.
[9]Roberts R W,Glezen G W,Jones T W.Determinants of auditor change in the public sector [J].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1990,28(1):220-228.
[10]Raman K,Wlison W.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of the market for“single audit”services[J].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Public Policy, 1992,11(4):271-295.
[11]Thorne J,Holmes S A,McGowan A S,Strand C A,Strawser R H.The relation between pricing and audit contract type:a public sector analysis[J].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Public Policy,2000,(20):189-215.
[12]蔡昌.论社会审计的发展趋势[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0,(4):16-17.
[13]许汉友.论政府审计与社会审计的协调[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4,(1):18-20.
[14]张小秋.对国家审计与社会审计内部审计资源整合的探讨[J].陕西审计,2005,(5):15-16.
[15]车嘉丽.政府审计和社会审计资源整合的研究[J].会计之友,2008,(6):48-49.
[16]Muysken J. Web trust:assurance and ecommerce[J].Australian CPA,1998,68(7):56-57.
[17]Bennet C,Sylph J. The trust business:assurance services and e-commerce[J].Australian CPA,1998,68(2):43C44.
[18]Grant J.A principled approach to providing assurance[J].Accountancy,1998,121(4).
[19]Wolosky H W.Choosing eldercare assurance services[J].The Practical Accountant,1998,31(1):33-37.
[20]Pace D.Assurance in the electronic commerce environment[J].Pennsylvania CPA Journal,1999,70(3):21-25.
[21]Beets D S,Souther C C. Corporate environmental reports:The need for standards and an environmental assurance service[J].Accounting Horizons,1999,(6):129-145.
[22]English L.Seeking assurance-new courses[J].Australian CPA,1999,69(5):28-29.
[23]Hughes D A.Assurance services issues[J].Australian CPA,1999,69(9):36-38.
[24]See C P,Mock T J.The market for assurance services in Singapore[J].Accounting and Business Review,1999,6(2):289-305.
[25]Dassen R J M,Schelleman C C M.The market for assurance services in the Netherlands [W].Working paper,Universiteit Maastricht,2001.
[26]Hasan M,Steven Maijoor S,Mock T J,Roebuck P,Simnett R,Vanstraelen A.The Different Types of Assurance Services and Levels of Assurance Provided[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uditing,2005,(9):91-102.
[27]Clarke R W.Extension of CPA′s attest function in corporate annual reports[J].The Accounting Review,1968,(10):769-776.
[28]王光远.民间审计发展的总趋势:从财务鉴证到管理鉴证(下)[J].中国注册会计师,1994,(11):11-16.
[29]曹建勇,杨俊凯.社会审计发展新趋势――管理审计[J].广东审计,1996,(7):35-36.
[30]房巧玲,李雪,刘学华.论民间审计报告的未来发展[J].青岛海洋大学学报,2001,(2):54-57.
[31]王光远.受托管理责任与管理审计[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4.
[32]刘明辉.内部控制鉴证:争论与选择[J].会计研究,2010,(9):43-50.
[33]鲁桂华.需求者均衡与审计意见的保证程度[J].审计理论与实践,2000,(9):51-52.
[34]刘明辉,徐正刚.注册会计师鉴证业务中的保证概念[J].财务与会计,2006,(6):55-57.
作者简介:
篇6
一、引言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人们对人力资源是核心资源这一观点认识的加深,以及公共部门机构膨胀和人员增加所导致的人力资源相关费用的攀升和受托责任的深化,人力资源审计在国外公共部门和企业组织中开始出现并逐步发展起来(Glynn等,1989;Easteal,1992)。全球化进程的加剧和知识经济的发展等因素使得人力资源审计不仅成为企业的控制工具,而且成为全球化背景下企业进行人事方面决策的重要工具。人力资源审计对企业绩效和价值创造的影响和作用也由此得到了全新的诠释。经过多年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发展,国外已形成了一些得到广泛使用并且行之有效的人力资源审计方法。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人力资源审计在我国没有得到足够的关注,相关理论研究较少,人力资源审计实践特别是公共部门的人力资源审计活动几乎是空白,这势必妨碍我国政府绩效审计的发展和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
本文试图通过系统梳理、归纳和评介国际上人力资源审计的发展轨迹、概念框架和应用模式,结合我国的特殊制度和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践背景,提出有关我国未来人力资源审计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的粗略思路,以期为我国人力资源审计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二、人力资源审计的发展历程与概念框架
关于人力资源审计(humanresotlrceaudit)或人力资源管理审计(humanresourcemanagementau-dit)的定义,主要有评价工具观和管理工具观这两种比较典型的观点。如Batra(1996)认为,人力资源审计作为一种人力资源评价工具,其首要目标是帮助管理者有效地计划和控制人力资源的使用,并向外部使用者提供决策信息。而Olalla和Castillo(2002)则认为,人力资源审计作为企业的基本管理工具,其目标不仅是控制和对结果进行定量分析,更重要的是促进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和企业绩效的提高。
人力资源审计的早期形式为人事审计(personnelaudit)。Geneva(1964)将人事审计定义为对人事政策、程序和实践的分析和评价,其目的是评价企业人事管理的效果。审计程序包括收集和整理信息、分析和解释数据、评价数据和根据分析结果采取行动。早期的人力资源审计着重描述人力资源信息,检查管理过程的合法合规性。
随着程序、制度等作用的下降、管理文化的兴起以及企业对绩效目标的重视,人事管理开始向人力资源管理转变。在人事审计强调人事活动和程序合法合规性的基础上,人力资源审计开始着重审查人力资源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及其对实现绩效目标的影响。美国国防部审计处(theDefenseControlAuditAgency,DCAA)1997年进行的人力资源质量评估,实质上是人事审计向人力资源审计转变的典型案例。人力资源质量评估在关注具体的人事活动和数据的同时,开始寻求对企业目标的实现程度进行分析。
随着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和人力资本理论的发展,人力资源审计开始朝着促进企业战略的实施和人力资本投资等方面拓展。这一阶段人力资源审计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更加强调人力资源管理的目的性,而具体审计形式则趋向于多样化,诸如战略人力资源审计、能力审计、生产技术准备审计、顾客满意度审计和人力资源管理合法性审计之类的多种审计形式在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大量的问卷调查表、平衡计分卡工具、定量和定性绩效指标、数据包分析技术等也得到开发和应用。
通过归纳国外不同形式的人力资源审计可以看出,它们的区别主要在于,对受托责任主体和判断标准这两个关键维度的认识不同,即认为受托责任主体是员工,还是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抑或整个企业;判断标准是国家法规,还是从最佳管理实践中提炼出来的原则制度,抑或人力资源管理所要达到的价值目标或绩效基准。
三、人力资源审计的应用模式:基本原理与利弊分析
按照人力资源审计的概念框架所界定的受托责任主体和审计评判标准来划分,国外现有的人力资源审计大致可以分为合法性审计、制度审计、价值导向审计和绩效审计四种。实践中具体的人力资源审计形式可以看成是基于这几种模式在不同方向上进行的拓展,以下将分别阐释这四种审计的基本原理,并对它们的利弊进行分析和比较。
(一)四种人力资源审计的基本原理
1.合法性审计
合法性审计关注的焦点是企业是否遵循了相关的劳动法律法规。合法性审计产生的直接动因在于雇佣关系中的法律风险。日益复杂的法律条文和不断变化的环境,使得企业经营者在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中,不得不考虑如何最大限度地避免因人力资源管理不当而产生高昂的法律诉讼成本和由此可能导致的诉讼损失等问题。由于这种审计总会或多或少地涉及企业的商业秘密,包括可能已经存在的违法事实,因此这种审计往往由具备胜任能力的外部审计人员承担。合法性审计的一般程序是,将人力资源管理划分为若干方面,如人力资源政策、人力资源档案文件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的具体程序和活动等;采用文件查阅、现场观测、调查访谈等审计技术和方法,对照现行法律法规的要求进行对比分析,评价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合法性,识别可能引起法律诉讼的风险因素;针对违反有关法律法规或可能引起法律诉讼的制度和程序,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最终形成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合法性评价报告。
在审计内容上,合法性审计涵盖法律法规对企业雇佣关系的所有规定。Higgins(1997)认为,审计人员应当审查公司的政策、实践以及相关的雇员招聘、使用、培训、辞退和后续管理等活动是否公平、合法。再如Spognardi(1997)指出,合法性审计应当关注的问题包括雇员操作手册、雇佣和惩罚政策、招聘和选拔程序、薪酬政策和实践、工作说明、绩效评价、规章和雇佣关系的解除等。
2.制度审计
这种人力资源审计首先按照一定的程序确定需要评价的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在服务复杂性、企业内外部劳动力市场发展变化等因素一定的情况下,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可以细分为不同方面来进行审计,如可以着眼于整个服务,也可以从其中的任何子集来考虑人力资源问题;对人力资源的利用,可以从雇主也可以从雇员的角度考虑。一般按照人力资源职能理论将人力资源管理划分为人力资源计划、招募与配置、培训、绩效管理、薪酬与激励、人力资源信息系统等方面。
在审计领域划定以后,人力资源制度审计主要关注以下问题:企业是否有根据目标设定的内部控制制度?对这些制度遵循得如何?是否制定了适当的人力资源政策?这些政策的实施结果是否达到了目标?典型的制度审计程序为:识别内部控制制度参数和管理目标;检查现行制度,并确定相关控制目标;确定能够实现控制目标的期望控制制度;将现行制度与期望制度进行比较;对控制制度进行测试;在对审计证据进行分析综合的基础上,就控制制度是否为有效控制提供了制度保障以及在实际中是否得到了遵守等做出评价。
制度审计的目标是确定企业是否建立了能够确保人力资源得到经济、有效利用的内部控制制度,检查这类制度的实施状况,并针对不足之处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审计的隐含假设是存在最佳管理实践,如果依照最佳管理实践确定的制度或公认管理原则能够有效地付诸实施,人力资源管理职能就有可能经济、高效地发挥作用。因此,Collins(1997)认为,有助于实现绩效目标的管理原则包括公平对待雇员,经济、有效地管理雇员,掌握全面、可靠的雇员绩效信息,识别未能实现预期绩效的雇员和根据绩效进行适当的激励。
3.绩效审计
绩效审计是指通过定量或定性分析,审查和评价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绩效,并提出改进意见或建议,以促进人力资源管理和企业绩效改善的审计过程。绩效审计关注的焦点,就是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运营中的地位和作用。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内部(为其他部门提供服务)和企业整体两个层面上发挥作用。前一层面上的绩效评价即将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作为一个生产服务单位,考察其为服务对象(顾客)提供人力资源管理服务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相关审计评价方式是顾客满意度审计。在考察人力资源管理对企业总体绩效的作用和影响时,往往进行人力资源管理功能审计。
人力资源管理功能审计主要关注相关程序是否得到充分运用,是否正确地发挥了作用,也就是检查目标和程序之间的关系是否合理,是否呈现最佳的成本效益关系。其审计步骤为:首先,对人力资源管理领域进行划分,并设定适当的绩效指标。其次,获取被审计单位的绩效数据,通过将绩效数据与同类企业、历史或行业的平均水平等基准进行比较,来判断企业绩效管理的薄弱环节,并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由于很难全面获得有关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绩效的量化信息,而且很难定量分析人力资源管理活动对企业绩效的贡献程度,因此通常采用一种依赖定性分析、将顾客的主观评价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顾客满意度审计方法。这种审计方法强调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对企业其他部门的服务作用,从投人、产出和满足顾客需要等角度评价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绩效。其基本理念是,所有人力资源管理活动都能够被理解为投入、产出和顾客三者相互作用的过程,强调顾客对人力资源管理绩效评价的参与。
4.价值导向审计
价值导向审计的基本指导思想是,人力资源管理是为企业的特定价值目标服务的,通过将人力资源管理的期望结果与实际情况进行比较,可以得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薄弱环节,从而有针对性地制定改进计划。这种审计的一般程序为:首先,识别并确定企业的目标价值及其期望状态,可以同时或顺次确定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各专项内容的期望状态。其次,通过一定的技术方法,如生产技术准备审计中的技能和知识应用矩阵,对比分析企业现状与未来期望的差距。最后,根据差距分析,制定未来行动计划(参见图2)。这种审计的具体形式有生产技术准备审计、企业能力审计、战略贡献审计等。
例如,福特公司北美分公司开发了以下生产技术准备审计程序:首先,由高层管理者和关键员工审定企业所需的能力、技能、知识、方法、程序和技术。其次,设计能力清单,对审计涉及的员工进行调查。运用数据分析技术和知识应用矩阵,来界定企业内部的人力资源资产和负债。将雇员区分为知识资产、知识负债、知识保留者和非直接潜力者四种。如果某企业的员工大多处于知识资产象限(拥有知识并且所在岗位能使其“学以致用、人尽其才”),那么该企业就属于技术具备型组织(technologiocallvreadyorganization)。最后,通过审计,就企业如何增加知识资产象限的人员以成为技术具备型组织提出改进计划。
Ulrich和Smallwood(2004)认为,能力是企业最关键的无形资产,是雇佣、培训、激励、信息沟通和其他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产出,代表人力资源被整合利用的方式。他们将企业能力分为速度、创新、领导、学习、效率等11种构成要素,认为能力审计的基本程序依次为确定审计范围和内容;收集当前和所需的能力数据;分析数据以识别管理者应当关注的关键能力;针对能力差距,制定并实施适当的行动计划,引导能力的形成并促进能力的提高。
通和其他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产出,代表人力资源被整合利用的方式。他们将企业能力分为速度、创新、领导、学习、效率等11种构成要素,认为能力审计的基本程序依次为确定审计范围和内容;收集当前和所需的能力数据;分析数据以识别管理者应当关注的关键能力;针对能力差距,制定并实施适当的行动计划,引导能力的形成并促进能力的提高。
(二)四种审计的利弊分析
合法性审计具有较为长久的历史渊源,“人力资源审计”最初就是从法律视角提出的,后来才在实践中逐渐发展成一种独立的审计。合法性审计关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活动遵循现行法律政策的状况,是对企业在防范与雇佣相关的风险方面所做工作的评价,其特点就是采取全面排查(WOrk-through)法。具体内容包括计划审查、应用方法审查、结果审查,其目的是为企业经营活动创造良好的法律环境,降低和避免因雇佣关系不当而产生法律风险和诉讼费用。虽然合法性审计在经营和战略方面的适用性不大,但却是人力资源审计的基础。
制度审计主要关注现行内部控制制度的充分性及其执行程度,试图通过审查人力资源管理内部制度的建立及执行情况,来评价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活动对企业绩效和价值的影响。制度审计的优点在于,它关注制度的设计和整合,有助于促进管理的公平性。但现实中是否存在最佳管理实践,这一点在管理学界仍然存在争议。此外,这种审计并不评价制度绩效,没有充分关注绩效和目标的实现,而是过多地强调人力资源管理绩效与企业绩效的强相关性(Dolenko,1990),更糟的是,这种审计有可能仅流于形式,为了证实而证实。同时,大量的实证研究表明,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本身并不直接对企业绩效产生显著的影响,而是通过组织学习及其所产生的知识能力等间接作用于企业绩效。
绩效审计注重以定量绩效指标为基础的对比分析,重视结果比较,而不关注过程。其审计难点在于,很难建立有效、可靠的企业绩效考核指标。但是一旦克服了这些难点,这种审计的许多优点便显而易见。首先,由于它注重绩效指标的收集和分析,因此可以避开最佳管理实践假设。其次,它从人力资源顾客(利益相关者)需要的角度选取绩效指标和建立绩效基准数据库,因此有较强的现实性。再者,这种审计可以从整个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和个人三个层面审查人力资源管理绩效,同时也可以对全部或部分人力资源管理活动进行审查,因而具有较大的灵活性。从目前看,这种人力资源审计已成为人力资源审计的发展趋势。
价值导向审计直接关注企业某一时期人力资源管理的特定价值目标,如战略、知识能力的提高等,具有较强的目的性和效率性。但是,这种审计没有全面考虑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程序及其内容,在促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改善上缺乏系统性。如从具体形式上看,战略审计克服了绩效审计在战略领域适用性上的缺陷,但它侧重于静态审计,在战略转移和多元化的现代管理环境下,对企业战略的支持性评价仍显不足。此外,战略导向与企业绩效的关系仍未得到验证;有些企业并没有制定战略,而有些企业虽然制定了战略,但其战略可能是错误的,因此,很难通过这种审计来促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系统改善。其次,人力资源管理在现代企业中的作用是多样化的,从中选取特定的价值目标需要一定的理论作为支撑,而这种审计在确定价值目标时往往以企业的实际需要为依据,在理论论证方面显得不充分,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分析框架,因此很难具有较大的推广价值。
四、对我国开展人力资源审计活动的启示
毋庸讳言,我国的人力资源审计目前尚处于初级阶段,国外人力资源审计方面丰富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可以为我国开展人力资源审计提供以下启示。
(一)确立以合法性审计为基础、以绩效审计为核心的人力资源审计模式
在我国,绩效审计已成为政府审计发展的主导方向,但同时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审计并没有受到理论界的足够重视,这不能不说是我国审计发展的一个缺憾。从发达国家的政府绩效审计实践来看,发达国家都将人力资源审计作为政府绩效审计的一个重要方面。国内理论界有一种观点认为,人力资源会计报表是人力资源审计的基础,然而,人力资源审计是否应当以这种会计计量为依据是值得商榷的。美国会计师协会(AmericanAccountingAssociation)1974年针对这个问题进行了研究,并且在研究报告中指出:“人力资源会计应当被认为是企业管理员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目标不止是要说明,而更应该是提高企业员工对组织、社会和经济福利的贡献。”2003年加拿大和英国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人力资本计量信息报告的关键在于,向高层管理人员提供有关人力资本运用经济性和效率性,以及人力资源管理对企业战略支持的信息。因此,人力资源审计应当强调人力资源管理对企业管理和企业绩效改善所起的作用,而不是提供人力资本价值方面的信息。开展以合法性审计为基础、以绩效审计为核心的人力资源审计,应当是一种符合我国企业和政府部门客观需要的发展方向,也是我国发展政府绩效审计和促进企业管理水平提高的客观要求。
(二)人力资源绩效审计的指标体系设计
人力资源绩效指标的开发应当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和员工三个层面上进行,科学的绩效指标要求我们根据不同的人力资源顾客和不同的评价层次,确立不同的绩效指标内容。指标开发的方法既有基于传统投入产出模型的规范分析,也有实证检验。如Gomez-Mejia(1985)的实证研究表明,有效的高质量人力资源审计应当包括劳动力流动、配置及就业公平,报酬及奖励,管理者行为,劳动关系,健康与安全,职业生涯,培训及发展,绩效评价以及政策和程序等维度。Brown(1999)认为,通常用来评价企业人力资源绩效的指标(如离职率、受教育水平、培训参与率、计划目标完成度等)实际上并不能测度人力资源管理的价值和绩效。Brown提出了一个包括工作年限、职位水平、绩效等级和所负责的任务或职位的数量及种类四项内容的人力资本简单计量指数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复杂模型。
(三)审计指标的确定
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依存理论认为,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扩张及其活动领域的拓展,在一定程度上是对企业外部环境变化的结构性回应(Jacoby,1983:26l~282;Kochan和Cappelli,1984:16~39)。人力资源管理环境的开放性特征,决定了人力资源审计指标的多样性。不同的人力资源顾客对人力资源管理有不同的期望,因此要求的标准也不同。从影响因素来分析,企业人力资源绩效审计并不存在硬性指标。因此,人力资源审计指标具有开放性、多维性、可塑性等特征。从内容看,审计指标可以是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要求,可以是计划目标、历史或先进的绩效基准,也可以是人力资源顾客(利益相关者)的主观期望。在实际中,审计指标应当根据具体的审计目的和内容来确定,审计人员可以通过与被审计单位协商来确定或寻求双方都能接受的指标体系。
篇7
一、从理论到契约理论
理论(agency cost)最初是 由简森和梅克林Jensen and Meckling)于1976年提出来的。这 一理论后来发展成为契约成本理论(contracting costtheory)(张春霖, 1994)。契约成本理论假定。企业由 一系列契约所组成,包括资本的提 供者(股东和债权人等)和资本的 经营者(管理当局)、企业与供贷 方、企业与顾客、企业与员工等的 契约关系。其中,理论主要涉及企业资源的提供者与资源的使用者之间的契约关系。按照理论,经济资源的所有者是委托人:负责使用以及控制这些资源的经理人员是人。理论认为,当经理人员本身就是企业资源的所有者时,他们拥有企业全部的剩余索取权,经理人员会努力地为他为自己而工作,这种环境下,就不存在什么问题。但是,当管理人员通过发行股票方式,从外部吸取新的经济资源,管理人员就有一种动机去提高在职消费,自我放松并降低工作强度。显然,如果企业的管理者是一个理性经济人。他的行为与原先自己拥有企业全部股权时将有显着的差别。如果企业不是通过发行股票、而是通过举债方式取得资本,也同样存在问题,只不过表现形式略有不同。这就形成了简森和梅克林的所说的问题。简森和梅克林(1976)将成本区分为监督成本、守约成本和剩余损失。其中。监督成本是指外部股东为了监督管理者的过度消费或自我放松(磨洋工)而耗费的支出;人为了取得外部股东信任而发生的自我约束支出(如定期向委托人报告经营情况、聘请外部独立审计等),称为守约成本;由于委托人和人的利益不一致导致的其它损失,就是剩余损失。
理论还认为,人拥有的信息比委托人多,并且这种信息不对称会逆向影响委托人有效地监控人是否适当地为委托人的利益服务。它还假定委托人和人都是理性的,他们将利用签订契约的过程,最大化各自的财富。而人出于自我寻利的动机,将会利用各种可能的机会,增加自己的财富。其中,一些行为可能会损害到所有者的利益。例如,为自己修建豪华办公室、购置高级轿车,去着名旅游区做与企业经营联系不大的商务旅行等。当在委托人(业主)和人(经理)之间的契约关系中,没有一方能以损害他人的财富为代价来增加自己的财富,即达到“帕雷托最优化”状态。或者说,在有效的市场环境中,那些被市场证明采用机会行为损害他人利益的人或集团,最终要承担其行为的后果。比如,一个信用等级不高的借款者将难以借到款项或必须以更高的成本取得借款;一个声望不佳的经理。将很难在有效的经理市场上取得一个好的职位;在会计服务市场上,一家被中注协或中国证监会通报批评的会计师事务所,在很短的时间内会丢失大量客户。为了保证在契约程序上最大化各自的利益,委托人和人都会发生契约”成本。为了降低人“磨洋工”的风险。委托人将支付监督费用,如财务报表经过外部审计的成本。另一方面,人也会发生守约成本。例如,为了向委托人(业主)证明他们有效、诚实地履行了职责。经理需要设置内部审计部门,相应地就会发生内部审计费用。设置内部审计部门,让股东充分了解经理人员的行为,使股东对经理人员更加倍任,这可以帮助经理巩固他们在公司中的位置,从而维持他们现有的工资水平。西方的一些实证研究文献表明(转引自Adams,1991),委托人监督人的费用,体现在人所取得的工资薪水中。这些研究还表明,人出于自利的考虑,需要设置诸如内部审计之类的监督服务,让委托人充分了解经理人员的努力程度,以降低委托人对管理报酬作出逆向调整的风险。
二、内部审计:一种守约成本
历史地看,内部审计渊源流长。早在奴隶社会就出现内部审计的萌芽(文硕,1990)。进入中世纪以后,内部审计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主要标志是出现了独立的内部审计人员。这时的审计目的主要是查错防,审查单位内部承担经济责任者的诚实性。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大中型企业管理层次的增多和管理人员经济责任的加重。为了调整和控制企业的经济活动,许多行业纷纷在企业内部设立内部审计机构,培育内部审计人员,推动了近代内部审计制度的完善。1941年,维克多·布瑞克(Victor.z.B rink)出版了第一部内部审计专着。宣告了内部审计学科的正式诞生(文硕,1990)。随后,内部审计师们在财务审计的基础上,建立了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为内容的经营审计,推动了内部审计工作的蓬勃发展(王光远,1996)。
诚如上述,内部审计既是一种监督成本,也是一种守约成本。作为守约成本。它的发生是由于高级经理为满足外部参与者、尤其是股东对委托责任的需求。Shere和Kent(1983)提出,内部审计是外部审计的一种附属职能,“不同的是内部审计成本是直接由经理引起的”。就某一企业来说,如果内部和外部审计过程的总成本低于只有外部审计时的成本,人(经理)就更愿意支付内部审计成本。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的结合之所以会节约成本,是因为内部审计人员熟悉企业内部系统并且具有专门的行业知识,比外部审计更有效率。而且。内部审计也是一种反馈机制,管理部门可借以弥补各种程序上的缺陷,以避免其对内部控制系统和公司的财务状况甚至对整个公司产生重大不利影响。内部审计成本也是委托人(业主)为了保护他们的经济利益而发生的监督费用。内部审计师协会的“责任报告”,将内部审计定义为“建立在组织内部、服务于该组织的独立评价活动”。早期内部审计是经理的“左膀右臂”,主要是用于协助管理当局完善公司的内部管理,降低公司的成本支出,从而最大化公司的利益。1977年,美国卡特政府颁布了《国外行贿法》,这个法案着重强调内部审计人员的独立性,以保证经理内部报告的真实性。这样,内部审计的责任就转移到组织的评价功能上。
三、内部审计的外部化
传统的观点认为,内部审计主要是服务于内部管理的,它是企业组织结构中的一个内在构成部分。通常。内部审计服务主要面向公司管理当局(监督下属机构及人员的行为)和公司董事会(监督公司最高管理当局的行为)。如果内部审计是因为问题而产生。其目的在于降低企业成本、最大化企业价值的推论能够成立,那么我们就有理由推断,内部审计就有可能外部化,只要这种外部化能降低企业的总体成本。
内部审计外部化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内部审计部门及人员与外部审计之间的协调和配合;二是与专业的会计师事务所或其他合格机构签约,由其提供职业内部审计服务。
按照上述分析,成本构成了企业成本的一部分,它降低了企业的价值。企业家为最大化企业价值,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下求得生存,必须要寻找各种有效的方式与手段。简森和梅克林(1976)认为,在搜寻最有效方式过程中,审计成为降低监督成本和成本的一个有效选择:“既然外部和内部监督成本都是由所有者一经理人(owner—manager)承担,那么,所有者一经理人将会为自身利益考虑,寻找一种成本最低的监督方式。例如,假定债权人(或外部股东)发现,编报详细的财务报表(比如企业通常公布的会计报告)来督经理人员是有效的,且经理人员自己编报这一报表的成本更低(这或许是因为经理人员为内部决策而收集了相关数据),那么事先同意承担成本来提供这类信息并聘请外部独立审计师进行验证,对经理而言,是合算的。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守约成本。
在有效的市场环境下。既然外部审计的成本是由人承担,当人发现让内部审计部门为外部审计服务可以降低审计成本(指增加内部审计工作量的成本与节约的外部审计成本抵销后的净额)时,他当然乐意如此。让内部审计部门为外部审计服务,还具有较强的“信号传递”作用,让外部审计者感到潜在的审计风险较低,从而进一步降低审计签约过程的成本。
内部审计部门监督作用失效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最高管理者的干预。即便公司明确规定公司最高管理者不得干预内部审计、内部审计·部门可直接向董事会报告等,公司管理者还是可以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影响以至于预内部审计部门的日常运作和审计结论。因此,将一些高度专业化的内部审计工作委托给专门的会计职业组织如会计师事务所,将极大地提高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同样,公司管理者聘请独立的注册会计师担任内部审计工作,也具有极强的“信号传递”作用,可以让公司的所有者相信,公司管理者将自己置于专业机构监督之下。管理者不会、也不准备采取“机会主义”行为,损害所有者的利益。在美国,一些大型的保险或共同基金组织。已经将内部审计工作委托给专业人员(BaDmdChang,1993)。
四、结论与启示
篇8
关键词:审计理论;发展脉络;审计著作
一、审计理论的探索奠基阶段
英国是世界上最早产生“特许注册会计师”的国家,倡导详细审计,通过审核一个企业所有的经济业务、会计凭证、账簿和报表,来发现记账差错和会计舞弊行为。其审计理论探索可以追索到17世纪,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是皮克斯利和迪克西,他们提出的理论是审计学科发展繁荣的必要准备。
随着20世纪开始,世界经济发展中心逐渐由英国转变为美国,美国开创了完善的注册会计师制度和审计准则体系,审计理论的探索也相应进入一个新阶段,以罗伯特·希斯特·蒙哥马利为代表人物,开始了对审计新思想、新方法、新范围和新理论的研究探索。蒙哥马利在1912年出版《审计理论与实践》,从此美国首次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审计理论框架。文中指出审计的主要目的,提出了资产负债表审计的新思想,主张“应将资产负债表审计的必要范围与评价委托人的内部控制系统联系起来”。
审计理论发展的奠基阶段的标志是罗伯特·莫茨和侯赛因·夏拉夫合著的《审计理论结构》,它是被公认为是世界上第一部将审计理论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加以论述的重要著作。《审计理论结构》主要内容包括“审计理论的探求”、“审计方法论”等部分。莫茨和夏拉夫教授的巨著确立了审计理论研究的重要意义,首次明确了会计与审计的关系,建立了科学的审计理论研究方法,提出了一系列具有现代意义的基本审计学概念,指出审计具有集合科学的性质,对审计理论的基本框架进行了构想,影响到审计理论的确立阶段性成果《基本审计概念公告》和《审计理论——评价、调查与判断》,被现代审计广泛引用,影响是极其深远的。
二、 审计理论的确立阶段
美国会计学会是审计理论得以发展并确立的标杆,其发表的《基本审计概念说明》标志着审计理论的正式确立,是迄今为止所有审计定义的基础权威性指南,从此,审计理论具有完整的结构体系,正式成为一门独立学科体系得到世人承认。
《基本审计概念说明》提出了“会计”的概念,对审计进行了明确的定义,分析了审计的职能作用主要在于“价值增值”,将审计的增值作用与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对信息需求相联系。同时也看到了审计职能随着使用者的需要而在内部审计、经营审计、管理审计和绩效审计等方面扩展的趋势,审计领域扩展到预算和预测、对纳税申报单、内部控制、中期财务报表和年报中未审计信息的审计甚至社会审计等。还论述了审计人的属性和其他个人特性。《基本审计概念说明》继承了莫茨和夏拉夫教授的精华,界定了审计的定义,进一步澄清明确了审计的职能,提出了审计职能扩展的条件,从个人和结构两方面提出了审计人的属性,发展了审计调查方法,明确了审计报告的作用,从提高信息的质量和满足使用者的要求来看,属于使用者导向的审计理论。
三、 审计理论的应用阶段
审计理论应用阶段的开端起源于尚德尔于1978年著《审计理论——评价、调查和判断》一书,该书继承和发展了莫茨和夏拉夫《审计理论结构》基本思想和理论框架。在《审计理论》一书中,尚德尔给“审计”下的定义是“人类为了建立对某种标准的遵循性而进行的评价过程,其结果是得出一种意见”。同时提出了审计的三个基本假设。该书明确了审计理论中审计结构的概念并归纳了审计理论结构的要素。
《审计理论》还明确提审计结构的概念,即选择能达到审计目的的标准,审计人员把真实模式改组成标准结构所要求的形式以便进行提要或判断,得出结论,在审计报告中表达审计人员的判断,提供给用户。同时提出审计理论结构要素,包括目的、标准、判断、证据和衡量(标准),进而归纳出了形成意见或判断的心理过程,举例分析了复杂的证据结构和运用标准。
尚德尔从信息论的角度对审计理论进行了全面研究,进一步明确了审计的定义,提出了对审计理论结构及其基本要素的设想,将信息学应用于审计理论研究,探讨了审计原则及其主要组成,跳出了以往审计理论研究局限于财务报表审计的范围,扩大到经营、决策审计甚至更广的范围,是现代审计逻辑框架结构体系的完整代表,并一直沿用至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四、 审计理论的最新发展
审计理论发展过程也就是审计学科体系与会计学科分离的过程,审计学科有理论支撑,是一门单独成科的学科体系。上述审计理论的发展脉络,反映了审计理论研究从建立到繁荣的历史。在审计经典理论的历史流变过程中,审计理论与审计实践互动互补,相互促进。审计基本理论是用来指导审计实践的具有规律性本质性的抽象概括与说明,审计学科的发展也需要审计理论和实践的支撑。
篇9
【关键词】新审计风险模型 理论进步 运用
2003年,国际审计和保证准则委员会了新的国际审计风险准则,目的在于促使审计人员评估风险和发现问题的能力等得到根本的提高。对新的审计风险模型进行启用,“即审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检查风险”[1]是这一次修订的核心内容,也是其发生的最大的变化。
一、新审计风险模型的理论进步
(一)将“重大错报风险”的概念引进来,且规定对此方面的评估作为审计程序是首先需要考虑的,也是必要的。因此,审计工作整体上也才有了正确的起点,而在重大错报的发现方面,也由此获得了有益的线索
“重大错报风险是指会计报表在审计前存在重大错报的可能性”[2]这就是对审计风险模型进行了重构。但值得注意的是重大错报风险绝不是对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的简单并称,其改进是具有实质性意义的。新准则启用新审计风险模型之后,对CPA的要求更为严格,要求其在进行设计和审计测试之前,一定要对重大错报风险进行评估,不评估就进行的审计测试是盲目的;若是与以前一样只是将重大错报风险简单设定为最高水平,就去进行全面而广泛的实质性测试是不行的。若是不能将可能发生重大错报风险的具体情况弄清楚就会难以真正查出什么结果。而新风险模型对审计工作作了明确规定,找准起点和正确的定位,且紧紧联系着审计目标责任定位,这不但有助于审计责任的履行,也有助于审计目标的很好实现。
(二)要求评估重大错报风险一定要分别进行,针对会计报表的整体层次和认定层次。而且积极采取应对措施来使审计证据的充分性和适当性得到保证
新风险模型规定要针对两个层次分别进行评估,再针对评估情况进行职业判断,从而将总体应对措施确定下来,并对进一步的审计程序进行设计和实施,以便最大限度降低审计风险。此外,CPA评估的会计报表层次重大错报风险会很大程度影响之后的总体审计策略。而总体应对措施的采取也有很大的影响作用,新模型对此方面比较强调。而原审计风险准则和模型对于总体应对措施还没有明确指出,上述的相关影响方面也没有进行强调。这会引起两大层次错报风险间的联系发生割裂,审计风险模型的效用也就难以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三)对审计业务流程进一步进行改进,使实施审计程序的效果得到了增强
原准则划分的四大块审计业务流程和程序是按照审计风险三要素模型进行的。新审计风险准则划分成三大块,是根据审计风险二要素模型。(l)风险评估程序,是对被审计单位和环境进行了解和熟悉,内部控制也涵盖在其中。(2)这是在必要时进行的控制测试,主要是为了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检测。(3)实质性测试,这主要是为了对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进行检查。新准则将第(2)、(3)块程序放在一起,称之为“进一步审计程序”。还指出发表审计意见方面,风险评估程序提供的审计证据,还不够充分适当。CPA对于重大错报风险的识别和评估还需要花大量的经历,并积极采取相应的针对性措施,以便使会计报表能避免重大错报的发生。
二、新审计风险模型的运用
(一)了解基本情况
这是必要程序,也是新审计风险模型的运用必须第一步要做好的。了解是真正意义的了解,目的在于将会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识别和评估出来,并使进一步审计程序设计和实施出来。CPA需要将职业判断运用好,从而规定应该了解的程度。这是一个连续的且动态的过程,需要进行信息的收集、更新和分析,这将伴随着全部的审计过程。
1.了解运用的风险评估程序。CPA对被审计单位和环境进行了解和熟悉,需要通过下列风险评估程序的实施:(l)通过对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进行询问,以及对其他相关人员的询问;(2)对程序进行分析;(3)观察和检查。在了解的过程中,要多开展一些讨论活动,必须对项目组成员之间的讨论加以充分利用。
2.了解的六方面。CPA对被审计单位和环境的了解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l)一些外部因素,诸如行业状况和监管环境之类;(2)单位性质;(3)会计政策在单位的整体运用情况;(4)单位目标、战略和经营风险等相关内容;(5)考核财务业绩;(6)内部控制。通过这些方面来对风险评估程序的性质和范围、性质进行确定,CPA还需要对审计业务的具体情况和一些有关的审计经验加以综合考虑。
(二)评估两大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
CPA对重大错报风险进行识别和评估时,需要做好下面几项工作:(1)在了解的过程中要做好风险识别,还要对各类交易、列报等加以综合考虑;(2)在认定层次,有些领域或许有发生错报的可能性,要将其与相关风险关联思考;(3)要对识别风险的大小予以考虑,看其是否会造成会计报表重大错报的发生;(4)主要是思考前一项所叙述的发生可能有大多。CPA获取信息可以借助于实施风险评估程序,包括不同类型的审计证据和风险评估结果,以便对进一步审计程序实施时间和实施范围进行确定。会计报表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起因是薄弱控制环境的可能性很大,薄弱的控制环境的影响十分广泛,不能只局限于某一类。因而CPA有必要积极采取总体应对措施。在对错报风险进行评估的时候,CPA就需要使所了解的控制联系起特定认定。CPA或许会识别出一定的控制,将有助于特定认定发生重大错报的防止;在对这些控制的有效性进行确认的时候,CPA就需要综合考虑控制活动和其他的一些内控制要素。
CPA评估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需要建立在一定的基础之上,前提就是审计证据的获取,而在审计过程中会不断获取新的审计证据,因而也会不断有相应的新变化产生。若是进一步审计程序实施后得到的审计证据和最初的发生矛盾,CPA就应该对风险评估结果进行及时修正,还要对之前的进一步审计程序进行修改。
(三)确定“总体应对措施”
根据评估的会计报表层次重大错报风险,新模型要求CPA有针对性地确定以下总体应对措施:(l)在对审计证据进行收集和评价的过程中,应该要求项目组始终保持职业怀疑态度;(2)分派的审计人员或专家,应该具有一定的经验或者是有着特殊的技能;(3)加强督导;(4)对进一步审计程序进行选择的时候,应该格外注意那些难以预见的程序;(5)总体修改拟实施审计程序的相关数据。
新模型还指出了整体审计策略会遭受的重大影响,主要是针对CPA评估的会计报表层次重大错报风险,另外还有总体应对措施的采取。主要包括两大策略。一种是实质性策略,指的是CPA对于进一步审计程序的实施,更加侧重于实质性程序;一种是综合性策略,指的是CPA对于进一步审计程序的实施,对控制测试和实质性程序两种一起采用。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审计风险模型也会运用到会计报表层次,相比较这一模型运用于认定层次,在表示风险方面对采用非量化的方式更为侧重。总体上对应对措施更为强调,因为会计报表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会造成对多个认定的影响,所以,必须很好地配合两个层次的运用风险模型,那么审计风险才有可能会最终降到容易接受的低水平。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人力资本有限理性经济人审计合谋人力资本产权审计制度安排
会计师事务所是一典型的“人合”企业,人力资本作为一个“人合”企业的立家之本,他在审计执业过程中有什么样的行为特征应是被重点关注的。传统经济学认为,有什么样的制度,就有什么样的行为,汪丁丁认为接下来的话就是,有什么样的行为,就有什么样的制度,这在新制度经济学的研究内容中有深刻体现。具体到审计中,现行审计制度安排必然会影响与约束人力资本的载体——审计师在审计过程中的行为,相应地,审计师不仅会在既定的制度安排约束下进行追求经济利益、规避风险的审计活动,同时会通过自己的行为影响支撑性的制度安排,使得审计制度安排发生变化,之后又对制度安排的变化做出反应,这是一个不间断的过程。
本文中,我们只把经理级以上人员列为人力资本,因为只有经理级以上人力资本的审计行为特征才有可能影响到审计制度安排,而一般的审计人员只是承担一些简单的程序性工作,不能充分体现人力资本的审计行为特征及对审计制度安排的影响。同时我们把人力资本分为两类:非合伙人——单纯人力资本所有者,与合伙人——非人力资本所有者与人力资本所有者的集合体,文中有时统一以“审计师”来代替这两类人力资本。
一:人力资本是有限理性经济人及对审计制度安排的影响
传统经济学理论中,经济人完全理性和自利性是两个基本假设,这两个假设的合乎逻辑的推论,是人们会合理利用掌握的信息来预估将来行为所产生结果的各种可能性,然后最大化自己的期望效用。但现实生活中,人在复杂环境和不确定因素下进行决策时,不会对自己的决策进行理性计算,也没时间和耐心去考虑各种行为结果的概率问题,在面对复杂情景和问题时会采取捷径或用自己掌握的一部分信息进行决策,因而决策的非理性是存在的,也就是说,人是有限理性的,不是完全理性的,这就是行为经济学对传统经济学的挑战。同样,会计师事务所的人力资本载体——审计师也是有限理性的,同时也是一个经济人,在现阶段还没达到“道德人”的境界,尽管他有一些并不是“经济人”假设所能解释的一些“道德”行为,如大多数情况下会遵守审计准则、法规进行审计,有一定的社会责任感和一些施善行为。既然审计师是有限理性的经济人,那么在现行审计制度安排下,审计师在审计过程中不能完全理性地拒绝被审计单位的“利诱”而坚持原则,与被审单位管理当局的审计合谋有时就不可避免了。如前所述,人力资本主体可以分为两类,参与审计合谋的人力资本主体不同,对审计制度安排的影响就不一样,下面分单纯人力资本参与的合谋和合伙人(即整个事务所)一起参与的合谋及各自对制度安排的影响。
1.单纯人力资本参与的审计合谋及对审计制度安排的影响
被审单位委托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审计,事务所的合伙人便会委派项目经理带队审计,此间有两层委托关系:被审单位委托事务所,事务所委托项目经理,其间存在的信息不对称变得更加严重。审计师是有限理性的经济人,存在一定程度的“逆向选择”和“机会主义”倾向,当被审单位抛出“诱饵”引诱审计师共谋时,审计师此时会进行合谋与否的决策。据行为经济学理论,人们进行决策时,容易给高概率发生的事件赋予较高的权重,而给低概率发生的事件赋予较小的权重,于是往往将极小概率的事件看成不可能,而将极大概率发生的事件看成是确定,而极小与极大概率又取决于个体的主观印象。审计师进行合谋与否的决策时,他会根据现实中这种“损人利己”的合谋被发现曝光的比例很小而存在一种侥幸心理,,认为合谋被发现的机率极小而将其看作不可能,同时他的有限理性不能让他清醒地意识到合谋一旦被发现的严重后果,就算被发现,由于现阶段对违法行为的处罚较轻,合谋的收益大于合谋的成本,审计人员的“经济人”特性便会让他作出合谋的决定,于是他会向信息不充分的合伙人隐瞒审计风险,与被审单位一起骗取“无保留”的审计报告。
审计人员为什么会参与审计合谋?这反映了审计制度安排的什么问题?审计人员的有限理性经济人特征(内因)是我们无法改变的,但可以通过制度的安排(外因)来改变审计人员做决策时的考虑因素及其权重,从而减少审计合谋的发生。据行为经济学理论,额外财富的边际效用在人富裕时会低于贫穷时的边际效用。审计合谋审计人员将得到的报酬就是一种额外财富,此时,即使富裕的CPA与贫穷的CPA一样只具有有限理性,但这笔额外报酬对富裕的CPA没有很大的边际效用,从而没有那么大的诱惑力而导致审计师合谋,这时被审单位就得加大“贿赂金”才有可能“打动”富裕的CPA,从而加大了被审单位的合谋成本,当“贿赂金”大到等于或大于合谋能给被审单位带来的“利益”时,被审单位便没有动机合谋,合谋自动中止。从这看出,提高CPA的薪酬待遇,让他们成为富裕的CPA,可提高CPA的“免疫力”,从而减少合谋的发生。这就要求合理化事务所内部收益分配机制,提高新酬待遇,让CPA的利益与整个事务所的利益相挂钩,一荣俱荣,便不会出现CPA为了自己的私人利益而向合伙人撒谎,欺骗合伙人。另一方面,法律法规应加重CPA的个人审计责任,加大合谋一旦被发现的惩罚,提高CPA合谋的成本,此时被审单位若想合谋,就必须提高“贿赂金”以弥补审计师冒的高风险,从而加大了被审单位的合谋成本,合谋便不会那么容易发生。此外,相关部门要加强审计的监管,加大上市公司审计的复查力度,使审计合谋案件“曝光”机率大大增加,从而改变审计人员主观印象中的审计合谋被发现的概率极小,起到警戒作用,让审计人员不敢轻易合谋。
2.非人力资本与人力资本所有者共同参与的审计合谋及对审计制度安排的影响
若事务所委托的CPA足够忠诚,他会如实将发现的问题“禀告”事务所的非人力资本与人力资本集合体——合伙人,这时,合伙人的有限理性经济人特征便起作用了。现行审计制度安排实质是:由被审单位管理当局聘请事务所审管理当局自己,那么,事务所面对自己的“上帝”——客户的不当请求时,他的“经济人”特征使得他不能断然地拒绝这种请求,否则不但得不到“合谋金”,以后的合作关系也就终结了。同时,现时大部分事务所的组织形式为有限责任制,且注册资本金要求低,那么事务所与被审单位的合谋一旦被发现所需承担的只是有限责任,最多让事务所倒闭,而不会危及到合伙人未投入到事务所的私人财产,于是合伙人的“理性经济人”特征容易使他接受合谋,同时,他的“有限理性”不会让他有完全的理性认清形势,不会让他有足够的社会责任感从维护公众利益出发而拒绝合谋。
审计合谋的频繁发生,企业管理当局利益不断上升,但这种利益的上升是以其他企业利益相关者利益受损为代价的。据吴联生的“利益协调论”,利益相关者之间现有的利益关系一旦发生变化,便产生了新的冲突,便会破坏目前审计制度安排的基础——审计域秩序,从而要求利益相关者达到新的纳什均衡,产生新的审计域秩序,从而导致审计制度安排的变迁。“审计制度安排是一个利益相关者利益协调的过程,它因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关系变化而变化”(吴联生,《审计研究》,2003),由于审计合谋的不断出现,目前的审计制度安排至少需要进行以下两方面的变化:
(1)审计委托权由证监会掌管
注册会计师对企业经营者的审计,事实上接受的不是社会公众的委托,更不是股东或经营者的委托,而是政府的委托。因为政府的合作广度最大,所以有权进行委托,同时政府规模有限,所以应该进行委托(吴联生,《审计研究》,2003)。这是社会审计最根源的本质,是我们肉眼所不能直接看到的,我们目前看到的就是股东进而演变为管理当局委托CPA进行审计,从而容易导致审计合谋。既然CPA实际上接受的是政府的委托,那么在形式上,至少在第三者看来,也应该由政府进行委托。目前谁最具有优势代表政府来执行审计委托权呢?证监会。它本身就是一个政府机构,是上市公司的监管机构,具有信息优势,可以代表政府委托CPA,从而改变目前事务所对被审单位管理当局的依附地位,减少审计师“被逼无奈”进行合谋的发生。
(2)事务所组织形式由有限责任制逐步过渡到合伙制
目前,大多数事务所实行有限责任制,有限责任制事务所破产所造成的损失却可能远远小于事务所与管理当局合谋所带来的合谋收入,于是,事务所容易与管理当局合谋。现在,把事务所的经济体制从“有限责任制”转变到“无限责任制”是很多学者所推崇的,无限责任制加大了事务所的法律责任,合谋一旦发现,合伙人可能就面临倾家荡产的风险,使得事务所合伙人进行合谋决策时不得不加大对合谋成本的考虑,他的“经济理性”又会促使合伙人不会轻易进行合谋,从而有效减少了合谋的发生。
在此基础上,王善平还提出合伙人必须是德高、足资、多才的CPA,才能有效减少审计合谋的发生。德高,从道德品行上保证合伙人不会进行审计合谋;足资从物力资本上保证合伙人不会轻易用自己足够多的私人财产作赌注而去进行审计合谋;多才的CPA要求合伙人是审计行业的专家与行家,那么他手下的审计人员的“逆向选择”能被合伙人识别,从而也制止了单纯人力资本参与的审计合谋。
二:人力资本在审计行为中的产权特征及对审计制度安排的影响
人力资本产权是市场交易过程中人力资本所有权及其派生的使用权、支配权和收益权等一系列权利的总称,从某种意义上说,人力资本产权是一种行为权,这组行为权利是人力资本产权主体的意志体现,以至于出现了产权残缺时,产权的主人可以拒绝使用其人力资本为别人服务。审计师作为人力资本的载体拥有人力资本所有权,他将这种所有权与非人力资本所有者(同时也是人力资本所有者)进行合作,形成了现代意义上的独立审计:人力资本与非人力资本的特别契约。这个公共合约即事务所又是周其仁所说“市场中的企业-一个人力资本与非人力资本的特别契约”中的特殊,它对人力资本具有更大依赖性,从而人力资本的产权特征影响更明显。
如经济学家周其仁所说,人力资本产权具有两大特征:第一,人力资本天然属于只能属于个人;第二,人力资本的运用只可“激励”不可“压榨”。正是事务所包含了人力资本,其产权特征使得这个企业契约是一个“不完全契约”。受有限理性和高交易成本的限制,这个契约双方——合伙人和单纯人力资本无法在事前就可能影响双方关系的所有未来事件达成一致,各方只有在合约的发展阶段上明确或默契地对出现的新问题达成一致,在此期间,双方的谈判是连续不断地进行的。由于事先不能明确界定所有交易条件,那么在合约的执行过程中就具有极大的随意性与自主性,特别是人力资本产权的所有者——审计师对自身所拥有的人力资本的开发利用程度。当人力资本对自己的所得与付出满意时,就会越干越起劲,不需监督也能自觉地努力,相反,若不满意,他就会偷懒,省略必要的审计程序,更不会积极的创新。人力资本是需要激励的具有创造性的能动资本,审计师同样如此。若合伙人对其激励不当,就有可能导致人力资本产权的“残缺”,产权的主人——审计师就把自己的才能“关闭”起来,默默无闻,没有创新,人力资本的经济价值得不到充分利用甚至浪费。
理解了人力资本的产权特征,我们就不难理解“激励理论”。人力资本是企业创造价值的主体,特别在事务所中,离开人力资本就无法继续生存下去,只有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提高人力资本所有者的积极性,让他对自己的“资本”不加保留的加以利用,进行创新,才能增加事务所的价值。其实,事务所合伙人是那个决定人力资本所有者是否打开以及打开多少智慧大门的守门人,他只要用对了激励手段就能“控制”人力资本所有者。事务所的人力资本是事务所获得盈余的根本来源,但是,若不对人力资本的所有者进行适当的控制,引发事务所最终风险的也会是人力资本。象毕马威去年的销售滥用非法避税产品案件,差点就使得“四大”减少为“三大”,就是由于创新过度没有节制变成了冒险。因而事务所在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鼓励人力资本创新同时,约束机制也是必不可少的。
参考文献
[1]周其仁.市场里的企业:一个人力资本与非人力资本的特别合约[J].经济研究,1996,6:71-80
[2]王善平.会计师事务所合伙人制度中的私人财产与创新能力[J],2005,
[3]吴联生.利益协调与审计制度安排[J].审计研究,2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