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乐教育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13 21:04:5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声乐教育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美声唱法在意大利又称其为:美歌唱法,其原意是指美好的歌声,而传到中国就改称为美声唱法。
早在十六世纪,欧洲的意大利就利用其得天独厚的艺术环境,使其变成了世界级歌唱家的摇篮。在当时的意大利,就开始了声乐教育,这为以后的诞生美声唱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且为美声唱法创造了良好的生长环境。欧洲美声唱法正式形成还归结于意大利的歌剧的产生。
在十七世纪,意大利的正歌剧已经正式诞生,而到了十八世纪末期,欧洲的声乐艺术进入了一个歌唱的黄金时代,也就是正歌剧时期的美声唱法时代。欧洲的美声唱法是由意大利歌剧艺术演变而来,并且不断发展和进步,才形成了现代的美声唱法。
从十七世纪到十八世纪,美声唱法渐渐成为歌剧、音乐会、清唱剧等舞台上常用的唱法,在这之后,音乐界也把它们统称为美声唱法。
在这段时期,在欧洲的整个声乐的表演领域充斥着浪漫主义色彩,当时的艺术家们崇尚美好,要求自由的生活,追求个性解放,这些也影响到了欧洲的声乐艺术发展。声乐经过长达一个多世纪的发展,逐渐形成了现代的相对完整的美声演唱体系。
二、声乐教育中西方美声音乐艺术的融合
目前,中国的声乐艺术主要是有上个世纪传入我国的欧洲美声唱法与中国的传统音乐相结合而成的,是独具中国特色的美声演唱艺术,几乎完全中国化的美声演唱。我相信,如果把美声唱法与中国传统的唱法相融合,那这种西方的音乐形式在中国就更容易被接受,更容易流传开来,以此让这种高雅的音乐艺术离我们不再遥远。
(一)欧洲美声唱法的传入与借鉴
欧洲的美声唱法在我国要与民族音乐的交融,这就要求在保留欧洲传统唱法基本特点和一些科学成分的同时,逐步进行融合,使之形成符合我国人民审美情趣的声乐体系。
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美声唱法开始传入我国。尤其是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来,在老一辈的艺术家(如:郭兰英、王昆等)的努力下,在保留民族特色的基础之上,再借鉴学习欧洲的美声唱法的长处,使我国的声乐技术有了很大的提高,积极推动了我国的声乐事业的发展。
在此之后的音乐艺术家(如:李双江、吴雁泽等),在欧洲的美声唱法基础之上逐渐完善,逐步形成了美声唱法的民族审美特征。
这些老一辈的艺术家都有一个共性,就是在美声唱法基础上,把民族韵味彰显的特别的浓烈,这也是他们的演唱能够得到中国人民喜欢的根本所在。
(二)欧洲的美声唱法与我国的民族唱法的异同
1、欧洲的美声唱法最初是源自他们成熟的宗教音乐,而中国的民族音乐开始是源于说唱、山歌,但主要还是来源于民间戏曲。
2、欧洲的美声唱法的特点要求演唱者的发声要自然,声音要宏亮,这个演唱的音色要美妙而清纯,在过程当中要有适当的共鸣及连贯音的圆润,稳定的持续音,巧妙的滑音,特重的起音法,装饰音以及有规律的渐弱、渐强等,而中国的传统民族唱法的演唱特色主要涉及到演唱的共鸣和呼吸,润色与行腔等,其审美的核心标准是字正腔圆。
3、欧洲的美声唱法注重演唱的声音的穿透力及感染力,没有太多华丽的表演,而中国的民族唱法情感的表达主要是以感动听众为目的。
正是有了以上的不同点,使得美声唱法和民族唱法在音色具有差异性,美声所表现出来的是高亢、浑厚,而民族唱法说表现出来的是甜美而明亮。
(三)美声唱法的民族化进程
自从上个世纪美声唱法传入中国,由于其科学性很快被国内的音乐界的艺术家们所接纳并且得到充分认可。在这几十年的发展历程里,它与中国的民族唱法不断的进行碰撞、渗透、借鉴以及补充,不断的吸纳中国的音乐艺术语言来丰富自己,从而被中国大众所接受。
1、音色审美上的民族化
美声唱法的“民族化”问题主要是相对于中国的民族声乐的发展而言的,它的民族化主要是在保留欧洲美声唱法的传统元素及所有的科学成分的基础之上,逐渐发展符合中国民众的审美情趣的声乐艺术语言。
在如何体现民族性的上,我认为首先作品本身应该具有民族性,就如用优美的声音说中文和英文一样的,这种对于声音的美感是具有共性的。当作品本身的音色审美对于普遍的听者具有认同性时,这就说明美声唱法已经正式具有民族性。
如:老一辈的艺术家王昆、胡松华等,他们在欧洲美声唱法基础之上,融合了民族唱法的审美特征,所以让他们的演唱风格具有浓烈的民族韵味,这也是他们能够受到中国民众所喜欢的原因所在。
2、演唱语言的民族化
民族的语言是一个民族内直接交流的方式,它是一个民族的象征。从美声唱法传入至今,它一直都在对中国民族语言的韵味美进行着不懈追求。
美声唱法的民族化,主要体现在演唱中运用本民族的语言韵味来表现,因为民族的特征是以民族语言来体现的。所以,要使西方的美声唱法更具民族性,就主要表现在其演唱的民族语言韵味表达。既能够引起中国大众的共鸣,同时也丰富了中国的音乐艺术语言。
例如我国著名的音乐家吴碧霞,她运用其独特的艺术感染力,在她所演唱的《春江花月夜》、《洗菜心》等民歌中,表现出特色鲜明、声音自然以及浓厚民族韵味。在民族语言与美声的交融中,她做到了把民族的语言韵味融入到美声唱法中,既丰富了我国的声乐艺术语言,也推动了我国音乐艺术的进步。
3、情感表达上的交融
中国的民族音乐是以“声情并茂、以情带声”的表现方式,其主要是强调的以情动人。我们可以把声腔比作它的躯体,而传情则是它的灵魂所在,所以,它的演唱基本上都是和表演结合在一起的,力求“声、位、情、表”的配合,把情感表达到极致。
在现代的美声唱法中融入传统的音乐的演唱手法,加入风俗人情特点所表现的感情是细腻含蓄的,其情感的表现方式与传统的具有相似性,这样的演唱才真正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感染力。例如歌剧《卡门》、《茶花女》等。
篇2
声乐教育正在以单向度的“老师学生”的传播路径走向互动的“老师学生”的双向路径,从对音乐的理解转向师生共同理解与探讨对某一音乐作品或知识不断趋向一致的行进模式,老师由一个“主导的”、“垄断的”地位转向一个音乐教学与学习过程中的“先行者”及向“后来者”传递“先行者”对音乐的心得,即先行一步而学习、理解的心得体会。音乐的语言与语言的音乐是声乐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与重要的特征,两者的和谐交融方可将声乐教育推向一个更高质量的层次,教师应更多地用音乐的语言去引导学生,而学生则应更多地是用语言的音乐去感悟音乐的本真及在此基础上收获快乐与幸福。师生由此而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得到“合流”,这种“合流”为以后将课堂延展至比赛的舞台设置了极好的路径且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因为对于作为走向舞台的比赛者而言,切磋、交流与探讨而得到的知识及对知识的理解毕竟比单纯地接受式的学习而显得深刻得多,所以在舞台上更多体现的是自己与作品的交融及在交融基础之上的创造性的发挥与升华,唯有如此,作为一个音乐比赛参与者的角色定位,与其说是一个音乐的表演者,不如说是一个音乐的创造者,因为其较好地完成了作为一个在此刻所承担的对音乐的“历史担当”。
声乐教育与声乐比赛都是展露心迹与个人情感驱动的不可或缺的双轮。声乐教育与声乐比赛的成功取决于声乐教育与声乐比赛的主体施动者对其所处语境下音乐元素与音乐本真的深刻洞彻与现实体验。思绪终止的卡点,便是音乐飞扬的起点,同时也是声乐教育与声乐比赛发挥作用的地方。声乐教育对声乐比赛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也是在声乐比赛中诠释的艺术真谛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但是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与教育者本身条件的局限,对声乐的教育往往囿于对声乐技能的传授、对声乐流行性因素与风格和内容的追逐,往往有意或无意地造成严重缺乏对声乐受教者学生自身条件与兴趣的认知,严重缺乏对声乐作品本身所处语境的关注,严重缺乏对音乐作品所传递出的文化的感知与洞彻,严重缺乏对声乐本身所承载的“以人为本”的声乐的历史担当,往往出现为了音乐而音乐,即为了功利的音乐而进行功利的音乐教学。由此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正确的声乐教育是正确的“载满”声乐比赛内容的这艘艺术帆船驶向正确彼岸的“压舱石”与“指南针”!
音乐比赛中的舞台效果绝不仅仅是局限于音乐性,而是融合了音乐性、艺术性与文化性等多种因素于一体对音乐受众者甚至对音乐表演者而言同样造成的视觉、听觉、思想、观念上的冲击与震撼。表演者的舞台应是融合了音乐的文学与音乐的要素于一体的舞台,舞台不是目的,而是通向本真音乐的方式与途径,舞台是有期限且会随着音乐比赛的完结而告一段落,而舞台上折射与反应的音乐文化与艺术影响却是永无谢幕和终结之时,且对音乐教育的反思也将是长期的。声乐教育并非单纯地以语言为主的艺术教育,而是将语言、音乐、表演三者有机融合的艺术教育,这就意味着教育者根据具体的教育语境,即教授内容的艺术元素、受教者、教授的方法而因地制宜采取不尽一致的教育过程,在这些过程中,有的语言教育的比重较大,有的则侧重于音乐教育或表演内容,不一而足。但是在声乐比赛中,其情形却与声乐比赛有不同之处,更侧重于以歌唱语言和以节奏、旋律、器乐音响等来传递音乐创造者对音乐的诠释、理解给受众者,而表演(此处仅指单纯的表情与形体上的表演)则往往退居次要位置,但这并不意味着其不重要或被加以忽视。不难看出,语言、音乐、表演等要素都对声乐教育与声乐比赛的成功实施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不可忽视。但由于声乐比赛与声乐教育二者的差异,也必然会导致语言、音乐、表演等这些因素的运用的技巧及程度上不尽相同,需要声乐的施教者、受教者及声乐比赛的表演者针对其作品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方法,当然,这必将是一个长期探索的艰辛历程。
篇3
从宏观的声乐艺术角度来讲,一切人声歌词中所蕴含和所要表现的思想与情感都要通过音乐载体和高水准的歌唱技术相结合才能完美实现,对于任何形式的声乐艺术而言高水平的歌唱技术和扎实的音乐素质都是缺一不可的。声乐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音乐表现艺术,它包括了音乐、文学、表演等诸多方面,对于一向注重声情并茂的我国民族声乐来说更是如此,因此也就要求民族声乐专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必须要具备全面综合的素质和能力。无论从任何角度来讲,声乐都完全属于音乐的范畴,但在我们的实际教学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是很多学生基本都处于“重技术,轻音乐”的“一条腿走路”的状态,这对于我们高等民族声乐教育和民族声乐艺术事业的发展和进步都是十分不利的。这并不是要否定技术的重要作用和价值,歌唱技术是实现音乐表现的手段,而音乐所蕴含的思想和情感则是音乐表现的目的,“手段”和“目的”二者都是不可或缺的,但很多学生,包括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不自觉的将“手段”当成了“目的”,而却忽视了民族声乐演唱的真正“目的”所在,这也不符合声乐艺术的本质发展规律。因此我们常常会听到一些学生或民族声乐歌手在演唱时虽然具备良好的音色和音响,却欠缺音乐情感的表达和传递,总是让人感觉意犹未尽,不尽如人意。虽然我们的在我们的传统民族声乐审美体系中的确一向非常重视技术的运用,但同样不能改变技术“手段”与音乐“目的”的“本末”关系。对于已经进入高等教育学科设置的,更具时代性、科学性、系统性、规范性、学术性、艺术性的新民族声乐或现代民族声乐来说更是如此,而作为民族声乐演唱人才的高等民族声乐教育则更应该对音乐素质对于我们的民族声乐教学的重要价值与意义有一个深刻、全面的理解、认知与掌握。这样才能保证我们民族声乐演唱人才的质量和民族声乐舞台的艺术品质。正如之前提到的,声乐是最具综合性的音乐表现形式,因此要想真正演唱好一首专业的民族声乐作品同样不能仅仅局限于技术的层面,要在具有良好歌唱技术的基础上,将歌唱技术与音乐表现有机的、完美的融合在一起,从多方面入手,做到面面俱到,才是真正完美、专业的演唱。主要包括以下两个层面:首先,对声乐作品作者的了解,包括词曲作者及他们所生活的时代背景、社会背景和词曲作者的艺术风格与艺术个性。只有他们有一个完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才能从客观的角度入手,深入理解作者及他们创作作品所要表现的思想和情感。第二,对声乐作品的音乐类型、音乐风格的了解。这其中包括调式、调性、节拍、节奏类型、速度要求、旋律及伴奏的和声特点、曲式结构等方面。这就涉及到了民族声乐专业学生在学习中必须具备,但又有所欠缺的音乐素质的两个层面:音乐理论类知识与音乐技能类知识。高校学生的音乐素质主要包括音乐理论类知识和音乐技能类知识两个层面,音乐理论知识包括音乐史、音乐美学、音乐赏析等文字类音乐理论;音乐技能类知识包括乐理、视唱练耳、和声、曲式、复调等技术性较强的音乐素养。
音乐素质对于民族声乐专业学生的重要性在于,首先,我们必须深刻、清晰的认识到,当前我们高等教育学科序列中的现代民族声乐或称为新民族声乐艺术意境是一种高度专业化、科学化,规范化、系统化、学术化的人文艺术类学科,无论是其演唱方法还是声乐作品都承载着大量的人文与审美内涵。从音乐理论的角度来讲,我们的现代民族声乐中既包含我国传统民族音乐的文化内涵,同时又包含着西洋美声唱法的审美特质,因此,专业、完美的民族声乐演唱绝不肤浅的停留在音色和音响的层面,更重要的是要从深层次的文化与审美内涵去理解和诠释民族声乐艺术。
第二,从演唱方法的角度来说,我国传统民族声乐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审美特质及其总体歌唱理念是现代民族声乐专业学生必须深入、全面理解和掌握,这也是最基本的前提和基础,而在此基础学生还必须对现代民族声乐中所包含的西洋美声唱法的文化背景、审美取向,尤其是其歌唱理念与技术规格有所了解,同时学生还应对现代民族声乐的产生和发展轨迹及其特有的东西方音乐融合的艺术特质有一个全面深入的认知,这样才能从根本上理解我们的现代民族声乐唱法。从具体的声乐作品来讲,正如之前所提到的,我国的民族声乐艺术已经早已被列入我国高等教育学科序列多年,具有极强的专业性、学术性、科学性与规范性,这些不仅体现在演唱理念、演唱方法和演唱规格上,而更加鲜明的体现在民族声乐的作品中。当前我国的民族声乐作品无论是从体裁、形式还是内容上都更丰富、更全面、更复杂,承载的文化与艺术含量也更大,从形式上来说不仅仅只有艺术歌曲,还有歌剧咏叹调,及近几年兴起的以传统文学为素材的清唱剧作品等等,这就要求学生在演唱这些作品时必须对这些体裁的艺术特征与审美特质都要有一个全面深入的了解和掌握。同时声乐作品的主题和内容也更加丰富。当前我国的民族声乐作品的题材呈多元化发展的趋势,已经不仅仅只局限于曾经的政治体裁、歌颂祖国之类,同时还有爱情题材、文学题材、历史题材、地方题材、民族题材甚至国际风格等等,与曾经单调的“颂歌”相比如今的民族声乐作品无疑包含了更多的文化、艺术与审美内涵,因此学生如果要想真正完美准确的演唱这些作品,对这些音乐理论全面深入的了解、认知和掌握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前提。声乐是既抽象又具体的音乐表现形式,只有全面深入的了解和掌握这些声乐作品中具体的音乐细节才能真正的理解作品;才能在演唱中做到有的放矢的运用歌唱技术;才能表现出其中所蕴含的深层次的,看似抽象的思想与情感,带给观众一种由内而外散发出的真正的美的感受和体验,同时也更有利于学生自身的艺术二度创作,将自身的思想、情感和审美观融入到作品当中,表现出自身的艺术魅力,同时也为作品本身增光添彩。如果说音乐理论对于民族声乐学习者或歌手是一种深层次的、内在的底蕴积淀,会对学生演唱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的话,那么这种厚积薄发的艺术魅力和艺术价值必须通过音乐的载体或音乐的语汇来表现出来,也就是说民族声乐的任何深层次的文化内涵、审美特质、艺术魅力、艺术价值都要通过具体的声乐作品、具体的音乐形式、具体的旋律、具体的节奏表现出来,而音乐素质的另一层面,具体的音乐基础技能知识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基础乐理知识与视唱听音对于民族声乐专业学生的重要性
如果提到乐理知识也许很多人会不以为然,甚至认为是小题大做,但事实上这恰恰是很多民族声乐专业,甚至包括其他声乐专业学生所欠缺的。这一点在我们民族声乐专业学生中表现的非常突出,基本的乐理知识和视唱听觉能力是掌握其他基础音乐技能知识的最基本前提和基础,但很多学生都不能熟练的阅读五线谱,有些甚至根本不识五线谱,并且这些人决不占少数。很多学生甚至有一种错误的观念,认为只要掌握了歌唱方法、技术,能够完整的演唱歌曲就是掌握了民族唱法的真谛,这种对于民族声乐的认知是完全错误的,也不利于学生水平歌唱水平的全面提高。诚然,民族声乐作品教材存在大量的简谱记谱有其一定的历史原因,在现代民族声乐问世之初,很多声乐作品的音乐结构或音乐形式都较为初级,技术含量偏低,因此初级的简谱完全能够完整的记录这些作品。但随着我国民族声乐艺术的进步和发展,民族声乐作品几乎含概了所有声乐创作的类型,如歌剧、清唱剧等等,都非常复杂化、专业化,因此,毫无疑问,初级的简谱记谱已经不能满足这些作品所承载的音乐含量,同时大量的五线谱记谱的民族声乐教材也开始大量的出现,越来越占据民族声乐教材整体的主流,要想演唱好这些作品就必须具有较高的阅读五线谱、理解五线谱的能力,这也就要求学生必须要具有扎实的乐理知识基础和视唱及听辨能力。
2.和声知识对于民族声乐专业学生的重要性
正如之前提到的,民族声乐作品形式的丰富、专业化程度的提高都对民族声乐专业学生的专业学习提出了更高、更全面的要求。我们必须要让学生清醒深刻的认识到这样一个声乐艺术的原理,声乐作品,尤其是专业化程度较高的声乐作品,它们既是由一个个的音符所组成的,同时又不是由单独的音符组成的。任何单独的音符独立的出现时都不具有任何意义,只有多个音符组合出现,形成一种连续的并列关系才能构成真正的音乐,这种音符之间的并列关系就是和声。也许很多学生只要一听到和声二字很可能马上会下意识的想到和弦,或和声只存在于钢琴伴奏中,但却忘记了和弦又分为立体和弦和分解和弦,和声关系不仅仅存在于钢琴伴奏中,同样存在于歌曲的旋律当中,存在与每个小节、每个乐句、每个乐段之中,越是专业水平较高的、艺术水平较高的声乐作品越是如此。因此,要想真正理解一首优秀的民族声乐作品就必须对和声知识有一个全面深入的了解和掌握,只有这样才能准确深刻的理解一首声乐作品的乐思,才能更准确深入的去诠释作品。
3.曲式分析对于民族声乐专业学生的重要性
民族声乐作品创作专业化水平的提高必然带来音乐结构,也就是曲式结构的丰富和复杂化。当前我们的很多民族声乐作品已经完全不是早期“颂歌”时期简单,甚至幼稚的曲式结构,很多都具有精巧曲式结构构思,结构完整甚至庞大的声乐作品。这一点在民族声乐的歌剧咏叹调作品、清唱剧作品及艺术歌曲作品中表现的尤为突出和明显。要想演唱好这些作品就必须具有一种视角开阔的音乐大局观,这样才能在演唱曲式结构复杂或庞大的作品时做到精心布局,从容的、有的放矢的完整演唱和诠释作品。如果只从曾经的民族声乐中“颂歌”类作品的角度来讲的确不需要太多的曲式的知识与曲式分析的能力,但面对日益发展和进步的专业化的民族声乐创作作品,我们必须做到与时俱进,这样才能更好的演唱新时期的这些艺术水平、音乐层次与规格都更高民族声乐作品。
4.民族声乐专业学生还应对复调有所了解
复调音乐(polyphony)是与主调音乐(homophony)相对应的概念。主调音乐织体是由一条旋律线(主旋律)加和声衬托性声部构成的。复调音乐是由若干(两条或两条以上)各自具有独立性(或相对独立)的旋律线,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同时结合或相继结合)出现,协调地流动,展开所构成的多声部音乐。复调音乐在我国早就存在于民间音乐中。如以西南地区少数民族(侗、瑶、壮、苗、毛南等)为代表的多声部民歌,还有传统音乐中的戏曲、曲艺音乐,宗教音乐等都存在着大量复调音乐形态(有其以衬腔式支声复调为多见)。20世纪以来,在东西方文化的交融中,欧洲复调音乐作品及其技术理论体系逐渐传入中国,中国作曲家将这一理论体系与民族音乐文化相结合,创作出许多表现中国社会风貌的作品,形成了自己的新音乐传统。事实上早在20世纪上半页,我国的音乐先驱们在民族声乐作品的创作中就开始尝试复调技法,如贺绿汀、冼星海等人的音乐创作。当时创作的很多作品都极具专业性和艺术性,但1949年以后,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民族声乐作品的创作完全进入一种业余的状态,没有任何专业性、音乐性、艺术性可言,复调,这一重要的音乐创作和表现技法当然也更无从谈起。随着近几十年来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人们思想与精神层次的提高,我国越来越多的作曲家们开始在民族声乐作品的创作中运用复调技术,这也极大的提升了民族声乐作品的专业性与艺术魅力。虽然复调技术在当前的民族声乐作品中运用还不够广泛,但这种发展的趋势却是显而易见的。易未雨而绸缪,当前我们民族声乐专业的学生必须要重视复调课程的学习,这样才能提高自身的艺术与审美层次和规格,为真正走上社会的大舞台做好准备。二、我国高等专业艺术院校中民族声乐专业学生音乐素质欠缺的具体表现当前我们的民族声乐专业学生音乐素养的欠缺则呈现出“全方位”的态势,首先是音乐理论知识的欠缺。民族声乐专业的学生不仅要对我国的传统艺术理论有一个全面深入的了解和掌握,同时还要对西洋美声唱法及其它唱法的相关音乐理论有所认知。同时必须指出的是进入21世纪以后,世界艺术多元化发展,我们的民族声乐艺术也自然不可避免,要想更好的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民族声乐专业学生还要对其他声乐艺术种类有所了解和涉猎,这就对民族声乐专业学生的音乐理论水平提出了更高、更全面的要求。但现实的情况是很多学生不仅对西洋美声唱法的相关理论知之甚少,同时对本民族的传统民族声乐也不甚了解,更不用说其他种类的声乐艺术了。这也就造成很多学生在演唱作品时虽然技术上乘,但缺乏一种内在的底蕴和美感。其次,当前很多学生还没有及时的扭转自己的观念,不注重音乐技能知识的学习,这就使很多学生的音乐技能知识极度匮乏,甚至空白,也就直接造成学生练习作品时不能做到准确、全面、细致、深入,演唱也自然就会流于浅薄。在演唱艺术水准、专业水平较高,音乐结构复杂或庞大的作品时表现的尤为突出、明显。
二、关于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解决民族声乐专业学生音乐素质问题的几点建议
1.民族声乐的专业教学模式
更类似于我国传统的“师徒”关系,与一般文理科专业相比,某种程度上民族声乐专业从本科学习阶段就已经完全是“导师制”模式。因此专业教师对学生的专业学习有着最直接也最重要的影响。因此首先专业教师自身必须对音乐素质的重要性作用和意义有清醒的认识和足够的重视,并要在日常的教学中采用多种手段和方式有目的的去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
2.配套音乐课程要更具针对性
当前虽然大部分专业院校对音乐素质的相关课程都较为完备,但仍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很多课程都欠缺一定的针对性,尤其对民族声乐专业学生来说。由于民族声乐专业“融汇中西”、“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特殊艺术特征与审美特质也必然对学生的音乐素养提出更高、更全面更具针对性的要求。但反观我们大部分音乐高等院校中很多基础音乐课程都是所有专业一起共同授课,这实际上并不利于学生将所学知识有效的应用于自身的专业学习和提高。因此,我们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尽量争取音乐基础课程不同专业分别授课的教学模式,这样就能够使音乐基础素质课程的教学更具针对性和目的性,也能够使学生更好的“学以致用”,提高学习效率,更好的促进专业水平的提高和进步。
3.民族声乐专业考试模式
篇4
一、是应当把教管能力建设和声乐基本能力同等重视、对等开展
幼儿园所需要的师资力量是具有多面手实力的幼儿教师,因为,从目前的情况来分析,幼儿园的体制绝大部分为私营性质,是由民间人士投资兴办的。为此,幼儿园的盈利性质的意味很浓,虽然国家的各级幼教管理部门对于幼儿园是严格管理的,有固定的管理规范和常规的严格的管理活动,但私营幼儿园对幼儿的保教能力和实力与公办的大兴幼儿园有差异,尤其在对幼儿教师的使用上会尽量控制人数,以降低管理成本,他们所需要的就是能管、会育、善教的具有综合性能力的幼儿教师,以教师的全才来弥补教师数量的不足。所以,如果我们把对高师学前专业学生的声乐教学方式,还是从培养专业型人才的角度出发,那么就是在误人子弟,就是在浪费资源,应当下大决心走出这个误区。我们对高师学前专业的学生的培养目的,是培养出合格的追求优秀的学前教育的老师,这是我们的立足点和出发点。在开展配套性的儿童心理知识教育、儿童管理知识教育、相应的文化科教育的基础上,在进行必要的声乐知识培育的前提下,在进行声乐教学时就应当从符合儿童欣赏能力的角度出发,开展对学生的声乐教学,着重培养学生们的儿童声乐教学能力。比如说,我们应当教会学生们怎样运用符合儿童欣赏能力和接受能力的方法,来帮助儿童掌握需要学会的儿歌,这就要求学生们应当掌握理解儿歌的旋律、节奏,掌握用儿童乐意接受的肢体语言开展和儿童们的交流。如果学生们不能够掌握这样的技巧,而是不考虑受课者的情况,一味地采取毫无特点的方法进行和孩子们的教学交流,那么效果是可想而知的了。比如,在教孩子们说唱儿歌时,教师采取美声、摇滚等方法就会不大适应,如果孩子们不被吓哭,就会对说唱儿歌产生恐惧和厌学心理,甚至会被孩子们当成是“狼外婆来了”,这就是所谓的“对牛弹琴”。
二、是高师院校要加强对学前专业声乐教学能力的培养,给他们提供更多的实践教学的机会
篇5
一、目前我国高职声乐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想要做好高职声乐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做好职业化教育,就要准确找到声乐教学在现代化教学背景下存在的主要问题。第一,教学内容单一。据调查研究表明,现如今的高职声乐教学内容只是在单一的沿袭本科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枯燥,教学内容传统。此外,教学情况无法与社会实际相结合,缺乏创新性。第二,教学设置不科学。教学设置是课堂有效教学的前提,是提升教学效率的关键。目前的高职院校声乐教学在课程和科目设置上都不够完善,忽视了学科教学与专业人才培养的紧密性,教学脱离实际,无法满足社会用人标准,缺乏职业化眼光。第三,教学设备过于落后。与普通教学科学相比,声乐教学对教学设备具有更高的要求,它不仅需要专业的教学场所,还要配备与声乐有关的教学乐器、可以进行对照的大镜子等等。只有最先进的音乐设备,才能提高教学的实效性,提升学生的职业化能力。
二、如何在当前形势下做好高职声乐的职业化教学
在上述内容中,我们已经清晰直观的看到了高职声乐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想要有效提升教学效率,就一定要找到最有效的方法开展职业化教学,培养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一)制定与职业化教学相关的声乐教育计划教学计划是教师开展教学的基础内容,是根据学生的学习实际制定的教学策略。高职声乐教学一定要根据专业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计划。在具体教学方案制定之前必须要充分调研市场,明确各单位对声乐毕业生专业能力的需求,结合教学时间、学习能力等编制科学的教学手段,并在计划制定中融入职业化需要,培养出社会需要的高质量、高素质人才,实现职业化教学目标。
(二)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与职业化要求相契合“职业化教育”是市场经济运行下势必要推行的教学形式,它符合社会的用人新标准。为了提高高职院校声乐毕业生的就业率,各学校一定要完善教学内容,选择科学的教学模式,并将它们与职业化要求相契合。具体而言,教学内容在传统学习形式的基础上,还要不断创新,增加不同声乐的唱法。在教学模式上也要积极创新,不拘泥于一种形式,将现代化设施运用到实际教学之中,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倡导职业化教学。
(三)教与学都要跟随职业化教学趋势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是教学的主导者,两者相辅相成,互为表里。职业化教学的实现势必要以这两方面主体为核心,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对此,高职声乐教师要积极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调研市场现状,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兴趣制定职业规划,在教学中融入职业取向。学生也要明确职业化教学的发展趋势,结合社会实际提升学习效率,找到高效学习的新方法,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使教与学都更具针对性。
(四)强化实践教学声乐教学职业化教育的实现不仅要以职业化教学内容、教学计划的制定为基础,还要坚持完善实践教育,建立实训基地,重视社会实践。高职院校声乐教师要带领学生进行实地学习,让他们多接触社会,调整学习心态,与用人单位多加联系,关注社会需求,并进行自我完善,找到最有效的对策提升自我,提高职业素养。
结束语
篇6
1声乐教育现状分析
从现状分析,声乐教育已经成为高校艺术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随着高校人数的不断递增,声乐教育面临着极大的挑战,这不仅体现在教师的储备上,还表现在教学器材的应用上,更重要的是学生水平能力有着很大的差异性,这在某种层面上给教育教学工作带来极大的困难,从而导致高校声乐教育面临极大的挑战,针对这种现状,高校声乐教育必须寻求改革,以期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从而促进学生艺术气质得以提升。
2优化高校声乐教育的具体策略
2.1改进教学理念
近些年来,我国高校教育教学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这不见体现在文化课的建设上,而表现在艺术教育层面上,从而促使学生综合素养得以改善,声乐作为艺术教育的一部分已经引起高校的关注,并在教学理念上得以创新。很多高校开始重视声乐课程教学,并且将全新的教育理念融入其中,这使得高校声乐教育迎来新的发展阶段,在丰富学生业余生活的同时,促使学生艺术修养得以改善,从而健全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除此之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借鉴其他国家的教学理念及方式,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促进声乐教育课程实效性的实现,从整体角度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2.2强化作品内涵理解
高校声乐教育改革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他们在教学活动开始之前需要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深入挖掘作品本身的独特性,从而明确作品的情感基调。对于作曲者来说,他们处于不同的时代背景,且每个人的人生经历不同,所以他们的情感基调有着加大的差异性。这需要教师花费更多的时间去理解与领悟,并且思考如何向学生传递思想感情,让学生了解作品本身需要传递的情感,而且彰显作品风格,从而帮助学生能够了解作品本身的风格,这对于声乐知识的掌握是非常有利的一面。只有这样,声乐教育才能真正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且彰显作品真实性与完整性,学生能够轻松自如的驾驭作品,同时具有极强的感染力,具有震撼力。从整体角度分析,教师的教学观念非常重要,这在某种层面上决定了教学的走向,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主体的作用,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真正体现出学生主人翁的地位。
2.3增加学生兴趣
都说“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因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兴趣推动教学活动必然会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以往的教学主要是以填鸭式为主,而基于兴趣层面的教学必然会使课堂教学氛围较为融洽,对于教师而言需要不断完善教学内容,并且运用灵活多变的教学形式,抓住学生好奇心,从而激发学生内心的求知欲,掌握新的技能。兴趣教育在实施过程中会面临极大的挑战,基本乐理部分相对来说比较容易,但是相对复杂的音乐鉴赏具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筛选与学生生活联系密切的内容作为教学部分,“接地气”的内容往往能够达到最佳的效果,并搭建起学生与教师沟通的桥梁,增强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让声乐教学变得生动有趣,充满“人情味”,这也有助于教学获得最好的效果。
2.4加入实践教学内容
实践教学内容的增加对理论知识的学习有极大的帮助作用,强化学生表演的欲望,每位学生都具有自身的独特性,且表扬模式大相径庭,教师应该对学生的闪光点给予重视及发掘,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尽量筛选适合学生个性的教学模式,增加实践教学内容,这对于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也是有极大的帮助,并且考验教师的教学技能,使其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储备及教学经验。高校声乐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增强艺术修养,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也是益处多多,因而声乐教育应当重视实践教学环节,采取相应的措施去优化教学活动,比如学分制、奖励措施等,从而促使学生对声乐教育的兴趣不断递增,并且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宽阔的舞台进行表演,让他们感受到声乐教育带给他们的快乐,享受成功的喜悦,由此可以看出实践活动的展开对声乐教育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举措,丰富的舞台表演经验,与此同时对学生性格的形成也有极大的帮助,由此可以看出,舞台表演实践的推行是非常必要的,教师要根据教学的具体情况采取恰当的表现形式,这样不仅能够增强声乐教学的实际效果,更能让学生从中收获掌声与成功,这正是声乐教育带给学生的真实的体验过程。所以教师在声乐教学中应该为学生提供展现自我的舞台,并且为学生给予有效的教学建议,优化教学活动。
3结语
总体来说,高校声乐教育面临极大的教学弊端必须予以及时的改善,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氛围及环境,从而推进教学活动取得更理想的效果,提升学生艺术修养。本文中简要概述了当前高校声乐教育存在的弊端,并提出优化的教学策略以提升高校声乐教育质量。
作者:赵妍 单位:河南科技学院艺术学院
参考文献
[1].浅谈关于高校声乐教育教学的改进[J].音乐时空,2015(18).
[2]毛亚雄.关于改进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声乐教学的几点探讨[J].音乐时空,2014(02).
[3]初冠楠.浅谈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声乐教学改革[J].大众文艺,2014(17).
篇7
一、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声乐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课堂教学属于声乐学习的主要方式,其中包含技术训练、音乐作品理解、人文知识普及、艺术家演唱观摩、曲目选择及检验教学成果等内容,故在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声乐课堂教学中,需注重所有教学内容的实效性。
(一)人文知识普及
音乐教育专业声乐教学需加大对学生的人文知识普及,从声乐作品中获取人文知识。但声乐作品内的人文知识比较复杂多样,仅靠声乐教师传授,学生无法领略到人文知识的全部内涵,因此,可通过中西音乐史、音乐欣赏和音乐美学等与声乐教学相关的教学科目,帮助学生全面、透彻地理解和掌握音乐中的人文知识。同时音乐教师需减少音乐技术类训练,增加音乐的综合素养知识教学,以提高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声乐课堂教学效率。
(二)教学曲目选择
对于声乐教学的教学曲目选择,需遵循两个原则:一是母语作品的主导性:音乐教育专业的声乐教学曲目需以传承传统文化为宗旨,发挥出“母语”传承我国文化的载体作用。中国作品曲目的体裁需突出戏曲和中国民族歌剧等,以提高学生的演唱能力,从而弘扬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二是小组课曲目选择的可行性:小组课是高师声乐教学中比较灵活的上课形式,在小组课上,教师可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的曲目,以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并培养学生独立演唱或小合唱的能力。
(三)考核方式的多样性
课堂教学成果的检验需在不限曲目、不限演唱方式的情况下,让学生自主发挥,使其能展现阶段性声乐学习优势。声乐教学考核可采取多种方式,如采取独唱、二人合唱和多人分声部演唱等,调动学生多元化考核的思维,将考核当作个人才艺的展示方式,以激发学生的声乐学习积极性。
二、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声乐教学实践锻炼的多元性
(一)舞台实践
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一定要具备一定的舞台表演能力,才能在毕业后胜任中小学音乐教师这一角色。因此,高师院校需为学生提供舞台实践的机会,除了校园演唱外,还可鼓励学生走出校园,在更大的舞台上展现自己。如安排学生参加各种声乐大赛、电台传媒、节目录制、重大节日演出等,让学生积累演出经验,并培养学生的舞台活动的组织能力。
(二)教学基地实践
教学基地实践是考验和锻炼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的表演功底、综合声乐素养、歌唱技能等的场地。在直接参加课堂互动教学和组织课外活动的过程中,学生不但能将所学的专业知识、声乐教学模式、课外舞台实践经验等进行有序整合,还可在音乐世界中尽情表现自己,发挥自身优势,展现自身才华。同时在教学基地实践课程中,带队教师需不间断地参与到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通过听课、课外指导等方式,全面观摩每位学生的实践状况,发现学生实践中存在的不足,并帮助其克服困难,不断取得进步。
三、结语
篇8
19世纪意大利学派杰出的声乐教育家弗•兰佩尔蒂曾说过“一个歌唱者身上即使集中了为取得高度艺术成就所必须的天赋资质,但他若没有掌握正确的咬字技巧,他仍会感到自己无活动能力,而且永远不可能达到完美的境地。”①民族风格或民族化问题虽然包括很多内容,但它的中心问题仍是语言问题。而语言问题的基础就是声乐语言的学习和训练。
准确地说“台词”也好,“声乐语言”也罢都是语言艺术,但是侧重不同。“台词”最终要塑造鲜活的人物,“声乐语言”要字字珠玑,腔圆字正,充分表达歌曲的意境。每每提及声乐,人们往往想到的都是演唱一首首艺术歌曲,其实作为专业的艺术院校应当教会学生树立更远大的目标,也就是说能演唱单曲并将单曲唱好是必须的,作为一名歌唱演员最终还是要走向歌剧舞台,具备通过歌唱的方式塑造人物的能力。一个民族声乐演员必须具备全面完整的表现舞台艺术语言的技能与技巧,具有丰富的舞台艺术语言的修养。把声乐语言基础课仅仅局限在一般的“正音”范围显然是片面的。
在声乐语言教学中应当重视呼吸训练
(一)声乐语言教学中呼吸训练的重要性
提起语言课的训练手段,大家印象最深的可能就是绕口令。而对于声乐学习,我认为在基础阶段必需要使学生清楚人体的发声结构,并要扎实呼吸训练。正确的呼吸也是歌唱发声的动力和基础,是歌唱艺术表现的重要手段之一。发声的准确与否、音质的优劣以及歌曲情感的表达是否准确到位,也都是与呼吸紧密相连的。
“如果学生具有好听的嗓音,但他不想按艺术的规则去训练他,不想透彻地掌握呼吸方法,那么他永远也不能使得自然慷慨赐予他的这些宝贵条件辉煌地显露出来,他不会成为一个具有风雅趣味的歌唱家,而只是一个叫叫喊喊的人……”②歌唱呼吸是属于意识范畴之内的,是一种带有目的性与技巧性的呼吸。它相对于生活呼吸而言具有更强的变化性,因为歌唱是为了表达一定的情感,是唱给别人听的。演唱者在演唱时所面对的是广大的观众,需要将自己的歌声传达到每一位听众的耳中。因此,这就要求演唱者的声音既要有一定的音量,又要有一定的力度与色彩的变化,而且还要有长时间的演唱能力,以及能够根据歌曲演唱内容的不同需要,不断地调整声音的高低、长短、强弱、音色等的变化。这一切都是需要气息作为强有力的物质基础。因此,歌唱呼吸作为一种特殊的艺术手段与技术手段,有其自身特有的一套规律。那么在教学中不仅要强调它的重要性还要设置出切实可行的办法使学生掌握呼吸的这套规律和技巧。古意大利的格言是:歌唱的艺术就是呼吸的训练。③
(二)关于胸腹联合呼吸
胸腹联合式呼吸是一种综合运用胸腔、横膈膜和腹腔肌肉来共同控制气息的呼吸方法。歌唱中的胸腹联合式呼吸方法,是建立在人们的自然生理机能状态上的。从生理机能看,人体本身为这种歌唱呼吸准备了有利的条件。因此,也可以说胸腹联合呼吸方法比其他呼吸方法更能充分地发挥人体的技能。它同时也是被目前中外声乐界公认并普遍采用的、科学的、合乎生理规律的一种呼吸方法。其特点在于:
第一,由于它既具有胸式呼吸的灵活方便,又具有腹式呼吸的深沉持久,同时它还能够使上下各腔体有机地联系起来,因而它能够全面地调动人体各呼吸器官的作用,能使胸腔、肋骨、肋间肌、横膈膜和腹肌等相互配合,协同来完成控制气息的任务。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它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第二,由于吸气时下降横膈膜和张开肋骨同时并用,这样就会使胸腔全面扩大,气息容量也得到了增强。
第三,这种呼吸方式也使控制气息的能力得到了加强,呼气变得更为自然均匀、有节制,并能够合理而有效地控制声音的高、低、强、弱及色彩的变化。
第四,它还可以让演唱者明显地体会到呼吸的支点问题,使演唱者的音域得到进一步的扩大,并使高、中、低三个不同的声区获得整体的平衡与统一。这同时也就为演唱者在表现音乐作品时提供了更为良好的声音效果与空间范围。通过对以上几种呼吸形式的初步认识,我们不难看出,当今世界上学习声乐的人为何大多推崇胸腹联合式呼吸法,因为它既克服了胸式呼吸法气息过浅的毛病,又克服了腹式呼吸法气息过僵、过死的弱点。
与此同时,胸腹联合部位的肌肉组织是很容易被人们操纵的,并有很大的弹力和伸缩性,是储存大量气息的理想区域,也是使气息强化的理想部位。此外,在气息的储存与控制上,这个部位比腹式部位更加灵活并富有弹性,比胸腔部位也更优越,不会出现由于强化气息的弹力而导致的喉部诸多肌肉组织的过度紧张,以致影响声音的质量。因而胸式呼吸与腹式呼吸如果单独地应用于我们演唱当中,显然是不合适的。而只有把这两者有机地统一起来,使其相互作用、相互联系,才能有助于我们获得良好正确的演唱方法。
(三)具体呼吸训练方式
著名的声乐教授郭祥义先生曾撰文指出:“歌唱中的问题一般都出在呼吸上,气息上的问题有都集中在吸气上;吸气上的问题都出在上一句唱完马上抬胸吸气……因此唱歌的人应当懂得一个规律:歌唱时,上一句落在什么地方,就在什么地方吸。落得高,吸得高;落得低,吸得低。”④具体到教学中我觉得几种可行的办法是奏效的。
提醒学生注意两种状态。我们将其称为“基状”及“肌状”。⑤“基状”即是“基本状态”,要求学生自然站立,两腿开立与肩同宽,两臂自然下垂“;肌状”即是“肌肉状态”,要求提颧肌,松颊肌,下颚微收,小腹微收,挺胸、立腰、肩颈松弛,牙舌喉均放松。
歌唱中的气息不能到达位置原因并不在气息本身,而是歌唱动力器官不协调所致。例如,歌唱的腔体没有打开,上口盖没有提起,使通道不畅;发声中没有上哼下探,站姿不正确等。因此,在呼吸训练之初必须强调这两种状态,通过训练使学生能达到一种下意识的准备状态,也为他们的歌唱打好基础。
一点要领:使气息慢慢进入犹如闻花香,直到两肋打开,好似皮球胀满,控制五秒再慢慢呼出。注意这里面提到的胀满状态实际上是一种橄榄球的状态,经常有一些同学在练习过程中将胃部涨得很大,这是错误的,因为这种训练方式是为了提高肋间肌、横膈膜的伸缩控制力,胃部鼓起,气息并没有到达肋间及丹田。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有一点也是必需要注意的,在闻花香之前,要强调可以很自然地把气息吸到较深的部位,这也是合乎歌唱呼吸的要求的。在体验这个方法时,一是要注意控制气息的速度,既不要吸得过于急速,也不要吸得过于缓慢。如果吸得过快,就会使气流因过分地冲击鼻前庭而受阻,深入不下去;如果吸得过慢,就会造成气流的浅而散。
用“打哈欠”的方法来体会一下吸气的感觉。在声乐教学中这种方法之所以被人们广泛地接受和运用,就在于这种方法完全符合歌唱呼吸的要求。因为人们在打哈欠时全身是处于一种最为自然的状态。在打哈欠时人们都会有一种软腭上提、喉头向下、声带张开、口腔向上打开,同时胸部与两肋向外扩张,膈肌随之缓缓下降的自然动作。正是这些最为自然的动作,才能把我们的呼吸器官调整到最佳的歌唱状态当中,为获得良好的吸气习惯与状态,而且还能为我们掌握良好的声音位置、音色以及获得良好的共鸣提供了正确而科学的方法。
用“哭泣”的方法也是同样可以体会到吸气的感觉。在这里面需要强调的是,不能口鼻并用,因为长时间的口腔快速吸气,会导致训练者喉头有不必要的摩擦,反倒增加了咽炎的患病几率。这种训练方法有助于其克服胸部紧张与声音缺乏弹性的毛病。当人们哭泣时,下面的几对肋骨会自然地扩张,而上面的几对肋骨也会相应地扩大,同时整个胸腔的长度也在不断地增加,这就自然地为气息的深度与饱满提供了最佳的生理状态,同时也为我们歌唱的质量奠定了一个良好坚实的物质基础。
生活中的呼吸与歌唱中的呼吸是有着很大差别的。这是由歌唱的艺术特点所决定的。演唱者为了掌握持久、匀称、优美的声音,就必须学会持续、平稳、有节制、规律地控制气息。因此控制呼气的节奏,是这一阶段的要义。在呼气时,一定要注意吸气后不要马上吐气,而仍要有意识地保持吸气的状态,以免气息流失掉。呼气的关键在于能否对气息的正确控制和保持。同时,控制呼气的力量也要适度。如果“保持”的力量过大,就会把气息压在下面,致使气息不能顺畅地呼出;如果“保持”的力量过小,呼吸便保持不住,气息就很快地耗尽,也就没有了支持,声音就变得干涩,缺少穿透力。例如,我们在拉小提琴时,如果手中弓的力量太大,拉出来的声音就很嘈杂,听起来也是杂乱无章、不悦耳的。又如,当我们手中握着一捧沙,攥得过紧,沙反倒会从指间溢出。从上述的两个例子中,我们可以得知在气息的控制与保持上,应坚持适度的原则。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既保持住了气息,又使气息的呼出显得匀称、自然、流畅。
扩充诗词朗诵的训练容量
诗词属韵文。诗词语言精炼,意境深邃。一首好诗使人感到韵味浓郁,诗意盎然,往往是由于它创造出了生动感人的意境。除无词的声乐作品之外,其他各种体裁的声乐作品本身就是诗词与音乐的有机结合。诗的语言形象为音乐创作提供了艺术构思的基础。诗的内容、形式、结构、韵律、节奏对音乐的表现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声乐语言要想达到艺术的层面,必须要掌握表现语言的能力,否则声音或其他条件再好也无济于事。18世纪德国瓦格纳派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利里•雷曼曾论述:“许多人认识不到,他们应当首先有这样的老师教会他们的朗诵法:这些教师能够向他们表演怎样把元音发得纯美,把辅音发得正确而清楚,以使那些字有适当的音。任何人当他对本国语言一无所知——更不用说当他在说话时有许多可怕的毛病的时候,怎们能期望用外国语歌唱呢?我赞成把朗诵的学习当作一切歌唱的预备课来学。没人认识到:它将使歌唱教师的工作变得多么简单和有效。”⑥正因如此,训练说话的声音,使其能够正确地、清楚地朗诵诗歌而不感到吃力,应当把其做为声乐语言训练的主要学习内容。
意境是诗的灵魂。意境就是指作品中描写某种事物所达到的艺术境界,即形象鲜明,情景交融,使读者如临其境,在思想感情上受到强烈的感染。将诗词的意境之美深刻理解了,在演唱过程中才能够建立起内心的表演信念,眼神和肢体才不至于僵化空洞。例如林徽因的《一首桃花》,创作之初仅是一首小诗,后成为歌剧《再别康桥》的选曲。桃花/那一树的嫣红/像是春说的一句话/朵朵露凝的娇艳/是一些/玲魂的字眼/一瓣瓣的光致,/又是些/柔的匀的吐息/含着笑/在有意无意间/生姿的顾盼/看/那一颤动在微风里/她又留下,淡淡的,/在三月的薄唇边/一瞥/一瞥多情的痕迹!这是一首清新淡雅的小诗,很多学生在演唱这首歌曲时只关注了演唱的技巧,而忽视了对作品的理解与表达,往往看见他们的眼神是空洞无物的,你从演唱中很难看出桃花开在哪里,他要通过演唱表达一种怎样的情绪。
(一)教会学生把握诗词语言的目的性
“诗言志”,“在心为志,发言为诗”,志,就是作品的主题思想。作家用自己的眼睛看世界,他的文学作品是在自己世界观的指导下对所反映的生活的评价。作家写作总是要有目的,通过对事物的阐述、描绘,表达自己对事件的态度。因此,我们拿到作品,首先要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阐明什么思想,宣扬什么,批评什么等。对以上这些问题有了明确的认识,才能使自己的思想感情产生共鸣,把作者的语言化为自己的感受。分析作品,不能仅仅停留在理性分析上,要在分析的过程中,感受作品的内容,把对作品的理解变为自己的演说愿望,随着理解的不断深入,产生一种跃跃欲试再创作的欲望。对主题的分析,不可能一次完成,而是在创作过程中不断地加深理解。分析的目的,不只是弄懂,而是为了更好地表达。
(二)使学生会理清作品层次
生活中说话也好,作家写作也好,往往不是把思想和盘托出,内在的思想活动要比说出来的话丰富得多。很多优秀的作品,都是语言精炼、含蓄,以一当十,使人感到言有尽而意无穷,许多深刻的含意并没有写在面上,而是隐藏在字里行间,暗示其中,耐人寻味,发人深省。这种言外之意,弦外之音,恰恰正是语言的思想实质所在。所以,我们必须深入挖掘、探讨语言的内在含意,反复推敲,找出那激发作者发表某些思想的真正意图,这样,说的时候,语言就有了内在根据,做到心中有数。分析作品,不能仅仅停留在理性分析上,要在分析的过程中,感受作品的内容,把对作品的理解,变为自己的表达愿望,随着理解的不断深入,产生一种跃跃欲试再创作的欲望。
(三)教会学生如何构建内心视像
我常常和同学们交流,当前奏响起时实际上你已经进入表演。你在前奏里看到什么,将直接影响到你如何张嘴歌唱。生活中,每当我们讲述经历过的某件事或所熟悉的某个人,这些人和事就像放电影一样,重新在脑子里浮现。这些形象是随着人的思维活动而自然产生的,是具体、生动、丰富的,这就是表演术语中所说的“内心视象”。
因此要教会学生们在拿到歌词之初,必须先建立内心视象,令作品的艺术形象在我们心中活起来,心中有形才能言之有形。为此,我们必须反复认真地研究作品,从字里行间找出事物的特性。例如《你是这样的人》这首歌:这首歌曲饱满深情地赞美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在歌唱家戴玉强演唱这首歌曲时,大屏幕不断闪回的工作、生活画面,音容笑貌如此亲切,歌唱家在演唱中字字珠玑令人动容。在欣赏这首歌曲的时候你可以真切地感受到戴玉强对歌曲的理解非常深刻,而对于二度创作的表现基调也把握得恰如其分。
讲述一个人,就要去揣摩这一具体人的外形和精神,他的举止言谈,内心感情,行为逻辑,熟悉他就像熟悉生活在自己周围的人一样。这样,在进行艺术创作时,才能说得具体、生动、形象鲜明。设身处地就是感受的过程,当然,这个“感受”绝不是一种主观的空想,它基于平时对生活的观察、体验,有赖于对作品的深入研究,对作品体会得越深刻,所产生的感情也就越强烈。诗词在艺术形式上的显著特点是:音韵和谐,节奏鲜明,这也是诗词区别于其它文学样式的基本特征。诗词是最富于音乐性的语言艺术。换而言之,歌词与诗词实则同出一辙,都要讲究格律,主要是押韵、平仄、对仗等方面。
(四)教会学生朗诵中的表现力技巧
拿到诗歌也好,歌词也罢,在文中要画出轻重强弱,找准重音。生活中我们为了把一句话或一件事说清楚,往往把主要的词加以强调,以此引起对方的注意,使对方了解其意。语言中的轻重强弱,可以说是在每句话里都存在的,对语句的重音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只是加重,强调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加重增强音可以达到强调的目的,有时放轻减弱,同样也可以突出重点。在需要强调的词的前后运用停顿,也是一种方式,具体问题,具体解决。
篇9
从事少儿声乐教育已有五载有余,,虽然在学校学习的声乐专业比较成人化,但是通过不断的努力摸索和实践,我从基本的音乐教学到少儿声乐教学的实践中得到了些许体会,为将来培养出更好更多的少儿歌唱人才奠定良好的基础。
1、 关注激发兴趣
兴趣是人积极探究某种事物的认识倾向。它出自于好奇心,即探究新事物的心理需求,这种需求得到一定的满足,就会产生对有关事物的兴趣(如学习兴趣)。学生若对所从事活动感到兴趣,就会导致活动动机乐趣化,活动因此成为一种积极主动的心理倾向和自觉行为。前苏联心理学家克鲁切茨基指出:“学习一定活动的爱好,导致能力的锻炼和相应的发展,发展了的能力在活动成功上有积极作用,而成功又反转来‘强化’爱好和兴趣。”可见,兴趣爱好能激发活动的自觉性,有助于个性心理特征在良性循环的基础上发展。少儿对音乐的兴趣大多较高,那么让孩子维持这样的心理并使其得到更进一步的提高,是为下一步的训练必要的充分的准备。我对同年级的两个班做过半年的实验,一个班的整体音乐天分教高,对节奏和音准的把握较好,乐感也较强,学习歌曲的速度很快,而且具有一定的表现力,另一个班相对在各方面都差一些。在对两个班做了充分的了解之后,我制定了不同的教学目标,对较好的班按照正常教学目标进行教学,而对较差的班级则加以更多的关注,在教学形式上多样化,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唱、演、欣赏等各个方面入手,扩大学生的音乐知识面,不仅只局限在课本上的知识,让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最大的提高。结果这个班的整体水平上升很快,音乐表现力反而比另一个班有更快更大的进步。所以对孩子兴趣的培养不仅是学习的基础,有时能出现意想不到的学习效果,而且不会因为老师的忽略丧失可能出现的好苗子。
2、 让孩子乐唱
良好的歌唱前提是良好的精神状态,歌唱的过程是以心理感受为基础,以心理状态引导和控制生理状态的运动过程。在不好的精神状态下歌唱最容易坏嗓子,由于歌唱器官是有机的整体,任何肌肉只有在兴奋的状态下才能灵活自如,使不必要的部分保持松弛,形成紧张与松弛的平衡。这样可以培养歌唱者具有良好的耐力和持久性。所以在学习之前,要制造出好的学习氛围和环境,让学生以最快的速度进入歌唱状态。在教学活动过程中,不断激励,抓住学生点滴的进步加以表扬,让学生始终维持那种高涨的精神状态中,调整到最佳的歌唱状态。教师在选择歌曲的时候,也十分重要,旋律优美动听的歌曲也能起到让孩子乐唱的目的。对于处在变声期的孩子,一直以来都有让孩子“禁声”的说法和做法,特别是男孩子。其实,让变声期的孩子“禁声”是不可取的消极措施。因为即使在歌唱中让他们禁声,可是在日常生活中却是不可能禁声的,他们需要说话,需要交流,他们在体育课上打球运动时也会大喊大叫,岂不知大声喊叫一次对声带的损伤却比歌唱要严重得多,而积极的办法应该是帮助他们了解如何保护声带,在日常生活中形成良好的语言习惯。教师非但不必要求他们禁声,相反应鼓励他们积极投入歌唱训练及演唱活动中,不要“剥夺”他们的演唱权利。正确的演唱方法反而能相对地缩短变声期,对他们一生都有好处。
3、 在歌声中体验情感
孩子们的歌声是那么清脆、稚嫩、纯真、迷人,这是任何乐器都无法替代的。可是,仅仅只是爱好唱歌是不够的。著名作家傅雷在指导儿子傅聪学习钢琴时说:“单靠音乐来培养音乐是有很大弊害的,我觉得你需要多多跑到大自然中去,也需要欣赏造型艺术来调剂,假定你每月都郊游一次,上美术馆一次,恐怕你不仅精神更愉快,更平衡,便是你的音乐表达也会更丰富、更有生命力、更有新面孔出现。” 综合多种艺术表象进行歌唱教学,就能使童声二度创作的空间更为广阔,效果更为显著,使儿童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极大地被开发出来。音乐对人的情感影响比其他艺术影响更为迅速、更为强烈,常常是几个乐句、几句歌词、几个音符就能使人在生理上、心理上发生变化,产生情绪,引起共鸣。同时把艺术通感运用到儿童声乐教学中,运用视听结合的通感,美术及文学作品促使儿童情感产生共鸣。歌曲中的所有力度、速度及强弱等记号都是为了表达音乐形象、抒发内心情感的需要服务的,指导孩子们唱歌,我们首先要引导他们正确地理解音乐所要表达的内容,深刻地感受歌曲所要抒发的情感。在此,文学无疑是最佳的途径。因为它不受技能技巧的限制,特别能启发人的想象和联想,它不仅仅局限于形象的叙述,而且还深入到人的思想领域,唤起人们对生活的回忆和联想,把形象和情感化为一体。运用艺术通感,合理综合美术及文学艺术与音乐,能使孩子们乘着想象的翅膀善于歌唱。如在学习《兰花草》时,我让学生观看兰花的图片,了解兰花的特性,虽然没有牡丹的富贵,的娇媚,却朴实、清新,芳香宜人。再通过朗读歌词,知道词意,了解主人公对兰花的依恋和喜爱。孩子们用他们甜美的声音将一首听似普通的歌曲表现得出神入化。
篇10
我们这个时代提倡全民创业、全民创新。全民创新要求人才具备可持续学习的习惯、意志和能力。现在的学生是未来社会的中坚力量,他们的创新能力将直接决定国家的发展程度,因此关注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意义深远。学生的创新能力从何而来?从培养其可持续学习的习惯和能力中来。语文教学是其他学科教学的基础,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学习习惯和能力,功在当下,利在未来。在阅读教学中发展学生学习的可持续性,要让学生去逐步感知广阔的文学世界;在平时则必须注意渗透,让学生广泛涉猎文学作品,在接触中产生自己的感悟。当学生接触过相当数量的文学作品后,他们会初步意识到教材文本仅是文学世界的沧海一粟,教材文本以外的文学世界更为精彩。教师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也不能把精力全部放在教材文本上,而要同步重视课外阅读,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提出要求。譬如让学生按照词牌名阅读各类词作,他们会发现相同词牌的词,因出自不同的作家,写作背景不同,词的意境就完全不一样,学生也因此产生了更为浓厚的阅读兴趣。又如词人因生活环境、年龄、经历发生变化,不同时期所写的词也会有所差别。李清照前后期的词作就变化明显,她早期生活优裕、幸福,词作多写其悠闲生活,格调明快;后半生流寓南方,境遇孤苦,所作词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学生阅读的视界越大,就越能感知文学世界的丰富,越能对学习产生持续的兴趣,从而养成可持续学习的习惯。
二、让学生拥有健康的人格必须扩展学生的阅读视野
有人说教育是一首诗,诗的名字叫热爱和未来。这充满诗情画意的话语对语文教学极具启迪意义。兼具基础性、工具性和人文性的语文课程理应是“热爱和未来”的典范,应当义不容辞地肩负起让学生爱上学习、爱上生活的责任,让他们成为拥有健康人格的大写的“人”。该如何实现完善学生人格的目标,又如何通过一定的手段去造就身心健康的学生呢?作为教师,我们必须有充沛而博爱的感情,永远为学生着想。笔者曾看到这样一条新闻,一位高中语文老师曾把高中三年的课文花一年多时间教完,然后自编阅读教材让学生去阅读。这样的做法不但没有影响学生的语文成绩,该班的高考语文成绩反而名列前茅。正是因为教师用心为学生着想,让学生在广泛阅读的过程中形成了健康的文学欣赏观念,进而潜移默化地提升了学生的人文素养,才使学生不但在课外阅读中扩展了阅读视野,而且能有真正属于自己的感悟。所以,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迸发激情,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为学生考虑,让阅读真正成为学生一生的财富,为完善学生的人格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笔者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非常注意在这方面改进自己的教学。譬如教学《木兰诗》,笔者将重点放在让学生体会花木兰勇于承担责任的态度上,而这种责任感又源于人们对和平的期望。战争是残酷而惨烈的,《木兰诗》没有正面描写战争,但却从侧面表现了木兰征战沙场的壮美。诗中壮美与柔美的高度统一,让学生形象地理解了个人、家庭、国家三者之间息息相关的关系。之后再引导学生阅读汶川地震中国家和民众共同救援的故事,让学生阅读长篇通讯或报告文学作品,用实例和真情让学生明白什么样的人是完整的人,是值得尊敬的人。
三、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