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文化观范文
时间:2023-03-15 10:36:5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社会文化观,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㈠文化的含义
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是历史的沉积与传承。政治、经济与文化是一个有机的共同体,政治与经济推动着文化的发展,反过来文化也影响着政治与经济。我国《辞海》对它的解释为:“从广义上讲,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上讲,是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结构。”总的来说,文化是一种传承,起源于过去,影响着现在,指导着未来。它若无形的空气一样,生活中不会注意到它的存在,而它却渗透在生活的各个角落。
㈡中国和谐社会文化观
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和谐文化作为和谐社会的核心文化是以和谐内涵为基础的文化体系。和谐文化包括与人的和谐,与自然的和谐,与社会的和谐。
二、文化对会计的一般影响
㈠文化与会计的联系
霍弗斯特德1980年对分布在世界各地的IBM公司的员工进行调查得出具有四维度的文化价值观:权力距离、对不确定性的规避度、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男性化与女性化。
葛雷教授利用文化论法,在霍弗斯特德文化价值观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得出基于会计实务的四维度会计亚文化价值观:职业导向与法律监管、灵活性与统一性、乐观与保守、透明与保密。
劳秦汉在葛雷教授研究结果下,增加决策有用性与客观性。与此同时,他进一步分析得出基于会计理论研究的五维度会计亚文化价值观:创造性与传统性,求同性与求异性,多元性与一致性,实证性与规范性,应用性与纯理论性。
㈡文化对中国会计的影响
西方按照文化生成的地域将文化分为大陆文化和海洋文化。陆地因其自身封闭性等特点导致其具有保守的特点,是一种典型的小农文化;海洋因其流动性等特点导致其具有冒险的特点,是一种传统的商业文化,因此基于劳秦汉的观点:大陆文化与海洋文化下在会计实务处理角度下分别表现为法律监管、统一性、保守、保密、客观性;职业导向、灵活性、乐观、透明、决策有用性。会计理论研究角度下分别表现为传统性、求同性、一致性、规范性、纯理论性;创造性、求异性、多元性、实证性、应用性。我国的会计亚文化价值与大陆文化下特点相同。
三、中国和谐社会文化观对中国会计的影响
我国的会计亚文化具有大陆文化特点,这也正体现着我国会计的现状与问题。然而文化既是历史的继承又是当下的创造,文化既是社会发展的推助力又受社会发展的影响。当代中国正在努力建设和谐社会,营造和谐文化。和谐文化的倡导与贯彻,也必将影响会计发展方向,甚至是会计亚文化价值。基于中国和谐文化观,我们应着重发展行为会计、环境管理会计与社会管理会计。
㈠与人和谐――行为会计
与人和谐,从根本上来说就是重视人的作用,关注人的行为。20世纪90年代初,行为会计理论产生,它是由财务会计学、心理学与社会性构成的边缘学科。人是在“经济人”与“社会人”结合体,具有有限理性。它就是建立在有限理性下的会计系统。行为会计学的理论根源为认识心理学与社会心理学。认识心理学认为会计会基于如锚定调整等主观心理策略进行会计行为。这使得人的行为受主观意识驱动。社会心理学则认为会计会受会计亚文化价值等影响。近年来,如獐子岛事件等的财务造假事件频生,这主要是“人”的原因,关注会计主体的行为,才能最终遏制会计恶性事件的发生。鉴于我国会计亚文化的特征,我国会计人员的行为处于消极被动的状态,这使得我国更应该加快行为会计发展,合理分析会计主体的行为,促进会计人员改善现阶段的消极行为,进而发展当下的会计亚文化,达到真正的与人和谐。
㈡与自然和谐――环境管理会计
与自然和谐,就是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观念。20世纪90年代,美国环境保护协会就率先提出环境管理会计概念。它是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经济外部性理论和环境资源价值理论产生的。我国经济发展是目前以过度消耗资源换取的,企业只关注如GDP等量化指标,而没考虑环境负担问题。张亚连等通过问卷调查研究得知环境管理的实施与否对企业经营战略目标的影响不是很显著。这表明企业并没有从长远视角,考虑环境资源价值等问题。如今雾霾橙色警报也是给企业的危机警报。企业需要承担生态环境信息披露等责任。我们应该从根源上节约资源,关注影响环境的决策、行为的成本与收益。最终企业在与环境和谐的大环境下,实现经济最大化。鉴于我国会计亚文化的特征,会计的思维是局限在狭隘的财务方面,并受法律制度限制,因此更应该在上层角度关注环境管理会计的发展,制定强制规定,让环境管理观念逐步渗入现有会计系统中。
㈢与社会和谐――社会管理会计
篇2
【关键词】文化设计自我回归
一.文化与设计
文化,一直是设计界瞩目的话题。我想,这可能是源于设计与文化之间不可分割的联系。什么样的联系呢?设计将人类的精神意志体现在造物中,并通过造物具体设计人们的物质生活方式,而生活方式就是文化的载体。一切文化的精神层面、行为层面、制度层面、器物层面最终都会在人的某种生活方式中得到体现,即在具体的人的层面得到体现。所以说设计在为人创造新的物质生活方式的同时,实际上就是在创造一种新的文化。
从这样的意义上理解文化,我们可以说:文化就是生活,文化的中心是人。
既然设计是在创造新的文化,由于文化的延续性,就需要从文化的传统中找到创造的依据。这或许就是设计灵感的源泉之一和设计者关心文化的动机所在。
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究竟应该如何看待文化呢?
谈到文化,我们似乎都是面对着同一个对象,但不同的观察者因为不同的视角和动机,应该有不同的结论,从中获得不同的启发。而当我们在关于设计与文化的论述中寻找文化的启迪的时候;当我们倾听设计人关于文化的话语的时候;当我们从某一据说是体现了对文化独特理解的设计中找寻独特体验的时候,我们似乎从来都是得到同一个结果,那就是生硬的前人的具体思想、前人创造的器物、历史上某种制度、风俗……以及把这一切简单地转换成的一些设计符号。
我们理应具有设计人所特有的视角。
不同的文化研究者在不同的具体目的下,都有一个共同的历史使命,那就是为了文化的发展和进步。正是以发展的眼光看文化,使我们在“发展”这样一条线索下,将历史的文化现象连缀成体现着联系和发展的体系。只有以发展的眼光看文化,才能在我们的实践中体现文化的发展,而不是仅仅满足于对传统的理解甚至是简单套用和照搬。只有在某种特定的发展观的线索下,具体的文化历史现象才能给不同的关注文化的人以相应不同的启示。
那么,作为设计人应该以什么样的发展观看待文化呢?
文化就是生活。设计创造本不存在的具体器物,体现着人们对生活的不同认识和态度,并在体现这种精神因素的同时以具体的器物存在设定人们的日常行为,从而引起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可以说,文化的沿革正是经过有意或无意的“设计”而实际地进行的。
文化的中心是人。文化本身的发展也好,设计本身的发展也好,都存在一个评判标准和向哪里发展的问题,即发展的终极价值问题。这个终极价值只能是人,人的发展。
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看待文化的发展就可以找到这样一条主线:文化的发展,就是人类不断从实践中认识不断发展的自我,并以这种对自我的认识来关怀自己的实践的过程。而这种自我对实践的关怀,正体现在人们对自己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的“设计”中。
以这样的文化发展观看待文化,对我们的设计实践有什么意义呢?
首先,这样的发展观体现了设计作为人的主观因素在文化发展中的作用,体现了设计创造对文化发展的责任。
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建立在客观物质的基础之上并以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改造为前提,因此人类社会的文化发展体现了客观的规律性。但这种客观规律性正是通过而且只能通过人的有主观意识的活动来体现。
设计作为人的主观意志的体现,一方面基于对客观世界物的因素的认识,这种认识来源于人类的科学和生产实践;一方面基于对人的因素的认识,即对人的物质、精神需求的认识以及对人与环境的关系的认识。设计通过对物与人两方面的认识,然后将这种认识体现在具体的造物中,即将人的意志又相应地返回到实践中。
这一过程体现了设计与文化发展相同的机制。文化正是通过人有意识或无意识的对自己生活世界的设计而不断发展并体现出不同的风格。以这种发展观看待文化,使文化与设计之间有了共同的语言,从而更符合我们从文化中汲取设计的营养的目的;以这种发展观看待文化,使设计在文化发展中的作用得到体现,从而更能在我们的设计中体现对文化的发展——合乎历史逻辑的发展——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
其次,这样的发展观体现了设计的终极价值与文化的终极价值的一致性。
我们说设计是在创造新的生活方式,但设计并不是在凭空创造。任何生活方式的变化都有其深层的思想精神因素,这种精神因素来自人们的实践并决定于人类对自己的认识。因此,设计就扮演了这样一个角色——把人们的精神追求在造物中加以体现,把人们对物质的追求体现为富有文化艺术气息和理性意味的独特形式。这正是文化的发展在设计这一文化现象中的具体角色体现。设计的这一文化角色体现了其在价值追求上与文化发展的一致性,即为了人的发展和完善。
于是,当我们以这样的发展观——从实践中回归自我认识并以人的自我认识关怀实践——看待文化时,就最能看清文化如何影响设计而设计又是如何影响文化的。从而,当我们以这样的发展观看待文化未来的发展时,也同样看到了设计的明天。
以这样的发展观看待文化,才能使我们在看待文化时有一个清晰的思路和明确的目的——文化是如何发展的,文化的发展方向在哪里,设计与文化是什么关系,设计发展的方向在哪里。有了这样一个基本的视角,才能从文化中获得真正有益于设计的,与设计的终极价值一致的启示,从而不至于在纷繁的文化现象中失去判断力,不被次要和片面的东西干扰设计的发展方向。以这样的发展观看待文化,文化就不是僵死的传统,而是活生生的现实。在现实的设计中就能够体现主体的独立思考,而不是苟且于传统的文化符号。
二.文化的回归
文化的演变、发展,是从认识、改造自然的实践中向着不断发展的人类自我回归的过程。
人类的实践活动遵循着这样一种轮回的过程:从实践中获取经验与理论,经验与理论又用以指导新的实践。在这一过程中,人类不断认识和改造着客观世界,并最终回归到对人自身的认识和改造。没有这种回归关怀的实践也就没有发展的终极价值,它的理论系统和实践行为都将成为单纯物性的体现,这就必然使人类走上一条依附于物质世界的在物性中沦失人性的不归路。
正是人类对自我的认识设定着人类的生存、生产方式并最终引导着和体现为人类社会的发展。
由实践到理论再到实践的轮回,构筑着不断发展的文化的物质基础。而从这种轮回中回归的人对自身的认识与改造则体现为文化的上层建筑——制度与精神层面。人类文明正是通过精神与制度(即从实践中回归的自我认定)设定物质层面的社会实践,而精神、制度的进步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标志。也就是说,对客体世界的认识和改造,只有在上升为对主体自身的认识和改造时,才真正实现了这种实践的价值。
从实践到人的回归是一种推动历史发展的力量,这种回归使人不断深入对自身的认识和改造,而人的完善和发展就是社会的完善和发展。每一次从实践到人的回归都日益觉醒着人类对自我的关怀。
文化的上层总要作用于文化的物质层面——所谓精神对物质的反作用——并体现在文化的物质层面。所以,人类对自我的关怀发端于文化上层的自我认识与改造,同时也必然映像在对物质实践的关怀上,从而在顺应客观规律的同时,体现人类基于主观自我认识的理性发展。
器物的具体形式体现了特定时代的精神、制度文化——即人的自我关怀,这种体现在早期是经由手工艺人的创造,是个体对其生存于其中的文化环境的不自觉的反映。而在现代,随着设计成为人类独立于造物的自省的创造活动,这种通过造物对文化(自我)的反映越来越成为一种有意识的主体行为。这种意识的觉醒正是从实践中回归的对人的价值关怀由不自觉到自觉的转变。
设计的觉醒与向着人类自我的回归将促使人类更自觉地从客体世界中镜视自我,促进人类更具理性的造物实践,从而为我们创造合理的生存方式、规划光明的发展前景。
三.回归的文化
人类由实践向自身的认识回归建立在实践的历史基础之上,所以必然受到实践水平的限制,因此,人类对自身的价值判断总是反映特定时期人类的生产力水平和对自然的认识水平,从而体现为文化存在和发展的历史性。
1.石器时代
远古的先民两手空空地从树林中走出来,他们面对的是危机四伏的环境和如何御寒果腹的双重威胁。在这种情形下,任何单独的个体都无法维持自身的生存,而必须依靠集体的合作。因此,从当时的社会实践中回归的人类个体对自身的认识中不可能有独立的自我概念。而且,限于当时的认识水平,人们也不可能对原始分工的社会组织有确切的认识。人们只能从自然的伟力与自身的弱小的对比中确定对自我的判断。因此,如果说人类此时已经具有某种朦胧的自我意识的话,那只能是把自己视为自然的匍从。
自然崇拜是远古文化的主要特征。而自然崇拜的具体形式反映了不同的远古文化,即生活在不同地理环境下的人类群体从不同的社会实践中回归的对自我认识的不同形式。
因此,在这一历史时期文化的器物层上,多是体现了人类对自然的崇拜:人们把凶猛的动物形象作为强者的象征;把动物的骨骼、羽毛及贝壳作为美的象征;在反映古人渔猎生活的壁画、器物彩绘中,主体是自然界的动物与植物,而人只是作为从自然界中受恩惠的形象,表达对自然的崇敬与依赖情怀。原始器物从部族的图腾到日常的一盆一罐都体现着自然在人类不自觉的自我体验中所占据的绝对地位。
原始的自我体验不是人有意识的思想行为,而只是环境因素的在人类意识中的折射。这个时期,人类并不能从主观意志上把握和设定自己的实践方向——人们只能去适应自己无法选择的环境,而不可能去改造它。
2.奴隶社会
随着人类实践的发展,金属出现在人类文明中。工具的革命,带来了生产力的进步。人类从单纯适应自然的被动处境中逐渐掌握着主动权。人们开始种植作物、驯养牲畜,有了维系基本生存而有余的物质资料。
人的第一自我意识只能从人与人的比照中产生。
在剩余物质资料分配的过程中,人的自我第一次真正觉醒了。人在能力上的高下之分通过分配制度体现在社会等级中,这种等级发展到一定程度便出现了奴隶与奴隶主。私有的出现体现了从生产实践向自我认识的第一次真正回归。
这种原始的自我意识是随着剩余财富的出现而产生的物欲的自私。人类此时不仅从自然中获取供给生存的物质资料,而且可以从同类那里获取财富,战争从此与人类相伴。曾经用于渔猎的工具,如今变成了同类相残的兵器,而且更具威力。战争带来的武力与强权使人类社会中产生了征服者与被征服者,强者与弱者的比较存在以及由此产生的人身依附关系便产生了人类社会之中的新的崇拜现象。除了把自然视为神灵,人类也制造了自己的神。
具有象征意义的建筑、祭祀用品、工艺品代表着人们对自然和人类社会中强权的顶礼膜拜。用作战争和强权统治的武器出现在人类文明中。这些都成为这个时期造物的主要特征,也体现着人类对自我的认知。
生产力的发展毕竟弱化了人对自然的依附关系。此时,人类已经开始把自我概念从自然中独立出来,理性的曙光已经出现。人类开始以主体的自我心态认识自然,并开始以这种朴素的认识指导自己的生产实践。从日益发展的实践中,人们不断加深着对自己和社会的认识。文明的上层建筑就在这种从实践中回归的自我认识中开始系统地构建起人类社会的制度形式和精神空间。
没有从生产实践中回归的独立于自然的自我认知,人类只能在单纯的物质实践的循环中匍从于自然,也就无从谈起建立系统的上层文化,而缺乏上层文化人性关怀的物质实践也注定无法从经验与实践的循环中实现上升。所以说,人类社会制度体系和精神空间的系统建立是人类独立于自然的标志,而正是从实践中回归的自我促成了这种独立并推动着社会的文明进程。
生产实践的发展促使了人类自我认识的觉醒,但限于当时的生产和认识水平,人们不可能完全从对自然的依附中解放人性。而且,对强者的人身依附使人的自我意识自产生那一天起,就不可能是纯粹的自我。
3.农耕时代
农耕时代是人类社会比较完全意义上独立于自然的开始。相对于自然的独立使人类在生产实践领域中获得了比较明确的自我认识,利用自然、改造自然成为人类建立在自我认知基础上的自觉行为。人们的生产经验逐步丰富,建立在经验基础之上的技术不断发展。
而在社会实践领域,由于皇权特别是宗教神权的专制,人性受到进一步的压制。这种压制使得从生产实践中回归的自我认识在制度与精神的文化层面受到限制和扭曲,从而不能在更高的层面关怀人类的创造实践。试想,人的一切价值都是为了神和神所赐予的虚无的憧憬,而神除了给人心灵的安慰外,并不曾告诉人们什幺是人类真正需要的现实生活。人类自我关怀与实践活动的脱节在欧洲制造了黑暗的中世纪,人类对于自然的认识、人们的创造活动而都因为自我关怀的缺失而停滞不前。与之相对照,在当时宗教神权势力相对较弱的中国,则出现了生产力的发达、文艺的繁荣以及社会制度的发展。
这一时期,中国的经验科学和技术有了极大的发展,从天文历法到建筑、水利、航海都创造了空前的文明盛况。从这种伟大实践中回归的自我认定充分确立了人作为认识和创造主体的自信,“人定胜天”的信念支撑着人们认识和生产实践的前进。这种自信的自我认定所构筑的文化上层,体现为精神文化和制度文明的繁盛。
中华文明在农耕时代的全盛,反映在博大精深的器物文明中。这一时期的造物,从大型工程、建筑到日常用具,在反映当时的技术水平和审美情趣的同时,也透射着对人的价值肯定和情感关怀。与中世纪的欧洲文明相比,后者只留下了大大小小的拜占庭教堂、歌特教堂,昭示着“神”的意志对人性的蒙蔽。
终于,文艺复兴在欧洲掀开了沉重的黑幕。这种自我意识的勃发是对神权压迫的反抗,显示了人类的自我回归这一不可遏止的历史潮流。
文艺复兴的直接影响,就是欧洲科学和文艺的崛起。这充分体现了人性关怀对人类文明发展的统摄作用。由于中世纪认识和生产实践的长期停滞,导致了文艺复兴早期的自我回归多体现为对古希腊时期人文精神的缅怀和套用。但只要人类的自我开始注视这个世界,物质和精神文明的进步就只需要用时间来证明。
4.工业时代
文艺复兴后,自然科学在欧洲得到系统的建立。科学在人类的认识实践史中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建立在科学基础之上的技术更开创了人类创造史的新时代。
工业革命后,人类社会进入了一个加速发展的时期。人类对自然的认识和改造在科学的推动下不断深入,生产力的极大发展在满足人类物质需求的同时,也不断膨胀着人的物欲。蒸汽机、内燃机、电气化,人类在物质世界的探索突飞猛进,向自然进军的不断胜利过分强化了人类草率的自我判断,人类俨然以自然界的主宰自居。
与物质文明的飞速发展相比,人类文明的精神空间却相对萎缩。人们陶醉在五光十色的物质世界里,无暇顾及对自我价值的追问。人类的实践活动再一次与自我的回归脱节。人类在物质世界中迷失了自我,不可避免地拜倒在技术的脚下,技术创造的神话在强化着人们对它的崇拜的同时也塑造着一个虚假的充满自高自大的泡沫的人类自我。
工业时代是造物的时代。从神的阴影下走出来的人类在物质世界找到了无限的发展空间,人们在自由的科学与技术王国里释放自己的创造激情。但当人们过分挥霍这种创造的自由的时候,自由也变成束缚人性的枷锁。人们追求金钱财富、物质享受,并用之衡量一切。产品越造越大、越造越豪华,不顾实际的追求硬性指标,刺激消费的大批量生产……,在物的世界中,人在哪里?
四.设计的早期追求
设计与生产的分离以及从物向人的回归是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而且设计的回归追求成为文化回归的先行和生动体现。
工业时代,造物的发展使设计逐渐成为独立于制造的创造行为。但设计一开始只是作为解决制造问题与功能问题的工程设计,只关注对物的认识和改造。在工业社会早期,工程与功能的问题是造物的主要矛盾,人们无暇顾及深层的需求。没有对主体自身的关怀,设计只能是造物的附属。
首先是审美的需求导致了设计从物的世界中向人类自我的回归。装饰成了人类在造物中体现自我的手段,这个时期的设计充当了掩饰粗俗、卖弄风情的角色。因为人们对技术的理解还停留在功利的层面,这种浅薄的认识无法满足人们对美感的需求,于是人们不得不转向古典的形式,甚至用花花草草装扮自己的产品。装饰在造物中的盛行正反映出人们在渴求物的功能的同时,对自身精神需求的敷衍、对自我回归的冷落。
随着认识和实践的深入,人们从技术中找到了新的美感体验,追求产品的形式美成为设计的主要内容。技术在人类美感体验中的地位确立使其顺理成章地融入文化的各个层面,沐浴在人文关怀的氛围里,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物质文明实践的合理性。但“形式追随功能”也好,“少就是多”也罢,更有许多强调设计的文化内涵和艺术性的设计。但在使产品的设计日益趋向合理化的同时,设计在本质上仍然局限于对审美形式的追求而没有体现对人性更多的思考与全面的关怀。
相反,由于经济发展本身的需要,对形式的设计成为装潢门面、诱导消费的手段。这在主观上促进了物质文明的发展,客观上却使对人性的追问淹没在物质的洪流中。
这种追求的片面性在所谓的“后现代”中终于导致了表面多元繁荣下的价值混乱。各种各样的思潮、流派,各种各样的解构、重构……,语意设计、符号学也只是为形式穿上了文化的外衣。人们对形式的研究可谓殚精竭虑。
设计为人类设计了一个关于形式的童话,人在向自我回归的路途中又一次迷失在形式的泥沼中,设计真的成了“文化的肌肤”,文化也变成了设计的“肌肤”,人的自以为是造成了文化与设计的分离和扭曲。
与此同时,随着产品的结构和功能越来越复杂,提高操作的效率和使用的宜人性的要求成为设计的任务之一。“使产品适合人,而不是让人去适应产品”,人们终于从实践中又一次回归了对自我的认识——人本身是一切产品形式存在的依据,产品的形式应适合于人的特性而存在。
造型设计与人机工程带来的艺术文化气息和人机相宜的使用界面使产品更具人性化,人类的自我在逐渐回归中改造着物质世界,创造着越来越属于人类自己的生活空间。
五.设计的回归
全面自我的回归只能从人与自然的比照中产生。
远古人类站在低下的实践与认识高度上,无法从人与自然的比照中发现自我。而一旦人类社会独立于自然,便因为认识与实践的历史局限而丧失了直面自然的广阔视野。人类只能从对客体世界的逐渐认识中经过漫长的历史探索最终回归到对自我的认识。在这一过程中,物性的昭示与束缚、人性的领悟与抗争交织在一起,在摇摆中交错推动人类文明的前行。当人类的认识和创造能力达到足以影响整个自然生态的运行机制的时候,人与自然是什幺关系?人类往何处去?成为人们不得不回答的问题,人们迫切需要在与自然的对话中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价值归宿。
首先是生产和社会实践的发展使人类获得了对自然和社会的系统认识,这使人与自然的理性对话成为可能。而工业社会造成的环境生态问题成为直接导致人类在面对整个自然界的高度上进行自我思考的契机。
这种思考导致并继续导致着人类文化从造物到哲学精神各个层面的转变。人类文明在经历了短暂的“危机论”、“世界末日论”、“退化论”的迷茫后,终于在人性回归的召唤下找到了前进的方向。
这种思考也使千百年来自发地从实践向自我的文化回归逐渐成为一种自觉的行为。
设计的回归正是在这种文化回归的背景下开始的。
这种设计的回归首先从与环境生态有关的一系列设计思想的转变开始。这虽然有点不得已而为之的意味,但人类毕竟从对自然的善待中意识到这也是对自己的善待,与自然的首次对话使人类找到了自己在自然界中的真正位置。
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使设计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境界。追求审美体验、使用的宜人和文化符号的设计逐渐让位于更全面的创造和谐的主客体关系的设计,即创造主体与客体和谐的认识、利害、审美关系——认识了物的特性,不是为了更便利地把人的意志强加于它,而是充分体现这种客体的特质,使人的功利目的和理性认识与客体的特质和谐地共生;取材、加工使用、维护、回收的设计都充分考虑环境因素,使主客体形成和谐的利害关系;不刻意追求独特形式,以材质美、加工美、人文美等多元的共生为美。从而创造全面和谐的主客体关系。
这种站在人与自然关系的高度,向自我关怀回归的设计思想使产品设计超越了审美和宜人的范畴,上升到探讨人与物的哲学关系上,带来了设计思想的飞跃。
这一时期的其它设计思想,如设计的“非物质化”、“暂息化”等等,虽然仍免不了形式上标新立异的嫌疑,但已经或多或少地体现了对设计价值背后的人的价值的探寻。
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产品的功能将超越日常消费的层面而直接影响到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科学家和工程师从认识和生产实践中获取的关于物的理论无法独立解决超越物质产品本身的形而上的人类自我关怀问题,这就需要从实践中回归的关于自我的认识在哲学上指导人类的创造。设计,即是这种哲学的直接体现。
首先,设计肩负着从现时的物质实践中发掘人性存在的任务,这是从文明的物质基础中升华人类自我精神、处理人与物的关系的现实任务。
这就要求设计始终以人的尺度衡量物的价值创造,在创造实践中将造物实践自觉地与文化的人文内涵联系起来,使造物的实践真正服务于人的自我认识、自我完善。这正是设计的艺术性的体现——包括艺术在内的文化上层是从实践中回归的人的精神体现,设计同样是这种回归的人文精神的体现,只是在形式上体现为产品的创造。
历史上,人类因为没有自觉地从物质实践向自我回归的主观意识而导致了人类自我关怀与实践活动的脱节,在设计真正独立于造物并开始自觉地思考人与物的关系后,就历史地肩负起了在特定领域中的文化回归的任务。保持从实践中向人性的自觉回归是保证实践真正服务于人类进步的前提。
而且,设计肩负着为人类创造合理生活方式的任务,这是探索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面向未来的任务。
文化的回归是为了有目的的创造和前进,这种目的性就体现在人文精神对造物的关怀上。人类对自然的认识和改造实践不断从外部物质世界向文化中引入新质,这是消除社会系统熵增、维持文明的有序状态并推动人类进步的根本力量。但物质实践只能在技术的狭窄视野中以物的特性和标准作出判断,而缺乏人类自我的哲学精神的宽广视野和以人的终极价值为准则的权威判断力。设计即要在对人类自我精神的领悟中去拥有这种视野和判断力。人类社会存在的外部物质环境为人类的发展和归宿提供了各种可能性,而人类的前途到底是光明还是黑暗,人的最终归宿到底在哪里还要取决于人类对自身的价值认识和判断。设计对这种价值认识和判断的领悟与实际应用于造物实践,不仅仅是对造物的关怀,更是对人类文明的关怀。我们生活在自己设计的世界里,我们也将因为自己的设计而拥有一个未知但与我们的设计对应的确定的归宿。
可见,设计在联系人与物、人与自然的同时,也沟通着历史与现实、现实与未来。设计使人类从对物的实践中认识自我,推动着文化由物向人的回归的同时,也用人文精神设定物质实践的方向,推动文明在实践的革命中前进。
六.回归的设计
设计的回归体现了文化的回归。这说明了设计与文化的关系:设计体现文化的发展,设计的主观意志应体现在对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的认识和把握上。
文化的发展遵循什么样的客观规律?文化的发展就是人类不断从实践中认识不断发展的自我,并以这种对自我的认识来关怀自己的实践的过程。这正是设计人应有的文化发展观。
有了这样的文化发展观,今天已经逐步回归到对人的关怀上来的设计就应该能在整个人类文明发展、进化的大背景下深刻理解自己的文化特质和历史使命;有了这样的文化发展观,今天的设计在向传统追寻文化血脉和灵感启迪时,就应该能从文化的发展动因上解读文化,从而具有了设计人应有的洞察力、理解力,在我们的设计实践中将体现为应有的创造力。
这就是说,设计不应再把文化当作提高身价的装饰,只满足于从传统中套用文化符号,而是能够站在更高的地方,理解前人的文化创造,看到前人文化行为中的历史必然性,真正从文化现象中体会到当时的创造者对世界、对自己的理解。我们要从文化中汲取的正是前人具体创作背后的这种对世界、对自己的理解,而不是具体的形式造化。前人的具体创造有其历史的局限性,但从他们看待事物的角度、方式中透射出的智慧永远都值得借鉴,永远都有灵感的启迪。这就象古希腊先哲们的自然哲学,他们对世界本原的猜测和思辩从结论上看都是错误甚至可笑的,但从这些结论的推导过程中体现出来的博大智慧、深邃思想却给人永恒的启示。这或许应是我们看待文化传统的基本态度。
由此,我们今天的设计——创造新文化、新传统的设计,也不应把形式与功能作为追而求之的唯一目标,“形式只是我们努力的结果,而不是目的。”同样,具体的功能(包括物质的和精神的)也只能是设计思想的体现,而不是设计本身。我们创造的具体形式和功能都将历史地存在于现实、只能存在于现实,而我们在创造过程中对世界、对自己的理解将融入文化的现在和将来,体现我们创造的真正价值。
具体到每一次设计实践,我想,我们都应在着手前问一下自己:我为谁设计,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我们希望新的产品带来什么样的生活……。这样,当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追溯文化的传统时,现时的责任感将使我们努力去领悟前人的创造中所体现的对人类的关怀而不是敷衍地“借鉴”传统;当我们带着这些问题酝酿新的创造时,人性的召唤将使我们在创造实践中努力体现真实的自我,而不是狂热地追求物质的、技术的、形式的表面存在。这其实就是从实践中认识自我,并以人性的自我关怀实践的过程。这也是沟通传统与将来的文化过程,是设计本身进化发展的过程。
七.结束语
人类文明已经走过了几千年的历程。远古人类因为自身的局限,在与自然的对视中丢失了自我,自从真正意义的人类社会独立于自然而存在,人们就一直生活在某种因认识和实践水平的限制而自己制造的超越自身存在价值的崇拜与迷信中。今天,当我们有资格与自然对话的时候,终于开始意识到了独立的自我。这也许是历史的悖论:要认识自我,必先放弃自我。
其实,人类的自我只有在不断的追寻中才能得以塑造。这种塑造的过程,就是从实践中回归自我,又用新的自我认识关怀实践的轮回与上升。这一轮回的过程正是人类进步的轨迹。今天的设计,也应在塑造人类自我的文化发展中体现理性和应有的远见。
过去,在人们的视野中只看到了文明的物质与精神结构及其相互作用,以及在这一作用下的文明发展,而没有深入探讨二者之间如何发生作用,即没有看到这背后人类自我的回归以及回归的自我对实践的关怀,这种回归正是精神与物质之间看不见的相互作用关系。因此,在文明发展的方向上、在人的终极价值上始终不能形成全面的认识。这或许就是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经常发生脱节的原因吧。
随着设计的独立及其对人文精神与造物的联系作用的突显,设计的行为对这一文明的轮回——也即人类的进步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
要用自觉的主观意志联系人文精神与物质实践,就需要以关怀全人类为己任、直接联系造物与人文精神的新设计在科学与技术的伟大实践支撑下,在哲学精神的价值指引下实际地设定文明的理性进步,构建人类合理的生存空间。
【参考文献】
[1]徐千里.创造与评价的人文尺度.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篇3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宿舍文化建设中的必要性
宿舍文化是大学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依附于宿舍这个载体来反映和传播的各种文化现象的总和”,健康良好的宿舍文化能够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当前,高职院校迅猛发展,社会价值趋向多元化等使得高校的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受到冲击,如何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保证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要求学校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文化建设的基础。体现在宿舍文化建设中表现如下:
(一)有利于高职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当代高职学校的大学生已经基本以95后的学生为主,他们个性鲜明,绝大多数为独生子女,容易以自我为中心,缺少集体生活的融入性,在生活与卫生习惯的养成方面有待提高。在价值观方面也存在政治素养不高、社会集体观念缺乏、法制观念缺失、道德品质失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最本质的体现,对于我国社会文化建设具有根本上的引领作用,高职院校宿舍文化建设引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社会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和现实需要,有利于高职大学生良好个人行为习惯的养成,提高高职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养成。
(二)有利于高职院校宿舍文化建设规范与深入,提升宿舍文化建设成效。
目前高职院校的宿舍文化建设中,突出的精神文化意义在一定程度上还不够明确,较多仍停留在低层次的文化建设中,文化活动的内容形式单一,加之新媒体的迅猛发展,使得宿舍文化建设学生参与度不高,宿舍文化建设的效果大打折扣。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一部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宿舍文化建设,能够引导高职院校的宿舍文化建设以主流价值体系为核心,通过科学道德规范的约束,制订具体的文化建设指标,从而更有效的对大学生起到思想导向作用,提升学生的理解与参与能力,促使高职院校宿舍文化建设的合理化规范。
(三)有利于高职院校隐性教育平台的建设与发展,促使学校思想道德教育与文明素质教育的发展。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以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精华为基础,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的独特优势,因此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职院校的文化建设中,有助于净化学校风气、提高学生文化品位、促进和谐校园构建。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已经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的教育目标,而宿舍是高职院校隐性教育的重要平台之一,大学生活的特点决定大学生有更多的课外时间在宿舍中度过。将文化引入宿舍,能够潜移默化地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情操,养成健康文明的行为习惯,学会自我教育、自我管理,是第一课堂、第二课堂的有力补充。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宿舍文化建设中的实施路径
(一)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宿舍文化建设思想,完善指导与管理。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领高职院校宿舍文化建设,育要融入生活的指导思想,鼓励师生员工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实施路径方面,第一,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凝心聚力。只有自上而下才能够促使学校各部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分解,使其以生活化、具体化的形式落到实处,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被广大师生所认同和接受,从而自觉地参与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当中去。第二,建立长效机制,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到日常的规章制度建设中,形成良好的制度环境。建立和完善领导引领机制,通过科学有效的领导方式为宿舍文化建设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障,确保宿舍文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保持一致;健全参与机制,师生是宿舍文化建设的主体,充分发挥师生的主观能动性,深入挖掘他们的智慧和创造性,引导师生主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善用激励机制,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的针对性和现实性。
(二)大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与培育,营造良好的精神文化氛围。
精神文化是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的核心与精髓,营造良好的精神文化氛围对于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十分重要。第一,国家层面上长期以来就十分重视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2013年12月出台了《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为新时期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工作提供了理论和实践指导;第二,社会层面上,全社会都在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营造良好的氛围,从各大媒体的宣传报道导向到各类榜样模范的标杆,再到国家多部门的网络净化整治行动,都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予以了大力的支持和关心;第三,高职院校层面上,不断采取措施改革与创新思政课的实效,积极开展校园文化建设,探索实践育人、网络育人的新方法,增强师生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宿舍是学校显性教育的延伸,只有使大学生在良好的氛围中接受熏陶教育,营造宿舍健康和谐文明的育人环境,才能确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宿舍文化建设中的地位。
(三)加强高职院校宿舍管理队伍建设,提升服务质量,确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好的引导宿舍文化建设。
第一,各职能部门管理者与后勤服务部门的工作人员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践行融入日常的管理与服务中,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在解决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的各种困难与问题上,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说服力与感召力,对学生进行渗透式的教育。第二,加强教师、辅导员的参与和指导作用,当前高职院校的宿舍管理还不能满足大学生思想教育、心理咨询、生活顾问等多样化的需求,现在大学生接触最多的就是教师、辅导员,他们的言谈举止都会影响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因此,要加强教师、辅导员队伍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提高思想政治水平和素质,以自身的言传身教来指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发挥教师、辅导员的示范引领作用。第三,提升学生管理组织的责任心与服务水平,发挥大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主体作用。
(四)创新宿舍文化建设方式,积极探索宿舍文化建设新途径。
篇4
机关文化是文化系统中管理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机关工作人员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自然或被动养成的思想观念、道德品质、思维方式、行为习惯、生活态度、工作作风、处事规则等方面的内在统一和外在表现。相对于广义的文化概念而言,机关文化更加强调凝聚力、约束力、执行力和亲和力,相对于生产性组织而言机关文化更加强调目标、方式、影响和效果。机关文化建设的作用相对讲更直接、更速效、更明显、更有操作性。因此,建设以人为本、和谐有序、严谨规范、清廉高效、健康向上、充满活力的良好机关文化成文秘站网-为现今加强先进文化建设,推动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
1、建设良好的机关文化是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随着我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社会对政府机关在职能定位和工作方式上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和目标,为尽快适应这一新形势新任务的变化,政府机关就有必要建立全新的机关文化,通过机关文化的建设来带动机关各项工作的开展。只有建立与社会进步和时代要求项适应的机关文化才能更加积极有效地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
2、建设良好的机关文化是政府改进管理方式的需要。现代管理强调以人为本的原则,政府管理也不例外,从政府机构改革的指导思想看,转变职能是政府改革的总体方向,提高效率是政府改革的根本目标,强化服务是政府改革的着力点,所有这些都体现了人性化的要求。由此,政府管理方式也必须从传统的制度型管理向文化型管理过渡,加强机关文化建设正是政府转变管理方式的一种必要手段。
3、建设良好的机关文化是机关队伍建设的需要。政府机关是社会机体的大脑和神经中枢,机关工作人员承担社会管理的具体责任,机关工作人员素质的高低、服务意识的强弱、工作作风的优劣、工作效能的高低至关重要,直接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水平和速度。良好的机关文化则可以立足根本,引导机关工作人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崇高的事业心和强烈的责任感,调动机关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强化服务意识,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
4、建设良好的机关文化是解决机关自身存在问题的需要。由于传统文化和社会意识等因素的深刻影响,无庸讳言,机关自身建设仍然存在着大局意识不强、作风不正、效率低下、服务质量不高的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各项配套的制度建设是一方面要求,同时更需要加快机关文化建设力度,强化机关工作人员的思想品质、职业道德、责任意识、大局意识和奉献精神,充分发挥文化独有的影响渗透、同化改造、激励鼓舞等“软性”作用,从深层次解决问题的根源。
机关文化建设意义深远,作为政府承担促进地方科技创新,推动科技事业进步重任的科技管理部门,身处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的当今时代,建设协调高效、规范有序的机关文化显得尤为迫切和必要。科技部门要更加有效地明确职责,发挥作用,提高效能,推动“第一生产力”的发展,推动全民科学素养的提高,推动社会进步,就要更加深刻地理解文化的内涵,把握文化的特征,适应时代要求,建设科技部门自身良好的机关文化。
1、紧扣机关文化建设的核心,倡导责任文化。文化的灵魂是道德,行为的动力是认识。机关文化建设的核心就是要明确主体意识,培养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认识社会管理的重要使命,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做到爱岗敬业、勤劳务实、廉洁自律、无私奉献,最大限度地履行好自己的职责。
2、紧扣机关文化建设的目标,倡导服务文化。服务是现代组织,尤其是政府组织重要的工作目标之一,我们政府体制改革方向就是从权力主体向责任主体转变,从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政府机关要始终坚持执政为民的思想,以人们群众为中心,为人们群众、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优质高效、热情满意的服务,树立良好的机关形象,创建群众赞誉的服务品牌。
篇5
关键词:伊斯兰宗教文化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反对极端宗教思想
在西部伊斯兰宗教文化区,在这样一个群众宗教意识根深蒂固、宗教传统历史悠久、宗教观念相对强势的十分特殊的区域文化环境中,特别是在当下,一些地方极端宗教思想渗透十分严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同时又面临着“去极端化”的特殊任务,它的推进必然有着其特殊的发展路径。探索一条适合当地宗教文化传统、能融入群众的日常生活之中、可操作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具体路径,这对于实现该区域的和谐稳定发展,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科学化水平,都是十分必要的。该区域宗教文化历史悠久,传统深广,覆盖严密,影响力雄厚。宗教已成为群众生活习俗的一部分,教义对人们价值观的影响根深蒂固,群众的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与宗教观念相交融,宗教思想和事务在当地社会各个方面都有着相当大的支配力。而反观社会现实,经济长期发展缓慢,思想文化建设落后,对外交流通道缺乏,封闭的社会循环实际上处于生态孤岛状态。在一些地方,群众缺乏和外界交流的基本条件和技能,他们的生活圈,就是本乡、本土、本民族语言的范围,甚至在个别边远地区,相当部分的群众的文化生活还游离于现代文明之外;教育事业发展缓慢,义务教育、技工教育及现代科技知识的普及率过低;贫困区域面大人多,扶贫工作进展缓慢;宗教管理严重的缺位和不当,法制意识淡薄,为患已久的极端宗教思想渐成气候。他们从思想上话语权的争夺开始,逐渐在民政、教育等方面抵制政府对社会日常管理,发展到组织力量搞分裂;诸多社会矛盾的聚合为宗教极端化思想的猖獗提供了适宜的社会土壤,也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设置了特殊的难度。我国伊斯兰文化区的极端化宗教思想,主要来自境外极端宗教势力的长期渗透,有着深刻的国际背景。冷战结束后,全球范围内民族主义高涨。伊斯兰世界在全球化浪潮中发展艰难,应对乏力,内部分裂加剧。温和派求变革,激烈派走极端。其中坚持极端理念和行动的伊斯兰恐怖组织成了危害全球和地区稳定与发展的“毒瘤”,恐暴组织成了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头号敌人,反对极端化宗教思想是各国各界的共同任务。
近20年来特别是“9.11事件”以来,国际学术界对于伊斯兰宗教文化,如何适应和融入现代世界主流文明的问题,做了较为深入的探讨,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其中有代表性的如:1.美国学者约瑟夫•拉彼德在专著《文化的认同:国际关系回归理论》中认为:要从社会经济互动关系中,洞悉当今伊斯兰宗教思潮的结构和方向演变的根源,推动它与世界走向温和的相互适应;2.英国学者詹森在《战斗的伊斯兰》中,指出诱发极端组织兴起的社会根源是:主流文明的排斥和伊斯兰文明的保守,在国际竞争中对自身未来不确定性的焦虑和争夺世界性话语权;3.美国哈佛著名学者亨廷顿在《文明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一书中,一方面强调伊斯兰文明和西方文明在未来世界的冲突风险在上升;另一方面,他也指出只有两种文明各自进行主动的内部改革,增加文化规则的弹性,才能走向相互适应和互动发展。4.研究也触发了宗教改革的思想,如北非学者•阿比德•加布里(MuhammadAbidal-Jabiri)认为贝都因文化“即没有深邃的思想,也没有表达上的连贯性和哲理性,以此完全规定今天的生活是困难的。”等等。这些研究对于探讨现代社会条件下,伊斯兰文化和现代世界主流文明的互认和融合,探寻宗教极端势力兴起的宗教和世俗根源,推动宗教内部改革,都释放了很好的社会效益。新世纪以来,国内对于中国的伊斯兰文化与本土文化的融合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不少的新成果,总体上围绕着这两个问题展开:一个是探讨中国伊斯兰文化注重“本土化”的优秀文化特点。
比较有代表性的如:1.张宗奇在专著《伊斯兰文化与中国本土文化的整合》中,系统梳理了伊斯兰教传入中国1400多年来,实现本土化的演进史,指出实现“本土化”是外来宗教文化落地生根的一般规律。2.罗惠環教授在专著《伊斯兰教社会功能研究》中,以伊斯兰教兴盛时期伍麦叶王朝的“百年翻译运动”为例,说明伊斯兰教文化有着融入世界其他文明的内在弹性和宗教法理根据;另一个是当前穆斯林聚居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问题。代表性的观点主要有:1.韩志斌教授等人认为,我国伊斯兰文化必须积极吸收现代文化,增强宗教的开放、包容性,增强广大信教群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2全国伊教协会会长郭承真、学者沈少春、吕耀军、贾友军等人认为:一要认识到伊斯兰宗教极端思想不仅是宗教界的毒瘤,也是民族地区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危害和障碍;二要发挥好宗教界的力量,阐明伊斯兰教伦理观中所倡导的敬主爱人、爱国护国、诚信务实、友善孝敬等等优秀理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具有互通包容的关系;三是穆斯林和广大民众在信仰上可能有差异,但对于社会道德规范、价值准则的认同必须是一致的;3.丁明俊、阿地力江•阿布都力、马平等学者认为:(1)要增强信众对“主流文化”“国家文化”的认同,这种认同,是中国伊斯兰教传播史上的优秀传统。(2)宗教界要重视运用现代传媒技术,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提供宗教文化的包容环境;总的来说,这些研究取得了许多很有价值的成果。但是,尚存在以下几点空白和不足:(1)研究大多表面化,没有结合该区域社会整体发展平台这个根本来考察。忽视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与去极端化,是一个社会系统工程,它离不开经济社会发展这个基础条件,它的推进要结合伊斯兰文化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社会进步来展开。(2)研究大多碎片化。缺乏对该区域社会生活各方面的系统梳理,没能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系统的考察和分析。(3)研究大多欠深刻。没能紧紧抓住该区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与反对宗教极端势力、推动宗教内部进步之间内在的高度相关性;西部处于国家“一路一带’战略的核心段,区位优势突出,战略位置重要,宗教历史悠久。同时,甘青宁新四省区占我国国土面面积占的三分之一还多,伊斯兰宗教人口占我国信教总人口的70%,其中新疆一省区就占了50%左右,该区域的和谐稳定发展对国家发展大局十分关键。要探索合乎当地社会实际的思想文化建设的路径,就必须抓住宗教文化环境的特殊性,聚焦核心价值观建设和反对极端宗教思想的内在相关性。总括而言,该区域思想文化建设的路径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必须以该区域发展、稳定、治理的大战略为指引,以面临的紧迫社会问题为研究对象,厘清深层矛盾。二是要抓住铲除极端化宗教思想这个关键。
篇6
1.1员工社会化工作意义
现实冲击越少,调整越顺利,社会化效果就越明显,因此实现员工与组织的匹配问题也就成为员工社会化的重要内容。美国学者Kristof[3]提出了人与组织匹配的整合模型,见图2。当个体和组织的基本特征相似时,双方发生一致性匹配(箭头a),其中组织特征包括的组织文化、组织价值观、组织目标和规范,与个体特征包括的个性、个体价值观、个人目标和态度相契合。两者有了相似的基础,就可能发生互补性匹配(箭头b和c)。需要—供给匹配(箭头b)是从组织的角度出发,其提供经济、物理、心理的资源和工作发展、人际交往的机会来满足个体的相应需求;需求—能力匹配(箭头c)则是从个体的角度出发,其提供自身的时间、努力、承诺和综合能力等资源来满足组织的相应需求。由此可见,员工—组织匹配的关键是个体对组织目标、文化等的了解和认同,组织提供的生理性和社会性需求的满足是认同产生的基础。
1.2员工社会化工作措施
组织社会化研究一致显示,新员工在进入组织之后最初三到四个月尤其是进入组织后的第一个月内的经历,对于巩固其良好的员工—组织匹配或者提高其原本较低水平的员工—组织匹配而言,是非常关键和重要的,新员工价值观的很多变化或者对组织价值观、目标和做事方式的接受和认同很可能就发生在这个时期内[4]。这一阶段称为员工上岗引导,它是员工目标与组织目标一体化过程的开端。在实践中,我们将上岗引导内容分为三个部分:(1)一般引导:由办公室、党团及工会负责人负责实施,提供以下信息:组织文化及发展目标、行政管理手册、工会和党团组织信息、人事政策和聘约手续、薪酬福利待遇、安全消防等。(2)部门引导:由科室主管负责,内容包括:同事及外联单位介绍、科室职能、业务类规章制度和业务流程、工作岗位说明书、工作绩效评价标准等。(3)特定工作引导:由业务骨干来完成。内容包括:应急处置、安全防护、《质量手册》学习、疾控机构绩效考核工作概况及所在科室承担的要素、信息化系统的使用、签订信息保密承诺等。上岗引导的时间界定为新员工参加工作后的第一个月,其中一般引导和特定工作引导安排在新员工参加工作后的第一周。
2员工社会化中的组织文化作用机制
2.1组织文化是组织的一种“个性”,是组织成员共有的能够影响其行为方式的价值观、原则、传统和做事方式
[5]有7个变量可以用来描述一个组织的文化,变量的高低,说明它在这种文化中典型与否。在很多组织中,某种变量被强调的程度往往会超过其他变量,并且从根本上塑造该组织的个性以及组织成员的工作方式。员工对于组织文化干预变量的总体认知实际上又成为组织的文化或个性,认知强度的高低又会影响员工的工作绩效和工作满意度。见图3。
2.2在维系组织文化的过程中,甄选活动、高级管理层的举措和社会化方法是举足轻重的三个因素
组织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而组织认同是组织成员以组织身份特征来定义自我的一种状态,组织身份特征与个人身份特征重叠越多,组织身份特征会产生内化的过程,个人和组织成为命运共同体[6]。因此个人的组织认同本质上主要是价值观的认同。组织文化社会化使员工了解和接受组织价值观,随着员工—组织的价值观匹配度的提升,组织认同也相应增强,员工越容易把组织看成个人的延伸,愿意付出更多的努力和热情完成组织目标。
3讨论
3.1对组织文化起到重要的维系作用
组织文化的影响过程本质上就是组织和个人互动的社会化过程,一方面组织要提供共同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来引导员工以增强组织认同感和提高绩效;另一方面员工要主动适应现实环境,了解组织价值观、目标,促进社会化过程。疾控事业的发展靠卓越的员工,发展的灵魂是组织文化,因此基于组织文化视角研究员工社会化进程,对于加强疾控机构人力资源能力建设,促进疾控事业全面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3.2组织认同是社会化活动和组织文化作用的关键中介因素
有效的员工社会化取决于建立在员工—组织高度匹配基础上的组织认同,而员工—组织匹配的关键在于组织和个人在价值观、目标或者信念上的一致性匹配。组织文化对于员工行为的引导和塑造影响巨大,文化强弱的划分取决于组织核心价值观得到个体认同的程度。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面对公共卫生发展的新形势,应当把握组织文化社会化过程中影响组织认同的关键要素,致力于培育具有群体价值观的疾控精神,凝炼疾控人在长期的发展建设实践中形成的思想品质、人生追求和行为理念,为疾控事业的发展提供坚实的思想基础和精神动力。
3.3组织文化社会化面临挑战我们应当用系统、权变的观点,结合组织文化类型思考社会化的方法策略。
篇7
(一)教育双主体文化生态关系失衡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活动,可以看成是一种社会主义核心正能量的流动过程,能量的传播主要在教师与学生和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但是受限于传统教学方式,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总是自觉或不自觉的突出自己的主体地位,形成了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天然鸿沟,切断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能量传递途径,教、学两个主体的分离导致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相分离,最终导致了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表面理解很透彻,但是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却我行我素的问题现象。
(二)教育内容与教育方法失衡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现代大学生的思想多元性是极强的,学生普遍表现出较强的新知识接受能力和新观念领悟能力,而当前高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还延续着过去的教育方法。以单纯理论的形式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这种单一、枯燥的教学方式必然不能够满足大学生多元化的接受能力需求,导致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学对学生失去吸引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种来源于实践的科学价值观念,其内容本身具有极强的实践性,在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学活动中,教学内容的实践性应该与教学方法的实践性相结合才能发挥出最好的教育效果,而现实状况是,教学内容与教育方法实践性的失衡严重影响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质量。
二、文化生态学视阈下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一)教师发挥主导作用,激活文化生态定位
教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中的主导,主导的文化生态定位就注定教师不能够将课堂建立成“一言堂”,相反应该放低姿态,以平等的姿态对面对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更加“平民化”的诠释。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阐述过程中应该找准自己引导者的定位,更加注意学生的文化生态需求,从学生价值观的实际切入,以满足学生对价值观的需求为目标,切实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由单纯的理论转化为有血有肉的价值体系,结合到大学生的生活实际当中去,满足大学生对价值观念的需求,才能真正保证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质量和效率。
(二)学生发挥主体作用,找到自己的文化生态位置
学生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中处于主体地位,其自身的文化生态定位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产生深远的影响,就单纯的教育活动来看,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不在于教师教了多少而在于学生接受了多少。所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效率和质量的提升重点还在于学生的文化生态位置确定,学生不能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当成是普通理论知识的学习,而应该结合自己在学习生活中的价值观需求实际,认识到自己在价值观问题上缺陷,体会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是对自己价值观体系进行完善的最佳机遇,进而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过程中充分的结合实际需求、实际状况和特殊事例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更加深层次的体会和领悟。
(三)建立文化生态型的师生关系
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中,最为核心的关系就是师生关系,传统教育理念指导下,学生与教师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最终导致教师难做、学生难当的现象。所以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活动中,教育者应该致力于建立一种文化生态型的师生关系,教师要在激发和培育情感上下功夫,使情感升华成为意志,实现意志转化为行为习惯的完美过渡,不断增强民族精神和创新精神。
三、结论
篇8
摘 要 工会要在工会文化建设之中,充分发挥工会文化的导向、凝聚、弘扬等作用,以发挥工会活力为机制,让工会文化在企业文化中占有独特的优势。工会文化要牢固树立企业观念和职工观念的宗旨,牢记和躬行实践党的根本宗旨作为基点,把对职工群众和对企业真挚、深厚感情,融入到所从事工作中去,增强企业凝聚力和向心力,激发工会在文化中所发挥的活力。
关键词 企业文化 工会文化 多元化
一、工会文化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一)工会不同于其他组织,它不可能像其他组织那样直接面对经营的核心或参与经营管理,但可以通过做职工的思想工作,充分有效的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广大职工产生的精神力量有效地融入到实际工作的各个环节中去,立足岗位建功立业,为企业发展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力量。
(二)随着全球经济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企业已认识到企业文化和工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许多事实证明,一个成功的企业背后,总是有一个浓厚的极具个性特征的文化背景烘托着企业,否则,企业就将失去持续的生产动力和职工的凝聚力,企业发展的生命力也会有局限。因此,工会抓好文化建设,要从长远利益上为企业的经营工作服务,也就是说企业文化建设就是工会组织服务于企业经济发展的一种实现形式。
(三)工会文化建设在企业中无疑具有一定的优势。工会文化与企业生存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由于工会工作所具有的特性,无论是在协调关系、凝聚人心,还是实现约束、塑造形象等,都能发挥重要作用。每当企业有重大改革措施出台,都应及时向员工通报情况、征求意见,通过意见反馈,充分挖掘员工队伍中蕴藏的智慧和力量。
二、加强职工思想教育塑造工会文化精神
(一)加强职工思想教育,使企业精神和工会文化深入人心。工会在进行文化教育时,应当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爱岗敬业、创新机制等精神作为企业生产及发展的精神支柱和动力源泉。我们可以通过利用宣传、讲解、谈心、沟通等各种渠道作为载体,对职工进行文化宣传。还可以充分利用广播电视、企业内部刊物、橱窗、网络等各种宣传工具,采取多种宣传手段对职工加以教育,坚持以集体主义、提升职工素质文化精神来建设工会文化。
(二)注重实践锤炼,升华工会文化精神,丰富和提升企业文焕内容。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一向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实践是形成企业精神的大熔炉,企业精神来自于实践,同时又必须贯穿到实践中去。只有实践才能使企业精神真正变成职工的意志和行动,使企业精神不断得到落实和升华。因此,要培养工会文化,就必须注重实践锤炼,既包括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锤炼,也包括在工会对职工管理中的锤炼,还包括一些具体的活动实践,如开展竞赛、组织文体活动、组织职工参加企业内外改革等活动。职工通过工会这个载体来满足自己的需要,为企业增加效益;企业则通过人才来赢得市场。
三、工会文化建设的多元化
(一)在工会文化建设中,工会可以通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积极健康向上的如:篮球比赛、羽毛球比赛、书画比赛、安全知识竞赛等各种文体、教育活动有机的结合起来,发挥职工思想教育作用。在思想工作中让职工的人生观、价值观融于其中,来提高职工思想素质,牢固树立“企业发展依靠职工,职工提升依托企业”的原则,使企业精神、企业道德等人文思想逐渐渗透到职工的思想中,使职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职工接受企业文化和工会文化理念。
(二)工会要协助和配合党政加强职工教育工作,充分利用劳动竞赛、岗位技能比武等提高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技术技能。让职工通过岗位练兵、技能大赛、争当岗位能手、学习型组织建设等活动创新技术、革新方法,并结合实际提出合理化建议。以活动提高技术,创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引导职工学习岗位技能和先进的技术,争创一流,岗位成才,达到爱岗敬业、攻坚克难,为企业做奉献,遇困难敢担当的企业主人翁责任。
四、建设和谐企业发展企业文化
篇9
(1)关于客户关系管理(CRM)。
近年来,国内外的学者对客户关系管理理论、方法和实施做了多方面的研究。主要是针对客户关系管理的重要性、客户关系管理的基本功能和技术要求以及如何实现客户关系管理等。从信息的角度,客户关系管理的代表性的研究有:HurwitzGroup提出的CRM的六个主要的功能和技术要求;余军合,吴昭同(2000)提出的客户关系管理的三大基本功能;江波(2002)提出的客户关系管理的技术架构和典型功能以及技术实现;AMT网站客户关系管理研究小组提出的CRM系统具有的五大功能模块;以及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系数据挖掘中心提出的“建立数据挖掘为基础的客户关系管理体系”等。
(2)关于社会化媒体客户关系管理(SCRM)。
国外有些学者已经从不同的角度关注到SocialCRM在企业运营和营销中的显著作用:Cha和Hajli研究了基于TAM的社会化电子商务用户购买意愿研究;Harris和Dennis通过实验研究发现,来自朋友的推荐会对改变用户网络习惯有影响,并且呈现出层级结构,他们的研究以基于人际关系的社会化媒体的用户购买意愿为方向;Olbrich和Holsing基于数据挖掘的社会化媒体对用户的购买行为进行了研究。毋庸置疑的是,社会化媒体正成为企业与客户之间互动交流的捷径和平台。传统的客户关系管理研究只侧重于企业沟通手段、呼叫中心、客服管理等被动和相对静态的客户管理模式,而作为客户关系管理的最新产物,社会化媒体客户关系管理(SocialCRM)强调发掘客户本身的潜在需求及营销意识,每一个社会化的个体都能独立的影响和改变社交圈内的用户购买行为,使之成为拥有控制权的营销个体,这种基于大数据时代的社会化客户管理模式应运而生,其对企业及组织内客户关系的处理及营销方式的改变将带来巨大变革。
二、社会化媒体客户关系管理应用建议
面对越来越多、形式多样的社会化媒体沟通方式,企业及组织内部在进行客户管理的实践中,一定要把握营销的要点及客户培育的关键。把只注重利润数字转化为能力培养的长远建设;把各自为政的静态管理方式变为协调合作的动态一体化开发策略;把短期营销效果变为长期和持续改进的综合回报项目。具体而言,企业在实现社会化媒体客户关系管理建设中一定要把握清以下几个问题:
(1)实施以产权明晰、问责制为主的CRM系统化建设。
在开展SocialCRM管理中,大部分企业组织能够清楚地认识到任务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也确实储备了大量数据处理分析、媒体公关设计、企业互动平台建设等多媒体,网络化新型人才。但在接触具体的CRM开发项目时常常出现各部门各自为政,不能形成系统化、一体化的分工责任体系等问题。
(2)注重长期商业能力的培养。
SocialCRM的建设绝不仅仅是短期商业价值的体现,它注重的企业的生命力培育和长期能力培养。例如,在社交论坛和交流软件中出现的企业产品信息及品牌的讨论时,企业应该尽快收集这些资料,分类整理。面对客户的抱怨或投诉行为有针对性的解决和营销,面对产品和服务满意的客户应挖掘其营销潜力,精准策划。这种口碑传播的途径是SocialCRM的优势,但一旦疏于指导和纠正也有可能成为劣势,而负面作用的影响往往产生无法挽回的危害性。
(3)注重支持、改进和配套的综合改进化项目措施。
篇10
【关键词】测绘档案; 信息化建设; 信息共享; 标准体系
1. 测绘档案信息化建设中现状问题
1.1 认知问题
人们的思维受传统测绘档案管理模式束缚,认为测绘档案信息化建设就是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实现测绘实体档案信息著录、查询统计、借阅、存储备份与归档、目录信息等。这种管理模式虽然有效地提高了测绘档案的管理效率,却忽视了测绘档案资源的开发利用,制约了信息化工作思路,也导致各级测绘档案部门开展的测绘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缺乏总体的规划和架构,使得目前信息化建设工作起点较低,目标不明确,缺乏前瞻性。
1.2 测绘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2.1 缺乏统一的标准规范体系
测绘档案方面现行、有效的技术规范和标准大多都很陈旧,最早的可以追溯到10 多年前,而且内容也不能覆盖测绘档案管理与信息化全过程。在测绘档案信息化进程中标准规范体系建设的明显滞后,导致各单位只能根据各自在信息化建设中的需求,分别对部分规定和技术标准进行了修改、完善,甚至还自行制定了一些标准,造成了测绘档案信息化建设各自为政、互不兼容的现象,这必然导致测绘档案信息资源无法共享,造成资源的浪费。
1.2.2 档案整编和档案数字化工作薄弱
20 世纪80 年代中后期,陕西省测绘资料档案馆就开展了馆藏部分模拟档案的整编,由于缺乏对标准的准确认识或者标准意识淡薄,在整编过程中,大多没有按照当时的有效标准执行,整编工作水平低,案件从内容的合理适宜性到形式的表达和美观性,其质量都不尽如人意,更主要的是不便于利用。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目前需要在统一的技术标准指导下,对原有整编后的档案进行全面核查、修改和数字化,同时对尚未整编的模拟档案进行全面的整编和数字化,但经费和设备又是制约该工程进展的瓶颈,此外,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也有待提高。
随着测绘地理信息产品表现形式的多样化发展,目前数字测绘档案已占主导地位,但仍缺乏指导数字档案整编和管理的相关标准规范,数字档案的整编工作也由于人员水平的参差不齐,导致问题丛生,甚至造成部分工作返工。工作基础较弱,以及经费、设备、人员技术水平的不足,使测绘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工作尤显薄弱。
1.3 提供利用存在的问题
测绘档案直观反映国家政治、经济、历史变迁和地表变化,是开展地理国情监测、历史研究的重要史料,具有存史育人的作用,是宝贵的社会信息资源。长期以来测绘主管部门和测绘档案管理部门,对测绘档案的作用主要从测绘专业的角度考虑,从而导致测绘档案服务对象主要是政府和各行业专业部门,而忽略了社会公众这个服务群体。此外测绘档案的保密性、利用手续的烦琐性和管理手段的落后,使得大量的测绘档案长期“沉睡”在档案库房中,造成测绘档案利用率非常低。
2. 提高测绘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合理建议
2.1提高测绘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认知度,全面构建测绘档案信息化建设总体框架
各级测绘管理部门应充分认识测绘档案信息化建设已成为测绘地理信息事业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测绘档案信息化的根本目的是实现测绘档案信息资源社会化服务,应充分发挥测绘档案的利用价值。笔者认为,目前国家测绘主管部门亟待组织构建测绘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总体规划和框架,从宏观上指导各级测绘档案管理部门开展信息化建设工作。测绘档案信息化建设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由基础设施建设、标准规范体系建设、档案实体整编与数字化、档案的信息挖掘和融合、安全网络系统建设、档案信息服务系统建设、人才队伍建设等工作组成,每项工作之间相互联系、互相制约,缺一不可。因此,构建总体规划和框架时必须统筹兼顾,具有前瞻性。
2.2 建立科学的标准规范体系,保障测绘档案信息化建设组织实施
测绘档案信息化建设,需要建立系统、规范、统一的标准规范体系。现行仅有的测绘档案收集、接收、鉴定、整理、立卷与著录和归档管理规范规定以及测绘档案的术语标准、分类和编码、信息著录等标准已无法支撑测绘档案基础工作的开展,应尽快修订完善; 而测绘档案信息的加工标准、记录标准、传输标准、检索标准、处理与控制标准、存储备份及维护标准、安全性保证标准、原始性保证标准及测绘档案信息化服务平台建设等方面的技术标准还基本是空白,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这些标准急需国家测绘行政主管部门组织相关部门统一制定。只有建立了标准规范体系,才有可能切实提升测绘档案信息资源社会化共享的服务能力。
2.3 加大资金投入,促进测绘档案信息化建设快速、有序、健康发展
基础设施建设、测绘档案实体整编、档案数字化、档案信息的挖掘与融合、档案的保护和抢救、档案管理与服务平台的开发等是测绘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基础性工作,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涉及的经费巨大,没有经费的支撑举步艰难。
2.4 正确认识和处理测绘档案保密与开发利用的关系,提高测绘档案的利用率
由于测绘档案的特殊性,大部分档案,测绘档案的保密是必须遵守的底线,但是保密不应是目的,而是应该更好地发挥测绘档案的作用,服务于社会。首先,解决测绘档案密级定级问题,测绘档案密级定级应根据不同测绘档案实体介质,采用不同秘密定级标准实现分层次密级认定,从而实现分层次的开发利用,如矢量数据可依据要素或要素类制定新的密级认定标准,该保密的要素或要素类则可继续保密,该解密的要素或要素类可向公众开放; 其次,采用技术防范措施加强测绘档案的安全,加大力度研究涉及档案的加密和解密技术,从源头上控制测绘档案的安全; 再次,加大测绘档案的信息挖掘与融合技术的研究,根据不同用户需求形成不同档案的信息集( 如可按社会公众、政府、专业部门的需求,形成非涉秘版、涉秘版测绘档案信息数据集等) ,为提高测绘档案的利用率奠定基础。
2 5 构建服务平台,提高测绘档案信息社会化服务的能力
目前测绘档案服务基本还采用计算机辅助的半手工方式,所开发的测绘档案管理系统也只是实现了原始档案相关目录信息的检索查询、统计,实际意义上的测绘档案信息服务平台目前国内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构建测绘档案信息服务平台是提高测绘档案信息社会化服务能力的技术手段,测绘档案的信息服务平台的建设单位,应根据相关标准对所需的多种信息服务进行集成,将测绘档案信息本地服务与异地远程利用并举,实现有效共享。
3. 结语
测绘档案信息化建设虽然存在诸多问题,但对测绘行政主管部门来说,也同样存在着机遇。做好测绘档案的信息化建设并使其真正服务于大众,解决好数字信息的长期保存和永久利用问题,将是提升测绘地理信息事业社会影响力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推进测绘档案文化建设的需要。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