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茶产业范文

时间:2023-03-21 05:26:2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生态茶产业,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生态茶产业

篇1

一、提高对茶产业发展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作用和认识

发展生态产业可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茶叶具有加工性强的特点,必须通过加工环节才能成为商品上市销售,因此,茶产品的规模发展,必然推动加工业发展。此外,餐饮等行业的发展,有利于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的发展和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加速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

发展生态茶产业可以保持水土,促进生态环境建设。茶树根系发达,固土能力强,其本身又是经济作物,它既能增加农民收入,又能有效保持水土,变荒山为绿洲。对巩固和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青杠坡赴凤冈田坝参观学习生态茶产业化建设

班9月1日,青杠坡镇组织抓茶干部和茶农共86人,到凤岗县田坝村参观学习生态茶园建设和茶叶产业化建设。

在凤冈县永安镇党委何书记和田坝村村委会田主任的陪同下实地参观了仙人岭核心生态茶园、仙人岭生态茶生产加工厂和黔风有机茶业有限公司。听取了镇、村关于生态茶产业化建设及典型经验的情况介绍。通过听介绍、看基地、比效益,拓宽了参观学习人员的视野,增强了带领广大茶农建设生态茶园的信心和决心。

三、完成2009年茶产业工作的具体做法

1.立足“四早”抓好生态茶园建设

一是宣传发动早。

在各茶区书写石灰标语共20条,充分利用宣传光碟、有线电视和调频广播等载体对政府出台的发展生态茶产业政策进行宣传。全镇种茶群众会于8月15日前全面召开结束,让群众及早安排好茶区内农作物收割工作。

二是组织实施早。镇党委于7月10日以青党发〔2009〕85号文件成立以镇党委书记任组长,党政班子成员和相关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生态茶工作领导小组,镇党委、政府并组织镇茶办工作人员和部份茶农到乡坝乡和凤冈县田坝参观学习生态茶产业,开拓了茶农的视野,进一步坚定茶农建设好生态茶园的信心和决心。

三是规划落实早。为提高群众的种茶积极性,全体领导干部认真组织召开群众会和土地丈量工作,在规划区原有的基础上,加大茶区基础设施建设。到目前为此,全镇己完成5条茶区公路、核桃坪茶园便道硬化和22个水窖的规划测量工作,为保质保量完成生态茶园建设面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是茶园开挖整地早。8月29日,在县茶桑局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开始土地开挖整地工作,现在已高标准、规范化开挖整地500多亩,有4台挖机同时工作,力争在本月底全面完成开挖整地工作。

2.采取“五统一”措施建设现代生态茶示范基地

统一干群思想,实现思想观念转变。该镇组织党员干部和农民群众开展了以“为什么要发展生态茶?怎样发展生态茶?发展生态茶的目的”为主题的解放思想大讨论,通过开党员干部会,带农民群众到风冈县田坝村参观学习,党员干部到茶区开群众会,促进农民从小农经济意识向现代农业发展的意识转变。

统一技术标准,实现茶园建设规范化。为防止生态茶技术培训“政出多门”,即防止因技术标准不统一而带来生态茶建设标准参差不齐、不规范的后果,该镇请县茶桑局生产股股长为镇机关党员、抓茶干部和茶区群众统一讲解《茶苗栽植主要技术》、《幼龄茶园管理技术》、《福鼎大白茶的性能与识别》等技术课。

统一茶园规划,建设高标准茶园基地。为防止茶园基础设施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该镇在实施茶苗移栽前,实现了规划在前、基础设施建设在前,目前茶区已规划建设水窖42个,公路3条5.5公里,机耕道5条10.5公里。

统一茶苗移栽行动,实现茶树移栽规范。为达到今后茶园实现机械化采摘,减少农民劳力投入,降低采摘成本,提高采茶功效。该镇在茶园整地时统一茶园开挖标准,统一定向开沟、统一预留机剪便道,统一茶苗移栽密度。

统一移栽时间,为茶园管理定好基础。该镇在茶园建设上,一是实行茶园开挖整地在10月25日结束;二是茶园清场工作在7天之内、茶苗移栽在5天之内结束,力争茶苗移栽成活率达到100%。

3.生态茶产业发展新举措

(1)造声势,加大宣传。在核桃坪茶公路边立了一排茶字,另外在经过青杠的省道旁茶园内用木架做一个大而显眼的茶字,让所有经过青杠坡的人都知道青杠坡的茶。

(2)学茶艺,宣传茶文化。该镇决定在茶产业上加大茶文化宣传力度,计划在近期选派10名25岁左右年轻茶农到外地学习茶道文化知识和请专家进来传授茶文化知识。

(3)增气氛,办农家乐。在核桃坪及茶园内,办农家乐,内设茶艺表演、品茶、讲茶等项目,要求全镇干部职工带头到农家乐消费,将其炒热,吸引外商及外界人士前来消费,把外面的资金引进来,达到生态茶产业富民富镇的目的。

篇2

Abstract: Taking Simao tea plantations area for example, through the analysis on production settlement status under Pu'er tea industry chain, this paper got that the settlement of this plantations area can be divided into many types due to the relationship of tea, summarized the features and got that the natural and geographical conditions, market, policy were the important factors for the settlement morphology, and thus proposed countermeasures, hoping to offer some suggestions for spatial layout of this type of settlement.

关键词:生产聚落;形态;空间;普洱茶;普洱市

Key words: production settlements;morphology;space;Pu'er tea;Pu'er City

中图分类号:F12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10-0017-02

1 现状概况

1.1 区位概况 普洱市位于中国云南省西南部,是普洱茶的重要产地之一,近几年普洱茶产业的发展,带动了普洱市十个县,110多万人种茶,成为了普洱市的主导产业,也影响着城乡聚落空间的发展。思茅区作为普洱市委、政府所在地,属全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成为了茶区生产聚落发展的典型片区。

1.2 思茅区茶生产聚落现状 普洱茶的生产环节主要指茶叶的种植,据现状调研发现普洱市思茅区茶叶种植以南屏镇、思茅镇、倚像镇片区较为典型,茶叶生产聚落可按基地区位、来源来分。

1.2.1 按基地区位分 生产聚落按茶叶基地距城远近分为远郊和近郊两种类型,支撑着整个思茅区茶产业的发展。①远郊种植:远郊种植是指思茅区倚像镇境内的茶生产基地,距离思茅城中心10公里。主要分布在倚像镇境内,沿214国道往江城方向延伸。②近郊种植。近郊种植是指分布于思茅城区周边的茶叶基地,距离思茅城中心2公里,主要位于思茅镇及南屏镇境内。以南屏镇、思茅镇周边村庄为主,绕城区周边发展。

1.2.2 按来源分:

①按企业来源来分:

1)乡镇、县级企业:乡镇、县级企业是指在计划经济时代下,以县、乡、村等集体名义开垦山地种植茶叶,为集体创造财富而建立的企业机构。这里主要是指位于近郊的茶厂,如:茶科所、光坡茶厂等。

2)私人企业:私人企业是自2000年以后,随着基地种植的热潮,从原来乡镇茶企业工作的人员转制出来重新开垦基地、成立新的茶叶公司,这部分企业基地主要是位于远郊位置。如:昌云茶厂、龙生集团等。

3)个体户:个体户即为散户,是自2005年以后,本地农民通过自有土地种植茶叶。广泛分布于近郊及远郊零散地块内,以自给自足的方式经营茶园,其来源为传统村落村民,早年以种田种地为生,近几年随着茶产业发展才出现的。本地茶农的分布比较广泛,近郊区以城区周边本土村落村民为主如土桥、白庙等;远郊以倚像镇本地村落为主如大寨、竜竜坝等。

②按茶农来源来分:

1)本地茶农:本地茶农是指拥有个人土地,从事农业种植,其中茶叶种植只是多种劳作方式中的一种,其来源为传统村落村民,早年以种田种地为生,近几年随着茶产业发展才出现的。本地茶农的分布比较广泛,近郊区以城区周边村落村民为主如土桥、白庙等;远郊以倚像镇本地村落为主如大寨、竜竜坝村等。

传统村落自身拥有土地为本地农户带来了多样的劳作模式,其村落的安排也备受影响,平坦的土地用做耕地及村庄的发展,而背靠的大山则用于林地的种植和茶山的开垦,其茶叶的种植对自身区位及聚落分布的形态并未形成影响,仍然是传统的居住观念、风水理念及劳动方式的便利程度是村落选址及房屋建设的重要影响因素。

2)移民茶农:移民茶农是指乡镇、县级企业、个人企业开发基地种植,从普洱市境内、昭通地区贫困县移民农民从事茶叶种植,无个人土地,主要以企业土地为主要的茶叶生产基地,种植方式单一。移民人数众多、集中安置、穿插于传统村落中。可分为本市移民和外市移民。

移民茶农的分布已形成了以企业为单位划分的大空间聚落,以劳作半径划分的村、寨小空间村落,分布于他们各自所管辖的茶园中间。

3)本市移民茶农:本市移民分布较为集中,近郊区分布于乡镇、县级企业,主要来自周边的景东县、镇远县、墨江县及宁洱县等地,此时属茶产业规模种植的初期阶段主要安置于思茅城区周边。到中期1998年开始私人企业的发展,随乡镇企业发展模式发展,通过移民创造劳动力。此时移民主要安置在远郊位置,成片集中于倚像镇,如大寨村委会大黑山片区、营盘山、干海子及大寨村委会龙潭片区的移民。本市移民是整个茶区内为数最多的茶农,占据着茶产业种植人数的70%,是茶产业发展的主要劳动力。

4)外市移民茶农:外市移民茶农主要是从昭通市大观县、巧家县及永善县地区移民而来,现今主要分布于远郊茶区如倚像镇柏木河、大地山及大寨村委会龙潭片区的位置。

村落的分布以劳作半径划分,几户为一小队,安置于较为平坦的地块内,位于半山腰或者是山顶平坦位置,周边为茶园。以茶厂为单位,按小队形式划分,位于茶园中间,仅以种茶为主要的劳作模式。另外移民村落的建设保留着原有的特点,如外市移民主要是昭通苗族据多、民族传统文化特色并未随环境的改变而改变如村庄建设、及民族文化等。

2 思茅区生产聚落特征总结

2.1 聚落大聚集、小分散 思茅区普洱茶种植聚落具有了两大片区,多组团,数小队的空间特征,聚落依据茶叶基地分散,形成了大聚集、小分散的空间结构。

2.2 聚落分布广、规模小 生产聚落依据茶基地分布而分布,茶基地的不断扩展使得不同类型的生产聚落出现,分布在不同的区域,各小村落沿茶而居,聚落空间结构比较分散,出现了“点多、面广”的状态。

2.3 聚落依茶而建、缘茶而生 茶是作为茶生产聚落生存的前提,企业发展,移民发展需茶产业的支撑,生产聚落的出现因茶产业的发展而形成,茶农的发展依据茶园的形成而发展。

2.4 聚落类型多样 生产聚落因茶而生,然而不同的产业背景产生了远郊、近郊、企业、个人、本地、移民等的不同聚落类型,以共同的利益维护着聚落的形成和发展。

2.5 聚落产生的时间性 生产聚落的形成、发展具有时间性,在计划经济背景下,以政策引导生产聚落产生;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以经济发展优先为驱动使生产聚落不断发展,先近后远茶区发展、聚落形成。

2.6 聚落职能性的不同 国家政策的输入性制度形成了移民聚落的社会组织方式;而本地茶农聚落发展时间长,劳作模式多样,以自发的方式组织生产。不同的茶农以各自不同的社会组织维护茶聚落的形成和发展。

3 思茅区生产聚落现状成因分析

生产聚落的发展是一个多因素作用的过程,就现状来研究生产聚落形成、发展的因素。

3.1 自然地理因素 从思茅区茶叶种植特性来看,茶叶种植离不开土地资源、生物资源、气候资源等,是茶叶种植的基本条件。另外茶叶多种植于山坡及半山坡地区,思茅地区具有山多地少的特点,其茶园分布面积大,劳动出行以步行为主,限于劳动半径,生产聚落的分布广泛;另外茶叶一年三季可采摘且以手工采摘为主,此外种植期间还需除草、施肥,因此整个过程需大量的劳动力,所以生产聚落规模小。

3.2 茶产业发展特性 早期普洱茶的发展为思茅区后期茶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各级政府对茶产业的依赖,并对茶基地的控制和引导,在宏观上决定了生产聚落发展的大方向。其次茶产业的种植需大量土地及劳动力,在早期发展不成熟的条件下,当地政府通过移民及发动企业的方式开垦荒地种植茶叶使得各聚落小分散。

3.3 土地政策 传统的聚落规模、人口有可支配发展的耕地、林地资源作为支撑,产业模式、种植结构多样。而外来移民聚落的形成更多只是依赖少量的林地资源,种植基地破碎、适合聚落发展的空间面积较小,需满足一定的劳作半径,因此聚落分散,与茶地资源趋同分布。

3.4 市场 茶叶市场氛围的形成是生产聚落发展的基本条件,从早期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后期市场经济的转型再到普洱茶产业链的规模化生产,产业结构的调整等促就了思茅区茶区域生产聚落的空间结构。

4 对策与建议

生产聚落的形成、发展影响着聚落形态的发展,据此对此后产业的发展提出相关的对策,期望在以后的产业规划中能作为部分参考建议。

4.1 以茶为关联,生产聚落共同发展

4.1.1 茶区聚落经济发展:茶企业的发展促使散户个体发展,其聚落经济的发展已不仅仅限于传统的发展模式,茶的经济效益带动了城市、乡村的发展。

4.1.2 茶区聚落空间发展:生产聚落的形成、发展因茶而生,缘茶而建。早期生产聚落政策性的输入法中,到后期市场经济的自主选择,已使得茶生产聚落有点到面的发展。

4.1.3 茶区聚落物质环境发展:共同的经济利益,促使不同的人群聚集于此,因茶而起,依茶而存;生产聚落发展壮大促使思茅区茶区环境形成,为同类型产业发展凸显优势。

4.2 生产聚落发展战略

4.2.1 经济发展趋向多元化 大部分生产聚落是计划经济下强调资源配置与生产力布局的地域分工所得,忽视了资源产地经济结构的完善,使茶移民村经济结构缺乏足够弹性,难应对市场风险的冲击。在市场经济下,产业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在保持原有产业优势的基础上,积极推动多元化经济发展,增强生产聚落的综合经济功能,是成为生产聚落可持续发展的选择。

4.2.2 完善生产聚落基础设施 系统规划茶区的基础设施,加强茶区的公共服务设施发展,尤其道路交通的建设。另外加强茶产业发展的配套设施建设,如茶叶交易市场、物流集散中心等利于市场拓展的发展条件,促使茶产业向资源密集型发展,凸显产业优势。

5 结论

通过对思茅区普洱茶生产聚落的形态分析,在农业原料发展的基础上,茶聚落沿茶园而建。因茶的关系可划分为不同类型聚落,政策发展、茶的种植、生产方式等的不同影响着聚落的形态。笔者建议在今后的产业规划及同类型产业发展中,对相关聚落空间的布局应作出有前瞻性的规划。

参考文献:

[1]王湘琪.普洱茶产业链发展探讨[J].宁夏农林科技,2011,(4):6-12.

篇3

关键词:古楼乡 竹产业 生态经济 典型案例

古楼乡位于浦城县西部,位于东经118°28′—118°36′,北纬27°56′—28°05′,西邻武夷山市,北接江西省广丰县,东西宽16公里,南北长24公里,面积208.38平方公里,共辖12个行政村,总人口11212人。乡镇中心所在为古楼村,距县城55公里。古楼乡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温暖湿润,气候宜人,年均气温17.4℃。最近十年,年降雨量1776.4毫米。古楼乡林木资源丰富,植被类型为亚热带绿阔叶林区,植被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为98.8%。

毛竹是古楼乡一项最重要的资源,素有“竹山林海”之美誉,林地总面积27.6万亩,其中毛竹林面积9.9万亩,位居全县第一,占古楼乡林地总面积的35%,人均拥有毛竹山8.25亩,年可供商品竹110—150万根,竹业已成为全乡农村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

在古楼的历史上,毛竹就是该乡主要副业。据县志记载,古楼乡的林副产品远近闻名的就有乌桕,松脂、竹笋,笋干,生漆等,其中白笋干深得客商的喜爱,竹凉席,竹农用工具,手工产品远销省内外。古楼乡洋溪村至今还保存一家在元代已相当发达的竹帘皮生产,这个产品是用细细的竹丝经过复杂的工艺制作而成,是传统的造纸生产必备的工具,也是传统造纸业的核心技术之一。解放后,毛竹的现代产业从无到有地发展起来,兴办的各类社办企业几乎都是竹木加工厂,生产的产品有农具,生活用具,远销省内外,其产品得到消费者普遍欢迎。改革开放后,古楼乡的竹业得到极大的发展,特别是以毛竹为原料的竹加工企业蓬勃发展,基本上形成古楼村、石村、坑口三个村为主的三大毛竹企业基地,其产品有竹帘席,竹筷子,竹麻将,竹椅子,竹地板等,远销国内外。

一、竹产业发展对生态经济建设的作用

进入21世纪,古楼乡的毛竹产业得到迅速发展,已经呈现出一定的规模。并且与生态环境的建设连在一起,显示出生态效益。

(一)竹林面积迅速扩展为生态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

古楼乡竹林面积和蓄积量均为全县首位,这与全乡人们大力培育有关。2011年全乡竹业总产值就达到9850万元;全年产商品竹220万根,亩产竹量平均达180根以上;平均亩产冬春笋200多斤,竹山亩产值达到1000元,竹山人均收入占乡人均收入的70%,竹山经营实现人均增收1000多元,占乡人均收入增长值的65.2%。竹业成为古楼乡人民的主业,即保护了资源又促进了经济的发展。(见图)(二)经营管理水平的改善为生态经济发展注入活力

自森林资源实行责任制以来,竹林资源的发展,受到了政府和种植户的重视。2005年以来,该乡建立了毛竹丰产高效滴灌示范基地1250亩,科特派示范片3片,科技示范户10户,毛竹科技示范基地3000亩,建设竹山滴灌水池17个,蓄水量237立方米,铺设了滴灌管网,已通过南平市林业局的验收。近几年实施的测土配方施肥不仅深受竹农的欢迎,而且科技人员的定向指导有效改变毛竹大、小年的现象,使竹业开始显示生态效益。

(三)竹林种植结构的优化为生态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目前该乡已普遍改变了过去大量本地竹的现象,在市场需求及经济效益的推动下,各村在大力开发本地优势竹种的同时,也积极与其他县市进行联系,引进优良竹种。在品种选择上,不仅仅依赖于毛竹,也在积极开发龙竹、麻竹、苦竹等经济效益较好的竹种,逐步走向竹子用材林和笋竹两用林并举的发展道路,这样,使竹种结构得到初步改善。再者,科技养竹、护竹、基地建设已取得了重要的进展,2007年冬至2010年春全乡共留养新竹195万株,占任务数100万株的195%,竹林分布结构日益科学化,为生态经济的形成提供了基础条件。

(四)企业发展规模的优化为生态经济发展提供了后劲

古楼乡竹加工企业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并且从最初的基本运用手工和半手工操作逐步向专业化、规模化方向转变。该乡借用、引用的新技术的开发进一步拓宽了竹加工利用的广度和深度,经过加工的竹资源已广泛应用到建筑、造纸、家具、化工等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虽然古楼乡的竹资源在各个行业的利用规模还较小,但随着科技进步和人们对竹资源认识的逐步加深,竹业会显示出较强的发展潜力。古楼乡现有竹业企业18家,呈现出三分天下有其二的产业局面,产值在千万元以上的龙头企业有两家,如浦城梦笔竹业有限公司,2010年企业总产值1500万元,共带动基地建设4000亩,农户160户,安置农村劳动力280人,产品有竹篮,竹玩具,竹家具等工艺品,产品销往香港、澳门等地。浦城县古楼竹制品有限公司是以生产竹筷,竹帘席为主要产品的毛竹加工企业,2011年总产值达1200万元,带动基地3000多亩,带动农户130户,安置农村劳动力230余人,极大地促进当地农户的收入水平。产值上百万的企业有鑫源竹器厂,宏恩竹制品有限公司等三家毛竹加工厂。基本形成以龙头企业为领头,以小型企业跟进的毛竹产业格局,带动了毛竹基地的发展和当地农民的致富,为生态经济的形成提供了强大的后劲。

(五)树立科技兴农观念,为生态经济发展提供动力

古楼乡还加大竹制品企业的员工进行培训,依托县劳动力转移培训中心,乡劳动保障所牵头,有计划、有目的对全乡的竹木企业的管理人员和员工进行培训,截止2011年底,共培训6期589人次,大大提高了竹业从业人员的素质。发放养竹,护竹、育竹方面的科技材料近2000余份,还多次聘请省农科院和农林大学的专家到该乡指导,讲座。同时,乡农科站定时派员蹲点竹林农户,进行技术指导和疑难解答。实践表明,毛竹产业的开发与发展与古楼乡的经济发展,生态环境的改善,农民收入的提高大体同步。也就是说,在农民收入大幅提升的同时,其环境也获得了“天然氧吧”的美誉。见下图:

二、以竹产业为基础的农村生态经济发展措施

(一)加强科技和基础设施建设

生态经济是科技的经济。竹产业的发展必须立足于竹产业的实际和产业发展的基础,大力推广科技。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完善和建设竹山道路。做好示范基地建设,将新技术在示范基地内率先进行推广和示范,例如,通过大龙坪竹业基地的建设,改善了生产环境和基础设施,使外地客商能够方便地到达毛竹产地,便利了竹产品的流通。

(二)完善的激励机制

实行以奖代补、重奖科技示范户和奖励积极参与技术推广的技术人员等手段,建立激励机制,在当地树立技术出效益、技术致富等新观念。三年来,用于奖励的资金10万元,极大地促进农民参与科技养竹的积极性。

(三)技术推广人员与农户良性互动

古楼乡构建了自下而上的推广新机制。采用多种方法和途径,积极与林农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并针对林农的困难和建议,专家和技术人员都予以必要的解答或协同有关部门解决。目前,已经有不少示范户和专业户与专家技术人员保持着密切的联系。甚至有的示范户还针对某一方面的具体做法能提出自己的见解和意见,与专家进行探讨。

(四)以人为本的技术推广机制

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建立以竹农和经营者为主体,技术人员和农户共同参与的推广机制。针对包村干部和技术人员,主要采取技术研讨、技术培训的方式,传播治理和竹林经营新技术,促使乡干部和林业技术人员对竹材高效经营的技术有所了解,更好地指导农村工作;对于经营者,采用试验示范基地建设、技术座谈、现场指导和技术资料分发等形式,建立技术流动体系,传播经营新技术。通过多层次多角度的培训,以及示范户示范作用及农户间的人际传播,使竹林高效经营技术在全村的普及率达到90%。

(五)抓好市场建设和培育

古楼乡党委、政府认识到市场培育对竹产业发展的重要性,积极鼓励农户经营和外销鲜笋,抓好市场建设和市场信息完善,责成有关部门派出经济专业人员专门出外走市场,摸行情,为乡竹业协会提供市场信息,并带动了不少“经营专业户”参与其中。目前,古楼乡有外销经营户19户,市场经营户26户。

(六)完善的社会化服务体系

古楼乡对竹林产业发展实现第二产业、第三产联动,实现产、加、销一体化,并成立了古楼乡竹产业协会等社会化服务机构,为农户提供了产、供、销一条龙的服务,形成上联市场,下联农户的服务社团。以福建省竹笋无公害生产技术地方标准为依据,建立监督机制和体系,开展了以竹笋病虫害为重点的综合治理与调控服务。2011年以来为了有效控制竹林病虫危害,协会还委托专业技术机构进行了病虫害综合防治,实行有偿服务,起到防治效果好,单位成本低,快捷有效的效果,深受竹农和加工企业的欢迎。

三、存在的问题

古楼乡竹林经营虽有较大的发展,但总体水平还不高,制约发展的主要问题有:一是笋竹加工企业的规模较小,设备、技术比较落后,全乡竹加工企业年产值100万元以下企业占了多数。绝大多数的企业还是以加工半成品为主,产品附加值低,带动能力有限。二是竹林经营还处在传统的粗放管理阶段向现代企业过渡的阶段,还有部分的竹农认识上存在重索取、投入少的问题;三是竹山基础设施总体上薄弱,交通不便的问题还未全部解决;四是种竹的适用技术宣传与普及缺乏强有力的手段和必要的措施,许多地方还存在“大年劈草便于挖笋、小年砍竹又不抚育”的现象。严重地影响了生态经济的发展。这些问题在浦城县有一定的代表性,要引起高度得视。

篇4

[关键词] 新农村 五山模式 生态农业 茶业产业化

一、发展生态农业的重要意义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长远目标,并高度概括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村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5项内容。这20字方针内容丰富,重点突出,使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和布局更加全面。然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目前我国整体经济发展建设面临着几乎相同的问题,即人口多、资源短缺、生态破坏、环境污染、投入高、产出效率相对偏低等。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推进,我国农业生态环境的破坏仍在继续,甚至有愈演愈烈之势,成为影响农村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发展现代农业,必须解决农业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问题,如果农业生态环境得不到很好的保护,存在的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那么我们发展现代农业的初衷将无法实现。如何解决农业生态问题已成为一件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在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一新的历史背景下,重新挖掘和梳理生态理念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二、基于“五山模式”的生态农业

谷城县五山镇地处武当山南麓,五山镇素有“湖北名茶之乡”和“山水园林小城镇”的美誉,2005年五山镇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国文明镇”称号。那么五山镇凭借着什么在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建设的大潮中脱颖而出呢?笔者在以往的研究中将其归纳为以下五点,即科学规划布局、完善村镇配套设施、净化农村环境、壮大支柱产业和增强农民的文化素质。此后,笔者又进一步对五山镇的生态农业进行了跟踪考察,旨在透析新农村发展之道。

五山镇的生态农业发展主要体现在其支柱产业――茶叶的产业化发展上。近些年来,五山镇以生产茶叶为龙头,不断把茶叶产业做大做强,小小茶叶带来了茶叶产业化道路,也撑起了五山山区经济的半壁河山。在全镇,茶叶产业收入占财政收入的70%,占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额的80%,农村集体经济纯收入的90%均来自于茶叶产业。五山镇生产的“五山玉皇剑”茶,自1995年以来屡获国家级、省级金奖,1999年和2001年两度在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上被评为“中国名牌产品”,2001年五山玉皇剑茶业有限责任公司被湖北省旅游局定为“全省旅游商品定点生产企业”、“省重点龙头企业”等称号。如今五山镇茶园面积3万亩,年产茶叶300万斤,产值5000万元。五山镇已成为“湖北茶叶第一大镇”。

(一)以茶叶产业为依托发展生态型经济

五山镇坚持走“经济生态化,生态经济化”的特色产业之路,五山镇地处鄂西北,种茶有得天独厚的地理和气候条件。由此,五山镇委、镇政府提出,以茶叶产业为主导,夯实物质文明建设基础。

1.调整产业结构,加强设施建设

五山镇大力调整产业结构,根据自然条件、市场需求,因地制宜,以市场为导向调整种植品种。按照“统一规划,连片开发,建大基地”的建设思路,五山镇茶园由1990年的3500亩发展到2006年的3万亩。五山镇采取集中组织劳力开挖、开发高质量基地、建高标准茶场等措施建基地,发展新茶园1.5万亩,构筑了茶叶产业新优势,实现了新跨越。

无农不稳,无工不富。从上世纪90年代末起,五山人外引内联,兴办了茶叶包装厂、精加工厂、袋泡保健茶厂、茶叶交易大市场,不断加粗、延长茶叶产业链条。五山镇先后投资500余万元兴建了民营工业园区,目前已引进10余家民营企业投资2000多万元办厂,年实现利税1900万元。宽松的发展环境激活了群众经商的热情,全镇兴起300多个体工商户,年销售收入达2100万元。这些又进一步促进了五山镇茶叶产业的发展。

2.壮大投资规模,靠科技提高品质

五山镇在争取到省里和国家投入资金的同时,茶农们还自己发展股份制,共吸引入股资金5000多万元。同时,他们以优惠条件吸引外地资金,几年来,温州等地有经济实力的投资商在五山投入资金300多万元,兴建了年产100多万套的茶叶包装厂,新颖别致的包装又大大增加了茶叶的附加值。当地政府还采取了多项措施避免采茶工的短缺。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五山镇坚持年年对茶叶生产、茶园管理、茶叶制作等多个环节进行技术培训,采取专家授课,送农民到大专院校深造等措施,成立茶叶科研所,让科技指导生产是五山镇的又一举措。几年来,全镇共培训出1000多名茶叶技术人才,并分别从浙江、福建引进特早高产优质茶“龙井43号”、“乌扣早”、“大白毫”等新品种,发展有机茶,引进扦插繁育、无性繁殖种植新技术,使原有劣质低产茶园得到改造。

3.依托茶叶产业,发展生态旅游

依托茶叶产业的生态旅游业也为乡村的经济画下了浓黑重彩的一笔。

五山镇依托800亩茶园,投资80余万元,修建了集制茶、品茶、茶艺表演、食宿、娱乐于一体的天艺茶庄,年接待游客近万人次。五山镇以生态茶园为面,以天艺茶庄、百日山景、堰河奇观为点,以通组水泥路为线,围绕特色建筑、民风民俗、山光水色和“农家乐”开展的生态旅游已初见成效。

伴随着茶叶经济的兴旺,镇上涌现出一大批茶叶经营点和茶叶配套企业,构筑了五山镇建设的基本框架。而“玉皇剑”茶及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又赋予小城镇文明创建特有的茶乡神韵。

(二)名牌战略――五山镇开发玉皇剑速溶绿茶项目

茶叶竞争力的核心是品牌,而品牌竞争的实质是名优茶。找准这一市场导向后,五山镇加大了名优茶的生产力度。从茶树栽培管护、茶青采摘、加工制作、后期包装等实施全程“精耕细作”。在茶叶产业化建设中,五山镇县充分认识到,要想使茶叶成为永久性产业,必须建立生产与市场对接通道。为此,他们以五山镇为依托,建起茶叶批发市场;以紫金镇为销售窗口,建起茶叶销售一条街。五山镇茶叶产业由此形成了“公司+基地+茶场+农户”紧密型链条。五山镇玉皇剑速溶绿茶项目也应运而生。

1.项目背景

“五山玉皇剑”茶远销到北京、广东、河南、陕西等二十多个省市,国外新加坡、美国、加拿大、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为加粗延长茶叶产业化链条,适应国内外市的需求,五山镇根据自身实际,开发五山玉皇剑速溶绿茶项目。

2.项目建设有利条件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及生活节奏的加快,茶的饮用方式出现了多样化,各种包装的茶饮料应运而生。五山镇提出开发五山玉皇剑速溶绿茶项目的有利条件是:一是环境优越。五山镇远离城市和工业区,空气净化,无污染,山清水秀,自然环境优美。1999年2001年连续两年捧回湖北省城镇建设管理“楚天杯”,并被评为“全国小城镇建设先进单位”,2002年又被命名为“全国文明乡镇”。二是有过硬的种植、生产、加工技术和高素质技术管理人员。现有100多名专业技术人员和十名高级农艺师作技术指导,并与华中农业大学建立了长期的技术培训、辅导等业务联系,2001年“华中农业大学茶学专业教学实验基地”落户五山。三是茶叶质量过硬。“五山玉皇剑”茶1999年在国家质检中心检测达到“国际先进水平”,2002年被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有机茶研究与发展中心授予“有机茶加工证书”、“有机茶原料生产证书”。四是交通便利。公路、铁路四通八达,电话电信设备完善,运输通讯十分方便。五是有充足的茶叶来源。五山镇现有茶园3万亩,年产鲜茶2000万斤,日产鲜叶6万斤,年生产茶300万斤。

三、“五山模式”对生态农业建设的启发

五山镇成功的关键更在于,以茶业产业带动生态农业的发展,进而为新农村的经济发展带来了长效且持续的机制。从“五山模式”的发展,我们总结出,要发展生态农业,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是完善政策,建立政策保障体系。发展生态经济,要坚持政府引导和市场机制相结合,完善政策保障体系。各级政府要建立激励机制,维护协调,切实做好组织、引导、服务和推动工作。加强同各部门协作配合的同时,加大推进技术创新。二是优化产业结构,建立产业支撑体系。发展生态经济是经济再生产过程与自然再生产过程的有机交织。只有产业内部和彼此之间的结构得到优化,建立与发展与生态经济模式相适应的产业支撑体系,才能保证生态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协调发展。三是加快技术进步,建立技术支撑体系。发展生态经济,涉及环节多,技术要求较高,必须改变现有生产方式,实现从注重数量和规模的粗放式外延发展,向数质并举的集约型发展转变。各级有关部门要以提升生态经济各配套产业的科技水平、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提高农民科技素质为重点,以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为核心,统筹科技资源、整合力量、优化结构,转变机制,搭建布局合理、效能统一、精干高效的新平台,用于科技创新、技术推广、农民培训教育新的平台,全面提升引进、创新应用科技能力和转化效力,全面推进科技进步,用科技支撑生态经济的持续稳步发展。四是大力扶持发展龙头企业,带动生态经济全面发展。龙头企业内联千家万户,外联国内外市场,是拉动生产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载体。大力扶持发展龙头企业,加快产业化经营进程,是我国当前乃至更长时期重点解决千家万户小生产与千变万化大市场接轨这一问题,提升综合效益。要积极引导鼓励龙头企业在农村建立配套产业规模化生产基地,并以参股、租赁的办法向基地投入资本,使企业与农户建立起相互融合、互为支撑、分担风险、共享收益的和谐经营机制,形成龙头带基地,基地促龙头,各个环节相互促进的一体化经营,培育发展一批规模效益好、市场覆盖面广、带动能力强的发展生态经济的龙头企业群,切实解决好农户发展生产中产销脱节等问题,促进生态经济的稳步发展。

参考文献:

[1]五山镇2007年政府工作报告.

[2]王如松,蒋菊生.从生态农业到生态产业――论中国农业的生态转型[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01,(05).

篇5

党的十七大把“建设生态文明”写进报告,表明我国更加重视生态环境保护、走绿色发展道路的决心。省委石宗源书记多次强调,青山绿水是贵州可持续发展的优势所在、潜力所在,是我省最突出的竞争优势之一。省长林树森同样指出,我省只有不断巩固和增强生态优势,努力赶上生态文明建设这班车。因此,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的根本途径。

近年来,湄潭县立足自身实际,在发展中始终坚持“抓三基(基础教育、基层组织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兴产业;抓城建,促旅游”的方针,相继出台了加快公路、教育、畜牧业、茶叶、村级管理体制改革等等一系列重大决定,通过抓基础教育,提高民众综合素质,提供人才保障;通过抓基层组织建设,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通过抓基础设施建设,打牢发展的硬件基础。紧紧围绕"稳定烤烟产业,突破茶叶、畜牧产业,做大做强茅贡米业"的农业产业发展思路,抓住重点,调整布局,围绕生态,做大产业,致富百姓,为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进程和构建和谐湄潭而不断的探索着、实践着。

生态是立县之本

当前,用透支环境资源的方式来发展经济,出现了不少“要了金山银山,毁了绿水青山”的怪事。实践证明,片面强调GDP增长会助长盲目消耗资源、破坏环境,造成社会失衡,反过来又使GDP的增长难以为继。所以,以牺牲能源消耗、环境资源为代价,换取某种经济增长,带来的只是一时的经济数字的增高,留下的却是长远的危害和隐患。我们只有把经济发展与环境、资源保护以及人的全面发展结合起来,才能对生产要素产生最科学的集聚效应,并营造出源源不断的发展后劲。生态文明是工业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当前,靠高污染、高能耗工业拉动经济付出的环境代价越来越大,发展的空间已越来越小,许多发达地方已转向治理环境。与之相比,湄潭良好的生态环境反而成为后发优势,发展绝不能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步发达地方“先污染、后治理”的后尘,必须守住这方“净土”,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生态才是湄潭的立县之本。明晰了这样的思路,县委、政府紧紧围绕建设名副其实的“山水田园城市、中国西部茶乡”,切实加大生态环境保护的力度,大力实施退耕还林、封山育林等政策,并配套严管重罚等行政手段,思想接力、行动接力,一届接着一届干,经过不懈的努力,目前,全县森林覆盖率已达52.6%,被命名为“国家级生态建设示范区”。同时,关、停了小煤窑,取缔了污染企业,建起了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填埋场,治理了河流污染,还老百姓以青山绿水、蓝天白云,空气质量常年保持优良以上,创造了舒适的宜居环境,孕育了强劲的后发优势。

特色是兴县之基

湄潭位于茶树原生地的中心地带,是贵州最大的茶叶生产基地县,素有“中国西部茶乡”之称。发展茶产业,在湄潭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和条件:

第一、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地理条件。全县海拔在800-1000米,属山地丘陵地区、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是绿茶栽种最适宜的地区之一,特别是大量土壤中富含锌硒,更是为发展优质绿茶提供了先决条件。第二、有雄厚的科研和人才优势。贵州省唯一的茶叶科学研究所设在湄潭;贵州省国营茶场在湄潭,中国近代茶叶界有名的“三大茶人”中,就有刘淦芝和李联标曾先后任过贵州省湄潭国营茶场场长。这些无疑为湄潭茶产业的发展在科技、种植和生产技术上产生着深远的影响。第三、有强大的群众基础和品牌优势。湄潭具有悠久的种茶习惯,随着产业基地面积的不断扩大和比较效益的日益显现,茶产业给老百姓带来的经济实惠越来越明显,农民的种茶积极性空前高涨,茶园面积从2001年不足3万亩稳步发展到如今的16.5万亩。加之湄潭生产的绿茶氨基酸含量在3-5%、水沁出物含量在45%以上,而且经久耐泡、观赏性强、清香馥郁、回味悠长,以“湄潭翠芽”为主打产品的名优茶先后16次获得国家级名茶评比金奖。第四、符合生态立县和增收致富的要求。茶树是绿色植物,扩大茶叶种植,能使我县的生态、人文、经济资源达到最佳结合,旅游资源更加丰富,人文底蕴更加深厚,生态环境更加优美。茶叶带来的经济效益非常明显,从近两年的单价和产量来衡量,每亩投产茶园仅茶青销售的纯收入一般都在3000元以上,同时一亩茶园就可以解决一个劳动力的就业。这些都为湄潭茶产业的发展和龙头企业的壮大筑牢了坚实的基础。因此,集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为一体的茶叶,就是湄潭最大的特色,可谓“优势在茶,特色在茶”,做大茶叶特色产业是湄潭经济社会发展历史和现实的必然选择。

1987年书记在湄潭考察时指出:“湄潭县发展商品经济有一定基础,‘烤烟加油菜,人均一百块’。在那里,茶叶生产的发展不够理想,还有可种茶的大片荒山没有种上茶,或者虽种了茶,但生产水平不高。”同志的鞭策与鼓励,为湄潭茶叶特色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湄潭县委、政府紧紧扭住茶产业不放松,采取非均衡推进,重点突破,稳扎稳打,实现了从产茶大县向茶产业强县的迈进。一是做大基地规模。充分利用退耕还林政策,解放思想,按照市委、市政府“退出一个产业”的思路,成功实施退耕还茶3万余亩。同时,以财政补贴的形式鼓励企业和农户新辟茶园10.5万亩;二是基础设施先行。按照“路兴产业、产业兴路”的思路,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刺激产业形成。建成了8个茶青专业交易市场,累计投入资金近亿元,新修和硬化茶区产业公路500余公里,连接了基地、市场和干线公路,茶农采摘的鲜青都能在半个小时内进入市场交易。三是龙头企业带动。龙头企业内联千家万户,外联市场,是农民与市场的桥梁和纽带。始终坚持扶持龙头就是扶持农民的思想观念,制定出台了若干优惠政策,支持老企业技改升级,鼓励新建涉茶加工厂,积极帮助企业申报国家、省、市级龙头企业,鼓励企业通过质量认证。全县已有初具规模的茶叶加工企业23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1家,市级龙头企业1家,县级龙头企业4家,目前还有3家企业正在申报市级龙头,4家企业正在申报县级龙头,23家茶叶企业全部通过QS认证。农民-基地-合作社-企业-市场的链接,使湄潭茶产业呈现出勃勃生机,2007年全县茶叶总产量达5285吨,产值突破2亿元,实现综合产值4亿余元。仅此一项,农民人均就增收150元以上,“绿了千千岭,致富万万家”、“绿水青山,金山银山”的优势日益显现。

产业是强县之路

篇6

关键词 茶产业;存在问题;对策;培育;农业主导产业;贵州纳雍

中图分类号 S57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09-0323-02

20世纪末纳雍县以烤烟产业、煤电产业为支柱产业,有力地促进了县域经济迅速发展。但随着市场的变化,烟草产业正从成熟走向衰退,由于煤炭资源深度开采和火电建设,地表下陷、水源枯竭、环境污染等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凸现,严重影响和制约纳雍县农村经济发展。如何选准和培育纳雍县农业主导产业,成为当地党委和政府的一大难题。笔者在工作中通过收集大量资料,运用比较优势理论和规模经济理论分析,对茶产业在纳雍县的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进行阐述。

1 主导产业选择的理论依据

1.1 主导产业选择的基本理论

主导产业,就是在区域经济中起主导作用的产业,它是指那些产值占有一定比重,采用了先进技术,增长率高,产业关联度强,对其他产业和整个区域经济发展有较强带动作用的产业。主导产业选择有2个基本理论:一是比较优势理论,二是规模经济理论。

1.2 主导产业的基本特征

一是主要产品要成为出口主导产品。主导产业的产品不仅供区域内消费,而且主要成为区际产品,这说明主导产业在区域分工中的地位和竞争力。二是主导产业具有良好的市场发展前景,符合产业结构调整的发展方向。三是生产率增长较快,具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和对当地原材料的吸纳能力。四是主导产业关联度大,具有较强的关联效应。五是主导产业必须是技术创新、制度创新部门[1]。

1.3 主导产业选择的基本原则

一是资源优势原则,主导产业的选择必须具有资源优势。二是规模经济原则,这是由主导产业的特征和性质决定的。三是市场优势原则,主导产业必须具有较强的市场扩张能力和较高的市场需要。四是关联效应原则,这一原则要求主导产业必须尽可能带动地区相关产业的发展,同时,能节约能源和资源,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能对地区经济发展目标做出重大贡献。五是比较优势原则,主导产业必须尽可能使本地区的限制因素得到发挥和利用,发挥地区的比较优势。

2 纳雍县发展茶产业的必要性

2.1 发展茶产业是纳雍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纳雍要实现脱贫致富、实现小康社会目标,最繁重、最艰巨的任务在农村,核心问题是促进农民收入的迅速提高,纳雍属国家级贫困县,农民收入增长缓慢是纳雍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中最突出的问题。茶叶是世界性饮料,又是中国的第一饮品,具有较大的市场空间和较高的经济价值。而纳雍山高坡陡平地少,粮食和其他经济作物的发展受到限制,目前尚未找到比茶叶更好的能大规模发展的经济作物,同时茶叶又是一年栽植多年受益作物。发展茶产业既能增加地方财政收入,又可使农民收入稳定增长。

2.2 发展茶产业是提高纳雍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客观要求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低,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是制约纳雍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2]。茶叶作为一种经济作物,可加工性强、产业链长、关联性大,涉及一、二、三产业,发展茶产业,能有力地促进纳雍特色农业的发展,带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推进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提升农业经济效益的质量,加速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

2.3 发展茶产业是纳雍农业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

在纳雍县农业结构调整重点发展的六大产业(茶叶、蔬菜、经果、生态畜牧业、马铃薯、中药材)中,茶产业不仅是高效产业,而且还是富民产业、生态产业、文化产业和朝阳产业。茶产业集生态、经济、休闲、旅游、文化传承五大功能于一身,集中体现经济、社会和生态三大效益,符合低碳经济和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农业理念,对于深化产业结构调整、推动“三化同步”、增加农民收入、建设生态文明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3 纳雍县发展茶产业的优势与思路

3.1 纳雍具有发展茶产业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

一是自然条件优势。纳雍县属高原亚热带内陆季风气候区,具备了优质茶叶生产必需的低纬度、高海拔、寡日照、多云雾等条件。特殊的自然条件、土壤环境、气候因素、海拔高度,造就了纳雍县茶叶具有高山、生态、有机的特点。纳雍茶叶多属绿茶品系,所产茶叶汤色黄绿明亮,滋味醇香,回味甘甜,早在明清时所制的“姑箐茶”就曾作名茶上贡。二是品牌优势。纳雍县积极组织茶叶企业参加各级各类茶叶展销会、博览会等茶事活动,不断加大高山生态有机茶宣传推介力度,“姑箐”、“康苠”等一批茶叶品牌知名度逐步提升。三是土地、劳动力优势。纳雍县现有耕地面积9.56万hm2,其中宜茶面积占耕地总面积的70%以上。茶产业是一项劳动密集型产业,纳雍县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且劳动力价格相对低廉,可满足茶产业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3]。四是出台了比较优惠的扶持政策。毕节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加快高山生态生态有机茶发展的实施意见》,纳雍县委、县政府也出台了相应的优惠扶持政策,对发展茶产业在人才、技术、资金、组织管理等方面给予优惠扶持,为茶产业发展提供政策支撑。

3.2 茶产业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导向

国家“十一五”计划发展《纲要》对西部产业结构调整提出了明确的导向,要求西部发展有特色的农牧业、绿色食品、旅游、中药材及生物制药等。茶产业既是一项生态产业,又是一项低碳无公害项目,它既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又符合毕节试验区的三大主题及四大区建设内容,发展茶产业可以优化纳雍县的农业产业结构,提升农业发展水平,增加农民收入。茶产业具有较强的生命力和较好的发展前景。

3.3 纳雍县发展茶产业的思路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现有资源为依托,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产品质量为重心,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培育龙头企业为载体,大力发展无公害名优茶和高效特色品牌产品,充分发挥品牌效应,逐步发展各种类、各档次茶叶产品,实现纳雍茶产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4 纳雍县茶产业生产经营现状

4.1 高山生态有机茶园初具规模

茶园生产基地建设是茶企业的基础性依托,是保证主导产业培育和产品有效开发并实现增值的现实基础。截至2013年底,全县累计种茶面积1.32万hm2,有机茶认证面积1 200 hm2,其中投产茶园5 466.67 hm2,总产值2.88亿元。茶产业已成为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主攻方向。全县面积超过66.67 hm2以上茶园12个,面积33.33 hm2以上茶园26个。2007年被评为贵州省20个重点产茶县之一,2009―2013年连续5年被评为全国重点产茶县,2010年中国茶叶流通协会授予“中国高山生态有机茶之乡”荣誉称号。

4.2 龙头企业逐渐崛起

龙头企业是推进和带动纳雍茶产业发展和经营的主导力量,在促进茶叶产品升级和调整茶产业结构、提高茶叶市场竞争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纳雍县大力扶持茶叶龙头企业,鼓励组建茶叶农民专业合作社。全县现有注册茶叶企业62个,其中茶叶公司3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32个,4家茶叶公司获得省级“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称号,1家公司为国家级扶贫龙头企业,2家公司为省级扶贫龙头企业,1家公司为中华供销合作总社重点龙头企业。

4.3 拳头产品逐渐形成

推进茶产业发展,培育主导产业,最终落脚点要落实在茶叶产品上,必须以茶叶产品为载体,提高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目前全县注册了“姑箐”、“康苠”等茶叶商标,打造了“贵茗翠剑”、“康苠银针”等茶叶品牌,“贵茗翠剑”、“府茗香翠龙”等茶叶产品多次在国际、国内的茶叶博览会、展览会、评比会上获得大奖。全县有10家公司通过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QS认证,7家企业获质量管理体系认证(ISO9001:2000)和食品安全管理体系(HACCP)认证,产品深受消费者青睐。

5 制约纳雍县茶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5.1 茶园基础较差,效益偏低

由于受地理环境和经济条件的限制,纳雍无论老茶园还是新建茶园,园内基础设施不完善,茶园坡度大,管理粗放,茶叶产量低,效益差。

5.2 加工规模小,附加值低

近年来,虽然经过多方努力,大部分茶企业的厂房、设备及加工工艺得到了一定改善,但还不能满足茶产业发展的需要,企业总体规模偏小,产业链较短,产品附加值不高。

5.3 品牌多而杂,市场占有率低

目前全县有茶企业逾30家,品牌逾20个,由于品牌杂乱,未能形成纳雍“中国高山生态有机茶”的知名品牌和拳头产品,同时很多企业在管理、营销等方面还相对滞后,市场开拓力不足,纳雍茶叶没有真正进入消费市场,市场知名度和占有率低[4]。

5.4 市场建设滞后

纳雍县城和茶叶主产区目前尚无茶叶交易市场,北京、上海等主要销售城市无纳雍茶叶专柜、专店等销售窗口,茶叶尚未进入电子商务、电视购物等销售领域,茶叶售渠道不畅,市场建设滞后。

5.5 茶业经济链拓展延伸不够

纳雍茶产业局限于生产绿茶等产品,茶产业经济链未得到拓展延伸,尤其是在茶饮料、茶保健、茶文化等方面有待于进一步挖掘开发。

6 纳雍县茶产业发展的建议

6.1 正确定位政府功能,完善优惠扶持政策

县委、政府在制度和政策上要为茶叶发展提供优越的条件和制度环境,打造一个强有力的领导班子和技术队伍,在财政、金融、税收及土地流转等方面给予政策扶持。要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出台具体、可操作的配套政策措施。要加强对茶产业建设的跟踪和督查,对茶叶企业实行动态考核管理,优胜劣汰。

6.2 坚持走特色发展之路

一是充分利用纳雍县“低纬度、高海拔、寡日照、多云雾”的山区气候条件及微酸性的土壤条件发展茶叶生产,充分发挥纳雍茶叶特色,在高山、生态、有机三要素上做文章,做大做强茶产业。二是壮大茶叶企业集群,推进茶叶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条,提高茶叶附加值。要按照“扶优、扶大、扶强”的原则,积极引进和培育茶叶龙头企业,壮大企业集群,大力发展茶叶深加工、精加工、储藏、保鲜、运输,拉长生产链条。三是积极采用生物技术和工程化食品技术开发新资源、新产品,向绿色环保、天然保健等方向发展,挖掘发展潜力。

6.3 坚持“合作共赢”,突出“合作”开发

一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实施开放带动,借力加快发展。二是加强与浙江、福建等茶叶生产大省以及省内湄潭、都匀等优质茶叶生产市县沟通与合作,充分利用各自的资源优势、品牌优势、资金优势,实施资源互补、资金互补。共谋发展、共商出路、共享成果。三是加强与相关技术部门合作,推进茶叶生产、加工技术标准修订,加快茶叶品牌培育。

6.4 加快市场建设和培育

目前纳雍县尚无专业的茶叶产地交易市场和批发市场,在推进茶产业发展的同时,要加快推进茶青交易市场、茶叶产地交易市场和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加快建设纳雍县现代农产品物流中心项目立项建设。进一步完善茶产品销售网络,提高市场占有率。在抓好贵阳、广东、浙江、北京、上海等市场建设的同时,积极开拓国内其他一线市场,逐步向全国铺开,进而开拓国际市场。

6.5 加大广告宣传,提升产品包装

茶叶品牌的展示宣传已成为促进现代茶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茶叶广告要从深度挖掘“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等方面考虑,整合资金,重点宣传“高山生态有机”公共品牌和资源优势,通过以奖代补方式,鼓励企业在省级以上电视台或主流媒体进行宣传推介,进一步扩大茶叶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6.6 加快茶叶专业人才的引进和培养

鼓励开展科技创新,实施人才战略是我国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经济转型与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茶产业的发展同样面临科技创新和人才建设。要围绕茶园建设、市场营销、品牌打造等环节,有针对性地招聘大学生、派驻科技特派员,加强技术力量和人才队伍建设。结合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的实施,对重点产茶乡镇、特色村技术服务人员,省市级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管理人员以及广大茶农开展综合技术培训,不断提高广大茶叶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加快推进茶叶标准化生产,提高茶叶经济效益,实现茶产业可持续发展。

7 参考文献

[1] 王强.纳雍县两家茶叶公司获农业产业化经营省级重点龙头企业[J].茶世界,2011(2):12.

[2] 贵州省纳雍县茶产业发展规划[J].茶世界,2012(8):26-36.

篇7

关键词:生态茶园;现状;对策;意义

中图分类号: X17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4)-02-18-2

生态茶园是指以茶树为主要物种,遵循生态农业要求建设起来的茶园。建立生态茶园,可以提高生物圈内生命体间相互促进的能力,为茶树生长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能最大限度地提高茶树的光能利用率,促进茶叶产量和质量的提高;可以促进生态系统循环,使茶园内的物种更加丰富。具体模式是:通过“茶―林―绿肥”立体栽培,配套水利设施和科学管理的综合措施,促进茶叶优质、高产、高效和健康持续发展。

1 景谷县基本情况

景谷县位于云贵高原西南边缘,无量山脉的西侧,境内山峦叠嶂、林海茫茫、江河纵横。全县山区面积大,占全县总面积的93.6%,是典型的山区县。全县最高海拔为2920米,最低海拔为599米。景谷县境内大部分地区属南亚热带山原季风气候,少数地区属北热带气候。由于纬度较低,获得太阳光热较多,年平均气温在17℃以上,最冷月平均气温13℃,极端最高气温38.6℃(1975年5月15日),极端最低气温0.2℃(1964年1月31日);年平均降雨量达1235.4毫米,最多年降雨量1602毫米,最少年降雨量943.5毫米,年平均雨日数164.1天,年平均日照时数2065.3小时,年平均无霜期为358.1天。全县土壤类型有砖红壤、赤红壤、红壤、黄棕壤、棕壤,以赤红壤面积最大,占可利用土地面积的60.6%。景谷亚热带气候,境内气候温和、雨量充沛、热量充足、雨热同季,特别适合多种植物的生长,适宜发展热带、亚热带多种经济作物。景谷是普洱茶发源地和主产区之一,茶叶是全县广大山区群众脱贫致富的主要途径。2012年底,全县有10个乡(镇)111个村民委员会1144个村民小组种植茶叶,涉茶农户16950余户50000余人,其中专业茶农人数25800人。全县有茶园生产面积达15.8万亩,其中新植面积0.19万亩,采摘面积为10万亩,平均单产47公斤,茶叶总产量达4700吨;每公斤平均单价29元,实现工农业总产值2.8亿元,其中农业总产值1.363亿元。为改善茶园生态环境,提高茶叶品质和效益,增加茶农收入,景谷县全面实施了生态茶园建设工程,并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 生态茶园建设的必要性和意义

2.1 生态茶园建设的必要性

景谷是普洱茶发源地和主产区之一,茶叶生产历史悠久,深得海内外嗜茶者的喜爱。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纯天然、高质量、无污染的普洱茶的需求日益迫切。但是,水土流失、地力衰退、生境恶化、物种减少、灾害频繁等原因使当前景谷县茶树栽培成本加大,严重阻碍了普洱茶的可持续发展。要解决目前出现的一些突出问题,摆脱困境,重振茶业,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生产路子,发展生态茶园,开发生产名特普洱茶。因而,开展生态茶园的研究与实践,加快发展生态茶园,促进景谷县茶产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意义十分重大。今后普洱茶的竞争不是市场的竞争,而是原料的竞争,是基地的竞争。因此,抓好生态茶园建设,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确保普洱茶产业可持续发展,保持景谷普洱茶发展的旺盛生命力,建立现代普洱茶生产基地的重要举措,最终实现人居环境、自然生态、社会事业发展等高度和谐的发展目标。

2.2生态茶园建设的经济意义

茶叶产业的崛起,调整了农业产业结构,促进了经济发展,让茶农脱贫致富。但在传统茶园里,普遍存在着物种单一、病虫害防治难度大、农药和化肥污染逐年恶化等严重问题,茶叶采摘具有很强的季节性,对市场波动与自然灾害应变能力差,经济效益很低。同时山林过度开垦,带来了水土流失、生态失衡的问题。历史的经验提醒我们,在经济生产的同时,必须高度重视自然资源的再生产和永续利用,重视环境质量,保持改良,力求经济、生态、社会效益的统一。这就在客观上要求改变传统的茶园种植结构,实施生态茶园建设。生态茶园建设有以下几大优越性:

2.2.1能有效改善茶园生态环境 通过建设以茶树为主的人工复合生态茶园,在垂直结构上,形成由“乔木灌木”和“树木茶树”组成的多种不同生态位,使光能和土壤营养得到充分利用,增加了土地的有机质含量,提高了土地的蓄水、供肥能力,还能吸引益虫,减少茶树病虫害,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资源利用率。促进生态系统循环,最大限度地提高茶树的光能利用率,促进了茶叶产量和质量的提高。

2.2.2 能有效保护茶树 在高温季节,旱情较为突出,茶叶在一芽二叶盛白期抗高温强光照能力较弱,易灼伤,而这时套种的树木正好绿叶成荫,成为茶树遮避烈日的天然屏障,为茶树生长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寒冷的12月至翌年1月,茶树盖满厚厚的树木落叶,获得了自然“棉被”,提高了抗寒能力。

2.2.3 能有效增加茶园经济效益 茶园里套种其他经济树木,不占用土地,实现一地多用,经济效益显著提高。

2.3生态茶园建设的社会意义

生态茶园遵循现代立体生态农业要求,实施“茶―林―绿肥”立体复合栽培,将原来跑水、跑土、跑肥的茶园,改造为保水、保土、保肥的茶园。既护坡固土、防止水土流失,又固氮,提高土壤肥力和茶叶品质。通过生态茶园建设,进一步改善茶园生态环境,减少各种病虫害的发生和传播,为优质、高产奠定了良好的地力基础。生态茶园建设,激发了全县茶农学科学、用科学的积极性,使茶叶生产向着环保、高效、无公害化方向发展,实现保护生态、茶业升级、茶农增收“三赢”的效应,此项工作任重道远,对全县经济繁荣社会发展有着深远意义。

3 生态茶园建设对策与建议

3.1 科学规划生态茶园建设

规划是开展生态茶园建设的前提,做好科学规划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规划以提高茶叶品质和增加经济效益为目的,重点从建设绿色、有机、生态、立体、生物多样性复合式的生态茶园来考虑,抓好生物多样性、良种良法、土壤改良、病虫害防治等建设,分乡(镇)村组、茶叶生产企业和地块稳步地推进实施。

3.2 大力宣传生态茶园建设

认真把实施生态茶园建设的目的、意义、政策和技术措施广泛宣传,切实提高广大干部、茶农和茶叶生产企业的思想认识,增强积极性和主动性,正确引导群众自觉参与。采取广播、标语、专栏、发放资料、宣传培训、现场示范操作等方式,积极深入村组、深入农户、深入田间地头认真宣传,使广大茶农充分认识生态茶园建设重要性、必要性、政策措施、技术措施等,做到生态茶园建设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3.3 建设综合型生态茶园

坚持以村组、茶叶生产企业为单位,深入抓好技术服务,在抓好套种其他树种的同时,依据科学分析,创新生态茶园建设模式,大力推广应用茶叶绿色、有机生产技术,把茶园的科学施肥、科学防治病虫害、科学采摘鲜叶等要素进行统筹规划、统筹实施,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全面提高园地质量,从源头把好茶叶原料质量关。进一步加大茶园绿色、有机认证力度,打造有机生态品牌,推进全县茶产业持续稳步发展。

3.4 抓好典型示范建设

生态茶园建设点多面广,要在整体推进的基础上,突出建设一批典型的样板示范园。要重点从选好地块、重点投入、加强指导、精心实施等方面入手,努力建成典型的示范点,充分发挥“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的示范效应,从而推动生态茶园建设全面深入扎实开展。

3.5 大力发展农民茶叶专业合作社

认真贯彻落实《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积极组建种植、加工、销售等农民茶叶专业合作社,形成合作社带基地连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制定出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政策措施,从政策、资金等方面进行优惠和扶持。加强合作社的指导服务,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完善运行机制、增强内部活力和发展后劲,扩大合作社的带动能力,进一步密切产业化经营组织内部的利益联结机制,促进龙头企业或合作社与农民结成更加紧密的利益共同体,提高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以组织化带动规模化,以集约化带动产业化,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3.6 抓好生态茶园建设后期管理

生态茶园建设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程,一定要树立“建设与管理并重”的思想,使生态茶园建设工程充分经济效益。各级各部门要把生态茶园建设纳入工作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领导,制定完善后续管理机制,强化措施抓好后续管护工作,严格按照建设标准,加大技术指导,切实把后期管护工作落到实处,确保生态茶园“建成一片,成活一片,显效一片”。

4 结语

通过2010年~2013年的生态茶园建设,全县完成种植覆荫树15.5万亩,高密度留养0.58万亩,绿肥套种示范样板面积0.1万亩。目前,生态茶园建设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对经济繁荣、社会发展影响深远,茶叶品质、价格明显提高,生产成本逐步降低,有效保护生态系统,实现茶农增收和茶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菊兰.谈谈生态茶园建设[J].农业装备技术,2009,(6):21-22.

[2] 骆世明.关于构建“绿色广东”的生态学思考[J].广东经济,2007,(4):23-25.

[3] 周理飞.生态茶园标准化技术要素[J].中国茶叶,2010,(3):23.

篇8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生态、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发展的主题。西双版纳是云南最为古老的茶区。在数千年的茶叶生产历史中,西双版纳的各民族先民创造了享誉中外的“普洱茶”品牌以及辉煌灿烂的民族茶文化和普洱茶文化。而茶叶作为西双版纳最古老的传统产业之一,从古至今一直保持支柱产业的地位。在经历了原始茶业、传统茶业之后,正处于由集约化茶业向现代生态茶业转型的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目前在西双版纳州境内古茶树、古茶园分布区域达八千余公顷,主要分布在海拔1000米~2000米之间的山区、半山区及坝缘丘陵地带,现存百年以上古茶园八万多亩。在西双版纳已发现多种类型的茶树王——勐海县巴达大茶树是野生型茶树王,南糯山大茶树是栽培型茶树王……充分显示了该地区悠久的种茶历史,极为丰富的茶树品种。优越的生态环境,得天独厚的气候资源,成为有机茶、绿色食品茶、无公害茶的理想生产基地。

在今后十年或更长时间,根据全州茶园种植区域内不同地段、不同坡度、不同海拔的自然条件,以提高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为目标,选择经济价值较高、生物生态学特性不同的珍贵用材树种、特种经济林木、芳香及固氮绿肥植物,在不同区域的茶园中进行合理种植搭配与优化组合,组建多种类、多层次结构的立体复合型茶园生态系统;同时在茶园的四周、茶园空地及道路两侧种植相应的树种,组建茶园防护林带,提高茶园种植区域中植物多样性,以及改善茶园种植区域的生态环境。而在茶叶基地建设中,大力发展生态茶园,也有利于促进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除了茶园,亟待转型的还有橡胶园。橡胶是国家重要战略物资,橡胶也是西双版纳州最重要的支柱产业,它在为国家和西双版纳做出重要贡献的同时,也对本地区的环境带来了不良的影响,胶林大规模取代了天然林,特别是热带雨林,使得本地区的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影响。大量的生态破坏,使得很多热带雨林物种的生存受到威胁。土地利用方式的变化引起了地区气候的变化,橡胶园取代森林以后,加剧了水分蒸发和地表径流,从而大大减少了降雨量,增加了自然和地质灾害。另外大规模、单一、连片种植橡胶,不但容易引发病虫害的大规模发生,而大量采用化学药剂防控,也会对地区环境和生物多样性产生重大不良影响。高海拔、不合理开垦的低质胶园只能大大增加老百姓的生产成本,获得的生产效益甚微。

“环境友好型胶园”的建设能正确处理好资源保护、合理开发、生态建设与产业发展之间的关系。“环境友好型胶园”项目的实施,对坚持“生态立州,和谐发展”将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同时也能加快天然橡胶产业的提升发展。

篇9

为加快实施“443”行动计划,强力推进我市茶产业的快速发展,全面提升茶业整体竞争力,实现茶业增效、茶农增收,根据《*市茶产业发展规划》,特制定本意见。

一、加强基地建设,夯实茶业基础

1.启动茶树良种工程,加大低产茶园改造力度。以正在建设的“安徽*茶树良种繁育基地”为核心,各区县相应建立良种繁育体系,全面启动茶树良种工程。计划前3年全市新辟和改植换种3万亩无性系良种茶园,其中2005年0.6万亩,2006年1万亩,2007年1.4万亩。对3亩以上连片每亩补助200元。鼓励龙头企业和茶农合作组织以及外商,通过反租倒包、土地流转等形式,建立连片基地100亩以上,每亩再奖60元。每个区县每年要求建立3-5个良种示范基地,市里每年重点抓好5个百亩以上连片基地,通过示范带动全市建立一批成规模、高标准、高效益的良种茶园示范基地。同时,加大低产茶园改造力度,对25度以上零星茶园实行退茶还林,对低产低效茶园,通过改树、改土、改园、改管理方式的“四改”综合技术措施,提高茶园覆盖率,提高茶园亩效益。

2.加快有机茶、绿色食品茶、无公害茶基地建设和认证。充分发挥*生态资源优势,加强农业投入品监管,严格实行源头控制,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全力推进“三茶”建设和认证,3年内,全市茶园基本实现无公害认证。鼓励企业和组织申报绿色食品茶、有机茶认证。对获得有机茶、绿色食品茶认证的企业或组织,凡认证面积达到1000亩以上的,分别一次性给予1.5万元、1万元的奖励,对获得国际颁证的再增加0.5万元奖励。

3、建立一批生态茶叶示范基地。在全市范围内选择生态条件良好并获得有机、绿色认证的茶区,建立一批生态茶叶示范基地。各区县要认真抓好生态茶园基地建设,积极培育生态示范茶园,进行整体策划包装,充分体现生态资源和品质资源优势。市里每年重点扶持一批,并对外推介,以基地招商、以生态引资。

二、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加大对外招商引资

4.培育和扶持龙头企业。按照扶优扶强原则,对符合以下条件的企业:名优茶年销售额达500万元以上,出口茶年销售额达1000万元以上;获得省级以上著名商标或省级以上名牌产品;获得ISO认证、HACCP认证、有机认证、绿色食品认证其中之一;银行资信度达AA级以上;有自己的基地,每年带动茶农1000户以上的茶叶企业,市、区县给予重点扶持:⑴优先征地用地,优先进入农村产业化龙头企业,优先申请省级龙头企业。⑵优先申请产业化项目,优先申请技改项目,对重点茶叶龙头企业的技改贷款,市县(区)两级各给予50%的贷款贴息。⑶对企业当年缴纳增值税和所得税较上年增长15%以上部分,由同级财政按其缴纳增值税和所得税地方留成部分的50%奖励给企业,用于企业扩大再生产。⑷评选年度“*市十大突出贡献茶叶企业”,由市政府颁发奖牌和证书(评选办法另行制定)。

5.积极推进茶叶企业清洁化改造。按照“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要求,对全市茶叶加工企业分阶段、分步骤全面整改,根据国家质检总局出台的茶叶QS认证要求,积极实施《茶食品生产许可证制度》,推广成套名优茶机械,推广清洁化能源、机械,改善加工环境,每年在全市建立一批新型清洁化生产示范厂,对达到标准并验收合格的企业,政府采取以奖代补方式进行奖励并予授牌。

6.加快园区建设。进一步扩大休宁出口茶加工园区规模,加快*中国茶博园的建设步伐。各区县要结合各自特色,建立绿色食品茶加工园区,*毛峰加工展示园区,旅游茶文化园区。制定优惠政策,对进入园区企业实行代办制、绿卡制,开展一站式的全程服务,引导企业向园区集中,形成聚集效应,为茶产业提供更好的发展平台。

7.强力推进招商引资,提高产业的科技含量。将茶产业作为*市招商引资重点,市区县集中力量高质量编制一批茶产业项目,建立茶叶招商项目库。制定优惠政策,创造良好投资环境,吸引民间资本、工商资本和外资投入茶产业。鼓励龙头企业和外商租赁,承包开发生态茶叶基地。鼓励本地龙头企业与国内外知名企业嫁接联营,充分利用本地资源优势和外来企业的资金、品牌、网络优势,做大做强*茶产业。要优先支持投资茶叶深加工的企业,提高茶叶产品科技含量,开发超微茶粉、茶饮料、茶多酚、茶食品等多元化茶叶产品,改变我市茶叶产品单一、科技含量低的现状,提高茶业综合经济效益。

三、打造名茶精品,实施品牌战略

8.实施名茶精品工程。启动*毛峰、太平猴魁、老竹大方、新安源银毫、祁门红茶、*绿牡丹系列造型茶等具有一定知名度和市场份额的精品名茶打造工程。完善工艺,推广机制,统一规格,提升品质。进一步提高高档精品名茶比重,开发高端化产品,逐步实现名优茶生产的标准化、规模化、机械化、清洁化。市里每年组织“精品名茶”评比表彰,对获奖产品在电视、报纸等媒体及展销会上宣传推介。对获得省著名商标、省名牌产品,由政府奖励2万元;获得国家驰名商标、中国名牌产品奖励10万元。

9.加快*茶叶标准的制定和推广实施。组织专家制定和完善现有各类茶叶标准和生产加工技术规程。加强标准的宣传和推广实施,统一印制“*茶叶标准”手册,举办培训班,制作茶叶标准化生产光碟,指导茶农和企业按标准生产加工,各地要抓点示范,逐步推广,在全市范围内建立一批茶叶标准示范基地和示范茶厂,市里统一挂牌。

10.建立品牌管理制度。充分发挥茶产品地理标志保护和*毛峰茶原产地域产品保护的作用,制定*茶叶品牌管理制度,以市茶产业协会为主体,抓紧申请*毛峰等茶的地理标志保护,注册证明商标,鼓励更多企业申报使用地理标识,对符合条件的组织或企业,由市农委和市工商局共同颁证管理,建立*毛峰地理标志保护示范园、示范村和示范厂、示范店。制定*毛峰茶品牌市场管理办法,加强*茶叶品牌市场管理,由市茶产业发展领导组办公室会同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市工商局、市茶叶协会,共同抓好茶叶品牌市场运行监督管理。每年开展定期、不定期联合市场检查活动,严厉打击假冒伪劣、以次充好的行为,情节严重者依法惩处。同时,组织到*毛峰主销区督查,并将检查结果通过当地机构和媒体公布,进一步规范*毛峰质量标准,净化*毛峰茶销售市场,提高*毛峰茶的市场信誉。

11.加大*毛峰茶公用品牌的宣传和推介。(1)启动*毛峰振兴和形象塑造工程。在全市各交通要道及旅游景点竖立广告牌,由市里统一规划,区县组织实施。(2)政府牵头,部门承办,企业参与,财政补贴。采取不同形式每年组团在上海、北京、山东等*茶主销区进行宣传推介。(3)不定期举办*茶业研讨会、品茶会,同时鼓励企业参加国内外茶叶展示展销交易会,提高*品牌茶的知名度。

四、积极拓展国内外茶叶市场,构建营销网络

12.实施外销市场拓展工程。全面实施“祁红振兴”、“屯绿输出”计划,尽快申报祁红、屯绿原产地证明商标,加大屯绿、祁红自营出口比重。改革传统加工工艺,大力发展烘炒结合型绿茶,加快祁红产品结构调整,迎合市场需求,扩大出口茶小包装销售,提高产品附加值。同时要加大特种名优茶的出口比重,提升*出口茶价格。鼓励出口企业通过在茶叶主销国设立直销点和派驻外销员、委托国内外商等多种形式,建立广泛的营销网络,在巩固摩洛哥、乌兹别克、日本、马里、英国等国市场的同时,加大欧美、中东和东南亚市场开发力度,拓展市场销售空间。对在主销国设立直销点和派驻外销员的企业或组织,分别给予1万元和0.5万元的奖励。对在国外注册商标的企业奖1万元。

13.加快内销市场网络构建。巩固和完善现有的区县茶叶市场,没有市场的区县要抓紧建立。市里重点培育*茶城和祁门金东市场。鼓励企业和经营大户,到大中城市建立经营网点,开设专卖店,进入超市大卖场。加强与上海、北京、山东等地经营*茶叶商号的联系,充分发挥茶叶商会的作用。进一步发挥*茶叶信息网和安徽农网的作用,大力推广网上宣传推介,开展网上销售,努力构建*茶叶营销网络。每年评选“*市十佳茶叶经纪人”和“*市十佳茶叶销售窗口”,对当选者由市政府授牌表彰(评选办法另行制定)。

14.开发茶文化旅游市场。利用*丰富的旅游资源,开发茶文化旅游,挖掘整理*茶的典故、传说以及历代文人墨客的茶诗、茶词、茶文、茶歌,纳入到各旅游景点的导游词中,使旅游从业人员都成为*茶的宣传员。加强茶业与旅游业之间的协调,将各种茶旅游项目精心设计到风光旅游线路中去,在生态环境好、交通便利和旅游沿线上建立生态茶旅游区,开发集采茶、做茶、品茶、购茶及观茶艺、学茶艺为一体的生态休闲游、风情体验游。大力开发茶叶旅游商品和特色包装,扩大旅游茶销量。

五、加强组织领导,完善服务体系

15.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分管市长任组长,相关部门参加的茶产业发展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全市茶产业规划的组织实施。各区县要成立相应机构,负责本区县的茶产业发展工作。市政府每年组织一次评比,对茶产业发展先进区县给予表彰。

16.开展茶产业资源普查。在全市范围内,对茶园、茶厂(场)、茶农、经营户、经纪人、茶楼、茶馆、茶叶包装厂和茶叶市场以及在外茶叶窗口等情况进行一次全面普查,通过调查摸底,登记造册,建立茶产业资源档案。

17.建立健全茶叶检验检测体系。整合现有的茶叶检验检测资源,充实技术力量,完善仪器设备和检验手段,成立*市茶叶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中心,各区、县相应成立检测网点,定期检验和不定期抽查相结合,对茶叶生产基地、加工企业、经营销售网点进行监控和抽检,确保我市茶叶的质量卫生安全。

18.建立健全茶行业服务体系。成立*市茶叶行业协会,并根据发展需要设立若干分会,各区县要成立相应协会。鼓励乡、村成立茶业合作组织;鼓励龙头企业和经营大户组建茶叶经济合作社、构筑茶叶种植户、加工企业、销售企业之间横向联合利益共同体,充分发挥协会联系政府、企业和茶农的桥梁纽带作用,形成对市场、企业、茶农和生产、加工、销售的一体化服务。稳定和加强各级茶叶技术推广队伍,重视茶产业知识产权保护,加快茶叶新技术推广应用。

19.加强茶产业从业人员的培训。以科技为先导,完善人才保障体系,充分利用各级各类学校和部门培训基地,举办培训班、现场教学、编印资料、推荐进修等多渠道、多手段的方式,培养造就一批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的茶产业专业人才。同时,建立茶产业从业人员继续教育制度,及时更新知识,不断提高综合科技水平。

篇10

关键词:低碳经济;茶文化;生态旅游

低碳经济是指低耗能、低排放、低污染的经济模式,是当前经济发展的新模式和新理念。低碳经济所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从产业发展到生活技术,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碳排放量成为反映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主要指标。低碳旅游是一种全新的旅游模式,也是未来经济发展的新趋势。低碳旅游是指减少旅游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使旅游实现可持续的良性发展。低碳旅游主要体现在装备与消费模式的改变,这种旅游方式也成为未来高品质旅游的重要组成方式。

1低碳旅游的发展

1.1低碳旅游成为未来旅游业的发展趋势

低碳旅游是充分利用可循环资源发展旅游产业,旅游业的目的是为了满足游客的需求,使他们的身体和精神得到愉悦,同时提高旅游产业收入,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相比其它产业,旅游业对生态系统的破坏较小,但是也并非零污染。由于旅游业是一条较长的产业链,随着产业的不断扩张,旅游也产生了大量的碳排放,仍然有较大节能减排空间。所以,低碳旅游作为绿色环保产业,成为当前经济发展的首要问题。当前的旅游发展现状并不乐观,尤其是许多旅游资源在没有整体规划和科学论证的情况下盲目开发,对环境造成了严重损坏,使许多不可再生资源遭到浪费,尤其是一些娱乐、餐饮等行业为了获得更大利益,只一味地采用非环保产品,对生态环境破坏较为严重,旅游业也缺乏相关的管理制度,游客对生态环境破坏也十分明显。旅游业是旅游的综合服务产业。由于旅游业所占用的资源少,而且可持续利用的资源多,碳排放量相对较少,因此,旅游业应当作为低碳经济发展的示范,通过发展低碳旅游,挖掘文化、保护环境,达到节能减排和经济发展的双重目标。

1.2低碳旅游的发展与变迁

1.2.1旅游观念的改变我国旅游业正处于迅速发展时期,但也显现出服务质量不高、基础设施欠缺、发展方式粗放等问题。这些问题对旅游业的良性发展造成了较大的影响,严重制约了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旅游业是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行业,低碳旅游的改进主要包括以下几点:首先,以生态环保为前提和基础,并将这一理念融入景区设计开发中,防止资源浪费;其次,提倡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旅游,旅游饭店提倡舒适方便,强调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最后,推出环保低碳旅游线路,进一步加强自然景观的生态环境保护,使旅游景点成为生态环保的旅游地,让更多人形成环保意识。

1.2.2消费观念的改变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许多游客会选择低碳出行方式,例如骑自行车或徒步旅游;住宿时选择干净舒适的旅馆,减少物品的浪费;从自身做起,积极维护景区的环境卫生;参与环保的旅游活动,提升旅游品质,自觉减少污染排放,避免产生过多碳排放。消费观念的改变对低碳旅游发挥了积极有效的影响作用。

1.2.3旅游政策的变革

低碳旅游并不是单独存在的,而是需要旅游企业和游客的自觉和推广,同时需要政策的大力扶持。例如发展低碳企业,支持景区企业引进节能减排技术,减少气体排放和碳消耗;引入低碳考核标准,将生态旅游作为旅游业的重点推介项目,不仅推进旅游的智能化和多元化,同时提升服务水平和执行效率,降低碳排放。

2低碳茶文化旅游的发展条件

2.1良好的旅游业发展背景

2.1.1旅游需求不断提升

低碳旅游既使社会环境更加生态环保,也提升了旅游需求,丰富了旅游项目,满足了广大消费者的个性化特点。低碳旅游属于服务行业,通过与茶文化旅游的结合,引导着消费者向着更高品质的旅游方向推进。茶文化不仅有丰富的文化特色和思想内涵,而且是低碳旅游的重点项目,必然会获得消费者的青睐。其中最典型的当属云南的茶文化旅游,云南是普洱茶的主要产地,由于仍然保护着原生态的气候环境,加上浓郁的茶文化特色,当地的茶文化旅游已经形成一定规模,雄厚的茶产业与自然环境相结合,使茶文化旅游成为当地重要的旅游资源,也成为全国重点生态旅游的黄金线路。

2.1.2低碳旅游理念得以践行

开发和建设绿色旅游资源,培育绿色消费是当前旅游市场的主要目标。目前我国最具代表性的绿色旅游建设有上海世博园和海南国际旅游岛,这两处旅游景观都是低碳环保的代表者,将低碳旅游与经济发展有机融合在了一起,用事实证明低碳旅游既然可丰富人们的生活,提高人们的生活品质,同时也能够提高经济效益,低碳旅游也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和接受。并以乘坐公共交通出行、自备生活物品、减少一次性物品使用等方式支持低碳旅游的理念。

2.1.3特色旅游日渐兴起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不断提高,对旅游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单一的旅游形式已经很难满足游客的多样化需求,由此,更具个性化的特色旅游逐渐兴起,迎合了大众的消费需求。特色茶文化旅游融合了自然景观和茶文化底蕴,是低碳经济发展的代表,能够满足更多个性游客的需求。例如安徽黄山因地制宜,开发了许多特色旅游项目,也成为当地的旅游新景观,也成为当地重要的经济支柱;再例如云南的昆明、大理、丽江、香格里拉等地的茶马古道也成为生态旅游的黄金线路,受到游客的青睐。

2.2茶文化旅游的初步发展

茶文化旅游是将自然资源与茶文化融合在一起的旅游产业,是茶产业资源与生态旅游的有机结合。茶文化旅游以自然历史景观为依托,以茶文化为主要内容,其中包括了多种体验活动项目,使旅游形式更加丰富多样。云南的茶文化旅游已经成为我国最成功的旅游项目,由于独特的地理环境优势,茶产业也得到了积极有效的发展,并形成了以茶文化为核心的茶文化旅游链;再例如福建武夷山的《印象大红袍》演出,通过实景方式展现了当地传统的茶文化特色,以及民间斗茶、茶文化节等项目,使当地的茶文化内涵得以挖掘和展现,茶文化融入旅游产业中,既指明了未来茶文化旅游的发展方向,同时也促进了茶文化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茶叶具有较高的文化品味和艺术内涵;茶树生长需要良好的自然环境;采茶、制茶需要较高的技术含量,茶艺、茶歌等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和文化内涵,丰富多样的茶文化给人们带来独特的茶文化体验和审美享受。近年来,我国的旅游业发展形势较好,茶文化旅游作为特色旅游项目也受到了广泛欢迎,各种乡村生态游、特色茶园游等内容形式丰富多样,满足了不同游客的需求。当然,茶文化旅游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例如对茶文化旅游的内涵认识不清,在旅游开发上缺乏整体规划,最终导致了生态环境被毁坏,茶文化内涵没有得到积极有效地体现和运用,使碳排放量有所增加。想要做到既保持生态环境,又要积极推动旅游产业发展,低碳旅游是明智的选择。

3低碳茶文化旅游的发展策略

3.1做好科学规划

在低碳旅游发展中要坚持旅游与生态相结合的模式,通过科学的论证,以不破坏生态环境为前提。在实际开发时,要充分借鉴其它国家和地区相关的低碳旅游项目,通过分析论证,结合自身的茶区特点,进一步完善规划环境评价,科学评定环境资源的配比,使自然资源得到合理的运用,同时运用减排技术减少污染,使茶区的环境影响降到最低。

3.2发挥示范推广作用

低碳旅游不仅是旅游产业的一个重点工程,也是未来经济发展的趋势。低碳旅游不是单独存在的,它需要与茶叶企业和消费者进行有机结合,形成一个综合体,发挥各自效能,共同促进低碳旅游的良好发展。茶文化旅游可以按照茶乡的不同特点,依托自身的茶文化特点,发展特色茶文化旅游项目。例如杭州梅家坞茶文化村,这里以古朴的民居和茶乡风情吸引着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成为全国示范性的茶文化旅游区。游客在这里不仅能够欣赏自然风光,而且能够体验茶文化内涵,梅家坞茶文化村也成为茶文化旅游开发的成功典范。

3.3完善运营方式

茶旅游地区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发展状况选择合适的旅游项目,以茶区产业改造作为主要目标,从粗放式的经营模式逐渐向集约化经营转变,做大做强茶产业项目。例如福建安溪的茶叶基地,通过政府与市场的共同运作建设,积极发挥产业经济向集约化方向发展,使当地的茶文化旅游得到了良性发展;再例如浙江湖州的顾渚茶文化乡村旅游区,这里是贡茶之乡,有着深厚的茶文化底蕴,通过景区带动综合开发的模式,营造了浓厚的乡土文化气息,发展茶文化旅游,开发出以茶叶为主的茶具、茶画等各种旅游产品,带动了当地的茶企业发展共赢。

3.4提高环保意识

提高环保意识是当前旅游业大力提倡的消费理念,通过低碳旅游、谢绝高端消费、转变旅游方式,与低碳旅游的要求达成一致。低碳旅游具体表现为乘坐动车等公共交通工具旅游、居住简单方便的旅馆、观赏茶俗茶艺等。只有将低碳理念与消费者的生活融为一体,才能在低碳旅游中提升环保意识,使游客对茶文化旅游有更全面深入的了解,使茶文化旅游产业得到更好的延伸和发展。

参考文献

[1]魏小安.低碳经济与低碳旅游[N].中国旅游报,2009-10-30(2).

[2]刘德艳.基于低碳经济的旅游业发展变革[N].中国旅游报,2010-2-26(11).

[3]和献中,王世金.云南省普洱茶文化与旅游互动发展战略[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6):52-57.

[4]张琳洁.论我国茶文化旅游发展现状[J].茶叶,2007(3):183-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