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经济学范文
时间:2023-03-31 17:53:5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生态经济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生态伦理学;生态经济学;马克思;社会历史哲学;现实意义
当下,国际金融危机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我们发现这次深刻的经济危机,可能引起全球性的决策机制空前的改变,生态问题在可见的将来必然会成为经济政策的主导因素之一,整个生态运动的理念也将会产生一次历史性变化。这样,无论在西方,还是在中国,政策制定者既有的观念系统必须适应新的挑战。中国政府在其既有的观念系统中要找到相应的思想资源,并不困难,问题在于需要在本土实践中根据这种资源,不断作出切题的再思考。
一、生态运动的价值论阶段及其局限
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尽管利奥波德(Aldo Leopold)早在上世纪四十年代就提出了“大地伦理学”的概念,但学者群体系统地回应生态危机、构造生态哲学仅仅有45年左右的历史。这几十年间,人文社科界的生态学说风起云涌,顿成西方学术界之显学,学派林立,并且涌现出人类中心主义(anthropocentrism)与生态中心主义(ecocentrism)两大阵营的争论。不管以人类为最高的价值目标,还是以自然系统为最高的价值目标,这些生态学术运动的主线是一种价值学说,换言之,生态伦理学是这45年来整个生态哲学和生态社会科学的轴心。但是过分地从伦理学角度考虑我们的生态困境,不可避免带有强烈的局限性,其缺陷主要有以下两方面:
篇2
石台县常务副县长巩文生不无自豪地告诉《中国经济信息》记者,“生态立县、旅游兴县”的发展战略主要是基于我县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自然资源优势,东傍黄山、太平湖,北邻九华山,是安徽省“两山一湖”旅游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华东唯一“一县一业”专做生态旅游的山区县,森林覆盖率达81.2%,负氧离子浓度超出世界卫生组织界定的清新空气标准35倍。”
大自然的巧妙分工,赋予了这里新鲜的空气与丰富的植被资源,使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石台县的“立县之本、形象之基、发展之源”,使之能坚定不移地实施“生态立县、旅游兴县、飞地强县”三大战略。
相得益彰:开发与保护
在“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基础上,石台挖掘出无数的旅游资源,把生态建设与旅游发展相结合,把全县作为一个大景区,把生态旅游作为首位产业。“我们就搞生态旅游,这是我们的资源,更是我们的特色。”巩文生说。
在谈到县旅游产业发展的时候,巩文生强调的更多的是加强生态保护。“作为县内重要生态旅游资源的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我们的主要任务是保护生物多样性。同时,加强执法管理,保护好全县森林资源尤其是阔叶林,保护好全县河流湿地尤其是秋浦河,保护好全县野生生物尤其是珍稀动植物,保持自然资源的原真性和完整性。”巩文生告诉《中国经济信息》记者。
相比开发过后的人工景色,人们更愿意遁寻着历史的沧桑,与大自然拥抱,在石台,游客们感受到的不仅仅只有农家乐。所以,加强天然阔叶林、古树名木、珍稀野生动植物等生态资源的保护和森林防火、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治,才能保持古树木的长青和原始村落的古老气息。
牯牛降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和秋浦河源国家湿地公园规划就是石台县加强生态文明规划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牯牛降被誉为“动植物的基因库”、“华东最后一片原始森林”,拥有多种珍稀野生动植物。在青山绿水之间,当地除加快高架游览车、索道、双龙谷至主峰栈道等项目建设,开放双龙谷、五指峰景区之外,还不断完善景区内道路、停车场、旅游公厕、供排水、绿化等配套设施建设。
巩文生说,“但是要想做好,就得限制性开发,开发过度就成破坏,谈不上生态;开发不够,便谈不上建设。”开发与保护的权衡,成为了这片纯净土地上的长期课题。
中流砥柱:特色产业
生态搞得不仅仅是旅游,而是要把全县的产业都做成生态特色。据相关人员介绍,基于旅游首位,产业融合的发展理念,建设农事体验和特色餐饮基地,推进农旅融合;加快旅游文娱场所建设,挖掘地域特色文化,打造一批富有浓郁乡情的旅游文化娱乐项目,推进文旅融合;完善城区、景区旅游购物网点建设,大力发展旅游商品加工业,开发地方特色系列旅游商品,推进商旅融合。
《中国经济信息》记者在仙寓镇大山村某农家乐示范点了解到,农家乐从业村民年均收入基本都在十万元以上。在一个不大的庭院里,有喝茶休息吃饭的地方,楼上便是客房,吃的瓜果蔬菜都是农家自己种的,纯天然、无污染、有机、绿色。
县旅游局局长彭作生告诉《中国经济信息》记者,“我们树立的是生态产品经营理念,也就是将资源商品化。依托富硒负氧特色资源,打造集生态体验、康体养生、休闲度假为一体的国内重要生态旅游目的地;推进石台硒茶、硒米标准化生产,培育特色农产品品牌,开发系列旅游商品、旅游纪念品。”
发展生态农业,就是发展高山高效农业、生态观光农业、体验休闲农业,推动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健康发展。以发展优质高效农特产品为主线,大力实施现代农业生产发展项目,培育茶叶、经果、高山蔬菜、中药材等特色农业基地。大山的土壤富含硒元素,于是便有了富硒茶、富硒米。好的资源要拿来分享,就应当将品牌推出去。
在品牌宣传方面,O2O的营销模式也被小县城的生态经济玩得游刃有余。在网络营销平台上,推进智慧旅游信息平台建设,坚持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信息联运、共同发展,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宣传,提高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发展旅游资源的连带产业,将资源商品化、市场化,并打造出品牌,是这个县城旅游特色产业发展的一个方向。
建设生态文明最直接的方式便是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巩文生说,“党的十报告关于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部署,指明了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道路和方向,坚定了我们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中国原生态最美山乡的信心和决心。”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指导下,大力培育绿色企业,加快重点耗能企业节能技术改造,积极推广节能建筑;加大小水电和风能开发利用;加快飞地园区产业招商,推进池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石台工业园建设。飞地与本土并重的发展模式充分展现了生态经济的魅力。
小城大事:精气神的建设
生态经济,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高度统一。实际上,小县城的生态经济建设归根到底都是为了人民群众的利益,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加强群众的精神文明建设也是重中之重。
将生态经济建设与民生改善结合,健全绿色发展、扶贫开发、生态保护“三位一体”协调推进机制,完善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教育卫生、住房保障等制度,促进城乡居民增收、人居环境改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将发展成果惠及全县人民。
巩文生告诉《中国经济信息》记者,“每年元宵节,县城都会举办灯会,猜灯谜、看表演;每年的茶叶展示展销活动也如火如荼地向全世界展示出县城独特的茶文化。通过免费开放图书馆、阅览室,送戏下乡,举办全民参与的民歌大赛和健身运动会等,丰富了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提升了群众的幸福感。”
篇3
关键词:生态经济学;可持续发展
一、引言
当前,我国的现代化建设速度不断加快,工业发展也十分迅速,经济实力也不断增强,如何使我国的经济能够真正升级与转型,实现经济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是党和国家都十分关注的重点。生态经济学的发展为我国采用科学的理论指导经济建设,从而实现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契机。
二、生态经济学概述
生态经济学主要是对生态经济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解决,对生态经济运行的规律进行研究,旨在促进生态与经济之间协调健康发展。这一学科属于社会科学范畴,是从经济学的角度对自然中的一些规律进行研究,主要是以问题为基础,也就是将生态经济中的各种问题作为出发点,从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出发,使其上升至理论的高度,然后在使用这些理论指导社会实践。这一学科具有以下规律:
(1)经济和生态协调发展的规律:在这里经济是生态的子系统,经济的发展以生态发展为前提,人们各种经济行为都要受生态的制约。生态和经济之间有着广泛联系,人们不能忽视这些联系,也不能把自己与自然分裂开来。生态经济系统内有两大矛盾,第一,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内资源增长的无限性和生态环境资源提供的有限性间的矛盾;第二,经济生产中废弃物的数量不断增长和生态环境内容量有限间的矛盾。所以,人们需要遵守生态环境的规律,提高人和自然之间的和谐程度。
(2)生态产业链规律:生态系统内有很多食物链,不同系统组成的成分如果不同,营养结构具体的表现也会有所差异,不同成分都是以营养的联系为基础,建立一种紧密的关系,在生态经济学中形成生态产业链规律。主要指某个范围中企业会对自然系统内生物链的关系进行模仿,将资源作为纽带,形成产业之间具有链接的关系联盟。其运行和规划需要降低整个链接中交易的费用,确保运行的畅通,节约运行成本,进而增加生态产业的吸引力与前景。
(3)生态需求递增规律:生态需求指社会中的消费者对环境的质量需求与经济需求的总称,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人们逐渐追求更高的生活品质,生态需求也不断增加。面对这种情况,可以根据国家的整体生态环境,增加生产中的生态供给,进而促进需求与供给之间的平衡。
三、基于生态经济学的我国可持续发展道路探索
(1)推动工业经济的发展模式向生态经济的发展模式转变
经济发展是文明建设的基础和前提,只有转变不同形式经济的发展模式,才能够真正促进文明的进步,这点已经在历史中得到证明,这也是生态经济学研究的重点。目前,我国经济发展的方式已经经历了从工业早期与后期两个台阶的转变,以后经济模式需要超越生态窗口早期的转变与后期的两个门槛。现代化理论认为:第一次现代化主要是实现现代工业的现代化,也就是将经济发展的模式转变为工业文明模式,这一模式下,经济的发展主要从传统农业走向了现代工业,主要的特征有城市化和工业化等,产业发展的特征主要是工业在经济中的比重持续增加,经济结构也不断变化,制造业比较发达。这种模式也有很大的副作用,在发展经济时,也消耗了大量的资源,对环境造成很大破坏,促进生态环境的退化。而第二次现代化则使为了实现生态现代化,也就是生态经济发展模式,这一模式下,经济变化主要从现代工业经济走向新型信息化经济,主要的特征是信息、生态、绿色和知识等,能源的使用去碳化,经济发展更侧重于服务。从我国经济发展的轨迹出发,我国在过去的20多年内,经济的转型主要有3个阶段:工业经济转变的早期阶段;工业经济转变的后期阶段:从工业经济向生态经济转变的阶段。要想实现生态文明建设,就要加大工业经济向生态经济转变的速度,实现经济的全面转型。
(2)对传统的经济进行生态转型与升级,打造我国升级版经济
从经济的转型来看,我国以前粗放型的经济肯定不是可持续经济发展的模式,而传统的集约型模式也只考虑企业的利润,没有关注企业发展造成的副作用,所以也不可取。只有对经济、社会和生态等效益进行综合考虑的低碳模式,才是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模式。低碳模式能够提高对能源进行利用的效率,创建出清洁能源的产业结构,这是有效解决经济和能源矛盾的最佳途径,有助于使生态、能源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换句话说,这种低碳模式的经济是实现与支撑生态文明建设的经济基础,所以需要国家加大重视。
篇4
1. 关于生态城市的认识
生态城市(eco-city)是由苏联城市生态学家亚尼茨基于1981年提出的一种理想城市――自然、技术、人文充分融合,物质、能量、信息高效利用,人的创造力和生产力得到最大限度地发挥,居民的身心健康和环境质量得到保护,建立生态、高效、和谐的人类聚居新环境。
对于生态城市的概念,国内外学者有着不同的诠释。美国生态学家理查德・雷吉斯特认为生态城市的全部内容是追求人和自然的健康和活力。20世纪7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在“人与生物圈(MAB)”计划中指出,生态城市是城市生态化发展的结果,是社会和谐、经济高效、生态良性循环的人类居住环境,是自然、城市与人融合为一个有机整体所形成的互惠共生结构。
我国的生态城市研究起步较晚,但随着城市生态问题的日益严重,与生态城市相关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学术界的重视。
黄肇义等(2001)提出生态城市是全球或区域生态系统中分享其公平承载能力份额的可持续子系统,它是基于生态学原理建立的自然和谐、社会公平和经济高效的复合系统,更是具有自身人文特色的自然与人工协调、人与人之间和谐的理想人居环境。杨志峰等(2008)认为生态城市是一个经济发达,社会公平、繁荣,自然和谐,技术与自然达到充分融合,城乡环境清洁、优美、舒适,从而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创造性,并促使城市文明程度不断提高的稳定、协调与持续发展的复合生态系统。王如松(1987)将生态城市定义为在生态系统承载力能力范围内,运用生态经济学原理和系统工程方法去改变城市生产和消费方式、决策和管理方法,挖掘城市内外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潜力建设的一类经济发达、生态高效的产业,生态健康、景观适宜的环境,体制合理、社会和谐的文化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富足、健康、文明的生态社区。戴天兴(2002)认为生态城市是一个经济发达、社会繁荣、生态保护三者保持高度和谐,技术与自然达到充分融合,城乡环境清洁、优美、舒适,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创造力与生产力,并有利于提高城市文明程度的稳定、协调,有利于持续发展的人工复合生态系统。
2. 生态城市的内涵
生态城市是以实现人与人和谐、人与自然和谐以及自然系统和谐,即“人―社会―自然”和谐为其发展目标的。彭晓春、李明光(2001)认为,生态城市的内涵包括三个层次:其一自然地理层次,是城市人类活动的自发层次,是城市生态位的趋适、开拓、竞争和平衡过程,最后达到地尽其能,物尽其用;其二社会功能层,重在调整城市的组织结构及功能,改善子系统之间的冲突关系,增加城市这个有机体的共生能力;其三文化意识层,旨在增强人的生态意识,变外在控制为内在调节。冯端翊(2001)认为生态城市应包括八个方面的内涵:确立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发展目标和城市规划;严格控制城市人口规模,提高人口素质;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发展环保产业,倡导清洁消费;建立城市清洁交通体系;搞好市区立体绿化;发展生态农业,改善城区周边环境,缓解中心城市的生态压力;控制区域城市密度,保护绿色城市间隔;改进和完善城市发展考核办法及指标。
关于生态城市内涵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认识。从系统学的角度看,生态城市是一个由社会―自然―经济组成的复合生态系统;从经济学的角度看,生态城市是一个以生态技术为基础、建立生态产业为手段、发展循环经济为目的的理想经济运行系统;从地理学的角度看,生态城市是一城市化区域、城乡二重体,是全球或区域生态系统中分享其公平承载能力份额的可持续子系统;从社会学的角度看,生态城市是一个以生态价值观、生态伦理观、生态意识观为主导观念,社会公正、平等、安全、舒适的人居环境。
3. 生态城市的产生与发展
现代生态城市思想直接起源于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理论,在20世纪80年代得到迅速发展,人类对生态城市的理解随着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认识的升华而不断加深。国内外典型的生态城市建设措施及其取得的成果见表1。
生态城市的建设发展,在国外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绩,其关于生态城市建设的相关理论、经验也较成熟。而我国的生态城市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成熟的经验不多,且在国际上的影响相对较小。
二、生态城市建设与城市经济理论
1. 生态城市建设需要城市经济理论的指导
城市经济学是研究城市在产生、成长、城乡融合的整个发展过程中的经济关系及其规律的经济学科。通过分析城市经济运行,解释城市发展过程中的空间经济、外部经济、聚集和扩散经济以及分布等一系列实际问题,揭示城市经济发展规律,研究城市系统和城市经济结构,以指导城市建设的学科。
城市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和基本任务正是通过阐明城市经济发展规律,为经济政策、对策等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系统地研究城市经济产生的基础和条件,研究城市的性质、功能和产业结构升级,预测城市经济发展的总趋势,协调城市内部经济结构间的比例关系,协调城市之间、城乡之间的经济关系,对城市的经济要素、经济结构和经济运行规律进行分析,回答有关城市经济发展的规律性问题,揭示城市经济的本质和发展的动力与条件,为管理好宏观和微观的城市经济、形成有效的调节和控制系统奠定理念和方法基础。
环境保护和社会发展构成了人类社会的两大主题,生态城市的建设适应了这两大主题的要求,是城市发展的新模式,代表了未来城市的发展趋向。与传统城市相比,生态城市具有其自身的特点,见表2。
生态城市作为新兴的城市建设发展模式,具有与传统城市不同的特点,较传统城市的建设更为复杂,甚至在一些层面,生态城市的理念与原有的城市理念是冲突的,有其特有的内在规律。因而,需要根据生态城市的内涵与特点,进行城市经济理论的创新,建构与之相适应的理论体系,以指导生态城市的健康发展,否则生态城市建设就会流于形式,失去正确的发展方向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2. 城市经济理论创新是生态城市建设的客观需求
我国的城市经济学兴起于改革开放以后,但是呈现出迅猛发展的势头。20世纪80年代,我国城市经济学集中研究了城市经济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中国的城市化道路等问题。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国内全方位展开了城市化道路和城市化理论的研究,并对城市经济学的基础理论、学科体系以及具体的城市问题、城市经济政策等进行了系统的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
概括而言,近年来国内城市经济学研究主要集中在下述5个方面:城市化与新型工业化的关系研究;都市圈发展与城市之间经济合作及协调分析;区位选择与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演进研究;产业集群与城市经济发展分析;城市政府职能与城市治理模式研究等。中国的城市经济学研究涉及了中国城市化道路、城市经济区域发展、城市现代化、城市经济的协调运行、城市经济结构、城市可持续发展、城市经济管理等问题。
生态城市作为一种新型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模式,从城市发展历史的角度来看,可以借鉴的成功案例很少,又由于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国情不同,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不能拿来照抄照搬。现有的城市经济理论主要是以传统城市为研究对象的,其理论成果为传统城市的开发和发展提供了参考依据,而针对生态城市特点所开展的理论研究却存在着不足,无法满足生态城市建设的需求。因而,为满足生态城市建设的需求,客观上要求城市经济学必须进行理论创新,需要结合我国的实际全面研究生态城市经济发展规律,研究其产生的基础与条件、内部经济结构及其未来的发展趋势,为实现生态、经济、社会的协调健康发展目标和生态城市的建设实践提供理论支持。
三、生态城市建设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我国的生态城市建设起步较晚,且多数生态城市的建设以外在的城市形象和环境的改变为主要目标,考虑眼前目标多,长远目标少,出现了与生态城市内涵相背离的情况,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1. 生态城市建设表面化现象严重
由于受思想观念和经济发展阶段的影响,城市政府往往强调生态城市的表面层次,即城市外在环境的改善,在一些生态城市的建设过程中,盲目仿照西方发达国家生态城市的建设模式,建成一批与当地自然、人文环境不相符的人文景观,影响了城市生态环境的综合效益。
一些城市为达到生态城市建设的外在化指标,将生态城市建设停留在城市景观生态化的层次上,单纯依靠增加城市绿化面积、改善城市环境质量等方式建设生态城市,显然无法真正实现生态城市生态良性循环的目标。
2. 生态意识普及推广不足
现阶段我国的生态城市建设存在上热下冷的现象,对于生态城市相关规划的落实没有达到应有的程度,往往是生态城市建设的口号响亮,但却没有具体实施的时间框架和建设指南,生态意识在全社会普及推广的力度不够,缺少必要的实施规划及细则,来指导城市建设和配合生态化发展。
城市居民生态城市理念欠缺,环境保护意识淡漠,在建设过程中群众参与力度不足,生态城市建设延续性不够,没有建立良好、完善的生态城市建设公众参与机制。由于生态城市建设水平难以定量化表征,使得人们对生态城市经济高效、环境宜人、社会和谐的特点没有清晰的认识。
3. 城市政府对生态城市建设管理力度缺乏
由于管理机制不健全,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之间关系难以协调,城市政府在生态城市建设过程中的政策引导和组织协调力度薄弱,各相关部门协作能力不足,信息共享力度不够,信息资源分散在各个部门,使得城市政府无法完成对生态城市的整体协调调度,工作效率较低。
在生态城市建设过程中,虽然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法规,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生态城市的建设向良性发展,但整体来看,我国关于生态城市建设的法律法规、政策以及管理保障体系仍不完善,对于与生态城市建设有关的法律问题研究较少,相关法律、政策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对生态城市建设的支持力度不足。
4. 生态城市内部产业结构布局不合理
我国的产业结构布局相对落后,整体来看还属于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能耗大、污染重的产业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基础设施薄弱,第三产业滞后等问题突出。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环境恶化、资源枯竭等问题日趋严峻,城市发展和城市资源承载力之间的矛盾突出。
生态城市建设与城市生态经济发展不协调,大量企业存在工艺落后、设备陈旧、浪费严重的问题,直接影响到城市及其周边的环境、资源质量。在生态城市的建设过程中,对绿色GDP评价指标的认识存在偏差,重视程度不够,一味追求经济的快速增长,生态城市的经济高效性优势不明显。
5. 生态城市规划不合理
生态城市建设目标的可实施和可操作性不足,往往仅是打着生态城市的旗号,好高骛远、急功近利的现象严重,使城市的生态建设与城市自身基础设施建设脱节。
生态城市的空间规划不合理,对城市的扩张和城市自身结构优化方面存在局限性,不注意开放空间的利用和保护,使城市开放空间日益减少,生态质量随之下降;交通组织形式混乱,公共交通系统不发达;土地集约利用能力不足,盲目扩张城市用地范围,土地浪费现象严重,直接影响到生态城市的建设进程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6. 缺乏科学的生态城市评价标准
我国尚未建立起完善的生态城市评价指标和评价体系,使得生态城市的建设缺乏必要的指导原则以及建设过程中对原有生态结构的维护规则。单纯重视城市绿地面积指标的完成和生态景观的建设,城市绿化没有为城市生态的发展发挥积极的作用,没有将生态城市的内涵融入到城市的复合生态系统之中,淡化了生态资源培植,考虑经济建设过多,考虑生态资源再造少,其综合效益较低。
总之,现阶段我国的生态城市建设存在着诸多背离其独特内涵的问题,涉及城市建设的诸多方面。这些问题的产生很大程度上缘于缺乏生态城市经济理论的指导,因而创新城市经济理论的研究,形成适宜生态城市建设需求的城市经济理论成果,纠正生态城市建设中的各种偏差,为构建社会和谐、经济高效的城市生态体系,促进城市的良性健康发展做出贡献,已成为迫在眉睫的任务。
四、以生态城市为目标的城市经济理论创新的思考
生态城市建设对城市经济理论的需求是多方面的,但基于城市经济理论研究的实际和生态城市建设面临的现实问题,笔者认为目前以生态城市为目标的城市经济理论创新应重点围绕如下方面进行:
1. 生态城市的本质与内涵
对生态城市本质和内涵的正确认识是城市经济理论研究的出发点。关于生态城市内涵的解释,学术界尚没有完全统一的认识。城市经济学应该在已有的关于传统城市本质与内涵研究的基础上,完善城市经济学基础理论体系,通过与传统城市的比较研究,深入研究生态城市的本质特征和具体内涵,明确生态城市运行的目标和城市经济学的研究范域。
2. 实现“社会和谐、经济高效、生态良性循环”目标的基础和条件
“社会和谐、经济高效、生态良性循环”是生态城市区别于传统城市的主要特征,三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谐的社会运行为经济的长效发展创造了条件,高效的经济运行为居民财富的积累奠定了基础,而生态的良性循环是城市持续发展的前提。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三者又常常表现出矛盾性,城市作为一个社会经济系统,“社会、经济、生态”是共生的客观存在,但“和谐、高效、良性循环”的目标没有相应的基础和条件却难以共存。城市经济学应在区分城市特征的基础上,研究在保证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实现城市社会内部关系协调和生态良性循环的基础与条件。
3. 生态城市的空间特征
城市的空间结构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关系到城市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已有的城市经济学理论认为,城市的内部空间结构大致可分为同心圆型及其轴向结构、放射扇形和多中心型等变形形式,其中同心圆模式是城市形成的基本结构。然而生态城市具有其自身的特点,在城市地理空间概念上,它区别于传统城市独立于周边乡村的特点,是一种城乡融合的城市化区域,因而在空间特征上,生态城市必然会与传统的城市有所不同。城市经济学应该在生态城市的空间特征上,研究适应于生态城市特点的空间结构演化及城市土地利用规律,找到最适合生态城市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空间结构和土地利用模式。
4. 要素禀赋与生态城市建设的途径选择
要素禀赋是城市在特定的区位产生和发展的基础,城市是区域空间上多种要素大规模聚集的结果。在长期的建设发展中,城市已经形成了以经济增长为核心目标的相对完备的要素构成及资源配置方式。然而,生态城市作为新兴的城市形态,需要充分考虑环境、社会、经济等众多方面的生态化要求,根据自然条件、区位条件、资源条件、人文条件等要素禀赋的不同,选择适宜的建设途径与方式。城市经济学研究应能揭示要素禀赋与生态城市建设途径选择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规律,为决策者提供科学的路径选择判定标准。
5. 生态城市的经济运行规律
城市经济是在密集的地理空间范围内的开放性经济,它不是封闭的,因而城市经济的运行需要依靠外部环境。生态城市打破了传统城市的地域界限,将城市与乡村融合到了城镇化区域之中,具有更广阔的经济运行环境。因而,城市经济学应该研究生态城市的经济构成,生态城市的经济运行所遵循的特有规律,已有的传统城市经济运行规律有哪些可以运用到生态城市的发展之中,现有的经济运行规律怎样指导生态化的经济运行,如何促进生态经济发展等问题,尤其应该特别关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经济运行规律。
6. 生态城市的产业结构与经济发展模式
生态城市的空间特征,决定了其产业结构不同于以非农经济为特征的传统城市,将是一、二、三次产业相互协调发展的产业结构新模式。又由生态城市复合式生态系统的特点所决定,其集约内涵式的经济发展模式将与传统城市的粗放外延式模式不同。因而,城市经济学的研究必须将生态城市与传统城市区别对待,研究符合生态城市内涵的新型经济发展模式、包含第一产业在内的新型城市产业结构的发展问题、满足生态可持续发展要求的生态城市产业结构的构建问题、城市三次产业布局的合理分配问题、如何协调经济发展和环境效益二者之间关系的问题、如何促进传统工业向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产业及第三产业转型的问题等。应特别关注对生态城市区域产业传导机制的研究,探索如何形成具有生态、经济、高效的产业链,在城乡一体化条件下发挥生态城市产业的带动机制,加快生态产业的发展。
7. 生态城市经济运行管理体系与评价指标体系
城市经济运行管理体系对城市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是评价城市经济运行管理体系是否有效的依据,对城市经济运行管理体系的优化具有引导作用。生态城市的经济运行有其特有的规律,应该构建不同于传统城市的评价指标体系。城市经济学的研究,应从生态城市自身经济运行特点着手,重点研究生态城市经济运行的特殊性、生态城市经济运行过程中各部门的协调方式和责任分工、进行生态城市发展的成本效益分析方法等问题。以“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为目标,充分考虑节能、降耗、环保等内容构建适宜生态城市的评价指标体系。
五、结语
篇5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 生态经济 科学消费观 绿色GDP 生态文明
可持续发展是人类长期生存与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可持续发展”提出的背景
工业文明创造的巨量物质财富极大地满足了人们的生活,但其自身所存在的弊端也日益显现出来。在工业文明形态下,一个国家(地区、企业)的核心生产动力就是尽最大的可能通过在经济体系内部合理配置资源以实现经济的不断扩张。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就要求企业大规模生产商品,消费者不断扩大消费规模并迅速对消费品进行更新换代,这样,“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就成为维系工业社会得以持续而不至于面临崩溃的怪圈,这一怪圈被阿兰・施耐伯格称为“苦役踏车”。“苦役踏车”这一过程在初始的生产阶段向自然界索取了大量的自然资源,并在生产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生产废弃物,同时又在终端的消费品更新换代中产生大量废弃物,这些产生于生产和消费过程中的废弃物在自然界中不断积累,加之以生产过程中所耗费资源的持续增加,就导致地球上出现了愈来愈严重的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局面,严重危及到人类在我们唯一的家园―地球上的长期生存与发展。而这种现状之所以产生,就在于长期以来人类对于自然生态系统维系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作用的无知和忽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开始逐渐认识到自然界中的资源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自然生态环境承载人类产生的废弃物的能力也是有限的。因此,人类若想在地球上长期生存与发展下去,就必须要保证自身的社会经济活动绝不超越自然生态系统所天然具有的界限,也就是说,人类社会经济的持续增长是不可能永远维系下去的。正是在对这一真理有了真正掌握的基础上,“可持续发展”这一理念终于被提出。
(二)“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关于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有多种表述,其中最为世人所熟知并被普遍接受的是由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其向联合国提交的调查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中所提出的:“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这一表述旨在强调人类在利用作为自身生存与发展基础的自然生态系统时的代际公平性。这种代际公平在自然生态系统上的表现,便是要求人类始终应保证自身的社会经济活动不突破自然生态系统的“界限”。也就是说,可持续发展就是在保障维系人类生存与发展的自然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前提下的“发展”。
在对以往文明形态尤其是工业文明进行彻底反思的基础上,生态文明这一以遵循可持续发展为原则的文明形态理念被正式提出。可持续发展作为生态文明的基本原则,与工业文明形态下经济“可持续增长”的盲目冲动是大相径庭的。为了推动我国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我国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伟大目标。建设生态文明,推动我国社会可持续发展,理应以生产和消费两个重要环节作为基本着力点。
生态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生产基础
(一)生态经济的内涵及其不同表现形式
一般说来,生态经济是指为了解决不断增长的经济对自然生态环境破坏的无止境性与相对稳定的自然生态系统的客观局限性之间的矛盾,强调在自然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范围内,充分运用生态经济学原理与系统工程方法,改变现行的经济生产与消费方式,尽力发掘一切可利用的资源,大力发展生态高效且经济发达的产业类型,着力建设和谐先进的社会文化以及生态健康、景色宜人的环境。究其根本,生态经济是一种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有机整合,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携手前进,自然生态与人类社会和谐高度统一的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类型。
人类社会的经济发展应与自然生态环境相适应,这是人类社会任何发展阶段都应遵循的客观规律。工业革命后,人类对自然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这种破坏自20世纪始逐渐表现得更为明显,尤其是在二战以后,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劳动生产率的持续提高,世界经济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快速增长,人类对自然界的改造能力愈来愈强,生态破坏、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等问题开始大量出现并日益严重起来,引起了人们对以上各类问题的广泛关注与探讨。学术界对人类社会经济高速发展所引发的生态危机进行了系统的反思,对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进行了重新梳理与总结,在此基础上逐步提出了生态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绿色经济等经济类型。这些经济类型尽管在研究内容、研究侧重点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但却都是以解决人类可持续发展问题为宗旨而被提出的人类社会经济发展模式,而且从本质上来说,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和绿色经济就是生态经济,是经济活动的生态化过程。
(二)绿色GDP及其对生态经济发展的推动
发展生态经济,改变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摒弃那种把经济增长简单等同于经济发展的错误观念,就要求改变传统经济模式下盲目追求GDP的经济发展观,以绿色GDP作为经济发展的衡量标准。绿色GDP针对GDP的先天不足进行了调整与完善,在GDP中扣除掉了资源消耗、生态破坏、环境退化和污染治理的成本,并加上了生态环境改善所带来的收益,更能从整体上反映出一个社会的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总体水平。
改变过去以GDP作为经济增长的衡量指标而代以绿色GDP作为经济发展的评价标准,可以最大程度地实现对过去传统经济模式无视自然生态环境价值的错误的调整。此外,由于生态经济实际上是对经济效益与自然生态环境兼顾的产物,这必将因其对经济效益的兼顾而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但毕竟经济发展是人类满足自身需求的最重要手段,因此也不可能为了保护自然生态环境而完全放弃经济发展,这种情况就决定了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政府对生态经济的主导与推进成为必须。
推动我国社会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大力发展生态经济,但这更多是从生产角度着眼,而一旦脱离了从消费的视角对消费者的消费倾向与消费行为所做的相应调整,生态经济对于可持续发展的作用则事倍功半。因此,将科学消费观的推广普及与发展生态经济有机整合,无疑是推动可持续发展的理想选择。
科学消费观是消费领域推动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一)工业文明形态下的经济模式会异化消费加剧生态危机
工业文明形态下主流经济学的基本假设都是建立在探讨如何在经济系统内部合理配置资源以达到GDP(或利润、或效用水平等)的最大化,而不考虑自然生态系统是否具有相应的承载力。这样的经济模式必然导致资本在不断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过程中持续扩大生产规模,而为了将生产出来的商品销售出去,就利用资本控制下的宣传机器(大众传媒)鼓励人们过度消费甚至盲目消费,致使消费者在脱离其实际生存需要的情况下以消费主义作为其生活方式而超前消费、过度消费、奢侈性消费、攀比性消费、炫耀性消费。这种不是为了获得商品的使用价值,而只专注于获取商品的交换价值;不是以满足人类的生存需要为基础,反而以满足人类的虚荣心为导向的消费形式就是异化消费。当异化消费逐渐内化到人们心中,并成为相当多数人们的价值观与人生观时,社会消费规模便日益扩大,这不仅会消耗掉资本主义工业化生产方式所生产出来的大量商品,还会推动社会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并最终达到经济规模不断增长的所谓“理想局面”,在客观上就必然导致生态危机不断加剧。
(二)科学消费观的主要内容
科学消费观以基本原理作为其理论基础,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消费观。科学消费观以满足人的生存和发展需要为基本着眼点,排斥那种以消费作为拉动经济不断增长、带动资本持续增值的观念,是生态文明形态下的消费观。
首先,科学消费观鼓励健康消费。健康消费指的是正当的消费、合理的消费,是为了满足人的基本生存与生活需要而进行的消费。鼓励健康消费,就是要反对那些为了满足人的虚荣心而进行的大大超越了人的基本生存与生活需要的奢侈性消费、攀比性消费和炫耀性消费。
其次,科学消费观主张公平消费。公平消费是指那种在全社会甚至全世界范围内人与人之间消费差距最小的消费。当前,不同人之间,不同社会阶层之间,不同国家之间存在着不同的甚至是巨大的消费差距。这种基于历史以及资本主义剥削等原因所形成的差距不仅导致世界经济失衡,而且由其导致的贫困现象还进一步加剧了生态危机,严重危及到人类在地球上的可持续发展。正是在这种意义上,公平消费值得我们大力提倡并持续为之努力。此外也应注意,公平消费的所谓公平,其本意不仅是注重代内公平,而且更是强调代际公平。而强调代际公平,无疑正是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之一。
再次,科学消费观倡导全面消费。全面消费是指不仅要满足人的物质消费需求,同时也要满足人的精神消费需求。而异化消费只片面地强调物质领域的消费,对精神层面消费的重视程度严重不足。伴随着异化消费的愈演愈烈,越来越多的人沦为物欲的奴隶,陷入了在有限的生命中不断追求物质财富而又永远得不到满足的恶性循环中,同时却忽视甚至无视了良心、伦理、道德、价值观等对人而言更为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这种局面将不可避免地 使人类陷入不可持续发展的危险境地。因此,科学消费观倡导全面消费,强调要更加重视那些能够陶冶情操,促进人的身心健康的精神消费,就非常有利于改变这种不利的社会现状。
最后,科学消费观提倡可持续消费。可持续消费就是指适度的消费、节约的消费,就是反对过度消费和超前消费。坚持可持续消费,就会减少向自然界索取过多的资源,就会减少向自然界排放过量的废弃物。从本质上说,可持续消费无疑是科学消费观里最为直接地契合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内容,因为,上文所述的健康消费、公平消费和全面消费本身即含有可持续消费的深刻意涵。
(三)科学消费观是可持续发展的消费观
可持续发展是随着生态危机的出现而被提出的,而生态危机的出现,不仅与现代资本主义工业化的生产方式紧密联系在一起,同时更与资本主义的生活方式,即异化消费息息相关。
生产与消费在同一经济过程中分别扮演着价值的生产与实现的角色,生产过程向自然界索取原材料,而消费过程则向自然界返还废弃物。生产与消费的过程一旦过于频繁,超出了自然界的承载力,生态危机将必然发生。因此,不仅要以生态经济形式减少向自然界获取过多的资源,减少在生产过程中向自然界排放过量的生产废弃物,更要以科学消费观为指导,反对毫无节制的异化消费的物质生活。尽管社会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生活方式,但消费方式终究在事实上对生产起着巨大的制约作用。当消费者的消费方式、消费习惯发生了科学消费观所倡导的改变以后,他们的消费行为会通过市场传递给生产者,进而导致生产者改变其产品的生产导向甚至是改变其生产模式。从这种意义上,“消费决定生产”这一论断就具有着非常高的合理性。因此,我们说科学消费观所倡导的以健康消费、公平消费、全面消费以及可持续消费等消费模式替代异化消费,实现消费者消费模式的转变就对减少自然资源的消耗与保护生态环境具有不可小视的巨大作用,也正是从这种意义上来说,科学消费观本质上就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消费观。
总之,从生产和消费两个环节着手,一方面大力发展生态经济,一方面在民众生活中积极普及科学消费观,这对于我国建设生态文明社会,推动我国社会可持续发展无疑会起到事半功倍的巨大作用。
参考文献:
篇6
提要环境问题是当今世界最严重的问题之一。环境问题给全球的经济和生活带来了许多的障碍,日益恶化的环境形势已经将人类逼上了危险的境地。要更好地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很好地解决环境问题。
关键词:环境问题;经济学;生态技术
一、环境问题实质上是一个经济问题
经济学的研究表明,市场机制可以有效率地配置资源,但要有一系列严格的条件。只有当这些条件都成立的情况下,亚当·斯密所描绘的神奇的“看不见的手”才能有效发挥作用。如果不具备或不完全具备这些条件时,就出现市场失灵。所谓市场失灵,就是市场机制的某些缺陷造成资源配置缺乏效率,使市场不能有效地配置公共资源。环境问题上的市场失灵主要表现为:环境的公共物品属性和环境污染的负外部性。
(一)环境的公共物品属性。环境既包括生物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等环境实物资源,也包括环境容量、生态平衡和调节、空气质量等环境质量资源。其中一些资源可以被所有人共用,一些资源被一部分人共用,还有一些资源被私人利用。这就涉及到环境的物品属性分析。经济学根据物品是否具有排他性和消费的竞争性,把物品分为私人物品、公共物品。私人物品是既具有排他性又具有竞争性的物品,公共物品是既无排他性又无竞争性的物品,共有资源是具有竞争性而无排他性的物品。将物品属性分析引入环境领域,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环境质量具有公共物品的属性。像清新空气就是最纯粹的公共物品,既无消费的竞争性和也无排他性。即一个人的消费不会影响其他人对同一环境物品消费的数量和质量。同时,一个人不论付费与否,都不能从这一环境物品的消费中被排除出去,即环境质量作为公共物品,使得无法、很难或不必对其进行收费,私人企业赚不到利润,市场机制就无法激励其减少空气中污染物的排放来提供清新空气这一公共物品。在这种情况下,市场机制是失灵的,必须政府干预,由政府来提供公共物品。
2、环境资源的共有资源属性。像森林、地下水、野生动物等就是典型的共有资源,有竞争性而无排他性。由于共用资源产权不明以及不能或很难向使用共用资源的人收费,即人人都可以自由取用而不负担成本,必然导致环境资源消费过程中的“搭便车”行为,滥用环境资源。以我国的草场为例,由于草场属于共有资源,任何牧民都可以随时到牧场免费使用牧草,牧民们为了从牧场上获取最大收益,竞相增加畜牧数量,结果导致出现过度放牧现象,导致草场退化,甚至毁灭性破坏,这就是“公地的悲剧”。经济学分析认为,当今社会,资源的枯竭、生态的恶化,与共有资源的非排他性有密切关系。
(二)环境污染的外部性。环境污染是指经济活动的污染物或污染因素排入环境,超过环境容量和环境的自净能力,使环境质量恶化。“外部性指的是企业或个人向市场之外的其他人所强加的成本或利益。”经济学认为,“市场之所以能有效率的运作,是因为价格向生产者和消费者双向传递了信息。然而,有时市场价格并不反映生产者或消费者的活动。当一种生产或消费活动对其他生产或消费活动产生不反映到市场价格中的效应时,就存在外部性。”外部性的内涵包括以下主要内容:(1)当企业或个人的行为不是通过影响价格而影响另一个企业或个人的环境时,便有了外部性存在;(2)私人成本或收益与社会成本或收益不一致。由于外部性的存在,价值规律无法发挥作用,导致资源不能得到有效配置。这种非市场性的影响,对社会有利的称为正外部性,对社会不利的称为负外部性。将外部性理论引入环境领域,实质是把经济行为主体的经济活动放到环境-经济复合系统中考察,就会得出这样的结论:环境污染是一种典型的负外部性,产生了不能全部反映到市场交易价格中去的额外社会成本。如上游化工厂向河流中倒入废酸液,使下游的游乐场所不能用于游泳或钓鱼。由于无须向任何人赔偿损失,从而导致外部不经济的产生。由于环境污染并不构成私人生产成本,必然出现企业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的差异。这一差异被转嫁给社会和公众,外部性成本的顺利转嫁,必然导致这种带有负外部效应的物品的过度供给行为,使资源配置扭曲,造成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社会福利损失。
二、环境政策的创新:与市场的整合
(一)国际的启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解决环境问题既要用足市场机制,又要依靠政府干预,但政府的干预应以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作用为前提,以弥补市场的功能缺陷。近10年来,西方国家环境政策手段已经开始由传统的命令——控制型手段向基于市场的经济手段转变。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于1991年提出的《关于在环境政策中使用经济手段的建议》,建议成员国更加广泛、坚定地采用经济手段,以作为其他政策手段的补充或替代。该建议提出了4类经济手段供成员国参考:一是环境税和收费;二是许可证交易;三是押金制度;四是财政补贴。该建议推动了经济手段在欧美国家的应用。
目前,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国家中,已有许多国家征收环境税,尤其是欧盟一些国家,已将环境税作为优先使用的环境政策工具。环境税是国家为了保护环境与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而凭借其权力对一切开发、利用环境资源的单位和个人,按照其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程度或污染、破坏环境资源的程度征收的一个新税种。它主要有开发、利用自然资源行为税和有污染的产品税两种。前者如开发、利用森林资源税;后者如含铅汽油税、含氯氟化碳产品税。发达国家现在应用最广泛的环境税是燃料环境税,如对含铅、无铅汽油实行差别税,对含硫、含碳燃料征收硫税、碳税等。
对我国来说,应借鉴发达国家对污染大户课征高额环境税的做法,大幅提高排污收费标准,待条件成熟再逐步向环境税过渡。排污收费标准的提高和收费方法的改革,在短期内可能会给企业的经营带来负面影响,但从长远来看,对社会、对整个城市的发展是有利的,可以促进企业积极开动脑筋来控制污染,降低环境成本,最终也能使自身的市场竞争力得以提高。
(二)环境政策的经济学基础。环境经济政策的理论基础起源于20世纪初关于福利经济学的分析,以庇古在《福利经济学》中所表述的政策措施为代表,即为了消除外部效应,对产生负外部效应的单位征税或收费,对产生外部正效应的单位给予补贴,这就是“庇古手段”。虽然这种环境经济政策需要政府对费额、税率制定的科学性,但对企业和消费者的行为会产生动态有效的刺激,促使企业开发新技术,新的环境友好产品和提高污染治理水平,因为每一单位的污染削减,都将以节税的形式得到回报。随着20世纪七十年代著名学者科斯的“产权理论”的兴起,运用“科斯定律”来创新环境经济政策在理论和实践上取得了很大发展。科斯在《社会成本问题》中指出,污染问题是相互的,因为制止污染也会给企业造成损失。既然日常的商品交换可以看作是一种权利(产权)的交换,那么污染权也能够交换,可以通过市场交易来使污染问题达到最有效率的解决。在实践中逐渐形成了排污权交易、自愿协商为代表的“科斯手段”。排污权交易的主要内容是:充分利用市场主体的自发的趋利避害本能和市场交易工具,在实行污染物总量控制的前提下,进行环境保护。即政府向企业发放排污许可证,企业根据排污许可证向特定地点排放特定数量的污染物,排污权是可以买卖的,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在市场上买进或卖出排污权。“科斯手段”的管理成本低,有利于刺激企业革新技术,减少污染排放,以多余的排污权在市场交易而获得利润回报。
综上所述,环境经济政策与命令控制型政策相比较,命令控制型政策需要直接决定污染控制,需要实施者监测污染物排放,具有强制性,以政府行为为主;而环境经济政策是为污染控制提供财政上的激励,不需要实施者监测污染物排放,具有诱导性,以经济主体参与为主。通过要么在污染者与公众之间进行财政转移支付,如环境税收或收费、财政补贴和产品税等;要么创建一个新的市场,如排污许可权交易,使经济主体以他们认为最有利的方式对财政刺激作出自主反应,从而达到协调环境与经济发展两者关系的目的。
三、更好地协调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一)综合利用资源
1、建立资源节约型国民经济体系。有的国家发展以节能、节材、节水、节约资本等重效益、重品种、重质量的工业生产技术和制度;有的国家调整工业内部结构,由生产初级产品为主向深加工、精加工的“朝阳工业”转变,以减少对自然资源的依赖程度。
2、重视二次资源的开发利用。很多国家提倡废物资源化,把再生资源称为“第二次物料革命”,或“第二矿产资源”。例如,巴西、意大利每年所消耗的贵金属几乎全部来自再生,其他废旧金属的80%~90%均被回收利用,变废为宝。为减少水资源消耗,有些国家工业用水的回用率已接近100%。
3、对资源内涵的认识愈来愈丰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从注重物质投入的外延正在向注重资源内涵扩大的方向转变。如回收利用垃圾也能创造新的价值,日本对垃圾回收利用率高达90%,法国每年从垃圾中回收废纸占造纸工业原料的40%。现在世界各大国正在进一步对回收垃圾进行深层次的开发利用,以保护地球生态环境。荷兰正设计用“雨”(利用雨水下降冲击力)发电。此外,将还有更多的替代资源、人造用品面世。
(二)推行清洁生产。1989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工业与环境规划活动中心首先提出清洁生产,定义为:“清洁生产是指将综合预防的环境策略持续地应用于生产过程和产品中,以减少对人类和环境的风险性。”《中国21世纪议程》将清洁生产定义为:“既可满足人们的需要,又可合理使用自然资源和能源,并保护环境的实用生产方法和措施。”
很多国家为推行清洁生产,正在实施“零废物排放”工业(简称零排放工业或闭环式工业),其实质是从生产过程和产品两方面理解的:一是就生产过程而言,为实现废物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将生产过程中一端的废弃物排出,转为另一端的原料输入的方法;或者将一个生产部门的废弃物作为另一个生产部门的原料供应;二是对产品而言,近年来世界各国竞相研究和开发一些生态产品。生态产品也称“绿色产品”或“环保产品”,其含义是指能够保持社会环境和对人类无害的产品。例如,德国制造世界第一种生态轮胎、生态电视机、生态冰箱,日本制成生态电池、生态塑料渔网,加拿大开始生产实用的燃料公共汽车(无污染物排放),美国研制出生态服装,瑞典推出一种生态画,我国生产出安全、营养、无公害的绿色食品等等。可以预料,绿色产品将随着可持续发展进程的深入,而日益成为今后产品生产的主导方向。
(三)树立生态技术观。每当新科技成果向经济建设转化时,总会带来生产的大发展,产生显著的经济增长效应和质变效应。然而,进一步深思,又发现另一种倾向,大多数技术的应用,如果是以单一目的性——经济效益为前提,那么技术越尖端,单一目的性越明显,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程度也就越大。这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思考,技术究竟是给人类带来幸福还是灾难,这主要取决于人类自己,而非技术本身。
21世纪的技术观应当是生态技术观。生态技术观的含义为:1、科技发明的指导思想,要坚持技术的单一性目的与多元性目的的统一,即以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为双重目的,或以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为多重目的;2、科技成果的应用要考虑到生态环境的内在承受性和外部承受性,如资源再生循环技术、环境无害技术,都是经济可持续发展所要求的。
我国2000年经济发展目标规定:“在保持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不断改善发展的质量。”将经济发展区分为数量的增长与质量的提高,这是人类在发展上的一次跃进。旨在把经济发展引导到低投入、低消耗,少污染、高效益的持续发展道路上来。
可持续发展认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互联系,不可分割,并强调把环境保护作为发展进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为衡量发展质量、发展水平和发展程度的客观标准之一。因为现展越来越依靠环境与资源基础的支撑,但随着环境恶化和资源耗竭,这种支撑已越来越薄弱和有限。因此,越是在经济高速发展的情况下,越要加强环境与资源保护,以获得长期持久的支撑能力。这是可持续发展区别于传统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因此,我们要更好地处理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主要参考文献:
[1]孙惠丽,江华锋.对环境问题的制度经济学分析[J].生态经济,2007.7.
篇7
(一)社会利益观的理论依据
利益,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原动力,是为了满足其自身生存和发展而应运而生的,是人类最原始动机、最终目的的有机结合,但它也是受到客观规律的制约。作为一部社会本位法的经济法,社会利益是其所要保护的首要利益目标。亚当•斯密倡导的是人类所的一切经济活动最终目的就是为了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对于社会利益的促进则放在次位,这样会使其行为要比出于自身本意的情形下会更加有效地促进社会利益的发展。此时人们才逐渐认识到个人本位主义并不能够很好地促进对社会利益最大化的保护。19世纪社会法学派、目的法学派所提倡的恰恰相反。美国学者庞德认为社会利益是法律保障的主体需求。并强调社会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目的法学派代表耶林认为,法律的创造者是社会利益。也是法律的唯一的源头,一切法律的产生都是以社会利益为目的。这一利益理论为国家规制个体本位主义提供了理论基础。经济法是对国家、社会、个人利益起着协调平衡的作用,通过立法的倾向对弱势群体给予保护。企业在创造财富的同时,也破环了环境和不可再生资源的耗竭,导致社会和公众为其行为买单,这有背于正义、公平。经济法对企业负外部影响予以否定评价,对其规制从而实现企业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兼顾和协调。由此可见,社会利益观为企业所要承担的社会环境责任夯实了理论基础。
(二)企业生态环境社会责任的价值成因
法律的价值属性和功能表现为满足主体的需要。社会经济体中的企业自身不断的发展和壮大,更凸显了对社会生态环境环境的影响,企业是与社会多方面利益相关者有着密切联系的独立体,在追求企业价值的同时,还应该依法承担起生态环境这一社会责任。通过对企业生态环境社会责任是否符合法律基本价值这一问题的论证,就能得出法律追究机制对企业生态环境社会责任的合理性、正当性。一是从秩序价值来看,所体现的是在社会进程中与自然进程中两者之间表现出来某种程度的连续性、一致性、确定性。是实现个人本位向社会本位的法律的转变,达到利己与合作的协调与平衡,实现社会联带、社会统合,实现个人与社会的和谐构建。企业社会环境责任对秩序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首先是益于构建一个稳定的秩序利益关系。其次是益于构建一个良好的资源秩序。二是从自由价值来看。自由价值主张主体行为和法律规范的有机统一,如果主体实施的行为符合法律规范,就享有法律所对其界定的行为权利。法律对自由的保护主要表现为对个人权利的界定,是在个人与社会的对立、统一关系中。企业如果不考虑社会利益以及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不顾及到社会公众和后代的发展,肆意开采、损耗资源,排放污染物这不是真正的自由,而是对人类社会所赖以生存自然环境的奴役。三是企业生态环境社会责任的正义价值,是人类恒久的价值追求,是法学界研究的永恒主题。实现社会正义的途径是要以社会条件以及各阶层的经济为基础,通过其所享有的基本的权利、义务等进行平等分配,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正义。如果企业怠于承担社会责任,法律通过其强制力推动企业承担生态环境社会责任。四是效率价值。是要符合社会发展的基本价值目标,最大限度地利用社会资源用于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自然生态价值是人类发展所投入的最重要的成本,所以企业在发展的同时要最大限度地创造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经济模式,以发展低碳经济,减少对资源、能源的消耗,保护环境,实现社会公众的环境权,使企业肩负起经济行为和生态环境保护行为的多重社会责任。
二、实施责任追究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建立企业责任追究机制的必要性
有利于企业本身适应和参与国际化竞争的需求。也是激励企业通过技术创新来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对企业实施环境责任追究制,实质是有效地促进企业自身的竞争力因此,对企业实施责任追究机制不仅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也是必然要求
(二)建立企业责任追究机制的可行性
在目前的国情下是完全具备对企业实施责任追究机制,并使其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一是上述已说明实施企业责任追究机制所具备的思想、理论基础。法律制定、法律体系都反映了这个时期的思想价值观。农业时代、工业时代充分表明了人类对自然环境的改变能力在不断的加强,但负面影响凸显,人类开始认识到尊重自然规律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也使生态人文主义取代了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理论。二是充分体现公众利益和企业利益的一致性。由于我国社会性质所决定,国家、社会公众与企业的根本利益存在一致性,这是建立企业责任追究机制的基础和原动力。企业其各个经济活动环节,自觉地肩负起环境保护意识,适应新经济发展的要求,由此体现出公众利益与企业利益的一致性。三是建立追究制具有法律保障。我国宪法、刑法对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生态环境,以及危害、破坏自然环境等都做出了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循环经济促进法》以及国家颁布实施的一系列保护环境、防止污染及其他公害的法规,从一个侧面表现出企业社会环境责任的重要性,通过法律追究、激励机制使企业更好地肩负起其社会责任。所以,建立和完善企业责任追究机制不仅有坚实的理论依据,同时也具备了客观的现实基础。
三、完善企业责任追究制的几点思考
(一)建立行之有效的赔偿基金制度
在加大对违规企业惩治力度的同时,还要通过财政投入、税费征收、社会捐助等筹集赔偿金以达到为环境污染的受害者提供救济为目的,是对环境污染而遭遇损害的有力补充,其实质是责任的社会化分担。赔偿基金具有基础性、积极性、最后保障性的特征。将基金用于传统民事无法救济的责任转嫁给社会的一种方式,形成对污染者规制失控的救济,实现责任的个人本位到社会本位的转变,促进了社会的公平。
(二)建立多元共治的企业环境社会责任监督机制
鉴于我国对企业环境责任现状,应建立以法律监管为主,社会监督的多元共治的监督机制。多元共治是在充分调动社会各主体进行监督的积极性,是政府、行业组织、消费者、社会媒体等共同参与运作,构建多重监督的良性互动机制,其表现形式为政府有效督导、中介科学评估、社会通力配合。政府监管虽具有强制性和组织化、制度化程度高的特性,但成本也是高昂的,对企业只是要求法律所规定的最低标准。而社会监督尽管缺乏强制性,但所具有的预警性强、覆盖面广的优势,且对企业要求高,能够对企业在环保问题上达到更为理想的状态。
(三)构建企业环境社会责任公益诉讼机制
一是扩大诉讼原告主体资格。要从扩大原告资格入手,将环保诉讼资格要件扩大到有间接利害关系者,这就为其提供了及时获得救济的保障,也能达到对潜在的环污企业产生威慑力。二是构建公益诉讼制度。环保部门和社会相关组织应当为对具有原告资格的当事人,在给予精神鼓励的同时提供法律援助和相关的技术支持,从而使诉讼更具有公益性,免除原告的后顾之忧。三是建立公益诉讼费用制度。为维护公众的环境权,应改变有偿主义的诉讼费用征收标准,建立公益诉讼费用制度,对公益诉讼胜诉的,应判决被告承担涉案的一切费用(监测、鉴定、化验、评估等费用),提高公民环保公益诉讼的积极性。四是完善激励机制。可以通过法律规定从被告的赔偿金或由国家、地方政府及组织出资设立的环保基金中给予原告一定的奖励。
四、结语
篇8
本章重点
一、名词解释
1.光周期现象2.光饱合点3.光补偿点5.贝格曼规律6.阿伦规律
4.有效积温:高于生物学零度以上的昼夜温度总和,又称总积温。
二、问答题
1.太阳光的生态作用有哪些?
2.论述有效积温法则及其在农业的应用意义。
答:(1)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必须从环境中摄取一定的热量才能完成某一阶段的发育,而且植物各个发育阶段所需要的总热量是一个常数。用公式表示:K=N·(T-C)单位:日·度。上面的方程式可改写成:T=C+K/N=C+KV,K——该生物所需的有效积温(常数),单位日·度;N——发育历期即生长发育所需时;T——发育期间的平均温度;C——生物发育起点温度(生物学零度)。V为发育历期的倒数(1/N)即发育速率。(2)在农业的应用:a.预测生物发生的世代数b.预测生物地理分布的北界c.预测害虫来年发生程度d.可根据有效积温制定农业气候区划,合理安排作物e.应用积温预报农时
3.论述生物对极端温度的适应。
答:(1)生物从形态上对低温的适应:
植物:a芽和叶片常受到油脂类物质的保护,芽具鳞片,植物体表面生有蜡粉和密毛,树皮有较发达的木栓组织;b植物矮小并常成匍匐状、垫状或莲座状等;c一年生草本,死后留下种子越冬;d多年生草本,以块茎、鳞茎、根状茎越冬;e木本植物则以落叶相适应(自保措施)。
动物:动物对低温的适应:增加羽毛、皮下脂肪量,增加隔热层,以降低热传导,或称增加隔热性。体型和颜色变化
(2)生物从生理上对低温的适应:
植物:低温环境的植物减少细胞中的水分和增加细胞中的糖类、脂肪和色素来降低植物的冰点,增加抗寒能力。
动物:a.增加体内产热量(非颤抖性产热)b.逆流热交换机制c.局部异温性d.耐受冻结e.超冷
(3)生物从形态上对高温的适应:
植物:a.有些植物生有密绒毛和鳞片,过滤一部分阳光;b.有些植物体呈白色、银白色,叶片革质发亮,能反射一大部分阳光,使植物体免受热伤害;c.蔽光效应,有些植物叶片垂直排列使叶缘向光或在高温条件下叶片折叠,减少光的吸收面积,减少辐射伤害;d.有些植物树干和根茎生有很厚的木栓层,绝热。
动物:改变毛皮、羽毛等的隔热性,减少脂肪等。有蹄动物的颈动脉在脑下部形成复杂的小动脉网,包围在从较冷的鼻区过来的静脉血管外,通过逆流热交换而降温,使脑血液温度比总动脉血低3℃。
(4)生物从生理上对高温的适应:
植物:a降低细胞含水量b增加糖或盐的浓度c旺盛的蒸腾作用d反射红外线的能力。
动物:a.适当放松恒温性b.增加血流量c.蒸发散热d.忍耐高温
(5)动物从行为上对高温的适应:主动躲避不良的环境和温度,寻找适宜的环境和温度,夏眠、穴居和昼伏夜出。
4.变温的生态作用有哪些?
答:(1)促进种子萌发(2)促进植物生长(3)提高植物产品品质(4)促进干物质的积累(5)加快昆虫发育速度(6)增加产卵数
5.北方作物引种到南方可能遇到的不适生态因子有哪些,为什么?(最主要是光周期和温的问题)
思考题
一、名词解释
1.黄化现象2.昼夜节律3.生物学零度4.休眠
二、问答题
1.植物和动物对光强的适应有哪些类型?
2.植物对光周期的适应有哪些类型?
3.动物有哪些光周期现象?
4.变温的生态作用有哪些?
1、植物光合作用的光谱范围主要是(A)
A.可见光区
B.紫外光区
C.红外光区
D.绿光
2、绿色植物光合活性辐射(PAR)带波长位于(B)。
A.380nm~700nm
B.380nm~760nm
C.150nm~4000nm
D.490nm~620nm
3、绿色植物利用太阳能,将无机物质转变为有机物质的过程,称为(光合作用)。
4、在全都太阳辐射光谱中,主要引起热的变化的光是(D)
A.红光
B.紫外光
C.绿光
D.红外光
5、在太阳辐射中,主要引起光学效应,促进维生素D的形成和杀菌作用的光是(B)
A.红光
B.紫外光
C.绿光
D.红外光
6、阴性植物的特点是(D)
A.光补偿点较高,生长在全光照条件下
B.光补偿点较高,生生长在阴湿条件下
C.光补偿点较低,生长在全光照条件下
D.光补偿点较低,生长在阴湿条件下
7、阳地植物光补偿点的位置较阴地植物(A)
A.高
B.低
C.一样
D.不确定
8、植物光合作用同化量与呼吸消耗量相等时的光合活性辐射强度称为(B)
A.光饱和点
B.光补偿点
C.平衡点
D.稳定点
9、植物开始生长和进行净生产所需要的最小光照强度称为(B)
A.光饱合点
B.光补偿点
C.光照点
D.光辐射点
10、一般而言,高纬度地区作物整个生育期所需有效积温较低纬度地区的要(B)
A.多
B.少
C.一样
D.不确定
11、有效积温法则公式中,V为(C)。
A.平均温度
B.生物学零度
C.发育速率
D.天数
12、范霍夫定律是指就变温动物而言,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外界温度上升,体温上升,生理过程加快,温度系数Q10是温度每升高(C),化学过程的速率即加快2~3倍。
A.20℃
B.5℃
C.10℃
D.15℃
13、有效积温法则公式中,N为(B)
A.平均温度
B.发育所需天数
C.有效积温
D.发育起点温度
14、生活在高纬度地区的恒温动物,一般其身体较低纬度地区的同类个体大,以此来减少单位体重散热量,这一适应称为(C)
A.李比希定律
B.阿伦法则
C.贝格曼法则
D.谢尔福德定律
15、许多鱼类的脊椎数目在低温水域中比在温暖水域中多,这种现象称之为(乔丹)规律。
16、(B)陈述了来自冷气候中的内温动物与来自温暖气候的内温动物相比,趋向于具有更短的末端(耳朵和四肢)。
A.比尔定律
B.阿伦规律
C.Hamilton定律
D.贝格曼规律
17、分布在我国新疆和东北的雪兔、分布在华北的草兔和分布在华南的华南兔颅骨长分别为95~97、85~89和67~86mm,这种颅骨的变异可以用(A)解释。
A.Bergman规律
B.Allen规律
C.Jordan规律
D.Gause假说
18、大多数植物的生长和干物质积累在变温条件下比恒温条件下(A)
A.有利
B.不利
C.一样
D.不确定
19、生物生长发育的起点温度是(发育阈温度或生物学零度)。
20、鸟和哺乳动物属于(AD)
A.恒温动物
B.外温动物
篇9
随着近代工业革命和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艺术参与环境改造的活动越来越多,这是在全世界范围内众所周知的。今天,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化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时代的主题。我国环境设计教育改革需要较为科学的理论进行指导,否则与迅速发展的国家经济、文化形势不相适应。环境设计是一门集艺术、科学、工程技术于一体的应用型新兴学科,以环境规划设计、环境形态艺术、物质环境设计、大众行为心理等为研究核心,以策划、规划、设计、管理四个环节的结合,构成了环境设计纵向系统的整体。环境设计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人类生存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涉及的学科专业领域包括生态学、建筑学、艺术学、行为学、心理学、经济学、社会学、室内设计、景观设计、城市设计、规划设计等。目前,国内大部分高校开设了环境设计专业,课程设置主要由通识课、学科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实践课四部分组成。其中,通识课约占总课程量的50%,学科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约占40%,专业实践课约占10%。在专业课程中,主要以景观设计、观赏植物配置与造景、景观小品设计、建筑初步设计、室内设计、家具设计为主线设置一系列专题设计课程,课程分类繁细,内容覆盖面广,各自独立,呈点状的板块式分布。教学方式以理论教学为主体,以实验教学和实践教学为补充,在理论教学中充分运用多媒体手段传授设计理论和设计方法,在实验教学和实践教学中则指导学生在本门课程内分阶段地完成专题专项研究,使学生能够运用多种合理的表达方式充分展现自己的设计创意,最终达到本专业的教学目标。生态设计在一些西方国家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市场与教学体系,其设计教育发展程度较高。我国的生态设计基本上还处在探索阶段,各高校的生态设计教育发展程度不均衡,受重视程度也需要加强。因此,国内高校可借鉴国外设计院校的教学模式,积极建立与国外设计院校和相关科研机构的互动关系和交流合作,吸收先进的环境设计专业的办学理念、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研究成果,为培养出符合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所需的、具有国际化视野的高层次复合型设计人才而肩负起重大责任。在环境设计教育中植入生态设计理念,应根据所处环境的自然条件,充分运用生态学、设计学、环境科学及现代科学技术手段等,创造适合人类生活、工作需要的环境,最终体现出人类的生存环境与生态系统长期相协调的状态,使生态环境得以改善,同时让人类历史文化的精华得以继承。但是长期以来,环境设计教育受社会意识、经济压力、资源条件等因素影响,国内部分高校还没有建立起真正意义上的环境生态设计教学体系。
二、生态设计理念在环境设计教学中的培养途径
1.建立科学教学构架,开设生态设计课程
环境设计教育教学改革应将重点放在生态设计理念的培养方面,将生态设计相关课程内容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并不是在设计课程中给学生讲一些概念性的理论就能使学生完全理解生态设计理念,生态设计教育要具体落实到专业课程教学中,根据居住区景观设计、街道区景观设计、商业区景观设计、滨水区景观设计、建筑设计、室内设计等各种不同的环境专题设计课程,结合设计案例在教学过程中倡导适度设计,逐步使学生形成一种从生态设计的角度解决环境设计问题的思维习惯。最终使学生在今后的设计过程中树立科学的设计观,秉持生态设计理念,探索低能耗、低污染的环境设计方法和途径。教师应是生态设计教育的倡导者和实施者,只有谨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教育者,才能将生态设计的可持续观念深深植入学生的大脑。教师言传身教所传递的信息将会影响学生未来的环境设计观,这是一种倡导保护生态环境的正能量,相信这种力量的影响力会越来越大。建立科学教学构架,贯彻科学发展观,体现可持续设计,就要优化课程体系,适当增设生态设计课程。教师应遵循“理论—方法—实践”的环境生态设计教学思路,尽可能在大学二年级以前开设诸如设计学概论、环境学概论、城市规划原理、景观生态学等基础理论课程,使学生建立基本的目标概念和设计观念。在大学三、四年级时,应系统地将生态环境策划、生态环境元素、生态设计方法、生态设计法规融入环境专题设计课程教学,并辅以一定的实验教学与实训实务等。
2.树立生态设计意识,积极感知生态环境
树立生态设计意识,需要培养学生形成一种生态观的设计思维习惯,积极感知生态环境。在课堂教学中,生态设计的内容是核心,教师要适时、适当地将生态设计理念及其重要性传递给学生,从而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在任何给定的设计中,学生都要仔细分析生态给环境中的建筑物、构筑物、道路、水景、人群等带来的价值,不是先设计环境中的建筑物、构筑物、道路等再考虑生态性,而是要从生态的角度进行环境中建筑物、构筑物、道路等的设计。环境设计绝不能脱离生态理念而凸现个性创意,任何时候都要从塑造生态环境的角度创造环境的构成形式。另外,对于环境设计的创作成果,师生也不能只注重方案多么个性,效果图多么漂亮,构成形式多么震撼,而要学会关注环境的长期寿命,即通过生态观与环境的融合实现可持续发展。只有当这种生态设计理念真正深入人心,学生才会在作业训练或设计实践中更积极地感知生态环境,认真思考设计与环境的关系。
3.关注设计生命周期,节约能源物质消耗
以往的环境设计教育中,对于环境外在形象、功能特点、艺术感的训练较为偏重,而材料、构造、工艺、技术等课程由于与实践脱节,环境设计专业的学生难以理解和消化。因此,材料、构造、工艺、技术等课程是环境设计专业学生学习的软肋。虽然许多高校针对这类知识设置了一部分材料、构造、工艺、技术等方面的课程,但是其教学的实际效果并不理想。材料、构造、工艺、技术等知识是设计立意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倘若在设计作品中所使用的材料本身就缺乏生态观的考虑,那么整件设计作品的生态性将荡然无存。在材料选用方面,具有生态性的材料形式非常讲究,环境设计师应尽可能地采用当地材料和自然材料,因地制宜地选择合理的构造技术和建造形式,同时以能循环使用、降解再生的材料为主,并且高度重视环境的使用寿命。在环境设计中,自然景观元素和生态系统保护显得非常重要,如自然水体景观、原始森林的保护,应尽可能减少能源消耗以及土地、水、生物资源的使用。通常情况下,为了尽可能地减少能源和物质的消耗,设计师应视自然资源为宝,在环境设计中合理地利用自然中的光、风、水体、植被、土壤等,使其服务于环境的新功能,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如,一些西方国家的环境设计将关闭的工厂和废弃的场地注入鲜活的生命力,使其利用生态技术恢复后再次被人们使用,成为市民追求时尚潮流的休闲娱乐场地。因此,设计师应充分关注环境设计的整个生命周期,减少能源和物质的消耗,包括材料选择、构造技术、施工建设、使用管理和废弃过程,这样会大大降低环境设计场地的耗能和耗材,实现节约能源、节约资源、回归自然、舒适健康的美好愿望。
4.把握生态设计原则,尊重自然环境设计
今天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们远离自然环境,自然元素、自然气息和自然过程在日常生活中日趋淡化,人们对大自然的渴望成为环境设计师的诉求。设计师需要合理把握生态设计原则,尊重自然环境设计,体现当地的传统文化和乡土情怀,顺应场地的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原有场地的各种资源,创造出充满生态之美的环境,以满足人们与大自然亲近的心理。因此,环境设计师应善于从自然界中汲取灵感,将环境中的建筑物、构筑物、广场、庭院、绿化、水体等是否尊重自然、显露自然作为判断环境设计成败与否的关键。建筑物、构筑物等矗立于环境中,称为实景,在此基础上给观赏者创造的一种想象空间称为虚景,建筑物、构筑物等与其共同构成的环境空间能够形成虚景与实景的融合,也就是虚实相生、虚实相应的意境。这就是中国传统美学观中“虚”与“实”的辩证思想,追求“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的艺术风格,与中国山水画、山水诗词的创作精神“求‘神韵’于‘大象’”是一致的。如地形变化多端的场地拥有特殊的地形环境,场地中往往呈现出某一地段多岩石、多沙土、多植物、多冰雪、多雾等现象,具有较为丰富的自然现象和自然环境,那么环境中的建筑物、构筑物等设计可充分利用这种自然现象和自然环境的优势,将岩石、沙土、植物、冰雪、雾等作为环境设计的一部分,再利用阳光、风雨、微地形和微气候为环境空间营造意境。结语社会对环境设计师的要求越来越高,教育改革应针对市场的改变而与时俱进,甚至预见社会发展趋势。环境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建构思路是以动态发展、动态更新为前提的,这不仅是新形势对环境设计教育功能的要求,也是各高校努力探索的必要前提。因为不能保持先进的教育,就无法保证环境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更无从谈起对环境设计教育的贡献。
篇10
关键词:生态课堂 生本 和谐 高质
关注课堂教学的生态环境,探索师生与课堂的和谐发展,打造高效低碳的课堂氛围,已成为许多学校和教师孜孜以求的教学境界。所谓生态课堂,是指在教学活动中,坚持让生命实体在良好的条件下自然和谐地成长与发展,使课堂环境的各种生态因子能够有机结合与协调运动,进而产生民主、合作、高效、和谐的课堂。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应贯彻落实新课标“以生为本”的育人理念,让自己的课堂充盈着和谐的阳光,成为学生自主学习与探究的舞台,创造激发学生潜能、绽放生命活力的更多外因。为此,我们应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一、落实以生为本
新课标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课堂活动的主体是学生,而不是教师。我们要从“知识的传授者”变为“塑造生命之美的引导者”,做一个智慧的导师,让学生参与、体验、分享、整合、应用,实现知识的获得。我们要把学生看作是学习任务的“首要责任人”,真正确立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把思考的权利和学习的时空还给学生,让学生有充分表达思想和展示自我的机会,并在质疑、讨论和交流中获取知识、提升能力和感受成功的愉悦。如在讲授《价格变动的影响》时,我尝试着设计了这样的情景:某购物广场在开业期间开展了一系列优惠酬宾活动,买满500元送1000元……超低价格引来了抢购狂潮。在这样的背景下,我提出以下问题:1.上述抢购狂潮反映了什么经济学现象?2.不同的商品价格变动对它的需求的影响是否相同?(请举例说明)3.在互为替代品和互补商品中,一种商品价格变动对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有什么影响?同学们纷纷列举事例,并标注出需求量的变化;在交流展示时,他们剖析一个个鲜活的案例,谈自己的感受,经济学原理也脱口而出,并从中体味生活、感悟经济,任务都完成得蛮好。为此,我深深地体会到以生为本的重要,我们必须减少对学生自主学习时间的挤占,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探究知识、感悟学习过程。我们要有“花自飘零水自流”的从容,相信学生,给他们一个自由展示的机会,打造一个精彩纷呈的课堂。
二、体现自然和谐
我们应以关注每个学生的生命状态为准则,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师生关系在传统的非生态课堂上往往表现为霸权与控制,教师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学生,学生过于依赖教师,不会思考、质疑和学习。传统的非生态课堂唯知识独尊,过分关注分数与升学率,忽视生命的灵动和个体的差异,忽视学生对学习过程的体验,更不关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这样的课堂会使多数学生无法从中体会到学习的快乐与享受,只能承受负担和折磨。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充分尊重学生,努力营造宽容、民主、愉悦、温馨、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师生的教与学都充满激情,互动良好,民主和谐;同时,我们要以平等的身份参与学生的课堂交流,在交流中启发引导学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生命活力,既让学生有一种学习的安全感,能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和成长的快乐,我们自己也享受着教授知识和共同成长的幸福。
三、关注低碳高质
低碳课堂主要是指“能耗”要低,充分发挥教师的“精讲”与“引导”作用,关注学生在知识获取过程中的参与,帮助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感悟过程与方法。高质则表现为课堂教学的效率高、效益高和品质高,以师生能否得到最大的发展为重要指标。我们应根据课标要求和学生实际,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确定教学目标及重难点,根据教学内容整理知识板块和网络,理顺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教学中,我们要努力创设情景,通过“情景”呈现“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探究”,并在探究中讨论交流,从而提升学生的分析、判断和归纳能力,激发其热情和潜能。为此,我们要处理好“投入”与“产出”的关系,不仅要追求“单位时间内传授知识的多少”,更要关注“课堂上学生参与学习的程度与状态”,要减少教师的“无效排放”,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吸纳”知识;我们对课程资源的运用要恰当适度,要把握好“讲点”和“重点”,坚持“诱思导学”的基本策略,给予学生更多的探索空间,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课堂的实效。
四、注重开放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