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陶艺范文
时间:2023-03-23 20:04:5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生活陶艺,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陶艺;创作;自然美;现代陶艺
在中国古代,经过近千年的陶瓷文化及工艺的发展,陶瓷器物发展了很多不约而成的纹理与纹饰。表现喜庆、幸福的祥瑞题材,自古及今,一直是陶瓷的一个重要的题材和一个基本的文化特征。陶瓷是一种工艺美术,也是一种民俗文化,它与民俗文化的关系极为密切,表现出相当浓厚的民俗文化特色,广泛地反映了我国人民的社会生活。世态人情和我国人民的审美观念、审美价值、审美情趣与审美追求。陶瓷是以粘土为主要原料以及各种天然矿物经过粉碎混炼、成型和煅烧制得的材料以及各种制品。陶瓷的传统概念是指所有以粘土等无机非金属矿物为原料的人工工业产品。在人们审美多元化的今天,陶瓷艺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现代陶瓷艺术装饰在传统陶瓷艺术装饰的基础上的更新与发展,不仅促进了现代陶瓷艺术装饰在创作方向与表现形式、表现手法向更高的艺术境界拓展,而且出现了“百花竞艳,万象并存”的态势,其全新的观念、奇特的创意、丰富的材料以及精湛的制作技艺形成了独特的工艺绘画形式。现代陶瓷艺术装饰更加强调作品对人的精神和心理产生的作用,且艺术家用自己的设计理念,将更多新的内涵融入到陶瓷艺术装饰作品之中。
“陶艺”即“陶瓷艺术”是一门综合艺术,经历了一个复杂而漫长的文化积淀历程。它与绘画、雕塑、设计、以及其他工艺美术等有着无法割舍的传承与比照关系。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随着西方现代艺术的介入,西方的“当代陶艺”观念对中国陶瓷艺术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陶艺”的概念也一度成为了陶瓷艺术界的新时尚。它所体现的仍然是一种东、西方文华的矛盾与碰撞,陶艺在世界艺术的舞台上绽放着光彩。
一、陶瓷设计与自然美
人们在自然界中净化心灵。好的设计都需要发现自然美并体现自然美,反映大自然的灵气,显示大自然的脉搏。在当今,陶瓷作品一直是美学设计的一块净土。时代在变,工艺在变,材料也有变化,但是陶瓷作品展现自然的能力从来没有变。人们在陶瓷作品中去感受到山清水秀,去听鸟叫虫鸣。作为陶瓷设计者不能为迎合世俗眼光,去设计违背自然的作品,陶瓷设计如何能够更好的呼应自然,去繁从简,返璞归真,我想这是我们每个陶瓷设计者都应该思考的问题。
二、如何在陶瓷上体现自然美
陶瓷艺术是一门古老的艺术,他是传统与自然的体现者。在经济更加发达的欧美国家里。自然美在艺术作品中体现的也相当明显。作为中国陶瓷学习者和设计者,我认为当今在提高自己陶瓷工艺水平的同时,更应该注重自身理念修养的提高。多做反璞归真,源于自然的作品,要尽力感受自然之美并能把这种感受体现在作品设计中,只有这样,才能达到设计观念,创造思维,艺术语言与表现技巧,工艺技术的完美结合。才能真正设计出具有大自然灵感的作品来。
陶瓷艺术这种特殊的艺术形式契合人们回归自然、张扬个性、重新寻找艺术本质的要求,在创作设计中追求自然的情趣美、艺术美,将文学、绘画、雕塑材料、工艺技术交融为一体,最大限度地创造主体的个性,改变陶瓷艺术的审美形态。意境的表现成为表达人们心灵的当代艺术形式,并把它融入到陶瓷艺术作品之中,更显示出作品的内涵和耐人寻味的意念和情境。追求陶瓷艺术设计作品的内涵和个人风格,必须先求取自己情感受思想的独特之处。
篇2
1装饰与成型的整合——结构即装饰
“装饰”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有动词和名词两种词性的解释,作为动词使用的“装饰”被解释为在身体或物体的表面加些附属的东西,使之美观。从这种解释里我们可以体味到装饰的两个关键词:附属性和表面性,即装饰附属于造型主体表面。在先秦时代的论著中,装饰即“饰”,饰如同“伪”,伪又与“文”同。我们所熟知的孔子所谓“文质彬彬”,既强调重质不能轻文,追求文与质的辩证统一。苏珊·朗格说:“装饰不单纯像‘美饰’那样涉及美,也不单纯暗示增添一个独立的饰物。‘装饰’与‘得体’为同源词,它意味着适宜、形式化。”[1](p56)苏珊·朗格强调装饰的适宜性,与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中所追求的文与质的和谐统一是一致的,从“适宜”的另一个角度来看,装饰是适宜于它所装饰的东西,装饰仍然是附属性的。
传统意义上的装饰多是附着于物体表面的纹饰,在传统陶艺中装饰的附属性和表面性表现的十分充分。传统陶瓷装饰手法可以绘、刻、堆、釉来概括。“绘”是指彩绘,在坯体和胎体上以描画的形式进行装饰,如新石器时代的彩陶,青花、粉彩、古彩等。“刻”与“堆”的装饰手法流行于釉下彩和釉上彩兴盛之前,“刻”是指在坯体上以刻划花、剔花、镂空(玲珑)、半刀泥等手法进行的装饰,还包括在已经烧成的胎体上进行刻画——刻瓷。堆是指在坯体上的堆塑装饰。釉是指颜色釉装饰。这四种装饰形式有共同的特点,它必定是以坯体或胎体为装饰载体,以陶瓷装饰材料在载体上刻画一定的装饰内容,从而对造型主体进行锦上添花的修饰。纹样、纹饰是依附于器物表面的附属物,造型是装饰的载体。因此传统陶艺的装饰与造型是两个相对独立的领域,在传统陶瓷的发展演变中制陶先民强调造型与装饰的谐调性,而造型与装饰之间却鲜有渗透。传统陶瓷的装饰多是在装饰纹样和形式上的变化,因此传统陶瓷的装饰多是陶瓷造型的附属物,它的变化多存在于陶瓷造型的表层。
从传统陶艺到生活陶艺,实用的本质没变,但其装饰却由表面走向结构。生活陶艺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陶瓷器具,一般来说生活陶艺具有较强的手工性,这主要是因为生活陶艺吸收了纯审美的现代陶艺的造型、装饰、烧成语言。与传统陶艺的严谨、唯美不同,现代陶艺把陶艺本体语言的造型能力极大地释放出来。陶艺的泥料与釉料自身具有的丰富表情,泥料的可塑性可以记录陶艺家创作的每一个痕迹,泥料的质感,受力所产生的形变、裂隙,泥料与釉料的结合所产生的层次感都成为陶艺最朴实材质美的表现。现代陶艺本体语言的丰富性,使得陶艺艺术魅力的显现并不过于依赖造型形式,陶艺与雕塑的区别也在于此。生活陶艺的设计比较注重对这种材质美的保留与表达。与传统陶艺相比较,生活陶艺的装饰少了对造型的表面修饰,多了对陶艺材质美的显现,装饰多融合于陶艺的成型过程之中,融合于结构之中。
在传统陶艺中,造型与装饰是相对独立的两个领域,而在生活陶艺中这两者却走向统一,造型要素可以具有装饰意味,装饰要素也可以是造型结构的一部分,从装饰的角度来看则是装饰的结构化。“筛光”(图1)为一组灯具,这种被称之为“新薄胎”的陶瓷设计,因胎体近似普通白纸的厚度,使它具备极佳的透光性,作品由镶接手法而成,因泥片的重叠造成不同的厚度,在灯光的映衬下呈现有规律的叠影造型,叠影即是其装饰内容。这种材质和手法还被运用于咖啡的设计中(图2),同样的叠影效果隐现于杯体之上,不同的是,在灯具上有规律的叠影造型,在在咖啡杯上,则成为随意,无规律可循的。这两种效果都是坯体成型所造就的艺术效果,灯具的制作使用了相同尺寸的泥片拼接而成,光影有规律可寻,而杯子则是采用了制作灯具的泥片下脚料,因而制做杯子的泥片都是随意的、偶然的造型,这恰恰造就了杯子的叠影效果更加的随意、自然天成。陶艺泥性的一大特点在于它的随意性、随机性,传统生活陶艺的造型是中规中距的,讲究对称、均齐之美。生活陶艺则注重泥性的发挥,但这些因素也具有装饰意义。造型与装饰合而为一,难分彼此。模具成型是一种传统的成型方法,石膏模具成型需要将泥桨注满模具,待石膏吸收了一部分水分,泥桨变干而紧贴于模具内表的时候再将多余的泥桨倒出,完成注浆工序。北欧陶瓷设计师的作品《茶叶筛》(图3)采用石膏模具成型,而在这个作品中,作者并未采用这种传统的注浆工艺,而是利用模具吸收水分的特点,采用甩浆的方式,将泥桨抛洒于模具内,待泥浆具有一定硬度时,将坯体取出,这种泼洒泥桨的成型方式能够创造出一种类似波洛克似的抽象肌理。不难理解,抛洒的泥浆构成的点、线、面结构,既是筛的结构,同时也是筛的装饰,泥桨的泼洒兼有成型和装饰的作用。生活陶艺抛弃传统陶艺的表面装饰把装饰与结构同化,创造了生活陶艺“无装饰的装饰”的新结构,并使装饰更深刻地进入了结构层面,丰富和拓展了生活陶艺装饰的存在方式和意义。
生活陶艺装饰的结构化并非孤立的现象,早在设计的现代主义阶段,设计界曾经有反装饰思潮,今天看来所谓的反装饰设计其实就是装饰的结构化。反装饰运动中最为著名的设计师是奥地利建筑家阿道夫·卢斯。卢斯主张建筑以实用为主,崇尚简洁而抽象的造型。卢斯认为建筑“不是依靠装饰而是以形体自身之美为美”,甚至认为“装饰是罪恶”[2](p56)。卢斯反对装饰,虽然从表面看来建筑强调实用,外部完全没有装饰,但是他强调了建筑物的比例,强凋墙面和窗子的关系,从这个角度来看,其建筑的窗子、线脚等细节依然是构成整个建筑之美的装饰元素。“现代建筑、设计等实用艺术对装饰的背离,实质是这一艺术内部的一种变革与调整,是自身整体的一种自我适应、更新与发展。自我的调整与变革,最终不是排除装饰,而是通过否定的方式找到更合理、更具时代性、更具结构意义的装饰与形式。”[3](p173)
2烧成与装饰的融合——烧成即装饰
生活陶艺的最终完成离不开窑火的烧炼,火无疑是生活陶艺最本质的艺术语言。火在陶艺中的作用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今天,关于陶器的发明,有学者认为是古人用火烧结了覆在篮子表面的泥土,从而成功地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种人造物的发明。尽管这是一个特例,但它却明确反映了火在最初的陶艺中的作用,火仅是使泥土凝结以便于储存水或食物的一种媒介。但是,窑火之于生活陶艺,不仅仅是媒介,同时更重要的是一种装饰手段。古人早就认识到了窑火对陶器的装饰效果。平地堆烧和坑烧是最原始的烧成方法之一,因其烧成温度低,温度极不均匀,所以堆烧而成的陶瓷表面呈现氧化与还原气氛的不确定性在器物表面形成或青或红的斑驳火痕,古人这种下意识的陶器烧成手法一直延续到今天,成为陶艺家呈现远古情怀的一种重要手段。如果说堆烧和坑烧的表面肌理是古人下意识所为的话,那么我国新石器时代的龙山文化黑陶的发明则说明古人在用火装饰陶艺上已经由自发转向了自觉。龙山人利用封窑和渗碳技术将粗犷陶器修饰成黑亮如漆的黑陶,封窑和渗碳是古人在对火的作用认识上的一大提升,此时的烧成已经与装饰融合在一起。不过在传统陶艺发展过程中,烧成的装饰性并未获得较大的发展,因为传统陶艺的装饰是以釉为主体的,釉本身是对陶艺最好的一种装饰,在釉发明后的两千年多里,中国传统陶艺的装饰是围绕釉装饰展开的。
对材料本身语言表达能力的发掘是现代艺术的一大特征,生活陶艺同现代陶艺一样,都比较注重泥料和窑火装饰潜力的发掘。在国外,众多陶艺家热衷于探讨窑火在陶艺留下的痕迹与肌理,并使之成为生活陶艺装饰重要内容。美国陶艺家杰米·克拉克最喜欢的烧成方式是在地上挖一个坑,用木材、木屑和纸进行“坑烧”,整个过程没有火焰,长时间的还原烧成,燃烧中的碳素渗入坯体中,使他的作品厚重与沉着。他同时采用涂抹泥桨的技巧,在第一次素烧之后,用细泥浆涂抹在坯体表面,再经第二次、第三次烧成,涂抹在作品上的泥浆结成片状,并且每次烧成都会掉落一些,泥片在坯体表面使火烧的痕迹产生出丰富的层次与色彩,妙不可言。(图4)柴烧是生活陶艺常用的手法,柴烧与一般窑的差别在于火焰和灰烬可直接窜入窑室内,落灰与高温融熔状态下的坯体自然反应产生灰釉,其色泽温暖,层次丰富,质地粗犷有力。柴烧作品有受火面与背火面的不同,在同一件作品上有阴阳变化与火焰痕迹,使它散发一种质朴,浑厚,古拙的美感,这也是柴烧陶艺家为它着迷尽心追求的原因。
生活陶艺创作中常用的烧成方式还有盐烧、苏打烧、乐烧、熏烧等方式。这些烧成方式所呈现的陶艺作品虽然风格鲜明、效果迥异,但在总体上可以将其归结为自然肌理一类。每一种烧成方式都可以在作品表面形成一种极富个性的烧成肌理装饰语言,不仅如此,这类烧成方式的艺术魅力还在于烧成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和偶然性,因此以烧成进行装饰的生活陶艺其作品的效果是唯一的、不可复制的。原始性的烧成手法往往呈现出粗犷、质朴、变幻莫测的艺术效果,这种粗犷、率真、自然天成的偶发肌理恰恰符合了当代人的审美需求。“当手工业和民间艺术被现代物质文明荡涤一空之后,面对着高科技的机器产品,又感到精神恍惚好像失去了什么产生一种文化‘复归’的念头。因为田园诗般的生活虽然不会再来,但是那些蕴涵着纯真感情的质朴艺术品,却是暖人心脾的,永远也不会过时。”[4](p3)生活陶艺天然不假修饰,不矫揉造作,带有强烈的泥土气和不同程度的原始稚拙的属性,正是今天人们渐渐失去而又想拼命追回的一种朴实的品质和原始的情感,这也许就是生活陶艺烧成肌理的魅力所在。
从当前陶艺创作现状来看,国内陶艺家所采用的烧成方式比较单一,陶艺家对于窑火的装饰潜力重视不够。我国现代陶艺兴起较晚,长期以来陶瓷生产的细致分工导致了今天陶艺家对很多制作工艺存在依赖性,并不能完全把握陶艺的制作环节,在很多陶艺家眼里,烧成更是成为烧窑技师的专职。殊不知,陶艺是材料的艺术,陶艺家对烧成方式的把握程度可以决定陶艺家整个创作的基本风格。目前,我国生活陶艺的装饰更多地依赖在坯体表面的纹样装饰,对于陶艺材质的装饰潜质发掘还远远不够。陶艺家对窑火的掌握不够,作品的风格多依靠器物的表面装饰,这样的陶艺装饰是很难有较大突破的。
综上所述,生活陶艺的装饰越来越融会于制作过程之中,生活陶艺的装饰同现代陶艺一样更加注重陶艺本体语言泥与火的装饰性。因此生活陶艺的创作也应顺应陶艺的本体语言的装饰性,把装饰的环节转向整个陶艺的创作过程之中,从而创作出既有装饰意味又有鲜明时代感的生活陶艺作品。
[摘要]生活陶艺作为一种情感化的器具艺术,它既有日用陶瓷的实用功能,也有现代陶艺对材质美的利用,装饰仍然是生活陶艺的内在要素之一。与传统陶艺不同,生活陶艺的装饰整合于成型过程之中,即装饰的结构化;烧成与装饰的融合,烧成即装饰。
[关键词]生活陶艺;装饰特征;成型;烧制
参考文献:
[1]苏珊·朗格.艺术问题[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
[2]同济大学等.外国进现代建筑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2.
篇3
关健词:当代文化语境;生活陶艺;拓展;局限性
1引言
当代中国社会所发生的深刻变化,正在影响和改变着文化的进程,中国当代文化所呈现出的不同于传统文化的特点,使得中国艺术的发展已然处于一种不同寻常的文化新语境当中。生活陶艺是近年来新兴的陶瓷类型,它是生活陶瓷的艺术化与创意化,文化的巨变是其兴起与发展的外部原因。当代文化语境固然对推动生活陶艺发展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而与此同时,生活陶艺在当代文化语境中的发展也存在着一些局限性,值得我们去深入研究与探索。
2当代文化语境与生活陶艺发展概述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社会正在发生着剧烈的变革,变革潮流渗透至社会的各个方面,文化领域也正经历着深刻的转型,而且相比其他领域,文化转型变化更加快速,从而使社会各方面发展都处在一种全新文化语境当中。中国近几十年来发生的文化变迁主要源于中国对现代化社会的追求,因此,文化的转型方向主要是由传统向现代迈进,而在这一过程中呈现出显著的转型期特征。当代中国文化最重要的特征之一是由语言文化为主而转向以视觉文化为主,这是一种必然的趋势,代表了中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视觉文化所表现出来的对视觉形态文化的重视,充满了人文关怀和现代感,因而可以视为文化形态的全面提升与发展,标志着中国社会文明的进程。视觉文化语境下,图像艺术正逐渐成为当代中国文化的中心,这也是陶瓷艺术之所以日益兴旺并受到普遍关注的文化因素。与此同时,商业化倾向成为当代文化的另一个特征,与视觉文化倾向遥相呼应。文化的商业化程度不断加深,正促使着包括陶瓷艺术在内的文化艺术不断地追求时尚与新潮,以满足人们持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而这种商业需求也正是促使文化转型的主要推动力。生活陶艺是生活陶瓷的艺术化、创意化和手工化,它虽然是在改革开放之后才逐渐兴起的陶瓷类型,但是近年来随着文化创意产业的兴起而快速增长,成为近年来陶瓷文化产业发展中的显著现象。生活陶艺的兴起与发展几乎与当代文化语境的形成亦步亦趋,深受当代文化语境的影响,特别是近几年发展迅猛,成为各地陶瓷文化创意产业中的重要产品类型,吸引大批青年陶艺创作者加入其中,涌现出难以计数的富有创新和审美意味的作品,在市场上的表现蒸蒸日上,备受消费者,特别是中上阶层人士的青睐。生活陶艺这一概念是在进入新世纪以后才正式确立,尽管其概念本身还存在着一定的模糊性,但它彻底打开了生活陶瓷通向艺术殿堂的大门,使陶艺工作者看到了生活陶瓷发展的新的可能性,即生活陶瓷能够以更深、更广的角度去呈现当代文化艺术观念,它所呈现的造型及装饰效果是过去生活陶瓷所无法达到或未曾有过的,因此,生活陶艺实质上是以生活陶瓷为媒体的观念艺术,是观念艺术对生活日用陶瓷的利用与转化。生活陶艺由陶艺家业余把玩之物而跻身为深受欢迎的商品,其商业化特点非常显著,因而其所表达的观念或意义均以迎合当代消费者的心理为出发点,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当代文化语境的产物。
3当代文化语境中的生活陶艺创作的拓展
从宏观角度来看,生活陶艺是当代社会发展的结果之一,既与中国进入消费社会有关,更与中国文化的现代化转型密不可分。当代文化语境的巨大变化是促使生活陶艺形成的重要外部条件,在当代文化语境的影响下,生活陶艺创作不断发展变迁,与过去的生活陶瓷相比,正在实现着全面拓展。首先,生活陶艺创作在材料运用上不断寻求拓展。在生活陶艺出现之前,生活陶瓷大多以一种陈旧僵化的面貌出现,在材料运用上或强调功能性特点,或呈现程式化的审美,而生活陶艺的出现则完全改变和颠覆了人们对陶瓷材料的固有看法。精致细腻、光洁如玉已经不再是对生活陶瓷材料唯一的评判标准,粗糙的富有肌理和质感的材料运用成为生活陶艺中非常普遍的现象,而这也正符合于当代文化追求原生态和返朴归真的潮流。材料的装置化运用方式也成为一种常态,各种材料被塑造成如同陶艺般的装置,只在表面上仍维持着其实用功能。另外,材料的综合应用也成为一种潮流,除却各种陶瓷材料的混搭以外,竹木、金属等非陶瓷材料亦大量地运用于生活陶艺当中,使生活陶艺的材料运用成为开放和多元的系统,正符合于开放多元的当代文化语境。其次,生活陶艺创作在审美观念上也实现了全面拓展。在过去,生活陶瓷所承载的审美观念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基本继承着儒家美学观念,完整、统一、和谐成为其审美规范,而在生活陶艺中,传统美的定义被完全颠覆,人们不再简单地关注造型和装饰之美,而是以手工之美为核心,有意留下的手工印痕被认为是富有个性和感情的美的载体,即使是工艺缺陷亦被赋予人性化的艺术光芒。在审美标准被极大放宽的状态下,各种创意化创作异彩纷呈,各种艺术风格和美学理念相继登场,使生活陶艺成为文化的大熔炉,无论是传统东方的美学还是西方现代美学,在生活陶艺中都能获得充分展现。最后,生活陶艺创作在制作技法上亦在不断拓展。改革开放之前,生活陶瓷以现代国有瓷厂制作为主导,主要采取机械化生产方式,而生活陶艺则是在反叛现代工业技术的基础上实现了手工制作技法的全面复兴与创新。一方面,生活陶艺全面复兴了许多古老的手工制作技艺,包括传统的泥条盘筑、拉坯制作、传统手工彩绘等,另一方面又引入了许多现代制作方法,主要是西方现代陶艺技法,还有很多创作者独创的各种富有个性的创新技法。
4当代文化语境中的生活陶艺创作的局限性
诚然,当代文化语境对生活陶艺创作产生了显著的推动与促进作用,具有非常积极的一面,然而,当代文化语境是把双刃剑,它在发挥积极作用的同时,也对生活陶艺的创作产生了一些负面的影响,而这些负面影响与生活陶艺本身发展中的不足形成了其局限性。中国当代社会正处在不断革新变化之中,文化语境亦在不断地变迁,从而也使得当代文化理念变得格外复杂和具有时效性。当代生活陶艺着重于体现文化理念,以追求其文化附加值,然而面对复杂和多变的当代文化理念,一方面,许多生活陶艺创作者并不能够清晰把握和明辨当前的先进文化发展方向,反而将一些西方的颓废消极文化视为先进文化,从而导致作品中所反映的文化理念出现导向偏差;另一方面,不少生活陶艺创作者过度追求时效性,盲目追逐流行元素和时尚潮流,快餐化的制作导致作品所蕴含的文化理念没有深度,甚至非常浅薄无知或低级庸俗。与生活陶艺快餐式制作相对应的是文化商业化潮流的深度影响。生活陶艺的真正兴起只是十几年,而文化创意产业的兴起使这一朝阳产业出现了井喷式发展,随之而来的便是普遍存在的急功近利行为,并由此而产生粗制滥造的不良创作倾向,良莠不齐、真假难辨,从而使市场出现明显的混乱与无序局面。在商业化的趋动下,一些生活陶艺的创作者淡漠了道德修养和文化品质,不少生活陶艺作品已不再是陶艺家的亲力亲为,往往只是提供一个创意或一个观念而已,整个创作流程几乎都不参与。西方国家的生活陶艺是在现代陶艺全面普及的土壤之下生根发芽的,而中国的生活陶艺则是一种跳跃式发展,几乎还没有受到现代陶艺的全面洗礼就已经全面开花,过于迅速的增长使生活陶艺的根基并不牢固,也造成了文化定位的不确定性。中国生活陶艺的发展初期是一种精英式的发展模式,由青年陶艺家创作,面向的是都市精英阶层的文化需求,然而随着近几年产量的激增和生产者的平民化,生活陶艺呈现出显著的去精英倾向,甚至有朝幼稚化发展的趋势,脱离了原有的精英文化定位,正在逐渐失去其文化优势,与普通生活陶瓷已经处于同一平台。
5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文化语境的建构和发展,借助生活陶艺的物化方式的传播,当下的生活陶艺创作在文化历史的积淀中获得发展。笔者相信生活陶艺创作只有植根于本土的文化语境,立足于当代,才能放眼于世界,才能以新的嬗变焕发出更加璀灿的光芒。
参考文献
[1]冯善鑫.市场语境下生活陶艺的发展研究[D].齐鲁工业大学,2011.
[2]刘强.作为文化创意产业的生活陶艺研究———以景德镇为例[D].景德镇陶瓷学院,2011.
[3]吕金泉,张景辉.生活陶艺的文化变迁[J].装饰,2004(12).
篇4
民族化与国际化趋于融合。民族化可以理解为民族的风格和气质。民族化审美是在本民族长期的历史发展中所形成的传统审美意识。但有一点我们一定要清楚,民族化并非是一味的复古,而是要再创造和再发展。如,日本既重视传统文化的继承又善于学习外国的先进经验,同时又能将拿来的东西很好地改良。自然、朴实、丰富、含蓄、小、巧、轻、薄等形成了日本生活陶艺的独特风格。而多民族国家的美国,虽没有深厚的传统文化,但它却拥有现代文明的优势,且创新意识非常强烈。越是世界的,才越是民族的。正是因为韩流、日流走上了世界,才越发显示出他们的民族性。现代生活陶艺的民族化审美特征使每个民族的陶艺家在创作作品时,都应该突出本民族文化内涵和审美特征。生活陶艺的国际化审美既满足了艺术品大众化的需求,同时对传统文化的挖掘、创新及对外来文化的吸收起到促进作用。
“雅”、“俗”、“雅俗同具”的审美并存。陶瓷艺术作品的“雅”与“俗”取决于艺术家的艺术观点和艺术追求,还取决于人们的文化素养及欣赏能力的高低。正因如此,“俗”“雅”、“雅俗皆具”便同样有存在的理由。在一定的条件下,“俗”也会向“雅”转化。作为陶瓷艺术的一个分支———现代生活陶艺亦是如此。体现在产品的定位上就有明显的差异,如目前引领新瓷器时代的佼佼者———法蓝瓷,其消费群的定位是那些追求高品位、高品质生活的所谓“雅”的社会人群,市场主要瞄准的是中等发达以上的国家。而著名陶瓷艺术家周国帧先生用匣钵料制作的作品《骆驼》、《老外婆》、《黑猩猩》等,深受广大欣赏者的喜爱,其作品设计定位是“既要专家点头,又要群众喜欢”,正所谓“雅俗共赏”。
多元化审美对现代生活陶艺设计的影响
1.不同的设计风格并存
生活陶艺从传统的注重满足人们生活实用,到“实用、审美并重”及“重审美且能满足实用”再到“纯审美”等并存的设计风格,无不受现代多元化审美的影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改变、消费意识的增强,以及审美多元化的发展,人们对于艺术品的需求也在不断地增加,同时这种需求与以前相比也存在质的不同。对于艺术品的需求已经不仅仅是为了收藏、投资,更多的是希望通过艺术品的消费来体现自身的生活品味,提高生活质量。如作为中国著名的陶瓷品牌,乃至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的法蓝瓷,为了满足大众的人文审美需求,设计师将其产品的定位和口号定为“有功能的艺术品”,力求产品不但有艺术价值同时也具有满足人们生活需要的使用价值,创作“生活化的艺术品”是其追求的目标。其产品设计理念融会古今中外,中西合并重审美且能满足实用的设计风格,广受世界各地欣赏者们的喜爱,满足了部分人们对高品位、高品质生活的追求。如,孟庆祝的“壶神系列”、白明的“青花世界”系列及陈进海的“历史沉积系列”等风格的形成无不受当代艺术及当代国际陶艺多元化审美观的影响,他们的作品在创作观念上既尊重传统又尽力柔和现代文明的资源,使其不断走向世界。
2.自然化、情趣化与人性化并存
现代生活陶艺自然化、情趣化与人性化的设计并存是多元化审美发展下的必然趋势。自然化这里可以理解为“天人合一”。它强调的是自然与人的和谐共生。“天人合一”的思想始终影响着中国人的造物观和审美观。如唐代越窑青瓷莲花碗,把自然形态中莲花优美而自然的形态结合在茶碗之上,淡色的青瓷仿佛给这件莲花碗注入了生命一般。再如法蓝瓷,其设计注重表现人与自然的相互交流、互动中所体会的万物之美及由此而获得的生命顿悟。其题材多取自大自然,将大自然的花草风姿、虫鸟律动及山川原野等融入作品之中,给人以温馨、时尚、典雅等的享受。现代生活陶艺情趣化设计实际上就是一种追求“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心理体现,作品中充满浓厚的人情味。如由韩国陶艺家设计的作品名为“相依”的容器,奶缸柔和的外形及一高一矮的嵌入式设计令人浮想联翩,仿佛一对情侣低语缠绵,又似一对母子相依相守。该作品经过艺术家的双手,给人传达出无尽的温情画面。现代生活陶艺人性化设计就是强调现代生活陶瓷要注重从人类心理学角度进行设计。现代生活陶艺设计可以借助计算机辅助设计并结合人体工程学原理,创造出高科技与情感完美结合的生活陶艺作品。如柯拉尼的“水滴”茶具设计,其茶具造型主体以自然界的水滴形状为依据,这种水滴的有机形态是建立在结合人体工程学原理及严谨的功能分析的基础上,人们在倒水时十分省力。可见,自然化、情趣化和人性化的设计流露着现代人潜意识中渴望回归自然与寻求精神和心灵慰籍的心理需求;而现代生活陶艺的制作正好彰显了人们这种渴望的心理,并承载着对现代人精神和心灵慰籍的重任。这种回归是要求创作者以朴实的心态重新认识世界,不断探索大自然,深入体验受众的生活方式,感悟生活[2]。
3.“年轻化、个性化、时尚化”凸显,“大众化”稳中求升
现代艺术注重精神性追求和个性表达的艺术精神,而现代生活陶艺创作这种艺术形式正好与人们回归自然、张扬个性、重新寻找艺术本质的要求相吻合。随着80后、90后日渐成为陶瓷消费市场的主力军,陶瓷界也在向着更为“年轻化、个性化”的方向发展。其对生活陶艺的审美要求不仅要耐看耐用,还要有时尚好看的造型———或现代、或个性、或动感,在视觉上要有标新立异让人眼前一亮的感觉,这样才能让这些富有激情的年轻人不会觉得无趣无聊。所谓“时尚化”就是人类在衣、食、住、行等领域的最新流行趋势,而设计师所要捕捉的则是在这种趋势中人们所表现出的审美观念。法国著名学者皮埃尔•罗研究认为:“在大多情况下,人们并不是购买具体的物品,而是在寻求潮流、青春和成功的象征。”充分合理地将时尚流行的元素引入现代生活陶艺设计中,不仅可以使创作获得新的突破,同时也为现代生活陶艺开拓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提供一些参考。“年轻化、个性化、时尚化”是现代生活陶艺审美观念显著的特性。随着人们新的消费观念的不断更新,消费需求也不断发生变化,新潮时尚的设计元素更能唤起人们的兴趣。如,情趣主题的现代生活陶艺设计,逐渐成为一种时尚潮流,越来越受到欢迎。但是这种风尚是有周期性的,一代新的时尚很快会被下一代所替代。现代生活陶艺产品更新换代频繁,所以,掌握现代消费者“年轻化、个性化、时尚化”的变化规律,才能使陶瓷设计紧跟时代步伐。所谓“大众化”实际上是指区别于“高品位、高格调”的审美需求而言。生活陶艺作品最多的受众者还是普通的大众,陶艺家要把“雅”的因素与大众的审美趣味“结合”于作品之中,“既要专家点头,又要群众喜欢”。现代社会,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是希望通过艺术品的消费来体现自身的生活品味,提高生活质量,而不仅仅是为了收藏、投资。正因如此,雅俗共赏的大众化的生活陶艺作品逐步受到人们的青睐,且呈上升发展的趋势。
国际化与民族化融合
现代生活陶艺设计中国际化和民族化的结合并不是生搬硬套的结合,而是指对传统文化的反思、对民族精神的追求、对外来文化和技法的融合吸收,从而寻求自己的设计创意和文化理念来与世界接轨。无论是传统与现代的融合还是民族与世界的融合,总是在矛盾中产生、完成和发展的,既有阻力也有动力。传统文化的阻力在于它的封闭性和惯性,动力在于传统文化具有生命力,在与世界的交流中可以发展或变迁。设计的民族风格不是标签,而是内涵,真正的民族设计体现在从功能到审美的所有层面上。作为民族文化传统象征的具体纹样、图形,既是有形的、可识的,又是无形的、内蕴的,即精神层面的东西。民族走向世界需要在现代设计中创造出具有民族精神和民族美感的设计。
篇5
[关键词]生活陶艺;装饰特征;成型;烧制
生活陶艺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陶瓷器具,是人们为了解决日常生活的需要而设计的器具艺术。人类社会进入工业时代之后,以手工制作形式存在的传统陶艺逐渐发生分野,一部分实用为主的器皿陶瓷逐步走向产业化,转变为批量生产的现代日用陶瓷;另一部分传统陶艺则放弃了实用功能,把注意力集中在陶艺本体语言的探索和对人的精神世界的表达上,并最终形成一个新的艺术门类——现代陶艺。陶瓷艺术原本是生活的艺术,它曾经渗透于日常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但是日用陶瓷的批量化规模化生产使先前传统陶瓷的人性与个性丧失殆尽。而另一方面,走向纯艺术的现代陶艺却远离了人的现实生活而高高端坐于美术馆之中,人与陶艺之间被一层透明的玻璃隔绝了。生活陶艺则是介于这两者之间,它既有现代陶艺的材质语言和手工成型的手段,具有鲜明的手工制作的特性,同时生活陶艺还融合了日用陶瓷的实用功能,因此,生活陶艺是现代陶艺在现实生活中的反映,是陶艺从精神向实用功能、从精英艺术向现实生活的回归。作为实用器皿,生活陶艺具有明显的实用性特征,作为一种情感化的器具艺术,生活陶艺还有鲜明的装饰特征。本文将从生活陶艺的成型与烧成两方面探讨生活陶艺的装饰特征。Www.133229.cOm
1装饰与成型的整合——结构即装饰
“装饰”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有动词和名词两种词性的解释,作为动词使用的“装饰”被解释为在身体或物体的表面加些附属的东西,使之美观。从这种解释里我们可以体味到装饰的两个关键词:附属性和表面性,即装饰附属于造型主体表面。在先秦时代的论著中,装饰即“饰”,饰如同“伪”,伪又与“文”同。我们所熟知的孔子所谓“文质彬彬”,既强调重质不能轻文,追求文与质的辩证统一。苏珊·朗格说:“装饰不单纯像‘美饰’那样涉及美,也不单纯暗示增添一个独立的饰物。‘装饰’与‘得体’为同源词,它意味着适宜、形式化。”[1](p56)苏珊·朗格强调装饰的适宜性,与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中所追求的文与质的和谐统一是一致的,从“适宜”的另一个角度来看,装饰是适宜于它所装饰的东西,装饰仍然是附属性的。
传统意义上的装饰多是附着于物体表面的纹饰,在传统陶艺中装饰的附属性和表面性表现的十分充分。传统陶瓷装饰手法可以绘、刻、堆、釉来概括。“绘”是指彩绘,在坯体和胎体上以描画的形式进行装饰,如新石器时代的彩陶,青花、粉彩、古彩等。“刻”与“堆”的装饰手法流行于釉下彩和釉上彩兴盛之前,“刻”是指在坯体上以刻划花、剔花、镂空(玲珑)、半刀泥等手法进行的装饰,还包括在已经烧成的胎体上进行刻画——刻瓷。堆是指在坯体上的堆塑装饰。釉是指颜色釉装饰。这四种装饰形式有共同的特点,它必定是以坯体或胎体为装饰载体,以陶瓷装饰材料在载体上刻画一定的装饰内容,从而对造型主体进行锦上添花的修饰。纹样、纹饰是依附于器物表面的附属物,造型是装饰的载体。因此传统陶艺的装饰与造型是两个相对独立的领域,在传统陶瓷的发展演变中制陶先民强调造型与装饰的谐调性,而造型与装饰之间却鲜有渗透。传统陶瓷的装饰多是在装饰纹样和形式上的变化,因此传统陶瓷的装饰多是陶瓷造型的附属物,它的变化多存在于陶瓷造型的表层。
从传统陶艺到生活陶艺,实用的本质没变,但其装饰却由表面走向结构。生活陶艺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陶瓷器具,一般来说生活陶艺具有较强的手工性,这主要是因为生活陶艺吸收了纯审美的现代陶艺的造型、装饰、烧成语言。与传统陶艺的严谨、唯美不同,现代陶艺把陶艺本体语言的造型能力极大地释放出来。陶艺的泥料与釉料自身具有的丰富表情,泥料的可塑性可以记录陶艺家创作的每一个痕迹,泥料的质感,受力所产生的形变、裂隙,泥料与釉料的结合所产生的层次感都成为陶艺最朴实材质美的表现。现代陶艺本体语言的丰富性,使得陶艺艺术魅力的显现并不过于依赖造型形式,陶艺与雕塑的区别也在于此。生活陶艺的设计比较注重对这种材质美的保留与表达。与传统陶艺相比较,生活陶艺的装饰少了对造型的表面修饰,多了对陶艺材质美的显现,装饰多融合于陶艺的成型过程之中,融合于结构之中。
在传统陶艺中,造型与装饰是相对独立的两个领域,而在生活陶艺中这两者却走向统一,造型要素可以具有装饰意味,装饰要素也可以是造型结构的一部分,从装饰的角度来看则是装饰的结构化。“筛光”(图1)为一组灯具,这种被称之为“新薄胎”的陶瓷设计,因胎体近似普通白纸的厚度,使它具备极佳的透光性,作品由镶接手法而成,因泥片的重叠造成不同的厚度,在灯光的映衬下呈现有规律的叠影造型,叠影即是其装饰内容。这种材质和手法还被运用于咖啡的设计中(图2),同样的叠影效果隐现于杯体之上,不同的是,在灯具上有规律的叠影造型,在在咖啡杯上,则成为随意,无规律可循的。这两种效果都是坯体成型所造就的艺术效果,灯具的制作使用了相同尺寸的泥片拼接而成,光影有规律可寻,而杯子则是采用了制作灯具的泥片下脚料,因而制做杯子的泥片都是随意的、偶然的造型,这恰恰造就了杯子的叠影效果更加的随意、自然天成。陶艺泥性的一大特点在于它的随意性、随机性,传统生活陶艺的造型是中规中距的,讲究对称、均齐之美。生活陶艺则注重泥性的发挥,但这些因素也具有装饰意义。造型与装饰合而为一,难分彼此。模具成型是一种传统的成型方法,石膏模具成型需要将泥桨注满模具,待石膏吸收了一部分水分,泥桨变干而紧贴于模具内表的时候再将多余的泥桨倒出,完成注浆工序。北欧陶瓷设计师的作品《茶叶筛》(图3)采用石膏模具成型,而在这个作品中,作者并未采用这种传统的注浆工艺,而是利用模具吸收水分的特点,采用甩浆的方式,将泥桨抛洒于模具内,待泥浆具有一定硬度时,将坯体取出,这种泼洒泥桨的成型方式能够创造出一种类似波洛克似的抽象肌理。不难理解,抛洒的泥浆构成的点、线、面结构,既是筛的结构,同时也是筛的装饰,泥桨的泼洒兼有成型和装饰的作用。生活陶艺抛弃传统陶艺的表面装饰把装饰与结构同化,创造了生活陶艺“无装饰的装饰”的新结构,并使装饰更深刻地进入了结构层面,丰富和拓展了生活陶艺装饰的存在方式和意义。
生活陶艺装饰的结构化并非孤立的现象,早在设计的现代主义阶段,设计界曾经有反装饰思潮,今天看来所谓的反装饰设计其实就是装饰的结构化。反装饰运动中最为著名的设计师是奥地利建筑家阿道夫·卢斯。卢斯主张建筑以实用为主,崇尚简洁而抽象的造型。卢斯认为建筑“不是依靠装饰而是以形体自身之美为美”,甚至认为“装饰是罪恶”[2](p56)。卢斯反对装饰,虽然从表面看来建筑强调实用,外部完全没有装饰,但是他强调了建筑物的比例,强凋墙面和窗子的关系,从这个角度来看,其建筑的窗子、线脚等细节依然是构成整个建筑之美的装饰元素。“现代建筑、设计等实用艺术对装饰的背离,实质是这一艺术内部的一种变革与调整,是自身整体的一种自我适应、更新与发展。自我的调整与变革,最终不是排除装饰,而是通过否定的方式找到更合理、更具时代性、更具结构意义的装饰与形式。”[3](p173)
2烧成与装饰的融合——烧成即装饰
生活陶艺的最终完成离不开窑火的烧炼,火无疑是生活陶艺最本质的艺术语言。火在陶艺中的作用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今天,关于陶器的发明,有学者认为是古人用火烧结了覆在篮子表面的泥土,从而成功地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种人造物的发明。尽管这是一个特例,但它却明确反映了火在最初的陶艺中的作用,火仅是使泥土凝结以便于储存水或食物的一种媒介。但是,窑火之于生活陶艺,不仅仅是媒介,同时更重要的是一种装饰手段。古人早就认识到了窑火对陶器的装饰效果。平地堆烧和坑烧是最原始的烧成方法之一,因其烧成温度低,温度极不均匀,所以堆烧而成的陶瓷表面呈现氧化与还原气氛的不确定性在器物表面形成或青或红的斑驳火痕,古人这种下意识的陶器烧成手法一直延续到今天,成为陶艺家呈现远古情怀的一种重要手段。如果说堆烧和坑烧的表面肌理是古人下意识所为的话,那么我国新石器时代的龙山文化黑陶的发明则说明古人在用火装饰陶艺上已经由自发转向了自觉。龙山人利用封窑和渗碳技术将粗犷陶器修饰成黑亮如漆的黑陶,封窑和渗碳是古人在对火的作用认识上的一大提升,此时的烧成已经与装饰融合在一起。不过在传统陶艺发展过程中,烧成的装饰性并未获得较大的发展,因为传统陶艺的装饰是以釉为主体的,釉本身是对陶艺最好的一种装饰,在釉发明后的两千年多里,中国传统陶艺的装饰是围绕釉装饰展开的。
对材料本身语言表达能力的发掘是现代艺术的一大特征,生活陶艺同现代陶艺一样,都比较注重泥料和窑火装饰潜力的发掘。在国外,众多陶艺家热衷于探讨窑火在陶艺留下的痕迹与肌理,并使之成为生活陶艺装饰重要内容。美国陶艺家杰米·克拉克最喜欢的烧成方式是在地上挖一个坑,用木材、木屑和纸进行“坑烧”,整个过程没有火焰,长时间的还原烧成,燃烧中的碳素渗入坯体中,使他的作品厚重与沉着。他同时采用涂抹泥桨的技巧,在第一次素烧之后,用细泥浆涂抹在坯体表面,再经第二次、第三次烧成,涂抹在作品上的泥浆结成片状,并且每次烧成都会掉落一些,泥片在坯体表面使火烧的痕迹产生出丰富的层次与色彩,妙不可言。(图4)柴烧是生活陶艺常用的手法,柴烧与一般窑的差别在于火焰和灰烬可直接窜入窑室内,落灰与高温融熔状态下的坯体自然反应产生灰釉,其色泽温暖,层次丰富,质地粗犷有力。柴烧作品有受火面与背火面的不同,在同一件作品上有阴阳变化与火焰痕迹,使它散发一种质朴,浑厚,古拙的美感,这也是柴烧陶艺家为它着迷尽心追求的原因。
生活陶艺创作中常用的烧成方式还有盐烧、苏打烧、乐烧、熏烧等方式。这些烧成方式所呈现的陶艺作品虽然风格鲜明、效果迥异,但在总体上可以将其归结为自然肌理一类。每一种烧成方式都可以在作品表面形成一种极富个性的烧成肌理装饰语言,不仅如此,这类烧成方式的艺术魅力还在于烧成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和偶然性,因此以烧成进行装饰的生活陶艺其作品的效果是唯一的、不可复制的。原始性的烧成手法往往呈现出粗犷、质朴、变幻莫测的艺术效果,这种粗犷、率真、自然天成的偶发肌理恰恰符合了当代人的审美需求。“当手工业和民间艺术被现代物质文明荡涤一空之后,面对着高科技的机器产品,又感到精神恍惚好像失去了什么产生一种文化‘复归’的念头。因为田园诗般的生活虽然不会再来,但是那些蕴涵着纯真感情的质朴艺术品,却是暖人心脾的,永远也不会过时。”[4](p3)生活陶艺天然不假修饰,不矫揉造作,带有强烈的泥土气和不同程度的原始稚拙的属性,正是今天人们渐渐失去而又想拼命追回的一种朴实的品质和原始的情感,这也许就是生活陶艺烧成肌理的魅力所在。
从当前陶艺创作现状来看,国内陶艺家所采用的烧成方式比较单一,陶艺家对于窑火的装饰潜力重视不够。我国现代陶艺兴起较晚,长期以来陶瓷生产的细致分工导致了今天陶艺家对很多制作工艺存在依赖性,并不能完全把握陶艺的制作环节,在很多陶艺家眼里,烧成更是成为烧窑技师的专职。殊不知,陶艺是材料的艺术,陶艺家对烧成方式的把握程度可以决定陶艺家整个创作的基本风格。目前,我国生活陶艺的装饰更多地依赖在坯体表面的纹样装饰,对于陶艺材质的装饰潜质发掘还远远不够。陶艺家对窑火的掌握不够,作品的风格多依靠器物的表面装饰,这样的陶艺装饰是很难有较大突破的。
综上所述,生活陶艺的装饰越来越融会于制作过程之中,生活陶艺的装饰同现代陶艺一样更加注重陶艺本体语言泥与火的装饰性。因此生活陶艺的创作也应顺应陶艺的本体语言的装饰性,把装饰的环节转向整个陶艺的创作过程之中,从而创作出既有装饰意味又有鲜明时代感的生活陶艺作品。
[作者简介]刘颖睿(1974—),男,山东泰安人,讲师,硕士。景德镇陶瓷学院陶瓷美术学院,研究方向:生活陶艺与现代陶艺。江西景德镇湘湖陶瓷美术学院,333403。lyr1974@163.com
刘颖睿(景德镇陶瓷学院陶瓷美术学院,江西景德镇333403)
参考文献:
[1]苏珊·朗格.艺术问题[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
[2]同济大学等.外国进现代建筑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2.
篇6
我带着艳艳的画和她写给我的信,到李老师的工作室,向他讨教。
李老师拿着艳艳的画,微微皱起眉头,“这是个敏感并且没有主见的小姑娘,你看她的画,轮廓虽然清楚,可是却能够明显地看出她不敢画,说明她不敢把自己的想法付诸行动。最突出的地方在于她没给这个女孩儿画一个清楚的鼻子,而鼻子在画图分析里本身代表着主见。女孩儿的手也没有画,说明这个叫艳艳的孩子行动力上也有欠缺。还有你和我说的无助的眼神,这个孩子的内心很敏感可同时情感世界一定很丰富……”
我把艳艳写给我的信又递给李老师,艳艳在信里这样描述自己和自己面临的生活:
我正处在一个让无数人憎恨,亦让无数人怀念的时期――高三。有人描述成战场,也有人将这段记忆涂抹上最灿烂的色彩。而我觉得很累很累。星期日的自习课,我已经无法再坚持下去,只想找个人说说话,可是所有人都在忙着学习,所以,我想和你说说。
早上回教室时,天色仍然很暗,路上我闻到了夜来香浓郁的香气。忽然想起小学时那个男生帮我摘来的夜来香,他因为摘校园里的花儿而被训斥,而我却在老师批评他时没有勇气站起来和他一起面对。
好朋友初三的时候和我说,一切都是你设下的局。是的,一切都是我设下的局。她说得没错,可惜我当时不明白,现在明白了。如果一切在心里设定了样子,就会如自己所想发展下去。到底是我不能改变,还是不愿改变。
那些教我写毛笔字的人,教我画画的人,教我学吉他的人,都一个个离开了,最后一个最胆小的人,奋战在高三。
我没有勇气逃离,只是按照大人们所认为最好的路走下去,虽然从没有人问我愿不愿意,累不累。但即使问了又怎样,他们知道我不会反抗。
其实,姐姐,我还是小小的不规矩了一下,偷偷打了耳洞,带上闪光的小饰品,这也算是我十几年来最张扬的一次罢了,虽然小饰品还是被头发盖住。
现在,外面的阳光很好呢,白玉兰花也开了,有淡淡的香气。似乎从上高中,我就开始变了。我不再是好学生,好学生最重要的标准就是好成绩,但我却没有了。我常常做一个梦,过去教我写字画画的朋友们,我们一起在街边卖字画,卖唱,感觉那么真实,但不知怎么的,突然有一叠试卷朝我砸来,我还来不及叫就醒了过来,半夜里很安静,我可以听到钟表缓慢而沉重的嘀嗒声,那么清晰,仿佛一下下就敲在心上。
姐姐,你有没有过这种强烈的,想要逃离的感觉啊?
……
李老师看完艳艳的信,微微地笑了,他说,我们每个人每天不是都在逃离么?逃离昨天,也逃离过去的自己。这真的是个情感丰富的孩子呢,她怀念过去的美好,却不知道,自己所经历的现在也同样会成为美好的回忆。
蝴蝶飞飞
这幅画来自一个初二男生。他阳光、帅气。他找到我的时候是因为自己的内心有着挣扎,他时常心烦意乱。我没有先让他讲自己的烦恼,而是让他先画了一棵树。
他画的树非常茂盛,有生命活力,也很粗壮。树上结满了红红的果实。
画里的这些特征让我感觉到他的健康、活力与充实,他对自己要求很高,目标也很明确。
我把他画中的正向意义讲给了他,同时也给他讲了一个故事――梁山伯和祝英台的故事。
“蝴蝶都是成双成对的,在花丛间翩翩起舞。留下一道道美丽的风景……”
篇7
10块钱能买到正版原单的T恤;5块钱能买下毛背心围巾的两件套;3块钱能买一件做工精致的兔毛毛衣;1块钱也能买回一件黑色衬衫……
几乎每个女孩子都爱购物,但不是每个女孩儿都会购物。vivf不但会购物,而且愿意和别的女生分享自己的购物心得和经验。当同龄的女孩子总在烦恼没有合适的衣服去约会的时候,ViVi在论坛上发的帖子已有超过百万次的点击,十足一个“骨灰级淘宝达人”。
起先,在一些介绍理财或购物的电视节目中,经常会看见一个长得很甜美的80后嘉宾主持。经常光顾55BBS(我爱打折网)的网友会说“她就是我们论坛的一个版主――教授Vivi”。ViVi是个自由职业者,但是她的工作可真不少:给杂志写时尚专题;在一些电糯节目中担任嘉宾主持,介绍购物心得:出书告诉更多的人怎么淘衣服;业余时间她还是55BBS中一个论坛的版主;她还在淘宝上开店卖衣服。
要做好这么多份工作,不具备一定的时尚素养肯定不行,由此不由得猜想ViVi应该是学时装设计专业的,或者至少和艺术沾边。ViVi笑着摇了摇头说:“其实我是学汉语言文学教育的。毕业后一直在做与服装相关的工作,所以也就没去找一份固定工作,而且我也不喜欢坐班那种被束缚的感觉。”
提起ViVi的购物达人成长之路,就不能不提“动批”(北京动物园附近的服装批发市场)。ViVi说自己第一次逛那里还是在上小学的时候,“那时候那里还很简陋,小摊位就像装在一个个铁皮格子里一样。因为家在附近,所以没事的时候妈妈经常带精我去逛,帮我搭配衣服。”ViVi回忆。
上中学以后,ViVi开始自己逛“动批”,苴到现在,她还是每周必去。用ViVi自己的话说,“太早就开始出来买衣服了,慢慢摸索和积累了许多经验。因为买多了就会有比较、有鉴别,自己也会琢磨,还会上网找些品牌的知识,或者问问懂行的摊主。”
ViVi很早就开始在55BBS上查询打折信息,“当时看到好多人发帖子,里面贴出她们在动批买的衣脓,我看完就想,这些衣服都不如我买的。”于是,ViVi趁放假,把昕有衣服拿出来整理并搭配好,再――穿上,来了个“真人秀”,于是后来就有了2005年让ViVi一炮而红的帖子《我挺动物园10年经验谈》,也有了后来在网上被女孩们争相转载的《动物园天乐购物课程》。
“我在帖子里教大家装成拿货的样子,还告诉大家应孩什数时同去,怎么说话。”于是她被网友授予了“小教受ViVi”的头衔。之后,《新天地:ViVi狂购74件!整200张图片全部奉上!》又成了精华帖,485元买了74件衣服的经历让人叹为观止。随后,多家杂志邀请她做搭配服装的专题,《天天理财》、《北京青年》、《生活面对面》等节目也争相邀请她做嘉宾主持。
经常有这样的情况:ViVi的帖子一发完,准会有许多小粉丝跑去帖子里提到的店里买衣服,还有人会在回帖里抱怨去晚了,衣服已经卖没了。
虽然自己在淘宝上开了店,销售业绩也不错,不过ViVi坦言,自己还是更喜欢在实体店里淘东西,“真正逛街的时候,会有在‘衣山’里掏东西的感觉,而且衣服的细节和质量会一目了然。”每次逛街回来,ViVi都能有好多收获。而回家后的第一件事就是为剐买回的衣服――拍照,再搭配好,然后自己穿上再拍,再找些穿着类似款式衣服的明星照片、杂志上的图片或官网截图,以及衣服的价钱、购买地点甚至品牌的详细信息写清楚,一起发到网上。就这样,ViVi每次都会发附带二三百张图的大帖子,她的帖子每个月都会有两三篇列入精华帖行列。“我发的帖子基本上都有十几万次甚至二十万次的点击率,高的时候有一百多万次。”
她们说:“你教会了我要有善于发现美的眼睛”
因为经常在网上论坛、杂志和电视上露面,ViVi也从“小教授”变成了“小明星”,甚至会在路上被小粉丝认出来。不过ViVi自己经常因为太专注于逛街而忽视了粉丝们热情的眼光,“我逛街时很专注,很快扫一下每家店有什么衣服,所以经常看不到大家的‘指指点点’。快乐不是金钱买来的,而是源自巧心生活的小幸福。持家型败家,理财式血拼!‘淘’是一个寻找美、发现美的过程!摊主会提醒我‘又有人认出你了!”’更有些摊主因为自己的摊位“无故爆满”而获知了ViVi的名字。
几年来,vivi因为发帖结识了许多好朋友,也有络绎不绝的有“同逛”要求的人,vivi无奈地说:“有的朋友开玩笑说让脆组织个团购,但是大家的要求太多而且风格各异,实在没办法――满足。所以我想了个办法,最近我会发帖征集‘逛友’,但是必须要在论坛里有一定威望,这就保证了‘逛友’的水平。通过逛街时的切磋,我们就会发出更好的帖子,顺便还可以找个‘接班人’。”
自由撰稿人、嘉宾主持、作家、版主、模特――这些都是ViVi的职业,如果问她最爱哪一个,她会选择唯一不能给她带来任何收入的“版主”。
“我从2006年开始当版主,平时还要负责管理、维护、删帖子、加分减分之类的事,其实挺琐碎的,既占时间也没有任何收入,但我总感觉这里是自己的一方天地,最关键的是我发的帖子、我做的这些工作能帮助到大家,和大家分享我的心得、教大家关于品牌的知识。经常有人会给我回帖表示感谢,有一次他们说‘你教会了我要有善于发现美的眼睛’,每次想起来,我就会有种满足感。”
除了口头感谢,网友还会经常送ViVi礼物,“之前我很喜欢看《Milk》,但北京那时还没有卖的,一个朋友家附近有卖,于是她就每期都买,自己也不看,给我攒着,等到来动批时一起给我。”还有好多粉丝会送ViVi衣服、首饰、公仔之类的礼物。
如何淘到5块钱的原单T恤
经常追看ViVi帖子的人都知道,ViVi经常去的地方除了动批,还有各种尾货市场,包括天汇、天蓝天、天通苑等,另外还有各种大爷、大妈们爱去的展销会。vivi得意地说,展销会上经常有好多乐西“便宜到不靠谱”。“别以为只有中老年衣服,其实如累好好淘、里面还是商很多原单衣服的。而且因为是大爷大妈们的主场,他们不会去看我们喜欢的东西,摊主就往往会以比较低的价格卖给我们。”
那么ViVi是如何淘出5块钱原单T悔罪的呢?她到底是怎么逛街的呢?对于这个问题,vivi回答起来滔滔不绝:“首先,要赶人少的时候逛,可以没有那多人分散你的注意力,而且摊主给你的价格也会相对较低;第二,不要只专注于挂起来的衣服,因为挂起来的衣服一般部属于比较跟风的款式,穿上很容易撞衫。你要注意摆在地上箱子里或挂在下面拉置的衣服,这些衣服很便宜,也不乏原单尾货;第三要注重衣服质量,好多小厂都跟风生产一些所谓的瑞丽款什么的,为了降低成本就在做工上打折扣,这样的衣服穿在身上也不显好,你可以从细节上看质量。”
到底什么是原单?什么又是尾货呢? “小教授”耐心地解释着:“真正能淘到的原单实际上就是尾货。我们都知道几乎各个牌子都会在中国生产胺装。如果计划生产1000件,多出来有些小瑕疵的几件就会衩专门收这些衣胺的人买走,然后流入市场,就是我们所说的尾货。但是如果一件衣服什么号都有,那绝对不是原单,而是仿版。”
买衣服是门学问,要学习,得看书
大部分女孩子都会有这样的经历:衣服买回来就不喜欢了,甚至商标都没摘掉。不过这种情况不会发生在vivi身上,“我买衣服时,家里已有什么衣服基本都在脑子里了,也就是说,我看到一件衣服时就会想,它要和什数搭配,或者这件适合妹妹或者哪个朋友穿。这样,失败就会少一点。”
因为工作的关系,ViVi必须时刻站在时尚潮流的前端,而因为兴趣使然,她也非常关注最新的潮流资讯。Vivi说她会经常逛商场,看看最新款的衣服及其搭配,也会定期浏览一些品牌的官网,“至少可以先看看流行趋势。”此外,vivi还会定期上网看原版的《瑞耐》和《昕薇》等杂志“因为原版会比我们快大概两个月。”
面对这个时尚小达人,不禁怀疑是否有她不精通的关于美的话题。“其实我是化妆品盲,什么化妆啊,护肤啊我完全不懂,也没兴趣,每次买了杂志,我都会直接把美妆的部分翻过去。”vivi继续坦白:“好多朋友部问我怎么保养皮肤,或者什么化妆品好,但事实是我每次到化妆品柜台,都不知道该买什么,现在用的大部分是杂志送的小样。”
除了购物,学中文的vivi最爱看书,如果和六个柜子的书比起来,两个柜子的衣服实在有点“小巫见大巫”。
篇8
音乐因其生活性和文化性的特征,自然是小学生活的一部分。可以这么说,音乐艺术熏陶是满足学生的生活需要。音乐艺术如何给小学生以丰富深沉的心灵熏陶,使他们在文化、精神、娱乐等方面得到丰盈的收获呢?笔者认为,小学生的生活状态是音乐教学的首要关注点。因为小学的音乐教学不是着眼于训练音乐艺术家,而是让音乐“润物细无声”般潜入学生的心灵,使之精神世界变得充实而丰满,在生活中产生长盛不衰的生命影响力。那么,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怎样使学生得到丰富的音乐艺术熏陶呢?笔者做了一些浅层次的尝试。
一、演绎音乐的文化意蕴,让优秀文化充实学生心灵
文化是音乐艺术的本质属性。音乐艺术以丰富多彩的形式与内容表现多元文化,其多元性表现为民族的、地方的、民间的、儿童的文化色彩。其深厚的文化意蕴涉及历史、文学、自然景观、人情风俗、影视等传统的和现代的文化领域。在音乐教学中演绎音乐的文化意蕴,教师首先要从教学内容思考,找准文化的契合点,建立文化意蕴演绎的组合体。所谓契合,就是文化所涉及的层面,所含有意蕴的和谐融合。表现生活文化的歌曲、乐曲、舞蹈,教师可以从生活中“剪取”与之相应的,并能拓展和深化文化意蕴“特写镜头”(呈现文化内蕴的背景、环境、场景等),构成文化内蕴的立体,生成演绎的过程,让学生走进生活亲切地、深刻地感受和体验音乐的文化意蕴,享受丰富的文化,在心灵打下文化的根基,并丰富他们的文化生活。
演绎音乐文化意蕴的方式是多样的,静态演绎主要通过文字资料与画面呈现方式,让学生经历、感受文化的思维过程;动态演绎是通过语言活动、现场表演、创设场景等方式生成身心体验过程的。至于选择何种方式须从有效性来考虑,教师应当尊重小学生的天性,演绎方式要贴近小学生心智,贴近他们的知识与生活经验,充分体现情趣性、生动性和形象性。
站在文化的视角,音乐艺术可视为传播文化的媒体。音乐艺术的教学,如果只考虑让学生会识谱、会唱,认知一些乐理,或是简单地欣赏一段乐曲,那么学生是感受不到文化气息的,也体验不到音乐的深沉文化意蕴。那样音乐艺术教学就缺失了文化的熏陶,音乐艺术就失去了传播文化的功能,也就谈不上引领学生的文化生活,改善学生的生活状态了。
二、演绎音乐的人文意蕴,让人文素养孕育学生心灵
音乐艺术作为文化媒体,饱含人文素养。音乐艺术被美誉为生活的清泉,因为它以丰富的情感形成强大的冲击波,净化人的心灵世界,传递精神力量。音乐教学演绎音乐的人文意蕴,就是细化人文的熏陶,让人文精神成为照亮学生心灵的阳光,转化为自我调节心理的力量。
音乐艺术的人文意蕴演绎基于音乐作品的内涵构思。一个音乐艺术作品一个人文意蕴,有表达民族精神的,有表达乐观向上的,有表达爱的情怀的,有颂扬英雄的,有赞扬美好人性的,等等。音乐作品承载着的人文内涵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来演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能力及生活经历是音乐人文演绎方式选择的参照,音乐作品的时代不同,演绎的方式也应不同。历史歌曲、唐诗宋词的吟咏,教师可通过讲故事、解读背景,编辑的人物、史料卡片来演绎;民歌、儿童歌曲等,可打开生活的窗口,选择地方教育资源(人情风俗、生活环境、人际交往环境、愉快劳动场景等),利用多媒体制作特写镜头进行演绎。动态体验活动演绎也是一种好方式,如在学唱了一首歌,或欣赏乐曲的过程中,教师让学生围绕一个话题议一议、演一演,使人文演绎的过程成为互动的体验过程。
三、演绎音乐的生活意蕴,让音乐艺术沁入学生心灵
生活是音乐艺术的源头,音乐艺术与生活和谐相融。音乐艺术教育应当着眼于让学生快活幸福地生活,引导他们追求有文化品位的生活。音乐艺术教学演绎深厚的生活意蕴,本意也在这个思维点上。这可以认定为小学音乐艺术教学的核心价值。演绎音乐艺术的生活意蕴,切入点在生活层面,在教学过程中相机融入音乐生活情景,通过音乐的生活意蕴演绎,让学生深刻感受和体验音乐建构的生活意义、生活文化、生活品位、生活情趣等。建立音乐的生命体,演绎方式凸现生活这个主题。
生活情境演绎。教师在音乐课堂创设以生活为背景的情境,使课堂成为有着浓郁音乐气息的生活场域。如家庭中过生日、唱生日歌、家庭音乐会、音乐休闲等都可以充分演绎生活中的音乐、音乐中的生活,给学生以音乐与生活融为一体的深刻感受。
走进社会生活环境。教师可以通过场景剪辑来演绎生活环境中的音乐,让学生走进生活品味音乐在生活中的韵味,悟到音乐建构的生活意义。
引领自我反思。教师让学生以自己的音乐生活来演绎,通过班级才艺展示、文艺联欢、歌咏比赛等活动,引导学生走进自我生活中构建音乐。这样的演绎让学生感受更为亲切,更为入心。同时,同伴的音乐才能和音乐情趣使学生面临挑战,引发自我反思,建立起精神支点,产生学习音乐的动力。
篇9
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会员,艺术委员会委员;
作品《林海澜杉》获第七届“兄弟杯”国际青年设计师作品大赛银奖,《胭脂扣》获第三届“益鑫泰”中国服装设计最高奖评审金奖;
连续两年获得“中国十佳时装设计师”称号,第15届中国时装设计最高荣誉“金顶奖”获得者;中国国际时装周组委会、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认定的“年度最佳男装设计师”……
荣誉之外,他更真实的模样是什么?2017年5月18日,这位服装设计界的导师应重庆国际少儿时装周组委会之邀,携其新创品牌B+ by Beauty Berry亮相开幕秀。这一次,他要让更多人了解“王玉涛的中国风”,无论是设计,还是生活。
设计师王玉涛:
国际范儿和中国风
王玉涛第一次被圈外人熟知,是在2015年。
61岁的“不老女神”林青霞穿着王玉涛设计的华服走进大热的综艺节目《偶像来了》。颇具轮廓的肩部设计,不对称的裙摆,张扬的大红色曳地长裙让林青霞依然是全场最惊艳的女神。
“他的设计非常有国际范儿。”事后,林青霞评价自己的设计师搭档。
国际范儿与中国风,是王玉涛近20年来一直钻研的设计核心理念。
他自认骨子里是特别中国的人,偏又不太乐意把中国符号化。凤啊龙啊大红大绿青花瓷,用上了就是中国风吗?
“大道无形。”他用了这个词,这是中国最具代表的哲学思想。国际流行极简主义,他一看就觉得乐:这哪是国际范儿,分明是中国风。廓形肥阔端正,色彩强调本色,面料拒豪华尚简朴,处处暗合老庄随性无欲的主张;而这些流行元素,也早已体现在宋明时期的服饰里。
2012年1月20日,他带着自己的独立品牌Beautyberry亮相梅赛德斯-奔驰柏林时装周。作为首个受邀参加该时装周的中国青年设计师,王玉涛有压力,还有股油然而生的责任感:“你是代表中国啊!”
团队确定了“巧克力”为设计主题。这款零食来自西方,征服了全球,其深暗却不失温暖的色彩以及丝滑的口感,被王玉涛完美地呈现在服装上。他的诠释和拓展最终赢得了来自全球时尚界人士的掌声。
西为中用,让中国风更国际化。2013年,他以流行的印花表现茶文化。造型各异的茶壶和其他茶具成为衣服上的印花图案,或具象或抽象,或直线或曲线。将色彩廓形与茶相、茶器相融合,是他对茶文化的理解与再现。
为年轻人设计的衣服
王玉涛有一颗骚动的心。他不爱端范儿,大叔级的成熟背后有一颗明快的心,会吐槽会蠢蠢欲动。
2015年,针对年轻人的Beautyberry副牌B+ by Beautyberry诞生。招财猫、金鱼、熊猫……萌得一发不可收拾。萌系征服世界,自然也征服了年轻的“素颜女神”王丽坤:在《我的新衣》节目中,她穿着“招财猫”服饰的样子成为其招牌形象。
难怪B+的休闲装、亲子装,几乎成为明星及其家庭的标配。
不过王玉涛更想让人在穿得轻松休闲之外,对人生的态度也可以放松点。当年在海外留学时,他就觉得“B+”代表一种很中国的生活理念:这是一个不错的分数,又留有闲暇与继续进取的余地,不会把自己逼得喘不过气。
都市人活得太累,尤其是年轻人,为什么不能让生活B+一点?
生活家王玉涛:
美食不可辜负
王玉涛的设计理念与生活态度一脉相承。
一言概之,文艺版:唯美食与设计不可辜负;实话版:如果不当设计师的话,会去当厨子;补充版:还会剪头发。
当年他在接受凤凰时尚栏目记者的采访时吐露了心声:“如果不当设计师你会做什么?”
“厨子。”思索片刻后,他破例增加了半句话:“我还会剪头发。”
一脸等着被点赞的小得意,内心独白呼之欲出:快点多问些设计以外的东西啊,我可是超会享受生活的人。
今年5月,他又要到重庆。作为一名不算老饕的“中饕”,这座城市留给他的最深印象不是人与景,是食物。
他用舌尖记住了城市的地图:解放碑的后沿,那里有座花市,旁边是生活气息浓郁的街巷。到饭点时满条街都弥漫着人间烟火气,“现蒸出来的馒头、花卷,你可以随便买来,咬一口。”生活就该这样市井。
他不爱火锅。调料太多,味太重,掩盖了食物的原味。食物与食物、食物与调料搭配时,应如这座城,山路蜿蜒、曲曲折折,每种味道渐次传递到味蕾,富有层次感。他至今记得哪里有好吃的面条,豌杂面、素椒面、素椒杂酱面、凉面,以及某家特别好吃的牛肉面,红汤,非常辣,可是不烧心。
他也记得哪里能买到地道的冰粉、凉糕,吃完辣的再吃个甜的,如人生浮一大白;而会做鱼的那家夫妻店,简单到把鱼蒸熟后搁点麻椒(花椒)就完事,却余味无穷。
对美食的态度,一如他的设计初衷与生活理念:原汁原味,稍加点缀,即为上品。
与王玉涛对话的N个关键词:
苦逼:设计师很累,是一个特别苦逼的职业。你要没有爱的话,根本撑不下去。
满意:设计师从来没有最满意的作品,你不能说这一季做得好,下一季就做得糟。(明明)都是用心之作啊。
明星:B+ by Beautyberry推出亲子装,真的没什么优势啊,如果真要有,可能就是认识的明星朋友多,人家愿意穿我们的衣服,自带朋友圈影响力了。
平_:我把B+ by Beautyberry作为一个平台去打造,让更多年轻设计师能发挥自己。年轻时我也得到过很多人的帮助,现在到了回报的时候了。
压力:北京压力大啊,房租占了工资的三分之二,哪还有钱再去追求和消费品质好的东西。所以重庆就蛮好的。
懵懂:孩子对于上时装周走秀这件事,其实不太懂,但我觉得他们也不需要去懂。他们只要快乐、放开自己就够了。
篇10
与此同时,长期以来,学生的暑期实践一直难以摆脱被作为廉价劳动力的命运。难道被当作廉价劳动力使用的学生就真的使自己得到了锻炼吗?当然,我们并不是要否认到饭店里端盘子、打扫卫生等一些所谓的暑期实践,诚然,这些工作也能是我们这些从小娇生惯养的独生子女得到一定的历练。但是,我们要时刻铭记,我们是学生,我们之所以要参加暑期社会实践,就是为了更好的服务于我们的课程、服务于我们的专业;将平日里课本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并用实践予以检验;服务于对祖国、对人民有利的事业;但绝不是为一些不怀好意的商人所利用!不少商人早就扬言暑期是盈利的绝佳时期,这并非仅仅因为暑期是学生消费的黄金时期,更主要的是因为暑期会使大量的学生涌入这个劳动力市场。对学生来说,只要能找到一份工作,只要能够有点收入就已经满足得不得了了;而不少商人则认为:学生的暑期社会实践(我们现在看来其实多为盲目的打工),给他们的大规模盈利提供了廉价劳动力,只要稍微给学生一点甜头,这些傻学生就会为自己忙得不亦乐呼。因此暑期的市场上最不缺的的就是廉价学生劳动力。同时商家给学生冠以暑期社会实践的名义,一方面就可以少给学生工资,毕竟给了你锻炼的机会,你又怎好过多的跟人家多谈工资啊,既能实践了,工资嘛,有总比没有好吧,管他多少呢!另一方面,又可以逃避劳动部门的检查,我们用的是学生,是让其实践的,不是正式录用的,因此大可不必受相关用人法规、最低工资标准的约束了!对企业来说,既少花了钱,又合法,何乐而不为呢?从表面上看来,这是一件双赢的好事,但是细想下来,对企业来说毫无损失,而且大赚特赚;而对于学生来说,就成了毫无发言权的弱势群体了,为别人赚钱,自己却得不到应得的,到底冤不冤啊!
此外,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较多都是缺乏相应一些的保障的。例如最基本的安全保障,且抛开其他安全不谈,就工作本身的安全也难以得到应有的保障,一旦出了安全事故,企业还会不会管你的死活呢?可为啥不管啊?毕竟我们没有签订相应的合同啊!那当初又为什么不签的啊?那企业的相关负责人又会问了,我为什么要跟你签合同啊?我又没录用你作为我旗下正式的员工,只是给你方便,让你有个社会实践的机会,这难道还不够吗?难道我做了好人还要我承担责任吗?这也太不合理了吧!乍一听,企业的老总们说得太有道理了,他们太冤了啊,可再细想一下,真是这样吗?难道我们的大学生暑期实践只是在消费你们的资源,没有给你们创造任何价值吗?我看未必吧!我们的大学生为企业创造的价值也许不如企业的熟练人员那么多,但是也远远足够企业盈利,更何况企业给学生的报酬远远低于他们的劳动所应得的!试问这么合算的事情哪个企业不心动,哪个学生不吃亏?
笔者和千千万万的大学生一样,一直在探讨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暑期社会实践道路!从发传单到餐厅打工;从做推销到做营业接待;从做家教到搞设计······可以说是尝试了不少路子,也许不少人会说“条条大路通罗马,不管做什么,只要自己辛勤付出、虚心学习,总会有所收获的”,但是,我要说,对于在读大学生来说,时间是十分紧张十分宝贵的。不要一直愚昧地认为:大学的时间是很多的,与其将大学生活视作高中艰苦生活的疗养,不如将时间花在打工上!笔者并不是反对大学生和准大学生们将暑期打工作为暑期社会实践的一种形式和载体,而是觉得大学生不应该盲目地选择打工,毕竟大学里还是有不少课程需要大量的时间去学习和巩固的;毕竟大学里还是有各种考试我们必须去面对的;毕竟大学的生活对我们合理安排和规划时间的要求相当高,那么我们所剩的真正的空余时间其实就不是很多了,再去选择社会实践,我们就要学会有相对性的选择,选择和自己专业相关的一些工作去实践,这样也就为以后的学习、工作打下了基础啊,至少这样会减少一些“书本无用主义”和“唯书论”者,让我们这些目的和理想不是很明确的学生找到学习的动力和方向;同时从一定程度上也能减少毕业后专业不对口的尴尬,至少能通过实践知道我们现在学的,将来有哪些工作自己可以去做。这样我们的暑期社会实践也就达到了其应有的效果了!超级秘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