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问题范文

时间:2023-03-30 04:28:3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生态问题,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生态问题

篇1

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官员日前对记者说,北京准备在城市的河道两岸、道路两边以及市中心的钢筋水泥建筑密集区域,尝试种植生命力旺盛的野草,包括蛇莓、多种胡栀子、旋覆花、大叶铁线莲、紫花地丁等,让城市绿化更接近自然生态

这是一个好创意和务实之举。野花野草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取之不尽的绿色财富和资源。野花野草优点很多,一是成本低廉,经济适用,基本不用投资,只需花一点人工养护费用;二是生命力旺盛,适应气候,用野草铺制的草坪不怕压、不怕踩、不用浇水;三是野花野草五颜六色,色彩缤纷,且品种众多,适应不同的季节,用野花野草绿化、点缀城市,能保持自然原生态,可以让厌倦尘嚣的都市人更亲近大自然。喜爱旅游的人都有这种体会,当走出繁华喧嚣的都市,来到僻静乡村看漫山遍野的野花野草,一种清新和赏心悦目的感觉顿时油然而生,如果把这美景搬到城市,那是多么的令人心驰神往。

然而多年来城市绿化存在一种误区,认为野花野草杂乱无章,难登“大雅之堂”,有碍城市观瞻和文明卫生,以“斩草除根”而后快,故而出现了轰轰烈烈的全民“除草”运动。与此同时,绿油油的草坪却倍受青睐,成了“生态城市”“园林城市”的象征。人工栽种的草坪虽然整齐有序,但缺点也是不可忽视的,除品种和色调单一外,尤其是养护成本过高,据绿化专家测算,草坪造价一般在每平方米7元以上,防病、治虫、割草等日常养护尚需要大笔费用。草坪本身很脆弱,老化、退化得快,要经常浇水,作为缺水城市是不适用的。同时草坪实用性差,人不能踏入,大量占用城市宝贵的土地资源,限制了人们的活动空间。

其实野花野草是最符合生态要求的自然植物群落,有着很强的净化城市空气的功能,合理栽种可以把城市打扮得既艳丽妖娆又不失“野味”。笔者的一位朋友曾在德国留学,据他讲德国建设生态城市很重视绿树、草坪和野花野草的合理搭配,形成交相辉映的美景,使城市有了乡村的气息和韵味。其做法值得我们借鉴。

北京将不上“大雅之堂”的野花野草引入大都市,是生态文明和城市绿化观念的更新,期待更多的城市青睐野花野草,把城市装扮得更有“生态味”。

德国人“生态游”

给我们上生态文明课

生态文明成为眼下最热门的流行词,笔者近日在多家媒体上读到:黄山、庐山、峨眉山、张家界、九寨沟等著名景区纷纷叫响打造旅游业生态文明的口号。认真拜读下,笔者发现这些景区提出的旅游生态文明主要是指旅游资源的保护。

诚然,旅游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资源保护,但这并非是生态文明的全部内容,如果把生态文明等同于保护资源,这种认识未免有点浅薄。

旅游生态文明内涵十分丰富,笔者的理解就是游客文明生态+景区服务生态+环境生态+科学管理+资源合理开发利用。谈论旅游生态文明不能不说到如今国际上流行的生态游,德国开展生态游有近二十年时间,德国公民环保和文明意识普遍较强,观斑知豹,看德国生态游对我们理解旅游生态文明或许很有帮助。

笔者的一位同学留德工作多年,不久前回国探亲访友,谈起德国旅游见闻。富裕的德国人非常喜爱大自然,无论是到市郊公园还是出远门旅游,他们要做的第一件事是打点行装,准备一个大大的旅行包,里面装有筷子、勺子、牙刷、牙膏等,衣袋里备有手绢用于擦汗,而不用纸巾。在景区入口处,无论是免票还是卖票,都给每位游客送上一个大大的可以熔化的很结实的再生纸袋,用于装果皮等生活垃圾,游客出景点时都自觉地将垃圾袋放在指定处集中回收。旅馆不提供一次性生活用品,全由客人自带。景区内看不到出售用野生动植物制作的旅游纪念品,餐馆里也无野味可供食用,因为捕杀、食用野生动物为德国法律所禁止,违法者要受到严惩。

德国人的旅游观念诠释了生态文明的科学含义。以笔者浅见,旅游生态文明起码由四部分组成。

一是打造游客文明生态。总体上讲中国游客文明素质在提升,但问题不容忽视,主要表现为乱吐乱扔、大声喧哗、举止不雅、采花摘草,文物保护和环境保护意识不强,甚至于故意损坏景区环境。文明在于养成,需要从生活习惯培养,破除陋俗,中央文明办和国家旅游局联合的《中国公民出境旅游文明行为指南》《中国公民国内旅游文明行为公约》就非常值得某些人认真学一学。

二是打造景区优质服务生态。很多时候游客的不文明行为是因为不方便造成的,比如景点很少有免费提供垃圾袋的,一些景区内公厕和垃圾箱稀少,分布不合理,游人处理垃圾不便就扔得“天女散花”。景区优质服务包括旅游线路、景点位置标向明确、具体,导游用语文明,生活设施齐全,服务周到、完善。

篇2

关键词:生态造林;问题;建议

近几年来,随着“绿色发展”“生态发展”等先进的建设理论开始得到广泛普及,生态造林建设过程正逐步成为我国现代林业体系发展的核心组成部分,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的生态造林建设得到的资金支持也显著提升。与此同时,在进行生态造林建设过程中,要充分的总结生态造林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以此为根据,探索相应的解决办法,实现生态造林进程的快速完善,为我国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

1进行生态造林研究的现实意义

在进行生态造林研究过程中,要充分注意对生态造林发展的总结和归纳,并将生态林业规定为我国未来林业发展的核心,可从循环可持续发展的角度,保证生态造林过程的完善发展。结合这样的背景,可发现我国生态林业建设存在的不足,并以此为根据,保证我国林业建设的健康发展。同时,我国在传统的林业保护过程中,由于对生态保护的研究存在一定的不足,这就导致在以往的林业保护、开发过程中,大量宝贵的林业资源失去了自身的价值,甚至引发了一系列生态问题,并在社会上引发了大量的关注。针对这种情况,随着相应生态建设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完善,实现区域经济的生态完善发展,就成了后续生态造林研究的核心部分。

2生态造林存在的问题

第一,对于生态建设理念的关注度不足,构建生态造林建设体系,要把保护我国林业发展的生态多样性作为研究的根本层面。但是,在当前的生态造林研究过程中,过于重视区域面上的覆盖,对于其内部的多样化建设存在很多不足。第二,对于生态造林发展模式的产业化建设,要给予足够的关注度,让我国的生态造林形成产业化过程,进而取代传统的林业开发模式。但是,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由于在建设初期并没有投入足够的关注度,这就导致所进行的生态林业建设没有形成产业化模式,其推广过程也往往变得非系统化。第三,要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生态造林的推广应用体系,并让该体系真正落实到现实社会中去,让保护我国的生态造林过程成为社会认可的林业发展模式。但是,由于相关模式推广研究存在的不足,就会导致所进行的生态造林研究过程较单一,其体系的立体性和科学性存在很多值得商榷的问题。

3对策建议

3.1加强生态造林理论的基础性研究工作在当前的生态造林研究过程中,相关生态造林研究理论得到了有效完善。但是,我国的生态造林发展模式还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但随着我国生态造林研究的不断向前推进,我国的生态造林发展模式取得了一定的科研成果,这就需要在生态造林发展研究过程中,充分运用已经取得的研究成果,以促进后续生态造林研究理论的完善。结合生态造林的相关理论,可以发现,生态造林的核心内容在于开发出生态理论的核心内涵,并改变传统林业管理理念的不足。因此,生态造林发展模式要充分结合先进的理论基础,实现“产”、“学”、“研”研究体系的建立,并以此为基础,循序渐进的完善生态造林发展理论基础。具体来说,要充分分析我国区域林业建设情况,并在后续研究过程中,以生态理论为代表的一些基本性的生态原理就可以实现和传统林业发展理论有机融合,进而保证生态林业建设有充分的技术支撑和理论储备。3.2提升生态造林建设的应用效果随着相关生态造林研究方式方法的逐步完善,在后续的生态造林建设研究过程中,要考虑利用生态造林相应体系的建设效果。与此同时,通过持续性的优化建设,快速提升现有的生态造林发展模式建设水平,并集中优化相应的管理模式,实现先进的生态造林建设模式和实践过程的有机融合。

4结语

篇3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经济生态化;生态创新;环境管理;环境政策

[作者简介]乌斯科娃・塔玛拉・维塔利耶芙娜(Uskova Tamara Vitalyevna),俄罗斯科学院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研究所副所长。

[译者简介]肖群,华东交通大学外语学院副教授;查甜甜,华东交通大学MTI翻译专业硕士研究生(江西南昌 330013)。

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社会对自然环境产生了巨大的压力。各种形式的经济活动在实现预期目标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不良的外部影响。如生产垃圾和消费垃圾的形成,这些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都产生了消极的影响。

现代国民经济和技术领域的产品每年所产生的垃圾总量(除氧气、氢气、水蒸气外)大约有140总吨位,其中有35总吨位(25%)排放到大气中,15总吨位(11%)随废水排出,90总吨位(64%)主要以固体垃圾形式存留在地表和地下①。这些垃圾主要来自于采掘工业、废渣厂等。许多有毒垃圾是造成环境污染的根源,这具有全球特征。此外,随垃圾排放出去的还有许多有效成分,同时垃圾中也包含了一些有用成分,从中提取这些有用成分的成本要低于从自然原材料中提取的成本。

众所周知,人类产生的垃圾可以分为生产垃圾和消费垃圾。工业废料或生产垃圾包括原材料残余物质,半成品在生产或使用加工过程完全或部分失去了最初的消费特性,也会产生垃圾。在生产过程中还会形成一些不能使用的物质,这些也是垃圾,例如采矿中产生的表土岩层、农业废弃物、对废气和废水作清洁处理过程中收集到的固体物质等。消费垃圾包括物质、材料、物体、产品、商品(产品或商品)的残余物,这些消费品在公共或个人消费、使用或开发过程中,由于身体变化或心理喜恶等原因,在进一步的直接或间接的使用中完全或部分失去了最初的消费特性。

工业垃圾的来源有如下几种途径② ③:

一是露天采矿,产生表土岩石和矿物含量低的岩体。在每年40亿至50亿吨的表土岩层中,使用率为40%,其中废石占10%。

二是矿物燃料的燃烧。在俄罗斯联邦每年产生5000万至6000万吨的火山灰废料,其中使用率只有6%(在西欧,使用率达40%―60%)。

三是木材的砍伐和加工,在这个过程中产生的废料占发达采伐区生物量的40%。这些废料包括树节、树根、树枝及矮树丛等。每年俄罗斯木材废料总数达5500万至6000万立方米。

四是石油的提取和使用(石油生产和加工企业,轮胎工厂,机械工程中液废料等)。每年在俄罗斯联邦会产生60万吨的油泥,其中只有50%―60%能得到使用和处理,而发达国家的油泥使用率高达90%。

五是建筑材料的生产和使用。每年产生大约5000万吨的垃圾,其中只有20%左右会被使用。

此外,还存在着大量的磷石膏废物,含汞、抗砷废物,废轮胎,电镀污泥和碎玻璃。

生活垃圾存在的主要形式有:固体垃圾(俄罗斯联邦每年产生1.4亿吨,其中只有4%被使用);污水污泥(每年达8000万吨,只有1.5%左右被使用);降水(总量1.5亿吨,使用率只有1%)。

俄罗斯联邦自然资源和环境部的调查结果表明①,仅俄罗斯每年就有50亿吨左右的表土岩层和矿堆以及7亿吨来自加工厂的垃圾被储存在地球表面,约10亿吨灰渣来自于能源产业,堆积了20多亿吨有毒废物。超过一半的垃圾(93%)源于采矿业,其中62%来自燃料和能源(主要是煤炭企业);4.7%来自制造业,其中不到一半的垃圾是可以回收和重复使用的(2014年为43.1%)。

调查显示,一个国家的垃圾总量与该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及社会福利程度息息相关。因此,在俄罗斯经济低迷时期,垃圾总量呈下降趋势,但随着经济的复苏,垃圾总量又回到了原来的水平。例如,2009年,俄罗斯的垃圾总量减少到35亿吨,而在2010―2014年又增加到了52亿吨。

因此,在保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也会导致对环境负荷的加重。就这点而言,我们有必要解决环境问题,特别是俄罗斯地区的环境问题,以促进经济发展的生态化。环境问题主要是因为经济活动造成的污染物集中,使之对社会经济发展影响不断扩大,尤其体现在经济实体存在的区域。

本文通过研究理论方法,定义了“经济生态化”的本质② ③ ④ ⑤ ⑥ ⑦,并得出结论:专家们对这一概念的内容,存在着不同观点。有些人认为,经济生态化体现在人与自然的等价交换上,从而确保人工生态系统的创建,同时在优化组织和技术决策的基础上维护所需的环境质量。这个问题的根本解决办法,就是在生产过程中使用相对有效的原材料,减少特定消费,充分利用可回收资源及各种矿产资源,以提供可循环使用的原材料。而另外一些人则把经济生态化视为一个创造的过程,通过科学技术的发展、行政法规的制定、产品的社会经济创新,来提高经济系统的生物相似性。这就需要深刻转化整体科学知识,形成生态意识,提高生产和消费过程中物质和能量的循环利用,促进科学和技术活动的生态化等。还有一些研究者认为,生态化是实施技术体系、管理及寻找其他解决办法的过程,而这些解决办法在保持自然环境质量的同时,能够改善自然资源的效率。在一些著作中,经济生态化被解释为一种结构化的过程,其重点是同时考虑几个具有选择性、互补性的方向。每个方向都有其边界,并且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在社会经济条件和自然前提下实施完成。因此,生产部门的生态化可以表现为一种复杂的阐释,阐明了对处于社会经济发展战略下的俄罗斯联邦和地区所产生的环境及经济影响。此外,发展应该基于预防原则、连续性和普遍性原则、不断完善原则以及环境活动的互联性及复杂性原则。

在我们看来,经济生态化最常见的形式就是在引进和合理使用自然资源原则的过程中,使经济活动对环境的负面影响降低到最小。

经济生态化的主要原则有如下几点①:生态经济现实主义,必然限制了经济活动的自然改造;考虑“起步阶段”的条件,以确定经济实体所在地的环境危机水平(如污染、人口健康、生态和资源潜力);市场和非市场监管者的接触;基础设施和制度保障是以环境为导向的商务活动的基础;对研究和生产周期的初始阶段的监管困难进行转移;涉及发展的几个选项,包括生态创新工程及项目,这些项目主要依赖于发展重点、资源支持、区域生态能力及其他一些因素。

俄罗斯面临的重点问题是: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的环境保护和节能技术,发展和实施新的系统化措施以确保经济长期、可持续的增长。尤其需要为区域经济、社会领域和人民生活的环境重新定位提供法律、制度及经济条件,从而能合理使用各种资源,维护和改善环境。这一目标的实现,可能需要运用新方法来组织经济活动。

经济生态化发展效率应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效率保持一致,甚至高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效率,从而避免区域生态承载力的降低和自然资源的减少,防止造成环境危急的产生形势。各种经济活动的经济利益,应该将环境成本和由污染造成的损失考虑在内。生产区域的低浪费和零浪费产品,能大大减少环境破坏。

引入环保创新以减少对环境的不良影响,是解决经济活动生态化问题的一种重要方法。它不同于其他创新,会产生互补和相关的内部及外部影响。生态创新最普遍的变体形式有:生产更加环保的商品,使已有商品在质量上有所提升;采用新技术来提高生态效率和环保产品的生产;减少能源和天然原料的消耗,或者替代传统原材料。

与直接利用自然资源的生态化产业相比,作者更倾向于发展那些没有直接利用自然资源的产业活动。首先,应该注意到通过经济结构调整来改善环境的潜能。而经济结构调整需要细化有效的结构政策,特别是为经济生态化的重组建立法律和制度,同时合理使用各种资源,为维护和改善环境状况提供生态安全的产品。

从经济结构看,以环境为导向的变化,其本质是稳定资源开采产业的发展及生产总量,并在现代技术的基础上迅速发展与自然产品有关的所有行业,并将自然物质转化为最终产品。这是有关国民经济中劳动力、物质和财政资源在全球范围内重新分配的问题,以发展资源节约型、具有先进科学技术的行业和活动。这样的国民经济结构调整,将大大降低产品和服务的环境承载力、环境负担及自然资源的总需求量。经济结构调整包括建立新工厂,关闭环境差、经济效率低的工厂,同时对制造业重新定位。而以生态为导向的结构调整应包括大规模的再分配,从第一产业转入第二产业,再向第三产业的资源转移①。

根据国外的经验,引进环境管理体系是经济生态化最具前途的发展方向之一②。应该强调的是,环境管理不应废除或取代在联邦和管区内的国家环境管制,而是将它作为企业内独立的行动进行补充。

当地政府部门对于激励经济活动的生态化是至关重要的。在经济政策框架内,有必要支持企业实施环境保护技术。政府的支持手段有如下几类:有针对性的减免税收,包括延长税收征收期限;对旨在发展绿色产品的企业减少所得税的征收;在购买迎合当前环境发展需要的新设备时,减少增值税的征收;对从事生态化产品生产的纳税人实行免税政策;引进固定资产加速折旧的环境目标和环保设备等等。

在经济活动中,意识到“最佳可用技术”的概念变得越来越重要。值得注意的是,发达国家有80多种不同的经济手段以促进环保技术的使用。在俄罗斯联邦,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环境保护法》(2002年1月10号编号7)中,该法规定,建立与经济和社会因素有关的最佳可行技术,并在此基础上建立技术标准。然而,为了更好地执行相关规定,俄罗斯仍需作出更多努力。

篇4

关键词:生态公益林;保护;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S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2)-04-0173-2

在我国,根据森林的功能不同可划分为多个种类,生态公益林就属于其中的一种。生态公益林具有重要的作用,可以有效调节环境气候、保持生态平衡,同时也是我国森林旅游和科学实验、储存物种资源的重要地区。在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中,生态公益林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很好的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结合起来,促进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广西地区,生态公益林占整个林区的面积较大,在公益林保护和管理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是当前亟需探讨的一个课题。

1 广西省生态公益林基本概况

广西省处在低纬度地区,北回归线从中部穿过,南靠海洋,北接南岭,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热量充足。从地形上看,广西山地较多,平原较少,而且四周高中部低。受到大气环流和太阳辐射的作用,常年热量充足,雨水丰沛,这些气候特点对公益林的生长具有重要的影响。

自2001年以来,国家财政部、林业局以及广西地方政府加大对生态公益林的保护建设和资金投入,到目前为止,生态公益林的面积大幅度增加,达到8208.3万亩,占全省林区面积的三分之一左右。其中,重点公益林的面积就达到了7790万亩,对于保证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国土生态安全以及物种多样性起到了重要作用。广西省生态公益林主要分为以下几种:水源涵养林、自然保护区林、护岸护路林、风景林、环境保护林等。生态公益林的保护和管理主要均由林木所有者负责,地方人民政府与公益林所有者签订管护合同,并按年度发放一定数额的补偿金。

2 生态公益林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公益林的林分质量不高

当前,广西地区部分林区的生态基础比较薄弱,林木的质量较差,很难起到有效的森林防护功能。在一些地区中,石山灌木占了很大的比例,林木质量较低,没有起到有效的保持水土的作用。同时,由于近几年发生的自然灾害,给生态公益林造成了很大的损失,林木死亡率较高。因此,应当及时采取措施,提高生态公益林的林分质量。

2.2 生态公益林对林农的补偿问题

当前,对于很多林农来说,是靠山吃山,主要经济来源就是国家的生态公益林,然而,由于国家对林农的补偿标准较低,给广大林农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对于生态公益林的投入包含多个方面,如管理费用、营造费用和补偿费用,而当前对林农的补偿资金为每亩每年10元钱,经营公益林的收益远低于商品林,林农的生产积极性受到影响。对林农的补偿不足问题影响了生态公益林的正常建设和管理保护。

2.3 生态公益林监管机构不健全

由于生态公益林的性质与商品林的性质不同,可以采伐的林木资源大幅度减少,同时由于给林农的补偿较低,监管机制不完善,破坏生态公益林的现象不断出现。很多林业主管部门并没有建立起有效的生态公益林监管机构,其主要原因在于资金的缺乏,并没有安排专门的监管工作经费,对基层林业站监管职能的发挥产生严重不利的影响,使得盗伐林木、在公益林放牧的现象时有发生,对生态公益林造成较大的破坏。

2.4 火灾和有害生物对生态公益林的危害

国家和广西地方政府都非常重视对生态公益林的保护,林区的人畜活动极少,因此林木的生长条件较好,生长速度较快,林区的落叶也不断增加,给火灾的发生留下了安全隐患。同时由于林区的灌木林也必将易燃,一旦发生火灾,将非常难以控制,给林区带来较大的损失。生态公益林的林区面积很大,也给有害生物的存活带来了便利条件,有害生物对林木的危害不可轻视。

2.5 缺乏对生态公益林的合理利用

生态公益林虽然具有特殊的性质,但根据生态公益林管理规定,可以按照科学的方法对公益林合理利用,同时要注重对生态公益林的保护。对公益林的合理利用,可以增加林农的经济收入,提高管理维护的积极性。但当前缺乏对公益林的合理利用,很多林木如桉树、松树等虽然已经成熟,但没有得到及时的采伐利用,降低了生态公益林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时对林木的更新也不够及时,如毛竹,不仅影响了林农的经济收入,也不利于生态功能的发挥。

3 广西生态公益林保护的措施、内容

3.1 完善生态公益林的树种结构

为了提高林分质量,需要加大力度建立健全生态公益林的树种结构,提高林木的质量,丰富林区的林木层次,使树种更加多元化。例如改变单一的针叶林,而增加一些阔叶林木,促使针阔叶林发挥出各自的优势。增加公益林的树种也可以促使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提高对病虫害的防御能力,减少森林火灾、病虫害对公益林的危害。

3.2 加强生态公益林防火设施建设

3.2.1 建立防火林道和防火林带 在与它省、各县之间和各镇之间的生态公益林接壤处,应当设立防火林道,其宽度应当不低于30米。在林区内也应当设立防火线,要根据林区面积和地形,防火线的宽度为30米。在防火林道和防火线上可以种植一些防火植物,如茶树、杨梅等,形成防火林带,减少森林火灾带来的危害。在建立防火林道和防火林带之后,还应当注意对其定期修缮,清除防火林道和防火林带的杂草、落叶等,使其能够充分发挥出应有的防火作用,避免留下安全隐患。

3.2.2 完善生态公益林防火机制 地方政府和林业部门应当重视建立完善公益林防火机制,不断加强森林防火措施,组织防火队伍对林区进行日常巡检,对于野外用火采取严格控制措施,防止森林火灾的发生。此外,要积极动员广大人民群众,将森林防火责任落实到户,形成群防群治的森林防火机制。要设立火灾报警电话和森林警察,尽最大努力的减少森林火灾的发生,减少经济损失和生态损失。

3.3 重视建设有害生物防控体系

森林病虫害对林木的危害很大,严重时会造成林木大面积的死亡,给林农和国家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也不利于保持生态平衡。因此,应当建立有害生物防控体系,减少病虫害带来的损失。建立防控体系,应按照“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增强对生态公益林林区的病虫害监测,定期对林木进行疫情检测,确保及时发现及时解决,提高防治病虫害的能力。只有建立起防控体系,防止病虫害的侵袭和破坏,才能保证森林生态平衡和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3.4 加大力度培育生态公益林

3.4.1 进一步扩大人工造林面积 在荒山、河堤等适宜植树的地区,进行生态公益林建设。选择合适的幼苗树种,如具有较强的生命力和生态功能的树种,采取针阔叶林混交的方式,扩大人工造林面积,培育生态公益林。同时,在不影响主要生态功能发挥的前提下,种植部分观赏性树种美化环境,达到生态效益与美化环境协调统一的目的。

3.4.2 重视幼林培育和封山保护 对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的幼林,应采取科学的培育措施,促进幼林的成长,如对幼林进行修剪、施肥以及补植等,改善幼林生长环境,提高幼林的存活率。对于生态公益林的成木,可采取封山育林的方法,特别是水土流失较为严重的薄弱生态地区,通过封山禁止对林木的采伐。同时也要重视对森林病虫害的防治和森林火灾的预防。通过封山育林,可以丰富公益林的生物多样性,提高生态公益林涵养水源和保持水土的能力,减少森林病虫害。

4 结束语

总之,广西地区的生态公益林保护还存在不少问题,需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解决,进一步加强生态公益林的建设。要明确生态公益林的建设目标,通过政府以及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搞好生态公益林建设工作,使公益林发挥出应有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刘宏振.关于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建设的思考[J].福建林业科技,2006,(01).

[2]杨希,周圣坤.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研究综述[J].安徽农业科学,2010,(21).

[3]于海燕,张明铁.生态公益林的可持续经营及发展战略[J].现代农业科技,2009,(06).

[4]蒋国亮.山区生态公益林建设与管理[J].中国林业,2008,(01).

篇5

2010年10月初,当笔者即将结束西双版纳的田野考察之时,我在景洪的咖啡厅正好碰到一位德国朋友兰根博士,他是生态学家,2007年,我作为记者报道了他主持的一项针对西双版纳生态保护的多学科互动实验计划:中德两国的生态学家、地理学家、植物学家、人类学家、社会学家共同合作,在西双版纳的纳板河流域共同采集数据,制作一种多学科数据库和决策模型,可以支持决策者预判土地利用的未来风险。

我和他聊起西双版纳的生态情况,他无奈地摇摇头。在他主持的科研项目进行期间,有一批德国博士生空降到偏僻的西双版纳,前后进行了3年的调查,积累了大量数据,项目期间西双版纳的生态状况仍然令他担忧。“研究是做出来了,如何跟中国政府合作,共同分享这些研究成果,为未来的生态决策带来帮助,才是关键。”他说。

“我们的研究从一开始就是支持实际应用的,在这3年中,我了解到中国政府面临的双重困境。一方面,他们需要解决东西差距,让农村人口富裕;另一方面,中国的发展以令人惊异的速度前进,带来非常严重的环境灾难(生物多样性的损失、水土的严重污染及生态退化等)。而在西双版纳,我觉得争论种不种橡胶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了,关键是中国需要一种环境决策机制,无论是决策者、投资人和农户,都应该受到一定约束,立法层面的约束。”兰根说。

严峻的生态挑战

从2009年8月底,笔者多次在西双版纳进行调查,试图理解当地所面临的生态压力,在对外国专家、本土研究者、村民的访谈和实地走访中,我了解到西双版纳目前的单一工业化种植已经发展到无以复加的程度,可以这样说,工业化单一作物在当地的覆盖已是无孔不入。西双版纳在橡胶、香蕉、麻类、甘蔗、茶叶、澳洲坚果等单一作物种植的蚕食之下,已经处于一种严酷的生态挑战当中。

于2010年年初辞世的德国生态学家马悠博士曾经告诉笔者,西双版纳特殊的自然禀赋本来可以发展一种热带雨林再造农业,这是一种基于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的立体利用,在保护原生生态的基础上,对各种生态习性各异的植物、菌类、昆虫、微生物进行综合利用,以此发展医药、香料、有机食品、高端生活方式展示、生态旅游、自然科学研究等产业,最终实现一种环境正义和环境道德――不牺牲本地农民利益,不损害本土经济发展、不导致生态恶化的新生态经济模式。但在事实层面,西双版纳沿着规划化、集约化、产业化、原料基地化、区域物流中心的常规现代化模式前进,以单一植物工业化种植和区域城市化模式为代表的发展心态,给西双版纳带来严峻的生态挑战。

从2004年开始,笔者就持续开始关注西双版纳的生态问题,对于这个区域而言,最具争议的是橡胶这类单一植物的种植应该推广到何种程度,在2007年,曾经有许多媒体连续报道这里的橡胶种植已经突破了600万亩,远远超过了这个地区的生态极限,一时间各种专家的声音参与这场论战。

遗憾的是,就笔者2010年5月至10月这段时间对西双版纳的观察来说,此前的争论其实没有产生真正的效果,每个群体――政府、橡胶产业、环保主义者、农民、国际媒体、国内媒体都有自己的证据,来证明自己行为的恰当性或者对于环境问题的更深忧虑。也就是说,在这些论战进行当中,西双版纳这块生态意义独特的区域继续被橡胶、香蕉、麻、能源植物、茶叶等单一植物分割,捆绑了巨额资本的工业化种植和旅游地产在西双版纳全面推进。

笔者前往西双版纳大佛寺一带、曼弄枫村落进行考察,同时走访了一些傣族村民,曾经是“万里平畴”的农耕地,目前都已经开发成或者即将开发成鳞次栉比的楼盘,村庄里的旧式傣楼已经非常罕见,全部代之以钢筋混凝土的半洋半傣的新式能耗楼。

旧式傣楼,或许房间采光不好,但从材料来说,基本上都是环保的,房屋保养所需要的材料更换也不会带来新的污染,由于巧妙利用竹林、芭蕉林和各种热带植物,围绕着旧式傣楼,基本上形成了一个小规模的农家植物园,人的许多自然需求可以通过生态环保的方式得以解决。

而现在的西双版纳新区,使用的是常规的城市化模板,整齐划一的硬化设计,绿地的消失,水循环的破坏,它基本上朝着北京市石景山式的破败、沉闷、灰色城市调子里走去。从大佛寺的橡胶林底下,回望整个景洪城,满眼都是建筑脚手架和盖了一半的高楼。如果从另一面也就是前往昆明的老山路上俯瞰景洪,这个城市基本上没有任何热带和雨林特点。

在当地的农贸市场,笔者看到更多的城市化痕迹,这里售卖的蔬菜和农产品,已经很大程度上失去了当地的生态特性,在品种和品相上面,趋同于大城市的超市产品。而西双版纳丰富的植物资源和气候条件,本来可以发展一个一年四季不重样的绿色饮食。同时,沿着饭店、酒吧区、按摩院、卡拉OK厅和卖场等物质空间,一个平庸的城市的形制已经定型。

相比之下,西双版纳没能拥有泰国清迈的命运(两个城市在生态、文化、地理、民族特质上非常相似)。清迈没有像西双版纳一样丢失它的文化之魂:随处可见精美的寺庙、相对完好的古城形制、手工品的制作中心、结合当地生态特点的生活方式用品开发中心、国外各类非政府组织的活动中心和文化交流站、少数民族的生态展示等。

认知危机

虽然,西双版纳也有“五个一”工程的文化产品和勐巴拉娜西,傣族风情已经被降格成为毫无创意的天天泼水节和民族抢亲,昆曼公路这类国际通道的贯通,让当地人可以想象它或许可以带来一种南方丝绸之路的效应:文化昌明、民族和谐、官民富庶、新文化景观不断涌现。

但是,这个想象实现的前提是西双版纳找到“十二块坝子”(傣语西双版纳的原意)的未来密码:基于珍稀动植物的研发中心,仅兰花一项,就可以创造一个集中了3万种兰花的国际兰花研究中心和兰花之城;凭借西双版纳的香料植物和药用植物,可以和西南中国的横断山、高黎贡山、无量山等地区形成区域合作和整合,引入国际一流的药物学、民族植物学、生态学人才,打造一个国际顶尖的药物和香料研发基地;借助当地丰富的资源和宜人气候,至少让中国的孩子可以来这里了解动物和昆虫,认识《本草纲目》上才能见到的植物,成为实地自然教育课的第一基地。西双版纳如果真正要现代化,它最恰当的形式或许是绿色现代化,人们真正生活在丛林里的城市,一个活着的“种子圣殿”当中。

从这个角度看中国的生态危机,西双版纳的案例体现出一种普遍规律。从根本来说,许多生态问题是一种认知危机。现有中国的一些发展模式是基于一个庞大、细碎、区隔、科层化的知识系统做出的,一方面它沿着科学主义的认知路径,不断衍生出细密复杂,科学术语叠加、定量式的“技术性知识”,决策者用这类知识制定各种规划和发展方略。另一方面,许多认知模式不仅是一种知识论,它时常还带有政治学和社会学色彩,许多区域的环境决策往往为的是一种政治博弈,生态保护在中国基层政府,容易转变为根据政治议题而进行的“填空和选择题”,刚性的技术知识和决策方略,成为一种环境公式和生态语法,地方根据它进行生态推演和环境造句。

西双版纳和云南许多地州一样,试图呼应云南省有关泛亚、东南亚、南亚、大湄公河次区域、第三亚欧大陆桥的宏大计划,各地纷纷将自己设想为桥头堡、区域中心和国际化融合带。西双版纳的决策者一直力求实现外贸、外经、外资、外游倍增计划,推进物流基地、商贸基地、加工基地、现代服务基地建设,试图把西双版纳建设成为开放云南的主阵地。

云南省已经在三江并流区域之一的金沙江流域取水(当地称之为润滇工程),用它来满足新昆明超级城市建设的水资源要求,在不断推进的城际交通网络中,大理、蒙自、丽江、香格里拉等地州级城市已经演变成准城市和物流中心,衍生出更强、更大、更复杂的生态诉求(水、能源、土地空间等)。

篇6

关键词:生态城市;建设;问题

中图分类号: F2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6-0305-1

目前世界各国城市问题严重,主要表现为城市的交通问题、住宅问题、社会问题、灾害问题、污染问题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不断困挠着人类,导致了城市生活质量、城市的健康状况遭到破坏,巳引起各国的政府决策者,以及从事该方面研究的学者们越来越多的关注。

1 生态城市建设

1.1 生态城市概念

生态城市是指为追求人类和自然健康和活力的城市,即符合生态规律、结构合理、功能高效和生态关系协调的城市。生态城市应该是生态环境能够得到较好保护的,经济发展能够得到较好、快速增长的,同时还能够促进社会进步的一种城市建设方式。

1.2 生态城市建设

近些年来,中国学者也开始关注中国生态城市建设问题,中国政府也提出了建设生态城市的决议,最先响应此号召的是中国深圳。在2002的第五届国际生态城市大会上《生态城市建设的深圳宣言》的发表,掀起了中国生态城市建设的新浪潮。

2 我国生态城市建设中的主要问题

经过几年的生态城市建设,我国在生态安全、生态卫生、生态产业代谢、生态景观的整合和生态意识培养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离生态城市标准还存在诸多不足。这不仅是生态资源分布不均匀造成,同时还是城市发展不均衡造成的。

2.1 水资源问题

水资源作为自然资源中的一种宝贵资源,对人们生活、工农业生产、生态环境保护和改善等各方面起着极其重要的支撑作用。我国幅员辽阔,我国水资源南北分布不均匀,南多北少,尤其以西北水资源最紧缺。不仅如此,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我国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的处理能力远落后于城市化速度;同时,部分企业由于污水处理费用较高,而采取直排放的方式,而造成水体污染。另外,由于以前城市建设中缺少规划,或者规划并不合理,致使产业结构和布局的不合理,而使单位产值的水资源需要量过大。这些原因致使造成城市周边水流、湖泊水资源遭受污染,我国生态城市建设面临着水资源困境。

2.2 城市绿化建设

在现今寸土寸金的今天,城市绿化建设是城市建设首要考虑的问题;同时绿化是一种无回报的投资,在建设中都不愿意投入更多资金建设城市绿化地,造成我国城市绿化覆盖率低。因此,在城市中进行绿地建设显得尤为必要,同时在绿地生态建设中,不仅要做好绿色空间的组合、景观景致的塑造等形态研究,同时需要将其作为生态城市的有机整体来研究。

2.3 现代化生态城市规划与传统城市建设中问题

我国许多城市都具有悠久的历史,在历史上的城市建设与现代化生态城市建设中存在着诸多矛盾处;或者在新城区建设中而忽略了老城区的发展,从而造成城市的发展不平衡。

3 生态城市的评价

3.1 生态城市的评价体系

由于区域不同和环境条件不同及城市特点不同, 很难采用统一的国际标准对生态城市建设评价进行 。2007年环保总局下发了《生态县、生态市、生态省建设指标(修订稿)》明确了生态城市建设中的一些综合性指标,对生态城市建设评价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文件中提出了生态县、生态市和生态省建设三类生态城市的建设,而在每类建设中包含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和社会进步,同时每一类又有明确的项目和具体数据指标,例如在建设生态县的22项指标中有16项是强调生态环境保护的,表明生态环境保护对建设生态城市的重要性。

3.2 评价方法

生态城市建设在确定了等级之后,就要确定生态城市建设的评价项目,首先需要将指标数据的标准化处理,其次是指标权重的确定,再次是多层次系统的评价,最后协调系数;只有有了标准化的数据,统一的权重,才能够通过计算得出统一的指标,才能够受位于不同地方,不同条件下的生态城市建设具备统一的要点,才能够指导建设真正的生态城市。

4 问题与研究展望

生态城市是依据生态学原理提出的一类社会-经济-自然协调发展的城市,但到目前为止,仍未有世界所公认的生态城市,究其原因在于生态城市概念的不统一以及各国对于生态城市建设的具体项目及指标的不统一。因此,为了能够建设真正的生态城市,世界各国必须在生态城市建设上达成共识。

篇7

关键词:生态园林、概念、特点、建设要点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 A

一、生态园林建设的重要意义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城市化的极速加剧,大批乡村人口向城市靠近,给原本拥挤的城市带来了更大得压力,如:交通拥挤、就业困难、汽车尾气污染、水电超标、高层建筑越来越多绿地越来越少等一系列问题增大,从而造成了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大幅度下降,是城市的发展前景有了一定的危机感。所以,建设生态园林城市,已成为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现代化绿色城市的迫切要求。

城市与自然的关系是生态园林城市的核心问题,建设生态园林城市是为了改善城市的环境,使人们居住更加的舒适,空气更加清新,且城市绿化具有改善城市气候、卫生环境、美化景观,而且对节能也起到一定功能。都市生活都相对比较快,生活压力是在所难免,这就对城市的居住环境下达了严格的指标,所以,要改善城市居住环境,建设生态园林城市是十分重要的任务。

现今,人们对城市的绿化建设的要求越来越高,而生态园林的建设具体体现在高绿地率和绿视率是否达到了最大限度的使用,单位面积绿地中的叶面积系数是否运用到了最大值,用改善个人的居住环境来达到提高人们生存质量的目的。

我国城市园林建设喜忧参半,现实中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只对某个景点重点建设,忽略了周边小景点等,对城区和郊区一体化建设却缺乏应有的重视。过于片面的关注对绿化治标,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城市园林绿地使用面积上达到了饱和度,但实质使用的总绿化量却不够。更有甚者只讲求数量而不注重质量,是选择单一的植物而忽视了草木种类的多样化和搭配种植使得园林空洞乏味,难以吸引人潮。园林建设的风格模仿欧美风格过于严重,反而忽视了中国传统园林艺术风格和地方特色。

二、生态园林概念和特点分析

生态园林概念和特点分析有以下三点构成:

首先,生态园林的含义指以生态学原理为指导所建设的园林绿地系统, 乔木、灌木等植物在这个系统中被因地制宜地配置在一个群落中,种群间相互协调, 能够充分利用阳光、空气,土地空间、养分、水分等,有复合的层次和相宜的季相色彩,具有不同生态特性的植物能在这里生长并且各得其所,各取所需 ,构成一个和谐有序、稳定的群落,它是城市园林绿化工作高级的有机形象体现,是人类物质和精神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其次,园林景观生态设计的理念。城市绿地景观的规划设计的理念十分重要,可谓天时,地利,人和无可或缺,合理宜地,突出特色,完善风格,进展风采都不可缺少。结合和保护传统文化,尊重传统文化和乡土知识,改善城市人文环境,保留城市自然环境、人文资源、民俗风情, 创造有地方特色的城市风格,彰显城市个性色彩。设计形式以环境、场所的自然过程为设计过程依托,将这些带有场所特征的自然因素如:阳光、地形、水、风、土壤、植被及能量等结合在设计理念之中,达到两者相辅相成、相融合的目的。乡土树种的选择是绿化配置是设计生态化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优秀的选择方面。由于乡土物种最适宜生长在当地,所需的管理和维护成本可说是达到最低水准,因而保持有地方特色的植被,按照生态、景观等的要求,细化绿地的功能分区也是生态园林的基本要求。

在其次,是植物的主要作用在于造景至上。生态园林建设在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指导下,以植物造景为主,比如乔木、灌木、草本等这些植物利用植物自身的质地、色泽等效果,建立多种类型、多种功能的景观, 依其处地理环境条件,最终形成乔灌草结合,植物种类间互相组合并与周边的搭配形成特色的类别,配置合理的复合植物生态群落,达到生态与艺术的结合,打造大自然的天上人间。由此可见,选择相应的植物,是营造城市园林景观成败的重要因素。

最后,物种造园离不开生物的多样性。城市生态园林构建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是--生物多样性。物种多样性是群落多样性的基础, 能形成丰富多彩的群落景观,种类越高越有吸引力,才能够不断的刺激人们的观赏价值,满足人们不同的审美要求。生态园林景观中选择合理的植物是这个生态园林建设是否完美的标准,也是代表着一座城市的特色和风格,是打造不同意境的重要因素。提高生态效益的方法有很多种,常用的是:光有较高的合效,其枝叶茂盛宽大的植物适应性较强。除了选择好宽大枝叶的植物外,还要更好的选择广泛的种植区域,除了墙垣,还有一些有特点的边边角角,走廊也是首选,总之,要特别重视推行利用不同物种在不同空间、不同时间上产生的差异来配置,最终形成乔灌草结合、层次丰富、配置合理的复合植物生态群落。生态园林以其所处地理环境条件,不同植物配置形式,构成不同的景观效果,为城市景观增色添辉。

三、生态园林建设要点分析

1、物种的丰富性和可持续性占据首位

在城市的建设中要注意保持公平的发展、持续的发展、协调平衡好之间的关系,更要秉承着可持续发展的思想理念发展。初期的城市生态园林建设对植物的生长习性、生命周期等都要认真的分析、了解,另外还要注意一些综合条件,比如:质地、土壤环境、周边水资源等,同时将绿化植物群落中的各种乔、灌、草进行合理的搭配,具有鲜明的层次性、多彩的物种,和天然更新的能力,使植被构成像自然群落那般。同时,积极开展水环境保护和生态环境建设,坚持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坚持经济增长集约发展,努力遏制水资源恶化倾向,加大力度保护好水资源和水环境,为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做出一定的贡献。

城市生态园林的建设单独只注重单单方面的绿化是不行的,还要注意物种的多样搭配,采用多才多样的植物种子,关于生物学方面有关资料调查显示,生物种类越丰富的城市园林绿地,一般所在的园林绿地结构都比较复杂,所产生的园林绿地系统也就越稳定。另一方面,由于每个城市的地理环境不同,对植被的要求也不尽相同,比如:北方城市就主要以耐寒的植物为主,南方城市四季如春,选择的植被自然会比较多,毕竟,品种的多样性可以城市的环境起到最大的调节和完善作用,多种的植物将陆续发挥植被群体部落的作用。

2、历史文化因素融入到城市建设中

每一个城市有其自己的特色和自己的故事,正因为每一个城市表现的内容不同,才会吸引各个地区的人们前去互相观赏,所以,在城市生态园林化的建设中要融入一些当地的历史文化因子,具有历史意义、纪念价值的古建筑;年代久远的古树、名木、及独特的民俗风情,都是形成具有特定历史文化氛围的现代绿色城市不少缺少的因素,保护好这些古文化财产也是实现人文景观与环境的和谐发展的目标。另外,切实增强全体市民的环境保护意识,提高其对生态保护重要性的认知,真正认识到破坏生态平衡的危害和建设现代生态园林城市的重要性,大家共同努力共同遵守,一起营造出一个保护生态,爱护环境的良好城市新风气。

3、进行城内建设与城市周边环境建设相结合

所谓的生态园林城市的建设重点讲究的是--生态的平衡性,而平衡性的主旨则是―平衡,因此,在进行城市的建设时,要做到城市内部生态的建设与城市周边环境的相协调、相结合、两者相互保护衬托。例如附近的的小树林、山泉溪水、绿草空地、山庄农田等都要纳入城市生态建设的区域,应该将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和保护周边农村环境结合起来,将城乡生态环境的建设有机地融合起来。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当今飞速发展的大都市,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优雅美丽的环境的质量更是成为人们共同的追求的梦想天堂。城市生态园林建设的需求迫在眉睫,实现城市园林化已成为不只我国乃至世界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生态园林的建设能够保证城市可持续发展,所以在这个大趋势面前,我们一定要抓住机遇,采取各种有效的措施,坚持各项原则,把城市生态园林建设的有声有色,创造出完美无瑕的环境,给人们带来最美最有感悟的享受。

参考文献:

[1]王 欢. 浅谈城市生态园林建设[J]. 金陵科技学院园艺系, 2003.

[2]高雷,吴建国,陆晓民. 生态学原理在城市生态园林设计中的应用[J]. 园林科技,1970.

[3]王广军. 城市生态园林建设与可持续发展[J]. 中外企业家,2007(9):8-30.

篇8

关键词:农村金融;金融生态;金融机构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26—0122—02

引言

金融生态是指各类金融活动主体之间、金融活动主体与其外部生存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依赖而形成的的动态平衡系统。良好的金融生态是金融体系功能充分发挥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条件,一个地区的金融生态状况,不仅影响该地区货币政策传导、资源配置效率、金融稳定发展,而且决定着该地区对经济金融资源的吸引力,并最终决定该地区经济增长的可持续发展。

黑龙江省作为我国的农业大省、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对该省经济乃至全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都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与东部沿海地区发达省份相比,黑龙江省经济发展仍很缓慢,农业资源丰富的比较优势没有形成全面经济优势。究其原因,主要在于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滞后,以至于区域资源配置欠佳、社会生产要素之间未能有效对接、生产质量与效率低下等问题的产生。可以说,农村金融生态失衡已成为阻碍黑龙江省的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一、黑龙江省农村金融生态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一)农村金融业务相对单一且服务网点数量不足

农村金融生态主体正逐步减少,四家大型国有控股商业银行的网点陆续从县域撤并,而农村信用社在强调贷款的安全性和收益性的同时,贷款结构表现出了明显的脱离农村化倾向。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农村信用社和邮政储蓄银行四类机构是目前黑龙江省主要的县域机构,占全省农村地区金融机构网点总数的71.6%,其他机构几乎都不够重视农村信贷业务。现阶段,农业银行的基层网点也只分布在少数乡镇,其信贷业务也转向大中城市。而农村政策性金融机构职能也在缺失。作为黑龙江省提供农业贷款的唯一一家政策性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其业务范围相对狭窄、功能相对单一,基层网点也只分布到县城,并且目前在黑龙江省仅办理粮、棉、油收购专项贷款业务。而邮政储蓄银行虽然机构相对较多,但由于成立时间较短,主要业务还集中在吸收储蓄资金,相关农贷业务也处在起步阶段。全面延伸到乡镇并且直接面向农民提供信贷服务的只有农村信用社,但农村信用社改革尚处在进行当中,法人治理结构不够完善,股东权责不明,风险责任落实不到位,内审体制不够健全,自我约束机制亦没有形成。目前,只能满足农民基本的业务需求,在农村开展扩大再生产业务以及农村中小企业很难得到金融服务。而黑龙江省现有农村金融机构多数经营效益不佳,业务风险较大,客观上也不允许其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信贷支持。

(二)农村金融服务对农村经济发展的贡献有限

黑龙江省的农业特质主要表现为:第一,农户即生产者众多,且经营规模多数较小,生产经营相对落后,还未形成规模效益;第二,农产品产量大,价格低, “增产不增收”的情况依然存在;第三,生产周期长,且对自然状况依赖较大,缺乏良好的抵御自然灾害能力;第四,农产品加工增值率低,农业产业回报率低。

另一方面,农业投资风险大、高成本、低收益、资金周转效率低的特点以及农村资金在担保和抵押上缺乏有效机制等原因,使得贷款的风险较大;同时,农村金融机构的客户多为大量分散农户和小企业,其交易不仅规模小且次数多,面临着较高的运营成本。由此,很多农村金融机构撤离农村,留下的机构多数也是多存少贷,造成了农村金融在农村经济的发展上并未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甚至使得农村信贷资金不足,一定程度上反而限制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金融体系的发展也并不完善,所以从农村金融服务农村经济发展的角度上看,农村金融生态更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和提高。

(三)农村金融机构机制不完善且服务不到位

大量农村金融机构从农村撤离,县域层次设立的农村金融机构数量不断减少,有的地方只有一两个机构就包揽整个地区业务,竞争不充分,服务功能和服务水平不断弱化,不利于农村金融的不断完善,与加快农村建设的要求还差得很远,农民也享受不到金融深化和金融发展的成果。主要表现在:(1)农村金融机构的业务还局限在一些小额分散的客户中,且仍以传统结算工具为主,主导业务仍是现金、汇兑结算业务,这样就为交易频繁、资金流量相对较大的客户结算带来诸多不便;(2)农村金融机构电子化建设进展缓慢,缺乏科技含量,办理业务时间长、效率低、灵活性差;(3)由于历史原因,农村信用社的员工普遍不够专业性,部分员工无业务基础,在经营意识、业务能力都有不足,对发展现代金融业务的客观要求不适应,难以提供全面服务,局限其业务领域,在全方位的服务理念上做的不够完善。

(四)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欠佳

篇9

关键词:水生态文明建设;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X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6)20-0015-02

1 引言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十三五”规划的重点方面之一,是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关键时期的一个重要标志。而水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水资源合理利用、水生态保护中占据重要地位。就我国当前水生态文明建设现状来看,在具体的建设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关键性问题丞待解决,水生态明文建设还需加快脚步。因此,为了达到水生态文明建设目标,采取有效策略实为必要之举。

2 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及特征

在水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中,对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及特征进行了解是该项工作的前提与基础,也是做好水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必要条件。根据现取得的学术研究成果及已有实践管理,目前对于水生态文明建设内涵具有一定代表性的理解是:通过采取工程性(技术、机械设备、水处理工艺等)和非工程性手段(政策、方针、制度等)措施,对水生态系统进行建设,使其在满足社会发展、人类发展需求的同时,形成一种完善的、可自我更替的、良性演化水生态系统过程。从水生态文明建设内涵中可以理解到,水生态系统是水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对象,而形成良性演化的水生态系统则是水生态文明建设的最终目标[1]。

水生态文明建设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三方面:①多学科交叉性。水生态文明建设囊括了一切水生生态系统,包括自然水生生态系统、城市水生生态系统、与水力相关的陆地生态系统等,是所有水生生态系统一个治理、改造、建设和适应的过程,涉及内容广泛,需要多种学科提供理论支持,包括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地理科学、化学、经济学等,具有非常显著的多学科交叉特征。②主观意愿性。人类对水资源的利用和需求是随着社会生产力与生活水平的提高而提高的,并经历了一个从被动适应到主动改造,再到适应与主动相结合水生态文明建设的这样一个发展历程[2]。回顾这一发展历程,其中无处不体现着人类的主观意愿性,人类希望对水生态系统进行良性改造,通过人类活动来完善水生态系统建设,希望水生态系统生生不息的良好发展下去,这些都是对人类主观意愿直观充分的体现。③符合全球未来水资源管理理念与发展趋势。在全球水资源匮乏的形势下,世界各国水资源管理工作被提上日程,水资源管理越来越强调文明和谐,许多国家开展的水生态系统改造工程、水生态文明建设理念超前,与未来全球水资源管理理念和整体发展趋势一致。

3 水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几个关键问题

3.1 顶层设计不明确、不科学

目前,与水生态文明建设相关的研究,无论是在理论、政策制度方面还是技术标准方面都研究的比较多,并形成了大量的研究资料,但有关具体的实践探索和建设实施研究却相对较少,缺少实践性指导经验与方法[3]。即使一些地区、区域流域将水生态文明建设付诸了实践,但也多为当地自发开展的水生态文明建设,是依据当地实际需要所进行的活动,由于缺少实践经验与相关理论作指导,导致我国水生态文明建设出现了“各自为战”的局面。在顶层设计上,还不够科学明确,现行水生态文明建设技术标准与政策体系还不够系统全面。

3.2 监督工作不到位

诚然,目前我国在水利工程建设、水生态文明建设发展中取得了一些重大成果,理论与技术水平都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两者之间的差距依旧较大。这表明技术、管理手段仍旧是制约我国水生态文明建设主要因素之一。由于技术、管理手段的限制,加之工作人员本身专业能力与认识的不足,造成了监督不到位,监督管理不完善等问题,给一些工厂污水、废液的排放提供了便捷通道,加剧了水资源的污染,增大了水生态文明建设难度。

3.3 思想认识不统一

长期以来,以自身利益为中心,不注重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不顾虑自然有限承载能力的人始终大有人在,并且这种思想观念影响着每一代人,使得水资源等各种自然资源遭到持续性破坏,并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而破坏程度在不断扩大。受这种思想观念支配的人们,对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的战略指导思想缺乏足够的认识与理解,未能形成这种执政观,在水生态文明建设中起着阻碍作用[4]。虽然随着社会文明程度和人们文化认知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在国家政府的大力宣传倡导之下,一些人们的节能减排意识、低碳环保意识、环境保护意识有了一定提升,但整体上关于水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认识尚未统一。

4 加快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几点思考

经过几十年的研究发展,我国水利工程建设取得了重大发展成果,水利工程规划、施工、设计、运行、管理理论与技术日益成熟,进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且不管是建设理念还是建设技术都在不断更新,不断向着更先进、更和谐、更文明的方向发展。现阶段,我国以环境水利、资源水利、生态水利作为民生水利的主线,以满足人们生活生产用水需求为基础,开展水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极大地推动了水利科技的更快发展,提高了水利技术水平。为了加快推进我国水生态系统文明建设,解决具体落实过程中出现的关键性问题,将理论与技术有机结合起来,依据理论指导,运用先进技术,相信可以进一步推动水生态文明建设。

4.1 依据各种先进理论指导水生态文明建设

4.1.1 统筹兼顾理论

由于水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多学科交叉性特征,为了保证在实际建设过程中,各种学科知识的应用和各方面建设整体协调统一,遵照统筹兼顾理论开展水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是必不可少的。在统筹兼顾理论的指导下,建设人员需要对水生态文明建设中所涉及到的各种学科知识,按照学科进行分类分级,将水生态系统改造工程进行项目分解,保持建设人员所学专业与其所负责项目相一致[5]。在此前提下,加强各专业队伍、各部门之间的联系,让各部门、各工作人员相互之间了解彼此的工作进度,提高整体工作的协调性与同步性,做到水生态文明建设分工明确、步调统一、整体协调。

4.1.2 “自然-人工”二元水循环理论

作为自然与人类发展和活动驱动的必然结果,水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典型的“自然-人工”二元特性,因而从某种意义上而言,我们也可以说水生态文明建设是“自然-人工”二元水循环及其伴生过程与生态系统紧密作用所产生的结果。在自然状态下,受太阳辐射、地势能及其他能量的共同作用,流域水分一直处于不断的转化和运移状态,在这一循环过程中,水分的内在驱动力表现为自然的一元特性。而人类活动的加入,人类活动对流域水循环影响深度与广度的不断扩大,直接或间接的改变了全球水生态系统循环方式,流域水循环内在驱动力从自然状态的一元特性逐渐转变为“自然-人工”状态的二元循环结构,且人类活动频繁地区,这种影响和改变更加巨大[6]。二元水循环结构含有水量、水生态、水化学和水沙耦合的伴生过程,这一伴生过程对水生态系统的影响更加巨大深远。

基于这一理论分析,在水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可以利用“自然-人工”的二元水循环及其伴生过程作用,对流域的布局、结构和功能进行人工改造,提高流域布局与结构合理性,强化水生态系统功能。

4.2 综合运用各种关键技术

适用范围广的现代化信息技术在水利工程建设中的应用,给水资源管理带来了变革性意义,而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不断更新则为水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目前,在水生态文明建设中用到的关键技术主要有智能技术、水生态修复技术、云技术、3S技术、物联网技术、水资源合理配置与调度技术、远程监控技术、评估补偿技术、水循环及其伴生过程模拟技术等等。依据二元水循环理论运用智能技术构建智能水网,构建无线网络,让水生态系统工程覆盖在无线移动网络之下,对水系统进行在线监测、远程监测[7]。利用基于低碳模式的水资源配置技术、复杂水利工程群联合调度技术等多种调度技术,对水网内的水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与调度,加强水网内各水生态工程之间的联系,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提高水资源管理效率。利用除藻技术、水污染处理技术、水污染防治技术、富营养化处理技术等多种水生态修复技术对污染水源水域进行处理,降低水源污染程度,减少水中污染物含量。以二元水循环理论为基础所开发的水循环及其伴生过程模拟技术,包括流域分布式产沙模拟技术、多源复合水污染模拟技术、水文生态耦合模拟技术、多源数据同化技术等。利用这些模拟技术开展一系列模拟实验,得出水循环最佳处理方式,提高水资源循环利用度。利用水生态服务功能评价技术、生态评估与补偿技术对水生态文明建设阶段性工作成果进行评估评价,找出当前文明建设工作存在不足,为区域水生态目标的合理设定,生态服务功能需水和水生态系统需水的精确核算,流域、区域生态需水的有效整合等提供所需数据支持。

5 结语

水生态文明建设在我国水利事业、生态文明建设事业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不言而喻,水生态文明具体建设过程中所出现的关键性问题不容忽视,水生态文明建设所需支撑技术不可或缺。在明确水生态文明建设重要性前提下,相关建设人员应加强对其中关键性问题的思考与分析,找出问题产生的深层次原因,综合运用各种先进技术,统筹规划,努力加快我国水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

参考文献:

[1]孙 宇. 生态保护与修复视域下我国流域生态补偿制度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5.

[2]罗增良,左其亭,赵钟楠,等. 水生态文明建设判别标准及差距分析[J]. 生态经济,2015(12):159~163.

[3]吴兆丹,王张琪,赵 敏. 科技创新支撑水生态文明建设的作用机制研究[J]. 水利经济,2015(6):40~44.

[4]张 诚,严登华,秦天玲. 试论水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内涵与支撑技术[J]. 中国水利,2014(12):17~18.

[5]陈 进,李伯根,许继军. 水生态文明建设体系及在云南省的实践[J]. 水利发展研究,2015(1):14~18.

篇10

①盆地中的城市——贵阳、六盘水和安顺。城市均建在盆地底部,以矩形(六盘水)、放射状(安顺)和多边形(贵阳)展布,周边多为“喀斯特”山丘、盆地内部还散布有残丘、孤峰等。这类城市的环境地质结构较为复杂,拥有的水土资源比洼地的多,但差异大;地下水分布不均,埋藏较浅,易开采也易受污染。②谷地中的城市——宽谷中的都匀和铜仁,构造盆地和喀斯特谷地中的遵义。城市沿河两岸展布,占据高漫滩、阶地以及部分缓坡地,两侧陡峭,或有和缓的峡谷、宽谷、盲谷,有一定的地表水资源,并为“喀斯特”水的排泄地段,水环境容量较大,但土地资源缺乏。③台阶和洼地上的城市——建在距河不远的台阶上的城市如凯里、兴义,城市依地形起伏呈不规则展布,水资源较缺,自净力差。高原面台阶洼地上的城市,如毕业,地表基本无河流,地下水埋藏深,水土资源贫缺,为9市中自然环境最脆弱的一个市。从总体上看,贵州城市的生态系统极为脆弱(见表1)。

1.1地形封闭

9市的周边多为“喀斯特”山丘、孤峰,尤其是盆地中的城市,地形最为封闭。如贵阳市就位于本省中部群山环抱的“喀斯特”盆地中;六盘水座落在西部高原山区山峦群峰之中的盆地中等。地形封闭,不但城市发展有困难,也易造成一些生态环境问题。

1.2山地和丘陵所占的比重大

除安顺和遵义所占比重在72%外,其余均高达85%以上。各市的平地并不连片,而是被残丘、孤峰分割,实际是“山间平坝”,故土地利用的限制性强。

1.3地势高低悬殊

各市最高和最低海拔的差数多在1000m以上,毕节市相差达1700m多。地势高低悬殊,不但对发展交通带来困难,而且也带来一些环境地质问题。

1.4自然灾害频繁

贵州年降水达1000mm以上,但“喀斯特”发育,使水源漏失,地表缺水,形成湿润气候条件下的干旱,尤其是高原面上的城市,地面水相对缺乏。如遇暴雨、大雨,因洞穴堵塞等原因,各城市洼地带积水形成内涝,如1996年贵阳市建成区多处被水淹1周多。因而旱涝灾害受降水多寡和“喀斯特”环境的综合制约。据统计,近500年来,9市的旱涝频率高达35%-60%。由于岩溶作用,岩体易发生滑动,9市常有不同程度的滑波、崩塌和泥石流等灾害。

2城市生态环境问题(见图1)

城市生态是一个多层次、多元素、多变量的复杂的人工生态系统,任何城市的生态系统都是依赖性强,独立性弱的生态系统,如人类的干扰超出城市生态系统本身具有的负荷能力,则会破坏系统的生态平衡。座落在天生脆弱的喀斯特环境中的城市,其生态系统本身具有负荷能力低,对人为作用的容忍度极低,生态系统更容易遭到破坏,被破坏后又难以恢复的特点。近30年来,9市人口增长快,而科技、经济和城市管理滞后,环保意识差,直到90年代中期前,9市环境保护仍处于点、源治理阶段。1996年开始重视城市的综合治理,也取得一定成效,但久账过多,9市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十分严峻。

2.1空气环境质量差,酸雨严重,“热岛”现象突出

9市的能源结构均以含硫量较高的煤为主,城市空气呈现出煤烟型为主的复合型污染:①SO[,2]的污染极为突出。有6个市均超过国家三级标准(0.1mg/m[3]),其中都匀高达0.36mg/m[3];②氮氧化物(NO[,x])年均值超过国家二级标准(0.05mg/m[3])的有3个市;③悬浮颗粒物(TSP)年均值有6个市超过国家二级标准(0.2mg/m[3])。而同年,非喀斯特区的赤水市其SO[,2]、NO[,x]和TSP含量分别为0.017mg/m[3]、0.012mg/m[3]和0.116mg/m[3],是贵州12个市中最低的;④9市的降尘量年、月均值范围为4.1-13.1t/km[2]月,其中有6个市均超过国家规定的南方城市限值标准。

表1九市的自然生态环境现状

Tab.1Presentstateecoligicalenvironmentin9cities

附图

资料来源:①贵州省区域地理信息项目领导小组编:《贵州省地理信息数据库》。贵州省人民出版社,1996.8.

②贵州年鉴,1996-1998.

地形封闭,废气扩散困难,废气与空气中的水气混合形成酸雨。9市均不同程度地出现酸雨。1998年酸雨率平均为57.08%,其中有4市高达80%以上,且强度大。地形的封闭性和城市内的山丘,孤峰,引起局部气流复杂,下垫面又是人工建筑,导致小气候环境变异,其中以“热岛”最为突出——城市中心区温度比郊区高1-3℃,它使人感到闷热,还诱发流感等疾病。

2.2水体污染严重

水域的生态环境是影响城市环境的关键因素。9市的底部低地几乎全部被人工建筑占据,部份河流阶地和一些低山丘也被占掉,这就使城区水文循环发生不可逆的变异,如加大了城区河流的洪峰,降低平水期的流量等。最为严重的是,多数废水和废物未经处理就排入环境;农田施放化肥,农药和污灌都造成水体污染,尤其是浅覆型的地下水,隔水能力差。而9市都不同程度地利用天然落水洞等排污和倒废物,造成地下水严重受污染。受污染的地下水抽取进入城市,经使用后的污水又进入地下,这样反复循环,污水得不到很好处理和自净。目前,各市的中心区和工业区附近的水体污染最严重。据1998年26条河段的监测结果,除铜仁和凯里两市河段的水质分别达到Ⅱ级和Ⅲ级外,其余均在Ⅳ级和Ⅴ级。对城市中6个湖(库)监测的结果,有72%的水质达不到使用功能规定的水质标准。除贵阳的阿哈水库外,其余湖(库)均呈现富营氧化趋势和明显的有机污染特征。

2.3地面塌陷

喀斯特地面塌陷是严重的地质灾害,也是地下水资源开发中突出的环境地质问题。合理开采地下水,能使水体呈良性循环,但9市都不同程度地出现集中,过量地抽用地下水,不但使水位下降,一些泉水断流,也造成地面塌陷,如六盘水市的水城,在5km[2]的地下水集中开采地段,发生塌陷800多处,造成房屋开裂,倒塌80多座等,经济损失大。

2.4噪声污染总体上呈上升趋势

根据1998年噪声监测:①交通噪声范围值为69.3-82.2dB(A),除遵义外,均超过国家标准[70dB(A)];所监测的163.29km路段中,有109.14km的噪声超过70dB(A),与1996年相比呈上升趋势。②城市区域环境噪声为52.5-66.6dB(A),有5个市超过国家2级标准[60dB(A)]。③对5市功能区环境噪声监测中,1类区(居住、文教)均超过国家标准[55dB(A)];2类区(居住、商业、工业混杂区)有4个市超过国家标准[60dB(A)];3类区(工业区)有2个市超过国家标准[65dB(A)];4类区(交通干线两则)有3个市超过国家标准[70dB(A)]。与1997年相比,1类、2类和4类区噪声呈上升趋势,3类区变化不大。

2.5森林覆盖率持续下降,水土流失严重

1950年初,除毕节外,其它8市的森林覆盖率都在30%以上。50年代到80年代,森林覆盖率迅速持续下降,就连城市中心的许多残丘、孤峰上的植被也被砍光,成为荒坡或采石场。至今仍有六盘水等6市的森林覆盖率达不到30%。1997年,9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为5.41m[2],比1996年减少1.6%。在建城区,随着建设用地增加,9市均紧缩绿地,故建城区的森林覆盖率均低,1997年9市平均为19.6%,比1996年减少1.1%,而1998年又下降到19%以下,有的市仅5%。植被破坏,加速了水土流失,9市水土流失率在500t/km[2]·a左右,毕节高达2000t/km[2]·a。现9市水土流失面积均占本市总面积的15%-55%(见表1),多数市还有加剧的趋势。

2.6土地利用结构不合理

城市土地利用结构的形成是城市职能在空间上分配土地资源的结果。城市土地利用是产业布局在空间上的反映,它影响到城市的发展,城市主要职能的发挥,以及城市的形象。长期来,城市土地的无偿使用,一些企事业单位多占土地,重复征用土地的现象严重,加上土地管理层次未完全理顺,更缺乏科学的用地规划,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和不合理利用。①9市建设用地面积所占比重小,其中工业用地占的比重大,且各市均有半数以上的工业集中在市中心区,与居住区商业区混杂,这对各市发展和环境保护极为不利,要把这些工业迁到市区或郊区还需要较长时间。②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低,土地资源贫乏,9市都缺少大众性的公共娱乐和休闲场所。③交通用地比重低,均占本市总面积的0.5%以下,这与经济发展水平低,人多地少,地形封闭、地势起伏大有关。④环境生态用地少,因为在经济和教育水平低的状况下,人们对直接生活条件的改善要求超过对环境生态质量改善的要求,加上环境保护资金投入少以及法制等多方面的因素,所以保护环境生态用地的重要性未被广泛接受,导致绿地紧缩和新的污染源。

附图

图1岩溶区城市人地系统和环境恶化示意图

3重建城市生态环境的主要对策

3.1建立强有力的环境保护机构和立法

这是治理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前提。①把城市环境保护纳入本市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②根据喀斯特环境特点,建立符合本省情况的城市生态环境指标体系。③加大立法,对污染源尽快治理,规定治理好的期限,对治理无效,排污严重的企业单位应计划搬迁或淘汰。④对新建的生产项目,必须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执行主体工程和防污染设施同时进行和投产,切断经济发展与污染加剧的联系。⑤优先建设生态环境的基础设施,如煤气工程,集中供热,污水和垃圾的集中处理等。⑥遵循城市喀斯特环境特征,建设不同规模、不同特色的城镇。应加速中小城镇的发展,同时控制贵阳建城区的人口数量。

3.2加强水环境的治理和保护

①对落水洞、地下河和市中心区污染重的河段进行工程疏通,严禁利用洞穴排污。②提供各市水源的水库应禁止或减少旅游活动。③节约用水,合理开采地下水,合理布局,适当分散。

3.3建立城市绿地体系

加强教育和宣传,充分认识城市绿化对调节气候、净化空气、衰减噪声、调节居民的心理和生理状态等功能,以得到人们对绿化城市环境的广泛支持。主要采取以下措施:①喀斯特区城市周边均为山峰,丘陵或谷坡,应充分利用这种“山环水绕”的自然环境,进行植树造林,形成环抱城市绿化地带。建城区中心孤峰,残丘和荒坡均不要开荒采石,而应种树或作公园。②充分利用城市的再生空间(即人工建筑实体的表面积,它大于该实体占地面积的空间)进行绿化,能收到“快、省、美”的功效。③“见缝插针、挤地造园”,发展小花园、街心绿地,居民区配套的小游园。

3.4发展城市的生态旅游和城郊生态农业

喀斯特地貌形成的各种造型美,组成别具特色的自然风光,加上众多的人文景观,9市均是本省重要的旅游地或著名风景区的依托城市,所以应加强旅游业的管理和旅游资源的环境保护,推行生态旅游。城郊农业结构应作调整,大力发展洁净蔬菜、果树和花卉,严禁污灌。

4结语

4.1贵州几乎所有的大中城市都座落在喀斯特环境中,城市的形态结构、水土资源及城市扩展均受“喀斯”环境的制约,其生态系统极为脆弱;表现在:水土源贫缺、平地少,地形封闭,旱涝和地貌灾害频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