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教育范文

时间:2023-03-27 10:43:5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审美教育,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审美教育

篇1

    在现代教育中,由于长期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式的积淀,我们所看到的师生关系是教师在职业规定和职业道德下对学生的责任和义务,和学生在社会关系下对教师的接受和认可。构成师生关系的纽带不是师生除去彼此面纱的真实情感而是机械的学校教育游戏规则,教师和学生的交往被规定在一个被社会所约束、家长所期望、学校所规定的较狭小范围内,从而缺少持久性和激发性。

    因此,现代教育中,我们要构建真正的和谐师生关系,就要把教师和学生一同纳入人类审美范畴,接受真、善、美法庭的“审判”让教师和学生都能各自迎取到心灵上的公正,达成真正意义上的师生和谐。让师生关系成为审美关系,学校教育成为审美教育。

    一、审美关系是和谐师生关系的立足点

    (一)审美关系开始于个体的自我意识阶段,它是与动物相区别的审美活动。审美关系是人类审美活动中的自觉能动地感受、认识和创造对象世界的美。以满足自己审美需要的一种主体性审美联系。马克思把这种联系称为“关系”,这也是区别人与动物审美活动的根本性特征。马克思曾说:“凡是有某种关系存在的地方,这种关系都是为我而存在:动物不对什么东西发生关系,而且根本没有‘关系’对于动物来说,它对他物的关系不是作为关系存在”。动物面对外部世界只被动的接受自然的影响,它不会像人这样自觉的目的去改变世界,与外部世界形成对象性的联系。

    (二)师生审美关系是教育和学习生活实践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在具体的师生关系中,要认识师生间的审美关系我们首先要意识到师生的教育和学习生活实际是一个实践的过程。马克思说:“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引起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在具体的师生关系中,教师在教育过程中丰富教学经验,不断充实知识以事业的成就感和育人的崇高感内化自己的心灵;学生在教师的人格魅力下模划自己的未来,在知识的增长中不断改造自我。如此一来,师生活动就变成了双重的自我建构活动,从而获得认识上的进步,心灵上的愉悦。他们同属于人本质对象化和对象属人的本质主体化过程。所以说我们把师生关系一同纳入人类的审美关系来考察是科学的,这也符合审美关系属于自然人化的产物这一般性结论。

    (三)教师和学生审美关系下所诞生出的美的力量,能使师生关系契合在“真”“善”“美”的价值标准上让师生关系由“他律”状态走向“自律”状态。在审美关系确立后,我们的教育从一种单一的借助外力教育转向内力教育。以消除受教育者(学生)对教育者(教师)的对立情绪,实现师生关系的和谐性。在李泽厚看来,审美的功能具有多样性,一方面,审美自身存在合目的性的价值,另一方面,审美对道德的培养和对真理的认识也有促进作用。这种主体的人性结构就是理性的内化(智力结构)、理性的凝聚(意志结构)和理性的积淀(审美结构)它们作为普遍形式是人类群体超生物族类的却证。它们落实在个体心理上是以创造性的心理功能不断开拓和丰富自身而成为“自由直观”(以美启真)、“自由意志”(以美储善)和“自由感受”(审美快乐)。学生的学习由理性内化最终上升到审美结构,在内心形成对教师、学习以及整个学习生活的评判标准。充分发挥个体心理的主动潜能,将学习变成感受快乐和自我实现的过程。正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引如果学习已成乐事就不存在外在的胁迫性,学生自觉遵守师生关系和学校教育的游戏规则也就不容分说。

    二、审美主客体关系是和谐师生关系存在的形式

    (一)审美主客体关系下的审美个体,是以对象化的外在事物去实现自己审美理想。黑格尔论证了实现主客体对象关系的两种方式。第一。是以认识的方式,他必须在内心里意识到他自己,意识到人心中有什么活动,有什么在动荡和起作用,关照自己,形成自己的观念,把思考所发现为本质的东西凝固下来,而且在从他本身召唤出来的东西和外在的世界接受过来的东西之中,都只是认出他自己。其次,人还通过实践的活动来达到为自己,因为人有一种冲动,要直接呈现于他面前的外在事物中实现他自己。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人是通过改变外在的事物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在这些外在的事物上面刻下自己内心生活的烙印,而且发现他自己的性格在这些外在事物中复现了,人这样的目的在于要以自由的身份,去消除外在世界的那种顽强的疏远性,在事物的形状中他欣赏的只是外在的实现。

    (二)师生之间的审美主客体关系是在教育和教学的二重化功能下产生出来的。在师生关系被简单机械的规则(校规、考试制度、教师对学生的强制支配等)所操纵时,教师和学生之间感到只是疏远和陌生。由于教师和学生各自失去了主体追求的目的性,从而在教育和学习活动中没有产生对象性的审美需求。认为:“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分子责任: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种特别的器具,给抱有他种目的的人去应用。”朱光潜认为:“人生的第一桩事是生活,我们的生活是‘享受’是‘领略’是‘培养生机’假若为学问为事业而忘却生活,那种学问事业在人生中便失去了真正的意义与价值”。由于师生关系的不断实践地推动。教师使差生进步,优生更优,让每一个学生都因自己的付出而获得转变:学生在学习中,解决困难因自己的健康成长而获得父母和社会的肯定。师生关系在教与学中实现了个自的价值观,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成了自我实现的条件,审美关系也因此而确立。

    :应届毕业生毕业论文

    三、理性教育和情感教育的失衡是和谐师生关系的搁浅地

    (一)纯理性教育产生隔离,师生关系走向分裂。

    1、理性教育下,学生成为了众多对象实现目的的工具。在纯理性的教育中师生关系的内在价值变成了一种有用性,师生关系的出发点首先考虑的是关系所服务的结果,升学率、学校声誉、教师的教学计划和教学任务、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愿望的实现性等等,不自觉中学校、社会、家长代替了师生关系中的教师和学生。所以。在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构建中,哪些是应该建构的,哪些是不应该建构的早已有成文和不成文的规定,师生关系该何去何从也早有定论,师生相处变成了一种高度理性化的规范性相处。在理性化的规范性相处中,师生面对的是被言明的规范,而不是面对的单一个人或人的本身,由于缺少个体性的审美需求,所以师生之间的审美关系也就很难形成。

    2、师生关系因隔阂,而走向”泡沫“化。在教育的多重目的性下,教师和学生的关系被限定在一个较狭小的范围内。师生关系武断地被等同为教学中的教与学的关系和学校中的一般人际关系,教师和学生关系的支撑点是知识的传授与知识的接受,其他的一切也就随之变成了知识传授和知识接受的附属品。卢梭(Jean J.Rousseau)在《爱弥尔》中写道:“只是勉勉强强地相处在一起,学生把老师看作是他在儿童时候遇到的灾难,而老师则把学生看作一个沉重的负担,巴不得把它卸掉;由于他们之间从来就没有真心真意的意义不舍的情谊,所以,一个是心不在焉。一个不服管教。”

    (二)情感教育消解痛苦,师生关系走向融合。

篇2

关键词: 美术教育 审美情趣 综合型人才

在深化课堂改革、倡导新课程的新形势下,对于教学的吸引力和实效性问题,需要作新的思考和探索。人类的知识是一个统一的整体,隶属人文科学的美术学科与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是共存的,有千丝万缕的联系,都是人类的结晶。正如中国近代教育家先生所说:“凡是学校所有的课程,都没有与美育无关的。”可见美术课在中学课程的地位是举足轻重的。但在美术课教学中,一般人认为只是单纯的“简笔画”和简单的“画画”,教师在黑板上演示,学生在下面临摹,一堂美术课教学就这样草草了事。这样的看法恰恰忽视了学生的感知力和审美力及创造力,扼杀了学生的天性。家长普遍认为孩子学好语数外就是一个优秀的学生,这个单一的看法造就了孩子长大后只是一个做事的机器,却不是具有创造力的天才。说:“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认陶感情目的也。”可见美术课程与其他德育、智育体育等科目有所不同。

本文就美术教育中有关洞察能力、审美能力、感悟能力、评价能力、创造能力培养的问题,立足于教学实践,从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层面,谈几点看法。

一、培养学生正确的观察方法和审美感受能力

美术教学中的观察和审美不是一般地用眼随便看一看就了事,而是通过比较、分析综合和概括等思维活动有目的有意识的心理知觉过程。教师要逐步地教会学生运用科学的观察方法全面地认识客观事物的形状、结构、比例、明暗、色彩等特征。这样回头再来描绘事物,就愈完整、愈正确,塑造的形象就愈完善愈生动。因此,观察能力是感知美、欣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重要基础。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首先要培养他们观察的兴趣,有了观察兴趣,还必须有明确的观察目的。看什么,怎么看,看后能留下什么影响,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什么样的启发,在观察中要有所思考,才能有所收获,观察一幅作品,通过学生观察思考,认真品味作品中所涉及的美术基础知识,作品围绕主题所进行的构思构图、色彩运用、主题、寓意、表现技法等。通过这样一个目的明确方法得当的观察和欣赏使学生增长美术知识,开阔视野,从成功的美术作品中感受到美,得到美的启迪。

二、培养学生对美的事物的领悟能力和评述能力

回顾历史无论哪个民族,生存地域、文化背景、有何不同,但都具有崇尚自然,向往科学与未来的渴望,对反映现实生活、赞美生命、弘扬健康主题的艺术作品,有无限的热爱之情,我们有责任给学生灌输审美理念,帮助他们树立崇尚自然、崇尚现实主义的艺术目标。要让学生树立现实主义的审美观。人类有史以来赋予大自然作为生存的载体,每时每刻都在接受大自然的恩赐。因此人类的艺术活动必然要以自然为对象,以描绘山川风貌、风土人情为永恒的主题,还要启发学生在创作中注重作品的精神内涵,强化作品的普遍教育作用,领悟作者的内心世界和情感所在,体会或感悟自然等美的所在,评说其美之所在,美之所因,以期提高自身的修养及自身的品格。

如果有了这样的能力,则不但可以敏锐地捕捉到美的外在形式,而且可以通过有限的形式领悟其深刻的意蕴、无限的意味,达到韵味无穷的审美境界。

三、培养学生创造美的事物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是新课程改革及素质教育追求的重要目标。在美术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就是培养他们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同时培养他们不拘泥于陈规,敢于探索创新的心理素质。学生创造能力的形成是一个无形的、连续性的、日积月累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必须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想象是一个人的心理活动的过程,它是在已知对象的基础上,凭借积极进取的思维,对更美好、更理想未知形象的勾画与设计。对一个美术工作者来说,大胆、奔放的想象往往是新思路的萌芽,是新创造力的原动力,是新成果的信号。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必须注重培养他们的想象力。

培养想象力要遵循由感性到理性、由具体到抽象的过程,创造力是以自然美、社会美、科学美艺术创新,如果学生洞察和感受到周边事物的美,也就是审美,那么他会设计创造出独具风格的美术作品。比方初中《美术》(第四册)“清晰地传达——招贴画”,着重介绍招贴画的特点和原则是,强调创作必须主题鲜明,构思新颖。看了很多范画,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要求学生不限制题材,设计一幅招贴画。结果学生有以北京奥运会为题材的,有以防非典为题材的,形式多样,创意独特,风格多样,其中有一位学生的作品令人寻味,寓意深刻。她以“血腥的斧子”为主题,呼唤人们保护环境,保护生态,禁止乱砍滥伐树木,中央以半截树桩,被一柄巨斧无情深深地砍破,无情的利斧还深深地插在树桩里面,鲜血直流,血染红了斧子,染红了树桩,并且染红了周边环境,使人看后感触很深,引起共鸣,达到招贴画的主要目的和作用。在农村学生中有这样的作品的确难能可贵。

总之,在知识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的今天,知识的更新以分秒计算,强调广博学,全面发展,提高人文综合素质更具有现实意义。加强其他人文科学(甚至是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学习与沟通,克服各学科间相互隔绝的弊端,艺术教育本身就是一种荡涤灵魂、净化心灵的情感教育,与文、史、哲、音乐等相互提升,共同促进,对于人的思想品德、人格修养及人生观、价值观的升华孕育都是不可估量的。因此在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多方面的爱好,提倡博览群书,为学生提供自由发展的空间,大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使学生具有良好的个性品质和综合文化素质,开发学生的个性潜能。

马克思说过:让每个人的个性都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美术教育就是发展个性的教育,适应当前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满足创造型人才的需求,真正实现“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改进陈旧的教学模式及单一的教学方法,逐步提高学生对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的感受、洞察和评价能力,达到对美的事物的创新。这就要求中小学美术课教学(尤其是乡村中小学)加大重视力度,不再是单一的画画出现在课堂。这一切都需要美术教师不懈努力探索和研究,培养出一批批的具有多方面才华和创造能力的优秀人才。在教美术的同时重视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不容忽视,是美术教育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参考文献:

[1]美学.人民出版社,P187.

篇3

关键词:语文;古诗;教育

古诗,以其凝练的语言、生动的表达方式、丰富多彩的情感表达等,使其成为中华文化的代表。学习古诗,在于感悟文化之美,在于陶冶性情,舒畅情感,在于爱的教育,在于对语感的感知和感悟。古诗独特的意境表达是整个语文教育教学的魂,对散文、杂文、说明文等各种题材的阅读和习作都有着极其重要的辅助作用。古诗教育教学也是让学生了解中华文化,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教学方式之一。

一、古诗教育教学的审美教育要符合学生的特点

长期以来,古诗教学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大都以背诵、翻译等为主,忽视了古诗本身的审美教育。在古诗的教育教学当中,教师也大都以识记和背诵为主,对于情感和兴趣的挖掘有所欠缺。随着新课程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审美教育逐步成为古诗教育教学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古诗教育教学的审美教育,必须以符合学生自身特点为前提,比如对于低年龄层次的学生,古诗教育教学大都以画面感强的审美教育为主,让学生感悟自然之美,如,《春晓》、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等,对于高年级的学生,审美教育会逐渐向社会教育和爱国教育为主进行转变,如,李绅的《悯农》、杜牧的《过华清宫》、杜甫的《春望》《闻官军收复河南河北》等。

二、古诗审美教育要难度适宜,因材施教

古诗审美教育,要善于将古诗与当前的经济生活相结合,从生活中寻找古诗审美教育的切入点,难度要适宜,既要满足一些优秀学生的学习和审美要求,又要照顾学困生的学习和审美要求。既要培养学生对于古诗的学习兴趣,又要培养他们正确的审美观和价值观。针对不同的学生因材施教,通过对生活素材的挖掘让他们感受古诗的美。

三、古诗审美教育要增强学生对于中华优秀文化的认同感

篇4

[关键词]:生态审美观 生态审美教育 意义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但是生态文明建设还相对滞后,生态危机十分突出。生态审美教育是鉴于人与自然的关系紧张、生态恶化的现状,人类对自身生存的反思和观念的变革。关于学术界,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开始了生态文化的探索,并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开始了生态美学和生态审美教育的探索,召开了8次学术研讨会,出版了数量可观的论著。生态美育的本质是“情感教育”,目的在于培养人们的审美力、培养“生活的艺术家”。大力开展生态美育对当前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什么是生态审美教育

生态审美教育,是用生态美学的观念教育广大人民、特别是青年一代,使他们学会以审美的态度对待自然、关爱生命、保护地球;生态审美素养应该成为当代公民、特别是青年人最重要的文化素养之一,是从儿童时期就须养成的重要习惯素养。生态审美教育是生态学、美学、教育学的有机结合,是重在生态审美观的教育,在提升人生境界、追求诗意生存、实现可持续发展方面具有特殊意义。其是时代的产物,是鉴于人与自然的关系紧张、生态恶化的现状,人类对自身生存的反思和观念的变革。

二、生态审美教育的内容

生态审美教育最基本的立足点是当代生态存在论审美观的教育,即以的唯物实践存在论为指导,从经济社会、哲学文化与美学艺术等不同基础之上,将道家的“道法自然”观、“万物齐一”论,儒家“和而不同”的“共生”思想、“仁者乐山,知者乐水”的自然亲和情怀、“仁者爱人”和“民胞物与”的生态人文主义观念以及诗意栖居说、天地神人四方游戏说、家园意识、艺术生产力等西方生态美学观作为教育的基本内容。

首先,是树立正确的自然观,即在生态存在论美学观中坚持“此在与世界”的在世方式,即自然不是外在于人类的、更不是与人类对立的,而是与人类构成一体、须臾难离的。在此基础上,更为重要的是要学会欣赏自然的美。中国传统哲学倡导天人合一,把人的自我实现和实现自然的目的统一起来,生态审美教育包含着人与自然生命的亲和关系的审美体验。

其次,是确立生态审美的生活方式。罗马俱乐部负责人贝切伊认为,当前的环境问题归根结底是一个文化问题,是一种人们选择什么样的生活方式的问题。对正在进行现代化建设的中国和中国人民来说,这个问题同样十分重要。事实证明走“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是一种极不负责任且不科学的发展方式,不仅会付出巨大的代价,而且就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紧缺的国情而言,是根本行不通的。我们必须将发展与环境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走互利双赢的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之路,这就要求我们的人民要选择并培养生态审美的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是建设现代“生态文明”的重要内容,从根本上来说是一种“诗意栖居”的生活方式。例如,倡导小康而节俭的生活方式,不铺张浪费资源和能源;自觉地爱护环境,不污染环境,选择和能量循环利用的生活方式;自觉保护大自然的一草一木、动物植物;学会欣赏自然生命的多样性、丰富性之美。

最后,是培养一种对自然的审美态度,这是生态审美教育最核心的内容。因为归根结底生态审美教育是一种审美观的教育,更是一种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首先,长期以来,“人类中心主义”在哲学领域中占据着不可动摇的重要地位,人类将自己看作是自然的主人,能够战胜自然、控制自然。在这种观念的指导下,人类对自然是俯视的、高屋建瓴的关系,而不是平等和谐的审美关系。而生态审美教育强调的则是民胞物与和天人合一,人是自然美的发现者、欣赏者和创造者,这里不是谁改造谁的问题,而是和谐共生。其次,人对自然的审美态度上升到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新时期所必需的一种人生态度。因为,中国新时期以建设“和谐社会”为目标,人与自然的和谐就相应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与人民审美化生存的重要基础。从而,人对自然的审美态度就成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必备条件,成为新时期所亟须的一种世界观与人生观。

三、生态审美教育的意义

自然是人类的母亲,在它的慷慨恩赐下,人类才得以成长发展,所以人们对哺育我们的大自然有一种天然的亲切感。生态美育可以增强人的审美感受力,陶冶人的性情,塑造人的性格。人类在大自然中陶冶自我,完善自我,成就自我。一个热爱自然、对自然产生敬畏并懂得欣赏大自然的美的人,必定是道德高尚,热爱生命,热爱生活并懂得生活的人。

生态美育通过艺术及各种形式的生态美熏陶培养人,使人们在对生态审美形态的欣赏中,在具体的生态审美活动中,逐步形成生态审美情感、生态审美意识。生态美育的开展有助于培养人们生态保护意识,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有助于提升人的精神境界,改善人的生存状态,实现人的“诗意栖居”。因此,大力开展生态美育,是当前社会发展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美术教育;审美教育

古今中外,随着时间的发展与教育理念的更新,审美教育也在实践中不断发展起来。一般来说,在审美教育的相关学科中,都要进行审美教育的渗透,美术教育作为美育最重要的学科之一,渗透审美教育具有巨大的优越性。一般来说,审美教育需要从四个方面来进行:掌握审美知识与技能,体验审美感情,形成审美能力,发展思想道德素质。美术学科作为实施审美教育最集中的艺术性学科,我们需要将审美教育与美术教育内容结合在一起,笔者认为,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审美教育的培养。

一、审美技能的教育

作为审美教育的基础,审美技能就是要学生在学习中能够发现美、欣赏美、鉴赏美。在美术教学中,这是最基本的技能,包括两个方面,审美知识与审美实践。在审美的知识部分,要让学生明确美、美感的内涵,了解审美、审美意识、审美活动的基本原理。在审美的实践部分,要对学生的审美态度、审美心理、审美欲望、想象力、情感、审美价值进行细致的分析与研究,初步领悟基本的审美知识与技能。在具体的审美实践中,要让学生从基本的欣赏美逐渐提升到鉴赏美的层次,从欣赏到鉴赏是质的飞跃的过程,是递进的。欣赏美是对美感受c品位的过程,欣赏美的过程是学生的感性需要,是带有自身主观情绪与感情的。在欣赏美的层次上,引导学生学会鉴赏,鉴赏美属于学生的理性情感,对美的理解更加深刻,产生逻辑性、深刻性的理解。

欣赏美主要是欣赏形状、色彩、光线、空间等等,是对美的直观感受。作为大学生,不仅仅要具有欣赏美的能力,还要具有鉴赏 美的能力。鉴赏是必须经过一定程度的培养的,肩上的过程是对一个人的历史、文化、社会知识的沉淀过程,是从感性上升到理性的过程,是学习者主体自身构建美育知识的过程。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首先要结合学生的学习经验,发展学生的审美技能,在学生学会欣赏的基础上,加深学生的认识,让学生学会鉴赏。

二、审美情感教育

在学生具有初步的审美技能的基础上,需要深化学生的技能,将学生的技能内化为学生的情感,提升学生对美育的领悟能力,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所谓的审美情感,就是学习主体对美术知识、美术课题的情感、态度与内心体验,让学生的欣赏感知上升到欢喜娱乐的状态,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直接转化为学生的感受。美育教育具有具体、形象、生动丰富等特点,美术中的美术教育全面展现了大千世界的丰富色彩,学生感受美,才可以快速的选择素材、敏锐的处理画面,在平凡的世界中感受美,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东西。在审美情感下,在画家的眼里,成为让人眼前一亮的东西,这是审美教育的结果,在美术教育中加强审美情感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与作用。审美教育有利于提升审美的价值感,可以让学生内心形成积极的色彩与情感,逐渐提升学生的审美意识。

三、审美创造教育

美具有规律性,审美教育具有目的性,审美关系到学生的真、善、美的统一,在美术实践中形成具有自身感受的自由活动。美术教育中感受的是艺术美,艺术美具有创造性、集中性、纯粹性、在艺术美的世界中,人们的思想是更加自由的,更有利于学生的审美创造教育。在教育中,要让学生具有审美的观念与心态,为学生创设审美的环境与氛围,要让学生自由的创造。同时,还要激发学生创造性的想象,让学生在大量日常基础上,进而进行创造性的想象。

四、美术教育中审美教育的几点认识与思考

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审美教育逐渐受到重视,人们对审美教育的认识程度也逐渐加深。意识到审美教育是不可替代的,但是也需要意识到,审美教育还存在几点误区与思考。一般来说,体现在以下几点:第一,审美教育成为德育教育的附属。有的教师在进行审美教育的过程中,关键点是进行美的教育,但是有的教师将善与美结合在一起,有的教师偏重对善的行为的判断,将美育教育与德育教育混淆在一起。这种教育方式往往得不偿失。美育及偶遇净化情感与德育教育的思想教育都得不到发展。第二,审美教育与智力教育混淆。美术教育中的审美教育是培养学生的审美感受、审美情感,唤起学生的审美思想,让学生的美育得到发展,智力教育注重与理性感受、体系性的知识。有的教师在教学中,往往会将这两个方面弄混,不利于学生的审美能力与审美情感的提高。

参考文献:

篇6

一、素质教育的内涵

从现代教育角度来规范素质的概念,应该是指以人的先天禀赋为基础,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 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相对稳定的身心组织的要素、结构及其质量水平。素质结构基本上包括三个方面:自然素质、情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其中自然素质包括遗传素质和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包括:认知性品质、意向性 品质和个性品质;社会文化素质包括:精神素质、专业素质和自我意识。素质结构中各个方面紧密联系、相互影响,构成一个整体,这种整体也就成为素质教育的最显著特征之一。所谓素质教育,并不是简单地设立几个琴棋书画培训班,不是单纯地去乡村体验体验生活,更不是机械理解下的不考试、不留作业。其真正的内涵,乃是培养孩子的健全人格,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一位特级教师曾经总结出“十学会”:素质教育,就是要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自律、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乐群、学会审美、学会创造、学会健身、学会生活、学会劳动。

二、审美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一)审美教育在素质教育中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审美教育不应该仅仅停留在音乐、美术范围之内,它应该展示的是庞大的文化园林中各种艺术的魅力。这种魅力涉猎范围之广,可以称得上是“无所不在,无时不有”。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随风潜入夜,润无细无声”,潜移默化的起着作用。这种作用不是轰轰烈烈的,也不是石破天惊的,而是一点一滴、温润柔和的,有其明显的潜在性,迟早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二)审美教育在提高学生文化素质中的作用。人们认识美、发现美和鉴赏美的能力并非天生的,而是通过学习、培养训练才逐步增强的,是通过后天日渐积累形成的。虽有“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由于人的经历、思想水平等个体因素的差异而使不同的人对美的内涵的认识大相径庭,审美情趣和品位也因人而异,甚至相距千里。只有不断的使年青一代接受美的教育和陶冶,不断积累和升华对美的体验,才能提高他们自身的审美素养,从而来不断的完善他们的文化素质。

(三)审美教育在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中的作用。学生的心理、生理年龄都很年轻,正处于待发展、待成熟阶段,不失时机对他们进行审美教育,提高他们对真、善、美的辨别能力,陶冶其情操,就会很自然的与“四有”教育、“五爱”教育、《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政治教育融为一体。多年来,我园一直在搞美术作品展览、比赛、音乐比赛等,使学生在作品中感受美,最后创造美,同时使学生在这种潜滋暗育的审美教育中形成了优良的品德,健康的思想,高尚的情操。由此可见审美教育对学生优秀思想品德的形成具有积极作用。

(四)审美教育在开发学生智力中的作用。审美教育对开发学生智力的作用力也是显而易见的。就拿美术科来说,美术课的教学特点是用生动直观形象来教育学生,从而调动他们的自觉性、积极性,使学生带着一种愉悦的心情接受知识。此外,美术通过具体的线造及其各种能力,而这些能力正是智力的主要因素。

三、审美教育与素质教育的结合

(一)审美教育与思想道德素质教育

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是促使人形成特定阶级、集团所需要的政治意志、特定社会所设定的法制、道德等观念 和行为习惯的教育,包括思想品质、伦理道德、人格修养、行为规范等教育。审美教育着眼于人的心灵的净化 ,追求高尚的道德情操,与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理想目标有其一致性。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完善人 的伦理结构,而审美教育有利于人的伦理结构的完善。

人对于美尤如蜜蜂对花一样,天然肯有一种趋美冲动,这种趋美冲动甚至使得审美主体发生爱屋及乌的迁 移效应,即在审美的同时,连带接收与之有关的其他信息(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信息)。刚性教育经过审美媒 介的柔性自理即把严肃的理性说孝籴马了具有审美意义的艺术形式和令人兴趣盎然的活动,就会产生“寓教于 乐”的审美效应。古人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当思想道德认识与相应的情感相契合 时,就会形成崇高的理想和信念,并且,会以此为动力,推动思想道德认识向思想道德行为转化。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美是人的道德财富的源泉”,“美是一种心灵的体操”。一个人只有把自己的思想、信念和道德信仰作为一种美来追求并赋予深厚的情感时,他的道德信念才是坚定的、稳固的、不可动摇的,他的价值观、人生观才是积极的、向上的、符合时代需要的。所以,审美教育有利于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与完善。

(二)审美教育与文化科学素质教育

文化科学素质教育包括智力教育、文化素养以及学习习惯、技能等的培养。审美教育具有形象性、情感性 、自由性、创造性等特点,它有利于智力教育任务的愉快完成,有利于智力开发,有利于结构的完善,有利于文化科学的发展。

智力教育是一种认知活动,特别是课堂教学它要求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摄取、加工、储存大量信息,对学 生的智力活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现代心理学揭示了情感对个体的认知过

程具有组织或瓦解的功能。心理学研究还表明,愉快情绪有利于智力操作活动,而痛苦、惧怕和愤怒等情绪不利于该活动兴趣和愉快的相互作用为 智力活动提供最佳的情绪背景。而审美教育侧重于形象性、情感性体验,可以使学生从中获得美感。这种美感 必然有利于他们的感知,活跃他们的思维。这时,美感成了学生学习行为的内部诱因,它强化着学生的各种心 理能力和活动使学生产生愉快的情绪和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这个意义上说,美育为智力活动提供了最佳的情绪 背景。另外,美育还要求教师必须用美的手段把知识“装扮”起来,按“美的规律”进行教学,实现教学审美化。这样的教学美同样给学生带来令人振奋的愉悦,它消除了教学过程中的焦虑感和疲倦感,增添了教学情趣,教师和学生都能在适宜的感受中保持心理平衡。而这一切就能保证智力教育的任务愉快完成。

审美教育有利于智力的开发,主要表现在对右脑的开发上。有一份关于二十一人才素质的调查资料,认为“二十一世纪的人才必须具有开拓进取精神,必须具有立足于本职工作基础上的创造性思维与创造力。”并认为“创造能力”是“二十一世纪人才最重要的素质之一。”大家知道,人的创造力主要靠人的大脑。“左脑负责理解文字、语言以及数字计算,它把复杂的事物分成单纯的要素,然后再进行有条不率的综合概括,这就是通常所说的逻辑思维。右脑则负责认识空间、图形,鉴赏绘画、雕塑、建筑、观赏自然风景、欣赏音乐、舞蹈,凭直觉观察事物,纵观全局,把握整体,这就是所谓形象思维。”右脑是想象的大本营,是人类智慧的宝库,一个人聪明不聪明才思是否敏捷,关键在于右脑的开发程度。然而,我国上前的教育,从小学到大学,在很多方面和很大程度上是偏重于左脑的开发,忽视右脑的作用为了应付各种各样的考试,热衷于填鸭式、灌注式的教育,扼杀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精神。而这们培养出来的学生难以适应社会发展提出的创造型、复合型人才的迫切需要。

在开发人的右脑、培养人的创造能力方面,审美教育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因为审美教育是通过具体、生 动、直观、可感的美的形象来进行教育,使人的审美活动中,直接对美的事物进行感知,展开联想和想象,伴随着情感体验,进行品味和理解,从而得到审美的愉悦和理性的启迪。这种以形象性为其主要特点的教育,对于人的右脑的开发具有重要的作用,“它使人们走出二维的平面世界,进入广阔的三维的立体世界,成为一个富于想象力的人,聪明的人,善于开拓和创造的人。”学因斯坦曾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腾守尧在《审美心理描述》一书中谈到美育的最终目的时说:“美育不应仅仅阗眼于美的领域,它还应对智力的开发和道德领域产生深远的影响,最终落实为审美心理结构的成熟。”审美心理结构与认识结构(智力结构)、伦理结构成人的总体心理结构或文化心理结构。它们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其中任何一部分的发展变化都会引起其他部分乃至整体的变化。当然,审美心理结构的培育不能等同于智力结构的建构,而且,审美教育 也必须以一定的智力教育为基础为前提的,但是,审美心理结构的完善、成熟必有利于智力结构的完善、成熟 。审美心理结构,立意地说,是指人们在欣赏和创造美的活动中各种心理能力、丰富的想象力和深刻的理解力 的协调统一。这种高层次的审美心理结构的形成(被李泽厚先生称之为“复杂的数学方程式”),首先要使人 们具有丰富的内在情感,而内在情感的体验和积累,

只有通过对外部自然形式、艺术形式和社会形式的把握才 能完成,这个任务只有审美教育才能实现。所以,审美教育并不代替智力教育去“越俎代庖”,而是把“外部 自然形式、艺术形式和社会形式”和主体的“内在情感”、想象、理解等各种心理能力“协调统一”,形成一 种整体的东西,即一种结构,一种能力,或一种把握世界的方式。正如李泽厚先生在《美感的两重性的形象思 维》一文中所说:“教育科学之所以伟大,正因为它有意识地为塑人的心理结构而努力。人要获得一种结构, 一种能力,一种把握世界的方式,而不吸是知识。知识是重要的,但知识是死的,而心理结构则是活的能力或 能量。关于这一点,我国科学界的泰斗钱学森在1991年10月国家授于他最高荣誉奖时,他所说的 感谢他爱人蒋英同志的一段深情的话是最有力的证明:“(蒋英)她是女高音歌唱家,而且是专门唱最深刻的 德国古典艺术歌曲。正是她给我介绍了这些音乐艺术,这些艺术里所包含的诗情画意和对于人生的深刻理解,使得我丰富了对世界的认识,学会了艺术的广阔思维方式。或者说,正因为我受到这些艺术方面的熏陶,所以 我才能够避免死心眼,避免机械唯物论,想问题能更宽一点,活一点,所以,在这一点上我也要感谢我的爱人 蒋英同志。”钱老对科学与艺术的关系、艺术对科学的作用说得多么精辟透彻!我们借来说明审美教育 对智力结构的完善、对文化科学发展的促进作用也是顺理成章、不言而喻的了。

(三)审美教育与身体心理素质教育

身体心理素质教育包括体质、体能教育和心理教育。

人的体质结构是审美心理结构的物质基础,体质结构的改善直接影响和促进审美心理的健康发展。体质、体能教育使大脑发育更完善、感官能力增强,它不断发展着心理的生理基础,而审美教育在这生理基础上,完善着审美结构。促成理性人性的实现。

体质、体能教育的目的在于增强人的体魄,而强壮的体魄是通过健美的形式表现出来的,或者也可以说,健美的形式本身就是增强体质、体能的重要方面。古人有“坐如钟,立如松,卧如弓”的说法,正是看到了美 的形式对于身体健康的重要作用。因此,体质、体能教育的过程也是建立美的形式的过程。而美的形式的建立,离不开对美的形式的感知和判断,以及对其有意的追求。这“有意”就涉及到审美意识、审美趣味、审 美标准等。一句话,审美修养提高了,就可帮助人们按照美的规律塑自己的形体,提高身体素质,促进身心健康。

审美教育还可帮助提高体质、体能的水平和技艺。体育的技艺是多种因素协调配合的结果。协调的原则就是按照美的规律塑美的形象,通过缺乏美的修养,就很难达到上述美。据说李宁从小喜欢绘画,经过刻苦学习他的绘画和体操技巧都有很大抽调。他说:“画画可以促进自己的体操运动,自己以前在体操训练中总有急躁的毛病,自开始练画以后,屏声静气地悬臂运笔,刚柔相济的竹画法,以及有弹性的竹叶撇笔,都是体操中技 巧与艺术的结合。”

心理教育,即心理素质教育,目前我国中小学生心理素质发展水平不高,且呈下降趋势,在他们中间存在多的心理障碍。传统教育比较重视教育的“显性”的目标,如品行行为、文化知识,劳动技能、身体发育等,往往忽视“隐性”目标——心理素质,而现代教育则主张两个目标同时追求,统一实现。心理素质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心理发展,使认知心理、情性心理、社会心理素质协调发展心理素质教育是整个素质教育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是个体发展中更重要更深层次的内在要素。在如何教育学生的方法上,传统教育比较强 调说教式和管束式,主要靠讲道理和外部约束的方法使学生行为符合规范;而现代教育则主张以心理学、行为科学为依据,运用说服、熏陶、感染、激发内在需求、新生自主等方法去教育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正是通过这些方法,将规范要求内化为学生自身的心理品质。上述“熏陶、感染、激发内在需求、尊重自主”的方法就浸透了审美因素。

篇7

1.审美教育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

在中职美术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艺术熏陶,这样不仅能帮助学生认识世界,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让学生在接受审美教育的过程中感受美、欣赏美、从而去创造美。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好的事物只有被发现才能体现出它的价值。学生发现美、欣赏美的能力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从后天的审美教育中通过不断学习不断积累而养成的良好习惯。美术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让学生通过美术课堂去学会发现美、欣赏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化修养。

2.审美教育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品质

中职美术教学中的审美教育,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审美能力,还可以提高分辨好坏、黑白的能力,帮助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形成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通过接受审美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观念,坚决摒弃丑恶的事物,宣扬美好的事物,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对事物的分辨能力。

二、美术教学中审美教育的方法

1.引导学生发现美

生活中的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独特的美,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高山具有自然之美,楼阁具有建筑之美,鸟儿具有动态之美,园林具有造型之美。审美教育就是要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事物,使学生具有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审美能力,例如一副古画描绘了高山流水的自然景观,画中远处的大雁使的画更加生动具有灵性美;校园里的教学楼与湖边的凉亭可以形成鲜明对比,教学楼的色调较为单一严肃而凉亭则比较鲜艳,他们都与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体现了融合之美;翡翠拥有质感之美;雕塑拥有形体之美……生活中任何事物都可以让学生感受到美的存在,通过认真地观察生活,留心生活,能够激发他们对生活的热情。在美术课堂上,教师不能仅通过理论教学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审美教育是一种实践教学,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去实践发现生活中的美。例如美术教师在课堂上播放一些专题图片或影视作品,让学生进行鉴赏讨论,发表自己感悟到的美;还可以举办相关的展览,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展示自己认为美好的事物,与大家一起分享。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之美,并不仅仅局限于课堂,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走出课堂亲近大自然,体验自然界中美好,进行户外写生等活动。与此同时,音乐、舞蹈、科技、文学等自身都具有美,只要学生认真去感受,都能体会到生活中的美带来的乐趣。

2.培养学生的美感

中职学生在平时的美术教学中对于一些著名的美术作品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因此,教师在让学生鉴赏美术作品,不只是要让学生了解作品的作者、背景和年代,最重要的是学生在看到作品时的第一感受,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对美术作品进行赏析,感受作者创作的意境,扩展学生的思维。美术作品的鉴赏是没有统一答案的,不同的人对作品的感受有所不同。因此,美术教师在学生进行作品鉴赏时仅仅起到一个引导作用,不能过度的向学生灌输自己对作品的主观意见,而是应该让学生独自欣赏,尝试对作品做出评价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感受,这样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学会独立思考,这是对学生美感教育,让学生拥有健全的审美心理。实践表明,让学生学会独自进行作品鉴赏并给出自己的观点的培养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美感,让学生养成敏锐的审美直觉,而且提高了他们独立思考和自我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审美情趣

美术作品体现了我们的生活之美,它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有些美术作品描绘了我们真实生活中的美,还有些美术作品体现了作者精神世界中的美,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作品都能让我们感受到美,一些脱离生活、扭曲生活的作品并不具有美。所以美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培养学生拥有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审美情趣就是观赏者对审美作品在鉴赏中所产生的兴趣和感情,而审美能力是对作品中包含的美的鉴赏态度。现代社会中存在着太多不健康的东西,它们逐渐进入校园侵蚀学生,毒害学生的心理,使得学生们的审美观点和审美情趣发生扭曲。因此,学校应该更加重视对学生的审美教育,从优秀的美术作品中让学生感受美好的意境,引导学生追求健康、向上、美好的事物,让学生拥有高尚的道德情操,追求心灵之美,培养学生拥有健康的审美情趣,积极向上的思想。

4.让学生感悟创造美

创造是一切美好事物的来源,是人类智慧和思维的体现。在中职美术教学中,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还是学生思想的引领者,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创造的开拓者。现代社会需要的有思想、有文化、能创新的全能型人才,传统的理论式授课培养出来的学生已经无法满足社会的要求。因此,教师在课堂上的责任不是如何教,而是让学生如何学。美术教师应该与学生进行角色互换,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导者,去积极的分析、主动的发现、激发审美意识、深入挖掘自身的审美能力,让学生在发现美、欣赏美、感受美的过程中学会融入自己的想法,努力的去创造表达美。例如,美术教师在课堂上指导学生赏析西方艺术家毕加索的《哭泣的女人》,让学生首先对作品的背景、作者的故事和作品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所了解,再引导学生通过对自己生活的观察进行自主创作,当然表达的方式不仅限于绘画,还可以通过诗歌、音乐的方式抒发自己的感情。这样学生从美术作品中学到的不仅仅是理论知识,还拓展了他们的创作思维,通过自己的创作表达自己的生活和内心世界。

三、结语

篇8

1.对人精神世界的塑造审美教育在油画教育过程中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审美教育首先对于人精神世界的塑造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审美教育本身就是让人们自觉地形成对于某一种正确价值观念的认同,提升个人修养和品质,打造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所以即便不从油画教育的角度来看,审美教育本身就已经具备了对人精神世界的塑造功能。而现在将审美教育和油画教育结合起来,可以帮助学生在学习油画的过程中,真正地走进油画的世界。学生通过油画的创作和鉴赏就会发现,每一位油画大师都有着普通人难以理解的内心世界,也有着对于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崇高的精神世界。如,凡•高的《向日葵》足以证明凡•高对于大自然中生生不息的植物,对于生命有着强烈的热爱,也足以看出凡•高是一位追求自由并且对大自然和生命有着崇高敬意的画家。凡•高对于向日葵的象征意义——希望、热情充满了向往与赞赏,进而通过油画作品将这种情感宣泄出来。这体现出油画的创作过程对于人精神世界的一种塑造。

2.符合审美要求的同时提升审美水平油画的创作与其他画种创作不同,它对于肌理、色彩、构图和灵感的把握都是非常看重的。所以从某种程度上看,油画是对于人的审美有着极高要求的艺术,也正因为如此,油画才在西方得到了广泛的普及和应用,甚至逐渐超越了其他的画种而存在。另外,对于油画的长期鉴赏也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人们的观感。如,著名油画作品《蒙娜丽莎》是达•芬奇笔下一种超乎现实的美感展现。达•芬奇将空间造型、透视等充满了逻辑性的思想运用到油画创作中,使油画作品的审美层次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另外,蒙娜丽莎似笑非笑的表情更带给人一种神秘莫测的感觉,瞬间提升了整部作品的审美效果。

二、油画教育渗透审美教育

1.教育方式渗透油画是西方的舶来品,其之所以在西方得到肯定,一方面是因为油画起源于西方,另一方面是因为西方人的思想和精神与油画的内涵更为贴合。因此,要在我国渗透油画的审美精髓,就必须选择恰当的教育方式。首先,对学生的教学不能只注重绘画的结果,模仿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向学生灌输油画的精神内涵。其次,教师还应该对油画的相关知识进行讲解,如油画的来源、风格以及鉴赏分析的切入点等,让学生掌握一些油画鉴赏的基本方式。只有多对油画作品进行分析,学生才能够了解油画名家的内心,进而感受到其作品创作风格,实现对油画的独到分析和理解。学生在逐步掌握了油画鉴赏方法之后,再融入自己的想法和精神进行创作,将会使油画教育发展获得更为广阔的空间。

2.审美意识渗透在油画教育中渗透审美教育,实际上就是给学生普及一些美学知识,让学生可以认识到审美的重要性,形成独到的审美眼光,对美的认识更为深刻。审美意识的培养是开展审美教育的关键,同时,形成基本的审美意识对提升一个人的整体鉴赏水平和对美的态度是很有必要的。审美意识的渗透在油画创作中的体现是显而易见的,如空间构图、色彩搭配、结构创作等多个方面,考验的是创作者对于美的认识和态度。学生通过对名家作品的欣赏,也可以逐渐形成这种审美意识,明确名家在创作时对创作对象抱着怎样的心态和情感。实际上,油画的创作就是通过细微地观察身边的一些事物,利用绘画的手法将其表现在纸上。而在这一过程中,画家对事物的分析、对绘画技巧的把握和通过这一事物想要表达的情感与精神,都是审美意识的体现。

三、结语

篇9

关键词:小学语文;小学生;审美教育;创新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01-0113-02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7.01.070

审美教育可以优化小学生的道德品质,调动小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有利于促进小学生智力的开发和深造。小学语文在对小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小学语文教材中精选的课文不仅具有语言美,还具有意境美,能够提高小学生的审美意识,激发小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小学生的文学素养。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必须要注重小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对小学生的审美教育,不断提高小学生的审美能力,促进小学生德、智、体、美等全面可持续发展。笔者在小学语文教学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下面主要从创设情境、锻炼想象、感受语言、实践活动四个方面阐述小学语文审美教育的有效策略,希望对语文教育有所帮助。

一、创设学习情境,阅读美文美句

小学语文教材是对小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重要材料,也是培养小学生语文素养的关键。语文教材中蕴含了丰富的语言美和意境美,需要小学语文教师合理开发和拓展,以充分发挥小学语文教材的作用。在日常教学中,语文教师要善于创设语文学习的情境,在情境中培养小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参与意识,培养小学生的审美情趣。教师还要鼓励小学生积极阅读美文美句,积累语言素材,使小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比如,在讲小学语文《爬山虎的脚》时,我这样引入新课:“同学们,大家都知道葡萄是依附架子往高处爬的,那么不用架子就能往高处爬的植物是什么呢?请仔细思考。”当学生进行讨论的时候,我在大屏幕上展示爬山虎的图片,创设了身临其境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大声朗读课文,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然后,我巧设疑问:“叶圣陶的笔下爬山虎的叶子是那么的美丽,那么哪位同学能把那种美读出来呢?”这时,学生都积极进行朗读,希望得到教师的表扬和鼓励。最后,我要求学生仿照《爬山虎的脚》的观察方法,观察一种植物,先从远处看,再从近处看,特别要仔细观察它的茎、叶、花,看看有什么特点,再把它具体写下来。

二、锻炼想象能力,激发学生共鸣

小学生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在日常教学中充分锻炼小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以培养小学生的审美意识,激发小学生的情感共鸣,从而真正提高对语文的热爱。语文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音乐、微课视频等多种形式进行教学,全方位体现语文教学中蕴含的能量。比如,在讲小学语文《景阳冈》时,为了让学生能够切身感受到武松酒后赤手空拳打死猛虎的场景以及体会武松豪放勇猛的英雄性格,我在教学时通过多媒体给学生播放了《水浒传》中武松打虎的视频片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全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先讲武松进店饮酒,不听劝告,执意过冈;接着讲武松上冈,见了官府榜文,才知真的有虎,但决定继续上冈;然后讲武松赤手空拳与猛虎搏斗,终于打死了老虎;最后讲武松一步步挨下冈来。在讲解课文时,我主要从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方面着手,具体说明老虎“一扑、一掀、一剪”的凶猛和武松“一闪、一闪、一闪”的机敏,再从“抡、劈、揪、按、踢、提、打”等几个字,形象生动地展现了武松打虎的英雄气势,淋漓尽致地刻画了武松勇武过人的高大形象。

三、感受语言魅力,体会美的韵味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语言优美,值得深思,是小学生学习和积累语言的主要渠道,也是对小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重点。小学语文教师可以通过课文的重点词句,优化小学生的语感,启迪小学生的心灵,让小学生感到到语言的魅力,从而体会美的韵味,逐步养成良好的审美能力。比如,小学语文课文《月光曲》中有这样描写:“她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遍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缕轻纱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在引导小学生进行朗读时,我要求学生能够用心去读,读出曲子的变化,感悟月光曲的旋律。对于文章中皮鞋匠听《月光曲》时的教学,我首先打开多媒体设备,让学生闭眼欣赏《月光曲》中表现平静的大海的一段音乐,感受大海的平静和美丽。然后,我再让小学生闭眼欣赏《月光曲》中表现海面上波涛汹涌的一段音乐,让学生边听边想象大海波涛汹涌的情景。这样不仅培养了小学生的想象能力,还让小学生更好地体会到课堂学习的乐趣。

四、开展实践活动,锻炼审美能力

语文实践活动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延伸和补充,对于提高小学生的审美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坚持以小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挖掘小学生的潜力,激励小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展示自己的才华。我在日常语文教学中经常组织小学生进行课文剧的表演,一方面能够提高小学生对课文的深入理解,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小学生体会到精神的享受和满足。比如在学习了小学语文《将相和》以后,学生都已经知道了文中的“将”指的是廉颇,“相”指的是蔺相如,课文一共讲了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故事。之后,我会提问小学生:“在学完这些故事以后有什么感受?”有的学生认为,要学习蔺相如机智勇敢、顾全大局的优秀品质。有的学生认为,要学习廉颇知错能改的精神。还有的学生认为,在平常的班级活动中,只有大家齐心协力,团结一致,才能把班集体搞好。对于学生的回答,教师要给予高度的重视。其实并没有统一的答案,只要学生言之有理即可。最后,我会选择有表演欲望的学生分别再现这三个故事情景,并能够在表演过程中感受人物背后蕴含的品质,懂得“和为贵”的道理。

总而言之,小学语文审美教育任重而道远,语文教师必须要创新教学方式,树立公平公正的教学理念,从小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选择具有启发性和开放性的教学内容,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同时,教师还要尊重小学生的意见,给小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避免限制学生的想象力,重视提高小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篇10

艺术教育是为了培养艺术家或专业艺术人才所进行的各种理论和实践教育,如各专业艺术院校培养的是艺术创作和艺术表演方面的人才。艺术教育作为美育的核心,根本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世界上的职业和分工不同,有三百六十行之多,但无论从事何种职业的工作的人,都会涉及到艺术,他要么阅读小说,要么聆听音乐或者观赏舞蹈活动等。审美教育,就是教育者借助一定的审美媒介,开展审美活动的教育方式,激发和强化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新能力。一方面,审美教育的内容包括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其中对艺术美的追求是人类最主要而集中的。因此,审美教育中教育者运用的审美媒介以艺术为主。另一方面,审美教育的目的,以采取多种活动的形式和方法,引导受教育主体参与审美活动,使其在活动中获得审美体验和受到美的感染和熏陶,促进受教育者的和谐发展。审美教育的核心是艺术教育,但审美教育不只是艺术教育。艺术教育并不是专指某种艺术技能的教育,而归根到底是培养受教育者的一种有机的和整体的教育。这种形式使得学生的感知、想象、情感、理解等各种心理能力“既能共存,又能相互配合;每一种能力都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发挥,但又兼顾到整体,以不损害整体的有机统一为限”。

(一)艺术教育是审美教育主要途径

审美教育的内容和途径有许多种,其中艺术教育是其最主要、最根本的途径,也就是说艺术教育是培养大学生审美修养、人格品质的主要内容和途径。艺术教育的本质是审美,只有突出了其审美的本质,艺术教育才能够塑造出美的灵魂,才能培养出受教育者的感知力和理解力。滕守尧认为,艺术教育并不是专指某种艺术技能的教育,而归根到底是培养受教育者的一种有机的和整体的教育。一方面,审美教育的内容包括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其中对艺术美的追求是人类最主要而集中的。因此,审美教育中教育者运用的审美媒介以艺术为主。另一方面,审美教育的目的,以采取多种活动的形式和方法,引导受教育主体参与审美活动,使其在活动中获得审美体验和受到美的感染和熏陶,促进受教育者的和谐发展。

(二)美育是艺术教育的直接目标

虽然艺术教育与美育在根本目标、具体任务、实现途径等方面不同,但艺术教育直接目标是培养大学生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这和美育的目标非常符合。素质教育是现代普通高校教育的最终目的。从这个意义上说,这同高校素质教育的目标基本一致的。

二、审美教育在艺术教育中的作用

美育在人类生产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既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方式与手段,也是一种特殊的美感教育。审美教育的内容包括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其中对艺术美的追求是人类最主要而集中的。

首先,美育以塑造鲜明而感人的形象为物化手段。在美的实践环节中,美的欣赏、美的创造都不能离开形象,因为美的事物具备动人可感的个别形象。离开了艺术形象,美就失去了存在的依据所。著名的文学作品《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主要描写了英雄人物保尔•柯察金,作品中保尔的奋不顾身的斗争精神,而且顽强的革命意志塑造了主人公崇高的人物形象,使读者深深地受到教育和感染,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苏联青年和中国青年。其次,艺术教育是美育的核心。由于艺术教育培养着受教育者的感知、洞察与想象能力,具有以情感人、潜移默化、寓教于乐等特点,使得艺术教育成为了审美教育的主要内容。美的形态有很多种,审美教育的内容包括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其中对艺术美的追求是人类最主要而集中的。因此,审美教育中教育者运用的审美媒介以艺术为主。审美教育的目的,以采取多种活动的形式和方法,引导受教育主体参与审美活动,使其在活动中获得审美体验和受到美的感染和熏陶,最后,审美教育的最终功效是陶冶人的情操,使受教育者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