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化改革范文

时间:2023-04-08 06:02:1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市场化改革,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市场化改革

篇1

金融互联网或者说互联网金融已经成为当今非常热门的一个金融词汇,创造出很多新型金融管理方式,时下来说,对金融行业没有个一知半解就算脱离信息社会了。作为一个热衷于网络生活的年轻人,一个对互联网金融有着浓厚兴趣的金融财会人员,对市场化模式下的互联网发展也有不少自己的感悟,现在就同大家分享一下我对大数据时代,利率开放冲击下金融业发展的一些粗浅而不成熟的想法。

一般而言,利率市场化包括两个内容:一是商业银行的存贷款利率市场化;二是中央银行通过间接调控的方式影响市场利率。商业银行存贷款利率市场化是指商业银行集利率的制定者和执行者于一身,根据以同业拆借利率为代表的市场利率、本行资金需求、资产负债的期限结构、成本结构和风险结构的匹配情况等因素,灵活调整本行利率政策,达到降低成本,减少风险,争取最大盈利的目的。与此同时,中央银行不是直接管理商业银行的所有利率,而是实行间接调控政策,由商业银行自主决定本行的利率。但是为了防止比较大的商业银行利用垄断地位而破坏市场利率有序、均衡地运行,中央银行应保留对存款利率上限、基础贷款利率或最优惠贷款利率的窗口指导权。同时,中央银行通过再贷款、再贴现、公开市场操作等业务间接调控货币市场资金供求的方式,调控同业拆借利率,并由此影响商业银行的存贷款利率。

近年来,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稳步推进。1996年以后,先后放开了银行间拆借市场利率、债券市场利率和银行间市场国债和政策性金融债的发行利率,放开了境内外币存贷款利率,试办人民币长期大额协议存款,逐步扩大人民币贷款利率的浮动区间,并经历了“贷款利率管下限、存款利率管上限”的阶段性调控。未来利率市场化推进重点将是人民币贷款利率下限和人民币存款利率上限的放开。

利率市场化意味着国家取消对存贷款价格和存贷款利差的政策保护,银行所拥有的金融资源将会暴露在利率风险之中。以国有银行为主导的金融业将迎来市场经济的不小挑战,短时间内大小银行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兴起。就济宁弹丸之地来说,短短几年时间就云集了30余家银行机构,仅去年一年,广发银行、华夏银行、威海银行、浙商银行等近十家银行也纷至沓来,由此可见,银行间的竞争已瞬间白热化,市场经济的洪流下银行传统“利差收益”的模式也将彻底被淘汰。

尽管当前实行市场化利率的存贷款业务占商业银行全部业务的比重不大,但放开后的走势却令人担忧,存贷款利差空间完全失去政策保护,对于大多数中资银行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来讲将是难以承受的。相对而言,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历史包袱很小、资产质量较高、网点布局高效、人均业务量大,尚存有一定的为拓展业务而降低利差的空间。而大型国有商业银行虽具有品牌和网络优势,资金实力强大,但普遍存在网点效益不高、不良贷款包袱沉重、非生息资产占比重较大的问题,对存贷款利差的依赖程度要远远高于中小商业银行。

对于利率市场化的影响,很多人都会列举一些地区的经验,比如美国、台湾,这些地区银行利差水平都出现过大幅度下降,尤其是台湾,目前利差水平都降到1%以下了,而美欧的存贷款利差还能维持在一到两个百分点左右。就现状来说,我国金融机构存贷款实际利差大体在3个百分点左右,从中扣除风险准备、营业税及附加、存贷款费用后,实际盈利空间已经十分狭小,如不及时做好调控转型,接踵而至的“冬季”将使得“实力雄厚”的国有银行难以过冬。

因此,建立一套以成本效益为基础,以市场价格为主导,以降低利率风险和提高盈利能力为目标的存贷款定价管理体系,是商业银行应对利率市场化改革,维持合理盈利空间并促进各项业务发展的必要措施。其中需要综合考量成本、效益、风险等多方面要求,主要内容应涵盖以下几个方面。

定价指导。利率市场化不是利率自由化,对已经实行利率放开的存贷款业务,应当规定本系统的指导价格以及存款利率的上限和贷款利率的下限,并相应规定利率授权标准。分支银行依据指导价格,根据当地市场价格和效益核算的具体情况,在授权管理空间内,确定存贷款实际执行利率。

定价测算。分析评估是商业银行定价管理的基础工作,也是保持存贷款定价盈利空间,防止不计成本进行价格竞争的重要措施。应该全面考虑资金成本、综合效益、风险准备、税务负担和目标利润等指标。

定价风险。根据信贷资金的风险程度、客户的信用等级,对信贷业务实行有区别的利率定价,实行差异化议价,在定价管理中加强风险评估,预留提取风险补偿的利差空间,以增强依靠自身力量消化信贷风险的能力。

篇2

第二,有关金融改革。目前,对金融改革的不同学术观点相当多,存在很多争议。金融改革进展到现在,实际上剩下的是三个比较简单的问题: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利率自由化、人民币可兑换。中国金融改革的顺序和其它国家相反,我国是金融改革都改完了,最后利率还没有市场化。别的国家金融改革的第一个阶段就是利率市场化。从中国整个价格体系来看,所有的价格基本上都放开了,唯独利率价格目前还是管着的。能不能管得住是个问题。

第三,在中国宏观经济运行中,货币政策效果有多大?这两年来,原来觉得财政政策可以引致出需求来,现在看来也不如想象的那么多,特别是在消费和非国有投资的增加方面,引致出来的总需求也不是那么大。货币政策究竟在中国有多大作用?现在看来,货币政策在中国是困难重重。基础货币增加比较慢,基础货币投放的渠道比较堵塞。利率已经连续7次下降。1年期存款的名义利率已经到了2.25%,名义利率已经基本降到谷底。尽管通货膨胀率是-3%,实际利率是5.5%,但一个国家的名义利率不可能再低。其它政策,如公开市场政策也不行。工农中建现在手中拿的国库券是最好的资产,不可能卖给央行。扩大再贷款,现在大家不要你的再贷款,这也比较困难。

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樊纲:讲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中国宏观经济与金融改革。在过去20年中国经济改革和结构变化中,最大的变化是我们发展起了一个很大的非国有部门,它占74%的工业增加值,63%的GDP。但是,我们没有发展非国有的金融机构,这是一个大问题。非国有机构在整个金融资产中所占的比重不到20%,这还算上那些国有股份制企业。自然产生的问题是,创造了不到40%国民总产值的国有部门占有着大多数的金融资产,而创造了70%产值的非国有部门占有着少部分的金融资产。这就产生了双重问题。一方面,国有企业坏债发展到了难以容忍的地步。另一方面,非国有经济的融资渠道不畅,发展受到融资的限制。1998年中央政府、中央银行积极鼓励银行向中小企业、非国有企业贷款。但是1998年尽管增量有所增加,但非国有经济总的感觉是融资渠道在收缩、在下降。因此,1998年非国有投资第一次出现历史上下降的局面。一方面,国有企业已经难以为继;另一方面,非国有经济也不能发展。因此,当前宏观经济的问题确实直接和金融体制的问题相关。从这个角度来看,要想根本解决问题,金融改革是当务之急。

怎么实现金融体制的改革呢?中国改革的一个重要经验和教训是,你想改革这个体制,第一步要做的是去发展新的东西,而不是先去改旧的东西。第二,没有新体制的发展,没有竞争的发展,是不会改革的。国有经济现在之所以改革,是因为非国有经济的很大发展,市场竞争的很大发展,逼着它去改革。金融体制也是这样,金融体制现在最缺的是竞争。现在很多人寄希望于开放和外资机构的进入。对外开放了,对内竞争怎么发展。而且对内竞争的发展能够培养对金融市场的管理水平,能更好地应付国外历史悠久的机构进入中国后的管理问题。我认为,现在从金融改革的角度来看,发展非国有金融机构、非国有银行和非国有金融应该作为首要的任务来做。这件事情做好了,其它很多事情会跟上,包括国有企业的改革、国有银行的改革。最近我们作了一些调研。浙江有些信用社是真正私人的信用社,坏帐率为0.06%。地方的中小银行之所以能更好地为中小企业服务,是因为它运用了许多地方的信息,它的交易成本可以很低,效率可以很高。因此,第一步是创造竞争性的环境。

第二个问题是关于货币政策和宏观政策的运用问题。货币政策现在的效果确实有限,其基本原因就是刚才所说的,因为我们现在的通货紧缩、宏观经济的运行状况恰恰是由于金融体制的问题造成的。但是,货币政策效果不大,并不是说不需要货币政策的配合。即使搞财政政策,也需要货币政策的配合。这一点,我们需要有所认识。谢平刚才讲过,财政发债券,银行巴不得拿债券,它可以当好资产,一年就可以不干事了。然后基础货币不能增加,债券就有了挤出效应,政府投资的增加实际上挤掉了一部分私人部门投资的增加,因为政府投资等于把贷款吸过去了,而基础货币并没有增加。如果可以通过其它渠道,比如增加基础货币来发债券。因此,在此提出的问题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配合问题。当然,这是一个比较具体的技术操作问题,也是这几年在宏观政策研究和操作方面值得吸取的教训和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国务院政策研究室宏观司司长李晓西:先举两个例子。第一个例子是,财政政策走来走去,走到了金融改革。大家都知道,财政政策中关系重大的是发国债。发国债这个问题,本来是财政政策,但往前再走一步,就是货币政策,和货币公开市场操作工具相关。我们现在的公开市场操作过程中的债券和品种很少,短期的更少。因此,需要丰富的国债品种,这是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结合点。我们现在发国债,都是商业银行接收。商业银行接收后,是在银行间市场上进行交易,银行间市场和交易所市场没有沟通起来。因此,国债公开市场操作没有一个统一的资本市场,限制了货币政策调控的能力,也限制了财政政策发国债对经济的作用。一个新的问题是:这两个市场之间能否有一个沟通?进一步的问题是为什么会有这些市场呢?各类资本市场的统一就涉及到如何理顺央行、证监会、保监会的关系。一步一步推下去,就会发现,财政政策确实需要金融体制改革的配合。顺便说一句,两个市场沟通起来,需要利率市场化。第二个例子是,从货币政策往前走一走,也会走到金融体制的改革。货币政策最集中的是货币供给量的问题。人们常说,和上一年相比,M0、M1、M2差不多都增长15%左右,而且货币政策该放宽的都已经放宽。但最近的企业家调查系统调查了3500家企业,反映的第一大困难是资金短缺问题。一方面,资金供给已经放得比较宽;另一方面,企业感到资金还比较紧张。这如何解释?这就涉及到金融体制改革的问题:利率没有市场化。利率没有市场化,判断货币供给的多少,就没有利率这个最准确的标准,而只能是看同比。同比的问题是,和5年、10年的平均数相比,感到比较合理;可是和超常时候相比,感觉到比那个水平要低。但实际上很难说清是否正常。一方面水库里有水,一方面地里的小苗感到干渴,没有水喝。这就说明我们整个金融体制的传导机制发生了困难。首先,中央银行再贷款给商业银行,商业银行宁可去买国债,宁可少担当贷款的风险,自我约束和自我激励是不对称的。同

时,它自己设立的约束机制也非常强,有信贷员终生负责、三级审贷制等等。商业银行从本质上来看,是国家银行,可以到财政部核减亏损指标。它要是不盈利,是不是就不生存?如果真是西方类型的银行,就不能生存了。不赚存贷利差,凭什么生存和发展?因此,要改革商业银行,使商业银行的行为真正商业银行化。货币政策要真想知道供给量的多少,知道钱流到企业中去能否用得起来,就必须要改变金融体制。

三个结论。第一,经济发展到今天,我们的经济已经到了相对过剩的阶段,我们的改革也到了攻坚阶段。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改革统揽全局”。我认为这是改革到目前阶段不能回避的主题。人们越来越认识到这一点,如果没有改革的推进,发展很难持续。第二,小的政策调整、小的改革,也有助于宏观调控。另外,有人认为,宏观调控是短期的,体制改革是中长期的。我认为不完全是这样。有些小的制度调整,短期就见效。比如同行拆借市场,现在允许进来七家证券公司,情况马上和原来有变化。大的根本性的体制改革,当然需要很长时间。就体制改革本身而言,很多小的制度改革,不要忽略。第三,经济体制改革从总体上看是渐进的。但我认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是渐进和激进相结合的。一个阶段是激进,一个阶段是渐进。对于激进还是渐进的判断,不能仅从速度来看。有些东西的变化是质的变化,质的变化就是激进的。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研究所副所长、金融研究中心主任李扬:关于中国宏观经济形势,说经济形势好,GDP前三个季度增长率为7.4%,在世界上是很好的指标;净出口在增长;经常项目的盈余在扩大;公布的数字说企业的效益在转好,等等。坏消息也有,物价持续下跌;财政赤字在增加;失业率并没有改善;收入水平看来是在下降。人民银行最近公布存款数据,居民存款在下降,企业存款在增长。对居民存款下降的解释是7次降息加上征收利息税。更基础的原因是收入跟不上。各方面的消息非常混乱。最近得到武汉的一个消息是,尽管7次降息加上加税,武汉的居民储蓄存款仍在巨额增长,据调查,老百姓说存款仍然是储蓄的主要形式。我是倾向认为武汉的居民是对的。目前我们没有几种储蓄形式,实物储蓄没有,股票、债券不能染指,只有存款。消息的混乱,不是一个好现象。从1996年开始,中国经济一直处于极为矛盾的状况。

中国经济正处于一个深刻的结构调整过程之中。大家都谈结构调整,讲这个词时,大家心里想的东西是不一样的。在中国的经济学词典里,特别是官员讲结构调整,就是长线和短线。长线压一点,短线增一点。现在的结构调整则不是那么回事。首先,它是在全世界进行结构调整的大背景下进行的。其次,是在全世界都在发展市场经济这个大背景下进行的,是在全球经济过剩、通货紧缩的背景下进行的。这几个背景是非常强的背景。从中国的情况看,结构调整很重要的是更新它的科技基础,总体来说要提高经济效益。这样一些事情是非常大的事情,不可能在短期内实现。因此,我们将会有一个长期的中速发展过程。

说得具体一点,现在的有利因素有一些,第一,中国事实上还在完成工业化,工业化是能解放生产力的,从供给方面会有增加,从需求方面也会有贡献。第二,它在进行体制改革。体制改革尽管没有改革初期皆大欢喜的结果,但净的效果还是会促进经济增长。第三,中国政府已经高度重视了这样一些问题。各种各样的措施都从传统的控制通货膨胀为主的基点转向促进需求这样一个基点,这是很大的一个制度性的变化。我觉得有这么几个大的条件存在,中国经济不会太差。

篇3

当务之急是加强法规建设

发令枪响过,游戏开始了,可是相应的游戏规则在哪里?在电力体制新的形势和新的格局之下,《电力法》的立法基础发生了很大变化,必然要做相应的修改和补充,电力市场化运作毫无疑问需要有新的游戏规则。对此,邵秉仁认为,电监会成立后的当务之急就是加强法规建设,因为修改电力法受立法程序的限制,需要较长时间,短期内不可能出台。目前正在抓紧制定一个电力监管条例,以及与之相配套的法规,可望年内出台。针对舆论批评的分拆之初业内一轰而起的电源建设“跑马圈地”行为,邵秉仁说:要一分为二地分析,我们在设计改革方案的时候市场供求平衡,现在市场发生了变化,这一方面反映出对市场的估计不足,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经开始。因而也就更加凸显出强化游戏规则的重要性,否则必然导致无序竞争。市场监管强调的是要依法监管,用法律的手段弱化行政手段,目前的问题是监管如何跟上,我们的法规建设急需提速。这对电力企业也是新的课题,电力企业的改革最重要的是转变观念,要从习惯于行政管理到适应法制监管,从垄断行为转变到市场运作,否则即使是机构变了,行为方式还是老一套,是无法形成和参与正常竞争的。

建立区域市场目的在于优化配置打破壁垒

电力体制改革酝酿之时,我国电力供应平衡偏松,但是分拆之后即遇国民经济快速增长和缺水导致电力供应出现局部与季节性紧缺,这无疑增加了市场化改革的难度。如果单纯从市场的角度理解,人们普遍认为竞价应该是在商品富裕的情况下才有可能,而在短缺的时候,理论上就无从竞价也不会存在壁垒了。针对这种疑问,邵秉仁说:我们要正视这种现实,但是应该明确,建立区域市场不单纯是解决竞价上网的问题,首先是为了打破省间壁垒,促进统一电力市场的形成,以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之所以搞试点,一是从电力生产的特殊性出发,其经济性和可靠性是第一位的,不可一下子在全国铺开,必须先在局部地区取得试点经验;二是引入必要的竞争,努力探索中国电力市场化的有效经验。从体制上考察,我们看到全世界没有哪个国家的电力改革可以照搬,目前我国电力工业的状况不可能像有些人想象的,完全由用户选择供电商,那是不切实际的盲目理想化。因为一是供求关系决定;二是各类发电厂建设成本差异极大;三是现在输配电还没有分开,电价还不可能完全市场化。这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直接关系到投资建厂的积极性,因此,目前我们选取了两个不同特点的样本进行试点。东北的特点是电价比较均衡,供求相对宽松,网络联结比较健全;华东则一直电力供应偏紧,前些年已经先期开始竞价上网试点工作,有一定的经验和准备,市场化意识相对较强,目前也仅仅是拿出区域电量的20%来进行试验。邵秉仁认为,市场建设与缺电并不矛盾,不能因为缺电就不进行市场建设,相反,更应该借此加强开放,促进资源优化。

电力市场化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

针对电力体制改革中一些不顾国情,急于求成的现象,邵秉仁指出:当前电监会的工作重点是从电力监管的角度促进区域市场的发育和生成。区域市场的形成是一个过程,从过去的省为实体转变为区域市场,前提是电量要在省际之间做到统一交换,而当前交易量80%都在省内,离不开地方政府的支持,省为实体作为电力经济阶段性产物是发挥过积极作用的,必须要尊重历史事实,认识问题不应该非此即彼,这是一项需要各方面相互配合、积极参与的系统工程。多年来,我们的经济结构和体制一直在不断变化,电力体制要想完成从省级电力市场向区域电力市场逐步过渡,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否则就无法推进。他强调说,市场化改革切忌理想化,如果与实际相差太远,欲速则不达。但也不能因为承认这是一个过程就不行动。他说:我们的中心思想是逐步推进,现有省级电力市场不能固化,改革的目标是让其市场化,逐步去掉行政壁垒,强化经济调节与价格机制的杠杆作用。

安全生产是电力运营的第一要务

篇4

有部分学者和一些社会公众由于对计划经济时代国有企业在某些方面的优势和实现的社会功能的美好回忆,对比国有企业进行市场改革前后的国有经济比重、社会公平、国有资产流失等等暂时的、局部的状况,对国有企业市场化改革方向表示反对,或者存在疑问。他们提出:所有制、产权、公司治理等方面不是国有企业改革的关键,在原有的体制中和机制下,也可以搞好国有企业,没有必要进行市场化改革。

实际上,国有企业改革特别是竞争性行业国有企业改革的市场化方向选择问题是关系国有企业改革成败的根本问题。从国有企业改革与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关系,同时从各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成功经验和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实践趋势来看,国有企业改革的市场化方向必须坚持,而且需要不断深化。建设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总目标,这是因为,作为微观基础企业必须同市场经济体制相匹配。国有企业改革的改革目标是就总体而言,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和法人主体。国有企业市场化改革也是使企业充满活力,提高效益的根本手段。

但同样需要强调的是,市场化改革并非适用所以领域,并不意味着在所有的经济领域都要进行市场化改革,更不能不加区别对待地进行所谓“国退民进”的改革,国有企业市场化改革有着一定的范围。对于市场化改革,以下三条原则恐怕是要坚持的:一是要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必须坚持企业的市场化改革;二是进行市场化改革,必须要保证法制化和竞争公开;三是在公共领域和“市场失灵”的领域切忌盲目套用“市场化改革”。在经济学中,市场领域和公共领域是全然不同的两个领域,适用的原则也截然不同,市场领域要用市场规则来调节,讲的是经济效益;公共领域,则必须按公共规则来运行,讲的是社会效益。在公共领域以及关系到国家安全的领域,即不能完全由市场机制发挥作用以及“市场失灵”的经济领域,例如医疗、教育等,应当用非市场规则来调节,而不能不加区别地进行市场化改革。在改革中出现一些问题,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混淆了这两个领域不同的改革原则。我们要突出抓经济体体制改革,同时也要抓公共体制的改革,不能抓一个而忽视另一个。

根据中央的战略安排,结合国有企业改革的实际进程而言,目前国有企业市场化改革的内容主要包括继续深化和推进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不断创新与建立和完善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国有企业治理机制两个方面。

关于对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不断创新的问题,党的十六大、十七大明确了我国国有资产管理改革的方针任务。十六大报告提出,要在坚持国家统一所有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国家要制定法律法规,建立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分别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享有所有者权益,权利、义务和责任相统一,管资产和管人、管事相结合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2003年5月,国务院《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指出国有资产管理体制设计要遵循现代法人治理结构要求,可以建立“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国有资产经营公司―国有企业”的三层结构,坚持出资人权利,突出国有资产经营公司这一核心;明确政府公共管理职能与国有资产管理职能,中央与地方权责,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国有资产经营公司和国有企业权责,在动态中建立中央与地方“分级管理”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2003年3月,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成立,负责监管189家中央企业和2.59万亿国有净资产(2006年中央企业数量减少到159家,2007年到154家,2008年5月到151家)。地方国资委也已陆续成立。《关于规范国有企业改制工作意见》、《七月国有资产转让管理暂行办法》已经分别于2003年5月、12月和2004年2月出台。可以看出,对工商企业国有资产的监管已经逐步展开。当然,有许多问题还需要在实践中逐步解决。例如要研究建立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和企业经营业绩考核体系,进一步落实国有资本经营责任;国有资产管理机构要逐步真正做到管资产和管人、管事相结合;国资委只当老板,不当“婆婆”,即在80年代着力进行政企分开改革,90年代着力进行政资分开改革基础上,我认为现在则是着力进行“资企分开”――资本所有权与企业法人财产权分开的改革。对国资委来说,既保证资企分开,不干预企业经营,又要克服强大的企业内部人控制,这就需要探索新的体制。因而,国资委从外部派入、又占多数的外部董事,就成为制度的最优选择。除此之外,对于金融企业的国有资产、非经营性国有资产、自然资源和无形的国有资产如何监管,尚待研究。

在新国有资产管理体系中,国有控股公司是一个重要环节。国有控股公司是控股公司的一种,是经过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国资委或局)批准设立的、持有另一公司多数或全部表决权的股份,以股权控制方式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目标的特殊企业法人,即国有控股公司同时是国有资产经营机构。

关于建立和完善国有企业治理机制,特别是国有独资公司、国有控股企业和国有大型企业集团的公司治理结构方面,国资委出台了相关的规定,例如,2004年6月《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国有独资公司董事会建设的指导意见(试行)》(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在《指导意见》中,确定了宝钢、中国诚通集团等7家中央企业进行试点。国资委要求试点中央企业新董事会成员不少于9人,其中外部董事不少于2人。2005年10月17日,宝钢集团成为第一家建立规范董事会的中央企业。当时成立的宝钢董事会由9人组成,其中包括董事长谢企华,副董事长、党委书记刘国胜,董事、总经理徐乐江,职工董事、工会主席汪金德;5位外部董事:冯国经(香港利丰集团主席),李庆言(新加坡新加坡航空公司主席)和吴耀文(原中石油集团副总经理)、杨贤足(原联通有限公司董事长)、夏大慰(上海国家会计学院院长)。董事会下设4个委员会:常务委员会、提名委员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内部审计委员会。目前,宝钢集团的董事会组成为:董事长徐乐江、副董事长刘国胜、董事艾宝俊、职工董事汪金德,外部董事冯国经、李庆言、吴耀文、杨贤足、夏大慰。

篇5

【关键词】检测行业改革;市场化;市场定位;品牌创建

随着事业单位改革的深入,检测技术机构中的绝大部分进行市场化运作是一种必然趋势,检验机构能否在此轮重大变革中抓住机遇“分得一杯羹”,乘势做大做强或萎缩破产,取决于各自对市场和政策的把握程度。

1 市场定位

所谓市场定位,就是指根据当地客户情况,给自己的检测服务产品确定一个市场位置,让它在特定的时间、地点,对某一行或某一类的客户进行营销,以利于与其他检测机构竞争。其目的在于树立独特的市场形象,以区别于竞争对手,从而满足消费者的某种需要和偏爱。在竞争比较激烈的检测市场中,检测机构如何为自己的检测服务找到恰当的市场位置,达到胜人一筹的目的,这一点非常重要。

1.1 增强实验室技术能力

我国设立了两套实验室评价的基本制度,一个是符合中国国情的资质认定制度,一个是与国际接轨的国家认可制度,技术要求逐步提高。国际上各个国家充分利用这一工具设置自己国家合理的技术贸易壁垒。面对国际认可对高技术的要求,实验室要慎重选择一个合适的定位,确定实验室本身的技术实力,选择最适合实验室的评价体系,并根据市场的发展需要不断增强实验室的技术能力。

1.2 提供差异化服务,填补市场空位

提供差异化服务,可以结合本地区的行业发展情况完善业务范围,并且在新领域,如司法鉴定、能源、低碳,新材料等不断学习,在条件成熟的时候开展新业务,继而进一步提升自身的实力,赢得更多的份额。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检测机构要想在竞争中取胜,必须正确运用市场定位策略,通过转变经营理念,由“我能提供什么服务就提供什么服务”转向“顾客需要什么服务我就提供什么服务”,可以避免激烈的竞争,为自己的检测机构和产品找到恰当的市场位置空间。

2 品牌创建

检测机构作为独立的第三方中介服务机构面向社会,靠的就是优质高效的服务和真实、准确的数据来取信与广大客户,扩大企业的市场份额和知名度,以此树立自身品牌。

权威资料显示,目前外资机构数量只占我国检验机构的0.5%,却占有整个检验市场25%的份额!其中原因很多,最大的差距在“品牌”效应上,因为外资机构都拥有非常高的市场“公信度”!因此要成为真正的第三方公正检验机构,首先要打造检验机构的“公信度”,提高检验机构的公正性、权威性和独立性。

下面从产品的价格,客户服务和企业公信力维护三个方面讨论如何创建行业的品牌。

2.1 价格

产品价格策略是拓展市场份额的一个有效方法。价格策略是检测机构市场营销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市场需求和购买者的行为。

2.1.1 价格定位

由于检验检测市场的竞争愈演愈烈,许多检测机构为了争得市场不惜采取乱打“价格战”等手段,这样的做法不但扰乱市场,同时因为价格过低,从而无法保证服务的质量和检测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及时性,降低了企业在市场和客户中的诚信度,无形中降低了检测机构价值和威信。所以检测机构的市场定位从长远发展考虑应该是“价值”定位,而非“价格”定位。

2.1.2 定价策略

检测机构在竞争中要想把握市场主动权,必须较好地运用产品组合策略,即要有比别人更加全面、更合理的检测项目,从而比别的检测机构有更好的灵活性和更强的竞争力。最好具有一批特色检测项目,属该地区及全国独有的检测项目,再运用产品组合策略。采取这种营销策略既可以保持较高的价格,又可以作出一定的价格让步,为检测机构取得客户总体的检测合同扫清价格障碍。另外,可以以利润最大化为导向,在对成本有清晰认识的前提下,通过盈亏平衡进行分析,制定出合适的市场定价。

2.2 服务

检测市场作为服务性行业,服务是支撑企业长远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2.2.1 服务形式

优化服务设施配置,完善服务作业体系,建立服务人员管理、质量保证、客户投诉处理等制度,规范作业流程,提高服务水平。

客户是我们最宝贵的财富。一个忠诚的客户不但可以直接为我们带来长期的利益,而且良好的口碑还会成为我们最有说服力的推销员。影响客户体验的服务因素包括:服务的时效性、可信度、沟通性、方便性、服务性和成本性。如果以上因素都让客户产生“哇”的惊喜和兴奋,与客户建立起了超越商务层面的真诚的私人友情,让客户每次谈到彼此的交往时,都会露出兴奋和喜悦,那么这样优质高效的服务,将能赢得客户的信赖,这种服务就是检测机构真正的核心竞争优势;这需要全体人员做更多、更细致的情感工作,经常与客户走动,经常邀请客户参加座谈会和交流会,从客户需求的角度完善我们的服务。

另外,正确对待客户的抱怨。任何一家单位都不可能没有客户的抱怨,我们要认真的听取客户的意见,危与机是并存的,只要能及时跟进处理好客户的报怨,那么我们将不仅赢得这位客户的后续支持,还将通过他把这种美好的感受传递给其他客户而赢得更多忠诚的客户,创造出更多价值。

2.2.2 服务的广度与深度

开发市场增量,加快培育新的市场主体。在力保传统检验检测市场的同时,尽早开发衍生检验检测市场,积极培育和扶持新的市场主体。由提供单一检测认证服务向提供设计开发、生产制造、售后服务全过程的多元化检测服务发展,抢占衍生检验市场,扩大市场份额,迎接市场化的各种挑战。

2.3 公信力

公信力是检测机构发展的生命所在。各检测机构要自觉维护自身的市场公信力,譬如加强研发能力,参与相关行业标准的制定;加强内部控制,建立多级复核制度,确保检测质量及检测报告质量等。检测机构要制定严格的内控机制,以杜绝出具虚假检测报告,一旦检测机构被发现出具虚假检测报告,多年培育的市场公信力将完全丧失,失去客户的认同,并可能被取消检测资格。

检测机构的经营活动不仅要以满足消费者和企业的需要为目的,而且其经营活动成果也将以得到社会承认的程度为尺度来衡量。

3 人才培养

在知识经济时代,检测市场的竞争归根到底是技术和人才的竞争,而人才又是任何事业兴衰成败的关键要求和决定力量。检测机构应加强人才队伍的建设,做好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工作,适时更新检测技术人员的知识结构、提高所开展检测业务的专业技术水平,拉开年龄层次,维持人员交接的连贯性。

篇6

关键词:利率管制利率市场化改革

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理论依据和现实意义

1.理论依据。我国没有完善成熟的利率市场化理论,只能学习和借鉴西方利率理论和西方国家利率自由化和市场化经验。利率市场化的依据是“金融自由化”理论演变和发展而来。美国经济学家罗纳德•麦金农(R.J.Mckinnon)和爱德华•肖(E.S.Show)在70年代,针对当时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金融市场不完全、资本市场严重扭曲和患有政府对金融的“干预综合症”,影响经济发展的状况首次提出金融自由化。该理论严密地论证了金融深化与储蓄、就业与经济增长的正向关系,深刻地指出“金融压抑”(financialrepression)的危害,认为发展中国家经济欠发达是因为存在着金融压抑现象,因此主张发展中国家以金融自由化的方式实现金融深化(financialdeepening),促进经济增长。金融自由化就是针对金融抑制这种现象,减少政府干预,确立市场机制的基础作用。

2.现实意义。利率市场化是针对利率管制的改革。在利率管制的情况下,管制利率通常小于均衡利率,因而会出现超额资金需求,在无法提高利率的情况下,必然出现银行业的信贷配给、寻租行为、资金黑市等扭曲资源配置的机制,结果是资金分配到效率低的部门,从而加剧了资本供给的短缺和增加了银行业的不良资产,最终可能引发严重的通货膨胀。所以,货币当局决定实行利率市场化,将利率的决定权交给市场,由市场主体自主决定利率,货币当局则通过运用货币政策工具,间接影响和决定市场利率水平,以达到货币政策目标。

二、我国利率市场化现存问题与对策

1.我国现阶段利率市场化进程存在的问题

(1)国有商业银行应对挑战的心理准备。由于体制的特殊性,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可能会遇到一些颇具“中国特色”的体制约束。而问题的严重性则在于,国有企业自身的经营管理结构并未达到完善,其行为更多倾向于非市场化,且其在资金使用方面的风险约束机制和利益推动机制尚不健全。国有商业银行经营结构不合理、资源配置效率低、管理层级多、流程不够合理、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体系不够健全、创新与营销机制不够完善、激励不足与约束不力并存。进行利率市场化改革,对于仍以利率收入为主要利润、逐步同政府脱钩的国有商业银行来说,也实在难以承受。利率市场化将引起金融机构在争夺客户方面展开激烈价格竞争,最有可能出现的局面是贷款利率下浮存款利率上浮,这就意味着银行存贷款的息差大大收窄,大大压缩我国银行业的利润空间。

(2)外资银行带来的巨大挑战。外资银行带来的巨大挑战。2001年11月,中国加入了WTO,承诺在5年内全部取消对外资银行的地域限制,从这时起外资银行挑战的萌芽就开始成长。外资银行的竞争优势体现在它所经营的业务的国际化特征。外资银行有丰富的在市场经济中历练的经验,面对各种问题,可以采取更有效的方法去解决。同时,在外资银行的收入来源中,中间业务占了比较大的比例,应对利率变化风险的能力强于我国的商业银行。

(3)利率市场化改革与财政政策、产业政策等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配合问题。目前,在我国利率管制条件下,利率政策承担着财政分配职能。国家可以通过规定利率水平实现区域经济平衡协调发展的目的。但利率市场化改革以后,利率将完全由市场供求决定,资金将随着利率流动。国家将无法通过制定利率水平对资金在不同区域、行业和产业予以分配。

2.应对利率市场化道路上存在问题的对策

(1)国有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造要继续完善,解决我国国有银行长期所有者虚置的现象,实现国有银行所有者和经营者激励兼容的市场化运作。按照现代企业的组织原则,重组国有银行的内部组织和机构体系。再次,建立规范透明的财会制度,强化股东、外部监管机构对会计信息的监督和。继续完善利率定价机制,强化内部利率管理部门的职能,明确管理的原则、决策程序、授权管理办法等内部规章制度,建立法人集中统一的利率管理机制。

(2)增加市场利率的透明度,有效降低利率风险。放开利率管制后,各家金融机构提供的存贷款利率都是不同的,如何判断各自不同的利率水平,公众需要金融机构真实的信息披露。要建立公正、透明的信息披露制度,保证金融机构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加强利率调控和监管,规范金融机构利率行为,增加市场利率的透明度,正确引导金融机构和其他社会公众对市场利率的理性判断。出台利率风险指引,强化金融机构利率风险意识,提高利率风险管理水平。

(3)进一步拓展货币市场的深度和广度。竞争有序、品种丰富、统一高效的货币市场是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重要基础。为此,在未来几年要采取有力措施,进一步加强货币市场建设,充分发挥货币市场功能,建立起我国以场外市场为主体、场内市场为补充的统一、高效、开放的货币市场,并以此提高金融机构流动性管理水平和市场化方式筹资能力。一是要继续扩大市场主体,提高市场成员的广泛性,促进社会资金广泛、高效、充分的流动。二是要增加市场交易品种和交易工具,满足不同层次投资者的需求,丰富市场内涵,特别是要研究并适时推出利率期权、利率掉期和利率远期协议等衍生交易品种,为投资者提供规避利率风险的工具。三是加强市场中介制度建设,推动市场经济业务发展,提高市场流动性。

篇7

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指出,要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完善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完善金融市场体系。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的本质是促进社会资源能够实现帕累托状态的最优,而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由“基础性”转向“决定性”,市场化就理应成为中国未来金融改革的核心要义。

第一,完善金融市场体系意味着在市场化条件下,真正实现让供求等经济因素决定市场价格;第二,完善金融市场体系意味着金融机构的运营模式要更多体现市场化的特征,市场要在其中发挥决定性作用;第三,完善金融市场体系还意味着整个金融市场要更加健全,特别是要推进多层次的资本市场建设向纵深领域发展。

笔者以为,要实现上述目标,在中国现实背景下,起提纲挈领作用的便是减少行政干预等外在因素的束缚,而让市场这一内因在其中发挥决定性作用。

在金融市场价格形成过程中,金融改革最重要的体现便是利率与汇率的市场化改革。我们正在推进的利率市场化进程,已经放开了贷款利率限制,这无疑是利率市场化进程中的关键一步,但由于存款利率限制放开的“这一城”尚未攻克,我们的利率市场化还没完全实现。国家出于经济安全、社会稳定、存款保险制度尚未建立等因素的考量,对利率仍然有管制,导致利率不能真正反映市场价格,也不能真正反映资金融入与融出需求的对应关系。

而在汇率市场化的过程中,我们站在促使人民币国际化的战略高度上,一直推动汇率上涨,而忽视了由此带来的产能过剩以及产业空心化的问题,这样的汇率水平与真正反映外需情况以及资本流动的汇率水平并不是完全一致。可见,我们在推动利率和汇率市场化的同时,要在制度设计上加以改进,从真正市场化的着眼点出发,制定相关政策。

不仅如此,在金融机构发展过程中,发生的一个可喜变化是,由于贷款利率限制取消,银行将更多用市场化方式经营,以往单纯靠利差赚取利润的经营方式已经难以为继,未来若要保持一定的盈利水平,银行必须思考利润增长点在哪里。但上面已经提到,同样还是制度设计的问题。我们的存款利率还存在限制,这就使得中国的银行发展虽然不能再被形容为温室的小苗,但毕竟也不是在风雨中成长的参天大树。尽管银行各种中间业务、表外业务、理财业务在如火如荼发展,但传统存贷利差仍然是其利润的最重要来源。目前我们已经进入大资管时代和大数据时代,银行如何应对互联网金融冲击、如何进行业务模式转型都值得深思,而这首先需要我们进一步将存款利率限制取消掉,让银行在存款利率和贷款利率定价上根据自身情况自主决定。

同时,目前在中国金融机构中,银行仍然占据重要位置,间接融资仍然是最主要的融资渠道,这不能反映真正的市场融资主体和资金供给方力量的匹配,这也是中国大范围的影子银行、民间金融迅速发展的重要原因。由于民间金融存在种种弊端,我们在制度上总是针对这些机构的发展进行规范,却没有真正从源头上解决问题。笔者以为,我们出台政策措施不仅要关注短期目标以及效果,还要更多基于长远的角度,探索有助于市场健康发展的良性制度。

篇8

[关键词]利率市场化 建议

一、目前我国利率市场化现状

利率市场化是指存贷款利率不由上级银行统一控制,而是由各商业银行根据资金市场的供求变化来自主调节。最终形成以中央银行基准利率为引导,以同业拆借利率为金融市场基础利率,各种利率保持合理的利差和分层有效传导的利率体系。

我国的利率市场化具体可分为货币市场利率市场化、债券市场利率市场化、外币存贷款利率市场化以及存贷款利率市场化几部分。目前我国从解除利率管制的角度看,货币市场和债券市场利率市场化已经基本实现,外币存贷款利率市场化也已经基本放开,只剩下存贷款利率市场化这部分,当前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已到了攻坚阶段,即逐步放开贷款下限和存款上限。

二、利率市场化改革条件成熟

根据国际经验,利率市场化改革从启动到基本完成一般需要十余年甚至二十多年的时间,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基本相同(美国是个例外,仅用6年时间),亚洲的另一个大国印度在经过二十余年的改革摸索之后(中间过程的改革有停顿),目前也已经放开了利率管制。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准备也有十多年的时间了。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应该说我国人民币存贷款利率上下限的开放以及最终实现完全意义上的利率市场化的条件应该已经基本具备。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贷款利率已经实现了一定程度的市场化。首先对于某些客户,银行有自实现一定程度的浮动,一般在正负20%—30%的范围内。其次,民间借贷十分活跃,民间借贷利率在法律保护的范围内能够达到贷款基准利率的4倍,大致为20%—30%的年化利率。再次,非银行类金融机构的资金成本上升也代表着某种程度的贷款利率市场化。

2.存款利率款利率上限也实现一定程度市场化。如协议存款的利率以及理财产品收益率实际上已经突破了存款利率的上限,票据融资的利率以及个人首套房贷款利率也已经突破了贷款利率浮动的下限等。其次在银行体系外,储户选择的空间大大拓展,除了股票、基金等股权性投资外,还有信托、货币市场等债权或类债权性质的投资。

3.商业银行利率定价和利率风险管理能力不断提高。无论是国有控股银行,还是中小银行,通过十多年的改革,逐步建立了现代银行制度。目前,商业银行针对不同客户的利率定价能力不断改进,内部评级法和基于风险调整后的资产收益率(R A R O C )定价模型在大中银行普遍使用,利率风险管理能力显著提高。

4.内外环境发生了有利于推动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变化。按照克鲁格曼的不可能“三角”,一国不能同时实现货币政策独立性、资本项目管制、汇率控制三个政策目标,这是一个内外平衡的问题。从目前形势看,内外环境已经朝着有利于利率市场化进程的方向发展。一方面,目前人民币有效汇率 相 比2005年 汇 改 启 动 时 已 经 升 值26%。另一方面,出口顺差逐步降低,通胀也得到了较好的控制。从逻辑上分析,未来十年,在这三个政策目标中,为了维持金融体系和宏观经济稳定,应当继续保持资本项目一定程度的管制,推行汇率有管理的自由浮动,从而实现货币政策的独立性,也为利率市场化改革创造了条件。

三、利率市场化改革中的几点建议

1.要注意考虑宏观经济形势,降低利率波动带来的影响,尤其要关注利率市场化对中小银行的冲击。利率市场化需要考虑某一时期的宏观经济形势,防范资金价格过快上涨对宏观经济的伤害。特别要注意利率市场化对中小银行的冲击。相对于大型银行而言,小型银行规模小、资本实力弱、容易受到市场冲击,抗风险能力较弱,利率市场化快速改革,可能引发中小银行单体机构风险甚至系统性风险。

2.要使汇率市场化改革跟上利率市场化改革。从中国的历史上看,目前对商业银行的利差保护是基于1997-2002年人民币有效汇率高估、中国经济经历了长达6年的通缩、银行系统因此积累了大量坏账的情况下建立起来的。因而,只有避免经济出现低迷的情况,才有可能为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持续推进创造一个最有利的宏观环境。因此,汇率市场化改革一定要跟上利率改革。

3.要完善SHIBOR形成机制,防范利率市场化过程中的过度竞争或恶意竞争。利率市场化必然带来银行业金融机构之间的竞争,总体上是提高存款利率吸引储户,降低贷款利率吸引客户。在这个过程中,就需要有一种机制来弥补利率管制退出而出现的真空,这就是银行同业定价协调机制。同时保持央行对利率的必要的干预,充分发挥SHIBOR对市场的基准和主导作用,规范市场竞争,使市场化后的利率定价机制有次序。SHIBOR要成为定价基准,不能由政府强制推行,只能由市场选择。借鉴LIBOR改革完善SHIBOR形成机制,加强监管,制定报价的行为规范,控制报价的内在利益冲突,让报价有更多实际交易支撑。

4.要建立并加强存款保险制度等制度建设。一个国家的金融安全网一般由包括负责审慎监管职能的金融监管机构、最后贷款人职能的中央银行以及负责存款保险责任的存款保险机构这三大支柱构成,而目前我国尚缺少存款保险制度这一重要组成部分。从国外利率市场化的经验看,利率市场化后,必然导致银行存贷款利差的缩小,使银行产生危机的概率增大,为保护居民储蓄存款的利益,必须建立存款保险制度。

综上所述,尽管我国利率体系改革中还存在着不少问题,面临着一些困难,但是从长远来讲,这可以使货币政策工具之一——利率工具发挥出更大的效用。而且对推进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及改革其他相关制度,优化资金配置、调整国民经济结构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加快推进利率市场化是必然目标。

参考文献:

[1]利率市场化改革如何完成“最后一跃”[N].金融时报,2013-10-29.

[2]谢晓雪.利率市场化与利率风险管理[J].中国金融, 2012,(15).

篇9

其一,输配电价改革有效“放开两边”,发电方与用户双双解放。过去的电价机制是“管住两头挤中间”,发电侧的上网电价和销售侧的目录电价是国家发改委定价,中间留有模糊成本。输配电价获批以后则是“管住中间放两头”,相当于电网公司获准了高速公路通行费的标准,用户方和发电方的价格可以全部放开,所有企业都可以进入市场实行直接购电,最终形成“多买方――多卖方”的市场结构,这也有利于为用户提供更为廉价的电力产品。

其二,“管住中间”但也激活了中间,推动电网企业转型升级。电网的主要收入来源从原来统包统销的购销价差,转变为按照输配电价收取过网费。对电网企业而言,过网电量越大,收入就会越高;而定价机制越合理,用电企业越会积极用电生产。如此一来,既能提高电网企业的运行效率,强化其成本约束;也能提升电网公司在过网定价环节形成良好机制的动力。尤其是能够促进电网企业“补短板”,加快推进电网线路输配能力的高速、高质、高量建设,提升电网基础设施创新升级。

电力价格市场化改革,从制度上使电力市场有效竞争与自由交易成为可能。而特高压电网和储能产业,则事关电能的流通与储存,是电力市场高效、自由交易的物质基础。因此应大力发展特高压电网以搭建电能的高效输配网络,并尝试从应用端入手刺激储能产业发展,构建电能的低成本中转站。

一要大力发挥特高压电网技术优势。具体而言:首先,特高压电网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兼容性,对于电力市场化交易的技术要求意义重大。其有利于协调各级电网的发展,确保输电的安全、清洁、高效、可持续供应;其次,特高压电网的广泛运用有助于解决区域市场不匹配的问题。

篇10

利率市场化的本质内涵和客观要求

利率市场化的本质内涵

利率市场化是指,将利率的决定权交给市场,通过有序的市场竞争,产生合理的利率水平。利率市场化的本质内涵就是理顺市场与政府之间的关系,实现金融资源的市场化配置。在我国,真正意义上的利率市场化不仅仅指的是要取消利率管制,而且更是要利用利率杠杆,建立起金融资源的市场化配置机制,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建立起依靠间接手段有效调控金融市场的政府监督管理机制;明确政府与市场各自的职责,清晰界定政府在市场管理中的权力边界。

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客观要求

从我国深化改革的实践来看,加快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客观要求主要体现在:一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进入到关键阶段,要求依靠市场而不是政府来配置金融资源的呼声越来越高;二是民营经济在我国经济份额中所占比重不断提升,但“三农”融资和中小企业融资却愈加困难,进行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必要性越来越大;三是地方政府通过行政行为占用金融资源,带来的风险隐患也越来越大;四是随着我国实体经济的发展,越来越需要加快推进利率市场化进程。

从我国所面临的国际环境来看,加快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客观要求主要体现在:一是进入本世纪以来,外资金融机构快速进入国内金融市场,我国金融体系面临的竞争压力不断增大,较低的利率市场化程度导致我国金融企业难以与国际金融机构竞争;二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随着人民币跨境结算速度加快,客观上必然要求人民币存贷款利率与国际金融市场接轨,否则就难以推动人民币的国际化。

我国利率市场化的主要内容

我国利率市场化的主要内容有:一是建立融资活动的风险定价机制,使利率水平、风险结构和期限结构由资金供求双方在市场上通过竞争来决定;二是利率市场化改革应表现为从中央银行到商业银行,从金融体系到社会经济领域的逐步推进过程,应是先易后难、分步实施;三是某种或少数几种利率对利率体系的总体变动产生决定性影响,这种利率形成整个市场的“基准”;四是由市场放任自流决定的利率水平,不能保证国民经济的稳定增长和充分就业,中央政府和中央银行必须保持对利率的调控权,影响基准利率走势,进而达到调控利率水平及其结构的目标。

面对上述利率市场化的客观要求,加快推进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刻不容缓。但利率市场化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关系到金融机构、金融市场以及政府宏观调控理念和方式的重大转变,特别是涉及到利率市场化改革中最难改的部分——各方利益的调整等问题。如果这些问题尚未得到解决,就不能说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基本完成。

加快推进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方式

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目标

从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进程看,2013年7月,以放开贷款利率管制为标志,除存款基准利率以及部分中央银行利率(如再贷款利率、超额储备利率、再贴现率等)还受政府管制之外,其他利率都已经由市场生成。其中,各种债券收益率已经由市场生成,债券市场已完全市场化。中央银行对存贷款利率的管理也实行了接近市场的浮动管理,商业银行围绕基准利率在一个相当大的区间内自由浮动。特别是2010年以来,影子银行产品发展迅速,在金融资产规模中所占比重不断上升,进一步降低了基准利率管制的影响,也逐渐让普通民众接受了利率市场化的观念,这对于推动利率市场化改革发挥了重要作用。

虽然利率市场化改革已取得了重大进展,但社会各界对利率市场化改革仍不满意。这是因为,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任务远远没有完成,下一步的利率市场化改革至少应实现以下目标:一是建立一个科学的利率市场化生成机制。重点是改变金融资源配置,解决政府通过一定程度上的行政干预来持续向低效率的政府融资项目和企业输血等问题,形成由市场决定资金流向和利率水平的资源配置机制。二是建立科学合理的金融市场管理机制。改变目前政府和中央银行及金融监管部门对金融市场直接管制过多、管理过严、审批内容过繁等突出问题,为利率的科学生成和风险防范做好准备。

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制约因素

缺少具有中国特色的存款保险制度。存款保险制度在金融市场风险防范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理顺政府与金融市场之间关系、解决好监管部门职责不明和金融市场责任不清现状的有效手段,是利率市场化的必要前提。我国尽管存在没有明文规定、也没有具体对应机构的隐性存款保险模式,但是这种隐性存款保险覆盖的范围非常大,边界太模糊,政府承担着金融市场的主要风险。另外,隐性存款保险模式还会导致生成“道德风险”的概率增加。金融机构将自身经营风险向国家转嫁,不考虑足额储备问题,也不考虑小概率事件的影响,在已有资金不足或者不能足额为储户提供储蓄资金的情况下,将自身经营风险转嫁到国家或者中央银行身上,否则就拿“影响安定团结”作为挡箭牌。2013年5月以来,我国金融机构出现的流动性紧张问题,就是这方面一个最典型的案例。因此,将隐性存款保险制度显性化是利率市场化的前提条件。如果这个前提条件不能得到满足,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就很难真正推进,金融机构的“道德风险”也就无法避免,也就意味着不能真正理顺市场与政府之间的关系。这些都将会放大金融市场的风险,扭曲金融市场的价格体系。只有建立起存款保险制度,将金融风险将交由金融市场来承担,政府才能依靠经济和法律手段对金融市场进行管理,而不必动用行政手段来干预市场。

金融市场运作与政府宏观调控的矛盾。利率市场化要求资金配置由市场决定,并不意味着政府对金融资源的掌控力下降。相反,政府可以更好地通过金融市场,运用金融杠杆来调控宏观经济发展,更好地促使金融为实体经济服务。但目前来看,我国金融市场运作与政府宏观调控之间的矛盾尚未得到根本解决。典型的一个案例就是政府对房地产市场的信贷管控。2010年以来,政府出于调控房价的需要,通过行政命令干预资金流向房地产行业,结果各大房地产商通过影子银行产品绕开信贷管制,从市场筹集了大量资金,进而推动了房价的过快增长。另一个典型的案例是,2009年以来,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拉动经济增长,地方政府通过给融资平台提供隐性担保,帮助其从市场融资,表面上支持了地方经济发展,实际却降低了资金的使用效率,放大了资金的使用风险。

推进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政策建议

确定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重点

加快解决制约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基础性问题。在微观层面,进一步完善银行治理结构,降低信用风险,增加有效的风险防范工具。在宏观层面,进一步完善宏观调控机制,有效防范利率改革带来的系统性风险,形成由市场主导的基准利率。与此同时,还应考虑在利率市场化进程中,部分经济欠发达地区可能承受高利率的资金成本问题。

进一步完善中央银行再贷款、再贴现基准利率体系。再贷款利率应该成为一个独立的利率种类,体现中央银行最后贷款人的特点,再贴现利率和公开市场操作利率围绕着货币市场利率变动,体现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意图。因此,进行利率市场化改革,要把重点切实放在完善中央银行再贷款利率和再贴现利率体系上。同时,进一步扩大金融市场交易主体,增加金融市场交易品种,提高同业拆借市场利率和回购利率的代表性,推动企业债券、大额存单、商业票据发行利率的完全市场化,实行利率由招标形成和由供求双方自由决定。

加快中央银行市场化利率调控模式转变。疏通利率传导渠道,构建完善的市场化基准利率,引导和调控市场利率,确保宏观调控目标的实现。同时,在规范发展的基础上,积极创新影子银行产品,拓展市场化定价体系。加大金融创新力度,推动金融衍生品等替代性金融产品创新,特别是影子银行业务的发展,扩大市场化利率定价范围。

加快推进存款利率市场化改革。首先,恢复大额存单业务,允许商业银行发行利率市场化的大额存单,逐步扩大大额存单认购对象的范围。其次,中央银行不再管制存款利率上限,利率水平由商业银行自主确定。

明确利率市场化改革时间表

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技术上不存在障碍,核心在于推出时机的把握。从短期来看,目前,推进利率完全市场化的时机还不成熟,主要是物价形势不稳定,尤其是近几年投放的超量货币所蕴藏的推动物价上涨的势能尚未完全释放。从中长期来看,我国已具备了利率市场化的基础条件,应制订未来3~5年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时间表,给社会各界明确的预期,以减少利率市场化改革带来的波动。

综上分析,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进程,应依照以下时间表顺序推进:

在“十二五”期间,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存款保险制度和完善的行业自律组织。目前,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条件已经完全成熟,制度上不存在障碍。可研究在中央政府层面建立全国性的存款保险公司,负责全国性的商业银行存款保险;在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层面建立地方性的存款保险机构,负责地方性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村镇银行以及民营银行等存款机构的存款保险业务。通过一系列存款保险公司和机构的设立,建立起中国特色的存款保险制度,为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打好基础。同时,要建立完善的行业自律组织。通过行业自律组织的构建,协调行业内各机构部门之间以及同业与外界之间的关系,加强业内联系与合作,并通过业务交流、相互启发指导等方式,促进整个行业的共同进步。同时,加强行业内监管,依靠行业自律组织进行自我管理和约束,并在利率市场化生成和调整中发挥重要的基础作用。

在“十二五”期末,要生成真正的“零利率”,完全放开存款利率管制。中央银行不再对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法定存款准备金支付利息,并且不再对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超额储备支付利息,使我国市场利率真正出现“零利率”。同时,完全放开对存款机构的存款利率管制,由存款机构根据金融市场变化自主确定存款利率水平,中央银行仅进行指导性管理。

在2020年前后,放开基准利率行政管理,建立完善的利率监管协调机制。中央银行完全放开对基准利率的行政管理,只对市场利率进行宏观引导。另外,中央银行和监管部门原则上不再依靠行政手段对金融市场进行管理。中央银行对涉及到利率风险的金融机构进行跨行业监管,各金融监管机构对所监管行业的利率风险进行有效监管。建立灵活有效的中央银行与各金融监管机构之间利率风险防范的协调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