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管理体制范文

时间:2023-04-03 13:28:3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社区管理体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社区管理体制

篇1

随着我国城市经济、政治和文化的迅猛发展,如何实施社区组织管理体制模式的革故鼎新,以强化基层政权建设和民主自治建设,成为一项亟待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我国城市社区组织管理体制的旧有模式及其缺陷众所周知,我国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城市社区组织管理体制是一种行政一体化的外制型模式。它的集中性便于统一分散的力量,它的超强行政性克服了特定社会发展阶段的无序状态,对于巩固和加强国家对城市基层行政区的建设和管理,稳定社会秩序,满足当地居民的需求,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也必须指出,这一模式本身存在诸多缺陷:1.社区组织结构不合理旧经济体制下,城市基层社区的组织构架由相互联系的区、街、居三级组织构成。这种组织结构具有明显的不合理性。一是街、居组织机构过多而缺乏应有的权威性。二是社会团体和中介性社会组织发育不足,缺乏独立性。2.社区组织管理职能不明确这主要表现为街道办事处在社区管理中的职能不明确。街道办事处原本只履行一部分行政职能,但在社区管理中,行政、执法、街道经济发展等各项任务都下放到街道办事处,使它从一级基层政权的派出机构逐步演变为一个集行政管理、社区管理与服务的综合性机构。市、区的各专业管理部门也存在职能相互混淆的情况。3.社区组织管理目标的设定不科学社区组织管理的工作目标是社区发展、人的发展以及城市化、文化与教育水准的提高等,而过去我国城市社区工作却把社区发展等同于经济发展来规划,过分注重社区物质与设施的建设,特别是街道经济的发展。许多组织的社区服务工作,都带有扶助经济的性质,而忽略了社区的精神文明建设,忽略了人的建设,使社区内组织干部的素质提高不够,社区内人力资源的开发不够,社区居民的自助、互助和自治不够,社区的凝聚力不够。4.社区组织管理制度不健全一是街道办事处作为政府行政机构,对自身行政服务和管理的范围没有制定明确的制度规范,造成无权管理或越权管理。二是社区内的市、区属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分别受各自条条的领导,按条条的指令行事,与街道办事处之间的关系缺乏有效的政策和法律依据,往往造成社区事务相互推托或相互扯皮。三是社区内的社会团体组织等没有形成有效的行为规范,让社区成员能共同遵守。对于社区行为越轨者,社区组织也缺乏行政上或法律上适当而有效的惩罚。

二、我国城市社区组织管理体制改革进程中的三种模式及其比较为了推进城市管理体制改革,摸索和总结城市社区建设的经验和规律,国家民政部于1999年在北京、上海、沈阳等10个城市确定了11个城区为“社区建设实验区”,一些社区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社区组织管理模式。笔者选取哈尔滨、上海和沈阳三个城市社区的改革为案例,对其不同的组织管理模式进行比较分析。1.行政主导型模式:以哈尔滨市南岗区为例哈尔滨市南岗区在改革中所建立的社区组织是以加强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为核心,以强化民政部门的主管职能为重点,以增强各部门的协调和社会各界的参与为基础的行政主导型模式。南岗区社区组织管理体制从纵向分为区、街道、居委会三级。其改革重点放在区一级。在区一级,成立了南岗区社区建设指导委员会,区委书记任委员会主任。委员会是社区建设的领导机构,全面负责南岗区社区建设的统筹规划、统一部署、综合协调和督促检查。委员会下设“社区建设办公室”和“社区建设指导中心”,前者为协调机构,协调社区建设指导中心的工作和其他相关工作;后者为日常工作机构,由民政局长兼任中心领导。在指导中心内部,根据社区建设的内容,由相关的委、办、局组成7个工作指导部,它们均为实质性工作机构,其业务工作、人员编制和工作经费分别由相关的政府部门负责,同时这一管理工作系统自上而下延伸到居委会一级,以实现民政部门对社区工作强有力的领导和管理。2.半行政半自治型模式:以上海市卢湾区五里桥街道为例五里桥街道从社区不同的行政事务和目标出发,建立了三个层面的组织管理系统:(1)行政组织领导系统:街道办事处及城区管理委员会。街道办事处作为社区最基本的单元在社区行政管理中处于主导地位,行使领导、协调、监督等职责。城区管理委员会由街道办事处、派出所、房管所、环卫所、工商所、街道医院、房管办、市容监察分队等单位组成,其主要职能是商量、协调、督察城区管理的各项事务。(2)行政组织执行系统:四个工作委员会,即市政管理委员会、社区发展委员会、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和财政经济委员会。市政管理委员会对辖区内市政市容工作实行综合管理;社区发展委员会负责社区的精神文明建设和社区福利、劳动就业等;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主要协助街道党工委、办事处领导治安工作;财政经济委员会对街道企业负责,扶持和引导街道经济的发展。(3)社会组织支持系统:中介组织。这一组织系统由社区内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居民群众及其自治性组织构成。通过社区管理委员会、社区事务咨询委员会及各种居委会组织,对社区事务进行商议、协调、指导、监督和咨询,以对社区行政提供支持,并促进社区行政管理的社会化。

篇2

关键词:休闲体育;体育管理体制;制约因素;管理建议

中图分类号:G811.4 文献标志码:A ?摇文章编号:1674-9324(2012)12-0039-02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转轨,体育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入,城市社区新型管理体系的建立,城市社区体育已经发生、正在发生和将要发生重大的、深刻的、全面的、久远的变化。传统的社区体育管理体制已不能适应新时期的需要,而新型的城市社区体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还不完善,成为制约我国城市社区体育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因此,必须进行改革。详细分析我国城市社区体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制约因素与创新动因,有助于分清形势,有助于准确把握社区体育管理体制改革系统内外矛盾,进而为寻求合理的改革途径与策略提供帮助。

一、制约城市社区休闲体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因素

社区体育管理体制的改革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所产生的必然结果,它面临着以何种变革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的抉择。“改革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它涉及的面很广,涉及一大批人的切身利益,一定会出现各种各样复杂的情况和问题,一定会遇到重重障碍……对此,我们必须有足够的思想准备。”结合我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实际,改革主要有以下制约因素。

(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与社区体育发展滞后

近几年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连续增长,经济增长的速度和效益稳步提高。与此同时,社区建设与社区管理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一个显著问题是:经济的快速发展与社会文化基础设施供给不足。经济与社会发展状况,对于社区体育管理体制有着决定性的影响。社区体育是社会的子系统,它的发展不可能超越或凌驾于社会发展之上,它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的,它只有在社会发展的前提下,才能实现自身的发展。社会是社区体育生存、发展的土壤,社会体制中的弊端必然在社区体育领域内存在,从而制约了社区体育的健康、快速发展。社会各种体制的改革彻底不彻底,发展完善不完善,决定了社区体育体制改革与发展的程度。

(二)文化传统

文化传统对社区体育管理体制的影响是间接的。从社区体育活动的组织管理来看,中华民族重群体,重权威,强调统一的文化特质,表现出管理的集权化倾向,社区体育管理的行政色彩比较明显。相反,在西方文化中,倾向于强调个性发展,因而在西方国家的社区体育管理中极少有集权制的管理,社区体育事务的具体管理几乎都交由各种社会体育组织进行管理。例如,英国、德国、日本的社区体育俱乐部,美国的公园与休闲委员会,它们都是社区体育活动的主要组织者与管理者。而反观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由于宏观的体育管理体制中存在的弊端,致使各种社会体育组织发展缓慢,管理的职能不能充分体现,社区体育的产业化、社会化道路进程受阻,它们发展壮大的可能性也就大打折扣。

(三)管理观念的制约

体制改革需要科学的理论观念指导,没有科学的理论观念指导,社区体育管理体制改革难免会出现偏差。社区体育管理观念的制约作用表现在,传统的理论观念作为一种稳定结构,具有抗拒历史变化趋势、保持自身高度的长期稳定性的能力,要打破这种结构的任务是艰巨的。

(四)社区体育法制建设欠缺

十多年来,社区体育法制建设得到了各级领导和全社会的重视,体育法制意识、执法队伍建设等,都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国家的体育法制建设明显滞后于城市社区改革和发展的实践,还不能全面适应依法治体的需要。首先,社区体育领域无法可依的现象还比较多,有关社区体育管理的法规还比较欠缺。特别是对于当前社区全民健身路径管理的法规、条例更是欠缺。其次,执法不严和违法追究不力仍有发生。体育法制不仅仅是静态意义上的法律、法规等规范性法律文件存在形式,也包括司法、执法等动态法律活动形式。完备的社区体育法规是社区体育法制的静态一面。而法律、法规的生命在于执行,社区体育法制动态的一面更为重要。目前,我们所颁布的一些社区体育法规因为有法不依、违法不究所造成的“半途而废”现象并不少见。

二、城市社区休闲体育管理体的建议

(一)壮大健身指导员队伍

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是推动群众性体育组织发展的重要力量。我国从1994年开始实施《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制度》,目前已经发展到43万人的规模。实践证明,这一制度对推动我国群众性体育健身组织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在进一步壮大健身指导员队伍的基础上,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加大健身指导员管理力度,建立指导员评估体系,完善健身指导员奖励制度,加强健身指导员培训。为扩展健身指导员队伍,也可在高等体育院校设立不同类别的“体育健身指导社团”或“体育志愿者”,利用学生的晨练或空余时间到晨、晚练点有针对性的进行体育健身指导,还可通过体育大学生的假期社会实践活动到体育活动点、晨晚练点、体育活动辅导站中进行长期的、有规律的、可持续的实习健身指导。这样,一来锻炼了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能力,二来能够缓解业务主管单位既管理又指导的双重压力。

(二)多渠道筹集资金

注意提高筹资能力,加大筹资的力度,多渠道筹集资金。《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第二十条明确提出要重视资金问题。“体育部门要改善资金支出结构。逐步增加群众体育事业费在预算中的支出比重。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个人资助体育健身活动。提倡家庭和个人为体育健身投资,引导群众进行体育消费,拓宽体育消费领域,开发适应我国群众消费水平的体育健身、康复、娱乐等市场。”群众性体育健身团体的经费来源渠道通畅与否,是直接关系社团能否正常运转的决定性因素。健身团体的发展仅靠政府的拨款是远远不够的,还需开辟新的持久的筹集资金的途径。筹资是一项高度专业化的活动,体育健身团体组织高层管理人员很多不重视筹资,缺乏筹资的策略。针对这种状况,健身团体组织必须解决观念上的问题,把筹资当成一项重要的工作,充分开发筹资的人力资源。随着体育团体组织筹资的重要性越来越被人关注,一些国际、国内的专业的筹资咨询公司会应运而生,应把体育团体组织有关人员派出培训、多进行交流,通过学习及早提高筹资的水平。另外,在政府对体育的投入发挥主渠道作用的基础上,群众性健身组织经费应充分依托社会,争取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实行社会集资、广告冠名权出让等多种筹资形式。

由于管理观念的制约、价值标准选择的复杂性、国内外体育体制改革与发展趋势的影响、社区体育法制建设的欠缺、社区体育自治组织(社团)自身发展的欠缺,以及对社区体育管理体制自身改革与发展的认识不足,改革存在较大阻力。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冲击,社区管理体制的转轨,宏观的中国体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冲击、国际体育管理体制改革与发展趋势的影响作用、体育性质认识与价值取向的转变,城市社区体育管理体制改革之路不可逆转。

参考文献:

[1]卢元镇.体育社会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12-113.

[2]黄亚玲.论中国体育社团[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4.

篇3

1社区医院护理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社区医院护理质量管理人员管理素质较低:目前,社区医院由于人员配置不足,护理质量管理人员多是从在社区医院选出来的优秀的护士,这些人员在学校及工作后很少接受系统管理知识的培训,从而欠缺科学严谨的管理知识。社区医院护理质量管理人员在管理过程中多以自己经验作为标准,造成一些弊端和误差

1.2社区护理质量管理中缺少合理的考核考评体系:目前,大多数社区护理主要由各个医院或者本地的卫生单位负责,尽管卫生系统了发展社区护理的相关文件,但并未明确制定规章制度及评价指标。卫生机构或者医院领导均把临床摆在第一位,而轻视了社区护理,导致社区护理质量评价处于杂乱无章,均是自发形成的考核考评体系。

1.3考核过程中忽略了社区医院服务的社区居民的重要性:与国外发达地区相比,我国的社区护理人员还没有真正从以疾病为中心调整到以患者为中心。指标与质量评定及指标的制定缺乏务实性,违背了现代倡导的以人为本的理念,忽略了以医院内护理调整到以社区家庭护理,因此目前社区医院护理质量管理体制来看,在制定指标时未以社区居民为核心,仅强调患者适应社区医院制度,而社区医院未适应患者需求。在评价护理质量中忽略了社区居民对护理质量的诉求及感受,脱离了实际与群众。

1.4社区护理人员对质量管理疲于应付:大多数社区医院护理质量评审多采用事后查,考核内容多为护士记录来评定护理质量,因此在考核时,很多护士为了应付检查,补写记录,甚至篡改记录,护士把考核看做包袱,疲于应对;同时,由于卫生资源分布不均,对社区医院物力投入较少,投入到社区护理上的资金更少,导致社区护理人员绩效奖励制度未有相应的财政支持,绩效难以准确执行,很难调动社区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因此社区护理人员很难重视护理质量的管理,不能起到提升护理质量的目的。

2对策

2.1加大对社区护理质量管理人员的管理培训:现任的社区护理质量管理人员因为欠缺护理管理知识,致使在管理过程中会出现盲目性与偏差。因而对于管理人员的培训很有必要,管理素质培训后进行必要的考核,考核通过者允许上岗,从而提升管理人员的管理素质。

2.2建立健全社区护理质量管理考核考评体系:社区医院的健康发展应有相应的规章制度作保证。随着城镇居民的医保的建立,相关部门应考虑怎样能够和社区医院充分结合,充分利用社区医院的医疗资源为居民服务,让每个居民都能得到快速、便捷、高水平的社区卫生服务,促进社区卫生服务的持续发展。因此,卫生部应促进有关部门增强对社区护理的管理,建立科学严谨的质量考核考评体系。

篇4

〔关键词〕重庆;两江新区;浦东新区;滨海新区;行政管理体制

〔中图分类号〕D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9187-(2012)03-0076-05

重庆两江新区是继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之后,我国第三个副省级经济开发区,也是我国内陆唯一国家级新区。设立两江新区是继三峡工程百万大移民之后,中央赋予重庆的又一重大历史使命。科学合理的行政管理体制是两江新区开发开放顺利推进的重要保障。作为先行者,浦东新区和滨海新区在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方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教训,值得两江新区学习借鉴。本文在归纳浦东新区和滨海新区实践启示基础上,提出构建两江新区行政管理体制架构的建议。

一、两江新区现行“1+3”行政管理体制

两江新区位于重庆市主城长江以北、嘉陵江以东,包括江北区、渝北区、北碚区三个行政区部分区域和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和两路寸滩内陆保税港区,规划面积1200平方公里,其中可开发建设面积550平方公里。两江新区战略定位准确、明晰,根据国务院批复,重庆两江新区被赋予五大功能定位:一是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先行区;二是内陆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三是长江上游地区的金融中心和创新中心;四是内陆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五是科学发展的示范窗口。依据功能定位,两江新区确立了“一心四带”产业规划——江北嘴金融中心及中央商务区(一心)、都市功能产业带、物流加工产业带、生态低碳产业带和先进制造产业带(四带)。

目前,两江新区采取“1+3”的管理体制,即在开发建设领导小组领导下,由新区党工委、管委会具体负责两江新区的统一协调、统一政策、统一规划、统一宣传、统一口径。重庆市政府设有两江新区开发建设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两江新区管理委员会(党工委)。在开发任务执行上,两江新区党工委、管委会会同江北、渝北、北碚三个行政区实施“1+3”的开发模式,平行推进。开发平台采取“三拖一”模式:北部新区、两路寸滩保税港区管委会是市政府直属派出机构,市政府委托两江新区管委会代管,再加上由管委会直管两江新区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负责两江工业园区的开发建设),三个平台共同拉动两江新区经济发展。两江新区社会管理事务仍然由江北、渝北、北碚三个行政区管理。

二、浦东和滨海新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实践的启示浦东和滨海新区在各自20年左右发展历程中,不断进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探索,积累了大量经验教训,值得两江新区借鉴,加以归纳,主要有以下几点。

1.妥善处理理想体制与阶段性体制的关系,以理想行政管理体制建立为目标,针对不同开发时期实际情况,分阶段渐进式推进体制改革,切实保障开发工作顺利进行

开发区建设不是一蹴而就,开发区的行政管理方式也总是在经历不断调整之后,逐渐趋于合理。开发区的不同发展阶段和不同区域对政府职能有不同要求,有关政府大或小、强或弱的探讨需要服从于开发开放的实际要求,对政府边界的界定永远是在政府与市场和社会的互动中形成。既有实践表明,我国地方政府通常在开发区建设启动初期,以强势地位集中土地、资金等重要市场要素,并制定相关政策,强力推动开发区建设迅速取得绩效。当开发区发展日益成熟,不再只具有单一经济形态,逐步向功能综合、各有特点的城区发展时,政府经济管理功能将更多地体现在保障市场主体竞争有序方面。而且,对于像滨海新区这样的整合已有功能区和行政区形成的综合性开发区而言,在开发中还会受到旧的体制机制困扰,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更具复杂性,更需要根据现实发展情况,分阶段逐步推进,在不同发展阶段采取不同体制。

滨海新区走过了比浦东新区更加艰辛曲折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之路。从决定开发滨海新区到滨海新区成为统一的行政区划,整整经历了近16年时间。在滨海新区统一为行政区之前,曾有过条块分割,政出多门、权责不清、分工不明现象。两江新区与滨海类似,也是整合已有行政区形成的,行政管理体制建立与完善也会有一个不断调整过程。在各阶段具体管理体制的改革创新中,一方面要充分考虑体制机制调整的可行性、可操作性和改革成本,另一方面应该以理想体制为目标,使现阶段的制度安排为理想体制的建立累积基础、做好铺垫。

2.妥善处理集权与分权的关系,建立统一的、高规格的领导机构和结构优化、责权界定明确、分工合理的行政管理架构,保障各开发主体形成合力

篇5

关键词:六个关键环节;电力建设;质量

DOI:10.16640/ki.37-1222/t.2017.02.182

0 引言

对于小区来讲,电力建设是小区建设中的重要组成,如果小区的电力设施建设管理不规范、质量差则会对业主的用电以及供电公司的管理和维护造成一定的影响[1]。目前,小区电力建设问题是供电企业管理中的重要问题,因此,把握“六个关键环节”,提升小区电力建设质量对居民的生活具有深远的意义。

1 分析小区电力建设存在的问题

目前,对于供电方面,大部分小区是一种开发商投资,在建设后无偿的将其移交给供电公司进行管理的一种模式,因此,对于小区配套电力建设方面,存在投资主体、业主、供电公司等多因素影响,在位投资的主体,为了创造更大的利润,会减少电力建设的投资,即会出现小区电力建设难管理,质量差等问题。对导致小区电力建设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发现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分别为设计的质量、设备的质量以及施工的质量[2]。

2 加强对小区电力建设的管理

小区电力建设工程是一个整体,如果从建设以及完工后的各个环节中有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均会导致电力建设质量问题的发生。为了提高小区建设电力的质量,要加强把握六个关键的环节,即把握基建用电、把握供电方案拟定、把握图纸设计、把握设备购置、把握施工管理以及把握竣工验收等,保证管理规范性,从而保证小区电力质量。六个关键的环节具体如下:

(1)把握基建用电。在小区建设的初级阶段,要充分考虑配电设施的位置,判断预留位置是否合理,减少对小区配套电力减少的质量问题。为了防止各问题的发生,在客户申请基建用地用电审查时,供电公司有必要的让其对图纸进行审查,让其提出相关的建议和意见,并告知业主小区电力建设的规范制度,防止小区建设完工后改造困难的发生。

(2)把握供电方案的拟定。考虑到城市配电网的长期发展规划,小区配套电力建设在用电负荷增长以及配套电力设施在5-10年如果一旦确定,再更改就会存在一定的难题,因此,在拟定供电方案时要制度全面的规范的供电方案,具体如下:1)遵守小区配电变压器的应用原则:要始终遵循半径短、容量小以及密布点的原则,一般情况下,配电变压器的容量小于或者等于五千伏安,同时要充分的考虑配电设施维修通道的问题。2)电网结构的优化:一般对于十千伏电源多采取一主一备的模式,具有供电能力强的特点,保证了小区用电的安全性和可靠性。3)箱变的应用:因为箱变具有美观、占地面积小的特点在供电方面得到广泛的应用。相关调查发现,箱变有基础积水、夏季内部温度高等特点,易导致缩短设备寿命短的缺点,在没有解决这一缺点时,小区可以采用开闭所或者配电房等模式[3]。4)低压联络:对于相邻的两台配变之间要采取低压联络,从而保证用电的安全性,如果小区在短期内有负荷低的表现,可以运行一台,防止对变压器的损耗。

(3)把握图纸的设计。对于小区电力设计的图纸,一般是根据供电批复方案由开发商托资质单位进行设计,设计的图纸是小区电力建设施工的关键,设计的质量和小区电力配套建设水平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在图纸的设计方面,要求各有关部门要把握细节,做好各关的审查,对于发现的问题要及时的解决。

(4)把握购置的设备.电力设备的质量和小区电力建设的质量具有直接的关系,有时候开发商为了追求利润会应用价格低廉的设备,这样就会导致安全隐患的存在。为了解决开发商和供电公司对设备质量问题的矛盾情况,供电公司会采取招标的方式进行解决,要求开发商负责商务,供电公司复杂技术。为了保证质量和工期,对于设备的监制和验收需要开发商和供电公司共同参与,并进行严格的把关。

(5)把握施工管理情况。施工管理是对施工的质量进行监控,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具体如下:1)质检部门参与到监督控制中:电力工程项目行质量监督是必要的,通过质量监督可以有效的提高电力工程质量。为了保证施工的质量,要求住宅小区电力施工工程申报质量监督,质检部门会全程参与施工质量的监督,尤其是对隐蔽工程,要做好相关的检查、记录等工作,并要求客户在申报竣工验收时,要有质量监督部门提供的合格报告,从而保证开发商在工程建设初期的质量问题。2)及时行中间检查:开发商在小区电力工程开工前,要有供电公司的开工报告,根据客户工程进展的情况不定期的在施工中进行中间检查,在检查中,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及时的进行处理,提高施工的质量。

(6)把握竣工的验收。小区配套电力工程的最终环节就是竣工的验收,验收的主要凭据是对供电公司审核的电力设计图纸。在验收过程中,验收部门可以根据最初的设计图纸进行相关质量的把握,做好最后的验收工作,通过验收,可以增强相关人员的责任心,提高整体的施工质量。

3 小区电力管理的成效

(1)提高了小区电力建设的质量:通过把握六个关键环节,在小区设备的质量、设计的质量以及施工的质量方面均得到显著的提高,对日后的维护和管理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2)规范管理,提高管理效果:通过对六个关键环节的把握,让整个小区配套电力建设的管理工作更加的规范化,在管理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3)提高供电服务的质量:六个关键环节的把握,加强起小区配套电力设施的管理和业务制度,不仅减少了开发商在小区电力建设方面的盲目性,还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供电公司的服务质量。

4 结束语

总之,小区配套电力建设工程是一个复杂的工程,和开发商、供电公司以及业主等多群体有密切的关系,提高小区电力建设的质量,在加上多群里的共同配合,才能取得显著的管理效果,提高用电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汪成友.关于住宅小区电力市场营销工作的探索和实践[J].供电企业管理,2011,11(02):16-18.

篇6

关键词:社区志愿者队伍; 管理

中图分类号:G7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03-168-001

有效开展社区志愿服务工作对于广泛动员社会资源参与社区建设、改善社区人际关系,净化社区社会风气,提高社区居民素质,体现社会关怀,推进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等社区工作具有重要意义。下面,笔者就本乡镇社区志愿者队伍的建设和管理过程中所反映的问题,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乡镇社区志愿者队伍管理现存问题分析

1.农民参与社区志愿服务的意识不强,参与度低

目前农民对于志愿活动的认识不够,大部分的年轻人甚至是老年人都会利用休息时间做一些其他的工作,以期获得更多的生活收入,他们没有更多的时间考虑做志愿者。大部分农民对志愿服务了解程度并不高,对有关概念、价值、特征等知识缺乏认识和理解,社区志愿服务意识尚未融入农民生活,农民参与度低,社区志愿服务人员结构呈现单向发展趋势,难以满足农民多元化的需求。

2.农村社区志愿服务“行政化”色彩浓厚,社会化水平低

我国农村社区志愿服务完全是在行政力量推动之下逐步发展起来的,受到政府政策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官方或半官方色彩。社区志愿活动深入发展固然需要加强党政部门的领导和扶持,但过多地介入,单凭行政手段来组织志愿行为,难以保障志愿服务的实效,尤其是行政力量主导下的各类社区志愿组织难以实现步调协调、资源共享。

3.与志愿者及志愿服务相关的法律法规的缺位

对志愿者进行立法保护是国际上通行的做法,例如在英美发达国家,对于公民参加低偿和无偿的社会服务活动,是有明确的《公民服务法》或《劳动法》为法律保障的,而我国的志愿服务事业要获得深入、持久的发展,也需要法律的“保驾护航”。志愿者投身志愿服务,得不到相关法律对其合法权益的保障,会直接挫伤志愿者的热情,阻碍志愿者队伍的壮大。虽然目前我国已经有部分城市出台了志愿服务或青年志愿服务地方性法规,但各地的志愿服务法律、法规仍存在较大的差异,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且这些条例在地位上低于国家层次的法规,无法突破已有的法律法规中对促进志愿者事业不利的规定,因此,迫切需要有一个全国性的法规,来规范和促进蓬勃发展的志愿服务事业。

4.社区志愿服务资金保障机制不力

我国目前乡镇社区志愿者队伍建设的资金尤其短缺,主要由两个原因造成的:一是政府投入不足,财政支持没有制度化;二是税收制度限制了工商企业、个人对志愿事业的捐赠,社区志愿者组织未能建立起一套有效的多渠道融资机制。

三、完善乡镇社区志愿者队伍管理的几点策略

1.组织覆盖,构建志愿者资源网络化。要从健全组织、整合资源着手,努力把各类志愿者队伍有效组织起来,形成覆盖乡镇各个社区的完善的志愿者服务网络。一要强化组织,充分发挥社区志愿者的积极性、参与性和有效性。二要整合资源,充分发挥社区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

2.项目管理,实现志愿行动科学化。要真正提高志愿者队伍的服务水平,就应该将志愿者工作采用项目管理的方法来开展,增强志愿活动的持久性和生命力。一是项目分类。根据志愿服务内容,用项目的形式区分志愿者队伍,使每一位志愿者找到发挥特长的载体。二是项目赋权。每个项目设立项目指导员和队长,负责志愿者活动的组织、协调等,并及时将项目运作情况适时向社区职能部门报告。三是项目跟踪。开展同类项目的服务竞赛,适时对志愿者队伍进行考核。目前,我镇已设立了5个志愿服务项目(教育辅导、医疗卫生、环境服务、敬老助老和文艺宣传),成立了9支志愿者服务小分队,并制定了《新集镇社区志愿者服务章程》,各分队服务活动按照预定计划正常开展。镇社区教育中心申报的题为《发展社区志愿者队伍,规范组织管理与运作》课题,已被列为“江苏省2011年社会教育规划立项课题”进行研究。

3.创新形式,促进志愿服务经常化。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乡镇社区志愿服务对象已从以困难群体为主向全体社区成员转变;服务内容从以物质帮扶为主向物质帮扶与精神帮扶并重转变。为适应“两个转变”的需要,我们就必须不断创新志愿服务的形式,在继续实施结对帮扶制、设点服务、固定网点服务制等基础上,实行双向互动服务、挂牌服务、电话网络服务、集中服务等服务方式,这些服务相互补充,彼此衔接,从而实现志愿者服务活动经常化。

4.机制保障,促进志愿工作规范化。一是动态管理机制。建立健全自愿注册制度、定期招募制度等。二是评估反馈机制。三是典型激励机制。如利用镇社区教育职能部门,采取各种形式宣传报道优秀志愿者和优秀志愿者团队的先进事迹,积极在社区内广泛宣传和培育志愿者精神,营造出志愿者光荣的良好氛围。四是培训服务机制。采取“走出去、请进来、交流学”等办法,有针对性地开展服务技能和业务知识培训,不断提高志愿者服务社会的技能和本领。

篇7

[关键词]“省联社”;制度重塑;农村合作银行

[中图分类号]F83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670(2011)03-0041-04

[收稿日期] 2011-02-18

以2003年6月八省试点为发端,农村信用社掀起了新一轮改革。此轮改革的主要内容是将信用社的行业管理权交由地方政府负责,除北京、上海选择农村商业银行和天津选择农村银行外,其余省市都采用了“省联社”的管理模式。由于明显的行政命令色彩和法理制度障碍,“省联社”管理农村信用社注定是一种过渡安排。实践中“三位一体”的“省联社”错位、越位与失位现象,也折射出模式“穿市场的鞋走计划的路”。[1]“省联社”该何去何从,正成为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改革的焦点,其制度模式的重构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未来发展走向。

一、“省联社”管理模式:博弈的产物

作为一项过渡性制度安排,“省联社”管理模式是各主体间包括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农村信用社等多重力量博弈的结果,也是政府政策性目标与农村信用社市场目标妥协的产物。

1.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博弈

在农村信用社制度改革演进的过程中,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两者的目标函数是不一致的。中央政府的目标是维护全国农村金融秩序的稳定,防范和化解农村金融风险;而地方政府的目标却是利用农村金融支持地方经济的发展,提高自身的绩效。但在农信社改革取向上两者趋于一致。对于中央政府而言,一方面为从源头上控制农村信用社的新增不良贷款、防止既有问题的重演,根本性地解决农村信用社的问题,切实规范地方政府的各种干预行为;另一方面有将更多改革决策权赋予地方,将原来由中央统一控制的一部分“金融剩余控制权”分配给地方的意愿,以刺激地方政府参与改革的积极性、主动性。对于地方政府来说,充足有效的信贷资金支持是地方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所以能否更多地获取金融资源和“金融剩余控制权”,成为地方政府关注农信社改革的最大动机。

2.地方政府与农村信用社博弈

改革的实质实际上是一种利益关系的再分配,每一轮改革都必然引出一场利益关系的博弈,博弈的最后均衡点就意味着此轮改革结局。在农村信用社既有运行模式下,形成了多方强大的既得利益集团,包括内部人主要是信用社的经营管理者和外部人主要是对农村信用社拥有话语权的各级政府两部分。在所有者监督被完全剥夺的情况下,信用社经营管理者成为一个与所有者相对立的利益共同体,信用社的委托链条完全失效。失效本应导致信用社退出农村金融市场,但基于政治功能和防止退出对农村金融服务产生的负外部效应,委托链条完全失效的农村信用社无法也不能退出市场,国家只能让财政背负日益巨大的隐性负担。为了解决委托链条完全失效带来的问题,而又不触动国家的公有制偏好,国家只好从制度上引入一个对内部人进行控制的外部管理者。

另一方面,在缺乏所有者监督的情况下,信用社成了外部人利益的重要来源。为了保住既得利益,外部人必然会采取各种措施阻碍信用社控制权向信用社所有者的回归,使农村信用社长期被锁定在所有者缺位的“理想状态”。“省联社”模式既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中央政府的改革意愿,又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省级地方政府的要求。在这一改革中,省级地方政府并没有增加现实的支出,却获得了支配农村信用社金融资源的现实收益,省级地方政府付出的仅仅是处置农村信用社风险的未来承诺,而且是一种不可信承诺。同时,由于农村信用社的最大利益相关者――农村信用社社员长期被排除在农村信用社改革模式的选择之外,对自己在农村信用社的权益已经完全麻木,因此,农村信用社采取了更易于得到既得利益集团支持的“省联社”模式。

二、制度缺陷:“三位一体”角色异化

1.身份困境:法律地位模糊

对省联社角色的定位体现于《关于明确对农村信用社监督管理职责分工指导意见的通知》([2004]48号)和《农村信用社省(自治区、直辖市)联合社管理暂行规定》(银监发[2003]14号)两个文件。从中不难看出其存在的矛盾和悖论:“省联社”既是一个市场主体性质的金融机构,又是一个行政机关性质的管理机构。甚至可以进一步说,“省联社”既不是金融机构也不是行政机关。就前者来说,因为它不经营具体的金融业务,就后者来说,它既不是国家行政事业单位也不是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这就极大地造成了“省联社”法律地位的模糊和法律角色的混同。这种制度安排不符合主体法律角色的单一性原则,即农村信用社“省联社”只能有一种身份,管理者或经营主体。同时,这种安排也不符合行政机关的主体资格法定、行政机关的权力法定和行政机关的权力运作程序法定的原则。

2.功能困境:重管理轻服务

从现有省级联社的运作来看,在“乡镇农信社――县级农信社联社――省级农信社联社”框架下,从下而上的股权性控制却异化成了从上对下的行政性控制。[2]省联社原本的定位是行业管理机构,行业管理的重点是帮助法人单位建立内控机制和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而绝不是干预或取代法人单位决策。但在实际运行中,省联社偏离了原有定位,不再是对基层社的管理、指导、协调和服务,而变成了上级对下级的行政命令。原本的基层信用社自愿入股变成了指令入股,入股后非但得不到分红,每年还要按照营业总收入的2.5%向省联社缴纳管理费,不仅得不到有效的指导与服务,反而日常的经营与管理都要受到省联社的种种行政干预。一方面,将工作重点放在抓人、财、物的管理权和审批权上,另一方面,在为基层社提供优质服务、帮助基层社协调与地方政府的关系和抓好“三降”方面,省联社既缺乏热情,又缺乏有效的手段和措施。

3.目标困境:多元经营冲突

政府对农村信用社定位的不清晰、不同政府部门间的利益分化,以及农村信用社本身的利益冲动,导致农村信用社面临政策性、盈利性、合作性等多重管理目标的冲突,如中央要支农、地方要发展、银监要稳定等。“省联社”管理模式不但没有解决好这一问题,反而凸显了多重目标的冲突,特别是“省联社”与基层联社在治理结构、经营思维、服务农村等目标一直处于拉锯状态。经营目标的多重性发展导向势必在经营上造成思维混乱和经营中的机会主义行为,加之农村信用社面临的经济环境、社员需求、政府偏好既得利益集团、意识形态等的变化,农村信用社经营目标就成为政府各部门、内部既得利益集团、社员多方博弈下的制度均衡,农村信用社管理制度改革必然表现出一定的妥协性和不彻底性。

4.机制困境:缺乏内在动力

中央把农村信用社的管理权下放到省级政府,并通过发行央行专项票据和专项贷款置换农村信用社的不良资产和历史挂账,其意图在于正向激励地方政府建立合理的农村信用社的法人治理结构,在农村地区实现可持续经营,从而达到“花钱买机制”的目的。而“省联社”成立的意图在于使自身成为各信用社的上级领导或管理机关。要实现经营管理权力上收,根本的前提就是农村信用社产权虚置引起的法人治理机制缺失,如果农村信用社真正改变了产权结构,并通过改变产权结构形成了完善的法人治理机制,“省联社”对农村信用社的人事安排权等相应权利就会逐步萎缩以至最终消失。所以,这是“省联社”所不愿意看到的。故此,在现行制度下,“省联社”将不可避免地成为农村信用社控制权向股东回归和农村信用社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的体制阻碍因素。[JP]

5.发展困境:沦为政府工具

发展地方经济是各级地方政府的第一要务,要发展必须拥有相应的各种资源。在当前由于受到刚性财政税收制度和土地制度的约束,地方政府掌握的财政资源和土地资源无法进一步拓展的情况下,拓展金融资源就成为各级地方政府尤其是落后地区地方政府发展经济的利器。人民银行管理时,地方政府只能间接调动农村信用社资源,“省联社”管理体制建立后,省级政府利用农村信用社的金融资源具有了完全的合法性和使用的便利性,可以通过控制人事来调动农村信用社的金融资源,贯彻发展地方经济的意图。因此,“省联社”的管理模式有可能使农村信用社成为省级地方政府谋求地方利益的工具,从而进一步恶化农村信用社的经营。

三、路径之争:模式比较分析

当下,认为省联社体制或模式只是特定历史条件的产物,或是一种过渡性的制度安排,以及下一步改革几乎是不可避免,[3]各界对这种认识大都没有异议,但如何发展,则存在争论。从理论界的各种研究和实践界的改革设计来看,主要有四种发展模式。

1.股份制改造模式

基本设想为:省级政府以战略投资者的身份参股省联社,并成为其最大股东,省联社再以控股股东或最大股东身份控股县农村信用联社或农村合作银行,县农村信用联社或农村合作银行实行投资股与资格相结合的股份合作制。这种模式的特点是在市场化的基础上,以资本为纽带,对农村信用社实行股份制改造。其优点是,省政府从农村信用社的行政控制中摆脱出来,通过控股集团实现“所有者”的权利,摒弃了“政企合一”的弊端,农村信用社被改造为具有市场主体地位的地方性金融机构,有利于从根本上完善农村信用社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自主经营、自我约束、自我发展、自担风险”的经营机制。

但该模式存在以下几个问题:省级农村商业银行要对所有的县联社(或农村合作银行)控股,庞大的资本金如何筹集;省级农村商业银行对农村商业银行进行控股比较好实现,但在现有的法律框架内,对农村合作银行和农村信用社进行控股则难以实现,不仅否定了农村信用社改革方向的多样性,也不符合国际合作金融发展的趋势;成立省级商业银行,再对下级县联社或农村合作银行控股,股权关系与现状完全颠倒,由下而上变为自上到下,改革成本较大;同时,商业化取向将导致在利润最大化的目标驱使下,农村信用社很可能将农村资金转移到非农产业或城市投资,从根本上背离“三农”方向。

2.金融监管模式

该模式的基本设想是中央政府将农村信用社的金融监管权力下放到省级政府,一方面,中央政府不再承担对农村信用社的监管职责,另一方面,省政府也不再参与省联社的日常管理。该模式的最大优点是理顺了省政府和省联社之间的关系,省政府以“裁判员”的身份监管地方金融市场,不再身兼“裁判员”和“运动员”的双重省份,农村信用社也实现了“政企分开”。

农村金融监管模式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责权对称和政企合一的矛盾,但也存在以下制度问题:监管的前提是有法可依,这就涉及到现行法律法规和行政规章的的修改、完善甚至制定;农村商业银行监管面临两难困境。如果不纳入监管范围,省级政府必将会对农村信用社改革方向施加影响,即尽量不改制为农村商业银行,从而影响了农村信用社改革的多样性。如果纳入,将面临与地方银监部门的协调问题;由于监管对象和大量的监管业务都在农村,那么,监管机构也应主要设在农村的县城或中心镇,从功能上看,设在中心城市的省级监管部门必将成为摆设;最重要的是这种模式不能达到中央政府对此轮农村金融改革的战略目标,即不能整合我国长期分散的农村合作金融系统。

3.行业协会模式

基本设想是省级政府从省联社的日常管理中退出,不再参与农村信用社的日常管理工作,并将省联社改造成为全省农村信用社的具有社团法人性质的行业协会。这是一种松散型的发展模式,改造成的协会承担的基本功能主要是服务和协调,即向省政府及有关部门争取依法收贷、税费减免、打击逃废债等方面的具体政策,维护全省农村信用社的权益,并协调农村信用社组建全省范围内的结算网络和资金调剂市场。该模式的优点在于,行业协会是一个民间组织,有利于农村信用社彻底摆脱行政干预和自主经营。其缺点在于,对省政府而言,一方面承担了全省农村信用社风险处置的责任,另一方面失去了对农村信用社的控制权,呈现权责不对等的状态。

4.金融服务公司

其基本设想是建立以资本为纽带、以股权为连接、以规则为约束的运行机制,变管理性收费为服务性收费,将履职重点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换,强化服务功能,逐步改造为主要向社员提供服务的金融企业。该模式的基本业务与行业管理模式中的一些服务性业务相类似,但两者的根本区别在于:行业协会是一个社团法人,金融服务公司是一个企业法人;行业协会对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有一定的行业管理权,而金融服务公司与农村信用社只是企业与企业间的关系,并且是一种战略同盟的关系。金融服务公司模式可以使省联社摆脱经营者和监管者的双重身份,也可以避免农村金融机构多头监管的局面。

但金融服务公司模式面临最大的问题在于没有必要的行业管理权威,统一的服务规则难以形成和执行,相应的手段建设也无法开展,如果服务公司的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提不上去,就形成不了的优势,最终也将会失去存在的价值。[4]尤其是当法人单位存在内在缺陷而离不开管理时,这种模式则无法有效运转。

可见,省级农村商业银行、地方农村金融监管机构、单一的行业管理机构和行业金融服务公司四种发展模式都存在缺陷。只有兼有行业服务和行业管理职能的农村合作银行模式才能有效契合当下农信社进一步改革和发展需要。[5]

四、农村合作银行模式:省联社制度重塑

“省级管理不论以何种形式组织,从客观需要来看,基本职能只有两项:管理与服务。”[6]换言之,省联社的发展走向应该是行业管理和金融服务有机结合的发展模式,即农村合作银行模式,这种模式同时扮演着“省农村金融管理局”和“农村金融服务中心”的角色。

农村合作银行模式具有两个鲜明的基本特征:一方面,业务定位清晰,自上而下服务,只对下层入股金融机构提供金融服务和进行行业管理,并不直接对外营业,以保证农村信用社的业务范围主要限于本区域;另一方面,产权结构明确,自下而上持股,而且股东只能是辖内的信用合作组织,且全为资格股,一个法人股东只有一个投票权,为预防不测并加强省政府的权威性,省政府可以加入1%的黄金股。这种模式既使各级农村信用社保持了相对独立,又使不同层次农村合作机构之间在业务上保持战略联盟,还能行使行业管理职能。

当然,要使农村合作银行模式获得成功,必须从以下两个方面着力:首先,要着力抓好组织机构建设。配好领导班子,尤其是主要负责人,这是最重要的关键,并且班子中至少要有1名成员担任过下级法人的经营者;按照加强服务的功能定位,必须建立强大的研发部门、结算清算中心,同时为了更好地“服务”并与其他金融机构“公关”,可设立营业部;必须定期与下级法人机构进行人员的交流与轮岗,并保证中层干部至少有1/3来自下级法人,以便真实了解下级法人实际需求;切实推进自身劳动人事制度“市场化”改革,强化激励与竞争,实现内部运行机制的转换;充分发挥董事会的积极作用,使之能对省合作银行工作进行有效的监督,并成为联系全省农信社的重要纽带与桥梁。

其次,要着力完善职能服务体系。一方面,完善“行业管理”。明确管理目标,按照目标要求进行管理,并努力“管好”、“管活”、“管变”,避免单纯地“管牢”甚至是“管死”;从内容上,要管好“人头”,管好风险,指导与帮助下级法人完善制度、开拓业务、推进内部机制转换,做好与各级政府的沟通与交流;努力做好因地制宜、区别对待、不断完善“差别化管理”。另一方面,完善“行业服务”。把“服务”看作增强系统内凝聚力、向心力的第一要素,进而努力做好下级法人想做而又难以独立完成的事,增强省内农信机构中的佼佼者的归属感;在服务理念指导下做好各项实实在在的基础工作:包括开发适用的信息处理系统、开发新产品、不断完善清算结算系统、调剂资金余缺、协调组织银团贷款、建立风险基金、为票据出省提供信用担保、开展“卡”业务、组织培训等;建立开放、动态的“服务”平台,欢迎省内其他小银行加盟,使之成为真正的“省地方金融服务中心”。

参考文献:

[1]祝晓平.论省联社模式下的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J].金融研究,2005,(10):178-184.

[2]高伟.当前农村信用社改革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J].金融与经济,2006,(3):43-44.

[3]周素彦,周文平.论农村信用社“省联社”模式[J].金融教学与研究,2007,(5):10-14.

[4]肖四如.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改革及省联社走向问题[J].经济研究参考,2008,(58):21-26,38.

篇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0019(2013)04-0040-02

【关键词】缺血性中风;疏血通注射液;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

缺血性中风发病急,病情变化迅速,致死率、致残率高,严重威胁人民健康。我院自2007年1月至2010年10月收治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患者,用疏血通注射液合小牛血去蛋白注射液进行治疗,取得了较满意的临床效果。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缺血性中风患者共98例。随机分组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8例,男31例,女17例,年龄42~76岁,平均58.4岁。对照组52例,男27例,女25例,年龄41~78岁,平均57.2岁。两组年龄、性别、发病时间、高危因素、梗死部位、面积大小、发病及诊治时间、并发症等情况均无统计学意义。

1.2 选例标准 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疾病学术会议的诊断标准[1],并经头颅CT证实为脑梗死,发病到住院不超过2d的中风急性期患者为观察对象,并采用《规范》分项记分,于观察前后进行统计。

1.3 疗效评定 按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疾病会议通过的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2],按神经功能缺损积分值及病残程度分为基本痊愈、显著进步、进步、无效(包括恶化及死亡)4组。

1.4 治疗方法 两组均在控制血糖等基础病变的同时,治疗组用疏血通注射液(牡丹江友博制药厂生产)8ml加入0.9%盐水25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注射液800mg加入0.9%盐水25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14d为一个疗程。对照组用维脑路通400mg加入0.9%盐水25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胞二磷胆碱500mg加入0.9%盐水25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14d为一个疗程。两组同时辅以抗血小板聚集药物。

2 结果

两组治疗结果疗效比较见表1,显示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疏血通合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3 讨论

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病主要为动脉粥样硬化和高血压性小动脉硬化,形成附壁血栓,在血压下降、血流缓慢、血流较少、血黏度增高和血管痉挛等情况的影响下逐渐形成。疏血通注射液是由动物中药精制而成的复方中药制剂,主要成分为水蛭和地龙两味动物中药。现代药理研究证明,疏血通注射液主要有效成分为水蛭素样物质和蚓激酶样物质,并含抗血栓素、氨基酸、蛋白质等,具有扩血管、改善微循环,抗凝、溶栓、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中纤维蛋白原、胆固醇及甘油三酯含量,降低血液粘滞性,减少自由基、减少和保护组织细胞的损伤以及营养组织细胞等多重作用[3]。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是神经复能剂,主要成分为去蛋白的牛血衍生物,含低分子肽和核酸衍生物,能提高脑细胞能量代谢率,为脑细胞提供较高能量,促进脑细胞功能恢复。本观察结果表明,在治疗1个疗程后,治疗组有效率达93.75%,对照组有效率达80.77%,二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说明疏血通注射液可通过扩张血管,增加侧支循环血量来增加缺血区的供血和供氧,改善缺血区半暗带脑组织,促进神经功能恢复,使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改善。而且其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的降低,还有利于血液在血管中的流动,以促进血液循环。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注射液为脑细胞提供较高能量,促进脑细胞功能恢复。故二药联合应用能起到很好的临床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

篇9

226401 江苏南通市如东县马塘医院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3.21.94

摘 要 目的:观察社区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平稳期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收治COPD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社区护理干预。结果:两组干预前生存质量4种因子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上差异(P>0.05);两组治疗过程均无退出者,干预随访时间1年,观察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2.20±0.44、社会活动能力评分2.21±0.48、抑郁症状评分2.21±0.31、焦虑症状评分2.21±0.41均低于对照组的2.55±0.48、2.71±0.56、2.66±0.42、2.80±0.42(P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社区干预 生存质量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组以气流受限为特征的疾病,且有逐年上升趋势[1],由于疾病反复发作,肺功能进行性受损,最终可导致多种严重并发症发生,晚期不仅需要长期氧疗、康复治疗等,而且还可能部分或全部丧失劳动力甚至生活自理能力,会带来大量家庭和社会问题,随着社区护理的兴起及整体护理的不断深入,对COPD缓解期患者开展社区综合康复措施,可起到控制病情转归及预后,减少急性发作次数,防止和减缓心肺功能的继续恶化,提高生活质量的作用。本文对COPD平稳期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取得较好效果,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09年1月~2012年5月收治COPD患者60例,男34例,女26例;年龄51~76岁,平均58.7±5.7岁;病程5~24年,平均7.4±3.5年;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性别、年龄、病程、病情等一般资料在两组分别均衡,具有可比性(P>O.05)。

方法: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加强患者的管理,建立社区COPD患者健康档案,详细掌握个人病史及病情变化情况,根据患者的具体问题制定个体化康复护理方案;定期做好家庭随访,检查患者履行治疗及康复措施的情况,及时发现新问题,补充完善护理方案,适时做出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处理。具体包括下列措施:①实施健康教育:社区护理人员要通过讲座、讨论、咨询、印发宣传资料等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使患者及家属了解COPD病理生理与临床基础知识,提高他们对疾病的认识和自身处理疾病的能力,更好地配合治疗。保持居室内空气新鲜、卫生,定时通风换气。②加强心理支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因病情长期慢性迁延、反复发作,导致对康复失去信心;由于肺功能减退、慢性缺氧引起的呼吸短促、疲劳、注意力减退、头痛、易激惹等不适,引起患者对呼吸有恐惧心理,常静坐不动,依赖家人和医疗服务。患者感到在家庭和社会中的地位降低,常有焦虑和抑郁。社区护理人员要主动热情地接触患者,争取家属的最大支持和帮助。了解患者的需要和消极情绪的原因,取得患者的信任,有针对性地劝慰、开导,解其所虑。③肺康复锻炼指导[2]:可采用缩唇腹式呼吸训练、全身呼吸体操、传统吐纳呼吸法等。要向患者解释呼吸训练的意义,讲明具体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并耐心地做好演示和指导。掌握动作要领后,可逐渐增加次数和每次时间。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随时随地地进行锻炼,可有效缓解气短、气急、心悸等症状。④长期氧疗指导:告知氧疗最终目的是延缓疾病的发展,而不是仅用来改善症状。选择双鼻头吸管,使用加温湿化装置,依患者耐受情况逐步延长吸氧时间,每天不应少于15小时[3],包括睡眠时间,用鼻导管吸氧,流量1~2L/分。⑤营养支持:COPD患者由于摄入减少,消耗增加,常发生营养不良[4]。因此,告知患者及家属营养支持的重要性,可适当增加摄入含游离脂肪酸较丰富的食物,如植物油、海产和鱼类食品;限制钠盐摄入,以免引起水钠潴留,进食高纤维易消化饮食,防止便秘、腹胀而加重呼吸困难;避免进食含糖量高的饮食,以免引起痰液黏稠;少食多餐,减少用餐时的疲劳;进食前后漱口,保持口腔清洁,促进食欲。并结合中医食疗方法进行营支持。

效果评定:生存质量评定采用COPD患者生存质量问卷[5],包括日常生活能力、社会活动能力、抑郁症状和焦虑症状4种因子,每项按1~4级得分,高分值提示生存质量差。

统计学处理:SPSS11.0统计软件处理,生存质量4种因子应用(x±s)表示,进行t检验,P

结 果

两组干预前生存质量4种因子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上差异(P>0.05);两组在治疗过程均无退出者,干预随访时间1年,观察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2.20±0.44、社会活动能力评分2.21±0.48、抑郁症状评分2.21±0.31、焦虑症状评分2.21±0.41均低于对照组的2.55±0.48、2.71±0.56、2.66±0.42、2.80±0.42(P

讨 论

COPD是发生发展与行为危险因素及人群的生活方式有着密切关系,存在行为认知状况一般,参加锻炼以及社会交往的频率相对较低、渐进性体力丧失外,由于长期慢性疾病痛苦折磨及心理压力,对生活缺乏自信心,易产生抑郁、焦虑、记忆力和注意力减退等心理上的改变[6]。

本文通过心理指导鼓励及支持患者进行力所能及的各种社会活动和正常交往,树立起战胜病症的信心和勇气,积极配合治疗和功能锻炼;COPD患者由于长期浅快的呼吸模式,使呼吸肌疲劳,同时收缩无力又造成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限制了患者的活动耐力,导致各种并发症发生。因此对COPD缓解期的患者,应加强呼吸肌训练,通过改变呼吸方式,加大肺活量和最大通气量,提高气管内压,有效地排除肺内残留气体,改善缺氧状态和呼吸肌疲劳,延缓病情的进展,促进康复;合理的营养指导有利营养物质摄入不足,营养不良的改善[7~10]。

结果显示两组干预前生存质量4种因子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上差异(P>0.05),干预随访时间1年,观察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2.20±0.44、社会活动能力评分2.21±0.48、抑郁症状评分2.21±0.31、焦虑症状评分2.21±0.41均低于对照组的2.55±0.48、2.71±0.56、2.66±0.42、2.80±0.42(P

总之,COPD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种方法可以根治,低投入、高效益是COPD患者管理的重要策略,我国卫生资源有限,国家卫生政策提倡基层医疗解决大多慢性病患者的康复治疗,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将该病纳入社区卫生管理,可以节约大量的卫生资源,同时也可以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社区门诊费用低无须排队候诊就诊距离近亦方便了患者,对患者开展全面、系统的社区护理及干预范畴,改善COPD患者生活质量,是一项值得积极推广的措施。

参考文献

1 张小萍.4O例COPD患者综合护理体会[J].中国医学创新,2009,6(2):48.

2 张伟清,叶樟兰,兰月英.社区护理干预对老年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再住院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护理杂志,2011,28(7):1-2.

3 姚金兰,林梅.社区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缓解期患者的家庭护理干预[J].护理杂志,2008,25(6):59-60.

4 赵华,朱友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172例社区管理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25(13):59-60.

5 肖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长氧疗现状凋查[J].护理研究,2004,18(4):680.

6 李强.基层医院医师要提高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防治的认识[J].实用全科医学杂志,2006,4(2):219.

7 钮丽珍.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社区综合干预效果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3(25):56-57.

8 方宗君,蔡映云,王丽华,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存质量测评表及应用[J].现代康复,2001,5(4):7-9.

篇10

【中图分类号】R47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07-188-02

目前随着现在医学的飞速发展和妇科肿瘤学的深入研究,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生存期不断提高。患者在抗癌治疗的间歇期和康复期间,需要在家中度过,多数患者容易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异常和精神压力,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存质量。社区护理干预是改善妇科肿瘤患者出院后生存质量的有效手段。本研究在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出院后,进行社区护理干预,观察其对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的效果。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在2014年6月至2017年6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90例,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n=45)和对照组(n=45)。观察组患者年龄27~66岁,平均年龄(457±29)岁,其中卵巢癌患者25例,子宫内膜癌患者14例,宫颈癌患者5例,输卵管癌1例,文化程度在高中及以上的患者28例,高中以下17例;对照组患者年龄为28~67岁,平均年龄为(461±31岁),其中卵巢癌患者26例,子宫内膜癌患者13例,宫颈癌患者7例,输卵管癌患者1例,文化程度在高中及以上的患者26例,高中以下19例;两组患者的年龄、病程和文化程度等一般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标准:1)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预计生存期超过1年。2)完成手术或阶段性治疗后,因体质虚弱等原因不能继续进行化疗,出院后居住于本市,居家疗养。3)患者及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自愿参与本研究。

12社区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出院时开展常规指导,嘱咐患者进行定期复查,将注意事项详细告知患者及家属。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进行积极的社区护理干预措施,具体方法如下:

121制定完善的个人档案设计科学合理的咨询表,患者在出院时由患者详细填写,再将咨询表的内容上传到计算机建立个人档案。由主管护士患者的年龄、性格、文化水平、家庭情况和生活经历等,制定具体的干预措施和指导方案。

122电话回访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影响患者的营养状况和生活质量。因此需要制定合理的电话回访制度;治疗间歇掐尖,患者出院后2周进行第一次回访,2周后进行第二次回访,每个疗程至少回访2次。患者居家疗养期间,一年年每2个月电话回访1次。及时提供适当的心理咨询和科学的康复指导。1)指导患者适宜运动,多听音乐,早晚散步,适当开展喜欢的娱乐活动,协助患者培养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2)在出现化疗反应时,指导患者少去公共场所,注意饮食,忌生冷和刺激性食物。3)将化疗常见的常见化疗反应相关知识告知患者,指导患者识别常见不良反应。同时向患者及家属宣教化疗不良反应的预防和护理方法。4)向患者传达病情可控的信息,帮助患者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帮助患者调整积极的自我心态,给予患者全方位的精神关怀[1]。

123家庭访视组建健康教育小组定期到患者家里进行探访。了解患者的家庭情况、患者出院后的药物依从性和身体状况。指导患者进行合理的饮食调理,要求患者多次少量的原则进食,保证患者的蛋白质摄入量,根据患者的喜好,合理搭配饮食,多吃可以增强免疫力的食物。少数患者在出院后仍需用药,指导患者遵医嘱用药,同时不随意服用其它药物,在服药其它药物时应先咨询医生,已避免药物影响病情的控制效果。现场指导家属掌握相关的护理知识和护理技术。

13观察指标在患者出院后进行1年的社区护理干预,在末次家庭访视时对患者进行评价。采用GQDLI-74量表评价患者的生存质量,其中包括躯体、心理、社会、物质等4项功能,分数越高表明患者的生活质量越好。采用ADL量表评价患者的基本生活能力,分数越低表明患者的基本生活能力越强。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1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对比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如表1,观察组的躯体功能评分、心理功能评分、社会功能评分、物质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