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科学论文范文
时间:2023-04-03 07:13:1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神经科学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人文精神;科学精神;课程设计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06)12-0038-02
21世纪,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融汇的趋势越来越明显。由来势凶猛的从哲学、社会、文化等方面对科学技术的批判,唤起了人们对科学局限性和技术负效应的关注。同时,现代科学技术的前沿――生物科学技术、信息科学技术和生态科学技术三大领域,提出了大量的人文社会问题:生命科学技术中的基因移植、试管婴儿、人体试验、生物克隆等直接涉及到人的尊严等一系列伦理问题;全球信息网络化的发展,提出了诸如个人隐私、自由权利、财产、知识产权保护等法律问题和生态伦理问题。这一切都向培养现代专业技术人才的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课题,即如何设计合理的现代课程体系,使人文文化和科技文化有机结合,培养兼有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人才,为人类谋求生存发展和幸福做出更大的贡献。
一、人文精神的内涵及其特点
人文精神是人类通过长期的文化实践活动,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反映人的文化价值观念和主体性的社会意识。它以理性实践为基础,隐蔽于主体思想深处,其实质是对人生意义、人的文化价值属性的肯定。它一经形成,就成为对主体的实践活动具有定向作用的思维模式及知识背景。
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每个主体通过自身的生活和文化实践,能够适应并认同所处生活环境和文化氛围的各种特征,使自身和社会达到广泛深刻的联系,能够站在一定时代社会文化的起跑线上,在较高的起点获得发展。(2)每个主体在已习得的一切社会关系和文化的基础上,能够通过对时代的人类生活状况和历史命运的关注,合理地建构起自身的社会特色及文化视野,并从中和谐系统地发展自身的全部个性特征。(3)每个主体的一切身心特征能够使自身作为显著主体性特征的个体与他人相区别,能够投身于丰富多彩的文化实践和生活活动,追求更高的人生境界。
人文精神主要有以下四个特点:(1)目的性。人文精神的要旨是在任何发展中都要“以人为本”,社会发展的根本目标、基本动力只能是人本身,决不能以“物”的尺度取代“人”的尺度。(2)自律性。人文精神强调只有经过主体自我反思、自我抉择和自我负责的自觉行为才是理智的行为,而受到外力强制性影响的行为,或者由于缺乏自我意识而产生的行为,则是与人文精神相悖的。(3)自由创造性。不断创造、不断超越是主体性的基本特征。人文精神鼓励和保护主体的创造性、超越性,强调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理解中同时包含着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理解。它不仅面向现实,也反思与检讨着现实,能够为主体的发展提供一定的价值目标。(4)全面发展。人文精神与全面发展是一致的,体现为在任何层次上,人文精神都可被理解为对人自身的深刻关怀和人的全面发展,具有与人的发展息息相关的永恒价值。
二、科学精神的内涵及其特点
科学精神是人类认识自然、适应自然和变革自然活动的理想追求、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的集中体现,是人类认识自然活动及其认识成果的精神升华,是人类对科学这一特殊社会存在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科学精神是彻底的唯物主义精神,其要点可以概括为:客观、求实精神,这是科学精神的首要要求;不断求知、追求真理、不盲从潮流、不迷信权威的科学怀疑精神;创新精神;继承的精神。此外团体精神、民主作风、百家争鸣也是科学精神的组成部分。科学精神植根于科学理念,关注的是客观自然现象,可以说是一种人对外在世界的超越,属于对象意识。从科学视觉出发,人也是一种存在,一种自然生物的存在客体。科学追求的是精确、全面地反映事物的本质面貌,实事求是地找出事物的运动规律,然后加以利用。所以科学精神最崇尚的是探索、求实的态度和创新的努力。
三、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关系
人类文化可划分为人文文化和科技文化两大领域。人类必须通过各种方法和手段去认识自然,从而适应自然和改造自然,以满足人类生存的需要,即所谓“观乎天文,以察时变”。人类在认识自然、适应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活动中逐渐萌发出最初的科技文化。人类为了要认识自然、适应自然和改造自然,人与人之间必须结成一定的社会关系,运用一定的手段和方法去认识和调整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即所谓“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样,人类在萌发出科技文化的同时也萌发了最初的人文文化。科技文化和人文文化可以说是伴随着人类而产生的一对孪生兄弟,所以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是融汇在一起的。这种融汇的含义,不是两者合二为一,不是用一种精神去消解另一种精神,或用一种精神去统率另一种精神。这里的融汇是指人类在认识、协调、变革自然的科学技术活动中或在探索处理人世的文化社会活动中,都能够受到两种精神指引。科学技术工作者或者是人文社会工作者,都既要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素质,又要有良好的人文文化素质;既具有科学精神,又具有人文精神;在处理科学技术问题时,既遵循科学精神从事活动,又要顾及其人文社会后果,用人文精神的指引来处理科学技术发展本身以及科学技术的应用带来的种种人文社会方面的问题。这种融汇,是在具体的人类谋求生存和发展的活动中的融汇,是在具体的人的精神世界中的融汇。大量的科技史料证明,良好的人文修养,对培养想象力,培养直觉思维,培养非智力因素,有着巨大的作用。
四、现代课程设计的追求方向
对人类已有知识经验进行有效选择和重组是课程设计的实质。从宏观角度看,有两个因素制约着课程设计:一是科学标准,课程设计必须符合学科知识本身的逻辑和学生的认识规律;二是价值标准,课程设计必须与一定的时代精神、道德伦理规范、文化准则等相一致。这样认识课程设计是有根据的。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类是以两种方式把握世界的,即科学认识和价值认识。前者是把握对象事实,寻求规律性,解决“是什么”的问题,涉及主体的评价活动,其结果是要制定出有关认识对象的逻辑系统;后者所解决的是“为什么”的问题,涉及主体的评价活动,其结果是要制定出一定的价值系统,用以表达主体的精神向往和规范主体的活动。上述两种认识方式是统一的。据此,课程设计也应以两种方式来选择和重组知识经验。一是根据知识经验自身固有的内在逻辑和学生的认识规律设计课程,力求使课程结构在两者之间取得某种平衡。二是依照一定的价值标准来选择和重组知识经验,使之能够集中、准确地反映和表达课程设计者的价值意图。通过上述两种方式,形成居于人类知识体系中较高层次的部分――课程。需要说明的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是,这两种方式是相互交织在一起的,偏重任何一种都是不当的。因此,不能把课程设计简单地理解为是对人类已有知识经验或一般认识过程的压缩形式,而应从文化的角度,把它看做是对浩瀚如海的人类的科学成果――科学知识的一种选择,这也是一种文化选择。要实现这一点,就应设法使课程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在课程设计中,要以人类深厚的文化遗产为基础,体现出对现代社会生活现状和历史命运的最大程度的关注。课程设计要立足现实,面向未来,通过对人自身的关注,使之成为展现人的本质力量的重要方式。被编纂到课程中的知识经验必须合理有序,能将人类在创造知识经验过程中相伴而生的思想感情与价值取向融入其中,使学生在掌握一定的知识技能、受到一定理性训练的同时,也能感悟和体验到实践主体和课程设计者的价值观与思想感情。这也意味着课程不仅具有社会意义,也具有个体生存和发展价值。在这个视野下,课程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课程应是包含意义和价值的文化。(2)课程应是需要“体察涵泳”的文化。作为特殊的文化现象,课程应由双层结构构成:一是表层结构,这层结构主要由一定的逻辑关系、字词符号等规范性的知识信息所构造,严谨、规范、系统是其基本特征,需要学生运用一定的理性能力才能理解和把握。二是深层结构,课程的逻辑关系和字词符号中,必然自觉不自觉地隐含着课程设计主体所赋予的特定价值取向,“非连续”性是其基本特点,需要学生从目的、需要、动机、情感等方面仔细感悟。因此,好的课程体系能够使学生迅捷有效地“还原”人类的认识过程,从中体悟到科技发明过程中渗透的人文精神。要实现这一目的,在课程设计中,既要顾及到学生的理性能力,也要顾及到建筑在理性能力基础上的非理性能力。
活动课程在塑造和培养人类精神中具有独特的功用,课程设计应努力构建完整的活动课程体系。作为与传统课程的重要分水岭,活动课程体系以学生的多方面兴趣、活动能力和感性与知性统一原则为基础,以学生的活动作为圆心,以其能力所能涉及的范围为半径,构成学生的认知域,也成为相应的课程范围。现代意义的活动课程一方面以传统认识论作为自己的理论基础,不贬低理性知识的价值,另一方面,它也以非经典认识为支柱,把生活世界纳入到课程领域,强调这一领域的价值多元性。正是由于上述原因,现代课程设计应使学科课程合理有效地融入活动课程体系中,通过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使学生获得生活世界与学科知识相统一的知识经验,认识和掌握世界原初的真善美及其相互关系,并使之得以升华到理性高度,成为与学生发展最为贴近的教育力量。
现代课程设计在指导思想上将传授理性知识、培养理性能力和关注学生非理性精神世界的完整性有机地统一起来,根据科学发展的整体化、综合化趋势,使知识学习与校内各种活动密切相关,使学生综合运用获得的知识和能力,力求科学课程人文化、人文课程综合化,使两类课程在为人服务的基点上获得对话与交流的可能。
民族文化传统对于沟通科学与人文具有重要作用,应重视相关课程设计。民族文化传统的形式与发展,是人们倾注了无限精神企盼并为之奋斗不息的过程。我们民族文化传统的内涵是恪守人伦纲常,知书达礼,重视“礼”、“乐”的教化功能,认为人文素养始于用诗来感性,用礼来节制言行,用音乐来调节身心,进而达到“仁”的境界。“仁”作为我们民族人生和社会的最高价值理想,不仅是一种道德规范,更是代表我们民族基本精神的重要范畴。加强以此为内核的民族文化传统教育,设计相关的课程,能够使学生理解我们民族优秀的、以群体利益至上为价值取向的人文传统,获得良好的人文陶冶,从而将个人生存发展与民族、社会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构成塑造和培养人文精神的基质。
在沟通科学和人文的过程中,还应有计划、有层次地在课程设计中融入培养学生的内省反思能力的内容,使之拥有文化批判意识和否定精神。文化的内核是价值标准,不同的文化属于不同的价值,它不仅超越个体,也超越个别时代和个别知识。通过设计一定的课程培养学生的文化价值反思能力,这有助于其文化价值观、思想感情和个性特征的形成与发展。要做到这点,现代课程设计一方面应充分顾及科学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哲学素养;另一方面,应积极创造条件,设计综合课程,尽可能多地让学生接触和了解社会,加深体验,提高感受力。
诚然,无论是社会科学还是自然科学,都对塑造和培养人的精神有着自己特殊的功用,不能重此轻彼。但是,人文科学在塑造和培养人文精神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高等院校各个专业都有不同的课程,但是,不论是何种专业,都要培养促进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的人才,因此,就需要有一些共同的课程,这就是人文素质教育课程,教学生如何做人的课程。为了取得最佳功能,课程设计应将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按一定比例有机地统一起来,形成综合课程体系,根据专业的不同对不同学科适当侧重,不能偏废,也不能厚此薄彼,这样才能培养出综合素质高、创造能力强的优秀人才。
收稿日期:2006-04-20
作者简介:聂莉娜(1954-),女,河北石家庄人,教授,从事汉语语用学、人文文化与高等教育研究;周金声(1957-),男,浙江杭州人,教授,从事人文文化和高等教育研究。
篇2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 科学精神 人文精神 融合教育
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高校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必须把培养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办好高校,首先,要解决好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这个问题。”胡总书记的这番话,再次为高校的人才培养指出了明确的方向。高校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就应在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努力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育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理工结合、文理渗透、学科交叉,实现教育手段与方式的相互补充和相互融合,从而在高校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使人文精神教育和科学精神教育融会贯通,切实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一、落实“以学生为本”是构建大学生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融合教育的基础
一般都认为,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作为人类在实践中创造出来的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和了解自身、完善自身的不可或缺的两种兼顾传承性和发展性的知识体系,是高校人才培养的两个基本落脚点。但这种认识的缺陷也是显而易见的。我们只要面对社会日新月异的变化,以及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个体,就不难发现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是如何密不可分的。因此,我们不能用孤立的、片面的、静止的眼光去对待这两者的关系,不能用一种精神去替代另一种精神,更不能实用主义地把一种精神凌驾在另一种精神之上。而应是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在实践中尽管是有所侧重但力争使之相互融合,协调发展,取得一加一大于二的倍增效果。
在以往高校的教育教学活动中,由于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和内部体制的制约,往往使得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被人为地割裂开来。这种做法的后果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不注重精神世界向上向善的提升;二是过分强调某一方面知识的重要性,致使理科学生文化修养相对欠缺,文科学生科学常识知之甚少。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长期被人为分离的根本原因是忽视或淡化“以学生为本”的办学理念。直观地讲,“以学生为本”就是以学生为中心来考察和规划我们的一切工作,学生的健康而全面的成长既是教育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又应是我们全部工作的归属。
“以学生为本”的观念应用在教育教学之中,一方面,是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体贴学生、帮助学生、塑造学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内在积极性;另一方面,在学校教育教学的设计和布局上,既考虑学生今天的需要,又有力地把握学生未来走上社会自身发展大展拳脚的需要。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我们认为,落实“以学生为本”理应作为构建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融合的基础。必须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教育在高等教育的全过程统一协调起来,明确地把大学教育的目标规定为健康人生观形成和知识结构完善两者之统一,扭转那种重知识教育专业教育、轻道德教育通识教育的观念,改变过分强调根据市场的需要设置系科和课程的做法,逐步建立和完善一种新的工作机制和评价体系,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协调发展。
二、实现大学生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融合教育的基本目标
科学发展观告诉我们,人的发展是教育的最高理想,是高校工作的重中之重。成功的高等教育,应培养出大量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学生。而人的发展,马克思曾有过一个很精当的描述:“即作为主体的人在各个方面的全面发展,包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全面、充分、自由的发展,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的全面发展,人格、智力、体力、创造力的全面发展等等。”在谈到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融合时,马克思又有一句名言:“自然科学往后将包括关于人的科学,正像关于人的科学包括自然科学一样:这将是一门科学。”尽管“这将是一门科学”今天还远远没有出现,但在人类文化发展的历程中,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统一在总体上是占主流地位的。
人们通常是这样定义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人文精神是人类通过长期的文化实践活动形成的,是人文知识化育而成的内在于主体的精神成果,它蕴含于人的内心世界,见之于人的行为动作及其结果。科学精神是人们在长期的科学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共同信念、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的总称,是由科学性质所决定并贯穿于科学活动之中的基本的精神状态和思维方式,是人类认识自然、适应自然和变革自然活动的理想追求、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的集中体现,是人类认识自然活动及其成果的精神升华。
在上述的定义中,我们不难发现,这两者在形成的过程中,都依赖于实践,其成果同属于人类文化的升华;其基本作用都可归结于对人自身的深刻关怀,体现出人类不断认识世界的理想追求;其主要内容都包含 “以人为本”, 关注人的生存所涉及的方式与手段;而其终极目的都落实到人的全面健康发展。因此,在高等教育中,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融合,就需要把全面教育的内在精神动力和主要内容融合起来。回到大学生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培养目标上来,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教育就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缺失任一“一轮”“一翼”, 会造成学生或者知识面狭隘化,或者高分低能,或者有才无德,或者走上社会后面对不同角色的适应性、选择性、转换性差,等等。
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曾经提出过培养新时代人才的标准:“21世纪要实施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之大成的智慧教育,培养出知识眼界宽广,自觉运用科学技术,敢于开拓创新,促进社会、自然和人协调发展的现代化人才。”换一个角度说,我们今天的教育必须兼顾到学生的未来。因此,我们又可以说,从终身学习的层面讲,今天的高等教育同样亟待着人文精神教育和科学精神教育的融合。
三、统筹兼顾第一课堂的教育教学,是达到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教育融合的主战场
统筹兼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也是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教育融合的根本方法。第一课堂是达到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教育融合的主战场,统筹兼顾第一课堂的的教育教学,在人文精神教育中贯彻科学精神,在科学精神教育中注重人文教化功能,努力做到人文精神教育与科学精神教育的交融。
以往的第一课堂的教育教学,由于受到外部环境和内部体制的影响和制约,在学生中普遍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人文精神或科学精神的缺失,但主要表现为科学教育倍受青睐而人文教育遭受冷落。要遏制这种趋势的蔓延,进而改变现状,就必须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创新理论,积极实践。具体地说,第一课堂的体制改革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改革高等教育的组成架构,实行院校调整和重组,打破文理分家、理工分校的局面,建立理工结合、文理渗透的综合性大学。在高校内部调整学科和专业设置,淡化专业的细分,突出大专业大学科;在低年级实施大类授课方式,适当增设文理结合的学科和专业,使学生在专业学习的同时兼顾学习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知识。
2.控制源头,改变以往文理分科的招生制度。不再以文科生和理科生的区别来限制专业选择,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兴趣爱好,自主地确定自己所喜好的专业,避免高中阶段的文理偏科现象在大学加剧。
3.优化课程设置,变换教学内容。课程设置是教学计划的核心内容,是实现专业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规格的中心环节。首先,需要均衡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在学生中学分中的比重,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置于同等重要的地位,把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中基础的课程纳入核心课程。第二,开设兼顾科学与人文发展的综合性课程,把人文知识与科学知识,方法论与价值观整合为一体融入综合课程。第三,对公共选修课进行改革,分为自然科学类、生物医学类、历史文化类、文学艺术类、哲学社科类五类,要求五类课程均在选修学分中占一定的比例,鼓励和引导偏重文科的学生选修理科课程,偏重理科的学生选修文科课程。
四、统筹兼顾第二课堂的教育教学,是达到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教育融合的广阔天地
第二课堂活动是第一课堂教学内容的巩固、延伸和补充,它的出现是对传统授课模式的变革和创新。第二课堂活动,打破了传统室内教育空间和时间的限制,以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教育形式,对广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施以潜移默化的影响。第二课堂以丰富的资源和广阔的空间为载体,紧贴学生实际所开展的一系列涉及多门学科知识的开放性活动,是进行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融合教育的广阔天地。
加强教育教学中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融合,提高第二课堂的活动效果,应搭建好软件和硬件的平台,设计出具体可行的方案和措施。我们设想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组织专人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界定“第二课堂”这一概念的基本内涵和外延,并借此强化深化广大师生对第二课堂建设的认识,进而水到渠成地把第二课题建设纳入学生的培养方案。
2.制定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规范第二课堂的管理。建议把第一课堂教学的学分制管理引入第二课堂,使得第二课堂活动状况与学生的毕业成绩挂钩。
3.积极开展健康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以丰富和完善第二课堂活动的形式和内容。比如,定期举办诗歌朗诵会、音乐会、文艺晚会、著名科学家的成就展览和相关讨论会等,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和艺术审美能力。
4.积极推广学生课外学术沙龙活动。学术沙龙活动应由大学生自己主办,采用主题式的交流方式,选题尽可能涉及政治历史,科技前沿,经典命题等大学生普遍关心的热点话题。
五、结束语
今天在校的大学生,早已不是什么天之娇子了,他们只是未来社会各行各业普通的劳动者。苛求他们,放纵他们,依照旧有的教学模式塑造他们,都不是现代高等教育的题中之义。只有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学生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融合教育为突破口,才有可能培养出闪烁着科学之光和人文之光的符合时展要求的高素质多层次的人才。
[注:此文章系“2007年度江西省高等学校教学研究省级立项课题”中标课题《加强大学生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融合教育的研究》(课题编号:JXJG-07-1-7)的成果。]
参考文献:
[1]丛立新:《课程建设的双重任务》,《教育研究》,2002.7。
[2]王鲜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高等教育的应然――兼论通识教育》,《现代远距离教育》,2008.1。
[3]赵杨群:《大学生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缺失与教育对策》,《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综合版》,2004.1.
篇3
1.1对象在我校2010级五年制高职护理专业10个班级中,随机抽取两个班为实验组(110人),两个班为对照组(108人),均为女生,年龄17~19岁。两组学生年龄、专业课程成绩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方法
1.2.1教学方法两组均选用覃远生主编的《精神科护理学》教材,学时相同,并由同一名教师授课。依据五年制高职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结合学情,分析精神科护理岗位工作任务,根据完成精神科实际护理工作任务所需的岗位能力整合教材,将教学内容分为“精神科基础护理”和“常见精神障碍的护理”两大模块。“精神科基础护理”模块采用传统教学法,本研究选取“常见精神障碍的护理”模块进行实验,实验组采用参与式教学法,教学中注重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以教师讲授为主。
1.2.2参与式教学过程设计参与式教学过程涵盖课堂内外一切与教学有关的活动,分为5个环节,各环节既相对独立,又环环相扣,推进整个教学过程有条不紊地开展。(1)教学准备。课前,教师发放课程学习需求调查表和学习状况调查表,随机选取部分学生进行访谈,分析学生特点,以此来制订参与式教学设计方案。制订学案,精选经典的精神医学影片,课前一周分发给学生,指导学生异质分组,4~6人为一组,学生根据学案引导,以小组为单位观看电影,如在学习“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护理”前观看电影《美丽心灵》、学习“癔症患者的护理”前观看《爱德华大夫》,学生通过亲身“经历”病情的发生发展过程,对精神症状产生直观形象的认知,并利用网络查阅文献,了解国内外精神科护理方面的新进展、新技术。(2)创设情境,体验讨论。教师凭借模拟病房、多媒体等教学媒介创设情境,导入临床案例,学生进行思考讨论,激发探究热情,如学习“心境障碍患者的护理”时,创设以下情境:张某,女性,26岁,两年前因失恋首次发病,情绪低落,当时非常绝望甚至企图自杀,后经过治疗康复。近1个月情绪突然高涨,无心工作,四处逛街,购物挥霍,又穿得花枝招展,戴着彩色帽子,还常常在凌晨起床,大唱卡拉OK骚扰邻居。(3)引导点拨,探索新知。教师以案例为主线,预设学习任务,层层启发,引导学生思考。学生小组合作探究,逐层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精神疾病患者制订系统化的整体护理方案,然后各组推选代表汇报讨论结果,教师点拨要点,学生在原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以同化和顺应的方式,建构自己的认知体系。(4)情境拓展,分析应用。各组在案例和自行制订的整体护理方案的基础上,编排情景,根据对角色的理解进行分工合作,自行选择患者、患者家属、医生、护士、观察者等角色进行扮演,真正体验所扮演角色的感受,从而改进自己的工作态度和方式。观察者用“观察记录表”评估表演者的语言、动作、姿势和表情,每次课轮换扮演角色,要求人人参与,互换不同角色,用真实的案例唤起和培养学生的同理心,起到职业情感教育的作用。教师巡回点评,学生根据各方反馈信息,完善整体护理方案,实现知识的内化、技能的迁移。(5)反馈小结,巩固拓展。检测目标达成情况,师生共同进行总结,巩固所学知识,教师布置作业,学生课后拓展训练。
1.2.3评价方法(1)考核成绩:模块一“精神科基础护理”结束后进行理论和操作考核,将此成绩作为实验前测数据,理论和操作成绩各占50%,以百分制量化评分。课程结束后再次考核,作为实验后测数据。(2)教学满意度评价:课程结束后进行教学满意度评价,内容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学习方式等条目。(3)教学效果评价: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在实验前后分别对两组学生进行调查,了解学生对不同教学方法在激发学习动机、能力培养等方面的效果反馈,问卷包括学习主动性、学习兴趣、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评判性思维、临床实践技能6个维度,共20个条目,采用Liket5级计分,得分越高表明教学效果越好,经信效度检验,该问卷具有较好的信效度。
1.2.4统计学方法数据采用SPSS17.0进行统计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学生考核成绩比较实验组实验前后考核成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前,两组学生考核成绩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后,实验组的成绩优于对照组(P<0.01)。
2.2两组学生教学满意度评价比较调查显示,课程结束后,实验组学生对课程的总体满意度为95.5%,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
2.3两组学生教学效果评价比较实验组实验前后学生对教学效果的评价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实验后得分高于实验前。实验前,两组学生对教学效果的评价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后,实验组学生对教学效果的评价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
3讨论
精神障碍将成为21世纪的主要疾病之一,因此,护理专业学生必须具备为护理对象提供心理与精神护理的职业能力。但是,精神科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综合学科,大多数精神疾病疾病病因不明,缺乏特征性的客观检查指标,疾病的诊断主要依靠患者的异常精神症状,且护理专业学生未真正接触过精神患者,故探讨适合的教学方法是教育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参与式教学是一种合作式或协作式的教学,在民主、平等的氛围中,学生以教学主体身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教”与“学”的活动中,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实现知识建构、情感体验与能力的培养。将参与式教学法运用到精神科护理教学中,学生通过亲身参与,体验患者在接受治疗、护理时的躯体与心理感受,从而对患者产生同理心,并对护士角色产生认同感。
3.1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提高教学效果传统护理教育以教师讲授为主,强调学科知识结构的完整性,忽视了护理专业学生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罗杰斯认为,真正有意义的学习只发生在所学内容具有个人相关性和学习者能主动参与时。参与式教学法注重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学生不再被教材和课堂束缚,而是由消极被动的倾听者转变为积极主动的探索者。本课程改革以精神科护理工作岗位能力需求为标准整合教学内容,让学生全面参与教学,实现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对接,注重学生职业能力的提升。影片赏析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近距离与精神病患者“接触”,全面洞悉患者的内心世界,产生初步的感性认知;模拟临床情境设计案例,将理论知识融入整个案例,在学案的引导下,学生在实际情境中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通过角色扮演,学生合作收集资料,构思剧情,设计场景,小组成员共同努力完成情境模拟,既锻炼了学生的沟通能力,又可以培养小组成员之间的团结协作精神。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组采用参与式教学后,学生的理论和操作技能考核成绩均明显高于实验前和对照组(P<0.01)。从表3可知,参与式教学法有助于培养护理专业学生的沟通能力、协作精神,促进评判性思维的形成,提升实践技能操作水平。此外,实验组学生对课程的满意度远高于对照组(P<0.01),说明参与式教学效果显著。
3.2激发探究热情,提高学习兴趣研究结果表明,运用参与式教学法后,实验组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学习兴趣显著提高,而且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这说明参与式教学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开发整合一切可视、可听、可感的教学资源,为学生做好参与前的准备工作,电影、临床情境的认知冲突让学生产生渴望学习的冲动,渴望去探索未知而神秘的精神世界,从而自愿地投入到学习中去,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及时进行鼓励与支持,引导学生大胆地表达各种创新性见解,这使学生的参与欲望更加强烈。学生在原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构建新知识,并将所学知识在角色扮演中进行整合和迁移,更有力地激发了学生对精神科护理的学习兴趣。
篇4
一、后现代科学观
后现代科学观是后现代主义在批判现代科学观尤其是科学主义科学观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对科学的总体认识,其核心观点之一是质疑科学的客观性和真理性,强调科学的可变性和暂时性。科学主义者认为,科学的研究对象是纯粹的客体,科学的观察和实验是客观的,所得证据和数据是客观的,对证据和数据的分析也是客观的,因此所得结论也是客观的,因而科学具有不容质疑的客观性和真理性。然而,随着科学的发展和对科学现象认识的深入,人们发现科学主义对科学的理解是简单、幼稚和肤浅的。在后现代科学观看来,研究者的“前理解”使任何科学活动都成为一种参与、解释、转换、修正,使任何观察陈述或事实都成为暂时而不是绝对和永恒。例如,用尺子测量一本书的长度,不同的人会得出误差程度不同的结果,如25.54cm、25.53cm、25.61cm、25.63cm等。在后现代科学观看来,尽管尺子和书本都是纯粹的客体,但不同人的“前理解”不同,以至得出了不同测量数据,这些测量数据都不同程度地接近书本的真实长度,但都不是真实长度。很显然,测量工具越精密,越接近书本的真实长度,但永远测不出书本的真实长度。就像用多边形内接或外接一个圆,多边形的边越多,就越接近圆,但永远无法和圆重合,即它永远都不是圆。因此,激进的后现代主义者费耶阿本德甚至认为,所谓的“实在”只是人为的产物,当人的认识与新的观察方式、新的知识概念相结合时,他就会获得新的物理实体。[1]这样,观察陈述与事实的具有普遍意义的“元话语”角色被否认,科学理论的本体论承诺不复存在。科学基础本体意义的丧失,使科学成为了一门解释的学问,而不再是一门具有体论意义的揭示客观真理的知识;科学理论的真理性只存在于一定的语境和关系中,只是一种综合性的具有暂时性质的对话。[2]因此,后现代科学观转而强调对事物认识的多元化,不同理论是从不同角度对事物的透视,它们之间是不可通约的,但它们之间是“平权”的,各有价值所在。显然,后现代科学观在消解科学客观性和真理性的同时,过于强调其主观性、可变性、暂时性,是有失偏颇的。但是,后现代科学观所否定的是把科学看作绝对真理的化身,并没有否定科学是对世界的一种解释。就此而言,后现代科学观有助于人们扭转思维定势,拓展思维空间,激活创造性思维。
二、在物理教学中渗透后现代科学观,培养创新精神
在科学主义者看来,既然科学是绝对真理,那就不必要怀疑它,接受它即可。显然,科学主义有助于学生短时高效地学习确定的科学知识,但不利于质疑精神和创新精神的培养。雅斯贝尔斯曾指出:物理教育把科学知识当作不变的真理来教学、考试,忽视科学知识的真正形成过程,机械地对学生进行科学研究程序和方法的训练,忽视科学的局限性,使学生误以为科学不可错和无所不能,可以解决人类的一切问题,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进而导致科学迷信和科学崇拜。[3]在我国物理教学中,更是一直把科学看成是确定的理论体系,只重视科学知识确定性的一面,过分强调学习结果,轻视知识的获得过程,对其可变性、暂时性重视不够,再加上受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这种教学的消极后果是将科学理论静止化、僵化、神圣化、教条化,以至思维狭窄,缺乏创新。例如,在一次提出问题能力测试中,笔者用自制的简易器材,给初三尖子班和普通班学生演示一个“怪坡”实验,实验中的双锥体自动沿斜槽架子向上滚,而不是向下滚,然后请学生根据这个奇怪现象,把感兴趣的问题写下来。结果尖子班学生提出的问题数量较少,而且基本都可用已有知识回答,而普通班学生提出的问题数量明显多于尖子班,而且问题大多需要进一步探究才能回答。这与国外一些研究者发现不一样,他们发现学习成绩高和学习成绩低的学生提出的问题数量没有显著差异,但问题的质量却有显著差异,高水平学生提出的问题大多需要进一步探究才能回答,而低水平学生提出的问题大多在问题情境中直接就可以找到答案,或用已有知识可以回答。[4]这种差异很显然与国情有很大关系。我国物理教学受科学主义的影响更大,忽视了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容易造成学生对教师、对书本、对权威的迷信,缺乏发散思维、批判思维和想象力等,这种现象在尖子班更甚。无疑,要改革我国物理教育的这一顽疾,后现代科学观提供了新的视角。在后现代科学观看来,既然科学是可变的、暂时的、发展的,那么现行知识就值得怀疑,那就需要探究它,甚至重新建构。因此,我国“物理课程标准”强调“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的课程理念,这表明了我国中学物理课程改革的后现代科学观意蕴。在享有指导美国跨世纪科学教育改革“圣经”之誉的《面向个体美国人的科学》一书中,美国科学促进协会把科学世界观作为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科学可以认识世界、科学是可变的、科学不可能解决所有问题”,这里的科学世界观其实与后现代科学观是一致的。后现代科学观消解科学的客观性,强调科学真理的相对性,其积极意义在于把科学看成为永无止境的探索过程,而不是一成不变的知识体系。后现代科学观认为:公共知识是建构的产物,而不是发现的结果。[5]“发现”意味着不管你发没发现,它都“存在”着,具有客观的独立性;而“建构”则渗透着人们的主观意趣,知识的建构是基于人们的立场、趣味、眼界、胸襟而实现的。这意味着一切都可以质疑,一切都可以修正,甚至一切都可以推倒重来。这样一来,知识就可以成为解放人的力量,而不是压抑人的力量。我们以对“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这一内容进行科学探究为例,说明科学主义科学观和后现代科学观的不同的教学处理。按照科学主义的观点,电流与电压、电流与电阻之间存在惟一的确定关系,这种关系如同地下的矿藏一样,不管你是否发现,它都客观存在着。表1是某学生得出的数据,从中可以看出“电流随电压的增大而增大、电流随电阻的增大而减小”的定性关系,但并不能一目了然地看出精确的定量关系。教师在引导学生分析这些数据时,往往会说电流数据存在误差,没有误差的真实数据应该如表2,由此得出“电流与电压成正比、电流与电阻成反比”的定量结论。但是,如果教师不引导,学生自主分析表1的测量数据,那么他们可能会得出什么结论呢?尽管学生不知道那些没有误差的真实数据,但他们已习惯了老师平时的说法:初中阶段研究的都是比较简单的关系,如相等、正比、反比等,这种说法已经变成了学生根深蒂固的“前理解”,以至于看到B随A增大而增大,就想当然地把B与A的关系看成正比;看到D随C增大而减小,就想当然地把D与C的关系看成反比,因此学生仍然可以得出“电流与电压成正比、电流与电阻成反比”的结论。这些结论都与书本上的欧姆定律一致,于是师生皆大欢喜,探究成功了。然而,在这种没有教师引导的“自主”科学探究中,学生的“前理解”仍然摆脱不了“唯书”、“唯上”、“唯师”的思维定势的束缚,并没有一丁点的质疑和自主建构,因此除了比讲授式教学多学了一点控制变量法,以及对所学知识理解更深之外,对探究结论的暂时性、可变性、多样性毫无了解,而后者却是科学探究的核心之一。假如书本上没有欧姆定律,学生也没有因受教师影响而形成的“前理解”,那么学生会如何处理表1的数据呢?实际上,如果把表1的数据输入计算机,完全可以建构出不同的结论,而欧姆定律只是其中一种结论。可以预料,在这些不同的结论中,欧姆定律是比较简洁的结论,而其他结论可能很复杂。那么,面对如此丰富多彩的、合理的建构结果,教师应该怎么办呢?这是一个带有共性的问题。按照后现代科学观,面对不同的建构结果,需要科学团体的协商,被科学团体所接受的结论即上升为科学理论,写在教材上,供后来人学习。协商的原则至少有两个,一是真的原则,即建构结果是否与实际相符;二是美的原则,即建构结果是否美,即多样统一、简洁、和谐、对称美。很显然,这些建构结果都与实际相符,但其中一个建构结果———“电流与电压成正比、电流与电阻成反比”更简洁,这个建构结果就是欧姆定律,这样欧姆定律就被接受了,写在教材上,成为一代又一代学子学习的经典内容。然而,在物理史上,并非所有的建构结果都符合美学原则,如对于光的折射,一千多年前就已经得到折射角与入射角成正比的结论,够简洁的了,但后来人们又得出了折射角正弦与入射角正弦成正比的结论,很显然后者更复杂,但更真。如果这样看,对于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欧姆定律只是一种建构结果,而其他的建构结果虽然不够简洁,但很可能更真。既然如此,为什么一定强调欧姆定律的唯一性?为什么把其他建构结果一概排斥?为什么我一定要接受前人的建构结果?无疑,这样挑衅式的质疑和反叛有助于促使我们对传统物理的教育观念、传统教育模式、传统的知识灌输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并对长期统治物理教育领域的科学主义范式进行清算。然而,一些教师往往持一种非此即彼的观点,把后现代科学观教学处理当成一种惟一的教学处理,以一种片面性克服另一种片面性。例如,在一次“后现代科学观及其对物理教育的辩证影响”讲座前,笔者用一份问卷测试听课教师的科学观,然后在讲座中注意持不同科学观的教师对笔者讲座内容的态度反应。在互动讨论中,持科学主义科学观的教师发出质疑:知识重要还是科学观重要?如果这样上课,什么时候才可上完?怎么考试?等等。实际上,后现代科学观的教学处理的确费时费力,不可能在每个概念、规律教学时都要大张旗鼓来一番质疑,重新建构。但是,如果教师能够注意适时地渗透后现代科学观的思想,如提醒学生“这是到目前为止,我们得到的比较好的结果”,“这是前人得到的,说不定将来哪位同学会改变这一结果”等等,让学生意识到所学习的内容仅是一种可选择的建构结果,这个建构结果是可变的、暂时的,这种做法对学生的创新精神的养成会有不可估量的深远意义。超级秘书网
三、结束语
尽管物理课程改革蕴含着后现代科学观,但仍有学者认为“我国社会现阶段并不是如有些人所想象的那样已进入后现代社会,‘科学主义’或‘工具理性’肆虐了”[6],并批评有人“从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的两个概念出发,揭示出教学活动的本质,分析我国课堂教学对教学活动本质的背离”。[6]但有学者则把这些观点称之为“发霉的奶酪”[7],“是狭隘的国家意识和民族意识在作祟”。[7]笔者认为,任何一种哲学思潮、教育思潮都不是解决所有教育问题的灵丹妙药,各种理论各有妙处,适用于解决不同的问题,那些脱离社会历史背景进行简单地、机械地类推或否定的做法,都会使之偏颇的。我国物理教学受科学主义影响过深,忽视学生的自主探究,以至于学生“唯书”、“唯上”、“唯师”,缺乏质疑和创新精神,而后现代科学观无疑为根治这一顽疾提供了新的视角。
[参考文献]
[1][美]费耶阿本德著,周昌忠译.反对方法[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2.
[2][德]伽达默尔著,洪汉鼎译.真理与方法[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
[3][德]雅斯贝尔斯著,邹进译.什么是教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
[4]ChristineChin,G.Kayalvizhi.Posingproblemsforopeninvesti2gations:Whatquestionsdopupilsask[J].ResearchinScience&TechnologicalEducation,2002(20).
篇5
关键词:语言 文化 英语精读课教学 文化渗透
语言是文化的反射体和载体。学习一种语言不仅是对其发音、词汇和语法等方面的学习掌握,也一定要包含对其丰富内涵和知识背景的了解。否则,对这一语言的学习只是一知半解,或者存在很大的误差。作为语言教学之一的英语教学,特别是基础阶段的精读课教学也更是如此――离不开文化的渗透。
一、文化渗透在英语精读课教学中的作用
语言是在一定民族文化、历史背景下产生的记载人类社会发展历史进程的符号,蕴涵着丰富的诸如这一国家的传统习俗、文学艺术和价值观念等文化内涵。若在语言教学中忽略文化的渗透,那么即使你掌握了地道的发音、丰富的词汇、标准的语法,在单纯的阅读或实际的与外国人的交流中都会出现一些诸如理解误差、闹笑话甚至是伤及对方感情等问题。比如说我们中华民族自古把龙视为民族的象征,龙是吉祥、幸运和权威的代名词。但是英语中与汉语龙对应的dragon一词却是邪恶、坏运气的象征。所以才会有把“亚洲四小龙”翻译成“Four Tigers of Asia”而不是“Four Dragons of Asia”的译法。如果你不了解这一中英文化的差异,在交流或是学习的过程中产生误解是无法避免的。中英语言文化内涵的差异是只有通过在语言学习的同时一起加以渗透来习得掌握的。所以费赖斯说:“讲授有关民族的文化和生活情况绝不是实用语言课的附加成分,不是与教学总目的全然无关的事情,不能因时间的有无或方便与否来决定取舍,它是语言学习的各个阶段不可缺少的部分。”
大学英语精读课是大学英语专业课教学的基础部分,也是学生入学以来最早接触的课程之一,所以在其教学中科学有效地进行文化渗透更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在英语精读课上适时地进行文化渗透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如果对英语相关文化背景知识了解很多,就会加快理解速度、加深理解深度。比如精读课上讲到的Twelve Angry Men一课,如果不在课前介绍一下美国司法制度和陪审团制度运作规程及相关词汇(因为其与中国司法制度存在的差异),学生们就会产生理解上的障碍。其次,对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有很大帮助。因为只有了解了西方人的思维方式,才能和自己的划清界限,从而写出标准地道的英语文章来。再次就是对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提高有相当的帮助。只有了解了西方人的文化习俗和价值观念等,才能培养出得体的交际礼仪。比如Good Manners in England一课只是介绍了与英国人交往的一些基本礼仪,我在实际的教学中又适当进行了扩充,这样学生们对西方礼仪有了更多了解,在以后的交际中就会多加注意,交往起来也就更得心应手。最后,适当的文化渗透还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总之,只有越早下手,对学生产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就越深,取得的成效才会越显著。
二、如何在英语精读课教学中进行文化渗透
在最近几年的英语精读课教学中,我不断摸索研究,总结了如下几个文化渗透的方式:
(一)课堂渗透
课堂可以说是最直接进行文化渗透的地方,抓住这一环节进行自觉自然的渗透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词语教学中的文化渗透词语的文化内涵包括词的内涵意义、感彩、联想意义以及某些成语、谚语、惯用语的文化背景等方面。由于不同的文化背景,即使表面意思完全相同的词汇也会有不同的联想意义,在用法上也会有很大的差异。比如讲到black sheep时,说“Tom is the black sheep in his family.” 让同学们自己理解可能会存在误差,这时候教师补充黑色和白色在英语里的意思及发展背景就会有助于他们正确的理解。所以在精读课上讲解词语的时候,教师应该适时地扩充英语词汇的外延意思,使学生能够准确理解词汇的语义并加以使用。
2. 篇章(全文)教学中的文化渗透在学习每篇新课文之前,对其文化及历史背景知识进行介绍,以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主旨,并达到扩展这方面知识的目的。比如在讲到Clearing in the Sky这篇文章的时候,我先给学生们介绍了传统的American values,学生们在了解了这些背景知识以后才对文中老父亲执着一生在高山的林中开垦荒地的依赖自我、尊重艰苦劳作和颂扬农村生活方式等精神有所理解,进而增进了对文章主旨的深刻把握。
3. 细节教学中的文化渗透这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不放过教学过程中可以向学生传授英语文化知识的每一个细节。比如在讲到Darken your Graying Hair, and Hide your Fright一课时,遇到了这样一句话:“One is a sphinx, one seems almost removed, and one sees it all. ”我发现其中sphinx是一个很有讲头的细节:当sphinx写成Sphinx时,是希腊神话中狮身人面的怪兽;他问路人的Riddle of the Sphinx(“斯芬克司之谜”);以Oedipus成功猜谜而后引发的一系列故事为由来的Oedipus Complex(恋母情节)等。这样不但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有助于他们理解,更提高了教学的趣味性。二是对所学文章进行深入的语言风格、写作手法、修辞手法等方面的分析,并与汉语中的这些技巧进行对比,提高英语专业学生的文学欣赏和语言应用能力。比如在讲到The Nightingale and the Rose一课,我就介绍了fairy tale这一文体以及相应的写作风格和特点。还有Button,Button这一课的fantasy的文体等等。三是利用生活中遇到的每一个西方的节日,给学生讲授与之相关的来历、风俗和习惯。比如Easter,Halloween和 Christmas等。
(二)充分利用直观教具,寓教于乐
除了课堂讲解的文化渗透,教师还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收看一些电影、各种记录片片段,或者收听一些英文原声听力材料使他们了解英美国家的风土人情,学到与英语文化有关的交际方法和手段。比如还是Twelve Angry Men一课,除了可以在课前介绍美国司法词汇,还可以给学生们播放《律政俏佳人(Legally Blond)》这类的涉及美国司法制度的电影片段,加深学生们对美国司法制度和陪审团制度的理解,从而有助于他们对课文内容的把握。
但是有一点需要特别注意的就是教师在运用这些辅助直观教具的时候不能只单纯地让学生自由观赏和收听,因为大多数时间学生在没有老师的指导下会不自觉地转移注意重心,获得的信息也会受到限制,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所以教师在这个时候要给予必要的解释说明和指导。
(三)丰富的课外活动
学习和掌握外国文化仅仅靠有限的课堂时间是不够的,学生还必须充分利用课外时间扩大自己的语言文化知识。教师要经常鼓励和引导学生在课余时间阅读英美文学作品和英语报刊,并提醒他们在阅读时留心积累有关文化背景和社会习俗等方面的知识,并随后组织一些知识竞赛等。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此外,教师还要多组织一些生动活泼的课外活动,让学生在真实语言环境中体会和运用英语。比如英语角、英语周、英语晚会、英语戏剧大赛等等。还可以适时地邀请一些外籍教师参与进来,比如一起举行万圣节化妆晚会。通过与外籍教师的接触,学生往往能学到许多课堂上学不到的生动的文化背景知识。
三、结语
人的语言受本民族文化长期熏陶,所以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历史形态也会通过语言反映出来。要想达到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的成功和谐的交际,必须要了解深知目标语文化。大学英语精读课正是为大学英语专业学生实现跨文化交际打基础的课程,所以我们更应该有意识地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多向学生介绍英语国家文化,并分析比较汉语文化与英语国家文化的差异,从而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培养他们的语用能力,这样他们在与外国人打交道时才能减少语用失误,使交际得以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杜瑞清.英语教学与英美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7.9.
[2]何广铿.英语教学法基础[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1996.
[3]胡文仲,高一虹.外语教学与文化[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2-5.
篇6
1.1治疗方法采用美国醒脉通MECT治疗仪。治疗前常规禁食、禁水8h,治疗当日禁止吸烟,前1h监测呼吸、血压、心率、脉搏及体重正常,指导病人排空大小便,协助其去枕平卧,去除义齿等,两肩胛间垫一沙枕,使头部过伸、脊柱前突、四肢伸直[2];将MECT治疗仪调节为治疗状态,连接多参数监护仪,给予250mL0.9%氯化钠注射液后,静脉注射1mg阿托品,2.0mg/kg~2.5mg/kg丙泊酚致睫毛反射迟钝,呼之不应时用面罩加压给氧,静脉注射2mL0.9%氯化钠冲管,1.0mg/kg~1.5mg/kg琥珀胆碱静脉注射,观察确认病人全身肌肉松弛、自主呼吸停止、腱反射消失后停止吸氧,于病人上下臼齿之间置一牙垫,将涂有电胶的电极片紧贴于病人头部两颞侧通电3s~4s后给予加压吸氧至自主呼吸恢复,生命体征平稳送观察室观察30min,做好保护性措施,防止病人出现急性谵妄和躁动不安时发生意外。病人回病房后注意观察进水进食情况,同时观察有无恶心、呕吐、头痛、记忆障碍等副反应。
1.2护理方法对照组病人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病人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治疗前首先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在治疗前多与病人沟通,向病人和家属详细介绍MECT的治疗原理、治疗方法及对疾病的作用,纠正病人和家属认为MECT治疗是“电击”的错误认识,同时介绍治疗后的副反应,包括暂时性头痛、对记忆力的短暂影响及恶心呕吐等,强调头痛、恶心呕吐均是短暂的,对记忆力的影响也是可逆的,无需特殊处理,可自行恢复正常,不会留下后遗症。并让接受过MECT治疗的病人现身说法,打消病人和家属的顾虑,以消除治疗前的紧张恐惧感,同时鼓励病人和家属说出心中的疑虑,表示理解并一一解答。其次,组织病人观看国内外MECT治疗的相关录影片,在病人对治疗有一定认识后再护士的带领下熟悉MECT治疗室环境,并观看全部治疗过程,消除其陌生感。第三,病人初次治疗时,由护士陪伴进入治疗室,一路热情介绍治疗设备、安全性,过于紧张的病人指导其通过深呼吸消除紧张感,并通过交谈转移病人的注意力。治疗结束后在耐心听取病人的感受,对病人进入治疗室的表现给予表扬和鼓励,对出现的副反应进行耐心解释,理解病人不良反应的心情,并给予个性化的心理干预,尽量满足其心理需求,鼓励病人继续治疗,早日康复。
1.3观察指标①精神及配合度指标:根据病人治疗过程中紧张恐惧程度分为三级。0级:治疗过程无不适、紧张和恐惧感;Ⅰ级:治疗过程中有轻微不适、恐惧感,但不回避治疗;Ⅱ级:治疗过程中有不适、恐惧感,并试图回避治疗;Ⅲ级:治疗过程中有明显不适,有强烈的紧张和恐惧感,尽力回避治疗,需医生护士协助才能继续治疗[3]。②效果指标:护理前后由1名经验丰富的医师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对精神症状进行评价,由P、N、G3部分组成,采用7级评分法,从无到极重分别计1分~7分,P、N总分值为49分,G总分值为112分,分值越高症状越严重[4]。③脱落率:未完成疗程的病人所占比例。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病人首次治疗过程精神状况及配合度比较观察组病人首次治疗过程精神状况及配合度优于对照组(P<0.05)。
2.2脱落率比较观察组1例病人脱落,脱落率为0.65%,对照组15例病人脱落,脱落率为9.7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性(P<0.05)。
2.3PNGC评分比较两组护理后P、N、G评分及总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护理后P、N、G评分及总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篇7
关键词: 新课改 人文素养 生物教学
爱因斯坦曾说:“只教给人一种专门知识、技术是不够的,专门知识和技术虽然使人成为有用的机器,但不能给他一个和谐的人格,最重要的是人要借助教育得到对事物及人生价值的了解和感觉,人必须有对从属于道德性质的美和善的亲切的感觉,对于人类的各种动机、各种期望、各种痛苦有了解,才能和别的个人和社会有合适的关系。”他的话充分体现了人文素养、人文教育在自然科学教学中的重要性。
一、关于渗透人文素养的生物课堂与传统生物课堂的问卷调查
通过关于渗透人文素养的生物课堂与传统课堂的问卷调查可看出学生对能学到科学知识,又不仅仅是只学到科学知识,更学到一些技巧,体会到一种人文精神的课堂才是学生所喜爱的。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我觉得还可以加上这样一句:授之以渔,不如授之以欲。有了学习的欲望还怕学不好吗?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通过渗透人文素养的生物课堂,经过一段时间,学生能找到自己学习的方向和动力,因为有人文素养的课堂是直接面对心灵的。
二、渗透人文素养的生物课堂与传统生物课堂的比较
1.从满堂灌输式教学到师生互动式教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课堂完全由教师独自操纵控制,教师一言堂,信息完全由教师一方发出,学生只是被动接受和学习,像一个机器一样,任由老师操纵和灌输,学生很少参与教学活动。就连实验也是由教师一手操办,活生生的一堂生物课变成死气沉沉的“无物课”,学过了,也背会了,却不知何物,失去了学习的真正目的。
渗透人文素养的教学模式是由师生共同合作完成的,学生可以自主发言,学生之间可以自主讨论,也可以和老师共同讨论,在一个和谐、轻松的氛围中结束一节课。通过一堂“活生生”的生物课,学生知道学了什么,也知道学会了什么。
2.教师角色的转变――由教师主体转变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
传统教育模式下,教师占有主体的地位,学生只有听老师讲的份,课堂上老师具有神圣的地位。在具有人文气息的学习氛围中,教师和学生是平等的。学生显然占有主体的位置,但教师的引导作用是必不可少的。就像一个好的演员,如果没有好导演的指导,他也是不会成功的。因此,教师的引导作用也是关键的。但只有教师的引导是不行的,还得有学生的配合,因此,师生之间的相互合作才是成功的关键,这正体现出生物课堂中渗透的人文素养和人文关怀。
3.从应试教学转变到人文素养渗透
在应试教育中教育的真谛被蒙蔽了,教育的真正价值失落了,教育成为“训练”的代名词。教师如陀螺般麻木而冰冷地旋转着,学生则成了一群“无目的的升学者”和“非本意的就业者”。陶行知先生说得好:“千教万教教人学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一个没有科学修养的人可能会生活得很快乐,但一个没有人文素养的人是遭世人唾弃的。新时代的学生应该是既有科学素养,又有人文素养的高素质人才。新课改理念下的生物教学就是在自然科学教育中渗透人文素养,使学生成为活生生的人。
4.教学效果的比较
在传统教育模式下,经过老师反复强调、划重点,然后多次复习巩固、背诵,这样病态的知识积累方式最后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而人文素养教育下的学生,知道了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创新,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结语
生物学是一门具有灵性的科学、人文的科学,我们在传授学生学习知识的同时更重要的是树立人文意识。新课改教育理念提出要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身心的发展,这其实就是培养学生尊重生命,有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学科知识是承载着文化、文明的载体,没有文化、文明的传载,知识也就失去灵性,甚至掌握的知识越多,对社会的危害就越大。只有具有人文素养的自然科学掌握者才是未来社会需要的。教师不仅仅要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要给学生文化;不仅要让学生获得将来生存和发展的知识与技能,更要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在学校生活中体验到生命的快乐和为生命价值的提升而努力的幸福。
参考文献:
[1]张静.浅谈如何在生物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J].科学教育,2008.
[2]杜凤民.在生物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J].教法与学法,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