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经营范文

时间:2023-04-01 17:05:4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资本经营,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资本经营

篇1

一般而言,企业的资本经营通常是指并购、重组、分立、上市、破产、产权买卖、海外直接投资等业务。改革开放30余年来,随着市场化程度的提升和行业竞争的加剧,伴随中国企业规模扩大与国际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国企业财务领导职务逐渐从“账房先生”成长为真正意义上的CFO。在这个过程中,CFO也从资本运作的初学者转变为“资本玩家”,并且经历了财务领导力从履行简单的“过程的反映与监督”职能到风险控制与价值创造的职能提升的必然过程。因此,以资本增值与股东财富最大化为目标的资本经营,已经成为每个CFO必须思考与实践的重要履职内容。在本期专栏中,笔者将围绕资本经营的价值创造过程,谈一谈自己的思考和体会。

资本运营出发点

与资本市场的“玩家”不同,实体企业的CFO的资本运营思维不能将短期盈利与“一夜暴富”作为资本运营的出发点。从CFO的职业理解出发,资产运营更可直观的体现实体企业的资本运营,因为资产运营的增值与资本运营的股东利益最大化的终极目标是一致的,而我们的资本运营的载体正是所在企业的存量资产,资本运营的过程就是通过并购、拆分、重组、分立、私募乃至上市融资等一系列资源配置手段,以实现企业规模的扩张与长期稳定的盈利能力提升的过程。CFO可以借助资金,资本市场直接融资、间接融资,帮助企业做大做强,但不能将资金、资本市场的投机作为实体企业的长期稳定的主要盈利模式,这是作为实体企业CFO不同于证券、基金等金融机构的资本运营的思维特点。

实体企业CFO的资本运营更多的表现形式为资产整合,无论是资本扩张的投资、兼并、收购与资本收缩的资产剥离、分立、分拆上市等形式,都是以企业的产业规模和资产效益最大化为原则。实体企业的资本运营绝非以包装上市取得现金收益为唯一目的,最重要的目的依然是借助资本运营提高企业的自主研发能力与市场竞争能力,最终借助于企业的商品经营达到长期稳定的盈利提升。这就要求实体企业的CFO必须以突出主业的要求去思考企业资本运营的形式与目的。

作为中国汽车行业前四大汽车企业集团之一的北汽集团,近年来进行了一系列的兼并收购行为,这些行为不止简单地计算单笔交易的盈亏点,更考虑了企业未来的产能、产品、市场份额、现金流量。北汽集团根据行业特点合理布局,提高区域市场竞争能力;根据国家去产能化的要求,整合了一些弱势汽车企业;根据各种生产要素节约化原则,布局产品生产区域;此外,北汽集团还收购了国际先进技术服务于自主品牌研发生产,所以北汽集团的兼并收购更多来源于长期战略规划的发展需要。

为了配置社会资源,北汽集团通过直接融资、间接融资尽可能地获得低成本资金,通过私募引进了戴姆勒成为北汽股份的股东,并将北汽股份的IPO提上议事日程。为了满足上市监管机构的要求,北汽集团在内部进行了大量资产整合,通过一系列重组、剥离、分立消除同业竞争与关联交易的负面影响,并争取到北京奔驰51%的控股权,这些资本运营动作均围绕着北汽集团的战略规划而进行,从未把短期盈利作为目标。我们始终明确:北汽集团是个产业集团,发展壮大主业是我们的终极目标。

因此,结合多年的资本运营实践,笔者的第一个体会是:企业CFO资本运营的出发点必须服从于企业发展战略,必须考虑企业整体与长远利益,必须符合企业发展的产业特点,必须明确最终的盈利点不是来自资本运营,而是来自于企业的主业收益。

做到风险可控

企业并购是一把双刃剑,资产重组、剥离、分立是要伤害某些群体的利益的,而企业上市融资要符合合规要求并接受监管机构与公众投资者的监督。可以说,所有的资本运营都是风险与机会并存的经济行为,其中的风险揭示与风险规避是CFO的重要职责。作为CFO,一定要研究资本运作成败的各种因素,计算预期收益与未来现金流平衡,预测相关的投资风险、投资成本、融资条件、投资管理及投资环境。

关于并购过程的尽职调查、估值、谈判、定价、支付方式等交易过程的风险及CFO如何判断把握,笔者在第7期专栏“并购思与行”一文中已提出相关观点,这里不再赘述。而资产重组、剥离、分立除了牵扯的资产整合之外,还存在相关利益者的利益平衡问题,甚至会出现复杂的人际关系问题,带来超出资产关系的利益冲突风险,CFO如果不予考虑会造成资产整合的失败。同时,CFO也要严格把控直接融资、间接融资的风险。

总之,CFO的资本运营不能只做简单、单纯的职业判断,要从企业发展战略大局出发,遵循我们的谨慎、稳健原则,综合全面的评估风险与机会,发挥企业团队效应,做到风险可控。

CFO要成主角

在企业规模做大与国际化、市场化的内外因变化条件下,企业CFO应主动成为资本运作的主角。虽然CFO本身有职业与知识的局限性,对产品、技术、市场的了解不如企业相关的专业人员,但资本运作更多的是资源整合,是利益的博弈,从量化价值的角度来看,CFO比企业的其他高管更具发言权,对企业战略的了解掌握着更多的量化支撑信息,CFO在商务谈判中更具备博弈能力,与企业的资本运营团队有着先天的沟通便利。同时,CFO对风险的判断相对准确与科学,所以CFO应该当仁不让的充当资本运作的主导者,不应该只是成为参与者,更不应该成为旁观者。当然,要履行好资本运作职能,CFO还需要补充相关知识,还需要一定程度的跳出“会计思维”去考虑问题,还需要更多地承担责任。但资本运作的过程可以提高CFO的风险控制能力,可以体现CFO的价值创造职能,可以提升CFO在企业中的话语权,进而提高财务领导力,所以对于这个责任,CFO一定要勇于承担。笔者在企业中分管资本运营工作,无论在企业的并购、融资、投资者沟通、资产整合、上市方面都责无旁贷,当然成败均有,但成功概率远大于失败。通过资本运营实践,对笔者在企业中话语权的提高加了不少分,也完善了笔者的资本运营知识、积累了资本运营经验、提升了资本运营的能力。

篇2

“国有资本收益”近期以来一直是一项热门话题,它的管理及使用倍受人们关注。作为财政工作人员,我们更为关注的是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同时,加强国有资本经营收支预算管理,将其从公共预算中分离出来,单独列示,也是深化财政预算管理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是政府财政预算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政府在一个财政年度内对国有资本经营收支的总体规划。随着国有企业实现利润的逐年增加,改变现有的国有企业利润分配体制,将国有资本收益作为公共财政的补充自然就被提到了议事日程上来。许多省、市在这方面都作了有益的尝试,制定出相关的法规制度,并开始按一定比例征收国有资本收益,这方面的工作已取得了一些经验,但遇到的问题也不少。

一、制定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必要性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首先遇到的问题是收入预算。对于国有企业利润分配形成财政预算资金,在我国的管理制度历史上先后经历了统收统支、利润留成、利改税、经营承包及统一税制等阶段。现行的国有企业利润分配体制是1994年建立的,同其它所有制企业的情况相同,有明显的以税为主的特点,国有资本经营收益纳入非税收入管理的部分很少。而与国有企业有关的财政支出却始终未停止,并且随着近年来政府对国有企业改革力度的加大,国企改革成本在不断上升。

以山西省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编制现状为例:当前,山西省还没有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有限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职能由政府财政部门行使,与公共预算混列,支出也未单独列出。

(一)在国有企业实现净利润后,国家作为国有资本的股权所有者,无法分得应享有的收益和分红。即:国有企业的税后利润不需向国家上缴、分配和分红。这部分国有资本收益未列入财政预算收入管理,而是分散留存于各国有或国有控股企业当中。

(二)偶发性的国有资本处置收益,虽然根据情况部分上缴财政纳入预算,但仍缺乏有效、规范的管理,收入的可预见性差,所占财政预算收入比例也不大。

(三)近年来,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力度加大,国企改革支出成本不断上升。企业破产、分离办社会职能主辅分离辅业改制、社会保障、职工安置等一系列问题需要财政资金来解决缺口,“等米下锅”的现象凸显出来。

(四)由于国有资本收益分散滞留于企业,政府集中财力对国有资本布局等的宏观调控能力不足,同时也影响了竞争行业中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的公平竞争环境。

所以,建立一套独立、完整、规范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体系已成为财政工作者刻不容缓的任务。当然,从理论上讲,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所涉及的企业范围应当包括所有国有或国有控股企业。即:不仅包括非金融企业也包括金融企业。对于山西省来说,不仅包括省直属企业、省级部门所属企业,也包括地市及地市以下所属企业。

二、针对山西省国有企业的现状,制定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可行性

当前,山西省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的现状是:至2005年末,全省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共4951户,资产总额4711亿元,净资产1252亿元,盈利企业当年实现净利润158亿元,累积未分配利润144亿元。排名前20位的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净利润51亿元,占全部国有盈利企业净利润总额的32%。省直监管的36户国有企业2005年末资产总额为2958亿元,净资产824亿元,盈利企业当年实现净利润35亿元,累积未分配利润6亿元,这些国有资本经营收益目前留归企业,作为留存收益使用。如果按照国有股权应享有的收益比例纳入财政预算管理,将在很大程度上增加政府调控市场经济的能力,改善国有资本布局,提高市场竞争领域的公平性。

三、山西省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工作实施的难点

(一)实施范围:按企业性质,对于国有金融企业来说,由于这类企业性质比较特殊,不同于一般的工商业国有企业,而国有资本经营收益收缴的前提是企业股改后,产权明晰,企业不良资产剥离,而山西省的此项工作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从操作层面来讲,征收对象是针对国有股份制企业征收还是针对整个企业集团或是对单户企业征收。这在收入数量上将对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产生极大的影响,在企业集团内部,利润调控的空间是很大的。

(二)如何保证企业及时、足额上缴国有资本经营收入;其监管单位如何有效地进行管理;各有关部门在预算收支管理过程中的定位是预算执行部门还是预算主管单位;具体的管理方式等等这些问题都需要认真地考虑、衡量和解决。

(三)对涉及跨地区的企业,按企业管辖权划分收益分成比例的,其分成比例如何确定,怎样能做到“财权与事权相匹配”,是否能被各级政府、部门和企业所接受。

(四)对于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支出范围,应明确强调用于补充公共财政支出的不足,尤其着重用于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国有企业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和分离企业办社会职能过渡期的支出不足部分,不良贷款处置,促进企业产业结构调整等,但与其它各类企业专项资金如何合理配合使用仍需进一步条理。

(五)提高企业对国有资本收益工作方面的认识,充分考虑企业的承受能力,制定适当的上缴比例。既要不伤害企业生产经营的积极性,避免人为调节利润,又要做到兼顾国家、集体、个人等多方利益。

篇3

关键词 资本经营 报业 未来 核心经营

中国报业进入市场,产业化发展已近30年,但管理模式、运行机制还处相对陈旧、格局形态分散的初级市场竞争状态,其发展受到生产经营方式的制约。报业集团要持续发展,要做大做强,必须在资本经营、资本扩张的基础上实现。资本经营方式是未来报业集团的核心经营方式和立足点。

一、资本经营是未来中国市场的主要经营方式

人类经济形态经历了三个时代:农业经济时代、工业经济时代和金融经济时代。

农业经济时代,主体是家庭,投入是劳动、土地和工具,目的是自给自足。

工业经济时代,主体是企业,投入是资本,目的是增值。企业成为社会经济生活的核心角色。

金融经济时代,货币资本脱离企业生产过程独立运动,以企业为轴心的商品产销过程构成实体经济;以金融为市场的货币资本运动过程构成虚拟经济。虚拟经济规模超过了实体经济规模,虚拟经济的货币从根本上影响、改变着实体经济的生存方式和运行规律。如目前美国发生的次贷危机,造成雷曼兄弟公司这样的百年老店破产,导致美国这个经济帝国发生经济危机,引起全球的恐慌。这都是资本经营惹的祸。金融资本经济在运行中由原来的“仆人”转变为“君主”,这意味着人类由工业经济时代跨入金融经济时代。

中国虽然经历了农业经济时代,但经济匮乏,国力不济;虽然经历了工业经济时代,但不发达,历程短,积累极其有限。中国建国60年,前30年是计划经济体制,后30年探索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后,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由自我封闭到对外开放,在经历了农村土地承包、工业企业改革后,逐渐融入到工业经济发达、以金融经济为主导的全球现代经济体系,并逐步进入金融体制改革阶段。

中国资本市场立市已经18年,金融体制改革包括金融机构健全性改革,金融机构对外开放以及利率、汇率改革和资本市场改革。随着三箭齐发的金融体制改革及其新的金融体系建立,意味着中国经济进入金融经济阶段,标志着中国市场体制的完善和成熟,也预示着资本经营阶段上升到一个新的平台。未来5年,中国国有资本体系将大洗牌,中央国企由159家减至30―50家,地方国企不超过1000家,国有资本大量投放市场流动。2008年6月15日,中国证监会表示,将全面开展证券业和资本市场的开放评估,继续完善有关对外开放政策,积极稳妥地推进证券业和资本市场对外开放。6月12日,《湖北省内资公司股权出质登记暂行办法》,湖北省16万户内资公司3600亿资本可做股权质押置换。这些放虎归山、放龙出海的举措必然会推动巨额静态民间资本进入市场,特别是美国次贷金融危机引起的全球经济恐慌,迫使受影响国投巨资救市(中国投4万亿),这就说明资本经营方式是现代经营方式的核心和主导,同时也为中国资本市场的生成、繁荣推波助澜。中国资本市场的大繁荣即将到来,资本经营将是未来中国市场的主要经营方式。

二、资本市场是未来中国报业经营的客观过程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解除对传媒的控制管制成为世界潮流。2002年全球媒体和娱乐业市场总规模达10889亿美元。美英两国的媒体、娱乐业占该国GDP的5%。对国内媒体来说,只要中国实行市场经济体制,只要中国媒体走向市场,只要承认传媒业是产业,只要媒体实行自收自支的财政体制,只要中国文化市场对外开放,选择资本市场将成为必然。我们经常说转型、转折、创新、拐点、新阶段等等,一个核心的转变就是从生产经营模式转向资本经营模式,并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公司体制架构。资本经营、体制转型是报业面临的重大课题和现实抉择,也是报业未来改革与发展要完成的两个互为条件的历史使命和客观过程。

中国报业的发展具有特殊性,前30年报业定位于意识形态、上层建筑、舆论宣传的纯文化事业,经济来源靠国家财政供给:后30年逐步走向市场,产业化发展,但起步比经济体制改革晚。其间报业自觉主动地在其内部进行了市场化的尝试性改革,真正有成效只是近10年的事。在中国资本经营的经济时代尚未到来时。传统报业对资本的依赖不强,也不需要资本市场。

随着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特别是中国承诺对国际市场开放,中国资本市场逐渐形成。中国传媒业现阶段及未来的发展都将离不开资本市场。传媒业迫切需要资本的推力来提升企业的发展和升级、催化产业结构的调整、实现行业资源的有效整合、加快产业规模的形成扩大、推进媒体市场化程度的提高,进而缩短传媒业与现代市场经济高级形态、高度发达的时空差距,让传媒业尽快融入市场,跟上时代经济发展的步伐。但就资本市场而言,中国传媒业的现状是:资本存量太小,资本构成分散,资本市场化极低,资本经营经历缺乏,融入资本市场刻不容缓。同时,传媒业还面对多重外部压力:中国文化市场对外开放,中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外国资本迫不及待地要进入中国传媒市场,国际传媒强大的资本、规模实力,已形成大兵压境之势。融入资本市场已成为报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三、资本经营是报业集团的核心经营

资本经营是一切经济领域最根本的活动,企业所有的产业投资、运营都是资本运动,都以资本经营为轴心。从根本上说,资本经营就是利用各种手段使资本规模扩大,通过经济规模实现规模经济。不管资本以什么形态表现,不管是什么样的投资者,资本扩张是一切企业和出资者逐利的普遍愿望、追求和目标,甚至是一种本能。报业的未来发展,自然也是如此。

1,资本经营的核心理念。

资本经营是与生产经营相对应的企业经营,二者有着不同的核心理念。生产经营的核心是产品的产和销,资本经营的核心是资本的增值。

企业市场定位不同。生产经营只面向商品市场,资本经营面向四个市场:商品市场、公司控制权市场、货币资本市场、经理人及人力资本市场。

资本经营与生产经营的绩效评价标准不同。生产经营:利润是企业的追求。是评价绩效的核心标准,一般注重对企业一系列会计报表的分析评价。资本经营:利润是过渡性指标,资本升值是终极目标,一般注重企业所持有的企业证券或其金融性资产在金

融市场上的价格变动、资本规模和流动能力。

资本经营与生产经营的经营内容和运行体系不同。生产经营的内容是围绕研、产、供、销进行,建立相应的运行体系,市场特点是单元、独体。资本经营的内容是围绕四个市场进行,运行体系的特点是多元、开放。

资本经营与生产经营的企业管理重心不同。生产经营:生产能力、技术水平、产品质量价格决定企业的效率和生存,管理重心是研、产、供、销活动。资本经营:持续吸纳、动员、驱动资本的增值和资源的配置,管理重心是企业资本的生成及增值。

资本经营以增值最大化为目标,意味着对资本本质规定性的皈依,对市场规律的遵守与尊重。而不是将企业的目标定位在产值最大化、资产规模最大化、利税最大化、会计报表利润最大化、行政级别最大化、社会影响力最大化、就业最大化等方面。资本经营意味着对上述各种企业目标的否定和澄清。

资本经营的核心是提升企业价值最大化。资本一旦进入企业就形成法人财产,股东并不享有所有权和处置权。现代企业由于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股东不介入企业经营。资本与企业的关系是:股东让渡资本。获取证券,证券价值取决于企业价值,资本增值通过企业价值来体现。企业经营管理的核心是企业价值,企业价值的核心理念是公司的资本经营,而不是利润最大化。因为要追求高利润,就要多承担风险,这将导致资本结构中大量的债务。所以利润最大化不是目的,而股东拥有企业的价值最大化才是企业家追求的目的。

2 资本经营的企业特点。

企业组织是资本增值的枢纽,资本经营的真正基础在于一个有能力和有效率的企业组织。组织能力和效率是实现资本增值的关键,而企业能力和效率来源于企业家的能力和企业管理水平。因此,企业家和企业管理是资本经营的灵魂。

资本经营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企业的命运。资本供给既构成对企业生产经营的重大约束,又是决定企业竞争力强弱和竞争成败的重要因素。因此,融资和资本扩张成为企业持续发展的关键。大规模雇佣资本的资本经营是企业经营的主要手段,对企业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

资本经营意味着企业经营的重点在金融资本市场。虽然企业也关注投入产出,关注生产经营的研、产、销,但它更关注公司证券在资本市场上的价格和博弈。为什么金融危机对一些产业会造成毁灭性的打击。就是因为资本市场的价格机制已经被引入了企业价值的生成过程。体制创新、企业经营重点的转移,迫使企业更加关注资本经营,并要求企业建立相应的高度市场化的公众公司企业体制。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企业上市的原因。

3 资本经营的内容和途径。

首先要进入资本市场。资本市场由股票市场、中长期债券市场、中长期借贷市场构成。进入资本市场,可间接投资金融证券或以公司名义参股上市,可也以公司名义直接上市,还可以公司名义参与资本市场经营。

企业如何使资本增值最大化。资本进入企业组织,企业组织以经营形成企业价值,企业价值量大于投入资本量,形成资本增值。其运行模式是:一个轴心,即资本增值;两个轮子,即资本规模和资本效率。使资本增值的途径有三种:增加资本投入量;提高资本增值率:既增加投资量,又提高增值率。

资本的规模和效率决定企业增值的大小,决定企业兴衰。如果只融资圈钱,不提高使用效率,圈钱规模越大,资本损失总量也越大。反之,如果忽视资本规模和运作,只满足日常管理,错失良机,企业就容易被淘汰。资本经营是对生产经营的超越、扬弃,不是排斥、否定,也不是另搞一套。金融经济时代带来企业生存方式和资本运行机制的转变,促使企业资本增值方式的转变。

4 资本经营的形式。

资本经营的外在表现:一是通过货币资本实现,表现为以货币计量的资本规模;二是通过生产资本实现,表现为生产能力:三是通过商品资本实现,表现为市场份额。这三种形态的循环过程,实际上就是资本运动的过程。

资本的扩张必须在资本运行质量得到保证的前提下实现。企业的资本扩张经营一般分为内部扩张和外部扩张。内部扩张是通过提高资本的运行质量实现资本规模的扩张,企业通过一切手段获取超额利润,而不是平均利润。进而将利润转化为资本,再通过扩大生产和经营规模,获取更多的利润。如通过产品经营、资本积累、资本运行质量提高、企业经营多元化、加速资本循环等形式实现。企业内部扩张是外部扩张的基础和前提。外部扩张通过整合资源,以股份制、上市、兼并、收购、银企合作等形式来实现。

从资本市场、产业发展、跨越扩张、优胜劣汰、资源配置的角度看,上市融资是迄今为止最科学的一种融资方式,以融资这个平台,利用资本市场,通过兼并、收购、重组,做大产业,做优行业,快速发展,实现文化产业的两个效益最大化。而且,传媒上市融资比吸引外部资金投资更具优越性,可以减少投资者干涉内容生产、传媒管控不力的担忧。

但上市是把双刃剑,上市意味着自身优势资源、优良资产、优势行业垄断利润被稀释化、大众化。比如中国建设银行上市,美国商业银行拿到了20%的股权,建行在国内有16000家分行,美国商业银行不用开这么多分行,就能得到建行增值效益的20%。由此可以看出国际金融大鳄独到的眼光和精明的策略。而中国工行、建行提出要在美国纽约设立分行的要求已经谈了10年,直到去年6月17日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开幕,美联储仍未同意中国两大银行在美经营。为什么?

这个事例对于参股者无疑是资本经营的得意之作。如果美国商业银行不通过人股上市,要想在中国资本市场占有一席之地并有所作为,它需要在中国建立上万个网点,需要付出足够长的时间和足够大的成本,而这些对它来说几乎是不可能的,但通过上市参股一下子就完成了。更重要的是,它获得了圈钱的市场,获得了生钱的资源。对于一个有垄断性资源、垄断性利润的企业和产品,如果上市,就存在着这样的问题,这个账怎么算、从什么角度算。一定要慎重决策。报业目前被视为垄断性行业,这个例子值得认真分析。而且,上市后公司会受到更加严格、更加苛刻的监管。因此,报业上市一定要有充分的准备,制定好经营战略规划。

企业做强做大、发展扩张的方式还有:

交易。如贝塔斯曼集团、新闻集团采用的是典型的产权交易扩张的经营方式,不选择上市。

联营。联合其他企业共同经营。

投资。直接投资上市公司或基金、理财项目等。

剥离。不良资产是相对而言的,也许在甲处是不良资产,在乙处就是优良资产:放在一起是不良资产,剥离后可能变成优良资产。

控股。通过股权比例有效控制资源、项目。

破产。让既不带来效益、又是沉重

成本包袱、甚至危及企业生存的不良资产破产。

分离。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

资本经营的前提条件是:外部资本市场完善成熟,内部企业有需求,企业主业有竞争力。资本产权明晰,法律上完成资本评估、清产核资,企业资本能够有效流动。目前报业的资本经营尽管有很大的差距,但资本经营一定是报业未来的核心经营方式和立足点。

四、资本经营应注意的问题

资本经营的魔力就在于使经济结构发生根本性改变,使产业有效整合,标志是资本经营由经济附属成为经济核心,由经济的晴雨表成为经济的发动机。资本的流动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而资本逐利的特性使得难以捉摸的资本不会按照人们的初衷运动。高明的魔术师可以使资本变幻无穷,不高明者则可能被资本魔力所吞噬。

资本不等于资产,资本包括所有价值量,资产只是资本的一部分。资产不用于投资就不是资本。如报业集团的房产、地产、设备规模很大,不进行资本营运,只能是实力的存量标志,还要背上消化成本的包袱。因此,非经营性资产所占比重并不是越大越好。

资本经营也不等于资产经营,资产经营是资本经营的一部分。

资本经营不等于货币经营,更不等于上市。货币经营是资本经营的形态,上市是资本经营的形式。

资本经营不是空手套白狼,而是实实在在的经济行为。

资本经营的效益与风险并存,其风险主要表现为筹资风险、投资风险、资金回收风险、收益分配风险、现金流风险、财务风险、运营风险等。

资金结构不合理,负债比例过高会产生财务风险。如雷曼兄弟公司资本为6390亿美元,但负债高达6130亿美元,一年就有600亿美元的利息包袱。由于资金结构不合理,导致公司业务负担沉重,偿付能力严重不足。最终导致破产。

投资决策失误会导致投资风险。这类风险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项目分析论证不科学、不准确,达不到预期回报,导致投资无法收回。

管理者决策能力低可能导致经营失控。美国次贷危机何以形成,无现钱者、无收入来源者、无固定职业者都可以签合同买房。这既是决策失误,又有经营失控的因素。

现金枯竭会使经营难以运转。如赊账销售。欠款成呆账,呆账变死账。或资产被债务人长期占有、资金分散、现金流断链等都会产生风险。

五、国内传媒企业上市现状

自上海文广集团“东方明珠”于1994年2月上市至今,全国共有15家国有文化企业上市,其中境内A股上市13家,香港H股上市2家。报纸媒体已上市的有8家。现主管部门拟推荐、正在筹备上市的有8家,有上市意向的有9家。

在上市的传媒企业中,注入的资产基本上是两部分,一是媒体的广告、发行、印刷经营业务,二是专业性媒体的主要经营权和收益权。

上市形式主要是买壳或借壳,上市募集资金投向主要用于发行、印刷设备和传播设备。北青传媒2004年12月上市募集的近10亿港元。大部分至今还未动用。传媒上市公司多以传媒概念股入市,但新拓展的业务基本无传媒概念,上市融资的钱也没有理想的投资渠道。

总体看,传媒上市公司盈利水平不高,分红很少。根据海通证券大智慧“教育传媒”板块资料显示:2007年该板块17只个股平均总股本为60385.26万股,平均流通43514.37万股;平均每股收益为0.09元,净资产为2.46元,公积金为1.04元,现金流为0.14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3.72%,平均每股未分配利润为0.226元。

传媒上市公司无论是募集的资金还是注入的资产,规模都比较小;上市资产都不是国内的主流报业或报业集团的主要业务。只是规模不大的媒体单位或集团内部的小部分业务,而代表中国报业主流的党报媒体整体上市还无一例。

传媒上市具有突破意义和历史标志性意义。资本经营是市场经营的高级形式,是典型的市场行为和经营行为。上市公司一定是企业,上市资本的外在形态主要是商品行为。这就意味着中国传媒由纯意识形态、上层建筑的文化功能属性转换为产业、经济、市场、商品的属性,这具有根本性的突破。

传媒上市后,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和困难。从经营层面讲,多数传媒股业绩不佳。对其主业发展带动力不明显。如何保持盈利能力是传媒上市企业最大的难题。2008年,证监会要求上市公司每年给股东的红利回报由20%提高到30%,过去是“有红就分,无红不分”。今后可能不会这样放任,上市公司将面临更大的经营压力。

募集资金投向哪里?如果投不出去或者投资效果不好,公司将背上资金呆滞的包袱。投资能否很快见效益?没有效益。报业集团作为大股东就要用未上市部分经营的盈利作为填充。如将优良资产上市,上市公司效益不佳,用什么去弥补?如将不良资产打包上市,没有盈利,集团对上市公司的补充就是肯定的。

上市公司募集的资金一般要求投向其主业。对于报业上市资金,那就是投资媒体。媒体的投资收益期至少也要3至5年。从现状看,无论是传统媒体或新媒体,投资信心都不是很足,小投资无济无事,大投资效益预期又难料。如果报社每年都能持续有30%以上的利益回报,在目前报社融资渠道并不困难的环境下。为何要冒着风险将“肥水流向外人田”呢?

上市报业公司的收入来源仍依靠广告支撑,其他收入很少。单一的盈利模式使其生存风险很大。

上市公司还面临着体制障碍多,市场不成熟等困扰,这是媒体上市是否成功的决定因素。报业上市公司融到资金却找不到理想的投资点。如北青传媒就很难将募集的资金投出去,你能投到北京日报报业集团?你能投到人民日报社?你能买断外省党报集团部分股权?你能去办广播电视?都不行。行政体制分割,传媒资源垄断。你投入到房地产或别的产业。那既不是你的强项,又不是你的主业。传媒产业市场未形成,地域藩篱未打破,资产权属在法律上未明确。报业上市就踟蹰难行,其结局可想而知。而代表中国主流媒体的报业占有的文化资源不能产业化,市场没有全面开放。即使有个别单位上市,也不会给整个报业发展带来根本性的改变和突破。其上市的意义充其量是图个“先”,尝个“鲜”。

报业上市需审时度势。企业上市募集资金是源于企业发展、产业规模扩大,产品市场做大,满足企业扩张的动机。满足需要大量投入资金的扩张有两种类型:一是通过对产业、产品进行资源型和市场型开发实现扩张;二是通过资本的吸纳、积聚、集中、垄断而形成资源整合型扩张。报业集团上市的动机也在于此。这些对于目前的中国报业而言,可以说不需要但又很迫切。

说不需要,是因为在计划体制下,报纸、电视、广播、出版、文化、艺术各

种类白上而下的布局,可谓高密度覆盖,市场趋于饱和状态,文化资源和文化市场已被计划行政配置和市场区域性分割。近几年报业经济增幅明显趋缓,资源型开发、市场型开发很难见效,投了巨资未必能有高回报;由于行政、体制、资本、地域、资源的条块分割,文化产业市场未形成,上市企业又无法通过整合文化产业资源来实现资本扩张。北青传媒筹集的资本尚未动用,也可以说有此原因。对于目前的报业集团,在这样的背景下上市难有大为。同时,报业的特殊领域和垄断优势,其自身发展所需的资本可通过借贷解决,渠道并不难。从此角度上讲,上市对报业来说并不是很需要。

说很迫切,是因为中国正在加快工业化进程,加快城市化进程,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向富裕社会过渡。随着人均GDP的提升,人们的消费恩格尔系数中,文化消费所占的比重也在提高,文化产业将有极大的发展空间,特别是网络技术的全方位信息覆盖,高科技的广泛运用,使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相对于现在发展落后、基础薄弱的文化产业领域,加大投入、实施扩张、谋求发展,既是必需又是机遇,谁占先机,谁得天下。从这个角度看,报业上市又很迫切。上市是报业集团实现跨越式扩张和发展的良策奇招。而且。现阶段发展机遇表现出的两个特点都比较明显。既有资源型、市场型的扩张特点,又有资源整合、资本垄断的扩张特点。

篇4

关键词:经济资本;经济增加值;风险控制;资本监管;价值最大化

文章编号:1003-4625(2007)01-0008-03

中图分类号:F830.2

文献标识码:A

风险与收益总是结伴而行。任何企业的经营活动在为自身带来丰盈收益的同时,也带来了可能招致巨额损失的风险因子。对于举债经营的商业银行而言,通过经营风险来获取收益犹如“在钢丝上舞蹈”,一旦失去二者的平衡,可能跌得体无完肤。因此,商业银行自诞生之日起,就在不断探求战胜风险的技巧。然而,在与风险搏击的过程中,却不断有银行蒙受巨亏甚至倒闭,其中不乏大和银行、巴林银行这样的金融巨头,残酷的现实一度使人们对商业银行驾驭风险的能力产生了怀疑。

经济资本(EC,economic capital)理念的出现,无疑增强了商业银行驾驭风险的能力。经济资本这一概念最早起源于1978年美国信孚银行创造的风险调整后的资本收益率模型。

所谓经济资本,是指“银行决定持有用来支持其业务发展和抵御风险并为债权人提供‘目标清偿能力’的资本,在数量上与银行承担的非预期损失相对应”。

简单地说,经济资本是根据银行所承担的风险计算的最低资本需要,用以衡量和防御银行实际承担的、超出预计损失的那部分损失,是防止银行倒闭风险的最后防线。它是人们为了风险管理的需要而创造的一个虚拟的概念,而不是一个现实的财务概念,不能在资产负债表上直接反映出来,与监管视角的监管资本(RC,regulation capital)和会计视角的账面资本(BC,book capital)有着截然不同的内涵。

从某种意义上讲,可以更多地将经济资本理解为一种风险管理的技术或工具,它的引入将从资本监管、绩效考评、风险控制和经营理念等方面激起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一场革命。

一、资本监管――从安全到效率

商业银行作为经营风险的企业,其业务性质的特殊性决定了自身的脆弱性。鉴于银行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和发生金融风险后对经济稳定的巨大冲击,各国金融监管机构都制订了一系列严格的监管标准,目的是为了保障商业银行经营活动的稳健性和安全性。

其中最著名的当数国际巴塞尔委员会制定的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标准,即商业银行的监管资本持有量占自身风险加权资产(RWA,risk-weighted assets)总量的比重不低于8%。

然而,这种“一刀切”的硬性规定抹杀了银行之间的个性和差异,尤其是在风险控制方面。客观上讲,监管资本并不能完全代表银行实际吸收非预期损失的能力,并且监管规定不一定真实反映特定银行的风险特征。如果银行能够保持,则严格执行巴塞尔协议意味着资本配置过度;相反,如果,则保持8%的资本充足率意味着资本配置不足。对于那些优质的商业银行而言,8%的资本充足率要求显得过于保守,无异于束缚了其逐利空间,因为在其高效的风险监控系统下,无需8%的资本充足率就能完全覆盖其风险暴露;相反,对于有些劣质的商业银行而言,由于风险监控系统运行的低效率,甚至连10%的资本充足率也可能无法有效覆盖风险头寸。

从这个角度来看,巴塞尔委员会所制定的资本充足率标准并不能被冠之以“科学的标准”,它推崇安全至上,但却无法有效规避劣质银行的危机,反而使具有良好风险控制能力的优质银行在这一硬性约束条件下不能充分发挥其资本的效用。这种折中行为,实乃不得已而为之的作法。

经济资本用灵活和自由的理念体现出了银行与银行之间的异质性。它是为承担风险暴露真正需要的资本,完全反映了银行自身的风险特征。

对那些优质银行而言,只需持有与其风险头寸相匹配的经济资本储备,其他剩余资本完全可以腾出来进行业务扩张,从而提高自有资本的运作效率,攫取更大利润。

而劣质银行则可以通过增持资本或收缩业务去消除破产隐患,从而提高自身的安全性。在经济资本理念的指导下,监管部门真正应该做的是尝试让商业银行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自行量体裁衣、实现所谓“自我监管”,把工作的重点放到如何确保商业银行把经济资本的理念落实到经营实践中去,而不是一厢情愿地制定“一刀切”的硬性标准,让银行去执行命令。

以经济资本理念,在强调对债权人负责的同时也兼顾了商业银行自身的效率,将安全性和盈利性结合起来,从而保证了资本得以最有效的运用以获得最佳的收益,并通过提高优质银行的效率而提高了整个银行体系的效率,通过增加劣质银行的安全性而增强了整个银行体系的安全性。

二、绩效考评――从数量到质量

作为激励制度的基础,科学的绩效考评标准有助于提高整个银行的运作效率,而不合理的绩效考评标准往往由于无法有效识别效益源和损失源,会降低整个银行系统的运作效率,甚至会造成“劣质部门驱逐优质部门”的现象。从这个意义上讲,绩效考评标准设计的科学与否,将直接关系着商业银行经营的安全性和长远性。

目前国内绝大多数银行安排的年度经营计划目标都以利润额和业务量为主,以利润和业务计划的实际完成情况作为绩效评价和考核结果,并以此进行等级排名和薪酬奖励。

在这种考评标准的驱使下,任何一个理性的信贷员都会毫不犹豫地扩大自己资产业务规模,企图利用业务量的增加来带动利润额的增加。因为按照责权发生制的会计原则,交易完成的同时利润和业务量就能体现在账面上,而不管日后这笔贷款能否收回。

然而,账面利润的核算不但没有考虑到权益资本的使用成本,更重要的是忽视了风险因素的存在。会计体系记录的信息属于交易导向,而非价值导向,按照责权发生制得出的账面利润并不是银行实实在在可用于分配或再投资的资金,它仅仅是反映在账簿上的一个数学符号。

如果以这个符号作为考核标准,那么最直接的后果就是风险头寸随着业务规模的扩张迅速积累,利润虚增,一旦风险事件发生,就会导致经营利润账实不符,不良资产层出不穷。

显然,以账面利润额作为绩效考评标准的可行度是值得怀疑的。而经济资本理念所倡导的经济增加值(EVA,economic value added)和风险调整后的

资本收益率(RAROC,risk adjusted returnon capital)概念则可有效解决利润虚增的问题,同时能够对员工的绩效给出更客观公正的评价。所谓EVA是指税后利润扣除经济资本成本后的净额,用公式表达为:

EVA=PAT-Re×EC

其中,PAT表示税后利润,Re表示期望收益率,Re×EC则可以视为经济资本的持有成本,也就是承担风险的代价。而RAROC体现的是剔出风险因素后的经济资本回报率,用公式表达为:

其中,PAT(profit after tax)表示税后利润,EL(expect loss)表示预期损失。EVA和RAROC同传统评价指标的最大区别,就是充分考虑到了风险因素的影响和资本的成本,其核心原理是商业银行在评价其盈利状况时,必须考虑在盈利的同时承担了多大的风险,在计算EVA时应把风险因素归人减数,而在计算RAROC时应把风险因素并人分母,这样一来,提高绩效指标数值的手段就不单单取决于扩大被减数和分子,同时应充分考虑控制减数和分母的膨胀。

总的来说,以经济资本理念为核心的绩效评价系统通过引入风险成本和资本成本对收益进行调整,将各项因素分解到各部门和各产品,从机制上引导业务单位和业务人员统筹考虑收益与成本、市场与风险的关系,从而能够更加科学合理地评判业务单位和业务人员的经营绩效,并施加相应的奖励或惩罚。

三、风险控制――从被动到主动

风险控制对于负债经营的商业银行来说显得至关重要,它是保障安全性的基石。不能有效地驾驭风险,盈利也就无从谈起。然而,从以往的业务实践来看,多数国内银行在强调业务发展的同时却忽视了对风险的关注和有效制约,业务人员片面地追求业务量和账面利润的增长,而并不把风险因素作为重点考虑的对象,导致风险大量累积并形成了巨大的不良资产包袱,使得风险控制工作极为被动,常常被风险牵着鼻子走,效率严重低下。

经济资本理念所诉求的是实现业务发展和风险控制动机的相容性,通过科学的绩效标准使当事人的行为动机不再是单一的利润标准或风险标准,而是二者的融合。这样做的一个最大好处,就是将事后被动的风险处理工作提到事前来做,不是被动地去适应风险,而是主动地去选择风险。

经济资本理念下EVA指标和RAROC指标恰好提供了这种选择工具。从绝对指标来看,如果EVA>0,则意味着开展此项业务为银行带来了正的附加价值,可以接受;反之,如果EVA<0,则应该放弃此项业务。同时,EVA的值应该是越大越好,对于A、B两项业务,如果EVAA>EVAB>0,则显然开展A业务比开展B业务更有利可图。

这种考虑在理论上的指导意义是,银行可以通过扩展EVA较高的业务规模同时缩减EVA较低的业务规模来引导信贷资源从效益、质量和前景不乐观的领域中退出,以投向更有利可图的业务。

从相对指标上看,RAROC把银行的收益与所承担的风险直接挂钩,将未来可预期的损失量化为当期成本直接对当期利润进行调整,同时考虑到为缓释不可预期损失所占用的经济资本储备,在此基础上综合考虑资本的使用效益。它的优越性在于使银行风险管理和业务发展的成果体现为一个简单的数值,使业务人员可以通过控制RAROC水平来建立一个高效的、自动运转的风险控制机制。

EVA和RAROC试图将利润指标同风险指标统一起来,使业务人员在开展业务时既不能一味地追逐利润,也不能一味地规避风险,而是设法追求二者之间的某种平衡,以实现风险调整后的利润最大化。如果业务人员在业务实践中充分考虑风险因素并且以EVA和RAROC进行风险筛选、风险控制,那么在与风险的搏击过程中,商业银行就会变被动为主动。

四、经营理念――粗放到集约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商业银行逐步确立了“利润最大化”的经营理念,极大地推动了银行体系市场化改革:然而,从世界各国的实践结果来看,这种理念还存在很大的局限性。

首先,利润最大化追求的是以会计分期和责权发生制为前提的账面利润,反映的是交易记录而不是价值记录。

其次,利润最大化没有充分考虑风险因素和资本成本,反映的银行经营业绩不真实、不完整。

最后,片面追求利润最大化客观上不能有效抑制企业的短期行为,导致商业银行为追求利润而不顾风险。

经济资本理念所追求的是通过合理经营,充分考虑资本的成本价值和风险价值,在保证经营安全的基础上,力求银行自身价值达到最大。这里的“价值”不是体现在账簿上的数字符号,而是实实在在的财富,是以EVA形式体现的“超额利润”。

应该看到,利润最大化的理念只是对经济效益浅层次的认识,存在一定的片面性,而经济资本理念所倡导的是通过资本的约束控制业务风险,并在此基础上用剔出风险成本后的经济增加值作为股东价值最大化的载体。这既是经济资本管理的核心内容,也是银行管理的核心价值理念,体现的是利润最大化与风险最小化的统一。

目前来看,除少数一两家银行外,绝大多数的国内商业银行仍然以追求利润最大化,甚至是业务规模总量或市场份额最大化为经营理念,这与现代商业银行价值最大化的经营理念要求相去甚远。

显然,经济资本理念的引入应该成为目前国内商业银行经营理念从利润向价值转变、经营模式由粗放向集约转变的最好工具,对促使其按照风险收益匹配原则合理规划自身风险资产的增长速度和规模,帮助其构建起价值最大化理念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风险与收益是一对天生的共同体,商业银行在追求收益的同时永远无法摆脱风险的追随,形象地说,“追求利润”和“控制风险”可以看作商业银行赖以行进的双腿。可惜在对风险与收益的权衡当中,多数国内银行的天平都偏向了后者,它们更多地专注于业务扩张,而对风险的过度积累却视而不见,俨然失去了“控制风险”这条腿,一条腿走路,显然是要摔跟头的,大和银行、巴林银行的前车之鉴就是最好的论据。

另外,在控制风险的手段上,多数银行缺失了风险与收益的平衡机制,导致“追求利润”与“控制风险”这两条腿步调失调,跌跌撞撞地前行,必然是举步维艰。

经济资本理念的引入无疑是一场革命,意味着我国商业银行的管理模式将由传统的业务驱动型转向风险驱动型,从而完成从粗放到集约的蜕变。

篇5

「关键词竞争优势;剩余贡献;绩效依存性;知识资本权益

经营者与股东之间激励不兼容以及由此而导致的成本、道德风险、效率损失等,是委托制面临的一个核心问题。现代企业制度的演进历程表明,问题的根源并不在于委托制本身,而是缘于传统产权制度的缺陷以及对人性本质——自利性的忽略。

循着传统的产权制度,股东作为企业财务资本的出资人与风险的终极承担者,享有两种最基本的权利:剩余索取权与剩余控制权。财务资本这种“状态依存性”的权责利关系特征,显然有助于激励或者迫使股东实现企业运营绩效的不断提高,由此便确立了对股东激励的产权动因。而作为受托方的经营者,却不占有企业的产权以及由此派生的剩余索取权与剩余控制权,因此也就缺乏对经营者激励的产权动因。既然产权的激励效应与经营者不相关,从自利性本质出发,经营者必然会利用手中所掌握的经营管理的实质性控制权,借助信息不对称优势,在股东勉强容忍的限度内,谋求自身的内部控制权利益,如转移股东财富、过度在职消费、目标次优化选择等。无论哪种情形,对于企业的团队效率直至股东的财富目标都将是一个巨大的损失。

矛盾既然根源于产权对经营者激励的不相关性以及对人性本质的忽略,那么就必须遵循人本思想,重新定位经营者角色,实施产权制度创新和经营者激励机制再造,从而在企业——股东——经营者间打造出一种利益激励与风险约束的互动机制。

一、经营者知识与管理的资本属性

(一)知识与管理的价值创造功能。在初始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合一型的企业里,业主依托自身的财务资本以及知识与管理技能,进行价值及其增值的创造。在这种企业制度下,业主集财务资本所有者与知识资本所有者双重身份于一身,相应由财务资本与知识资本共同创造的税后利润也就完全归属于业主一身。由于股东个体财务资本与知识资本的有限性,为了抗御日渐加剧的竞争风险,谋求更大的规模效应与管理业绩,迫使业主彼此间不仅要在财务资本上实施联合,而且还必须寻求与多元化的股权结构以及规模扩大后的财务资本相匹配的知识资本,并建立起一种新的公司治理结构体系。于是,以两权分离、委托为基本制度特征的股份制公司应运而生。一旦进入股份制公司制度,创造价值及其增值的两种资本要素:财务资本与知识资本的所有者主体便发生了分离,相应所实现的税后利润也就需要在不同的资本所有者主体之间进行分割。随着两权分离与股权结构的日趋分散,经营者业已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拥有了企业决策管理的实质性控制权。在这种现实格局下,无论是企业价值目标抑或股东财富目标等的实现,越来越取决于经营者的素质与能力。从这种意义上讲,经营者及其知识资本完全融入了企业价值及其增值的创造过程,成为了与财务资本同等的、甚至更为重要的一种实质性的资本要素。既然如此,经营者也就完全有理由提出对企业剩余控制权与剩余索取权的分享要求。

(二)财务资本及其所有者与知识资本及其所有者的契约关系。财务资本的所有权归属于股东,包括自然人、法人或其它社会组织;而知识资本的所有权则只能天然且不可分割地属于其载体,这个载体不单必须是人,而且必须是活生生的人。知识资本所有者的权利一旦遭受损失,其价值创增功能便会贬值,以致荡然无存。知识资本这种能动的、天然的个人专属性,决定了其必然超脱于财务资本的所有者而有着自身独立的价值目标与判断标准,并且只有在得到正确激励的前提下才能发挥其价值创造的功能。

显然,传统的“以资为本”所体现的“财务资本雇用劳动”的思维逻辑,在非知识经济的背景下有其存在的客观基础。一旦人类社会演进到知识竞争的时代,知识资本与财务资本的力量便会发生根本性的转换:不是静态的“消极货币”即纯粹的财务资本的存在才使得知识资本的所有者“有碗饭吃”,相反倒是动态的“积极货币”即知识资本及其所有者为财务资本的保值、增值提供了可能与保障。在这里,财务资本更主要的是为知识资本价值功能的发挥提供了媒体与物质基础。从这层意义上讲,与其将股份公司定义为(财务资本)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莫若视为是财务资本及其所有者与知识资本及其所有者之间的平等而复杂的契约关系更为准确。循着这一逻辑,使得经营者凭借知识资本所有者的身份,取得了同财务资本所有者(股东)一起参与企业剩余控制权与剩余索取权分享的资格。

二、经营者知识资本权益特征

作为“资本”范畴,无论是知识资本抑或财务资本,在利益分配关系的把握上,都应遵循资本——报酬这一共性规则。但知识资本与财务资本也还存在着诸下方面的差异:

(一)价值的归属性。财务资本体现为一种物化形态特征,一般不受其所有者(股东)结构变化或物质载体流动的影响,具有对特定法人主体很强的归属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计量财务资本的价值并无太大的困难。比较之下,知识资本则不具备物化形态的载体,而只能依附于活生生的人-经营者或经营者群体。因而,知识资本不仅在价值上存在着事先无法估测的变异性,而且更难以使之保持对特定法人主体的完全归属性,尤其是那些知识资本具有较高社会价值的经营者更是如此。

(二)经济性风险责任。企业绩效不佳,虽然经营者的知识资本将遭受贬值与利益损失,但股东财务资本的损失同样也不可避免。倘若竞争失败或陷入财务危机境地,几乎一切的经济性损失都将落在财务资本及其所有者身上。因为企业一旦进入这种情形,对承担经济性风险真正的也是惟一能够起作用的只有那些物化形态的资产。而对经营者其实没有造成任何的损失,因为那些将企业带人失败或危机境地的低素质的经营者,其知识与管理原本就不具备知识资本的价值。

(三)权益实现条件。尽管同属资本范畴,都体现着“状态依存性”的资本权益特征,但较之股东财务资本,经营者的知识资本在权益的实现上存在着更大的限制性的资格条件。准确地讲,经营者能否享有剩余控制权与剩余索取权,取决于管理绩效的优劣。只有当管理绩效达到并超过既定的水平,特别是市场或行业平均水平时,经营者自身的知识与管理才具有了资本化的前提,从而才有资格以知识资本所有者的身份分享企业的剩余控制权与剩余索取权。如果达不到既定的绩效标准,即便企业赢余,经营者也不能参与企业剩余控制权与剩余索取权的分配,因而经营者知识资本的权益体现为一种“绩效依存性”特征;相反,对于财务资本所有者,只要企业能够持续经营下去,只要有盈余存在,股东就始终拥有享受企业剩余控制权与剩余索取权的资格,亦即股东财务资本的权益体现为一种“存在依存性”特征。

三、竞争机制与经营者知识资本报酬计划设计思想

(一)产权激励制度缺陷与竞争机制的引入。经营者知识与管理的资本化,消除了委托制下激励不兼容的矛盾根源,从而为经营者管理的高效率提供了内在的动力源。然而也必须看到的是,具有了产权利益驱动机制,并非直接意味着管理绩效的必然提高。总结国内外一些私有企业或企业私有化后失败的教训,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产权重组改变的只是企业的激励机制,却没有给企业及其经营者创造出“生存发展”与“淘汰死亡”的强制性择别,因而也就无法保障企业运行必然是高效率的。

动力不仅来自于内在的激励,更来自于外在的压力,来自于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机制的客观强制。具体到经营者的管理效率,竞争同样发挥着强制性的效应。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营者不单关注产权利益的激励,更受着控制权利益的激励。随着竞争机制的引入,经营者控制权的稳定性必然受到严重的威胁。对于经营者而言,一旦企业在竞争中失败,或者管理绩效达不到股东的期望,经营者的管理控制权及其相关利益便会丧失,随之其知识资本价值也将不复存在。面对市场竞争,经营者惟一的、也是最为理性的选择就是努力工作,不断提高管理绩效。而且,市场竞争的程度越是激烈,经营者就越必须付出更大的努力,谋求更高的效率、效益与竞争优势。

(二)经营者知识资本报酬计划的设计思想。竞争机制的引入,不仅弥补了产权激励对经营者管理效率提高的局限性,强化了对人本思想的认识,同时也为评价经营者的管理绩效,并制定知识资本报酬计划提供了指引:

1.知识资本报酬计划实施的宗旨在于促使经营者实现管理的高效率性,并借此推动企业市场竞争优势的不断强化,因此,知识资本报酬计划设计的立足点是:经营者是否为企业奠定了持续性的市场竞争优势基础,并带来了超出社会或行业平均水平的剩余贡献,即剩余税后利润(=实现的税后利润-相当于市场或行业平均水平部分)。没有剩余贡献,知识资本就不能取得报酬。剩余贡献越大,经营者分享的数额也就越大。

2.经营者管理绩效的优劣,在静态上,应当以市场或行业平均水平为最低判断标准,在动态趋势上,必须以与市场或行业最好水平的比较劣势不断缩小为着眼点。

3.竞争优势的创造缘于核心能力的支持与对战略发展结构的遵循,因此,首先对经营者管理业绩的有效性进行战略符合性分析,是实施知识资本报酬计划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4.经营者知识资本报酬计划的设计,还必须遵循剩余贡献共享原则。剩余贡献并非都是由知识资本创造的,财务资本同样也是不可或缺的。离开了财务资本,经营者的知识与管理就无法转化为知识资本,就不可能独立发挥价值创造功能。因此,财务资本也就当然地要求参与剩余贡献的分享。

四、经营者管理绩效评价体系与指标对报酬的影响权重

(一)关键成功因素与经营者管理绩效评价体系。竞争中的企业,有的成功了,有的却失败了;有的繁荣不过昙花一现,有的却能保持持久的发展活力,其具体原因可能各异,但在一些关键成功因素上把握能力的差异,则是其中的根源所在。从关键成功因素出发,并基于效率、效益与谋求竞争优势宗旨,企业需要对经营者管理绩效设置如下考核指标体系:

1.谋求竞争优势的能量基础:以核心能力为依托的营运效率;

2.持续经营的风险抗御机制:财务安全系数

3.制胜竞争对手的成本领先优势:成本控制效率

4.竞争优势的效益转化能力:资产增值水平及其质量

5.财务目标的最终达成:净资产收益率

篇6

论文摘要:连锁企业的智力资本是连锁经营得以发展和运作的基础。人力资本、组织资本以及顾客资本共同构成了连锁企业的智力资本,连锁企业的智力资本的增殖有其特殊方式。连锁经营之所以会成为知识经济时代最具竞争力的经营方式,是因为连锁经营为企业智力资本的增殖创造了空间和机会。

连锁经营作为一种现代化的商业流通方式和组织形式,被誉为“一本万利”的经营方式。《商业周刊》2007年度全球十大品牌中,靠连锁经营发家致富的就有两家,分别是雄居榜首的可口可乐和排名第八位的麦当劳。按照爱德文森和沙利文的观点,企业市场价值与账面价值之差就是企业智力资本的价值。连锁经营创造如此高的智力资本量来自何处,是什么构成了连锁企业的智力资本,其智力资本如何增殖,本文将对这些问题作一些粗浅的探讨。

连锁经营的优势

连锁经营是经营同类产品和服务的若干企业在核心企业(总部)的领导下,遵循共同的经营方针,从事一致的营销活动,集中采购和分散销售相结合,通过企业形象的标准化、经营活动的专业化、管理方式的规范化、管理手段的现代化来提高经营效率,实现规模效益的一种商业经营制度和商业组织形式。连锁经营具有五个鲜明的特征:统一的经营理念、统一的企业识别、统一的商品服务、统一的经营管理、统一的扩张渗透。20世纪80年代以来,交通运输系统的飞速发展和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使规模巨大而布局分散的连锁经营企业的统一采购、统一配送和统一管理成为可能,大大提高了连锁企业的经营效率。

一般而言,企业为追求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会倾向于不断的扩大其规模,按照交易费用理论,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企业内部的交易费用会不断上升,当超过了市场的交易费用时,企业边界的扩张就会停止。连锁经营却可以摆脱企业边界的束缚,使企业超越地域和空间获得规模经济与规模收益,其主要原因来自于连锁企业组织模式的可复制性,资源的共享性,以及管理的规范性,它们促成了连锁企业核心能力的扩散,其本质是智力资本所带来的增殖。

连锁经营中的智力资本

《财富》杂志的编辑斯图尔特描述智力资本是企业、组织和一个国家最有价值的资产,虽然他们常常以潜在的形式存在,无法触摸,但是却能使人富有。斯图尔特提出了智力资本的H-S-K结构论,他认为企业的智力资本由人力资本、结构资本和顾客资本构成。结构资本是指企业的组织结构、制度规范和组织文化等,又称为组织资本。顾客资本则主要指市场营销渠道、顾客忠诚和企业信誉等经营性资产,又称为关系资本。连锁企业的优势体现在其所拥有的核心概念、专有技术、知名品牌、企业文化以及独特组织经营模式,这些优势都体现出知识要素的特点,从而构成了连锁企业的智力资本。连锁企业的智力资本是连锁经营得以发展和运作的基础。

(一)人力资本

人力资本是连锁企业智力资本的重要构成,也是连锁企业获取其他智力资本的基础。在连锁企业的初创时期,一个成功的核心概念,专有技术,独特经营模式一般都是由连锁企业初创者或核心人员创造的。在连锁企业的扩张阶段,智力资本中的组织资本和关系资本依赖人力资本而发挥作用,此时,人力资本的水平决定了组织资本与关系资本发挥作用的水平。连锁企业经营的成功依赖其不断扩张的战略,而扩张战略的实施则需要连锁企业员工具有超强的战略执行力,庞大的连锁系统不允许出现执行断层和扭曲,否则将危及整个连锁系统的安全。连锁经营者的素质及其员工的素质是影响连锁经营获得成功的关键因素,因此,在连锁企业扩张的过程中,对人力资本的不断投入非常重要。

(二)组织资本

连锁企业的核心概念,特有的经营模式,制度规范加上独特的企业文化,经过不断的试错学习,逐渐趋于优化和稳定,构成了连锁企业特有的组织资本。连锁企业的组织资本是其竞争优势的核心,原因在于相对于人力资本和顾客资本的可流动性,组织资本更为稳定。组织资本在新建单元企业中的复制,大大减少了新建单元企业的重复学习费用,降低了试错的代价。连锁企业的组织资本的另一优势是虽然其易于被新的连锁单元所复制,却不易被非连锁企业所模仿。例如,沃尔玛的零售商从开出订单到货物上架的时间平均只有两天,而其他竞争者大约需要五天。这一切主要来自沃尔玛完善的分销和组织系统所带来的效率与规模。沃尔玛花7亿美元建成了计算机卫星系统,高科技的通讯系统和高度发达的物流配送技术使得商品和信息得以在公司内部及时、快速、通畅的流动,极大地提高了管理效率,降低了资金成本。沃尔玛的新建分店极易享受到高效的分销组织系统所带来的效率,其它企业却难以效仿和复制。

(三)顾客资本

品牌、商业信誉和市场营销网络构成了连锁经营系统的顾客资本。初创企业必须建立起良好的市场营销渠道、品牌和商业信誉,其顾客资本才能有进一步增殖的可能。连锁经营中顾客资本的特殊性在于连锁模式能带给顾客一致的服务和形象,减少顾客消费的风险成本,使顾客产生的定向消费的信任感和倚赖心理,从而提高顾客的消费忠诚度。连锁经营所具有的市场整合效应,资源共享效应和无形资产倍增效应等方面的优势,也避免了重复的广告成本支出和营销费用,使连锁单元企业顾客资本方面的投入比非连锁企业大为降低。

连锁经营中智力资本的增殖方式

企业的物质资本、货币资本和人力资本都不能在不同地方同时使用,具有排他性,但人力资本以外的智力资本却具有非排他性。企业的专有技术、经营技巧、品牌等智力资本可以通过连锁经营的方式同时允许多人使用,而且不受地域空间限制。智力资本的这一特点决定了它可以在同一时间、在不同地域空间带来收益,从而可以使原有价值几倍、几十倍或上百倍放大。连锁经营模式恰恰为智力资本的增殖创造了空间和机会,智力资本在连锁经营中得以扩散和运动,价值剧增,产生“一本万利”的效果。

(一)人力资本的增殖方式:人员培训

人力资本是连锁企业智力资本的核心,是顾客资本和组织资本发挥作用的基础。连锁企业非常重视人员培训,分店或加盟店常可以得到总部系统的专业的人员培训和管理方面的指导。人力资本虽然不能在连锁企业总部和新建分店之间进行复制,但这种系统性和针对性很强的培训可以迅速提高新建分店的人力资本水平,使人力资本增殖。通过加强人员培训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员工队伍,不仅可以大大降低成本开支,更重要的是可以通过培训强化连锁经营的规范化运营,而连锁经营规范化运营的程度恰恰是整个连锁系统获得成功的关键。此外,对人员培训和管理方面的指导也加速了企业核心理念和企业文化向连锁单元企业的扩散,为连锁单元企业中人力资本与组织资本和顾客资本的迅速融合打下了基础。

(二)组织资本的增殖方式:组织模式的复制

在连锁企业中,一个总部与众多的分店构成一种联合体。除了联合化特征外,各分店的组织形式具有高度标准化的特征,主要体现在制度规范,店名和店貌、商品和服务以及核心理念等组织资本的标准化方面。这种高度标准化特征提高了连锁企业组织资本的可复制性。这种可复制性一方面能够打破企业发展的地域空间和时间限制,使企业的边界得到成倍快速的扩展;由于一般新建企业的组织资本缺少复制源,其组织资本的形成往往需要较大的投入和较长的时间积累,而连锁企业的可复制性却可大大缩短其组织资本从形成到发挥作用的时间,从而快速建立起竞争优势。可复制性可以使连锁系统内部组织成本几乎没有上升的情况下,成倍地扩大企业的规模和利润,它是连锁经营成为“一本万利”商业模式的根本原因。

(三)顾客资本的增殖方式:市场资源的共享

一旦连锁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市场营销渠道、品牌和商业信誉,其顾客资本就有了增殖的基础。连锁经营中顾客资本的增殖来源于两方面的效应。一是优质的顾客资本所带来的范围经济效应。例如良好的品牌形象和企业信誉的口碑,几乎使新加入企业不用投入额外的广告费用就可以共享其市场方面的资源,使得连锁企业在市场开拓成本大为节约的同时,还极大地缩短了产品为顾客所接受的时间。二是连锁企业间顾客资本相互作用所产生的协同效应。通过连锁机制,连锁总部与连锁单元之间建立的是一种“共生”互利关系,所有连锁企业构成一个共生系统,每一个连锁单元企业对顾客资本良好经营,会使整个共生系统的顾客资本产生1+1﹥2的效果。连锁经营企业高度统一的形象会产生极佳的公众广告效应,对顾客来说是一种无意识的宣传。企业通过在各地开设分店,使不同地区的顾客,反复接受同一信息的刺激,久而久之,顾客对企业的形象会由陌生到熟悉,再到认可接受,连锁系统的顾客资本得以增殖。

影响连锁经营中智力资本增殖的因素

(一)核心知识的保护

稳定而又持久的核心能力对于连锁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没有哪一个连锁企业在缺乏核心能力的基础上能够得以生存和发展。核心能力本质上来自于企业所拥有的核心知识,对于核心知识的保护就是对连锁系统大树生长根基的保护,一旦失去了核心知识,连锁企业智力资本的增殖就失去了源泉。连锁企业的核心知识常常表现为企业的核心技术,知识产权,特殊的经营技能之中,其本身就是企业智力资本的构成,而且处于智力资本的核心地位,因此可以称为企业的核心智力资本。其它的智力资本围绕核心智力资本而存在,失去了核心智力资本,其它的智力资本也失去了存在的意义。核心知识的保护是连锁企业智力资本得以增殖的根本保证。

(二)专业分工与标准化

连锁企业智力资本的增殖得益于其智力资本在连锁单元企业间的不断复制与扩散,而可复制的重要前提是其服务过程与产品的标准化,事实上,在连锁企业初创阶段,初始的智力资本中包含有大量的隐性知识,隐性知识由于难于表达无法直接得以复制,必须将其显性化,才能克服这一障碍。一部分隐性知识在一定的语境下可以得到某种程度的编码,这一编码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标准化的过程。连锁企业经营活动的标准化过程是在不断的反复实践中得以实现的,最终表现为通过建立一系列精密的管理制度,规范企业的服务过程与产品的操作规程。连锁企业经营活动标准化还有一个重要的前提就是高度专业化的职能分工,分工带来专业化,专业化的实质是经营者和生产者知识结构的专业化,知识结构的专业化则为标准化创造了可能。在现实中可以看到一个成功的连锁系统必定是建立在一个精密的专业化分工体系之上,在此之上所实现的产品与服务的高度标准化则成为连锁企业智力资本增殖的重要基础。

综上所述,在连锁企业的扩张过程中,无论是人员培训所带来的人力资本的增殖,组织模式的复制所带来的组织资本的增殖,还是市场资源的共享所带来的顾客资本的增值,其实质都是知识的传播、扩散、复制与共享,知识的重复利用与共享所带来的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是连锁企业智力资本获得增殖的根本原因。可见,连锁经营是一种充分体现知识经济的经营模式,它顺应了当前知识经济的发展潮流,必将得到快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浩.企业智力资本的内涵和特性分析.科学与管理,2006(5)

篇7

关键词:宾馆业 资本经营 方式

引言

资本经营主要是以资本增值最大化为基础,以价值管理为特征,合理配置资本与生产要素以及对产业结构进行动态式的调整,对企业整体资本进行有效运营来实现计划利润目标的一种经营方式。资本结构与资本经营是宾馆在对过去资本结构运行情况进行评价的基础上,根据当前所处的经营环境和对未来宏观、微观经营环境变化或经营战略调整的预测而进行的。资本结构是一个多因素、多变量、多层次集约而成的复合性系统。根据状态的不同,可分为静态资本结构和动态资本结构。由于宾馆资金总是处于川流不息的运动之中,因此静态资本结构往往是动态资本结构运行的结果。本文首先论述了宾馆业资本经营的前提条件,其次,指出了宾馆业资本经营的重要性,最后,对现代宾馆业资本经营的几种方式进行了一番研究,以供相关人员参考。

一、现代宾馆业资本经营的前提条件

在以往的计划经济体制中,是没有资本经营这一形式的,那时的宾馆业的产、供、销三方间的关系永远都保持在相应的定式里,企业的主要任务只是根据上级主管部门下达的指标,再向上级单位申请客户资源,同时,对客源予以相应的服务,从这中间得到一定的利润。所以,当时的宾馆业无论是规划、建设还是到最后的服务全部交由上级主管部门全权安排。宾馆时常处在被动地位,毫无主动权可言。

自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我国逐渐的形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宾馆业不再仅仅是服务型的行业,而是朝着经营服务型方向快速迈进,宾馆的任务除了对客户进行良好的服务外,同时,还不断的作自我推销,客房能否推销出去,它的实现价值有多高,与企业生存发展以及切身利益有着密切的关系。但随着市场经济体制功能水平的进一步提升,经营服务型企业又逐渐的朝着资本经营型企业方向发展,这主要是因为资本经营可以将资本性质全面的体现出来,而对于宾馆来说,唯有实行资本经营,才可满足现代市场机制提出的要求。

宾馆业实行资本经营后,主要将经营、服务、生产资料各环节作为了资本增值的重要场所,充分利用资本形态的变化以及资本的重组,从而达到资本增值目的。

二、宾馆业资本经营的重要性

什么是资本?资本主要指的是企业拥有的或者能够支配使用的一切可为企业创造利润的资源。资本经营主要是资本主体将企业所有的有形和无形的存量资产变成能够实现增值目的的一种活化资本,主要运用流动、组合、优化配置等一系列的形式开展有效经营,从而达到价值的增值。

在宾馆业中,资本经营是很重要的,这主要是因为:一,资本经营能够使宾馆业规模不断扩大,健康稳定的发展;二,宾馆业在实施多元化经营、降低风险过程中,主要以资本经营为核心手段;三,资本经营对于宾馆业盘活存量资本、提高资本流动性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四,资本经营能够使宾馆业的资源得到优化配置、产品结构科学调整、市场竞争力不断提升。可见,资本经营在现代宾馆业中占有的重要地位,加强对其的研究已经成为了现阶段的首要任务。

三、现代宾馆业资本经营的几种方式

(一)明确产权关系

明确的产权关系不仅对宾馆业的运行、发展十分有利,同时,还使得市场机制的功能作用得到全面的发挥,优化宾馆业资源配置,从而提升自身利益。当前,虽然我国宾馆业基本上引入了市场竞争机制,但通常因产权划分的不够明晰,进而严重的阻碍了宾馆业产权重组任务的顺利开展。明确的产权是产权经营中的基本前提,唯有明确的权利,资源配置才会在市场竞争机制下不断的得到优化。在我国宾馆业中,应把政府部门的行政管理职能和企业所有权管理职能两者间分离开来,以实现政企分开、责权明确的目的,根据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进行宾馆业经营体系的构建,从而推动宾馆业的持续健康发展进程。

(二)采用先进的科技信息

采用先进的科技信息是现代宾馆业经营管理效率提升的根本保证,所以,我国宾馆业应充分运用先进的科技信息作为交流手段加强自身管理与提升营销服务,构建内部网,以方便快捷的进行信息传递。另外,还应通过网络开展宣传推广营销活动,构建一体化的宾馆营销网络,实施网上客房预订项目,以方便客户能够及时的预订到客房,并且,对宾馆业的业务予以全面的了解,这样不仅使得经营成本大大降低,而且宾馆的效率与效益相继提升。

(三)运用品牌扩张战略

品牌资产属于一项核心的无形资产,其有利于宾馆业规模的不断扩大,有利于宾馆业赢利能力的不断增强,有利于竞争力的提升等。一个企业要想持续良好的发展,就必须具备雄厚的品牌实力,实施品牌全球化经营,宾馆业也是如此,所以,加强品牌建设,将吸引回头客纳入到营销策略规划的范畴内,同时,充分利用品牌扩张战略,以赢得更宽更广的市场。

(四)拓宽融资渠道

由于宾馆业属于资金密集型的行业,所以,如果缺乏足够的资金,其将很难有更好的发展。比如西方国家一些知名的宾馆业、喜达屋、雅高等,在全球范围内有上百家分店,之所以有这么好的发展,主要是因为他们从多个渠道筹集到了雄厚的资金支撑着集团的运营。我国宾馆业很少会引进外资,并且,大部分都是单体宾馆,根本无法广泛的筹集到资金。此外,我国宾馆业的资本经营能力不高,很难通过有效的资本经营实现融资。我国宾馆业应借鉴一些知名宾馆业的成功经验,和同行业或者其他领域的大中型企业合作,因为这些企业都拥有雄厚的资本,对于宾馆业自身发展以及资金来源的扩张有着重要的保障,比如可通过金融机构直接进行投资,通过海外上市为宾馆业筹集所需资金,以扩大自己的经营规模。

(五)加强宾馆业资本经营人才培训

一个宾馆资本经营的成功与否,完全取决于资本经营人才的优秀与否。国外一些知名的宾馆经常花费大量的资金建立相关学校,对于宾馆资本经营人才的培训十分的重视,要求资本经营人员必须熟知财务、管理、运营、采购等各方面的知识,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

由于我国宾馆业的资本经营人才较为缺乏,所以,应借鉴西方国家一些宾馆业的资本经营成功经验,加强资本经营人才培训,力争培养一批既懂经营又懂管理的复合型人才。首先,我国宾馆业应借助政府部门、行业协会等各方力量构建一个专业的培养宾馆业资本经营人才的机构。其次,建立专业的人才培养机构以及营造良好的实践培训环境,加强在职资本经营人员培训力度,以更新其的知识结构,从而和国际间相接轨。另外,不断优化资本经营人才结构,合理的安排配置,确保素质与结构两者间能够和谐的持续发展,建立一套高效完善的资本经营人才培训体系,争取培养一批管理能力水平高、战略眼光长远的复合型宾馆业资本经营人才队伍,从而不断推动我国宾馆业未来持续稳定的快速发展。

四、结论

综上所述可知,资本经营主要是围绕着资本保值和增值来开展经营管理活动的,将资本收益当做管理的重要部分,从而不断提升资本盈利能力。由于篇幅限制及笔者能力有限,本文关于现代宾馆业资本经营方式的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地方,望相关学者、专家予以指正。

参考文献:

[1]于娟,温东庆.浅议特许经营的风险[J].现代商业,2007(8)

[2]韩宁.旅游产业风险投资的运行机制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印倩倩.论经济型酒店的战略成本管理[D].江南大学,2010

[4]王.论我国经济型酒店的经营与管理[J].中国城市经济,2011年30期

篇8

关键词:旅游业;贵州旅游业;资本经营

贵州的旅游资源丰富多彩、历史悠久。贵州省是旅游资源大省,但不是旅游强省,丰富的旅游资源没有造就贵州强势的旅游品牌。分析阻碍贵州旅游业发展的主要因素,研究如何使得贵州旅游业持续又快又好发展,并把贵州建设成为一个旅游强省,提出行之有效的对策,是摆在贵州旅游业发展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贵州旅游业简要发展状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2008年来黔入境旅游人数是39.54万人次,比2007年减少了3.46万人次。三大旅行社接待入境游人数是 3.87万人次。实现国际旅游收入11697.37万美元,国内旅游收入是643.82亿元,国内旅游人数达到8510.69万人次。

2007年以来, 全省旅游产业亮点多多:以“多彩贵州”为旅游主题的宣传形象深入人心,被海内外游客所欢迎和认可。2006 年5 月,贵州省黄果树、龙宫两景区晋级5A,成为首批国家5A 级旅游景区;同年6 月,荔波森林喀斯特入选世界自然遗产名录,贵州第一个世界自然遗产保护地诞生。虽然取得了这些可喜的成就,但是贵州旅游业发展中所面临的一些问题却不容忽视,它长期制约了贵州旅游业的跨越式发展,阻碍了向旅游强省的迈进。

贵州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的问题:

1.旅游资源开发所需的资金严重不足.马克思认为,投资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推动力”,那么,笔者认为投资也是贵州旅游资源开发和旅游业发展的“第一推动力”。由于贵州经济很不发达,财力有限,在目前这种情况下,不可能拿出大量资金用于旅游资源开发。而旅游业的发展,除一流的景观,优质服务外,还离不开大力宣传,然而这些都需要强大的投入作依托。严重投入不足使贵州|旅游业的“硬件”不硬:许多景区水、电、通讯,甚至是公厕等一些公共型产品严重滞后和落后,妨碍了当地旅游业的深入发展。

2.贵州旅游资源开发主要依赖于政府投入,而民间资金特别是非公有制资金的进入又不是那么积极。同时又没有放宽境外企业的投资、兼并、参股和收购市场准入的限制,导致投资主体结构单一,资本与资源结合的能力和渠道都极为有限,从而阻碍了贵州旅游业的跨越式发展。而仅有的政府主体又由于地方主义思想严重和职能定位不清、政企不分,导致资源权属模糊,出现部门之间,地方之间、部门和地方之间,政府和企业之间的利益博弈,致使旅游资源的完整性被切割得支离破碎。

3.政府没能做到有效地引导。当前贵州旅游企业存在“散、小、弱、差”的问题,主要是以中小型企业为主,加之政府的创新观念、经营理念跟不上,缺乏对企业的有效引导、扶持,如在土地政策、银行贷款、融资等方面,导致企业存在“小富即安”甚至“不富即安”的思想,视野狭窄,做大做强的动力不足,缺乏引进先进企业制度的积极性,走出去的观念淡薄,可持续发展机制不健全。

4. 地方保护主义思想严重。地方保护主义的存在和盛行是影响贵州旅游企业集团化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有些企业即使经营效率低下,缺乏竞争力乃至亏损也拒绝外来企业集团兼并、重组,盲目地对外排斥。分属于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的旅游企业各自为政,盲目竞争,阻碍了大型旅游集团跨地区、跨行业的发展,致使贵州缺少旅游龙头企业和全国性旅游企业集团。

5.企业体制不健全,运作机制不规范。贵州旅游市场缺乏完善的法律和经济性约束,部分旅游企业经营机制不规范。当前贵州旅游企业没能处理好集权和分权,有些企业人力资源重复、浪费问题突出,运行成本高,所获利润少,甚至陷入行业性的无序竞争。

二、关于贵州旅游业资本经营的一般思路和框架构建

1.目前旅游业资本经营的一般概述

(1)资本经营的一般含义

资本经营的含义是指以资本增值最大化为根本目的,以价值管理为特征,通过企业全部资本与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和产业结构的动态调整,对企业的全部资本进行有效运营的一种经营方式。这是广义的概念,囊括了以资本增值最大化为目的企业经营活动,自然包括了商品经营和资本经营。这样界定资本经营,容易混淆商品经营和资本经营活动,不便于深入商品经营和资本经营的内在规律。

而目前企业实际进行的资本经营活动,主要是属于与商品经营相对应的狭义的资本经营概念,它是指可以独立于商品经营而存在的,以价值化、证券化化了的资本或可以按价值化、证券化操作的物化资本为基础,通过各种资本运作方式来提高资本经营效率和效益的经营活动。这些资本运作方式主要有兼并、收购、战略联盟、回购、分立、分拆上市、资产剥离和重组、债转股、租赁经营。托管经营等。目前,除了资本经营这一科学用语以外,还有用资本运营这一用语表述同样内涵的。

(2)企业资本经营的战略

资本经营战略是企业发展战略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应当根据企业总体发展目标的要求,确定资本经营战略。

优势企业的资本经营战略:优势企业由于科技创新水平领先,市场占有份额较大,管理水平较高,规模经济效益较好,因此可以选择上市战略、并购战略、联盟战略、跨国资本经营战略、无形资本经营与知识资本经营等资本经营方式,充分发挥资本的乘数功能,迅速壮大企业实力,实现规模经济效益。

优而无势企业的资本经营战略:优而无势企业虽然达不到优势企业的条件,但其产品适销对路,有一定的市场份额和品牌优势,技术设备好,其所在的弱势在于规模较小、负担较轻、资本不足。这些企业的资本经营战略宜采用参股联合、利用外资嫁接改造、产权改革、无形资产资本等资本方式,提升企业规模,增强实力。

劣势企业资本经营战略:劣势企业也可以通过资本经营方式解决企业经营中无法解决的难题,寻找企业的最佳经营模式,不能把劣势企业的资本经营理解为“破产、逃债、人员下岗”。劣势企业完全可以充当资本经营的主题,采取资本收缩战略、内变型资本经营战略,盘活存量资本,摆脱企业困境。

扭亏无望、严重资不抵债企业的资本经营战略:应以企业重组战略为主,通过拍卖出售、折价变现破产清算等资本经营方式,采取积极果断的措施。

(3)资本经营的原则

资本经营既然是一种经营方式,也要遵循一定的原则。一般要遵循以下的原则:资本合理配置、成本效益、资本周转效率、收益与风险均衡、开放性原则。

2.贵州旅游业资本经营的一般思路和措施

为保证旅游企业的提升,实现贵州旅游业的跨越式发展,贵州省委、省政府对发展旅游提出了许多保障措施,其中一条就是拓宽融资渠道,吸引国外和省外资本参与旅游开发,特别是要引进有实力的大企业对本地旅游资源进行规模开发。

(1)上市融资。贵州旅游企业可以积极申请筹备股票上市,并且将企业的改制上市和企业的规模化发展有机结合在一起。通过十几年的发展,中国资本市场已经已经具备基本的投融资功能,目前A股市场有26家旅游业上市企公司,而作为旅游资源大省的贵州却没有一家企业上市,而相邻的云南,广西的四川均有相关的旅游业上市公司。因此,符合条件的贵州旅游企业应当积极筹备上市融资,实现规模经营和飞跃式发展。

(2)兼并重组和参股联合。当前贵州旅游企业存在“散、小、弱、差”的问题,以中小型企业为主。这些因素阻碍了贵州旅游业的规模发展,缺少龙头企业和大企业集团。通过兼并重组,可以淘汰一批落后企业,集中优势旅游资源,做大做强旅游主业。

(3)要对重点旅游区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进行改革,创新运营模式。我省要按照“全省统一规划、属地行政管理、部门行业指导、企业自主经营”、“政企分开、事企分开”的原则,继续推进旅游业经营发展相关的改革创新,实现所有权与经营权、管理权的分离。积极鼓励旅游区(点)在确保国有资产不流失、保值增值,旅游资源能够得到有效保护和有利于促进旅游业快速发展的前提下,依据规划和相关法规的要求,采取经营权转让、特许经营、股份合作、租赁等多种形式,通过公开招标等多种方式选择业主,引进社会资本参与旅游区(点)的建设、管理,引进人才和现代管理理念。

(4)拓宽旅游资源开发融资渠道。争取银行等金融机构加大对我省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的信贷投入和延长贷款期限;争取国家商业银行总行对我省贷款金额较大的旅游重点项目给予重点扶持。选择条件成熟的部分旅游区,采取经营权转让、特许经营、合资合作、租赁等方式,进行直接融资。吸引国外和省外资金参与我省旅游资源开发、旅游环境综合治理和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利用国外优惠贷款、政府间投资进行旅游基础设施项目和生态环保项目建设。积极探索以旅游项目收益权作为质押向银行贷款,通过建立旅游产业基金、开放式旅游基金和股权置换等适用于我省特殊情况的方式进行市场融资。

(5)要与企业结构动态调整相协调。一方面,并购后的企业由于资本结构的改变,其原有的法人治理结构也必将进行调整,此时尤其要注意防止被并购企业中的内部人控制问题。另一方面,企业规模的扩大,需要企业的组织结构必须进行调整或重新设计,一个没有合理组织结构的大型企业集团是不强大的。就企业集团的竞争实力而言,单一的规模指标是远远不够的,适当的资本规模与合理的结构所形成的合力,方能铸就一个强大的企业集团。

三、资本经营需要改善的其他方面

(一)改善旅游市场发展环境。旅游业作为贵州省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各相关部门都要围绕支持旅游业的发展,切实搞好协作配合工作,明确责任分工,制定和落实相关配套措施,实行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协调、统一管理。以产权改革为重点,加快国有旅游企业的现代企业制度改革,推动企业走向市场,增强企业活力和市场竞争力。完善民营企业准入制度,保证其享受同等的“国民待遇”。健全完善相关旅游法规、规章、政策和标准。引导并支持文化企业参与旅游业发展,走旅游与文化产业互利双赢的共同繁荣之路。

(二)进一步改善旅游投资环境,建立协调统一、运转高效的工作协调机制,规范旅游招商引资激励机制。建立和完善政府引导搭台、以企业为主体的旅游招商引资机制,建立滚动的、分层次、分行业的旅游招商引资项目库,大力推行定点定向招商、招商等方式,提高旅游招商引资的服务质量。

(三)突出特点,走旅游产品的精品化和差异化路线。贵州旅游景区开发不应全面撒网,而应该以黄果树为代表的开发较早、条件较好的一些旅游景区为重点,集中开发,突出特点,实施旅游产品的精品化和差异化战略,加大景区资源的整合和规划,充分充分挖掘景区的文化内涵,提升景区的文化底蕴,改变过去各个景区只是简单雷同的民族歌舞表演的模式,提高景区的接待和服务水平和质量,创建和力争推出几个特色鲜明、品位高、质量优、交通便捷、服务设施完善的在全国旅游市场上影响比较大、竞争力强的精品旅游区。从贵州旅游资源的特殊性出发,以生态旅游、民族文化旅游、乡村旅游为重点,逐步发展休闲度假、民俗、文物古迹、商务会展等特色旅游,以适应不同档次不同消费兴趣旅游者的需求,提高贵州旅游产品的区域竞争力和影响力,实现贵州旅游业的跨越式发展和向旅游强省的迈进。

参考文献:

[1]苏洁.贵州旅游业发展对策研究[J].消费导刊,2009(5).

[2]刘梅.阻碍贵州旅游价值提升的主要问题探讨[J].经济研究导刊,2009(21).

[3]杨波,马金城.资本经营原理及运作[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5(1)

篇9

根据中央精神,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一院)接收了军队移交企业远望集团公司(以下简称远望集团)。一院接收远望集团以后,经营模式发生了战略性转变,形成除军品研制生产外,高科技、房地产和进出口贸易互相补充匹配的业务格局。一院根据培育市场竞争力,优化资源配置原则,在保证远望集团生产经营正常运转的前提下,对其进行资产重组,初步达到“鱼和熊掌兼得”,进一步确立发展的目标,资本运营也大幅度提升了一院在资本市场乃至经济领域的知名度,为一院经营开发积累了一笔巨大的无形资产财富,一院步入运载、武器、民品三产和资本经营齐头并进的新时代。

无庸讳言,一院接收远望集团既蕴含机遇,也存在风险,机遇与风险并存。接收远望集团是一院通过资本运营市场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和跨国经营的企业集团的起步,也是一院从单纯产品经营向资产经营,协调发展军品、民品、三产的一个重要举措。下一步该如何运作,这将给一院资产重组,优化资源配置带来深远影响。

一、远望集团带来的优势

1.原以远望集团名义出资并持有的卫星股权,按一院接收领导小组原定策略达到目的。全国军队武警部队和政法机关企业交接工作办公室已明确下文,原以远望集团名义出资占股的卫星公司股权移交一院。这为一院打入信息通讯领域,承揽卫星发射任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按照国家现行产业政策,一院仅靠自己的力量要打入行业壁垒,是无法企及的。一院作为商业卫星发射的运载工具的研制生产单位,没有对外卫星发射承揽权,无疑是“捧着金饭碗讨饭吃”。在商业卫星发射中,一院只承担发射任务,却不能参与总承包单位对外项目的谈判,其承担的风险是100%,而得到的收益只有38%~48%,高风险与低收益的不对等,是分配不公的现实。因此,卫星公司股权移交对一院发展的意义是举足轻重的。

2.远望集团产业拓展迅速,在成立后不到9年的时间内,公司业务涉及内外贸、房地产、高科技、药业、钢铁等10余个行业,公司分布在北京、天津、宁波、成都、香港、澳门和德国汉堡等地区,目前正致力于开发电动汽车、稀土电机、尼龙11、GPS卫星定位系统和电视因特网机顶盒等具有广泛民用价值的高科技项目。一院通过“零成本扩张”,准确的说是“负成本扩张”,即获得这些项目,为一院下一步结合自身技术优势,加快军工高技术向民用技术转化,调整产业结构,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创造了条件。对高新技术企业,国家在税收方面有特别的优惠政策,且在设立上市方面也有倾斜。远望集团所拥有的高科技项目,也为一院下一步统筹运作,以项目为核心,以有关厂所为依托,对厂所包装上市奠定了基础。远望集团在很短的时间内,构筑了的跨行业、跨地区、跨国界的经营框架,是在特殊的历史时期,有其特殊的经经营背景的。在目前市场经济条件下,要重构类似的经营体系是难以想象的。

3.远望集团长期以来,通过市场经济的磨练培养了一支对市场开拓、营销管理较为熟悉的经营管理队伍,而且远望集团拥有的数个冠以“中国”字头公司的“壳资源”为一院进行资产经营和资产重组,通过优势互补,逐步实现资源合理配置创造了发展的空间。尤其是当前航天科技体制改革,实行公司法人治理结构,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与一院之间存在清晰产权,明确权责,按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理顺关系的问题。一院接收远望集团后,造就了一个体制外的发展平台,同时也是一院技术成果的“催化器”和“孵化器”,为成熟技术转化,资金、人才随项目发展、成熟而分蘖,造就一批具有效益,具有发展前景的项目公司,为壮大一院经济实力创造了条件。

二、远望集团带来的风险分析

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在企业经营中往往存在“成功是失败之母”的现象,远望集团的风险主要表现在5个方面:

1.业务范围庞杂,风险因素较多。远望集团及其下属公司现行的经营范围极其广泛,涉及内外贸、房地产、实业投资等方面,引发风险的因素和环节较多。沃伦·巴菲特在评述优秀企业的标准时,把企业“业务是否简明易懂,有令人满意的前景”放在第一位。远望集团业务范围广泛,也有一部分因素是受投资“多元化”所误导,相信把鸡蛋放在几个篮子里能降低风险,但它同时也带来风险,即不可能去观察篮子中的所有鸡蛋。

2.资产质量较差,风险程度较高。目前,远望集团的不良资产较多,部分借款无法收回,大量应收帐款呆滞,资产流动性较低,投资项目没有效益,一些项目甚至已经?疚薰椤?br>

3.公司资本金不足,下属公司规模小,风险消化和抵卸能力较差。远望集团注册资本金××××万元,实际到位资金××××万元,到位率××%。由于一开始就没有足够的资本金,先天不足,负债比例较高,一旦出现风险,内部消化能力差。远望集团下属公司也普遍没有达到法定最低资本金限额,资本充足率为××%以下。

4.资产负债结构不够合理,潜藏巨大偿债风险。由于远望集团业务扩张快,资金来源依靠银行贷款,而与之相对应的资产业务又多是资本投入项目和房地产投资,客观上造成“硬贷款,软资产”,流动性较差,加上资产质量不高,公司极易出现偿还到期债务困难,面临偿债危机。

5.管理较为混乱,法律纠纷较多。远望集团在较长时间内管理无序,少数企业领导自行其事,缺乏必要的制约,由此造成法律纠纷不断,使得集团经营的法律环境较为恶劣。由于涉讼经济纠纷,造成集团公司部分帐户被法院查封,正常的经济活动受到影响。

三、风险化解措施

一院领导指示远望集团现任经营班子,建立健全内控制度,提高风险意识,加强风险管理。对已经产生的风险问题,采取不同的措施予以化解。同时最大限度研究并运用可以利用的优惠政策,朝着增资减债,优化资产负债结构的方向发展。能否善于利用政策资源,是对远望集团资产重组成功的保证。

1.债务重组,缓解偿债压力。由于远望集团债务量大,积重难返,必须进行债务重组,通过资产托管、资产置换,规避经营、债务风险,并通过向国家争取直接享受兼并政策,核销银行贷款利息,推迟偿还贷款本金时间,减轻企业债务负担。

2.进行股份制改造,充实资本金。按现代企业制度要求,成立了新的董事会,选调专业技术人员充实调整经理层。对远望集团逐步开展改制,为企业发展引入资金、管理和技术,并按股份制规范企业运作。

3.盘活存量资产,改善资产负债结构和比例。对不良资产或不良投资,注重运用法律手段清收;对所投资企业中资不抵债,濒临破产,且回天乏力的,予以破产。根据“有所为有所不为”原则,对优势资产,结合远望集团自身发展方向予以调整,对不合乎企业确定目标的,予以置换或变现。

4.加强财务监管。实行财务集中,加强资金管理,严肃财经制度,保证资金安全,确保国有资产安全完整,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对有关债权,由有关责任人追索清偿,对重要债务及法律纠纷,组织专门班子予以妥善解决。

四、资本经营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通过接收远望集团,进入资本市场,在运作实践中,一院总结出一些粗浅的体会,希望对拟进行资本运营的企业经营者有所鉴助。

1.正确估价自己的实力。并非任何资本营运都能取得预期效果。据有关统计资料表明,超过70%的资产重组最终都是失败的。拟进行资本运作的企业要清醒认识自己的优势,避免因管理、人才、资金等各方面的准备不足,对融资政策、市场变化等不确定因素估计不够,步子迈得太大、太快,结果不但没有起到通过资本营运,取得1+1大于2的目标,反而被目标企业拖入泥潭,不能自拔,或者使目标企业陷入更加艰难的地步。

2.企业文化冲突。企业文化是企业经营理念、价值观、行为准则以及职工素质等方面的总和。不同的企业由于企业性质、历史背景、所处经营环境以及经营者思想不同,其企业文化也各不相同。这一点在资本经营中是个不能忽视的问题,要清醒地认识到既便是相同行业中最优秀企业之间的企业文化也是不完全相同,有时甚至是对立的。不同行业、不同性质企业的企业文化就更可能相距甚远。企业接收、划转过程中,企业文化冲突是不可避免的现象,尤其要注意划转后经营举措若无法落实,内部矛盾会加剧,无法形成凝聚力、向心力和协同作用的效应。

3.经营成本问题。若被划转企业负债比率过高,划转后未来应偿付的债务和利息太大,是会使接收企业不堪承受的。这就要注意设立“防火墙”,让母子公司隔离,避免因局部影响全局,“牵一发而动全身”。

4.争取优惠政策的支持。优惠政策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国家优惠政策。主要是对被兼并企业,可以享受国有商业银行贷款5至7年的停息挂帐,分期还款优惠政策;另一部分有主管部门及地方政府提供的优惠政策。主管部门及地方政府优惠政策种类较多,笔者曾就此问题探究过成都地区、宁波地区有关政府部门,其优惠政策主要有:

资金支持。免还原来投入目标企业的财政周转金及欠息或将财政周转金转为股本或继续提供一定额度财政周转金;帮助协调当地金融机构在融资方面给目标企业以支持。

税收支持。对划转前企业所欠的地方税费予以免缴;国家税收协调予以缓交,或对以前所欠税费挂起来,等企业有利时再缴;对划转后上缴的所得税、增值税属当地政府部分的,一定期限内返还给企业。

减免部分费用。对排污费、水电、煤气增容费予以减免。

财政政策支持。同意采取加速折旧政策。

减轻企业办社会负担。将原属被划转企业管理的学校、医院等剥离出去。

篇10

关键词:跨国公司 知识资本 经营绩效

一、引言

资本,泛指一切投入再生产过程的有形资本、无形资本、金融资本和人力资本。资本在经济学中被定义为用人工生产的而又进一步投入生产的一切物质生产资料,包括工具、机器设备、工厂建筑、运输和通讯设施等。因此,资本是一种被用来帮助生产消费品和服务的经济资源。西方经济学家习惯把经济资源分为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物质资源分为土地和资本;人力资源分为劳动力和企业家才能。

笔者将资本定义为在经济系统中能够增值的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这里的人力资源就是广义上的知识资本。同时认为凡是可以增加公司价值、为公司创造竞争优势、整合公司员工能力、使公司市场价值超出账面价值的无形资产都可以称为公司的知识资本。

二、相关文献回顾

知识资本与企业经营绩效的相关研究对企业的知识资本管理具有重大意义,目前国外已有的文献对此进行了一定的研究。Bontis(2000)通过对马来西亚服务业与非服务业知识资本各构成部分(人力资本、结构资本和顾客资本)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它们与企业绩效的关系的调查研究发现,人力资本在不同行业都最重要,在不同行业人力资本对结构资本的影响力不同,在不同行业客户资本对结构资本都有重要影响力,结构资本的开发与企业绩效有正相关关系。而Bassi和Va(2002)在对人力资本投资与组织绩效关系的实证分析研究中发现,人力资本投资对企业绩效在长期上有显著的影响,对公司的产品销售利润及绩效有一定的正向作用,同时通过对研究对象进行行业分类研究发现,知识资本在不同行业中对绩效的影响存在差异。Ahmed Riahi-Belkaou(2003)选取美国81家最大的制造和服务跨国公司作为样本,以1987―1991年企业的资产相对增加值为自变量,以1992―1996年的相对增加值为因变量,结果发现知识资本对这些公司起到了积极的作用。Firer等学者(2003)对南非企业知识增值系数VAIC(Value Added Intellectual Coefficient)的三个组成部分即人力资本增值系数、物质资本增值系数、结构资本增值系数与企业绩效(获利能力、生产率、市场评价)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物质资本与企业的市场评价有积极的正向关系,结构资本对企业的获利能力也有正向促进作用,而人力资本在南非的企业中并没有扮演积极的促进作用。

我国也有一些学者对知识资本与企业绩效的关系进行了相关研究。李嘉明等(2004)以我国计算机行业为样本,借鉴VAIC的计量基础,通过实证研究发现,物质资本在我国计算机企业的绩效中仍然扮演了重要的作用,人力资本对企业的绩效也有正向的贡献。万希(2006)采用相似的方法对我国上市公司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物质资本增值率与企业的获利能力呈显著正相关,结构资本增值率对企业的获利能力有正向的影响,且较为显著,人力资本增值率对企业的获利能力有正向影响,但不显著。陈劲等(2004)提出了将知识资本分为人力资本、结构资本、创新资本和客户资本,以Skandia模型为基础,并根据具体内容设计了定性的评价指标。通过实证研究证明了此评价模型和指标体系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并发现智力资本各要素之间有很强的正相关,并且知识资本与企业业绩显著相关。

三、跨国公司的独特性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跨国公司之间的竞争观念也在发生变化,并呈现出以下三个基本特征:

首先,跨国公司的竞争重点由“资源竞争”“市场竞争”转向了“科技竞争”,企业确立了知识是其核心资源的竞争观念。近年来跨国公司的一个明显变化是,以物品为基础的生产转向高技能、高技术和以服务为基础的生产。现代企业的价值在于其获得能力,而不在于其资产的多少。与传统企业相比,现代企业的获利能力更多地取决于企业的R&D投资力度和R&D的战略。跨国公司新的竞争焦点将不再是数量空间(产量或价格),而是特定的技术和特写的市场之间找到正确位置的能力。

其次,跨国公司之间的国际竞争已经从产品竞争转向组织竞争。在知识经济中,生产要素的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生产方式由大规模集中转向灵活分散。企业之间的竞争不仅要通过各自的产品来进行,还要通过企业建立的网络进行。

最后,合作竞争和双赢战略成为跨国公司之间竞争的主格调。社会经济活动的基础是各个成员之间的分工与合作。在全球化经济中,一方面,跨国公司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另一方面,相互之间合作的倾向也越来越明显。跨国公司仅靠自己的资源能力无法实现其更高层次的战略目标,跨国公司必须与其竞争对手进行合作,以增强自身的竞争优势或共同分担进入新技术领域带来的风险。

四、跨国公司知识资本对经营绩效的影响

跨国公司作为全球企业的标杆,拥有雄厚的资金、庞大的规模、先进的技术等绝对优势和遍布全球的销售网络。然而,随着知识经济的来临,知识资本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研究的热点和重点,国外众多的跨国公司纷纷研究并发展企业的知识资本,将知识资本理念、管理方法引入自己的企业,并且产生了非常显著的效益,很多企业都建立了自己的知识资本开发战略,运用智力资本战略提高竞争力。下面将具体分析知识资本的各个组成部分(人力资本、结构资本、关系资本)是如何对跨国公司经营绩效产生影响的。

(一)人力资本对跨国公司经营绩效的影响

人力资本被认为是企业的关键资源(Pfeffer 1994),人力资本对跨国公司经营业绩的影响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考虑:一方面是人力资本的积累和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跨国公司的生产经营成本,提高跨国公司的利润,进而提升跨国公司的绩效;另一方面,人力资本可以优化产品结构和提升跨国公司的服务水平,扩大市场占有率,增强竞争力,这从长远来说对跨国公司的绩效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1.人力资本对跨国公司绩效的直接作用。人力资本对跨国公司绩效的直接作用体现在人力资本能影响企业的生产效率和企业的生产管理成本,这些都会影响跨国公司的绩效。人力资本主要包括知识水平、工作经验和工作能力三个要素。

(1)从知识水平来看,对于每一个企业来说,企业的员工所具有的知识是员工能为企业做出贡献的最基本的条件。为了进入企业,员工需要掌握一些与本企业有关的生产和管理方面的知识。当员工的知识水平达到一定程度时,为企业做出的贡献就会持久。

(2)员工的工作经验也会影响到企业的绩效。一般认为,员工工作经验越丰富,那么他做事的熟练度越强,工作效率也越高,而此时单位人工成本就会减少。员工刚开始进入一家企业时,通常会接受企业的培训,这样能够使新员工更快地掌握工作技能,使企业的生产效率得到提升,进而达到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

(3)从员工的工作能力上来看,如果员工有较强的工作能力,那么其就能在比较短的时间内了解企业的状况,熟悉企业的运作流程,掌握与工作有关的技巧和技能,并将所学的理论运用到具体的实践中去,这样就可以更好地完成企业要求的目标。更为重要的是,企业员工能力的大小直接关系到企业运转的效率,能力越强的员工其工作效率会越高,这在一定程度上会降低企业的成本,进而提升企业的业绩,反之亦然。

2.人力资本对跨国公司绩效的间接作用。在经济飞速发展、市场竞争激烈的今天,很多类型的企业生产的产品同质性程度较高。企业产品的差异化,可以帮助企业拥有稳定的市场占有率,并且差异化的产品可以提升企业经营的整体水平与核心竞争力。而企业要实现产品的差异化就必须依靠人对于现状的不满足,正是这种不满足促使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对于企业的员工,特别是在跨国公司中任职的员工,他们对于自身知识储备和工作能力的提高具有强烈的欲望。当这类员工一旦发现自己现有的知识储备和工作能力无法适应当前的工作要求时,就会想办法去获得知识、提高能力,从而适应现在工作的需求。由于员工经历长期的工作积累,慢慢形成对本职工作独有的见解和看法,同时,每位员工的想法和意识具有独创性、难模仿性、难以交易性等特征,这是因为意识和想法是通过个体的创造性思维获取。因此,跨国公司的差异化绩效是由于这种差异化垄断导致的差异化竞争优势而产生。

(二)结构资本对跨国公司经营绩效的影响

结构资本是企业的基础架构,它是企业解决问题与创造价值的整体系统及流程,也是能将人力资本予以资本化的机制与流程,它隶属于整个企业所有,可以被复制与分享。结构资本囊括了企业在发展中获取的能力和经验,它深深根植于企业组织架构、制度与企业文化中,具体而言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组织结构。企业间组织架构不尽相同,合理的组织架构应该是分工明确、职责清晰、相互制衡的。这种合作且制衡的机制可以使组织高效运转,也可以降低企业监督、管理成本,这有利于提高企业绩效。组织结构的各项机能有效运作有利于企业成员协调工作,对企业的绩效会产生正面的影响。

2.组织文化。组织文化是组织中产生的共同理想和价值观,是组织的主流意识,也是组织成员共同遵循的信念。实践表明,在企业的长期生产经营活动中企业文化能够引导企业成员的行为,也能够引导企业成员的思想观念。共同的价值观能使企业及其成员统一愿景,统一意志,统一目标,凝聚军心,使员工共同为企业目标努力奋斗。长此以往,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也同步增强,工作效率和工作业绩不断提高。

另外,企业文化作为一种隐性资源,是企业形象的一部分。优秀的企业文化也有助于提高社会对企业的认同感,吸引众多潜在的客户资源,为提升企业业绩打下良好的声誉基础。

(三)关系资本对跨国公司经营绩效的影响

关系资本是由社会资本引申出来的概念,Bontis 指出关系资本是企业与市场渠道、顾客、供货商的关系,以及对政府及产业的了解。关系资本是一种具有战略价值的资源,能为企业带来长期及潜在的利益。关系资本与企业文化的产生经历相似,都要经历长期的培养和积淀,并且都具有具备核心竞争力和难以被模仿和复制的性质。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横向关系资本对跨国公司经营绩效的影响。Gabbay 主张企业的外部网络是企业绩效的主要贡献因素之一。组织与供应商和其他合作伙伴建立良好关系,有助于以更优惠的价格获取外部资源用于产品或服务的生产,以更高质量的产品吸引和保留顾客。具体影响如下:

(1)供应商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企业通过建立良好的供应商关系网,可以提升彼此的熟悉感和信任感,有利于服务网络和供应网络共享的获取。一方面通过降低交易时间、采购和服务成本以及提高交易效率提升了企业绩效,另一方面也能保证生产经营活动中的资源充足。与此同时,通过品牌定位和品牌效应,能够提升形象并改善服务质量,以此体现出了企业的差异化竞争优势,从而使企业增添了对绩效创造的信心和保障。

(2)客户对企业绩效的影响。Heskett(2005)在《服务利润链》中指出“顾客对企业的满意度会受企业内部员工对其满意度的直接影响,并且企业会伴随顾客的满意度不断成长并不断增收”。维持现有客户的同时挖掘新的客户是企业在激烈竞争中的热切需求。这是由于忠诚度较高的客户在重复购买商品和服务过程中影响周围的关系资源进行购买,并且敢于尝试公司的新产品。他们既可以接受高价格,也同时提升了企业形象。因此有利于企业市场占有率的进一步扩大,并为企业创造更多的收入。

2.纵向关系资本对跨国公司经营绩效的影响。

(1)同行业的合作伙伴。在关于战略联盟的研究中,企业可以通过联盟关系,利用合作伙伴开发自身的资源。Hitt 等指出,在新兴市场,联盟伙伴的选择是基于伙伴的财务资源、技术创新能力、无形资源以及共享经验的意愿来确定的。来自发达国家市场的企业在寻找伙伴时往往会强调独特能力和本地市场知识来寻找发展中国家市场的伙伴。在任何情况下,战略联盟中的企业总是寻求补充自己的资源。Stuart发现,一个企业的资源概况是形成战略联盟的主要因素。新建小企业在缺乏领先技术的情况下,往往倾向于与较大的具有先进技术的企业建立合作关系。Doh 也认为,没有特定资源的企业总是寻找那些有这些资源的企业做联盟伙伴。

(2)政府行为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在我国,企业可以从政府的政策支持和行政干预获得竞争优势。政府掌握着社会公共资源,企业可以通过政府手中的权力来获得现有的或者潜在的经济方面的利益。例如,企业开展创新项目或进行科学研究时,政府所颁布的相关优惠措施(环境方面或投资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使企业获得难以取得的稀缺资本,进而抢占先机,提高市场占有率和市场竞争力。因此,企业如果处理好与政府的关系,不仅可以取得所需的稀有资本,并且在优惠政策的享受上处于有利地位,从而整体上提升了企业绩效和业绩。总之,在做到双向沟通、交流和信息共享的基础上,才能有效发挥关系资本对于企业绩效的最大作用,以合作的方式最大限度地扩大利益相关方的利益,才能得到关系各方的支持。

五、结束语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推进的过程中,对于中国这样处于改革与发展中的国家来说,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我国经济体制与企业管理体制还处于转型阶段,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与增长方式还没有从传统观念中完全转变过来。因此,本文希望通过研究,揭示知识资本对跨国公司经营绩效增长的贡献,从而为本土企业选择探索和学习跨国公司先进的经营管理方式提供一定的参考。X

参考文献:

1.Bontis,N.,Keow. W. C.,Richardson. S. Intellectual Capitaland Business Performance in Malaysian Industries[J].Journal of Intellectual Capital,2000,1(1):223-247.

2.Ahmed Riahi-Belkaoui.Intellectual Capital and Firm Performance of Multinational Fims[J].Joural of Intellectual Capital,2003,(4):5-6.

3.Steven Firer,Mitchell Williams.Intellectual Capital and Traditional Measures of Corporate Performance[J].Journal of Intellectual Capital,2003,(4):5-6.

4.李嘉明,黎富兵.企业智力资本与企业绩效的实证分析[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12):134-138.

5.万希.智力资本对我国运营最佳公司贡献的实证分析[J].南开管理评论,2006,(3):55-60.

6.陈劲,谢洪源,朱朝晖.企业智力资本评价模型和实证研究[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2):28-31.

7.徐鸣.论人力资本与智力资本的“虚拟资本”性质[J].当代财经,2007(8):62-69.

8.Bontis,N.Management Organizational Knowledge by Diagnosing Intellectual Capital:Framing and Advancing the State of the Field[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echonology Management,1998,18(1): 433-462.

9.Gabbay,S.M.,Zuckerman,E.W. Social Capital and Opportunity in Corporate R&D:The Contingent Effect of Contact Density on Mobility Expectations[J].Social Science Research,1998(27): 189-217.

bs,J.G.,Ketchen,Jr. Explainin Interfirm Cooperation and Performance:toward a Reconciliation of Predictions from the Resource-based View and Organizational Economics[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99,(20):867-888.

11.Hitt,M.A.,Dacin,M.T.,Levitas,E. Partner Selection in Emerging and Developed Market Contexts: Resource-based and Organizational Learning Persperctives[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2000,43(3):449-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