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本体论范文
时间:2023-03-23 18:15:2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实践本体论,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中图分类号:B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29-0045-02
对于哲学是不是实践本体论的争论学术界尚未能达成共识。这种争论本无对错之分,因此,本文通过综合介绍实践和实践本体论的各种观点来阐释世界的本源,并说明实践观及其本体论间的关系。
一、实践的本质及马克思对实践的批判和超越
1.实践的本质
在马克思哲学里,实践即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它是指人类所特有的活动,与其他动物消极适应自然的本能活动有根本区别;它是人们改造客观事物的活动,必然引起客观事物的变化,不是单纯的主观活动。
在认识论的层面,实践是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得到升华的基础,是发展的根本动力,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与认识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对实践有着巨大的反作用。实践是人与世界对立统一的基础;在历史观的层面,全部的社会活动是实践的,人类的历史就是实践的发展史,实践是人类社会得以发展的基础。
2.马克思对实践的批判和超越
实践这一种作为社会现象的事实,早就引起了哲学家的注目,把“实践”这一概念进行哲学上阐释的却是康德,但是康德的“实践”概念和伦理实践是密不可分的。
在黑格尔那里,他又把整个实践划分为“需求——劳动——享受”这三个阶段。介于需求和享受的中间环节就是劳动。劳动之于实践又更近了一步。马克思在此基础上指出“劳动是积极的、创造性的活动。”正是这种有着进步意义的活动使人类的存在有了真实的意义。
马克思说实践是“感性的人的活动”,这也就体现出了实践不同于先验性的经验事实,他表明实践本身就具有了本质的范畴。马克思之前哲学家对实践的解释都有失偏颇:康德认为实践是一种个人的伦理经历;黑格尔则认为实践是一种理性的活动;费尔巴哈直接将实践认定为“卑污的犹太人的行为”。马克思在总结前人理论的基础上推陈出新,对实践的本质进行了新的界定,即是:人类自觉自我的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活动。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里第一次提出实践的哲学范畴。批判了旧唯物主义的不彻底,使唯心主义在社会历史的领域占了上风,“旧唯物主义的立脚点是市民社会,新唯物主义的立脚点则是人类社会或社会的人类。”这立即就将哲学与唯心主义以及原先的旧唯物主义彻底的划清了界限,指出了实践作为社会生活的本质,以全新的姿态揭示了实践的决定性作用和重大意义,阐释了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的哲学的基本观点,更为全人类的解放指明了道路,他掷地有声地说“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能改变世界的就是实践。
二、实践本体论
1.实践本体论的诞生
哲学上的本体是指世界的基始和原本。所谓本体论,是德国的哲学家郭克兰钮在《哲学辞典》中最早使用的。虽然在我国关于本体论的争议很多,但是理论上的倾向是很明显的,在经过批判唯物主义到否定唯物主义,得出了一个结论:马克思既超越了唯心主义又超越了唯物主义。
一般来说,本体论就是存在论也就是“是”,而“是”指的是宇宙间最根本、最普遍的存在。它企图来解释和说明关于宇宙间一切,并获得宇宙间的普遍规律。
那么的本体论是不是存在呢?用哲学的方式来思考,所有的哲学都是应该有其本体论存在的,如果没有本体论的存在,那么哲学理论的阐释和作者自身观点的提出与发展就不会产生。马克思虽然没有直接的提出其本体论的概念,他在批判和超越前人观点的基础上,特别是费尔巴哈的唯物论点上,提出了具有创新性和突破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即唯物史观。
实践本体论是从哲学中就实践这个概念产生的一个理论,学术界对此观点的争议依然持续不断,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一些学者认为,实践本体论强调的是“新唯物主义”这集中体现在哲学的实践性特征之中,将实践的观点作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2.实践本体论的本质及其现实意义
卢卡奇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中曾指出:黑格尔没有认清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他将这种发展仅仅归结于民族和民族意识。在这里,马克思的确是和旧的哲学分道扬镳了,他把自己的哲学体系建立在以实践为基础之上,使得实践哲学具有了前所未有的开创性和无与伦比的先进性。
第一,马克思的实践本体论彻底改变了传统的思维方式,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这也就是说,马克思将哲学从抽象的、纯粹的思维领域转至客观实在的世界,把人们的思维从虚无缥缈的经院哲学中拯救出来,转而关注现实,激励人们用实践的武器去改造世界,创造世界。
第二,马克思的实践本体论以实践作为基本点,揭开了人的本质,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他明确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同时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的导言中他又说:“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但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这也就是说能够成为物质力量的理论是源自于人本身的,要回到人的本身是离不开实践的。那么也就是说,要用实践的观点去理解和解释事物的现象和本质,用历史的眼光来揭示人的本质,将人作为改造世界的主体,把哲学的重心重新放到人自身上来。
3.学术界实践本体论的争议
我国学术界对本体论的争议主要有三种看法,一是实践本体论,认为实践是整个马克思哲学体系中的重心,哲学本体论就是实践本体论,二是物质本体论,认为马克思哲学是物质本体的唯物主义,三是物质实践本体论,同时强调实践的重要作用和物质即自然界在发展中的优先地位。
有两种不同于实践本体论的观点:一种认为物质本体论在马克思哲学中更具有主导性,实践本体论导致哲学的发展受到限制。另一种认为物质--实践本体论认为这两者是可以合而为一。物质——实践本体论是一种结合两种观点中被大多数人接受的部分而产生的一种思想。虽然哲学中说,任何事物都有他的两面性,都是相互影响的,但是通过对哲学的学习,发现对于本质本体此类的对一个理论是有重要意义的概念,是要从根本上指出理论的本质的。但是此物质——实践本体论看似是全面的,其实将哲学中的两部分结合为一个本体论,不能从根本上说明马哲本体论的问题。
三、实践与实践本体论
1.实践是实践本体论的重要依据
哲学的本质性理论就是实践本体论。当实践被认定为一个普通的经验事实之时,它的本体性内涵就遭到了忽视。作为一个经验事实人们就不得不从主观与客观的角度去解释实践、定义实践。这样一来人的能动的实践活动就成了一般的经验事实,而丧失了它原本的内因、动力,这也就形成了一种截然不同的领会。实际上,实践是立足于当前,面向着未来的能动的实践,它既实现了人的非凡特质,也展示了多姿多彩的感性世界。在实质也超越了一般的经验事实。
因此,在本体论的意义上来说,实践不能被简单的当做一个普通的经验事实来处理,具有了本体特征的实践本体论也就具有了深刻的科学性。
2.实践体系化-实践本体论
哲学是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之上,对人化世界发展变化中的客观规律及人自身的生存意义有着重大的影响的学问。实践本体论着眼于人化世界的实践性、为我性和主体性,力求从实践的方面来理解世界,从为我性出发来考察人化世界对人意义,从人化世界的客体的意义中揭示出人的主体性,这既是改造世界的主体性和发展人自身的主体性。实践既是基础还是本质又是人类关系的“源泉”,那么我们所说的“实践本体”就是指:“人类的存在只是一种实践中的存在,人类社会的存在也只是一种实践中的存在,人类社会的存在也只是实践活动的存在,人类通过这种实践存在来理解和把握世界。”这样,就是把人类的存在和人类社会的存在归为总体的实践活动本身,实践作为本体这一意义比实践是基础、本质和源泉体现得更加鲜明。
这种实践本体论的特点是把实践限定在人类社会的范畴之中,对整个世界作本体论或形而上学的探讨,所以必然要反对物质本体论。有学者说;“实践唯物主义否定旧唯物主义抽象的物质本体论,否定那种以“实体”为核心的静态的、一经把握就永恒不变的“本体”。实践唯物主义不是历史上的那种本体论,但它在实质上又确立了现代以人类实践活动为基础的本体论,即实践本体论。”
学术界公认:认识来源于实践,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检验真理的过程,也是发展真理的过程,所以实践观是认识论的基础。实践本体论过度的强调了实践的现实性,而忽视了认识的作用,说实践是构成了现存世界的本体。理论和实践是统一的整体,认识与实践是相互依存的,认识以实践为基础,实践反作用于认识。所以理论和实践的关系就是的一个特征。这就是认识、发展、实现真理的正确途径,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统一。
参考文献:
[1]何中华.马克思实践本体论:一个再辩护[J].学习与探索,2007,(2).
[2]王于,陈朗.“实践本体论”及其革命意义[J].哲学动态,1988,(3).
[3]王于,陈志良,杨耕.我们时代的旗帜——实践唯物主义[J].江海学刊,1989,(2).
[4]本书编写组.基本原理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6]邓晓芒.实践唯物论新解:开出现象学之维[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
[7]张世英.新哲学讲演录[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篇2
近年,史学理论创新日益受到学术界的关注。史学理论将以怎样的面目呈现于21世纪是我们不能不思考的问题。笔者以为,史学理论创新应从两个层面入手:创立新体系,包含新内容。
一、基本体系的构建
这一问题首先涉及“史学理论”的界定。从中国学术发展史来看,对史学理论体系的认识不尽相同,且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
个极端。
改革开放前,中国史学界把史学理论仅限于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及其在分析中国历史问题时的具体化。
随着史学理论热的兴起,史学理论不能简单等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成了史学界的共识。不过,在史学理论体系构建上见仁见智。有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之说,另有历史发展的内在规律和史学内在规律之说,尚有历史研究理论和历史编纂理论之说,再有高中低三层次说,更有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之说。近年来,又有人提出史学理论应包括历史意识、历史情感等而不是什么历史规律问题。但总体说来,有一根本分歧,那就是史学理论是否应包括关于客观历史过程的理论。
把关于客观历史过程理论摒于史学理论之外的观点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其中典型的理论出发点是,历史学是主体与客体或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其据以立论的事实是,过去史学界对理论问题的研讨大都属于历史理论的范围,而西方史学思想的发展趋势则把理论反思对象从客体转为主体,即从研究客观历史规律转为探讨主体的认识能力;其结论是,历史理论是对史学客体的理论概括,而史学理论则是对史学主体及其与客体关系的抽象。这种观点的理论出发点无可非议,其所列证据无疑是事实,但我们仍难以从逻辑上推导出结论,只能说对史学主体及其与客体关系的理论反思应该加强。它是史学理论不能简单等同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的过渡发展,是对把史学理论只限于客观历史理论观点的矫枉过正,结果从一个偏执走到另一个极端。
我们以为,对史学主体、客体及两者之间的关系,史学理论都要加以研究。从发生的角度说,史学理论是对人类最初的历史意识的总结与提炼。这种历史意识大致可分为两部分:其一,人一旦自觉后势必思考以下问题:我们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为什么出身于同样血亲的兄弟姐妹有的役使人而有的却被人役使?为什么一个好端端的社会组织会被一些突发的事件诸如异族的侵略、火山的爆发、江河的泛滥化为乌有?我们生活得好吗?我们应该这样生活吗?这一切可以改变吗?其二,人类也意识到:人们世世代代延续下去,而祖先的业绩不应忘记,因为它可鞭策后人奋进且为后人提供对解决现实问题总是有用的东西,人
们应该做些什么把历代的事迹传下去。于是产生了口耳相传、结绳记事和刻木记事等历史知识的传播手段。当人类进入文明社会后,上面两部分历史意识转化为人的历史观和历史编纂理论。
从发展的角度说,史学理论是对史学实践中不断出现的问题的解释与解决,或者说是对史学实践的知识经验的总结与升华。
史学理论所概括的对象是历史学,且是相对于史学实践而言的。历史学实践包括历史研究和历史知识的传播。历史知识的传播自应有边缘学科去研究,我们不妨把历史学实践缩小到狭义的即历史研究的范围内。历史研究就是史学主体在一定的历史观指导下,运用一定的方法,通过史料认识客观的历史过程并把所得的历史认识表达出来的过程。这样,便有历史认识、史学客体与主体、史料、史学方法和历史编纂的明晰划分。史学理论就是要从这些方面对史学进行反思。
对历史认识的理论反思。分析史学的特征,介绍史学的目的与功能,总结史学发生发展的规律。也就是史学特征论、价值论与规律论。
对史学客体的理论反思。依据已有的历史知识,对已知的历史过程进行反思并延伸到尚未穷知的领域和过程,诸如人类的起源、历史发展的不同阶段、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等,即历史观,在西方称作思辨的历史哲学。
对史学主体的理论反思。传统上是刘知几、章学诚等人总结并倡导的才、学、识、德。才是史学主体的才干,包括运用史料的能力和处理文字的功力;学为史学主体的知识结构和对材料的占有;识是一种认识历史的角度和深度;德为历史研究者的治史态度、原则和学风。为有所发展,可再益之以“情”即历史情感。
对史料的反思。史料的范围、性质、作用与分类,史料的搜集与整理,史料的存真与取精是史学理论不可或缺的内容。
对史学方法的反思。这是人们对现有的形成历史认识的方法的合理性与局限性进行分析,并针对现行史学存在的问题指出可能运用的潜在的方法。
对史著编纂的反思。包括史著的体裁、体例、文风等方面的问题。
二、具体内容的创新
作为史学分支的史学理论的系统化是史学母体发育成熟以后才出现的。随着史学的不断发展,史学理论的一些具体内容必须更新。
史学发展决定了史学理论的发展,而史学理论的发展则意味着具体内容的创新。历史学从产生之日起就一直处于变化甚至是质的变化之中,中外史学都为我们提供了无数的很有说服力的证据,这里勿需再援例说明。这种史学变化(抑或称之为发展),既来自于历史时空因素的规定,又来自于时代主题的规定,亦来自于史学主体的要求。不同时期,人们对历史整体的把握上具有不同的时间观念。一般说来,时代愈后,历史学所要考察的历史时期愈长,历史地域亦愈广。由于时空的延长与扩展,历史学的内容随之发生变化了,继而又要求史学形式的相应发展,这样就构成了史学的整体发展。时代主题规定史学的变化也是显而易见的。譬如在民主革命时期,政治史、军事史和边疆史地成为史学重头戏,而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改革史、经济史又成了热门话题。不仅如此,革命和建设时期对历史上革命或改革的评价也完全不同了。至于史学主体所要求的史学发展是不容忽视的另一方面。因为不同时期,人们具有不同的历史观、价值观、思维方式和认知条件,当人们以这些不同去认识历史时,史学的领域和观点都大不一样了。即使是同一时代,由于个体履历和性情、志趣、知识结构等个人修养的差异,他们对相同历史内容的取舍与看法也不会完全一样。这些就是史学史上有论者所谓的重新改写历史。
既然史学实践发展了,那么以史学实践为反思对象的史学理论在内容上理应有所调整,包括关于历史过程理论的发展,对史料认识的发展,史学方法的进步与历史编纂上的完善。总之,史学理论内容随着史学的发展需要全面更新。
当前史学面临的问题直接推动着史学理论的创新。在某种意义上说,自觉的史学理论研究是针对一些具体的问题展开的。近年来史学的发展遇到和提出一些问题,促使我们去思考以作出合理的解释并提出解决的办法。
问题之一:人类社会有没有普遍的历史,若有,这种普遍的历史是什么?这个问题是老话题,思想史上不断有人作出过回答。当前又提出来是有原因的。过去,我们长期遵奉人类社会五种社会形态理论,事实上许多民族或国家的历史与此不符。随着思想的解放,我们一方面认为五种社会形态理论作为人类整体发展理论具有真理性,一方面又认为机械地以单线论来看待任何一个民族或国家是非科学的。这一基调定下来后却遇到了新的挑战。前苏联和东欧巨变之后,在世界格局中社会主义力量锐减,有西方学者依据黑格尔的人性理论去发现普遍的历史,提出自由民主社会是人类社会历史的终结。这一理论的偏颇是显然的,但我们的批判仅仅说它为霸权政治张目是不够的,我们必须正视这一挑战,在学术上给予有力且有效的应战。这意味着在一定时期内,史学理论对历史观的建设在重心上有所转移。
问题之二:如何解决史学庸俗化的偏差?改革开放以前,我们的历史研究重在政治史和军事史;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受西方年鉴新史学重视研究社会经济文化史的影响,我们的史学也开始向这一领域转移,研究广大社会成员所热衷的文化史。为便于向广大群众传播历史知识,人们选择群众感兴趣的内容,采取生动活泼的表述,出现了史学通俗化或大众化的趋势,这是一件好事。但在通俗化中却出现了庸俗化的偏差。这种偏差表现为追求低级趣味,以故弄玄虚取代科学态度,以历史演义代替历史真实,其直接动因在于追求经济效益。历史知识如何普及?如何在史学通俗化中避免庸俗化?史学理论必须提出指导意见。这样便导致了史学价值论和传播理论的创新。
篇3
(1)成本核算虽以工业企业为例,但缺乏制造环境的模拟,导致学生对产品的业务流程不清晰,不能理解成本核算的整个流程,且当制造环境发生变化时,不能举一反三。
(2)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重成本核算的讲授,但对成本控制和分析讲解不够,在一定程度上与现实相脱离,无法满足会计服务于经济管理的要求。
(3)教师讲授了许多成本核算方法,但是学生到实际当中,无法自如选择。
(4)大多数院校将成本会计教学分两个阶段,校内理论教学和校外实践。校内理论教学,包括材料费用核算、人工费用核算、辅助生产费用核算、制造费用核算、废品损失费用核算,成本核算基本方法。其中穿插案例教学(或校内模拟实训),但都比较孤立,不成系统,学生不能融会贯通,且业务以文字提示,与实际中的单据不相符,所以学生只识提示,不识单据,很难在实际中开展核算。
(5)没有制定专门的实践教学考核办法和标准。
(6)成本实训较繁琐,学生又缺乏耐性,久而久之,学生的兴趣大大降低。
(7)校内成本实训基本上是手工操作,但实际中需要对数据进行信息化处理。为有效解决成本会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温州职业技术学院自2010年开始探索成本会计教改实践,并在教学实践中形成了成本会计课程三段实践阶梯式改革思路,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二、成本会计课程三段实践阶梯式改革思路
树立熟悉成本形成过程、形成环境,成本的分析、控制、决策与学习掌握成本核算方法并重的教学理念,打破传统的两段式成本教学方法,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校内实践模拟与企业实践有机结合,采用实践—理论+实践—实践三段实践层层递进的阶梯式教学模式,突出满足成本会计课程实践性强、成本会计岗位技能性要求高的学习要求。第一阶段:在理论教学开始之前,带领学生到校企合作单位参观考察,详细了解企业产品的每道生产工序,整个工艺流程,并加以记录,分析成本的形成过程和形成环境并与成本核算人员交流,询问成本核算方法,成本在企业生产经营中的重要地位,以及企业内部条件、外部环境变化对成本的影响,使学生对成本有一个感性认识。第二阶段:在学生对企业产品成本有了一定的认识后,结合成本会计理论,模拟一个企业的完整成本业务,对与成本有关的业务用文字加单据的形式提供,在讲完每一成本业务所需相关的理论知识点后,学生开始实际操作。这属于单项模块实践教学。在成本各单项基本业务熟悉的基础上,将成本实训穿插于综合实训,对成本核算再巩固。第三阶段:把学生的专业课学习与第二课堂的社会实践结合起来,安排学生到企业实习,制定任务目标和要求,布置成本实习内容,要求完成成本课程实习报告。
三、成本会计课程三段实践阶梯式教学改革实施
我们选取了两届会计专业学生进行该实践教学,教学贯穿三个学期。第一阶段:安排在大一上学期。我们将1个班50个学生分为五支团队,分行业选取五个温州支柱型产业的调研基地(展升眼镜公司、东洋打火机公司、报喜鸟集团(服装业)、康耐集团(鞋业)、长江电子有限公司(机械业),组织学生前往基地调研该企业行业类型、规模、产品品种、产品详细生产过程,企业的生产车间类别、车间成本核算的内容、成本核算的方法、近两年成本的变化趋势。学生可以通过观察、询问、摄像等多种方式初步了解一件产品的成本构成,要求学生完成企业产品流程图的绘制。每支团队调研完毕后要制作PPT在班级、全系作汇报交流,并写出调研报告。第二阶段: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单项模块实践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材料费用的归集和分配,人工费用的归集和分配,辅助费用的归集和分配,制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分配,产品成本的计算。此教学安排在大二上学期。我们选取长江电子有限公司的真实成本资料并进行加工作为成本会计课程实践教学的素材。在授课前先讲解成本核算所具备的理论知识点,然后给出相应的成本核算票据,在教会学生识别票据的基础上,要求学生运用一定的成本核算方法完成相应的成本核算。比如,材料的归集和分配核算。我们提供学生1个月的所有车间领料单、材料购入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及材料入库单。理论讲授:材料费用的归集包括购入材料成本的确定和发出材料成本的确定。通常,购入材料按实际成本计量,要求学生拿出购入材料的单据(发票、入库单)确定成本。对于发出材料成本的计量,按照领用车间归属,能明确归集到车间某一产品的直接计入该车间该产品的成本,如果不能明确归集的,需要先归集到车间再按照一定的方法分配到车间的产品中去;此时,要求学生拿出领料单,将材料的耗费归属相应的产品,编制各车间的材料费用汇总分配表后,教学生如何将成本归入相应的“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科目。实践操作要求:①正确计算原材料的采购成本。②对不同的车间生产的产品品种所需的材料数量归类,编写材料耗用明细表;③编制各车间的材料费用汇总分配表;④计算原材料的加权平均单价,确定每一车间材料耗用成本;⑤编制记账凭证,登记原材料的数量金额式明细账(为便于学生的实际操作,每张票据均附文字说明)。这一部分的实践要求学生手工操作,其中成本表格的编制、数据的计算可以通过EXCEL编辑。第二部分为综合实践教学。此教学安排在大二下学期。在实际中,成本核算并不孤立存在,而是贯穿于整个企业业务中,我们模拟两个公司的全部经济业务,将成本实训贯穿其中。在这一实践环节,我们不仅要求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的成本核算方法,正确核算企业成本,而且要求学生结合财务管理和管理会计的有关知识能对成本进行有效管理。我们将学生分成五人一组,全班分成十个团队,其中五个团队做一账套,其余团队做另一账套。十支团队相互之间可以自由往来,赋予双方采购权、筹资权、投资权,让学生自主决策采购的数量、采购的价格,生产的数量,资金的需要量、筹资的数额、应收账款的赊销期,投资的数额等。这一部分的实践要求学生将手工操作与用友软件相结合,除完成成本的核算外,还需对企业作出财务分析,写出财务分析报告。第三阶段:安排在大二暑期。对大一上学期分成的十支团队,重返调研企业,重点调研该企业生产的产品、自制半成品、原材料的种类、成本核算项目、设置成本会计科目、开设成本账簿、选择的成本核算方法及原因、采购量的确定、生产量的确定、资金量的确定方法、成本的考核、成本存在的问题等。同时要求学生在校企合作企业开展为期两个月的会计实习,实习结束后,要求完成实习报告。在大三开学初,进行实践公开答辩。
四、实践效果与建议
(一)实践效果。
(1)成本实践教学贯穿大一、大二两学期,使学生对成本从认识———了解———熟悉———深化有了阶梯式变化,让学生对成本就业岗位充满信心。
(2)实践教学,秉承“学中做”、“做中学”的理念,且教师授课资料来源于真实企业,更好地将成本会计理论知识结合实际。
(3)打破了以往成本会计课程的考核只以卷面成绩为主要依据的传统思路,将每一次实践教学学生所完成的调研报告、单项成本核算成果、综合实训成果、成本分析报告、实践汇报答辩作为考核的主要指标。
(4)学生能熟练使用EXCEL制作成本相关表格及运用函数计算成本,将手工操作与用友软件相结合,既能核对账表的正确与否,也加强了对软件的应用。
(二)实践建议。
(1)成本会计的核算因不同企业、不同行业而不同,成本管理也不尽相同,但我们的实践教学仍以工业企业为主,涉及面过于狭窄,需要开设其他行业成本核算课程,相应扩充实践内容,让学生较好地掌握工业企业与其他行业企业成本核算的不同,增强学生就业的信心。
篇4
【关键词】环境成本 核算方法 确认 计量
随着新世纪的到来,人类社会在为经济发展欢呼的同时,不得不面对现代工业社会所带来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已经引发了一系列经济、社会、政治问题,要求减少企业环境污染、降低影响环境的物质能源消耗的呼声也越来越高。因此诞生了现行会计制度中不可或缺的一项会计分支――环境会计。具体地说,环境会计就是把企业看作是一个社会性的组织,从环境影响角度加以考察,运用会计学的基本原理与方法,采用多种计量手段,反映和控制与企业环境有关的经济活动。环境成本核算是环境会计计量的核心过程,构建合理而行之有效的环境成本核算体系将直接决定企业环境会计实施的成败。
一、环境成本的概念及内在化的趋势
根据联合国国际会计和报告标准政府间专家工作组第15次会议的文件《环境会计和财务报告的立场公告》的定义,环境成本是指本着对环境负责的原则,为管理企业活动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而采取或被要求采取的措施的成本,以及企业因执行环境目标和要求所付出的其他成本。而按照企业所发生的环境成本,环境成本可划分为:第一,弥补已发生环境损失的环境成本。这类环境成本所弥补的是已经发生的环境破坏后果,如“三废”排放、重大事故、资源消耗失控等造成的环境污染补偿支出。第二,维护环境现状的环境成本。这类环境成本是和不良环境影响同时发生的,目的是为了维持环境现状而不至于恶化,如污水处理成本、焚化炉运转成本等。第三,预防未来出现不利环境影响的环境成本。这类环境成本在环境损失出现之前支出,如改进产品环境属性的设备购置、生产工艺的调整支出等。第四,企业有关环境保护的研究开发成本。第五,环境内在化成本。
自然资源与环境关系密切,人们在使用自然资源时常常产生外部性,无论是造成外部的经济性还是造成外部的不经济性,都可能在原来生产成本之外再增加一定的成本。这部分新增加的成本如何内化为生产成本呢?各个国家、各个经济主体会以不同的态度对待它。以环境污染为例,发达国家利用其资金和技术的优势,提出环境成本内在化问题,一方面根据谁污染谁治理原则,污染者应彻底治理污染并将所有治理费用内化为企业的成本支出,比如与排污有关的企业要购买一定的排污指标并对指标进行实施和管理。另一方面,这一做法客观上量化了企业相关的环境成本,为环境成本的可靠核算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当然,这种做法只是一种趋势,也并不适用于所有类型的环境成本支出核算,要完善环境成本核算,还必须探索一套完整的成本核算方法体系。
二、与环境成本计量相关的会计核算问题
1、环境成本的资本化界限问题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的紧急问题工作组(EITF)认为处理环境污染的成本通常应费用化,但同时也规定了环境成本资本化的条件。即符合下列条件之一就可以资本化:延长企业拥有资产的寿命、改善其安全性或提高其效率的成本;减少或防止由以前经营活动引起但尚未出现的环境污染的成本以及由未来经营活动引起的环境污染的成本,包括稍后发生的改善资产购置时状况的成本;原本预备销售的资产在其出售前所发生的必要成本(EITF 1990)。而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在判别环境成本是否进行资本化处理时采用的是另一类方法。这类方法是以经济角度作为考虑问题的出发点和立足点,认为导致未来经济利益增加的环境成本才予以资本化,相对上一类方法而言条件比较苛刻。IASC认为“企业可能会因为安全或环境原因购置一些不动产、厂房和设备。企业未来能从其他资产中获得未来经济利益,其购置可能是必须的――虽然它们不直接增加任何特定的现存不动产、厂房和设备的未来经济利益。处于这种情况时,这种不动产、厂房和设备的购置可被视为资产加以确认,此时,这种购置能使企业从有关资产中获得超过它们没有购置时所能获得的未来经济利益。然而,这些资产只能在以下的程度上被确认,即这种资产及其有关资产所产生的账面金额不能超过它们的可收回总额”(IAS16)。
可见,相同的环境成本,对于使用不同判别标准的企业来说,有的作为费用处理,有的则可能将其资本化。而根据不同的准则要求处理的结果更是大相径庭。比如说,某企业清理其以前污染的一块土地。根据IAS16的规定,如果该环境清理的成本是可回收的,并且能增加该土地未来的经济利益,则该成本可以资本化,确认的金额不能超过它的可收回总额。但是,EITF则认为该土地的净化成本应该费用化处理。原因是该土地在净化后相对于其被购置时的状况并没有改善,而仅是恢复。并且该净化并不能减少和防止企业未来经营活动对该土地所造成的污染,而仅是对过去已发生的污染的清除。因此,在环境成本的资本化问题上,理论界还存在着较大的分歧,其可操作程度还存在着巨大的不确定性。
2、环境成本的会计核算方法体系
目前现存的环境成本核算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种:传统成本核算方法、作业成本法、产品生命周期法。
用传统成本法核算环境成本时,通常把环境成本看作是制造费用的一个组成项目,并在期末以所有产品为对象进行分摊。该方法的优点是环境成本完全是从历史数据得来的,在分配到产品之前具有较强的可靠性。但由于缺乏客观的成本分配依据,使得环境成本信息的相关性较差。
作业成本法是指以作业为核算对象,通过成本动因来确认和计量作业量,进而以作业量为基础分配间接费用的成本计算方法。作业成本法同样可以运用于环境成本核算,通过在作业层次上对环境成本的动因深入分析,并按照不同动因分配标准把环境成本细化到各个产品,使得环境成本对象化更为准确和有效。
生命周期成本法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是一种针对产品生命周期的会计方法,最初是用于对产品成本进行预算。生命周期成本法运用于环境成本核算时,环境成本不仅包括生产过程中所发生的环境成本,而且包括了产品开发、销售直至淘汰整个生命周期过程的环境成本。生命周期成本法也运用作业成本法对环境成本进行动因分析。生命周期成本法对环境成本的作业成本分析不再局限于生产所导致的成本,使得产品成本项目更为完整,从而满足了企业管理对产品成本计算的需要。生命周期法的缺点是由于存在一定的估计因素,可靠性相对较差。
从环境成本信息质量特征和成本收益原则出发,环境信息的提供对于企业来说是有利的,并且传统成本核算方法已经不适用于对环境成本的核算,而应考虑新方法:作业成本法或生命周期成本法,其中作业成本法的信息来源更加具有可靠性,而且由于环境成本动因复杂、数额日益增大、发生不均衡等自身的特点,作业成本法从核算机理上在当前阶段是最适用于环境成本核算的。而且从环境成本控制和成本分析考虑,作业成本法更易于明确具体作业环节的成本归属。当然,除了以上提及的核算方法以外,不排除存在或将来会出现更适合于环境成本的核算方法。
3、环境成本的确认和计量问题
环境成本的核算体现在会计账簿中是以相关环境资产的消耗、环境负债的发生和环境费用的确认为前提的。虽然企业的环境成本有自身的特点:如涉及的内容广泛、具有可追朔性和前后关联性,成本计量的不确定性等。但依据现有的会计制度,企业在进行环境成本的确认和计量时,必须符合以下条件:第一,导致环境成本的事项确已发生。这是确认环境成本的首要条件,一项支出要想确认为环境成本,必须与环境直接相关,并且确实已经发生,任何估计将来要发生或不能确定是否发生的或有环境负债不能确认为环境成本。第二,环境成本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和合理地估计。对于已经发生的环境支出可以按历史成本原则进行量化,不能取得实际成本数据的,可以根据已经发生的成本和相关范围及变动因素进行合理的估计。如企业为环境污染补偿费、环境维护费以及购买排污指标费等都可以根据实际支出确认环境成本,但对于正在进行的环境研究开发费和环境治理费用必须根据已经发生的相关阶段和范围的成本数据进行估计。
可见,环境成本与企业一般成本费用的确认和计量原则是基本一致的,而且目前企业一般比较容易遵循,就日常的会计处理来看,我国目前的做法是:与环境有关的支出在实际发生时直接计入期间费用,或营业外支出,或在金额较大时作为长期待摊费用处理,这种做法固然有操作简便的优点,但也暴露出其内在的缺陷,其严重后果表现在:直接影响企业财务成果和税负,财务报表信息严重歪曲,最终导致报表使用人做出错误决策。模糊了成本发生的动因,不利于企业挖掘潜力,降低成本。由于企业把环境支出费用计入期间费用,搞“一锅煮”,不利于企业管理当局对成本发生的前因后果进行分析,从而使得企业对环境支出控制不利,导致环境成本上升。所以,环境成本核算的核心问题还在于建立适用于作业成本法的成本核算体系。
三、基于作业成本法的环境成本核算体系的构建
1、基于作业成本法的环境成本核算流程
作业成本法认为:产品消耗作业,作业消耗资源,资源消耗成本。将这一理论应用于环境成本核算中,可以这样理解:产品消耗作业,作业消耗资源,资源消耗则影响环境。所以,作业可以看成是产品与环境成本之间桥梁,是作业将和产品有关的生产要素转换成了可能的环境污染。因此,如果能对每一项作业进行环境成本状况分析,识别对应的材料和能源消耗、废弃物和能量释放,然后以作业为中心进行汇总,就可以全面核算出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引发的环境成本,并根据分析情况进行管理控制,从而将环境成本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以此实现企业环境目标。
具体来讲,按照作业成本法的思想,在确定了哪些项目为环境成本后,对造成这些成本的作业进行分析,选择适当的成本动因。选择标准是与产生的环境成本相关的成本动因,如排放物和处理的废弃物的产量、排放物和处理的废弃物的毒性、环境影响的增量(即产量与处理的单位排放量的乘积)等等,并根据这些环境成本动因分配环境成本。图1即是环境成本核算的流程模型。
2、环境成本核算方法与现行成本核算体系的衔接
环境成本最终在会计上会表现为环境资产、环境负债、环境费用和直接计入利润的环境损失。在设置“环境成本”及其明细科目的同时,还应当在传统的损益类科目下设置与环境成本有关的明细科目,包括“税金及附加―环境税金及附加”、“管理费用―环境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环境销售费用”、“营业外支出―环境成本损失”等,同时在“生产成本”总账科目下按照产品设置的明细账中,单独设置“环境成本”项目,与原材料、工资及福利费、制造费用等成本项目并列,操作如下。
设置“环境成本”一级科目,该科目用来归集发生在企业各个生产阶段的符合环境成本核算范围的成本支出。为了核算的方便,在此,可以引入生命周期法,依据产品生产的生命周期阶段设置明细科目:“环境成本―采购环境成本”,“环境成本―研发环境成本”,“环境成本―制造环境成本”,“环境成本―销售环境成本”,“环境成本―回收和处置环境成本”,对于不能具体归入产品生命周期阶段的环境成本记入“环境成本―其他环境成本”明细科目中。
对于符合资本化条件的环境成本,可以根据核算内容的不同,分别记入“固定资产―环境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环境无形资产”。需要强调的是,这类环境成本可以在发生时在“环境成本”科目中归集,待达到资本化条件时再转入相关资产科目。环境固定资产应该在预计的使用寿命内计提折旧,折旧费用按照作业成本法进行分配后记入相关产品的成本,即“生产成本”下的“环境成本”项目。环境无形资产的核算也可比照一般无形资产的核算方法进行相应的确认和摊销。
对于采购阶段发生的环境成本,应当从原材料的采购成本中剥离出来单独确认,先记入“环境成本―采购成本”,待这些材料入库后再将其确认为“存货―环境存货”。在领用时,传统的成本记入了产品成本中的“原材料”成本项目,而这部分成本则依据作业成本法记入产品成本中的“环境成本”项目。
对于制造阶段的环境成本,应当先在环境成本科目下进行归集,按照作业成本法能记入产品成本的直接记入产品成本中的“环境成本”项目,不能记入的从“环境成本―制造环境成本”转入“管理费用―环境管理费用”或“营业外支出―环境成本损失”。
销售阶段的环境成本核算比照制造阶段进行处理。需要强调的是对于回收和处置阶段的环境成本,需要进行一定的估计和测算,在记入“环境成本―回收和处置环境成本”科目的同时,确认“预计负债―环境预计负债”,再根据作业成本法分配记入产品成本,从“环境成本―回收和处置环境成本”转入生产成本的“环境成本”项目。
在现有的成本核算系统中加入环境成本的方法,不但现有的会计系统可以正常运作,而且可以带来其他的额外利益,如提高管理者对企业环境管理活动影响的意义和广度的认识;为把环境成本标准融入公司资本预算系统打下基础;辨识造成环境管理重点和成本的产品及服务;把环境成本各因素分解进行风险分析,以及依据环境成本进行特定产品、服务的定价。
【参考文献】
[1] 方水明:关于产品环境因素内化为环境成本问题的研究[J].财务与会计,2006(11).
[2] 李秉祥、张蕾:企业环境成本控制过程浅探[J].财会月刊,2007(4).
[3] 刘志明、杨新华:论环境成本及其会计处理[J].上海会计,2006(2).
[4] 王燕祥:环境成本计算研究[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05(2).
[5] 李连华、丁庭选:环境成本的确认和计量[J].经济经纬,2003(5).
[6] 徐瑜青、王燕祥、李超:环境成本计算方法研究[J].会计研究,2002(3).
篇5
关键词:建筑企业 财务成本 管理体系 成本控制 资金监管
建筑工程项目具有不同一般项目的特点,它的资金投入大、涉及面广阔、技术相对比较复杂,为了保证建筑工程施工顺利进行,控制工程建设成本,提高项目的经济社会效益,需要按照建筑企业财务管理的各项规定,建立有效的财务成本管理体系,强化对资金的使用和调度,有效的对资金进行监管,确保建筑施工的各项资金落到实处,提高建筑投资的经济社会效益。
一、财务评价体系
要加强对建筑企业财务成本的管理,就有必要建立健全完善的财务成本管理体系,而在这个体系的建立中,首先就要建立财务评价体系。建设项目的前期工作包括建设项目计划至工程开工以前的各项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工作:提出项目建议书、制定可行性研究报告、制定初步设计计划、制定施工设计图纸等,这是建筑工程中相当重要的阶段,对以后的施工建设有重要的影响。但是长期以来,在工程建设实践中,前期工作常常委托给相关部门实施,主要的工作由相关的技术人员完成,而很少有财务人员的参与,在建设项目的前期工作中,财务管理和财务监督几乎处于空白状态,财务监督和管理不能发挥任何作用。在建筑工程中,由于这种习惯性的做法,造成财务管理在项目前期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导致工程建设实施后出现超预算的情形,投资规模被人为的扩大,影响建筑工程整体的质量和效益。所以,在建设项目的前期,需要做好财务管理和财务监督工作,重点做好建筑工程的立项,工程的可行性研究等工作。
二、招投标管理体系
招投标工作是建设项目非常重要的部分,它的条款的设定直接影响到整个建筑项目的财务控制和投资控制。所以,财务部门需要尽快的参与到招投标工作来,全面做好工程招投标工作和财务管理工作。做好建筑工程招投标预审工作,科学的设定财务指标,选择优势的施工单位来投标。实行严格的资格预审,对于不符合资格的单位不允许其中标。在招标过程中,需要制定详细的款项支付计划和资金管理条款,并在施工过程中严格遵照执行。在工程建设过程中,需要加强项目财务管理,促进建筑施工顺利进行。建设单位需要根据相关的合同和文件的规定进行款项支付和资金管理。
三、成本控制体系
控制建设成本是财务管理的核心工作之一,加强成本控制有利于加强投资管理、节约建设资金、提高建筑投资的效益。成本控制体系需要根据建筑企业的实际和项目施工的实际,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抓住关键环节,针对资金运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建立完善的制度,加强资金监管,严格控制资金的支出,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根据建筑行业的实际情况,在成本控制中需要坚持以下原则:业主财务部门需要将批复报告和建设成本总额作为管理控制的总则,严格按照这些原则进行,对建筑工程建设的支出和施工进度进行动态检测。同时,成本控制需要贯穿于过程建设的全过程,并以设计阶段为重点。财务部门需要做好各项明细成本控制,不允许突破明细成本限额,与此同时,还要根据实际过程建设的实际情况进行灵活的调整,以适应变化的情况。此外,财务部门还需要依据所签订的合同中的各项条款的规定,对施工承包商在过程建设中所取得的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和管理,确保专项资金专用,资金落到工程建设的实处,保证建设项目的顺利实施和完成。
四、资金监管体系
建筑工程项目建设周期长,投资规模大,技术较为复杂,如何按照计划进行建设,有效的完成任务,保证工程质量,保证按时完成工期,确保投资最大效益的发挥,是一项比较系统和复杂的工作。而要做好这些工作,资金监管是关键的因素之一,它要求能够及时的筹措资金和调度资金,确保各项资金能够落实到建筑工程建设的各项工作中去,以达到最佳的经济社会效益。
建设资金的监管范围。建设资金的监管范围主要包括以下一些:承包商的流动资金、业主的预付款、建设工程进度款、工程借款等等。此外,监管范围还包括施工承包商的开支。
建设资金监管的实务操作。在项目招标前,业主需要将资金监管的的各项要求列入招标文件,并在签订合同后严格按照规定执行。当中标单位确定后,需要对资金监管的内容、监管方式以及各方的职责和权限进行明确。通过对资金的监管。能够提高资金的管理水平,确保建设资金落到实处,保证建设项目施工的顺利进行。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财务成本管理对建筑施工企业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在财务成本管理体系中,我们需要全方位、全过程的进行监管,将事前监督、事中监督和事后监督结合起来,重视对工程设计、招投标工作以及施工承包商资金调度和使用的监控,合理筹集资金,合理运作资金,切实提高资金的安全性和使用效益,充分发挥企业财务成本管理体系在建筑企业中的作用,创造性的开展工作,使财务成本管理更好的服务于建筑企业的各项工作,推动建筑企业不断地发展和进步,创造更大的经济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张惠新.新时期下建筑企业财务成本管理体系的建立[J].中国管理信息化[J],2010
[2]李明智.论新时期下建筑企业财务成本管理体系的合理建立[J].中国外资,2012
篇6
关键词:成本;中心;管理;效益
中图分类号:F23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06-0084-02
成本管理是企业以财务管理为中心的三大支柱之一,也是企业管理的主要组成部分,涉及企业方方面面的工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目的就是追求最大的利润。只有低成本的产品,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像邢台矿这样的老矿井,其成本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经济效益。
一、责任成本及其意义
成本中心的主要任务是控制和降低其责任成本。所谓责任成本,是指成本中心有权支配的,受其生产经营活动直接影响的有关成本。
为了正确计算和严格控制成本中心的责任成本,必须将成本分为可控成本和不可控成本。责任中心的负责人只能对其可控成本负责。所谓可控成本是指成本中心的负责人能事先确定并能准确计量的项目和发生额。
成本中心的业绩报告,可根据责任成本的实际数与预计数进行编制。成本中心的责任成本一般按采购、生产、管理和销售等部门分别进行核算。并分别设账,系统登记,按期计算,分析实际成本与责任成本的差异及其产生的原因,为实施奖惩提供依据。
二、成本中心的建立
成本中心亦是指其负责人只承担控制经营活动中发生的成本费用责任的企业内部单位。任何发生成本的责任领域都可以定为成本中心。
(一)建立成本中心的基本原则
1.转机建制原则。煤炭企业建设成本中心的目的就是要转换企业的经营机制和管理机制,进行企业创新,实现科学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建设成本中心,具体说: 就是把市场机制引入企业,将企业内部原有责任权下移,使纵向隶属关系变成经济契约关系,实行切块经营,专业化分工,使企业内部充满生机与活力。
2.系统管理原则。建设成本中心时,遵循系统的管理原则。第一,要考虑成本中心的整体性。成本中心的人、财、物等各因素是有机联系的,研究成本中心不能脱离企业这个整体。第二,要考虑成本中心的环境适应性。企业内各成本中心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第三,要考虑成本中心的协调性,要设立一个综合管理部门,对各成本中心进行监督、控制和协调。其主要功能是通过对成本中心的运行情况进行掌控,找出差距并判断,必要时采取适当的行动。
3.经济效益的原则。建设成本中心的直接目的就是要减少浪费,降低成本,实现对可控成本的有效控制,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因此,在建设成本中心过程中,要遵循经济效益的原则,以能够提高企业整体效益为前提。
4.权责一致原则。建立成本中心要明确成本中心及内部各责任单位的目标和责任,并授予相应的权力。没有充分的职权,就无法完成任务,也就没有责任,有权力就要承担责任。因此,有权必有责,权责必相等。同时要将经济利益,经济责任相联系,按经济效益与经济责任的大小决定经济利益。
(二)建立成本中心的框架结构
建设成本中心,就范围而言,有规模较大的(如处、矿、厂)也有规模较小的(如区、科、班组)。煤炭企业成本中心应建在哪一级合适?首先,建设成本中心要与制造成本相联系。制造成本中所含的料、工、费主要发生在区科,因此将其建成成本中心,能够实现在其管辖内成本的有效自控;将矿利润中心承担的成本责任下放到区科成本中心,充分发挥区科成本中心的积极性,使其在职责范围内,克尽职守,降低成本;其次,建设成本中心要与企业实际情况相联系。目前,大多数区科在组织、管理上符合建立成本中心的要求,而班组在管理、核算上尚不具备建设成本中心的条件,因此,煤炭企业将成本中心建立在区科,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和现实性。
1.要有健全的组织体系。建设成本中心,必须从区科的组织上给予保证,配备既懂生产又懂经营的区科成本领导班子。同时,还要注重班组建设,选拔懂经营,善管理的人员担任班组长。即能指挥生产,又能算好经济账。这样在区科形成一个健全的经营管理体系,以保证区科成本中心的建立和正常运转。
2.要有扎实的基础管理。建设区科成本中心,要依靠区科的基础管理工作。第一,要在区科建立健全原始记录和计量制度。对生产过程中各种投入和产出进行严格计量,如材料消耗计量,煤炭进尺计量等。结合生产实际情况,制定出严密的多联式原始记录,以确保原始记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第二,要在区科建立各种台账、日报、旬报、月报制度。使区科领导、管理人员和生产班组能够随时掌握生产过程中的各种投入产出情况,以便及时控制。第三,要加强职工的政治思想和文化素质教育,开展好“六好”区队,“五好”班组建设,使职工在竞赛中既提高劳动技能,又增强了经营管理意识,从各方面为建设成本中心奠定良好的基础。
3.要有明确的责任权力。建设区科成本中心,要明确其责任范围,凡是成本中心能够承担的责任,均应由利润中心(财务科)下放。如煤矿采煤区可以控制煤炭的质量、材料消耗、职工工资等制造费用,对煤炭的直接生产成本和质量、产量等指标负责;掘进区可以控制巷道掘进质量以及掘进巷道所消耗的料、工、费等,对巷道的直接掘进成本、进度和质量等负责;机电科、动力科主要负责供电、提升、安装等,应将供电、提升、安装等作为其考核指标;运输区主要负责煤炭、矿石、材料的运输,应对运输成本负责,这样实现责任层层下移。
三、建立成本中心以后,我矿真正实现了降耗增效
1.从小处着手,从区队做起。我矿建立了成本中心(其设在财务科),真正实现了降耗增效,首先从小处着手,从区队做起,层层分解。落实到区队、班组、岗位和每个职工,使目标成本成为内部考核的重要内容,形成以成本为中心的权威地位。完不成目标成本者,一律扣发有关单位或个人的当月奖金。每个环节都承担降低成本的责任,人人当家理财,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对基层单位来讲,将全年指标进行分解,并以“邢台矿主要材料消耗定额指标”文件形式下发到各单位。既满足了正常生产的需要又将材料消耗降到最低,把煤炭的“出井成本”进行再分解,纵向推到底,把成本管理深入到原煤、掘进生产的各个环节,把作业地点及过程作为成本管理的起点,从主管领导到每个职工,人人头上有指标,台台设备定消耗,形成了成本保障网络,千方百计挖掘降低成本的潜力,以提高原煤产量来降低固定费用,使吨煤成本呈逐年下降的趋势。
2.管好用活资金,坚持先筹后用。我矿在走向市场,实现自负盈亏的过程中,为了改变资金短缺的状况,确定企业管理以“财务管理为中心,财务管理以资金管理为重点”的经营战略,缓解了资金紧缺的局面,使企业的工作得以顺利进行。我矿着重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增强观念。企业经营不善的集中表现就是资金短缺,制约了正常生产的经营活动。因此,坚持对资金先筹后用,量入而出,并保持一定的储备。二是统一管理和使用资金。严格按规范支用现金,杜绝借支挪用现象。三是坚持资金使用审批“一支笔”制度。使资金由矿长集中调度使用,防止乱开口子,巧立名目乱花钱,使有限的资金形成合力,充分发挥作用。四是加强备用资金的管理。严禁控制购物,出差借款,实行前账不还,后账不借,制止了出门就借钱,多借少用,借新账不还旧账的现象,加速了流动资金的周转。
3.加强设备管理,提高设备的利用率。降低固定成本设备是企业生产经营劳动手段,加强设备管理,提高设备的利用率,是降低固定成本的主要途径,我矿加强设备管理主要从下列几方面入手:(1)设备采购验收入库管理。根据生产需要和安排,合理采购先进设备,杜绝采购技术落后和不急用设备,设备到货验收时,要对其质量、技术参数等严格把关。(2)加强设备使用管理。在设备的使用过程中,要形成严格的管理制度,加强设备的日常检修、保养工作,充分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3)加强设备报废回收管理,设备使用年限已到,应及时采取相应措施,能回收的就回收,不能随意丢弃报废设备。随着我矿内部成本管理的加强,使降低成本途径进一步深化,为提高产品竞争力注入新的活力。
总之,在市场竞争中,煤炭企业只有建立成本中心,加强成本管理,充分发挥成本中心的主观能动性,提高管理效率,才能使企业得以生存,实现节支降耗,减亏增盈,保证企业稳步发展,经济效益进一步提高。
参考文献:
[1]阎达五.内部控制框架的构建[J].会计研究,2002,(2):20-24.
[2]朱荣恩.内部控制评价[J].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2.
The Discussion Establishment Cost CentersStrengthen the Cost Management
Enhances Coal Mine Economic Efficiency
LULan-xiu
(Hebei JiuNiu Energy Co., Ltd. Xingtai Mine, Xingtai 054026,China)
篇7
关键词:财务预算;物流成本;财务预算体系
财务预算反映了企业预算期间预期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是企业现金收支等各项价值指标的集中体现,包括现金预算、预计现金流量表、预计资产负债表等,预算将采购人员的采购计划与企业生产需求整合起来,明确物流成本预算,对物流成本财务控制及基础物流管理都有极强的必要性,做好物流成本预算,不仅能够为企业员工及经理制定运输计划提供基础,还能为财务人员预测销售预算及企业现金需求提供基础资料。对于活跃在物流上的企业――制造业来说,要实现企业利润的大幅增长,优化内部管理模式,就必须强化物流成本财务预算体系的建设。
一、基本概念
制造企业物流成本预算为物流管理服务,能够对企业物流成本进行事先结算及分配,按照预算方案对物流成本进行控制,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措施。因此,我们必须对成本问题进行考量。
(一)物流成本预算内容
1.物流分类成本预算:预算期间内,企业物流成本发生状况,含种类、数据。
2.物流位置成本预算:一定预算时期内,哪些位置变化增加了企业物流成本。
3.物流承担者成本预算:预算期间内物流成本对象明细。
(二)物流成本预算基本流程
物流成本预算是供应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与反馈物流之间线性发展的,它们之间有条不紊的进行着。供应物流需要把原材料运输到工厂,工厂将原材料加工成成型产品,产品需运输到成品仓库储存,当销售部与顾客一拍即合时,成品这时又要运输到相应的地方。不过偶尔会出现顾客退换货品的时候,这时就又有一批物流费用需要考虑其中。图示如下:
供应物流(原材料到工厂)生产物流(工厂成型到成品仓库)销售物流(成品仓库到顾客)反馈物流(退货、废弃)
(三)物流成本预算方法
首先离不开物流作业的分析和确定。首先,假定企业物流业务全部外包,在确认物流费用的状况下,物流业务基本作业流程大致会按这样的情况开展:以一个购物作业为中心,周边会有客户付款,款经会计,然后发票给予供应商,供应商凭购货单拿到原材料,之后验货作业开始;原料验货报告的呈上,通过就会到收货作业,此时还要有发货报告;再到存货作业,存积仓库等步骤。我们就必需确定各作业所耗费成本,按照成本发生类型,将成本分配至作业库,然后分配至具体对象。一个企业的运作最关键的是资金,资金在这些作业中就显得比较集中于预算中,预算做好才能给企业带来更大的收益。
二、制造企业物流成本财务预算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制度不够完善,缺乏长远眼光
一个系统的运作离不开制度,我们常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简言之,规矩就是我们现在说的制度,制度是我们行事的一把度量尺。这个制度当中会消耗资源较大往往是制度上有着疏漏。如我们凭借着常识与直觉去做一些事情,往往缺乏严谨的数字分析,监督制约机制建设存在明显不足。首先,不少制造企业对于财务预算管理体制建设的重要性并没有全面的认识,在进行财务工作时不进行科学规划,且缺乏主动性及积极性,无法贴合当前制造企业的发展需求,降低了财务机制效能。其次,预算上的编制不合理,分配预算用职沿袭原有的,与实际情况相脱离。再次,预算编制缺乏长远眼光,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只是考虑到当前的短期目标,很少考虑到企业的长期发展,这就使得许多的企业虽有长期发展的目标,却因为资金链的原因而调整企业的战略部署。脚步跟不上战略,战略在许多时候就只如口号,口号再响,却也无计可施。
(二)数据统计不精确
预算编制中,不少企业并不对预算编制进行量化分析及科学论证,细致程度明显不足,预算效用过于狭窄,通常只充当分配机制,实际上对资金的控制与合理利用也不能落实到所需之处,往往资金不能优化配置,有的地方资金冗厚,有的地方资金却往往“入不敷出”,导致预算编制往往偏离财务计划的轨道。长期以来,预算通常由财务部门独立来完成,预算编制人员往往对实际情况缺乏认识,难以准确调整到实际所需。这就又导致许多执行上的问题。
(三)执行控制不严格,监管机制漏洞百出
企业预算的执行和监管一直是管理的薄弱环节,大部分企业的机制都不够完善,物流预算经费下达到部门时,没有好的体制来管理,就会出现一些经费补空的事情,某个部门经费不够,就会拿物流作业来补空,甚至会出现一些不正当的挪用现象。预算资金具体花费何处又难以说清,追加现象也很严重。只是一味追加,而恶性循环下去,这些现象就更严重,更不可收拾。企业预算控制力度不够,执行控制约束不足,预算资金的流向及使用往往得不到切实的管控,预算管控真空出现,预算盲目性较强。
三、影响制造企业物流成本预算体系建设的因素
(一)企业因素
企业因素包括企业作业方式、经营性质及规模特点等,首先,企业如何作业直接影响了物流成本的发生方式,一个企业的作业步骤简单,作业之间距离很近就可以减少考虑因素。企业经营的范围不同竞争力也就不同,但是一些历史原则需要考虑,不能犯一些历史性原则上的错误。管理阶层与执行者都缺乏太多必要条件。
(二)大环境
这个大环境既包括我们的政治形势,也包括我们的经济效用。政治上的一些政策,是企业的敏感神经,企业体系的建设不能脱离政治环境。
四、怎样完善制造企业物流成本财务预算体系建设
(一)要设立企业物流成本财务预算体系控制目标
操作中,企业可通过数据收集,获取企业实际物流成本发生额,将实际发生额与预算额做对比,分析各项数据,从而得出差异原因,针对问题找到解决路径。如:
1.督促管理层对企业发展方向进行明确规划,合理调整企业内部组织结构及人员结构,认识问题,预见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对策。
2.提高决策科学性。如,若公司管理层了解公司无效物流存在,就会提高物流的重视,避免预算落空,以降低预算作业量的方式降低无效作业出现的可能性,提升公司财务管理水平。
3.确定标准,提升内部资源利用效率,提升员工工作积极性。
4.提升企业内部交流效率,强化沟通协调能力
(二)合理制定制造企业物流正常标准成本,是制定物流成本预算的需要
为了确认生产标准成本消耗,就必须制定数量及价格方面的标准,以实现产品成本定额。
1.数量标准的制定。数量标准的制定要结合研究与生产操作人员的建议,不脱离实际并与历史经验相结合,避免一些过度的,无效的物流费用产生。
2.价格标准的制定。价格标准的制定不能单靠某一部门完成,需要采购、生产、会计等部门的合作。争取各方面落实到实处;以便将实际业绩和标准进行比较。这样就以制定最合理的价格来提高成交率。
(三)重视网络与信息
网络与信息化提高了物流信息沟通效率,能够极大降低企业信息传递误差。实现网络与信息化,不仅可以为货主提供通关,还能够为国际物流提供服务,通过这样的物流信息系统,企业可以将自身产品及品牌推向国际,实现货主与货主、货主与客户之前的高效沟通,提升企业间信任程度。基于物流信息系统,合作水平得到提升,报关企业可以准确地针对客户需求提供信息,这就提高了报关企业与货主之间维持稳定关系的可能性。
五、结语
在制造企业物流成本财务预算体系建设中,企业要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树立“本土化”思想,完善自己的体系建设,真正提高企业管理运营效率。
参考文献:
[1]全琳琛.物流管理工作细化执行与模版北京[M].北京:人民邮电大学出版社,2008: 5-27.
[2]张国庆.企业物流成本管理[M].安徽: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8:1-2.
篇8
关键词:建筑工程;措施分析;成本控制
建筑的施工是建筑物的形成过程,施工决定着产品的质量,同时,因为工程项目施工涉及面广,过程极其复杂,任何条件的不足或变化都会对成品造成影响,甚至发生安全事故。同时,工程项目建成后,如发现安全、质量等问题时不可能实行退换或者退款等方式,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对施工安全、质量控制以及涉及施工方的成本控制就显得极其重要。
一、建筑工程项目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
(一)建筑工程项目成本控制意识的缺乏
目前,在建筑工程项目成本控制中,成本意识的缺乏是普遍存在的问题。一方面,建筑工程项目领导没有重视成本控制的重要性,对成本控制的意义认识不足,很多企业领导及员工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中,表面上是余条不紊,按部就班,各施其责,但实际上却缺少了必要的成本管理思想、另一方面,建筑工程项目于其他一般项目不同,由于其工期长,涉及内容复杂,在整个施工的过程中,变动因素较多,因此,很多建筑工程项目往往在其施工的过程中会发生成本上的变化,如果是盲目的加快施工进度,必然导致成本的额外增加。因此,企业领导及员工成本控制意识的缺乏,无疑对企业经济收益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二)建筑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不完善
建筑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对整个项目的实施影响重大,如果企业在施工前期没能做好相应的编制工作,势必会影响到项目施工的有序进行。一些企业在施工前对项目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考虑不周,尤其是对施工工艺流程和施工的具体做法不明确,对施工图的绘制不深入,对施工的进程设计不准确,必然导致后期施工的问题重重。
(三)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不严格
建筑工程的施工是一个较长期的过程,现场管理是保证施工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但是,一些企业在施工中由于对现场管理不重视,导致一些问题出现后没有及时的解决,影响重大。首先,由于一些企业项目管理人员责任心不强,业务水平不高,对施工缺乏有效的监督和管理,导致施工现场管理混乱,风险不断。其次,在施工进度管理上,由于管理人员缺乏管理意识和管理机制,使得项目不能按时完成,拖延工期,或者为了加快进度,盲目敢抢,导致施工成本大大增加,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经济效益。
二、 强化建筑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的对策
(一)增强建筑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意识
建筑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意识的增加要在企业全员中冠以实施,做到全员参与。首先,针对目前建筑企业项目成本管理意识不强导致资源浪费的问题,应该明确成本管理目标,建立成本管理计划;其次,应该在企业中建立明确的责任制度,充分明确项目经理在施工过程中应该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同时,建立有效的成本管理制度,在项目层分解责任和管理目标,要求将成本管理目标明确到位。除此之外,建立专门的成本考核小组,针对各部门成本控制情况进行考核,并将其考核结果与相应的奖惩机制挂钩。
(二)完善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
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在满足施工技术可行的基础上,还要求根据企业施工方案的可行性和经济效益性来进行。一方面,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应该合符企业发展的实际,全面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另一方面,明确整个项目施工的工艺流程和施工做法,对整个施工流程制定详细的可行性方案,从而做到有效的对工程造价的控制。同时,在对基础施工进行组织设计时,应该重视对机械的选用和配合,设计合理的基坑围护方案,明确哪些内容应该纳入结算造价中。总之,项目施工的组织设计是施工前的必要准备工作,必须做到早安排,早设计,早预料,为后期施工的顺利进行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加强对建筑企业项目施工的现场管理
建筑企业项目施工的现场管理相对比较复杂,主要是因为情况突发性较多,问题较繁杂。因此,在进行现场管理时,首先要以先进的技术措施来保证企业取得相应的经济效益,有效保证施工质量,在质量保证的前提下,加强控制,实行全面的质量管理,尽可能的降低质量成本。同时,还要重视对零散分包的成本控制,尤其是对变更事项的管理,一定要在事先做好技术保证。例如,及时的完善施工工艺的变更,实时调整承包金额等。除此之外,还要做好对材料费的管理控制,在施工过程中,材料费变化较大,对于材料费的控制则应主要通过量和价格这两方面来进行。在这一管理中,项目经理可以采用施工预算成本为依据,对施工中材料的消耗进行实地核算,并实行限额领料的制度,还要及时做好剩余材料的有效回收。同时,在材料使用中,积极推广新工艺和新材料,在现场管理中做到合理堆放,避免才材料二次搬运产生成本消耗。总之,项目经理在现场管理中应该全面考虑到施工现场的各种因素,积极采取措施予以解决,以便对施工成本的合理有效控制。
(四)加强工程质量管理,消除风险隐患
建筑企业一次性完成合格的建筑产品,也是降低成本的重要环节,应把工程质量管理当作成本控制的重要内容来抓。在施工生产中严把质量关,从施工前的测量放样、施工中材料投入以及施工后工程质量养护等始终贯彻“至精至诚、更优更新”的质量方针,杜绝返工现象的发生,避免造成因不必要的人财物等大量的投入而加大工程成本。
三、做好定额管理
定额管理是成本控制基础工作的核心,建立定额领料制度,控制材料成本、工时成本、制造费用。没有很好的定额,就无法控制生产成本;同时,定额也是成本预测、决策、核算、分析、分配的主要依据。定额的确定要做到多勘查,多计算,即:在工程施工前对施工来说可有可无的项目剔除掉,并结合卖方市场制定合理的材料费用。定额的确定很好地解决了施工前与施工中出现的间接费,其它直接费与有关费用的调增等的控制。
在传统成本管理中,往往节约成了降低成本的基本手段。有的管理人员把节约单纯看做削减成本,一味降低施工成本,甚至出现一些短期行为:降低原材料的购进价格或档次;减少产品物料的投入;降低工艺过程的工价达到削减成本的目的。这样的做法会导致质量的下降、企业劳力资源的流失、失去信誉,最终损害企业形象及利益,甚至给企业造成无法挽回的隐形损失。所以,应该在确定定额的前提下,根据市场价值链,以节约为前提,在保质保量的前提下狠抓施工材料的质量。
四、制定合理的工期,达到工期成本的最低值
工期拖延可导致业主索赔或成本上升,如停工、窝工、返工等,因此所引起的工期费用,可称其为工期损失。一般说来工期越短,工期措施成本越小,但不能片面盲目地抢工期,否则,不但增加技术措施费用导致工期成本超支,还会出现质量、安全事故,直接影响经济效益。做好资源的调动,各部门、施工各环节做好衔接与配合,材料供应及时,利用先进设备提高施工效率,采用熟练工人提高劳动效率等手段,以保证工期的顺利进行。
五、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在实际的工程施工过程中应加强工程建设项目的成本管理,要合理降低成本耗费,扩大项目收入,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实现项目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生物;问题;建构;教学
一、理论背景
“问题本位”即以解决问题为目的所进行的活动,突出地表现为教育研究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对社会问题的敏感反应。在教育实践中,区别于早先的“学科本位”思想,问题本位教学是以问题统领整个教学过程,正确引导,激发学生联系实际进行思考感悟等,让学生在问题中成长。问题本位研究实施标志着教育研究价值取向的转移,也是我国培养创新型人才形势对教育提出的要求。“建构主义”理论强调学习者的主动性,认为学习是学习者基于原有的知识经验生成意义、建构理解的过程。在教学环节中包含有情境创设和协作学习,并在此基础上由学生最终实现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可见,教学实践中以创设问题情境为核心,以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和教师启发引导为手段,有利于新课标“学生为课堂主体”目标的实现,使课堂教学充满生命力。本文以新课标人教版必修1第4章第一节《植物细胞的吸水与失水》实验教学设计为例,初探两种理论在教学实践中的运用。
二、《植物细胞的吸水与失水》实验教学设计
(一)教材地位及学情分析
本实验是全书倡导探究性学习、发展探究能力的重要素材,同时透彻理解本实验现象所揭本质,有利于学生掌握物质跨膜运输实例,为接下来的“跨膜方式”学习奠定基础。从建构主义理论要求出发,应将实验放在第一课时效果更好――从学生动手实验认识植物细胞吸水与失水现象开始,通过自主探究明白细胞吸水与失水的变化原因进而获得“渗透作用”的概念,才符合人的认知规律。
(二)教学三维目标
传统实验教学方式很难达到三维目标,即使对知识目标达成情况而言,也较生硬、效果差。学习的质量是学习者建构意义能力的函数,而不是学习者重现教师思维过程能力的函数。教师通过设置情境引发学生根据自身经验质疑问难,最终更新完善自身知识体系,实现三维目标。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实验重点在于学生能掌握吸水和失水的原因,并熟悉探究实验的一般过程;难点在于如何培养学生从现象提出问题及作出假设的能力,并设计实验。为了突出重点,以生活现象展现,引导学生由个体思考到细胞,按照探究的科学常规思路展开自主学习,从而突破“培养科学研究素养和进行关于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实验设计”难点。
(四)教学策略
采用范例教学法、交互式教学法及小组合作学习法。
(五)教学过程实施及意图
1.创建问题情境进行导入。
以生活中常见的蔬菜吸水与吸水现象开始,依次展示渗透装置液面变化现象、醋泡鸡蛋失水现象,依据“生活联系科学”及“个体深入细胞”主线促进学生开启思维的大门。给学生向正确角度思考的素材,获取“细胞、水运输、形态、活性”等标签性词语,利于学生提出问题。
2.学生提问。
3.据问引导学生确定课题题目。
一方面教师通过精讲,引导学生放眼于细胞并认识原生质层结构,回忆细胞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建立起学生进行探究的理论基础,另一方面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通过设立的三个问题,将导入中“植物宏观上的吸水与失水变化”深入到细胞,帮助学生围绕“植物细胞”主题,确定探究的课题、明确小组任务。
4.小组讨论并分享方案。
由于学生对问题的自主探究程度不尽相同,故教师在学生小组讨论时要参与到其中。该环节是本节课最难进行的部分――一方面教师要克服心中“评判正误”的习惯,另一方面要短时间内实现小组协作学习从而使学习者群体的思维与智慧被整个群体所共享,既需要教师具备扎实的教学技巧等基本功、保持学生的兴奋度,也需要学生具有合作精神、合理分工的能力。
5.进行实验。
6.实验过程及结果分享交流。
通过共享,实现自主学习效应最大化。对之前所提问题进行解释,是问题本位教学对探究性认识过程的关注。
7.总结构建知识。
通过以上环节,学生在本组课题结果及听取他组汇报后,已能理解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条件。在此基础上,教师再根据水的运输引出渗透作用的概念从而完成了意义构建,这样做才符合人的认知规律。
(六)教学反思
学生合作与表达能力的缺乏,要求教师在课前指导学生分组并安排组内分工,利于小组探究的高效推进。教学目标不是教学的起点,如何创设有利于学生意义建构的情境才是设计的开端。整个教学设计包括学生的独立探索、协作学习或是教师辅导等环节,均紧紧围绕“意义建构”这个中心而展开,学习过程中的一切活动都要从属于这一中心,都要有利于完成和深化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三、总结
在生物教学中,既要有自身学科特点体现,也要构建和谐的课堂环境,这样才能真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出现“学生要学”的良好局面。教学行为的实施,遵循了人的认知规律,就会构建和谐的课堂,这是我们国家培养新型人才的客观要求,是推进新课程改革的迫切需求。
【参考文献】
[1]牟久喜.“问题本位”教学初探[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9.09:48-49
[2]杜晓利.教育研究价值取向重心的转移:从“学科本位”到“问题本位”――以《哈佛教育评论》为例[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23:7-11
[3]何克抗.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教学设计[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05:74-81
篇10
【关键词】新建本科院校 育人能力 提升
高校是人才的聚集地,育人是学校的根本工作任务;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着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使之主动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成为未来社会的建设者和创造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一书,将“四学”即“学会学习(1earning to know)”、“学会做事(1earning to do)”、“学会交往(1earning to live to—gather)”、“学会做人(1earning to be)”作为教育的四大支柱,并坚决地重申一个基本原则:“教育应当促进每个人的全面发展,即身心、智力敏感性、审美意识、个人责任感、精神价值等方面的发展。”这就要求学校的一切工作都必须围绕着育人这一中心而展开,形成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局面。
一、新建本科院校的来源概况
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推动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从1999年到2005年,教育部先后批准建立了198所本科院校,占全国701所本科院校的28.25%。这些新建本科院校大部分处在省会城市之外的中等城市,常常是地级市内唯一的本科高校。经过几年的发展,这些学校取得了阶段性成就。
新建本科院校是在我国高等教育迅速发展,由精英阶段向大众阶段过渡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其来源多种多样,大致可以归纳为三种情况:一是高职高专独立或合并升格的新建本科院校。这类院校通常是由高职、高专、师专、教育学院等各种教育机构的不同组合而形成的。具体而言,又可细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以工科为主的高职高专院校升格而成的,常常在校名中冠以“工学院”或“工程学院”的字眼;一类是以经济管理学科为主的高职高专升本的院校,直接以所在城市命名。二是由师范专科院校升格的本科院校。此类院校大多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与教育学院合并后再升格的。升本之后,有些学校在校名中保留“师范”两字,有些则以地市取名。这些学校仍以从事教师教育为主,辅以培养其他专业人才,或是师范教育与非师范教育共同发展。据不完全统计,在新建本科院校中,大约70%是由原来的师专或承担着师资培养任务的学校与其他学校合并升格而来的。三是由成人高校向普通高校转制而形成的院校。此类院校基本形成了普高、成高和高职三类教育并举的格局,并努力朝普高方向发展。总之,新建本科院校来源复杂,互不相同。
二、新建本科院校提升育人能力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办学层次的提升并不意味着办学水平的提高,新建地方高校,在许多方面还刚刚起步,尤其是在育人能力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因此,新建地方高校提升育人能力建设显得尤其重要和紧迫。
1.是高等教育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科学发展观从发展理念看,强调的是以人为本;从发展战略目标看,是坚持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从战略实施看,强调“三个文明”共同推进。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是地方新建本科院校改革与发展的核心思想。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的教育教学工作要以服务学生全面发展为重点。教育是核心,管理是保证,服务是拓展。要以学生成长成才为中心,整合学校教育、管理资源,建立起帮助学生成长,解决学生困难,方便学生办事,维护学生权益的服务体系,真正做到关心学生困难,关爱学生进步,关注学生就业。
2.是应对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必然要求。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是由美国人马丁·特罗首先提出的。从上世纪末至今,我国高等教育规模急遽扩大,现已基本达到了高等教育大众化数量上的要求。可是,在这繁荣表象的背后,我们不能不承认,在数量扩张的同时而忽视了育人能力的提高,导致多重质量观掩饰下的高等教育质量发生严重下降;百分之八、九十的毕业生就业率也不过是御用文人们违心炮制的虚假数字,大学生们正遭遇着物质与精神上的双重压榨和冰冻;大学是什么,大学的理念已经成为很多掌握高等教育资源的人的玩笑。大学正遭受着前所未有的质疑,她的公信力正一点点走向虚无。总之,在我国,所谓的“大众化”除了在数量上给人带来之外,更多的是令人对当下高等教育发展产生巨大的忧虑。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只有把育人能力的提高放在首位,树立社会、教育和个人协调发展的教育公平、质量观,才能把握精英教育与大众化教育理念的本质,才能促进精英教育与大众化教育的和谐发展。
3.是新建地方性高校的自身发展要求。新建本科院校的来源多样,以高职高专独立或合并升格为主,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新建本科院校在办学经验、办学资源、学校声誉等方面与老牌的本科院校存在较大的差距。同时,它又不是原有高职高专的简单拓展和放大,而是具有自身的特点,首先就是办学理念模糊,认识不足。时下有的新建本科院校的办学理念尚不清晰,要么好高骛远,要“创建全国一流”,或“名牌大学”等,要么妄自菲薄或放任自流,对于如何办好本科,办什么样的本科缺乏理性的思考,对学校的发展方向不能准确地把握。其次就是师资实力较弱,结构不尽合理。近几年来,不少新建本科院校在引进师资、提高教师素质方面做了很大的努力,但与教学质量和学校发展的要求还有差距。这些都影响到学校的人才培养。新建地方高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重要成果和实现载体,在实现办学层次和育人职能制度性的基础上,更应关注实现办学质量和育人能力的实质性的提升。因为新建地方高校涉及面更广、学生人数更多,也更能反映未来社会的整体素质和水平。
4.是实现新建本科院校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一般认为,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它由两方面的问题构成:一是多系统集成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二是单系统的内在自身的可持续发展问题。高等教育作为社会大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它必须首先与社会大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相吻合,为社会大系统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在此基础上才能研究自身的发展问题。作为高等教育自身,在大众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其相对社会地位逐渐下降或动摇、逐渐走向社会边缘的情况下,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是一个更为复杂的问题。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是一个由数量、质量、结构、效益四要素组成的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的过程。作为新建高校管理者、教育者,研究其育人规律,提升育人水平,必须紧密结合这个动态的过程。我们认为,数量的增长是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素指标,没有数量的增长,也就谈不上发展,但仅仅是数量的增长还远不够,还要有质量的提高,不顾质量提高的数量增长只能是一种“泡沫式”的数量增长。高等教育结构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数量增长了,质量提高了,如果结构不合理,就会造成教育资源的很大浪费和人才的大量积压。所谓的结构性调整,就是通过优化结构来发展高等教育,包括优化层次、科类、形式和地区结构,通过优化可以产生花费最少、效益最大的效果。
三、新建本科院校提升育人能力的现实意义
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核心是育人。育人能力的提高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涉及到教学、管理、学科建设、办学理念、校园文化建设等方方面面,学校的一切工作都源于育人。新建本科院校在提升育人能力的过程中,必将会带动学校各方面工作的发展,从而在提高办学层次的同时实现办学水平的提升。
首先,有利于提升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的地位。受某些传统观念的影响,长期以来,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在高教系统中的地位没有得到应有的认可和重视。大学,尤其是重点大学作为中国高等教育的领头羊,拥有很高的地位和声望,它们中的某些大学学科专业建设国际一流,特色鲜明。新建本科院校大部分处于地市级城市,主要是为地方经济发展输送对口的合格人才,如果能根据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和自己的优势办出自己的特色,提高育人水平,实现学生的充分就业,对提高学院地位和社会影响显然有重要意义。
其次,有利于学校的学科专业建设。专科学校通过升本后发展迅猛、成绩斐然。但这类学校在中国高教系统中一直属于较为薄弱的环节,尤其是在学科专业建设方面,具体表现在:第一,科类结构仍然不合理。师范、财经、政法、管理等专业所占比重过大,而工程技术类专业比重过小,这与国家经济建设急需大量技术应用性人才的愿望相违背。如普通高等师范院校的在校生中,师范生的比例最高时达80%以上,近年来也在60%左右,师范专业和其它人文类专业改办工科专业困难很大。第二,专业特色和学科特色仍不突出。此类学校中一般是由专科升格而成,一些学校尚不能很好地转换角色,在办学上仍沿用专科的一些作法,充其量只是“扩大了的专科”。学科是高校履行人才培养职能的基本平台,是高校建立院系专业以及设置教学科研组织的基础,新建本科院校在提高办学层次之后,从学校性质出发,根据学科自身现状和发展目标定位,加强学科建设规划的制定和实施,才能实现育人能力的提升。突出学科建设重点并保证质量,创造并发挥学科特色和优势;
再次,有利于带动和影响传统大学的教学改革。伴随我国高校大量扩招,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而传统的大学实行的是精英教育,培养的是学科型人才。长期以来过分注重学科教育,追求知识体系的“系统性”、“完整性”和“科学性”,教学内容跟不上时代的发展、科学的发展,教学脱离实际。而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与社会经济的联系密切,它培养的是地方第一线的急需人才,它要求按需施教,学以致用。发展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的办学优势,能带动和影响传统大学的改革,使传统大学走出象牙之塔,更好地为社会服务,为地方经济服务。传统的大学也只有在转变教育观念的基础上,调整现有结构,建立以少数学科教育为龙头,面向社会需要,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的的体系,才能处理好理论与实践、知识与能力等各种关系。
参考文献
[1]田建国.关于科学教育发展观的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4,(5).
[2]孙海.新建本科院校发展战略中的四个基本问题[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6,(5).
[3]聂肩元,张建.科学发展观与新建本科院校的发展[J].理论观察,20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