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人文课程范文
时间:2023-04-02 00:23:3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医学人文课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在护理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不仅要讲究培养护理硬技能,更要应用个人内在品质、人际交往和管理技能培养护理软技能,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护理岗位的实际需要。这涉及到医学人文和隐性课程问题。医学人文课程主要包括伦理学、心理学、美学、人际沟通等,而隐性课程渗透在课程、教材、教学活动、班级氛围、人际关系、校园文化之中,应贯穿医学人文和隐性课程意识于护理教学过程始终,挖掘护理隐性知识,以间接内隐方式影响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素养、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促进全面发展。
1 护理专业医学人文课程研究
人文教育是以传授人文知识、培养人文精神和提高人文素养为主的教育,通过开设医学人文课程,可不断完善人格。人文素质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内化后转变为实际行动。
1.1 护理专业开设医学人文课程的实践
为提高护生护理软技能,林珍等[1]在护理专业开设相关医学人文课程,结果表明学生较为满意课程教学内容设计、案例选择与应用、思考题与讨论题及教学方法,满意度较低的是教材规范性与教学目标一致性和实践实训内容安排,说明开设医学人文课程能提高护生护理软技,为保证教学效果,应注意设计周密、注重过程和专业导向并不断反馈;要保证医学人文教育培训顺利实施应有周密的课程设计,为有效提高学习兴趣应取多元教学方法和灵活的考核形式,为进一步完善护理人文教育应及时收集反馈意见和建议[2]。
1.2 护理专业医学人文课程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
史岩[3]等认为,目前护理专业医学人文课程存在设置不甚合理,教师和学生均没有认识到开设此类课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由于高职高专护理专业学制的限制,加之课程压力太大、学校重视程度不够、教学模式单一,学习兴趣不高,影响了人文课程的教学效果。所以,要建立具有可操作性的人文课程教学改革目标体系,加强培训专业课教师人文知识,促进医学人文课程与专业课程的有机融合。
1.3 ?o理专业医学人文课程的改革途径
夏和先等[4]认为,当前高职高专护理专业医学人文课程教学中存在不重视人文课程建设,学时被压缩或挤占;课程定位不清晰,不利于培养护理人才;教学观念滞后,教学方法、评价体系陈旧落后;过分注重理论教学,应用性不强;课程体系难以发挥有效的指导和引领作用等问题,这要求我们应明确人文课程的人文性、学术性、职业性功能,定位在学生综合能力的养成;在人文课程改革中,要突出人文课程的综合性、应用性、实践性和服务性的特色,紧紧围绕专业培养目标,合理设置人文课程,准确确定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将专业知识与人文知识融会贯通,打破学科界限,做到知行合一,内化提升,使之在护生培养过程中发挥潜移默化的作用。要整合护理人文课程内容、师资和实践,讲究临床实践结合人文知识,形成新的护理人文教育模式[6]。要贯彻“以人为本”的护理人文教育理念,从师资队伍建设、寓人文素质教育于专业课程教学中、讲求生活和品格教育等入手,提高护理人才培养质量[5]。
2 护理专业隐性课程研究
在整体护理模式下,不仅要为病人提供身体照顾,还要满足其精神、心理等方面的需求。护理教育不仅要重视培养学生专业技能,更要重视隐性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隐性课程功能的发挥主要通过无意识注意,以润物细无声方式感染学生,通过情感体验和深切的体悟、内化过程作用于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1 隐性课程的作用
(1)促进护生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尊重”“爱护”“帮助”是护士职业道德核心要求,热爱护理事业、富有爱心是道德情感对护士的要求,从护生入校开始应将“奉献”“关爱”情感终贯穿于教学活动之中。(2)促进护生构建专业价值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形成以“病人”“健康”为中心的价值观,尊重病人权益、保护病人隐私、体现病人关怀,强调以人为本的理念,引导学生构建和完善专业价值观。(3)促进护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护理操作训练过程中,引导和培养学生正确的行为习惯。在学习过程中,潜移默化的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即使独处也能谨慎不苟,体现出较好的慎独修养。
2.2 基于护理岗位能力需求的隐性课程开发
赵茜[7]认为,要根据课程性质和特点,在学科教学中融入护理专业岗位核心能力内容,注重发挥科学家和临床实际案例的榜样和教育作用,开发隐性课程;这样学生可以明确学习目标,提高教学效果,逐步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综合素养和职业提高能力。要开发隐性课程,使学生轻松获得本课程知识与技能,在学习情意要素方面和谐健康发展[8]。
2.3 隐性课程对专业价值观的影响
刘清南等[9]采用自然班整群法抽样得到具有可比性的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50名学生,前组开展隐性课程活动,结果表明实验组信任和行动主义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专业价值观总分、关怀、公正、专业维度评分无差异,说明隐性课程可培养护生的信任与积极心理品质,具有正性专业价值观,应合理应用并发挥隐性课程的积极作用。
2.4 实习护生隐性课程建设与应用
幸姝丹等[10]为探讨隐性课程对实习护生的影响,对1168名实习生培训物质、制度、文化和人际沟通隐性课程,结果表明隐性课程可明显降低实习生迟到、早退、旷工等违反劳动纪律的现象,提高学习兴趣和专业能力,带教老师总体评价较好,大幅度提高了病人及家属的护理满意度,可见隐性课程能提高实习护生综合素质,促进护理专业学科发展。
3 教学方法和手段
3.1 灵活选择教学方法
在教学中,要灵活选择并应用启发式、讨论式、案例教学法、角色扮演法、直观教学法、情景模拟法等教学方法,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了解和熟悉护理先进技术操作,培养学生的自学和创新思维能力。
篇2
摘要:合理的人文课程设置是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本文结合医学教育的特点,针对当前医学人文教育的整体情况,提出医学人文课程设置的原则和具体做法,构建适合的医学人文课程体系。
关键词:医学人文 人文课程 课程设置
医学是应用性、社会性、实践性很强的科学,以人为研究和服务对象,蕴含丰富的人文内涵,兼有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的双重属性,在医学教育中必须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培养医学生的人文精神。适当的人文课程教学是医学人文教育的重要途径,与综合院校相比,地方医学院校专业设置较单一,在人文教育方面具有天然劣势,因此优化人文课程设置,切实提高人文课程教育的实效对地方医学院校尤为重要。
1 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医学人文课程所占比例相对较低,大多数医学院校专业课每周平均课时量大约在28节左右,课程量已近饱和,人文课程学时大约只占总学时的8%左右,安排思想政治类必修课(约150-300课时)都非常紧张,学生学习人文课程完全得不到应有的学时保障。
医学人文课程设置有较大随意性,除了国家统一规定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其他人文社科课程如医学伦理学、医学心理学医学史、社会医学、大学语文、中国传统文化、医学哲学等课程是必修、选修抑或不修,则基本上依据学校师资情况或教师的研究兴趣而定,缺乏整体学科规划,课程随意性较高,缺乏持续性。随意的课程设置,不确定的授课内容,使得本就人文知识基础薄弱的医学生难以有效达成知识的内化而实现人文素质的提高。
社会科学课程多于人文课程。大多数医学院校将“两课”列入人文教育课程体系中,以思想政治课程为核心,以医学伦理学等为主干,占据了人文教育课程的大半壁江山,真正的文史哲等人文基础教育课程凤毛麟角,学生可选择余地非常小,甚至有些学校的人文类公共选修课变成了全学校的“必选”选修,人文内涵明显过于单薄。
2 医学人文课程体系构建
课程体系的构建受医学生培养目标、现有教学模式下的可操作性、学生知识水平知识结构、相关制度保障等的制约,要科学合理地设置课程必须充分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
加强认识形成制度。国家近年来逐渐意识到医学人文教育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出台了一些政策,但仍显粗浅和不规范。尤其是当前医学院校的领导大多是医学专业出身,医学人文意识相对淡薄,对其重要性认识不足,导致医学生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中缺乏对医学人文课程的充分重视,沦为专业教育可有可无的附属品。因此国家相关部门尤其是学校领导要加强认识,使人文课程设置制度化,将其纳入教学大纲,以保障基本学时和课程门类。
明确人文教育课程内容。所谓医学人文课程是医学院校结合医学教育特点设置的培养医学生特有人文精神的人文课程,既培养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更侧重培养学生的医风医德、医学人文关怀、医学人文精神,尤其强调学生对人、人的生命的敬畏和关爱。这要求我们明确医学人文课程、思想政治理论课、通识素质课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在医学人文课程设置中不能把思想政治课作为人文教育的主干或核心课程,而是将文史哲基础性人文课程和与医学相关的如医学心理学、医学伦理学等医学基础性人文课程等纳入体系中,作为教学的重点来抓。有了一定的人文知识的支撑,医学人文教育的实施才有了依托,才可能产生实效。
结合医学教育特点。医学兼具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双重属性,且当前医学医患关系发生变化,医学模式发生变化,重视预防医学、社会医学等,医学既需要自然科学知识、技能,有需要社会、心理、审美等知识,既需要严谨的思维习惯,又需要丰富的情感,既要求真,也要求善和美,尤其需要对生命的敬畏和关怀。因此,医学人文课程设置上,既要有基本的文史哲课程,更要注重紧密结合医学教育特色,加强医学伦理学、医学心理学、医学史、医学哲学、医学辩证法等课程的比重,从医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有重点地培养其医学人文精神。
课程设置系统化。医学人文课程的设置要遵循知识之间的内在关联性和顺序性,从基础性人文课程到医学基础性人文课程,随年级升高而渐进。首先,要有针对医学生的知识普及性的基础人文课程,如《大学语文》、《中国文化》、《西方文明史》等基础性的文史哲课程。这些课程在大一设置,为人文知识本就薄弱的医学生做相对全面的知识性扫盲,为进一步接受医学人文教育培养人文精神打下基础。其次,要有结合医学特点的文史哲与医学相交叉的医学基础性人文课程,如《医学伦理学》、《医学心理学》、《社会医学》、《医学史》、《医学哲学》等,这类课程医学人文主题鲜明,针对性强,能强化学生对医学人文的了解和认识,有助于人文知识内化为人文精神。第三,要有与医学临床、实践操作相联系的医学应用性人文课程,如《临床沟通技巧》、《医学应用文写作》、《卫生法学》等,适用于高年级学生,帮助学生从理论过渡到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进一步强化自己的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
3 结语
医学人文教育是系统的长期工程,构建医学人文课程体系的同时,我们还要关注如何发挥社会实践、社团活动、校园文化等隐形课程在人文教育上的作用,将课堂教学和隐形课程有效结合起来,共同促进医学人文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郑梓南.医学院校发展人文素质教育探析[J].医学教育探索,2008(12)
篇3
[论文摘要]目前我国医学课程体系设置存在人文教育理念不尽突出,教育部门主导思想不尽明确等一系列问题,应明确加强医学人文科学教育的宏观方向,以此构建医学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相互渗透的医学人文教育课程体系。通过加大医学专业知识与人文科学交叉型课程的比重,重视发展实际工作所需综合人文技能的学科建设等系列方式推动人文课程体系的建立。
一、目前医学课程体系设置存在的问题
随着医学教育改革的深入,医学课程体系中暴露出越来越多的问题,如设置医学人文课程的意识淡漠,跨学科知识结构的师资力量薄弱,医学人文教育的实效性差,教学评价方式单一等问题都影响着我国医学人文教育的发展。
(一)课程体系设置中人文教育理念不尽突出
我国现有医学教育重心在于注重医学科学教育,而忽略其人文教育的功能。具体课程体系设置中匮乏医学科学与相关人文科学交叉型课程,更无融合医学科学与医学人文教育的核心课程。由于公民素养及医师职业素养塑造功能未得到足够的重视,造成实际教学中 “重科学,轻人文”现象。
目前我国医学院校中普遍存在人文教育类课程比重偏少,(低于10%,西方发达国家中同类课程约占25%)且以意识形态教育为主,重度缺乏医学科学与人文科学交叉型的融合课程。
(二)相关教育部门主导思想不尽明确
目前,相关教育行政部门与校方对于医学教学中人文教育重要性的态度不尽明确,教学评价手段与反馈机制不健全,并极少融入人文教育评价指标。作为人文教育的官方主导因素,其推进力度并不强,难以适应在公民社会中与构建和谐社会目标相一致的医学人文教育需求,从长远说对医学生自身以及对医疗体系的发展都会产生不利的影响。
(三)某些不良社会意识导致部分医学生人文观念淡化
以追求功利代替对医师职业精神的追寻。形成职业自我约束意识的相应机制薄弱,高度的医师职业认同感并未得以建立。医师应有的职业自信心,自豪感与责任感隐没在对于功利的追求与各种不良社会意识的影响之中。
医学人文教育具备树立医学生高度的医学人文观念,丰富社会文化知识,全面认识医学的自然学科属性与社会人文属性关系的功能。培养医学道德情感,规范医学道德行为理应成为人文课程体系设置的着眼点,从而构建医学人文素养,发展临床综合技能,培养公民意识与规范的医师职业意识。将医学生的职业成长建立在融合临床技能与发展良好的医患沟通技能之上,掌握和谐处理医患关系的技巧,建立人本主义的医疗态度也应成为医学人文课程体系的本质追求。
(四)跨学科知识结构的师资力量薄弱
目前多数医学院校匮乏具有医学专业背景与人文教育背景的复合型教师。在针对性培训与进修缺乏的情况下,造成部分教师医学课程授课相对单调,教学效果参差不齐,缺乏吸引力。现阶段,缺乏跨医学科学与人文科学知识结构的教师问题已经成为阻滞我国医学人文教育发展的一客观障碍。
二、医学人文教育课程体系设置的宏观方向探讨
医学院校需根据人才培养实际目标,在未来人文教育课程设置的宏观理念方面,明确加强人文科学教育,以构筑医学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相互渗透,多学科交叉的学术环境,丰富学生专业知识结构。力争创造医学科学与社会人文科学课程相互包容的教学氛围,充分发挥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相结合对医学生施加的强大意识塑造功能。
基于我国现有医学教育注重医学科学教育,忽略人文教育功能的现状,课程设置中应逐步构建医学专业类课程与人文科学课程共同组成的课程体系,加大医学科学与人文科学交叉型课程的比重,加大医学专业课程与医学人文类型信息的交叉使用量,并逐步发展一系列此类型核心课程。
在这一大趋势下,尽快探索系统化的人文课程教育手段已成为当务之需,并且应使其体系化和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体系化的教学方式成为深入推进人文教育理念,打破阻碍人文精神教育深入发展的瓶颈与拓展医学人文教育内涵的内在需求,从而推动我国的医学人文课程体系整体人文理念的进步,为医科院校有效融合大学的科学精神与大学的人文精神提供理论与方式探索。
三、医学院校人文教育课程体系设置的具体构想
(一)加大医学专业知识与人文科学交叉型课程的比重
设置具有跨学科性质的医学专业知识与人文科学交叉型课程是符合认知规律与医学生个体认知发展规律的有益尝试。此类型课程兼具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双重属性,在医学实践中,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知识技能应是密切结合,难以割裂的。并可在此基础上,根据各学科的重要性将此类交叉型复合课程分为核心课程、指定选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等。课时设置上应坚持在基础教学与临床教学阶段均开设此类课程
(二)重视发展医学生实际工作所需综合人文技能的学科建设
为发展实际工作所需综合人文技能,实践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课程中应加入思考医师自身职业与患者及疾病关系的相关内容,指导学生在临床实践过程中进行有效的决策和判断。例如,可设立了纵贯各教学阶段的医患关系课程或社会学、行为科学、伦理学、健康促进和疾病预防等综合讲授型学科,把这些课程纳入教育计划,使其成为医学院校课程设置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三)结合我国医疗实际,将基层医疗实践类课程引入课程体系
在课程设置体系中加大社区服务类教学内容。学生在学习期间必须到社区进行实际训练或为所在社区提供定向服务,以此加强学生与社会和患者的接触。把社区医学或家庭医学课程作为医学院校的长期课程,目的在于使学生在基层医疗实践中,深度体会与思考人文教育的现实需要与深刻内涵。
(四)重视特色学科在人文素养培育中的天然作用
课程设置中要明确加强特色学科,如医学英语等在医学人文素养教育中的天然作用。专业医学英语作为语言文化类课程,具有高度融合医学专业信息与人文信息的天然学科特征。目前,我国各医学院校所开设的医学英语课程已明显呈现出加大人文教育的趋势,人文精神这一理念对于医学英语教学的重要性已经得到广泛共识,并且成为推动医学人文教育发展的重要价值观基础。融合医学信息与人文信息的特色学科将成为医学人文课程体系的重要环节。
结 语
在当前医学人文教学理念快速发展的有力支撑下,医学教学中人文课程体系的设置越来越得到重视。满足医学教育发展需要,全面提升医学生科学素养与人文综合素养的人文类型课程已成为医学课程体系设置的重要研究方向,对于推进我国医学教学内涵的完善和人文精神理念的弘扬都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张磊、吕立朝,《试论医学英语教学中人文精神教育模式的研究方法》,《陕西教育》2008年5月
篇4
关键词:古代文学;教学改革;人文演绎
随着网络、智能手机等获取各种知识的途径在各级各类学校中被大力推广,许多传统教学模式收到冲击,高等院校的古代文学教学改革也势在必行。在众多古代文学新颖的教学方式方法中,人文演绎教学法是颇受师生喜爱,值得提倡和推广的一种教学方法。
人文演绎法是指古代文学教学过程中,教学主体发生变化,学生为主,教师为辅。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利用所学专业知识和技能,充分发挥想象,创设与教学内容配合的场景,将课程所包含的人文知识和思想等内容,通过情景演绎的方式,生动、灵活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提高教学质量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重在强化人文底蕴,是以往情境教学的深化。
这里的人文侧重指古代文学中所包含的传统文化,包括精神层面、理念层面、制度层面、民俗层面等人文知识。同时,人文也包括技能层面方面的文化,尤其指“分析概括能力”“文学创作能力”“写字能力”“说话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与古代文学教学中传统文化知识能很好地结合在一起的实践技能,是人文演绎法的重要内容和教育目的。
一、人文演绎教学法的特点
(一)“人文精神”的体现
在越来越重视传统文化的今天,古代经典作品是我国文化史上最有生命力的瑰宝,其中所体现的“人文精神”不仅是人的价值和人生意义的追求,而且也是中华民族长效的民族素质滋养剂。对古代文学作品进行人文演绎的过程,其实也是对中国独特的思维方式和民族精神的肯定与传承。
(二)各种技能的综合实践性
古代文学的人文演绎主要是通过学生对古代文学作品的作者、人物、情节等进行各种形式的演绎,融合课堂知识提炼、课后文献查阅、文学写作、汉字书写、口语表达、团队合作等能力训练,并将古代传统文化等贯穿其中,是古代文学专业的一项综合性实践,有利于改变古代文学课程实践性较弱的不足。
(三)理论知识教育与文化素质教育的结合性
当代90后大学生大多是在网络飞速发展、家长层层呵护中的环境中长大。网络可以方便快速地获取各种知识,但同时是知识掌握牢固性的衰退;被严密保护的独生子女虽生活在蜜罐子里,但抗压能力较弱,面对一些挫折常常会迷茫、不知所措,甚至产生轻生的念头。人文演绎教学法是在专业知识学习的基础上,以文学文本和人文精神为依托,结合当代人的精神危机,将理论知识、人文传统和个体人的生存发展相结合,将古代文学的文本学习和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以及价值观和价值形态的学习相结合,实现古代文学的“以文化人”目的。
二、人文演绎教学法
(一)人文演绎教学法模式
古代文学的人文演绎法主要分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环节。
课前环节主要是教师确定人文演绎内容后学生根据教师课堂所讲内容提炼相关人文知识点,并通过图书和网络查阅文献资料,充实人文内涵,之后设计情节,编写剧本。编写剧本时,结合古代文学所涉及的文化知识和剧本情节进行古诗词创作、写字训练等,其中,文化历史背景和社会意识形态的变化对于文学作品的影响也是需要考虑的因素。剧本修改编定之后需要分派角色进行排演,以保证现场顺利演绎。
课中环节主要是学生在课堂上配合道具、背景以及音乐等,要求学生尽量表现出了人物的灵魂与精神。通过自身的表演将剧本情节展现,现场感染每位同学,使大家都得到相关人文文化的熏陶。学生演绎结束后,教师应作适当点评,突出重点,升华主题。
课后环节则是学生自觉主动替提升自己。需要参加人文演绎的学生结合自己的现场表现,找出自己在不同方面的优缺点(有条件的可以录制现场演绎视频,课后提供给学生),想好改进对策,抓住机会,克服不足,不断提升个人综合能力。
(二)人文演绎教学法注意事项
人文演绎应该每一位学生都能参与其中,但考虑到实际的人文演绎工作和效果,需要提前分组,按组分配演绎任务。另外,在课前准备中,古代文学教师应当融入其中,帮助学生确定演绎角度,加强人文知识、人的价值形态的穿插和融合,提升演绎内容的文化深度,避免进行闹剧式或恶搞式演绎。如演绎魏晋南北朝的文学作品,除了表现那个时代的文学特点、历史背景之外,还需展示乱世之下人们不同生存方式的选择;而唐代文学,结合当前人们面临各种压力所产生的迷茫、焦躁、压抑等情绪,演绎时则可重点展示盛唐人的自信、昂扬和对理想的热情等,帮助当代人从古人那里得到启示,及时调整、转换情绪。
但需要注意的是,教师不需要过多干预,演绎的方式、情节设施等完全由学生确定。在剧本编写方面教师可利用多种方式,如电话、QQ、微信等,和学生多做交流,帮助学生融入相应的人文氛围之中,从知识层面、道德思想层面得到感染和提升,进而使学生更加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和人生选择。
三、人文演绎教学法的作用
(一)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将古代文学中的理论知识、历史人文和当代文化结合,摆脱古代文学和学生生活环境的距离感,促使学生真正将古代文学知识和当代社会结合在一起,并且,在情与景的交融中,在声情并茂的演绎中,在和人文故事和形象的交流对话中,学生的传统文化知识不断地积累和巩固。同时,由于人文演绎法有别于传统的理论讲授方式,其中有许多学生喜闻乐见的艺术文化形式,会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也能留下深刻的印象,进而带动学生思维方式的深化,能有效提高教学效果。
(二)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
人文演绎法注重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提升,学生从资料搜集到进行文本改编,并最终落实于表演。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集体合作,分工明确,从进行所学知识和文献资料的分析、概括和提炼,并按要求手写剧本,现场演绎并应对各种突况。经过一系列训练,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文学创作能力、口语表达能力、汉字书写能力等专业能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临场应变能力等综合能力都可以得到提升。
(三)开拓学生的创新能力
人文素质教育是高等院校大学生素质发展目标之一,而随着社会生产和生活方式的转变,人文教育被看成是一种挖掘人潜能的教育。同时“创新能力”是也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之一。古代文学的人文演绎,在促使W生深入了解人文知识的同时,更能通过人文演绎的前期准备工作,尤其是改编和表演环节,能在很大程度上刺激学生的创新思维,开拓眼界,进而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有助于大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人文演绎,可以将学生带入文学作品所营造的优美的艺术境界中去,增强其身临其境之感,激发、强化个人对古代文学发展史和文学作品的感悟能力和审美能力,进一步形成对古代文学和文化的理性认识。而古代文学中古人在不同形势下对于理想和现实、家和国、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等关系的处理,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参考模式,帮助学生遇到问题迷茫时擦亮眼睛,做出准确地人生选择。另外,人文演绎还可以利用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层教育,弘扬传统文化,让其在当代大学生身上得以延续,保证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的历史传承。因为作为社会上最富有朝气、创造性和生命力的群体,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离不开大学生的积极参与。
总之,在我国高校教育改革,尤其是新建院校越来越重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的今天,古代文学教学也应重视学生相关专业技能的提升。在此背景下,人文演绎教学法无疑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它同时对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人生价值理念和人生价值形态的选择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姚红,崔霞.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方法探讨[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6(1):104-107.
篇5
一、新建医护院校人文课程开设现状
调查显示:10所护理院校中人文课程开设门数最多的19门,最少的6门,平均为11门,人文课学时占总学时最多的为24.1%,最少的为6.2%,平均为13.3%。通过调查可以发现, 大部分医护院校对人文课程设置不重视,存在重专业、轻人文的现象,甚至有部分院校只开设了教育部要求的必设课程,人文课程建设过于单薄,忽视了人文教育对学生三观培养的重要性。 经分析,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课程开设不合理。部分医护院校由中专升入后人文课程开设仍停留在中专教育阶段,课程也主要为语文、思想政治、人际沟通等,德育课程非常少,所设课程没有新意,通识课程、 心理教育、 传统文学等方面的人文课程几乎没有涉及。课程开设不合理可谓原因众多,但这却实实在在的给学生汲取人文知识、锻造人文素养造成很大困难。
2.学制复杂,教学压力大。大部分新建医护院校因组建时间较短,现有学制未进行调整优化,存在中高职兼有的现象,二三连读、三二连读、初中起点中专班、三年制大专等多种层次学生并存,这为教学安排带来非常大的压力。众所周知,中专教育与高职教育在教学模式、管理模式等方面存在非常大的区别。
3.现有师资不能满足教学需求。新建医护院校组建后工作千头万绪,一是教学任务重、压力大,课程建设停留在逐步完善的过程中。二是专任教师很少有时间外出参加培训,尤其是在重专业、轻人文的医护院校中,人文课程教师几乎没有外出学习的机会,知识更新较慢,不能跟上时展,造成知识落后。三是人文课程与专业课程缺乏有机联系,大部分人文课程教师没有医护专业知识,对学生的人文教育与护理教育不能相互融合,其教育理念、自身的人文素养与现代医学发展不相适应,消弱了人文素质教育的效果。
二、新建医护院校人文课程建设探索
1.提高教师人文修养和教学能力。“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要给学生一杯水,老师至少要有一桶水”,教师带给学生的言传身教和表率作用不容忽视。汉班固《白虎通?三教》里说“教者何谓也?教者,效也。 上为之,下效之。 ”单从人文课程建设方面来说,新建医护院校一是需要引进高层次、高学历、高素质、高水平的人文教师,选拔培养人文学科带头人,开展传帮带活动,提高人文教研室整体教学水平。二是拓宽渠道,丰富人文学科教师的知识结构,加强人文课程的师资建设,培养一批素质高、教学能力强的人文课教师。要加强医学专业课教师的人文素质教育,建立一支专业本领和人文精神协调发展的专业课程教师队伍。三是积极需求机会,派遣教师参加人文方面的培训,提高教师自身人文修养和教学能力。
2.探索人文课程科研。毋庸置疑,人文学科的科研工作在医护类院校中不受重视,发展空间受到限制,严重阻碍了人文课程在科研方面的发展。要解决这方面的问题一是需要医护高校充分认识到人文课程的重要性, 高度重视人文课程科学研究工作,要从资金投入、政策保障等多方面给予支持,切实改变人文学科科研基础薄弱、实验条件差、经费不足、申报困难的现状。二是加强人文学科科研管理,构建一系列激励、评价和调度机制,保障正常开展。三是实现科研成果应用于日常教学。研究成果只有用于指导实践才能发挥真正的作用,人文科研成果可结合日常的教学活动,融入到开展的系列学生活动中。
3.科学设置人文课程。首先要转变传统教育观念,摒弃重专业、轻人文的教育思想,实现专业课与人文课的有机结合。医学教育有其特殊性,合理开设人文课程需要遵循医学教育规律,将人文素质教育贯穿于学生学习的全过程,要充分抓住主课堂这个渠道,合理利用各类教学资源,把人文知识与医学基础知识、专业技能和实践操作结合起来。
4.深化教学改革,改进教学模式。建设人文课程必须要在不断完善传统教学方法的基础上, 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探索中高职并存、中职向高职过渡时期的教学改革。新建医护院校要改进现有教学模式,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满堂灌”教学方法,可以尝试引入学分制管理,倡导情景教学、启发式教学。实行课程设置改革,探索分方向、多元化教学,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需求。
篇6
关键词:文学理论课程 应用型人才 卓越写作人才培养 意义及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09-0006-02
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人才培养需要,河池学院以建设具有地方特色应用型大学为目标,以服务广西地方社会文化与经济建设为己任,努力提高办学教学质量,为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各种专业人才进行教育改革。围绕这一目标,各专业、各学科和各门课程都必须进行与此相适应的教学改革和探索。为此,河池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依据《河池学院发展定位规划(2013-2020年)》提出的“要发扬文科优势,根据不同的办学特色走不同的人才培养路子”的方针制定了“卓越写作人才培养方案”,并加以实施,而作为方案中汉语言文学专业主干课程之一的《文学理论》课程改革势在必行。面临转型的《文学理论》课程,如何从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出发,调整教学内容,创新课程设计,改进教学方法,这正是本论文需要解决的问题,即基于卓越写作人才培养的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一、基于卓越写作人才培养的文学理论课程改革实践的意义
河池学院是桂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唯一一所新建的地方普通本科院校,属于教学型大学。教学型大学的教学目标就是提高本科教学质量,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关键是如何将知识转变成能力。基于此,我院卓越写作人才培养方案实施的《文学理论》课程改革实践,旨在探索适合研究对象并具有自己特色的应用型人才教学模式,因而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1.培养卓越写作人才,服务地方建设
本论文通过对文学理论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和实践,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背景下卓越写作人才培养的方法和模式,在学好专业课的基础上学好文学课,力求培养具有汉语言文学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卓越写作人才,能够胜任党政机关、企事业等单位的写作、文秘、宣传、编辑、语言文学研究工作,能够胜任中等学校、职业技术学校语文教学及研究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服务地方。同时为中国文学、外国文学等文学类课程提供借鉴,从而在整体上改变传统的文学教育模式,增强毕业生的社会竞争力,促进学生就业。
2.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和基本素质,为培养学生职业技能服务
我院《文学理论》课程的开设以文学写作人才培养研究、桂西北作家群研究和广西少数民族作家群研究为方向,以“文学创作人才培养基地”重点实验室建设为支撑,在教学科研中形成了以地方民族文化资源为学术切入点,深化教学改革,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积极探索出符合学院实际、具有学院特色的高素质人才培养途径和方法,并逐步推进卓越写作人才培养计划,邀请更多的知名作家担任指导老师,吸纳更多青年学生,培养更多写作人才。这对尽可能提高学生对行业和职业需求的适应能力,提高工作方面的文字能力培养也大有裨益。
3.摒弃“重教师而不重学生,重传授而不重探索”的传统教育理念,探索“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主体性教学模式
教师树立“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价值观念。在卓越写作人才培养过程中,教师既要注意自身角色转变,也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主体型人格”的养成。为此,要求教师由原来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成组织者、指导者和促进者,教学方法由接受性学习方法过渡到“指导―探究性”学习方法为主,课堂也由传统的“教程”蜕变成现代的“学程”。通过文学理论课程的改革与实践训练,学生自主学习的巨大潜能得到开启,学生的文学阅读和写作能力会得以进一步提高,解决好这个问题,将对我们应用型的卓越写作人才培养提供借鉴。
二、基于卓越写作人才培养的文学理论课程改革实践的途径
文学与传媒学院写作人才培养在多年的办学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在区内已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此基础之上,我们以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为改革目标,以实施卓越写作人才培养方案为杠杆,在《文学理论》的课程教学过程中,全面更新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切实提高学生的文学评论和文学创作的实际能力,以提高大学毕业生在人才市场上的竞争力与专业岗位胜任力。具体实施的途径如下:
1.制定正确的人才培养目标
基于卓越写作人才培养的《文学理论》课程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立足于提高办学教学质量,努力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写作水平,最终实现“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具体改革目标是:(1)知识目标。通过研究与实践,探索能满足卓越写作人才培养需求的《文学理论》课程的教学途径与方法,帮助学生系统掌握文学理论的基础理论知识,训练学生的理论思维及学术素养,促进学生运用文学理论知识来指导阅读实践、文学欣赏与评论实践、创作实践的自觉性和有效性。(2)能力目标。提高课程教学的效果与质量,按年度分批次地培养在写作方面有突出技能,具有健康、积极向上的人文精神,能胜任各级党政部门的公文事务写作、各种传媒机构的新闻传播写作、各种文学体裁写作的人才,亦即拔尖创新人才,使学生毕业时写作能力明显超过同类型学校的本科文科毕业生。(3)情感目标。坚持“以人为本”的宗旨,立足于塑造和完善学生的心理素质和人格精神。卓越写作人才培养教学除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写作水平,更要全面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情操、思维与个性品质、审美修养和个人品位,以求达到深化思想和丰厚情感同步进行,进而使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稳步进行,最终实现写作能力与心灵成长同生共长,互助互进。
2.调整课程体系,加强文学理论课程群建设
文学理论体系的传统模式追求“统一”,力求学生“齐步走”。虽然课程改革如火如荼进行着,但这种模式的惯性仍或多或少影响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例如我院文学理论课程类课程只设专业基础课“文学理论”,专业选修课“美学”“民间文学概论”和公选课“中国文化概论”,这些课程都集中在一、二年级开设,由于没有相应的提高课程和延伸课程,考试结束后,学生基本把文学理论知识忘记了,举一反三更是无从谈起,直接影响例如中外文学史和文学写作等课程的学习。学生毕业论文写作缺乏独特的见解和应有的理论深度,导致人云亦云,论文的质量不高。针对卓越写作人才培养的目标,课程改革围绕文学基本理论、中国古代文论和西方文论等三个课程群方向,重新调整课程体系,在现有课程的基础上,增设“广西本土作家创作研究”“刘三姐文化事象研究”“刘三姐歌谣文化研究”“广西民间文学研究”“桂西北民族文化研究”等选公共选修课程。将课程结构从单一的专业基础课,变成涵盖专业基础课、专业选修课和全校人文素质课等相对完整的课程结构体系。
3.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建设开放性课堂
传统的课程教学一般局限于课堂、课本以及固有的教学方法,但随着文学理论教材内容的不断刷新,教学方法的改革也迫在眉睫。因此,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调动学生理论学习的自主性,这才是学好文学理论最根本的方法,这就意味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如下几点:(1)改革课堂教学方法。采用模拟式、情景式、辨析式、调研式教学,使教学更具针对性、直观性与实用性。其中,最为关键的是抓好第一堂课的第一个话题,运用“认知―同化”学习理论,把教材的优势和难点教给学生,引起强烈的思考,提高对文学写作艺术的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自信心,激活写作的欲望与潜力;(2)注重启发式教学。教师把课堂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结合起来,改变“填鸭式”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理论学习的自主性;精心设计文学课外活动(包括阅读训练、讲座及写作竞赛活动),拓展课程空间,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此外,教师在发挥“引导”主体作用的基础上使用“讨论教学模式”,鼓励全员参与课堂讨论,并通过师生互动打造平等对话的关系,促发学生充分展现自己的才华,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3)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丰富教学手段。多模态视角下的文学理论课程,教师可以利用文字模态、声音模态、视频模态等多模态形式进行教学,把单一的课堂变成形式新颖、层次分明的多元信息台;依托学校网站建立相关课程的网络讨论区,设立课外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专题学习网,实现课程教师与学生的网络互动,由此不仅可以节约时间,加大课堂信息量,还有助于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4.多元评价机制的建立
科学合理的多元评价机制不仅对课堂教学起着直接的导向作用,激励教师积极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而且可以弥补传统评价的不足。如果要克服课程目标实现过程中出现的弊端,适应教学发展的需要,我们必须改变传统的评价方式,设定相应的评价指标,建立多元评价体系,具体包括:一是评价内容多元化。多元化的文学理论课程考核评价内容包括知识的建构能力、阅读能力、作品的欣赏能力、写作能力、团队合作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自我评价能力和语言知识、传统文化知识的掌握程度等方面,它不仅考核学生知识的积累,更加关注的是学生应用能力的评估;二是评价方式、方法多元化。将动态评价与静态评价相结合,力争教学与评价融为一体。例如:利用试题库进行闭卷考试是必要的检测手段,但在整个评价分值中,应减少考察学生基础知识接受情况的填空题、选择题的比重,尽可能地增加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的论述题、分析题、一题多解的题等综合能力的测试;此外,灵活采取开卷、口试、小论文等形式相结合的考试方法,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看法来答题,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是评价主体多元化。与以往任课教师或同行教师作为评价主体、学生作为完全处于被动状态的评价对象不同,在多元化的文学理论课程教学评价体系中,评价主体由任课教师、相关教师群体、学生本人、学生团队、社会团体、汉语水平测试机构、汉语能力认证机构等组成。在多元化评价体系中,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有利于教师和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促使自己反思和诊断教学和学习活动,从而在教学和学习中自我调控、自我修正最终实现自我完善,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参考文献:
[1]梅红霞.浅谈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文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J].教育教学论坛,2010,10.
篇7
Abstract: Task-based teaching method is the teaching method with "task-oriented, students as main body and teachers based". The application of task-based teaching method at law basis course could improve students' ability of solving practical problems and inspire students' initiative in learning. In the operation process, the several problems should be paied much attention.
关键词:任务驱动教学法;法律基础课;注意的问题
Key words: task-based teaching method; law basis course; noting problems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1)12-0219-01
0 引言
任务驱动教学法任务驱动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方法。它将以往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教学理念转变为以解决问题完成任务为主的多维互动式的教学理念,使学生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每一位学生都能根据自己对当前问题的理解运用共有的知识和自己特有的经验提出方案解决问题。
法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法学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在学习中提高对立法司法执法等问题的认识和分析能力,培养其适应社会发展法制发展的法律适用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这也是素质教育的具体体现。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那认为,教学是种临时的状态,其目的是为了不教,是为了让学生学会学习,逐步具备独立思考探索发现和自我矫正的能力。任务驱动教学法可以锻炼学生的辨证思维能力和应变能力,较好地达到这一教学目的。
1 法学教学中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必要性
虽然教师的教学方法在不断改变,但是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实践上看,学生还是处于被动接受教育的情况,导致学生虽然法规条款内容烂熟于心,案例分析却无从下手,更不能解决实际生活和工作中的法律相关问题。任务驱动教学法强调学生要在真实情景中的任务驱动下,在探索任务和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在自主学习和协作的环境下,在讨论和会话的氛围中进行学习活动。教师的角色是学习情景的创设者、学习任务的设计者、学习资源的提供者、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学习方法的指导者。
任务驱动教学法让全体学生参与到精选的案例中去思考分析,从而将学生未来的实际工作场景展现给学生,极大地调动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给学生提供独立分析思考和发挥其创造性思维能力的空间。其教学形式的现场性、内容的丰富性、过程的对抗性,有利于吸引学生学习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任务驱动教学法教学不仅要求学生理解掌握法学基本理论知识,而且还要求学生必须要把所学的法律知识与工作实践结合起来,要能分析解决实践中的问题,这样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也得到锻炼和提高,培养了学生的应变能力。任务驱动教学法克服了传统教学法与实际工作场景相脱离的窘境,真正将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既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也有利于培养学生法律的正义感和良好的心理素质,这种教学方法把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
2 任务驱动教学法运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2.1 不能忽视理论教学的作用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我们强调任务驱动教学法的重要性并不是意味着可以忽略理论教学,两者不是矛盾或对立的关系,而是相辅相承相互促进的关系。理论教学是实施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基础,只有掌握相关的法学基础理论知识基本,才能有效地对任务驱动教学法中的案件进行分析和解决;任务驱动教学是理论教学的巩固和升华,学生在任务的解决过程中可以进一步理解理论教学中的知识难点,并实现学以致用。
2.2 教学计划和教材建设的配套改革 任务驱动教学强调的是法学基础知识的综合运用,在开展任务驱动教学法教学之前学生应该已经学习了与之相关的专业基础课程,只有在掌握这些专业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学生才能在任务驱动教学法教学中充分地发挥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切实提高其法律适用水平。所以,在教学计划的设计上就必须保证专业基础课程的前置性设置,同时,任务驱动教学教材相对于一般教材数量较少且实用性新颖性不强,要让学生高效充分地预习和拓展相关知识,保证教学效果就必须重视教材建设,强调高质量案例教程的编著与使用。
2.3 注重教学任务选取 法律基础课程中有很多假设的条件和环境,因此对于每个任务的提出,要求任课教师认真思考,仔细衡量任务的提出把握任务设计的真实和严谨。所谓“真实”,是指所选任务的内容必须来源于生活。是对真实生活的模拟,同时要求任务内容贴近学生们的生活实际,这样才能够引起学生的共鸣,激发学生的兴趣。所谓“严谨”,不仅体现所设计的任务内容与所要完成的教学目标相统一,而且设计的任务内容要充分考虑学生现有的文化知识、认识能力等特点,坚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
2.4 注意培养学生相互合作的精神 在教学中要注意探究学生能力的差异,把个体自学与群体讨论、合作探究结合起来。在法律基础课程教学中除了要注意培养学生的个体能力的差异外,还要把个体自学与群体讨论结合起来,使学生人人参与,鼓励学生提出不同见解,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这样才能充分发挥任务驱动教学的优势。
篇8
近年来,尽管医学的人文属性和医学人文的回归越来越多地被倡导,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不断被肯定[1]。但实践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①改革更多是形式上的改变,没有根本上改变对医学人文课程的重视程度;②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理念缺失,部分医学院校把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当作医学人文素质课程,没有考虑二者课程教育理念、教学目的和知识体系的不兼容[2-3],没有用科学的态度建立正确的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理念;③医学人文课程体系缺乏系统性和针对性;④医学人文教育仍以学校教育为主,临床教学阶段医学人文课程开设数量很少,缺乏课程设置的整体性和全程性考虑;⑤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单一[4];⑥医学人文教育缺乏实效性,忽视了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实践环节。
2临床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体系构建探索
2.1完善必修课程体系
首先,在临床医学专业增加《医学伦理学》《卫生法学》《医学心理学》等医学人文课程的课时数,丰富教学内容,严格控制教学质量。注重早期临床人文素质教育,在初期增设《医患沟通》和《医学导论》等课程,使学生能够较早接受临床医学人文教育,掌握医患沟通技巧,以便日后更好地开展临床工作。《想政治与法律基础》等课程采用以问题为导向的分阶段方式进行授课。改选修课《大学生心理教育》为必修课程,强调人文素质课程重要性。为人文类课程设立独立的实践教学环节,学以致用,加强教学效果。
2.2拓展选修授课途径
与各类网络课程平台开展合作,增设部分人文选修课程,扩充课程资源库,以满足学生的选课需求。部分课程采用网络课堂的方式进行授课,使得学生能够利用课余时间接受更多的医学人文教育。同时,要求学生人文类选修课程至少达到一定学分。
2.3注重专业课程中的渗透
组织专业课程教师进行医学人文教育培训,使其在专业课程授课的同时,将人文知识一并传授给学生。结合课程自身特点,探索医学人文教育在专业课程中的渗透方式。如:人体解剖实验课程授课之前,教师要组织学生向捐赠的尸体标本鞠躬等。专业实习、见习过程中,教师需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将医学人文融入到疾病诊断和治疗过程当中,从多个角度给患者以温暖的人文关怀,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教会学生如何利用所学知识,更好地、有效地完成与患者及家属之间沟通,更好地为患者服务,更好地践行医学生誓言。
2.4营造课外人文环境
举办一些高水平的人文素质讲座,开设名家讲坛。组织高品位的校园人文活动,通过人文素质教育课外实践、激活社团、举办各种人文竞赛,让经典文化活动成为人文素质教育的品牌和特色。专设校园人文网站等活动培育医学生人文精神,提升人文品位。总体规划校园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布局,充分发挥校训石、文化广场、校史馆等校内人文设施的作用,为人文素质教育的有效实施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育人环境[5]。
2.5发挥校内媒体作用
当今社会,信息技术迅速发展。微博、QQ、微信等社交平台在大学生中的应用基本普及。学校有校内网站、校园广播、各类微信公众号,各专业期班、群团组织都有属于自己的网络社交群。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各类媒体,宣传优秀传统文化和红色精神的思想和内容,赏析优秀的诗词歌赋等,提升广大师生的人文素养和内涵。
篇9
(1)对医学人文教育认识不足。目前,医学院校对医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的认识正在发生进一步的转变,但是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高校一面对高呼提高医学生人文素质的教育,另一面却没有什么实际的措施,无论从资金还是人员配置,都没有一个有力的支持。依旧把医学人文教育作为一个配角,教育的内容也仅限于几堂课程和几个不痛不痒的活动。
(2)医学人文教育规划不合理。在目前的医学高校中,人文教育依旧是以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伦理学等课堂教育为主,这样的教育形式过于单一,脱离了临床等实际卫生工作,目标不集中,不明确。其次,在医学人文教育规划上,医学人文教育的教学计划没有一个长远的打算,不能把医学人文的内容贯穿于大学生的读书生涯。最后,在医学人文教育的效果评价上,还是以最终考试为主,医学生对于这种形式的考核,都是以死记硬背的方式解决,最终的教育效果自然不理想。
(3)医学人文教育队伍建设不足。目前大多数的医学院校中,进行医学人文教育的都是一些专职教师,他们中的很多人基本都没有比较专业医学知识,或者临床卫生工作经验,在教学中与实际结合的内容偏少,教学队伍偏重于说教,说服力不足,医学生在这种教育下,无法把自己联系到未来实际工作中,“内化于心”的动力不足。
二、医学院校医学人文教育的对策
医学生的学习任务非常繁重,更有必要构建医学人文教育与医学核心课程之间的桥梁,充分实现医学人文与医学核心课程的结合。[2]使得医学生既没有过多的学习负担,又可以“内化”医学人文精神,提高其医学人文素质。
1提高对医学人文教育的重视
改变对医学人文教育的认识,提高对医学人文教育的重视程度是改进高校医学人文教育的第一步。首先,从学校层面应给予高校人文教育充分的支持。在政策的制定、教育资源的分配上要有合理有效的安排,满足医学人文教育的资源需求。从医学高校教师层面上,无论是专职人文教育的教师,还是从事医学科学知识的教师,都应改进自己的认识,把医学人文教育提升到新的高度,让课程中流淌着医学人文的血脉。
2合理规划医学人文教育
1)系统安排医学人文教育课程。医学院校在安排医学人文课程时,要兼顾医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涯,不能简单地将医学人文课程集中的在大一、大二开展,更多的要渗透到医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把医学人文教育作为一个全程教育贯穿医学生的五年学习生活。
2)加强医学人文与医学科学的结合。医学生毕业后从事的职业大多还是医疗卫生工作,医学人文素质主要还是体现在医疗工作中。因此,在医学人文教育时,需要有医学科学的结合,无论是医德高尚的大夫的经验,还是新闻事例医学人文和医学科学的结合,才能提高学生对医学人文素质的认识,获得未来职业的“行为准则”和“规范”。
3加强医学人文教师队伍建设
篇10
1.是促进我国医学学科健康发展的需要。学科是人才培养的重要支撑,1977年美国罗切斯特大学恩格尔教授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临床应用》一书中提出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引发了医学界的一场深刻变革,使医学学科从传统的以“疾病”为中心的诊疗体系向更加符合医学宗旨的“以患者为中心”的诊疗体系的转变。而践行这一核心服务理念,必须对我国现有医学学科进行重构,以实现医学人文教育与医学科学技术的深度融合,为医学模式的转变奠定坚实的学科基础,进而促进我国医学学科的健康、协调发展。
2.是促进医学生健康成长的内在需要。具有权威影响的国际医学教育专门委员会,为保证医学院校毕业生具有日后从医的核心能力,于2001年制定了全球医学教育最低基本要求,包括职业价值、态度行为和伦理、医学科学的基本知识、沟通技能、临床技能、群体健康和卫生系统信息管理、批判性思维与研究等7个宏观领域[2]。从全球医学教育最低基本要求看,有4项内容都属于人文素质类要求,而这正是我国医学教育的“短板”,为实现这一目标,医学教育不仅要注重医学生医学知识和技能的培养,更要注重医学生人文素质的提升,纠正重科学知识轻人文素养,重工具理性轻价值理性的偏见,从而促进医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医学教育的科学发展。
3.是满足民众诉求的现实需要。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世界新技术革命的兴起,医疗技术和生命现象过程中的技术主义倾向日益严重,而人道精神并未得到相应的改善和扬升,于是出现了医疗活动中“道”与“术”发展的失衡,使得现代医学出现了过分商业化、技术化的倾向,并似乎已染上严重的“唯科学主义”“技术崇拜”与“人文精神萎缩”等顽症[3],这一现象直接导致了医患关系的高度紧张和医疗卫生资源的极大浪费。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民众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民众对医疗卫生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医疗行业的现状与民众需求形成巨大落差。纠正这一背离医学宗旨的行为,迫切需要整个医学界的努力,需要医学院校从自身做起,强化医学人文教育,切实担负起培养既具有精湛医疗技术又具有丰富人文情怀和责任担当的医学人才。
总之,医学人文精神是医学之魂,医学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是现代医学学科发展的目标和方向,忽视医学人文知识的涵养,不仅将严重影响和谐医患关系的建构,还将影响医学学科的健康发展。医学生作为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后备军,是未来生命科学研究和医疗卫生实践的中坚力量,强化医学人文教育、提升医学生人文素养是医学教育题中应有之义。
二、当下医学人文教育面临的挑战
1.从认知角度看,过分注重专业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培训,对医学人文教育重视不够。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告诉我们,人们的行动总是由其思想支配的,有什么样的认知,便会导致什么样的行动。我国西医作为舶来品深受生物医学模式的影响,普遍偏重专业知识的传授和技术能力的培养,不能深刻体认“人文素质之于医学生就如同专业素质一样是不可或缺的、受益终生的基本素质”[4],因而忽视甚至轻视医学人文教育,普遍存在“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倾向。部分医学生只重视实用技术的学习,除专业知识、技能外对其他学科和知识都不感兴趣,更不重视人文素质的修炼,缺少一颗宽容、仁爱之心;部分医学生甚至不了解人文精神的内涵及人文主义产生的背景[5],医学人文教育收效甚微。
2.从学科建设看,我国医学人文学的学科归属尚未明确,缺乏医学人文学科的战略规划。学科是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重要支撑,我国医学人文学虽有一定发展,但还远远不够。我国学科目录并未将医学人文学作为单独的学科设立,使该领域的研究处于十分尴尬的境地。从事该领域教学和科研的人员没有学科归属感,评聘职称时只能挂靠其他相近学科;多数医学院校的医学人文学科门类不齐全,人文学科受到严重排挤和削弱,课程设置残缺不全且多为选修课,主要用于拓宽学生知识面、强化应用技能等,这样的人文教育无疑是肤浅、空泛的[6];在省级乃至国家科研立项中医学人文学的研究专项稀少,这都将严重制约医学人文学科的发展和引导功能的发挥。
3.从教育效果看,与民众对医药卫生事业的需求程度尚有相当的距离。医学院校是输送医学专门人才的摇篮,高素质的医学人才有赖于良好的教育,其中包括良好的医学人文教育。从实际情况看,大多数医学院校教学理念相对滞后,偏重医学技术,难以将医学人文教育有机融入校园文化之中,医学人文教育缺乏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教师素质参差不齐,人数普遍不足,专业培训严重受限,通晓医学史、医学哲学和医学社会学的跨学科人才紧缺,教师缺乏学科归属感;教师教学方法陈旧,由于缺乏临床经验,大多照本宣科,很难联系医学实际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与分析,有调查显示,学生对人文类课程期望值很高,但“老师在授课时教学手段单一,照本宣科,不能更多更好地结合实际,使得课堂讲授没有吸引力”[7]。这样的教学效果势必与民众的需求程度形成巨大反差,医学人文教育难以承载民众期望之重。
4.从行风现状看,与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教育相抵触。由于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部分医务人员的人生价值天平发生倾斜,仅将医疗卫生职业视为谋生的手段,工作缺乏责任心,对病人态度冷漠,无视生命的珍贵,吃拿卡要、开大处方、收受“红包”、索要回扣等,严重背离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不少医院管理缺位,制定的规章制度片面强调经济指标,对医德医风要求不明确、不严格,缺乏有效的监控体系,对违反医德医风的行为或听之任之,或查处不严,致使行业不良风气蔓延,这不仅损害了患者的权益,败坏了医疗行业的形象,还使医学人文教育缺乏说服力,给医学生的价值取向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
三、对策与建议
1.强化医学人文教育的课程体系。课程是对学生进行知识教育和专业化培训的重要载体,开展医学人文教育需要构建科学的课程体系。医学人文教育作为一个学科群,首先要明确医学人文教育的内涵、划定医学人文类课程的范围,结合各校实际合理设置医学人文课程和教学内容,科学制定医学人文教育的教学目标、教学大纲,并统一规划和编写高质量的医学人文教育教材;其二要确立医学人文教育核心课程并处理好核心课程与一般课程的关系,如医学史、医学心理学、医学伦理学、医学沟通学等课程属医学人文教育的核心课程,应列为医学生的必修课,一般类课程可列为选修课或作为推荐阅读书目;其三要加强人文学科与医学专业的交叉融合,形成完整、系统、有机的与医学相匹配的医学人文学科群,在进行医学专业教育时,应充分发掘人文科学资源,注意培养医学生的人文情怀,在开设医学人文教育课程时,应将人文教育类课程整合到医疗实践中去,达到医学与人文教育课程一体化,体现“以病人为中心”,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避免以往医学职业道德教育中注重理论,普遍侧重于范畴、体系的传授,而对适用性、实效性关注不够的问题。[8]只有这样才能极大地增强医学人文类课程的实效性和吸引力,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
2.强化医学人文教育的师资队伍。教师是教学的主体,医学人文教育离不开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在师资队伍建设中,应充分运用校内、校外两大资源,既要充分用好本校已有的人文社科方面的师资力量,又要面向社会聘请一批学有建树、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学者和专业人士,通过开设医学人文讲座、座谈交流等形式,培育医学生的人文精神。通过人才引进、在岗培训、脱岗进修、学术交流等形式,拓展和提高人文学科教师的理论水平和学历层次,使之能善于运用医学基本知识和医学案例阐发和说明本学科的问题;另一方面,加强对人文学科教师队伍的量化考核和激励,明确目标要求,加大督查力度,奖励和表彰长期在教学一线从事医学人文教育的优秀教师,逐步提高整个人文学科教师教学的质量和水平。与此同时,还要加强对专业学科教师队伍的人文知识培训,使之更新教育观念,树立科学与人文相统一的哲学观,自觉将“授业”与“传道”有机结合起来,在医学专业课程中融入人文精神教育,如生理学与心理学、临床医学与医学伦理学的有机结合等,使医学生在接受专业训练的同时受到人文精神的熏陶。
3.强化医学人文教育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达到教学目的的手段,是教学效果的重要保障。应鼓励教师探索医学人文教育教学规律,学习借鉴其他学科先进的教学方法如问题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引导学生在探讨和交流中自我构建知识体系,直面当前医疗卫生服务方面面临的挑战和难题,强化医学生关爱病人、敬畏生命的价值理念,以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在临床医疗实践中,应引导医学生将医学人文知识应用于临床实践,学会从医学、道德、法律、社会学等多个角度去研究、解决医疗问题,使临床实习既是医学专业技能的实习过程,也是医学人文素质的养成过程。
4.强化医学人文教育的实践基地。环境教育理论认为,人与环境是交互作用的,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人文就其本质而言不是知识的简单堆砌,而是一种情感,一种内心的体验和感受,因此在进行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时,应充分发挥实践教育基地的作用,形成学校、社会、家庭合力育人的格局。人文精神只有通过主体自身的人文实践才能得到培育和生成,医学院校应通过军校共建、校地共建等多种形式,建立有利于培养医学生人文精神和责任意识的实践教学基地,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基地等。社会和家庭是强化医学生人文素质的重要环节,学校应主动加强与社会和家庭的联系,家庭和社会应切实承担起各自的责任,支持、配合医学生的支教扫盲、科技扶贫、卫生服务、法律咨询、文艺演出、环境保护等实践活动以及志愿服务、义工服务等社会公益活动,让医学生在深入社会时了解国情,在服务民众时培养情感,在实现价值时体验人生,逐步培养团结友爱的时代精神、服务社会的责任意识、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全面提升人文精神的境界。
5.强化医学人文教育的校园氛围。学校是一方舞台,也是一个社会,校园文化是强化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具有浓郁人文氛围的校园文化对医学生性情的陶冶、德性的养成、情感的升华等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一方面应积极开展蕴含医学人文精神、充满时代气息的校园文化活动,精心打造校园医学文化精品、名品,为医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提供强有力的支持,逐步培养医学生的仁爱之心和悬壶济世的人文情怀;应着力在建筑雕塑、绿化美化、环境卫生、活动场所及设施的布局、设计等方面下工夫,充分展现医学悠远的发展历史、关注人类健康的人性光辉,增强医学生救死扶伤的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应重视感性手段的运用,如观看电影、录像,阅读感人的文学作品等,通过感受细致入微的关心爱护和良好的后勤服务,让学生的情感在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中得到升华,懂得关心他人、关注生命的意义与价值,从而强化其责任感、使命感、义务感与奉献精神,使校园文化活动真正成为提升医学生文化品位、培养医学生人文精神的有效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