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经济范文

时间:2023-04-10 23:08:0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乡村经济,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乡村经济

篇1

    1吕河镇经济发展现状

    1.1政策优势

    《陕西省加快县域工业化发展纲要(2009—2012年)》[1]就要求对县域经济建设加大扶持力度,在资金上给予支持,政策上优惠。

    1.2区位交通优势

    陕西省旬阳县吕河镇是旬阳县南区重镇和主要物资集散地,是旬阳南区8个乡镇的交通枢纽。区域东吕公路、旬平公路、旬竹公路从西北向东南环绕卧牛山越过旱坝川全境;襄渝铁路、西康铁路及吕河火车站与镇区隔江相望;汉江流经于此,有汉江较大的吕河码头。随着安旬二级路、十天高速公路以及吕河汉江大桥的建设,消除了江河的制约因素,进一步拉近与县城的距离,地理位置将越来越突出。

    1.3经济基础优势

    旬阳县的经济基础较为深厚,工业和第三产业在全县GDP总量中占较大的比重,已经成为旬阳经济增长的主要组成部分,因此可以为吕河镇的经济发展提供支持。

    2吕河镇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问题

    在各村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这些问题是伴随着经济发展而出现的直接问题。

    2.1市场信息不健全

    依靠特色产业发展的村(镇),在市场的开拓力度上不够,合作化程度不高,农民在销售渠道上暴露出盲目跟风等问题,不能及时根据市场的需求来发展经济。农民仅仅依靠个人的能力,而未形成与之相配套的服务。销售方式趋于传统化,市场信息状况不明,销路短缺,集约化程度低。

    2.2技术商标意识欠缺

    在经济建设中,真正懂技术的农民不多,农户缺乏相应的知识,很多农民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还在依靠传统经验,对技术人员依靠程度大,而专业技术人员数量的不足使之不能有效发展;特色产业上,缺乏商标意识,仅仅依靠小的销售,难以做大做强。

    2.3劳动力浪费

    乡村公路的修建,不仅可以改善当地的交通状况,还可以吸纳部分劳动力,是乡村经济发展的必经之路。然而,部分村落在交通道路修建时,真正从中受益的并不是当地的人民,施工人员多为外调者,且由于本地农民缺乏相应的技术,所得劳动报酬远低于其它有技术的人员。当地很多农民又外出打工,这样就产生劳动力的大量浪费。

    2.4生产设备管理不够,存在安全隐患

    很多生产设备在维护上存在着不足,例如,东坝村砖厂的生产设备就需要定时进行检查和维修,消除烧制砖瓦过程中的安全隐患。此外,农民的安全意识淡薄,安全设施也不齐全。

    2.5发展模式不当

    当地很多地方都是以牺牲环境而换取经济的发展,对林木资源任意砍伐,河流随意挖掘,污染水源。再者,传统的种植经济还在依靠劳动力的提升来获得发展,即劳动密集型经济,并未把科学技术应用其中,科学技术在现代经济发展中起到的重大作用并未明显体现。

    2.6特色不明显

    冬青村、平定蔬菜基地等依靠自己的特色种植优势先发展起来,特色明显,获得了巨大的收益。且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不断得到发展。但其他一些村的经济发展大部分都没有什么特色,经济结构比较单一,由于种地的经济效益比较差,人们纷纷荒废自家的种植田地,外出打工。

    3吕河镇经济发展建议

    3.1完善市场信息

    政府应为当地产业的发展提供市场信息,加大力度促进经济的发展,完善信息渠道,并利用其强有力的宏观调控,指引和帮助农民走具有市场潜力的经济发展道路,尽量避免农民走弯路。此外,种植户也要增强信息的收集和利用意识,及时准确地获取市场信息,并对信息进行科学的分析,根据市场变幻不断调整自己的种植方式和供应量,最大限度的获得收益。

    3.2实施品牌战略

    在现代市场发展过程中,有效的品牌战略不仅能够帮助企业在某一领域保持领导优势,强化产品的质量和可信度,保护企业在激烈的价格竞争中保持价格优势,而且还是指导市场和引导消费者的一项重要手段。因此,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走品牌战略是企业的必经之路。东青村“狮头柑”的成功就是一个典型。成功注册后的狮头柑价格优势明显增强,销售量也获得一再突破。不断增强商标意识,维护产权,提高商品占有率,以此可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3.3依靠科技,加强管理

    政府要为农户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加大对农户之技术培训和指导,努力培育现代化技术人员,带动农民把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由劳动密集逐渐向技术密集型转变。农户也要提高技术意识,积极主动地学习先进技术,先进的管理方式,在发展中为自身创造有利条件,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节省了人力物力。

    3.4强化安全

    政府应加强对农户生产设备的检查监督,确保经济发展的安全性。农民自身也要完善完全设施,进行安全生产。提高服务质量,获得商户的认可。

    3.5结合自身特点,挖掘潜力因素,促进经济的新腾飞

    农民应根据具体情况,培育出特色经济,政府也应该多投入资金,引导农民培育支柱产业,避免盲目的跟风。不断了解市场需求,根据需求,根据市场来谋发展。此外“,科学的发现和创新,可以形成新的产业群,扩大就业,促进经济增长”[2]。3.6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充分利用各村的优势,发展高效无公害生态农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导和支持绿色消费模式。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要注重环境的保护。此外,还应避免“由于规模过度扩张而导致其生产的长期平均成本不断上升的情况”[3],即规模不经济情况。

    4乡村经济发展中的衍生问题和未来方向

    4.1“留守老人”“、留守儿童”问题

    各村的经济发展不均衡,实际收入和其他地区仍有很大差距,吸引力不够,不足以留住青壮年劳动力。青壮年外出,“留守老人”、“留守儿童”的问题突出,农村经济的发展在人力方面依然欠缺,由此造成农村的经济的萧条。

    4.2乡村社会福利落后,社会结构发生变化

    经济发展下的不均衡使得乡村贫富分化拉大,农村福利跟不上经济的发展,另外,经济的发展改变农村的社会结构,激起农村群众的思想变化,政治结构发生变化,基层村民自治的政治体制面临着挑战。

    4.3观念的变化

    中国素有小农之思想,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富裕者不是将资本投入再生产中,而是享受,而不能走长远发展的道路,视野短浅,思想观念趋于保守,因而影响经济的长远可持续发展。

    4.4利益的分配

    乡村经济的发展受到各种自然的、人为的因素影响,如政策、资金等,乡村社会关系的推移,导致大的家族势力滋生,在利益的分配上,弱势者面临着不利的挑战。私人关系有时占据了主要地位。在出现这些衍生问题的同时,乡村经济的去向也是一个问题。农村不像城市那样居住相对集中,可以统一实施有效管理、共享公共资源,由于受自然条件、地势等因素的影响,农村呈现零星的点式分居,缺乏有效的团体组织来组织乡民进行社会生产。基层的村民自治号召作用也不足以改变这种局面。

篇2

关键词:新乡村建立;宅基地运用权流转;流转障碍

一、现行法律规则及其缺陷

我国《物权法》第153条规则:“宅基地运用权的获得、行使和转让,适用土地管理法等法律和国度有关规则。”《土地管理法》第62条第1款规则:“乡村村民一户只能具有一处宅基地,其宅基地的面积不得超越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则的规范。”第4款规则:“乡村村民出卖、出租住房后,再申请宅基地的,不予批准。”第63条规则:“乡村集体一切的土地运用权不得出让、转让或者出租用于非农业建立;但是,契合土天时用总体规划并依法获得建立用地的企业,因破产、兼并等情形致使土地运用权依法发作转移的除外。”1999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增强土地转让管理严禁炒卖土地的通知》中规则,农民的住宅不得向城市居民出卖,也不得批准城市居民占用农民集体土地建住宅,有关部门不得为违法建造和购置的住宅发放土地运用证和房产证。2004年疆土资源部公布的《关于增强乡村宅基地管理的意见》第13条规则:“严禁城镇居民在乡村置办宅基地,严禁为城镇居民在乡村购置和违法建造的住宅发放土地运用证。”《物权法》第184条和《担保法》第37条都规则,宅基地运用权不得用于抵押。2009年3月疆土资源部《关于促进农业稳定开展农民持续增收推进城乡统筹开展的若干意见》中,关于运营性质的集体建立用地流转曾经解除了限制,但乡村宅基地仍被扫除在外。

从现行法律规则上剖析,我国对宅基地运用权采取的是限制流转的政策,并且严厉制止乡村居民的住宅和宅基地在城乡居民之间流转,只允许宅基地运用权在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内部流转。

实践上,我国宅基地运用权制度创建之初是为了补偿方案经济时期遗留下来的城乡分治的二元社会严阵以待以及经济开展程度缺乏的缺陷,以保证农民根本的生存权益为目的,在变革开放初期的确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而在当前形势下,政府提出了统筹城乡开展的方针,要尽快消弭城乡割据,减少城乡差异,农民对宅基地的经济开展功用的需求逐渐超越了其生存保证功用,乡村宅基地制度的变革曾经到了一个临界点。

与农业用地、其他非农建立用地相比,现行法律与法规在乡村住房及宅基地流转方面愈加单薄,以至言行一致,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乡村住房一切权可转让性与宅基地运用权不可转让性的矛盾。依据“房随地走、地随房走”、“房地一体”的准绳,房屋买卖必然触及宅基地买卖。理想中乡村私房买卖的买房人名义上是买房,但实践上是买地,当呈现买卖纠葛时,如何认定买卖合同效能,是司法理论的一大难题。

第二,允许宅基地在本集体内部流转与一户一宅准绳的矛盾。假如允许农户将住房和宅基地转让给本集体内的农户,势必违犯了一户只能具有一处宅基地且面积不得超标的规则。契合宅基地运用权分配条件的其他农户完整能够申请分配到一块宅基地建房,而没有必要购置别人的住房及宅基地。

第三,宅基地审批制与宅基地物权性质的矛盾。《物权法》正式将宅基地运用权定性为用益物权。但是,从宅基地运用权的实践运转来看,其并不具备物权性质。首先,宅基地运用权以特定行为人为主体,其权益只能对立集体组织内部其他成员,而不具备物权的对世权特征。其次,注销制是物权的根本准绳,宅基地作为物权应以注销作为其公示要件,而理论中宅基地运用权行使却遭到来自集体组织和政府部门的限制,农民不具有物权的直接应用、控制的特征。在行政机关审批之前,农户对集体一切的宅基地并无任何权益。

二、宅基地流转障碍的本源

上述剖析揭显露我国宅基地运用权制度设计存在着实质的缺陷,就宅基地流转而言,障碍其流转的本源在于集体一切制及其权益主体缺位。由于假如乡村宅基地运用权向城镇居民流转,将招致非乡村集体成员能够实践享有土地运用权,而真正的集体成员则分开集体,不再享用集体成员权益和实行相应义务,从而使原乡村集体一切演化为非集体一切以至是非集体成员个人私有。当这种买卖现象在某个乡村集体较为普遍地呈现时,乡村现行的集体一切制以及与之配套的系列制度将土崩瓦解、难以为继。因而,现行宅基地集体一切制及其主体缺位成为了宅基地运用权流转的最大制度障碍,二者的矛盾是不可调和的。

而乡村一切权法律主体虚位问题曾经成为了乡村变革的突出问题。我国法律关于乡村集体一切权的主体称谓并不分歧。乡村集体一切权的主体有“农民集体”和“农民集体经济组织”两个称号,这就形成了主体规则的含糊性,在详细操作时难以认定。从实践状况来看,多数状况下,村委会实践上代行了集体一切权主体的权益,有的中央以至成了个别村干部的一切权。

针对这一矛盾,当前学术界有乡村土地私有化、集体土地按份共有制及集体土地国有化三种观念,终究未来应该采取何种做法更有利于新乡村建立及社会开展,有待于学者们进一步研讨讨论。

三、宅基地运用权流转法律制度构建

就目前现有集体一切权制度来看,为理解决宅基地运用权流转问题,可暂时先在已有制度框架内构建合适宅基地运用权流转的法律制度,待机遇成熟时再从本源上加以处理。

(一)确权注销

乡村宅基地运用权流转的前提是其权属必需合法,只要依法办理了土地注销,有合法的土地权属证书,才干保证买卖的平安。因而,变革的第一步就是要增强宅基地的注销工作,明晰宅基地运用权主体。详细应由疆土资源管理部门担任对本地宅基地停止逐户逐宗核对注销,并发给相应的宅基地运用权证书,明白农民合法的宅基地可上市流转和具有收益权。宅基地超出规则面积的,分别在注销薄和证书上注明。宅基地运用权以买卖、赠与和继承方式流转的,双方当事人应当及时办理宅基地运用权变卦注销,并收取注销费用,宅基地流转未经变卦注销不生效,以进步乡村土地买卖的平安系数,防备一房二卖或者其他纠葛的发作,确保在纠葛发作时有据可证,以促使纠葛顺利处理。

同时树立宅基地退出补偿机制。凡已在城镇置办商品房定居或愿意进城镇规划区定居的农民,只需自愿退宅还耕且以后不再申请新宅基地,政府可按退出的宅基空中积给予一定的经济奖励;在契合规划的前提下,允许将原宅基地和房屋有偿调剂给契合申请宅基地条件的本村村民。宅基地退出补偿资金来源为耕地开垦费、土地出让金、新增建立用地有偿运用费,奖励方式为一次性货币或养老生活补助。

(二)有偿运用与无偿运用相分离

《物权法》将宅基地定性为用益物权,依用益物权获得的根本法理,应以有偿为准绳,无偿为例外。那么宅基地运用权的获得是有归还是无偿,就应由其当事人(农民集体与运用人)去协商,而不应由国度统一规则。

宅基地运用的制度设计应包含以下几点:一是出于保证其根本寓居的需求,本集体成员曾经获得的法定面积规范内的宅基地,无须支付运用费;二是本集体成员超占、多占的宅基地,须支付惩罚性的运用费,费用规范应足以使其无法超占、多占宅基地;三是非本集体成员经过流转方式获得宅基地(包括继承)须支付运用费,费用规范应参照国有土地出让金肯定。

(三)流转范围

就宅基地运用权与建立用地运用权的区别而言,两者均以建造并保有房屋及其隶属设备为目的,主要的区别在于建立用地运用权是在“国度一切的土地”之上设定,而宅基地运用权是在“集体一切的土地”之上设定。依物权法的根本原理,只需契合法定的条件,任何人均可在别人之物上设立他物权,不应对他物权人的身份作限制性规则,否则有违主体对等的民法根本准绳。

宅基地运用权的成员性限制了宅基地运用权相关制度的开展。成员性并不是宅基地运用权的当然属性。《物权法》第152条规则:“宅基地运用权人依法对集体一切的土地享有占有和运用的权益,有权依法应用该土地建造住宅及其隶属设备。”这里,宅基地运用权的主体是“宅基地运用权人”,并不是“集体经济组织的农民”。宅基地运用权并不当然具有成员权性。非本集体成员可否获得宅基地运用权应属“农民集体”的内部事务,能够经民主设定程序决议。因而,《土地管理法》在修正之时,可将流转的对象和范围扩展到非集体成员,但需对用处加以限制,必需用于寓居。这样,“小产权房”能够遭到法律的维护,减少了纠葛,维护了社会的稳定。

(四)流转程序

在现行《土地管理法》之下,乡村村民申请住宅用地,须经乡(镇)人民政府审核,县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再由乡村集体经济组织向宅基地申请者无偿提供宅基地运用权。其中触及占用农用地的,依法办理农用地转用审批手续。这一规则不契合一切权的法理。宅基地运用权是在宅基地一切权上所设定的权益担负,因而,其设定人应为宅基地一切权人。而现行规则标明,宅基地运用权的获得只需县级人民政府审批即可,作为宅基地一切权人的“农民集体”,在这里毫无意义。这一规则不只不合一切权的根本原理,而且忽视一切权人的权益,有违宪之嫌。

我国物权法关于不动产物权的设立采取了“合同+注销”的形式。就宅基地运用权的设立而言,当事人之间设立宅基地运用权合同自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只需当事人契合乡(镇)土天时用总体规划和土天时用规划或特地制定的乡村宅基地规划等宅基地运用权获得的条件并双方协商分歧,自愿订立合同即可,而基本没有必要逐一地审批、控制。为了完成对土地资源停止管理的目的,能够树立土地备案制来监管宅基地的运用状况。

宅基地运用权一经设立,就成为农民的私权,理应可由其权益人自在处分。现阶段宅基地运用权的流转宜先由当事人签署协议,再由一切权人“农民集体”同意,同时,流转应有一定的期间限制,不宜定为长期和永世不变。宅基地运用权流转后,原运用人不得再次申请获得宅基地运用权。至于乡村住宅流转可能产生的投机问题,待乡村住宅流转市场开展起来后,完整能够经过政府的宏观调控措施加以处理。

本集体成员转让宅基地运用权的,应由有资质的评价机构,依据所转让宅基地的自然情况、区位条件等要素来肯定流转宅基地的价钱转让价钱,普通不应低于同地域建立用地运用权的土地出让金规范。在流转收益分配的比例问题上,应倾向于维护农民的利益,剩余局部以不动产税和土地流转税等税收方式交村民集体一切并依法运用,特地设立社保基金,并制定严厉的财务管理制度,做到专款专用,无须上交国库。

参考文献:

篇3

1农村产业发展特征的变化

康庄公路建成通车前,偏远的山村农民由于出行不便,信息闭塞,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他们除了在家耕种自己所属的一小块土地之外,基本没有别的产业。虽然山林众多,山上也有众多的土特产品,但由于外运困难,所以在农业、林业及养殖业方面,产品以自给为主,为改善生活条件,增加收入,大量的人尤其是中青年人外出打工。康庄公路建成通车后,虽然打工仍是当地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但由于运输方便了,外出打工的人也出现了部分回流,他们依托家乡的自然条件,发挥当地的产业优势,发展当地经济。1•1产业结构得到优化,促进农民增收作用明显在重视传统产业发展的同时,特色经济项目得到明显发展。调查统计显示,在康庄公路通车前,受访家庭年收入的主要来源除了打工以61•5%居榜首之外,下面依次是种植粮食作物为58•2%,种植经济作物为24•6%,养殖业为25•4%,林业为25•4%。而在康庄公路通车后,除了打工以69•7%仍居首位之外,种植粮食作物下降为49•2%,而种植经济作物、养殖业、林业依次上升为36•1%、43•4%和29•5%。经济作物种植和养殖业所占各受访家庭年收入的比例明显上升,表明农业产业结构开始优化,产业化发展趋势良好,与此对应的就是农民经济收入的提高。1•2专业化生产规模扩大,区域特色主导产业具有雏型调查统计显示,康庄公路建成后,各县乡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因地制宜,宜种则种,宜养则养,逐渐形成具有竞争强势的特色产业带。如平阳县所调查的朝阳、龙尾和吴三个乡,在市县干部挂职牵头帮助下,依托当地的优势,发展了特色种植业和养殖业。他们建起了茶叶、焦藕、盘菜、石榴、礼品西瓜、高山无公害蔬菜等种植基地;还开发山羊、生猪、肉兔、稻田养鱼等养殖业基地;吴乡还依托当地的自然资源进行了旅游开发,建起了避暑山庄。其别是养殖业成为50%的受访家庭的主要年收入来源,而在康庄公路通车前,养殖业只是26•9%的受访家庭的主要收入来源。永嘉县所调查的黄南、表山和茗岙三个乡,在康庄公路建成通车后,在当地政府的扶持下,也依托当地的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地开发了特色经济项目。他们建起了东魁杨梅、乌牛早、柑桔、冬枣、高山瓜果蔬菜等种植基地;开发了山羊放养、土蜂、牛、商品鸡和田鱼等养殖基地;茗岙乡还利用其差错有致的梯田造就的独有田园风光,形成了一个国家级的田园风光摄影基地。其中经济作物成为45•2%的受访家庭的主要年收入来源,而在康庄公路通车前,此项数据仅为19%。文成县和泰顺县也同样因地制宜开展经济作物种植和养殖业的开发,形成了自己的优势产业。

2农民收入的变化

2•1农民人均年收入增加明显

从乡镇的调查数据显示,康庄公路通车后,平阳县朝阳乡的农民人均年收入从2032元增加到2883元,龙尾乡从3800元增加到4300元,吴乡从3500元增加到4500元;永嘉县黄南乡的农民人均年收入从3500元增加到4000元,表山乡从3810元增加到3889元,茗岙乡从2000元增加到3300;文成县巨屿镇的农民人均年收入从3400元增加到4096元,金乡从3648元增加到4518元,岭后乡从3000元增加到4200元;泰顺县岭北乡的农民人均年收入从2000元增加到4500元,凤乡从2702元增加到4210元,峰门乡从4350元增加到4980元,黄桥乡从3360元增加到4200元。

2•2农民家庭年收入显著增加

从对村民个人的调查统计资料显示(如图2),在康庄公路通车后,农民家庭年收入也有较大的增长。在受访的122个家庭中,康庄公路通车前,农民家庭年收入在2000元以下、2001~5000元、5001~10000元、10001~20000元、20001~40000元、40000元以上家庭各有14户、24户、35户、43户、4户和2户,占受访家庭的比例分别是11•5%、19•7%、28•7%、35•2%、3•3%和1•6%;而康庄公路建成后,仅有2个家庭的年收入在2000元以下,只占受访家庭的1•6%,3个家庭的年收入在2001元到5000元,占受访家庭的2•5%,其他年收入在5001元到10000元、10001~20000元、20001元~40000元及40000元以上的家庭分别有16户、43户、46户和12户,占受访家庭的比例分别是13•1%,、35•2%、37•7%和9•9%,20001~40000元和40000元以上年收入的家庭大大增加。可见,康庄公路的建成对农民经济收入的增加起到了较大的促进作用。

2•3农民拥有的家庭财产发生明显变化

收入的增长还可以在康庄公路通车前后农民所拥有的家庭财产变化中清晰地看到(如图3)。康庄公路通车前,农民拥有的家庭财产具体如下:在122个家庭中,有56家拥有电饭煲,占受访家庭的45•9%,76家拥有电视机,占受访家庭的59•8%,12家拥有电冰箱,占受访家庭的9•8%,17家拥有洗衣机,占受访家庭的13•9%,6家拥有摩托车,占受访家庭的4•9%,5家拥有拖拉机,占受访家庭的4•1%,2家拥有汽车,占受访家庭的1•6%。而在康庄公路通车后,农民拥有的家庭财产情况如下:在122个家庭中,80家拥有电饭煲,占受访家庭的65•6%,109家拥有电视机,占受访家庭的89•3%,74家拥有电冰箱,占受访家庭的60•8%,67家拥有洗衣机,占受访家庭的54•9%,44家拥有摩托车,占受访家庭的36•1%,8家拥有拖拉机,占受访家庭的6•6%,6家拥有汽车,占受访家庭的4•9%。

3农民日常生活方式的变化

康庄公路的建成通车,它的影响不仅仅局限在经济方面,还影响着人们的社会生活,即农民的日常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变化。

3•1出行方式的变化

在康庄公路建成通车前,走路是村民出行的首要方式,在受访的122人中,有79人选择了走路出行,占受访人数的64•8%。这大大限制了村民的出行愿望,人均每月到集镇的次数仅为2•5次。随着康庄公路的建成,一半以上的村民可以乘坐班车外出(目前通车率为51•6%),也有一些村民骑摩托车外出,摩托车拥有量从原来的6辆增加到44辆,平均每3户家庭已拥有1辆摩托车,大大方便了村民的出行,人均每月到集镇的次数增加到6•7次。山区村民从以往的“能不外出就不外出”,到现在的“想外出就外出”,大大提高了生活质量。

3•2家庭支出的变化

在康庄公路通车前后,在122户受访家庭中,除了日常开支、购买农资用品、供孩子上学这三项变化不大外,投资、购买电器、建房都有了较大的增长,其中投资从被5个受访家庭列为主要开支上升为26个,由占受访家庭的4•1%上升为21•3%;购买电器从被10个受访家庭列为主要开支上升为62个,由占受访家庭的8•2%上升为50•8%;建房从被8个受访家庭列为主要开支上升为65个,由占受访家庭的6•6%上升为53•3%。究其原因,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就是:随着康庄公路建成通车带来的出行方便和收入增长,农民的消费意向和投资意向都开始被激发出来,良好的生态环境又彰显了农村住房的价值。#p#分页标题#e#

篇4

1 基本情况

我市辖 6 县 1 区 119 个乡(镇 )1 829 个村 。 农户62.56 万户、农村人口 269.25 万人,农村劳动力 157.17万人,耕地 50.99 万 hm2。

2 农业生产形势

2.1 粮食产量再创历史新高

全市粮食播种面积 43.63 万 hm2,比上年净增 0.25万 hm2, 全年粮食总产量达 123.60 万 t, 较上年净增3.74 万 t。 实现连续四年增产,总产达到历史最高水平。

2.2 特色优势产业基地稳步推进

全市种植马铃薯、 中药材、 蔬菜等特色农作物31.67 万 hm2, 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 56 %, 较上年净增1.69 万 hm2,其中马铃薯 21.56 万 hm2,净增 5 400 hm2;中药材 7.26 万 hm2,净增 5 226.67 hm2;蔬菜 2.85 万 hm2,净增 6296.33hm2。

2.3 农民收入快速增长

全市农产品总量大幅增长、农产品加工水平进一步提升、劳务经济快速发展和强农惠农政策力度进一步加大,带动了全市农民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性收入、财产和转移性收入的快速增长。预计全年全市农民人均纯入达到 3050 元,较上年净增 448 元,增长 13%。

3 农村经济形势

3.1 总收入情况

2011 年全市农村经济总收入 850 665.96 万元,增加了 651058.49 万元,增长了 6.40%。从三个产业来看:第一产业平稳增长。 与 2010 相比,农业收入增加了16 549.80 万元,增长了 4.40 %,达到 394 178.93 万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 46.34 %。林业收入增加了 239 万元,增长 1.60 %,达到 14 859.64 万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 1.75%。 牧业收入增加1087.75万元,增加了8.59%,达到 73058.44 万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 8.59%。 渔业收入减 10.70 万元,减少了 4.70 %,达到 218.10 万元 。这些成效的取得,一是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上的惠民政策,各项补贴的增加,增加了农民的收入。二是退耕还林、还草面积继续增大,国家对农民进行了粮食和现金补助,同时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治理工作认识的不断提高,市场对苗木的需求量也逐年增加,增加了农民的林业收入。 三是牧业产品 2011 年前半年价格呈现出上长趋势,有些畜产品价格呈现出成倍的增加,如羊肉 2011年年初每千克 22 元,而在 7、8、9 月每千克 36 元。 由于市场的引导需求牧养殖业逐步向良种化、专业化、规模化方向发展。第二产业收入增幅较快。 第二产业收入增加29142.93万元,增加33.50%,达到 193 692.50 万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 22.77%。 其中:工业收入增加 7 814.73 万元,增加13.70%, 达到64721.85万元; 建筑业收入增加21328.20万元,增长 19.80%,达到 128 970.73 万元。 一是工业收入增加,主要是因为产品价格随市场大环境的影响有所上涨,造成工业收入增加。二是随着城市扩建、小城镇建设工作的力度加大,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城市从事第二产业的人员增多,如小型工业、建筑业等,促进了产业发展,增加了收入。三是随着房改政策的进一步落实,住宅小区建设规模不断扩大,促进了建筑业的发展,增加了收入。 四是由于受到国内大环境影响,工价也随之水涨船高,如 2010 年建筑行业,工人的工价普遍提高了 30元以上。第三产业稳中有升。与上年相比,第三产业收入增加 4 001.56 万元,增加 11.10 %,达到 174 658.27 万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20.53 %。其中:运输业收入增加3161.88万元,增加5.90%,达到56981.27 万元;商饮业收入增加 410.37 万元,增加0.90%,达到43958.93元。服务业收入增加2566.40万元,增加9.30 %,增加到 30 069.42万元。 其他产业收入减少 2134 万元,减少 4.70 %,达到43 648.65 万元。 一是农民劳务输出已经成为我市增加农民收入的一项重要措施,也是直接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二是受整体物价上涨拉动,带动了第三产业收入的增加。

3.2 费用情况

2011 年农村经济总费用比上年同期增加6160.20万元,增长1.70%,达到371210.90万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43.60%。 其中:生产费比上年同期增加8589.70万元,增长3 %,达到293755.30 元,占总费用的79.13%,管理费比上年同期减少2385万元, 增长4.50%, 达到50 453.76 万元,占总费用的 13.59 %。 其主要原因是:一是随着传统种植业回报率的下降,我市各级政府引导农民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根据各地的自然条件,因地制宜,改变种植模式,传统粮食种植面积减少,经济作物如中药材、蔬菜、花卉等和高效节能日光温室、塑料大棚、地膜覆盖种植面积扩大,增加了一次性的投入。 二是为了解决我市农产品出售难的问题,发展区域比较优势,各县(区)程度不同地建立了“农业示范园区”,引导农民走规模化经营的道路,扩大基地建设规模,增加了投入。三是为了发展我市的支柱产业(马铃薯、中药材、畜牧业、花卉),提高产品的质量,能卖上好价格,部分县(区)、乡(镇)配套建设了一些深加工企业,如淀粉厂、薯条加工厂、包装厂等,增加了投入。四是为发展规模化养殖,地方政府从政策和资金上进行倾斜, 一些养殖户不断扩大养殖规模,带动了周围农户,增加了一次性投入,加大了费用。五是随着农民生产观念的变化,农民对良种、药剂、肥料的使用都逐年增加,2010 年农资价格普遍上涨, 加大了费用,增加了生产性投入。

3.3 农户收入不断增加

2011 年全市可分配净收入总额 647 823.80 万元,比上年同期增加 74134 万元,增加 12.90 %。 其中:净收入 479 455.10 万元,比上年增加 44 898 万元,增加10.30%,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 56.40%。其中农民经营所得 621 196.50 万元,比上年增加 69 798 万元,增加12.70%。 农民所得总额比上年增加了 70467 万元,达到了 628 622.80 万元,比上年增长 12.60 %,人均净增 269元。其原因主要有:一是近几年中药材、蔬菜、花卉等种植面积逐年增加,经济效益有所提高,农民的收入也随着增加。 二是自然条件好、交通便利的地方搞“订单”农业,部分农产品卖了好价格,增加了农民收入。

3.4 农民人均所得总体水平上升, 但受到自然条件的制约,区域间的差距越来越大

根据各县(区)上报的农民所得来分析,今年农民人均所得 2335 元,比上年人均增 269 元,增长 13 %。按县(区)分组统计,6 县 1 区平均农民人均所得进行对比有一定的差距,超出全市平均水平的县(区)有 3 个,即安定区、陇西县、临洮和岷县,4 县共计 175.37 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 65.13%。低于全市平均水平的县有 4 个,通渭县、渭源县和漳县 ,共计 93.88 万人 ,占全市人口的34.87%。由于各县自然环境的差异,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农民人均所得收入差距急剧拉大。农民人均所得最高的是陇西县,人均收入 2 869 元;农民人均所得最低的是渭源县,人均收入 1 569 元,两县差距 1 300 元。 人均收入增长最快的是陇西县,人均增 590 元。 增长最慢的是渭源县,人均比上年增加 68 元。

3.5 农村劳务输出成了我市农民增收的新渠道

2011 年我市农村外出劳务收入 167 406.70 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 29 092 万元,增加 21 %,人均从劳务中获取收入 261.70 元, 占到农民人均所得的 11.20 %,与2010 年相比人均增加了 108 元。

4 存在的主要问题

4.1 农业投入不足

主要表现在: 扩大发展农村生产规模的资金短缺,银行贷款困难,融资渠道少,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缺乏资金。 农业基础设施落后,依赖老天降雨决定种植业产量的现状依然没有改变,严重影响了农业的发展,农民收入增长难度大。

4.2 农经体系建设不完善

国家政策宣传不够,农户政策性不强,惠农落实不到位,尤其是财务监督力度小,多补少发的现象发生,不但影响了农户收入,并且损坏了党的形象。

4.3 农资价格上涨,农业生产成本增加

2011 年农业生产资料供应充足, 但价格上涨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生资价格上涨基本抵消了惠农政策给农民带来的实惠。

4.4 劳动力素质不高

有技术的农民工较少,主要以体力劳动为主,劳务输出困难越来越大,收入较低,造成了农闲季节人力资源的浪费,影响了农民的收入。

4.5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规模小

覆盖面狭窄,竞争实力不强,内部管理粗放,管理人才缺乏,信息闭塞,经营范围小,收入少。

篇5

1研究区范围、划分尺度与原则

本研究地域为经济发展差距较大的京津冀地区,属于中等尺度乡村经济类型的划分,通过划分来衡量近20年来该地区乡村经济类型的演变过程与规律,为该地区乡村发展模式的探讨提供借鉴。根据其尺度性和研究的目的性,指标选择主要依据以下原则。1)经济发展水平的相对一致性:乡村经济发展水平综合反映了乡村的经济实力,将发展水平相对一致的乡村归为一类,有助于制定符合此类发展阶段的乡村扶持政策。2)产业结构的相对一致性:乡村的产业结构反映了乡村经济的基本构成。将具有相似产业结构的乡村划为一类,有利于制定统一的政策引导乡村经济类型的专业化,促使经济结构向更高级阶段演进。3)类型划分单元与行政区界限的一致性:对乡村经济类型划分的目的是寻求最适宜当地的乡村发展模式,而无论何种乡村发展模式,都必须要借助于所属的行政区。因此,只有将类型划分的单元与行政区相一致才能使研究具有应用性。4)命名上既要体现出横向的可比性,又要体现纵向的可比性:乡村经济类型的划分目的是对京津冀地区乡村经济地域格局的演变进行分析,因此,得到的最终指数不但要有区域间横向时间段静态比较的价值,还需有纵向时间段动态比较的价值,在乡村经济类型的命名上要体现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的对比性。

2乡村经济类型的划分方法

从国内外文献来看,表征乡村经济类型的指标很多,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二是产业结构与主导产业类型。本研究也从这两方面来选定划分指标,即分别判定各县域乡村的经济发展水平与主导产业类型,将两方面划分的结果进行综合,确立出乡村经济类型。分析的样本主要是京津冀地区175个县级行政区(包括县、县级市、地级以上城市直辖的郊区、以及大城市近年来由县改区后在统计上仍作为独立的县级统计单元的区域,在下文中均统称为县级行政区)。

2.1模型方法的选择

对于乡村经济类型的划分方法,目前没有一套公认的技术流程与方法,各个模型的选用需根据研究的尺度和目的而定。国内外学者常用的方法包括因子分析法与聚类方法(包括层次聚类法与星座图聚类法[9])、模比系数法[7]等,这些方法为本研究提供了借鉴。在具体的模型选择上,分别应用因子分析法、因子分析法与星座图聚类法相结合的方法、层次聚类法、模比系数法进行了实验性的计算。结果表明:因子分析法与星座图聚类法相结合的方法以及层次聚类法所计算的最终结果均与各类文献以及经验认知表明的京津冀乡村地区发展现状存在较大的差距而不适用于本项研究。因此,本研究最终选用了模比系数法进行京津冀乡村经济发展程度的划分,采用求三次产业产值占总产值比重的均值与标准差之和作为临界点的方法进行主导产业类型的判定,之后将两个判定结果相结合确定乡村经济类型。这两种方法的共同优点在于进行跨年度比较时相对意义明显、直观性强,而且计算相对简易。

2.2乡村区域经济发展程度的综合评判

2.2.1评判指标的选取。在指标选择上要确保所选数据在时间序列上的可对比性以及指标间的独立性,应将货币价值量指标和实物量指标相结合,用尽可能少且最具有代表性的指标来客观反映乡村经济发展的程度。根据以上原则,选取了3个指标表示乡村经济的发展程度。①农民人均纯收入:主要用来衡量农民的富裕程度,这是乡村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②乡村全员劳动生产率:主要反映了乡村经济发展的效率,对反映乡村生产力水平的高低具有比较明显的指针意义。③乡村人均用电量:电力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同样电力消耗量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农民的生活质量、乡村工业化的发展程度和现代农业的发展水平。目前,社会各界经常会对一些统计数据有所质疑,但电力消耗量常常以统计客观而被广泛认可。

2.2.2划分方法。对京津冀地区175个县级行政区域、4个不同年份的乡村经济类型进行划分。由于要对空间轴上的格局分布与时间轴上的演变趋势进行评判和分析,将175个县级行政单位4年的数据统一进行划分,共涉及相当于700个县域的样本,价格单位采用1994年不变价格。划分方法采用模比系数法,其步骤如下。①分别计算各样本的农民人均收入X1、乡村全员劳动生产率X2和乡村人均用电量X3的算术平均值(X1,X2,X3)。②计算各样本各指标的模比系数,公式为Kij=XijXj。(1)式中:Kij为第i(i=1,2……700)个样本第j(j=1,2,3)个指标的模比系数;Xij为第i个样本第j个指标的指标值;Xj为第j个指标的算术平均值。③计算各县域的模比系数:分别赋予3个指标相应的权重,乡村人均社会总产值(w1=1/3)、农民人均收入(w2=1/3)、乡村人均用电量(w3=1/3),根据下式计算各县域的模比系数Ki=∑3j=1wjKij,(i=1,2,……700;j=1,2,3)。(2)式中:Ki为第i个县域样本的模比系数;wj为第j个指标的权重。④确定划分区间:对700个县域样本的模比系数进行分级,其5级的划分临界点和判别乡村发展程度的数值区间。

2.3乡村产业结构类型的判定

产业结构是反映乡村经济基本性质和特征的重要标志。按主导产业类型将乡村分为专业化发展型和综合发展型,其中专业化发展型又可分为农业主导型、工业主导型和商贸业主导型,综合发展型指乡村的一、二、三次产业中没有比较突出的产业部门主导,3个产业在产业结构中所占比例也较为均衡。对于乡村主导产业的判定,其方法步骤:①计算样本中每个县域的乡村一、二、三次产业占乡村社会总产值的比重。②计算乡村一、二、三次产业占乡村社会总产值比重的均值和标准差,如果某一县市乡村的某一产业在乡村社会总产值中所占的百分比超过全体样本的平均值与标准差之和,则该产业在地方经济发展中占据主导地位[11](表2)。③根据计算结果将所有样本划分为农业主导型、工业主导型、商贸业主导型、综合发展型,划分主导产业类型的取值范围。

2.4乡村经济类型命名与判定的方法

乡村经济类型的命名可分为单一命名法与复合命名法,本研究使用两阶段的复合命名法,具体来讲,采用“发展程度+产业类型”来对不同的乡村经济类型进行命名。在发展程度上,将不同的发展程度划分成5级,即:发达型、较发达型、中等发达型、欠发达型、不发达型;在产业类型上,按照主导产业划分为专业化发展型和综合发展型,专业化发展型又可分为农业主导型、工业主导型、商贸业主导型。将两类划分相结合,在理论上就可以得到20种乡村经济类型。#p#分页标题#e#

3乡村经济类型时空格局的演变

根据前述的研究方法,对京津冀地区175个县级行政区域的乡村经济发展程度以及主导产业类型进行评判,可得到该地区不同时段的乡村经济类型在空间上的分布特征以及1994—2009年间的演变趋势。

3.1不同经济发展程度乡村地域的时空格局演变

从计量结果来看,总体来讲1994—2009年京津冀地区乡村经济发展的水平有了很大幅度的提升。其中,1994—1999年,不发达型乡村的数量明显下降,由占总县域数的54.8%下降到22.9%,其他各类乡村的数量则均有所上升,尤其是欠发达型乡村的数量上升较快,主要由不发达型乡村演变而来,这一时期则可称之为乡村发展的脱贫期。1999—2004年,不发达型乡村和欠发达型乡村的数量都有较大幅度的下降,其他类型的乡村数量均有所上升,其中中等发达型乡村数量上升较快,这一时期也可称之为乡村发展的成长期。2004—2009年,不发达型、欠发达型以及中等发达型乡村的数量均有所下降,而发达型和较发达型乡村的数量则有所上升,尤其发达型乡村的数量上升较快,这一时期也可称之为乡村发展的提升期。从经济发展程度不同的乡村在空间分布的历史演变过程来看,有以下显著特点。1)不发达型乡村从广泛分布在河北省全境逐渐向张家口、承德以及保定西北部地区集中,之后范围逐渐缩小至张家口、承德部分县域。2)欠发达型乡村从分散分布逐渐向环京津的张家口、承德地区、保定西北部地区集中,这一地区到目前为止也是京津冀地区,乃至我国乡村发展相对落后的集中地。3)较发达型与中等发达型乡村的数量有所增加,其分布由分散向逐渐集中演变,目前主要集中分布在冀中南的平原地区。4)发达型乡村的分布主要从京津两市的市辖郊区向郊县扩展,之后连接为京津唐都市带一线,最后扩展到整个京津唐都市圈,其他城市市辖郊区也陆续成为发达型乡村,由此可见,城市化对乡村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城市经济活力的提高促使城郊乡村发展的水平也比较高。

3.2不同主导产业的乡村地域时空分布及格局演变

1994—2009年,在京津冀地区不同县域的乡村中,专业化发展型与综合发展型各占其总县域数的份额基本相当但也互有增减。随着乡村经济的发展,综合发展型乡村数量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其中,1994—1999年,综合发展型乡村的县域从占总县域数的48.0%提高到60.6%,之后逐渐下降至2004年的54.3%,2009年的41.2%(表6)。对于专业化发展型乡村来讲,1994年农业主导型乡村占京津冀地区所有县域总数的37.1%,在各类专业化发展型乡村中占据主导地位,随着经济的发展,农业主导型的县域数逐渐减少,到2009年只有9个,占总县域数的5.1%。1994—2009年,工业主导型乡村的数量则逐渐上升,1994年乡村经济为工业主导型的县域只占总县域数的13.1%,而到2009年所占比例上升为33.1%。商贸业主导型乡村也呈逐渐上升的趋势,1994年只有3个县域的乡村经济为商贸业主导型,到2009年则有36个县域为商贸业主导型乡村经济类型,占总县域数的20.6%。从专业化发展型乡村总体数量变化可以看出:随着乡村经济的发展,专业化发展型乡村的数量呈现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其类型由农业主导型逐渐向工业主导型演变再向商贸业主导型演变,乡村产业类型从低层次的农业主导向经济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在市场竞争的选择下,按照相对比较优势的原则再次向更高层次的专业化主导型演变。1994—2009年,京津冀乡村主导产业类型区的空间格局演变总体特征:1)综合发展型乡村的数量,1994—1999年逐渐增多,之后又逐渐减少,空间布局上从相对发达或较发达的京津唐(廊)都市带的多数郊县以及河北省各个地级市的毗邻郊县,逐渐向远离城市的欠发达乡村地带以及张、承地区等不发达的若干地区扩散;2)随着乡村经济的发展,农业主导型乡村的数量开始逐渐减少,其分布从相对广泛的分布向张、承地区西北部集中分布演变;3)工业主导型乡村开始逐渐增多,其分布从京津两个超大型城市的直辖郊区和近郊县,向其他大中城市直辖郊区和近郊县逐渐扩散,到2009年已有4个相对集中连片的工业主导型乡村地带,分别是以唐山市直辖郊区、保定—沧州市直辖郊区、石家庄—衡水市直辖郊区以及邢台市直辖郊区为中心的地区;4)2004—2009年,商贸业主导型乡村逐渐增多,分布则主要以京津唐都市带地区为主,同时一些具有地方特色产业的县域如丰宁、清河等县也转化为商贸业主导型乡村。

3.3乡村经济类型的空间分布与格局演变

从各年度乡村经济类型的数量状况来看(图1),1994年共有12种乡村经济类型,其中以不发达的农业主导型、不发达的综合发展型以及欠发达的综合发展型乡村的县域数量较多,其比例占总县域数的78.86%。到1999年,上述3种乡村经济类型所占县域的数量仍然为各类乡村经济类型的大多数,但绝对量有所下降,其比例占总县域数的58.29%。2004年,欠发达的综合发展型,中等发达的综合发展型,中等发达的工业主导型以及发达的商贸业主导型所占比例较大,分别占总县域数的28%,13.14%,13.14%和12%。到2009年,以上4个乡村经济类型仍然占有较大的比例,同时,发达的工业主导型的县域数量显著增加。从1994—2009年乡村经济类型的数量、种类结构的演变来看,乡村经济类型的多样化在逐渐增加,从县域数最多的前两种乡村经济类型来看,1994年有64%的县域乡村集中分布在数量最多的前两种乡村经济地域类型,到1999年这一比例下降到46.29%,到2004年进一步下降到41.14%,而到2009年为32.57%,表明随着乡村经济的发展,乡村经济类型的多样化程度在不断提高,各地乡村通过发挥当地优势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乡村经济类型。从各乡村经济类型的分布以及演变来看,以下区域在演变上具有相对一致性:1)张家口、承德以及保定西部地区的若干县域,其乡村经济类型的演化较为缓慢,从1994年的不发达的农业主导型,到2009年逐渐演化成以欠发达的农业主导型或欠发达的综合发展型乡村为主导的乡村经济类型结构,乡村经济总体上仍然较为落后;2)京津唐都市带所辖的县域乡村演化普遍较快,到2009年基本在全区域形成了以发达的商贸业主导型或发达的工业主导型为主体的乡村经济类型结构。3)河北省的各个地级市的市辖郊区及其毗邻县域发展演化也较快,例如石家庄市辖郊区、保定市辖郊区、沧州市辖郊区、邯郸市辖郊区等都普遍从欠发达的综合发展型或工业主导型向发达的商贸业主导型或发达的工业主导型演变。4)冀中南地区除各个地级市的市辖郊区之外的平原县域,其发展演变介于前三者之间,这一地区大部分县域都是从不发达的农业主导型或不发达的综合发展型,逐渐向中等发达的综合发展型或较发达的综合发展型演变。当然,这一地区也有少部分县域能发挥当地资源优势,向较发达的工业主导型或商贸业主导型演变。这4类地区基本构成了京津冀乡村经济类型的结构板块,因此,在未来的乡村区域政策制定中,应该将上述4类地区划分成4类政策类型区,以利有针对性地扶持当地乡村的社会经济发展。#p#分页标题#e#

篇6

关键词:乡村振兴;农村经济;经营管理

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建设及发展的根基。“三农”问题直接影响民生,解决“三农”问题是我国市场经济建设的重点工作。目前,我国十分关注“三农”问题,将乡村振兴作为农村建设和发展的战略目标,通过强化经济经营管理,达到促进农村农业发展的效果。由于政策、环境及农村实际情况等因素的制约,农村经济经营管理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给提升经济水平造成很大困扰[1]。因此,要针对农村地区实际存在的经营管理问题,采取科学合理的对策,因地制宜促进农村经济建设和发展。

1乡村振兴背景下强化农村经济经营管理的重要性

1.1加快新农村建设

乡村振兴背景下新农村建设主要针对“三农”问题提出政策方针,包括生产技术升级优化、生产模式调整以及农产品安全管理等。采取这些措施,可以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显著提升农村农业生产加工效率和质量,从而有效改善区域农民生活品质。农村经济经营管理作为一项具体的措施,应在当地群众支持的基础上,结合区域实际情况,配合相应的政策和方针,制定科学合理的农村经济经营管理方式和策略,围绕民生问题,显著提升农村经济建设水平[2]。1.2确保农村经济稳定发展强化农村经济经营管理,不仅可以满足乡村振兴战略的要求,而且可以确保农村经济稳定、有序发展。在实际工作中,科学高效的经营管理模式,可以有效解决传统农村经济产业中存在的发展速度缓慢、市场混乱等问题,形成相对规范、合理的产业发展模式。强化农村经济经营管理,一方面可以对农村经济行为方式进行有效规范,另一方面可以大幅提升农民生产积极性,从而提升农村区域经济发展水平[3]。

1.3有效缩小城乡差距

在我国经济建设中,城乡发展差距一直是制约经济水平提升的关键性问题之一,特别是当前城镇化建设步伐加快,直接导致城乡经济差距进一步增大。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通过强化农村经济经营管理方式,可以对区域经济产业结构进行有效优化和调整,实现农村经济方面资源的合理、高效分配,让地区经济发展效率和质量大幅提升,最终达到缩小城乡差距的目的[4]。除此之外,当前我国积极开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同样是强化农村经济经营管理方式的体现,不仅可以改善农村居民生活品质,也可为经济建设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1.4助推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

农村经济建设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首要任务之一,受到高度重视。对于农村地区而言,由于区域条件的差异,各地经济产业结构存在本质的区别。为了更好地促进经济建设和发展,必须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强化经济经营管理,可以为农村经济建设和发展指明方向,对地区经济产业资源进行整合和分配,实现生态效益和自然效益的增长,在促进经济建设的同时,有效解决农村经济建设中长期以来存在的生态环境破坏问题,真正意义上实现农村经济的绿色、可持续发展。

2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经济经营管理现状

2.1缺乏健全完善的经营管理机制

受到经营管理机制方面的制约,我国农村经济经营管理与发达国家之间存在很大差距,使得农村地区农产品生产和加工质量、效率受到影响,阻碍了区域经济发展。目前,我国农村经济经营管理模式以小农经济为主,这种传统的经营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前农业规模化生产的需求,实行集体经济管理模式是大势所趋。农业生产过程很大程度受到自然因素的干扰,例如自然灾害、恶劣气候等造成农产品质量和产量大幅降低。针对上述问题,建立健全经济经营管理机制是关键。建立完善的经济经营管理机制能实现农业生产规模化和合理化,提升农产品加工生产质量,进而推动区域经济增长。

2.2高素质经营管理人才匮乏

乡村振兴战略下开展农村经济经营管理,涉及的内容和因素很多,只有综合考量才能提升经营管理水平,最终推动区域经济建设和发展。目前,个别农村受到经济发展状况的影响,存在人才流失严重的问题。农村劳动力为了追求高质量生活,选择去大城市谋求发展,农村仅剩老人和小孩。这不仅使得农业生产技术、工具等无法高效推广和运用,同时使得经营管理工作开展受到影响。

2.3监督管理不到位

缺乏高素质人才是农村地区监督管理不到位的直接原因,给提升农村经济经营管理水平造成困扰。随着科技水平提升,农业生产技术和设备不断升级优化,但是由于监管工作不到位,资金管理存在风险,投入的资金难以落到实处,使高端技术和设备无法得到有效推广,限制了农业生产水平提升,阻碍了农村经济进一步发展。除此之外,监管不到位也导致农村经营收入出现不确定的情况,农民收入普遍较低,生产积极性受到影响。一些经费没有纳入经济管理预算体系中,导致经营管理工作无法高效进行。

2.4基础设施建设有待提升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经营管理水平的提升。在实际工作中,地方政府缺乏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视,没有在资金和政策方面给予充足的支持。俗话说,要致富,先修路。农村道路交通建设不规范,很多道路是土质道路,交通运输受到影响,给区域经济建设水平提升造成不良影响。此外,信息化技术虽发展速度较快,但是在农村地区推广和运用不足,造成生产技术和设备自动化水平低、产品销售渠道单一等问题。

3乡村振兴背景下强化农村经济经营管理的措施

3.1加强高素质人才队伍建设

首先,尽可能地提升农村经济经营管理人员的薪资和待遇,规范绩效考核机制,最大程度调动人员工作积极性,达到留住人才的目的。经营管理主管部门要注重人才培养,通过制订科学合理的培训方案,对人员开展定期有效的专业化培训。培训内容主要涉及现代化农业生产技术运用、管理机制以及相关政策体系等,有效提升经营管理人员综合素质水平,为促进区域经济建设提供人才保障。其次,要加强高素质人才引进。地方政府应加强政策扶持,做好宣传工作,采取一系列优惠政策和补助措施,吸引和留住人才,引导人才投入农村经济建设中。例如,可以提高“大学生村官”的福利待遇和工资标准等,调动其工作积极性,使其为推动乡村发展贡献更多的力量。

3.2实现农业生产稳定化

乡村振兴战略下开展农村经济经营管理工作,要注重生态环境保护,遵循可持续发展的生产理念,确保农业生产稳定性。在实际开展经营管理工作时,要对农业生产资源进行优化配置,调整现有的农业生产模式,在技术和设备等方面加强投入,提升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让农业生产质量符合标准。应降低土地、水等资源的使用量,发挥节能环保的生产效果。现阶段,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是大势所趋,也是加快区域经济建设的关键所在。必须协调农业生产和产业发展之间的关系,开展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发挥防止洪涝、干旱等灾害的效果,保护农村地区生态环境稳定性,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3.3增加农民收入

乡村振兴的根本目的是提升农民经济收入,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在强化农村经济经营管理方式的过程中,要注重提升农民经济收入。首先,改善现有的生产模式,进一步提升农产品生产效率和质量,结合先进技术和工艺,实现产品规模化生产。调整产业结构模式,扩大就业机会,避免农村地区人才流失,提升居民经济收入,进一步缩小城乡差距。其次,在政策方面加强扶持和引导,鼓励外出人口投身于家乡建设。政府可以出台补贴、税收优惠等政策,在增加农民收入的基础上,降低税负,改善群众生活品质,促进区域经济水平显著提升。

3.4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地方政府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在人才、资金及政策等方面加强扶持,改善农村基础设施现状,为经济经营管理工作的高效开展奠定基础。对农村交通运输状况进行优化,改善交通条件,为地区居民安全出行和农产品销售提供保障,加大对外招商引资力度,促进区域经济建设和发展。此外,应强化农村网络信息化建设,实现网络全面覆盖,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带动居民致富。

篇7

关键词:乡村旅游;旅游资源;农村;农民

乡村旅游是依托农村自然、人文旅游资源,吸引游客前来开展观光、体验等一系列旅游活动。农村的民族风情、自然风光、农业生产等可以极大地满足城市旅游者休闲、观光、娱乐等需求。乡村旅游最早起源于欧美发达国家,至今已有百年的历史。我国的乡村旅游开始于上个世纪80年代,但近几年乡村旅游才呈现快速发展态势。

1发展乡村旅游的意义

1.1带动农业产业化发展

乡村旅游以旅游资源为依托,带动农产品、农副产品的交易与发展,并带动交通运输、餐饮业、服务业以及房地产等相关产业发展。不仅带动了第一产业的发展,还推动第二产业、拉动第三产业的不断发展,极大地优化了农村产业结构,引领经济的良性运转。

1.2增加农民就业岗位,提高农民收入

旅游业具有较强的产业相关性,其发展会带动餐饮娱乐业、交通运输业、零售业等产业的升级发展。以上这些产业为农村的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尤其是在非种植、收割的农闲时段给闲置劳动力提供了就业机会。此外,乡村旅游的发展提高了当地农民的收入水平。《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农村旅游既为初级农产品的销售提供了交易机会,又能对其农产品进行精深加工,拉伸产业链,从而提高整体价值。同时,乡村旅游通过多种途径增加农民的收入。2014年我国乡村旅游游客数量为12亿人次,乡村旅游收入为3200亿元,引领3300万农民走上致富的道路。

1.3促进乡村文明建设,提升农民文化生活水平

乡村旅游的发展使得游客把城市中的先进理念、信息、文化知识等带到农村中来,对村民各方面素质的提升具有较大的影响,例如,很多农民学习了礼仪知识,形成了礼貌待人的文明习惯;掌握了电脑技术和一定外语知识等,从而极大地促进了乡村文明建设。此外,乡村旅游的发展促进农村文化组织的创建与发展。为了进一步提升当地乡村旅游的知名度和吸引力,很多农村丰富文化生活,组织文化演出,扩大宣传力度。由此,不仅促进乡村旅游发展,而且提升了农民文化生活水平。

1.4改善农村的整体环境,有利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乡村旅游的发展必将会带来农村硬件环境和软件环境的改善,如农村道路、水、电、厕所等基础设施的完善,宽带入户等信息化工程的建设,环境卫生的治理与维护等,极大地促进农村整体村容村貌的改善与发展。此外,开发与保护旅游资源,使得很多村民树立了环境保护的意识,为当地的生态资源与环境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创造了良好的人文环境。

2建设乡村旅游,促进农村发展的对策

2.1结合乡村旅游资源,打造特色旅游产品

乡村旅游成为时尚的发展趋势,然而乡村旅游的竞相发展,使得同质化较为严重。乡村旅游想成为推动地区发展的重要力量,就要打造“特色旅游”。乡村旅游要结合本地的资源,突出旅游产品的独特性和个性化,烘托本地文化气息,提升游客旅行美好体验度,满足游客的旅游需求,使得游客不仅开拓了眼界,而且得到了身心的极大放松。

2.2加大政府扶持力度

乡村旅游作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政府部门要给予发展的积极支持,加大对乡村旅游的基础性投入。政府可把乡村旅游发展资金列入财政预算,加大水、电、环保等基础设施建设,还可设立专项扶持资金,帮助乡村旅游做好市场开发与宣传、招商引资、人员培训等有关重点工作。此外,政府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帮助乡村旅游创建良好的发展环境,例如把分散的农户进行整合,壮大经营主体,完善经营机制,明晰产权,将现代化的企业制度贯穿到乡村旅游的经营中来,帮助乡村旅游经营主体进行规范化、制度化经营,从而增强核心竞争力。

2.3通过培训提升农民素养

乡村旅游的建设与发展,不仅需要硬件设施作为保障,同时也需要软件服务质量作为重要推动力量。旅游产业所包含的“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无一不需要高水平服务的支撑,提高乡村旅游的服务水平关系到乡村旅游今后的发展高度。然而人是服务的实施者,人的素养高低直接影响着服务质量。乡村旅游服务人员大都为当地农民,农民的整体文化知识欠缺,导致服务水平有限。政府部门以及经营主体要加大对从事旅游服务农民的培训力度。培训内容围绕着树立旅游专业知识、职业道德知识、民俗文化知识、客户服务技能等各方面。此外,对经营管理主体,要进行现代企业管理知识培训,例如市场营销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客户关系管理、企业文化管理等相关知识的培训。培训的过程中要注意体现针对性、阶段性以及长期性,才能引导乡村旅游向现代化、规范化、品牌化的道路不断发展前进。

2.4加强规范管理

参考全国知名乡村旅游景点经营标准,围绕接待设施、餐饮卫生、服务质量、环境卫生等内容,结合自身发展状况,设立统一的乡村旅游质量评定标准以及管理办法。可以设立乡村旅游行业协会,发挥行业协会监督职能,定期对乡村旅游景点进行质量评定与考核,及时找出发展中存在的种种不足,引导乡村旅游进入良性的发展态势。政府部门对乡村旅游示范企业或地区加大扶持力度,制定有关优惠政策,在打造品牌形象的同时,使其发挥好模范带头作用,从而带动乡村旅游向更高的发展层次迈进。

3结语

乡村旅游作为带动乡村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对农业产业化发展、增加就业岗位、提升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环境、促进农村文明建设等起到重要作用。在此基础上,从打造特色旅游产品、加大政府扶持力度、提升农民素养、加强规范管理力度四个方面,阐明加快乡村旅游促进农村发展对策,以此加快乡村旅游促进农村发展进程。

参考文献

[1]王俊平.旅游人力资源培育与管理[J].价值工程,2010(02).

[2]苟安经.乡村旅游的农村经济地位与发展前景[J].安徽农业科学,2007(19).

篇8

1 基本情况

平凉市辖 6 县 1 区、107 个乡(镇、开发区),1 470 个行政村、9 113 个村民小组,44.21 万农户,193.70 万农业人口。 拥有劳动力资源 113.01 万个,其中:从事家庭经营的劳动力69.14万个,占劳动力资源总数的61.20%,外出务工劳动力 45.01 万个,占 39.80 %;集体所有农用地总面积 56.52 万 hm2,其中:耕地 36.60 万 hm2、占集体所有农用地总面积的 64.80 %,园地3.26万hm2、占5.70%,林地 10.06 万 hm2、占 17.80%,草地2.96万hm2、占5.20 %,养殖水面 0.16 万 hm2、占 0.30%,其它3.49万hm2、占 7 %。

2 运行特点

2.1 保稳定、保民生、保增长决策成效显著,农村经济、农民收入大幅提升高2011 年全市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 935 539.17 万元,较上年净增 67 782.07 万元、增长 7.80 %,农民人均所得 3 089 元,较上年净增 373 元、增长 13.70 %。

2.2 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稳定完善, 家庭经营占农村经济的主导地位2011 年全市农民家庭经营收入 773 339.30 万元,比上年增加 69 236.37 万元,增长 9.80 %,家庭经营收入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 82.70 %。

2.3 一、二产业稳定发展,第三产业增速加快,产业结构趋于合理从收入来源看:各行业收入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其中:农业 361 218.39 万元,比上年增长 9.80 %,占总收入的 38.60 %;林业 37 315.01 万元,比上年增长15.10%,占总收入的 3.90 %;牧业 91 241.03 万元,比上年增长13.80 %,占总收入的 9.80 %;工业 154 806.84 万元,比上年增加 2.70 %,占总收入的 16.60%;建筑81907.91万元,比上年增加 3.90 %,占总收入的 8.80 %;运输业收入59 488.45 万元,比上年增加 1.10%,占总收入的6.40 %;商饮业 84 833.51 万元,比上年年增加 1.90 %,占总收入的 9.10 %;服务业收入 33 585.83 万元,比上年增长18.20 %,占总收入的 3.60 %。

2.4 富农强农政策已成为推动我市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新支点据统计调查,农民从集体外直接获得的转移性收入达 53 476.61 万元,人均 276.08 元,拉动全市生产投资增加 121 234 万元,特别是一些大中型生产生活设施的投资建设,极大的改善我市农村人居条件 ,成为推动我市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新支点。

2.5 劳务输转力度加大, 农民向非农产业迈进成为我市农村新亮点2011 年全市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 45.01 万人,占全市农村劳动力资源总数的 39.80 %。 其中:常年在外务工的有 32.55 万人,比上年增加 2.14 万人,增长 7 %;农民外出劳务收入 198 802.30 万元, 比上年 162 883.26万元增加 35 919.04 万元, 增世纪长 22.10 %。 另外,全市非农业兼业户和非农户从无到有,达到 4.07 万户,占全市农户总数的 9.20 %,成为我市农村新亮点。

2.6 “平凉红牛”、“平凉金果”等品牌效力彰显,农村商品生产率稳步攀升一年来我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狠抓“草、畜、煤、电”四大支柱产业及其相关品牌产业,“平凉红牛”、“平凉金果” 等品牌产品在全市农村经济中效力彰显, 实现销售收入 364 144.10 万元,占全市农村经济总收入的 38.90 %。

2.7 农村土地流转市场稳步推进, 规模以上经营初见端倪按照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要求,我市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村集体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建设,较好地解决了“想种田者无法取得耕地,不愿种地者随意抛荒撂荒”的机制体制弊端,实现土地流转面积 3.10 万 hm2,较上年净增 2.26 万 hm2、增长 267.90 %;2hm2以上规模经营户 2.02 万户。

2.8 民营经济、农合组织迅速扩张,成为增加农民收入的助推器按照“培育典型、示范引路、全面推进”的总体思路,全市积极引导、扶持民营经济、农合组织建设,积极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和各项配套服务,有力地推动了全市民营经济、农合组织的迅速发展,全年新注册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 209 个,累计达到 416 个。2011 年全市仅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收入 6 061.99 万元,较上年净增 462.75万元,增长 8.30 %;上缴国家税金 161.34 万元,较上年净增 23.71 万元,增长 17.20 %;实现可分配盈余 2 323万元,较上年净增 255.94 万元,增长 12.40 %。

3 存在的问题

2011 年我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虽然呈现良好的态势,但还存在诸多影响农业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制约因素:近年来,我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较快,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与全国、全省相比差距仍然较大。从宏观方面来分析,我市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还不到位,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步伐缓慢 ,农业产业化、标准化、市场化、现代化程度低,加之受自然和市场风险的双重挤压、 农村精壮劳力短缺等新旧矛盾交织,是制约我市农民收入增长的深层次原因。从微观方面来分析,一是增收基础薄弱。 农业自然条件较差,基础设施落后,机械化程度低,自然灾害多发频发,农业生产脆弱性突出,发展能力不强,影响了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并导致了收入的不稳定性。 二是增收渠道窄小。以劳务为主导的收入结构,受劳动力素质、国家宏观政策等因素的影响,持续增收的基础不牢固,不确定性较大。 三是增收产业潜力挖掘不充分。 由于思想观念、资金技术、劳动力短缺等因素的制约,结构调整步伐慢,牛、果、菜主导产业的规模化、组织化、市场化、标准化、产业化程度还比较低,资源优势还没有很好的转化为经济优势,主导产业对农民增收的贡献率还不高。 四是增收难点突出。 全市贫困面和低收入面较大,增收的难度还非常大。正视影响我市农民收入增长的制约因素,分析增收的现实基础,各级对“三农”工作的政策支持、资金扶持力度逐年加大,形成了农民稳定增收的渠道;特色优势产业扩量提质增效,夯实了农民持续增收的基础;劳务产业快速发展,成为农民较快增收的动力;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的提升,拓展了农民增收的空间。 这些都是我市增加农民收入的有利条件和难得的机遇。

4 几点建议

从明年农民增收的环境来看,农业特别是粮食比较效益低的问题依然突出, 农产品价格不确定性增长,农资、劳动力等要素价格呈上升态势,农业生产面临的自然风险增多。 要确保市委市政府确定的 2012 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 15.60 %的增速和翻番目标的顺利实现,建议全力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4.1 强势推进特色优势产业开发,做强产业促增收

把做大做强特色优势产业,作为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主要途径。坚持适宜区全覆盖和扩量提质增效的工作要求,牛产业,以基础母牛群保护、扩繁为重点 ,转变发展方式,大力推行规模化养殖,加大繁育大户培育,积极探索“养殖小区主导、繁育大户带动、散养户参与”的合作化发展模式,不断扩大农户养殖量,提高牛产业在农民增收的比重。 果产业,以加大投入、强化管理为重点,大力实施优果工程, 全面开展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提升标准化生产水平,巩固扩大国内市场,积极拓展国际市场,确保果农增产增效。 菜产业,以发展蔬菜集中区为重点,持续扩大设施生产规模,加大间作套种,强化技术指导和信息服务, 引导农民群众合理调整种植茬口,开展“错峰”生产,增产增收。 同时,以市场为导向,因地制宜的发展猪、鸡、中药材等地方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培育壮大龙头企业,重点发展优质果品、“平凉红牛”、绿色蔬菜精深加工企业,延伸链条,形成龙头带基地连农户的经营格局,让农民在产业化中收益。

4.2 强化人力资源培训,提升能力促增收

把强化农村人力资源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实现劳动力转移就业, 作为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重要内容。整合资源,强化培训,提升能力,促进农民务工由体力型、短期性、低收入岗位向高技能、长期性、高报酬岗位转变,扩大向外省、特别是沿海发达地区的劳务输转规模, 稳定增加收入。 积极开展与发达地区以及院地、校地、企地的技术培训协作,培养一批村社干部、企业管理人才和种养大户,带领农民闯市场、兴产业、办企业。健全农民自主创业机制,妥善解决好外出务工与产业发展之间的关系,鼓励返乡创业,支持就近就地转移就业,积极引导青壮劳动力留乡留地发展产业。

4.3 加大项目争建力度,扶持带动促增收

把加大项目争建作为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有效措施,组织实施好现有项目,围绕民计民生改善、主导产业开发和社会事业发展,做好筛选论证,积极衔接争取,多上项目、上大项目、上好项目,特别是能够直接增加农民收入的项目。注重运用市场机制,扩大招商引资,激活民间资本,采取多种形式,引导资金、技术、人才等资源向农业和农村流动,增加农业投资规模。 切实加大金融支持“三农”力度,认真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充分发挥政策对农民增收的支持作用。

4.4 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强化服务促增收

把健全服务体系作为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关键环节,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努力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有效解决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提升农民应对市场风险的能力。 加快发展农产品保鲜、贮藏、运输冷链体系建设,大力推行农超对接、农产品直销、网上营销,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实现农产品适时适价销售,提高农民收益。 深入推进基层农业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实用技术集成组装应用,组织农技人员深入一线为农民群众开展产前、产中 、产后全方位服务 ,增加农业科技含量,为农民增收提供科技支撑。

篇9

 

乡村治理一直是学术界探讨的热门话题之一。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生了重大变化。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市场意识日益向农村扩展,传统的农业经济模式受到冲击并发生转型。农村经济结构的转型,意味着传统乡村治理模式也将随之发生变化。

 

J村位于广西中部农业区,是典型广西的农村。改革幵放30多年来,J村经济结构发生了两次重大的转型:的实行使集体经济的功能被后来兴起的个体农业经济所消解;近几年来J村传统但较为单一的农业结构转变为多元化的农业结构,这种转变对J村村庄治理产生了重要影响。那么,在农村社会转型期当中,在市场经济和市场意识日益向农村扩展的情况下,及农村传统农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的前提下,乡村治理如何能够适应这种变化?如何才能实现乡村治理的转型?本文以广西J村为例,以农村社会转型期为背景,分析多元农业经济背景下的乡村治理问题。

 

二、多元农业经济:结构与特征

 

(一)多元个体农业经济结构

 

1、多元个体农业经济概况

 

J村多元的农业经济主要体现在农作物的种植面

 

积及其产量两方面。2010年村全村播种农作物面积共12462亩,其中,水稻播种面积为2717亩,产量896.4吨(早、晚稻总量);甘蔗共播种面积3602亩,产量15008吨;蔬菜种植面积4468亩,产量2904.2吨;马蹄种植面积1025亩,产量3300吨;桑叶种植面积为1849亩,蚕茧产量为252吨。水稻、甘蔗、蔬菜、马蹄以及桑叶的种植面积分別占总面积的18.87%、25.01%、3h03%、7.13%、14.84%,在作物产量上各占总产量的3.94%、65.89%、12.75%、14.49%、1.11%。因此,无论是在种植面积还是在农作物产量上,这五种农产品所占比重都远远大于其他农产品,成为J村农业经济的五大主导产业。

 

2、五大主导农业产业

 

在水稻种植方面,水稻为J村传统农作物。马蹄引进到J村农作物种植行列之前,水稻即为J村稻田种植的主要作物并且一年种植两稻。而J村水稻种植所承担的功能是保证村民粮食自给,其市场化程度较低。

 

在甘蔗产业方面,其市场化率几乎接近100%,除了自家留做蔗种,农户所产的甘蔗均出售,它所承担的是一种提高农民收入水平的功能。根据政府的相关政策,政府一般会以一个糖厂为中心,划定一定的区域作为一个“蔗区”,该“蔗区”内的农民所产的甘蔗必须出售给“蔗区”内唯一的糖厂,价格也由省级政府统一制定,农民的自主权很小。此外,农民砍甘蔗也需要到糖厂申请所谓的“生产证'并按照“生产证”所要求的时间和数量砍好甘蔗,再由糖厂派车辆将甘蔗运往糖厂。目前,J村属于N糖厂蔗区,所产之甘蔗只能运往该糖厂。这实际上是一种“群众自愿生产、政府强制收购”的模式,农民无法自主选择,失去价格博弈的权利。

 

在马蹄产业方面J村马蹄产业是在最近两三年间发展起来的,最初由邓家电率先幵始种植,其后才慢慢推广到整个行政村而在马蹄收获季节,外地的收购商一般都会到J村进行收购,但外地的收购商一般都会与当地的经纪人进行合作,形成“外地收购商+本地经纪人”的模式。在马蹄的整个生产、销售过程中,农民的自主性较强,整个市场基本上没有受到行政力量的影响。而在J村村庄经济生活中马蹄所承担的主要功能是提高村民收入水平。

 

在桑蚕养殖方面,养蚕是J村的一个传统产业。一般而言,养蝉所需之桑叶都由村民自己种植,而蚕茧幼虫一般要到市场上去购买。蚕茧成熟后一般会卖给当地的纺织公司。据村民介绍,当地政府在蚕茧生产季节,般会尽其全力以阻止外地收购商进入当地市场而压低价格,维持其垄断利润。J村的桑蚕养殖是受到政府干扰的产业,它所承担的功能也在于增加村民收入。

 

在蔬菜产业方面,除了县城的蔬菜市场外,主要面向的是外地市场在蔬菜成熟时节,外地的收购商到村里进厅收购,同时,也有部分蔬菜用于自给,但其市场化程度较粮食产业更高。据村民介绍,2010年受到全国蔬菜市场低迷期的影响,J村蔬菜种植户特别是辣椒种植户受到严重冲击,价格较之往年大幅下降,甚至出现农户不愿采摘成熟辣椒的状况。

 

(二)低层次的农民合作组织

 

J村经济组织和农民合作组织的程度仍处于一种低水平的状态。目前J村仅有邓家屯个自然屯存在着正式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形式一一邓家抽水站协会,它主要负责邓家屯全自然电的生产生活用水供应,每到生产用水高峰期,村民们都会组织起来统一抽水并将其引到稻田或者其他耕地中。该抽水站协会并没有拓展其他的功能和业务,合作的层次较低。此外,在甘蔗行业J村也存在着初级的低层次的砍甘蔗的合作小组,以15户J村农户为例,杨某、韦某、韦某某等户自愿组成一个砍甘蔗的互助组,每户出两个劳动力。每年的11月至次年3月,只要互助组内的任意一户需要砍甘蔗,其他户都会去帮忙。每一个榨季结束,互助组内都会进行结箅。据杨连秋主任介绍,她一户两个劳动力去年参加互助组,一个榨季下来只赚了28炔钱而她家砍甘蔗的人力支出则杲以劳动力补存在。

 

三、多元农业经济背景下的乡村治理.问题与困境

 

(―)市场化背景下多元个体农业经济的出现,使村庄集体经济功能逐步弱化

 

集体经济是村庄治理的经济基础,它的缺失会使村庄失去可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进而对村庄治理产生消极影响。目前,J村集体经济经营模式仍然较为单一,主要是靠分包土地经营权收取租金的模式,此外,每年从国家那里得到约8000元的补偿款。在村庄财务收支上,J村所掌握的经济资源极少,2010年J村村庄收入仅为9.3万元,而村庄支出为6.3万元,其中管理费用支出高达5.1元。

 

J村集体经济的缺失,对村庄治理产生了负面的影响。村庄公共事务的实施需要必要的经济资源.而J村2010年的集体收入不足10万元,难以维持整个村庄公共事务的®本运转.这就影响到村庄公共事务的实施,进而影响到村干部在村庄治理当中的威信,最终也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党在农民心目中的形象。同时,村庄集体经济发展后劲不足,一方面是集体经济对个体的束缚瓦解,另一方面也造成集体与个体纽带的缺失,导致集体对个体的凝聚力下降。此外,在村庄自主收入有限的情况下,村庄公共事务的幵展只能依赖于各级政府的补助,这就为各级政府介入村庄自治事务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在这个过程当中村芘治理权又进一步被削弱了。

 

而J村集体经济功能的弱化正是因为个体农业经济的兴起。上世纪80年代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J村将集体用地都分到原子化的农户手中,由农户自主经营,这导致了集体经济的缺失,“在农村社区集体经济内部,家庭分散经营层与集体统一经营层发展不平衡,突出表现为家庭分散经营层的绝对强势和集体统一经营层的弱化。在集体经济缺失之后,村庄治理所需要的经济资源只能通过村民集资或者各级政府拨款的方式来筹集。由于集体行动的逻辑的存在,即村民可以选择“搭便车”的方式坐享其成,这在一定程度上使村民集资的方式大打折扣;政府拨款对农村进行扶持,也为政府介入村庄公共事务提供了操作空间。

 

(二)村民个体对经济利益的偏好,造成了村庄政治参与动力的不足

 

公民政治参与的愿望和意识也随着公民个人状况的不同而不同。公民的经济状况在一般情况下对公民的政治参与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一般而言,收入水平越高,政治参与的意识和意向也就越强;而收入水平较低,则公民关注的焦点往往在于如何改善自己的收入状况。“生存理性”得到满足的情况下经济理性”成为主流的偏好。在这种转型期中,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市场意识向J村经济生活领域扩展以及J村村民生活不富裕的状况,使得追求经济利益、改善收入状况成为J村村民的主要偏好(群体偏好)。这种以经济利益为导向的个体偏好充分体现在J村五大农业产业的结构当中。这五大产业所承担的功能各有不同:水稻所承担的功能在于保障粮食自给,保证基本生存及减少这方面的支出;廿蔗、马蹄、桑蚕等所承担的是增加收入以提高生活水平的功能;而蔬菜产业在承担蔬菜自给的功能的同时,也承担着增加村民收入的功能。这五大产业所承担的功能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其市场化程度的高低,这两者呈现出一种正相关的关系(见表1)。换而言之,在这种扩展型经济需求的特定时期,随着市场经济的扩展,农业产业结构也随之发生变化,个体的经济利益偏好也成为主流。

 

而偏好作为潜藏在人们内心的一种情感和倾向,是具有传导功能的。某个领域内的偏好可以传导到另一个领域内的偏好,对其他领域内的偏好产生重要影响。J村村民个体这种以经济利益为导向的群体偏好扩展到了政治生活领域,对村庄政治生活产生了负面影响。这种追求经济利益、改善收入状况占据了j村村民主要精力,再加上多元经济所面临的多元风险和多元的市场信息,在一定程度上分散了村民的政治注意力和参与公共事务的精力,使得J村村民呈现出一种政治冷漠的现象根据调研数据显示,2010年参与村民会议的人数仅为5人,占33%,没有参加的为4人,认为没有召开村民会议的有6人,后两项比例高达达67%;而在村民会议上提出过意见的仅有1人,没有提出意见的高达11人,比率高达91.67%;对村务、财务以及政务监督过的仅为2人,选择“没有”的多达13人,比率多达86.67%。这种政治冷漠的现象不利于村庄公共事务决策的民主化,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J村村委会的民意S础,损坏村委会的合法性与公信力。

 

(三)村庄政治精英和经济精英的分离,弱化了村庄政治精英的权威

 

在基层社会,除了在政治领域内的传统的政治精英外,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在经济领域内也出现了一些新兴的经济精英,“农村经济精英就是在农村中先富起来,并对当地乡村有着一定影响力的人”121,在村庄治理当中发挥重要作用。就J村市场化率较高的马蹄、甘蔗、桑蚕产业而言,村庄政治精英大多以村民个体的身份参与或者根本不参与整个农业生产过程,马蹄产业为例,村干部除了到省会的农业科学研究所去预定优良的品种以及组织几次流于形式的马蹄种植的培训之外,并没有更多的参与进来。在具体的市场行情、市场价格信息提供等方面均没有参与进来,农产品的收购环节也是如此。在马蹄收获季节,外地的收购商一般都会到J村进行收购,但外地的收购商一般都会与当地的经纪人进行合作,形成“外地收购商+本地经纪人”的模式,而J村每个自然屯一般而言都会有一到两名经纪人,负责与外地收购联系并负责事先收购本自然屯所产之马蹄据笔者调査,在J村桥头自然屯.该自然屯马蹄收购的经纪人是黄某,他仅仅是一个普通的村民,而非村干部。而该自然屯的村干部杨某并没有参与整个的收购过程,她更多时间忙于自己地里的活以及乡镇政府安排的任务和村委的事务。

 

政治精英和经济精英尚未结合,使得村民在政治生活和经济生活面对不同的村庄精英,分散了政治精英的重要性,对村庄公共事务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同时,在村庄经济发展水平仍然比较低以及在村民政治参与度低并显示出一种政治冷漠的情况下,村民更多的是追求收入水平的提高,这就导致村民更多的依赖于经济精英,这也进一步降低了政治精英在整个村庄中的重要性和影响力。而村庄政治精英权威遭到弱化的一个重要原因也在于村庄尚未建立一种新兴经济精英的吸纳机制,使经济精英转化为政治精英的渠道不畅通,使得经济精英影响领域局限在经济领域而难以向政治领域扩展。

 

农民之间合作的组织化,可以提升农民抵御风险的能力,改变农民个体原了化天生的缺陷,提高农民利益表达的能力,改变农民在面对市场时的弱势地位,“它带领入社农户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护并获取经济利益,合法、理性地向政府部门表达政治和社会利益诉求,实现各种利益的合法化、最大化”|\而农民组织的建立是实现乡村有效治理的途径之一,它能为农民实际参与村庄经济生活和村庄政治生活提供一种有效的途径,能为村民提供一种协同合作的机制,培养村民之间的合作意识。

 

在J村,农民合作组织明显的特征在于村民进行合作的主要目的在于解决劳动力的不足。也正是为了解决村庄劳动力的不足,低级的农民合作形式开始出现。然而.这种合作组织的存在往往是临时性的,随时都可以解散,很难长久。也就是说,J村农民合作层次和合作水平仍然停留在种低层次的状态当中,采取的是一种原子化的合作方式,仅仅在小圈子内部进行,并没有上升到村庄集体层面的合作,也没有形成一种制度化的合作方式,不利于村民参与更大范围内的村庄公共事务的意识的形成,进而导致村民对村庄的认同感不强,最终会在一定程度上对村庄的治理产生负面影响。另一方面,村民冷漠的政治参与态度也表明,J村村民宁愿参与认同和协作可以随时消失的初级合作组织,而不愿意过问村庄公共事务,不认可长久存在的作为村民自治组织的村民委员会,这实际上也说明了村民的认同仅仅局限在小圈子内部,并没有形成对村庄整体的认同。

 

(五)多元治理中心的出现,冲击了村庄传统内生型的秩序

 

“乡村治理中各参与主体为实现自身利益,在权力配置上必然产生严重分歧,在实践中不断进行博弈,力争扩展自身权力范IS,从而形成了乡村治理中的博弈格局与路径轨迹。”w改革开放30年来,随之上层政治经济体制的改革,基层农村政治经济体制也随着发生变化。就j村而言,政治经济体制也先后发生了数次较大的变化。在人民公社时期,原来J村生产大队的村庄组织模式,管理着政治、社会和经济事务,采取的是一种三位一体的管理模式,权力高度集中,行政的力量决定一切。此时,政治精英和经济精英身份重合,在村庄治理当中发挥着主导作用。在乡政村治基层治理模式确立后,随着的建立,村庄治理体制逐渐从村庄经济领域退出,村庄政治精英和经济精英幵始出现分离,但是由于J村经济领域市场化程度仍然比较低.经济精英尚未形成.面,在资源吸取型的体制下,行政力量对村庄的控制主要表现在农业税费的收取上,此时行政的力量通过一种更为直接的方式对村庄经济领域进行千预和控制。在后税费时代,随着国家控制方式的转变以及市场经济的冲击,使村庄政治精英失去了传统的地位,多中心治理的体制开始形成。在政治领域,传统的政治精英仍然占据着主导的作用,但是由于村民个体经济利益的偏好,出现一种政治冷漠现象,使得村庄政治参与不足,在定程度上冲击了政治精英的权威;另一方面,随着市场意识向村庄经济领域扩展,村庄出现了新兴的经济精英,在村庄经济领域发挥着主导的作用。此外,村庄外部的经济精英也开始对村丨主经济领域产生重大的影响,如外来收购农产品的客商为村民解决农产品的销路问题,而他们所提供的市场信总、市场行情等对村民农作物种植产生了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同时,行政力量仍然对村庄政治和经济领域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政治领域,行政的力量对村庄选举仍然保持着很强的控制力,进而保持着对村庄政治精英的控制,确保国家的政策得到顺利的实施;而国家对农村的治理方式由资源吸取型向资源给予型转变,再加上J村集体经济的缺失,使村庄失去了抵御行政利用经济资源对村庄控制的能力。这些都使行政力量对村庄自治秩序造成冲击。在经济领域,行政力量对村庄经济生活的干预,取代了市场,影响村民与市场之间的分配关系。而行政力量对经济生活的干预,在一定程度上对J村村庄的经济发展起到了种负面的作用,影响村庄公共事务内生型的经济基础。

 

四、小结与思考

篇10

【关键词】循环经济;乡村旅游

目前我过旅游业蓬勃发展,但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也产生了许多问题。其中环境问题就是最为尖锐的问题之一。旅游业如何可持续发展是摆在人们面前的一大课题,尤其是从什么地方突破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值得人们思考。乡村旅游天然具有绿色旅游的特性,如果再将循环经济的理念纳入到乡村旅游的发展过程中,对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具有很大的意义。

一、循环经济的内涵

(一)循环经济的起源。循环经济的思想来源于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保主义思潮。1962年,《寂静的春天》在美国出版,此书是第一本关注环境问题的著作。书中描述了一个因为环境污染问题人类肯能面临一个没有鸟、蜜蜂和蝴蝶的世界。这本书第一次在世界范围内唤起了人们对环境问题的思考,从此以后人们开始对环境问题进行关注,政府也开始重视环境问题,各种环保组织也开始成立。第一次真正提出循环经济理念的是美国经济学家肯尼斯・鲍尔丁(Kenneth Ewert Boulding),他提出了“宇宙飞船模型理论”,在这个理论中,他把地球比作一个完全封闭的没有终点的宇宙飞船,其内的资源和能量都是有限的,如果人类继续目前的经济运作方式,“宇宙飞船”这个系统必将崩溃。所以,人类必须采取循环经济的运作方式,才能循环利用,往复不断。

(二)循环经济的3-R原则。循环经济的3-R原则是循环经济在发展的过程体现出来的经济特征。“循环经济实现了由资源―产品―污染排放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转变成资源―产品―消费―再生利用物质循环流动的闭环型经济,其特征是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循环经济的运作严格遵循“3R”原则,即减量化(Reduce)、再利用(Reuse)、再循环(Recycle)。”可以说,“3-R”原则提出了循环经济发展的内核,是循环经济发展的精髓所在。

二、循环经济与乡村旅游

(一)乡村旅游的内涵

乡村旅游是区别于其他旅游类别的一种比较独特的旅游类型,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对乡村旅游进行认识。

1.乡村旅游所依托的旅游资源。乡村旅游所依托的资源既不是人文旅游资源也不是纯粹的自然风光,而是以在广大农村地区的生产生活现场与过程为旅游资源。这种旅游资源的独特性在于它并不是为旅游的发生而存在,乡村旅游经济活动的产生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农业生产活动的副产品。由此可见,乡村旅游具有较高的经济附加值。

2.乡村旅游游客选择的局限性。旅游动机多种多样,从旅游主体角度来认识乡村旅游有助于对乡村旅游的认识。乡村旅游中的游客旅游目的不同于其他旅游项目,在乡村旅游活动中,游客的主要目的是体会农业生产过程,体验乡村生活,放松身心。从这个角度来看,参与乡村旅游的游客主要是寻找一种典型的与城市生活相对应的生活方式。所以乡村旅游本身在选择旅游对象方面是具有局限性的,也就是说只有城市居民才是乡村旅游活动的主体,农村居民一般情况下不会成为乡村旅游的消费者。

3.乡村旅游的地域性以及产品内容的相似性。乡村旅游是一个很广的概念,凡是乡村地区具有一定的公共基础设施与经济条件,其主体愿意经营乡村旅游都具有乡村旅游产品的潜在生产能力。所以乡村旅游产品存在地域广阔,并且经营内容方面相似性较大。

4.乡村旅游产品的非专一性。一般的旅游产品是专门为旅游主体的活动而存在的,旅游产品的生产、销售都是为旅游消费者而特殊存在的。乡村旅游产品的存在是以农业生产活动为基础的,依托广大农业生态系统,乡村旅游产品是农业生产的附属产品,在乡村旅游活动没有发生是,乡村旅游产品的生产所依托的资源并没有停止。

5.乡村旅游的起源与发展。乡村旅游的发生于发展是由于城乡差异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而形成的。在很早以前,世界城市化程度很低,大多数地域都处于乡村范畴,所以并不存在乡村旅游。由于欧美地区率先实现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快,所以乡村旅游最先产生于欧美等发达国家。在美国,上世纪60年代乡村旅游的发展已经趋于成熟。我国城市化进程时间晚于欧美地区,所以乡村旅游的出现也是城市化进程到一定阶段才出现的事情。我过乡村旅游的萌芽出现于上世纪80年代,主要是一些“回老家”式的探亲活动,真正的乡村旅游则产生于上世纪90年代,这是由于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城乡生活差异的加大所造成的。

6.乡村旅游的定义。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乡村旅游有不同的定义。西班牙的旅游学者认为乡村旅游是“农户活农产为旅游者提供食宿等基础设施,使旅游者体验农业生产过程和生活方式,欣赏农村或农场风光并从事一系列相关休闲活动的旅游方式”。而英国的学者则认为,“乡村旅游不仅仅基于农业旅游,而是一个多方面多层次的旅游活动。例如包括渔猎、骑马、远足、登山、民俗文化体验等活动。乡村旅游是一个范围较广泛的旅游活动。”

国内学者则从乡村旅游的组成角度来定义乡村旅游活动。认为乡村旅游有两个不可或缺的旅游要素:一是发生在乡村地区;二是以乡村特点作为旅游吸引物。结合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本文认为乡村旅游就是“依托农业生产系统,游客以体验乡村生活方式,参与乡村生产活动,观赏乡村美景,体会乡村民俗为目的的旅游方式。”

(二)乡村旅游发展循环经济的必要性。人类经济发展速度呈指数增长,而对于资源的需求与依赖是人类经济增长的基础。然而世界的能源与物质是有限的,并且人类所使用的大多数能源与矿产都是一次能源,也就是说不可再生。人类以目前的经济运行方式发展,资源与物质终有枯竭的一日。唯有改变经济运行模式,采用可持续发展方式,走循环经济道路,人类社会才能永续发展。

图1:循环经济与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对比

说明:y代表经济发展状况,x代表发展时间。

Y=f(A2)代表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传统经济发展模式依赖于不可再生的能源以及产生对环境造成破坏的污染物。

Y=f(A1)属于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循环经济强调经济的发展与环境相协调,多采用可再生清洁能源。循环经济的发展先期需要较大投入,所以发展早期经济利益不如传统经济利益明显。但由于有利于经济发展外部环境的保护,长期来看循环经济才是经济永续发展的方式。

1、循环经济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旅游业已经是世界最大产业之一,并且旅游业的发展曾加快趋势,旅游业的发展也离不开对自然资源以及能源的使用与消耗,旅游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对于整体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虽然有学者提出旅游业是绿色产业,但不可回避的是旅游业在某种程度上可能是高耗能、高污染、搞破坏的行业。这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第一,旅游业对能源的需求。旅游业包括交通业与住宿业,而交通行业与住宿行业是众所周知的高耗能行业。据2010年世界范围内统计数据表明,全世界汽车保有量达到10亿量,汽车的燃料主要是石油,每年汽车消耗的石油数量是巨大的,而交通是旅游六大要素不可或缺的一个。目前世界因旅游而产生的交通在快速增加,世界石油供应也曾紧张形势。酒店行业是旅游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酒店行业是高耗能行业。酒店客房对供暖、降温、热水等方面都有较高的要求,对电力、用水依赖程度很高,目前我国酒店行业离绿色产业还相距甚远。第二,对环境的污染与破坏。由于旅游行业其实是能耗较高的行业,所以碳排放量很大。交通对空气的污染尤其严重。目前北京、河北等大部地区出现的雾霾天气一方面是由于工业污染所造成,另一方面就是大量的汽车尾气所形成。而每到黄金周都会出现汽车拥堵对环境造成破坏的现象。酒店行业在排放大量碳的情况下,亦产生大量的污水和垃圾。

2、在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可以缓解旅游资源的不足与游客需求日益增长的矛盾。乡村旅游具有地域广阔,可提供大量乡村旅游产品,能满足大量游客需求的特点。自从我国“黄金周制度”形成以来,游客对旅游产品的需求与旅游供给的矛盾就不断加深。2013年“十一黄金周”期间,各大著名景区游客爆满,甚至出现许多旅游事故。华山游客爆满,并出现游客被殴打事件,庐山游客、黄山游客滞留山顶,或堵在半路造成正常旅游活动无法进行。这些事件都提醒我们,传统的旅游资源已经很难满足目前国内的旅游需求。然而,乡村旅游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一难题。

3、发展乡村旅游可以缩小城乡差距,增加农民收入,有利于建设和谐社会。农业生产附加值较小,我国农村生产多为自然条件下小农经济,农民收入低。而乡村旅游可以在农民生产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加农民的收入。

三、乡村旅游发展循环经济的优势

(一)自然生态系统优势。乡村旅游强调以乡村地域的各种自然景观、聚落风光风景、民族民俗文化、生产生活方式为主要旅游吸引物,强调乡村旅游的生态型以及环境友好性,可持续性旅游发展方式,是借鉴了循环经济内涵的乡村旅游,重视乡村生态系统、乡村文化的保护与发展,是可持续的旅游。乡村旅游的实现与发展是目标,循环经济是实现这一目标的理论指导与方法途径。在我国,乡村生态系统容量巨大,具有发展循环经济的先天自然条件。

(二)经济发展优势。近几年来,经济增长较快,新型工业化加快推进,农业和服务业发展迅速。经济发展体现出内外需求协调拉动,自主发展动力增强的特点。由于经济快速发展,民生改善力度较大,居民收入稳步增加。经济的繁荣发展以及居民收入的增加,是旅游业发展的必要条件。随着居民对生活质量的提高,人民的旅游需求不断被刺激出来。经济的发展有利于人们环保意识的提升,另外对乡村旅游发展循环经济可提供资金以及技术上的支持。

(三)民族文化优势。我过民族众多,各种民族文化传统、生活方式本身就是一种旅游资源,而这种旅游资源本身就是一种绿色无污染的旅游资源,而且这种资源是可循环使用甚至是没有损耗的资源。大力发展乡村民族民俗旅游,是实现绿色旅游的有效途径。

四、循环经济在湖南乡村旅游发展中的实践与运用

乡村旅游发展循环经济既要考虑湖南省本身的特点,又要注重循环经济在旅游中运用的一般方式。循环经济在乡村旅游中的运用主要从旅游消费理念的更新,旅游消费方式的改变,新的旅游产品的开发以及绿色环保技术在旅游过程中的运用几个方面来考虑。

(一)对乡村旅游游客环保意识的宣传与培养。加强游客环保意识的培养是开展循环经济的基础与前提条件。游客要认识到旅游可能造成的对环境的伤害以及环境对未来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在乡村旅游宣传过程中,既要注重旅游产品特色的宣传,又要宣传绿色旅游的意义与方法。将循环经济的理念纳入到乡村旅游的发展过程中。要在游客心目中建立乡村旅游与循环经济的心里印象。

(二)旅游生产消费方式的改变。在旅游业中发展与实践循环经济,首先就是旅游消费方式的改变,总体说来,就是要游客由传统的旅游消费方式向现代的旅游消费方式转变。传统的旅游消费方式的食、住、行、游、购、娱环环相扣,确又相对独立,但在乡村旅游活动中,旅游六大要素相对集中发生。这是因为在乡村旅游活动中,游客可集住宿、餐饮、娱乐、购买于一体。以乡村旅游中最为常见的农家乐旅游为例,农家乐服务不仅提供餐饮和住宿,农家的田园风光也可以为游客所欣赏,游客也可就地购买农家所生产的特色农产品。消费活动的高度统一,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对能源的需求以及对环境的污染。

(三)建立乡村旅游循环经济系统。循环经济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其中包括乡村生产系统、自然生态系统、旅游吸引要素、能量循环系统等要素。在乡村旅游中实现循环经济,就要建立一个完整的乡村旅游循环经济系统。从物质的循环、物质的利用和再利用以及绿色能源的输入三个角度建立乡村旅游循环经济系统。

乡村旅游循环经济系统模型

注:A为自然生态系统 B为旅游相关要素系统

(四)大力发展红色旅游

红色旅游虽然不能完全归纳与乡村旅游,但是红色旅游和乡村旅游在发生地域上以及构成要素上有很大的相似性。红色旅游本身既有爱国主义教育的功效,又具备绿色旅游的特点。

五、结论

乡村旅游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是旅游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乡村旅游本身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可解决大量的旅游需求。可通过民族文化、旅游理念、生产消费方式等手段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参考文献】

[1]Jenkins , John Michael.Tourism Policy in Rural New South Wales―Policy and Research Priorities[J].GeoJournal(1993) 29.3 281-290.

[2]Brett L.Bruyere , Adam W.Beh , Geoffrey Lelengula.Differences in Perceptions of Communication , Tourism Benefits , and Management Issues[J].Environmental Management(2009)43:49-59.

[3]王杰,王晓林,等.乡村旅游是辽宁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重要途径[J].农村发展,2008(2):17-18.

[4]陈金林.青海乡村旅游的循环经济模式探析[J].攀登,2008(8):112-114.

[5]方萍,曹凑贵,赵建夫.生态学基础:双语教材[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8:88.

[6]杨敏,李庆雷,等.发展循环经济的制度建设研究[J].昆明大学学报,2007,18(2):48-50.

[7]张作东.循环经济视野下的乡村生态旅游发展要素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09.

[8]王丽娟,李云霞.基于旅游循环经济的丽江古城旅游业发展研究[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2007(6):35-38.

[9]舒代宁.旅游循环经济的实现途径[J].四川省情,2006(6):14-15.

[10]李庆雷等.旅游循环经济运行的基本模式[J].社会科学家,2007(9):130-132.

[11]王华.我国旅游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J].经济纵横,2006(11):1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