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翻译论文范文
时间:2023-04-08 09:54:5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诗歌翻译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使用学校统一格式(修双学位的学生第二学位论文使用专用封面)。题目要对论文的内容有高度的概括性,简明、易读,字数应在20以内。
2.中英文内容摘要和关键词
中文摘要应简要说明毕业论文(设计)所研究的内容、目的、实验方法、主要成果和特色,一般为150-300字。英文摘要的词汇和语法必须准确。关键词:一般3-5个。
3.目录
4.正文
正文要符合一般学术论文的写作规范,文科毕业论文字数一般在5000-8000字左右。
论文应文字流畅,语言准确,层次清晰,论点清楚,论据准确,论证完整、严密,有独立的观点和见解。
应具备学术性、科学性和一定的创造性。理科各院系要根据本学科特点做出具体要求。
毕业论文内容要理论联系实际,涉及到他人的观点、统计数据或计算公式的要有出处(引注),涉及的计算内容的数据要求准确。
数字标题从大到小的顺序写法应为一、(一)1.(1)①。
篇2
(1)要求每篇论著选择3~8个关键词(主题词),置于摘要之后。尽量从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编写的最新版《医学主题词表(medicalsubjecttheadingsMeSH)》中选取。中文译名可参照中国医学科学院信息研究所编译的《医学主题词注释字顺表》。中医药关键词应从中国中医研究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编写的《中医药主题词表》中选取。
(2)要注意首标词的选用,首标词应反映全文最主要的内容。
(3)必要时可使用未被词表收录的词,作为关键词使用。
5.正文:
(1)注意层次清晰。论著的“材料与方法”、“结果”、“讨论”、“参考文献”各节的标题居中,不加序号,用黑体。各节内层次序号依次使用:一、二、……(序号后用顿号);(一)(二)……(序号后不用标点);1.2……(序号后用圆点);(1)(2)……(序号后不用标点)。必要时,序号可跳档使用。除一、二、(一)(二)……的标题后不接排正文外,其余各层标题后均可接排正文。
(2)论著的篇幅一般为5000字左右。其中前言约占5%~7%,材料和方法、结果分别占25%~35%,讨论约占30%~40%。
(3)表、图及文字配合使用。三者内容不应重复,而以文字为主。①表格:要求简单明了,主谓分明,层次清楚,结构完整,具有自鸣性。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均采用三横线表,即以表顶线、表头线及表底线3条横线为基本构架的表。每个表均应有表序和表题。表头由主语纵标目和谓语纵标目组成。主语纵标目列在表的左上角,其下列出体现主语标志的横标目,横标目说明各横行数字或文字;谓语纵标目列在表的上端,说明各纵栏内的数字或文字含义。表格中的数据、量、单位、符号及缩略语等,必须与正文一致。②插图:要求主题明确,起到说明和补充文字的作用,具有自鸣性,即只看图、图题及图例,不阅读正文,就可理解图意。线条图要求线条均匀、主辅线分明。纵横坐标轴线应垂直。纵横坐标标值线应标注在坐标轴线内侧。纵横标目的名称一般为量或测试项目及其单位符号,分别居中置于纵坐标轴线的外侧和横坐标轴线的下方。左、右纵坐标名称的书写均自下而上,顶左底右;横坐标名称的书写均自左至右。图中的量、单位、符号缩略语等必须与正文一致。病理图片应注明染色方法和显微镜下倍数。
(4)正确运用语法和修辞。要求语言准确、简洁、通顺,合乎语法和修辞。
(5)重视规范化。①医学名词以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医学名词》和相关学科的名词为准。尚未通过审定的学科名词,可选用最新版《医学主题词表(MeSH)》、《医学主题词注释字顺表》、《中医药主题词表》中的名词。尚未有通用译名的名词术语,于文内第1次出现时注明原词或注释。②中西药物名称应以最新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和中国药典委员会编写的《中国药品通用名称》为准,不允许使用商品名称。③计量单位必须执行国务院最新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并以单位符号表示。具体使用可参照中华医学会编辑出版的《法定计量单位在医学上的应用》一书。④正文中首次出现的非公知公认的中、英文缩略语,应在圆括号内标注中、英文全称和缩略语。
6.参考文献:作者通过引用参考文献反映论文的科学依据,体现尊重他人研究成果的态度。文献著录原则
:(1)引用文献应是作者直接阅读的原著,而不是间接转引他人阅读的原文,要以近3~5年的文献为主。
(2)未公开发表的论文一般不提倡引用。
(3)尽量避免引用摘要作为参考文献。
(4)摘要中一般不引用参考文献。
(5)文献著录时,一律采用原作者姓书写在前,名缩写在后的格式,仅著录前3位作者,以后加“等”。
(6)书籍中的出版地为该出版社所在的城市名称,当书籍中印有多个出版地时,仅著录第一出版地。
(7)英文文献的文题均为第一个单词的首字母大写,其余均小写。
(8)参考文献一律按照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标注,著录格式详见《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参考文献著录格式要求》。
7.脚注:排在正文首页的左下角。常用于注明作者和通信作者的工作单位、邮编、E-mail地址、基金资助项目和基金编号。
8.志谢:对本文研究和撰写过程有实质性贡献或帮助,但尚不足以列为作者的组织或个人,应在文后志谢。所有志谢者必须征得被谢者的书面同意。
9.收稿日期和本文编辑:文末应由编辑注明收稿日期和本文编辑姓名。例如(收稿日期:20011130),转行标注(本文编辑:×××)。
三、简报类
常见栏目:论著摘要、简报等。此类文稿是将论著中重要性相对稍差或同类内容已经报道,但仍有一定学术价值可供借鉴的文稿,以简报或论著摘要形式刊出。要求语言简练,内容高度概括,其中应提供主要研究方法、重要结果数据、新的见解与结论。全文不超过2000字(1面)为宜。一般以摘要或简报形式在一种刊物发表后,作者还可以全文在他刊发表。
四、病例报告类
常见栏目:病例报告、个案分析、临床病理(例)讨论。一般是介绍少量而典型的病例诊治经验。这类文稿具有实用价值,很受读者欢迎。特别是对某一疾病的首例报道,在国内外具有重要的影响力。要求内容确切、病例资料完整,诊断有科学依据,讨论有针对性。
五、综述和讲座类
常见栏目:综述、讲座、系统教程、继续教育园地等。
(1)综述稿的特点
综述是反映某一领域或某一专题研究进展或动态的文稿。可以是国内或国外文献综述,也可以将国内、外文献归纳综述。综述要求尽可能将收集到的最新文献资料介绍给读者。文稿所介绍的内容要尽量适合国内已开展的工作或将要开展工作的需要。综述稿内必须将引用的参考文献逐一列出,文内按顺序以角码标示。
(2)讲座、教程、继续教育园地稿件的特点
讲座、教程及继续教育园地稿件是向读者系统介绍某一专业或专题研究方面的基本知识。要求比教科书的内容更深入、新颖。内容要深入浅出,必要时配合图、表刊出。此类文稿对基层读者有指导和启迪作用。
六、会议纪要类
会议纪要是医学期刊一种常见的报道形式。包括全国性编委会纪要、重要学术会议纪要。编委会纪要一般是期刊编辑人员亲自撰写,学术会议纪要可以由编辑或参会人员撰写。基本要求:
(1)交代会议的基本情况,包括会议召开的具体时间、地点及参会人数。
(2)描述会议的主要议题、重要实质性内容、讨论结果、会议收获及其总的评价。
(3)要客观论述参会人员发表的不同意见及其论据。
(4)会议纪要的字数依内容而定,以简明扼要、客观反映会议主题为准。
七、消息动态类
常见栏目:国内外学术动态、科研简讯、医学新闻、时讯、信息、消息、会议预告等。此类文稿要特别强调时间性。具有报道及时、快速、简短扼要等特点。要尽量报告其有关学术内容,表达要完整,注意保密性。
篇3
论文关键词:雷克斯罗斯,翻译思想,英译汉诗,述评
一、引言
肯尼斯·雷克斯罗斯(1905——1982)是美国著名的当代诗人、翻译家,旧金山诗学中心的创立者之一。他博学多才,通晓多门外语,选编并翻译了大量的中文诗、日文诗、法文诗、西班牙文诗、意大利文诗等,出版了13本译诗集。他所译的中国诗集共有四部:《汉诗百首》、《爱与流年:百首汉诗英译续》、《兰舟:中国女诗人》(与钟玲合译)和《李清照诗词全集》(与钟玲合译)。这些译诗在翻译界以及美国诗歌界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肯尼斯·雷克斯罗斯对传播中国文化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但是囿于资料匮乏,国内对其翻译的研究直到本世纪初才刚刚起步。本文从雷克斯罗斯的翻译思想研究、雷克斯罗斯英译汉诗研究、以及其译作在英语世界的接受和影响等方面入手,对近年来雷克斯罗斯研究情况作了简单的梳理,并对今后雷克斯罗斯研究提出了建议。
二、作为译者的诗人——肯尼斯·雷克斯罗斯
1、对雷克斯罗斯翻译思想的研究
学术界对于雷克斯罗斯翻译的研究起步较晚,而且这些研究当中,有相当部分是对于其译本的研究,对于其翻译思想的研究寥寥无几。这些研究主要围绕雷克斯罗斯的“同情”诗歌翻译观展开,探讨雷克斯罗斯对译者和译文地位的强调。2006年,李永毅在《山东外语教学》发表了《雷克斯罗斯的诗歌翻译观》。文章以1959年11月雷克斯罗斯在德克萨斯大学的演讲《作为译者的诗人》为基础,通过分析雷克斯罗斯对译者、读者和译者之间关系的认识,梳理了雷克斯罗斯的诗歌翻译观。雷克斯罗斯认为“译者不是作者的(proxy),而是一个全心全意为他辩护的律师(all-out advocate);判断译作成功的标准便是———“陪审团是否被说服”(Does it get across to the jury?)”(Rexroth, 1959)李永毅指出,雷克斯罗斯“将评判翻译效度的尺度转移到了读者一方” [1]期刊网,并认为他将读者视为评判翻译的尺度,“主要是从译作接受的角度考虑的”,“许多伟大的翻译作品之所以伟大,并非由于它们忠实于原著,而是因为它们发出的声音代表了译者的时代,能够直接与当时的读者进行畅通的交流”,阐释了雷克斯罗斯关于译者对原作的处理受到自身时代制约以及成功的翻译作品能够塑造时代风尚的观点。(同上)2009年,郑燕红在《外语教学与研究》发表《肯尼斯·雷克斯罗斯的“同情”诗歌翻译观》,结合雷克斯罗斯的英译汉诗,从翻译的性质、评判标准以及翻译活动所产生的影响等方面,详细的阐述了雷克斯罗斯的“同情”诗歌翻译观,指出“诗歌翻译是一种同情行为”[2]、评判诗歌翻译的标准是同化以及在“同情”翻译观指导下进行的翻译行为能够给诗人的创作带来灵感。(郑燕红,2009)2010年,杨成虎在《宁波大学学报》发表《肯尼斯·雷克思罗斯的诗歌翻译观》,在郑燕红文章的基础上指出“灵感”和“平等”是支撑雷克斯罗斯“同情”翻译思想的的两个要素,从译者之间的“平等”、译语之间的“平等”等方面,进一步探讨了雷克斯罗斯的翻译思想,并认为雷克斯罗斯的翻译思想“具有鲜明的个人特色和美国特色”[3]
2、关于雷克斯罗斯英译汉诗的研究
关于雷克斯罗斯的英译汉诗研究,国内外呈现出不同的特点。首先,从时间上来讲,国外研究总体早于国内,国外研究大抵是紧跟着雷克斯罗斯英译汉诗在国外出版的时间,国内研究则是从二十一世纪之后开始的。其次,从研究形式来看,国外研究以书评为主,国内则是选择其英译本进行案例分析,探究其翻译技巧、翻译策略。再次,从内容上来看,国外研究较多肯定其英译汉诗,国内则褒贬不一。此外,国内外研究都注意到了雷克斯罗斯英译汉诗中的误译,但是对此看法却不一致。国内学者将其误译原因归结为雷克斯罗斯汉语功底不够扎实以及对中国历史文化不够了解,(2001,兰琳)而国外学者则指出雷克斯罗斯在英译汉诗的过程中向其中国朋友寻求帮助,一方面这些中国朋友都不是专业人士,另外一方面沟通不畅也是造成误译的原因之一。(1958, Achilles Fang)同时,他们认为译者在翻译时大胆改写反而有利于创造出优美的译文。(1973期刊网,欧文)例如,1957年,威廉·卡洛斯在《诗刊》上发表《肯尼斯·雷克斯罗斯的两本新书》,指出“他(雷克斯罗斯)对美国习语的掌握使他有充分的自由来创造出优美的译文……”。[4]1973年,史蒂芬·欧文在其对《兰舟:中国女诗人》的书评中提到“如果你接受了这一现象(指雷克斯罗斯英译汉诗中的误译现象),雷克斯罗斯译本中确实有很多误译,但它仍是一本很好的很有价值的书。如果没有这本书,一个非汉学家就无法读到这些中国诗,而汉学家也不会从庞大的中国语料库中寻找这些诗歌。”[5]1999年,海米尔·萨姆也在其文章《翻译人生》中对雷克斯罗斯的英译杜诗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再来看看国内研究,2007年,刘丹琴的硕士学位论文《论王红公、钟玲<李清照诗词>之英译策略》(王红公是雷克斯罗斯给自己起的中文名字)从译介动机入手,以“信、达、雅”为评判标准,分析《李清照诗词》英译本,探讨其翻译策略,并认为其译本“自足、引人和基本忠实”。[6] 2009年,王潇潇在《青年文学家》发表了《痴迷于杜甫的美国现代诗人》,从王红公英译杜诗入手,探讨了其杜甫情节,并对王红公英译杜诗进行了高度的评价,认为“王红公在进行翻译时,既与原作者杜甫进行跨越时空的情感上的交流,又充分考虑到了读者的接受能力”,“王红公对中国古诗的译作、模仿中国古诗的诗作,都在美国文坛取得了巨大成功。”[7](2009(2))此外,曹晓安、王学功、郑燕红等都曾相继发文对雷克斯罗斯的英译汉诗进行评价。与此同时,国内对于雷译汉诗的评价也有一些否定的声音,比如说2001年,兰琳在《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发表《好“诗”与坏“译”》,指出雷克斯罗斯英译《钗头凤》是一首好诗,但未能准确传达原文的含义,属于坏“译”。[8] 2007年,张娜的硕士学位论文《中国古代女性诗词的含蓄美及翻译再现》认为雷克斯罗斯严重曲解了原作,没有完整的再现中国古代女性诗词的含蓄美。[9]
3、 对雷克斯罗斯译本影响的研究
对于雷克斯罗斯英译本影响的研究期刊网,主要可分为两类:一类探讨其英译汉诗对其本人的影响;另一类则探讨雷克斯罗斯的英译本对美国诗歌界的影响。例如,2005年,郁敏的硕士学位论文《中国古诗对美国“垮掉一代”诗人的影响》,文中就谈到了雷克斯罗斯的英译汉诗对美国垮掉派诗人的影响。2006年郑燕红的《论中国古典诗歌对肯尼斯?雷克思罗斯创作的影响》,2010年吕晓光的《论王红公诗歌创作中的中国诗元素》都对雷克斯罗斯英译汉诗对其本人诗歌创作造成的影响作出了总结。2009年,郑燕红的博士学位论文《肯尼斯?雷克斯罗斯与中国文化》中再次提到了雷克斯罗斯的英译汉诗对美国诗坛、乃至美国社会文化所产生的影响。2008年金启华、金小平的《高山仰止 别开生面》,2009年何鹏的《杜甫诗与雷克斯罗斯的远东诗歌“论述方式”》探讨的是雷克斯罗斯英译杜诗对美国诗坛乃至整个英语世界诗歌界所产生的冲击。
三、结语
肯尼斯·雷克斯罗斯作为一个诗人翻译家,对中西方文化交流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国外对其研究开始的较早,但是大多关注的是其诗歌创作方面的成就,对其翻译研究主要是对其四部英译汉诗的书评。国内研究从二十一世纪才缓缓开始,不少学者选取其英译汉诗中的案例,探讨翻译技巧,还有些试图论证其译本的影响,只有少数学者关注其翻译思想。对于其英译本与原文文本的差异,国内外学者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并作出了不同的解释。鉴于这种现状,笔者希望有更多的学者加入到雷克斯罗斯的翻译研究之中,从多种不同的视角去探讨其英译汉诗,对其译本与原本的差异现象作出更加科学合理的解释,系统的梳理其翻译思想,并对其翻译作品的地位和影响作出合理的定位。
参考文献
[1]李永毅.雷克斯罗斯的诗歌翻译观[J].山东外语教学.2006(1).
[2]郑燕红.肯尼斯·雷克斯罗斯的“同情”诗歌翻译观[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9(2).
[3]杨成虎.肯尼斯·雷克思罗斯的诗歌翻译观[J]. 宁波大学学报. 2010(5).
[4]Williams, William Carlos , Twonew books [J]. Poetry. 1957(3).
[5]Stephen Owen, The Orchid Boat: Women Poets of China[J].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1) 1973.
[6]刘丹琴.论王红公、钟玲《李清照诗词》之英译策略[D].首都师范大学. 2007.
[7]王潇潇.痴迷于杜甫的美国现代诗人[J]. 青年文学家. 2009(2).
[8]兰琳.好“诗”与坏“译”[J].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 2001(4).
[9]张娜.中国古代女性诗词的含蓄美及翻译再现[D]. 西南科技大学. 2007.
[10]郁敏.中国古诗对美国“垮掉一代”诗人的影响[D].东南大学. 2005.
[11]郑燕红.论中国古典诗歌对肯尼斯?雷克思罗斯创作的影响[J]. 外国文学研究. 2006.
[12]吕晓光.论王红公诗歌创作中的中国诗元素[J].名作欣赏. 2010.
[13]郑燕红.肯尼斯?雷克斯罗斯与中国文化[D]. 中山大学. 2009.
[14]金启华、金小平.高山仰止别开生面[J]. 杜甫研究学刊. 2009.
[15]何鹏.杜甫诗与雷克斯罗斯的远东诗歌“论述方式”[J].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09.
篇4
关键词:刘半农;泰戈尔诗歌翻译;改写;社会意识形态;诗学价值
中图分类号:H15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12-0-02
一、刘半农和泰戈尔诗歌翻译
“五四”运动前夕刘半农翻译了泰戈尔的4首散文诗。前两首发表在5卷2号(1918年8月15日),题为《Tagore诗二首》,即《恶邮差》和《著作资格》;同年9月又在《新青年》5卷3号上发表了另外两首译作:《海滨五首》和《同情二首》,均是无韵诗。这些译诗后被收入了《刘半农诗选》中,共收入译诗40多首,泰戈尔的诗歌占了9首[1]。
以下是他翻译的《海滨》:
海滨
在无尽世界的海滨上,孩子们会(汇)集着。
无边际的天,静悄悄的在头顶上;
不休止的水,正是喧腾湍激。
在这无尽世界的海滨上,
孩子们呼噪,跳舞,会(汇)集起来。
原诗:
On The Seashore
On the seashore of endless worlds children meet.
The infinite sky is motionless overhead
And the restless water is boisterous.
On the seashore of endless worlds
The children meet with shouts and dances.
从这则翻译,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刘半农采用了直译的翻译策略,使用的翻译语言相当的平实,句子结构也几乎未作任何改变。
另一首他翻译的泰戈尔的《恶邮差》,同样体现了非常直白的散文诗的文体特征[2]:
你为什么静悄悄的坐在那地板上,告诉我罢,好母亲?/
雨从窗里打进来,打得你浑身湿了,你也不管。/
你听见那钟,已打四下了么?是哥哥放学回来的时候了。/
究竟为着什么,你面貌这样稀奇?/
是今天没有接到父亲的信么?/
我看见信差的;他背了一袋信,送给镇上人,人人都送到。/
只有父亲的信;给他留给自己看了。我说那邮差,定是个恶人。
这一翻译策略的选择植根于当时的社会文化及文学背景,以下做简要分析。
二、社会意识形态和诗学特征
一种文学形式在文体特征上展现的是文学作品的文本结构形式,在更深层次上却可以体现一个民族,一种文化在长期历史积淀中形成的思维模式和心理建构。这种形式深深植根于这个民族人民的意识形态中,并同时影响着他们对外在世界的感知和认识。因此,从这种意义上说,只有完全冲破旧形式的束缚,才能颠覆旧思维的限制,从而彻底与旧传统决裂。
当时的的先驱们很清楚的认识到这一点,首先举起了“文学革命”的大旗,他认为“文学革命”首先应从文学形式入手改革,中国新诗应该使用白话文写作。1917年,著名的《文学改良刍议》一文发表于《新青年》第二卷第五号,旗帜鲜明地提出了他的诗学革命“八事”:须言之有物;不摹仿古人;须讲求文法;不做无病之;务去滥调套语;不用典;不讲对仗;不避俗字俗语[3]。
然而,提倡新诗的先锋斗士们深知传统的道德价值观和文学模式已根深蒂固,一场彻底的文学变革绝非易事。于是他们迫切要求摆脱旧有的诗学模式,从僵化的文言文古体中解放出来,用最平实,最通俗的白话表达他们与旧传统决裂的决心。因而,相对于诗歌的内容,他们当时文学革命的重点更在于语言的彻底革新。
刘半农,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新文学革命的先行者,和周作人钱玄同俞平伯等一道热情支持的观点,并积极投身“白话运动”,“提倡白话,反对文言”。他也是中国最早关注并翻译外国诗歌的文学家之一,他在“五四”运动爆发前夕翻译了一些散文诗,并在他的《我之文学改良观》一文中清楚地阐明了他翻译这些诗体的目的。他翻译这些诗歌的意图是配合当时正蓬勃兴起的,希望在诗歌方面打破古典诗歌旧格律的束缚。因为这种诗歌字数多少不拘,无严格的韵律要求,有助于诗体解放和冲破旧格律的束缚。
三、刘半农在那个时期自身的创作风格
刘半农尝试用白话文翻译外来诗同他自己白话诗的创作是相辅相成的。以下是他写于1917年的一首非常具有代表性的白话诗,被收录在他的《扬鞭集》里:
相隔一层纸
屋子里拢着炉火,
老爷分付开窗买水果,
说“天气不冷火太热,
别任它烤坏了我。”
屋子外躺着一个叫化子,
咬紧了牙齿对着北风喊“要死”!
可怜屋外与屋里,
相隔只有一层薄纸。
不难看出,这首诗相当的直白和简单,以至于不像诗。虽然似乎用诗的形式呈现,但所使用的语言更像是日常用语,根本谈不上“诗意”。
这种表现手法同样清楚的体现了中国新诗在初期创立阶段对传统的颠覆和对新语言模式的尝试。初期新诗一方面表现为,用散文的语言来表述和规范新诗的语言形态,将作诗如说话视为现代新诗语言的表述理想。如所说的,初期新诗的语言应该是一种“说话”语言:“要须作诗如作文”,“有什么话,说什么话;话怎么说,就怎么说。”另一方面则是以传统汉语诗歌的语言表述为参照,试图取消任何规则化的诗歌语音表述[4]。
四、结语
结合以上分析,刘半农这种翻译策略的选择和他自身的诗歌创作实际上反映了当时文学界普遍的迷惘和困惑,众多的作家进行着尝试,但努力的方向似乎更倾向于彻底打破中国旧有的诗学传统,而对于中国新诗的模式没能形成统一的认识,以至于形成如此“直白如话”的“诗”体语言,把诗写成了分行的散文。这种翻译是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作出的选择,是对原作的改写与操控。可见,翻译不是单纯的文学行为,它受到目标语文化系统中各因素的影响,成为其中的一部分并与其他子系统交相辉映。
参考文献:
[1]刘半农.刘半农诗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
[2]张羽.泰戈尔与中国现代文学[D].东北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2:150.
篇5
关键词 海涅 中国 译介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On Heine's Translation and Research in China
ZHANG Wei
(Foreign Language Department, Hefei University, Hefei, Anhui 230601)
Abstract Heine - German poet, essayist and thinker. Early 20th century, Heine was first introduced to China, and his translating showed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in each period. Works included deep thinking scholars also become the object of study, through the work of translating and research, Heine's image in China increasingly plump.
Key words Heine; China; translation
0 引言
以“海涅”为关键词搜索中国知网数据库,会发现现有研究大多集中在外国文学研究视角,主题集中在对其诗歌内容、思想或主题的分析。从翻译学视角出发的研究较少,李智勇的《海涅作品在中国》是较早涉及海涅在中国译介情况的文章,卫茂平撰写的《德语文学汉译史考辩:晚清和民国时期》一书详细梳理了海涅在中国的译介和研究情况。其余从翻译视角出发的文章多涉及两种语言之间文字的转换过程以及相关的理论问题。本文从译介学视角出发,描述海涅作品在中国的译介轨迹和研究状况,分析不同时期译介特点,以期对今后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参考信息。
1 海涅在中国的译介
海涅在中国的译介经历了零星的诗歌到诗歌集,再到散文集和理论著作的过程,按时间可分划为早期和近期两个时期。
1.1 早期译介(20世纪初-1949年)
1901年,辜鸿铭在其英文著作《尊王篇》中援引了《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中的两段诗,这是“中国人较早引用并介绍海涅的一个实例”。①1913年和1914年发表了译作《译亥纳诗一章》和《兵》。20年代海涅诗歌的翻译逐渐成为潮流。郭沫若在《三叶集》(1920年)中收录了《在静静的海边》和《一望无际的海面》。1921年的《文学旬刊》陆续刊登了李之常译《情曲》,共计12首。随后,《创造日》也在1923年刊登了成仿吾译《幻景》和邓均吾翻译的抒情诗《绿泪来歌》、《松》。1924年,《文艺周刊》刊登冯至译《Lyrisches Internesso选译》、《海涅〈归乡集〉选》。②这一时期,各类刊物上的海涅译作达到五十余首。海涅在中国的译介掀起了第一个,“在中国稳坐德国诗人的第二把交椅”。 当时的译介以零星诗歌翻译为主,还未出现整部诗集。其次,除了冯至在1928年翻译的散文集《哈尔茨山游记》,其他译作都为诗歌,所以海涅给人以抒情诗人的印象。正如李之常所说:“他是罗曼派的大诗人,他的词曲,情感浓重,多半是哀怨之音。”③
30年代至40年代,《小说月刊》、《矛盾》等刊登近百首海涅诗歌。朋其译的34首出自《抒情插曲》和《还乡曲》的诗歌。作家李金发译的《归来》、《北海之诗》和《海涅的散文诗》译笔“俊逸和瑰丽,确非普通译者能及”。④艾思奇译《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第一、二章,林焕平译《我的痛苦和我的悲叹》、《等而熄灭了》、《城镇恐怖时代的回忆》,林林译《《赞歌》、《决死的哨兵》和《织工》都为海涅批判社会现实之作。抗战时期的文学刊物如《诗创作》、《文艺阵地》、也为海涅的政治时事诗提供了一席之地。这一时期的译介呈现“抒情诗歌和时政讽刺诗并存的局面”。 “海涅一次比一次更明显地以革命者的身份而非咏情诗人的姿态现身中国。”⑤海涅的形象从“抒情诗人”转变为“革命者”,直接原因是译者对翻译作品的选择,译者在这里延续了原作的生命,更深层的原因是在当时社会大变革的背景下,“文学作为审美意识形态更偏重于政治、道德、教育启蒙等方面的内涵”。⑥受左翼文学思潮的影响,文学要有“社会化倾向”,文学要“暴露和批判社会的黑暗面”,海涅那些充满政治意味的诗篇符合当时的审美需求,海涅也被赋予了战斗诗人的形象。
1.2 近期译介
1954年,冯至在《哈尔茨山游记》中译本中指出,这部作品是海涅“从浪漫主义到现实主义的一个里程碑”。⑦此后,冯至又相继出版了多部海涅诗集译本,1958年《西里西亚纺织工人》,1962年《海涅诗选》(收录《抒情插曲》、《归乡集》、《哈尔茨山游记》、《北海集》、《新春集》、《时代的诗》、《故事诗集》等67首诗歌)涉及爱情诗和政治时事诗。1957年,吴伯萧根据英译本译出海涅诗集《波罗的海》,书中收录《波罗的海》、《哈尔茨山旅行记》以及《西里西亚织工》、《路易皇帝的赞歌》、《两个掷弹兵》等短诗。他总结了海涅作品的特点,即“丰富的想象”、“尖锐的讽刺”和“崇高的理想”。并提到:“海涅,若不是更以诗著名,他在法律、宗教和哲学方面的研究也许会很显著。”⑧20世纪50年代钱春绮也翻译了《诗歌集》、《新诗集》和《罗曼采罗》。70年代以后海涅的政论作品和散文译本增多,1974年海安译《论德国宗教和哲学的历史》,同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张玉书译《论浪漫派》。80年代是海涅译介的高峰期,接下来的20年间,有近30本诗歌集译本出版。诗歌以外的作品也得到了充分译介,如薛华和海安合译《论德国》(1980年),温健译《莎士比亚笔下的女主角》(1981年),《论德国宗教和哲学的历史》(1988年)。大量诗歌的重译足以说明海涅在中国的地位。从2000年到2012年有34本海涅作品出版,几乎涉及海涅所有作品,较系统的有张玉书的《海涅文集》(四卷本),《批评卷》包括多篇文论,如《论浪漫派》、《论法国画家》、《论德国宗教和哲学的历史》、《莎士比亚笔下的少女和妇人》等,它们为研究海涅的哲学思想和文艺思想提供了丰富的研究资料。《小说和戏剧杂问卷》收录了《施纳贝勒沃普斯基先生忆语》、《浮士德博士》、《回忆录》、《自白》、《卢苔齐娅》等小说和政论文章。《游记卷》收录了《哈尔茨山游记》、《思想·勒格朗集》、《慕尼黑到热那亚旅行记》、《卢卡浴场》、《卢卡城》、《英吉利片段》等。在游记中海涅抨击“封建统治阶级,在封建统治下的德国的鄙陋状况”。⑨《诗歌卷》中收录了《诗歌集》中的《青春的烦恼》、《抒情的插曲》、《还乡集》、《〈哈尔茨山游记〉组诗》、《北海集》,《新诗集》和《新诗集》中的《新春篇》、《杂咏》、《浪漫曲》和《时代的诗》,以及《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罗曼采罗》等爱情抒情诗和讽刺社会现实的时政诗。这一时期译作多为诗集或文集,展现了海涅作为诗人、思想家、评论家的才情。
2 海涅研究
随着海涅被介绍到中国,也出现了一些介绍性的文章和学术性论著。1987年,在北京大学举办的国际海涅学术议论会上,国内外学者发表了33篇高质量的论文,对海涅的抒情诗,游记和散文方面的成就以及他的文艺思想和美学思想展开讨论,并出版会议论文集《海涅研究》中。在《海涅,席勒,茨威格,德语区国家文学论集》中张玉书撰写了《思想家海涅》和《诗人海涅》等文章,介绍了海涅在宗教、哲学、艺术理论和文艺批评领域里的杰出成就。1997年在北京召开的海涅国际学术讨论会是海涅研究的大事件。学者围绕“作为作家和诗人的海涅”、“海涅及其同时代人和后人”、“语言大师海涅”、“海涅的人格”等主题发表了一批高质量的论文。⑩2007年,在《谈谈海涅的文艺思想》一文中,张玉书分析海涅在《卢苔齐亚》中体现的文艺思想,即艺术家必须具有“自由的自我意识”,同时“作家必须凌驾于他处理的题材之上”,“必须有使命感,有责任感”。 他的研究在学术界引起极大反响,使中国人对海涅的研究上了一个新台阶,为读者打开了海涅思想家的一面,使海涅在中国的形象更加丰满。
3 结语
一部文学作品在诞生以后会接受各种读者的理解、接受和阐释。这里所提到的读者不仅包括译作的读者,还包括承担桥梁作用的译者。译者“通过自己对原作的理解对原作进行再创造,他不仅是文学传播中的接受者,而且同时还是输出者,他的作用远远超过一般的读者”。 译者由于个人或社会政治因素对海涅作品的选择,使海涅在中国各个时期的译介呈现出不同的特点:第一,初期多为零星的诗歌翻译或选译,诗歌大多反映爱慕之情和失恋之苦,海涅成为了浪漫抒情诗人的代表;第二,30年代和40年代受到社会政治环境的影响,抒情诗和时事讽刺诗并存,海涅被塑造成了革命诗人的形象;第三,建国以后,海涅的诗歌、散文、政论文等多体裁的作品都得到了译介,并且被不同译者多次重译,掀起了海涅热潮;第四,伴随着海涅作品译介的热潮,越来越多的学者注意到海涅诗歌以外的成就,海涅作品中蕴含的哲学,美学和文艺思想得到重视。
注释
① 卫茂平.德语文学汉译史考辩:晚清和民国时期[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118.
② 卫茂平.德语文学汉译史考辩:晚清和民国时期[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118-120.
③ 郭沫若.三叶集[M].上海:上海书店,1982:55.
④ 卫茂平.德语文学汉译史考辩:晚清和民国时期[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123.
⑤ 卫茂平.德语文学汉译史考辩:晚清和民国时期[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122-123.
⑥ 王慧.三十年代左翼文学思潮的审美性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30-31.
⑦ 海涅.哈尔茨山游记[M].冯至,译.北京:作家出版社,1954:111.
⑧ 海涅.波罗的海[M].吴伯萧,译.上海:新文艺出版社,1957:119-131.
⑨ 张玉书选编.海涅文集:游记卷[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8.
⑩ 王晓钰.国际海涅学术讨论会在北京召开[J].诗刊,1997(12):78.
谢天振.译介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17.
篇6
关键词:诗歌翻译;静夜思;床
一、进行诗歌翻译需要考虑的因素
1.诗歌批评
中国是一个拥有着悠久历史的诗歌古国,三千多年以来,人才辈出,诗坛上不断涌现了许许多多出色伟大的诗人,其中李白就是最典型的代表之一,他的许多经典作品被译成其它语言,受到很多国外学者的青睐。李白的诗歌可谓在诗歌翻译领域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当然,在进行诗歌翻译之前,为了能更好的传递诗人的情怀和诗作的精髓,首先要对诗歌进行批评,所谓的诗歌批评,具有两方面内容:第一,是对诗歌文本内容的理解,也就是说,要把诗歌文字中隐含的内容挖掘出来,让读者能清晰的理解,除此之外,还要用一定的思维逻辑分析诗作形成时,诗人的心理因素和社会背景。第二,是对诗歌价值的判断,就是针对诗作的变现形式和思想内涵具有的价值进行评判。以上可以看出,对诗歌进行翻译的前提是诗歌批评,首先要做到理解,然后是评判,最后才能更好的翻译作品。
2.诗歌文体的特殊性
诗歌文体不同于其它文学作品,它的意旨是隐含性的,结构是不能随意肢离的,结构是意境的载体,各部分相互映照渗透,而不是简单的相加,仅用几行简短的文字就能够呈现给读者丰富的画面景象,可以恢弘磅礴,可以小桥流水,可以花前月下,同时也能传递诗人细腻、豪放、忧郁、凌乱、哀伤或喜或悲的不同情怀。所以有很多人认为“诗歌是不可译的”,可见诗歌翻译确实有它的难度,在翻译过程中必定会损失点许多原诗中的精华,重形式则精髓不得已传达,重诗境,则恐怕诗歌具有的结构特色早已面目全非。因此在诗歌翻译实践活动中,译者只能在忠实原作的基础上,尽量多的传达诗中独特的韵味。
二、“床”字的文化探究
《静夜思》的英文版本有几十种,有的是中国学者翻译的,有的是外国学者翻译的。就“床前明月光”这一句,我以三种译文作为分析的实例。
译文1:Abed,I see a silver light.(许渊冲译)
译文2:I wake,and moonbeams play around my bed.(Translated by Tr.Herbert A.Giles)
译文3:I saw the moonlight before my couch.(Translated by TR.S.Obata)
以上例子我们可以看出,许渊冲和Tr.Herbert A.Giles先生均将“床”字译成“bed”,而TR.S.Obata将其译作“couch”,在其它一些笔者收藏的译文中也都是将“床”字译成“bed”或“couch”,其中“bed”居多。也就是说现有的《静夜思》的译作中,先不区分“bed”与“couch”有着怎么样的区别,学者们普遍将“床”一字理解为室内用以睡觉的家具。
那么,“床”一字古今到底有多少含义呢?在古代,床是供人坐卧的器具,与今天只用作睡卧不同。《说文》:“床,安身之坐者。”安身,指使身体安稳的意思。由此引申出起承托稳定作用的东西。实际上就是底座。所以有琴床、机床、车床、笔床。除此之外,床,还有一个解释是后院水井的围栏。在《韵会》中有如下解释:“床,井干,井上木栏也。”也就是“床”还可以指“井床”。在《乐府诗集・舞曲歌辞三・淮南王篇》中,“后园凿井银作床,金瓶素绠汲寒浆”也有此含义。
那么李白诗中“床前明月光”中的“床”到底是指睡床还是井床呢?这就需要我们利用以上诗歌批评中所谈及的内容,对诗人的情怀,诗歌的意境,以及社会背景因素进行深入了解,才能找到答案,对“床”一字做出忠实原作的精准翻译。
三、《静夜思》意境浅析
无论是诗歌,散文或是小说,在欣赏、分析、挖掘作品所传达的意境的过程中,需要考虑的因素是多样的。诗人的风格、个性、作诗当时的心境和作诗的时间等等都可以影响诗歌的意境。
首先我们分析一下全诗四句所呈现的画面与情感,诗人客居在外,寄宿于驿站之中,夜深人静时分,思乡之情徒然而生。正在思绪纷杂,意态朦胧之中,诗人看到月光,起初以为是一层白霜,转而发现这非白霜,而应该是月光,于是便仰首远看那空中的一轮明月,心中愈加思恋那故乡的亲人,而不由失落的低下头来沉思不已。
那么,诗中月光应是从何而来?是透过窗户映照在屋内睡床前?还是从夜空中一倾而下,洒在庭院内的井床边呢?若是前者,则李白作诗之处应在屋内,“床”字便做“睡床”讲,但是我们可以发现,在许多诗人包括李白本人的诗作中,提到睡床会与枕头、帐子、被子相关联,如:“出解床前帐,行吟道上篇。”(李白《平虏将军妻》)再如:“美人在时花满堂,美人去后空馀床。床中绣被卷不寝,至今三载犹闻香。”(李白《赋得盈盈楼上女》
李白诗中之“床”若为“井床”,则可理解为李白因思乡之情在园内散步,见井边月光而疑为白霜。这样理解,诗中“疑”字也更加合理。因为根据传统的说法,屋内地上有霜,解释起来有牵强之感,而疑井床边上的月光为霜,更加顺当。况且李白一向是豪放、乐观、洒脱形象的代表,即便在夜深人静思乡之时,也应是在庭院内这样广阔的空间吟诗比较符合李白的性格。在李白其它诗作中也可找到“床”作“井床”讲的迹象。比如他在《长干行》中写道:“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此诗写儿童在门前庭院的井边玩耍显然不是在屋内床边。
四、结论
经过上文的探讨,我们可以看出,“床”在诗中无论是解释为睡床还是井床都有它的道理。但笔者认为,作井床将更加贴切,也比较吻合诗人李白的风格和当时的作诗情境。针对这一结论,笔者认为“床”可译成“well curb”。至于诗中其它语句和诗作整体的翻译,现今已有很多译本,各有所长,在这里我们不做更多讨论。
近年来对于此诗中“床”字的争论不少,更多的是从中国文化的角度去探讨,然而在翻译领域,尤其是诗歌翻译这一方面,“床”一字的理解不同,所翻译出来给国外诗歌爱好者呈现的诗境是完全不同的,因此能否忠实原作,传递出原作风姿是每个译者需要思考的问题,这就要求诗歌翻译工作者在翻译之前要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认真研读原作,挖掘诗歌中所蕴藏的精髓,这样才能译出佳作。(作者单位:北华大学外语学院)
参考文献:
[1] Jeremy,Munday:Introducing Translation Studies.2001.
[2] 方重.陶渊明诗文选译[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4.63.
[3] 胡品清:唐诗三百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4] 柯飞.英诗中译比较[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9):38-39.
篇7
关键词:中国古典诗词;译介动机;译介内容;译介研究
中国古典诗歌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最典型的载体之一,随着十八世纪西方传教士的到来而受到关注并开始被译介到西方国家。根据钱林森的研究,法国神父马若瑟最早将《诗经》中的《天作》、《皇矣》等八首诗选译成法语并于1736年将其刊发,法语世界由此开始接触这一中国文学的精髓。虽然中法两国在思想、语言、逻辑方式及审美等方面存在着显著差异,法国学者仍敏锐地感受到中国古典诗歌高度的文学文化价值和独特的艺术魅力,三个世纪以来从未间断过对其进行译介和研究。二十世纪以来,中国古典诗歌的法语译介达到高峰,在法国和中国都出现了杰出的译家和译作。译者的译介视角更加多元,译介内容日益丰富,伴随着译介的研究越来越深入,译文质量更高,在法语世界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试分析如下。
一、 译介动机多元化
二十世纪以前,对中国古典诗歌进行法语译介的生力军是法国人,主要是传教士和汉学家。开先河者马若瑟神父选译《诗经》后,杜郝德神父将其刊登在他主编出版的《全志》中。作为一个传教士,主编出版这样一套全面反映中国各方面情况的书籍,这本身可以证明他们对中国文化的关注在主观上是为了更好地了解中国,以便实现其宗教扩张[1]50-56。但客观上,传教士的行为确实起到了向法国引荐中国文化的作用,法国汉学家由此开始了对中国古典诗歌的译介和研究。值得注意的是,对不少法国学者来说,他们对中国古典诗歌的译介是出于对其东方学的分支——汉学的研究的需要,如同法国十九世纪著名的汉学家德理文侯爵在其法译《唐诗》序言中所说:“当人民在历史研究中,想方设法探明某一民族在一定历史时期内的风俗习惯、社会生活以及文明发展的程度时,一般很难在充斥着大大小小战争纪实的正史里,找到构成这一时期民俗画面的特征。反之,人们从神话传奇、故事、诗歌、民谣的研究中倒能得益多多。”[2]1可见,其译介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了解当时来说遥远的、少为人知的中国。
二十世纪以前的译者几乎全是法国人,二十世纪以后,这一队伍中出现了中国译者,从中国学者的视角开始了对中国古典诗歌的法语翻译。首先是二十世纪早期到法国留学的中国学人。其中的杰出代表有:梁宗岱,1930年出版《陶潜诗选》;徐仲年,1933年出版《中国诗文选》;何如,1935年出版《唐诗百首》;罗大冈,1947年出版《唐人绝句百首》,等等。以上作品皆为法文译作,在法国出版。
为什么这些优秀的中国留法学者到法国后,都不约而同地、甚至是急迫地选择将中国古典诗歌译成法语呢?我们从梁宗岱给友人让·普雷沃的一封信中可以找到原因,信中说道:“亲爱的朋友:这些诗其中一部分翻译好后,在抽屉里躺了很久。我对我们诗歌有那么多乱七八糟的翻译很反感,生怕轮到自己糟蹋杰作,所以从不敢示以相识......”[3]5,他信中的原文“écoeuré”,意为“恶心”,还不仅仅是“反感”之意。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译者认为在他法国看到的已有译本并不能全部让人满意,有些是“乱七八糟”的。因此,他和他的同学们应该是出于神圣的使命感,抱着审慎、严肃的态度来翻译中国古典诗歌,其动机在于把中国的文学瑰宝以本来面目介绍给法国读者,不使宝珠蒙尘。
在法国,二十世纪中后期是汉学界译介和研究中国古典诗歌结出丰硕成果的时期,在这一领域出现了戴密微、桀溺、程抱一、帕特里克.卡雷等杰出人物,他们以严谨的治学态度对中国古典诗歌进行了纯学术范围的研究和译介,在质量和数量上都达到了研究的巅峰,其目的是进行专业的学术研究。
经过二十世纪中期的几十年沉寂之后,中国译者对中国古典诗歌的法译在二十世纪后期开始再次出现了令人瞩目的成果。许渊冲1999年在中国出版法译《中国古诗词三百首》,谢百魁2011年出版《英法双译唐诗100首》。以许渊冲为代表的当代杰出翻译家,其视野更加高远,他们从事翻译的目的在于促使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如同国际翻译家联盟在2014年将国际翻译界最高奖项之一—— “北极光”杰出文学翻译奖颁给许渊冲时的颁奖词中所说的那样,许渊冲将大量中国文学作品翻译成英文和法文,致力于为使用汉语、英语和法语的人们建立起沟通的桥梁。而谢百魁在其译著的前言中说:“鉴于某些国家, 特别是非洲国家,有的使用英语,有的使用法语,有的二者兼用……因此出版此《英法双译唐诗100首》。”[4]1,我们看到译者将眼光投向了更广阔的包括非洲国家在内的法语世界。由此可见,当今中国译者的译介动机,在于促进中国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输出。
二、 译介内容趋于丰富
由于传教士的译介,中国文学作品与法语世界的接触始于《诗经》。此后在十八及十九世纪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法国学者对中国古典诗词的译介和研究都围绕着《诗经》进行,著名的有G. 鲍吉耶所译的《诗经》第一部法文译本,顾赛芬所译的法文、拉丁文和中文对照《诗经》全译本等。十九世纪中后期,法国研究者德理文侯爵等人将眼光投向中国古典诗歌的高峰唐诗,并以严谨的态度将其译成忠实于原文的散文诗。
篇8
音乐性 文化差异 童真 直译 意译
目前,我国翻译界对儿童诗的翻译研究工作还主要集中在英语儿童诗的翻译。对中国儿童诗的翻译和研究却寥寥无几。这一现状从中国知网上发表的关于中、英儿童诗翻译研究的论文的数量对比就可一目了然。中国有着大量优秀的儿童诗,作为译者,我们有责任肩负起将他们传播给外国孩子们的使命,让中国儿童诗走向世界。
一、中国儿童诗翻译研究的困难
提到儿童诗的翻译,很多人会轻易地认为翻译儿童诗很简单,因为儿童诗用词简单,浅显易懂,译者只需用简单明了的词句将原文的意思表达出来即可。可事实却非如此,儿童诗的翻译难度与一般诗歌相比可谓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诗歌音乐性的传达
诗歌讲究韵律,儿童诗也不例外。著名儿童文学作家金波曾说 “诗歌的语言不但要求精炼、富有表现力,还要求它有和谐的音调,鲜明的节奏和韵律,及语言的音乐美。音乐美是随着诗人感情的起伏波动产生的,它又可以激发读者的感情,引起共鸣。诗歌的这种音乐美,对儿童有更强的吸引力。”①儿童最早对诗歌的接触也往往源于母亲口中的吟诵。因此,儿童诗要想和儿童心灵相通,使之感受到诗歌的意美,就必须注重诗歌音乐性的传达,必须首先在听觉上吸引“读者”。一首儿童诗译文能否琅琅上口也成为衡量儿童诗译文的生命力的一个重要标准。
遗憾的是,我们必须承认英语和汉语两种语言特征的差异。汉语诗歌节奏以顿歇为节奏点, 节奏单元就是意义单元, 节奏整齐均匀。英语诗歌的节奏点则不是顿歇, 而是重音。由于英语音节的结构不那么整齐, 常常以辅音结尾, 又有连读现象, 所以语音流中的顿歇就不那么整齐、鲜明,而且英语的单个音节并无一定的意义, 因而构成词的音节数目很不规则,因此在构成诗歌节奏时很难划分出数量足够的、有规律的顿歇来。这也就是说, 英语诗歌很难以顿歇作为节奏点来构成音顿节奏。②以下面这首诗为例:
春妈妈
樊发稼
牵着柔和的轻风,
来啦,来啦;
带着温暖的阳光,
来了,来了春妈妈。
滴答,滴答,
落小雨啦-----
那是春妈妈用奶汁,
喂她心爱的娃娃。
小柳树,小麦苗,
小青草,小红花,
在春妈妈的怀里,
一天天长高、长大……
笔者拙译:
Spring Mom
With soft breeze,
She is coming,
With warm sunshine,
Mother Spring is coming.
Trickling, trickling,
Drizzling, drizzling,
That is Mother Spring’s milk,
Feeding her babies.
Little willow, little wheat shoot,
Little grass and little red flower,
In Mother Spring’s arms,
Growing up day after day.
这首诗共有三小节,每小节的第二句和第四句的结尾都押a韵。前两小节每句的结尾都是平仄平仄,最后一节每句的结尾是平平仄平,每节最后一句都使用了叠词,“妈妈”、“娃娃”、“长高长大”。而译文却无法保留原诗的韵律,译者只能尽量使译文更加对称、工整。
2.文化理解上的差异
篇9
[关键词] 释意理论 和歌 翻译策略 秋の田
日本和歌的汉译始于明朝,其中最早对和歌进行较详细介绍的当推《日本考》。《日本考》卷三共选和歌39首,译文形式很多,最多的是五言四句,其次为四言四句,另外还有七言二句、“七、七、五、五”、“七、七、四、四”和词曲体等。可见当时对和歌尚无定型译法。
近代以来,对和歌的翻译渐次增多,周作人、钱稻孙、丰子恺等人皆进行过和歌翻译的尝试和探索,但是究以采用何种方式为宜迄今仍无定论。上世纪八十年代,《日语学习与研究》上连续发表了李芒、王树藩、罗兴典等同志谈和歌汉译的文章,无论是理论还是译作上都各有独到之处,形成了空前热烈的讨论和歌汉译的局面。
西方释意派理论家认为优秀的译文应在读者中产生与原文读者相同的效果,即等效(equivalence d’effect)。维耐・凯尔归纳出五个层次的对等。
1、译文应传达原文有关语言外事实的信息,凯尔称其为“外延对等”。
2、译文应忠实于风格,达到“语言层次、社会规则、句型的地理外延等”对等。
3、译文应与原文的体裁一致。
4、译文的形式应能够产生与原文同样的美学效果。
5、译文应适合读者的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许钧,1998::206)。
根据以上的标准,笔者以天智天皇的《秋の田》这首和歌为对象,对和歌的汉译标准开展一些讨论。
一、《秋の田》和作者
和歌原文:秋の田の かりほの庵の 苫をあらみ わか衣手は 露にぬれ
つつ。
歌意:秋の田の小屋の屋根を葺いてある苫のみ方が粗いので、私の袖は苫屋根のすきまからもれ落ちる夜露にぬれるばかりである。
汉语大意:秋天田野里的茅草屋的屋顶的草帘编的太过粗陋,我的衣袖都被从缝隙中落下的夜露不断的浸湿……(笔者译)
这首歌最先见于《后撰和歌集》(302),随后又被收录于《古今和歌六贴》(1129)、《万叶集》(23)、《古来体抄》(313)、《近代秀歌集》(42)、《八云御抄》(69)、《心敬私语》(9)、《定家八代抄》(332)、《八代秀歌集》(13)、《歌林良材》(400)等和歌集中。尤其是在藤原定家编纂的和歌集《小仓百人一首》中更是尊为开篇之作。
作者天智天皇(626-671),第38代天皇。即位前称中大兄皇子,公元645年(大化元年)消灭以苏我氏父子为代表的豪族政权,实行“大化改新”:由大和飞鸟迁都近江,整理户籍、统一税收,仿效中国隋唐的政治制度,尤其是学习隋唐的班田制和租庸调制,国家计口授田,对六岁以上公民,每六年按人口班给口分田一次。所班田地不得买卖,死后归还政府,奠定了中央集权制国家的基础。
从上可见,这首表面上描写农村宁静田园生活的和歌,其后却是隐含着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二、《秋の田》的汉译策略
根据释意翻译理论的五个层次的对等的标准,我们在翻译这首和歌的时候,不光要考虑作品背后隐藏的背景、写作动机、思想取向等,还要考虑风格的一致性、体裁格式的对等、相同的美学效果以及译入语读者的接受度。
这首歌创作于中央集权天皇制封建国家的出创阶段,天智天皇为首的改革派刚刚击败贵族统治,国家需要稳定,生产力需要发展,作者明确的认识到,农业是立国之本,于是亲自从事农业生产(也有一种说法,天皇并没有亲自从事农业生产,而是深感农民的辛劳所作)。从风格上看这首歌描写细腻,贴近生活,朴素自然,类似民谣,不由得让人联想到中国的最早的诗歌集《诗经》中的《国风》中的作品。体裁格式上共31个音节,符合短歌五七五七七的形式,无句切,整首歌一气呵成。这首歌使用的修辞手法有:为了发音方便, “かりいほ”(庵)约音成“かりほ”;同时,“かりほ”也是“刈”(割下的稻子)的“”(双关语);使用了“~を~み”的句型,进行轻微的感叹;结尾使用了接续助词“つつ”,表示同一个动作不断发生或者两个动作同时进行,以“つつ”结尾,带有余韵未了的效果。
在秋天的金黄的田野里,收割水稻的季节即将来临。为了防止野猪等动物以及外人的破坏,农民在田边搭起看守庄稼的茅草庵。但是,那粗陋的棚顶怎能挡住黎明前降下的露水?露水从草庵顶的缝隙中滴下来,衣袖渐渐为露水浸湿……读起这首和歌,不由得让人感受到静寂安宁的秋天田园气息。对于作者来说,或许含有两种想法:一种是对农民辛苦劳作的体谅,一种是脱离了纷扰的政治争斗对安宁的农村生活的向往。前面一种理解的话,虽然劳动辛苦,要忍受露水霜冻,但是马上就能迎来丰收,可谓苦中有乐;而按照后面一种理解,虽然暂时能享受片刻清闲,却又不能不去面对困难的局面,可谓乐中有苦。
因此,在翻译的时候,如何能表现出这些丰富内涵是需要反复斟酌考虑的。成书于明代的《日本考》中对这首和歌是这样翻译的:
秋田收稻,结舍看守。
盖荐稀,我衣湿透。
译诗采取了四言四句的形式,虽然是明代的作品,我们今天看来仍然是简单易懂,可见是采取了接近于白话的语言。与原诗朴素自然,接近民谣的风格比较接近。另外,格律上以拗句起,颇有古风,古风则显典雅,与作者天皇的身份相符;二、四句压“ou”韵,韵律和谐,译入语读者依然能体味诗歌的美感。是比较符合释意派翻译理论的标准的翻译作品。
河南师范大学的刘德润老师对这首和歌是这样翻译的:
秋来田野上,且宿陋茅庵。
夜半湿衣袖,滴滴冷露沾。
按照释意派翻译理论的外延对等的标准来考察译诗,似乎看不出这是一首天皇的作品,也体味不出对农业生产的重视等内容,更像是描写一名旅行者,露宿在田野里的场景。从风格上来看,原诗朴素自然,接近民谣,译诗也是文白交织,比较清新,较为接近原诗。从形式上看,译诗采取了五言四句的形式。清 施补华 《岘佣说诗》:“ 谢 以来,即有五言四句一体,然是小乐府,不是绝句。绝句断自唐始。”就格律方面,乐府诗对平仄并无要求,而绝句则有严格的格律要求;另外,乐府诗多为长诗,绝句为四句。译诗平仄工整,二四句押韵,故可视为绝句一类。作者天智天皇所处时代恰为中国初唐时期,采取唐代成熟的诗歌形式来翻译这首和歌似乎并无不妥。但是,从日本文化的纵向对比来看,这首和歌产生的年代是处于大和时代,还是处于日本诗歌形成的早期,最早的诗歌总集《万叶集》(八世纪中后期)要一百年后才会诞生,因此要说这首和歌的地位更像是《诗经》中的《国风》中的诗歌,从内容风格上看,则尤为相似。因此笔者认为形式上译成诗经体较为合适。
当然,我们在翻译文学作品,尤其是诗歌的时候,应该反对机械的等值。比如,在翻译和歌的时候,也要按照五七五七七的形式来翻译,就有些过犹不及了。我们应该强调文章整体意义上的等值和交际效果的等同。当然,在实际翻译中要得到完全等同的效果或在各个方面达到等值会出现许多困难,或者存在诸多局限,主要有:译者自身的两语能力;知识结构、广度、深度的局限;资料的局限等。尽管存在这些困难和局限,但是优秀的译者的才华在于:他们清楚这些因素给翻译可能造成的后果和困难,仍能出色地完成任务。所以,在翻译和歌的时候,作为译者要不断提高自身中日文功力,拓展自身知识结构,多查资料,多思考,深思考,争取把和歌最美的一面传达给中文读者。
参考文献:
[1]廖七一.当代西方翻译理论探索[M].译林出版社,2000(11).
[2]刘德润.小仓百人一首――日本古典和歌赏析[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6).
[3] 李丽. 浅析《日本考》中的社会风俗[J].沧桑,2010(06).
[4] 孙兰. 谢乐府诗初探[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05).
[5] 王笑琴.格律诗平仄小议[J].综合天地,2005(02).
篇10
关键词:许渊冲翻译思想;生态翻译学;适应与选择
许渊冲先生将中国古典诗词译成英法韵文,被称为诗歌翻译方面著名的专家。许先生从其大量的翻译实践经验中,将文学翻译概括为“美化之艺术,创优似竞赛”这十个字,形成了自成一派的翻译理论。
清华大学学者胡庚申提出了“翻译即适应与选择”的生态翻译学理论。生态翻译学是关于译者与翻译生态环境互动的生态学视角的翻译研究,是一种全新的生态学的翻译观,它使译学界从崭新的视角解读翻译思想,对翻译界有很大的帮助。为了更深入地探寻和挖掘许渊冲翻译思想,本文拟对其从生态翻译学视角进行探讨。
一、许渊冲“和谐统一”的生态翻译思想
生态翻译系统包括了许多子系统,不但每个子系统是和谐统一的,而且整个系统也是一个整体。许渊冲先生把《诗经》和《楚辞》直到黄兴、等人的诗词,将中国3000年来的文学名著,择要一一译成英语韵文及法语韵文出版,他的翻译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理论来源于翻译实践,又通过翻译实践得到验证,已初步勾画出中国文学史中韵文的发展脉络。其翻译思想所涵盖的翻译动机、目的、态度、原则和策略都体现了各个系统统一的翻译整体。
二、译者追求的“译有所为”
生态翻译学者们追求的这个观点既有主观能动性又讲求客观效果。许渊冲教授在把外国的先进文学作品译成中文的同时也很注重把具有几千年辉煌历史的中国文化翻译成英文。在《翻译的艺术》前言中许教授写道:中国文学翻译工作者对世界文化应尽的责任就是把一部分中国文化的血液灌输到世界文化中去,使世界文化愈来愈丰富,愈来愈光辉灿烂。他在中西文化交流中佳作连篇,赢得世人赞许。正是以这样的目的与追求,他把追求艺术美作为自己人生的奋斗目标,把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作为自己的追求,不仅在中西文化交流中起到了沟通的桥梁作用,更为中国翻译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这就是许先生的“译有所为”!
三、译者的适应与选择
生态翻译学认为,翻译是一种语际转化活动,但又不是纯粹的语言活动,它还牵扯到各种非语言因素,是一种跨越文化的信息转化过程,在这个转化过程中,译者要不断适应原作及译作等各种环境,不断做出各种选择。许先生的一生都在做着这种适应和选择。
(一)译者对“翻译生态环境”的多维适应
翻译生态的环境包含了原语、原文和译语系统,是译者和译文生存状态的总体环境。译者对“翻译生态环境”的适应指译者围绕原文这个主线,对和原文有关的周围的各种环境相适应的翻译活动。
1.许先生认为中国古典文学的精粹是中国古诗,他认为中国文学翻译工作者对世界文化应尽的责任之一是向世界介绍中国古诗。一些中国古诗名篇从19世纪末至20世纪70年代由英美文学家翻译成英文,但无论其内容、形式,或者意境,都不能完全展现原诗的风貌。因此,许先生一生笔耕不辍,翻译了3000余首古诗,向世界文化灌输了新的血液。许先生在我国改革开放初期即20世纪70至80年代大量翻译中国古诗,宽松的文化氛围与世界交流的迫切需要使他将中国古典诗歌推向世界的信心和决心更加坚定。这正是他适应了“翻译生态环境”——当时国内的文化氛围和世界对中国文化精粹的渴求所作出的选择。
2.许渊冲对中国古诗有着极其浓厚的兴趣,他不但精通英文和法文,而且具有丰厚的文学功底和美学修养,常常用他的生花妙笔将中国古典文学中的美妙精髓用译文再创造出来。比如,《诗经·采薇》里面有个“杨柳依依”的诗句,许教授译为“Willows shed tears”,西方人本来就称垂柳为“weeping willow”,这完全体现了中西文化交融的韵味,何等精彩!“……分离时,如柳的眼里饱含泪花,从腮边滚滚流下”,许教授发挥了译语优势,创造了如此美的意境。可以说,这是译者对原文、原语、译语及自身能力所作出的适应。
3.许渊冲对翻译生态环境中重要元素中的读者层也有深刻独到的见解。许先生从孔子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中选了一个“之”字,提出了“三之论”,即“知之,好之和乐之”。意思是译作对读者一定要有吸引力。“知之”,就是译者所译的文字应该让读者完全理解;“好之”,就是译者所译的文字会让读者喜欢读;所谓“乐之”,就是让读者愉快,而“乐之”是翻译的最高境界。许先生的翻译实践都是在适应读者群的需求和特点的基础上,以“三之”为目的,力求选择“整合适应选择度”最高的译文。
(二)译者的能动选择
生态翻译学角度的翻译的概念是“译者选择性适应翻译生态环境的活动”,译者的身份便从接受选择接受制约到自己对译文的选择和操纵。作为当代中国中外著作交叉互译的杰出开拓者,在其翻译实践中,许渊冲的翻译理论是指在翻译生态环境中译者能够从不同层次和不同方面作出适应翻译生态环境的选择。
1.对翻译文本的选择。对于提高译品的“整合适应选择度”,生态翻译学认为,译者总是选择适应自己能力的作品去翻译。译者的能力即双语、双文化能力,译者的个人阅历、认知水平、接受能力、思维的深度和广度等。许渊冲对翻译的选择之一体现为对翻译文本的选择。他在中译英方面成果最丰富、最突出。先后翻译了26部作品,包括唐宋元明清和当代的诗词名作,有《中国古诗六百首》《唐诗三百首》《诗词选》等。在法译中方面,许先生选译了世界经典名著:司汤达的《红与黑》、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罗曼·罗兰的《约翰·克里斯夫》等。英译中作品有:德莱顿的《埃及艳后》、司各特的《昆廷·杜沃德》,亨利·泰勒的《飞马腾空》。许先生的诸多翻译作品都是多维度适应翻译生态环境所创造的“整合适应选择度”最高的译品。
2.对翻译策略的选择。“从翻译即适应与选择视角来解释,不论是归化还是异化,也不论是直译还是意译,都可以看作是译者为了适应翻译生态环境所做出的一种翻译策略的选择。”即译者对无论是直译还是意译,都是译者对翻译生态环境适应度的选择,而为了适应动态的、不断变化的翻译生态环境,译者能动地选择与翻译生态环境相适应的翻译策略,包括社会、文化、读者等因素在内。
在翻译策略上,为了尽量传递中国古诗的“意美”,许教授提出了把古诗译成英文的“三化”方法论,也就是把原诗深化、译文和原文等化及把原诗浅化。他认为“意美”是诗歌的深层结构,“意似”是诗歌的表层结构。当诗歌的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一致时,翻译时就采用“等化”的翻译方法;当表层和深层不一致时,“深化”“浅化”的译法就比较合适。这是译者在适应翻译生态环境时所作出的灵活的选择。
四、结语
许渊冲的翻译思想对传统译论既有继承又有发展,给中国翻译理论带来了第二次飞跃。他提出的翻译十字论,涵盖了文学翻译的各个方面,还包括了翻译中具体操作的描写与分析。许先生独到的翻译思想体现了高度和谐统一的生态境界,使我们学到了生态翻译过程是译者的多维动态适应与自然本能选择的过程。本文是受到胡庚申教授的《傅雷翻译思想的生态翻译学诠释》一文的启发,结合生态翻译学的核心理念对许渊冲翻译思想进行解读和探讨,从新的视角研究许渊冲的翻译思想,使翻译批评变得更加多元化。
参考文献:
1.胡庚申,《傅雷翻译思想的生态翻译学诠释》[J],外国语,2009.2
2.许渊冲,《翻译的艺术(论文集)》[M],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4
3.胡庚申,《翻译适应选择论》[M],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
4.胡庚申,《翻译适应选择论的哲学理据》[J],上海科技翻译,2004
5.胡庚申,《适应与选择:翻译过程新解》[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