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英语教学范文

时间:2023-03-24 14:26:5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公共英语教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公共英语教学

篇1

1.教学理念陈旧。在传统的大学公共英语教学中,应试教育思想一直占主导地位,教育目标过分强调英语基础的掌握,而对于英语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却不够重视,造成大学生英语实践水平落后,特别是旧的英语教学大纲过分重视英语阅读,而忽略学生语言综合能力的提高,致使大学生对于英语学习只注重表面现象,而忽视大学生英语实践能力的运用。

2.教师综合素质有待提高。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化,各大高校不断扩招,在校大学生的数量越来越多,导致英语教师的数量严重不足,教师质量参差不齐。数据显示,全国英语教师和学生的比例严重失调,有的大学中的英语教师都是没有经过专业训练的本科毕业生。教师的业务繁重,压力激增,在这种情况下,英语课堂教学效率很不理想。另外,由于教师时间和精力有限,教学研究和相关的科研活动开展就相对比较匮乏,教师的专业能力以及科研能力受到影响。

3.教师教学方法单一,缺乏创新性。由于当前大学英语教师的师资力量薄弱和学生人数较多,不利于新的教学手段和方法的运用,导致英语课堂教学效率低下。在新课改背景下,还有很多教师依然运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手段,以自我为中心,在教学中没有创新和突破。

4.英语教学管理体系不完善,不科学。由于学生在中学的英语水平不同,他们的入学成绩有很大的差异,致使各个班级学生的英语成绩有很大的悬殊,甚至有的班级有60分的差距,这样,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会出现诸多困难;另外在大学教育中,学生的专业虽然不同,但是公共英语学习的教材却是基本相同的,对于大学生来说,不利于开展个性化教学。

5.考核评价方法不全面。当前,衡量全国大学英语教学水平的标准就是英语四、六级考试,这也是衡量大学英语教学质量的唯一标准,考试的题型及内容都是盲目照搬国外的考试,这和中国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是不相符的,并不能全方位,客观地衡量学生的英语能力,从一定程度上来说,会给英语教学带来一些负面影响。

二、大学公共英语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在大学公共英语教学矛盾日益突出的今天,有效推进高校公共英语教学改革,提高大学公共英语教学的水平,为国家培养符合时展的高素质人才是高校教育的方向,可以说高校公共英语教学改革的条件已经充分具备。具体体现在:一是国家和社会重视公共英语教学改革。对于高校的公共英语教学改革,我国政府一直以来就非常重视,中央的有关领导就此问题专门做过指示,特别是教育部曾经就高校公共英语教学改革进行了专门指导,并提出了重要的指导思想,这都为大学公共英语教学改革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引导和制度指导,促使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推进。二是教育主观部门重视公共英语教学改革。当前,国家和社会对于公共英语教学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各大高校对于英语教学改革的思想认识也比较统一,并对推进公共英语教学改革的决心也比较大。因为当前社会是全面发展的一体化社会,大学生英语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着高校的教育水平,各大高校都充分认识到了这一发展改革的前景,为了提高大学的知名度,争创一流名牌大学,都在为推进公共英语教学改革上下功夫,想办法,最大限度地实现公共英语教学改革的新突破。三是广大学生对于公共英语教学改革非常支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学好英语对于提高大学生的交际能力,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大学生的就业机会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广大学生都非常重视大学公共英语课程的学习,都愿意改变传统大学公共英语教学的方式,提高大学英语教学的水平,为今后的就业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四是大学英语教师一致主张公共英语教学改革。在传统的高校英语教学中,不管是在授课的方式上,还是在授课的内容上都不利于教师顺利地开展教学活动,也不利于学生英语能力的培养,造成部分学生对于英语教学的抵触心理,因此,广大英语教师都一致主张要改革大学英语教学,希望通过改革来减轻大学英语教师的教学负担,为提高大学生的英语能力和水平,提供良好的机会。五是社会发展急需高校英语教学的进步。当前,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全球经济一体化已经初见端倪,国际化的科学技术活动、国际交往活动越来越频繁,特别是我国加入WTO以后,对于高素质的英语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多,促使高校英语教学水平不断提高,使得大学公共英语教学改革迫在眉睫。因此,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英语人才,促进社会的飞速发展是高校英语教学改革的目标。六是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注入了新活力。英语教学的进步和发展与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尤其是最近几年,随着国家教育信息化的不断普及,各个高校的计算机配备都实现了高端化和精密化,校园网络建设也逐渐实现了普及,这都为大学生学好英语课程提供了良好的物质保障基础,为大学英语教学的改革注入了新的活力。

三、大学公共英语教学改革的具体方法和措施

怎么才能真正落实公共英语教学改革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高校要引起足够重视,加大对于公共英语教学改革的力度。二是创新英语教学大纲,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听和说上,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应用能力;三是更新教学模式。改变单靠一支笔和一本书的教学模式,把现代科学技术手段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实施个性化教学,倡导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模式。四是制定一套合理而科学的评价体系,改革英语四、六级考试模式,实现英语评价体系的科学化和多样化。当然,不管是哪一方面的改革都是为了一个总目标,就是提高大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和应用能力,让学生具备一定的英语交流能力和写作能力、翻译能力,实现大学生英语水平的全面进步。

1.加大高校对于公共英语教学改革的支持力度。大学公共英语教学改革并不是一件一蹴而就的事情,它是一个复杂而系统的改革过程,尤其是需要高校的大力配合和支持。首先,新的英语教学新模式需要一些基本的硬件设施,例如计算机校园网络建设等,这都需要高校结合具体的英语改革实际进行积极的配备,为公共英语教学改革提供坚实的物质保障基础,只有这样才能使高校英语教学改革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次,各大高校要重视英语任课教师的培训力度。在教育过程中,教学改革的成功的关键在于教师,如果没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任何教育改革将成为空谈,因此,高校要想实现英语教学改革的进步,必须要重视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队伍的水平,逐步转变教师的思想观念,将英语教学活动以教师为主体,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使广大教师能够适应新形势下的教学新模式。第三,高校要努力营造良好的英语教学环境,为英语教学渲染积极的氛围。为此,高校要扩大双语教学的范围,尽量使让英语教师用英语来讲授专业课程。对于这方面的要求,早在教育部的文件中就有过明确的要求,各个高校要想实现公共英语改革的新突破,必须要落实教育部的要求,采取多种手段,来实现这一目标,为高校学生学好英语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2.创新高校公共英语教学大纲和基本要求。在英语教学大纲改革的过程中,教育部的很多专家都付出了很大的努力,做了很好的工作。为了能够落实此次改革的目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但要贯彻方针政策,还要大力推广现代科学信息技术,为教学提供大量的优质资源。并要加强听和说的训练,同时也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以及翻译能力。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要有较强的可操作性,符合学习英语的基本原则。大学生在英语听力方面,要基本能听懂CCTV9一些英语节目和新闻。由于中国文化背景的问题,学生在听CRI的英文广播的时候没有问题,但是在听CNN和BBC会感到困难。在会话方面,学生能用英语去沟通就可以,在语法和用词方面不必要更高的要求。只要学生能说大概意思,能表达清楚就好。学生发音虽然不准,但是对方只要听懂就没问题。英语对学生来说,毕竟是一门外语,不可能和外国人说的一模一样。对于单词的学习,可以从两方面来要求,一个是要求能认识,理解其义。另一个就是要求能记忆并会应用。要求认识的大概在6000个左右,这些单词不用要求学生背诵下来。要求学生会应用的有1000~2000个单词,这些单词要求灵活应用,举一反三,把这门语言学活。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也可以鼓励学生阅读国外的书籍杂志。再高一个层次就是让学生能读懂综述性的专业论文。因为综述性的论文和专业论文有一定的区别,综述性的论文相对来说比较简单,学生更容易弄清楚文章的论点、论据以及需要解决的问题等。学生也要具备基本的写作能力和翻译能力,写作考查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运用能力、逻辑能力。所以,在大学阶段,要求学生能用英文介绍自己,能写一些简单的信件。当然,学校不同,专业不同,对学生的能力要求也应该不一样。例如,对于一些条件较好,学生素质较高的大学生,可以在听、说、读、写、译方面要提出更高的要求,要能够阅读并翻译一些专业论文,学会查阅科技资料,能适应双语教学,实现英语学习的更高水平。

3.创新英语教学模式,落实大学英语教学的新方法。英语教学改革的核心在于教学模式的改革,一直以来,制约和影响大学英语教学教学进步的主要因素在于教学模式陈旧,教学方法落后,为了真正实现大学英语教学的进步,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体现学生的个性化学习,使学生的学习方式不局限于一定的时间和地点,要充分挖掘学生主动学习的思维模式,树立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首先,应重视大学英语教学的实用性价值,体现英语教学中趣味性和文化性的有机结合,在教学过程中有效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创设多种情境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要合理吸收和借鉴传统教学模式的优点,继承传统教学方式中对于学生进步有积极作用的教学方式。要将高校英语课堂教学模式和现代化的英语教学软件有机结合起来,实现现代模式的下的大学公共英语教学新方向。当前,课堂教学仍是大学公共英语教学的重要方式,因为一些英语语法的掌握、英语阅读的理解、以及英语写作翻译等技巧都需要在英语课堂上学习,也是英语学习最主要的手段。而那些英语教学软件主要解决的是学生听、说的问题,尤其是在听的方面采用计算机软件更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当然,英语计算机软件并不仅仅是解决听说的问题,它对于在英语课堂中解决的语法等问题也具有一定的辅助作用,另外通过英语软件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比如说,可以通过英语软件来编排一些英语故事,采取微电影或者小型电视剧的形式去播放,让学生在趣味的故事情节中,学到应有的英语知识,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学习的时间和地点,合理安排学习内容,实现英语教学的个性化学习和自主化学习。大学公共英语课堂教学并不是必须要采用传统的教学思路,要结合大学公共英语教学的特点体现以下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要实现与高中英语教学内容的有效衔接。在高中英语教学中,一些英语语法学习、英语阅读的掌握对于大学生的英语教学具有良好的基础保障作用,为了能够进一步唤醒大学生的英语学习思想意识,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要尽量实现与高中英语学习的衔接,实现学习层次上的逐步推进。二是要将大班授课和小班辅导结合起来。在英语教学中可以将一些难以理解的语法、写作技巧、阅读理解等问题进行大班授课,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而对于个别学生的英语学习问题可以采用小班辅导的形式,以促进学生的英语个性化发展。大学英语计算机软件的英语学习系统,是高校公共英语学习的辅助手段,对于提高大学生的英语学习水平具有重要的辅助作用,但是,采用这种方式来学习英语也要做到精心准备,选择适合学生学习的软件,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通过这样的学习软件来提高英语水平,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找到适合自己学习的定位,实现个性化学习的目的。当然在软件内容的编排和选取上,要将知识性和故事性有机结合起来,体现趣味性。英语教学不同于其它的学科,它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是比较陌生的,因此,在大学公共英语教学中,通过丰富多彩的故事情节将英语教学中的听、说、读、语法等学习结合起来,对于提高大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在采用英语软件学习过程中要实现学习和测试的有机结合,只学习而不能测试的学习方式是不科学的,也是不可取的,要把测试和学习紧密结合起来,实现每次学习上课结束后,都能对所学的知识进行相应的测试,已达到一定的学习效果,也能够提升学生学习的成就感。

4.建立科学有效的英语教学评价体系,引导学生正确的学习导向。在传统的英语课堂教学模式中,学生的学习成绩就是评价的唯一标准,在期末考试的时候,只要能够超过60分就有学分。可以说是分数之上,60分万岁。而在新课改的背景下,这种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大学生的发展需要。需要教师积极探索和实践。例如,由于学生之间本身就有差异性,如果用统一的标准去评价学生是不科学的,另外,学生听的能力和说的能力怎么去进行?评价学生的写作能力是不是需要采用统一的试卷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为此,建立科学有效的英语学习评价体系是当务之急。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新的学习模式引进了课堂,在这样的课堂上,怎么计算学分呢?这个问题需要认真研究和解决。以下所提出的方案可以借鉴。第一是学生听的能力和说的能力不计学分,不过也有一个最基本的通过标准。例如,学生在毕业的时候一定要通过英语四、六级考试,大课堂英语教学时在计算学分,要求学生在计算机上学习英语,其余时间自主加强英语听、说训练,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兴趣爱好自由发展;第二种方案就是把听和说这些内容纳入学分计算中,但是要设置不同的起点,只有通过指定级别之后才能计算学分。当然,学分怎么计算才更加公平、合理、科学,需要各个高校在新课改不断推进的过程中更加自己的实际情况,结合学生的实际特点来逐渐研究解决。至今为止,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在各个部门的大力配合和共同努力下,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要想使教育得到可持续发展,英语四、六级考试必须要进行全面改革。在当下,英语英语四、六级考试已经具备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运转程序和稳定的管理队伍,如何进行改革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下面就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的基本方向谈一下看法。首先,英语四、六级考试的内容以培养学生的能力和评价学生综合运用能力为目的,是对学生学习基本要求的检验。其次,要改革英语四、六级考试模式,从以试卷考试方式转向以计算机考试方式。国外的英语测试,一般都是让学生在网上考试,因此,我们应该大力开发有特色的大型英语考试试题库,包含了听力部分、阅读理解部分、语法部分等。第三,人们对英语四、六级考试评价不一,从当前效果来看,英语四、六级考试促进了学生英语水平能力的提升,推动了英语教学的发展。目前越来越多的学生热衷于参加英语四、六级考试,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力和约束力。我们应该看到其积极的一面。应看到英语四、六级考试所产生的正面作用和巨大影响。当然,对于它带来的一些负面影响,我们应该坚决地改掉它。我们要通过对英语四、六级考试的改革,还英语四、六级的本位性,让英语回归工具本性。同时在推动公共英语教学改革和提高大学英语教学水平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

篇2

关键词:高职;公共英语教学;问题;对策;新体系

中国的高职教育从最初本科教育的“压缩饼干”或中职教育的“发面馒头”,逐渐发展成有中国特色的一种教育类型。公共英语作为高职最重要的基础课之一,肩负着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重任,以满足社会对各类人才涉外交际能力不断提高的要求。与高职专业教学突飞猛进的跨越式发展相比,高职公共英语教学的发展则显得有些滞后,同时也落后于基础教育和本科教育的公共英语教学改革。高职公共英语教学目前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弱化了其服务专业教学的功能,已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

高职公共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公共英语教学目标错位,未能充分体现高职特点职业教育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工作的应用型人才,高职公共英语教学应培养学生将来工作过程中的交际能力。目前,高职公共英语课程被看成是孤立的公共基础课,大部分学校只开设通用基础英语,与学生的专业和将来的工作岗位缺乏紧密的联系。政府主管部门以通用的英语能力作为评价高职英语教学质量的标准,并在人才培养水平评估中进一步强化。高职公共英语的实际目标与高职教育的总体目标错位,高职的职业特点未能充分体现,就业导向的培养目标未能显现。

过分注重基础,未能考虑学生的就业需求受ESP理论的影响,现行的高职公共英语教学大纲把公共英语教学分为基础英语和专业英语两个阶段。英语的基本语法等在高中阶段已全部学完,把整个高职阶段的英语学习全放在“打基础”上,显然有很大程度的浪费。从港澳及一些国外大学的经验来看,外语课程都是直接为专业学习服务的,鲜有纯粹“打基础”的外语课程。事实上,ESP与EGP的语言表现形式并没有差别,差别表现在学习者的需求不同,教学目标不同,从而导致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不同。因此,应根据高职学生直接面向一线工作的就业需求,直接开始与专业相关的英语学习。

应用性不强,学生不能用英语进行交际目前,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和现实教学条件的限制,一方面,大多数高职院校的公共英语教学以阅读教学为重点,以语言知识的讲解为内容,以应试为目标,学生可能通过了各种考试,但不能用英语进行交际,学而不能用。另一方面,学生所学内容基本与将来工作缺少直接关联,即使少量有语言天赋的学生经过自己努力具备一定的英语交际能力,走上工作岗位后,能用英语进行日常的交流,但不能用英语很好地完成工作中的交际任务,学而不致用。

应试倾向严重,难以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在管理层面,由于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的官方背景,以及在不同院校间的可比性,各高职院校的领导都把该考试作为学校公共英语教学质量的检测手段,进而片面强调考试过级率,使得全国范围内英语应试教育倾向严重。在教学层面,一方面,迫于领导和学生的压力即英语证书和毕业证挂钩,不得不进行应试教育,另一方面,对高职的属性认识不够,也不知道该如何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只能沿袭传统的教学方法,基本以讲解语言知识为主,阅读以外的能力训练非常薄弱,基本不涉及语用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等。

高职公共英语教学的对策

(一)重点课题

职业性是高职公共英语教学的改革方向遵循“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高职以高技能人才为培养目标,以校企合作为办学方式,以工学结合为培养模式,功能定位于服务区域、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的对象具有以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因此,作为高职重要基础课程的公共英语,必须摆脱本科公共英语学科知识结构的影响,把职业性作为改革的方向,最终建立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新的课程不一定系统反映语言科学的知识体系,但必须反映工作岗位的要求和职业发展的需求。

实践性是高职公共英语教学的实现方式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好英语是为了以后的交际实践,而交际能力也必须通过实践才能真正掌握。高职公共英语课程在内容的选择和组织上也与实践紧密相关。高职公共英语课程的实践性表现为三个层次:首先,日常教学要从以语言知识的讲解为主转变为以语言技能的训练为主;其次,课程内容应能反映将来的工作岗位和职业发展;再次,要逐步创造条件,把英语课堂转移到实训室、车间,把英语与工作结合在一起,从而实现公共英语教学的“工学结合”。

综合能力的培养是高职公共英语教学的目标就业导向的职业教育同样应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既满足社会发展需求,又满足个性发展的需要,因此,一个全面发展的职业人应具备专业、方法及社会三方面的能力。目前,高职公共英语教学的目标基本局限在专业能力范围内,应在此基础上完善工作过程中的应用能力,并加入一定的学习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也就是说,高职公共英语教学的新目标是培养学生用英语工作的能力、进一步学习英语的能力以及用英语与人交流的能力,总之,是培养一种综合能力。

高职公共英语的评估体系应能满足上述要求因教学评估对教学本身有非常强的反拨作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能否得到有效解决,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能否建立一个科学的评估体系。在宏观层面,应逐步整合和完善目前的英语应用能力考试、各种行业英语考试以及国际证书考试,建立一个系统的职业英语证书体系。该证书体系应能反映工作岗位要求和职业发展需要,并且强调应用,以综合能力为考试内容。在微观的学校教学层面,应以形成性评估为主,辅以终结性评估,并逐步过渡到真实性评估。

(二)基本思路

继承高职公共英语教育属于广义的英语教育,在进行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改革中,广义英语教育的成熟理论和经验都应该继承。在实践层面,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逐步探索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本身的规律,对高职公共英语教学的实际情况和特点也有很多积累,这些宝贵的经验也应该继承下来。

借鉴教育部先后在2001和2004年颁布了《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和《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从国家层面对基础阶段和本科阶段的公共英语教学进行了全面的改革。这两个纲领性文件提出了许多新的教学思想,极大地促进了相关阶段英语教学水平的提高。高职公共英语教学的改革可充分借鉴其合理内核。

创新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改革最核心的思路应该是创新,也就是如何把已有的职业教育理论用于英语教学,突出高职公共英语教学的职业特色,满足社会需求。高职公共英语教育目前最迫切的是摆脱本科学科体系的影响。高职公共英语课程与本科公共英语课程相比,其课程内涵是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结构,具有职业定向性的特点。

(三)十大要素

突出职业特色专业的职业属性是职业教育不同于其他教育最本质的特征。高职教育是一种与本科教育并行的教育类型,而不是本科教育一个低级的层次,高职课程与本科教育根本区别在于职业特色。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是反映其职业特色,可以从课程设置、课程组织、教学方法等方面得以体现。课程设置为职场英语、行业英语、专业英语三个阶段,课程组织以工作流程为基本方式,教学方法则要重视教学做的一体化。

突出应用能力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高职学生学完英语后不仅仅是要通过考试,更重要的是能够用英语进行交流。二是高职的职业定向性特点决定了高职公共英语不是培养通用英语能力,而应是完成工作过程中的英语沟通任务。因此,高职公共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可概括为:在保证一定阅读、翻译能力的基础上,重点培养工作过程中的听、说、写的能力,同时考虑一定的英语学习策略、交际策略及跨文化交际能力。

兼顾层次差异高职公共英语教学应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因人制宜,切忌“一刀切”。各个学校不同专业对英语的需求也不尽相同,殡葬专业对英语的需求会不同于国际贸易专业。各校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及各专业与英语的“相关度”,确定公共英语教学的起点和终点。根据目前高职学生的来源和去向,可基本把高职公共英语教学分为四个层次,基本对应高职学生四个主要的去向即技工、技师、学士、硕士。

协调各级教学在层次上,高职是普高和中职的高级阶段,在将来有向专业硕士甚至专业博士发展的可能;在类型上,高职与本科并存,部分高职学生有转入本科的需要。因此,高职公共英语教育必须协调高中、中专以及本科的英语教学。目前,高职公共英语教育对职业高中和职业中专的英语教育知之甚少,与本科公共英语教育的衔接问题也基本上没有学校考虑,需要所有高职院校的公共英语教师关注。

完善评估体系 日常评估应从以终结性评估为主转变为以形成性评估为主,适当融入真实性评估的元素。作为全国统考的英语应用能力考试,要改测试语言知识为主为测试语言应用能力为主。在此基础上,丰富高职公共英语证书体系,鼓励高职学生分阶段考取英语应用能力证书、国际商务英语证书、各行业的职业英语证书以及各职业的国际职业资格证书。通过该评估体系引导高职学生关注英语学习的过程,关注英语的应用及与职业的关联。

完善学习内容目前还在使用的高职公共英语教学大纲,没有涉及跨文化交际、语用和自主学习的内容,而这几项内容目前已被公认为英语学习所必备的。因此,改革后的高职公共英语教学除包括基本的语言知识(语音、词汇、语法)和语言技能(听、说、读、写、译)外,还应适当考虑交际技能、跨文化技能和学习策略的内容,以保证高职毕业生能够有效地用英语进行交际,并培养良好的英语习惯,为以后进一步学习英语掌握必要的工具。

学时与学分制学年制的高职英语课时的设置已不能满足高职现状的要求。一方面,各专业与英语的相关度差异大,统一的学年安排不能满足各专业的个性需要;另一方面,高职采用“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这种半工半读的模式保证不了集中学习的时间。因此,高职公共英语的学时应该由各专业与英语的相关度确定,各高职院校也要逐渐从学年制转向学分制,以与模块化的课程设置以及“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相适应。

信息技术及教学模式 目前信息技术是学生日常交际的一部分,也是学生今后工作的内容之一,已被证实是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手段之一。因此,改革后的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模式应融入信息技术的要素,在现有“大班授课与小班操练相结合”、“课堂教学与自主学习相结合”等模式基础上,探索出更符合高职实际的基于信息技术的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模式。

师资培训与专业教学相比,高职公共英语师资本身比较薄弱。改革现有高职公共英语教学的弊端,也需要教师转变观念。因此,师资培训是当前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改革能否启动和成功的关键之一。切实可行的办法是由英语教师和专业教师以及企业技师一起,构成“双师”结构的公共英语师资队伍。由三方共同设计课程,但由语言教师讲授,从而保证公共英语教学能与专业紧密融合。

中国背景与国际趋势作为国际沟通工具的英语,其使用环境与国际形势的变化密切相关。在过去,英语教学侧重学习外国文化、技术和管理,教学内容的背景多发生在国外,现在则以毕业生在国内与外籍同事或与外商沟通为主。中国的产业结构正在转型之中,许多中国企业正积极到海外开疆拓土。因此,高职公共英语的改革应根基于中国背景,同时要考虑到国际产业的发展趋势对中国高职教育提出的新要求。

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新体系

高职公共英语教学积弊较多,其受众很广且地位重要,所以高职公共英语教学的出路应是进行全面的、系统的改革,而不是局部的修补。相信在各高职院校的共同努力下,高职公共英语教学的问题能有效地解决,并建立能符合新时期高职教育需要的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新体系。当然,不同学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全面改革或逐步推进的方式。笔者所在的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从2007年开始进行职业外语教学改革,取得了非常满意的效果,受到了学生、教师及学校三方的高度肯定。表1是该校所创立的公共英语教学新体系,其特点是能比较好地把上述高职公共英语教学的问题与对策统一起来。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陈莉萍.专门用途英语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70-73.

[3]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5-9.

[4]姜大源.论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的系统化设计[J].中国高教研究,2009,(4):66-70.

[5]杨生斌.工学四合:工学结合的深化与系统化[J].教育与职业,2007,(27):26-27.

[6]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7]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8]姜大源.基于教育类型定位的中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探索[J].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8(1):1-2.

篇3

朱  婷

(湖南省商业技术学院,湖南  株洲  412000)

摘  要:在我国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中等职业教育的教育方向和重点也发生着很大的变化,中等职业教育越来越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学生能够符合社会需求的能力。本文从中职学校的公共英语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出发,浅谈在就业导向的背景下如何加强中职公共英语教学。

关键词:就业导向;中等职业学校;公共英语教学 

中等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教育的重要补充,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的专业性和技术性人才的保障。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对于中等教育的教育方向和重点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中等职业教育越来重视与社会需求的接轨,注重学生实际应用能力和就业能力的培养和提升。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外资企业和中外合资企业,英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英语越来越成为一门技能和工具。中等职业学校的公共英语教学非常重要,对于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提高学生在就业中的竞争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的中等职业教育的公共英语教学存在着一些问题,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比较落后,与就业的需求产生了很大的脱节。

一、           中职公共英语教学的现状

(一)中职学校的学生英语基础比较薄弱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推进,高等院校普遍扩大了招生规模,并且新开设了大量的本科和高等职业教育院校。这种形势对于我国中等职业学校的招生情况产生了很大的冲击,中等职业学校的生源质量出现了很大的下滑,招收的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基础普遍比较差。尤其是一些来自于偏远地区的学生,他们的英语基础特别薄弱,对于英语的兴趣也不大,很多人对于学习英语的重要性不理解,这给中职学校公共英语教学带来了很大的问题和难度,中职学校在公共英语教学过程中,一定要考虑到这一因素,积极采取措施来解决这一问题。

(二)中职学校使用的英语教材不合理

我国的中职院校大部分使用国家或者地方教育部门统一编写的英语教材,这些英语教材虽然是按照国家有关英语教学的规定来编写的,但是并不符合中职学校的实际,不太利于学生的就业。首先,现有的教材并未充分考虑到中职学校学生的英语水平,很多教材的内容和要求比较高,导致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比较吃力,严重打击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其次,这些教材的编写形式比较老套,未考虑到中职院校学生以就业为导向的英语学习目的,教材缺乏新颖性和趣味性,不利于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另外,教材的内容比较偏向于基础知识的学习,不太重视英语的实际应用能力,使学生难以学以致用。

(三)中职学校的公共英语教学方式比较落后

中职院校的公共英语教学方式也存在着一些不合理的地方,没有充分的以就业为导向来设置公共英语教学方式。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向学生提供了大量的英语语言知识和学习指导,学生在英语教学中一般都处于比较被动的地位,只能对于老师提出的知识被动的接受。这种课堂教学模式使老师与学生之间很难进行有效的沟通,老师对于学生的实际情况不能进行很好的了解,使得教学模式很难做到因材施教,导致英语教学的效果大打折扣。

二、基于就业导向的中职公共英语教学改革措施

从上述的情况可以看出,我国的中职公共英语教学存在着大量的问题,非常不利于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和就业竞争力的提升,因此,中等职业学校必须采取措施,对于公共英语教学进行改革,以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和就业竞争力,更好地为社会培养出合格的人才。

(一)要采取措施提高学生的英语基础,培养他们的英语学习积极性

公共英语教学的主体就是学生,要想提高公共英语的教学效果,必须从学生入手。首先,中等职业学校要对于学生的英语能力和英语基础进行充分的调查,根据不同的英语水平,采取不同的英语教学方法。另外,中职学校采取宣传和教育,使得学生认识到英语对于他们以后就业的重要性,并采取一些灵活多变的手段来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培养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

(二)加强中职院校英语教材的改革

中职院校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就业为导向,组织师资力量编写适合自己的教材。首先,教材的编写要以就业为导向。在教材编写时,要对于市场对于中职学校学生英语能力的需求做出充分的调查,根据市场的需要,有针对性的编写教材的内容和教学重点。其次,要对于学生的英语水平做出大致的调查,在教材编写时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水平,以学生能够很好的理解和掌握为前提。另外,教材的编写要注重新颖性和趣味性,要通过英语教材的学习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动力。

(三)以就业为导向,改革公共英语教学模式

很多中等职业学校的英语教学一直沿用过去的模式,与社会的发展和就业的需要严重的脱节。中等职业学校需要以就业为导向,改革公共英语教学的模式,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和就业竞争力。首先,中职学校要根据学生不同的英语水平,因材施教,采取不同的英语教学办法来进行教学。对于英语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要从英语基础抓起,要降低教学的难度,使得学生能够跟得上教学的进度,慢慢的提高学生的英语基础。对于英语水平比较高的学生,可以适当的提高教学内容的难度和深度,重点培养他们的英语应用能力。其次,学校要摒弃过去那一套只重视学生的英语语法和阅读能力的英语教学模式,加大对于学生英语应用能力,即英语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从而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三、总结

中职院校的公共英语教学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在目前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学校教学改革的趋势中,一定要基于就业导向,加大公共英语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叶红雨.论中职英语教学“读写同步”模式[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11,(03).

[2]陈海飞.中职英语教学的有效途径探索[J].中等职业教育,2011,(14).

篇4

一、任务教学法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1、学生对教学任务缺乏兴趣。实行任务教学法的高职公共英语课堂,它的形式是非常活泼的,课堂上的任务多是一些角色扮演、任务展示,任务及任务实施的过程具有较高的趣味性,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活跃课堂氛围,实现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通过完成任务,生生、师生之间能够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及时的交流,从而达到学生提高英语水平的目的。但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受传统英语课堂习惯的影响,习惯于教师课堂讲解,自己处于被动听讲地位,这种依赖型的学习习惯弱化了学生主动学习的意愿,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无法提高,学生将自己英语成绩的好坏全部寄托到老师的身上。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的兴趣会大大降低,不会主动参与到英语的学习中去,更不用说有好的方法去学习,去提高自己的英语成绩。长此以往,学生的英语成绩会一落千丈,这时学生对于英语的学习就更是没有自信,也就更加没有热情。而任务教学法要求学生要对英语有充分的兴趣,能够营造一个活泼的学习气氛,但是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积极性的缺失,给任务教学法在高职公共英语的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麻烦。2、学生的英语水平无法完成英语学习的任务。进入高职的学生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从中专、技校和职高升入高职的学生,他们的英语学习基础非常薄弱,不少学生初中之后没有接触英语,在这类学生中进行任务教学法,困难重重。他们发音不规范、词汇量不足,单词拼写准确性不高,语言的运用表达能力欠缺,在课堂教学中,无法用英语进行有效的交流和沟通,对任务教学法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开展造成了困难。还有一类是在高考中竞争失利的学生,这类学生尽管已经掌握了基本的英语知识,但是整体英语水平普遍较低,学习中他们能够对任务教学法有一定的了解和实行,但是配合度不够,参与度不高,对于任务型教学的推动作用不显著。3、任务教学法本身存在着局限性。任务教学法本身的一些局限性阻碍了其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开展。任务教学法能够使语言学习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但是它在保持语言知识的系统性方面做的不是很好。客观上,高职学生英语水平较低,他们对于任务教学法的实行能力不是很强,如果我们在高职中强行实行任务教学法,一味的强调语言的实践性,但是对于学生系统的学习语言知识不是很重视,也不会进行详细的讲解,这就会使学生不能系统的把握英语语法知识的学习。所以,教师在进行任务教学时,既要注意学生语言学习的真实性和实践性,又要意识到语言知识的系统性和连贯性,为学生进行语言自主学习提供帮助,有目标的加强对语言结构的传授。

二、促进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任务教学法的有效措施

1、教师在进行知识的传授时,要与情感投入相互结合。现阶段的英语教学如果教师还是一味的重视知识的教授,而不注重和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已经不能适应现在的教学目标,也就无法与学生进行及时的交流,了解学生英语学习的情况和想法。所以,现在的高职英语教师已经不能只进行知识的教授,还应该在学习过程中激励学生,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和积极性,从而能够健全学生的人格,提高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的整体水平。各个高职院校公共英语教学的方式不同,所以,高职英语教师需要结合自身高职院校进行公共英语教学的特点,充分利用本院校拥有的资源和优势,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调动起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能够和他们培养起深厚的感情,学生在学习中出现问题能够及时的找老师沟通,从而能及时解决他们的问题,与学生培养起良好的情感状态,能够使学生感受到英语学习的乐趣,从而主动参与配合任务教学。在进行任务教学的时候,教师应该对学生的任务完成及时进行鼓励和肯定,应该用一种欣赏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要清楚的知道每一个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的具体情况,了解他们的学习特点,从他们自身的情况出发,对于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解决和处理,使学生得到一定的鼓励,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在这个基础上,教师和学生建立起一个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成为学生学习上的朋友,对学生的学习提供更多指导,学生也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进行公共英语的学习,不断提高学生的英语成绩和高职公共英语教学的水平,提高课堂效率,从而实现双赢。2、在合理分组的基础上,采取分层教学的方式进行任务教学。基于学生英语学习基础差别较大,教师在进行任务教学时,设置任务应当兼顾各个层次的学生,根据不同专业不同班级的具体的情况设置教学任务。对于英语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教师应该布置相对简单易于完成的任务,更多的鼓励他们参与任务并独立完成任务,提高其英语学习兴趣,增强其英语学习的信心,在他们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各种进步和取得的成绩给予肯定和适时的表扬,使他们能够主动参与并融入课堂教学。实行分层教学,因材施教,避免由于学生水平的较大差距造成任务教学法无法实施。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将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和学习能动性较弱的学生组成互助学习小组,合作完成教学任务,这样能够使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及时得到帮助,学生之间小组分工,相互合作,增强了学生团队意识,促进了班级的共同进步。3、优化教学模式,保持英语学习的实践性和系统性。任务教学法过度强调语言的实践性,忽视了对语言知识的系统性重视,导致了任务教学法本身存在局限性。所以,我们在进行高职公共英语的任务教学中,对于某些语言结构的把握和使用,没有足够的机会进行操作,教师有目的的操作的可能性也不高。针对这一现象,我们可以对语言结构的使用和语法进行系统讲解,融入到英语学习的每一个单元中去,对每一节的知识点进行详细的讲解,最后在结尾处总结的教学方式,从而能够使教师对每一节的英语语言结构和语法的讲解从浅及深、循序渐进,从而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参与到英语的任务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如教师在进行一个语法讲解的时候,给出一个具体的句子,为学生进行详细的解说,使学生能够清楚的知道本节课的任务,为学生及时完成教学任务提供更多正确的指导。教师创设特定的情境,在这其中抽取常用的句型,在课堂上为学生进行总结性的讲解,使得学生能够在实际的操练中,对学习任务中出现的语法问题有一个系统、全面的了解。

三、结语

篇5

关键词:地方高校;公共英语;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3)02-0387-02

随着全球化竞争加剧,各国之间综合实力的比拼最终都要落脚到人才竞争上,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培养出可以顺利进行国际交流的高素质人才是必须的。而为了可以培养具有较强英语综合能力人才,我国近几年已经逐渐开始对地方高校的基础英语教学进行了试点改革,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目前来看我国地方高校公共英语教学工作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的未来发展。本文就对地方高校公共英语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进行改革进行简要的分析和探讨。

一、地方高校公共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师生比例失衡

随着近几年我国地方高校扩招,在校生数量急剧增加,但是与此同时学校硬件建设以及师资力量匹配建设并没有完全跟上脚步,尤其是在师生比例和教室数量上。这就导致多数高校在进行公共英语授课时都采用了大班教学的形式。大班教学过程中最严重的问题就是英语老师较少并且其工作量较大,一方面需要负责本学院英语专业学生的专业学习,同时还需要兼顾学校其他学院公共英语课程,导致其与公共英语课程学生之间接触较少,无法保证教学效果。在大班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数量较多,老师只能顾及到课堂表现教学活跃以及成绩较好的一少部分,大多数学生在课堂上都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最终英语到学生英语能力的提高。而这种硬件设施的落后于老师数量较少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高校公共英语教学改革工作,例如由于班级规模较大而导致公共英语教学不得不延续老师板书学生记笔记的传统方式。

(二)教学与应用脱节

因为高校中公共英语是一门基础性课程而并非是专业课程,这就导致很多老师都存在只要学生通过期末考试或四六级考试就可以的观点,与此相应很多学生也都将英语学习的目标设置为通过四六级考试。四六级考试对于提高高校在校生的学习兴趣以及英语水平来说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因为很多学校都将成绩与学位证书挂钩导致学生在学习英语时一头扎进题海中来研究应试技巧,导致其只注重书面成绩,而不重视实际应用能力。如果高校公共英语课程无法提到学生实际应用能力,最终都会走入应试教育的思路。

二、地方高校进行公共英语教学改革的可行途径

(一)更新教学理念,深化改革教学手段

针对任何层次的班级进行英语教学,都需要学生积极的配合以及主动地投入才可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这就要求老师需要改变教学理念以及教学手段,需要认识到老师只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而真正的主体是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老师需要重视、尊重学生主动学习的权利,在对教学环节进行设计时不仅要做到多形式,还需要做到多角度以及多层次、多范围。主动提供学生机会让其参与到教学环节中来,而不再是传统的讲授与记笔记。例如可以在课堂上结合专业特点以及学生英语水平来设计课堂游戏,笔者曾在结束某单元学习后根据本单元有关新闻报道的内容来设计了模拟采访环节,让学生自己去校园中寻找被采访者,用英文来进行采访。这个作业虽然具有一定难度,但是却贴近学生的校园生活,也起到了让学生从课堂回归生活的目的,可以学以致用。

(二)采取灵活的考核制度

根据我国有关高等教育培养目标中的规定,我国地方高校进行公共英语教学的核心就是素质教育,所以教学重点自然是提高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这就要求老师必须在教学中处理好英语等级考试和学生实际能力之间的关系,同时教育部门以及学校领导还需要采取一定措施来避免英语等级考试带来负面影响。根据笔者调研,目前有较多学校已经不再将英语等级考试跟学生评优、学位证书挂钩,这不仅有助于实现等级考试的本意,同时也利于学生从考试压力中解脱出来,将学习重点放在提高实际能力上。笔者认为更为灵活的考核制度更加适用于我国地方高校现状,例如学生如果提前拿到等级考试证书可以免修公共英语课程,但是需要规定此类学生必须选修英语类课程,这样就可以鼓励有自身条件的学生去提高自身技能,让其英语能力往更高层次发展,同时也避免等级考试限制了英语潜能的发挥。

(三)突出实践教学特色

在地方高校公共英语教学过程中应该重点突出实践教学特色,同时强调专业课程学习结合公共英语基础课程进行。例如组织学生深入实践基地来进行教学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根据笔者调研,目前在地方高校中已经逐渐开始了订单培养模式,取得了一定效果。这对于公共英语教学改革带来了许多启示。在设计公共英语实训课程时可以由老师带领学生到外企、高中进行实地参观,并且亲自参与到企业岗位培训中,让学生在实训中领悟其自身英语水平与企业需求之间的差异,从而在接下来的学习中找准目标。

(四)结合专业特色进行公共英语教学

根据笔者调研,目前我国大多数地方高校在进行公共英语教学时都没有注意到与专业特色的结合,甚至部分高校在设计课程安排时将不同专业、不同学院学生安排在一起。不同专业之间凸显出的英语水平差异不仅导致老师很难把握教学进度,同时也导致老师在进行英语教学时很难融入专业特色。由于之间不同专业之间的公共英语课程没有突出专业特色,导致学生在进入工作岗位之后对于本专业的英文词汇了解较少,更不用提翻译英文文献等。所以,结合专业特色来进行公共英语教学是提高学生英语实际能力的重点环节。例如经济专业学生需要重视商务英语词汇和用法的学习,而旅游专业则需要重视听说能力以及历史、交通词汇的学习。结合专业特色进行公共英语教学的另外一个途径就是针对专业进行有区别的教材选择,例如文学专业学生注重于文学类作品范本,而经济学专业选择商务范本,艺术类专业由于其英语基础较差而重视基础学习,在提高阶段选择英文书籍作为学习教材。在结合专业特色突出教学重点之后不仅可以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有效提升英语学习的实用性。

(五)实现公共英语课程的分层次学习

目前我国已经有几所高校开展了分层次英语教学试点,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也凸显出很多问题,经过调研,笔者认为分层次英语教学不宜推进过猛,还是需要结合高校自身情况来进行。由于各省份之间高考题目不同所以高考成绩很难客观反映出学生的实际英语水平,所以在进行班级编制时应该自行组织英语摸底考试,然后将考试成绩与学科专业相结合来编制班级,不仅可以照顾到专业上的同一性,还可以缩小同一班级内部的英语水平差异,更加利于老师因材施教。

而针对不同水平的班级,需要有区别的采取不同教学手段,例如针对快班应该以交际教学为主,注重课堂问答来引导学生更深入的理解文章,在对此水平班级进行教学时尽量采用全英文授课来创设一个更适宜英语教学的情境;针对中班教学时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结合大量训练来努力挖掘学生英语潜能;针对慢班教学时需要重视基础知识学习,初期以读写为重点,逐渐过渡到听说教学来适应社会需求,针对此水平学生教学时还需要督促学生养成端正的学习态度以及良好的因为学习习惯。

三、结语

对地方高校进行公共英语教学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教学体制、班级编制、教材选择以及老师自身教学能力的提高,不仅需要重视宏观指导,更多的是在微观层面做好细节工作。

参考文献:

[1]景刚,耿慧敏,乔瑞中.我国高校和谐文化建设与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1,(04).

篇6

论文关键词:英语教学;外语能力;综合素质;活化

21世纪是一个国际化的高科技经济信息时代,是我国逐步与世界接轨,深入改革的时代,这就需要更多的既懂专业知识,又能熟练运用英语与外商谈判、交流的外语人才.虽然各所外语院校培养了大批大学生,但很多外语专业的学生不道得其它专业知识,如电子、机械、化工、纺织等专业知识,直接制约着工作能力的提高。目前,我国大学公共外语教学的现状越来越不适应21世纪对外语人才的要求,所以,对大学公共英语教学进行改革势在必行,刻不容缓。

李岚清副总理说:“我国的普通外语教学,从小学三年级一直到大学二年级,花那么长的时间,从一个普通大学毕业出来,既不能看,又不能听,更不能讲,再不研究这个问题能行吗?”的确,我国大学毕业生的英语水平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许多毕业生虽然拿到了英语四、六级证书,到了用人单位听、说、写、译的能力一样都不行,更不要说参与国际学术会议或与外商谈判。单位领导只能将他们重新送入大学“回炉”。因此,我国外语教学必须“上台阶”。

由于受到国家四、六级考试的束缚,大学英语教师不得不采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向学生直接灌物知识.在课堂七教师占了大部分的时间讲解语法规则、语言知识、词汇的运用,学生很少有机会主动参与语言实践活动。长期使用非交际教学法,学生始终不能在语言环境中锻炼口头表达能力。他们从课堂中获得了相当扎实的语言基础知识,而语言能力(听、说、读、写、译)却得不到相应的发展,这就造成了英语教学中的高分低能。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而社会大批需要的就是具有较强运用英语能力的各种专业人才,而不是具有一定英语基础知识的人才。因此,我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公共英语教学进行了改革。

1转变思想观念

转变思想观念是外语教学改革的先导。它涉及到社会上的每一个人,从学校领导到教师、学生、家长都应认识到四、六级考试只是,一种考试形式,不能用它作为衡量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实际英语水平的唯一标准。大学英语的教学目的不是为了通过四、六级考试,而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即听、说、读、写、译的能力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在各种场合的应变能力。我们应围绕着这个目的,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改革,逐步克服高分低能的不合理状态,使英语教学从应付考试的“应试型”教学转到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能力型”教学的正确轨道上来。

2提高外语教师的全面素质

外语教学要改革,要跃上新台阶,教师是关键。外语教师的素质不仅包括外语水平、实际的教学能力,而且还包括良好的品质和令人偷快的个性特征。如果不注意外语教师全面素质的培养,外语教学改革就成为一句空话。因此,外语教师应博览群书,拓宽视野,创造一切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的机会,如参加进修或出国深造。同时还要研究外语教学理论,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外语教学法和心理学等,用各种理论来指导我们具体实践。俗话说:没有理论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此外还要注重培养个性特征,例如,良好的个人形象,健康的心理,开朗的性格,幽默的谈吐。正如威尔金斯(filikir)所说,“教师教学成功与否并不全是业务培训水平的问题,教师本人的某些重要特征也在很大的程度上决定了学生能否最大限度地利用其学习机会。”显然,教师的个性特征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起着关键性的影响。

3改进课堂教学法

外语教学是一个系统而又复杂的过程,如何使课堂教学效果富有成效,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应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这种方法使学生处于语言实践活动的中心地位,即学生充当“演员”的角色,教师退出主宰一切的地位,即充当“导演”的角色。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学生结对进行对话或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角色扮演、讨论、辩论等活动。例如《大学英语》精读第一册第三单元“The Present”和第七单元“The Sampler”这二篇课文故事简单,语言生动,情节感人。在教学过程中,便设计了角色扮演活动。同学们情绪高昂,踊跃参与。有的小组重现课文内容,有的小组还在情节上作了些修改,把课文中主人翁的心理活动,外表特征表演得淋漓尽致。又如在进行第一册第二单元“Sailing Around the World”的教学时,在教师对课文进行讲述后.立即请几位同学对照FrancisChichester航行路线图复述课文,他们正确的发音、流利的语言、大方的神情,赢得了同学们钦佩的目光。再如,对第三册第八单元“Daydream a little”教学时.由于人们对白日做梦有较深的偏见,因此就展开了小组讨论“what’s your attitude towards daydreaming?”大部分同学认为daydream是逃避责任和现实的空想。学完课文,同学对daydream有了新的认识,于是进一步讨论“what’s yourattitude towards daydreaming now?”使同学充分认识到daydream确实有很多益处。通过这些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在丰富有趣的情景中生动地表现和发展自己运用外语的能力,并通过教师和同学的反馈信息得到检验。这种方法克服了学生在语言交际过程中的心理障碍,增强了学习英语的自信心,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学生由原来的被动学习变成主动的参与,他们的思维和交际能力得到了长足的提高,同时又促进了写作能力,从而达到了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的效果。显然,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将打破根深蒂固的传统的“填鸭式”被动教学,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起着不可估量的效果。

4丰富语言环境

美国外语教学法专家布莱尔曾把外语教学的新方法归纳为丰富语音习得环境和语言学习环境两大类。我国外语教育学学者张正东也强调环境是制约和影响外语教学的主要因素。这些都说明外语学习必须在语言环境中进行。这一点己在外语界达成共识。所以,丰富语言环境是现代外语教师共同奋斗的目标。除了上面所述的改善课堂教学环境,我们可以从下面二个方面进行尝试。

建立“英语活动中心”“英语活动中心”是一个为学生提供语言实践机会的课外活动场所,是对有限的课内实践活动的补充.因为该中心能提供真实的语言实践环境和外国文化氛围,学生处于自然的语言习得环境中,他们所闻、所讲、所思都是用英语,没有一点母语的干扰,在长期反复的耳濡目染和亲身实践中,高效率地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外语交际能力。具体做法如下:

在英语活动中心,我们可设置语音室、影视厅、阅览室、娱乐室等等.里面的摆设、装饰的格调一律外国化,以营造出一个地道的外国文化氛围。进入本中心的所有教师、学生以及工作人员一律只准用英语交际,谁违反规则 (即用汉语交谈)就要给予一定的处罚。本中心由外籍教师和英语教师、学生有计划地组织、安排活动,如英语专题讲座、英语演讲比赛、英语知识竞赛、英语晚会、英语电影、录像、各种游戏、自由活动等。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和需要自由选择参加活动,轻松、愉快地投入英语环境中去,接受西方文化的熏陶,通过大量反复的语言实践,逐步增强外语语感,形成英语思维,提高英语交际能力。可以预言,这个设想一旦付诸于实践,必将给英语教改产生深刻的影响。

篇7

关键词:高职;公共英语;教学

一、高职学校公共英语学习的现状调查分析

尽管每个高职学生都有逾十年的英语学习经历,但对于为什么要学习英语以及怎么样更好学习英语却存在较大误区,有些学生甚至认为学校及老师要求学英语所以学习英语,除了学生的困惑,众多学者对我国英语教学效果也提出了质疑,2004年谢克昌在两会提出“现行的英语教育效果与其投入是不相称的,它对科技、社科人文等其他教育体系,尤其是人才的培养和选拔等众多方面的负面影响已经凸显”。中国学生的哑巴英语及聋子英语这个怪现象屡见不鲜,学了多年英语却连最基本的初衷入门表达都不会,学生没有自信不敢开口,教师也将教学更多的放在阅读上面,给予听说的机会很少,这样仿佛就陷入了一个死循环过程,对英语的使用是非常不利的,教学效果也不突出。

学习任何一门语言无外乎有三大用处,learn about the language(即学习语言的科学)、learn through the language (即学习语言的艺术)and learn the language in using(即学习语言的使用技能)。而不同的时代,学习目的要相应转变,高职学生因专业属性的技能应用特点,对英语的技能目的要求必须得更加强烈。传统的公共英语学习仿佛更多的是对中学英语的重复和复习,最多也就是多记了些单词,不但学生没有学习兴趣,也缺乏对英语的实际技能培养,笔者所在的高职学校学生普遍不愿开口说英语,课前要求学生做个英语报告,学生也是支支吾吾的使用最简单句型,例如:I am XXX,I like XXX, this is XXX;即使是期末的口语考试,学生也是预先准备好要说的内容,且均是使用最基础的句型模式来表达,偶尔使用的类似从句的稍复杂句型也是不准确的,这样听说能力是选选达不到教学目标的要求。

高职学生必须清醒认识到语言的技能目的,并充分利用合理资源来提高英语的基础,多看英美剧,多听英语歌,下载英语学习软件等方式,即高职学生在课外学习中应多重视听,说的练习。

二、读、写为基础,提高听、说比重

全球化背景下,各行各业都要求与时俱进,教学也不例外,高职学校不同于普通高校,它集合专业与社会,对其英语的适用性要求更明显更突出,英语是一种工具,如何更好的使用这一工具就是高职教学的重难点问题了。

教育部2000年初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提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信息交流”。这一规定将听说能力的重要性展现出来了。

高职学生不同于普通本科学生,社会对高职学生的技术应用及表达能力要求较高,杨惠中等(1998:180)发现,对应聘人员英语能力的要求按重要性依次是:说48.6%,读47.6%,听40.8%,写26.2%。中国不少人经过长时间的英语学习,在读写方面可以达到英语母语国家一般人阅读水平,但在听说方面却差距不小。在无外语学习环境下,读写好的,听说不一定好,但反之,听说好的,读写不会差。

我国英语教学早先将读写能力放在首位,这是与当时社会背景息息相关的,但是随着科技的进步,中国在国际地位的也在不断提高,外语学习条件成熟,因此听说可以成为语言输入的又一个主要学习渠道,再加之社会对英语的综合应用能力也有所加强,特别是听说能力的需求日益增加。

三、如何侧重听、说教学

1.英语教材侧重点的改变

英语教材大多内容是对人文精神的宣扬,国内外文化、习俗的介绍,要想提高教学效果,就必须突出专业特色英语,从课本上缩短学生的社会适应期。

2.加大听说教学时间投入

高校并不是没有听说课程,就作者所在的高职院校为例,每单元都配有听说课一次,读写课三次。从课程设置上我们就可以看出俩个问题。第一:一个单元一次听说课,时间投入太少,学生并不重视,能听懂还好,不能听懂也没有更多的时间来重复了。第二:读写课程远大于听说课程的投入时间。若我们能将读写缩短一次课用于听说上面,同样的内容重复听一次,或听不同的内容都会大大的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

3.提高教师的教学产出效果

一味的讲述是高中老师的教学方法,但高职院校不同于中学,若教师的主动性位置不让给学生,结果定是事倍功半的。高校教师在课堂上要起到引导作用,引导学生思考和学习,例如在听说课上,教师提示几个思考方向后,为何不让学生自己讨论,开口,最后汇报呢?读写课上,为什么不提问题让自己找寻答案呢?作者认为高校课堂,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的越好,教学效果越好。当然这个过程,教师要很好的引导及监督。

教师还要观察学生的性格特点,不同气质类型学生教学方法要做改进,外向型的就要多给机会,内向型的要多给予赞扬及鼓励。采用现代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活跃课堂气氛,让更多的学生开口,多开口。

四、总结

六年的中学英语学习已经给打下了基础,学生有了一定的词汇量,也掌握了一些简单句型,英语的听、说、读、写都是缺一不可的,任何一项的缺失都是无法很好使用英语这门语言的,但是高职学生有其特殊性,高职院校教学中明显突出社会适用性这一教学目标,因此高职教学在合理分配教学任务时应相应的将教学侧重天平倾向于对学生的听说能力的培养,“哑巴英语,聋子英语”的现象不应该出现在高职学生中。(作者单位:西华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 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修订组, 1999,《大学英语教学大纲》[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 教育部, 2004,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 [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3] 董亚芬, 2003,我国英语教学应始终以读写为本 [J],《外语界》第1 期。

篇8

[关键词]课程体系改革 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

高职高专院校公共英语课程,主要是英语精读和听说两门课程。高职高专院校学生的英语基础,相对于本科院校的学生来讲薄弱一些。对这类学生进行公共英语教学时,往往需要多一些耐心,讲的东西也要从易到难。这是一个实际问题。关于如何组织课堂,作为老师可以努力让课堂气氛更加活跃些,而这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做到循序渐进。这就要求教师能够具备一套完整的英语知识结构体系,让学生能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不断发现自己的进步,体会到一种学习英语的成就感,学习英语的兴趣也就有了。除了教师本身具备扎实的知识体系储备外,课堂上内容可以不拘泥于课本,可以穿插一些课外知识,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就需要教师除了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以外,还需要有丰富而广泛的知识面。

一、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课程体系改革

教材是课程体系改革的关键。过去,我院高职高专英语课程长期依赖本科教材,现在,根据《基本要求》的精神进行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针对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选用北京外国语大学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的《新世纪高职高专英语》等优秀高职高专系列教材,符合我院学生的英语实际水平和基础,学生能够较好地适应这一系列教材。

二、根据学生的实际接受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进度,因材施教

针对高职高专院校学生英语基础偏弱,差异性较大特点,作为高职高专院校教师,我们必须面对现实,投身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全面改革,调整或制定出适合本校学生的英语教学大纲。我们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调整教学内容和进度,不能只求进度,不能只求完成教学任务,而要讲究教学过程的实际效率,使他们学一点会一点,并引导、鼓励他们多用英语交流,为他们纠正发音,指导他们多听地道的英语语音资料,因材施教。

三、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1.正确处理知识与技能的关系

教学中,要把能力的培养放在第一位,既传授语言知识,又注意培养技能,做到知识的传授为能力的培养服务。在课堂教学中,要真正做到精讲多练,使学生通过不断的实践,把知识转化为应用能力,以适应毕业后实际工作的需要。

2.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

教学中注意分析和研究学生的心理,帮助学生端正学习动机,克服不良的学习习惯和胆怯心理,充分调动其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

3.正确处理听、说、写与阅读、翻译之间的关系

要确保各项语言能力的协调发展,要特别注意加强听说实用能力的培养。我们在以往的教学中,往往只注重对课文和词汇的讲解,而对于训练学生的听说,尤其是说却花费的时间很少,甚至没有。因此,我们的许多学生只能看懂和听懂一部分内容,而不知如何开口去说。为了克服这一弱点以及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我们应该结合教材,每个单元的讲解结束后,以一个话题为线索,让学生以对话的形式在课堂上反复练习,掌握就这一话题进行交流时所常用的表达,并通过对话的练习锻炼自己的听力,准确领会对方的意思。

为了满足今后在工作中实际应用的需要,应加强对学生应用文阅读及快速阅读能力的培养。进行应用文阅读训练时,应要求学生掌握一些经常会接触到的词汇,以扩大词汇量以便提高交际能力。同时,对一些在交际及涉外业务中经常用到的,要求学生进行准确的英汉互译,掌握句子结构的特点,为写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会发现,学生写作水平普遍偏低,有的同学看到一个题目,思考很久也无从下笔。有一大部分同学则写的文章漏洞百出,有的文章甚至找不出一两句完全正确的句子。这些情况的发生,和动笔少有直接的关系。针对这样的情况,我们应该首先加强写作的训练,并针对每次写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例如,句子的结构等通病在课堂上及时讲解,避免大家再犯同样的错误。在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再开始应用文写作的训练。首先,我们针对应用文的格式和书写要求进行讲解;然后,再反复地练习,使学生能够把这些基本功运用到以后的工作中去,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4.在抓好课堂教学的同时,充分发挥开展课外教学活动的优势

课外活动对学生掌握知识,培养技能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教师通过课外指导,可以把课堂教学内容和方法进一步巩固、落实,并使之深化和个性化。此外,开展课外教学活动,可以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语言实践机会。例如,组织英语竞赛,开办英语角,观看录像片,成立英语协会等。课外活动的多样化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大他们尝试自己能力的范围,增加教学活动中创造性活动的成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高职高专院校公共英语教学,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作为高职高专英语教师,要多动脑,多交流,取长补短,认真钻研教材,加强教学经验的总结和自身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提高,拓宽知识面,多学习一些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并且将这些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运用到教学活动中去,切实提高公共英语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王立菲. A Survey of Modern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 [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篇9

关键词:公共英语;翻译技巧;作业讲评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4)11-0038-02

近年来,全国大学生英语等级考试都增设了翻译题型,除了保留原有的句子翻译题型以外,还增加了段落翻译的题型,翻译占到了考试分数的20%,这就从一个侧面凸显了翻译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加大翻译在英语考试中的权重,不仅顺应了大学英语教学的发展,还进一步完善了大学英语的测试体系,改变了客观试题和主观试题的比例,促使测试更加系统科学,更能客观地反映出学生运用语言的基本能力和综合素质。同时,在大学公共英语教学中,翻译是听、说、读、写、译五项能力中必不可少的一项,要学好英语,翻译就不能忽视。但是对于那些非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他们没有全面、系统地学习翻译理论和翻译技巧,他们的译文都是知识型的,而不是技能型的,这与翻译的要求相背离,这就要求我们培养学生在翻译的时候向技能型靠拢。但是现今仍然有一部分学生错误地认为,翻译不是什么神秘的事情,只要拥有一本英汉词典或者汉英词典,就能轻松地完成翻译的整个过程。严格地讲,翻译是一门艺术,因为翻译是一种语言活动,是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思想和感情展现出来,但是这两种语言却有着各方面的差异,包括风俗习惯、传统文化、历史背景、语言习惯等,所以翻译就不可能是词语的机械转换或者简单的相加。要准确无误地开展翻译工作,就必须学习翻译技巧和翻译理论,仅仅依赖词典这一工具是不能完成翻译的全过程的。虽然翻译技能训练是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但是翻译技能训练在实践和理论方面的重要性,是我们任何从事英语教学的人员不可忽视的。那么,怎样把比较枯燥的翻译理论和翻译技巧渗透到日常的公共英语教学中来,是摆在我们大学英语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在教学中向学生渗透翻译的原则

在我国古时候坚持和倡导的翻译原则是“信”“达”“雅”。现代的翻译原则是要求译文忠实于原文,达到通俗易懂的目的,这两个要求在实质上是一致的。所谓的忠实于原文就是要求译文保持原文的语言特点和语言风格,所谓的通俗易懂就是避免出现逻辑混乱和文理不通的现象,不能出现死译和乱译的行为。翻译的整个过程分为理解和表达两个部分,理解在整个翻译过程中占主要地位,表达占次要地位。翻译人员如果不能深刻理解原文的内涵,就不能准确地表达出原文的思想。理解是为更好地表达服务的,翻译的最终目的就是用通俗的语言把作者的思想准确地表达出来,那些断章取义的翻译或者望文生义的做法都是翻译工作中的大忌。

关于在翻译工作中理解和表达的关系,学生比较容易接受,我们在教学中可以一带而过,没有必要深入解释。主要的教学任务是让学生掌握和理解一些翻译的技巧,例如句子的正反译法或者反正译法等,不是要求我们在课堂上讲解这些技巧的理论,而是要根据因势利导的原则,进行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结合句子进行练习,在翻译的具体实践中把这些翻译的技巧灵活地渗透给学生,时间久了,就会收到理想的效果。

二、把翻译技巧渗透在日常教学中

提高非英语专业学生翻译能力的最佳途径,就是在课堂上对翻译技巧的慢慢渗透。在精读课上,会经常遇到一些固定词组的习惯用法,为了让学生牢牢把握这些知识点,笔者通常采用翻译教学法,即给出汉语的句子,要求学生翻译成英语的句子,或者给出英语的句子,要求学生翻译成汉语。在这种双边活动中,学生就能不自觉地接触到翻译技巧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善于抓住教学的时机,及时向学生传授翻译的技巧和方法。例如,在《当代大学英语》的教学中有这样一个英语句子:“Sarah dis-covered that she could only be a stuntwoman if she was accepted onto the Stunt Register”。如果只是按照字面意思进行翻译,就是:“萨拉发现,如果她被接纳为注册特技演员,她只能是特技替身演员。”作为教师,要及时提醒学生:“直译”和“意译”是翻译技巧中两个重要的概念,在进行直译的时候,发现句子不通顺,就不能生硬地翻译,而是要采取意译手法,因为英语和汉语在词义和词类上有很大的区别,如果直译就会让人不明白。当然,英语的意译也不是随心所欲地胡乱翻译,而是要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适当地调整句子原来的结构,使其符合汉语的语法规范,符合当地人的语言习惯。

又如,To do the job you have to be physically fit and mentally strong.这个英语句子就是典型的利用词类转换的例子。我们在翻译时就应该把划横线部分的副词翻译成名词,汉语的翻译应该这样:“要干这个工作,你必须身体健康,心理素质好。”这样的翻译既符合汉语的语言习惯,句子读起来也十分通顺,在教学中要让学生知道词类转换法是英语翻译中比较常见的方法。

另外,还要注意对学生进行“反正译法”的渗透,就是把原文中的否定式翻译成肯定式,能使译文翻译出来自然流畅。例如,在第二单元中有这样一句话:“You don,t know much,Margie”正确的译文应是:“玛吉你知道得太少了。”或“玛吉你真是孤陋寡闻。”如果采用直译就会变成“玛吉,你不知道很多”,这样的说法显然不符合汉语的习惯。由此可见,在教学中进行汉语技巧的渗透是切实可行的。

通过翻译技巧的渗透,学生就会在自然中掌握了翻译技巧的理论和实践,而不会把这些东西变成学生的额外负担,在实践中还会感悟到掌握这些翻译技巧的实际价值,就会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所以,我们要重视对学生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把有关的技巧渗透到教学中就会更好地服务于英语教学,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

三、把翻译技巧渗透在作业讲评中

在教学中为了能更快地提升学生的翻译能力,就要给学生留一些课外作业。适当的翻译训练能提高学生掌握英语语法的水平,只有经过大量的练习,才能提高自身的翻译水平。对于英语教师来说,不是简单地把英语作业收上来,批改完成就任务完成,而是要重视作业的讲评,对于学生经常出现的惯性问题,要当面纠正错误,并帮助找出出现问题的原因。这比单一的讲解语法效果更明显。

例如,Two heads are better than one.这句英语有很多学生都翻译成“两个脑瓜总比一个(脑瓜)好。”这样虽然符合英语的语法习惯,但是在汉语上是不准确的。解决这个问题,学生不但要有扎实的英语语法基础,还要有扎实的汉语语法基础,这就要求学生在理解原文的基础上,翻译成地道的汉语,采用“引申法”,把“脑瓜”翻译成“智慧”。因此,这句话就可译成“两人智慧胜一人”。英语教师在作业讲评中要让学生明白,翻译要灵活地运用,不能死记硬背。

总之,翻译技巧在公共英语教学中的渗透是经过实践检验的,是切实可行的提高学生翻译水平的有效途径。作为大学英语教师,必须熟练地掌握翻译技巧和翻译理论,在教学中积累翻译的经验,及时把握国内外的翻译理论动向,把翻译的标准和过程融入到日常教学中,进行一点一滴地渗透,才能逐步提高学生的翻译水平。

参考文献:

[1]赵莉.论大学英语翻译教学[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21).

[2]张美平.翻译技能培养与大学英语教学[J].中国科技翻译,2005,(02).

篇10

【关键词】语言经济学;公共英语;教学效率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社会各行各业对人才的需求度逐渐提高,大学生不但需要具备全面的理论知识,还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以及良好的英语素养,以便在工作中解决各项难题,让大学生尽快适应社会岗位,获得更好的发展前景。因此,当代高校教育立志培养大学生成为综合性人才,在开展公共英语教学课程中融入语言经济学来促进教学措施改革和调整,从而强化教学工作开展和管理,让高校公共英语教学效率得到极大改善。

一、语言经济学概述

语言经济学本身是一门具有交叉性的学科,其经济属性非常明显,在许多领域都有重要作用,语言经济学理论从提出到现在得到了非常普遍的使用,从语言经济学理论中认为学习语言其实就是投资人才和人力,并从投资过程中获得一定的社会价值。语言经济学理论会从其他外语方面进行研究,分析其中所含的经济学因素。也就是说,学习语言实际上是一种经济投资行为,且能获得极高的效益。在社会经济市场中对语言有相应的学习和掌握,能够满足某些岗位和领域的需求,从而得到相应的经济效益,这也能凸显语言的价值。所以,高校在语言经济学时有效开展公共英语教学,也是为了将学生培养成综合素质能力强的社会人才。

二、我国公共英语教学中教学低效现状

学生在学习某一门语言时,高校重点是希望投入成本和实际效益完成一定比例,从而实现社会经济的最优化,进而让教学工作的效率得到稳定提升。可是从我国目前的公共英语教学成果来看,即便随着新课改的改革,让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发生了一定转变,但是仍然无法解决课程教学质量低下的问题,这对于发挥公共英语教学作用极为不利,也无法将学生培养成为综合素质能力强的社会人才。根据研究调查表明,我国公共英语教学工作效率低下,教育产出比例不匹配等问题十分突出。学生以及学生家庭也为此付出了许多努力,但是英语教育的成效还是不太理想。根据调查数据表明,在高校中只有12%的学生认为在公共英语学习后自身英语水平有明显成效和提升,45%的学生认为通过公共英语课程学习自身综合能力素养有所提升,而剩下43%的学生认为通过高效公共英语课程学习自身的英语能力并没有提升,甚至部分学生还认为自身英语能力在四年大学时光中有所下降。经过大学阶段的公共英语学习,部分学生不仅不可以熟练地运用英语知识进行交际,甚至对其英语的学习效率造成了极为严重的影响。如此,在语言经济学角度下分析这些问题可以看出,我国高校公共英语教学质量的教学课程安排不合理的现象仍然明显,针对高校优化课程安排培养社会型人才的工作开展极为不利。就我国英语教学工作来看,大部分学生在大学时期之前就已经接受了10年左右的英语学习,可是在大学阶段的英语学习过程中,仍然表现出英语基础薄弱的现象。因此,部分学生无法完成更深层次的英语语言学习,从以上情况可以看出,我国在英语教育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财力、物力和人力,但是公共英语教学的成效仍旧不够显著,甚至部分学生在大学四年中通过学习公共英语后,其英语交际能力和专业知识反而下降,这对学生学习英语造成了极为不利的影响。所以从语言经济学的角度出发可以明显看出我国高校公共英语教学效率低下、投入与产出不成比例的情况十分严重,这对高校培养综合性人才有极大的阻碍作用。

三、需求分析与大学英语教学定位

(一)市场需求

语言如果可以被认作一种商品,那么它必须有其商品属性价值,该价值应该被市场认可。因此,在学习外语过程中,必须要在市场上充分表明该外语的社会价值,但是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工作的开展与社会市场需求之间存在不匹配的现象非常明显。目前,我国各大企业都需转型和过渡,向着经济全球化的方向发展,迎接国际化挑战。尤其是当前“一带一路”倡议目标的进行,企业更需要英语交流能力强、专业技术过硬的综合型人才。比如,我国高铁在工程技术和商业价值上较其他国家而言都有明显优势,但在签订合同条款时由于员工和技术人员的商务英语水平表现不够,导致高铁商务合同洽谈时存在一定障碍。由于英语水平的限制,导致中国走向世界的伟大梦想遭受一定阻碍。我国专业院系想要开设国际化课程或全英文课程,就必须要求该专业学生利用英语进行专业学习,并要求学生阅读大量相关文献资料和学术期刊,进而培养综合性优秀人才,成为该领域卓越的一流人才,从而打造世界一流的学院和学科。但实现这一目标最基础的门槛就是大学生的英语学术水平,也就是说大学生必须可以利用英语这门语言进行文献综述的查找和改写、全程英文听讲等能力。也是由于这些因素,我国外出留学的学生,尤其是到英、美等国家留学的学生必须具备运用英语的能力。由此可见,大学英语的实际价值非常突出,是个人乃至国家对其英语学习的重大投资,也是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和专业院系需求的重要条件。因此,为了充分发挥大学英语的潜在价值,国家和个人在学习了十几年的英语语言基础上,必须根据社会发展需求和专业特色来进行学术英语与职场英语的学习,在进行学术英语教学和职场英语教学时,要将大学英语教学定位为综合教学,不能将大学英语教学工作的开展定位为单纯的语言知识学习,将重点放在英语国家的发展历史、、文化传播等方面。

(二)国家需求

在我国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长期以来都比较重视外语的自身学习规律以及学生的接受程度,而并不重视社会市场需求和能力要求。从我国十年“”结束后,一直强了外语教育的重要性,学习外语是提升我国国际地位的重要方式之一,通过学习外语、学习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培养综合性优秀人才,而大学公共英语对于培养科技优秀人才和专业技能人才并没有显著成效,而且长期保持教学效率低下的态势。自21世纪以来,我国顺利加入了世贸组织,国际商业行为和日常交往逐渐频繁,学好一门外语显得更加重要,通过提高外语水平、改善外语教学方式是我国各阶段文化教育必须重视的问题,我国对于英语外语教学开课时间很早,一般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就有英语外语启蒙,外语学习会延续到上大学,十几年的时间都对英语进行学习。但是大部分学生都不能运用所学的英语知识来阅读外文原版书籍,也无法正常与外国人进行直接交流。这也直接表明我国在英语外语教学方面的教学效果十分不理想,无法满足当前国家的社会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现状,对于我国对外开放和进一步改革有严重阻力。所以,必须重视外语教学方式的创新和研究。

四、大学公共英语教学效率低下的原因

根据经济学理论研究认为,一件商品只有市场具有一定需求度才能放大其价值。可是对于我国大学公共英语而言,按照经济学理论研究表明其已经丧失了在市场的应用价值,大学公共英语教育无法与学生的专业进行匹配,无法满足社会所需的技术性人才和综合性人才。因此,大学公共英语教学的真正价值无法得到正确体现,导致大学英语教学成果不显著严重,限制了学生的专业发展,大学公共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提高社会竞争力,满足社会人才需求和市场需求。从语言经济学视角下研究公共英语教学效率都不到显著提高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应试教育思想的严重束缚

我国长期以来对于英语教育来讲都有明显的应试教育思想,不论是小学、中学还是大学,在学习英语学科过程中都会面临考试的难题,尤其是大学时期,大学生本应该更加重视社会实践和科研,而不应该受到应试教育的束缚。但是,大学四六级考试仍然让大学生不得不按照常规的英语学习方式去学习英语,这使得大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和自主性严重下降。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大学公共英语的教学内容和考试方式也会受到一定限制,大学教师为了保障学生顺利通过四六级考试,在教学过程中无法真正将教学内容与社会人才需求相结合,为培养社会行中和人才做保障。此外,高校学生的英语基础差异较大,高校在开展公共英语教学时无法兼顾所有学生的学习情况,因此许多公共英语教学课程活动的开设会与中学阶段内容重复。所以,在语言经济学角度的层面来分析发现,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大学公共英语教学效率普遍偏低,这对于英语教育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提高极为不利。

(二)公共英语教育存在应用目标缺位情况

从语言经济学理论体系研究分析,英语教学做英语教学存在工具性,那么就认为英语教育的使用价值非常明确。但是,在高校英语教育中,让学生获得一定的英语知识以及交际能力是英语教育的最大价值所在。由于我国高校在英语公共课程教学过程中对英语教学的定位产生误差,只重视培养学生英语语言能力和英语语言素养,并不重视学生对英语的应用价值能力体现。也就是说,高校英语教学任务对于培养学生英语学习素养来讲没有任何问题,但是这并不适用于学生在未来社会工作中,使用英语利用书面化的英语口语进行交流,因此阻碍了英语教学效率的提高,无法直观体现英语教育的价值。

(三)教育体制与教育理念的影响

目前,由于高校教育理念和体制的双重影响,导致高校公共英语教学的效率无法得到稳定提升,从相关数据来看,我国高校大学公共英语教学聘用的教师一般都是由英语专业毕业的研究生和博士生组成,这部分教师自身的英语水平普遍偏高,但是由于刚刚大学毕业,其任教能力和水平相对欠缺,也没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因此,在进行英语教学活动中无法准确把握英语教育的定位,使得英语教学效率无法提高,或是由于高校自身的教育体制影响,英语教师在白天进行公共英语课程教学,其他时间则在研究英语语言文学,其工作重点是科研方向,而并不重视高校英语教育。所以,学校对于高校英语教育方面的师资力量和重视度并不高,这也使得高校公共英语教学课程的开展难以保持稳定水平。

(四)公共英语的英语专业化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对于公共英语的教学才有了起步,当时的外语教研室比较独立,也会与其他专业的学生产生相应联系,有该专业教师到其他专业院系开设公共英语课程教学的情况。但是,由于近几十年来对公共英语的关注度逐渐上升,许多高校开始将公共英语教研室纳入了外语学院,本质上来看,公共英语的学科地位有所上升,但其大学英语教学的性质也发生了相应改变。按照以往单独的外语教研室来看,公共英语课程教学和教学目标都是与其他非专业英语的院校产生联系,而现在却是与英语专业产生相应联系。比如冶金英语、实用英语变成了英美文学英美报刊等。久而久之,公共英语教学逐渐专业化,其具体的专业化表现在大学英语课程的英语内容设置专业化、英语教材更加专业化,需要大学生掌握基本的语言知识和人文知识。高校以充实学生英语教学内容、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为理由将许多英美文学和课程排入大学英语课程内容中,这不但表现在大学英语教材编写和课程设计内容上,而且在整个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中有评估体系来支撑。因此,公共英语教学的专业性越来越浓郁,其课程评价标准都是按照英语专业课程的内容进行复刻完成。当前,用来评判大学英语教学成功的标志性活动就是各类英语竞赛,而用来评判英语专业学生与公共英语学生在英语语言方面学习成效上的标准也逐渐一样,比如语言功底扎实、口语完美、能够背诵莎士比亚作品等,而并不是将所学的英语知识运用到专业技能学习和社会服务中。若是不将大学英语从英语专业中单独出来,为学生的专业化发展服务,那么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工作的开展无法进行彻底。

五、语言经济学视角下公共英语教学改革措施

在语言经济学视角下研究公共英语教学改革措施,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的专业发展和社会需求作为目标来研究相应的改革措施。第一,在进行公共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需求来开展多方面的英语学习,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和指导,从而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保障学生英语综合素养的稳定提升;第二,公共英语教学内容应该与学生所学专业有所联系,确保在公英语教学中所学的内容可以成为学生专业的知识支撑;第三,重视高校公共英语教师的教学素养,提升保障教师为学生开展专业性指导和教育,促进高校公共英语教学的改革和推进。

六、结语

总而言之,就我国目前情况来看,我国公共英语教学的开展效率十分低下,由于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比如,应试教育思想的严重束缚、公共英语教育存在应用目标缺位情况、教育体制与教育理念的影响、公共英语的英语专业化程度等。都导致大学公共英语教学效果不佳。因此,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通过语言经济学视角下研究公共英语教学来提高其教学效率,对影响英语教学效率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改善意见,从而整合教学改革措施,促进大学公共英语教学体制改革,让公共英语教学为学生的专业技能提升和社会的发展做强有力的支撑。

【参考文献】

[1]赵丹迪,孙悦.语言经济学视角下商务英语的SIOP模式思考[J].海外英语,2016,21:55-57.

[2]陈媛.语言经济学视角下的公共英语教学效率研究[J].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学报,2017,01:104-106.

[3]蔡基刚.语言经济学视角下的公共英语教学效率研究[J].复旦教育论坛,2016,1402:86-92.

[4]王海兰.国内经济学视角语言与贫困研究的现状与思考[J].语言战略研究,2019,401:34-43.

[5]姜华.语言的经济学与大学英语教育[J].现代营销(信息版),2019,02:84-85.

[6]薄守生.语言学跨学科研究学术创新的一部力作[J].汉字文化,2019,01:125-126.

[7]何梦丽,罗胜杰,陈敏之.语言经济学视角下商务英语课程教学调查与分析[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2901:115-119.

[8]朱曦.语言经济学视角下高职英语课程设置的优化[J].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9,1701:93-95.

[9]王利梅.语言经济学视角下大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反思[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04:7+14.

[10]于晓华.基于语言经济学的体验式商务英语教学模式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9,05:110+112.

[11]宋景尧.语言经济学研究路径的演变与信息经济学视角下的新探索[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04:177-184.

[12]卫钰珍,李聪,吴林.语言经济学视角下的武汉自贸区公示语英译分析[J].英语教师,2019,1916:27-29.

[13]邹琳琳.基于语言经济学视角的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08).

[14]李彬芳.刍议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J].校园英语,201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