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例教学法范文

时间:2023-03-16 04:18:3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实例教学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实例教学法

篇1

实例教学法就是实例与教学的结合,根据学习需要选取实例来论证原理。教学知识的输入仅仅是手段,教学成果的输出与应用才是关键,所以提倡在教学中运用实例教学法。地理教学中采用实例教学法,可充分反映地理学科特色,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1]。

二、实例教学法的优势

1、地理学科利于与生活中的实例相联系。地理教材中的案例陈旧,与生活中的实例相联系,是对教材案例的补充与更新。2、实例教学贴近学生生活,利于激发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只有经过强烈的感性体验,才会引发理性思考。3、实例教学法多采用乡土地理实例,利于学生关注家乡的建设,从而增强“爱家乡、建家乡”的责任心和使命感[2]。4、实例教学法利于创建一个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实例教学法可脱离课本局限,促进学生自主探索,教学过程将更加的开放、民主。

三、“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选自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中第五章第二节的内容。本节案例较多,但课本案例远离学生的实际生活,这是教材设计上最大的不足,因此教师要学会运用实例来提升教学效果,帮助学生理解教材知识。课标要求“结合实例,进行理论分析”,所以本节内容学习的关键是对教材理论知识的进一步运用[3]。【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探究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分布的影响。运用理论知识分析太原市城市道路改造以后产生的影响。过程与方法分析不同城市形态的变化过程,对比交通运输方式的发展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对比教材中给出的图例,运用探究学习法分析交通运输布局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分布的影响。小组合作探究,讨论太原市交通运输变化产生的影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身边乡土地理实例的探究,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理想抱负。【教学重难点】重点: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分布的影响[4]。难点:通过分析实例来掌握理论知识。【教学方法】探究学习法、小组合作学习法、案例教学法、对比分析法、实例教学法【教学过程】

四、地理实例教学中要注意的问题

1、地理实例与教学原理的结合与论证。实例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更好掌握,进一步论证原理。2、所选地理实例要具备典型性、时代性的特点。所选实例最好选择发生时间距离学生生活较近的案例,以增强了学生对实例的敏感性[7]。3、实例教学多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教师教学为辅,所以教学进度、教学方向、需要教师适时引导,防止学生背离研究方向[8]。让学生了解地理知识、地理规律,感受到生活中无处不在地理文化,是地理教师追求的宗旨。因此在地理教学中,实例教学的运用很重要,它是培养学生地理应用能力、地理文化素养的法宝。

作者:马宁 周跃 单位:辽宁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参考文献:

[1]崔芳.浅谈实例教学法在地理课堂中的运用[J].散文百家•教育百家,2011,02(11)

[2]李丽萍.基于乡土案例的学生合作探究学习—以“常州市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为例[J].地理教学,2015,03

[3]《全日制普通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S]

[4]张艳,李莉.“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教学设计[J].地理教育,2014,05

[5]张福涛,王宪云等.鼎尖教案[M].延安教育出版社,2014,04:228页,229页

[6]王志华,陆燕.“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分析[J].地理教育,2014(5)

篇2

1采用“先理论后案例”的教学策略,即先基础后应用的方法开展案例教学

在分析化学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教师首先讲授相关的理论知识,然后给出实际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从而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实际应用以及知识点的有机串联。笔者在分析化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的基本步骤可分为:①在学习相关理论知识后,引出案例;②课堂讨论前,指导学生分析案例,发现主要问题,选择相关的理论和方法加以应用,并给出解决问题的途径;③课堂讨论时,指导学生在所学过的知识点中,设计出可行的方案,并分析各自方法的优缺点;④总结课堂讨论,并将案例中涉及的主要问题进行引申与拓展。例如,分析化学中,滴定分析法和仪器分析法两者互为补充,各有所长。滴定分析的优点表现为准确性高,仪器分析的优势在于专属性强和灵敏度高。如何理解这两类方法的优缺点,可以在学生学习酸碱滴定法后通过乳制品行业中的三聚氰胺事件这一具体案例讲解,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2008年,因食用三鹿婴儿奶粉而患肾结石的报道铺天盖地袭来,罪魁祸首三聚氰胺也因此浮出水面。在乳制品中添加三聚氰胺(化学式:C3H6N6,含N量高达66.64%)假性蛋白,能使蛋白质含量检测结果合格,导致这一事件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三聚氰胺可以在蛋白质含量测定中以假乱真);进而分析凯式定氮法优缺点(从而引申出滴定分析法的共性);第三步引导学生讨论用什么方法可以解决(借此引申出仪器分析法的优点)。通过这一案例分析,层层深入,引导学生研究物质的结构和性质与分析方法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从物质结构性质出发设计合理的分析方法的思维。

2先小组讨论后提问互动启发式开展案例教学

课堂案例讨论前先对学生分组,由学生自荐和推荐的原则选出组长,以小组讨论方式进行案例分析。组长负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性学习。这一方面有利于学生之间知识点的交流,促进学生主动寻找答案,进行知识点的整合,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帮助和带动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小组讨论结束后,每组进行案例分析总结,教师随后再进行课堂提问,师生互动和启发式方法进行案例分析,来锻炼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

3调整学生评分制度

采用案例教学法,学生是教学中的主体,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鼓励课堂上积极发言并展开讨论。期末成绩的评价也因此采用多元化机制,包括期中考试成绩(30%),期末考试成绩(40%),实验成绩(20%)及平时成绩(10%)。学生的平时成绩主要来自于课堂上的案例讨论,评分可实行鼓励加分法,即积极参加讨论发言的同学得到加分,以调动学生参与案例讨论的积极性。采用这一多元化考评机制后,促使学生把学习落实在平时,既可以避免考生“考前临时抱佛脚”的考试心态,减轻学生的迎考负担,同时又可以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减少高分低能的现象出现。引入案例教学模式后,本校分析化学的期中和期末考试内容也相应做了调整,在分析化学三基内容(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计算)的客观题、填空题和计算题基础之上,适量增加实验设计和分析讨论案例。在考试规定时间内,考察学生合理选用分析化学方法的能力并说明选用该方法的理论依据和原因,以更好地达到知识的灵活应用。

4应用案例分析时的注意点

篇3

关键词:实例教学法 初中物理教学 有效运用 意义

中图分类号: G633.7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9-0135-01

中学三年,对学生们来说是最为重要的学习阶段,而对于中学教师而言,三年的教学工作也同样汇聚着教师的成就。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由于物理学科特有的实践性与科学严谨性会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和成长产生强烈影响,因此,教师就势必要采取更加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在注重让学生吸取知识的同时,加强学生对物理学科的认识。基于这样一个观点,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现谈谈实例教学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有效运用,以期让更多的中学物理教师对这种教学方法有所认识,并希望以此提高初中物理教学质量。

1 实例教学法意义解析

笔者在教师交流中曾发现许多教师将实例与案例混为一体,事实上这是一种错误的理解。仅就教学工作而言,案例教学法与实例教学法对学生们有着相同的教育意义,然而在应用过程中却又有着不同的区别。这具体表现在:严格来说,案例是含有问题或疑难情境在内的真实发生的典型性事件,或可以认为是研究者感兴趣的一类事件中的实例,案例具有故事性与戏剧性的鲜明特点,它可以是虚构的,其目的是为加强学生对某一个学术性观点的认识;而实例的内容则更加的广泛,实例教学法在以真实事件向学生阐明观点的同时,其事件本身必须是一个论点的依据。在课堂上,实例是可以随时存在着的,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引入实例,可有效增加学生对课堂知识的认识,但对初中物理教师来说,由于这些实例与教学教材没有直接的联系,因此对教师的素质来说却也是一种极大的考验[1]。

2 实例教学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在物理教学的课堂上,教师既要注重理论讲解,又要注重联系实际,把物理知识与生活充分结合,可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提升教学质量。

2.1用实例将物理与生活相结合

物理科目自八年级开始正式进入教学课堂,在此之前,中学生们已经有了相当的生活经验。而事实上,生活中就蕴含着大量的物理现象,只因学生们没有接触过相关的知识,所以对其不会产生明确的概念[2]。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将课堂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相互结合,同时以实例来巩固学生对知识的印象。

如在“杠杆”一课的教学中,笔者首先用问题来引导学生们思考,并引入了杠杆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如:阿基米德曾说,如果给他一个支点,以及一根足够长的杠杆,他可以撬起整个地球,大家想一想,这有可能吗?学生们经过认真思考,最后一致认为这是可以实现的。笔者再次提问:那么,如果我们把汽车的方向盘卸掉,仅靠转动中间的圆杆来控制方向,大家认为这可行吗?学生们都笑了起来,并一致回答:不可能。这时笔者指着窗外对面的一栋建设中的大楼,对学生说:同学请看,大楼外面伫立着的那座巨大的钢铁结构学名叫做塔吊,塔吊的一侧有一个巨大的吊锤,而另一侧则是长长的钢架,以及用以吊起物料的钢索。现在大家注意观察,塔吊的设计是运用了怎样的杠杆原理?这时学生们结合课堂所学迅速得出了结论:是运用了杠杆平衡原理。

如此,在这堂课中,学生们不仅对所学知识有了更加深刻的印象,同时又学会了观察生活中的物理现象,从而得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2用实例丰富课堂内容

生活中的一些现象与物理知识紧密相连,笔者抓住物理学科的这一特性,在教学过程中引入大量实例。如在学习“初识家用电器和电路”一课时,笔者用电饭煲煮饭、电炒锅煮菜烧水等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来阐述内能是由电能转化而成;在学习“机械能和内能的相互转化”一课时,笔者以电风扇为例,向学生说明电风扇是利用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利用空气对流进行空气转换;在学习“摩擦力”一课时,笔者向学生讲述汽车轮胎与一些用具把手上面的凸凹花纹是为增加摩擦力;在学习“内能与热量”一课时,笔者以汽车水箱为例:汽车开动时机械摩擦做功产生热能使机械内能增加,而水箱内水的功效正是利用热传递使机械内能减小,降低温度。以上这些,都是在教学过程中实例的应用。通过这些实例,大大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使学生们在吸收理论知识的同时又仿佛亲眼看到了这些知识的应用过程,使课堂教学更加精彩,使物理学科更具有魅力。

2.3用实例加强知识的应用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现代学科,既然是以实验为基础,那么就必须强调知识的应用。一次有效的应用,可抵得上数次课堂实验的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时刻注重课堂教学的功效,注重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所应用,让学生在应用中学习,边学习边验证,只有这样,才能真正避免“高分低能”的不合理现象,同时也是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增强他们探究欲望的有效途径。

如在“力与运动的关系”一课中,笔者通过课堂知识讲解以及课堂实验,让学生开动脑筋,运用生活中的一些物品在课后自制实验道具,让他们再次自己进行实验,并要求他们写出实验心得。又如在“太阳能”一课,笔者同样要求他们结合课堂知识,在课后自制简易太阳能装置,等等。

如此,将实例教学向课外延伸,让学生通过真实事例来验证知识,全面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培养他们动手与动脑的能力,是为加强学生对知识的吸收,提升物理教学质量的绝佳方式。

总而言之,在初中物理的教学过程中,能够将实例与物理与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让物理的课堂教学更加生活化,让实例贯穿教学始终,是物理教师教学素质的体现。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为了配合新教改,全面改善当前的基础教育现状,开发更多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是每个教师的基本责任。要将学生从单一枯燥的学习中解放出来,营造精彩课堂,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奠定基础,为我国的教育事业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任务型 大学英语 听力 实例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2-0104-02

随着大学英语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对各种教学法理论的研究和实践也随之开展,从不同角度进行探索,其中任务型教学法以“任务”为核心,集合了很多传统教学法的优势和特点,对于英语听力课程的教学提供了新的探索途径。

一、目前英语听力课程存在的问题

听力作为输入性技能,是学生语言综合应用能力的有机组成部分,而听力教学则是大学英语课程中不可忽视的环节,但是从现状看,目前大学英语听力教学和教材编写都基本遵循传统模式:生词认知――听材料,做习题――讲解答案――重复这一过程。(杨媛媛,2013)学生基本处于被动输入的状态,欠缺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产生厌烦心理;而教师教法单一,课堂教学往往是在放录音――对答案的循环中完成,对学生反馈信息少并且缺乏针对性的策略指导和问题分析,从而使听力课堂沉闷,教学效果不佳。

二、任务型教学法

任务型教学以具体的任务为学习动力和动机, 以完成任务过程为学习过程,以展示任务成果的方式体现教学的成就。(丰玉芳,唐晓岩 2004),该教学法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国外许多语言学家如Candlin(1987), Skehan (1996) 等对任务型教学进行了研究。近年来,国内关于任务型教学法在英语教学中应用的文章层出不穷,通过对“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的检索,在2001―2013 年间,标题或关键词中含有“任务型”的文章共有4199 篇,我国教育部颁布了《英语课程标准》(20001)明确要求英语教师从实际出发,恰当应用任务型教学法,开展以任务为中心的、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逐步实现教学中心由教师到学生的转变,体现“在做中学” (learning by doing)和“用语言做事”(doing things with the language)的原则 ,并且通过真实的语境激活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从而使语言的形式和意义得到平衡的发展。

顾名思义,任务型教学法重点在于“任务”二字,任务设计、任务监控、任务评价以及任务反思都应该是这一教学法顺利实施和开展必须考虑的问题。其中,如何设计任务是实施者首当其冲需要思考的。

三、任务型教学法在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

一个完整的任务教学框架可分为任务前(pre-task),任务环(task cycle)和任务后(post?鄄task)三阶段。本文以《(全新版)大学英语听说教程1》中Unit 1 Studying English 为例,设计了如下程序,实践任务型教学法:

3.1任务前

这一环节要求任务设定者(教师)明确任务内容和要求,让任务参与者(学生)对任务目的、完成任务的程序、时间等有清晰地认识,让学生充分热身。对于听力课程而言,背景知识对于听力理解有着重要的意义,有助于学生减少听力焦虑,尽快进入专注的听力状态。在此环节,针对教学的主题,教师采取头脑风暴的方式,让学生就“English”一词进行联想,让学生知道对于这一内容可以从不同的方面进行讨论,如学英语的困难、方法、目的或个人经历等等,启发学生的主动思维,进入听力的语境,让学生明确了解主题,教师再进一步提出听力的任务:即要求学生在听力过程中记录下语篇中涉及到“English”这一话题的各个方面。

3.2任务环

学生在明确任务后,即开始任务的具体实施环节,在任务的驱动下,进行听力技能训练,并始终围绕“任务”为核心。在第一遍播放时,学生提纲挈领地记录要点,如语篇中提到的学英语的时间、遇到的障碍、学英语的原因等等;第二遍播放录音时,教师就其中一个片段作精听练习,空出某些重要句型和词汇,如favorite, overcome,…as much as I can 等等,让学生重点关注,加深印象。

3.3任务后

任务型教学法模式在最后一个环节重视语言形式,即分析和练习,反馈学生在意义表达和传递信息过程中反映出的语言形式上的欠缺,体现“在做中学,在用中学”的原则,让学生从真实的经历中直观认识自己在语言输出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高学习效率,强化学习效果。在完成前两遍的听力理解后,教师要分析和指出在之前环节中学生听力出现障碍的原因,如语音、语速、语流或其他方面的问题,同时让学生自己就“Studying English”进行主题讨论,使用在之前听力语篇中出现的词汇和句型,学以致用,听说并行,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结语

任务型教学法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教师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任务设计、任务督导和评价上,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激发了学生自主听力的主动性,有助于优化听力课程的教学效果,当然,在这一教学法的实施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水平和教学内容的不同,慎重设计任务,并且通过任务完成后的反思阶段,师生共同参与、探讨任务进一步优化的实施,从而实现教学效果的可持续良性提高。

参考文献:

[1]Candlin, C.N. Towards task?鄄based learning. In C.N. Candlin & D. Murphy (Eds.).Lancaster Practical Papers in English Language Education[M]. 1987:5-22

[2]Skehan, P. A framework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ask based instruction.[J]. Applied Linguistics.1996(7): 38-62.

[3]丰玉芳,唐晓岩.任务型语言教学法在英语教学中运用[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4(6):35-38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英语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5]杨媛媛.浅析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现状与提高策略[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3(6):26―27

篇5

关键词:C++;实例教学法;面向对象;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Introduction)

C++程序设计课程是各高校计算机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在整个教学体系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在众多的程序设计语言中,C++语言是近几年广泛使用的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是程序设计的重要工具[1]。而且C++语言与Java语言和C#语言具有很多类似的特点。是学习后两者的基础。因此是否能学好该语言直接影响这学生今后的编程能力,因此其教学方法的优劣将会直接影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及其该课程今后的发展方向。

笔者根据近几年在C++程序设计课堂教学中的经验,深刻体会到实例教学对于该课程的重要性,总结如下仅供大家参考交流。

2 实例教学法(Instance teaching)

实例教学法是一种以实例为基础的教学法,他把枯燥的课堂知识通过生动的实例向学生讲述,教师于教学中扮演着设计者和激励者的角色,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较之传统的教学方法更能提高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2]。

《C++程序设计》课程是以讲解C++语言为基础,同时向学生传授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思想。它既有理论又有实践,既讲方法又强调动手能力。如果单从理论和概念入手,直接讲解类、对象、抽象、封装、多态等概念,学生在毫无感性知识的情况下,接触这些概念,理解起来是比较困难的。如果在讲解的同时配以合适的实例,让学生在观看、模仿和实际操作中理解这些概念,并适时地加以归纳总结,那么学生就能比较容易的接受所学知识,使学习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

3 实例教学法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The application

of instance teaching in classroom teaching)

具体的实例教学法如何应用呢,笔者从七个方面做了思考和研究。

(1)通过实例导入所讲知识点

本课程是一门程序设计课,其目的是为了提高编程能力。因此在整个课程的讲解过程中,所涉及的程序的讲解可以贯穿始终。比如从头到尾可以设计相同的一个类,但所讲解的知识点不同,这个类里面的内容可以不一样。这样,就可以利用前面所学的程序,作为新讲解的知识点的导入。例如在讲了类和对象的基础知识后,要讲构造函数的知识。为了引出构造函数,可以先用前面所讲的类和

对象,设计一个可以包含一个初始化成员函数的类。

如图1所示,成员函数init可以对对象进行初始化,但用户要显示的去调用它,而且还要记住它的名字。如果用户忘记了或者不知道其名字,就无法将对象初始化。能否有一个好记的名字并且能自动调用的函数完成此功能呢,这就引出了构造函数。

(2)通过分析实例程序,讲解所学知识和概念

在利用图1中的程序引出构造函数以后,可以把程序改写如图2所示:通过改写以后就可以通过该实例向学生讲解构造函数的性质:没有返回值类型、函数名与类名相同、当创建对象时自动调用等等。

而且还可以再对该程序做修改,定义多个构造函数,来讲解构造函数可以重载等性质。这样学生在感性的认知中能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构造函数的特点和使用方法。

(3)实例要具有针对性、简洁性

由于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特点较多:抽象、封装、多态、继承等。在讲解相关知识时,所选的例子要和即将讲解的知识点相关,不要面面俱到,让学生把握不住重点。如果一个类设计得太全面,反而会适得其反。还是以上例来说明问题,由于本次课是讲解构造函数,所以类中的成员就包含了构造函数和两个数据成员,还有一个显示用的成员函数display()。这样能突出所讲的知识点,学生容易把握。

(4)通过多种手段讲解实例

随着计算机科技的发展,现在各高校基本都实行多媒体教学。在该课程的讲解中,讲解实例时,笔者常采用PPT、板书和VC++集成开发环境三种方式并用的方法[4]。

有的实例偏重概念性的东西,适合用板书讲解。如讲解类和对象的基础知识时,要联系现实生活,如设计一个point类,point都有哪些属性呢?可以边启发学生,边用板书讲解。

有的实例,学生需要在慢慢理解的同时,看到程序运行的效果,这种实例适合用VC++开发环境讲解,如上例中在主函数main()中并没用显示的调用构造函数,它到底是什么适合自动运行的呢?可以通过在开发环境中单步运行的方法让学生看到程序一步一步的执行过程,当看到运行到使用类创建对象时,程序的流程自动转到了构造函数的函数体处去执行,同学们也就很容易明白了。

有的实例,利用板书和开发环境讲解会比较浪费时间,而为了开拓学生的视野,可以直接用PPT向学生讲解。可以把要讲的重点知识点标上不同的颜色,以让学生能够抓住要讲解的重点。

(5)配以课堂练习

在课堂上讲解了相应的实例后,为了检查自己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掌握程度。可以配以相应的课堂练习。课堂练习中的编程实例应该和课堂上讲过的实例相辅相成,让学生在做练习的过程中对刚学习的知识进行复习和消化。从而巩固课堂教学效果。

或者把接下来要讲解的知识点设置在课堂练习中,让学生提前动脑筋思考。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的习惯,加深所讲知识的理解程度。

篇6

关键词 外语教学法 媒体教学法 在线学习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教学法尤其是外语课堂的教学法有三个层面:目标层面、过程层面和行为层面。目标层面是指教与学的整体目标。过程层面是指在某个教学计划或教学大纲中如何实施整体目标。而行为层面则是指如何对具体的教学情境进行规划和实施。教学法的一个重要分支就是所谓的“媒体教学法”,同样也分为三个层面。目标层面中往往会提出这样的问题:媒体在我们的社会中有多重要?使用媒体教学法有何好处?媒体教学法和教学整体目标有何关系?媒体教学法在过程层面中通常要解决如何实施的问题。而在行为层面则需要从具体的行为要求出发进行思考。这些问题主要是由外语课堂的组织者——教师来完成的。因此可以说,教师担负着选择、评估及使用媒体的职责。教师并不简单地作为媒体的使用者,而更多的是媒体的统筹规划组织者。随着科技的进步,除了原有的传统媒体外,外语教师对于开发新式媒体的需求越来越强烈,本文将介绍一种新的教学形式,一种新的媒体——在线学习。

与学校中传统的课堂教学相比,在线学习的优点体现在四个方面:(1)在线学习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只要有电脑和网络,随时随处都可以学习;(2)学习者可自由操控学习过程和个人学习速度,有足够的时间思考,从而提高学习效率;(3)在线学习可以帮助学习者自己安排学习,并能及时对学习效果进行自查;(4)在线学习中一个学习小组的成员可以由来自世界各地的学习者组成,促进了各国文化间的交流传播。

本文将介绍一套完整的在线学习练习,该套练习是笔者根据现在德国外语教学流行的在线学习模式制作的,该套练习选择德国著名节日狂欢节为主题。所要达到的学习目标是,通过进行与狂欢节相关的练习,使学习者在自学中借助多媒体了解狂欢节相关的德国国情知识,并同时练习听、说、写、语法、词汇这些方面的德语应用能力,并激发他们跨文化比较中的敏感度。选择狂欢节作为题目,原因有三:(1)通过完成对这一主题的练习,学习者不仅可以学习德国国情知识,也从这个题目中获得了进行跨文化比较的可能性;(2)在这个题目中有很多真实的报道、文章、视频、音频资源,从中可以使学习者锻炼听、读、写、语法、词汇等多方面的能力;(3)这个题目本身可以给学生带来很多乐趣,也为学习者有朝一日在德国亲身参加狂欢节提供一些帮助。该在线练习是针对欧洲语言大纲语言水平A2到B2的学习者。练习的难易程度决定了哪个语言水平的学习者选择哪个练习。所有练习都是关于狂欢节的,但有些练习之间的前后关联性并不大,学习者既可以从头至尾完成整套练习,也可根据自己的语言水平选择性地进行。该在线练习以德国知名在线学习网站Lingvico()作为制作平台,分为三个学习步骤,引入主题阶段、深入练习阶段及后期巩固阶段,共九个小练习。预计完成练习所需时间约70分钟。出于各人学习水平不同以及线上学习的灵活性特点的考虑,没有限定完成时间。监控学习及练习成果的方式有很多种,可以通过统一发放答案的方式,也可以通过论坛及聊天群进行共同讨论等方式。以下将对该在线练习9个练习及其教学思考进行详细的介绍。

1 引入主题阶段

(一)他们在哪(见图1)?该练习的学习目标是通过图片引入狂欢节主题,激发学习者的文化背景知识,并借助已学知识描述图片。适合语言水平为欧洲语言大纲A2的学习者,主要锻炼学习者的自由写作能力。练习类型属于自由任务。学习者需要对图片进行观察,回忆已经掌握的背景知识或对主题进行猜测,通过题目中的问题描述图片,并进行几句话的自由写作练习。

(二)科隆万岁(见图2)!该练习的学习目标是通过听德语歌曲总结歌词大意,并找出其中的关键词,组建与狂欢节相关的词汇语义场,为之后的练习做准备。适合语言水平为欧洲语言大纲B1的学习者,主要锻炼学习者的词汇运用能力及听力理解能力。练习类型属于自由任务。学习者需要听歌曲,理解歌词大意,搜集相关语义场词汇。

至此,第一部分引入主题阶段结束。

2 深入练习阶段

(一)科隆狂欢节(见图3—4)。该练习的学习目标是通过总体及细节听看视频,理解报道大意并找出有用信息。适合语言水平为欧洲语言大纲B2的学习者,主要锻炼学习者的听力理解能力。练习类型属于自由任务。学习者需要听看视频,理解大意,找出主要信息并回答问题。

(二)这个词是什么意思?该练习的学习目标是通过选择听取视频信息,学习相关词汇。适合语言水平为欧洲语言大纲B2的学习者。主要锻炼学习者听力理解能力及词汇运用能力,练习类型是客观选择题。学习者需要再次观看上个练习中的视频,选择性听取信息,根据上下文判断词汇意思,做出正确选择。

(三)科隆的第五季(见图5—6)。该练习的学习目标是通过总体浏览式阅读,找出文章中的关键词。适合语言水平为欧洲语言大纲B1的学习者。主要锻炼学习者阅读理解能力,练习类型是自由任务。学习者需要浏览文章,找出文章中表达主要内容的关键词。

(四)学会这些词,去狂欢吧(见图7—8)!该练习的学习目标是通过选择性阅读,猜测生词意思,扩充主题相关词汇量。适合语言水平为欧洲语言大纲B2的学习者。主要锻炼学习者阅读理解能力及词汇学习能力,练习类型是对号入座配对练习。学习者需要借助图片,阅读生词及解释,根据上下文猜测生词意思,找出与生词搭配的解释,进行对号入座。

篇7

Luo kun  Xu Ping

Abstract:In this paper,the software system development of engineering example is introduced to guide teaching.And a practical engineering project as an example to analyze the subject guide two-way interactive teaching method of the concrete implementation process.At last,through data analysis this method achieved good teaching effect in teaching.

Keyword:engineer;software development;teaching;interactive

1.“基于工程实例引导教学法”在软件开发课程教学中的积极意义

1.1 软件开发平台课程教学的特点和难点

软件开发平台课程以培养学生的.NET平台下的编程能力为主, 通过程序实例和相关练习,逐步培养学生软件开发程序设计的能力,从而掌握可视化程序设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以后从事相关软件开发打下良好基础。课程的首要重点是学习.NET开发平台复杂的体系结构、.NET应用程序框架基础,以及学习.NET平台下软件开发的基本流程、基本思路。课程难点是通过学习要求学生能实际动手编写应用程序,能与实践相结合快速建立Web应用程序、网络编程等。

1.2 “基于工程实例引导教学法”与实践课程相结合的设计思路

基于工程实例引导双向互动教学法以实际应用需求为中心,以实践项目为驱动的教学方式,属于探究式教学的一种,它是一种以工程实例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与教师指导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学生在专业知识的获取来源于老师课堂讲解,对于老师没有涉及到但市场上需求的新知识的主动研究和探索精神明显偏低,学生的学习方式还普遍停留在被动学习模式上,解决问题的主动性较差,实际能力和市场相结合性较差。这样的教学方式容易照成理论和实践脱节,学校培养的学生和市场需要的人才相背离。

针对软件开发平台这样的应用型课程,我们采用一种将实际工程项目引导和双向互动的方法引入到软件开发平台课程的教学实践中去。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理论教学过程中通过实际选用的项目、活代码展示与理论讲授相结合;实践教学中严格划分项目小组通过统一指导、个别指导、团队合作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分散知识点和具有一个规模项目设计相结合,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2.工程实例引导教学方法在软件开发平台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2.1 工程实例引导教学法在.NET软件开发平台课程中任务目标的确定

“数据库应用编程”在实际软件开发课程中数据库应用变得越来越重要,数据库管理系统相关知识已经成为软件开发课程中一个重要的知识环节,我们选择这个知识点作为主体,以一个实际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工程项目为导向引导学生完成相应知识的学习。

注意一个数据库管理系统它的基本功能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数据定义功能。用户通过定义语言可以方便地对数据库中的数据对象进行定义。

2)数据操纵功能。DBMS提供数据操纵语言(DML),用户通过操纵语言操纵数据,实现对数据库的基本操作,如查询、插入、删除和修改。

3)数据库的运行管理。数据库在建立、运行和维护时由DBMS统一管理、统一控制,以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完整性、多用户对数据的并发使用及发生故障后的系统恢复。

4)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功能。它包括数据库初始数据的输入、转换功能,数据库的转储、恢复功能,数据库的重组织功能,以及性能监视、分析功能等

2.2 以一个数据库管理系统工程项目实例来说明引导教学实施的全过程

按照事先的教学计划我们把全班同学按照能力分成不同的项目小组,每个项目小组有一个负责人,成员5-6人。同时老师先做一个简单的理论背景知识讲解,把数据库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流程划分为不同的几个阶段,确定每个小组完成时间,每个阶段必须达到的目标。

(1)分析管理系统应用需求阶段

学生在需求分析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对用户的需求进行鉴别、综合和建模,清除用户需求的模糊性、歧义性和不一致性,分析系统的数据要求,为原始问题及目标软件建立逻辑模型。分析人员要将对原始问题的理解与软件开发经验结合起来,以便发现哪些要求是由于用户的片面性或短期行为所导致的不合理要求,哪些是用户尚未提出但具有真正价值的潜在需求。在这一阶段老师可以参与讨论,每个小组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老师引导学生完成一个可行性的需求分析报告。

(2)数据管理系统总体设计阶段

在这一阶段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提出自己对于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我们以一个图书信息管理系统为例。

1)由项目负责人提出总体的模式设计

图书订购系统应用程序结构设计就是采用了这种比较流行的分布式三层结构模型,把整个应用程序在逻辑上分为三个层次:

①界面表示层,采用ASP.NET 2.0技术开发的瘦客户端(基于Web的页面系统)描述了系统与用户的接口。

②业务逻辑层,采用C#2.0的组件技术,把诸如订单的生成、修改等业务逻辑封装在组件里面。

③数据访问和存储层,使用ADO.NET 2.0提供的服务SqlClient来构建访问SQL Server数据库的组件。

2)由项目小组共同提出系统作业流程

图2.1 系统流程

3)由项目小组成员提出图书数据库管理系统总体功能设计

图书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就是让用户能够足不出户就可以购买到自己想要的书籍,所以图书订购系统主要提供如下的功能:

图2.2 图书管理系统的功能划分

4)由小组各成员每人负责一个具体模块设计和实现

①用户模块管理。

②书籍管理模块。

③书籍订阅及下单模块。

④用户意见反馈模块。

注意:在本系统设计过程中每个小组成员独立完成一个模块,要求在项目小组负责人的功能整合下,在老师的具体技术指导下能按照需求完成具体的功能设计。

(3)项目结题讲解及演示测试阶段

在这个阶段由项目小组负责人提出系统设计的总体思路和方案,然后每个学生讲解自己完成的具体模块功能。

图2.3 具体功能演示及其讲解

学生讲解结束后,老师和其他小组负责人对系统的方案及其涉及的知识点进行提问,根据其现场回答给出各个环节的相应的分数,经过评议后算给出这个知识环节的综合得分。

3.实际课堂教学效果的数据分析

基于“工程实例引导下的双向互动教学法”是根据实际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的,特别是在软件开发平台这样的实践课程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通过最后考试的成绩和学生的课后信息反馈,取得了比较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

表3.1 关于新的教学方法教学质量表(人数百分比)

新的教学方法在提升对于知识点的掌握上 新的教学方法在学生的满意度上 新的教学方法在老师和学生互动上 备注

1.优秀 49% 46 % 60%

2.良好 46% 45% 40%

3  合格 5%  9% 0%

4.不合格 0 0 0

为了说明这种教学方式的可行性,我们对在一些教学质量的关键数据做数据调查和分析,通过数据分析得到,结果得到新的教学方法在提升教学质量和学生的满意度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见表3.1)。

我们通过班级调查对传统方法和新方法在教学质量上也做了一个分析对比,以一个班级学生为基数做了统计调查,结果对比图例如下,发现教学效果几个指标显著提高。

图2.3 教学质量满意度

篇8

(1)英语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可以营造新型的教学环境。新课改对英语教师有这样的要求:学习掌握信息技术,开发课程资源,拓展学习渠道;更新完善自己的专业知识,构建多元化的知识结构。

(2)英语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实现了教与学的创新。英语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就是要转变传统的教与学的方式,新型的教学强调师生互动,要求师生之间建立一种平等、和谐的关系。

(3)英语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提高了教师自身的信息素养。新课改使教师的传统地位受到了挑战,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成信息的支持者和指导者。教师是教育改革和实施的关键因素,提高教师自身的信息素养可以促进新课改的顺利进行。

五环教学模式促进英语学科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实例分析

由于学校规定每位英语教师必须带两个班级,学校分配给我的是八年级1班和2班。为了研究和对比的需要,我决定在八年级1班采用信息技术与英语课程整合的五环教学模式,在八年级2班采用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以新目标英语――八年级下册Unit2 What should l do? Section A第一课时(1a―2c)为例进行了以下五环教学模式教学的设计:

1.教学对象 Class 1,Grade 8

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习和掌握新的单词和词组,并学会听、说单词和词组。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讨论、交流学习实际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并学会用“should/Could”给出解决建议。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关心别人、帮助别人的良好品质和习惯。

3.教材与学生分析

本课是一堂听说课,重点训练学生的听说能力。在本课中所用到的句子时态为―般现在时和一般过去时,这两种时态学生都已学过,所以用这两种时态来描述学生遇到的问题对学生来说应该没有难度,对于句型What's the matter?已在八年级上册里学过,所以对学生进行情境构建引导学生说出此句型应该没有问题。

4.教学步骤

(1)情境构建。

在情境构建这个环节里,毫无疑问,主要内容就是情境构建。我先用一首周华健的歌曲《最近比较烦》引发学生的共鸣,让学生身同感受,从而联想到自己生活中的一些烦心事。等歌曲播放完毕,问学生是否也有烦恼,让学生畅所欲言,说说自己的烦恼,下一步,我也说出自己的烦恼,让学生给些建议,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接着,再以―个老朋友Erin的烦恼为话题引入本课。在这个环节里,周华健的歌曲起着抛砖引玉的作用。

(2)问题探究。

在此环节里,我通过给学生展示图片和语言,让学生既直观地看到语言所表达的Erin面临的问题,又可以形象地看到他在各种烦恼下的表现,有利于学生对英语句子表达的理解和掌握。通过这些图片和语言的展示,让学生探究出询问某人烦恼的句型:“What’s wrong?”等以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这个环节里,用图片学习英语既让学生感兴趣,又可以让学生加深学习英语的印象。

(3)交流提高。

在本环节里,通过让学生讨论交流得出每个问题的解决方法,并通过对问题提出建议让学生总结出了给建议的句型。通过应用信息技术,我创建了若干个幸运大转盘,在转盘中写出了八个常见的problem,通过转动转盘让学生随机练习矩形框中的句型。通过转盘的使用,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4)应用拓展。

在这个环节里,我设计了三个应用。首先,我解决了课本上的听力问题,也就是应用1和应用2。由于在上一个环节里学生对听力中所要用到的句型进行了反复训练,所以,在此处听力的解决比较容易。在听力的处理上,可以使用多媒体音响设备来用计算机播放电子语音的听力,方便快捷。在应用3里,我给学生展示了几张西部地区孩子的生活和学习图片,当然,也可以通过在互联网上搜索西部儿童的视频放在此处。不论是图片还是视频,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对西部儿童的同情,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让学生珍惜自己优越的学习环境,好好学习。

(5)反思升华。

在这个环节里,我给学生播放了一段关于北京雾霾天气的视频。北京的天气是当前人们议论的一个热门话题,也是我们亟待解决的一个大problem,所以,此处我用了这个材料,既锻炼了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又能让学生学会关心社会,关注热点话题。在此处,我通过北京雾霾天气视频的使用,既将信息技术和英语学科进行了整合,也将有关地理、环境的学科知识进行了课堂渗透,实现了英语、信息技术、地理、环境学科的整合和融合,更好地促进了学生对知识、技能、情感和态度的培养和升华。

5.教学效果

篇9

【关键词】初中物理 教学实验 合理利用

引言

心理学界流传着这个思想:人的思维活动源于感性材料,当人接触到感性材料,容易产生感性意识,于是就能更好地做出能动的反映。在学习中也一样,利用直观的实验教学法,可以培养学生的感性意识,加强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与记忆。这有利于学生的智力发展。当今,素质教育盛行,初中的物理也应注重实验教学法的运用,所以物理教师就应该掌握好力度,需合理地运用到教学当中,才能以最佳的方式发挥实验教学的作用,辅助物理教学。

1初中物理教学中实验教学法的应用原则

1.1以学生为中心原则

为了符合初中学生的自身特点,通过实验教学法要求学生自己亲自体验实验的。这要求学生运用自己的眼、手、口、脑进行实验学习,对感官上的刺激,提高他们的注意力,改变以往被动接受的立场,转为主动体验,主动学习,使他们主动到学习中来。这不同于以往的学生课堂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延长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

1.2因材施教原则

传统教育注重应试教育,不注重学生的特长发展,为使学生从根本吸收知识,在教学中可提倡实验教学法。实验教学法注重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要依据不同学生的每个步调,自己解决自己的问题,有难以处理的,可与同学进行讨论,可向老师讨教。一方面,不仅能够以自己的实际状况通过实验来进行学习,还可以在探讨的基础上相互学习,不断进步;另一方面,可以弥补课堂的不足,填补课堂教学的某些缺失,促使所有学生都参与学习之中,享受学习。因此,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潜能,尽最大可能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1.3紧紧围绕学科原则

初中物理中的实验教学法,目的是为了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物理水平。因此,实验教学法不能脱离物理学科范围。对物理实验教学法的应用,提高学生在物理方面的独立思考能力与实验技能。使之有效地提升学生对物理学科的运用理解能力,又满足当今社会对学生实践能力的需求。

2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分析

物理学属于现代科学,注重科学实验。学科的特性要求物理教学不能缺少实验,在认识主体方面,要求在实验中获取结论,在失败中获取经验,在实践中再运用结论。科学的方法和实验在物理学上的推动是人类文明的跨越,如此看来,物理的实验性要求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实验的重要性在物理界得到一致公认。站在物理规律的角度,实验性要求非常重要。居里夫人也是经过很多次试验才验出了镭的存在,爱迪生的电灯发明就是最好的例子。此外,很多的历史事实也说明了实验在物理学上的重要性,对于物理概念的提出、物理现象的总结,必不可少。

物理学要注重实践,世界上的诸多知名物理学家尚且都注重实践,实践也证明在教学中运用实验手段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一方面,学生正处于生长时期,理解力需靠一点点地激发;另一方面,实验的直观性、亲身性可以使实验结论对课本的结论进行有效的论证,进而加深了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所以,物理教学中,实验教学法不可缺少。

3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法应用实例

3.1研究凸透镜

根据凸透镜的特点和性质,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实例很多,这里归纳总结如下:(1)幻灯机;(2)老花镜;(3)显微镜;(4)投影仪;(5)照相机;(6)放大镜;(7)望远镜等等。在课堂上可以,拿出其中的一些来,比如老花镜、望远镜、放大镜、照相机等。通过讲述镜面变化而引起效果不同的原理,在课堂中,在教学生自己拿着这些工具自己体验,然后每个人写下心得,做好笔记。然后教学生留心生活中的现象,比如放大镜在太阳底下可以使得纸片燃烧。

3.2运用铁锤与音叉研究声音的成因与传播方式

可以用铁锤敲打音叉,然后可以听得到音叉发出的声音,并且可以看见音叉不停地颤动。当学生把耳朵贴在桌上,再使用工具敲打桌子,也可以听到声音。用铁锤轻轻敲击鱼缸,发现鱼作出迅速的反应。这一些现象都可以使学生自己体验,并且对照书本上的结论进行回味。如此便可以使得学生不仅记得牢,而且会产生对生活产生好奇的态度,最好的效果表现就是,很多学生从此就爱上了物理学,因为跟生活很接近的事物,同时又不同于生活的一面,叫他们产生好奇,产生求知的欲望。

4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法的发展前景

对于实验教学法的长处当然不止这些。如果要使实验教学法得到有效的运用并取得很好的效果,就需要老师在教学中不断地改进方法,善于发现新方法,能够吸引学生就达到目的了。在上实验课的时候,提前做好预作实验;学生在实验课前进行必要的预习也是很有必要的。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实质思想,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停留在演示实验上,而是要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而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还能够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一反传统教育模式,完全呼应了当今素质教育的要求,顺应了教育的必然趋势。未来,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运用将会得到广大师生和社会的认可,并为素质教育的进程起到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何月新. 实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作用初探[J]. 甘肃教育,2012(3).

篇10

关键词:案例教学;课堂教学;自主;创新

我们云南省进入高中新课程实验已经近两年了,在这段时间里,笔者与我校的其他三位地理教师全程参与其中。新课程的实施呼唤新的教学方式,其结果必然落实到课堂教学方式的转变上。从地理学科的角度看,新版高中地理教材(鲁教版)在所有必修和选修模块中出现相当分量的教学案例,特别有关区域地理内容部分更是如此。同时,《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类似于“结合实例”“以某种自然资源为例”“以某区域为例”等等的内容标准有许多,我们发现案例教学法在新课程的实施中有着广阔的前景。

在近一年的案例教学模式探索实践中,通过不断地听课、评课、磨课、说课,更加熟练地掌握案例教学法,调动了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同时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并形成了各自的教学风格。在此过程中,每一位教师都上了一堂案例教学法的研讨课,其中严冬艳老师的课题是《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鲁教版),课的成败得失暂不去多讨论,只是在听完课之后,感慨颇多。

一、解读课程标准全面合理,树立教学新理念

从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开始,就非常强调对课标的解读,老师们非常认真负责地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研究学习课标,但要做到真正意义上的理解,还必须运用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否则一切都只是纸上谈兵。

在研讨课上,从翔实的教案和精彩的课件中可看出授课教师课前进行了精心的准备。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特点,为学生了创设了生动有趣的情境,如日本和英国的地图、各种景观图、自然环境的差异比较表、经济发展的差异比较表等。同时,通过一系列的师生互动,活跃了课堂气氛,培养了学生的合作协调能力,体现了新课程的课堂教学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及教学以学生为中心,在互动中引导、启发学生质疑的理念。

但值得注意的一点是,整个课堂活动都过分关注如何让学生掌握日本和英国的自然环境特征、经济特征,而忽略了课标所提出的“能够说出不同区域的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通过比较两个区域的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差异,初步掌握比较区域的差异的基本方法”的要求。其实按新课标的理念,教材所给的日本和英国仅是案例,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以此教给学生分析区域特征的方法,并且掌握区域的各个特征之间的关联及成因,即常言所谓的“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案例教学不同于一般的课堂举例,它应该是通过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剖析研究,使教学内容更加典型化,使学生能从“个”推之“类”,由特殊归纳一般,通过典型案例理解普遍规律性的东西,掌握知识结构,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和学习效率。新版高中地理教材(鲁教版)的必修模块和选修模块都提供了相当丰富的案例,这给了我们实施案例教学的空间,能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

二、重塑教师课堂教学观,有效实施课堂提问

在教学中对案例的层层分析,逐步归纳总结地理原理与规律,课堂提问成为一种频繁使用的手段。课堂上善于把握时机的提问,恰到好处的问题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反馈教学,更重要的是为了呈现问题情境,让学生的学习顺理成章,清新自然,既实现知识的储备又培养他们良好的学科素养与创新能力。

这节研讨课上,教师不断地提问,如“根据图1-2-2,请说出日本的地形”“根据图1-2-3,请说出日英国的地形”“分析日本的气候特征”“分析英国的气候特征”等等,学生不加思考的回答非常积极,课堂气氛活跃。提问之前,教师给了学生大约10分钟阅读地图和教材的时间,其实质上是留出了让学生发现问题的时间和空间,这一点做得很好。但由于教师的提问过于简单,缺乏思维含量,所提问题的答案完全在课本上,表面的课堂活跃,实则肤浅,流于形式。另一方面,重复性的课堂提问过多,如“日本……”“英国……”,这样既不能营造引人入胜的教学情境,又不会深化教学内容,反而影响教学效率。假如留给学生阅读和思考的时间不变,而教师的整个提问仅就有关日本的内容进行,如“描述日本的地理位置”“这样的位置给日本的地形带来何种影响?”“根据地图描述日本的地形特征”“日本所处的纬度位置对日本的气候影响如何?”“其海陆位置对气候的影响呢?”“描述日本的气候特征”……这样的分层设计提问题,把一个问题分成有梯度的几个问题,问题有了层次,学生的思维也有了梯度,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自己的思考找出了问题的答案。在层层深入的分析中注重了地理要素间的关联性,直至得出日本的地理位置、气候、地形、河流、资源、农业、工业及经济等的特征及地理要素之间的关系,同时也获得了分析区域地理特征的方法。然后,让学生分组(每约组6至8人)应用分析日本的方法讨论英国的地理环境问题,互相提问、回答、补充,每个人都有发表意见的权利和机会,讨论是开放的,尊重不同意见,鼓励有不同的见解,这样的课堂教学既有了辩论的风格,又有活泼而理性的气氛,同时体现案例教学法在课堂教学中的具体实践。

在案例教学中,教师设计问题时,应有主次、轻重之分,切合学生实际,选择不同的提问用语,使提问规范化,利于思考和回答。

三、把握案例教学环节,提高教师素质

一般来讲,案例教学法课堂教学的教学流程分为紧密相连的四个环节:(1)呈现案例,提出问题;(2)学生思考,分析案例,集体交流,讨论案例;(3)总结评述,深化案例;(4)联系实际,解决问题。我校所使用的高中地理教材(鲁教版)“原理加案例”或“理论加案例”式内容占了相当大的比重,这为教师在课前精选典型生动、寓理于理的案例提供了素材。当然,案例可以是教师自己开发的,或是教材案例的拓展,或是学生搜集的,但要注意其典型性,与教学目标相符合。本节研讨课上,教师选用了教材所提供的案例,将案例分成几个阶段以多媒体的形式呈现,但幻灯片多达25张,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看、听的时间过多,挤占了学、思的时间,感觉学生注意力涣散,抓不住问题的关键。呈现案例中的问题情境时,不必面面俱到,可以有意识地安排一些省略、留白能让学生本能地想知道“这是为什么”,并主动寻找结论,而这种努力可以发展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时效。

案例教学法是一个从案例出发,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教师适时“点拨”“引导”,以培养学生正确的思维方式,较强的实践能力为宗旨的教学模式,它可以是整节课的专题分析,也可以是一节课中的一个环节,具有较强的开放性。因此,案例教学法对教师的素质要求较高,教师在案例的选择和呈现上要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做到有的放矢,所引事例与知识点应有机结合,而不是事例的简单堆砌,在学生的引导上要具有随机应变和因材施教的技巧性,还要感情充沛、善于表演,这一切都要求教师有较高的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