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教学范文
时间:2023-03-17 07:49:0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诗歌教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积累;感悟;推敲;自我修炼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02-073-1
怎样进行我的诗歌教学?如何教好经典诗歌,不仅仅是为了中考,同时也是延续我的所爱,我不断地思索和实践着自己的诗歌教学,多年时光飘逝,我不能挥一挥衣袖不留下一片云彩,却总想把我的一些教学感想化成文字投下剪影。
一、“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学会积累,重在沉淀
古人曾言“腹有诗书气自华”,此语已是入木三分,学生现在首要的缺憾就是积累,文学积淀浅薄。古诗词作为中国文化花环上魅力四射暗香缭绕的花卉,我们实在找不到拒绝接纳和不去欣赏的理由。为了提升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我首先尝试着开展形式多样、内容新颖的活动来促进学生更好地去做好诗词的收集和积累工作。这些活动,有分诗词小组晨读时间相互背诵的常规活动,举行诵诗会促进学生对诗词的背诵、运用的“诗歌之星”评比,开展诗歌“沙龙”让学生品鉴交流自己涂鸦的诗歌等等。常言道:“拳不离手,曲不离口”,每日的坚持,长期的强化,这样在初中三年结束时较为突出的同学基本上都可以掌握三四百首诗词,“熟读,不会作诗也会吟”。三年的初中生活,大多数学生都积累了大量古诗词这一知识财富了。
除了用记忆去积淀,用活动去强化,平时训练也须多加重视归纳分类的技巧,我在训练中从三方面有意识地加以培养:(1)有意识地选择包含古诗中常用意象的诗歌。如“柳”、“月”、“杜鹃”等,尽可能多地让学生积累古诗的常见意象并理解这些意象的深层次象征和内涵。(2)有意识地选择能体现诗人不同风格的诗歌,对“风格”进行较为广泛的感性积累与体验。如对唐诗中“山水田园”、“边塞”、“李杜”等,宋词中“婉约”、“豪放”等诗派的代表作品。(3)选择包含古诗常见技法的诗歌,如从炼字角度、修辞角度、表达方式角度、表现手法角度归纳和分类,使学生对古诗常见技法有一定的感性积累等等。
二、“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反复吟诵,重在感悟
诗歌教学过程是一个对学生潜移默化的过程,所谓“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让学生反复吟诵,体验感悟“细雨”“微风”之妙,也许比那种灌输式的分解要有用得多。我们的诗歌教学更主要地是要让学生学会整体感知,通过吟诵对诗歌进行总体把握,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整体阅读能力。
在平时教学中我们一般都是让学生朗读课文,但我认为在诗歌教学中如果让学生吟读诗歌比朗读诗歌的效果要更好,更能读出诗的韵味来。而在吟读之前,必须做好以下准备:(1)让学生读准字音;(2)划分好节奏;(3)把握准感情,从而引导学生读出诗歌的节奏之美、韵律之美。倘若我们教师能先做好示范,加上学生在课外学习阵地如电视等媒体上有意无意地感受过古人吟诵诗歌的情景,学生一般也能很好地掌握这种方法,而且对此种朗读方式很感兴趣。在抑扬顿挫的读书声中,相信学生是能品出其中三味的。而诵读的方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可以听录音跟读、教师范读、全班齐读、小组合读、个人读、接龙读、分角色表演或比赛读。让一些读得好的同学表演读,然后大家反复练习是激发兴趣的一种很好的方式。如上李白《行路难》一课,先让学生对照注释初读,解决字音词义的问题,再让学生边读边划句子节奏,揣摩朗读时的语气需要,如“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天”之惆怅,“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之豪迈等。请一些学生起来尝试,然后带动下面的学生,大家就能快一些进入角色,为更高层次的诵读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吟安一个字,捻断数根须”——关键词句,重在推敲
写诗讲究锻字炼词,作者将其万千心绪凝于诗词作品中,倘若我们能抓住关键字、词、句赏析诗词,可直接劈文入情,品味作者当时迸现的情感,就会体会炼词炼字之妙境。这样学生既能快速入境,亦能提高锻字、炼词、用句等写作能力。如赏析宋祁《木兰花》“红杏枝头春意闹”,可从“闹”字入手,体悟其境,诗人以独特的视角——枝头上盎然春意入手,展现一派春日勃勃生机。一“闹”而生读者想象无限——可能是杏花争春之喧闹,可能是芬芳的红杏同嫩枝绿叶、春风春雨相谈甚欢,亦有可能是红杏身旁翩翩起舞的蜂蝶炫舞其间……声色动静境界全出。又如杜甫《春望》“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一“溅”一“惊”都是传神之笔——泪溅于花,心惊于鸟,满腹悲怅却只为神州风雨飘摇百姓流离颠簸。移情于物,触景生情。学生若能体悟这些关键字词,感于妙字,情动于心,对诗歌的喜爱之情也必油然而生,这对诗歌教学是有很大裨益的。
篇2
一、主题的隐与显
古人云:“诗言志。”这里所说的志,是指诗的主题和立意。我们知道,任何一首诗都离不开具体的作者和时代,故其思想的产生和情感的抒发,都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只是有些诗是直观地表达了作者的感情,而有些比较含蓄。含蓄的诗歌,王国维称作“无我之境”,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主题隐含在诗歌的意象之中。
意象是诗歌的载体。古人云:“得象而忘言,得意而忘象”。这是说主旨与意象的关系,对于含蓄的诗,我们要从意象分析入手,但我们不能执迷于意象。假如我们从“采菊”的行乐图,隐隐感到了陶渊明寄情山水、物我两忘、远离尘嚣,“不为三斗米折腰”的性格与人格时,又如何不将“见南山”的辞藻抛之脑后。所谓诗的教育,就是养成人的温柔敦厚。因此,诗歌教学的精神在于性情的诗化,即灵性与美感的养成,而不在于“意象”的分析探幽,故“《诗》之失,愚”(《经解》)。老是去搞文学的人,就会把诗歌教成呆板的、无味的东西,教诗者不可不深思而慎取。
二、情感的沉与浮
没有诗歌不写情,情是诗歌的血液。教诗需以情传情,教诗者必先动之于中体味诗人深厚的感情,方可授之于学生,自己未动衷情而欲使人感动者,古今未有。在一首好诗歌里,教者必先蕴藏并喷发自己的感情,学生的灵性、情绪才能款款不绝。如戴望舒的《雨巷》中“我渴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接着愁怨的姑娘”一句时,“我”“丁香”和“姑娘”三个意象之间,必定有一条纽带连着,那是“渴望”还是“愁怨”?其实都不完全,显露着的意象深藏着一种怅然无措的爱折磨着诗人,一旦这种想爱却不能爱的情感在老师与学生心中产生一种共鸣时,那么灵感的合力会像潺潺流水,流过平缓的河床上五彩的卵石,诗境成了有生命的运动体!于是,邪念不再产生,忧愁暂时隐退,理想就是“她默默地走进/走进,又投出/太息一般的眼光/她飘过/像梦一般地/像梦一般地凄惋迷茫”。孔子云:“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孔子真是深知诗教之精微至理,至今为教诗者所可取。
三、意境的大小
“文学之事,其内足以虑己,外足以感人者,意与境二者而已。上焉者意与境浑,其次或以境胜,或以意胜,苟缺其一,不足以言文学。”(《人间词话》王国维)意境是诗歌的品格,写情能沁人心脾,写景则在人耳目,叙事能催人泪下者,全在于意与境的优劣与诗人感慨的浮与沉。如“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蒿里行》曹操)以其建安风骨之刚建,独以意胜,其情凄切,发人震撼。而魏晋花间词虽情浓词艳,工于骈赋,但终沦为下流者,实在是其情萎顿,其意消沉所致。另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诸句,可谓千古壮观,言有尽而意无穷,其特点是如“空中之音”“水中之月”一般,诗歌的朦胧性使其味绵长,其思悠远。因之,意象是构成诗歌的基石,意境是由意象构成的,但它的结构并不是像垒金字塔一样堆砌而成,意象与意象之间是跳跃性连续的,诗的空白就是意象之间的距离。“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天净沙,秋思》马致远)中没有构成逻辑的关联词和判断中介,而是“空白”串在一起,由读者用想象再造出一种美意。
诗歌意境的灵性教学,要避开传统的“见山开路,遇水搭桥”的老教学模式,必须立足实际,用灵巧、跳跃、变幻和欢快地踩着石头过河的方法,即“跳涉水石”式的教学模式,摸清诗歌的意象脉络,然后临春水,提鞋携雏,踏波而渡,兴趣盎然,此乃灵性的诗教之典范。
四、语言的定与变
篇3
一、激发学生兴趣,营造诗意氛围
教师需要抓住一切可能营造“多彩”的诗歌教学的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诗意氛围。唐诗宋词之美不言而喻,李白飘逸绚丽、杜甫沉郁顿挫、苏轼豪放雄壮、李清照婉约含蓄。学生在模块学习伊始,基本能保证热情高涨。但一段时间的教学后,我发现学生会慢慢产生审美疲劳。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会让学生“反”感多于“美”感,这个结果显然与我们新课程设置的初衷相背离。所以,必须激发学生兴趣,吸引学生更加主动地进入诗歌的殿堂。首先,创设诗意的语文课堂。
教师可利用音乐,朗诵、视频、画作以及自己诗化的语言等多种方式营造诗意的空间,让学生被诗歌所引领的艺术天地、被教师的诗才所折服;让学生上讲台诵读、讲解自己课外学得的诗歌,形成良好的学诗氛围;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有意识地要求学生尽可能用著名诗句来概括总结自己的学习体会,在阅读写作中能很好运用诗句的大力表扬,鼓励学以致用。其次,在课外,班级的或年级性的诗歌朗诵、背诵大赛,让学生能得到极大的赏识,激励学诗;鼓励诗歌创作,可利用校园刊物将学生自创的诗歌、鉴赏诗歌的文章进行刊载;向学生推荐名家诗作鉴赏,拓宽学生视野。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一旦学生“乐知”的兴趣被激发出来,诗词教学事半功倍;充满诗意的环境则更利于激励学生学诗,我们要努力创造一切可能给学生营造最好的诗歌教学环境。
二、探究教学方法,让诗歌教学充满流动美
诗歌的教学,要使学生感受诗中所描绘的形象,领会诗的意境,从中受到美的熏陶,这就势必要注重优化教学结构的设计,渗透美学教育,从而优化教学艺术,努力提高教学效果,使课堂成为有始有终的充满流动美的生命流程。
(一)读!读!读!
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诗歌富有鲜明的节奏,讲究押韵与平仄,富有音乐美。读起来抑扬顿挫,朗朗上口,而且通过朗读能使眼到、口到、耳到、心到,使静止的诗行动起来,变成听得清、看得到的形象画面,很容易把人带入一个诗化的美好境界,从而激发学生读的欲望,使其带着探究的心情去读。读诗百遍,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急于求成,应引导学生由易到难,循序渐进,逐步深入。我们在进行诗歌教学的时候要结合一定的篇目进行朗诵训练,使学生通过朗诵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了解诗人的创作意图,理解作品大意,把握作品主题,以达到对作品的真正掌握。比如在教学《将进酒》一课时,就是先要求学生做到发音准确,然后结合背景分析作者的情感,确定朗读的抑扬顿挫,重音停顿以及速度。班级的绝大多数同学都参与了朗读和点评,中间共采取了默读、齐读、分段读、个人读,品读等多种诵读形式,最后自然成诵。整个课堂讨论热烈,学生积极主动,对李白的在诗中传达出的复杂情感把握得十分到位,学生的朗读越来越精彩。学生在互动学习中理解了诗人情感起伏,更读懂了诗人一身傲骨,体会了诗意,读出了诗情诗意,就读出了真正的诗味。
(二)重视对诗歌“情”的感悟
篇4
【关键词】诗歌教学,兴趣,欣赏
正文:有一位中学生在诗中写道:“我们这个年龄,是诗的年龄。每一片白云,都是一片纯洁的遐想;每一束阳光,都是一个梦的意境;每一个大胆的念头,都是一位浪漫诗人的抒情……”是啊,十七岁、十八岁,一个人一生中最富有诗意的年龄。可是我发现现在很多学生甚至是绝大部分学生都不大喜欢阅读诗歌,他们大都对小说情有独钟。但是每年的高考题又都少不了诗歌鉴赏题,而这类的题学生们又往往爱出错,所以,加强诗歌教学很重要。
可是如何才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呢,我想,我们不妨先从爱情诗歌入手。爱情,本来就是人世间一种非常美好的感情,而绝不是什么洪水猛兽。正值花季的少男少女们,处于青春萌动期,不少人在“爱”的门口徘徊、张望。作为教师,没有必要去阻遏他们的好奇心,去规定种种“不许”、“不准”,不如干脆带领他们去领略和欣赏优秀的经典的有关“爱”的文学作品,以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懂得“爱”的真谛。
先从明白易懂、短小有趣的爱情诗词入手
例如《红豆》: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这首诗,短小易懂。红豆,又叫“相思豆”,在古代是用来表达男女相思之情的。当然,这首诗还有它的写作背景。但我认为就这首诗而言,还是从文本本身来欣赏会更好。把它当做纯粹的爱情诗来读,会更单纯、更有趣。
一、学生有所耳闻的诗词容易引起共鸣
如刘禹锡的《竹枝词》: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其中,“道是无晴却有晴”是学生有所耳闻的,他们读起来感到很亲切。在学生读了以后,指出最后一句用了双关手法,“晴”与“情”谐音双关。学生们从这短小的诗歌中感受到中国古代爱情诗的委婉含蓄,又领路了中国文字在表达上的独特魅力。于是自然而然就喜欢上了,并且很快就能把它记在心里。“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都是学生从琼瑶作品中似曾相见的诗句。当将这些诗歌向学生整体展现之后,学生恍然大悟:原来这些诗“古已有之”啊!他们在欣赏琼瑶的博学的同时,更会喜爱诗歌的。
二、含有故事的诗词令人印象深刻
王建的《望夫石》:“望夫处,江悠悠。化为石,不回头。山头日日风复雨,行人归来石应语。”诗歌中,含有一个关于“望夫石”的民间故事,学生感到很有趣。最后一句“行人归来石应语”,很有想象力,也非常符合民间故事的构思思路,读来非常奇妙。
三、婉约派词人的词自然是一定要让学生知晓的
情感的缠绵、表达的到位,是婉约派词人的强项。中国古代爱情诗词的鉴赏,无论如何也不能漏了这一块。柳永的《雨霖铃》、李清照的《声声慢》、《一剪梅》、秦观的《鹊桥仙》等等,让学生体验到了古代爱情诗词的精品,玩味无穷。
爱情诗词的阅读只是一种吸引性的导入阅读。当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喜欢上爱情诗词以后,音韵铿锵的、苍凉悲壮的、具有风骨的、豪放的诗词就可以穿来,其他风格和题材的诗词都可以让学生有所涉猎。这一方面避免让学生太沉迷于爱情诗词,另一方面避免了审美疲劳。这样一定会提高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
学生对诗词的兴趣有了,接下来就该说说如何鉴赏诗歌了。如何鉴赏诗歌呢?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体验诗歌丰富的情感
我们阅读与欣赏诗歌,首先要体验诗歌丰富的情感。情感的展现方式大致有两类。
一类是直抒胸臆。这一类诗歌情感奔放,从字面上就能感触到诗人跃动的脉搏,也就是说,欣赏时容易进入诗歌所展现的情感世界。例如,郭沫若的《太阳礼赞》,艾青的《我爱着土地》等。
另一类是含而不露。这一类诗歌感情比较含蓄,有的寄情于景,如舒婷的《致橡树》;有的托物言志,如莱蒙托夫的《帆》;有的将激越的情感藏在平静的文字地下,如郑愁予的《错误》。欣赏这一类诗歌,需要细加品味,才能体察到诗人隐藏在字里行间的丰富感情。
二、领略诗歌美妙的意境
什么是意境呢?“意境”,是“境”和“意”的统一。诗中客观的描写对象是“境”,诗人主观的感受体验是“意”。换句话说,“意境”就是诗人感情与客观事物相契合,在诗歌中所创造的一种艺术境界。
诗歌是诗人情感激流的展现。诗人写诗总是要借助某种景物或事件,表现自己强烈的主观感受。我们在欣赏诗歌时,要理解诗人是如何借助抒情客体来表现自己的爱和恨、痛苦与欢乐、希望和追求的;要领略“意”与“境”是如何浑然一体、融情于景的;最好还能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来感受诗歌的意境,来唤起自己与诗人的共鸣。例如我们在欣赏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时,在对“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四句的理解中,会在眼前展现出一幅深秋悲凉的夕照图,理解越深刻,画面越清晰,也就越能感受到整首诗极其低沉的基调,这些景象都是为了表现“断肠人在天涯”的凄冷孤独之情。“一切景语皆情语”,在这首仅28个字的小令中,“情”与“景”的交融表现得淋漓尽致,我们能从中领略到一种十分美妙的艺术境界。
三、品味诗歌凝练的语言
诗是最高的语言艺术。优秀的诗人更注重用凝练的语言体现出形象美、情感美、音乐美。清代文学家袁枚在《随园诗话》中写道:“一切诗文,总须字立纸上,不可字卧纸上。”这就是说诗歌的语言应当让读者感受到鲜活的形象。
诗歌的语言还富有音乐美。凡是感情真挚、形象生动、语言优美、富有节奏的诗歌都琅琅上口,都会在朗诵中感受到音乐美。
除了上述三个方面以外,还可以从艺术形象、艺术手法等方面着手去欣赏诗歌。
本文从提高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和如何欣赏诗歌等方面进行了论述,如有不妥之处还望同仁们提出宝贵意见。
参考文献:
[1]吕志刚.略谈新课程理念下的诗歌教学「J.学语文,2006,(6).
篇5
如何从诗歌的故事性来讲解诗歌呢?我认为应该有以下几个步骤:
一、讲作者的故事,让学生自己去认识作者。
古人云“诗以言志”“在心为志,发而为诗”,因此每一首诗歌都是诗人心情的自白,要想理解好,就必须首先了解写诗的人。一贯的做法,我们都会在上正课之前,连篇累牍地告诉学生作者生活在哪个年代,干了些什么事,是个什么样的人,他的诗歌又是个什么样子,有什么样的艺术特点,应该怎样去理解和鉴赏,要读出诗歌中的什么什么主旨,感悟诗人的什么什么感情……如此一来,诗人就是老师所说的那么一个人,诗歌也就是老师所讲的那么一首诗,主旨就是老师借用的教参里的定论,感情也就是老师感悟出来的感情,学生只是一个听客,一个应声筒,一只被灌满了乱七八糟的食物腹胀不消化的鸭子,虽然学生在学了以后,能够很快地解答出试题,但是所答的答案也不过是些没有消化的鱼虾而已。诗歌鉴赏从何而来?学生的鉴赏能力从何而知?我认为,在作者认知这个环节里,老师不妨拿出一节课的时间来详细讲解诗人的故事(仅指重要的诗人),让学生从这些故事中,自己去了解诗人的际遇,诗人的一生和诗人的品格道德。让学生从这些故事中自己发现诗人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才会增加他们的成就感,增强他们的判断能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学生才会更喜欢上诗歌课。比如在讲苏轼的词之前,我们可以讲讲苏轼的经历和故事。用他自己的诗来说,他的一生就是“论吾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也就是一辈子浪迹在被贬谪的地方,但是就是在一贬再贬的日子里,苏轼没有消沉愁闷,没有自暴自弃,反而过得怡然自乐,潇洒自在,正如他的诗中所说“报道先生春睡美,道人轻打五更钟”“此身安处即吾乡”,而且在被贬的这些年中,围绕着苏轼发生了很多有趣的故事,这些故事也恰恰说明苏轼的人品和性格。在讲苏轼的《念奴娇 ?偊b ?偊b ?偊b ?偊b ?偊b ?偊b ?偊b ?偊b ?偊b ?偊b 赤壁怀古》《浣溪沙》《江城子》的时候,我会拿出一节课专门讲苏轼的故事,之后让学生们自己探讨苏轼的人格,收到了很好的课堂效果。
学生自己了解了作者,就会更好的从作者的人格出发,去理解这首诗词,就会理解得更加深刻,鉴赏也就会更加独到
二、讲诗歌的故事,让学生自己去理解诗歌
我认为,每一首诗歌都有一个故事在里面,或者诗歌的写作原因和背景本身就是一个故事。在讲解诗歌的过程里,我们不时穿插着这个故事,会使学生在感受故事的感人之处时,感悟到诗的美感。每一首诗歌都有一个表面故事和一个深层故事,在诗歌讲解的时候,我们可以分两步进行,先讲解表面故事,使学生从表面意思上理解诗歌,感悟诗歌,再讲解诗歌的深层故事,使学生从写作意图上进行深层次的理解和鉴赏。这样,诗歌的讲解就会循着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路子,使学生对诗歌的鉴赏逐步深入,感情逐步加深,达到一个好的效果。比如戴望舒的《雨巷》,单纯从字面来看,就是一首失恋者的爱情诗,写出了失恋者愁苦的心情和苦苦追寻自己心中姑娘的苦闷。我们可以讲述这样一个故事:在细雨迷蒙的悠长的雨巷里,一个失恋的诗人,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内心苦闷,愁肠百结,回想着曾经的快乐,吞咽着现在的痛苦,并不断的设想,幻想自己心爱的姑娘会出现在面前。从作者的写作背景来看,这首诗写的是大革命失败后作者对于未来的迷茫。因此我们又可以讲解这样一个故事:悠长悠长的雨巷里,一个追寻未来又不得的知识青年,怀着一颗忧国忧民的心,撑着油纸伞,徘徊在迷蒙的细雨中,他想着自己经历的事情,感到了自己的激情,也感到了失败的痛苦,更感到了失败后的迷茫和不知所措,他不知道中国的未来,也不清楚自己的归宿,但却在执着的追求着,虽然希望很朦胧,却永不放弃。如此一来,诗歌的教学就会变得简单有趣,层次分明,更能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调动学生自己鉴赏诗歌的积极性。
讲诗歌的故事,从多角度讲解诗歌,就会使诗歌的内容丰富多彩,感情深刻,也会让学生有更多的空间和方式来理解诗歌鉴赏诗歌,对诗歌有更深刻的印象,获得更强烈的感情共鸣。
三,让学生讲故事,讲出自己内心的见解
诗歌的教学,需要学生的回馈,只有学生对诗歌有了自己的见解,才能说明这首诗歌对学生有了启发,有了感情的升华,这也正是诗歌教学的最终目的。讲完一首诗歌,设计一个环节,有学生自愿地讲自己的见解,讲自己的故事,讲自己的感发,会使学生更积极的参与诗歌的教学和学习。比如《邶风·静女》,我在讲完之后,安排了一个作业,根据自己对诗歌的理解,把诗歌翻译成现代诗。有很多同学有自己的独到写法,甚至有个同学还写了个四幕话剧,演绎得非常精彩,非常感人。有个同学写了一首很有谐趣的诗:
漂亮的妹妹谁不爱,哥哥我来到了城墙外。
怎么妹妹还不在,急得哥哥把头擓。
哥哥你别急,妹妹送你彤管草。
草儿草儿怎美丽,哥哥喜欢得不得了。
草儿草儿真可爱,不如妹妹更可爱。
漂亮的妹妹谁不爱,哥哥我要谈恋爱。
篇6
对于诗歌本质,首先人们自然是从诗歌的形式上来讨论。但丁就说过:“诗不是别的,而是写得合乎韵律、讲究修辞的虚构故事。”清代的程廷柞有言:“夫诗,物之有声韵者也。”近代著名美学家朱光潜先生也说:“我们可以下诗的定义说:诗是具有音律的纯文学。”从以上的定义中,我们不难看出,它们共同的出发点就是诗歌是有韵律的,这是所有从形式上定义的共通点。如何感知这种韵律之美,最有效的教学方法无疑就是诵读。
对于诗等韵文,古人所运用的方法主要是一种“吟诵”。这里的“吟”是一种唱,周啸天教授解释说:“吟近乎唱,又称吟唱,这是一种传统的或旧式的吟诗法,由于伴有一种类乎曲谱的特殊腔调,所以较能体现诗歌的音乐性;诵偏于读,或称朗诵,它丢弃了旧有的类乎唱戏的腔调,但只要得法,仍能传达诗、词特具的音乐性。这种办法不妨采用普通话,以便容易推广。”我们在正常的教学中,虽然不能做到吟唱,但是我们可以进行诵读。关键在于如何读?首遍读是过文字关,先从字词准确读音和节奏变化的掌握,再到熟读精思。围绕“读”这个中心,是要经过几个阶段的。一是初读阶段。这个阶段的读是可以不拘形式的,主要是建立第一印象,感受诗歌的整体风格,读准字音、把握节奏。这种读一定是在充分预习的基础上,教师可以适当检查预习,在学生养成习惯之后,就可以放手让学生充分自由地遨游在诗歌的文本中,无需强求齐读,因为诗歌最强调个人的感受,每个人都可以读出自己的风味,读出自己的快慢和节奏。我们在诵读《念奴娇q赤壁怀古》时,学生会自然将“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读得激昂澎湃;也会把“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读得哀婉缠绵。其二是真正走入诵读阶段,在经过了原初面目的直面朗读之后,就要注意引导学生把握语调的长短,真正体会到诗歌的韵律之美。潘丽珠教授说:“诵如果音长不显与读相似,音长够长且回旋如歌,则与吟接近,诵读是吟诵的继承和发展。”教师在学生诵读中要给予适当的指导,在读准字音、把握节奏的基础上适当拉长音长,细心体会其间的韵味。如“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黄河之水”中的“水”的音长就需要加长,这样就能体会到水势之长,“天”不但要加长音长,更要加重音量,这样能感觉到一种气势,“不复回”的音长也要加长,造成一种回环往复、余音袅绕之势。这样的诵读才是真正入眼、入口、入心、入情,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诵读能力,帮助学生深入体会诗歌的情感。
其次,有的定义是从诗歌的效果上来着手的。对于诗歌来说,其社会作用相对而言要淡化很多,我们甚至可以这么说:诗歌是打动心灵的。英国的赫士列特说:“任何事物打动了我们的心,使我们久久玩味和思考,这种柔情使心融化或者点燃起一腔热情;任何想象或激情冲击心灵,使心灵想保持或重复这种情绪使其他事物与之配合,使表现这个情绪的音响获得持久的、持续的、或根据情况逐渐变化和谐的运动―这就是诗。”这其间就有“玩味”和“思考”等词语,而它所传递的是透彻心灵的感受,这种感受是持久的,是震撼的,是我们心灵中的微光。从根本上而言,一切文学作品的效果都是一致的。对于诗歌而言,诗歌的效果自然是发生在诗歌和读者之间。诗歌与其他文体相比较而言,应该是直抵心灵的,并且它的影响也是最为恒久的。
从这点上而言,我们在教学中,就要注意如何打通诗歌与心灵直接接触的路径,直接走入诗境,对接自己的生活经验。这也需要我们引导学生将自己的情感和生活经验作为样本,真正体会诗歌的奥秘。在此,可以尝试引入一种心理学中常用的方法,在课堂上让学生进行冥想。冥想不能称之为教学的方法,应该是课堂读诗的一个准备阶段。而且这个阶段是不能忽略的阶段,就犹如道家所谓的一种“虚静”,就是使人的精神进入一种无欲求无得失无功利的极端平静的状态,这样事物的一切美和丰富性就会展现在眼前。冥想与想象和联想并不等同,想象它是一种特殊的思维形式,是人在头脑里对已储存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冥想是一种改变意识的形式,它通过获得深度的宁静状态而增强自我意识和良好状态。就是停止知性和理性的大脑皮质作用,而使自律神经呈现活络状态。简单的说就是停止意识对外的一切活动,而达到忘我之境的一种心灵自律行为。夏D尊先生曾说过:“凡是读书,不以了解事物的形象就算满足,还要捕捉潜藏在事物背面或里面的生命。”如何捕捉,这就需要冥想。我们在学习诗歌时,就首先要引导学生进入一个冥想的状态,再通过想象和联想将诗歌泡开,慢慢咂摸出其中的滋味。在经过诵读之后,我们就要引导学生真正静下来,走入一种冥想的境界。首先,要保证教室的绝对安静,引导学生进入默读状态,通过气息的调节,进行深呼吸。如教学《登高》时,首先就可以排除杂念,进行酝酿。让学生进入一种冥想的状态,教师可以不打扰,隐身在课堂中。在经过冥想这个阶段之后,再让学生调动想象和联想,努力走入诗歌所营造的情境中。提示学生调动所有感官,让一个个意象进入脑海,形成一个整体的画面。这种冥想是想象的基础,是让学生真正进入诗境的前提。
其三,还有从诗歌的创造方法入手对诗歌进行定义。德国浪漫主义诗人诺瓦利斯说:“诗的本质是不断地组合,但却又很简单。美、罗曼蒂克、合谐不过是诗意的局部表现。”英国诗人锡德尼认为:“诗,是一种再现,一种仿造,或者形象的表现;用比喻来说,就是一种说话的图画,目的在于教育和怡情悦性。”从这些引述中,我们可以看出,诗歌的创造是语言文字的组合,还可以进行模仿,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时不能忽略了语言文字的训练。
在诗歌教学中,这种训练所集中的目标主要是说和写。第一是“说”,这里的说要变意会为言传,让学生通过前两个学习过程说出自己学习的成果,由行之于心到行至于口。诗歌教学中的训练是必不可少的,朱光潜先生就曾经说过:“人类对文字游戏的嗜好是天然的,普遍的。”诗歌从某种意义而言就是起源于文字游戏。诗歌的文体在学习时就可以充分发挥想象,进行改写、仿写等训练。因为诗歌本身具有很强的凝练性和跳跃性,加上诗歌本身文体的特点,较少有细节的表述,也较少激烈的矛盾冲突,就留下了无尽的想象空间,可以充分展开。比如李白的诗歌《怨情》:“美人卷珠帘,深坐颦蛾眉。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短短的几句诗,背后有着无尽的想象,可以尽情扩展,尽情改写,一旦触发了学生的创造动机,可能创造出许多意想不到的作品来。美人是谁?为什么皱眉?为什么泪痕湿?这个他究竟是谁?背后有怎样断肠神伤的故事?这些内容中所隐含的“召唤”内容,就足以引发学生的创造欲望。不但这些短诗,即使是《琵琶行》《孔雀东南飞》这样的叙事诗也是可以进行文体上的改写的,比如改写成剧本,可以让学生以课本剧的形式进行演出。不仅可以改写,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仿写诗歌,进行诗歌创作,仿照所学文本的形式、韵脚以及题材等进行创造,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最后,我们从诗歌的语言入手来对诗歌进行定义。韦勒克和沃伦指出:“语言的研究对于诗歌的研究具有特别突出的重要性。”通过概念的判断与推理的方式来表达思想的科学语言,它是一种文学的语言,而文学语言是具有鲜明的形象性的。对于诗歌语言我们就需要进行品读,这种品读的方法是多样的。对于高中生而言,能体会到多少,深入到什么地步,有时候真是因人而异的,但无论怎样,对于诗歌中的主观性语言,我们是需要细加品读的。诗歌的语言是一种主观情感的抒发,并不追求对客观事物精准的描绘。有时候不考虑语法、语序,对事物的表现可能是朦胧的,是不确定的。这就给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但这又是诗歌教学中最为关键的地方。
对于诗歌语言的品味,关键是引导学生自己能体会到其间的味道,诗歌语言看似凝练、简单,实际上却是“念在嘴里倒像有几千斤重的一个橄榄”越嚼越有滋味,越品越回味无穷。在《香菱学诗》中,香菱品味王维的诗就给了我们教学上的启示,她在品味“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和“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两句时,就联系了自己的生活经历,抓住“直”、“圆”、“白”和“青”等几个关键词细加品味、咀嚼,感受其间之妙处。我们在教学时,就可以抓住一些关键词和重要意象,可以利用替换、添加和仿写的形式,来感受诗歌语言的锤炼的精妙。与此同时,我们还可以适当地在教学中引入诗话,利用古人的成果,帮助学生品味语言。如学习温庭筠的《菩萨蛮q小山重叠金明灭》时,可先借助刘熙载在《艺概》中评价:“温飞卿词,精妙绝人,然类不出乎绮怨。”这里总结了温庭筠词作的整体特点,有助于学生整体把握作者的作品风貌。“绮”是其风格,“怨”是其题材。王国维《人间词话》这样写道:“画屏金鹧鸪,飞卿语也,其词品似之。”以其代表作中语言来概括其写作风格,其语言整体风格比较华美、营造了一种神秘的氛围。古人的评价精准而到位,可以帮助学生感受诗歌的整体风格,感受诗歌的语言。
正所谓教无定法,以上的讨论都是在前辈学者对诗歌理解的不同角度中来找寻诗歌教学的方法,但是不同的诗歌,不同的题材和不同的体裁,不同的形式特点,不同的创造背景,其适合的教学方法是不完全一样的。这需要我们在教学中不断尝试,不断体会,不断创新,才能真正提高学生对诗歌鉴赏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刘熙载:艺概注稿,[M]中华书局,2009。
[2]王国维:人间词话,[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3]朱光潜:诗论,[M],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
篇7
关键词:诗歌教学 积累 训练
就美学而言,深藏于诗歌(尤其是古诗)中的内涵和底蕴实在是太丰富了,如果我们能摒弃现在诗词教学中的浅显虚浮,在重感悟的基础上重点去体验优美诗词所蕴含的鲜活意境,在教学中我们也就能更多地体现出对人文的助长、哲理的启迪、潜能的诱发和生命的关怀。语文应该是最具人文关怀的一门学科,作为语文教师的我们不能因为排拒诗性和诗意而使其变得干枯、丑陋。但目前我们遭遇的最大尴尬可能就是应试。所以在诗歌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欣赏美、增加人文素养的同时,还必须有意识地提高他们的应试能力,但定位要准,不能让功利性的目的支配课堂教学。下面就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和心得。
一、授之以鱼,重在增加学生积累
就诗歌教学而言,增加学生的积累尤为重要。学生平时接触诗歌比较少,肚子里空空如也,在缺乏感性体悟的基
础上让他们去提高鉴赏能力,简直就是纸上谈兵、沙地筑城。能力如何获得呢?必须靠平时的积累。诗歌的鉴赏技巧性很强,有专门的术语可供使用,有固定的思路可循,操作性很强。我个人认为对诗歌的鉴赏大致可以从三个角度来切入:一是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二是对思想感情(或是情感主旨)的把握;三是对艺术手法的剖析。如果这三个角度全都把握准,对任何一首诗歌进行鉴赏都会成为一件容易事。教学时,我具体的做法是,先挑选两三首较典型的诗歌给学生示范讲解,“授之以鱼”,之后再引导学生自己去鉴赏,并让学生不断积累相关知识和术语。当然教师在具体操作时一定要清楚地明白自己在课堂中所扮演的角色,学生才是真正的主体,教师的任务只是引导学生更好地完成鉴赏过程,千万不要越俎代庖。
就以杜甫的《登高》为例来谈谈我的具体做法。
先朗读诗歌。“读”在诗歌学习中十分重要,是体会诗歌音韵美的重要途径。上课时可以听朗读带,也可以教师读或者由同学来读。教师可指导朗读的相关注意事项,比方说节奏的缓急,声调的高低等等。接着全班齐读,初步感知,走近诗境。
在初步感知的基础上,探究背景,进入诗境。以几个问题切入,引发学生思考。我设计的第一个问题是:诗歌的题目是“登高”,诗中有哪些地方扣题而写的(这个问题是从诗歌内容切入的)?学生会很快地找到“风急”这些词句。当然还要学生说明理由。其中“风急”是从作者感受上写的,身处高处对风的感受比在平地上更显强烈;“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是从作者的视觉角度写的,放眼远眺所见;“独登台”直接点题。
第二个问题是:登高所见所闻所感的景和物有哪些?这些景或物有何共同特点?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从内容和艺术手法切入)
这个问题也是很容易找到答案的。“天高”、“渚清沙白鸟飞”、“无边落木”、“滚滚长江”是所见,“风急”是所感,“猿啸”是所闻。它们共同的特点是萧瑟的、令人感伤的。这样写作的目的为了营造氛围,抒感。这些答案学生如果不能顺利回答,教师要适时引导。比方说为什么说特点是萧瑟的、令人感伤的?因为所写的都是秋景(诗歌的题材、主旨、意象往往有很深的文化底蕴,比如古人的伤春悲秋的特殊情怀,教师可适时拓展,帮助学生理解)。
第三个问题是登高抒发诗人怎样的情怀?诗人为何有这样的感慨?(从情感角度切入)(可以在此补充杜甫的简介,让学生会“知人论世”,孤立地看作品,有时就很难把它读透。)
第四个问题是这首诗是否消极?找词语来证明你的观点。
答案是:不消极,“长江滚滚”、“新停浊酒杯”等可以证明,前者壮阔,后者证明他很爱惜自己。这样的答案是学生自己想到的。
第五个问题是请用诗中的一个字来概括整首诗的感情基调。问到这个问题时,学生肯定会一口同声回答:“悲。”(前面做了充分铺垫,答案这时就会脱口而出了)
最后再熟读成诵,感悟诗境,直至品味词句,内化诗境。通过学习学生了解到杜甫通过登高所见萧条凄清宏阔的秋江之景,是为了倾诉他常年漂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和抱负无成的怅恨。经过上述几步使学生初步体会到诗歌的魅力所在,受到了美的感化和熏陶,同时积累了诗歌鉴赏相关的术语,培养了他们的理解感悟能力。
在接下来的学习中,让学生不断熟知和积累相关的知识术语。通过李煜的《虞美人》可以教会学生什么是实景和虚景,什么是虚实结合的手法,什么是比喻式的夸张(“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些手法有什么作用,作者是一个怎样的“薄命君王,绝代才人”等等。从欧阳修的《蝶恋花》中可以得知什么是以乐景写哀情(用“燕子双飞去”反衬“离别苦”),什么是移情于景或拟人化(“槛菊愁烟兰泣露”)等等。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但学生有了一定的积累之后,可以尝试让学生自己去理解去欣赏,教师只作适时引导。当然学生的理解力是有限的,同时他们的想象力是十分丰富的,五花八门的问题也会接连不断地出现,教师的指导是十分必要的。教师要为学生的阅读鉴赏实践创设良好环境,提供有利条件,充分关注学生阅读鉴赏态度的主动性、阅读鉴赏需求的多样性、阅读心理的独特性,尊重学生个人的见解,应鼓励学生批判质疑,发表不同意见。
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后,教师和学生一起将学习诗歌时所接触过的一些术语作好总结,同时将鉴赏的主要角度与相关适用语做适当补充。
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和方法,要求学生要不断积累和巩固,并将其内化为自己的能力,在此基础上做相应练习验收和进一步巩固成果。
二、以渔捕鱼,锻炼学生鉴赏能力
方法看似容易理解掌握,但真正会运用还是不那么容易的。学生到底能不能“以渔捕鱼”,这就需要不断去实践了。
就以下面一首诗为例吧。皎然的《寻陆鸿渐不遇》:“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月斜。”
〔注释〕①陆鸿渐:茶圣陆羽,竟陵人(今湖北天门)。②带郭:靠近外城。
第一问:诗人来找陆鸿渐,为什么“去问西家”?“去问西家”应怎样理解?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三个小问题细细审下来,很容易断定是从内容和情感两个角度切入的,前两问是对内容的理解,第三问是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对情感的把握。实践下来,学生最容易犯的错是把“去”按现代汉语的意思去理解,导致回答不够完整。实际上“去”是“离开”的意思,是说明诗人要离开的时候又去隔壁家打听陆鸿淅的去向,表现了诗人想见友人的急切与见不到友人的怅惘。
第二问:诗人寻访的陆鸿渐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这首诗是从哪些方面来刻画这一人物形象的?
第一二小问都是从内容上来问的,结合具体诗句很容易知道陆鸿淅是一个寄情山水,不求闻达的隐士;这从景物描写(“桑麻”、“篱边菊”等物象)及人物行踪(“山中去”、“归来每月斜”等事象)这两方面来刻画人物形象的。
篇8
关键词:古诗教学
初中语文
审美愉悦
通观初中语文教材,诗歌教学被集中安排在课内诗词单元25首,课外古诗词背诵60首,其中新课标推荐背诵的篇目34首。这些古诗词部分多样性地安排了唐诗、宋词等各时期的经典篇章;所选诗歌系统地展示了中华上下千年的诗歌菁华。那么,怎样教诗歌,才能让学生既能体味到诗词数千年人文积淀的博大厚重,传承灿烂的传统文化,又能感受现当代诗歌的异彩纷呈和美丽嬗变,把握时代变革跳动的脉搏,从而滋养性情、陶冶灵魂、激励精彩人生、重铸民族精神呢?诗歌被广泛选人语文教材,是诗性的回归,但这只是万里的第一步,真正的回归还要看诗歌的价值在现代青少年身上能否得到真正的体现。关键一步还要看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去教。没有戏剧紧张激烈的矛盾冲突;没有小说曲折生动的情节:没有散文形散神聚的特色。诗歌以其凝炼性、抒情性、音乐性等特点决定了它独有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法。如果学生还只是单纯地追求矛盾冲突,情节人物,还不会透过字面去体味揣摩诗歌的“言外之意”、
“象外之象”,还没有对诗歌的激情、敏感和直觉,那诗歌对他而言是味同嚼蜡了。老师还是那样把一首首优美的、空灵的、清新的诗歌肢解成字、词、句、篇的语言知识点堆积;还不会带领学生去吟咏、去感悟、去思索。
一、巧引故事
喜爱听新奇的故事是当代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她们很容易被有趣的故事吸引。在诗歌教学中,教师巧引故事,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特别在课文导人中巧妙运用,能收到奇效,“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如:教学李清照的《醉花阴》,便讲述李清照与丈夫赵明诚的生活逸事。诗歌教学中,精选一些与课文内容有关的故事、趣闻,用形象的语调讲出来,不但能引起学生注意,而且能激发他们的兴趣,使课堂气氛愉快活跃。
二、美读诗词
古人就有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又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都是极有道理的,形象地说明了读的重要性。叶圣陶创造性地提出了“美读法”。他说:“所谓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情感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沟通了,无论兴味或授用方面都有莫大的收获。”诗歌教学,十分强调朗读的作用。诗词是以语言文字形式出现,而如何理解文章的主旨?如何体会字里行间所包蕴的情感?美读就是一个极好的途径。通过美读,能将美巧妙地传输。教师要读出课文的思想美、情境美、形象美、语言美,藉此感染学生。朗读要有声有色,抑扬顿挫,催人动情。例如教学苏轼的《水调歌头》这首词时,用豪放、激昂的语调进行了“美读”。在范读过程中,教师完全融入词中的境界。读到最后二句,并辅以动作,展示诗情。大气磅礴的力量震撼学生的心灵,仿佛让学生身临其境。一番美读,学生获得了审美感知和审美体验。
三、点缀音乐
音乐是一种诉诸人的听觉,启动人的联想和想象的一门艺术。音乐本身就与诗歌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古代大多诗词都能配乐歌唱。“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胡儿能歌《琵琶曲》,童子能解《长恨歌》”,便足以证明。在诗歌教学中,用音乐点缀,调动学生的听觉器官,让学生获得审美愉悦。于是教学李清照的《武陵春》,就像走进音乐的殿堂。带领学生欣赏内容和把握感情之后,师生一道聆听并吟唱安雯演唱的流行歌曲《月满西楼》。此时,学生完全沉浸在优雅的诗词中,完全迷醉于空灵的音乐中。一曲音乐勾起学生对诗美的无限向往,效果比教者口干舌燥的繁琐的讲解不知好多少倍!还可以经常在朗读时,用乐曲搭配。
篇9
诗歌中运用的表达技巧重点应该掌握抒情方式、表现手法和修辞方法。抒情方式中的难点是借景抒情与触景生情的区分;表现手法中的难点是衬托与对比的区别,而衬托又容易将正反衬混淆。下面我就这三点结合实例谈谈我的教学体会。
一、借景抒情与触景生情
从理论上说,借景抒情是作者对某种景象有所感触时,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此景中,通过描写此景予以抒发,这种抒情方式就叫借景抒情。而触景生情则是当作者看到某种景物时,直接抒发自己思想感情的抒情方式。
例如白居易的“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诗中“原上草”是作者描写的景物,而要表达的感情则寄托在“烧不尽”和“吹又生”的描写中。借“原上草”的顽强抗争,尽情抒发出对自然规律不可抗拒的感叹。这种抒情方式就是借景抒情。
又如苏轼的词《浣溪沙》:“软草平莎过雨新,轻沙走马路无尘。何时收拾耦耕身?日暖桑麻光似波,风来蒿艾气如薰。使君元是此中人。”上片首二句写景“草”“软”“沙”“轻”,久旱逢雨,如沐甘霖,经雨之后的道上,“软草平莎”,油绿水灵,格外清新;路面上,一层薄沙,经雨之后,净而无尘,纵马驰骋,自是十分惬意。触此美景,作者情动于衷,遂脱口而出“何时收拾耦耕身?”下片二句从道上写到田野里的蓬勃景象。春日的照耀之下,桑麻欣欣向荣,闪烁着诱人的绿光;一阵暖风,挟带着蒿艾的薰香扑鼻而来,沁人心肺。如此美景自然而然地使作者发出“使君元是此中人”的感慨。上片首二句写作者于道中所见之景,接着触景生情,自然流露出他希冀归耕田园的愿望;下片首二句写作者所见田园之景,又自然触景生情,照应“何时收拾耦耕身”而想到自己“元是此中人”。
从这两例我们不难看出“借景抒情”这种抒情方式情感的抒发是间接的,而“触景生情”这种抒情方式情感的抒发则是在景物描写的铺垫下直接抒发出来的。
二、衬托与对比
为了突出主要事物,用类似的事物或反面的、有差别的事物作陪衬,这种“烘云托月”的修辞手法叫衬托。运用衬托手法,能突出主体或渲染主体,使之形象鲜明,给人以深刻的感受。俗语说:牡丹虽好,也要绿叶扶持。用甲事物(宾)配衬乙事物(主),就是衬托。甲事物由于乙事物的陪衬,就显得更清楚,更鲜明,更突出。
对比是指把两种对立的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以达到强烈的表达效果。构成对比的前提条件必须是两种对立的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
衬托有主次之分而对比无主次之分,是这两者最根本的区别。
例如白居易的《夜雪》:“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雪本是无声无息,无嗅无味的,只能从颜色、形状、姿态等方面加以分别。但这首《夜雪》分别从感觉、视觉、听觉等角度侧面烘托雪之大。已感“衾枕冷”,可见雪落时间已久。“复见窗户明”一句从视觉角度说明了夜雪之大。夜深却见窗明,正是深厚积雪的强烈反光给暗夜带来的光亮。最后两句则从听觉角度表现雪大。只有厚厚的积雪才能将竹枝折断。“衾枕冷”“窗户明”“折竹声”这些描写只是为了能突出雪大、雪重。
又如,吴融的《华清宫》:“四郊飞雪暗云端,惟此宫中落旋干。绿树碧檐相掩映,无人知道外边寒。”主要用了对比手法。诗人写华清宫,将宫外之况与宫内之景进行对比。一、四句写宫外。宫外,暗云压城,雪花如卷,天寒地冻,草木枯瑟;二、三句写宫内,只见雪飘之形,不见雪堆之景,树林郁郁葱葱,楼阁碧帘垂地,一片暖融融,统治者的生活自然悠闲,外面的寒冷,他们亦毫无觉察。
三、正衬与反衬
正衬是用类似的事物衬托所描绘的事物,如用高的衬托更高的,用好的衬托更好的。
例如李白《赠汪伦》:“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以桃花潭的水深衬托出跟汪伦的友情更深。
反衬是用相反或相异的事物衬托所描绘的事物,如用矮的衬托高的,用坏的衬托好的。常见的有“以乐景写哀情”“以动衬静”“以静衬动”等。
例如叶绍翁《夜书所见》:“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儿童欢乐愉快的心情更激起诗人流落他乡的凄凉之感。
再如王维《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本欲写静,却写了桂花落地的声音和鸟鸣声,这是典型的“以动衬静”,就像我们平时说的“教室里静得掉在地上一根针都能听到”,两者是一样的写法。
正衬的两者是向相同的方向发展,反衬的两者则是相反的。
篇10
诗歌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重头戏,以人教版为例,仅必修教材的五册课本,上起“”,下至新诗,就选了二十六篇,所占比重之大可见一斑;另外,从高考的分量来看,诗歌鉴赏既是重点又是难点,对此更不必多说。在这种背景下,如何才能实现诗歌教学的高效或者有效就显得尤为重要。然而,决定诗歌教学成败的因素很多,其关键在于定好“调”。
一、 教学方向保证“高调”站位
在我们深切呼唤传统文化回归的今天,诗歌教学也应该回归到“诗教”这个传统上来,诗歌教学的目的不在于培养诗人,也不完全是为了传授鉴赏诗歌的方法,而是在于怡情,在于审美,在于文化,在于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某种角度上讲,教学方向决定教学的境界,所谓“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乎中,仅得其下”,在诗歌教学中这一点体现得尤为突出。中学教材所选的诗歌都是从浩如烟海渺无涯际的中华文学宝库中选出来的极品,正如朱自清先生所说:“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如果按照当前语文界都比较认同的王荣生先生的看法,将语文阅读文本分为“定篇、用件、样本、例子”四类,那么诗歌应该是属于“定篇”无疑了——可以说,明确这个教学方向将直接关乎教学的成败。
中国人自古重视诗歌的价值,有“诗教”的传统,孔子说:“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礼记?经解》)一个国家,百姓的精神面貌都是由“诗”决定的,这就昭示了我们诗歌具有“怡情”功能、审美功能、教化功能。正如海德格尔所说,现在人类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诗意的缺失、散文的盛行,随着工业化的发展,科学主义大行其道,处于技术时代的我们物质欲望不断膨胀,精神世界日益萎缩,遗失了诗歌与诗情。我们的学生同样面临着这样的危机——他们缺乏温情,丧失美感,情感粗糙,信念缺席,感受力面临沙化,想像力严重流失。
事实上,他们正处于诗的年龄,本应最容易甚至比我们语文教师更容易接近诗歌。因为他们刚刚离开童年不久,大多数都尚且保留一颗未泯的童心,而诗歌恰恰是童心的专利。笔者固执地认为,不仅是为了诗歌,即便是为了健康的人格,拥有一颗童心都将是他们一生受用不尽的宝藏。一般地讲,这一时期的学生不仅愿意接近诗歌甚至还特别愿意创作诗歌,郭沫若说过:“年轻的时候是诗的时代,头脑还没有客观化;而到了三十左右,外来的刺激日多,却逼得逐渐客观化,散文化了。”笔者在初中时就特别爱写现代诗——也许所写的也未必是诗,只能算作散文分行,到了高中又痴迷上了古典诗歌,并且喜欢上了填词,每周一首,整天抱着王力的《诗词格律》不放,写一些无病、“为赋新词强说愁”的“豆腐块”,而如今除了写一些随笔,或写一些下水作文外,竟然一句诗也写不出来了。诗歌是童心的专利,但童心却未必是童年的专利,郑渊洁曾谈过“反季节儿童”的现象,孩子说大人话,大人说孩子话,孩子做大人事,大人做孩子事,就说明了这个问题,而我们教诗歌也就是要呼唤“诗情”“诗意”与“童心”。德国诗人荷尔德林早在二百年前就高唱“要诗意地栖居于大地”,今天,科学化的训练损耗了学生勃勃诗意,功利化的高考让青春在语文课堂上缺席,从这个角度上讲,我们更需要呼唤诗歌,呼唤真正的诗意的课堂。
诗意的课堂教学不应该完全指向鉴赏中“技法”的研究,更要重视诗意人生的培养,从审美的层面走进诗歌,从文化的视野观照诗歌。美国著名诗人弗罗斯特有一句名言:“诗是翻译中失去的东西。”既然诗歌是形而上的东西,就应该考虑从“务虚”的视角去教学,如果将每一首诗歌都作为例子来研究如何鉴赏,甚至是全部指向解题技巧的研究,无异于明珠弹雀,焚琴煮鹤!更何况真的有那么多技巧可以供我们研究吗?事实是,语文教学不同于理科教学,其知识的隐性和背景化使得很多“方法”不具有再现性,我们语文教学研究出来的那些所谓的解题技巧究竟有多少操作性恐怕只有我们语文教师自己知道。更何况当前学生面临的最大尴尬是,他们并不是不懂诗歌中的技巧,也不是不懂解答诗歌题的技巧,而是他们根本没读懂诗。
事实上,“取法乎上者”不等于“不取乎中”,而是“得乎中”,学生不能鉴赏诗歌的症结在于诗歌感悟能力的缺钙与贫血,在于教学定位的失衡。从诗教的传统去学习诗歌,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从语文素养的角度去学习诗歌,而语文学习的核心恰恰是提升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
二、 教学内容保持“低调”姿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