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型范畴理论范文
时间:2023-03-27 00:54:2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原型范畴理论,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引言
转喻,作为语言修辞的一种方式,指的是某一事物基于时间、空间、逻辑等方面的相关、相邻性而从另一事物中获得意义的行为,其特征是密切相关的事物在推理过程中从本来事物转换到另一种事物。在语言学研究中,相对于隐喻研究,转喻研究一直处于相对次要的位置。实际上,作为人类的一种思维方式,转喻更具本源性,在很多情况下,转喻是隐喻映射的基础。在原型范畴理论框架下探讨转喻的生成机制及其分类,有利于加深语言认知语义研究。
二、原型范畴理论
原型范畴理论是在批判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经典范畴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经典范畴理论的主要观点为:一个范畴首先要建立在一系列所谓的充要条件的基础之上;一个范畴有明确的边界;范畴特征是一分为二的;范畴里所有的成员都具备相同的范畴特征。这种抽象的二分法方式很难解释词语的多义性。
认知语言学家对一些基本的概念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原型”在范畴化中的关键作用,从而建立了现代范畴理论——原型理论。“原型”的概念最早由美国心理学家Rosch和她的同事们提出的,其后经过一些语言学家和哲学家的补充,其理论日趋成熟。其主要观点为:一个范畴中有一些中心的或典型的成员,也有是不那么典型的、边缘性的成员,“原型”指的就是范畴内的最佳成员或典型代表。一个范畴的边界是可变的、模糊的、不明确的。其特点表现为:1)同一范畴的成员不是由共同特性决定的;2)同一范畴内的成员呈现出家族相似性,不同成员的家族相似性程度大小是不同的;3)具有更多的家族相似性的成员是典型成员,其他成员为非典型成员,并非所有成员都具有同样的代表性[6]。
原型理论有两个基本要素:原型和范畴。人类一般从两个基本层面去认识世界,第一个是基本范畴,人从中间层面开始,向更高或更低层面认识世界;第二个是从具体事物的原型向外扩展到范畴边缘成员甚至是更抽象的事物和概念[9]。基本范畴和原型紧密结合,基本范畴是典型的原型范畴,原型在基本范畴层次得到最好的体现。
三、转喻的本质及认知原则
转喻的定义最早出现在《修辞和解释》一书中:“转喻是一种修辞格,它从邻近和联系紧密的事物中获得语言形式,通过这一语言形式我们能理解不被该词语命名的事物。”从这一定义可以看出,对转喻的传统解释是基于“邻近”(contiguity)的概念。但大部分的转喻研究都集中关于Jakoboson的横向轴和纵向轴的双轴理论。随着认知科学和实验心理学研究的深入,人们对转喻本质的认识更加倾向于概念联系的观点,这一观点对以后的转喻研究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认知语言学认为转喻不仅是一种修辞,也是一种思维方式,是人们认知客观世界的重要手段。
在认知语言学中,Lakoff(1987)指出转喻是“理想认识模型”(ICM)的一种形式,构建了转喻认知模型[2]。ICM是一个有组织的概念结构认识域。转喻是在一个认知域中的概念映现(conceptual mapping),这一映现包括的“替代”(stand-for)关系主要是指称。
Langacker(1993)认为,转喻是一个参照点现象(reference point phenomenon),即人们通过一个实体建立起与另一个实体的联系。Alac和Coulson(2004)指出,不同的转喻由相对凸显的认知原则提供理据,中心的和高度凸显的事物作为认知参照点唤起其他不那么凸显的事物。参照点是语篇中凸显的成分,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一个语境。在这一语境中,一个正在进行概念化的人与语篇中其他不那么凸显的成分建立了联系[8]。
Lakoff和Langacker分别强调了转喻的两个不同侧面,但是都阐释了转喻的本质,即用凸显、重要、易感知、易辨认的部分代替整体或整体的其他部分。转喻之所以被理解是因为凸显的转体能激活转喻目标,或提供了了解该目标的心理通道。
综合分析各种关于转喻本质的论述和观点,可知转喻的认知原则为邻近性原则、相对凸显原则、可及性原则。邻近性是大多数转喻定义中最核心的概念。在认知上,距离相近的事物容易被视为一个单位,因此,在同一认知域的两个事物常属于同一或相似范畴,两者之间存在着某种联系;转喻的凸显性是指人的认知常常更加容易注意到事物中最突出的、最容易理解的属性,即相对凸显的属性;可及性是指说话者会在所说的话语中使用表示不同属性的可及性的指为词语,而听众解读该指为关系的重要过程就是要构建起间接语境。
四、原型结构范畴角度的转喻分析
Peirsman和Geeraerts认为转喻是一个具有原型结构的范畴(a prototypically structured category),概念邻近关系是对其进行分类的重要变量。在这个范畴中,部分-整体邻近性是范畴的核心或原型。转喻依据接触力度(strength of contact)、有界性(boundendness)和认知域(domain)三个层面向外拓展,形成转喻范畴。接触力度由部分—整体的包容关系到物理接触再到没有接触的靠近,有界性由部分-整体拓展到无界的整体和部分,认知域从空间到时间再到时间认知域拓展。Peirsman和Geeraerts详细梳理了各种转喻类型之间的关系,从原型结构范畴角度对转喻进行了分析研究。
1.空间和物质域中的转喻
Peirsman和Geeraerts假设原型的空间邻近性关系由部分和整体性构成。接触力度和有界性建构了空间和物质转喻的分类。接触力度使我们在包容、接触和邻近的方向上拓展原型的核心,有界性可以使我们把有界的客体概念化为无界客体的一部分[5]。Peirsman和Geeraerts(2006)将接触力度与有界性结合起来,得出空间与物质转喻以原型为基础的分类:部分—整体、包容、接触、邻近。
邻近性是转喻定义的核心,概念邻近性中的空间和物质邻近性是原型的核心。许多转喻模式都以空间和物质邻近性为基础。
(1)Tony Blair is the Prime Minister of England.
(2)George Bush is the president of America.
(3)There is cat all over the road.
(4)glass代表“眼镜”,iron代表“熨斗”。
例(1)中,英格兰是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句中被用以指整个联合王国,属于部分—整体的转喻类型。而在例(2)中,美洲的国家不仅有美国,还有加拿大、墨西哥、古巴等,在此它用来指称美国,是属于整体-部分转喻类型。例(3)是客体代替物质,例(4)是物质代客体。
2.时间域中的转喻
时间的概念化和空间的概念化是密不可分的。Lakoff和Johnson(1980)指出,时间是通过空间隐喻来概念化的。Perisman和Geeraerts指出,空间认知域中发现的邻近性在时间认知域中则以隐喻的形式体现出来,邻近性的空间类型与时间类型是相互对应的。
(5)9-11 will never be forgotten.
例(5)中,时间9-11表示发生在当时的时间,具体指发生在美国的恐怖袭击事件。
3.行为、事件和过程域中的转喻
行为、事件和过程中的邻近性与时间域和空间域的参与成分结合起来:一方面邻近性包括了行为/事件/过程的时间实体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又包括了其中大部分的空间参与者。
行为/事件/过程与参与者(action/event/process & participant)转喻是部分与整体关系沿着“接触力度”向包容方向的拓展。这一转喻中,容器不是时空实体,而是行为/事件/过程,参与者是内容。这一转喻模式最典型的参与者是施事,积极的参与者可以转喻地指称其实施的行为;反之亦然。例如在行为/事件/过程代施事中,“教授”原只是指教授的行为、事件、过程,后来转为指称这一行为/事件/过程的施事,即具有“教授”这一指称的人。由于行为可以有一组参与者,因此行为/事件/过程与参与者转喻具有较强的能产性:施动者代行为,如“编辑”、“看守”、“调度”、“警卫”等;受事者代行为,如“摆设”、“穿戴”和“负担”等;与事代行为,如“同学”、“同谋”和“相好”等;工具代行为,如“补贴”、“救济”、“开头”“绑腿”等[8]。
五、结语
转喻是一种修辞方式,也是一种认知方式。作为人类思维的一种重要方式,转喻化过程是人类语言活动中的重要环节。语言中所体现的转喻模式有着内在和自然的联系,是一个内部连贯的范畴。在原型范畴理论框架下对转喻进行探索研究有助于全面理解转喻的本质、生成机制及其功能,以进一步剖析语言中的转喻现象。
参考文献:
[1]Alac,M.& Coulson,S.The man,the key,or the car:Who or what is parked out back?Cognitive Online,2004.
[2]Langacker,R.W.Concept,Image and Symbol:The Cognitive Basis of Grammar[M].Mouton de Gruyte,1991.
[3]Lakoff,G.The Invariance Hypothesis:Is abstract reason based on image-schemas?Cognitive Linguisitcs,1990.
[4]Panther,K.-U.&Thornburg L.,L.&Barcelona,A.Metonymy and Metaphor in Grammar.Amsterdam:John Benjamins,2009.
[5]Peirsman&Geeraerts Metonymy as a Prototypical Category[J].Cognitive Linguistics,2006.
[6]Taylor John.R.Linguistic Categorization:Prototypes in Linguistics Theory[M].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1.
[7]Ungerer,F&Schmid,J.An Introduction to Cognitive Linguistics[M].Addison Wesley Longman Limited,1996.
[8]张辉,卢卫中.认知转喻.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0.
篇2
关键词: 范畴 原型理论 英语学习 英语教学
一、引言
原型理论(prototype theory)是一种新兴的语义分析理论,目前已广泛应用于认知学科的各个领域。原型最初是用来描述自然界,解释自然事物的,后来被引入认知语言学和语义学用来释义,到了20世纪80年代末形成了原型语义学。西方对原型理论的研究要比国内早许多,国内现在也已经有很多研究原型理论及其应用的论著和文章,并开始逐步将原型理论应用到英语学习和教学中,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原型范畴理论
目前认知语言学界对其的定义可以分为两类:第一,原型是范畴中的典型成员,是与同一范畴成员有最多共同特征的实例,具有最大的家族相似性。第二,原型是范畴成员的图式性表征。Taylor认为原型是一种抽象表征,是从各个实例和各种次范畴的特征中抽象出来的。
1.范畴内的各个成员由家族相似性联系在一起,并非满足一组充分必要条件。“家族相似性”意味着范畴中所有成员都由一个相互交叉的相似性网络连接在一起。2.范畴的边界具有模糊性,相邻范畴互相重叠、互相渗透。3.范畴原型与该范畴成员共有的特性最多,与相邻范畴的成员共有特征最少;范畴边缘成员与该范畴成员相似的特征较少,而与其他范畴的成员共性最多。也就是说,不同范畴的原型之间特征差异最大。4.范畴成员依据具有该范畴所有特性的多寡,具有不同的典型性(prototypicality),因此范畴成员之间并不平等。原型是范畴内最典型的成员,其他成员有的典型性显著,有的则处于范畴的边缘位置。5.范畴呈放射状结构,原型位于范畴结构的中心位置;多数范畴呈现的不是单一中心结构(monocentric structure),而是多中心结构(polycentric structure),即某些范畴通常具有多个原型,原型之间通过家族相似性获得联系。
三、原型范畴理论在英语学习和教学中的应用
1.原型范畴理论与词义的变化
语言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语言的变化会造成词义的扩大和缩小,而词义的变化则是与范畴联系在一起的。客观事物固有的类别特征经过认知中介在思维和语言中固定下来,这个过程就是范畴化。词的意义就来源于对事物的认知及对其范畴化的能力,词义的形成及演变就是不同层面上的范畴化的结果。词义的变化有扩大、缩小、转移、转类、虚化、实化、扬升、贬降,等等,这些都是原型构建的范畴,以原型为中心,其成员的范畴隶属度依次递减,直至不明确的边界,继而与其他范畴相互交叉。例如:“ady”以前仅仅指“女主人”,随着词义的渐渐扩大,适用的妇女越来越多,先是指贵族太太,后来指有教养的妇女,比如:The lords and ladies are all gathered in the palace.现在,lady可以用来指任何“女人”,是一种礼貌的用法。在提到老妇人的时候,也会用old lady或elderly lady。在对一群女士说话的时候,会说ladies,而不用women。词义的扩大和缩小,不论是单个词例的纵向发展,还是整体现象的横向扩充,都可以看做是一个范畴化的过程,进而形成语义范畴。
2.原型与翻译
原型理论在翻译实践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①译者必须在寻找源语、原型读者的同时,确定译语原型读者,以原型读者为中心进行翻译。②译者必须从源语语言变体中识别源语原型。对翻译文本的原型分析,能够帮助译者确定文本的意图性、情景性等特征,有助于译者更好地进行翻译创作。③译者必须了解与源语原型相对应的译语原型。④译者必须善于改变译语原型来实现源语变体。⑤译者必须善于原型词项与具体词项的转换。例如:孔乙己便涨红了脸,争辩道:“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孔乙己》鲁迅)译文:At that Kong Yiji would flush and he proclaimed,“Taking books can’t be counted as stealing...Taking books...for a scholar...can’t be counted as stealing.”译者把“窃”和“偷”分别译成“taking”和“stealing”,源语的原型效果在译文中就很好地传递了。对于原型的了解,有助于对翻译文本的把握,原型理论为译者的翻译创作提供了基本的翻译策略,也利于译者更好地认识和再现原文。
3.原型理论与词典释义
原型理论认为词语的意义特征的每一个个体都不一定是必要的,所有个体的特征集不必是充分的;概念范畴成员之间的地位是不同的。一个词语包含的特征越多,就越接近原型,属原型成员;反之,就属非原型成员。原型理论学家认为这种区分弥补了“充分必要条件”的缺陷,因此,典型的个体可充当一个概念范畴的原型。在释义中,非原型与原型之间的关系可用“原型+或-非原型的区别特征”表述,通过适当的抽象归纳,用元语言表述出来就可成为语词的释义。例如:rose:a garden flower which has a lot of petals and a pleasant smell.tulip:a colorful flower shaped like a cup that grows on a long stem in spring.“flower”作为rose和tulip的原型,词典用户通过查阅,在心中便形成了一个语义网,即以原型场景”flower”为中心向外扩展形成的范畴。
4.原型范畴理论与“一词多义”
对于“一词多义”,单词的多个意义之间并不是孤立的,而是存在着某种内在联系的。发现并利用这种联系,对于单词多个意义的记忆会有很好的效果,语义范畴原型理论的引入,恰好就解决了这个问题。根据原型范畴理论,范畴成员是以有范畴原型为中心,然后通过“家族相似性”联系在一起的。例如:“paper”的含义有:①报纸;②文件;③学术论文,这三个意义都共有一个“核心意义”即“原型意义”,即“对公众有用的重要书写或印刷出来的文字材料”。正是有了这个原型意义,paper的三个义项才能一起系附于一个词汇上。一个单词的多个词义并不是偶然的、任意的,而是以一个原型意义为中心,各个意义通过“家族相似性”的特征相互联系在一起的。因此,在一词多义词汇教学实践中,教学者在重点介绍原型义项的同时,有意识地寻找各义项中家族相似性的联系或“意义链”解释词义,帮助学习者更好地掌握多义词的各种义项。
四、结语
原型范畴理论作为一种新兴的语义分析理论,已开始逐步地渗入到英语学习和教学过程中。它不仅对英语学习和教学有着重要的影响,同时涉及语义、语用、翻译、辞典释义等各个方面。原型范畴理论对英语教学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重视把原型范畴理论应用于英语学习和教学,将帮助英语教学者和学习者更好地学习语言。
参考文献:
[1]吴世雄,陈维振.原型范畴理论的历史渊源及其对模糊语义研究的意义[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9).
[2]章宜华.原型释义问题探讨:兼评充分必要条件释义局限性[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2(1).
[3]闻亚兰.语义范畴原型理论视野下的“一词多义”词汇教学[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6(3).
[4]李和庆,张树玲.原型与翻译[J].中国科技翻译,2003(5).
篇3
关键词:原型范畴理论;英语多义词;习得
作者简介:金朋荪(1954-),男,北京人,华北电力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教授;李艳达(1988-),女,河北保定人,华北电力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北京102206)
中图分类号:H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16-0145-02
一词多义作为语言中较为普遍的现象,指的是一个单一的语言形式具有两种或两种以上密切相关的意义聚合的语言现象。[1]因此多义词就给英语词汇学习带来更多困难。所以寻找一种学习英语多义词的有效方法具有重大意义。近年来,随着认知心理学的不断发展,学者们开始从认知的角度研究英语多义词的习得。本文探讨了认知心理学中的原型范畴理论对英语多义词习得的启示,为英语学习者提供一种学习英语多义词的有效策略。
一、原型范畴理论与多义词的认知解释
原型范畴理论是基于对亚里士多德的经典范畴理论的批判而产生的。20世纪50年代,维特根斯坦(Wittgenstein,1953)对游戏这一范畴进行了分析。认为没有一个或几个特征是所有游戏共有的,但是许许多多的游戏成员背后是一个复杂的各种相似点重叠交织的网络系统,有些是整体上的相似,有些则是细节上的相似。由于家庭成员之间的各种相似性正是以同样的方式重叠和交织的,因此,维特根斯坦将这种相似性命名为“家族相似性”。[2]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初,人类学家伯林和凯(Berlin&Kay,1969)考察了98种语言的颜色词汇,发现了基本颜色范畴和焦点色现象。证明了操不同语言的人对典型颜色的认知却是一致的。20世纪70年代,罗施(Rosch,1975)对焦点色的心理背景进行了探索,证明焦点色是源于前语言认知,焦点色是最突出、最容易识别和辨认的。之后罗施通过对其他范畴的进一步研究提出了“原型范畴理论”。原型是范畴内最具代表性的成员。一个范畴内的其他成员具有不同程度的典型性。隶属于同一范畴的各成员之间并不存在共同特征,而是呈现出一种家族相似性,范畴内的成员的地位不相等。范畴的边界是模糊的。
原型范畴理论认为,多义词的多个意义形成了词义范畴辐射网。多个词义中有一个是中心或核心意义,这就是其他词义的原型。其他词义都是在原型意义的基础上进一步延伸或辐射出来的。多义词的各个词义之间具有家族相似性。原型词义是人们最先得知,也是最容易获得的意义。人们获得新知识的时候,总是试图与已知的知识联系起来,使新知识更加突出。这种联系激发学习者探索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并进行组织分类。在多义词范畴中,原型就充当了已知事物的角色,被认为是最具代表性的成员,往往是人们最先认知的,是最早获得的义项。由于各个义项之间具有家族相似性,在掌握原型意义的基础上再进行其他词义的学习就会更容易。因此,根据原型范畴理论,从原型意义出发,能最大程度减轻记忆负担,提高多义词记忆效率。例如,raise的意义有“举起,抬起;筹款;养育;种植等”。“举起”是它的原型意义,也是最先获得的意义,其他的都是在原型意义的基础上衍生出来的。根据意义间的家族相似性,学习者可以很快的推导并习得其他意义。
二、多义词的扩展方式
1.连锁方式
连锁是指词的意义的变化就像链条一样,环环相扣,每个派生词只跟它前面的词有语义联系,最终变化产生的意义与初始意义之间似乎看不出有直接联系。泰勒(Taylor,2003)通过讨论动词climb的义项来说明语义链。例如:
a. The boy climbed the tree.(男孩爬上了树。)
b. The locomotive climbed the mountainside.(火车头爬到山腰。)
c. The plane climbed to 30,000 feet.(飞机攀升到30000英尺的高度。)
d. Prices are climbing everyday.(价格每天都在攀升。)
e. The boy climbed down the tree and over the wall.(男孩爬下树,翻过墙。)
f. John climbed out of his clothes.(约翰脱掉了衣服。)
a句中的climb是原型义项,表示人类或四足动物从低处向高处的爬动,而且两个物体之间是相接触的,整个过程需要付出一定的努力。但不是所有义项都具有这些特征,有的只具有其中一部分。在c句中,climb只有“上升”和“努力”的特征。E句中climb连“上升”的特征也没有了。A句和f句之间的差别就更大了。climb的各个义项之间具有家族相似性。
泰勒认为,多义词的各个义项并非有一个共同的意义特性,而是通过意义链相连,相邻的义项享有共同的特征,不相邻的义项语义差别较大,表现为ABCD等。这些义项之间的联系主要是通过隐喻和转喻实现的。根据原型理论,连锁方式表明多义词的其他词义都是脱离原型意义发展而来的,由它之前的意义延伸出来。它们看似与原型意义无关,但最终还是能够看出词的其他意义的原型是多义词的基本意义。
2.辐射方式
“辐射”也就是派生,是指以词的中心意义为基础来引申词义。例如:arm的基本词义是“手臂,胳臂”,然后以此为中心,辐射出许多其他义项,例如:椅子扶手、起重机等的臂,大树枝,权利,部门等。辐射出的义项有可能又成为其他义项的原型,以它为中心,继续引申出其他的词义。这种辐射方式表现为词义范畴的散射点阵图,如图1所示。
根据辐射方式,可以看出,在多义词的发展过程中,词的基本意义是其他意义的原型,其他词义都是在此原型意义上发展而来的。
三、原型范畴理论对英语多义词习得的启示
1.加强词汇原型意义的理解
Nation(2000)指出多义词认知过程的有效策略是用一个能贯穿所有意义的词义来定义目标词,这样可以减少所需认知的词汇量,因为任何一个目标词的出现都是该词的复现。[3]根据原型范畴理论,得知在词义范畴内有一个最核心的意义,即原型意义。原型意义就是能贯穿所有意义的词义,因为多义词的其他义项都是在原型意义的基础上延伸扩展出来的,各个义项之间具有家族相似性。而原型意义是最先、最容易被认知、被习得的。原型范畴理论的模糊性告诉人们,多义词的义项是无穷的,英语学习者不可能学习并记住所有的意思。因此,在学习多义词时不必识记所有的意思,只需要加强对原型意义的理解,根据家族相似性,推导出其他意义。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单词学习效率,还会加强单词的记忆,提高学习效率。
2.加强多义词各义项间关系的理解
根据原型范畴理论,范畴内部成员是根据家族相似性连接在一起的,它们具有一些共同特征,原型是范畴内最具代表性的成员。多义词的其他义项是在原型意义的基础上扩展延伸出来的。多义词的扩展方式主要有连锁方式和辐射方式,这表明多义词的各个义项之间具有相互关联的关系。
例如:character的原型意义是“性格、性质”。其他词义都是在这个原型意义的基础上扩展延伸出来的。了解各义项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更好地记忆这个单词。各个义项之间的关系如图2所示。
因此,在学习多义词的过程中,在掌握原型意义的基础上,结合多义词的扩展方式,理解多义词各义项之间的关系,可以提高多义词学习效率。学习者还可以举一反三,提高单词记忆量,并可以保持长时间记忆。
3.加强隐喻和转喻认知机制的应用
传统的词汇教学认为隐喻和转喻只是一种语言现象、一种修辞手段。而Lakoff和Johnson(1980)认为: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段,而且是一种思维方式和认知方式。根据原型范畴理论,多义词是在原型意义的基础上不断扩展延伸得来的。这一扩展延伸的过程主要是通过隐喻和转喻两种认知机制实现的。因此,英语学习者在学习多义词的时候,在掌握原型意义的基础上,要善于利用隐喻和转喻认知机制推断多义词的其他意义。
隐喻建立在两个意义所反映的现实现象的某种相似的基础上,即利用事物之间的相关性,将指示该事物的词语从一种概念域投射到另一个所想表达的物体的概念域,这样就形成了认知语言学家所谓的认知投射或映射。[4]
以”face”为例:
(1)I am washing my face.
(2)She had a face like thunder.
(3)It is a matter of face;I’m shocked that you have the face to rest.
在例(1)中,face是它的原型意义“脸,面部”的意思。但如果按同样的意思理解例(2)就会讲不通,因此这时就不能按它的原型意义来理解,而是通过隐喻机制,猜测词的引申意义。汉语中表示一个人很生气,有“暴跳如雷”的说法。因此,根据例(2)中的thunder,我们可以推测这句话是表示很生气的意思。所以face在这句话中应该是表示“生气的表情”。同样例(3)中,face表示的也是引申义,表示“尊严”。
认知语言学认为,转喻涉及的是一种“接近”和“突显”的关系。一个物体、一件事物、一个概念有很多的属性,而人的认知往往更多的注意到其最突出的,最容易记忆和理解的属性,即突显属性。[5]例如,可以用hand来指帮手,用Shakespeare指莎士比亚的作品。多义词的词义许多是通过转喻延伸出来的,因此加强转喻机制对多义词习得有重要作用。
在记忆多义词的过程中,加强隐喻和转喻认知机制的应用,培养隐喻和转喻思维能力,有助于英语学习者更好的弄清各个义项之间的关系,更有效地学习英语多义词。
四、结语
原型范畴理论不仅给英语多义词习得提供了一条新的理论道路,而且提供了一种新的实践方法。根据原型范畴理论,英语学习者了解了多义词的认知解释,即多义词具有一个最为核心,最先被掌握的原型意义,其他意义都是在原型意义的基础上扩展延伸出来的。通过多义词的扩展方式,英语学习者可以清楚地了解多义词各义项之间的关系。因此,在学习多义词时要加强原型意义的习得,然后在原型意义的基础上理清各个义项之间的关系,加强隐喻、转喻机制的应用,不断培养隐喻、转喻思维能力。原型范畴理论为英语多义词习得提供了有效途径,有助于英语学习者提高单词记忆量、学习效率和英语水平。
参考文献:
[1]Lyons,J.Linguistics Semantics:An Introduction [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and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5.
[2]李福印.认知语言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3]赵群,罗炜东.关注词汇的核心义项——多义词习得的有效途径[J].外语教学,2005,(6).
篇4
【关键词】原型范畴理论 家族相似性 一般过去时
一、引言
在目前的认知语言学研究中,原型问题己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而国内外早己涉及到了语义、句法、语用及词典释义等等方面。结构主义的代表乔姆斯基以及功能派的典型代表韩礼德,他们都是对英语的过去时态从用法或者结构上作过多阐释,但是对于过去时态的用法的形成原因则无能为力。本文从认知语言学的原型理论的角度探析英语过去时态的各用法,并发现过去时态的形成和词汇的形成一样,都是基于原型的。
二、研究的理论基础
原型范畴理论(prototype theory)是认知语言学们提出的重要观点。最早是见于亚里士多德时的经典理论,该理论仅仅是基于先验的猜想(prior speculation)。到了 20 世纪 50 年代,维特根斯坦通过对 game的研究,论述了范畴边界的不确定性,中心与边缘的区别以及隶属度,提出了著名的家属相似性理论。到了70年代,罗施(Rosch) 对焦点色的心理背景进行了探索,证明焦点色是源于前语言的认知(pre-linguistic cognition),焦点色在感知和记忆中是突显的,比其他颜色辨认的更准确,学习和回忆的最快。决定范畴内涵的属性及数目是不确定的;范畴成员之间具有互相重叠的属性组合,即所有成员享有部分共同属性,形成家族相似形;成员之间的地位不是平等的,是具有中心成员和边缘成员之分。
三、英语过去时态的认知范畴分析
传统语法学家对于英语时态用法的分析,基本都是规定性的、所以选择更是唯一性的。而用原型范畴理论分析过去时态则强调了在时态范畴中,其用法具有中心与边缘、重要与次要之分,其界限具有模糊性,在同一时态范畴中,其选择并非唯一的,只是其认知参照点不同而己。
范畴化是以原型成员为中心,通过家属相似性原则不断向外扩展和延伸的,当然英语的过去时态的范畴化过程也具有这种延展性,它是以一般过去式为中心和原型,以过去进行和过去完成时为边缘成员向外扩展,形成时态的意义链,最终构成一个时态的网络系统。
下面来根据原型范畴理论来具体解析英语一般过去时的用法:
1.一般过去时态的原型用法:一般过去时(did +其余成分)用来表述某个事件是发生在说话的时间之前的,或者某种状态存在于说话的时间之前。也就是说,过去时的基本意义是指称性的,其参照点当然是说话人的这一刻。其实,换句话说这种指称性就是过去时的原型意义,即它的中心意义,也可以说是这一范畴的中心成员。
(1)We went to Beijing last year.
(2) There was a happy party in my home yesterday.
但是,过去时也会有非指称意义,比如在描述历史事件时,那些事件是彼此互为参照的,而不是以我们描述这些历史事件时的具体时间为参照的。由此展开,过去时还可用于各种文体的叙述中,例如在文学作品中,所描述的就纯属想象了,从来没有存在过的,也就无从谈起它们是发生在写作的时间之前还是之后了,因此通常小说中基本的时态是过去时。
2.一般过去时态的非原型用法:然而英语中的过去时态还有另外两个与过去时态看似毫不相干的重要意义,一个表示虚拟性(见例句(1)-(4),而另一个则表示和缓语气(见例句(5)-(8)),因为它们与过去时具有很少的共同特性,因而由此成为“英语一般过去时”范畴的边缘成员,其成员地位明显不如前者。
(1)If I were you,I would take an umbrella.
(2)If I knew the telephone number,I would tell you.
(3)It he were to come here,he would tell us about it.
(4)If he were free,he would help us.
(5)Could you lend me your pen?
(6)Would you mind my opening the door?
(7)Would you like some apples?
(8) She was wondering if you could help her.
从以上过去时的所有用法中,可以看出英语过去时态范畴中,中心与边缘成员之间的关系,也可以看出该范畴中,各个成员间确实具有家属相似性。在英语的过去时态中,表示发生在说话时刻之前的一般过去时是过去时的原型范畴;于是构成了过去时的基本等级范畴,享有中心的位置和地位。然而,过去时态却又是更高的上位等级――时态的成员;同样,过去时态又有更细的更具体的下位范畴,它可以更进一步地切分为过去进行时、过去完成时、一般过去时和过去将来时,各个范畴与范畴之间的划分是模糊的,所以过去时态的选择也并不一定是唯一的。
四、结论
目前认知语言学的诸多理论都已经被广泛用来解释语言现象,可见用原型范畴理论来解析英语的过去时态,是对传统语法的极大挑战,它也用事实证明了它的理据性。这不仅解决了语言学习者对语言现象的困惑,也给学习者提供了一条清晰的道路。但是不得不承认用原型范畴理论来研究过去时态还会有很大提升空间,还有待更多的外语爱好者以及研究者对此作进一步的探讨研究。
参考文献:
[1]John,R,Taylor.语言的范畴化:语言学理论中的类典型[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
篇5
词汇是构成语言的三大基本要素之一,是语音和语法的载体,没有词汇就没有所谓的句子以及语篇,所以词汇学习是外语学习的基础。对于第二语言的读者来说,阅读的障碍不是阅读策略问题,而是词汇量的问题。英国语言学家D.A.Wilkins指出“没有语法,能表达的内容很少,没有词汇,什么也不能表达。”可见词汇习得在语言教学中的重要性。
现在我国英语教学不大乐观,尤其是词汇教学与学习。英语词汇教学被认为是乏味并且低效的。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发展,人们开始关注认知方法与词汇习得间的关系。原型范畴化理论作为认知语言学中的一个理论变得越来越重要,并越来越多的用于词汇教学中去。本文旨在通过对原型范畴化理论的分析与应用对英语词汇教学有所裨益。
二、原型范畴理论的基本观点
原型范畴理论是在20世纪7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Eleanor Rosch建立的。这一理论后来被广泛地应用于语言学的各个领域,例如词汇分析方面。因此,当代英语教师越来越关注原型范畴理论,力图把原型范畴理论应用到词汇教学中,提高词汇教学的质量。
传统的范畴理论是以亚里士多德为代表,以唯理主义为理论依据,以二元划分为根据,认为范畴是由必要和充分的条件联合定义的,范畴有明显的界限,范畴所有的成员具有同等的地位。这一理论在Ludwig Wittgenstein提出新观点之前的2000多年里一直占统治地位。随着语言研究和语言教学的不断发展,传统的范畴理论受到新的语言学理论的挑战。20世纪50年代,Ludwig Wittgenstein通过对game的研究,论述了范畴边界的不确定性、中心与边缘的区别以及隶属度,提出了著名的家族相似性理论(Family Resemblance)。近几十年来,家族相似性在西方语言学界得到广泛重视,在许多语言学著作中都能看到它的影子。Rosch及其合作者在20世纪70年代又发展了家族相似性理论,建立了“原型理论”,即同一概念范畴中的成员不需要有共享的必要条件,但需要有一个能反映本范畴基本特征的典型成员作为原型,与该原型接近的称为典型成员,缺少原型特征的称为非典型成员。例如:在“鸟”的范畴内,“知更鸟”常被视为典型成员,而“企鹅”、“鸵鸟”等则为非典型成员。原型范畴理论最有价值的贡献就在于它把注意力集中在内部结构上,提出了范畴具有“核心”和“边缘”即“典型”和“非典型”这个事实上。在范畴化过程中,“突显性”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范畴的典型成员通常具有认知上的“突显性”。它们最容易被储存和提取。在形成概念的过程中,它们也最接近人们的期待和预料。
三、原型范畴理论在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
1.基本范畴理论的的应用。基本范畴词是英语词汇的原型,只有掌握了基本范畴词才能向更深层次扩展词汇。基本范畴词汇的重要性及其教学中的应用主要表现在三方面。
首先,基本范畴词汇多是词形简单、音节较少的本族词汇,其组成有更大的任意性,是与人们最经常接触的词汇,因此基本范畴词汇使用频率也最高。比如当我们讲到花时,我们一般会将花叫做flower,而不是daisy。
其次,通过基本范畴词汇的学习,可以扩大学生的构词能力,因为基本范畴词是事物最早获得的名称,有较大的任意性,他们的生命力极强,有很强的构词能力。很多下属词汇来源于基本范畴词汇,例如,eggplant就是来源于egg、plant这两个基本范畴词汇,形象的理解为长在树上的鸡蛋,这里egg和plant是大家比较熟悉的,经常用的词汇。所以教师在讲授eggplant这个词汇时就可以联系egg和plant,使得记忆更牢固些。所以当教师在教授一些由基本范畴词汇构成的词汇时,要让学生充分联想到以前学过的基本词汇,进行大胆的猜测,这样学生也不会因单词不认识而苦恼,而是积极地加入生动、有趣、高效的词汇教学当中去。
最后,在基本词语从基本意义(一般为原型意义)向外扩展过程中,基本范畴词汇基本等级范畴意义发展了更多的隐喻和转喻意义。比如,动物(animal)只是一个中性的词,而狗(dog)在中国有贬义意思,人们常常用“狗”字来辱骂自己所讨厌的人。比如,狗汉奸,猪狗不如等。而在西方狗(dog)又有了新的隐喻意思,狗是忠诚的伴侣动物,且一般具有褒义的意思。所以,教师进行词汇教学时不单单是要讲授基本范畴词的意思,还要全面深入的引导学生习知它们的隐喻意思,以便更好的了解西方文化,从而在日常口语对话以及写作中选用更地道的英语词汇。
2.上下位关系理论的应用。与基本范畴理论相对应的便是由它产生的上下位范畴理论。在语言层面上,上位范畴词与下位范畴词都是由基本范畴词产生的。上义词是所有基本范畴词汇性质特征的概括总结,而下义词则是对基本范畴理论的具体化。上义词与下义词的关系是类与成员间的关系。因此,教师在词汇教学中可以通过上下义词之间的关系的原理进行词汇教学,在讲解词汇时要考虑到词的上下义,适时的归纳、整理、总结课堂中所学的词汇使学生养成发散思维,形成链式记单词的模式,从而加深学生的理解,高效的扩大词汇量。
3.一词多义或多义词的词汇教学。根据原型范畴理论,一个词所有的相关的词义中,有一个意义是其它意义的原型,其它意义都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延伸或辐射出来的,从而形成了词义的辐射范畴。这就要求教师在讲解多义词时,应重点讲解词的原型意义,培养学生根据上下文来推断意义的能力。这样可以使学生在词汇学习过程中重点突出,融会贯通,最终灵活掌握。同时也可以减轻学生词汇学习的负担,提高学习的效率。
总之,积极探讨原型范畴理论在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使教师在教学中重视对于基本范畴词和基本词汇的讲解,可以扩大学生词汇量,提升英语词汇教学课堂效率,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对我国目前的新课程改革具有积极指导意义。
篇6
关键词: 原型法范畴理论 英语进行体 体义的多维性
时间是人类语言最基本的范畴之一,时体标记是这一范畴语法化表现。体与时不同,它不是指示的,它与说话的时间无关。进行体作为体的一种,其特点是从内部对某一情景进行观察的,观察者的着眼点在于情景时相结构中的内部过程,而不考虑所涉及情景的起始或终点。体义(aspect)涉及对情景内部时相结构的各种观察,被认为是一种语义范畴。英语进行体一个非常引人注目的现象就是其“多义性”,即其基本意义的不确定性。本文拟从原型范畴理论对英语进行体“体义的多维性”进行分析,以揭示语言背后所隐藏的认知规律。
一、各类动词与进行体标记连用的情况不同并产生不同的体义
Smith(1983:480)指出:体态是句子的一种语义特征。一个句子的体态意义不仅由句子中主要动词的体态形式所表示的体态意义决定,而且受句子的词汇意义以及句子中的其它成分的词汇意义的影响,也就是说句子的体态意义是由动词的体态形式意义和动词及其它成分的词汇意义共同决定的。因此,要探讨进行体的意义必须既要研究进行体形式being所包含的意义特征,又要研究动词及其它成分词汇意义显性的体态特征。这就是Smith对体态意义分析的观点体和情景体。
按照Vendler的观点,根据动词词汇意义所表示的体态特征,可以将动词分为四类情景类型,即终结动词(achievement verb)、完成动词(accomplishment verb)、活动动词(activity verb)和状态动词(state verb)。
一般说来,活动动词和完结动词一般是可以和进行体连用,而表示某一动作正在进行的行为,而状态动词和终结动词一般不与进行体连用。然而在实际语言应用中,我们经常看到状态动词或终结动词与进行体连用的“非常规”情况,并且产生“非常规体义”。这表明进行体的用法越来越多,除了可以表示“正在进行的动作或事件”外,还可以用来表示许多特殊的意义。
用进行体来标记不同情状类型的动词,就会产生不同的体义。静态动词一般不能被进行体所标记;当活动动词用于进行体时,其动态性就会弱化,而更多地表现“静态化”的特征;当完结动词用于进行体时,其内在时间终点撤销,而主要体现“消界性”特征;而达成动词被进行体标记时,它们的瞬间性特征发生变化,则主要体现了“延展性”特征(也就是通常我们所讲的进行体形式表示将来)。
1.I am a student.(am是静态动词所以不用进行体形式)
2.She is eating a banana.(eat是完结动词,也就是eating消除了动作的终点,体现了时间的消界性)
3.John is winning the race and he is scoring another goal.(win和score都是达成动词,它们表示的是很近的将来要发生的事情,体现了时间的延展性)
总结来讲,英语进行体标记具有“静态化”、“消界性”和“延展性”这三种功能解释。不同情状动词与进行体标记的结合,产生了不同的意义,这就是动词进行体“体义多义性”产生的主要原因。这种语言事实与语言规律的不符,该如何解释呢?
二、基于认知语言学理论对英语进行体“体义多义性”的解释
对于以上的疑问,本文拟从认知语言学原型范畴理论及其特点来探究出其深层的认知理据,以揭示一个核心问题:语言事实背后所隐藏的认知规律。
原型范畴理论是在对古典范畴理论中关于范畴成员之间平等地位观点批判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同时在维特根斯坦(1958)的“家族相似性”的基础上提出,范畴是由集合了范畴成员及模糊不清的边界组成,即范畴的三个组成要素:原型、其它成员及范畴边界。其中,原型是范畴的核心成员,比其它成员享有更多的属性,其它成员依据与原型相似性的多少而位于范畴的不同位置,构成范畴的边缘成员。从最典型成员到最边缘成员,其所具有的家族相似性是递减的,形成范畴成员隶属度的连续体。进行体的功能是通过改变动词的时间语义特征并按照一定的层级性、选择性和顺序性来进行的。我们通过几个例子来分析:
1.Tom is swimming.
2.We are learning French this year.
3.Rose is leaving for hometown tomorrow.
4.The couples are living in a remote town.
5.I’m wondering if you could make a place for my child.
例1是由活动动词swim构成的进行体,动词swim本身的体态意义与进行体的过程性相吻合,表示说话时刻正在进行的动作。这一用法是进行体的原型用法,在进行体这一范畴中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是人们认识进行体其他用法的认知参照点。例2中由完成动词learn构成,表示短时间内正在进行的行为,但说话时刻不一定进行。而例3中的动词leave是一个终结动词,表示的动作瞬间发生而又瞬间结束,动作无持续性,与有过程性本质的进行体连用,已违反了常规,表明它具备了特殊意义,即用进行体表将来。因为进行体的原型用法是表示“现阶段,现时刻”发生的动作,暗示“暂时性”和“不肯定性”,因此,例4的状态动词live表示一种暂时的不稳定行为。在例5中,wonder为一状态动词,其静态意义与进行体的过程性不相融,表示委婉礼貌地向别人提出要求这一特殊用法。
这样,进行体体义范畴以例1为中心,从例2到5离“正在进行的动作”这个核心意义越来越远,内部成员的相似性似乎越来越少,所包含的成员越来越多,以至于最边缘成员与最典型成员之间除了共享一个进行体标记-ing外,似乎已经看不出之间有任何关联。相对于进行体的原型意义来讲,这些体义的偏离现象可以称之为进行体的非原型义。各用法之间是以隐喻的方式沿着时间距离、心理距离和空间距离不断向外扩展的,形成了更大的范畴,使进行体的意义和用法越来越丰富。
三、英语进行体“多义性”现象的认知意义
1.从标记理论分析,这是话语意义凸显性和语用的言外之义的表现。
一对成分中带有区别性特征的成分就是标记。在形式上,相对于非进行体来讲,进行体是非寻常的和有标记的;相对于进行体的原型体义来讲,通常表示与进行体不兼容情景的动词进行体形态是不寻常和有标记的。在施加了进行体标记之后,动词默认的显性时间语义特征都发生了变化。例如进行体表将来时间,终止性动词用于进行体,这些都是违背了语言的一般倾向。表明这些动词以不寻常和有标记的进行体的形式出现,听话者将不得不根据语境信息来进行语用的暗含意义的推理,得出这些动词进行体体义的非常规或非原型意义。
2.语言经济原则的体现。
Fauconnier和Turner(2002)曾经指出,人类创新能力之一就表现为对语言的简化,是人类创造性思维突出表现,它的出发点是语言的经济原则,而其理论框架是概念整合。人们通过经济原则建构起来的新概念基础是其自身的经验。例如在进行体体义框架内,进行体表将来意义与be going to结构是可以互换的,前者是后者在经济原则驱动下并通过概念整合与人类的语言使用规约的共同作用而形成的经济形式,以提高认效率。
参考文献:
[1]袁晓宁.英语动词进行体的语用理据及其理解[M].外语学刊,2002.
[2]吴军.英语动词进行体的基本语义探讨[M].安徽农业大学,2006.
[3]郑银芳.话语主观性在英语进行体中的体现[M].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7.
[4]郑银芳.英语进行体用法的原型化分析[M].湘潭师范学院学报,2008,7.
篇7
随着原型理论在各个领域及学科中的应用,原型理论在各个方面都得到了蓬勃发展,原型理论在语言学研究中也得到了飞速发展,并且进入到语言学研究的各个分支,其中在第二语言习得中,尤其是词汇习得中得到了应用,从而使第二语言习得中的词汇习得研究得到了很大发展。而对于原型范畴理论在二语词汇习得中的研究也日趋深入,更加细化,国内外许多学者纷纷撰文,对此进行了细致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如JungeunYear,PeterGor-don[8]的KoreanSpeakers’AcquisitionoftheEnglishDitransitiveConstruction:TheRoleofVerbPrototype,InputDistribution,andFrequency一文中就运用原型理论对双宾结构中的动词进行了分析。文中通过建立高频双宾动词原型,分别对韩国儿童习得英语中六类高频双宾动词的习得机制进行了研究。也有人对介词进行了分析,如KotaKodachi[9]的AStudyofPrototypeFormationoftheMeaningsofPrepositionbyJapaneseandFilinoLearnersofEnglishfromthePer-spectiveofCognitiveLinguistics中也运用原型理论对介词的习得进行了研究。该文通过不同母语习得者(母语为日语和菲律宾语)对英语中介词“at”、“in”、“on”的原型的不同理解,及该介词在母语中的理解和其对该介词英文原型的理解的不同进行了对比研究,对我们进行非母语的词汇原型习得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国内也有人运用原型理论在词汇习得方面进行了研究,如王子春的《原型理论在英语词汇习得中的应用》[10]、胡荣的《语言输入与原型理论———关于情状体假设的解释》[11]、李颖等的《原型范畴理论对英语多义词习得的影响》[12]、张建琴的《动词原型、输入分布和频度的作用的研究》[13]、曹巧珍的《原型范畴理论应用于课堂一词多义教学的实验研究》[14]及王芬等的《原形范畴理论指导下英语词汇教学的应用研究》[15]等等,分别对原型理论在二语词汇习得各方面的应用进行了研究,使得原型理论在我国二语词汇习得研究方面取得了很大发展。
家族相似性及其发展
到了Rosch[17]这里,原型范畴理论发生了巨大的变化。Rosch对范畴的内部结构和属性特征进行了阐释,并且发展成了范畴化理论。后来,Lakoff提出“理想化认知模式”(ICMs)并用于阐释原型范畴模式[18]。理想化认知模式大大地提高了原型理论的解释力。范畴的认知观认为,范畴没有明确界定的边界,范畴边界是开放的、模糊的。而由此又引出了原型范畴边界的模糊性问题,产生了Zadeh[19]的模糊集合论(fuzzysettheory),即“带有资格等级连续集的对象的一个类”,并规定“这样一个集合由资格(特征)函数表征,资格函数赋予每个对象一个取值于0到1区间之内的资格等级”。他的模糊集合理论为语义学研究提供了一种分析范畴语义模糊性的有效方法,他用模糊集来描述人类语言和思维中及客观世界中存在的模糊现象,即范畴中的成员向非成员过渡中的一种连续的递进的隶属关系,使得我们对于范畴内部结构的深化研究有了新的角度和方法。由于Wittgenstein[20]的家族相似性理论的提出,使得原型范畴理论的发展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他指出:“棋类游戏,纸牌游戏,球类游戏,奥林匹克游戏等,所有这些游戏,什么是共同的呢?
原型理论、家族相似性理论发展研究现状分析
现如今对于原型范畴理论和家族相似性原理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日新月异,以下是从webofsci-ence数据库中搜集到的相关数据:1.以prototype为检索词按年统计量得到的检索结果分析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原型理论在全世界范围内的研究发展非常迅猛,总体呈上升趋势,并且成果量及比例快速增长。2010年的成果量超过了1991年的3倍,这同时也更加说明了原型理论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和发展前景。2.以prototype为检索词按来源国家统计量得到的检索结果分析(前30位)。
篇8
关键词:原型理论;释义;词汇;翻译
原型理论(prototype theory)是一种新兴的语义分析理论,目前已广泛应用于认知学科的各
个领域。原型最初是用来描述自然界,解释自然事物的,后来才被引入了认知语言学和语义学用来释义,到了20世纪80年代末形成了原型语义学(prototype semantics)。西方对原型理论的研究要比国内早许多,国内现在也已经有很多研究原型理论及其应用的论著和文章。随着原型理论在释义方面的作用得到广泛的肯定,语义学家和许多教育工作者开始逐步将原型理论应用到英语学习和教学中,使其功能得到更大的发挥。
1原型理论的提出
“原型理论产生于当代语言学和哲学界对于经典的亚里士多德范畴学说的批判,尤其是维特根斯坦对于语义范畴‘家族相似性’的深刻揭示。”[1]“原型理论是针对传统释义方式的缺陷而提出来的,原型语义学的建立是与传统的充分必要条件从根本上决裂的。”[2]说到原型理论的提出,我们就不能不提到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经典范畴理论”和“充分必要条件”(sufficient and necessary conditions)。
在原型理论之前,经典范畴理论一直占主导地位。该理论认为“范畴由范畴成员共同拥有的一组充要特征来界定并且这些特征是二元对立的,即一个实体如果具备了某一范畴成员的所有充要特征,那么它就是该范畴的成员,否则就不属于该范畴”。[3]经典范畴理论的运用十分广泛,尤其是在那些需要精确定义的领域,比如科学以及法律等领域,也曾对20世纪的结构主义语言学和形式主义的研究方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是当经典范畴理论被用来解释自然界和社会现象,以及日常概念范畴时,该理论就显得力不从心。从20世纪中叶开始,经典范畴理论日益受到质疑。 建立在亚里士多德的经典范畴理论基础上的“充分必要条件”作为一种传统的释义方式,存在着很多缺陷。例如,“充分必要条件把一个概念范畴的所有成员看成享有共同语义特征的等值词,排斥不具备某一特征的同类成员;或者说因为某一成员不具备某一特征而把它视为非必要条件。这在很大的程度上限制了它的释义动能”。[2]“充分必要条件”的这种观点体现了其死板、僵化的一面。其缺陷还表现在,由“充分必要条件”得到的范畴的边界是清晰的而不是模糊的,而事实上,范畴的边界常常是模糊的而不是清晰的。由于“充分必要条件”存在着诸多缺陷,所以受到了越来越多的质疑和挑战。
为了弥补经典范畴理论的不足和“充分必要条件”的缺陷,原型理论就被提了出来。对于原型理论的提出,贡献最大的要属哲学家维特根斯坦和认知心理学家罗斯(E. Rosch)。1953年,维特根斯坦在其《哲学研究》中,提出了对经典范畴理论和“充分必要条件”的质疑,提出了他的“家族相似性”(family resemblance)。他认为是一种叫做“家族相似性”的相似关系将一些词联系在了一起。这种“家族相似性”包括很多方面,诸如体形、相貌、颜色等等。到了70年代,罗斯对自然语言的语义概念范畴的大量研究及其意义理论为原型理论的提出奠定了基础。
2原型理论
罗斯认为,任何一个属性在区别一个范畴时都不是必要的。“实体的范畴化是建立在好的、清楚的样本之上,然后将其他实体根据它们与这些好的、清楚的样本在某些或一组属性上的相似性而归入该范畴。这些好的、清楚的样本就是‘原型’,是非典型事例范畴化的参照点。”[3]简言之,原型就是一个概念范畴中最典型的、最具代表性的成员。而原型理论实际上就是人们在解释某种现象时,将属于这种现象的某个个体视为原型,并在对这个原型的总体特征认识不变的情况下,把握这类现象中其它个体的特征。一个词语包含的这些特征越多,它就越接近其概念范畴的原型,反之就是非原型成员。原型理论的这种区分是对“充分必要条件”缺陷的弥补。
“原型首先属于语义学范畴。语义学家Stevenson认为,原型不是描述个体或挑选个体,而是描述一个类型的典型标本是什么样子的,从而找出个体与原型的相象程度。”[4]原型是指一个词语或一个类型意义的所有典型模型或原形象,是一个类型的一组典型特征。在原型理论中,词的意义是以原型范畴的形式而存在的。原型范畴是一个由原型和边缘构成的结构。原型是该范畴的典型成员,边缘是由该范畴中非典型的成员构成的。所以,原型范畴理论是一种既不同于经典范畴理论,又不同于传统语义理论的意义观。
3原型理论在英语学习和教学中的应用
虽然国内对于原型和原型理论的研究较之国外起步晚,但是近些年来,却也有了不少成果。当然,最主要的还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将原型理论应用到了英语学习和教学中,使得理论与实践结合在一起。目前,原型理论的释义功能,在国内英语学习和教学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把原型理论引入词典释义;在原型范畴理论的视角下审视词义的扩大和缩小;原型理论在英语词汇记忆中的应用;运用原型范畴理论解释英语语言中的“一词多义”现象;将原型应用于翻译实践等。下面,将从以上这几个方面对原型理论在英语学习和教学中的应用进行简要的介绍。
3.1原型理论与词典释义
原型理论开始只是用来解释自然事物的,后被引入语言学和语义学,近十几年才被引入词典释义。原型理论认为词语的意义特征的每一个个体都不一定是必要的,所有个体的特征集也不必是充分的;概念范畴成员之间的地位也是不同的。一个词语包含的特征越多就越接近原型,属原型成员;反之,就属非原型成员。原型理论学家认为这种区分弥补了“充分必要条件”的缺陷。“因此,典型的个体就可充当一个概念范畴的原型,在释义中非原型与原型之间的关系可用‘原型+或-非原型的区别特征’来表述,通过适当的抽象归纳,用元语言表述出来就可成为语词的释义。”[2]
有些语言学家把原型释义看成是表述语义的最佳方法,但是,作为对“充分必要条件”缺陷的弥补和对语义理论的一种补充和完善,原型理论并不能够完全解决语义理论存在的全部问题。原型释义是完整和准确的,但是其语义分解过于繁琐,语义表达方式等也还远远达不到词典释义的要求,有些操作在词典释义中根本无法实现。所以,把原型理论真正引入词典释义,还需要做进一步的研究。
篇9
关键词:多义词;原型范畴理论;意象图式;隐喻;转喻
一、原型范畴理论
作为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基石,原型范畴理论是在对亚里士多德的经典范畴理论批判的基础上,经过长期的发展而来的。原型范畴的基本观点:一个范畴由具有某些相似特征的成员构成,这些成员之间并不是由某种共同的特征联结,他们之间只是共享某些相似的特性,形成家族相似性;原型是一个范畴中最典型的成员,它与其他非原型成员享有更多的相似性,其他成员根据与原型成员相似性的多少具有不同程度的典型性,因此它们在范畴内的地位是不相等的,与原型成员的相似性越少,它们的位置就越边缘化;范畴的边界是模糊的,相邻的范畴间可能存在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的相似特征(戴瑞亮,2009)。
二、概念隐喻分析
认知语言学家认为隐喻不仅仅是作为一种修辞手段被文人墨客所使用,而是人类的一种思维方式,是人类认识和理解客观世界的一种工具(刘小琴,2011)。概念隐喻可以从功能和结构两个方面进行阐释。
从功能上讲,隐喻的本质就是用一个领域的经验去理解和经历另一个领域的经验(刘小琴,2011)。隐喻通常情况下是用人们熟知的、具体的、本身具备一定的结构和意义的概念去理解未知的、抽象的概念,它是人们理解抽象概念和进行抽象推理的主要机制。从结构上讲,隐喻是将内在结构相对清晰的始源域(source domain)映射到本身不具备自己独有的(或尚未被发现)结构和意义的目标域(target domain)上。
三、意象图式
意象图式是重要的概念结构形式,是人们在对客观世界的感知和身体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人在日常生活中通过身体活动、对物体的操控以及感知互动等反复体验身体与外部事物的各种空间关系,这些空间关系逐渐内化为空间概念,以图片的形式储存在人脑中(李福印,2007)。Langacker认为意象图式由射体(TR)、路标(LM)和路径(PATH)三部分构成,其中射体TR为动作发出的主体,路标LM为参照物,为主体的方位提供参照点,PATH 为主体所经过的路径(叶龙娣,2011)。
四、概念转喻分析
Lakoff 和Johnson在其著作《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中指出,转喻和隐喻一样,是语言运作的重要原则,是人们用来认识和理解世界的一种思维方式。当代语言学将转喻定义为在同一认知域或同一理想认知模型范畴内,一个概念实体为人们理解另一个概念实体提供心理通道。转喻通常是人们用同一理想认知模型中突显、容易理解的部分来理解其它部分或整个理想认知模型。
分析Move的认知语义
根据《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2009),作为动词的move有以下十种含义:
1. to change position or make sb/sth change position (使) 改变位置,移动
2. to change, to change sth 变化;改变;转变
3. to make progress 进步,前进
4. to take action; to do sth 采取行动;做(事)
5. to change the place where you live, have your work
6. to makechange from one job, class, etc to another (使)变换,调动
7. (in chess and other board games) to change the position of a piece 走棋,移动棋子
8. to causeto have strong feelings 使感动,打动
9. to causeto do sth 促使,迫使
10. to suggest formally 提出,提议
根据原型范畴理论,多义动词的语义结构就是一个以原型意义为中心的范畴。在“move”作为空间位移动词所表达的十种义项中,“to change position or make sb/sth change position”是动词“move”语义结构的中心义项,即原型义,因为由原型意义所抽象概括而来的意象图式可作为其他非原型意义的意象图式的基础,非原型意义的意象图式通过原型意义的意象图式拓展而来。例如,
(1) Eric moves towards the car. 艾瑞克朝车走去。
(2) We moved house to a new town. 我们搬到一个新的小镇。
(3) He moved his queen to the front square. 他将王棋向前走了一步。
以上三个例句中,例(1)意为“某人的位置移动”,在其勾画的意象图式中,动作发出的主体TR是“Eric”,路标LM为 “the car”,射体TR(Eric)朝着LM(the car)移动;例(2)中TR为“house”,LM是“town”,射体“house”向参照点路标“town”移动;例(3)TR为“queen”,LM为 “the front square”,在这三个例句里,“move”所表达的意义是不完全相同的,例(1)的“move”采取了第一个语义“to change position or make sb/sth change position 移动”,例(2)表达的是“move”的“to change the place where you live 搬家、搬迁”,例(3)“move”的含义是“to change the position of a piece走棋”。尽管“move”在以上三个句子里表达的具体含义不同,但是它们可以抽象概括出一个中心意象图式,即TRLM在此意象图式中,“move”所表达的基本含义就是事物从一点移动到另一点的位置变动,构成了多义词“move”语义结构中的原型意义“to change position”。
多义词的非原型意义通过隐喻和转喻从原型意义扩展而来。“Move”的原型义“to change position or make sb/sth change position 改变位置,移动”是表示空间概念的认知语义,从空间中的某一点移动到另一点。人们在空间范围内形成的结构关系和概念可以映射到其他概念域,从而得到“move”新的延伸语义。例如,
(4) The government has not moved on this issue. 在这个问题上政府没有转变。
(5) Let’s move the meeting to Wednesday. 开会时间被我们调到周三。
句(4)是将“move”语义范畴的空间域映射到抽象的思维领域,思想、想法的改变是通过具体空间里物置的变动映射而来的,从而得到了“move” 的“change ideas”的语义。例(5)中,“move”的意思是 “to change time 改变时间”,将“move”表示的空间域的位置移动映射到时间域上,时间点在抽象的时间域里面也可以发生位置的移动。
人们在日常的生活经验中,总希望事物朝着好的方向变化发展,而积极的方向变化和发展在人的经验认识里是向上的或前进式的,因此我们通常将隐喻CHANGE IS UP/FORWARD/GOOD映射到金钱域或时间域里,表示时光的流逝和价格的上升等,如,
(6) Time is moving quickly. 时光飞速前进。
(7) Share prices moved ahead today. 股票价格今天上升了。
以上两个例句中,“move”就是根据隐喻CHANGE IS UP/FORWARD/GOOD引申出“make progress 前进,进步”这个语义。
物体有具体的空间位置改变,人的心理状态和物体一样,可以由某一种状态移动变化到另一种状态,只不过这种变化是抽象的,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正如句(8)“We were deeply moved b by her plight. 她的困境深深地打动了我们。”作为主语的“we”,起初的心理状态处在比较平静的位置,但是得知“her”的困境遭遇后,主语的心理状态从平静变化到情感比较强烈的感动,是心理空间里的抽象位置移动。“Move”的另外一个语义“to causeto do sth促使,迫使”也是由“move”语义范畴的空间域向心理感知域的映射。
除了通过隐喻扩展词义,“move”的部分语义是通过转喻认知机制延伸而来的。在例句“(9)We don’t like it here so we’ve decided to move. 我们不喜欢在这住所以我们决定搬家。”和“(10)It is your turn to move. 该你走棋了。”中,“move”一词用位置和地点的改变转指移动的事物,句(9)用家庭处所的变化转指被移动的物品,句(10)用棋子位置的移动转指被移动的棋子。
五、结语
本文在认知语言学的原型范畴理论和意象图式的基础上,分析了动词“move”的核心意义与引申意义的由来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然后通过隐喻和转喻认知机制,阐释了“move”的认知语义范畴的核心是如何在其所抽象出来的意象图式的基础上,从具体的概念域映射到抽象领域以产生其引申意义的,解释了“move”不同语义形成的原因以及多个义项之间的关系,促进人们对一个动词的不同义项有更好地理解和把握。
参考文献:
[1] Lakoff& Johnson.1980.Metaphors We Live by [M].Chicago: Chicago University Press.
[2]戴瑞亮.语义研究中的原型范畴理论[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2009(6).
[3]李福印.意象图式理论[J].四川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1).
篇10
关键词: 一词多义 认知 原型范畴理论 隐喻 heart
1.引言
语言在最初产生的时候一般只有一个意义,但随着时间的发展、使用频率的增加,一个词往往被赋予更多词义,从而产生一词多义的现象(polysemy)。根据《朗文语言教学与应用语言学词典》,一词多义是指一个词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密切相关的意义。本文从认知语言学的原型范畴理论和隐喻思维方式出发,对名词“heart”进行语义分析。
2.理论基础
2.1原形范畴理论与一词多义
范畴(Category)是指事物在人之中的归类。客观事物固有的特征经过认知在思维和语言中固定下来,这个过程就是范畴化(Categorization)。20世纪50年代,俄国著名哲学家Wittgensein在他的著作《哲学研究》中提出了著名的“家族相似性”理论。20世纪60、70年代,人类学家Berlin和Kay发现人类会按照焦点色对颜色进行切分和范畴化。心理学家E・Roseh首次提出了“原型理论”一词,具体来说,他的基本观点可总结如下:原型是与同一概念的成员有更多共同属性的实例,是一个范畴定的、具体的、最典型的成员。一个原型范畴就是以原型为中心,其他成员围绕原型组成的成员。
一个词在产生之初可能只有一个意义,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可能会出现词义的扩大、缩小、转移或是词性变化等,这就可能导致一个词有好几个义项,这几个义项就可以组成一个范畴。
因此,一词多义是以一个最典型的词义为典型,依据原型理论发展的多个义项的网络,它们之间彼此有联系,而且会随着人类认知的发展而发展。
2.2隐喻对一词多义的阐释
传统意义上,隐喻仅仅是一种修辞手段,多用于文学作品中。Lakoff和Johnson在《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中提出,隐喻不仅是一种隐喻手段,更是人们思维、行为及认知的重要手段。Lakoff认为隐喻本质上是通过对某一事物的理解和体验来理解体验另一事物的。隐喻是由“源域”和“目的域”构成,“源域”中词语的特征映射到“目的域”中,用一种概念的结构构建另一种概念。
胡壮麟在《认知隐喻学》一书中指出:“Lakoff设想隐喻将喻源域的认知图投射到目标域中,从而使目标通过域源被治愈空间物质的经验之中。”根据这个观点,隐喻可以将抽象的概念投射到相对较为具体的事物或感觉之上。因其这个特点,隐喻成为词义延伸的一个重要方法,从广义理解,隐喻包括转喻、明喻、谚语和讽喻等。
3.“heart”的认知分析
根据《牛津高阶英语词典》(第六版),“heart”一词有如下解释:
(1)the organ in the left side of the chest that pumps blood around the body(心脏);(2)the outside part of the chest where the heart is(心口或胸口);(3)the part of the body where the feelings and emotions are thought to be,especially those connected with love(能产生感情和情绪的身体一部分,尤指和爱有关的部分,如良心);(4)the most important part of sth(事物最重要的部分)。
在这四个义项中,根据原型范畴理论和家族相似性,我们可以判断出义项(1)即“心脏”为“heart”的本义,也就是这个原型范畴中的原型。之后,随着社会和人的认知的发展,通过隐喻的思维方式扩大意义范围。接下来我们逐一分析:
义项(4)是很明显的隐喻,因为心脏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一旦心脏出现问题,人就会处于极端危险的境地,所以用“heart”表示“事物最重要的部分”也就不难理解了,这就是从源域(heart)向目的域(事物最重要的部分)的映射。义项(2)实际上算是转喻,在广义上也是隐喻。我们将范围扩大,把心脏及其周围的身体部分看成一个整体,就产生“心口或胸口”这样的意思了,这属于部分代整体的转喻。而义项(3)是用表示具体事物的实体表示心理状态,用心脏映射出良心,完成从具体到抽象的映射,可以将其看做隐喻。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heart”大部分的义项都是从原型“心脏”,通过隐喻的手段扩展而来的,说明隐喻是实现一词多义最主要的方式和手段。人们在基本词义的基础上,依靠丰富的想象力拓展出更多具体或是抽象的意义,这样可以使得词义的发展更加丰富,更加多元化。随着社会发展,人们的认知不断深入,“heart”的意义还会有更深更远的拓展。
4.结语
本文以“heart”为例,根据原型范畴理论和隐喻方式,探讨了词语意义延伸拓展的认知思维方式。多义现象是原型理论的一种延伸,它的各个意义之间都是有联系的,不是任意的,而是通过一定思维方式延伸而来,本文主要分析的是隐喻理论。当然还有其他的手段,如转喻和图形-背景理论。
从本篇文章,我们可以看出人们在认识社会时,总是从最直观具体的事物出发,然后扩展到对抽象和概念的认知,有一定的认知规律。人们在面对多义词的时候,可以在了解其原型意义的基础上,按照人类认知规律,根据语境,推出其他意义。这对我们学习英语有一定的启发意义,通过把握各义项之间的联系,从而更好地理解单词,掌握单词的各项意义,提高英语学习效率,增加词汇量。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