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产业调研报告范文

时间:2023-04-09 07:52:2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文化产业调研报告,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文化产业调研报告

篇1

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文化强省”战略做好必要的前期准备工作,邵阳××县组织开展了文化产业发展情况调研,调研表明:近几年来,××县文化产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对促进××经济和社会建设事业发挥了积极的推进作用。但文化产业总值偏低、结构不合理、规模程度不高、整体影响力和竞争力不强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总体上说离国家文化产业发展的目标要求相距甚远。

一、文化产业发展的目前状况

1、文化产业的主要行业分类及布局

按照国家文化产业领域的分类分项要求划分,××县文化产业主要有文化演艺类、文化休闲娱乐业类、网络文化游戏服务业类、文化旅游业类、文化用品设备销售业类、印刷业类等六个大类。文化演艺类有国有剧团1个,即××剧团,但只保有牌子,人员老化,现已全部退休,由县财政全额供养;民间文艺演出团体42个,从业人员520人;专门表演场所2个,其中××剧院为国有单位,兼有大会堂功能,从业人员3人,××电影院改制后为个体所有制企业。文化休闲娱乐业有游戏厅22家、歌舞厅2家、文化休闲广场1处、个体书店12家。网络文化服务业主要有县电视台1家,有线电视台、广电网络公司1家(两块牌子,一套人马),网吧37家,其中县城内11家,各乡镇主要集镇中心26家。文化旅游业主要有白云岩和白水洞2个旅游景区、赛双清公园和龙山国家森林公园2个公园、1家旅行社。文化用品设备销售业主要有8家音像制品销售店。印刷业有10家印刷包装厂,主要生产文化用品和商业包装用品。

2、文化产业行业的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文化产业国有成份较少,以个体工商户为主体,生产经营以市场为主导,政府进行必要的指导和调控。经济指标完成情况如下:

①演艺类:年内创产值(收入)523万元,其中国有文化馆从事文艺辅导、艺术培训,年收入3万元,民间演艺团体年收入520万元。

②文化休闲娱乐业年收入136万元,其中游戏厅收入66万元,歌舞厅收入10万元,书店收入60万元。

③网络文化服务业年收入1684万元,其中××电视台广告收入95万元,广电网络公司收入1295万元,网吧收入294万元。

④文化旅游业创收入238万元。

⑤文化用品设备销售创产值28万元。

⑥印刷业总产值800万元。

综上,全县文化产业解决劳动力就业1600人,实现产值总计为3409万元,占全县国民生产总值的0.071%。文化产业对××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二、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关键问题:尚未形成具有战略意义的理性共识,文化产业发展缺乏社会动力。

一是文化产业发展未能合理进入决策层面的议事空间。县级党委政府注重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是完全正确的。问题是,作为社会事业重要组成部分的文化产业发展,往往处于被忽略状态,无论地方发展方略,甚至连“十一五”规划等各类地方发展纲要或发展目标,较少见到“文化产业”字眼,县财政亦没有编制文化产业发展专项预算,难能形成以“抓工业的工作力度、抓农业的认识高度”促文化产业发展的政府导向,以致文化产业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明显不同步。

二是相关管理部门未能给予文化产业发展以科学合理的工作定位。文化、广电行政管理部门往往侧重于文化、广电行政日常管理,更多关注纳入政府考核范围的文化、广电事业发展,对于主要依托市场运作的文化产业发展,缺乏足够合理的科学认识,较少关注,:请记住我站域名较少研究,没能理直气壮地、科学合理地向( )党委、政府提出可行性发展规划。文化产业发展未能进入地方发展规划笼子,未能引起决策层面的高度重视,与主管部门积极 宣传造势、主动争取支持作为力度不到位不无关系。

三是文化产业经营者大多无有做大做强行业的追求愿景。由于以自主经营、小本经营、就业型经营为主,文化产业经营者往往但求小利润、不求大效益,因而不能“放眼看世界”,紧跟时展脉络,不断吸收现代科学营养,做强经营行业;不能增大行业规模,实现强强联合,形成集约优势,做大文化产业。面对沿海地区产业转移、湖湘文化产业大发展的大好发展机遇,既缺乏趁势而上的动力感,也不具备必需的对接能力。

突出问题:尚未建成主导产业领军、结构布局科学的产业集群,文化产业发展缺乏规模张力。

一是没有一个能发挥主导领军作用的支柱文化产业。××县经济欠发达,除赛双清艺术节和全国诗词之乡以外,没有典型的特色文化现象,培育主导文化产业存在先天不足,只能任由市场调节。网吧业有利可图,大家争办网吧,民间乐队能谋生计,人人学吹小号。行业规模完全由民间组织或个人自发形成,自然不可能成规模、有水平、上档次。要培育拟或包装一个标志性支柱行业,发挥其主导领军文化产业的作用,短时期内恐难成军。

二是现有产业结构布局不够科学合理。××县现有六大类文化产业,多为传统型消费类行业,结构单一,没有适应现展需要的科技含量高的产业。特别是文化科技新产品研发、应用与推广,文化市场创业信息服务、文化产业投资服务,动漫文化、文化会展、文化旅游业开发等尚未起步,仍是盲点和空白。

三是文化产业规模偏小偏散。全县文化产业除广电网络公司捆绑在省广电网络公司外,其余基本上是个体经营、无文化产业集团或产业公司。无论是单个企业,或者在某个行业系列,没有一家具有规模优势,文化部门曾在网吧业推行合并集约经营,但仍未产生理想的集群效应。目前为止,全县没有一家产值上千万元的文化产业或文化项目。

重要问题:尚未整体性树立适应时展要求的现代经营理念,文化产业发展缺乏竞争活力

一是没有树立大市场集约化经营意识。文化业主囿于小资本、小行业、小范围“三小”经营,既小气无力,以致无序经营,又缺乏协作,难已形成气候。因而社会影响力小,市场竞争力弱,这种“弱小”型行业,实难赢得更多、更优的社会成果份额。

二是没有树立前瞻性市场评估意识。文化业主有的追求短期效应,热衷于投资成本低、收效快的行业(如网吧、民间乐队等),缺乏长远发展规划和规避风险意识,导致争占坐位甚至相互撞车。有的选业不准(如印刷业),盲目上马,一遇行政管理吃紧,出现经营链条断裂,甚至直接导致破产倒闭。

三是没有树市场营销创新意识。文化业主习惯于传统化,一般性市场经济模式经营,不能“走出××”求发展,积极引进科技含量高、规模效应好的经营项目,不断学习外地同行业先进的经营方式,积极引进先进经营经验和优秀经营人才,几年一贯制,甚至多年一个样,产业发展缺乏生机和活力。

三、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要抓住机遇,趁势而上,合力营造文化产业发展氛围。要认真贯彻实施省委、省政府“文化强省”战略,重点做好文化产业发展进领导议程、进发展规划、进项目笼子“三进”工作,赢得话语权,争取发展空间。重点做好承接先进地区文化产业转移基础准备工作,提升承接能力。

二要培育壮大特色文化产业骨干项目。××县应重点培育赛双清艺术节、文化旅游、文化演艺和文化会展博览等品牌项目和骨干企业,出台相关支持政策,成立相当经营团队,引进战略投资者。赛双清艺术节是××县的品牌文化,每2年一届,在全市全省影响较大,过往九届均为政府举办,交由民营团队承办,可期做大规模,形成产业效应;依托白云岩、白水洞2个旅游景区和龙山森林公园、资江风光带,打造邵阳市后花园;组建一个县有演艺团体,规范指导民间演出活动;利用近城优势,建造会展博览中心,承接全市文化会展和博物展览。

篇2

【关键词】未央区;文化产业;调研

为推动西安市未央区文化产业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产业转型升级,提升综合竞争力,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未央区文体旅游局面向社会,邀请行业学者和专家,深入各党政机关,街道办,产业园区,企事业等有关单位进行走访座谈,实地调研,了解文化产业链条中各个产业环节和部门的建设运营情况,为该区今后的文化、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实施提供一些借鉴。

一、主要成效

未央,是古代文明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城市新区,是正在全面建设和快速发展的西安行政中心区。在国民经济持续、快速、稳定、健康发展的同时,未央区文化建设也迈上了新台阶。文化事业迅速发展,文化投入逐步增加,文化设施和重点项目建设不断取得新的进展,文化市场日趋繁荣,文化产品更加丰富,群众文化生活较为活跃。未央正在向“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生态优美的城市新生活示范区”阔步迈进。

(一)区位优势

未央区位于西安市总体规划“大九宫格局”的中心,是西安新的行政中心所在地,随着《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把西安建设国际化大都市上升为国家战略,未央已成为关中——天水经济区的核心区。西安“八水绕长安”盛景中,渭河、灞河、浐河等六条河流横贯未央区境40余公里,全境已形成万亩水面,是西安水资源最丰富的区域;林木覆盖率达到35%,被评为“陕西省平原绿化模范区”。

(二)产业基础

近年来,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充分结合未央区产业结构、特色文化和群众文化需求等因素,积极引导文化产业向集群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目前全区有文化企业228家,从业人员约1.2万人,2011年文化产业增值约3亿元,比2010年增长27.8%。初步形成了传统文化(文化遗址)、主题公园、专项旅游、数字音像、娱乐美食、健身休闲等独具特色的产业集群,培育了中菲集团等文化龙头企业,文化产业已趋向集群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

(三)交通条件

未央距西安咸阳国际航空港8公里,地铁1号线、2号线穿境而过,区域内西安铁路北客站为亚洲最大的铁路客运站,随着全国高速铁路网的逐步形成,将实现由西安1小时到宝鸡、2小时到郑州、3小时到武汉、4小时抵北京、5小时到上海的发展目标。

(四)发展潜力

“三区一项目”的启动和开展,通过整合市场、资金、创意、技术、企业等要素,为未央区的制造业和传统服务业提供了智力和技术支持,以及高层次和高附加值的服务。根据西安新一轮城市发展规划,2010年,未央80%的区域将纳入主城区,为各种文化产业园、文化创新中心、博物馆等的进驻和增设,给予强大的物质保障和社会支持。此外,安定的政治环境、和谐的社会环境、公正的法制环境、良好的治安环境为引入民间资本,深度挖潜和提炼传统文化和地域特提供了环境条件,有效推动了传统文化的传播和产业化发展。

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近年来,未央区就文化发展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发展的任务仍较为艰巨,与省市范围内其他辖区的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的发展深度和广度相比较,仍有不小差距。文化产业当前的成就与西安行政中心和城市新区的地位不相称,主要表现在发展不足,发展不快,发展不优。从调研情况看,当前仍然存在着制约文化产业发展的四个方面:

(一)文化产业发展观念和认识有待加强

各级部门对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认识仍有不足,对文化产业的划分、内涵和特性界定不够清晰,甚至有个别街道存在文化产业难界定、难管理、难协调等不正确的认识。由于观念和认识的滞后,区文化产业直至近两年才被提升到推动经济和城市转型升级的高度进行规划,产业发展速度和水平的提升不明显,目前整个产业发展滞后于全区经济社会发展。

(二)经济总量较小,粗放式经营,发展滞后

作为新型产业,文化业在区产业结构中,所占比重不高,在总量、规模和技术上都停留在低层次的“初级文化产品与服务”层面,文化的产业化程度较低,发展不平衡,文化资源挖掘和利用不够等,没有形成核心的文化产业,总体发展比较滞后。部分文化企业由于资金短缺、总量规模小,质量档次不高,科技含量低,竞争力差,文化市场经营秩序混乱等原因,难以达到现行政府扶持企业的相关标准,享受不到政策倾斜和支持。

(三)体制不够完善,基层组织软散

由于文化产业整体发展的引导,以及对文化企业的具体指导、服务工作,系统性和专业性较强,而区镇(街道)主管文化产业发展的职能部门人员不足、专业水平有限,且兼顾的业务繁重,对文化产业发展的引导,以及对文化企业的信息指导、法律援助、技术培训等服务难以到位。

(四)产业发展平台建设有待加强

文化产业发展平台建设总体滞后于整个产业发展,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产业发展水平的提高。目前,未央区仍未真正建立起针对文化产业发展的投融资、产权交易、人力资源、法律、信息化等服务平台,企业发展普遍存在资金不足、人才缺乏、技术落后等难题。全区文化企业规模参差,整个产业缺乏龙头企业、品牌企业和完善的产业链,文化产品附加值和文化服务水平不高。既有规模又具竞争力的企业屈指可数;规范的网吧、电影院、高规格的文艺演出等文化服务仍未能满足群众需求。

三、发展的目标和实施计划

综合考虑未来几年未央区所处的发展阶段、发展环境和发展条件,紧紧围绕国家《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加快转变文化产业发展方式,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协调发展,大力培育市场主体,推动文化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一)发展总体目标

全面提高城乡居民文化生活水平,努力增加文化产业就业岗位,将文化产业培育成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加快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加快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强对文化产品创作生产的引导,努力壮大和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提升文化“软”实力,扎实推进“文化强区”建设,促进未央区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

(二)发展实施计划

第一,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加快推动文化资源跨地区、跨行业整合。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推动文化产业特别是新兴文化产业发展,大力培育支柱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第二,以汉长安城遗址保护开发为“龙头”,统筹建设文化产业综合示范点和文化创意产业先导区。

第三,重点发展出版印刷、报刊发行、广播影视、演艺娱乐、动漫游戏、文化旅游、会展、休闲健身、民间工艺等十大文化为主导产业。

第四,加快引进战略投资者,设立文化产业投资基金,完善产业政策体系,推动文化产业与国民经济各领域各行业相融合。

第五,活跃演艺市场,推动演出场所连锁经营,大力发展民营演出团体。加强对外宣传和文化交流,增强文化竞争力和影响力。

随着未央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升级,文化产业将迎来崭新的发展阶段。各级政府要因势利导,通过政策支持、生产扶持等,推动文化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http://.

篇3

 

 

文化旅游业是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的现代服务业,其综合性强、关联度高、带动面广,已成为最具活力的新兴产业。国内外发展经验证明,文化旅游业可以有效带动多种行业、产业的发展,既是转方式、调结构、促就业、惠民生的着力点,又能在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促进社会文明进步中发挥重要作用。近些年来我县周边市县的旅游业也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相比之下,我县旅游业起步晚,进展慢,自身优势尚未得到有效发挥。

一、我县文化旅游业发展的现状

目前我县的文化旅游业尚处于起步阶段,但已初见成效。近年来太谷县在旅游发展上走生态养生、乡村旅游之路,建起了乡村生态庄园,形成了多个较大规模的采摘园区,“春赏花、夏纳凉、秋采摘、冬滑雪”的乡村旅游格局逐步形成。尤其是大力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取得了一定成效,农家采摘成为了省城及周边颇具吸引力的短途游项目。但是,在调研中我们发现,我县对《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缺乏强有力的组织推动,实施力度小,进展缓慢,效果不明显,文化旅游基本上仍处于自然发展状态。县内旅游资源空间分布较散,旅游的产业链条和产业体系尚未建立,旅游产品较少。游客多是周末游、散客游、一日游。客流量少、时令性强、知名度低,难以形成一定的规模和气候。

二、发展文化旅游业的有利条件

(一)区位优势

太谷地处太岳山麓,晋中盆地东北部。省城太原正南30余公里处,东北与榆次畸邻,东南与榆社相连,西南与祁县交界,西北与清徐接壤。区位优势明显、农业发达,四通八达的公路已将太谷融入了太原半小时经济圈。

(二)资源优势

1、自然资源

太谷县属暖温带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9.9摄氏度,无霜期176天,降雨量462.9毫米,地下水资源可开采量9500立方米。农业基础条件好。

2、人文资源

(1)历史文化资源。我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人文资源丰富。是箕子的封地,孟母仉氏的故乡,太谷城距今已有1400年。明清时期更是以商业、金融业闻名全国,“商贾辐辏,甲于景阳”,“谈三晋富庶之区者,无不于谷首屈一指”。是晋商文明的发源地,素有“金太谷”“旱码头”“中国华尔街”之称。

(2)非物质文化资源。太谷是中国十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乡、现有省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6个,其中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2个,分别为祁太秧歌(太谷秧歌)、龟龄集;省级保护项目4个,分别为定坤丹、太谷饼、形意拳和绞活龙。

(3)红色文化资源。我县近代对敌斗争历史内容丰富,光辉灿烂。抗战历史、革命遗址等一大批史料可作为开发红色旅游项目的重要内容。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思想认识不到位

与我县毗邻的祁县在旅游资源方面远不如我县,但起步早,发展快,收效颇丰。据报道,祁县今年1-7月份主要景区接待游客152.80万人次,实现收入9018.96万元。我县与相邻县在旅游方面的差距从根本上说是思想认识上的差距。近年来,我县虽然已制订了《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但推进实施动力不足,各级领导干部中缺乏把文化旅游业打造成主导产业的共识,全社会关注和支持文化旅游业的氛围尚未形成,大旅游、大格局的观念还没有真正树立起来。

(二)宣传不够,影响有限

虽然我们在宣传促销方面也投入了很大的精力,但和打造旅游的力度相比依然不成正比,整体宣传为主、重点宣传不足,景点上的宣传还是以景点自发为主,可以说是零打碎敲、小打小闹的宣传促销,难以形成宣传促销———人气拉动———景点提升这样的良性循环格局。

(三)投资机制未建立

文化旅游业的大发展,需要充足的资金来源作保障。仅仅靠政府财政投入自主开发力量有限。必须建立多元化的投资机制、引进战略投资者参与。目前我县对促进文化旅游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尚不完备,财政投入较少,吸引社会资本和域外资本的力度较弱,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文化旅游发机制尚未形成。

(四)旅游产业要素配套不完善

我县的旅游餐饮颇具特色,但规模较小,宣传少,得不到广泛的推广。旅游住宿方面,高端的休闲度假目的地未形成规模,景区内商住饭店、宾馆设施陈旧,分布不均,服务质量有待提高。旅游交通条件较好,但景区之间连通性较弱,旅游交通设施有待完善。旅游景区景点无亮点,特色不明显。文化娱乐资源众多但缺乏整合和开发规模和品位都有待提高。县内旅行社数目少规模小接待能力弱缺乏特色旅游产品及线路。

(五)多而不精,缺乏龙头

乡村旅游星星点点不少,但大多处于起步规范阶段,真正像先进地区那样的龙头优势还没有形成。旅游行业是人气产业,有“名”才能做大做强,良性循环,我们目前还没有这样的乡村游景点。

四、为加快我县文化旅游业的发展特提出如下建议:

(一)转变观念,加强领导

我县应增强文化自觉,把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摆在全局工作重要位置。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从强化宣传教育入手,重点抓好党政领导干部的培训,提高他们推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认知水平和能力。针对我县文化旅游资源丰富的现实充分认识发展文化旅游、以一业带百业对于实现“强实力、上台阶、进前列”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确立“文化旅游兴县”的发展新理念,建立完善的文化旅游管理体制。建议由县政府牵头建立太谷县发展文化旅游业领导机构,由主要领导具体负责。

(二)多元投入,统筹开发

建议县政府制订促进文化旅游开发的优惠政策,完善多元投入机制,优化招商环境,鼓励和吸引域外资金、金融资本,社会资本,投资开发兴办文化旅游项目。注重引进大集团、大公司等旅游战略投资者,深化合作,整体推进。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企业化管理的开发工作格局。必须坚决按照规划指导开发建设,实行分步实施,有序开发高品位建设。严禁走入各自为战、低品位、滥开发的误区,坚决杜绝借文化旅游开发之名,行房地产开发之实或其他违规行为。

(三)整合资源,打造品牌

旅游的吸引力在于地区之间旅游体验的差异性。发展我县文化旅游产业,必须突出太谷特色,树立精品意识,打造知名品牌。形成合理科学的旅游线路串珠成链整体推介,加强与各大旅行社对接协作,开展“谷色古香、美丽太谷”生态养生文化旅游系列活动,对“品养生酒、打高尔夫、逛名品店、住生态园”的高端游和“游三多堂、尝太谷饼、登凤凰山、吃农家饭”的大众游两条线路进行包装、推介,整体提升“春赏花、夏纳凉、秋采摘、冬滑雪”四季游档次。构建生态休闲、文化休闲为主体的产品体系。对现有旅游发展规划进一步完善,突出挖掘文化内涵彰显文化魅力,使我县人文资源丰富多彩的优势转化为经济价值。在文化旅游建设方面突出独特性、体现互补性、凸显前瞻性、与周边地区一体发展无缝对接,打造出“新、奇、特”的文化旅游新亮点。

(四)健全机制,强化保障

篇4

>> 山东省无棣县侯家村农地适度经营规模研究 山东省兖州市文化产业发展的调查研究 山东省文化产业发展的对策研究 无棣县物流业现状与发展分析 文化产业发展路径探究 山东无棣县制定落实对残疾人的税费减免政策 无棣县现代农场设计 山东省文化产业发展的比较优势分析 山东省文化产业核心层发展趋势与比较 金融创新支持山东省文化产业发展研究 基于SWOT分析的山东省文化产业发展战略构想 浅议无棣县的文物保护与旅游发展 浅析无棣县农田水利建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河北省数字文化产业发展路径研究 山东省文化产业金融支持研究 山东省齐河县休闲食品产业发展调查 加快江西文化产业发展的路径探究 借鉴日本经验探究山东省动漫产业发展策略 1971―2010年无棣县降水变化趋势分析 山东省发展绿色经济的路径探讨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参考文献

1.姜秉国,韩立民.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战略分析[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05:92-96.

2.梁晨.北海市海洋文化产业调研报告[C].中国文化的根基:特色文化产业研究(第二辑).齐勇锋.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4:188-195.

篇5

关键词: 文化产业管理 瓶颈问题 对策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为满足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人才需要而成立,也因国家重视文化产业而受到关注。从2004年教育部第一次批准4所高校设立文化产业管理专业,至今十年时间内,已经有100多所高校开设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数量上发展迅速。但作为新专业,在内涵发展上还不容乐观。目前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发展面临三个瓶颈问题:师资力量不足问题、培养模式不科学和教材缺乏。

一、师资力量不足问题与对策

目前很多文章注重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培养模式、培养目标的讨论,却忽略了一个关键的师资问题。师资力量是专业发展的基础,没有专业过硬的老师,就无法培养出高质量的学生。师资问题是基础问题,师资问题解决不好,培养模式、培养目标及培养出适合文化产业发展需要的人才等问题都无从谈起。

1.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特点与对师资的要求

文化产业在我国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文化产业管理的实践经验还不是很丰富和成熟,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只有十年发展历史,所以对这个新产业和新专业的特点很多人还不是很了解。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主要有两个特点,即跨学科性和实践性。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第一个特点是跨多学科,跨文化、文学、艺术、管理、经济、法学等学科,融合很多学科,不是单一学科。需要有多学科的师资力量支撑,不仅需要文化艺术类师资,还需要管理学、经济学、法学的师资。而且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如文化产业概论、文化投资学、文化产业项目策划、文化品牌运营、艺术市场营销、文化资源开发等课程,每门课程都跨学科,不仅要求任课教师有文化艺术的专业知识,还要有经济、投资、管理等专业知识和视野,任课教师必须具有综合的学科知识结构才能胜任。因此,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跨学科特点决定了对师资的要求,不仅需要来自文学、艺术、管理学、经济学、法学等学科的师资承担专业基础课,而且需要融合上述多个学科的师资承担专业核心课程。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第二个特点是实践性和应用性。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不同于其他以理论为主的传统基础学科,实践性很强,强调应用性。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都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而且目前我国高校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培养的人才绝大多数是为了满足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实践需要,很注重培养应用型人才,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很关键。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实践性和应用性特点要求师资必须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较丰富的实践经验。

2.目前师资力量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目前很多高校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是匆匆上马,师资条件并不具备,因此一旦批准专业设置后,只能有什么师资开什么课,因人设课现象严重。目前,全国高校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课程五花八门,各不相同,这里面有各高校优势学科不同、区域性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侧重点不同等原因,但主要原因是缺乏专业师资,没能建立科学的课程体系。因此培养目标设定的所谓应用型、复合型专业人才只能流于口号。目前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师资主要来自文史哲、艺术、管理、经济等专业,极少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科班出身的。传统学科文史哲、艺术等知识背景的师资大多缺少产业经济与管理学的知识结构,也缺少文化产业的实践经验,尤其缺少经济头脑和商业市场眼光,因此很难把实践性强的专业核心课程讲好,而且不懂得实践的重要性,自然培养不出实践能力强的学生。同时,经济学与管理学专业背景的师资由于缺乏文化艺术修养和创意方面的相关理论和实践,因此很难胜任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核心课程教学。

如何解决专业师资短缺问题呢?指望高校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培养出目前急需的师资还有待时日,是远水解不了近渴。最为现实的做法是必须意识到师资培养的重要性,大力培养现有师资力量。师资过硬才能培养出高质量的学生,应根据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特点针对性地培养师资。第一,对现有师资进行培训。这些师资大多具有博士或硕士学位,而且很多已具有副教授、教授职称,所以已具备很强的学习能力,稍加系统培训就能产生效果。目前专业核心课程的师资主要是通过自学进行专业转型,但自学比较慢,学校应该对这些专业教师进行系统培训。一是让他们补充学习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相关的理论知识,二是送他们去国内外文化企业单位进行调研和学习,深入了解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和运营情况,实现产学研结合。弥补专业知识单一和实践性弱的不足,让师资在知识结构上既有理论又有实践,这样才能胜任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教学任务。通过培训和实践调研与学习,帮助教师实现专业转型,增强对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教学与科研的能力和兴趣。第二,聘请实践经验丰富的业界精英来校任教,把专业核心课程分出一部分课时请业界人士来讲,或者开讲座,以此弥补师资实践经验不足的问题。同时需要学校出面进行协调,打破院系隔阂,综合多学科师资力量通力合作,承担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

2013年教育部出台文件规定,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如果从艺术生招生,文化课成绩必须达到该校最低批次录取分数线,并在《2014年教育部普通高等院校本科专业目录》中规定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一级学科是管理学,挂在工商管理类,可以授予管理学或艺术学学位。教育部文件出台之后,很多高校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停止招收艺术生,改成招收普通高考生,并把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从艺术学院、文学院划归到管理学院,使管理学院错误地认为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本质就是管理,所以很轻视甚至认为不太需要文化艺术类的师资就能办好这个专业。结果导致很多高校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放弃原有的办学基础和经验,在管理学院另起炉灶,造成时间和资源浪费,其实这样做是不科学的。因为,对于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文化是基石,创意是灵魂,没有文化和创意,只有管理理论的师资不能独当文化创意产业专业的教学任务,同样,仅靠管理学院办不好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应与文化创意类专业一起成立文化创意学院,这样便于形成创意氛围和产业实践基础,对于文化产业管理的发展和人才培养比较有利。对于文化产业管理专业,要新专业新对待,跨多学科专业,就要多学科教师去教。如管理学课程聘请管理学院专业老师教,经济学课程聘请经济学院的专业教师教,文化基础课由文学、艺术类专业老师教,专业核心的跨学科课程如文化产业概论、文化投资学、文化项目策划、文化企业管理等由转型到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教师授课。这样综合多方力量才能胜任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教学和发展。

二、培养模式不科学问题与对策

1.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特点对培养模式的要求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跨学科与实践性强的特点要求建立多学科课程体系和大量有效实践教学环节。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目标是培养适合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实际需要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专业人才,这样的人才必须具备扎实的文化基础知识,良好的文化艺术涵养与鉴赏能力,同时具有经济学、管理学、法学基本知识和敏锐的市场眼光与商业头脑,重点是具有较强的创意和策划的实践能力,懂得文化产业经营与管理等。因此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对学生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的培养都有较综合和实践性的突出要求。因此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在培养模式上具有如下要求:第一,多学科的课程设置,学生要有多学科基础知识。第二,在教学内容和方式上,注重应用性和实践性。重视实践教学,加大实践教学比重,重视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在学生能力结构上,尤其注重创意能力和策划能力培养。第三,课程考核方式应多注重考核实践能力。

2.目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目前培养模式上存在的问题是培养目标不很明确,没有建立起科学的课程体系,实践教学环节没有得到有效落实,学生的创意能力和策划能力没有得到充分培养。教学方式传统,以“满堂灌”式理论传授为主,未能有效开发学生创意能力和策划能力。考核方式单一,仍以试卷考试为主,不能科学考核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真实水平,达不到检测和激励学生学习的目的。

那么培养目标应该如何制定?到底是宽培养还是专培养?实践教学如何有效加强和落实?教学方式与考核方式如何改进?针对上述问题,笔者认为有如下一些对策:

第一,调研区域性文化资源和文化产业发展特点,了解文化产业发展的实际需要,结合本校学科优势,制定明确的能满足区域性文化产业发展需要和本校优势特色的培养目标。

第二,在专业方向上是宽培养还是专培养,还存在一些争议。有专家认为必须专,理由是文化产业范围很宽,包括很多方面和具体行业,如果是宽培养,那么学生对文化产业只能是大体了解,并不能对文化产业内某个具体行业的经营与管理有深入了解和掌握。如某些高校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分为几个专业方向,并要求学生在大二时进入专业方向课程学习。笔者认为其实文化产业管理相对于旅游管理、会展管理、艺术管理等专业的优势就在于宽,文化产业管理专业面宽便于学生就业选择。对于本科生来说,就业压力是一座现实存在的高山。而且在本科阶段,不可能特别专,对于专业更深入了解应该是在工作中历练。因此,学生在大一、大二应该注重厚基础、宽口径,大三开始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方向,这样做到宽、专结合。如果过早选择专业方向反而限制学生以后的就业范围。本科生的可塑性很强,宽、厚的知识结构,容易就业,至于专业知识在从事某一专业后,会很快掌握。因此在课程体系设置上要体现宽度,在专业方向课程中可以多设方向课,给学生尽可能多的兴趣选择。

第三,在实践教学上,增加并有效实施实践教学课程和环节。比如:多建立实习基地,多带学生进行专业见习和实习。定期带学生去文化企业深入调研,了解最新行业信息,写出调研报告。定期举办实践教学活动如文化项目策划比赛、文化项目活动等锻炼学生实践能力。如南京艺术学院和安徽财经大学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学生每年举办大型画展与拍卖会活动,既锻炼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又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同时扩大专业知名度。还可邀请业界精英来校上课、举办系列讲座,并参与课程设置,更好地体现专业实践性和应用性。

第四,在考核方式上,对实践性强的专业核心课程,摒弃传统试卷考核方式,改用创意和策划类项目考核及采用调研报告等形式考核。同时以实践能力替代课程学分制度。如学生的艺术作品获得省级奖励,可以免修艺术类相关课程学分;学生的文化产业策划项目被某个公司采纳实施,就可以替代文化产业项目策划课程学分,甚至可以免修这门课程;学生自己创立了文化公司并获得良好业绩,就可以免修相关的专业课程。学生的创意实践和策划实践如果获得省、部级奖励就可以替代毕业论文,等等。通过上述方法有效激励学生主动进行创意和策划等实践,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意能力。

三、教材跟不上的问题与对策

目前,文化产业管理教材比较缺乏,很多课程没有教材,权威的可读性的教材更是凤毛麟角。教材很重要,有好的教材,学生学习时才能有据可依,有章可循,所以教材建设是急需解决的问题。目前的教材大多出自没有文化产业经营管理实践经验的教师之手,理论较多,缺乏实践基础和实战经验,教材的实践性不强,看后有隔靴搔痒之感,比较空洞。甚至很多教材在很短的时间内草草编成,作为某些教师的学术成果,成为评职称的支撑,但教材质量很差,有的简直是浪费纸张,没有价值。对于实践性较强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教材必须重视实践案例的深入分析,在编写教材时要广泛邀请业界精英人士的参与,丰富实践内容。台湾文创产业实践比大陆早,很多文创产业的书籍出自业界精英人士之手,实践性较强,比较有价值。所以可以联合海峡两岸力量甚至吸纳国外力量一起来编撰教材,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总之,要联合专家、学者和业界精英等多方力量,打造出高质量的教材。

小结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只有从源头上解决好师资问题,培养出高水平的专业教师,编撰出高质量的教材,采用科学的培养模式,才能培养出合格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人才,这是文化产业管理专业顺利发展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张秋月.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解析[J].中国大学教学,2011(6).

[2]魏莉.新时期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J].商业时代,2013(1).

[3]张铮.我国高校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分析[J].艺术学院学报,2014(4).

篇6

——县文化局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回顾

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文化党总支和广大党员干部的共同努力下,全县文化系统第一批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达到了“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的总要求,群众满意度测评满意率达到98%。

学习调研求“深”,创新活动载体

自活动开始后,每个星期二晚上在文化馆集中学习,每个星期五下午分散学习,组织学习了党的十七大报告、《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等文件,并邀请县委党校教授举办了两个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专题讲座会,制作了调查问卷、测试答卷,撰写了学习心得和调研报告,重点围绕深入学习理解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推动工作指导转变,促进科学发展的理念;深入分析当前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牢固树立抢抓机遇、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的意识;深入分析我县文化工作同先进县市区的差距,牢固树立学习借鉴、争创一流、勇于超越的观念。

分析检查求“准”,着力破解难题

遵照“重在总结经验、重在明确方向、重在自我提高”的原则,召开各类座谈会十余次,对学习调研阶段汇总梳理出来的意见、建议,认真进行分析归纳筛选,从中找出影响和制约文化事业科学发展的重大问题,形成了问题的专项报告。根据找出的问题,召开了专题民主生活会和党员民主生活会,广大党员认真对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查摆自身存在的问题,深刻分析主客观原因,并提出了整改方向,形成了坦诚交流、民主团结、锐意进取的良好氛围。

整改落实求“实”,创新体制机制

在整改落实阶段,全县文化系统认真学习贯彻中央、省、市、县委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整改落实阶段的安排部署,紧紧围绕“立足文化创新,为*建设做贡献”的实践主题活动,突出抓好制定整改落实方案、解决突出问题、健全体制机制等三个关键环节,集中时间、集中精力,着力解决了发展氛围不浓,工作创新力度不大,工作“一手硬,一手软”,乡镇综合文化站和村级文化大院建设滞后,社区居民文体活动设施偏少,文化设施不足、公共文化产品供给能力不强问题,文化产业发展速度慢,规模小,效益低,文化体制机制不活。健全完善了文化市场长效管理机制、文化产业发展推动机制。认真开展“城乡联建创五好”活动,深入开展“1+1”做群众贴心人活动。解决了一批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解决了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党员干部党性党风党纪方面的突出问题,取得了一些实践成果,为我县文化事业科学发展提供可靠保障。

服务全县大局,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在学习实践活动中,文化系统注重突出实践特色,着力通过开展学习实践活动,推动文化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一是大力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先后投资60多万元完成了县文化馆升级改造,县文化馆被评为国家二级馆;投资70余万元,建设了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支中心;投资1000余万元,建设了200处农家书屋,完善了县乡村三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充分保障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二是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编制了*县“十一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连续成功举办了五届中国(*)石雕艺术节,截至目前,全县文化产业已发展到200多家,从业人员达2万多人,年产值6.6亿元。*石雕文化产业园被批准为“山东省十大工艺品生产基地”、“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三是大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围绕春节、五•一、七•一、八•一、十•一等重大节庆日,组织开展了一系列群众性文化活动。连续成功举办了五届农民文化艺术节、三届职工文化艺术节、七届青年歌手大奖赛,举办了首届山东省农村文化艺术节民间吹打乐大赛,*县农民唢呐艺术团代表队获金奖。唢呐《村姑的喜悦》荣获等十部委“四进社区”展演金奖,*县文化局荣获山东省2008年度“繁荣艺术创作突出贡献奖”。四是大力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整理出版了《*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资料汇编》。截止目前,我县共有5项国家级、5项省级、8项市级、49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初步构建起了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走在了全省的前列。加强对山东梆子的挖掘保护,成立山东梆子研究会,有效保护和传承了优秀地方戏种。五是大力加强文化市场管理。开展了奥运保障行动、网吧及网络游戏专项治理、净化社会文化环境综合整治等活动,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文化市场管理工作多次受到省市文化主管部门的表彰奖励。

篇7

[关键词]文化产业;课程体系;人才

文化产业是在全球化的消费社会背景中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产业,它已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文化产业的迅速发展,对从业人员的知识结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如何对当前高校文化产业管理专业课程设置进行改革与创新,进而构建符合时展要求和社会需求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已经成为高等院校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教学改革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课程体系设计原则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设计应体现系统性、高起点、立意新、整体性的特点,遵循新时期高等教育教学改革规律,注重素质教育,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倡导学生的个性发展,具体应遵循四个原则。

1.强化基础原则。只有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才能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以适应时展对个体知识更新和深化的需要。因此,文化产业管理课程体系设计必须强化三个层面的基础:首先是支架性基础课程,如经济学、数学、计算机等;其次是管理学的基本课程,如管理学原理等;再次是文化素质型基础课程,如人文、艺术、社会、法律等方面的课程。

2.创新原则。文化产业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对未来的社会需求应具有预测功能,要有超前的战略眼光,所设置的课程要能满足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对管理创新人才的要求。减少传习性教学,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课程内容加强实践性,引入项目教学、课题教学,将教师的科研成果向课程资源转化,增设自由研究性课程,引领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究、激发创新意识和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在课程编制、实施与评价方面的巨大作用,进行课程体系改革,建立符合中国文化国情和文化产业发展需要的新的课程体系。

3.市场导向原则。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培养的是应用型专业人才,因此在课程设计、内容选取等方面必须满足社会的需要,适应实际的要求。市场导向原则要求高校应通过科学的调查研究确定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本科生应具备的知识、能力与素质。

4.特色化原则。特色化原则是指高校根据各自学校的特点确定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特色,设计主要课程内容和选取教学方法等。首先课程设置要有弹性,要适应社会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发展变化,便于学生在课程体系范围内具有职业迁移能力,要使课程体系具备适应社会需要随时动态调整的功能。其次,课程设置要讲究个性化,设置专业特色课程模块,重视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和爱好,为学生主动学习、独立研究和全面发展留有余地,从而培养学生自我构建知识结构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在全面坚实的专业理论基础上,着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大实用课程和定量分析课程,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二、课程体系设计的路径

根据国家教育部关于人才培养的总体要求和世界文化产业的发展趋势,借鉴国内外相关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的成功做法,我国高校文化产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计的核心是构建以能力培养为重心的教学体系,即构建以提高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为目标的理论教学体系、以提高基本技能与专业技能为目标的实践教学体系和以提高综合能力和拓展专业外延为目标的综合素质提升体系。

1.科学配置理论课程结构体系,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由于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而应用型人才在知识结构上具有知识面较宽、基础较扎实、应用性较强的特点,在课程体系设计上需要加强理论课的整合,突出理论教学的应用性,构建目标明确、逻辑性强的平台与模块化相结合的理论教学体系。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理论课程可设置“四层次模块式”的课程体系。具体包括:(1)通识教育课程。即公共基础课程,由学校统一开设。这部分课程,如四门基础政治理论课、大学语文、高等数学、外语、计算机、体育为必修课,其他如自然科学、信息技术等课程可设立为公共选修课,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选修一定的学分即可。(2)文化产业管理的专业基础课程。即该专业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知识,以便为专业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便于学生综合利用各门学科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即必修课,是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区别于其他专业的特色课程。(4)职业迁移模块选修课程。职业迁移模块选修课程是为了拓宽学生就业适应面,配合学生的兴趣特点而设置的。具体有市场营销模块课程、运营管理(生产运作管理)模块课程、国际贸易模块课程、人力资源管理模块课程等。理论教学体系的设置以基础课、专业课为主,旨在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以综合课程、边缘交叉课程、跨学科课程等课程为依托,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就业渠道;选修课程,则以反映学科前沿的课程和学术讲座为主,培养学生的开拓和创新的思维能力。

2.构建多层次、特色化、全方位、立体化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在这一课程体系中,应做到三个结合,即基础课程体系、专业课程体系和特色课程体系相结合;课堂教学环节、实践教学环节和课外创业教学环节相结合;多媒体教学、案例教学与实验教学相结合。首先,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实施个性教育。教师首先在观念上要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不同兴趣爱好。其次,教师要深入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背景,性格特征、兴趣爱好及特长。在规范要求下引导学生发展具有创造性的人格特性,鼓励并积极创造条件帮助学生思考热点问题。最后,引导和培养学生发展合作性人格品质。在不同的教学环境下,通过教学活动的有效组织,针对性地使用案例,训练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强化学生在模拟、仿真管理环境中的沟通能力,人际关系处理能力,判断能力以及解决实际管理问题的能力,深化理论教学的效果。

3.增大选修课范围,增强课程的应用性与针对性。哈佛“课程体系”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其独立的核心课,坚持以育人为本,关注当代重大问题,强调学科交融、全面统一,“它将自由和秩序、多样化和专门化、灵活性和规范化、深度和广度、个人兴趣和学校指导结合为一体”。为实施素质教育,拓宽学生专业口径,增强学生的适应能力,可以适当压缩专业必修课,增大选修课范围。通过采取扩大选修课种类与数量,适度放开专业方向选择权等措施,优化学生知识、能力结构,把因材施教落到实处。

篇8

摘 要 近年来,安徽省文化产业有了较大程度的发展,安徽省文化产业总值呈现逐年增长的现象。但由于经济发展和地理位置等条件的限制,在发展自身文化产业存在着一定局限性,受到经济发展、市场经济调控、各种政策及制度的制约。本文从安徽省文化发展现状为出发点,较为客观的分析了安徽省文化产业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弊端。安徽省文化资源较为丰富,但在资源的利用和配置方面难以实现最优化的状态。本文进一步指出安徽省文化产业的发展方向,在巩固各方面文化建设的同时,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产业,大力开发文化旅游业。从观念和体制改革提出若干改进对策。

关键词 文化产业 文化资源 资源配置 优势产业

随着社会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发展和进步,我国国内的文化产业已经充分发挥其优势,在国民经济的建设中已经凸显其重要性。“十二五”计划中指出我国未来五年的经济建设中要充分重视文化产业的发展,努力将文化产业发展成为我国的国民经济支柱产业。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要求国家对文化产业的发展进行大力的扶持,包括了文化产业发展的整体规划以及政策的完善。安徽省文化产业的发展对我国文化产业的整体水平起到一定的推进作用,其发展程度已经初具规模。本文根据安徽省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作了简要的分析,指出产业发展的弊端和局限性。并进一步根据自身现状进行归纳总结,提出改进和发展对策。

一、安徽省文化产业现状

近年来,安徽省文化产业总值呈现逐年增长的现象。安徽省文化产业的发展迅速,并且产量也逐年增加,无论是影视服务业、出版发行业、文化娱乐业、文化旅游业,还是由文化产业所带动的文化用品、设施方面的产品具有较大程度的发展和提高。与此同时,随着居民的生活水平日渐提高,对文化产品的需求也呈现持续增长的状态。安徽省在文化产业建设方面,从完善和优化配置人力资源方面着手,进而加大文化产业建设力度。目前,全省影视服务行业和新闻文化行业发展突出,加强巩固影视和新闻文化人才的培养,在原有人员基础上注入具有专业水平的新鲜活力人才。安徽省广播电视产业也具有着丰富的资源,其下属省广播电视事业单位和企业为省内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广播电视业也带动了旅游业、广告业等产业的发展,初步实现了在注重事业发展的同时兼顾多种产业共同发展的局面。安徽省在文化出版方面也异军突起,在出版行业中形成较大的飞跃,存在着以老子和庄子等思想家为代表的文化资源。

安徽省地处我国中部,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和地理旅游资源。随着旅游业的兴盛,文化旅游正迅猛发展。而民俗文化满足了游客的猎奇求知心理需求,因而它能带动整个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的兴盛和发展。此外,有着国际著名的风景旅游胜地---黄山,这为我省文化旅游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因此,充分利用好安徽省现有的文化旅游资源已成为当务之急。

二、安徽省文化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安徽省文化产业的优势产业不明显

安徽省文化产业的优势产业不明显,无疑阻挠了其文化产业的整体发展水平及其对附属文化产业的推动作用。在出版业和广播电影电视业的发展上相对较为落后,还不具备区域性影响力。相比较湖南卫视和香港凤凰卫视而言,安徽省文化产品的题材选择明显趋于单一化,没有体现出安徽特色,并且文化品种过于单一和分散。与此同时,旅游业的带动作用不明显,难以和安徽省现有旅游文化资源相协调发展。这都不利于安徽文化产业的长远发展。

2.安徽省文化产业结构不合理

安徽省的文化产业建设中存在着产量小,资源分散和结构不合理的现象。安徽省的文化产业缺乏龙头企业带动,资源配置较为分散,难以充分挖掘文化产业的发展深度,使之停留于表面层次。许多文化企、事业单位还处于自负盈亏阶段,文化产品的生产和组织方式相对落后。另外,安徽省文化产业的发展也存在着区域发展不平衡现象。文化产业的城乡差异显著,大部分文化产业都集中于经济发展程度较高的城市地区,而乡镇等地的居民文化生活发展相对滞后,并较为单一。此不平衡发展现像主要在于城乡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文化产业的统筹规划不完善所导致。

3.经济发展对文化产业的制约

近年来,安徽省经济建设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从总体上来讲,城乡居民的文化消费水平有了进一步提高。并且民众对文化生活的需求已经不仅仅局限于日常娱乐和消遣,而是逐渐向高品质、高品位的文化市场进军,由此衍生出大量的音乐厅、博物馆、文化馆等各类展馆。但是民众的文化消费水平所占比例并不占优势,在总体上还处于较低的水平,文化市场建设相对滞后。这对我省文化产业的建设和发展有着不利的影响因素,无疑是对经济发展的制约。

4.文化资源难以得到充分利用

我省的文化资源丰富,但难以做到推陈出新,使其不能得到充分的利用。长期以来,我省的文化产品严重缺乏创新性和创造力。以影视题材和动漫题材为例,难以结合我省深厚悠久的文化底蕴来进行创作,作品所展现的创造力不足,并且缺乏原创作品。另外,安徽省具有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我省文化旅游业虽然属于文化产业中的支柱产业,其产业化程度较高。但是在旅游文化业方面也存在不能充分利用其资源优势的局面。因此,把我省令人羡慕的文化资源优势转变为文化产业优势,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安徽省文化产业发展对策及解决方案

综上所述,由安徽省文化产业发展中存在着资源配置问题来看,安徽省的文化资源并没有得到良好的利用。从文化产业的长远利益来看,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加以重视:

1.加强文化产业重要性的宣传

伴随着经济的发展,现今我国社会物质水平已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逐渐重视文化生活的发展。安徽省要想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应进一步提高大众对文化产业的重视程度。可以将出版业、新闻业和电视产业结合起来做普及和宣传,加深公众对文化产业理解和重视程度。进而根据居民对文化产品的需求情况有针对性的开发文化市场。让文化产业深入民心,使民众充分认识到文化产业与日常生活的联系紧密,文化产业的发展是更好的对公众进行服务。

2.政府应大力推行利于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

要想改变安徽文化产业建设相对落后的局面,首先应引起政府的重视程度。适时加大政府对产业文化发展的决策及监管力度。另外,发展文化产业应从提升公众文化产业建设意识着手。思想有待进一步解放,对观念有待进一步更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的认识有待进一步提高,对文化产业的巨大文化与经济效益有待进一步开发。

政府政策是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的根本所在,任何一项产业的发展都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扶持。政府应根据本省文化产业的结构,出台利于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加大扶持力度。进一步从经济调节、市场监督和公共服务等方面着手,在经济和政治方面应放宽对文化类企业的相关政策。采取税收鼓励政策,吸收各类资本的投入,迅速做大做强相关产业,如音乐厅、民间戏曲艺术馆、艺术展览馆、博物馆、体育馆、图书馆等。逐步建立一些文化层次较高的文化产业形式。与此同时,政府应根据本省文化产业的发展状况调整文化布局结构,使各产业间相互协调以及合理化。

3.深化文化产业内部的人事改革

人力资源的优化和配置对任何产业或企业的发展来说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文化事业要想得到充分的发展,必须从人力资源方面加大投入力度,并对其进行合理的配置。文化事业的发展离不开高素质专业人才的建设。首先,在我省较为薄弱的出版业和新闻影视业方面尤其应引起重视,加强对专业人才和管理人才的引进,并对原有的员工实行培训制度,进一步采取公开选拔,竞争上岗等制度来制约文化产业的发展。与此同时,文化产业中的管理更为重要,我省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优质高效的管理队伍来协调其内部发展。使文化产业的专业建设和管理制度形成一个良好的循环机制。

4.充分发挥优势产业的主体作用

安徽省的文化产业已经初显规模,由于本省的地域和经济发展情况的限制,对文化产业的发展还存在着局限性,但文化旅游业尚存较大的发展空间。本省文化产业的发展应扬长避短,在巩固各方面文化建设的同时,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产业,更应致力于开发文化旅游业。

安徽省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并且不乏自身特色。其中徽州文化在内涵和内容方面具有独特的风格,并且对中原一带的文化有着较大的影响力。可以进一步通过利用文化资源开发旅游项目。另外,随着旅游业的兴盛,文化旅游正迅猛发展。而民俗文化满足了游客的猎奇求知心理需求,因而它能带动整个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的兴盛和发展。通过各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题展演、展览以及传承人现场展示活动,展示原生态民歌、民族民间舞蹈、民族节庆风情、民族民间传统手工艺等。在有效地促进了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的同时,能够带动文化旅游业的发展。因此,可以加大对独特景点的开发力度,发挥地理优势,使自然景观和文化遗产进行结合,进而吸引国内外的游客进行旅游观光。使文化旅游产业得到充分发展,进一步成为安徽省文化产业中的支柱产业。安徽省的文化旅游业存在着较大的发展空间,旅游业对于地域的经济发展能做出巨大贡献。

参考文献:

[1]方成武,杨洁,杨晨,汪莉,华兴顺.安徽中医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之思考.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9.5(28):7-9.

[2]束俞俊,汪传雷,汤楠.安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及发展战略初探.皖西学院学报.2008.6(24):47-51.

[3]沈跃春,刘永弘,何平.安徽民营演艺业发展状况调研报告.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27):14-18.

篇9

关键词:文化体制;区域经济;产业融合

一.工艺品行业与旅游业的融合策略

民族工艺品要在秉承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创新工艺品的样式,使之既实现其收藏纪念功能又能够达到实用价值。政府要切实利用好“两赛一会”这个平台,发掘能工巧匠,鼓励创新设计。

黔东南的民族民间工艺品制作技艺全国闻名,但是精湛的传统技艺一直都是家族式传承,要冲破这一限制就必须加强民族民间工艺的职业教育,将民间技艺与高等院校的艺术类专业教学结合起来,让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成为新生的能工巧匠。

从市场主体的角度来看,在任何国家,凭民族性的特征而成为旅游资源或旅游目的地,在于该民族与主体民族的文化差异。如此界定,可以避免民族文化旅游概念的泛化,失去民族文化旅游特定的研究、开发、经营领域[1]。要突破工艺品行业的发展瓶颈,保护和培养传统技艺人才固然是根本,但要实现行业发展,效益增值,在产品的设计上仍需要不断推陈出新。但设计人才、制作人才的缺失,让工艺品只能单调的重复,偶有创意作品,也因为缺乏制作人才而只能束之高阁,供人欣赏而已。

民族传统工艺品业发展势头迅猛。如黄平苗族泥哨、侗族地区的根雕等,在多彩贵州民族民间旅游工艺品大赛上,黔东南州众多的传统工艺纪念品如雨后春笋,破土而出,引领市场,成为黔东南民族文化产业的生力军。2007年,一方名为“斧钺天成”的思州石砚在网上炒得火热,价格已超过2万元即是证明。丹寨卡拉村被誉为“鸟笼村”,小小鸟笼编出了大市场,村民不用出门就能做生意,手里攥着国内外的订单,30%的产品还通过农经网销售。

实现工艺品行业与旅游业的融合,必须首先要尊重民族工艺,以弘扬民族和地区文化为使命,

二.演艺行业与旅游业的融合策略

当前,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国有大型演艺团体大都已经实现改制,从原来的“大锅饭”逐步向市场化的运作转变。文化主管部门应转变角色,从“东家”、“管家”变成宣传员、促销员,给予让各级、各类演艺团体更大的发展空间[2]。这当中最值得借鉴的就是“多彩贵州风”的创作理念和运营模式。截至2012年底,它的演出场次达到2047场,吸引了200多万国内外观众,从2011年至今演出总收入达5000万元[3]。它的成功得益于贵州近年来北上南下的高密度宣传,得益于贵州旅游价值的提炼。

近年来,黔东南演艺行业坚持了“走出去”、“引进来”的办法,向外界传递了一个神秘、活力的黔东南,为黔东南旅游宣传和文化弘扬起到了积极的效果。[3]黔东南州歌舞团在2012年“中欧文化对话年”中,行程历时45天,参加7个艺术节,在巴黎、敦刻尔克等多个城市的国际舞台进行40余场演出,所到之处均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和当地市长、组委会主席的接见。

2012年11月在“凯里原生态民族文化艺术节”上公演的,斥资3000多万元的大型苗侗风情舞台秀—《银秀》打响了塑造黔东南演艺精品的第一枪,是集合了苗侗文化和现代元素“SHOW”为一体演艺精品。在连续近十天的表演中,座无虚席,盛况空前,不仅当地群众拍手叫绝,外地游客也表示叹为观止。目前这台晚会经过短暂休整,即将作为一道常规性节目在黔东南民族文化宫进行表演。是通过精品演艺将游客“引进来”的又一成功典范。通过提炼文化,塑造精品,让表演的舞台成为黔东南旅游推广的舞台,让民族的演艺成为旅游的精品,切实的让文化和旅游实现融合发展。

三.会展业与旅游业的融合策略

会展和旅游的共性在于两者都能够聚集较多的人气,两者都涉及餐饮、住宿、观光的内容。这就要求黔东南当地要具备一定的接待条件和档次,同时还必须形成独具特色的会展品牌,以办展来助推旅游业发展。综合黔东南的资源优势,可以将少数民族工艺品和民族传统医药作为核心的展会主题,形成特色鲜明、具有不可替代性的会展品牌。

成功的举办会展能够有力的证明一座旅游城市的繁荣兴旺,同时,成功的会展品牌对商务、休闲、科考等高素质游客群体往往展现超强的旅游吸引力,极大的助推勒旅游业的发展[2]。连续举办了四届的生态文明贵阳会议,不仅让贵阳很好的迈向了国际,吸引了国际,同时其倡导的生态文明理念与“爽爽的贵阳”这一旅游形象现场完美的契合,是贵州当前会展品牌与旅游融合的最佳例证。

会展品牌的成功关键在于它的独创性、唯一性和典型性。黔东南的旅游发展得益于自然生态的完整性和民族文化的原生性,以此为主题举办的会展活动既能够起到弘扬生态文化的目的,又可以提升文化旅游的品位,创造更大的旅游附加值。可以通过开展苗医苗药论坛,侗族大歌音乐会,蚩尤文化、萨玛文化研究会议、苗族银绣博览会等活动形式,将最具影响力的资源和文化上升到世界级的层面,在提升关注度的同时,将会展本身打造成具有旅游价值的产品。

产业融合现象是一个热门的话题,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国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和谐发展既是一种客观需求也是一种现实存在。我国少数民族地区蕴藏着丰富的文化资源,原生的民族文化、原貌的历史遗存为文化产业的长足发展创设了良好的条件。

参考文献:

[1]金颖若,集市旅游—民族文化旅游开发的新途径,经济地理,2003

[2]民进贵州省委会,《贵州省民族文化保护、教育有关政策问题调研报告》

篇10

【关键词】满族文化;建设;发展

满族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着眼于现实基础上的理论研究,提出科学、实际、有效的保护和传承满族传统文化的对策、建议,对做好民族历史文化的保护传承,促进现代社会经济繁荣发展,保障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大作用。本文从民族研究和现实民族工作的角度出发,通过采取对辽宁省满族自治县的实际调研、资料收集、工作座谈等多种形式进行研究探讨,梳理总结,实事求是呈现现阶段辽宁满族传统文化的资源和保护现状,指出存在的问题,提出辽宁省保护和传承满族传统文化的咨政建议。

1 丰富多彩、独具特色的满族文化资源是保护和传承的前提

1.1 满族历史遗址、文化古迹价值珍贵

辽宁是满族生于斯长于斯的故土,遗留大量的遗迹文物是历史的必然。满族古建资源十分丰富,主要有都城建筑、宫殿建筑、陵寝建筑、宗教建筑和古老民居等。满族建筑是我国特别是辽宁独特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审美观赏价值。

1.2 满族历史档案、古籍图书、文物及其碑刻、书画作品数量众多

辽宁省档案馆馆藏满文档案、辽宁省图书馆馆藏满文图书数量巨大,仅次于北京,位居全国第二;还有省内各市县档案馆和图书馆及一些大学图书馆都藏有数量不等的满族档案和图书,具有重要的保存与开发价值;辽宁省博物馆和各市县博物馆都有一定数量的满族文物、碑刻、书画作品;一些民间收藏者手里也有数量不等满族历史档案、古籍图书、文物及其碑刻、书画作品。

1.3 民俗风情浓郁厚重、民间艺术多种多样

辽宁满族民众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积极吸取以汉族为主的周边各民族的习俗,并将之融入到本民族的社会生产生活之中,形成自己独特的民族风俗和民间艺术特色。满族的生产方式、衣食住行、婚丧嫁娶、等无不体现着满族民众的智慧与创造力,住口袋房、吃火锅、吃粘食、穿旗袍、绣枕头顶、说书、扭秧歌、滑冰、娶亲仪式、插佛陀等习俗,民歌、鼓曲说唱和民间乐舞等艺术表演形式和古法酿酒、鸩蔚让褡骞ひ粘晌辽宁民间风情和艺术的典型代表。

1.4 抢救整理满族文化资源成果很大、满族艺术不断创新

辽宁省近年来在挖掘整理满族文化遗产和文化创新上成果比较突出。我省有关文化部门先后出版了《满族文化通论》、《满族文化史》、《满族通史》、《满族文学史》、《中国少数民族社会调查》(资料本)等研究论著,还整理出版《满州源流考》、《尼山萨满传》、《清代八旗驻防志丛书》、《熙朝雅颂集》、《内阁满文老档》等一批满族历史文献,在国内外产生较大影响。省内新宾、岫岩、本溪、宽甸等满族自治县搜集整理出版了一些满族民间故事集和满族民间歌谣集。在歌舞创作方面,继八十年代享誉国内外的大型满族舞剧《珍珠湖》、《珍珠湖畔》、《白鹿额娘》,锦州市创作的京剧《酒魂》等受到了各族人民的喜爱。

2 辽宁民族地区保护和传承满族传统文化的基本措施和方法

2.1 从中央、省到各市县民族文化保护政策不断出台

各级政府积极根据有关民族文化保护的文件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若干意见》和省政府《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实施意见》;各市、自治县不断出台各种满族文化保护政策;积极制定满族文化保护传承实施方案,包括确立目标任务、保护方针,制定实施原则、实施步骤,明确保护对象、保护方式,建立组织机构等。有了政策的指导,才能为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大发展、大繁荣保驾护航。

2.2 组织保障,机构健全、领导重视,干部认真

辽宁省相关单位,各级政府,越来越重视满族文化的保护,纷纷设立满族文化保护机构,建立满族文化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和专家委员会,成立满族文化保护工作办公室,各单位设处、科、室,加强满族文化保护传承。在组织保障,机构健全的有利条件下,各级领导十分重视民族文化工作,把满族文化保护传承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各级民族工作者注重满族历史文化和理论学习,加强满族文化工作实地调研,多次深入满族自治县最基层,坚决杜绝走形式的调研,回来必须撰写调研报告,对满族文化保护发展工作找问题、出点子。满族文化保护传承工作抓紧、抓实,要成果,要实效。

2.3 满族文化保护和传承工作力度不断加大,财政资金不断增加

随着辽宁省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党和政府更加重视满族文化的保护传承工作,发展满族文化工作力度不断加大,资金投入不断增加。 为了发展本省独具特色的满族文化,把满族文化抓起来,依靠满族文化发展促进当地经济,经济发展了再带动文化繁荣,满族自治地区综合水平就会上得快,近年来,辽宁省在满族文艺、体育、教育、语言文字等方面采取新的措施,增大工作力度,增加资金投入。同时,随着民族地区发展带来的资源过度开发和环境破坏,依托具有“朝阳”气质的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经济不断受到重视,呈现很好的发展前景,我省不断重视民族地区满族文化产业的发展,在满族文化产业加大投资力度。增加少数民族文化发展专项资金,在这方面,我们已经落后东北其他两兄弟省吉林、黑龙江好几年,近几年,终于在满族文化保护发展方面确立了专项资金投入。

2.4 相关部门履职尽职、社会各界积极参与满族文化保护传承

近年来,为了满族传统文化得到有效保护和传承,省市县相关文化工作部门立足满族文化工作实际,着眼服务全省工作大局,积极合作,友好沟通,共同推动满族文化保护传承工作健康发展。社会各界积极参与,为民族文化工作注入了强大活力。满族文化学会、满族企业家协会、满族联谊会等各类社团组织积极参与民族文化工作,并发挥了重要的积极作用。在群众性文化活动方面,许多满族同胞都会自发地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体活动,活跃节日气氛,促进民族文化传承,吸引了众多的满族群众积极参与。

3 满族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对满族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认识不够,发展保护意识不强

由于历史和现实诸多原因,人们对满族历史文化不了解,辽宁省少数民族地区,许多干部群众对满族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的意识不强,满族文化保护、传承工作的被忽视,未能认识到自己民族文化的宝贵价值。

3.2 满族历史文化资源流失严重

大量满族民间传统文化包括宗教、历史、文化的代表性实物和资料流失严重,一些不可复制的固态文化遗产,得不到及时有效的保护和抢救,濒临消失灭绝的境地。清朝时期建的满族古老民居、露天存放的碑刻、缺乏保护措施的民间许多实物文化遗产都会逐渐破坏直至消失。许多满族非遗项目及满族传统技能、民间艺术面临后继乏人。

3.3 满族文化投入严重不足

各级财政自身投入乏力,民间融资能力又十分有限,资金不足是挖掘和发展少数民族文化的“瓶颈”。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满族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弘扬工作。

3.4 具有保护和传承满族传统文化能力的人才不足

首先是满族文化研究队伍不强,而且辽宁省内高水准的满族文化专业研究人才不多;市、县内更是缺乏满族历史文化专业人才,民族干部专业素质不高。

3.5 满族文化产业规模不大,没有形成产业链

近年来满族文化产业与以往相比投资比较大,发展比较快,但是由于受经济发展状况的制约,跟不上文化发展的需要,没有形成大的文化产业链和鲜明的文化特点,更没有精典作品。缺乏资源整合开发利用。

4 满族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的建议

4.1 树立满族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总体目标

初步建立起比较完备的满族传统文化保护制度和体系,在全社会形成自觉保护传统文化意识,基本实现满族传统文化保护工作的科学性、规范性、网络化。使珍贵、濒危并具有历史文化和经济价值的满族传统文化得到有效保护。

4.2 确立满族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的方针

对满族传统文化实行“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继承发展”的指导方针,正确处理好抢救、保护和利用的关系,在确保满族传统文化获得有效保护的前提下,促进抢救、保护、利用的有机结合和协调统一。

4.3 坚持满族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的原则

政府主导、社会参与、长远规划、分步实施、明确职责、形成合力。坚持立法保护与政策相结合,政府保护与民间保护相结合,决策系统与咨询系统相结合,财政投入与社会资金相结合。

4.4 健全和完善少数民族文化权保护的法律制度保障

满族传统文化的保护要有法律作为保障,要把临时性的政策保护逐步导入法制保护的轨道。具体到我省民族地区的文化保护,要在充分贯彻执行少数民族事业“十二五”规划的前提下,将经过实践检验的正确政策措施和成功经验上升为法律法规,从而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护工作具有稳定性和法律保障性。同时还要将民族地区法制和少数民族文化保护法制相结合,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少数民族文化权保护的法律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