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亲人作文范文

时间:2023-03-21 15:45:5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感恩亲人作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感恩亲人作文

篇1

今天,我们英语班补课,晚上8:30放学。那时,天已经黑透了,只能看见远处的车灯和路边的路灯,但是,爷爷还是来接我了。一下课,看见校门口爷爷在等我,一股情涌上了我的心头,我跑过去拉住爷爷,跟爷爷一起走回家。

我跟爷爷边走边说,走的好慢好慢,说的好多好多……

在走的时候,我拉着爷爷。我跟爷爷说我从不给爸爸妈妈说的话,爷爷听到我给他说这么多我的心里话,似乎很高兴,一路上爷爷好像很激动,一直跟我说话,笑容充满了我们两个人的脸庞。

在马上到家的时候,我给爷爷讲了故事,故事讲的是一个母亲对自己孩子所付出的一切只要0美元的故事。爷爷听到后,笑了笑,对我的故事没有很感兴趣,我心里有点失落,我本以为他会很惊讶的,但却无动于衷,我不知道为什么。之后,爷爷跟我说:“这个故事其实很常见,世上所有的父母和爱你的人都会没有所求的爱你,他们只要0美元,但有些孩子,还是不明白。”我听到后,心里,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感觉,好像……我抬头看看看爷爷的脸,也有脸上的皱纹越来越多了。我忽然想到,爷爷刚才说的别无所求,那不就是他吗;爷爷刚才说的不理解的人,那不就是我吗……

回到家后,我一句话都没有说,只是在心里一直默默地说:“爷爷,我爱你!爷爷,我爱你!爷爷……”

篇2

感恩节英语作文(一)

Last week I saw a young man giving up his seat to a woman with a baby in her arms on a bus. To my great surprise, the woman did not thank the young man; on the contrary, she glared at him coldly, which made him embarrassed.

This incident set me thinking. If everyone acted like that woman, who would like to help others? And what would our society be like?

If anyone gives you a hand, you should express your sincere gratitude to him or her. Only in this way will everyone be ready to help others and feel satisfied with it.

感恩节英语作文(二)

篇3

(1)对自然的敬畏之心。大自然是每个人生存的环境,是人类共有的家园。教师要培养学生对大自然存有敬畏之心。敬畏之心是指对某一事物及现象具有的崇敬和畏惧的心态。随着社会进程的不断发展,人类不断开拓和改造大自然,在此过程中,需要尊重自然规律,按规律办事。教师要将对自然的敬畏之心通过教育手段渗透入日常教育之中,让学生知道,那些破坏大自然的、不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的做法将受到大自然的报复。例如,在幼儿教育中可以通过孩子与动物互动来培养感情。敬畏自然是贯彻及落实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

(2)对父母、亲人的报答之心。大多数学生对父母、亲人的感恩意识非常强,然而相关的感恩意识品质中还存在很多不足。我们发现,越来越多的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父母的交流日益减少,不能做到主动关心父母,欠缺向父母表达爱的能力和行为。具体表现为很少主动联系,有主动的想法但缺少机会实现,即知道感恩但缺乏积极主动的行动。同时缺少情感体验的感知,并不清楚自身具体做过什么,应该做什么,表现非常迷茫。

(3)对师长的敬重之心。师长是学生步入社会的重要引导者。教师应是学生思想的引导者、帮助者,通过对学生的感恩教育与培养,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让他们常怀感恩之心,这有助于促进他们各种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形成积极向上的良好风气。

(4)对社会的仁爱之心。自古以来就有“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之古训,学校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播地,同时也需要教会学生如何适应社会,对社会常怀仁爱之心。一个敦厚的和谐社会,其基础是建立在善良单纯的善意上的。为什么教师要经常教导“我们要助人为乐”,这不仅是中华社会的传统美德,更是古今中外所有人类共同价值观念的体现。

(5)对祖国、人民的热爱之心。利用有意义的纪念日对学生进行教育,开展外出参观活动。例如,到烈士墓进行扫墓活动,组织观看爱国电影等,通过这些途径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对祖国、人民的热爱,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怀。

二、感恩活动的开展研究

结合实际,针对不同的教育意识培养途径,在校园范围开展活动。首先,在小范围内,以班级为单位开办班会主题活动,教师组织观看爱国影片、回忆平时生活中同学之间发生的点滴温暖小事等。其次,配合学校举办大型感恩活动,邀请当地为人熟知的民间英雄作演讲,如杭州地区可以邀请最美妈妈等。同时,全校范围内举办小型活动,如举办作文比赛等,征集优秀学生的作文,对“我所知道的感恩事迹”进行讨论,培养学生“发现感恩”。在发现身边感恩事迹的同时,应积极鼓励学生自身素质拓展,如开设校长信箱或者学校电台等,以匿名或非匿名的方式,以“我”的感恩故事为基础进行投稿,并选取十佳真实的感恩故事进行嘉奖。最后,针对“感恩”,在关注自身对于感恩的基础认识的同时,师生之间应当进行针对“感恩”的交流。

三、感恩行为的规范研究

俗话说:“百善孝为先。”学生往往将父母、亲人对自己的爱当作天经地义、理所应当的事,不曾关心和理解父母的负担。通过感恩活动的开展、教育,学生逐渐打开了心扉,加强了与家长之间的交流,两者之间更加宽容和相互理解了。学校也可以利用“给父母洗脚”等活动来激发学生感恩父母、孝敬父母的道德意识。老师是学生除父母、亲人以外接触最多的成人,因此让学生学会向老师感恩,感恩老师的爱心、劳动、教诲尤为重要。如可以开展类似“感恩老师,我为老师送贺卡”等活动,通过这样的活动加强师生交流,增进师生情感,改善师生关系,让学生懂得学会感恩,表达对老师的感激之情,从而激励他们更加热爱老师、尊敬老师。在对学生进行较为系统的知恩、懂恩教育后,学校可适时组织学生利用学校和社会这个大熔炉开展一系列活动。例如,让学生走进社会,通过集体社会实践,感恩社会、回报社会,同时不断增强感恩思想,不断提高社会公德意识。比如校园内常会出现践踏草坪、破坏植被的社会公德的行为,学校应结合植树节开展植树活动,让学生形成正确的对待环境的态度,通过劳动明白绿色的来之不易。

四、结束语

篇4

清明节哀思作文范文一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题记

燕子飞到南方去了,有在飞回来的时候。杨柳枯萎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可是亲爱的爷爷。您长眠在这冰冷的墓地里很久很久了。孙女和您近在咫尺,却又阴阳两隔,千呼万唤也无法和您相见。这怎么不让孙女悲伤,痛苦,而又惆怅满怀呢。

记忆中清明节曾有过的快乐早已荡然无存。没有爷爷的清明节连天都灰蒙蒙的。无休无止的绵绵细雨让我悲从心起。寒风啊,请你告诉断肠人,那样爱孙女的爷爷怎么就在也不回来了。

透过蒙蒙的雨丝,我又看见了那熟悉的小山坡。满山的小草还是那么嫩绿,五颜六色的野花寂寞地开放着。还有那无人采摘的碧绿的青蓬。这一切都让我感到亲切极了。景物依旧,爷爷却早已不在了。画面再次重现,蓝蓝的天空下,一个小女孩握着风筝的线轴,欢快地跑着。哪个紧随其后的慈祥老人不正是爷爷吗,他的脸色为何这样苍白,为什么不停下休息,我明白他是舍不得。

画面模糊了又清晰了,小女孩跟着爷爷乖乖地采青蓬。再老人的唠叨中,小女孩知道了清明节,清明果,仅此而已。粗心的小女孩,你怎么没有看出爷爷眼中的忧伤,爷爷在用最后的力量延长着小女孩的快乐。直到无奈的离开人世。

爷爷走了,再思念和等待中,我一天天长大了。也终于明白,燕子能再飞回来,杨柳有再青之时爷爷却再也回不来了,陪我度过的是常常的思念和一年一度的清明节。

清明节哀思作文范文二

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又到了!原来在心目中并不重要的一个节日,因为爷爷的离去成了心里的祭奠日。时间会让人忘记很多事情,即使在高兴的事情也会在平淡的生活中慢慢流逝,但血脉相连的亲情,至死都不能忘记的。时光轮回,年复一年,敬爱的爷爷离开我们已经十年了,爷爷那高大的形象像巍峨的山峰,永远耸立在我的眼前,十年了,弹指一挥间,许许多多的事情仿佛如昨天......清明节来临,从微冷和阴郁的空气里能够感受到一丝悲伤。爷爷:我敬爱的爷爷,您走了,走得那么快,您还没有尽享天伦之乐。

您走了,走得那么急,您的离去给全家人带来了致命的打击。

爷爷,我知道您舍不得走啊!为了这个家,您还有操不完的心,还是没有办法,从您发病到您走,没有一分钟不为您提心吊胆,我们只能眼睁睁看着您狠心扔下我们走了,那么不情愿地走了......永远忘不了二零零二年正月初八,您去了另一个世界,从此我们阴阳两隔,您是平静的走了,却让我们纠心……,没有哪一天不想您啊!没有办法会把您忘记!现在,只能靠回忆,回忆与您在一起的点点滴滴···听爸爸说:他们小时候您金长起早出去干农活,供他们念书;教他们做人处事,为了他们您付出的太多太多,真的不能忘记您为他们所付出的一生辛劳,在您离开大家100天日子里,我们又回到您的坟前,您感觉到了吗?那天天空很一直阴沉着,直到我们为您焚烧您所必备的葬品的那一刻下起了瓢泼大雨,所有在场的人都被泪水和雨水倾注着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这也许是老天对爷爷您生前为人的肯定,是对您老人家的依依不舍和眷恋…·

现在回家,再也看不到爷爷了,往日的欢声笑语没了,往日的热闹场面因少了您而凄凉。最怕看到的是奶奶的眼泪,奶奶的孤苦,奶奶的无助……您对她好一辈子了,感情那么深,您让她一个人怎么过完下半生?做儿女的只能尽孝,永远代替不了您啊,如果您真的在天有灵,就保佑我们的奶奶吧!请爷爷您放心,我们会尽全力让奶奶晚年过得幸福,把我们对您的孝心也都一并给她!

爷爷,您离开我们整整十个年头了,好多好多的话想对您说,可每次梦到您,您都不说话,正在我们高兴的时候,一切都结束了,原来是一场梦。大家对您的哀思和追忆,天堂的您能感受到吗?

爷爷,作为晚辈的我,只能在清明节时给您献上几束鲜花,对您说几句心里话,以慰您的在天之灵。

敬爱的爷爷,永别了!

愿逝者安息,生者幸福地活着!

清明节哀思作文范文三

清明,又叫扫墓。中国自古以来,绝大部分地区人死后都是土葬,做有坟墓,正如《红楼梦》所言:“纵有千年铁门槛,终须一个土馒头。”后人常在坟墓上钟树木,已进行保护,荫及子孙,同时做为纪念的标记。今年,又是国家新增法定假日中的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第一个清明节。

我和爷爷,爸爸去扫墓,经过一年的风吹雨洗,坟墓本身不免土壤流失,树木凋零。因此,到了春日清明,我们前去看望,带上食物供奉,并整修坟墓,清除杂草扫墓。垒一些新土,使墓地从换春光。

宋代诗人晏殊在《春景》诗中曰:“燕子来时春社,梨花落后清明。”农历三月的清明节,为亲人扫墓祭祀,是中华民族充满人情味的一种民族习俗,是对已故亲人表达哀思与怀念之情的传统方式。其间蕴含着浓郁的亲情,深沉的寄托,虔敬的孝心,自是此俗绵延千年而为广大民众所认同的主要原因。

我猛然看到墓地上一个大姐姐悲痛,伤心欲绝的在一座新坟痛苦,“妈妈,您怎么走了,丢下女儿不管了,爸爸老早前病故,我要上学啊,上学谁给我做饭,谁给我辅导作业呢!都是女儿不好,您在世时和您顶嘴,学习不用功!伤透了妈妈的心,”“她边哭边伤心,泣不成声”“妈妈我好想你,给你烧纸钱,不要丢了我不管,我会时时来看您的,从现在起我要刻苦学习,长大了做一个出类拔萃的人,不辜负您的一片苦心。”我在一旁也忍不住眼水顺着脸颊往下淌。听爷爷了解她妈妈在一次车祸中不幸身亡。

清明扫墓,却有不和谐的地方。在清明前后,有些人上坟时,祭祀燃品从纸钱,冥币到真正的人民币从纸制的摩托车,电视机,空调到纸制的小车,别墅,在不断的“升级”。甚至有的还有纸制的警卫和小姐,真是五花八门,无奇不有,可以说是祭祀燃品,在于时代同时进步,社会上有什么,祭祀燃品就有什么。

唐代诗人王建在他的《寒衣行》诗中曰:“三日无火烧纸钱,纸钱哪得到黄泉?”寒食节,即清明节的前三天,意思是,在寒食节这三天,在人间已经禁止生火做饭,所吃的都是冷食品.

扫墓为死去的亲人焚烧大量乌七八糟的祭品,有碍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风尚,而且造成大量的资源浪费,污染我们的生存环境,甚至引起火灾,在我国因清明节上烧祭品所引起的火灾,几乎年年都有发生。

清代诗人郭鹿在他的《积雨》诗中曰:“湖上小桃三白树,一齐弹泪过清明。”意思是说,就连湖上的小桃树,都在纷纷为清明落泪,更何况是对已故的亲人呢!利用清明节,寻根问祖,感恩怀亲,本是人之常情,但我们应当文明扫墓。当年会韶山,拜祭父母之墓时说道:教我者党,生我者父母也!“将感恩之情溢于言表,但他献给双亲的仅仅是一束松枝而已。做为我们在清明节去祭祀已故亲人的扫墓者,大家应从的祭祀父母的方式上得到点启迪,尽量远离那些祭祀陋习。

在亲人墓前植树,用一束鲜花寄哀思,缅怀亲人对自己的赋育之恩,教育后代要继承先人的优良家风……要达到“祭我相思千点泪”的致哀追思。

看了清明节哀思作文的人还看

1.清明节哀思作文

2.关于清明节祭祖的初中作文4篇

3.关于清明节的作文500字初一5篇

4.清明扫墓作文初二800字4篇

篇5

翻开作文书,这篇作文深深吸引了我,我如饥似渴地阅读着。

这篇作文讲的是作者和她的外婆。她的外婆从小就对她很好,总是像变戏法似的变出作者想吃的东西。因为作者喜欢吃桃子,外婆总是舍不得吃,留给作者吃,上中学后,因为学业重,学习紧张,作者很少去看外婆。有是结业考试了,三年前,作者在门口张望,却找不到那个熟悉的身影,当作者拿着结业第一名的奖状回家时,她的外婆已经奄奄一息了,但就是下个等着她回来。在作者外婆生命的最后一刹那,外婆从兜里拿出了一直红艳艳的桃子给作者吃,外婆笑了,作者却哭了。接着这位便与世长辞了。

那一刻,我心中的感动无法用言语来形容眼泪也像断了线的珠子往下落。这位外婆对作者的爱 或许不那么惊天动地,尽管是那么普通,甚至普通地司空见惯。

我们的身边也充满了爱,父母的爱,亲人的爱,老师的爱,只是我们没有发现过而已。也许它就是妈妈亲手泡的一杯牛奶,老师的意见鼓励的话语,亲人一个期待的眼神……我们一定要珍惜,因为有时忽略的,就是最重要的。有些人,错过了就是永远,有些事一转身就是一辈子。

自从作者的外婆去世后,作者一定失去了一大笔精神食粮。也许桃子,作者以后会吃到很多,可象征外婆的爱的桃子却永远不会有下一只了。

篇6

其实,每个人心中都有他要感谢的人。 我要感谢对我恩重如山的亲人!

首先,我要感谢我的奶奶。她为碎了心,让我好好学习,长大成为有出息的人。虽然有的时候奶奶很唠叨,但是我明白这都是奶奶对我的爱!

我还要感谢我的爷爷。记得小时候,爷爷经常给我讲丰富多采的故事,把我带到有趣的故事王国里!从爷爷一肚子的故事里,我懂得了许多道理!

我还要感谢我的爸爸。他非常关心我的成长,特别是对我的身体非常重视。平时爸爸辛勤劳动,早出晚归,虽然言语不多,但我能感受到爸爸深沉的爱!

我还要感谢我的妈妈。洗衣,做饭,包揽了许多家务,任劳任怨,她都是为了我们这个家!看着妈妈手上的老茧,心里感到妈妈的爱是那么伟大,那么无私!

我还要感谢很多人,我的老师、同学、朋友……

篇7

关键词:初中语文;亲情教育

一、引言

家庭作为社会的基本单位正面临着急剧的时代变化,孩子与父母之间的亲情渐渐淡薄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甚至有的学生稍有不如意就会顶撞父母、离家出走等。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伦理的根基。不懂得孝敬父母,不懂得珍惜亲情的人,学习成绩再优异,他也不是一个健全的人。不利于家庭的和睦和社会的安定。亲情是家庭幸福的源泉,亲人之间关系的紧张严重影响了家庭和睦,进行亲情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帮助青少年学生克服自己的不良情绪,安全快乐的度过人生中最关键的情感、人格发展期,让他们健康的成长,快乐的生活,这是语文教学中义不容辞的责任。促进学生认知的发展,促进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促进学生潜能开发和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完善学生品德,有利于学生社会化的发展。《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趣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该把它们当做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因此语文课程应该重视提高学生的情感教育,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情感教育是使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因此,研究语文教学中进行亲情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二、初中语文教学中开展亲情教育的路径选择

1.充分利用课堂教学

教学水平的高低往往是取决于课堂效率的高低。近几年,“高效课堂”引起广泛的关注,成为课改的焦点。语文学科作为一门内涵丰富、外延广泛的学科,具有极高的艺术性。追求语文学习的有效性,一直是语文教学的永恒目标。语文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要求也正是对“语文高效课堂”的追求。在语文教学中进行亲情教育离不开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堂。我们教师应该采取多种形式,使语文学习变成一件快乐的事情,让学生们在欢声笑语的课堂中学到知识,更得到亲情教育的熏陶。“细读”课文内容,体悟亲情,“细读”一般和阅读教学同行,是指从文章中的字、词、句等文字材料入手,分析其表达方法、修辞手法,从而更深刻的理解文章所要表达的中心。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了整体感知之后,就开始对文章进行细读。教师要竭力引导学生去挖掘课文中闪光的语句,找出让自己感动的词语,仔细分析、品味它,让作品中的亲情唤起学生的真情,让学生的情感体验与作品发生共鸣。对于学生来说,他们吸收了别人的观点同时也有了自己的见解,从而使学生对课文内容有更全面、更透彻的了解。文章中饱含亲情的语段正是通向学生内心深处的纽带。学生通过对关键词句,关键段落的品读,可以深入理解文章的主旨,围绕初步的感知扩展思维,理清文章的思路,揣摩并体悟文章的关键。例如:教朱自清的《背影》时,我们没有必要逐字逐句的讲解,完全可以抓住父亲疼爱儿子这个关键,带领大家一起品读全文的四次“背影”。同学们可以找出对“背影”描写的语句,感受每一次“背影”带给我们的感动,尤其是“望父买橘”的背影,教师指导学生反复诵读,体会父亲对儿子的关爱,通过文中细致的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感受父亲对儿子无微不至的爱,引导学生懂得感恩,了解父母的艰辛,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

2.善于联系生活实际

抒感初中语文教材中有着丰富的“亲情”资源,如果教师能够充分合理的运用,教育学生懂得感恩,珍惜亲情,语文教育将会发挥出意想不到的强大育人功能。但是仅仅利用语文教材中的资源是远远不够的,作为教师,我们要善于发现,善于从生活中寻找。生活就是一个万花筒,语文从生活中来,生活处处是语文,在平时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除了要紧扣课文的内容,更有许多生活中的事时刻感染着我们。教师要多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做个有心的人:妈妈早晨的催促声、生病时担忧的眼神、精心准备的晚饭、悄悄披上的外衣;父亲送孩子上学时骑车弓下的背影、穿越风雨的雨披、成功时的嘉奖、失败时的鼓励等等,这些都是父母对子女爱的的体现。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仔细观察,深刻感受父母的爱。初中生正处在叛逆期,总是和父母、老师产生不同的意见,产生所谓的“代沟”问题。学生不能体会父母养育自己的艰辛,不能理解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情。生活中有太多孩子和父母意见不一致的事情发生,面对矛盾,学生往往不能正确的认识和处理。经过实验证明了“下水作文”是一个很有效的途径,这是作文教学的新尝试。所谓“下水作文”中的“下水”,是借用游泳中的术语,要想学会游泳,必须要亲身下水实践。学习写作,也是这个道理。叶圣陶先生把教师为了教学,结合教学活动,自己经常动笔写文章形象地称之为“教师下水”。

3.积极开展“感恩”实践活动

现在的学生都喜欢听流行歌曲,但是歌曲的内容,教师要加以引导,有不少抒写亲情的歌曲悠扬动听,好像在诉说身边感人的故事,使人听了倍感亲切。积极开展“感恩”实践活动可以引导学生唱亲情歌。比如《我们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让爱住我家》、《妈妈的吻》、《常回家看看》等,都是脍炙人口的歌曲,吟唱中品味,品味中吟唱,这些都能让学生在歌声中体会亲情,感悟亲情的温暖与可贵,珍惜自己所拥有的亲情。例如:在《枣儿》一文中,讲述了“老人盼儿子回来,孩子盼父亲归来”的故事。老人孩子呼唤各自的亲人,回来吃家乡的“枣儿”,却无人回应,这深刻的反映出现代老人和小孩孤独的现象。而《常回家看看》这首歌曲正是唱出了天下父母们的心声才变得家喻户晓。全班同学齐唱《常回家看看》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感动。让学生体验、享受亲情,在亲情的温暖照耀下健康快乐地成长,在亲情的感召下懂得如何感恩父母、关爱亲人。

参考文献:

[1]袁贵仁.马克思的人学思想[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2]王燕北、王德玮.语文教学中的情感作用[J].教育探索,1996(6).

篇8

每到清明,我们便会想起杜牧写的“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也会想到清明是一个中国传统节日。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清明的作文800字,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关于清明的作文800字1今年的4月4日,是自我有记忆以来,最为沉重的日子之一。

我扒拉着阳台上的栏杆,打开窗户,向太阳那边眺望。身边的花儿开得正茂盛,却只听见悲恸的哀鸣。这个冬天,因为这场“战役”,我们失去了很多亲人。那些如同正在绽放的花儿一样灿烂的人生,猝然凋谢。“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我虽不知道你们的名字,没有见过你们的面孔,可我永远不会忘记你们的身影。那短短三分钟,似乎无限的长,有多少家庭因为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支离破碎……终是潸然泪下。

母亲和她的姊妹弟弟回老家给姥爷上坟。我努力地搜索了一下记忆,那个姥爷长眠的地方,我竟只有一点回忆。似乎是那天姥爷下葬的时候,远远地看了一眼,母亲哭得很伤心,我也很伤心。姥爷对我的好,在那天一下子全想起来了。

打小是姥爷姥娘照顾我,小时候我跟姥爷姥娘最亲。后来大了,却也因为年龄而嫌弃他们了。我做了许多错事,但我已经没有机会再向姥爷道歉了。姥爷那般好的人,最后还是走了。我仍记得小时候,每次看到有乞丐,哪怕家里都很穷,姥爷总会给些钱,再不济也给些粮食。姥爷最爱养花,如今他院子的那些花也不知道怎样了。我已很久没有回过老家了。

我以前对姥爷的表现,在那一天也全想起来了。那时候姥爷生病,母亲照顾姥爷,我却因为在姥爷家里待得久了而不耐烦,嚷嚷着要回济南。想来母亲一定是伤心的,她当时应该是知道这一走,可能就再也见不到她的父亲了。可因为我的自私娇纵,母亲不得不离开她的父亲身边,这一别,竟是永别。现在我的心态也成熟了不少,不再像以前那般“冷酷自私”了。站在母亲的角度想,我真的不敢设想假如有一天……即便那时我可能早已成家,但我终究是个孩子。

清明这个节日,注定是悲伤的,我们缅怀那些逝去的亲人,堆积的情感在那一天以眼泪宣泄而出。但它又是充满希望的,当见证过生与死,才明白生命的可贵,更加去珍惜每一天。这天是分界线,温暖与寒冷。不管多么悲伤,生活总要继续,更好好地爱着身边的人。

人终究会因生老病死而离世,总有一天我也会这样。对我来说,那个日子还很遥远,在这段时间里,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生死。生命是那么脆弱,又是如此坚强。在接下的日子里,珍惜每一段流淌的时光。打开窗户,总会有阳光的温暖。

我永远会记住这一天,好好地提醒我……

关于清明的作文800字2迎风走在草坪之上,艾草的清香氤氲在空中……——题记

小时候,每逢清明节都到外婆家。那时,总要做十几个清明饼带回家,而今年的我坐在草坪之上,回忆着童年的清明。

雨还在下着,远远望去,那连绵的山犹如舞动的花,四面环水,一条条碧绿丝带飘动着。许久,那场雨悄悄的停了,抬头望去,只是灰沉沉的一片。

我走到外婆家的院子里,闻到那浓浓的艾草香,越来越浓,越来越浓……外婆正在厨房准备着,我跑到厨房便大叫:“外婆,我来了,怎么没做清明饼?”我正环顾四周,外婆笑道:“哟,丫头来了,饼在外婆的肚子里呢!”我急坏了,我又给那场雨带来了伴奏,便放声大哭,外婆从锅里拿出几个清明饼递给我,说:“来,吃吧,只有这几个了。”我有滋有味地吃着,那绿油油的“外套”轻轻咬一口里面的馅儿流出来仿佛流到了我的心中,我抬头看着外婆,那慈祥的脸,笑起来同一朵盛开的花绽放着。我问道:“外婆,教我做一次清明饼吧,教一下吧。”外婆说道:“好好好!”外婆到院子的一角摘下几片艾草的嫩叶,清洗干净;接着等水烧开把艾草焯一下立即取出,挤出苦汁,再打成菜泥,加入糯米粉、盐和水,外婆老茧纵横的手在盆地里熟练揉搓着;然后取出小面团用手压扁,在里面放上馅儿;最后把清明饼在锅里蒸一下。慢慢地,又有一锅的清明饼出锅了,那香气飘着,飘散到屋子的每一个角落。我趴在桌前,看外婆那忙碌的身影勾起了我的回忆。

雨又下着,那灰蒙蒙的天空,仿佛涂上灰色的水粉……

我和外婆坐在屋前,外婆看着我,又望了望天空,说:“丫头,外婆教你念一首诗。”外婆笑了,嘴角上扬45度,如阳光般温暖。我听了拍手叫好。外婆边念边和我一起拍手:“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我也随着外婆的口音念着,渐渐地,我趴在外婆的腿上半睡半醒,外婆又念起童谣:“清明节,下着雨,吃着饼哟,闻着香。”我也悄悄地念着:“清明节,下着雨,吃着饼哟,闻着香。”

外婆的身影在我的眼中无限放大,似一尊素美的画,动人无比。

而那段记忆似一幽残梦,烙印在我心中。

关于清明的作文800字3“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节前,一场倾盆大雨下了个透,去扫墓的人,脸上也是充满着无尽的思念,连空气中都弥漫着一丝丝忧愁与哀念。

这一天,大多人都会去扫墓,我们也不例外,手捧一束,去缅怀已离我们而去的先辈,心中的怀念喷然而升,回忆起往事,心里还是酸的。往远处望去,又是一片炊烟袅袅,让人们看得迷离恍惚,朦胧之中又带着一丝清醒。

清明节,淅沥沥的小雨仿佛也衬托着人们那有点压抑的心情,每人的心里都充满沉静,一丝丝,一缕缕的愁念,萦绕于身,无法散去。人们都不舍地离去,还想再多看一眼那已逝的至亲,心中满是眷恋,不舍之情。

整理好心情,我们出发去采艾草,这天气,让人捉摸不透,雨。时而停,时而又下了起来,空气很清新,采一朵艾草,捧在心头,我仿佛又看到了先辈对我们意味深长的教诲;闻了闻,一股艾草独有的芳香扑鼻而来,我仿佛听到了先辈语重心长的一番话语。虽然他们已离我们而去,但他们对我们深沉的爱,为我们做的一切,也早已深深地印在我们的脑海里,永远无法忘怀。

开始做了,我们认真地做着,虽然其形状,外观不那么美观,但那其中的每一只艾饺,每一个清明果,都是我们精心调制而成。更重要的是,里面包含着我们对先辈深沉的回忆,不变的爱意,还有我们对他们真切的怀念。这一只只艾饺是承载着爱的,这一个个清明果满满的装着我们对他们的爱意。这并不是一只普通的艾饺,而是一只一只意义非凡的艾饺,装着我们永不变的敬爱。

清明节,是一个怀念祖先的节日,先辈们永远在我的心里,永远是那样,那样让我敬爱!

关于清明的作文800字4桃红李白,草绿柳青。在莺啼燕归中,在杏花春雨里,清明如期而至。作为二十四节气之一的清明,因万物皆洁齐,气清景明而得名,故在古代农业生产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春秋战国时期,又因介子推的传说而使后人又为这春耕春种的时节增添了一丝人文情怀!

大到一个民族,小到一个家庭,无一不是先人有限生命的延续,无一不是他们作为社会建设者的见证。在举国上下追思哀悼,祭奠祖先,缅怀先烈的今天,无论身在何处都会收起昔日的浮躁与功利,沉淀自己,直面心灵。这既是对祖先与英烈的尊重与感恩,也是和逝者进行心灵的交流。

清明时节,春雨纷纷,匆匆的扫墓人迷乱凄凉,悲思愁绪。但是当我们沉浸在对已故亲人的沉痛思念中时,是否应该提醒自己珍惜眼前人,走好人生路?是否要在阴阳相隔时才悔不当初,痛恨自己没有多陪陪自己的亲人?人生中有一种遗憾莫过于“子欲孝而亲不在”,年轻人更应放慢脚步,陪着亲人走完人生最后的旅程。当我们伫立在革命先烈的墓碑前,是否应该警醒自己将满腔的工作热情投入到社会建设的洪流中。“吃水不忘挖井人”,在如今这样一个安定的社会中生活的人,更应牢记那些为共和国洒下热血的无名英雄们,用己之所长为这个和平年代增强综合国力。这样,才是对牺牲将士们最崇高的祭奠!

我曾经故作聪明地把这种勿忘根本,化哀思为正能量的精神称之为“清明精神”。(当然,有人会认为我是在胡诌)但蓦地发现,身边的榕树竟与其有异曲同工之妙。从“玉颜年少发苍苍,榕树枝繁须亦长。”到“秀姿喜处优容所,地上生根地贺嘉。”不难发现,古人早已把它作为一种意象在诗词中吟咏。在自然界中草木皆向上生长,显出一派生机勃勃,奋发向上的模样。而榕树却在枝干向上生长的同时生出树须向下低垂,在我看来这正是以此感恩为其提供生长养分的树根。而它又把这份感恩与思念深深扎根在泥土,汇聚在枝干,努力地生长。枝干越是粗壮、高大,它所散发的树须便越长、越密。我想,这样对根的情意也许就会越深吧。

天地间,自然万物皆有灵性,树犹如此,人何以堪?

关于清明的作文800字5唐代诗人杜牧在清明节时因不能够回家扫墓,独自一人在异乡路上奔波,而心里不是滋味,于是写下了“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以表自己此时的心情。

清明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历史十分悠久,并且流传至今。

今年的清明节那天,天气十分晴朗,我们一家步行来到了一座山前,这座山我来过很多次,但都是每年清明的时候。山上有着许多大大小小不同的墓,我们来到一座坟前,却发现我的阿姨已经开始给坟墓除草了,我们便自动加入了扫墓的队伍。妈妈告诉我,那座墓有两层,上边葬着的是我的太爷爷和太奶奶,下边葬着的是我的外婆。在我的记忆中我只见过我的太奶奶,她给我留下的印象,也只有她坐在家门口的那张椅子上等着我们回家的样子。至于我的外婆和太爷爷,我也不知道究竟是我忘记了他们,还是根本无缘相见,我也无从得知。

在他们的坟前,还长着两棵十分茂盛的树,它们长出了许许多多的绿叶,但在这些绿叶中总夹杂着几处枯枝,我喜欢将上边的枯枝从树上摇下来。我随意地从路边捡了一根长木条,往树上一打,便落下许多枯枝,若将它们换作是雪,那也得是鹅毛大雪。

清明节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还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当然也有不少的习俗。

篇9

写作文对有些同学来讲犹如笔走龙蛇、随心所欲,可对更多同学来讲并不乐观,认为是一件难事,不知怎样写才能获得成功,觉得作文是难以想象的一项系统工程,有一种望而却步的恐惧感。其实,原本各类文章包括中学生作文,都应是作者内心世界真实、自然的流露,就象与亲人间的交谈。也就是说写作文其实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情。有的同学看到别人在某些方面荡气回肠人生经历与对生活深刻的感悟所表达出的文字后,不是借鉴其写作手法与技巧,总结出自己某些可以“光耀”一下的东西,而是刻意效仿其表、“营造”一种氛围,结果是“人云亦云”、“东施效颦”。由此,使作文变得很不简单。

作文贵在情真意切,才能引起人们的共鸣。如果非要设什么框框或标新立异的话,只能贻笑大方。谈到框框,每个时期似乎都有每个时期的框框。时期的“现代戏剧”,主人公的特点都是“高、大、全”形象的人物且都是单身,如《红灯记》里的人物是奶奶、爸爸、女儿;《海港》里亦没有任何男女之间的情感纠葛;可下子《沙家浜》里有阿庆和阿庆嫂这么一对夫妻关系的人物搭配,可是剧中却始终都不让阿庆露面,安排他“外出打工”去了。

当人们步入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后,特别是近年来,各类文学作品的框框则走入另一个极端且有愈演愈烈之势,很多文学作品里都包含了错综复杂的男女之间情感恩怨的波折,就好象饭店厨师做菜时必少不了佐料一样。

说到标新立异,有人一味地追求华丽的词藻和新奇的字眼,好象只有这样才能证明自己语句的优美、跻身新潮。于是,诸如“……惹的祸”、“弄一头雾水”、“……吸引眼球”、“……很酷”、“……是我的最爱”、“飞也似的逃窜”等等的语句和字眼充次作文的字里行间。更有甚者,有的作者写作严重脱离生活,有的甚至象童话故事里描写的皇帝“穿新衣”一样。未免太低估了读者的鉴赏力与智商。以上种种现象的举例,无非是与同学们的一种探讨,旨在如何提高同学们的作文水平及在那些方面下功夫。

以说真话著称的作家巴金说过:“我就是从探索人生出发走上文学道路的。”可见成功的作文源自于真实的人生与情感的真挚。所以不能将明明是简单的事情搞得复杂化、公式化。作文的本质是朴实而简单的,作文的表象却是复杂而富于变化的。同学们要立足自身,“就地取材”,包括对观察到的人和事及外部环境,要进行积累和感悟,要勇于说心里话,去掉任何包装和掩饰,果敢地撕去那张虚伪丑陋的表皮,让我们真诚的本性得以回归,让我们善良的内心情趣能够弘扬,让我们宽忍、博大的胸怀谱写生命的和谐。这样,你会发现,在这种心境之下拿起笔,作文会变的简单。

篇10

【关键词】深刻;审题;立意;阅读

“深刻”隶属作文评分标准里第二层等级要求――“发展等级”。可见它高于“基础等级”要求,是作文“发展”必须突破的瓶颈,更是作文备考的一个重点和难点。因为作文不深刻则显肤浅,肤浅则流于平淡,缺乏竞争力,更与高分失之交臂。 “深刻”涉及内容多,涵括面广,在写作中往往不知如何给力。其实,作文的“深刻”需要一个较系统的思维训练,笔者认为不妨从如下三个方面给力“深刻”。

一、从审题角度提升作文的“深刻”度

审题是作文的第一步,不会审题,审题不深就被作文拒之门外,无法谙熟作文之道。因此必须对审题予以重视。在实践中,我们惊喜发现了“通往罗马”的多条“道路”。

(一)大小互化

1、化大为小,添枝加叶。

这类作文写作范围较大,面对大界限的话题,不能随意为之,否则显得空洞散漫。应选择一个突破口,使它聚焦到一点,方能深入探讨,这就需要对文题“添枝加叶”――在话题前或后添加其他语法成分或相关的内容。

(1)【2007】以“传递”为话题。

(2)【2009】谈谈与“常识”有关的经历或看法。

“传递”是个动词,传递什么,谁传递;“常识”为平常、普通的知识,考生虽不易偏离却会因宽泛而显得无从着笔。因而很有必要为它们“添枝加叶”如:

(1)A 技艺在传递中日益精湛,科技在传递中发展。(聚焦“技艺、科技”)

B民族精神之火需要传递,奉献精神之火亦需要传递。(聚焦“民族精神、奉献精神”)

(2)A感恩是常识,我们要牢记在心。(聚焦“感恩”)

B打破常识,与时俱进,改革创新。(聚焦“打破”)

2、化小为大,以小见大。

对这类看似角度单一的题目,我们不该停留在表层理解,要从看似“小”的话题中插入大内容、大道理,达到“窥一管而见全豹”之效。

【2010】以《与你为邻》为标题。

对题中的“你”、“邻”,若停留在某个真真切切的邻居,那么立意就显得肤浅欠缺意蕴,不妨对照范文中的实例:

A 与你(农民工)为邻,我为你的伟大而骄傲,为我的渺小而羞愧。

B日本,与你为邻,我们应当相互尊重、学习,共创更灿烂的文明。

(二)虚实相生

1、化虚为实,寻根究底。

这类题目往往显得很“虚”,不能眼观手触。可是它们也并非不能把握。只要展开联想,我们能在生活某个熟悉的范围里找到对应的实物。也正因为对社会生活的联结,使得思考回归本源更加深入。

【2006】以“雕琢心中的天使”为话题。

“天使”是神话传说中的信者,现实世界里无以得见,可是我们依据天使“真、善、美”的特点,就可以在现实中找到相关的对象――亲人、朋友、心中想象的某个形象、某种美好道德等。

A他们心中都有一个爱的天使,心存责任之天使。(天使有爱、有责任)

B我想起了妈妈。原来她一直希望我善良、真诚,像天使一样美好!(善良、真诚的人是天使)

2、变实作虚,由表及里。

这类题目的信息实在,能从生活中找到原型。可是审题时却不能只停留在实在对象上,否则行文如同嚼蜡毫无意蕴。作者要展开联想想象,透过表面实物,挖掘内部联系。

【2008】以“不要轻易说‘不’”为题。

出题者绝不仅是让考生讨论实在的“不”字,对此题的思考则要联系社会生活中的“不”有什么内在含义,深刻意蕴。

A说“不”在智者那里,是一种洞明世事的睿智拒绝。(“不”是睿智拒绝)

B说“不”就是选择放弃、逃避。不轻易说“不”,这是一种坚强。(“不”是放弃逃避)

(三)联结社会、人生,表达科学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高考作文绝不只是为了写文章而写文章,作文的目的是考察学生对某个问题的看法和思考,又或是引导关注社会现象,或帮助建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而且我们不乏看到“谈谈你生活中有关的经历”“请你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和感受”这样的要求,可见社会生活、个人成长历程等是写作的源头也是创作的回归。文章审题只有联系生活才显出生命,才显出意义,也才会深刻。脱离社会人生的思考,一切立意都是空中楼阁。

1、纪念,为了不能忘记的过去;也为了更好创造未来。(对未来的思考【2005】以“纪念”为题。)

2、面对失败与挫折,不要轻易说“不”; 面对未挑战过的事,也不要轻易说“不”。(对生活的感悟)

3、勿忘“廉洁奉公”常识,生命之树方能长青。(对社会现象和生命的认知)

二、从立意的角度提升作文的“深刻”度

立意,即拟写题意。它是深刻的第二步。在写总观点与分论点时学生往往有词不达意之困,即便思考联结深刻,可是表达如果不得当也会让深刻的力量减少一半。因此,立意也需给力。

1、精确选词,善用修辞

(1)说“不”,在轻浮者那里,是一种无知浅薄的炫耀,而在智者那里,则是一种洞明世事的睿智拒绝;说“不”在意气用事者那里,是一种狂妄的表现和无谓的牺牲,而在真正的勇者那里,则是一种大义凛然的坚守和毫不怯懦的抗争。(运用对比手法递进深入剖析题意,而且“轻浮”对“无知浅薄”,“智者”对“洞明世事”,“意气用事”对“狂妄无谓”,“勇者”对“大义凛然”等精确的选词都是体现严谨而深入的思维。)

(2)人不能忘本,“忘记过去意味着背叛”。高贵的心灵铭记苦难,咀嚼苦难过后,理智地纪念苦难。(运用引用,内容之间产生对比。“忘记”对应“背叛”,“咀嚼苦难”、“理智纪念苦难”又体现“高贵心灵”。)

2、善用关联,辨明逻辑

(1)语言不光是口头上的,更重要的是心灵上的沟通。(递进关系)(【2004年】以“语言与沟通”为话题。)

(2)对一般常识,我们严格遵守;但某些常识随着科学文化的发展而显出其不合理性,我们就要打破常识。(转折、对比)

(3)假如沟通是一扇门,那么语言就是这扇门的钥匙。 (假设、比喻修辞)

(4)纪念,为了不能忘记的过去;也为了更好地创造未来。(目的、递进)

(5)传递中需要发展,发展才是传递的根本目的。(对比、递进)

可见,摆脱对句意的一般陈述,运用常见关联词能多角度解读话题,助拟意深刻一臂之力。

3、运用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句式阐述社会生活、生命成长之理。如:

(1)为人子女,应对父母常怀感恩之心,有报答之情,因为这是常识。(是什么、为什么)

(2)爱,是天使的化身。天使,是用爱雕琢出来的。(是什么、怎么样)

(3)恰如其分的语言表达,利于亲情的沟通。(怎么样)

三、从积累的角度提升作文的“深刻”度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积累就是写作的源泉,它两者好比根与花的关系,根深才能叶茂、花红,同样,阅读积累多了,写作才能得心应手。上海特级教师程红兵曾说:“书读得多了,才形成了思想。尤其哲学对人的提高是极为重要的,它能帮助人培养自己思维的深刻性、认识上的整体性、人格上的进取性,使人站在新的高度。” 阅读有助于帮助积累,帮助学生突破表象,深入认识,提升思想高度。这和写作形成“深刻”是密不可分的。而且程老师还说:“如果一个学生的知识面狭窄,不单无法和教师产生共鸣,而且妨碍学生个人的成长。文化素养的缺乏会造成人身与社会经验的缺乏……学生不该只是习题人,更该成为读书人。”

笛卡尔说:“我思故我在。” 最后,在阅读积累中应及时思考人生、生命,主动联系相关作文题目,对已考的题目进行深加工,对可能考的内容作好预备,真正明白“语文的外延等于生活”,这样。我们的阅读积累必定能对写作起到积极有益的帮助,帮助我们去了解生活、思考人生,提升作文的“深刻” 度。

当然,以上三方面训练能让学生把作文的审题立意积累变成一种爱好,把思考当成习惯,提升作文的“深刻” 度,但提升作文“深刻” 度的方法绝不止这些,这就有待我们不断探究、不断发掘,帮助我们的学生,令其作文立意由浅入深,由平淡变精辟,使作文绽放“深刻”之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