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道清淤方案范文
时间:2023-04-10 22:31:5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河道清淤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中图分类号:TV85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近几年随着城市建设的加快,乐清市柳市镇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现状城市生活污水、垃圾收集系统不完善,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建筑垃圾直接倒入河道现象非常普遍,另外由于土建项目水保措施不到位,扰动土在暴雨侵蚀下,随雨水带入河道,目前该河道淤积严重,柳市龙岐河支长1.4公里,河面平均宽度8至9米,流经柳市后后西村、心村、东风村。河两岸遍布着老房子,基础设施落后,近年来,由于居民垃圾落河、生活污水直排等原因,这条河严重受污染。河道治理工程任务艰巨,对该河进行清理已迫在眉睫。
一、工程特征分析
经过多次实地考察,对龙岐河支7河段实况作出详细准确分析。
1、工程地质
本工程未进行地质勘测,地质资料参考附近勘测资料,根据勘察资料,桥址区勘察深度范围内地基土自上而下可分为16个工程地质亚层,分别为:1粘土、 2-1淤泥、2-2淤泥、2-3淤泥质粘土、3-1粘土、3-2粘土、4-1粘土、4-2粘土、5-1粘土、5-2粘土、5-3粘土、6粉质粘土、7圆砾、8粘土、9圆砾、10粘土。
2、工程任务及规模
根据《防洪标准》(GB50201―94)、《乐清市柳市区域防洪规划》,工程等别为Ⅴ等,次要建筑物和临时建筑物级别为Ⅴ级。
龙岐河支7呈东西走向,东向为岙底村,西向为前州村。自西向东沿河有支流龙岐河支7-1、龙岐河支7-2,支河方向为盲河。主河道长度1.78km,支河长度为0.57km,清淤河底高程0.00m,河道纵坡为平坡。
沿线分布着大量的建筑物和农田。目前河道淤积严重,对该河进行清理已迫在眉睫。本工程通过河道清淤、垃圾清理,加强河网蓄水能力,改善河水水质。
根据设计图纸,现状该段河道设计清淤量约3.05万m³,河底高程未达到《乐清市柳市区域防洪规划》中要求的0.00m标准。
3、工程布置及主要建筑物
本工程河道长度1.78km,支河长度为0.57km,清淤河底高程0.00m,清淤边坡为1:3.5,清理表面黑浮泥30cm,清淤范围内沿线已建有河道护岸,清淤可能会对现状河道护岸稳定产生影响,本设计对有护岸河段,初步预留3.0m平台保护河道护岸,平台段暂定最小清淤高程为1.70m,施工时根据实际护岸底板高程和护岸稳定情况,做适当调整。
二、工程实战型方案
1、实施方案分析
1.1泥浆分类
泥浆的分类有河道清淤泥浆、建筑工程基础处理垃圾、桥梁工程及其它市政工程基础处理基坑开挖泥浆等。
1.2开挖方式
调查当前工程上常用的开挖方式,主要分为水力冲挖法、抓斗式挖泥法、绞吸式挖泥法。使用到的主要施工设备分别为水力冲挖机组、抓斗式挖泥船、绞吸式挖泥船。水力冲挖土法需要断水作业的施工条件,而抓斗式挖泥法、绞吸式挖泥法可带水作业。各方式的主要利弊比较见下表:
开挖方式相对比较表
1.3泥浆运输方式
陆路可采用专门的泥浆运输车,水路可采用泥浆运输船和管道泵送。各方案的利弊见下表:
1.4泥浆处置
乐清市当前未有指定的泥浆消纳场,泥浆主要通过船舶运往大门围垦区消纳。
1.5分析结果
结合龙岐河支7的各项条件与特点,经比较后选定以下施工方案:
施工地水利冲挖土内河船运泥浆中转站泥浆装船运输至大门围垦区卸船消纳。
2、结合选定的方案列出了该项工程的工程特性表
工程特性表
3、主要施工技术分析
3.1施工围堰
围堰采用松木桩编织袋填土结构,具体结构型式为:两排L=4m、Φ=120m松木桩,排距为1.0m,间距为2.0m;松木桩两排放置竹篱板,两竹篱板间由编织袋填土填筑,止水彩布防渗,堰顶高程为3.3m,堰宽1.0m。施工围堰放水前可对工程局部危险段进行松木桩支护。
3.2集浆池设置
本工程设置2座集浆池。分别设置在本工程主河道桩号AK0+750.52与AK1+776.49处,上、下游由围堰填筑,分别形成面积约为800,容积约为1200m³的集浆池用于泥浆沉淀。
3.3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1)搞好政策处理工作,使施工如期进行。
(2)定线放样:在施工前根据有关图纸进行线放样。
(3)施工临时设施布置,施工队伍具体落实施工道路、供电、供水布置等有关事项。
3.4 主体工程施工―水力冲挖及船运
本工程的水力冲挖采用水力冲挖机组进行,冲挖初期直接用高压清水泵从内河中抽取水,接送高压水枪进行冲挖。高压水枪冲挖下来的泥浆被固定在浮桶上的泥浆泵抽出,抽出的泥水混合物排放至集浆池内,进行初步沉淀以提高泥浆浓度,再泵送至泥驳运输至七里港中转站。其后由船统一运至大门围垦区弃土。水路运输船应在装卸前后拍照,实行全程运单验收,在施工工地派发,在中转站进行核对,在消纳场进行验收,对运输单位按收量进行结算,对施工单位按派单量进行结算。
三、环境影响及水土保持综合评定
1、环境影响评价
本工程采取清理淤泥垃圾,对河道实施清理。本工程的实施过程,将对周围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2、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本工程实施后,提高了防洪能力,两岸得到保护,投资环境进一步改善,有利于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3、对水环境的影响
随着本工程的实施,与清理前相比,提高了河道的蓄水能力及防洪能力。本工程实施后,水质将得到较大的改善,有利于水体的降解,溶解氧增加、COD减少。
工程区淤泥开挖量较大,时间较集中,容易在施工区形成水土流失,由于工程产生的弃土量较多,且在土方开挖、转运、临时堆置过程中容易造成水土流失,因此应针对不同的区域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如挡墙、护坡、绿化等工程及植物措施,减少水土流失。
篇2
第二条河道清淤疏浚考核结果是使用专项资金的依据,必须按照实事求是、注重效益、规范程序的原则做好考核工作。
第三条考核以各区域为单元进行,对各区域列入市年度清淤疏浚计划和确因客观原因经报批的变更计划完成情况进行考核。
第四条考核内容分前期管理、施工管理、目标管理、资金管理和验收管理五个部分,实行百分制评分。
(一)前期管理(11分)
按有关要求编制、报批工程实施规划和计划,并严格按批准的规划和计划实施(2分);
编制有关设计报告和实施方案并严格按有关规定报批(5分);
按批准的河道清淤疏浚规划编制分年度实施计划,并及时报批(2分);
年度计划调整能按有关规定及时报批(2分)。
(二)施工管理(17分)
对项目实行项目法人管理或确定项目责任人(2分);
按有关规定实行项目监理制、不实行监理的项目配备项目技术负责人(2分);
实行项目招投标制,镇、村小型河道清淤疏浚工程,可按“一事一议”方式发动受益的劳动力施工或招投标选定施工企业(4分);
按有关规定实行质量监督制(3分);
按规定建立有关安全管理机构,严格实行安全监督,无发生重大安全事故(3分);
按规定做好统计工作,并按时准确报送统计报表(3分)。
(三)目标管理(40分)
主要考核河道清淤疏浚计划完成情况,包括完建长度和工程质量。完建长度是指年度计划内按批准的实施方案,在考核期限内完成的河道长度,完成土方以实际测量为准。工程质量为完工时的工程质量,由专门成立的验收小组(委员会)或按有关质量管理要求由相应的质量监督机构评定。基本分为40分。未完工的河段或质量评定不合格的河段不得列入完工考核。完成年度实施计划的得40分,没有完成的按工程量的一个百分点扣2分标准扣分,直至扣完为止。
(四)资金管理(21分)
资金管理制度和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健全、完善,配备合格财务人员(3分);
资金按有关要求足额按时到位,到位率达100%计10分,80~99%计5分,70~79%计3分,60~69%计2分,低于60%不计分;
按有关资金管理制度支付资金,手续齐全,程序规范,严格按制度进行会计核算,会计信息真实准确,帐册完善(4分);
按工程进度及合同及时支付有关费用,不拖欠民工工资(2分);按政务公开、村务公开的有关要求对资金使用情况张榜公布,接受社会监督(2分)。
(五)验收管理(11分)
工程验收应提交下列资料:
1.工程竣工报告,工程实施总结报告;
2.工程设计或实施方案资料及批复文件;
3.工程决算报告;
4.工程监理报告和质监报告;
5.其它相关资料。
严格按照有关验收规程及时组织完工的验收(3分);
立卷归档制度完善,验收后及时把有关资料整编归档,档案完整、规范(2分);
河道清淤疏浚达到设计要求,改善水环境效果明显(3分);
群众对水环境改善满意率(满意人数与被调查人数的百分比)达90%的计3分,80~89%计2分,60~79%计1分,低于60%不计分。
第五条考核方式采取各区域或单元工程自查、市核查的考核方式。
篇3
【关键词】中小河道,治理,清淤,处理技术
1 前言
作为一项工程作业,中小河道清淤工程正式开始前,负责施工的单位必须对清淤河段的地理、地质和水文情况以及其他对清淤施工可能产生影响的因素进行全面勘察,系统收集各类相关信息,为后续工作夯实基础。
2 中小河道清淤施工技术
2.1垃圾清理外运
中小河道两旁一般会有不少杂树、枯枝烂叶或是生活垃圾,甚至建筑垃圾,如果不进行清理,就有可能损伤清淤机器,不利于清淤施工顺利开展。因此,为了下一阶段的施工,应该对这些垃圾进行清理。对于杂树、枯枝烂叶和生活垃圾,可以通过人工捡抬后集中处理,切忌当场焚烧,避免污染环境。建筑垃圾可以用挖掘机收集装车后用自卸车外运。
2.2清淤施工方法
根据中小河道所处的环境不同,常规可以分别采取干水作业和带水作业两种方式进行施工。另外,还可以进行生态清淤。通过向中小河道中投放微生物制剂来分解中小河道中的淤泥和污染物,可再投放底泥固化剂,在清淤的同时固化淤泥,能够起到改善水质的作用。
一是干水作业是将中小河道进行分段并修筑围堰,之后利用水泵排出中小河道内的水,在将水抽干之后,用高压水枪加泥浆泵清除河床浮泥,将浮泥用运泥船外运。下部的渣土采用人工清理方式,吊运至岸边临时堆放点,后用渣土车外运,这种方式可以较为彻底的清除被污染的淤泥,清淤效果较好,但是对中小河道两岸护坡安全有一定的影响,对周围需要靠中小河道进行供水的田地也有影响,且需要修筑和拆除围堰,因而造价较高。
二是带水作业则是采用挖泥船加水下冲洗式清淤机吸悬浮淤泥的方法进行施工,常用的设备包括链斗式挖泥船、绞吸式挖泥船、铲斗式挖泥船和两栖式挖泥船等。链斗式挖泥船是利用一连串带有挖斗的斗链,借上导轮的带动,在斗桥上连续转动,使泥斗在水下挖泥并提升至水面以上,至斗塔顶部之后倒入泥阱,经溜泥槽卸入泥驳,再将泥驳拖至排泥场卸掉。其挖槽截面较为规则,误差小,适用于规格要求较为严格的工程。绞吸式挖泥船在各种清淤工程里被广泛应用,其属于静态挖泥船,以定位桩为固定支点做圆弧形摆动,基本适用于各种类型的土壤,其安装绞刀作为挖掘工具,使淤泥在切削之后被吸入,被吸入的淤泥通过水力式吸泥管输送到排泥场。其一次性连续完成挖泥、运泥和卸泥等过程,效率高,成本低。铲斗式挖泥船利用吊杆及斗柄将铲斗伸入水中进行挖掘,然后由绞车牵引将铲斗、斗柄和吊杆一起吊升至适当高度,由旋回装置转至泥驳上将泥卸掉,适合挖珊瑚礁、石块、粗砂等。两栖式挖泥船采用液压驱动履带在陆地和水中行走,能够适应浅水区、滩涂区和各类硬土、砂土区的施工要求,且不会影响中小河道中其他船舶的正常航行,操作方便。
2.3边坡支护
由于城市中小河道上方设有桥梁、河岸建筑物密布,因此进行常规清淤施工时需要对边坡进行支护。要根据土质、堤防的稳固情况和建筑物情况进行不同的支护,对于两岸堤脚埋深较浅的,可以使用提高平台高程的方法。对于基础较为软弱或古中小河道,要进行基础的加固措施,放缓河床的边坡以确保安全。同时,还应该充分考虑施工中可能产生的超挖现象,预防滑坡发生。在清淤施工中,一旦发现两岸堤面开裂、沉陷变形或土质变化的情况出现,立即作出相应的应急措施。如若发生滑坡,则不仅要控制滑坡的扩展延伸,还应在滑体稳定后立即对两岸堤坡进行修复处理。
2.4淤泥处理
中小河道清淤所清理出来的淤泥,如果不做好环保处理,将会造成二次污染,特别是含有有害污染物较多的淤泥,如果随意堆放在自然环境中,不仅会释放臭气导致空气质量的下降,影响周边居民的生活质量,还会使淤泥中的污染物在雨水的作用下渗透到地下水中,污染地下水,或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因此对于受污染较轻的中小河道淤泥,可以直接堆放在自然环境中,经过自然蒸发脱除水分之后可以用于补充农田土壤或铺垫道路。而对于受到较为严重的污染的中小河道淤泥,则应避免随意堆放,建筑渣土可以经过干化处理后用于制砖,工业淤泥统一收集后可以进行焚烧,某些有机污染物含量较高的淤泥,也可以进行发酵处理后作为农家肥使用。
3 中小河道清淤疏浚施工技术要点
我国中小河道清淤疏浚施工主要采用真空清淤工艺。该工艺的设备系统包括动力源(高压水泵或空压机)、动力管(高压水管或高压风管)、混合器、吸泥头、吸泥管、扬泥管、输泥管等部分。在工程开工前,要根据工程具体要求选择合适的清淤器类型,再按照设备类型通过计算得出混合器具体尺寸、各类管道直径及高压水泵或空压机工作参数等系列指标。中小河道清淤疏浚工作使用的混合器,它的高压水喷嘴和喉管的截面面积比通常情况下要控制在 4 到 10 之间。喷嘴和吸泥管的截面面积比要控制在 15 到 20 之间。喉管横截面的长度要和直径保持一致,从而保障管道内的混合泥浆始终处于较为稳定的流动状态。为了降低泥浆提升过程中能量的损失,从而增加泥浆动能到位能的转化率,扩散管一般要采用锥形结构设计。在施工时,要注意泥浆的吸入量和所需高压水的流量保持一致,从而保证二者充分混合稀释制成混合泥浆。要控制泥浆在管道内的流速,一般以每秒 2 到 3 米较为适宜。还要控制喷嘴位置高压水的流速,正常情况下控制在每秒30 到 50 米,偏大或偏小都会对处理工艺造成不利影响。气力清淤是当前较为常用,效果较好的一种清淤方式。气力清淤机结构中泥浆通过管道截面积较大,便于含有大颗粒、乃至大体积的块石或卵石的泥浆顺利通过,输送效率高。需要注意的是,采用气力清淤方式时,压缩空挂吸泥浆的混合室小孔和管壁交角应控制在 45 度以内。排泥管的曲度变化要尽量缓和,长度也不能太长,否则容易造成管道堵塞。对于管道中的弯曲部分,可以通过采用大管径和天窗设计来减少堵塞和便于开展管道发生堵塞后的疏通作业。
4 中小河道清淤疏浚设备介绍
中小河道疏浚作业的主要设备种类较多,常见的有清淤设备有旋挖式清淤机,绞吸式挖泥船、喷吸式挖泥船、两栖式挖泥船等。其中,旋挖式清淤机以其高水平的工作效率和绿色换保的施工作业方式受到中小河道疏浚作业施工单位的普遍好评。旋挖式清淤机以旋挖头为主要作业工具,泵体采用无堵塞设计,提高了抗堵塞能力,工作效能大幅增强。绞吸式挖泥船包含拖轮、锚挺、排泥管、泥浆泵、120T 运输船等工作单元,在施工时,首先要将船上主定位装和挖槽中心对准,然后再由开挖断面边线出开始挖掘作业,通过绞刀桥架前部的钢缆反复收放,控制绞刀横向移动实现挖掘的效果。在使用喷吸式挖泥船时要求各水系锚位都要设置好复浮标,当挖泥船一次最大挖泥厚度小于开挖泥层厚度时,可以采用分层挖掘的方法进行施工。
结束语
对于水系丰富的地区来说,中小河道既是重要的交通线,承担着生产、生活物资的运输,更是城市发展的生命线,中小河道的通畅情况与当地经济发展和民生工作有着直接且重要的联系。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人类在生产过程中与自然的冲突愈加尖锐。
参考文献
篇4
文章摘要:引领全市的家庭教育科研工作.我市将家庭教育工作纳入教育行政干部、校长(园长)和教师的年度培训计划.建立家庭教育督导评价机制,将家庭教育工作纳入教育督导.学校(幼儿园)将教师参与家庭教育指导服务计入工作量,纳入绩效考核内容.(记者刘淼…… 28日,青岛市正式《开展家庭教育实验工作实施方案》,全面启动中小学幼儿园家庭教育实验工作,教师参与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纳入绩效考核,同时搭建平台推广家教工作经验,计划到2018年建成100家市级优秀家庭教育服务站.
我市将建立家庭教育工作标准化建设平台,制定并实施《青岛市中小学幼儿园家长委员会建设评价标准》、《青岛市中小学幼儿园家长学校建设评价标准》,形成较为完善的家庭教育工作评价标准体系.
我市还将建立标准的家庭教育工作社会支持体系,每年至少组织2次家庭教育指导和2次家庭教育实践活动,鼓励中小学幼儿园通过建立家庭教育服务站、成立家庭教育志愿者服务团队等方式,为家长提供公益性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市教育局将建立家庭教育工作经验推广平台,充分培育、挖掘提炼先进典型经验,到2018年建成100所市级家庭教育示范中小学幼儿园.
此外,市教育局还将设立家庭教育工作科研课题,引领全市的家庭教育科研工作.我市将家庭教育工作纳入教育行政干部、校长(园长)和教师的年度培训计划.建立家庭教育督导评价机制,将家庭教育工作纳入教育督导.学校(幼儿园)将教师参与家庭教育指导服务计入工作量,纳入绩效考核内容.(记者刘淼)
篇5
【关键词】生态河道;措施研究
1袁花镇河道概况
1.1袁花镇概况
袁花镇位于浙江省海宁市东部,东靠海盐县,南临黄湾镇(尖山新区),西连丁桥镇、马桥街道,北接硖石街道,总区域面积74.7平方公里。属杭嘉湖平原地带,以平原地形为主,南高北低。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水充沛,年平均气温16.0C,多年平均降水在1261.9毫米之间。全镇现有14个行政村,4个居委会,357个村民小组,农户14317户。2011年底总人口52895人,农民人均纯收入16976元。
袁花镇河道按照分级管理、逐级负责的原则,根据河道的性质,分别确定为市级河道、镇级河道和村级河道。全镇调查统计共有河道254条,长度253.654公里,其中市级河道9条,长度37.349公里,镇级河道10条,长度28.159公里,村级河道235条,长度188.146公里。全镇河道统一纳入市、镇、村三级全覆盖的河长制管理网络。
1.2近年来河道整治情况
袁花镇“十二五”期间已完成河道疏浚整治78.125公里,土方约105万方,种植河道绿化长度7370.1米,面积67.896亩,建设生态河道建设长度1471.1米。
2实施河道生态建设的迫切要求
根据海政办发[2012]246号《关于印发今冬明春河道清淤、绿化和活水工程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要求各镇、街道、开发区通过加大疏浚整治力度、有力推进河道绿化建设、积极探索调活水体试点等措施,实施河道清淤、绿化和活水三大工程建设,切实增强我市河道引排水能力,改善河道生态修复能力和提升河道水体自然活力,实现“水清流畅、岸绿景美”的行动目标。目前我镇镇村河道虽已全面开展新一轮整治,近两年来也已完成了40%左右;但目前现有镇村级河道已种植绿化、形成良好生态环境的河道较少,只有4.74公里,只占总河道长度2.52%,为此,袁花镇生态河道建设任务还相当艰巨。
3袁花镇河道生态建设中的存在困难
从目前情况看,袁花镇生态河道建设由于受到土地、资金等方面的影响,进展还不快,亮点还不多、普及还不广、措施还不全。所遇到的困难主要是:
3.1土地因素制约。
生态河道整治一般需要在河道两侧一定范围内应地制宜采取相关水保措施;同时生态河道建设一般采取透水性好、亲水性强的相关水保措施,往往需要较缓的边坡。但由于我镇河道“堤高水低、相对高差较大”的特点,设置较缓边坡则需要更多的土地。同时,一些断头浜的沟通也需要一定的土地开损、河道两侧的狭长地带涉及众多农户不同利益等,由此在土地征用或借用方面带来更多的困难。
3.2资金因素制约。
生态河道整治除需对两岸土地和作物进行政策处理、疏浚河道外,还需因地制宜采取形式多样、行之有效的水保和植物绿化措施,因此,工程建设往往需要大量的建设资金。同时对生态河道两侧范围内的土地政策处理费用,市财政给予的2400(亩/元)的补助仅能支付农户约2年的土地流转费用,我镇需承担的资金压力相对较大。
3.3传统模式制约。
目前受传统河道整治模式影响,我镇各村、社区等相关单位在河道建设中,一般采取传统直立硬性高护岸形式较多。此举虽相对节省了土地,但也在一定程度上阻隔了水陆交换通道,降低了河道生态性和亲水性。同时,河道绿化管理工作也有待进一步加强。
4生态河道相关建设措施
大力推行河道绿色立体生态系统建设,探索实施河堤、河岸、河面植物绿化工程。
4.1河道两岸。
利用和保护现有生态系统良好的河段,修复和补植生态系统欠缺或缺失的河段,使河堤、河岸形成丰富多样的绿带。河道绿化树种以优良乡土植物为主,乔、灌、草立体配置,同时,河道绿化建设也需注重与河道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相结合,要与周边建筑物、人文景观等相协调、相适应,形成树木群落、物种和景观的多样性,积极营造岸绿景美的沿河生态植物景观。
4.2河道水面。
积极试行水生植物种植保水试验,营造河面绿色生态系统。各村、社区要选择相对集中的1至3条河道开展试点工作,试点面积应不少于2500平方米。水生植物种植试验一般宜选择在已完成河道清淤、排污口已封堵、非通航、非骨干行洪排涝、非主要引水的河道,可先在生态村、绿化示范村、美丽乡村建设点等相关河道开展建设,水生植物(或生态浮岛)种植宽度要求不超过河道常水位水面宽度的三分之一。水生植物分浮水植物、挺水植物和沉水植物。浮水植物可采用空心莲子草(即传统水草)、大聚草(狐尾藻)、水芙蓉(水荷花)、菱等适于本地生长的品种(水葫芦、绿萍除外)。浮水植物要求采取固定措施,并保持一定的水位差行程,以保证浮水植物不随意漂动流失,如需要栽培基台的,基台浮床应选用生态环保型材料;生长、繁衍速度快的浮水植物宜采用圈养。河道两岸水口线处挺水植物可选用美人蕉、水葱、野茭白、再力花、千屈菜、香蒲等去污能力强、观赏价值高、种植存活率高的传统植物。要合理选择浮水植物、挺水植物等进行搭配种植,通过水生植物保持水土,净化水质,营造水景,为水生动物、两栖动物提供繁衍、栖身之所,促进生态系统的修复和重建。
5生态河道相关管理措施
5.1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生态河道建设作为改善全市水环境的基础性工作,已列入市委、市政府的重要工作日程,建议将市政府分解到我镇的任务分解到村、社区,并将其作为对我镇对各村和社区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各相关责任单位要紧紧抓住当前水利建设的有利时机,及时动员部署,精心组织实施,确保生态河道建设项目顺利推进。
5.2社会监督,群众参与。
生态河道河岸建设形态和结构等整治方案要因地制宜、科学合理,因河道功能、地质环境等因素需要选择建筑性护岸的,建议应尽量采用新型生态性材料、降低压顶高程,并广泛征求河道沿线广大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干部群众代表和社会各界人士等多方面的意见,获得大多数支持后予以实施。
5.3加强配套,落实资金。
目前,2013年度河道建设补助资金已在海政办发[2012]246号《关于印发今冬明春河道清淤、绿化和活水工程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文件中明确,建议我镇加强资金配套和落实,积极开展河道生态建设和河道“绿道”建设。同时,建议提高原2400(元/亩)的对下一次性政策处理市级补助费用。
5.4规范管理,落实长效。
建议进一步规范水利工程的建设管理,切实把好规划设计审查关(重点抓好我镇重要区域的《水域详细规划》编制工作,形成合理的河道网络体系),严格落实项目法人制、招标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合同管理制、竣工验收制,加强从立项到验收全过程监督管理,确保项目建设质量。同时,各相关单位要强化长效管理,建立健全长效考核和资金补助机制,巩固生态河道整治工作成果。
篇6
关键词:真空脱水; 环保; 清涌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design of silt vacuum dehydration curing proces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qing chung technology, aiming at the flow of the "s" shape of sludge needs rapid dehydration curing and harmless handling, puts forward the rapid drop solidified vacuum dehydration sludge moisture content, and to the mud and water discharge dosing disinfection, so that treated sludge available, water discharge achiev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requirement.
Keywords: vacuum dehydratio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Qing chung
中图分类号:TQ352.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保护与污染治理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国家也制定了一系列的环保措施,倡导建立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的和谐社会。作为水环境治理的重要部分——河涌污染治理受到政府与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多年来经济较发达地区域内河涌长期受到污染,污染物大量在河底沉淀,河涌污泥是影响整个区域内河水的质量的重要因素。传统的河道清淤污水、污泥未经过无害化处理,造成环境的二次污染,如何在保证环保条件下处理河涌污泥,是河涌污染处理的一个重要环节。淤泥真空脱水固化工艺环保清涌技术就是针对清涌的大量河道淤泥需要快速脱水固化和污泥、尾水无害化处理设计的。
二、工艺设计方案
本处理工艺的方案总体原则是:“能源节约、环境友好、废物利用”。根据方案原则具体方案设计如图:(方案流程示意图,图1)
(一)河道清淤方案
采用新型绞吸式吸泥船清涌并泵送到污泥处理池,具有吸泥量高,清淤彻底,能效高等特点,保证河道污泥清淤彻底,同时降低对河底淤泥的扰动,减少由于清淤对河道的二次污染。
(二)消毒脱水方案
消毒方案
在清涌的河道取原状污泥进行化验,分析每段河道污泥的有毒、有害成分,针对每段河道污泥特性分别配置消毒剂,并在污泥入池管道上添加消毒剂进行混合,让污泥在处理池内反应消毒。通过对处理池排水的废水进行二级消毒和沉淀过滤,使排放水控制指标不超过污水综合排放限值二级标准,氨氮、化学需氧量、总氮、总磷、大肠菌群数对比降低30%,排放污泥重金属含量达到《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二级标准。(加药消毒流程,见图2)。
脱水方案
本工艺脱水原理是利用真空吸水技术,将淤泥放置在一个密闭的储泥池内,采用密封膜形成密闭空间,用真空泵抽走密闭空间内的空气,形成真空状态后利用大气压力挤压淤泥,同时在池内设置相应的排水系统,受压的淤泥内水份从排水系统内排水,快速降低淤泥的含水率,固化淤泥。其工艺从理论上讲,真空度越高,排水距离越短,排水路线越简单,其脱水速度越高。但由于技术、真空设备和成本的限制不可能一直要求提高真空度和增加排水管道,合理地选择真空设备和科学地选择排水路线,实现快速排水要求,也不至以资源浪费。为解决以上关键的技术环节,我们做了一系列的分析和试验,得到了科学合理的配制。
池体的大小根据污泥的处理量和处理时间来确定,较为合理的处理池高3.0m,每个处理池容积可达到2~3万m3。池底铺设砂层找平和密封膜,池内布设砂过滤层和排水系统,高度方向每隔75厘米水平安装100毫米宽排水板,将3m厚污泥分成4层,排水板与侧向排水管连接,利于排水;底部安装排水管,四周每隔20厘米开Ф12孔洞,底部排水管可直接吸水,形成竖向和横向结合的排水路线,加快排水速度。布设好处理池后,开始吹填污泥,当吹填完成后,覆盖顶部密封膜并与底部密封膜焊接密封,形成密闭空间将污泥包裹在内。真空泵选择:经过试验分析,以每600立方米空间配套1台7.5千瓦,流量50t/h,根限真空度0.098MPa的真空泵为宜。真空泵与排水系统连接,开启真空泵开始脱水。在脱水的过程中监测含水量的变化,直至含水量满足要求,含水率可降至50%以下。(污泥池和排水系统设置,图3)
(三)处理后废物利用方案
处理后的淤泥含水率低、不含有害物质,再利用程度高,被废为宝,同时节约大量的堆填场地。由于吹填后的污泥经过水力筛选,会形成大颗粒的砂和小颗粒的淤泥分开沉淀,在处理池中会出现含砂量较大的粉砂和细颗粒较多的淤泥,这两部分可以分开利用:含砂量较大的粉砂可以送入砖厂制砖或路基、河堤培筑,建筑场地回填等;含淤泥较多部分可以作为绿化用土或农业用土等。
三、工艺成果分析
本工艺的目的主要是将污泥脱水并消除污泥中的有毒物质。因而主要监测的指标有:含水量的变化、初始污染物指标、初始入池水质指标、出池水质指标、脱水消化后的污泥指标等。
经过多个项目的实际运用和监测,从检测结果表明:脱水10天能将污泥含水率降低至55%,脱水15天能将污泥含水率降低至50%,随着脱水时间的加长,含水率不断下降,脱水效果良好,脱水速度快。检测排放水达到污水综合排放限值二级标准,排放污泥重金属含量达到《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二级标准,各项检测指标处理前后对比降低30%以上。
四、结束语
该工艺适用于污泥脱水和消毒处理工程,应用范围广泛。针对其处理量大、处理时间短、能耗低、排放物可再利用率高等特有的优点,更适用于要求处理量大、时间短的河涌清淤工程,将给河涌淤泥整治带来历史性的变革,带来一条全新的可行的环保清涌路子。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回淤量;疏浚;监测
中图分类号:C35 文献标识码: A
1 工程概况
根据河北省廊坊地区水利局规划设计处地质勘察报告分析,丰南港区域属于淤泥质海岸,航道和附近海岸土质主要为淤泥和亚粘土。疏浚区域为黑沿子河内航道以及向河外延伸的航道,施工区域表层存在一层淤泥层,下层为较硬的粘土层,因而区域内水体较浑浊,本海区的潮汐性质属不正规半日潮,潮汐强度中等,区域内潮汐作用明显。丰南港区规划中,利用黑沿子河口至涧河口之间岸线形成环抱式港池,该港池以后存在维护疏浚,对这地区回淤情况进行分析,为以后该港池清淤提供参考,确保船舶航行安全。
丰南黑沿子中心渔港港池航道清淤维护工程工期为2012年4月至2012年12月31日。在前期的清淤作业过程中,发现施工区域内回淤情况比较严重,因此,对清淤区域内回淤情况进行了监测,直到航道清淤工程工期结束。对各开挖区域水深进行测量,并对测量结果进行汇总、对比和分析。
2 工程平面位置图
本工程施工区域为狭长区域,区域两边为沿海浅滩,浅滩都是淤泥质地质,进场临时航道和清淤二三区位于河外,清淤I、I′位于河口内。
图1 工程平面位置图
3 施工过程中回淤情况及其分析
3.1 施工过程回淤情况
按照离黑沿子河道的距离将清淤区分为三块作为研究分析对象,其中进场临时航道、清淤三区处于黑口子与河外分界外,清淤I、I′II区位于黑沿子河道内。在施工监测过程中,取施工区域内平均水深数据作为依据,测图时固定了测线,出图时按照同一标准进行出图。所得回淤监测数据整理如下图2所示:
图2 整体回淤曲线图
3.2 数据分析
通过施工时回淤监测数据显示,河道内回淤量明显大于河外回淤量。在五月份进场临时航道开挖过程中,由于只有一条船舶在外海施工,且不受上游航道开挖影响,在前期进行监测时,每周回淤量很小,月回量才达0.3m。
对于船舶施工过程中,对船挖深进行了及时测量,通过水深数据发现,在船施工一个星期周期内,回淤量是最高的,临时航道和清淤三区第一个星期内回淤量为0.3m-0.6m之间,回淤量大小与施工船舶的性能有直接的关系。当回淤稳定后,还将持续回淤,在前两个月之内每周回淤量为0.1m-0.2m之间,以后回淤量逐渐稳定并减小,转变为原来的动态平衡。
由于河道受上游水冲刷以及淤泥比较深的影响,河道内施工区域造成的回淤情况略大于河外施工区域回淤情况,第一星期内回淤量为0.4m-0.7m之间。当回淤稳定后,还将持续回淤,在前两个月之内每周回淤量为0.1m-0.25m之间,以后回淤量逐渐稳定并减小,转变为原来的动态平衡。
由于清淤三区西侧先开挖,后开挖东侧区域,并且开挖深度不一样,西侧比东侧浅。在东侧开挖过程中,对西侧已开挖区域进行测量时,发现西侧水深比原来更深。说明西侧开挖之后,底层泥面没有完全沉淀,受潮水和船舶施工影响,主要流向了东侧开挖区域。
4 施工完工后整体回淤分析
在整个施工过程中,施工前期回淤量是最大的。随着时间往后推移,回淤速率越来越小,直到处于河口原来动态回淤速率。
通过各区域回淤数据曲线可知,航道内前期回淤量最大,其次是清淤三区,最后是河口外面的临时航道。这与施工船舶安排有很大关系,河道内处于上游位置,从河道外向河道里的施工时间安排,迫使临时航道持续回淤,且持续时间是最长的,回淤量也是最大的。
从观测数据发现,三个区域在第十一周至十二周期间存在一个拐点,过了这个拐点时间间隔,以后回淤量将比前期减小,三个区域回淤速率基本上相同。
4.1 施工区域回淤原因分析
河道回淤受风浪,潮流,季节等因素的影响。该施工区域处于河口及浅滩区域,其泥沙运动有以下特点[1]:
(1)波浪、潮流是泥沙运动的主要动力,泥沙运动具有非恒定性。
(2)泥沙运动具有非饱和性(不平衡输沙),即水体含沙量不一定等于水体挟沙力或说水体含沙量并不是总等于挟沙力。
(3)泥沙颗粒很细,受盐水和泥沙本身的电化学性质及吸附作用的影响,悬移质(悬沙)一般呈絮凝沉降。
(4)由于泥沙粒径较细,泥沙运动通常属于悬移质运动范畴,在潮汐河口及其附近海域,底床的冲淤变化主要由悬沙造成。
施工过程中,海水中上层和底层的含泥量远大于施工前,施工过程中,施工区域底层存在大量悬浮泥沙,随着潮流、 波浪、 和风力重力、等作用下,慢慢沉淀,以致测量验收时达不到设计标高。根据当地资料,该河口航道在自然条件下存在一定的回淤。该回淤量与施工工程的回淤量相比,是相当小,不是主要因素,由于施工工期短,该影响对于施工工程回淤量分析基本可以忽略不计。
4.2 主要影响因素原因分析
施工过程中,海水中的悬浮泥沙含量是施工过程中最主要回淤因素。使海水泥沙含量骤变有以下几个因素:
1.河口内原泥面标高较河口外高,已开挖区域周围的土方更易于通过海水的冲刷进入开挖区域内。
2.河道内土质淤泥量比河外大。
3.由于挖泥船的施工,原有的动态平衡被打破,淤泥和泥沙回悬浮在在挖泥区域,而该施工区域土质为淤泥粘土类型,是引起回淤最重要的因素。
4.本施工区域为一狭长区域,数艘挖泥船只能分段进行开挖,即开挖出数个箱型施工段。涨潮时,海水能携带泥沙从箱顶流入施工段内,落潮时,部分海水不能从箱顶流出施工段,这部分海水携带的泥沙于是沉积于施工段内,导致回淤。
5.河口区流速和挟沙能力的降低导致泥沙易沉积[2]。
6.由于河口处不同物理化学性质的盐淡水混合,出现细颗粒泥沙相互吸引的絮凝现象,使颗粒加大,发生沉降。
7.河口区为一个高含沙量区,近底层的含沙量比它的上下游都高得多。为河口最大混浊带。
8.上游水坝数次开闸放水,将上游河床处泥沙冲刷至施工区域内引起回淤。
5 结论
淤泥质海岸开挖航道引起的回淤比较大,施工工程中,要适当的增加挖深,以保证工程竣工时能得到设计标高。
在以后航道疏浚过程中,应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回淤监测计划,以便指导施工和控制工程质量。回淤量受很多情况影响,船舶施工时,应尽量先清淤土质淤泥含量较大区域,然后对淤泥含量小的区域施工,能够减小回淤。控制船舶施工时的横移速度,让绞刀下面的泥吸入更加充分。也能减小回淤量。由于波浪潮流共同作用而产生泥沙远动,工程建设后,水沙、地形条件在一段时间内达到平衡,故航道区域存在一定程度的回淤,回淤量的预估对以后港口后期维护疏浚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中小河流;治理;规划设计
1 中小河流治理面临的形势
我市地处太湖流域,境内水系纵横、上下交叉,形成错综复杂的水文环境,既受到运河水系的制约,又受到钱塘江和上塘河水系的影响。境内有上塘河(上河)、运河(下河)两个水系、现有河道1351条,长1820.38 Km,水域面积约36 Km2,河网率达5.0%左右。在全市河道中,嘉兴市级河道5条,长71.56 Km。海宁市级河道20条,长225.94 Km。镇村级河道1326条(镇级河道300条),长1522.88 Km。目前多数中小河流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1.1 河道淤积严重
长期以来,河道由于水流和船行波对河道边坡的冲刷,水土流失严重;农田耕作土壤松散,随田间排水流入河中。同时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河道沿途部分工业废水违规偷排,城乡居民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河道、随意倾倒垃圾,河水富营养化日趋严重,水葫芦及其它附水植物快速生长,大量有机物腐烂沉积。自1983年后,农村已不再采用捻河(淤)泥积肥,市政府虽每年安排资金疏河清淤,但远远落后于淤积数量,全市河道淤积日益加剧。
1.2 防洪能力不足、灌溉引水困难
全市部分河道还存在着堤身单薄、防洪标准偏低、引排水不畅的情况。河道两岸部分圩堤高程仅有2.36m(高程以国家85高程计)。由于大部分河道两岸缺乏护岸设施,堤塘无法承受船行波长期冲刷,造成堤岸坍塌,土地流失。有些小河流由于淤积严重河底高程抬高了近1.5m,造成抗旱引水困难,调蓄力能力下降。
1.3 水质污染较为严重
长期以来,部分单位、群众片面追求水资源开发和利用,忽视了水资源保护和管理。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放量不断增加,河道富营养化程度不断增高,水体自净能力减弱,加上农业面源及外来水污染,导致河道水质急剧下降,河水发黑发臭,形成黑臭河道。长时间则可引发污染性缺水危机,已引起全社会的普遍关注。
1.4 河网水面积不断减少
位于城市和集镇的河网,由于工业园区、房地产开发建设等填埋河道或占用河道水面,致使许多河道变窄,水域面积减少,造成河网蓄水、行洪等能力明显减弱。
1.5 基础资料缺乏,前期工作薄弱
中小河流与大江大河和主要支流相比,基础资料较为匮乏。例如,缺乏地形地质、气象水文、社会经济等基础资料,给规划设计工作带来较大困难。由于缺乏经费投入,相当一部分中小河流规划前期工作十分薄弱,甚至基本上处于空白状态。即使曾经开展过前期工作,或者年代过于久远,或者仅限于局部河段,或者内容过于粗略,无法满足当前大规模治理建设的需要。
2 中小河流治理设计原则
2.1 统筹协调、综合治理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既要有效防御洪水,又安排好洪水出路,要统筹处理好中小河流治理与城镇发展、河流生态环境保护、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关系,统筹协调好中小河流治理河段与河流下游防洪标准的关系,统筹兼顾中小河流治理与河道管理,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防洪与排涝,近期与长远的关系。
2.2 合理定位河道防洪排涝功能、生态功能、景观功能
我市中小河道的主要功能是过洪、农田排灌。据水文资料记载,我市主要市级河道如辛江塘,当洪水时,流量是相当大的,但流速不快。为保证河道的过洪、排灌功能,在河道土建设计时,在常水位线以上部分的堤坝应尽量选择较平缓的坡度,以便在过洪时降低水位。河道每隔一定距离,应建设供农田排灌的涵洞,并有起闭阀门。为了保证河道的生态功能,在对部分平原河道的整治中,通常是在河岸常水位以下制造纵向或横向的洞穴,以适合水生生物如鱼、虾、螃蟹等安身生活。在河道河岸常水位线上下陆生生态系统和水生生态系统的接合部,尽可能避免使用硬质材料,如非用不可时,尽可能通过植物措施进行连接。河道是人类生活空间的重要部分,我市多数中小河道穿过重要乡镇,人口密集区,集镇段河道是人民群众亲水用水的主要平台。所以在河道规划和设计中,应根据河段不同位置,营造出与之相匹配的视觉景观。
2.3 因地制宜、结合实际
设计人员应根据河道所属地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和河道的防洪、排涝、灌溉存在的突出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规划设计目标。以保护重点地区中小河流沿岸城镇和基础设施的河道为重点河段、采取经济、适用、有效的措施,优先解决最突出的问题,讲求治理效益。
3 确定设计任务、标准、方案
3.1 建设任务
根据相应待治理河道所面临的形势和存在的主要问题,确定河道治理的主要建设任务。
3.2 治理标准
以国家《防洪标准》为基本依据,根据对人口、城镇、农田防洪保护对象的重要性以及治理后对下游及流域水系的整体影响,合理确定治理河道的建设目标和防洪治理标准。以《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为标准,确定本工程等级。河道断面设计宜按照《海宁市河道整治工程规划》,并结合现状情况进行断面比较后合理确定。
3.3 措施方案
中小河流的治理方案应综合考虑河流特点、洪水特性、社会环境影响等多方面因素,要因地制宜经济合理地采取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要在合理确定河道的控导线、禁止侵占河道用地的前提下合理提高治理标准;要注重保护河流的生态功能,积极探索采取各种有效的生态治理措施。对堤防新建或加固、河道清淤疏浚、岸坡防护等工程措施要进行技术经济比选,合理确定治理方案和措施。
4 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设计人员往往把“中小河流治理”项目设计理解为提高堤防防洪标准,简单的套用以往堤防加固设计的经验,经常存在堤线布置不合理、渠化天然河流、堤身设计不合理以及忽视河流生态环境等问题。护坡护岸设计时要突出“安全实用、便于维护、生态亲水”的原则,尽量避免对河道自然面貌和生态环境的破坏。应根据当地实际,通过比选合理确定护砌类型,尽量多采用植物、天然及生态复合材料护坡护岸型式。天然河流治理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志之一就是具有生物物种多样性,而河流形态的多样化是生物物种多样性的前提之一。河流形态的规则化、均一化,会在不同程度上对生物多样性产成影响。
(2)中小河流治理项目堤线应基本沿现有堤线布置,河宽狭窄段应尽可能退堤还滩,保留或恢复河流蜿蜒曲折的自然形态。原则上不得裁弯取直和侵占河道缩窄行洪断面。
(3)河道清淤设计应认真分析河流冲淤演变分析,淤积导致阻水严重的河段才需要清淤。清淤弃渣、泥一定要有堆渣场,不能放入下游河岸。有的河道清淤范围在较陡峻的岸坡附近或城镇集镇段,应注意不可因开挖影响岸坡稳定。
(4)现有跨河交叉建筑物如桥梁、渡槽设计标准低,阻水严重的均应进行改造或拆除重建。与公路连接的大型桥梁,不应当列入中小河流治理项目。
(5)穿堤建筑物应根据排涝分区尽可能考虑合并,尽量减少穿堤建筑物的数量,以避免影响堤防质量。
(6)工程设计报告河道横断面图数量应该根据《堤防工程设计规范》的规定:堤防及护岸每50~200m 测一横断面,根据以往经验一般间距不大于50米,特殊变化段可增加断面。
(7)工程前期设计时应注意与地质勘察工作相结合,地质勘察应重点查明影响堤防安全和岸坡稳定的主要问题。初设阶段堤线上的孔距不应超过500m,在微地貌变化较大的地段、堤防险情段、小型涵闸闸址处应布置横剖面。
篇9
关键词:河道长效管理;绩效评价;社会满意度
一、河道长效管理项目概况
(一)项目管理制度
围绕城市河道长效管理目标,拱墅区严格贯彻执行杭州市出台的《杭州市城市河道建设和管理条例》《杭州市市区城市河道长效管理规划》《杭州市城市河道长效管理实施办法》《杭州市城市河道长效管理考核办法》《杭州市城市河道长效管理考核实施细则》《杭州市城市河道保洁养护经费定额》《杭州市市区城市河道水质水量监测与评价方案》等相关规划方案、规范标准、规章制度。立足本区河道长效管理工作实际,2015年拱墅区制定出台了《拱墅区河道长效管理工作实施意见》,进一步明确管理内容、细化管理标准,强化管理职责,建立了管理机制。
(二)项目资金管理
拱墅区河道长效管理项目资金按照杭州市河道长效经费管理相关办法,全部列入杭州市城建城管资金计划。市管城市河道由市财政100%全额出资,内容包括长效管养经费、闸站运行经费、设施改善、水质改善、生态修复、景观提升、清淤疏浚等专项经费。区管城市河道及闸站运行经费由市、区二级财政按照4:6的比例出资落实,其中截污纳管、生态处理涉及绿化提升改善工程费用,由市、区二级财政按5:5的比例出资落实。2015年度拱墅区河道长效管理经费项目计划投资3 689.95万元,其中包括市财政资金2 029.95万元、区财政资金1 660万元;截至2015年12月31日止,实际到位资金3689.95万元,其中包含市财政拨款2 029.95万元、区财政拨款1660万元,资金到位率为100%,实际支出金额为3 148.47万元,资金使用率为85.33%。
(三)项目组织实施
杭州市拱墅区城市管理局统筹组织辖区内各河道长效治理工作,其下属事业单位拱墅区河道监管中心具体实施项目,按照“统一领导、部门协同;条块结合、河长监管;明确标准、突出实效;考评监督、长效管理”原则,落实政府主导、部门履职、市场运作、河(段)长管理、群众监督“五位一体”的河道长效管理机制,结合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做好项目推进和监管工作。通过事前计划、招标采购、合同执行、巡查监督、多方验收等程序规范管理,确保河道长效管理绩效目标如期实现。2015年共对57条城市河道(市管河道除外)开展长效管理,覆盖面达到全区河道的91.94%,重点落实河面保洁、防汛配水、绿化管养、养护作业等;完成45座闸站规范化、标准化、精细化的管理及养护;实施河道生态治理工程、清淤工程、闸站提升改造工程。
二、河道长效管理所取得的成效
(一)辖区河道水质明显改善
根据第三方出具的河道水质监测评价报告,2015年赵家浜、十字港河等32条河道的水质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升,河道清淤、生态改善效果均较为显著。从各监测河道水质分级情况表看,赵家浜河从治理前的15级到治理后的6级(水质由好到差分别为1-15级),提升了9个段位。老后洋浜河从治理前的12级到治理后的4级,提升了8个段位。其他河道也有不同程度的提升,平均提升幅度达到4个段位。
(二)辖区河道防汛排涝能力大樵銮
通过河道清淤、生态治理、河道养护、闸站调配,使河道的生态功能得以充分发挥,生态环境得到改善的同时,防汛排涝能力也得到了明显提升。2014-2015年共完成胜利河等24条河道的清淤工程,完成塘河闸站等9个闸站设施改善。从闸站防洪排涝统计情况看,2015年度拱墅区管护的闸站仅一标段已累计防洪排涝作业时间914小时,累计排涝水量已达384万立方米。
(三)社会影响好,群众满意度高
2015年拱墅区治水硕果累累,得到社会公众、新闻媒体广泛关注。后洋浜河被列入杭州市级生态示范河,康桥新开河生态治理工程是杭州市主城区首个省级河道建设优秀示范工程,拱墅区荣获2015年度浙江省“五水共治”工作优秀县(市、区)“大禹鼎”。从全区抽样问卷调查情况看,社会公众对河道长效管理的认可度、满意度较高,该项目项目的总体满意度达到94%,对项目的整体隋况表示非常满意、较满意、基本满意的被调查者分别为24%、32%、38%。拱墅区居民真真切切感受到了河道水质改善、生态环境美化、幸福指数提升。
(四)拱墅区可持续发展能力大幅提升
河道长效管理标本兼治,着眼长远,随着水质提升,改善了沿河两岸的居住环境,提升了居民的生活质量。水质改善对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具有重要作用,带动了运河沿线旅游业发展。河景居住环境改善为依河而居创造了条件,进一步推动沿岸地价升值,促进沿河房地产业发展。河道环境保护有利于进一步恢复河道文化功能,推进沿河历史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从生态、社会、经济、文化全方位提升拱墅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和竞争力。
三、河道长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河道长效项目管理系统性有待进一步加强
一是项目管理缺乏系统性。河道长效管理是一项涉及清淤、养护及改善工程等各方面的系统工程,需要统筹规划,综合推进。在项目实施中发现个别河道未充分考虑治理基础,施安浜河道污水口截污t程尚未完成,该河道生态治理工程已竣工,导致河道生态治理竣工后,仍有污水流入河道,大大影响了生态治理的效果及财政资金使用的绩效。二是计划目标缺乏系统性。个别子项目在制定计划阶段未进行充分论证,导致项目未能按计划如期完成,红旗河片区域河道生态治理工程,独城河等17条河道设施养护工程等未按计划实施完成,影响了公众对项目效果的认可度。三是资金使用缺乏系统性。个别项目未能及时完成工程审价,影响了工程移交,造成了财政资金沉淀,未能按预算及时支付。2015年度河道改善工程项目资金使用率为85.33%。
(二)项目管理有待进一步规范
一是合同管理不够规范。个别子项目变更仅以口头形式进行调整,通过书面约定拟定变更约定事项。养护合同原标的为姜家塘河和曹家桥河,后调整为半山田园一号港和华中路东侧泄洪渠,调整仅以口头形式协商调整,未对合同价款等要素是否变更等进行进一步协商以及书面拟定变更约定事项。二是台账管理不够规范。考核台账与工作联系单存在不一致之处,工作联系单中发现的问题未在年度考核中体现。值班记录要素不全。泵站运行日报表中泵站名称未填,机组编号、运行时间不全。三是验收管理不够规范。陈家桥、瓦窑头河、姚家坝河清淤工程的竣工报告中未注明开工日期、竣工日期、施工总日历天数、中途因故停工天数、实际工作天数等要素。
(三)项目实施效果不达预期
项目按照年初制定的绩效目标基本完成,河道改善工程计划完成率达到90.91%,日常养护河道的覆盖率达96.49%,但项目实施效果与预期存在一定差距,与老百姓对水质提升的期待还存在一定差距。河道日常养护因作业质量、保洁情况、设备管理等方面被市河道监管抄告百余条;闸站防洪排涝时间与目标作业时间略有差距;园中河生态治理水质检测报告经4次整改才达治理要求;个别“漏网”的排污口一定程度上影响“零直排”效果等。项目满意度测评中仍有4%的被调查者对该项目的总体完成质量及效果“不满意”,群众的认可度有待进一步提升。
四、河道长效管理中存在的建议
(一)加强项目管理系统性
一是事前做好充分论证。项目单位应充分做好项目前期准涔ぷ鳎通过严密的可行性论证、各相关部门充分沟通协调,确定项目工作任务及具体实施方案,明确相关部门职责分工,保障项目顺利实施。二是制定切实可行的绩效目标,结合全区河道治理规划,科学、合理制定项目年度绩效目标,绩效目标应尽可能做到细化、量化,分解到各条河道、各个闸站,使各子目标更具操作性和可行性。三是及时做好工程审价工作。按照财政部、建设部《建设工程价款结算暂行办法》(财建[2004]369号)的有关要求及时完成工程价款审计,核定项目总投资额,确保合同价款及时支付,提高资金使用率。
(二)加强项目管理规范性
一是规范项目变更管理。项目在实施过程如须变更应严格按规定程序申报变更联系单,报批后调整项目实施方案,并相应调整项目绩效目标。并以书面形式约定变更事项,确定合同金额是否变更,履行合同变更程序,严格按照合同法及政府采购的要求,防止腐败现象的产生。二是优化项目考核管理。制定更为科学、合理的考核管理办法,充分考虑实地检查情况、值班记录情况,优化考核内容,完善考核机制。严格执行考核制度,建立良好的考评氛围,推动提升日常养护水平。三是完善竣工验收手续。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应高度重视竣工手续,真实、准确、规范地填写竣工报告,杜绝有漏填、漏盖、漏签现象,确保工程后期管理和维护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篇10
[关键词]海河清淤 设备开发 应用探讨
中图分类号:TF04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5-0082-01
海河中心市区段清淤工程始于子北汇流口上游200m,止于外环桥下游500m,全长18km,清淤土方量280万m3。海河中心市区段多年来淤积严重,加之人为弃放的建筑垃圾和杂物,使河道形成众多浅滩。每当水位下降时,大量污物垃圾,藻类丛生,杂乱不堪,严重影响市区景观和大都市形象。海河综合开发河道清淤工程是天津市委市政府三步走发展战略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为确保清淤工程顺利实施,我们就采用何种施工机械设备进行了研究探讨。
一、施工遇到的技术问题
(1)海河中心市区段清淤工程位于天津市区中心地带,全长18公里,一般清淤深度1-2米,最大清淤深度4米。开挖高程误差控制-1.00以上±0.20M;-1.00以下±0.40M,为保证城市正常的生产生活环境,施工必须达到环保要求。
(2)海河现有护岸主要分为以下四种形式:一是浆砌石护坡加钢筋混凝土板桩;二是浆砌石护坡加浆砌齿墙;三是钢筋混凝土板桩立墙;四是钢板桩立式护岸。为保护现有护岸形式不被破坏,要求清淤开挖设备在水中行走方便,移动灵活,清淤开挖过程中对水上、水下及周边设施影响小。
(3)海河河道内不仅淤积了大量泥土和杂物,还存在很多形体较大的建筑垃圾,不易破损和清除,因此要求开挖设备必须有能力清除各种体积的淤积物。
(4)海河两岸是连绵十几公里的带状公园,海河堤岸外侧现有道路大部分只能通行小型车辆,若采用陆路运输则必须穿越市区主干道及各道路交口,势必造成交通堵塞和路面二次污染,因此陆路运输方案不可行,只能采取水路运输。
(5)市区无法设置排泥场,排泥场需设在距离市区27km以外的郊区,清淤地点与排泥场之间距离较远,需要配置便捷安全、经济合理的运输设备。
(6)海河具有旅游、观光功能,游船往返不断,清淤设备不能阻断游船航行。
(7)河道淤积物中存在重金属污染,要求在开挖过程和储泥场存储时应采取妥善处理措施,避免对水质和土地资源污染。
(8)海河水下设施及障碍物多,安全隐患严重。根据实地调查,海河两岸共有200多处相关设施,其中左岸117处,右岸83处。还有部分水下设施由于建设年代久远没有原始资料,难以查清其准确位置,大大增加了施工中潜在的困难和危险。
二、专用清淤设备的开发及应用
专用设备的开发主要包括:浮船式液压抓斗机、全封闭易抓净液压双面抓斗、运输载泥设备、半舱式驳船。开发设计思想技术性能及应用。
1、浮船式液压抓斗机
浮船式液压抓斗机由自行设计的具有足够承载能力、抗倾覆能力的浮船;日本小松-5-200挖掘机;双向(垂直、水平)水中自行定位系统,全封闭易抓净液压双面抓斗组合而成。其设计思想是将日本小松-5-200挖掘机去掉履带传动系统后固定在浮船安全槽内,将传动系统转换至浮船定位桩控制系统。去掉挖掘机抓斗,改换全封闭易抓净液压双面抓斗来完成清淤作业过程。浮船式液压抓斗机可拆卸、组合,不受河道上桥梁高度及桥孔宽度限制。
(1) 浮船。浮船为液压抓斗机的载体,大范围移动由坐港拖轮牵引,小范围作业移动,由挂浆机调整位置。该浮船由主浮箱、副浮箱组合而成,主要尺寸参数:主浮箱长15m,宽3.5m,副浮箱单体长12.5m,宽1.5m,组合后总长15m,宽6.5m,甲板至船底高1.1m,吃水线以下深度为0.9m。
(2)双向可调节定位桩。双向可调节定位桩自成调解定位系统,通过主、副浮箱尾端预留基座用高强螺栓进行固定。其调节定位系统包括:水平放倒调节装置,垂直升降调节装置,升降固定套卡,11m长I30(b)重型工字钢定位桩组成。
双向可调节定位桩的基本功能是,当浮船式液压抓斗机调整好指定清淤开挖位置后,通过定位系统进行浮船定位,定位桩通过压力伸入河底2~3m进行定位,防止开挖过程中浮船倾覆和抵抗侧向推力造成开挖断面的不规则性问题。
双向可调节定位是指垂直和水平调节。浮船式液压抓斗机清淤作业过程,依据施工工艺要求需要频繁移动位置,当一个开挖半径范围内工作完成后就需要转移到下一个不同设计的清淤高程中作业,这样就需要通过定位桩上的调节孔和升降定位套卡的调整来完成一个垂直定位过程。当转移过程遇到河道中桥梁限高时,打开定位桩升降固定套卡,通过压力系统提起定位桩,再通过水平放倒装置沿浮船纵身方向水平放倒后,牵引通过桥下完成一个特殊环节条件的转移过程,进行下一个区域的施工作业。
2、半舱式泥驳船
本船为内河运泥用半舱口驳船,不带动力,船后设人力舵。该船稳性核算按内河C级航区计算,载重量为80t,航行于吃水深度较小的河道、湖泊、水库等水域,适用范围较广、船体设计合理,编组调头灵活,安全可靠、运载能力强,无污染。主要尺寸参数为:水线长19.89m,总宽4.90m,型宽4.70m,型深1.40m,设计吃水深度1.2m,船上设船员3人。
本船结构及功能分配为:由Fr.0至Fr.4为操舵区域,上设可拆卸式罩蓬,Fr.4至Fr.35为载货区域,Fr.35至艏部为拖带作业区。舱口围板高度0.3m~0.5m,内底距基线0.95m。全船肋距0.5m,采用横骨架式结构。船壳外板为4mm钢板,舱口载货甲板用6mm钢板,舱口侧板用5mm钢板。船体结构采用CCSA级钢,其性能满足规范要求。在主甲板首、尾及中部均设置十字带缆桩两个。
3、全封闭易抓净液压双面抓斗
(1)、主要技术参数及设计思想
全封闭易抓净液压双面抓斗采用16锰钢材料制造,以液压缸和挖掘机液压系统连接作为动力,其主要参数为:双面液压抓斗高0.8m,斗宽1.3~1.5m,斗板厚20mm,侧板连接25mm,侧板轴4个,Φ80mm,液压缸连接臂长1500mm×250mm,总重450kg,最大开起角度180度,闭合后成圆弧状,斗容积0.8~1.5m3。液压缸行程60cm,液压油管和液压缸连接臂与挖掘机大臂和液压系统连接,启动后通过挖掘机操作
系统,使液压双面抓斗张合完成抓卸作业。该设备轻便、全封闭,清淤开挖过程对河底淤泥土质不扰动,水中提升过程不泄漏污染水质,既可用于浮动船舶卸泥装车,又可用于水中清淤抓泥,环保效果好,平均每小时开挖装泥驳或卸船装车60m3,施工效率高。(2)、清淤开挖、装卸及其适应的条件
全封闭易抓净液压双面抓斗上部设有不等长的连接臂杆与日本小松-5-200挖掘机大臂连接。根据开挖深度不同,清淤设备的连接臂进行更换,从2m~8m不等,每条连接臂上刻有刻度,开挖操作人员根据开挖深度和连接臂上的刻度控制开挖深度,从而保证按照设计要求的高程进行施工,做到不超挖、不欠挖。全封闭易抓净液压双面抓斗包括连接臂在内由于连接在挖掘机大臂上,其使用范围既能完成清淤开挖作业装泥驳也能用于卸泥场卸泥装车,然而挖掘机大臂最大挖深和最大装驳船仰起高度为8m,受其影响,在开挖装船过程中对超过设备限制挖深的清淤断面,需采用链式抓斗机装全封闭易抓净液压双面抓斗来完成作业过程。
相关文章
精品范文
10河道治理报告